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01 09:31:39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社会发展理论,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然而,在社会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一系列社会问题,即社会发展代价。唯物史观认为,代价作为人类在实现社会发展目标的过程中所付出的努力和牺牲以及所造成的消极后果,是一个社会历史范畴,代价的内涵必然是不断发展的,代价理论也在实践中日益完善。下面本文就对不同时期的社会发展理论进行简要分析。
1.就西方社会发展而言,早在17世纪,霍布斯就从利己主义和功利主义立场出发,认为资本主义取代封建主义的历史进程与资本家阶级的为富不仁、唯利是图的价值取向一样,都是人的“自然倾向”的具体表现,是必然的历史过程。在论证过资本主义取代封建主义的历史合理性的同时,首次提出社会发展代价问题。此后,引起众多哲学家、社会学家的广泛关注。
2.18世纪,卢梭着重从人的本性出发揭示发展代价产生的根源,他首先从资本主义社会的“不平等关系”入手,深入探讨了社会进步与社会道德沦丧之间的“二律背反”关系。在他看来,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人类的善良本性却日趋败坏,人的道德日益沦丧,特别是所有制的产生及社会不公正关系的发展,更使人的本性趋于恶,在人类文明发展的同时,却付出了沉重的代价。由此他指出,人的道德堕落是由社会的不平等引起的,要恢复人的良心,使道德高尚起来,就必须推翻封建专制制度,按照社会契约建立起人人自由平等的社会。其理论内容也蕴涵了两方面的问题:一是科学进步要不要以道德和社会风尚的败坏为代价;二是人类文明的发展是否以人的堕落为代价。卢梭从人的本性出发,阐述了人类社会发展所付出的巨大代价。
3.黑格尔则从人的“恶欲”出发,辩证地说明了社会历史发展进程中“发展”与“代价”之间的矛盾关系,认为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人类对自身利益和进步的追求会造成对某一正义、合理事物的否定,即产生“恶”的后果,而这种“恶”既可以用来否定日趋衰亡的旧秩序,也可构成社会历史进步或发展的新的推动力量。它还能给社会的前进带来诸多不良的影响。正如恩格斯所说:“在黑格尔那里,恶是历史发展的动力借以表现出来的形式。这里有双重的意思,一方面,每一种新的进步都必然表现为对某一神圣事物的亵渎,表现为对陈旧的、日趋衰亡的、为习惯所信奉的秩序的叛逆,另一方面,自从阶级对立产生以来,正是人的恶劣的、贪欲和权势欲,成了历史发展的杠杆。”黑格尔立足于事物自身的内在矛盾运动和人的恶欲来揭示发展与代价的辩证关系,指出了历史的发展总要付出一定的代价,并且付出代价是历史发展的动力,与霍布斯、卢梭的发展代价思想相比,具有明显的历史进步性。
4.马克思、恩格斯在批判继承以往社会发展研究的成果的基础上,深入剖析了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现实,从历史观与价值观相统一的角度出发,以物的世界的“增值”和人的世界的“贬值”关系上,进一步深入考察了社会发展的代价问题。马克思指出,资本主义的私有制,是一种以自己的垄断为基础的私有制的消灭为前提的,也就是,是以劳动者被剥夺为前提的。
首先,他们深刻揭示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剥削本质及其建立和发展所付出的巨大代价。指出,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使劳动者从封建束缚和行会控制下解放出来,大大解放了劳动生产力,体现了社会历史的巨大发展和进步。但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又是用血与火的文字载入人类编年史的。这一剥削制度,不仅使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者沦为奴隶,受物统治,而且把包括资本家在内的整个社会变成了资本统治的世界,把人与人的关系变成物与物的金钱关系。
其次,他们基于人类社会自我否定的辩证矛盾运动,分析了资本主义工业化社会付出的代价内在客观必然性以及整个社会发展付出代价的历史普遍性。指出,在资本主义私有制条件下,社会物质财富的增长必然以牺牲个人的自由全面的发展为代价。马克思也论述了整个人类社会发展付出代价的内在必然性,指出人类才能的发展必然“以牺牲多数个人,甚至牺牲整个阶级”为代价,“因为在人类,也像在动植物界一样,种族的利益总是要靠牺牲个体的利益为自己开辟道路的。”
最后,他们还论述了发展与代价的得失辩证法以及对待代价的正确态度。他们认为,在资本主义社会,人的世界的贬值,换取了物的世界的增值,这种失与得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具有内在的必然性和辩证性。对此,我们不能为付出代价而丧失对社会发展的信心,而应承认这种历史必然性,并积极寻求摒弃代价的方法和途径,减少这种负面的影响。
5.在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上第一次明确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的概念,即“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实质是代价最小、成效最高的发展观,是一种新的科学发展观。
首先,它强调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人与社会的全面协调发展,强调经济、政治、文化协调发展。要改变过去那种人与自然对立的观念和征服、统治、索取的方式,尊重自然规律,要清醒地认识到实践的双重效应,重视实践过程的合理性,综合开发、利用资源,尽量减少发展中的资源、环境与生态代价,在与自然界和谐相处中谋求经济社会的发展,在经济社会的发展过程中解决环境、资源和生态问题;人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中心,又是对任何发展形式的最终检验标准。人的发展的全面性是社会全面发展的条件,只有造就了全面发展的人,才能实现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以及社会的全面进步,只有造就了人的现代人格与现代品质,现代的社会制度才能建立起来并真正发挥作用,当代中国在走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道路上必须回到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的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上来;社会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任何一个领域和子系统的突进,都将使旧有的系统失衡。因此,一个社会要想实现长期健康的发展,就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做到政治、文化、教育及人自身等诸方面的协调发展,一个健康的社会应当是社会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只有这样的社会才是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社会。
