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哲学原理

哲学原理

时间:2023-06-01 09:30:12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哲学原理,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哲学原理

第1篇

一、成人哲学原理项目教学的必要性

(一)有利于激发成人的学习动机成人注重学习效率和学习内容的实用性,他们在学习哲学原理时最突出的问题是厌学、怠学、学习动机不强。究其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成人持哲学原理无用论的观点;二是成人认为哲学原理深奥难懂,学习起来枯燥乏味,兴趣性不强。在哲学原理的教学中引入项目教学,设计出对成人有实际作用的项目,可以使理论知识更为通俗易懂,让成人带着实际任务主动地学习,进而有效地激发成人的学习动机。通过开展项目教学,一方面,使成人掌握哲学原理的基本理论;另一方面,使成人学会运用哲学原理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分析、解决实际问题,以达到哲学原理的教学目的。例如,通过“认识的本质和过程”这一章的项目教学,可以使成人深刻领会认识论的内涵,促使他们用辩证的观点分析问题,提高逻辑思维能力。因此,成人哲学原理项目教学有利于激发成人学习的内在动机,使成人带着良好的心态认真地对待每一个教学项目,形成良性循环。

(二)有利于提高成人解决问题的能力成人哲学原理的教学目标是帮助成人学会运用哲学原理正确分析实践中的问题以及社会历史现象,从而科学指导他们的人生实践和社会生活。如果继续延续过去以语言知识讲授和应试为主要目的的传统教学模式,则无法带给成人以全新的学习体验,教学目标也将很难实现。哲学原理项目教学强调“教、学、做一体化”、“理论知识和实践一体化”、“学和用一体化”,能让成人在真实情境中学习,促使哲学理论知识内化为成人的素质,转变成人的观念、情感和意志。哲学原理将长期在成人头脑中处于“活化”状态,影响他们的人生实践。例如,物质世界是普遍联系的,要用联系的眼光看问题。通过项目教学,使成人在实践中真正理解这一哲学原理的内涵,在今后的生活、工作中可以全面地考虑问题,更好地解决问题。在这种“学以致用,学有所用”的教学过程中,有利于成人增长知识,提高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进而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有利于促进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合作叶澜教授认为,教育是人类特殊的交往活动。在传统的哲学原理教学中,成人教师主要通过书本知识与成人发生联系。在这种教学模式中,教师教得很辛苦,成人学得也很辛苦,教学效果却不明显。项目教学不同于传统的以学科知识讲授为主的课堂教学模式,而是通过师生共同努力完成具有实际价值的项目的教学活动。在成人哲学原理项目教学中“项目”可以是运用哲学原理解决一个问题,也可以是纠正一个错误,成人一般以团队协作的形式来完成。在这种教学模式中,师生角色发生了根本转变。教师主要承担引领者的角色,发挥指导、监督、评价的作用;成人是真正的参与者、实施者,他们通过搜集完成项目任务所需要的知识和信息,将它们转化成实现哲学原理教学目标所需要的资源;通过小组协作讨论、教师的指导帮助,运用哲学原理解决问题。这种团队协作式的教学活动,有利于提高成人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促进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互动,提升成人的合作精神与合作能力。

二、成人哲学原理项目教学的实施策略

(一)培养成人自我导向学习能力成人教育学家诺尔斯认为:“广义来讲,‘自我导向学习’描述一个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每个个体在他人或没有他人的帮助下都能在下列活动中积极主动地诊断学习需求,明确叙述学习目标,识别人力资源和学习材料,选择和执行适当的学习策略,评价学习结果。”在成人哲学原理教学中实施项目教学法,需要培养成人的自我导向学习能力,从而充分发挥成人学习的探索性和自主性。一是使成人明确实施自我导向学习的一般步骤。以“认识的真理性”一课为例,要求成人首先拟定本节课的学习计划,寻找关于认识真理性的学习资源;在充分考虑个人的爱好、时间及空间因素的基础上选用恰当的学习方式,合理安排学习时间进行学习;依据哲学原理的学习目标或利用事先拟定的验核表作自我测量。二是成人要注意培养自我导向的人格特质。通过不断的学习培养自己的批判性思维,形成自主能力,学会自我接受和自我评价。三是成人教师应注意培养成人的自我导向学习能力。教师可以借鉴项目教学的“能力本位”理念,对成人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给予及时指导、帮助,让他们寻找答案、解决问题。培养成人自我导向学习的能力可以提高成人分析判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利于成人哲学原理项目教学的顺利开展。

(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成人项目教学要求教师必须具备完成项目所需的全部理论知识、专业技能和实践经验。但目前从事哲学原理教学的教师大多教育理念陈旧、实践经验缺乏,不能很好地掌控与操作项目教学,这就需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首先,加强师资培训。通过校本培训、教师岗位培训等方式更新教师的教育理念,丰富教师的理论知识,提高其专业技能。教师只有转变传统的教育理念,才能把项目教学引入到成人哲学原理教学中,并且教师深厚的理论知识和技能可以为项目教学的开展提供保障。其次,加强实践锻炼,使教师熟悉实践过程。教师应经常走出校门,融入社会,运用哲学原理解决现实中的问题,积累实践经验,选择具有典型意义的工作任务作为教学项目。再次,培养教师跨学科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项目教学涉及多学科的教学内容,这就要求教师了解其他学科知识,使自己具备跨学科的能力;教师要转变工作方式,加强与其他学科教师的合作交流,提高团队合作能力,从而为项目教学在成人哲学原理教学中的开展提供师资保障。

(三)发挥教师引领者的作用在成人哲学原理项目教学中,教师发挥着引领者的作用,每一个项目成功完成的关键在于教师对成人的有力支持和指导。因此,在项目教学的准备阶段,教师应指导成人搜集完成项目所需的知识、信息与材料,引导成人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案。在实施阶段,教师应创设学习情境,组织、控制教学过程,针对成人遇到的不同问题给予具体的帮助。[6]在评价阶段,教师指导成人进行自我评价,帮助成人对哲学原理项目教学的目标、过程和效果进行反思;同时,对成人学习进行形成性评价,及时地肯定成绩、发现问题。项目教学赋予教师引领者角色的同时也向教师提出新的挑战,因此教师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与水平,才能使成人哲学原理项目教学有效地开展。

(四)运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段成人哲学原理项目教学的应用,目的在于培养成人将已掌握的哲学原理知识应用于工作实际的能力。为保障这一目标的顺利实现,多元化教学手段的运用显得尤为重要,主要有以下几种。其一,讲授式教学。成人的哲学原理知识基础相对薄弱,需要教师通过哲学原理的讲授,为项目教学的开展奠定扎实的理论基础。其二,小组教学。项目教学多以小组形式开展,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注意组织小组教学,培养小组成员分享技能、相互约定和共同完成任务的能力。其三,案例教学。所谓案例教学,就是适应教学目的需要,编写出供教学使用的哲学原理案例。例如对于滥砍滥伐导致土地沙漠化、沙尘暴等自然灾害问题的案例分析来说,需要用全面联系、发展的眼光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其四,体验式教学。成人哲学原理体验式教学,是以活动体验为基础、以内化生成为目的的教学方式。通过创设体验情境,利用特设的体验场景、精心设计的活动流程、灵活多样的训练项目等,在真实情境中培养成人独立思考、感悟道理、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采用形成性评价方式对成人的学习进行评价具有发现问题、指引方向的重要作用,直接影响到成人学习的积极性。项目教学是使成人在一个个项目的完成过程中获得能力的提升。因此,需要对成人学习进行侧重于过程的形成性评价。在成人哲学原理项目教学中,形成性评价的步骤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确定每个哲学原理项目教学的目标和内容,分析其包含的要点和各要点之间的层次关系。其次,实施形成性测试。测试包括所测项目的所有要点和成人在解决哲学原理项目问题时的各种表现,及时肯定成人在问题解决过程中取得的成绩,测试进行后教师要及时分析结果。再次,实施平行性测试。其目的是对成人所学知识进行复习巩固并为后期学习奠定基础。对成人哲学原理的学习进行形成性评价,能够实现对成人学习过程各方面的监控和考核,及时地肯定成绩、发现问题,从而提高项目教学效率。

作者:杨茜单位:山西师范大学政法学院

第2篇

Abstract: Chinese medicine is the study of human physiology, pathology, and disease diagnosis and control of such a discipline, has its own unique theoretical system. This paper from the scientific principles of Chinese medicine, to materialism, system theory, basic theory of the main line of material explores how to achieve modernization of the Chinese medicine.

