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01 09:30:15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综合实践活动课题研究,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多元化;课程;实践;反思
在当前新课程教育改革中,各种教育课题研究遍布全国各地,甚至已经发展成学校教育的被广为追捧的一种时尚。然而,我们也不时地发现,许多冠冕堂皇的课题却仅仅是有些人、有些学校“素质教育”“创新课程”的一种装饰性门面罢了,对实质性的课堂教学,对学生的实际发展,对学校的办学质量提升,甚至对社会、对国家发展与建设却没有任何服务功能。同样的,在我们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领域中,也不乏这样追求表面的热闹、不切实际、“假大空”的教育课题研究现象。这样的课题研究不可能促进课程的真实意义上的发展,也就没有存在和推广的价值。
那么,作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验的忠实实践者和探索者,我们不禁要思考:应当开发什么样的综合实践活动教育课题?又应当如何去管理我们的综合实践活动教育课题?以及如何评判综合实践活动教育课题研究工作是否推动或促进了课程的建设和发展?
我们知道,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全国各地的实验已经有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了。从实验的情况来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已经逐步从以长周期、大主题的研究性课题实践活动,向短周期、小主题系列性常态化实践探究活动过渡。我们认为:综合实践活动教育课题研究必须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常态化实施服务。这是我们目前综合实践活动教育课题研究选题的出发点、管理和建设的落脚点、课题评价的价值取向。现以我们“综合实践活动常态化校本资源开发与研究”为例,谈谈我们的看法。
一、找准定位,明确方向
1.课题定位和研究方向
我们课题的名称是“综合实践活动常态化校本资源开发与研究”,它包含了课题定位的三个层次的内容:首先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常态化校本研究,其次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的常态开发与持续利用研究,最后才是永安的地域人文资源与永安各中小学综合实践常态化活动相并轨链接研究。这三者之间存在着相互递进、相互依存的关系,不论是这三者的本身,还是三者之间的内在关系,都是我们为了今后实现永安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常态化发展上长久不衰而事先设置的课题研究内容和价值取向。即,课题定位和研究方向始终围绕“常态化”核心主题!
因此,要做好本课题,不论是我们课题的管理者、组织者,还是参与研究的教师个体,都必须掌握校本研究的内涵、特征、基本形式,学习和研讨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策略、途径,深入挖掘、发现、归纳并总结源远流长的永安地域人文资源信息、素材,并熟练地运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理念,为把常态校本研究、资源常态建设、课程常态化实施贯穿为一个有机整体而努力。
2.个人定位和发展目标
俗话说: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一名好兵。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并不是每一个士兵都能成为将军。因此,是不是一名好士兵的评价标准不能仅仅看他最终是否成为将军。同样的,在当前轰轰烈烈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也不是每一位参与教师都能成为专家或一方名师。那么,作为新课程大背景下的最大多数群体的一般教师来说,该如何量体裁衣,找准自己的定位和确定自身发展目标呢?我个人认为,就是一句话:要做一名合格的新课程实践者,就必须立足于最常态化的课堂,把细微处的改革和创新作为时常的研究工作。
作为“综合实践活动常态化校本资源开发与研究”的参与者,应当以本校综合实践活动为研究阵地,以自身综合实践教学实践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为研究内容,以本校学生主题探究活动为研究主体,以促进教师自我、学生和学校共同发展为研究目的,担当起立足于本校综合实践活动课堂实际,结合学校周边区域环境特点,收集整理有价值的课程资源信息、课堂活动组织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或困惑、成功或失败的个案材料等职责的同时,积极思索符合地情、校情、生情、师情的综合实践活动实施策略和途径并予以总结和交流,从而为个人的发展捕捉第一手资料,为课题的深入探究、学校的特色办学,乃至永安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建设做出贡献。这也就是每一个课题参与者个体价值的体现。
二、理论支撑,培训是关键
实践证明,任何一个成功的课题研究,都必须依借一系列强有力的、符合现代教育发展和科学教育思想的课程观、价值观、人才观的先进教育教学理论支撑。失去了这种支撑,犹如人失去了灵魂依靠一样,形同行尸走肉,课题研究也就失去了她存在的意义和价值。值得注意的是,我们这里所说的理论支撑,不仅仅只是停留在开题报告、经验总结、论文写作等文字形式材料上,而是作为一种深深扎根在每一个研究者的脑海,并用它以贯穿整个课题研究、课堂教学实践的每一个细节的始终的精神支柱,推动着研究者朝着正确的方向迈进。
对于我们大家来说,不论是参与过综合实践活动实践,还是还未领略过综合实践活动风采,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思想的把握、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理念和实施策略的领悟还远未出神入化,还存在许多思想误区和畏难情绪,甚至是怀疑。因此,要把先进的教育理论和科学的教育思想,特别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观念,内化为我们课题研究的共同精神动力、领引我们日常的课题研究行为,必须借助于各种科学而有效、系统而有条理的各级各类专题培训,以此来达到“释疑解惑”、转化观念、达成共识,减少课题研究的盲目性和随意性的目的。
对此,我们采用走出去、请进来;分批、分次、分主题;分工负责、集体协作;集中培训、个人自学;专家领引与内部研讨相结合等方式,针对课题相关的教育理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理念、课题实践与操作策略及技巧等方面进行培训、学习和研讨,以达到共性磨合、个性张扬的功效。课题培训的基本思路是:思想更新――微格演练――价值提升。至于各次培训的主题和内容,视课题发展的整体需要和大家的共同需求情况来确定。
三、抓住特色,校校联合
当前的新课程改革犹如一袭富有感染力的春风,催生出了成千上万个大大小小的课题遍布全国。如何让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常态化实施研究在众多课题中独树一帜?我想,关键在于特色创新。那么,我们的课题特色在哪?该如何去培育这些特色,使之从一棵幼苗茁壮成长成为一棵大树呢?
依据我个人的思考,我们的课题从以下几个特色上下工夫:
1.课题的定位。我们的课题是建立在先进的教育理念、科学的教育思想的基础上,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常态化校本研究、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常态化建设、当地人文资源与综合实践活动常态化课堂并轨的三个层面有机结合角度来开展的新兴教育科研活动,这是当前类似课题研究的主流,但在永安乃至在三明地区尚为首例。
2.建立强有力的课题领导管理常态化保障机制。在这一点上,我们永安三中已经率先出台了“教学――科研――评聘”一条龙的相关激励性政策及创立了全国首个综合实践活动教研组的管理机制,使我们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也像其它诸如语文、数学、英语、物理等常规化学科课程一样,步入了常态化研究、常态化管理、常态化考评的日常运作轨道,这无疑为我们课题活动实现课程常态化提供了最有力的保障。
3.依借三中得天独厚的丰富教学资源。以三中、七中、实小等重点参与单位为龙头,以点带面,突破中小学教学界限,实现小学、初中、高中三个阶段基础教育综合实践活动无缝常态化链接的课题研究目标。
当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要想真正形成以上特色,仅仅依靠某一个人、某一个学校的力量,是无法完成的。她的成败关键在于是否能创建一个校校联合的畅通渠道。
四、重点问题,集中突破
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产生这样或那样的困惑,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是难免的。我们的课题本身就是基于这些困惑或问题而存在的,也是随着这些困惑和问题的解决才逐步实现理论创新和价值提升的。由于时间和其他条件的限制,我们无法一蹴而就。因此,我们的基本研究策略是“重点问题,集中突破”。为了既保障课题研究的顺利发展,又能满足绝大多数教师的实践需求,我们建立了课题研究问题累计制度。这项制度要求参与教师随时随地结合自身的综合实践活动课堂教学实际,每周向课题组核心成员提出一至两个具有研究价值或在实践中感到困惑的问题,每月召开一次课题组研讨会,针对其中比较突出的问题进行交流和研讨,并形成问题的解决方案。如:“常态化下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其他常规化的学科课程之间的关系”“如何处理常态化综合实践活动中的课题研究活动”及“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研究性学习和分科课程的研究性学习之间的关系”等问题进行了专题研讨,在相当程度上理清了广大教师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常态化的顾虑和担忧,使我们的教育课
题研究进一步向“服务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常态化实施”迈进!
