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管理人员素质

管理人员素质

时间:2023-06-01 09:30:52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管理人员素质,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管理人员素质

第1篇

目前我国高校教学管理人员无论在层次结构上还是在总体素质上都较以往有所改善,但教学管理人员的建设仍是高校人员建设工作中的一个薄弱环节,相对于教学科研人员建设的速度、质量以及高等教育的发展要求而言,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和较多的问题。

1.人员来源复杂,流动性大

由于一直以来我国高校普遍存在着“重教学,轻管理”的思想,所以许多高校都十分重视教学、科研人员的引进,对高校教学管理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认为高校的教师和学生处于主体地位,只有那些教不了书、搞不了科研的人才去搞管理,导致目前高校中教学管理人员来源构成十分复杂。另外,在主体定位上,高校以教学科研为中心,教学管理工作则处于为教学服务的辅助地位,因此在人们的潜意识中,教学管理工作的价值偏低。同时,由于教学科研人员处于教学科研的第一线,其个人工作能力和工作的价值容易得到体现和认同,而教学管理工作具有辅、服务性、事务性的特点,管理人员多为“幕后英雄”,其个人工作能力和工作价值相对难以得到显现和张扬。因此很多业务能力强、学历层次高的人员不能安心工作,增加了教学管理人员的流动性。

2.学历结构不合理、创新能力不强

因为对教学管理工作的科学性认识不足,认为教学管理是纯粹的行政事务性工作,在管理上只要求按章办事,而不要求太高层次的人才,管理人员的素质并不很重要,所以目前大多数的基层教学管理者,多为不能从事教学、科研工作的人员。其总体文化层次不高、能力不强,缺乏现代教育管理意识、竞争意识和危机意识,对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不够重视,只能机械执行上级命令,属于事务执行者,对本职工作缺乏创新,不具备开拓能力。

3.教学管理人员待遇偏低

首先表现在接受继续教育机会少。教学管理人员由于工作的特殊性以及政策、经费等诸多原因,难以得到进一步进修深造的机会。新上岗的工作人员缺乏必要的教育与培养,既没有岗前培训,上岗后也很难得到培训的机会,有时即使自己找到了进修深造的机会,也没有相应的政策和资金保障和支持。其次岗位发展空间小。与教师、科研人员相比,教学管理人员由于每天忙于事务性的管理工作,少了许多科研时间,科研成果少,评定职称难特别是评定高级职称难的现象普遍存在。另外,没有专项奖励,获得荣誉机会少,被提拔重用机会少。

4.工作考核机制不完善

大多数高等院校教学管理人员配置及其工作量没有统一的标准,随意性很大。有的高校无论是大系还是小系都是配备教务员,致使教学管理人员的工作量极不平衡,而且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没有明确的考核标准及考核细则,影响到其主动性、积极性的发挥。

二、教学管理人员应具备的基本能力素质

1.过硬的思想道德素质

教学管理人员应具备过硬的思想道德素质。能认真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热爱教育事业;爱岗敬业,有事业心,有责任感,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认真做好本职工作,有团结协作的精神;能正确处理个人和集体的关系,正确处理同事之间的关系;要有集体荣誉感,自觉维护集体荣誉,自觉抵制不良的社会风气;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要严于律已,作风正派。

2.扎实的业务素质

一个优秀的教学管理者在高校教学工作中的作用是无可估量的。要完成工作职责,就必须有扎实的业务素质和基本功,能够领会各项管理制度及相关政策,熟悉并掌握各项工作的内容、程序、方法和步骤,了解工作职责内的工作内容之间的关系———是主次关系,还是层次关系,达到各教学单位相互协调和配合。还应具备现代化的办公能力,熟练运用各种现代化操作技术,保证工作的准确性与效率。教学管理人员要树立新的管理理念,掌握系统管理、信息管理、网络管理的先进技术,熟练使用一些常见的办公操作软件系统,实现办公自动化,准确高效地处理各项公务。

3.良好的协调能力

协调能力是指高校教学管理人员在教学管理工作中要具有处理问题、解决矛盾、调节和改善各部门之间相互关系的能力。使教学管理活动顺利进行,就需要高校教学管理人员具备通融豁达的协调能力,善于化解各种矛盾,理顺各种关系,平衡各种力量。

4.健康的身心素质

身心素质是身体和心理素质的总称。是指人的感知、记忆、思维、意志、性格、体能等身心现象的总体。教学管理者必须有良好的记忆力、较强的思维能力、坚强的意志、温和的性格和健康的身体素质等,才能胜任繁杂的教学管理工作,教学管理人员每天在工作中要处理很多琐细的问题,涉及到教学环节的各个方面,还会遇到一些突发事件和情况,工作的多变性和复杂性要求管理者应有平和的心态,任何浮躁、急躁情绪都会干扰工作,也会影响自身素质和业务的提高。

5.较强的组织能力

组织能力是指高校教学管理人员在教学管理活动中善于把人力、物力、财力等各方面的力量组合起来,为实现教学管理要求的既定目标而做好工作的一种能力素质,主要包括贯彻执行方针、政策、法规等方面的能力,实施计划的能力,进行事务处理和方案最优化的决策能力,教学管理人员是否具备科学组织能力,是关系到教学管理工作成败的关键问题。

6.出色的表达能力

表达能力是高校教学管理人员进行教学管理工作必须具备的基本功。它包括口头表达和文字表达能力。教学管理人员的思维能力、组织管理能力、人际交往能力,以及性格和风度等,无不与表达能力有关。在管理工作中经常要做一些上情下达、下情上报、汇报情况、贯彻精神等工作;经常起草教学管理方面的规章制度、文件、请示、报告、计划、总结等。而这些都离不开表达能力。因此,高校教学管理人员必须具有较好的表达能力,这样才能准确地、及时地传递信息,反映问题,搞好教学管理工作。

7.开拓进取的创新能力

创新能力是高校教学管理人员的重要素质。没有创新能力就不可能使工作有所创新、有所前进,就不能使工作不断地得到改进和完善。为了使教学管理更加完善,更加科学化,这就要求教学管理工作者具有较高的创新能力。

三、提高教学管理人员素质的途径

1.提高认识,加强教学管理人员队伍建设

搞好教学管理是提高高校教育教学质量的保证,也是做好服务育人的重要一环。这就要求我们从教学管理人员的教育、培养、稳定等方面下功夫,在教学管理人员的配备、使用、培训、晋升、待遇等方面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措施,为教学管理工作创造良好的氛围。使教学管理人员努力有方向,工作有奔头。要像重视建设教学科研队伍那样重视建设教学管理队伍,制定统一的建设规划和计划,把学历高、思想素质好、敬业奉献、年富力强,对自己要求严格的人员充实到教学管理岗位上,努力建设一支结构合理、素质较高、富有活力、勇于创新的高水平教学管理队伍。

2.更新教学管理观念,改进管理方式

更新教学管理观念是教学管理人员提高素质的前提。没有科学、先进的管理思想和观念指导教学管理实践,就会出现无序的管理、盲目的管理、低效的管理,就难以形成生动活泼、富有成效的教育教学局面。因此,教学管理人员在工作中必须不断转变教学管理思想,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创新教学管理理念。树立可持续管理、管理现代化等思想观念,用先进、科学的思想观念引导素质修养,以达到快速提高教学管理素质的目的。

3.注重培训,加强对教学管理人员的培养

针对部分管理人员知识结构比较单一的现实,学校可有的放矢地进行培训,培训应突出针对性、可行性和效益性。通过继续教育促使其学习相关专业,使他们了解各自教学管理的特点,同时有计划、有步骤地选送一些有培养前途的教学管理人员参加系统教育理论学习。如定期举行管理研讨活动,对当前教学管理中的一些热点和难点问题作专题研讨,也可到上级培训学校进修学习或到教学管理搞的较好的院校调研学习、考察交流,提高科学文化素养,学习好的管理经验,使他们掌握教学规律,提高研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各种方式的学习,逐步提高人员的整体水平,这对提高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也有很大帮助。

第2篇

【关键词】建筑工程管理人员;素质

随着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开展和新型工业化进程的推进,近几年建设投资规模在迅速增长,目前中国已成为世界最大的建设市场。中国当前在建设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成就,但同时也造成了很大的浪费和损失,其中管理人员综合素质不高是造成损失的主要原因之

目前的建筑工程管理人员素质与实际工作的需求之间还有距离,尤其缺乏既精通工程技术、又通晓管理业务、具有战略眼光的复合性管理人才。因此如何提高建筑管理人员综合素质,从而有效地降低工程损失、提高工程效益,就成为建筑企业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

