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01 09:31:25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地震防控措施,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砌体结构;裂缝;控制
砌体结构是由块体材料和砂浆砌筑而成的以墙、柱作为建筑物主要承重构件的结构。砌体结构材料来源广泛、施工工艺设备简单,具有良好的耐火性和耐久性。随着砌体材料技术和建造技术的不断进步,砌体结构目前在我国被广泛地应用。与混凝土结构相比,砌体的自重大,抗拉、抗剪、抗弯强度较低。在各种内外因素作用下,砌体结构容易产生不同类型的变形和裂缝,使结构的整体稳定性降低;较大的变形会影响结构安全、使用功能和抗震性能,如外墙及结构层板面的裂缝会导致渗漏,影响建筑物的使用功能。下面就砌体结构裂缝的类型、成因及预防控制措施加以分析说明。
1 砌体结构的裂缝类型及成因
1.1 温度裂缝
温度的变化会引起砌体的热胀冷缩,当温度变化引起的内应力足够大时,砌体就会产生裂缝,这就是温度缝。以砖砌体为例,混凝土的温度线膨胀系数为10x10-6m/℃,砖砌体的温度线膨胀系数为5x10-6m/℃。由于砌体与混凝土楼板的温度线膨胀系数相差很大,在温度作用下,楼板变形较大,其下的砌体变形相对较小,使砌体和楼板之间产生变形差,楼板的收缩膨胀在砌体中产生很大的拉力和剪力。在温度变化的反复作用下,变形较大的楼板将变形较小的砌体拉剪开裂。
温度裂缝常出现在砌体结构房屋顶层两端的墙体上,如在门窗洞口两边的正八字形斜裂缝、内纵墙上的斜裂缝、屋顶圈梁下的水平裂缝等。内应力在结构内的分布情况为:建筑物的两端大,中间小,顶层和底层大,中间层小。
温度裂缝是造成墙体早期裂缝的主要原因,在所有块体材料的墙体上比较普遍。不论何种块体材料,温度裂缝的形态没有本质区别,仅在程度上有所不同,而且分布位置也较集中在建筑物顶层的两端。在建筑物的底层两端也有发现,开裂程度低于顶层。温度裂缝一般经过几个冬夏之后才逐渐趋于稳定。
1.2 地基不均匀沉降裂缝
建筑物荷载通过基础传给地基,使地基受到压力,地基土受压产生相应的变形。若将建筑物的基础视为一个柔性构件,假定地基土是近似均质的,并且受到均匀荷载的作用,根据角点法理论,建筑物的中部沉降量大,端部沉降量小。
实际情况是基础介于完全柔性和完全刚性之间的,基础的刚度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调整地基反力分布和沉降变形,但是反力分布和沉降变形的总体趋势改变。若把上部结构看作是一个构件,地基的沉降变形引起上部结构的变形,地基中部沉降量大时,则构件产生正弯曲变形。结构中下部受拉,端部受剪,当内应力超过强度极限时,墙体由于剪力形成的主拉应力开裂,裂缝呈正八字形。当建筑物端部沉降过大时,会形成负弯距,内应力产生的主拉应力使墙体产生斜裂缝或倒八字裂缝。
不均匀沉降裂缝主要有八字形裂缝、斜裂缝、墙体竖向裂缝、墙体水平裂缝。
1.3 干缩裂缝
砌块材料具有干缩湿涨的性质。砌块材料的含水率不同,干缩湿涨影响程度也不一致,受砌体材料反复干缩湿涨引起的砌体裂缝为干缩裂缝。普通粘土砖在潮湿情况下会产生较大的湿胀,这种湿胀是不可逆转的变形;其它类型的砌块材料随着含水率的降低,材料会产生较大的干缩变形。干缩变形的特点是早期发展比较快,以后逐步变慢,几年后才能停止干缩,但是干缩后的材料受湿后仍会发生膨胀,脱水后材料会再次发生干缩变形,其干缩率有所减小,约为第一次收缩的80%。
干缩裂缝形态一般有:在墙体中部出现的阶梯形裂缝、块体材料周边灰缝的裂缝、外墙一二层窗下墙出现的竖向均匀裂缝、山墙等大墙面出现的竖向或水平裂缝。
1.4 地震作用裂缝
由于砌体材料的脆性性质,其抗剪、抗拉、抗弯强度都较低。在地震作用下,砌体结构的墙体会产生不同形式的裂缝,主要有水平裂缝、斜裂缝、交叉裂缝和竖向裂缝。与水平地震作用方向平行的墙体受到平面内地震剪力的作用,在地震剪力以及竖向荷载共同作用下,当墙体内的主拉应力超过砌体强度时,墙体就会产生斜裂缝;当墙体受到与平面方向垂直的水平地震剪力发生平面外受弯时,产生水平裂缝;交叉裂缝是建筑物墙体受地震的反复作用,由斜裂缝发展而来。
楼梯间是砌体结构受到地震作用较大且抗震薄弱的部位,所以楼梯间的震害往往比较严重。由于楼梯间开间小,水平方向的刚度相对较大,吸收的地震能量较多,加之楼梯间墙体没有楼盖形成空间结构,墙体沿高度方向缺乏支撑,其空间刚度较差,预留洞又会削弱楼梯间墙体的整体稳定性,所以在地震作用下,楼梯间墙体易受破坏开裂。
墙角由于处于房屋的尽端,结构对其约束作用较弱,地震对房屋的扭转作用比较明显,所以墙角处的受力比较复杂,容易产生应力集中的不利影响而开裂。纵横墙连接处由于受到两个方向地震作用力,受力也比较复杂,容易产生应力集中现象而使连接处开裂破坏。
2 砌体结构裂缝的预控措施
2.1 温度裂缝的预控措施
2.1.1 设计措施
(1)为了减小温度应力的影响,可在建筑物中设置设伸缩缝,将伸缩缝设在因温度作用可能引起应力集中、砌体产生裂缝可能性最大的地方,以消除温度应力产生的影响。
(2)为了防止或减轻房屋顶层墙体的裂缝,可在屋面设置保温隔热层。屋面的保温隔热层或刚性面层及砂浆找平层应设分隔缝,分隔缝的间距小于6m,并与女儿墙隔开,其缝宽不小于30。保温层应做至挑檐或檐沟处,以防止混凝土结构外露。
(3)在屋面板下设置钢筋混凝土圈梁,房屋两端圈梁下的墙体内设置水平钢筋。墙长超过4米时设置构造柱,墙高超过3米时设置圈梁。在建筑物顶层两端的门窗洞口两侧增设构造柱,构造柱之间砌体内设置拉结钢筋。
(4)为了防止或减轻房屋底层墙体的裂缝,在底层窗洞下的外纵墙中,设置防裂钢筋,将其锚固在两侧的构造柱中。建筑物底层两端的门窗洞口两侧增设构造柱,构造柱之间砌体内设置灰缝钢筋。
(5)在墙体转角处、内外墙交接处设置拉结筋,以增强墙体的抗裂能力。
2.1.2 施工措施
(1)做好建筑材料使用前的检测(如水泥、砂和砖),不合格的材料严禁使用。
(2)加强对砂浆的质量控制,改善砂浆的和易性和保水性,以利于与砌块的粘接。砌筑前对砌块浇水湿润(粘土砖含水率大于10%),以保证与砂浆的粘接性。改进施工工艺与施工技术,砌筑接槎、组砌方式正确,砂浆饱满,灰缝厚度均匀、错缝合理。
(3)屋面板设“后浇带”。在建筑物纵向的中间部位,屋面板上预留300mm宽的空隙,钢筋连通,在屋面板施工完40―60天后用膨胀混凝土浇筑,以减轻屋面板混凝土的收缩变形,减小温度应力等问题,屋面施工应尽量避开高温季节。
2.2 不均匀沉降缝的预控措施
2.2.1 建筑措施
(1)建筑物体形力求简单规则,避免过于复杂的平面结构形式。复杂的建筑物体型会削弱建筑物整体刚度,在地基条件不良时,尽量采用简单的建筑体型和平面结构形式。合理设置沉降缝,利用用沉降缝将建筑物划分成若干个刚度较好的独立单元,或将地基沉降不同的部分分隔开来。将沉降缝设置在荷载突变处、建筑平面转折处、地基土软硬不均变化处。
(2)控制建筑物的长高比。建筑物长高比控制在2.5以内,对于平面简单,内外墙贯通、横墙间隔较小的结构,长高比不宜大于3.0。不符合上述要求时,设置沉降缝。
(3)合理布置纵横墙体特别是承重墙体,加强主体结构的刚度和整体性。地基不良时内外纵墙尽量贯通,避免在中间或某些部位断开,使它能起到调整不均匀沉降的作用。每隔一定距离设置一道横墙,与内外纵墙连接,以加强房屋的空间刚度,进一步调整建筑物沿纵向的不均匀沉降。减少建筑物端部的门、窗洞口,在底层门窗、地沟洞口周边设置钢筋混凝土边框。
2.2.2 结构措施
(1)加强对圈梁和构造柱的设置,尤其要加强顶层圈梁和地圈梁的刚度,以提高砌体结构的整体安全性。圈梁在砌体结构中的作用如同钢筋混凝土梁内的受力钢筋,当结构有沉降变形时,能够起拉结作用,减少结构的变形。每道圈梁应尽量贯通外墙、承重内纵墙、内横墙,并在建筑平面内形成闭合系统。对于砌体结构,圈梁和构造柱组成的框架,能够有效地约束砌体的变形,防止开裂。
(2)选择适宜的持力层和地基处理方法,减小或调整基底附加压力。在某些情况下可采用设地下室或半地下室、调整基底尺寸的方式,来调整或减小基底的附加压力。要做好地质资料的分析,遇到软弱土地基时要采取合理的处理方案,地基土软硬不均匀时要消除软弱部分,并做好沉降量的预先计算。从耐久性方面分析考虑,基础选型时优先选择深基础和刚性基础。
(3)减轻结构自重,尽量采用高强度轻质块体材料,用轻质隔墙代替非承重墙体。
(4)进行地基沉降变形验算并提出沉降观测要求。
2.2.3 施工措施
(1)加强地基验槽工作,当地基实际情况与地勘报告不符时要经过技术论证、提出处理方案后方可施工。精心处理软土地基和不均匀地基,地基开挖后要按规范进行钎探,发现有地基不良、地基异常、孔洞坑穴时应妥善处理,然后再进行基础施工。
