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预防接种服务

预防接种服务

时间:2023-06-01 09:30:46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预防接种服务,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预防接种服务

第1篇

【关键词】 预防接种;人性化服务

我国自实施扩大免疫后,疫苗品种、接种剂次都明显增多,预防接种门诊工作量也越来越大,容易出现医患之间的矛盾和冲突1。因此有效地沟通和细致的健康教育尤其重要。在工作中我们针对儿童预防接种的特殊性,将人性化服务融入预防接种全过程,收到了很好的效果。现将具体做法介绍如下:

1 服务载体有效提升

全面使用儿童预防接种信息管理系统,严格实行儿童预防接种信息管理制度。信息系统的全面运用大幅度提高了工作效率,减少了差错的发生,方便接种情况的统计分析,并能通过短信提醒第一时间追访迟漏种儿童。同时,考虑众多上班族家长常集中于清晨及幼儿园放学后的时间段进行预防接种,我们将预防接种门诊的作息时间调整为上午上班时间比平常提前半小时,下午下班时间延迟半小时,按需、按时段人性化服务,最大限度地满足服务需求,有效缓解了预防接种候诊时间长和拥挤现象。

2 服务功能有效提升

预防接种门诊设立候诊、登记、接种及休息等功能区。在门诊设置了明显的标识和指示标志。宽敞明亮的候诊大厅,整个空间布置得充满童趣,添置了足够数量的休息椅,为了防滑防撞,接种门诊区域内全部采用塑胶地板,给儿童提供了更安全的接种环境。门诊启用叫号等待系统,保证了接种秩序,提高了工作效率,避免不必要的纠纷发生;休息室粉红色的墙面布满卡通装饰画,配备了液晶电视,购置了动画碟片、预防接种知识的宣传碟片,并备有儿童喜欢的玩具等儿童娱乐设备,减少儿童接种等待的烦闷感。同时,为了方便家长准备了冷热开水、纸杯、纸巾、电话等以供使用。积极营造温馨和谐的预防接种环境,给接种对象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1。

3 服务质量有效提升

3.1 开展健康宣教,提高家长对预防接种知识的认知度 我们每周五定期举办“妈妈班”预防接种知识讲座,重点讲解预防接种的重要性、接种前后的注意事项、接种禁忌症、接种后副反应的处置、一类苗二类苗的区别等疫苗相关知识。缓解了门诊接种日时因工作人员少、接种儿童多、时间限制等情况下工作人员无法全面详细解释的压力,也消除了家长的困惑和顾虑,又拉近了双方的距离,使家长更积极主动地配合疫苗接种,有效提高了疫苗接种率。同时预防接种门诊开通咨询电话,积极、耐心地回答家长提出的各种问题,特别是针对接种后引起的各种副反应,对家长进行及时的指导和对症处理,既有利于消除家长对预防接种工作的误解,也有利于儿童早日康复1。

3.2 注意沟通技巧,针对不同对象做好个性化的护理 接种人员不仅要学会如何将信息清楚地传递给受种者及儿童监护人,使他乐于接受,更要善于改善受种者对各种信息的反馈,只有通过交流沟通,才能增进情感。对不同年龄的儿童,根据不同心理采取不同措施,消除儿童接种时的紧张情绪1。新生儿、婴儿期这个时期的小儿比较娇嫩,对外界刺激只能形成比较简单的反射,尚无理解和语言表达能力,对亲情有极强的依赖性,指导家长用非语言方式如亲抱患儿、微笑或亲切称呼来营造亲情氛围,吸引其注意力,以减轻患儿的疼痛,便于注射操作;3—4个月以上的婴儿容易被周围的环境转移注意力,接种人员就采取微笑和温馨的话语去逗乐并转移其注意力,在不知不觉中完成注射,减少哭闹。学龄前儿童情绪易受感染,谈一些愉快和新奇的话题,及时给予鼓励、肯定和表扬,分散注意力,接种人员通过对儿童善意的身体接触如抚摸小朋友的头,握小朋友的手,可以使儿童感受到医护人员的关心,促进双方良好关系的建立,取得他们的信任和主动配合,从而在愉快的气氛中敏捷、熟练、轻巧地完成注射。

3.3 注重自身管理,全面提升服务水平 不断强化医务人员的理论学习,反复学习规范化门诊的评估标准,加强业务培训和职业道德教育,提高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和工作责任心,力争做到规范接种、安全接种。

4 体 会

规范、完善和提升是优质服务的基础,温馨的环境和人性化服务是优质服务的保证。作为为儿童提供预防接种任务的接种门诊,其服务的人群和服务的内容具有特殊性,对于门诊流程的合理性、服务的人性化以及管理的科学性的要求更是高于一般门诊,往往一个微笑、一个关爱的眼神、一个得体的抚摸、一个温柔的动作可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我们必须从点滴细微处入手,无论工作多忙、多累,对待儿童及家属都要做到用心、耐心,将以人为本的理念贯穿于预防接种过程中,让接种对象感到温馨和舒适。

第2篇

北京市顺义区李遂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是一所集基本医疗、预防保健为一体,兼具健康教育、康复和计划生育服务职能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是一所政府举办的医疗机构,现有职工51 人,其中预防保健科承担着全镇2.07 万人的预防保健工作,科内现有工作人员6 人(包括1 名新进职工和1 名年龄大的老职工),日常工作包括传染病访视、儿童计划免疫、传染病应急以及季节性疫苗接种等工作。在社会和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医疗卫生行业以病人为中心,以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为主题,已将医疗安全放在了极其重要的地位上,各种操作规范、诊疗指南相继出台,越来越多的医院建立起了自己的医疗风险管理体系。如澳大利亚成功建立了风险评估标准:AS/NZS4360:1999、AS/NZS4360: 2004,医疗以及其它行业相继也形成了各种各样的风险评估模式。为了创建安全、有效、和谐的预防保健环境,保证辖区内儿童的疫苗免疫安全,李遂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对近来发生的不良事件进行综合分析,参考大量文献,在顺义区李遂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计划免疫工作中引入Australian/New Zealand risk managemeng standard AS/NZS 4360: 2004,制定李遂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计划免疫工作风险管理计划,以提高预防接种安全。

1 研究方法

利用澳大利亚/新西兰风险管理标准:AS/NZS 4360:2004.从本单位疫苗预防接种不安全实例以及常规工作中识别出存在的安全管理风险,在进行充分分析安全风险的基础之上,初步尝试运用风险管理标准里的矩阵法进行风险评估,找出关键点,然后提出预防安全接种的改进措施,以最大程度地降低预防接种风险,见图1。

1.1 识别风险

目前李遂卫生院实行的预防接种程序为:提前预约—接种—接种后观察—随访制度,其中预约的医生不一定是给儿童提供疫苗注射的医生;其次,现只有一个注射台,而每周参与疫苗接种的儿童数量较大,容易发生疫苗注射错误的事情;另外,接种当天需要家长签知情同意书,大部分家长都不认真、仔细阅读知情同意书的详细内容,只是听医生的安排。其次,预防接种室面积太小,没有足够的地方候诊和接种后观察;员工之间的团队精神也同样重要,接种信息需要接种团队信息沟通和共享。以上任何一个环节都不同程度存在一定风险,这就需要对存在的这些风险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和评估,并提出合理的改进措施,以最大程度避免风险带来的不良事件发生。

1.2 分析风险因素

安全接种过程包括了人的因素、环境因素、技术因素、组织协调因素、培训制度和质量监督制度等方面。其中在有限的硬件条件下,人的因素和组织沟通因素就显得格外重要,见图2。

