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货币的职能

货币的职能

时间:2023-06-01 09:30:28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货币的职能,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货币的职能

第1篇

知识:识记货币的五种职能的具体内容;了解价格与价值的关系。

能力:理论联系实际的分析问题的能力,认识货币在现代经济生活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

觉悟:增强学生商品经济意识、法律意识;正确对待货币,自觉抵制“货币至上”的极端错误思想。教学重点

1.价值尺度

2.流通手段

教学难点

货币的基本职能

教学方法

阅读法、讲授法、讨论法、归纳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教学设备;CAI课件。

学生活动设计

1.课堂活动:自读——讨论——互评——小结

2.课外活动:参观超市,观看琳琅满目商品的价格标签,了解不同商品有不同的价格,以帮助理解价值与价格的关系及货币的两种基本职能。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展示课件:

画面为:在大型超市里面,琳琅满目的商品旁有价格标签,顾客购买商品时交钱付款……

教师提问:在日常生活中,人们通过用钱(货币)去购买商品,支付生活中的各种费用。请问,钱除了能买到商品外,还有什么作用和功能?

学生回答(略)。

教师归纳总结:在生活中,钱(货币)除了能购买商品以外,假如有了余钱,人们还可以存放起来;人们也经常出现彼此借钱或者还债的现象;到外国旅游购买商品时还必须兑换外币等。这说明,在我们现代的经济生活中,货币的功能和作用是不同的,这也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货币的职能。

货币的职能(多媒体显示)

指导学生阅读课文第16页第2-3段的内容,然后回答以下几个问题:

展示CAI:

1、什么是货币的职能?

2、货币有哪些职能?

学生回答(略)。

教师讲授:货币的五种职能是在现代较发达的商品经济条件下才具备的,但其中从货币产生之日起它就具备了两种基本的职能,即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

1、价值尺度(多媒体显示)

展示课件:

画面为:在大型超市里面,琳琅满目的商品旁边有价格标签。

教师提问:在这个场合,货币起什么作用?它为什么能起到这种作用?

学生回答(略)。

教师小结:在这个场合,货币起了价值尺度的作用。这是货币的第一种基本职能。它是指以货币作为尺度来表现和衡量其它一切商品价值的大小。货币之所以能成为价值尺度,是因为货币也是商品,也有价值。货币产生以后,一切商品的价值都由货币来表现,商品价值的大小就表现为货币的多少。

教师提问:货币怎样充当价值尺度呢?

教师小结:人们把充当货币的金银按一定重量作为计算单位,即货币单位。用货币单位来确定某种商品价值的大小。货币执行价值尺度职能时,并不需要现实的货币,只是观念上的货币。这是因为此时的货币只是表明某一种商品值多少钱,而不是真正用商品与货币相交换的过程。

教师提问:什么叫价格?价格与价值是什么关系?

学生看书、思考回答(略)。

教师小结:当商品的价值用货币表现出来的时候,就叫价格。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价值是价格的基础。商品价格的高低,一般来说与商品本身价值大小成正比。

价值与价格的关系如下图(展示CAI课件):

基础、决定

价值价格

货币表现

教师提问:请同学们回忆一下,从货币产生过程来看,商品的价值有哪几种表现形式?

学生回答(略)。

教师归纳:商品的价值形式经历了四个阶段:

①简单的价值形式:一种商品的价值个别地、偶然地表现在别种商品上,如:

2只羊=1把斧头(等价物)

交换价值

②扩大的价值形式:一种商品的价值表现在其他一系列商品上,如:

1袋米

1把斧头

2只羊=10尺麻布(等价物)

20斤盐

6分黄金

③一般的价值形式:一切商品的价值共同表现在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上,如:

1把斧头

1袋米

10尺麻布=2只羊(一般等价物)

20斤盐

6分黄金

④货币价值形式(价格):货币成为表现其它一切商品价值的固定的一般等价物,如:

1把斧头

50斤谷物=6分黄金(货币)

20尺布

20只羊

2、流通手段(多媒体显示)

教师提问:商品交换经历了哪几个阶段?它们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学生阅读课本第18页第1段后回答(略)。

教师归纳:商品交换经历了物物交换和商品流通,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叫做商品流通。货币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职能,叫流通手段。“商品流通”是从商品交换形式上讲的。为的是区别物与物的直接交换,是以货币为媒介的交换。“流通手段”是从货币职能上讲的。强调货币在商品交换中的作用是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

物物交换与商品流通的区别和联系如下图(展示课件):

名称

项目

物物交换

商品流通

区别

公式表示

不同

商品——商品

商品——货币——商品

出现的时间不同

货币产生前已存在

货币产生后才出现

买卖时空不同

买、卖同时进行

买、卖在时空上分离

联系

买卖行为都以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为基础,从本质上看都是互相交换劳动的关系,因而是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

教师强调:作为价值尺度,可以是观念上的货币,但作为流通手段,必须是现实的货币。(引导学生阅读课本第18页第2段,思考课本第18页的“想一想”,即货币具有五种职能,他们的共同本质是什么?)

过渡:以上我们学习的是货币的两种基本职能。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货币的其他三种职能。

3、贮藏手段(多媒体显示)

展示课件:

画面为:某建筑工地,工人在挖地基时挖出了一个罐,里面装有大量银元和少量制造发行的法币的残渣。

教师提问:岁月沧桑,法币已腐烂变成残渣,假如是完好的,它还能不能使用?银元依然完好,它有没有用处?这些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学生思考;回答(略)。

教师小结:法币即使完好也不能使用,银元却可以继续充当财富的代表。这些告诉我们:货币具有贮藏手段的职能。作为贮藏手段的货币,必须是实实在在的货币,又是足值的货币,但纸币不能充当贮藏手段。

教师提问:假如某人证明自己是那罐银元的主人,他能不能把这些银元卖给别人?

学生讨论(略)

教师小结:不行。我国宪法规定,禁止金银在国内市场上流通。他只能将这些银元出售给国家。

4、支付手段(多媒体显示)

展示课件:

画面:农民在田间耕地。

教师提问:假如农民张某在春季时无钱买犁耕地,铁匠李某先把犁赊给农民张某,张某到秋季收获粮食以后才付钱给李某。在这里,钱发挥什么作用?它的含义是什么?

学生思考回答(略)。

教师小结:支付手段。货币的支付手段是指货币被用来清偿债务或支付赋税、租金、工资等。它是随着赊账买卖的产生而出现的。由于先购买,后支付,卖者成为债权人,买者成为债务人。赊账买卖,实际上是一种借贷活动,即信用。随着赊账买卖的发展,产生了各种信用货币,如期票、支票、汇票、银行券等也发挥着支付手段的职能,同时,它们所代表的债务,可以互相抵消,这就大大减少了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如三角债务关系等)。

支付手段,必须以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职能的存在为前提。

5、世界货币(多媒体显示)

展示课件:

画面:2000年,主席访问古巴时,向古巴总统卡斯特罗提供了4亿美元30年无息贷款的国家援助。

教师提问:在这里,4亿美元货币发挥什么作用?它的含义是什么?

学生回答后教师小结:4亿美元在这里发挥着世界货币的作用。世界货币是指货币具有在世界市场充当一般等价物的职能。货币在国与国的经济关系中具有以下作用:(1)作为一般的购买手段,用来购买外国的商品;(2)作为一般的支付段,用来平衡国际收支差额;(3)作为财富的代表,由一国转移到另一国,如国际贷款、转移财产、战争赔款,等等。

教师提问:是不是只有黄金或白银才能充当世界货币?

学生讨论(略)。

教师小结:一般来说是如此,铸币和纸币都不行。但随着货币的发展,一些经济实力比较强大的国家的货币也具有某种世界货币的职能,如美元、欧元、日元等。在我国的周边地区,人民币也可以流通使用。人民币要想成为世界货币,还有待于我们的继续努力,促进我国经济进一步发展。

教师提问:货币的基本职能与其它职能的关系如何?

学生小结(略)。

教师归纳:货币的基本职能是其他职能的基础。由于货币具有价值尺度、流通手段的职能,货币成为社会财富的一般代表,人们也因此产生了贮藏货币的愿望,于是货币就具有贮藏手段的职能。在赊买赊卖开始时,货币是充当价值尺度,计量商品的价值;同时又作为现金上的购买手段,使商品从卖者手中转移到买者手中。只有到了约定的付款日期,才用货币

清偿债务,此时,货币充当的是支付手段。也正是因为货币具有价值尺度、流通手段的职能,货币成为社会财富的一般代表,货币才会出现世界货币这一职能。

教师提问:货币五种职能的共同本质是什么?

学生讨论后教师归纳:

一般等价物。

总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货币的五种基本职能,即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它们都是在商品交换发展的不同阶段逐步具备的,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是货币一产生就有的两种基本职能。货币之所以具有五种职能就是因为它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

扩展

强调学生要养成理论联系实际的思维习惯和思维方式。

课堂练习

展示课件:

一、选择题

1.在商品价值、货币价值与商品价格三者的联系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当商品价值提高,货币价值不变时,商品价格就会提高。

②当商品价值不变,货币价值下跌时,商品价格就会提高。

③当商品价值下跌,货币价值不变时,商品价格就会下跌。

④当商品价值不变,货币价值提高时,商品价格就会下跌。

A.①②④B.①③④

C.②④D.①②③④

2.商品——货币——商品,这个公式说明:①在商品流通中,货币充当了商品交换的媒介;②对于商品生产者来说,价值和使用价值不可兼得;③买和卖这两种行为在时间和空间上可以分离;④买和卖同时进行,一次成功。()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

3.马克思指出:“货币当作价值尺度,是商品的内在价值尺度即劳动时间的必然现象形态。”由此表明()

A.商品价值必须由货币来表现

B.货币是商品的内在价值尺度

C.商品价值的大小通过货币来衡量,是商品流通的普遍现象

D.货币产生后,许多商品共同表现为一种商品的价值

4.美国2001年9月爆发恐怖袭击事件后,中国向美国输出10亿美元的无偿援助,这10亿美元是在执行货币的()

A.流通手段职能B.价值尺度职能

C.世界货币职能D.支付手段职能

二、辨析题

商品流通是以货币为媒介进行的商品交换,因此,只有货币才能充当交换的媒介。

参考答案:

一、1、D2、A3、B4、C

二、(1)货币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的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当一般等价物固定在金银上以后,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称之为商品流通。这是正确的。

(2)在一般等价物固定在金银上之前的扩大的物交换中,商品交换曾以羊、布等不固定的一般等价物为媒介进行。

(3)纸币产生以后,作为货币符号在商品交换中代替货币执行流通手段的职能,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但是执行价值尺度的依然是金属货币本身。认为只有货币才能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观点是错误的。

板书设计

价值尺度

基本职能

流通手段

货币的职能贮藏手段

第2篇

关键词:货币政策传导 基层央行 营业部门

一、理论观点: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研究评述

(一)国内外研究简述

20世纪80年代以来,传导机制方面的进展是关于货币政策研究中最丰富和多样化的。国外的研究不仅修改和扩展了原有的货币传导渠道,信贷传导渠道也深人到了定量研究阶段。与此同时,汇率渠道被纳人了开放经济中的货币政策资产价格传导机制分析,预期等因素也被纳人到了新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学的货币政策利率传导机制研究之中。西方有关货币政策传导的理论研究是市场经济中的普遍规律,是长期市场经济实践经验的总结,对于我国有着重要的借鉴价值。但西方理论是基于一定制度基础的,而这些假设和背景,往往在我国的现实经济中并不能得到满足,因此国外的研究成果与中国实际是不相符合的。

国内对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传导渠道效力研究、货币政策传导效果研究、影响货币政策传导的因素研究和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研究几个方面。国内对传导效力的研究大都基于信贷渠道和利率渠道的比较,对其他渠道研究较少,在信贷渠道的主渠道作用问题上已基本达成共识。同时国内许多学者都承认我国货币政策效果的弱化,并在研究中将其作为前提。总体来看,国内的研究大多基于中国的经济特点,学者们的分析在许多方面已达成共识,为进一步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二)我国现实情况总结

具体来说,通过对货币政策传导的理论文献追踪和梳理,以及在国内外的实践中进行对比,我们得到了以下几点认识:

一是我国货币政策的传导渠道仍以信贷渠道为主。纵观我国的实际情况,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和金融市场的发展,货币市场、资本市场的发展和利率杠杆的运用,我国货币政策传导开始从单纯的直接信贷传导向信贷、利率和资产价格多渠道传导过渡,但这一过渡仍未完成。资本市场直接融资占比较小,银行贷款在新增贷款余额中占有绝对比重,这说明信贷渠道,特别是以中央银行与商业银行间的相互作用为主的信贷渠道,是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所依赖的经济金融环境中占主导。

二是我国的货币政策传导效果有待进一步强化。在现阶段,我国金融结构和体制因素决定了货币政策传导主要依靠信贷渠道。在这种制度条件下,我国货币政策面临“多目标约束”,迫使中央银行在多目标之间寻找平衡,这必然会降低货币政策的有效性。近年来由于国有商业银行改革与整个金融体制改革不协调,在新的利率和资产价格等传导渠道没有完全建立起来之前,原有的信贷渠道已开始阻塞或萎缩,致使货币政策的传导有效性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

三是货币政策传导的强化主抓环节应为金融领域。由于近期内我国经济金融运行的宏微观环境不会有根本性改变,信贷渠道的主导地位仍将继续。信贷渠道的货币政策传导实际大体包括两个环节:金融领域环节,即“中央银行-商业银行”;实体经济领域环节,即“商业银行-企业和居民”。这其中任一环的微观传导主题出现问题,都会影响到货币政策的传导效率。因此完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当务之急不仅仅是改革经济体制、发展金融市场这些系统工程,更直接和有效的,是研究货币政策的微观传导主体的行为效果。

