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八年级语文教学反思

八年级语文教学反思

时间:2023-06-01 09:30:17

八年级语文教学反思

第1篇

高考英语对于高中英语教学具有很强的反拨作用,为了实现新课程标准中的写作能力培养目标,关键在于使高考英语写作能力测试在测试层次、测试形式、话题知识等方面与《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相呼应,从而实现高考英语写作能力测试的正向反拨作用,使高中英语写作教学沿着《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设立的目标前进。

【关键词】写作能力 ; 课标 ; 培养

原高中英语教学大纲和考试说明把高中英语写作简单地定义为"100字或10句式的情景表达"(《修订大纲》,2001: 7 ),提供情景的形式为图表、图画、提纲和短文。《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2003 年)(以下简称《标准》)对英语写作进行了重新要求,这个要求是对应于高中英语课程结构中的四个级别(六级、七级、八级、九级)的写作技能目标提出的,并就如何评价写作技能提出了相应的建议。高考是中学教学指挥棒,对中学的教学影响有着巨大的反拨作用,在新课程改革日益深入的未来,要使《标准》中写作能力目标得以实现,改革现存高考英语写作能力测试,使之与新课程标准相呼应至为关键,本文拟就高考英语写作能力测试如何在形式、层级、内容等方面与《标准》的呼应进行探讨。

1 写作能力测试层次的呼应

《标准》中的高中英语课程结构把高中英语课程结构分为六、七、八、九四个级别,每个级别都有与其相对应的写作能力目标。那么高考英语最高应该测到哪一级写作技能目标呢?或者说,高考英语写作能力测试的最高标准是什么?这可以从分析《标准》中有关写作能力的要求和写作测试理论两方面得出结论。

根据《标准》的要求,高考英语对考生写作能力的要求应该达到八级写作技能目标,即:能根据所读文章进行转述或写摘要;能根据用文字及图表提供的信息写短文或报告;能写出语意连贯且结构完整的短文,叙述事情或表达观点和态度;能在写作中做到文体规范、语句通顺。因为在《标准》中的课程设计思路部分中明确提出,国家英语课程主张从小学三年级起开设英语课程,《标准》第二级为六年级结束时应达到的基本要求;第五级为九年级结束时应达到的基本要求;第七级为高中毕业的基本要求。尽管英语第 6-8 模块构成的八级属于选修课程,但是"所有学校应保证开设模块 6-8",可以看出,无论从课程开设要求,还是对高中的教学基本目标要求,第八级写作能力目标都是高中毕业生参加高考应该达到的基本要求,所以,从《标准》的要求方面看,八级写作技能目标应该是高考写作能力测试应该达到的目标。

根据 J.B.Heaton 对写作能力测试级别的分类,八级写作技能目标在高考写作中也是比较合适的。作为高考考生主体的高中毕业生在英语水平上属于中级水平,高考也是中级水平的英语测试。Heaton 在《英语测试》引用了某大型的英语测试机构的测试文件来描述中级英语写作能力测试的要求,根据这个文件,对中级水平的英语写作能力测试类型为:书信,日记,明信片,指导(guide),说明(set of instruction);对中级写作能力标准的要求为:语法、词汇、拼写准确,虽有少数错误但不影响交际;字迹可认;使用一般性的语言进行清楚得体的表达;能使主题和论点进行有机联系(Accurate grammar, vocabulary and spelling, though possibly with some mistakes which don't destroy communication;handwriting generally legible;expression clear and appropriate, using a fair range of language;able to link themes and points coherently.)。《标准》中八级英语写作技能目标是把写作的文体类型和写作应该达到的标准综合起来进行描述的。把这个目标与Heaton 的描述进行比较,虽然在写作类型上略有不同,但在写作标准上大体上是一致的。因此,根据国外考试理论,高考写作能力测试以《标准》中的八级目标为依据也是合理的。

高考英语考试写作能力测试的命题应该以八级写作目标为依据,在写作能力层次要求上,只能以八级写作能力目标为最高目标,而不能超出这个目标。如果高考对写作能力的要求高出这个目标,就可能导致中学英语写作教学脱离学生的认知水平实际、脱离教材的实际,求新求高,偏离《课标》。

2 写作测试形式的呼应

从写作能力测试的形式上来看,在目前的分省命题政策下,除少数省市以外(如 2005 年的湖南卷、上海卷),绝大多数省市高考英语试卷中对写作能力的测试都采取了短文改错和书面表达两种形式。这种写作能力考查形式自 1991 年出现至今,没有大的变动。在《标准》中,对终结性评价中的写作评价形式是这样建议的:短文写作(日记、小故事等);实用性写作(卡片、信件、说明、留言、填写表格等);图文信息转换(图表描述、信息解读、写配图说明);接续完成文段;写电子邮件等。

对照《标准》中的建议写作测试形式,可以发现在高考英语写作能力测试部分呼应了《标准》的要求。如在现有的高考英语书面表达中,出现了日记、小故事等短文写作,也出现了留言、信件、说明等实用性写作,还出现了电子邮件写作。但是,对于图表描述、信息解读、写配图说明等图文信息转换、接续完成文段等写作能力考查形式,在现在的高考英语写作能力测试中很少得到使用。因为受传统习惯的影响,中国高考试题在使用过后很快就会流入社会,中学师生对于高考写作能力测试的形式非常熟悉,所以造成了高考测试形式的钝化,要使高考英语写作能力测试常考常新,并能全面考查考生的写作能力,在其考查形式上宜采用《标准》中的建议,既要使用短文写作,实用性写作等形式,又要适当使用图文信息转换,接续完成文段等形式。

培养学生的良好品质和情操,促进构建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阅读课堂中的教学延伸并不是随意延伸,需要注意以下四个原则:贯穿性原则、生活化原则、认知性原则和实效性原则。

文化延伸。在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特点和能力来扩展文化知识的内容和范围。在最初阶段应让学生对中西文化差异有大概的了解,涉及的英语国家文化知识,应与学生身边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并能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语言延伸。教师让学生在英语阅读中除了获取语言知识之外,更主要的是让学生能够体会语言的美,理解语言的意义。阅读课堂的教学延伸可以让学生写出来,这样才能进行有效的输出和生成,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语言的延伸可以让学生巩固所学语言知识,分析文章的结构层次和意图。

思维延伸。思维的延伸需要教师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根据阅读课的不同采用不同的方式方法。学习语言离不开创造性的思维。教师要根据阅读教学的本身特点对学生们进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在英语阅读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抓住许多机会,延伸开展多样化的活动,使学生们的思维得以发散,让他们尽情发挥创造力。

参考文献

[1] 梅德明主编.新世纪英语教学理论与实践[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2] 陈国安.姜晶初中英语有效阅读教学模式的构建与运用[J].现代教育科学(普教研究),2010.

[3] 汪发萌,许有江.图式理论指导下的阅读教学[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2005.

第2篇

各位老师:

下午好!