1、建筑管理人员素质现状及对工作的影响

我国当前高层次的建筑管理人员很大一部分都是从基层中上来的,现场经验非常丰富,但很多人文化水平都比较低缺乏对管理知识的系统学习,管理工作基本都靠自己的经验对付,缺乏现代知识的武装,思想观念落后,缺乏创新精神,正是这种现状导致了工程管理人员在管理素质方面存在的缺乏领导风范,管理者的人格魅力缺失,对员工的凝聚力不强;不善授权和合理分工;协调能力欠缺和资本运作能力差等问题。

2、建筑管理人员应具备的素质

2.1知识素质。建筑工程管理人员要在工程中承担工程管理任务,实现工程的目标,要解决工程中国的问题,首先必须掌握相关的知识。

首先,具备较强的技术素质,必须掌握先进的工程技术知识,当前大部分建筑管理人员都能具备这一素质。

其次,要具备较强的管理和经济素质,许多建筑工程管理人员对经济学和管理学方面的知识知之甚少,认为有经验就行,但随着市场经济向纵深发展,各种经济关系,纵横交织,错综复杂,这要求建筑工程管理人员必须有良好的经济学造诣和管理学修养。

2.2能力素质。仅仅只有知识却不会运用于实践的管理者也不是合格的管理人员,社会所期望的建筑工程管理人员应具有良好的决策、计划、组织、沟通、协调、应变和创新能力。

2.2.1对安全的控制

百年大计,安全第一,施工安全是施工生产活动的重中之重。没有安全保障的生产就是野蛮的行径,漠视生命的指令无异于故意杀人,曾看过鲜活的生命瞬间化为一声叹息,在痛惜的同时最该拷问的是项目管理班子的良心。如果保障了安全用品的资金投入、如果对工人进行了系统的教育、如果每个管理人员将民工都当做自己的亲人去关心,那么至少会降低安全隐患。所以我觉得每个人都是安全员,每一个有良心合格的管理人员都要时时刻刻留意生产中的隐患及时排除,做到齐抓共管把安全当做头等大事来抓是一名工程技术人员必备的素质。

2.2.2对质量的控制

质量是工程的生命,是凌驾于生命之上的信念,因为他不仅仅是产品是否合格的尺码,更关乎到公共安全和人民利益,好的质量是对国家、人民、子孙高度负责的精神,切实增强质量意识把工作落到实处是每一名参与建设的技术人员的基本素质。看了太多的楼歪歪、桥断断,新闻背后是无数生命的代价无数金钱的浪费,做一个有正义感的人,不让工程在自己的手里成为威胁人生命的魔鬼。我想,要保证好的工程质量必须要有完善的质量控制体系、有相对完善的法制规章以及遵循法律的意识和职业道德、有有针对性的质量责任落实责任制并监督实施、有完善的管理程序及执行力、有高度的责任心。质量的管理必须警钟长鸣,质量的优劣关乎到企业的生存与发展,从小处做起做大做强。

2.2.3对进度的控制

进度在实际的生产中往往被错误的当做第一要素,试问没有安全和质量保证的进度再快那又能如何收获,事后担惊受怕,出了问题还要花数倍的精力和金钱去处理实在得不偿失。在生产中经常能碰到此类问题不胜枚举,事实也是谁都不愿发生的,但又有几人能做到在评估好损失后去赶进度呢。成功的方法是合理的组织人员、物资、机械,将有限的空间化为无限的动力拒绝麻木和不堪。所以审时度势合理安排,具备长远的目光和高素质的管理协调能力也是一名技术人员必备的基本素质。

2.3人格素质。由于建筑工程对社会的重要作用和建筑工程管理职业的特殊性,建筑工程管理人员需要有特殊的职业道德要求。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这样的观点:“有德有才是圣人,有德无才是贤人,无才无德是废人,有才无德是小人”,当前工程管理人员存在着工程道德缺失问题,因此要加强职业道德教育,优秀的管理者应具备一个良好的社会道德品质和经营管理道德品质。因此应培养建筑工程管理人员乐岗敬业、诚信、合作精神、使命感和责任感。

3、提高建筑管理人员素质的措施

3.1切实执行持证上岗制度

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为了加强工程建设管理,提高建筑工程技术和管理人员素质和工作水平,我国国家人事部与建设部一起,相继在建设工程领域建立了多种执业资格制度,劳动部和社会保障部等部门还设立了众多的职业资格认证制度,虽然当前已经有这一整套的执业资格制度,但现实中存在着大量的“挂靠”现象,很多年轻人考执业资格证的唯一目的就是为了“挂靠”获得相应的收入,现实生活中有一部分执业人员和实际的在岗管理人员并不是同一个人,这从根本上制约了建筑工程管理人员素质的提高。

所以要想真正提高素质首先必须禁止“挂靠”切实执行持证上岗制度,严格审查持证人和管理人资料,并在执业过程中不定期抽查,确保持有资格证者和在岗者是同一人,只有这样才能通过执业资格制度真正提高管理人员素质。

3.2进一步优化执业资格考试方法

目前各种建筑类执业资格考试中最大的共同点就是大部分考试内容都在教材上,很多内容都需要记忆,对实践经验要求并不严格,虽然对工作年限有要求,但没有要求具体是在什么岗位上的工作年限,这样很多年轻人的记忆力很好可以一个人考很多个证,但一些年纪大的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人由于记忆力较差所以很难通过考试,而建筑工程管理人员需要职业者既有理论知识也要有丰富的实践工作经验,这使得取得执业资格的大部分人最终并不能达到合格的建筑工程管理人员素质要求。

因此,建筑类各种执业资格考试中应严格专业要求,所报执业资格考试应与所从事岗位相一致,考试内容中应加大实际管理问题分析内容的比例,既要满足知识面的要求也要满足实际工作经验的要求,这样才可以保证取得执业资格的人员具备执业能力。

3.3有效的绩效考核

为了保证建筑工程管理人员素质和工作水平,除了要严格执行执业资格外,对于取得执业资格后的实际管理水平也要有一个公正的考核制度,这就要求对已经具备执业资格的人员有一个有效的绩效考核制度。可以定期的或不定期的从各方面了解各执业人员的工作能力和

成果,对那些不具备素质要求的执业人员应取消其执业资格,以此激励建筑管理人员在取得执业资格后仍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4、结束语

以上对建筑工程管理人员的素质主要是针对当前存在的一些较严重的现象提出的,对于建筑工程管理人员素质的要求远不止这些,要想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建筑管理人员队伍在中国仍然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杨萍.浅议建筑工程管理人员素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04)

[2]王瑞.浅议建筑工程管理人员素质[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2(06)

第3篇

科研管理人员必须具备甘于奉献的精神才能做到从被动地完成上级指示的工作方法转变为主动积极地为科研人员服务的工作方法。管理本身就是一种服务,科研管理同样也是一种服务。科研管理人员与科研人员的关系不是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而应该是调控、服务和保障的关系。科研管理人员应把握好自己的位置,将工作重心放在为临床一线服务和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上,充分发挥服务管理意识,只有服务到位,才能体现管理,才能真正做到“以人为本”的科研服务理念。可以说,科研管理人员主动为科研服务的意识决定科研管理的水平,而良好的科研管理水平可以推动医院的科研水平。

2要有较强的专业技能与素养

运用计划、管理、协调、控制等科学方法和手段,对科研活动全过程的人、财、物等基本要素进行最佳配置。医院科研管理涉及的内容广泛,其管理知识大致分为两个部分,一是科研管理知识,如科研立项、科技成果鉴定与评审、科研制度、科技统计等,业务性和政策性较强,这就要求科研管理人员要有较强的专业知识背景和政策法规掌握和执行能力,并且应不断学习,了解国家和地区科技工作方针,熟悉各级各类科研项目申报途径及管理办法,懂得一定的知识产权保护等知识以便更好地服务于科研工作。此外,医学科学是一门专业性极强的科学,作为医院科研管理人员,还应具备一定的医学专业知识,用专业的眼光协助科研人员进行临床医学科学研究,才能够为医院科研人员提供更加专业化的科研管理与服务。

3具备一定的沟通与组织协调能力

沟通是管理中重要的工作之一。科研管理人员的日常工作主要内容就是“上传下达”。所谓“上传”指的是管理人员需要经常与上级科研主管部门沟通联系,以确保优秀科研项目和科研人才能够及时得到来自各级科研主管部门的资助。所谓“下达”指的是科研管理人员需要在日常管理服务中善于与科研人员交流沟通,及时了解科研人员在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从而更好地调动科研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良好的沟通能力能够确保科研管理工作无论在对外还是对内工作上、无论是在对上还是对下工作上都能做到游刃有余,完成科研管理人员所需完成的任务。组织协调是科研活动顺利开展的有效手段。随着学科专业划分越来越细,在新学科和交叉学科不断出现的同时,科学研究不再是单一地、传统地研究模式,而是跨行业、跨学科、跨专业的联合攻关模式,涉及多学科、多部门,这就要求科研管理人员具备较高的组织协调能力,能够把握全局,抓住工作重心,充分发挥管理部门职能,及时合理地解决出现的问题与矛盾,保证科研工作的顺利开展和进行。

