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乡村治理综述

乡村治理综述

时间:2023-06-01 09:31:18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乡村治理综述,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乡村治理综述

第1篇

宋代家法族规研究

守法行为的经济学分析

汉代为孝屈法现象的法理分析

传统孝义之道及其法治启示

律师“死磕”法官现象探析

弗里德曼法律起源理论研究

论宗族势力对村民自治的影响

我国土地所有制的困境及其破解

从草原经营方式的转变看公众参与

涉法问题的思考和对策

法律社会学的知识脉络与基本问题

兼论法律与文学的关联及其意义

伯克利学派回应型法理论研究

论翻供——以C市人民法院为样本

重建信任:社会信任问题研究述评

帝国还魂:知识产权全球化批判

对台湾地区禁止男同性恋者献血规定的分析

构建有中国特色的现代立法综合参与模式

近二十年来中国少数民族习惯法研究综述

西北少数民族地区公民权利实现的“差序格局”

论压力下的立法决策展开——以《劳动合同法》为例

论“公案”中司法与传媒、民意的政治角力

吸附型治理研究——征地拆迁背景下的村庄治理

“富人治村”中的纠纷解决——基于浙东J村的考察

论纠纷类型变化和社会权威变迁中的乡村人民调解主体

公民的规范性认可——以哈贝马斯商谈论为视角

“家”的法律构造——以范氏义庄为中心的考察

社会自治型地方法治试验——兼评“法治广东”建设

折戟沉沙的理想主义者——透视一位老上访户的村治史

“乡村治理”的司法回应——基层司法中的法律、法院与法官

执行和解的法理学分析——以执行主体之间的关系为视角

国家·法律·社会——涂尔干社会学思想中的国家观

走进吸毒者的世界——西安市Y区戒毒所吸毒者的访谈实录

法律如何在现实中不能——一个城管案件的法理学思考

城管执法中的合作逻辑——宿安区整治洗车店的故事

论权利与权力的冲突与合作——以“大日子”涉诉为观察点

基层的法社会学透析——以重庆Y区办为研究对象

浅议宗教对傣族传统法律的影响——基于对傣寨的考察

乡村社会纠纷的多元化及其解决机制——以X县L镇为例研究

从基层法官知识结构透视审判业务——以瓮安县人民法院为视角

法律如何被理解——从涉诉成因看当事人的法律理解

论法律的纠纷解决之困——以一起民事案件的解决过程为观察点

司法过程中的社会学方法及其适用——卡多佐社会学方法理论研究

穿行于传统与现代之间——以一起离婚析产案为视角的纠纷解决观念研究

政治冷漠: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障碍——基于滇东五村村民自治研究

并非通过法律的维权——以中国转型期“农民工”的维权途径选择为视角

乡村调解中的情理法及其适用——以重庆市Y县某村人身侵权案为例

第2篇

关键词:乡村旅游;土地;精细化管理

引言

十三五规划期间,海南国际旅游岛的建设逐渐成熟,海南省各个市县充分利用自身的资源优势,各自开展着具有独特风味的乡村旅游项目。乡村旅游发展,一方面提高了农村土地的使用效率,促使农村土地朝着多元化利用方向发展,另一方面促进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从而提高了农民的收入,释放有效需求。

1文献综述

集体土地流转的过程,是利益重新分配的过程。国内相关学者研究了农民的经济状况以及流转过程中的收益分配比率等问题(卢吉勇等,2002)[1],提出了促使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快速交易的模式和收益分配基本原则(袁开春,2008)[2]。从多个角度,对农民集体土地流转过程中交易利润分配等进行了调查与研究(李力行,2012)[3],结合乡村旅游的经济要素,分析刺激乡村旅游经济快速增长的各个要素以及其所占比率(左冰,2011)[4],提出影响乡村旅游的主要因素有观念、规划以及人才等(唐召英等,2007)[5]。此外,有国外学者认为社会文化利益等对乡村旅游的发展有重要的影响(Choietal,2006)[6]。本文尝试从规范管理的角度,对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用地问题及管理措施进行研究分析,明确了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用地的治理方法及程序,有助于海南省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以及土地流转政策得以完善。

2海南省乡村旅游用地利用存在问题

2.1规避审批、违法占地

乡村旅游项目为农民增收开辟了一条新途径。由于村民对于乡村旅游的认识不足,从而造成了不合理的土地利用方式;再加上部分经营者及旅游者缺乏责任心,乱排污水以及乱倒垃圾,这些垃圾都对生态环境造成了污染,污水得不到充分的净化处理,造成对土壤和地表水体的污染;由于经济利益的驱动,村民的传统民居逐渐向经济房、酒吧、餐馆、宾馆等等现代化建筑设施转变,严重破坏了乡村特有的乡土气息。

2.2破坏农田,影响耕地总量动态平衡

从2012年海南省土地执法调查的情况来看,全省只有17家农家乐项目经国土部门批准。根据海南省国土资源厅2011年对69家农家乐项目的统计,平均用地硬化率为11.4%,虽然不高,但未经批准硬化农用地成为一种土地违法行为,是一个土地监管的重点。关于水产养殖方面的乡村旅游项目,由于需要挖塘养殖,导致地面耕作层遭到严重的破坏,并且破坏之后将难以复垦,从而直接造成耕地总量大量的减少。

2.3鱼龙混杂,扰乱土地市场秩序

近年来,出现了以低价圈占土地为目的,打着建设“体育休闲产业”“观光农业”“生态恢复”“设施农业”以及“农家乐”的旗号,采用“以租代征”的方式,大量占用农村集体土地用于非农业项目的发展。乡村旅游目前的政策环境仍有待改进,对于土地利用、公共交通、财政金融支持等部分还需要改进成为有利于产业发展的政策制度,如果仅仅依靠企业的发展,后期将导致心有余而力不足。

2.4压低补偿,损害被占地农民利益

乡村旅游是土地流转后获取高收益的一个主要途径。流转后的土地大多发展高附加值农业,而用于种植粮作物的几乎很少。由于外来的旅游经营与管理企业流入大量的资金,使得农民的收益空间大大减少。另外,其补偿的租金没有考虑到土地质量持续性投入的损失。经济条件相对较不景气的农民,只能通过流转土地得到一定的补偿金。这增加了农户之间的贫富差距,形成农村新的不稳定因素,由此引发的群访、集中量增加。

3海南省乡村旅游用地利用问题分析

3.1用地需求扩张与耕地保护相矛盾

目前各个市县编制的旅游发展规划并未与相应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相衔接。旅游建设项目并未归入对应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之中,其发展空间几乎很小。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镇总体规划规定的规划期限分别为15年和20年。因此很难定位旅游发展过程中的用地范围,耕地容易遭到破坏。在用地指标紧缺的情况下,乡村旅游项目用于建设的用地指标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乡村旅游经营规模的扩大。

3.2违法用地现象屡禁不止

乡村旅游项目在土地使用方面仍有不足,由于各方面利益的驱使。许多违法用地现象仍然存在。乡村旅游项目如果严格按照法定程序获得这部分土地的使用权则会产生巨大的价格成本差。对于村集体经济组织而言,希望通过出租土地获取的租金,为村里增加一些收益,壮大集体经济实力。农业收益较于其他收益较低,农民放弃土地后仍然能够通过雇员等的方式继续经营土地,这对农户来说无疑具有很大的吸引。

3.3法律法规和制度上的缺失

目前,针对乡村旅游项目的规章、制度、文件较缺乏:旅游产业没有单独的用地门类,海南各市县在实际工作中基本按经营性用地出让;很多地区并未明确基准地价,当采取出让的方式流转土地时,大多参照商服用地的地价标准,造成旅游业用地出让价格偏高;旅游用地规模和标准控制未完善,对旅游业的监管不到位;法律上并不允许农民以宅基地使用权流转的形式从事乡村旅游,并且相关的法律法规并未完善。

3.4管理不规范

乡村旅游项目关联国土、旅游、工商等多个部门,由于很多部门推广的项目成了土地主管部门检测出来的违法项目,执法过程中就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阻力。部门对农业项目未经严格的研究和论证导致乡村旅游业发展管理不到位,各个乡镇不经规划杂乱无章的搞建设,导致了管理难度的增加。基层国土所建设不健全,执法监察力量和巡查体系不完善,信息的不畅通造成了管理的相对滞后。

4海南省乡村旅游用地精细化管理解决对策

4.1完善政策管理

应该明确旅游用地规模,增设旅游产业用地,并将其继续划分为旅游建设用地与非建设用地。将建设用地和非建设用地进行区分管理。若是符合相关规划的旅游项目用地,进行用地审批时,可以采取只租不征、既征又转、只征不转、只转不征等方式进行处理土地。积极引导企业建设和农民建房在选址用地时尽量使用存量建设用地,要依法指导督促其履行用地报批手续。

4.2规范管理流程,强化规划管控作用

全面追踪土地利用调查情况,积极开展项目用地的审查,采取季报和月报的方式向县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及时汇报开发进展情况,主动预防土地闲置情形发生。农业部门应核定所需的管理用房占地面积及布局,报国土、规划部门审批相关用地及建筑手续,促进项目建设依法、健康、有序开展。在今后的工作安排上,县政府应当在协调各部门、各规划时,明确管理责任和分工,确定准确且有效的指标安排。

4.3完善乡村旅游用地流转及退出管理机制

建立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机制,盘活存量建设用地,积极引导建设用地使用权在村民集体与开发商、银行之间的流转。严格农村土地用途管制制度,盘活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存量土地,需要政府以及农民积极参与对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的监管。对于非法和违法用地者应加大处理力度。加强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的监管对于高效合理的管制有重要的作用。

4.4尊重农民意愿,保障农民土地权益

乡村旅游项目的实施可能涉及到村庄的整治,实施过程中对农民的拆迁补偿、安置方式、安置数量等测算及操作需在全面查清村庄土地面积、权属、地类、人口、户数、房屋结构等现状工作的基础上才能进行,因此,建议进一步完善集体土地的地籍调查工作,通过将权能细分、权责明确来保障农民基本的土地权益。通过对散村散户迁并和其他整治措施,建设新型的农村聚落,促使村庄规模化、合理化、一体化。

参考文献:

[1]卢吉勇,陈利根.集体非农建设用地流转的主体与收益分配[J].中国土地,2002(5):20-21.

