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留学的利弊

留学的利弊

时间:2023-06-01 09:31:34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留学的利弊,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留学的利弊

第1篇

Study Abroad

In recent years, studying abroad has flourished. Thousands of schloars and students have gone to foreign countries to study. Many people are sparing no effort in applying for going abroad.

Attending schools abroad has many advantages. In the first place, students who have studied abroad can act as mediators between peoples of different cultures so as to promote international understanding. Secondly, we can learn much more advanced knowledg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from the foreign countries. Thirdly, we can enjoy the contact with new and different cultures so as to increase the awareness of our own culture. Fourthly, we can learn a foreign language more quickly.

However, studying abroad may have disadvantages such as language barrier in the first few months or financial difficulties before getting a scholarship. In spite of these, the advantages greatly outweigh the disadvantages. It is advisable to attend schools abroad

第2篇

自费留英热潮的形成,原因是多方面的

首先,国内高等教育的需求人数巨大。且随着需求的增长;对不同层次、不同质量的高等教育需求也逐渐显现。到英国留学,与国内同类学生相比有四大优势:一是可学习到国际一流水平的科技知识和管理知识,如剑桥大学有82位诺贝尔奖获得者。二是熟悉所在国的教育、科技、文化及社会情况。三是有较好的英语水平,这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也是很重要的。四是能够为加强双边合作和交流起到桥梁和纽带的作用。这是许多人出国留学的原因。

其次,在国外留学获得洋文凭后再回国发展,则会较在国内完成学业者有种种优势。如许多用人单位自然认为获得洋文凭者水平要高;获得洋文凭者回国后会享受种种政策上优惠待遇。客观地讲,英国高等教育确有优势,但在英获得文凭者不一定都有真才实学。

再次,英国高等教育具有很大吸引力,且英国大力发展教育产业,积极进行教育输出及文化输出。英国是老牌的帝国主义国家,其高等教育有着悠久的传统,教育质量也久负盛名。牛津、剑桥等大学中大师云集,其中不乏享誉世界的世界级大师巨匠。且英国为英语国家,在语言上具有先天优势。这在人们选择出国国度时都增添了砝码。

英国工党政府上台以来,将大力发展高等教育人作为其主要政策之一。随着英国各高校招生数量的增加,其办学经费日益紧张,很多高校便将招收海外学生作为其办学经费的主要来源之一,积极推动招收海外学生。英国高等教育及语言教育均成为其大力发展的一种产业、更为重要的,英国政府将教育输出作为扩大其全球影响,输出其价值观的最主要最有效的方式之一,对教育输出的支持不遗余力。如放宽签证政策,支持学生打工,举办大规摸的“教胃展”等。很多中国学生就是在参加了其举办的“英国教育展”后才决定到英国的。

最后,留学中介的作用不容忽视.随着自费出国留学的发展,留学中介机构应运而生。在自费留英热潮中,留学中介机构起到了推动作用。同时,也有部分中介机构为了谋取经济利益,往往片面地宣传出国留学的种种好处,对所的学校夸大其词,而不能客观地介绍出国留学的种种利弊。

如此规模的自费出国留学热潮,一方面,缓解了部分国内升学压力,使更多的适龄人获得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在国外的留学生话,使学生开阔眼界视野,学习到国外先进管理及自然科学知识;大量留学人员学成回国,在我国改革开放与经济建设事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另一万面,我们也应看到,众多学生出回留学,造成了大量资金外流;许多青少年接受西万文化浸染;还有许多学生在国外的学习状况不尽如人意,回国后就业仍存在问题、有悖于我们培养国际性入才的初衷。

在英国留学的热潮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值得认真思考。

要正确认识英国的高等教育体制

英国高等教育历史悠久。质量为世界所承认。但其学制与国内不同,其本科教育为其高等教育的核心,除苏格兰外,学制均为3年。而硕士教育的学制只有I年。在-年的短短的时间里,中国留英硕士生几乎经历着“生命极限” 的挑战。其专业课程从几门到十几门不等,最重要的是;要迅速适应全新的英浩教学、考试、课程论文,小组讨论,合作项目;课上同一门课,不同的教师可能用不同的教材或根本不用教材,而老师讲的,也可能完全不是考试的内容。课后,大量的网上或书中查找资料――较之中国3年制研究生,留英硕士没有了“政治、英语、体育”课,学时被浓缩在一年时间;但比较英国学生,他们消耗了大量的时间在语言上,很多人每天只睡4―5个小时,多数原因是英语阅读速度及理解力不够。而且,英国大学在这一阶段的不及格率,也使中国学生感到畏惧。调查中也发现,近半数的自费留学人员出国前并无工作经验,学成回国只是拿到了“洋文凭”,与国内用人单位的需要还有一定的差距。

中国留学生数量渐趋饱和

前文已指出,目前英国有些学校的中国留学生人数已多达700至1000人,我们在走访学校及与学生交谈中了解到,有些学校某些班级甚至某些专业,绝大多数学生都是中国人,如同到了请了外教的中国课堂.在这种环境下,至少学习英语的愿望是要落空的.

据英格兰高教拨款委员会公布的《英国高等教育》2001年度报告,全英共有大学112所,高等教育学院(HE College)54所,共招收学生180万人,其中全时学生约 120万人。12%为海外学生、人数约为20万人,分别来自200个国家。如以中国学生占海外学生的10%计,则其接纳中国学生的容量约为2万人。实际上,2002年已有超过 2万 6千人中国学生留学英国;从我们的调查也可以看出,至少有 47%就读大学本科及以下的中国学生将留在英国求学2-3年,以此计算,今后几年,每年在英国高等学校中接受本科及以上教育的中国学生将超过4万人。尽管英方认为其教育资源充足,招收中国学生仍有很大潜力,但考虑到中国学生的专业及地区的相对集中,到英接受高等教育的中国学生数量正趋饱和。

在英就读情况

仅学习英语

GCSE

A-level

大学本科

大学预科

硕士

博士

人数

14

8

31

8

22

63

1

比例

9.5%

5.4%

21.1%

5.4%

15.0%

42.9%

0.7%

教育质量问题值得关注

近年来,英国高等学校近年来办学经费紧张,来自海外学生的学费收入已成为校方经费收入的重要来源之一。随着中国经济水平的提高,中国学生己成为英国高校中海外学生的重要来源。各高校为吸引中国学生,不断加大在国内的宣传力度,并招募各种人及机构。尤其是排名下游的某些学校,不顾自己的实际能力,大量招收中国学生,导致师资力量不足,教学质量得不到保证。如有些学校一个班上大多数学生均为中国学生,似乎是请外教上课的中国学校的课堂。学生上课下课均在一起,学业及英语进步都非常有限。而数目繁多的语言学校更是鱼龙混杂,良萎不齐。其中不乏以赚钱为主要目的者。目前国内吸引海外留学人员回国服务、回国创业,多需要学业有成 目要,且有工作经验,有专长,有技术的高级人才,目前自费来英的留学人员多与此要求有一定的差距。

家长及学生对出国留学认识不足,存在片面性

很多家长在送孩子出国问题上存在着极大的盲目性。在送自己的孩子出国前,他们往往对国外情况、大学情况等一无所知,或只是听中介介绍校方宣传。且误认为只要把孩子送出国,孩子自然而然就能学好英语,自然会学有所成,以后就业前途自然没有问题。而没考虑孩子自身的实际情况,更没考虑孩于出国所需承担的各种风险。这种一厢情愿的想法在家长中存在。

现在到英的中国学生往往是在父母师长呵护管教下成长起来的独生子女,缺乏独立精神及自立、自理能力。很多乍到国外,则如出笼小乌,多自由而少自律。加之国外的教育方法与国内又有很大不同,学生到英后如不能适应则很容易放任自流。在一些中国留学生中赌博、吸毒。诈骗、同居现象屡有发生,有些则虽有留学生的身份,实际己成为打工者。

中介机构仍需规范

留学中介机构在自费留学过程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但也有不少的许多留学中介 机构只以赚取高昂的中介费用为目的,只管将学生送出国,而不管学生是否可以得到良好 的教育。他们为达此目的往往对出国后的前景进行一些美化、不实的宣传,有些甚至不与学生签订合同。学生出国后如发生问题,许多留学中介机构也往往采取不管不顾存在态度,学生出国后如发生问题不能及时有效地得到解决,更谈不上对受害人进行相应补偿。

资金外流十分严重

根据我们的调查,到英自费留学生约40%要在英国从初中、高中、预科或大学本科读起。每年学费生活费以13000英镑计,三年则为39000英镑,合人民币约50万元,如从私立高中读起则需要人民币约85万元,投入十分巨大。

前文已有计算,按目前每年到英留学的人数计算,每年仅流入英国的教育消费就高达3亿9千万英镑,合人民币约50亿元。

如此高的投入也并非一般中国百姓可以负担的。高投入加之海外留学人员光环,使很多留学人员回国就业时形成了较高的心理预期,但面对国内的就业市场的现实,很多人可能得不到高回报。

建议

针对目前的自费留学热潮,我们认为应积极引导学生及学生家长正确看待出国留学的利弊得失,引导他们正确选择留学学校及专业课程;积极引导各用人单位逐渐转变用人观 念,对各类人才一视同仁,以能进才;加强对外方教育机构在国内宣传的监督管理、加强对合作办学的监督管理;进一步推动在国内以合作办学的方式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为我所用。具体建议如下:

择优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使其为我所用

不仅择优引入国外优质高等教胃教育资源,也可考虑适当在国内合办A-level等高中阶段教育。在国内进行合作办学,-方面可满足部分民众接受国外教育的需要。也可降低只接受国外教育的成本,并使教育消费不致外流;同时这更便于我国政府部门对国外教育的 监管,保证其教育质量;也可抵制西方文化对青少年的侵蚀。

进一步规范中介活动

教育活动并非一般的商业活动,留学中介机构绝不能视为一般的商业机构、现在很多留学中介机构只顾经济利益,对外宣传夸大其词,只要将学生送出国收到中介费则万事大吉,在尚无行业自律的情况下,有关政府部门应进一步加强对留学中介机构的管理。如可考虑,中介机构派自费留学生到国外学习、可设立辅导员制度,该辅导员负责自费留学生的生活、学习法律事务,与校方等有关方面交涉,确保留学人员的权益得到保护。还可设立保证金制度。对各留学中介机构,在批准其营业之初,可收取其一定数量的保证金作为抵押。对各种有欺骗行为的、不能履行合同的中介机构,如接到投诉并经有关政府部门或我驻外教育处组核实,则可由管理部门对其处以罚款并对受害人直接进行赔偿,有关费用从保证金中扣除。同时要求中介机构补足保证金。如其不能补足保证金或经几次罚款后仍不能改进其服务的,则可吊销其从业资格。