(2)合理安排基础施工顺序,先进行层数较高、荷载较重部分的施工,后进行层数较低、荷载较轻部分的施工;先进行深基础的施工,后进行浅基础的施工。
(3)防止对天然地基的扰动,在淤泥及淤泥质土的地基上施工时,尽可能不扰动土的原状结构。
2.3 干缩裂缝的预控措施
2.3.1 设计措施
在墙的高度、厚度突变处或者在门、窗洞口的一侧或两侧设置竖向控制缝;在砌体内设置灰缝钢筋,在建筑物的楼(屋)盖处、墙体的顶部、窗台下部的砌体中设置配筋带,加强圈梁、构造柱的设置。
2.3.2 施工措施
保证砌体的施工质量。砌块要注意排水和防水,潮湿的砌块不得进行砌筑。控制每天的砌筑高度,一般小砌块每天的砌筑高度应控制在1.8米内;针对砌块的特点,在砌筑前,不宜提前浇水湿润,而应采取砌筑时铺砂浆前,在砌筑面上适量浇水的做法。
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施工,保证砂浆强度以及灰缝饱满度,水平灰缝的砂浆饱满度达到80%以上;砌筑完成后,要坚持洒水养护,以减少砂浆的干燥收缩;墙体转角处和纵横墙交接处应同时砌筑,临时间断处应砌成斜槎,斜槎的水平投影长度不应小于高度的2/3;组砌形式正确,一般采用一丁一顺,上下顺砖错缝的砌筑法,砌筑手法上采用“三一砌墙法”,以提高墙体的整体性。
2.4 地震裂缝的预控措施
2.4.1 设计措施
(1)重视概念设计,合理选择砌体结构的受力体系,正确应用结构布置原则。合理的选择受力体系对控制砌体结构裂缝是十分重要的,在地震裂缝的控制上尤为重要。应优先选择横墙承重或纵横墙共同承重的结构体系,纵横墙布置均匀对称、上下对齐,同一轴线上的窗间墙宽度均匀。在结构布置时应做到平面体型规则简单,避免由于布置不规则使结构各部分的质量和刚度分布不均匀、质量中心和刚度中心不重合而导致的震害加重。抗震设计中尽量避免采用小肢墙、独立的墙垛、柱。合理设置防震缝。
(2)设置钢筋混凝土构造柱和圈梁。钢筋混凝土构造柱能够显著提高结构抗震性能,增强整个建筑物的延性。在砌体结构中设置圈梁,能够加强墙体间的连接以及墙体与楼盖间的连接。圈梁与构造柱一起可以增强结构的整体性和空间刚度,有效约束墙体,限制裂缝的展开,提高墙体的稳定性。
(3)加强楼梯间的抗震构造措施。在房屋的尽端和转角处不宜设置楼梯间,墙体上不宜开过大的窗洞,不宜设置过多预留洞以免削弱墙体。楼梯间圈梁应闭合,如被洞口隔断时应上下搭接,搭接长度不少于圈梁搭接高差的3倍。在楼梯间墙体转角处、门洞口两侧、梯梁(结构梁)支座位置均应设计构造柱且与圈梁连接。按规范要求在楼梯墙体内设置构造拉接筋和配筋砖带。
(4)加强墙体转角处、纵横墙连接处的抗震构造措施。除按规范要求设置构造柱和圈梁外,还应做到墙体转角处构造柱截面尺寸与墙体厚度相同、转角处构造柱箍筋沿墙体全高加密;内外墙连接处设置构造柱,尽量设明柱,加强此处墙体的拉结措施。
2.4.2 施工措施
(1)控制砌体施工质量等级,保证砌体的砌筑质量。因为砌体结构的墙体属人工作业,人的操作因素对砌体结构的质量影响很大,所以应按规范要求加强管理,做好砌体施工质量等级的控制。要保证砂浆强度及粘结性,预防通病的产生;组砌方式、操作工艺正确,灰缝均匀,水平及竖向灰缝砂浆饱满度符合要求;交接留槎符合施工规范要求,内外墙连接处、墙体转角处要同时砌筑,严禁留直槎;砌体施工临时间断处补砌时,必须将接槎处表面清理干净,浇水湿润,填实砂浆,灰缝均匀。
(2)按施工规范要求留置架眼和脚手眼,严禁在局部密集留置脚手眼。为保证脚手眼的填塞质量,一、二层部位留置的墙体脚手眼,可用干硬性细石混凝土掺膨胀剂进行填塞。
(3)重视墙体预留洞口和开槽砸眼的处理。要减少临时洞口的留置数量,洞口顶部应设置过梁,并设水平拉接钢筋。临时洞口离侧边交接处大于500mm,洞口宽度不大于1000mm。墙体内管线布置规范,尽量避免损伤墙体;不得开凿墙体埋设管线,不得在墙体上开凿水平沟槽。
3 推行裂缝宽度设计,根据裂缝宽度采取预控措施
《砌体结构设计规范》中,对结构可能产生的裂缝宽度没有规定,防裂措施也没有对应结构的裂缝宽度,因此无法按照结构可能发生的裂缝宽度采取相应的预防控制措施。《规范》对防止或减轻墙体开裂的措施规定得不够具体,设计中应计算可能产生的裂缝宽度,按照可能产生的裂缝宽度进行设计,采取针对性的控制措施。
4 结束语:
砌体结构的裂缝是常见的病害,裂缝类型及形成的原因多。要重点从预防控制措施入手,在设计、施工中加强对预防控制措施的应用。要改变重视强度设计,忽视预防措施的做法,才能有效地预防控制。在预防控制措施中,一些措施具有多种作用,采用时要综合考虑。要运用多种预防控制措施,才能产生良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建筑结构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 ―2001。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年。
[2]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3―2002。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年。
为了确保林业生产的安全,深入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管理”的方针,把生命高于一切的理念落实到林业生产、经营、管理的过程中,要坚决守住安全生产这条红线。我局高度重视,认真贯彻落实《县集中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工作方案》的通知,结合我局实际工作,现将检查情况汇报如下:
一、领导重视,展开排查
我局领导高度重视,6月18日,紧急召集各科室负责人和负责安全生产、综治工作的同志召开开展安全隐患大排查和“百安活动”安排部署工作会。确定专人负责此次大排查和检查整治工作。做到了责任落实到人,层层签订《安全生产目标责任书》,做到了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负责抓,责任部门具体抓。
二、明确重点,认真排查
6月18日下午,两个工作小组深入基层林业站、重点林区和机关单位(护办和森防站等)对物资库房、消防和森防的设施设备、生产器具和人员等方面的不安全隐患进行了全面集中大排查。围绕季节性特点,全面开展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
针对森林防火加大了宣传、巡护力度,大力宣传《森林防火条例》、《森林法》等法律法规。全面增强了社会公民森林防火、安全意识,进一步规范林区野外用火行为,严禁一切野外用火,有力提升了我县森林火灾防范能力,最大限度减少森林火灾损失。把地震灾害后易引发次生灾害的情况进行全面分析,针对汛期可能出现的雷电、大风、暴雨及高温等灾害性天气,做好防范应对措施。对受洪水、泥石流、滑坡威胁的林区作业场所、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及其它生产环节等,搞好防控工作,确保按安全无事故。对于地震灾区和曾经发生过滑坡、泥石流、尾矿库溃坝等灾害地区,加强与相关部门的联系,采用先进的手段,做好检测监控,对一时不能治理消除的,切实加强了防控工作,采取了有力措施,防止了事故发生。
对重点林区和存在安全隐患的重点单位进行逐一排查,做到了三到位,即:工作责任到位,排查隐患到位,整改措施到位。特别是加大力度,加强易燃易爆物品的管理和有毒物资的安全隐患检查,落实专人负责,规范制度,措施到位,整改彻底,确保重点部位重要物资的安全和林业职工的人身安全,做到万无一失,不留死角。
进一步强化应急保障,完善森林防火安全生产预案,加强演练,加强救援能力建设。及时配备补充必要的应急救援器材、设备和物资。加强汛期应急值班,发现重要险情,及时启动应急预案,快速组织应急救援,最大限度减少损失,处理情况及时上报。经彻底清查,我局未发现存在重大安全隐患并妥善加强保管好易燃易爆物品和有毒物资,确保这些物资的安全。
加强对驾驶员的安全教育力度,严禁超速超载、酒后驾驶、疲劳驾驶以及其它违法违规行为,要求全局职工看好自己的门、管好自己的人,以及用火、用电的安全,确保职工生命财产安全。
3月11日日本发生了世界地震观测史上最高级别的里氏9.0级大地震,重创了当地居民,形成层层;中击波――核电站、化工厂、炼油厂接连爆炸,严重危及日本的生态环境和民众生命安全,造成巨大生命财产和经济损失。面对类似突发的自然灾害,石油石化企业该如何应对?日本地震对我国化工企业有什么启示?
