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01 09:30:55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技能人才培养,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04C-0116-03
广西具有丰富的乡村旅游资源,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对于广西旅游业跨越式发展和建设广西旅游强省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而调查表明,广西乡村旅游高技能人才严重不足,人才问题已影响广西乡村旅游持续、快速、健康地发展。为此,本文在对广西27个农业旅游示范点从业人员学历和接受培训情况进行调查的基础上,就乡村旅游高技能人才培养问题进行了专门的探讨,旨在为培养广西乡村旅游高技能人才出谋划策。
一、乡村旅游高技能人才及其对广西乡村旅游发展的意义
(一)乡村旅游高技能人才的含义和特征。《高技能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十一五”规划纲要(2006年—2010年)》中指出,高技能人才是指在生产、运输和服务等领域岗位一线的从业者中,具备精湛专业技能,关键环节发挥作用,能够解决生产操作难题的人员。根据这一解释,结合乡村旅游行业的特点,乡村旅游高技能人才应该是:既有一定的旅游业基础理论知识,又有较高的服务技能和较强的分析解决乡村旅游发展中关键问题和疑难问题的能力,熟练掌握乡村旅游一线岗位服务技能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乡村旅游高技能人才的两个关键词是“乡村”和“高技能”。“乡村”突出了此类人才的职业领域;“高技能”突出了此类人才的职业能力。因此,乡村旅游高技能人才不同于一般的高技能人才,也不同于普通的旅游高技能人才。因为它“乡村”的职业领域,使得它具有较强的旅游专业性、乡村地域性和业务复杂性特征;因为它“高技能”的职业能力,使得它有别于普通旅游高等教育培养的人才和中等旅游职业教育培养的人才。总的来说,乡村旅游高技能人才具有实践能力较强、理论知识较好、乡村地域突出、专业特色较强等特点,在乡村旅游从业人员层次构成中处于承上启下的关键环节,是乡村旅游人才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乡村旅游高技能人才对广西乡村旅游发展的意义。广西乡村旅游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对于广西乡村旅游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近年来,广西乡村旅游获得了较快的发展,目前全区已创建农业旅游示范点209家,其中国家级农业旅游示范点34家;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1个、示范点4个;建立休闲农业园288个,涉及种养面积36.8万亩;乡村旅游点达1000多个,农家乐3000多家,分布在全区14个市、90多个县(市、区)。据调查,目前广西从事乡村旅游工作的人员已达数十万之众,仅桂林阳朔县就达5万人。在这个庞大的乡村旅游从业人员队伍中,从业人员素质偏低、服务技能较差的现状已经逐渐暴露出来,并已成为广西乡村旅游健康发展的一个瓶颈。
目前广西乡村旅游总体上还处于资源依托型和政策依赖型的初始发展阶段,其发展主要体现在量的增长而非质的提升。许多乡村旅游企业和乡村旅游点由于缺乏高效的管理和优质的服务,生存能力和发展能力都比较薄弱,经济效益较为低下,有些甚至由于巨大的经济压力而处于停止经营状态。随着全国各地乡村旅游产品规模的逐步增加和产品质量的不断提升,乡村旅游市场的竞争也将日渐激烈。今后,广西乡村旅游的发展重心必然由量的扩张转移到质的飞跃上来。为此,乡村旅游人才,尤其是高技能人才将成为广西乡村旅游发展的一个关键因素。
乡村旅游高技能人才具有较为扎实的理论知识水平和较强的实践操作技能,使得他们在较大规模的乡村旅游企业中成为管理者不可或缺的得力助手,而在较小规模的乡村旅游景区景点中又可以独当一面。在整个乡村旅游经济发展过程中,他们是众多乡村旅游一线服务人员学习的榜样,承担着对广大一线乡村旅游服务人员“传、帮、带”的重任。乡村旅游高技能人才在乡村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乡村旅游产品的生产与营销、乡村旅游接待的培养与服务等方面,都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为此,必须加强对广西乡村旅游高技能人才的培养。
二、广西乡村旅游高技能人才培养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一)广西乡村旅游高技能人才培养现状。广西乡村旅游高技能人才培养渠道主要有高校全日制旅游教育培养和乡村旅游岗位再教育培训。在高校全日制旅游教育培养方面,已经具有一定的规模和水平。据广西旅游局和广西教育厅提供的信息,广西目前有42所高等院校开设旅游专业,旅游类在校生规模(含中职教育学生)约3万人,其中旅游高职高专学生约1万人。统计显示,广西旅游高职高专教育涉及旅游管理、酒店管理、景区管理、旅游策划、导游服务与管理、旅行社管理、涉外旅游管理、旅游工艺品设计、旅游外语等专业。在广西旅游高职高专教育师资队伍中,具有硕士和博士学位的教师比重不断提高。此外,广西的旅游教育与行业联系日益紧密,旅游教育国际化水平不断提升。2012年,我们对广西桂林、南宁、柳州、北海、钦州、防城港、河池等7个市27个农业乡村旅游示范点4903名乡村旅游从业人员进行随机抽样调查,结果显示,有本科文凭的从业人员129人,占被调查人员总数的2.63%;有高职高专文凭的从业人员358人,占7.30%。
在乡村旅游岗位再教育培训方面,各种类型的培训工作已经逐步展开,培训工作总体效果良好。在我们随机抽样调查的27个乡村旅游示范点中,有18个乡村旅游示范点的从业人员接受过一次以上的岗位工作培训,占调查总景点数的66.67%;接受过相关岗位工作培训的为3079人次,占被调查人员总数的62.80%。其中,到各类院校进修过相关课程培训的共131人次,占被调查人员总数的2.67%;参加过3天以上(含3天)乡村旅游培训班的共642人次,占从业人员总数的13.09%。调查结果表明,各类培训工作使各乡村旅游从业人员的整体行业素质得到明显提高,他们学习到了掌更多的旅游行业文化知识,服务技能有所增进,服务意识有所增强,员工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得到加强,乡村旅游和休闲农业特色旅游开发理念逐步养成,乡村旅游项目开发不断翻新,乡村旅游环境卫生状况不断改善,景点接待能力逐步提高,游客接待量稳步增长。
(二)广西乡村旅游高技能人才培养存在的主要问题。主要表现在两方面:
1.乡村旅游高技能人才培养未引起足够重视。如前所述,乡村旅游高技能人才在广西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但是调查结果表明,广西乡村旅游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并未得到相关管理部门和乡村旅游企业(点)的足够重视。首先,对乡村旅游高技能人才的相关问题认识不清。乡村旅游高技能人才作为乡村旅游人才结构体系中的一个重要层次,应该具备哪些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可以胜任哪些具体岗位工作?是否需要进行高技能资格认证?相关管理部门对于这些问题并未认真思考和研究。多数管理者认为乡村旅游高技能人才与其他乡村旅游服务人员之间只是能力的差异,而没有类型上的差别。其次,没有建立起乡村旅游高技能人才相关教育培养机制。如前所述,广西乡村旅游高技能人才培养的主要途径是高校全日制旅游教育培养和乡村旅游岗位再教育培训。但调查发现,广西高校全日制旅游教育对广西乡村旅游高技能人才的培养极为有限。在广西目前开设旅游专业的42所高等院校中,没有一所院校开设乡村旅游人才培养方面的专业,甚至没有开设相关课程。在岗位再教育培训方面,广西至今依然没有制订专门而统一的乡村旅游高技能人才岗位培训方案或机制。
2.广西乡村旅游高技能人才培养未能满足乡村旅游发展需求。首先,高校全日制旅游教育还不能满足广西乡村旅游发展对人才的需求。虽然广西目前每年毕业的旅游高职高专学生多达近万名,但是,由于各旅游高校教育在培养定位、培养目标、培养方案、招生对象等方面几乎没有专门针对乡村旅游而开展,加上由于绝大多数乡村旅游点远离城市,从业人员在经济条件、社会条件和生活条件等方面较为艰苦,因此大多数旅游高校毕业生并不愿意到乡村旅游点工作。调查显示,效益较好的乡村旅游示范点中,仅有9.93%的从业人员具有高职高专以上文凭(包括高职高专文凭),且其中有多达53.2%的文凭并非旅游相关专业。其次,广西乡村旅游岗位再教育培训力度小,覆盖面窄。广西旅游局与广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曾于2010~2011年组织开展“全区全面开展乡村旅游从业人员职业技能大培训”工作,但截至2012年7月,随意抽样调查结果表明,仅有约66.67%的乡村旅游示范点曾接受到一次以上的各类旅游岗位培训。这其中如果除去培训工作做得比较好的桂林世外桃源农业旅游示范点,其他17个乡村旅游示范点每年(旅游经营年数)平均培训不到1次(仅为0.83次);17个示范点仅有52人到院校进修过旅游相关内容,只有620人参加过3天或3天以上乡村旅游培训班,有1731人参加过3天以下的培训,分别占总人数(4481人)的1.16%、13.84%和38.63%。不少乡村旅游示范点认为,各类乡村旅游培训活动过少且内容不够全面系统,希望能有机会接受更多更系统全面的培训活动。绝大多数乡村旅游示范点反映,他们急需文化水平高、业务素养好的乡村旅游高技能人才,强烈需要引进或培训乡村旅游经营管理人才、旅游规划策划人才、宣传促销人才、种养和手工技术等专业技能人才、餐厅和导游服务等接待服务人才以及乡村旅游演艺人才。
三、广西乡村旅游高技能人才的培养策略
(一)积极发挥政府部门的组织引导职能作用。鉴于乡村旅游高技能人才的特点,广西乡村旅游高技能人才的培养成为一项任务繁重的教育工程,必须发挥旅游、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农业等政府职能部门的组织协调功能,引导开展人才培养和培训工作。一是组织做好全区乡村旅游发展现状调查和全区乡村旅游从业人才需求现状调查;二是根据全区乡村旅游发展规划和发展目标,结合乡村旅游管理规范,制定相关乡村旅游人才培养政策,确定广西乡村旅游高技能人才培养目标,制定相应人才培养方案,建立培养机制;三是协调相关院校与乡村旅游企业(点)及乡村旅游从业人员的关系,明确各方职责,落实各项教育和培训工作任务。
(二)充分发挥广西旅游高校的教育资源优势。广西旅游教育资源相对丰富,旅游职业院校既具备旅游基础理论知识教育条件,又具备旅游实践技能培训条件,是广西乡村旅游高技能人才培养的重要场所。但是,当前广西乡村旅游产业高速发展与旅游学科自身建设不足存在着矛盾。自治区旅游局、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农业厅与教育厅等相关机关部门应通力协作,积极引导旅游高等职业院校创新办学模式,充分发挥广西旅游高校的教育资源优势,培养广西乡村旅游高技能应用型人才。例如,在桂林旅游高等学校等院校开设乡村旅游管理专业,对就读者给予考分优惠和学费补贴;还可采取“高校+地方政府+乡村旅游企业(点)”等人才合作培养模式,根据各地乡村旅游企业(点)的具体人才培养要求,“订单式”培养和培训人才。同时,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提高实用型旅游人才就业竞争力。
(三)完善乡村旅游种养、手工技能等职业技能培训体系。乡村旅游的工作性质决定了乡村旅游高技能人才具有专业特色性强、知识面广的特点。除旅游学科相关文化知识外,乡村旅游高技能人才还应掌握生态农业种植、特种动物生态养殖、传统手工制作等专业知识和技艺。而这些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艺的培养,可通过相关政府部门的组织协调,由各相关职业技术院校组织实施,也可直接由各乡村旅游企业(点)根据具体需要,联系相关培训部门或行业机构进行培训。
(四)做到基础理论知识教育和实践技能教学的紧密结合。乡村旅游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必须做到旅游相关基础理论知识教育和旅游实践操作技能教学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基础理论知识是乡村旅游高技能人才的素质基础,实践操作技能是其能力的体现,两者缺一不可。具体做法:一是根据当今和未来乡村旅游发展趋势,对乡村旅游从业人员素质和能力需求进行认真调查分析;二是在调查分析的基础上科学系统地制定乡村旅游高技能人才培养方案,构建理论和技能并重的人才培养体系;三是采用“订单式”办学等方式调动乡村旅游企业(点)参与乡村旅游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四是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灵活采用知识讲授、理论分析、案例教学、观摩学习、个案讲解、现场示范、集体讨论等多种教育和教学方法。