[2]袁开春.三峡库区循环经济发展的法律政策研究[J].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4):40-42.

[3]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综合课题组,李力行.合法转让权是农民财产性收入的基础———成都市农村集体土地流转的调查研究[J].国际经济评论,2012(2):7-8,127-139.

[4]左冰.中国旅游经济增长因素及其贡献度分析[J].商业经济与管理,2011(10):82-90.

[5]唐召英,阳宁光.论城郊乡村旅游发展的动力机制及可持续发展对策[J].农业环境与发展,2007(6):36-38.

[6]ChoiHC,SirakayaE.Sustainabilityindicatorsformanaging-communitytourism[J].TourismManagement,2006,27(6):1274-1289.

[7]卢小丽,成宇行,王立伟.国内外乡村旅游研究热点———近20年文献回顾[J].资源科学,2014(1):200-205.

第3篇

【关键词】个体化;农村;宗教发展

中国农村宗教的发展已成为乡村个体化的需求,乡村个体化也为农村宗教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与机会,对于当代中国农村宗教的发展,必须结合改革开放前后的情况进行分析比较,个体化的出现对中国农村宗教发展起到决定性作用,这说明,乡村的个体化形成推动了中国农村宗教的发展。本文就个体化与当代中国农村宗教发展的问题进行以下研究。

一、当代中国农村宗教发展现状

(一)宗教在中国农村迅速发展

随着宗教在中国农村的迅速发展,社会的世俗化随着市场经济的发日益严重,当代中国农村得以快速发展的因素有很多,不能仅通过宗教本身发展变化与国家政策中追寻答案,不能单一从宗教本身性质方面进行探讨,更不能否定宗教本身特点的重要性,将视线拓展到社会中,综合多方面的研究表明,当代中国农村的个体化促进了农村宗教的发展,导致了中国农村宗教迅速发展的现状。

(二)以基督教为主要的

在农民生活的流动性为农村宗教的发展提供了现实依据的前提下,基督教在中国得以迅速发展的原因有很多,根据基督教本身的特点而言,基督教组织性极强,崇尚自由平等的理念,增强了信徒的归属感,其独特的管理体系,提升了教会信徒的凝聚力,并通过极强的传播性从而够成了这个庞大的组织。在其教会内部,信徒相亲友爱、团结互助,富有极强的归属感。乡村个体化在促进基督教发展中同样发挥了不可忽视的作用。通过基督教自身的特点与农村个体化的融合,为基督教契合个体化农村社会需要创造了坚实基础。因此,中国农村大多选择基督教为重要。

(三)多种并存现象

中国农村宗教的发展较为多样化,基督教、家庭教会、三自教会等遍布城乡社会,通过其组织结构的严密与完善的管理体系,促使的传播更加广泛,进而形成了巨大的组织机构。近年来,为给行动不便、年老体衰的信徒提供方便,许多农村地区频繁的出现家庭教会现象,其主要目的是通过集会的形式,通过互助的方法使人舒缓愁闷、焦虑的心情,家庭教会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信徒的日常生活需要。使每位信徒有着共同的信仰与理念,借助精神理念使集体更加团结,随着中国农村宗教的发展,多种并存的现象普遍存在。

二、个体化在当代中国农村宗教发展中的关系

(一)个体化与基督教的关系

改革开放以后的基督教在农村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基督教在个体化之前并没有在中国农村广泛推广,通过社会的发展,人们思想理念得以改变,农民逐渐了解的自由性,由排斥转变为认可。个体化的出现,在改变农民生活质量的同时,将农民从传统的束缚中得以解脱,加强农民选择自由的意识,由于农民在信仰上逐渐实现自由化、多元化,致使基督教在中国农村得以快速发展,从社会角度分析,个体化便是造成基督教变化的主要原因之一。

(二)个体化与新兴宗教的关系

中国农村的宗教主要属于分散性宗教,当代社会逐渐趋于个体化,中国原有传统的理念以逐渐消散,在此时期,的自由性得以实现,新兴宗教成为了当下中国农村社会宗教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兴宗教之间的竞争当中,基督教在农村宗教市场占据强有力地位,在众多新兴的宗教中,基督教满足了农民的需求,在个体化的村庄里新兴宗教得以崛起。这些新兴宗教的传播,历史关联性极强,个体化的出现为新兴宗教提供转变的契机。

(三)个体化与农村宗教组织的关系

农村宗教组织的发展依赖于个体化的存在,改革开放以前,宗教组织在农村体系中并不被看好,农村居民受到传统思想的束缚,使其发展状况十分困难,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农村的社会体系得到巨大改变,农民的思想逐渐开放,乡村体系个体化之后,人们不再干涉他人的,在传统社会中,农民主要靠各个阶层的领导解决问题,进入个体化后,农民的自主意识增强,个体化将意味着传统意识的消失,使人在行动上得以自由,严格意义上讲个体化是导致中国农村宗教组织发展的必要因素。

三、结语

当代中国农村宗教的发展,经历了及其漫长的历史过程,农村实现个体化发展,为宗教发展创造了条件,对于宗教的迅速发展,农民应保持理性对待,尊重信徒的宗教活动与信仰,提倡言论自由,思想自由,通过了解宗教在中国农村的发展现状与个体化在当代中国农村宗教发展中的关系,得出结论:个体化的存在促进了中国农村宗教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晓荣.新农村建设中问题研究综述[J].中国农学通报,2012(02):155-159.

[2] 洪艺郡.当前中国农村宗教问题研究综述[J].河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3(03):39-42.

第4篇

2.被"原生态"文化的人类学思考翁乃群,WENGNai-qun

3."原生态"还是"活生态"?纳日碧力戈,NaranBilik

4."原生态文化"与人类学视野中的"原生态文化"徐杰舜,XUJie-shun

5.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 信息动态

6.开发热带雨林:瓜拉尼人的智慧与现代人的偏见理查德·K芮德,贾仲益,RichardK·Reed,JIAZhong-yi

7.刀耕火种的变迁及其民族生态学意义——以云南元江县山苏作村为例赵文娟,范光桥,崔明昆,ZHAOWen-juan,FANGuang-qiao,CUIMing-kun

8.论清代在西南山区推广玉米种植的生态后果张振兴,ZHANGZhen-xing

9.干热河谷生态灾变的历史成因及治理对策研究——以贵州北盘江、濛江、樟江灾变区为例马国君,谢景连,MAGuo-jun,XIEJing-lian

10.清水江经验:流动的原生态民族文化观张应强,ZHANGYing-qiang

11.清水江流域开发与文化传承——以天柱白市水电站库区宗祠保护为例李斌,秦秀强,LIBin,QINXiu-qiang

12.清水江林业契约之文化剖析吴声军,WUSheng-jun

13."圣牯"与"牛籍"——侗族斗牛活动中的仪式与习惯法规则徐晓光,XUXiao-guang

14.土族习惯法的传统特征与当今趋向王佐龙,WANGZuo-long

15.苗族习惯法的典型存在样态及其功能——以《苗族习惯法的遗留、传承及现代转型研究》为行文依凭黄金兰,黄文霞,HUANGJin-lan,HUANGWen-xia

16."听房"习俗的"身体人类学"解读陈秋,CHENQiu

17."多头怪"形象发生的文化成因瞿宏州,QUHong-zhou

18.贵州榕江与湖南凤凰"红苗"绺巾调查及比较研究邹宇灵,ZOUYu-ling

19.带着子孙出走:一个孟氏家族的发展历程代启福,DAIQi-fu

20.原生态文化研究新的里程碑——第九届人类学高级论坛暨首届原生态民族文化高峰论坛会议综述罗春寒,LUOChun-han

1.凉山彝族传统文化和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以《勒俄特依》和"古则鲁则"仪式等为例马尔子,MAER-zi

2.锦屏文书入选《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

3."代田法"新解——汉族农业遗产的个案研究邵侃,SHAOKan

4.牦牛、环境与"公有地"管理——以林芝县秀巴村的个案研究为例周涛,ZHOUTao

5.村落空间与历史记忆——三门塘人的家族故事与船形隐喻钱晶晶,QIANJing-jing

6.蠲免钱粮与均田摊粮——清水江下游地区清代田赋征收的形成与演变卢树鑫,LUShu-xin

7.木材缘何流动——评《木材之流动:清代清水江下游地区的市场、权力与社会》黄娟,HUANGJuan

8.黔东南侗族传统林业生计及其习惯法规范徐晓光,XUXiao-guang

9.撒拉族婚姻习惯法与我国《婚姻法》的冲突与调适——以青海省循化撒拉族自治县街子镇为例马晓花,吴兰翔,俞英超,MAXiao-hua,WULan-xiang,YUYing-chao

10.旅游开发视角下的黔东南原生态民族文化罗永常,LUOYong-chang

11.文化构成要素在旅游资源开发中的地位及其开发原则罗康智,LUOKang-zhi

12.原生态社区文化旅游开发中的乡村旅游合作组织——以西江苗寨景区苗家乐协会为例姚莉,陈志永,YAOLi,CHENZhi-yong

13.从文化相对论谈意大利的民族群体及其识别TommasoPreviato

14.民族衍化时期的黔中社会颜建华,YANJian-hua

15.论"开灯"习俗与地方性策略——以粤西新兴县水湄村为例区锦联,OUJin-lian

16.原生态民族舞蹈阿细跳月文化品牌的建立及其引发的思考李延超,LIYan-chao

17.论民族文献遗产内涵信息的生存环境——以纳西族东巴文献遗产为例仝艳锋,TONGYan-feng

18.国家权力与民族社会生计方式变迁——以湖南通道县阳烂村侗族为例黄正宇,暨爱民,HUANGZheng-yu,JIAi-min

19.石头法的现代传承——月亮山苗族习惯法"椰规"改革纪实龙泽江,张和平,LONGZe-jiang,ZHANGHe-ping

20.非物质文化保护语境下的控拜苗族银匠调查毛家艳,MAOJia-yan

1.关于文化建设中几个关键问题的思考徐圻

2.《粪便真的是资源》述评——兼论对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 我国生态建设的借鉴价值崔海洋

