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草鱼养殖技术

草鱼养殖技术

时间:2023-06-01 09:30:29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草鱼养殖技术,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草鱼养殖技术

第1篇

1、养殖基地应具备水源充足,水质良好,进排水畅通,鱼塘之间互不相通,交通运鱼方便。

2、饲料资源丰富,生态环境条件良好,必须选用健康活泼的优质鱼种,鱼种放入前须经消毒处理。

3、在池塘无公害养殖中,适宜采用配合科学配比的颗粒饲料,减少残饵对水质的污染,通过观察天气,水体情况和鱼的吃食量,确定合理的投喂量。

(来源:文章屋网 )

第2篇

关键词:草鱼; 池塘养殖; 分级养殖; 鱼种搭配; 放养密度; 疾病

草鱼是主要的淡水养殖鱼,其主要的食料是草。草鱼食物链短,饲料来源比较广泛,并且草鱼生长速度快,肉质鲜美,经济价值高,是能够带来比较大的经济效益的一种淡水养殖鱼。草鱼高产养殖的手段很多,本文主要从下面三个方面来分析一下池塘草鱼高产养殖技术。

1.草鱼分级养殖

草鱼的分级养殖是指以草鱼每尾的重量为标准,将草鱼按照不同的重量分开养殖。在分级饲养的时候又可以分为鱼种饲养和成鱼饲养。草鱼种的饲养分为几个等级,每尾 50~150g、每尾 150~350 g以及每尾 350~500 g三个等级。而统级草鱼的饲养非为每尾 1000~1500 g、每尾2000~2500 g两个等级。大级草鱼则主要是 2500 g以上的草鱼养殖。将草鱼分级饲养增产是有科学依据的,草鱼在不同生长阶段对营养的需求是不同的。有研究发现,草鱼生长过程中对蛋白质氨基酸等的需求是变化的。一般来说,草鱼的从鱼苗到鱼种的生长过程中,配合饲料中的蛋白质含量在30~36 %最为适宜,从鱼种到成鱼这个生长阶段,饲料中的蛋白质含量要降低,为22~28%。因此将草鱼分级饲养能够有效的节约饲料,这是一种变相的增产方式。另外,合理地给各级鱼分配营养物质能够使鱼得到充足的营养而生长旺盛,增加产量。再次就是在营养供给充足条件下的草鱼味道鲜美,市场需求量大,价值相对较高,这也是分级饲养的另外一种增产方式。

2.鱼种的合理搭配

除了按照鱼的重量来分级饲养外,另外一个增产技术措施就是将不同的鱼种合理搭配起来饲养。鱼种的合理搭配放养不仅是增产的决定因素,也是提高效益的主要方式。以饲养草鱼为主体时,当饲料供给为青饲料和肥料两种时,吃食鱼和肥水鱼的比例为2:1~3:2,当主要供给精饲料时,吃食鱼和肥水鱼的比例不受限制。因此,在池塘中不能只大规模的养殖草鱼,还要搭配一些其他的鱼种,这样有力于资源的利用。草鱼的主要饲料是青饲料,草鱼的排泄物对于一些肥水鱼来说也是养料。因此在池塘中搭配养一些鲢鱼,鲢鱼主要是肥水型鱼类,鲢鱼能够利用草鱼的排泄物生长,这样就能够达到合理利用饲料的目的。同时鲢鱼能够清理一些草鱼的排泄物,能够清除水体中的一些营养物质,控制水体中有害微生物的生长,防治鱼发生病变。一般来说在饲料比较丰富池塘中,一条草鱼能够搭配两条鲢鱼,如果饲料来源比较少,那可以一条草鱼搭配一条鲢鱼甚至两条草鱼搭配一条鲢鱼。

3.合理放养密度

    放养的密度是要根据池塘的条件,饲料、肥料的供应量等很多因素决定的。一般来说浅水比较适合饲养淡水鱼,水深一米的池塘,亩产量大概为 200~300 kg,当水深为 2 m左右时,亩产大概可以达到 500 kg,当池塘水深超过三米时,反而不利于鱼的生长,不但鱼的产量不会随着增加,还会出现下降的可能性。如果管理水平不高,水没有能及时的排泄或者饲料供给不足时,草鱼饲养的产量会受到影响下降,在这种条件下放养密度也应该降低。当条件相对较好时,应该相对增加放养密度,这样有利于增产。在条件相对良好的条件下,并不是放养密度越高越好的,放养密度也有一个合适的值,当超过这个值时,放养的鱼生长条件会因为放养的鱼太多而变差,这时轻则鱼的生长速度减慢,达不到增产的目的,重则出现鱼的大量死亡,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

4.草鱼养殖中的病害防治

第3篇

【关键词】草鱼;盐碱地池塘;草鱼种;高产高效;养殖技术。

示范点在大宗淡水鱼类体系建设西安综合试验站――合阳、大荔两个示范县,这两县是陕西省的渔业大县,以池塘养殖为主,集中分布在黄河滩。池塘面积约为3700hm2,笔者从2008年开始就一直在合阳、大荔基地进行草鱼种养殖高产试验,每667m2产草鱼种产量达1300kg以上、利润达5000万元以上,该技术因其高产高效的优势,在合阳、大荔养殖基地就推广养殖了800hm2,全省草鱼种精养面积超过1500hm2。现将2012年试验池养殖情况和主要技术总结如下。

1 试验池养殖情况

1.1 池塘条件

池塘面积为8hm2,水深1.5~2.5 m,池底泥深在50cm左右,水源以地下渗水为主,pH值在7.5~9.0之间。

1.2 放养和养殖情况

2 主要技术措施

2.1 清塘消毒要彻底

在放草鱼夏花前15~20d,抽干塘水,每667m2用150kg生石灰清塘消毒,并彻底杀灭池塘中未清干净的鱼类。

2.2 注水时间要合理

没有地下渗水的池塘,放草鱼夏花前7d加水;对于有地下渗水的池塘,根据渗水情况,鱼苗下塘时水深控制在0.5~0.8m,有利于水温提升。

2.3 施足基肥,确保草鱼夏花在水蚤高峰期下塘

放草鱼夏花前5~7d投施发酵好的鸡粪或牛粪,每667投放200~300kg。这样草鱼夏花下塘时,水蚤成团,但不呈红色。鸡粪或牛粪应提前2~4个月开始发酵,发酵时,每立方米粪便加250g安琪酵母效果会更好。

2.4 放养模式

草鱼种精养的放养模式:每667放草鱼夏花1.5万~2万尾、鲢鱼夏花3000尾、鳙鱼夏花3000尾、鲤鱼夏花600尾(鲫鱼夏花500尾)。

2.5 草鱼夏花提早单独下塘,配养吃食性鱼推迟放养

为缓解草鱼夏花和配养鱼之间在饵料、水质、空间上的矛盾,草鱼夏花必须提前单独下塘。配养鱼在达到计划出塘规格的前提下尽量晚下塘,配养鱼可集中在另一鱼池中囤养一段时间,以进一步增强草鱼苗争食能力。采用此法,可大大增加鱼种池的混养种类,提高鱼种池的产量,减少鱼种池的占用面积。

2.6 鱼种药浴消毒

在要放养的鱼池中,放1~3个容器,现场配制20mg/L高锰酸钾溶液,浸浴下塘的夏花,待鱼苗浮头受惊不下沉时(约20min),将药液和鱼苗一起倒入池中(严禁用手或捞海捞取鱼种)。

2.7 投喂技术

草鱼夏花下塘7d后开始驯化投喂,投喂要求“四定”:一是定时。必须让鱼类在池水溶氧高的条件下吃食,以提高饵料利用率,通常宜在上午9时左右开始投饵。根据天气、水温和季节可适当调整投喂次数,每天投喂2~4次,生长旺季的7~10月每天投喂4次,其余时间2~3次,每次投喂时间要在1h以上,每天投喂时间要固定;二是定质。饲料质量一定要保证,要用正规厂家生产的名牌全价饲料,合阳养殖基地以通威、正大饲料为主,效果不错。开口饲料蛋白质须保证在36%以上,试验点用鲤鱼开口饲料,随着鱼苗生长,饲料蛋白质逐步降到26%左右;三是定量。每日的实际投饵量主要根据当天的水温、水色、天气和鱼类吃食情况(“四看”)而定,投饵量不能忽多忽少,以80%草鱼吃饱游走为量,应尽量避免吃食性鱼类时饥时饱,影响消化、吸收和生长,这样易引起鱼病发生;四是定位。鱼类对于特定的刺激容易形成条件反射,因此,固定投饵地点有利于提高饵料利用率、了解鱼类吃食情况和食场消毒。要在池边搭建投饵台,投饵时应事先给予特定刺激(如声响等),使鱼集中在投饵台附近,然后再投饵,根据鱼集中情况,投饵频率灵活掌握,应为“慢―快―慢”,切忌投喂过量,八成饱即可。

