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全球金融危机

全球金融危机

时间:2023-06-01 09:31:02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全球金融危机,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全球金融危机

第1篇

普遍认为美国经济衰退是市场动荡的主要原因

《华尔街日报》评论说,“中印股市暴跌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担心受美国的牵连”,因为“美国经济衰退对以出口为导向的亚洲市场来说并不是一个好消息”。

欧盟也把金融风波归罪于美国。英国《金融时报》援引欧盟货币事务专员华金・阿尔穆尼亚的话说:“市场动荡的主要原因是美国经济衰退的风险。这不是全球性经济衰退,而是美国经济衰退。因为多年来,美国经济积累了严重的失衡――巨大的经常账户赤字、巨大的财政赤字和国内储蓄缺口。”

身价上亿的投资大鳄索罗斯近日在接受《奥地利日报》采访时称,全球正面临着二战以来最严重的金融危机,美国经济则受到衰退风险的威胁。

“次级优惠抵押贷款”何以成危机

国际舆论普遍认为,这一轮股市下跌风潮的根源,来自于去年3月发端的美国次级抵押信贷危机。所谓的“次级优惠抵押贷款”,就是向那些工资收入不高、存款不多的人们所发放的银行贷款,用于购买住房。

但近年来,由于美国经济疲软,越来越多的购房者由于付不起贷款,致使房屋被银行收回。按照一般规律,至少半数接到银行收回通知的人家将失去房产。但由于违约案例数量激增,去年美国许多从事次级抵押贷款的金融机构陷入危机而被迫申请破产。

次贷危机酿成全球金融风暴

分析人士指出,美国次贷危机之所以酿成全球金融风暴,美国政府难辞其咎。白宫对于按揭市场疏于监管,袖手旁观,导致次级抵押信贷深藏隐患,进而影响到美国的消费市场和企业投资。当美国经济衰退风险增大时,白宫还是欠缺果断行动,而布什政府日前公布的一揽子经济刺激方案效果并不明显,令市场失去信心,由此引发连日全球股市大动荡。

次贷只是替罪羊

但另有观点认为,次贷只是个替罪羊。

次级贷款的总盘子不过1.3万亿美元,假设贷款人无任何还款能力(多多少少总是有一点吧),同时假设美国房价下跌20%(依照中国人的标准,美国房价并不算高,涨幅也远较最近几年的中国房价涨幅小),则总损失为2600亿美元左右。分摊3年消化,每年不到1000亿美元。这对于美国13万亿美元的GDP来说,并不是个非常大的数字。何况还有包括中国在内的其他国家的金融机构在帮美国扛着次贷。当初,美国政府想来也认定次贷不致兴起如此巨浪,否则,半年前当次贷露出端倪的时候,美国政府就会采取断然措施。

恐慌之举与经济衰退

或许是为了亡羊补牢,当地时间1月22日一早,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赶在股市开市前突然宣布大幅降息75个基点,以阻止金融崩盘和经济衰退。这是美联储28年来降息幅度最大的一次。不过,英国广播公司分析认为,这明显是一种“恐慌之举”,“如果这个措施再不灵的话,人们会说,他们已经没牌可打了。”

美联储的降息举措以及布什政府的财政激励措施,可被看作是一种挽救市场信心的行为。国际经济预测机构Global Insight的首席经济分析师德里曼对路透社表示:“市场信心扮演着极为重要的因素,目前令人担心的是悲观情绪扩散至消费者及企业,这也是美联储及总统正试图避免的。他们不希望消费者突然停止消费,他们也不希望企业退缩。降息可能无法阻止衰退,但很可能大大减轻衰退的程度。”

美国经济是否就此衰退

作为引发全球股灾的策源地,美国的经济是否会就此出现衰退,也成为各界关注的话题。美联储前主席格林斯潘表示,他曾在去年12月预测,美国经济陷入衰退的可能性约占50%,他先前曾预期这一可能性为30%。

美国著名经济学家努里尔・鲁比尼说:“降息的决定仍然无法避免美国经济走向衰退,现在的问题已不再是美国经济是否会陷入衰退,而是衰退程度会有多严重。”美国摩根士丹利公司亚洲区主席斯蒂芬・罗奇则认为,美国经济将经历一个“相当痛苦、相对较长的衰退期”。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说:“现在这个时间谈美国经济,不会有多少好消息。”

美国国务卿赖斯力挺美国经济。赖斯说:“美国经济是有韧性的。目前美国经济结构合理、基础也是健康的,美国仍欢迎世界各国到美国投资做生意。美国仍将保持世界经济增长引擎的地位。人们应对世界经济继续走强保持信心。”对于次贷危机引发全球金融动荡,赖斯说:“布什总统已宣布了一揽子财政措施,旨在促进投资和消费。财政部长保尔森的政府相关机构也正积极工作,与国会和其他政党协商,准备出台一系列涉及广泛、促进增长的临时性措施。”

美国病的总根子

如果把美国经济比作一个病人,那么病根子并不在次贷上,而在于它的“双赤字”:经常项目赤字以及财政赤字。这些赤字最终形成债务。美国最新的总债务额高达9.2万亿美元,占其GDP的65.7%。分摊到每个美国家庭,有近10万美元,而美国平均家庭净资产不过9万美元。以5%计息,美国每年要为这笔债务支出利息4600亿美元。债务多了,税收自然要加。而加税自然会影响到投资以及消费,最终导致经济衰退。

面对次贷危机左右为难

第2篇

金融危机:影响有多大

金融危机给企业带来的直接影响就是资金短缺、金融资产贬值,市场萧条,消费者购买力严重下降,企业销售困难,不得不通过降价的方式促进销售,严重地影响了企业的赢利能力。作为普通老百姓,人们手中的财富大幅缩水,纷纷节衣缩食,消费欲望萎靡不振。总之,在金融风暴的影响下,社会经济萎缩,经济增速放慢甚至出现负增长。

报业作为为其他行业提供服务的一类特殊企业,它的发展同社会经济大环境和其他行业的发展息息相关,同样受到了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世界报业巨头纽约时报,今年三季度出现巨额亏损就是一例。

据国外媒体报道,由于广告销售下降导致媒体第三季度利润下跌32%,美国最大的报业集团甘尼特公司宣布将再裁员并且重新估值派息。而据纽约时报集团公布的财报结果显示,第三季度公司每股运营亏损1美分,而去年同期为每股收益10美分,集团9月营收下滑8%,集团新闻传媒公司的广告营收下滑14%。

相比国外报业来说,中国报业和国际巨头相比较小,对国际资本市场的利用不充分,因此,金融危机对中国传媒业的影响相对较小。对于以广告收入为主要赢利来源的中国报业来说,金融危机对其的影响,必然通过企业广告投放的微妙变化来体现。据尼尔森调查公司对亚洲广告客户的一项最新调查发现,大多数企业预计他们的广告预算明年将会下降,其中1/4预计将比今年下降20%以上。文中还提到,即使在典型的成长型市场――如中国,明年的广告支出也将大幅下降。如何在如此严峻的经济环境中克服困境,进而谋求发展,是报业面临的一大课题。

报业何以应对

2009年的广告市场注定无法和2008年相比,加之2008年奥运会可能产生的“副作用”,2009年的广告市场竞争会更加激烈。但总体市场份额的增长停滞甚至萎缩,并不代表市场竞争者注定无所作为;相反,同业间、报业媒体和其他媒体间竞争的加剧,会锻造更强大的市场参与者,优胜劣汰的规律会体现得更加充分。

首先,报业集团应该对广告市场做更加深入的研究,抓住有发展机会的关键行业广告市场,深入研究客户需求,以广告客户需求为导向,探索媒企合作的新形式、新方法,实现媒企共赢。例如,国家为刺激国内经济实施的积极财政政策,会对广告市场带来一定份额的增量因素,钢铁、水泥、建材、基础设施建设、房地产等行业都值得关注。

其次,在报纸采编和新闻报道上,应更加贴近读者,不断增加时效性和报道的深度广度,以不断吸引新老读者。同时,不断探索媒体和受众新的互动方式,吸引更多的关注度,提高社会影响力,媒体的运行规律始终在于,成功的“第二次销售”(广告销售)永远是建立在成功的“第一次销售”(媒体产品)基础上的。

再次,报业应积极探索传统纸质报纸发展的新方向、新趋势,为传统报业拓展新的生存空间。行业经济发展的规律告诉我们,只有不断创新才能取得竞争上的先机,故步自封只能落伍被淘汰。上世纪70年代当柯达公司还沉溺于胶片市场的垄断地位的时候,它何曾想到,30年后摄影行业已经被数码产品一统天下了。同样,报纸如若长期停留在纸质媒介的老套上,也难逃衰亡的厄运。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人们对信息的需求无论从数量上还是从时效上,都有更新更高的要求,传统的纸质媒介已很难满足人们的需要,数字报业是报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当然,我们不能忽视纸质报纸还有一定的发展空间,但当前我们至少应该对纸质报纸和数字报纸做同等程度的关注,报业经营者的思维也应该从狭义经营“报纸业”转变为经营“信息业”、“传媒产业”,或许成为业务领域更加全面的“传媒集团”,才真正是未来报业集团发展的终极目标。

是危机也是机遇

尽管金融危机和进而带来的经济危机给报业带来了严峻的挑战,但是,“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危机面前,我们更应该从另一种不同的角度审视报业。

首先,危机为报业集团资本运作带来了机遇。

一方面,危机造成大量企业资金短缺,举步维艰,在经济上处于相对弱势。陷入困境的企业一般会采取各种方式自救。方式不过以下几种:出售资产、与其他公司合并、减少资本支出及研究开发费用、发售新股、与银行和其他债权人谈判、以债权换股权和申请破产等。而目前危机下,流动性严重不足,资产整体估值较低,这就决定了处于困境中的企业在资产重组中不可能获得较高的资产溢价。他们往往会以极低的价格处置资产。这就注定为现金流充裕、风险较低的企业带来获得廉价资产的机会。

另一方面,报业集团资金相对宽裕,资金状况要远好于一般企业,而且报业集团一般信誉优良,更容易获得银行信贷和社会资金的青睐,这就为报业集团资本运作提供了绝佳的条件。从横向而言,报业集团一般来说经营业务较为单一,具有一定的行业系统性风险,需要不断丰富自己的经营领域。有些报业集团即使已经涉足其他业务领域,经营规模一般也较小,不能形成规模经营,一些看好的经营领域即使有意进入,也可能会因为对该领域不熟悉、惧怕经营风险而不敢轻易举步。从纵向而言,报业集团急需理顺报业上下游的产业链,为报业主业的经营提供更加安全可靠的产业链保证。例如,今年以来报业上游产业新闻纸市场价格的大幅波动,就使整个报业蒙受了巨大的成本压力。而如果能够早日通过资本运作控制上游新闻纸生产企业,这项经营风险就可以避免。

在当前金融危机企业普遍资金短缺的情况下,报业集团可以充分利用自身的资金优势,大力开展“金元外交”,通过股权收购、参股控股其他企业,快速进入优势经营领域,既避开直接投资的风险,又能迅速丰富自己的产业范畴。