1.2.1 人员因素

①技术熟练程度;②责任心;③职责分工。

1.2.2 组织协调和沟通

①质量监管;②员工之间的沟通;③信息。

1.3 评估风险

初步尝试运用澳大利亚/新西兰风险管理标准:AS/NZS 4360:2004的矩阵法进行评估,并总结出所有风险因素里的关键控制点,见表1、表2、表3、表4、表5。

表2 不安全疫苗接种事件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造成的影响对受种者的影响

LevelDescriptionDescription

1ExtremeDies

2MajorDisabled

3ModerateResult in other comlication of patient

4MinorMild discomfort

5InsignificantComplaint

表3 不安全的疫苗接种事件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造成的影响

LevelDescriptionDescription

1ExtremeNever can be solved

2MajorHuge economic losses

3ModerateAffect the social image

4MinorNeed explanation

5InsignificantNearly no need to do anything

表4 不安全的疫苗接种事件发生可能性的判断标准

LevelDescriptorDescription

1Almost certainIs ecpected to occur in most circumstances

2LikelyWill probably occur in most circumstances

3PossibleMight occur at some time

4UnlikelyCould occur at some time

5RareMay occur only in exceptional circumstances

表5 不安全疫苗接种事件发生可能性的风险矩阵分析

Risk IDRisk TypeRisk DescriptionActual or

potentionalConse

quenceLikeli

hoodInitional

RankingRanking

1组织管理风险领导对预防保健工作的不重视;

没有科学的质量管理体系;

现有管理模式与实际工作不匹配P44161

2政策风险现有政策与基层实际预防接种工作有冲突P43122

3经济风险经费不足阻碍了接种室、观察室、接种台等预防保健工作布局改造以及设备的更新A43122

4人力资源风险预防保健人力不足与大量预防保健工作不相适应,在某种程度上阻碍着工作的开展P4282

5技术培训风险新员工没有完成充分培训就上岗;

上级部门对新技术没有进行全面培训;

老员工培训机会不多,多按照经验办事P43122

6医生职责风险医生粗心大意,接种前未核实接种信息;

技能不熟练,违规操作;

预约医生与接种医生信息沟通不畅A44161

7医疗环境风险没有候诊区,无法维持正常的接种秩序;

没有专用接种台,容易错误接种疫苗;

没有观察室,不能及时处理接种反应;P35151

8受种者风险受种儿童家长盲目签知情同意书,对接种的疫苗不了解;接种前后与医生没有交流A52102

9医疗人员风险受种儿童家长与医生之间发生误解引起对医疗人员人身或其它风险P2243

10数据风险计算机受病毒影响或其它因素导致接种数据丢失或者受种儿童家长丢失接种记录P3363

1.3.1 一级风险

包括组织管理风险、医生职责风险和医疗环境风险;

1.3.2 二级风险

政策、经济、人力资源、技术培训以及受种者风险;

1.3.3 三级风险

医疗人员、数据以及其它风险。

1.4 针对风险提出的具体措施

计划免疫预防接种不安全事件的发生与很多因素有关,有些因素是可以解决的,有些因素是短时间内无法解决的,对那些人为因素或者医生本身的因素又是可以在短时间内很快就能解决的,针对风险矩阵评估结果,提出改进或者最大可能回避风险的具体措施,见表6。

表6 不安全疫苗接种事件发生可能性的处理计划

风险编号风险类型处理措施时间表负责部门风险

后果可能性评估等级

1组织管理风险领导对预防保健工作的不重视;

没有科学的质量管理体系;

现有管理模式与实际工作不匹配长期院长44161

2政策风险现有政策与基层实际预防接种工作有冲突长期卫生行政部门3262

3经济风险经费不足阻碍了接种室、观察室、接种台等预防保健工作布局改造以及设备的更新长期卫生行政部门3262

4人力资源风险预防保健人力不足与大量预防保健工作不相适应,在某种程度上阻碍着工作的开展长期主管院长2243

5技术培训风险新员工没有完成充分培训就上岗;

上级部门对新技术没有进行全面培训;

老员工培训机会不多,多按照经验办事2周年防保科34122

6医生职责风险医生粗心大意,接种前未核实接种信息;

技能不熟练,违规操作;

预约医生与接种医生信息沟通不畅1月内防保组长和科员43122

7医疗环境风险没有候诊区,无法维持正常的接种秩序;

没有专用接种台,容易错误接种疫苗;

没有观察室,不能及时处理接种反应;6月内医院管理部门2482

8受种者风险受种儿童家长盲目签知情同意书,对接种的疫苗不了解;接种前后与医生没有交流1月内防保科1113

9医疗人员风险受种儿童家长与医生之间发生误解引起对医疗人员人身或其它风险1月内办公室1113

10数据风险计算机受病毒影响或其它因素导致接种数据丢失或者受种儿童家长丢失接种记录1月内后勤科和防保科2113

表7 不安全疫苗接种事件发生可能性的处理措施

Risk IDRisk TypeRisk DescriptionTreatment plants

1组织管理领导对预防保健工作的不重视逐渐改善

2没有科学的质量管理体系咨询疾控中心计免科专家,结合本单位工作实际情况

建立一套科学的质量管理体系

3现有管理模式与实际工作不匹配院内管理层共同商讨,建立一套切实可行的管理模式

4政策现有政策与基层实际预防接种工作有冲突与卫生行政部门协商解决

5经费经费不足阻碍着多项工作发展积极申请,合理调配资金使用

6人力资源预防保健人力不足与大量预防保健工作不相适应,在某种程度上阻碍着工作的开展合理调配人员,疫苗接种增加1名护士

7培训和继续教育新员工没有完成充分培训就上岗新员工必须在培训合格后方可上岗

8上级部门对新技术没有进行全面培训申请上级部门定期对预防接种以及预防接种不良反应事件进行培训,并在科内进行二次培训

9老员工培训机会不多,多按照经验办事要求所有职工按照工作原则办事,不能越权改动接种信息

10医生职责医生粗心大意进行科内人员岗位调整,将认真、细心的人员放在关键岗位

11医生没有足够的责任心进行座谈,使其逐渐形成团队意识,在岗爱岗,加强责任心

12技能不熟练,违规操作新进员工在培训合格后必须由老职工带领1个月以上的时间

疫苗接种错误接种医生必须在接种之前细看疫苗名称

接种前后留存数量核对,并签字记录

13预约医生与接种医生信息沟通不畅

接种前未核实接种信息在接种日当天,接种之前对预约信息进行核对

14职工之间沟通少,缺乏团队意识预防保健科定期召开质量会议,总结工作,分享经验,同时可以进行业务探讨,建立良好的学习氛围

15医疗环境没有候诊区,无法维持正常的接种秩序引入电子叫号系统,按号接种

16没有专用接种台,容易错误接种疫苗接种室改造,明确那个接种台接种哪种疫苗并标识

17没有观察室,不能及时处理接种反应改造预防保健科房屋分配,成立疫苗接种观察室

18受种儿童过多,容易出错每周增加一天接种日

19受种者受种儿童家长盲目签知情同意书,对接种的疫苗不了解;接种前后与医生没有交流签知情同意书时,由防保科医生详细告知注意事项

特殊病例接种本和计划免疫电子系统均进行标注

20其它计算机受病毒影响或其它因素导致数据定期备份

21突况下保证疫苗的质量—冷链系统备用电源

22接种数据丢失或者受种儿童家长丢失接种记录查阅电子档案

23受种儿童家长与医生之间发生误解引起对医疗人员人身或其它风险合理解释,化解矛盾

1.4.1 院长和卫生行政部门

需要长期对基层社区卫生无法中心的预防接种工作进行业务管理和政策及经费支持。

1.4.2 院内主管领导

提出预防保健工作室布局和改造计划;提出引入叫号系统计划和增加人员计划;同时指导预防保健科制定相关质量监管体系,并定期进行督察。

1.4.3 预防保健科在短时间内对人员进行调整,用合适的人在合适的岗位。对新员工进行全面培训,在老职工的带领下对业务非常熟悉后方可独立在岗。与老职工私下沟通,指导期按照正确的操作规范和流程开展工作;在预约医生和接种医生之间建立一个桥梁,做到信息共享。定期开展业务讨论会,将疑难提出来大家一起讨论,达成共识。

