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01 09:30:24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凌波不过横塘路,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朱颜那有年年好,逞艳游、赢取如今。恣登临、残雪楼台,迟日园林。
——题记
“凌波不过横塘路,但目送,芳尘去。锦瑟年华谁与度?月桥花院,锁窗朱户,只有春知处……”品读着贺铸的《青玉案》,仿佛让我陷入了诗人与恋人之间依依不舍的感情。我好像成为了诗人最亲密的友人,当我看到如此情景,就不禁为这对痴情儿女感到扼惜,欲消心中一丝忧郁之意,却无从下手,惟有到词院漫步……
赏花
“芳草碧色,萋萋遍南陌。暖絮乱红,也知人春愁无力。”我一边安慰着诗人,一边给他讲了许多有关花的故事。诗人意少舒,抹去了刚才的愁眉苦脸,露出久违的微笑。我也忘却了刚才的伤心事,沉浸于花海中。那灿烂的花朵,弥漫着淡淡的墨香。我想摘下一朵仔细地观察,手刚刚碰到花茎,花瓣随之散落,它是那么的软弱;可又想到它是源于遥远的宋代,经历了一千多年的风吹雨打,却从培养凋谢,它又是那么坚强。确实美丽。
品月
“夜色催更,清尘收露,小曲幽坊月暗。竹槛灯窗,识秋娘庭院。”我眼望明月:月光是那么皎洁。诗人给我斟了一杯淡而浓香的普洱茶,陷有“偷得浮生半日闲”的感觉。我又一次偷望了白纸般的月亮,发现它已被黑色的云敝盖,如同白纸上的笔墨。是不是哪一位醉酒的文人不慎打翻了文房,又是不是哪一个顽皮的小孩拿着先生的毛笔当金箍棒来玩耍呢?确实有趣。
沉睡
五更时分,我从睡梦中醒来,发现枕边摆放着一本《宋词三百首》。这或许算得上是一次真实的体验。
至今,我仍回忆睡梦中发生的点点滴滴。确实难忘。
如何在高中的诗歌教学中努力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呢?笔者认为首先必须优化教学方法。下面就教学方法来谈谈我的看法。
一、吟唱法
自古以来诗歌就和音乐有着紧密的联系。音乐作为一种传统的艺术,它会唤起学生心中的情绪,在学生的心中形成一个或者一系列模模糊糊的形象。而高中生大都是喜欢音乐的,吟唱法符合高中学生的心理发展需求。吟唱法利用音乐可以有效刺激学生的各个感官,让学生产生审美的兴趣,能够更有效地激起学生强烈的情感体验。有了音乐,学生在吟诵中可以记诵的更快,记诵的更牢固。现在又有了多媒体的加入,老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来渲染课堂气氛,能引领学生走进诗歌的意境。在教授《月下独酌》的时候,我就引入名家吟唱,播放了古乐《高山流水》,在古乐声感染下,学生很快就能理解李白孤傲的心情;教授《登高》时为了让学生体会杜甫的郁积难舒的爱国情思和排遣不开的羁旅愁思,我把阿炳的《二泉映月》作为课堂的背景音乐,让二胡那如泣如诉的声音引领学生走进杜甫的世界。
二、诵读法
古人“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歌咏之。”最早的诗歌就是老百姓在日常的生产劳动中喊出来的,所以我们也可以在琅琅的读书声中来读出诗歌的情感。诵读是一种传统的教学方法,无疑是有它的优势的,特别是在培养学生审美感受能力时有着无可替代的作用。但一直以来,由于缺乏适当的指导,往往是读了很多遍都只是“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不能体会到诗歌中的神韵。
