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01 09:30:14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民族英雄的事迹,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一、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综合实践活动是以学生的直接经验或体验为基础而开发或实施的,是以学生的直接经验为基础的对学科知识的综合运用。因此,在“走近岳飞,品味杭州”主题活动中,要鼓励学生自主选择,为学生的个性发展创造空间。
1.自主搜集并整理相关材料
岳飞的故事和史料很多,大多从不同侧面反映他爱国爱家乡的精神,是爱国主义教育的好素材,后人关于岳飞事迹的吟诵以及相关文物,也给学生以启迪。我们放手让学生搜集并整理相关资料,从不同的侧面认识岳飞,我们也鼓励第二学段的学生搜集杭州历史上其他民族英雄(如张苍水、于谦等)及近年涌现的平民英雄的事迹。这样的体验,为主题活动的开展奠定了基础。
2.自主设计并参与实践活动
各学段、各班级根据“走近岳飞,品味杭州”的分学段的活动要求,经过学生的自主讨论,设计并参与不同的实践活动。如:低段侧重在教师的介绍下了解岳飞的生平事迹;中段需要自己阅读相关书籍,搜集材料;高段则偏重对人物的品读、剖析,鼓励学生有独特的见解。这样,根据学生认知规律来策划的活动,更容易收到实效。
3.满足个性化的需求
同样是到岳庙去参观考察,有的学生已随家长去过多次,对岳飞的情况“烂熟于心”;有的学生虽然听过岳飞的名字,但对于其英雄事迹则一知半解;有的流动儿童则对岳飞一无所知。由于原有的认知基础不同,学生们对这次主题实践活动的期望也就不同。我们让前者竞聘“小小讲解员”,提前融入角色;让第二类学生自行搜集资料(包括生平事迹、诗词、后人评价等),在深入接触中感受岳飞精神;让后者在参观前先聆听一些有关岳飞的小故事,获得一些感性认识。
二、在实践活动中引导学生积淀情感
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要解放孩子的头脑、双手、脚、空间、时间,使他们充分得到自由的生活,从自由的生活中得到真正的教育。”我们认为,“在实践中体验,在活动中发展”就是解放孩子的头脑和手脚的最好方式。因为,对于学生来说,过程和体验就是一种生活积淀,是最宝贵的教育资源。本次活动就是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实践、体验和感悟的机会。
1.在资料搜集中积淀情感
综合实践活动的设计必须细致、周密、便于操作,同时,要努力拓展活动的时间和空间。“走近岳飞,品味杭州”综合实践主题活动的重心就是活动前的资料搜集。认识是情感的基础,只有引导学生主动搜集相关的并且是自己喜欢研究的资料,才能引起他们的共识,产生情感上的交流。学生们搜集资料的方式有很多,有的到图书馆翻阅资料,有的上网搜索,有的从父母、他人处了解故事。资料的内容,也从岳飞的事迹、岳庙的由来,扩展到了杭州历史上其他抗御外侮的民族英雄(如于谦、张苍水等),学生爱国家、爱家乡的情感在搜集处理信息的过程中逐渐积淀,同时也引发了学生对民族英雄的崇敬和向往之情。
2.在角色体验中积淀情感
综合实践主题活动注重学生自身的体验与感悟。在本次活动中,做“小讲解员”就是一种行之有效的体验方式。活动前,班主任利用班队课让学生和岳飞“亲密接触”,然后通过“选手上台解说、评委(全体同学)集体表决”的方式慎重竞选。过了选拔关后,还需要参加大队部的“上岗培训”。活动当天,这批特别显眼的“小讲解员”胸戴“小导游证”,手持扩音喇叭,面带微笑,充满自信,绘声绘色地向老师和同学讲述着岳飞的感人故事。这样的角色体验,使得“岳飞”这个原本遥远的民族英雄成为学生们熟悉的、敬仰的甚至是融入血脉的存在,也正是有了学生自身的探索与实践,这种亲历中生成的情感体验才得以积淀、升华。
3.在参观考察中积淀情感
岳庙是一代民族英雄长眠之地,分为忠烈祠、启忠祠和墓园三部分。我们安排学生按照不同的顺序进行参观,确保每一个景点都有小导游做好讲解工作。岳庙内头戴盔甲、按剑而坐的岳飞塑像,展现岳飞一生事迹的大型壁画,生动地表现了岳飞的刚毅和保家卫国的英雄气节,学生们情不自禁地吟诵起激昂的《满江红》。再看到跪在墓园周围的四个铁罪人,大家都嗤之以鼻,毫不掩饰对秦桧等背弃国家和人民的卖国贼的憎恨之情。最后来到碑廊,学生们争先恐后地认读乾隆、文天祥等人的题记,沙孟海、赵朴初等人题写的对联,再次感受众人对岳飞气节褒扬所积淀的文化。
4. 在总结交流中积淀情感
有参观、体验的积淀,再加上情感熏陶,学生们的感悟就呼之欲出了。我们在活动后及时开展了总结交流,有的学生写了观后感,表达自己对爱国抗金英雄的钦佩之情,有的结合当前时事(问题)谈了国家不容侵犯的远大抱负,有的回忆了杭州最美妈妈、最美司机的感人事例,为自己身为杭州人而骄傲,还有的同学用摄影、书法、绘画等形式表达了自己的活动所得。学生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将所见所闻、所思所想在班级内进行了交流,进一步加深了对岳飞和其他民族英雄的了解,增强了认同感和民族自豪感。
三、在综合学习活动中扩充内涵
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门综合性的课程。它要求学生综合已学过的知识和积累的生活经验,扩充和丰富自己的知识和情感内涵。在“走近岳飞,品味杭州”活动中,我们的教师充分意识到了这一点,他们带着课程资源的独到眼光,结合学科特点,采用了“诵、唱、画、摄、作(电脑)”等方式,对本次综合实践活动进行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1.诵读——营造“诗意语文”
在参观岳飞庙前,语文教师已经和学生一起搜集了资料,背熟了这首千古绝唱。因为学生们知道,他们将带着这首著名的宋词,带着一段烽火硝烟的历史,去拜访这位可歌可泣的民族英雄。当他们看到“心昭天日”的牌匾,目睹岳飞的雕像,走过充满壮志凌云气势的碑廊,面对“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的挽联时,情不自禁地激情朗诵起岳飞的《满江红》。可以说,这也是一节在岳庙里上的语文实践课,这样的课定会使学生终身难忘。
2.吟唱——感受“古曲新韵”
古诗词意境悠远,情感丰富,语言精练含蓄、生动形象,富有节奏感和音乐美,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瑰宝。怎样让严谨的古诗充满童趣呢?我们在音乐学科中推行了“古诗新唱”的做法,即用现代的创作手法创作古诗歌曲,用现代的审美意识重新演绎古诗,使古诗歌曲更能为现代的孩子们接受。
音乐教师在学生熟练背诵《满江红》的基础上,让学生聆听不同的音乐,针对这首词“气势磅礴、慷慨激越、感情壮烈”的特点,选择了雄浑、悲壮、音韵铿锵的配乐来诠释词的意境。然后,教师进行教唱,把古诗词用吟唱的方式表现出来,对于学生来说,是一种新奇的尝试,兴趣盎然。尽管学生稚嫩的嗓音尚无法表达出岳飞当时气壮山河、撼人心灵的气魄,但还是让我们感受到了用音乐演绎诗风的豪迈。
3.书画——延展“书香诗韵”
在杭州的北山路上,有一座纪念岳飞的建筑——岳王庙.它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浙江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也是我们这次春游的主要目的地。
走进岳王庙的大门,就有两棵高大的香樟树映入眼帘,枝头还有几只小鸟在歌唱。听那些导游说,这两棵香樟树都要五百年的历史了,是岳飞出生入死的好伙伴。
步入正殿,大殿中央威风凛凛的岳飞塑像把我吸引住了,只见岳飞将军身穿铠甲,外披紫蟒袍,手握利剑,仿佛随时迎接来犯之敌,岳飞像的上方,有一块岳飞手书的“还我河山”的金字匾额。这雄壮刚劲的大字,充分体现了岳飞将军“精忠报国”的坚定决心和气吞山河的英雄气概。殿的两侧有许多壁画,它们描述了岳飞将军和将士们抗击金兵的事迹,当大家正有滋有味地参观时,我注意到,在殿顶的天花板上,绘着许多神采飞扬的白鹤。一只只都像展翅欲飞,壮观极了。
“走,咱们去看看岳飞纪念馆吧!"老师说道.在纪念馆里,我们看到了纪念岳飞的邮票,讲岳飞故事的书籍......我知道了岳飞是民族英雄,他遇害时年仅三十六岁.纪念馆的正墙上,有著名书法家沙孟海先生抄写的《满江红》,看了让人热血沸腾。
在不知不觉中,我们来到了岳飞和他儿子岳云的墓前,看到了秦桧夫妇,王氏等四个坏人的塑像跪在地上.导游介绍说:"以前,人们因为恨这四个人,就用石头砸,口水吐,所以这四个人的塑像被反复修建."
