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01 09:31:05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科技创新知识,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接触科技创新不过一年多,可在这短短的一年里,我参加过学校科技辅导培训,当过学校科技小记者;也观摩过科技创新大赛;还有两件科技创新作品获得过奖励。
在这些经历中,我对科技创新有了深刻的感触:重视创新是一种素质,学会创新是一种财富。
重视创新是思想意识层面的问题。我认为,好的思想意识就要跟得上时代,这才算具备素质。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人类的经济、社会、生活将发生新的变化。如何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是每个人都必须思考的问题。
克林顿说过这样一句话:站在全球智能经济爆发性扩张背后的是本身具有相当丰富知识的人,是对新知识敏感而又善于学习、不断获取新知识的人,是敢于并善于应用新知识并将其转化为能满足人们需求的产品或服务的人,是善于将分散存在的知识融会贯通、组合集成,创造出新的知识并付诸新的应用途径的人……
若要成为“经济成功人士”,就得创新知识结构,创新思维,创新能力。有的同学对创新不够重视,做题思维呆板,思路单一,缺乏创造性。其实,最能反映学生个性品质的就是创新思维,因为它集中反映了个人的智慧、性格、意志、情操等发展水平。所以,开发自身的创新思维对中学生来说是非常必要的。
有人会问:创新看似神秘,对我们究竟有什么好处?
于我而言,学会创新是一种财富。学会创新有利于自己创造成功,增加成功的体验,增强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使自己的主体性得到真正体现。
被誉为“少年爱迪生”的上海姑娘裘苑,从小创新意识强,父母根据她爱动脑动手的特点,让她学会生活自理——操持家务,买菜做饭……善于发现的她从做饭中发明“节能自挖炉封”。后来她对科技创新越来越有兴趣,发明创造也越来越多。从11岁开始,8年时间内她共获得了18项发明奖。
学会创新,你将终身受益。如果创新意识强了,创新能力强了,那么我们的思维就活了,做事能力自然会提高。在生活中,存在着千千万万种隐性需求和创造,只要勤于思考,独具慧眼,也许我们真能“捣腾”出一项或几项发明,成为新时代的瓦特、牛顿、爱迪生。
发明创造是无止境的,可以说,处处是发明创造之地,天天是发明创造之时,人人都是发明创造之人。
关键词:人文素质教育;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影响;分析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6)08(b)-0000-00
1 前言
科学技术的不断创新和进步,是当前国际竞争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力量,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人才是当前世界范围内竞争的关键性因素,加强人才的创新能力的培养,能够有效促进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增强我国综合国力。人文素质教育在现如今的教学工作中占据重要地位,对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2 人文素质教育的内涵
人文素质教育,主要是指对人性进行教育和培养,通过使用人文知识传授、环境熏陶的手段,将人类发展过程中的文明和文化成果进行有效的传授,对受教育者进行文、史、哲、艺等方面的教育,使得受教育者能够形成良好的人文气质和修养,对人文修养进行有效的培养和提升。通过开展人文素质教育,能够使得人类文明发展成果逐渐内化成为受教育者的人格和修养。人文素质教育主要是为了教会学生们如何更好的做人,如何更好的为人处世,以及对人和世界关系的正确对待[1]。
3 人文素质教育的内容
人文素质教育主要进行的人文学科的教育,因而在进行实际教育的过程中,主要是针对文学、哲学、历史、艺术、政治、思想、语言以及道德等方面。通过人文学科的学习和教育,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受教育主体的人文知识素养,这是受教育者获取人文知识的主要来源。在进行人文素质教育的过程中,还需注意到对不同层面的教育,比如说人类意识教育、文化教育以及精神修养方面的教育。通过对这些不同层次的人文素质教育,能够全面有效的提升学生们的精神文化修养,使得学生们在处理人际关系,面对挫折和磨难的时候,采用合情合理的方式进行有效应对[2]。
4 人文素质教育对大学生科技能力创新的影响
4.1人文素质教育是丰富大学生获取科技创新知识的良好途径
科技创新知识是大学生不断提升自身科技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和渠道,当然,仅仅依靠掌握到充分的自然科学知识,是不足以有效提升大学生自身的科技创新能力的,还需要不断健全自身的知识体系。丰富而庞大的知识体系,需要包含多层次、宽领域、全方位的知识结构,需要对多种学科方面的知识进行充分学习,同时还需要对人文知识进行有效掌握。通过开展人文素质教育工作,能够给大学生充分学习人文知识提供良好的前提条件,让大学生们在文、史、哲、艺等方面进行全面学习,这样能够开拓学生的视野,不断提升学生们的人文素养,并且为学生们获取良好的科技创新知识创造条件[3]。
4.2人文素质教育是培养大学生科技创新人格的重要方式
大学生在进行科技创新的时候,需要经历一个较为漫长和困难的阶段,这条道路上充满了荆棘和坎坷,想要在困难的情境下坚持自身的方向,就需要有良好的科技创新精神作为支撑。通过开展人文素质教育,能够逐渐培养起大学生良好健全的科技创新人格。人文素质教育能够对大学生进行人文思想上的渗透,让大学生在进行科技创新的过程中,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同时还能够潜移默化的影响到大学生的人格修养和道德情操,使得大学生们能够逐渐形成积极进取的创新精神,这对于逐渐增强大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4]。
4.3人文素质教育能够有效促进大学生形成科技创新思维
科技创新能力的重要基础和核心是科技创新思维,只有将自身掌握的丰富知识逐渐转化为相应的科技创新能力,才能够真正发挥出教育的重要作用。而在知识转化为能力的过程中,需要有科技创新思维的重要参与。人文素质教育能够对大学生进行众多学科知识的教育和传授,通过文化教育,能够让学生们升华人文思想,并积极运用这类思想对人文知识进行内化,这对于大学生形成良好的形象思维和发散思维具有良好的效果。大学生的逻辑思维和非逻辑思维由此能够得到有效的互补,从而不断提升自身的科技创新能力[5]。
4.4人文素质教育能够充分增强大学生科技创新的技能
科技创新技能,主要包括熟练的能力和试验技巧、新型技术工艺的操作能力、创新技法的运用能力以及创新成果的展示表现能力等。大学生需要具有较高的科技创新技能,这也是是其科技创新能力的重要体现。当前大学教育体系中对于学生们的科技创新技能较为重视,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对学生们的这些技能进行培养,但不容忽视的是,专业技能较为单一的情况仍然存在,这就对与学生全面提升自身的科技创新能力起到了一定的阻碍。加强人文素质教育,虽然不能直接拓展大学生的科技技能体系,但是能够为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一定的知识基础和思想基础,这对于增强大学生科技创新的技能具有良好的效果和意义。如果大学生针对较为基础的人文素质水平掌握程度不高,将会影响到其对更加具有综合性、复杂性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同时人文素质教育之所以能够有效增强大学生科技创新的技能,很大部分上都是因为人文素质教育是有效激发大学生科技创新意识的重要推力。通过人文素质教育,能够让大学生们充分意识到自身的薄弱环节,从而采用积极手段进行改进[6]。
5 结束语
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是否正确,在极大程度上会影响到大学生能否形成良好的科技创新能力。通过开展人文素质教育,能够有助于大学生形成良好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从而走上正确的科技创新道路。人文素质教育对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影响不仅体现在人文素质教育是丰富大学生获取科技创新知识的良好途径,是培养大学生科技创新人格的重要方式,还体现在了人文素质教育能够有效促进大学生形成科技创新思维,以及能够充分增强大学生科技创新的技能。
参考文献
[1]汪帆.人文素质教育对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影响[D].成都理工大学,2011.
