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01 09:31:35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高校就业,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高校就业文化建设的思考》一文这样定义:就业文化可以概括为在高校及其周边长期存在、形成的,能够对大学生就业产生影响的一系列观念、制度、评判等的总和。在这一基础上,就业文化既包括大学生的就业观、择业观等主观性因素,还包括国家制定的鼓励就业政策、学校实施的就业措施、社会就业工作机构的规章制度、高校的生存环境等一些客观性因素,是一个相互联系且相互作用的完整体系。关于高校就业文化,笔者认为,更多的界定是指在高校中,高校行政部门、教务部门所创设的就业校园环境、开设的就业课程指导、策划的就业活动等营造出来的促进学生就业价值观、就业心理形成并且有促进就业行为的文化活动。
二、高校就业文化的作用
关于高校就业文化的作用,杨先梅认为:第一,有助于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第二,有助于培养大学生良好的人文素养;第三,有助于塑造大学生健全的人格;第四,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社会化程度;第五,有助于为大学生就业提供灵活的思路。这主要是从就业文化对学生自身发展的角度而言的,可以看出:就业文化是一种熏陶性的、间接性影响大学生个人素质、价值观念的隐。《高校就业文化建设的思考》的一文指出:就业文化建设是促进学校校园文化发展建设的内在需求;健康向上的就业文化有助于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意识;就业文化建设有利于促进高校就业措施的发展完善,有利于学校调整教学培养体系,推动学校人才培养和社会需求的全面接轨;就业文化建设是提升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有效手段。这是从高校建设就业文化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而言的,主要说明高校就业文化的建设氛围,有利于学生个人发展和高校校风、教学各方面建设的良好发展。经过分析,关于高校就业文化建设的作用基本涵盖了以下方面:第一,高校就业文化是高校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就业观的形成具有潜移默化的熏陶作用。第二,高校就业文化能够帮助毕业生形成良好的就业观、提升就业能力。
三、高校促进就业文化建设的途径
关于高校就业文化建设途径,王强强等人提出“协调”“整合”“调试”的高校校园就业文化建设途径的六字方针。余敢才指出,就业文化必须构建以入口、培养和出口这三关为主线,以为道、为实、为用这三为的就业指导模式。高校就业的核心是以就业市场为导向,促进毕业生能够就业又好又快,达到人才供需平衡。本着这一理念,高校就业文化建设要经过长期的技术路线探索和丰富的经验积累。笔者认为,可以考虑从以下方面入手:
(一)高校学校管理层注重就业理念
高校要发挥自己在文化育人方面的优势,充分发挥校园文化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导向作用,高校要在政治教育角度,做好大学生就业观的树立与认同,特别是对国家政策、号召的响应。
(二)高校增加就业途径探索
通过多种形式,通过走访、调研、拓展,积极开拓新的就业合作单位,并进一步发展与巩固老的就业合作单位的合作活动;就业服务增加经济投入和人员投入;增加就业拓展经费的比例;对专业就业指导教师提供学习和进修的培训等。
(三)高校提高专业指导教师的能力
专业指导教师要熟谙国家政府就业政策、准确把握就业市场动态、充分了解学生就业心理及就业需求,具备比较完备的、专业的就业指导知识。要充分发挥这些教师在就业知识方面的专业性,设立特定的就业指导机构,通过这些教师组织校园活动、开设就业指导课程、辅导就业困难学生心理,以改善和促进毕业生的就业状况。
(四)高校改革专业课程内容,增设就业指导课程
课程是学校教育的核心,尤其需要在课程上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在实践课程、实习环节要结合就业市场的动态变化予以调整,以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和就业竞争力。
(五)高校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校园就业活动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 5918( 2015) 08- 0003 - 02
doi:10. 3969/j.issn.1671- 5918. 2015. 08- 002
[本刊网址]http://hbxb.net
引 言
近年来,我国高校毕业生数量正逐渐呈上升趋势,伴随着就业学生的增多现状也就出现了大学生就业难这个现象。由于高校毕业生在专业的实践能力上相对较差,社会资源匮乏,导致他们在就业方面成为弱势群体。高校毕业生对工作的机会是非常渴望的,他们大多数希望自己找到一份好的工作来尽早实现自我独立。这使得他们的期望值比较高。尤其是近几年来大学生人数大量上升,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下,高校大学生就业形势显得越发严峻。大学生就业难这个问题,已经成为国家政府高度重视的问题。本文通过对大学生就业难这一现状进行分析,试图寻找应对方法,帮助更多的大学生解决就业难这一问题。
一、大学生就业难的现状分析
大学生与其他就业者之间有着天壤之别,大学生的主要优势在于自身的知识储备和综合素质上,而其他就业者的主要优势在于丰富的工作实践经验以及良好的工作心态,并且就现实的角度而言,大学生在就业上还存在着机遇少,社会资源匮乏的问题,进一步影响到了学生们的就业问题。当前许多高校毕业生的就业观和自身素质都是有一定不足,这些是导致大学生就业难的重要原因。他们在求职过程中,不仅会遭遇到普通大学生面临的就业压力,还有可能遇到来自社会的不公平。这无疑使大学生就业这一问题更加难上加难。大学生面对这样的社会问题时,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摆好心态,通过提高自身素质、强化专业技能,凭借自身的实力成为优秀的人才。
(一)就业期望值较高
就业期望值较高主要表现在,都市情节严重。大部分高校毕业生无论是;来自于农村还是城市大都是在城市上大学,因此他们更加希望可以用好的工作改变自己的命运,希望通过自己的工作留在自身喜欢的城市,并且在该城市获得一个良好的工作职位。然而有的学生,其专业条件和自身条件并不适合于城市中发展,但是却一味的将目光投放于城市,认为离开了城市便离开了滋润的沃土,甚至有的高校毕业生会想一步登天,殊不知农村地区在其专业上拥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这样就造成了学生们普遍期望值普遍较高的问题。就业期望值较高也表现在,择业预期过高。有很大一部分高校毕业生把他们的就业目标定在高薪外资企业,有社会地位并且稳定的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上。优胜劣汰,这就是残酷的事实。而很多高校毕业生接受不了这一现象,使得他们深受打击,并且他们本身落后的就业观让他们错失了不少就业的机会,成为失业中的一员。他们的就业期望值与现实的生活有很大差距时,一些高校毕业生就会自暴自弃,失去了自己就业大好时机。
(二)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心理
当前,高校毕业生的就业观普遍存在着从众,模仿、攀比三种心理。求职者对就业单位的了解仅限于网络、电视等媒体,对就业单位的了解,渠道有限,内容很少,缺乏客观性,并不了解用人单位的实际情况,这是高校毕业生就业存在的另一重要问题。高校毕业生大部分都没有丰富的社会经验,对社会了解较少,很多东西都是通过同学介绍才知道,但是他们在表现上总是掩饰着这种社会阅历的不足,平时与同学的接触和掩饰自己的不足,导致他们会表现出与其他同学一样的就业价值取向。他们单纯地认为经济条件好的同学会去好的用人单位,然而这种想法是片面的,用人单位招聘人员主要看的是能力。此外,高校毕业生就业时也存在攀比的心理,本身他们在家庭经济状况上就不如其他人,一些高校毕业生会不考虑自己的实际状况,而去选择比其他人更好的工作单位。
二、关于就业资源的整合研究
面对高校毕业生就业难这一现象,我们要找出具体有效的应对措施,通过对相关资源的整合来为高校毕业生提供更加丰富的就业渠道,促进学生们的更快、更好就业。因为这类问题不仅涉及到国家政策和社会经济的发展,还影响着高校毕业生就业环境的改善,高校毕业生自身素质的提高等多方面。因此,国家、社会、学校、高校毕业生等方面一定要共同努力,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难这一现象。
(一)政府方面:加强引导和政策支持
政府应该做到加强引导,出台相应的政策来支持高校毕业生就业。政府应该给予大学生一些适当的照顾,比如经济上的援助支持,为自主创业的大学生提供资金上的支持,很多大学生的身上都具备吃苦耐劳的精神,如果大学生肯走入基层,凭借艰苦朴素的品质加上自身的聪明才智必定会有所作为。同时,国家也应当努力缩减城乡差距,减少两极分化,强化西部地区的支教工作,为贫困地区提供更多高质、高量的教育资源。政府也要为高校毕业生提供一些适当的物质补助,只有保障了高校毕业生最起码的物质基础,促进了教育资源的合理分配,才能去促进并解决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
(二)社会方面:为高校毕业生就业提供公平的社会条件
与此同时,社会要提供一个公平的竞争环境,用人单位也要秉着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来招聘最优秀的人才。高校毕业生本身的社会资源就相对匮乏,因此用人单位应该尽量为他们提供一个公平的机会。大学生就业需要社会各方面的努力,需要各界人士的协助,在相关的社会条件上为高校毕业生提供同等的待遇。在全方位的努力下提高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率,让他们在社会中能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另外,企业在进行人才的选聘上不应当过分注重人员的经验,适当给予高校毕业生一些学习的机会,从中选取优秀的学生来作为日后重点培养的中坚力量。
(三)学校方面:加强就业指导,完善就业机制
学校也应该对高校毕业生给予一些额外的照顾,对高校毕业生加强就业指导、完善就业机制,适当的增加助学金。学校一定要做好市场调研工作,积极开展各种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的课程,专门为高校毕业生设立绿色通道,指派专门的人员对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进行辅导,调整高校毕业生的心理,避免使他们怀有过重的心理负担,鼓励他们自主创业,选择适合自身的工作。并且相关的就业指导部门也要努力拓宽自身的信息渠道,为学生们提供更多的就业信息和机会,加强与企业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1《就业促进计划》实施中的问题和不足
