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鱼游到了纸上教学设计

鱼游到了纸上教学设计

时间:2023-06-01 09:31:08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鱼游到了纸上教学设计,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鱼游到了纸上教学设计

第1篇

关键词:课堂教学;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应关注学生的长远发展,每个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都要把视野放宽、放远,关注每个学生的将来、成长和发展,尊重学生的个体感受、独特见解,在课堂上要构建多元化的评价体系,运用形式多样的评价方式与学生的心灵对话、交流,使每个学生都发现自己的闪光点,获得自信,得到更大的发展,而有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味追求完成课堂教学任务,忽略了这一点。

上课伊始,教师在黑板上画了一棵大树,结合手中的树叶演示树叶飘落的场景:

师:同学们,你们看到了什么?

学生A:我看到了树叶从树上落下来。

师(失望):不是很好,请坐!

学生B:我看到树叶一片片从树上落下来。

师:恩,请坐!谁还有更好的吗?

(教师似乎很不满意学生的答案,于是又捡起树叶,重新演示了一遍,让树叶一片一片地飘落下来)

这时候一个学生好像领会了老师的意图,欣然高举起手,老师欣喜,示意他回答。

学生C:我看到树叶从树上轻轻地落下来。

师:是“轻轻“的吗?(有些失望地示意学生坐下)

针对教师的评价,学生有点不知所措,一个个苦思冥想竟不知道该做何答,同时我们在座的听课老师也在“绞尽脑汁”地想“标准”答案。学生面对一个又一个的失败,都不敢轻易再将手举起来了,他们“乖乖”地坐在位置上等待着教师颁布“标准”答案。

面对冷场,教师只能说:你们认为是“树叶一片一片从树上飘下来”好呢?还是你们说的好呢?原来学生的回答得不到赏识是没有合上教师的“标准”答案。

本来这样的教学设计将是一个很好的说话训练机会,通过直观演示,刺激学生的视觉让学生有话可说,结合恰当的点评充分激发学生的热情,活跃学生的思维,针对不同层次学生的不同回答给予不同的评价,促进学生个体的不断发展。却由于教师预设的面太窄,课堂教学机智不够,只一味地追求所谓的“标准”答案,而忽略了课堂的生成与学生的情感。于是我们在教学中常遇到这样的情况:越是高年级,学生课堂举手的参与面越窄,越倾向于倾听,班级里“沉默的羔羊”也就越多。在发言的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尊重学生,更要鼓励学生有求新求异思维。有一些学生,他对某个问题的想法分明跟别人不同,但是他却不敢说出来。为什么呢?一是怕说出来后遭到同学的嘲笑,二是怕教师严厉的批评。其实创新是每个人思想中的精髓,教师对有创新意识的孩子更要多加关爱。在以后的教学中我常常激励自己要做到:发挥评价的有效性,放飞学生的语言。例如,我曾在教学《鱼游到了纸上》中为了让学生感受主人公――青年画鱼时的专心,更让学生明白表达时用词准确的意义,于是设计了这样一个片段:

师:当你听到小女孩惊奇地说:呦,鱼游到了他的纸上时。你的第一反应是什么?

生1:我的第一反应是进去看看。

(学生的回答没有马上切入正题,学生此刻也没有意识到人多要“挤”进去才能看到,只有进一步耐心引导,才能让学生抓住重点)

师:是呀,可人这么多你进不去呀,那怎么办呢?

生1:我可以“挤”进去看看的。

(正确的引导与评价常常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惊喜)

师:你这个“挤”字用得可真准呀。其他同学还有不同的反应吗?都可以来说说的!

生2:我的第一反应是:鱼怎么可能游到纸上?