其次,金融危机造成社会就业需求减少,就业压力大大增加,很多优秀人才为了获得宝贵的就业机会,往往会降低自己的收入预期,报业集团可借此以相对较低的成本吸引大批优秀的专业技术人才,为自己今后的发展做好充足的人才储备。

第3篇

【关键词】 金融发展;金融监管;金融创新

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全球经济陷入恐慌当中。这是一场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机,其冲击力度之强、影响范围之广、危害程度之深前所未有。尽管由于我国参与全球化的步伐较为谨慎,较大程度地避免了全球金融危机的直接冲击,这并不说明我国的金融体系是无忧的,我国金融体系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是存在很大差距的。这次金融危机给美国及其欧洲带来的如此变化,也启发中国应对新一轮金融改革的路径、目标和模式进行重新思考。

一、从金融危机角度看我国金融发展的不足

(一)金融市场对外开放的程度不够

根据经济体制改革的整体战略需要,我国在金融对外开放过程中采取了循序渐进的策略,确保了金融系统的稳定运行和发展。在引进外资金融机构的同时,通过实施“走出去”战略,中资金融机构开始进入国际金融市场。中国金融对外开放程度总体上讲仍然非常的低,尽管中国已经完全开放了经常项目,对其资本项目的开放还是做出了一定的限制。

(二)金融创新发展滞后

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虽然我国在金融创新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从总体上说,我国的金融创新仍处于一个较低的阶段。主要表现在:第一,金融机构缺乏主动创新的意识。第二,缺乏宽松的金融创新环境。第三,金融创新产品种类比较单一,现在推出的许多创新产品更多的是为了赢利,一些具有重要风险管理特征的金融工具基本没有。第四,盲目追求创新数量而忽视质量。以银行卡业务为例,各大银行都争先发行大量银行卡,不仅造成资源浪费,还影响了银行业的高效发展。

(三)金融监管仍待改进

第一,监管内容和范围比较狭窄。我国目前金融监管的内容主要是机构的审批和经营的合规性,对金融机构日常经营的风险性监管尚不规范和完善,在监管范围上重国有独资商业银行,轻其他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

第二,监管方式和手段存在缺陷。目前我国金融监管的方式较为单一,主要是外部监管,自我治理虽有,但自我约束、自我治理机制不完善;行业自律组织很少,还没有发挥大的作用。从监管手段上来说,监管应是依法进行,现实情况却是法规不健全、实施细则缺乏,造成在具体的监管可操作性比较低。

第三,尚未形成有效的监管机制。我国目前的金融监管中仍只强调防范风险,市场的准入和退出机制十分僵化,这事实上保护了垄断,极大地降低了金融效率。

二、全球金融危机对我国金融发展的启示

尽管我国在这次金融危机中受到的影响较其他欧美国家相比程度并不很深,仍应充分认识危机产生的根源并结合现阶段我国金融发展的不足,总结出对我国金融发展的一些启示,促进我国经济又快又好的发展。

(一)合理施行货币政策

从美国次贷危机产生的根源来看,过于宽松的货币政策足以成为这场次贷危机的导火索。正是因为美国政府为了刺激本国经济的发展,从2000年到2004年,美联储连续降息,联邦基金利率从6.5%一路降到1%,一方面导致整个房地产市场的泡沫的膨胀,另一方面也不可避免的造成一定程度的通货膨胀。我国在制定货币政策调控经济的同时,应该把握好货币政策调节的重点、力度和节奏,在保持币值稳定、关注通货膨胀指数的基础之上,也应充分考虑其对资本市场和房地产市场的影响,保持经济的又快又好的发展。

(二)注重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平衡发展

实体经济是虚拟经济的基础,当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匹配良好的时候,虚拟经济将为实体经济的发展提供更为广泛的融资渠道,转移市场运作的风险。当虚拟经济过度膨胀时,就会产生泡沫经济甚至导致金融危机。我国要认真汲取美国次贷危机的教训,在大力发展金融的同时决不能背离实体经济的基本面,一定要有坚实、高质量的实体经济作后盾。

(三)稳步推进金融创新

金融创新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金融创新有利于提升银行的竞争力,其创新出的产品也可以分散和转移风险,另一方面在监管和风险防范薄弱情况下,过度的金融创新会使金融机构的安全性以及金融体系的稳定性受到冲击。与美国相比,我国的金融发展滞后,缺乏创新的宽松环境,金融创新受到较大抑制,必须推进金融创新。首先,为金融创新建立有利的政策和市场环境,主要是要充分发挥政府在金融创新的推动作用;其次,要以市场为基础,研发的金融创新产品必须符合市场的需求;再次,要建立一个完善的风险监控机制,并尽可能地披露产品信息,以便客户了解真实的金融风险;最后,还要控制好金融创新的节奏,过度的创新可能会满足当前盈利和竞争的需要,但过犹不及反而诱发不良后果。

(四)继续开放我国的金融市场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金融市场的全球化是必然趋势。从这次的次贷危机可以看出,金融业在对外开放的同时也面临着较大风险,甚至会影响一国的经济安全。不仅要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主动融入金融全球化进程,要有效防范金融对外开放可能带来的风险,这就必须建立一个稳健的金融开放机制。

(五)进一步地完善金融监管制度,拓宽金融监管范围

首先,由于金融体系特别是银行体系内在的脆弱性,审慎、有效、持续的监管是银行业的生命线,必须加强对以银行业为主的金融机构的监管,包括:(1)对银行业资本充足率的监管,充足的银行资本可以抑制风险资产的过度膨胀,保护存款人和其他债权人的利益。(2)坚决抵制银行业、金融机构过高的拉高杠杆率进行经营和操作。杠杆率越高,所获得的回报越大,期间携带的风险也将成倍的扩大。(3)对金融机构内部激励约束机制的监管。美国次贷危机与金融业高管的巨额奖金有一定关联,高奖金刺激了高风险行为。在我国,金融企业高管薪酬管理仍为空白,应当及时治理金融企业高管高薪放任自流的状况,建立起奖金与长期业绩挂钩的机制。

其次,要对金融创新进行监管。监管机构必须加强对金融衍生产品的设计、经营等过程的监管,以防止风险的扩大及传递。

最后,要建立防范系统性风险的预警系统。这个系统能够观察到每个市场参与者的风险位置,并准确判断出遇到的风险的类型,以方便监管当局充分做好及时处理相关风险的准备,降低风险带来的各项损失。

(六)提高投资者风险防范意识

金融管理部门要大力宣传金融风险知识,加强投资者风险教育,增强投资者对金融风险的辨识能力。作为金融市场的主体,无论是机构投资者还是个人投资者都必须加强金融风险知识学习,树立永久的风险防范意识。收益和风险是并存,投资者投资行为做出后必须时时关注评估所面临的各种风险,对风险做出准确合理的判断,当风险出现时,要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将损失控制在最小程度。

参考文献

[1]雷鸣.《次贷危机对我国金融创新的启示》.武汉金融.2009(2)

[2]肖材林.《美国金融危机的原因和启示》.商业现代化.2008(11)

第4篇

关键词:虚拟经济;金融危机;经济虚拟化

中图分类号:F83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0)05-0116-02

一、虚拟经济概述

虚拟经济是相对独立于实体经济的虚拟资本的经济活动,具体来说,主要指金融系统和房地产业。虚拟经济从实体经济中产生出来,其发展受实体经济生产能力的约束,其利润受实体经济利润率的制约。

虚拟经济是在实体经济的基础上产生的,同时对实体经济的发展具有正负两方面的效应。虚拟经济的正效应主要体现为在信用经济的基础上产生的虚拟经济有效地实现了储蓄向投资的转化,提高了资金的使用效率,加速了资本周转,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发展。虚拟经济的负效应则体现为虚拟资本的价格不是由实际资本的价值决定的,而是由预期收入和实际利率决定的,所以经常与实际资本的价值相背离,并越来越呈现出超前发展的趋势。当虚拟经济的发展远远脱离实体经济的发展时,由于其利润来源得不到有效支撑,将很难维持。当虚拟经济的泡沫破裂时,往往因巨大的流动性损失而严重影响实际生产活动的进行。同时,当虚拟经济发展过度时会吸引生产资本的流入,挤占实体经济的发展资金。

虚拟经济与金融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一方面,适度规模的虚拟经济促进金融稳定与发展。从微观角度看,虚拟经济的发展有助于提供大量个性化金融工具和金融服务,增强了金融机构的基本功能,拓宽了其服务领域。与此同时,虚拟经济通过借助电子信息技术,提高金融企业的支付清算能力,节约大量流通费用,并使金融企业的信用创造功能得以充分发挥,提高其规模报酬和盈利能力。从宏观角度看,虚拟经济的发展能够促进全球金融市场一体化,提高各国市场间信息传递和价格反应的能力,提高市场价格对信息反应的灵敏度,满足虚拟经济国际化的需求。同时虚拟经济创造了大量的金融衍生产品,使各类投资者不仅能进行多元化资产组合,还能及时调整其组合,在保持效率的同时分散或转移风险,增强抵御非系统性风险的能力。

另一方面,虚拟经济的过度发展又将影响金融稳定。首先,虚拟经济的剧烈变动会通过价格、预期等在虚拟经济体内迅速传播,放大波动效应。一种证券价格、一个部门或一个市场价格的波动都会导致其他证券、部门、市场的波动。其次,虚拟经济的急剧变动会通过利率、汇率或资产价格的波动迅速传播到实体经济,进而对实体经济的运行产生影响。东南亚金融危机和次贷危机都是由虚拟经济的恶化引发的实体经济的运行紊乱。再次,虚拟经济的过度发展使经济体系面临崩溃的危险性。从事金融衍生品交易的金融机构一旦破产,通过货币乘数的作用极有可能引起金融市场的波动,市场波动再反作用于机构,这种恶性循环最终将导致全球的金融危机,直至经济危机。最后,虚拟经济的崩溃导致全球经济体衰退的可能性越来越大,并极易引发世界范围内的金融危机。

二、虚拟经济的发展

自从20世纪70年代初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以来,全球进入了以浮动汇率制为主的国际货币体系,世界范围内出现了金融自由化和全球化的浪潮,各国纷纷放松对资本跨国流动的管制,各种金融创新层出不穷。众多金融衍生产品只需交纳一小部分保证金即可交易,杠杆率极高,买空卖空交易盛行,极大地加剧了金融风险。虚拟经济占世界经济的比重因各种衍生金融工具的产生和资本账户交易的增多而迅速增加,远远超过了实体经济,整个经济呈现出一种“倒三角”的特点,不稳定性大大增加。总体上看,虚拟经济的发展大致体现出以下特点。

第一,全球金融资产急剧膨胀。20世纪80年代以来,经济的全球化和金融的自由化,使得全球银行业、股票市场、债券市场的金融资产迅速增加。根据国际清算银行统计,全球报告行的资产规模从1990年的7.69万亿美元增长到2005年的28万亿美元,增长了3倍多,银行资产的增长率远远大于GDP的增长率。股票市场方面,1999年全球股票市场市值曾经一度超过全球GDP总额,之后因高科技泡沫破裂而大幅缩水。2003年全球经济呈现明显的上升趋势,股票市场再度膨胀,2006年全球股票市场市值规模达到50.6万亿美元。与此同时,债券市场亦发展迅速。1991年债券总市值为16万亿美元,2005年达到了58.95万亿,15年的时间市场容量增加了2倍多,年增长率约为7.5%①。