诵读有三种方式,即:音读、意读、情读。音读就是读准字音、读出句子的语气、读准句子的节奏。它是诵读诗歌的基本方式。例如舒婷的《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我是/你/河边上/破旧的老水车,数百年来/纺着/疲惫的歌;我是/你/额上/熏黑的矿灯,照你/在历史的隧洞里/蜗行/摸索”读的时候停顿准确,诗歌的情感渐渐地就通过诗歌的这种节奏与韵律传达出来。意读是初步感知诗歌内容的学习过程。在教授李白的《将进酒》的时候,我让学生反复朗读,学生在朗读中初步感知诗歌的意思,也感受到李白的满腔豪情。在初步理解诗歌的基础上学生才能更好地把握诗歌。情读,就是要读出作者通过诗歌所要表现的情感。教师要求学生在诵读时要感悟字里行间的浓浓的情感,让自己一步步走进作者的情感世界,和作者产生共鸣。让字字句句仿佛出之于己口,让浓浓情意仿佛出之于己心。在教授白居易的《琵琶行》时,为了让学生体会出神入化的音乐的描绘,我让学生朗读时,要注意抑扬顿挫,要读出琵琶声的忽而如急雨,忽而如私语,忽而如黄莺的啼叫,忽而如泉流的阻塞,要体现出音乐本身音韵的和谐、旋律的优美、节奏的高低长短变化。在朗读中学生走进了琵琶女的世界,感受到了琵琶女飘零的身世,变“此情此景”为“我情我景”,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审美趣味。
三、演示法
演示法是教师向学生展示实物、直观教具,向学生作示范性操作,使学生通过观察获得感性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演示的种类可分为实物、标本和模型的演示;图片演示;实验的演示;幻灯、录音、录像和教学电影等演示;教师示范动作的演示等。演示法一般是用来展现现实世界中难以展现的模糊的内容。教师可以将所要教授的内容,比如所涉及的物像、现象、过程,再现于课堂教学中,并按照教学要求一步一步地展现在学生眼前。
对于中学生来说,他们的认知水平有限,对社会的了解不深入,生活经验有限,同时还不是很了解对诗人所处的历史背景以及诗人当时的思想。正是由于这时空的差距,学生们对当时历史、服饰、器物以及风土人情等的理解上是有隔阂的。这种隔阂阻碍了审美主体对客观形象的把握,不利于审美能力的提高。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的演示法,再现当时的风土人情、服饰器物,有利于审美感知力的培养。同时利用多媒体的诗歌教学,有音乐,有画面,从视觉、听觉等方面从不同角度刺激学生的感官,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从而进一步走入诗歌创设的意境氛围,深刻体会诗歌的深刻内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有利于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
四、比较法
学生在比较中提高审美感知能力、审美鉴赏能力以及文学素养。
1.同题诗歌的比较
比较品味同题或相同题材的诗作,比较同题诗歌的细微之处,有利于把握诗歌的精妙之处,也有利于高雅纯正的鉴赏趣味的养成。一个富有诗心的语文教师都就是在不断比较中加深对诗歌的理解。就如谢眺的《玉阶怨》和李白的《玉阶怨》,这两首词都是宫怨诗,都未著一个“怨”字,字里行间怨意直露,比较吟读之后,发现怨意不同。谢眺的诗中抒写的是幽居深宫的宫女长年不见君王的怨情,但更多的是对对方的牵挂、关爱。李白用其题保留其意象,但女主人怨对方更多的是失望。同样的在教授贺知章的《咏柳》和曾巩的《咏柳》时,我让学生比较柳的意象,学生对柳的象征意理解得也更加深刻了。通过同类题材的诗歌比较,使学生在比较中明白作品为什么好,好在什么地方的问题,从而更能加深学生对诗歌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2.诗歌意象的比较
我在教贺铸的《青玉案》(凌波不过横塘路)时,我就放弃了逐字逐句讲解的传统教法,而运用了比较法。我让学生阅读了三首同是写愁的诗词,一首李清照的《武陵春》(风住尘香花已尽),一首李煜的《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还有一首李白的《秋浦歌》,研究三首词选用了哪些意象来表现愁思的,并说明这些不同的愁思与所用意象之间的关系。学生通过比较发现,李清照的《武陵春》(风住尘香花已尽)中的“双溪舴艋舟”表示国破家亡之痛,痛之悲是舟难以承载的;而《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中的“一江春水”,则表示亡国之愁绵长,愁之汹涌如这春水一般;李白的《秋浦歌》中的“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同样也是写出了愁之深,愁之绵长。在此基础上我稍加引导,学生便理解到不同的物象可以表达诗人不同的情感,从而把握了诗歌创作“意”与“象”之间的关系。在理解贺铸的《青玉案》(凌波不过横塘路)中的“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也就更简单了。