1.4.4 加强职工责任心和团队意识,以患者为重、大局为重,认真负责开展工作。

2 质量控制与沟通交流

风险管理是一项需要长期开展的工作,文献资料显示,部分国内外医疗机构引入了风险管理模式后成功预警了一些医疗纠纷或不良医疗事件的发生,但在预防保健工作中引入风险管理的报道很少,本文在学习了风险管理后,初步运用澳大利亚/新西兰风险管理标准:AS/NZS 4360:1999、S/NZS 4360:2004,在参考大量文献的基础之上对基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预防保健工作进行了分析,并针对风险提出了改进措施,以避免以前曾经出现过的不安全预防接种事件的发生,并对已经存在的,但还未暴露出不良影响的因素进行了提前预警,在以后的工作中需要与预防保健医生共同验证风险管理模式,并对模式本身存在的问题及时调整并审核,然后再进行利用,形成一个施行—修改—再施行的反复循环。

参考文献

[1] Australian/New Zealand risk managemeng standard AS/ NZS 4360:2004.

第3篇

【关键词】社区;预防接种;健康教育;体会

【中图分类号】R-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2-0320-02

预防接种主要是根据免疫程序有计划的对儿童进行疫苗注射,提高儿童机体免疫能力,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重要工作任务,在预防和控制传染病、促进儿童健康成长上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1]。本研究就此对本院社区预防接种中实施健康教育,效果显著,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本院社区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预防接种儿童的家庭为研究对象。按照预防接种时间顺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共有家庭1200户,观察组共有家庭1225户。家长学历:大专及以上1750名,中专或中学学历585名,小学学历75名,文盲15名。两组在人数、学历等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预防接种方式,观察组采取健康教育方式,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2.1 新生儿时期健康教育 在新生儿出生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人员要深入到医院对产妇进行健康教育,向产妇亲切的介绍预防接种的必要性,新生儿接种疫苗类型、方法及注意事项等,特别是乙肝疫苗和卡介苗,要在新生儿出生1天内完成接种。此外,叮嘱家长在新生儿出生一个月内到预防接种门诊提交首针乙肝疫苗、卡介苗接种登记卡,并建档,在这个过程中,要进一步加强预防接种相关知识、制度、程序等宣传,提高家长健康意识,认真填写登记卡,以便通知按时带儿童接种疫苗。

1.2.2 接种前健康教育 主要内容如下:①接种前预防接种工作人员必须通知家长,让家长了解预防接种相关政策,如乙肝疫苗、卡介苗、麻疹疫苗等是免费的,流感疫苗、水痘疫苗等要自费。并详细的告知家长接种的条件,若儿童身体不舒服,则要延期接种,同时接种前要进食,避免出现低血糖现象。②告知家长接种疫苗名称、作用、不良反应、禁忌等,并耐心的回答家长提问。并对接种儿童姓名、年龄、性别、接种日期等详细的记录并存档。

1.2.3 接种中、后健康教育 接种时通过交谈、讲故事等形式转移儿童注意力,并指导家长选取正确的抱小孩姿势。完成接种后,要叮嘱家长帮助孩子穿好衣服,注意保暖,半小时内若无异常则可回家,并嘱咐家长让孩子多喝水、暂时无剧烈活动且不能抓注射部位。同时将预防接种门诊相关人员电话号码等告知家长,以便为家长解疑答惑或跟踪服务。此外,指导家长对儿童可能出现的一些不良反应进行处理,若自己处理不好,则可联系预防接种相关人员。并提醒家长保管好预防接种证[2]。

1.3 效果评定标准

对所有家庭儿童预防接种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并通过问卷调查方式了解家长对预防接种知识的认识程度,主要包括预防接种目的、途径、种类、禁忌、不良反应、处理方法等内容。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观察组中家长预防接种知识知晓1000人,占81.63%,儿童接种人数1220例,占99.59%;对照组知识知晓800人,占66.67%,儿童接种1080人,占9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表1 两组家长预防接种知识知晓及儿童接种情况综合比较

注:*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结论

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建设进程不断加快,流动人口越来越多且频繁,导致儿童家长素质、文化参差不齐,对预防接种认识不足,增加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工作难度。健康教育,主要是通过电视、报纸、宣传栏、传单、讲座等方式全面向人群宣传预防接种的重要性,提高家长健康意识以及预防接种知识,从而提高儿童预防接种率[3]。

3.1 健康教育能提高儿童家长预防接种知识知晓率 本社区定期开展讲座,向社区家庭讲解预防接种国家政策、接种重要性、工作流程、程序等相关知识,让预防接种知识深入人心,切实提高社区家长预防接种意识,从思想上重视预防接种。此外,通过广播、宣传栏、发传单等方式全面向社区居民宣传预防接种知识,提高社区居民预防接种知晓率。本研究中观察组家长预防接种知识知晓率为81.63%,比对照组高14.96%。

3.2 健康教育课提高儿童接种率 本研究中观察组儿童接种率为99.59%,比对照组高9.59%。由此可见,在社区预防接种中实施健康教育能提高儿童接种率。

总而言之,健康教育不仅能提高家长预防接种知识知晓率,而且可以促进预防接种工作的顺利开展,提高儿童接种率,可进一步推广。

参考文献:

[1]钱阿林.健康教育在社区预防接种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科学,2013(18):183-184.

第4篇

【摘要】 目的:了解儿童预防接种的护理干预在预防接种中的作用和方法。方法:在小儿预防接种的各个环节进行护理干预,保证预防接种工作顺利进行,确保预防接种的安全性。结果:小儿预防接种中确保其顺利进行、安全有效护理干预是非常重要的。

【关键词】预防接种 护理 干预

2005年以来,北塘区黄巷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积极探索与疾病预防控制体制改革相适应的预防接种服务新模式,以组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契机,在小儿预防接种的各个环节进行护理干预,保证预防接种工作顺利进行,确保预防接种的安全性。规范预防接种门诊建设,推动预防接种工作的科学化管理,进一步提高了预防接种服务质量。下面是我在儿童预防接种门诊进行护理干预的体会。

小儿计划免疫是一种投资少、效果好、保证小儿身体健康、预防疾病的一种重要手段,是法律赋予每个儿童的权利,国家对儿童实行预防接种制度[1]。

1 每次接种疫苗前宣教工作 目前,大部分儿童都是独生子女,通常都受到长辈们的过分宠爱、保护,使得一部分儿童养成了娇气、任性、爱哭闹的性格,因此取得儿童家长的配合是接种顺利进行的关键。接种前须向家长宣传预防接种的目的、方法、注意事项、配合要点及免疫接种程序等,使家长理解其重要性和必要性,以争取家长的密切合作,充分发挥家长对孩子的影响力。

2 预防接种环境的布置预防接种环境应以卡通化的特色布置,张贴儿童喜爱的卡通画报,备有儿童喜欢的图书等,使儿童有在家的感觉,从而可缓解儿童对陌生环境的紧张及不安情绪,使其积极配合接种。室内应保持通风、空气清新,尤其冬、夏季要保持适当的室内温度。