第二,金融衍生产品迅猛发展。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后,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金融衍生品市场呈现快速增长势头。根据国际清算银行统计(以成交量计算),世界各国交易所2002年上市交易的期货期权达到693.5万亿美元,其中利率衍生品交易量高达626.7万亿美元,股票指数类衍生品达63.9万亿美元,货币衍生品达2.9万亿美元。2007年末,全球衍生品名义价值为630万亿美元,为同年全球GDP总量的11.81倍。2008年上半年,全球衍生品的名义价值增加到766万亿美元。

第三,国际资本流动极度频繁。20世纪80年代以来,大规模虚拟资产的国际间流动成为当代经济全球化的核心。虚拟经济的发展使国际经济关系从传统的贸易和实际投资为主转为以虚拟资产为载体的大规模的资金流动。例如,外汇市场中,越来越多的外汇交易是为了获取货币流通转换中的价值增值和收益。根据国际清算银行的统计,2007年全球外汇日均交易量约2万亿美元,98.5%的交易纯粹以资金流通、盈利和风险规避为目的。巨额的外汇交易只有一小部分用于国际直接投资和国际贸易,大部分是单一的纯粹的虚拟经济的价值运动。

三、虚拟经济与金融危机

虚拟经济的内在特征与运动规律决定了泡沫的不断形成和演化,过度膨胀最终会导致泡沫破裂,进而引起消费、投资和信贷全面萎缩,对金融市场运行造成严重冲击,从而引起虚拟经济的自身危机,典型表现为金融危机。从虚拟经济的视角看,金融危机的成因包括:

第一,金融市场过度开放。金融市场的过度开放,导致虚拟经济的膨胀,若金融体系不健全或监管不到位。很容易引发金融泡沫继而导致金融危机。20世纪70年代以后,拉美和东南亚等地区和国家经济快速增长,成为新兴工业化国家。但这些国家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受金融深化理论的误导,在实体经济系统运行失常、结构性问题突出的情况下,相继开放金融市场,企图通过金融完全自由化,依靠虚拟经济的快速发展刺激实体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但由于实体经济的发展水平偏低,且存在诸多问题,最终引发了泡沫经济并导致了一系列金融危机。其根本原因就是对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的关系认识不充分,夸大了虚拟经济的正效应。

第二,金融体系的脆弱性。脆弱性是金融体系的固有属性,虚拟经济发展水平越高,金融体系脆弱性就越显著,金融风险就越大。虚拟经济固有的虚拟性决定了其蕴含的高风险和运行的不稳健。美国的次贷危机充分证明了虚拟经济具有极大的脆弱性和联动性。美国房地产市场的泡沫破灭,引发了信贷市场的信用危机,然后通过资产价格的变动迅速席卷了整个资本市场,引发了全球金融市场的动荡。同时,随着金融危机的加剧,实体经济的运行也受到严重影响。

第三,金融衍生品过度发展。与一般金融资产相比,金融衍生工具具有杠杆比率较高、交易成本较低两个显著特点。所以衍生产品同样具有比一般金融资产更高的风险。在此次次贷危机中,金融衍生品扮演了重要角色。基于次级贷款形成了抵押贷款支持债券MBS(Mortgage Based Securities) 、资产支持商业票据ABCP(Asset Based Commercial Paper) 和债务抵押权益CDO(Collateralized Debt Obligations)。CDO按照资产池结构不同可以分为贷款抵押权益CLO(Collateralized Loan Obligations)和债券抵押权益CBO(Collateralized Bond Obligations) 。同时在大量CDO产品的基础上,设计出了“CDO的CDO”、“CDO 的立方”、信用违约掉期CDS(Credit Default Swap)等。它们共同的特点是具有极高的杠杆率和极其紧密的联系。一种资产价格的变动会以极快的速度传递到其他的资产价格。

第四,政府监管的放松和经济政策的失误。政府宏观经济的失误对虚拟经济的影响是巨大的。次贷危机的爆发很大原因是政府自由主义思想泛滥、监管放松导致。美联储在2000年美国网络经济泡沫破灭和“9.11” 事件后,采取低利率政策以刺激经济。从2001年1月到2003年6月,美联储25次降息,长时期低利率政策推动了房贷需求和房价上涨。此后,为了避免经济快速增长带来通货膨胀压力,美联储17次提高联邦基金利率,造成房贷借款人还贷压力增大,结果是某些客户无法按时偿还贷款利息。

参考文献:

[1] 朱民,等.改变未来的金融危机[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9:188-222.

[2] 成思危.虚拟经济与金融危机[J].管理科学学报,1999,(3).

[3] 肖辉.论美国金融危机的成因与蔓延[D].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9.

第5篇

关键词:金融危机;差异;相似性

中图分类号:F11文献标识码:A

当前全球金融危机与上世纪三十年代大萧条都给世界经济发展蒙上了阴影,两者都带来了股市崩溃、高失业、银行倒闭、通货紧缩等危害。对当前金融危机和大萧条进行比较,将有助于我们提高应对金融危机的能力和把握世界经济未来的发展趋势。

一、两次危机的差异性

(一)危机起源地不同。本次金融危机是美国住房次级抵押贷款和房地产泡沫导致大型金融机构纷纷倒下,进而引起全球流动性的紧缩。在这次金融危机发生前,房地产自互联网泡沫破灭后成为美国经济又一轮增长引擎,同样出现了近八年的长期繁荣。美联储长期低利率政策造成世界范围内流动性过剩,通货膨胀再次威胁经济发展信贷急速膨胀引发过度消费,并导致房市泡沫过度膨胀而破灭。资本市场中高度衍生化的金融产品设计者的道德缺失和投资者的贪婪同样聚集大量金融风险,金融杠杆率过高,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严重脱离,促成了此次金融危机的爆发。次贷危机导致全球金融市场全面崩溃,尤其是几百万亿美元的场外金融衍生品市场的崩溃,直接消灭了大批流动性,更为严重的是,金融机构或破产或转型或追求资产安全,纷纷在场外金融衍生品上去杠杆化,使各国央行释放的流动性陷入“流动性黑洞”,全球一度陷入流动性枯竭的局面。

关于大萧条的起源地,笔者以为大萧条虽以1929年10月29日华尔街股市的崩溃为导火索,但德国等欧洲国家都在1929年之前就遭受了恶性通货膨胀和经济衰退的袭击,这说明当时欧洲经济危机至少部分独立于美洲发展,大萧条若简单地解释为是以美国为起源地是有失偏颇的。以德国为例,在一战后它的财政金融就一直处于混乱状态。从1919年到1923年,德国的经济遭受了严重的经济危机。巨额的战争赔款和数百万的退伍军人使政府有限的财政收入不堪重负。到1923年底,年通货膨胀率达到了最高的百分之1,820亿,当时的价格水平平均是1913年的1.26万亿倍。1924年在“道威斯计划”的鼓励下,国际资本源源不断地流入德国,德国工业设备得以普遍更新,生产技术水平跃居世界前列。然而从1927年起,德国又显露出工业危机的端倪。由于沉重的债务和赔款偿付,德国国内市场狭小,巨大的新增生产能力必须在高速出口增长中实现。而美、英、法等国既要德国的赔款,又拒绝进口德国的工业品,使德国的巨额投资利润无法实现。1929年3月英国裴熹爵士在全国贸易会议发出警告说:“我们正遭到世界上从未有过的最严重的金融危机的威胁。由于世界上有不少国家的政府采取贸易限制政策,以致债务国无法还债,我们正面临着这种危机。我们现已无法阻止一次金融崩溃。那些贷款国家的钱收不回来。”

(二)两次危机的货币制度环境不同。本次金融危机与当前的货币制度紧密相关。1976年IMF通过《牙买加协定》,宣布黄金非货币化,实行浮动汇率制,宣告了牙买加体系时代的到来。尽管美元不再承担兑换黄金的义务,但美元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核心地位并没有改变。作为储备货币的美元,其发行不受任何限制,美国几乎可以无约束地向世界倾销其货币,但其偿还却因为汇率的“浮动”得不到保障。2001年互联网泡沫破裂后,为了促进经济增长,美国政府采取“双赤字”政策并大量发行货币。1971~2007年美国经常收支逆差累计为67,841亿美元,而其中2001~2007年为47,748亿美元,占70.4%。与此同时,“9・11”后,美国为了军事扩张而不断增加财政支出,导致财政赤字急剧上升,2004年、2005年财政赤字连续两年4,000亿美元。美国政府一方面通过这种支付贸易逆差的方式,越来越大规模地向世界输出美元;另一方面又通过财政赤字的方式源源不断地向国内输入美元。其他国家大量贸易顺差并成为债权国时,在没有其他国际货币可选择的情况下,又以购买美国国债、机构债等形式回流美国,从而进一步推高了资产价格并促进了美国国民的过度消费。

大萧条与当时的国际金本位货币制度也紧密相关。有学者研究表明,国际金本位制在大萧条的开始、加深和蔓延中起到了关键的作用。1929年美国正试图通过货币紧缩来给其过热的经济降温,法国刚刚结束了一个通货膨胀的时期并恢复了金本位制。两国都遇到了大规模的资本流入,由此带来的国际收支盈余使两国以惊人的速度吸收着世界的作为货币的黄金,1932年这两国就持有世界黄金的70%以上。其他实行金本位制的国家只有出售国内资产来争取保存他们正不断减少的黄金储备。这样形成了世界性的货币紧缩,再加上10月美国华尔街股市崩溃的冲击,使世界经济陷入了大衰退。金本位制在各国银行倒闭潮中又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许多国家为了保证本国的金本位制而努力保护自己的黄金储备。这使得他们不愿为银行提供有可能使这些银行继续经营下去的流动资金。因为政府向其本国银行提供的任何贷款都会增长私人对该国政府宝贵的黄金储备的潜在要求权。金本位国际货币制度,是使经济崩溃得以蔓延的主要因素,它妨碍了各国采取独立的货币政策,特别是也有助于扭转大萧条的扩张政策。

(三)反应和应对时效不一。本次金融危机爆发后,世界各国立即采取宏观调控来干预经济运行,针对危机演变的不同阶段,纷纷动用几近全部经济手段联手救市。2008年9月15日,美联储向美国银行体系注资700亿美元,这是“9・11”以后最大规模的单日注资行动。2008年9月16日,美联储向保险公司AIG注资850亿美元,同时继续向美国银行体系注资500亿美元。2008年10月3日,美国通过总金额8,500亿美元的救市方案。美国在15个月内将基准利率从5.25%降到0~0.25%,速度和力度前所未有。美联储采取激进的“量化宽松”政策,直接向不同的金融市场放贷,买入大量有毒资产,美联储资产负债表规模从1万亿美元急速扩张至2.3万亿美元。2009年3月,美联储宣布直接购买财政部发行的美国长期国债3,000亿美元打压长期利率。其他各国也纷纷采取激进的救市政策以稳定金融、挽救经济。2008年10月,俄罗斯和瑞士分别宣布向银行注入总额9,500亿卢布折合650亿美元的资金。同月,欧元区15国通过耗资3,000亿欧元协调救市措施行动计划。此外,德国和法国分别推出总额高达5,000亿欧元和3,600亿欧元的救市方案,以稳定陷入危机的金融市场。虽然当前世界经济复苏的动力依然不足,但是金融体系不至于像1929年那样全盘崩溃,世界经济全面复苏在未来二三年尚可预期。