4掌握现代化信息及管理手段

科技的发展造就了网络,而网络又对科研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21世纪是信息化、数字化、网络化的时代,现代化的科研管理要求办公无纸化、移动化和电子化。因而办公自动化成为提高科研管理工作效率的重要手段。随着科研项目的招投标、科研项目评审、科技年报统计、科技信息等管理工作的计算机化,要求科研管理人员熟悉计算机和网络知识,把它作为一种手段和工具,学会利用它为科研和管理工作服务,比如能够利用计算机、网络平台进行项目申报、项目评审、项目中期汇报、结题验收、成果申报、科技统计等,以适应当今信息时代的发展,使科研管理既高效又规范。

5具备扎实的公文写作能力

公文写作能力是从事管理工作人员的基本功,是必须掌握的能力之一,也是管理人员综合能力的体现,更是管理人员适应形势发展变化、不断开拓工作新局面的客观要求。因此,一名合格的医院科研管理人员,除具备丰富的科研管理知识外,还须具备较好的语言、文字基础和扎实的公文写作能力。

6.综合

第4篇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档案管理工作越来越受到重视。作为一名档案管理工作者,怎样才能更好地管理好档案,力求在档案管理业务上精益求精、管理理念上更有创新,是当前档案管理人员面临的新课题。只有进一步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政治思想素质、专业知识素质、计算机网络知识、保密意识,才能适应新时期档案管理工作的需要,更好地开创档案管理工作新局面。

一、政治思想素质要过硬

档案管理工作是一项政治性及保密性很强的工作,档案管理人员必须认真学习党的十和十八届三中、是中华全会精神,深刻领会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政治方向必须坚定,政治思想素质必须过硬。自觉用立场、观点和方法观察分析问题,解决档案管理工作中的实际问题;自觉学习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学习档案管理工作理论;必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不断提高政治觉悟和党性修养。只有这样,才能明辨是非、实事求是、坚持真理,不断改正档案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不足,才能通过卓有成效的工作,实现档案管理工作者的人生价值。

二、专业知识要丰富

要适应新时期档案管理工作的要求,档案管理人员必须彻底改变以往知识面窄、理解深度不够的弊端;必须具有一定的历史知识、古汉语知识以及与档案管理有关的专业知识;熟悉和掌握档案管理学、档案保护技术学、科技档案管理学等方面的知识,同时,必须大量吸收和掌握其他学科的知识;进一步优化知识结构,提高档案管理理论素养,形成精、细、广、深的知识结构,努力使自己成为一名专业知识与理论素养相互融合、相贯通的“复合”型人才。要重点熟悉和掌握档案材料的收集、整理、保管、鉴定、统计、利用等环节,熟练每个环节工作流程,培养自己的档案管理信息编研、开发利用能力,努力使自己成为一名档案管理、信息开发工作的多面手。

三、计算机网络知识要熟练

数字化管理已成为当今档案管理工作的发展目标。要提高档案管理制度化、规范化和科学化管理水平,档案管理人员必须熟练掌握计算机网络知识,充分利用计算机手段,开展电子文件和电子档案管理,奠定档案管理信息化基础。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档案信息收集、整理、编目检索、存储保管、统计、利用等工作,逐步向自动化发展,这对档案管理工作者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目前,许多单位正在强力推进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这就要求档案管理人员必须熟练掌握计算机网络技术,熟练利用扫描仪、摄像机等设备,对纸质文件进行数字化处理、加工、压缩成JPG、TIF、PDF等格式,进行信息化管理。档案管理人员只有具备计算机基础知识和操作方法,才能适应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需要。

四、保密意识要绷紧

档案管理工作有一定的性,管理人员必须树立严格的保密意识。档案材料记录着一个单位各个方面的信息,档案管理人员必须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修养和敬业精神,以高度的自觉性遵守《档案法》、《保密法》,严守保密工作准则,强化保密观念,提高保密意识。要处理好保密与利用的关系,查看和借阅带有保密的档案,要严格按照审批权限,严格按照工作流程,查阅保密档案,做到不传密、不泄密,确保档案信息的安全。E:DXG

关键词:档案管理 人员素质 管理方式

第5篇

【关键词】医院行政管理人员;提升素质;对策

当前,医院行政管理人员依然存在很多不足,不利于提升医院行政管理水平[1]。本文对于次进行思考并提出建议,详细如下所述。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7月~2016年7月我院医院行政管理人员10名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其中男、女各5名。年龄23~45岁,平均年龄为(34.1±1.2)岁。大专学历8名,本科学历2名。所有人员基本资料对比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管理。研究组在常规管理基础上给予针对性培训、指导:(1)在医院行政管理内部,制定一个评价表,对行政管理人员当前存在的问题进行详细记录,并做好分析和总结。(2)医院领导和相关负责人举行讨论会议,针对当前行政管理人员存在的问题提出各种应对对策。对管理人员进行培训指导,培训主要从思想观念、理论知识、责任态度、管理技能等多方面进行[2]。

1.3效果评价

行政管理人员最终的综合素质评分主要从工作态度、理论知识、管理技能等多方面来进行评分,评分主要采取十分满分制,分数越高则代表情况越良好;反之则越差。

1.4统计学方法

借SPSS20.0统计学软件包对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采用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对照组在工作态度、理论知识以及管理技能评分分别为(5.6±2.1)分、(6.0±1.2)分、(6.3±0.9)分;研究组分别为(8.1±0.5)分、(8.2±1.1)分、(8.1±0.7)分。组间数据对比发现,研究组在工作态度、理论知识以及管理技能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3.1当前医院行政管理人员存在的不足

(1)思想认识不够深刻:医院行政管理工作量大、繁琐,具有极强的政策性,虽然很多工作人员工作能力不可否认,但效率却不高,还有一部分人认为行政管理工作无挑战性,得过且过,无职业计划目标。

(2)态度不够积极:由于医院对行政管理人员无绩效要求,岗位待遇和临床医护人员具有一定的差距。因此,导致很多人工作积极性不高,缺乏自我激励精神和上进心,严重的影响了管理人员工作的积极和上进心,存在做多少都是要领固定工资的心态,缺乏挑战自我的热情,整体管理队伍士气不高、低迷的情绪容易形成恶性循环,导致管理水平不高。

(3)理论知识缺乏,管理技能水平较低:在很多医院,一部分行政管理人员并非正规医院管理院校毕业,上岗前未接受任何专业培训,以至于理论知识缺乏,政策制度掌握不好,管理技能水平较低,在工作中无法进行有效指导,不符合现代医院行政管理人员要求。

(4)缺乏完善的监管制度:由于内部缺乏合理完善的监督管理制度,很多管理人员行为无制度为依据、无保障。因此导致部分管理人员行为松散,缺乏高度的责任心,部分甚至趁着管理漏洞,做出一些不利于团队的事情,严重损害了集体利益。

3.2针对上述不足提出的解决对策

(1)制定严格管理制度,转变行政管理人员思想观念:首先,在医院行政管理部门制定严格管理制度,依据制度办事。通过定时开会、座谈等方式,加强与员工的沟通和交流,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转变思想观念,使他们认识到医院行政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听取他们提出的各种意见和建议,以及在管理中存在在问题,对管理制度不断完善[3]。

(2)建立并完善激励制度:通过建立并完善激励制度,激发行政管理人员工作热情,提高工作责任态度,帮助管理人员制定职业生涯计划和目标,使其适应各项工作模式。

(3)加强人员培训指导:首先,应加强行政管理人员理论知识培训,以便为日后实践工作做出依据指导。定时举行培训会议,发放各种学习资料,并通过严格考核制度,确保每一位员工掌握后方能上岗。其次,组织参加各种类型管理业务知识及能力的培训,邀请相关人员到内部进行管理技能指导,或者派遣员工到其它先进医院进行参考学习、借鉴。

(4)不断完善监督管理制度:根据医院管理内部实际情况,制定并不断完善监督管理制度,使得管理人员的各项行为有据可依,要求每一位管理人员都要严格按照制度办事,遵纪守法,严格律己,并创建严格的奖惩制度。对于表现优秀员工给予加薪、晋升的鼓励和机会,对于损害集体利益给予严重的警告处分,对于违法行为要给予相应的法律处理。从根本上实现整体管理队伍纪律化、法制化。结合本次研究结果:研究组在工作态度、理论知识以及管理技能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提示,从思想观念、理论知识、实践技能等多方面对员工进行全方位培训和指导,有利于提升医院行政管理人员综合素质,推进医院行政工作开展和提升。

参考文献

[1]王庆琴.新形势下医院行政管理探讨[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5,23(23):666-668.