广西乡村旅游经营管理型人才严重缺乏,乡村旅游高技能人才更是严重不足,人才已成为影响广西乡村旅游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关键因素。要解决广西乡村旅游高技能人才培养的问题,首先必须从认识入手,政府管理部门和乡村旅游企业都要充分认识到高技能人才在乡村旅游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其次,要采用院校培养和部门培训两条脚走路的方式,以加快人才培养步伐;再次,根据乡村旅游牵涉专业面广的特点,要调动社会相关行业参与乡村旅游高技能人才培养和培训;最后,要建立起乡村旅游发展调查分析机制,并根据调查结果和未来我国乡村旅游发展趋势培养乡村旅游高技能人才。
【参考文献】
[1]许燕裕.广西乡村旅游发展显成效 [EB/OL].(2012-04-24)[2012-10-08].http:///gjw_zt/jtly/gxclyfz/kan/
201204/t20120424_423076.htm
[2]梁昆.广西乡村旅游发展现状与存在问题分析[J].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4)
[3]郭满女.广西旅游院校人才培养现状及对策研究[J].科教文汇,2011(7)
[4]陈幼君.试论乡村旅游人才的培养[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9(2)
[5]周志宏.乡村旅游职业教育发展困境和发展路径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2012(28)
[6]于春雨.关于我国旅游专业人才状况的分析[J].旅游纵览,2011(2)
[7]孙飒.高职院校旅游类人才培养和就业问题的相关调查研究[J].价值工程,2011(18)
摘 要:通过对国内高技能人才培养现状的调查和存在问题的分析,提出了改进高技能人才培养实施和加强培养质量的方法与手段。同时,结合石油生产安全作业要求,探索性地提出了一些加强高技能人才培训机构建设和强化培养质量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技能人才 培养 现状 对策
近几年来,集团公司通过技师和高级技师等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工作措施的落实,极大地激发了行业从业人员学技术、求进步的积极性,取得了明显的工作成效。然而,通过信息反馈和调查分析,集团公司技师和高级技师等高技能人才的快速培养,无论是培训机构的培养条件、工作理念,还是在培养实施,还存在着一些不足,应不断加以改进、提高。
一、按认知规律,循序渐进培养
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必须遵循人才培养的规律,讲求培养过程的渐进性。高技能人才是岗位操作人才中的示范者和杰出代表。通过科学的培养,他们理应表现出宽厚的技术基础、强劲的操作技能、广阔的专业视野和求新求变的创新能力。善于挖掘并努力培养高技能人才这些能力,才是高技能人才培养的关键。一方面,通过宽泛专业知识培训,延展学员知识结构,培养学员全面了解和认识专业的能力并寻找出自己的能力差距,激发学习热情;另一方面,通过强化基本技能训练,提高学员的作业熟练程度,形成操作技巧、为下一步技能提升打下基础;再通过变换学员的观察和思考的视角,发散其思维范围,扩展学员输入与输出的思维通道,焕发技术创新灵感,产生技术攻关欲望;在此基础上,再施以方法引导,强化学员自主能力的拓展。
行业高技能人才的培养,绝不是一蹴而就的,其能力的形成是一个主动的、渐进的、潜移默化的过程。他不是仅仅通过课堂培训的形式和部分实践环节的指导就能达到培训目标的。那种三个月的专业理论培训,是培训不出具有特殊技能、能解决实际施工工艺难题、具有攻关和革新能力的高技能人才的。技师和高级技师等高技能人才是在实践中“干”出来的,而不是课堂上“教”出来的。因此,有效的高技能人才培养,必须将培养过程与施工生产过程相联系,必须做到学用结合,用专业理论指导岗位生产,用岗位锤炼、专业思考和能力总结来加强理论修为,这样高技能人才的培养目标才能实现。
二、整合培训资源,满足能力培养要求
职业技师、高级技师等高技能人才不同于专业技术人员和技术管理人员,他们应具有:高超的操作技能、娴熟的攻关技巧、一定的创新能力。为此,遴选的培训基地应具备高水平的专业师资队伍和利于学员作业技能训练提高和进行科研攻关的专业设施。目前,在集团公司内部,承担高技能人才培训的基地,大多为油田职工大学或为技工学校转型的职业培训中心,应该说:对于培养高技能人才而言,他们各自都有条件优势,又各有不足。油田职工大学的专业师资水平较高,但缺少技能训练条件和手段;而职业培训中心虽具有较为完备的技能训练场所和设施,也有较为成型的技能训练手段和方法,可专业师资的理论水平又显得稍有欠缺。尽管各个高技能人才培养单位,都认识到自身的资源状况,努力通过“借鸡下蛋”的方式,弥补不足,却往往在实际操作中,由于诸多方面的原因,难以做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因此,集团公司层面上,可根据各培训中心的教育资源,强化专业定位,按高技能人才能力培养要求,进行培训资源整合。
三、强化过程管理,注重培训质量
高技能人才的培养能否取得实效,取决于培养过程是否得到有效控制;在高技能人才培养工作中我们必须保证,从课程的策划、教师的选择,到方案的论证、过程的实施、再到考核评价等各个环节都应置于制度和规程的约束之下,只有这样,才能使高技能人才的培养质量得到保障。那种按一般标准设置培养课程,脱离生产要求运行培养方案,考教一体组织考核评价的培养组织模式,应该被坚决摒弃。应建立培养课程和培养方案的申报批准制度,实施过程的督导制度及教考分离制度;在高技能人才培养方案的策划中,要求不仅要体现科学性、针对性的原则,还要充分顾及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的平衡性。在现实工作中,无论是理论专家型学者还是实践专家型学者制定的课程方案,往往都会因为工作领域的关系和个人能力的限制,导致培养方案有失偏颇。通过审批制度的执行,可有效保证高技能人才培养的方向性和实用性。高技能人才的培养是投资性的工作,应按项目化运行的要求来加以监督检查,实施过程督导制度的建立,既是维持高技能人才培养严肃性和可靠性的重要举措,也是确保培养质量的有效手段。在高技能人才培养的最后环节,利用第三方对培养成果进行考核评价,是现代培训教育的通常做法,也是对培训机构,培养能力、培养效果的一种监察。
总之,高技能人才的培养是一个比较复杂的系统工作,还需要我们在以后的工作中,不断地总结经验教训,认真思考存在的问题、努力改进和纠正工作中的不足,将高技能人才培养工作做的更加扎实有效。
关键词:公共实训基地;职业技能人才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5-0-01
近年来,在国家的高度重视与大力支持下,我国的职业技能教育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在这种背景下,绍兴市公共实训基地成立于2006年11月,是浙江省第一座由政府和学校双方合作建成的公共实训基地。基地以浙江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为依托,由绍兴市人民政府和浙江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按共同出资建设。在绍兴市政府的关注推动下,绍兴市公共实训基地的职业技能教育体系不断完善,办学模式不断创新。但在发展的过程中还是出现了一些问题与不足,这从某种意义上来阻碍的经济的发展。
一、绍兴市在职业技能人才方面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一)职业技能人才结构性矛盾突出,人才行业分布欠均衡
从绍兴市职业技能人才行业的分布情况来看,各类职业技能人才主要集中在教育系统和机械制造系统,同时,从职业技能人才的结构分布情况来看也欠均衡,大部分的职业技能人才集中在传统产业、事业单位及高校,高新技术产业人才短缺现象更为严重。
(二)企业员工难有培养与培训的保障,职业技能人才偏“老龄化”
相当一部分企业对人才的培训不够重视,对专业技能人才规定的继续教育的时间更是难以保证,知识的更新缓慢。目前绍兴地区所需的职业技能人才尤其是高级职业技能人才十分紧缺,且普遍偏“老龄化”,已出现了青黄不接的局面。
(三)“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有待加强
近年来浙江工业职业就似乎学院与绍兴市的职业技能培训机构加强了“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通过多种培养渠道,不断得到改善,但是目前真正的“双师型”教师还较缺乏: 一是地方政府和部分职业院校、职业培训机构本身对“双师型”教师的培养与投入力度十分有限;二是现已被认定的“双师型“教师中,有相当一部分教师忙于一线教学,几乎没有在企业锻炼的机会。
二、加大职业技能人才培养力度,积极扶持绍兴市公共实训基地发展
(一)政府扶持,市场运营,措施到位
近几年来,基地紧密结合绍兴地区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根据绍兴战略性新兴产业对高技能人才需求,按照国家示范性公共实训基地建设标准,全力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不断满足社会急需的高技能人才培训需要,从而更好地体现基地的公共性、公益性、先进性和示范性。
(二)多方互动,多途径、多形式推进各项培训工作的开展
多年来,基地本着公益性、公共性的原则,主动出击、积极协调,多途径、多形式推进各项培训工作的开展。
1.采用“超市式”、“模块化”培训新模式,继续开展高层次技能人才培训。公共实训基地为了解决学员学习和工作的矛盾,根据学员职业特点和企业生产实际,开展有针对性的公共实训,进一步推进和完善“超市式”、模块化的培训模式。通过“超市式”培训的引入,大幅度的提高了学员的到课率,以人为本的培训理念得到了较好体现。
2.派教师下车间、送技术进企业,灵活开展企业员工技能素质提升培训。随着产业升级和技术进步步伐,加快职工技能水平对企业竞争力的影响越来越大,企业越来越重视职工的技能提升。培训前期,我们主动与企业人事、培训等部门深入沟通与交流。培训期间,我们把培训教室放在企业、送培训教师进车间,在不影响企业生产的前提下,对企业员工进行不定时的技能提升培训。基地成立以来已经与海亮集团有限公司、浙江卧龙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浙江陀曼精密机械有限公司等数家企业合作开展此类培训,培训效果明显。
3.开展暑期中职师资高技能培训班、研修班为广大中职教师专业技能提升服务。开展职业院校、培训机构实训师资培训,提升实训教师的技能素质和教学水平是基地开拓技能培训新领域的重要工作之一。基地承担了绍兴市中职师资数控加工技术、机修钳工、计算机网络管理员、计算机维修工等职业工种的技能和再教育培训;同时,基地还承担了省内十余所职业院校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培训,开设了计算机应用技术(网络技术)、数控编程与加工等研修项目。
4.搭建优质技能竞技平台,提升社会、企业和学校技能人才队伍素质。基地拥有一大批技艺精湛、经验丰富的培训指导教师和功能齐全、设备先进的硬件设施。进行不同工种的竞赛培训和辅导,大大提高学员的综合能力,为绍兴地区企业员工、职业院校师生在各级各类技能竞赛中取得良好成绩打下坚实基础。从近几年的反馈信息来看,社会反响较大,具有了良好的社会影响力。同时充分利用基地的硬件资源优势、专业师资优势和组织管理优势,积极承接省、市各级各类的技能竞赛,精心组织、合理安排,受到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
5.与企业紧密合作,开展“双元制”成人学历教育,扎实推进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依托浙江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的资源优势,先后与新昌轴承行业协会、卧龙控股集团公司等多家单位合作,开设机电一体化,计算机技术应用、数控技术、染整技术等专业,开展中长期高技能人才培训。“双元制”高技能人才培养根据企业生产实际,结合岗位要求,针对性地制定培训计划,设置培训模块,双方合作培养高技能人才,同时,为保证人才培养质量,基地定期召开咨询会议,与有关领导、专家和工程技术人员沟通、咨询、论证、完善培训计划,学校和企业共同参与实施,得到企业领导和学员的好评。
技能人才培养工作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它是关乎绍兴市可持续发展的一项大计,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们将发扬争优创先、开拓创新的精神,以只争朝夕的紧迫感,以责无旁贷的使命感,以主人翁的责任感,为开创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新局面,为实现绍兴市乃至浙江省职业技能鉴定事业跨越式发展而努力奋斗。
参考文献:
[1]孔宝根.绍兴职业技能培训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J].绍兴职业技术学院,2011.
[2]蔡晨.高职院校职业技能培训改革与研究[J].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成教分院,2008.
