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公司市场风险分析

公司市场风险分析

时间:2023-06-01 09:31:04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公司市场风险分析,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公司市场风险分析

第1篇

1.1 项目公司

1.2 项目简介

1.3 客户基础

1.4 市场机遇

1.5 项目投资价值

1.6 项目资金及合作

1.7 项目成功关键

1.8 公司使命

1.9 经济目标

2.0 公司介绍

2.1 项目公司与关联公司

2.2 公司组织结构

2.3 [历史]财务经营状况

2.4 [历史]管理与营销基础

2.5 公司地理位置

2.6 公司发展战略

2.7 公司内部控制管理

3.0 项目介绍

3.1 特色农业园 开发目标

3.2 特色农业园开发思路

3.3 农业园开资源状况

3.4 项目建设基本方案

3.4.1 规划建设年限与阶段

3.4.2 项目规划建设依据

3.4.3 特色农业园基础设施建设内容

3.5 项目功能分区及主要内容

4.0 所在城市农业园市场分析

4.1 国家宏观经济政策

4.1.1 国家宏观经济形势对农业园的影响

4.1.2 农业园宏观政策

4.2 城市周边区域经济环境

4.3 城市市城市规划

4.3.1 城市总体规划的布局与定位

4.3.2 城市中心城区的五大问题

4.4 城市土地和农业园市场供需

4.4.1 城市市土地出让情况

4.4.2 农业园市场供需

4.5 城市农业园供需

4.5.1 商圈分布

4.5.2 商业业态分析

4.5.3 城市商业现状分析

4.5.4 居民消费特征分析

4.5.5 城市商铺价格分析

4.5.6 商业农业园供需分析

4.6 消费者调查

4.6.1 居民消费特点

4.6.2 农业园潜在消费者问卷调查

4.7 竞争分析

4.7.1 竞争分析的方法

4.7.2 竞争项目分析

5.0 开发模式及QB区选择

5.1 [RRR城]及QB区项目

5.1.1 [RRR城]的开发背景

5.1.2 [RRR城]项目

5.1.3 [RRR城]开况

5.2 项目竞争战略选择

5.2.1 山水绿城SWOT分析

5.2.2 [山水绿城]开发策略和开发模式

5.2.3 QB区项目

6.0 QB区方案概念设计

6.1 规划设计主题原则

6.2 产品组合和功能定位

6.3 建筑风格和色彩计划

6.4 建筑及景观概念规划

6.5 智能化配套

6.6 QB区各地块设计要求

6.6.1 农业园功能配置要求

6.6.2 A13地块设计要求

6.6.3 A21地块设计要求

6.6.4 A08地块(局部)设计要求

6.6.5 A22地块设计要求

7.0 营销策略

7.1 预计销售额及市场份额

7.2 产品定位

7.2.1 各项目的住房产品定位

7.2.2 农业园定位

7.3 定价策略

7.3.1 住房项目的定价策略

7.3.2 农业园的定价策略

7.4 销售策略

7.4.1 住农业园的销售策略

7.4.2 农业园的销售策略

7.4.3 品牌发展战略

7.5 整合传播策略与措施

7.6 电子网络营销策略

8.0 项目实施进度

8.1 项目工程进度计划表

8.2 项目工程进度管理体系

8.2.1三级计划进度管理体系的建立与执行

8.2.2三级计划进度管理体系的工作流程

一级计划——总控制进度计划

二级计划——阶段性工期计划或分部工程计划

三级计划——月、周计划

9.0 项目风险分析与规避对策

9.1项目风险分析

9.1.1 项目市场风险分析

9.1.2 项目工程风险分析

9.2 项目风险的防范对策

9.2.1 市场风险规避对策

9.2.2 工程风险的防范对策

9.2.3 安全风险控制措施

6.0 QB区投资估算和开发计划

6.1 项目投资估算

6.1.1 项目开发成本估算

6.1.2 开发费用估算

6.1.3 项目总成本费用估算

6.2 项目开发计划

6.2.1 开发分期 69

6.2.2 项目开发进度计划表 69-72

6.3 项目人员和组织机构配置 72-73

6.3.1 组织保障 72

6.3.2 组织机构 72-73

6.4 项目融资计划和财务费用 73-74

7.0 QB区财务与投资价值分析

7.1 销售收入

7.1.1 销售价格

7.1.2 销售收入

7.1.3 项目税费率

7.2 项目现金流量

7.2.1 全部资金的投资现金流量表

7.2.2 自有资金的现金流量表

7.2.3 主要经济数据指标汇总

7.3 不确定性和风险分析

7.3.1 盈亏平衡分析

7.3.2 敏感性分析

7.4 结论

7.4.1 项目投资决策结论

7.4.2 项目总体效益评价

11.0 公司无形资产价值分析

11.1分析方法的选择

11.2 收益年限的确定

第2篇

关键词:战略风险;市场风险;营运风险

美国学者Haynes最早提出风险的概念,海恩斯将风险定义为损失发生的可能性。美国学者Willet把风险与偶然和不确定性联系。风险具有以下特征风险的本质是不确定性和不可预见性,风险是可能发生的危险;风险的本质是速度,确切地说是人的反应速度与事物的变化速度之比。

1 企业风险及其相关概念综述

企业风险理论模型由美国学者Dickson和Giglierano提出,他们把企业风险划分为两种类型:“沉没的船”风险和“错失的船”风险。“沉没的船”风险是指新业务由于未达到满意的销售额、利润或投资收益率等目标而失败的可能性。“错失的船”风险是指企业因为竞争者抢占先机或是市场机会的突然消失而失去商机的可能性。

通常风险主要来源于以下主要四个方面:内部来源,来自于企业内部、企业结构及企业所处场地;附近或邻近来源,来自于邻近企业周围社区或地理区域内的企业或建筑;外部或区域来源,来自于周围社区或地理区域的企业;遥远或视线外来源,来自于社区或区域以外的企业(包括国内来源和国际来源)。总的来说企业风险是指企业遭受损失的可能性,它可以划归为,战略风险、市场风险、营运风险等。

2 美的电器风险分析

2.1 战略风险分析

战略风险是指公司因做出错误的战略决定而导致经济上的损失。常见的战略风险包括:企业的目标与方针、市场潜在的威胁、业务的范围(深度与广度)、品牌及形象的建立。

2.1.1 多品牌战略及产品高端化风险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美的想通过品牌多元化的战略以期更好的满足和占据各个细分市场。最近,美的微波炉“双高战略”,即高端品牌和高端产品,把“蒸立方”打造成为高端品牌,同时,了X5、X3、C7等零售价超过2500,甚至达到10000元的高端产品,并且美的电器近两年投入大量资金支持空气能热水器的发展。为此美的提出了“双50%”战略,即在3到5年的时间内占领空气能热水器市场份额的50%,同时力争空气能热水器占据热水器行业的50%。

毋庸置疑,在当前我国经济保持强劲发展势头的大环境下,人民收入的增加及生活水平的改善势必会提高对生活品质的要求。此时美的加大开发高端品牌的力度代表了时代的趋势,有利于其未来持续的发展,但是品牌的多元化也会存在相应的风险。比如之前美的在收购“小天鹅”洗衣机,其品牌重组的过程中就出现了品牌定位混淆的情况。其中“小天鹅”定位于中高端,“美的”专注于高端,“荣事达”侧重于低端的三级、四级市场。可是“小天鹅”和“美的”却在中高端市场产生重叠,定位模糊并且分界不清,这势必会影响到各个品牌的形象的建立与渗透。特别是对于定位在高端市场的家电产品,如若产品的品牌形象不能根深蒂固,则其销售会受到巨大影响,进而会影响公司的运营。

2.1.2 国际化经营战略风险

2010年美的电器在其国际化经营战略中又迈出了重要的一步。通过海外全资控股子公司以5748万美元收购埃及Miraco公司32.5%股份事项,未来五年,凭借持续引领的科技创新能力和海外市场本土化布局的国际化发展能力,美的将在国际家电舞台展示更巨大的实力。美的此次收购,是基于埃及在非洲所处的战略位置以及Miraco公司在埃及空调市场的主导地位。Miraco公司在当地享有很高知名度和美誉度,占据埃及空调市场的主导地位,拥有优质的渠道资源。通过收购,美的获得投资Miraco公司产品、品牌及市场的机会,继而成为美的开拓非洲市场的优质平台,美的也将以此为基础继续深化与国际知名家电企业的战略合作。

美的通过一系列国外收购可以加快扩张其国外业务,然而机遇和风险是并存,美的在国外收购过程中很有可能遭遇大多数企业海外并购过程中所产生的各个问题,比如说渠道的整合和消费市场的消费行为模式难以把握,这势必影响其在非洲市场的发展。因而要如何在一个全新的市场迅速掌握情况,整合渠道,进而保持产品的价廉物美将会是美的一个重要的考验。

2.2 市场风险

2.2.1 原材料价格波动

由于全球流动性过剩和资源稀缺性影响,公司主要生产原料特别是作为空调重要原料之一的铜价持续上涨,原材料价格上涨对公司的成本管控形成了一定的压力。

第3篇

一、卷烟

品牌的市场风险管理模式

风险管理是一种通过对风险的识别、评价和控制,以最少的成本将风险导致的各种不利后果减少到最低限度的科学方法。卷烟品牌的市场营销风险管理正是将这一方法应用到卷烟品牌管理之中,其过程是对卷烟品牌在市场成长和发展中面临的各种因素进行风险分析,然后识别市场营销风险,并给出应对市场营销风险的策略。