3.诗歌情感的比较
诗歌贵在抒情,古今中外的好诗“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带领学生体验、陶醉在这种审美的情感之中成为诗歌教学的首要任务,诗歌的不同情感的比较,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诗歌情感的理解。诗歌的情感是多种多样的:有亲情、友情、爱情、爱国之情、山水隐逸之情、羁旅之情、伤悼之情……有激情、温情、豪情、柔情、慷慨之情、悲愤之情等等。苏轼的《江城子》是悼亡词的优秀诗篇,之所以有穿越时空的感动力量,就在于它的情真意切,数百年来引起无数读者的共鸣。
1.(2013年天津卷)阅读下面这首词,按要求作答。
鹧鸪天送廓之秋试
辛弃疾
白苎新袍入嫩凉。春蚕食叶响回廓。禹门已准桃花浪,月殿先收桂子香。
鹏北海,凤朝阳。又携书剑路茫茫。明年此日青云去,却笑人间举子忙。
【注】①秋试:科举时代秋季举行的考试。②白苎zhu:用白色苎麻织成的布。③禹门:即龙门,古时以“鱼跃龙门”喻指考试得中。
问题:请举一例分析本词虚实相生的艺术手法。
参考答案:例如,“白苎新袍入嫩凉,春蚕食叶响回廓”是实写,点明时令和环境;“明年此日青云去,却笑人间举子忙”是虚写,想象金榜题名后轻松愉悦的心情。虚实相生表达对应考者的良好祝愿。
2.(2011年安徽卷)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8~9题。
琅琊溪
欧阳修
空山雪消溪水涨,游客渡溪横古槎。
不知溪源来远近,但见流出山中花。
问题:请从虚实结合的角度对诗中三、四两句进行赏析。
参考答案:“不知溪源来远近,但见流出山中花”。实写花随溪水流出的景象;虚写山中的春意,以及溪源之远、溪流的曲折。虚实结合,激发了读者的想象,丰富了画面的内涵。
3.(2008年江西卷)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初入淮河四绝句(三)
杨万里
两岸舟船各背驰,波痕交涉亦难为。
只余鸥鹭无拘管,北去南来自在飞。
【注】淳熙十六年十二月,金人派遣使者来南宋贺岁,杨万里奉命送金使北返途中,来到原为北宋腹地,现已成为宋、金国界的淮河时,感慨万端,作诗以抒怀。
问题:请从“虚实”关系的角度赏析这首诗。
参考答案:前两句实写淮河两岸舟船背驰,波痕接触也难以做到;虚写作者对国家南北分离的痛苦和无奈。后两句实写鸥鹭可以南北自由飞翔;虚写作者对国家统一、人们自由来往的渴望。
何谓“虚实相生”?其实“虚实相生”,“实”就是指眼前能够看到的存在的实际景象,例如《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黑暗现实;《雨霖铃》中上阙所写的两人分别的情形,如“寒蝉凄切,对长亭晚”“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等。 而“虚”是指看不见,摸不着,但又能从字里行间体味出的那些虚像和空灵的境界。例如《念奴娇・赤壁怀古》 中云:“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再现了火烧赤壁这一史实。显然不是发生在眼前,故也是虚景。 柳永《雨霖铃》中云:“今霄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这是设想的别后的景物:一舟离岸,词人酒醒梦回,只见习习晓风吹拂萧萧疏柳,一弯残月高挂柳梢。
虚实相生的艺术手法常有如下几种表现方式:
1.写景为实,抒情为虚。
古诗词中作者经常借对景物的描写来表达诗人的某种情志或理趣等。例如:
水口行舟
朱喜
昨夜扁舟雨一蓑,满江风浪夜如何?