通过这次的参观,让我彻底领悟到“好人流芳百世,坏人遗臭万年。”这句话真正的意思。同时,也让我更加了解岳飞。古代英雄的崇高形象和爱国精神深深刻在了我的脑海里……
这真是一次有趣的春游!
初中学生非常爱玩,在学习方面主要靠老师和家长的监督才能完成,因此作为教师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品质,才能较好的完成教学任务。所谓“自主学习”,就是“自我导向、自我激励、自我监控”的学习,是指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自学、质疑、讨论等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并获得语言文字综合训练的阅读实践活动。它的核心是启迪学生的思维,从而达到主动、创造性的学习,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自主学习具有五个特点:第一、学生要能有目的的学习;第二、学生能有选择性的学习;第三、学生能有创造性的学习;第四、学生能在学习上进行自我调控;第五、学生都有实现理想的愿望和责任感。因此特别是思想品德教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品质对于学生的成长是多么重要。
1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品质的积极意义
1.1自主学习有利于全面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自主学习既可培养学生的定向性思维,也可以培养学生的逆向性思维,更可以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有利于全面发展学生的思维,符合新教学理念和培养创新型、开拓型人才的要求。例如,在学习《个人与集体》一课时,我让同学们采用表演的形式去学习,即让三个同学表演小品《三个和尚没水喝》,其余同学充当观众。一堂课下来,效果相当好,同学的表演比较成功且与课文的内容联系较紧密,三个文中人物的扮演者,不仅熟悉了课文内容,还查阅了大量的资料。这种方式调动了全班同学的积极性,使同学们深刻的理解了集体团结的重要性。
1.2能较快地提高学生自主认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自主学习能使学生有充分的时间去读书,独立思考、互相质疑。这些活动培养了学生的能力,发展了学生的智力,使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了增强。如:在《自我负责》一课教学中,我让学生事先编演情景剧《不是我的错》在课堂上表演。让学生在剧本创作和编演过程中,感受人生中负责任的意义,认识行为与后果的关系,做个有责任感的人。课堂活动增强了师生、学生之间的互动,使学生对所学内容产生兴趣,从而使学习成为学生的自主活动。
1.3有利于锻炼学生的学习意志,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信心。自主学习能使学生不断探索、认识未知的知识,思考新的的问题,增强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并认识到要学到什么样的知识,只能靠自己努力,从而增强了自信心和内驱力。例如,在上“发扬民族精神”这一课前,让学生搜索中国古今民族英雄的爱国事迹,感受他们的爱国情感。然后能在课堂上说说自己最敬佩一位英雄的爱国事迹。这样,可以让课堂满足学生渴望了解未知的需求感,又为学生提供了展示才能的舞台,成就感得到满足,学生当然乐于去预习。
2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品质要求注意几个关键问题
2.1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在课堂上要少讲,不等于教师的作用减少。教师的主导作用应体现在:1、阅读前的启发和引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出学习纲要,启示学习方法。2、阅读中的知道,巡视阅读情况,点拨疑难思路,检查学习效果。3、探索问题的引导,创设问题碰撞,引导探究发现。4、对后进生的辅导,要根据后进生的弱点,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5、课堂结尾要总结。6、教师要加强对学生的指导和评价。教师的这些作用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品质方面是非常关键的。
2.2教师要指导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掌握自主学习的方法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品质的前提,而阅读能力是自主学习能力的基础。具有良好阅读能力的学生,其手、脑、眼等器官能协调作用,大脑的兴奋中心处于优势地位,能高度集中注意力。只有这样,才能大大提高自主学习的效率,加快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为此我们介绍阅读方法和步骤如下1、粗读,这是要求学生通读全文,了解教学内容,教学要求,找出重点和难点。2、细读,要求学生对重点和难点深入探究,做好笔记,在课本上标符号,理解知识的发生过程,熟记原理。3、精度,对某些内容要提出问题进行讨论和研究,特别是原理的产生,要力求掌握和弄懂,灵活运用。4、教师要对每个知识点进行总结,在掌握基础知识和具有相应能力的基础上,还要了解知识的系统结构。
2.3教师要拟定新的课堂常规。为了体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我们拟定课堂常规为“启导、自读、议习、评讲、深化”原则。中心问题时把教师的讲变为学生的读,以“自读”为重点,各环节围绕自主学习进行。“启导”为学生指路,“议习”是自主学习的继续,“评讲”是自主学习的补充,“深化”是自主学习的深入和发展。
2.4教师要根据教材,结合实际,选择课型。对于学生易看懂的内容,教师只给学习的要点并在最后讲评小结,其它时间让学生自主练习;对于概念较复杂或抽象的内容,教师应多做启发诱导,由学生充分读、议,教师再加点拨,创造记忆条件;对于练习内容,读懂后以练为主,探讨解决技巧。
一、以自然情境陶冶学生情操
当陶醉在静谧、清新、犹如诗情画意般的自然风光中时,人们生活态度会变得更加积极,严格恪守高尚的道德准则,不容易受不良信息的干扰,因为在优美风光的欣赏中,人的心灵得到了净化。这就是优美的情境的作用。在语文课文中有很多描写自然风光的语篇,这些语篇为孩子们提供了一个融入自然、净化心灵的情境,学生在欣赏美景的过程中陶冶了情操。
例如:三年级上册课文《庐山的云雾》就向读者展现了奇幻美丽的庐山风光。千姿百态的云雾给秀丽的庐山蒙上了神秘的面纱,似缕缕轻烟、似倾泻的银河,又似浩渺的大海,瞬息万变,行走在山间,就像漫步于仙境般――这些都给人一副朦胧、优雅的自然之美。读过这篇优美的文字,品过这番绮丽的风光,孩子们都会感觉到陶醉其中,净化自身的灵魂,这些都是对学生的优秀思想品格的感染和熏陶,这就是自然情境作用的结果。
二、以英雄事迹激发爱国情感
英雄主义精神千古传诵,人们在这些英雄的身上看到了无私精神的伟大,体会到了国家危机时刻人们生活的艰难,在这些危难时刻,是这些英雄人物不懈奋斗、不断努力为我们争取了今天的幸福生活,这些名篇教育了学生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激起学生对英雄人士的尊崇和敬畏,在他们的身上,我们能够看到他们以天下为己任的无私,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如五年级上册课文《大江保卫战》,这篇通讯既是气势磅礴保卫大江战役的真实反映,也是整个抗洪战斗的壮丽呈现。课文真实地再现了人民指战员在大江保卫战中的惊心动魄的场面、为民奉献的感人事迹和英雄本色,“官兵们肩扛沉重的沙包,在泥水中来回穿梭。有的为了行走快捷,索性赤脚奔跑起来。嶙峋的片石割破了脚趾,他们全然不顾,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大堤,保住大堤!’。”文章表现了人民子弟兵在洪水恶浪面前,为了保卫大堤和国家、人民的生命财产而奋不顾身的大无畏精神,语言优美、情感真挚,充分赞赏了抗洪抢险的战士高尚情操,震撼人心。学生在阅读作品过程中受到英雄们的感染,情感的熏陶,进而产生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
三、以优美诗句引发审美情趣
文学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在于它拥有精华的语言魅力,在于其中充斥着作者的丰富的情感,自古以来,诗人为了表达抒发自己独特的情怀和对世界万事的观点,创作了大量不朽的诗句,有激动人心的爱国主义情感,有壮丽的景色描绘,也有感人肺腑的爱情故事-----这些都为语文的学习增添了无尽的色彩,学生在这些感情的熏陶下,发现了文学中的美,也是对自身美学修养的提升,优美的诗句在塑造学生完美品格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例如《长江之歌》,这首诗歌颂了哺育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被誉为“母亲河”的长江,赞美它的宏伟、壮丽,表达了对长江的热爱、依恋之情。“我们赞美长江,你是无穷的源泉;我们依恋长江,你有母亲的情怀”,以对长江“赞美”、“依恋”的真挚感情作主线,把长江源远流长、历史悠久、力量无穷、贡献巨大融为一体,学生通过吟诵诗句、理解诗歌,升腾起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培养了审美情趣。
杨万里的《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描绘出西湖六月美景:荷叶碧绿,无边无际;荷花娇美,映照日下。“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孩子们从诗句中感受到文学的艺术美,也美学涵养得到提升。完美的涵养是一种崇高的人生品格的体现,是一种人生美好的美学展示。在完美内涵的影响下,学生才能提升自身的优良品质,才能在以后的生活中,展现崇高的一面,形成积极的道德情感。
明代民族英雄、政治家于谦的托物言志诗《石灰吟》中,作者以石灰作比喻,表达自己为了国家不怕牺牲和坚守高洁情操的决心。“烈火焚烧若等闲” 象征着仁人志士无论面临着怎样严峻的考验,都从容不迫,视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更是作者在直抒情怀。这首诗是于谦生平的真实写照。孩子们在诵读这首诗时,感受到诗人的人格魅力,促进自身健全人格的构建。