今天下午,学校组织了七、八、九年级期中考试成绩分析会,三会并行,我作为八年级的科任教师,参加了我们八年级的成绩分析会。有考,必有分析。成绩分析会已经成为我校教学的一种常规工作,既然是常规工作,就很容易出现一种“年年岁岁花相似”的尴尬,为此,首先要认清楚成绩分析会的意义。现在我就结合各位老师的发言,发表个人的几点看法。

一.不是结果,而是过程。

凡是学校组织的考试,都不是结果,因此,不能以一次成绩的优劣论成败。老师不因一次均分的不如意而郁结于心,也不以均分的略高于同行而沾沾自喜。影响均分高低的因素很多,并不只是能力和知识,比如八三、八四的语文。但是,考试至少可以从某个角度反映当前的学习情况,教学情况,这一点是应当引起各位的重视的。还是以八三八四的语文为例,这次期中考试之前我用了两节课的时间让学生去记背,因此这次考试的积累这块显然比第一次月考要好一点。再如,段前几名的叶林君、郑琳奇、夏瑞雪、叶慧祺、吴志霄等几位同学,因为平时学习(过程)认真,所以检测出来的考试的成绩相对就理想。这几位同学就算是这次考不好掉,又有什么关系呢?只要过程认真,就算这次考不好,下次最终会考好的。天道酬勤吗!相反,像陈明霁这种,他也不可能会考好,就算给他考好,又有什么意义,最终是会考不好的。同样的道理,我们老师对自己的教学成绩也是一样的。如果你在教学过程中,比以往更勤奋、更注重方法、更有情感投入,你班的成绩肯定是会提高的,如果你自己更松散、更忙、更没投入。成绩肯定会下滑,就算没下滑,也是作弊的原因,最终也会下滑。比如八一班的语文,整体的成绩是有提高的,已是一种良性循环的,这其中少不了你老是的勤奋和情感投入,而二三四班的语文是没有这种趋向的。

二.不是检讨,而是反思。

因为上面提到过的每次考试体现的是一种过程,所以成绩分析会不是自我检讨,而是一种反思。检讨是一种消极思想,是一种不满情绪,而反思是对自己的不足的一种积极向上的建设。我们要从学生的成绩的不理想来,反思自己教学过程中的勤奋程度、方法运用、情感投入等多种因素。而不应当抱怨,学生的太多的客观因素。比如说学生底子差、调皮、习惯不好。说白了,学生再调皮、再差、再习惯不好,你还得教,而且还教得更痛苦,没有一点职业幸福感。我们没办法改变我们的职业,只能改变我们的职业态度,与其抱怨,还不如找点办法,尽量在学生实际的基础上,前进一点点。比如一班的翁学意、三班的夏念港、四班的翁笑笑等同学,以往的成绩和习惯都很差,可是他们几个是向好的趋势发展的,这些学生,至少在心灵上受到一些触动,李镇西老师说:“教育是心灵的艺术。”

三.不是批判,而是建设。

我既是八年级的科任教师,又是学习教学的负责人。不管那次分析会上提出的看法,不管有没有道理,都不是对大家的否定,更不是批判,而是凭自己的认知程度,提出个人的建议,以便对我们段的发展有点帮助。同样,我们同一学科的不同教师之间,应该存在竞争,若觉得你两个班的教学根本不给我带来压力,那最终两个四个班的成绩都很难上去。如果其中的一个老师的教学能给你带来紧迫感的话,你就丝毫不敢松懈,那么整个段的成绩肯定会上去。当然,我们学校老师这一点做的很好,不会因为成绩的竞争而有不和谐的倾向。而是在团结互助中共同提高。

第3篇

关键词:TEM4 &TEM8 反驳作用 反思

一、TEM4 &TEM8测试现状

国家教委高教司于2004年3月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实行英语专业四级和八级考试考试, 目的是为了更精确地测试和提高我国英语专业大学生的英语水平和对英语的运用能力。考试内容根据国内外对英语运用的要求做出了更改, 英语专业四级考试内容涉及括听写、听力理解、阅读理解、完形填空、语法和词汇、写作和实用文写作四个部分。英语专业八级考试内容包括听力理解、阅读理解、人文知识、改错、翻译和写作。题型有新意,词汇量大、对速度的要求更高, 还体现了对实用听力、话语语境和英语综合能力测试的偏靠。

新《大纲》对专业英语教学和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创新要求。现在,英语专业不仅要培养出合格的英语教师,还要培养出能胜任国际工作的“应用型”人才。树立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大大提高了英语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社会适应性,拓宽了英语专业学生的就业范围。我们在认识到这一点以后应更积极跟上新《大纲》的要求,拓宽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提高人才的应用性,满足人才市场的需求。同时,要看到应用型课程对应用型教师的要求,不要盲目跟从,只求速度不要质量。另外特别是晋升本科不久或尚未晋升本科的院校。这类院校师资水平相对薄弱,生源质量不尽人意。因此,努力培养合格的英语专业人才是他们紧迫的任务,并根据条件适当地调整课程结构与设置,增加人才的应用性。如果处理不好这种关系,培养出来的毕业生就可能既不能胜任教学工作,也无力胜任其它实践工作。新《大纲》提出的培养目标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无论条件怎样,我们都应积极地响应新《大纲》的要求,落实人才培养的新规格。

国内有许多学术论文探讨了改革后的TEM4&8的测试, 认为测试对英语专业教学起到一定的促进和反拨作用, 专家针对测试题型做了大量和严密的分析与研究, 也提出了相关的应对的教学策略, 但只有为数不多的观点深入地谈及它的消极反拨效应。社会影响、反拨效应理论内容和TEM4&8的反拨效应是英语专家关注热点。希望能够进一步充实反拨效应理论内容, 更好地为英语专业教学服务。

二、测试与教学的关系

任何一种测试都会产生积极反拨效应和消极反拨效应, 在理论和实证方面英语专业四级和八级考试的目的就是要在最大程度上提高积极反拨效应, 同时削弱消极反驳效应, 从而不断对测试内容, 测试要求和测试标准进行改革, 最终达到为英语专业教学服务的目的。

语言测试的后效作用(wash back),又称反拨作用,是指语言测试对教学的影响。从理论上说,英语测试具有正面和反面两方面作用:一方面它能为教师提供学生学习方面的反馈信息,评估学生在一个阶段中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掌握和消化情况并评估教师的教学成果;另一方面它也可能会给学生带来负面和消极影响,使学生产生压力从而过分焦虑。尤其是像英语专业四级和八级的全国范围的考试被学生及用人单位认为甚至是聘用的标准及水平测试并作为衡量学生语言水平的工具;其反拨作用,即它对目前中国英语专业教学的影响就更引起重视。英语专业四级和八级考试这两种大规模的外语测试已在中国实行了已30年的历史。作为一项重要的测试,它时常成为各高校的关注的焦点。各大院校的学生、教育体制乃至全社会都非常重视英语四级和八级考试的成绩。因此,我们必须要着重研究此测试对高校英语教学的反拨作用。尤其是改革后的新题型对教学的反拨作用。

三、教学反思

1、首先对英语专业教学状况进行分析,明确研究的调查对象、调查方法和数据收集的程序。再对教学和测试之间形成的真正意义上的辅助关系给英语专业测试所带来的正面的积极的反拨作用给予论证。比如试卷分析、问卷调查、课堂体验以及实验班访谈。对英语专业教学及其相关领域的反拨作用做了较为系统的分析和讨论,并提出了进一步巩固其积极的反拨作用,从而促进英语专业教学的提高和学生的英语学习运用能力;使得负面的反拨作用被进一步的抑制。

2、对国内外反拨作用的理论和实证研究现状进行论证。建议分析传统的考试的题型分布, 对于改革后的题型从四个方面进行仔细分析,即:新增题型的必要性分析,考试时间分布变化的分析,成绩标准方式的分析,参考人员范围变化的分析,来说明其对于教学的反拨作用。并分别从这四个方面分析了存在的主要的正、负面的反拨作用。以此说明改革前的英语考试的反拨作用的影响力从而考证实施考试改革有其必要性。

四、结论

对近年来国内外对测试反拨效应的实证研究结果进行研究后,我们又借鉴其研究方法及成果,结合国内院校的具体情况,积极探索减少负面反拨效应的影响策略,同时提高正面反拨效应的途径.方法有:实验假设,设定应变量和自变量,实践教学以及问卷调查等。我们发现测试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巩固已学过的内容,还可以提供有效的反馈信息,使师生各自发现教与学习两方面存在的主要弊病,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和辅导.努力营造良好的正面反驳效应的语言环境,在教学中加强针对性和学生的自我意识,进行测试改革,做到以测督学,以测促教,全面提高大学英语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第4篇

关键词: 英语专业八级考试 校对与改错 低分 原因 对策

校对与改错(Proofreading and Correction)是高校英语专业八级考试的传统题型,其命题目的在于测试考生在词汇水平、语法知识及篇章结构方面的语言运用能力。这一题型需要考生对英语具备相当高的综合运用能力。无论是语法、词汇还是惯用法都可能成为改错的对象。考生必须在全面理解短文内容的基础上指出并改正错误,使句子和短文的意思,以及句、段的结构正确、完整。这种改错要求考生具有语篇水平(discourse level)。可以说,在某种程度上,它能较清晰地反映出考生的总体英语水平。

