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产业结构调整

产业结构调整

时间:2023-06-01 09:31:20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产业结构调整,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产业结构调整

第1篇

【关键词】产业基金 产业结构调整 高新技术 扩大内需 金融市场 国企改革

一、我国发展产业基金的必要性

产业投资基金是通过向社会发行基金募集资金,交由专业投资基金管理公司运作,分散投资于不同的实业项目,收益按投资分成的金融工具。产业投资基金将成为我国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以及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一种新的低成本的筹融资工具。在我国目前的经济环境中,发展产业基金既具有可行性,又具有必要性。

1.宏观经济形势发展的客观要求

在西方发达国家,利用产业投资基金融资来带动基础设施和高科技发展已是一条成功的经验。当前我国发展产业投资基金,培育基金市场中青睐于特殊产业的投资者,尤其是机构投资者,已是解决我国宏观经济发展问题的客观要求。发展产业投资基金是保持我国国民经济实现适度快速增长的迫切需要。产业投资基金通过对基础产业、支柱行业及高新技术企业的投资,可有效地解决国内需求不足,产业结构矛盾突出的状况。另一方面,也可改变国家财政、银行信贷对基础设施的单一投资渠道,使该领域形成多元化投资格局。其次,发展产业投资基金有助于优化我国的产业结构,有助于我国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随着经济的发展,尤其是加入“WTO”后,必须解决好基础设施对国民经济发展瓶颈问题,特别是在经济相对落后的西部地区,这一矛盾尤为明显。通过设立产业投资基金,按市场规律进行运作,加大基础产业、支柱产业以及高新技术企业的投入,从而改善了不合理的产业结构。同时,这些富有活力的基础产业、支柱产业即高新技术企业随着挂牌上市,将因其良好的业绩,成为资本市场的中坚。

2.我国产业结构亟待调整

在工业领域,我国产业结构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低水平重复建设过多,地区间产业趋同,产品供给与市场需求脱节的问题突出。一方面,从形式上看大量产品生产能力过剩甚至严重过剩,另一方面,生产和生活中需求的许多产品,不是无能力生产就是因品种、质量满足不了需要,而不得不依赖于进口。供给与需求结构之间的严重不适应导致了生产能力的结构性过剩。二是一批在过去二十年间曾经拉动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增长点趋于成熟或衰退,其带动作用明显减弱甚至丧失,而拉动经济发展的新的增长点未能及时形成,出现了主导产业的阶段性“断档”。三是产业整体素质低,技术开发能力严重不足,产品更新缓慢、工艺陈旧、设备老化,没能跟踪市场变化实现产业结构升级,那些衰退行业和企业没能及时退出市场。四是生产集中度低,企业组织化程度低,结构相对分散,企业长链条、“全能型”生产组织方式没得到脱困,行业之间、企业之间和产品之间的专业化分工协作水平低,规模效益不足,难以适应买方市场下用户对多品种、高质量、个性化、低成本、短交货期的要求。五是企业经营机制落后。受短缺经济的影响和体制的制约,大多数企业重生产、轻开发、重数量、轻质量,重投入、轻产出,重速度、轻效益,重近期、轻长远,对市场变化反应迟缓。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短缺经济基本结束,买方市场逐步形成。随着市场约束的增强,以上这些结构性矛盾变得十分尖锐。企业间出现恶性竞争,亏损增加,不少企业停工半停工,大量职工下岗,使中国工业结构调整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异常突出[1]。产业结构调整的对策之一就是改革我国的投融资体制,积极组建多种类型的产业基金组建,充分发挥基金这一“资本放大器”的作用,促进高新技术产业的跨越式发展和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

3.高新技术企业亟需发展

我国科技产业的发展起步较晚,但有着充沛的科技资源与科技人才,近年来,在政府资金的大力支持下,开发出许多创新科技产品。然而,我国高新技术的商品化、产业化和国际化进程慢、力度小,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长期以来,我国对高新技术产业化的资金投入,主要是通过政府向科研部门和企业分别下达计划任务和拨款方式进行,但政府财力有限,企业自身也难以承担交稿的科技开发费用,而高科技产业是高投入、高风险、高回报的产业,资金需求量大,国家财政无法满足,商业银行资金不愿介入,导致高科技产业往外出现投资主体缺位,资金投入缺乏、资金来源过于单一,形不成产业规模,作为中间环节的开发投入比例低,成果转化难,缺乏高新技术产业化的有效激励机制和风险规避机制,难以实现平衡投资和组合投资的快速滚动发展。

另一方面,高科技企业业绩优良、成长迅速,但相对于传统的工业企业而言,许多高科技企业属于新兴企业,规模较小、底子较薄。为了尽快壮大发展企业,高科技企业希望利用资本市场在直接融资方面的强大功能。但由于我国证券市场尚不具备大规模扩容的条件,上市额度供不应求,而许多高科技企业成立的时间短、经营规模小,还不具备上市的条件,所以培育与扶植高科技企业、给予直接的融资支持会十分有利于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因此,大力发展高科技产业,是我国设立产业基金的重要目的之一。

二、我国产业基金的现状

我国上世纪80年代中期引入“产业基金”这一概念,1985年9月中国第一家产业基金公司-中国新技术创业投资公司获准成立,标志着产业基金在中国问世,上世纪90年代国外产业基金也开始进入我国。这一时期我国的产业基金刚刚起步,产业基金呈小幅增长,增长速度缓慢,并且这些产业基金普遍存在着资本金严重不足的困难,只能进行小规模的投资。

1999年,科技部按照国务院领导的指示,会同国家计委、国家经贸委、财政部、人民银行、税务总局、中国证监会等部门制定了《关于建立我国风险投资体系的若干建议》,这是我国第一个关于产业基金的纲领性文件,对于我国产业基金事业的健康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1999年以后,我国产业基金有了较快的发展,产业基金和产业基金资本数额开始大幅增加,到2004年中外创业投资产业基金共对253家大陆及大陆相关企业进行了投资,投资额总计12.69亿美元,首次突破10亿美元大关,创历史新高。产业基金退出也呈现加快增长态势。据对60家产业基金的调查,2004年共退出资金8.02亿美元,是2003年的4倍。

总体来说,我国产业基金事业已经进入到一个较快增长的阶段,投资比较活跃,逐步显现出对于发展我国具有高增长潜力的创业企业的作用。但与我国经济发展结构调整所需的产业基金相比较,其所占的比重和规模都还很小。与美国9000亿美元的产业基金规模相比更是九牛一毛。可以看出一方面我国的产业基金还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另一方面我国的产业基金投资拥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因此要推进我国产业基金事业的健康快速发展,就必须为其创造更为良好宽松的发展环境[2]。

三、产业基金的运作原则

我国现阶段要建立的产业基金,本质上要以实业资本为其运作的手段。作为大众化的中长期投资工具在高扬“集合投资、专家管理、分散风险、运作规范、共同受益”的旗帜下,积极参与国企存量资产的盘活,大规模地支持国企改革和产业结构调整,并在资产效益的回报中不断提高资产质量,扩大资产规模。其投资的指向应着眼于建设项目的科技含量及其先导性、规模经济及其市场竞争力、瓶颈拓宽及其对国民经济运行性.

基金在发起设立时,要将发起者与管理运作人才的选择放在首位。发起者必须由那些在全国或区域范围内社会公众公认的形象好、信誉高、知名度广的企业和金融机构联合组成,这对奠定其自身素质和社会影响有重要意义。同时,鉴于基金的具体运作在许多情况下取决于管理人员的素质状况和努力程度,其声誉、成效与运作人员的能力、才智及社会认同度密切相联,应制定从业人员的专业标准并进行严格规范的考试考核,将真正的专家或专门人才挑选出来。基金管理公司要将本机构运作人员的有关情况通过报批文件及募集公告书介绍给社会公众,以便公众通过对本基金运作人员的了解和认同而增强对本基金的信任感。产业基金要具有规模投资效应,力求将失衡的产业结构重组、整合,并对普遍存在的地区产业同构化的企业资产加以盘活。通过设计主向投资和辅向投资的时间构成,以求既能当年给投资者满意的回报,又能抓住回报周期长、效益更好、保障投资者未来利益的项目[3]。

第2篇

本文从整合资源和构建完整产业链的角度对企业如何通过整合资源调整产业结构,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构建完整完善的产业链,搭建企业经济生态系统,促进企业竞争力和整体素质的全面提升,实现企业系统的可持续发展进行了论述,希望对正在进行产业结构调整的企业有所助益。

【关键词】产业结构 资源整合 产业链 经济生态 可持续发展

我国在经历了改革开放以来经济高速增长后,经济结构的不合理变得越发突出,已成为阻碍中国经济进一步高速发展的最大因素,特别是国际金融危机的发生,更加凸显产业结构不合理的垢病。企业发展的实践证明,拥有完整的产业结构和完善的产业链条以及在产业链条基础上形成的优化的企业经济生态系统是企业构建竞争优势,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最终决定因素。我国政府已经认识到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对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的重大意义,并把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作为未来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从2009年的“十大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到2010年的“区域振兴规划”,再到最近国务院召开的节能减排常务会议,国家先后出台了一系列调整经济结构的政策措施,足见中央对调整经济结构的高度重视和治理力度。

中央提出调结构、转方式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对企业发展来说是一次难得的历史性机遇,每一次大的政策调整,都会淘汰一批企业,成就一批企业。问题的关键在于谁有历史眼光和战略思维,谁能准确地洞察出政策变化给企业带来的发展机遇,并能充分利用政策带来的行业调整来优化企业自身的产业结构,为企业的长远发展进行新的战略布局和资源整合,以此来提升企业的适应力、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在新一轮的竞争中优先胜出。

一、企业产业结构现状及特征

(一)现状

目前,我国企业的产业结构比较单一,突出表现在只生产一种产品或几种相互关系不大的产品,产品结构尚未形成或只是简单的具有结构的形式却没有形成有机联系的结构体系,产品处于不同的产业链条上或产业链的某一环节,其价值创造能力较弱。这种产业结构带来的结果是企业盈利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的弱化,一旦出现新的替代品和行业竞争格局产生分化,会直接导致大批企业的破产倒闭。

(二)特征

1.产品结构单一。许多企业只生产一种产品,甚至出于简单的盈利动机,有利就上,生产毫无关系的产品,一旦市场形势发生变化,企业很容易破产甚至倒闭。

2.产品大多处于产业链的低端,价值创造能力较弱。完整的产业链条分为低端、中端和高端,不同的位置决定了不同的行业地位和盈利能力。我国大部分企业尚处于产业链条的低端,技术简单,投入高产出低,中端和高端多为国外企业掌握,充其量只能算是为国外企业服务或输送资源。

3.高消耗、高污染、资源浪费严重。产业链低端的地位决定了其高能耗、高排放、高污染的特征,对资源浪费严重,环境成本代价过高。

4.盈利能力和市场竞争力较弱。

二、企业结构调整的方向和基本思路

国家加大了对产业结构和发展方式调整力度,并积极引导企业向节能、环保、低碳的方向发展。企业也认识到调整产业结构的必要性,积极主动应变,调整自身结构,提升企业的盈利能力和竞争能力。这些都是积极的变化,也预示了企业结构调整的方向和基本思路。

(一)调整方向

从国家政策导向和产业发展的规律来看,企业结构调整的方向必然由高耗能、高排放、高污染的粗放式向节能、环保、低碳、高效的集约式发展方式转变;由产业链的低端向中高端发展,提高产品技术水平和获利能力;由产业链的单一环节向产业链的两端延伸,通过资源整合,实现产业结构的链式发展和上下游产业一体化;由单一产业链条向复合产业链发展,构建横向多元协调、纵向互补互用、立体网络发展的经济生态体系。

(二)调整思路

企业产业结构调整应以国家产业政策为指导,以产业发展的内在逻辑和发展方向为依据,以资源整合和资本运作为手段,以低碳、环保、高效为取向,构建完善的产品产业链条,增强产品之间的有机联系,延伸企业的价值链,实现产品由低端向中高端发展,掌握价值创造能力和行业掌控能力最强的关键环节,在此基础上,努力搭建不同产业链条复合交错形成的动态、优化、自足的横向多元协调,纵向互补互用、立体网络发展的经济生态系统,实现企业最大化盈利和可持续发展。

三、如何实现企业产业结构调整

(一)对当前国家和省市及本企业所在地的产业政策、产业规划和产业格局有清晰的认识和把握,明确未来本地区重点发展的产业和扶持政策,为本企业的产业结构调整提供政策指引和支持。

(二)结合国家产业政策特别是国家“十二五”规划,调整企业发展战略,把产业结构调整和产品升级作为未来发展的战略工作来抓。

(三)以低碳、节能、安全、环保为取向,以产业链经济为发展模式,通过横向整合和纵向延伸等方式,扩大产品系列,建立起上下游产品之间共生互利和工业代谢关系。

产业链上下游整合对于不同行业企业的意义有所不同,有些行业企业整合上下游是为了稳定经营、应对经营风险;有些是为了降低成本;有些是为了多元化经营开拓新业务、增加利润增长点;有些是为了在行业快速发展过程中提高企业参与竞争的能力;还有些是通过商业模式创新重新定义行业、确立产业链核心地位。无论出于怎样的目的,实现产业链上下游整合都是当前中国企业转型升级的有效路径。