1.卷烟品牌市场营销风险分析

风险分析是找出影响卷烟品牌在市场营销风险的工具和方法,风险分析根据风险分类,从风险产生的原因人手,主要侧重定性分析。

2.卷烟品牌市场营销风险识别

通过分析各种因素,就可以识别出卷烟品牌的市场风险并进行评估和评价。将辨识出的所有风险建立清单,然后将风险清单中的风险因素进行分类,为风险评估做好准备。

3.卷烟品牌市场营销风险应对

获得卷烟品牌风险评价的结果后,需要采取适当的风险应对措施,通常采用的风险对策有风险回避、风险控制、风险转移和风险自留等。

二、卷烟品牌的风险分析

卷烟品牌的风险可以从三个维度去识别。第一个维度是卷烟品牌的价值链分析,第二个维度是卷烟品牌面临的内外环境分析,第三个维度是卷烟品牌的生命周期。首先,价值链分析是风险识别的基础,通过分析得出卷烟品牌创造价值的流程,从中识别各个环节的风险;其次,内外部环境分析是从企业内外两个角度分析卷烟价值增值的过程所处环境的变化,并从中进行风险的类别划分;最后通过分析生命周期,了解卷烟品牌在市场中的地位和对应的风险。

1.卷烟品牌价值链分析

从原料到最终消费品的价值增值过程是一个由各个环节组成的链条,称为卷烟品牌价值链,价值链是品牌内在生成的一个完整过程,每个环节都或大或小的影响着卷烟价值的创造,即卷烟品牌风险存在于价值链环节之中。价值链如图1所示,在卷烟品牌的价值链分析中,我们主要关注技术研发、原料和物质采购、生产制造、销售与市场服务等基本活动。

图1卷烟品牌价值链分析图

2.基于价值链的卷烟品牌内外环境分析

卷烟品牌价值链是一种开放型系统,这个系统与其所在的内外环境相互作用,进行着输入、转换、输出与交流的循环式行为流。内部环境是卷烟价值链实现的基础,主要包括企业的基础设施、人力资源、技术开发和信息化建设等,外部环境则是价值链实现的必要条件,主要有宏观环境、市场竞争环境和顾客需求等几个方面。

3.卷烟生命周期分析

卷烟生命周期分为导人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卷烟在自身品牌上有一个发展过程,从创牌起步到1万箱、10万箱,从省内市场到省外市场,从区域性品牌到全国性品牌有一个周期性过程;在不同的市场区域也有从导人到成长的过程,因此生命周期要区分品牌生命周期和市场生命周期。在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对应不同的风险,因此不同卷烟品牌、不同的市场要进行生命周期风险分析。

三、卷烟品牌的市场营销风险识别

卷烟品牌的市场营销风险不是孤立产生的,而是和企业整个经营大环境相互关联的。有的风险是因为市场原因产生的,有的是其它环节的风险沿着价值链呈“牛鞭效应”传递的,因此市场营销风险是基于系统风险的阶段反映。

1.卷烟品牌的经营风险

价值链和内外环境分析提供了一个识别卷烟品牌风险的基础。从外部看,国家的政治、经济和国家局的政策导向等是卷烟品牌价值实现的大环境;来自其它品牌和替代品的市场竞争是卷烟价值链面临的直接风险;从烟叶原料到顾客满意的物流输入和输出中还存在着薄弱环节。从内部角度看,卷烟的研发生产和品牌营销等是卷烟价值实现的操作基础;企业的营销组织管理是卷烟价值实现的保障因素。这些因素的安全性问题我们统称为卷烟品牌的经营风险。

2.卷烟品牌的市场营销风险

卷烟的市场营销风险来自四个方面的风险,即市场风险、营销风险、市场供应链风险和市场竞争风险。

营销风险关注品牌的营销能力对市场产生的不确定性,主要通过调查营销效果获取。营销的效果通过营销的思想、方法和工具等营销方式表现出来,营销方式的外在表现是目标消费群体定位的准确性和营销方法组合的合理性,而由此产生的营销效果即品牌的知名度、美誉度和忠诚度等指标,通过对这几个指

标检测,可以清楚了解品牌的营销风险。

市场供应链风险关注卷烟在销售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即产品供应的安全性

。市场供应链指卷烟从工业公司经商业公司、零售户到消费者的安全供应过程,安全供应包含两层含义,既要保证及时供应,又要保证产品质量。安全供应需要标准品质、合理的工业存销比、安全准时运输、按订单订货、不售假烟等数据和行为的支持,因此其中的风险是需要长线控制的。

品牌的市场竞争风险主要关注品牌在市场中的竞争状况。卷烟的竞争状况通过品牌的成长力、辐射力、竞争力和免疫力等指标反映。成长力表现品牌的成长性,通过计算销售增长率获得;辐射力表现品牌对市场的影响,卷烟在全国的市场分布和省市市场的均质性是辐射力的重要体现;竞争力表现品牌在市场的竞争力状况,同档次市场的占有率和与最好品牌的相对增长率是竞争力的核心指标;免疫力表现品牌在市场中对假冒伪劣卷烟的伤害的抵御程度,通过调研防伪的有效性获取。

3.市场营销风险体系

通过对市场营销风险的识别,我们整理出了卷烟品牌的市场营销风险体系,如图2所示。

图2卷烟品牌市场营销风险体系

四、卷烟品牌市场营销风险的对策

风险分析和识别是市场营销风险管理的基础,在此基础上可以综合评价市场营销风险并采取预警和相应的策略。

1.卷烟品牌市场营销风险评价

卷烟品牌的市场营销风险是一套体系,模糊综合评判法是解决评价风险体系的较好方法。

应用模糊综合评判方法时首先确定准则层风险指标和措施层指标的重要性和隶属度函数,然后判断市场营销中出现的各风险状况,并根据性质确定其在措施指标的隶属度和准则层的隶属度,最终求出卷烟品牌在市场营销中的风险隶属度矩阵,即为卷烟品牌的市场营销风险。

另外,风险评价还要关注的是评价体系的周期,因为卷烟品牌风险时时处于变动之中。作为品牌监测,周期过长就失去监测意义,周期过短,也不能全面反映风险现状。因此卷烟品牌风险的确定需要根据各指标的数据获取的周期和品牌的发展现状确定。

2.卷烟品牌市场营销风险预警

对卷烟品牌的风险要划分级别来区分缓急程度以便于预警,一般分为四级:一级风险表示卷烟品牌面临着非常危急的情况,可能给卷烟品牌带来无法挽回的损失,比如有明显质量问题的批量卷烟流人市场,大幅度降低品牌的美誉度;二级风险表示卷烟品牌现在面临着严重危机,可能给卷烟品牌带来惨重损失,比如因天气或交通因素导致卷烟不能按时供货而造成长期断货;三级风险表示目前卷烟品牌有一定的风险,比如某些销售较好的市场存在假冒伪劣卷烟品牌;四级风险表示目前卷烟品牌处于相对安全状态。

这样在预警时就可以对不同的风险等级采用不同的预警信号,一级风险亮红灯,二级风险亮橙灯,三级风险亮黄灯,四级风险亮蓝灯,图3是卷烟品牌市场营销风险预警模拟。

图3卷烟品牌市场营销风险预警模拟图

风险评价给出了市场营销体系、准则层和措施层的隶属度矩阵,通过隶属矩阵确定隶属度最大的风险级别相应预警信号,就完成了市场营销的风险预警。

3.卷烟品牌风险的对策

卷烟品牌风险的关键是具备相应的管理组织,负责卷烟日常风险监测和、风险处理和控制等工作,同时要持续优化卷烟品牌价值链流程,有效消除风险隐患。

卷烟品牌红色预警时需要启动紧急预案,风险管理组织制定统一对外方案,处理好政府、媒体和利益攸关组织的关系,减少伤害。橙色预警时应引起高度重视,对风险的策略重点进行调整,为防止风险状态继续恶化,有针对性地选择合适的战略措施进行控制,防止新风险的发生,将高度风险状态逐步转化为轻微风险乃至正常状态。黄色预警时,要按照风险指标体系中的各指标逐一审查,并对所暴露的风险因素进行详细分析和诊断,有意识地采取行动防止和减少事故的发生以及所造成的营销损失。蓝色信号时表明卷烟品牌处于相对安全状态,对各种因素继续监测,保持卷烟品牌健康发展。

五、结语

第4篇

关键词:证券市场;结构;风险

一、我国证券市场结构分析

证券市场的结构是指证券市场的构成及各部分之间的量比关系。按品种分为股票市场、债券市场、基金市场、衍生产品市场;按交易场所结构分为有形市场和无形市场。就目前我国证券市场仍存在以下几点不足:

1 市场结构层次存在缺陷

成熟的证券市场通常是由发行市场、交易市场、股票市场、债券市场等构成的多层次结构体系。这种多层次结构为投资者提供了不同回报和承担不同风险以及利用股票期权与股票现货等进行组合投资的机会。但这种多层次结构却使我国证券市场的期货、期权等金融衍生产品无法发挥风险转移等功能。

2 证券市场过度投机气氛严重

目前,我国证券市场尚处于以中小散户为主要市场投资者,散户与机构投资者并存的初创阶段。由于个人投资者缺乏对市场进行全面分析和判断的能力,倾向于短线投机操作,使价格波动过大、市场起伏剧烈,这样本来就不稳定的证券市场进入混沌状态。