吸取日本强震教训,笔者认为,我国化工企业要积极开展对炼油生产、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场所可能发生事故的危险性、环境影响范围等方面的风险识别和评价。按照发生自然灾害的预想,采取预防和应急措施,建立环保防控体系,进一步完善废水贮存及处理系统,从根本上排除发生事故时因化学物质泄漏对水体可能造成的污染风险。企业要修订完善应急预案,与地方政府建立应急联动机制,加强企业周边高风险区群众的宣传教育工作,有针对性地告知群众,在遇到管道爆炸、泄漏等事故如何进行自救等相关知识;同时,要深入管道沿线评估高风险区,对管道进行内外检测,加强管道日常防护。
化工设备生产企业要提高设备的制造等级,尤其是提高应变承受能力。今后建设项目时,要充分考虑自然灾害的因素,对大型油品储罐、重点设备提高制造级别。这样在突况下,才有可能保证设备完好。此外,还要提高自动化控制快速反应水平。有效、灵敏的自动化控制,可保证突发事件的瞬间,进行安全停车、关闭相关阀门、停止设备运转。这不失为一条保证安全的有效举措。
尽管天灾不能避免,但将灾害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人类是可以选择的。据笔者了解,目前国内化工企业的应急预案往往比较注重应对“人祸”,较少涉及天灾的预防。因此,从设计源头加强对天灾的预防和应对能力,科学制定针对天灾的应急预案已是十分必要。
首先,化工企业要制定严密的措施来维护危险设施和危化品安全。对在建和筹备建设的化工项目,要开展地震、水灾等自然灾害造成火灾、爆炸、剧毒物质泄漏等次生灾害的安全风险评估。地方政府在调整和布局产能时,不能仅仅考虑人力、土地等要素成本及交通条件等因素,还要把当地环境、地质状况等因素纳入考虑范围。
其次,做好危险隐患的源头控制。由于化工企业生产具有连续性,使得厂房之间各种埋地架空管线相互连接,地震来时厂房之间容易产生位移,进而造成管线断裂,致使危化品等泄漏。因此,企业要加强厂房和管道的防震措施,提高防震性能。此外,在设计一些原料和产品储罐时,必须进行抗震验算,若罐壁厚度不够,要采取补救措施。
最后,为提高员工应急处置能力,企业要强化进行自然灾害实战应急演练。如模拟发生地震、海啸等重大自然灾害,迅速启动应急预案,进行逃生和抢险演练,尽量减少环保污染和财产损失:同时,汇报协调地方政府,启动企地联防应急响应,以最快的速度阻止事件蔓延,最大限度地降低损失。
以科学的态度规划和制定预防天灾为重点的应急机制,是化工企业当前和今后一项不容忽视的重要工作。而针对地震带上化工业的布局,各级地方政府部门和环保部也要充分协调会商,对整个工业布局以及地质结构进行重新评估,内容包括评估项目的自然灾害、地质灾害等。 (编辑/李燕)
今年以来,我国南方多个省市遭遇重度干旱。而进入6月后,随着多次强降雨的发生,部分地区旱情随之逆转为严重的洪涝灾害。据国家防总统计,截至6月11日,全国入汛以来累计受灾农作物465千公顷,受灾人口848万人,直接经济损失约达74.45亿元。数字是冰冷的,但显现出的却是社会生产中断、民众福利下降的严峻图景。这再次提醒我们,应对自然灾害风险,除了关注事后的补偿与救济制度,也需要更为科学地认知自然灾害风险,并努力从更长远、更根本的角度上控制和降低风险带来的巨大社会成本。
通过降低风险事件发生的概率(即防损)或降低风险事件造成损失的严重程度(即减损)来降低总体风险成本的方法即为损失控制,它是风险管理的基础手段之一。尽管自然灾害风险多源自自然环境条件的变化,表现出了较强的随机性和不可预期性,但从风险构成链条中发现其规律、形成事先的预防与减损意识、进而构建完善的损失控制体系,是国际社会应对自然灾害这类损失性风险的普遍性做法。
澳大利亚是世界上自然灾害高发的国家之一,与其风险管理需要相适应,澳大利亚在国家层次建立了一系列自然灾害风险管理计划,这其中,NDMP(Natural Disaster Mitigation Program)是致力于在全国范围内识别和分析风险、进行风险排序并实施减损计划的主要制度安排。该计划主要通过提供融资支持提高自然灾害风险管理研究和减损水平,减缓未来自然灾害风险发生的可能性,提高自然灾害多发区的开发利用效率,进而在全国范围内帮助风险主体提高对自然灾害风险的消化与适应能力。
在具体操作上,澳大利亚联邦政府与各级政府机构相互合作实施自然灾害风险防控项目,其具体内容是:(1)对自然灾害风险管理体系进行结构性改革,努力从灾后救济与恢复向成本节约型的事前减损计划转化;(2)构建以风险主体与管理措施分类为基础的,更加安全、更具可持续性的社区组织架构;(3)在减少自然灾害对全社会经济影响的同时,努力减少自然灾害带来的社会与环境影响;(4)通过长期的成本与收益方法衡量与识别减损计划所涉及的投资,提高损失控制的经济效率。截至2009年,联邦融资计划在四年间为减损体系以及应急管理志愿者体系提供了大约1.1亿美元的资金支持。为了更好地对各类风险管理项目进行协调与整合性管理,2009至2010年,NDRP(Natural Disaster Resilience Program)将NDMP与其他减损计划合并到了一起,以使资金在整体策略下发挥更大的作用。
美国同样是自然灾害高发的国家,飓风、龙卷风和洪水等都是常见的自然灾害事件。相对而言,美国也在国家层面建立了较为完善的自然灾害预防和减损体系。这一体系包含了一系列国家计划,例如在重大自然灾害之后向州和地方政府提供经济援助、帮助风险主体尽可能快恢复重建的HMGP(Hazard Mitigation Grant Program),针对自然灾害风险设立的事前融资计划,即为地区提供减损工程执行资金的PDM(Pre-Disaster Mitigation Grant Program),以及通过资金援助的方式帮助政府和社区单位采取减损措施,降低洪水风险的FMA (Flood Mitigation Assistance Program)等。
大部分国家计划可被用于改善建筑质量,以为风险问题提供长期的解决方案。以HMGP为例,它支持的项目包括:(1)增高洪水多发区家庭与商业建筑的高度,提高建筑及各类设施的抵抗洪水风险的能力;(2)收购洪水多发区的房屋建筑,自愿出售的所有者将获得重新安置,地方政府则成为财产的新的所有者;(3)翻新改进建筑物,以将风暴、洪水、地震和其他风险的危害降至最低。这些措施当中,收购财产是将高风险区域的人口和财产向外迁移的一种有效方式。收购项目是自愿的,一旦收购项目获得州政府和FEMA(美国应急管理署)批准,联邦基金将被用于购买建筑或房屋,土地则被永久性保留为公共场所或进行再造。FEMA使用内部确认的BCR(Benefit-Cost Ratio,收益-成本比例)指标来对所有项目进行有效性衡量。如果减损项目的未来收益(预期可避免的经济损失)大于或等于成本,则该项目可被视为成本有效的,也才可以成为各类计划融资的对象。
由上可以看出,澳、美两国均在国家层面建立了内容丰富的自然灾害风险控制计划。计划的内容包括从灾后救济与恢复向成本节约型的事前减损计划转化,包括构建更具可持续性的组织架构,也包括收购高风险区域风险单位或提高风险单位安全程度,以减少自然灾害风险带来的经济、社会与环境影响等。与此同时,两国都在计划实施过程中注重使用成本与收益方法衡量和识别损失控制的经济效率,以保证各类计划投资的有效性。
建立相对完善的损失控制体系正是要解决这两个关键性问题,一是确定对自然灾害风险进行公共性管理的顺序和内容,二是在确定之后应用经济原则衡量损失控制的效率。我国构建完善的损失控制体系,同样要以这两个问题为核心。具体而言:
第一,自然灾害风险的性质决定了政府更大的参与度。由于自然灾害风险影响范围的不同,自然灾害的损失控制也在不同程度上存在从市场化的产品向公共品转化的问题。我国自然灾害种类繁多,且影响范围广泛,这种风险的外部效应意味着作为公共人的政府机构有必要更多地参与损失控制。与此同时,风险影响范围大小不同也意味着政府参与度不同,要区分作为公共品的损失控制和可商业化的损失控制措施,对自然灾害风险进行分类管理。对于洪水、地震、干旱这样的影响广泛的自然灾害风险,可致力于建立国家层面的计划,而对于区域特性明显的风险,则可以建立地区层面的减损计划。为了发挥减损设施或措施的规模效应,还可尝试建立联合减灾基金,即由地缘关系及风险特性相近的地区开展合作减损的研究、实施和评估工作。
第二,吸引个体和商业机构等多元化主体参与到自然灾害防控过程中。有效的损失控制模式一定是由多元主体构成的系统性自然灾害防控体系。除了政府的参与外,激励个体、社区和商业机构更加灵活、高效地参与自然灾害风险的损失控制同样重要。对于自然灾害信息完备且主体之间信息对称的自然灾害风险,可以社区为基础建立防灾和减灾单位进行风险防控。对于自然灾害信息完备、主体之间信息不对称的自然灾害风险可通过购买商业保险加以转移,并通过保险人的专业能力间接防控自然灾害风险。而对于可预期、不可控制的重度风险则适合作为剩余风险留给政府主体。例如对于地震断裂带或洪涝区居民,可实施政府收购财产或协助迁移,或设立高风险向低风险地区迁移的优惠政策,实现政策支持下个体对自然灾害风险的积极防范与控制。
2008年8月12日,为了进一步了解地震灾害对地方病防治工作造成的后续影响,科学评估地震灾害引发地方病流行的危险因素,全面掌握灾区恢复重建地方病防治工作需求,提出针对性对策措施,卫生部制定《汶川地震重灾区地方病防治恢复重建工作需求调查评估方案》,并于该日向四川、陕西和甘肃省卫生厅疾控处(地病办)下达了《卫生部疾病预防控制局关于开展汶川地震重灾区地方病防治恢复重建工作需求调查评估的通知》。
2008年8月12日,这是一个特殊的日子!我们不会忘记,这一天距离5月12日震撼世界的汶川大地震相隔整整3个月。在3个月前的今天,全球的目光关注着中国,汶川、北川、映秀、青川、都江堰、成都……伤痛紧紧锁住了着每一位华夏儿女的喉咙。
2008年8月12日,这又是一个注定另中国人民值得骄傲与自豪的日子!举世瞩目的第29界奥林匹克运动会已在首都北京胜利进行到第四天,全球的目光聚焦中国。这一天,中国男子举重队的新星廖辉为中国夺得了第13枚金牌,几乎全国的人民都沉浸在中国军团勇夺奖牌的兴奋中,举国为此而欢腾!伴随着国歌,当庄严的五星红旗冉冉升起的时候,我们看到了高高的领奖台上中国奥运冠军感动与激动的泪花。兴奋与激动充斥着每一个中国人的神经。
中国加油、四川加油、奥运加油!穿越时空,穿越今天奥运健儿激动的泪花,我们永远不会忘记3个月前期待的目光、伤痛的泪水。
5・12特大地震灾情发生后,卫生部以最快的速度成立抗震救灾领导小组,部署和指挥全国卫生力量开展医疗卫生救援工作,组成了近千支医疗卫生救援队伍,火速奔赴救灾第一线,与当地政府和卫生部门紧密合作,在救治大批伤病员的同时,积极开展卫生防疫、卫生监督工作。为了做好医疗卫生防疫对口支援工作,卫生部制定了《医疗卫生对口支援地震灾区工作方案》,卫生部部长陈竺、党组书记高强分别到地震灾区组织协调有关省份对口支援四川、陕西、甘肃地震灾区,使得整个抗震救灾工作得以快速、有效地进行。灾后加强疫情监测,严防灾区传染病发生和流行,力争做到了大灾之后无大疫。灾害面前显本色,救灾防疫见真情,白衣天使们在废墟上接收了洗礼,在余震中接受了考验。
沉痛,我们不会忘记;坚持,我们自始至终!但愿今天百年奥运喜庆的好日子,能够冲淡所有灾区人民遭受的重创!灾区的人民,在今天举国欢庆的日子,政府没有忘记你们的伤痛;灾区,我们一直在关注着!
问:《意见》围绕哪些方面提出促进农民增收的针对性措施?
答:一是围绕稳定发展粮食生产、扩大畜禽规模养殖、发展特色效益农业和开拓农产品市场等方面提出增加农民生产性收入的措施;二是围绕巩固劳务输出规模和组织参与项目建设,提出增加农民工资性收入的措施;三是围绕搞好农业综合功能开发,提出增加农民服务性收入的措施;四是围绕强化惠农政策和加强农民负担监管,提出增加农民政策性收入的措施;五是通过创新财政金融服务机制,努力实现助农增收。
问:面对今年以来生猪价格大幅度下跌的严峻形势,如何防止“肉贱伤农”?
答:《意见》指出,我省将认真落实防止生猪价格过度下跌调控预案,猪粮比价低于5.5∶1时,通过财政贴息鼓励大型猪肉加工企业增加商业储备和猪肉深加工规模,稳定生猪价格促进生猪养殖户增收。通过加快生猪原种场、扩繁场建设,大力发展农户适度规模养殖,确保新增生猪出栏280万头,生猪适度规模养殖比重提高6个百分点。
在稳定和提升生猪产能的基础上,大力发展牛、羊、禽、兔和高原牦牛,做大地方特色畜禽产业,挖掘畜禽产业的增收潜力。普遍推广资阳“六方合作+保险”的运行机制,让更多的农户低成本创业增收。加强疫病防控体系建设,切实搞好禽流感、口蹄疫等重大动物疫病防控,降低农户养殖风险。
问:面对我省农民工大量返乡的形势,如何巩固劳务输出规模?
答:《意见》提出,要着力巩固东部沿海劳务市场,大力开拓西北、东北劳务市场,积极发展外派劳务,稳定转移输出规模。加大针对性培训力度,搞好返乡农民工技能提升培训,实施订单培训,完成技能培训200万人次。加强农民工就业信息服务,举办省际劳务合作洽谈会,建立与劳务输入重点省份的用工需求信息互通共享机制。开展农民工就业援助,建立农村转移就业、困难家庭就业援助机制。吸引外商、外资到我省兴办企业,增加农民工就业机会。加大税费、信贷等扶持力度,鼓励创办中小企业和个体私营企业,增加农民工就业岗位。
问:如何围绕农业发展上台阶项目规划和灾后恢复重建规划,提高农民工资性收入?
答:《意见》要求,要认真组织实施推动农业发展上台阶项目规划,突出抓好与今年农民增收关系大的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等农业项目建设,力争全年完成投资1000亿元以上,同时储备一批大项目、好项目,增加农民就业增收机会。地震灾区农村恢复重建工作,要优先建设一批对今年农民增收作用明显的项目,提高灾区农民收入水平。组织开展灾区用工与农民工就业对接月活动,及时提供灾区各类建设项目用工信息,引导农民工到地震灾区务工。
问:随着农业综合功能的不断开发,如何增加农民的服务性收入?
答:《意见》提出,要加快发展观光农业、乡村旅游业,建设一批示范村、示范点。今年要以“震后乡村依然美丽”为主题,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乡村旅游活动,培育新经济的增长点。积极发展以家庭生产为主的特色传统手工艺品及初级加工品生产,培育一批特色鲜明的专业村镇,增加农民服务业收入。
问:如何强化惠农政策,增加农民政策性收入?
摘要:笔者对地震灾害中群体伤病员现场的组织与实施进行分析探讨,提出地震灾害中的现场医疗救援是“三位一体的救 援”,即通过搜索、营救、医疗保障三个重要环节的合理配合,达到地震灾害中伤病员的现场救援.
关键词:灾害医学;救援作业;实施
我国是世界上地震灾害频发的国家之一 [1] ,地 震灾害的发生给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均带来了 巨大的损失。据统计,截至2008年9月25日12 时,汶川地震已确认69 227人遇难,374 643人受 伤,失踪17 923人 [2] 。在地震灾害救援中,医疗 救援是救援初期的中心任务之一。时间就是生命, 因此及时、充分、合理、高效的现场医疗救援, 对于稳定灾区群众心理 [3] ,降低和控制地震所造成 的人员伤亡率与伤残率,最大限度减少危害程度, 切实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具有关键作用 和重要意义 [4] .