五、简化评价程序,促成评价常态化
建立“注重参与、重视过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对当前科学高效地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试行)规定的课程总目标,是一个重要而艰巨的系统性教研课题;加上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当前国家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下的一门新兴课程,没有既定的教育模式、教育素材和专业的教师队伍等客观原因的存在,当前综合实践活动实验指导教师面临着巨大的挑战,肩负着繁重的课题指导与教育教学研究任务。如果没有一个强有力的课题研究评价指导机构,设计并制定科学高效的教育评价方案,简化教师的日常综合实践活动教育评价程序,及时消解教师在日常教育评价活动中出现的问题和困难,降低教师日常教育评价的工作负荷,想依托综合实践活动日常教育评价来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的课程目标,最终促成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常态化管理是不可能的。
为此,我们课题组在全面展开实质性课题研究工作的同时,就专门针对如何简化评价程序、提升评价效率问题在全校教师范围内展开讨论,并积极征询国家和省级综合实践活动专家的意见,最终依据我校的实际情况确定了如下简化评价对策:
1.筛选年富力强、富有创新理念和教育科研经验的骨干教师,组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评价策略公关小组和综合实践活动日常教育评价指导小组,专职综合实践活动日常教育评价策略优化研究和日常教育评价咨询 工作。
2.分期对综合实践活动指导教师进行综合实践活动教育评价策略培训,并跟踪指导。目前已完成全员培训。
3.在实施实质性课题研究的第一学期末,由各年段综合实践活动指导提名、班级无记名民主投票的方式优选学生骨干,成立班级和年段学生综合实践活动日常教育评价小组。该小组在接受学校相关培训后辅助指导教师采集同学们的相关评价信息与统计并接受同学的监督。
4.依据各年段学生的发展水平分步骤、分阶段制定各学期的教育评价重点和评价指标。如对于初始年级的第一学期的评价重点是学生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和正确选题、简单活动方案设计、资料检索能力。
关键词:综合实践 途径 方法
一、课题研究背景:
1、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推进,综合实践活动作为一门综合性的课程。课程内容与学生的自身生活、社会生活和时展紧密联系,是“基于载体的活动”,更是“基于资源的学习”。
2、我校比较注重对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相继开发了“南山竹海”、“横涧茶场”等实践活动基地,积累了一些课题相关的经验,为我们作进一步的研究探讨奠定了较为扎实的基础。
二、课题的界定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在教师引导下,学生自主进行的综合性学习活动,体现对知识的综合应用的实践性课程。
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整合,强调学习与生活的联系,突出综合性。
三、理论依据
1.《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施纲要(试行)》为本课题的实施提供政策支持,而《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又为我们的研究提供了思路和策略
2、杜威的“教育即生活”与“学校即社会”的理论。
四、研究目标
我们通过“农村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途径与方法”课题的研究,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密切学生与生活的联系形成从自己的周围生活中主动地发现问题并独立地解决问题的能力,对知识的综合运用和创新能力,养成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等良好的个性品质,对自然、社会等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和体验,培养对自然的关爱和对社会对自我的责任感。
五、研究方法
(1)文献法。(2)行动研究法。(3)经验总结法。
六、课题操作途径与办法:
1、营造学习氛围,让教师在学习中理解与提高
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门新兴的课程,开始我们对之了解甚少,《新课改综合实践活动设计与案例》、《新课改校本研究与课程新设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设计与实施》等书成了我们实践的指南。
2、搭建研究平台,让师生在实践中反思与感悟。
(1)、创设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让资源现出来。
教育是一种文化现象,综合实践活动的设置,要努力重塑学校文化,培植学校的创新文化氛围,大力推进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为了使学校成为学生创造的乐园,全校每班都辟有图书角、科技角、生物角,为学生提供了实践的舞台,努力把实践意识的触角伸向每一个学生的心灵深处,所有这些都在潜移默化中陶冶了学生的心灵与情操。
(2)、构建校内外综合实践活动基地,让资源多起来。
A、围绕各种环保节日开展大型的主题活动
在各种环保节日来临之际,我们组织形式多样的主题活动,力求人人参与,在活动中强化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环保行为,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B、形式多样的考察活动
我校地处天目湖320平方公里三期旅游开发区,有着优良的环保教育素材,这里风景独特,竹海万亩、茶园、栗园等自然生态农业开发区,为此,我们尽量地挖掘各类素材,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多次组织学生走进竹海、走向石矿,融入大自然去参观考察。在各种考察活动中,使学生认识到环境与生活,环境与健康的关系,领略到“绿色与生命密切相关,绿色与健康时时相伴”这一环保真谛。
C、深入人心的宣传活动
宣传活动是一种参与性的自我教育活动,让学生走出校门,面向公众,开展形式多样的环保知识宣传活动,体现了学生在环保中的主人翁精神,进一步培养学生对环境的参加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促使环境教育收到实效。
(3)、留心校内外生活中的动态呈现,让资源活起来。
课程资源蕴藏于学生好奇的天性和教师敏锐的思维之中。因为好奇,学生会有许多值得探究的问号;因为敏锐,教师会有许多值得尝试的方案,教师即资源,学生也是资源,师生在教学生活中往往还会自然生成许多新的资源。把“蓝天”当作学校,把“小溪”当作课本,把我们可见、可闻、可得的一切去粗存精,让这些也许沉睡的资源动起来,活起来。
(4)、建设综合实践活动资源库,让资源聚起来。
实践中我们感到,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资源处于一个不断生成的状态,是动态变化的,这种“活页”式的资源可以随时增加,也可随时重组,随时完善。因此,我们根据实际搭建了一个大的框架,分出主题,分出块块,平时注意将一些已成雏形的东西归入其中,形成一个资源库,这既符合经济原则,又能使资源鲜亮地呈现出来,有效地实现资源共享。
3、关注课程实施管理,让教学处处皆相长。
我们深切地感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有别于其它的学科课程,落实管理显得尤为必要。作为学校管理层,一方面要努力发挥起提纲挈领和协调推动的作用,在不断完善的基础上初步形成一定的理论指导体系。另一方面,积极引导教师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在具体操作时勤于积累和反思,不断丰富对综合实践活动实施的思考,形成富有个性的各种合理化建议。
另外,我们还采用“请进来、走出去”的形式,努力使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增加内涵和外延的开放性,使研究不断富有生成性与生命性。
4、关注校本特色建设,让实践处处皆难忘。
校本特色则是优质课程实施的标志。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激励了许多教师积极参与到校本开发与实施的队伍中来。目前,我校开发实施的校本课程有:《茶文化》、《手工》、《泥塑》等,这是我校实行“开发示范—组织实施—经验推广—组织实施”模式的成功体现,也是行动研究方法的成功利用,从而逐步推广校本课程的发展。
七、主要成绩:
1、以活动为载体,促进学生个性的张扬。在课题研究中,始终围绕“以学生为本”理念,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给学生 “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陶行知语)的幸福体验,学生在活动中得到了锤炼,素质得到了提高。
2、课题研究为教师的专业成长搭建了平台。在课题研究中,领导班子率先垂范,科研骨干典型引路,全体教师热情参与,积极开展教科研究活动,扎扎实实进行教改实验研究,让科研与教研相结合,将课题研究渗透在日程教学工作中,使课题管理愈加规范有序,愈加科学高效。
3、学校的办学内涵得到了丰富,办学特色得到了加强。
通过该课题的研究,我们以点带面,带动了学校的可持续的发展,学校的科普教育已初见雏形。
以全面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为中心,继续坚持以深入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契机。扎实有效的研训工作中一如既往地强化“研究、指导、服务、管理”研训职能,形成民主、开放、高效的研训机制,深化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层次和水平。
逐步引导学校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建设上走向常态,继续围绕学校在课程实践中的难点和重点问题展开细致而又深入的研究。全面推动这门课程在全市范围内的有序开展和全面探索。
逐步深化我市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方面的教育特色。积极挖掘学校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过程中的已有资源和成功经验并加以提炼总结。
二、主要工作
一)落实课程常规。
引导学校和教师加强对综合实践活动实施方面的研究,1.理性分析我市的实际情况。落实课程计划。周期性地对学校课程执行情况进行分析评估,形成课程不断革新的机制。