1.1《就业促进计划》实施的载体与毕业生选择的矛盾通过对于《就业促进计划》的解读不难发现,在它的实施过程中,处于主体地位的应当是人事公共服务部门———在九项措施中,大部分内容,如提供创业服务、组织就业、见习、提供人事劳动保障服务、加强劳动权益保护等都需要人事公共服务部门实施;或者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它们掌握着相当权重的决策权,而这些都是高校很难做到的。但在离校未就业毕业生的就业过程中,母校却是离校未就业毕业生寻求援助的主体[2]。除了熟悉、方便、习惯、对于新环境适应性等因素之外,个别人事公共服务部门所提供服务的质量较低,某些部门机构或个人依然服务意识淡薄,部分学生心中仍然有“衙门难进”的落后思想,这也造成了毕业生仍然喜欢“有问题,找母校”的重要原因。首先,高校对于已经毕业的学生基本上是“鞭长莫及”,无法做到像对在校生一样面面俱到。一方面,高校实施毕业生管理的一线工作人员往往是辅导员,而辅导员在毕业生毕业后一般会立刻投入到其他年级的学生中去,一般高校尤其是二级学院很难抽调出专人专门负责离校未就业毕业生的持续帮扶工作。另一方面,对于已经离校的学生,由于生源地的复杂性,学校一般只能通过网络和电话联络学生,信息传递的及时性、高效性已经远不如学生在校时。再加上在离校未就业毕业生求职的关键期中,首当其冲的便是两个月的暑假,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校对于这些毕业生的支持。因此如果毕业生单纯地把高校当做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的主体,那么在接受的帮助或者指导的效果上,都会大大降低。
1.2《就业促进计划》实施中离校未就业毕业生信息库更新速度慢就业数据的采集和更新是做好离校未就业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基础,它是相关部门掌握毕业生现状、动态、趋势等信息的前提,对就业信息的正确采集以及合理利用是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一条有力途径[3]。《就业促进计划》中第一条措施就是进行离校未就业毕业生的实名登记,我省也已经推出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实名制动态管理服务。在择业期(通常为两年)的非师范应往届毕业生进行实名登记后,该系统可以追踪到其想从事何种工作、需要何种帮扶、想开什么样的公司,以此提供个性化就业服务[4]。但是毕业生信息的动态管理的基础却是需要毕业生来完成的,第一手真实及时的资料来源只能是毕业生本人。如果相关毕业生不能和系统进行及时、真实地互动,那么这套系统设计得再完美也是形同虚设。毕业生信息的初步登记可以比较轻松地在学生毕业时完成,但是后续的更新却成了一个难题。我省的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实名登记系统是作为山东省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网的一个模块来呈现的,但是学生毕业后登录就业信息网的频次一般会大大降低,更是不乏毕业后就忘记网站登录密码、用户名的学生,影响了信息的更新速率。如何鼓励、引导甚至监督相关毕业生进行信息的动态维护,使信息库活起来成了一个较难解决的问题。
1.3相关政策宣传不到位《就业促进计划》提出了众多举措,各级政府也是层层落实,推出相关符合自身特点的各项政策,但是相关的具体政策却难以被毕业生轻松检索到,或者缺乏具体的政策解读。如济南市政府早在2013年初就发文,针对进一步做好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提出了若干指导性意见[5],但是各部门根据文件意见制定的相关具体措施很难被一并检索到。又如山东省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网作为山东省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主要媒介,其在学生较为活跃的微博和人人网的粉丝数却分别只有3234和7593(截至2014年5月4日24时),而在之后将近一年的时间里,相应的粉丝数也几乎没有太大变化,为4019和7595(截至2015年4月20日24时)。如何在新形势下利用好新兴媒体做好政策宣传工作是做好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又一个重要问题。
2《就业促进计划》实施中解决问题的途径
2.1抓好时间线,分清主次,解决好前置工作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的就业促进工作其实应该有一条清晰的时间线———学校主要负责前端(毕业前),社会(相关部门)主要负责后端(毕业后)。理解好这个线,就会为我们下一步的工作理清思路。而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的就业促进工作也绝对不是在就业方案确定下来之后才针对那一部分未就业的毕业生专门展开的。这项工作应该早早就针对所有学生开展。应该把这项工作内化到大学生就业指导、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乃至他们的入学教育中,尽可能早地让他们了解到相关政策法规,了解自己作为一名大学生如果毕业时真的未能就业时所能享受到的各项待遇,了解自己在就业遇到困难时所能得到的帮助。把这项作为一项长效机制来把控,效果要远远好于毕业前的突击工作。例如在现阶段,国家把中小企业作为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主要安置对象,并且专门针对经过多次帮扶仍未能就业的学生进行了“托底安置”的部署。这就对高校也提出了相应要求,要针对学生的特点开展自我认知教育,帮助他们尽早解决理想和现实的落差,客观地评价自己,从而使更多的毕业生踏踏实实地到相应的岗位上去。
2.2细化离校未就业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工作,做到分类引导离校未就业毕业生大致可以分成以下几种情况:准备继续备考或者等待安排工作;身体原因;技能原因;认知原因(心理预期与自我实际矛盾);创业原因(准备创业或已经创业难以取得相关认定就业资料的);心理原因。在高校层面细化离校未就业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工作,对他们做到分类引导[6],针对他们各自的实际情况,进行更为细化的就业指导,而细化则能产生效率。如对于认知原因的学生,应该加强其职业生涯规划方面的教育,引导其正确地认知自我,帮助其降低心理预期,调整好心态面对实际;而对于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应当及时对其进行心理干预,疏导其种种负面情绪,减缓就业对其产生的压力,引导其正面看待就业问题[7]。这种思想也应该被人事公共服务部门所接受,竭尽所能地为需求人群提供较为个性化的服务,才能提高效率,保障帮扶效果。
2.3建立完善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就业促进计划》实施过程中,应当注意衡量人事公共服务部门—高校两者之间的角色分配,政府相关部门在制定政策的时候也应当充分考虑高校在这项工作中所占据的比重,合理分配任务。一方面,现有政策的执行主体基本都是人事公共服务部门,而相关部门的服务力度、态度却不尽如人意,难以得到毕业生的认可;另一方面,毕业生在求职或者寻求就业帮助的时候,母校往往成为首选。这一矛盾必须在今后的工作中得到充分的认识,适当增加高校在某些领域的工作比重,而且要建立健全的保障和激励机制,而不是单纯地增加高校就业工作的负担。这样才能形成人事公共服务部门—高校—社会联动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
2.4加大政策宣传力度
2.4.1把政策宣传的主阵地放在高校首先,学生一般会首选母校作为获取信息的来源;其次,从服务态度和个人感情倾向来看,大部分学生也会把母校作为获取信息的首选;另外,离校未就业毕业生就业指导相关政策宣传未必只是针对产生既定事实的离校未就业学生,而是应当涵盖所有毕业生,因为这个群体是相对动态不稳定的。
2.4.2制作相关政策制度的电子版汇编离校未就业毕业生就业指导相关政策是一个非常庞杂的体系,涉及国家、省市、生源地各级部门,而且涵盖政府、税务、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银行等多个部门,体系较为复杂。如果高校根据毕业生的生源地汇总各地政策将会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工程,可行性较低,但是各个地市的就业服务部门汇总当地各部门的相关政策,形成汇总文档或链接具有较高的可行性。这样就方便毕业生有针对性地查询与自己关系密切的方针政策,可以免去在各个部门网站“大海捞针”的麻烦。
2.4.3加强就业信息主体网站的宣传工作以山东省为例,山东省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网是山东省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主要也是唯一的网站,但是相当的学生却没有把信息网的功能利用起来,以齐鲁师范学院生命科学学院毕业生为例,近两年来登陆网站超过10次的学生不足一半,而登陆的目的绝大部分是网签和录入就业信息,而不是查看招聘信息、就业政策。在相当一部分学生心中,信息网的地位甚至不如“智联招聘”、“找工作”等招聘网站。高校应当加大宣传力度,引导学生利用好现有的资源,这对于防止就业诈骗也大有裨益。
3充分利用新媒介实施《就业促进计划》
飞信、QQ群、微信和微博等是目前最常用的新媒介,人事公共服务部门和高校都应当利用好当前的新媒介做好就业指导工作,要用青年人喜闻乐见的渠道进行就业指导工作[8]。利用新媒介进行就业指导工作有其利与弊,在实际工作中,要扬长避短,充分发挥它们的效用。
3.1飞信飞信的时效性好,使用较为方便,而且对于高校来说,使用、维护成本较低,但是初次使用的信息录入较为繁琐。对于短消息的下发通知较为便捷。但是针对离校未就业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相当多的学生回生源地后会更换手机号,如果不能及时更新信息,则会影响它的及时性。
3.2QQ群智能手机的普及大大增强了QQ群的时效性,而且以生源地或是高校为单位建立跨年度的离校未就业毕业生群可以实现新老毕业生的互动交流,促进就业工作的进行。但是QQ群依然存在维护难的问题,例如垃圾信息依然是群维护的一个顽疾。
3.3微信微信推出了公众平台,它已经被证明是一个非常便捷、功能强大的平台。它可以实现群发推送(公众号主动向用户推送重要通知或趣味内容)、自动回复(用户根据指定关键字,主动向公号提取常规消息)、1对1交流(公号针对用户的特殊疑问,为用户提供1对1的对话解答服务)[9]。该平台已经被通信、银行等企业广泛使用,效果极好,就业相关部门以及高校在近两年也普遍进驻,在享受科技带来的便捷同时,迎合年轻人的口味。但是该平台的实名认证对于二级学院来说有着一定难度,而后续维护也对计算机专业知识有着一定的要求,对它的熟练使用有着一定的限制。
【关键词】高校毕业生 农村就业
长期以来,占人口总数三分之一的城市一直是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主渠道,但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战略的实施,城市已无法为人数急剧增加的高校毕业生提供足够的就业机会。高校毕业生就业向农村转移已是势在必行,如何促进高校毕业生在农村就业已成为关系到我国稳定和发展的重大课题。