[2]王洪波.试论大学生科技创新素质教育[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4):119-120
[3]林万成.基于理工科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人文素质教育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1(33):51-52
[4]汪楠,郝一伟,焦宗元.黑龙江省体育院校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实效性研究[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13,31(4):49-50
学校为了组织学生参加全国或全省性的科技创新竞赛,往往采取搞突击的形式,在竞赛前几个月,由教务处、团委或相关二级学院牵头,临时组建学生参赛队伍,利用放假或课余时间,对学生进行集中训练,以短时间的突击来完成任务,追求“短、平、快”的效果。学生经过方案设计、前期准备、零件制作、部件组装、作品调试、后期改进等一系列研制过程,需要付出大量智力、心力和体力,在短时间内要研制出高质量、高水平的科技创新作品,谈何容易,因此,学生通常赛前连续加班,甚至通宵达旦赶时间、赶进度,弄得疲惫不堪。赛事过后刀枪入库,偃旗休兵,再也无人问津,忽视了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需要有一个长期的、循序渐进的积累的过程。
功利性学生通过科技创新活动,在知识运用于实践的同时,也是一个发明和创造的过程,从而锻炼和提高自身的科技创新能力。但由于受到就业的压力和社会上错误观念的影响,存在着一种急功近利的思想。有些学生希望通过参加全国或省级比赛,能够收到“一次得奖,终身受益”的效果,总想在短期内就能取得大赛的奖项和荣誉,从而作为毕业后就业的资本和筹码,以此博得用人单位的好感和青睐,找到一份称心如意的工作。为了急于取得好成绩,有些学生甚至走“捷径”,抄袭他人设计方案,仿制他人创新作品的不良现象时有发生。因此学生之间各自设防,相互保密,缺乏合作与交流,严重偏离了学校开展科技创新活动是为了锻炼、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与方向。
科技创新活动的改革举措
实践是创新之源,素质教育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而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是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领导、教师和学生,都要高度重视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才能更好地实现培养大学生科技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这一高等教育的重要目标[3]。大学生科技创新工作要有新突破、新亮点、新成效,必须解放思想,更新理念,开拓创新,重点做好科技创新团队建设、指导教师队伍建设、科技创新基地建设等工作。
1科技创新团队建设
要增进大学生科技创新的活力,促进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健康、有序地开展。学校通过加强大学生科技社团建设,充分利用高校科技创新软硬件环境氛围的影响作用,吸引广大学生加入科技社团[4]。要做到发挥学生科技创新骨干分子的作用与重视学生参与科技创新活动的群众性相结合,组建以提高学生科技创新意识和实践应用能力为培养目标的学生科技创新协会。入会者必须遵守《学生科技创新协会章程》,提交入会申请书,并填写“会员登记表”,申请者在通过面试后,经批准即成为协会会员。学生科技创新协会是在校团委的指导下,依托工程训练中心科技创新基地的学术性学生社团组织。协会紧密契合各类面向在校大学生开展的科技创新竞赛开展各项组织、管理和训练工作。学生科技创新协会开展的各项活动,可以丰富大学生的实践经验,有助于培养他们的个性和特长,提高创新能力[5]。其主要内容有:(1)以提高广大学生的科技意识、营造良好的校园科技氛围为基础,广泛开展学术专题讲座[6]。引入不同的学术思想,开阔学生视野,拓宽学生的知识面。(2)举办学生科技创新作品推广和演示,激发学生对科技创新活动的兴趣,提高影响力,扩大参与面。(3)举办学生科技创新文化节,以科技竞赛、科技交流、科技展示、科技实践为主要形式,融专业性、知识性、创造性、趣味性为一体[7],营造崇尚科学、勇于创新的校园科技文化氛围。(4)编制科技创新方案,制定科技创新计划,实施科技创新项目,协办全校性的电子设计竞赛、机器人竞赛、工程训练竞赛等学科竞赛。(5)协助做好各类科技创新竞赛的宣传、组织与协调工作,建立会员信息数据库,对会员成长的轨迹进行追踪和记录,并形成档案。(6)挖掘和培养一批素质高、能力强,在科技创新方面具有潜力和才能的学生,将他们优先推荐到竞赛训练班,参加国家级或省级竞赛的赛前集训,使优秀的科技创新人才脱颖而出。学生科技创新协会通过涵盖课程教学、讲座互动、项目设计、应用实践、学科竞赛等一系列活动环节,建立起深厚的、广泛的群众基础,吸引更多的学生参与到科技创新活动中来,扩大受益面,使学生科技创新协会成为高校科技创新活动的一支生力军。
2指导教师队伍建设
学生的科技创新项目,离不开教师的精心指导。学生课外科技创新虽属第二课堂,却与第一课堂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明确并稳定一批具有较高科研学术水平与工作热情的专业技术指导教师至关重要[8]。对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指导,仅仅依靠个别教师的孤军作战显然不行,需要充分发挥教师队伍集体的聪明才智,铸造团队精神。完善大学生科技创新机制,建立一支高水平的指导教师队伍,为科技创新活动提供智力支持[9]。首先,在工程训练中心内部,培养和选拔一批业务能力精、创新意识强、技术经验丰富、具有敬业精神和良好职业道德的教师,建立学生科技创新项目指导组,学生科技创新的每一个项目由指定教师具体负责,承担学生科技创新作品的日常指导工作;其次,根据学科竞赛的需要,在全校范围内,招聘一些学术水平高、科研能力强,专业知识丰富、热衷于科技创新和具有良好师德师风的教师,组建一支数量充足、结构优化、素质优良、专兼职相结合的学生科技创新指导教师团队,切实加强对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指导工作,指导教师按项目核定教学工作当量,并进行业绩考核;再次,教师要不断更新知识结构,具有获取新知识的敏感性和求知欲,大胆地吸收新知识、新概念、新技术[10]。指导教师团队定期开展学术研究活动。不同学科背景的教师相聚一起,碰撞出智慧的火花,引领科技创新活动不断攀登新的高度。需要技术攻关时,发挥团队优势,凝聚团队力量,集聚团队智慧,共同破解难题,形成合力共克难关,力争在各类学生科技创新竞赛中有新的突破,取得好成绩。
3科技创新基地建设
21世纪是一个创新的世纪,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最好是将学生放在充满创新的环境中去实践[11]。因此,具有一个布局合理、氛围浓厚、设施完备、环境适宜的科技创新基地是确保学生科技创新活动顺利进行必备的基础条件,应切实加强硬件、环境、制度等方面的建设。
3.1硬件建设
进一步加大对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基地的建设和投入力度,整合原有的科技活动资源,完善学生科技创新训练平台。按照“必需、适用、便利”的原则,在机械创新训练室配备小型的车床、铣床、钻床等加工设备,配置工作台及常用的工具、刀具、夹具和量具。电子创新训练室配备计算机、电路板制版系统和各类电子实验装置以及示波器、万用表等常用的电子测量仪器。
3.2环境建设
根据安全的有关要求,在各训练(实验)室墙上布置“安全操作规程”、“紧急疏散图”等安全标志和宣传展板,配置必备的消防器材和通风降温设施,摆放一些绿色环保植物,室内保持采光充分、整洁美观,营造一个和谐、开放、互动的良好环境。不同专业、不同年级、不同个性的学生在这里交流知识,切磋技术,以团队合作的方式参与科技创新项目开发与研制,使其真正成为学生课外科技创新活动的第二课堂。
3.3制度建设
为加强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规范化、科学化管理,工程训练中心制定了“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方案”、“学生科技创新组织与实施办法”、“学生科技创新项目经费申请与管理办法”、“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基地管理办法”、“学生科技创新优秀作品(项目)奖励办法”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各训练室、实验室实行全天候开放,学生提交“科技创新活动申请表”经工程训练中心批准后,可随时进入相应的训练(实验)室开展课外科技创新活动。学生科技创新项目完成后,应提交结题报告、经费使用报告等,工程训练中心组织专家组对作品进行验收,并签署验收结论,验收评定等级为及格以上的项目,可计学生科技创新学分,优良项目可参加年度课外科技项目评奖。
结束语
关键词:大学生;科技创新;实践能力;培养
作者简介:郭卫平(1971-),女,山东临朐人,烟台大学计算机学院,讲师;刘殿通(1970-),男,山东庆云人,烟台大学计算机学院,教授。(山东?烟台?264005)
基金项目:本文系烟台大学教学改革与研究项目(项目编号:2011-C071)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0079(2012)25-0029-02
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了:“高等教育要重视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普遍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质。”理论教学是以教学为主,为学生构建一个良好的创新知识结构,使学生具有创新意识,还需探索创新与实践能力培养的载体。[1]现有的实验教学模式与创新型人才培养要求差距较大,具体表现在验证性实验数量多、实验教学内容陈旧、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对指导教师依赖过多、缺乏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机会。[2,3]这种模式削弱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阻碍了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提高。作为大学生理论和实验教学的重要补充,科技创新活动具有个性化和多样化的特点,是大学生提高实践能力、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已经成为创新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4]