大萧条爆发时,各国没有实行金融救助和经济刺激政策,美、法等国还实施紧缩性货币政策,导致通缩及银行经营状况恶化。1931年5月法国逼债导致奥地利最大银行奥地利信贷银行破产,进而导致德国为了自保而延期偿还外债,也危及到了在德国有很大投资的英国银行。8月份英国政府为应对“英镑危机”放弃金本位,此时如果美联储放宽货币供给,可能防止市场恐慌,稳定市场情绪,但是美联储却提高贴现率2个百分点。罗斯福上台之前,美国人民担心罗斯福放弃金本位,又出现了一轮挤兑黄金的挤兑潮。美联储没有设法缓解人们的焦虑,而是采取防御性措施,控制黄金,使得货币存量进一步下降。大萧条期间,各国没有扩大货币供应量来增强市场资金的流动性,却默许了银行倒闭,未采取任何强有力的行动,于是就出现了银行倒闭――挤兑――银行倒闭的恶性循环,终于酿成金融系统近乎完全崩溃的局面。

二、两次危机的相似性

(一)两次危机造成了全球市场的恐慌和明显的通货紧缩。本次金融危机使全球股市暴跌,道琼斯工业指数从2007年的14,198点下跌到2009年最低的6,470点,日经指数从2007年的18,300点下跌到2008年最低的6,994点,上证指数从2007年的6,124点下跌到2009年最低的1,664点。全球商品市场也出现了暴跌,原油在2008年短短七个月从最高147美元每桶下跌到最低33美元,伦敦铜在2008年六个月中从最高8,940美元每吨下跌到最低2,817美元。金融危机的发生使各国就业持续恶化,2009年10月份美国失业率升至10.2%的26年最高水平,2009年底欧元区16国的失业率也达到9.5%,为10年最高。在大萧条中,道琼斯工业指数从1929年最高点381点跌到1932年最低41点,美国失业率从1929年的3.2%上升到1933年的24.9%,1933年美国国民生产总值不足1929年的三分之一,人均真实GNP在1929~1933年间下降了52%。欧洲的情况也是如此,以法国为例,直到20世纪五十年代中期它的经济才恢复到1929年的水平。

(二)两次危机产生的成因相同。从两次危机的表象看,都是泡沫的破裂引发了随后的经济衰退、萧条。笔者以为两次危机更深层次的原因均是因为过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所带来的必然结果。在过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的刺激下,大量资金投入到房地产市场和股票市场,使得资产价格不断攀升。当持续的信用扩张无法维持的时候,信用收缩往往成为引发危机的导火索。美国次贷危机的形成应归因于2000年以来实行的宽松货币政策。从2001年1月至2003年6月,美联储连续13次下调联邦基金利率,该利率从6.5%降至1%的历史最低水平,过剩的流动性刺激了以房地产为代表的资产价格的持续快速攀升,次级抵押贷款市场也随着房价上涨迅速繁荣起来。然而,从2004年6月以后,美国进入了加息通道,到2006年6月美联储第17次加息,联邦基金利率从1%提升到5.25%,购房者的负债压力迅速上升,直接导致次贷借款人的违约和美国房价的下挫。次贷危机造成金融机构利益损害进一步增大,信用收缩将无可避免地扩散到外国金融机构,这些外国金融机构会抛售资产,造成资产价格进一步下跌。在信贷危机由美国本土金融机构扩散至外国金融机构之后,金融危机将逐渐呈现出全球性的流动性危机。大萧条的形成也有类似的特点。大萧条前美国经济是通货膨胀下的繁荣,是建立在信用扩张基础之上的。一方面采取宽松的货币政策,以刺激生产和商业活动,摆脱经济萧条;另一方面采取通胀政策以配合贸易保护主义,旨在通过大规模海外信贷扩张来拓展出口市场。从国内来看,货币供应量的加大、利率的降低,使信贷市场十分活跃。分期付款方式的广泛应用极大地激发了消费需求,这种以信用膨胀为支撑的消费模式又激发了发生投资,使企业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出现了需求旺盛的假象和生产的过度增长。从1924年中期到1928年1月维持在4%或更低水平后,联邦再贴现率经历了七次上调,从当月的3.5%上调到1928年7月的5%,最后一次上调是在1929年8月,为6%。信贷的紧缩使银行开始向企业和个人主张债权时,企业和个人却根本没有能力在规定时间偿还债务,这直接导致了一部分银行的破产。由于遭受巨大的信用损失和对未来经济的不看好,幸存下来的银行对借贷更加保守。正是由于这种恶性循环,使1930年的经济危机演变为1933年的大萧条。

三、两次危机带来的启示

我国近年来一直实行宽松的货币政策刺激经济增长。1999年12月广义货币供应量(M2)为11.76万亿人民币,狭义货币供应量(M1)为4.58万亿人民币,流通中现金(M0)为1.34万亿人民币。在此后十年时间中,各类货币供应量持续大幅增长,直至2009年12月,中国的广义货币供应量达到了60.62万亿人民币,狭义货币供应量达22万亿人民币,流通中现金达到3.82万亿人民币。货币供应量的增长使资产价格上涨明显,如不少地区的房价在十年中出现了数十倍的增长。如果继续实行宽松的货币政策,听任资产价格的进一步上涨,资产价格泡沫不可避免,这势必会对银行信用造成巨大冲击,造成大量的银行信用转化为不良贷款,进而导致信贷紧缩,引发实体经济衰退,甚至引发大萧条。因此,要进一步控制货币投放量和信贷规模,密切关注我国房地产等资产价格走势,最大限度地估计资产价格泡沫破裂引发大规模银行不良贷款的可能性。两次危机给我们的启示是深刻的,发现其中可资借鉴的内容,对促进我国金融市场的发展,保证我国的金融及经济安全具有重大意义。

(作者单位:浙江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莱维・巴特拉.1990年大萧条[M].上海三联书店,1988.3.

[2]伯南克.宋芳秀,寇文红.大萧条[M].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7.4.

[3]弗里德曼.资本主义与自由[M].商务印书馆,1986.3.

第6篇

目前流行的一般分析认为:当今世界发生金融危机的根源,在于美国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金融机构过于贪婪,给那些收入不稳定、信用等级低的人发放了住房贷款;又以金融创新的名义将这些次级贷款打包以债券形式转售给其他投资机构,盲目扩大了信贷规模。而当贷款买房的债务人无力还款,开始大量出现断供现象后,导致银行的资金链断裂,从而引发了金融危机。

然而,在我看来,这一切还只是表面现象,而绝不是根源。根源应该存在于导致美国贷款买房的债务人越来越普遍地无力还款而不得不断供的社会因素里面。

一般来说,如果银行明知一个人根本就无力还款,还要高额贷款给他买房是不可能的;而觉得自己根本就没有还款能力的人,也是不可能贷款买房的。

这就是说,凡是能够得到贷款买房的债务人,在当时是有还款能力的,至少自己和银行确定有还款能力。

由此可以断定,美国贷款买房的债务人无力还款以至于不得不断供,肯定是后来的原因造成的。

而且,我们知道,债务人断供必将迫使银行收回房屋,损失最大的首先是债务人,前期的投入可能都会化为乌有。所以,债务人不到万不得已,是绝对不会轻易断供的。

如此分析,我们不难得出结论,美国贷款买房的债务人越来越普遍地无力还款而不得不断供的主要原因,无疑是贷款时预期的收入减少甚至没有了。

换句话说就是:美国贷款买房的债务人越来越普遍地或破产、或减薪、或失业了。

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美国贷款买房的债务人越来越普遍地或破产、或减薪、或失业的呢?

无疑是市场不景气。

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市场不景气的呢?

无疑是竞争太激烈。

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竞争太激烈的呢?

无疑是生产力过剩。

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生产力过剩的呢?

无疑是资本家对利润的追求以及迫于外部竞争的压力,总是盲目地、不断地改进技术,扩大生产规模,造成生产能力无限扩大的结果。

如果美国市场是封闭的,那么,这一切无疑是美国的资本家造成的。

但是,如今美国市场基本是开放的,每年的对外贸易额都很大。而且,在美国的对外贸易中,最突出的问题是贸易逆差不断扩大,导致这种情况出现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美元汇率过高。80年代中斯前后,为刺激各国对美投资,美国政府几次提高美元汇率,致使美元升值了50%以上。由于美元汇率过高,美国产品在世界市场上便失去了竞争力。

2.在美国的贸易伙伴中,有些国家如日本对美采取不公平的贸易做法,使美国产品难以进入该国市场,造成了较大的贸易逆差。

3.美国产品本身的原因。80年代以来,在外国产品潮水般涌入美国的时候,美国国内生产的某些产品却出现了价高质次的问题,丧失了国内外市场,从而导致出口萎缩,进口猛增,贸易逆差不断扩大。

这些现象无疑表明:当今美国的生产力过剩,已经不单是美国资本家的作为所致,其它国家的资本家显然功不可没。

不说别的国家,仅中国这些年来,对外贸易额就越来越大,而且顺差也越来越大,以至于积累的外汇储备已达近两万亿美元,其中很大一部分无疑是从美国市场上赚来的。

各个国家的大量的价廉物美的商品充斥到美国市场,并被美国消费者购买和享用,必然会导致美国相关产业的产能过剩,致使这些产业的一些资本家破产,许多就业者不得不被减薪甚至失业。

这些产业的破产资本家及其他失业者,为了生活必然会压缩开支以及涌入其它行业挣钱,这就势必会影响其他产业的利润以及薪酬,导致越来越多的人被减薪甚至失业,以至于越来越多的人不得不压缩开支,导致整个社会需求逐渐萎缩,必然会使许多贷款买房者,越来越普遍地无力还款而不得不断供,导致银行的资金链断裂,从而引发了金融危机。

而且,如今这些现象绝对不会仅限于在美国发生。

因为,所有向美国等其它国家出口商品赚取外汇的国家,专门生产出口商品的这部分产能,对于国内需求来说,本来就是多余的。一旦国外需求萎缩,这部分产能也就必然过剩,致使这些产业的一些资本家破产,许多就业者不得不被减薪甚至失业。这些产业的破产资本家及其他失业者,为了生活必然会压缩开支以及涌入其它行业挣钱,这就势必会影响其他产业的利润以及薪酬,导致越来越多的人被减薪甚至失业,以至于越来越多的人不得不压缩开支,导致整个社会需求逐渐萎缩,最终也会出现金融危机乃至经济危机。

由此可见,发生于美国的次贷危机并最终导致全球金融危机的深层次原因,还是生产力过剩乃至商品过剩,而且是全球性的生产力过剩乃至商品过剩,必然会引发全球性的经济危机。

第7篇

关键词:金融危机;复苏;货币政策

中图分类号:F82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0)02-0105-02

关于货币政策,目前西方经济学者的主流观点认为,一国中央银行通过控制货币供应量以及通过货币供应量来调节利率进而影响投资和整个经济以达到一定经济目标的行为就是货币政策,其运用工具主要有三种:再贴现率政策、公开市场业务和变动法定准备率。作为调节国民收入以达到物价稳定、充分就业和经济稳定增长目标的两大手段之一,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有着不同之处。后者能直接影响总需求的规模,而前者要通过利率的变动来对总需求发生影响,间接地发挥作用。