从我国多年的英语专业八级考试结果来看,校对与改错题的成绩普遍较低。从下表可以看出,在近几年的考试中,总分为10分的改错题,全国高校平均分均不到总分的一半,而且成绩明显偏低。

一、低分原因分析

既然校对与改错题是测试考生在语法知识、词汇水平、篇章结构方面的语言运用能力,因此我着重从这三个方面来分析该题型得分普遍较低的原因。

1.语法教学淡化。

十九世纪中期以前,外语教学以“语法―翻译法”为主导。该教学法主要用于文学的阅读和研究,规范语言的分析和使用。这一教学方法由于对语法知识教学的高度重视,培养了一批能够准确地以口头或书面形式表达思维的外语学习者,对于提高语言的准确性、逻辑性起了重要作用。

十九世纪中期以后,外语教学先后出现了“听说法”、“交际法”等教学流派。这些教学法更加注重听说能力和交际能力,即语言运用能力的发展。在这种背景下,“语法教学法”忽视听说能力和交际能力培养的缺陷日益突出。语法知识对语言规范的严格要求一度被视为影响语言交际的障碍,结果语法知识教学被淡化,外语学习者的语言准确性和逻辑性大大下降,口头和书面表达中语法错误普遍上升。对题目中的语法错误缺乏敏感性,难以察觉,更难以改正。

2.词汇教学边缘化、词汇表信息单一和词汇记忆方法不当。

受“阅读附带习得词汇假说”的影响,教师往往过于相信或依赖词汇附带习得的成效,认为学习者在交际教学中会自动地附带习得词汇。传统教学法所强调的词汇直接学习或专项学习被大大削弱,词汇教学被边缘化。[1]

其次,教材词汇表提供的信息单一,要么只提供字母表顺序的词汇列表,要么加上一些词性和意义,缺乏涵盖有关语体特征、句法属性、用法和搭配等方面的词汇信息(桂诗春,2004)。

词汇教学的边缘化、方法指导的欠缺及词汇表信息的不足,又导致学生词汇记忆方法的不当。通过死记硬背,学生积累了大量孤立的英语单词,词汇量有了较大增长,而涉及词汇搭配与运用的知识却远没有跟上。而英语专业八级考试改错题词汇部分考核的重点正是词汇的搭配与用法。

3.单句改错题型的负面影响及传统教学对语篇分析的不足。

英语专业八级改错并不是简单、孤立地检验学生的语法词汇知识。其侧重点仍在语言的运用。也就是说,该项目旨在测试在具体语境或上下文中使用语法或词汇的能力,即语篇能力。

传统的句子单位改错一直在英语测试中占有一定的比例。这种题型只在单个的句子当中找出并改正错误,没有上下文的考虑。它容易使学生养成孤立片面的思维定势,只见树木,不见森林,遇到需要用连贯思路和整体眼光的短文改错便难以适从。

传统英语教学法注重对文章语言点的讲解,语篇分析较少涉及,学生掌握的是零碎的语言知识,对语句之间和篇章结构之间的衔接规律掌握不够,影响对语句和篇章的理解,这也是英语专业八级改错题得分低的原因之一。

二、对策

1.教学方面。

无论是为了帮助学生考取更好的成绩,还是为了提高学生在实际语境中运用语言的能力。英语教学都不应忽视以下几个方面。

(1)语法知识

语法是语言组合必须遵循的规律,是语言准确性和逻辑性的保证,不能很好地掌握语法,则难以真正学好语言。英语教学无论采用哪种教学方法,都不应轻视语法知识教学。当然教学不能仅仅停留在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要把书本知识转化成实际的能力,提高学习者运用语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词汇知识

词汇知识包含词形知识、词义知识、形态知识、搭配和语法知识等。衡量一个人的词汇水平,其词汇量大小固然是一个重要指标,是否能够在具体的语境中准确恰当地运用词汇则是更重要的因素。因此,英语教学应该把帮助学生在产出性词汇发展上有所突破看成是教学中的一项重要任务。在教学中为学生尽可能多地提出词汇,也就是输出语言、使用语言的机会。

(3)语篇水平

英语专业八级考试的校对与改错题一改传统的句子单位改错,代之以篇章单位的短文形式。它不仅要求考生有更高的阅读理解能力,而且迫使考生摆脱原先较为孤立片面的思维定势,以一种连贯的思路和整体的眼光看问题。这就要求教师在英语教学中不能只顾语言点的讲解,而应适当渗透语篇理论,引导学生分析篇章结构和作者的创作思路。同时,教授学生语篇衔接的规律和机制,训练学生对语篇与连贯的敏感度。

2.学生方面。

(1)把握英语专业八级改错题的错误特点

从历届八级考试可以看出,这一部分考试题目的错误类型多交替出现,其中词法错误占大部分,约占三分之二,句法和逻辑错误各1―2个。修改方法以修改单词为主,为6―7个,删除和增词通常占1―2个。[2]按照错误所涉及的范围可以分为涉及整体的逻辑联系和一致性的错误和局部错误;按照错误出现的地方可分成句内错误和句际错误;另外还可以分为语法错误和逻辑错误,其中语法错误主要是词法错误和句法错误。具体说来,最常出现的错误类型主要有:一致问题、时态语态语气问题、非谓语动词问题、形容词与副词问题、易混词与反意词问题、赘述省略平行问题、介词冠词问题、定语问题、搭配错误和衔接错误。

(2)掌握正确的练习方法和解题方法

近年来,英语专业八级考试指南和强化训练的资料有很多,其中一些权威出版社出版的资料对应考很有帮助。但是很多学生宁愿盲目地大量做题,也不愿花时间仔细阅读其中的分项考试指南,结果往往事倍功半。要想在平时的训练中收到明显的效果,真正有助于考试,一定要仔细阅读专家提供的考试指南,搞清楚出题规律,在此基础上再进行针对性的练习。做题的正确方法是切忌断章取义,应先通读全文,在正确理解短文内容的前提下,再仔细推敲需要改正或增删的内容。找出错误后,再一次通读全文,检查被改正后的短文意思是否通顺,逻辑概念是否严密合理,结构是否正确、完整。

(3)加强英语词块的记忆

濮建忠(2003)指出,英语词汇教学的一个重点必须放在词块教学上,因为是否掌握本族语中的词块直接关系到学习者语言的准确性和地道性。英语专业八级考试把词汇的搭配和运用作为测试重点也反映了掌握词快的重要性。因此,无论是应对八级考试,还是促进语言运用能力的发展,学生应当记忆的是英语词块而不是仅仅记忆单个词的拼写和对应的中文意思。[3]

参考文献:

[1]黄若妤.“讲授型外语学习”语境下的“计划性词汇教学(PLI)模式构架”.外语与外语教学,2008.