摘要:发展是人类面临的永恒主题,马克思运用唯物辩证法来考察和分析人类社会及其发展,提出了科学的社会发展理论。他通过对社会发展问题的原则、主要内容 及与西方社会发展理论的比较等方面进行阐述,得出探索和理解马克思的社会发展理论对于坚持贯彻科学发展观及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大意义。
关键词:马克思;社会发展;人;当代价值
真正揭开人类历史发展的序幕始于18世纪中后期工业革命以后。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生产力有了大大的提高,从而推动了人类历史的巨大进步。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在生产力快速发展的同时,人类的发展也面临着许多问题,乃至危机。这也是对人类社会发展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一、马克思研究社会发展问题的原则
社会历史观和主体价值观的统一是马克思研究社会发展问题的基本原则。两者能否统一,如何统一,这是几个不同层次的问题。只有说清楚,才能深刻把握马克思的社会发展理论。
1.社会历史观与主体价值观的对立统一
社会历史观和主体价值观的一般关系,概括地说是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就二者区别主要表现在:其一,社会历史观主要探讨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 律,侧重发展中的“真”。主体价值观探求人类社会发展对人的生存和发展的意义,侧重发展中的“善”。其二,社会历史观对社会发展规律的揭示,主要是引导人 们的行为。价值观作为一种评价尺度,引导人们在历史发展提供的现实可能性中进行选择。其三,虽然真是构成善的基础,但当下并不必然善。在历史发展中某些价 值的实现可能会以牺牲别的价值为代价。就二者的联系主要表现在:其一,人类的物质生产劳动的实践是社会历史观和价值观统一的基础。马克思认为,人要生存, 就要生活,要生活就要进行生产。其二,从发展的趋势看二者是统一的。生产劳动实践作为人的对象化活动,它不会停留在一个水平上,必然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 程。其三,从两者的内容上看二者也是统一的。从上面可以看出,二者的区别在于问题角度的考察,对社会发展问题的探讨,目的是为了人们行为的善,而人的行为 的善只有符合社会发展的真,才是真正的善。
2.发展与批判的统一
马克思的社会发展理论的第二个本质规定就是发展与批判的统一。这里的批判并不是马克思的社会批判思想,而是指他研究社会发展理论所体现的批判功能。
其一,从物质生产实践出发揭示社会发展从根本上说是人的活动的发展。人的生存发展和人的物质生产活动都是一个永恒的过程,而社会发展是一种自我发展,自我超越的过程。
其二,基于实践对各种各样关于社会发展非科学观点的批判。社会发展史首先是人类物质生产发展的历史,它是一个由低级向高级不断发展的过程。这样就使各种非科学的观点,都在此基础上烟消云散。
其三,在实践基础上的自我批判,对主体所创造的理论自身进行反思、扬弃和超越。时代在前进,马克思的研究必须随着实践的发展和变化,不断地对理论自身进行反思、修正、并达到完善。
3.科学与价值的统一
所谓科学,是指马克思从客体的角度对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的揭示。所谓价值,是从主体角度考察不同社会阶段的发展状态对人的发展的意义,具有价值评价的特征。它的统一体现了马克思的社会批判思想和价值取向。
其一,从马克思思想发展过程来看科学和价值是相互联系的。马克思的社会批判思想内容是通过对资本主义价值评判逐步确立起来的。在当他对生产 力、生产关系和社会形态演进关系从质到度都把握住的时候,他对资本主义的批判就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了。同时,对资本主义的科学批判,也促使他进一步完善和 深化了他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
其二,从理论内容上看,科学和价值也是统一的。马克思对社会发展规律的客观揭示,是为了说明无产阶级解放的条件和途径。而它的说明又是建立在对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科学认识基础上的。
二、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的主要内容
马克思的社会发展理论从根本上说,是以社会实践论为基础的辩证的历史决定论。与一切旧唯物主义者不同,它十分强调人作为历史发展主体的能动创 造作用,高度重视人的活动,特别是人的实践活动的巨大历史作用。同时又是一个具有内在逻辑联系的严密整体。就其理论中最基本、居于主导地位的部分而言,主 要有以下方面:
1.社会发展主体论。马克思认为,人是社会历史的主体和创造者,人的活动、尤其是物质生产活动是社会发展的历史和逻辑起点。社会发展就是主体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矛盾过程,能否处理好二者之间的关系是社会能否健康发展的关键。
2.社会发展规律论。人是社会历史的主体和创造者,并不意味着社会发展是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马克思认为,经济因素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 因素。而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内在矛盾是一切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正因为它的推动,人类社会才得以不断地向前发展,并顺次经过五种社会 形态。