【摘要】高技能人才仅是技术工人队伍中的核心骨干,也是推动技术创新和现代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骨干力量,更是国家竞争力的重要代表。然而,企业生产一线的工人技术素质普遍偏低,掌握先进制造技术的高技能人才严重短缺。本文试就如何培养选拔高技能人才提出了具有可行性的措施,希望引起有关部门重视,以此冲破经济发展中人才瓶颈的束缚。
【关键词】高技能人才;培养选拔;措施
目前,我国高技能人才培养选拔的措施主要有:技能培养、考核评价、竞赛选拔、表彰激励、财政投入等几种方式。尽管这些政策措施具有可操作性,但因其只是行政激励手段,缺乏法律法规必要的刚性约束力,所以,许多地方在执行这些政策规定的过程中随意性较大。
技能培养成为各地选拔高技能人才的重要手段。近年来,全国各地通过政府投入引导、企业和职工共同负担的筹资方式,采取校企结合、理论与实训相结合的办法,培养了一批思想道德好的高技能人才。仅以威海市为例,该市从2005年政府就组织实施了“金蓝领”培训工程,主要由符合相关条件的职高、技工院校进行培训。参加培训的学员一般为生产一线的具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取得相关职业技师职业资格证书1年以上或连续从事本职业10年以上、已经取得中级职业资格证书的技术工人,或在市级二类以上职业技能竞赛中获前5名的在岗青年技术工人等。培训基地在工余时间以集中组织理论学习、模拟操作和生产实践相结合的方式,按要求完成培训课时后,由省级统一组织技能鉴定,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两项成绩合格者,颁发“省金蓝领培训项目培训合格证”,并核发高级技师、技师职业资格证书,核发国家职业资格三级职业资格证书;培训费用由政府、企业和个人三者共同承担。4年来,该市通过这种方式已培养了1706人,造就了一批一线高技能人才。
技能鉴定成为各地考试测评选拔高技能人才的普遍方式。这种方式偏重于理论素质,其多以职业高中和技工学校的应届学生为主。2008年威海市通过职业技能鉴定总人数为16858人,其中考取3级以上职业资格证书的共有1517人,而参加鉴定合格的各职业高中和技工学校的应届毕业生就达1163人,占参加3级以上职业技能鉴定总人数比例的76.7%。这是应届学生获取高级工资格的唯一途径。尽管数量不小,但在社会上,尤其是企业当中的认知度却很小。
技术竞赛成为各地选拔高技能人才的补充手段之。原劳动保障部2000年规定,通过技术竞赛也可获得高级工或以上的技术资格。尽管这种形式使许多动手能力强的实训技术人员脱颖而出,并且参与竞争者多为企业在岗职工,同时也可获得权威部门的认可,但随着经济形势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升级以及社会分工的细化,各城市权威部门组织的技能竞赛种类、次数都很有限,因此,这种方式产生的技能人才数量相对较少。以威海为例,2008年该市共举办市级以上的各类职业竞赛7次,总参赛1万多人次,但通过技能竞赛选拔而产生的3级以上高级职业技术工人仅有147人,仅占全年技能鉴定合格人数的10.1%。
激励机制成为近年来各地选拔高技能人才的新形方式。通过考核考察选拔的方式推举首席技师,作为各地生产一线的拔尖人才。以山海市为例,该市从2005年起开始实施首席技师制,全市每年通过层层选拔选出15人左右,管理期限一般为3年。在第一个管理期内每人每月发给市政府津贴500元,连续第二、三次选拔为市首席技师的,每月市政府津贴分别为700、1000元。这种方法,促进一批具有绝招绝技,创造出在同行业中公认的先进操作技能人才涌现,他们是在技术上有重大发明创造或重大技术革新,并取得重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解决关键技术难题,对提升产品质量有突出贡献的人。
应该说,上述几种措施的广泛应用对加快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优化高技能人才的成长和调动广大技能劳动者的积极性都具有非常现实的意义。但仅依靠这些措施要完成从“制造大国”向“强国”角色转换和迈进,远培养不出社会所需的大批高技能人才。因此,必须强化相应的措施。
首先,要进一步完善高技能人才的培养体系。高技能人才培养是一个较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但由于部门条块分割造成的政出多门,以致于“以企业行业为主体、职业院校为基础、学校教育与企业培养紧密联系、政府推动与社会支持相结合”的培养体系在各地运中存在互相扯皮和掣肘现象。2008年,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保障部出台了“关于印发《推进企业技能人才评价工作指导意见》的通知”,确定了企业技能人才评价的工作原则和评价范围以及对象。规定企业技能人才评价包括技师、高级技师考评和初级、中级、高级技能鉴定,重点是高级工以上的高技能人才。职业范围主要是企业生产一线的主体技术性的职业。目前,此项工作还在试点阶段,能否得到广泛推行还有待实践的进一步证明。
其次,出台刚性措施,加大高技能人才开发和培训的投资力度。当前,无论是政府、企业还是个人,对高技能人才培养的投入远远不足于实际需要。因此,国家应出台相关的硬性法律法规,确保障高技能人才培养选拔的资金投入,推进各地市建立高技能人才培训开发津贴的专项基金制度,用于扩大人才队伍建设和高技能人才的引进、培养、奖励以及解决引进急需高层次人才工作生活中遇到的特殊问题等。一方面,大型重点企业应增加不低于核定工资总额的10%用于特殊人才的岗位津贴、福利分配和奖励,并可进入成本核算。推广人才资本产权制度,鼓励企业按管理、知识、技术、资本等要素进行分配。鼓励这些企业对做出突出贡献的企业核心人才实行股权、期权激励。支持重点企业推行企业经营管理者年薪制和科研人员“基薪+项目提成”的薪酬模式。另一方面,要加大企业优秀人才奖励措施。鼓励各地开展科技拔尖人才、学术技术带头人和创新人才奖等人才的评选,并强制各重点企业的专业技术人才、经营管理人才和高技能人才的评选比例不低于40%。要允许企业按当年实际发生的技术开发费用的150%抵扣当年应纳税所得额,实际发生的技术开发费用当年抵扣不足部分,可按税法规定在5年内结转抵扣。对非公有制重点企业在税后利润转增资本再投资时需缴纳20%所得税的地方部分,返还企业用于科技研发、人才培训。支持企业每年从生产经营收益中按一定比例提留资金,建立人才培训专项基金,专款专用、滚动发展。企业依法提取的职工教育和培训经费在所得税前扣除。同时,还要加强农村实用人才的培养和选拔,鼓励县区财政尽快设立人才开发专项资金,用于农村实用人才的培训,确保高技能人才的培养选拔工作健康平稳开展。
关键词:技工院校 技能人才培养 办学现状
一、技工院校目前的困境
1.办学经费严重不足
国家四部委376号文件后,同年12月,河北省财政厅、发改委、教育厅、人社厅联合下发《关于扩大中等职业教育免学费政策范围进一步完善国家助学金制度的实施意见》。政策明确规定,对公办中等职业学校农村学生及城市特困家庭学生免除学费。免除学费后,政府补贴标准与原收取学费标准差距太大。唐山市各技工院校开设的专业大部分是机械维修、焊接技术、机床加工等二产专业,这些专业实习教学占整个教学量的一半以上,实习材料消耗多、教学成本高。免学费政策实行之前,学校收取中级技工培养方向学生学费每生每年4500元,高级技工、预备技师培养方向每生每年5000元。这个收费标准,基本能够维持正常教学需要。唐山市各技工院校免学费学生占学生总数的90%以上,现行补贴标准与原收取学费标准比较,大部分学校学费收入下降了60%,已不能保障技能型人才培养所进行的技能训练、实训耗材和实训设备投入。
2.工学结合收益不高
按照国家四部委财教[2012]376号文件规定:“第三学年经费原则上由学校通过校企合作和顶岗实习等方式获取的收入予以弥补,不足部分由财政按照不高于三年级享受免学费政策学生人数50%的比例和免学费标准,适当补助学校。”2012年秋季以来,唐山市财政基本是按照这个规定将三年级享受免学费政策学生的一半补贴经费拨付学校的,剩下的部分靠学校组织学生进行工学结合、顶岗实习获取。这项规定操作起来非常困难。由于当前经济形势变数大,导致企业与学校合作热情不高,使学校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收益甚微。据一些学校实际运行后反映,学生到企业顶岗实习或工学结合,企业提供的岗位大多专业不对口,学校要求专业对口的岗位企业不能安排。学生的岗位基本都是劳动密集型企业生产线,劳动强度大,且经常加班加点,生活费待遇低。学校不能获取应得的管理费用,有些学校只能在企业支付给学生的生活费中扣除一部分做办公经费。
3.招生困难
各地初中生源呈逐年减少趋势。近几年,唐山市实际参加中考学生人数每年只有5万多人,有近2万人的初中未毕业分流生受地方保护主义形成的教育壁垒限制,被各职教中心接收或流失,许多市属技工院校无学生可招。高中生受高校扩招等因素影响,重学历而轻技能仍是许多家长及考生的主流意识,对做蓝领当技术工人还缺乏足够充分的认识,影响了技工院校对生源的吸引力,愿意就读技工院校的学生也在逐年减少。业内竞争非常激烈,有限的生源被十几所技校一分割,就形不成规模效应,从某种程度上影响了技工院校的长远发展。
4.学生管理难度大
由于初、高中生源减少,来技工院校就读的学生质量也有所下降。学生缺乏起码的行为准则,学生之间很难做到相互尊重、相互关爱。有些进入企业进行工学结合或顶岗实习的学生,存在没有吃苦耐劳精神,缺少合作意识等问题。有些参加社会实践、工学结合的学生及家长对学校有意见,有的状告到市政府有关部门或反映到媒体,有的中途退学,学校管理非常困难。
5.一部分技工院校陷入举债度日的局面
由于办学经费的严重不足,导致了有些学校教学特别是实习教学的停滞或半停滞状态,教学计划执行不到位,学生学习质量受到影响,尤其是办学规模较大的学校受到的冲击更大。本地一些企业办技工院校压力更大,有的学校将面临关停的困境。
二、技工院校技能人才培养对策
1.政府部门要加大对技工教育的支持力度,政策上适当调整现行补贴标准
政府部门要针对技工院校的办学现状,深入调研,了解情况,听取各方面意见,综合分析,根据技工院校专业特点制定不同的免学费补贴标准。尤其是二产专业为主的技工院校,由于实习材料消耗多,设备、设施投入大,应调高补贴标准,其他专业也要因教育教学成本而定。政府相关部门应尽快研究出台免学费补贴政策的补充意见,按照各市物价部门批准的技工院校专业学费收费标准补贴学校,即除给学校拨付中央财政补贴部分外,其差额部分由同级财政补贴到原学费标准。
此外,应调整第三学年免学费补贴办法。鉴于目前技工院校组织学生到企业工学结合、顶岗实习的现状,建议政府部门制定相应的规定、章程,要求和引导企业支持和帮助技工院校学生到企业工学结合、顶岗实习,规范学生工学结合及顶岗实习模式,并专门支付学校学生工学结合和顶岗实习管理费用。如果企业不能支付学校此类管理费用,可以由同级财政按照在校一、二年级免学费补贴标准补贴给学校。
2.出台有利于技工院校招生就业的政策法规,营造浓厚的技能型人才培养社会氛围
国家既要从宏观上严格把控技工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又要从具体的运作上体现政府对职业教育尤其是技工教育的重视程度,营造全社会尊重技工教育的良好氛围。如目前的职业资格证书和就业准入制度就是国家执行的一项利民之举。坚持先培训后就业,先培训后上岗的原则,推进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实施,严格落实就业准入的法规和政策,这已成为社会共识。国家高度重视职业教育发展,实施了中职学生资助政策等,具备了良好的政策环境。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经济结构调整,推动科学发展的形势,为技工教育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契机。
大力发展技工教育,关系到整个社会技能人才知识水平、生存能力的提高,是转变生产方式、提高经济运行质量的根本要求;是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调整经济结构,促进产业升级,推动科学发展的重要环节。因此,依据当前技工教育的新形势、新特点,应进一步创新普职平衡发展,中职、高职有效衔接的招生就业政策,加大政策宣传力度,不断提高学生就业率和满意度,创造适应老百姓就业需要、适应经济发展对技能人才需求的社会环境。从学生就业和社会实际需求出发,以学生很好的就业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扩大技工院校办学规模,切实提高技工教育办学水平和质量效益。
3.改变技工教育单一的培养培训模式,研究制定校企合作的有效保障机制
长期以来,技工院校坚持理论教学与实际操作训练相结合,为社会培养输送了大批合格的技术工人,得到了社会的充分认可。但在我国经济社会进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大力发展新兴战略产业的新形势下,传统的培养模式越来越无法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素质技能人才的需求,迫切需要大力发展技工教育,加快培养既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又具有较强工作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技能人才。
因此,技工院校必须创新发展,加快改革创新培养模式,研究制定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保障机制。不断加大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工作力度,增强服务意识,主动出击了解企业需求和信息,维护与企业的友好合作关系,拓宽渠道,积极谋求与新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并使之固定化,长期化。坚持理论学习与技能培养、课堂教学与岗位技能培训、校内实训与校外实训相结合的原则,促进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合作共赢。
4,加强学生教育管理,严格落实考评制度
技工院校应紧紧围绕“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目标,不断强化学生管理,严格考评纪律和考评制度,做实做细做好教育管理各项工作。
从文明教育入手,对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加强教育和引导,倡导仪表文明、语言文明、行为文明。学生之间相互监督,发现不文明立即纠正,以诚信为道德基础,以文明规范为行为准则,从身边小事做起,在学习、生活、校内实践和交往行为等各个环节,规范学生行为。从思想教育入手,加强学生爱岗敬业,遵章守纪理念教育,强化学生对工学结合教学模式的认知程度、接受程度以及在岗位的适应能力等方面的教育,提高学生专业技能与工作实践能力以及适应工作岗位能力和职业发展能力,为以后进入企业工学结合、顶岗实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做好工学结合阶段学生的考评工作,学生到企业实践是教学的一个步骤、一个阶段,每个环节都要严格把关,既是对企业负责,也是对学生负责,对学校和社会负责。与合作企业积极沟通协商,认真谋划,精心安排,主动顺应新形势、新变化,强化对学生的教育动员及组织管理等工作,构建学习与工作二位一体的人才培养体系,合理调整教师深入企业一线,与企业高效对接。
5.有效整合职业教育资源,切实提高技工院校职业教育培训能力
当前,职业教育面临良好发展机遇和严峻挑战。国家高度重视职业教育发展,具备了一定的政策环境。转方式、调经济的经济发展形势,为职业教育提供了良好发展契机。同时也要看到,目前技能人才短缺、结构失衡的问题以及劳动者素质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不相适应的问题比较突出,就业结构性矛盾比较尖锐,诸如人为形成的争抢生源的地方保护壁垒限制需要解除,职业教育资源有待进一步规范和发挥最大效益等问题是迫切需要解决的当务之急。
1.教师的教学观念多停留在课堂学习上。让学生熟练掌握书本知识,上机课的实验操作也多是教材上的实训项目,学生可根据实验要求按步骤完成项目操作。这种教学观念不利于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
2.课程的教学目标一般定位于对软件的理论学习和基本应用上,缺少与社会实践的紧密联系,不利于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