(四)中小企业对行业和产业的控制能力较弱,可以考虑产业链环节递升的策略,从附加值低的产品与服务向附加值高的产品与服务、从产业链低端向产业链高端升级。

(五)在发展产业链经济的基础上,增强对产业链环节的管理,让每一个产业环节都能创造出最大化的价值,构建起完善的价值链。当企业产业规模发展到足以影响行业发展甚至对产业规划和产业发展也能产生一定程度影响的时候,考虑在产业链和价值链复合发展的基础上,搭建起更具竞争优势和自我发展能力的经济生态系统,在更高层次上实行物质、信息和能量的交换。系统所具备的动态、优化、开放等基本特征,有助于企业构建全面的竞争优势,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六)除了产品更新换代等措施外,实施战略转型也是目前发展的重点方向,制造型企业可以从制造向服务转型,通过整合制造和服务来降低成本、提升产品附加值、延伸产业链、提升客户满意度并开拓新的赢利增长点。

第3篇

关键词:畜牧产业;结构调整;影响因素;分析

中图分类号:F76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60532084

1 畜牧产业结构调整的基本影响因素

1.1 地域环境的影响

畜禽生长对环境有着一定的要求,我国地域辽阔,不同地域环境存在较大差异,并不是都适合畜禽生长,会使不同地区的畜牧产业出现发展不平衡、不稳定等现象。我国畜牧业可以简单牧区畜牧业、农耕区畜牧业2种,其中,牧区畜牧业主要集中在西北、地区,代表为内蒙、新疆、青海以及4大牧区,牛肉比例较大;农耕区畜牧业主要是华北以及南部,以湖南、河南、四川等为代表,商品猪比例较大。由上述可知,畜禽产业结构与地域环境之间是有密切联系的,在畜牧产业结构调整中,需要根据不同地域地理环境特征的不同,优化资源利用率,以实现畜牧产业的高速发展。

1.2 饲草饲料的影响

饲草、饲料是畜禽养殖、放牧的根本,是畜牧产业能够正常发展的重要依据。在饲草饲料资源中,主要分为蛋白饲料、能量饲料、精粗饲料以及青贮饲料几种,就我国实际情况来看,玉米、大豆、豆粕等生产量都相对较高,其中,玉米是主要的能量和蛋白饲料,在世界总产量中比重超过20%,大豆、豆粕的产量比重超过10%,但主产区均在我国北方。

1.3 畜禽品种的影响

畜禽品种是另一个影响畜牧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因素,其在农业生产总值中的比例能够达到40%。我国畜牧业发展历史悠久,在畜禽品种资源上相当丰富,拥有许多优质的畜禽品种;同时,在近些年,我国引入了许多国外先进的畜禽品种,比如荷斯坦牛等,进一步优化了我国畜牧品种资源。

但是,不可否认,在畜禽品种资源方面,我国依然存在一些显著问题,比如不注重地方性畜禽品种的保护与开发、只重视短期经济效益、盲目杂交高产品种等等,导致许多畜禽品种濒临绝迹,影响了畜禽品种的稳定性、多样性,限制了畜牧产业调整的空间,在一定程度上阻碍着畜牧产业的发展。

2 畜牧产业结构调整的外部影响因素

2.1 市场需求的影响

畜牧产业所产生的各种产品最终是要流入市场,由消费者购买的,消费者需求的多少,决定着畜牧产业的规模,而消费者需求的产品种类,则是畜牧产业应当调整的方向。因此,市场需求对畜牧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极为关键,在实际调整中,需要做好市场需求调查,以免做出不符合市场情况的决策,造成畜牧产品出现供需不平衡问题,对畜牧产业的健康带来威胁。

市场需求是多方面的,不仅有当地市场需求、国内市场需求,也包括国外市场需求,即外贸需求。就当前我国畜牧产业情况来看,畜牧总产量相对较大,但由于人口众多,国内消费量占据了相当大的比重,只有少量是用于出口的,以2012年的畜牧产业数据来看,我国畜牧产业肉类总产量为8387.2万t,用于出口的不足1%,仅有55万t左右,出口量最多的则是猪肉,约为27万t,由此可知,我国畜牧产品的需求集中于国内市场。

2.2 政府调控的影响

在市场经济的影响因素之外,政府调控对畜牧产业结构调整也是有着极大影响的,是一种弥补市场机制调整的重要手段,对畜牧产业结构调整起着宏观控制的作用。政府的调控通常是直接的干预,通过制定政策、出台方针、完善制度等方式,给予畜牧产业明确的指导和大力支持,比如畜牧良种补贴政策、畜产品保险政策等等,为畜牧产业结构调整提供了良好保障;同时,《全国畜牧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出台,使广大畜牧产业从业人员对未来发展有正确的认知,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有助于畜牧产业结构调整的顺利进行。

3 结语

综上所述,畜牧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地位十分重要,是农业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对增加农民收入、保证动物性食品提供以及工业原料等有着重要作用。因此,了解畜牧产业结构调整的相关因素,并根据这些因素变化情况做出正确的调整决策,可以有效提高畜牧产业结构的质量、水平,可以推动我国畜牧产业的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第4篇

一、53团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存在的问题

1 农业产业结构仍不协调,资源未能充分利用。53团农业产业结构存在的突出问题在于种植业比重过高,林业、畜牧业、渔业发展相对滞后。单一的农业产业结构和作物结构不利于充分利用丰富的农业资源和生态资源,并且降低了农业生产抵御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的能力。

2 产品结构雷同。在自然条件相似的垦区,其农产品结构基本相同,农产品多为初级加工,基本上未摆脱“一瓶酒、一袋面、一桶油、一箱水果”的局面。团场在追求利益时存在明显的短期行为,因而在资源配置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出现“一上俱上,一下俱下”的状况。

3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不平衡。由于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规模和速度不同。再加上远离市场、信息闭塞,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缺乏积极性、主动性,调整的步幅较小。

4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缺乏科学规划和引导。农业产业结构布局不合理,特色不突出。一是忽略了自身的客观条件和资源优势,农业结构调整趋同。二是片面围绕市场变化进行结构调整,缺乏科学的市场分析与预测,调整缺乏前瞻性。

二、53团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思路

根据兵团、农三师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总体部署,结合团场的实际,53团产业结构调整的具体目标是:由“1432”工程(即棉花10万亩,粮食4万亩,果园3万亩,蔬菜和瓜果2万亩)向“十一五”末的“8455”工程(即棉花8万亩,粮食4万亩,果园5万亩,饲草5万亩)推进,打破“三个一统天下”,形成棉、果、畜“三足鼎立”,粮、经、草“三元结构”的新格局,逐步实现农业产业化和新型工业化。重点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 逐步推进林果业发展。一是制定林果业发展优惠政策,调动职工群众发展林果业的积极性。2009年,53团拿出300万元补贴建园承包户,在果园间种、套种、复种上增收。二是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大力宣传兵团、师、团的政策、决策和部署,营造促进林果业大发展的良好氛围。三是进一步加大林果技能培训,围绕林果生产的关键技术环节,采取多种办法和措施,对基层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尤其是林果承包户开展大规模、大范围的实用技术培训,尽快培养一批了解市场信息、掌握现代林果生产管理技术、具有现代经营理念的新型职工队伍。四是强化管理,坚持“六统一”战略(统一果园承包制度、统一农资采购投放、统一品种种植、统一栽培模式、统一产品质量标准、统一产品加工销售)。五是以市场为导向,按照区域化布局、产业化经营的要求,提高科技含量、推广优良品种、优化栽培模式、推广高密度栽培技术。六是提供技术指导和服务。农技人员定期为承包职工开展果树的技术管理、技术指导和服务工作。七是落实各项措施,确保完成计划种植面积、果树成活率和果品产量质量。八是规范合同文本,签订承包合同书。九是落实责任,层层签订责任书。十是加大投入。积极争取国家、兵团、师的政策支持和项目、资金的支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

2 大力发展特色种植业。一是保证粮食自给有余,种植粮食4.44万亩,平均单产343公斤,2009年总产1523万公斤。二是继续做大、做强、做精、做优棉花产业,通过进一步推广和应用新科学、新技术,提高单产,确保总产,皮棉单产160公斤,皮棉总产1280万公斤。

第5篇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实施(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暂行规定)的决定》(国发〔*140号〕、《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产能过剩行业结构调整的通知》(国发〔*〕11号)的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我省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实现我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现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产业结构调整的总体目标和实施原则

(一)总体目标。

以提高产业总体竞争力为核心,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形成以农业为基础、高技术产业为先导、支柱产业为支撑、服务业全面协调发展的产业格局,实现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二)实施原则。

坚持市场调节与政府引导相结合。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加强政府产业政策引导,实现资源优化配置。

坚持以自主创新提升产业技术水平。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产业结构的中。心环节,大力提高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提升产业整体技术水平,构建创新型广东。

坚持三次产业协调发展。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推进工业向高级化和适度重型化发展,提高服务业比重和水平,优化对外贸易和利用外资结构。

优化产业区域布局。优化珠三角、东西两翼和粤北山区的产业布局,推进经济社会梯度发展、协调发展。

二、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和重点

(一)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

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调整农业生产结构,转变农业增长方式,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优化粮食生产结构,稳定粮食生.产能力,确保粮食安全。加快农业标准化,培育农业龙头企业,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大力发展具有岭南特色和附加值高的生态型效益农业,提升大宗农产品质量和加工水平,促进优势主导产品的发展。大力培育森林资源,提高其综合利用率,促进林业产业稳定、健康发展。做大做强畜牧业和海洋水产业,加快海洋综合开发,发展高效生态养殖业。优化农产品区域布局,扩大农业对外开放合作,促进农业利用外资和农产品出口。加强农田水利建设,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二)推进工业向高级化和适度重型化发展。

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实施省政府《关于印发广东省工业九大产业发展规划(*-2010年)的通知》(粤府〔*〕15号),促进工业向高级化和适度重型化发展。做大做强电子信息、石油化工、家用电器等支柱产业,将我省建成世界重要的电子信息产品制造和研发基地,亚洲主要的石化基地之一。加快发展装备制造、钢铁、汽车等主导产业。积极培育生物、新材料。新能源等战略产业。改造提升纺织服装、食品饮料、建筑材料等传统产业,重点发展技术含量高和竞争力强的产品,提高产品的质量和档次,实现传统产业从数量主导型向品牌效益型转变。限制发展高耗能、高污染产业和低水平劳动密集型产业。

(三)提高服务业比重和水平。

进一步贯彻落实省政府《关于加快我省服务业发展和改革的意见》(粤府[*]l号),实施《关于印发广东省服务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的通知》(粤府办〔*〕32号),优化服务业结构,提升产业素质,增强服务业吸纳就业能力。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努力培育服务业支柱产业和重点行业龙头企业,有条件的大城市要逐步形成以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进一步发展壮大金融、信息服务、文化、旅游、房地产等行业;以发展现代流通业为突破口,大力发展商务服务、现代物流、会展、科技服务等生产服务业;规范和提升商贸、餐饮、旅馆等传统优势行业。努力构建服务业对外辐射功能一心,规划布局一批服务业集聚区和产业带,培育服务业新的增长点。以广州、深圳为发展中心,珠三角地区为重点区域,粤东、粤西、粤北为重要增长区域,依托各地区位优势和产业基础,梯级推进各地区服务业发展。加快发展农村服务业,提高农村社会化服务和农业产业化水平。

(四)加强能源、交通、水利和信息等基础设施建设。

坚持节约优先、多元发展,构建稳定、经济、清洁的能源供应体系。继续扩大炼油规模,统筹全省油气管网建设,增加油。气储备。以大型高效机组为重点,优化发展煤电,积极发展核电,加快“上大压小”电源结构调整步伐。加强电网建设,扩大西电东进规模。积极开发利用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鼓励石油替代资源和洁净煤技术的开发利用。

进一步优化交通运输方式,形成网络完善、结构合理、各种运输方式紧密衔接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大力发展轨道交通运输,建立与其他运输方式相协调的珠三角城际快速轨道交通系统,加快出省铁路通道建设,完善铁路运输网络。加快发展公路运输,形成以广州、深圳为中心向外辐射的高速公路网,加快与周边省份和港澳地区相连接的高速公路建设;积极发展东西两翼、粤北山区农村公路运输和经济线路运输。优化整合航空运输资源,提高航空运输水平,构筑以广州白云国际机场为枢纽、于支结合的机场体系。构建提升由珠三角骨干航道组成的高等级航道网,改善增强内河运输能力;提高沿海主枢纽港出海航道的等级,加强以沿海主枢纽港为重点的集装箱运输系统和能源运输系统建设。

加强水利建设,优化水资源配置。加强防洪抗旱工程建设,完善重点防洪工程布局,加快推进城乡水利防灾减灾工程。强化对水库的除险加固、维护和管理,提高水库综合防灾能力与水资源综合调度效益。积极推进水资源调蓄和配置工程建设,实现以水域为单元的水资源统一管理和合理配置。

以信息技术应用为核心,全面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加强宽带通信网、数字电视网和下一代互联网等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推进“三网融合”,健全信息安全保障体系。