2.8 加强鱼病防治

草鱼种养殖成功与否,鱼病防治是关键,要始终坚持“防重于治”的观念。市场上渔药品种很多,也很杂乱,要尽量使用正规厂家生产的名牌渔药,根据各自防治鱼病的经验和效果对症下药,切忌乱投药,避免造成药害。

养殖草鱼种规格在5g以前,以调水生态预防为主。此阶段主要是肥水,辅以复合菌稳定藻相,增加天然饵料的数量,增强鱼苗体质。

草鱼种规格在5g以上,以科学管理、适量精准投喂、积极预防、加强水质管理为主,虫菌兼防,先杀虫再杀菌,15d左右预防1次,用药量与治疗相同,不可减半。

2.9 加强池塘管理

(1)经常巡视池塘,观察鱼类动态。每天早、中、晚各巡塘1次。黎明是一天溶氧最低的时候,要特别检查鱼类有无浮头现象。巡塘时要注意观察天气变化、水色变化和鱼类活动情况,有异常的应及时采取措施。

(2)做好池塘水质管理工作,及时加注新水,防止鱼类浮头和泛池,合理使用增氧机,采用水质改良剂,充分利用塘泥。

(3)严格按照“五项登记、两项制度”做好池塘管理记录和统计分析。

3 试验结果

2013年3月8日,清塘售鱼,总产鱼种15386kg,每667m2产草鱼种103.48kg,平均规格79g/尾,每667m2利润为544.65元。

4 注意事项与建议

(1)加水及施肥时间要严格把握,确保草鱼夏花在水蚤高峰期下塘。

(2)草鱼夏花先下塘,一次放足。

(3)加强鱼病防治,防重于治,前期以防虫为主。减少渔药用量,从而提高池塘养殖单位产量和效益。

(4)合理使用增氧设备,这对改善池塘水质、提高养殖产量、增加养殖效益非常重要。池塘养殖过程中缺氧,主要是池塘底层缺氧,建议用池塘底层微孔增氧设备,这样产生的溶氧量大、分布均匀,可以对底层的氨、氮、亚硝酸盐、硫化氢等有害物质进行氧化,而且,比叶轮式、水车式增氧机节约耗电80%。

第4篇

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加强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的意见国务院

明确体系建设应解决四个重点问题

提高认识理清水产技术推广机构改革试点的工作思路

"多宝鱼事件"引起的反思陈智兵,陈文

我国海岸带生态现状研究进展海洋与渔业 滕永青,孙娟,玉水雄

正交试验法筛选黄颡鱼饲料和适宜生长温度徐彦山,张家松,李清华

山塘水库最佳养殖模式:罗非鱼与淡水白鲳混养陈德寿

斑点叉尾鮰80:20池塘养殖试验李权,李永煌,董礼雄,翁如柏

泰国虎纹蛙土池高密度养殖黄锐,包贤康,梁锦基,董礼雄

高档水产养殖新品种介绍罗罔

中华倒刺鲃人工繁殖技术钟良明,罗钦洪,吴育煊,谷平华,何开广,谢增钢

鱼种越冬管理五措施郑卫东

藕田养鱼技术王笃兰

石斑鱼养殖中常见病害防治技术叶芳

鲜活水产品运输方法知多少罗罔

小型冷库控制系统的智能化改造钱立元

鳗鲡疾病的无公害防治方法苏文钦,苏少龙

谈谈水产养殖用渔药——辛硫磷吴晓君,施高茂

深圳东部沿海海胆寄生虫调查研究彭景书,周文川,徐远珍,赵秋龙,黄敏红,雷美华

11月广东水产养殖病害测报情况及预报广东省水产技术推广总站,广东省水产养殖病害防治中心

2006年我国水产品出口形势的分析与建议吴湘生

渔船保险中船舶检验的重要性王玉

打造山区渔业在建设新农村中的重要产业角色何昭亮

当前渔业渔民面临的困惑与难题刘楚斌,黄俊杰,洪广凭

客都梅州捕鱼世家——麦家陈爱东

吃鱼生螺生易感染寄生虫病成器

紫红笛鲷体内三种违禁激素残留水平的研究海洋与渔业 方富永,徐美奕,蔡琼珍,黄霞云

鳄龟温室养殖技术研究王正印,张志敏

东莞养殖水域浮游植物的种类组成、数量和分布特征黄永强,李本旺,张汉华

罗氏沼虾池塘养殖叶永健

眼斑鲷人工繁殖和鱼苗培育汪学杰,刘超

名优品种——大刺鳅蔡雪芹

赤眼鳟网箱养殖的网目与饲料问题浅析陈炎超

不同养殖密度对凡纳滨对虾生长的影响周振峰,张志

河蟹无公害生态养殖朱兴国,李恒国,张裕哲

龟鳖养殖成功四道关曾旭权,尹林

黄鳍金枪鱼在水池中的蓄养和产卵李加儿,许晓娟,区又君

养殖鱼有异味的原因与解决方法钟建培

辨别优质鱼种有四法英雄

秋孵后亲鱼池塘混养蓝鳃太阳鱼技术陈德寿,卢林

山区池塘高产养殖技术李侃权,李兴伟

甲鱼越冬后期死亡的原因及预防黄镜华

钢质渔船船体腐蚀的原因及对策郑楚明

单细胞藻类培养中敌害生物的防治吴松

水产品药残成因与预防郭国防

黄喉拟水龟幼龟的常见病害防治魏成清

罗氏沼虾四种常见病的方治黄乙

9月广东水产养殖病害测报情况及预报广东省水产技术推广总站,广东省水产养殖病害防治中心

欧洲虾市场发展趋势分析

国产鱼粉替代进口鱼粉迫在眉睫

10月全国主要水产品市场价格

鲨鱼伤人的奥秘宋盛宪

互保——广东渔民防灾减灾最佳组织形式曾林清

加强海洋与渔业系统内部审计工作的思考郑映微

浅谈东莞市休闲渔业发展路宁宁

对虾——营养与美味兼备温文

"鱼美人"选美也赛"三围"芹圃

国家海洋局领导到广东调研林学玉

饲料卫生与安全对水产动物健康的影响刘丽波,李桂峰

红树林湿地在海洋生态中的开发利用蔡小辉,王玉俊

国外人工藻礁的研究进展于沛民,张秀梅

澳洲宝石斑人工繁育林海中,谢杰峰

川纹笛鲷人工繁育与养殖黎祖福

真鲷人工繁育王在文

鳜鱼水库网箱养殖高建文

大规格奥尼罗非鱼养殖技术陈健光,陈振权

草鱼水库网箱养殖技术要点陆秀

斑点叉尾鮰养殖实用技术吴文壮

对虾养殖中氨氮、亚硝酸盐的处理和预防海洋与渔业 刘上志,黄邦双

高温季节池塘养鱼注意事项李侃权,张国权

如何养鳖不生病杨菁

养蝎把五关家庭致富方老黄

印尼(鱼旨)科鱼类幼体饲料开发和应用李明华

水产品加工厂的废水处理林美金

气提泵与沙滤池原理的妙用张乐

鳜鱼病毒性败血症综合预防措施杨波

常用鱼体消毒液的配制及注意事项张是,季广志

5月广东水产养殖病害测报情况及预报广东省水产技术推广总站,广东省水产养殖病害防治中心

6月全国主要水产品市场价格HtTp://

5月广东水产品价格变动情况

水产品市场的格局与机遇王继东,崔凯

湛江虾业之路如何走?蔡志辉

突破三渔问题构建和谐渔业路宁宁

海藻食品日益受宠温文

近年来资源养护典型执法行动李小平

广东省海洋与渔业自然保护区建设概况黄猛

广东省2006年度渔业资源增殖放流效果跟踪监测评估和标志放流研究报告(节选)