关键词: 哲学原理;中医现代化;探讨

Key words: philosophy;moderniz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investigate

中图分类号:R2-0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16-0247-01

0引言

随着社会的进步,网络时代的兴起,人类思想观念的更新,现代人类受诸多因素的干扰,出现了新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对自身的健康似乎是为药是治,甚至有些业界人士走偏了路子,背弃了中医的理论,而跟着感觉走去了,实际上是违背了中医的内涵,违背了中医的特点―整体观念与辩证论治,也就是违背了科学。

1中医科学原理

中医作为一门学科,它是研究人体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诊断和防治等的一门学科,有其独特的理论体系和丰富的临床经验。其理论体系受古代唯物论和辩证法思想―阴阳五行学说的深刻影响。阴阳五行是物质的,是中医的基础,它把人体的脏腑、经络、气、血、精、津液、五官、九窍、四肢百骸的生理病理机能,用阴阳属性来概括,用五行来归类,并利用阴阳矛盾的相互制约和五行的生克制化的规律,采用自然界的药物来纠正人体阴阳这一对矛盾的偏盛或偏衰。

1.1 阴阳学说阴阳对立观念思想的起源,是来自男女不同性别这一人类原始思想的产物。阴阳思想的产生和流传在传说中比较早远。阴阳的本体含义不仅是物质的,而且也是功能的,是天地万物刚柔动静运动变化现象性质功能属性的象征。所以,在古代哲学思想观念中,阴阳是引起事物发生变革,不见其事而见其功的无形机能和物质势力。阴阳的无形有功的阴阳势能效应和宇宙中存在的暗能量、引力场、磁力场的势能效应一样,虽然不具有实物性,但却具有被人感知的势能效应。阴阳的对立统一,是维持事物在矛盾中不断平衡发展,产生积极成果的根本保证。在这广泛原则的基础上,中医学建立了以阴阳学说为指导思想的中医学理论。

1.2 五行学说五行学说是以木、火、土、金、水的势能性质分类规定,对天地万物进行总体归纳的一种系统的归纳方法。它把世界万物一系列特有的归纳概念,通过系统的逻辑论证,将世界上千差万别,形殊类异的事物,按五行特有的功能属性,分门别类梳出条理,分类标示出木、火、土、金、水的功能属性及五行物质势力相生相克的特殊本质和相互间的生克制化联系,指导人们用联系的和发展的观点,深入认识自然界各类物质势能和人体生理机能在维持整体动态平衡的关系中,各个系统环节生克制化发生和发展的基本趋势,解决矛盾时,针对矛盾的主要性质“对症下药”,用钥锁关系找到正确处理矛盾的方法。中医学理论的科学原理,是把阴阳气血津液,阴阳表里虚实寒热,风寒署湿燥火,寒热温凉,升降沉浮辩证的高度统一。

2中医现代化

中医现代化研究,就是以中医整体观将相互关联的、现代生物医学对物质的单一的、静态的认识,用世界公认的“系统论”的动态观、层次观,使之整体综合化,再加以整体“八纲”认别,就成了中医核心理论总率下的中医现代化了。

2.1 中医现代化研究指导方向离不开中医的“整体观念”我们用诸如哲学、逻辑学、唯物论、信息学等科学的观点研究现代化的中医,将“中医现代化”方向路线选择为整体观。中医的整体观念就是统一性和完整性,它指人体本身的统一性、完整性及其与自然界的相互关系。首先,人体自身是一个闭合的完整的体系;其次,人生活在自然界中,人体和自然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遵循中医的整体观,是中医现代化研究在人体生理和病理方面体现人体的一致性的体现。中医的的整体观体现在中医的现代研究方面具体方略是“四诊八纲”,“四诊八纲”是我国中医最早的核心理论基础,现代医学的一切检查、监测方法和器械都是望、闻、问、切四诊的延伸。而人体疾病的病证概括又离不开“阴阳表里寒热虚实”八纲。中医现代化革新,也无不遵循中医或者祖国医学古代的朴素的唯物论。我们知道哲学中的唯物论认为世界是物质的,所以历代许多医家绞尽脑汁探索人是什么物质组成的,但由于当时自然科学条件的限制,显微镜都没有的情况下,根本不可能走物质基础发展中医药之路。从唯物论、系统论、物质基础理论来研究,这些理论研究认为:人的任何系统、器官、分子、细胞、基因、都是整体的一部分,整体和单一物质基础是不可分离的相互依存关系,有了物质单一基础,没有整体,它是极不完善的,就像现代生物医学,对许多多发病、综合症、复合病症、器质性病变不能治疗。整体观不但具备了系统论的动态性、层次性,整体性三性,还具有“系统论”没有的“四诊八纲”;只有增加了这四个字,中医才能顺利的走向现代化。反之,如果整体不知是什么物质组成的,整体就是完全模糊集合、模糊逻辑,我们必须知道整体是由那些物质组成,相互缺一不可。从逻辑学、唯物论,整体全息观、天人合一观,系统论说,整体与物质基础是相辅相成。

第3篇

[关键词]意志 自由 黑格尔

[中图分类号]B516.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1)09-0104-02

引言

个体的自由一直是人们生活中一个最基本的追求。但对于自由的本质,人们却很少去探讨。如果对自由的概念不明晰,就去追求自由,这必然会一无所得。所以生活中人们往往会受到世俗生活的束缚,处于一种不自由的状态。黑格尔在其著作《法哲学原理》中,对意志和自由进行了深入的分析,阐述了意志发展的三个环节,把自由归结到了意志的范畴。他认为,就像重量是物体的根本规定一样,自由是意志的根本规定,自由的东西就是意志。只有意志才拥有自由。同时,自由只有作为意志,作为主体,才是现实的。

一、意志与自由的辩证发展三个环节

黑格尔对意志和自由的分析不是孤立和静止的,而是通过动态的发展环节,在与整体的联系中演绎意志和自由的概念。他认为,意志的发展经过了三个环节,从而也对应着不同形式的自由。只有充分认识意志发展的三个环节,我们才能充分了解意志和自由的本质。

(一)纯无规定性的意志――抽象的自由

黑格尔认为,意志发展的最初环节是一种纯无规定性的状态。在这个环节中,意志的各种规定性都被超越。所有出于本性、需要、欲望和冲动而存在的限制都被消除了。在这最初的阶段,意志没有任何的限制和规定性,处于一种没有任何约束的状态。这是意志的最初状态,否定一切限制和规定,完全没有束缚。所以意志具有可以从其自身中设定的每一个规定性中抽象出来的绝对可能性,具有从一切内容和界限中越出的能力。

在这一环节中,意志能够抛弃所有特殊性和规定性,而达到一种纯意志的状态。一切表明个体性或特殊性的规定和特征都不存在了,个体与个体之间不再存在区别,成为一个无性质的统一体。意志此时就是一种抽象的意志。意志在这最初状态中所具有的自由就是否定的自由,能够使其摆脱一切东西的束缚,放弃所有目的,不受任何事物的限制,从而达到一种不受任何束缚的状态。

因此要获得自由,意志就要打破一切规定和限制。由此可以看出,这种否定的意志只有在破坏一切规定和限制的时候才感觉到自己的存在,只有在否定所有约束中才体会到自己的绝对自由。“对否定自由的自我意识正是从特殊化和客观规定的消灭中产生出来的。”①因此,当一切特殊性和规定性都不存在的时候,自我意识这种主体性也随之丧失,从而促使意志向第二个环节发展。

(二)特殊化的意志――任性的自由

第一个环节中,意志摆脱一切规定性的最终结果是失去了主体性。意志在越出一切特殊性和约束性的同时也抛弃了自身。没有任何限定,实际上主体性就不存在了,这是意志在第一环节存在的无法避免的矛盾。因为一旦设定自身,获得主体性,必然设定区别,与意志希求无规定性相冲突。因此,在第一环节中,意志最终会失去主体性。理性必然促使其继续发展过渡,重新找回自身。意志获得主体性的方式就是设定自身,给自身以特殊性和规定性。

意志通过把自身设定为一个特殊的东西,给自身以规定性,就设定了差别、区分。于是意志开始进入到一般的定在,由此重新获得主体性。同第一个环节一样,意志在此时的自由也是一种否定的自由――扬弃,即对第一个环节中纯无规定性的扬弃。所以,第二个环节是作为跟第一个环节相对立的环节而出现的,这也是意志发展的必然。这个环节实际上对应着两种不同性质的自由。一种是否定的自由,即对纯粹普遍性或者纯无规定性的否定。另一种是肯定的自由,通过设定一种规定性作为自身的规定,是对这种规定性的肯定。然而,这种最初的对规定性的肯定是具有偶然性的。因此,这种自由又可被称作任性的自由,即对各种规定性选择的偶然性。

虽然第二个环节中包括两种性质不同的自由,但它仍然不构成自由的全体,和第一个环节一样,是片面的。在无规定性中,自由是不具有任何意义的。因为自由必须要有一个主体,失去了主体,自由也就没有任何意义可言。但是,从另一个方面来看,如果彻底否定了第一个环节,那么在第二个环节中,意志设定特殊性和规定性,实际上是把自己投入到一个新的牢笼当中。第二个环节意志重新设定限制和规定性,就是在求得主体性的同时又失去了自由。所以,这一环节的意志和自由仍然是不完善的。理性必然促使意志继续向第三个环节发展。

(三)真正的意志――具体的自由

具有自我主体性的意志只有通过反思自身的特殊性,并意识到自己具有普遍性才可以成为真正的意志。也就是说,意志仅仅意识到其个体性或特殊性是不完满的,不能称之为真正自由的意志。当且仅当它通过反思其特殊性和规定性而意识到其普遍性,并且将自身设定在特殊性和规定性之中,它才成为真正自由的意志。这一过程在第三个环节中得到了实现。