由此可见,通过学习文学诗句,能够让学生感受到文学艺术力量的伟大,这股力量是对学生的心灵的净化,情操的陶冶,更是对学生健全人格的构建。
祠为白墙灰瓦,深棕色大门上一块匾书“于忠肃公祠”。两侧对联为:“两袖清风昭万世;一轮明月耀三台”。第一进殿堂大门横匾“百世一人”,殿堂陈列着于谦简介、年谱及家谱。第二进殿堂是正殿,正中供奉于谦塑像,塑像为铜质,高大威武,正气凛然。塑像上方是乾隆手书的“丹心抗节”匾额。三面壁上是有关于谦生平事迹的大型浮雕。前庭院有一口井,名为“忠泉”。于谦祠的北侧就是于谦墓。墓道长约百米,两侧翠柏森森,还有石兽、石翁仲。墓为砖砌,青草覆盖。墓前石碑刻有“大明少保兼兵部尚书赠太傅谥忠肃于公之墓”。于谦墓曾毁于,现在的祠和墓都是1982年重修的。
凭吊于谦墓自然想起了一代清官、民族英雄的生平与政治悲剧。明朝洪武三十一年(1398)四月二十七日,一个新的生命在浙江钱塘(今杭州)太平里的一户人家诞生。这就是后来被称为“于青天”的于谦。
于谦(1398-1457),字廷益,号节庵。他一生御强敌,扶社稷,严操守,淡名利,有大功于国。清代诗人袁枚曾如此赞颂道:“赖有于岳双少保,人间始觉西湖重。”
于谦23岁考中举人,24岁中进士,以后出任过御史、江西巡按等职。曾奉命考察湖广,安抚川贵的少数民族。后又巡抚河南、山西多年,做了不少好事。
明正统十二年(1447),于奉诏入京任兵部左侍。
那是个悲怆的年份,明英宗十四年(1449),蒙古族瓦剌部落在酋长也先的率领下,举兵南下,发动了对明朝的战争。明皇英宗亲率50万大军迎敌,由于准备不足,加上操纵朝政的太监王振的错误指挥,结果在一个叫土木堡的地方大败,50万大军全军覆没,英宗也被瓦剌军所俘,史称“土木之变”。
消息传到北京,朝野为之震惊。当时守卫北京的军队不足10万,在瓦剌挟英宗为人质,以送驾还朝为名,大军压境进逼北京的危急时刻,英宗之弟朱祁钰召集群臣商议对策。面对翰林侍讲徐提出的南迁避祸的主张,作为朝廷主要军事官员的于谦,坚决反对,他说“言南迁者,可斩也!京师天下根本,一动则大势去矣。独不见宋南渡乎?”他的抵抗主张得到了大多数大臣的支持。于是,皇太后命朱祁钰为景帝,主持大局。景帝又任命于谦为兵部尚书,统率全军,主持京师保卫战。针对瓦剌利用英宗对明朝进行要挟的阴谋,于谦毅然提出了“社稷为重,君为轻”的口号,下令坚决抗战,不准议和。
此后,于谦招募士兵,制造武器,积极备战。大战终于爆发。于谦率20多万大军,列阵九门之外迎敌。于谦军令“临阵将不顾军先退者,斩其将;军不顾将先退者,后队斩前队。”于谦亲自披甲上阵,率军队英勇杀敌,经过5天激战,终于击退了瓦剌军的进攻,保卫了京城。这就是可歌可泣的“京城保卫战”。于谦因功绩显著而被加官为少保,统管全国军务。
后来英宗被瓦剌军送回到北京,英宗乘景帝患病,勾结一些宦官等人,以阴谋手段发动“夺门之变”,夺取了政权,重新成为皇帝。
徐、石亨等一班佞臣便以“谋为不轨,迎立外藩”的罪名,逮捕了于谦等人。当徐等以于谦应处极刑的判决给英宗看时,英宗也不得不承认:“于谦实在是有功的。”天顺元年(1457)正月二十三日,即英宗复辟后的第六天,于谦竟以“意欲”二字被定为谋反罪,惨遭杀害。
一直到明英宗死后,明宪宗登位,于谦冤狱终被,其遗体归葬故里杭州西湖三台山,并建旌功祠。于谦早年曾凭吊栖霞岭下的岳坟,作诗《岳忠武王祠》表达了对先贤英雄含冤遇难的无比悲愤之情,没想到他自己也遭冤狱,埋骨湖山,不过却给秀丽淡雅的西湖增添了雄壮凝重的色彩。明成化二年(1466)朝廷专门派人到杭州祭祀有大功于国的于谦,在祭文中说,“当国家之多难,保社稷以无虞,惟公道之独持,为权奸所并嫉,在先帝已知其枉,而朕心实怜其忠。”
因此故宅改建为怜忠祠,以资纪念,巷亦名祠堂巷。
于谦故居窄窄的石库门门口悬挂一副楹联,“天地为心是真豪杰;圣贤作则乃大丈夫”。这是对他一生的气节和道德所作的高度评价,读来荡气回肠。从条石台阶拾级而上,跨过一道很低的石质门槛,我们就走进了于谦青少年时期的居所。今天的建筑布局和功能分布,估计早已不是于家生活起居时的原貌。主体建筑名为“忠肃堂”,坐北朝南,面阔三间。正间北面墙壁悬挂于公画像,左右悬挂楹联,写着“少时大策魁多士;晚节忠风愧几人”。画像上方有一方木匾额,镀金楷体大字“忠肃堂”。“忠肃”是明万历十八年(1590)朝廷重新赐予的谥号。故居西侧有“于氏古井”和附属用房,东侧有池塘庭院,四面墙壁环筑为院落,院落内花木扶苏。
于谦故宅并不豪奢。于谦自24岁开始做官,到60岁遇害,出任各种要职凡30余年,他被害后,家也随之被抄,但抄出来的全是不值钱的东西,仅有的只是一些书籍与生活用品。“两袖清风朝天去”,堂堂大员竟如此廉洁,连抄家的人都被感动。
这倒使人想起了他青年时下的名重千秋的《石灰吟》一诗:
“千锤万击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这首诗实际上也是于谦一生为官为人的真实写照。
关键词 初中语文 人文教育
从以往的经验和我们面临的21世纪来看,现代教育首先应该着眼于人。只有明确这一点,我们才能从本质上去理解素质教育,才能理解人的各种素质中,怎样做人,才是最基本的、最首要的素质。可是,现行的教育教学模式却对这个本质问题置若罔闻。由于多年来陈旧观念的积淀,教师也自觉或不自觉地在“应试教育”这个大转盘上惯性运转。久而久之,教育的人文精神内涵逐渐丧失,育人的本质不断退化,最终,学生的意志、个性、情感以及创造力都遭到压抑和摧残。中学语文课堂应该以实现提升人文素养为目的,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精神,提高学生的整体文化素质,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使其成为具有高尚情感和道德修养的人。中学语文课堂中,教师怎样紧紧围绕教材,挖掘其中的人文因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实现提升人文素养的目的
一、从阅读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教师要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指导学生学会多种阅读方法,能够理解和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和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以往教师把现成的结论塞给学生,以大量空洞的理性分析排斥个人感悟的做法,现在教师应重视学生读。朗读、默读、精读、略读、浏览,总之要多读,反复的读,要读的熟,以至于背下来。在读的过程中,主张学生去体验、感悟、理解、评判、潜移默化的受到熏陶和感染。语文的课文都是具有人文内涵的美文,教师要知道学生朗读,美读。因为大声地、动情地、陶醉的朗读是体悟文章思想感情的最好方式,也是获得语感,积累语言的最佳途径。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学生只有进行自主化的阅读,才能深刻的领悟到文学作品的内涵,与文学思想大师进行心灵的沟通,进而产生共鸣,使自己的情感得到陶冶,精神得到愉悦,久而久之,就会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有感情的诵读还能提升自己的审美情趣和文化品位,从而形成良好的修养;这样就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健全的人格。
课堂上给学生创设说话的机会。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前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教师要善于利用综合性学习的特点,用好课程资源,对教育目标调整,着眼于人的和谐发展与全面发展。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常常要与家庭生活发生密切联系,能直接通达学生家庭背景,这给思想道德教育,审美教育,情感教育等提供了极好的契机和丰富的教育资源,同时也给教师在组织教学时提出深层次的思索。老照片的故事,我家的一件珍品,等活动都有可能触及学生家庭生活的底层和文化背景,都有可能触动、激活学生的心灵世界和生活体验,教师应由体察之智和善待之心,关爱和保护弱势群体,使之共享学习资源。处理得当,就可以成为生活教育、人生教育、情感意志教育的、道德品质教育的契机。
二、树立民族英雄形象
英雄人物往往是正义和烈性的象征,他们在思想文化、伦理道德、个人操守等方面所秉承、所表现、所展现的精神风范是历史进程中负载着文化内涵的有意义的风景,同时,透过英雄人物的行为表现,中国独特的文化传统以及价值观念也能得到带有生活细节或生命细节的体现。语文教师在相关的课文中,讲述英雄人物事迹能使学生从生动的人物生平中体会英雄的精神风貌和理想的人格品质,有利于他们建立健全的人格。理想的人格反映了民族的道德崇尚,也反映了民族文明的程度。中学语文课文中有许多的关于英雄人物的课文,如岳飞、文天祥、刘胡兰等等,教师要善于将这―类型的课文归纳总结,深入研究,准确领悟其蕴藏的人文内涵,把握其人文价值所在。在上课时,除了向学生传达课文本身所表达的内容外,可以顺藤摸瓜,对人物的生平做简要的陈述,阐述人物的精神所在。如降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人生境界通过人物在祖国危难之际所表现的杀身成仁、舍生取义、誓死不屈的英雄行为以及面对威逼利诱时的浩然正气体现出来,将中华民族为求仁、求义英勇不屈的英雄品格昭示给学生,使学生在学习课文的同时领悟其中暗含的人文精神及英雄人物的人格魅力。
三、教育学生做一个讲文明、懂礼貌、守规则的人。
社会进步要求人的文明和进步,特别在物质相对丰富的今天;人与人之间沟通日益密切与快捷,文明既是一个人素质的体现,更代表一个国家的形象;让学生不断更新观念,多谈一些这方面的时新短文,体会其内涵。知道尊重别人,尊重自己,礼貌待人,与人友好相处,这是一个人走向文明高尚的必然之路,更是一个人继承和发扬礼仪之邦优良传统的义务和责任。特别抓住北京奥运期间的事例。感受讲文明、守规则会受到世人的赞誉和敬仰,我们也感到无比自豪。
关键字:快乐体育;小学;武术教学
G623.8
一、引言
“快乐体育教育”就是使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下,在教师的指导下,更加轻松、有效的掌握教学内容,与此同时还要考虑到学生的终生教育和个人发展需要,从而使快乐体育教学成为真正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方式。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应用快乐体育理念,应该有明确的思路。本文就快乐体育在小学武术教学中的应用进行简单介绍。
二、快乐体育在小学武术教学中的运用
(一)丰富的教学内容是实施快乐体育的基础