(五)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

贯彻落实省政府《关于建设节约型社会发展循环经济的若干意见》(粤府〔*〕83号),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按照我省“十一五”期间单位生产总值能源消耗指标下降历%的要求,推动产业结构向高效低耗的“经济”型转变,切实降低能源消耗水平。加快推进清洁生产、安全生产,推广节能、节水、节材、低耗和环保的技术和设备,从源头上减少废弃物和污染物的产生。综合运用经济、行政和法律手段,加快淘汰高耗能、高污染、低效益的落后工艺、技术和设备。分类回收和循环利用各种废弃物,提高资源综合开发和回收利用率。组织实施节约和替代石油、热电联供、余热利用、建筑节能、党政机关节能、绿色照明、能源利用监察(测)能力建设等重大节能工程,抓好火力发电、纺织、石油化工、造纸等高耗水行业的节水工作,推进重点行业的资源综合利用。强化对水、土地、森林、海洋等资源的生态保护。大力发展环保产业。

(六)努力提升产业技术结构。

深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忖于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提升产业竞争力的决定》(粤发〔*〕14号),把自主创新作为产业结构调整的中。心环节,实施《印发广东省产业技术自主创新“十一五”专项规划的通知》(粤府办[200叼5号],大力推进产业技术进步,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大力开发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大带动作用的高新技术和适用技术,在消费类电子、软件与集成电路、生物与新医药、重大装备制造、先进制造、新材料、节能与新能源、环保与资源综合利用、现代农业、现代服务业等领域加快突破一批促进产业升级的关键技术。加快在我省支柱产业和潜力产业领域建设具有国内外先进水平的公共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努力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坚持原始创新。集成创新与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相结合,依托重大工程项目,增强在引进先进技术的基础上进行消化吸收再创新的能力。加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不断提高自主知识产权的拥有量和质量;重视知识产权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工作,充分发挥知识产权对产业升级的促进作用。

(七)优化产业组织结构。

加快发展大型企业,着力提高企业规模水平和产业集中度,形成一批对国民经济发展起基础作用,具有核心技术、自主品牌和国际竞争力的大公司和企业集团。充分发挥大企业集团的龙头带动效应,实施名牌带动战略,对于重要资源、重大基础设施等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鼓励企业通过兼并、收购、联合等方式做大做强。大力扶持发展中小企业,加快建立健全中小企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积极为中小企业的发展提供信息咨询、市场开拓、筹资融资、贷款担保、技术支持、人才培训等服务,促进中小企业技术进步,造就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主业突出、带动力强的骨干企业。努力推动中小企业与大企业形成分工协作的关系,提高生产专业化水平,形成合力,促进优势企业做大作强,带动产业升级。

加快产业集群升级。加快珠江东岸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升级,推动珠江西岸电器机械产业集群发展,改造提升纺织服装、建筑材料、食品饮料、工艺玩具等特色产业集群,增强产业集群的辐射带动作用。

加快重要产业基地建设。按照粤府[*]15号文,加快七大电子信息制造基地、三大机械装备工业核心区、三大家电产业基地、五大石化基地、四大纺织工业基地、九大食品基地、三大水泥熟料基地和两大陶瓷工业核心区、三大造纸基地、五大医药产业基地及一个以广州轿车整车为龙头、以广州为如心的环珠三角汽车产业核心区等的建设。

(八)优化区域产业布局。

高度重视产业结构的空间布局,根据我省区域资源发展潜力和环境承载能力,实行优化发展、重点发展、限制发展和禁止发展等有区别的合理区域产业布局。珠三角要优化区域产业发展和经济结构,着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限制低水平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和新项目进入,提升产业层次,大力发展电子信息、汽车、机械、医药等产业,提高经济整体竞争力。东西两翼和粤北山区要认真落实省政府《关于我省山区及东西两翼与珠江三角洲联手推进产业转移的意见(试行万(粤府〔*〕22号)精神,根据各自的资源优势,积极承接珠三角产业转移,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粤东地区重点发展石化、电力、装备制造、电子信息、商贸流通、文化旅游和优势农业等产业,提升传统产业;粤西地区要大力培育钢铁、造纸、医药、电子、机械、现代物流和旅游等支柱产业,发展壮大石化、电力。轻纺、家电、五金和以高岭土为主的资源深加工产业规模;粤北山区要大力发展资源加工工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重点发展农产品加工、冶金及其深加工、机械、建材、森工、烟草加工、制药、旅游等产业。

(九)提高外向型经济发展水平。

促进引进外资与技术进步、产业升级、区域协调发展相结合,着重引进高技术产业、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环保节能产业、现代农业,积极引进大型跨国公司和国际财团到我省设立地区总部、研发中心和采购中心,提高利用外资的质量和水平。转变外贸增长方式,优化出口商品、出口市场和贸易方式结构。大力发展一般贸易,积极支持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自有品牌的产品出口,控制资源性、高耗能、高污染产品出口,提高一般贸易出口产品的附加值和科技含量,实现一般贸易由数量创汇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加快加工贸易转型升级,鼓励内资企业积极参与全球加工贸易体系和全球采购体系,提高加工贸易国内增值率,努力促进加工贸易从OEM(贴牌加工)到ODM(委托设计生产)、OBM(自主品牌营销)的转变。鼓励优势企业开展跨国经营,建立品牌生产和营销网络。

三、产业结构调整的实施措施

(一)制订我省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

依据国发〔*〕40号文和国家《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年本)》(国家发展改革委令第40号),结合我省产业发展要求,由省发展改革委牵头会同省有关部门制订《广东省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经省政府批准后公布,并根据实际情况适时修订并公布。

(二)严格执行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

对鼓励类投资项目,要按照国家有关投资管理规定进行审批、核准或备案;各金融机构应按照信贷原则提供信贷支持;在投资总额内进口的自用设备,除财政部《国内投资项目不予免“税的进口商品目录(*年修订协所列商品外,继续按国家规定免征关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对鼓励类产业项目的其他优惠政策,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对限制类的新建项目,禁止投资。投资管理部门不予审批。核准或备案,各金融机构不得发放贷款,土地管理、城市规划和建设、环境保护、质检、消防、海关、工商等部门不得办理有关手续,凡是违反规定进行投融资建设的,要追究有关单位和人员的责任。对现有限制类企业,要严格执行差别电价政策,按规定提高其用电价格。对属于限制类的现有生产能力,鼓励企业在一定期限内采取措施改造升级,金融机构按信贷原则继续给予支持,有关部门要根据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要求,遵循优胜劣汰的原则,实行分类指导。

对淘汰类项目,禁止投资。各金融机构应停止各种形式的投信支持,并收回贷款;各地、各部门和有关企业要采取有力措施,按规定限期淘汰。对淘汰类项目严格执行差别电价政策,按规定提高其用电价格。对国家明令淘汰的生产工艺技术、装备和产品,一律不得进口、转移、生产、销售、使用和采用。对不按期淘汰国家明令淘汰的生产工艺技术、装备和产品的企业,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责令其停产或予以关闭,并采取妥善措施安置企业人员,保全金融机构信贷资产安全等;其产品属实行生产许可证管理的,有关部门要依法吊销其生产许可证;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要督促其依法办理变更登记或注销登记;环境保护管理部门要吊销其排污许可证;电力供应企业要依法停止供电。对违反规定者,要依法追究直接责任人和有关领导的责任。

(三)抓紧制定地区实施方案。

各地级以上市政府要根据本地区产业发展构总体情况和行业特点,认真分析产业发展的有利因素和约束条件,充分发挥本地区优势,制订本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实施方案和配套措施。同时,组织力量对国家和省的《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中限制类、淘汰类条目涉及本地区的情况进行全面的调查摸底,结合各地产业发展实际,制订具体措施,加快落实淘汰落后生产工艺。装备和产品。

(四)发挥政府规划的指导作用。

各地要加强产业发展规划的编制工作,发挥总体规划和重大产业发展专项规划的引导作用,认真规划产业发展方向、发展重点和发展对策,推进产业结构调整。通过制订和实施经济社会发展年度计划,切实落实中长期规划提出的产业结构调整的目标和任务。投资管理部门要依据规划严格做好项目投资管理,引导资金投入到鼓励发展的产业领域,促进公共资源的优化配置,实现资源效益最大化。

(五)强化产能过剩行业结构调整和行业准入管理工作。

各地、各有关部门要把解决部分行业产能过剩问题,作为产业结构调整的突破口,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效益。按照国发〔*〕11号文精神,对我省乃至全国产能已经出现明显过剩的行业和产能潜在过剩的行业,各有关部门要严格控制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切实防止固定资产投资反弹。各有关部门要结合各自的职能,加强行业准入管理,对国在已实施准入管理的行业,各有关部门在对其新建和改扩建项目进行投资立项、环境评价、土地供应、信贷融资、电力供给等审核时,要严格把关;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实施“符合行业准入条件的企业公告制度”.的要求,有关部门要做好符合准入条件企业公告的申报工作,并对准入条件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引导现有企业规范发展。

(六)整合产业发展资金。

整合各类产业发展资金,优化资金配置,增强财政资金对产业结构调整的支持引导作用。科技研发、技术创新、技术改造和产业发展等各项省级财政性专项资金,要重点支持国家和省的《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中鼓励类的技术、装备和产品项目,着重投向公共服务技术支撑平台.建设、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原始创新攻关及其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再创新、应用基础研究、重大科技成果的中试和产业化等方面。各有关部门要建立合作交流机制,加强沟通与交流,确保省级财政性科技与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做到统筹规划、突出重点,分别管理、协调实施、形成合力,集中资源实现重点突破。加快建立财政投入为引导、企业和社会投入为主体的多元化产业发展投入机制。

(七)加强相关政策研究。

由省发展改革委牵头,各有关部门按照各自职能,加强产业结构调整的相关政策研究,进一步完善有利于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的政策体系。切实加强财税、信贷、就业、环保、土地、价格。进出口等政策与产业政策的协调配合,努力把政策落到实处。加强对全省产能过剩行业问题的研究,提出治理方案,建立健全产能过剩行业和落后企业退出机制;研究建立产业预警机制,定期向社会公布有关产业发展信息。

(八)抓好重大项目建设。

各地、各有关部门要科学合理规划重大项目建设,发挥重大项目关联性广、带动性强的龙头作用,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进一步完善重大项目建设的配套政策,努力营造重大项目建设的良好环境。加强对重大项目建设的监督管理,确保项目建设进度和质量。

(九)加强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节能评估和审查工作。

由省发展改革委牵头会同省经贸委等部门抓紧制订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节能评估和审查办法。对未进行节能审查或未通过节能审查的项目一律不予审批或核准,有关部门不得给予办理相关手续。加强对项目建设和运行过程中的监督检查,确保节能措施与能效指标的落实。

四、加强领导明确责任

(一)加强组织和协调。

各地、各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产业结构调整工作,加强组织领导和协调。各有关部门要各司其职,密切配合,严格把关,形成合力,切实增强产业政策的执行效力。省发展改革委负责统筹和协调全省产业结构调整工作,并负责牵头组织和协调全省服务业产业结构调整工作;省经贸委负责牵头组织和协调全省工业商贸产业结构调整工作;省农业厅负责牵头组织和协调全省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工作;省海洋渔业局负责牵头组织和协调全省海洋产业结构调整工作。省财政厅、劳动保障厅、国土资源厅、建设厅、外经贸厅、国资委、地税局、环保局、物价局、工商局、质监局、安全监管局及其他省行业主管部门,要按照各自的职责,承担相应的产业结构调整工作,齐抓共管,把我省产业结构调整工作抓紧抓实。

(二)落实责任和加强监督检查。

各地、各有关部门要明确任务,落实责任,真正把职责和任务落到实处,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工作。要加强对产业结构调整工作的督促检查,对不认真履行部门职责,把关不严,贯彻执行不力的单位要通报批评。省政府将定期对各地、各有关部门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工作进行监督检查。

第6篇

关键词:产业结构调整;产业结构优化率;产业结构升级率;资源禀赋

一、研究背景

现代经济的增长是以产业结构变动为核心的增长。经济增长总是在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中实现的,产业结构的调整演变是经济增长永恒的主题。产业结构调整也是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中不变的经济发展方针之一。

湖北省经济的发展作为中部崛起战略重要的一环,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格局中占据着重要地位。虽然近年来湖北省的经济发展取得了喜人的成绩,但是同样面临着产业结构发展不合理的问题,阻滞了湖北省经济的健康发展,也制约着湖北省作为中部崛起战略一部分的发展与实现。《2014年湖北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要“充分利用市场倒逼机制,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步伐”。

基于以上背景条件,分析探讨湖北省产业结构发展历程与现状能更好地认识湖北省的经济发展情况。通过数据分析,可以得出湖北省现阶段的产业结构发展模式;通过对产业结构升级率指标和产业结构优化指标的分析,可以进一步地深入探讨湖北省现阶段产业结构发展现状及提出未来的发展模式建议。

二、湖北省近年来的经济发展概况

近几年来,随着国家经济的稳步发展,湖北省也迎来了经济发展的春天,近年来湖北省的经济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短短14年,湖北省的GDP由2000年的3545亿元上涨到2013年的24668亿元,在2010年省内生产总值增幅超过23%,平均增幅达到16.2%,并且在所有年份里湖北省的经济增速是远高于国家平均增长速度8%的。