进一步加强对出国留学的引导,避免一窝蜂,减少盲目性

中介机构及负责举办“教育展”的部门均有责任全面介绍出国留学的利与弊,不能只 一味宣传出国留学的各种好处,对一些负面影响则只字不提或提之甚少。应通过各种媒体 客观全面地介绍出国留学的正面与负面影响,介绍中国学生在国外的种种情况,并客观介绍各国学校、学科专业等情况。政府部门及留学中介机构对此均有责任。

要进一步加强对我留学人员合法权益的保护

此一建议在前述两点已有说明,这里强调的是,自费留学生出国以后,各教育处组应 加强此方面的工作。现在的自费留学生均年龄偏低,心理尚不完全成熟,又身处完全陌生的环境,往往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驻外教育处组应进一步加强针对自费留学生工作,如加强与驻在国各高校的沟通,及时了解中国学生的情况,及时掌握出现的种种问题,并帮助他们解决。保护他们在国外的合法权益尤其是受教育权益不受侵犯。应进一步加强学联工作,使其成为我驻外教育处组联系广大留学生的纽带与桥梁,成为教育处组的助手。应利用各高校举办的各种国际日、中国日等活动扩大中国学生的影响,增强中国学生间的联谊与沟通,使之能够互相帮助解决学习生活中遇到的种种问题。各中介机构、派出机构均应向出国留学人员说明到达学习国后应向驻外教育处组报到。这样,使馆才能有效地保护其合法权益。

进一步改变现行用人观念,改进用人政策,实行“土洋一视同仁,公平竞争”

各级政府部门应引导国内用人单位逐步转变选才机制与观念,更为重要的是创造一个可以发挥人才的创造力与聪明才智的外部环境、而不仅仅只是提供各种“优惠”条件吸引人才。

第3篇

关键词: 高校国际化教学模式 留学小龄化 积极作用

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增长,部分个人家庭的富裕,同时,受金融危机的影响,人民币的升值,出国留学的费用相对下降,预计2010年,中国的留学人数将达到20万。其中,留学人群的年龄分布主要在18岁以下和19―22岁之间。这两个年龄区间正是学生即将踏入大学或大学在读的年龄段,而出国留学对学生是一个综合能力的考验。与此同时,国内高校也陆续开设了不同类型层次的国际项目,为有志出国留学的学生提供一个过渡的平台,并在创办国际化教学班的同时加强了与海外高校的学术及教学模式、课程设置等多方面的交流,促进了高校的教学、科研等方面的进步。

一、留学小龄化的利弊

留学年龄小,虽然对语言的运用和掌握,文化的融合比起大龄学生而言要有利得多,但如果在14―18岁之间,出国留学就是一个比较“危险”的年龄阶段。因为在该年龄阶段的学生社会经历不足,心智尚未成熟,对个人的自控能力比较弱,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研究发现,语言学习的起始年龄应该在4―10岁,原因在于其大脑的可塑性随着年龄的增长不断衰弱。14―18岁年龄段的学生语言能力已经基本定型,中文已经成为母语,在发音等多个方面无法像学前儿童那样将另一门语言快速掌握,在自然语言的环境中,掌握第二语言的能力要比小孩子低很多。同时,固有的学习方式方法已经养成,在适应国外学生生活的过程中需要比较长的时间去改变。如果在学习过程中,产生了学习或生活等多方面的不适应,便容易产生厌学心理,再加上自控能力比较差,逃学等现象就随之产生。且他们大部分是独生子女,绝大多数都没有独立的生活经验,缺乏自我照顾的基本能力,一旦脱离父母或家庭,在一个全新的海外环境中,受到学习、经济、生活、个人情感等多方面的影响,更容易产生情绪上的孤独感等消极思想。当然,我们不能一概而论地说这个年龄出国都将是如此悲观的结局,但大量事实证明,问题确实主要出现在这个年龄段的学生身上。

二、国际化教学模式对学生的积极方面

对学生,特别是高中毕业生而言,进入某所高校的国际化教学模式班是其将来海外学习、生活最好的一个过渡期和适应期。

1.大学的生活不同于高中,学生在大学的学习和生活过程中,逐步摆脱以往老师、家长“跟班”式的“被人管”的模式,开始自我学习、自我照顾的生活能力的培养。

2.国际化教学模式通常采用国外先进的教学模式及相辅助的教材、实验。在此学生可以提前体验国外的教学方法和方式,有针对性地进行自我的适应性调整。

3.国际化教学模式注重学生语言能力的培养和提高,而在中国老师的辅导下,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的提高往往比纯外教的形式有效得多。

4.费用的大幅下降。在国内的学习阶段,其费用的开支必然比在发达国家要低得多。

5.国际化教学模式以专业知识强化,语言能力快速提高为目标。学生在逐步提高语言运用能力的同时,也有机会选择自己将来的专业,或尝试不同的专业的喜好度,逐步具备中文和英文的思维能力,为将来的海外学习奠定一定的专业基础知识。

6.学生在完成专业学业后,通常可以通过学分转换的形式,转入海外大学,这样不但节省了学生在海外学习的时间,而且节省的海外的学习开支,一举两得。

7.学生在国内学习阶段,心理压力远比在海外求学低得多。在一个相对轻松的环境下学习对学生,特别是14―18岁年龄段的学生而言,成功的激励远比失败的打击要重要得多。

三、国际化教学模式对高校的积极作用

国内现有的国际合作项目中存在着良莠不齐,鱼目混珠的现象,我在这里不讨论如何改善该现象的问题,主要讨论国际化教学模式对高校的积极作用。

首先,开展国际化教学模式可以拓展办学的资源。随着经济的全球化,中国经济快速融入国际市场,教育业也面临国际化的可行性和可能性。高校通过国际化教学模式,积极开展与海外高校的交流与合作,探索新的办学思路,扩大教育资源,有着积极的作用。

其次,通过国际化教学,引入海外高校不同与国内的教学模式、课程体系,对各高校固有的、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带来新的挑战和考验。在两个不同的培养模式下,将真正考验哪种更适合、更适时,或进行互相的补充吸收,对培养新的实用型人才更为有利。

再次,在国际化教学模式中,各高校通常会进行海外的师资培训和教师之间的交流。这个过程对提高师资水平、促进教学改革、课程设置等方面都有着积极的作用。

最后,国际化教学模式有利于高校立足本地区,开展特色教育,引入结合地方经济的合作课程,提升自身及学生的核心竞争力,培养有特色的毕业生。因为,地方性大学通常以教学为主,在人才培养的时候,需要结合社会需要导向,培养基层人才。在专业设置及课程安排上结合或引入海外相关的实用课程体系,打造具有地方经济特色的国际化人才培养班或课程,将大大提升高校的毕业生就业及本身的核心竞争力。

四、结语

留学不仅仅是一个投资行为,投资孩子的未来,在开始阶段是完全需要进行合理的分析和规划的,否则,将会使一个初衷很好的“投资”计划最后因为没有合理的规划而成为失败的案例。国际化教学模式对有志出国留学的学生而言,就是一个投资前的“试金石”,通过这样的课程学习,对学生给予合理的留学建议和参考指标。同时,高校通过国际化教学模式的开设,对教育资源的扩大、教学体系、课程设置、师资培养、提高自身核心竞争力等多个方面也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对个别的国际教学中出现的不良影响,我认为,应当更多地看到其积极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Stern,H.Fundamental Concepts of Language Teaching[M].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1999.

第4篇

在阐述这个问题前,有必要先介绍一下德国的教育体系。

和我们熟悉的美式大学体制不同,欧洲大陆的几个大国,比如德法,都有自己独特的教育体系。拿德国来说,德国学生分流开始得很早,小学4年后便根据学生成绩进行分流。成绩最好的学生进入Gymnasium(高等中学),13年制,如能毕业,可直接进入任何大学(Universitaet)。成绩略差的学生进入Realschule(实科中学),一般为11年至12年制,如能毕业(至少完成11年的学业),可以进入应用技术大学(Fachhochschule)。第三等的进入Hauptschule,可以直译为“主要学校”,9年至10年便可毕业,毕业后只能当“蓝领”。但三个学制之间也可以互相转换,成绩好的可以从下一等的升到上一等的,成绩差的则是从上一等降到下一等。

这样一说,我们可以发现,德国的中学教育和国内差距很大。至于这种分流教学的方法利弊之所在,那就是众说纷纭了,在目前德国教育界也有很多的争议。

回到德国的高等教育体系上来,即:Fachhochschule和Universitaet。前者按其意思可以直译为应用技术大学,后者就是我们熟悉的综合性大学。

一般来说,德国的每个大城市都有一所uni和一所fh。fh规模较小,大多只有数千人,所设立的课程偏于实用,培养的主要是工程师、拥有高级职业技能者。其毕业所需的年限也比Uni来得要短一些。德国190万在校大学生中,有45万在高专学习。但是有些专业比如法学家、教育学、药师、牙医这样的专业,fh是无法设立的。fh的毕业生在毕业后如果想要继续读博的话,一般还需要再经过几门课程的补习或者考试。就拿到的学位来说,在fh中拿到的学位比如Diplom和大学的是一样的,只是后面会多了fh的字样。但到目前为知,国内对fh的学位到底是否承认为硕士,目前似乎还没有一个明确的答案。(注1 )