3.清水江流域考古发现或解"清水江文化线"谜团杨菁

4.论原生态文化资源利用的扭曲及其生态后果——以云贵高原三大环境灾变酿成为例马国君,蒋雪梅

5.民族文化偏见在生态建设中的隐患探究——以麻山苗族的穴居和崖葬为例杜薇

6."发现黔东南·世博西江论坛"——黔东南非物质文化遗产成果展示粟周榕,杨晓华

7.论高原寒漠环境的"碳汇"功效——兼论藏文化对二氧化碳减排的功用杨曾辉

8.从锦屏县平鳌寨文书看清代清水江流域的林业经营相原佳之

9."三锹人"与清水江中下游的山地开发——以黔东南锦屏县岑梧村为中心的考察邓刚

10.江规:清代清水江木材采运贸易规范考察秦秀强

11.侗族传统社会习惯法对森林资源的保护罗康隆

12.经济人类学视野下的制度与乡村管理——基于潘寨与黄岗两寨的考察杜成材

13.民族习惯、权威和法律——一个水族村支书的乡村治理文永辉

14.论侗族的群体意识傅安辉HtTp://

15.湘西苗族蚩尤戏熊晓辉

16.拯救逝去的歌谣——《有酒且长歌》与贵州民族酒歌研究杨经华

17.巴卡小寨民族生态博物馆的命运解读:社区参与的视角孙九霞,马涛

18.近十年来中国西部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述评陈炜,陈能幸

19.区域产业结构与文化传承朱沁夫

20.高排苗族牯臓节调查与思考王建新

21.对"南树北种"生态教训的文化反思殷国华,杨文英

22.将保护原生态文化从理论和现实上延伸下去——第二届多彩贵州·中国原生态文化国际论坛综述陈正府

23.凯里第十届甘囊香国际芦笙节杨菁

1.经济过程的生态基础陈庆德,潘春梅,CHENQing-de,PANChun-mei

2.从文化人类学到历史人类学杨庭硕,YANGTing-shuo

3.发展人类学在当代中国的研究杨文英,罗康隆,YANGWeng-ying,LUOKang-long

4.生态人类学学科性质研究综述程林盛,CHENGLin-sheng

5.清水江下游宗祠文化探微袁显荣,YUANXian-rong

6.锦屏契约所体现林业综合经营实证及其文化解析吴声军,WUSheng-jun

7.读《乐记》,品侗歌——和谐语境下的侗族习惯法社会功能解析徐晓光,XUXiao-guang

8.黎族风俗习惯规则基本理念探讨韩立收,HANLi-shou

9.论民族法中的道德与强制力元素的平衡关系——以黔东南苗族理词为研究途径杨长泉,YANGChang-quan

10.文化空间类遗产的普查申报以及开发活用苑利,顾军,YUANLi,GUJun

11.人权、和生态:少数民族文化保护立法的视角丁凤鸣,DINGFeng-ming

12.论民间博物馆在民族文化保护、传承中的作用——以凤凰山江苗族家庭博物馆为例石群勇,龙晓飞,SHIQun-yong,LONGXiao-fei

13.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 主持人语罗春寒

14.释读旁落的文明——从水书信息看水族的古文明元素韦宗林,WEIZong-lin

15.关于水族水字水书起源时代的学术思考饶文谊,梁光华,RAOWen-yi,LIANGGuang-hua

16.广西那坡县达腊彝族跳弓仪式调查报告吴晓东,WUXiao-dong

17.外来物种入侵的文化根源——来自多个田野点的综合分析杨成,YANGCheng

18.苗族独木龙舟文化调查张红娜,ZHANGHong-na

19.聚焦原生态——评《原生态的魅力》陆景川,LUJin-chuan

1.基于"生态稀缺"的思考曾羽,麻勇恒,ZENGYu,MAYong-heng

2."原生态文化"问题及其研究的理论辨析刘宗碧,LIUZong-bi

3.主持人语张应强

4.区域开发与清水江下游村落社会结构——以《永定江规》碑的讨论为中心张应强,ZHANGYing-qiang

5.清代清水江中下游林区的土地契约关系王宗勋,WANGZong-xun

6.第九届人类学高级论坛暨首届原生态民族文化高峰论坛通知

7.民间谱牒的历史价值——对清水江下游天柱县的考察秦秀强,QINXiu-qiang

8.主持人语徐晓光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

9.论原生态民族习惯的立法保护王允武,蓝银华,WANGYun-wu,LANYin-hua

10.藏区习惯法的新解读——从"赔命价"问题的分析介入王佐龙,WANGZuo-long

11.试论传统侗族法文化的特点——从款约关于偷盗的规定展开粟丹,SUDan

12.印度圣牛马文·哈里斯,贾仲益,MarvinHarris,JIAZhong-yi

13.论苗族医药行为所遵从的认知逻辑:排除它体生命的侵害麻勇斌,MAYong-bin

14.侗族"厄也"文化经纬杨明兰,YANGMing-lan

15.黄平重兴枫香寨(亻革)家哈戎节

16.伊斯兰理念对构建和谐社会的积极意义——论伊斯兰和谐发展与真善美罗强强,LUOQiang-qiang

17.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申报工作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顾军,苑利,GUJun,YUANLi

18.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点、作用与保护——以富禄"三月三"侗族花炮节为例朱慧珍,ZHUHui-zheng

19.黔东南原生态民族文化保护体系的构建吴平,WUPing

第5篇

关键词农家乐 污水 处理

20世纪80年代起乡村旅游逐步兴起,以四川成都为发源地,发展到风靡全国。“农家乐”是一种新兴的旅游休闲形式,是农民向城市现代人提供的一种回归自然从而获得放松身心、愉悦精神的休闲旅游方式。“农家乐”最吸引游客的地方是消费合理,价格实惠;再加上其周围一般都是美丽的自然或田园风光,可以满足舒缓现代人的精神,因此受到很多城市年轻人的欢迎。“农家乐”在蓬勃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的环境污染问题,其生活污水污染对附近环境生态造成了严重破坏。

“农家乐”生活污水的特点

“农家乐”的生活污水水质特点与普通的农村生活污水有相似点,又有其特殊性。农村居民活动排放的生活污水包括人粪尿、洗涤、洗浴、厨用后废水等。其污水污染负荷不高,可生化性较好。“农家乐”的经营模式是餐饮或餐饮加住宿,因此,排放的污水中有机物成分含量更高,富含各类食物纤维、淀粉、脂肪、动植物油脂和各种洗涤剂;具有排放量大、水量水质变化大、含油量高等特点。研究表明:农家乐污水含油量较高,而COD、TN、TP 含量跟普通生活污水相差不大。

“农家乐”生活污水的处理

“农家乐”一般设在城郊或农村地区,很多位于半山区或山区。其污水排放特点为分散型,要进行集中处理难度较大。此外,开设”农家乐”的地区,常常离城市污水管网较远,其排放的污水很难经收集后统一排入城市污水管网。因此,”农家乐”污水的处理宜参照农村生活污水的处理流程,进行分散处理,即以单户或几户(10户以下)为处理单位,收集的生活污水经污水处理设施处理后外排。

目前,已建污水处理设施的“农家乐”一般参照农村生活污水的处理,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排放,尾水进入附近山体、水体。但许多“农家乐”排放的生活污水没有得到有效处理。此外,也存在 “农家乐”经营户直排污水的情况。

除了以传统化粪池这种污水初级处理的方法外,还有以无动力厌氧生物处理技术为核心的处理模式、以人工湿地处理技术为核心的处理模式和小型一体化MBR膜生物反应器处理模式。

以无动力厌氧生物处理技术为核心的处理模式

杭州市农村能源办公室根据当地“农家乐”生活污水的自身特点、所处的自然区域和污水排放标准,创新地将易控节能的无动力厌氧生物处理技术、微动力生物处理技术和人工湿地技术,集成应用于“农家乐”污水处理上,研究开发出了适合不同类型“农家乐”的无动力厌氧生物处理、无动力厌氧+微动力好氧的生物处理、无动力厌氧+人工湿地生态处理、无动力厌氧+微曝+人工湿地处理、阿科蔓氧化塘生态处理5 种污水处理工艺技术模式。并选择有代表性的4个重点农家乐游特色村建立了示范应用工程,起到了分类指导“农家乐”污水治理的示范作用。处理后的出水均达到了《国家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P 8978―1996)一级标准,取得了良好的环境效益和生态效益。

桐庐县根据“农家乐”排放的污水以餐饮污水为主的特点,确定了“格栅隔油无动力厌氧人工湿地排放”的处理模式,对73家“农家乐”污水采取全部单独建设分散型人工湿地的办法予以处理;对其余28家能纳入城镇(乡)污水管网的“农家乐”污水一律纳管集中处理。该治污模式具有建设成本低(2-4万元/户)、运行管理费用少、污水治理效果好的特点。

以人工湿地处理技术为核心的处理模式

苏州德华生态环境科技有限公司以德国生态工程协会的人工湿地技术为蓝本,采用改进后的潜流型复合人工湿地和生态景观相结合的方式处理阳澄湖莲花岛旅游区农家乐和旅游中心生活污水。工艺主要包括预处理设施、垂直流生态滤床、水平流生态滤床、污泥干化滤床及湿地湾,总面积约1100m2。最终出水均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一级A标准,且去除率均达到85% 以上。该处理模式无需专人看管,配置一人定期现场巡视;无需其他维护费用;运行电耗约2~3kW・h/d,污水处理总费用不足0.3元/m3,具有极大的环境和生态效应。

小型一体化MBR膜生物反应器处理模式

郑州市某“农家乐”采用小型一体化MBR膜生物反应器处理技术对生活污水进行处理,工艺流程为生活污水筛网过滤调节沉淀池厌氧池MBR池消毒接触池达标排放。运行实践表明:系统运行稳定,对COD、BOD5、SS、NH3-N的去除率均在90%以上,出水水质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中一级排放标准。

第6篇

[关键词]环境保护 环境问题 应对措施

中图分类号:X 8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08-0300-01

1.调兵山市生态环境质量现状

1.1 生态环境保护成绩:

建市三十三年以来,调兵山通过实施“蓝天、碧水、净化”工程,加强环境保护和治理,加大空气污染的防护和治理,改善能源结构,提高清洁能源使用率,加强污水废水集中处理和水环境治理。建设生态园林式的调兵山的具体实践,体现了经济发展、环境保护和社会进步相协调。