一、大学生参与科技创新活动的意义和形式
参加科技创新活动,学生利用现有知识分析问题、构建思路、选定验证方案,完成从掌握知识到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跨越,是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5]从科技创新活动的过程看,首先查阅大量的资料或调研,确定研究内容和技术关键,然后利用所学知识实现并完成作品,最后通过大量的试验验证作品的精度和可靠性。整个过程能够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设计能力、知识运用能力和动手能力;师生互动、团队分工与协作,能够培养团队协作能力;同时会遇到许多困难,能够提升直面困难的毅力和勇气。烟台大学十分重视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就自动化专业学生而言,参加科技创新活动的主要形式有:
1.自主探索研究
学生根据兴趣自行拟订或指导教师帮助拟订的一些创新项目,如小发明、小创作、小设计、创新实验项目等。此类创新项目自由度大,完全根据学生自身兴趣组队和进行研究。学校设立了大学生创新基金,面向全校,公平竞争,专家评议,择优立项。这种形式类似于科研工作,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创新思维。
2.专业学科竞赛
教育部质量工程赞助的一些学科竞赛、电子大赛、智能车竞赛、数学建模、挑战杯等,还包括一些省级、专业协会和学校组织的学科竞赛。这些竞赛题目都是一些具有现实意义的问题,要求拟订解决方案,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要求较高,能够很好地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6,7]
3.参与教师科研项目
鼓励教师把实验教学与科研课题相结合,吸引基础较好、学有余力的同学进入实验室参与课题研究工作或做毕业论文。发挥指导教师在阅历和科研经验方面的优势,思想上加以启发,方法上加以指导,锻炼和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能力、创新能力、团结协作的能力。
二、规范管理,促进科技创新和实践能力培养
为了规范和促进科技创新活动的有序开展,从制度建设出发,确保了与科技创新活动有关的学校学院两级制度的有效执行。
1.完善科技创新管理制度
为保障科技创新活动健康有序开展,积极鼓励学生、教师踊跃参加,进而全面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活跃校园科技氛围,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发展空间,学校和学院制订了多项相关规章制度,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参与科技创新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在学校和学院两级规章制度的基础上,制订适合自动化专业的科技创新管理办法。主要针对各种科技创新活动的技术把关、过程管理和结果推广等方面。自主探索研究方面,主要针对五个环节,即前期调研、立项申报、过程指导、结题评审、成果展示;学科竞赛方面,主要组织相关技术培训、参赛队员选拔、参赛过程物资和设备保障、指导教师考核;参与教师科研项目方面,主要涉及场所和技术服务。确保科技创新活动的组织管理、创新基地管理、学生科技项目管理、研究经费使用管理、指导教师工作量核算、激励措施等等规章制度的有效执行。向学校和学院提出相关建议,将科技创新激励机制与课程改革、学分设置、学生评价制度、加分制度等挂钩。有效地调动了学生参加活动的积极性,也推动了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深入、有序开展。
2.加强科技创新指导队伍建设
关键词:物理教学;科技;创新能力;培养
当下,科技创新能力成为一个国家实力的关键。而中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形成需要在一定的环境下的培养过程,而中学物理是一切理工科的基础,对以后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形成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必须重视这方面的培养。
1制约学生科技创新实践能力的原因
1.1我国的传统教学思想
中国传统教育观念是“传道、授业、解惑”。因此大部分学校在物理教学过程中都是以传授知识为主,教学方法也是讲授为主,缺乏对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久而久之,学生也就没有科技创新的意识了。
1.2我国的教育体制
大家都知道,由于中国的国情,高考是没办法改变的,只要高考存在一天,学校就得重视升学率,因为社会对一个学校的评价就是每年能考上多少个“清华北大”,因此,学校也要求学生作题、作题、还是作题,因此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这一问题就很难落实。
由此,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也只能在不影响学生考试的情况下尽可能的培养,近年来,我也是沿着这一目标在不断地探索。
2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
2.1教师本身要具有创新精神
我国的教师都是在应试教育模式下培养出来的,很多老师自己就缺乏创新精神及创新能力,因此教师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首先要得到提高,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不断学习新知识,因为知识越丰富,知识结构越合理,就越能发现新问题。科技创新要求教师的知识是多方面的,不仅要有精深的专业知识,还要有其它学科的一些知识。也要掌握现代化教育教学技术和手段,并能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为科技创新教育服务。因此,教师要不断学习,更新知识,扩展视野,以满足科技创新的教学要求。
2.2在备课中应重视“整体思路”创新设计
作为一名物理教师要培养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我觉得应该让学生认识到老师有创新精神,因此在备课中可针对不同的教材内容进行重组和再造,从整体思路上考虑如何导入设计、如何进行探究情境的设计、如何探究活动以及教学方法与手段等,只要整体思路构想科学合理就行。比如在讲向心力向心加速度这一节时,课本里是从实验里说明物体做圆周运动时需要向心力,从向心力演示仪里说明向心力与质量、角速度和半径的关系,最后才得出向心加速度,实际教学中也可以从加速度的定义出发先推导出向心速度的表达式,后再由牛顿第二定律得出向心力公式,最后再利用实验验证,有时觉得这样讲学生更容易理解,又比如牛顿第二定律中实验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时,课本的实验要求小车的质量要远大于钩码的质量,但实际上根本没办法做到这一点。这时我们可以采用气垫导轨来实验,把气垫导轨的一端垫高,外力用重力沿斜面的分力来提供,准备相同的一些垫片,合外力的大小可以通过改变垫片的数量来改变,这样就不要求小车的质量要远大于钩码的质量,当然也可以用传感器来做实验。
2.3新课的引入要创新
一节课要上好,我觉得引入非常重要,如果老是用按课本讲,学生预习后早就知道了,提不起兴趣,因此我们在上课的时候,可以采取一些创新的实验引入,从而引起学生的注意,促进学生的思维,也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也能想着如何进行创新。比如,在《摩擦力》的教学中,我就采用了小魔术引入,手拉一条橡皮筋,斜着放,上面套着一个小环,慢慢释放手中的的橡皮筋,小环在静摩擦力的作用下就慢慢上升,学生感到非常惊奇,由此引入新课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如《多普勒效应》一课,我是采用向心力演示仪改装的,把长槽末端的档板拿掉而在上面放个信号发生器,转动时多普勒效应非常明显。
2.4重视课后学生对物理原理的創新应用。
随着科技的发展、物理知识渗入到我们生活的各个领域。新课标准也告诉我们“义务教育阶段的物理课程应贴近学生生活,符合学生认知特点,激发并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探索物理现象,揭示隐藏其中的物理规律,并将其应用于生产生活实际,培养学生终身的探索乐趣、良好的思维习惯和初步的科学实践能力。”因此我们可以利用所学物理原理,在课后引导学生去进行一些实践活动,并在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近年来,我每次假期都会部署学生参加各种社会实践。
比如我布置了学生对我们德化各家瓷厂的生产进行调查,全班各个同学利用假期时间对我们县的瓷厂的生产进行了调查,并写出了调查报告,参加了市的创新大赛并获得集体二等奖,更有位同学发现了各瓷厂的喷釉装置存在着很大缺陷,他利用高中所学的离心运动等知识设计出了《一种离心式节能喷釉装置》,申请了专利,并在第9届国际发明展上荣获金奖。
又如我布置了对全县的小水电进行调查研究,同学们也各自提出了对参观的小水电的看法,其中一同学更是对现有的小水电的发电形式提出了质疑,并设计出了他的作品《真空小水电发电装置》,他的想法是把水轮机和发电机放在上下水柱密封产生真空度较高的运行室中工作,由于水轮机、发电机在真空室中运行,减少了各种摩擦产生的损耗,同时使入水的导水管长度缩短,因而可大大地提高发电效率。原理就是利用初中学过的托里拆利实验,并制作出实物申请了专利,参加全国青少年创新大赛,并获得全国比赛二等奖及第九届昆山国际发明展上获得铜奖。
现在,在每年的寒暑假我都布置相应的实践活动作业,并要求学生能利用所学知识进行新的设想,每年我也都能从学生参加实践活动中的作品参挑选几个项目参加各种比赛。
目前国内社区的管理开始由传统的行政管理为主转化为社区自我管理为主的自治管理,公共服务不断提升,满足了社区居民的基本需求。社区治安管理方面主要应用安防监控技术及智能楼宇的门禁产品,社区给居民提供了居家养老、社保服务、社区医疗服务、民族宗教、普法宣传、科普宣传、文化活动等各项服务,方便社区居民生活。但是目前并没有形成一套科学有效的信息服务体系,各类信息仍然处于零散状态,张贴布告、社区电子信息屏等方式仍然是居民获得信息的主要方式。紧急服务呼叫系统、小区出入电子管理、家庭防盗报警、社区报警系统等安防服务还较少应用,尽管有些地区的社区服务已经实现智能化、智慧化,但从整体情况看,大部分地区的社区建设中新知识普及,新技术示范、新产品应用程度仍然较低。