3 我国上市公司质量普遍太差,没有投资价值

我国证券市场现有的上市公司中有70%左右为国有企业,而国有企业的经营机制不灵活,社会负担又比较重,所以资产质量不够理想,因而上市公司的质量普遍欠佳。

4 我国上市公司分配方面存在的问题

我国上市公司的分配情况:一是部分经营状况欠佳甚至现金流为零的上市公司也派现;二是不少公司虽然有派现,但是每股派现金额很少;三是很多公司在派现的同时推出配股和增发方案,部分公司的大股东享受了派现带来的利益,却在再融资时选择放弃或以固定资产折价入股。以此作为背景,上市公司的高派现分红方案所隐含的信息复杂,并不被一致看好,有的甚至还引起了股价的下跌。

二、证券市场风险分析

证券市场风险本质上是风险因素、风险事件、风险结果递进联系而呈现的可能性。风险因素是风险结果发生的必要条件,而风险事件则是它的充分条件。学者们一般将证券市场风险因素分为系统性风险因素与非系统性风险因素。系统性风险因素是指由政治、经济等因素造成的,对市场整体产生影响的风险因素。非系统性风险因素是指由于某种因素的变动而对证券市场上某一企业或某一行业的证券带来收益波动的可能性因素。这种风险因素主要来自上市公司本身,具体包括公司财务风险因素、企业的经营风险因素、违约风险因素、流通风险因素和偶然事件风险因素。一种非正常非合理变异了的风险因素在时间上的累积或多种变异了的风险因素聚集必将产生风险事件。

证券市场是一个涉及筹资者、证券商、证券专业服务机构、证券交易所、投资者等代表不同利益主体的复杂系统,而且系统内各主体之间的关系十分复杂。筹资者通过证券商向投资者筹集资金,也可以在证券市场上通过实施配股方案筹集资金。投资者可以在一级市场上从证券商手中买人股票、债券,也可以直接进入二级市场买卖,以获取红利。证券商是连接筹资者和投资人的桥梁和纽带,证券商作为机构投资者又可直接进入市场进行操作。因此,筹资者、投资者、证券商是市场的主要参与者和操纵者,任一主体行为的不规范,都会引发风险事故,同时,证券市场系统不是一个封闭的系统,外部环境的变化,也会对系统产生很大影响。所以,证券市场风险的形成原因有来自系统内部的也有来自系统外部,它是系统内部和系统外部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三、如何规避市场风险

第5篇

关键词:创业板上市公司 财务风险

创业板是为成长型、科技型以及创新型企业提供的一条新的直接融资渠道,创业板上市企业主要是一些达到《证券法》新规定的发行条件但尚未达到主板上市标准的中小型企业,创业板的设立为风险投资提供了退出渠道,从而推动风险投资快速发展。从全球范围来看,创业板市场都以高风险性著称,如著名的纳斯达克市场企业退市率一直居高不下。有资料表明,1995年到2007年间,纳斯达克的退市公司数量接近或超过同期新上市公司的数量,尤其从1999年到2001年3年间,纳斯达克退市公司占美国市场退市总数的比例达到40%。我国创业板市场自运行以来,市场风险已经显现。从已经公布的2011年三季报可以看出,不少创业板公司上市之后和上市之前判若两样,业绩下滑,财务状况变差。统计数据显示,在2009-2010年间,创业板公司有32家净利润复合年增长率出现负增长,更有76家之多的创业板上市公司在2011年前三季度出现净利润呈现负增长。以“高成长”性著称的创业板企业,其成长性垫了底。虽然由于运行时间短,创业板还没有出现退市企业,但财务状况持续恶化,终将会给创业板企业和投资者带来损失。因此,加强对创业板企业财务风险研究,帮助广大投资者认识创业板企业风险性,避免投资风险是非常必要的。

财务风险分析模型选择及多元判别模型形式

企业财务风险分析方法主要有定性分析法与定量分析法。定性分析法是由分析者通过对企业财务运行状况、组织管理的各种风险综合判断得出风险结论的方法。常用的有标准化调查法、四阶段症状分析法、三个月资金周转表法、流程图分析法及管理评分法。定量分析法是利用掌握的大量企业财务统计资料,运用数学模型或数理统计方法对统计数据资料进行加工处理,而得出分析判断结论。定性分析依靠主观判断,主观随意性强,缺陷明显,定量财务风险分析方法引起更多关注和研究, 各种企业财务风险预警的定量分析模型陆续出现。按照所选预测变量信息的不同,已发展的财务风险预警模型有:一元判别分析模型(Univariate),即单变量分析模型;多元判别分析模型(Multiple Discriminant Analysis,MDA);多元逻辑回归模型(Multivariate Logit Regression,MLR);人工神经网络模型(BP-ANN)。我国常用的定量研究方法有3种,即多元判别分析(MDA)、多元逻辑回归(MLR)和BP人工神经网络(BP-ANN)。

多元判别法主要原理是通过统计技术筛选出一些变量,这些变量满足在两组间差别尽可能大,但在两组内部的离散度最小的条件,使得多个标识变量转换为分类变量时信息损失最小。多元判别法具有数据易得、结构简单、计算方便等优点,如果财务指标选择合理,模型有很高的预测准确性。本文选用多元判别法构建创业板上市公司财务风险数量分析模型。

判别分析是判别研究对象所属类别的一种统计分析方法。进行判别分析时必须已知观测对象的分类和一些表明观测对象特征的变量值。判别分析就是要从这些变量中筛选出能提供较多信息的变量,并使用筛选出的变量建立判别函数,要求建立的判别函数对观测样本分类时的错判率最小。本文主要研究两类分司:一类是财务风险公司,另一类是财务良好公司。通过找出反映这两类公司相关性高的特征变量而建立判别函数,作为创业板上市公司财务风险分析模型。模型的形式是:

PS=a1X1+a2X2+a3X3+…+anXn+C

其中:PS为判别值,X1、X2、X3…Xn是反映研究对象的特征变量,如财务比率。a1、a2、a3…an为各变量的判别系数,C为常量。

财务风险分析模型建立

(一)28家创业板上市公司基本情况

我国创业板首批28家公司于2009年10月30日上市交易。28家上市公司行业分布涉及6大行业,资产规模最小的为3.64亿元人民币,最大的为27.43亿元人民币,平均资产为9.90亿元人民币,具体行业分布和规模情况如表1所示。

(二)样本选择

样本选自A股上市公司,数据源于证券时报网数据库。样本选择原则是:样本企业所在行业要与28家创业板上市企业相同,样本企业规模(总资产)要与28家创业板上市企业尽量接近。最后选择了符合条件的样本数量112家,其中有56家ST公司和56家非ST公司。样本公司行业分布及规模情况如表2所示。由表2可见,样本企业总体平均规模与创业板企业非常接近,样本企业平均资产与创业板平均资产比例接近1,仅有社会服务业偏差大一些,但所占企业数量有限,对样本总体影响不大。

(三)财务比率选择

财务比率可从企业的盈利能力、偿债能力、营运能力和成长能力四个方面来选择,结合我国上市公司的财务特点和数据的易得性,本文选定如下11个财务比率作为分析的起点:净资产收益率=净利润/股东权益;销售净利率=净利润/销售收入净额;营业利润率=主营业务利润/主营业务收入;存货周转率=销售成本/存货;应收帐款周转率=主营业务收入/应收帐款净额;总资产周转率=主营业务收入/平均总资产;股东权益比率=股本权益/总资产;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总资产增长率=(本年总资产-上年总资产)/上年总资产;净现金流量对负债比率=年经营现金净流量/年末流动负债;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本期主营业务收入-上期主要业务收入)。

(四)模型建立过程

模型建立过程是根据已知观测量的分类(0,1)和表明观测量特征的财务比率变量,推导出判别函数,并把各观测量的自变量值回代到判别函数中,根据判别函数对观测量所属类别进行判别。首先将112家公司随机分成2组,第一组有56家公司,其中有28家ST公司,28家绩优公司;第二组也有56家公司,其中同样有28家ST公司和28家非ST公司。第一组样本作为推导建立判别函数的估计样本,第二组作为检验判别函数的测试样本。然后将估计样本组财务数据输入SPSS统计软件,利用软件中的判别分析工具来帮助计算,建立模型。经过判别分析,从原来的11个特征财务比率变量中最后推导出只有6个变量的判别函数,即:

PS=0.002X1-0.034X2+0.414X3+

0.004X4+1.067X5+0.03X6-2.046

(1)

其中:X1为净资产收益率,X2为流动比率,X3为经营现金流量对负债比率,X4为总资产增长率,X5为总资产周转率,X6为股东权益比率。

(五)判别函数检验

表3给出了判别函数所能解释的方差变异,可以看出判别函数解释了所有变异的100%。“Wilks`的Lambda”表格用来检验函数有无统计学上的显著意义,从Sig值看,判别函数在0.01的显著性水平上都是很显著的。

实证分析结果

估计样本分类的准确性。用建立的判别函数对56个估计样本可以很好分类,结果令人满意,非ST企业有25家判别分值大于0.4,ST企业有25家判别分值小于0,如果将判别分值大于0.4作为非ST企业判据,判别分值小于0作为ST企业判据,原始样本错判2例,准确率达到96.4%(见表4)。

临界值的确定。根据估计样本判别值的分界线可以选择0和0.4,但还需要测试样本检验。为此,用建立的函数(1)式算出56个测试样本公司的PS值(见表4)。结果表明非ST公司中,估计样本和测试样本共有56家,有49家企业PS值大于0.4。虽然有3家ST公司被误判为非ST公司,但根据财务上的谨慎性原则,依然认为PS值大于0.4即代表该公司为财务良好公司。ST公司中,估计样本和测试样本共有56家,有50家PS值小于0。虽然有2家非ST公司被误判为ST公司,可以认为PS值小于0即代表该公司为财务风险公司。另外在PS大于0小于0.4之间,ST公司有3家,非ST公司有5家,因此将PS值处于0到0.4区间的公司判定为财务风险不确定公司。据此可以得出以下判别法则:凡判别分(PS值)小于0的公司被判为财务风险公司;凡判别分(PS值)大于0小于0.4的公司被判为财务风险不确定公司,需要关注;凡判别分(PS值)大于0.4的公司被判为财务良好公司。