第5篇

    【摘要】高考英语对于高中英语教学具有很强的反拨作用,为了实现新课程标准中的写作能力培养目标,关键在于使高考英语写作能力测试在测试层次、测试形式、话题知识等方面与《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相呼应,从而实现高考英语写作能力测试的正向反拨作用,使高中英语写作教学沿着《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设立的目标前进。

    【关键词】写作能力测试  课标  呼应

    原高中英语教学大纲和考试说明把高中英语写作简单地定义为“100字或10句式的情景表达”(《修订大纲》,2001: 7 ),提供情景的形式为图表、图画、提纲和短文。《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2003 年)(以下简称《标准》)对英语写作进行了重新要求,这个要求是对应于高中英语课程结构中的四个级别(六级、七级、八级、九级)的写作技能目标提出的,并就如何评价写作技能提出了相应的建议。高考是中学教学指挥棒,对中学的教学影响有着巨大的反拨作用,在新课程改革日益深入的未来,要使《标准》中写作能力目标得以实现,改革现存高考英语写作能力测试,使之与新课程标准相呼应至为关键,本文拟就高考英语写作能力测试如何在形式、层级、内容等方面与《标准》的呼应进行探讨。

    一、写作能力测试层次的呼应

    《标准》中的高中英语课程结构把高中英语课程结构分为六、七、八、九四个级别,每个级别都有与其相对应的写作能力目标。那么高考英语最高应该测到哪一级写作技能目标呢?或者说,高考英语写作能力测试的最高标准是什么?这可以从分析《标准》中有关写作能力的要求和写作测试理论两方面得出结论。

    根据《标准》的要求,高考英语对考生写作能力的要求应该达到八级写作技能目标,即:能根据所读文章进行转述或写摘要;能根据用文字及图表提供的信息写短文或报告;能写出语意连贯且结构完整的短文,叙述事情或表达观点和态度;能在写作中做到文体规范、语句通顺。因为在《标准》中的课程设计思路部分中明确提出,国家英语课程主张从小学三年级起开设英语课程,《标准》第二级为六年级结束时应达到的基本要求;第五级为九年级结束时应达到的基本要求;第七级为高中毕业的基本要求。尽管英语第 6-8 模块构成的八级属于选修课程,但是“所有学校应保证开设模块 6-8”,可以看出,无论从课程开设要求,还是对高中的教学基本目标要求,第八级写作能力目标都是高中毕业生参加高考应该达到的基本要求,所以,从《标准》的要求方面看,八级写作技能目标应该是高考写作能力测试应该达到的目标。

    根据 J.B.Heaton 对写作能力测试级别的分类,八级写作技能目标在高考写作中也是比较合适的。作为高考考生主体的高中毕业生在英语水平上属于中级水平,高考也是中级水平的英语测试。Heaton 在《英语测试》引用了某大型的英语测试机构的测试文件来描述中级英语写作能力测试的要求,根据这个文件,对中级水平的英语写作能力测试类型为:书信,日记,明信片,指导(guide),说明(set of instruction);对中级写作能力标准的要求为:语法、词汇、拼写准确,虽有少数错误但不影响交际;字迹可认;使用一般性的语言进行清楚得体的表达;能使主题和论点进行有机联系(Accurate grammar, vocabulary and spelling, though possibly with some mistakes which don't destroy communication;handwriting generally legible;expression clear and appropriate, using a fair range of language;able to link themes and points coherently.)。《标准》中八级英语写作技能目标是把写作的文体类型和写作应该达到的标准综合起来进行描述的。把这个目标与Heaton 的描述进行比较,虽然在写作类型上略有不同,但在写作标准上大体上是一致的。因此,根据国外考试理论,高考写作能力测试以《标准》中的八级目标为依据也是合理的。

    高考英语考试写作能力测试的命题应该以八级写作目标为依据,在写作能力层次要求上,只能以八级写作能力目标为最高目标,而不能超出这个目标。如果高考对写作能力的要求高出这个目标,就可能导致中学英语写作教学脱离学生的认知水平实际、脱离教材的实际,求新求高,偏离《课标》。    

    二、写作测试形式的呼应

    从写作能力测试的形式上来看,在目前的分省命题政策下,除少数省市以外(如 2005 年的湖南卷、上海卷),绝大多数省市高考英语试卷中对写作能力的测试都采取了短文改错和书面表达两种形式。这种写作能力考查形式自 1991 年出现至今,没有大的变动。在《标准》中,对终结性评价中的写作评价形式是这样建议的:短文写作(日记、小故事等);实用性写作(卡片、信件、说明、留言、填写表格等);图文信息转换(图表描述、信息解读、写配图说明);接续完成文段;写电子邮件等。

第6篇

八年级班主任及八年级语文教学工作总结

本学期,我继续担任八(4)班班主任、语文教学及八(3)班思品教学工作。半学期又结束了,反思这半学期的教育教学工作,现做如下总结:

一)做的较好的方面:在语文教学工作中,第一,本学期根据学生和班级的学习现状,制定了更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语文教学计划,教学目的和目标更为明确;第二,在具体的语文教学中,能更好的把握住课堂学习的主阵地,精心备课,精心组织课堂教学,充分调动自我的教学激情和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努力提高课堂效率,为提高语文成绩做最坚实的奠基;第三,在对学生的语文学习辅导上,工作做的更为细致。精选辅导资料,精选作业,精心批改,精心讲解,有的放矢;对学生也实行分层要求,让每个学生都能找到自己的成功,不丧失语文学习的信心,从考试成绩来看,优生面在不断的扩大,后进生人数逐渐减少,培优辅差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在班主任工作中,本学期感受和收获也较多。首先,是把建设良好的班风和学风作为班级建设的核心任务和目标。针对这一点,我始终把关注学生的思想动态放在第一位,定期以全员投票的方式了解班级发展的动态,然后有针对性的对学生进行全员教育和个别辅导,争取让每个学生都不偏离发展的正常轨道,形成了良好的班风和学风;其次,进一步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树立班干部的正气,加强他们对班级的监督和管理作用,当好老师的助手。第三,充分利用好夕会和班会课教育引导学生的健康发展。本学期,有四次班会课收效颇丰,一次是安全教育,一次是期中总结,一次是日常常规的复习强化,一次是期末复习动员会。第四,在班主任工作中,能调动全体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积极性和智慧,每个学生都有了较强的主人翁意识;第五,家校联系工作做的比较及时,为部分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了更多的保证。

二)不足之处:在语文教学工作中,首先还要加强自身的学习和研究,向一个学者型的教师努力;其次,对学生的语文学习的指导,要更有计划性、系统性和针对性,例如,要加大学生作文的辅导,这是本学期语文教学的最大失误之处;第三,在对学生的辅导上,要进一步做到因材施教,对每个学生的要求要更为具体,特别是辅差工作,要提高效率。

在班主任工作方面,本学期感觉最大的不足是班干部队伍的建设还有很多没落到实处,班干部的引领和督促作用在削弱。其次,对学生的个别教育还不够及时和细致,或是力度不够,少数学生不良的思想行为转变缓慢;另外,还要进一步优化激励机制,加强学生学习的信心和动力。

针对这半学期的工作,就做这样一个简单的总结,希望自己以后能不断进步,收获更多。

第7篇

备课组需要每学期初,根据学科特点及教学要求,制定详细、具体、可行的学科教学计划,并就全册教材的体系进行深入研究,研究教学重点、难点,安排教学进度。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整理的八年级备课组工作计划精选文本。

八年级备课组工作计划精选文本1

一、教学目标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以学校工作计划要点为指导,积极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转变观念,加强课堂教学,强化质量意识,坚持教育创新。以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精神和自主学习的实践能力为目标,扎实开展教与学的实践活动,争当名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着眼于学生的发展。

继续增强学生对历史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掌握重要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理解重要的历史概念,把握不同历史时期的基本特征及其发展趋势。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情感。完成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的历史教学任务,争取平均分、优秀率、合 格率都超过全县平均水平。

二、情况分析

我任教八年级186、187、188、189四个班的历史。共有140人,上次的期末考试总年级人平分为62.1分,及格率58.1%,优秀率24.1%。 由于学困生比较多,四个班考得不理想。究其原因是大部分学生基础较差,他们的学习目的不明确,不爱学。 学生在情感态度,学习策略方面还存在诸多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 大多数同学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不能做好课前预习课后复习,学习没有计划性和策略性; 不注意知识的巩固和积累。 学生正处于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过渡阶段,掌握了一定的历史基础知识、合作技巧及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能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与实践活动;但大部分学生还没有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也不扎实。

三、教材分析

本学期所授的内容是中国历史现代史部分。教科书由单元和课组成。每一个单元为一个学习主题,八年级下册历史教学习主题下分若干课。本册共六个单元,共二十一课。由文化课和活动课两种课型组成,以课为单位。每课课文由提示、正文、阅读课文、图、表、资料、注释、每课一得以及课文中思考题和课后练习,活动建议等组成。其中正文紧扣教学大纲目标要求,可作为课堂教学应完成的基本任务。其余内容,可根据学生具体情况,提出不同的教学目标与要求。