2云阳桥社区建设实践探索
云阳桥社区是“全国和谐示范社区”、江苏省“和谐示范社区”“文明社区”“、绿色社区”。在社区建设过程中,注重将社区建设成服务功能完善,生活便利,环境优美的生态社区。我们结合社区建设的实际情况,积极探索深入建设和谐社区、科技社区,完善社区服务体系和管理工作的新思路和新方法,以社区为载体,以信息化应用示范为基础,通过社区制度建设、服务体系完善,将宣传和推广新知识,推进先进适用技术的集成和公共事业新产品的推广应用作为途径,把社区建设成为“新知识普及、新技术示范、新产品应用”的三新科技社区作为目标,力争使科技创新成果惠及广大社区居民,实现居民的智慧生活、平安生活、低碳生活。
3社区信息化服务平台建设内容
社区服务架构分三层,其中数据支撑层构建以社区居民为基础的基础信息数据库,以社区党建、计生等管理为主的业务处理数据库、社区服务为主的服务信息数据库以及与移动设备进行数据交换的接口信息。应用服务层主要提供居民的各项服务和社区业务管理,社区工作人员和居民可通过电脑、手机等多种方式访问,为社区居民提供全方位的优质服务。
3.1社区门户网站
建设社区门户网站,进行社区基本情况和服务信息的宣传,包括社区新闻、政策法规、社区服务等,为居民和社区工作人员提供一个可沟通交流的平台。
3.2社区管理服务系统
主要是对居民信息、劳动就业、居民健康、社区服务、民政事务、综合治理、计划生育、文化教育、社区党建等工作的信息化管理,提升社区管理效率,增强社区服务能力,方便社区沟通交流,服务社区经济建设,实现基层社区管理创新发展目标。
3.3物业管理系统
通过公共服务、企业服务和业主服务等功能,在物管和居民之间构建了一个适时、有效的沟通平台,改进和提高物业公司的软服务,成为沟通物管企业、社区工作人员与居民的桥梁,降低社区管理运营成本。系统包括以下内容:亲情提示、社区介绍、社区配套、物管人员、物管电话、物管指南、特约服务、收费标准、业主调查;业主对本户房产信息、车位到期信息、水电气抄表信息、报修信息、物水电气信息等的自助查询,及在线报事、在线预约和在线投票等。
3.4社区居民健康服务查询系统
系统对农村合作医疗政策进行宣传,并在统一的综合信息服务平台上提供医疗保险的政策与制度检索、个人健康档案和医疗保险帐户信息查询,提供医疗健康咨询服务。社区居民通过对系统的使用及熟悉,普及信息化方面的知识和技能。通过计算机的推广使用提高劳动者素质,形成一定数量的计算机用户群体。
3.5社区安防监控管理系统
在社区已有的安防监控管理的基础上,集成监控与管理功能,使工作人员能够便捷地进行社区安防监控系统的操作,对公共区域、重点区域、敏感区域等进行便捷的监视、控制和管理,及时处理突发事件,保护社区居民的人身财产安全,并可有效提高物业管理和服务质量和效率,最终提升社区的安全生活品质。
4信息技术在“三新社区”建设中的意义
关键词: 高校科技工作 自主创新能力 科研管理
一、引言
《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指出,我国今后15年科技工作的指导方针是“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自主创新,就是从增强国家创新能力出发,加强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要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摆在全部科技工作的突出位置。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引进了大量技术和装备,对提高产业技术水平、促进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应该清醒地看到,只引进而不注重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原始创新,会削弱我国自主研究开发的能力,从而拉大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事实告诉我们,在关系国民经济命脉和国家安全的关键领域,真正的核心技术是买不来的。我国要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掌握主动权,就必须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在若干重要领域掌握一批核心技术,拥有一批自主知识产权,造就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总之,必须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国家战略,贯彻到现代化建设的各个方面,贯彻到各个产业、行业和地区,大幅度提高国家竞争力。
高校作为国家科研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科技创新成果的水平和层次直接决定着国家的科研创新实力和水平。因此,建设创新型国家,提高国家的自主创新能力,要将高校科研创新能力的培育和提升作为发展科学技术的战略基点,实现科学技术的跨越式发展,进一步增强国家的核心竞争力。本文结合我国高校的现状,从科研管理的角度提出增强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的对策。
二、高校在科技创新体系中的地位与作用
熊彼特在其1912年出版的《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提出了创新理论。他认为,创新是把一种从来没有过的关于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引入生产体系,所谓的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都是从这一创新要领演化而来①。创新与科学发明或发现不同。发明是增加新知识,而创新则是指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在熊彼特看来,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是一个“内在的因素”,经济发展也是“来自内部创造性的关于经济生活的一种变动”。可以看出,熊彼特的创新理论强调生产技术的革新和生产方法的变革在经济发展中的核心作用,而这两方面的革新都可以通过高校的科技创新来实现。
2002年中外大学校长论坛课题提交的报告《研究型大学中科技创新的作用与策略》对科技创新的定义是:科技创新就是运用科学技术现有知识或成果产生促进人类社会发展和人类生活方式改变的新知识、新成果。研究型大学科技创新活动的源泉来自高等教育实践。
高校是培育创新人才的摇篮和新知识、新思想产生并传播的重要基地,同时,从决定科技创新的基本要素来看,也是科技创新的主力军。高校的科技创新功能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即培养创新人才和进行科技创新活动。在人才培养方面,高校几乎承担了全部新技术人才的培养任务;而在科技创新方面,高校越来越显示其强劲的发展后劲。据统计,“十一五”期间,高校承担了国家科技攻关项目的25%左右、国家“863”计划项目的30%以上,承担国家自然科技基金面上项目的80%以上、重点项目的60%左右。高校获得的国家三大奖项,其中获国家自然科学奖占50%、技术发明奖占66%、科技进步奖占46%[4]。随着科学技术和高等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丰富的人才资源,门类齐全的学科设置,活跃的学术研究氛围,以及人才和知识的快速流动,等等,形成了高校在科技创新活动中无法替代的优势,也确定了其在国家创新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地位。高校的科技创新活动不仅取得了创新成果,而且通过创新活动提高了师生的素质和创新能力,更促进了新的创新组织和创新模式的培育和创生。
从发达国家的已有经验来看,在二战时期美国高校是雷达、原子弹、固体火箭燃料研制的主力军;战后,在电子激光器、信息高速公路、高清晰度电视等高科技研究中,高校也是主要力量,以斯坦福大学为主要背景的硅谷,更说明高校在国家科技创新体系中的作用;从1993年至1996年,美国共有25人获得诺贝尔奖,其中23人来自研究型大学。因此,结合中外的实践经验来看,在国家的科技创新体系当中,高校应该承担起更多的责任,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从而为繁荣国家的科技创新事业、提升国家的科技创新实力贡献更大的力量。这也是新形势下高校对于发挥自身科技创新社会功能的全新定位。在高等教育日益繁荣和科技创新竞争日趋激烈的当下,高校不仅要承担国家的有关科研创新项目和任务,而且要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主动进行科技的自主创新和发明,提升自身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地位,并发挥更大的作用。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高校原始创新的差距还是比较明显的,高校科技创新的一系列问题需要我们认真地考察与分析。
二、高校科技创新存在的问题
健全和完善高校科技创新体制,首先要理清思路,找准高校科技创新的制约因素,并寻求相应的对策,才能保证高校科技创新体制的健康运行,充分发挥高校在科技创新方面的潜力和作用。
从高校科技创新的现状看,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从科技项目的性质看,计划项目多,自由探索少。从科学研究的角度来看,适合于原始性创新活动的土壤是自由式的研究和探索,但各高校由于自由资金不足,管理机制与评价体系的限制,往往不能自行投入经费,鼓励自由式探索。就目前情况看,高校承担的重大项目绝大部分是在项目申请指南规定下的计划研究,因此,每个项目从申报到技术路线、成果指标都必须符合指南的要求,缺乏足够的“研究主动性”,使创新蜕变成了“完成任务”。同时,高校由于长期受计划经济体制影响,对科研管理重要性认识不足,科研管理体制与市场经济体制不相适宜,在管理目标上忽视与市场的结合,市场竞争意识不强,致使科研成果转化率低,投入产出比低,生产与科研脱节;管理重数量轻质量,低水平重复研究现象严重,造成人、财、物的大量浪费。
2.从科技创新的主体看,团队作战少。高校有着巨大的人才资源,有着创新思维活跃、创新能力强的教师群,但由于高校现行的内部管理体制过于强调个人、小集体局部利益,人为划分学科、科研课题界线,滋长了“宁可当散兵游勇,也不愿团队作战”的风气,造成整体创造力的削弱。创新个体之间相互交流少,院、系、室之间实质性合作不够,使整体创造力量无法整合,创新资源不能优化配置,人才优势也不能充分发挥。工程化能力削弱,协作攻关观念淡薄。在旧的管理体制下,高校重纵向项目的争取,轻横向项目,致使横向项目中标率低;重立项,轻管理,科技资源的配置无法满足创新科研项目的需求,且导致科技资源浪费严重,缺乏课题间的有效协作,资源共享难,导致科研设备重复购置。