优化师资配置的方式;并加强对教研组长的培训和工作指导。2.引导全市中小学根据“常州市中小学合格、优秀教研组评价标准”完善教研组建设。
加强对教学过程的指导,3.开展形式多样的现场观摩和研讨活动。逐步实现“由面带点、由点带面”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跟进模式,促使“强强联合”形成更多可借鉴的经验,并逐步缩小校际差距。
促进互动,4.继续加强我市综合实践活动网的建设和推广工作。活跃课程信息交流,为教师提供更多更好的素材性资源,为学校和教师提供对话和展示成果的平台。
提高学校课程实施的能力和水平,5.积极推进学校特色资源和优势资源的建设。并发挥资源共享作用。
二)创新教研方式。
营造良好学术氛围,1.不定期举办专题学术沙龙。为教师交流经验提供平台,探讨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和方法,加大骨干教师队伍建设的力度。
并针对高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中的难点和重点问题进行专题研讨;调整并完善高中综合实践活动研究小组,2.有序组织高中阶段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教研活动。继续组织高中教师密切关注高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情况。促进其对我市高中课程改革的全面理解与深入思考,为解决我市高中综合实践活动实施中遇到问题出谋划策。及早规划、落实组织实施高一年级的研究性学习课题。
3.引导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使用常州市设计的学生研究性学习过程实录手册》并根据我市实施具体情况加以修订。
活跃专题研究,4.加强对综合实践活动与学科整合及与校本课程整合的研究。本学期在市区中小学组织试行专题教研活动制度。扩大研究成果。鼓励学校自主申报承办市、片级教研活动。
三)坚持全面推进。
学习综合实践活动先进地区、先进学校的课程实施和管理经验,1.加强与兄弟市、区学校的交流研讨。取长补短,使我市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有更大起色。
通过交流、研讨等方式就共性的问题进行充分沟通,2.在本市范围内举行各种方式的研讨活动。帮助一些发展薄弱学校获得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
明确实验基地的义务和责任。注重基地建设过程中教师队伍的培养,3.加强综合实践活动实验基地的建设。以促进实验基地学校自身发展的可持续性。此外,积极发挥基地教师在整体教师队伍中的骨干作用,发挥基地学校的示范和辐射功能,加强校际间的合作与交流。
总结优势与不足,4.进一步关注农村学校在课程实施方面的特点。加强农村学校的校际研讨和区域交流,为农村学校的课程发展提供更多支持,并进一步寻找综合实践活动适合于不同类型学校的不同实施方式和发展途径。要继续组织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现状的调研。本学期主要调研建制镇中小学课程实施。
四)注重课程研究。
开展课题研究式的课程实验。要在常规建设、活动评价、活动过程中的规范管理、课程整合等项目上加强研究,1.进一步稳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研究团队。积累可行性经验;要对《金坛市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常规细则(试用)教师部分)组织讨论并修改,同时根据《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制订学生部分常规细则,使我市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形成规范。根据市级课题研究计划,本学期要完成市级课题的阶段研究,及时总结成功经验。
引导学校根据自身发展需要有选择地从事相关的研究活动,2.加强生命教育等重点项目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的有效渗透和融合。逐步创建课程与教学特色。
一、准确把握课程纲要是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基础
综合实践活动不受知识体系和逻辑结构的限制,具有活动空间的开放性、活动内容的综合性、活动形式的灵活性等特点。在教学内容上应当把联系生活、贴近生活、富有时代气息和适应现实生活需要的内容编进教材之中,使课程内容在基础性与发展性,学术性和生活性、现实性,知识性和实践性,科学性与人文性之间趋于融合。它所倡导的知识联系性和整体认识观易于激发整体顿悟,释放学生的创造潜能,丰富学生的想象。它丰富多彩的活动组织,能给学生提供比分科课程更加丰富、复杂的问题情境,更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思考和大胆想象。在活动过程中,学生始终处于主体地位,自己发现问题,自己设计方案,自己收集资料,自己解决问题。而且,在活动中,学生会不断接受各种新的刺激,遇到新的问题,从而不断地变换思维的方式和角度,进而使思维的广阔性、灵活性、深刻性、敏捷性得到培养和发展。可以说,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开设,较好地满足了学生个性和创新素质发展的需要,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了重要的活动载体。因此,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一定要准确把握课程纲要的要求,使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切实达到课程纲要的目标。
二、打造一支优秀的师资队伍是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前提
由于综合实践活动这门课程是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新设立的一门高中必修课程,因此,综合实践活动教研组的组建一般都是由不同学科、不同年龄、不同级别的教师共同组成的。教师对新课程的理解与参与是扎实推进新课程改革的基础,它将最终决定着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走向。所以,如何合理地配备一支教师队伍是综合实践活动顺利开展的关键问题。我们立足学校实际,通过个人自荐与学校选派,以特级教师为龙头,以骨干教师为核心,吸纳优秀青年教师参加课程的开发研究和任课,逐步形成了一支较为稳定的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师队伍,这支队伍与新课程同行,在持续不断的校本自主教研与校本培训中逐步壮大,教师专业水平不断提高。
一是“走出去”。让每一位教师开阔眼界、提升境界。近几年来,学校先后派出部分教师到英国牛津大学进行为期一个月的学习培训,鼓励年青教师到首都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读研究生。二是“坐下来”。让每一名教师自我充电、发展技能。在激发教师主动发展、主动上进的“学校教师自主发展中心”和引领、帮扶、激励教师快速成长的“外部牵引激励系统”的驱动下,教师们能够真正坐下来,静心梳理教书育人的点点滴滴,主动反思教育教学的每个环节,自主参加一年一度的教师教育教学基本功比赛、全国高效课堂同课异构等活动,人人都为学校添光增彩。三是“读进去”。让每一位教师更新观念、勇立潮头。我们倡导了“阳光阅读”“海量阅读”之风,通过阅读,让教师们找到了工作不断提升的钥匙和思维碰撞的幸福密码。四是“写出来”。让每一位教师创新创意、主动超越。近年来,我们通过“名师工程”“特级教师工作室”引领教师解决教学中的疑难困惑,取得了很大成效。
三、编好教材是保证综合实践活动有效实施的关键
综合实践活动课没有现成的教材,因此,执教者的教案实际上就是教者的原创。这需要的是教师的智慧与创新,而教师的智慧与创新需要的是教师的创作激情与创作冲动。
一是充分挖掘课程的有形资源。主要是让师生面对社会,走进社区。引导学生亲近自然、走进自然、拥抱自然、探索自然、珍惜自然。通过科技教育及参加高等院校的国家实验室等领域的综合实践活动,广泛收集当今世界科技发展的信息,不断丰富科技应用知识。我们编写的《研究性学习活动指南》(校本教材、学生用书)所收集的案例全部是我校学生近几年所做的研究性学习优秀课题。通过课题引领、特级教师工作室等平台,以及各学科骨干教师的有力支持与协作,在探索、研究、实践中升华提炼,完善课程资源。
二是注意寻求课程的无形资源。主要通过对课程资源的综合开发、整合利用,全面挖掘和有效利用课程资源,建立起相对稳定的立体化资源网络。开发社区资源,做到科学整合;挖掘校内资源,注意就地取材;摄取身边资源,注重即时即景。
三是注重整合课程的地方资源。即关注北京的自然环境,让学生亲近自然;领略北京的传统文化,让学生感受人文;带领学生走进社区、工厂等,使他们认识生活,关注身边的现实世界。
四是切实发挥课程的共享资源。即由小到大,体现“大课程框架、小课程开发”的理念;由内到外,课程活动空间由校内向校外延伸;由点到面,从典型示范到全面铺开的实施步骤;由近到远,从学校辐射到朝阳、北京乃至全国的特色。
四、改革课堂教学,实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常态运行
由于学校综合实践活动教研组组成人员复杂,因此,在教研组建设与管理中应采取目标管理,产生激励效应;搞好优化组合,达到互补效应;分层落实责任,争取共振效应;加强沟通协调,求得和谐效应的管理办法,加强集体备课,创新备课流程;改革课堂教学,创新教学模式,我们的课堂教学形成了鲜明的特色。
综合实践活动课怎么上,没有现成的经验可循。因此,认真研究课型、创新教学设计是实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常态运行的关键问题。经过近几年的探索与实践,我们把综合实践活动课分为四个简单元、12种课型进行实施。
第一单元:选题与开题―主题生成课解决为什么研究、研究什么的问题;方案设计课解决如何制订课题研究方案的设计问题;开题报告课解决如何开题的问题。
第二单元:体验与实践―方法指导课解决如何开展研究的方法问题;主题探究课解决实践活动中的探究问题;问题讨论课解决实践活动中的共性问题。
第三单元:探究与交流―专题交流课解决课题研究过程中的某类问题;专题辩论课解决课题研究过程中的二元对立问题;中期交流课解决课题研究过程中的中期总结问题。
第四单元:展示与结题―活动展示课解决小组在活动过程中的收获与体会;成果展示课解决活动小组取得的成果及价值意义;结题报告课解决小组课题研究活动的目标是否达成。
上述12种课型的实践,科学地解决了综合实践活动学习中从选题、开题到研究过程,以至结题各阶段该教什么、怎么教等关键性问题。较好地实现了综合实践活动进入课堂的“软着陆”。
实现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常态运行,有效提高了综合实践活动的教学质量,有力地推动了课堂教学的改革。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发、研究、实践,为新课程的全面改革注入了新的活力,也成就了一批中青年教师。