四、教学重点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巩固新政权的措施、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伟大的转折、改革开放的展开、邓小平、民族区域自治的内容和意义、港澳的回归、和平统一和一国两制、现代化海空军的建立、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外交事业的发展、科技成就、教育事业、文学艺术和体育的发展、社会生活的变化。

五、具体措施

1.以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核心,注重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过程和方法,使学生学会学习。鼓励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和交流合作学习历史,培养发现历史问题和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养成探究式学习的习惯。

2.根据"内容标准"对知识与能力的不同层次要求组织教学。

3.积极探索多种教学途径,组织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充分开发和利用课程教育资源。

4.注意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多样化和现代化。努力创造条件,利用多媒体、网络组织教学,开发和制作历史课件,开展历史学科的计算机辅助教学。

5.注重拓宽历史课程的情感教育功能,在进行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的同时,充分发掘课程内容的思想情感教育内涵,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熏陶。

新的学期新的开始,过去的成绩只能代表过去不能代表现在,更不能代表将来。在此,希望各位老师能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努力完成教学目标和计划。

八年级备课组工作计划精选文本2

为了开展初二下学期的教学活动,加强教研力度,特地的拟定了如下的新学期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政治课程标准”为宗旨,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面向全体学生,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增强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正确把握政治学科特点,积极倡导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态度和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的思想认识有一定的提高,能热爱自己的家,孝敬父母亲,在学校能尊敬老师,团结同学,还着重培养热爱祖国的感情。

2、在课堂上培养学生多方面的素质,不能只重视学习成绩和分数。

4、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

三、现状分析

(一)教师现状

本学年,八年级备课组有两名任课教师:朱芳芳老师、杨艳华老师。这两名老师都是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毕业,且不止一次教过八年级内容,已具备一定的教学经验。作为青年教师,她们具有旺盛的精力、全新的教学观念、独特的教学方法和勇于创新的精神。

(二)学生现状

八年级学生经过一年的学习,对政治这门课已有所了解,但却不够重视。所以我们还是要努力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端正的学习态度,积极的学习心态。努力促使他们刻苦认真学习,养成善于钻研、勤于思考的优良的学习品质和素养,在他们接下来的学习中才能够收到良好的效果,并将这一优秀的品质带到更高的年级,带进更高的学府。

(三)教学内容分析

教科书分为3个单元,每一单元的教学内容有3课组成。教科书的编排体系严格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已知到未知、由简到繁地安排《新课标》所规定的知识、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都有明确的要求。本册的重点是让学生培养健康的心理品质,能正确处理与师长的关系以及学会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四、工作措施

1、深入解读新课程标准,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入学习课改,领会课改精神,教案的设计和课堂教学体现课改精神。

2、坚持每周集体备课,统一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进度。能够做到定时、定点、定内容、定发言人,开展集体研究,发挥集体智慧,做好资源共享,实现效率最大化。

3、加强常规管理和学生的思想教育,发挥政治课的德育功能,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关心帮助学困生,加强学法指导。

4、在平时积极参加学习教学理论,提高教学素养。

5、积极参加市、校教研活动,认真完成学校布置的各项任务,积极外出听课学习。

相信在各位老师的共同努力下,我们一定会取得更加优异的成绩。

八年级备课组工作计划精选文本3

八年级下学期是一个承上启下的学期,是步入初三前一个非常重要的学期。所以关于本学期英语的教学活动是非常关键的,再次做出本学期的英语工作计划。

一、现状分析

我们八年级共x个班,共有英语老师x位。在下学期的工作中,备课组的老师们将会齐心协力,认真反思过去经验的成功与不足,制定行之有效的计划,争取在本学期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提升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和水平。

二、工作目标

总目标: 缩短差距 整体推进

具体目标:

1、在八年级下学期阶段的日常教学过程中注重基础知识训练,强化听说读背练习,重点落实合格率和优秀率的提高问题。

2、积极参与英语组内培训,提高老师业务水平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

3、开展各类与英语有关的活动,在培养学生兴趣的同时增强学生学习英语的能力。

三、工作重点

1.、继续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有了内在的动力,学生能够主动积极地学习英语,而不是靠老师来逼着学。上学期,我们备课组成功举行了外语文化节活动,活动的举行在相当大的程度上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本学期,我们八年级备课组将会继续组织学生参与手抄报比赛,单词过级,书法等比赛。

2.继续坚持每单集体备课,发挥集体智慧,认真钻研教材,改进教法,提高课堂效率。

八年级英语组教师将珍惜每周备课时间,共同研究教法,经常性进行组内互听互评,不断提升自身业务水平。针对新教材的特点,备课组全体成员要做到精心备课,吃透教材,根据每个单元各自特征和学生的实际能力,制定出不同教学设计方案和任务单,以此促进学生的积极性。在平时的常规课堂教学时,力求教学明确目标,突出重点,抓住关键点和难点,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习主动性。

3、针对学生英语学习“两极分化”现象,我们将采取如下措施:

1)、结合各班实际,仔细研究教材,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特别注意面向

全体,随时调整教学密度、深度、广度,提出的问题要注意深浅结合、因人而异,増强学生学习英语的信心,顺利完成教学计划。

2)、对待每一位学生都满腔热情、一视同仁,为每位学生的成长负责。对学习困难生要加倍关心、特殊爱护,耐心辅导差生,耐心解答他们学习疑难问题,使之掌握有效的学习策略。让每位学生真正感到教师是她们的知音,产生亲近感,有利于师生间的情感交流、教学和-谐。

3)、尝试分层教学。可以尝试分班分层或班内分层等形式实施分层教学。针对不同层次的同学确立不同的教学目标,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既要照顾到优秀学生“吃不饱”的现象,又可以解决一般学生“吃不了”的问题,促使每一个学生能发挥出最佳水平。

我们将继续本着团结一致,多沟通,多研究,重探索,重实效的原则,在总结上学期经验教训的前提下,出色地完成八年级英语组备课任务。

愉快的寒假过去了,关于八年级下学期的英语备课组工作计划也要开始完成。这学期我们也本着上学期的教学理念进行工作计划,争取再接再厉。

八年级备课组工作计划精选文本4

一、指导思想

以学校教学计划为指导,落实推进课程改革。着眼于学生的发展,注重弘扬中国和世界各民族的优秀文化,重视学生的思想情感教育。培养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注意引导学生进行探索性学习,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实践活动,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

二、教学目标

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重要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及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理解重要的历史概念,培养学生的联想、分析、综合、比较、能力,及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以与他人合作和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能力。认清历史前进的大趋势和当代中国的基本国情坚定基本国情建设,坚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三、学情分析

初二年级学生处在长身体、长知识的阶段,每天都接触社会,他们的一些想法是对社会现实的反映,而他们受到年龄与知识的限制,社会分辨能力正在形成之中,虽然是不定型的思想,但也会影响其行为。教师有责任帮助他们正确认识社会,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端正学习态度,应经常了解、分析学生的心理与思想状况,以便做到心中有数。其次要切实了解学生的知识结构,认真分析其学习状况,发现其长短处,在此基础上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案,从大多数同学的实际情况出发,同时也要兼顾两头。

四、教材内容及进度安排

本学期所授的内容是中国历史近代史部分,由文化课和活动课两种课型组成,,共22课,每课时一课,本学期有20个周,实授课为18周,段考前授课1—11课,第18周全部结束本学期课程内容。

五、教学措施

1.注重学科间知识的融合与渗透。 在把握教材时,教师应从总体上突破原有学科之间的界限,使学生能在多学科的背景下掌握教学内容。在宏观上,应保持合理的综合结构;在微观上,更要注重各人文学科知识间的合理渗透、相互融合和必要联系。

2.注重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倡导真正立足于学生发展的新的学习方式,即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在教学中,通过那些能够带给学生理智挑战的教学;通过那些在教学内容上能够切入并丰富学生经验系统的教学;通过那些能够使学生获得积极的、深层次的体验的教学;通过那些给学生足够自主的空间、足够活动的机会的教学,真正做到“以参与求体验,以创新求发展”的教学,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3.突出能力目标的主导 。即强调学生思考能力、创造精神和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以能力目标为主导,教师在教学中要以平等、理解、信任的态度,创造融洽的教学环境,给学生足够的空间,促使学生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在教学中,始终围绕能力目标的实现,努力探讨用能力目标主导教学的途径和方式,真正地把知识、能力和人格培养有机结合起来。

六、教研活动

1,集体备课,取长补短,.资源共享.备课组在每星期一下午集中备课一次.探讨教学方法与措施

2,定时考查教学效果,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在段考前的第四周和第八周各测试一次,段考后第十四周和第十八周各测试一次,教师要认真讲评.