一、高校毕业生农村就业的重大意义
(一)有利于缓解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压力
扩招后全国高校毕业生大幅增加,2005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达到338万人,比2004年增加58万人,增幅达20.71%。然而社会提供的就业岗位并没有相应增加,作为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主渠道,城市已无法为高校毕业生提供足够的就业机会。而此时,由于农业现代化战略和城镇化战略的实施,农村为高校毕业生就业开拓了新的广阔天地,一旦作为最有潜力吸纳劳动力就业的农村成为高校毕业生就业选择,将极大地缓解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压力。
(二)有利于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
农村要发展,人才是关键。农村长期以来一直是我国人才资源最匮乏地方,作为人才资源中的精华,高校毕业生农村就业必将为农村的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带来新的思想,对于实现农村的现代化具有战略意义。
(三)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和全面建设小康
我国是一个城乡差距十分明显的国家,要构建和谐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缩小城乡差距势在必行。农业的现代化和农村的城镇化是农村发展的内在要求,高校毕业生农村就业将为这两个目标的实现提供强有力的保障。同时,高校毕业生农村就业,有利于保持高校稳定的就业率,这对于维护高校的稳定和社会的安定,也具有重要意义。
二、高校毕业生农村就业存在的障碍
目前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就业,特别是到落后地区农村就业,还存在着一些障碍,主要有:
(一)传统观念束缚
受原来大学生包当干部,实行统包统分政策的影响,对于高校毕业生农村就业,人们的观念一下子无法接受。而社会评价、家庭观念和父母期望对大学生择业影响甚大。大部分原来城市出身的大学生是不愿意放下架子去农村就业的,而原来农村出身的大学生,在人们的观念中就好比“山窝窝里飞出的金凤凰”,考上大学将来是要在城市里享福的,飞出去的“金凤凰”当然不会心甘情愿再飞回“山窝窝”的。
(二)工资待遇较低
据统计,建国初期我国的城乡差距大约是3倍,而今天最高与最低的差距已经扩大到10倍。在实行收费上大学的今天,根据成本效益理论,高校毕业生择业时必然会考虑到效益问题。农村就业收入低是高校毕业生在农村就业的主要障碍。
(三)户籍限制
我国是一个城乡户籍差异较大的国家,由城市户口和农村户口的差别所带来的就业差异、社会保障差异、生活方式差异随处可见。国家户籍制度改革虽已在一些省份试点,但国家新的户籍制度出台尚需时日。根据目前的户籍政策,学生考上大学,特别是农村学生考上大学,就意味着拥有了城市户口。而毕业时,你要他放弃城市户口,又改为农村户口,这是大部分大学生难以接受的。
(四)工作、学习环境较差
当前中西部落后地区农村,教育发展滞后,乡镇企业、民营企业规模较小、设备落后、技术含量较低,农业生产还处于较原始状态,高校毕业生所学专业知识有时无法充分利用。在这个社会发展日新月异的时代,工作中坚持再学习、再提高至关重要。农村的网络、交通、通讯较落后,大学生再学习、再提高的条件较差。
(五)大部分高校的专业设置和教学内容不适合大学生在农村就业
目前高校招生计划和教学内容保留了浓厚的计划体制色彩,基本上都是以服务城市为目的。
三、促进高校毕业生农村就业的应对措施
要解决高校毕业生在农村就业的难题,政府、社会和高校必须一起努力。根据存在的问题,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 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帮助高校毕业生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随着高等教育的改革,在实行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的条件下,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培养大学生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的择业观具有重要意义。要教育广大毕业生从国情出发,从实际出发,到急需要人才的农村地区去寻找自己的用武之地,这不仅有利于高校毕业生自身的发展,也有利于自身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实现。同时,应在全社会弘扬高校毕业生农村艰苦创业的奉献精神,转变人们就业观念。
2. 国家应设立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就业专项基金,根据各地区城乡实际差距,对到农村就业的大学生实行政府补贴,使到农村就业的大学生的收入不低于当地城镇平均收入水平。由于城乡现实条件的差异,在实行收费上学的今天,实行政府补贴有助于调动高校毕业生农村就业的积极性,也体现了政府对农村发展的扶持。
3. 对毕业生采取更加灵活的户籍政策,允许到农村就业的毕业生自由选择将户口留在城镇或迁往农村。
4. 构建城乡一体化的大学生就业市场体系。现在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基本是以城市为依托的。应构建城乡统一的大学生就业市场体系,为在农村就业的高校毕业生在求职、辞职、解聘、人才流动、工资、社会保险、职业培训、劳动纠纷处理等方面提供条件。同时,高校开拓毕业生就业市场时,不能固守城市,应主动深入农村,积极拓展农村就业市场。
5. 对在农村工作达到一定的年限的高校毕业生,在考研、考公务员时给予一定的优惠,解决高校毕业生将来发展的后顾之忧。
6. 鼓励高校开设面向农村就业的专业,调整相关专业教学计划,让高校培养更多适合在农村就业的毕业生。
【参考文献】
关键词:就业; 原因; 对策; 形式
中图分类号:F241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近年来,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受到全社会的广泛关注,产生这一问题的原因,既有社会需求不足与毕业生大量增加形成的供需矛盾,也有高校、学生自身和用人单位等方面的原因。因此,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也需要政府、高校、用人单位和高校毕业生共同努力。
1当代高校毕业生就业现状
中国自高等教育扩招政策开始以来,我国高校毕业生从2003年的212万,到2013年的700余万,十年时间增加了470%,加之就业市场对高校毕业生的吸纳能力下降,使得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供需矛盾进一步激化,各地举办的各类招聘会总是人满为患,公务员考试炙手可热,出现几十人、几百人甚至数千人竞聘一个岗位的情况。同时,社会中还积存了大量高校毕业生待业人员。
据教育部对部分高校毕业生择业行为的调查,期望在沿海开放城市就业的学生高达66.67%,只有6.37%和2.59%的人选择内地省会和中小城市,至于乡镇、农村及边远地区几乎没有人愿意去。可见毕业生就业难、人才过剩只是相对过剩,相对人才集中的大城市、大企业和大公司而已,在广大农村地区和西部地区,则是绝对不足。
我国高等教育正在实现几十来的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转变,越来越趋近大众化。但广大高校毕业生及家长对毕业生就业的理解还是停留在十几年前精英教育阶段的观念上,认为只要大学毕业,就意味着就是“精英”,一定的有一个体面的工作。因此,毕业生及家长过分在意单位的规模性质、地理位置、起点待遇等。观念不能及时革新,思想不能与时俱进,是毕业生就业难的症结所在。
高等教育是学术性、专业性的教育,既可以是学术性的专业教育,也可以是职业性的专业教育。我国高校长期以来形成了过分偏重学术性专业教育的特点,因此,这种教育下的高校毕业生更容易出现知识与能力发展的不平衡。
一些用人单位条件过于苛刻,选人要全才、通才,各科都要优秀,结果高能低用,造成被录用人员不安心工作,有机会就跳槽,双方都造成损失,人为地造成就业难。一些单位存在过分看重经验、过分关注文凭、性别歧视等问题。
近年来的经济产业结构调整使得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比例下降,社会就业总量增加不足;传统接收大学毕业生的主渠道为政府机关和国有企事业单位,而行政事业单位机构改革,人员大量精简,国有企业改制和产业结构调整,分流出大量下岗失业人员,大量的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到城镇,需就业人员大量增加,社会发展总需求不足,社会整体就业形势不容乐观。同时,高校扩招使供需矛盾加大。
学校在制定高校毕业生教育发展规划、办学思路时,市场意识不强,表现为:第一,专业课程设置错位。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日新月异,新产业、新岗位层出不穷,但大学的专业设置和调整十分滞后,致使毕业生就业后难以适应工作需求。第二,社会实践不足导致知识转化率低。学生在大学侧重于理论知识学习,实际操作机会不多,加上高校和企业联系不够,学生企业实习机会不足,未来工作中所需要的实际操作能力达不到工作岗位要求,知识转化率低。第三,就业指导滞后。我国高校目前开设的毕业生就业指导课还处于起步阶段,大多数高校的就业指导工作内容常常限定于介绍就业形式,传授求职技巧、面试技巧,联系用人单位和推荐学生,缺乏对高校毕业生就业观念和价值取向的引导,难以适应变化多端的就业形势。
2当代高校毕业生面临就业问题及对策
当前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理念仍存在一些偏差。存在热衷于经济发达的大中城市及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不愿到基层艰苦地区就业,就业期望值过高,容易遭受挫折。高校毕业生的个人综合素质和能力缺失。主要反映在知识结构不健全,专业知识不系统、不扎实,科研、创新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低,缺乏一专多能的水平等方面。另外,一部分高校毕业生存在着不健全的人格特征,如缺乏艰苦创业精神,挫折承受力差,与人合作与沟通方面存在障碍,盲从和依赖心理普遍存在等。择业能力水平不高。缺乏对自我客观、系统、科学的认识,常出现高估或低估自己能力的现象。职业规划能力比较欠缺,不了解自己想要进入的单位情况,不能根据自己的能力、特点和兴趣作出决定和计划。
切实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第一,发展经济是解决就业问题的根本途径,政府应努力推动经济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大力加快发展知识密集型产业,提供更多的高学历人才就业岗位。第二,完善就业市场体系。出台更加有效的政策措施,消除就业歧视;深化人事、户籍等有关制度改革,为高校毕业生就业提供政策保障;建立健全法律、法规,引导规范就业市场,逐步把毕业生的工作纳入法制化、规范化的轨道。第三,国家采取有力的宏观调控举措,以行政、经济等手段促进人才的合理流动,鼓励高校毕业生在西部等基层、边远地区就业,鼓励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同时,政府也应做好高校毕业生失业保障和培训工作。