二、履职视角:营业部门在货币政策传导中的作用

目前,我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的传导是按“总行-分行-基层人行”三个层次开展的,总行主要负责货币政策的制定,其他二级分支机构则主要负责传导并执行货币政策。基层货币政策传导,主要是从中央银行分支机构到商业银行分支机构,由其通过一定方式将货币政策传导到实体经济并最终产生影响。营业部门作为下达总行货币政策意图、履行货币政策职能的最前沿部门,直接承担着具体运用货币政策工具、实施货币政策操作的职能,是中央银行与金融机构之间传导货币政策的中间节点。营业部门结合部门实际,可以为货币政策在地方的贯彻执行找到相应的切入点,发挥重要的传导职能作用。

(一)落实货币政策操作的一线阵地

随着近年金融经济市场的重大变革和人民银行履职方式和重点的发展更新,货币政策的内涵方式越来越丰富、操作层次越来越复杂、要求越来越高,基层央行营业部门的服务领域和工作层次发生了变化,其作为货币政策具体操作者的职能占据了越来越重要的位置。可以说基层央行的大部分货币政策职能的具体执行都集中在营业部门,营业部门是基层央行与商业银行间的业务纽带,是商业银行按照人民银行规定接受货币政策调控的操作平台。只有基层央行营业部门的工作人员准确地把握了总行确定的货币政策操作目标和调控趋势,认真解读政策规定、及时了解政策变化、认真执行调控手段、规范办理核算业务,货币政策才能得以顺利地向商业银行贯彻落实,这是货币政策有效传导的基础条件。

(二)解读货币政策信息的前沿窗口

基层央行营业部门作为人民银行连接金融机构的一线机构,以各种有效方式向金融机构广泛宣传货币政策、传达政策信号,使其更好地理解和接受当前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调控方向、目标意图,同时树立人民银行与货币政策的权威性,为货币政策功能的有效发挥创造先决条件,是营业部门的职能之一。同时,营业部门可把货币政策条款转化为具体的业务操作要求,引导其按照要求准确无误地落实货币政策规定。营业部门能将货币政策正确、及时、完整、详尽地向商业银行进行了传达,消除时滞和误解,使得商业银行正确理解和规范执行政策要求,这是货币政策有效传导的辅助条件。

(三)督导货币政策执行的业务基地

营业部门在与商业银行办理资金清算的各类核算业务的同时,可以把执行货币政策与提供金融服务有机统一起来,加强对货币政策执行情况的监督和研究,督促金融机构按规定把货币政策落实到经营决策和经营行为中,为货币政策的顺利实施起保驾护航的作用。只有商业银行真正切实将货币政策的意图落实到其经营行为中,及时调整信贷投放总量和优化信贷结构,才能保证从商业银行到企业和居民的传导环节得以存在,从而使货币政策能够更好地发挥作用,实现预期的政策目标。这是货币政策有效传导的必要条件。

(四)观测货币政策效果的神经末梢

营业部门是会计核算一线部门,在日常业务办理以及货币政策执行过程中,掌握了大量的金融机构的账户资金信息、数据和资料,能通过剖析商业银行的资金运行,及时反映货币政策对金融机构资金管理的影响。特别是遇重大金融政策出台,营业部门能及时调查了解金融机构的反应,反馈货币政策在区域实施的效能,为管理部门及上级行正确决策提供重要参考依据,及时调整和控制政策执行力度和方式,使得货币政策的制定和执行更符合不同时期经济发展的需要和金融机构发展的现实需求,对基层央行科学贯彻货币政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现状剖析:营业部门在货币政策传导中的问题

(一)操作部门定位局限,工作沟通存在角色冲突

营业部门在基层央行的定位是会计核算操作部门,货币政策的制定集中在人民银行总行,重大货币政策的审批也主要靠本级行管理部门组织和推动,基层央行营业部门只负责具体核算,导致工作产生了一定的阻碍。

一是工作层次不高。目前,基层央行营业部门员工对部门在执行和传导货币政策时,没有意识到自己所做工作在货币政策层面上的效果和作用。另外加之基层央行营业部门日常事务性的工作较多,对自己所承担的贯彻实施货币政策工作的关注较少,把工作重点放在货币政策业务办理的规范程度提升上,而没有在向商业银行宣传政策意图、深化政策理解上挖掘更深层次的职能拓展,工作水平没有得到更高的提升。二是管理权限缺位。政策实施经常存在细微调整,需要营业部门工作人员与商业银行进行沟通说明,由于营业部门缺乏必要的部门文件或管理权限作为辅助手段,只能过多依靠劝说和口头通知的办法与商业银行进行沟通。在没有管理和检查手段进行约束的条件下,仅仅依靠单一的通知和劝说,对商业银行贯彻执行货币信贷政策的激励作用和约束作用不强,反而容易使得人民银行权威下降而影响了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贯彻执行货币政策的积极性,导致工作被动、效果不好。

(二)资源共享程度不高,履职能力有待整合挖掘

信息沟通和共享是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正常运转的必要条件。目前,我国基层央行的货币政策执行工作是在货币信贷部门统一管理下涵盖营业部门的核算操作和会计部门的业务监督的多部门联合系统。而目前检查、管理部门与操作部门间缺乏更加深入了解和共同改进的平台,信息的横向沟通和共享有待加强。

基层央行货币信贷部门和会计部门作为货币政策实施和监督的主要部门,对货币政策的意图和规定掌握程度更高,对于政策执行前半段的理解更透彻。而营业部门作为货币政策实施的操作部门,掌握着金融机构在货币政策调控之下的金融运行数据和情况,对货币政策传导的效果了解程度更高。货币信贷部门、会计部门与营业部门之间在执行货币政策与银行监管的协调、现场检查的联动、信息资源的共享、金融机构的风险预警等方面存在大量需要协调的工作,目前却没有建立起长期有效的协调机制,容易导致信息成本和协调成本上升,造成大量数据资源的浪费或重复劳动,这对货币政策的有效贯彻执行显然是不利的,使得几部门贯彻执行货币政策的职能都难以深化更高的层次。

(三)商业银行管理集中,货币政策效果难控

面向市场的商业化运作的银行,追逐盈利是其经营的根本,货币政策的传导并不是其法定职能,因此,货币政策意图和实际操作在从基层央行向商业银行传导的过程中,往往存在一定的偏差和漏失。商业银行运营理念和管理体制的现状,也是近年来影响我国货币政策调控效果原因之一。

一是目前基层商业银行信贷管理权限上收、资金上存贷款集中化趋势明显,直接制约了基层银行有效信贷供给,商业银行的地方分支机构无权限办理货币政策业务,货币政策传导环节在基层有时会呈现真空状态,使货币政策不能按照宏观控制者的意愿实施。二是基层商业银行对存款准备金缴存等货币政策相关业务重视程度不够,业务不熟悉,部分金融机构在电话通知催缴的情况下仍然出现漏缴或迟缴现象,影响了货币政策的权威性与严肃性,也对货币政策执行的效果产生了影响。这些问题的存在影响了货币政策传导的理想状态,并最终成为制约货币政策有效传导的重要因素。

四、对策探讨:营业部门货币政策传导职能的完善

(一)深化部门工作理念,强化货币政策传导的操作性

营业部门自身的定位不准、认识不够,是制约营业部门货币政策执行效果的人力资源瓶颈约束。针对目前工作重点不明、专业知识不深、思想观念不清的情况,基层央行营业部门必须以优化结构、提高素质为中心,采取有力措施,对现有人力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和优化。一是完善部门文化,将深化货币政策传导职能这一任务,作为营业部门工作重点写入年度工作计划加以落实,着力培养优良的工作氛围和思想作风,提高营业部门员工对货币政策传导职能的认识和理解及重视,以充分调动柜台员工进行规范货币政策操作和传导货币政策意图的责任心和积极性;第二,建立和完善人才专业知识培养制度,通过加强系统培训,训练员工全面系统地掌握贯彻货币政策所需要的经济金融理论知识,不断提高货币政策相关业务的操作人员的理论水平和工作能力,全面提升营业部门货币政策传导的能力和水平。

(二)加快建立货币政策协调机制,强化货币政策传导的权威性

一是以货币政策业务培训或金融机构联系会议为载体,搭建与商业银行、货币信贷部门的交流平台,及时收集、反馈货币政策执行效果,协调解决货币政策执行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实现整体联动,确保货币政策实施效果。二是搭建金融机构交流平台,建立全面的数据监测机制。定期发送调查问卷了解货币政策执行情况,确保问卷调查真实、客观,并将分析结果向各金融机构反馈,促进其经营行为与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合拍,并为货币政策决策提供参考依据。三是强化营业部门业务指导和督查职能。可通过抽调营业部门员工参与相关业务检查、定期进行情况通报等形式,适当赋予营业部门业务检查职能,促进营业部门的工作范围和形象由单纯操作型向管理和操作兼顾型转变,提高其在商业银行的话语权和权威度,有效引导商业银行对货币政策实施的配合度。

(三)加快建立政策传导校正机制,强化货币政策传导的有效性

货币政策传导的工作实践证明,没有良好的沟通和督促,就没有货币政策的权威性和影响力;没有货币政策的权威和影响,其政策意图就得不到很好的贯彻落实。强化和提升基层央行货币政策的效率,需要进一步加强营业部门对商业银行在货币政策落实过程中对相关业务办理的规范度和科学性。一是要强化货币政策宣传和引导,在深入了解金融机构货币政策执行效果的基础之上,规范其业务行为,督促其按时、自觉、准确完成货币政策要求的规定动作;二是建立对金融机构负责人执行货币政策约见谈话制度。基层央行营业部门根据对货币政策执行的检查通报情况,不定期地约见金融机构负责人进行面对面的谈话,传递央行调控意图,指出问题、提出指导性意见,维护货币政策的权威性和统一性。

参考文献:

1、.“央村央行能动实施稳健货币政策的实践思考”,《浙江金融》,2003年,第6期,4-5。

2、何凌云、刘传哲.“货币政策传导的国内外研究述评”,《金融教学与研究》,2005年6月,25-27。

3、张翔.“货币政策的微观层面:基层央行职能与绩效”,《金融研究》,2002年5期,106-112。

第3篇

执行货币政策与实施银行监管是相辅相成的,二者的关系不能割裂开来。货币政策的实施必须要考虑银行体系的状况,而对银行的监管也必须要考虑特定的货币运行状况,这两者之间必然存在着联系。

首先,货币政策与银行监管最终目标一致。虽然货币政策的直接目标是保证货币运行平稳合理,符合经济运行的要求;银行监管的直接目标是保证银行体系的安全。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目标的冲突。但两者的最终目标都是为了服务于整体经济的运行,促进经济的平稳增长。而且,即使在直接目标有冲突的情况下,中央银行也是有可能通过特定的业务手段消除利益的冲突。

其次,货币稳定和银行体系的稳定紧密联系。银行是货币政策的主要传导渠道,银行的安全也离不开一个稳定的货币环境。货币政策的实施是要经过几个中间环节的,这其中银行是重要的传导渠道。如果银行体系存在问题,那么货币政策的实施也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银行对于货币政策实施的作用的程度大小是和银行体系在整个金融体系中的地位相对应的,因为货币政策还可以通过其他渠道传导。如果一个国家的银行体系在金融体系中占绝对的地位,那么货币政策实施的效果将受到银行体系运行状况的巨大影响,这在包括我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表现的尤其明显。同样,如果货币政策出现问题,不能保证一个稳定的货币环境,

银行体系的安全也难以得到保证。因此,可以说,货币政策是实施银行监管的重要依据,银行监管是贯彻落实货币政策,实现货币政策目标的重要保证。货币政策和银行监管的关系决定了二者必须要协调运行。货币政策自身特性也要求银行监管活动的协调配合,没有良性互动的配套监管,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在运行过程中就会出现梗阻现象,货币政策效应就会弱化。

第三,银行监管信息的反馈可以促进货币政策的完善合理。货币政策的决策和银行监管政策的制定,都需要从银行收集大量数据和信息,因此,要顺利的执行两项职能,必须要保证数据和信息的及时性、可靠性和一致性,实现信息的共享。这也可以避免增加银行的负担。货币政策与银行监管的要求在不同的条件下存在着许多差别,实现两种职能之间的信息共享,便于协调二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因此,有人认为将银行监管职能和货币政策职能放在统一的中央银行内部运作还是要比分拆有优势。通过对银行进行监管,中央银行可以获得对金融市场形势的第一手资料和感觉,反而有利于货币政策的制定,通过银行监管,还可以进一步增强中央银行贯彻执行货币政策的权威性,也有利于发挥最后贷款人职能。而且由于中央银行与国际清算银行和巴塞尔委员会有着紧密的合作关系,由中央银行负责银行监管,有利于及时交流执行银行监管国际准则的新情况,便于银行业国际间的合作与交流。

本文认为,银行监管与货币政策职能之间存在的这种联系使得在两者之间形成协调非常的重要。这并不必然要求两者一定要由一个统一的机构来实施,也正如并不因为两个职能的分离必然导致银行监管的机构从中央银行分拆一样。

二、从最后贷款人功能的角度看货币政策与监管职能及监管机构的关系

在货币政策职能和银行监管职能分离之后,并不意味着货币当局就可以不考虑银行体系的运行状况。一个重要的问题是货币当局仍然要对银行体系的不安全所造成的系统性风险负责,货币当局仍然要发挥最后贷款人的功能。