3.社会发展动力论。马克思认为,社会基本矛盾运动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在不同社会历史时期表现出不同的特点.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需要借助于各种具体的直接动力因素表现出来,而这些因素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汇集成一个合力,并对社会发展发挥整体作用。
4.社会发展趋势论。马克思是一个辩证的社会进步论者,认为由于社会基本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的综合作用,社会发展在整体上呈现出前进上升的总趋势。
5.现代社会批判论。(这里的“批判”是指对社会的理性分析与批判,尤其是对现代资本主义社会所开创的现代社会的理性评价)他追求的目标是要推翻资本主义制度,为人类的解放和自由幸福寻找一条现实的道路。当然,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是辩证的、历史的。
三、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与当代西方社会发展理论
20世纪60年代初出现在美国和欧洲的当代西方社会发展理论是一门专门的、跨学科的研究领域。它的兴起与二战后的经济、政治格局的变化以及发展中国家的发展问题密切相关。
1.社会发展问题兴起的原因
二战后,世界整体面临着两个重大的基本问题。一是东西关系问题。20世纪50年代形成了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大阵营,60年代后社会主义阵营 破裂,形成了以美苏两大政治、军事集团对峙的局面,实质是世界和平问题。二是南北关系问题。二战后,殖民地国家纷纷独立,形成世界绝大多数的发展中国家与 少数发达国家相对的南北关系问题,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发展问题。这样就形成了东西关系、南北关系相互交叉的复杂局面。
在这种格局下,各国都面临着一个共同的问题,即如何发展的问题。战后新兴国家面临何去何从的重大抉择,是走西方现代化发展的老路,还是走别的什么道路?所以,西方社会发展理论就是关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如何发展的理论,其重点是发展中国家如何发展的问题。
2.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与西方社会发展理论的区别
就二者的比较来看,最根本的是他们研究社会发展问题的理论、角度、方法的不同。
(1)二者的理论基础不同
马克思的社会发展理论是以唯物史观作基础的,它以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为尺度,考察不同社会发展阶段上的连续性和动态趋势,这就科学地揭示了人类 社会发展的过程及方向。并且他还从经济角度对资本主义现实的批判分析,得出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而西方社会发展理论,没有马克思的宏大的历 史观作基础,他们对社会发展的论述,不管是对发展中国家还是对不发达国家的未来设想都只是浮于表面,没有从本质层次上探讨不发达国家的出路问题。 (2)二者研究问题的角度不同
马克思的社会发展理论是把资本主义现代化放在人类历史进程中去考察,既肯定了资本主义现代化和人类历史进程的一致性,又指出了要将社会主义现 代化超越的可能和趋势。而西方社会发展理论把人类从农业文明走向工业文明的现代化进程就等同于西方的资本主义现代化,否认资本主义现代化向社会主义现代化 转变的趋势。
(3)二者解决问题的途径不同
现代化理论给第三世界国家走向现代化开出的药方是照搬西方的模式,想通过经济结构的调整使不发达国家走向发达。而马克思的理论,在以民族利益 为出发点的世界整体关系中,必须扬弃私有制,通过发展生产力、政治革命等的形式,来改变世界整体发展格局,建立一个合理、公平的世界。
四、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的当代价值
探索和彰显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的当代价值,有利于突出社会发展中人的发展这个主题。同时,有利于我们理解马克思哲学及其社会发展理论的本真精神。在实践层面上,有助于我们坚持和树立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实质和意义,
第一,深刻把握社会发展规律,树立科学发展观,努力构建和谐社会。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坚持以人为本,就要把人作为价值的核心和社会的本质。从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的价值取向看,和谐社会的实质也是以人为本,促进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
第二,准确理解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树立辩证的发展观。马克思认为,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类创造了巨大的物质和精神财富,人们的主体能动性 和创造性不断增强。同时,马克思也明确指出,现代社会发展理论把人看作无所不能、无所不在的绝对至上主体。从而陷入了理性至上主义,招致了越来越严重的自 然灾难。
第三,明确社会建设的目标与方向,加快新时期社会建设。马克思要求从社会生活、社会关系的意义上理解人的本质。可见,马克思显然是要构建一种不同于传统市民社会的新的社会生活样式。
当代世界历史的发展与马克思在世时相比,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就要求我们努力掌握马克思的社会发展理论,将其贯彻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在实践中进一步丰富发展马克思的社会发展理论,全面实现中国新时期社会建设的伟大任务。
参考文献
[1]侯衍社.《马克思的社会发展理论及其当代价值》[M] 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4.4
[2]吕世荣.《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研究》[M] 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1.9