3.教学内容上多根据学时分配侧重理论教学,忽视实践教学,理论课堂上大多也是讲解理论知识,介绍软件的具体应用,缺少对综合案例的介绍,不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
4.教学方法上多采用课堂讲授法、案例教学法、任务驱动法、项目导向法等,这些教学方法中,教师是主导性地位,学生属于从属地位,这不利于学生主动性的发挥,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课程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二、课程教学改革具体措施
对平面设计类课程进行全方面的教学改革,既是课程建设本身的需要,也是我院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需要,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该类课程的教学改革。
(一)树立正确的课程教学观念
平面设计类课程是应用性很强的课程,学习该课程主要是为了培养实践能力强的技能人才,所以在讲授该课程之前,任课教师要有明确的教学观念:必须要让学生把理论运用到实践中来,熟悉软件的运用,进行创新型操作,而不是验证型操作。课堂上的验证型实验只能起到一个抛砖引玉的作用,学生不能仅限于此而要有所突破。只有教师的教学观念明确了,才会对学生提出相应的学习要求,学生才能做到超越书本,自主创新。
(二)确立科学的课程教学目标
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学习一门课程的指导性纲领,教学目标中会明确提出该课程的学习目标是什么,教学任务是什么,通过学习本门课程,学生要达到一个怎样的理论水平和应用水平。平面设计课程教学改革的目标,就在于培养学生熟练掌握计算机平面设计的理论和专业技能,具备较强的平面图像设计和实践能力,有较强的创新技能,有能力在各种平面设计单位从事平面图像设计和图像处理的工作。因此,计算机平面设计教学,必须从平面设计的实际需要出发进行各种改革,注重实践,提高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和就业能力。另外,以培养设计、操作能力为目标,采用“学—用”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有针对性地构建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比如,邢台学院教育技术学专业开设的《平面设计》课程的教学目标就定位于“本课程要求学生熟练掌握相关理论知识,强调实践操作性,通过学习,可使学生具有一定的设计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技能和专业技能、就业创业技能,增强学生的沟通交流能力,以便更好地适应社会。”在这个教学目标中,既指出了该课程的理论教学任务,又明确提出了实践教学要求,符合我院转型期“应用型”的人才培养目标。
(三)构建合理的课程教学内容
合理的教学内容是体现一门课程教学效果优劣的一个重要参考标准,教师在课程设置、学时分配、实习实训等内容上,应结合专业发展方向及培养目标,把学生培养成具备一定创新意识的技能型人才的要求,根据市场需要和我院转型期的教育要求,整合课程,改革创新教学大纲。虽然在邢台学院2008版、2013版人才培养方案中已对各门课进行了课程设置和学时分配,并就主要的基础课程做出了课程教学大纲,但针对某些课程应用性的课程性质,仍需对其课程的教学内容做出侧重教学。比如在计算机网络技术和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开设的《平面图像处理技术》这门课,课程总学时为48学时,其中理论讲授学时为32,上机操作为16学时。理论课的主要教学内容是分章节对Photoshop软件的具体应用进行详细介绍,上机操作主要是对课堂讲授的内容进行验证型操作。虽说在课程内容设置上,对理论知识和对上机的学习都体现了“应用型”的学科属性,但距我院转型期“技术技能型的人才培养目标”仍有一定差距。为了适应转型期的课程教学的需要,在该课程的讲授过程中,应对原版的教学大纲进行适当修订,比如在理论课讲授过程中,应适当减少对某些不常见工具的介绍,增加综合案例的讲解,让学生在学习了各个工具后能有一个对工具的综合的运用过程,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形成一个全局概念,从而提高其创新技能和综合分析能力。另外,在上机操作环节,应减少验证型实验的数目,增加综合型和创新型实验,鼓励学生在学会软件基础操作的同时,再进行自主创新操作。只有脱离并超越教材的实验操作项目,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软件应用能力,也才能真正实现对学生“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
(四)运用多元化的课程教学方法
在选定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之后,教师应该考虑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和组织形式来使教学的效果最为有效。只有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和组织形式才会最大程度地发挥课堂内容,使教学效果达到最优化。传统的教学方法如课堂讲授法、小组讨论法、案例教学法、任务驱动法、项目导向法等,都主要是教师在课堂上进行正确的示范和传授,而计算机平面设计类课程属于应用性比较强的学科,所以从教学方法上,除了传统的理论课使用的教学方法外,为了适应“技术技能型的人才培养模式”,还应该使用适合实践类课程讲授的方法。
1.关联性教学法
关联教学就是强调各科目之间的关联性。每个课程都不是孤立存在的,都跟其他相关课程有关联,各课程之间可以通过一定的纽带联系在一起。计算机平面设计的各种课程之间,也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比如计算机网页设计课程,就需要把平面设计、动画制作、视频处理、网页设计等知识都融合在一起。每个环节设计都要满足网页的整体要求。所以在课程教学内容上,应当对授课内容作出合理的调整,要求学生在掌握基本技能的基础上进行创新。一方面,可以保留原来教学安排中基本平面创作训练的科学合理部分,注重引导学生深入挖掘传统的平面设计的知识,学会利用色彩的构成、图形结构的基本规律,提高基本的创作技能。另一方面,应加大平面设计创意的比重,开启创造性思维,让学生学会以独特的创新理念、新奇的表现形式,拓展图形表现的空间,让图形制作更有创意,更符合实践需要。
2.课题研究教学法
课题研究是培养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有效途径,它不是从外部给学生灌输更多的知识技能,而是指导学生围绕课题,把所学知识技能综合、融化,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课题研究的内容应结合学生自己的学习情况,对某一环节进行调查、研究、实验,应用所学知识、实践技能、构思制作出“作品”,从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这种教学方法也是符合我院“产学研一体”的教学制度的,把理论学习与实际应用结合在一起,能有效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比如,为某公司做一套完整的是CIS企业形象设计,教师可组织学生结合自己的学习情况,让学生结成课题小组,通过进行市场调查、研究,设计制作一套比较新颖的CIS企业形象作品,然后小组之间进行展示、评比等。通过参加这样的课题实践,一方面学生可以巩固课堂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提前参与到社会项目制作中来,为以后的工作就业打下基础。
3.身份置换教学法
身份置换就是将学生身份置换成日后他们可能从事的平面设计类工作人员,比如广告公司的平面设计师、企业的平面设计人员、婚纱影楼的照片处理人员、网站设计者等等,把他们当做职业人来传授讲解实际操作知识,传授实际操作经验。这种教学方法就突破了传统的书本知识的局限,把社会搬到了课堂上,让学生提前融入社会,进行真材实料的实践操作,当然操作内容也不再是教材上的案例,而是实实在在的企业工作。比如教师要求学生在实验课上制作一则“平面公益广告”,这就要求学生把自己置换成广告公司的平面设计人员,教师在讲解了制作的核心要求后,学生就应该从社会公益的大局出发,运用相关的平面制作类工具,进行公益广告的构思和创作。这种教学方法可以更好的发挥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对问题的综合分析能力,提高学生的整体创作能力和就业能力。
三、课程教学改革重要意义
关键词临港工业技能人才培养发展
普陀地处长江、钱塘江、甬江入海汇聚处,位于我国南北海运航线和长江航线的“T”字型交汇点上,区位优势明显,港口岸线资源丰富。“十一五”时期,随着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趋势的发展,杭州湾大桥、舟山大陆连岛工程的建成,临港工业将得到更快的发展,技能人才将更加紧缺。为此,我们对普陀临港工业技能人才培养发展问题进行了调研探讨,以推动全区临港工业技能人才队伍的建设。
一、普陀培养和发展临港工业技能人才的现实意义
(一)临港工业兴起和发展的迫切需要
据统计显示,“十五”期间,我区工业经济高速发展,2005年全区实现工业总产值110.9亿元,以船舶修造、水产品加工、海洋生化、机械加工为主要产业的临港工业更是发展迅猛,临港工业实现产值91.32亿元,占82.3%。至“十五”期末,以船舶修造、水产加工和新兴的石化工业为主的临港工业企业已增至330家,从业人员达到15622人。“十一五”时期,我区将抓住国际海洋产业兴起和浙江建设海洋经济强省的有利时机,进一步发挥区域优势和资源优势,以发展海洋经济为主线,着力建设“五大基地”,形成普陀特色的新型海洋产业体系,推进我区经济跨越式发展。可以预测,未来五年内,我区临港工业企业对技能人才的需求将呈现更加强劲的势头,临港工业技能人才的培养发展已迫在眉睫。
(二)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的智力保证
“十一五”时期,我区将重点发展船舶修造、临港石化、能源、物资储运等临港产业,以内外互动、产业链延伸、空间整合与环境保护等为重点,力争建成世界一流、亚洲第一的船舶修理基地、全国重要的船舶制造基地;以临港大型石化项目为主攻方向,建设深水岸线为依托的岛屿型石化产业基地;以推进结构优化、技术支撑、空间整合为重点,主攻高附加值、高科技含量、高市场占有率、高出口创汇的水产品精深加工,力争建成全国一流的水产品精深加工基地。要实现以上目标,迫切需要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尤其是要提高劳动者的技能水平,培养大量复合型的技能人才。只有这样,才能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和工业水平,提高产品的创新性,走高附加值、高利润的道路,为促进我区临港工业产业升级和产业链延伸,增强产业的核心竞争力提供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
(三)促进各类人才协调发展的必然要求
技能人才是临港工业发展的中坚力量,他们与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共同构成了企业的人才主体。“十一五”时期,我区将大力发展临港先进制造业,临港工业发展进入关键时期,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不仅需要一大批优秀的经营管理和专业技术人才,还需要一大批素质优良、技术精湛的技能人才。如果技能人才紧缺问题得不到很好的解决,必然影响到其他各类人才作用的发挥。加快技能人才培养发展,使一批富有实践经验和一技之长的劳动者脱颖而出,不仅能解决临港工业发展之需,也有利于营造重知识、重技能、重技术、重创造和“人人都可以成才”的良好社会氛围,有利于全面提升劳动者素质,深化人力资源开发,把人力资源转化为人才资源优势。
(四)解决劳动力就业问题的有效途径
“十一五”时期,临港工业将成为我区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增长点,临港工业的发展必将为广大渔农村劳动力提供更广阔的就业平台。以船舶修造业为例,至“十五”期末,我区共有船舶修造企业67家,修船坞容量达到100万吨,从业人员为3749人。“十一五”期间,我区船舶工业将实现跨越式发展,修船坞容量将达到200万吨,预计从业人员将突破万人,届时,对技能人才的需求量将会成倍激增,如此大的用工数量全靠外地引进根本不现实。因此,培养发展临港工业技能人才具有美好的就业前景。另外,根据舟山市“3X3”产业发展重点规划,我区临港重化工项目在今后几年将有新的突破,临港重化工业将成为企业用工的新亮点。
二、临港工业技能人才培养和发展中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十五”时期,我区加大了对各类技能人才的培养力度,技能人才队伍的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临港工业技能人才的培养发展,仍存在着诸多问题和制约因素,亟待引起重视和解决。
(一)缺乏培养发展规划,所需技能人才总量不足
“十五”期间,我区对临港工业技能人才的培养发展,缺乏总体性规划,培养发展目标、重点和渠道不明确,临港工业技能人才培养缺少系统性和针对性,培养层次不高,数量严重不足。调查显示,根据我区临港工业产业发展,现所需技能人才约7000人左右,而目前我区共有临港工业技能人才1095名,其中高级工以上技术等级的88人,占8.0%;中级工133人,占12.1%;初级工327人,占29.9%;三者之比为16:24:60,有从业资格的547人,占50.0%,供求严重不足,技能人才的短缺已经成为制约企业提高竞争力、加速产业升级和推动发展的一个重要瓶颈。究其原因是长期以来技能人才的培养发展得不到全社会的重视,职业教育培训渠道没有拓展到全社会,企业在转换经营机制后,培训的功能弱化,存在着急功近利的短期行为,职工培训责任主体的作用没有得到很好发挥,致使技能人才培养缓慢,难以适应临港工业产业发展的需求。
(二)职业教育专业设置狭窄,所需技能人才结构失衡
“十五”期间,我区承担技能人才培养任务的主要是沈家门中学、普陀旅游职业技术学校、沈家门中学机械分校和普陀水产技校,专业设置以旅游、宾馆服务、机械加工、烹饪、计算机、轮机、船舶驾驶等专业为主,涉及临港工业产业的专业不多,招生人数较少。从我区临港工业产业的发展态势分析,临港工业技能人才的紧缺还表现为结构上的矛盾,调查显示,技能人才结构呈明显的“金字塔型”,高技能人才稀缺,初级技工和从业资格人员居多,层次结构不尽合理。1095人中,419人分布在水产加工行业,占38.3%;487人分布在船舶修造行业,占44.5%;161人分布在机械制造行业,占14.7%;28人分布在石化行业,占2.5%;80%以上的技能人才集中在水产加工和船舶修造行业,行业分布不均衡。究其原因是技能人才专业性较强,转变工种甚至转行的成本和危险性都比较大,难以在短期内向新兴产业有效转移,加之技能人才培养周期长,职业学校又各自为政,规模较小,专业设置、教学内容存在着与产业发展相脱节的现象,社会化培训机构较少,企业自主培训能力不强等,使技能人才储备不足,不可能在短期内形成有效供给。
(三)政策支持力度不够,技能人才培养经费不足
“十五”时期,我区对于临港工业技能人才的培养发展,缺乏政策上的支持,《职业教育法》规定应投入的教育经费,没有落实到位,职业技术教育奖学金、技师培养财政补贴、高技能人才津贴等激励措施缺少,法规落实和政策引导鼓励做得不够。虽然个别企业的个别岗位给高技能人才提供了较高待遇,但从总体上看,技能人才的薪酬待遇偏低,就业环境、劳资关系、社会保障等用工制度上没有获得与专业技术人才同等的待遇。在投入体制方面,政府对于临港技能人才的培养未能纳入财政预算,投入机制未形成制度化,没有充分发挥技能人才培养的投资主导作用。据不完全统计,“十五”期间,政府培训经费投入累计近400万元,企业投资近50万元。由于投入不足,基础设施建设陈旧,临港工业技能人才培养的数量和质量都不尽人意。
(四)管理体制不够规范,技能人才培训所需师资薄弱