1特大地震灾害的医疗救援 地震灾害医疗救援的基本任务是紧急赶赴事 发地域,协同开展伤病员搜索与营救,实施伤病 员救治与后送,协助开展疾病预防与控制工作, 帮助震后受损医疗机构恢复重建,最大限度降低 伤病员死亡率和伤残率,提高治愈率,维护人员 健康。现场医疗救援工作是地震灾害救援工作的 起点和重点,现场救援工作由多个专业分队协同 实施,共同完成。现场急救工作是现场医疗救援 工作的组成部分,也是挽救伤员生命和恢复伤员 健康的关键.
2医疗救援的时段救治 根据地震应急救助需求模式,从医疗救援的 角度出发,可以把地震灾害救援分为三个阶段 [5] .
1)灾害特急期:指的是地震发生后3d,受埋压人群存活率随时间延长由90%下降为20%,该时段 是营救废墟下幸存者的黄金期。工作重点是震区 群众自救互救,和外来救援力量一起分批、分组、 全天候到废墟下搜救被压埋的幸存者,并展开野 战医院对幸存者进行及时救治,检伤分类、后送 伤员。2)灾害紧急期:是地震发生后3~14d。重 点是在搜救废墟下幸存者的基础上建立三级救治 体系,即现场医疗队、前方医院、后方医院。把 外来医疗队充斥到各级医疗机构,形成区域性医 疗药械储备基地和区域性医疗救治基地,集中医 疗物资、集中各地专家、分级救治短时间出现的 大批量伤员。3)灾害重建期:地震发生14d以后.
工作重点是在救治灾区伤病员的基础上,着手灾 区医疗体系的重建,如各类医疗机构的重建、卫 生宣教、疫情监测防控等.
3现场医疗救援的组织与实施 特大地震灾害的救援队应由医疗队员、搜救 队员和灾害专家组成 [6] .
3.1搜救队 通过搜索找寻遇难者并判断其位置.
搜索方式包括:1)人工搜索:地毯式搜索,队员一 字排开,利用敲、喊、听、看的方法整体推进寻 找幸存者(适用于大片开阔的场地),要求大声喊 叫,语言差异并不重要;旋转式搜索,5~6人为一 组,围成直径约5m的圆圈,相互间隔2~3m,卧倒、 敲击、静听;人工搜索适用于小范围内的重点区 域。缺点是用人较多,进度不快,对于被埋在深 处的幸存者效果不佳。2)犬搜索:利用搜救犬的 灵敏嗅觉,找寻被掩埋于废墟下的遇难者。每个 犬搜索组的3条犬轮流使用,第一条犬进行搜索, 后两条犬逐次确认。3)仪器搜索:使用声波/振动 探测仪,在废墟上方通过仪器搜索,来找寻被压 埋于废墟下的遇难者,并精确定位;使用光学探 测仪深入废墟内部,在确定有遇难者被压埋,而且位于覆盖层深厚的部位,要进行细致的搜索, 直接寻找目标位置,并且可以观察、监视遇难者 状况;使用热成像生命探测器,在有暗室或能见度 极低的环境中,进行细致的搜索。特大地震灾害 现场搜救中,三种搜索方法应综合应用,互相印 证,互相补充.
3.2营救队 特大地震灾害现场营救,是指运用 起重、支撑、破拆及其他方法使遇难者脱离险境 [7] .
1)封控现场:应首先迅速封锁现场,疏散围观群 众,劝退亲友等进行的盲目救助,划定警戒区域, 派出警戒人员,并在公安、交通部门的协助下, 保证现场的秩序和安全。其目的是消除人为干扰, 确保救援行动的顺利展开。2)安全评估:首先由 工程技术人员对现场进行安全评估,确定是否存 在二次倒塌等危险的可能性,制定搜索的方法、 路线和手段;而后派出搜排组对现场进行周密细 致的搜排,确认残留爆炸物的情况;最后对救援 现场进行支撑加固。其目的是确保救援现场的安 全性,以防施救过程中发生的事故。3)实施营救: 当确认被困人员位置后,利用救援专用设备和就 便器材采用破拆、顶升、凿破等方法,创造通道, 抵达被困人员,必要时可扩大施救空间,以保证 救援人员的进入和装备器材的使用。针对不同的 建筑物和构件,在进行破拆作业时,通常使用无 齿锯、剪切钳、千斤顶等;在对墙体、构件进行 凿破作业时,通常使用凿岩机、手动凿破工具等.
3.3救治队 特大地震灾害现场应当遵循以下救 治原则。1)先防后救:在组织实施现场救援行动 中,应当严格按照先排险、先防护,再进入现场 的要求。在进入现场过程中,应当注意观察灾情 变化情况和周围建筑物、设施稳定牢固情况,以 及通道障碍情况,避免余震发生、建筑物坍塌等 造成自身伤害。2)凡生必救:各搜救队配医务人 员,随搜救小组统一行动,随时准备对被发现者或营救出的幸存者进行医学检查和处置,及时对 伤员采取保护性措施或生命维持性措施。3)先抢 后救:在地震现场,先解脱压埋人员身上的压埋 物,将伤员妥善转移出危险地点,再行抢救。当 负伤受困人员一时无法摆脱困境时,应当先设法 维护生命,维持和延长负伤受困人员生命,以待 进一步营救 [8] 。4)有限救治:特大地震灾害现场救 治是有限的 [9] ,必须紧紧围绕急救目的,合理把握 现场救治技术范围,采取快速、简要、有效的措施, 保持和维护基础呼吸和血液循环功能,防止休克、 感染、骨折及脊柱损伤的进一步发展。在生命体 征相对稳定的情况下,尽快实施后送.
3.4保障队 负责保证抢救所需的药品和器材, 负责联络后送事宜,将伤员伤情及应后送的专业 医院收集提供给指挥部。调动必要的运输工具, 提出请求援助的建议,如医务人员、医疗设备, 甚至空中运输等.
参考文献 1刘兴太.救援医学范畴的界定[j].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 杂志,2008,2(3):65-66.
2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根据国务院抗震救灾总指挥部授权,财 经网,http://caijing.com.cn/2009-03-08/110114939.html 3 tural u,coskun b,onder e,et al.phchological consepuences of the 1999 earthquark in turkey[j].j trauma stress,2004,17(6): 451-459.
4赵鲁平,张标,黄毅.以“科学救援”指导医疗急救—论汶川 大地震德阳灾区紧急医疗救援[j].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 杂志,2008,8(3):455-457.
5郑静晨,樊毫军,侯世科.从中国国际救援队国外地震救援实 战论灾害医疗救援模式[j].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 2006,1(1):23-25.
6郑静晨,樊毫军,侯世科.灾害医学救援组织体系现状分析[j].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07,16(5):982-984.
7郑静晨,侯世科,樊毫军.灾害救援医学手册[m].北京:科 学出版社,2009,23.