关键词: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现状;改进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5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3-4289(2013)12-0072-03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设是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举措。课程旨在“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教师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全面实施素质教育”[1]。为了解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概况,本研究以重庆市为例,分层抽取15个区县作为样本,对区县学科教研员、教师队伍和课程开设情况进行深入调查。
一、基本现状
(一)学科教研员的配置情况
调查得出,15个样本区县均配置了综合实践活动学科教研员,其中没有配置中学教研员的区县占6.67%;没有配置小学教研员的区县占13.33%。在所有学科教研员中,中学专职教研员的比例是35.71%;小学专职教研员的比例是15.38%;21.43%的中学教研员和7.14%的小学教研员具有研究生学历,而具有专科或其他学历的中小学教研员比例分别是14.23%和50%。(见表1)
由表1可知,几乎所有样本区县均配置了综合实践活动学科教研员,但大于64%的教研员是由其他学科教研员兼任,有的教研员甚至兼任3至4个学科教研工作。中学学科教研员以本科学历为主,小学学科教研员以专科及专科以下学历为主。学科教研员的配置结构呈现以兼职为主,学历偏低两大特点,直接影响了课程的推进情况。
(二)教师队伍的建设情况
对样本区县综合实践活动任课教师调查发现,中学校均任课教师人数小于5人的区县占72.73%,小学占60%。兼职教师占教师总数之比大于80%的中学占63.64%,小学占90%。(见表2)
表2显示,样本区县平均每所学校拥有综合实践活动任课教师人数偏小,教师数量明显不足,不能满足教学需要。已有教师队伍中,绝大多数是兼职教师。这种量少、质弱的教师结构必然制约课程实施效果。
(三)课程开设和评价情况
统计得出,中学各个年级均开设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样本区县占53.85%,小学各个年级均开设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比例是100%。大于85%的样本区县研制并下发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推进计划或课程实施方案。(见表3)
由表3可知,样本区县均能够很好的执行重庆市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方案,所有小学各个年级均开设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而中学相对较差。绝大多数区县研制并下发了课程推进计划,为课程实施奠定了基础。
(四)教研工作开展情况
几乎所有的样本区县,每学期都会组织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研活动。每学期组织1至2次中小学教研活动的区县比例分别是50%和55.56%,而对中小学校实施课程情况进行评价的区县比例分别是46.15%和55.56%。(见表4)
由表4可得,超过50%的样本区县每学期组织开展1至2次中小学教研活动,接近50%的区县对中小学校实施课程情况进行了评价。同时,教研活动次数的不确定性暴露出教研制度不完善、不明确的弊端。接近50%的区县没有对学校实施课程情况进行评价,直接影响教研活动助推课程实施的效度和效果。
二、存在的问题
(一)各级重视不够,课程实施困难多
几乎所有样本区县、学校反映,部分领导和师生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性质、特征、实施意义认识不到位,严重制约课程实施。政府部门和教育行政部门对师资队伍配置和设施设备建设等方面[2],没有给予充分关注。大部分学校领导将其定位于一门非考试的活动课程,在课时分配、教师待遇等方面,不予重视,甚至出现同课时低待遇的情况。一些教师和学生马虎对待课程教学,草率应付课程考评,存在课时挤占和课程替代等现象。
(二)师资配置不足,量少质弱兼职多
对样本区县综合实践活动学科教研员和教师基本情况调查得出,接近65%的中学教研员和85%的小学教研员是由其他学科教研员兼任,超过60%的中小学校拥有任课教师的人数小于5人,兼职教师占教师总数之比大于80%的中学占63.64%,小学占90%,且中学师资以本科学历为主,小学师资以专科及专科以下学历为主。学科教研员和任课教师均存在量少、质弱、兼职多的情况,专业不对口、流动性大等问题突出,直接影响课程的正常、有效实施。
(三)配套机制欠缺,保障不力问题多
超过95%的样本区县表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评价、教师培训制度等配套机制欠缺,直接导致领导淡化、学校忽视、课程实施保障不力等问题。部分教师指出,课程实施情况没有纳入领导、学校、教师的绩效考核之列,从而存在不严格执行课程计划,课程实施不规范等系列问题[3]39-43。兼职教研员和兼职教师的流动性,导致师资培训常规制度难以建立,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存在较大缺口。
(四)安全意识过重,防范未然顾忌多
部分教师认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存在较大的安全问题,尤其是课外研究性学习活动。为了防范课程实施过程中的不安全隐患,确保学生的人身、财产安全,很多学校和教师严格限制学生开展课外研究性学习活动项目[3]39-43,少开展、不开展直接影响着课程的实施效果和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改进措施及建议
(一)强化宣传引导,促使多方形成合力
一是组织区县、学校教育行政领导进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全员学习和专题研讨活动,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增强顶层设计的科学性和实效性;二是分层次、分片区、分阶段组织全体学科教研员和骨干教师开展课程实施推进会、经验交流会、教学研讨会等活动,加强对课程理念、课程价值和实施意义的学习解读;三是指导学生课题组代表充分依托学生社团、实践大课堂等活动进行区域内研究成果展示,辐射引领更多学生参与。同时,借助报刊、网络、广播等传媒手段,加强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意义的宣传,促使各级领导和广大师生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给予准确定位,形成合力。
(二)完善配套机制,保障课程常态实施
一是完善师资队伍引入机制。面向校内选定一批综合素质好的教师组成综合实践活动指导教师团队,科学规划、先行先试;尝试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信息技术、通用技术、科学等师资力量整合起来,每个年级、每个班级确定一位负责人[4]。面向校外遴选一批实践能力强的专家担任兼职教师,充实师资队伍。
二是完善区域教育资源整合机制。立足地区实际,逐步建立并完善课程资源开发、整合、应用机制,尝试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与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结合起来,将学生历年课题研究成果课程化,将社区优势教育资源校本化,充实课程资源。同时,以课程资源开发为载体,打造具有区域特色的课程资源,促进学校特色化、多样化发展。
三是建立健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评价机制。借鉴法国在学区层面设立课程工作小组,负责推动、调研、总结和反馈本地实践课程实施情况的作法[5],依托政府督导部门,协调行政、教研和学校,建立健全课程督导评价机制。成立课程实施领导小组,制定课程实施规划,完善课程实施与评价、课时保障、工作量计算等配套制度,尝试将学校和教师参与课程实施情况纳入评优评先范畴,坚决杜绝课时侵占、课程替代、同课不同酬等现象。探索学生发展与综合素质评价及选拔性考试之间的有效衔接问题[6]。
(三)加大培训力度,搭建师资发展平台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新课程体系中的新型课程。目前,高等院校尚未设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专业,已有任课教师绝大部分是由其他学科教师兼任,流动性较大,直接制约课程实施效果。因此,应该加大师资培训力度,因地制宜开展多形式、多层面的师资培训,创造国内外、市内外优秀教师团队相互交流学习的机会。同时,搭建市级、区县级教师专业发展平台,组织开展课堂教学展示、教学设计示范、优质课大赛、论文评比、课程论坛等活动,为不同教师提供适合自身发展的平台。
(四)深化课题研究,探索课程推进策略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常态化实施一直是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的焦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科学、稳步、有效实施需要不断深化课程推进策略研究。尝试设置一批专项课题,指导教研机构、学校、教研员和教师依托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从教研、教学一线出发,深入探索,总结经验,提炼成果,建构课程常态化实施策略。同时,借鉴重庆市义务教育“领雁工程”和高中学校“捆绑发展”的成功经验,设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示范学校,以点带面、以优帮差,重点培优与全面推进并举。
参考文献:
[1]陈志等.普通中小学研究性学习课程指南(实验)[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10:1-3.
[2]刘万海等.理论反思与实践策略:交流与对话——第二届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国际研讨会综述[J].教育发展研究,2005,(9):104-107.
[3]郭元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过程中的若干问题及策略[J].全球教育展望,2004,(2).
[4]钱旭升.全球视野中的综合类活动课程述评[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2002,(4):81-84.
[5]钱厚斌.法国教育督导制度建设的经验及其启示[J].教育探索,2012,(8):155-156.