[2]马丽卿.医院行政管理工作中常见的问题及对策[J].办公室业务,2016,30(02):172-175.

第6篇

关键词:档案人员 素质 影响 提高

一、档案工作者应具备的素质

1、档案专业工作人员的政治素质

档案专业工作人员必须具备社会上各类专业工作人员所应共同具备的基本政治素质,即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热爱祖国和人民,坚决执行党和国家的各项法律和各项方针政策,讲道德,守纪律,不为名,不为利,不计较个人利益,有献身精神。由于档案工作具有一定的机密性和较强的政治性,因此,档案专业工作人员尤应具备守口如瓶、严守国家秘密的政治素质。同时,档案工作的服务性特点还特别要求档案专业工作人员应具有良好的为人民服务的精神。

2、档案专业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

档案专业工作人员应该安心本职工作,热爱档案事业,有较强的事业心,懂得文书学、档案管理学、档案文献编纂学、档案保护技术学、中外档案史等档案专业基本知识,熟悉党和国家有关档案工作的各项法规和方针政策,熟悉上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的各种业务规定,熟悉自己所从事的业务工作;能把档案专业法规、政策和档案专业基本知识以及其他专业知识灵活运用于自己的工作实际,熟练完成自己的业务工作。

3、档案专业工作人员的知识素质

档案工作人员必须具有中等以上文化水平,除了掌握档案学基本知识以外,还要掌握与自己所从事的专业工作相近的其他专业知识,例如,档案管理人员应该掌握一定的历史知识、古汉语知识和与档案内容有关的其他专业知识或与业务工作有关的科学技术知识;档案行政管理人员应该掌握一定的领导学、管理学、图书馆学、情报学等知识。只有掌握具备了相关的专业知识,才能更好地从事档案工作。

对档案专业人员的素质要求是由档案工作的性质、任务、目的和内容所决定的。目前,我国有着庞大的档案工作人员队伍,其中不少人还停留在传统的专业知识和观念上,不能运用现代高新技术工具,缺乏信息开发应用能力和敏锐的信息意识,这一现状极大地制约了档案工作的创新与发展。因此,如何提高档案工作者的综合素质已成为我们要解决的重要课题。

此外,档案工作者要建立终身学习制度。档案工作者只有经常参加系统的知识更新学习与继续教育培训,不断扩展自己的知识,提高学历层次,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因此,要参加系统的培训、讲座或以自学为主要形式的素质教育,有计划地进行继续教育与终身教育。

除此之外,档案人员要具备一种勇于牺牲自我、默默奉献的精神,要有耐得住寂寞、不为名利、甘当无名英雄的境界。在日常工作中,档案人员要做到服务态度热情诚恳,讲文明,讲礼貌,有主动服务精神,想方设法为利用者提供便利。

随着档案事业规模的日益扩大,档案数量日益增多,档案内容日益丰富,档案信息载体日益多样,档案管理手段日益先进,档案资料的归集、管理和利用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同时,也对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要推动档案事业可持续发展,加强档案人才培养,提高档案人员素质,尽快建设一支高素质和具有创新精神的档案人才队伍至关重要。

二、对提高档案工作人员素质的几点思考

既然我们认识到档案工作在整个组织系统中具有不可或缺、无法替代的作用,也从下个侧面分析了对档案工作认识上的误区可能造成的危害,那么走出这种误区,提高档案工作人员的整体综合素质就成为档案工作迎接世纪挑战与机遇的核心工作,也成为档案主管行政部门和档案所在单位的部门领导的一项重要工作。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从硬件建设和投入上下功夫,不断改善硬环境,从而提高档案人员业务技能。网络发展作为信息革命的载体在当今世界已如火如荼。现代化硬件建设作为档案管理现代化的一项工作也已提上日程,尤其是近几年,一些单位利用计算机辅助立卷、接收和查询电子文档及进行计算机模拟管理,取得了档案管理工作的重大突破,令人欣喜。然而也有一些单位由于忽视投入,使档案工作无缘现代管理的各种硬件设施,工作人员原始封闭操作,对现代化管理手段缺乏感性认识,因而业务技能徘徊不前,对档案管理的规范化、科学化堪掣肘。事实证明只有在不断增加现代化硬件设施投入的基础上,档案人员才能通过对这些设备(施)的了解、学习直至熟练运用达到增加业务技能、提高管理水平的效果。这就要求各单位领导形成共识,把硬件建设放在一个突出位置逐步实现档案管理工作的现代化。

2、以“自学为主,培训为辅”模式逐步形成可持续终身教育机制,保障档案人员素质随时代变化而不断提高。知识就是力量,通过不断学习获取知识是提高素质的根本途径。档案人员的素质教育首先要注重自学,要针对自身素质的实际差距,按照档案人员素质要求,通过学习弥补不足。切不可因条件不具备而放松学习,甚至破罐破摔,最终难以适应将来工作发展的需要。档案工作行政主管部门还要采取多种培训形式加强基层档案科(室)人员素质的培养,培训班要理论与实际结合,针对性强,可操作,使档案人员便于学习掌握,不能为片面追求经济效益而不顾教学效果,对于培训要有切实的考核办法,切忌把学习当作旅游观光,要有压力和动力,基层单位对档案人员的学习要建立激励机制,把档案业务学习成绩做为业绩考核的一部分。对于档案专业毕业的人员,随着时间推移,也存在知识更新问题。因而倡导档案工作者的终身学习,建立档案工作者的可持续学习机制十分必要。不仅要重视理论学习,还要重视现代管理技术、手段的培养,还包括外语的学习及文字能力、口头表达能力、综合分析能力等。这些不是一朝一夕,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长期学习不断积累的过程。

3、制定单位档案人员的层级发展机制,促进人员结构的合理配置。作为主管档案工作的领导,要熟悉档案部门人员素质构成情况,并以动态而不是静态的眼光看待档案人员素质的变化。档案人员的层级配置方式就是档案人员在单位内部根据学历、职称、年龄结构及实际工作经验和特长形成不同层级,拉开档次。高层次人员注重信息资源开发工作,加强对档案资源内涵和外延的挖掘,在充当领导参谋上发挥作用;中层次注重信息管理和现代化网络建设;初层次则应培养对档案基础性工作的认识和基础理论学习。按照不同层次确定工作目标,实行目标管理,不仅利用各层次人员本层次素质和工作技能的提高,也对以后发展奠定了基础。层级制配置方式使不同岗位人员能互相配合,又互相影响,利于发挥整体效能,对改变旧体制下素质与岗位不称、职称与能力不符,高能低用,平均主义和人才浪费现象有重要意义,也是人才培养良性机制形成的一条途径。

第7篇

关键词:信息化管理;档案管理人员;素质提升

档案材料是记载每位员工成长、学习、工作与其他经历的原始资料,对每位员工的原始资料进行真实记载、完整收集、分类整理、密封保存就是人事管理工作员工的一项基本任务。随着现代市场经济中人才流动的不断加速,相关机构在进行人才招聘、人才调查、人事考核时,就需要了解这位员工在以前的政治立场、思想品格、技术能力、工作业绩与较为重要的原始材料,这就凸显出档案材料对员工过去以往经历的重要性,故此,每个单位都应高度重视员工的档案管理工作。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一些信息化、网络化技术也开始运用于档案管理工作之中,档案管理信息化就对相关工作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国的档案管理工作人员都应积极应对信息化管理的客观要求,正视自身存在的不足,加强学习,提升工作业务素质,提升档案管理的信息化水平。

1 信息化管理对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能力要求

1.1 业务操作能力

我国档案管理正处于从纸质化管理迈向信息化管理的关键时期,对相关工作人员业务操作能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每位工作人员除了具备一些基础的操作技能之外,比如文书立卷、档案整理、编目、鉴定、档案保护等,还应具备一定的计算机操作能力,熟悉相关软件的操作程序;此外,随着人才国际化的程度不断加深,我国档案管理人员还应具备一定的外语运用能力,具备查阅国际人才档案材料的能力,以及把我国尖端人才的档案材料翻译为外国语言的能力等。

1.2 档案管理能力

档案管理是一种综合性、复合型的工作,不仅仅涉及到档案材料的收集与整理,更为重要的是对档案材料进行鉴定、保管、开发、统计以及综合利用等管理性工作,因此,档案管理人员必须具备相应的管理能力,全面统筹好档案材料的综合管理工作,把这些管理程序做到完美衔接,便于相关人员进行查阅和利用,提升工作效率。

1.3 持续学习的能力

信息技术的发展速度已经超出了人类的想象,信息技术的推出层出不穷、各种操作软件升级换代的节奏和频率大为提升,这就要求档案管理人员具备持续学习的能力,树立起终身学习的理念,不断学习各种操作软件的使用要领,还应学习统计学、管理系、古典文献学、以及本专业的相关知识,提升自身理论素养,力争使自己成为一名复合型档案管理人才。