师:你肯定也很想进去看看,人这么多,你也必须得――

生齐:挤进去看。

师:是呀,同学们体会得可真到位呀,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玉泉的茶室后院,一起挤进去看看,这个青年是如何让鱼游到纸上来的……

“润物细无声”,教师是教学中的引导者,课堂上学生的回答是根据自己对文本的初步领会做出的,期间教师要做好导向的作用,给学生创造轻松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勇于做学习的参与者,勇于尝试。在这样轻松的对话过程中学生轻轻松松地就掌握了作者“挤”字所用的巧妙之处,一个“挤”让学生领会了茶室后院的人多,一个“挤”字道出了作者对青年专心致志作画的赞扬,更让学生深深体会用字准确的精妙。

如果当时我只顾及自己的教学进度,而忽略了学生的发展需要,灌输用字准确性的作用,直接讲解“挤”的作用,我想学生的体会就不会那么深刻,同时也很难体会出青年作画的“专心致志”和“一丝不苟”了。

第2篇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这句话有两层意思:第一,语文课程是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课程,课程的内容和目标应聚焦于语言文字运用;第二,这门课程具有综合性、实践性的特点,语文课必须是通过语言的训练和熏陶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语言能力,而思想感情的体会是附着在语言学习上的。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从语言文字入手,把握文本内容,体会情感而“得意”,更要关注语言形式、表达方法而“得言”。

一、抓住语言文字训练点,抓住语文课的本真

教学人教版的《科利亚的木匣》一文时,一般教师都会抓住课文的最后几段来展开教学。为了让学生明白“人一天天长大,步子也在渐渐变大,周围的一切,不是都在起变化” 这个道理,设计让学生重点品读科利亚所说的话这个环节:“我知道是怎么回事啦……我马上会找到我的木匣子。”

对这样的所谓突出重点,让学生明白道理的教法,我有些想法:其一,只是明白道理,没有语言文字的理解和感悟,这和思品课有什么区别?其二,纠结于五步、十步,还是九步半,这不是语文课的特质,更多的像数学课。那我们语文课的语言训练点应该放到哪里呢?如何上出语文课的味道来?

首先,我们再来细读文本,看看文本中有哪些“语文”的“菜料”?通过文本细读,我们会发现这些“菜料”:一是第一、二、三自然段描写科利亚埋木匣的过程;二是科利亚埋木匣过程中用到的关联词;三是科利亚埋木匣的动作。找到了这些语文的“菜料”,我们再重新“烹饪”,整合到教学设计中,这节课就有了语文的味道。可以设计这样三个环节:

1.读课文1-3自然段,用上“先……接着……然后……”,说出科利亚埋木匣的过程。

2.理清埋木匣的过程后,再让学生圈画出埋木匣的动词,体会科利亚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3.出示要求:仿写妈妈埋木箱的过程,并提出分层要求:(1)直接用上科利亚的动词,加一颗星;(2)加一些不同的动词加两颗星;(3)加一些想象,加三颗星。

这样层层递进的要求,给了学生阅读的梯度,训练了学生说话的条理性、思维的严密性,更通过仿写,突出了语言文字的运用。

二、换个角度提问,从“语言文字运用”的角度学习语言

提问,是教师最常用的启发方式,其作用不可小觑。我们要切准提问的角度。这个角度就是要关注学生的“语言习得”。因此,我们在设计问题时,应当细读文本,发现其中的语言现象,找出语言文字的规律并掌握语言学习的方法。只有从这一角度去设计问题,提炼问题,引导学生进行阅读,语文课的效率才会更高,语文教学才能步入“正道”。

例如,在我们学校的一次公开课中,一位教师教学《鱼游到了纸上》的第二课时,其中有一个环节是这样设计的:教师先让学生默读课文找出青年画鱼的语句。学生交流时,都找到了这句话:“他有时工笔细……仿佛金鱼在约上游动。”然后,这教师把这句话出示在大屏幕上,提出四个问题引导学生读懂这句话:

1.假如青年不是一丝不苟地画,会怎么样?

2.猜想一下,青年会一丝不苟地画金鱼的哪些部位?

3.出示两幅画,感受哪一幅“工笔细描”,哪一幅是“挥笔速写”?

4.通过这样的描写,你看到了金鱼的哪些动态?