3 熟练掌握沟通技巧,针对不同年龄特点采取不同的护理措施。

3.1 婴幼儿期儿童对母亲有着强烈的依赖感,主动避开和拒绝陌生人,不能用言语表达自己的主观感觉和要求。看到工作人员穿着白大褂,非常容易产生恐惧、焦虑甚至排斥与躲避行为。应从接触开始就以微笑、抚摸、闲聊、哄逗等表情语言或予其喜爱的玩具分散其注意力,当注意力转移后即给予接种,接种时及接种后继续哄逗他们开心或嘱咐家长安抚幼儿,在不知不觉中完成接种。

3.2 学龄前期儿童初步具备个性特点,形成了一定的自我意识,喜欢受到表扬,智能发育更加完善,言语和思维能力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很容易受工作人员的语言影响。应先与他们亲切闲聊,称赞长得漂亮、穿得好看,使他们对工作人员产生亲切感,给他们留下热情、和蔼、耐心、亲切的良好印象,并带其观看其他儿童接种时的勇敢表现,减轻他们紧张恐惧情绪,接种时表扬他们勇敢,接种后及时进行表扬和鼓励,增强其自信心,使其今后的预防接种能更好地配合。

3.3 学龄期儿童有着较强的自我意识和自尊心,情绪相对比较稳定,也同样喜欢受到表扬。应多用表扬、鼓励的语句,如“小朋友真勇敢”、“男孩子更应该勇敢”等方式取得儿童的信任,同时给予讲解相关易懂的计划免疫知识、预防接种的好处等,尽可能使儿童主动参与积极配合。必要时取得家长的配合结合适当的强硬措施,注射后则要表扬鼓励,不伤其自尊心,增强其自信心。

4 接种后的健康指导注射完毕后让儿童静坐休息,观察15 min~20 min,出现反应及时处理,观察无反应再让其离开,同时做好离院指导,应让家长了解如下内容:短时间内让孩子适当休息,不要做剧烈的活动;保持皮肤、衣物的清洁、干燥

5 总结

5.1 提高了接种率通过接种前后的护理干预,我中心接种门诊辖区内儿童家长对预防接种及疫苗都有了正确的认识,并积极主动地带儿童参加预防接种,提高了接种率保障了儿童的权利,有效地控制了相应传染病的暴发流行。

第5篇

为进一步贯彻实施《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434号,以下简称《条例》),切实加强我市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工作,有效预防、控制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公共卫生安全,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进一步提高认识,切实加强领导

《条例》是公共卫生领域一部重要的行政法规,它进一步规范了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工作,明确了各级人民政府在实施国家免疫规划工作中的职责,确立了政府主导、多部门合作、全社会参与实施预防接种的工作机制。实践证明预防接种是提高人群免疫力,预防传染病发生,达到控制并最终消除传染病流行的最经济、最有效的手段,也是贯彻国家“预防为主”卫生工作方针的重要措施。是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促进公共卫生事业和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各级人民政府要从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充分认识贯彻执行《条例》的重要性,把国家免疫规划工作纳入当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实行目标管理、述职制度、责任追究等制度,确保预防接种各项措施落实到位,保证达到国家免疫规划接种率。各级卫生、食品药品、教育、财政、物价等部门要严格履行各自职责,切实加强监督检查管理,发现违法行为及时查处,确保《条例》的贯彻执行。

二、完善政策措施,强化监管

《条例》规定,接种第一类疫苗由省、市(州)、县(市、区)人民政府分别承担费用,接种单位不得向受种者收取任何费用。省政府负责《条例》规定的国家免疫规划和省确定纳入免疫规划的疫苗、运输、异常反应补偿等经费。中央财政每年对我市每名儿童每接种一针次补助1元,**区市城区每年对每名儿童接种一针次由市财政和**区财政各补助1元,其余区县、三园区和**区市城区以外地区每年对每位儿童接种一针次,由各区县、三园区财政补助2元,同时还要对本地在实施免疫规划的宣传、培训、技术指导、监测、评价、流行病学调查应急处置、异常反应处理、冷链运行等工作经费予以保障,纳入预算。各级财政安排用于预防接种的经费应专款专用,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挪用、挤占。

预防接种工作实行全行业和属地化管理。县级卫生主管部门依法指定接种单位承担预防接种工作并加强监管,规范接种单位的预防接种服务行为。根据《条例》和《预防接种工作规范》组织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制订并完善预防接种门诊标准,开展培训、技术指导,对从事预防接种服务的人员实行资格认证,考核合格方能上岗,使所有接种单位达到《条例》和《预防接种工作规范》规定的条件,保证预防接种工作质量和安全性。加强儿童预防接种信息管理系统建设,提高儿童预防接种信息管理能力。加强职业道德和责任心的教育,不断提高预防接种队伍的整体素质。

三、切实做好免疫规划预防接种工作

《条例》对疫苗实行严格的分类管理,第一类疫苗包括纳入国家和省免疫规划的疫苗以及市、县区人民政府或其卫生主管部门组织的应急接种或群体性预防接种所使用的疫苗。第二类疫苗指第一类疫苗以外公民自愿付费接种的疫苗。各级人民政府要认真履行职责,落实国家免疫规划疫苗的预防接种工作,疫苗全程调查接种率以县为单位必须达到国家规定的指标。

市、区县行政区域内的应急接种和群体性预防接种应根据预防、控制传染病暴发、流行的需要和国家有关规范,由本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提出建议,卫生主管部门审核,同级人民政府决定,同时报上级卫生行政部门备案。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进行群体性预防接种。

二类疫苗的流通和使用。各级卫生主管部门对预防接种和疫苗的使用管理依法履行监督检查职能。省级卫生主管部门根据传染病监测情况和疾病控制工作的需要,及时、准确接种第二类疫苗的建议信息,其他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保证广大群众在享受国家免疫规划服务的同时,能够科学、合理地选择使用第二类疫苗,防止盲目使用或误导使用疫苗。

要充分利用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冷链系统的优势,形成规范的疫苗流通体系。各级食品药品行政部门要加强疫苗流通各个环节的日常监管,确保疫苗质量和流通秩序。

各级卫生、食品药品行政部门要建立信息通报制度,发现疫苗质量问题和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及其他情况时,要及时互相通报并立即采取必要的应急处置措施,同时向本级人民政府和上级主管部门报告。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接种单位、疫苗批发企业发现假劣或者质量可疑的疫苗应当立即停止接种、分发、供应、销售并向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和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报告,不得自行处理。

四、落实接种证制度,加强流动儿童的预防接种工作

《条例》规定,国家实行预防接种证制度,承担接种工作的各级各类医疗卫生、保健机构在对儿童实施接种时应查验预防接种证并做好记录。教育部门要会同卫生部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和《条例》有关规定,按照《卫生部、教育部关于做好入托、入学儿童预防接种证查验工作的通知》(卫疾控发〔**〕408号)要求建立儿童入托、入学时查验接种证制度。对发现未按免疫规划受种的儿童,应督促其监护人带领儿童及时到接种单位补种。

要高度重视农村地区、城市流动人口、计划外生育人口的预防接种工作。各级人民政府要组织卫生、公安、人口计生等部门重点研究、制定行之有效的方法和措施,加强对这部分人群的预防接种工作,保证所有儿童获得公平的、可及的免疫服务机会,防止与干预接种相关的传染病暴发或流行。