1)实施“蓝天”工程。改进城市燃料结构,发展城市燃气、液化气,大力发展城市集中供热。投资4亿多元,拆除了33家小锅炉房,城区实现了集中供热,集中供热面积190万平方米。加大煤气普及力度,城区居民燃气普及率达到80.3%,加强了对城市大气污染的治理,全年大气污染指数小于100的天数达到了300天以上。

2)实施“碧水”工程。投资7800万元建成了污水处理厂,城市污水经过生物净化后的中水,一是排入新湖公园涵养城市水系,二是成为循环经济项目生产补给水源。以前,煤矿企业煤泥水顺沟流淌,曾被群众无奈地称为“黑河”。

3)实施“净化”工程。投资1000多万元,新建了日处理能力200吨的生活垃圾处理厂,垃圾无害化处理率100%。

1.2 生态环境主要问题

虽然环境保护取得了一定成绩,但调兵山市生态环境状况仍然面临严峻形势。突出表现在:

1) 水资源污染及短缺。调兵山市是辽宁省缺水严重的城市之一,人均水资源量320立方米,不足全国平均水平的1/7,仅为全省的1/3。全市水资源总量为7304万立方米,其中地表水资源总量为4484万立方米,占水资源总量的61%;地下水资源总量为2820万立方米,占水资源总量的39%;另外,水污染现象也愈演愈烈,生活用水、工业用水等不断被排入地表水中,使水体污染不断加重。

2)矿山生态环境破坏严重。铁法煤业集团煤炭开采累计堆存煤矸石3800万吨,形成矸石山13座,占用土地面积1325.6公顷,并累计造成沉陷区域面积为518公顷,现仍有192公顷土地尚未恢复利用,且每年新增沉陷区面积3.3公顷以上。

3)大气污染严重。现代社会里,随着汽车尾气、工厂废气的大量排放,空气中有害物质以及颗粒粉尘不断增加,严重威胁着人们的健康。

4)农村环境问题日渐突出。部分农田因不合理使用农药、化肥污染有所加重。民营企业污染较为普遍,小城镇环保基础设施缺乏,乡村生活垃圾、污水及禽畜粪便管理不善利用效果不佳。

2.生态环境恶化原因

1)落后的生产方式与人口压力。中国经历了漫长的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农生产,生产力最重要因素是劳动者体力,而客体要素是耕地,新增劳力只有获得土地才能形成现实生产力。于是,同步于人口增长,耕地不断地被开发。人们以一种几近掠夺式的开发,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打破了自然生态系统的自我恢复和平衡机制,导致了环境结构与功能的变化,直接加快了生态退化的速度。随着人口的不断增加,人们为了生存而不断开垦荒地、超载放牧、乱砍滥伐、过度抽取地下水,破坏自然的自我恢复,形成一种恶性循环。

2)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带来高昂环境代价。人口素质低下,尤其是大批农业剩余人口进入低技术、粗放乡镇工业,废水、废气、固体废弃物等分散排放,难以治理。同时,人口就业压力迫使企业以劳动密集型发展,产业发展难以摆脱对资源的依赖,工业对资源依赖程度高,“三废”排放强度大。我国人均资源占有量不到世界平均水平一半,但GDP单位能耗、物耗,及废水、固体废弃物排放均大大地高于世界平均水平。

3)生态保护工作不足。我国目前还没有建立起完整的生态环境检测网络,不能对环境现状作出客观全面的评价。一些部门单位监督不力、执法不严,使许多环境破坏现象屡禁不止,加剧生态退化。同时,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投入严重不足,一些产业在税收和政策方面缺乏国家支持,广大的农村地区基础设施严重滞后。并且,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体系仍不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及标准还不完善,生态保护能力落后,各地存在经费紧张、装备落后等问题。

3.生态环境保护的措施

1)加强对水、土地、森林、矿产等自然资源的管理,并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对其开发利用进行管理,有节制、有计划地开发,禁止无限制的开发和利用。

2)加强饮用水源保护区建设和管理。建立水源保护区管理机构,强化管理职能。

3)做好矿山生态环境恢复工作。矿山开采破坏地区要积极开展生态保护工作,逐步恢复生态功能。

4)做好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饮用水源保护、畜禽粪便处理、土壤污染调查与治理、形成农村环境保护能力、建设优美的乡镇和生态村、积极发展有机食品和无公害农产品基地、保障食品安全,合理科学的使用化肥、农药、农膜,禁止秸杆焚烧。

4.结语

生态环境的治理与保护是一项系统而紧迫的基础性工程,它不仅关涉人类的生活质量,更主要的是关系到人类是否能继续生活在这个星球上。为了解决生态环境问题,我们应该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大对环保技术的研究,完善环保法制,加强对国民的环保教育,为我国生态环境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 董爱霞,张红亮.生态环境保护中存在的问题及思路探讨[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11(01).

[2] 章庆民.关于我国生态环境保护的综述研究[J].科技资讯.2010(01).

[3] 薛莲.我国生态环境保护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胜利油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9(02).

[4] 方世南,张伟平.生态环境问题的制度根源及其出路[J].自然哲学,2011,12(2):173~179.

第7篇

关键词 近郊农村;环境问题;环境保护

中图分类号X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1)44-0044-01

1 近郊农村环境污染问题的主要来源

目前近郊农村的环境污染来源大体可以归纳为两种渠道,一是农业自身生产活动中的环境污染。在农业生产活动中,农药、化肥和除草剂在农业生产上的使用,农业废弃物的任意排放,是农村环境污染的主要污染源点,造成水质变坏、土壤污染、大气浑浊恶臭,直接影响农业产品的品质,危害农业生产,且易传染疾病,影响居民健康;另一种是外界对农村的环境污染。近年来,随着城市环境的日益改善,一些污染性工业开始向农村转移,再加之农村养殖业的迅速发展,使得农村的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

2 近郊农村环境污染问题形成的原因分析

1)观念落后,环保意识淡薄。解决近郊农村环境污染问题,关键在于观念的更新,环保意识的增强。但是我国农村农民环保意识普遍淡薄,传统的小农意识重视私有,缺乏共享意识,重视现实,缺乏未来意识。另外,部分地方政府和官员没有树立科学的政绩观,片面追求经济利益,在招商引资过程中而忽略了农村的生态环境建设,在处理环境与经济发展关系时,片面强调眼前和局部利益,在决策时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追求一时的经济利益,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

2)环境保护管理体制的不完善,缺少专门的农业环保管理机构。随着现代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但是由于目前在农村基层环保监管体系不健全、农村基层环保部门队伍薄弱, 管理人员素质有待提高。目前环保部门还没有健全农业环境监测的专门机构、专职人员素质低、监测仪器和业务经费短缺, 对农业环境还没有常规监测。

3)我国关于农村环境保护的法律体系不健全 。综观我国目前的环境保护法律体系,主要是以城市污染和工业防治污染为目标而建立起来的。这些环境法虽然或多或少的有关于对农业环境的保护,但是这一法律法规体系并不能完全适应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缺乏关于综合性的农业环境资源保护法规或条例。此外,在一些重要环境领域还存在立法空白,如程序法方面的有关环境评价法、排污费征收使用管理条例、农药使用造成环境污染法等。

4)环境保护专项资金投入不足。我国目前的环境环境保护资金大部分用于治理工业和大城市的环境污染。但是伴随着城市环境的改善,一些城市环境污染开始向农村的转移,而农村从财政渠道却几乎得不到污染治理和环境管理能力建设资金,也难以申请到用于专项治理的排污费。这些都使得我国农村环境保护事业举步维艰。

3 保护和改善近郊农村环境问题的对策建议

1)加强环境保护的宣传力度,提高公众和相关领导环保意识。在我国,环境保护的本身起步比较晚,加上农村传统意识的影响,大多数农民的环境意识和知识水平处于较低的水平,环境道德意识较弱。此外乡镇和农村的一些领导片面追求政绩,而忽视环境保护问题。因此,要想保护好农村的环境就要加大环境保护的宣传力度,普及环境科学知识,切实提高农民的环保意识、环境公德以及环境法律观念;

2)建立健全完善的环境保护体制,强化对农村环境的保护。 根据环境保护法,应该建立健全完善的环保体制,在农村环保执法过程中,应该以环保局为执法主体,独立于当地政府之外,当地政府可以参与辅助本地环保机构工作,但是不能直接进行行政干涉。这样各地各部门的环保工作都由统一的环保机构来行使职权,各级政府与各部门密切配合各内部的环保法制工作,并将此项工作作为考核各级政府各个部门政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可以有效地制止地方保护主义与部门保护主义;

3)加速对农业环保的环境立法,健全环境保护的法律体系。在农村的发展和建设过程中,要健全环境保护法制建设,构建农村环境保护法制体系,建立适应新农村建设要求的农村生态安全及乡村企业环境管理的法律机制;

4)加大对农村污染防治专项资金的投入。一方面政府用于环境保护专项资金应安排一定比例用于农村环境保护;另一方面鼓励社会和企业资金参与农村环境保护。积极探索建立农村生态补偿机制,按照“谁开发谁保护、谁破坏谁恢复、谁受益谁补偿”的原则,研究农村区域间的生态补偿方式。

4 结论

总之,在我国,农业是关系国计民生的产业,因此农村的环境保护问题成为发展农村经济必须解决的问题。我们必须找到农村环境问题形成的原因,从多方面入手寻求解决途径,加强对农村环境的保护,以促进农业持续发展与农村和谐,保障农民生命财产安全。

参考文献

[1]刘雪艳,孟祥德.论生态文明在新农村建设中的现状与对策选择[J].前沿,2011,1.

[2]张雪绸.我国农村环境污染的现状及其保护对策[J].农村经济,2004,9.

[3]殷广平.关于加强农村环境保护工作的几点思考.河北环境保护,2008.

[4]杨永坚.我国地方政府对农村环境保护影响的研究综述[J].长安刊,2010(3).