但是湖北省经济在跨越式发展的过程中也存在着一系列问题,分产业来看其增长情况无论是从总量上看还是从增长速度上看,三大产业都呈非均衡增长。从增长总量上看,第二产业似乎实现了真正的跨越式增长,短短14年其产值增加了接近7.5倍;第三产业也紧随其后,发展得较为迅速;相比而言第一产业则发展稍慢,14年里其产值只增长了2300亿元左右。从增长速度上看,第二产业的平均增速最快,第三产业其次,第一产业增长得最慢。另外,就增速而言,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增速除了个别年份增长起伏较大以外,大多数年份里比较平稳,特别是第三产业,而第一产业产值的第三产业增加值从2004年开始一直低于第二产业增加值,但是都远高于第一产业增加值在增长速度方面则呈现出典型的波浪式的增长形态,其增长特别不平稳。

由此可见,湖北省近14年来的经济发展速度是惊人的,但各产业增长不均衡,总的来看,第二产业的增长速度高于第三产业的增长速度,第一产业的增长速度稍慢。

三、湖北省现阶段产业结构发展模式

按照美国著名的经济学家库兹涅茨的观点以三次产业分类法为出发点,按照产业的贡献率大小进行分类如下:

Ⅰ类:第三产业>第二产业>第一产业;

Ⅱ类: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第一产业;

Ⅲ类:第二产业>第一产业>第三产业;

Ⅳ类: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

Ⅴ类:第一产业>第三产业>第二产业。

按照库兹涅茨的规律,产业结构不断演变的规律是:ⅤⅣⅢⅡⅠ。

从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情况看,产业演进的基本规律是:第一产业所占份额存在不断减少;由于工业化的进程,第二产业所占份额由于生产力发展和机械化的使用,存在着迅速增加、然后趋于稳定的趋势;第三产业即服务业所占份额存在不断提高的趋势。

本文运用2000~2013年14年的时间序列数据来分析21世纪以来湖北省的产业结构发展模式。

图1是湖北省2000~2013年三大产业增加值各占当年GDP的比值的数据折线图。

从图1不难看出湖北省近些年来仍然是以第二产业为主导产业。第一产业产值占比呈缓慢下降的趋势;第二产业产值占比则在缓慢上升,从2010年开始,其占比接近甚至超过了50%;第三产业产值占比在2000~2003年超过第二产业产值占比,但是从2004年开始呈缓慢下降的趋势,逐渐失去了其在湖北省经济发展结构中的主导地位,第三产业产值占比在2012年达到了最低值36.89%。总的来看,湖北省的产业结构随着GDP的不断上升处于相对稳定状态,属于典型的库兹涅茨规律中的第Ⅱ类产业结构类型。

但是,就其产业结构的发展趋势而言是不太符合科学的发展规律的,也是与我国当今所提倡的产业结构发展模式相违背的。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我国逐渐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随之带来的是我国产业结构的科学化调整,即向着“三、二、一”的模式发展。虽然就全国范围来看,实现这种发展尚需时日,但是湖北省的产业结构发展却明显背离了这种发展模式。湖北省的第三产业产值占比不断下降、第二产业产值占比却不断上升,如果就这样发展下去,湖北省的产业结构只会离“三、二、一”的模式越走越远。这种现象是值得我们深思的,也是特别值得关注的。

究其原因,可能是因湖北省三大产业非均衡增长、非科学增长直接导致。要使产业结构模式呈“三、二、一”的状态,则必须提升第三产业的增长值。而无论是从增长总量上看还是从增长速度上看,湖北省第三产业的发展都没跟上第二产业的发展,最终的结果是直接导致湖北省产业结构离理想模式越走越远。

四、湖北省近年来产业结构调整现状

通过前文的分析,我们不难看出湖北省在经济高速发展的背景下,其产业结构模式却没得到同步提升。根据配第―克拉克定理,在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产业结构变动应该表现为经济结构中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产值比重上升,第三产业比重最终超过第二产业所占比重。这与库兹涅茨的观点是有相通之处的,他们都强调第三产业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和地位,都体现了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质”和“量”同时调整的重要性。

由此本文用产业结构优化率ISR(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的产值之和与当地GDP 之间的比率)和产业结构升级率ISU(第三产业产值与第二产业产值的比率)来衡量产业结构调整状况。试图通过这两个变量更清晰、更直观地阐述湖北省产业结构调整的现状。

从图2不难看出湖北省近年来产业结构优化率呈缓慢上升的趋势,也就是说湖北省第一产业产值比例相对在不断下降、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产值相对在不断上升。单纯从产业结构优化率这一点来看,湖北省的产业结构似乎正朝着更科学化的方向发展。但是从产业结构升级率这一指标来看,湖北省近年来产业结构升级率从2003~2012年一直呈下降趋势,然而与这些年份相呼应的2000~2003年及2013年这五年刚好是第三产业增加值或者增长速度超过第二产业增加值或者增长速度的年份。由此可以见得第三产业的发展对区域产业结构调整起着特别重要的作用。如果第三产业发展得相对更快,那么产业结构就会朝着更加科学、更加有效的方向调整。

通过对产业结构调整的进一步探讨,更清楚地看到湖北省产业结构存在的一些问题。比如第三产业发展不足。这说明湖北省产业结构的调整空间还有很大,结合湖北省的地域优势和可利用的资源优势,配合正确的政策引导,将湖北省的产业结构调整到更先进、更科学的模式是有很大的可能性的,也是指日可待的。

五、辩证看待湖北省的产业结构发展现状

通过前文可以看到湖北省的经济在过去的十几年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同时产业结构却似乎并没有向着经济学家们期望的科学模式发展,湖北省不仅产业发展不均衡,产业结构的发展似乎也不科学、低效益。但是,我们不能全盘否定湖北的这种产业结构发展模式,我们部门片面追求高比例发展第三产业。三大产业的构成比例是产业结构科学与否的直观表达,提升产业结构的最终途径也是改变三大产业的构成比例。看似简单,但其背后关乎着湖北省经济、社会、政治、地域、资源禀赋等方方面面。

首先,产业结构与一定的生产力发展水平紧密相联,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特征。从前文阐述能很清楚地了解到第三产业比重高于第二产业并不一定就是发展的最好时期。从2000年到2003年湖北连续4年第三产业比重高于第二产业,但那时的GDP总量不到5000亿元,生产力低下。但是刚好从2004年到2013年,虽然第三产业比重低于第二产业,但GDP却连续高速发展,在这十年间平均增速达到17.96%,最高增速在2010年达到23.2%。GDP总量也接近增长2万亿元人民币。湖北省的生产力在这段期间得到很大提升。另外,从全国范围来看,第三产业比重高于第二产业并不一定是发达地区的标志。2012年全国31个省(区、市)中,北京、上海、贵州、海南、5省(区、市)的第三产业比重高于第二产业,其中的贵州、海南、显然并非经济发达地区。从国际经验看,也并不一定是第三产业比重越高越好。美国作为目前世界第一大经济体,第三产业高度发达,但实体经济的发展却相对而言没有发展充分,使其不得不实行“再工业化”;新兴市场国家如巴西,经济增速从2010年的7.5%下降到2012年的0.9%,主要就是在经济转型中忽视了工业。可见,第三产业比重高于第二产业,并不是经济发达、结构优化的唯一标准。

然而不得不承认的是第三产业特别是服务业发展不够是湖北经济发展中的一大短板。众多学者认为提升区域经济发展,调整产业结构显得尤为重要,第三产业的发展对产业结构调整的作用则不容小觑。要想提升湖北省的产业结构、加快湖北省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必须得重视第三产业的发展。

另外,在重视各大产业间比例的同时不能忘记调整各产业的内部结构。对于第一产业,要在稳定发展农业生产的基础上,重视培植具有高经济附加值的、市场前景广阔的农产品。对于第二产业,需要坚决淘汰产能落后的工业企业,比如“两高一资”企业;加快推进重点行业企业兼并重组,提高产业集中度,培育行业领军企业;重视信息技术在工业化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实现工业能级提升。对于第三产业,利用湖北省的独特优势大力发展旅游业,高科技、高技术含量的高精尖产业和交通运输业。随着互联网和物联网的发展,物流行业将会是中国经济发展中的一颗新星,并且将会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成为一项朝阳产业,湖北省则可以凭借其得天独厚的地理区位优势大力发展交通运输业,提升物流业在第三产业中的比重,进一步优化第三产业的内部结构。

只有依托湖北省特有的资源优势,对各产业内部结构进行调整,进而促进省内产业结构向着科学、高效、均衡的方向发展,在不久的将来,湖北省的经济不仅会发展得更快,也会发展得更好。

参考文献:

[1]方智勇.中部崛起背景下湖北经济发展现状及地位分析[N].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9(01).

[2]湖北省财政科研所课题组.湖北省经济结构调整的财政政策研究[J].财会研究,2011(11).

第7篇

【关键词】 产业结构 产出比例 资本效率 就业变化

—、引言

自从英国经济学家费希尔提出“三次产业”思想以来,经济学家克拉克完善和应用三次产业理论分析了产业间劳动力就业由第一产业逐渐向第二、三产业转移,直至第三产业就业占绝大比例。美国经济学家西蒙库兹涅茨、钱纳里等运用该理论分析了产业间相对国民收入和要素效率的变化规律。当前,我国经济增长方式正处于由粗放规模扩张型向集约效益提高型转变的过程,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可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是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途径。

在经济中,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是分工深化、资源配置优化的结果,分工促进技术进步和生产要素配置优化。亚当斯密(1776)认为劳动生产力上的最大增进,以及运用劳动时所表现的更大的熟练、技巧和判断力,似乎都是分工的结果。在一定的经济体中,伴随产业结构调整,由于市场机制和政府的配置作用,生产要素在产业间的流动取决于各产业投入的资本和劳动生产效率的高低。我国每年面临2500万农村劳动力就业,还有城镇新增劳动力就业,增加就业是经济稳定发展的重要问题。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经济总量增长和产业结构升级中就业和资本效率发生怎样变化?随着产业结构调整和深化,不同产业之间的资本存量和产出效率会对就业产生什么影响?探索这些经济规律有助于制定合理的就业和投资政策,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

本文借助数理模型研究经济增长、产业结构变化、资本产出效率和资本吸收就业的能力对就业的效应,并对湖北省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对就业影响进行实证分析。

二、相关理论

本文研究需要运用资本存量核算理论和三次产业划分规定。

1、三次产业的规定

三次产业的划分是世界上较为常用的产业结构分类,但各国的划分不尽一致。根据《中国统计年鉴》,我国的三次产业划分是:第一产业是指农业、林业、畜牧业、渔业和农林牧渔服务业;第二产业是指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煤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及建筑业;第三产业是指除第一、二产业以外的其他行业。

2、资本存量计算理论

各期资本存量的计算涉及到基期资本存量、各期资本投入增量、投入资产价格指数和资本折旧率取值等数据。国内基期资本存量的数据借用张军、张元(2003)研究结果,并分配到各个地区中;根据蔡晓成(2009)研究,本文拟采用各地固定资产形成总额作为各期资本投入增量;资产价格指数和折旧率根据历年《中国统计年鉴》和相关年鉴数据。各期资本存量的计算公式如下:

Kt=+k (1-m)

Kt+1= +Kt(1-t+1)

利用上述公式,可以计算不同产业的资本存量。

三、研究思路

为了研究经济增长、经济结构演变、资本产出效率和资本吸纳就业能力等因素对就业变化的影响,构造如下数理模型。

TE= Y?琢i?茁ie ,表示三大产业就业量,其中,Y、?琢i、?茁i、e 分别表示GDP总量、第i产业产值比例、第i产业单位产出占用资本、第i产业单位资本吸收的就业量。

TE=TEt-TEt-1= Yt?琢ti?茁tieti- Yt-1?琢(t-1)i?茁(t-1)ie(t-1)i,为方便计,将?琢(t-1)i、?茁(t-1)i、e(t-1)i分别简写为?琢t-1、?茁t-1、et-i。

TEt=TEt-TEt-1= Eti= [Eyti+E?琢ti+E?茁ti+Eeti]

其中,Eyti、E?琢ti、E?茁ti、Eeti分别表示第i产业在第t年因为GDP第i产业产值比例、第i产业资本效率和第i产业单位资本吸收的就业量变化而产生的就业变化量。为了排除其他因素的影响,核算某单个因素的影响时,采取取平均值法:

Eyti= (Y -Y )(?琢ti+?琢t-i)(?茁tieti+?茁tiet-i+?茁t-ieti+?茁t-iet-i)

E?琢ti= (?琢ti-?琢t-i)(Y +Y )(?茁tieti+?茁tiet-i+?茁t-ieti+?茁t-iet-i)

E?茁ti= (?茁ti-?茁t-i)(Y +Y )(?琢tieti+?琢t-ieti+?琢tiet-i+?琢t-iet-i)

Eeti= (eti-et-i)(Y +Y )(?琢ti?茁ti+?琢t-i?茁ti+?琢ti?茁t-i+?琢t-i?茁t-i)

其中,?琢ti=GDPti/ GDPti;?茁ti=Kti/GDPti;eti=第i产业第t年就业量/Kti。

从理论上分析,?琢ti值越大,第i产业总产值所占比例越高,与该产业就业量成正向关系,其值增加,则该产业就业量上升;?茁ti表示第i产业单位产值所占用的资本存量,其值越低,意味着该产业资本产出效率越高,其值上升(资本效率下降)则该产业就业量增加;eti表示单位资本的就业吸收能力,其值增加则会提高就业量。