五、加强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的处置

第6篇

中图分类号:R18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8-277-01

预防接种门诊是卫生系统对外服务的一个重要惠民窗口。随着免疫规划工作的深入开展和扩大国家免疫规划的实施,预防接种在人民的身体健康保障方面起着日益重要的作用;人民对预防接种的理解、支持、信心和参与度日益增强。所以,对实施预防接种工作的医务人员的服务技术和水平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面对广大人民群众,预防接种门诊服务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人民群众对免疫规划工作的信心。本文通过对2009年至2010年赤壁市疾控中心预防接种门诊管理工作中遇到的25例纠纷原因进行分析,提出应对策略,使之更好地提高预防接种门诊的服务质量。

1 预防接种门诊纠纷发生原因

在25例纠纷中,因对医务人员服务态度不满有10例,占40%;因对医务人员责任心不满有5例,占20%;因对医务人员技术水平有疑问有3例,占12%;因等候时间过长有2例,占8%;因对接种流程不满意有2例,占8%。

2 原因分析

2.1 服务意识不强,沟通不到位

2.1.1 在预防接种各种中,医护人员和服务对象的关系从总体上看是和谐的、健康的。和谐是主流,不和谐是小支流。人民群众到预防接种门诊来,是接受服务的,对医务人员存在一种依赖性,于是,我们有的医护人员在服务中不自觉地处于主动地位,较少的考虑服务对象的感受,只注重技术质量,不了解其心理需求,忽略了服务态度的重要性。

2.1.2 沟通不到位

在预防接种门诊接种过程中,沟通不良也是纠纷发生的常见原因。沟通到位时,服务对象就会感到被体贴,被关怀的满足感。部分医护人员忽略沟通的意义,再就是在沟通中不注意自己的语言、语气、语调的运用,使服务对象产生误解,形成负面思维,忽略了正面的结果。

2.2 工作责任心不强

2.2.1 医务人员责任心不强的现象较少见,但却容易给服务对象造成不良影响,使其产生不满情绪。如:有的医务人员在工作时长时间接听与工作不相关的电话或干别的事情,把服务对象晾在一边;有的在服务对象较多的时候缺乏耐心,表现为工作简单化,解释简略化,让其感到被冷落。

2.2.2 在给服务对象签订知情同意书时是与服务对象沟通的良好渠道。医护人员要对此次接种的疫苗、注意事项、禁忌症等应交代清楚,充分取得受种者的了解和接受。个别医生由于比较忙,解释工作不到位,服务时间比较短,使服务对象一知半解,甚至忽略了签字手续,一旦出现接种反应,则很难取得服务对象的谅解,容易导致纠纷发生。

2.3 服务质量与服务对象的期望值存在一定的差距。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法制观念的提高,人们对自我权力、自我保护的意识不断增强。认为到门诊接受预防接种,就应该得到优质的服务。而医护人员由于服务对象比较多,工作程序比较繁杂,主观上虽然明白服务对象至上的道理,但客观上往往重视不够,如此就容易产生矛盾,发生纠纷。

3 应对策略

3.1 转变服务观念,改善服务态度。如何将人性化的服务理念融入到预防接种工作中去,改变陈旧的服务观念,就成了我们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随着社会和时代的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对预防接种的认知度越来越高;预防接种在保障人民身体健康方面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对医务人员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就要求我们在理解、尊重、关怀受种对象等方面采取措施,寻求服务创新点,提供良好的人性化服务。再就是要学会与服务对象进行沟通,及时发现引起纠纷的因素,防患于未然,最大限度的满足服务对象的心理需求。

3.2 持续提高医务人员的责任意识

3.2.1 提升接种门诊工作人员职业素养:医生、护士、收费等工作人员良好的医德医风是服务质量的保证。各预防接种门诊要加强工作人员责任心和职责落实情况的监督工作,持续提高接种门诊医务人员的责任心。

3.2.2 落实预防接种知情同意权,履行告知义务:尊重服务对象的知情同意权,在实施接种过程中,要详细交代此次接种的疫苗、注意事项、可能的不良反应等,并履行签字手续。

第7篇

为进一步做好国务院《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434号,以下简称《条例》)贯彻实施工作,有效预防、控制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公共卫生安全,促进经济发展,维护社会稳定,根据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贯彻实施<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的意见》(川府函〔2007〕102号)精神,结合我县实际,提出如下意见,请认真贯彻执行。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条例》是我国公共卫生领域的一部重要法规。预防接种工作对有效预防控制传染病,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促进公开卫生事业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各乡镇人民政府、县级有关部门要从坚持以人为本,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落实惠民行动的高度,充分认识贯彻执行《条例》的重要意义,把《条例》贯彻实施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认真落实《条例》各项工作任务,加强领导,落实各项工作措施,确保预防接种工作和免疫规划接种率达到国家要求。

二、明确职责,密切配合

《条例》确立了政府主导、多部门合作、全社会参与实施预防接种的工作机制,并明确了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在实施国家免疫规划和预防接种工作中的职责。各地、各有关部门要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加强协调,密切配合,各负其责,依法履职,共同做好预防接种和国家免疫规划各项工作。

卫生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预防接种工作的监督管理,并认真组织实施预防接种和国家规划免疫工作。同时,县卫生行政部门要根据《条例》和《预防接种工作规范》制定并完善各级医疗卫生机构预防接种门诊标准,开展对预防接种人员的培训和技术指导,对从事预防接种服务的人员实行资格认证,考核合格方能上岗,使所有接种单位达到《条例》和《预防接种工作规范》规定的条件,保证预防接种工作质量和安全性。

食品药品监管部门:负责疫苗的质量和流通的监督管理,依法查处疫苗流通、使用诸环节违法行为,确保疫苗使用安全有效。

财政部门:要认真落实国家有关公共卫生和疾病预防控制经费投入政策,对免疫规划的宣传、培训、技术指导、监测、评价、流行病学调查、应急处置、异常反应处理和冷链运转等工作专项经费要予以保障;在中央和省级财政对每名儿童基础免疫预防接种一针次补助不足3元的情况下,由县财政预算安排全县免疫规划预防接种补助专项经费,用于从事预防接种工作的乡村医生和其他基层预防接种人员的劳务补助。

教育部门:要配合卫生部门做好适龄儿童接种的健康教育宣传、动员、组织和实施工作;认真落实儿童入学、入托查验接种证制度,对未按免疫规划接种的儿童,应督促其监护人带领儿童及时到各级医疗卫生单位补种。

广电部门:要积极宣传预防接种和免疫规划有关政策,每年定期刊播一定数量的预防接种和免疫规划公益广告,以增进群众对计划免疫工作的了解。

计生部门:负责向卫生部门提供人口出生相关情况,督促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积极配合卫生部门开展预防接种和免疫规划的宣传。

统计部门:应及时向卫生部门提供人口有关数据。

公安机关:要依法打击《条例》贯彻实施中的各种违法犯罪行为,为预防接种工作创造良好的法制环境。

三、切实做好预防接种工作

预防接种是提高人群免疫力,预防传染病发生,达到控制并最终消除传染病流行的最经济、最有效的手段,也是贯彻国家“预防为主”卫生工作方针的重要措施。各地、各有关部门(单位)要按照《条例》,认真履行职责,严格按照有关规定落实计划免疫工作任务,全面做好预防接种工作。在保证广大群众免费享受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和纳入国家、省免疫规划疫苗及市(县)政府或卫生主管部门组织的应急接种和群体性预防接种所使用疫苗(第一类疫苗)接种服务的同时,对除一类疫苗以外由公民自愿付费接种的疫苗(二类疫苗),要加强管理、做到科学、合理、规范地选择使用第二类疫苗,防止盲目使用或误导使用疫苗。疫苗全程调查接种率必须达到国家规定指标。