加强高校教育教学改革。一方面高校应根据市场需求,合理调整学科结构和专业设置,加大社会急需专业的招生数量,减少教学质量不高、专业设置不合理的学校和专业的招生数量,直至停止招生。将招生与就业结合起来,科学决策办学规模和培养规格,面向社会、面向市场办学。另一方面要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以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为目标,形成以学施教、因材施教的教学模式,强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综合竞争力,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复合型创新性人才。
用人单位转变用人观念。一方面,用人单位要进一步转变思想,树立科学的人才观,要改变唯经验论、唯文凭论的做法,还要纠正性别上和地域上的用人偏见,既要使用好人才,也要注重人才的培养和储备。有长远的人才战略眼光,做到不拘一格招揽人才,实现企业与人才的双赢。另一方面用人单位也要与学校加强沟通联系,了解学校教学特色和人才特性,通过为在校高校毕业生提供寒暑假实习基地,高校毕业生见习实习等方式,既为单位考察招揽人才,也为高校毕业生就业作出贡献。
提高高校毕业生综合素质。第一,转变就业观念,树立新型就业观。消除“眼高手低、有业不就”的思想,调整过高的、不切实际的想法,到基层去谋求发展,到艰苦的地方去创业,灵活就业,先就业后择业。第二,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和能力,掌握就业主动权。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要充分把握自身特点,挖掘自身潜能,全面提高自身素质,建立起综合性强且有其个性特点的知识能力结构,在就业竞争中占据主动地位。第三,要学会捕捉成功机遇,增强创造性和独特的求职择业见解,培养良好的求职择业心态,谋取自己理想的职位。
3结语
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关系到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社会的发展和稳定,在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面前,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需要政府、高校、用人单位和毕业生等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形成有利于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体制、机制、舆论和社会氛围,实现高校毕业生充分就业和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满足。
参考文献
[1]《当代高校毕业生就业研究2008年高等教育出版社.
摘要: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成为了今年来亟待解决的问题,怎样提高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率,不但是家庭社会面临的问题,更是高校解决的问题,本文立足于高校就业问题,进行分析,希望能研究出一条适合高校大学生就业之路。
关键词:高校毕业生;就业;研究
近年来,随着高等院校的不断扩招,高校学生的数量逐年增高。毕业大学生总量的几何性增加,与就业岗位需求的相应变动不足呈现出的矛盾,导致大学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
大学毕业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是现代化建设中未来之栋梁。做好大学毕业生就业工作,关系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关系到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和谐稳定。
一、目前高校大学生就业的主要方向
分析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这其中既有社会原因,也有大学生自身原因。及社会舆论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大学生就业过高期望值,与严峻现实的落差的矛盾。
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大中型企业与外企一直是高校毕业生就业的首选,符合中国社会的传统就业观,进入这些部门或是行业就意味着手握“铁饭碗”。其中尤其以公务员考试竞争最为激烈。
公务员有着良好的福利待遇和社会地位,整体保障水平至少是一个“铁饭碗”状态,尤其是国家公务员职位的稳定性,是最让考生心动的。民间流传着这样的说法:考上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被称为“金饭碗”,直辖市或省级公务员是“银饭碗”,地市级是“铜饭碗”,镇街道一级最起码也是“铁饭碗”。于是,出现了一批“考碗族”,他们狂啃考试书籍、搜寻考试信息、交流考试经验、参加培训速成班,不惜投入大量的时间、精力和金钱,争着抢到一个属于自己的“饭碗”。2010年的公务员考试报名人数激增,各职位平均竞争比例为73:1,最热门职位的竞争率也是三年来首次超过4000:1。
二、高校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
(一)新增劳动力数量逐年增加,但城镇新增就业岗位有限
据劳动保障部门的统计数据显示,据统计,2010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超过630 万人。高校毕业生人数总量持续上升,而全国城镇新增就业岗位没有明显增加,高校毕业生就业结构性矛盾仍是当前最突出的矛盾,过分集中在东部地区和大城市,而中西部地区及农村、基层缺乏人才的矛盾没有得到缓解。
(二)高校人才培养机制存在弊端
高校专业的设置和人才的培养,不能完全满足社会的需求。具体表现在:(1)盲目扩招。一些高等学校不能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和学校实际情况科学定位,在发展过程中一味求大求全。我国的高校入学率已达到21%以上,在世界高等教育史上都是罕见的,而部分地区和高校仍在扩招。(2)单纯重视理论知识的教授,缺乏对学生实际工作能力的培养。随着竞争的日益激烈,更多的用人单位在招聘的时候都提出了应聘者要具备工作经验的要求,使刚刚走出校园的大学生望而却步。经过调查走访广大学生对就业难问题的原因探讨,一半以上的被调查学生认为自身素质(包括知识积累深度、专业技能运用能力、人际交际能力等)达不到社会要求。(3)脱离市场对人才需求变动。市场对人才的需求是随着社会的变化而不断变化的,这就要求高校在招生的时候对已经被社会淘汰或冷谈的专业进行相应的调整,专业的设置要结合社会需求实际,尤其文科专业必须紧贴社会发展趋势。教育部门应根据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对人才布局、结构、层次作出事先规划和需求预测,并在高校专业设置时进行必要的参与。劳动部门应对人力资源市场企业需求信息和失业人数的结构特征进行统计分析,把这些信息及时传递给高校,使其适时进行专业和课程改革。
(三)传统观念仍然影响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选择
高校毕业生要认清社会需求和就业形势,及时转变就业观念,摒弃不切实际、好高骛远的就业观。大学生就业应面向基层,避开大城市、发达地区就业难的实际情况,抓住西部城市和基层急需大量人才以及中小民营企业潜在的就业机会,到中小城市、西部地区发展。此外,大学生还要树立“先就业、后择业、勇于创业”的就业理念。
(四)歧视现象
世界各国均立法禁止就业歧视,以保证平等就业。我国也出台了禁止就业歧视的法规。但在实践中,歧视现象仍普遍的存在。如性别歧视、年龄歧视、政治面貌歧视、户口歧视、“乙肝”病毒携带歧视等。
三、高校大学生就业趋势分析
(一) 政府机关及事业单位仍是择业热点
2011年国家公务员报名工作已经开始启动了,初步统计报名人数比去年增加了七成,岗位竞争比例最高的达到了1558:1。 “金饭碗”让众多高校毕业生趋之若鹜。传统的就业观仍然对高校毕业生的择业方向产生着重要的影响。
(二)到基层工作将成为就业的新热点
国家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已经实施了九年,全国许多省份也实施了地方大学生志愿服务计划。由于政策的推动,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选择到基层去服务社会、锻炼自己。辽宁、河南、河北等省份还实施了“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取得了很好的成效。总书记在与团中央新一届领导班子成员和团十五大部分代表座谈时讲到“奉献是崇高的精神境界,是美好的人生追求,也是成就事业的前提。青年要自觉把个人的命运同祖国和民族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把个人的理想追求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事业紧紧联系在一起,无私奉献社会,艰苦奋斗,不懈进取,在火热的社会实践中创造出无悔的青春、永恒的青春。”
城镇人口的饱和与就业岗位的有限也将促进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到农村、到西部去开拓自己的事业。经过实践证明,有基层工作经验的人员在今后工作岗位中会有更广的发展空间。因而,今后一段时间内,到基层工作必将成为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一个主要方向。
(三)择业地点重心将发生转移
改革开放以来,“孔雀东南飞”的现象一直持续着。东南沿海及大城市涌进的人才逐年递增,竞争压力也随之增长。在就业高压力下,高校毕业生开始将目光转向中西部、小城市及农村,那里有较广的发展空间。随着东部沿海及大城市岗位需求的饱和,以及国家鼓励高校毕业生到中西部、基层就业,必将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地点重心的转移。
四、结语
在党和政府的高度关注下,在社会各界的积极配合下,相信只要高校毕业生更新就业观念,实事求是地分析自我,确定合适的就业期望值,一定能找到充分发挥自己聪明才智的位置。同时,全社会应加强对高校毕业生的择业教育,转变就业观念,引领大学生走上正确的择业道路。高校毕业生应该本着回报祖国、回报社会的信念,将自己的能量早日贡献社会,肩负起青年人的责任与使命。(沈阳理工大学应用技术学院机械与运载学院;辽宁;沈阳;113122)
参考文献:
〔1〕 沈超,宋言东.我国大学生就业失衡现象的经济学解析[J].教育发展研究,2007(11A),34~37.