[3]刘新刚.《马克思现代社会发展理论的价值维度》 [M] 北京 中央编译出版社 2010.3
一、“十一五”以来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评价
“十一五”以来,我县紧紧围绕“三个”建设目标,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力实施“生态立县、工业强县、旅游兴县、开放活县”战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经济社会保持了又好又快发展,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农村发展环境不断改善,社会事业全面发展,改革开放继续深化,政府效能不断提升,各项指标总体完成情况良好,综合实力进一步增强,人民生活正逐步迈向宽裕的小康社会。
(一)“十一五”以来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主要成效
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十一五”以来,经济迅速发展壮大。gdp从的19.36亿元发展到的31.59亿元,年均增长17.9%(按现价计算),人均gdp由5574元增加到8975元,人均gdp首次突破1000美元。农业产值由的3.76亿元发展到的5.7亿元,工业总产值由的10.92亿元提高到的21.9亿元,年均分别增长14.9%、26.1%(按现价)。财政总收入由的1.81亿元提高到的2.15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由的1.26亿元提高到的1.5亿元,年均分别增长20.9%、21.9%。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由的25.27亿元提高到的42.06亿元,比期初增16.79亿元,年均增长18.5%。
三次产业协调发展。“十五”期末,三次产业结构为13.5:38.5:48,调整为11.9:36.9:51.2,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农业继续稳步发展。粮食作物播种面积保持在17万亩/年以上,粮食生产能力稳定在5.6万吨/年左右,茶叶、山地蔬菜、食草动物、中药材等特色产业继续保持良好势头。工业规模不断扩大。橡胶塑料制品业、汽摩配、装饰材料等新兴产业迅速发展,目前全县工业企业个数已达240多家,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5家,较增加12家,产值占全部工业产值的一半以上。第三产业快速发展。“十一五”以来,我县服务业快速发展,服务业总量增幅加快,消费结构不断优化。旅游发展步伐加快,氡泉旅游景区、廊桥文化园等重点景区建设项目顺利推进,旅游基础设施不断改善,旅游主业化进程加快。
发展空间有效拓展。随着新的58省道、新城开发等项目建成或加快推进,基础设施不断改善,市政功能不断健全,县域发展空间得到了有效拓展。一是58省道产业发展平台初步形成。我县积极构筑产业发展平台取得明显成效,《县58省道产业带发展规划》颁布实施,提出了构筑“一轴一核三区”的产业发展架构,为我县今后相当长时间内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彭月产业基地雏形已基本形成,目前已引进企业31家,其中落地29家,建成投产13家。二是城镇化进化加快。县城核心地位不断提高,建城区面积达到了5.2平方公里,特别是新城开发后,直接新增城市规划面积8平方公里左右,为我县人口聚集、做大城区拓展了广阔空间。同时,52省道、58省道及其连接线的建成为沿线的司前、雅阳、三魁、泗溪等乡镇城镇化进程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遇。
发展基础更加坚实。“十一五”以来,我县以重大项目建设作为加快推进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突破口,充分发挥政府在重大项目建设过程中的主导作用,加大体制和机制创新的力度,采取了“项目建设年”、领导包项目制等项目推进措施,项目建设取得了有效突破。“十一五”规划纲要中安排的66个重大建设项目中,47个项目已开工建设,占71.2%,新58省道改建工程、彭月产业基地、城关引供水工程、城关污水处理工程、新城大道、新城大道等一批工程建成投入使用,基础设施不断改善。龙丽温(泰)高速公路、温州()抽水蓄能电站、交溪流域水资源开发、220千伏输变电工程前期不断深化,新58省道至彭溪公路、黄桥至文成铜铃山公路、52省道至龟湖公路完成项目建议书编制,项目前期的推进,为今后尤其是“十二五”的项目建设预留了较大的可操作余地。
社会民生明显改善。我们始终把民生问题放在最为突出的位置,从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着力改善民生、促进和谐。建立城乡低保标准自然增长机制,完善扶贫长效机制,切实保障民生的安全和稳定。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了13198元,比提高3297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由的2966元提高到的4461元,年均增长16.3%。收入水平的提高使城乡居民吃、穿、用、住、行等各方面消费水平都有显著的提高,消费结构更加合理。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全面实施“千百工程”、“康庄工程”、“农民安全饮用水工程”、“教育四项工程”等工程,建成了一大基础设施项目,农村发展环境不断改善,农村公共服务环境进一步优化,城乡一体化进程不断加快。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健全。社会保障与就业、医疗 卫生、教科文、公共安全、环境保护等社会民生事业财政性支出均有大幅度的提高。