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社会公众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
二、常用应急电话
110:治安报警;120:医疗救护;119:火灾报警;122:交通事故;12345:市民服务热线;12320:公共卫生公益电话。
三、12320公共卫生公益电话功能
举报或投诉可疑传染病、食物中毒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咨询传染病、慢性病等有关防病与保健知识;了解公共卫生法律、法规与政策。
四、呼吸道传染病预防
呼吸道传染病包括流感、水痘、流行性腮腺炎、风疹、麻疹等,防控措施主要包括:勤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不随地吐痰,勤洗手;经常锻炼身体,保持均衡饮食,注意劳逸结合,提高抗病能力;适时增减衣服,避免着凉;流行季节不到人群密集的场所;如果有发热、咳嗽等症状,应及时到医院检查治疗;当发生传染病时,应主动与健康人隔离,尽量不要去公共场所,防止传染他人;儿童按时完成预防接种,一般人群可在医生的指导下有针对性的进行预防接种。
五、消化道传染病预防
消化道传染病包括霍乱、菌痢、伤寒、甲/戊肝、感染性腹泻等,防控措施包括:注意个人卫生,饭前便后洗手,不喝生水,不随地大小便;不吃不洁、生或半生食物,生吃瓜果蔬菜要彻底洗净;食用及选购新鲜食品和水产品,不吃异常及变质的食物;生熟食品分开保存和加工;妥善保管食物,防蝇防尘,剩余食物要冷藏,隔餐食物应彻底加热后再食用;患者及时进行隔离治疗;采取免疫措施,进行预防接种。
霍乱是由霍乱弧菌引起的、经消化道传播的烈性肠道传染病,它发病急、传播快、病死率高,典型症状是剧烈腹泻,大便呈米泔水样,无腹痛,不发烧。
六、食物中毒应急处理
食物中毒通常指吃了含有有毒物质或变质食物后,感觉肠胃不舒服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心慌、无力、头昏或烦躁等症状,共同进餐的人常常出现相同的症状。发生食物中毒后,立即停止食用可疑食物,喝下大量洁净水,稀释毒素;应及时用筷子或手指伸向喉咙深处刺激咽喉壁、舌根进行催吐。在中毒者意识不清时,需由他人帮助催吐;病人必须立即送往医院抢救,不要自行乱服药物;了解与病人一同进餐的人有无异常,并告知医生;应尽可能留取食物样本,或者保留呕吐物和排泄物,供化验用。
七、误食农药或其他有毒化学品处理
神志清醒者可口服清水400—500毫升,然后催吐,反复多次,直到吐出的液体无特殊气味为止;对昏迷的病人,应立即送医院洗胃。对神志清楚的中毒病人,需用筷子或手指刺激舌根催吐;昏迷病人出现频繁呕吐时,救护者要将他的头放低,使其口部偏向一侧,以防止呕吐物阻塞呼吸引起窒息;病人呼吸心跳停止时,应立即实施心肺复苏的抢救,待心跳恢复后,再送医院治疗;经初步处理后,及时将中毒者送医院进一步治疗;病人和周围人应尽可能为医务人员提供引起中毒的农药或其他有毒化学品名称、剂型、浓度等,以便争取时间进行抢救。
八、病死禽畜处理
病死的家畜、家禽多数是因患了某种传染病而死亡的或可能因吃了被污染剧毒农药的食料而中毒死亡,人如果吃了这种死畜禽,有可能发生传染病或中毒,甚至造成死亡。因此,对于病死或者死因不明的畜禽,必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无害化处理,不得随意处置。发现病死畜禽、死因不明的畜禽后,要向当地动物检疫部门报告,严禁出场、转让、出售、抛弃,也不得宰杀、剥食,应在符合动物防疫条件的地方销毁,焚烧后深埋。
九、毒气、化学品泄漏逃生方法
发生泄漏,现场作业人员应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撤离时要弄清楚毒气的流向,往上风侧撤离,不可顺着毒气流动的方向走,也不可迎毒气而上;应立即用手帕、衣物等物品捂住口鼻,如有水最好把衣物浸湿后,捂住口鼻,保护呼吸道;发生大量泄漏时,不要慌乱,不要拥挤,要听从指挥,特别是人员较多时,更不能慌乱,也不要大喊大叫,要镇静、沉着,有秩序地撤离;当发生毒气泄漏时,若没有穿戴防护服,决不能进入事故现场救人。因为这样不但救不了别人,自己也会被伤害。
十、放射性事故应急处理
应留在屋里或迅速躲进屋里,最好是到地下室,并关闭门窗和其他通风系统,等到可以安全离开时再出去;应远离事故区域,如果可能,最好停留在上风方向;如身体受到污染,应尽快脱掉被污染衣服,用肥皂彻底清洗全身;不吃喝被污染的食物和水;如身体受到污染,应大量饮水,以便某些放射性物质尽快排泄出体外;不要恐慌、混乱,要听从专业人员指挥。
十一、火灾逃生自救
火灾刚发生时,可趁火势尚小,用灭火器等在第一时间灭火,同时要及时报警;火势难以控制时要迅速逃生,不要贪恋财物。保持镇静、不盲目行动,火势不大时,要披上浸湿的衣服向外冲;身上着火,千万不要奔跑,可就地打滚或用厚重衣物压灭火苗。穿过浓烟逃生时,要尽量使身体贴近地面,并用湿毛巾等捂住口鼻;离开房间后一定要随手紧关房门,使火焰、浓烟控制在一定的空间内;室外着火,门已发烫时,千万不要开门,以防大火窜入室内,要用浸湿的被褥、衣服等堵塞门窗缝,并用水降温;火灾时不可乘坐电梯,不要盲目跳楼,要向安全出口方向逃生。下楼通道被火封住时,楼层不高的,可利用绳子或把床单、台布等撕成布条结成绳索,牢系在窗栏杆、阳台栏杆上,再用衣角、毛巾等护住手心,顺绳滑下;若所有逃生线路被大火封锁,可靠近窗户或阳台呼救,用打手电筒、挥舞动衣物、呼叫等方式向外发送求救信号,等待救援。
十二、地震避险及自救互救
1.抓紧时间紧急避险。2.选择合适避震空间。室内较安全的避震空间有承重墙墙根、墙角、桌子或床下,或卫生间、厨房、储藏室等狭小空间,也可选择坚固的家具旁。室内最不利避震的场所有没有支撑物的床上,吊顶、吊灯下,周围无支撑的地板上,窗户旁和阳台上;3.做好自我保护。身体尽量蜷曲缩小,双手抱头;抓紧牢固的物体,以免震时摔倒或身体失控移位而受伤;尽可能找个枕头、坐垫、书包,脸盆或厚书本等护住头、颈部,低头、闭眼以防异物伤害;可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以防灰土、毒气吸入;住楼房的千万不要跳楼;4.在室外遇到地震,可就地选择开阔地蹲下或趴下,双手保护头部,在高大建筑物高度二倍距离外避震,以免房屋倒塌被砸着。5.地震时如果被埋压,不要乱叫,保持体力,用敲击声求救;救出地震中被埋压的人员后不能立即喂以大量食物和水;一时无法救出被埋压者,应设法先暴露其头部,清除口鼻尘土;地震中如果长时间断水断粮,可以保存自己的尿液解渴。
一、充分认清形式切实加强领导
今年入汛以来,全区出现了大范围的风雹灾害和持续降雨天气,造成了全区7个县市46个乡镇186469人受灾,已引发了死亡6人,失踪1人,伤病1人和大量农作物受灾和绝收的恶果,给全区经济社会的发展带来了极大的影响。其中与我县毗邻的织金县就是全省三个重灾县之一。在上述灾害发生期间,我县幸免于难,主要原因是得益于上苍的庇佑,近期以来的风雹灾害和强降雨天气未光临我县所致。当然,这也并不是完全否定我们前期的工作,据我了解,自我县5月4日召开第一次防汛抗旱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以来,各乡镇、各有关部门按照职责在物资准备、汛前巡查、预案编制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对构建我县防汛抗灾的坚强体系奠定了一定的基础。但从人类抗御自然灾害的历程来看,任何努力都是有效的,同时又都是永远不够的,我们只有尽最大努力做得更好,却无法做到最好。况且近年来天气灾害不稳定因素增加,极端灾害天气异常明显,破坏性特别严重。所以,各乡镇、各部门在认识上一定要清醒,要充分汲取四川汶川地震灾难血的教训,努力克服将防汛抗灾工作作为常规工作来抓的麻痹大意心理,切实加强领导,积极做好防御,全力夺取防汛抗灾的全面胜利,确保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二、明确职责落实责任
防汛职责我们在以前的文件和会议中已经提到过,但今天我还得再一次强调。实际上从某种意义上讲,强调责任的过程就是强调纪律的过程,也就是说如果同志们不按职责做,就是失职或渎职,就要受到责任追究。防汛抗灾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各部门各乡镇尽职尽责、密切配合至关重要。所以,希望各乡镇、各部门在防汛抗灾工作中,既要做到各司其职,又要做到密切配合,坚决杜绝各自为阵、互相推诿扯皮等不良现象发生,为防汛救灾工作提供组织保障。对因领导不力,,临阵逃脱、推诿扯皮及处置失误而造成严重后果的,要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规定从严追究责任。
一是水利、防汛部门要充分发挥牵头单位作用,完善应急预案,要求县、乡、村三级必须有防汛预案,加强抗灾救灾物资储备,加强水利安全检查,特别是要加强列为重点防汛的七个水库(红旗、鞍山、过狮河、吊水岩、小坝、大海坝、小湖坝)和危险河流巡查工作。二是气象部门要加强气象预报,特别是灾害性天气的短期和中长期预测预报工作,努力延长预见期,提高预报精确度,为防汛工作提供科学的、准确的决策参考。三是民政、卫生等部门要做好抢险救灾物资、医疗设施的准备,确保汛期防灾、减灾、救灾的需要。四是公安、武警、消防中队、民兵应急分队要加强沟通与联系,充分发挥人民子弟兵在抗洪抢险中的突击队作用,确保灾害能在第一时间得到有效处置。五是县应急办要充分发挥重大灾情应急中枢机构的作用,加强信息的收集上报,当灾情发生时,及时调度整合各类救灾资源,提高应急处置能力,保证救灾工作有序进行。六是各乡镇要认真落实以行政首长负责制为中心的防汛安全责任制,完善各项规章制度,把各项工作抓早、抓紧、抓实,做到责任到人,任务到岗,工作到位。