Uni的课程设置普遍比较理论化,在广度和深度上都比fh来得深远。所以一个普遍的现象是,一个学生在uni无法继续读下去了,那么往往会转学到fh继续学业。

应该说fh在德国的兴起是和德国的国情有着密切关系的。不以文凭论,不以学校论是德国两大特色。在德国人看来,他们所有的公立uni都是一样出色的,没有什么所谓的排名区别。而多级化的教育体系分类,包括比fh低一些的各类职业学校,为德国整体社会的协调发展,提供了多元化的人才供给。一个园艺师,一个钳工和一个大学教授,在所受到的社会待遇上,基本是一致的。这从戴姆勒克莱斯勒集团的总裁施莱普斯本人就是fh毕业的就可以看出。给予每个人以近可能的平等权力、发展机会和社会对待,是德国整个社会的共识。这点也对德国整个教育体系的发展影响深远。在近些年来,这种德式的教育体系也越来越受到英美式教育体系的冲击。比如有越来越多的德国大学开始授予master学位。但对于德国这个整体保守稳重的国家来说,放弃传统,发展英美式的精英教学模式,还依然出在争论的漩涡中。未来的走势一如德国的社会福利改革,还很难预料。

Fh好,还是uni好。这个话题在各大留学论坛上都一度是热门话题。各方似乎都有自己的理由。在笔者看来,争辩于这个区别似乎意义不大。对于一个认真求学的来说,fh也好,uni也好,都是可以学到真东西的。 但是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毕业后打算回国发展,似乎uni的选择来得好一些。毕竟看文凭是我们的国情,如果无力去改变这个不合理的现象,那么也只有尽力的创造条件去迎合它了。

注1:

德国FH毕业学位Diplom(FH)具体被认证为硕士还是学士,来自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的权威回答是:学士学位。

第5篇

关键词:科技汉语教学 教师 专业意识 预科教学

中图分类号:H1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6097(2013)01-0080-02

一、科技汉语课程的定位

科技汉语课程是指在留学生汉语预科阶段开设的以科技汉语和科技知识为教学内容的课程。课程开设的目的在于使学生在进入预科阶段之后的专业学习时能避免因为专业语言不通、专业知识不会而造成的学习障碍。其教学内容包括语言和知识两个方面,即专业词汇的学习和专业知识的学习,其中以科技专业词汇的学习为主。

试参照英语教学为例。根据语言教学的性质,英语分为通用英语(EG,English for General Purpose)和专门用途英语(ESP,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1]两种。同理,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也可以有这样的划分,日常的汉语预科课程就可以理解为“通用汉语”,对象是学生日常交际所需的汉语,就词汇而言所学的都是汉语中的高频词;而科技汉语课程则可理解为“专门用途汉语”,解决的是学生在专业课程学习中遇到的语言问题,重点在于专业词汇[2]。从事专门用途语言教学的教师不仅承担教师的职能,而且还是学生的合作者、课程设计和材料提供者、研究者和评估者[3]。科技汉语教学中教师也具有这样的性质,本文根据科技汉语课程这样的定位探讨教师应具备的专业意识。

二、科技汉语课程中教师的身份

对汉语教师担任科技汉语课程教师和数理教师担任科技汉语课程教师的利弊对比:

汉语教师由于是在预科阶段接触学生最多的人,对学生的语言水平有着很好的把握,知道在什么时候使用什么样的汉语词汇、句型能够使学生接受所要传达的内容。这是旁人无法企及的。但是,汉语教师在数理专业知识的掌握和对科技汉语课程教什么、教多少的把握上存在巨大劣势。中学的知识对于数学、物理教师来说可谓小菜一碟,但对大多是文科出身的汉语教师来说却是个很大的挑战。即便汉语教师能够完全掌握课本上的数理知识,但对整个数学或物理知识系统没有把握,一旦学生问到与课本有关的课外知识或是需要对课本知识进行拓展的时候,汉语教师就显得无能为力。正因如此,如果由汉语教师教授科技汉语课程,他们必然会在教学方法上煞费苦心,力争用尽量简单的语言和方法教学生,以弥补其在专业知识上的缺陷。但数理教师因为习惯了数理专业上成形的表述方式和思维方式,很难在短时间内有所转变,对学生、对教师而言都存在着一个相互适应的问题。

三、科技汉语教师的专业素养

(一)专业知识的教授

在科技专业知识的教授上,教师需要具备以下几方面的能力。

第一,具备基本的数学、物理知识。如果科技汉语课程是由数学、物理老师进行教授,则此方面问题不大。问题在于如果是由汉语教师授课,鉴于汉语教师大多出身于文科,对数学、物理等理工科方面的知识掌握不多且不牢,在授课前需要进行充分的准备。

第二,对数理知识的系统梳理。无论是由数理专业教师还是汉语教师承担科技汉语教学的教学任务,都需要对中小学数理知识进行系统梳理,去繁就简,去粗取精,优化整合,因材施教,以适应留学生数理水平参差不齐的现状。如本次对理工大学2011级外军生长军官留学生数理水平的调查中,发现中国的中学物理课本对核聚变原理、过程及应用有大量表述,其难度和深度已达到甚至超越了对部分工科本科生的要求,这样的内容显然不适合留学生系统学习,可在科技汉语教学中作适当冗余删除或暂缓处理。

(二)教学方法的优化

笔者所在院校外军生长军官留学生今后所从事的是计算机和土木工程专业的工作,两者都对数学、物理知识要求较高,所以,科技汉语教师必须既懂专业知识,又懂汉语教学,能够将复杂的技术术语、概念、公式、推理过程等专业知识用浅显易懂的道理教授给学生,又能够在同一堂课上兼顾学生的不同水平,是科技专业和汉语专业的“双栖”,甚至“三栖”教师。另一方面,教师需要特别注重斟酌课堂用语。教师在教授科技汉语课程时,应该熟知并尽可能地以学生所学过的汉语词汇及句型为媒介。这一点教师在备课时需要格外地加以注意。特别是非汉语专业的教师担任此课的教学任务,由于不熟悉对外汉语教学的方式,在教学中出现太多的无效甚至混淆的语言信息,导致学生出现“不是因为不理解所学的知识点而听不懂课,而是因为教师所使用的语言而听不懂课”的状况。

(三)对备课工作的重视

相对于一般课程的教学而言,科技汉语课程需要教师在了解学生已有的汉语水平和专业水平这两个方面格外地注重课前准备工作。了解学生的汉语水平是为了授课时保证所授内容能够被学生接受,不至于因为学生听不懂老师讲的话而使教学效果打折扣。同时,了解学生的专业水平也同样重要,目的是使授课更有针对性,做到因材施教,提高教学效率。由于学生来自不同的国度,在本国受教育程度不一,所以授课前非常有必要逐个对学生的数理水平进行全面而详尽的了解。了解清楚之后根据实际情况可采取分班授课的方式,将水平处于同一层次的学生集中起来,这样可以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

(四)跨文化交际能力

教师在处理文化冲突时应当持有兼容并蓄、不卑不亢、弘扬精华的态度。由于数学、物理科技汉语课的内容涉及的都是科技方面的知识,相对于《中国国情文化》教学中涉及的中国传统习俗、儒家思想等精神层面的内容而言,一般不会展现太多的文化差异,产生明显的文化冲突,但是也不能一味地在课堂上过多宣扬中国在科技方面的发展,而忽略甚至菲薄其他国家的成就。尤其是涉及科技史知识的时候,应当保持一种客观的心态,尊重古代西方、中东等国家在科技方面的历史成就。

科技汉语课程是为外军生长军官留学生在预科汉语学习阶段开设的一门课程,目的是使学生在具备一定的汉语水平的基础上尽快适应科技类专业课程的学习,消除其可能存在的汉语语言及科技知识的障碍。科技汉语教师应该具备的一些专业素质和意识,必将对科技汉语课程乃至其他专门用途汉语课程的有效开设发挥良性作用。

参考文献:

[1]程世禄 等.ESP的理论与实践[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8.

第6篇

独立科研

我意识到独立科研的重要性源自学校组织的一次学术会议,当时我和实验室的其他几个博士生都参与了这次会议。可是那天我很郁闷,因为我发现了自己身上一个很严重的问题:我参加那个会议仅仅是为了会议之后的美食,而丝毫没有留心会议的内容。但在我专注于吃东西的时候,却看到其他几位博士生在主动和教授们聊科研。当时我顿觉自惭形秽,意识到自己在科研方面的问题所在:习惯了跟随导师做事,习惯了被分配任务,习惯了埋头做自己的工作而认为别人的研究与自己无关。其实从读博开始,我就需要独立承担科研项目了,导师不再为我分配任务和指导实验,只是和我商量下一步实验怎么做或者某个点子够不够好。也就是说,我该思考如何成为一个独立的研究者了。但显然我做得远远不够。

本科刚毕业时,我就认为自己已经得到一定的科研训练并且小有成果,只需经过博士生导师的培训就能做一名合格的科研人员了。可读博之后我才发现,导师总是非常忙,想从导师那里得到系统的训练其实很难。这时我又把求助的目光放在了同门的“前辈”身上。我的导师手下除了我这个刚从本科毕业的博士生之外,还有两个刚刚招进来的博士生,他们已经在国内完成了2~3年的硕士学业,因此科研经验比我丰富。刚进实验室的时候,我曾希望他们能教我如何做实验,甚至能够把实验计划告诉我,可我很快发现这也不可行:一来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事情,占用别人的时间总不太好意思;二来我意识到其他人做实验都很独立,不像我这样事事想求助于他人。鉴于这样的原因,再加上那次学术会议的刺激,我决定锻炼自己独立科研的能力。

从那以后,我尽力摆脱掉依赖他人的想法,开始自己摸索着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我搜索与专业相关的论文,从前人的文章中搜索实验细节,寻找新点子。但独立科研并不意味着闭门造车,专注自己的实验很重要,但也要看看别人是怎么做的,通过与别人比较来发现自己的不足。比如,我在实验室的共享文件中看到其他人整理实验数据的方法比自己的更加合理时,就借鉴了别人的方法,借此提高了自己的效率。同时,在自己无法确定答案的时候,我主动去找导师交流,从交流中了解他在读博的时候遇到类似问题是如何解决的,并且看到了他思考问题的方式,见微知著。我渐渐认识到,适时的交流可以让自己少走很多弯路,不过最重要的还是要建立起自己的方法体系,因为自己探索出来的方法总是最适合自己的,并且能够持久使用。