四、数据来源及处理

本文模型分析中,涉及到数据有:经济总量GDP及价格水平、劳动就业总量及各产业就业量、资本存量总量及各产业资本存量。其中,资本存量的计算涉及到:基年资本存量、各年资本投资量、投资价格指数和折旧率的确定。基年资本存量数据的确定有直接普查法和折旧—贴现法(孙辉等,2010),折旧率也取值6%,本文运用Hall and Jones(1999)和Young(2000)运用的折旧—贴现法,基年投资除以投资几何平均增长率(本文取1978年为基年,计算了基年后(1978—1988年)10年投资平均增长率为7%)与折旧率之和,得到基年总资本存量和各产业资本存量,即:

K1978=

各产业基年资本存量为:Ki,1978= ,i=1,2,3

关于当年实际投资数据的选取,由于本文涉及到各产业资本总量、单位资本就业吸纳率等,采用资本形成总额作为当年实际资本投资数据。在相关《统计年鉴》上可搜集:资本形成指数、资本形成总额,假定基年价格指数为100,资本形成价格指数根据以下公式得到:

T年资本形成价格指数=

为了便于比较历年GDP及计算其增加值,本文以历年零售物价总指数进行折算。

五、模型分析

运用相关价格指数,将历年GDP、资本存量等折算为1978年的可比值,计算了三次产业的单位产出占用资本(亿元/亿元)、单位资本吸纳的就业量(万人/亿元),并从年鉴上查到湖北三次产业产值比例。在此基础上,运用上述数据分析了GDP变化、三次产业产值比例、单位产出占用资本和单位资本吸纳就业量变动对就业的效应。

1、产值比例、资本效率、就业吸纳能力的分析

(1)三大产业产值比例的变化。自1978年以来,湖北省三次产业产值结构比例逐渐优化。其中,第一产业产值1978年占40.47%,2009年降为15.04%,比例值降低了25.43%;第二产业产值比例1978年为42.19%,2009年上升到45.95%,提高的比例为3.76%;第三产业产值比例变动最大,1978年占总产值的17.34%,2009年则为39.01%,比例提高值为21.77%。 (2)三次产业单位产出占用资本量变化。三次产业的单位产出占用资本量差别很大,而且各个产业单位产出占用资本量呈现上升之势。在1978年,第一产业单位产出占用资本量为0.2820,逐渐下降为1982年的0.2254,然后逐年上升,到2009年为0.7651,为1978年的2.71倍,为1982年的3.39倍。从总体看,第一产业的单位产出占用资本呈上升之势,意味着资本的产出效率降低程度较大。在1978—2009年间,第一产业资本效率下降了63%。

在第二产业,其单位产出占用资本量有两次明显的升降周期。1978年单位产出占用资本为3.03,逐渐下降为1985年的1.854,然后又逐渐上升到1998年的2.835,随后又逐渐下降为2009年2.532。相对于改革开放初期,第二产业单位产出占用资本量比较稳定,表现出略有下降之势,其资本产出效率提升了19.7%。

第三产业单位产出占用资本量呈显现先降后升的特点,1978年单位产出占用资本量为7.71,1992年下降为2.425,随后逐渐上升为2009年的3.969,从总体看,改革开放以来,湖北第三产业产出的资本效率(单位产出占用资本下降)提高了94.3%。

(3)三次产业中单位资本吸纳就业量变化。自1978年以来,湖北三次产业中单位资本存量吸纳就业整体上都极大地下降。其中,第一产业单位资本吸纳就业量由1978年的85.38万人/亿元,一直下降为2009年的4.929万人/亿元,单位资本存量吸纳就业人数下降了94%;第二产业单位资本吸纳就业量先增加后下降,由1978年的1.393万人/亿元上升到1985年的1.828万人/亿元,其后逐渐下降为2009年的0.2044万人/亿元,1978—2009年间,单位资本吸纳就业能力下降了88.8%;在第三产业,单位资本吸纳能力经历先升后降的过程,1978年为0.846万人/亿元,1990年上升到最高值1.655万人/亿元,随后又逐渐下降为2009年的0.2536。第二、三产业资本吸纳就业的能力急剧下降,制约了第一产业剩余劳动力的顺利向外转移。

2、就业量变化的因素分析

运用第三部分的数理公式,分析湖北生产总值、三次产业产值比例变化、单位产出占用资本和单位资本吸纳就业量等变化对就业的影响。

图1为湖北三次产业因生产总值、各产业产值占比例、单位产出占用资本和单位吸纳就业能力的变化对各产业就业变化的总影响,图2—5分别为各单个因素的变化对各产业就业影响量。湖北省三次产业就业变动的特征是:第一产业就业在1979—1987年间一直减少,其后1988—1993年间就业量增加,在1994—2002年间,第一产业就业量一直下降,2003—2009年,在第一产业的就业量表现为微弱增加;第二产业的就业量除在个别年份(2002、2008和2009年)表现为下降,其余年份中就业量都是增加,早期就业增长的幅度较大,甚至在1983—1987年间还高于第三产业就业增长幅度,后期增加的幅度非常小,表明第二产业吸纳就业的能量衰弱;在2002年之前第三产业就业增长幅度都较大。近年来,其就业增长幅度较小,吸纳就业的能力降低。

生产总值增加对各产业就业能力提高的影响非常大。如图2所示,生产总值的增加对第一产业就业量的增加影响最大,而且波动也非常剧烈;其次是第三产业,对第二产业就业量增加影响最小。可见,生产总值提高是增加就业的最重要的力量,保持生产总值一定的增长规模是解决当前就业的根本方法。

三次产业产值所占比例的变动对各产业就业的影响特点是:波动频繁。如图3所示,第一产业就业变化的波动尤为突出,正、负向波动频繁且波动幅度大;第二、三产业就业变化波动相对幅度较小。可见,湖北第一产业的发展对就业量改变影响较大,促进第一产业稳定发展,有利于稳定增加就业。

图4反映的是三次产业单位产出占用资本的变化对就业量的影响。因为单位产出占用资本的变动,第一产业就业变化量波动频繁且波幅大,就业增加最多的年别(1999年)达到近600万人,1979年下降最多达到近400万人;因为单位产出占用资本变动,第二、三产业的就业变化量相对平稳一些,呈现出明显的周期性。三大产业就业变化之间,第一产业就业改变量与二、三产业就业变化量呈现反周期波动之势,即第一产业就业增加,后两者就业呈减少之势;反之,则二、三产业就业呈增加之势。

整体上,各大产业资本吸纳就业能力降低使就业量不断波动下降。因为这一原因,第一产业就业变化一直为负方向,资本吸纳就业能力不断下降,导致就业量下降幅度非常大,1984年、1998年甚至就业量分别减少达到306.7万人和389.8万人,其余年份就业量下降的幅度远远高于第二、三产业;在初始年份,第二、三产业就业量增加,1985年后就业变化都呈波动负向变动,而且就业减少量越来越大,如图5所示。

六、结论及启示

1、基本结论

随着生产总值上升,三次产业中第一产业产值比例逐渐降低,第二、三产业产值比例上升,其中第三产业产值近年来上升更快。但是,三次产业的单位产出占用资本量却不断上升,即资本的产出效率下降,并且各产业中单位资本吸纳就业人数下降。

促进就业增长的因素主要来自生产总值扩大和第二、三产业产值比例的提高,三大产业资本产出效率降低(单位产出占用资本量上升)和单位资本吸纳就业能力降低导致各产业就业下降幅度较大。

2、一些启示

就业是我国经济发展中稳定秩序的重大问题。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工业化过程中关系到和谐社会建设的基本因素。针对就业问题,我们在对湖北省经济的实证分析结论中得到如下启示。

积极促进经济增长,有效地扩大产出总量。有效生产总值的扩大对就业贡献最大,可以促进三次产业就业普遍增加。开发新行业、挖掘新需求是实现生产总值有效增长的最佳路径。加快基础设施如道路建设和河流湖泊的治理,带动民间资本投入,加强农业产业化、工业信息化,扩大当前的经济投入、产出,夯实经济未来发展基础,扩大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

调整和升级产业结构,实现就业结构优化。在经济工业化、信息化过程中,必然伴随着就业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移,最后形成就业主要集中于第三产业的局面。近年来,第二、三产业吸纳新就业数量较多,但是波动频繁。引导第三产业向高技术、资金密集型方向发展,一方面开辟更多的就业环节,另一方面,可更好地为第一、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低端环节提供技术、信息服务,是促进就业稳定增长和产业结构优化的有效方法。

提高投资质量和效率,增加投资产出率和就业吸纳能力。研究产品市场需求状况和行业发展周期,确保新增加投资的资本质量,减少重复投资和低效投资,避免资本投入过剩和就业无效;利用现代技术改造现有存量资产,配合以合理的政策鼓励,改善投资经营环境,增加研发投入,加强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提高资本产出效率和资本吸纳就业能力。

参考文献

[1] 蔡晓成:中国资本投入:1798—2007——基于年龄—效率剖面的测量[J].管理世界,2009(11).

[2] 胡永泰:中国全要素生产率[J].经济研究,1998(3).

[3] 黄勇峰、任若恩等:中国制造业资本存量永续盘存法估计[J].经济学季刊,2002(1).

[4] 孙辉、支大林、李宏瑾:对中国各省资本存量的估计及典型性事实:1978—2008[J].广东金融学院学报,2010(5).

[5] 王小鲁:中国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与制度变革[J].经济研究,2000(7).

[6] 张军、章元:对中国资本存量K的再估计[J].经济研究,2003(7).

[7] Goldsmith,R.:A Perpetual Inventory of National Wealth[J]. NBER Studies in Income and Wealth,1951(14).

第8篇

第一条为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引导社会投资,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根据国家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产业结构调整的目标:

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促进一、二、三产业健康协调发展,逐步形成农业为基础、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基础产业和制造业为支撑、服务业全面发展的产业格局,坚持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

第三条产业结构调整的原则:

坚持市场调节和政府引导相结合。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加强国家产业政策的合理引导,实现资源优化配置。

以自主创新提升产业技术水平。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产业结构的中心环节,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大力提高原始创新能力、集成创新能力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提升产业整体技术水平。

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安全有保障、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发展道路,努力推进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

促进产业协调健康发展。发展先进制造业,提高服务业比重和水平,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优化城乡区域产业结构和布局,优化对外贸易和利用外资结构,维护群众合法权益,努力扩大就业,推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第二章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和重点

第四条巩固和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加快农业科技进步,加强农业设施建设,调整农业生产结构,转变农业增长方式,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定发展粮食生产,加快实施优质粮食产业工程,建设大型商品粮生产基地,确保粮食安全。优化农业生产布局,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加快农业标准化,促进农产品加工转化增值,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大力发展畜牧业,提高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水平,保护天然草场,建设饲料草场基地。积极发展水产业,保护和合理利用渔业资源,推广绿色渔业养殖方式,发展高效生态养殖业。因地制宜发展原料林、用材林基地,提高木材综合利用率。加强农田水利建设,改造中低产田,搞好土地整理。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健全农业技术推广、农产品市场、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动植物病虫害防控体系。积极推行节水灌溉,科学使用肥料、农药,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第五条加强能源、交通、水利和信息等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保障能力。

坚持节约优先、立足国内、煤为基础、多元发展,优化能源结构,构筑稳定、经济、清洁的能源供应体系。以大型高效机组为重点优化发展煤电,在生态保护基础上有序开发水电,积极发展核电,加强电网建设,优化电网结构,扩大西电东送规模。建设大型煤炭基地,调整改造中小煤矿,坚决淘汰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和浪费破坏资源的小煤矿,加快实施煤矸石、煤层气、矿井水等资源综合利用,鼓励煤电联营。实行油气并举,加大石油、天然气资源勘探和开发利用力度,扩大境外合作开发,加快油气领域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扶持和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产业,鼓励石油替代资源和清洁能源的开发利用,积极推进洁净煤技术产业化,加快发展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

以扩大网络为重点,形成便捷、通畅、高效、安全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坚持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实现铁路、公路、水运、民航、管道等运输方式优势互补,相互衔接,发挥组合效率和整体优势。加快发展铁路、城市轨道交通,重点建设客运专线、运煤通道、区域通道和西部地区铁路。完善国道主干线、西部地区公路干线,建设国家高速公路网,大力推进农村公路建设。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加强集装箱、能源物资、矿石深水码头建设,发展内河航运。扩充大型机场,完善中型机场,增加小型机场,构建布局合理、规模适当、功能完备、协调发展的机场体系。加强管道运输建设。

加强水利建设,优化水资源配置。统筹上下游、地表地下水资源调配、控制地下水开采,积极开展海水淡化。加强防洪抗旱工程建设,以堤防加固和控制性水利枢纽等防洪体系为重点,强化防洪减灾薄弱环节建设,继续加强大江大河干流堤防、行蓄洪区、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和城市防洪骨干工程建设,建设南水北调工程。加大人畜饮水工程和灌区配套工程建设改造力度。

加强宽带通信网、数字电视网和下一代互联网等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推进“三网融合”,健全信息安全保障体系。

第六条以振兴装备制造业为重点发展先进制造业,发挥其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作用。

装备制造业要依托重点建设工程,通过自主创新、引进技术、合作开发、联合制造等方式,提高重大技术装备国产化水平,特别是在高效清洁发电和输变电、大型石油化工、先进适用运输装备、高档数控机床、自动化控制、集成电路设备、先进动力装备、节能降耗装备等领域实现突破,提高研发设计、核心元器件配套、加工制造和系统集成的整体水平。