3.从科技创新的评价看,主观评价多,实践检验少。目前,对高校的科技创新(能力和成果)的评价,基本还停留在主观评价的形式上。这种面上的评估很难发现真正有创新价值的成果,不能满足高校创新活力的需要,并且容易导致申报材料的拼凑和嫁接,其成果昙花一现,根本不能形成现实生产力,从而造成低水平重复多、原始性创新少,急于求成、不愿进行系统性长期研究的现象。
4.从制度创新的动力看,滞后束缚多,推动激活少。制度创新是科技进步与创新的必要条件和保障。但目前人事管理、师资队伍建设和分配制度的改革远远落后于高校科技创新的发展现实。人事管理比较僵化,真正的人才自由流动难以做到。师资队伍建设主要以职称为配置资源的手段,不利于学科队伍的优化和人才资源的整合。科研人才管理上也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控制监督机制和管理办法,既不能约束科研人员学术腐败行为,又不能调动科研人员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对科研人员科研业绩的评价完全是具体量化指标,如科研经费多少,核心期刊论文数量,SCI论文的数量,获奖成果数量和级别,等等,而不是根据不同评价主体的具体情况有所区分,容易造成科研人员急功近利,甚至进行学术造假的不良学术风气,影响科研的发展与繁荣。
5.从国际合作看,一般流多,实质性合作少。大多数高校的国际合作往往停留在人员交流和学术互访上,真正参与国际大型科学研究项目的不多,与世界著名研究型大学的深层次合作不够,在一些国际战略性高科技前沿领域,缺乏明确的国际合作目标和必要的资金支持。主要原因,一是基础研究能力相对薄弱,二是有效的合作机制尚未建立,其结果是不利于高等学校的科技创新活动的展开,不利于高校的科研人员及时把握国际高水平科学研究的最新动态,从而使科研成果的价值和创新性受到极大的制约。
三、增强科技创新的科研管理对策
针对上述问题,我们应该有计划、有重点地健全和完善高校的科技创新体制。
1.观念更新是前提。在高校科技创新体系中,无论是科技人员还是管理人员,都要以面向社会需求、服务经济建设为己任,转变科技成果的价值取向,增强技术创新意识,加强科技成果的转化和高新技术的产业化,只有转变了观念,才能够把体制的改革转化为内在的动力,使高校的科技工作者自觉地、能动地、高效地投入到创新工作中去。上文业已提及,当今社会科技创新的竞争日趋激烈,高校不仅要承担国家的有关科研创新项目和任务,而且要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主动进行科技的自主创新和发明,如此才能提升高校自身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地位,并发挥更大的作用。
2.制度创新是龙头。科研管理贯穿了选题、立项、过程、评估、推广的全过程,所以制度创新不仅是科技创新的前提,而且是科技创新的保证。为此,我们要从三个方面抓好制度创新工作:一是管理方法的创新。即由传统的注重过程向规范高效的目标管理转变,明确方向,少走弯路,减少资源浪费。二是管理理念的创新。传统管理是以制度为中心的刚性管理,忽视了人的个性、情感和需求等人性化的因素。而结合时代要求,管理工作要坚持以人为本、以人为中心的柔性管理,这种管理理念更能鼓励人们充分发挥积极和主动性,从而激发其创新活力。三是管理工作的科学定位。科研管理是一门科学,是一种优化配置各种要素使之产生最大效益的技术。科研管理对于其管理对象的价值取向而言,不仅具有协调性,而且具有决定性。传统的责、权分离的管理体制不利于调动积极性和创造性。而对管理工作价值的科学定位不仅可以调动管理人员的积极性,而且可以吸引更多优秀人才参与管理,从而真正做到“管理出效益”。
3.组织结构是保证。健全和完善高校的科技创新体制,应该更有科学的组织结构。高校要建立多层次、多功能、多种所有制形式的技术创新支撑系统,通过建设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ERC)、中试基地、开发推广中心、研究所、科技园等来完善高等学校技术创新基础设施,并采取开放(设备)、流动(人员)的管理模式,实行多形式的目标管理机制。事实上,打破学科界限更有利于学科建设和创新。因为,如果就学科而去抓学科,势必造成学科建设经费的分散使用和学科融合的困难。就科技创新工作来说,应该以重大科研方向为“纲”,带动起一系列相关学科为“目”,这样,既有利于重大科研方向(相关学科)的快速发展,又可避免将有限的经费平均使用而造成的浪费。不仅如此,打破学科界限还能够整合整体资源,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
4.环境建设是保障。创新环境对高校科技创新活动的影响是客观存在和至关重要的,它是科技创新工作持续发展的催化剂和稳定剂。所以,高校应通过建立相关的激励政策、工作秩序、后勤保障和校园文化,来营造宽松、健康的创新环境,从而推动高校科技创新工作迅速、持续的发展。在环境建设方面,政策的制定十分重要。政策具有导向性,科学地制定政策,适当地向科研人员倾斜,能够鼓励科研人员以更大的积极性进行创新活动,能够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在研究工作中,原始创新一般不是在短时间内就可能取得的,它不可能有一个确定的时间表。我们还应该创设这样一种环境,使研究人员可以自由地探索新问题和新领域,不同思想可以平等地交流,不以功利性为终级目标,使原始性创新能在宽松的环境下进行。值得注意的是有些原始性成果不是在研究计划之内的,而是在研究项目中意外发现的,因此,我们还需要在适应基础研究的特色和规律的环境方面进一步创造条件。
注释:
①[美]熊彼特.经济发展理论.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
[2]赵沁平.分析发展趋势,研究发展战略,积极推进大学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中国高等教育,2003,(8):3-6.
[3]孙月琴.增强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的科技管理对策探讨.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2):64-68.
企业技术创新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持续时间长,在当今的知识经济时代,网络技术的广泛使用,使得企业可获得的知识数量空前增大,知识传播速度和更替周期空前加快,知识创新方式也更加多样化。知识管理作为企业管理的新理念,通过对知识的整理和分类,通过数字化和知识化将大量无序信息有序化,使技术创新的过程流畅,各个阶段紧密有序,为员工提供知识共享的环境,提高其工作效率和创新能力,改善服务质量。版权所有企业技术创新的成功主要还是取决于技术创新的参与者。知识管理的实施可以使技术创新过程流程化,便于每个参与者掌握和熟悉。在创新过程中,流程化的管理也便于参与者根据创新环境的变化而有效地对技术创新过程作出调整。随着新科技革命的推进和科技经济一体化的深入,技术要素以及建立在技术要素基础之上的企业技术创新及创新能力成为企业赢取竞争优势、提升竞争力的重要源泉。而要具备这种能力决定于企业对知识的掌握,也就是企业创新人员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创新人员既需要具备专业的基础知识,又要通过与别人的合作与交流,学习其他人的知识。而企业的知识管理者可将各个技术创新人员的知识综合整理,将个人的隐性知识变为企业的显性知识,从而提高创新人员的素质和企业的整体创新能力。
二、知识管理有利于企业技术创新机制的完善
企业技术创新需要完善的创新机制作为保障,包括制度、流程和反馈等。完善的创新机制要求企业技术创新具备有畅通无阻的沟通渠道作为保障,提供适当的工具和环境辅助员工同相关客户和工作伙伴进行直接或间接的交流。
企业的技术创新涉及企业的各个部门,从产品的研究开发,一直到产品市场销售,中间需要经过多个环节和过程。为了保证信息传递的准确,需要有通畅的信息流通与反馈渠道,便于鼓励员工的能动性,使每个参与者都能发表自己的看法,与他人分享他们所拥有的知识。
市场竞争实质是技术的竞争,技术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人的因素是技术创新的核心力量。企业的技术创新离不开相当数量且高素质的科技创新人员队伍。而高素质的科技创新人员不仅有获取知识的渴望,而且有希望创新成果和知识得到尊重的要求。因此,在企业各部门之间建立起获取、创造、积累、保护、探索知识的机制,对创新人员的业绩进行科学的评估,对知识人才的贡献给予合理的回报,这是企业的最重要的创新环境,表明企业对技术创新贡献的认同,有利于调动创新人员的积极性。
三、知识管理有利于企业技术创新风险的规避
企业技术创新是具有风险的,创新成果有可能达不到预期的效果。技术创新能使企业保持竞争优势,其过程也是一种创新,它包含了许多企业无法预测的不确定因素,从而使技术创新充满风险,这种风险主要是由市场环境的不确定性、新产品开发的难易程度和创新人员的能力大小所决定的。知识管理可有效降低这种风险。微软创始人比尔·盖茨认为,知识管理并不是从技术开始的,它始于商业目标、过程和对共享信息需要的知识。现在许多企业已认识到,企业应该到客户那里获取企业所需要的信息和知识。通过对知识的传播和收集,通过企业与客户的互动沟通,企业可从市场得到更多的信息,从而为技术创新作依据和参考,减少技术创新方案中不完整之处以及可根据市场信息的反馈而及时调整创新方案。
在企业技术创新的过程中,创新人员必须对“企业知识进行识别、获取、开发、分析、使用和存储”,知识管理可以改变技术创新的速度,通过构建一个能够有效吸收、保持、共享和转移的知识活动的微观机构,使创新人员能方便、迅速而广泛地获取信息,快速而准确地作出判断,有效地缩减间接创新性时间,减少技术创新成本,提高技术创新的成功率,避免项目失败的风险。
四、知识管理有利于企业技术创新反馈的监控
企业技术创新系统是企业整个创新系统之中的一个基本组成部分。技术创新的每个阶段的“产出”都应该反馈到技术创新系统当中来。通过对每个阶段成果的评价来不断完善企业技术创新系统。而目前大多数企业做的只是一个将技术创新知识整理与存储的工作,知识管理应该与企业的业务流程结合起来,将知识作为流程来管理,使企业的资源和知识形成一条知识链,让每一阶段的技术创新过程都可以得到检验与评价。而且,企业可以通过对每个阶段反馈信息的分析,相应调整创新战略,领导市场潮流。
技术创新是新技术的开发和运用,存在失败的可能。一旦企业技术创新没有取得预期效益,企业应该加强评价、总结,通过技术创新失败的知识管理,改进项目的设计,也为以后的技术创新项目提供借鉴,从而更大地提高企业的创新绩效。运用知识管理,对技术创新的整个过程进行详细记录,将技术创新各个阶段的数据整理成数据库,增加企业知识储备,将个人知识和信息提升为组织的知识,以便使今后的技术创新人员能从过去的技术创新项目中吸取经验教训,熟悉技术创新环境,学习了其他员工的经验。
五、知识管理有利于企业技术创新优势的保持版权所有
关键词:创新能力 教育活动 第二课堂