第8篇

关键词:城乡结合部;发展;城镇化

中图分类号:F291.3 文献标识码:A DOI编码:10.3969/j.issn.1006-6500.2013.12.008

城乡结合部是城市化的最前沿。随着城市化进程的进一步推进,城乡结合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矛盾日益凸显,如果不及时处理或者处理得不好,会影响城市可持续发展,也会影响农村社会稳定。笔者系统梳理了城乡结合部形成和发展的原因,探寻了目前城乡结合部广泛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管理城乡结合部的对策建议。

1 城乡结合部的内涵

城乡结合部一词首先是德国地理学家在1936年提出来的,现在国内学者对城乡结合部的理解,可谓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他们分别从地理位置、性质特征、形成过程[1]等角度来界定城乡结合部。许月明[2]、金平[3]探讨了城乡结合部的空间地理位置,他们认为城乡结合部分布于城市建成区周围的郊区土地,是城市与乡村互相结合的特殊经济地理单元;赵自胜[4]、杨向荣[5]等学者从形成过程定义城乡结合部,他们认为城乡结合部是城市与乡村之间的过渡、交界区域,是城市向乡村扩展、乡村向城市发展的特殊地理区域。黄公元[1]提出城乡结合部是一个综合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吕维真[6]从性质特征角度来理解城乡结合部,他指出城乡结合部的形成是城市化和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趋势和客观要求,是人们自主地在城乡交接的边缘地带构建的城乡社会区域和利益共同体。

综上所述,从地理位置上讲,城乡结合部位于城市与农村之间,是城市内部市区和郊区相衔接的地带;从经济社会特征上讲,城乡结合部是除城市、农村之外的第三类社区,具有自己独特的特点;从发展过程来讲,城乡结合部是动态发展的,随着城市扩张和农村城市化,原有的城乡结合部变成城市,在城市周边地区又形成新的城乡结合部[7]。

2 城乡结合部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原因

城乡结合部的形成和发展既有其内在规律又有外部诱因,有经济原因也有社会原因。当前学术界研究城乡结合部形成和发展的原因,主要有三个观点:一是城乡结合部形成的内在规律,即经济增长导致生产要素流动,最终产生新的地理单位城乡结合部[6];二是随着城市化发展和农村社会变迁,农村剩余劳动力不断向大城市转移,从而推动了城乡结合部的发展[7];三是城乡二元结构、城乡土地所有制之间的内在矛盾以及社会转型过程中形成的制度真空等是城乡结合部形成的主要原因[8]。

笔者认为城市的快速发展和农村城市化是城乡结合部形成的原因,而房地产的巨大需求和便捷的交通运输条件促进了城乡结合部的迅速发展壮大。

2.1 城市快速发展是城乡结合部形成的外在诱因

城市的发展带来城乡结合部的产生和不断扩大。第一,城市规划和城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有效实施使现代城市得到迅速发展,随之而来的是城市土地可使用面积越来越少,成本日益升高,处于城市周边的农村拥有大量的土地,土地价格也往往低于城区,从而吸引了众多的企业、商家到农村投资,由此城乡结合部迅速生成,并不断扩大。

第二,城市的发展和扩大使农村大量的农业用地向建设用地转化。由于农地转为非农地及工业用地转为商业用地对土地使用权人来说,经济效益都是几何级增长。土地的非农业用途收益远远高于农业用途收益,在追求比较效益的动机下,农民热衷于变农用地为建设用地,用种植粮食、蔬菜的集体土地建厂房、私宅出租出售。农地向非农用地转化直接导致城乡结合部的迅速膨胀。

2.2 农村城市化是城乡结合部产生的原动力

处于城市边缘的乡村有交通、通讯和基础设施等方面优势,随着城市的不断扩张,大批乡镇企业、村办企业和家庭作坊在城市与乡村连接的地带迅速崛起,这些企业对土地的需要越来越多,使原有的农用地被大量占用,而建设用地如雨后春笋般出现,由此土地的性质和功能发生了改变,相对典型城市而言的亚城市地带逐渐显现。因此,随着城市化的不断推进,城乡结合部也随之产生和发展。

2.3 郊区房地产需求的旺盛促使城乡结合部进一步发展壮大

城市的发展促使农村人口大规模向城市转移,由于城市周边地区的房价便宜,这些外来人口更愿意在城市周边租房、买房,从而形成了巨大的农村住宅需求量。此外,城市周边的农民通过征地补偿、出租房屋或进城务工先富起来,他们对住房质量有了更高的要求,很多村委会开发集体土地,建筑住宅楼,再分给本村村民,村民不仅改善了自住房屋,还可以通过出租获得收益。总之,受这两大房地产需求拉动,城乡结合部迅速扩大。

2.4 便捷的交通运输助推了城乡结合部快速发展

城市交通运输越来越便捷,位于城市周边的城乡结合部地理位置的优势日益显现,受益于此,城乡结合部不仅能够与中心城区、远郊乡村地带联系便捷,而且还能够加强与更大区域范围的联系,这使城乡结合部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居于有利的地位,因此,便捷的交通运输促进了整个城乡结合部的开发与利用[9]。

3 城乡结合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3.1 土地利用松散随意

由于城乡结合部的用地类型多样,有用于城市发展的建设用地,又有用于农业生产的菜地、粮田和果园等农用地。城市建设用地选址往往随意,整体布局常出现插建、散建的现象,而且建设用地与农业生产用地混杂在一起,出现城中有郊、郊中有城的景观,造成城乡结合部的土地利用复杂混乱[10]。

3.2 二元经济结构和二元管理体制

城乡结合部是农村社区城市化的产物,因此城乡结合部的经济结构表现为发达的现代工业和落后的传统农业同时并存的二元结构。具体来看,一是产业结构二元性,既有先进的工业体系,又有落后的、传统的农业体系;二是就业结构二元性,与产业结构相适应,城乡结合部的就业人员可分为两种,一个是从事城市现代生产的就业者,另一个是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

二元管理体制长期存在于我国城乡之间,随着城市的不断扩大,城乡结合部已经逐渐被城市化,但是城乡结合部仍然由原来的村委会进行管理,这种管理模式对于快速发展的城乡结合部已经发挥不了作用。

3.3 基础设施落后不完备

城乡结合部位于城市,其基础设施落后且不健全,与城市社区形成了鲜明对比。这主要是因为城乡结合部一般处于辖区交界处,政府各部门存在利益纠缠关系,市、区、街道各级政府都缺乏管理和投入的积极性[11]。加之大量外来人口涌入所带来的巨大压力,造成了道路、绿化、水、电、燃气、供热、管线、环卫设施严重不足,公共交通短缺,居民生活不便。

3.4 人口管理难度大

由于城乡结合部经济发展较快,交通十分便利,致使大量外来流动人口越来越多,人员复杂,造成户籍管理难度越来越大。此外,由于无固定职业的外来人口相对集中,加上城乡结合部对外来人口缺乏有效管理,使私搭乱建、造假、贩假、偷盗、抢劫等现象十分严重,治安混乱,各种违法现象滋生、蔓延,成为影响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不稳定因素[12]。

3.5 环境污染严重

很多城市周边的城乡结合部环境状况持续恶化,污染现象十分严重。从污染源来看,主要有工业污染、农业污染和生活污染。由于在城乡结合部建有污染性很强的工业企业,这些企业不重视污染物的处理就排放到大气和地下,使大气和地下水遭到严重污染,生态环境不断恶化。其次,有些城乡结合部地区尚未形成规范的垃圾管理系统,垃圾露天堆放或简易填埋的现象很普遍[13-14]。而且很多城郊地区市政设施不配套,很多街道污水横流、垃圾遍地,几乎难以下足,人为污染问题严重。

4 对策与建议

要解决现在城乡结合部广泛存在的问题,实现城乡结合部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各省市应探索出一条产业优化升级、民生持续改善、人口总量控制、资源有效利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和城乡统筹发展的科学发展之路。

一是依靠科学合理的发展规划引导城乡一体化发展。充分发挥政府资源调配、协调组织的优势,充分调研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制定符合实际的中长期发展规划,合理规划城市空间内部生活功能、产业发展布局,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保持政策执行的连续性、稳定性。

二是找准自身优势,制定好产业发展战略。深入剖析区域发展面临的时空特征,认清优势与不足,利用资源禀赋的差异制定切合自身的发展战略。积极融入周边区域经济发展大环境,找准产业定位,发挥产业互补优势,秉承差异化发展策略。

三是不断提升城乡公共服务功能。协调城乡经济发展与社会管理的节奏,优化美化区域内城乡发展小环境,完善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治理、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促进城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均衡化,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以及人民群众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和宜居的生活环境。

四是注重经济发展与人口、土地、环境等资源的协调。掌握经济发展与人口、土地、环境等资源内在的联系规律,产业的规划要考虑到人口、土地、环境等资源的承载力,产业布局要从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出发,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的发展,发挥产业发展对劳动力就业的带动作用,实现产业发展与人口、土地、环境的良性互动[15]。

五是将人口优势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全面掌握区域内人口构成情况,依据人口的户籍、年龄、教育程度、密度等信息,合理制定引导政策,依据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控制好人口规模,不断提高人口素质。开展职业教育、技能教育培训工作,满足区域经济发展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16-18]。

六是城镇化建设要坚持以人为本、产业先行。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须有产业支撑,不能简单造城,要将城镇化与工业化融合发展。城镇化推进的速度,要与工业化的进程相适应,与其发展水平和经济实力相匹配。推进城镇化,要为农民创造融入城市生活的基本条件,做到“三个确保”:要确保失地农民的收入水平提高、要确保被拆迁的农民住房条件改善、要确保解决好养老等相关社会保障问题[19]。

参考文献:

[1] 黄公元.城乡结合部的流动人口[J].杭州师范学院学报,1998(1):119-124.

[2] 许月明,梁山.城乡结合部耕地保护问题研究[J].经济问题,1998(10):34-37.

[3] 金平.论城乡结合部[J].开发研究,2001(1):9-10.

[4] 赵自胜,陈金.城乡结合部土地利用研究——以开封市为例[J].河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6,26(1):67-70.

[5] 杨向荣.城乡结合部的犯罪特点和治理对策[J].江西公安专科学校学报,2001(1):61-62.

[6] 吕维真.城乡结合部的发展模式研究——以大连为例[D].大连:大连理工大学,2008.

[7] 宋国恺.城乡结合部研究综述[J].甘肃社会科学,2004(2):104-108.

[8] 王娟.城市化进程中城乡结合部管理问题研究[D].郑州:郑州大学,2007.

[9] 关欣.西安城乡结合部建设管理问题研究[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6.

[10] 郭爱请,王月霞.城乡结合部特征及划分方法[J].经济论坛,2004(1):132-133.

[11] 周学义.土地·经济·就业——简论城乡结合部的形成及其解决对策[J].劳动保障世界,2003(10):30-32.