首批28家创业板上市公司财务风险分析

运用以上判别模型对首批28家创业板上市公司进行财务风险分析。数据来源于证券时报网,采用2010年年报数据,计算结果见表5,首批28家创业板上市公司总体PS分值不高,最高得分仅为0.78,远小于估计样本组的最高得分2.92和测试样本组的最高得分2.47,说明首批上市创业板企业财务表现没有预期的好。具体看,28家中有15家企业财务状况良好,4家企业财务状况有风险,有9家企业财务风险不确定,需要关注。

综上,创业板自运行以来,表现难以让人满意。特别是经过精挑细选的首批28家创业板公司,成长性一般,估值水平偏高,有部分企业可能发生财务危机,因此对于创业板应该格外关注。此外,本文建立的模型变量少、数据收集容易,操作快速、简便、成本低,预测效果佳,可作为投资者投资决策的辅助工具,广泛应用于证券投资实践中。

参考文献:

1.陈越.财务危机预替指标体系的构建[J].会计之友,2005(2)

2.徐良平.中小企业创新融资与创业板市场[M].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7

第6篇

本刊讯 一年前,作为目前国内惟一承办政策性出口信用保险业务的国有独资保险公司――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下称“中国信保”)在人民大会堂了我国首份《国家风险分析报告(2005)》(以下简称《报告》)。一年后,仍然是在人民大会堂,中国信保一如既往地密切关注、实时跟踪全球190个国家(除中国外)风险水平的变化,如期推出新版《国家风险分析报告(2006)》。

12月11日, 2006版《国家风险分析报告》正式对外亮相。此次的《报告》(2006版)提供了除2005版《报告》中已有的60个国家以外,其余130个国家的风险分析。经过首轮两年的周期,《报告》在国家数量上实现了全面覆盖,除中国外全球190个国家已悉数登场,中国信保对每一国别的政治、经济、金融、社会形势悉心描绘,并给出国家风险参考评级。至此,我国首张国家风险地图全部绘制完毕,首个国家风险分析体系也得以全面建立。

据中国信保总经理唐若昕介绍,中国信保在对“国家风险”评估时,完全基于客观数据和实际状况,针对企业个体单独在一国从事商业活动时,应该考虑的客观风险而分析。2006版《报告》采用统一标准行文,各篇结构相对固定。全篇分为“国家基本信息”、“政治状况”、“经济形势”、“投资状况”、“双边关系”以及“总体风险评估”6个部分。在2006版《报告》编写过程中,中国信保秉承了2005版《报告》的特点与优势,坚持以“中国视角”为出发点,综合考虑国家安全、双边关系、地缘政治和历史渊源等特殊因素,以支持我国外经贸政策,配合出口企业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在更加广阔的范围内,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促进共同发展。此外,记者发现,在中国信保关注的190个国家中,既有与我国建交的国家,也有未建交国家;既有我国开展对外经济贸易活动的重点国家,又有非重点国家,尤其是针对小国家,报告按既定格式无一例外地做出了系统全面的分析,这在一定程度上填补了国内国别研究分析方面的空白。

入世5年来,中国的变化有目共睹:贸易规模、资本流入和双顺差持续增长,出口商品结构不断优化,出口商品国内增值率不断提高……但最深刻的变化也许是中国人面对世贸组织正在从仰视转向平视。

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积极“走出去”,并取得了卓越的成绩。但需要看到的是,在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我国面临着日趋复杂的国际政治经济局势和纷繁复杂难以把握的商务环境。中国企业在开拓国际市场时,对国家风险的漠视可能招致无可挽回的损失,而对国家风险的过于畏惧又会让企业在机遇面前坐失良机。国家风险日益成为我国对外贸易和经济合作所必须考虑的主要因素之一,也是我国政府和企业需要即时关注、积极防范的重要课题。

2006版《报告》的推出,为中国加入世贸组织5周年及中国信保的5周岁生日送上了一份贺礼。中国信保公开的《国别风险分析报告》充分考虑到政府、企业和相关金融机构等不同主体的风险关注点,可在多个层面发挥重要的支持及引导作用,对政府出台相关支持政策,银行完善风险管理措施,出口企业制订战略规划、准确把握市场机遇,有效规避国别风险,合理、科学、安全地开拓新兴市场,更好地利用国内、国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均具有积极意义。

“2006版《报告》重点关注一个国家的市场潜力、发展趋势、风险状况,尤其着重于一个国家的国际收支、外债负担、偿付能力、信用等涉及中国贸易投资安全的关键因素。通过国家风险的揭示,这份报告将从专业的眼光帮助企业开拓思路,放宽眼界,全面认识世界各国的政治、经济、金融、社会形势,帮助企业识别和防范国家风险,商业机会和市场风险,减少在参与国际竞争过程中的盲目性,主动选择资金的最优流向,更好地利用国内、国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从而实现经济活动效益的最大化。”业内专家学者对此给予了充分的肯定。

第7篇

一、引言

房地产业在我国尚属一个新兴行业,起步于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仅有20年的历史,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是一个成长性很高的行业。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03年和2004年的房地产综合景气指数均在2002年之上。2004年,全国房地产行业完成投资1.3万亿元,比2003年增长28.1%。尽管房价上涨增加了普通购房者的负担,但旺盛的购房需求和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依然是房地产行业景气的主要支撑。国内有学者指出,未来五年,全国整体房价仍会维持在较高位运行。这主要是因为中国房地产市场的需求增长态势将会在较长时期内存在,住房供给偏紧,旺盛的需求仍使供求不平衡。未来某些房价上涨较快的大城市将会带动地区及全国房价的上涨。

在全国房地产行业快速发展的同时,房地产行业的风险也逐渐显现,引起了专家学者的关注。中国指数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黄瑜在中国经济前瞻论坛上指出,“十五”期间我国房地产行业表现出四方面的问题:资金来源相对单一,银行风险大;房价增长过快,价格和市场风险偏高;城市开发过快,土地成本升高;粗式开放经营,耗能过大。

深万科、金融街、深振业等30家房地产行业上市公司近5年来的经营发展状况表明,房地产行业近年来资产规模和主营业务收入增长较快,发展迅速,期间费用占主营业务收入百分比逐年下降,经营管理逐步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但同时,主营业务利润率呈现出下降趋势,存货周转率也放缓,反映出房地产行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一些经营风险也正逐步显现。5年来,30家房地产上市公司总资产由540亿发展到841亿,增长了55.69%。其中,存货净额由264亿增长到了442亿,增长了67.78%。主营业务收入由141亿增长到274亿,增长了94.07%。资产负债率2001年最低,为49.08%,2002最高为54.55%,并呈上升趋势。反映营运能力的存货周转率,从1998年的最低0.37次上升到2001年的最高0.48次,2002年有所下降为0.47次。

房地产业的风险,概括起来主要包括政治风险、政策风险、经济风险、市场风险、自然风险、利率风险、技术风险、经营风险等,这一风险分类,虽便于描述,但给定量分析带来了一定困难。有的学者把房地产业的风险划分为商业风险和财务风险,则便于在风险分析中做到定性定量相结合,静态动态相补充。

在企业风险研究分析中,早期的风险测度方法主要考虑投资者无力偿还债务的可能性,因此风险测量师从财务可行性模型出发。随着资金时间价值日益受到重视,总投资内部收益率和股本内部收益率成了风险分析重点,从而开始对内部收益率的各因子加以细分,出现了敏感性分析。但这些模型和分析方法,都只是分离地给出各个指标,没能为决策者提供一个判断标准和预警信息。为进一步深入研究分析房地产企业的经营风险并做出及时预警,本文拟从定量分析的角度,探索运用Z模型风险分析法,对房地产企业的财务风险分析及预警进行初步尝试。

Z模型最早是由美国学者Altman于20世纪60年代中期提出,用以计量企业破产的可能性,在实际运用中,模型得到了逐步补充完善。其分析模型如下:

Z=0.717X1+0.847X2+3.107X3+0.420X4+0.998X5

式中, Z=判别函数值,X1= 营运资金 / 资产总额,X2= 留存收益 / 资产总额,X3=息税前利润 /资产总额,X4= 股东权益账面价值总额 / 负债账面价值总额,X5= 销售收入 /资产总额

企业破产临界值:

(1)Z < 1.23时,企业处于破产的“危险地带”;

(2)1.23 < Z< 2.9时,企业处于破产的“灰色地带”;

(3) Z> 2.9时,企业财务状况良好。

考虑到企业财务数据源于权责发生制原则,可能不能真实反映企业现实的财务质量,模型在实际运用中增加了两个有关现金流量分析的指标:

(1)现金盈利质量率。

现金盈利质量率=现金盈利值/净利润。其中,现金盈利值是根据现金流量表提供的财务信息计算出来的企业现金净收益。计算公式为:现金盈利值=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分得股利和利润收现+债券利息收现+处置长期资产收现一利息及筹资费用付现。