生态建设全面推进。为切实保护好、利用好、发展好我县绿色生态资源,我县积极实施“生态立县”战略,在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高度重视环境保护,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人与自然和谐为主线,坚定不移地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大力改善生态环境,发展生态经济,培育生态文化。通过抓整治、抓产业、积极构筑生态屏障、生态产业、生态家园“三位一体”的生态建设模式,努力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打造国家级生态县金名片。积极推进垃圾填埋场渗沥液处理站工程、乡镇垃圾中转站、镇级污水处理厂工程等项目建设,生态项目建设有效推进,生态县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改革开放继续深化。招商选资工作扎实有效推进,民间资本有效激活,人经济不断发展壮大。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不断深化,审批环节和办事程序进一步简化和优化。政府职能不断转变,执政能力明显增强。深入开展机关效能建设,全面实施目标考核责任制,行政效率不断提高。“凡进必考”的人事管理制度积极推行,公务用车、办公用房等办公资源的统一管理进一步加强,人事、财务、资源管理进一步规范。国有企业改制、农村综合改革,教育收费、土地征用、农村公路养护管理等配套改革不断推进。
(二)经济社会保持较快发展的主要经验与启示
“十一五”以来,我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的成就,同时也积累了许多宝贵经验,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启示一:坚持科学发展作为第一要务,是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根本保障
经济建设是其它一切事业的基础。对于相对落后的来说,加快发展的任务十分艰巨与迫切。“十一五”以来,我们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用发展的眼光、发展的思路、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创造性地制定并实施了一系列符合实际的方针政策和措施,提出了建设“生态、小康、和谐”的宏伟目标,并深入组织实施“生态立县、工业强县、旅游兴县、开放活县”战略,经济社会实现了又好又快发展,“十一五”是我县发展最快、效益最好、人民得到实惠最多的时期之一。在新的发展阶段,要继续坚定不移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进一步深化对县情的认识,研究制定适合我县实际的经济社会发展思路,以实现加快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造福于全县人民。
启示二:坚持把抢抓机遇作为第一方略,是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所在。
经验表明,一个地区的发展是可以抓住若干次机遇从而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机遇不可多得,稍纵即逝。“十一五”以来,尤其是新的58省道建成以来,以及今年以来国家“保增长”政策的实施,为我县加快发展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遇;适时出台了《县58省道产业带发展规划》、领导包项目制等一系列有利于经济社会发展的举措,为我县加快发展赢得先机。几年来,我县坚持把抢抓机遇作为加快发展的重要突破口,积极上项目、争投入,基础设施有了明显改善,加快发展的基础不断夯实。今后我们还要进一步增强机遇意识,用足用活国家相关政策,力争在基础设施建设上取得新突破,在产业结构调整上迈出新步伐,在社会事业发展上开创新局面,尽快使经济社会走向全面发展。
启示三:坚持把以人为本作为第一要素,是经济社会快速健康发展的重要推力。
我们始终把人作为生产力中最关键、最核心、最活跃的因素,积极改善民生、落实民权、维护民利,坚持尊重实践、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全力为全县人民谋福祉,让全县人民从改革和发展中得到更多的实惠,充分激发广大群众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和创造潜力。我们在促进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把满足各族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通过努力,热点民生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和缓解。新的发展阶段,要始终继续坚持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使人民群众充分享受到经济建设的成果,进一步增强经济社会发展的协调性。
二、关于“十二五”规划前期需要高度关注与深入研究的若干问题
关注一:要客观分析当前我县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难点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我县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依然存在不少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是发展方式尚未实现有效转变。经济结构不尽合理,我们目前的经济结构为“三、二、一”模式,这是一种理想的经济结构,但对于来说,这是一种畸形的结构,我们没有经过工业化的发展阶段,没有工业的发展是难以支撑我们长远发展的。经济结构不协调状态下的增长,会有相当一部分是无效增长。工业基础薄弱,层次较低,优势不明显,市场竞争力较弱。现代服务业发展水平不高,我县服务业仍以传统的交通运输业、商贸业为主,现代物流、金融保险、中介、科技、休闲旅游等现代化服务业发展不充分,高技术、高附加值的现代服务业严重缺乏。节能减排目标完成情况不理想,导致今后我县节能减排压力加大。
二是投资增长尚未实现有效突破。一是缺乏重大建设项目支撑下的投资下滑问题。前几年,我县投资在基础设施大项目带动下较快增长,但是近两年由于大项目的缺乏、以及政策处理难度大等问题影响,保持投资稳步增长问题突出。二是尽管在政策推动下,民生、工业等方面投资增长较快,体现了投资领域的新增长点效应,但土地供应跟不上,以及国内外不确定因素的增加等,企业经营情况发生变化,影响了项目的投资决策和建设进度。三是重大前期项目审批时间长、难度大,如交溪流域小水电开发等重大项目,项目前期工作推进缓慢。同时,一批项目前期推进与开工准备相对缓慢,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我县年度投资计划实施。