全县范围内的应急接种和群体性预防接种应根据预防控制传染病暴发流行的实际需要和国家有关规范,由县疾控中心提出建议,县卫生行政部门审核,县人民政府决定,同时报省卫生厅备案。严禁任何单位和个人擅自进行群体性预防接种。

县卫生局要依法履行预防接种和疫苗使用管理监督检查职能,确保预防接种工作有序开展。各级医疗机构必须严格按照《条例》规定,加强疫苗购进、保管、分发、供应、使用等环节管理,确保无假劣疫苗或者质量可疑疫苗进入相关环节;在预防接种工作中,发现疫苗质量问题和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等情况,在应急处置的同时,要立即向县卫生局和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报告。

第8篇

关键词:免疫规划;人力资源;接种门诊

Analysis on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Human Resource in Vaccination Outpatients in Wuqing District

ZHOU Li-shan,LI Lin,LI Ji-nan,WU Feng-ying,LI Jun-yan

(Tianjin Wuqing District 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Tianjin 300000,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vaccination clinic in Wuqing District of Tianjin city human resources and puts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for improvement,improve the immunization service level.Methods The immunization information system in Tianjin Wuqing District statistical vaccination clinic staff,using the descriptive epidemiological methods were analyzed.Results The 2016 Wuqing total vaccination clinic 29,staff 144,1.60 people per million people in configuration,the age distribution mainly 30~49 years old(59.03%);college degree accounted for 43.75%,high school/secondary education 39.58%;51.39% nursing,clinical professional 34.72%;two different levels of outpatient staff qualifications,ag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Conclusion The immune programming staff in Wuqing District poor stability,the lack of jobs appeal,staffing reasonable,not enough to meet the future development of immune planning requirements.In the future,we should improve the quality of personnel,adjust the structure of talent,in order to enhance the level of vaccination team.

Key words:Immunization planning;Human resources;Vaccination clinic

免疫划是传染病防控的重要手段,是最经济、最有效的方法,预防接种人员素质和数量直接影响预防接种工作的服务质量[1-4],国家要求预防接种人员必须具备执业医师、执业助理医师、护士或乡村医生资格[5]。随着扩大免疫的开展,预防接种工作越发的受到公众和社会的关注,但是近两年发生的疫苗安全性事件对预防接种工作产生了巨大的消极影响[6-7],避免接种事故的重要性凸显。为此,我们对武清区预防接种门诊的人力资源配置情况进行现况调查,希望为提升预防接种人员整体素质,提高免疫规划工作水平提供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资料来源于天津市免疫规划信息管理系统,汇总武清区29家预防接种门诊的人力资源数据。武清区人口数据来源于2015年天津市武清区统计局。

1.2方法 收集2016年天津市免疫规划信息管理系统中武清区所有预防接种门诊工作人员信息,使用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进行描述性分析和χ2检验。

2 结果

2.1基本情况 2016年武清区共有预防接种门诊29家,预防接种人员144人,其中示范预防接种门诊5家,接种人员23人(15.97%);规范预防接种门诊24家,接种人员121人(84.03%)。专职人员124人(86.11%);兼职人员20人(13.89%)。

2.2接种人员构成 2015年武清区常住总人口90.08f人,预防接种人员144名,武清区每万人配置预防接种人员1.60人,每家接种门诊平均4.97人。男性26名,女性118名,男女性别比为1:4.54;调查对象最小年龄为20岁,最大年龄67岁。年龄以30~39岁为主(59.03%),其次为20~29岁(29.17%);从事预防接种工作年限多在3~5年(28.47%)和6~8年(27.08%)。全市预防接种人员学历以大专为主(43.75%),其次为高中/中专(39.58%);专业以护理为主(51.39%),临床次之(34.72%);两个不同级别门诊工作人员的学历、年龄构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免疫规划工作是传染病防控的重要手段,也是儿童保健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5]。随着扩大免疫规划工作的深入开展,基层预防接种工作任务日趋繁重,预防接种工作人员数量及人员素质对预防接种工作有很大影响。武清区预防接种人员配置比例为1.60名/万人,高于天津市2012年水平和广东省2012年水平[2,9],但该人员配置能否满足当前预防接种工作需要还需要进一步调查与分析。

通过本次调查发现,武清区免疫规划人员配置存在的问题需要进一步探讨。①免疫规划人员稳定性较差,工作岗位缺乏吸引力。免疫规划工作量大、工作要求高、收入少、责任大[10],对优秀的年轻人才缺乏吸引力,部分医院只能以兼职人员填充工作岗位。可通过提高免疫规划工作人员收入和福利,吸引专业人才,稳定专业队伍。②免疫规划人员配置不合理。随着AEFI和疫苗安全性事件在媒体上的不断报道,公众对于预防接种工作越来越关注。疫苗接种禁忌症的判定、AEFI及时有效的处置都需要具有扎实的临床知识或一定的临床工作经验。但通过数据显示,目前武清区预防接种工作人员中高中/中专学历仍占39.58%,临床专业仅占34.72%。对此,除了增加专业培训次数,提高培训质量等方法外,还应坚持严格的预约通知到位率,从而提高预防接种率。通过手机开展接种信息管理、疫苗管理、冷链温度监测预警等工作,可提高疫苗安全性,减少工作人员工作量。但是,这对预防接种工作人员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准入制度。③预防接种信息化对人员的要求。许波,曹玲生[11-12]等的研究显示,随着预防接种的信息化建设,计算机、网络已经成为目前免疫规划的常规工作方式,智能手机在免疫规划工作中将发挥重要作用。通过手机短信、微信即时通讯工具、手机APP等开展预约通知可大幅提高。

综上所述,政府有关部门应提高对免疫规划工作的重视程度,引进高素质人才,提高预防接种工作人员整体水平,增加人员数量,从而提升免疫规划工作质量。

参考文献:

[1]席晶晶,曹雷,郑景山,等.中国免疫规划人力资源现况及管理对策[J]. 中国公共卫生管理,2014,30(3):372-373.

[2]陈伟,高志刚,丁亚兴,等.2012年天津市预防接种门诊人力资源现况分析[J].华南预防医学,2013,39(3):97-98.

[3]蒋静,严毅,田滔滔,等.宜昌市城区免疫规划人力资源配置调查[J].职业卫生与病伤,2014,29(1):32-34.

[4]昝碧晴,孙烨祥,马寅,等.宁波市鄞州区儿童与成人预防接种门诊人力自愿现状分析[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16,36(6):716-718.

[5]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预防接种工作规范[Z].2005.

[6]张世英.乙肝疫苗事件影响公众预防接种信任度调查[J].中国公共卫生管理,2015,31(1):76-77.

[7]陈伟,高志刚,李永成,等.山东2016年非法经营疫苗案件对天津市儿童家长预防接种态度及行为影响调查[J].中国公共卫生,2016,32(7):881-883.

[8]曹艳.预防接种在儿童卫生保健服务中的现状调研及影响因素[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6,20(3):84-87.

[9]何艳辉,郑慧贞,郝爱华,等.广东省免疫规划人力资源现况调查[J]. 中国疫苗和免疫,2015,21(1):96-100.

[10]陈伟,丁亚兴,高志刚,等.基层预防接种人员工作满意度与离职意愿调查分析[J].中国疫苗和免疫,2014,20(4):351-354.