(2)现金增值质量率。

现金增值质量率=现金增加值/留存收益。其中,现金增加值是企业支付了各项现金分配后的留存现金收益。计算公式为:现金增加值=现金盈利值一分配股利付现。

由于上述分析模型没有把行业因素考虑进来,本文增加了对企业偿债能力的分析,使其更适合房地产企业特色。

本文第二部分根据万科公司与行业财务效益状况指标,资产运营状况指标等进行比较,分析万科公司经营状况;第三部分测算万科公司Z指数值,与指标的临界值比较得出警情结论,并与行业Z值比较,进行行业分析;第四部分对警度进行分析评价,并采取措施排警。

二、基本财务指标分析

2002年万科股份的各项财务指标与市场比较为:

与同业相比,万科公司偿债能力较强,负债比例较小,且短期负债比率大于长期负债比率;资产增长高于同业平均,尤其是净利润的增长,说明公司在不断发展、壮大;企业总杠杆低于同业平均,股价受销售变动影响也小;其应收、应付、存货、资产及现金等价物周转率高于同业平均。但是,其盈利能力要低于同业。

三、Z模型分析

根据Z模型的公式,算得万科公司2002年的Z指数指标为:

但是,行业平均值 Z

第8篇

1 金融地产的概念

金融地产从称呼上与房地产金融相差无几,但是本质上有很大区别。房地产金融是与房地产活动有关的一切金融活动,其主体是金融活动;而金融地产是靠资本运作、依托多元化投资增值的房地产活动,其主体仍然是房地产活动,其最主要的特点就是由金融企业所进行的房地产活动,或者房地产企业通过金融活动来支撑其房地产业务。金融地产的特点是:从资本角度涉足于房地产开发各个环节,通过开发外包与概念提升相结合,注重资产增值与现金回收。从盈利的角度来说,金融地产有赢利来源,贯穿房地产产业链各环节,既有短期参与开发销售回收投资,也有长期租金收入,总体盈利丰厚。在资金需求方面,相较于传统房地产而言,金融地产资金需求较高,流动性要求强。金融地产同样具有独特的核心竞争力,那就是其融资能力,资产管理能力和投资分析能力。这些独有的优势使金融地产近年来与房地产金融一样飞速发展。

金融地产由来已久,而且国外的房地产行业在这方面相对而言起步早,发展快,较为成熟,因此目前金融地产是国外房地产运营的主要模式之一。而我国的金融地产活动刚刚起步,因此市场发展前景广阔。

2 金融地产面临的潜在风险

由于地产行业是高资金需求的行业,因此传统的地产行业如果经营不善,往往容易出现资金短缺的情况。但是金融地产行业由于其金融行业的背景,在资金方面有较为明显的优势,而对于房地产企业而言,资金是命脉,是决定企业是否能长久发展的先决条件。因此做好金融地产行业的风险管控就显得尤为重要,不仅要从传统房地产行业的角度进行管控,同时还要从金融风险管控方面着手。我国金融地产当前面临的潜在风险类型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2.1 市场风险

金融地产的市场风险,是指由于房地产市场供需的不确定使金融机构的收益产生不确定的风险。目前,有可能造成市场风险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2.1.1 房地产市场的变动影响金融地产市场

由于金融地产行业既包含金融活动,又参与房地产活动,因此房地产市场的变动是造成金融地产市场风险的一个主要原因。房地产市场价格上扬时,金融机构看好市场走势,发放大量贷款,开发商大量囤积土地,一旦房价持续背离长期均衡价格,特别是如果伴随着房地产空置率和房价两个相反的指标同时过快上涨,市场走势将会反转,甚至出现泡沫危机。房屋和土地的滞销将造成金融地产市场的变动,银行很难收回贷款,这样就会引发市场风险。

2.1.2 过于单一的融资渠道

过于单一的融资渠道是形成金融地产市场风险的另一原因。我国房地产融资渠道过于单一,主要集中于商业银行贷款,虽然很多金融地产企业增加了基金、保险、股票等渠道,但这些只是资金的一小部分。因此,过于单一的融资渠道也会加大市场风险的发生概率。

2.1.3 国外资金和金融地产企业的强势入驻

很多外资企业拥有强大的资金实力、先进的管理经验,而我国金融地产行业才刚刚起步,因此很多本土企业在面对强大的国外竞争者时,往往没有招架之力。与此同时,大量国外资金的涌入也是加大市场风险的另一重要因素,外资一旦大量撤出,会给国内经济带来很大风险。因为,一旦人民币升值空间到顶,很多外资由于利润缩水而撤出,那么国内银行将不能保证其准备金额,这样就容易发生风险。

2.2 政策风险

房地产行业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产业,受到国家相关政策和法律的影响和制约,而金融地产企业中,很多企业的资金都依赖于房地产,加上房地产市场的融资量巨大,进一步加强了金融政策对金融地产行业的影响。比如,银行利率的升降、货币供应的增减、社会福利措施的变化等,都将对金融地产产生显著影响。

2.3 信用风险

目前我国很多金融地产行业的金融活动,都会对个人进行贷款,主要针对购房贷款。个人信贷风险是由于借款人不遵守合同约定导致银行的利益受损。比如借款人由于家庭、收入、工作、健康等因素的变化,不能按期或者无力偿还银行贷款,就会对金融地产企业造成损害,产生由个人信用风险所带来的风险。

3 互联网背景下金融地产的风险管控对策

针对金融地产行业所面临的潜在风险,文章给出以下对策,并且建议金融地产行业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和思想来规避这些风险。

3.1 以互联网为平台,降低市场风险

互联网能为金融地产企业带来的除了扩大的销售渠道之外,更重要的是提供了一种新型的融资平台。金融地产行业想要应对由于融资渠道单一而产生的风险,唯一的办法就是增加融资渠道,扩大金融活动的类型。比如可以通过设立基金,吸引民间闲散资金,民间资金虽然单笔金额小,但优势在于基数大,所以如果能够有效利用民间资金,对于金融地产行业而言,无疑是一大帮助。

像万科与百度的结合一样,金融地产行业同样可以主动应对互联网企业的挑战,主动出击,紧跟互联网的发展,寻求与互联网公司的战略合作或者自行建设互联网平台,为自己开拓互联网销售渠道、互联网融资渠道。甚至通过互联网平台来实现从原材料的采购,到客户信用评价,到房屋销售,到物业管理的全产业链模式。

3.2 以大数据为依据,合理预测政策走向

国家的政策制定都是有现实依据的,这些现实依据就是前一段时间内国家的经济局势变化。因此,如果金融地产行业能够根据经济局势的变化,充分利用云计算的平台,发挥大数据的价值,通过分析相关行业的发展趋势来预测国家政策的走向,这对于金融地产行业而言,将是非常有利的。

3.3 利用互联网,建立完善的信用评价机制

只有通过完善的信用评价,才能最大限度地避免信用风险。金融地产行业应当打通企业壁垒,以行业甚至超越行业为平台,搭建完善的信用记录平台。同时,企业自身还应对客户和开发商建立系统的信用评价机制,这种机制的建立,必然需要以往的数据,通过定性和定量的分析,预测其未来的偿还能力。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降低金融地产行业面临的信用风险。

第9篇

【关键词】融资租赁 风险 防控措施

引言:早在上世纪60年代,融资租赁就成为了适应经济发展潮流的产物。而融资租赁进入中国是在上世纪80年代,发展到现在,融资租赁已经成了现有的几大主要融资方式之一,并且公司数量仍然在不断的增长中。由于融资租赁需要涉及很多领域,并且融资租赁公司获利的主要原因是承担了业务风险的风险溢价,所以对于融资租赁公司来说,风险是始终伴随着企业运行的。总之,融资租赁公司只有做好风险的防控,才能保证公司的健康发展。

一、当前融资租赁公司面临的风险

(一)信用风险。

交易对手的违约常常会给融资租赁公司带来一定的信用风险。一方面,由于融资租赁公司的业务具有长期风险投资的特征,在这段时间内有可能出现承租人不能按时支付租金,甚至进行单方面解约的情况。另一方面,承租人在进行设备租赁时,应该负起设备维护的责任,保证交易完成后设备的完璧归赵。但是由于一些承租人的行为道德问题,在设备的使用过程中造成了设备的损坏,造成出租人损失的同时,也给租赁公司带来了信用风险。总之,在交易的工程中,交易双方的任何一方一旦出现信用问题,都会给融资租赁公司带来信用风险。

(二)财务风险。

融资租赁公司面临的客户需求常常是不同的。如果出现客户需要大量资金又或者租赁设备比较昂贵的情况,那么由于这两种情况对融资的要求比较高,就很容易造成融资租赁公司的财务风险。一方面,万一出现了客户拖欠大量货款的现象,融资租赁公司就需要承担巨大的财务周转压力。另一方面,如果出现昂贵设备被损坏的情况,也会给融资租赁公司的财务状况带来一定的考验。总之,由于融资租赁公司在交易的过程中会涉及到大量资金周转问题,所以将不得不承担一定的财务风险。

(三)市场风险。

由于受到市场价格变动的影响,一方面融资租赁公司达成的交易的双方可能对已有的交易结果产生疑惑,进而要求重新交易,将给融资租赁公司带来一定的损失。另一方面,由于市场的变化,客户可能因为经济问题而拖欠资金。如果多个客户同时拖欠资金,则会造成公司的巨大损失。由于这些损失都是由市场造成的,所以给融资租赁公司带来了一定的市场风险。总之,市场风险也是融资租赁公司面临的风险之一。

(四)操作风险。

造成操作风险的原因往往存在于融资租赁公司内部,是由于人员操作、内部程序和外部事件的故障而造成企业损失的风险。操作风险产生的原因有很多,与融资租赁企业的操作系统和业务以外欺诈交易等方面都有关系。另外内部管理制度漏洞造成的人员操作问题,也是产生操作风险的一大原因。所以,操作风险也是融资租赁公司不容小觑的风险问题。