三是公共产品尚未实现全面改善。伴随着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我国的改革发展面临着许多新的矛盾与问题。尤其是在就业、教育、医疗、社会保障、公共安全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矛盾和问题全面凸显出来,一方面是广大社会成员公共需求的全面快速增长,另一方面是公共服务不到位、公共产品短缺。我县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在机制、结构、筹融资渠道等方面仍然面临着诸多问题,公共产品供给的有效性尚未得到根本解决。完善和创新机制,改善公共产品的不合理供给结构、提高供给有效性、开拓公共产品供给 渠道,为广大社会成员提供充足的公共产品,满足广大社会成员生产生活需求,是我县新农村建设中需要继续探索的重要课题。
四是收入增长尚未实现有效支撑。虽然近几年财政收入增长速度较快,但总的来说,全县财政收入结构、收支平衡状况还没有根本好转,而刚性需求和上项目需要地方配套的资金增多,收支平衡的压力大。全球性经济衰退的持续,高速增长将难以维持,这对我县的产业发展影响将是深远的,再加上由于经济总量偏小,特别是交溪流域开发等重大项目建设周期长难度大,很难在短期内产生效益,预示着今后相当长时期内我县财政收入的依靠自身经济的发展而增长的难度将越来越大。近年来,虽然城乡居民收入保持了持续快速增长态势,但增收的基础仍比较薄弱,增收的渠道仍比较缺乏,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的长效机制尚未完全建立,实现城乡居民收入快速增长的难度越来越大,等。
关注二:要充分认识今后我县经济社会发展中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1)宏观环境分析
全球金融危机分析。当前愈演愈烈的国际金融危机最初源于下半年美国爆发的住房次级贷款危机,已经从初期的国际金融危机演化为全球性经济危机。目前,从西方发展经济体所的经济数据看,多数经济研究机构认为全球经济已经触底或正处于触底的边缘。现在距离“十一五”时期结束还有一年半的时间,乐观估计在“十一五”末全球经济危机及对于我国的影响将发生根本性变化。但是,也不排除进入“十二五”后全球经济危机的阴霾仍然尚未完全消散,这些可能性情景分析都应在“十二五”规划制定时给予充分的预计和应对之策。
国内政策取向分析。在全球经济危机的影响逐步加深和中国经济结构内部自身调整的双重影响下,国内经济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出口受阻、内需不足等等。针对国内外经济发生的新情况新问题,国家对调控政策作出了重大调整,中央出台了应对全球经济危机的一揽子计划,通过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自主创新、结构调整和社会民生保障等方面的投入,加快对一些重大领域的改革,力求缓解经济危机对我国的影响。可以说,未来发展的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因素将比过去一个阶段要多。
(2)发展机遇分析
机遇一:发展方式转变带来的机遇。一是资源环境的价值及比较优势日益显现。随着区位条件的改善,低丘缓坡、生态旅游、文化资源、植被资源、矿产资源的价值正在被重新认识,其比较优势日益显现。尤其是良好的生态环境,正吸引着外部的眼球和资金。二是发达地区传统产业的转移。从浙江看,“十二五”时期,将紧紧抓住“转型发展”这条主线,我省及温州平原区域发展的环境支撑越来越难,传统产业的区域扩散成为常态,这将给纳入温州两小时交通圈的带来越来越多的发展机遇,等。
机遇二:加快发展的意愿十分强烈。一是上级政府继续关注欠发达地区的发展。省委省政府将继续高度关注欠发达地区的发展,通过“山海协作、对口帮扶”等行政手段和交通建设、生态补偿等市场化方法支持欠发达地区的发展。二是自身要求加快发展的愿望强烈。穷者思变,随着人经济的快速成长,我们已经认识到与发达地区的差距有多大,同时也随着人在外创业的成功坚定了我们加快发展的信心与责任。同时,“十二五”时期是我国进行重大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的关键时期。农村改革、、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区域管理体制等多项改革举措预计将得到实质性的启动和推进。作为欠发达的利用改革所引发的力量,将推进经济社会的跨越式发展,等。
关注三:要认真分析今后我县经济社会发展中需要重点处理好的几个关系
第一,加快发展与科学发展。发展是永恒的主题,是我们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我们强调加快经济发展,不是单纯追求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要以科学精神、科学态度和科学的思想方法看待国内生产总值,防止任何片面性和绝对化。要把加快经济发展,建立在优化结构、提高质量和效益的基础上。忽视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不惜浪费资源和破坏环境,片面追求一时的高速度,势必会造成大的起落,就不能实现真正的发展。有质量、有效益的发展,才是真正的发展,才真正体现了发展的硬道理。
第二,转型发展与特色发展。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这是关系国民经济全局紧迫而重大的战略任务。作为温州乃至全省的生态屏障和欠发达地区,与全省同在经济转型升级的路途中,却面临不同的障碍,跨越这些障碍须处理好发展的内源与外力、城市与农村的关系,走一条独具特色的经济转型升级之路。经济要实现平稳转型,在激烈的竞争中保持强劲的发展势头,关键是要用足自身的优势,坚持特色竞争、错位发展,并不断创造出新的优势,创造出自身的特色来。
第三,分散发展与集聚发展。人口、生产力空间布局的分散和不合理是制约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因素,发展布局分散造成的产业、人口、城乡等结构不合理是城乡统筹发展的最大障碍,也是制约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关键症结。因此,我们必须不遗余力地推进人口集聚、产业集聚,加快集聚发展。要通过抓好人口集聚平台建设,促进异地转移和劳动力转移,加快城市化建设,推进人口集聚;要通过抓好产业集聚平台建设,推进生态农业高效园区、生态工业园区和旅游景区等建设,加快发展产业集群。
第四,扩大内需与民生改善。当前,国际金融危机进一步激化了我国经济生活中尚未解决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消费结构失衡被进一步放大,居民收入水平较低、社会保障发展滞后等问题日益成为了制约消费增加的主要因素。有强烈消费愿望的多数群体尤其是数量庞大的城乡低收入群体消费能力不足。这就需要通过采取促进就业和收入增长、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和提高教育、卫生、保障性住房水平等措施,减少居民消费的后顾之忧,改善居民消费预期,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消费能力,使我国经济社会在新的需求结构、需求增长中持续快速发展。