3,上公开课和听课,互相促进,提高教学质量.每位教师次数不少于5节.段考前后上一节公开课,课后要集中进行评议工作.

八年级备课组工作计划精选文本5

在这个新的学期的开始,为了更好的展开八年级下学期的教育教学活动,在此,拟定本学期八年级历史备课组的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新课程改革精神,以教育的科学发展观为核心,以中考研究、课程改革、师资队伍建设为工作重点,切实履行好“研究、指导、服务”的工作职责,依靠全体历史教师,群策群力,努力提高我校初三历史教师的群体素质和教育教学质量。

二、主要工作

1、通过组织集体备课、课堂研讨、案例分析、经验交流等多种形式的教研活动,不断更新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努力提高课程改革实施水平。充分发挥备课组、教师的作用,引导教师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引导教师之间互相学习,取长补短,经验共享。

2、加强中考研究、重视信息交流、不断提高初三历史教学质量。组织初三教师认真分析月考情况,依据抽测反映的问题采取针对性强的措施;认真组织初三历史教师近两年中考试题,探索新课程命题的趋势。开展多种形式的集体备课、课堂教学研讨、试题研究等教研活动,探索高质有效的历史复习模式。抓住向外学习的机会,收集中考信息并将中考信息进行反馈。

3、强化训练,增强适应性。在抓好自主性学习,精讲精练,提高能力的同时,提高中考的适应性。

三、工作目标

1、设计丰富的课内课外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2、践行学校“少教多学”的教学理念,发挥学生课堂主体地位,打造和谐高效的历史课堂。3、制定合理有效的复习计划,提升学生的学习成绩。

四、具体措施如下

1、深入研究中考考纲与教材,注重中考的科学性和实效性

我们全体备课组老师仔细研读讨论教材,在深刻理解新课程标准的基础上,分析教学内容,把握教学重难点,逐一研究考纲与南京市历年中考试题,并对相关内容进行了整理与归纳。我们还要关注跟踪当前热点,设计新颖的思考题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并对其进行了整理与归纳,努力提高中考备考工作的科学性与实效性。

2、团结协作,充分发挥利用备课组的集体力量,构造和谐团队。

在平时的教学中,备课组内的老师要经常沟通,资源共享,相互听课,互通情况,共通商讨,出谋划策。开学初,备课组老师共同商讨制定详细的备课组工作计划及初三年级历史备课组教育教学计划,并以此作为我们的工作指导方案来贯彻实施。坚持集体备课制度,做好分工合作和交流,精心备好每一堂课。坚持无论是平时的教学还是各种大型的教学活动,都表现出强烈的团队意识,集众人智慧,展个人才华,大家在相互学习中共同提高。在今后共同工作的日子里,大家毫无保留,彼此取长补短,要让丰富的教学经验、超前的创新意识、扎实稳妥的教学作风以及好学上进精神在组内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和融合。

3、教学常规规范,不断追求教学创新

教学上我们要严格按照学校的教学要求完成教学工作,大到每一节上课,小到一分钟到位,时刻都要严格要求自己。为了适应新课程改革以及中考的要求,在作业批改上,我们要认真及时,做到全批全改,重在订正,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以便在辅导中做到有的放矢。

五、重点工作

1、“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身边的历史”寒假历史社会实践活动汇报。

(1)效能目标:总结假期的读书、观看历史类的脱口秀节目和游历历史景点等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发现身边的历史。

(2)具体措施:寒假前布置社会实践活动内容,假期结束后上交读书笔记、观后感或游记,教师审核,有内涵有新意的,课堂上安排时间让这些学生将自己的心得体会与大家分享。

2、“历史课堂学习卡”的设计和编写。

(1)效能目标:设计和编写历史课堂学习卡,以备每堂课教学使用,期中期末复习时另外编写综合提纲,使复习系统高效。

(2)具体措施:由x和x两位老师主要负责学习卡的编写,x老师审核,全组讨论研究并修改,课堂学习卡每堂课前印发,综合提纲期中期末复习时印发。

第8篇

一、教材教学变教师只备教材为设计教学活动 

设计之于课堂教学,犹如枕木之于绵绵铁轨,基石之于巍巍高楼。没有科学、艺术、精到的设计,就不会有优化的教学活动。语文教师应该有这样一种共识:学生的语文素养并不完全是教师教出来的。因此,让学生孤立、被动地读书,对学生学好语文是无济于事的。在备课中,如若只备教材,就注定了语文课堂只能是一个知识点的简单传递与接受的过程。只有将学生纳入备课内容中,将教学活动由知识传授转变为学生对知识的自主学习,才能使课堂成为思考者的领地、智慧者的天堂。 

二、多积累,重运用,夯实语文基础 

初中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是打好语言基础,使学生正确的理解祖国的语言文字。语文最重要的基础,是语言的积累;语文最基本的素养,是语言的运用。只有夯实认字、组词、造句的基础。才能构建、组段连篇、成文的语文大厦。积累,首先要积累字词。就目前语文教学而言,重人文,轻工具的现象比较严重,不少学生常见常用的字词不能掌握,语文基础非常薄弱,这将根本无法形成语文能力。其次,要积累诗文。“腹有诗文气自华”,熟读、背诵一定数量的经典诗文,对于增强语感,提高语言表现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2008年中考语文考试说明将增加古诗背诵的篇数,提高古诗文默写的分值。最后还要引导学生学会生活积累、思想积累、创新积累。“生活积累”指的是深入观察生活,积极体验生活,关注社会热点,体察世态人情;“思想积累”指的是养成勤于思考,善于思辨的习惯,拓宽自己的认识空间,提高自己的认识水平;“创新积累”指的是在积累过程中,善于生疑、质疑、释疑,鼓励学生发表与众不同的见解,对身边的生活和周围的事物,学会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去分析思考,达到更高的层次的积累。 

积累的目的在于运用,在于提高语言修养,让字词、诗文的积累,内化为自身的语文素养,从而丰富自己的生活,健全自己的人格。 

三、丰富学生阅读内容,激发学生创造力 

传统的语文阅读教学模式很大程度影响和限制学生的创新能力。通过信息技术与语文阅读教学的结合,学生可以最大限度的接触到有声有色的图文,并且图片、视频、声音结合,增添了课堂的趣味性,同时也扩充了知识信息量。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不断交流、质疑,充分的发挥自身想象力,在看、听、想、说的过程中,慢慢激发创造力。例如,文言文《口技》一文中,用非常简单的道具,只靠一个口技者,模拟妇人哄两个啼哭的小孩吃奶声,丈夫怒斥小孩声以及千百小孩的啼哭声,千百犬吠声,这个过程一气呵成,无间断之处。教师在教授这篇课文的时候,就可利用信息技术的独特功能,把整个故事模拟出来,声情并茂、惟妙惟肖的展现给学生,学生的学习兴趣被激发出来。 

四、对学生心理的引领 

在课堂上,学生和老师都是学问研究的主体。所谓师傅领进门,学生的修行还要靠自己。教师在教学中进行提问,以此来引领学生学习的兴趣。但是当教师在提出问题后,课堂互动不积极是目前学生在课堂上存在的一大问题。有的学生天生不善于表达,胆小不敢回答问题;也有一部分学生反应力较快,主观意识差不想表达;也有部分学生性格内向,怕回答不上来被同学笑话等现象,都是初中生在课堂上存在的问题。那么教师的有效提问就十分重要。有效的课堂提问可以帮助学生更积极的学习课本知识,养成勤思考,爱动脑的好习惯。因此教师在课堂提问时就要掌握一定的技巧和策略。 