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鼓励运用高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制造业,提高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和高端产品比重。根据能源、资源条件和环境容量,着力调整原材料工业的产品结构、企业组织结构和产业布局,提高产品质量和技术含量。支持发展冷轧薄板、冷轧硅钢片、高浓度磷肥、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乙烯、精细化工、高性能差别化纤维。促进炼油、乙烯、钢铁、水泥、造纸向基地化和大型化发展。加强铁、铜、铝等重要资源的地质勘查,增加资源地质储量,实行合理开采和综合利用。

第七条加快发展高技术产业,进一步增强高技术产业对经济增长的带动作用。

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努力掌握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大力开发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大带动作用的高新技术,支持开发重大产业技术,制定重要技术标准,构建自主创新的技术基础,加快高技术产业从加工装配为主向自主研发制造延伸。按照产业聚集、规模化发展和扩大国际合作的要求,大力发展信息、生物、新材料、新能源、航空航天等产业,培育更多新的经济增长点。优先发展信息产业,大力发展集成电路、软件等核心产业,重点培育数字化音视频、新一代移动通信、高性能计算机及网络设备等信息产业群,加强信息资源开发和共享,推进信息技术的普及和应用。充分发挥我国特有的资源优势和技术优势,重点发展生物农业、生物医药、生物能源和生物化工等生物产业。加快发展民用航空、航天产业,推进民用飞机、航空发动机及机载系统的开发和产业化,进一步发展民用航天技术和卫星技术。积极发展新材料产业,支持开发具有技术特色以及可发挥我国比较优势的光电子材料、高性能结构和新型特种功能材料等产品。

第八条提高服务业比重,优化服务业结构,促进服务业全面快速发展。坚持市场化、产业化、社会化的方向,加强分类指导和有效监管,进一步创新、完善服务业发展的体制和机制,建立公开、平等、规范的行业准入制度。发展竞争力较强的大型服务企业集团,大城市要把发展服务业放在优先地位,有条件的要逐步形成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增加服务品种,提高服务水平,增强就业能力,提升产业素质。大力发展金融、保险、物流、信息和法律服务、会计、知识产权、技术、设计、咨询服务等现代服务业,积极发展文化、旅游、社区服务等需求潜力大的产业,加快教育培训、养老服务、医疗保健等领域的改革和发展。规范和提升商贸、餐饮、住宿等传统服务业,推进连锁经营、特许经营、制、多式联运、电子商务等组织形式和服务方式。

第九条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经济增长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开发与节约并重、节约优先的方针,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原则,大力推进节能节水节地节材,加强资源综合利用,全面推行清洁生产,完善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形成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和高效率的节约型增长方式。积极开发推广资源节约、替代和循环利用技术和产品,重点推进钢铁、有色、电力、石化、建筑、煤炭、建材、造纸等行业节能降耗技术改造,发展节能省地型建筑,对消耗高、污染重、危及安全生产、技术落后的工艺和产品实施强制淘汰制度,依法关闭破坏环境和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企业。调整高耗能、高污染产业规模,降低高耗能、高污染产业比重。鼓励生产和使用节约性能好的各类消费品,形成节约资源的消费模式。大力发展环保产业,以控制不合理的资源开发为重点,强化对水资源、土地、森林、草原、海洋等的生态保护。

第十条优化产业组织结构,调整区域产业布局。提高企业规模经济水平和产业集中度,加快大型企业发展,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主业突出、核心竞争力强的大公司和企业集团。充分发挥中小企业的作用,推动中小企业与大企业形成分工协作关系,提高生产专业化水平,促进中小企业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充分发挥比较优势,积极推动生产要素合理流动和配置,引导产业集群化发展。西部地区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健全公共服务,结合本地资源优势发展特色产业,增强自我发展能力。东北地区要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国有企业改革改组改造,发展现代农业,着力振兴装备制造业,促进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中部地区要抓好粮食主产区建设,发展有比较优势的能源和制造业,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建立现代市场体系。东部地区要努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实现结构优化升级和增长方式转变,提高外向型经济水平,增强国际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从区域发展的总体战略布局出发,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发展潜力,实行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等有区别的区域产业布局。

第十一条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促进国内产业结构升级。加快转变对外贸易增长方式,扩大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的商品出口,控制高能耗高污染产品的出口,鼓励进口先进技术设备和国内短缺资源。支持有条件的企业“走出去”,在国际市场竞争中发展壮大,带动国内产业发展。提高加工贸易的产业层次,增强国内配套能力。大力发展服务贸易,继续开放服务市场,有序承接国际现代服务业转移。提高利用外资的质量和水平,着重引进先进技术、管理经验和高素质人才,注重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创新提高。吸引外资能力较强的地区和开发区,要着重提高生产制造层次,并积极向研究开发、现代物流等领域拓展。

第三章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

第十二条《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是引导投资方向,政府管理投资项目,制定和实施财税、信贷、土地、进出口等政策的重要依据。

《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由发展改革委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制订,经国务院批准后公布。根据实际情况,需要对《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进行部分调整时,由发展改革委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适时修订并公布。

《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原则上适用于我国境内的各类企业。其中外商投资按照《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执行。《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是修订《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的主要依据之一。《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淘汰类适用于外商投资企业。《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和《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执行中的政策衔接问题由发展改革委会同商务部研究协商。

第十三条《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由鼓励、限制和淘汰三类目录组成。不属于鼓励类、限制类和淘汰类,且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的,为允许类。允许类不列入《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

第十四条鼓励类主要是对经济社会发展有重要促进作用,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需要采取政策措施予以鼓励和支持的关键技术、装备及产品。按照以下原则确定鼓励类产业指导目录:

(一)国内具备研究开发、产业化的技术基础,有利于技术创新,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二)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有较大的市场需求,发展前景广阔,有利于提高短缺商品的供给能力,有利于开拓国内外市场;

(三)有较高技术含量,有利于促进产业技术进步,提高产业竞争力;

(四)符合可持续发展战略要求,有利于安全生产,有利于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有利于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提高能源效率,有利于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

(五)有利于发挥我国比较优势,特别是中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的能源、矿产资源与劳动力资源等优势;

(六)有利于扩大就业,增加就业岗位;

(七)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第十五条限制类主要是工艺技术落后,不符合行业准入条件和有关规定,不利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需要督促改造和禁止新建的生产能力、工艺技术、装备及产品。按照以下原则确定限制类产业指导目录:

(一)不符合行业准入条件,工艺技术落后,对产业结构没有改善;

(二)不利于安全生产;

(三)不利于资源和能源节约;

(四)不利于环境保护和生态系统的恢复;

(五)低水平重复建设比较严重,生产能力明显过剩;

(六)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第十六条淘汰类主要是不符合有关法律法规规定,严重浪费资源、污染环境、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需要淘汰的落后工艺技术、装备及产品。按照以下原则确定淘汰类产业指导目录:

(一)危及生产和人身安全,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

(二)严重污染环境或严重破坏生态环境;

(三)产品质量低于国家规定或行业规定的最低标准;

(四)严重浪费资源、能源;

(五)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第十七条对鼓励类投资项目,按照国家有关投资管理规定进行审批、核准或备案;各金融机构应按照信贷原则提供信贷支持;在投资总额内进口的自用设备,除财政部的《国内投资项目不予免税的进口商品目录(**年修订)》所列商品外,继续免征关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在国家出台不予免税的投资项目目录等新规定后,按新规定执行。对鼓励类产业项目的其他优惠政策,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第十八条对属于限制类的新建项目,禁止投资。投资管理部门不予审批、核准或备案,各金融机构不得发放贷款,土地管理、城市规划和建设、环境保护、质检、消防、海关、工商等部门不得办理有关手续。凡违反规定进行投融资建设的,要追究有关单位和人员的责任。

对属于限制类的现有生产能力,允许企业在一定期限内采取措施改造升级,金融机构按信贷原则继续给予支持。国家有关部门要根据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要求,遵循优胜劣汰的原则,实行分类指导。

第十九条对淘汰类项目,禁止投资。各金融机构应停止各种形式的授信支持,并采取措施收回已发放的贷款;各地区、各部门和有关企业要采取有力措施,按规定限期淘汰。在淘汰期限内国家价格主管部门可提高供电价格。对国家明令淘汰的生产工艺技术、装备和产品,一律不得进口、转移、生产、销售、使用和采用。

对不按期淘汰生产工艺技术、装备和产品的企业,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要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责令其停产或予以关闭,并采取妥善措施安置企业人员、保全金融机构信贷资产安全等;其产品属实行生产许可证管理的,有关部门要依法吊销生产许可证;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要督促其依法办理变更登记或注销登记;环境保护管理部门要吊销其排污许可证;电力供应企业要依法停止供电。对违反规定者,要依法追究直接责任人和有关领导的责任。

第四章附则

第9篇

(一)三大产业的结构优化问题

当前,我国的产业结构不合理,是制约我国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的主要因素。具体来说,农业基础地位仍较薄弱,第二产业占GDP的比重较大,而第三产业发展相对滞后,经济增长过于依赖第二产业。从第二产业的构成看,一般加工工业生产能力过剩且竞争力不强,高新技术产业、装备制造业发展水平不高,由于自主开发能力较弱,关键产业的核心技术的控制能力极低。从第三产业的构成看,占较大比重的仍是传统意义的餐饮等消费领域,而缺乏金融保险、物流、会展等具有生产性的现代第三产业。

(二)结构转换中弱势群体的保护问题

我国是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发展中国家,由于人口基数较大,2005年-2015年劳动适龄人口增长速度约为1.3%,平均每年新增的劳动力规模达1000万左右。与此同时,来自国内国有企业改革引起的下岗职工逐渐增多,农村改革导致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压力也非常大。同时,在以新技术为先导的全球产业结构调整背景下,依靠科技进步取得竞争优势日益成为重要手段,甚至劳动密集型产业的竞争也不排除运用科技进步的手段取得竞争主动权方式。这同样形成了对产业工人的排挤,更加剧了国内就业压力。

(三)要素流动不畅问题

要素流动不畅问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发展中国家由于自身发展水平等原因造成的市场发育程度不完善。在我国则表现为大国经濟条件下,地区间、部门间垄断封锁,造成国内资源的流动不畅问题。二是发达国家制造的一些人为障碍。主要表现为:在进口问题上,鉴于发展中国家的环境标准大大低于发达国家,发达国家因此打着环保的旗号,置自由贸易于不顾,用高水平的环境标准将发展中国家的产品限制在贸易边界之外;而从出口的角度看,发达国家又往往打着贸易自由化的大旗,要求发展中国家开放本国的环境货物和服务市场。在现实的贸易格局中,发达国家往往以各种技术、卫生和环保名义制造壁垒,阻止发展中国家有竞争力的产品进入市场。随着各国之间竞争的加剧,国际贸易保护主义进一步抬头,反倾销、反补贴、保障措施调查案件与日俱增。而在发达国家具有比较优势并占居主导地位的产业如高新技术领域则制造种种贸易壁垒,从而控制先进技术等生产要素的跨国自由流动。

(四)国内资源和生态环境的保护问题

我国作为发展中大国,多年来在粗放型增长方式下,在取得了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问题也变得日趋严重:一是我国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已大大超过环境承载能力,环境污染相当严重;二是在老的环境问题尚未解决,新环境问题接踵而来。家用电器的报废高峰已到来,但目前对电子垃圾污染还缺少有效的管理机制和措施。复杂多样的环境问题成了经济社会发展的“绊脚石”。据世界银行估算,1995年中国空气和水污染造成的损失占GDP的8%。中科院专家测算,2003年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造成的损失占GDP的15%。

二、全球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中国的选择

当世界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时,全球产业结构调整是一种无法回避的历史潮流。这种全球范围的产业结构调整将对我国国内经济带来较大的挑战,但是其所带来的机遇也是显而易见的。我国应积极参与,趋利避害,为全球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作出贡献。

(一)用产业全球化的思维来调整我国的产业结构

1.制造业,我国在保持人力资源等生产要素低成本优势的同时,正在逐步形成具有较高技术含量和附加值的制造业优势。但只有在较高的重化工工业化程度与其国际竞争力水平相吻合时,才有理由认为制造业的发展真正达到了较高的发展阶段。国际竞争力的提高关键在于扩大先进技术引进的同时,大力增强与培育自主创新能力,通过各种产、学、研的方式整合国内科技资源,有重点地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专有技术和核心技术。为此,应有针对地制定产业技术引进政策、产业技术研究开发政策、产业技术转移政策、高技术产业发展政策等;并给予相应的政策支持。

2.服务业发展。应把现代服务业作为产业链条中的重要一环,提高制造业与服务业的融合度,提高现代生产型服务业的效率,否则,就会对现代制造业的发展产业负面影响。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传统服务业(传统的物流及餐饮旅馆业)比重较大,现代服务业(金融、保险、电信及商业服务)比重小,服务业发展的空间非常广阔。我国承诺加人世贸组织后有步骤地全面开放服务业。外资的进入将会打破国内服务业的行业垄断,强化市场竞争,加快技术转移,从而促进服务业效率的整体提高。我国服务业的发展重点应集中在金融保险、商用房地产、教育培训、研究开发、物流、信息服务、工程和程序设计以及会展等领域。