意志在自身中对其特殊性和规定性进行反思,又回到普遍性。通过反思,意志知道这种规定性是它自己的东西,这种可能性和规定性是自己设定的。各种规定性也只是一种单纯的可能性,自身完全可以不受这种可能性的约束。而自身之所以在其中,只是因为自己把自己设定在其中而已,自己仍然具有从一切规定性中越出的自由。所以在最终环节中,意识知道自己是普遍物,具有从一切被规定的东西中抽象出来的可能性,同时也具有个体性和特殊性,知道自己是具有特定对象、内容、目的的特殊物。具有主体性的意志通过对自己的特殊性进行反思,坚持自我主体性的同时又意识到自己的普遍性,从而使特殊性和普遍性达到统一。因此意志发展的第三个环节是前两个环节的统一。意识发展的最终环节就是意志在规定自己的同时仍然坚持其为普遍物。从而既具有普遍性,又具有特殊性和主体性。这是意志发展的最高阶段。

真正的自由也是一样,“自由既不存在于无规定性中,也不存在于规定性中,自由同时是它们两者。把自己完全局限于一定事物的意志是固执者的意志,他不具有这种意志时,就感到不自由了。但是意志是不受某种局限的东西约束的,它必然要越此前进,因为意志的本性不是这种片面性和约束性;至于自由是希求某种被规定的东西,但却在这样一种规定性中:既守在自己身边而又重新返回到普遍物。”②此真正的自由并不是能够摆脱一切限制和束缚的抽象的否定的自由,也不是偶然将自己设定在某一规定性的任性的自由,而只能是这样的,即自己将自身设定在自我规定的特殊性和规定性之中,同时又意识到一切规定性是自我规定,自己具有摆脱一切束缚的能力。

这样,意志与自由的本质就在这三个环节的辩证发展中得到了阐释。因此意志和自由是不可分的,是一体的。

二、结语

意志与自由这两个概念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只有将两个概念统一起来把握,才能使我们对意志与自由有更深入的认识。黑格尔的意志与自由观实际上否定了两种片面的自由观。一种是否定一切,冲破一切规则限制的否定抽象的自由;另一种是任性选择,为所欲为的盲目的自由。所以,否认约束,视一切规则规定为自由障碍的自由观是错误的。破除了一切束缚,一切规定,自由也就失去了意义。然而,任性妄为,不通过理性对冲动和各种选择加以指导,必然会被欲望奴役,丧失自由。因此只有通过理性的指导,我们才能获得真正的自由。

注释:

①黑格尔(著),范扬,张企泰(译).法哲学原理.北京:商务印书馆,1961,第14页.

②黑格尔(著),范扬,张企泰(译).法哲学原理.北京:商务印书馆,1961,第19页.

【参考文献】

[1]黑格尔(著),范扬,张企泰(译).法哲学原理[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1.

第4篇

1、这是在告诉我们,世事很公平,有矛就有盾,有阴就有阳,相生相克。

2、原理一: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世界观: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决定认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是认识发展的动力,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正确的认识,科学的理论对实践具有巨大的指导作用;错误的认识则会把人的实践活动引向歧途. 方法论:我们要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重视科学理论的指导作用。

3、原理二:真理的属性原理。世界观: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真理是客观的。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任何真理都是相对于特定的过程来说的,都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来源:文章屋网 )

第5篇

一、我国现行试用教材的体育本质属性

有的人把“提高运动技术水平,丰富文化生活,受一定的社会政治经济制约,为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服务”等许多非体育本质属性的东西看成是体育的本质属性放到体育的定义中阐述;有的人将“攀登运动技术水平高峰”作为体育的主要目的来提;还有的人说:“竞技运动是体育整体中最本质的内部特征。……竞技运动是体育区别于其他社会现象的唯一标志。”更有的说:“竞赛、竞争是体育运动的本质特征之一,是构成其生命力的要素。……在一定意义上说,没有竞赛、竞争,体育运动不仅没有活力,而且没有存在的价值。”我就这些问题提出一些看法,以供研究此方面的学者商榷。

“概念的内涵是对事物特有属性的反映;概念的外延是具有概念所反映的特有属性的那些事物”。体育有很多属性,如身体运动、文化、游戏、娱乐、竞技、教育、健身、比赛等。在体育的众多属性中,体育概念所反映的只能是体育的本质属性。而体育的非本质属性不能在体育概念中反映出来。我认为,体育概念中反映出多种体育本质属性是不恰当的。首先,丰富文化生活不是体育的特有属性,尽管在体育过程中要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为丰富社会文化生活服务,但它不是体育特有的。其次,用社会活动作为体育的上位概念来给体育下定义不大妥当,一是因为“社会活动”这个概念本身比较含糊;二是尽管我们可以说“体育是一种社会活动”或“体育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但它并非体育的直接上位概念。最后,增强体质并非单纯的生物学问题,其包括了身体和精神两个方面。体质的因素除遗传因素外,还包括身体形态、生物机能、运动素质、适应环境和抵抗疾病的能力及精神状态。所以,体育本质属性在于增强体质增进健康的观点是全面的、正确的。增强体质就是通常说的“使身心得到正常健康的发展”。只有健全的精神寓于健壮的身体之中,才能称得上是健康者。

综上所述,体育的本质在于它是一种增强体质的教育。体育多本质和脱离教育范畴谈体育本质的现象,给实践和教学造成了困难,违背了体育的“本质”规定。必须强调的是,我们说体育的本质是增强体质的教育,并没有否定体育的其他目标和功能。体育中有运动技能、体育教育、军事教育、思想品德教育的内容,无疑是正确的,但它跟我们所讲的体育本质不是一码事。我们由衷地希望我国的运动技术水平在遵循运动取胜规律的前提下达到世界一流水平。

二、研究体育规律的意义

1.体育规律的含义认识

“所谓规律,亦称法则,是事物发展过程中的本质联系和必然趋势。这种联系不断重复出现,在一定条件下经常起作用,并且决定着必然向着某种趋向发展”。“一切事物内部,以及事物之间总是相互联系的,但并非任何一种联系都是规律,只有本质联系才是规律”。“所谓本质联系就是事物内部矛盾双方的必然联系,他由事物的内部性质或本质所规定”。由此可见,体育规律是体育过程诸因素之间的本质联系。体育过程中内部诸因素的联系有很多,有本质联系和非本质联系,只有那些本质联系才是规律。体育的本质功能是增强人的体质。所以,体育内部诸多因素的本质联系就是指诸因素与增强体质的联系。例如,体育的目标与手段之间本质的联系是两者的一致性,也就是说,在体育过程中选用手段、确定负荷、场地设置、用具选择、采用方法和组织形式等,都必须符合增强体质这一目标的要求,否则就达不到增强体质的目的。

2.体育基本规律分析

只有从体育过程中主体(教者与受教者)、客体(人体)、媒介(教材的诸方法与手段)三者之间的联系中才能找到体育规律。我们认为,体育过程中有3个基本因素:主体(具有主观能动性的教育者、被教育者),客体(自然、社会和心理特性相统一的人的身体),以及作为两者中介的包括运动文化在内的体育手段。只有从上述三者之间的关系中,才能找到体育过程的基本规律。

从体育本身的特点来分析,我们认为有两条基本规律起决定性的作用:一是体育手段和增强体质的一致性规律;二是体育过程与增强体质目标一致性的规律。

(1)体育手段与增强体质的一致性规律

受“运动即体育”这一传统观念的影响,体育实践中存在着选用的体育手段和增强体质目标不一致的问题。例如,各级各类学校采用的大纲、教材、课本,基本上是以运动为主的教学体系,学校体育教学是以传统的运动项目――田径、体操、各类球类的技战术为顺序安排教材。这其实是对体育手段和增强体质目标的一致性这一基本规律的违背。体育手段和增强体质目标不一致的现象普遍存在。手段与目标之间存在着不一致,就不可能取得增强体质的理想效果。体育手段与增强体质目标是对立统一的关系,对立是普遍的,而一致是有条件的。体育手段与增强体质目标的一致性,就是两者本质联系。它是一条至关重要的体育规律,违背了这个规律,体育的主要任务就只能落在口头上。

(2)体育过程与增强体质目标的一致性规律

第6篇

关键词 黑格尔 国家观 哲学 历史哲学

中图分类号:B017 文献标识码:A

0引言

黑格尔是德国古典哲学的集大成者,作为总结性的理性哲学家,黑格尔创建了一种宏大叙事的哲学体系,作为一个侧面,国家观是黑格尔哲学的一个方面,但是因为黑格尔哲学的体系性,于是国家观就与黑格尔哲学其他领域相互交织与依存。在黑格尔的国家哲学著作《法哲学原理》当中,黑格尔总述了国家观的基本纲领,而在其《历史哲学》中,黑格尔则在历史的抽象角度论证了现实中的国家原则贯彻,于是,对于黑格尔哲学中的国家观考量,就在《法哲学原理》与《历史哲学》的文本比较分析中展开。

1国家观总述――现象的两种态度

在《法哲学原理》中,黑格尔在第三章论述了国家,在这章开篇,黑格尔写道:

“国家是伦理理念的现实――是作为显示出来的、自知的实体性意志的伦理精神,这种伦理精神思考自身和知道自身,并完成一切它所知道的,而且只是完成它所知道的。”