一、我国货币政策的一般演变

自1984年以来,中国的宏观调控在总体上可界定为以抑制总需求和以扩大总需求为特征的两大阶段,它们决定了中国货币政策的演变及特点。具体说来,以1997年作为分界线,之前主要是以反通货膨胀为目标,表现出抑制需求的特征;之后是以反通货紧缩及促进经济增长为目标,表现出扩大需求的特征。与此相联系,我国货币政策工具也发生了演变。本文具体从以下两个阶段加以回顾。

第一阶段为1984―1997年。1984年,中国人民银行开始专门行使中央银行职能并建立起正式的中央银行体制,标志着我国真正意义上的货币政策开始实践。这一阶段中存在着由热到冷、由扩张到收缩的分阶段,但就整体的连续分布而言,这一阶段的波动均属于总需求大于总供给的范畴,因此,这一阶段的总体目标为反通货膨胀。由于经济过热主要是信贷失控和货币投放过度造成的,故此阶段货币政策主要手段为控制信贷规模和货币供应量。

第二阶段为1997―2006年。借助于1993年开始实施的以货币政策为主的“适度从紧”政策,中国经济成功地于1996年实现“软着陆”。1997年之后,经济呈现出总供给过剩、总需求不足的局面,因而,货币政策以反通货紧缩及促进经济增长为总体目标,政府实行稳健的货币政策。这一阶段的货币政策取消了以往最重要的贷款规模限额,尽管仍然以货币供应量为目标,但更加重视M1和M2指标,货币政策工具开始演变为以公开市场业务和利率为主的多元化工具。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再贷款、再贴现和信贷政策等也都不同程度地当作操作工具被利用。

二、金融危机影响下的货币政策

(一)货币政策选择

2008年,一场金融危机席卷全球,给世界经济带来沉重打击,中国经济形势也显得极为复杂。从2007年至2008年上半年,经济显现出的是一系列过热的问题:银行货币信贷快速扩张、流动性偏多,大量资金流入房市股市,物价指数居高不下。而到了2008年下半年,受金融危机的严重打击,经济增长下行压力明显加大:外部需求明显收缩,部分行业产能过剩,企业生产经营困难,城镇失业人员增多。

因此,从年初的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防止价格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通货膨胀,到年中金融危机急剧恶化严重冲击经济体,2008年政府的货币政策经历了从“从紧”转为“适度宽松”的转变。具体工具包括:调减公开市场对冲力度,相继停发3年期中央银行票据、减少1年期和3个月期中央银行票据发行频率,引导中央银行票据发行利率适当下行,保证流动性供应;五次下调存贷款基准利率,四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释放保经济增长和稳定市场预期的信号;明确取消对金融机构信贷规划的硬约束,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充分供应,促进货币信贷合理平稳增长;扩大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利率下浮幅度,支持居民首次购买普通自住房和改善型普通住房。

(二)政策效果分析

在一系列积极政策的干预和引导下,此次“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的效果是明显的。无论是金融领域还是实体经济,复苏的苗头已初露端倪。

从金融领域来看,至2009年8月末,广义货币供应量(M2)余额为57.67万亿元,同比增长28.53%,增幅比上年末高10.71个百分点,比上月末高0.09个百分点;狭义货币供应量(M1)余额为20.04万亿元,同比增长27.72%,比上月末高1.34个百分点;市场货币流通量(M0)余额为3.44万亿元,同比增长11.52%。1―8月净投放现金188亿元,同比少投放543亿元。此外,存贷款数量持续增长,市场利率有所下降。

从实体经济来看,经济复苏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工业生产继续加快增长。2009年8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2.3%,比上年同月回落0.5个百分点,比7月份加快1.5个百分点,为连续四个月同比增速加快;1―8月份,同比增长8.1%,比上年同期回落7.6个百分点,比1―7月份加快0.6个百分点。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网站

2.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略有加快。2009年1―8月份,城镇固定资产投资112 985亿元,同比增长33.0%,比上年同期加快5.6个百分点,比1―7月加快0.1个百分点。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投资48 729亿元,增长39.9%;房地产开发投资21 147亿元,增长14.7%。

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继续稳步增长。2009年8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 116亿元,同比增长15.4%,比上年同月回落7.8个百分点,比上月加快0.2个百分点。1-8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8 763亿元,同比增长15.1%,比上年同期回落6.8个百分点,比1―7月份加快0.1个百分点。

4.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下降1.2%,环比出现上涨。2009年8月,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下降1.2%(上年同月为上涨4.9%),比上月降幅缩小0.6个百分点。其中,城市同比下降1.3%,农村下降1.0%;食品价格上涨0.5%,非食品价格下降2.0%;消费品价格下降1.1%,服务项目价格下降1.5%。1―8月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下降1.2%(上年同期为上涨7.3%),与1―7月降幅持平。

5.工业品出厂价格同比降幅缩小,环比继续上涨。2009年8月份,工业品出厂价格同比下降7.9%(上年同月为上涨10.1%),降幅比上月缩小0.3个百分点;1―8月份,工业品出厂价格同比下降6.4%(上年同期为上涨8.2%),降幅比1―7月份扩大0.2个百分点。

三、复苏背景下对我国经济的思考

目前金融危机的脚步已渐行渐远,中国在全球率先绽放了经济复苏的“绿芽”,然而,一派生机的背后依然存在着难以掩饰的“硬伤”。

1.经济结构仍然脆弱。投资、消费、出口历来被并称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依靠信贷和“四万亿”的强力刺激,虽然GDP在2009年上半年复苏态势明显,但其中,投资对GDP增长贡献率高达88%,是过去十年平均值的两倍。相比之下,消费增长15%,但未有进一步提升。而出口连续8个月同比下滑。在投资方面,政府部门占据了主导地位,私营经济的投资并未见起色。2009年上半年的投资热潮中,民营经济更多地扮演了看客的角色。只有私营部门的投资启动,才会形成良性循环,也可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因此,中国必须对投资结构进行调整,才能持续依赖投资拉动、稳固增长。

2.通货膨胀隐忧日益加剧。2009年2月份,居民消费价格出现自2003年1月以来的首次下降,在8月之前,中国CPI已连续6个月为负值。2009年7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比下降1.8个百分点,环比维持6月份水平。其中,食品价格对CPI的下拉作用尤为明显,7月食品类价格同比下降1.2%,环比下降0.2%。而从8月的数据来看,食品价格同比上涨0.5%,环比上涨了1.3%。食品类商品在CPI中所占比重达1/3,2004年、2007年两次物价明显上涨都是由于食品价格引起的,因此,应对食品价格上涨予以警惕,食品价格由下降到上行,可能引起CPI走势在一定程度上的改变。

3.资产价格上涨过快。复苏阶段的中国经济,GDP的快速增长更多地表现在了资产价格的快速上涨上。由于注入了大量流动性,某些行业的资产价格泡沫正在迅速膨胀,首当其冲的则是股市和房地产。而最令人担忧的是,目前在全球层面,似乎没有一套从经济中抽走这些流动性的退出策略。矛盾在于:如果收紧货币政策,则刚刚复苏的经济就有可能发生“二次下滑”;如果继续执行宽松政策,则新一轮资产泡沫也许并不遥远。

4.政府在经济复苏后的角色回归。金融危机中的临时刺激计划不应当演变为政府对经济的永久控制。中国政府应继续放松管制。金融危机后,中国应加快市场化进程,价格进一步放开,汇率自由化,中国需要更自由的市场。

摩根士丹利亚洲区主席史蒂芬・罗奇提醒说,中国最近的增长代价高昂,中国决策者在制定宏观战略时选择了数量胜过质量的战略。高投资增幅必定会带来结构性问题,表现为某些行业的泡沫和产能过剩。加剧令人担忧的失衡状况的宏观战略最终会导致失败。从很多方面来说,这正是2008―2009年全球危机和衰退的原因所在。“中国不会从这种后危机时期的最关键教训中获得特赦。”

现阶段,政府仍坚持“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而经济复苏背后的“硬伤”则应引起决策者的警惕。未来货币政策的选择可能陷入矛盾:一方面,经济复苏却并未夯实,投资者信心仍然脆弱,如果盲目收紧货币政策,则刚刚复苏的经济极有可能发生“二次下滑”;另一方面,通货膨胀隐忧和资产价格快速上涨的威胁正日益加剧,如果货币环境过于宽松,则会滋生新一轮资产泡沫。因此,未来的货币政策选择应保留一定余地,并根据经济状况变动进行灵活调整。

参考文献:

[1] 秦晓.中国应转向中性货币政策[J].金融时报,2009,(10).

[2] 孙明春.2008:中国货币政策的困境[J].国际经济评论,2008,(1,2).

[3] 吴超林.1984年以来中国宏观调控中的货币政策演变[J].当代中国史研究,2004,(5).

第8篇

    全球化把美国的金融危机带给世界各国,把世界经济拖人危机的泥潭……,各国为此纷纷出笼“经济刺激”政策刺激经济复苏,在成效显现之后又在研究刺激政策如何“退出”。中国借助积极的财政政策和宽松的货币政策,保增长,调结构,扩内需,卓有成效地实现了经济增长的“V”型回复。

    全球化有两面刃:让大家共享荣景,也让众生共渡危机。在景气时,人们褒扬全球化之舞;在危机时,人们则转而质疑和垢病全球化。在危机后,我们对全球化应该有一个更为全面的认识!