3.农业的发展。由于我国人均耕地量较少,在农业生产方面的比较优势持续减弱。长期来看,对农业的保护意味着很高的社会成本。应加快结构转换和升级,由单纯的内向农业转向面对国内外大市场的农业,适当地退出和有效地保护相结合,参与国际分工应突出优势和效益。

(二)借助跨国公司的渠道,发展我国的跨国经营

保持和吸引外资流入,依靠外力对产业结构进行重新调整。这其中最好的方式是借助跨国公司的渠道,重视跨国公司的推动作用,建立一批可与大型跨国公司竞争的国内大企业,就可在更有利的环境和条件下,搞好与国外跨国公司的合作。我们要通过吸引外资,特别是与资金技术力量雄厚的大的跨国公司合作,在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同时,建立我们自己的技术和资金密集型产业。

(三)积极参与全球和区域产业合作

当前,我国全球合作的主要领域分布在建筑产业、人力资本产业和设计咨询业等。下一步在继续加强相关领域的国际合作基础上,应扩大对外合作市场的多元化,拓展合作产业范围,除了发挥劳动密集型产业合作优势外,尽快拓展海外直接投资,发展资金技术方面的使用。鼓励优势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在国际市场上寻找发展空间和机遇,通过对外投资与合作,带动相关产品出口、短缺产品进口,扩大利用国际资源的能力。出口结构的变化是国内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的结果。同时,调整和优化出口结构反过来会促进国内产业结构的优化。

(四)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的作用

1.致力于国内统一市场的建立。中央政府应坚决打破地区间的垄断封锁,使资源、人才、产品能在全国自由流动,为产业结构的调整提供一个充分竞争的市场环境。一方面,要根除那些限制生产要素存量流动与重组的制度,打破地方和部门保护主义;另一方面,还要为各类投资主体提供公平的市场准人机会。

2.保护知识产权的问题。虽然我国多年来一直非常重视知识产权的保护问题,而且也已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由于市场经济发展的不健全等因素的影响,与发达国家相比,知识产权的保护问题并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发展中国家在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的同时,国际社会也应制订合理的知识产权制度,既重视知识产权的保护,又要为技术转移提供制度平台。发达国家要促进技术的无偿或低价转让,不应为技术转让设置障碍。

3.运用功能性的产业政策手段。对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要给予一定的支持,以抵消贸易自由化对这些产业的不利冲击,促进我国的产业升级。具体内容应是非部门倾斜性的,如帮助资金筹措、技术开发、研究开发成果推广等。

4.加快政府改革,转变政府职能,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政府在深化改革过程中,应改变行政理念和行政方式,完善市场法规,不断健全宏观调控体系,充实基础设施和公共产品服务,维护公平有序的市场竞争秩序。

第10篇

关键词比较优势产业结构人力资本

1比较优势理论在我国学术界引发的争论

学术界对比较优势理论在经济中运用的争论由来已久。厉以宁认为,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特点在实现现代化过程中具有很大的优越性(通过外贸、外汇政策的实行抑制通货膨胀),可以将资本密集型经济与劳动密集型经济并重,兼二者之长。高鸿业认为,比较成本说过去长期给落后国家带来灾难,像中国这样的落后国家按照比较优势原则参与国际分工,将永远成为初级产品和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国。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基本上采取的是以比较优势为基础的“出口引致增长”政策。而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对片面地利用比较优势来参与国际分工,发展本国经济,学术界存在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由于发展中大国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规模十分有限,无法带动整个经济的发展,我们不能要求也像亚洲“四小龙”那样仅仅依靠有限的几种劳动密集型产品就能实现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不能带动国内产业结构的升级,以要素禀赋比较优势为基础发展外向型经济,使地方缺乏产业选择,会使外商进入的产业大部分为劳动密集型产业,这样中国的产业结构不但不能通过发展外向型经济得到生机,还会进一步低级化。发展中大国不适用比较优势理论,其进出口可以左右国际市场价格,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市场需求亦缺乏弹性,市场扩张难度大,贸易摩擦剧烈,贸易条件不佳。在科技创新突飞猛进的情况下,劳动密集型产品的“比较优势”更是难以为继。从长远来看,最终会失去竞争优势。

另一种观点强调企业自生能力,企业的自生能力取决于其技术选择,而技术选择又是由要素禀赋所决定的资本和劳动的相对价格决定的。林毅夫指出,一国的产业结构和技术选择是由其要素禀赋结构决定的。一个经济系统中产业结构总体水平的升级从根本上说,依赖于该经济体中要素禀赋结构的变化。因此,一个发展中国家要赶上发达国家,经济发展的目标应该定位于尽可能快地提升本国的要素禀赋结构。如果一国能够遵守比较优势战略,一方面会诱导该国的企业进入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另一方面企业能够低成本地从发达国家引进先进技术,这两个因素都有利于该国创造更多的经济剩余,从而增加该国的资本积累,改变要素禀赋结构,实现持续的产业升级与经济增长。

西北大学郎永清教授在评及林毅夫的比较优势战略时指出,一国的产业结构从而国际分工格局的形成由生产成本的差异性决定,要素禀赋仅是决定生产成本的因素之一而不是全部。规模经济和集聚经济都可使成本降低,导致后天(内生)的比较优势,这种后天的比较优势可以抵消要素禀赋方面的先天劣势。结果使得商品的生产成本不再依赖于要素的价格,从而弱化了要素禀赋对国际分工格局的决定作用。

2对两种发展战略的评价

比较优势原理虽然发端于对贸易问题的研究,却根植于市场经济体制,依赖于市场体制的充分作用。它与国家的政策和经济发展战略密切相关。利用比较优势实际上是对市场机制的遵循。在经济发展每一阶段,运用比较优势可迅速增加资本的积累,可以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率,从这方面来说,比较优势的发展战略是有积极意义的。但现实的世界并非是完全自由贸易的。虽然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加快,但无论何时,国家总不会放弃维护本国利益的措施。在保护本国产业和维持本国充分就业的压力下,国家就会采取种种贸易壁垒限制廉价的劳动密集型产品的进入。在全球劳动力密集的低端的低附加值的产品贸易条件日趋恶化的条件下,如果一味运用比较优势参与世界分工,就会强化本国在这种分工中的不利地位,从而陷入比较利益的陷阱。同时在资本存量增加时,低素质的劳动力数量是阻碍比较优势发挥的一个重要因素。但若未看到我国的比较优势而盲目地追求发展资本密集、技术密集的产业以带动产业结构的升级,也会由于资金支持的不足而陷入到赶超的陷阱中。虽然经济日趋全球化,但与其他要素相比,劳动仍是最难跨国界流动的,而发展中国家劳动力资源丰富,同时承担着巨大的人口压力和就业压力。在这样的背景下,“回避劳工问题奢谈分工利益是难以回应现实挑战的。”

郎永清教授指出,规模经济和集聚经济都可使成本降低,导致后天的比较优势,从而可以弥补后天的比较劣势。但有关资料显示,我国产业组织结构反映出的我国企业组织规模还普遍过小,“该大的不大,该小的不精、不专”。聚集经济本质上是一种外部经济,主要来自企业在相互接触和接近时产生的积极溢出效应。我国产业空间配置分散,布局不合理,溢出效益损失严重,集聚程度低。因此在我国市场发展不充分,规模经济和集聚经济不显著的情况下,对运用我国劳动力丰富这一比较优势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提出质疑是不足取的。

比较优势仍是一国产业结构调整的基础。但比较优势的发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一国市场的发育程度。我国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仍然是发展中国家,商品经济不发达,市场体系未形成,价格机制不健全。因此在完善市场机制的同时,政府也应采取积极的产业政策来推动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

3我国现阶段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

3.1产业政策的前瞻性和现实性决定了其目标的多元化

从经济发展的阶段来说,目前我国正处在工业化过程的加速阶段,同时,西方发达国家已开始全面向信息化社会迈进。信息化代表了现代经济发展的潮流,而全球化又是当今世界发展的另一个重要特征。所以,中国产业结构的调整目标不可能是单一的,而必须将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一般经验、国际经济发展的最新趋势与我国的基本国情相结合,采取多目标战略。3.2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

虽然在现实的不完全竞争的世界里,价格竞争优势不但来源于比较优势,还可能来自于规模经济、产品差异等因素。但作为一国的发展战略、经济增长、产业演进来说,比较优势仍是基础,在此基础上提升产业的竞争优势。正如迈克·波特所言,比较优势是最大的竞争优势。产业政策一定要发挥自身的比较优势,目前,我国仍处于劳动要素具有比较优势的资源禀赋阶段,因而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是现阶段实施竞争优势产业发展战略的主要内容。丰裕的劳动资源、既有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基础和尚可通过技术改进和制度改革拓展的产业发展空间等条件,使得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是我国处于劳动要素具有比较禀赋优势阶段时推动经济增长的理想选择。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大力发展将极大地吸收我国城乡中存在的大量富余劳动力,就业率的提高和城乡劳动要素的重新配置能推动产出的增加,而国民收入的提高将为产业结构的进一步升级积累必要的资本。因此,劳动密集型产业应成为产业政策扶植的重点。当然,要以知识和技术密集型产业为龙头,才能扩大和深化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

3.3促进支柱产业的培育和发展

一方面重视市场力量对于产业结构升级的基础性作用;另一方面由于国内市场发育不完善,产业结构成长度低、技术水平落后、资金匮乏,单靠市场力量难以实现产业结构国际竞争力的迅速提升,国家产业政策的引导、扶持十分必要。高科技领域如国防、航空航天等公益性质的部门具有高投资、高风险且收益回报期长等特点,这就特别需要政府的支持。

3.4大力发展技术含量多的劳动力密集型产业以及高新技术中的劳动密集型生产环节是产业发展的方向

在这方面,一要淘汰那些污染环境、资源消耗较多、缺乏竞争力的落后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二要对具有绝对优势和比较优势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实行技术改造,加快开发新产品,实施品牌战略;三要大力发展新型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如劳动密集与先进技术相结合的产业、围绕高科技发展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以及机械不能代替人工作业的劳动密集型产业。

4以提高劳动者素质为切入点,加快我国人力资本积累

在资本存量增加时,低素质的劳动力数量是阻碍比较优势发挥的一个重要因素。现代经济增长理论表明经济增长实际上是产业结构的不断升级,同时也表明了人力资本的积累在经济增长中的重要作用。在罗默提出的新的经济增长模式中,技术变革被内生化,知识积累和专业化的人力资本取代物的因素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和原动力。知识积累和人力资本不仅自身收益是递增的,而且能通过其外部效应使物质资本及其他因素也产生递增效益,从而使整个经济的规模收益递增,实现经济的长期增长。

按照迈克·波特的竞争优势理论,一国长期的竞争优势取决于其高级生产要素的供给能力。入世之后,外商投资领域对我国劳动力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未来的国际分工中高素质的劳动者会获益,而低素质的劳动者的利益将受损。我国入世后的事实也表明,低端劳动力市场就业质量有所下降。提高劳动者素质,将人力资源转化为人力资本,既可以缓解当前的就业压力,使越来越多的高素质劳动力适应产业结构的变化,同时也可增强劳动者创业和创新的能力,促进科技进步和产业结构升级,在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竞争,实现经济可持续增长。

如果没有相应素质人力资本和具有一定弹性的人力资本结构,产业结构的演进速度必将受到约束。同时由于人力资本投资中存在负的外部性,会导致市场失灵,造成投资不足。因此,要加快人力资本的形成和积累,就必须发挥政府在人力资本投资中的主体作用,并带动社会人力资本投资。这样就可以弥补投资不足,消除市场调节造成的种种缺陷,从而保证人力资本形成中的“机会均等”。

参考文献

1厉以宁.厉以宁经济论文选[M].石家庄:河北

人民出版社,1986

2刘健.中国产业结构升级论[M].上海:中国言

实出版社,2000

3熊贤良.比较优势与大国的经济发展[J].南

开经济研究,1995(4)

4洪银兴.从比较优势到竞争优势[J].经济研

究,1997(6)

5林毅夫,蔡昉,李周.比较优势与发展战

略——对“东亚奇迹”的解释[J].中国社会科

学,1999(5)

第11篇

随着技术创新速度的加快,信息传播的加速,规模经济的要求,经济全球化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在经济不断全球化的进程中,产业全球化也成为不可逆转的历史趋势。它使得产品的生产不再局限于一个国家或地区,而是分解成若干个环节在若干个地区或国家完成。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进行资源配置,并在全球范围内进行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从而实现了全球范围内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等一系列环节的国际经济大循环和国际产业链的形成。