〔2〕 韩君,贺晨辉.正确看待就业问题努力扩展就业门路[Z].参考信息,江苏技术师范学院主办,2009(1).
【关键词】就业难 就业帮扶 失联毕业生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5)07-0011-02
一 高校失联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凸显
为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的问题,各大高校都对离校毕业生就业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发现离校未就业的毕业生可分为六种类型:“(1)学生有自己的打算,并不打算就业的,比如说参加公务员、银行、事业单位考试的,或者准备回家接手家族企业的学生。(2)由于身体原因导致就业困难的,比如说有残障情况等。(3)由于期望过高,导致自己的能力达不到所期望岗位的条件而应聘失败。(4)由于求职过程中缺少技巧性或者由于专业技能较差而就业难的学生,比如说在面试时表达能力不行而淘汰。(5)有创业意向或者正在创业中的学生,如开淘宝店的,或正在办理实体店手续的学生等。(6)由于个人心理原因而不愿意参加工作的学生,如太内向而导致有社会恐惧的学生,此类学生会惧怕人群,惧怕公共场所而导致不敢主动和陌生人讲话,在面试时紧张到无法说话等。”①并制定了针对这些学生的一系列就业帮扶措施,同时,也逐渐形成了各自的就业帮扶体系。其中,对于毕业生离校后的跟踪调查是高校毕业生就业帮扶研究的重要手段之一。可以说,当前对于毕业生的跟踪调查研究的主要目的是为统计各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率以及调查他们的就业状况、就业质量等。但在这一过程中另一个问题也显现了出来――部分毕业生与学校失去了联系。而就各大高校的研究方向来看,还未有人注意这部分毕业生群体,也未对此进行详细研究,但是失联毕业生的失联原因对于特殊群体毕业生就业帮扶研究有一定的作用,这是不可忽略的一部分。
二 失联毕业生的失联原因
对于失联毕业生毕业后与学校失去联系的原因,此次研究主要从心理视角进行分析,分析在现在的社会环境下毕业生的心理与想法。结合所调查结果,对于失联毕业生失联原因做出推测,并从物理和心理两方面进行失联原因的分析。
1.物理因素
就物理因素来说,毕业生在进入社会以后联系方式经常改变,或是回到自己的家乡便将原有的联系方式换掉,甚至不排除手机被盗的可能性,这都给学校的联系造成不便。他们留在学校的手机号码联系不到时,就只能通过他们的家庭联系方式、父母手机号码和QQ、邮箱等来联系,在这些联系方式中也存在着一些主观性和客观性的失联因素。主观上,出于各种原因,他们从一开始留在学校的基本信息便是不真实的,或是存在一部分毕业生进入社会后类似QQ和微信、微博等联系方式就很少使用了,当然也可能存在在工作或者休息时间将手机关机的情况,这也使学校难以联系到他们;客观上,出于家庭原因更换了家庭联系方式,如搬家或是父母由于各种因素而联系不到,也使得学校与毕业生失去联系。
2.心理因素
首先,从个体心理角度分析:(1)动力因素:学校为了统计就业率,对毕业生毕业后的就业情况很关注,催着他们要就业协议书或单位用人证明,毕业生被催得产生了抵触情绪,或是认为自己已经离开学校,出于一种自己已经不是学校管辖的学生的心理,一些毕业生缺乏主动联系母校的动力;(2)气质因素:失联毕业生的气质类型可能属于抑郁型,这种气质类型的人行为孤僻、不太合群、内向、胆怯,惧怕与人联系交流,存在不敢与学校主动联系的可能;(3)鸵鸟心态:因为自己未打算就业或长期找不到工作,甚至可能处于刚辞职的状态,出于羞愧感或其他心理因素而不自觉地逃避与学校的联系。其次,从群体心理角度分析:(1)从众心理:有些大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因各种因素需与学校保持一定的联系,而当他们毕业后,不再处于一个能主动与学校联系的环境,出于从众心理他们也可能不会主动与学校联系;(2)责任分摊:未就业同学在学校期间,因身边也有未就业的同学,由于责任分摊的原理,他们的愧疚感不深甚至没有,但是在毕业后,未就业的愧疚感增强,特别是了解到周围同学的就业情况后,可能是使毕业生与学校失去联系的原因。
三 针对毕业生失联原因的帮扶措施
针对毕业生失联情况,研究得出相应的帮扶措施。针对物理因素和心理因素,可分为以下几方面的举措:(1)联系方式的多元化,利用各种通信工具,如电话、QQ、微信、微博等查询失联学生的消息,直接或间接与失联毕业生取得联系,并及时更新通讯录的目的,方便学校与他们取得联系。(2)心理引导,主要采用“鼓励式心理辅导”,这不仅仅是在校学习期间对学生进行一定的心理引导和心理暗示,排除心理障碍,同时理解学校实行帮扶举措的用心,使之毕业后不拒绝学校的关心。(3)进行毕业前的就业指导,使每个毕业生都清楚地了解到学校的就业帮扶措施,让他们知道学校是他们踏入社会的支柱之一,吸引他们在毕业后主动联系学校。(4)提供就业信息,为本校毕业生无条件提供就业信息和就业帮扶举措,从目的上吸引未就业的失联毕业生主动联系学校,以获得学校的就业帮扶。(5)提供创业培训及创业服务项目,为毕业生另辟蹊径,使有意创业的毕业生愿意回学校接受进一步的创业培训,或是得到学校的就业支持。②
随着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与社会的热切关注,各高校非常重视离校毕业生的就业工作,以至于各大高校不断完善学校的就业帮扶体系,以实现全部毕业生就业或是以创业为目标而努力奋斗。“就业情况即就业率特别对于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院校来说,更是一个重要的生命线。”③也就是说,对于离校毕业生的跟踪调查工作显得尤为重要,而失联毕业生更是这个被调查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失去联系的毕业生在各高校中都是常见的现象,这一部分人群不多,却也是一个让人不能忽略的群体。完善失联毕业生这一人群的帮扶措施,会对调查毕业生在岗位表现和与本专业的学习情况、对专业设置和建设等都有重要的意义,有利于各大高校完善毕业生就业帮扶体系与措施。
注 释
①陶玮玮.试论如何做好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的职业指导[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6)
近几年来,我国高校毕业生的规模迅速扩大,由高校扩招等导致的毕业生就业难问题已日益引起社会关注。我区生源的高校毕业生同样面临着择业难的问题。现结合我区高校毕业生现状,肤浅谈谈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
一、我区毕业生就业现状
(一)高校毕业生就业报到人数与登记就业情况显示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还很低。目前高校毕业生就业报到的管理一般为,高校毕业生在毕业时期即已落实工作的,由所在高校开具就业报到证到所在单位或单位所在地区。而在毕业时尚未落实工作或落实的工作单位不够资质的,所在高校开具回原藉报到的就业证。20*年,回我区报到的高校毕业生有108人,登记有就业单位的仅为18人;20*年,回我区报到的高校毕业生有66人,登记有就业单位的仅为16人,初次就业率相当低。
(二)我区招考公务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报名情况显示,高校毕业生就业竞争相当激烈。20*年我区招考乡镇公务员20人,大专以上文化程度不限专业均可报名,报名人数达到1840人之多,淘汰1820人。20*年招考卫生系统专业技术人员17人,报名人数为85人,淘汰68人。20*年招考教师100人,报名人数为324人,淘汰224人。就业竞争相当激烈。
(三)隐性就业夸大了就业难的程度。就业“难”程度有所夸大。虽然高校毕业生就业存在着很大压力,但就现实情况来说,就业困难程度有所夸大。目前在我区,非签约就业(隐性就业)现象极为普遍。一些到中小型企业就业的毕业生认为单位未为其购买各类保险,工作不稳定,因此不愿登记就业单位;毕业生自主创业,无法与用人单位签约;毕业生继续深造等。由此得出结论是:掌握的未就业数字大于实际未就业数字。
二、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原因分析
(一)就业需求不足。我区企业多属于劳动密集型中小企业,主要需求的是技能型人才,对大中专毕业生的需求反而相对量较小。而机关事业单位目前“进出口”关都把得很严,进来不容易,出去更不容易,出口不畅通,导致机关事业单位用人需求不足。我区每年面向社会公招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教育系统除外)不足50人。每年招考教师数量相对较大,但是需要具备教师资格的人员。
(二)高校毕业生所学专业与我区紧缺人才需求不相适应。一些大学的专业及课程设置没有能够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进行规划,有较大盲目性,专业趋同现象十分严重,造成供给严重大于需求,而所需求的技能型人才相当紧缺。根据我区“工业强区”的发展思路,近年来将着力于“三港五园区”建设,对人才的需求也很迫切,但主要需求的是技能型人才。但是就拿机械工业园区来说,在近两年回我区报到的172名毕业生中,仅有一名毕业生所学专业为建材机械。我区的酒业园区需要大量酒类专业人才,但其人才主要由现有人员培养而来,大学毕业的酒类专业人才根本就没有。而电子商务、计算机信息、英语专业的毕业生较多,在目前我区的就业市场趋于饱和状态。且管理类专业如经济管理、公共事业管理、工商管理等高校毕业生也因缺乏实践经验就业相对困难。
(三)高校毕业生的就业观念不当。高校毕业生就业难,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们期望值偏高,自身定位不准,理想与现实脱节。一方面传统的观念以及目前很多高校毕业生认为:高校毕业生自身条件优越,要么就应该到国家机关事业单位,要么就应该到大型企业从事管理工作,片面认为留在大城市、大单位才能体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才能实现自己理想和抱负。不愿意放下架子从基层做起,从“工人”也就是技能型岗位做起,因此丧失了在普通工作岗位上做起的发展机会。另一方面我区与沿海等发达地区相比经济相对落后,因机关事业单位工作稳定、待遇有保障,比在企业工作的条件、待遇报酬优越,回区高校毕业生多数愿意参加公务员或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招考,而机关事业单位提供的岗位又很有限。