独立科研的能力还可以在团队合作中得到磨练。团队中的成员分工不同,每个人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就能实现团队利益的最大化。中国留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领导力经常被前辈们批判,因为中国留学生通常性格比较内敛,不善于在团队中发挥自己的作用。研究生课程很多时候需要团队合作来完成课程项目,但每到这个时候,许多中国留学生要么喜欢扎堆,要么单打独斗,不与人合作。就我的经验来看,与外国同学组成一个2~3人的小团队是个不错的主意。在一门和我的博士项目相关的课程上,我和一个化工系的中东女生组成了一组,我们两个各有所长:她对水环境监测很有研究,我对电化学比较熟悉;她做事细腻,我思维灵活。当我们一起讨论作业和项目时,两人的优势相结合便能使结果最优化,写出的方案也能集两人之所长。此外,做助教也是一种锻炼自己独立性和领导力的好方式。因为助教需要站在一个指导者的立场思考问题,包括如何设计实验,如何让学生更容易理解你的意图等。而且,做助教也能更清楚地看到本地学生是如何合作的,能学习如何协调不同性格的学生共同做好一个研究项目。

除导师和同学外,任课教授也是非常好的资源。博士生选择的往往是和自己的课题相关的课程,这样在今后实验中如果遇到问题就能找当年授课的老师请教。本科课程对专业的理解具有启蒙作用,而研究生课程能够提供给我们的则不仅仅是几个讲解者、几本专业书和一些参考文献,更重要的是,在这个阶段教授能够向我们展示他们所擅长的领域,为我们提供潜在的学术资源,并让我们有可能与之建立一种长期交流的师生关系。

根据这一年的过渡经历,我总结了几个锻炼自己独立科研能力的方法:关注前辈的研究方法和习惯并加以借鉴;带着问题跟导师交流,解决疑惑;注重团队合作,利用不同专业的特点;做助教,尝试站在指导者的立场思考问题;和授课老师交流,加深对自己所做课题的了解。

独立思考

还没出国的时候,我曾经把留学的作用想得过于强大,以为自己留几年学就能成为对社会产生重大影响的人。出国之后我才发现,牛人都是真材实料的,而仅仅抱着镀金的想法来念书,以为溜一圈回去就能有所成就的想法如同白日做梦。近年来“海龟”太多,留学背景在找工作的时候也许有所帮助,但是个人的长久发展只能靠实力保证。我常常听说很多留学生用看书、写文章来打发异国生活的孤寂,这种“业余爱好”其实正是留学生积累实力的重要途径。我有一个朋友从中科大本科毕业后过来读博士,他非常喜欢读科学家传记,比如《本杰明·富兰克林自传》。从传记中他能体会到那些伟人如何获得灵感,如何思考生活见闻并应用于科学研究。他告诉我,他在这边一年的读书量远远超过他人生前23年的读书总量。每到夜深人静读书的时候,也是他灵感跳跃的时候。读书的积累使他遇到问题时总能追根溯源,比如用半导体的观点解释电化学中的电子转移,甚至从哲学的角度思考女朋友的去留等等。简言之,他能找到问题的根源并以他所理解的另一套理论去解释,从而获得清晰的思路去思考解决办法,慢慢地形成了自己特有的思维体系。由此可见,成熟的思想不是换一个环境就能得到的,一样得通过积累、受挫、沉思才能沉淀出来。

我认为出国的一大意义在于能够使人客观地了解中国,了解国人,了解自己。加拿大的言论非常自由,相比国内的同学,留学生拥有更加广阔的渠道去了解新闻事实,有更多的角度了解国计民生。留学生通过多关注国内外新闻、名人言论和微博,对各种信息加以辨别和思考,可以培养自己独立思考和判断的能力。走出国门也意味着我们能见到更多不同的人,通过与他们的交流,我们可以从这些不同背景的人身上学到很多东西。加拿大像一个大熔炉,有世界各地不同民族的移民。和不同身份背景的人交流,站在不同的角度看待国内外事件,辨证地思考诸如国际环境和个人发展的问题,这也是留学的重要意义之一。

独立生活

对于我这个本科阶段长期吃食堂、住宿舍的人而言,租房和开火做饭这两件事既新鲜又痛苦。博士生在工作日很难抽出时间去买菜,于是我通常会在周末花上两个小时购买肉食和蔬菜,买回来后立刻进行清洗、腌渍等处理,以保证在工作日方便直接烹饪。超市每周都会出售不同的打折食品,如果购买打折食品,那么每周饮食消费就能控制在30~40加元。就做菜而言,当然是简单、快速最好。大部分留学生都是从积极买菜做饭、挑战新口味慢慢变成能省事就省事,把冰箱里的几样东西排列组合就能凑合一顿。我通常会在周末做得丰盛点,工作日则删繁就简,常常带饭。在购物方面,为了节省开支,留学生可以等待商场的打折时期。换季购物是最合理的,比如可以在冬天快结束时购买冬靴,价格将会是应季时的一半。如果需要购买贵重物品,则可以多关注购物网站。

第7篇

《中国教师》:近年来,社会上出国留学低龄化趋势增强,您是怎么看待这一现象的?

高潇怡:留学低龄化现象的存在是客观的,现在很多的数据都在说明这一问题。什么是低龄化?我认为主要表现为:越来越多的高中生毕业之后不在国内读大学以及出国留学者普遍年龄的下移。在2011年《高中生出国留学意向分析》中,有出国意向的被调查高中生中,70%计划高中毕业后出国读大学,24%计划出国继续高中学习,6%计划在国内完成大学学业后出国读研究生。这些数据体现了21世纪以来,留学日益低龄化是中国留学的新特点之一。所以,我认为低龄化就是年龄的下移,以前更多的人出国读研,现在是出国读大学,读高中,甚至下移到从小学到高中一体化的出国受教育现象。

调查数据显示,2005年以来我国中学生去美国读书的数量增长了10倍,这表明了低龄化出国留学现象的存在。这一现象背后的原因,我认为:一是随着家庭经济实力的增长和收入的增加,中国家庭在客观上对教育可选择的权利和余地越来越大,很多家庭有实力和条件让孩子出去;二是家长对优质教育的需求不断增加。对优质教育需求的增加也在某种程度上说明一些家长对目前的教育质量有不满意的地方,有些家长认为中国目前的教育体制中如高考制度存在一些问题,或者是他们希望自己的孩子在中学时更好地与国外的环境对接,为更好地适应提早做准备。所以,我认为客观上物质条件的成熟和主观上家长需求的转变,促使他们的判断和对孩子教育的选择发生变化。另外一个原因就是国内就业形势的驱使。在我们的年代博士毕业可以在高校工作,现在很多大学生毕业后却找不到工作,这无疑是造成低龄儿童出国留学现象不断加剧的原因之一。

除了前面提到的客观的经济实力,家长对优质教育的需求,国内就业形势的变化,还有一个原因是家长和孩子观念的转变。很多送孩子去国外留学的家长在理念上对国内教育不完全认同,他们认为国外教育有一定的优势,所以即使经济上有一定负担,也可能选择出国留学的道路。这说明家长对孩子的教育越来越重视,愿意在教育上投入较大的人力、物力,愿意给孩子选择他们认为的更好的教育环境。

同时这一现象背后也存在一些问题,也有一些家长在送孩子出国时存在着盲目、攀比、从众的心理。一些家长认为大家都在送孩子出国,自己有条件和实力,所以也送孩子出国。实际上他们并没有对国内外教育和孩子的未来规划进行慎重的考虑,很多家长甚至没有考虑孩子的意愿和想法。我们先抛开出国读书的利弊之争,孩子在没有任何经验判断和选择的情况下,从小就出国读书,很多是家长的主观想法甚至是功利性目标,这种情况下送孩子出国留学可以说是缺乏判断和了解的举措。还有一些家长是盲目的攀比,非常理想化地认为出国就是一条黄金大道,对孩子来说是最好的道路,有的甚至在经济条件不成熟的情况下,借钱也要让孩子出去,由此产生了很多的问题,比如有的孩子背负很重的经济负担,出国之后压力很大。所以,我认为这一事情背后有很多问题值得我们探讨。

《中国教师》:有人说低龄留学反映了中国基础教育存在的问题,但是目前国际上对中国基础教育总体质量还是普遍认可的。您是怎么看待这一问题的?

高潇怡:出国留学现象在历史上也存在过,如时期就有一些幼童出国学习机械、造船等技艺。这是因为当时我们国家处于弱势的地位,我们是抱着学习的心态走向西方的,所以留学指向教育和教育本身的发展密切相关。至于中国教育质量,以及怎么看国内与国外的教育这一问题,我们可以说留学低龄化的一个主要背景就是很多人认为中国教育有问题。我认为对这一问题应该从两个方面来看。一方面这确实反射了中国教育的现状和问题,比如评价问题,不输在起跑线上的竞争,从幼儿园开始,个别教育存在机械、刻板、学生负担过重等现实,在激发孩子的好奇心、想象力、创造力,在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学习动机,尊重孩子的个体差异等方面做得还不够完满。然而这些方面的缺失有着客观的原因,比如我国国土面积较大,各个地区发展不平衡,优质教育的普及和实现需要过程。另一方面我们也应该看到我国教育的优势,它也有一些好的地方。比如我的孩子在美国受过一年教育回来之后,认为在有些知识上,国内的知识更集中更有体系,给自己的信息量更大,一些学校的教学质量也是不错的。

在处理尊重差异、激发兴趣与系统的知识体系之间的关系方面,不论是东方还是西方,都在做各种各样的尝试和探索。包括美国,他们近年来也在探索如何在基础教育领域增强知识的逻辑性、递进性和累积性。所以不能一概而论说中国教育都是问题,没有好的地方,这不客观,因为我们在不断地努力着,在进行各种改革和尝试。但是我们有我们的国情,比如在班额上,很多小学班额是40~50人,美国的班额是20多人,这是受客观的背景和条件制约的。

从学习和交流的角度来说,出国本身无可厚非。即使我们中国的教育已经很好了,我们仍需要出去。某种意义上,中国的教育好不好跟我们的孩子出去不出去之间存在着联系,但还存在着出去的目的是什么的问题。出国留学的目的并不仅仅是享受国外好的教育,以此来规避中国教育存在的问题。

综上所述,我认为家长让孩子出国留学有很多的因素要考虑,比如性价比,中国的一些家长会投入很多钱到孩子的教育中,但是孩子毕业后,从长效来看,教育投入并没有和教育产出平衡。此外,我认为让孩子出去留学还有一个教育多元化的问题。从综合的角度考虑,要不要送孩子出国留学,应考虑孩子自身的动机和意愿,有的孩子不愿出去,家长还是让他们出去,这就违背了孩子的意愿。

《中国教师》:出国留学低龄化,意味着孩子很小就要和父母分离,独自面对陌生的环境和挑战,这对身心尚处于发展期的孩子来说,带来的弊端有哪些?