人工鱼礁产业的科技支撑和今后的研究课题何国民

佛罗里达鳖人工高效养殖技术研究张志敏,李良生

千年笛鲷染色体核型研究郑元升,王小丽,蒲含林,麻建军

平潭海岛旅游业发展的SWOT分析与深度开发研究陈素文

加强药残监控促进水产品出口陈毕生

棕榈油在水产养殖饲料中的应用李明华

高产鱼池水质管理技术要点熊炎成

锦鲤养殖技术要点顾新国

"畜-沼-渔"三位一体生态养殖技术李侃权,刘基正,吴新方,廖庆繁

草鱼"新三病"的防治李恒国,赵厚会,杜心永

鳗鲡爱德华氏菌病病发流行调查林明辉,钟晓波,黄志斌

通过病例看池塘用药误区海洋与渔业 刘超华,彭启良

9月广东水产养殖病害测报情况及预报

大力推广"三区养殖法"促进程村蚝产业发展张小兵

欧盟水产品市场考察关歆

大海捕鱼:一网鱼虾一网金刘少才

少吃鱼翅的文化思考冯正平,林肖玲

美国银斑生物学特性与池塘养殖李海潮,黄伟平,谢杰峰,余家雄

广东鳗协周年回眸

播种祈求成就明天黄富雄,郑钟新,张凝铂,苏香

基于SWOT分析的广东省海洋经济发展策略研究苏广明,刘强

罗非鱼池塘投放光合细菌后水质研究车南青,杨俊奇

鳄龟稚龟养殖技术探讨刘翠娥,李若利,刘继芳,王建明,梁启防

面包酵母悬浮液中添加脂溶性维生素对褶皱臂尾轮虫增殖率的影响施军

养虾池水质恶化的几种有效处理方法吴琴瑟

细鳞斜颌鲴人工繁殖万云辉

池塘草鱼健康养殖技术朱忠延

锯缘青蟹健康养殖的几个关键技术海洋与渔业 吴缥飘

单胞藻类培养技术叶芳

红虫消毒处理规范操作郭少忠

排污口水质化验两项辅助技术的改进潘本兴

海洋测绘中的GPS/GLONASS组合技术杨秋波

春夏季鲩鱼常见病防治方法苏文钦,苏少龙

用鲜树叶巧治鱼病郑天龙

第5篇

在鱼种品种选择上,优质鱼种则是保证养殖高产量的前提,鱼种的的选择上尽量选择体制健壮。鳞鳍完整的鱼种,并且鱼种要满足该品种的特性,如果是在外地购置回的鱼种,那么要对鱼种采取检验检疫措施,通过这些措施来验证鱼种是否为优质鱼种。在运用网箱进行养殖时,如果自繁自养的模式来进行养殖,则一般运用在大水域的养殖中,其可以提高草鱼的成活率,也可以节约不少的成本。

在草鱼的放养密度安排中,其要不仅要考虑鱼种情况、饵料供应,也要对水域的条件和养殖技术的水平进行考虑,根据切合实际的考虑来制定符合个体的养殖方案,对于鱼种生长到不同规格要运用不同的网目,每平方米的鱼种密度要根据鱼种生长情况来安排,鱼种为50~100g时,其鱼种的每平方米总重量要低于15公斤,鱼种生长到200~250g左右时,每平方米的总重量要低于30公斤。

二、分箱应注意的事项

由于草鱼生长到不同规格时,要进行换箱工作,而换箱时鱼死亡的现象不少,主要是因为惊吓或者缺氧而造成鱼的死亡,因此要注意分箱时的事项。

在换箱工作时,应在换箱之前进行停喂工作,停喂两天以后再使用添料喂养,添料主要使用维生素C粉添加到鱼饲料内,并且运用添料喂养三天。第二要进行网箱提升工作,工作时间安排在早晨和下午,两次工作之间的时间间隔以9小时为宜,在网箱提升工作中,要把草鱼提升到1m深左右的浅水层,并且保持提升1个小时左右,网箱提升工作持续两天以后即可进行换箱工作。在换箱时,要对鱼体进行消毒,并且对其生长规格进行再次的分类,把不同规格的草鱼放入到不同的网箱之中。

三、草鱼饲料投喂注意事项

对于草鱼饲料的选择,应以膨化颗粒饲料为宜,饲料选择上要严格注重“两证”,即生产许可证、质量安全证,对于饲料的粒径要求则要按照草鱼的生长规格来进行改变,如200g以上的草鱼,那么投喂饲料的粒径应在3.0~3.5mm,而草鱼生长到750g以上,则要投喂粒径为4.5mm左右的饲料。在饲料投喂的数量上,应根据饲养的具体情况来考虑,要对水温、鱼类的健康程度、水质等因素进行周全的考虑,考虑的标准应以70%以上的草鱼不再抢食为准,投喂饲料的时间安排上,以早晚各一次为宜。

四、养殖管理应注意的事项

在日常的养殖管理中,首先要每天对网箱进行检查,同时对草鱼的活动情况进行仔细观察,特别是对网箱的稳固程度要重点检查,做好防盗、防敌害工作。其次,应该对网箱进行定期刷洗工作,以15天刷洗一次为宜。再者,由于水位在季节的变换中会有一定的变化,那么网箱深度的调整工作应按照季节变化来执行。最后,要进行日常的养殖记录工作,对鱼情、水情、用药情况、网箱维护都要有详细的记录,从而通过记录制定良好的应对措施,防患于未然,保证草鱼的产量。

五、结束语

第6篇

有关科研单位对台湾甜象草和桂牧1号杂交象草进行了为期两年的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台湾甜象草比桂牧1号杂交象草667平方米增产5055.8公斤,667平方米产提高了32.8%,而且台湾甜象草较耐寒,越冬后恢复生长快,抗性较强,试验期间未发现病虫害,粗脂肪、钙、磷均稍高于桂牧1号。是一个高产优质的牧草,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从外观看,台湾甜象草和皇竹草比较相似,但不少养殖者的实践证明:将甜象草与皇竹草、桂牧1号同时喂鹅、兔等动物,一般会首先选择甜象草,这主要是由于台湾甜象草几乎没有鞭毛,叶片光滑、含糖度高的原因。

台湾甜象草不仅产量高,含糖量高,适口性非常好,而且饲养员采收甜象草不会出现像皇竹草那样容易割手,不会有像皇竹草鞭毛弄得全身瘙痒的情况发生,加上动物喜食,所以在未来的几年,有望成为畜牧养殖业的首选牧草品种。

台湾甜象草的分蘖能力极强,生长快,采用种茎繁殖,种植1分地需要芽节100个左右,种植1年后全部收获芽节可以扩种到3.3公顷左右,种植1次可以连续采收7年左右,7年后再采取自繁的芽节接着种植,引种一次即可无限循环生产,不需要再次引种。

台湾甜象草广泛用于饲养牛、羊、马、兔、猪、野猪、香猪、鸡、火鸡、草鱼、青竹鱼、鸭、鹅、竹鼠、豚鼠等动物,是大多数动物十分喜食的一种全功能牧草(因为含有糖分、清甜可口)。

台湾甜象草种茎供应与购买方法:

1.一次性购买200~500株,每株0.6元,每次快递包裹邮寄费60元,赠送1张DVD光盘,另再赠送购买量5%的皇竹草。

2.一次性购买600~1500株,每株0.55元,每次快递包裹费100元,赠送2张DVD光盘,另再赠送购买量6%的皇竹草。

3.一次性购买1600~3000株,每株0.50元,每次快递包裹费150元,赠送2张DVD光盘,另再赠送购买量7%的皇竹草。

4.一次性购买3000株以上,每株0.45元,运费根据购买数量确定,赠送2张DVD光盘,另再赠送购买量8%的皇竹草。

赠送的光盘内容:

①高产高效牧草种植和利用技术;②鹅的高效益养殖技术;③肉鸭高效益养殖技术,以上共1张配套的DVD光盘。

购买超过600株以上皇竹草草种,另外赠送以下DVD光盘1张:

DVD光盘内容是:肉鸭大棚养殖新技术、北京鸭的科学养殖技术、野鸭的人工饲养技术、朗德鹅全套养殖技术、四季鹅的养殖技术、网箱养鱼新技术、池塘高产养鱼技术、池塘养鱼学(上下)、肉猪快速科学育肥技术、二元母猪多仔与仔猪高成活的养殖技术、三黄鸡实用养殖技术。全部为DVD格式,DVD机、电脑上均可播放。

第7篇

关键词 草鱼车轮虫病;病原;症状;防治

中图分类号 S94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7)09-0249-02

草鱼是我国渔业的主要养殖品种之一,草鱼车轮虫病是影响其养殖经济效益的重要方面之一。笔者在2016年4月10日至5月10日对安徽合肥丙子渔场草鱼车轮虫病流行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并提出了相关的防治方案,以期为养殖生产中草鱼患病的防控和治疗提供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概况