第9篇

[关键词]流动儿童;免疫接种;管理

[中图分类号]R1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210(2007)10(a)-100-02

Investigation on immunization status of the floating children in Donghe district of Baotou

GONG Hui-jun, CHEN Cong-min, CAO Cui-lan

(Anti-epidemic Station of Donghe District of Baotou, Baotou 014040,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find out the immunization coverage rate of floating children. Methods: An investigation within the scope of whole area was conducted in June, 2006. Results: The rate of establishing immunization cards was 97.3%, the rate of establishing immunization certificates was 98.0%, and the whole course vaccination rate of five vaccines was 97.2%. The rate of establishing immunization cards, the rate of establishing immunization certificates and the whole course vaccination rate of five vaccines of 1~2 years old children were all higher than that of 3~6 years old children. The floating children in Donghe district mainly distributed in suburb and the floating population mobiled mainly within the province accounting. Conclusion: Some effective measures are required.

[Key words]Floating children; Immune vaccination; Administration

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流动人口逐年递增,这部分人群居无定所、迁移频繁、自我保健意识差,各地普遍认为流动儿童免疫是预防接种工作亟待解决的问题。为掌握我区流动儿童的免疫现状,加强对流动儿童的预防接种管理。2006年6月在全区范围内开展流动儿童调查工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调查对象及方法

本次调查对象为1~6岁的流动儿童。按照《东河区流动儿童免疫状况调查方案》,填写统一的调查表,由全区从事免疫规划工作人员在管辖区域挨门逐户进行调查。

1.2 调查内容

流动儿童来源;分布状况;预防接种情况;影响接种的因素;儿童家长预防接种知识等。

2 结果

本次调查期间共有流动儿童2 327人。1~2岁864人,3~4岁615人,5~6岁848人。

2.1 流动儿童的分布情况(表1)

东河区共12个街道办事处,1个乡人民政府。从表1看:全区流动儿童分布不均匀,主要集中在铁西、河东乡、二里半、西脑包,这些地区属于东河区的城乡结合部,分布在这些地区的流动儿童占全区流动儿童的78.4%,结果表明,东河区流动儿童主要分布在城乡结合部。

2.2 流动儿童的来源

全区有流动儿童2 327人,省级流动儿童377人,占16.2%,主要来源于浙江、四川、河北等地。省内流动儿童1 429名,占61.4%,主要来源于乌盟,其次是伊盟、巴盟等地。市内流动儿童521名,占22.4%,主要来源于固阳、土右等地。结果表明,东河区流动儿童以省内流动为主,主要来源于乌盟、伊盟等地。

2.3 流动儿童的免疫状况(表2)

从表2可见,全区流动儿童的建卡率为97.3%,建证率为98.0%,五苗全程合格接种率为97.2%。1~2岁组流动儿童的各项指标均为最高,其建卡率、建证率、五苗合格接种率与表2东河区流动儿童免疫基本情况

3~4岁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χ2 分别为5.17、4.72、5.17,P

2.4 流动儿童不合格接种情况

在调查的2 327名流动儿童中,有66名儿童为不合格接种(表3),其中超12月龄完成基础免疫占不合格接种的40.9%;乙肝或四苗接种未全程占21.2%;首针提前或间隔不足接种占27.3%;因家长拒种或其他原因从未接种的占10.6%。

2.5 流动儿童预防接种影响因素分析

2.5.1 家长对预防接种的态度调查结果显示:东河区流动儿童不合格接种中,超12月龄接种占首位,而超期接种与家长对预防接种的态度有密切的关系[1],如果家长认识到免疫规划工作的重要性,主动配合防疫部门,超期接种儿童就会及时得到免疫,我区儿童五苗合格接种率也会提高。

2.5.2 儿童流动的频率东河区流动人口主要来源于乌盟等农村地区,职业为被雇佣打工类,这些人员流动频率高,在农闲季节出来打工,农忙季节又回去务农,居无定所、迁移频繁,直接影响我区的预防接种。

2.5.3 父母的文化素质调查结果显示,东河区流动人口主要来源于农村,文化程度普遍不高。从表4看,流动儿童父母文化程度以初中为主,占64.3%(1 497/2 327);预防接种相关知识知晓率为49.4%,由于家长对不接受接种会有什么后果等必要知识和信息了解较少,直接影响接种工作。

2.5.4 接种医生的服务质量在当前流动人口文化素质低、流动频率高的情况下,接种医生的服务质量直接影响接种率。东河区的预防接种工作是由驻区、区属医疗单位计33名医务人员承担接种工作,78.8%是脱产人员,专职做预防接种工作。对那些不主动接受免疫服务的流动人口,接种医生如果经常深入管辖社区搜索和发现他们, 这些流动儿童也会及时得到免疫。所以接种医生的服务质量也是影响预防接种的主要因素。

3 讨论

流动儿童的预防接种工作成为免疫规划工作的重点和难点。东河区作为包头市个体私营经济示范区,随着经济的发展流动人口逐年递增,近期在全区开展1~6岁流动儿童免疫状况调查工作,调查显示,东河区流动儿童呈逐年递增的趋势,流动儿童的免疫状况也逐年好转,这充分说明东河区在加强流动儿童预防接种工作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本次调查显示:3~6岁流动儿童的建卡率、建证率、五苗全程合格接种率均低于1~2岁流动儿童,分析原因可能是:①我国免疫规划工作发展不平衡,部分儿童来本区时,已超过1岁而未完成基础免疫;②家长对3~6岁儿童仍需接种或补种疫苗意识相对薄弱,导致大年龄儿童出现管理漏洞和免疫空白[2];③接种医生只重视基础免疫组的儿童,忽略对大年龄组儿童的查漏补种工作。

调查结果表明,我区流动儿童主要分布在城乡结合部,流动人口以省内流动为主,流动对象主要是农民。流动人口文化素质低,预防保健意识差,从而成为免疫规划管理的薄弱环节。另外,流动儿童家长预防接种知识知晓率低,说明我们的免疫规划宣传工作还不够深入,预防接种知识需进一步普及。64.3%的儿童家长具有初中文化程度,这一点说明大部分家长只要接受预防知识宣传,是能够提高其相关知识水平,进而改变其对预防接种服务的态度的。

针对存在的问题,建议采取如下措施:①加强免疫规划宣传工作,利用各种宣传媒介普及预防接种知识,使群众自觉利用免疫服务;②加强城乡结合部的预防接种工作,提高服务质量,常年开展查漏补种工作;③加强接种医生职业道德教育,提高其责任心,改变其对免疫规划工作的偏念,更好地为所有儿童服务。

[参考文献]

[1]王陇德.预防接种实践与管理[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126-128.

[2]曾阳,孙美平,刘大卫,等.北京市2004年外来儿童强化查漏补种活动分析[J].中国计划免疫,2006,12(2):130-133.