目前,我区职业教育和培训管理体制还没完全理顺,教育、劳动保障、安全管理等有关部门职能交叉,重复管理、多头培训等现象依然存在,临港工业技能人才培养缺乏统筹、有序的管理。由于社会和政府从思想认识、资金投入以及政策待遇等方面,不同程度对职业教育和培训存在着忽视,因此,我区的职业技能教育发展要落后于基础教育、成人教育等其他各类教育。调查显示,四所职业技术学校专业教师较少,约占教职工的69.0%,特别是从事临港工业教学的专业教师更少,约占专业教师的23.8%,因师资力量薄弱、教研教改滞后和实践场地等因素影响,石化加工等与临港工业技能教育相关的专业缺乏设置条件,技能人才的培养发展明显滞后于临港工业企业的实际需求。
三、临港工业技能人才培养和发展的总体思路
“十一五”期间,随着“人才强区”战略的实施,“五大基地”建设的推进,临港工业的大发展,我区临港工业技能人才培养发展将面临大好机遇。在新的形势下,需要根据中央和省市进一步加快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精神,并结合我区实际,对临港工业技能人才培养发展总体思路和政策作如下调整和创新。
(一)总体思路调整
“十一五”时期,临港工业技能人才培养发展的总体思路,应从目前的相关部门各自为政调整为由党委统一领导,政府综合统筹,发挥政府的综合协调优势;在临港工业技能人才培养资金投入上,建立以政府出资为主导,并承担主要责任,指导企业、民间投资共同开展技能培训的多元化格局。一是发展战略重点:在发展战略上,政府应把临港工业技能人才的培养发展作为全区技能人才资源开发的重中之重予以优先考虑,纳入全区人才资源发展规划及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十一五”时期,重点强化船舶修造、石化加工、机械制造、水产品精深加工等行业技能人才的培养。二是基本工作思路:坚持以党的十六届四中、五中全会和全国、省市人才工作会议精神为指导,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科学人才观,按照党管人才要求,建立党委统一领导,政府发挥主导作用,区职教中心和企业为主体、社会培训为补充的临港工业技能人才培养发展新机制,以扩大总量、提高素质、优化结构为目标,大力促进临港工业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为我区临港工业可持续发展服务。
(二)战略目标选择
“十一五”时期,临港工业技能人才培养发展目标是:建立适应就业、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与建设海洋经济强区及临港工业产业结构调整相匹配的职业培训新体制;建立和完善党委领导、政府统筹、行业指导、职校和企业组织培训的运行机制;创建技能人才培养和评价新体系,大力发展临港工业技能培训,形成多层次、多渠道、大规模的临港工业技能人才培养发展格局。临港工业技能人才培养发展的主要指标:至2010年,临港工业技能人才总量发展到3200人,年递增24.7%,高、中、初级工三者之比达到20:40:40,技能人才队伍总量和结构基本满足临港工业产业发展的需要。
四、临港工业技能人才培养和发展的对策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和管理,制订培养发展规划
要加强对临港工业技能人才培养的组织领导,把技能人才培养工作列入区属有关职能部门考核的重要内容之一。要引导临港工业企业建立健全培训组织机构,落实专(兼)职人员,负责对企业职工的业务培训,并制定有关职工培训教育的考核制度和办法。同时,要根据区临港工业技能人才培养和发展的总体思路调整及战略目标选择,研究制订全区临港工业技能人才培养发展的五年规划,明确培养发展目标、培养发展重点和培养发展途径。鼓励指导临港工业企业根据区临港工业技能人才培养发展五年规划,结合本企业实际,相应地制订技能人才培养发展规划,确定分阶段实施的具体目标和任务,提出相应的培养措施,切实提高企业培养技能人才的计划性和针对性。
(二)创新激励制度和措施,营造良好政策环境
设立区职业技术教育奖学金和就读职高学生助学金,并逐步提高奖学金和助学金额度,提高素质相对较好的学生到职校就读的吸引力。建立技师培养财政补贴、高技能人才津贴、首席技师评选等制度,鼓励高技能人才和紧缺人才培养。积极改进技能考评制度,逐步形成以能力为导向、业绩为重点的技能人才评价机制,放宽技能考核鉴定中的年龄、工龄等条件限制,适当降低鉴定费用,鼓励现有技能人才技能的再提高、再发展;将技能人才的薪酬与岗位、等级证书挂钩,逐步建立以岗定薪、凭业绩贡献确定收入分配的薪酬机制,以制度创新及政策激励引导和促进临港工业技能人才的培养发展。
(三)整合开发职教资源,提高教学实训质量
去年11月,我区在四所职校合并基础上成立区职业技术教育中心,基本实现了区内职教资源的整合,为丰富专业设置、提升培养层次创造了条件。“十一五”期间,必须继续加强对职教资源的开发和优化组合,大力引进培训技能人才所需的师资人才,拓展培训专业和内容,以区职教中心为主阵地,以市内外高等院校、各级成校、民间培训机构、企业为依托,大规模开展各类临港工业技能人才培训,扩大技能人才总量。继续坚持校企联合和产教结合的办学思路,建立临港工业技能人才实训基地,满足技能人才实践培训需要。鼓励职校和企业以组织开展岗位练兵、技能大比武、名师带徒、外出参观、参与技改等为载体的培训方式创新,切实提高培养质量和培养效益。
[关键词] 热能动力 高技能人才 高职
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逐步建立和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开放开发,广西的发展进入新时期。加快推进工业化,是建设富裕广西、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关键。《广西壮族自治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提出了全面实施工业兴桂战略,做大做强优势支柱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打造知名品牌,优化工业布局。大力发展电力、铝业、制糖、钢铁、化工、林浆纸、锰业、建材等资源型工业,形成产业集群,促进结构优化升级,推进工业化进程。从区域经济和相关产业发展的角度来看,这不仅需要大批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而且需要大量熟练掌握专门技术,具有精湛操作技能的热能动力类高素质技能人才。通过对当地相关企业的调研,我们深刻地认识到尽快培养造就一支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高技能人才队伍,已经成为当务之急,高等职业院校应该加强高技能人才培养的研究和探索。
一、广西热能动力类高技能人才建设的主要问题
随着经济发展对高素质劳动者的需求日趋强劲,广西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培养规模不断扩大,热能动力类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有了较快的发展。但从未来的发展需求来看,广西热能动力类高技能人才建设却仍然存在下面问题。
1.高技能人才数量短缺,与加快工业化进程的要求不相适应。广西要实现经济起飞,缩小与发达地区的差距,关键在工业,推进工业化是带动广西经济增长的主导。当前广西正处于经济发展的转型期,很多企业已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化,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大批低技能岗位正日益转化为高技术含量的岗位,急需一大批适应新要求的新型技能人才。目前广西的高技能人才总量严重不足,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仍然存在很大缺口。根据《广西人才开发目录》,未来几年,预计广西重点产业每年热能动力类高技能人才缺口将达到2000名。
2.高技能人才存量不足,比例明显偏低。调查表明,热能动力类高技能人才仅占该类技术工人总量的5.9%,从经济社会发展规律来看,高技能人才所占比例必须在15%以上才能真正实现科学技术向生产力的转化,形成良好的生产力循环系统。相比较而言,差距明显。按照广西《广西人才发展“十一五”规划》,到2010年,高技能人才占持证技术工人总数比例达10%以上,也还有很大发展空间。
3.高技能人才结构不合理,突出体现在年龄、学历上。据对相关企业调查,年龄在35岁以下的高技能人才仅占技能型人才总量的27%,45岁以上的占45%。高技能人才面临断层的危险,随着老一代高技能人才退休,许多企业一线将面临阵前缺良将、后继无能人的窘境。在学历构成上,初中及以下学历的技师占29%,大专学历占9%。大量低学历技能人才难以满足高新技术发展的需要。高技能人才的短缺以及在年龄、学历上的结构性矛盾,已成为严重制约广西产业结构调整和推进工业化进程的瓶颈。
二、职业院校热能动力类教育发展现状与问题
1.职业教育培养总量小。“十五”时期,广西高职教育发展势头良好,高职高专教育新增了不少专业和专业点。但从整体来看,“十五”时期广西高职专业结构中与第三产业相对应的专业仍然偏大,专业设置结构不能尽如人意,“轻型”专业居多,“科技”含量不大,与广西加速“工业化”发展的要求有较大的差距,热能动力类相关专业的毕业生数量还比较少。
2.人才培养与企业的人才需求脱节。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不准,专业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改革滞后等问题仍然存在,学生所学到的知识技能与企业的要求尚存在差距。主要表现在人才培养目标定位还没有完全体现就业导向,尤其是符合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教学内容没有体现以岗位能力培养为主线的高职特色。教学多沿用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教学为中心,以教科书为中心的传统模式。理论与实践脱节严重,学生学习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学习效率低,学习效果差。在实践技能培养方面,多数院校贴近生产实际的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滞后,实训教学形态单一,内容陈旧,严重脱离生产实际,造成学生专业技能训练不够。
3.热能动力类专业师资数量不足,素质不高。由于经济发展对热能动力类人才的大量需求,也造成了热能动力类专业师资、特别是同时具备相当的理论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的专业师资严重不足。调查所涉及的相关职业院校热能动力类专业师资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数量不足和素质不高的问题,尤其缺乏熟悉企业生产实际,并能够承担教学工作的“双师型”专业教师,这严重制约着人才培养水平的提高。
三、对职业院校热能动力类人才培养的建议
1.以区域经济发展需求为导向进行专业设置和调整。与普通高等教育相比,高职教育的专业设置与一定区域的市场、职业、行业产业、技术等有更直接、更紧密的关联,具有更大的可变性、开放性,较强的职业定向性和针对性。人才培养要按区域经济发展对促进产业结构的升级要求,从战略的高度认识高技能人才培养的社会适应性,从制度和体制上创新,进行人才培养的调整。广西在全面实施工业兴桂战略中提出了重点力发展电力、铝业、制糖、钢铁、化工、林浆纸、锰业、建材等资源型工业,形成支柱产业集群。因此,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应面向以上行业、背靠重点企业,根据生产、建设、服务一线的对人才的需要设置和调整专业,按照职业岗位的实际要求与企业生产的实际需要确定人才培养目标,并且紧跟行业发展动态,密切关注人才需求变化,及时调整专业和培养方向,打造“订单式、模块式”培养方案。
2.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科学构建高技能人才培养方案。人才培养方案是职业院校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和总体计划的实施方案,是组织和管理教育教学过程的主要依据,是对教育教学质量进行监控和评价的基础性文件。构建高技能人才培养方案应以培养技能型人才所需的专业知识、职业技术应用能力、职业技能操作能力和职业素质为主线,设计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以“岗位应用”为主旨构建课程体系和改革教学内容。坚持以职业岗位对知识和技能的实际需求为标准进行人才培养,按照企业对高技能人才的实际需求安排课程,重点突出职业技能训练的内容,体现职业能力化,使学生具有专业知识扎实、技术应用能力强、技能操作水平高、职业素质良好等特点。
3.以产学研合作为途径建设“双师型”的高技能人才培养师资队伍。“双师型”教师队伍是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根本保证。没有一支高水平的“双师型”教师队伍,任何提高职业教育质量的举措都是无效的。建立一支结构优化、高学历、高技能的“双师型”的师资队伍是职业院校一项重中之重的任务。“双师型”教师要具有较高的专业理论水平和较强的实践操作能力,既要掌握高等职业教育规律,又要熟悉企业生产实际情况。因此职业院校要积极创造条件,以产学研合作为途径,建立和完善“双师型”教师培养和资格认证制度,使“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科学化、规范化。实行专业教师定期轮训制度,鼓励和支持教师到相关能源动力企业见习和挂职实践,鼓励教师参与企业项目开发、技术培训、技术服务等,以提高专业教学与实践能力。积极从生产一线引进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充实到教师队伍中,改变和提升“双师型”教师队伍结构。聘请行业专家担任兼职教师,作为教师队伍的补充,形成专兼结合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4.以行业企业为依托建设高技能人才实践基地。高职教育的重点是培养学生掌握从事实际工作的职业技能,而实践教学是培养实践能力、训练职业技能、提高综合素质的必要环节。实训基地建设是保证实践教学质量的基础,也是高职教学建设的重点。职业院校应以相关行业和企业为依托,通过各种渠道建立多元化的热能动力类高技能人才实践基地,如依托重点企业建立校外实习基地,与行业或企业共建实训基地和实验室等。通过依托企业的实践教学活动,紧跟行业和企业最新科技动态和技术发展,在实训中突出本专业领域的新知识、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方法,这对培养符合企业要求的高技能人才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加强校企合作,能最大限度地满足企业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要求,提高高职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缩短技能人才成长周期,能使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目标和企业需求对接,避免人才培养的盲目性,实现供给与需求、培养与就业的统一。
参考文献:
宁夏新闻网 2011-03-01报道,我区持有国家职业资格证书的技能劳动者总量超过51万人,接近城镇从业人数的一半。其中初级工22.9万人,占技能劳动者的44.9%;中级工20.8万人,占技能劳动者的40.8%;高级工6.4万人,占技能劳动者的12.55%;技师9854人,占技能劳动者的1.94%;高级技师365人,占技能劳动者的0.07%。高技能人才7.42万人,比例为14.55%,与经济发达国家高技能人才比例一般为30%,初级工为15%相比,我们技能人才比重还很低,而且结构也不合理。特别高级技能人才,不仅与国际上比较有较大的差距,同我国企业的实际需要也有很大的距离。据中国就业指导培训中心的数据显示,我国企业对技师和高级技师实际需求是14%,供求相比相差11.99个百分点,这说明,我区高技能人才严重匮乏。在制造、加工、等传统产业和电子信息、太阳能等高新技术产业以及现代服务业领域,高技能人才更是严重短缺,已经成为制约我区经济社会持续发展和阻碍产业升级的“瓶颈”。这是我们人才队伍建设中的一个薄弱环节,无论是从落实《宁夏回族自治区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企业对高技能人才的实际需要看,还是从国际的比较看,技术技能型的人才培养,已经成为我区发展先进制造业和现代化服务业的关键。高技能人才培养工作十分紧迫!