银行体系的不安全所造成的系统性风险一个主要的表现是通过银行危机的形式。银行危机可能是由于整个银行体系的问题,也可能是由于个体银行的问题所引起的。个体银行的问题,由于具有传染性,也会危及到整个银行体系的安全,造成银行危机。银行危机对实体经济有影响,可能会严重阻碍经济的发展。因此,作为负有稳定货币运行责任的货币当局,在很多情况下,仍然要发挥最后贷款人的功能以防止银行危机的发生。因为虽然对银行的救援可能与货币政策之间形成目标冲突,而且对于银行的救援也可能造成道德风险,加大银行体系未来的潜在风险。但是,在大多数情况下,银行危机的危害要超过对问题银行注资进行救援的危害。对于这个问题,有学者认为中央银行发挥最后贷款人的功能实际上最终资金来源还是纳税人,还是要由财政出资。因此,完全可以将最后贷款人的功能从中央银行分离,由一个独立的机构,或者直接由银行监管机构来行使。但是,一方面,传统上都是由中央银行来行使最后贷款人的功能,在经验、运作的能力、程序等方面,货币当局都具有不可比拟的优势,由其他机构来行使这部分功能是否具有可能性还有待讨论;另一方面,即使将对于问题银行进行救援的最后贷款人功能分离,货币当局仍然要对另一种系统性风险负责,这是其他机构所不能取代的。就是对于支付清算体系中的风险,中央银行具有独一无二的作用,仍然需要发挥最后贷款人功能。比如,在监管的制度结构变革后,英格兰银行并没有被完全剥夺对银行运作的监管权,它仍然保留着最后贷款人的职能,仍然要对整个支付和清算体系的正常运转负责。另外,清算体系在一国的经济运行中占据着一个关键的地位。每天的清算数额巨大,如果清算过程中出现了风险,有可能演变成为系统风险。而由于中央银行在管理、监督、参与清算体系的运作方面起着基础的作用,所以在防止清算体系中的风险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责任。

中央银行的流动性支持是很重要的,因此,即使将对问题银行进行救援的责任交给其他的机构来运作,中央银行的最后贷款人功能仍然是存在的。这就使得货币当局必然还要与银行监管发生联系。

三、货币职能与监管职能的分离、联系与监管组织结构

职能的分离要求对银行的监管必须和执行货币职能的机构分离,但是职能之间的联系又决定了这种分离不一定就表现为将执行银行监管职能的机构从中央银行的分拆。除了直接在中央银行之外再单独成立银行监管机构之外,如英国完全将两个职能分离,分别由英格兰银行和英国金融服务局(FSA)来行使;我国也在2003年把银行监管职能从中国人民银行分离,单独成立了专门履行银行监管职能的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另外,也还可以有其他的选择,比如可以在中央银行内部设立两个相互独立的部门,就像意大利银行的做法;或者设立两个分离但是却互相合作的机构,如在法国,银行管理委员会和法兰西银行分别执行银行监管与货币政策职能,但是法兰西银行又在银行管理委员会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也可以在中央银行内部给予银行监管职能一个半独立的地位。对于不同的国家,没有一个完全统一的模式

职能之间的分离决定了既是将银行监管的职能保留在中央银行内部,执行货币政策职能与银行监管职能的内部机构之间也应该保持相对的

独立以避免目标上的冲突,而职能之间的联系又决定了即使将银行监管的职能从中央银行分拆出去,执行银行监管的机构与中央银行之间也必须要有一个协调。

货币政策职能与银行监管职能的分离是银行监管组织结构从中央银行分拆的基础。由于货币政策职能与银行监管职能之间在目标上存在着冲突,在行为与业绩评价机制方面存在着差别以及由于职能的专业化趋势越来越明显,导致了货币政策职能与银行监管职能出现了分离。但是,由于货币政策与银行监管之间也存在着必然的联系,货币当局也必然要对因为个别银行问题而引起的系统性风险负责,两个职能之间的分离也不是绝对的。因此,在分拆之后,监管当局与货币当局之间还必须建立协调机制,包括在组织、在信息的共享以及在职能交叉所涉及的协调行动方面建立联系。联系的重点指向是保证银行的系统安全,这需要双方在安全评价机制、监控指标体系、预警机制以及金融安全网的建设方面形成协调。

在我国执行货币政策职能的中国人民银行和执行监管职能的中国银监会之间的分拆与设立已经经历了两年多时间,它们之间协调与合作正在日渐加强,但存在的问题也十分突出,特别是在信息搜集与共享及处罚等问题方面需要更加密切的合作。另外,他们同中国证监会与中国银监会之间的监管协调问题也需要在一个统一的大框架下来统筹安排和考虑。总的来说中国人民银行和三大监管机构之间的协调与磨合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还有很多理论和实践问题需要研究和解决。本文最后认为由于多头监管所引发的诸多成本是很大的,未来我国金融业监管应该实行统一监管,无论是从监管成本来讲,还是从金融业混业经营的趋势来讲,金融业统一监管是我国金融业未来监管发展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1]钱小安.金融开放条件下货币政策与金融监管的分工与协作[J].金融研究2002,(1)

[2]吴风,赵静梅.统一监管与多边监管的悖论[J].金融研究,2002,(9)

[3]刘宇飞.国际金融监管的新发展[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

第4篇

在2008年以前,我们河南省使用的老教材中,有这样两段话:“货币之所以能成为价值尺度,是因为货币也是商品,也有价值”,“作为贮藏手段的货币,必须是实实在在的货币,又是足值的货币。因此,只有金银铸币或金银条、块才能执行贮藏手段的职能”。所以,根据第一段话,要成为价值尺度,就必须是商品,有价值。纸币的定义在老教材中是这样的:纸币是国家发行的、强制使用的货币符号。那么,在教学过程中,大多政治教师都认为纸币仅仅是货币符号而已,其很低的成本可以忽略,它不是商品,故而就没有价值,就不能成为价值尺度,这个认识是合乎老教材的看法的。结合第二段老教材语言,纸币不是足值的货币,更不是金银铸币或金银条、块,所以,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认为纸币不能执行贮藏手段的职能是正确的。

我们再现一下2012年全国高考新课标文综试卷选择题第12题:货币最早以足值的金属货币形式出现的。随着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发展,商品流通中产生了作为价值符号的纸币,并逐渐取代了金属货币。纸币之所以能取代金属货币,是因为( )

①纸币容易产生,且同样具有充当贮藏手段的职能

②使用纸币能够有效降低货币制作成本

③纸币的使用范围更广

④纸币同样能执行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的职能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在做这道题时,大多考生按照老师教给的老教材观点,很容易排除①和④,结果高考下来大跌眼镜,正确答案竟然是C。对此,很多高中政治课教师都在质疑:是不是高考题出错了·

我们河南省自2008年秋期高一开始使用新课程,在2011年和2012年高考大纲中的第二部分内容——考试内容中,有这样的表述:政治学科考试内容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和《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的教学内容确定。其中,《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是2004年3月由国家教育部为适应新课程改革而颁布的,其内容就是高中思想政治课新课程,只是和宁夏、陕西、湖南等省份相比,我们河南省是较晚开始新教标高考(从2011年),但是,新课标高考是以新课程为考察对象的,我们来看一看新教材在上述高考试题涉及的知识方面的变化。首先,在必修一《经济生活》第6页关于价值尺度的表述中,已删去了“货币之所以能成为价值尺度,是因为货币也是商品,也有价值”的说法,而表述为“货币所具有的表现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价值大小的职能,叫价值尺度”。同时,在必修一《经济生活》教师教学用书第40页有这样的内容:纸币作为现行的货币,执行货币的价值尺度、流通手段、支付手段、贮藏手段、世界货币等职能。在现行货币制度即纸币本位制下,纸币的这些职能,是从它取代黄金的流通手段开始,然后逐步发展起来的。结合以上新课程教材内容和教师教学用书的内容,可以看出,在对今年的这道高考选择题的答案有所质疑的老师的思想认识依然停留在旧教材上,并没有与时俱进真正把握现行的新课程,以至于作出了错误的判断。因此,根据课程标准、教材、教师教学用书,今年的高考题是不容怀疑的。

那么,为什么新旧课程在纸币的职能这个问题上会有出入呢·这要从上面必修一《经济生活》教师教学用书提到的货币制度谈起。在实物货币时代,虽然有纸币,但是纸币的发行和流通是以贵金属,即金银作为保证的,由它背后的贵金属金银的价值来决定的,所以纸币是只是货币符号。故而,以往的(河南省2008年之前的)高中政治教师根据教材内容认为纸币只是货币符号,不能执行价值尺度和贮藏手段的职能,是正确的,这也说明旧教材是适合实物货币这个时代的。但是,发展到1944年建立的“布雷顿森林”体系中,是美元与黄金挂钩,其他国家将货币与美元挂钩,从布雷顿森林体系可以看出,纸币是直接或者间接与黄金挂钩。到了20世纪70年代,“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美元与黄金脱钩。从那时起,黄金彻底退出货币历史舞台,人类进入一个崭新的货币时代,即“信用货币时代”。所谓信用货币,是由国家法律规定的,强制流通不以任何贵金属为基础的独立发挥货币职能的货币。在教育部普通高中新课程国家级远程培训活动中,高中思想政治课必修一《经济生活》主编、华南师范大学陈友芳教授就指出:这里老师们要特别注意,在我们《经济生活》教材里面把纸币定义为“价值符号”。现行的新教材里面已经根据现代经济生活中货币的发展变化,与时俱进地认可纸币也是现代货币的一种,而不再像过去那样,把纸币仅仅只是看成是“货币符号”,因为那只是金本位时代,也就是实物货币时代的观点。所以,在新教材中,纸币已经被定义为“是由国家(或某些地区)发行的、强制使用的价值符号”。老教材将价值定义为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那么就要承认,纸币是没有价值的;对此,陈友芳教授和现行一般的经济学教材都认为,货币的价值就是货币的购买力,如果将货币的价值定义为购买力,纸币就具有价值,因为它具有购买力;既然纸币有价值,那么,纸币是可以执行价值尺度职能的。

另外,在现实经济生活中,(以人民币为例),我们不仅拿人民币买商品,而且市场上所有的商品都是由人民币标价的(比如:元),这里的“元”其实并不是贵金属货币金或银的单位,而是我国的现行纸币——人民币的单位,那就说明纸币是可以执行流通手段和价值尺度的职能。同时,我们的工资、利息、房租等也都是由人民币支付的;我们进行储蓄存款,不论是为了孩子上学,还是购房、买车、养老,无论出于何种目的,我们最终都把纸币当做财富贮藏起来,以备将来换取自己需要的商品或服务;我们在对外贸易的结算中,早在十年前,在东南亚我们已经尝试开展人民币境外结算业务。从中可以看出,纸币也同样具有支付手段、贮藏手段、世界货币的职能。

第5篇

关键词:纸币 货币符号 价值符号

2010年7月,重庆、青海、贵州、四川和甘肃作为全国最后一批实行高中新课程改革的省市,由教育部组织,对五省市教师进行了为期十天的远程教育国家培训。笔者有幸参加了这次培训。8月2日“专家解疑”,就纸币是“货币符号”还是“价值符号”答疑,本人尚存疑惑,向专家提出了疑惑并请求解疑。

我提出的疑问如下:

原来的《经济常识》关于纸币是这样定义的:纸币是由国家发行的、强制使用的货币符号。新教材《经济生活》是这样定义的:纸币是由国家(或某些地区)发行的、强制使用的价值符号。那么,货币符号与价值符号的区别是什么呢?纸币到底有哪些职能?

教材主编陈友芳给予了我们这样的解答:

从货币发展的历史我们可以看出,无论是实物货币还是金属货币,充当货币的物体本身就具有内在价值,……信用货币则不同,100元的人民币内在价值未必有100元,但是它代表了100元的价值,我们称它为价值符号。这时我们就会疑问,纸币到底有什么职能呢?过去,我们认为,纸币只有一个职能,就是代替金属货币充当流通手段。但是在生活中,我们可以发现,纸币具有货币的一切职能。纸币一样具有价值尺度职能,(以人民币为例)在市场中,所有的商品都由人民币标价,它具有流通功能。人民币也具有支付手段职能,人们的工资都由人民币支付,它也具有储蓄功能。目前人民币还不具有世界货币的职能,但是,人民币已经迈出了成为世界货币的第一步。我们国家在对外贸易的结算中,开始允许将人民币作为结算工具。这样我们可以看出,纸币不仅仅具有流通职能,也具有其他职能。

过去我们认为,纸币是货币符号,在“金本位”时代,这是正确的,但是今天我们所处的货币时代已经不一样了,今天我们所处的时代是货币时代。曾有老师问过我,纸币到底具不具有价值,这取决于我们对于价值的定义。如果我们将价值定义为购买力,目前的一般的经济学教材认为,货币的价值就是货币的购买力,如果将货币的价值定义为购买力,那么纸币则具有价值,因为它具有购买力;如果将价值定义为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那么就要承认,纸币没有价值。综上所述,纸币是价值符号。

对于陈教授所说的“如果我们将价值定义为购买力,目前的一般的经济学教材认为,货币的价值就是货币的购买力,那么纸币则具有价值,因为它具有购买力;如果将价值定义为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那么就要承认,纸币没有价值”这两种定义,我产生了一个新问题,即究竟什么是“价值”或“价值的定义是什么”,有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我认为纸币具有购买力或能用于购买,并非因为纸币有价值,而是因为它是国家法定流通、非用不可的纸货币,除此之外别无选择。假设国家强制若干面积大小的牛皮是法定货币,肯定没有人使用纸质货币。法定流通具有强制性,不然就会有其他干扰因素影响纸币的使用,而纸币所代表的依然是优质资产、实体财富。(尽管当今不是金本位,但纸币的依据是贵金属、外汇储备、战略资源等,非“虚拟”财富。)否则,它就只能代表国家权力或国家强制力,即纸币的价值是国家强制力,这个定义显然也是不对的。纸币面值国家可以强制确定,但购买力是不能强制确定的,所以个人认为“将货币的价值定义为购买力”的说法是不妥的。