在这里,黑格尔重点论述了国家是伦理理念的现实,是一种具有自我意识的伦理精神,而这里所运用的“实体性”则是指现实的、具有自我运动和自我展开的属性,于是,这种精神――伦理精神的现实,是可以完成一切它所知道的。

在这里,黑格尔确立了国家是绝对精神在伦理领域的现实,是一种下贯的思路,是一种具体化。但是,黑格尔在这里,也就是国家哲学领域内,排斥了历史的现实的抽象归纳,而是一种演绎方法,这在黑格尔的下文中有明确表述:

“现在如果问,一般国家或竟每个特殊国家以及它的法和使命的历史上起源是或曾经是怎样,又如果问国家最初是从家长制关系,从畏惧或信任,还是从同业公会等等中产生出来的,最后如果问,这种法的基础是怎样的在意识中马上被理解而巩固下来的:是把它看做神物或实定法呢,还是把它看做契约或习惯呢,那么所有这些问题都和国家理念无关。这里我们仅仅在谈对国家的哲学上的认识问题,从这一点说,以上这些都是现象,是历史上的事物。”

在这里,黑格尔明确将国家哲学中的现实历史因素――现象完全抛弃,而是讨论“取之于国家有效的法的形式。”

而在《历史哲学》中,黑格尔则是从历史的发展角度考虑国家的问题,也就是说,不再只是从抛开了质料性的法的形式来考虑国家理念,而是在作为现象的历史领域考虑国家发展的现实因素和国家理念原则的贯彻。

在《历史哲学》的《绪论》中,黑格尔也讨论了国家与道德的关系,但不再是作为自知的伦理精神的实体性展开,而是作为推动历史的人的主观热情的必然发展产物,是作为道德的全体,所以在一开始,黑格尔就将国家建立在现实当中,而不是孤悬于绝对理念的实体中。

黑格尔在《历史哲学》中写道:

“一个国家第一次的产生是靠威力和本能。”

于是,黑格尔就在现实中考虑国家的产生,而这些,在《法哲学原理》中,黑格尔称这些都是与国家理念无关的“现象”,但是在《历史哲学》中,黑格尔虽然后面依旧谈到了普遍意志,但是,已经不是单纯考虑形式问题,而是对于现实的国家历史进行哲学考虑,这种转变,表明了之前理念不考虑现实领域的问题而认为历史哲学本身的非法,但是在《历史哲学》当中,已经运用哲学的理念方法考虑现实的历史问题。

在运用手法上,《法哲学原理》是用绝对精神下贯到国家,而在《历史哲学》当中,由于运用哲学方法考虑现实的历史,所以必然遇到悖论,也就是说,体系与现实产生矛盾,但是黑格尔为了贯彻历史原则的理念性,就必然依然运用下贯思路,可是国家理念的单纯性与历史发展的多元性产生冲突,于是,黑格尔就必然采用一种以一统摄多的模式,也就是说,不同原则的时代不同,所以黑格尔在《历史哲学》中写道:

“国家便是在人类意志和它的自由的外在表现中的精神观念。历史形态上的变迁是和国家相连接而不可分解的,而那个观念的各因素也在国家内表现它们自己为各种不同的政治原则。各世界历史民族在极盛时期所采行的宪法,乃是它们特有的东西,所以并不是一个普遍的政治基础。”

在这里,黑格尔秉持了时代不同的各个世界历史民族的政治原则,是观念中的不同因素的表现,这个观念是绝对精神不同时期的自我认识,于是,现实与理念跳起了小步舞,整个体系也就变得和谐。

2国家与自由――统一的范式

上文说到了黑格尔在《历史哲学》中,因为现实历史的现象描述与国家理念的哲学展开之间存在矛盾,因此,手法上就必然出现以一统摄多的模式,然而如何使得以一统摄多变得完满,则需要用到现实历史中的现实精神,也就是人类的精神,绝对精神下贯为人类精神,于是,每一种阶段上的人类精神的自我认识便是绝对精神的自我认识的一个个脚印,这样,在历史的动力上面,存在宏大的世界精神的指引,也存在着微观的英雄的前赴后继,于是,理性与热情就是历史的发展动力,而这个动力的两方面的同一目标便是自由。

于是,黑格尔在《历史哲学》中说到:“国家是自由的实现”,并且接着写道:

“人类具有的一切价值――一切精神的现实性,都是由国家而有的。因为它的精神的现实性就是:它自己的本质――它自己合理的本质――对着自觉的客观存在,这种本质为了它具有客观的直接的有限存在,只有这样,它才是自觉的,只有这样它才参加了道德――和一种道德的社会与政治生活,因为真实的东西是普遍的和主观的意志的统一:而普遍的东西要在国家里,在法律里,在它的普遍的和合理的部署里发现。”

这样,我们就可以知道,黑格尔在《历史哲学》中,是借助着“自由”来统摄主观和普遍的意志,来完成历史的现象描述,但是,如我们看到的,黑格尔的“自由”并不是不受约束,而是一种自觉状态,是合乎道德的,也就是说,自由的表现在于义务。

在《法哲学原理》中,黑格尔写道:

“国家是绝对自在自为的理性东西,因为它是实体性意志的现实,它在被提升到普遍性的特殊自我意识中具有这种现实性。这个实体性的统一是绝对的不受推动的自身目的,在这个自身目的中自由达到它的最高权利,正如这个自身目的对于单个人具有最高权利一样,成为国家成员是单个人的最高义务。”

这里,黑格尔也论证了自由作为最高义务的思想,也就是说,人必然走向自由,因为国家是自由的实现,而成为国家成员,也是单个人的最高义务,而在《历史哲学》中,黑格尔也是阐明了一种对自由的误解的批判,也就是对于认为自由是人类的天然状态,而如果被迫加入国家,则人类就不自由了,也就是国家限制自由的理论的批判,在《历史哲学》中,黑格尔写道:

“自由如果当做原始的和天然的观念,并不存在。相反的,自由要靠知识和意志的无穷训练,才可以找出和获得。所以天然状态不外乎是无法的和凶暴的状态、没有驯服的天然冲动的状态、不人道的行为和情感的状态。社会和国家当然产生了限制,但是这种限制只是限制了纯属兽性的情感和原始的本能,就如像在一种比较更进步的阶段,便是限制了放纵和热情考虑的意图。”

因此没有规定和自我意识的自由,仅仅是兽性,所以黑格尔认为自由在国家中达到实现,使得每一个个人都意识到自己是自由的。

3概念――运动的表述

另外一个问题,就是国家的概念问题,也是在《法哲学原理》与《历史哲学》中相互关联的问题。

关于国家概念,黑格尔十分强调的一点,就是概念的确定性,在《法哲学原理》中,黑格尔写道:

“哲学所考虑的仅仅有关所有这一切问题的内在方面,有关被思考的概念。……然而他(卢梭――引者注)所理解的意志,仅仅是特定形式的单个人意志(后来的费希特亦同),他所理解的普遍意志也不是绝对合乎理性的东西,而只是共同的东西,即只是从作为自觉意志的这种单个人意志中产生出来的。这样来,这些单个人结合成为国家就变成一种契约,而契约乃是以单个人的任性、意见和随心表达的同意为其基础的。”

也就是说,如果以任性和随心所欲的同意作为国家基础,那么就不存在国家的理念,那么,国家就会出现巨大的毁灭性,于是,只有具有普遍意志的国家,才是地上神物,才能够保证每一个人的自由。这也是绝对精神下贯思路的表达。

而在《历史哲学》中,黑格尔批判“国家是自由的限制”思想的时候,也写到如下的话语:

“人类天性上是自由的这句话,在一种意义上是不错的。就是说,依照他的概念,也就是依照他的使命,他是自由的。一种物体的天性,正和他的概念意义相同。然而上述意见的含义,并不止此。……”

也就是说,“概念”是一种确定性,是一种“使命”、一种“天性”,而如果假定一种天然状态,则是虚构的,而不是概念的,因为此时就出现了现实的“天然状态”。

于是,国家理念的概念,也就是国家的使命,如此一来,国家也就成为一种发展历程,一种历史,而不是一蹴而就的现实,于是,这也就为“历史”与“哲学”的结合开辟了空间,因为理念是绝对自在自为的,但是,国家的概念包含自由,而人类并没有一种天然自由状态,于是,这就需要历史的发展,也需要国家的发展,也就是绝对精神的环节的展开,于是,我们就可以更好地理解黑格尔的那句话:

“国家便是在人类意志和它的自由的外在表现中的精神观念。历史形态上的变迁是和国家相连接而不可分解的,而那个观念的各因素也在国家内表现它们自己为各种不同的政治原则。各世界历史民族在极盛时期所采行的宪法,乃是它们特有的东西,所以并不是一个普遍的政治基础。”

4结论

综上所述,我们知道黑格尔的《法哲学原理》是国家理念的总纲,是国家的哲学和理想,于是任何现实的现象,都被拒斥,而《历史哲学》是国家历史发展的脉络和细目,是国家现实的哲学,于是,将现象纳入到理念中,就成为笔法突破点,而这样一来,就产生了自由的历史的表述,于是,通过给予概念以发展的规定,达到了人的历史的构建,通过纵观黑格尔的国家观,我们也可以明白,黑格尔既确立了国家不变的理念,同时通过以一摄多的方式,在《历史哲学》中运用概念的运动发展,完成了国家历史的哲学考量,并且确立了“自由的实现”这个宏大的历史主题,将现实与哲学结合起来,完成了哲学的历史的体系描述。

参考文献

[1] 黑格尔.法哲学原理[M].范扬,张启泰,译.商务印书馆,1961.