2 信息化管理背景下我国档案管理工作存在的不足

2.1 一些员工对档案管理信息化的认识不到位

档案管理信息化是伴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而出现的,档案管理工作覆盖面强、工作量巨大,涉及到方方面面面的内容,档案管理人员需要与人事、财务、后勤、工会、管理阶层等部门打交道,长时间处理一些繁琐、枯燥的工作,工作量的巨大往往使得一些工作人员忽视了对信息技术的学习,对档案管理信息化的认识也不到位,很多员工的档案管理工作仍处于书面抄写、纸质管理的初级阶段,这就使得一些档案管理工作的工作效率难以得到有效提升,工作人员也付出了艰辛的劳动,但档案管理质量整体仍然偏低,这就是值得深思的现象。

2.2 一些单位对档案管理信息化的重视程度不高

档案管理信息化不仅仅是一种时代趋势,更为重要的是各种信息技术的应用,需要相关单位进行大量的资金投入,购买相应的设备与操作软件,还应准备相关设备的维护与保养费用、软件的升级服务费用,然而,档案管理是一项基础性工作,并不能带来直接的经济效益,一些单位管理阶层就找种种借口,轻视档案管理过程中各种信息技术的应用,这其实是对档案管理信息化的重视程度不够,这就在整体上不利于我国档案管理信息化的发展进程,使得我国档案管理工作整理上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

2.3 一些员工对档案管理工作不够重视

档案管理工作不仅仅是档案管理机构的内部事务,更是一项社会性、整体性事务,需要每位员工、每个人员、相关单位的配合与合作,档案材料是对一个员工过去成长、学习与工作情况的总体衡量,是考核一个员工最为直接的原材材料,档案材料涉及到每个员工或个人就业、升迁、就职、提干、述职等等情况,每个员工都应重视和配合档案管理人员的工作,然而,一些员工对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视力度不够,认为档案材料是可有可无的事情,档案管理人员随意写上几页纸就可以了,有些高校毕业生为了图省事,干脆把档案材料找个地方随意一放,以后去另外一个城市或单位就业时,不及时办理档案调动手续,这不仅仅为相关档案管理机构与工作人员带来不便,也为自己的发展造成了一些不利因素。更有甚者,有些员工或个人长期忽视自己的档案材料,连自己的档案在哪里都不知道,这就造成了自己工作情况档案材料的断档,档案管理人员就无法对其做出全面的记载,如果这名员工向往更高层次的单位发展时,档案材料就会成为一种瓶颈,这种情况带来的后果就会相当严重。

3 档案管理信息化对相关工作人员的要求

3.1 按照信息化的要求来进行档案管理

相关单位的领导干部和管理阶层应加强对档案管理工作信息化重要性的认识,强化领导决策对于档案管理工作的影响及作用,加大对档案管理部门的资金投入,确保信息化档案管理所需要的硬件设备与软件程序,认真落实相关的档案管理制度,充分认识到人事档案管理在人才资源开发中的重要性,不断改进工作方式、工作方法、创新工作模式,将责任落实到人,让档案价值从静止状态转变为动态,滞后性转为超前性,从而实现档案工作价值。

3.2 建立适合信息化需要的档案管理制度

档案工作制度要体现合理性、科学性,建立的规章制度要符合单位特点和档案管理实际,具有可操作性,其建立要以方便实用,简便易行,可操作性强为目标,加快档案管理信息化和网络化的进程,为档案利用者搭建便捷、快速服务平台,提高服务水平和质量,在档案鉴别过程中,能明辨是非,坚决把虚假的资料拒之门外,维护人事档案的真实性、可靠性、完整性。

3.3 按照信息化的要求加强档案管理工作队伍建设

新形势下,档案管理工作有了新的进展,因此也需要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能够随着信息化的进展而有所提高,相关工作人员应不断学习,提升自身素质;每家单位也应做好档案管理人员的培训管理工作,培训和学习是提升档案管理人员素质的直接途径。首先,要促进培训的经常化、制度化。实践中很多单位对于档案管理人员缺乏培训,或采取随机培训的方式,这实际上不利于档案管理人员素质的提高。可以考虑将培训工作纳入单位发展计划或年度工作计划,有针对性开展培训工作,确保实效。其次,要注重培训方式多样化。以往大都采取听报告、讲座的方式,内容枯燥无味,应用性不强,要结合参观访问、实习交流等多种形式,培训效果将会更加突出。

档案管理信息化是我国档案工作的发展趋势,每家单位和相关人员都应按照信息化的要求来加强档案管理工作,提升工作效率,提高我国档案管理的整体水平,为用人单位发现人才、培养人才和使用人才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第8篇

关键词:现代企业 管理人员 经营理念 素质培养

中图分类号:F27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2)10-219-02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高速发展,企业的竞争越来越激烈。逐鹿中原,群雄割据,“你方唱罢我登台”的现象屡屡可见。在这种严峻的形势面前,每个企业都渴求能够拥有一批高素质的管理人才,从而能够使企业的经营理念得到快速、全面的体现与执行。但是,现实情况却不容乐观,许多企业虽然每天都在说自己需要人才,重视人才,尤其需要懂技术、会管理的高素质管理人才,可是在现实生活中却对身边的人才视而不见,甚至遏制了人才的发展,给人力资源造成浪费。笔者在本文中拟对这种现象进行分析探讨,意在抛砖引玉。

一、提高企业管理人员整体素质的意义

企业管理人员是指具有一定的文化素质(一般具有大专以上文凭和中级以上职称)和多年的实践经验,并在企业各车间、科室担任一定职务的企业中坚力量。他们在企业中承担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在群众中有一定的威信,可以带领广大员工保质保量地完成上级交给的各项生产任务,同时还能够与工程技术人员合作,开展技术攻关活动。

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技术的进步,现代化新型机器设备的不断引进,一些管理人员遇到了发展的瓶颈,已经难以适应新形势对人才的要求,不是无法使用现代化机器设备,达不到高难度的技术要求,就是难以取得过去曾经是自己“铁哥们”的企业领导的信任和赏识,有时甚至还会因产品无法与外企竞争而受到白眼。曾几何时,过去一直是企业中的领军人物现在面临“边缘化”的风险。因此,提高企业管理人员的整体素质已成为现阶段刻不容缓的任务。

“千耦其耘,有实其积。”要想破解“知识诅咒、技术枯竭”,就必须在一日千里、飞速发展的知识经济时代把学习作为一种精神追求、一种工作之需,一种生活习惯,全面提高自己的思想、理念、文化、技术等各方面的素质,从而实现转型跨越发展。这正是提高企业管理人员的意义所在。

二、目前企业管理人员的现状与问题

1.企业管理人员的岗位职责、管理机制不健全,奖罚不分明,知识与素质难以适应现代化企业的要求。企业管理人员主要分布在行政、生产、供销、财务、人力资源、物流、仓储等环节,虽然大多数企业都制定了岗位职责、工作守则,有许多制度、条例,但是在实际工作中,还没有真正建立起优胜劣汰的“能者上,庸者让,劣者下”的竞争机制,不要说国有企业,就连一些民营企业,也存在着“干多干少一个样”的大锅饭现象,奖罚不明,缺乏切实有效的培养、培训、考核管理人员的制度,一部分管理人员的工作理念与知识结构不能适应现代化企业发展的需要。

2.企业高层对管理人员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忽视了身边的人才。一些企业领导总认为“外来的和尚会念经”,对国外的人才、省外的人才或者是外单位的人才奉若神明,对本企业的人才有些甚至是自己身边的人才却视而不见。认为他们只能将自己的指示、命令上传下达,提不出比自己的意见与决定更好的合理化建议。长此以往,本企业的人才自然会“失声”,大家都认为,说了也是白说,还不如不说。人才的意义就淡漠了。许多管理人员都成了领导的“传话筒”,失去了管理人员的作用。

3.人员配备不足,工作强度高,综合素质不高,难以胜任领导交付的工作。一些企业为了精兵简政,大幅度减掉了管理岗位,某市一家大型机床厂,2000多名员工,党委宣传部只有一名部长,没有下属。既负责党委宣传工作,又得为厂行政宣传把关,更多的是要为厂长服务,忙得四肢朝天,每天都要累趴下了。这样一来,经常是顾头不顾脚,工作质量很难得到保证,自然会影响企业的形象与发展。

企业的管理人员来源渠道不一,有些是通过人才招聘来的大学毕业生,实践经验不多,但是经过培训可以胜任工作;有些是老职工,虽然学历不高,但是实践经验丰富,经过接受再教育也可以胜任工作;还有些是“关系”推荐来的,各项素质都比较差,虽然经过多年打磨都不能胜任。一些管理人员平时只是满足于做具体的传统的事务性工作,缺乏科学预见和主动参与意识;还有些人由于工作繁琐、枯燥或者因工作主动大胆会得罪人,因此产生推托、退缩或者埋怨情绪。久而久之,自然会影响自身能力的发挥,甚至给工作带来损失。