[12] 刘杰.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城乡结合部的功能定位分析[J].贵州社会科学,2013(4):28-32.

[13] 戚本超,周达.北京城乡结合部的发展演变及启示[J].城市问题,2007(1):61-64.

[14] 李晓瑞.我国农村环境问题浅析与对策[J].山西农业科学,2008(12):137-138.

[15] 胡慧. 农地非农化利益驱动的博弈分析——基于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研究[J].天津农业科学,2011,17(3):66-68.

[16] 崔三常.天津市农村文化产业现状及发展趋势[J].天津农业科学,2012,18(3):74-78.

[17] 张新民.中国农村人才的现状与演变趋势[J].天津农业科学,2012,18(1):64-68.

第9篇

关键词:饮用水污染;原因分析;应对策略

中图分类号:TU991.25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饮用水污染发展现状

据调查,在我国的很多区域县市,由于当地的水资源生态系统已遭破坏,淡水资源的水质条件也日益恶化。数据资料显示:我国大约有80%的工业、生活污水没有经过任何处理措施便流向了水源地。经检测,全国有一半地区饮用水质量不过关。以农村为例,有将近3.2亿人口不能喝到放心水,其水质已受到严重污染。有关专家的研究结果表明:我国至少有1/4的地表饮用水无法达到引用标准,且从整体上看,南方的水质情况要好于北方地区。

饮用水污染的因素分析

1、工业污水的不合理排放

工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每一年的污染排放量都是极大的,而这些废水多半没有经过任何处理程序直接排向生活水域。在参与试验的河道中,90%的城市用水都不同程度地被污染了,能达到国家水质标准的不到一半。更为严重的是,水污染现象正逐步蔓延至深层水域,以至于地下水都受到威胁。工业污染排放是水污染的第一“罪魁祸首”,不仅日排放量大、污染范围广,且其污水成分极为复杂,治理难度极高。

农业方面的污染源

农业对水质的影响主要来源于这几个方面:动物粪便的随意排放、农药化肥的随意丢弃造成的污染。在这些污染源中,各种病原体微生物的数量极多,有害物质的含量极高。水土流失在我国的严重程度已经有目共睹,而这一现象直接导致农药化肥等有害物质会随着地表土地的流失而汇集到水域中,各种营养元素也不可避免地会进入各个河道,生活水域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由此产生的结果是:水域中藻类和其他微生物体的繁殖速度急剧上升,加速了水质的恶化程度。

文献资料表明,我国至少有将近一半的河流湖泊处于过度营养状态,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就是农业上的各种污染,比如说:检测水域中的氮磷污染物有近1/3与农业污染密切相关。我国的水源多集中于山区,特殊的地理形势使得农业污水会随着水土流失过程不断排入水域。据了解,在饮用水的水源地,尤其是地下水中所沉淀的农业有害物质,至少会给数百万人的生命健康造成巨大隐患。也就是说,对于农业污染的治理势在必行。

我国大部分地区在进行农业灌溉时还是会带有很多残留的农药化肥物质。根据最新的统计数据显示:全国范围内各大中小型城市中,仅有23%的居民能喝到放心水,这一数据在相对落后的城镇乡村甚至更低。要高效治理水污染现象,首先就是要保证饮用水的质量过关。必须要加大对污染水源地的监测范围和力度。

生活污水的排放

生活污染对水质的影响主要来自于各种生活垃圾、粪便及污水的排放,其主要成分就是一些危害不大的物质,但是生活污水的排放会带来很多潜在的病菌。而南方的大部分城市都是傍大江大河而生,因为污水处理观念不强,技术落后,使得当地的水质急剧恶化。特别是某些河段,既受工业污水的影响,还受生活污水的影响,人们所用的饮用水水质极差,甚至比国家规定的第三等级的水质标准都低,严重危害人类的健康。还有些区域选择钻井取地下水,但由于地下水的水源已被重度污染,水质根本无法达到引用标准。某些条件落后的地区存储的山坡积水其实也深受污染,这样的水源水质没有任何保障,很难说适合引用。

饮用水被污染之后的不利影响

水资源污染程度的日益严重化已直接威胁到人们的生命安全,对于整个社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极为不利。国际权威组织的研究结果表明:在广大的发展中国家,引发各类传播疾病的最大诱因就是水质的污染,每年由于引用水质不达标问题带来的死亡人数超过2000万。自然水源的污染直接影响到饮用水的质量标准,若是直接引用那些尚未经过任何处理程序的水源,将对人类造成各种生命安全威胁。若是引用了那些含有大量有害物质的水源可能引发多种疾病,甚至是致癌。

以湖北省为例,其某一县级区域的工业污水排放不合格,基本都是直接流进当地的蛮河,致使该河道下游区域的水质受到严重污染。经过水质检测,该河流的水十分浑浊,散发出阵阵臭味,属严重不合格水质。

具体的防治措施

水污染的防治工程涉及面广,内容复杂,需要各个部门通力合作方能见效。但是,“防治结合,以防为主”。要充分认识到环境保护的极端重要性,不能再盲目地追求经济效益的高速增长。我国在前几年就已明确建立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针对水污染的治理也提出了各项应对措施。以往那种“先污染,后治理”的发展理念必须抛弃,应从这一刻开始全面投入到水资源的保护行动中。要根据当地的实际地形和外在条件建立治水计划。

从源头上对水资源进行保护,针对不同的水资源保护单位制定与之相适应的保护治理方法,不仅要对农业化肥的使用情况进行严格的限定,还要对各种生活工业垃圾进行科学的分类。此外,还要防止各种人为因素对水资源的破坏。如果造成了水质问题,则要按照“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限令责任人在期限内解决水源污染问题。

完善饮用水的安全工程建设项目。对于某些条件成熟但供水设备落后的地区,要及时建立自来水供水系统;对于水质已被严重污染且治理困难的地区要果断更新水源地;而对于那些人口分散的山地则需要因地制宜地建立供水系统。

第三、全面加强饮用水的水质检测系统的建设。要大力保障饮用水的水质安全的话,不仅要在水源上投入大力气,还要重视各种供水系统的建设,最后要记住的是加强对饮用水水质的检测力度。要完善对于饮用水水质管理的各个环节,保证人力、物力、资金的及时到位,保证各环节信息沟通顺畅。此外,还要建立权责明晰的责任制度,要使整个供水系统的运行保持充满活力的状态。最后,在水质管理上要突破管理障碍,打破各部门之间的管理冲突,引入积极健康的竞争机制,帮助整个管理机制沿着健康的轨道运行。目前,各大管理部门在饮用水的安全防治方面已经做出了相当多的积极探索。

参考文献:

[1]李江荣,尹华强,郭家秀.饮用水处理技术简述[J].化学工程与装备.2011(02)

[2]张旭,张小波.微污染水源饮用水处理技术的研究进展[J].辽宁化工.2011(02)

[3]王波宁.我国饮用水深度处理技术研究综述[J].广东化工.2011(03)

第10篇

[关键词]农村;调查;综述;底层;陕西

[作者简介]田富强(1972―),男,陕西宝鸡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西安外事学院教师;(陕西西安710077)池芳春(1973―),女,陕西宝鸡人,宁夏大学农学院草业科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宁夏银川750021)田富利(1984―),男,陕西扶风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生。 (陕西杨陵712100)

农村代表生态平衡的生活方式和文化,与家庭组织及社会结构紧密联系,是可持续发展的载体。中国数千年以农立国,文化积淀多源于此。[1]

一、农村基层民主研究

邓武红博士指出在平民社会日益强大、个人权利不断彰显的语境下,农村基层民主成为现代乡村文明治理的必然选择。选举主要问题:(一) 贿选普遍存在。黑金扭曲选举结果,使恶人通过合法形式获取农村基层公共权力。运行制度不完善,候选人当选后很难监督制约,,贪污腐化。村民抓住眼前利益,贿选者与受贿者达成合谋。(二)防止基层民主演变成农村宗族势力实现家族利益的工具。对策有:(一)村级财务公开;(二)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三)提高农民素质,增强参政意识;尊重个人权利,培育基层民主文化。农村基层民主处在中国场域特有的文化、制度和利益纠葛中,是现阶段政治、经济、社会诸方面矛盾的深层次反映;缺乏整个社会的根本性变革,基层民主只能是“孤岛政治”。[2]

郝晓雁博士指出村民自治存在问题:(一)经营方式转变与管理功能转型不匹配,自治组织运作机制不协调,管理方式滞后;(二)集体经济瓦解与传统资金运作方式破坏,导致村级债务增加,影响自治组织行政效率;(三)经济利益表面化和干部身份多样性,导致自治组织班子涣散,责任心下降;(四)农民参政意识淡漠,村民议事组织松散。对策有:(一)建立健全村民自治组织运作体系;(二)依照高效、透明原则,完善村民议事和监督规范及办事听证制度。[3]

陈昌洪博士剖析了村民自治存在问题:(一)腐败严重,难以选出为民办事的村官;(二)县乡政府对村民自治指导不力,村两委班子协调困难;(三)村级经济弱小,难以提供村民满意的公共产品。对策是:(一)加强制度创新,建立健全以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为基础的民主决策制度,以村规民约和村民自治章程为主体的民主管理制度和以村务公开、民主评议为核心的民主监督制度,加大惩治村官腐败力度;(二)县乡党委和政府应加强对村委会的指导,为村民自治创造良好环境;(三)政党主导,政权支持,自治主题,渐进发展:遏制、打击农村社会黑恶势力和财团势力;有效激励村干部;发展农村经济,为村民提供必要公共产品。[4]

二、退耕还林还草研究

程默博士认为退耕还林要充分考虑农户利益,进行管理制度创新:(一)尽快构建退耕还林区生态效益补偿制度;(二)通过鼓励产权合并实现林权相对集中,提高资产价值特征与产权制度匹配程度;(三)通过政府公共支出政策促进退耕还林地区经济结构改善,拓宽退耕农户就业增收空间。公共支出应主要用于:基本农田建设和农用能源建设;扶持龙头企业,发展支柱产业;救济补贴政策到期后生活贫困的退耕还林户,对其进行免费技能培训。[5]