教学内容是体育教学的基础。因此为了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应该不断创新教学内容。当前小学体育的学习内容包括五步拳、青年拳等内容,但是这些都属于基础内容,相对比较枯燥,而小学生正处于好动的阶段,因此如果完全按照大纲要求进行排课就会使得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断降低。为了能够改变这一状况,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比赛,这样既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学习兴趣,又可以使学生实际应用学习到的武术技巧,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技巧;其次可以给学生讲解一些武术高强的大英雄的事迹,为其塑造偶像,不断提高小学生学习武术的兴趣。
(二)新颖的教学形式是实施快乐体育的关键
教育形式的选择对最终的教学效果有着重要的影响,科学的教育形式的选择不仅可以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提高学生的无意注意力,从而使学生更好的掌握教学内容。传统的体育教学以室外教学为主。当前新媒体教学已经成为很多学科的主要教学方式,因此体育学科也可以将新媒体这一工具引入到课堂教学中来,通过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教学视频、武术高手的视频等,使得学生对武术有一个更加只管的了解,进而_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
(三)多样的教学方法是实施快乐体育的核心
教学方法选择的合适与否关系到教学效果,因此小学体育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通过多种教学方法综合教学,从而达到提高教学效率的目标。在选择教学方法的时候首先要考虑到学生的学习特点,小学生的有意注意时间比较短,比较好动,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考虑到学生的这一特点,合理规避这一问题。例如在学习五步拳的时候,教师可以编制一个游戏,使学生在游戏的过程中能够提高所学技能的实用性。与此同时还可以给学生讲解陈真这样的民族英雄的故事,使学生能够继承我国传统的武术文化,能够理解中国武术内涵,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四)和谐的教学氛围是实施快乐体育的源泉
良好的学习氛围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够调动学习积极性,更好的学习。为了能够形成和谐的教学氛围,教师在这一过程中应该实现角色的转变。首先教师应该由课堂的主导者变为课堂的引导者。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将自己放在了课堂主导者的位置上,但是这不利于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能够成为学生的主人翁,更好的进行学习。其次,教师应该和学生打成一片,使自己成为学生的朋友,与学生交朋友能够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使学生更愿意信赖教师,能够更好的学习教师教学的内容,也能够更好的交流师生感情。
(五)灵活的教学评价是实施快乐体育的动力
“快乐体育”要求教学不能带有教师的强制性,而要使学生发自内心的感受到快乐,这也就需要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因此在对学生进行评价的过程中应该改变冲突的教学中依靠分数对学生进行评价的传统,而要对学生进行灵活评价。所谓灵活评价就是在对学生进行评价的时候既要考虑到学生的考试成绩又要考虑到学生的平时表现。而学生的考试成绩不能仅仅看学生这次的考了多少分,而要看学生有没有进步。与此同时要重视学生的差异性。最后应该对学生进行表扬性评价,学生有良好的表现的时候,一定要对学生进行及时表扬,使学生能够更加积极主动的投入到学习中,从而促进学生更好的发展。
三、结束语
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感受到快乐,能够借助快乐的力量更好的学习,这是快乐体育教学的根本宗旨。为了能够进一步提高学生的体育学习效率,小学体育教师应该积极主动的学习快乐体育理念,并在教学的过程中将其应用其中,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与此同时应该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学习特点有一个详细的了解,根据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兴趣爱好选择合适的教育方法和教育道具,从而能够吸引学生融入其中,获得更多的快乐,从而激发自己的学习兴趣,不断提高学习效率。小学武术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注重从应试教育从素质教育的转变,并认识到快乐体育在这一过程中的重要性,并在教学的过程中积极应用快乐体育教学理念,引导学生能够爱上体育,形成科学地体育锻炼习惯,促进学生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刚慎权.“快乐体育”教学模式浅析与应用[J].辽宁师专学报,2004(6).
[2]柳波.“快乐体育”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J].西昌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9).
[3]洪小娟.快乐体育在小学低年级体育教学中的时间初探[J].浙江体育科技,2002(4).
[4]邓菊生.新课程标准下的武术教学模式与方法改革探讨[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06(6).
2008年3月29日由凤凰卫视推出的“世界因你而美丽”华人颁奖晚会上,再一次把对世界具有影响力的华人推到了明亮的舞台前。
以凤凰卫视为首的中国12家具有影响力的华文媒体主办的颁奖活动,彰显一种理念,向世界传达华人声音,展现华人风采;打造一个品牌,以高端定位,社会公信力和认受程度,确立影响世界的华人奖项;扬起一面旗帜,让这些杰出华人的代表成为全体华人的榜样,进而提高整个民族的素质。
在颁奖晚会上凤凰卫视董事局主席刘长乐先生饱含深情地说:“你们以自己的行为推动世界的进步,用自己的业绩赢得全球的赞美,你们是华人的骄傲!你们是大家的楷模!曾几何时,那个‘华人与狗不能入内’的告示,那个令人耻辱的‘东亚病夫’称谓,那些在遥远故乡的土地上洒下的华工血泪,至今仍历历在目,令我们痛心疾首。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使华人地位不断提升,得以在世界风云的舞台上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2007年影响世界华人盛典’的获奖者以他们卓越的贡献再次证明了这一点。
凤凰卫视已经连续主办了两届世界华人盛典的颁奖,影响力波及海内外。让我们以这些华人为典范,把中国带给世界!”
“杂交水稻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最终荣膺2007年度“影响世界华人盛典”终身成就奖。
据联合国消息,全球正面临着30年来最为严重的粮食危机。
袁隆平是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也是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唯一当选者。在新当选院士就职典礼上,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美国科学院院长西瑟罗纳介绍袁隆平时说:袁隆平先生发明的杂交水稻技术,为世界粮食安全作出了杰出贡献,增产的粮食每年为世界解决了7000万人的吃饭问题。
在奖杯高高举起的那一刻,袁隆平说,“终身成就奖”就是要奋斗终生。
2007年,郝慰民作为IPCC 1994年发表的首份气候变迁报告的主要撰稿人,与美国前副总统戈尔和IPCC成员一道荣获2007年诺贝尔和平奖。
54岁的郝慰民出生于中国台湾,是麻省理工学院硕士、哈佛大学大气化学博士,旅美华裔科学家,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业委员会(IPCC)成员。
很多人不熟悉他的名字,因为他每天的工作似乎离我们很远,其实他离我们很近。因为在我们的生活中,出现了许多异常的自然灾害,他就是最早论述这些异常现象的。他是全球暖化科学家之一。
赵小兰为美国第24任劳工部部长,是美国内阁第一位亚裔妇女,也是美国史上至今首位和唯一的华裔总统阁员,任期接近八年,为美国华裔参政创立辉煌历史。
赵小兰主管着数百亿美元的年度预算,管理着数以千万计的劳动工人,她要付出更多的辛劳。她无论是作为女性,作为华人,还是作为官员,都是十分令人欣赏的一个人物。(赵小兰的妹妹代领奖)
他们虽然是一群平凡的年轻人,但是他们的青春是伟大的。
全国政协外事委员会主任赵启正为维和警察颁奖。1999年,中国政府正式宣布派遣维和警察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2000年1月,中国警察首次走出国门执行联合国维和任务。中国维和警察出色完成了各项任务,为驻在国的和平稳定与恢复重建作出了积极贡献。
中国是联合国安理会的常任理事国,按照《联合国》和有关国际法的规定,参与维护世界和平的任务,这是非常神圣的使命,也是一场非常高难度,高危险性的考验。但是这场考验,中国维和警察防暴队可以说几乎是满分通过。
登山队于1992年成立了“中国攀登世界14座8000米高峰探险队”,成为世界首个实现了以集体形式攀登世界上全部14座海拔8000米高峰的壮举。
国家体育总局局长刘鹏为登山队颁奖。他们的成功,不但创造了新的世界登山纪录,更使中国这个新兴的登山大国成为国际公认的“14座俱乐部”的新成员,为中国争得了荣誉。
登山是一项高投入的特殊极限运动。登山实力的强弱,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一个国家的经济实力、国民素质和民族精神。登山队的骄人成绩和感人事迹,是我们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宝贵财富,更是我们中华民族综合实力不断提升的有力证明。今年,他们还将肩负把奥运圣火送上喜马拉雅的使命,他们应当成为全球华人的楷模!