“创新能力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的动力”。早在1999年,国务院在《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指出:实施素质教育,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国家教育部在《关于制定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计划的原则性意见》中也明确指出: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应具有基本的科学文化素养、继续学习的能力和创新精神。
中等职业教育作为国家教育体系的一部分,肩负着为经济发展培养一线劳动者的重任,理应认真实施创新教育,肩负起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历史使命。从中等职业学校自身考虑,也只有实施创新教育,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学校才能办出特色,才能真正培养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所需求的人才,才能生存和发展下去。
1 创新能力的内涵
创新,是一个经济范畴而非技术范畴,它不仅是科学技术上的发明创造,更是指把已发明的科学技术引入到企业中,形成一种新的生产力。
创新能力是指利用已有知识和经验,在强烈的创新意识驱使下,通过发散思维和集中思维,运用直觉思维和逻辑思维,借助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等思维方式,新颖而独特地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并由此产生出有价值的新思想、新观点、新理论并将其付诸实施的能力。它包括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技能等三部分,创新意识是前提,创新思维是核心,创新技能是保障。
创新意识是主动开展创新活动的观念和意识,表现为对创新的高度的劳动热情、追求和开展创新活动的兴趣和欲望。创新意识是人们进行创新性活动的出发点和内在动力。
创新思维是对事物间的联系进行前所未有的新颖、独特的思考,并在此基础上产生新颖、独创、具有明显社会意义的思维成果,创造出新的事物,它是一切具有崭新内容的思维形式的总和。创新思维的特征表现为:思维操作方式方法灵活、多样、独特,思维结果新颖、丰富、正确。创新思维能力是构成一个人创新能力的核心要素。
创新技能实质上是人的手脑协调的动手能力。没有一定的动手能力,就不能把头脑中的创造性构想物化为有形的物体。
2 培养创新能力的课外活动特点
开展创新意识、创新思维与创新技能的培养,需要从课内与课外两个方面着手进行,课内创新教育主要表现为课程体系的优化、教学方法的改进,即以启发式、讨论式教学为主,为学生构建一个良好的创新知识结构,使学生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一定的创新能力。但是创新教育具有个性化、多样化的特点,集中式的课内教学有着其固有的缺陷。为此,中职学生所进行的课外科技创新活动不仅是课内教学的重要补充和拓展,而且是培养中职学生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技能的有效途径,是学生科技创新实践的主阵地和创新能力培养的有形载体,在提高中职学生的综合素质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作为第二课堂的课外科技创新活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相对课堂教学而言,它有其自身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实践性:课堂教学侧重于知识的传授,学生注重的是理论学习,而课外科技活动则侧重实践性,即如何把学到的知识运用于实践中,注重的是实践能力的培养。
(2)创新性:开展科技活动需要学生发挥创造性思维,通过对题目的理解、设计、制作、调试,每一个环节都有创新的元素,都需要学生有创新精神。
(3)协作性:课外科技创新活动大都由不同专业的学生组织成团队来完成。学生在参与科研活动的过程中可以相互学习,接触其他学科的知识。同时,科研活动本身更加要求他们明确分工、相互协作,培养了团队精神和合作精神。
3 创新能力培养的课外活动形式
课外科技创新活动作为一种探索性的实践过程,其任务是探索未知,其最为突出的特征就是“创新”。为了让更广大的中职生能够参与该项活动,并在活动的实践中体验到智慧的力量和创造的欢乐,中职学校可以根据学校专业开设情况,组织三个层面的课外科技活动:
3.1 普及型创新教育
活动:这是第一层面的的课外科技创新活动。目的是面向全体学生,调动每个学生的创新兴趣和欲望,开发每个学生的创造潜力。普及型创新教育活动又分为层层递进的三类活动:
第一,定期组织开展全校性的科学知识讲座。学校可以由业务素质高,科技意识强的教师,结合专业和行业特色介绍科技发展历史、现状、前景及科技应用实例等身边的科学知识。
第二,开设全校性的创新知识课(也可以做成讲座的形式)。由学校专职或兼职科技辅导员向学生进行创新原理、创新思维、创新技法、创新意识的教育和训练,注意引发学生的个性品质,激发创造的火花。
第三,组织开展常规性“异想天开”活动。学校可以分专业或分类别组织课外兴趣小组,每周一次活动。活动中,由科技辅导教师围绕一至两个创新技法提出引导问题,小组成员围绕问题展开发散思维,或者联想其他新的问题,或者探寻解决问题的措施。教师与学生一道互相影响、互相讨论,最大限度地开发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解决问题的创新思维能力。
3.2 技能训练型活动:这是第二层面的课外科技创新活动。目的是在学科教育中渗透科技教育,不但让学生增长知识,而且也发展学生个性。在中职学校,结合专业特点,有计划地把创新潜能、创新思维的开发与创新技法训练同专业实训、实习等专业技能实践有机结合起来,能在培养学生专业技能的同时,不断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求异思维,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及科技创新才能。
为了让一些对科学有更多兴趣和爱好的学生得到科学方法和科学技能培养的机会,在普及的前提下发展孩子的个性。我们的做法是:把科技制作活动与专业技能训练相结合,深入开展科技制作活动。我们主要集中专业优势,在机械、电子、计算机等三个专业进行创新和开发,组成课外科技制作活动小组,进行重点指导。每个组都完成了一项项很有创意的科技制作,比如机械专业设计制作的趣味七巧板、趣味鲁班锁、金属工艺画,电子专业设计制作的趣味电路、控制装置,计算机专业设计制作的电脑美术、电脑动画、网页、外挂程序等都受到师生的广泛关注,在校园艺术节上大放异彩。同时也激发起了学生的创新灵感,使学生迫不及待地进入第三层面的活动。
3.3 创新作品制作活动:这是第三层面的课外科技创新活动。目的是在普及的基础上提高一部分有专长的学生的创新能力,指导他们完成学术论文、创造发明、科技制作与社会调查报告等。
由于前面两个层面活动的开展,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会得到提高,兴趣得到激发。为让每一个想做科学研究的孩子都能得到指导,并照顾学生发展的个别差异,让对科学有特殊爱好和有才华的孩子能够得到更大的发展空间,我们主张让学生带着问题找导师。学生的小课题一旦得到导师的确认,就可以向学校提出申请,学校充分尊重学生的劳动成果,并给予时间、空间和经费的支持,并得到指导教师的全程指导和帮助。指导教师会鼓励他们在科学课堂和生活中寻找研究的线索,了解已有的概念和认识,提出各种问题,集中探究的项目,引导他们参与到研究、制作和改进中去,并最终形成创新作品,参加各级科技创新大赛。
通过近几年的教育实践证明,以上三个层次的科学实践活动的开展,能使中职学生的科学素养得到普遍提高,创新能力得到普遍增强,同时也提升了学校素质教育的质量。学校学生年年参加县、市、省级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和职业技能大赛都取得了非常优异的成绩。
4 开展课外创新教育活动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中职生科技创新活动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让他们学会动手、学会创新思维,从而开发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是科技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培养中职学生发明创造的先导。不动手的发明创造是空想,不动手的科技教育是空谈。学生只有在动手改进实验、动手制作教具学具、动手进行小制作、小发明和推广科技成果的过程中才能真正发展创新能力。因此活动中要注意:
4.1 要能体现科技与创新的整合统一:在科技创新活动中,创新教育与科学教育绝对不能相互独立,各不相干。因为科技创新活动不是单纯地向学生传授科学知识与技能,教学生做出科技作品,而是要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开发学生的潜力。学校在组织科技创新活动时,既要注重使科技活动具有启发创新的效能,又要注重创新教育的科学性。能够在教育中使理智与情感取得平衡,这样的科技活动才是创新的科技活动,才能够真正使中职学生受益。
4.2 要注重科学技能与主体创造的和谐一致:科学技能包括知识技能和操作技能,它是发展才能的基础。在活动过程中,对技能的掌握有一个从生疏到熟练的过程,只有通过不断地实践,在既要动手,又要动脑的制作活动中,
中职学生的观察力、思考力、动手操作的能力,才能够真正得到锻炼,创新技能才能不断得到提高。
4.3 要强调科技与表现的完美结合:苏霍姆林斯基说:“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作为文化学习失败的中职学生,这种需求更强烈。在实施素质教育和职业教育的过程中,满足学生的这种心理需要,让学生体验成功,对于提高中职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科技辅导员教师应有效地利用合理的机能性和心理的情绪性,来唤醒在学生心中的表现欲望,并诱导其走向创造性的表现活动。让学生通过视、听、触觉等多种感官的训练来充分表现自己,自由地表现自己的主观感受,教师要适时地进行鼓励,绝不能轻易否定学生的奇思异想,满足学生的心理需要,调动了学生创造表现的积极性,从而达到了培养学生创造才能的目的。
未来的世界可以说是一个创造力的世界,社会各种竞争是人才的竞争,人才的竞争实质就是创新能力的竞争。作为培养初中级技能型应用人才的中职学校,更要充分发挥科技活动的优势,发展中职学生的智慧,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使他们能勇敢地面对新时代的挑战!