高潇怡:低龄化出国留学对孩子和家长都是挑战,其中就包括送孩子出国是不是越小越好这一问题。从孩子自身的语言学习、价值观认同出发,早点出去可能比较容易衔接,但是在出去之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因为每个孩子存在着个体差异,他们的生活能力、学习能力、适应环境的能力、人际交往能力、调试压力的能力各不相同,如果一个孩子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就独自面对陌生的环境,这对孩子身心的适应、人身安全都可能会带来很多的问题。

我接触过不少的留学生,有些是小学生、中学生,我发现这些孩子在国外的适应情况很多样,例如有些孩子寄宿在美国的家庭中,不适应寄宿家庭的生活习惯,文化认同、相处方式不是特别好,就会有很大压力,因为他们不仅要适应居住环境,还要适应学校的环境。尤其对青春期的孩子来说,这时期是其人格形成的重要时期,一些中小学生的心理并不成熟,面对陌生的环境,不仅在学习上有压力,地域上的变动和不同文化导致的行为方式、行为习惯的差异也给他们带来了很大的压力。还有自身被接纳的程度,都会对孩子产生很大的影响。这些问题和文化的归属与认同感紧密联系。一个人在异国他乡,加上学习的压力和困难,就可能产生心理压力问题,所以有些孩子就会出现焦虑、社交恐惧。我认为要注意如下问题:第一,在出国问题上,我们要尊重孩子的主观意愿和想法。第二,我们要考虑孩子本身的适应能力、交往能力、心理调适能力和应对压力的能力。第三,家长要帮孩子提前做准备,在这一过程中要随时了解、体察、关注孩子的适应状况,并给以帮助。

我认为理想的状态是让孩子在前期对西方的文化有一定的了解。可以在前期让孩子去参加夏令营,进行短期体验,以此来检验孩子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对生活自理能力较差的孩子,要让他们出国,家长要多加注意,前期的自我管理能力准备非常必要。此外,语言和对西方文化的了解,都应该做准备,因为面对挑战,准备得越好,遇到的困难就越小。家长在这一过程中也要敏锐地关注孩子面对的挑战,帮助孩子进行心理调适,这十分重要。

《中国教师》:出国留学的低龄者们,没有在国内接受完整的教育,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也不够全面,如果长期在国外学习生活,可能会出现文化断层现象,您怎么看待这一问题?

高潇怡:出国之后接触到的是不同于中国本土的文化,孩子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语言文字会慢慢地随着国外教育的熏陶发生改变,他们的价值观、世界观也可能会发生变化,所以有些人就会顾虑我们的文化传统会不会丢失,我认为某种程度上可能有。在传统文化精髓的传承方面,我认识的一些华人朋友做得就很好,他们的孩子虽然在美国出生,在美国生长和接受教育,但他们却十分注重传承民族文化的精髓。

孩子在6~7岁之前语言文化就已经形成了,所以国内的孩子不存在母语的问题,初高中出国后,他们有一定的语言文化理解能力,其读过的书,在出国之前接受的文化,都对他们的传统文化素养产生影响。我认为孩子出国后,可以让孩子同步关注国内的情况,不放弃中国的一些东西,比如通过读书、关注国内新闻和发展,与国内的亲朋好友进行一定的交流和沟通。还可以创造条件,通过中国的节日,实现双方的同步,达到让他们不丢失传统文化精髓的目的,家长的引导和帮助也很重要。

文化认同比较理想的状态是孩子出国后通过接受不同的文化,慢慢地对文化有较为正确的认知和理解,进而通过比较,形成更适宜的价值观。通过对不同文化的学习,孩子会深刻认识到世界是多元的,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好的精华,西方文化中也有值得借鉴的部分,要把这些文化的精华变为自己的东西,我认为这才是更重要的。

我们生活的环境越来越国际化和多元化,让孩子出国留学不单单是学习语言和接受教育,更深层的意义是让其有机会感知不同的、多元的东西,开阔视野,形成适宜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这是深层的一种积淀。“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亲身经历的感受在思考问题上会更加深刻,比如,对美国的认识,孩子会从历史、文化、政治制度、经济等方面有更深刻的感知,他们会了解到美国并不是完美的。通过对中国文化的理解,对世界文化的接纳,对多元文化的融合,他们会形成适合自身的积极的态度,这才是最重要的。

《中国教师》:低龄出国留学反映了国人对教育的需求,家长对子女的教育投资的增长。对此,我们如何给予合理引导?

高潇怡:经济条件的许可使得家长有越来越多的选择,教育也逐渐地国际化,这实际上是教育资源的再分配。在这样的条件下,家长可以让孩子接受更优质的教育资源,获得更好的发展。但是在这件事情上我们要谨慎,很多家长认为钱花了,国外教育是好的,就给了孩子好的教育了,这其中可能忽视孩子的主观意愿。家长并没有了解孩子的需求,并没有考虑他们是否能适应国外的生活,融入国外的文化,能不能形成对两种文化的认同和判断,而这些方面相对文化知识和专业学习更为重要,也是家长要时刻密切关注的。

每个人的成长轨迹和性格各异,学习和适应能力不一样,所以家长在选择时要慎重,要基于孩子的生长情况、性格情况,仔细地考虑出国留学时孩子的意愿,还要考虑未来的去向、专业的兴趣、家庭经济实力,进而做出理性的判断。有的孩子适合出国留学,他们能很好地面对和解决冲突,这对他们来说是机遇,对将来他们个人的成长、素质的积淀、视野的扩展是好的。对有的孩子来说出国确实是煎熬,如果家长不能注意到这一问题,孩子在国外没学到什么东西,回国后又不适应,他们未来的发展就会面临困难。

面对家长对优质教育的需求,我们还应该思考怎样从深层次角度探讨我国教育质量这个问题。比如,满足不同孩子的多元化需求,开展个性化教育,激发他们对学习的兴趣和热爱,减轻孩子的外在负担,从激发学生内在动机的角度改进我们教育的模式。在长远目标的规划上,改进教育的方法,让孩子更喜欢学习,更喜欢学校,更喜欢教师。在评价方式的改革上,怎样着眼于孩子自身素质的构造,怎样把优质的教育资源本土化为适合我们国家的教育,来满足社会对多元教育的需求。我认为国内目前有这一趋势,国内的一些国际学校,越来越多的公立学校视野的转变,进行的尝试,都说明了改变在进行,但我认为还须进一步深化。如果我们的教育改变了,大多数的家长还是有理性的判断,会做出合理选择的。

《中国教师》:有人认为低龄出国留学者增加也与我国高等教育有关,认为我国的高等教育大众化程度还不够,大学就学率依然较低,还有待提高。您是怎么看待这一问题的?

高潇怡:某种程度上,国内提供的优质高等教育资源和国内大众需求之间存在一定矛盾,这种供需矛盾是造成低龄化留学的因素之一。以美国为例,美国每年招收本土大学生的比例是70%,在美国读初高中的国际学生有20%,给其他国际学生的名额有10%,这就意味着如果你的孩子在美国本地上高中,上好大学的几率会更大一些,包括我前面提到的一些孩子弃考,放弃“独木桥”,把视野转向国外的高校也是为了在同等的条件下进入更好的大学,这是一个现实的问题。这还反映了我国高等教育供需矛盾的问题,这一矛盾也是造成低龄化留学的因素之一。西方发达国家高等教育普及率,17~21岁适龄学生可能达到70%~80%,一般国家也有30%,目前我们国家与这样的数据还是有差距的。

第8篇

今年名校亮相教博会,更留意本科生

与春秋两季的国际教育展不同,每逢夏季进行的北京国际教育博览会,因恰逢高考刚刚结束,会场上转动的大多是走下高考考场的高中生的轻松身影。以高考成绩为参考点,选择是否留学、到哪里留学以及选择什么样的学校,他们终于可以在这里有充裕的时间和心情来作出考虑和选择。

他们的这些想法与境外院校的意图不谋而合,亮相于此次教博会上的境外院校就像是有了约定似的,都把宣传的重点放到了本科教学上。

教博会上的世界名校与学生、媒体的见面会,恰恰给了双方一个绝好交流的机会。

虽然这一见面会由于场地原因一再更换,但是,依旧吸引了近150名学生和他们的家长,把不大的空间填得满满当当,与名校来的代表们面对面交谈。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莫斯科大学等7所知名高校的负责人,对中国学生有关申请就读的问题做了解答。

来自美国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商学院、莫斯科大学等世界8所名校的代表在现场向向往名校的学子们介绍各自学校的情况。

美国哈佛大学副校长表示,在挑选学生时,学习成绩固然重要,袒独到的见解、协作精神和动手能力是他们更加看重的。哈佛录取的不见得都是高分学生,打破常规的独到见解、独立生活能力以及音乐、体育、社区服务等特长成为被录取学生的必备条件。

同样,韩国的知名大学亚洲大学在中国露面的也只是其国际合作部,据他们介绍,亚洲大学上一年度仅录取了20名中国学生,今年录取的统一标准:学生要在高考中至少取得500分以上的成绩,韩国语言水平在四级以上。

在莫斯科大学展台前记者看到,目前中国在俄留学生上万人,仅莫斯科大学自费留学生目前有1400多人,为了进一步提高教学品质,莫斯科大学提高了入学的标准,但还是有很多人前来咨询。虽然莫斯科大学每年对中国学生招生都在六、七百名左右,但高质量要求还是校方对学生的期待。一位负责人介绍说,一些中国学生在莫斯科大学学习非常用功、努力,尤其莫斯科大学的计算机系、自动化控制系,这些系里的中国学生学习得非常刻苦,也是俄罗斯学生及欧美国家学生所不及的。中国学生自立能力相对还是比较差,像有些学生去了很快就融入大学生活中,但部分学生还是不行,特别计算机系淘汰率比较高,一般都在10%-15%。这些学生不是说不能在莫斯科大学学习,而是没有调整好自己的心态。中国学生在预科进行一年的语言学习,如果按照莫斯科大学的教育方法和体制进行,一般90%的学生都会成功。所以,我们希望有更多的优秀学生来申请。