(四)企业用工制度不合理。我区一些私营企业用工制度极不合理,不但不和员工签订劳动合同,而且社会保险、养老金、公积金等一系列社会福利也没有。另外,起薪较低,升幅不大,并伴有苛刻的管理制度,让高校毕业生确实受不了。同时,用人单位还设置经验、性别等障碍拒绝应届毕业生。
三、建议及对策
(一)积极开辟就业渠道。一要畅通机关事业单位出口,建立机关事业单位正常的进出机制。目前,机关事业单位的出口没有科学、规范的制度、方法,辞退工作人员相当困难,人事部门也很慎重,如果年度考核为称职以上,又不违纪违法,因此基本上还是“铁饭碗”制度。应该建立一套科学完善的定期考评机制,对现有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实行淘汰制度,一方面又可增强工作人员的进取心,同时又可以将空缺的岗位推向社会补充优秀的人才。二要积极挖掘基层、公共服务岗位,加大人才支农、支教、支医的力度,选拔优秀高校毕业生充实到农村一线、社区基层、农村学校等工作。
(二)加大对高校毕业生的岗前培训。大学毕业生的基础较好,对新知识、技能的接受能力也很强,要积极帮助他们渡过从学生向工作者的转变期。对回本区的高校毕业生,要结合我区人才需求实际,积极开展分类技能教育,使学生在校受教育的知识结构能够和社会需求尽量适应,培育出既有理论知识,又有实操经验的高技能人才,让他们在较短时间内紧跟我区经济发展思路,运用自身的专长为园区建设服务。
(三)切实加强对高校毕业生的职业发展指导。转变高校毕业生就业观念,需要做大量的教育和指导工作。要开设职业生涯发展辅导课程,对高校毕业生进行正确的价值观培训。鼓励大学毕业投身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积极投入到基层建设工作中来。积极开展毕业生测评,帮助其正确认识自身的优势和不足,准确地定位职业发展方向,找准发展思路,树立正确的择业观。
【关键词】大学毕业生 农林院校 农村 基层 就业
目前,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将会面临非常繁重的任务,同时在一些艰苦、偏远的基层地区却存在着人才匮乏的状况。因此,在全面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着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形势下,面向农村拓展就业渠道,鼓励和引导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不仅对缓解当前的高校毕业生特别是农林类院校毕业生的就业压力,提升农林院校毕业生的就业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也能够实现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目的。
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工作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近年来,就业总体形势越来越严峻。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农村和基层就业,尤其是对口农林类院校的毕业生,不仅可以缓解当前的严峻的就业形势,提高农林院校毕业生的就业率,而且可以为农林院校毕业生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提供广阔的空间,同时对于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也有很重要的意义。
从另一个方面来看,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急需大批优秀的人才。当前在统筹城乡发展方面还面临着比较繁重的任务,城乡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距,特别是一些艰苦偏远的地区还比较落后,还存在人才匮乏的状况,严重的影响和制约了一些地方的经济发展。可以说,解决农村基层人才匮乏问题已是迫在眉睫、刻不容缓。
影响毕业生到基层就业的原因
就目前来看,影响农林类专业毕业生到基层就业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一是基层单位吸引力弱,存在着一些不利于毕业生就业的因素。基层单位和经济相对发达的城市相比,经济发展上有较大差距,在人文环境和文化生活上更是无法相提并论。另外,国家对传统的“大农专业”缺乏应有的保护措施,对农业科研和推广部门缺乏应有的支持,对从事农业艰苦行业的农村科技人才缺乏政策倾斜和激励措施。
二是毕业生在就业观念上存在一些偏见。目前,毕业生就业观念并没有得到根本性的转变,就业期望值较高,存在盲目攀高的心理。于是,使一些高校毕业生产生了“宁在城市有张床,不要农村一幢房”的思想。这不仅造成了人才的浪费,也严重影响了基层经济的发展。
三是毕业生存在一定的后顾之忧。部分基层和农村地区由于其历史和经济发展等原因,对吸纳毕业生没有优惠的政策,甚至不能给他们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使他们感觉到在基层和农村工作没有未来和希望,挫伤了毕业生到基层和农村工作的积极性,使相当一部分有志到基层和农村就业的毕业生望而却步,这使得高校毕业生到这些地方工作的可能性更加变小。
正确引导高校毕业生尤其是农林院校毕业生面向农村和基层就业
首先,要进一步完善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基层和艰苦偏远地区就业的各项优惠政策。完善人才资源市场配置与政府宏观调控相结合的运行机制,进一步消除政策障碍,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满足和给予到基层就业的毕业生合理的物质利益需求,切实解决毕业生的后顾之忧,促进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基层和艰苦地区去就业。
其次,高校要深化教育改革,探索灵活的教学实践活动,构建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平台。农林院校,应该发挥自己的专业特色和优势,为农村和基层的建设培养出更多的学有所长的优秀毕业生。
关键词: 高校毕业生 就业现状 指导对策
高校大规模扩招后,我国高等教育正经历深刻的变革,标志我国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迈向大众化教育,高校毕业生大量涌入就业市场面临的就业形势日趋严峻,高校毕业生人数呈跳跃式增长,其就业压力也随之增大。
2009年全国高校应届毕业生达到611万人,2010年应届毕业生达到631万人,2011年将达到660万人,高校毕业生初次就业率由2004年74%下降到2008年的不到70%。作为一个特殊群体,大学生的就业遭遇多方面的挑战和挤压,在整体环境堪忧的情况下,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产生的不良心理进一步凸显。
大学生应届毕业生就业问题关系到我国高等教育的持续健康协调发展,关系到社会是否和谐与稳定发展,关系到高校将来的声誉与发展。因此,如何在当今新的形势下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已经成为各高校的首要任务。
一、当今我国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大学生就业存在的不良心理。
1.依赖心理和恐慌心理
近年来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使还未踏出校门的大学生就要面临“毕业即失业”的困惑和焦虑,高校毕业生多数都是独生子女,在父母的精心呵护下成长,动手实践能力较差,追求安稳,往往不敢主动求职,在就业过程中缺乏自信心和勇气,在就业机会面前表现出顾虑,不能主动竞争,而是寄希望于学校和家庭,在就业中处于劣势。高校毕业生往往缺乏独立的思考和见解,不能从自身的学习、专业的和综合素质的情况作出切合实际的选择,而是人云亦云,见别人都出国、考研或去大城市,自己也就跟着凑热闹,这种心态也让毕业生不能顺利就业。他们时常感到焦躁、烦恼和无所适从,在焦虑的情绪中学习和生活,等待着毕业,想努力提升自身素质找到满意的工作,却无从下手。
2.自卑心理和追高心理
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对大学生就业市场带来的冲击和压力,毕业生对于自己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及综合素质不如其他同学,或因求职过程中的失败,形成强烈的自卑心理,对就业前景十分悲观,感到无能为力、失去信心,表现为情绪低落、不思进取,往往会放弃积极的求职努力,消极地等待就业机会自己找上门来。部分来自农村的毕业生面临的经济压力大,家里为了供自己上学一直过着很拮据的生活,现在自己终于毕业可以赚钱了,就想用最短的时间摆脱压力。尽管就业形势严峻,很多毕业生在择业时还是想得过分完美,无形中提高了对工作的要求。他们认为就业就是赚钱,便将目光只放在那些工资高、福利好的工作上,忽视利于自己发展的工作。
(二)学校专业设置和招生计划脱离人才市场的需要。
学校招生和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脱节,导致就业市场化与教育改革滞后之间的矛盾。高校扩招造成教学质量下滑,部分大学的专业及课程设置有较大盲目性,缺乏科学的需求预测和规划,从而直接影响到高校毕业生的信誉度,导致就业压力增大。扩招后学校只是一味追求规模扩大,由于学校的资源有限,重知识灌输而轻能力培养,加上扩招学生素质下降,使得学生普遍不能适应用人单位的需要,用人单位对应聘者的实际操作能力、适应工作环境变化的能力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从而影响社会对学校学生的认可度,影响大学生就业。
(三)学生综合素质与就业能力不强。
当今社会需要的是全面发展的复合型人才,企业希望所招收的大学毕业生不仅要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还要具有良好的综合素质、较强的实践能力。而一些学生在大学里只满足于完成应该学的课程,缺乏广博的专业知识积累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动手能力差,缺乏诚信意识、团队协作精神,人际交往能力和适应环境能力都较差,无法实现顺利就业。大学毕业生职业目标模糊,在就业过程中应对能力较差,心理承受能力和主动推销自己能力较差,碰到机遇不能当机立断,加上语言表达能力不足,不能自信地展示自己,就容易在求职时错失就业良机。