第9篇

[关键词]乡镇;图书管理;人员素质

一、乡镇图书资料管理人员的现状

1.随着新农村建设的推进,部分乡镇把图书管理员的工资纳入了财政预算,而且开始实施绩效工资制。但是部分地区不重视乡镇图书馆在推动精神文明和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就使得投入乡镇图书馆建设的资金少之又少,无法建立有“诱惑力”的年终绩效考核机制。

2.乡镇图书资料管理人员的工资低,待遇不好。岗位待遇直接影响到岗位人才的招聘,经济条件好的乡镇,可以基本保证图书管理人员的工资,而一些经济条件不稳定的地区给乡镇图书馆人员发放工资往往视效益而定。总之,乡镇图书资料管理人员的工资普遍较低,优厚的福利等更是“天方夜谭”。而工资待遇低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很多乡镇图书资料管理人员都不把心思放在工作上。这使得基层图书馆往往只能保证正常的开放,提供借还书等基本的图书服务,很难真正的发挥乡镇图书馆的作用。

3.乡镇图书资料管理人员往往身兼数职,工作量较大。由于乡镇企业发展缓慢,资金有限,往往无法聘请更多的人员。这就使得很多图书资料管理人员往往要身兼数职,既要负责图书的采购、又要保证图书的流通,还要处理一些读者活动,及打扫图书馆的卫生等。

4.乡镇图书馆人才招聘门槛低,这就使得其图书资料管理人员的素质普遍不高。乡镇图书馆对人才的要求很低,这就使得一些没有受过高等教育,甚至学历只有初高中程度的非专业人士走上了图书管理员的工作岗位。这些人没有受过专业的图书管理培训,而且往往不热衷于学习,缺乏兢兢业业的岗位精神,因此很难胜任图书管理的工作。

二、乡镇图书馆资料管理人员应具备的素质之业务素质

1.图书馆专业的基本技能。这是作为图书管理人员应具备的基本素质,我们把这项技能概括为:其一,对图书馆所藏图书参考文献的采访和组织技能。作为基层图书管理人员,必须熟练掌握该地的一些政治、经济、文化特点,还要深入人民群众中间了解人民群众在实际生活中的信息需求。这样就可以根据当地群众的阅读需求进行图书的采购工作,使图书更好地为当地人民群众服务。此外,图书管理人员要掌握图书分编的技巧,要会编制目录,要会建立数据库。其二,图书资料管理人员要熟悉乡镇图书馆所藏图书的类型,这样在读者前来阅读时,管理人员就可以在掌握读者的阅读需求后,为读者提供辅的建议。

2.要熟练掌握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现代社会是信息社会,计算机网络的普及为乡镇图书馆的管理提供了机遇也带来了挑战。它要求图书资料管理人员不但要会传统的图书文献工作,而且要熟练掌握计算机等网络技术,以便更好地位乡镇群众服务。另外通过网络技术,图书管理人员可以及时了解外界信息,为乡镇图书馆建设出谋划策,为基层群众提供更新的图书信息。

3.具备指导乡镇读者阅读的能力。乡镇地区,人民的文化水平普遍较低,阅读能力有限,这使得他们在图书阅读时往往会面临很多困惑,很难独立地完成对文献的解读。这就需要乡镇图书管理人员及时地给予读者帮助,引导读者应对相对复杂的阅读环境,满足他们的阅读需求。

三、乡镇图书资料管理人员素质之良好的职业道德

很多乡镇地区工作条件差,工资待遇低,而且没有大的发展前途。这是客观存在的事实。这就要求乡镇图书资料管理人员要提前做好吃苦耐劳的思想准备,要有兢兢业业的工作态度。要有“在其位,谋其职”的爱岗敬业精神,不能因此工作条件不好就随便的应付工作,把工作当做混日子,这是不可取的。乡镇图书资料管理人员必须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必须把为读者和基层人民群众服务作为宗旨,必须认真履行自己的工作职责,认真钻研馆藏文献的采访和组织,要热爱自己的职业。

四、乡镇图书资料管理人员素质之高水平的文化素质

乡镇图书馆是面向广大基层群众开放的,基层群众的知识构成不同,有工人、农民、教师,还有学生和机关干部等。这些群体都各自有其特点,他们的阅读水平和阅读能力存在差异。这就要求乡镇图书资料馆人员要具备较高的文化素质,这样才能更好地引导不同层次的读者进行有针对性的阅读。另外,乡镇图书资料管理人员还要利用业余时间进行系统地学习,多掌握一些图书管理知识,还要加强计算机网络方面的学习,要具备运用网络获得所需信息的能力。要坚持不断地学习。

五、乡镇图书资料管理人员素质之较强的沟通和协调能力

乡镇图书馆的阅读群体比较宽泛,他们来自不同的领域,阅读水平也各不相同。这就需要图书资料管理人员充分发挥其“引路人”的作用,在与读者进行良好的沟通交流后,明确读者的阅读层次和阅读需求,给读者指出适合其阅读的书籍。当读者遇到阅读问题时,要与读者进行良好的互动交流,帮助读者解答疑惑,引导读者进行正确阅读。此外,乡镇图书资料管理人员要有良好的协调能力,要协调图书建设与基层各个建设之间的关系,为争取社会支持和理解打下坚实的基础。

六、结语

乡镇图书资料管理人员的素质直接决定了乡镇图书馆的服务质量,我们必须加大对乡镇图书资料管理人员的教育培训,通过鼓励图书管理人员进行进修学习等方式全面提高乡镇图书管理人员的素质,使其更好地为新农村建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第10篇

关键词:建筑工程;管理人员;素质

经济、科技的发展给建筑行业的发展带来了很多的机遇和挑战,其中人员素质对于建筑行业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但是目前的建筑行业中,管理人员的专业知识匮乏,业务能力不高,实践经验不足,而且他们的管理意识和能力不强,不能很好的对工程人员进行合理的分工和管理,使得工程施工过程中出现许多问题,影响工程质量、造成损失。

一、管理人员的素质对建筑行业的影响

1、管理人员的素质有助于提高建筑企业的竞争力

在当今的建筑行业中,企业之间的竞争十分激烈,建筑企业所掌握的技术、资本都比较相近,而且在价格的差异不大,要想在这种情况下,脱颖而出,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就需要有高素质的管理人才,做好建筑项目的规划工作,对投标的价格进行合理的分析和报价,在激烈的投标竞争中取得工程项目,为企业获得更多的经济利益。

2、为项目工程的成功进行打下基础

在工程开工前,管理人员要做好成本的控制工作,协调工程施工各个单位的关系,比如施工单位、材料供应商、设计单位等之间的关系,使各个单位部门之间能够协调工开展工作,促进工程项目有序开展。[1]

3、高素质的管理人员对于提高工程质量具有积极的意义

在建筑工程中,人们最为关注的就是工程的质量问题,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管理人员需要统一指挥施工的相关人员,对工程所需的材料、设备、人员等进行必要的检查和考核,然后进行合理的分工,在施工的过程中还要对工程的各个环节进行监督和检查,保证每一环节的质量都符合要求,并且对施工现场进行安全管理,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所有这些都要求管理人员具备较高的素质能力,具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的经验,才能促进工程顺利的开展。

4、有助于工程的顺利进行

建筑行业对管理人员的素质和能力要求十分高,要求管理人员从工程设计到完工的整体过程进行管理,这对管理人员的知识和能力有很高的要求,只有具备丰富的知识储备、丰富实践经验的人才能够做好这份工作,才能够保证工程的顺利进行,促进工程质量提高,使建筑单位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

二、提高建筑管理人员素质的措施

1、建筑工程的管理人员需持证上岗

要使建筑行业管理人员的素质得到切实的提高,就要加强管理人员的资格认证,在实际上岗时,要有一定的资格证书,才可以进入到建筑单位进行管理工作。目前我国在建筑行业中制定了许多的资格认证制度,使人才通过相应的职业考试后进入到管理岗位中,但是在实际的工作中,有许多人考试后没有到工作地工作,而是把自己的资格认证放到建筑单位,让别人代替自己工作,从而获取一定的报酬,这就使得管理人员的素质和能力受到了严重的影响。所以我们应该加强对管理人员的审查,在进行管理工作时,人和证要一致,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管理人员的素质。[2]