    全球化有多大的推动力,就有多大的冲击力。

    全球化的载体有信息流、人流、商品流和金融流(包括资金流和各种金融产品)。

    信息流拥有顶级的流动性。网络化为信息流洞开了多维空间,全球涌流的信息宛如风流云散。金融流具有极好的流动性。现代金融市场为丰富的金融产品和不断创新的衍生产品开创了广泛便捷的渠道。如果说信息流是“气”态的,金融流便是“液”

    态的,商品流乃是固态的,人流则是“生”态的。

    全球化增加了多少“流动”性,增强了多少流动力,同时也就潜伏着多少野性和破坏力。一旦这些流动性泛滥成灾,人们就会穷于应付。全球化为世界增加了广泛而便捷的联通性,缩短了人们的时空距离。然而,全球化在顺境时具有多大的功效,在“流感”来袭时,就具有多大的传染性。这次美国金融危机引致的世界经济衰退就是很好的佐证。

    全球化使世界联成一个庞大的有机体,局域的影响会很快扩散到整体。我们在享有全球化的成果和功效时,很可能也在增加系统的应力和风险。数千亿美元的顺差,5千万吨钢材的净出口,世界市场可谓大矣!可一旦美国人囊中羞涩,减少消费,世界需求不振,中国出口立马萎缩。看似很远的寒流,眨眼就吹到面前,冷入肌骨。

    2.全球化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经济全球化始于商品全球化、金融全球化,渐人人才全球化、企业全球化的佳境。全球化为每一个人带来历史的机会,敞开未来的大门;为每一个企业提供广阔的世界舞台,洞开无限的发展空间。

    但是,谁能真正把握机遇,谁能在前所未有的激烈竞争中胜出,谁才能最终享受全球化的大餐。否则,全球化带来的只是挑战和不幸而已。

    国家也是如此。全球化给你一个开放的世界,你得还之以一个开放的国度。外商会近悦远来,投资会纷至沓来,热钱会逐利而来……,可你得提供优惠政策,提供廉价的土地,容忍某种程度的排放和资源的耗散……全球化会带来产业的梯度转移,问题是你将把什么菜捡到篮里?捡菜的过程就是一个产业分化和经济结构形成的过程,就是国际分工的过程:有的国家趁势成为世界金融中心,有的国家一举成为世界工厂,有的国家借机逐鹿世界办公室……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最大的成就之一是“中国制造”。“中国制造”制造了辉煌,也制造了不少麻烦和问题。“中国制造”必须转向中国自造,从为洋人做嫁衣裳到更多地为国人制造畅销品,把过剩产能转向农村,转向“城镇化”的基础设施和配套产品。“中国制造”必须转向中国智造。最好的转化过剩产能的途径是提升产能,剑指高端;跳出低水平重复生产、恶性竞争的红海,直挂云帆济蓝海一一开拓全新的更大的价值空间。

    中国要化挑战为机遇,必须把调结构放在首位,把扩内需置于要冲。经济增长则是随之而来的因变量。因为中国处于加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阶段,GDP增速一般是不会低的,完全不必再大“保”其驾。明智的做法是稳增长,常常要提防地方政府的投资热、提防通货膨胀、提防经济过热!

    3.比特加速全球化的进程,金融加剧全球化的风险网络时代加速了全球化的进程。当网络搜索成为一种时尚的生活方式,全球化也如人们早晚面对的三屏(电脑屏、彩电屏、手机屏)一样变得触手可摸。如果说丰富的比特之于全球化颇具加速效应,金融杠杆之于全球化则富有放大效应。金融杠杆不仅激发并放大了全球化的能量,也积聚并放大了它的风险。

    美国的住宅贵也罢,贱也罢,本与世界其它各国了无关系。可一旦它被债券化之后,从次级贷款衍生出一系列颇具创意的金融衍生品,事情就完全不一样了,事态就演变得一发不可收拾。次贷引发美国金融危机,迅速全球化为席卷世界的金融风暴,进而诱发全球性的经济危机。中国在金融领域虽然幸免于难,但出口通道却间接受到重创。

    金融有多大的创造力,就有多大的破坏力。金融杠杆的魔力来自四个方面:一是金融体量大。外汇的日均交易量高达3万亿美元,股票年交易量逾百万亿美元,2008年全球债券余额达到86万亿美元,场外利率衍生品(叮C)余额达到458万亿美元。

    金融体量远远大于实际经济体量。二是反应速度快。三是衍生产品多。四是关联性和隐蔽性强。

    太极生两仪。美国要去杠杆化,因为美国人把金融杠杆玩得太疯,杠杆率玩得太高,风险太大。

    “两房”曾经玩到60倍,投资银行玩到30倍。中国则应杠杆化。我们的金融杠杆还未充分发挥作用,住房公积金还远未发挥乘数效应。我们应该倒过来想、倒过来汲取经验教训:金融有多大的破坏力,就有多大的创造力。中国应有健康的“两房”、“三房”,也学学美国人,玩玩金融杠杆,只是不要玩到60倍,甚至不玩到20倍,还有什么可怕的呢?

    4.全球化不同情弱者,适者生存,强者发展。

    在全球化的浪潮中,只有强者才能驾驭潮流,得心应手。商品可以攻城略地,技术可以斩关夺隘,资本可以抢滩称雄,信息和文化同样可以洗脑掠色。强国会竭力借助全球化的力量压抑甚至取消弱国的贸易壁垒,而自己在必要时总会悄悄祭起贸易保护的旗帜。技术强大自会打技术牌,资本雄厚自会打资本牌。

    中国在制造业领域看似强大,但只是处于“微笑”曲线的下方,靠加工、代工,消耗资源、能源,通过出口取得一点微薄的收益,上游的研发设计,下游的营销通路大都假手他人,肥水外流;到头来,还背上一个“高排放”、污染环境的恶名。我们用制造品去交换美国的金融品(国债),把血汗挣来的“顺差”又借给美国人消费挥霍。吃尽亏,到头来还落了一个“高储蓄”的不是;美国人享用了“中国制造”的价廉物美,反倒无理地数落人民币为什么不升值!

    强国的货币流通为世界货币,强国的语言流行为世界语言。强国的文化也横行世界,拥有压倒的优势。中国要争取货币话语权、产业话语权,就必须自强不息,努力增强实力。只有发展了,才有发言权。在全球化浪潮中,国力是基础,只能以内需为体,出口为刃,而不能本末倒置,过于依赖出口市场。

    5.全球化时代呼唤全球责任。

    当个人不得不进行全球化思考,当企业不得不驾驭全球化轩辕,当国家不得不顺应全球化潮流,全球责任便应运而生。

    仅仅考虑气象问题是不够的。排了多少二氧化硫、烟尘和粉尘,只会造成酸雨,影响有限时空的气象。排了多少二氧化碳、多少温室气体,则是绝顶要紧的大事,事关气候问题,涉及生态大时空,关乎人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

    全球化的企业必须承担全球性的社会责任。在环境层面,就是保护自然生态,节能降耗减排,发展低碳经济、循环经济,承担气候责任。在社会层面,就是保护社会生态,尊重劳工权益,遵守商业道德,促进社区和谐,承担慈善救助责任。在经济层面,就是保护产业生态,与上游建立战略资源关系,与下游发展战略客户联盟,努力打造一条共生共荣的产业链,实现合作共赢。

    世界各国特别是有影响力的大国要进一步达成后危机时代的全球化共识。贸易保护主义不可取,全球生态(包括自然生态、国际社会和产业生态)责任不可轻。各国不可能自扫门前雪,必须共管南北极地冰。金融创新、金融秩序和监管不再是哪一国的内务,金融杠杆稍动干戈就会影响到全球。

    负责任的大国必须善用权力。美国前财长曾大言不惭:美元是我们的货币,但却是你们/世界的问题。

第9篇

全球化把美国的金融危机带给世界各国,把世界经济拖人危机的泥潭……,各国为此纷纷出笼“经济刺激”政策刺激经济复苏,在成效显现之后又在研究刺激政策如何“退出”。中国借助积极的财政政策和宽松的货币政策,保增长,调结构,扩内需,卓有成效地实现了经济增长的“V”型回复。

全球化有两面刃:让大家共享荣景,也让众生共渡危机。在景气时,人们褒扬全球化之舞;在危机时,人们则转而质疑和垢病全球化。在危机后,我们对全球化应该有一个更为全面的认识!

1.全球化有多大的推动力,就有多大的冲击力。

全球化的载体有信息流、人流、商品流和金融流(包括资金流和各种金融产品)。

信息流拥有顶级的流动性。网络化为信息流洞开了多维空间,全球涌流的信息宛如风流云散。金融流具有极好的流动性。现代金融市场为丰富的金融产品和不断创新的衍生产品开创了广泛便捷的渠道。如果说信息流是“气”态的,金融流便是“液”态的,商品流乃是固态的,人流则是“生”态的。

全球化增加了多少“流动”性,增强了多少流动力,同时也就潜伏着多少野性和破坏力。一旦这些流动性泛滥成灾,人们就会穷于应付。全球化为世界增加了广泛而便捷的联通性,缩短了人们的时空距离。然而,全球化在顺境时具有多大的功效,在“流感”来袭时,就具有多大的传染性。这次美国金融危机引致的世界经济衰退就是很好的佐证。

全球化使世界联成一个庞大的有机体,局域的影响会很快扩散到整体。我们在享有全球化的成果和功效时,很可能也在增加系统的应力和风险。数千亿美元的顺差,5千万吨钢材的净出口,世界市场可谓大矣!可一旦美国人囊中羞涩,减少消费,世界需求不振,中国出口立马萎缩。看似很远的寒流,眨眼就吹到面前,冷入肌骨。

2.全球化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经济全球化始于商品全球化、金融全球化,渐人人才全球化、企业全球化的佳境。全球化为每一个人带来历史的机会,敞开未来的大门;为每一个企业提供广阔的世界舞台,洞开无限的发展空间。

但是,谁能真正把握机遇,谁能在前所未有的激烈竞争中胜出,谁才能最终享受全球化的大餐。否则,全球化带来的只是挑战和不幸而已。

国家也是如此。全球化给你一个开放的世界,你得还之以一个开放的国度。外商会近悦远来,投资会纷至沓来,热钱会逐利而来……,可你得提供优惠政策,提供廉价的土地,容忍某种程度的排放和资源的耗散……全球化会带来产业的梯度转移,问题是你将把什么菜捡到篮里?捡菜的过程就是一个产业分化和经济结构形成的过程,就是国际分工的过程:有的国家趁势成为世界金融中心,有的国家一举成为世界工厂,有的国家借机逐鹿世界办公室……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最大的成就之一是“中国制造”。“中国制造”制造了辉煌,也制造了不少麻烦和问题。“中国制造”必须转向中国自造,从为洋人做嫁衣裳到更多地为国人制造畅销品,把过剩产能转向农村,转向“城镇化”的基础设施和配套产品。“中国制造”必须转向中国智造。最好的转化过剩产能的途径是提升产能,剑指高端;跳出低水平重复生产、恶性竞争的红海,直挂云帆济蓝海一一开拓全新的更大的价值空间。

中国要化挑战为机遇,必须把调结构放在首位,把扩内需置于要冲。经济增长则是随之而来的因变量。因为中国处于加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阶段,GDP增速一般是不会低的,完全不必再大“保”其驾。明智的做法是稳增长,常常要提防地方政府的投资热、提防通货膨胀、提防经济过热!

3.比特加速全球化的进程,金融加剧全球化的风险网络时代加速了全球化的进程。当网络搜索成为一种时尚的生活方式,全球化也如人们早晚面对的三屏(电脑屏、彩电屏、手机屏)一样变得触手可摸。如果说丰富的比特之于全球化颇具加速效应,金融杠杆之于全球化则富有放大效应。金融杠杆不仅激发并放大了全球化的能量,也积聚并放大了它的风险。

美国的住宅贵也罢,贱也罢,本与世界其它各国了无关系。可一旦它被债券化之后,从次级贷款衍生出一系列颇具创意的金融衍生品,事情就完全不一样了,事态就演变得一发不可收拾。次贷引发美国金融危机,迅速全球化为席卷世界的金融风暴,进而诱发全球性的经济危机。中国在金融领域虽然幸免于难,但出口通道却间接受到重创。

金融有多大的创造力,就有多大的破坏力。金融杠杆的魔力来自四个方面:一是金融体量大。外汇的日均交易量高达3万亿美元,股票年交易量逾百万亿美元,2008年全球债券余额达到86万亿美元,场外利率衍生品(叮C)余额达到458万亿美元。

金融体量远远大于实际经济体量。二是反应速度快。三是衍生产品多。四是关联性和隐蔽性强。

太极生两仪。美国要去杠杆化,因为美国人把金融杠杆玩得太疯,杠杆率玩得太高,风险太大。

“两房”曾经玩到60倍,投资银行玩到30倍。中国则应杠杆化。我们的金融杠杆还未充分发挥作用,住房公积金还远未发挥乘数效应。我们应该倒过来想、倒过来汲取经验教训:金融有多大的破坏力,就有多大的创造力。中国应有健康的“两房”、“三房”,也学学美国人,玩玩金融杠杆,只是不要玩到60倍,甚至不玩到20倍,还有什么可怕的呢?