对于陈教授所说的“但是在生活中,我们可以发现,纸币具有货币的一切职能”,我是这样认为的:纸币具有价值尺度职能的根源不在纸币本身,而在于真正货币,纸币只是真正货币的符号而已,代表真正货币充当价值尺度。具有流通职能是因为这种符号受国家政治权力的强制和法律的保护。支付手段职能道理亦然。贮藏职能是因为绝大多数人除了储藏它别无选择。“黄金依旧是货币之王”,传统理论认为,能够贮藏的只有真正货币,纸币因其历史变迁、通货膨胀等因素不具贮藏意义。“人民币已经迈出成为世界货币的第一步”,则完全是因为国家实力使然,因此,不能说成不了世界货币,是因为人民币(纸币)没价值,能成为世界货币,是因为它具有了价值。为什么不让人民币早就成为世界货币呢?这就要考虑能成为世界货币的根本原因是什么。综上所述,我认为纸币依然没有价值,它所具有的只是由于国家强制其使用而具有使用价值。

纸币有价值的另一种理解是制作纸币时所花费的纸张、彩墨、机器、工人工资等,这在讨论这个问题时是忽略不计的,因为我们针对的是纸币作为货币本身,正如我们讨论黄金货币时不考虑金属冶炼、金币铸造一样。因此,考虑这种“价值”是毫无意义的。

对于陈教授所说的“信用货币则不同,100元的人民币内在价值未必有100元,但是它代表了100元的价值,我们称它为价值符号”,我认为具体到纸币道理也一样,100元的纸币内在价值未必有100元,它也代表100元的价值。所以,应该说“价值符号”的说法体现了与时俱进、理论创新,但在本质上和“货币符号”是一样的,都不过是代表“价值”。

从货币的产生看,它是人们在商品交换的过程中,为了解决各种不便而在实践中的创新。假设当初的等价物石斧具有银行货币的一切优点,可以肯定,今天人们使用的依然是石斧。再假设如果银行卡即所谓“电子货币”的数字兑换不成现金,谁还使用银行卡?所以,信用货币和纸货币以及电子货币等都只是形式上的不同。

2010年新学期开始,我校高一年级学生选用的由陕西出版集团、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王秀山主编的高中思想政治必修1《经济生活》。在《学习与评价》中,王秀山主编对此问题的解释依然是“纸币是价值符号,只具有使用价值,而无价值”。这里也只是肯定了“价值符号”,并未认同“有价值”。当然,这又产生了一个新问题,即两种相反的观点,这使得我们的高考一线老师和参加新课程高考的学生无所适从。

第6篇

摘要:虽然美元的未来存在不确定因素,但目前尚无任何货币具备超越美元的实力,美元地位的下降将是漫长的过程。人民币国际化符合中国国家利益,需要国家意志和外交战略的支持。经济实力是决定货币国际地位的基本因素,信心、流动性与交易网络支撑着国际货币职能的发挥,但一国的经济实力并不必然转换为货币实力,政治的影响不容忽视。无论以何种标准衡量,美元堪称世界的顶级货币,但其协商货币色彩愈加浓厚,美元地位的维持要借助在位货币的优势和外力支持。

关键词:国际货币,次贷危机,金融衍生品,实体经济,国际收支,外汇储备

一、引言

次贷危机的爆发反映出当前国际货币体系的内在缺陷和系统性风险,利用美元的特殊地位,(注:很多文献中将美元的特殊地位称为美元霸权,本文主要从货币职能视角对国际货币决定进行分析,故不使用这一带有某种价值判断色彩的概念。)美国以贸易逆差的形式大量占用他国资源,同时向全球输出美元,这些美元回流美国后,借助复杂金融衍生工具的杠杆功能,催生了巨大的资产泡沫,并在泡沫破灭后通过经济全球化的链条传导、扩散至其他国家和地区,最终引发了严重的全球性金融与经济危机。

二、决定国际货币地位的经济因素

当一种货币的使用范围延伸到其发行国以外时,就上升到了国际货币的层次。哈特曼(Hartmann,1998)从货币职能角度扩展了国际货币的定义,他认为,作为交易媒介,国际货币在私人领域被用于国际贸易结算,在官方则是干预外汇市场和平衡国际收支的工具;作为记账单位,国际货币被私人部门用于贸易和金融产品的计价,官方则用其确定汇率平价或本国货币钉住的“名义锚”;作为贮藏手段,国际货币可用于金融资产组合,如非居民持有的证券、存款等和官方储备。由于支撑货币具体职能的原因不尽相同,且某种职能的获得又有利于扩展货币的另一种职能,很难理清彼此之间的因果关系。在经济层面上,信心、流动性与交易网络,是决定国际货币地位的主要因素。

对一种国际货币的信心主要源于其币值长期稳定的纪录,包括对内稳定和对外稳定,对内稳定指货币发行国通胀率较低,货币购买力较少受到侵蚀,对外稳定是指汇率相对稳定或有升值趋势。信心对货币的计账单位和贮藏手段职能至关重要,从动态角度看,能提供价值稳定预期信息的货币才具备国际化的基础和持久生命力。

谢林(Schelling,1960)指出,在任何用数字表达的体系中,计账单位的职能就会产生,交易中选择什么作为计账单位并不重要,关键是参与者能够达成一致。这个推论可以运用到国际金融领域:市场参与者更倾向于选择那种其他人也视为必然的货币。

三、国际货币地位决定与政治

国际政治学历来对货币权力的表现形式及分配有着浓厚的兴趣,正如吉尔平(Gilpin,1987)所言:“货币次序具有分配其所代表政治力量的功能,同时也是现行体系参与者用于延续或这种次序的工具。”一些研究霸权稳定理论的学者揭示,当投资者和交易主体认为需要一种坚挺、方便、能被广泛接收的且能促进国际市场繁荣的货币所带来的信心与便利时,一个处于支配地位的霸权货币是十分必要的。

苏珊斯特兰奇(Strange,1971)把历史上的国际货币分为三种类型:第一种是“征服货币”(Mastercurrency),意指在附属国、殖民地流通的征服国或宗主国货币;第二种类型是因内在经济吸引力而获得外国认可的“顶级货币”(Topcurrency);第三类被其称之为“协商货币”(Negotiatedcurrency),是指一些国家(追随国)被发行国提出的条件所吸引,诸如援助、市场准入、政治同盟乃至军事保护的承诺等,选择支持其货币,但这种支持并不一定要签署正式协议,也可以是有关方达成的默契。

追随国支持协商货币,包括各层面的政治因素,其中最重要的是国家安全,原联邦德国和日本支持美元,可以部分归因于冷战时期两国在防卫上对美国的依赖,沙特阿拉伯同意用美元结算石油贸易也是出于地缘政治的考虑。支持协商货币需要众多追随国的共同承诺,但这种承诺有时并不可靠,难免会有某些国家产生“搭便车”行为。

政治还可通过经济因素对国际货币地位产生间接影响。沃尔特(Walter,2006)指出,持久的保守货币政策能孕育一国的货币实力,而这样的货币政策必须“可靠地根植于该国的政治制度之中”,19世纪英镑币值稳定的声誉及所获得的外部信心,与英国的有限政府、公民选举权以及精英金融集团控制的英格兰银行密切相关。政治因素也影响一国能否建立起发达、高流动的金融市场。斯塔萨维奇(Stasavage,2003)认为,有限权力的政府和倾向于债权人保护的法律框架,是国内金融市场成长的必要环境。

四、美元的未来与挑战

无论以何种货币职能标准衡量,美元都是当今世界头号货币。作为交易媒介,美元在全球外汇交易量占据了89%的份额,它最强劲的竞争对手欧元的市场份额为37%,日元只有20%(BIS,2007)。(注:外汇交易按买卖双向统计,因此总份额为200%,国际清算银行BIS每隔三年出版的《国际外汇市场统计》提供了此类数据的来源。)作为价值贮藏手段,2007年全球外汇储备中,美元占比高达64%,欧元为26%,日元则仅为3%。全球银行存款中,美元比重为48%,美元债券的比率为44%,欧元的比例相应为28%和31%。作为记账单位,世界上有近2/3的货币通过各种形式钉住美元,美元还在许多国家部分甚至完全替代了东道国货币的职能,即所谓的“美元化”现象。

前文中提到的国际货币,如“征服货币”、“协商货币”和“顶级货币”,其界限并非泾渭分明。即便鼎盛时期的英镑,也从来不是单一类型的国际货币:作为征服货币,英镑体现了宗主国在殖民地的权威,但在其他地区,英镑则是因为经济吸引力而被认可的顶级货币,二战后,英镑更主要地是在英联邦内充当协商货币,这些国家将对英镑的支持与从英国能获取的优惠联系在一起。显然,美元作为征服货币的色彩要淡得多,因此我们对美元地位的分析可以循着顶级货币和协商货币两条路线展开。

(一)作为顶级货币的美元

经济实力支持美元的顶级货币地位。从信心的角度分析,根据统计,美元的对内购买力一直相对稳定,以1995-2004年和1950-1964年的平均值为例,美元的购买力下降,仅比德国马克和日元略高。(注:这种现象说明美元国内货币和国际货币职能的内在冲突,显然,美国更重视本国利益而忽视为世界提供稳定公共产品的职责。)与对内价值相比,人们更关注美元的对外价值。虽然从理论上讲,汇率的稳定和坚挺是货

从历史数据看,19世纪初英国的经济实力已经是世界最强,但其货币地位并不特别突出,直到1870年,在英国经济实力连续几十年稳居世界首位之后,英镑才成为最主要的国际货币。

(二)作为协商货币的美元

从某种意义上讲,美元登上国际货币舞台伊始就带有协商货币的色彩,因为布雷顿森林体系是国际合作的产物。但在布雷顿森林体系早期,虽然不乏表面上的合作,美国的超强实力及与黄金的可兑换性,使美元成为各国竞相追逐的稀缺资源,是一种不折不扣的顶级货币。进入20世纪60年代,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内在矛盾开始显露,美元地位的维持已经由完全依靠美国自身实力向借助外力转变,期间美国曾与他国合作建立“黄金总库”,签订“互惠信贷”和“借款总安排”等协议,虽然这些举措未能挽救布雷顿森林体系,却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和延迟了美元的颓式。而当1971年当美国政府宣布中止美元与黄金的兑换后,美元与其他货币已无本质区别,其地位就更依赖他国所愿提供的支持。

本文对“复活的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理解是:东亚和美国之间存在某种默契,并形成一种特殊的经济循环模式,即东亚出口商品,美国提供市场;东亚积累债权(作为储备货币的美元),美国积累债务;双方互利互惠、各得其所。这一默契与本文前面所下定义十分吻合:美元在东亚是一种协商货币。问题是,这种模式能否长期延续,东亚对美元的支持是无条件的吗?答案是否定的,我们以全球拥有美元储备最多的国家--中国为例简单分析,公平地讲,中国从中美贸易中获益良多,也乐意持有适度数量的美元资产,这本是可以双赢的局面。但事实是,两国从此陷入了所谓“金融恐怖平衡”,且中国的处境更为不利。例如,次贷危机后,中国辛苦挣来的美元面临贬值甚至违约的风险,但却不能通过抛售而退出,因为这会导致所持美元资产价格暴跌而蒙受巨大损失,用克鲁格曼的话来说,中国已经掉入了“美元陷阱”。

(三)美元的竞争对手

在美国政经力量相对下降后,美元实力仍得以维持,还基于这样一个事实: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对手能够取而代之。

谈到美元的竞争对手,人们自然会将目光投向欧元。就经济实力而言,欧元区经济规模与美国不相上下,金融市场发达,欧洲央行秉承了德国央行的反通胀传统,这些条件都赋予欧元挑战美元的实力。但时至今日,欧元取得的成功仍是有限的。诚如前文所言,国际货币的基本职能--记账单位的实现,在于成为市场参与者关注的焦点,作为一种年轻的货币,欧元需要花费较长时间来构建自己在市场参与者心中的形象,由于社会惯例改变需要出现足以改变现状的强大力量,在此之前,人们仍会继续遵循长期以来形成的习惯。

2009年3月23日,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撰文呼吁创造一种与国家脱钩、并能保持币值长期稳定的国际储备货币,并建议在特别提款权(SpecialDrawingRights,SDR)基础上建立新国际储备货币。这一建议虽受到国际社会的欢迎,但从现实角度出发,用超货币充当国际储备货币存在极大的困难,这不仅在于让各国上交货币的政治障碍,技术上也很难行得通。以特别提款权为例,20世纪60年代末创造出来的SDR,虽然具有价值稳定的优点,却是一种没有实体形式的账面资产,其用途也限于IMF和会员国政府之间的借贷以及会员国之间的国际收支调节,不能用于民间的贸易和非贸易结算,流动性十分有限。

五、人民币国际化的前景

第7篇

中国人民银行最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房地产信贷业务管理的通知》,也就是房地产界所称的“121号文件”,在实施过程中遇到的一些困难,就从一个侧面凸现了目前货币政策和银行监管协调机制缺位所遭遇的窘境。对于中央银行来说,信贷的高增长可能损害金融的可持续发展,即使信贷增长不带来物价必然上涨,中央银行仍要密切关注资产价格的变化以及信贷资源配置的合理性,以维护和促进金融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但是,中央银行的政策目标要顺利实现,必然需要银行监管部门的积极配合,因为目前货币信贷政策的传导依然是以银行业为主导,货币政策的有效实施最终还是需要金融机构及时调整资产负债结构。目前看来,在货币政策职能与银行监管职能分离后,二者之间的协调未必有效,需要我们深入地探讨二者的互动关系,进而在此基础上分析二者协调的主要途径。