丙子渔场位于安徽省合肥市滨湖新区的丙子村,该场主要为池塘养殖模式。对其中的2个养殖池塘进行调查,其养殖水面分别为1号塘0.93 hm2、2号塘1.00 hm2。主要养殖草鱼,套养花白鲢。2016年4月10日至5月10日调查丙子渔场个体养殖户草鱼发病情况及往年治疗草鱼车轮虫病的药物用法与用量。

1.2 试验器材

剪刀、镊子、解剖刀、放大镜、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吸管、解剖盘等。

1.3 调查方法

观察发病鱼塘中鱼体的活动情况,并打捞出3~5条具有典型症状的半死病鱼,先用肉眼观察鱼体表面是否有异常,再将病鱼进行解剖,查看其体内脏器是否病变,用显微镜观察体表、鳍、鳃等部位的黏液。详细记录病变部位。同时向养殖户了解发病情况、既往病史、发病后是否及时用药以及以往所用的药物和剂量。

2 结果与分析

2.1 病原

车轮虫属原生动物纤毛门、寡膜纲、缘毛目、车轮虫科。广泛寄生于各种鱼类的体表和鳃。虫体侧面观察如毡帽状,反面观察是圆碟状,运动时如车轮转动样。一面隆起,一面相对凹入。口沟两侧各生一行纤毛,形成口带。反口面直径随种类而异,为10~100 μm,其中部向体内凹入,形成附着盘,用以吸附在寄主身上 。反口面最显著的构造是齿轮状的齿环。齿环由齿体相互套接而成,齿体分为3个部分:中部为前后互相套接的空锥形部分,叫锥体;锥体向齿环的外侧突出成镰刀状的突起,叫齿沟;从锥体向齿环的内侧有一针状突起,叫齿棘。在齿环的外面有一圈辐射状排列的辐线,叫辐线环。辐线环之外有一圈薄而透明的膜叫缘膜。反口面的边缘,缘膜之上有一圈较长的纤毛,叫后纤毛带。车轮虫用附着盘(反口面)附着在鱼的鳃丝或皮肤上,并来回滑动,有时离开宿主在水中自由游泳。因其游泳时一般用反口面向前像车轮一样转动,所以叫做车轮虫[1-3]。

2.2 流行情况

草鱼车轮虫病全年在各地均有发生。水温在15 ℃以下时少见,20 ℃左右开始流行,流行最适温度为 20~28℃。车轮虫寄生于鱼体的鳃部。一般会对鱼苗、鱼种及成鱼造成危害,如果感染严重,会引起病鱼大批死亡,死亡率有时很高。1龄以上的大鱼虽也有寄生,但一般危害相对较小。引起车轮虫大暴发的因素有很多,如水质差、养殖池塘小、水浅、食料不足、放养密度过大、天气恶劣等[4-5]。

2.3 症状与病理变化

车轮虫大量在鱼鳃部寄生时,往往会刺激鳃丝分泌大量黏液,粘附水体中的有机杂质,形成有利于细菌繁殖的“温床”;甚至直接破坏鳃部组织,进而引起继发性细菌感染。当鱼体鳃部有大量车轮虫寄生时,患病鱼往往焦躁不安,在池边闹水或者投食时在网箱边缘游动,部分鱼体头部冒出水面。鳃部分泌大量黏液,鳃丝边缘发白,往往被侵蚀成锯齿状,同时可能有绿色或者褐色黏附物(图1)。在用药前、后对鳃丝黏液进行显微观察,观察结果表明,用药后车轮虫数量急剧减少并消失(表1)。

2.4 治疗方法

用杀车灵(主要成分是硫酸铜和硫酸亚铁合剂),1 m水深用量按照7 500 mL/hm2,加水稀释后全池泼洒,连续使用3~4 d。水面水深1 m时,用苦楝树枝叶30 kg煮水全池泼洒。施药3 d后,可以全池泼洒20 g/m3的生石灰浆来调节水质。

3 结论与讨论

调查结果表明,草鱼车轮虫病是由原生动物车轮虫引起的,全年均有发生,水温在20℃左右开始流行,以春夏季最为流行。发病鱼体鳃丝分泌大量黏液,鳃丝边缘发白,患病鱼体往往焦躁不安,可以通过全池泼洒杀车灵,或者是苦楝树枝叶煮水全池泼洒,并且施药3 d后用生石灰来调节水质治疗草鱼车轮虫病,治疗效果明显。

3.1 鱼种选择及放养技术

优质的鱼种是获得高产健康鱼的基础。因此,应选择体质健壮、无病、无伤、大小均匀、来源相同的鱼种,对于有条件的可以使用自己孵化、培育的鱼种。草鱼放养时可以合理搭配一定比例的鲫鱼、花鲢、白鲢等。搭配养殖鲫鱼有很多优点,如鲫鱼可以取食饲料中的碎屑,在取食的过程中会使池底的淤泥翻动,改善水质,而且鲫鱼不会与草鱼争抢食物。在鱼种放养前,可用硫酸铜溶液对鱼体消毒,每100 kg水放硫酸铜0.8 g,充分搅拌溶解,制成硫酸铜溶液,将鱼种放入溶液中浸泡10~20 min后再放塘,可有效防治车轮虫病。

3.2 池塘条件准备

养殖草鱼的池塘要求水源充足、交通便捷且电力充沛。此外,水源要符合国家渔民用水标准。池塘以东西长、南北宽的长方形小池为宜,深约2.5 m,水深2.0 m左右,长宽比控制在5∶3,池坡比1.0∶2.5;同时要对池埂做好防水处理,保证池埂不渗漏。为了使池塘的土质可以较好保水保肥,应在池塘底部保留15 cm深的渗漏能力较好的底泥。可用生石灰带水清塘消毒:池塘(水深1 m)用生石灰120~150 kg/hm2撒施在水面上,即可达到很好的消毒目的[6-7]。

3.3 水质调节

草鱼养殖的水质要求干净、清澈、清爽,符合国家渔民用水标准,要求每隔10~15 d加注新水1次,每隔15~20 d 全池泼洒20 mg/L生石灰1次,有条件的最好定期用光合细菌等微生物制剂降解水体中氨态氮和亚硝酸盐,水质要求溶解氧在5 mg/L以上,氨态氮含量在0.5 mg/L以下,池水透明度在25~40 cm。使用增氧机遵循“三开两不开”原则,即晴天中午开、阴天次日清晨开、连绵阴雨下半夜开,傍晚不开、阴雨天中午不开。日常管理坚持早晚巡塘,以防浮头和泛塘,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并记录好池塘日志[8]。

3.4 药物防治

鱼病的防治关乎着草~养殖的经济效益。一旦发生病害就很难治疗,因而要做好防的工作。草鱼易患车轮虫病、烂鳃、赤皮、肠炎等病害,在养殖过程中,要做到经常“内服外消”,每隔15 d,按100 kg饲料添加大蒜素1 kg配制成药饵,用药饵连喂3~5 d。定期用生石灰或二氧化氯全池泼洒进行水体消毒。

4 参考文献

[1] 叶金明,郑宗林,洪玉定.国内渔药使用现状及合理化建议[J].中国水产,2007(5):65-69.

[2] 许军,李进村,王言海.二龄草鱼车轮虫病的诊断及防治措施[J].科学养鱼,2015(10):60-31.

[3] 李进村.草鱼车轮虫病防治技术总结[J].齐鲁渔业,2009,26(77):44-45.

[4] 倪达书,王建国.草鱼生物学与疾病[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9:94-97.

[5] 战文斌.水产动物病害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1:176-177.

[6] 汪建国.淡水养殖鱼类疾病及其防治技术:草鱼和青鱼疾病[J].渔业致富指南,2015(5):57-62.