4.全球化不同情弱者,适者生存,强者发展。

在全球化的浪潮中,只有强者才能驾驭潮流,得心应手。商品可以攻城略地,技术可以斩关夺隘,资本可以抢滩称雄,信息和文化同样可以洗脑掠色。强国会竭力借助全球化的力量压抑甚至取消弱国的贸易壁垒,而自己在必要时总会悄悄祭起贸易保护的旗帜。技术强大自会打技术牌,资本雄厚自会打资本牌。

中国在制造业领域看似强大,但只是处于“微笑”曲线的下方,靠加工、代工,消耗资源、能源,通过出口取得一点微薄的收益,上游的研发设计,下游的营销通路大都假手他人,肥水外流;到头来,还背上一个“高排放”、污染环境的恶名。我们用制造品去交换美国的金融品(国债),把血汗挣来的“顺差”又借给美国人消费挥霍。吃尽亏,到头来还落了一个“高储蓄”的不是;美国人享用了“中国制造”的价廉物美,反倒无理地数落人民币为什么不升值!

强国的货币流通为世界货币,强国的语言流行为世界语言。强国的文化也横行世界,拥有压倒的优势。中国要争取货币话语权、产业话语权,就必须自强不息,努力增强实力。只有发展了,才有发言权。在全球化浪潮中,国力 是基础,只能以内需为体,出口为刃,而不能本末倒置,过于依赖出口市场。

5.全球化时代呼唤全球责任。

当个人不得不进行全球化思考,当企业不得不驾驭全球化轩辕,当国家不得不顺应全球化潮流,全球责任便应运而生。

仅仅考虑气象问题是不够的。排了多少二氧化硫、烟尘和粉尘,只会造成酸雨,影响有限时空的气象。排了多少二氧化碳、多少温室气体,则是绝顶要紧的大事,事关气候问题,涉及生态大时空,关乎人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

全球化的企业必须承担全球性的社会责任。在环境层面,就是保护自然生态,节能降耗减排,发展低碳经济、循环经济,承担气候责任。在社会层面,就是保护社会生态,尊重劳工权益,遵守商业道德,促进社区和谐,承担慈善救助责任。在经济层面,就是保护产业生态,与上游建立战略资源关系,与下游发展战略客户联盟,努力打造一条共生共荣的产业链,实现合作共赢。

世界各国特别是有影响力的大国要进一步达成后危机时代的全球化共识。贸易保护主义不可取,全球生态(包括自然生态、国际社会和产业生态)责任不可轻。各国不可能自扫门前雪,必须共管南北极地冰。金融创新、金融秩序和监管不再是哪一国的内务,金融杠杆稍动干戈就会影响到全球。

负责任的大国必须善用权力。美国前财长曾大言不惭:美元是我们的货币,但却是你们/世界的问题。

第10篇

实际上供给侧和需求侧应该相互配合

全球金融危机以来,由于很多国家财政政策空间比较小,过去债务比例高,所以有一些过度依赖货币政策。因此近两年在国际很多场合都在讨论对货币政策的过度依赖问题。另外可能过度依赖凯恩斯主义的措施,搞了一段时间以后就会过头,大家就会讨论这个事。大家会思考,实际上应该更加侧重于对供给侧的政策考虑。从这个角度来讲,供给侧和需求侧也是相匹配的,是相互配合的。

从结构性改革的实践来讲,最终结构性的问题和价格问题是一个问题。结构问题,特别是实物供给和需求产生的结构性问题反映的就是价格问题,所以结构性问题就是价格问题,当然必须有一个有效市场假设。

结构改革或者说结构调整也是价格改革和价格调整。这里要有一个例外,市场有一些环节是不能正常工作的,也就是说在市场失效的环节,还有一些,由行政主导的结构性问题和结构性调整。应该说由于我国是从传统的中央计划经济过渡到市场经济的,因此从思维的角度比较倾向于较多看到市场无效或者市场失效的环节。在市场失效的环节政府应该发挥更大的作用,或者发挥更好的作用。所以就涉及到有关的讨论,哪些环节市场更加有效,哪些环节市场会无效。

从结构性问题来讲,大家一般先看产品的结构问题,在产品市场,应该说绝大多数的情况下,市场是有效的。供求关系决定价格,价格变动也决定供求关系。结构的调整也需要价格信号提供激励,没有激励的结构调整也是很困难的。

这些都是大家熟知的东西,产品价格里面,有的时候市场调节不了,特别是有一些重要的产品。但是从实践来看,我们最后发现也不见得政府主导的定价做的更好。

比如说成品油,这么重要的产品可能政府考虑更周到一些,但是经过几轮演变,现在我国的成品油定价,最后不过就是在国际市场价格上加一个缓冲期,就是延迟20天左右,过滤掉价格高频波动的成分,然后再跟随国际市场价格。最近又增加了一些新的内容,总之也很难说明即便某些很重要的产品,是不是就是说市场决定的价格就是不行的。

更复杂的问题是要素价格,传统意义上,大家理解的要素价格是人力资源、资本、土地。原则上来讲,价格实物供求关系也是成立的,只不过情况更加复杂一些,这些复杂的因素应该有一些额外的考虑。这也包括大家所关心的像利率、汇率这些问题,也是供求关系和价格之间的关系。

如果单纯从国际贸易的角度来看,汇率更多的是一个贸易加权的供求关系。但是如果说后来随着国际经济发展,资本投资和资本流动变得越来越重要,外汇的价格也更加像要素价格。

之所以说有一小部分情况下市场是无效的,过去传统的经济主要是存在外部效应,让市场决定的价格可能存在误导,有广义的外部效应和狭义的外部效应。

一般来说,像制造环境污染,损害环境之类的是最典型的外部效应的例子。有的人把宏观的因素考虑到外部效应里面,这是分类问题。总之,外部效应是一个重要的效应研究领域。

最近国际上做的越来越多的是外部效应内在化。典型的就是污染问题,或者再具体一下气候变化和二氧化碳排放问题。排放问题的内在化,它的外部效应事先包含在使用能源或者制造污染排放的成分里面。也就是说你要排放二氧化碳,先把消化二氧化碳和吸收二氧化碳的钱拿出来做减排的工作,这样就是二氧化碳外部效应的内部化。

再看一个例子,有不少国家对于任何产品的出厂销售,必须事先把它未来形成的垃圾处理费用打到里面,把垃圾费用打到里面去的时候,外部效应实际上也内在化了。处理垃圾的时候,就不必额外出钱了。

还有一个比较典型的例子,汽车的铅蓄电池。即便市场有无效的情况,特别是外部效应的情况下,仍然有很多办法能够使价格机制发挥更好的作用。同时说明不见得其他的结构性政策能够比价格政策更好。

这里只是从这一个角度说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重要的内容,我们当前存在很多价格扭曲,把这些价格扭曲消化掉,改革掉,在很多程度上就是结构性改革了。

另外需要强调结构性改革,特别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球金融危机以来,由于很多国家财政政策空间比较小,过去债务比例高,所以有一些过度依赖货币政策。因此近两年国际很多场合在讨论对货币政策的过度依赖问题。

另外可能过度依赖凯恩斯主义的措施,搞了一段时间以后就会过头,大家就会讨论这个事。从这个角度来讲,大家会思考,实际上应该更加侧重于对供给侧的政策考虑。从这个角度来讲,供给侧和需求侧也是相匹配的,是相互配合的。

最后,结构性政策在当前全球化经济情况下,和对外经济关系重大。在对外经济的题目中,重要的议题就是比较优势转移。随着价格机制的变动,特别是要素价格的变动,比较优势就会发生转移,比较优势发生转移,就会引起价格体系的变化,特别是相对的变化。有一些比较优势转移,包括某些劳动力密集型的生产必然会转移出去。另外还有相当一部分究竟转移还是不转移取决于结构性政策,取决于当前的战略。

比较优势究竟跟我们现在所说的产能过剩或者产能转移是什么关系?通常来说,中国跟周边国家打交道的时候,经常说我们两国经济互补性强,我生产的你没有,你生产的没有,正好是互补的,咱们正好可以加强合作。

但是古典经济学讨论这个问题不是这么说的,即便没有资源禀赋也会通过分工,使得一个国家可能生产一个产品会有更高的产能,因此有更高的产出,那个国家生产另一种产品有更高的产能和产出,表明生产技能和生产设备各种汇聚。邻近两个国家资源禀赋差不多,可能一个国家多生产帽子,一个国家多生产鞋。

从本国市场容量角度来讲,其实都是产能过剩,你生产的帽子,你这个国家的人没有那么多。但是从供求关系来看是否产能过剩可能还是有一些问题。

如果说,能够足够开辟国际市场,而且贸易政策不存在过度扭曲的话,产能过剩的衡量可能需要有另外一些考虑。

第11篇

而令假钞问题雪上加霜的是,金融危机造成全球现金短缺更使假钞加快出笼。据欧洲中央银行公布的数字,2008年上半年查获的欧元假纸币大幅上升,数量为31.2万张,较2007年同期猛增了约18%,创下自2003年下半年以来的最高记录。

与此同时,由于经济和就业形势的恶化,美元假钞制作、贩卖和传播已经不限于不法之徒,经济困难可能使一些普通美国人铤而走险制作假钞。美国特勤局在堪萨斯州的特工称,有迹象显示有越来越多的造假者利用电脑、喷墨打印机及彩色复印机等现成的办公设备印制假钞,而且竟然常常能够蒙混过关。

假钞通行全球

假钞是全世界的普遍现象,不论富国、穷国都时有发现。

一般来说,发达国家的假钞多伪造小面额钞票和硬币,而发展中国家的假钞多伪造大面额钞票,这是因为发达国家现钞使用率低,大面额钞票流通很少,一旦使用就会被重点检验,很容易露马脚,而发展中国家不但普遍使用现钞,还经常用现钞购买大宗产品,大面额钞票混迹在成捆现钞中很容易蒙混过关。

美元是世界流通量最大的货币,也是受假钞危害最严重的货币之一。据美国官方的数据,在一个财政年度内,美国在全球收缴的、未进入流通环节的美元假钞累计达6300万美元,已进入流通环节的假钞有3800万美元。

前些年俄罗斯经济不景气时,很多俄罗斯人在黑市上兑换美元,就经常上假美元的当。尽管美钞印刷技术号称世界上最复杂的印刷术,美元被称为最难伪造的货币,但这也挡不住造伪者的贪欲。近年来,不仅各种面额的假钞越做越逼真,还有些不法分子采用了“新技术”:将5美元真钞漂白,改印成100美元假钞,由于钞票纸是真货,一般人很难辨别真伪。