他在艺术上的高度,没有人会质疑,自成一格,享誉全球。更难能可贵的是,他在成功的同时,还努力地,大力地回馈这个世界,帮助弱势人群。他被福布斯杂志评为“全球十大慈善名人”。
全国政协副主席孙家正为成龙颁奖并致辞:“我希望大家在记住他头上有很多桂冠的同时,也记住他满身的伤痛。他是靠着自己的努力成功的,是平民英雄的代表。我也希望大家记住他的满怀慈悲,因为很多儿童不是在电影中认识他的,而是在接受帮助时认识他的。”
中国篮球运动员,美国NBA火箭队队员。
全国政协副主席李金华为姚明颁奖,姚明母亲代领奖。在美国的华人,甚至很多亚洲人,都将姚明当作民族英雄一样看待。在美国人眼中,亚洲人身材矮小,不适合做体育运动,尤其像篮球这样非常倚重身体的体育项目,更是亚洲人的“”。但姚明的出现打破了美国人的惯有思维,使他们彻底改变了对亚洲人的看法,也将他们的目光从李小龙、成龙、李连杰电影中的虚假场面中转到现实世界里,看到了真正强壮而灵活的中国篮球运动员。姚明的这些影响使他顺理成章地成为在美华人和亚洲人心目中的偶像。(姚明坐在轮椅上通过屏幕向大家致意。)
中国著名的围棋高手(九段)。
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是我国人民数千年文明智慧的结晶,博大精深,是我们的文化母体。如何充分发挥幼儿教育的特殊功能,弘扬民族传统文化,让孩子们在潜移默化中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使中华文化传统得以光大,从而达到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美德和优秀传统文化的目的,这是一个必要的课题,幼儿园教育是基础教育的基础,有着传承中华文明的使命与责任。
一、在绘画活动中实施中华文化启蒙教育
绘画活动是引导幼儿运用各种绘画工具和材料,如蜡笔、油画、彩色铅笔、彩色水笔、毛笔、纸、布、绢、水粉颜料、墨等等,通过线条、色彩、形状、构图等美术语言来表达幼儿的所思所想,创造出多样的视觉形象。绘画活动是幼儿美术教学活动的主要部分,幼儿绘画只是手段和方法,画画本身并不是目的,而是通过绘画这一活动培养幼儿的观察力、记忆力、创造性,培养美的情操和陶冶美的人格。幼儿教育工作者应激发幼儿主动观察,给予幼儿自我表达的机会,使绘画活动成为幼儿表达自己情感的有效途径。幼儿的绘画并非要求幼儿真实地将事物的逼真形象再现于纸上,而是将画纸作为幼儿表达自我的舞台,任由幼儿发挥。通过丰富多样的绘画活动,幼儿能从中认识这个美丽的世界,陶冶情怀,从而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
二、在手工活动中实施中华文化启蒙教育
手工即运用各种手工工具和材料,如剪刀、尺子、胶水、纸、泥巴、橡皮泥、石头、竹片、果壳、木块等物品,通过剪、粘、刻、织、捏、折等方式,用一些素材塑造一个完美的形象。广博的中华文化中蕴藏着许多古老的人们留给我们的宝藏,他们凭借自己的智慧创作、传承下来了丰富的手工艺术,这些手工艺术融入我们生活的各个角落,使得我们的世界更加美丽多彩。幼儿教育工作者应从这些丰富的手工艺术中寻找一种容易被幼儿接受的切入点与方式,寓教于乐,锻炼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创造能力。
三、在美术欣赏活动中实施中华文化启蒙教育
幼儿美术素养的提高来源于其美感的逐步升华,而幼儿美感的形成与提升则是在感受和欣赏美术作品、自然景物和生活中美好的事物中逐步发展起来的,在感受形式美和内容美中丰富审美经验。中华民族历史悠久,积淀了许多优秀的美术作品,教师可从丰富的传统文化中选取适合幼儿身心发展的优秀作品,借以促进幼儿健康发展。教育工作者选取的美术作品应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心理发展阶段。
幼儿对美术作品的欣赏是有选择的,幼儿的眼睛更关注那些与他们的日常生活相关的、适合其接受水平的事物,他们接受什么及其对美术作品的感受内化程度是受其感知能力和情绪情感制约的。因此,作品形式要多样化,将传统中华文化展现在幼儿面前,给予幼儿最直观的感受,帮助幼儿形成美的认知与体会。在欣赏美术作品时,幼儿能产生直观感受,有自己的关注点和理解,为促进幼儿对作品内涵有更深的感悟,则需要教师给予指导,启发幼儿。教师可根据作品内容先做一些欣赏提示,比如作品中有哪些人物或事物、他(它)们在做什么,分析其特征、关系,然后让幼儿自己欣赏,并引导幼儿将自己的感悟尝试用完整的语言表达出来。教师也可创设与特定美术作品相关的情境,选取有感染力的音乐作为幼儿欣赏背景,或配之与美术作品相关的故事,使幼儿对作品内涵有更深的体验,从而展开丰富的想象。中华传统文化是华夏民族的血脉,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是我们祖先留给后人的宝贵文化遗产。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传承我国民族精神,使中华传统得以延续的必要途径,其实施在于厚积人文底蕴、激发民族精神。幼儿园作为我国基础教育的组成部分应充分利用得以保留的文化资源,如我国传统节日的由来、杰出名人和民族英雄的事迹等,给予幼儿以中华文化启蒙教育,以促进幼儿身心的健康发展,使我国的优秀文化得以传承和发展。
四、传统文化与正常教育相结合
当今社会中现代化教育也很重要,开展传统文化教育应运用科学的形式和良好的内容与现实生活有机结合起来。由今引古:结合本地特色从实际生活引导幼儿感知传统文化,包括建筑特色、地方文化等。中外包容:对外来文化要适当接纳,在设计和组织传统文化教学活动中应合理引用。如,和幼儿交流中国的饮食时就拿幼儿熟悉的“肯德基”、“麦当劳”相比较,使幼儿更好地把握传统饮食文化并在与外来文化相比较中形成客观、平等的态度。将中国传统文化放在多彩的外来文化中,让幼儿体验不同的文化,传统文化教育也就更加生动。
五、在日常生活中渗透中国传统文化教育
在这里,时间是用来浪费的。在这里,你会发现,人生最好的旅行,就是你在一个陌生的地方,发现一种久违的感动。
玩转鼓浪屿,时间不用长,关键在于游玩的精致,两日足矣。
两日游攻略一:
行程亮点:
岭南文化 小岛风情 美食体验
用两天时间在鼓浪屿这座小岛上好好游览一番,体会岭南文化在这里留下的每一处印记,让味蕾在每一个美食中绽放。
Day1
钢琴码头-厦门海底世界-林记鱼丸-赵小姐的店-张三疯奶茶铺-黄胜记肉松-鼓浪屿音乐厅-日光岩-钢琴博物馆-菽庄花园-港仔后海滨浴场
早晨从厦门市内乘车到达轮渡码头,乘船前往鼓浪屿的钢琴码头,开始第一天的旅程。上午先去厦门海底世界参观,观赏种类繁多、奇特珍稀的海洋生物以及生动有趣的海底表演。接着可以到林记鱼丸店吃点儿东西休息一下,再到著名的赵小姐的店里看一看,附近还有张三疯奶茶铺,别忘了看望一下店铺内鼎鼎大名的小猫咪!然后你会看到一家店铺前排着长长的队伍,那就是黄胜记肉松,那里卖的牛肉脯和猪肉脯都特别美味,推荐买一些尝尝。
下午继续欣赏岛上的美景,不妨一路看看鼓浪屿音乐厅、日光岩下拍拍照。不远处便是鼓浪屿最为著名的钢琴博物馆,说不定还会听到隐隐约约的悠扬琴声呢!你也可以接着去菽庄花园看看,它既有江南庭院的精巧雅致,又有海鸥飞翔的雄浑壮观。
傍晚时分可以到港仔后海滨浴场去看看,它就在菽庄花园的西面,那里沙滩平缓、沙细水浅。晚上可以住在港仔后海滨浴场附近,比码头那里幽静许多。
Day2
港仔后海滨浴场-琴园-郑成功纪念馆-番婆楼-黄赐敏别墅-时钟楼-马拉桑-丽珠沙茶面-鼓浪屿风琴博物馆-钢琴码头