第7篇

关键词:哲学;教学改革;实践观点;论坛哲学

建国以来,高校哲学教学屡经改革,取得了不小的成绩,但同时也存在明显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各高校展开了许多探索,展望未来,改革应当在多方面同时着力:在内容上逐步强调实践观点的首要地位,在形式上更为灵活多样、丰富多彩,同时突出教学中的交流与对话。

一、哲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哲学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概括起来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教材、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教材问题体现在“千书一面”,尤其是本科和专科生用教材,一般使用国家统编教材,在实际授课过程中师生普遍反映内容上较为僵化,研究生用教材编写较为灵活,状况相对较好。教学内容方面,表现为陈旧过时,吸收新成果较少,且“讲坛哲学”多于“论坛哲学”,即讲授多而讨论少。教学方法方面,表现为僵化死板,教学艺术欠缺,重视观点灌输而不重视讲清道理。哲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不能说只是哲学研究者和教学工作者的问题,而应当放在整个哲学学科建设和发展中去认识。上述三方面的问题,其实是当代中国的哲学学科建设过程中的共性问题,在其他哲学二级学科中也同样存在,甚至也是当代中国所有人文学科共有的问题。但由于哲学的特有地位,尤其是作为各类高校和各级党校的公共课,问题反映的更为集中和明显。出现这些问题的一个根本性的原因是哲学教育观念的偏颇,即长期将哲学教育混同于知识教育或知识传授,这种现象在所有人文学科中都或多或少地存在。长期以来,我们不注意区分人文学科与其他知识性学科的教学特点,也不注意区分人文学科和自然科学的教学特点。就哲学而言,即表现为统编教材、统一体系,强调共识的内容而引入新内容少,多采用灌输教学而讨论少,尤其是在考核方法上,本专科生教学中甚至还普遍使用客观考试方法,大量以客观题形式进行考核,以致于哲学被作为客观知识体系而非哲学。[1]

二、以实践观点为首要观点深化改革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学者逐渐形成了以实践观点为首要观点、核心范式和建构原则来展开哲学教学改革的新探索。原因有三个方面:一是中国学者立足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这一新的社会实践,深入解读了马克思哲学原著;二是一定程度上受到西方和东欧的启发,其对社会存在理论、社会批判理论、实践观点等的研究拓展了哲学的研究视野;三是中国学界关于实践标准的讨论,关于人、人道主义和异化问题的讨论,关于主体性问题的讨论,关于实践唯物主义的讨论不断深化。[2]马克思本人考察所有哲学问题都是以社会历史和人的实践活动作为基础和出发点的,其具体哲学观如世界观、自然观、辩证法、认识论、价值观都在实践唯物主义视域中得以呈现。实践观点在哲学教学体系中是一种哲学范式,是其逻辑起点和内在线索,也是其理论态度和方法论原则。哲学教学的主要目的,应当是让学生学会以的立场、观点来分析和解决问题,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因此哲学教学既要回到哲学的本真,也要回到现实世界,不回到哲学的本真,就无法把握哲学的精神实质,不回到现实世界,就无法实现理论与实际的有机统一,这两个回归都以实践观点为基础。相对于解释世界,哲学更重视改变世界,世界自身发展出了“人”这一否定性的存在物,并最终使“人”的尺度高于“物”的尺度,改变世界即实现两个尺度的统一。改变世界的途径是人的实践,这里的“人”是在一定社会关系中从事实际活动的人,通过人及其实践,既改造客观世界,也在改造主观世界,从而使人的尺度和物的尺度重新实现有机统一。同时,哲学作为“以人为本”的唯物主义哲学,必须在对人所处时代及面对现实问题的反思中前进和发展,不关注现实问题和时代特点,哲学势必失去生机和活力。因此在哲学教学中,必然要回到现实世界,教导学生学会以哲学的基本原理独立思考和解决现实问题,使学生自觉树立而非被迫树立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以实践观点作为哲学教学改革的首要观点,最终的目标是建构一个具有综合性、当代性和开放性的哲学教学体系。“综合性”是指以实践观点为原则,打破原有的哲学原理、哲学史、哲学中国化、西方哲学等课程的壁垒,将从属于不同分支学科的内容围绕当代社会发展的实践主题加以有机糅合,形成整体。“当代性”是指将哲学的基本原理延伸至当代社会现实生活的语境中,融入现代观点,关注现实发展。“开放性”是指以实践观点为建构原则,充分吸收当代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的最新成果,将过去因为种种原因没有充分涉及或展开的基本原理根据实践需要加以详细阐释。[3]

三、以“三新”模式替代“三老”模式

我国哲学教学主要沿用了哲学原理、哲学史和哲学原著的“三老”模式。其中哲学原理居于核心地位,对于普及哲学的基本理论具有重要历史作用和意义。但同时,也存在着严重的弊端,即原理课对于哲学的概括是相对偏狭和贫乏的,从而导致“不原也不全”的情况。因此,有些学者呼吁用“哲学专题研究”来替代“哲学原理”,以保持开放性和批判性。[4]由此,便形成了哲学原著、哲学史、专题研究的“三新”模式,这是哲学教学改革的有益尝试。但同时也应看到,这种新模式未必适合于从本、专科到研究生教学的所有阶段,对于研究生教学尤其是博士生教学,这种模式较为合适,因为研究生特别是博士生已经具备了比较扎实的理论基础。但本、专科生本身理论基础并不扎实,如果采用哲学专题替代哲学原理,可能会出现新的问题,学生的接受能力和研究能力都较为有限,未必能够理解专题讲授的精髓,教师自身的学术素养也未必能满足专题教学的需要。所以本、专科阶段是否采用专题讲授模式尚需思考和检验。如果采用“三新”模式,哲学原著课的作用就更为凸显,因为原著能够直接体现哲学的本真涵义,相对于哲学原理更为全面和准确。但同时,在众多的经典原著中,如何取舍也十分重要。哲学原著可分为早期著作、部分读书笔记和札记手稿、论战性著作、成熟而比较完整的论著等四类。有的学者认为马克思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和恩格斯的《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最适合作为原著课基本教材,原因是这两部著作论述全面成熟且难度适中。[5]但考虑到不同阶段学生的特点,本专科和硕士阶段,以这两部著作作为原著课教材是合适的,但在博士生阶段,考虑到博士生所应具备的哲学思维和创新能力,则以《1844年哲学经济学手稿》和《德意志意识形态》两部著作作为原著教材更为合适,这两部著作具有更大的哲学张力,也是近年来高水平哲学论文频繁引用的重要文献,具有很大的影响力,更有助于锻炼学生的哲学思维,提高创新能力。

四、走向对话,将“讲坛哲学”与“论坛哲学”相结合

在哲学教学方式的改革中,走向对话是必然的趋势,对话既指教师与学生的对话,也指哲学与其他哲学乃至其他学科的对话。哲学不仅是社会批判理论和实践哲学,也是“以人为本”的实践唯物主义,因此教学中主体与客体———即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良性互动就成为必然的要求。主客体之间的相互尊重与平等相待是对话的基础,这就势必改变以往灌输教育中教师主动而学生被动的局面,而是双方都主动思考和讨论,从而调动主客体双方的积极性。哲学本身是开放的而非封闭的,其发展历程也是与其他哲学思想甚至自然科学频繁交流和论战的过程,哲学的历史地位是因其真理性和价值性而确定的,而真理性和价值性很大程度上就来自于这种交流和论战,因为这使哲学能够批判地吸收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而且在全球化、信息化背景下,学生们很容易接触到各种思想,如果哲学乃至的各类二级学科不去面对这一现实问题,固步自封,就有丧失传统思想阵地和舆论阵地的危险。因此,哲学既要与传统的中国哲学、西方哲学进行对话,也要与当代的新自由主义、后现代主义、后殖民主义、女权主义等思潮进行对话,在对话的过程中进行批判和借鉴,最终使学生在各种思想的比较中真正树立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对话中最常用也是最有效的形式是论坛,也有人将这种交流模式称之为“论坛哲学”,反之将传统的课堂教学称之为“讲坛哲学”。近年来,各类高校和各级党校都很流行论坛,甚至有人提出干脆以“论坛哲学”取代“讲坛哲学”,这是狭隘和急功近利的观点,“论坛哲学”和“讲坛哲学”应当是相互补充而非相互替代的关系。“论坛哲学”能够活跃学术氛围,但观点杂乱,并不具备“讲坛哲学”的严整性,过度强调“论坛哲学”只会导致思想的混乱,反而无益于大学生树立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是与哲学教学改革的目标背道而驰的。二者只能是相互补充而非相互替代。以上只是对哲学教学存在的问题以及改革的目标、措施进行的粗略分析,未必符合哲学教学完整的规律和实际。这些改革不仅对教师也对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如果能够实行将极大提高大学生对哲学本真思想的理解,是值得探索和尝试的。

参考文献:

[1]汪信砚.关于我国哲学教学改革的思考[J].哲学动态,2003,(5):3.