二、融资租赁风险防控措施的提出

(一)降低信用风险的措施。

为了降低信用风险,可以在交易达成前对双方客户进行信用评估。一方面要对客户的行业背景进行调查,了解客户是否曾经有过毁约行为,获取客户在行业里的信用情况。一旦客户曾经有过不合理的解约行为,则要考虑是否进行交易。另一方面,要核实客户提供的资料信息,通过判断资料的真伪评估客户的信用度。如果资料的真实度较低,则要和客户做好沟通,确认是否继续合作。但是为了公司的收益,在客户信用评估较差的情况下,一些交易仍需要继续进行,那么就需要制定有效的制约条件防止客户解约。具体措施是:根据客户需要的融资金额的多少,要求客户进行等价值资产的抵押。这样就算出现违约情况,公司也可以用拍卖抵押品的方式补偿损失。

(二)降低财务风险的措施。

想要降低公司的财务风险,需要从几个方面采取措施,一是在与客户达成交易前,要对客户的资金状况有所调查,避免出现客户拖欠大量货款的现象。二是将融资资金和设备租金的回收分成几个阶段。这样可以避免一次性收不回所有资金的情况发生,从而防止公司资金周转不过来。三是预存一定数量的准备金。在公司暂时收不回客户欠款的情况下,使用准备金来进行资金周转,避免公司遭受财务风险。

(三)降低市场风险的措施。

降低市场风险的措施有两种,分别是风险补偿措施和风险分散措施。首先因市场价格变动而导致的交易失败,可以通过风险补偿措施来避免。风险补偿措施就是在长期交易中,无论是设备的租赁价格还是融资资金利率,都可以根据市场和汇率的变化,进行价格上的调整。这样就能够保证客户利益,防止交易的失败。其次,因市场变化而造成的多个客户同时拖欠资金的情况,可以通过风险分散措施来避免。风险分散措施指的是在融资租赁公司经营的过程中,将租赁投资分散在各个行业和各个地区,降低因某个行业或地区的经济危机而造成的市场风险对公司的影响。

(四)降低操作风险的措施。

融资租赁公司操作风险的降低只能通过完善操作系统、完善交易制度和员工培训来进行。完善的操作系统可以对人员的操作进行管控,避免人员进行违规操作。交易制度的完善,可以在员工遵照制度进行操作的情况下,避免员工遭受客户欺诈的现象发生。而对人员进行操作培训,可以降低员工违规操作或错误操作的几率。所以,降低操作风险的措施,还要从公司管理的各个方面来实行。

结论:总而言之,掌握融资租赁公司面临着哪些风险,制定风险的防控措施,是融资租赁公司发展的重要工作内容。对当前的融资租赁公司来说,面对来自各方面的风险,只有不断的学习借鉴,才能完善自身的风险防控制度,促进企业的稳定发展。融资租赁公司的快速发展不仅能促进融资租赁行业的发展,也能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因此,对当前融资租赁公司面临的风险与防控措施的探讨,对于我国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王玲玲.非金融类融资租赁企业风险分析与防范[D].上海师范大学,2012.

第10篇

【关键词】商业银行 金融产品创新 风险管理

前言:美国次贷危机的爆发给全世界的金融产业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影响,人们从美国次贷危机中认识到商业银行金融产品创新背后潜藏的巨大风险。我国商业银行金融产品的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资产证券化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经济的发展,商业银行金融产品的创新也在不断的进行,但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应当充分认识到金融产品创新背后的风险,加强对商业银行金融产品创新风险的控制,只有这样才能够确保商业银行金融产品的可持续发展,才能保证我国经济的稳定,避免重蹈美国次贷危机的覆辙。

一、商业银行金融产品创新风险简述

(一)风险产生原因

商业银行金融产品创新风险产生原因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①信息不对称:金融产品创新的过程中会涉及到十分复杂的金融知识和数学模型,但商业银行只是单纯强调创新金融产品的高收益性,对于其所蕴含的风险等解释较少,这就造成了金融产品创新的不对称性,导致投资者和商业银行的道德风险;②信用体系的脆弱新:市场经济以信用体系为纽带,一旦经济形式恶化或法律约束失控,则信用体系很可能崩塌,致使金融风险增加,此外,商业银行之间竞争激烈,致使高风险金融产品衍生,而信用制度并不健全,这会导致各种金融风险出现;③资产价格存在波动:首先股票市场存在波动,在市场经济繁荣时期,许多投资者跟风买入大量股票,致使出现虚假繁荣景象,从而产生经济泡沫,致使风险增加;其次,受到市场变化影响,汇率会出现变化,一旦这种变化超出国家控制范围就会诱发各种金融产品创新风险[1]。

(二)风险分类

①技术风险:在商业银行金融产品创新的过程中会涉及到复杂的金融知识和数学模型,这会引发金融产品创新过程中的信息技术以及知识产权保护等技术风险;②信用风险:商业银行为了更高的经济回报,往往忽略了客户的信用度,在金融产品创新的过程中无法契合商业银行的发展战略,金融产品的定位不准确,对客户的分析失真,这就会产生信用风险;③商业风险:主要指的是商业银行金融产品创新过程中由产品市场定位、客户定位、营销策略等问题产生可能亏损的风险;④操作风险:由于内部欺诈、员工技能缺乏、内部流程不合理、设计缺陷等操作引起的金融风险被称为操作风险;⑤市场风险:金融市场是不断变化发展的,在变化的过程中,金融产品的价格以及金融资产的价格很可能出现变化,致使造成经济损失,例如汇率风险、股票风险等;⑥其他风险:由于企业经营管理以及员工行为造成的声誉风险以及经济动荡、商业银行重大失误等引起的合规风险、系统风险等。

二、商业银行金融产品创新的风险管理现状

近年来,我国商业银行对于金融产品创新风险的管理不断加强重视,但由于市场的波动性以及我国商业银行金融产品创新业务起步较晚等原因,我国商业银行金融产品创新的风险管理还存在着比较严重的问题,具体体现在以下几点:

(一)风险管理平台不完善

①风险管理重视程度不足:当前我国商业银行虽然积极建立金融产品创新风险管理部门,但公司董事会以及管理层对于新的金融业务的风险管理还不够重视,这就使得金融产品风创新风险管理工作落实程度不够;②风险管理文化尚未形成:许多商业银行金融产品创新的风险管理过于流于形式,没有形成优秀的风险管理文化,金融产品创新的风险管理理念还未深入人心;③风险管理信息系统落后:信息技术已经逐渐应用到人们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各个领域,对于商业银行金融产品创新风险管理系统来说,大多数商业银行虽然注重硬件投资,但风险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水平还处于较为落后的阶段,受限于起步较晚的原因,许多商业银行并不具备系统的个人信用数据库以及企业信用数据库,各项客户资源数据库的建设滞后,这就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商业银行金融产品创新的风险管理水平[2]。

(二)风险量化管理水平低

从市场风险管理来说,一些资本主义发达国家主要使用的VaR方法以及敏感测试方法作为商业银行金融产品创新市场风险的和新评估方法,这种市场风险的分析和评估方法相对来说比较准确,能够较为可观的反应金融产品创新的防线,但我国大部分商业银行的市场风险管理还达不到这样的水平;从信用风险上来说,我国商业银行金融产品创新信用风险的分析以定性分析为主,风险的量化评估不足,风险的定性分析过于依赖于决策层的经验以及对风险的认识和识别,这种风险分析方法有着极大的局限性,相较于发达国家成熟的评级法来说比较落后;从金融产品的设计能力与定价能力方面来说,我国大部分商业银行缺乏对金融创新产品的设计和定价能力,这就使得金融产品的创新潜伏着较大风险,商业银行又缺乏有效的风险量化管理手段。

(三)金融产品创新监管失位

首先,我国金融监管部门对于金融产品创新的监管理念落后,不能够跟上当下商业银行金融产品创新的新形势,当前商业银行金融产品一站式服务较多,各类业务、产品交叉严重,这就会超出监管部门的监管范围,此外监管部门对于金融产品创新可能导致的流动性风险监管不足;其次,我国金融产品创新监管部门的监管技术还有待提升,各类金融产品、产品创新以及产品监管的数据库建立不完善,没有一个科学的风险预警指标,这就大大降低了金融产品创新的监管效果;再次,商业银行金融产品创新的信息披露还存在问题,许多商业银行仅仅对于公司的财务报表进行分开,对于创新金融产品的分布以及风险预测等并没有公开,这就导致了风险评估出现漏洞,影响了投资客户的判断,降低经济效益稳定的同时,还可能导致商业银行的声誉出现损毁[3];最后,我国商业银行金融产品监管存在失位,许多监管部门例如银监会、证监会等与商业银行并无隶属关系,这会严重影响监管效果,同时许多商业银行为了扩大市场份额,创新出很多的金融产品,致使出现监管失位。

三、商业银行金融产品创新的风险管理对策

(一)加强内部风险控制

(1)建立健康的金融产品创新风险管理文化

首先,商业银行的董事会以及管理层应当积极加强对金融产品创新的风险管理然是,加强对风险管理文化的培养,积极宣传风险管理的监制关的传播,制定相关风险管理行为准则;其次,商业银行应当积极强化员工的风险意识,积极开展相关风险管理培训,借鉴国外先进的金融产品创新风险管理理念,将风险管理理念转化为员工日常的职业态度以及行为习惯,从根本上在商业银行内部形成金融产品创新风险控制的严谨环境[4]。