三、加强值班调度保障信息畅通
防汛期间,各乡镇、应急办、气象、水利、民政、国土、公安、交通、电力、通讯等部门要严格实行汛期24小时执班制度,坚持专人值班和领导带班制度,所有防汛责责人要随时保持通讯畅通。要坚持灾情及时上报制度,特别是要加强突发性灾情的上报工作,当重大突发性灾情发生后,各部门在报上级部门的同时必须报县委和县政府,对于这一点,大分乡镇和部门现在都做得很好,但有极个别部门和乡镇还未扭转先报部门为主的观念,今后,对于不按要求上报灾情,导致上级知道而县委政府还不知情的现象发生,将由监察机关追究有关人员的失职责任。同时,针对当前互联网信息传递较快的情况,县应急办要充分利用互联网,注意浏览搜索有关__的灾情信息,利于我们第一时间掌控灾害信息,防止信息传递被动情形发生。
四、加强督促检查巡查确保工作到位
各牵头单位从今天会后开始,要组织对责任点各项措施的落实情况进行一次专项检查,重点检查责任书的签订、预案的编制、值班的情况、制度的落实、物资准备等情况,以后要开展不定期检查,对检查出的问题,立即要求整改,确保各项防范措施落到实处。同时,要针对防控重点的防御设施开展一次大巡查,及时消除安全隐患,确保防控重点安全。
五、突出防控重点积极加强防范
确立重点,有利于有的放失,做好防范。我县目前有针对性地将水库、山塘、河流、小水电、地质灾害点、学校、城镇、煤矿和非煤矿山列为防控重点。请各有关部门和乡镇要层层签定责任书,落实责任到人头,坚决做到人不漏点,点不离人。要制 定完善防汛预案,开展预演练习活动,提高防控能力。
(一)抓好水库、山塘安全度汛。水库、山塘安全度汛是我县防汛抗洪工作的重中之重,也是防汛抗洪的薄弱环节。我县列为防控重点的水库共有七个(红旗、鞍山、过狮河、吊水岩、小坝、大海坝、小湖坝),山塘一个(维新朝阳水库)。有关部门要针对各个水库、山塘的具体实际,加强汛期水库防汛值班和巡查。要逐一不漏地签定责任状,进一步明确水库乡镇行政首长负责人、技术负责人和专管人员的责任。要做好病险水库的安全管理,加强日常管理和巡查工作,确保安全渡汛。水库责任人要亲临现场,督促检查水库安全度汛措施和水库工作运行状态,一旦出现险情,立即组织抢险。
(二)抓好河流防汛安全工作。要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和分级负责的原则,认真进行安全检查,排出危险河段进行重点布控。各有关乡镇要积极配合水利部门,对境内河段进行分段落实责任到人,密切注视汛期动态,要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确保河流安全渡汛。有关部门和乡镇要吸取5.29乐治镇化启河翻船事故的教训,加强汛期河流航运管理,坚决打击无牌无照船只运输行为,完善汛期禁航规定,要加大航运知识宣传,增强群众安全防范意识,杜绝安全事故发生。
(三)抓好小水电安全度汛工作。县电力公司要切实担负起小水电安全度汛责任,要明确一位副经理分管小水电安全工作,确保小水电安全度汛。各乡镇要认真履行安全监督责任人的职责,对小水电的安全防范要盯死看紧,不得疏漏。县小水电公司要履行第一责任人的职责,加大管理和汛期巡查力度,完善制定防汛预案,并上报县防办。小水电站负责人要履行好直接责任人的职责,切实按照相关部门要求,积极落实各项防范措施,带头值班值守,确保小水电安全。
(四)抓好山洪地质灾害点防御工作。县地质灾害防治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和各乡镇地质灾害防治领导小组,要高度重视山洪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要按照__县汛期地质灾害防灾预案的要求,认真落实值班制度,密切做好各地质灾害危险区、区段、多发区的监控工作,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加强领导,严密组织,采取有效措施,认真做好防范预测工作,加大防御力度,做到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有条件的乡镇,要采取综合治理、防治并举的措施,逐步从根本上治理隐患。国土、水利等部门及各乡镇要加强合作,做好地质灾害监测和预报,真正做到群测群防,早预报、早预防、早发现、早转移、少损失。
(五)抓好学校防汛安全工作。各乡镇、教育行政部门和各中小学要认真抓好学校的防汛安全工作,千方百计杜绝学校及学生汛期安全事故的发生,为今年我县两基迎国检做出应有的贡献。一是要加强防汛安全知识教育,提高学生防汛和自我保护意识;二是认真开展一次大巡查,及时发现排除学校安全隐患,对不能立即排除的,要及时完善防洪预案,同时有针对性开展疏导演练,确保一旦发生险情,全体师生能有序避让;三是对一些存在洪涝、泥石流、山体滑坡重大隐患的学校,要根据灾情预报,紧急情况下可以采取停课等方式规避险情。
(六)抓好城镇安全度汛工作。我县雍熙镇城区易受洪灾影响的地段主要是沿河小区一带,去年5月份发生的洪涝灾害,造成了巨大损失。因此,各有关部门一定要引以重视,积极配合做好防洪工作。县水利部门要做好汛前防范各项工作,提升防汛抗洪整体水平,保障汛期城区防洪安全。雍熙镇要加强对抢险救灾队伍的预演练习,确保一旦发生灾情,能及时有效处置,将损失降到最低点。县城管局要及时做好城区河道清淤和上游泥沙杂物等拦截工作,同时,对堵塞防洪通道的建筑要坚决予以拆除,充分保障河道畅通,减少灾害发生。县建设局要从长计议,认真制定城区防洪规划,加强防洪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城区抗洪能力。寨乐、阳长、董地等三个乡镇也要高度重视,积极抓好集镇防洪工作。
防震减灾日活动总结
为了进一步加强安全教育工作,我校按照上级部门的要求,今年“抗震减灾日”我校的教育主题是“增强安全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学校围绕主题进行了“安全教育”系列活动,现就活动情况做如下总结:
一、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促进安全教育
(一)做好安全教育宣传工作,在校园及周边张贴安全标语。
(二)国旗下讲话及晨会教育。我校充分利用周一国旗下讲话及各班时晨会、班会对学生进行教育,主要包括防震、防火、防电、防溺水、疾病防控、防事故以及卫生等各方面;
(三)在学校召开饮食、饮水、安全、卫生会议,对饮食、饮水、卫生等安全工作再作了强调;
(四)学校内及周边环境安全检查。对学校厕所、围墙和各室的电灯、开关进行了检查,发现不安全的地方马上加以维修,确保安全第一;
(五)召开安全教育主题班会。班会课时间,对学生从方方面面以“安全”为主题进行了安全教育;
(六)在5.12和玉树特大地震中,许多鲜活的生命瞬间被地震无情的吞噬了,这次地震给我们敲响了警钟。掌握危难时自救的方法是必需的,学校人群相对密集,是事故易发地点,为了培养学生逃生自救技能,确保学生生命安全,我校
举办消防安全疏散演练。
下午三点,校园铃声长鸣,防震演习活动开始。在场教师指导学生有秩序地迅速撤离。到达目的地,各班主任马上清点人数,报告现场总指挥关迎东。各班向现场总指挥关迎东对演习活动进行简要总结。要求班主任就本班参加这次演练活动立即进行分析、小结。
这次活动全校师生参加,演练按预案进行,整个演练过程既紧张、激烈,又有条不紊。这次演练活动是对我校《校园突发安全事件应急预案》的一次检验,不仅再次落实了我校应付突发事件的防范措施,而且也提高了我校实际应对和处置实发安全事件的能力,更进一步增强师生防震意识,真正掌握在危险中迅速逃生、自救、互救的基本方法,提高抵御和应对紧急突发事件的能力,整个演练活动达到了预期目标。
二、问题与思考
由于安全问题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有很多意外防不胜防,学校安全工作也不见得做到了天衣无缝,有很多不安全的隐患也可能随时出现,所以我们不仅要在“安全教育月”内对安全教育重点抓,在平时的常规教育中,我们也将把安全教育放在第一位,力求做到安全第一。
隔离日记尽显幽默
“下楼……距救护车数十米外,一堆堆看热闹的人,怜悯中带着兴奋和恐惧的眼神。到晚上,我被带走的过程就有了升级版,演绎成我是被布包裹起走的。”这样幽默的语句出自网友“相遇在云里”5月12日在天涯杂谈上的一个帖子《不幸与成都H1N1患者同机被医观――医观日记》。
在帖子里,“相遇在云里”用轻松的语气和幽默的笔调将5月10日下午4时接到航空公司身份确认电话开始到11日入住酒店被医学观察的经历娓娓道来。他把强制隔离称为“带薪休假”,把全副武装的医务人员比喻为“生化危机”,把入住酒店形容成“贵宾待遇”。除了逐一点评三餐伙食,他还写出由于无法和外界交流,自己目前唯一的娱乐不是上网就是观察守候在窗外的美女记者,或是在窗口摆出个“很帅的姿势”,给摄影记者提供素材。在轻松的语句里,他也流露出对儿子的牵挂,称隔离结束后,会将每天分发的饼干、牛奶等零食带给儿子,与其共同分享。《医观日记》迅速引起了网友的注意。至截稿前,该帖吸引了近200万点击量,5000多人回复,并被转载至各大网站、论坛。