[2]袁贵仁,杨耕.哲学教学体系的形成与演变(下)[J].哲学研究,2011,(11):16.

[3]丰子义.哲学教学体系建构的实践观点再析[J].哲学动态,2013,(12):8.

[4]沈亚生.哲学教学与研究的模式和结构性变革[J].高教研究与实践,2011,(3):33.

第8篇

关键词:自由意志;普遍性;特殊性;单一性;否定

中图分类号:B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1)08-0181-01

首先,从§5、§6、§7中找出黑格尔用以描述自由意志三个环节的主要概念。其主要概念如下:1普遍性、特殊性、单一性;2无限、有限、真无限;3自在、自为、自在自为;4无规定性、规定性;5抽象、具体;6抽离、设定、自我规定;7否定性;8区分和特殊化。黑格尔主要用这8对概念来描述自由意志的概念。下面脱离开黑格尔的原文,脱离开任何一个解读者对自由意志概念的解读,用这些概念去描述自由意志。

意志的抽象环节。也就是普遍性的环节,这个环节是无规定性的。这三个概念同时构成了对意志的第一环节的描述,这个描述证明这三个概念之间是有内在关联的。第一环节是绝对的普遍性,是无限的,只不过是否定性的无限,并不是真正的无限,也不是具体的普遍性。绝对的普遍性中蕴含了诸多可能性,这些可能性是自在地包含在意志之中。如果需要构想意志达到绝对的普遍性,意志就必须把自身从所有的具体规定中抽离出来,达到绝对普遍性这个逻辑范畴。

意志的特殊性环节。特殊性的环节是意志意愿某种东西,使自身能够成为能够存在的意志,这就是意志设定自身,给予自身以内容。内容是特殊的东西,也就是特殊化的过程。只要是给予自己以特殊性的规定,那就是限定,就是有限。特殊性和有限性是正相关的概念。这个过程也是否定的过程,第一个环节是否定的自由,特殊化的过程是对否定的自由的否定。因此,在这个环节,设定、特殊性、特殊化、有限、规定、否定性成为一套言说自由意志的互相正相关的概念。

意志的单一性环节。在单一性环节中,意志同时存在于对自身的特殊性设定和在特殊性中保持的普遍性之中。意志就作为具体的东西存在,不再仅仅是抽象的或者特殊的东西。意志的设定,通过自身的存在结构成为自我规定。这时候意志在自我实现,并且获得了自身的自由。意志的内容是自我相关的内容,具体的规定是自我规定,意志的存在是自在自为的存在。这时候获得的普遍性是具体的普遍性。这第三个环节共同构成了真实的意志。

从第一个环节到第三个环节,抽象的普遍性上升到具体的普遍性,否定的自由上升到真正的自由,自在的意志上升到自在自为的意志,意志获得了自我规定,从不是真实的无限上升到真正的无限。因此,我们可以看到在三个环节中,黑格尔让意志在流动,描述意志的概念也在流动。黑格尔关于意志的思想就流动在这些概念之中和之间。作为一个读者,能够理解黑格尔的概念和概念之间的关系,确实为我们理解黑格尔的思想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道路。

经过这番梳理,我认为对《法哲学原理》应该进行系统解读。系统解读的意思是,对黑格尔实践哲学思想的解读必须植根于黑格尔整个体系去解读。非系统解读认为黑格尔的《法哲学原理》可以构成一个独立的部分存在。系统解读有三种思路:一是探寻黑格尔实践哲学思想中的形而上学基础,以黑格尔的形而上学方法去解读实践哲学;二是获得精神现象学基础的论证;三是根据对客观精神哲学解读的要求寻找与解释实践哲学必须的或者相关的思想基础。这种思路可强可弱,可以强到牵涉整个黑格尔的哲学体系,可以弱到仅仅找到黑格尔的几个核心基点就可以了。我的立场是第三种思路。因为,在解释某种思想的时候,如果有预设,那就预设了你解释的限制,这种限制也许就是理解这种思想需要突破的地方。在第三种思路下,系统系的强度,我暂时不清楚。在这部分,我想说明的是,黑格尔的自由意志概念需要系统解读,至少需要理解黑格尔基本逻辑范畴,这套逻辑范畴是黑格尔独有的。这套范畴运用在了整个黑格尔实践哲学之中,所以我认为对《法哲学原理》应该进行系统解读。

参考文献:

[1]Hegel.Elements of the Philosophy of Right. Translated by H.B. Nisbet,edited by Allen W.Wood.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1.

第9篇

关键词:哲学课;生动;兴趣;实际;感动;话题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6-350-01

“哲学”一词一贯给人高冷的感觉,内容晦涩深奥,理论抽象难懂,刚刚接触哲学的高二学生更是谈哲色变。往往一堂课下来,老师是口若悬河,手舞足蹈,学生却是云山雾照,昏昏欲睡,下节课一问,什么也不懂,什么也没记住,等于白讲了,于是老师再从头讲一遍或几遍,许多学生甚至依然如此。笔者作为新到高中教学一线的思想政治教师,这种体会尤为深刻。如何让哲学课生动起来,怎样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这对于我来说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难题。转眼一学期即将过去,哲学的新课教学也接近尾声,经过艰苦的学习和不懈的努力,在思考中,在摸索中,笔者有一些想法和做法想与各位同仁分享,不敢说经验,更不敢说教训,请大家批评指正。

一、换位思考,激发兴趣

都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们作为老师,如何请出“兴趣”这位更加高明的老师,恐怕是我们一生的追求。哲学课堂,我们不妨站在学生的角度,运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漫画、诗歌、当红明星、流行歌曲……,只要是学生们喜欢的,感兴趣的,用得到课堂上的,我们都可以收集起来,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热情,让哲学课堂生动起来。

二、贴近实际,学以致用

哲学的任务,就是寻找光明,在人类生活的路途上点起前进的明灯,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在哲学课堂上,联系学生的学习生活实际,用哲学原理来帮助学生解决学习生活中的难题,让学生有话可说,让课堂生动起来。记得在学习主次矛盾关系原理时,笔者通过提出问题:你认为你的高中生活中最重要的事情是什么?(换言之,也就是你面临的主要矛盾是什么?),因为把高深的哲学原理转变为具体的学习生活,转变为自己的实际情况分析,学生的发言一反常态,非常踊跃。让我印象最为深刻的是一位体育特长生倾诉了他的困惑:他们平时的训练非常辛苦,常常练的汗流浃背,腰酸腿疼,因此耽误了早自习、晚自习,耽误了做作业、背书、复习功课,学习成绩一次不如一次。通过分析自己的学习情况,再加上体育成绩的不理想,经过与我的几次深层次的沟通与交流,他明确了自己目前主要矛盾应该是学习,要抓住主要矛盾,要把学习成绩提上去。经过再三考虑,他最终放弃了体育训练,回归到正常的学习生活中,现在,他的学习状态正逐步回升,学习成绩也稳步提高中。现在,许多学生都学会了应用哲学原理来分析学习生活中遇到的难题,例如用矛盾的方法来分析考试的失利,用部分与整体的原理来分析偏科的现象,用前进性与曲折性的关系来分析我们所面临的高考……

三、情境再现,以情动人

用名人、伟人、平凡人的故事来打动人,激励人,鼓舞人,把学生置身于某种特定的情境当中,在情境中去感受,去生成自己的观点,无形当中所受到的教育比老师声嘶力竭的讲解效果要好得多。笔者在学习《价值的创造与实现》这一框题时,就先让学生观看视频2014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朱敏才孙丽娜夫妇守望着贵州山区教育的故事,当学生看到贵州山区学校恶劣的生活环境,听到龚丽娜老师讲述夏天住在厕所边上忍受一墙之隔的恶臭,冬天常常几个月都不能洗澡,十年如一日的付出,十年如一日的坚持,直至朱敏才老师终于倒在讲台上,眼里都闪着泪花,看完以后学生久久不能平静下来,此时再让学生自学课文内容,总结出首先在劳动与奉献中创造价值, 朱敏才孙丽娜夫妇都已经退休了,本可以在繁华的大都市享受安逸的晚年生活,但是他们为了贵州山区的儿童,为了家乡的教育,选择了寂寞与辛劳,同时也选择了劳动与奉献,他们的人生价值得到了最大的实现;其次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朱敏才孙丽娜夫妇在支教的过程中,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在奉献社会中实现自己的价值;再次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是什么支撑着他们十年如一日的坚持下去,是一种理想信念,是一种顽强拼搏自强不息的精神。他们的事迹感动了我们,感动了中国,相信也会深深的印在学生的脑海。

四、话题教学,平等互动

话题教学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使教师与学生之间建立一种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容易打开自己的话匣子,打破课堂上的僵局,使整个课堂生动起来。记得有一次,我与几个学生谈到关于“未来建宁一中的发展”话题时,发现学生大多非常关注自己学校发展,有的同学还说了自己的想法,比如关于教学楼、田径场、学生公寓等等。因此在准备《意识的作用》这一框的教学时,设计了一场以“我为建宁一中发展献计策”为题的即兴演讲活动,分组推荐代表上台发表自己的观点,学生们争先恐后,畅谈自己对学校现有设施不能满足于未来学校发展的很多想法,课堂气氛异常热烈。那么我们教师要做的便是当学生在对话交流过程中走入误区或不合理的想法时及时加以调整和引导。最后我介绍了未来的一中规划蓝图,并提问:“客观实际与规划蓝图之间是什么关系?”“制定规划蓝图应注意什么?”等若干个问题,同学们积极思考,水到渠成地揭示了本课主题。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让课堂生动的办法还有很多,比如进行哲学主题的演讲比赛,组织一场辩论会,找歌词中的哲学原理……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只有生动的课堂才能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想学、愿学并能乐在其中。虽然作为新教师的我困难重重,但我相信依然前途是光明的!