参考文献
[1] 黄廷忠.浅谈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教育探索,2001,18-19
1我国现代林业科技创新发展的现状
(1)现代林业从业人员科技创新意识薄弱,对科技支持的资金投入有限,科研人员队伍素质不高,科研成果正逐年下降,且有些科技成果不能转化应用于林业生产,成果转化率低。传统的林业经营中的科技投入比较少,长期形成了放任式管理,“靠天吃饭”的理念,林业产业普遍忽视科技对林业的作用。近几年由于科技不断发展和发挥作用,部分林业工作者认识到科技创新的重要性,但仍需要加强科技创新意识的培养和学习,真正应用于实践,努力提高科技成果的应用率。
(2)林业科技发展与市场结合度比较低。我国林业以传统的初级产品为主,林业生产没有形成商品化、产业化的规模,不能满足市场需求,林业产业结构不完善。目前我国的林业发展已经有所改善,部分地区也正在因地制宜地发展林业,并发展林下经济推动地区经济发展。但林业的科技改革发展仍比较缓慢,林业科技处于低水平状态,不能满足需要。林业产品以单一的工艺,简单的产品为主,林业产品加工和针对市场的研究服务仍没有改善,为林业服务的意识不强。现代林业与科技创新相结合中,应把科技创新作为林业企业发展的推动力,只有科技不断发展创新并融入企业的生产才可以提高林业企业的竞争力,将林业技术转化为林业产业。
2促进林业科技创新发展的对策
(1)培养、提高林业从业人员的科技创新意识。林业发展和生态改善都要依靠科学技术的发展进步,因此领导和群众都应转变传统观念,重视科技发展对林业产业的重要作用,将科技兴林作为现代林业的发展战略。提高科技创新意识,多组织学习普及科技对林业的重要作用,提高认识,不断学习新技术新知识,从而达到不断提高自身的科技创新意识和接受运用科技创新成果的能力。
(2)重视科技人才培养和储备,建立科研系统,完善科研体制。现代林业要与科技相结合实现发展,就必须加大对科技人才的投入,聘请并培养高素质的专业化人才,优化人员结构,提高林业从业人员的整体水平。之前的科技创新成果主要集中在高校和专业的科研机构,科技成果的转化率有待提高。因此要建立林业科研系统,多培养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相结合的高素质创新人才,将科技创新成果运用与林业的生产发展中。
(3)以市场为导向,以国家政策为指引,发展现代林业科技。目前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体制决定,林业发展要受到国家政策干预和市场调节的双重作用。目前政府干预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且可持续发展政策促进生态环境保护,使现代林业发展重视因地制宜,结合当地的实际发展,充分有效利用森林资源,发展林下经济、林业旅游业,维护生态平衡的同时发展经济。现代林业发展还应结合市场需求,以市场为导向,科技创新以市场需要为方向,生产有需要的产品,从而获得经济利益,以资金再支持科技创新成果,形成良性循环。
(4)发挥科技创新对林业生产的重要作用。1)科技创新用于林木品种培育,针对不同的气候和土壤等自然环境特点,培育不同的优良品种,并合理安排种植。提高土地利用率,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实现生物技术的科技化。2)科技创新用于绿色施肥、绿色农药等环保方向。生态环境越来越恶化,人工种植的树木自身的调节修复能力有限,要保证健康成长,当遇病虫害时要科学地研发使用新型绿色农药。并在植物生长的过程中,针对性地研发使用绿色化肥。3)科技发展促进林业体系的全面完善,如用科技手段推动林业防火体系的完善。
由于森林火灾频发,对于现代林业防止火灾也非常必要。林业发展离不开科技支持,现代林业科技就是以科技创新为动力推动林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现代林业发展与科技创新密不可分。林业发展中要不断提高工作人员素质,引进培养科技人才,不断完善科技创新机制,从而推动林业的全面发展。
2012年11月9日,为期8个多月的第7届陕西省中小学生科技节活动在咸阳市泾阳县圆满落幕。陕西省教育厅副巡视员王海波出席并讲话。
为推动全省中小学科技创新活动深入开展,着力培养中小学生的科技素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全面推进素质教育,陕西省教育厅、省科协已连续7年每年举办全省中小学生科技节。2012年2月,教育厅、省科协印发了《陕西省第七届中小学生科技节活动方案》,本届中小学生科技节主题是:科技成就梦想。从3月份科技节活动启动实施以来,各市、县教育行政部门、科协和广大中小学校紧紧围绕活动主题,开展了丰富多彩的中小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在全省中小学生中普遍形成了学科学、爱科学、讲科学、用科学的良好风尚,中小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明显增强,参加科技竞赛的获奖面不断扩大,层次不断提高。
王海波在讲话中就深入做好中小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提四点希望:
一是希望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科协要进一步提高认识,从培养创新型人才、转变发展方式、建设创新型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认识开展中小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重要意义。要加强组织领导,完善制度建设,落实经费投入,建立保障机制,把科技创新活动纳入教育行政部门对中小学校检查评估及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指标体系,作为开展德育工作,推进素质教育和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内容。对于这项工作,要坚持不懈地抓实、抓细、抓出成效。
二是希望广大中小学校要努力为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创设环境和条件,加强学生科技活动园地和相关设施设备建设,有序向学生开放科技室、实验室、计算机教室和图书室;利用节假日组织学生参观科技馆、博物馆等,开展科技创新实践;利用青少年活动中心的资源和优势,让广大中小学生参与和体验科技创新活动的过程和结果,提高学生科技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要进一步把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与各学科教学紧密结合,在各学科教学中,要注意渗透科技创新活动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的介绍,有机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引领学生揭示科学发展规律和人类对客观物质世界的认识,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勇于探究、追求真理、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和态度,重视组织和引导学生观察自然、观察社会,在观察、实践中发现问题,探究方法,获得科学研究的体验,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三是希望广大教师进一步提高科技素养。要进一步加强骨干培训和校外科技辅导员队伍建设,鼓励广大教师通过学习和研修,努力学习和提升自己,不断提高专业水平和业务素质,不断提高参与中小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积极性,充实和更新知识储备,进一步提升组织和引导学生开展科技创新活动的能力。
四是希望广大中小学生充分利用好中小学生科技节这个平台,发挥主体作用,志存高远,勇于创新,善于钻研,投入你们科技创新的热情和智慧,积极参与各种类型的科技节活动,为未来成长为创新型人才,把伟大的祖国建设成创新型国家而努力奋斗!
王海波强调,党的十已于昨天隆重召开,我国教育事业发展将面临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培养创新人才是当前教育工作的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他希望全省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各级各类学校认真学习贯彻十精神,坚持实施素质教育的战略主题,坚持广泛深入地开展中小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不断开创新局面,创造新经验,取得新成就!