二、培养思路
基于现状,应充分发挥行业、企业、职业院校和各类社会团体在高技能人才培养中的作用,针对经济社会发展实际需要,构建和完善以行业企业为主体,职业院校为基础,校企合作为纽带,政府推动与社会支持相互结合的社会化、开放式的高技能人才培养体系。
(一)、推动企业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职工培训制度
结合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推动建立和完善企业职工培训制度,将企业职工培训纳入企业发展总体规划,为职工创造主动学习、终身学习生产技术技能的良好环境。
1、 认真作好员工生涯设计指导,努力打造“学习型企业”
对员工的职业生涯进行设计,每一名员工进入企业后,学习目标就应该是企业与个人共同的目标。企业从组织的角度来考虑职业生涯设计,那么它既有利于企业发展,又有利于员工的成长;既有利于企业当前目标的达成,又有利于企业未来目标的实现,在实现企业目标的同时促进个人目标的实现。未来企业对技能的强大需求也要求指导更多的新进员工从进入企业的那天起就朝技术技能型人才努力。注重企业学习氛围的建立,学习型企业强调的“工作中学习,学习中工作”是一种构建企业完整培训体系和融入企业文化的良好工具和管理方法。它能使员工在一种快乐氛围中,激发自身的创新和主动学习的潜力,通过对这种学习力的培养,促使各种技能人才都能在自己的岗位和待遇上得到认同和展现。
2、建立完善的企业技能体系
技能开发是提高劳动者素质,促使劳动者适应现代化生产,实现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重要措施。完善的技能开发体系以完备的企业职业教育体系为基础,可以保证企业高技能人才培养进入良性的发展轨道。企业要充分依托自身职业教育资源,开展工作能力、职业转换能力以及创业能力等多形式的培训,打造一个完善的培训体系,提升技能人才的能力和素质。通过强化岗位培训,开展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等相关知识和技能的培训,以及技术攻关、岗位练兵等活动,培养和形成一批技能带头人队伍。在企业推行企业培训师制度和名师带徒制度,建立技师研修制度,发挥高技能人才的传帮带作用,实现绝招绝技的代际传承;积极开展班组长和技能带头人的培训。
(二)加强职业教育,整合社会优质资源,建立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
培养高技能人才,教育是基础,职业教育是关键。国外发达国家职业教育的成功经验值得借鉴。国外发达国家的职业教育专业化倾向明显,在德国70%的学生是通过专科院校成为技术人才,它把职业教育看作是“战后经济腾飞的秘密武器”;澳大利亚有培训和继续教育学院280多所,承担了全国90%的职业教育和培训任务;日本职业教育受终身教育思想的影响,更加丰富,其职业教育趋于研究人才培养的个性化与体系化;美国的职业教育则是能够迅速对当地劳动力需要作出反应,使其课程设置、培训项目和教学方法跟上技术发展步伐。从这些发达国家可以看出,职业教育是高技能人才成长的摇篮,它们的发展都离不开大批技术精干的高技能人才。我国的职业教育应不断研究国际职业与国际职业教育发展的动态,并以此为借鉴制定职业教育计划,才能更快发展。
1、突出实用性,注重应用性,提升实践应用能力
区别于普通高等教育,突出实用性,注重应用性。在基础知识学习的基础上,加强技能操作训练,掌握所学专业工种的操作技能,加速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中的结合,拓展专业相关知识与操作要领,提升实践应用能力。充分利用所学知识参与岗位技术改造、工艺编制、作业优化等,达到学为所用、课堂即岗位的学习效果,努力提高实践应用能力。
2、强化方法能力,培养综合素质,造就可持续发展潜力
发达国家企业界倡导技能劳动者要具有“关键能力”,如合作能力、公关能力、解决矛盾的能力、心理承受能力等;职业岗位变动的应变能力;在技术应用领域中的创新精神和开拓能力,如工艺流程的革新、加工方法的创造、管理方式的变革等。在教学中参照这些结构要素,把能力分解成专业知识技能、岗位知识技能、综合能力、系统学习能力、方法工具使用能力以及社会行为能力,设计新的培训方案框架,促使学员的操作能力、岗位能力和专业能力同时得到提高,培养出具有可持续发展潜力的高技能人才。
3、向复合型人才靠近,成为一专多能的新型人才,适应竞争激烈的社会需求
随着高新技术所占比重逐渐加大,技术手段的更新、原有业务的拓展以及生产经营的多元化,使得技术含量高的岗位不断产生。这样技术人才就不能像以往那样只运用“单一知识”,而更需要复合型人才。例如钳工没有一点电的知识不行,而电工也不能只了解强电而不懂得弱电的原理。在专业化分工愈来愈细的情况下,任何削弱专业知识的做法都是不可取的。近年来电力行业具有前瞻性,超前培养了如机炉电全能值班员等工种的“一专多能”人才,他们集机、炉、电相关知识技能于一身,真正做到了“一专多能”,极大地提高了劳动效率,深受企业的欢迎。
4、整合优质资源,对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进行合理规划和布局
在现有职业教育培训资源的基础上,通过更新改造和改建扩建,提升培养层次。支持一批水平高、规模大、设施完善、特色鲜明的高级技工学校、技师学院和高职院校建设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结合国家高技能人才培养工程的实施,依托一批条件好、质量高、管理规范、技术先进、技能人才培养成效显著的大型骨干企业建立企业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加快高技能人才培养速度。
(三)、改革培养模式,建立高技能人才校企合作培养制度
建议企业和职业院校联合培养高技能人才。结合行业、企业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建立学校和企业联合培养高技能人才的制度。通过建立政府及有关部门负责人、企业行业和职业院校代表,以及有关方面专家组成的高技能人才校企合作培养协调指导委员会,强化职业院校和企业的联系。指导职业院校紧密结合企业高技能岗位要求,对应国家职业标准,确定培养目标,改革教学模式,调整教学内容,实现学校教学与企业需求紧密结合。政府应在引导职业院校在进行学制教育培养后备高技能人才的同时,积极承担企业职工高技能人才培训任务。鼓励企业结合高技能人才的实际需求,与职业院校联合制定培养计划,为学校提供实习场地,选派实习指导教师,吸收学生参与技术攻关。
(四)、充分调动劳动者个人积极性,走技能成才之路
在全社会大力宣传、鼓励广大劳动者学习新知识和新技术,钻研岗位技能,积极参与技术革新和攻关项目,不断提高运用新知识解决新问题、运用新技术创造新财富的能力。开展技能竞赛、技术创新、同业交流活动,促进技能劳动者学技术、比技能、岗位成才风气的形成。提高高技能人才待遇水平和社会地位,加大对做出突出贡献的高技能人才的奖励表彰力度,激发技能劳动者努力钻研技术技能的热情,努力营造有利于高技能人才成长的社会环境。
三、措施和保障条件
(一)、实施国家高技能人才培养工程,加快高技能人才培养。以高技能人才培养为目标,在全国实施国家高技能人才培养工程。结合制造、加工、建筑、能源、环保等传统产业和电子信息、航空航天等高新技术产业及现代服务业的发展要求,针对不同区域、不同行业企业高技能人才需求特点,有重点地组织实施高技能人才培训项目。实施"新技师培养带动计划",重点培养具备创新能力和精湛技艺的技师、高级技师。
(二)、建立健全高技能人才评价体系,拓宽成长通道。创新模式,改进方法,完善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加快建立健全以职业能力为导向,业绩和贡献为重点,注重职业道德和职业知识技能水平的高技能人才评价体系。突破年龄、资历、身份和比例限制,促进高技能人才成长。建议推广企业在生产服务过程中进行技能鉴定的工作模式,推行生产现场能力考核和工作成果业绩评定相结合的技师评价方法,拓宽技师成长通道。对掌握高超技能、做出重大贡献的技能骨干,可破格或越级参加技师、高级技师考评;对参加职业技能竞赛突出的人员,可按有关规定晋升技师、高级技师资格。在职业院校中大力推行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并重的"双证书"制度,引导职业院校积极推进以高技能人才为培养目标的教学改革,根据国家职业标准和企业需求,调整专业和课程设置,加强技能训练;实行预备技师培养考核制度,培养后备高技能人才。鼓励行业企业和地方开展各种形式的职业技能竞赛、技术比武,选拔企业急需的高技能人才,拓宽技能人才评价选拔渠道。
(三)建立有利于高技能人才成长的激励机制,提高高技能人才待遇水平。引导和鼓励用人单位完善培训、考核、使用与待遇相结合的激励机制。引导和督促企业根据市场需求和经营情况,完善对高技能人才的激励办法,对优秀高技能人才实行特殊奖励政策。在企业建立和落实职工凭技能职业资格得到使用和提升、凭业绩贡献确定收入分配的机制,促进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与企业劳动工资制度的挂钩。用人单位应在在薪酬、福利、培训等方面向关键技术岗位高级技能人才倾斜,建立有利于高技能人才队伍形成的激励机制,提高高技能人才的待遇水平。
[关键词]高技能人才;社会需求;培养方法和途径
一、高技能人才的内涵及现状分析
高技能人才主要包括在技术技能劳动者中取得高级技工、技师和高级技师职业资格及相应水平的人员。高技能人才按技能类型一般分为技术技能型、复合技能型和知识技能型三种。高技能人才是“科学技术”、“第一生产力”的实践者,是推动技术创新和实现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重要力量,在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提升竞争力,推动经济发展过程中发挥着主力军作用。
目前,中国高级技工人才严重短缺,尤其是技师、高级技师的培养远远跟不上时展的需要,这已成为近年来中国人才结构的一大薄弱环节。中国的高级技师约50%进人中老年,在制造业中所占比例不到4%,只是发达国家的1/8左右。中国每年有600万人参加职业资格考试,但参加高级考试的不足10%。在企业,一些特殊工种高级技工已经断档,身怀绝技或高级技能的技术工人跳槽、技术骨干流失现象十分严重。现在的状况是技术工人与工程技术人员的比例失调,高级技术工人与初、中级技术工人的比例失调,高学历人员与高技能人才的比例失调,这些比例失调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我国经济持续、健康的发展。
二、高技能人才培养中存在的实际问题
(一)高技能人才队伍基础薄弱
1.高级技术工人占比较低,队伍结构不尽合理,而且年龄构成偏高,技师、高级技师青黄不接。
2.技术工人的技能等级偏低,技术素质堪优。
3.技术工人流动比例逐年上升,国有企业技术工人流失严重。
(二)对高技能人才培养机制不健全
很多地区没有真正的市场化、社会化培训机制,对迅速变化的劳动力市场需求缺乏灵敏的反映;教学手段相对落后,跟不上企业人才需求的步伐和企业对人才需求结构的变化;政策不配套,培训与就业衔接得不紧,就业准入落实不到位,职业资格证书在劳动力市场中的“通行证”作用还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变成一种形式化;“职业技能鉴定”基础工作薄弱,创新意识不够强,职业资格证书含金量不高。
三、高技能人才的理性思考与实践探索