综合实践活动是一种以学生的经验与生活为核心的实践性课程,它面向学生的整个生活世界,它随着学生生活的变化而变化,课程内容包括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信息技术教育四大领域,具有开放性。尽管这四块内容各有侧重点和独特的价值,但作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有机部分,它们有着共同的性质和价值追求:在性质上,都有鲜明的实践性和综合性,都直接面向学生的生活经验,都超越具体的体系化的书本知识;在价值追求上,都以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探究能力、社会责任感,丰富学生对自然、对社会的自我的现实体验和经验为终极目的。
一、管理督“动”
1.严格按课程标准排课,每周三学时,其中一学时为信息技术课,另两学时各班安排在同一天下午。2010年到2012年春,综合实践课程安排相对集中,由专职教师(每周18节)或兼职教师(每周6节)来担任教学,这样安排便于活动主题的统一。2012年秋至今,我们把综合实践课程安排给班主任,这样在时间的安排、课时的调换、人员的协调、家校的沟通、费用的收支、安全教育的落实上更便于开展工作。
2.学校设计使用了综合实践活动备课本和学生活动记录卡,统一了标准,规范了要求,为师生活动提供了便利,同时也方便了管理和检查。
二、基地促“动”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课程改革的一个亮点,如何才能实施好这门课程,这个问题想必是课改之初让我们大家都倍感头痛的事吧?时值生源减少要进行网点收缩和布局调整,许多校舍被空出闲置。为了发挥这些校舍的作用,也为了解决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我镇于2010年秋建起了红岩寨“生存与发展”素质教育基地,用基地活动来促进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
三、课题带“动”
2012年春,为了探索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我镇对“农村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课题展开了研究,同时该课题成为北碚区招标课题。课题研究按每期一个专题,每期一次讲座,每期一次中心研讨活动,每期一次阶段小结的方式进行,在三年多时间里对农村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的理论、内容、方法和实施策略进行了探究,形成了三到六年级综合实践活动校本教材(案例)一套(每年一本),专题活动册30本,学生活动记录选编15本,理论文章和经验论文集6本……在2014年秋课题结题会上得到专家的高度好评而圆满结题。该课题的研究在带动和规范我镇的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方面作用和影响巨大。
因此我认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只有动起来才有生命力;实践活动,“动”中求“活”。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02A-0012-01
《基础教育改革指导纲要》明确指出:综合实践活动应当以校本研究为主。其具体内容来源于每一所学校的实际境况,再根据这种实际实施有创造性的改造。学校可以遵循“不同学生的不同兴趣、爱好和特长”“反映每一所学校所在社区的特色”和“适切指引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寻求研究课题”等原则来选择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为此我们对本镇独特的乡土资源――施耐庵陵园文化进行挖掘,开发水浒文化研究课题,引导学生开展综合实践活动。
一、开发课程资源。确立课题
综合实践课程涉及面广,内容丰富多彩,如何选题对综合实践活动开展的结果具有极其关键的作用。选题可以抓住社会资源为切入点,可以紧扣现实生活为主题,也可以从拓展学科内容等诸多方面着手开发课程资源,使课题贴近学生实际,有利于调动他们的研究兴趣。
明朝大文豪施耐庵的故里就在我镇,历史悠久的陵园已成为我镇培育爱国主义精神的关键基地之一。水浒文化更是我国历史文化中的宝贵财富,它对我国乃至世界都有着巨大的影响,古今中外的名人学者无不对它推崇备至。这些丰富多彩的具有地方特色的资源是我们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宝贵财富。
我们便抓住这具有浓郁文化特色的乡土资源,进行充分挖掘、精心提炼,形成了许多关于水浒文化研究的活动主题。例如,学生到施耐庵陵园进行了实地考察,参观了施耐庵的故居砚台地、梁山水泊的诞生地芦苇荡、资料陈列室等地,走访施耐庵后人施恂广老人……在这样的前提下我们开展了“陵园探寻”的综合实践活动课题研究。在活动中,学生通过参观、访问、图书、网络等途径,收集了许多关于陵园的资料及施耐庵写水浒的民间故事,对施耐庵本人及其经历、《水浒传》的基本情况以及自己的家乡文化有了更深的了解,归属感和上进心得到增强。
二、整合地方资源。优化课程实施
活动课的开展应当始终以学生的发展和实际为主要前提和基础,注重培养学生乐于实践、勇于探究的精神,让其在亲身体验中感受生活的乐趣。但小学生身心发展未成熟,还需要教师对活动的开展进行必要的指导和帮助。
(一)教师的有效指导是前提
教师的有效指导是活动课程开展的必要条件,没有指导的活动课程顶多算学生玩乐的一个基地。在“水浒人物研究”主题活动中,我联系实际,注重平时指导和阶段集中指导,调动学生主动参与加活动过程管理,关注活动细节指导,提高了活动效率。在活动实施阶段,收集资料是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是活动的基础,但究竟如何收集资料,学生充满困惑。通过与学生沟通,我引导他们根据自己的研究课题,采用文献法、实地考察法、上网查询等途径收集自己想要的知识,并让这种能力逐步内化为学生自身“手到擒来”的终身能力。
例如,武松组准备用网络搜集武松的资料时,成员们面对网络,不知从何下手。我及时向他们推荐了百度、谷歌等常用搜索引擎,指导他们按“关键字”搜索相关资料,用做摘录、提要、札记等方法记录资料。在活动中学生很快就掌握了网络搜集资料及记录资料的方法,并很乐意帮助其他同学查找资料。
(二)学生的自主探究是关键
有时候,听到的东西并没有比看到的东西记忆深刻,而看到的东西并没有比实践过的东西理解得透彻,记忆得深刻。实践活动应当更多地关注学生的创新发现和想法,鼓励学生主动参与,自主探究。关注学生的经历和体验,这也是活动课程核心理念的要求。“水浒人物研究”实践活动中,学生在搜集资料的过程中提出了一系列问题,引发了自主探究的欲望。我利用本土资源优势顺势利导,鼓励学生利用访谈调查、收集资料等方式解决问题。
在访谈调查中,由于缺乏指导,大部分小组的采访活动效果不理想。了解到学生的大致采访情况之后,我组织他们交流汇报:有的小组反映事先预约了采访对象,采访比较顺利;有的小组反映采访对象对所提问题无法回答;有的小组反映他们甚至没有见到采访对象……我和学生一起分析这次采访活动的得失,总结经验,然后在班内模拟采访。课外,学生再次到实地对有关人员进行采访,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综合实践能力得到了提高。
三、多维评价。促进课题研究的深入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主张:教学艺术的本质并不在于文字线索的传输,而在于精神的鼓舞和激励。活动课程的评价目的就是要通过人性化的措施,从不同角度,用不同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升学生自我探究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评价工作中,我重视对活动过程中的每一细节进行评价,给予学生一颗星星、一张笑脸或一句鼓励性话语的激励,激发了他们向上的动力;重视展示与交流、成果汇报等重要活动过程,运用多元评价吸引了更多的学生主动地参与到活动课中来,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一些学生“被活动”的现象。
本文结合课题“数学问题的实验研究――走进四川科技馆”的教学实践,笔者认为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在教学中可归纳为以下几个阶段:
一、明确研究对象,组建子课题组
数学是研究数量、形状和它们之间关系的科学。教师在综合实践活动中,从数学的角度研究一个对象,需要把这个对象细化成小的、实际的研究单位,以便学生能够更深入地研究。教师事先确定几个研究方向:四色原理、点的轨迹、勾股定理、最短距离、二进制的应用。
为让学生对课题有初步的认识,教师利用一节课的时间给学生讲解相关知识并放映相关视频。为使研究更加顺利,教师把全班同学分为四至六个小组,事先选定几名综合能力比较强的同学任组长,然后由他们本着术业有专攻、合作、团结、融洽的原则,自己招募组员,由每组进行讨论并选择本组研究的子课题,或者自己提出与之有关的子课题。一节课的时间有限,为了使研究活动能够更顺利地展开,学生可通过查阅文献资料、上网、请教家长等方式获取更多信息。
二、制定课题指导方案、活动安全预案
作为活动的主体人,教师必须对总课题有充分的了解,并做好充足的准备,以便更好地指导学生。具体的,必须明确以下几点:活动研究的方向、目标、目的、地点、方法、过程和内容。
对总课题了解清楚后,教师写指导方案,并指导学生撰写活动方案,下面以教师指导方案和学生活动方案为例。
(一)教师指导方案
应该包括这几方面内容:1.课题背景;2.课题探究目的、意义;3.课题探究的内涵和范围;4.课题探究的目标;5.课题人员分配;6.课题探究过程及课时分配;7.课题安全预案。
(二)学生活动方案
应该包括这几方面内容:1.子课题名称:一级课题名称、二级课题名称、三级课题名称;2.子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为什么研究,价值是什么,解决什么问题);3.子课题目标(本课题研究所要达到的具体要求);4.子课题研究的内容、对象、方法,可能会遇到的问题;5.子课题研究必备的材料和内部分工;6.子课题研究阶段(时间界定和大致内容);7.子课题成果形式(需将活动成果打印成文档,并提交相关的电子资料)。