三、关于“十二五”时期的发展思路、主要任务、主要措施的探讨
(一)“十二五”发展思路的探讨
目前,我国已处于工业化的中后期,而我县人均gdp处于1000-3000美元阶段,仍处于工业中期阶段和为建设全面小康社会奠定稳固基础的关键阶段,结合“十二五”时期国内外宏观发展环境和省管县等改革措施的推进以及“十一五”以来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十二五”时期,我县具有以下四个阶段特征:
一是经济增长进入加速发展期。经验证明当一个国家或地区进入人均gdp1000美元后,将迎来新一轮的快速发展期。随着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环境的不断改善,以及生态资源优势日益突现,我县已初步呈现新一轮快速增长态势,良好的政策预期有利于我县迎来新一轮快速发展机遇期。
二是产业结构进入优化提升期。国内外经验证明工业快速发展是工业化中期阶段的重要特征和主导动力。与省市1000美元阶段的产业特征相比,我县工业基础相对薄弱,工业增长贡献率偏低,结合1000美元阶段产业结构演变特征,工业经济仍是我县今后一段时间内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成份。但作为生态县和面对稀缺土地资源,按照一般性工业扩张不符合县情要求,注重工业生态性,选择特色成长性生态工业项目,建立稳定支撑性工业项目基地仍是要重点培育和支持的主要方向。正确处理培育生态型工业与优化生态产业结构关系,把握产业重点与方向,发挥优势与规避约束是重点与着力点。
三是城镇化进程加速期。随着新的58省道建成,我县的城镇发展格局发生较大的变化。一方面是农村人口、资本、信息等各种要素不断向新58省道等交通便捷的地方集聚,城镇的自身功能将不断提升、完善,与此同时,城镇又把先进的生产生活方式、经营理念、价值取向向周边广大农村地区扩散和辐射,进而促进城乡共同发展。
四是消费结构进入稳步升级期。人均1000美元阶段标志着人民生活水平从温饱向富裕迈进,居民消费支出结构由衣食为主的温饱型向发展型、享受型转变,对休闲旅游、科技教育、医疗卫生、文化娱乐等方面需求增加,更加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将对经 济社会发展模式产生重要影响。
“十二五”,我县处于加速经济结构调整优化、产业生态化与生态经济化以促进跨越式发展的关键时期,处于生态工业化和农村城镇化并进以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关键时期,处于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并建设生态屏障的双重任务以促进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作为发达省份中的欠发达县,发展阶段与发达地区有明显差异,面临着既要“补课”,又要“赶趟”的双重挑战,优势条件与困难矛盾并存,机遇与挑战并存,如何缩小我县与发达地区差距,推进县域经济跨越式发展,全面实现小康社会这一战略目标,已成为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亟待解决的课题。
综上一:我们认为“十二五”规划的发展思路应为:
紧紧抓住交通区位条件改善,沿海地区辐射扩散效应显现的历史机遇,以壮大经济综合实力和产业竞争力为核心,以衔接长三角与海西区、融入温州产业带、构建浙南闽北经济圈重点纽带节点为导向,强化观念创新、体制创新,优化发展环境,挖掘发展潜力,拓展发展空间,大力招商选资,深度开发与保护自然资源,依托生态优势走差异化发展路子,促进由传统的山区经济向以休闲旅游业、生态工业、特色现代农业为主体的现代经济的跨越式转型,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把建设成为长三角与海西区重要的陆上衔接点,温州经济圈的有机组成部分;国内独特的综合性山地休闲旅游目的地;具有竞争优势的山区生态农业区;形成与县域人口资源环境相适应的工业结构、城镇与产业布局体系。
综上二:我们认为“十二五”规划的发展战略应为:
一是空间拓展战略。着力于突破发展空间制约,全面实施《县58省道产业带发展规划》、推进非均衡发展,优化县域空间开发格局,按照梯度非均衡发展的理论基础,扩展“一轴一核三区”空间开发格局,重点推进新城区、彭月产业基地、泗溪廊桥文化园、氡泉生态休闲度假区、大安生态科技创业园等区块的开发建设。
二是产业提升战略。立足生态优势和特色资源,紧紧围绕“一产做特、二产做大、三产做强”的产业发展战略目标,积极培育产业发展的内源动力,形成以高效农业为基础、生态工业为重点、绿色服务业为主业的“生态为本、三业并举”产业体系,更高层次谋划经济发展,推动经济崛起。
三是投资推动战略。要充分把握宏观政策导向,积极谋划建设一批重大基础设施项目,促进投资较快增长。以改变改革投融资体制,拓宽渠道,引导财政、社会、民营等资金投入基础设施、公共社会事业、支柱产业等重大项目建设,推动区域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四是开放带动战略。要在新的形势下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必须以战略的眼光,开明的姿态,开放的胸怀,彻底打开山门,紧紧抓住并用好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引进要素资源,挖掘发展潜力,提升发展水平,同时要积极构筑发展平台,实现从“人经济”到“经济”的转化。
五是和谐构建战略。以扩大基本公共服务覆盖面、提高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程度为目标,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着力改善广大农村的生产生活条件,着力保障社会弱势群体、困难群体的生存和发展,加快构建配置合理、功能完善、便捷高效的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体系,促进社会的全面发展。
(二)“十二五”主要发展任务的探讨
第一,在产业发展方面:要着眼于生态立县战略,发挥我县生态资源优势,大力培育经济新增长点。按照生态经济化、经济生态化的发展方针,走“集约、特色、循环”的发展道路,实施“一产做特、二产做大、三产做强”的产业发展战略,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为把建设成为宜人居、宜置业、宜休闲的“生态、小康、和谐”提供强有力的产业支撑。