(2)制定合理的风险管理战略

商业银行应当针对金融产品创新以及其风险管理制定科学合理的战略计划,提升金融产品的创新能力以及其风险管理控制能力。同时金融产品的创新发展战略和风险管理战略要符合商业银行的发展战略,要符合金融市场的发展趋势,使金融产品创新绩效安全、稳定的达到预期目标。此外,我国商业银行金融产品创新的风险管理应当立足于国际,加强与国际先进的商业银行之间的合作交流,防范国际金融产品创新风险的输入。

(3)建设完善的信息技术平台

互联网技术、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是建设信息技术平台的核心技术,在商业银行的传统业务以及金融产品创新方面都有着重要的支撑作用,在这样的背景下,建立完善、稳定的信息技术平台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商业银行信息平台的建设主要包括基础设施建设、数据架构以及应用架构等方面,因此,商业银行应当以互联网技术、信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为核心,建设稳定可靠的基础设施,建立完善、完整的各项信息数据库,同时还要加强金融产品创新信息技术风险的管理与控制。

(4)提升量化风险分析水平

①评级基础数据库的建立:首先应当积极收集信誉程度良好以及有不良信用记录的客户相关数据,此外,还应当根据客户的收入、资产负债、信用情况以及金融市场的变化来及时的更新相关数据,这些数据库的建立和更新有利于商业银行准确、客观的评估金融产品创新的风险,具体的数据收集工作中,可以各大商业银行可以与人民银行联合建立共享数据库,这样能够有效的节约费用,提升数据库建立和更新的效率;②建立完善的评级标准:我国商业银行应当建立完善的、科学合理的评级标准,评级标准应当充分考虑到不同行业状况以及不同环境的对象,应当以企业盈利能力、现金流量以及其他风险因素为基础指标[5];③风险的量化评估:商业银行可以采用VaR方法、内部评级方法等对金融产品创新所存在的市场风险、技术风险等各类封信进行量化评估,这能够有效提升金融产品创新风险的管理水平。

(5)建立风险管理团队

相较于西方发达国家而言,我国金融产品创新业务的发展相对滞后,风险损失数据不充分、数据质量不高且动态性更新不足以及风险管理水平落后是制约我国商业银行金融产品创新发展的主要问题,因此建立专业的风险管理团队至关重要。商业银行应当建立专业的风险管理团队,并积极与西方发达国家商业银行管理团队互相交流,并展开相关培训,了解我国金融市场的发展趋势,结合自身的经验来提升风险管理团队的最专业素质,从而做好我国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工作。

(二)加强外部风险控制

(1)积极转变监管观念

首先,应当坚持微观监管向宏观监管的观念转变,受到美国次贷危机的启示,我们可以发现宏观审慎监管的重要性,因此商业银行在重视金融产品创新风险微观监管的基础上,还应当积极加强宏观审慎监管,即金融产品创新导致的银行机构流动风险的监管;其次,要加强监管的预防和前瞻性,传统的商业银行金融产品创新风险监管主要集中在事后处理上,这不能根本解决金融产品创新的风险管理问题,因此我国监管部门应当加强监管的前瞻性,预防金融产品创新所带来的各项风险,这样能够有效降低经济效益的损失。

(2)分类监管

商业银行金融产品不同类型的创新特点是不尽相同的,例如驱动型创新、转移型创新、规避型创新等,针对这种情况,监管部门应当针对所产生风险的不同进行分类监管,例如驱动型创新的监管应当以引导识别为主,在风险可控且不会引发市场混乱的基础上,监管部门应当定期审查,审慎监管,引导商业银行自行对驱动型创新的风险控制,而对于监管规避型创新则应当积极调整监管条款,对于违规创新行为及时进行严肃处理。

(3)提升监管水平

我国监管部门应当积极提升监管水平,确保商业银行金融产品创新风险的可控性,首先监管部门应当积极加强与商业银行内部管理人员的交流和联系,以此来了解金融产品创新的缺陷和不足,发现潜在风险,进而进行监督指导;其次,监管部门应当建立完善的金融产品创新监管信息系统以及各类金融产品创新数据库,建立科学合理的风险预警指标,采用先进的风险分析软件,从而实现对商业银行金融产品创新风险的有效监管[6]。

(三)加强市场约束

首先,应当建立完善的信息披露制度,对商业银行的财务状况等重要信息进行准确披露,确保信息的对称性,让投资者以及监管部门都能准确的了解到金融产品创新的盈利能力以及风险水平;其次应当积极建立第三方监督机制,建立行业自律组织,防止商业银行之间因为恶性竞争出现扰乱市场秩序的行为,例如盲目推出高风险金融产品创新等等。

结论:商业银行金融产品的创新对商业银行的发展以及国民经济的发展都有着重要的意义,但我们需要明确的是,其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也会潜在着一定的风险,可能引发严重的后果,美国的次贷危机就是典型例子,因此做好商业银行金融产品创新风险管理至关重要,本文从商业银行金融产品创新风险简述、风险管理现状以及风险管理对策三个方面研究了商业银行金融产品创新的风险管理,旨在为提升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水平,促进金融产品创新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赵蓉花.关于商业银行金融产品创新的风险管理研究[J].商,2015,01:181.

[2]林丽.基于供应链管理的商业银行金融产品创新研究[D].广西大学,2012.

[3]石中心.我国商业银行金融产品创新的风险分析与管理[J].投资研究,2011,06:32-36.

[4]程家彦.我国商业银行金融产品创新风险及其对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D].武汉纺织大学,2014.

第11篇

关键词:固定收益证券 市场风险 实证分析

1.导论

本文的着眼点不在于单独的某一种市场风险的深度量化,而是对固定收益证券所面临的综合市场风险进行的度量与分析。所建模型虽未必全面但能在很大程度上说明问题。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的提出

从长期来看,中国主要的融资渠道在银行,债券这种新型融资渠道并不为人们所重视。但近几年无论是利率的市场化改革还是证券市场的长足发展,都为其发展提供了契机。为了拓宽企业的融资渠道和发展完善资本市场,国家政策也开始倾向于债券市场的发展。在这样的背景下,适时深化固定收益债券的理论研究变得十分必要。

1.2 文章意义

20 世纪 40 年代,人们对金融风险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久期、凸性,从 50 年代开始了对金融风险的定量研究。但传统的报表分析缺乏时效性,资产定价模型(CAPM)无法适应金融创新的深化,直到VaR模型(风险估价模型)的出现才使金融风险的研究走向成熟。但之前对理论的应用几乎都只针对一种市场风险,没有考察风险之间的相互联系以及它们对固定收益证券价格变动的协同作用。并且,随着股权分置改革的深化和银行间债券市场的发展成熟,我国固定收益证券市场显露出中国独有的政策和心理因素影响,使得理论结合中国国情的需求较为迫切。本文在遵循VaR方法的基本框架下,以企业债券和公司债券为研究对象,试图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定量研究固定收益证券的综合风险。

2.固定收益证券概述

2.1固定收益证券的定义

固定收益证券是一种要求借款人按预先规定的时间和方式向投资者支付利息和偿还本金的债务合同,包括国债、公司债券、资产抵押证券等。固定收益证券能提供固定数额的现金流,但从实际现金流量来讲,收益的固定性是很弱的,主要的原因植根于市场,也就是风险的存在使得固定收益证券最终实现的收益率有着很大的不确定性,但由于其有较为固定的票面利率作为保障,在一定程度上也体现了其收益相对固定的特征。

2.2 固定收益证券的意义

首先,固定收益证券市场可以提高我国储蓄转化为投资的效率,并且增强利率引导投资的能力。其次,固定收益证券市场有助于我国居民住宅市场的快速发展。通过发行住房抵押支撑证券,不仅增加了银行的流动性,而且为金融市场增加了投资品种。另外,固定收益证券市场也有助于规范我国上市公司的行为,对改善上市公司管理有很大的帮助。

现阶段金融形势不容乐观,美国金融危机之后大多数投资者选择规避风险,因而固定收益证券逐渐将成为金融市场发展中新的投资热点。

3. 固定收益的风险分析及度量指标的选取

市场风险是金融机构在从事金融活动和金融交易时,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变化引发金融机构未来收益的不确定性。市场风险通常包括违约风险、利率风险、流动性风险、再投资风险和通货膨胀风险。

3.1 违约风险

违约风险又称信用风险,指债务人无法支付利息或偿还本金情况下给投资者造成损失的情形。信用风险常以VAR模型衡量,但VAR值的应用过于复杂,且其本身就是一个模型,如果嵌套在其他模型中,很可能会引起模型间的交叉影响,使得模型的合理性降低。本文选取了资产负债率作为衡量企业信用等级的指标,通过对企业负债程度以及偿债能力的分析判断其违约风险。

3.2 利率风险

利率变化指市场利率的变动引起的固定收益证券价格发生变动的可能性,这一变化过程主要是影响投资者资本利得的大小。利率风险的评价方式有很多,最常见的便是久期与凸性,其中久期指的是债券的平均到期期限。文章中,我们将使用VaR模型,并借鉴修正的麦考利期限的原理。

若以P代表债券价格,C代表票面利息,R代表到期收益率,n代表付息次数,F代表债券面值。 则

=-修正的麦考利久期(MD)(3-1)

将上式变换形式可得dp=-MD×P×dR (3-2)

根据利率风险的定义,dp即为利率风险,则式(3-2)可以写为

金融产品每天的市场风险=其对利率敏感度×金融产品价值×其收益不利变动 (3-3)

此刻,我们再引入VaR模型。简单地说,某金融产品的VaR是指这样一种损失额,给定概率ω% ,在t日的持有期内预计超过这一损失额的概率只有1 -ω% 。

用公式表示即为:P(损失的绝对值>VaR)