(收稿日期:2007-07-26)

第10篇

[关键词]城市区域;免疫规划管理;阜康市;新疆

近几年来,随着新疆阜康市经济的飞速发展,阜康市以打造“现代化生态旅游城市”和建设“城市规划区为中心的现代化最佳人居环境生活区”为目标,城市的扩张和城乡结合部、“城中村”的治理改造日益加大。行政区域的调整划分为推进阜康市城市化建设工程奠定了基础,但行政区域调整的同时也给城区和临近乡镇免疫规划管理工作带来了新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主要表现

1.1目前城区免疫规划管理模式不适应预防接种需求。阜康市早在上世纪90年代,在新疆率先探索了城区免疫规划管理模式,由城区的两个街道办事处开设预防接种点,设立两名防疫人员岗位,配备专职预防接种人员对城区儿童进行预防接种,这个方法在当时有效的解决了城区接种工作的难题。但是随着免疫规划工作的不断规范,尤其是国家扩大免疫规划工作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的深入开展,这种模式远远不能适应新形势下的城区免疫规划工作的开展。

1.2现有城区社区中心(站)免疫规划工作管理水平不足。目前新建成的城市社区服务中心(站)承担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任务量大,服务人口数量较多,而承担免疫规划工作的医生相对较少,人口相对流动性也较大[1],相关人员对免疫规划工作管理缺少必要的经验。由于城市行政区划刚刚调整完,因区域划分和部门工作职能等因素使得原街道办事处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的免疫规划工作交接有一定困难,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对辖区的情况尚不熟悉,相关适龄儿童的底数情况和免疫状况一时无法掌握,工作开展起来难度较大。

1.3城乡结合部、“城中村”区域交叉,适龄儿童管理难度大。因城市的扩张,原先的城乡结合部和周围部分村已经在城区范围内,这部分交叉区域儿童免疫规划出现了“两不管”情况,尤其是在开展补充免疫工作时经常能出现因辖区划分不清、推诿扯皮情况,造成免疫规划工作管理上的盲区和空白区。

1.4城市规范化预防接种门诊规划建设尚不完善。目前城区免疫规划工作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移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因房屋面积小,人员少,加之接种人员免疫规划专业技术培训少、接种技术尚不熟练等因素,建设尚不规范,还达不到规范化预防接种门诊规划建设要求。若政府投入不足,较难达到规范化预防接种门诊的标准要求,容易造成医防不分、一室多用和交叉感染等现实问题[2],因此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城市免疫规划工作的正常开展。

2 对策

2.1积极探索城区免疫规划工作管理发展新模式针对当前存在的突出问题,要形成政府主导、卫生牵头、部门联动、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应逐项研究,拿出解决办法,合理划分区域,制定相应对策,逐步探索一条适合自身免疫规划管理工作发展的新模式。

2.2完善交叉区域免疫规划工作的交接,确保免疫规划工作顺利实施。尽快落实完善交叉区域免疫规划工作的交接,根据划分的区域,定期入户走访调查,每月与社区、计生、妇幼、辖区派出所、出生医院等部门核对出生儿童数据,确保儿童适时接种。

2.3进一步完善规范化预防接种门诊建设建立规范化预防接种门诊,是保障城区儿童免疫规划管理服务模式改革的重要条件[3]。按照《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预防接种工作“一票否决”制度》中城区100%建设规范化预防接种门诊的要求,把城区预防接种门诊规范化建设工作纳入年度目标考核指标内容,对未达到规范化要求的门诊要积极拓宽筹资渠道,加大软硬件的投入,提出合理意见建议,加快建设步伐,力争预防接种门诊实现规范化、示范化。

2.4加大预防接种工作人员培训工作力度,建立培训工作长效机制。在预防接种人员上岗培训的原有培训基础外,疾控部门每年应对持证上岗预防接种人员和新上岗预防接种人员进行经常性岗位培训和技能操作培训,以此巩固和提高预防接种人员的业务水平。

3结果

免疫规划工作是一项长期艰巨的系统惠民工程,城区人口密集,问题复杂,是多年来免疫规划管理的重点、难点和薄弱环节[2],卫生行政部门协同财政、街道等成员单位以及疾控、各医疗卫生单位多方协调,实地调研,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完善城市区域免疫规划网络管理机制,逐步落实相关工作,移交和解决预防接种门诊规范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强化了人员培训和技能操作,目前城区重新布置规划的10家社区预防接种门诊全部达到规范化建设标准,有效的推动了阜康市城区免疫规划工作健康有序的展开。

参考文献

[1] 魏芝敏. 浅谈行政区域调整后城区免疫规划工作的管理[J]. 中国城乡企业卫生,2013,2:111-112

第11篇

1、同样的权利,同样的健康—关注流动儿童预防接种。

2、让每个孩子都按时接种疫苗是各级zf的责任。

3、宝宝只生一个好预防接种不可少孩子及时种疫苗爸爸妈妈要记牢。

4、疫苗分成两大类,一类疫苗不收费。

5、国家免疫规划项目的预防接种实行免费。

6、预防接种:儿童健康的保障。

7、接种麻腮风疫苗,保障儿童身体健康。

8、预防接种,享受健康!

9、同样的权利,同样的健康:关注流动儿童预防接种。

10、疾病:健康的大敌,疫苗:预防的武器。

11、4.25全国儿童预防接种宣传日:“免疫接种,预防乙肝”。

12、做好儿童免疫规划服务是医务工作者承担的职责。

13、一针疫苗一片心,预防接种献爱心。

14、疾病:健康的大敌,疫苗:预防的武器,免疫:传染病的天敌。

15、消除麻疹,控制乙肝。

16、让每一个未免疫的儿童得到免疫。

17、打针防病有好处,子女健康才能富。

18、完成儿童免疫规划接种是每位家长应尽的义务。

19、免疫——传染病的天敌。

20、好好免疫,天天健康。

21、开展儿童免疫规划工作是国家的公共卫生政策。

22、儿童容易得甲肝,接种疫苗保平安。

23、流脑乙脑危害大,接种疫苗都不怕。

24、一分预防胜于十二分治疗。

25、开展免疫规划,保障人民健康扩大免疫规划,造福子孙后代。

26、致富奔小康,别忘打针防病保健康。

27、服糖丸防瘫防残防麻痹,种疫苗利国利民利自己。

28、接种疫苗是预防传染病最有效的手段。

29、计划免疫:一个都不能少。

30、适龄儿童在接种单位均可免费接种国家免疫规划疫苗。

31、国家对儿童实行预防接种证制度。

32、计划免疫:让每个儿童得到免疫。

33、接种十三苗,预防十四病预防接种,健康的保障。

34、计划免疫连万家,儿童健康乐全家。

35、今日健康,明日财富。

36、坚持强化免疫,巩固无脊灰成果。

第12篇

为了切实加强我区计划免疫管理工作,规范和完善计划免疫三级网络,提高疫苗接种率,有效降低疫苗针对传染病的发病率,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根据《传染病防治法》、《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条例》的有关规定,依据市卫生局“关于进一步贯彻实施《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条例》加强免疫规划工作的通知”(咸政卫字[]387号)文件要求,结合我区计划免疫工作实际,现将加强全区疫苗接种点及接种人员管理工作通知如下:

一、疫苗接种单位具备的基本要求

按照《传染病防治法》、《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条例》等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承担疫苗接种的医疗卫生机构,在持有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接种人员具备资格的前提下,向区卫生局提出申请,区卫生局按照相关规定,对其进行审查,符合要求的,发给“疫苗接种机构执业许可证”,接种人员经过培训取得“接种人员上岗证”的,方可从事疫苗接种活动。凡任何单位在未取得“疫苗接种机构执业许可证”之前,一律不得进行疫苗接种活动。

二、申报范围

省市属医院、厂矿医院、区属各医疗卫生单位、辖区各大中专院校校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村卫生室。

三、申报条件

1、具有医疗机构职业许可证;

2、具有经过预防接种专业培训并考核合格的执业医师、职业助理医师、护士或者乡村医生;

3、具有符合疫苗储存、运输管理规范的冷藏设施、设备。(承担预防接种工作的城镇医疗卫生机构,应当设立预防接种门诊)

四、申报程序

1、申报单位需提交书面申请,注明预防接种点的面积、内部设置及本单位责任区域等,并提供“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原件和复印件,接种人员资质证书的原件和复印件。

2、提交申请和有关证件后,申请填写《区疫苗接种机构登记表》。

3、区卫生局审阅相关资料,组织相关人员进行现场检查验收,对符合要求的审批发证。

五、疫苗接种单位职责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