第8篇

关键词:山区;自然流水;养鱼

中图分类号:S964.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432(2014)-01-62-2

山区养鱼投资小,见效快,是福建养殖业的重点发展道路之一。福建水资源丰富,祖祖辈辈积累了相当丰富的养鱼经验,加之现代科技对于养鱼技术的支持,山区自然流水养鱼技术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1山区养鱼水质选择

一是建池区要有丰富的水资源,要确保常年的自然流水,这样才能确保鱼最基础的生存条件;二是养鱼对水质有较高要求,一般要求无污染(药物污染、垃圾污染、粪便污染等)、无臭味、无异味,pH值呈中性或弱碱性(福建地区水质大多偏酸,在养殖过程中应予以注意)。利用山区自然流水养鱼,一般污染较少,主要污染来自于农药污染,上游居民排污污染(如洗衣水、刷锅水等排入自然流水造成河水的污染)。此外,一些山区自然流水含硫等物质较多,也不适合养鱼。因此,在修建鱼池前一定要对当地的水源情况作充分的调查、了解,进行细致的、科学的鱼塘选址;三是鱼塘的修建要防止暴雨后浑水的流入,雨后浑水流入鱼池前有一个合理的沉淀过程,确保鱼池用水的清澈;四是山区流水养鱼对于水温也有相应的要求,一般自然流水水温应在20℃~30℃之间,确保鱼苗有一个良好的生长环境。如水温低于15℃,应利用晒水池增加水流温度,确保流入鱼池水的适当水温。

2鱼池的选址与修建

在福建地区,大部分山区自然流水的水温都能达到养殖要求,在鱼池修建选址时,主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背风向阳,确保鱼安全、稳定的生长环境。一般多将鱼塘健在自然流水两侧,距离自然流水有一定的距离,防止水流的突然增加对鱼塘造成的影响。此外,还可以将鱼塘修建在水坝下(确保水流的自然落差)、村前屋后(方便饲养照料);注意养殖规模选择适当的养鱼场地。如养殖规模较大,却将鱼池选择在空间较小的村前屋后,就会使养鱼事业的发展受到局限,而且过密的鱼苗投放还会造成鱼的死亡和鱼池水质的污染;鱼塘选址要求水流丰富、稳定,避免因流水不足对鱼塘造成的缺水危险,同时注意暴雨等因素可能造成的逃鱼现象;鱼池修建的水位落差应在1.5米以上,鱼池面积不易过大,一般在10~40平方米,水深在1.5米左右,还可结合养殖鱼的品种加深鱼池,最深不超过3米;鱼塘底部用细沙铺成,防止鱼在游动过程中受伤;每个鱼塘都有独立的入水口和排水口,注意鱼栏的修建,确保鱼池用水的质量,防止鱼随水流游出鱼池。

3鱼苗的放养技术

福建地区鱼种资源丰富,适合养殖多种鱼类,如草鱼、鲤鱼、鲫鱼、鲢鱼等。一是山区自然流水最常见的是草鱼养殖。在养殖时,也可以进行适当的混养,比如,以养殖草鱼为主,鲢鱼、鲫鱼、鳙鱼混合放养。鱼苗放养时,注意放养量的一次给足,确保放养的同一时间。比如放养草鱼,必须保证草鱼放养的统一规格、同一品种、同一时间,可确保鱼的成活率和鱼的良好生长,避免和减少了鱼病的发生机率。此外,应注意鱼苗的放养比例,一般主养鱼类占整个养殖鱼的60%~70%为宜;二是对于鱼苗的投放不能过密,影响水的含氧量,易造成鱼塘的缺氧。还容易造成鱼免疫力的下降,增大了鱼的患病风险,换回增加饲料等投资,影响养殖效益。一般放养因鱼的种类和鱼池大小、深度灵活掌握。如草鱼,水深2米,一般每亩放养量在1500尾以下效益最好,超过2000尾养殖成本就会大幅度增高,而且易造成鱼的烂鳃病等,影响收益,养殖利润难以保障;三是鱼苗的投放规格不易过大,过大鱼苗成本高。也不易过小,过小规格养殖周期长,影响成鱼的上市。根据鱼的种类选择适当的放养规格,如草鱼一般选用每公斤10尾左右的规格最为合适。

4鱼的喂养技术

鱼的喂养应根据鱼的种类和饲料的种类科学喂养,才能确保鱼的最佳生长状态。要确保喂料的洁净、充足。如用粪便喂养,就要注意对粪便的处理,防止粪便在水中发酵后产生的有害气体(如硫化氢等)和微生物、寄生虫等。应先将肥料施在上游的浅水区,在适当光照、水温等条件下生成大量的适合鱼类食用的浮游生物,使鱼池拥有丰足的、高质量的饲料。又如在草鱼养殖时,要投放青料,在青料投放过程中,要选择投放青料的种类,一般为豆叶、山芋藤、地瓜藤等,避免投放鱼不喜爱的草类,增加鱼塘的清理负担。投放的青料与鱼的体重相等,确保鱼能在30~40分钟内吃完饲料。此外,在用饵料喂养鱼时,一定掌握好喂养的时间和喂养量。一般1小时投料一次,夜间可适当减少1~2次,确保鱼饲料的充足。每次饵料的投放量在鱼体重的5%左右,水温较低时少投放,水温23℃以上时,可适当增加饵料的投放,每次最多投放饵料量不超过鱼体重的10%。

5鱼塘的管理技术

5.1鱼塘的增氧

缺氧会导致鱼的大量死亡,因此,确保鱼塘水的含氧量非常重要。一是注意鱼塘的修建,确保水的深度适宜和水的循环流动性。在水过深的情况下必须使用增氧机。此外,确保流水循环到每个角落,鱼塘中央设置滞水区,方便鱼塘中杂物(草碴、鱼粪等)的打捞;二是注意增氧机的及时开启,一般在中午光照较强,阴雨天(暴雨天除外)主动开启增氧机。使水表面的氧气能及时的输送到水底,确保了整个水体的含氧量;三是主动开启增氧机防止鱼的缺氧,降低了鱼死亡率。

5.2鱼塘的消毒与鱼病的预防

一是鱼病的预防应从鱼池的清洁、消毒做起。在投苗前应用生石灰、碳酸钙等进行鱼池消毒。同时,对于要投放鱼苗也应进行相应的消毒,可通过注射免疫疫苗、盐水浸泡等方法处理。春冬两季使用3%的食盐水进行鱼塘的消毒,防止水霉病的发生;二是消毒药不易太过频繁,也不易长期使用一种消毒药,应注意消毒的频率和消毒药的选择。如夏季高温,杀菌、消毒的强度适当应减弱,有利于鱼的生长。又如使用二氧化氯消毒数次后,改用二溴海因消毒,确保消毒的效果和消毒副作用的最小化;三是夏季为了预防鱼的烂鳃病、肠炎、赤皮等疾病,应积极的采取措施。如草鱼每天喂一次蓖麻叶和大蒜叶,喂前用适当浓度的漂白粉液浸泡10分钟。并在池内进行鱼体消毒一次。还可以在饲料中添加大蒜素、土霉素、痢特灵等药物,注意药物的投放量。如添加痢特灵,药物与饲料的比例应为每50公斤饲料添加0.5克药物。此外,还要注意药物与饲料的均匀混合。

6结语

福建地区自然水流丰富,通过科学的管理很适合淡水鱼的养殖。在投资养鱼时,一定要科学的进行鱼塘选址和修建。注意鱼苗的放养密度和放养鱼苗的规格等,确保鱼的最佳生长状态。同时注重鱼塘的消毒和鱼病的预防、治疗,提高鱼苗的成活率,为渔业养殖创造最丰厚的利润。解放山区富余劳动力,带动山区自然流水区域及周边地区的致富。

参考文献

[1]周爱国,周元盛,廖玲香.高海拔山区的稻鱼传统范式与创新升级[J].中国水产,2012,(4):75-77.

[2]诸葛毅,张俊平.开化山区坑塘流水养鱼技术的传承与推广[J].渔业经济研究,2009,(4):43-47.

[3]夏家志,汪为均.浅谈山区流水养鱼技术要点[J].渔业致富指南,2010,(9): 30-31.

[4]薛明淦.山区池塘两茬养鱼技术试验[J].渔业致富指南,2008,(22): 57-58.

[5]唐黎标.山区稻田养鱼经验谈[J].渔业致富指南,2012,(6):34-35.

[6]王声瑜.山区流水养鱼技术要点[J].农民致富之友, 2004,(3):22.