从以上一些情况可以看出,国外名校虽然说是不以中国学生的高考成绩为标准,但他们都有各自的审核要求,不是国内有些家长想的,只要有钱就能上好大学。以澳大利亚某大学为例,高中各科成绩均在80分以上,学校才会考虑。

会场外,境外名校在中国高中生中的“选秀”不动声色

细心的人可能会留意到,今年以来,一些境外院校包括世界名校在内不动声色地或调整政策、或加大在中国招收本科生的力度,当教博会上的热度还在升温时,他们中的不少学校已经偃旗息鼓,带着数量和质量皆佳的学生名单,高高兴兴地“满载而归”了。仅从见诸媒体的有限报道中即可窥其一斑。

“有着300年历史的美国耶鲁大学是一所全球闻名的高等学府,曾有多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和5位美国总统毕业于此,是世界众多优秀学子的追求和梦想。今年,美国耶鲁大学以全额奖学金在中国共录取了12名高中毕业生……”

“美国旧金山大学近期任命3名中国学生大使,作为旧金山大学文化和影响力的传播者。为了支持中国学生在旧金山大学的学习,该校还为北大留学英语培训班提供定向的录取和奖学金名额,并预留大量的校园工作机会。该校7月在北京大学举行的面试,直接招收30名本科生和研究生。”

“从今年开始,剑桥大学对中国学生的专业全面开放,从4年前的只限工程类,扩大至该校全部专业。同时,从今年开始高二学生也可以正式参加剑桥大学的选拔,这是继英国剑桥大学自2001年打破英国百年传统免去国外预科,认可中国高三学生后的又一次重大突破……据了解,自2001年剑桥大学参加‘安生中国教育考察行’并作出直招中国高中毕业生的历史性决定后,已有4批超过20位中国高中生于过去4年中分别跨入了剑桥大学本硕连读。安生基金会的统计数字表明,几年来被录取的学生平均都获得了每年约30%的奖学金,最高的学生获得了9000英镑/年(约人民币126000元/年)的奖学金。记者从两名目前已经在剑桥大学完成学业的学生那里了解到,两名学生均被国外企业录取,且年薪(不含奖金)均超过70万元人民币。”

“申请剑桥大学的中国高中生必须是全A生,即每门文化课程都达到优秀标准,学生在报名时的英语成绩至少要相当于雅思6.5。而全英排名第八名的谢菲尔德大学的申请标准相对低一些:高中平均成绩达到80分以上,能提供4.5分以上的雅思成绩的高中毕业生,可以直接注册大学,自由选择文理工科近200个专业。”

“法国驻上海总领事馆教育国际协作署上海办事处主管P・CINQUINI先生表示:法国推出吸收50名中国学生就读法国理科预科班、精英综合大学等内容的精英项目。因此,想去法国高校深造的中国高中生必须具备保证在法顺利完成学业的能力。对于他们来说,高考成绩是衡量学生学业水平的重要指标。高考成绩越好,被法国高校录取的几率越大。”

国外大学包括很多一流的名校在内,随着对中国学生所表现出来的学习能力的认可,正在有一步一步、有条不紊地将自己的本科教育向中国学生开放,并提供各种优惠,把中国优秀的高中生吸引进来。

今夏港校“风流”了一把

今年的教博会开创了一个先例:让北京和香港的大学校长们面对面地坐在了一起――京港大学校长论坛同期在香山举办。尽管论坛的主要议题是高校本科教学的质量保证,但与会者和记者们在论坛间隙议论最多的则是“香港的大学联手在大陆招生”的话题。

因为,论坛召开之际,正是香港8所大学在大陆“大举”招生的结果就要揭晓之时。因为这次港校的声势和“动静”确实比较大,高额的奖学金、国际化的教学机制以及诱人的就业前景,吸引了众多“尖子生”的眼球。一时间, 搞得“北大、清华将沦为二流”的舆论被热炒。

论坛上,除了主持论坛的原北京大学副校长、现任北京外国语大学校长郝平以“今年夏天,北大清华有点压力,香港高校来内地招生,很多人有疑问,北大、清华是不是沦为二流校了?”这样调侃的语气作开场白外,并未见到两地校长在论坛上就招生问题“PK”,倒是香港岭南大学校长陈坤耀的一番话似乎是对大家的一种解释,他说:“两地学校应相互交流认识和理念,希望香港、内地高校之间的关系,不是竞争,而是合作。”香港大学首席副校长王于渐则明确表示:“没有一所大学的课程环境是最优秀的,在香港高校读书只适合一部分学生。香港高校和内地高校并不是直接在竞争。”

事实上也是如此,被香港各大学录取的内地学生,先要在包括北大、清华在内的国内8所大学里委培一年,这正是两地高校合作的真实体现。

但是,香港的大学采取奖学金吸引和高分选秀这样的策略确实使香港的学校在今年夏天大大出了一把风头。本刊专以“你会去香港读书吗”为题,在新浪网上做调查,在参与的网友中,高达70%的人选择了肯定的回答。网友认同港校的理由主要是“香港是国际化城市,能够开阔视野(76.6%)”、“继续申请国外著名院校的,机会大(67.5%)”、“毕业后就业机会多(54.4%)”和“奖学金丰厚(40.3%)”。如果不是今夏8所香港大学联手“造势”,恐怕难以得到内地学生和家长这样高的认同度。

港校今夏此举的最大收获在于吸引了人们对他们关注的眼球,也让上至国家教育部、下至普通百姓,内行和外行的人们对选择就读港校的利弊透彻地分析了一把。教育部副部长吴启迪就说:“香港的大学相比内地有许多优势,譬如香港高校的资金投入相当多、科研经费充足、办学条件很好,因而香港的大学教授待遇较高,可以在全世界范围吸引顶尖师资,对学生拓宽视野非常有好处。”而作为平民百姓的一位武汉学生的家长,为了自己的孩子能上港校就读,整个家族总动员,“10个人供她一个,拼了!”他们之所以不惜血本送孩子到香港读大学,就是冲着香港的永久居留权、就业等因素去的。香港中文大学招生负责人周陈文琬介绍,内地学生去香港读书,毕业后工作3年就可以拿到香港永久居留权。得到香港永久居留权,去其他100多个国家都可免签证。

有专家综合各种信息进而分析说,香港高校对内地学生的吸引,主要缘于以下几点:其一,毕业于香港高校,有更好的就业前景和出国留学等继续深造的机会,其二,就读于香港高校,有更多的奖学金,有利贫困学生完成学业,其三,报考香港高校,有更多自由选择的机会。教育专家杨东平则认为,香港高校吸引学生之处,从表面看是奖学金、就业前景等因素。但实际上,对学生完全不同的管理和教育模式,才是港校最具核心竞争力的杀手锏。

这样的眼球效应,使得港校今年在内地的招生进行得出奇的顺利,也取得了极为满意的结果,多数港校超计划录取,有15个高考第一名及众多优秀考生被港校“尽收囊中”,其中包括已被北京大学录取的北京地区文理两科的高考“状元”。连负责招生的香港大学中国事务处郑老师都说:“今年申请香港大学的学生素质非常高,与去年相比,优秀程度超过了我们的想象。”

优秀学生永远是学校眼中的香饽饽

在对港校来内地“抢生源”的众多议论中,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研究所所长周孝正教授对前来采访的记者说了下面这段值得回味的话:“香港的大学到内地抢生源是自由竞争,香港的大学越来越对内地学生开放,而且渠道更为通畅,学生和学校都有选择的权利,即使造成将北大、清华扫为二流的后果,那也不能说不是好事。”

在学校与学校、香港学校与内地学校、国内学校与境外学校“比拼”的竞赛中,谁是受益者?答案无疑很明确,那就是学生,而且是优秀的学生。如果从今年的情况看,今年优秀的高中毕业生无疑是幸运的,他们有了更多的选择机会,而且条条都是金光大道。

“据《华西都市报》报道,就在所有高考生都在焦急等待考试成绩时,成都市石室中学的漂亮女生李卿曦却已经手握复旦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香港科技大学5所名校的录取通知书,其中香港科技大学还以39万港元的‘全额奖学金’来网罗她。”

“东北育才学校高三四班学生李沫思,被世界一流名校美国耶鲁大学以全额奖学金录取。李沫思和面试官整整交谈了2个小时45分钟,她的成功与她出书、发明专利及在校学生会工作、参加中美高中生经济论坛、中美高中生寻根之旅夏令营等实践活动是分不开的。”

“成都光亚学校的王小文学习优秀,英语出色,组织和协调能力强,很受国外高校的欢迎。先后有17所美国一流高校向她抛出了绣球,很多学校都开出高额的奖学金。名人辈出的美国女子学院以今年最高的奖学金60万元人民币录取了她。”

仅举几例就可以看出,学生突出的专项成绩和全面发展的综合素质,是他们轻松胜出、成为名校争抢的“香饽饽”的基本要素和前提。

专家谈高中生留学的要件

每年的七、八月都是高中毕业生出国留学热季。高考过后,不管考的理想还是不理想,相当一部分学生在考虑自己前途的时候,都会把“出国留学”作为出路之一。于是,留学市场上越来越多地聚集起高中生们出国的身影。与留学读硕士不同,本科四年的时间使得投入加倍,加上很难有获得奖学金的机会,因此,对于有留学打算的高中生们,专家的意见是一定要“量体裁衣,量力而行”。

留学专家蒋昶华先生积数年做留学咨询的经验,在对上千份案例悉心研究后发现,以下四种类型的高考落榜生更适于出国留学。

1、高考失利、与国内一流名校失之交臂的高才生。

古人语:塞翁失马,焉知非福。高考失利者完全可以凭籍自己优秀的高中成绩和较高的高考分数,申请到世界名校。近年来,不少国际知名大学开始正确评价我国的高中教育并一定程度上认可我们的高考成绩。因此,独辟蹊径,大胆设想,悉心准备材料,直接申请国外著名大学的Offer,是完全有可能申请到的。

2、有复读打算的学生。

与国内大学不同,西方知名大学实行真正的“宽进严出”。进入国外大学也是有一定要求的,“雅思”就是必须跨越的“门槛”。近几年,澳大利亚、英国、荷兰等国教育部门或教育机构将大学预科开办到了国内,一部分经济条件较好的复读生趋之若骛,就读预科对于高考专、本科分数线上的学生应该是一个新的机遇。由于国内预科比直接到国外读预科要节省上10万元人民币的费用,因此,正逐渐成为“平民化”留学的重要途径。