在现代八年级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学生的学习兴趣的激发是学生主动投入到学习中的前提和基础。也只有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的基础上,学生才会真正的喜欢上语文学习。八年级阶段学生经过了七年级阶段的新奇,已经开始对学习有一定的厌倦,这个时候教师更加需要重视对学生的学习兴趣的激发。这一点尤为重要。 

参考文献: 

第9篇

关键词:阅读课堂;思维能力;教学案例

笔者反思了早些年在阅读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学生在读后,不论说或者写的任务中都出现了思维混乱的现象。

通过反思及实践,笔者认为,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在注重深层阅读任务质量的基础上,融入思维的训练,通过提高思维能力来促进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提高和阅读目标的达成。

一、理论依据

1.《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指出,英语课堂要通过语言实践,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他们的观察力、记忆能力、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

2.根据认知心理学理论,阅读是一种积极的信息加工过程,阅读的过程实质上就是对语言信息的理解过程。理解就是思考,是分析、综合、比较、概括、判断、推理的过程,也就是思维的全过程。

3.本文将思维能力界定为包括分析与综合、推理与判断、抽象与概括能力的逻辑思维能力。

二、教学实践

基于以上理论,笔者将从阅读教学过程中的读前、读中和读后的活动和任务设计来探析如何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有效地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1.Pre-reading精心导入,激活思维

读前可以通过图片、视频、歌曲、故事、问题、调查、话题讨论、设置悬念、介绍背景、联旧引新等形式,迅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学生积极的思维,进而快速地切入阅读主题。

如,在新目标英语八年级下册以“chore problem”为话题的阅读教学中,可以利用课本插图指导学生看图并讨论以下三个问题:Q1:What would you do if your house is a mess like this?Q2:Why is mother angry?Q3:Did they solve the problem?这样的导入综合应用了图片、问题、悬念等形式帮助学生快速切入阅读主题,形成强烈的阅读期待和愿望,做好阅读的心理准备,引领了学生判断和推理的思维活动。

2.While-reading优化细节,凸显脉络

(1)围绕主题,把握文章结构框架

如,在新目标英语八年级下册Unit 5以“rainstorm”为主题的阅读教学中,笔者在引导学生概括文章大意的基础上,又让其将课划分为三个部分:before the rainstorm;while the rainstorm;after the rainstorm.这样学生在初步理清文章脉络的同时,训练了由综合到分析再综合的思维能力。

(2)在结构框架里,梳理文章的思维脉络

再以新目标英语八年级下册Unit 5以“rainstorm”为主题的阅读教学为例,笔者在学生已经概括了文章及每个段落的大意后,又进一步要求学生仔细阅读每个段落,归纳每个段落又都包含了什么的信息。通过学生的阅读、讨论、分享及笔者的补充,我们形成了以下文章脉络图:

A rainstormBeforeactivitiesfeelingWhileweatheactivitiesfeelingsAfterweatheractivitiesfeelings

(3)关注文章的过渡性句子和过渡性词语也能训练学生条理表达的能力

在篇章内部、句子、段落之间必须保持语意和逻辑上的连贯,教师要引导学生善于利用语境和过渡句、过渡词来识别句子和段落之间的逻辑关系,以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例如,在上个课例的板书最后,笔者通过提问:Can you find the transtional words between different parts?引导学生关注文本中的过渡词: also,and anyway,since,for example等。

3.Post-reading简化信息,拓展思维

Post-reading属于读后的拓展,应该进一步引导学生独立思考,批判性地对待文章中的观点或者创造性地使用已经获取的信息。读后要根据阅读文章不同内容和特点可以设计不同的读后活动,可以是复述、讨论、表演、辩论、采访、写作、续写等活动。

如,在新目标英语八年级下册Unit1以“an accident”为话题的阅读教学最后,笔者向学生抛出了一个问题:“If you see the old man lying on the road,will you help or not?” 并设计了一个课本剧“To help or not to help”,引导学生创造性地使用文本信息,并要求学生在表演中渗透 “该扶还是不该扶”的价值观。这种读后的任务设计,挖掘了文章的深刻内涵,成功地激发了学生更深层次的思考,在提升阅读层次的同时,培养了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参考文献:

第10篇

关键词:语文学困生 参与氛围 语言品味 拓展外延

进入八年级上学期,一部分学生的语文成绩退步得较快,从七年级时的八九十分退步到六七十分,甚至是不及格。这难道是因为八年级语文的知识难度较大、学生能力要求更高而导致的吗?答案也不尽然。与七年级的语文学习相比,八年级的语文学习确实对知识、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但仔细观察退步学生学习语文的状态,就会发现:课堂上为求知而闪动的双眼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疲倦黯然的眼神;考试时试卷上空白的地方越来越多,甚至作文也开始交白卷;作业的书写情况每况愈下,涂改、潦草日益严重……是什么让语文学科的学习变得如此被动了呢?是什么让学生失去了学习语文的兴趣了呢?

反思之一,看备课。编写教案,三维目标赫然。但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都能从知识的积累中形成能力、感受情感塑造价值观吗?教学目标的制定是符合学生的学情,还是仅仅为了体现教师自己想要完成的教学任务呢?反思之二,看课堂。课堂是教与学的主阵地,是思维碰撞的场合。但学困生跟不上课堂教学节奏,他们在课堂上的参与度越来越低,渐渐他们失去了学习的热情与动力,剩下的只有麻木和浑浑噩噩。反思之三,看课外阅读。学校家庭“两点一线”的学习生活枯燥而单调,本应该通过阅读来丰富语文的外延,但课外阅读的时间却被作业无情地挤占,课外阅读行为也被“看闲书”的观念所禁止。久而久之,学生就误以为语文学科既无聊又无味,成绩退步便是自然之事。针对“学困生”学习中的问题,我认为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予以解决。

一、营造课堂参与氛围,削减基础知识积累

语文学习是对古典文化的传承,是为了更准确地运用语言文字。一个孩子如果在异国的语言环境中生活,只要他融入其中,或许无法书写,但运用当地的语言进行交流是不成问题的。学困生学习成绩退步的根源还在于缺乏语文学习的兴趣,不愿意融入语文学习的情境中。

“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对于语文的学习,如果指望学生面面俱到,反而是“面面不到”。由于量多难消化,学困生遭受的学习挫折也就越多,加上学困生对基础知识的积累不耐烦,如果不能从任务总量上削减,那么,他们自暴自弃的思想就会愈发滋长。如果学困生长期得不到进步与肯定,其积极性必然会受到打击,因此可适当降低对他们在基础知识积累上的要求,对要求识记的内容放宽一些,以退为进,未尝不是一剂良方。

作为补偿,我将语文课堂上的导入环节和拓展环节交给了学困生,要求班上成绩滞后的学生轮流上讲成任务。具体做法是:课前由教师简要地概括课上的内容,学生根据相关内容查找资料,选择与本课内容有关的故事、诗歌、图片、影像等,在课堂导入和拓展环节中进行展示。这种做法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后进生的学习热情,他们为了找到相似度高的资料,往往能认真研读课文,从最初的只能找出相同的名称,到后来能找出与课文叙述相似的内容、抒发相似的情感、运用相同的写作手法等资料。在这一查找资料的过程中,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如潜行于地下的熔浆一般迸发出来,“想露一手”的欲望被激发出来,以前不肯背诵或背不熟的文章现在已能流利成诵了。

如教学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台阶》一课时,有位学生课前积累了三句唐诗,他是这样导入的:唐诗中与台阶有关的诗句不少,如:

(1)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唐・刘禹锡《陋室铭》

(台阶上清幽的景色传递出作者安贫乐道、淡泊名利的高尚情操)

(2)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

――唐・杜牧《秋夕》

(展现宫女孤单寂寞的心情)

(3)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

――唐・温庭筠《更漏子》

(表现作者离别时凄凉悲苦之情)

台阶可以传递出人物的不同情感,那么李森祥笔下的台阶又传递出怎样的人物情感呢?这个导入既营造了诗歌的意境,又很好地将“台阶”能传递出人物情感这一特点彰显出来,看得出设计者花费了很多心思,展现了学习语文的灵心蕙质,而正是这位设计者,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考试成绩仅仅82分!