今朝试卷孤篷看,依旧青山绿水多。
诗中虽然只描写了舟行江上的见闻,是实景,但却让人能领悟到一种人生的哲理,那就是风雨总是暂时的,风浪终归会平静,青山绿树是永恒的,一切美好的事物其生命力终究不可遏抑。诗人在绘景中表达人生情趣,这便是虚。
2.意象为实,意境为虚。
诗词中常出现一些具有固定象征意义的意象,并以此开拓出某种能让读者联想到的审美空间。例如:
商山早行
温庭筠
晨起动征锋,客行悲故乡。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
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这里描写了诗人夜宿山村茅店,在天未明之时即被鸡鸣声唤醒夜起赶路;这时,天边一轮残月,村外板桥上铺着一层白霜,留下了一串行人稀疏的脚印。通过这番实景的描绘,我们能够真切地感受到那种让人野况羁愁的苍凉意境。
3.正面为实,侧面为虚。
诗词若句句为实则显板滞,句句为虚则又显得空无,因此诗人常运用侧面描写通过以虚写实以达到含蓄蕴藉或者深婉的描写艺术效果。例如:
望天门山
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李白的这首诗是虚实结合的经典范例。“天门中断楚江开”,看似写天门山,实则写水;而“碧水东流至此回”,看似写水,实则写山。
4.具象为实,抽象为虚。
一切难描之景、难写之事都是抽象的,可高明的诗人常能借助巧妙的比喻,通过对具体景物生动形象的描绘来传达抽象的情思。例如:
青玉案
贺铸
凌波不过横塘路,但目送、芳尘去。锦瑟华年谁与度?月桥花院,琐窗朱户,只有春知处。飞云冉冉蘅皋暮,彩笔新题断肠句。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这里词人采用极其夸张和巧妙的比喻之法把满怀汹涌而来难以排遣的无形闲愁通过“一川烟草”“满城风絮”及“梅子黄时雨”这种具体的形象描写出来,极言其内心的无限感伤和愁苦,非常有感染力。
5.眼前为实,过去为虚。
在诗词中诗人经常描写自身经历过或者历史上曾经发生过的事件和眼前的真实景象对比,来表达内心的某种情怀。例如:
越中览古
李白
越王勾践破吴归,战士还家尽锦衣。
宫女如花满春殿,至今惟有鹧鸪飞。
本诗前三句叙写了越王勾践通过卧薪偿胆,最终一举破吴,凯旋而归的往事,最后一句描述了今日鹧鸪乱飞的凄凉景象通过昔日的繁华与今日破败的对比,表达了对历史的某种深沉的思考。
6.现时为实,将来为虚。
这点其实和“眼前为实,过去为虚”有同工之处,都是通过对非现时的即回忆的或者设想的情事和现时的实况对比,来烘托当前之景,从而达到抒发某种情感的目的。例如:
月夜
杜甫
今夜州月, 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 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 清辉玉臂寒。
[关键词] 语文 课堂教学 古典诗词
中国是诗的国度。在中国古代各种文学样式中,诗歌产生最早,发展也最为充分。博大精深的诗词文化,哺育了一代代士子学人,成为中国文学史上一朵奇葩。孔子就曾教导孔鲤说:“不学诗,无以言”。因此,我们没有理由把中国古典诗词拒之于语文课堂教学之外,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我们应注意古诗词的渗透教学,力求使它与教材的学习相得益彰,丰富课堂教学,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拓宽知识的深度和广度。
一、课题的提出
为什么提倡把古典诗词融入课堂呢?我认为原因有四:
首先,是为了促进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化。众所周知,近年来,国内自上而下倡导素质教育,其实质是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使学校的一切工作着眼于学生个性的和谐发展和整体素质的全面提高。为此,在教学中就不应该只囿于薄薄的一本教材,应该把目光多投向中国灿烂的古代文学特别是诗词上,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使他们获得美的享受,提高学习语文的兴趣,培养他们积极、活跃的思维能力。中国古典诗词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一种积淀、一种文化底蕴。不言而喻,对学生多进行一些这方面的熏陶,定会对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有所裨益。
其次,是为了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高考考纲有明确的规定:要初步鉴赏文学作品的内容、语言、表达技巧。人教版高中新教材语文第三册选编了大量的古典诗词,意味着编者也意识到古典诗词在语文教育及审美取向中的作用。因此,让学生多进行一些诗词鉴赏活动,既符合考纲的要求,又能提高学生的素质,何乐而不为呢?