一、从宏观层面的考察

(一)货币政策和银行监管对于经济周期的不同特性

无论是货币政策,还是银行监管,都是在同一宏观经济环境下进行的。从宏观层面考察二者之间的互动关系,最为突出的就是货币政策与银行监管对于经济周期的不同特性。货币政策通常是逆经济周期的,而银行监管通常是顺经济周期的,这两种矛盾的特性在银行体系自然会产生不同的影响,例如,下调利率能够降低银行的筹资成本,增强流动性,但是会加大通胀的压力。在经济高涨时期,银行经营效益好,风险低,银行监管对银行经营的风险约束相对来说较松,银行本身经营的难度也较小,此时货币政策则需要注重预警性的进行适度反向操作,如提高利率水平、控制货币供应量、对特定部门进行信贷控制等,这显然会加大银行经营的成本;在经济衰退时期,银行业务拓展困难,银行监管对银行经营的风险约束较紧,对于银行新增的不良贷款也更为关注,银行的贷款投放当然也就更为谨慎,此时货币政策可能采取的扩张性政策难以在银行系统得以传导。因此,货币政策与银行监管的合作,首先应当是在宏观层面的合作,在于对经济周期的判断取得共识之后,分别在各自的领域采取相应的、并且不直接冲突和抵销的政策措施。

但是,如果货币政策不是以反经济周期、稳定物价为主要任务的话,货币政策和金融监管的这种冲突可能就未必会真正出现;如果货币政策和金融监管的基调不是由中央银行和银监会独立确定的话,二者之间就可能出现冲突。例如,中央银行在1997年开始强化对银行体系的贷款监管,开始大规模强调处置不良资产,但是当时也是经济周期的下行阶段,下行阶段自然不良资产的比率就高,处置不良资产也会加剧贷款的紧缩力度,如果在经济上行的1992年等时期处置不良资产,对经济稳定的冲击可能就小的多,不良贷款也未必显得那么突出,但是,这个监管的力度看来也不是中央银行能够独立确定的。

(二)银行体系风险的宏观性、系统性特征决定了银行监管与货币政策的互动性

在评价银行监管部门的成立时,一个常见的看法是,银行监管部门成立之后,分别覆盖银行、证券、保险的专门性的监管机构都基本完备,因而中国的金融监管体系可以说已经基本建立起来了。这其中存在一个对银行体系的风险与证券、保险体系风险的不同特性的模糊认识。

实际上,银行体系与证券、保险体系存在很大的差别,银行的资产和负债在流动性方面具有不对称性,通常具有错配的缺口,银行部门十分容易遭受挤兑的冲击而传染到整个金融体系乃至经济体系,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银行因为其强烈的公共性和外部性而具有公众公司的许多特征。因此,银行体系的风险主要是宏观性、系统性的风险,而证券和保险的风险主要是微观性的、与投资者相关程度高的风险。因为银行监管和银行体系的稳健程度与宏观经济形势密切相关,因此,仅仅从银行体系风险的宏观性和系统性来说,央行与银行监管部门的协调的重要性,将远远超过央行与证券和保险领域的监管机构进行协调的重要性。

进一步看,银行监管所创造的安全而有效率的金融体系,是实施货币政策的重要条件。而独立的货币政策所创造的稳定的货币环境,也是银行有效地实施监管、维持金融体系稳定的最为关键性的市场环境。正如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有效银行监管的核心原则》中提出的,有效银行监管的先决条件之一是稳健且可持续的宏观经济政策,其中相当重要的一点就是货币的稳定。

(三)宏观层面的货币政策和银行监管协调还取决于市场环境的发育

通常,对于货币政策和银行监管的分工来说,一个直观的判断是,货币政策着眼于宏观层面,银行监管着眼于微观层面。这实际上是一个似是而非的划分。姑且不论当前微观层面的银行行为是货币政策的最为主要的传导途径,仅仅从货币政策运作的环境看,没有商业银行微观行为的市场化改进,货币政策的实施在目前的环境下往往也是难以着手的。在较为成熟的金融市场环境下,商业银行作为理性的市场主体,能够基本有效地对货币政策的宏观信号作出反应,此时货币政策当然无需强调对商业银行的直接信贷控制,而更多地依托市场化的间接调控手段,银行的监管实际上也是采取激励相容的市场化手段。但是,在商业银行体系市场化程度有限、商业银行主体的自我约束能力不足的阶段,货币政策如果不能介入商业银行的信贷运作行为,就难以有效地传导到经济运行环节,此时必然需要商业银行和监管部门的积极合作。

其次,货币政策和银行监管实施的市场环境还应当包括银行风险的处置程序。实际上,如果商业银行体系总体上较为稳健,同时也普遍建立了存款保险制度,那么,整个银行体系对于中央银行“最后贷款人”的职能的依赖性显然就大大降低,此时,无论银行监管职能与货币政策职能是否分立,并不一定必然影响到整个银行体系运行的稳定性。反观当前中国的银行体系的实际状况,中央银行的“最后贷款人”的角色似乎是当前维护银行体系突发性危机的主导性的手段,这就决定了,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下,货币政策和银行监管即使分立,也必须更为强调二者之间的互动和有效协调。

二、从金融结构层面的考察

中国当前的金融结构必然也会对货币政策和银行监管的互动行为产生多方面的影响。

(一)货币政策和银行监管工具的相互依赖性

当前中国的金融结构是一个典型的银行主导性的间接型融资体系,因而银行体系自然就成为货币政策传导的主要渠道,如果没有银行监管的合作,或者商业银行从微观层面不作出积极的反应,那么,货币政策就很难达到预定的政策目标。另外,货币政策也受到金融监管一系列法规的影响,最为典型的是以

巴塞尔协议为代表的最低资本金要求的金融监管,对于银行的贷款扩张能力、以及货币政策的实施效果等都会形成明显的制约。因此,在实际运作中,货币政策操作在许多情况下需要银行监管的配合,最为典型的就是一些选择性的货币政策工具需要借助银行监管的力量来予以监督落实,否则金融机构就可能会失去实施的外部动力。

(二)中央银行的货币监管与银监会的机构监管之间存在显著的依赖性

在实际监管中,货币监管强调的是为保证货币政策实施而由中央银行对金融机构或金融市场进行的监管;而机构监管强调的是监管机构以维护金融体系稳定而进行的金融机构市场准入、退出、日常营运等的监管。这两个监管职能实际上都是起源于早期中央银行的“最后贷款人”职能。

在中央银行实施货币监管、或者银监会实施机构监管的过程中,二者的合作是必然的。中央银行进行货币监管以实施其货币政策目标的行为,也必然会对银监会所监管的金融机构稳定的目标形成多方面的影响,例如,中央银行对于有贷款关系的金融机构的检查、对货币政策制定的存款准备金制度、利率政策、选择性货币政策等的落实情况进行检查,在当前经济转轨阶段采用的直接性货币政策工具(如现金管理等)进行检查,都不仅需要银行监管部门的合作,也会直接影响到银行监管部门监管目标的实现。与此形成对照的是,银行监管部门对金融机构的机构监管也会影响到货币政策的实施,机构监管所制定的具有强制性的监管法规,直接对金融机构的经营行为形成影响,进而对货币政策的传导和实施效果直接形成影响。因此,当前中央银行和银行监管部门首先应当清晰地区分实际运作中货币监管和机构监管的业务领域划分,并在进行各自的货币监管和机构监管时,主动考虑到自身的监管行为对于对方监管目标的影响。

三、从运作层面的考察

(一)货币政策和银行监管分立后应防范可能出现的决策效率降低

如果说将银行监管与货币政策独立,是为了防止原来在央行内部可能存在的角色冲突的话,那么,二者的分立从运作层面也提出了一个决策效率的问题。在呼吁货币政策和银行监管职能分立众多理由中,怀疑央行因角色冲突而对金融监管难以中立是一个重要的原因。但是,在实际运作中,这可能是一个“伪问题”,因为在央行缺乏足够的独立性的前提下,如果央行与银行监管部门、或者其他宏观部门就宏观政策动向、金融风险和金融稳定应采取的措施产生分歧并争执不下时,最终可能还是会集中到国务院层面进行统一决策。从这个意义上说,央行和银监会的分立,实际上只是把原来在央行内部可能存在的角色冲突更多地转移到国务院层面,而这一转移必然会导致决策效率的一定程度的降低,这显然对于货币政策的实施、或者金融风险的防范都有不利的影响。

这种决策效率可能出现的降低,最为集中地体现在央行的“最后贷款人”角色的行使上。实际上,如果央行身兼二任,则无论货币政策的基调是紧缩还是扩张,保持银行体系的稳定也是一个重要的参考目标。但是,在银监会作为单纯的银行监管机构独立承担机构监管职能之后,因为银监会并不能为陷入困境的银行提供流动性;而央行要妥当运用“最后贷款人”职能,必须充分了解具体银行的经营状况,货币政策与银行监管职能的分立使得央行行使最后贷款人职能时将更多地依赖银监会对银行困境的判断而不是自身的判断,其中显然存在实施效果下降、运用过滥、过严、过迟等,或者在央行与银行监管部门难以形成共识时需要国务院层面的决策,从而可能错过防范银行危机的最佳时机。

因此,在货币政策与银行监管分立的条件下,货币政策与银行监管之间的组织协调机制相当关键,否则只能是决策效率的迅速下降。在此基础上,货币政策的独立性也值得关注。

(二)货币政策与银行监管的信息共享应当成为二者协调的基本前提

无论是货币政策决策,还是银行监管决策,都是基于对银行体系等的大量信息的分析的基础之上。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操作都是以一定的银行体系的传导机制为前提的,可以说几乎所有的货币政策操作,例如利率调整、公开市场操作,都必须立足于对金融机构的经营状况的深入掌握。更为重要的是,银行监管信息也是中央银行及时高效地行使“最后贷款人”职责的基础。与此同时,货币政策操作必然会对银行体系的经营形成多方面的影响,也需要银行监管部门及时把握、进而采取相应的对策来指导金融机构的经营行为。

第8篇

关键词:电子货币 银行 金融

一、电子货币相关概念解析

20世纪以来,电子商务在世界范围内悄然兴起,作为其支付工具的电子货币也随之产生和发展。电子货币的产生被称为是继中世纪法币对铸币取代以来,货币形式发生的第二次标志性变革,并在电子商务活动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它的应用与发展不仅会影响到电子商务的进行,而且会影响到全球的金融体系。

(一)电子货币的定义

电子货币就是由消费者(及相对的特约商户)占有的,存储在一定电子装置中,代表一定的货币价值的“储值”或“预付价值”的产品。具体而言,这里所讲的电子装置通常包括两种形态:以IC卡为媒质的智能卡和以计算机为基础的电子货币载体。电子货币的货币价值以数字信息的方式存储在电子装置载体中,表现为各种各样的储值卡、智能卡,以及利用计算机网络进行支付的货币形态。电子货币不是纸质的,也不像电子资金划拨一样涉及到银行,这种新的货币形态可以离开银行的中介作用,在交易过程中不用同存款发生密切联系。就其现阶段而言还只是一种新的支付形式,还要以现有存款为基础。

(二)电子货币的特性

1、电子货币是以计算机技术手段为依托,通常以各类电子设备(如智能卡)及计算机存储器为价值载体的货币

电子货币主要有卡类和计算机两种载体。以卡类为载体的电子货币,卡中的芯片能够根据事先存储在里面的程序和外部销售终端或其他设备(如电子钱包)的指令存储和处理信息。借助特殊的设备和终端,卡中代表金钱的信息可以被识别,并且按照指令进行转移。而以计算机为载体的电子货币进行交易时,需要借助个人计算机和互联网,交易前要先下载或从发行人那里获得专门的软件,通过特殊的软件和计算机的处理能力,实现电子货币数额的计算和转移。这种强大的存储和处理能力是传统的提款卡所不具备的。提款卡主要是通过输入密码同中央数据库相联系,通过中央数据库增减相应的金额,卡本身不存在代表电子货币信息的增减。

2、电子货币是一种信息货币

电子货币说到底不过是观念化的货币信息,它实际上是由一组含有用户的身份、密码、金额、使用范围等内容的数据构成的特殊信息,因此也可以称其为数字货币。人们使用电子货币交易时,实际上交换的是相关信息,这些信息传输到开设这种业务的商家后,交易双方进行结算,要比现实银行系统的方式更省钱、更方便、更快捷。

3、电子货币价值传送的无纸化

电子货币是现实货币价值尺度和支付手段职能的虚拟化,是一种没有货币实体的货币。电子货币是在电子化技术高度发达的基础上出现的一种无形货币。一般来说,电子货币的价值通过销售终端从消费者手里传送到货物销售商家手中,商家再回赎其手里的货币。商家将其手里持有的电子货币传送给电子货币发行人从其手里回赎货币,或者传送给银行,银行在其账户上借记相应金额,银行再通过清算机构同发行人进行结算。整个过程是无纸化的。所谓无纸化是与票据、信用卡相比较而言。而且,电子货币可以在各个持有者之间直接转移货币价值,不需要第三方如银行的介入,这也是电子货币同传统的提款卡和转账卡的本质区别。电子货币在这一点上,很类似于真正货币的功能。

4、电子货币是可以进行支付的准通货

电子货币能否被称为通货,关键在于电子货币能否独立地执行通货职能。就目前而言,电子货币可以起到支付和结算的作用,但电子货币只是蕴涵着可能执行货币职能的准货币。首先,电子货币缺少货币价格标准,因而无法单独衡量和表现商品的价值和价格,也无法具有价值保存手段而只有依附于现实货币价值尺度职能和价值储藏职能;其次,由于电子货币是以一定电子设备为载体—智能卡和计算机,其流通和使用必须具备一定的技术设施条件及软件的支持。因此,尚不能真正执行流通手段的职能;最后,尽管目前电子货币最基本的职能是执行支付手段,但是现有的各种电子货币中的大多数,并不能用于个人之间的直接支付,而且向特约商户支付时,商户一方还要从发行电子货币的银行或信用卡公司收取实体货币后,才算完成了对款项的回收,电子货币不能完全独立执行支付手段的职能。可见现阶段的电子货币是以既有通货为基础的新的货币形态或是支付方式。