其实,像“相遇在云里”这样记录自己隔离生活的人不在少数。北京网友“仲爽”的隔离日记《我就这样被带到了三星级宾馆》因为轻松、诙谐的叙述方式,同样受到了网友热烈追捧。至截稿前,“仲爽”的新浪博客访问量已经超过了88万人次。
网络成了隔离者们与外界少有的沟通渠道之一。新浪、搜狐、腾迅等各大网站纷纷开设博友记录隔离生活专题。真实、积极、乐观、幽默,是这些隔离日记的共同特点,也因此获得网民更多追捧。目前,全国各地网友至少建立了四个QQ群,以隔主粉丝、隔区心理教授和隔区群众等名义进行交流和鼓励,让被隔离者感到亲切和温暖。与此同时,读着隔离日记,网民也感受着他们的隔离生活,了解被隔离者的心态,由此减低了对被隔离的恐慌,增强战胜甲型H1N1流感的信心。“隔离也没那么可怕嘛!”有网友在跟帖中感叹。“凭你这样的乐观厚道,是H1N1的最好免疫药,没事的,你就在那好好休息吧!”众网友纷纷称赞被隔离者的豁达心态。
信息透明减轻恐慌
无一例外,网上流传的隔离日记在记录自己被隔离经过时,都表示出对相关部门工作效率和态度的肯定。“cindy33shan”的说法很有代表性。他在博客中表示,航空公司、卫生局、疾控中心、派出所、街道办、社区等各部门、单位在确诊后的短短数小时内就迅速找到了大部分接触人员,一一打电话确认。疾控中心人员连夜核实信息、上门测试,登记,甚至通宵奔走。“虽然开始心里还有一点小小的抵触,但看到重重的防护服下面工作人员湿透的头发,看到他们为我们的各种要求四处奔走,心被触动了。”
自从4月25日卫生部收到世界卫生组织通报甲型H1N1流感疫情以来,有关甲型H1N1流感的信息及政府采取的一系列防控措施便持续出现在公众面前,与2003年处理SARS初期疫情的情况形成鲜明对比。面对全球疫情,国务院宣布抗击甲型H1N1流感蔓延是“中心任务”,并且出台了一系列举措,包括建立“疫情直报制度,切实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等。而且,政府相关部门更加重视互联网这一信息披露平台。4月26日,卫生部网站刊出《关于防控人感染猪流感病毒疫情的答问》,以加强对公众防控人感染猪流感病毒的健康知识宣传。5月1日,在接到香港卫生署通报1例甲型H1N1流感疑似病例确诊当晚,卫生部启动了日报告和零报告制度,及时通报防控甲型H1N1流感的最新进展,并要求各级医疗机构发现疑似病例和确诊病例,应于2小时内进行网络直报。特别在是中国内地首例输入性甲型H1N1流感病例确诊之后,卫生部当天即召开两次新闻会通报相关情况。
而在互联网上,从国外发生疫情开始,新浪、搜狐、腾迅、网易等各大网站纷纷开设专题,对甲型H1N1流感疫情进行了广泛报道。从全球疫情到中国疫情播报,从博友疫区直击到密切接触者追踪,从个人防护手册到旅游应急手册等,各大网站、论坛通过文字、视频、图片、表格、博客等多种手段进行了全方位的披露。特别是当四川、山东两位疑似病例被确诊后,患者入境行程在网上被详细公开,时间甚至精确到分。
有网友评论说,面对流感病毒,最理想的舆论状态莫过于――公众不盲目自信,也不惊慌失措,从容面对可能发生的疫情。而这样的舆论状态,就来源于防控信息的公开透明。信息公开体现的是政府的信心,透明防控是最有力的防控措施。
患者责任意识缺失遭谴责
信息的公开透明,也让互联网这个检验器和高倍放大镜,照鉴着整个社会面对危机的公民道德水平。一些相关人士在涉及疾疫时的反应和行为,明显表现出公民基本道德和责任意识的缺失。
据互联网上披露的两例确诊病例的详细行程来,第一个病例在回国中途已有咽喉痛等症状,但在北京时并未如实告知卫生部门;第二个病例则更为离谱。这位从加拿大归国的患者吕某5月10日自感发热却没有向防疫部门报告,反而与亲友接触,并到北京各大景区游玩。5月11日下午,吕某再次自测体温,发现体温39℃,并伴有咽痛、头痛等症状。如果此前还存有侥幸的话,那么他此时应该知道自己感染上病毒了。但是他依然没有向防疫部门报告,居然乘坐当晚19时25分D41次列车离开北京,期间也没有向列车员和列车长报告。直至21时49分,才在火车上通过父亲找到在山东省卫生监督所任职的远房亲戚。这些行为让各方措手不及。
当吕某的不当行为在网上公开后,立刻引起网友广泛质疑和谴责。研究显示,甲型H1N1流感潜伏期一般1至7天。患者在发病前一天已可排毒,有些人感染后不发病,但仍然具有传染性,隐性传染比例相当高。有网友表示,吕某在明知自己可能感染病毒,明知自己可能对他人对社会造成危害,却依然频频出入公众场合,与他人亲密接触,这种“损人不利己”的行为不仅让防控难度和成本大大增加,也给国家造成了疫情发生以来最大的压力和最大的威胁。“作为一个现代公民,应该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履行基本责任,尤其在甲型H1N1流感防治这样的关键时期,更应该清楚自己所作所为可能产生的后果,像他这种心存侥幸、不顾他人的行为,明显表现出公民责任意识的缺失。”网易某网友的谴责引来众多网友的附和。
还有网友呼吁吕某应该学学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中国上海籍留学生的觉悟。这名同学在留学生交流论坛和留学生交流QQ群发出倡议,建议留学生推迟回国,回国前可在家“宅”几天确认自己没染病后再行动,回国途中所乘搭的交通工具保留票据以方便追踪。倡议发出后,得到不少在美留学生的认同,纷纷转载至太傻网、GTER等留学生论坛。
此倡议也得到国内网友的赞赏。新浪网友表示,我们永远不会忘记海外学子对祖国的热爱,不会忘记他们对四川地震的捐助和对奥运的支持。作为一个普通人,我欢迎他们回来。但是中国人口密集,医疗水平相对比较落后,一旦疫情大规模暴发,后果不堪设想。所以希望海外学子能够理解,注意约束一下自己的行为。一旦发现自己有了症状,更应该积极面对,主动报告,配合隔离。不要因为自己的“不顾小节”,造成危害社会的严重后果。
今年6月份的第三个星期(6月17至23日)为应急预案演练周。为进一步增强全体师生安全防范意识和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切实保障师生生命财产安全,根据东平县人民政府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关于认真组织开展2013年安全生产月应急预案演练周活动的通知》(东安办字[2013]10号)文件精神,结合我县教育系统实际,特制订本活动方案。
一、活动目的
全面检验和考核各学校应急预案的实效性和科学性,以及我县学校应急救援队伍技术和战术水平,进一步推进应急救援体系和队伍建设;增强广大师生预防突发事故的意识,锻炼和提高应急突发安全事故时自我保护和救援能力。
二、活动时间及地点
“应急预案演练周”活动时间定于 6月17日至6月23日,各学校根据各自实际,自行选择其中一个时段,在本校适当地点组织开展安全应急预案演练。
三、活动内容
(一)加强应急知识的宣传教育。结合社会实践活动和主题教育活动,利用班、团、队、校会、升国旗仪式、专题讲座等方式,在板报栏、宣传栏等公共宣传平台内刊写有关地震科普、消防安全、防汛、防雷电、防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的逃生自救知识,悬挂宣传标语,开展宣传咨询,发放宣传资料等方式,对学生、教职员工全面开展安全教育,让广大师生了解应急预案的内容、响应程序、避险路线和避险地域,掌握应急救援常识和自救互救技能,增强安全防范意识和能力。
(二)开展应急演练活动。各学校要对制定的安全应急预案,针对易发事故的薄弱环节,组织开展以地震逃生、火灾逃生、食物中毒、传染病防控等为主要内容的安全应急演练活动。各校开展应急演练周活动要把握“五个一”要素,即:“上一堂应急常识课、查一次应急值班情况、查一次应急设施情况、组织一次应急宣传演讲、开展一次应急演练”。 (三)进一步修订完善应急预案。各校要通过应急演练活动,查找应急预案各环节可能存在的不足,针对发现的问题,及时制定整改措施,修订完善应急预案,增强应急预案的针对性、有效性和可操作性。并进一步充实应急救援队伍和装备器材,不断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四、活动要求
(一)明确责任,制定方案。各校要结合校及相关区域的特点,认真研究制定活动方案,各校要严密组织,周密部署,确保演练工作安全。参加演练的人员要明确分工、责任到人;对演练过程中易发生安全事故的时间和地段要制定详细的安全防范措施,避免出现人员伤亡事故。演练结束,要将2013年“应急预案演练周”实施方案报县教育局安监科。 (二)广泛宣传,营造氛围。本次演练周活动要结合校园安全,广泛宣传科学发展和安全发展理念、安全法律法规、安全常识和应急逃生、避险、救援知识,提升广大师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和安全防范能力,努力营造“关爱生命、关注安全”的良好氛围,为我县教育系统安全稳定奠定坚实基础。 (三)加强督查,认真总结。各学校要认真总结安全应急演练的实战经验,对演练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和不足,要及时提出整改意见和措施,修订、完善应急预案和演练方案。同时,要做好演练过程中各环节的记录,包括演练计划、方案、总结、图片的收集,完善演练工作档案资料。演练活动结束后,各单位要认真做好总结评估工作,并将应急演练评估总结报告以邮件附件形式于6月23前报县教育局安监科。县教育局将把各校开展活动的情况(方案制定实施、总结材料)作为年度安全工作目标责任考核表彰的重要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