第二天早晨从港仔后海滨浴场出发,先去位于英雄山上的琴园参观,这里有一座百鸟园,叽叽喳喳的小鸟儿仿佛在欢迎你的到来。接着沿着小路前行,一路上你会看到郑成功纪念馆、番婆楼、黄赐敏别墅、时钟楼等古建筑,如果你有兴趣可以走进去细细品味,如果累了只在外面看看精美的外观也不虚此行。走累了当然要买点儿美食犒劳自己,一定要买一杯马拉桑的鲜榨果汁尝一尝,推荐芒果鲜橙的,可以缓解岛上炎热气候带给你的疲惫感。
下午当然要去鼓浪屿最为著名的风琴博物馆看看,里面收藏了来自世界各地的88座风琴,大小不一、高低各异,一定会让你大开眼界。傍晚时分可以走回钢琴码头,乘轮渡返回厦门市区。
两日游攻略二:
行程亮点:
万国建筑 登高俯瞰 体验闲适
两天的行程,能有足够的时间体验万国建筑的风貌、吃足够多的小吃、看足够多的风景。
Day1
英国领事馆旧址-日本领事馆旧址-天主教堂-黄荣远堂-四十四号别墅-海天堂构-毓园-菽庄花园-钢琴博物馆
毓园到菽庄花园再到钢琴博物馆,这是一条最常走的万国建筑路线,鼓浪屿重要的军事地位使之曾经被十三个国家设立领事馆,并且将岛上划分成很多片区,这也是为什么鼓浪屿经常会出现圆圈路的原因。从钢琴码头出发向右走不远,看到娜雅旅馆的时候,就来到了德国领事馆旧址,巷子的右手边是英国领事馆旧址,沿着巷子进去,一个破旧却有些怀旧感觉的两层小楼是曾经的日本领事馆,这里曾经有地下监狱,不过现在已经是厦门大学退休老职工们的活动中心。继续沿着巷子深入,是一个纯白色的建筑,这里是曾经的西班牙领事馆,现在已经成为天主教堂,并且是福建地区的主堂,据说周日可以进去做礼拜。教堂门口有一个罗马式喷泉,站在这里透过旁边的一个巷子,能很好地看到日光岩山顶的景象。走到一个树木格外茂盛的巷子,转进去就能看到两个高大的别墅,中西结合的建筑风格,颇有特色,这就是黄荣远堂和海天堂构,都是以前中国商人的别墅。如果走得顺利,继续向前很快就会到毓园,这里是为了纪念“万婴之母”林巧稚而修建的纪念馆,她的墓也在这里。
餐饮:
建议午饭最好自备,鼓浪屿上的景点周围没有特别实惠的餐厅,在厦门买点儿小吃是不错的选择。晚上如果不是很紧张,可以到龙头路逛逛,寻觅小店,或者到鼓浪屿的平民市场附近的餐厅吃饭,那里主要针对当地居民,比较地道和实惠。如果你是住在可以做饭的家庭旅馆,就去市场买菜自己动手吧!
住宿:
岛上有诸多民宿、客栈,也有宾馆。建议选客栈,有特色,有感觉,无论是巷子深处还是海边儿,都能给你很深刻的印象。
Day2
日光岩-郑成功纪念馆-风琴博物馆-皓月园-龙头路-钢琴码头
新的一天从日光岩开始,无论是日出之时还是上午登山,都有养眼美景。下山的时候经过郑成功纪念馆,了解民族英雄的事迹。风琴博物馆在鼓浪屿上游客较少的那一边,里面收藏了很多古老的风琴,还会有定时的表演,时间充足建议去看看。之后沿着海边儿一直走,走过钢琴码头,走向高大的郑成功像,就到了纪念郑成功的皓月园,这也是鼓浪屿之行的最后一个景点。剩下的时间就在岛上随便走走吧,到龙头路逛逛小店,买点儿馅饼、肉松,吃点儿鱼丸、麻糍,喝杯奶茶或是酸奶……钢琴码头结束两天的鼓浪屿之旅。
关键词:电影艺术;左翼文学;左翼电影;艺术作品;性别;构形模式
中图分类号:J05 文献标识码:A
中国早期电影与文学的关系非常密切。20世纪20年代的电影界活跃着鸳鸯蝴蝶派作家的身影,诸多影片改编自鸳鸯蝴蝶派小说;30年代的国产电影则明显受到左翼文艺思潮的影响。1931年9月,左联制定并通过了《中国左翼戏剧家联盟最近行动纲领》,作出了“兼顾”与“清算”中国电影运动的决定①。之后,左翼作家积极渗透、干预影坛,规约电影的生产,引导电影的发展。30年代的左翼文学与左翼电影在思想观念的表达上,趋向一致,即通过叙述苦难,暴露黑暗和强调阶级对立以达到反封、反资和反帝的目的。
洪深谈到1933年的国产电影时指出:“对于妇女问题的严重的提出,也是一个值得注目的事象。电影里面的处理女性问题,本来是一件最普通的现象,但是,在这一年里面所提出的以妇女问题为主题的作品,却已经不单将妇女当作作品的题材,而严肃地接触到妇女解放问题与整个社会问题之解决的关系。”②实际上,性别表述是30年代左翼文学与左翼电影的共同现象。性别表述是指社会文化文本对男性、女性性别符号结构的解读、性别象征意义的设定与接受,“性别是组成以性别差异为基础的社会关系成分;性别是区分权力关系的基本方式”③。左翼文学与电影的性别表述有着明确的政治观念诉求,形成了特定的性别构形模式。
一、乡村女性与都市女性的对立
左翼文学和电影在观念上宣扬阶级对立,这种观念在文本中得到性别表述和文化空间的支持,具体表现为对乡村女性与都市女性作出截然相反的价值判断。在左翼文本中,乡村女性总是与苦难、屈辱、独立、反抗、纯真自然、朴实真诚、家庭与社会责任感等品性相联系,成为苦难深重的中国与民族未来希望的象征性符码;都市女性则与摩登、放浪、奢靡、堕落、伪饰、寄生虫、民族大义的丧失等品性相联系,成为都市罪恶的象征性符码。乡村女性与都市女性的对立是左翼文学与电影非常重要的性别构形模式。洪灵菲的小说《流亡》④中的流亡者或为革命、或为生计,无论进城还是出城,他们都在寻找乡村的栖息地。乡村价值在30年代受到热捧,都市文明则普遍遭到质疑。影片《体育皇后》(1934)通过林璎的思想观念变化,表明了乡村女性到都市后容易迷失自我。不过,左翼电影倾向于把乡村女性的迷失看作是走向阶级觉悟的插曲,乡村女性最终会在左翼观念的规约下成长起来。影片《野玫瑰》(1932)中的小凤具有乡下女子特有的淳朴自然,被画家江波带到上海后却不适应都市环境。剧中有一个情节耐人寻味:江波带小凤见父亲之前,特地将其打扮成上海摩登女性的模样,与江波父亲的见面过程中,小凤却偷偷脱掉了时尚的高跟鞋。因为她是乡下人,不习惯摩登服饰的束缚。“摩登”在30年代受到广泛批判,被认为是颓废堕落的代名词。因此,左翼电影在性别表现上扬乡村女性而抑都市女性。
乡村女性在左翼文学与电影中常被赋予苦难与革命(抗争)的双重属性,懂得阶级、民族大义;而都市女性则为摩登女郎,生活颓靡,追求享乐。这一点在左翼电影中表现得尤为突出。左翼电影常常构设进城乡女与都市乡女的对照,在对照中诠释女性在动荡的时代该如何自处,如何承担阶级解放与民族革命的时代使命。影片《风云儿女》(1933)中的阿凤与施夫人,《野玫瑰》中的小凤与素秋,《姊妹花》(1933)中的二宝与大宝,都构成了鲜明的对照,影片在她们的观念对立(或分野)中推动情节的发展。
左翼电影中的都市女性的思想性格形象是定型的,而乡村女性则是发展的,或落入都市魔掌,或走向民族革命与阶级抗争。《天明》(1933)中的菱菱,先是被都市的恶势力所迫害,看清都市的罪恶后自觉帮扶工人同胞,最终在危机时刻为帮革命恋人逃跑而被捕。《姊姊的悲剧》(1933)中的孟玉英和《野玫瑰》中的小凤在历经都市磨难后,走上了阶级或民族复仇的道路。左翼电影的乡村女性与都市女性的对立,是阶级对立观念的表现,乡村女性因为承载苦难从而成为了革命的代言者。
在左翼文学与电影中,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对立,常常通过构设场景对比来诠释。丁玲的散文《五月》⑤(1932)大体可以划分为上下篇,上篇为“风吹过的地方”,下篇为“风吹不到的地方”。上篇“风吹过的地方”,描写了资产阶级夜生活的奢靡堕落;下篇“风吹不到的地方”,通过地下室里排字工人排出的报纸内容来诠释全国革命形势的发展和工人群众革命意识的觉醒。的电影剧本《上海二十四小时》⑥(1933)写了五个对比的场景,分别是:破旧的茅屋中在纺纱的老妪;黄浦江的船舱里跳舞的女人;拜堂成亲的工人和姑娘;租界和华界的热闹街头;新式洋房的富贵景象。在场景对照的模式中,底层女性与都市女性的对立得以凸显,正如《良友》画报刊登的一组照片的说明文字所描述的那样:“一种是除了打牌跳舞看电影之外,专在衣服上做工夫的,有太多的钱和太多的余闲的女性群,也是对后者最鄙视的一群;另一种是迫于饥寒,不能不以肉体来博取温饱的挣扎于生活下面的女性,也是永远受着前者所诅咒的女性。”⑦《上海二十四小时》的场景不断切换,场景的切换运用了对比的修辞策略,以蒙太奇的方式构设冲突,隐喻工人和资本家的阶级对立。“从深层次而言,蒙太奇与左翼意识形态之间存在某种同构关系。爱森斯坦的蒙太奇理论强调镜头内与场景之间的冲突,要求人们以‘辩证思维’来认识世界,而中国左翼知识分子也认为,阶级冲突是中国社会的‘本质’特征,压迫者和被压迫者之间的冲突对立最终将以‘辩证地扬弃’压迫者而消弭。正是由于这种同构关系,20世纪30年代的左翼电影从总体上说均以‘蒙太奇思维’结构其叙述也就不足为奇了。”⑧《上海二十四小时》的叙述者是纱厂女工,透过她的眼睛,资本家和工人的故事染上了阶级对立的色彩。