这四个问题侧重于学生的想象,增强了课堂的趣味性,学生也能对答如流,教学过程也很顺利。但细细琢磨,我们会发现这四个问题的设计考虑欠周,整个过程少了点语文的味道。

我们来分析一下:第一个问题是从反面进行假设,青年不是一丝不苟地画,当然画不像金鱼,画中的金鱼当然不会有“游到纸上”的效果,这个问题意义不大;第二个问题是猜想金鱼的各个部位,这是生物课的内容,语文课没必要让学生了解金鱼由哪几个部位组成;第三个问题看图辨别,找出“工笔细描”的画和“挥笔速写”的画,这个问题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这两个绘画术语,有必要,但显得有些突然,还需要改进;第四个问题是想象金鱼游动的姿态,这姿态无非就要是前进、转弯、上浮、下沉、摆尾。这四个问题的探讨价值不大。把四个问题联系起来看,我们会发现它们缺乏层次性,是孤立的四个问题,且思维的程度都不高,都没有涉及语言文字的学习。

其实这段话中有两处语言现象值得让学生掌握:一是中间的分号,作者从“工笔细描”和“挥笔速写”两个方面写了青年画鱼的细节;二是两个分句分别用了“像”、“仿佛”,但这两个句子并不是比喻句,而是作者的联想,通过“姑娘绣花”的联想来写青年“工笔细描”的细致,通过“纸上游动”的联想来写青年挥笔速写的动感。

根据这两处语言现象,我觉得可以这样来设计这段话的提问教学。

第一问:这段话有一个分号,想想中间为什么用分号。这个问题既让学生明白作者写了什么,又让学生明白分号的作用和用法。

第二问:“工笔细描”和“挥笔速写”是中国画的两种绘画技法,你能从两个词中各找出一个字来区别这两种技法的不同吗?这个问题,教师可引导学生从“字面”上寻找不同,再从“画面”中感知不同。

第三问:第一个分句中哪些词写出了“细”,第二个分句中,哪些词句写出了“速”?如果说第二问是“从文字中来”,那么第三问就是“到文字中去”。通过这样的“在文字中走一个来回”,学生领悟了者的写法。

第四问:再读读这两个分句,看看带有“像”、“仿佛”的句子,有什么发现?这里就是引导学生,体会比喻和联想的区别。

以上四个问题的设计,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彼此关联,观照了语言的学习和运用。这是从“教内容”到“教语言”的一个转变。“教内容”只能停留在语言学习的表面,“教语言”才能让学生去感悟语言、发现语言、学习语言、运用语言。当然,新设计中的“四问”只是提供一条教学的思路,循着这条思路,帮助我们寻找阅读教学的规律,打开阅读教学的窗户,树立强烈的语文意识。

三、关注语言,引导孩子在阅读中运用语言

人教版三年级课文《花钟》,写了不同的花会在不同的时间开放,并提示原因,最后谈到植物学家修建“花钟”的奇妙做法。作者写作思路清晰,语言文字优美。一位教师在执教这篇课文时,引导孩子们学习课文的第一自然段。孩子们读通句子后,教师提出研读的专题是:你喜欢哪一种花的描写方法?

从研读专题的“描写方法”中,可以看出,教师试图引导孩子们关注这段话的语言。可是,三年级的孩子对“描写方法”还很陌生。于是,有的孩子说:我喜欢睡莲;有的孩子说:我喜欢月光花。所有的孩子把目光聚焦到了“我喜欢哪一种花”上,对“描写方法”没有感觉。教师原本想让孩子们自己来“赏语言”,结果却是孩子们在“赏花”。

那么如何引导孩子们来欣赏这段语言呢?我觉得可以定格在词语运用上,而不是在描写方法上。

1.先让孩子们找出表示“开花”的词语:吹起、绽开、醒来、开放、欣然怒放、苏醒、舒展、含笑一现……反复地读这些词语,发现作者是用不同的词语在表示“开花”,而且没有一个重复的。文中的花儿之所以好看,是因为作者写得好、用词丰富。假如作者都用一个词语来写开花,这段话读起来就索然无味,也读不出花儿的千姿百态了。

2.提出研读专题:这么多表示“开花”的词语,你最喜欢哪一个词语?让孩子们选择自己最喜欢的词语来说体会,并能说出喜欢这个词语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