二、电子货币对传统银行业的挑战

伴随着社会的信息化、网络化,银行的主要功能由依赖于存、贷款数量的资金中介功能,向为顾客提供电子清算服务和信息服务功能的重心倾斜。在这一变化中,传统银行业面临的主要问题有三:一是电子货币的发行主体、信用创造等在法律上如何定位;二是如何保证电子货币的安全性,以及如何规避电子清算系统风险;三是银行传统的经营管理模式如何向信息化经营转变,与金融电子化趋势相适应。

(一)电子货币的发行主体

目前国际间对电子货币的发行主体这一金融监管的对象的认识尚存在较大分歧。欧洲大陆各国认同这样的观点,即电子货币的发行应该包含在金融机构的业务中,其发行主体应该属于金融监管的对象之一。1998年,欧盟委员会在欧盟理事会提交的指令草案中规定,发行电子货币的机构与传统意义上的“信用机构”享有同样的市场准入权利和相同的竞争条件。这体现在:第一即使电子货币发行机构无意从事传统信用机构所提供的全部金融服务,它依旧有权在整个欧盟成员国范围内自由从事经营活动;第二电子货币发行机构只接受设立地成员国一国的管理和监督,这也使其在经营条件上与传统的信用机构完全相同。在美国和英国,占主导性的观点则是,若对电子货币的发行主体进行严格的监管和限制,会损害民间机构的技术开发和创造精神,把电子货币的发行限定于金融机构还为时过早,因为一些证券公司、特殊贷款公司、非银行支付供应商、信用机构也能提供电子货币服务。如果将电子货币的发行主体限定于中央银行,则存在着尖锐的矛盾和冲突。因为货币主权是中央银行独有的利益,它来自货币发行权,即能使市场参与者将其负债作为货币的权利,该利益反映在对生息资产通过以发行货币的方式进行无息或者低息融资的回报上。如果法定货币被私人电子货币所取代,这部分中央政府收入来源就会丧失或者减少。如果由中央银行以某种形式发行电子货币,不仅可以向消费者提供无风险的电子支付产品,还可以换回货币主权收益的损失。但这样做的代价很大,因为政府的介入会冲淡市场活力的发挥,抑制私营领域的发展,阻碍进一步的金融创新,而且高风险的新兴商务可能会浪费纳税人的钱财。从目前来看,各国只允许银行发行电子货币,从而有利于对其监管。

(二)银行的结算职能

随着小额结算方法的多样化,以及开放式网络结算服务使用者队伍的不断扩大,结算业务作为银行固有业务的地位受到越来越大的威胁,结算业务的提供者已超出银行范围。例如电信、交通、旅游等行业发行的名目繁多的、储值性质的磁卡或IC卡,实际上已成为新形式的“结算帐户”。例如储值卡的发行公司,在销售卡时,即与购买者之间产生了借贷关系,这笔资金是在储值卡使用时逐步清算的。这种资金清算,与银行存款用作结算的作用相似。而且,如果这些行业能用更低的价格,通过电话、因特网,提供更贴近顾客需求的服务,那么在结算业务领域,银行将可能被其他行业夺去更多的机会。

另外,以往企业间交易的买卖双方,其资金授受都是通过银行中介进行的,银行可以从中收入一定比例的手续费。但是,随着金融EDI的应用,促进了货款的相互抵冲及企业间的差额结算,这对企业无疑有效地削减了手续费支出。同时,随着企业EDI应用的发展,这种结算方法必将在企业集团内部普及。其结果是,双方的交易信息不必通过银行即可相互交换,货款的抵冲也不必经过银行即可进行,银行不仅丧失了手续费的收入,而且无法掌握企业的资金流向。这对银行的结算职能及资金监督职能又是一个挑战。

(三)结算网络的国际竞争

电子货币、电子结算发展的结果,将为使用者跨越国境利用由外国经营者提供的结算服务创造了更多机会。特别是由于因特网的发展而形成了世界范围的通信网络,以电子货币进行的结算服务,已出现无国籍化的动向,国内金融机构与外国机构之间将处于直接竞争的环境。如何增强结算网络的国籍竞争力,已成为各国银行必须考虑的重要问题。同时,为了保护使用者利益,1997年5月,10国财政部长、中央银行总裁会议(G10)下设的电子货币作业部的报告书中指出:关于跨越国境的电子货币及电子结算的使用,在法律、行政、司法等方面的管辖权问题是复杂的,并且某些方面可能是不明确的,即使是对国内的使用者,其保护措施和监督体制也不尽完善。因此,由外国主体发行的电子货币和提供的结算服务,目前应限定其范围。

第9篇

关键词:货币政策;银行监管;协调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的成立以及相应地将银行监管职能从中国人民银行分立出来,客观上提出了货币政策与银行监管进行有效协调的问题。目前看来,在货币政策职能与银行监管职能分离后,二者之间的协调是否有效,需要我们深入地探讨二者的互动关系,进而在此基础上分析二者协调的主要途径。

1从宏观角度进行规范分析

1.1货币政策与银行监管于经济周期而言具有不同作用

无论是货币政策,还是银行监管,都是在同一宏观经济环境下进行的。从宏观层面考察二者之间的互动关系,最为突出的就是货币政策与银行监管对于经济周期的不同作用机理。货币政策对经济的调控通常是逆经济周期的,而银行监管通常是顺经济周期的,这两种矛盾的特性在银行体系自然会产生不同的影响,例如,下调利率能够降低银行的筹资成本,增强流动性,但是会加大通货膨胀的压力。在经济高涨时期,银行经营效益好,风险低,银行监管对银行经营的风险约束相对来说较松,银行本身经营的难度也低,此时货币政策则需要注重预警性地进行适度反向操作,如提高利率水平、控制货币供应量、对特定部门进行信贷控制等,这显然会加大银行经营的成本;在经济衰退时期,银行业务拓展困难,银行监管对银行经营的风险约束较紧,对于银行新增的不良贷款也更为关注,银行的贷款投放当然也就更为谨慎,此时货币政策可能采取的扩张性政策难以在银行系统得以传导。因此,货币政策与银行监管的合作,首先应当是在宏观层面的合作,在于对经济周期的判断取得共识之后,分别在各自的领域采取相应的、并且不直接冲突和抵销的政策措施。

1.2银行体系风险特征决定了银行监管与货币政策必须进行良性互动

银行体系与证券、保险体系存在很大的差别,银行的资产和负债在流动性方面具有不对称性,通常具有错配的缺口,银行部门十分容易遭受挤兑的冲击而传染到整个金融体系乃至经济体系,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银行因为其强烈的公共性和外部性而具有公众公司的许多特征。因此,银行体系风险具有宏观性、系统性的特征,其风险主要集中于宏观层面,且一旦发生对经济的冲击面非常大,而证券和保险的风险主要是微观性的、是与投资者相关程度较高的风险。正因为银行监管和银行体系的稳健程度与宏观经济形势密切相关,因此,仅仅从银行体系风险的宏观性和系统性来说,央行与银行监管部门的协调的重要性,将远远超过央行与证券和保险领域的监管机构进行协调的重要性。

1.3市场环境的发育程度也决定了宏观层面的货币政策和银行监管的有效协调

对于货币政策和银行监管的分工而言,一般的认识是,货币政策着眼于宏观层面,银行监管着眼于微观层面。这实际上是一个似是而非的划分。从货币政策运作的环境看,没有商业银行微观行为的市场化改进,货币政策的实施在目前的环境下往往也是难以着手的。在较为成熟的金融市场环境下,商业银行作为理性的市场主体,能够基本有效地对货币政策的宏观信号作出反应,此时货币政策当然无需强调对商业银行的直接信贷控制,而更多地依托市场化的间接调控手段,银行的监管实际上也是采取激励相容的市场化手段。但是,在商业银行体系市场化程度有限、商业银行主体的自我约束能力不足的阶段,货币政策如果不能介入商业银行的信贷运作行为,就难以有效地传导到经济运行环节,此时必然需要商业银行和监管部门的积极合作。2对运作层面的实际考察

2.1货币政策和银行监管分立后应防范可能出现的决策效率降低

如果说将银行监管与货币政策独立,是为了防止原来在央行内部可能存在的角色冲突的话,那么,二者的分立从运作层面也提出了一个决策效率的问题。在呼吁货币政策和银行监管职能分立众多理由中,怀疑央行因角色冲突而对金融监管难以中立是一个重要的原因。但是,在实际运作中,这可能是一个“伪问题”,因为在央行缺乏足够的独立性的前提下,如果央行与银行监管部门、或者其他宏观部门就宏观政策动向、金融风险和金融稳定应采取的措施产生分歧并争执不下时,最终可能还是会集中到国务院层面进行统一决策。从这个意义上说,央行和银监会的分立,实际上只是把原来在央行内部可能存在的角色冲突更多地转移到国务院层面,而这一转移必然会导致决策效率的一定程度的降低,这显然对于货币政策的实施、或者金融风险的防范都有不利的影响。这种决策效率可能出现的降低,最为集中地体现在央行的“最后贷款人”角色的行使上。实际上,如果央行身兼二任,则无论货币政策的基调是紧缩还是扩张,保持银行体系的稳定也是一个重要的参考目标。但是,在银监会作为单纯的银行监管机构独立承担机构监管职能之后,因为银监会并不能为陷入困境的银行提供流动性;而央行要妥当运用“最后贷款人”职能,必须充分了解具体银行的经营状况,货币政策与银行监管职能的分立使得央行行使最后贷款人职能时将更多地依赖银监会对银行困境的判断而不是自身的判断,其中显然存在实施效果下降、运用过滥、过严、过迟等,或者在央行与银行监管部门难以形成共识时需要国务院层面的决策,从而可能错过防范银行危机的最佳时机。

因此,在货币政策与银行监管分立的条件下,货币政策与银行监管之间的组织协调机制相当关键,否则只能是决策效率的迅速下降。在此基础上,货币政策的独立性也值得关注。

2.2货币政策与银行监管的信息共享应当成为二者协调的基本前提

一般而言,货币政策与银行监管在两个机构之间协调,协调关系较弱,协调成本较高,但有利于强化货币政策的独立性,防止相互干扰。目前,德国、英国、日本和韩国等国家都实行外部协调的方式。然而无论是货币政策决策,还是银行监管决策,都是基于对银行体系大量信息的分析之上的。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操作都是以一定的银行体系的传导机制为前提,可以说几乎所有的货币政策操作,例如利率调整、公开市场操作,都必须立足于对金融机构的经营状况的深入掌握。更为重要的是,银行监管信息也是中央银行及时高效地行使“最后贷款人”职责的基础。与此同时,货币政策操作必然会对银行体系的经营形成多方面的影响,也需要银行监管部门及时把握、进而采取相应的对策来指导金融机构的经营行为。

3建立货币政策与银行监管内部联动的协调机制的探索

探索建立货币政策与银行监管内部联动的协调机制,是为了增强货币政策与银行监管的合力作用。货币政策与银行监管的有效协调必须以一定的制度形式为保障,建立货币政策与银行监管内部协调的制度安排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1)建立货币政策与银行监管之间有效的组织协调机制。在当前人民银行内部两大体系独立运行的情况下,为了加强两大体系间的联系和沟通,需要建立由货币政策部门和银行监管部门参加的联席会议,定期通报货币政策运行与银行监管的情况和存在问题,相互介绍货币政策或银行监管的政策要求,共同研究两大体系需要协调解决的问题;并制定相应的政策措施,使货币政策与银行监管更好地发挥合力作用,促进金融机构合法、健康运行。

(2)建立货币政策与银行监管有效的信息共享和沟通机制。针对当前非现场监管与金融统计彼此独立从而不能相互利用的问题,加强货币政策与银行监管的协调性,必须建立货币政策与银行监管共享的金融数据库。要在进一步完善“全科目上报制度”和现有统计网络的同时,依据货币政策与银行监管的要求,对现有的金融统计数据库结构进行改造,建立可以自动生成统计指标与监管数据指标的金融数据库。条件成熟后,连通中央银行金融数据库与金融机构业务经营数据库,使中央银行能够调阅金融机构主要业务数据,从而进一步发挥统计网络对提高非现场监管水平的支持和服务作用。同时,要强化对金融机构数据真实性的监管,严格责任追究,从而确保信息质量。在建立两大部门共享数据库的基础上,为了加强货币政策与银行监管的信息沟通,进一步增强合力,还可以建立货币政策部门与银行监管部门之间的信息传递机制,以加强两个部门的协调。

(3)建立货币政策与银行监管之间的人员流动机制。为了增强货币政策与银行监管两大职能的融合,要大力加强货币政策部门与银行监管部门之间人员的交流,建立起合理的人员流动机制,从而使货币政策部门人员能够更加熟悉监管要求,使银行监管部门能够更加了解货币政策意图,为货币政策与银行监管的有效协调奠定基础。

(4)建立货币政策与银行监管在执行手段上的协调机制。针对当前货币政策窗口指导作用较弱的问题,要把中央银行窗口指导的意图纳入监管的内容、通过采取有效的监管措施如机构审批、高级管理人员考核评价等,确保货币政策意图得到有效落实,从而进一步强化人民银行内部货币政策部门与银行监管部门之间的横向协调机制。

实际上,无论是货币政策和银行监管职能统一在一个机构之内,还是相互分立,在全球范围内都可以找到大量的范例,这是由不同国家和地区的金融法制环境和市场发育程度以及金融体系的演变轨迹等多种因素所决定的,并不存在一个统一的范式。但是,在选择了银行监管和货币政策分立的体制之后,我们必须更为强调二者之间的协调与合作,如何借鉴国际上的经验为我所用,并结合我们的国情进行制度上的创新,是当前我国金融理论与实践所应共同关注和探讨的重大课题。

参考文献

[1]陈春光.金融一体化条件下银行业监管研究[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4.