2、优化对建筑行业管理考试制度

当前,作为一名建筑行业的管理人员需要经过严格的考试,获得一定的职业资格认证,方可进入到建筑行业管理部门工作。在实际的考核过程中,所考察的内容只是基本的理论知识,对于年轻人来说,只要下功夫背一背就很容易通过,获得职业资格,但是这样选拨出来的人,他们的理论知识不扎实,而且缺乏实践经验,在实际的管理工作中容易出现许多的问题。而对于那些经验丰富,但是记忆较差的人来说,他们很难通过考试,这就使得管理人员的素质受到很大的影响。所以有关部门要逐渐完善管理人员的资格考试制度,既要重视理论知识,又不忽视实际问题的考察,选拨综合素质和能力高的管理人员进行入管理岗位,切实提高管理工作的效率。[3]

3、加强管理人员的培训教育

现代社会企业之间的竞争,实际上是人才的竞争,为了提高自己的竞争能力,扩大竞争优势,建筑企业就要不断的提高管理人员的素质,加强对他们的培训教育,及时更新管理观念,用新的知识和理念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是自己具备较高的能力素质,能够适应快速发展的社会要求。在教育培训过程中,要使管理人员养成终身学习的意识,能够积极主动的加强自己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不断提升自己的工作能力,为建筑行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结束语

建筑的行业的快速发展,要求管理人员的素质和能力也要不断的到提升,为此,建筑企业要积极采取措施,积极取得政府国家的帮助,从根本上提高管理人员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从而更好的推动建筑行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梁超雄.提高建筑工程管理人员的素质要求及培养模式[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1(15).

[2]刘.建筑业工程管理人员的素质要求及培养模式[J].人力资源管理,2010(4).

第11篇

关键词:高校;图书资料;管理人员;素质提高

中图分类号:G2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19-0157-02

高校图书馆的存在为教师的教育工作,学生的学习带来了很大的便利,这里蕴藏着丰富的知识材料,有着大批量的文献刊物,图书馆是体现高校校园文化的一个标志,图书馆的存在,为提高整个校园的文化氛围,加强高校文化建设提供了极大的推动力。由此可见,图书馆的正常运行,对高校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而图书资料管理人员就是保证图书馆正常运作的重要力量。

一、提高高校图书资料管理人员素质的意义

随着文化的不断发展以及世界文化的大融合,高校为了保证教师及学生能够及时了解学习那些经典文化与先进技术,引进了极其繁多的图书资料,另外,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图书馆中的图书资料更加繁多。图书资料管理人员必须具有一定的能力,才能够做好图书管理工作。另外,图书管理人员素质的提高,关系到图书管理方面的人力资源的配置。只有具有高素质的人才来担任图书资料管理员,才能保证图书馆的正常运行,图书资料管理人员要不断地学习,不断地用现代化的管理知识来武装自己,才能够为教师及学生的借阅活动提供更为周到的服务。

二、目前高校图书资料管理人员存在的问题

一是部分图书资料管理人员缺乏职业精神,工作只是为了应付了事,或者是只为了取得薪水报酬,缺乏工作积极性,未能为图书管理工作奉献出应有的热情,未能站在读者的角度来考虑问题。二是部分图书资料管理人员缺乏职业素养,随着网络与信息技术的发展,图书馆的发展也融入了现代化的科技,而部分图书资料管理人员对于这些方面的知识修养不足,难以胜任这些工作。三是图书资料管理人员流动过快,很多图书资料管理人员入职后,由于种种原因,在很短的时间之内就会离职,难以进行长久的工作,导致了图书资料管理人员流动过快。第四,图书资料管理人员的管理制度不完善,很多高校中,图书管理人才的管理还未能提高到相应的高度,没有完整的工作安排与发展计划,对工作人员的职位安排、奖罚制度等方面还有很多漏洞。这些问题造成了高校图书资料管理人员整体素质低下,工作效率不高,图书馆服务质量差,教师与学生难以在图书馆获得自己想要的图书资料,使得图书馆在高校教育中发挥的作用大大降低。

三、提高高校图书资料管理人员素质的措施

(一)对图书资料管理人员进行专业培养

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图书馆的管理也渐渐进入数字化,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的应用也越来越多,因此,图书管理人员就必须为了适应图书资料管理工作的需要而不断提高自己的知识修养。高校教育不仅仅是对学生进行书本知识的教育,教师的教学也不再仅仅是局限于教材,高校中的每一位成员都需要吸收更多的知识来使得自己的内在修养更为高尚,因此,图书馆中的资料包含着各个方面的文献,图书管理的工作量非常之大,如果仅仅依靠人工的力量,要想做好这样的工作非常困难,而且对于教师与学生来说图书馆借阅也非常的不便,而现代化的数字科技融入图书管理工作中,使得工作量下降了不少,但前提是,图书管理人员能够熟练地运用信息技术,另外,图书资料管理人员懂得使用信息数字技术,还可以帮助前来借阅的教师与学生查询自己想要的资料,为借阅者提供更多的方便。

图书资料管理人员除了要学会使用现代化的信息数字技术来管理图书资料之外,也不要忽视最基本的图书资料管理知识与技巧。高校图书馆中往往藏书众多,图书资料管理人员担负着整理图书、记录借阅者名单、为借阅者提供咨询服务等任务,因此,图书资料管理人员心中首先要对整个图书馆了如指掌,并且熟悉图书借阅及管理中的各项工作,做到对自己的本职工作心中有数。除此之外,图书资料管理人员还可以经常参加一些学会与学术的交流活动,通过这些活动,每个人之间可以进行图书资料管理知识的交流,分享各自的工作经验,从而,可以彼此之间学到更多的图书资料管理知识,还可以经常参加学会组织的专题知识讲座、参观学习、研讨会等活动,从那些优秀的管理者那里学习一些先进的管理知识与经验。图书资料管理人员还可以自己参与编写、翻译等工作,通过这些工作,可以不断地锻炼自己的能力,提高自己的科研能力,与其他人共享信息,促进自己提高图书资料管理能力。

另外,为了提高图书资料管理人员的能力,可以对其进行基本技能培训、高等院校深造等,使其能够有更多的机会来提高自己的知识素养,用文化知识来武装自己,从而在高校图书管理中发挥更大的作用,还可以定期地举行图书资料管理相关的知识竞赛,或者进行一些图书资料管理知识方面的考试,通过这种方式,可以督促他们不断地学习,自觉地接受更多的知识教育,从而拥有更强大的图书资料管理能力。

除此之外,图书资料管理人员应当具有创新精神,当今社会,无论是哪一方面,都在飞速地发展,不断地变化,陈旧的管理方式已经不能适用于现代化的图书资料管理工作,因此,图书资料管理人员要学会创新,从生活、工作、学习的各个方面寻找灵感,与自己的图书资料管理工作相结合,创造出具有更高效率、更能体现现代化精神的图书管理方式。

(二)对图书资料管理人员进行思想方面的教育

在高校图书管理中,不乏有着良好管理能力的人,而且,图书资料管理工作并非是需要具有特殊技能的人才能做到的工作,大部分图书管理工作中出现的问题,是因为图书资料管理人员在思想意识方面没有对自己的工作重视起来,因此,对于图书资料管理人员的思想教育必不可少。

图书资料管理人员的服务水平,直接关系到高校图书馆在读者心目中的形象,而服务态度的好坏,则会影响读者的阅读心情,因此,图书资料管理人员不但要意识到自己必须提高专业素养,并且要对读者有一个良好的服务态度。

对于图书资料管理人员的思想教育,首先要使其认识到图书资料管理工作的重要性,要让他们认识到图书资料管理是一项关系到高校文化发展的重要任务,他们所肩负的是一种光荣而艰辛的任务,从工作的重要性方面,提高图书资料管理人员的自我意识,使其做到敬爱自己的工作岗位,为自己的工作而感到自豪,抛弃单纯为了利益而从事这份工作的想法。

另外,要注重培养图书资料管理人员的服务态度,图书资料管理人员的工作不仅仅局限于图书的整理与资料的整合,还要与各种各样的读者打交道,包括学校中的学生、教师,还有外国留学生,以及一些其他的特殊人群,面对这些读者,图书资料管理者要一视同仁,对每一位来借阅图书的读者都要尽心尽力地进行服务,对于读者的咨询要耐心地解答。

图书资料管理者要在平时积极地工作,履行自己的义务,以做好图书管理工作为己任,为自己工作负责任,当出现问题时,不要一味地推诿抵赖,而是要主动承担责任,并且积极地寻找解决的方法,从思想上意识到图书资料管理工作是为了学校的文化发展,是为了方便读者,而不是为了一己之私。

除此之外,图书资料管理人员还应注重自己的外表形象,给读者留下一个好印象,为读者提供一个良好、温馨的阅读环境,让读者受到周到的服务,提升图书馆在读者心目中的地位,为建设高校文化做出更大的贡献。