加拿大也是假钞猖獗的国度。据加拿大央行称,1988年,该行曾规定,100万张货币中有100张假钞为“伪币流通危险临界线”,而如今除了5加元的纸币,其余面额纸币均大大超过此临界线,以至于加拿大央行不得不将此线提高到100万张中有120张假钞。2004年是加拿大历史上假钞问题最严重的一年,100万张钞票中竟有470张假的。为此加拿大央行不得不发行100加元新钞,在钞票上附加了金属防伪条,谁知这反倒让假钞贩子更加疯狂,因为10元、20元钞票上也有这样的防伪条,假钞贩子们就将小面额钞票的防伪条撕下贴到100元假钞上。

最被假钞困扰的国家也许当属印度。印度情报当局和印度央行有关部门最近宣布,估计目前在印度全国流通的假钞金额在510亿美元左右。印度央行估算,在市场上流通的卢比真币的市值在1400亿美元左右,照此计算,在印度市场上流通的卢比中有25%是假钞。

一名在假钞特别调查小组工作的印度财政部人员说,印度的假钞规模已经达到发动一次经济恐怖袭击的水准。

无独有偶,据泰国媒体报道,2008年泰国出现假钞的数量比以往都要多,覆盖范围也比以前广。由于出现的假钞主要以币值1000泰铢的大面额钞票为主,普通民众靠肉眼很难识别真伪,为了避免遭受损失,泰国已经有不少商贩干脆拒绝接受1000泰铢面值的纸币,甚至出现有的小商贩让顾客白吃走人的现象。

欧元也受假钞困扰

曾几何时,欧元号称是“最难造伪的国际货币”之一,但也难逃厄运。据报道,全球目前至少有60多亿欧元假钞“流落在外”,每月被警方查获的欧元假钞就达4万多张。

2002年1月1日,欧元正式问世。在数星期内,145亿欧元纸币和800亿欧元硬币在欧元区取代原来的各国货币,对形形的伪币制造者来说,这无疑是天上掉下的“馅饼”。他们明白,欧洲人对钱包里新纸币的图案与特征显然是陌生的。欧元发行之时,正是数字信息技术日新月异之际,它给制作假币提供了极大的方便。在过去年代里,假币制作者堪称为“艺术家”,他们靠一双手,雕制铜版印刷板,那时他们还需要拥有一系列的印刷器材。然而在今天,只要靠一台彩色复印机、一套数码设施(电脑、扫描机和打印机),制造出的假币就足以以假乱真。

欧元流通的最初几个月里,市场上的假币并不是很多。第一批假欧元出现在2002年年初,出自业余制作者之手,质量很差,用彩色复印机制作成。直至同年6月,第一批极具危险性的假币出现了,这是法国罪犯制作的一批面值50欧元的假币。随后在2003年至2005年之间,如同警方所预料的那样,东欧国家的犯罪集团以及意大利和哥伦比亚的制作假币犯罪集团也开始登场亮相了。

新版欧元的公示是在2001年的9月1日,距市场上欧元流通仅3个月而已。而且欧元的制作用了世界最新技术:金属纸上的凸显字母、纸币被折时会变色的特殊墨水,还有那些无法用肉眼辨认、也无法复印的微型字母,以及纸币63个安全点……按理说,欧元设计者制作的各种安全措施应该会使假币制造者束手无策。然而,“道高一尺,魔高一丈”,造假者很快就钻了空子,假币在市场上开始猖獗。

欧洲中央银行一直在寻找新的防伪方法让造假者无法仿造欧元。2005年,他们把希望寄托在“盐细菌”上。这种细菌生长在温热的盐湖里,能产生浅紫色的蛋白质色素――细菌视紫素。如果用这种色素印刷纸币的图案,那么在复印机或扫描仪的明亮灯光照射下,细菌视紫素立刻褪色变成淡黄色。这样,复制品看上去就会与真币完全不同。这种颜色差别恐怕只有重度色盲患者才无法辨认。

此外,这种色素具有稳定性,不易磨损,比目前使用的任何一种印刷颜料都要持久。这项发明出自德国马尔堡大学的教授伯特・赫姆普。知道细菌视紫素能用于印刷钱币后,其价格一下子提高了。不过,由于基因工程技术也会产生这种色素,它的价值又大大降低了。后来由于多方面的考虑,欧洲中央银行不打算立即采用这项新发明的防伪方法,否则全世界的欧元将有82亿张纸币需要更换。

为了识别并消灭假欧元,欧盟还对与欧元有关的行政部门的工作人员和警员进行培训。为了加强各国警方的联系,国际刑警出面协调,在法兰克福的欧洲中央银行总部所在地建立了“假币分析中心”,专门负责收集有关假币的信息。

造假者“青睐”欧元,当然也有其他原因。这与欧元过去一年多对美元持续升值不无关系。因为对造假者来说,造欧元越来越“值”,与此同时,欧元国际地位不断提升,使用范围不断扩大,备受造假者青睐。

假钞问题如何应对

在现代社会,生产假钞的罪犯是想“搭国家的便车”,获得不应得的收益。在防范方面,政府最基本的措施应该是提高钞票的印刷成本,比如增加防伪措施。此外,还要加强打击假钞的力度。有些国家曾规定,制造假钞者甚至将受到砍手的刑罚。

鉴于现在出现的与假钞有关的犯罪有些是跨国和跨境作案,所以各国和各地区的政府可以通过有关协定来防止这种有组织犯罪。

因为担心假钞,一些国家还对是否发行大面额纸币有过争议。有专家表示,当货币制造的成本与其面额价值背离得越远,其所能获利就越大,也就越吸引犯罪者进行伪造。假设伪造1美元的成本是31美分,这样可以赚69美分,如果印100美元的话赚得就更多。美国曾发行过百元以上的纸币,但1946年以后,美国不再发行新的大面额纸币。

针对假钞,各国都采取了很多对策,也催生出很多防伪的新技术。据美国花旗银行的防伪小册子介绍,美国政府每7到10年均会将货币改版,而且相当有针对性。两年前,美国发现有一批面额5美元的钞票被人“漂白”后,很快就开始发行新版5美元。新版5美元设置了嵌入式防伪线,不仅可在阳光下变色,而且正、反面都可看到国名和面额。加拿大也进行了多次货币改版,并增加了多种防伪技术。

打击假钞不光应在钞票上做文章,各国的消费习惯也能起到防范作用。比如说,大多数发达国家鼓励民众使用信用卡、借记卡和个人支票等非现金交易方式,这让假钞少了很多“下黑手”的机会。为此,伪造欧元的消息虽然屡见不鲜,但现在普通欧洲人真正吃假钞亏的并不多。拿法国来说,只要在银行有账户,花销超过15欧元就可以用支票,企业、私人不受限制。一般到商场、超市,当地人也习惯用信用卡,甚至在法国农贸市场,很多商家都有刷信用卡的机器。市场里买小东西,一般都用欧元硬币,大面额欧元很少直接用。如果使用100欧元纸币,甚至会让人反感。

第12篇

次贷危机是当前金融市场恐慌的“导火索”,但不是根源随着2006年底贷款家庭违约率的高企,次级房屋抵押贷款质量持续恶化,次贷相关金融产品的恐慌性抛售,导致了场外交易市场的失灵。众多金融机构由于过度参与次贷产品相关交易而蒙受巨额损失,导致了严重的流动性困难。随着信用评级机制公信力丧失,投资者趋于保守,信用市场短时间内迅速紧缩。流动性不足的金融机构在缺少外部资金来源的情况下,随着时问推移难以支撑。本轮危机以次贷恶化为“导火索”,但究其深层次原因,至少有三个方面值得关注:

一是流动性过剩与房地产等资产价值形成互动,推动了价格泡沫的形成。在缺少自我修正能力和外部监管干预的情况下,市场步入了只能沿着一个方向运行的泡沫循环。

二是金融机构激励约束机制日趋激进,导致经营行为的投机化和短期化。在经济繁荣周期,众多金融机构的利润诉求被绝对化、单一化。投资者风险偏好的异化使得金融资本更多地流向短期回报高的领域,并使用过高的杠杆率。金融市场优化资源配置的基本功能一定程度上被扭曲。

三是央行等金融监管者无条件地信任市场,导致了监管空白。货币政策制定者和监管者没有根据经济周期的变化及时地调整政策策略。在市场出现泡沫化倾向的时候仍然坚持“市场万能”的理论假设。

金融危机的真正前景取决于金融市场的修正,而不是短期二救市”措施

针对本轮金融危机,此次国际发达经济体采取了一系列市场干预措施,其规模和频率都是史无前例的。其政策意图直指当前金融市场存在的信贷极度紧缩、流动性严重不足的问题。

从短期看,市场的信用“痉挛”源自于投资者、交易者的信心丧失。对于交易对手的缺乏信任使得市场参与者手中储蓄的流动性无法转化为市场中可用的流动性。“救市”举措就是用国家信用填补市场信用的不足,这是短期之内的应急措施,也是无奈之举。

从长期看,金融危机要得到根源性的缓解,必须在市场基础设施方面做出一系列真正的调整和修正,重新建立起市场参与者相互之间的信任,而不是市场参与者对国家的信任。

一方面,市场纪律必须得到重新梳理和改革。理性、均衡的市场文化需要回归。正如传统的金融理论所言,市场中应该是风险对冲者和风险投机者协调并存。在投资取向多元化的市场中,交易价格才是平稳而准确的。从近期情况来看,大宗商品市场价格的巨幅波动,主要金融机构股票价格被大量做空仍然反映了市场中的投机倾向的泛滥。许多金融机构激进逐利的公司治理结构没有因危机的发生而改变。这一局面如果得不到根本上的改观,或将影响金融市场稳定的恢复,或将为未来其他新的金融危机埋下隐患。

另一方面,金融监管者需要用动态的眼光审视市场的发展变化。市场并不总是万能的。特别在全球一体化的环境下,一国的市场往往不仅在本国因素的影响下自我调节,而是受到全球市场的共同影响。在市场自主运行的领域,金融监管者需要不断质疑本国金融市场自我约束机制的有效性,持续对市场运行规则进行独立、客观的评估,并及时提出修正意见;在政策直接干预的领域,监管者需要全方位地运用监管工具,及时地掌握不同金融机构的风险信息并分类采取监管措施。建立清晰明确的监管规则,让有利于市场稳定的机构和产品进入,让不利于市场稳定的机构和产品退出。

中国金融业需要充分利用此次危机带给我们的启示。抓住机遇,应对挑战此次次贷危机的爆发,对于我国的金融体系影响十分有限。这得益于国家宏观经济持续稳健发展所提供的坚实基础,监管部门制定了审慎有效的监管要求,以及我国金融业与世界金融市场的联系并不十分紧密等原因。但从长期趋势以及全球实体经济联动性的角度看,我们不能心存侥幸,独善其外,而是以此为鉴,抓住机遇,应对挑战。

一是按照宏观调控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要求,积极应对短期国际经济冲击,充分加强内需的缓冲效应。此次金融危机的外部影响将不断显现,并将可能危及全球实体经济。中国经济正在经历从出口依赖型向均衡型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变。外部环境的变化将加快这一进程,庞大的内需市场也是我们对冲外部影响的重要支撑。中国金融业需要投入更多的精力,采取更多的行动适应和参与这种转变,以寻求更大的发展机遇,规避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