二、去性别化与英雄化
革命话语是一种男性话语,与力量、雄强、征服、暴力等美学特性相关。因此,被规划到革命运动中的女性都被想象为具有这些特性,其女性特征则被最大限度地删减。左翼作家“摒弃了中国自古以来评价女性的传统尺度,立意写出并颂扬一种‘男性化’的女性,在女性世界中发现并鉴赏原属于男性的‘雄强美’”⑨。丁玲的小说《田家冲》⑩(1931)中的女主人公三小姐就是在这种观念下被塑造的。三小姐来到乡村避难,扮演了乡村革命的启蒙者的角色,把阶级意识灌输到男性“我”的头脑中。乡村青年“我”依照惯有经验预想三小姐应该是光鲜亮丽、漂亮无比的,但见到三小姐后,“我”非常失望,因为她穿着一件男式的蓝布褂子,与预想中的漂亮小姐相距甚远。光彩照人的女主角到了乡下,身体修辞朝男性方向转换,女性气质被故意遮掩。在冯铿的小说《重新起来》(1930)中,萍君见到小后,第一反应不是高兴而是失望。她的装扮与上海的时髦女性比起来,极为落伍,脚上穿着一双破了的黑皮鞋,蓝色工人的装束掩盖了她的曲线美。上海的时尚女性与农村来的革命女性形成了强烈的反差,对照之下重构了女性身份特征。她们的穿着是阶级身份的符号,女性的身份化为工人阶级、劳动女性,对传统柔弱妩媚的女性特征构成了反驳。影片《新女性》(1934)中真正的“新女性”李阿英浑身洋溢着雄性的气质,与王博士的打斗镜头,具有男性暴力美学的特质。正如导演蔡楚生说:李阿英的扮演者段虚是个运动员,“她本人就具有单纯朴实的气质和爽朗豪迈的健康美”,“她为我们创造了一个雄伟、壮实、豪迈、热情的女工形象”。在的小说《马林英》(1928)中,马林英的女性特质同样被左翼观念所控制,她的日常装扮皆为男性化。小说中并没有人把她当成女性,而说她是一个英爽、温情、俊伟、妩媚的风流美少年。在谈到这篇小说的创作缘起时说:“她们中有些着男装,剪短发,和男同志一样,在险恶的环境中进行地下斗争,有的冒着敌人的炮火冲锋陷阵,有的在敌人的刑场上英勇不屈,慷慨就义。她们都是一些无愧于那一些伟大时代的杰出的革命女性。我写的《马林英》,就是力图塑造这样一些令人难以忘怀的形象。”显然,左翼作家力图通过性别身份的置换来适应左翼革命话语。的话剧《暴风雨中的七个女性》(1932)中凌云和蒋珂同为知识女性,但是在凌云的眼中,蒋珂的性别身份被偷偷置换。凌云对蒋珂开玩笑说倘使她是个男子,她一定会嫁给她,因为在她眼中,蒋珂充满了野蛮、活力与健康的男性气质。在这些作品中,无论女性还是男性,他们的身体修辞都受到革命话语的制约,表现出阳刚、雄性的美学特质。正如刘剑梅所指出:“新女性的身体作为现代化和革命激情的标志,扮演着特殊的角色。左翼作家对新女性形象的描写并没有抛弃个体认同与主体精神。作为革命实践的产物,新女性的身体在巨大的男性话语中,被设置成从个置向革命群体转变的比喻。”左翼文学通过性别身份的置换、性别的重新设定,把女性从传统空间释放出来,推向公共空间,赋予其民族、阶级革命的资格。
去性别化的女性同时被赋予英雄化的想象性特征,甚至成为男性走向民族革命与阶级斗争的引导者。蒋光慈的小说《菊芬》(1928)写到菊芬和她的姐姐梅英从四川逃亡到H镇,遇到了仰慕已久的革命文学家江霞,而江霞一直在继续做文学家与拿起枪杆子革命之间徘徊。后来,俩姐妹先后参加革命的事迹感染了江霞,并坚定了他投笔从戎的决心。小说里的男青年江霞被塑造成彷徨、感伤甚至带些柔弱气质的男性。相反,两位女性倒是勇敢而坚定,成为江霞的革命范型。的话剧《秋瑾传》(1936)、《赛金花》(1936)中的女主人公明显具有英雄化的倾向。《秋瑾传》把秋瑾塑造成救国的女英雄形象。在这幕话剧中,渲染了秋瑾与丈夫王廷钧分道扬镳的场面。王廷钧嘲笑秋瑾一个弱小女子还想救国的想法,他认为女性从来就没有救国的责任。秋瑾反驳道:“国家兴亡,匹妇有责”,救国不仅是男性的责任,女性也要争取男女平等,创业救国!秋瑾归国后创办了《女学报》,倡导女性自由平等的运动。提到创作《秋瑾传》的初衷,在1944年回忆道:“我们珍重我们民族所产生的俊杰与英雄,这都是民族的光荣和瑰宝,但我们也觉得假如全民族的文化能够提高这么一分一寸,却是更比一二人的光荣更值得珍重的事情。”按照的说法,女性独立,甚至英雄化,对社会而言会起到很好的呼吁作用。七场话剧《赛金花》将赛金花塑造成了一个传奇式的女性英雄人物。话剧重现了清末光绪庚子年间京城名妓赛金花从当时北京人称“赛二爷”、“巾帼大丈夫”的无限风光到五年后被斥为伤风败俗的、惨被抄家的人生片段。在历史事实的基础上,作者进行了适当的夸张与想象。剧本中的赛金花智勇双全,是个巾帼不让须眉、拯救人民于水火之中的女英雄。曾说他写作《赛金花》时,无意把赛金花塑造成民族英雄的典型,但同时肯定了赛金花的胆气过人,有功不受赏。电影《三个摩登女性》中的周淑贞在舞会上的慷慨陈词和面对破坏罢工流氓的临危不惧,同样有着巾帼英雄的风采。女性的去性别化与女性的英雄化在左翼电影中是相伴而生的特征。例如,电影《风云儿女》中的阿凤参加义勇军时,脱下了都市女性的装束,换上了毫无女性特征的臃肿的棉袄。女性的英雄化暗喻了男性想象民族国家的模式。
三、革命名义下的改造
在左翼文学与电影中,女性与男性的关系具有超越自然属性与社会伦理的特征,嵌入了改造与拯救的性别关系模式。试看普罗诗人王独清的一首诗:
Incipit vita nova
王独清
哦,我,我是再生了、再生了――/我自从和你见了一面,你给我的是这样的健全!/我在接受,接受着你这种情感,/我好像也成了革命的一员!/我在仰慕着你勇往的精神,/我在心服着你思想的坚定,/我崇拜你这斗争的特性,/我希望你改造我底人生。/这是你,使热泪到我底两眼,/这是你使我颤动了心尖;/我只把你底历史略背一遍,/便立刻把我的心性感化完全。/我过去的人生,让他粉碎。/我一点也不留恋,也不惋惜,/我只愿在你底面前长跪,长跪,长跪,/永远地,永远地吻着,你的光辉。/哦,我是再生了,再生了――/我自从和你见了一面,/你给我的情感是特别健全!/我已经随着你把一切改变,/从此要努力作革命的一员!
【关键词】 护理学基础;护生;情景;教学;素质
【Abstract】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comprehensive qualities of nursing students to suit the needs of modern society well,various situations were used in the course of "Fundamental of Nursing Science" teaching by the characters of the course."Teaching" and "preaching" were combined together subtly to culture the professional belief,occupational moral,professional quality and science research ability of the nursing students.