在产业全球化的进程中,一个明显的事实是国际产业分工呈现“金字塔”结构(图1)。美国是世界上经济最发达的国家,在国际分工中其产业结构处于“金字塔”结构的顶部。美国经济以新经济为主要特征,它的产业主要是知识、技术密集型产业,其特点是产品附加值高、资源耗费少、污染小,在全球的贸易中占有绝对和优势。紧随美国处“金字塔”第二层的是日本和欧盟及其它发达国家,它们正在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大力发展知识、技术密集型产业,希望赶超美国,并抢占世界产业结构中部分产业的制高点。处于“金字塔”第三层的是新兴工业化国家,包括亚洲“四小龙”等。它们在20世纪80年代接受了发达国家转移的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产业,经历了一个制造业繁荣的时期。但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后,经济发生了相当程度的萎缩。因此,这些国家也在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以实现产业结构向更高层次的转移、升级。处于“金字塔”第四层的则是中国和其它一些发展中国家。这些国家仍属于经济学家刘易斯所说的二元经济结构阶段,既有落后农业和手工业部门,也有部分现代工业;既有大量劳动力供给,又存在着劳动力素质低下等问题。因此,这些国家目前主要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资本密集型和知识密集型产业为辅。处于“金字塔”最底层的则是欠发达国家,这些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低,以经营落后农业为主,兼有少量现代工业。在国际贸易中靠出口初级矿产品和原材料为主,产品附加值极低,陷入贫因的恶性循环。总之,从“金字塔”的底层到顶层,其产业技术层次、产业水平、产品附加值均呈逐步上升的趋势。发达国家在产业竞争中处于绝对的优势,这使我国的产业结构调整面临着一个不利的外部环境。

附图

图1各层次国家在国际产业结构中的地位

二、中国加入WTO后,产业结构调整的两难

经济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产业的竞争。当今的美国之所以在全球经济中处于霸主地位,是因为它拥有世界上最发达的高新技术产业。我国要想有较高的经济竞争力,必须要有较高的产业竞争力,这是不争的事实。为了提高我国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就必须对我国的产业结构按产业全球化的大趋势进行调整,发挥我国的比较优势,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这样做的最大好处是可以缓解现阶段的劳动就业压力。然而对于我国这样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来说,经济发展的目的不仅仅是要不断提高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而且要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从对经济发展的战略角度看,也就是要不断赶上乃至超过发达国家。这样一个赶超过程,意味着我国必须从经济全球化中取得的利益要超过其它国家,特别是发达国家。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不断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并最终赶超发达国家。然而如果我们在加入WTO以后遵循比较优势的原则参与国际分工,则我国只能集中生产和出口劳动密集型的产品,诸如纺织品、鞋类或者为发达国家的信息产业进行硬件加工、装配等。显然,这种分工并不能使中国赶超发达国家。因为这些产业的生产技术水平和附加值低。而且,理论和实践都表明,没有一个相对落后的国家是依靠充分利用自身的比较优势,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而超过发达国家的。也许有人会提出:亚洲四小龙就是依靠充分利用自身的比较优势迅速促进经济发展的,然而四小龙的发展有更特殊的原因。时过境迁,由于国际背景不一样,我国已经不能采用当时四小龙的产业发展战略。

由上可见,我国的产业结构调整目前处于一个两难状态:加入WTO以后,为了应对产业全球化缓解我国就业压力,就必须按照比较优势的原则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但如果这样,虽然在近期可以缓解就业压力,但从长期来看,由于集中生产低附加值产业,我们就不能从全球化中获取更多的利益,也就不能赶上发达国家。这种近期利益(发挥比较优势)和长远目标(赶上发达国家)无疑是相互矛盾的,反映到产业发展战略上,也就表现为我国的产业结构调整是重点利用和发挥现有的比较优势,还是重点发展新兴产业,通过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提高产业附加值。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这种两难状态,我们还是首先探讨一下形成这种两难困境的理论依据。李嘉图的“比较成本学说”和赫克歇尔—俄林的“资源禀赋说”是我国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的理论基础。比较成本学说认为:如果一个国家在本国生产一种产品的机会成本(用其它产品来衡量)低于在其它国家生产该种产品的机会成本的话,则这个国家在生产该种产品上就拥有比较优势,因此如果每个国家都出口本国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则各国都在相互贸易中受益。赫一俄理论认为:不同的生产要素在不同的国家资源中所占的比例和它们在不同的生产投入中所占的比例是不一致的,每一个国家都有不同的天赋资源。因此,一个国家应该发展天赋资源密集型产品(即该种资源对其它资源相对供给比例比较大),同时,各国都倾向于出口其国内充裕资源密集型的产品。

根据“比较成本说”和“要素禀赋说”,我国应该大规模生产并出口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以便在全球贸易中受益。在我国拥有比较优势的生产要素是劳动力,因而应该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因为这不仅仅获得了全球贸易中的比较优势,缓解了国内的就业压力,还因为廉价的劳动力价格可以转化为企业利润,从而为企业赢得了更大的发展空间。但传统的比较学说理论有其本身的局限性:(1)它仅仅考虑了成本一价格因素在产品销售中的作用,却忽略了非价格因素的作用,而现在的竞争更多的是体现在非价格因素方面,如质量、包装、售后服务等。(2)比较优势的概念是相对的。根据生产要素的边际收益递减规律可知,当密集使用某个要素时,其边际收益呈递减趋势,从而使我国生产要素的比较优势最终被由于对其密集使用而产生的边际收益递减趋势所抵消,进而导致我国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空间变得越来越小。(3)由于“比较优势说”强调劳动力资源的密集使用,客观上容易使我国陷入单一的产品结构和畸形的产业结构中;同时,在国际贸易中,更会形成固定的分工模式,使得我国的产业结构滞留在较低的水平上,产业利润空间狭小非但不能缩小,反而扩大了与发达国家的差距。(4)具有劳动力比较优势的国家除了我国外,还有印度、墨西哥等其它发展中国家。在各国的比较优势相同时,在世界贸易中起决定作用的是技术水平,这就决定了在现阶段我国采取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战略是不会成功的。亚洲四小龙利用比较优势战略促进了经济的迅猛发展。而现在,国际经济环境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越来越多的发展中国家参与到全球分工中去,大家都在寻求自己的比较优势产业,而大家的比较优势又都是一样的——劳动密集产业,这容易导致经济学中的“合成谬误”的发生。大家都在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会造成两个方面的后果:一方面加剧了劳动密集型产业的竞争,降低了产业利润空间;另一方面短期行为又使自己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越来越大。因此我们必须另辟蹊径,重新调整自己的产业发展战略。

三、中国产业结构的发展战略

中国加入到WTO以后,将在更大程度上融入到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按国际惯例参与国际分工,进行国际贸易。这也就意味着中国产业结构的调整立足的是产业全球化的背景。因此,中国在进一步融入到全球化浪潮中去的同时,必须选择正确的产业发展战略,既要兼顾我国的具体国情,发挥我国的比较优势,又要着眼于未来,提高我国产业的未来国际竞争力,缩短与发达国家的差距。

(一)我们在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同时,必须同时保证提高技术水平,通过高新技术改造来提高劳动密集型产业。迈克尔·波特在《竞争优势》一书中提出,企业可能拥有的两种竞争优势就是成本优势和产品差别优势。目前,我国企业重视的仍然是成本优势而忽视产品差别优势,结果造成劳动密集型产业生产能力大大超过市场需求。产业结构不合理、产品质量差、档次低、成本高,在世界贸易中不受欢迎,只能占据低档产品市场。因此,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应充分利用世界技术创新加快的趋势,加强技术改造,提高产业的要素生产率和产品质量及附加值,强化现有的比较优势。

同时,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应加快结构调整,实现优化重组。一方面利用产业之间的密切联系,充分利用新技术实现重组,比如现代物流企业。据有关资料显示,在美国和欧洲使用“第三方物流”服务的企业分别为57%和76%,其物流成本一般占GDP的10%,而我国的物流成本大多超过30%。另一方面,可努力拓宽劳动密集型产业与现代产业结合发展的空间,培植新的行业,如把传统农业和花卉业结合起来,形成观赏性农作物产业。把动物保护和自然保护及旅游业结合起来,可以产生新型的旅游业,由此而派生的需求可带动相关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如餐饮业、零售业的发展。

第12篇

2010年4月6日公布的《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淘汰落后产能工作的通知》,在电力、煤炭、焦炭、铁合金、电石、钢铁、有色金属、建材、轻工业、纺织十个行业提出了淘汰目标。2010年底前,电力行业将淘汰小火电机组5000万千瓦以上;煤炭行业将关闭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不符合产业政策、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的小煤矿8000处,淘汰产能2亿吨;焦炭行业淘汰炭化室高度4.3米以下的小机焦(3.2米及以上捣固焦炉除外)等;钢铁行业在2011年底前淘汰400立方米及以下炼铁高炉,淘汰30吨及以下炼钢转炉、电炉。由此,中国的产业结构调整进一步进入“动真格”的阶段。

我国的产业结构,无论是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结构(也包括三次产业的内部结构),还是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结构,还是劳动密集型、技术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产业结构,都存在着明显不合理的状况。特别是在自2008年以来的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和冲击下,产业结构不合理的状况更加凸显,产业结构不合理的程度更加严重。具体表现就是许多行业出现了严重的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除了国家发改委“点名”的钢铁、水泥、平板玻璃、煤化工、多晶硅和风电设备等行业以外,还有一些行业或产业也出现了类似的情况,甚至于有的新兴产业也不例外。比如,新能源产业是我国亟待发展的新兴战略性产业之一,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一些地方过于看重新能源产业在金融危机下对即期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都在“一哄而上”。相关资料显示,目前国内已经有18个省提出建设新能源基地,甚至有的把新能源当做支柱产业来发展。“一窝蜂”发展的结果是可想而知的:从最近欧美对中国的光伏企业征收高额反倾销税而造成对中国各大光伏企业造成的致命性打击就可看出,当各地方政府一窝蜂地上马新能源项目时,新能源立刻就很可能变成即将被淘汰的“旧能源”。

造成这种产业结果现状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信息不对称方面的因素,比如,当地方政府或企业看到未来的市场需求较好而进行投资时,从某一个地方政府或企业的角度看是理性的,但是由于地方政府之间或企业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就有可能造成所有地方政府或企业投资生产能力的总和超过未来市场的需求;也有地方政府过分追求当地经济增长的因素,如地方政府一般都具有很强的依靠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冲动,因为只要上投资项目,地方政府就能够实现地方经济的快速增长,也就能够获得税收的增长,这样就难免出现拼资源、抢资金的现象,甚至不惜牺牲生态环境;当然也还与我国的土地市场、资源市场、资本市场等生产要素市场发育不健全、定价机制不合理有关,容易诱发地方政府或企业投资过热。

产业结构调整如何着手呢?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消除结构性短缺和结构性过剩,实现市场供求的平衡;二是生产要素向效率更高的部门、地区和企业转移,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增强工业竞争力。具体可从以下四点分析:

一、必须淘汰落后产能

低水平重复建设的新建项目从局部看,可能具有一定合理性和必要性,如短期内能够扩大就业、增加地方财政收入等。但从全局考察,这些新建项目投入生产后,并不能增加新产品的供给。而是进一步加剧一般性产品供大于求的矛盾,出现污染环境、浪费资源等外部不经济性,还导致企业之间的恶性竞争,降低了生产要素的配置效率。必须下决心淘汰落后企业,扩大需求不可能救活所有企业。

二、生产要素必须集中化

在市场竞争机制的作用下,生产要素向优势企业集中是必然趋势,尤其是资本和资源密集型产业,如钢铁、有色金属、石油化工、火力发电、主要建筑材料、交通运输设备制造、造纸等行业,应当促进生产要素的集中。在大量消耗能源、原材料的重化工业,如发电、石油化工、钢铁工业、有色金属冶炼、水泥等行业,大企业的技术经济水平要高于中小型企业。我国发电用煤消耗,全国平均为380克/千瓦时,而采用30万千瓦以上的大型发电机组的煤耗平均为320克/千瓦时。如果全国都能达到大型发电机组的技术水平,一年就可节省20%的发电用煤。

提高基础产业进入门槛,资本密集型产业向国有大企业集中抑制了民营资本进入基础性产业,不利于民营经济的发展。于是就出现了“国进民退”的问题。从法律和政策上看,并不存在阻碍民营企业进入资本密集型基础产业的障碍,但民营企业要进入并做大这些行业,需要解决生产关系上的两个问题:一是从家族独资形态转向资本多元化和社会化,这样才能解决单个私人资本不足的矛盾,以适应基础产业因技术构成所决定的资本有机构成高、资本投入强度大的客观要求;二是在资本多元化、社会化的条件下,民营企业必须实行资本所有权和经营权相分离的现代企业制度,信任不具有血缘关系和裙带关系的外聘专业经营管理人才,通过委托制来克服家族治理与资本社会化大型企业间的矛盾。

三、必须加强生产社会化与专业化分工

结构调整还需要推进中国的社会化与专业化分工。资源密集型行业要做大,加工制造业企业要做小,发展产业集群,龙头核心企业以研发、产品设计、关键零部件制造为主,众多专业化的小企业为龙头企业配套。通过专业化分工,实现加工组装型产业的规模效益。

同时,隐含在企业内部的服务业要进行第二次分离。第一次分离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已经实现,将托儿所、幼儿园、医院、学校等企业办社会功能分离出去。第二次分离是要将隐藏在企业内部的生产业从工业企业中分离出来,包括工业设计、设备安装与维修、原材料和零部件采购、仓储、配送、产成品整理和包装等直接为生产服务的业务,还包括市场调查、企业经营管理咨询、财务会计、法律等为企业经营管理服务的业务。这些生产业大多是技术与知识密集型的服务业,由于专业化的分工,有利于减少企业不直接从事生产的人员,降低企业生产成本和交易成本,进而提高全社会资源配置效率,而且有利于扩大社会就业,特别是增加专业技术人员的就业机会。

四、必须建立有利结构调整的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