二、解决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对策
(一)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帮助学生转变就业观念。
大学生就业指导必须贯穿于大学学习的全过程,让大学生从进入学校就开始关注就业,向学生灌输竞争择业的意识,让其及时了解就业形势,正确面对就业压力,正确评价自己。教育学生丢掉“精英”意识,不能存在盲目的优越感,要有务实的就业定位,低姿态地进入社会。要帮助学生改变“一次就业定终生”的传统观念,让他们认识到职业是可以改变的,先就业再择业,为以后的职业发展积累人力资本,从而树立积极切合实际的职业理想。
(二)加大宣传力度,构架大学生就业信息公共服务平台。
媒体作为社会与大众之间的桥梁,应该利用自身社会接触面较广的特点,积极联系相关用人单位,了解他们的用人需求,并结合高校毕业生各个专业的特点,组织专场招聘会,有效地为毕业生创造就业渠道。要健全大学生就业指导机构,重点做好毕业生就业信息、就业指导、就业服务等公共服务工作;采取多种手段为高等院校、毕业生、用人单位提供就业信息。
(三)高校要加强就业指导机构的建设,更加务实地实现教育与社会接轨。
加强对大学生的就业思想教育,帮助学生认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设计,举办有关创业、就业技巧的培训班,为学生就业做准备。高校针对社会的人才需求,构建固定的沟通机制,缩小大学生能力和培养方向与用人单位之间的差距,为社会输入更加优秀的专业人才,从根本上解决就业难的问题。
(四)鼓励和支持大学生创业。
创业是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有效途径,大学毕业生作为劳动力市场的优势群体,应该是就业岗位的创造者,要发挥大学生思维敏捷,市场适应能力强,具有创造热情和创造潜力的优势,通过创业实现就业,引导毕业生科技创业、自主创业。大学生自主创业不仅能缓解社会就业的压力,而且有利于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政府应加大对大学生自主创业的扶持力度,制定积极的鼓励政策,并完善相应的法律,对大学生自主创业予以法律支持。
在当前社会需求与大学毕业生供给结构不平衡的情况下,解决大学生就业的问题已经成为关系重大的社会工程,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单靠政府、高校、毕业生和用人企业的任何一方都难以解决实际问题,只有通过多方的共同努力,才有可能使大学生就业问题得到更好的解决。
参考文献:
[1]庄晓芹.金融危机下大学生就业的不良心态及自我调适[J].中国电力教育,2008,(126):160-161.
[2]魏朝晖,沈洁,赵淑彦.大学生就业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J].承德医学院学报,2009,(1).
一、建立专项资金。每年在市财政预算中安排促进*籍高校毕业生就业专项资金,用于对重点大学*籍毕业生回家乡工作的奖励,对*籍困难毕业生就业的资助。
二、鼓励重点大学毕业生回家乡工作。
(一)重点大学*籍毕业生回家乡进非公有制企业工作,与企业签订1年期以上劳动合同的,给予毕业生本人一次性奖励2万元,奖励资金待毕业生在企业工作满1年后支付给毕业生本人。符合《*市引进紧缺人才资助办法(试行)》(吴政发〔*〕31号)中企业骨干人才购房资助对象的,可由毕业生本人直接申请购房资助,政府资助资金直接划拨至其个人账户。
(二)重点大学*籍毕业生,凡符合本市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所需专业要求的,根据用工单位需求,经统一面试、考核合格的录用为派遣制事业性质人员,工作年度考核优秀的,可录用为事业单位工作人员。
三、扶持困难毕业生就业。
困难毕业生是指就业困难或经济困难的*籍应届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毕业生是指毕业6个月以上未实现就业并已办理失业登记的毕业生;经济困难毕业生是指“低保”家庭、零就业家庭、贷款进入高校就读的毕业生和经所在镇、开发区确认的其他困难家庭毕业生。
(一)以培训促就业。通过专业培训,提升毕业生就业技能,促使就业困难毕业生“能就业,就好业”。每位*籍就业困难毕业生可享受一次免费专业技能培训。培训结束后,凭考试合格证明,由毕业生本人向市人事部门申请返还个人所交纳的培训费用。
(二)以见习促就业。鼓励企业吸纳*籍就业困难毕业生进企业见习,通过见习实践,创造就业机会。*籍就业困难毕业生每人可申请参加1次见习活动,见习期间享受生活补助。生活补助由见习单位和政府共同承担,政府补助的标准为每人每月500元,见习期一般不超过3个月。
(三)实行就业援助。经困难毕业生申请,由市人事部门向社会公布困难毕业生的专业方向和求职意向。鼓励用人单位接收困难毕业生,对接收困难毕业生并签订1年期以上劳动合同的企业给予一次性补助,补助金额按企业为困难毕业生缴纳1年社会保险费的50%计算,补助资金待毕业生在该企业工作满1年后拨付。建立零就业家庭毕业生就业帮扶绿色通道,优先按规定办理失业登记手续,领取《就业登记证》和《再就业优惠证》,享受就业再就业优惠待遇。
四、鼓励自主创业。对*籍毕业生自主创业的,税务部门在政策许可范围内,给予税费减免优惠。毕业生自主创业需申请小额贷款的,可根据《关于印发*市小额担保贷款实施办法的通知》(吴政办〔*〕116号)文件,按照自愿申请、社区推荐、镇(区)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审查后报市就业管理机构审核、贷款担保机构审核并承诺担保、经办银行核贷的程序办理贷款手续。优秀毕业生从高校争取的具有较高科技含量的创业项目,可进科技人员创业园,并享受创业园的优惠政策。
五、优化政府服务。各政府职能部门要高度重视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服务工作,既各司其职,又密切配合,切实加强对*籍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服务力度。人事部门要在毕业生求职信息、举办毕业生“双选”活动、就业指导、就业培训、就业推荐、就业见习、就业信息服务、档案托管等方面认真做好服务工作。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要加强合作,建立毕业生就业服务联动机制,互通招聘岗位和毕业生就业落实情况等方面的信息,为毕业生提供鉴证、报到、签订劳动合同、缴纳社会保险、档案托管等一条龙服务。公安部门要做好毕业生落户工作。
六、坚持规范操作。
(一)重点大学毕业生回家乡工作奖励金支付,由毕业生本人提出申请,困难毕业生就业资助由毕业生本人或所在用人单位提出申请,报市人事部门审核后拨付。
(二)市财政部门要定期对促进*籍高校毕业生就业专项资金的使用情况进行检查,对有违反本意见规定的,作出相应处理,情节严重的,追究有关单位和人员的责任。
七、其他。
关键词:高校毕业生;就业难;专业设置
G807.4;G647.38
一、我国高校专业设置的现状
随着高校职能的不断完善,专业作为高校实现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功能的载体,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专业主要依据现今社会发展的阶段、现代科技发展展I、学科发展三个方面来设置,突出社会本位的价值取向。20世纪末,伴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大扩招和新一轮学科专业调整,很多高校通过快速增设专业数量、扩大招生规模和学校兼并等方式来完成办学转型的。专业设置呈现出了新的时代特点。
(一)高校以市场需求设置专业的意识明显提高
从2000年起,我国要建立比较完善的毕业生就业制度,并同时取消了向毕业生发放“派遣证”的做法,将此做法改为向毕业生发放“就业报到证”。同年召开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也指出,我们建立的毕业生就业制度应当是一个不包分配、竞争上岗、择优录用的用人制度。这标志着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结束了“计划、分配、派遣”的历史,转向了以了以市场为其导向。我国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逐渐过渡到“大众教育”,高校专业设置也从“计划供给型”向“市场需求型”转变。许多高校开始以社会需求来设置所学专业,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科技进步以及新兴产业所需的应用型人才和管理型人才。
(二)高校的专业设置同质化严重
高校追求学科专业设置的“大”而“全”,是当前我国高校办学过程中存在的一个较为普遍的问题,这不仅造成学校办学特色的丧失,也加剧了国内高校专业布点不合理和专业结构同质化现象。高校专业设置同质化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方面,新建教学型本科院校专业设置同质化尤为突出。教学型本科院校大多是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浪潮下,为了更大满足不同阶层接受高等教育的需求,由原来地方性专科学校、特别是师范专科学校升格而来的高等院校。这些院校承担了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的大部分任务,为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做出了巨大贡献。然而部分高校为了扩大招生名额,获取经济效益,不顾自身的实际情况和社会需求重复设置专业,使得专业设置成了“赢利”的手段。 另一方面,高校的专业特色和优势定位不准确。高校专业设置盲目转求大而全,不顾及自身的办学理念、特色和优势。当然任何一所高校都不可能在所有的专业上占尽优势,但却可以结合自身实际把特色鲜明的优势学科作为办学的支撑点和吸引力。
(三)冷门专业不断改造,热门专业分布较广
从专业设置类型来看, 全国 249 种本科专业冷热明显。国际经济与贸易、英语及经管类等专业炙手可热,录取分数也年年攀升。农林水、动植物、地矿、冶金等,属冷门专业,纯理论研究的专业,如哲学、宗教学、思想政治、社会学等也是冷门专业,相关院校的冷门专业招生指标几乎年年难以完成。为适应市场需要,近年来,全国高校在对冷门专业缩减招生指标同时,加强对传统的冷专业进行改造。比如将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改造为计算科学专业,将图书与档案管理专业为信息管理专业。