第9篇

(唐山市丰南区农牧局,河北 唐山 063300)

基金项目:河北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特色海产品创新团队资助。

作者简介:张玲(1974-),女,工程师。

通讯作者:马云聪(1963.10-),男,推广研究员,丰南片区南美白对虾综合试验推广站站长。fnqnmjscjs@126.com

DOI:10.3969/j.issn.1004-6755.2015.09.009

丰南区现有对虾养殖面积近2 000 hm2,南美白对虾养殖已经替代了中国对虾养殖,与淡水养殖中的“四大家鱼”共同形成了丰南区海、淡水养殖的支柱产业。但是,自2013年开始,南美白对虾养殖病害种类不断增加,养殖效益大幅度下降。据调查,2014年仅柳树圈地区养殖南美白对虾亏损就达4 000万元以上。鉴于丰南区目前严峻的对虾养殖形势,对全区南美白对虾养殖产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调研分析,报告如下。

1发展回顾

回顾丰南区南美白对虾产业的发展历程,可概括为两个阶段:一是为上升发展阶段。时间为2002-2012年,此期间丰南区南美白对虾产业得到快速发展,养殖规模、效益、苗种生产、养殖技术和养殖模式都呈现快速发展的态势;二是探索和完善阶段。2013年至今,期间由于对虾肝胰脏坏死症不断蔓延和加重,丰南区南美白对虾产业出现下滑,严重影响了对虾养殖的发展,为此我们通过加强优种的引进和模式的创新等方面逐步改善南美白对虾的养殖。

1.1上升发展阶段

1.1.1养殖规模不断扩大丰南区自2002年引进南美白对虾进行育苗、养殖试验,随后逐步推广,海水养殖逐步取代了中国对虾,并在淡水养殖池塘逐步推广。截止目前,丰南区主养南美白对虾面积近2 000 hm2,其中淡水养殖1 000 hm2,海水养殖933 hm2。

1.1.2单产和经济效益不断提高自南美白对虾引进丰南区以来,对虾生产能力进一步加强,从2002年开始到2012年间,南美白对虾平均单产达到6 000~7 500 kg/hm2,平均效益6万~7.5万元/hm2。

1.1.3苗种生产能力不断增强全区海水工厂化育苗场95座,育苗水体9.8万m2水体,每年生产海、淡水南美白对虾苗250亿~300亿尾。虾苗生产方式有两种:⑴幼体孵化方式。育苗场从亲虾生产场家购买无节幼体进行苗种生产,占虾苗总量的20%左右。⑵对虾标粗方式。育苗场从南方购进5-6日龄的仔虾,然后进行标粗培育,虾苗达到1 cm以上出售,占虾苗总量的80%左右。

1.1.4养殖模式得到完善养殖模式主要有以下三种:⑴主养南美白对虾套养其他鱼类模式。套养的主要品种为白鲳鱼、草鱼、罗非鱼等。该模式一般放养南美白对虾75万~120万尾/hm2,放养鱼类750~6 000尾/hm2不等,对虾单产4 500~6 000 kg/hm2,效益6万~7.5万元/hm2。⑵主养鲤鱼套养南美白对虾养殖模式。该模式一般在主养鲤鱼池塘放养南美白对虾虾苗,放苗量15万~30万尾/hm2,养殖期间不用单独对南美白对虾进行投喂。对虾产量在750~1 500 kg/hm2左右,增加收入1.5万~2.25万元/hm2。⑶轮虫+对虾综合养殖方式。轮虫作为鱼虾蟹培育的基础饵料生物,前期供应工厂化育苗单位,中后期利用轮虫与养殖的南美白对虾食物链关系进行生态健康养殖。该模式4月上旬开始引种繁殖轮虫,4月中旬一直到6月份轮捕采收轮虫,轮虫平均单产可累计达到5 250~6 000 kg/hm2,5月中下旬投放对虾苗种,9月份开始销售,平均单产在1 125 kg/hm2左右。

1.1.4养殖技术不断熟练经过多年养殖,虾农在苗种选择、水质调节、饵料投喂、病害防治等管理技术方面不断成熟,在实践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

1.2探索完善阶段

从2013开始,由于对虾肝胰脏坏死症不断蔓延和加重,发病面积不断增加,全区90%以上的养殖户出现亏损,对虾养殖产量、效益快速下降,南美白对虾平均单产下降到2 250 kg/hm2左右,且养殖风险逐步增高,需要从苗种、饵料、日常管理和养殖模式等方面进行探索和完善。

1.2.1对虾品种得到了优化从2013年开始,丰南区南美白对虾综合试验推广站利用海产品特色团队资源和信息等方面的优势,进行了南美白对虾新品种的引进和试验示范。我站优选丰南区育苗单位与南方良种选育单位直接对接,先后引进“‘SIS’一代”、“中科1号”、“桂海1号”、“海大1号”等优良品种,并在柳树瞿阝镇、黑沿子镇等地进行了多点养殖试验,有些品种表现出了良好的生长优势,因此,我们还要在前两年工作的基础上,继续加强南美白对虾优良品种的引进和试验示范工作,逐步筛选出宜于丰南区养殖的优良品种,逐步引导丰南区对虾养殖向优种化、良种化方向发展。

1.2.2养殖新模式不断创新2014年,丰南区王兰庄镇毕武庄宝丰对虾养殖专业合作社进行了大棚南美白对虾标粗及双茬养殖试验性生产。4月初,他们从山东正大引进南美白对虾P10虾苗在大棚中进行标粗,5月初将虾苗进行放养,6月下旬陆续出池销售,第一茬单产6 000 kg/hm2。6月中旬引进第二批苗种并集中暂养,7月初放养虾苗,从9月中下旬出池到10月上旬结束,第二茬单产5 250 kg/hm2,双茬效益21万元/hm2,取得了较好效益。2015年,该养殖模式逐步扩大。

1.2.3生物防病模式不断发展

1.2.3.1虾池套养白鲳鱼生物防控虾病技术利用食物链关系,在虾池内套养一定数量的白鲳鱼,有效地防治了对虾疾病。该模式放养南美白对虾虾苗90万~120万尾/hm2,放养白鲳鱼苗750~7 500尾/hm2,对虾平均单产3 000 kg/hm2左右。

1.2.3.2南美白对虾套养草鱼防病技术该模式4月上旬投放草鱼苗100尾,5月上旬放养虾苗45万~75万尾/hm2,9月中旬对虾出池,对虾平均单产3 000 kg/hm2。草鱼10月中旬出池,规格1.5 kg/尾左右。

2 存在问题

2.1养殖方式亟待改进

目前丰南区南美白对虾养殖方式主要还是延续了上世纪一年一茬的传统养虾方法,即每年5月份放苗,经过3个多月的养成管理,9月份出售商品虾。由于虾病的多样性和顽固性,一年一茬的养殖方式已不再适于当前对虾的养殖发展需求。

2.2苗种质量逐年下降

由于亲虾代数增加,亲虾质量逐年退化,再加上有些育苗单位在苗种生产期间,滥用药品或过量使用抗生素、高温育苗等原因,南美白对虾的苗种质量逐年下降。有些虾苗放养后,成活率很低,甚至全部死亡,不得不重新放苗。有些虾苗在养殖过程中,对虾长到8~9 cm后,虽然正常摄食,但生长速度非常缓慢,严重影响了养殖单产和效益。

2.3养殖病害逐年加重

除池塘底质老化、外界水环境污染、高温期水源短缺等原因之外,近两年对虾肝胰脏坏死症不断蔓延和加重,导致南美白对虾的发病率非常高,治愈率非常低,亏损严重。

2.4养殖水环境不断恶化

由于工业污水的大量排放,养殖水环境污染程度不断加重和恶化,诱发对虾养殖病害发生。

2.5养殖管理尚需规范

丰南区从事对虾养殖人员在生产过程中存在着盲目用药、饲料投喂不合理、生产记录不完善、生产操作不规范等问题,影响着南美白对虾的健康养殖。

2.6池塘承包年限过短

丰南区海、淡水养殖池塘承包年限一般为一年,因为承包周期过短,致使养殖户无法投入资金对现有池塘基础设施进行合理化改造,导致养殖池塘逐年“老化”,池底淤泥不断加厚,养殖生态系统处于临界状态,为病害大面积发生埋下安全隐患。

2.7缺乏相关优惠政策

针对新技术、新品种、新模式普及和推广等方面,尚缺乏完善的政策扶持措施,相关的优惠政策力度不足。

3发展对策

3.1拓宽养殖模式

针对目前流行的对虾肝胰腺坏死症病原不明、没有特效药物可以治疗、只能以预防为主,依据国家虾产业技术体系的研究成果,应该不断拓宽养殖模式,大力推广双茬养殖生产模式,提高养殖成功率。⑴推广王兰庄镇温室标粗双茬养殖模式。2014年王兰庄镇毕武庄村肖那思养殖场,采取该种养殖模式,双茬累计平均单产11 250 kg/hm2,单位效益21万元/hm2左右,是传统养殖产量、效益的3~4倍。⑵推广温室小棚双茬养殖模式。黑沿子镇挚丰养殖场进行了该模式的试验示范。从去年12月开始到今年3月底,投资90余万元,进行了池塘基础设施的改造。4月上旬放苗,目前对虾已经生长到7 cm,且生长情况良好。