(三)加强对图书资料管理人员培养的重视程度

高校图书资料管理人员整体素质不高,除了管理人员自身的问题之外,另一个原因就是高校、政府、相关部门对于图书资料管理人员素质培养的重视程度不够。为了改变这一状况,施行相对的措施,加强对图书资料管理人员的培养是必须立即进行的重要任务。

首先,要加大培养图书资料管理人员素质的资金投入力度。现如今,高校图书管理人员往往都是通过一些简单的培训就进行上岗工作,虽然能够做好一些简单的管理工作,但是,一旦工作中遇到一点儿难题的时候,就会束手无策,在图书管理中遇到的问题难以解决,问题越积累越多,最后将会导致严重的后果,因此,图书资料管理人员的培训工作马虎大意不得,必须投入更多的资金,进行专业的培训,使其掌握专业的管理知识,才能在自己的岗位上发挥更大的作用。

第二,要为培养高素质的图书资料管理人员投入更多的精力。图书资料管理人员的培养不可能一蹴而就,它需要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对其培养要有专门的人来负责,把图书资料管理相关的知识耐心地讲解给图书资料管理人员,使其掌握工作中的重点与技巧。现如今,图书资料管理已经大范围地现代化、信息化、数字化,简单的培训根本无法满足工作中的需求,这就表明了,图书资料管理人员的培养工作是一项非常需要耐心、精力与时间的工作,加大对图书资料管理人员培训的精力,才能够使其学习到在工作中真正有用的知识,从而提高管理工作的效率。

第三,合理安排图书资料管理人员的岗位。图书资料管理工作并非是一个人就能完成的,它需要多个图书资料管理人员进行分工合作,每一个人对于管理工作所擅长的部分不同,就要在安排工作的时候,进行合理地分配,让每一位管理人员都能够发挥自己的特长。要充分重视每一位图书资料管理人员所做出的贡献,尊重他们的工作,从而使其意识到自己的工作被认可,也就能够使其更愿意留在自己的岗位,因此可以有效地减少图书资料管理人员的流动,为高校图书资料管理留住更多人才。

高校图书资料管理工作与高校文化建设息息相关,也是发展我国文化事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图书资料管理工作必须重视起来。而图书资料管理人员素质的提高,可以促进这一事业更为快速、稳定的发展。如今我国高校图书资料管理人员中还存在不少问题,需要其进一步提高自身素质,这一项工作,可以从提高图书资料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端正思想态度、加大培养投入力度等方面来展开,从而提高高校图书资料管理人员的工作的效率,为高校文化建设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宋杨.新时期高校图书资料管理人员素质探析[J].中国电力教育,2013(1).

第12篇

一、现阶段医院行政管理人员素质的现状

虽然我国医院总体在医疗水平和医疗仪器设备方面已经有了卓越进步,但是由于医院对于行政管理工作的作用了解的还不够透彻,培养行政管理人才的意识观念还不够强烈,所以现阶段我国医院行政管理人员的总体素质和业务水平能力还是偏低,也存在着诸多问题,具体问题如下:

(一)缺乏工作的积极性

医院对行政管理人员奖金的发放制度没有和工作质量、工作业绩、效率挂钩,是现阶段医院行政管理人员工作积极性不高的一个原因。当前,我国医院的行政管理人员的工资和奖金收入与同级的临床医务人员相比相对较低,有的实行平均奖,对于医院行政管理工作的进展缺乏激励作用。另外,相对于行政管理工作,医院主要侧重于医疗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对于临床人员给予了很多政策支持,却忽略了医院管理人才的潜在效益,从而导致了医院行政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不高。

(二)思想认识不到位

由于医院对于医院行政管理工作效益的不注重,在加上行政管理工作责任重,事务多且繁杂,政策性强的工作性质,虽然有些行政管理人员的工作能力较强,但是也存在着行政管理工作只是属于日常事务性工作,不管做的好与不好都是一样的思想,于是行政管理人员对待自己的工作低要求低标准,通常都是按部就班应付了事,导致医院行政管理工作的低效率[2]。再加上医院行政管理工作人员自身的综合素质水平不高,在日常的工作中也不注重加以学习,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水平。

(三)管理经验少,缺乏专业的管理知识和方法

现阶段我国的医院行政管理人员的现状是结构复杂,素质有高有低,具有管理专业学历的人员偏少,不管是在学历上还是在知识掌握方面,都达不到现阶段需要的工作标准,在管理工作中,大多凭资历和不多的经验来进行管理。在这种学历低,缺乏管理知识和创新意识的状态下,医院行政管理人員的管理技能严重落后,为医院的工作进展产生了严重的阻碍。

二、提高医院行政管理人员素质的解决对策

医院要想稳定持续地长远发展,就必须认识到现阶理段医院行政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对医院的长远发展形成了严重阻碍。对于现存在的问题,具体解决措施如下:

(一)加强学习培训,提高医院行政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因为医院行政管理人员具有表率、指导、带动作用,因此针对于医院行政管理人员综合素质水平偏低的情况,医院应对行政管理人员加强教育和培训,从而提高行政管理人员的理论水平和综合素质。医院首先应加强理论培训,组织在短时间内,外请具有丰富行政管理知识的专家教授,对医院行政管理人员进行专门的讲课培训[3]。还可以将医院行政管理人员送到高等院校进行以管理专业为主的教育培训进行长期、规范、系统的学习。其次是对医院行政管理人员加强实践培训,对于新进入行政管理部门的人员,采取先不固定科室,相关行政部门进行轮岗的办法,以达到让医院行政管理人员全面了解各部门的工作业务运转情况并熟练掌握,熟悉医院整体情况,提高事务处理能力的目的。同时,要鼓励医院行政管理人员不断充实自己,在生活和工作中积极主动地学习文化知识,加强自己在品德、学识、才能等方面的修养,提高专业知识水平和综合素质,以丰富的知识和扎实的理论功底,为医院的长远发展发挥自身最大的效益。

(二)建立公平的考核体系,加强医院行政管理人员的选拔

把制度化管理与人性化管理结合起来,建立公平的考核体系,把广大行政管理人员的积极性调动起来。根据医院发展的实际情况,实行目标激励和考评机制,不断为医院提出新一阶段各科室的发展要求和医院发展的目标。另外,还应加强医院行政管理人员的选拔。医院除了从管理专业毕业的人员和卫生行政机关干部中吸取人才,对于医院现有的医务行政管理人员仍要注重并加以培养。在医护人员中,医院应把素质较全面,并且有一定管理能力的人员培养成为干部,充实行政管理人员干部。关于行政管理人员的选拔,首先要注意,在医务专业技术转任为行政管理的人员中,要从既有较好素质又愿意从事管理工作的人员中进行挑选。其次,因为医院管理干部一般分为医院领导、职能部门及中层管理干部、基层管理人员三个层次,对于不同的层次会有不同对应的素质要求,所以医院在行政管理人员的选拔中,应该按照岗位要求来进行划分[4]。其次,医院在行政管理人员的选拔中还应注意拉开年龄档次,保持行政管理队伍的结构梯次,避免出现队伍老化现象。

(三)增强医院行政管理人员的协调意识,完善医院行政管理体制

增强医院行政管理内部协调机制,能够增进部门之间的沟通合作。因为管理的本质其实就是协调,所以如果增强医院行政管理人员的协调意识,把被动协调变为主动协调,并且进一步完善医院行政管理体制,就能为医院的行政管理工作产生有效的促进作用。由于医院办公室和决策层是上下级关系,而与其他部门是平级关系的体制原因,行政管理人员的协调力量和作用有限,因此,医院可以通过适度授权的方法来为办公室的协调工作增强力度。另外,在医院行政管理体制的完善过程中,医院不仅要进一步明确责任,严格落实院长负责制,还要经常对医院行政管理工作调查研究,开展座谈会进行深入了解,广泛听取每个人对于医院行政管理工作指出的意见和提出的建议。然后,医院要根据听取到的意见和建议进一步修改和完善医院行政管理体制,激发全体行政管理人员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全面提高行政管理工作的工作效率,为医院的长远发展提供有效保障。

三、总结

医院的生存和发展与管理工作质量的高低息息相关,现代医院离不开高效的行政管理。要想有力推动和促进医院的发展,就必须重视行政管理工作对医院产生的重要影响,不断增强医院的行政管理意识,全面提高行政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水平,不断完善行政管理制度,提高医院行政管理工作的质量。希望通过这些对策的具体实施,能够保证在医院的长远发展中充分发挥出行政管理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以及实现行政管理工作效益的有效提升。

参考文献:

[1]肖钰.医院行政管理人员素质现状分析与解决措施[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5,08:129.

[2]申永胜.医院行政管理人员素质的现状分析及可持续发展[J].经营管理者,2015,30:180.

[3]王尉春.目前医院行政管理人员素质的现状分析[J].财经界(学术版),2011,08:286.

[4]赵鑫.在医院行政科室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5: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