二、高校专业设置导致毕业生就业难的因素分析
我国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长期存在,近年来尤为明显,高校毕业生就业难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文章从高校专业设置的视角分析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原因,对进一步发展高等教育,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部分高校专业设置缺乏充分的条件和科学论证
我国高校没有专业设置的自,高校在进行专业设置和调整时,都需要严格遵守教育主管部门规定的专业设置的指导方针、原则、基本条件以及设置权限等详细具体的规定。然而部分高校并没有找准学校的定位、发展方向和目标,没有严格按照新开设专业的要求,没有制定科学合理的学科专业发展规划。而是片面追求办学规模的扩大和专业数量的增多,导致专业重复、缺乏特色,有的专业饱和,学生过剩。
(二)学生专业选择缺少弹性,很多学生不能选择自己喜欢的专业
在市场经济时代的今天,学生所学的专业直接影响到今后的就业,因此能够让学生热爱自己的专业,以及能够在未来生活中更好的运用所学专业就相当的重要。然而在我国高校普遍存在:学生不了解所学专业,对所学专业不热爱,选择专业的功利性强等现象。学生在选择专业时不了解专业该学习何种知识以及专业发展前景,更多的情况是只知道专业的名字而已,选择专业盲目性大。这必然会导致学生对所学知识的一知半解,对所热爱的专业知识似懂非懂的现实状况。专业选择上过分关注就业率从而忽视自己对专业的兴趣,也是专业选择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三)专业知识内容死板,学生综合素质欠缺
我国传统的教学方式是“老师讲,学生听”的灌输式的教育,学生到了高校也是如此。教师授课形式单一待办,内容也了无生趣,部分教师把讲课当成任务去完成。学生对所学知识没有兴趣,甚至逃课,考试也是临时突击备考,学习紧靠死记硬背。这种教学方式与学生之间没有产生互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得不到发展,导致学生对所学知识一知半解,在表达能力和独立完成工作的能力上存在欠缺。而如今用人单位对人才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这样难以使高校毕业生找到满意的工作。
(四)人才专业培养与社会需求的脱节
高等学校培养的人才能否最大限度地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对大学生就业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同时也关系到高等教育的成败。大学生就业难的状况在一定程度上暴露了高校教育教学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一些学校的办学方法和办学观念落后,没有市场意识,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脱节,在招生中带有一定的盲目性,不能敏锐地感知社会需求的变化,从而相应地调整专业设置。一些高校在扩招后投入跟不上、办学条件相对落后,给教育发展带来困难。一些学校对学生实际能力的培养重视不够,人才培养不能完全适应用人单位的需要,部分用人单位门槛比较高,追求高学历,不注重社会实践。
(五)高校就业指导工作滞后
许多高校的就业指导机构挂靠在学生管理部门,其管理幅度相对较小,工作人员业务能力欠缺,对毕业生的就业指导质量不高。有的学校只是在大四阶段开设就业指导课程,没有将其贯穿于大学全过程。“高不成,低不就”是高校毕业生就业观念落后的真实写照。部分高校毕业生对就业期望值过高,高校就读期间形成了固定的就业观念,在毕业就业时无法及时转变,缺少科学的职业规划。在职位选择上,相当大一部分毕业生愿意留在经济发达地区,过分看重薪酬高的岗位,众多毕业生去竞争有限的岗位,千军万马挤“独木桥”。然而欠发达的地区和基层又普遍的缺乏人才,毕业生又不愿意去艰苦待遇不高的地区,这样就形成了“有人没事干、有事没人干”;“事儿多的地方人少,人多的地方岗位少”等现象。
三、缓解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对策
形成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因此解Q这个问题必然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多方努力方可有效。文章此处仅仅从高校专业设置角度就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提出的对策。
(一)拓宽专业口径,使学生有更多的选择
我国高等学校专业面过窄的问题很早就有人提出改进意见,据此,教育部对高等学校专业面过窄的情况予以调整,合并了部分专业,现在只剩下400多个专业,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毕业生仍感到社会变化太快。鉴于这种情况,学校招生时最好能按大类招生,如财经类、文学类、生化类等,具体的专业细分可以安排在进校学习一年以后再进行。这样,学生才会更了解将要学习的专业,根据自己的兴趣、社会的需求选择专业。
(二)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培养学生综合素质能力
实践教学是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因此,实践教学必须保证质量,不能走过场。 过去我们的教学方式以传授为主,学生只要掌握书本知识,就可以毕业了,学生动手能力差,就业时缺乏应对实际工作的能力。首先,组织实践教学的教师应该具有较强的工作能力。这种能力应该既包括较高的专业理论水平, 又有较强的社会工作经验,是集理论、实践和项目经验于一体的综合型人才。 其次,高校要加强实践教学教材的建设。不仅要有能力过硬的教师,还应投入时间和精力,做好实践教材的建设,进一步保障学生能顺利的参加教学实践课程。实践教学课程的教材应与时俱进,适应当今社会经济的发展需要。 再次,建设实验、实践基地。 实验、实践基地是学生进行实践教学的重要场所,学校应该积极寻求企业和生产科研单位的支持,积极拓展校外实践基地,让学生在设施良好的基地中接受实践教育,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职业技能。最后, 改革实践教学的教育模式,实施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
(三)完善毕业生就业思想指导,确立正确的择业观
思想指导是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关键,只有当学生有了正确的就业思想、就业态度,才能从容面对就业中各种问题。思想指导应该贯穿高校学生学习的始终,学校可通过各种形式的活动,帮助学生找到自己的兴趣点,进行职业生涯的规划;思想指导还应该让学生对国家的就业政策有全面的认识,使得学生能够按照国家和社会的需要,调整自己的位置;同时也包括树立正确的择业观。保持头脑清醒,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应理性对待实际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切勿好高骛远。
另外,就业信息搜集和求职技巧的指导也是毕业生就业指导的一项必不可少的工作。搜集就业信息可以通过派学校专员参加各地的人才交流会,并在现场进行资料的宣传与发放、通过互联网、或通讯等方式,沟通有关企业、组织学生参加各地人才交流会等等。
(四)设立专门机构,研究专业设置问题,使学校的专业设置更能贴近市场需求
高校应紧密结合市场需求,建立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就业指导队伍,做好人才培养工作,积极推动大学生就业工作的发展。其中高等教育要以市场为导向,合理配置教育资源,紧密联系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加快调整高校专业结构,以培养社会所需要的各类人才。同时,高等学校要加强大学毕业生就业前的教育。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就业形势日益激烈,应引导毕业生更新就业观念,根据社会需要和可能去选择职业。要抢抓机遇,积极就业,千万不能高不成低不就。另外,高等学校需要建立和完善大学毕业生就业服务工作机构。服务工作机构要有针对地加强毕业生就业政策指导和就业技能培训,要广开渠道,准确收集就业信息,为大学毕业生积极参与市场竞争创造有利条件,最终促使学校培养的人才能充分就业
(五)自主创业指导
随着我国教育体制的不断深化,创新与创业教育得到了有效发展。高校首先应重视对大学生开展创业教育,通过开展教育培训,培养大学生的创业意识、创业理念、创业技能和各种创业综合素质,使大学生具有一定的创业欲望和创业能力,实现由被动就业到主动创业的观念转变。
在自主创业教育上,高校必须开展创业教育课程,并将创新理念充分融入,构建创新创业实践教学体系,充分开发创新创业实践类课程,让学生一边学习一边实践,“以赛代练”能促进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有效提高,开展多种创新创业实践活动;高素质师资队伍对创新创业教育的有效开展具有一定作用。高校应该提高教师专业素质水平,增强良好职业道德,对教师队伍的职业责任感进行强化,对教师定期进行培训,对专业知识进行不断强化,将知识系统及时更新,顺应时代的发展特征,让学生学到有实际意义的知识。
参考文献:
[1]李涛,符新伟.毕业生就业与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02).
[2]冯晓星.研究高校的创业教育以及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分析[J].亚太教育.
[3]史丽丽.中国大学生就业问题难点与对策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6.
[4]杨高.当前毕业生就业难原因及对策[J].广州市财贸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2(02).
[5]杜才平.目前我国高校专业设置的现状、问题及其对策 [J].湖北社会科学,20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