又如,学了《岳阳楼记》一文后,有位学生将古仁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胸襟与庄子的《逍遥游》“无所待”的境界联系在一起,得出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胸襟超越了古仁人和庄子。言语或许有偏颇之处,但这种心游万仞的发散思维是有益于语文学习的。“景中一蓑翁,融入吟哦境”,不论孩子“吟哦”出什么,只要他们肯做、愿意做,就有了进步的可能。

二、改预设为生成,侧重语言品味

王荣生教授说:“语文老师的教案最好不要用‘教学目标’这种高雅的词语。改用‘教学结果’行不行?这至少有利于语文教师把事前设计与事后效果区分开来,把自我悬想与学生实情区分开来。”“目标”与“结果”的区别,即前者侧重于课堂预设,后者侧重于课堂效果。面向学困生的课堂要具有明确性、包容性和开放性,这样才会具备最佳的教学效果。如在培养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的能力上,教师可以通过让学困生多遍朗读和复述课文内容来获得较好的教学效果。朗读和复述都是在对熟悉课文内容、把握作者情感基础上进行的,这既协调了学生学习过程中听、说、读、思能力的配合,又为下一步的语文学习打下了基础。

王尚文说:“学生在阅读中发现了自己与作品之间的落差,就有可能依靠自己的力量弥合它。”所以,我们要做的是以学定教,以教促学。“文本无语笑东风,细读有情长思量”,语文课堂要求教师引导学生去品味语言,在品味语言中发现文字之美。如在教汪曾祺的《端午的鸭蛋》一文时,可就第二、三自然段的语言引领学生进一步分析品味文章。“……其实……还不就是……只是……使人惊奇不已。”副词的使用将作者对家乡鸭蛋的情感一波三折地表现出来,曲折有致又生动多姿。“筷子头一扎下去,吱──红油就冒出来了。”在这个吃鸭蛋的语境里,品读动词“扎”与“捅”的区别、“冒”与“喷”的区别,如果学生能在语言的反复体味中品出与初见文章时那种索然无味的不同韵味,那么,心中的喜悦之情就会溢于言表。

三、拓展语文外延,发现生活的美

语文的外延是广阔的,不能仅局限于教材。学困生之所以感到语文学习无味,其中作文就能体现这一点。这是未能将生活与语文学习联系起来。学困生的作文往往事件陈旧,只叙事不描写,语言表达口语化,在经历低分的打击后,他们开始消极应付甚至索性不写。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作文来源于生活,如果缺乏对生活细腻的感受,写作材料就会受到限制。王尚文说:“教师对教学事件的设置须是为了营造真诚的写作意图,引导学生为了真、善、美,为了正当的目的与人交流,并且通过写作进一步加强学生对自我意图的观照意识和能力,实现写作心灵的反塑作用。”教师在日常生活中要做个“有心人”,引导学生注意观赏四季不同的景象,如发现晨昏中校园的美景,回忆夏日暴雨后的如烟云岚,无意间见到的宠物萌态,极目远眺乡野的一缕炊烟以及寻找平凡中的感动等。仰首春华,俯身秋实,林林总总的美尽情绽放于心。随着科技的发展,用手机进行照相和摄像能够实时捕捉精彩瞬间,教师可借助现代科技将美好的生活展现给学生,让学生畅谈感受是帮助学生拓宽写作素材的一种好方法。另外,通过指定书目的方法也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大量阅读,以此补充生活体验、丰富生活阅历。正如陆机在《文赋》中所说:“遵四时以叹逝,瞻万物而思纷。悲落叶于劲秋,喜柔条于芳春。心懔懔以怀霜,志眇眇而临云。”

经过师生的共同努力,参与、品味、拓展,语文对于学困生来说就呈现出了别样新奇的风景。W生上语文课的热情明显提高了,课堂上的质疑、讨论声明显加大了,学生脸上浮现出了轻松愉悦的笑容。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考试及格率达98.7%,这验证了对“学困生”实行语文学习策略是行之有效的。

参考文献:

[1]王荣生.听王荣生教授评课[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第11篇

我们英语教研组围绕“有效教学”这个核心,积极构建“以学定教、因学施教”的课堂,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习惯,尊重和体现学生个体的差异,提高英语教学有效性。现将本年的工作总结如下:

在这一年中,我们希望三个年级的备课组各围绕一个重点开展活动,各成员要带着问题去参加活动,并力求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做到“有计划、有讨论、有记录、有收获”。

1、七年级突出“新教材研究”这一重点,研究如何合理利用各类教学资源,进行以学生为中心的英语课堂教学活动。教师在了解学生的基础上对教材进行分解和重组,用好教材,用足教材,不盲目拔高,不面面俱到,并进行适当的补充。

2、八年级依然围绕“阅读教学”这一重点,尤其关注如何在巩固已有的进行有效阅读教学的基础上,研究如何教会学生阅读,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首先,我们选择了八年级阅读课作为进行文本解读的突破口,老师们认真研究教材,解读文本。另外,英语组的“学为中心”课堂变革项目继续把八年级的阅读教学作为该项目的试点。通过这一段时间的教学实验,我们积累了一定经验,为以后更好地开展课堂变革开拓了思路。

3、九年级则侧重于在实践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我们通过年初的九年级百题质量分析会及考试说明分析会了解今年中考的方向,通过分析历年学业考试试题及成绩,结合我们自己的实际情况,在保持高质量教学的基础上,尽量让学生觉得轻松些、愉快些。通过教学调研月及期中教学反馈会等活动,使九年级英语老师始终能关注学生、关注教学,主动去发现问题,积极去解决问题,从而探索出适合自己的课堂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第12篇

关键词:英语学习,调控策略

 

语言学习策略指学习者在习得语言及技能的过程中,为促进学习而采用的各种行为、步骤或技巧。免费论文参考网。提高学生的学习策略水平,使他们用良好的学习策略来控制自己的学习过程,成为一个能够真正独立学习,进行终身教育的人,是21世纪人才培养的要求。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研究学生的学习调控策略是一个重要的前提。

1.基础教育阶段学生英语学习调控策略研究的必要性

1.1基础教育阶段英语学习的地位决定了研究的必要性

基础教育阶段的学生求知欲强,好胜心切,反应敏捷,正是学习外语的黄金时期,也是初学英语者打下扎实基础的关键时期。培养学生调控策略,让其带着自主的发展理念去学习知识,学习技能,懂得学习中遇到困难时如何获得帮助,能与教师和同学交流学习体会和经验,能反思学习欠佳的原因,是学生学习的关键。掌握了调控策略,学生就掌握了开启知识宝库的金钥匙。

1.2国家英语课程标准为研究指明了方向

我国新《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02,以下简称《标准》)明确提出:“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是英语课程的重要任务之一。”而“帮助学生有效地使用学习策略,不仅有利于他们把握学习的方向,采用科学的途径、提高学习效率,而且还有助于他们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2.基础教育阶段学生英语学习调控策略的运用现状

为了了解本阶段学生运用调控策略的情况,笔者对所在县内的二所学校的七年级、八年级和九年级每年级各四个班级学生(共450人)进行了问卷调查,试图找出他们在英语学习中运用各项具体调控策略的差异性和总体情况。调查问卷是根据《标准》中的调控策略内容,结合本阶段学生心理、生理特点设计的,共分10个小项(见附录),问题卷由单项选择组成,采用5分等级制计分,5分表示“总是使用”,4分表示“经常使用”,3分表示“有时使用”,2分表示“基本不使用”,1分表示“从不使用”。免费论文参考网。回收有效问卷共计420份。

调查表格数据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