3、数学,英文强的偏科生,音、体、美等类特长生。

由于教育制度与理念的不同,西方教育更注重创新,张扬人的个性。因此,一些各科都不错的“乖乖孩儿”,出国后,表现平平,而那些数学很强,英文不错,不被看好的“偏科生”,往往表现不俗。他们有个性,有专长,创造性地思维,一旦进入了西方名牌大学,读上自己喜爱的专业,则如鱼得水。

音、体、美特长生若不能如愿进入国内理想的艺术、体育院校,大可凭借自己的特长申请国际知名大学,如:美术特长生可以考虑赴法国学美术,音乐、舞蹈特长生去俄罗斯,澳洲墨尔本大学音乐学院对有音乐才能的学生有莫大的吸引力。

4、意在移民的高中生。

高中毕业,先留学,后移民。学了(本科学位)本事,拿了(公民)身份,凡有意移民的学生可早作打算。以澳大利亚为例,本科教育一般为3年,一般进入大三时就开始申请永久居留权了。毕业了,绿卡也拿到了,既可在澳工作,久居,与澳大利亚公民享有一切社会福利,又可手持中国护照,自由行走在中、澳之间。

国外中学生上大学的途径

国外中学生上大学的途径大约有三种:

第一种,采取统一考试,如英国的A--LEVEL和美国的SAT、ACT。

第二种,各州或省独立的会考,成绩被国内的全部大学认可,如澳大利亚和加拿大。

第三种,国际认可的标准考试;如IB考试,这个考试已被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许多国家的大学所认可。

两种“美国高考”

美国的高考形式非常灵活,美国大学理事会组织的SAT,每年7次考试,被称为美国第一高考成绩;美国大学考试理事会组织的ACT,每年6次考试,被称为美国第二高考成绩。通常情况下,美国大学同等看待并接受SAT或ACT成绩。

第9篇

不能否认,上述这种现象和英语不是我们的母语有一定关系。此外,更大的原因和我们从小所受的填鸭式教育有关。在中国,口头表达能力训练并不是中小学教育的重点。在这样的教育环境中,缺乏演讲能力的普通中国留学生,的确很难做到在公共场合中的夸夸其谈。

认识到这个问题之后,在我自己孩子的教育中,我特别注意孩子在口头表达能力方面的培养。尤其是在我和我们校区的美国小学孙校长交谈之后,我的这种紧迫感可谓是与日俱增。孙校长来自台湾,历任美国几家小学的校长。在她多年的管理教学经验中,她发现即使是在美国中小学里,东方孩子的口头表达能力,普遍没有美国学生活跃。孙校长的观察无独有偶,我女儿的班主任老师也提到了类似的问题。有一次,在家长会上,她含蓄地告诉我,大宝在学校特别安静,班上课堂公开讨论时,她经常不爱讲话。

在中国,安静的孩子很可能是老师眼中的好孩子乖孩子。可是在美国,太安静的孩子就有可能被群体遗忘甚至是影响分数。比如美国初中的语文老师,常常根据孩子们在课堂上的讨论情况给学生打分。毫无疑问,那些不能积极参加课堂讨论的学生,只能得低分了。大宝上初二时,就因为没积极参加课堂讨论而丢过分。

作为孩子的妈妈,我深深地意识到,不论是现在还是将来,我家大宝这种不爱参与讨论的安安静静状态肯定不行。无论以后她从事什么样的职业,她都要和人打交道,都要和同事和老板商谈工作进展。学会与人沟通,学会准确地表达自己,这些技巧对任何人的成长都是至关重要的。

我们做家长的,不仅是孩子们人生的教练,也是孩子们的合作伙伴。孩子在某方面出现欠缺时,我们为人父母者就要像教练一样,给孩子及时提个醒甚至是拉孩子一把。在我认识到孩子在口头表达方面的欠缺之后,我和大宝有过一次长谈。我向她摆清各种利弊关系之余,便直接向她建议,孩子,你去参加学校的演讲队,练练嘴皮子,怎么样?

大宝这孩子比较有主见,我不能保证我向她建议的每件事她都能响应。不过对演讲这事,这孩子特别配合我的提议。我几乎没花费什么气力说服她,她自己就高高兴兴地报名去了。事后她告诉我,她之所以爱去演讲队,是因为她的好朋友夏娃也在那里练嘴皮子呢。夏娃父母来自台湾,在美国初中,夏娃也是个安安静静的小女孩儿。孩子越是安静,越要练嘴皮子呀,看来我和台湾家长的看法是一致的。

大宝参加的演讲团体叫“首都演讲队”(Capital Debate),这是一家有某种商业性质的私人演讲训练班。为了让学生和家长们信服参加演讲班的重要性,这个队的教练在演讲介绍日那天,列出了一大堆在高中期间参加过演讲训练班的美国名人。我印象最深的一位就是美国总统比尔克林顿的太太希拉里女士啦。难怪希拉里那么会打嘴仗,原来她在上中学时,就经历过演讲训练呢。咱没想让大宝成为像希拉里那样咄咄逼人的女强人,我们的目标是,只要经过训练,大宝在课堂上不再是安安静静的羞羞女,并能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我就知足了。

大宝从初三到高二结束时,一共参加过三年整的演讲训练。期间,她去过几次纽约,和纽约的中学生们有过多次的演讲辩论赛。她还在2009年的夏天,参加过为期一个月的演讲夏令营。此外,每周她都要参加两次校内的演讲班。瞧瞧,光这演讲训练,就能把孩子忙得够呛。有时候,当演讲班和功课发生冲突时,大宝要学会好好协调这两种不相关的事情。哪个都不能放弃,哪个都尽量要做的好,孩子确实很辛苦。

演讲辩论很有趣,就像两人在打架,各说各的理,看看到底最后谁能赢谁。演讲训练不仅能培养孩子的口头表达能力,也能训练孩子的综合归纳分析能力。演讲话题的多样性,大大开阔了孩子们的视野。有一次,大宝演讲辩论的题目是,美国出军外国,你觉得是对还是不对?为了准备这个演讲辩论,大宝要查很多军事资料,分析归纳总结自己的观点。演讲题目如此五花八门,大宝非得通晓世界上发生的重大事件不可。

也许你会问,经过这样的训练,大宝在口才方面有进步吗?答案是,当然有了。首先,学校老师再也没有向我提起过大宝在课堂上的安静和寡言。其次,如今在大宝所负责的救赎军俱乐部里,每周她都要发表公开讲话呀,她还要滔滔不绝地向会员们提出下一周的救赎计划。最后,我发现这孩子越来越会和我讲理啦。每次和我争论什么事情,她总是有理有据地把我打得落花流水节节败退,直到我乖乖服从她的要求和计划为止。每次虽然我输了,可是我非常高兴呢。孩子并没有用大哭大叫的方式解决问题,而是循循善诱逼我就范呀。很显然这孩子比我会讲理,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我虽败尤荣啊。

常常听说某某家长特别会培养孩子,尤其是那些哈佛爸爸妈妈们,特别容易成为普通家长摩拜的对象。我一直觉得,这种完全跟风的趋势值得深思和推敲。其实任何家长都有教育家的潜质,无论是超前教育还是亦步亦趋,只要家长能够做到对症下药,孩子就一定能有意想不到的进步和惊喜。

第10篇

【关键词】比较教育理论 高校国际化 指导意义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力度的加大,我国经济发展与世界发展更为同步和紧密,教育国际化也已经成为必然趋势。近年来,我国高校与世界高校间的交流与合作日渐频繁,学生与教师的国际交流机会也越来越多,教育领域的这种合作和交流在给我国高校发展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作为高等院校,一方面要顺应时代潮流,积极促进国际化,另一方面也要清醒地认识到教育的国度差异和自身的特点,不能在高校国际化浪潮中迷失方向,那么要想准确地把握好高校国际化的发展方向,正确的理论指导是必不可缺的。

首先,比较教育研究是一个获取有关外国学校的知识以更好地理解自己的学校制度的研究。要想更好地实现高等院校的国际化,作为高校的管理者必须树立教育国际化的管理理念,建立国际化的教育目标。而比较教育研究成果能够向国内的高等院校提供丰富的世界各国高等院校的教育信息和管理经验,扩大了国内高等院校的教育视野和发展思路,其对他国特别是欧美教育水平更高的国家的教育系统、教育制度、教育特点和教育发展趋势的比较研究,为我国的教育质量、教育水平的提高提供了很多参考;而欧美国家高等院校更加开放,更加国际化的发展交流模式和发展经验,也为我国高等院校国际化发展提供了很多值得借鉴的国际化的教育经验。因此,要想搞好高校国际化,学习比较教育的研究成果,了解世界各国尤其是欧美发达国家的教育系统、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是十分必要的。

其次,比较教育的认识对更新我国高等学校相对落后的教育指导思想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比较教育有着跨学科和跨国界的研究方法论特点,能够为我国高等院校的教育者和管理者提供全方位的全球化的审视教育的视野,能够让教育工作者更加全面地衡量自身教育在教学内容、教学模式、管理方面的得失和管理理念的利弊,打破自身教育的封闭性。马克思曾经说过:“古老的民族工业被消灭了, 并且每天都还在被消灭……”民族的片面性和局限性日益成为不可能放眼全球,教育的发展很不平衡。比较教育的研究能够向教育相对落后的国家提供更多教育发达国家的教育理念和经验,打破本族中心主义的文化壁垒,推进教育现代化,提高教育水平。

再次,比较教育学研究方法论具有较强的交流性。高等院校学习借鉴比较教育学的研究成果并以此为指导,有利于促进高校教育改革及发展;建立与国际接轨的全球性教育体系,同时也有利于促进世界各国教育的互动和合作。世界各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催生了经济全球化,而经济的全球化需求引发了教育国际化,并促进了国际教育合作。在教育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日益增加的背景下,中国教育改革需要进一步扩大教育对外开放, 加强国际教育交流与合作,大胆吸收和借鉴世界各国发展和管理教育的成功经验,加强我国高等学校同外国高等学校的交流与合作。我国高校应落实“走出去,请进来”的战略,一方面加大人员派出的力度,积极培养具有国际经验的师资和管理人才,让更多的教师积极参与世界前沿科学研究,发展海外汉语教学,开展各种合作与交流;另一方面,也要大力引进国外高科技人才,使教师队伍更加国际化,推进教育思想观念国际化、课程国际化和教学国际化。同时,除了在学术领域的国际化交流外,吸引留学生来国内高校就读,扩大留学生规模,也是高校国际化的一个重要发展内容。除可直接从留学生身上获得高额的收益外,也督促着我国高校进行管理模式和教学技术上的革新。