再次,是为了对学生进行美的熏陶、心智的启迪。古典诗歌中蕴含着丰富而鲜明的音乐美和绘画美。通过对学生进行古典诗词的教育,使他们在不断的学习中既获得了文辞,又得到了美感。语文教育是人的教育,更是一种审美教育。它是体现寓教于乐、感染陶冶,从悦人到怡人到感人到育人的过程,是培养学生感悟能力的突破口,能使学生产生追求“真、善、美”这一崇高美好愿望的精神内驱力。无疑,诗词教育就是达到这一教学目的的捷径之一。
最后,即使是新教材,一学期也不过让学生见识了几十首诗词,这样的接触量是不足以普遍提高学生的“诗意”的。语文学习不同于科学分析,实践表明,阅读数量的积累,语文例子的极大丰富,才是形成语文能力的首要的前提条件。新版教材也特别指出“重视积累、感悟、熏陶、培养语感”。“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只有通过量的积累,才能达到对诗境的“感悟”。
二、课题的实施
那么,怎样把古典诗词融入课堂呢?教育名家魏书生在这方面给了我很好的启发,他一直坚持每天给学生补充诗词,让学生吟咏其中。我也是利用课下或课堂,有机地把名家名诗补充给学生,扩大他们的知识面,弱水三千,即便只取一瓢,也会使我们的课堂充满诗意。下面就结合本人的教学实践,谈几点粗浅的见解。
首先,联想导入,激发兴趣。如讲授《故都的秋》时,我是在让学生回忆历代文人骚客笔下的秋的诗文中进入课文的学习的。我们共同回忆了上至《诗经》中的“蒹葭苍苍,白露为霜”,下至刘禹锡的“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杜牧的“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再到苏轼的“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陶澹的“秋风秋雨愁煞人,寒宵独坐心如捣”等诗句。通过上述诗文的欣赏,学生自然会沉浸在秋意之中,对本文产生深厚的求知欲。又如《鹊桥仙》,我是用杜牧的《七夕》导入的: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从而在浓郁的浪漫色彩中进入课文的学习。
其次,引经据典,全面理解。有的课文,为了需要只引用了诗词中的几句甚至只提到了题目,在教学中,可以把全诗列出,并加以分析,这样可使学生更加明确地理解所引诗句在课文中的意义及作用。例如朱光潜的《咬文嚼字》在谈到字的联想意义时,提到了宋代词人贺铸《青玉案》中的“一川烟草”,并未详细展开,在讲授这个地方时,我补充了这首词:“凌波不过横塘路,但目送、芳尘去。锦瑟年华谁与度?月台花榭,琐窗朱户,惟有春知处。碧云冉冉蘅皋暮,彩笔新题断肠句。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这样不仅理解了课文,加深了思想认识,而且还扩充了知识面,使学习学习到了如何把抽象的感情形象化。周瘦鹃的《杜鹃枝上杜鹃啼》更是涉及了有关杜鹃的诗文词句,通过整理并熟记,同学们了解了中国传统文化中杜鹃的有关知识,感知了悠久丰富的中国历史文化。
再次,追根溯源,对比分析。课文中也有一些地方并不是直接引用古诗词,而是变了形,巧妙地化入字里行间。针对这种情况,可以先分析课文中这些语言的意义作用,然后引出它的本体,让学生充分体会其不同的艺术效果。如《长亭送别》开头中的“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作者用几个带有季节性特征的景物,衬托出离人的情绪,把读者引向那富有诗情画意的情境里。而这正是巧妙地化用了范仲淹的《苏幕遮》:“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明月高楼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通过引导学生对两者的分析,使他们既体味到课文的特点,又领略了原诗词的意境。而在《扬州慢》中,诗人更是多处化用了杜牧以扬州生活为主题的七言绝句。通过补充与对比分析,同学们更能深刻领悟了这首被称为有“黍离之悲”的慢词。
最后,由此及彼,求同求异。中国古典诗词,浩如烟海,其中有许多或题材相同,或意境相同,或题目相同。即使同一作者,也有许多意境或相同或相反的诗词。遇到此类情况,我们可以立足课本,广泛联系,由此及彼,融会贯通。在充分赏析课文的同时,可选择内涵或意象与课文相似的诗词来充实阅读量。如学习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可以引入他的《饮酒》;学习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可以联想他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这样,既在内容上相辅相成,又可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同时还使学生对作者有了一个更全面的了解。再如,学习《越中览古》,可以补充李商隐的《咏史》;学习荀子的《劝学》,可以把朱熹的《劝学》“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带入课堂,两相比较,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学习《促织》一文,为了帮助同学们深刻理解主旨,我补充了清代诗人郑板桥的《题墨竹》:“衙斋卧听潇潇竹,疑是人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使他们认识到了本文的讽谏之旨。尤其是在学习《红楼梦》专章时,我给学生汇总了原蓍中的“十二支曲子”及判词,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探究兴趣。
三、课题的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