参考文献:

第10篇

【关键词】哲学基本观点 思想品德课 渗透 教学方法论

哲学是一门对学生进行基本理论教育的课程,同其他政治课一样不是单纯的理论教育课,更主要的是思想教育课。讲清哲学原理是提高学生思想觉悟的基础。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是讲清理论的归宿,是哲学教学的目的。怎样在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渗透哲学原理,让学生感觉到这门课的趣味性、实用性是我们的责任。因此,在教学中单凭空洞的理论说教、不结合当前社会实践、不结合学生实际是不可能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的。必须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合理地、适当地贯彻思想教育,才能培养出德才兼备的初中生,为高一级学校输送合格的人才。

根据新课程改革的精神和要求,初中思想品德课应以学生发展为宗旨,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素质和人文素质。而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它对我们每个人的生活、学习和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让初中生了解一些哲学思想和方法,有利于他们正确处理学习、生活和成长中遇到的各种烦恼和困惑,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实践能力。

笔者认为,在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有意识地渗入哲学思想,会取得较好的效果。例如,在对初一学生进行“锻炼坚强意志,积极对待挫折”的教学时,可向学生提出“挫折是好事还是坏事”的思考题。多数同学会不假思索地回答:“坏事。”首先应肯定学生的回答,指出挫折本身并不是好事,也可以说是坏事;然而,也有人能战胜挫折,成就一番事业。如我国明代医学家李时珍曾三次参加科举考试,都失败了,但李时珍并没有因此消沉,他立志学医,终于写成了流芳百世的医学著作《本草纲目》。又如瑞典化学家诺贝尔研制炸药屡遭失败,甚至因此失去了亲人,但他坚定不移,继续努力,终于获得了成功。之后,请学生思考:我们应怎样正确看待挫折?通过讨论、分析,学生体会到挫折是有负面效应的,但只要我们正确对待,挫折能对人产生促进作用、增力作用、清醒作用,能对人产生重要的影响。许多有作为的人,都是在挫折中成长起来的。这时,适时地进行点拨小结,其实世界上许多事物和挫折一样都是具有两面性的,“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我们要学会“一分为二”地、全面地看问题,既要看到消极不利的一面,又要看到积极有利的一面。努力克服不利的因素,充分利用有利的一面,使事物向好的一面转化。这样,运用唯物辩证法关于矛盾的观点,使学生懂得了培养坚强意志和顽强毅力的重要性,对学生起到了强烈的激励作用。

违法和犯罪是初二法律知识教育中的两个重要概念。两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违法是犯罪的前提,犯罪是违法发展的必然结果,两者在本质上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它们在本质上都是危害社会的违法行为。一个人如果经常做违纪违法的事,不思悔改,发展下去,就可能导致犯罪。有这样一个案例:王某从小经常打架、破坏公物,还逃学到网吧或游戏厅上网玩游戏,没有零花钱就偷拿同学的钱物或敲诈小同学,经老师批评教育后仍不改正。因为他认为自己没犯罪,犯点小错误没事。后来,因偷窃邻居的财物被公安机关送去劳教所劳动教养。但劳教回来后,仍恶习不改,一次因参加一团伙抢劫被逮捕,经人民法院审理,被判处有期徒刑三年。在引导学生分析王某“违纪——违法——犯罪”的过程中,有意识地渗入哲学上的“量变与质变”原理。指出大量的违纪是违法的前提和准备(量变),违法则是违纪的必然结果(质变),违法之后不思悔改,继续行窃,就是在做量的积累(新的量变),久而久之必然导致走向犯罪的深渊(再次发生质变)。 在仔细的分析中,使学生认识和理解了违法和犯罪的联系,懂得没有“小错不断,大错不犯”只有“小错不断,大错必犯”的道理。因此,我们平时要严格要求自己,防微杜渐,“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以防止违法犯罪的发生。

又如,内因和外因辩证关系原理在九年级教材中有多处体现。“改革开放增强了我国的综合国力”即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和对外开放的必然。教学中,可一方面介绍党的以来我国改革开放的实践及取得的巨大成就,让学生获得直观感性的认识;另一方面,将事物变化发展是内因和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事物是普遍联系的等观点穿插其中。指出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据,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外因是事物发展的条件,内因和外因在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同时存在,缺一不可。我们在观察事物、分析和解决问题时,要既看到内因,又看到外因,坚持内因和外因相结合的观点。使学生知道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内部动力(内因),而对外开放则是外部条件(外因),引导学生对改革的重要性和开放的必要性进行理性的思维,懂得我们这样大的社会主义国家搞现代化建设,必须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则,并在此基础上不断深化改革。但是,独立自主并不是盲目排外。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坚持对外开放,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是我国顺利进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条件,是我们必须长期坚持的基本国策。

综上所述,在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渗入哲学思想不仅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但我们在实际教学中,要充分考虑学生的知识基础、年龄特征、认识特点和理解能力,用简明通俗的语言、生动有趣的事例,引起学生的兴趣。教学实践中表明,在教学中把握以下几个方面,有助于获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第一,寻找机会,适时渗入。在进行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时,我们要认真研究教材,挖掘教材所蕴涵的哲学思想。在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基础知识的过程中,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进行分析,揭示出相关的哲学思想,使学生的认识和理解更进一步,由特殊具体的知识上升到一般普遍的原理,体会到哲学基本观点和原理对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实际指导意义,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第二,把握尺度,适当渗入。初中思想品德课毕竟不是哲学原理课,我们只是想让学生对哲学知识有个初步的了解。因此,只要抓住与教材内容紧密相关的哲学基本原理,用通俗的语言和适当的方式予以介绍即可。让学生在对比的基础上有所感悟,从而训练学生的思维,增长学生的智慧,使学生更灵活、更聪明,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要避免脱离学生的实际将哲学原理讲深讲透的做法,以免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达不到预定的目的。

第三,循序渐进,逐步渗入。初中思想品德课教材,特别是九年级教学内容蕴涵着许多哲学思想,如普遍联系的观点、矛盾分析的方法、量变质变原理、内因和外因辩证关系原理、实事求是的思想等。我们一方面渗入哲学思想,另一方面要启发引导学生经常运用已了解的哲学原理学习新的内容,达到温故知新。在经常运用中,加深哲学思想的理解,使学生懂得哲学并不是抽象空洞的理论。

第11篇

“意义”类试题是以具体背景材料为载体,要求考生运用所学基础理论知识分析论述其理论和现实意义的主观性试题。这是以知识为基础,知识与能力相交融的应用型和能力型试题,体现了思想政治课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意义”类试题是近几年政治高考中最常见的题型之一,它也必将是今后政治单科和文科综合考试的命题方向。从设问角度来看,一般是指向明确的显性设问,即分为经济意义、政治意义、文化意义和经济与政治意义,还有要求用哲学原理分析说明某一事件的意义的设问;从归纳的内容来看,“意义”类试题命题依托的背景材料均取材于社会生活中的现实问题,有的直接以社会政治、经济生活中的重大事件、热点问题为背景,命题设计不仅体现时代性,更体现贴近现实生活这一新的教学和评价理念。

二、解题思路点拨分析

正确把握“意义”类试题的命题趋势是必要的,但更重要的是学会解答“意义”类试题,了解解答“意义”类试题的一般规律和解题技巧。

内容分析:根据设问和材料反映的有效信息对应分析。通常“意义”包括政治意义、经济意义、文化意义(有时文化意义归于政治意义),分析时必须明确需要回答的是某一种意义还是全部意义。

客体分析:根据受影响对象划分,经济生活中常见的有对国家、对企业(经营者)、劳动者(消费者)、社会、市场、资源、产业结构等具有的意义。政治常识中常见的有对国家、社会、政党、公民、国家机构、派等具有的意义。

性质分析:分析事物的影响应坚持一分为二的观点,事物的影响有积极和消极之分,到底回答什么性质的影响,应根据设问的要求来决定。目前,高考试题中通常只要求阐述事物的积极意义。

范围分析:根据范围的不同分为:对国内的影响和对国际的影响,对区域的影响和对整体的影响等。

上述四种分析法是有机联系的整体,在解答“意义”类试题时要综合运用四种方法,进行立体式、全方位分析,才能使答案趋于完美。下面着重介绍“一主三辅”方法在解题过程中的具体运用。