此外,比较教育具备预测教育发展的功能。在高校国际化浪潮中怎样把握正确的发展方向,名副其实地提升自己的实力和竞争力,是高校国际化工作中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高等教育的国际市场是一块大蛋糕,各国大学都希望扩大自己的影响力,争取更大的份额。国际生的数量往往成为很多高校互相比较的评价指标之一。然而,能否做到有质量地完成国际化,单纯追求国际生的数量是否是国际化发展的正确发展方向是各个高校都需要考虑的问题。而比较教育在教育规划和战略研究方面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它能够从对比研究中找到教育的科学规律,这些规律可以用来指导高校国际化的发展方向,预测未来发展趋势的正确与否。因此,研究比较教育可以通过对多个国家高校的国际化经验和发展方向对我国高校的发展做出一定程度的衡量和预测,帮助高校的管理者做出更为合理的判断和决策。

总之,比较教育对当代高校的国际化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能否研究并利用好比较教育的研究成果,关系到我国高校国际化发展的方向正确与否。作为高校的管理者和决策者,应该充分学习比较教育学的研究成果,充分发挥其认识性、交流性和预测,为我国高校国际化发展提供指导与保障。

【参考文献】

[1]王英杰.比较教育学定义问题浅议[J].外国教育研究, 1993(3).

第11篇

在罗奇堡设计大赛之后你谈到了会做些有在传统工艺及材料新使用上的突破的产品请为我们介绍―下

我们设计了一些办公用品。一方面是因为小物件更容易把握,另―方面过去人们对办公用品的概念往往局限在很规矩的塑料产品上,而现在人的需求却是非常个性化,所以这方面的实践会更有意义。比如我们设计的陶瓷笔筒,陶瓷是传统工艺和材料,我们用了“切割”这样的手法去将它改变―下,它的颜色也是从我喜欢的一位艺术家――活跃于20世纪60年代的Kein那里吸取来的。之后是否有和其他品牌合作?你的产品多半还是定制的怎么来看产品的批量生产和定制呢?

还没有。我们希望更扎实地做些设计。批量生产是需要商业运作的,是一个品牌概念全盘的定位。我们最近也有在接触一些商业经理人,希望更好地进入市场。你们的产品定位是什么?

这个是分时期来说的。我们会根据市场的反应来进行一些改进。今年你们参加了米兰卫星沙龙展带去了哪些作品,有什么反响?

我们带去的产品有路易明沙发和一些办公用品。路易明是一对沙发,分别为男士和女士设计,尺寸上不太一样,有点art decco风格,我们结合了明式圈椅的造型路易十五椅的舒适和软装,不同层次地展示了他们的优缺点,所以取名为路易明。

我们以景观意象的方式,呈现一些个性化的办公用品。当然它们是契合生活方式的,而不仅仅只是装饰。它们可以很好地被组合,是可变化性的产品。

米兰展是展示我们产品的好机会,但放在卫星展感觉还是有点不太合适。卫星展更多的是学生作品,带给人灵感,寻找生产商的。不过还是有很多人表示了对我们设计的办公用品的喜爱。带去的水滴书架也是立马被订购了。

请介绍下你们的工作环境和设计方法?

大多数时间就在我们的工作室。当然在外活动以及与人交流、参观,都有可能得到灵感进行创作。我们在法国留学的时候就比较喜欢看展览,很多灵感也来源于艺术家。现在的社会,也是很多艺术家在做设计的事情,像是我比较关注的邱志杰艾未未,他们做的艺术都是经过大量的设计是很“物质”顶端的精神。夫妻档加中西结合,在设计合作上有什么利弊?

我是学室内设计的,Virginie是学建筑的。空间项目设计上,我们的分工相对比较明显。在产品设计方面,我们会一起根据功能需要整合彼此的灵感。

现在正在进行的项目有哪些,有什么未来的计划?

手头在做的是昆山的一个公共空间设计还有大连的样板房设计。

未来我们还是希望能做一些公共建筑设计。

第12篇

关键词:对外汉语;口语课;教学

一、交际法在对外汉语口语课教学中的运用

1.话题导入

学习《汉语中级口语教程》(下册)第四课《难忘的经历》这课时,教师导入课文时,可以问“来中国后,令你最难忘的经历是什么?”如果是小班授课可以逐一地问学生,让他们描述所经历的最难忘的事儿。在这期间,如果学生很难阐述明白他的意思,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共同完成,进而引出本课的生词,如:某同学说:“那次我在上海走丢了,是一位年轻的小伙子告诉我怎么去(应为“回”)宾馆,我很感谢他,并……(做“鞠躬”的动作)”教师说:“这个动作叫‘鞠躬’,我们一会儿就会学到这个词语。”

2.生词、语法点讲练

生词讲练环节中首先要认读生词,其次是生词扩展,第三步就是进入真实语境,运用生词对话、聊天。口语课以口语技能训练为主,语言点讲练在内容上有所控制,点到为止,一般还是注重实际的运用。

如:学习《汉语中级口语教程》(下册)第二课《谁能没有遗憾的事呢》,运用尽量多的生词进行师生对话。(黑色字为本课生词、语法点)

教师:友宾,你最近有什么令你遗憾的事吗?

友宾:有啊,我追求的女孩儿,看不上我,我很遗憾。

教师:侑辰,友宾很伤心,你帮我劝劝他吧。

侑辰:谁能没有遗憾的事呢?千万别想不开(语法点),你看我,至今(语法点)还没有交男朋友,我都想得开(语法点)。

3.课文训练

交际法在这一教学环节中得到了充分展示,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课文训练包括听课文,熟悉生词,体会课文中的语气、语速和语调;分角色朗读课文,纠正发音;课文机械表达和自由表演四部分。自由表演这一部分充分运用交际法,口语教材中的课文不少场景是学生日常生活中亲身体验过的。

如:学习《汉语中级口语教程》(下册)第一课《可怜天下父母心》,学生纷纷表示他们来中国一个月后就很想家,很想父母,体会到在家中父母对他们还是更加贴心,在家总是惹父母生气等等。所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很高,融入自己的生活观察和体验,这种自由表演让学生沉浸在仿真的生活场景中。但是,这种表达也不是无预设、无制约的活动,而是要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进行创造性的表演。学生的创造性表达往往会出现不可预知的情况,如果教师能利用这种出乎意料的情况,与学生一起解决问题,那么学生和教师的互动便更接近真实语境中出现的意外情况了,学生也学会了临场应变技巧。

如:《汉语中级口语教程》(下册)第四课《难忘的经历》,在自由表演环节时,话题为“如果你的腰包丢了,你该怎么办?”其中,成熙问智勋:“去年在上海浦东机场时,我的腰包丢了,怎么办?”智勋说:“有困难,找民警。(课文中原话)”成熙说:“可是,警察不管,我真不知道怎么办?”这时教师应该帮学生一起解决问题,完成自由表演。教师可以说:“如果警察不管可能是因为他太忙了,没有时间。我们应该先自己找找,还有我们可以问清洁工和卖东西的人,他们都会帮助你的。”

课堂交际是有限的,而生活中交际却是无限的。让学生把自己的生活提炼以后搬到课堂上来,可以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表演活动还能启示学生在自己的日常交际生活中学习汉语,将学习融入生活。

4.布置作业

课堂教学的时间是有限的,而且所有的语言交际训练都是模拟性的,真实的语言交际要比课堂上复杂得多。学生要想获得语言交际能力就必须到社会中去实践。因此,课内口语教学必须有课外教学作为延伸和补充。这个课外教学就是要精心安排布置作业,具体手段就是运用“任务型教学法”布置一个交际任务。

如:学习完《汉语中级口语教程》(下册)第二课《谁能没有遗憾的事呢》,教师给学生布置的课外交际任务:了解你的一个中国好朋友的感情问题,提示:失恋了吗?如果失恋了,要好好劝劝他,运用我们这课所学的知识。如果正在谈恋爱,那么她的男朋友怎么样?记得最后要祝福他们哦。还有,强调一点,一定是你非常要好的朋友,像你的中国助教,千万不要问不太熟悉的人。在下次上课时,学生们都会很有兴趣地讲他们了解的经过和结果。这样他们运用自己的交际获得了知识,极大地增强了学生的成就感。

交际法应用于对外汉语教学口语课中的各个教学环节,为口语教学搭建了一个多彩的平台。

二、交际法在对外汉语口语课教学中的不足及应对策略

1.忽视语言知识的传授

语言功能和结构在教学中的结合是一个大问题。以功能意念为纲,兼顾结构,还是从语言结构出发结合功能,两者各有利弊,但交际能力的培养与提高是离不开学生对语言知识的逐步积累的。

因此,我们在教学中不是废弃语言知识的传授,而是要以“精讲多练”为原则,除了传授语言知识,还应向学生传授更多其他相关知识,包括语境知识,国情知识,并特别注意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坚持将语法规则、交际原则、文化原则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2.忽视学习者口语表达时的正确性和得体性

交际法对学习者的语言错误十分宽容,这对于培养学习者语言表达的正确性和得体性是很不利的。这不仅不利于学习者的进步,也不符合绝大多数学习者的意愿。

因此,教师不能对学习者表达上的错误采取不闻不问的态度,及时纠正、改正,学生希望从教师的纠错中得到帮助。教师允许学生犯错,当然也有责任帮助学生改正错误,使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总之,迅速提高汉语口语交际能力,不仅是外国留学生的共同愿望,同时也是每个教师一直在思考的重要课题。在对外汉语口语课教学中大量地运用交际法进行教学,但并不意味着拒绝,排斥其他的方法。在各种教学法中,我们应该知道各个教学法的利弊,应该结合教学内容和教学目的等因素,选择一种或多种最为适用的教学法来为我们对外汉语教学作用。正所谓“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

参考文献:

[1]徐子亮.吴仁甫.使用对外汉语教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