第10篇

1.(2014·江苏单科)在一定时期内,商品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受到多种因素影响。下列选项中,使我国货币需求量增加的因素有()

①人民币流通速度下降

②信用卡的广泛使用

③人民币境外流通规模扩大

④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选B。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与货币流通速度成反比,①正确;人民币境外流通规模扩大,对货币需求量也会增加,③正确;信用卡的广泛使用,可能使货币需求量减少,②不选;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不考虑其他因素,价值总量下降,货币需求量也会减少,④不选。故选B。

2.(2015·宁德模拟)2014年小李采用按揭贷款的方式买了一套标价190万的新房,首付现金90万元,然后需要在25年内付清银行贷款100万元以及利息。这里涉及的货币职能依次是()

A.价值尺度 支付手段 流通手段

B.支付手段 流通手段 价值尺度

C.支付手段 价值尺度 流通手段

D.价值尺度 流通手段 支付手段

【解析】选D。本题考查货币的职能。“标价”表明货币表现和衡量商品房价格的职能,是价值尺度职能;“首付”货币充当了商品交换的媒介,执行的是流通手段的职能;贷款及利息存在赊销赊购,货币执行支付手段的职能。由此可见D正确。

3.(2015·龙岩模拟)第17届亚运会于2014年9月19日在韩国仁川开幕,本届吉祥物是以白翎岛斑点海豹为原型的3个卡通形象,根据仁川亚运会主会场风、舞、光的主题,这3只斑点海豹兄妹分别命名为“风”“舞”和“光”。该吉祥物在构思、设计和制作完成后,就迅速进行了商标注册。在这里,作为有偿使用的亚运会吉祥物标志()

A.是商品,因为具有使用价值

B.不是商品,因为不具有使用价值

C.是商品,因为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

D.不是商品,因为它没有用于交换

【解析】选C。本题考查商品的有关知识。吉祥物标志是劳动产品,有偿使用说明用于交换,因此C符合题意,D排除;有使用价值不一定有价值,A排除;亚运会吉祥物标志具有使用价值,B排除。

4.中国人民银行于2013年8月8日发行世界遗产——黄山金银纪念币一套。该套纪念币共8枚,其中金币3枚,银币5枚,均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货币。这套纪念币()

①具有货币的基本职能 ②作为法定货币能够流通

③有使用价值但无价值 ④本质是价值不变的商品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选A。发行的金银纪念币属于国家的法定货币,因此具有货币的基本职能,能够流通,①②正确。金银纪念币本身既具有使用价值也具有价值,其本质是一般等价物,③④错误。

【知识拓展】如何认识纪念币?

纪念币是具有特定主题的,由国家统一计划发行的法定货币。特定主题和限量发行是纪念币的主要特性。纪念币在作为法定货币的同时,还具有较高的收藏、保值和投资价值。

纪念币按性质可分为贵金属纪念币和普通纪念币两类:普通纪念币包括普通金属纪念币和纪念钞,是国家发行的可以流通但又具有纪念意义的法定货币,可与普通纸质人民币一样等值上市流通;贵金属纪念币材质是金、银等贵重金属,其发行价一般都等于面值的几十倍或上百倍,因此其面额只是象征性的货币符号,并不表明其真实价值,不能流通,其面值不计入市场现金流通量。

5.(2014·石家庄模拟)目前来说最方便的车票分销方式莫过于网络直销即电子车票。火车票网络服务可以解决老百姓买火车票不方便问题,同时也为老百姓购票节省了交通成本与时间成本,特别为商务人士出行提供了较大的便利性。这种火车票网络服务()

①使货币的职能发生了变化

②没有改变货币本身固有的职能

③使用的是虚拟货币

④使得商品交换的方式发生了变化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④

【解析】选B。火车票网络服务只是改变了交易方式,并没有改变货币的职能,也没有使用虚拟货币,①③错误,②④正确。

6.(2014·莆田模拟)解决物价问题最重要的措施之一是控制过多货币投放量,从而消除物价上涨的货币基础。这种做法的理论依据是()

A.发行纸币过多会引起物价上涨

B.货币具有流通手段职能

C.纸币本质上是一般等价物

D.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

【解析】选A。本题考查纸币发行规律。纸币发行必须以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超过这个限度就会引起物价上涨,A正确。B、D与题意不符;纸币本质上是一种价值符号,C错误。

A.通货膨胀 B.人民币升值

C.通货紧缩 D.加息

【解析】选A。本题考查通货膨胀的影响。通货膨胀导致物价上涨,纸币贬值,从而使“债务人”债务缩水,“不动产所有者”财富增加,但在收入一定的条件下,也会导致人们的购买力下降,从而“让有些人发财、有些人崩溃”,故选A。

7.(2015·漳州模拟)2013年我国W商品价值用人民币表示为1 292元,美元对人民币的汇率为1美元=6.8元人民币。如果2014年生产W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了20%,纸币流通速度提高20%,且人民币对美元升值5%,其他条件不变,按照等价交换的原则,若W商品用美元标价,其价格为()

A.200.5美元 B.200美元

C.199.5美元 D.192美元

【解析】选C。本题考查汇率,商品的价值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单位商品价值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与纸币流通速度成正比,2014年生产该产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了20%,纸币流通速度提高20%,实际上商品的价值量没有变化,该商品用人民币表示还是1 292元,人民币对美元升值5%,即1(1+5%)美元=6.8元人民币,则1元=1(1+5%)/6.8美元,则1 292元=1 292×1(1+5%)/6.8美元=199.5美元,因此答案C正确。

8.(2014·天津文综)根据下图判断2014年以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变动的趋势,并据此推断对我国进出口贸易产生的影响。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A.人民币升值 有利于出口,不利于进口

B.人民币升值 不利于出口,有利于进口

C.人民币贬值 不利于出口,有利于进口

D.人民币贬值 有利于出口,不利于进口

【解析】选D。图片显示,等量美元兑换的人民币数量总体呈上升趋势,表明人民币总体贬值,这会使我国出口产品的美元价格下降,有利于我国产品出口,同时使国外产品的人民币价格上升,不利于我国的进口。故选D项。

9.甲国某一时期,流通中所需货币量为5万亿元,由于生产发展,货币需求量增加20%,但实际执行结果却使流通中的货币量达到8万亿元,这时货币的贬值幅度为________,原来标价30元的M商品,现在的价格是________。()

A.28% 44元 B.25% 40元

C.22% 36元 D.25% 37.5元

【解析】选B。本题考查货币发行量的知识。货币贬值率=(现在已发行的货币量-流通中实际所需要的货币量)/现在已发行的货币量×100%,题中货币贬值率=[8-5×(1+20%)]÷8×100%=25%;商品价格与货币贬值率成反比,即货币贬值,价格升高,则M商品现在的价格=30÷(1-25%)=40(元)。

10.(2015·莆田模拟)人民币的汇率变动会影响我国进出口贸易,2014年1月3日美元对人民币的汇率为1:6.103 9,2014年7月3日美元对人民币的汇率为1:6.158 1。不考虑其他因素,这一变动给我国带来的影响与下列四幅图中所示状况对应正确的是()

【解析】选B。本题考查汇率变动的影响。材料表明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下降,人民币贬值,有利于出口,不利于进口,B符合题意;A、C、D表述错误。

11.2014年1月1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全面启动四周年。中国连续四年成为东盟第一大贸易伙伴,东盟成为我国第三大贸易伙伴,也成为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的境外区域之一。如果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内,我国企业全部使用人民币进行贸易结算,那么()

A.人民币可以取代美元,成为第一大贸易结算货币

B.会降低我国企业因外汇汇率的变化而带来的风险

C.我国可以大量发行人民币,以提高我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D.人民币会升值,购买力会增强

【解析】选B。本题主要考查货币对外结算的知识。使用人民币进行贸易结算会减少国际汇率波动带来的影响,有效防范汇率风险,这和人民币发行数量以及人民币币值的变化没有直接关系,更不会取代美元,B正确。A、C、D皆属于错误观点。

12.我国某企业在国际市场上,按10美元/件的价格售出100万件某商品,该企业生产该商品的成本为人民币14元/件。假设结算当日的汇率是1美元兑换人民币7元,则该企业可以获得利润为人民币()

A.1 400万元 B.5 600万元

C.7 000万元 D.9 800万元

【解析】选B。第一步:100万件商品价值=10×100=1 000(万美元),即1 000×7=7 000(万元人民币),第二步:100万件商品成本=14×100=1 400(万元人民币),第三步:7 000-1 400=5 600(万元人民币)。二、非选择题(共52分)

13.(26分)(能力挑战题)人们习惯于用货币来衡量个人拥有财富的多少。2013年2月28日胡润研究院2013胡润全球富豪榜,这是第一次以10亿美元(62亿元人民币)作为富豪上榜门槛,共有1 453位上榜富豪。中国超越了美国成为全球资本市场创造十亿富豪最多的国家,富豪数量达到212人;美国数量达211人。

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如何理解“货币是财富的象征”?(13分)

(2)对于货币,你的态度是什么?(13分)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1)问,主要从货币的本质与职能角度理解“货币是财富的象征”。第(2)问,考查学生对待货币的正确态度。对于金钱,要取之有道,用之有益、用之有度。

答案:(1)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它具有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两种基本职能,在一定意义上,货币是财富的象征。现实生活中,各种经济活动都离不开货币。

(2)对于金钱,要取之有道,要通过正当手段赚钱,靠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致富;对于金钱,要用之有益,要把钱用到有利于国家、有利于社会、有利于他人的地方;对于金钱,要用之有度,花钱要有所节制,要分轻重缓急。

14.(26分)(能力挑战题)(2014·西安模拟)某校高一(2)班学生就我国的法定货币——人民币的有关问题进行了一次探究活动。

同学甲:“在当前我国的经济生活中,商品生产者要出售自己的商品换取人民币,再用人民币去购买自己所需要的商品。”

同学乙:“人民币的作用这么大,国家可以多发行一些人民币来满足人们的需要,解决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资金不足的问题。”

同学丙:“人民币发行多了不好,容易引起通货膨胀,因此,人民币发行得越少越好。”

针对上述问题,请你与同学们一起探讨:

(1)人民币为什么能购买商品?(8分)

(2)请你对同学乙和丙的观点进行评析。(18分)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和评价问题的能力。第(1)问,人民币能够购买商品,从根本上是由人民币作为纸币的性质决定的。第(2)问,乙认为多发行人民币好,丙认为人民币发行越少越好。因此解答本问应从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入手,说明多发行和少发行都会影响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

第11篇

一、纸币可以完全独立执行货币职能,说明货币的本质不是商品

同一事物的本质,在该事物的存在期间是不改变的,改变的只能是它的表现形式或存在形式;当一种事物的本质发生变化,便说明该事物已转变为另外一种事物。这一原理在我们认识货币本质的过程中告诉我们,若能证明纸币或任何一种货币形式在本质上不是商品,便是证明货币的本质不是商品。因货币的本质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都必须是一样的。

要证明纸币是能够独立执行货币职能的货币,而不仅仅是一种价值符号,这就需要它自身具有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这两个货币的基本职能。纸币具有流通手段职能,这已被人们普遍认识。因此,剩下的问题只是看纸自身有没有价值尺度、能否独立执行价值尺度职能。我们认为:纸币的价值尺度是客观存在的,并由其自身运动规律直接决定,不需要也不可能由外部规定;纸币的价值尺度是可知的,完全可独立将商品的价值表现为价格。其中纸币的价格尺度的内在性是决定纸币自身具有价值尺度职能的最主要因素。

(一)纸币的价值尺度是客观存在的

纸币价值尺度的客观性,就是纸币代表商品价值的客观性。纸币与商品的交换,是遵循纸币代表的价值量与商品的价值量相等的原则进行的。

当纸币与商品交换之后,卖方所持有的纸币就代表着他出售商品的价值,并得到社会的普遍承认。在纸币被国家收回退出流通之前,无论被任何人持有,它都客观地代表着一定的商品价值量,它可以和其它商品直接交换。即使它被丢失或被持有人损坏,也不会改变纸币的这种客观性。纸币被丢失若被拾到人占有,说明纸币代表的商品价值从原持有人手中无偿转移到拾到人手中;纸币被丢失后无人拾到或被持有人损坏,这些被丢失或损坏的纸币代表的价值,就会通过减少流通中纸币量--增加流通中纸币单位币值的机制,将其代表的价值均匀地转移到流通中的其它纸币上。正因为纸币代表的商品价值量是客观的,纸币又正是用它代表的价值量执行价值尺度职能,因此说纸币的价值尺度是客观的、真实存在的。尽管与金币相比,纸币币值的稳定性要差的多,但它的客观性是不能否认的。

(二)纸币的价值尺度是货币流通过程的内在规律直接决定的

在纸币和商品的交换过程中,一般说来,纸币代表的商品价值量必然等于和纸币交换的商品价值量。因为,如果不等,纸币所"媒介"的商品之间就不能实现等价交换,这是价值规律所决定的。这种关系采用等式表示即为:

与纸币交换的商品价值量=纸币代表的商品价值量或与纸币交换的商品价值量=纸币单位币值×纸币数量

根据价值规律的要求,这种等量关系只能在个别交换行为中可能被破坏,而在全社会的交换过程中是必然存在的,也是不允许失衡的,因此就有:

一定时期和纸币交换的商品价值总量=单位纸币代表的商品价值量×同期流通中的平均纸币量×纸币平均流通次数

单位纸币代表的商品价值量=(一定时期和纸币交换的商品价值总量)÷(同期流通中的平均纸币量×纸币平均流通次数)

上式说明,单位纸币币值的大小是由货币流通过程中的商品价值总量、纸币流通量、纸币流通速度三个因素之间的内在的必然联系直接决定的,除此之外的其它因素对币值的影响都是通过影响这三个因素而间接实现的。