三、活动外出探究阶段
(一)出发前准备
1.时间的确定。根据学校的安排和课题的要求,教师事先确定好出发时间,告知学生。至少提前一周与四川科技馆相关人员联系,说明要求,以便获得科技馆的大力支持,为活动的顺利进行做好铺垫。
2.车辆的安排。教师事先统计人数,联系好车辆并告知学生车牌号,确保车辆车况优良,驾驶员经验丰富、精力充沛。
3.人员的分配和安全管理。两名指导老师、一名带队老师(一般是本课题教师)。教师将本班学生分成4―6个小组,每名教师负责两个小组的安全组织和指导工作。
(二)过程研究
学生根据事先制定的方案前往目的地调查,收集资料。在收集的过程中,要记录相关的知识、数据,拍摄相关的视频和照片,研究中要用多种方式做好记载、记录并保证其真实可靠性,为回校后的整理工作提供原始的研究过程。
四、成果分析、整理、汇总阶段
(一)整理的方法和过程:要求学生用图表、坐标等分析方法,通过去伪取真、去粗取精、分析归纳、选择重点及逻辑推理的方法对获取的资料数据进行处理;
(二)用处理后得出的结论,对最初提出的问题和猜想进行回答;
(三)制作成果:研究过程的资料去除无用部分,整理装册,以制作手抄报、写论文、文本、报告、实物模型、创作作品、排练活动或表演等形式呈现。每个课题小组成果都应该包含学生的活动方案、活动过程记录、学生对课题内容的思考与探索。
五、成果汇报、交流、反思评价阶段
[关键词] 《三江弄潮儿》;读书活动;课程化
读书活动作为学校传统活动已纳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范畴,让读书活动走向课程是新课程实施的必然要求。在传统的读书活动中,学生往往是在读读、写写的过程中被动接受学习,虽然获得一定的情感体验,但这种情感的熏陶是浅层次的,流于表面,并不能在学生的心中激起浪花。如何将读书活动成为每一位学生的生活,学生的行动,学生的记忆,是我们一直在思考的问题。为此,我们遵循“循序渐进,逐步深化”的原则,将校园读书活动注入自主、探究、体验等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元素,引导读书活动走上课程发展的历程。本文仅以《三江弄潮儿――甬上企业家的创业足迹》(以下称《三江弄潮儿》)教师推荐读书活动为例,阐述以课程化为引领,奏响学生读书综合实践活动三部曲的实施策略。
一、谱好读书实践活动前奏曲――做好读书活动前期准备
1.确定阅读书目
《三江弄潮儿》是宁波市民营企业家协会、宁波市中小学德育研究会以“用真诚激励孩子,用爱心回报社会”为主旨,编辑出版的激励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素质教育导读。读本中的每一位企业家都有一个充满魅力、耐人寻味的青少年时代,这些独特的经历铸就了企业家今日的辉煌,而这些正是当代青少年所缺少的。书中所写的38位企业家身处宁波,对学生来说是生活中触手可及的真实榜样;地域上的亲切感,更能激发学生的情感,引起学生感情上的共鸣。此外,这38位企业家为国家和社会所做的贡献,并非定格在《三江弄潮儿》这本书出版之时,而且他们还在续写着新的财富神话,彰显着爱心与社会责任。这一切为学生提供了极为宝贵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为读书活动走向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天地。基于此,我们确定《三江弄潮儿》这一读本作为2010学年教师推荐书目。
2.拟订活动方案
学校层面对读书活动进行整体规划,制订学生活动预案,把整个读书活动分成三个阶段:一是走近“三江弄潮儿”。营造校园读书氛围,开展主题读书活动,确定探究主题,制订主题研究方案。二是与“三江弄潮儿”零距离。通过采访和实地考察活动,让学生与《三江弄潮儿》主人公开展互动交流。三是校园弄潮儿评审活动。通过自主申报、班级推荐、学校选拔,最后以全校学生投票选举的形式,评出 “校园弄潮儿”。活动时间跨度为一个学年,活动对象为3~6年级学生。
教师层面着手制定学生研究课题的具体指导方案,根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三江弄潮儿》的联系点设计相应的指导课例。以“创造适合学生的指导”为核心诉求,使学生进入“想得到指导、能得到指导”的有效学习状态,每位教师独立指导两个学生研究小组,在学生的学、学生的经验、学生的实践基础上给予有效的指导,确保学生探究活动的有趣、有序、有效开展。
3.开展常规阅读
为了取得更好的读书效果,我们在综合实践活动课中开设了“阅读指导课”和“阅读交流课”。主要采用了两种读书形式:一是自主阅读。老师引导学生读书可以精读、慢读,也可以速读、跳读,精彩之处细细品读,一般之处浏览而过,同时鼓励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习惯。二是互动阅读。同一小组内的学生共同朗读一个故事,共同讨论、争辩一个问题,同心协力完成一份读书手抄报。为让《三江弄潮儿》中主人公和他们的故事形象化、生动化、具体化,学生们将主人公的人生感言、精彩的励志片段与自己的读书感想制作成励志名片,张贴在校园里的文化长廊上。一张张精美的励志名片为营造校园励志教育氛围增添了不少的亮色。
二、奏好读书实践活动主题曲――实现探究活动常态运行
在进行主题读书活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化的实施过程中,我们以学生的兴趣点为切入点,以学生亲身实践为着重点,以学生带着问题走向问题为新的增长点,促进主题探究活动常态运行。
1.以学生的兴趣点为切入点,确定活动主题
学生的需要是综合实践活动的出发点,学生的研究活动应以学生的兴趣和需求出发而生成。因此,我们应尊重学生个性,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自主选择确定小课题研究。
在综合实践活动课上,我们通过播放由师生共同制作的幻灯片《贝爷爷的人生感言》《美丽的“大阿嫂”》等,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然后,教师通过对《学生选题问卷》的交流,引导学生归纳出了三大主题,一是甬上企业家的青少年时代;二是甬商创业道路上真实的生活画卷;三是甬上企业家的创业历程。在此基础上,学生围绕“三大主题”,提出了一个个自己比较感兴趣的问题。最后,教师帮助每一个学生确定自己的小课题,运用体现其个性特征的自己的方式展开深度探究,获得自己的独创性理解。
2.以学生亲身实践为着重点,开展采访活动
学生是活动的主体实践者,教师只是提供指导与协助。在读书活动的基础上,不少学生提出了能否把书中的主人公请到学校与大家见面的建议。于是,我们利用地理位置的优势,拓展读书综合实践活动内容,开展与“三江弄潮儿”主人公之一贝金发爷爷零距离活动,切切实实地感受企业家的创业创新精神。
“采访”前,我们开设了采访指导课,引导学生列出采访的提纲,准备好需要的物品。2010年6月1日,年过7旬的宁波市衡山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贝金发来到了师生中间。贝爷爷接受了小记者们的采访,热情回答了小记者的问题:“贝爷爷,您小时候有什么童年趣事?”“贝爷爷,您七十岁了,为什么还想到要第三次创业?”“贝爷爷,您在创业过程中,遇到的最大困难是什么?”与贝爷爷交流,学生更深入地感受到企业家创业付出的艰辛与努力,体会到每一个成功的企业后面都凝聚着企业家的心血和智慧。采访后,学生们对活动中获得的体验、认识和收获进行总结、反思和评价。我们把这些体会文章在校园宣传窗和校园网进行展览,结集印刷汇编成《足迹》。
3.以学生生成新问题为增长点,进行实地考察
在整个活动中,我们强调学习者与具体情景的交互作用。因此,随着活动的不断展开,需要高度重视小课题在活动中的“可变性”,关注活动过程中的“再生成性”。《三江弄潮儿》书中的故事定格在2008年8月前,在小课题研究过程中,有学生提出了“史翠英食品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史翠英被评为‘2009十大风云甬商’了,我们小组想探究史翠英上光荣榜的理由”;有的说“李罡叔叔被评选为‘镇海经济风云人物’了,我们很想了解李罡叔叔近两年的情况”;也有小组想去探究荣安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久芳在《三江弄潮儿》没有记载的感人故事,于是围绕着这一个个新课题的产生,学生又开展“《三江弄潮儿》主人公新贡献”主题探究活动。
在小课题研究过程中,其中部分五六年级学生萌发了去实地考察的愿望,于是学校积极创设条件,组织学生从不同侧面去接触“三江弄潮儿”主人公企业实体。例如,组织《宁波晚报》小记者代表团去考察宁波市百强企业之一――位于镇海庄市的摩士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学生聆听了企业代表的介绍,目睹了摩士集团董事长创业的历程和企业生产管理方式。实地考察让学生们领略了企业家创业的艰辛和为社会、为祖国做出的巨大贡献,在自主、合作、探究问题中实现了无痕德育。
三、唱响读书实践活动新乐章――创设“校园弄潮儿”评价机制
读书实践活动让学生近距离地走进了甬城企业家,同时“三江弄潮儿”也悄然走进学生的心灵。为让“三江弄潮儿”奋斗不止、勇敢进取的精神回响在学校,我校坚持“整体观、多元化、过程性”的评价理念,开展了人人争当“校园弄潮儿”评审活动。
1.开展辩论,制订方案
组织学生开展讨论:“什么样的人可以称作弄潮儿?”“能不能将弄潮儿引进学校?”“校园弄潮儿的实质是什么?”于是,综合实践活动课成为了学生的辩论场。经过师生讨论,学校界定了“校园弄潮儿”的实质内涵,制订了《三公司学校争当“校园弄潮儿”活动方案》。
2.自我评价,确立目标
每个学生根据“校园弄潮儿”评比条件,自我对照,寻找自己的不足,并确立自己的努力方向和目标。活动中,大家达成这样一个共识:只要在学习上和生活中有一股不服输的劲儿,努力进取,就有机会获得“校园弄潮儿”称号。
3.自主申报,选拔评比
学生自主申报、班级推荐、学校选拔,最后以全校学生投票选举的形式,评出首届校园“勤学自强弄潮儿”、“文娱艺术弄潮儿”、“科技创新弄潮儿”、“体育竞技弄潮儿”和“家庭生活弄潮儿”五个奖项,并将“校园弄潮儿”作为校内的最高荣誉。