【Key words】 Fundamental of nursing science;Nursing students;Situations;Teaching;Quality
由于医学模式的转变,自然社会科学的飞速发展,护理学已成为一门为人类健康服务的独立性应用性学科。同时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知识水平的提高,人们的健康意识在不断深化,对护理人员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21世纪护士从事护理工作的基本条件包括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专业素质、体态素质和健全的心理素质[1]。《护理学基础》作为护理专业的核心主干课程,是各专科护理的基础,对本课程的学习在护生向护士角色转换过程中的意义十分重大。在《护理学基础》教学实践中,我们通过创设各种教学情景,利用多种教学手段和设施,模拟医疗护理服务活动各个环节,将护理专业素质教育融于教学过程。教师的言传身教、师生间的互动、与患者及家属的直接交往等系列影响使护生不但掌握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技能,顺利适应社会和护理工作,又能充分体现护生个人价值和创造力。
1 教学方法
1.1 结合绪论和基本概念的学习,形成正确的护理哲理 《护理学基础》是护生接触的第一门专业基础课程,之前由于社会环境和偏见的影响,很多护生对护理专业和护士自身价值的认识不足,黄戈冰、许乐[2]研究表明:51.6%护生喜欢护理专业,46.8%护生对护理专业发展前途感到迷茫,半数以上护生不愿终身从事护理工作。而《护理学基础》“论”是引导护生学习专业课程的第一课,“护理学四个基本概念” 能提高护生对护理专业的认识水平,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专业信念。为此我们精心设计开篇课,以帮助护生对专业建立良好的第一印象,激发学习动机和兴趣。
护理本科在大三开设《护理学基础》课程,经过两年医学基础课程的学习,护生往往对专业课充满着好奇与期待。我们要求教师每堂课都做到仪表文雅大方,待人热情诚恳,授课内容和方法富于趣味性和吸引力,让护生感受到教师和护士的双重职业美,真正起到言传身教的作用。在讲授“绪论-现代护理学发展历程”时,突出南丁格尔对护理发展的贡献。通过查阅大量文献资料,收集南丁格尔各个时期的照片,制成图文并茂的多媒体课件,辅以详细、生动的讲授,向护生展示一位出身名门望族的贵族小姐如何冲破世俗禁锢而从事身心付出巨大的护理工作,以及在克里米亚战争中一位民族英雄的光辉形象,使护生了解护理鼻祖南丁格尔对护理事业的呕心沥血和才智倾尽;并介绍了“国际护士节”和“弗罗伦斯・南丁格尔奖章”的相关内容,促使护生内心深处产生对护理专业的热爱。讲授“中国现代护理”时,展示了中国的南丁格尔-王秀瑛、林菊英、叶欣等护理前辈的照片,详细介绍其感人事迹,以及我国现代护理发展现状和前景,让护生了解护理专业发展道路的艰辛,产生职业荣誉感和责任感,明确学习目标和榜样。通过学习“护理学四个基本概念”,使护生更好的理解患者特征,树立新型的健康观,进一步认识护理专业,从而增强专业信心,促进自身不断发展。
1.2 渗透护理情感教育,培养高度职业道德感 护理职业道德表现在热爱护理专业、爱护护理对象、严守规章制度、钻研护理业务、保守患者秘密等方面,这些宝贵品质不是自然产生的,而是需要精心培育的[3]。护理情感教育是培养职业道德感的主要途径,借助现实生活中先进人物事迹渲染、到医院参加临床见习、角色模拟等系列教育活动增加护生对职业道德的感性认识,注重培养护生的爱心、耐心、细心、同情心和责任心。
广大护理人员在2003年“非典”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表现出的临危不惧、顽强拼搏、舍生忘死、奋力抢救的精神以及2008年抗震救灾中表现出的不怕牺牲、持久奋战、坚忍不拔的毅力,发扬了救死扶伤的大无畏精神,捍卫了白衣天使的神圣职责,对在校护生来说无疑是最生动的一课。根据护生需求,在授课过程中穿插临床见习,每学完一个单元内容后即有一次见习机会,使护生能眼见为实,临床护士在工作中认真、细致、严谨、周密、慎独的工作作风和精神,以及患者的身心痛苦表现,都给护生职业道德的培养带来潜移默化的影响。根据教学内容特点设计特定情境,让护生自编、自导、自演,变理论教学为具体活动过程。如讲授“特殊情况下的沟通技巧”时,创设病室情景,护生分别扮演愤怒患者、抑郁患者、新入院患者和责任护士角色,通过情景表演来探讨相应的沟通技巧;在讲到“临终护理”内容时,针对临终患者的心理变化特点,设计情景,护生分别扮演患者、家属和护士,使其能在富于戏剧性的情节变化中掌握理论授课内容。在各章节的教学中,我们尽可能地引导护生去创设情景,进行角色扮演,使他们能够设身处地地站在患者及家属角度去理解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1.3 规范日常言行举止,树立良好职业形象 南丁格尔曾说:“护理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护士不但要帮助其行其貌给人美感,有助于帮助患者恢复促进健康。这种良好职业形象的形成,是通过长久训练后内在气质的外化,需要护生下意识地去塑造,并使其成为习惯。为此我们将技能练习室模拟治疗室和病室环境,使护生有身临其境之感。在技能练习课和临床见习课时,要求护生进入练习室和病室必须穿统一的护士服,戴护士帽,不穿高跟鞋,不留长指甲,不戴首饰,进入练习室就如进入病室,一言一行都严格遵循护士行为规范要求。技能练习室采用开放式管理模式,反复强化各种技能操作练习,最终做到操作娴熟、手法轻巧、胆大心细,以培养护生的技术娴熟美、操作轻巧美和动作稳健美[4]。
1.4 贯穿临床案例教学,塑造整体专业素质 《护理学基础》是护理专业的一门桥梁课,护生没有接触过临床,加之本课程约有1/4内容属护理理论,如果教师只是照本宣科,没有生动具体的临床案例,则不利于护生对理论内容的理解,在学习时也会感到枯燥乏味。授课时我们要求尽可能结合临床实践,通过具体案例情景加强护生专业素质的培养。如在讲述“医疗事故及处理”内容时,通过具体案例分析将抽象理论形象化、简单化,针对问题护生畅所欲言,进一步领悟和运用所学理论,同时又提高了护生的分析问题能力和应变沟通能力。再如讲授“给药原则”时,以身边有血有肉的惨痛教训为例,加深护生对“三查七对”原则的理解,又能从中学到一丝不苟、忠于职守、诚实严谨的慎独修养。
1.5 鼓励评判性思维,挖掘科研能力 评判性思维是现代护理人员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之一,要求能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对各种复杂临床现象合理质疑,独立思考,做出更好的决策。在护理操作教学中,我们改变护理工作过分强调程序和规则、盲目服从的传统做法,在教师规范示教后护生展开练习的过程中,要求护生视自己为一名真正的护士,能全身心投入到模拟操作情景中,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能带着问题去学习、思考,能够有所创新和改造,并给出科研新信息,引导查阅相关文献期刊,了解最新研究进展。如护生能够了解头尾床单打结铺床法,血压计零点位置、着衣测量和测量部位对血压值的不同影响;简化青霉素皮试液配置方法以及能有效减轻患者痛觉的青霉素过敏试验部位选择等最新研究成果,与教材标准、教师示教相比较,激发护生产生科研兴趣。在讲授“鼻导管给氧法”内容时,设疑“鼻饲及胃肠减压伴吸氧的患者,采用何种氧疗方法最好?”,护生通过查阅文献发现,采用胃管对侧鼻导管吸氧法,氧疗效果不受影响。但是患者双侧鼻腔同时插入导管,如何解决由此带来的诸多不适和不便呢?在我们的教育引导之下,参阅其他资料,护生自己设计了一套鼻饲及胃肠减压吸氧装置--吸氧套管,并书写成文有待发表。在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中,我们都注重创设情景,引发护生去思考问题、查阅文献和解决问题,大大提高了护生的科研能力,为毕业论文撰写和就业后自身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 教学反馈及体会
在《护理学基础》教学中我们综合运用各种情景教学,不仅拓宽了护生的知识视野,而且也注重培养专业素质,使护生在人际交往、语言表达、应变能力、审美观点等方面均有了很大提高,为临床实习、考研、就业打下坚实的铺垫。近几年来,我校80%护生能在省内、外找到理想的实习、就业单位,在工作中体现出完美的职业风貌,有的护生毕业后短时间内即承担了领导职务,考取研究生的护生也得到深造学校教师的肯定和赏识,收到了良好的信息反馈。
我们体会到,讲授《护理学基础》课程,不单单是传授给护生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护生如何做人,如何更好地塑造自我而符合护士的基本素质要求,把“授业” 和“传道”有机结合起来,利用各种教学情景,促进护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参 考 文 献
[1] 殷磊.护理学基础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10.
[2] 黄戈冰,许乐.护理专业学生人文教育需求状况的调查分析.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6,22(1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