由货币流通过程的内在规律直接决定的纸币币值,是在纸币流通条件下社会唯一普遍承认的价值尺度。因为只有按这个币值交换才能在商品流通过程中是坚持等价交换原则,除此之外其它任何人为规定的币值,都是不真实的,都会在纸币和商品的交换过程中损害某一方的利益。例如,国家虽然可以用规定含金量的办法来规定纸币代表的价值量,但是在不兑换金的条件下,这种规定是毫无意义的。若国家通过向市场投入商品的办法来维护其规定的纸币含金量,这也不表明国家能规定纸币代表的价值量,而是表明国家可通过自觉运用纸币币值决定规律来控制纸币币值。因此,由其内在规律决定的纸币币值,才是社会唯一普遍承认并在商品交换中实际使用的价值尺度。

(三)纸币的价值尺度是可以认识的

纸币的价值尺度,即单位纸币所代表的商品价值量是否可知,这是纸币自身能否执行价值尺度职能的重要条件之一。这一点对金属货币和其它任何形式的货币来说都是如此。因为对纸币代表的价值量只有被认识后,人们才能在交换中与商品的价值量进行比较,也才能知道交换后是否合算。

尽管人们都很难回答1元纸币此时代表几小时的社会必要劳动,但是人们对单位纸币代表的价值量的表现形式--单位纸币的商品购买力是可知的。也就是说人们是通过认识纸币的购买力来认识纸币的价值尺度的。

人们认识纸币购买力的过程,也就是人们核算商品成本和在交易中讨价还价的过程。

(四)纸币自身能够把商品的价值表现为价格

纸币能否把商品的价值表现为价格,取决于纸币与商品之间是否具有质的统一性。按商品的科学概念,纸币显然不是商品,在交换中它自身的那点价值也是不予考虑的。这是否说明纸币与商品之间不具有质的统一性,或者说它没有能力把商品的价值表现为价格呢。这显然是不正确的,因在现实生活中纸币并没遇到这类困难。

那么纸币和商品之间质的统一性表现在什么地方呢?这就是纸币代表的价值量和商品的价值量之间的统一。这种统一性便成为纸币将商品价值表现为价格的基础。

若仅仅认识纸币与商品之间这种质的统一性对全面解决纸币自身能够把商品的价值表现为价格这个问题还是不够的,还必须认识纸币所代表的价值量大小的内在决定性。前面我们已阐明纸币所代表的价值量是由货币流通过程的内在规律直接决定的,人们也不可能直接赋予纸币代表的价值量。

纸币与商品在价值这一点上建立起来的统一性和纸币币值的内在决定性,构成了纸币自身能够把商品价值表现为价格的完全必要条件。因纸币具有内在决定的价值尺度,就完全能够独立地将商品的价值用自己的单位表现为价格。

上述分析表明,纸币能够独立执行价值尺度职能,而它能够执行流通手段职能又是无需再证明的。它能够执行货币的这两个基本职能,便说明纸币是货币[①],并不是什么"货币符号"。同时,纸币又不是商品,在与商品交换中,它自身的价值与商品的价值并不相等,相等的只是代表的价值。即纸币是货币,但它又不是商品,根据同一事物本质的一致性原则,便说明货币的本质不可能是商品。

二、货币是代表商品价值的一般等价物

按照"货币商品论"的观点,认为"货币是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在这个定义中,将货币的本质属性最终归结为"商品"。

我们通过对不兑换纸币、存款货币及其它现代货币形式的分析,认为:货币的本质是代表商品价值的一般等价物。其中,货币代表商品价值是它作为一般等价物的基础。我们在这里所讲的"物",指的是一种客观存在。货币这种客观存在的物在历史发展的不同时期,表现为不同的存在形式。但无论货币形式如何变化,也不论是金币还是纸币,它们在本质上都是代表商品价值的一般等价物。

在货币采取纸币形式和存款货币的条件下,认识货币的本质是不困难的。因这些自身无价值的物可以独立行使货币的职能,人们在进行货币和商品的交换时,考虑的仅仅是货币代表的价值。现在之所以绝大部分人还认为货币是"商品",只不过是受人类曾长期使用商品货币(即商品形式的货币)的习惯影响和传统的"货币商品论"的影响。

在金属货币形式或其它商品货币形式下,认识货币的本质都是比较困难的。因这时货币代表的价值和充当币材的商品的价值基本上是一致的,越是早期的货币形式,这种一致性越高。正是由于这时货币和商品合为一体,这种商品形式的货币,就将货币的本质深深地掩藏起来。就货币这一事物来看,它的本质是随着货币形式的发展变化而不断暴露出来的,人们对货币本质的认识也只能随货币形式的发展变化而不断深化。"货币商品论"的产生,正是人们对早期货币形式认识的阶段性成果。

尽管在商品货币形式下,认识货币的本质比较困难,但这时货币的本质特征也是经常表现出来的,这就是货币代表的价值量和充当币材的商品的价值量经常出现的不一致现象。例如金币,假如一枚金币在开始铸造时是足价的,在经过多次流通后,即使不考虑其它因素,单是在流通中的磨损也会多少降低它的价值,但这时绝大多数人仍会毫不犹豫地按它铸定的面值交换商品。人们不在乎金币的面值和金币自身价值的差异,不是因这种差异较小,也不是因人们都具有慷慨的性格,而是因为人们仍可用它换回与其面值等值的商品。这便说明金币也始终是按它代表的价值量与商品交换的。在金块充当货币的条件下,货币代表的价值量和充当币材的金块的价值量也会出现不一致的现象。由于金会随生产它的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而降低它的单位价量,即使早先生产的金,它的单位价值量也会随之降低,这与不同时期生产的完全相同的产品,在同一时间只能卖相同的价钱道理是一样的。但是金的产地相对集中,而金块做为货币则是在全国、乃至全世界流通。金的价值变动,只有经过较长的时间才能被人们普遍认识。这就使得金块执行价值尺度职能的币值--它代表的价值和它的实际币值之间也会有一定差距。马克思曾解释过这一现象,他说:"如果价值尺度本身的价值降低了,那么,这首先会在贵金属产地直接同作为商品的贵金属交换的那些商品的价格变化中表现出来。而很大一部分商品会在一个较长的时期继续按照价值尺度已变得虚幻的旧有的价值来估价。"(《资本论》第一卷,第137页)。其实这里所指的"已变的虚幻的旧有的价值"就是金作为货币所代表的价值,"虚幻"的程度也就是货币代表的价值与作为币材的金自身价值的偏离程度。另外,在商品货币形式下,出现的"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也是货币本质所决定的一种必然现象。

假如说货币是商品,那么对商品货币形式下货币执行价值尺度职能的价值量与货币自身的价值量可以偏离这种现象,就无法做出科学的解释,因为它违背了商品交换的最基本原则--等价交换原则,即破坏了W-G和G-W两个交换过程的等价关系。按照"货币商品论"的解释,是货币这种商品的特殊性决定了它在与其它商品交换时可以是不足价的,甚至可以用自身没有价值的东西代替。其实这等于说,货币是商品,但它在和其它商品交换时又可以不是商品,这是自相矛盾的解释。

价值规律作为一种自然法则,它绝不会"偏爱"商品家族中的任何一员,任何一种商品,不论它有什么样的特殊性也都必须遵守等价交换原则。在实践中,之所以允许货币自身的价值可以低于与其交换的商品的价值,正是因为货币不是商品,只要它代表的价值量和与其交换的商品价值量相等,就能在商品流通过程中,即W-G-W中实现W与W的等价交换。

三、货币发展的两阶段

在货币发展史上曾存在过众多的货币形式,如贝币、铜币、银币、金币、可兑换纸币、不兑换纸币、存款货币等等。这些货币形式的变化是由商品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所决定的。我们依据币值(即单位货币所代表的价值量)的形成机制将各种货币形式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商品货币形式,即由某种商品固定充当币材的货币形式;另一类是独立的货币形式,即货币不依附于任何商品而独立存在的价值形式。这两大类货币形式也分别代表者币发展的两个不同阶段。在货币产生和发展的早期,货币主要以商品货币形式存在,不兑换纸币的产生标志着货币发展进入第二个阶段,即货币独立存在的阶段。

(一)商品货币阶段

1、商品货币阶段的货币形式及发展

在各种货币形式中,可兑换纸币及以前的各种货币形式,均属商品货币阶段的货币形式。在这个阶段的货币,除可兑换纸币外,其它形式的货币都是固定以某种商品充当币材。正因为在这阶段的货币从形式上看是商品,故称其为商品货币。可兑换纸币,尽管它本身不是商品,但因可兑换金,它代表的价值量就可稳定等于规定含金量的货币价值量,它真正是金这种商品货币的代表,因此也可把它算做商品货币形式。

在这一阶段货币的发展趋势是:商品经济越是发展,社会财富和商品交易规模越是扩大,就越是由单位价值量大的商品充当币材。其中金币可谓是这一阶段最完善的货币形式。但随着商品经济规模的进一步扩大,由于金的稀缺性,当人们不能再用金提供足够的交易"筹码"时,金充当币材的历史使命必然要结束。从货币发展史来看,随着金退出货币舞台,商品货币阶段便基本上终结了。

可兑换纸币作为商品货币阶段的最后一种货币形式,其实它是一种残缺的商品货币形式,也是一种由商品货币形式向独立的货币形式过渡的形式。如果用币材为标准划分货币形式的种类,它属于独立的货币形式;如果按币值的形成机制划分,它属于商品货币形式。我们认为按后者分类对认识货币的本质更有意义。尽管可兑换纸币是一种残缺的商品货币形式,但它都是比任何商品货币形式更高级的货币形式,因为它能够满足其它商品货币形式都无力满足的日益扩大的商品经济对货币的需要。

如果说不兑换纸币的产生是货币史上的一次革命的话,那么可兑换纸币对实现这次革命是功不可没的,它至少在改变人们的传统观念、提供管理经验和技术条件等方面为后来的革命做了准备。

2、商品货币阶段的币值形成机制

在商品货币阶段,货币的单位币值,即代表的价值主要随充当币材的商品的价值变动而变动。尽管货币流通规律对币值形成也起作用,但由于商品货币自身存在着稳定币值的机制,它实际起作用的范围较小,只有在币值和币材价值偏离时,它的作用才被表现出来。

对可兑换纸币来说,尽管它代表的价值量不是随币材的价值变动而变动,但却主要随它兑换的那种货币商品的价值变动而变动,货币流通规律对币值形成的影响也不占主要地位。因此说可兑换纸币的币值形成机制与其它商品货币形式是基本相同的。

(二)独立的货币阶段

所谓独立的货币阶段,指在这个阶段的各种货币形式,不再依附于任何一种商品而独立存在的阶段。也可将其称为信用货币阶段。这阶段的主要货币形式是不兑换纸币和存款货币。另外根据印制现钞的材料不同,又可区分为不同的货币形式。在存款货币中,根据记录的技术条件不同,又可分出许多细类。

第12篇

关键字:人民银行 人力资源

一、县市人民银行配置人力资源的主要影响因素

职能设置是配置县市人民银行人力资源的主要考虑因素之一。为了满足执行和贯彻货币政策、维护地方金融稳定和提供金融服务,目前的县市人民银行普遍设置国库收支、支付结算、反洗钱、货币信贷、金融稳定、统计监测、征信管理、消费者权益保护等核心职能,以及会计核算、组织人事、党团工作、保密管理、纪检监察、内审等辅助职能,同时根据职能设置了相应岗位并配备了专职或兼职人员。部分县市支行还设立货币发行库,承担县域货币基金的投放与回笼,配备了货币发行工作人员与安全保卫人员。除此之外,县域经济发展水平也影响县市人民银行人力资源配置。一般来说,县域经济总量规模越大,该县市人民银行所配备人员越多。

二、县市人民银行人力资源配置存在问题

(一)人员配备与业务量不匹配。通过对部分县市人民银行实地调查了解到,各支行货币发行、国库收支、会计核算等业务部门人均业务量指标差距较大,如国库核算业务量最大和最小的支行,人均工作量相差3倍以上。在统一的岗位设置条件下,且受人手紧张限制,大部分县支行货币发行、国库、会计等部门普遍配置同等数量人员,但各地区经济发展不均衡,各县(市)支行会计、国库、货币发行业务量差距较大,因此造成人均工作量存在较大差异。

(二)县市人民银行人手不足,人员结构不合理。从全辖调查情况来看,40岁以上员工是县市人民银行的主要力量,部分职能部门人员平均年龄大于50岁,支行人员结构老化;统招分配到县市支行的人员较少,长时间没有补充新行员,支行后备力量严重不足;县市支行人少岗位多,兼岗安排存在困难,在重要岗位人员休假或出差时矛盾更为突出。

(三)部分人员及职能未充分发挥作用。对于有些金融服务职能,如消费者权益保护,县市支行虽然配备了兼职人员,但未发挥职能应有作用,有些县市支行全年处理消费者投诉数量为0。还有些职能与其他监管部门存在交叉,如银行卡宣传、金融知识下乡等,与银监局、保监局有所重合,耗费了一定的人力物力却未必达到理想效果。

三、优化县(市)支行资源配置的设想及建议

(一)打破现行固定的职能部门设置模式,在全行范围内重新整合所有职能部门。目前,辖内各县(市)支行均根据海口中心支行要求,按照与上级行各处室对口的原则设置相应股室或岗位。但由于设定的岗位多,而支行人手少,要做到及时高效完成上级行各处室部署工作任务且又不违规兼岗,确实存在较大的难度,因此,建议从更好地履行基层央行职责的角度出发,打破现行统一的职能部门模式,根据支行实际情况,分别设立一个内部管理部门、一个对外办理业务的部门以及一个负责对外检查的部门,这样既可以统一对外服务的形象与质量,也可以形成对金融监管的合力,进一步提高央行履职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