高技能人才作为人才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到政府、教育部门等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技能教学型院校的培养目标应该是:造就一大批服务于生产、管理第一线的高素质的应用型高级技术人才。所谓“一线”、“应用”、“高素质”、“高级技术人才”都是强调就业能力这一个核心。从培养目标出发,技能教学型院校必须致力于专业与企业岗位需要的紧密结合,必须致力于专业职业技能基本性和专业性的结合,必须致力于把握今后几年市场对技能型人才的要求和发展趋势,必须致力于研发市场所要求的专业群,必须致力于高、新技术的引入和掌握,必须致力于“高技”、“绝技”的传承与创新。
深化高技能人才培养体制改革,推进教育创新,优化教结构,改革培养模式,努力提高教育教学效率和质量,以形成同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相适应的高技能培养体制,必须打破封闭式的办学模式。比如校企联合式,企业不仅参与研究和制定培养目标、教学计划、教学内容和培养方式,而且参与实施与产业部门结合的那部分培养任务。
四、高技能人才培养的方法与途径
(一)坚持面向社会需求
任何高素质人的人才都是市场需要而产生的,要培养出高素质、高技能、适应社会需求的高技能人才,就需要有高质量的校内外实训基地。但高质量的实训基地,需要高投入,这在目前技职型院校办学经费普遍不足的情况下,仅靠学校自身的力量是难以解决的。因此,实训基地的建设,必须想办法创新。而解决实训基地建设中的困难,提高实训基地建设质量,改善学校办学条件最好的方法就是校企资源共享、共建办学。打开校门,走出去,请进来,建立起较为紧密地校企合作平台,真正实行近距离办学。
实训基地建设是学生职业素质养成、职业能力提高的有效保障。目前,校企资源共享、共建办学的类型大致有:一是引入企业资源,在校内建立校企共用的实训基地,既引入企业资源又节约了学校的办学资金;二是建立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拓展学生能力培养的空间。
(二)坚持复合型技能与综合职业素质相结合
在强调共性技能达标的同时,也要创造条件使个人绝技得到创新和发展。为此,对职业资格鉴定也应由单一工种逐步向复合工种转变,由就业型向创业型转化。随着知识经济时代快速发展,在用人上既越来越细化,又越来越强调综合能力了。职业资格鉴定必须以产业界的需要、生产和技术实际设置为考核目标。以铣、磨、刨、钳工种为例,都有完整的考核系列,这些规范性考核虽能以标准来考核个人的单一操作水平,却往往很难考核出一个人的综合能力,经常发生数控车床操作工专业和车工专业的毕业生不会磨车刀,钳工专业的毕业生不会磨麻花钻等问题。所以,要注重综合能力的培养,在教学教法上进行改革。
(三)坚持产教研一体化的办学方针
实现职业产教研一体化,一是加强对适应企业发展需要的师资、先进设备与技术的投入,改善和改进实习条件与手段,强制淘汰传统的、落后的实习设备;二是给予实习训练以足够时间的投入,切实保证技能实习课课时。不盲目追求百分之百的“毕业率”和“就业率”,应保持适度淘汰,以激励学生努力学习,增加责任意识;三是加强在教学改革上的投入,重视对学生实际工作能力的培养。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必须让学生在接受教育过程中参与生产或技术改造活动,让学生在专业技能培养的同时受到职业的熏陶。产教研三者既自成体系,又相互关联和影响。根据市场需要设置科研课题,使科研成果转化为产品,让学生结合所学专业知识运用于生产实践,从而提升学生的技能水平。
不可否认的是,大国工匠、大赛选手和高技能人才有许多共同之处,都强调如下几点:首先,三者都强调创新性和专注性,比赛选手和大国工匠都不满足于重复性的生产或比赛流程,而是注重细致的观察,善于经验的积累,勇于尝试新方法和追求更高的目标,追求艺无止境,讲究推陈出新,勇攀高峰。在追求精益求精和精雕细刻中追求极致效率,从而引发工艺创新,形成更高层次的生产形式和技艺水平;其次,三者都强调强调德在技先,技高无边,讲究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强调爱岗敬业,严于律己,强调吃苦耐劳,注重锲而不舍,在平凡的岗位创造不平凡的业绩,这一点在学生就业后,普遍被用单位人力资源部门所推崇;再次,三者都强调严谨求实、一丝不苟,不会轻易放过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哪怕是很细小的问题。追求完美的过程,自己和自己也会较劲,常常于精微处见精神,抱着把产品和比工件做成艺术品的心态处理生产和比赛中的每一步操作;三者都善于钻研,追求极致,能耐得住寂寞,抵得住诱惑,能在艰苦的工作中学会取舍和乐在其中,认真对待每一次的操作练习和生产过程;最后,三者都善于向最高的标准看齐,善于向大师看齐,注重纵向比较和横向学习,注重彼此沟通和信息交流。
结合大国工匠的优秀品质和精神特点,技工学院汽车专业的技能竞赛近几年开始注意放慢比赛的节奏,注重锻造师生精雕细琢的竞赛细节。具体来说,就是加强不同院校大赛辅导教师和备赛选手之间的学习与交流,认真研究大赛规程和比赛文件,相互取经,用强化专家指导、课题研究、企业练兵等措施提高比赛实战能力。努力打造技能大赛梦之队,保持自己在全省乃至全国技能大赛前列位次,力争大赛成绩实现新的突破。
各技工院校都有针对性地制订市赛、省赛和国赛的训练计划,成立了大赛指导团队和参赛学生训练班,积极参加各个省市举行的技能大赛选拔赛。对获得出线资格的选手还会组织进行分阶段的集训和进一步选拔,使参赛选手的心理和技能都有了明显的提高,在2015年8月举办的第43届世界技能大赛中,杭州技师学院的杨金龙在汽车喷漆项目上为中国夺得历史上的首枚汽车专业金牌。正式迈入汽车专业领域的世界顶级高手行列,充分展示了技工院校师生的技能风采。
近几年,技工院校借鉴世界技能大赛经验,创新技能人才培养机制,构建了以汽车技术、汽车车身修理、汽车钣金与喷涂为龙头、汽车检测、汽车商务类专业为骨干、汽车新能源专业为未来发展方向,各专业协调发展的专业架构。在各级领导和师生们看来,参加比赛的目的不仅仅是获奖,最终还在于接轨世界标准,体现大国工匠精神。只有不断优化技工院校高技能人才培养体系,才能不断攀登汽车专业高技能人才培养巅峰。为了达到这个目标,技工院校在汽车专业高技能人才培养方面还应采取了如下措施。
首先,注重汽车专业年轻教师队伍的培养,强调师德师风建设。在技工院校内部大力推行教师名师带高徒制度。汽车专业比赛优异成绩的取得和毕业生大受青睐的背后,除了得益于充实、完备的实验、实习、训练教学设备,优秀的实习指导教师团队,还在于系部始终重视汽车维修市场人才需求变化有关。根据汽车市场变化及时调整办学思路和优化专业设置,强化产教融合,深化与企业的合作,每学期都安排学科带头人、一体化教师和新进年轻教师和学生深入汽车制造和汽车维修一线企业去实践学习,校企合作双方共同培育高技能人才。
其次,技工院校还要不断完善大赛实训基地和实训中心的建设,丰富和补充中职、高职和世界技能大赛训练场地和训练设备,如各类大赛所必需的专用车辆和汽车专用检测仪器、仪表等设备,还有与之配套的身体基本素质训练和心理辅导训练设备,让备赛师生有针对性地开展训练和比赛,借助先进仪器设备提升操作技能和比赛技艺。同时,还要加强教练团队的建设和比赛选手的选拔工作,形成一套完备的选手选拔机制,建立健全大赛训练耗材与资料的留存和建档工作,加强大赛信息的沟通和交流。
再次,在汽车各个专业教学和院校每年举行的技能活动月期间,还会结合第二课题的开展,大力宣传世界技能大赛选手的优秀业绩和系列报道,大力宣传工匠精神。对接世界技能大赛和中职、高职国赛软件标准,按照世界技能大赛和国赛的工艺要求和评分标准来指导普通的在校学生。有的技工院校还将世赛和国赛标准、成果快速转化成实训指导书、校本教材和一体化教学工作页,采用第三方评价机制和行业最高标准规范技工院校学生的技能鉴定考核。只有对接世界技能大赛和全国比赛,用国际职业与技工教育的视角与思维看待目前的技工教育,技工学院才能不断摸索和探寻出汽车专业高技能人才培养的新思路。
技工院校还更加注重大师工作室或高技能人才创新工作室的建设,因为工匠精神不光要宣传,还要找到传承的平台和传承者。技工院校将大师或高技能人才创新工作室的主要职能定义在通过大师、名师和金牌工匠完成对备赛师生的辅导与训练、系部教科研活动的组织、年轻教师的培养和专业技术对外交流与学习。这就要求工作室团队成员更加注重培养技能大赛选手工匠精神和汽车检测技术应用能力、设备应用能力、操作规范和操作质量的紧密结合。对工作室负责人和团队协作等方面都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要求师生用“工匠之心”去完成教育、学习和训练任务。还要紧追汽车技术和汽车专业教学技术的前沿知识,积极承办各级各类理论讲课和技能比赛。对技工院校师生来说,只有不断将压力变成不竭的创新动力,师生才能不断得到锻炼和成长。
最后,技工院校汽车专业在一次次的变革中成长起来,办学层次逐步丰富,专业设置愈加合理,让师生的成才道路有了更多选择。各技工院校还加大对汽车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和工匠精神结合的力度。不断完善学生现代学徒制,强化校外实习学生的管理层次和管理方法。在学生实习阶段将一体化教学改革与技能提升紧密结合,不断推进大赛专业班级、汽车专业兴趣小组和世界技能大赛内容和标准的企业普及推广工作。让毕业生在完成职业规划的同时,也熟悉个人职业道德和工匠精神在现代汽车维修企业中的重要支撑作用。每年到了毕业季,大赛班和一体化实验班的学生都出现了供不应求的现象。学生毕业后凭借其较强的敬业精神和扎实的基本功赢得接收单位人力资源部门的青睐,不断涌现出身居企业管理和技术管理要职的高技能人才。
[关键词]外贸转型升级;商务类;高技能人才;培养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712(2014)31-0029-04
[基金项目]本文系浙江省科技厅高技能人才培养项目“外贸转型升级背景下商务类高技能人才培养研究”(yb06126)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陆金英(1964―),女,浙江海盐人,本科,嘉兴职业技术学院外语与贸易分院常务副院长,讲师,研究方向:高职教育,英语翻译理论与实践。
我国外贸产业自1978年起步以来,经过30多年的快速发展,有力地推动了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提高了我国外贸企业国际竞争力。“中国制造”增加了全球消费者福利,“中国市场”带动了相关国家的经济发展,外贸产业仍将是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重要支柱,这意味着市场对高质量的商务类人才的需求仍然紧迫。2008年的国际金融危机给全球外贸经济带来巨大影响,2009年我国众多中小企业遭遇前所未有的冲击。与此同时,随着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和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协议的签订与实施,我国面临新的国际贸易竞争环境,低附加值的产品已逐渐失去竞争优势,外贸企业亟待转型升级。[1]这就需要高等职业院校的商务类专业迅速调整人才培养模式,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更好地为地方经济服务。
一、浙江省嘉兴市外贸行业发展现状
“十一五”期间,浙江省嘉兴市外贸进入高速发展期,除了2009年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出现负增长以外,每年增速均在23%以上。“十二五”以来,该市外贸增速有所放缓,但仍保持基本平稳。2012年出口196亿美元,是2001年22.17亿美元的近9倍。同时,外贸对经济贡献度也不断提升,外贸依存度、出口依存度分别从2001年的44.8%、30.4%增长到2012年的62.9%和42.9%。2011年,政府制定出“十二五”规划,推出新时期扩大对外开放战略新举措,要求企业内外连动实现转型升级,不改变传统的经济和贸易方式,产业和贸易不进行转型升级,我国经济就很难实现可持续发展。浙江省“十二五”规划也明确指出:要加快外贸发展方式的转变,进一步优化进出口结构,增强进出口竞争力。