我们以VaR值作为利率风险的度量指标,则

(3-5)

当然,在利率只发生微小变动时,利用修正的久期对利率风险进行度量是恰当的,但当利率变动较大时,除了考虑修正的久期外,还应考虑债券的凸性,但在本模型中并不采用凸性来衡量利率风险。

3.3 流动性风险

流动性风险是指固定收益证券引起流动性不足而在交易证券时可能遭受的损失。简单来说,若证券交易活跃,交易量大,则流动性风险就低,反之亦然。交易量的数据虽容易获得,但却与波动性相关,而波动性则是对有流动性负面影响的指标。为了不影响模型的合理性,本文选择以存续期间交易量占该类证券总交易量的比例作为衡量指标。

3.4 再投资风险

再投资风险指的是将期中现金流再投资时面临的利率变动的风险,其本质仍是利率风险。由于我国固定收益证券市场不太成熟,大部分投资者会选择将利息投资于本金投资的金融产品,所以本文将采用同一种指标衡量再投资风险与利率风险。

3.5 通货膨胀风险

通货膨胀风险即指现金购买力变动的风险。在不考虑物价变动时,固定收益证券的现金收入是确定的,当期收益率也是是稳定的;但这种稳定只是名义收益率的稳定。经济稳定时,可以不考虑通货膨胀风险;但从2011年开始,价格水平持续攀升,投资者也对通货膨胀率存在较高的心理预期,在此情况下忽略通货膨胀实非明智之举。本文拟采用消费者价格指数(CPI)衡量通货膨胀风险,并对浮息债券作相应修改。

4. 固定收益证券的市场风险综合度量

4.1 样本数据的准备

企业(公司)债的发行主体不具备政府信用,其信用风险的补偿利率将在超额利率中占有较大比重,预计对二者进行实证研究将会得到显著的结果,所以本文以分别在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挂牌交易的 19 支 7年期的企业债券与公司债为研究对象,取其2012 年度的相关数据(其中,到期收益率及久期基于 2012 年期初数据计算)。

1.企业债券的收益,即因变量,是以各债券 2012 年的日均实际到期收益率来表示。

2.违约风险则以发行企业2012年度已审计财务报表上数据计算的资产负债率来表示。

3.对于利率风险,本文选取 VaR 值对其进行度量,而VaR 值由债券价值、修正的久期和 12 年债券价格的每日价格变化率三者相乘得到,然后再按日取平均值。

4.流动性风险以债券2012年度月平均交易量/二级市场所有同类债券月平均交易量的指标度量,这里将公司债和企业债分开处理。

5.对于通货膨胀风险,以2012 年 CPI 涨幅4.5%表示。对于样本的浮息债券,其衡量指标则为CPI涨幅减去浮息率。

4.2 模型建立

根据分析,建立如下多元回归模型

(4-1)

其中: Y指到期收益率;X1、X2、X3、和X4分别作为违约风险、利率风险、流动性风险和通货膨胀风险的衡量指标。

以所获数据为基础,利用 EViews 中的最小二乘法(LS)进行多元回归,得到下面的多元回归方程:

Y=-13.328-0.012X1-0.001X2+0.532X3+8.317X4(4-2)

(-4.2) (-1.04) (-2.13) (1.54) (6.66)

4.3 参数检验

4.3.1 单个参数的显著性检验――T 检验

由式(4-2) 可知,α2、α3和α4都通过了检验,但α1却没有通过。究其原因,是中国目前对公司债和企业债的管理相对严格,只有大型国企才有资格发行债券,一旦发行失败或者后期无法偿还也有国家买单,所以资产负债率这一违约风险指标对企业债券的到期收益率并无显著影响。

4.3.2 模型整体检验――F检验

令α2=α2=α3=α4=0,根据公式计算得出F = 16.20651>F0.01(4,14) =5.04,即该多元回归方程是显著的,被解释变量与各解释变量之间线性相关。

4.3.3 拟合优度检验

由回归结果知,决定系数R2= 0.822,解释了总离差平方和的 82.22%,非常接近于1,因而该模型拟合得非常好。

4.3.4 多重共线性检验

通过计算解释变量之间的相关系数,可以看出各个解释变量间的相关性并不高,所以无须进一步克服多重共线性问题。

5.政策建议

从投资者的角度来说,主要是利用可支配的资源,在风险最小的前提下寻求收益最大化。下面为投资者投资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选择合适的投资对象并进行分散投资。这么做虽然不会完全消除风险,但是其效果好于完全投资于某一种债券。

(2)理智投资。投资行为不应受感情左右,个人投资者更不应单纯将票面利率作为衡量收益的标准,应在对债券的客观认识的基础上,通过分析比较后再采取行动。

(3)剩余资金投资。个人投资者应在合理安排消费后,利用剩余资金,根据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选择投资策略,不宜借钱投资。

参考文献:

[1]张伟,张晓迪.中国公司债券的发展现状和对策研究.经济与管理,2009;(02):55-58

[2]刘金全,王勇,张鹤.利率期限结构与宏观经济因素的动态相依性――基于VAR 模型的经验的研究.财经研究,2007;(05):12-18

[3]何少军.论我国金融创新,科技经济市场,2006;(08):12-24

第12篇

风险投资如何找到好项目

   风险投资在实际操作中,打交道最多的是风险投资家与风险企业家。从风险投资家的角度看,他所面临的现实问题是将风险资本如何运用到好的项目上,以取得高额收益回报。从风险企业家的角度看,就是他怎样把一个故事编好说给风险投资家听,并从风险投资家那里得到风险资本的支持。其实这都是一个问题的两个侧面,只是看问题的角度不同而已。对于风险投资家来讲,最难的是怎样能找到真正好的项目。通常风险投资家在项目寻找方面主要做法与理念是:

    1.以资本追逐人。资本追逐人有三层含义:一是风险投资家之所以称得上是家,是因为他们本身就是专业化、复合型的职业家队伍,凭借他们自身的资质与管理经验,能够很容易从别的投资人那里筹集到钱作为风险资本使用。二是他们凭借对本行业的熟悉与本能,能够甄别出具有投资价值的好项目。三是找项目不仅仅是纯粹找项目,还要看这个项目是掌握在什么样的人手里,即要看创业者队伍怎么样,在这种意义上人比项目更重要。

    2.决策机制。①风险比较。对于高新技术项目,往往存在着技术、市场、管理等多方面多阶段的不确定性,不确定性就是风险性。这种风险通常包括研究开发风险、生产产品风险、管理风险、市场风险和成长风险。对于风险投资家来说,若项目选择中一般存在如上两项以上的风险因素,就不能考虑进行投资。②综合比较。面对一个项目,除了考虑风险因素之外,应从综合考察的角度做出分析与抉择。最基本的考察要素有市场大小、服务或技术特性、产品本身、管理者团队等。通过比较,综合考核值最大的当然就是所应选择的投资对象。③最大化比较。当所遴选的项目之中,风险与收益判断处于同一级别和水平的情况下,最具有市场开发前景和相应地能形成规模化发展的项目就是优选之列的项目。

    3.筛选机制。①项目源的建立。风险投资人要寻找到好的项目,首先心须建立起项目源。这是能够获得项目和寻找到好项目的重要渠道,也是必须做的一项重要工作。②项目筛选的金字塔。根据国外已有的经验,通常在1000份项目经营计划或可行性研究报告中,第一次筛选后,淘汰率为90%,剩余的经与对方约见和会谈后,根据筛选标准与所了解的情况,又淘汰50%。余下被认为是有价值的项目,经审慎调查后再行淘汰,最后真正能够得到风险资本支持的项目的遴选率仅在1%左右。③筛选标准,项目筛选的金字塔结构是通过一套筛选标准体系形成的。尽管这种标准的确定对于不同的风险投资机构千差万别,但已有的经验表明构成一家公司项目筛选标准的内容一般包括:投资人自己所熟悉的产业,即行业投资取向;投资组合及对风险投资阶段切入点的选择;区域标准以及包括技术、市场、管理者队伍等因素在内的财务与技术标准。④尽职调查。投资人通过询问、过去业务情况考察和管理考察等手段了解和分析项目的市场情况、技术特点、财务情况、管理人员与技术人员素质、有关法律和政策等内容,在此基础上提出投资决策性意见。

    4.项目评估。找到一个好的项目是在伴随着对这一项目的评估中完成的。项目评估所涉及的因素很多,如商业计划书摘要;公司业务概要;经营目标;团队素质及管理者能力;市场潜力;项目可行性分析;财务分析;风险因素及敏感性分析;技术性能。评估程序一般涉及如下几个方面:研究开发阶段评估(技术及其商业化的可行性;商业计划书;创业资金筹集情况及需求情况)、创业阶段评估(技术应用及其市场校正情况;经营计划实施情况;盈利性和流动性管理情况;第二代产品开发的财务风险与市场风险分析)、发展阶段评估(技术开发及产品更新换代能力;寻求过度性融资能力;管理能力;形成规模经济的能力)、成熟阶段评估(财务结构;盈利性管理能力)。

    如上可见,评估主要反映在对项目评估和对公司评估两方面。对于项目评估尽管要考虑的因素很多,但其核心要素有三点:一是市场潜力,二是产品的开发战略,三是技术。

    对于公司的评估,尽管具有周期性特点,但最根本的要素是由市场来决定的。如果把一个公司看成是市场的产品,就看需求方的关注程度,若关注的人多,价值自然就高,这是经济学上供求关系形成的最为天经地义的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