葛文光博士指出退耕还林存在的问题:农民对政策了解不够;缺乏总体规划,实际退耕面积超过国家任务,补助资金难以满足完善工程需要;验收不及时、不严格;造林技术应用不到位,种苗采用缺乏科学性,不重视林木后期管护;林权证发放不到位;后续产业发展存在盲目性;农民对八年后生活不乐观。建议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政绩观;出台《国家退耕还林总体规划》;保证农民拥有基本农田;进行生态环境教育;建立林木管护体系;制定科学合理的后续产业发展规划;引导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尽快发放“林权证”。[6]

三、农村专业组织研究

李双元博士关于陕西关中地区农民专业协会调查的案例为支部推动型、能人带动型和政府推动型:(一)专业协会是农户抵御市场和自然风险、降低交易费用、提高交易效率的现实选择;(二)作为现行经济环境下农村诱致性制度安排,专业协会与村支部、村委会等强制性制度安排的协调,需要良好的制度实施机制,以促进基层政治组织和经济组织的良性互动;(三)专业协会应先发展后规范。存在问题:(一)协会功能未完全发挥,与农户预期差距较大;(二)设立门槛,有悖国际合作联盟合作原则。[7]

岳佐华博士与李小玉女士指出:农村专业合作组织降低了交易成本,增加了信用资本,蓄积了人力资本,盘活了市场,促进了特色经济发展。汉中市农村专业合作组织类型有:龙头企业依托型、能人大户依托型、部门依托型、农民自发型。问题有:(一)1/2的合作组织没有明确的组织章程,4/5的合作组织未注册;(二)部门依托型合作组织体制和产权不明晰;(三)管理欠规范,信息手段落后;(四)人员素质低,资金不足。[8]

四、农民增收培训研究

张聪群博士指出汉中市农民增收的障碍:(一)乡镇企业、村办企业收入下滑;(二)农民缺乏市场信息和经营指导,抵御市场风险能力差;(三)农用物资价格上涨;(四)外出务工人员组织化程度和培训率低;农民增收思路不广,收入差距拉大。并提出对策:(一)优化农业内部结构,挖掘农业自身潜力;(二)扶持以农产品加工营销为主的龙头企业,带动农业产业化发展;(三)消除体制,统筹城乡居民就业;(四)改革完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五)多渠道融资,加大农业扶持力度;(六)加快农业信息建设,增强农民规避风险、应对市场竞争的能力。[9]

黄雯博士指出,西安市蓝田县农村劳动力流动呈现年轻化、知识化、技能化、区域不断扩大、数量质量快速增长趋势:(一)以青壮年和男性为主;(二)素质、技能与收入正相关;(三)自发性为主;(四)长期务工人员比重大;(五)行业分布不均,以餐饮业为主。建议因地制宜进行实用技术和职业技能培训,增强进城务工人员竞争力;出台就业准入法,严格就业准入;推行劳动预备制度和资格认定制度,延缓劳动力供给,缓解就业压力。[10]

张藕香博士认为年轻力壮、受教育程度高的人力资本型劳动力转移,造成农村人力资本流失,阻碍科技知识普及、良种推广、土壤改良、新技术应用和产业结构调整。应进行农业深度开发,消化剩余劳动力,促进城乡经济协调发展。[11]

五、陕西苹果产业研究

李继翠博士指出陕西苹果产业化发展的制约因素:(一)产后商品化处理环节薄弱,标准化程度低;(二)行业协会不成熟,果农组织化程度低,龙头企业缺乏长远规划;(三)技术推广、管理及金融服务体系不完善,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尚未建立;(四)资金和人才遭遇瓶颈制约。建议:(一)推行标准化管理,发展绿色果业和生态有机果业;(二)提高行业组织化程度;(三)加强苹果服务体系建设;(四)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建立苹果生产保障体系;(五)创新体制,做大做强龙头企业;(六)实施名牌战略。[12]

宋东风、王恩胡、锋博士指出,陕西白水县苹果发展要推广“四大”关键技术,规范化生产,提高果品质量;鼓励科研院所参与,加大人力物力投入,科技兴果;提高果农种植积极性,促进苹果生产社会化、现代化、市场化。[13]

六、农村医疗教育研究

睢党臣博士指出陕西省洛川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宣传力度小,农民参保意识弱;筹资难度大,水平低;报销范围窄,受益面小;组织机构不完善,报销制度不科学。建议强化政府职能,建立多层次、多渠道筹资机制;健全监督机制,规范基金管理,提高使用效率;强化行业管理,普及卫生知识。[14]

肖湘雄博士指出,运行机制制约了陕北农村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一)医疗市场混乱,农民就医困难;(二) 费用居高不下,农民因病返贫;(三)投入不足,缺医少药,乡镇卫生院步履维艰。他建议:(一)推进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改革;(二)纠正专项经费使用和预算外资金财政统筹存在问题;(三)因地因时制宜,探索以农村合作医疗为导向的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将其作为非营利组织给予扶贫资金支助;(四)有效补助乡村医生。[15]

王朝辉博士指出陕西农村学校经费困难:老校危房增多,新建校债台高筑;拖欠工资和“普九”债务偿还无望;负担转嫁给农民和村集体;县级财政教育包袱沉重。建议制订义务教育投入法,建立以国家、省、市为主,各级财政按比例负担机制,完善农村中小学教师工资保障机制和校舍维护改造建设机制。 [16]

七、水资源与农村金融

王文军博士指出当前陕西安康水资源存在的问题:(一)洪旱灾害制约社会经济发展,生态退化与水污染严重;(二)产业结构布局与水资源条件不适应;水资源管理制度创新不足,分配不均衡现象严重,供水短缺与用水浪费并存;(三)水电站与水利基础设施建设问题严重;旅游业发展与水源地保护存在矛盾。建议:(一)适水发展,提倡节水型产业;(二)加大执法力度,保证水质和水环境安全;(三)开发非常规水资源,满足用水需求;(四)加强环境质量评价,有效、合理、科学建设水电站;(五)建立有助于水资源合理利用的水权水价制度;(六)协调完善水事决策机制。[17]

高波博士分析了西安郊区农村金融发展缓慢的原因:(一)农村金融机构数量锐减,功能萎缩,实力不足;(二)农村经济基础薄弱,信用环境不佳。对支持“三农”的影响是:(一)金融机构从农村市场退出,县域资金流失,影响信贷资金投放力度;(二)管理体制不活,制约金融服务水平;(三)农村住房产权缺失,影响农民获贷能力和商业银行信贷支持范围。建议多方联动,优化农村金融投资环境;加快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健全农村金融市场体系;构建农村金融风险管理和补偿机制,调动金融机构支农积极性。[18]

第11篇

关键词:城中村,消防安全,火灾隐患,应对措施

Abstract: the villages emerge in the process of urbanization is a kind of new product. In the process of rebuilding the villages inside the city, inevitably appeared some fire control safety problems. This paper expound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villages and the trend of development, through the villages fire accident cases, statistical analysis,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villages and the cause of the fire key dangerous parts, points out that the village inside city fire hazard, and finally put forward pertinence fire control safety measures to effectively prevent and control villages fire accident happen, reduce the loss.

Keywords: villages, fire safety, a fire hazard, the countermeasures

中图分类号:D63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城中村及火灾研究

1.1城中村研究现状

城中村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经济文化现象,也是我国推进城市化的必然结果。城中村经历了都市里的村庄、都市里的乡村、城市里的乡村等一系列的演变过程[1]。根据其地理位置与城市的关系,城中村可以分为中心型、延伸型和边缘型三种类型。其中,处在市中心区,被城市建筑所包围,基本无土地的区域为中心型;在城郊结合部和城市建设区,有少量农用土地的是延伸型;边缘型城中村则是在城市近郊,有较多的农用土地,并且已纳入近期的城市规划发展范围中。

近年来,国内对城中村的研究也越来越多[1-3],关于城中村的研究文献数量也在逐年迅速增加,由2000年的7篇增加到2007年的134篇。而在城中村改造过程中,出现的重大潜在火灾安全隐患,不能得到有效的解决有,阻碍城市化的发展[4][5]。目前,城中村火灾呈现出“小火大伤”的特点,发生频率也有逐渐增加的趋势。因此本文首先分析城中村火灾的原因和起火危险部位[6][7],并提出城中村改造过程中消防安全的应对措施[8-11]。

1.2城中村起火原因与起火部位分析

本文对广东省近年来241起城中村火灾事故进行了调查[11],结果显示,用火不慎和电气安全等造成的火灾事故分别占29%(70起)和25%(61起)。成为广东城中村火灾事故的主要原因,其他原因(吸烟、违章操作、人为放火和玩火、自燃和其他)分布情

况如图1所示。

图 1 城中村火灾事故原因统计

(注:括弧里数字表示火灾起数)

务工经商居民租房、三合一作坊、高校学生校外租房聚居区和居民娱乐用地等逐渐成为城中村的表现形式[2][9]。这些场合火灾发生概率高,是城中村的危险部位。同样在广东省241起城中村火灾事故中,经营场所、“多合一”场所和娱乐场所等场合发生的事故达到了152起(占全部火灾事故的63%)。图2给出了不同场合火灾事故分布情况。另外一个特点是发生在易燃易爆物生产、贮存等场合的火灾事故较少。

图 2城中村火灾事故起火部位统计

(注:括弧里数字表示火灾起数)

2城中村改造中火灾安全隐患

2.1规划混乱,火灾扑救困难

在城中村改造中,空间规划不合理,空间通道变窄,出现多种建筑形式。如“握手楼”“贴面楼”等,另外,消防设施老化,消防通道堵塞,基本没有疏散设施,一旦发生火情,消防车根本无法进入居民区施救,人员无法快速疏散,容易造成火烧连营现象。在太原市的诸多城中村中,类似的“楼挤挤”、“握手楼”、“贴面楼”并不鲜见,此间潜藏的安全隐患同样不容小觑。

2.2经营活动混乱,安全监管不到位

城中村吸引了大批外来人员从事经营性活动。在居住区域内,“十小场合”集中分布,加上监管力量不够,有些是无证经营,游离于政府管理之外,形成了地下加工厂。同时,生产者消防意识淡薄,设备不齐全或老化,消防通道长年被占用或堵塞。另外,很多非法仓储地、制假售假的黑窝点都将经营、仓储、生产、住宿等连为一体,形成“三合一”甚至“多合一”作坊。存在着严重的消防安全隐患。一旦发生火灾,消防通道瞬间被占,人车混杂,疏散通道严重堵塞,这些都成为潜在的消防安全隐患。