二、外贸转型升级背景下的新变化
(一)外贸主体队伍不断扩大
据浙江省嘉兴市商务局统计,本市有出口实绩的企业数量从2001年的555家,发展到2006年的2100家,2012年末达到4354家。而企业结构也实现了从外资企业主导到内资企业为主的转变,2006年,内资企业数量首次超越外资企业,到2012年末,内资企业为3105家,已是外资企业1249家的2倍多。外贸企业数量的增加,意味着对外贸商务类人员的需求也会更大,除了专门从事外贸经营的公司以外,国内企业的一些驻外办事机构、外资企业等都需要大量的商务类人才,有关统计数据显示,今后5年内,国际商务类人才缺口将超过100万。[2]
(二)贸易伙伴不断增加
浙江省嘉兴市的出口市场呈现多元化趋势,欧美日仍占据主导,但东盟、俄罗斯、中东、非洲等市场实现快速增长。2012年,与我市有贸易往来的国家和地区有206个,对欧美日三大传统市场的出口份额占全市比重为58%,比2006年下降7.7个百分点,比2001年下降15.6个百分点。贸易伙伴的不断增加,使国际贸易研究对象不断拓展, 会出现许多新领域、新课题、新理论、新原则等,这些都会对商务类人才的岗位提出新的要求。[3]
(三)产品结构不断调整
2011年,我市工业制成品的出口比重达到94.3%,超过世界贸易制成品出口平均占比70%的标准,同时还超过欧洲等发达国家制成品出口占比78.4%的水平。服装及附件、纺织品、机电产品、高新技术产品、箱包等是我市出口主要商品,从2007年起,机电产品超过服装成为我市第一大出口产品,并延续至今,2012年,机电产品出口占比为32.3%。
(四)劳动密集型产品竞争力不断下降
劳动密集型产业主要包括农业、林业及纺织、服装、玩具、皮革、家具等制造业。随着技术进步和新工艺设备的应用,发达国家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技术、资本密集度也在提高,人们对于劳动密集型产品的需求比重逐渐下降,而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品的需求比重不断上升,所以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市场空间正在被不断压缩,这就使得我国一些原本比较有市场竞争力的劳动密集型产品竞争力不断下降。另外,在世界制造生产链中,我们往往只能参与到低附加值的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加工环节,处在对应价值链的末端。就相关外贸企业来讲,结果就是利润率低,对特定市场的某些环节依存度较高,抗风险能力低等。因此,我们得到的仅是一部分劳动力就业及少得可怜的利润份额,这样的发展不利于产品升级和国际竞争力的提升,更不利于我国外贸体制的进一步改革和优化。[4]
三、目前外贸企业所面临的人才需求问题
《国家商务部关于对外贸易发展“十二五”规划》中指出,“重视外贸人才建设,以市场为导向,创新人才管理体制和服务体系,营造良好的外贸人才发展环境。适应人口素质和结构变化,建立健全政府调控、市场配置、企业自主用人、人尽其才的体制机制。加强开放型外贸人才资源开发,高度重视外贸职业教育,促进多元化投入。鼓励外贸企业提高人力资本投资比重,支持员工踊跃参加学习培训,提高满足企业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需要的技能。大力培养国际商务人才,加快培养多双边外贸谈判人才”。
《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提出,“下一步在我国高技能人才队伍发展上,要以技师和高级技师为培训重点,形成一支门类齐全、技艺精湛的高技能人才队伍”。
由此可见,外贸企业的竞争,关键是人才的竞争。目前,外贸企业所面临的人才需求方面的问题主要有:
(一)熟悉WTO规则和国内外市场运作的人才缺乏
自2001年加入WTO到2012年年底,嘉兴市共遭遇了来自美国、欧盟、印度、阿根廷、俄罗斯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发起的291起贸易救济调查,直接涉案金额近17.7亿美元。嘉兴市紧固件、服装、经编、木业等传统产业,在国际市场的占有率和竞争力较高,易成为“两反一保”调查的重点。而自2011年开始,贸易摩擦涉案产品逐渐向新兴产业延伸,如欧美对我光伏产品发起“双反”调查,对该市光伏产业造成了巨大冲击。同时,随着对新兴市场开拓力度的加大,嘉兴市遭遇贸易摩擦的发起国也更多地转向新兴市场国家,如印度、印尼、土耳其等国家频繁对我出口产品发起调查。这些状况势必会影响到浙江外贸出口的健康发展。而在浙江外贸企业里,熟悉WTO有关法律规则,懂得相关国际法律和世界贸易组织规则的人才十分紧缺。
(二)制单、跟单、外销方面的外贸技能型人才缺乏
据测算,我国外贸直接带动就业超过8000万人,其中60%来自农村转移劳动力。2010年与外贸直接相关的海关税收达1.25万亿元人民币。5年累计进口高新技术产品1.6万亿美元,有力地推动了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
目前,社会上紧缺的是应用型商务类人才,大多数毕业生理论水平较高,而实践能力较弱,难以适应社会的需求。据调查,在外贸人才需求榜上名列第一至第六位的是:跟单员、外销员、单证员、报关员、国际货代业务员、报检员等,这些岗位都要求持有上岗资格证。[5]目前,我国外经贸从业人员达7000多万人,但只有8万多人拥有外销员资格证书,报关员的需求缺口更大。[6]以浙江省嘉兴市为例,现有外贸公司近5000家,跟单、货代、报关等技能型人才,尤其是熟悉国际商务合同、申报、运输等外贸环节的技能型人才格外紧缺。
(三)双语复合型人才缺乏
外语能力包括听、说、读、写、译等各项语言技能。通过调研发现,商务类的绝大多数岗位明确提出应具有一定的口语交际能力,即“听和说”的能力。其次是阅读,还有应具有外文写作和翻译能力。值得注意的是,有的岗位提出不止一项语言技能的要求。除此之外,商务类高技能人才还需要有扎实的知识结构储备、过硬的专业能力,主要包括:1.基础知识,如国际贸易理论、国际金融、国际贸易地理、国际商法等。2.专业知识,如外贸函电、进出口实务、单证、保管、国际结算、商品知识等。3.专业能力。专业能力包括三方面的能力:国际贸易基本实践操作能力,包括适应外贸业务岗位需要的各种操作技能,完成外经贸工作所需的专业理论知识能力,一般的外经贸管理、协调和领导能力;国际贸易高级实践能力,包括对自己和本部门外经贸工作进行规划、实施和评估的专业能力;国际贸易综合应用能力,包括应用技术能力、创新能力、管理理念和管理能力。
因此,既熟练掌握英语、德语等语种又熟悉外贸业务的复合型商务类高技能人才供不应求。能够与中亚、中东国家对接、沟通和交流,精通中亚、中东各国语言,熟悉这些国家的风土人情,同时还熟悉这些国家法律和金融政策,具备市场分析能力的国际化人才是外贸企业竞争的核心。
四、商务类高技能人才培养对策研究
针对浙江省嘉兴市外贸产业转型升级发展需要,以服务地方经济、培养高素质应用型高技能人才为目标,通过政策导向、项目引领,寻找提高商务类高技能人才培养质量的有效途径。
(一)与区域外贸产业相对接,拓展产学合作的深度与广度,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以“外贸类专业与嘉兴市外贸产业相对接,课程考核标准与岗位考核标准相对接,教学内容和外贸相关流程相对接,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相对接,职业教育和创业教育相对接,传统的教学班与现代学徒制相对接”的人才培养思路,依托嘉兴市欣禾职教集团,拓展产学合作的深度与广度,创新产学合作新机制,积极推进商务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构建“企业全程参与教学工作、学生操作外贸真实业务”的“工学交替、叠加递进”人才培养模式。
2013年9月,为探索校企合作的新途径,进一步拓展商务类高技能人才培养实践教学新模式,给外贸类专业、应用英语专业的学生提供长效的实践教学平台,在充分调研论证的基础上,嘉兴职业技术学院依托引起入校的“校中场”――嘉兴市澳杰进出口有限公司,并由其牵头联合16家中小型外贸企业组建了澳杰商业联盟,构建了在心智积累的基础上,“校中场”中熟悉工作流程和要领,“澳杰商业联盟”里形成职业素质和技能,校企协同实现学生认识实习、顶岗实习、毕业实习和就业的一条龙的培养模式。
2014年6月,以澳杰商业联盟为基础,建立了由政府、行业、学校、企业共同参与的,具有资产纽带的产学研共同体――澳杰联盟外贸学院。企业入驻,教师参与,建立11个外贸实战工作室,实施“双师带徒”的教学模式,围绕外贸类核心岗位单证员、跟单员、业务员加强核心课程建设,让学生的认知和实践的关口前移,富有成效地参与创业创强活动,在职场化的场所中形成职业素质和能力,为区域经济的建设和发展服务。
(二)基于“工学结合”,实现课程体系与职业标准的对接
校企合作的核心是共同开发专业职业能力体系标准。把企业岗位需要的职业标准内容融入到学校人才培养的课程标准中,把学校实践教学内容融入到企业的生产流程环节中,按照企业人才需求规格与岗位所需的职业能力标准进行校企“课程置换”,从而实现课程体系与职业标准的对接,实现“双合一”,即“课堂与实训合一”的学做合一、“实训与生产合一”的校企合一。[7]通过“学做合一”有效落实学生基本商务技能的实验和实训;通过“校企合一”实施顶岗实习,使学生掌握与国际商务相关的操作技能,提升顶岗实习能力。
(三)基于“教学做一体”,强化实践教学,实现实训基地与生产岗位的对接
以校内实训基地为纽带,校企联手,加强对学生进行专业技能训练。校内实训基地是企业的外贸部门,承接企业外贸业务,同时也承担师生的实习实训任务。企业的生产过程是学校的实践教学环节,师生参与企业生产环节。学生在网络环境下,利用校内实训基地的电子商务平台,分别扮演出口商、进口商、工厂、出口地银行和进口地银行等不同角色,全面、系统、规范地操作整个外贸流程,完成外贸业务,从而掌握各国际商务环节的主要操作技能。
同时,根据实践教学质量管理要求,加强实践教学的内涵建设。充分利用校内实训基地,遵循企业经营管理的一般规律,以企业外贸活动的全过程为基本框架,结合专业的特点,构建真实、可操作的实训体系,使实训内容更加完整,实训环节紧密衔接,实训领域得以拓展,实训资源实现共享,走进实训中心,如同走上企业岗位,真正进入工作角色,实现与生产岗位的对接。
(四)基于“专兼结合”,加强教学团队建设,实现专业教师与企业经营管理人员的对接
依托实训基地,发挥基地人才交流优势,提升商务类高技能人才教学团队水平,实现企业、行业技术人员进学校,承担实践教学任务,与学校教师共同开发实践教学内容,共同指导学生技能训练;学校教师下企业进行实践锻炼。通过校政合作、校企合作、校所合作、校际合作等形式和途径,建立一个教学水平高、实践科研能力强的“双素质,双结构”的教学团队。在现有科研、教改水平的基础上,紧密联系嘉兴地方外贸企业和行业,共同探索培养能适应嘉兴当地的外贸产业转型升级背景下的商务类高技能人才的有效途径,加快地方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群,李霄,丁跃进.后金融危机时期长三角地区外贸企业转型升级研究[J].经济纵横,2011(5).
[2]窦建华.国际经贸人才需求的新变化及对策研究[J].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综合版),2010(4).
[3]冯国峰,俞学伟,刘永元,韩如芳.国际贸易专业学生个体特征与外贸岗位关系研究[J].现代商业,2010(11).
[4]丁劲夫.论新形势下我国外贸环境的新变化[J].现代经济信息,2012(20).
[5]郭薇.转型升级下外贸人才培训基地建设研究[J].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