咸阳市教育局、市科协,泾阳县县委、人大、政府、政协以及教育、科协、科技、关工委、妇联、共青团等部门主管领导,泾阳县姚家巷中学等有关中小学校共2800余人在泾阳县中心会场参加了成果展示活动。来源:基础教育一处
关键词: 高校青年教师科技创新能力提升
高校作为创新人才培养和新知识、新思想生产传播的重要基地,是国家和区域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基础研究和高技术领域原始创新,解决国民经济重大科技问题、实现技术转移、成果转化的重要职能[1]。近些年来,伴随我国高等教育的跨越式发展,青年教师逐渐成为高校教学科研的新生力量。据教育部人事司统计,2007年全国高校35岁以下教师比例为43.54%,40岁以下占61.86%。因此,提升这支年轻教师队伍的科技创新能力,是高校提高自身科技创新和服务能力必须面对的问题,也是创新型国家建设的必然要求。
1.提升高校青年教师科技创新能力的意义
1.1提升高校青年教师科技创新能力是高校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高校是国家和区域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区域创新体系中具有重要的引领和支撑作用。据科技部2005年统计,80%以上的国有大中型企业(集团),以及大部分省市都与大学建立了全面合作关系,合作开发或转让成果20多万项。在知识创造、科技创新、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过程中,高校青年教师始终工作在第一线,担负着具体的研究、开发和转化工作,他们的科技创新能力直接决定着高校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区域科技创体系建设的效果。
1.2提升高校青年教师科技创创新能力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需要
党的十七大提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这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建设创新型国家需要创新型人才,而高校作为培养和造就高素质的创造型人才的摇篮,承担着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重大历史责任。实践证明,教师的创造品质对学生创新潜能的开发、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如果教师具有创新意识,不断地在教学、科研和社会实践中表现出较强的科技创新倾向,就会在无形中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促使其创新思维和能力的发展[2]。高校青年教师作为高校教学的主要力量,承担着50%以上的教学和学生科研和社会实践指导工作任务,他们的科技创新能力直接影响了学生科技创新精神和意识的培养工作。
1.3提升高校青年教师科技创新能力是高校提高师资队伍素质的根本要求
教师是高校教学与科研的主体,其素质关系到学校的生存和发展。科技创新能力是高校教师必备的基本素质,它决定着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以及在国家和区域创新体系中发挥的实际作用。在高校的扩招和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的大环境下,我国高校教师的数量急剧上升,青年教师已成为教师的主体力量,承担绝大部分专业课程、基础课程教学工作和具体的科学研究实践工作,在地方高校中这种现象尤为严重。提高占高校教师一半以上的青年教师的科技创新能力,可以从根本上完善高校师资队伍素质,为高校科技创新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1.4提升科技创新能力符合高校青年教师自身发展的特点和需要
科技创新是原创性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的总称,包含提出新观点(包括新概念、新思想、新理论等、新方法、新发现和新假设)的科学研究活动,开辟新的研究领域、以新的视角来重新认识已知事物等。研究个体主要表现为思想活跃、不因循守旧、富于创造性和批判性、具有敢于标新立异、独树一帜的精神和追求。高校青年教师的年龄一般集中在30周岁左右,他们易接受各种新知识、新思想、新事物、新思维,甚至受一些新思潮的影响,是高校教师中最开放、最容易接受新生事物、最富有创新精神的一个群体,处在培养创新意识、提升科技创新能力的最佳年龄和职业发展阶段。
2.高校青年教师科技创新能力存在的主要问题
2.1中国传统文化和现行应试教育模式影响了高校青年教师创新能力的培养
中国传统思想文化虽经历了30年改革开放的冲击和洗礼,但“唯上忠君”、“中庸之道”、“天不变,道亦不变”等儒家思想仍深深影响着我们,民族灵魂深处形成的过于求稳趋同,不敢求异冒险的心理“积淀”仍根深蒂固。此外,当代高校青年教师一般是在以高考为指挥棒的应试教育模式下培养出来的“70后”、“80后”,从小接受的填鸭式教育就是要“服从听话”、“老实本分”、“遵章按典”。这种以“少数服从多数,个人服从集体”为行为准则的教育培养模式,严重制约了高校青年教师自主性和独立性的培养,以及个性自由和多样化的发展,造成了他们在高校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中缺乏创造的内在冲动和大胆质疑的批判思维。
2.2高校内部环境因素影响了高校青年教师创新能力的培养
2.2.1高校对青年教师教学型定位的影响。
据统计,在1999―2006年的8年内,我国高校招生数增长了4倍,而正是为了满足扩招后的教学工作需要,高校大量招收了青年教师以充实教职工队伍。随着“创新型国家”的目标的提出,党和国家对高校在国家科技创新体系中的作用进行了精确的定位并寄寓了殷切的希望,高校承担的科学研究任务也越来越繁重。为了同时满足教学和科学研究工作的需要,高校在内部分工上普遍采取了“高职称高学历年老的搞科研,低职称低学历年轻的搞教学”的方法,将繁重的教学任务压在青年教师的肩上。这种简单生硬的分工定位虽然在短期内有效解决了高校教学和科研任务繁重的问题,但却忽略了青年教师科技创新和科学研究实践能力的培养。
2.2.2高校缺少培养青年教师科技创新能力的制度体系。
青年教师作为高校教学工作的主力军,高校对其的培养的关注和投入一般是倾向于教学方面,现已形成了岗前培训、助教听课、教学指导、外出进修、教学评优等完整的教学能力培养制度体系。科学研究虽然已经得到了高校和教师群体的高度的重视,但更多是被看成个人行为,被看成是教学工作以外的副业,属于硕导、博导、教授的事。高校出台的科研管理制度和政策主要也是根据学校整体科研实力和水平提升的需要,面向青年教师的科研政策过于零散孤立,基本没有形成提升青年教师科技创新能力的制度体系。
2.2.3高校计划经济模式下的工资、职称、职务等奖惩制度的影响。
我国高校传统的师资管理体制是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下运行和发展的,具有高度的封闭性。近几年,高校师资管理体制在高等教育制度改革的推动下,初步实现了由封闭型向开放型的转变,但仍滞后于经济体制改革。特别是在工资、职称、职务等关系教师切身利益的制度没有发生本质的改变,其主要的依据依旧是工龄、年龄、资历、学历等硬性指标。这种“论资排辈”“不长胡子不长待遇”的分配体制,不仅消磨了青年教师锐意进取、苛求上进、求真务实和渴求创新的精神追求,而且剥夺了他们获取科技创新发展的优势资源的机会。
2.3高校青年教师自身知识水平的影响
科技创新能力不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它需要创新主体在理解、掌握、综合和发展已有知识、技术、成果的基础上,对其进行创造性的二次开发和应用[3]。科技创新作为一项具有长期性、风险性、创造性的高端智力活动,它需要从业人员具有求真务实、坚持不懈、吃苦耐劳、甘受寂寞、勇于奉献的精神。高校青年教师大都刚从学校毕业,虽具有较高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但离科技创新所需的扎实先进的专业知识、宽广优化的知识结构、广阔灵敏的学术视野还有一定差距。同时,受到市场经济中趋利思想和现实中高校青年教师待遇过低的影响,部分青年教师过分关注自己的“钱袋子”,虽有满腔抱负,但急功近利,情绪浮躁,缺乏责任心和敬业精神,对短期无法获得回报的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根本不感兴趣。
3.提升高校青年教师科技创新能力的思路
3.1积极营造科技创新的校园文化氛围
创新文化是科技创新的基石,营造创新文化氛围对提高高校青年教师个人素养、催生科学灵感、提升高校科技创新内涵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因此,高校要着力营造宽松和谐的学术环境,尊重学术自由,提倡学术争鸣,鼓励理性质疑,坚持真理面前人人平等,消除地位影响,排除利益干扰,排除行政干预,使青年教师的首创精神受到鼓励,创新思想受到尊重。营造科技创新的文化氛围的方式方法有很多,例如:利用校报、校园网、校园广播、会议等媒介载体宣传科技创新理论和思想;树立先进典型,对青年教师身边的科技创新代表的精神理念、价值观念、道德风貌和人格魅力进行广为宣传,发挥榜样的导向、牵引作用;搭建学习交流平台,让青年教师在宽松融洽的面对面、心贴心的对话沟通中,潜移默化地领悟和接受高效的学习方法、新颖的科技创新理念,例如举办“青年教师科技创新系列讲座”、“科技创新研讨会”等。
3.2完善培养高校青年教师科技创新能力的制度体系
培养青年教师科技创新能力是学校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作为一项长态性工作,必须有科学系统的制度体系作为保证。首先要根据青年教师的知识结构、专业领域、创新水平和学校教学科研工作需要,建立完善提升青年教师科技创新能力的学习、进修、评优等政策体系;其次要重视为青年教师创造成才机会,拓宽发展空间,构建竞争择优、绩效优先的职称职务晋升体系,建立体现科技创新价值和兼顾公平的薪酬分配体系[4];最后要探索建立青年教师角色转换、有序流动、动态更新与优化的人才岗位机制,形成“人岗相适、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分工聘任体系。
3.3整合搭建培养高校青年教师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的科研平台
有了相关的政策保障后,高校还要充分利用高校学科门类齐全、学术交流活跃、实验条件完备等优势,依托各类科研创新平台和科研项目,整合科技创新资源,为青年教师进行科技创新工作,提供必要的项目、资金、设备仪器、试验环境等创新资源。例如:在现有“高校青年教师科研基金”的基础上,加大资助力度和资助范围;在各类实验室、工程中心内设立青年教师工作室,开辟科研仪器设备快捷使用通道;在工矿企业设立青年教师科技创新实践岗位,增强青年教师科技创新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古广灵,刘碧容.高校科技创新教育的认识与思考[J].科技创新导报,2009,(01).
[2]张健,钱桦.高校大学生科技创新教育的探索[J].中国林业教育,20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