1.经济意义题的答题思路

依据客体分析法,遵循从小到大、从近到远的原则,进行地毯式搜索——逐一对号入座。①从个体的角度组织要点:这里的个体特指劳动者、经营者、消费者、企业等。答案的关键词有:促进就业、增加收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经济效益等。②从集体的角度组织要点:这里的集体特指企业、产业、农村、城镇等。答案的关键词有:加快企业改革、促进结构调整(产业结构、经济结构等)、带动相关产业发展、推进城镇化进程、统筹区域发展、增强区域竞争力、繁荣城乡经济等。③从国家的角度组织要点:这里的国家特指整个社会、国家。答案的关键词有:宏观调控、资源的优化配置(……优势转化为……优势)、扩大内需、刺激消费、增加外汇储备、增加经济实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社会主义本质的体现、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优越性、全面实现小康、落实科学发展观、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构建和谐社会等。

依据范围分析法,分为国内影响和国际影响。前面阐述的主要是国内意义,解答国际意义遵循从近到远、由内向外的原则。答案的关键词有:①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促进对外贸易,增强国际竞争力;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实施“走出去”战略,创造良好的国际(周边)环境。②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促进各国经济交流与合作,建立国际新秩序。

2.政治意义题的答题思路

回答政治意义题的角度,依据客体分析法和范围分析法,应从国家意义、社会意义、政党意义、民族与宗教意义和国际意义等不同视野去思考。政治意义从对公民(或人民)的角度,常见的关键词有:人民当家做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从国家角度,常见的关键词有:依法治国、转变政府职能、巩固国家政权、促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提高综合国力、构建和谐社会等。从政党的角度,常见的关键词有:提升党的执政能力和巩固党的地位,保持党的先进性,密切党群关系,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关系到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党的生死存亡和国家的长治久安。从民族和宗教的角度,常见的关键词有:实现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的共同繁荣,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等。从国际政治的角度,对我国的意义,常见的关键词有:提高国际地位、综合国力、国际影响力、国际形象;创设良好国际环境,维护国家安全;扩大对外开放,促进国际合作,维护国家利益。对地区、世界的意义,常见的关键词有:经济全球化、世界多极化、国际关系民主化;建立国际政治新秩序,维护共同利益,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

3.经济、政治、文化意义题答题思路

此类试题一般设问指向明确,如分析亚欧大陆桥的经济、政治意义。但有时指向并不具体,如简要说明我国与欧盟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原因和意义。解答此类试题遵循经济意义和政治意义类题目的一般规律,只是组织答案时一般先经济,再政治,后文化,而且有时政治和文化不必分得很清。但涉及文化意义时,注意使用的关键词通常有:精神动力、智力支持、思想保证;发扬爱国主义传统、弘扬民族精神;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提高国民素质;以德治国等。

4.要求用哲学原理分析某一事件意义题的答题思路

第12篇

【关键词】哲学 实践 认识 创新 革命批判精神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7-0057-02

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要求,由教育部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课程标准教材编写组编著的思想政治必修三《文化生活》,是思想政治的一个新增模块,同经济生活、政治生活一样重要,都是追求美好幸福生活的重要内容。文化生活则是对精神家园的耕耘,通过对《文化生活》的学习,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当前文化生活中的各种现象,提高正确分析各种文化现象的能力,从而自觉投身到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去。因此,必须认真体会《文化生活》。但是,领会《文化生活》,需要我们从哲学的层面去思考。

纵观整个《文化生活》内容,里面蕴含了很多的哲学术语、哲学的理论和观点。

如:第17页第一自然段: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在长期的生活和学习过程中形成的,是各种文化因素交互影响的结果。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一经形成,就具有确定的方向性,对人的综合素质和终身发展产生深远持久的影响。“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书中多次出现。

如:第48页最后一段,实践,作为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是一种有目的、有意识的社会性活动。……离开了社会实践,文化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人们不可能从事任何有价值的文化创造。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实践”一词在必修3《文化生活》中出现了很多次。

如: 第31页“透视文化多样性”中“文化是民族的” “文化又是世界的”,要用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原理来分析。第87页“文化生活的‘喜’与‘忧’”要用矛盾的观点来看待。

……

可见,领会《文化生活》,需要我们从哲学的层面去观察、去思考、去行动,从中体味《文化生活》的韵味。以《文化生活》第五课《文化创新》的第一框“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为例:

一、对“第一目:不尽的源泉,不竭的动力”的哲学原理的理解

课文开篇谈到,文化在交流的过程中传播,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都包含着创新的意义。文化发展的实质就在于文化创新。文化创新是社会实践发展的必然要求。这既是第四课和第五课的承接,又是第五课第一框“文化创新的源泉和作用”的题义。

第二段: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实践,作为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是一种有目的、有意识的社会性活动。人类在改造自然和社会的实践中,创造出自己特有的文化。离开了社会实践,文化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人们就不能作出有价值的文化创造。

本段揭示了实践的含义、特点,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段中体现实践的含义,即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性活动。

还体现了实践的三大特点:①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因为改造的对象(自然和社会)是客观的。改造的主体(人们)是客观的。②实践具有主观能动性,实践是一种有目的、有意识的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通过有目的、有意识的社会性活动,创造出人类特有的文化。③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实践是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中的人的活动。离开了人(们),文化就不可能存在。

还体现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这种反映只有在实践中、在主体和客体的相互作用中才能完成。在实践中,人们借助于一定的工具,同客观物质对象发生关系,使客观对象发生某种改变,并从中获得对客观事物的认识,产生相应的文化。离开了社会实践,文化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也就不可能有文化创造。

第三段: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动力。一方面,社会实践中不断出现新情况,提出新问题,需要文化不断创新,以适应新情况,回答新问题;另一方面,社会实践的发展,为文化创新提供了更为丰富的资源,准备了更加充足的条件。

本段体现了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①认识产生于实践的需要。同理,文化创新产生于实践的需要。人们在实践中不断遇到的新问题、产生的新要求,推动着人们去进行新的探索和研究,推动着文化的创新。②实践的发展为人们提供日益完备的认识工具,延伸了人类的认识器管。实践锻炼提高了人的认识能力,从而推动认识的不断深化。这些认识工具和认识能力,形成了文化创新的资源和条件。

二、对“第二目:巨大作用,深刻的意义”的哲学原理的理解

第四段:创新是文化富有生机和活力的重要保证。文化创新的作用,既表现为不断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又表现为不断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总的概括)

第五段: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文化源于社会实践,又引导、制约着社会实践的发展。我们进行文化创造、实现文化创新,不是被动地反映环境的变化,也不是为创新而创新,而是适应社会实践的需要,为社会实践服务。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是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也是检验文化创新的根本标准。

本段体现了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认识从实践中来,最终还要回到实践中去。认识本身不是目的,改造世界才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文化创新必须适应社会实践的需要,为社会实践服务。如果有了正确的文化创新,却脱离实践,不为实践服务,那么这种文化创新就失去了它的实际意义。

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要检验一种认识是否是正确地反映了客观事物,必须走出认识的范围。因为人们就无法判断自己的认识是否与客观事物相符合;客观事物自身也不能回答认识是否正确地反映了它。只有能够把主观和客观联系起来加以比较和对照的东西,才能检验主观认识与客观事物是否相符合。唯一能满足这一要求的,就是实践。通过实践,人们把指导自己实践的创新的文化和实践所产生的文化创新加以对照,从而检验文化创新是否与客观事物相符,是否是文化的发展。

第六段:文化创新能够促进民族文化的发展。失去创新能力的文化,丧失了新陈代谢的机能,是没有发展前途的。只有在实践中不断创新,传统文化才能焕发生机、历久弥新,民族文化才能充满活力、日益丰富。不断发展和繁荣的民族文化之路,必然是不断前行的文化创新之路。文化创新,是一个民族的文化永葆生命力和富有凝聚力的重要保证。

本段体现了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原理。唯物辩证法认为,辩证法在对事物的肯定理解中同时包含对现在事物否定的理解;辩证法对每一种既成的形式都是从不断运动中即从它的暂时性方面去理解;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它是批判的革命的。要求我们密切关注变化发展着的实际,敢于突破与实际不相符合的陈规陈说,敢于破除落后的思想观念;注重研究新情况,善于提出新问题,敢于寻找新思路,确立新观念,开拓新境界。要反对因循守旧、不思进取、思想僵化、抱残守缺、固步自封的观念和行为。不坚持革命的批判精神,就无法创新,民族文化不可能有发展。传统文化是文化创新的重要基础。通过创新,形成新的文化,在新文化的基础上不断的创新,形成更新的文化。只有坚持革命的批判精神,大力创新,民族文化才能富有生机和活力。

三、对“第三目:呼唤文化创新的时代”的哲学原理的理解

第八段:人民群众从来是社会实践的主体,也是文化创造的主体。谁想成为一个有作为的文化者,谁就应该自觉投身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去。只有充分认识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时代意义,关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理解人民群众对文化生活的基本要求,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从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和丰富多彩的生活中汲取营养,刻苦钻研,锐意进取,才能创造出无愧于时代和人民的文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