2.3人员复杂,消防素质参差不齐

城中村处于城市与农村的过度地带,积聚了多种人群。人员年龄、结构、教育背景、知识储备等都有较大差异。没有专门的消防知识教育,即便有相关的培训,而绝大多数村民积极性不高,不会主动积极参与。更重要的是,很多租住人员持临时居住观念,消防安全意识非常淡。

同时,现有居民长期的农村生活,已有的不良陋习无法改变,例如用火用电不当,在出租房内私拉电线,改道线路走向,用电设备不及时关掉或长时间满荷载运行等行为,导致设备老化,引起电气火花。甚至有些人员害怕消防队救火要收费而不敢拨打火警电话,从而延误了最佳的灭火时机。

2.4政策执行力度不够,缺乏保障体系

在城中村改造过程中,政府也都会出台相应的标准来保证消防安全。而在具体操作中,钻法律政策空子的现象时有发生,或实行暗箱操作,或故意隐瞒实情,该配备必要消防设施的部位,不配备或者偷工减料,以不合格产品充好。无法明确消防安全重点部位,没有出台奖惩细则,降低了整体队伍的积极性。

3城中村消防安全应对措施

3.1制定城中村消防整顿标准

在遵循《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的基础上,针对当地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制定出适合本地的城中村改造的消防整顿标准。例如深圳市于2009年提出了城中村消防安全治理“七个一”整治要求和城中村消防安全治理技术要求。城中村消防整顿标准的制定一方面可以进一步完善消防法,还可以有效解决城中村改造中的实际难题。

3.2组建城中村联合消防队

依托专职市级或市级以上的专职消防队,组建城中村兼职消防队。一般来说,城市专职消防队设施先进,人员素质高,火灾扑救与应急速度快,而兼职消防队力量相对较弱,消防人不够专业,配备的设备也不一定非常齐全。而城中村兼职消防队在扑救邻近火灾时非常有效,成本低,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在城中村中消防安全工作中,起到关键作用。例如,南京市消防支队将确定的26个存在重大安全隐患的城中村清剿火患行动作为重点工作,属于专职消防队发挥作用,而昆明市于2011年,以“清剿火患”为契机,组建了382支“城中村”志愿消防队,督促整改“城中村”重大火灾隐患742处,可视为兼职消防队的正常工作。

3.3加强城中村消防安全工作

统筹安排消防安全布局与城市功能分区、消防供水与生活用水的相互关系,把消防水源、消防通道放在首位考虑,加强消防部门与城建、土管、环保等政府各职能部门的协调和沟通,确保火灾隐患消灭在萌芽阶段。建立消防安全责任制。全面完善灭火预案,实行分区管理,相互监督,制定消防安全责任牵连制度,开展消防宣传和培训工作,解读政策,增加政府执行透明度,提高消防安全意识,从而形成全民参与、监督的消防安全氛围。

4结论

(1)城市化改造中,城中村消防安全形势严峻,潜在火灾隐患多,火灾事故呈现出“小火大伤”特点,城中村消防安全成为城乡规划重点考虑问题。

(2)城中村火灾危险场合的确定需要综合考虑火灾荷载和人员分布等因素。火灾荷载高而几乎无人活动的场合发生火灾的频率会有所降低。

(3)为保证城中村消防安全,本文从消防制度、消防队伍建设和政府职能工作等三方面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应对措施。

参考文献

[1] 王巧玲,肖小爱.国内城中村研究综述[J].经济师,2011,4:16-18.

[2] 周军.高校学生校外租房聚居区消防安全的思考[J] .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6(3):100-101.

[3] 刘升.浅析“城中村”的消防现状与管理建议[J].经济师,2007,4:266.

[4] 张艳霞.城市化进程中城中村消防安全改造研究[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5:16-17.

[5] 许东平,陈景新.浅谈“城中村”存在的消防安全隐患及整治措施[J]. 中国公共安全(学术版),2009,6:54-57.

[6] 杜冰.如何加强“城中村”消防安全工作建设[J].内蒙古石油化工,2011,11:178-179.

[7] 袁进根,蒋定国.”城中村”消防安全现状和对策分析[J] .中国西部科技,2008,7(24):74-75.

[8] 张宝珠.当前城中村防火工作浅析[J].科学之友,2008,8(24):126-127.

[9] 陈睿泉,赵延胜.对“三合一”建筑消防安全管理的探讨[J] .消防科学与技术,160-161.

[10] 田震,张全灵,严洪,等.城中村消防安全现状及其对策措施研究[J] . 消防科学与技术,2009,28(6):65-68.

[11] 肖建华,莫德升,潘向泷.广东省城中村消防安全现状与防治对策[J]. 消防技术与产品信息,2009,6:0-12.

作者简介:

王会刚:男,山东临沂人,1982年6月出生,福建省公安消防总队宁德支队屏南大队十一级助理工程师,大学本科学历,研究方向消防监督方向。

第12篇

关键词:农田水利;存在问题;对策

一、农田水利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工程老化年久失修:农田水利现有的基础设施大都是建于上世纪50~70年代,虽然当时从根本上解决了农田灌溉问题,但设计标准较低且工程质量较差,田间工程也不配套,如今年久失修现象非常突出,工程老化与来水量少的双重影响使农作物灌溉需求难以满足,渠系基本废弃,大多需要重建。

2、工程目的不明确,重建隐患多:工程建设目的性不明确,在合理开发与社会经济效益等褚多方面不能相互兼顾。不从工程项目的整体规划与效益去思考,多数工程均是小区域范围内农民依据当前最急需的情况下进行仓促开工。这样修建成功后,造成重复与工程管理不善以及质量隐患。

3、受益群众投入不足:由于农村劳动力外出经商务工的现象非常普遍,意见得不到统一,没有收入来源。许多地方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处于停滞状态,原有的工程也因此得不到及时有效的维护。

4、施工质量不达标:由于工期较短,大多施工单位进行盲目赶工期,并没有注重工程质量;同时施工人员素质较低。受工程小与施工内容较单一的影响,一些人员无证上岗及责任心不强;再就是建设单位与监理单位管理不到位,以及缺乏有效的监管,力度不强,这些均是影响工程质量得到保障的重要因素。

5、重建轻管且管理不到位:受财力与专业技术人员的限制,使得有些管理机构及制度不健全,缺乏有效的管理措施且维护管理不足,若出现问题需要检修时,没有足够的资金支持,导致渠道堵塞以及建筑物跑漏水等等问题,造成工程过早的失去使用价值,投资效益难以发挥,导致国有资产流失。

6、基层水利管理单位自身建设能力较弱:大多偏远山区,仅有为数不多的水利专业技术人员且技术水平较低且缺少固定的办公场所、办公设备与工作经费等。

7、管理体制较混乱,管理工作不到位:乡村的水利工程基本处于无人管理状态以及缺乏有效的计划管理。大多国有水利工程管理单位由于资金匮乏,运作困难。很多水利工程设施超负荷运行,已年久失修,造成不少水利工程带病运行且毁坏严重

二、解决对策

1、水利工程的审批流程要规范:建设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时,要加强对项目建设的管理程序,并严格实施审批制度,确保合理施工,使每个水利工程的建立均能满足农田实际需要,保证投资效益最大化。在农村小型农田水利工程中所包含的内容比较广泛,要实行统一管理且合理布局。所以要严格遵守先申请审批、再建设施工与最后交付使用的流程进行,加强对农田水利规范建设的宣传工作,才可确保农村水利事业的规范有序发展。还有就是做好水利工程建设的另一重要手段就是规划,并合理利用资源,只有这样才可使工程项目建设避免盲目性和重复建设。

2、要对水利工程进行细化管理

(1)水利工程建设的财务管理制度要建立,并加强对水费开支和审批的权限,对于工程的折旧费、承包费及维护费、维修费与租赁管理费的制度规范,保证水利工程的资金安全以及专款专

(2)小型农田的水利工程要逐渐走向规模化、集约化与社会化的服务之路,且要成立水利工程管理协会,并通过协会的服务和管理,以及指导会员单位建立各种规章制度,积极宣传推广先进经验,加强各水利单位之间的相互联系。此外供水是与水利工程应用密切相关的问题,要选择计量供水、优质优价及合理收益与公平负担等原则合理来制定水价,并依据市场的需求变化而即时调整,通过对水价的调整,也可规范水利工程的发展。

3、政府要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制定有效的管理机制:对于水利建设,现在国家是高度重视。各级政府部门一定要积极实施,加大对农村水利工程建设的资金投入力度,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农业增产、农民增收与农村快速稳定的发展。且要完善水资源的管理体制,强化城乡水资源统一管理,对城乡供水及水资源综合利用、水环境治理与防洪排涝等实行统筹规划与协调实施,促进水资源优化配置。要完善流域管理和区域管理相结合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并建立事权清晰、分工明确及行为规范以及运转协调的水资源管理工作机制,努力完善水资源保护与水污染防治的协调机制。

4、发动并引导群众积极投入,加强基层水利单位的建设:当地政府应把兴修水利作为“办实事、聚民心、保民生”的重要举措,加大宣传,首先要解决干部群众的思想认识问题,并营造出大干水利的良好氛围。各村的水利技术人员要合理进行分配,并修建出必要的办公用地及配备必要的水利设备,以保证管理技术人员的办公场所的稳定与固定的使用设备,从人才与设备上要加强基层水利单位建设,为农田水利管理的建设提供必要的物质与技术上的有力支持。

5、要严格监管水利工程的建设:水利工程质量好坏直接关系到国民生命财产安全。所以要加强质量管理,进一步提高工程质量。但是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工程质量容易受施工人员素质、建筑材料质量、施工工艺以及施工设备与现场环境等很多因素的影响,进而引发一系列的工程质量问题,造成本来利国利民的民生工程最终变成偷工减料的豆腐渣与面子工程,这就导致农民群众的利益受到严重损害。所以我们必须要严把质量关,把质量意识贯彻工程建设的全过程,即从设计、施工、验收三个环节都要加强监督。并要求技术人员严格按工程设计要求做好技术指导,以保证工程质量。

6、要加强农田水利工程的管理和维护:加强管理体制,保证管理工作到位。落实与安排好管理人员,使每个工程均有专人管理和维护,切实保证水利工程发挥作用及维护人民群众的核心利益。

三、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