“校园弄潮儿”评比活动着眼于学生的意志品质,宣扬的是乐观向上、永不放弃、勇于进取的精神,培养的是学生做事的恒心、毅力和责任感。在家校反馈单中,好多家长表示,谢学校创设的活动让孩子学会了感恩,孩子变得有责任心了。
《三江弄潮儿》主题读书活动拓展了读书活动的内容和途径,形成了教师推荐读书活动课程化相应的操作范式,为学校读书活动走向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找到了一条有效途径。2011年3月29日,浙江省《教育信息报》以《“小”学校有了“大”发展》为题推介了我校的这一做法。依托《三江弄潮儿》进行小学读书活动课程化建设的经验,在省、市教育系统内产生了较好的辐射作用。
我们将继续挖掘读书活动中积极的课程要素,引导读书活动走上课程发展的历程,为小学提供读书活动课程化打造的鲜活案例,促进学校活动方式的转型,充分发挥综合实践活动的育人魅力。
参考文献
【关键词】学本课堂;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构建
新一轮的深化课程改革关注“学本课堂”。为了揭开课程改革的神秘面纱,结合平时的综合实践课程研训活动,组织教师开展活动,针对小学“学本课堂”中的教师指导,笔者作了认真的思考,具体的操作方法如下。
一、综合实践课程学本课堂的具体操作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的主题活动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自主进行的综合性学习活动,他是基于学生经验,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和社会实际,体现对知识综合应用的学习活动。
(一)重视教师指导的预设与探索
为了探索预设与生成研究性学习活动主题的可操作性,课任老师采用诸多方法,比如:让学生自主选课,创设情景,要求学生提问题,然后分类问题而总结课题,随时准备许多课题,让学生选择、说选题理由。
课例1《我的理想》主题活动课
面对六年级学生对毕业前的准备和升学的理想相当模糊,就确定主题《我的理想》的综合实践活动,第一次的起始课,课堂预设如下:
1.谈话,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兴趣
同学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想,我们怎么来实现自己的理想呢?能提出主要的要求吗?(你准备怎么去了解?)
2.小组讨论(想知道些什么),然后开始交流
(1)让学生分小组讨论一下:关于理想,你想知道些什么啊?
(2)让学生交流,然后开始选择题目
①理想的认识调查
②我的理想的认识调查
③同学们的理想类型调查
④我的理想与生活的关系研究
3.准备怎么去了解,用什么方法
(1)观察法。在组织调查目的的指导下进行,需制定周密的观察计划。
(2)访谈法。调查者与被调查者采用对话,讨论等面对面的交往方式。
4.填写表格,完成预期任务
5.交流表格,修改表格
经历了上次的教学思索,在六(2)班重新开始了这样的教学预设:
1.情景创设:以《飞得更高》的舞蹈引导学生讨论
2.个人思考:发给学生大张的纸条让他们写选择的问题,并将问题转化为课题。转化为主题活动的研究课题
3.范例指导:问题转化为课题
4.小组讨论:确定小组喜欢的研究课题
由于改变了导入情景的指导,学生的选题思维就改变了,虽然情景内容范围缩小了,可研究的深度加深了。
综合实践活动主题选题指导确实很重要,不同的情景指导,就会有不同的活动主题,生成的活动主题确实是来自于学生的生活,确实要考虑深度和广度,更要考虑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启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以最少的时间获得最多的收获。后来,我们就顺应学生的意向,确定了《我的理想我做主》活动主题,生成了他们自己喜欢的小课题;这样,我们就不用老是困惑于没有研究课题,也不用逼着学生完成所谓的作业,相反,只有是学生自己愿意做的,他们就会做。后来,成果展示会上,许多学生亮出了他们的十字绣作品,关于理想的概念解读的PPT,关于理想认识的调查报告等等,很让人欣慰。
所以,预设和生成活动主题,我们老师要考虑的是大范围的规划,然后,选择的情景引导要具体细化,总体方向要明确,这样学生才会提炼更值得研究的小课题,使研究性学习活动激发他们的综合学习兴趣,培养综合实践能力。
(二)关注学生自主学习的指导妙招
教学工作是师生共同完成的工作,尽管我们教师平时都清楚,但总是不满意学生表现,有这样那样的埋怨,这有用吗?该如何改变现状,如何激发学生爱上综合实践活动课,做到安静听讲,认真思考呢?我反思几点,也尝试了一些做法,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
1.尝试一:先行,明确综合实践活动课时教学目标
对不同年级水平的学生应有不同的教育目标。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包括2大领域:非指定性领域和指定性领域;非指定性领域结合传统节日,如读书节、艺术节、体育节、科技节、数学节,学校的传统教学周,开放周,听课周等等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的整合;指定性领域包括信息技术、劳动技术、研究性学习和社会实践及社区服务。比如,我们在制订课时教学计划时,要让学生懂得该怎么制订容易操作,怎样分工合作能做好。目标确定就要3点:知识与技能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就得先讲究实践,然后在实践中体验,从体验中提升理论,形成了由教师辅助指导、学生主体活动的课程体系;也变成“实践——理论——再实践”良性循环发展的一门课程。
2.尝试二:居中,理清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教学思路
课堂中,讲究的是素材的呈现、方法的指导和成果的展示;我们必须要理解,素材的呈现要真实、有说服力;方法的指导要具体,可操作性强。成果的展示应符合学生的学习特点,具有童趣。同时,对不同年级的学生有不同的思路。比如,对三四年级学生,可以引导他们从身边的小制作开始,了解制作的材料、制作方法、制作的用途和社会推广效益等等慢慢地开展探究活动,选定可以操作的课题,努力完成教学任务。对五、六年级的学生,要针对他们发现的问题,给予分析,梳理,提炼出可以研究的课题,然后,教给他们研究的各种方法,理清施行方法的系列性的环节,让学生懂得,只有学会了分工合作,才能很好地办好一件事。对六年级的学生,可以给以他们足够多的素材,要求他们从素材中自己寻找问题,提出问题,然后将问题转化为可以研究的课题,从而形成研究性学习氛围。课堂思路应该是“发现问题——实践方法操作——得出结论——汇报反馈”流程。
3.尝试三:完美,提倡展示成果形式多样化
目前,我们的学生很会表现,也懂得展示成果可采用多种形式,但他们如何应用已有的知识,综合表现,还不是很强,需要老师引领。比如,一次“我的教室我设计”这样的主题展示会上,有的学生用设计图展示,有的小组用作业本展示,有的用照片做成课件展示……课堂非常安静,追究原因,主要是给予展示前的充分准备。开始,老师给学生准备了统一的评价表,指导他们先整理资料,呈现自己做过的事,然后,小组合作表演自己小组特色的成果。教师逐步地解剖过程,使问题简单化,学生就容易接受,不会混乱,也自然安静了。
综合实践活动主题的预设与生成是一个思考的过程,对学生的指导,更是个探索的过程,需要有机地结合实情才能确定更有价值的小课题研究,才能很顺利地实施。只有我们教师因地制宜地设置“陷阱”,学生才会心甘情愿掉进去。
【参考文献】
[1]张建芳.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常态化实施实践与研究[M].浙江教育出版社,2006.10
【关键词】乡土文化 学校特点 创新
缙云县仙都小学本着“传承文化遗产 添彩美丽人生”的办学理念,充分挖掘和利用本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资源,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系统融入学校教育教学中,落实了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农村特有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是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天然资源库”,因地制宜地选择有本地区特色的内容是激发学生学习的一个重要途径。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升教育质量的今天,充分利用农村独特的“自然资源”“人文资源”,有利于拓宽综合实践资源,通过课程开发、社团活动,主动吸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学生中广泛开展非物质文化保护、传承教育,引导学生学习、认识、参与文化传承和创新活动,既丰富了校园文化内涵,充实了教育内容,也有力地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综合实践活动要与社会生活相联系,既是现代社会发展的要求,同时也是现代教育思想指导下的产物。
综合实践课与学科课程最大的不同就是没有统一的教材,这一特点虽然给课程实施者以更大的自主性、灵活性、创造性,但同时也增大了课程实施的难度――如何选取课程内容,成了许多实施者的难题。其实,综合实践活动的学习内容主要来源于生活实践经验,就是要从日常生活中选取学习课题,建立与生活的联系,使学生产生情趣,这是维系学习的原动力。
通过研究性学习,师生的综合实践活动素养得到了提高,现从三个层面作具体的阐述。