3.2优化养殖品种

由于苗种质量问题导致养殖病害频发、对虾生长缓慢等养殖失败的案例已经非常普遍,选择优质、健康苗种开展养殖生产,是广大养殖户得到的普遍共识,从去年开始,我局示范性筛选并引进了“中科1号”、“桂海1号”、美国“SIS一代”苗种,取得了一定效果。因此要在这个基础上,继续加强优良品种的引进和推广,使丰南区对虾养殖逐步朝着良种化、优种化的方向健康发展。

3.3提高养殖技术水平

经过对典型案例分析,丰南区柳树圈镇柳北村的李继玉养殖场,在目前养虾不景气的情况下,仍连续3年取得了好效益,平均效益10.5万~12万元/hm2。经过总结分析,该场除从苗种选购、品种搭配、肥水调藻、饲料投喂、疾病防治等方面严格技术规范外,在整个养殖期尤其注重肥水维护藻相平衡,方法是4月20日左右开始进水,一次性进水至1.7 m,随后全池泼洒肥水素进行肥水,之后每7~8 d一次,按照底改—消毒—改底的程序管理养殖池,防止池内有害的氨氮、亚硝酸盐过高,提高了养殖成功率。

3.4加强优惠政策扶持

第10篇

论文摘要网箱养殖是目前常用的一种养殖方式,介绍了网箱的设计,包括网箱的结构、材料、类型、设计等方面;同时详细介绍了网箱养殖技术,包括适合网箱养殖的品种、培育鱼种、养成鱼等内容,以期为渔业养殖户提供参考。

由于山区池塘少、面积小,池塘养殖没有经济效益,水库网箱养殖效益可观。网箱养鱼是利用竹、木、金属网片或合成纤维等为网身材料,装配成一定形状开放式或密闭式的箱体,设置在流水中,通过高密度的投饵精养或不给饵而利用水中的浮游生物作为食物达到高产的一种养殖方式。这种方式具有机动、简便、产量高及适应水域广等优点,有着广阔的发展前途。特别是一些大中型水库,为网箱养鱼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1网箱的设计

1.1网箱的结构与材料

(1)网衣。目前最广泛采用的是合成纤维,渔业上采用的有聚酰胺类、聚脂类、聚乙烯类和聚氯乙烯类等。在网箱中最常用的是聚乙烯类,其中比重为0.94~0.96,能浮于水面,几乎不吸水,并有较好的强度,耐日照且价格较便宜。渔业上使用得最为普遍。

(2)框架。对于浮式网箱,一般用竹木或金属管搭成“口”字“田”形框架,用来固定网衣和使网衣张开成形。(3)撑桩架。对于固定网箱主要用撑桩来支撑网箱,一般用圆木或毛竹打束好4个角桩,再在每个边上间隔距离打上间桩,网衣可直接挂在桩上。

(4)浮子。目前常用密封油桶、玻璃浮球、泡沫等作浮子来支撑框架浮于水面。

(5)沉子。材料主要有铅块、铁块、石块,将这些材料包装好不要露出棱角划伤网衣,在网箱中4个角用绳索系在框架或角桩上,压沉网衣,箱中央再放入一个稍轻的沉子,保证箱底整体下沉。目前也有部分养殖户用镀锌铜管焊接成“口”字型,四角用绳吊在桩架或角桩上,沉入箱中,其中大小比网箱面积略小一些即可。

(6)固着器。一般使用铁锅作为固着器,有时也可用2个桩来固定网箱,将绳的一端系在箱角上,另一端系在桩上,固定绳索一般要留长一些,以须水位上涨时,箱能随之上升。

(7)底部衬网。为了减小饲料浪费,可以在箱底铺上一些100目的密眼衬网。

1.2网箱类型

常见的网箱类型有浮动或固定式,水库等深水域中多用浮动式网箱。

1.3网箱的设计

(1)网箱的形状。网箱的形状有正方形、圆形、多边形、长方形。一般情况下人们习惯用正方形和长方形。

(2)网箱的面积。一般面积为9~36m2、96m2或192m2。

(3)网箱深度。网箱深度视养殖水体水深而定,应保证网箱底部在养殖期最小水位时不触到底泥。水库网箱有时可增加3~4m。

(4)网目大小。确定网目大小的原则是在不逃鱼的前提下尽量大。一般可根据体高的2倍小于鱼体周长的原则,选择网目大小要求破1目后不逃鱼。网箱应选择在向阳背风的深水库湾安置,一是避免枯水期网箱搭底,二是风浪小,减少鱼群应激反应。

2网箱养殖技术

2.1适合网箱养殖的品种

一般吃食性鱼类都可用网箱养殖,我们这里的水库网箱养殖目前最多的是草鱼、鲫鱼、鲤鱼、鳊鱼、鳜鱼。

2.2网箱培育鱼种

(1)网箱以聚乙烯单丝编织而成的网片经裁剪缝合而成,网目根据进箱鱼种规格面定,一般有0.5~1.1cm,长方形或正方形面积为12~32m2,网深2~4m。

(2)培育技术。夏花一般体长不应小于3.3cm,如果是分级饲养,夏花网箱放2cm左右的鱼苗,仔口网箱放5.5~8.0cm的鱼苗,单一品种放养方式。放养密度主要由箱的容纳量,出箱要求规格及饲养管理技术水平灵活决定,一般人工投饲培育吃食性鱼,鱼种可按600~1500尾/m2投放。投喂技术与池塘养鱼的投喂技术相同。2.3网箱养成鱼

(1)进箱鱼种规格。生产市场需求的商品鱼,进箱鱼种50~75g/尾,可养成750~2000g/尾。

(2)放养密度根据水中溶氧量而定,只要网箱中溶氧量能保持在5mg/L以上,放养密度越大,单位产量越高。

(3)投饲技术。①投饲方法:小把撒投,鱼上浮水面抢食。②驯化方法:每日定时投料,每次投料前先敲打网箱框架等产生音响,然后再将1小把饲料撒投到网箱中间,间隔10s左右再投。间隔期继续敲打产生音响,使鱼形成条件反射。每次投饲时间,在饲养初期,鱼个体小,水温低,摄食量小,一般需15~20min;7月份以后逐渐延长,一般每次要投喂30~40min。投喂量与投饲次数参照产品使用说明书。投喂要坚持“三看”和“四定”,即:看天气情况、看水质水温、看鱼的活动情况和定时、定量、定质、定人。

第11篇

他,专找有泉水的地方养鱼,还是个注重品牌的 “老鲫壳”。

这个名叫蒋英礼的“老鲫壳”最近却念起了新的“养鱼经”。

“老鲫壳”带出养鱼大镇

重庆市涪陵区江北街道北雁村六组村民蒋英礼早在1991年就开始养鱼,他对肥水养鱼、稻田养鱼、池塘养鱼、水库养鱼等养鱼方式了如指掌。最难得的是他还具有敏锐的商业眼光和品牌意识。

2001年冬季,蒋英礼到百胜镇双河场走亲戚,看到一条河沟里流淌着一股清水。经过打听,得知水是从水洞口水库流出来的,而且水库有泉水流入。正在谋求扩大规模和提升品质的他喜出望外。

不久,蒋英礼便请来专家化验水质、测量水温,最后得出结论:可以试养。他当机立断,承包了水洞口30亩的水库,开始用泉水养鱼。第一年投入6万元,赚了5万元。第二年他从银行贷款5万元继续投资,那年他养的泉水草鱼卖到一公斤13元,一年下来就赚了10多万元。后来,他又接手了32亩乌养池泉水地,建了6个精养池,成为当地名副其实的泉水养鱼大王和受人尊敬的“涪陵老鲫壳”。

2008年,蒋英礼又成立了养鱼专业合作社,入社会员超过1200户,连长寿等外区县的养鱼户也来加入,合作社会员的养殖水面达到7000亩。合作社成立以来,通过统一采购、统一管理、统一养殖模式、统一技术、统一销售,形成了规模化养殖,促进了百胜镇水产养殖业的快速发展。