(一)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得以增强。对家乡的文化了解越多,就越热爱家乡的这片土地。通过本次综合实践活动,孩子们对于自己家乡的历史事件、人物故事、自然资源、人文资源、风俗习惯有了更加全面的了解。有一位学生参与了相关活动后在日记中写道:“通过这次活动,我对家乡的黄帝文化有了更全面的了解。我的家乡历史悠久、环境优美,我真为自己的家乡感到骄傲。从现在开始,我一定会更加努力的学习,把我们的家乡建设得更加美好。”通过活动研究,学生的思想境界得到了升华,学生的个性得以张扬,学生的能力得以发展。从了解家乡到热爱家乡,再到决心建设家乡,这是一个非常大的变化,也是课题研究结出的硕果。
(二)老师所需的乡土知识得以充实。乡土教材的开发已经越来越多地被教育界重视。我校有近一半的“外地域教师”,他们对景区的各方面了解甚少。这次参与了活动和课题研究,通过多种方式,多种渠道了解到了丰富的本土知识,从中汲取了许多有益的营养,也扩展了自身的知识储备。通过实践体验,教师逐步树立了“生活的世界”,也是课程范围的观念,带领学生开辟了第二课堂,教师引导学生走出了教科书,走出了课堂,走出了学校,进行一系列的研究性学习,充分挖掘景区丰富的黄帝文化资源,在社会这个大环境里学习和探索,教师们的活动设计和指导能力进一步增强,与此同时,教师的创新能力也进一步提高,考虑问题也更加全面、细致,师生之间的情感、师生对家乡的情感也在活动中与日俱增。
(三)学校的特色得以凸现。一所学校如果没有个性,那么也就没有了特色;一所学校没有了特色,那么也就难以有大的发展。要想形成一所学校的特色,就必须关注课程资源的差异性。我校所在的仙都景区黄帝文化底蕴深厚,当地丰厚的人文、历史、自然、经济等方面的资源是我们一笔宝贵的财富。积极开发、合理利用是我们首先需要做的,通过一年来的研究,我校在开发黄帝文化进校园综合实践活动的基础上,依托景区资源,形成了学校自己的特色,打响了景区学校的品牌。
实践证明,依托仙都景区开展“黄帝文化”进校园综合实践活动,能有效地开发利用本地实践活动资源,实现活动主题化和生活化,使农村小学生的创新精神、科学精神和实践能力得到培养,使他们的自主探究和主动实践探究能力、创造人格和社会责任感等得到很好的训练,最大限度地实现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育人价值。通过参加实践活动,学生增长了见识,同时也培养了他们热爱大自然的情怀,理解了人与自然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提高了人际沟通能力,养成了初步服务社会的意识和对社会负责的态度;认识了社会资源,并能有效运用;融入集体,走向社会,感受祖国山河的秀丽,了解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与博大精深的文化,从而引导学生从小树立起“爱我家乡,为我家乡”的意识,为家乡的旅游事业发展做出贡献。
虽然我们在依托仙都景区开展“黄帝文化”进校园综合实践活动这一课题研究上取得了一些成果,也积累了一些经验和方法,但还有很多东西值得我们研究与反思。
(一)“黄帝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由于研究的条件还不是很成熟,在教材的选择上,我们只是选择在“轩辕黄帝祭典”一块上进行校本课程的开发,在活动中我们也只针对盾牌舞进行了引进,造成了本课题研究不够完整。
(二)开展综合实践活动,需要社会、学校和当地有关部门提供较多的指导和安全保障;活动的内容涉及面广,需要一些部门的大力支持与配合,需要学校、家庭、社会形成合力,共同为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环境。如何建立学校、家庭、社会形成合力的有效机制,是我们今后研究的方向。
【参考文献】
[1]钟启泉,崔允淳,张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进行的综合性学习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实际,体现对知识的综合应用的实践性课程。它包括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信息技术教育四大领域。综合实践活动不是一门学科课程,与其他课程相比,它具有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自主性、生成性的特征。任何把综合实践活动当作一门具有知识体系的学科来“教”的做法,都不符合该课程的基本要求。综合实践活动课主张让学生通过亲身体验获得对客观事物和自己生活的感知与直接认识,更注重学生的个人感悟与个性化知识的发展,强调学生的个性化。因此,综合实践活动课不能以书本和教室为中心,不能以获得系统知识为目的,不能以教师的讲解为主。但这并不排斥教师在综合实践活动课中必须承担的指导、组织、管理的责任,发挥主导的作用。
在这样一门全新的课程形态中,教师的角色不再是单一的知识传授者,而是学生活动的引导者、组织者、开发者、参与者、管理者、协调者、评价者等等,这种多重的、丰富的角色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教师提出了新的、更高的素质要求。
笔者认为,教师必须具备以下的知识、能力和个性特点才能胜任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学。
知识方面――各类知识兼备,跨学科的综合性知识丰富,并能正确处理各种知识的内在联系。
能力方面――综合分析能力、实践活动能力、组织管理能力、灵活应变能力以及与社区、社会各部门的协调、沟通能力。
个性方面――对该课程有认同感、改革意识,课程开发意识强,有开放的,敢于尝试的心态;有继续学习的能力,善于学习,有不断反思、创新的能力;性格活泼开朗,具有某方面的特长。
由此可见,作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教师要有丰富的知识、多方面的能力及开放的、良好的个性特点,它与传统学科课程对教师素质的要求相比,更注重知识的综合性,能力的多样性和实践性,以及课程意识的开拓性。如何尽快提升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师的素质,完善他们的素质结构以适应该课程教学的要求,已是摆在新课改面前的―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解决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师资问题的基本策略
(一)从实际出发,优化配置教师资源
由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多样化与综合化特点,期待由一两位优秀教师来担任这门涉及四大领域内容的综合性课程是不明智的。更因为综合实践活动空间的广阔性和时间的延续性,仅由少数教师或专职教师承担全体学生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指导任务,也是不可能的。因此,如何配置现在的教师资源,进行优化组合就显得尤为重要。
目前师资的最佳配备组合为:专职与兼职并存,班主任、科任教师共同参与,学校其他人员协助。这样,各学科、各类型教师的资源可以进行整合,以达到优势互补,使现有教师资源得到最优的开发和利用。
另外,由于综合实践活动需要跨出校园,走上社会进行实践活动,学校还可以利用社会教育力量,聘请一部分学生家长、有关领域的专家、校外辅导员,甚至政府官员等,作为学生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校外指导教师。
(二)着眼于校本培训,切实提高教师综合素质
提高教师素质的途径很多,但最有效的应是校本培训,这是由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特点决定的。它的实践性、开放性、生成性等特点都要求教师在亲身的教学实践中生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而校本培训恰恰是基于本校情况,针对教师教学面临的实际问题,以问题解决为目的的培训。
在校本培训活动中,教师以自己的教育教学活动为思考对象,对自己的决策、行为及由此产生的效果进行审视;以课题研究为切入点,成立课题组,相互启发,互相激励,共同发现课程实施过程中的问题,并在交流、研讨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校本培训是自主的、反思的、合作的、高效的,它必然成为提高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师素质的基本途径。
(三)建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管理制度,促进教师可持续发展
仅靠理念创新,新课程不能持久。只有建立相应的管理制度,形成一套科学、合理的机制,才能充分调动各科教师参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积极性,促进教师的可持续发展。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管理应包括以下内容。
1 明确组织机构及其职责分工。建立起“学校――教研室――年级――班级”管理流程。要有校级领导分管此项工作,再在教研室一级成立“综合实践活动教研组”,各年级组成该课程的教师指导小组,做到参与人员各司其职。以便活动开展过程中各方面资源的统一调配,在组织机构上保证综合实践活动的有效实施。
2 健全和完善相应的规章制度。例如教师评价制度,应把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纳入教师工作考核评价中,与评优晋升挂钩,以便鼓励更多的教师参与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来。另外,学校也要建立教师和学生使用学校设施、设备(如图书馆、电脑室)方面的制度,以激发教师参与该课程的热情,保证课程的持续发展。
3 完善教师的学习和教学研究制度。学校有责任为教师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提供力所能及的条件,如制定教师培训、教研工作、外出学习等制度。使教师的教研、培训、进修规范化,做到有章可循,从而促进教师的不断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