为了将泉水鱼打造成品牌,蒋英礼特地注册了“泉水鱼”商标,在泉水鱼嘴上打上环扣作标识,并将泉水鱼保持鲜活装进礼品盒,在涪陵闹市区开设了水洞口天然泉水鱼销售点。通过这些做法,拓展了市场,打开了销路,每天销量达17吨,大有供不应求之势。

泉水养出“品牌”鱼

按理说,蒋英礼目前所取得的成绩已足以让他骄傲。但天生“不安分”的他,总想寻求突破,却始终未找到突破点。

就在此时,重庆市农业广播电视学校涪陵区分校的负责人找到了他,向他介绍该校正在主办“2011年阳光工程创业培训”,表示愿为他及其专业合作社订单式举办一期培训,并希望了解大家对课程的需求。

一语点醒梦中人,蒋英礼突然意识到,如何在竞争越来越激烈的市场中,推出自己更独特的产品,取得更明显的竞争优势,获得更高市场利润,就是他寻求的突破点。他将这一想法告诉了农广校,学校很快根据他和其他社员的意见,为他们量身定制了极具针对性的课程。

蒋英礼他们50人参加了为期25天的“2011年阳光工程创业培训”。如何建立创业构想、如何开拓市场、如何搞好核算、成鱼养殖技术等课程让他受益匪浅。

培训期间,农广校还组织学员们去大足、璧山等区县考察了名优鱼养殖,蒋英礼从这次考察中了解到,自己以前虽然搞的是泉水养殖,但主要养的是草鱼、鲤鱼、花鲢、白鲢等常规家鱼,这些鱼种虽然产量高,但每公斤利润只有1~2元;如果将养殖品种换成翘壳鱼、青波鱼、胭脂鱼等名优品种,每公斤利润最高可达160元左右。养殖名优鱼对水质的要求很高,而自己最不缺的就是水质优良的泉水资源,泉水养鱼还有很大潜力可挖。

找到了问题所在,蒋英礼立即着手调整养殖品种。他对第一个养殖基地水洞口水库45亩的养殖水域进行了清池下苗,第一次下苗青波鱼3万尾,套养花鲢和白鲢,随后准备再下苗青波鱼5万尾;在第二个基地乌养池泉水地50亩的养殖水域中抽出一部分试养齐头鱼和武昌鱼。

第12篇

关键词:丁桂鱼;山区池塘;养殖技术

丁桂鱼从体表色彩来看,其主要表现为白、蓝、黄、绿四种颜色,肉质细嫩,味道鲜美,具有高度的营养价值。现阶段,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生活品味在不断提高,对饮食的要求更高,由于丁桂鱼的口感好、观赏性高且具有“经济鱼”的称号,该鱼越来越受到追捧。如今,我国引进了此鱼种,在山区池塘进行该鱼的养殖,探究更为纯熟的养殖技术具有重要价值意义。

1山区池塘养殖丁桂鱼的条件

若想在山区中养殖丁桂鱼,应在山区现有池塘基础上,就近获取天然优质水源,是保证丁桂鱼成活率的一个重要条件。山区池塘的建设,应保证水面面积控制在3300m2左右,水的深度控制在1.6m左右。养殖户应严格控制池塘的水深度,若水过深,会制约着丁桂鱼的正常生长发育。通常条件下,部分山区有一定的水资源,且水源相对清洁,附近没有相应的工厂,水源相对清澈,利于丁桂鱼的生长,保证高质量的水质,是决定鱼产量与质量的关键,水质的好坏会决定着含氧量的多少。为了保证丁桂鱼的正常生长与发育,满足其对食物与氧气的需求,可添置投饵机和增氧机,定时地为池塘提供相应的食物与氧气。此外,应合理设置池塘底部淤泥的厚度,保证厚度在18cm左右。虽然丁桂鱼喜爱在泥层中吃食,但是若淤泥过多,会导致水质较差,极易导致病害的发生。通常条件下,凡可养青、草、鲢、鳙、鲮、鲤的标准化鱼塘均可利用[1]。不论是新塘还是旧塘,都应在鱼种下池前进行清整池塘,生石灰清塘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干池清塘,先将塘水排干,或留水5—10cm,每667m2用生石灰70—80kg,视塘底污泥多少而增减。清塘时在塘底先挖几个小坑,然后把生石灰放入溶化,不待冷却立即均匀泼洒全池,因为生石灰短时间内有强钙作用。第二天早晨再用趟网或铁链趟一趟或拉一次,目的就是让其和淤泥拌混,充分发挥生石灰的清塘消毒作用,清塘后经7—8天药力消失,即可放苗种。生石灰清塘后,经数小时即能杀死野杂鱼类、水生昆虫、贝藻和病原体及致病菌等。实践证明生石灰清塘防病效果好,是一种理想的清塘药物。另一种是带水清塘,每667m2水深1米用生石灰150—200kg,通常将生石灰放入几个大桶中,待生石灰溶化后趁热全池泼洒,防止了野杂鱼和病虫害随水进入池内的危险,因此防病效果比干池清塘法效果更好,但生石灰用量较大,人工费用高。

2丁桂鱼鱼苗的精心培育

其一,在丁桂鱼仔鱼培育的过程中,采用的水泥池与池塘相互结合的方式[2]。在水泥与池塘中,分别放入水花2500尾/m3和40000尾/m3。在放入饵料的过程中,必须保证鱼苗能够及时进食,池塘中必须培育好浮游动物或植物,也可加入一定量的豆浆或丰年虫,以供鱼苗食用。为了避免池内水温快速上升,可使用遮阴布或遮阳网进行铺搭;同时,应严格控制浮游生物的密度,及时对池内的水质进行调节。一个月后,鱼苗通常会长到4cm左右,鱼苗培育出来。其二,丁桂鱼鱼种的培育。针对鱼种的培育,也是采用水泥池与池塘相结合的方式,在水泥池中可放入3cm左右的鱼苗1500尾/m3,加入一定的饲料,以颗粒为主,及时对水泥池进行加水,并对水体进行净化;在池塘中,可放入鱼苗数量为6000—7000尾/667m2,鱼苗的规格为3cm左右,利用大草与无机肥培育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鱼种的培育。在即将接近尾声的部分,在进行鱼种喂养时,可以投喂一些饲料或饼、糠等进行食物的补充。两个月后,经过培育,鱼种生长至9—14cm,产量能达到400—700kg/667m2。

3丁桂鱼成鱼的规范化管理

鱼种培育完毕后,将鱼种放养到池塘中。放养前,应对池塘的面积进行控制,保证面积在2667—3333m2,可适量的在池塘中加入一定量的水草。丁桂鱼的鱼种规格为9—14cm,其放养的数量应控制在1500尾/667m2,并加入一定的饲料,以粗蛋白含量为33%的饲料为主。同时,饲养的过程中,应保证无机肥料与有机肥料的相互融合[3],二者各有功效,无机肥能起到加速繁育的能力,有机肥可促进浮游类生物的生长与发育,以促进水体内环境中营养的丰富性,满足丁桂鱼需求。此外,成鱼的管理,应注重对水质的调节,根据池塘运行的实际情况加入一定的水源。成鱼养殖9个月后,通常情况下丁桂鱼的产量为400—800kg/667m2。

4严格界定放养时间和密度

一般来说,丁桂鱼的放养时间为开春期间,保证池塘的水温保持在16℃以上,也可放入其他的鱼种进行混合养殖,如花白链,其可达到调节水质的效果。若选择混养模式,鱼种的投入量为120尾/667m2,其他鱼种相对少放,如鲤、鲫等。

5结束语

综上所述,若想达到丁桂鱼养殖高产的目的,应在山区的池塘中进行养殖,合理设置池塘的水深,由于其对生长与发育的环境并没有严格的要求,只要符合普通鲤鱼、鲢鱼、草鱼等的池塘养殖条件即可,再加之精心的鱼苗培育与成鱼的管理,是提高丁桂鱼养殖产量与质量的核心内容。通过分析在山区池塘养殖技术和对相关实践技术的了解,将该山区池塘养殖技术应用到后续的山区丁桂鱼养殖工作中去,可以极大地满足人们的饮食需求,从而促进我省山区水产养殖业的进一步发展,同时也能带动山区人民群众致富,增加渔民收入,非常有利于国家农村产业的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1]王佳喜.丁桂鱼(丁)的生物学与繁养技术讲座第十一讲影响欧洲丁桂鱼苗种生长率和存活率的因素[J].渔业致富指南,2007,3(3):54-56.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