第一产业:目标是立足生态优势,做特做精第一产业
重点发展方向是:(1)发展绿色餐桌农业。发展以“绿色农业、有机农业、品牌农业”为特征的高效绿色生态农业,形成独具特色的绿色生态农业产业体系,重点培育高山蔬(野)菜、畜禽养殖、茶叶、经济林果、中草药等特色产业。(2)推广立体循环农业。围绕特色产业,探索多种类型的“养殖-沼气-种植”生态循环种养模式,大力推广立体循环农业模式,构建多种农业生产活动之间有效衔接、物质与能量得以有效循环与动态平衡利用的、科学合理的生态农业体系。(3)拓展生态休闲农业。认真做好生态休闲农业文章,建成一批具有一定规模和档次的观光农园、特色农庄、休闲林场、观光果园、观光茶园、观光菜园等都市休闲农业旅游品牌。(4)加强农业产业化机制建设。扶持农业龙头企业发展,积极培育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组织程度,强化农业产业化经营服务体系。
第二产业:目标是围绕总量扩张,做大做实第二产业
重点发展导向是:(1)提升发展传统生态型工业。要根据生态县建设要求和竹木制品市场需求,引导竹木制品加工业由消耗型向节约型、粗加工型向精加工型转变。要深入推进矿产资源开发整合工作,切实解决浪费资源、破坏环境、影响安全生产等矿产资源开发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促进矿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鼓励企业产品深加工、精加工,提高产品附加值。要加快推进交溪流域水电开发步伐,力争早日动工兴建,使丰富的水电资源得到合理开发利用。(2)积极承接周边产业转移。要立足沿线特色资源和生态环境优势,认真组织实施《县58省道产业带发展规划》,编制各功能区块实施规划,并加以实施;积极主动承接周边沿海等发达地区的清洁型生产项目和产业的梯度转移,重点引进与本地原有产业密切关联、与周边市县优势产业集群紧密联系的企业,特别是注重科技含量与就业拓展相结合的产业项目,努力形成竞争力强、带动更多关联产业发展的新型产业集群,打造生态循环型先进制造业基地。(3)大力发展循环经济。重点是深入开展全民节能行动以及工业企业清洁生产、工业基地管理,尤其是要推动我县建筑业持续快速、健康协调发展。
第三产业:目标是挖掘资源优势,做强做优第三产业
重点发展导向是:(1)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休闲产业。按照“培育大产业、发展大旅游”的要求,全面实施“旅游兴县”发展战略,依托我县特有的旅游资源优势,全力推进旅游主业化进程,实现观光旅游向休闲度假旅游转变、旅游资源大县向旅游经济强县转变的目标。(2)积极培育实力型服务业。突出住宅保障和宜居度假两条主线做好文章。关键是围绕生态旅游、休闲度假主题,迎合都市人上山趋势,发挥生态资源优势,构建自然乡村居所。积极引导发展购物中心、特色购物街、连锁超市、便利店等商业模式。(3)稳步推进功能保障型服务业。一是打造金融服务平台。关键是加大对农业、中小企业、旅游业、助学和增加就业方面的信贷支持力度。二是积极构建信息服务业体系。积极发展增值和互联网业务,推进电子商务和电子政务,实现各种信息资源共享。三是大力培育中介服务业。重点是培育和规范中介服务市场。
第二,在项目建设方面:项目是加快发展的重要载体,是落实工作的有效抓手,是优化资源配置、扩张集散效应的平台,也是实现“十二五”规划目标的载体。我县属于典型的投资拉动型经济增长区域,如果没有项目建设支持,“十二五”规划的各项目标也就很难得以落实。项目建设上,要突出向上争取、招商引资、启动民资三个重点,分阶段、分步骤筛选确定并积极争取实施一批好项目、大项目,着力培育和建成一批县域经济发展的重大项目。
一是要想方设法谋划一批重大建设项目。项目储备是做好项目工作的基础和前提,全县上下要把项目储备作为一项长期任务来抓。(1)要确保投入。尽管县政府财政十分困难,也要安排一定的项目前期工作经费,以保证前期工作开展。(2)要吃透政策。从中央到省、市,从经济建设到社会事业,都有大量的政策出台,大量的资金配套,我们一定要深入研究各方面政策,及时发现新的政策机遇。(3)要积极争取。各部门、各单位要在研究、吃透本部门政策的基础上,把眼睛盯在上面、把项目带到上面、把双手伸向上面,主动与上级多联系、多沟通、多汇报,准确把握上级的政策信息,及时以项目对接上级发展政策,促进更多的项目落实。
二是要千方百计建设一批重大项目。(1)要力破要素制约难题。一要解决“环境不够优”的问题。充分利用扩权强县、省管县等行政体制改革契机,继续推进行政审批改革,优化发展环境。二要解决“地从哪里来”的问题。坚持“向上争增量”、“向内盘存量”和“向己提 质量”,切实解决好项目用地问题。三要解决“钱从哪里来”的问题。继续完善向外招、政府投、市场融、借地生、民间注的多元化筹资之路。(2)要努力形成项目推进合力。按照“一个项目、一个县级领导挂帅、一个工作专班、一个项目推进方案”的要求,确保重大项目前期工作大提速、在建项目超进度、招商引资大突破、协调服务超常规,努力实现梯度推进、良性循环的项目建设机制。(3)要围绕重点谋划项目。重点围绕交溪流域水电资源开发、生态休闲、新农村建设、交通网络与电力设施完善以及58省道沿线产业布局等方面谋划建设一批重点项目。
第三,在社会民生方面:加快推进社会建设,着力解决民生问题,是党的十七大提出的重大任务。把解决民生问题作为促进社会和谐的关键,作为社会建设的重点,要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一要加快推进城镇化。要按照“1/3左右人口外出创业、1/3左右人口集聚县城、1/3左右人口集中中心村镇”的思路,创新统筹城乡发展的体制机制,科学引导山区人口再分布。深入实施“小县大城、小乡大镇”战略,大力发展罗阳中心城区和功能拓展延伸区,合理布局确定中心集镇、村,积极发展小城镇,科学引导人口集聚,优化城市功能布局。加强道路、停车、防洪、供水、排污、环卫等公共设施建设,特别要着力改善县城人居环境,提高市政功能。因地制宜建设新农村,积极推进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促进现代农业加快发展。加大对失地农民、下山移民、农村剩余劳动力和欠发达乡镇贫困农民的素质培训力度,积极引导山区群众向中心城市、重点城镇、中心村三个层次梯度转移,建设移民社区,加快异地脱贫步伐。
二要努力推动民生改善。一是大力发展社会事业,不断完善教育、医疗卫生、文化体育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服务体系,确保人民群众“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二是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认真落实促进就业和再就业的各项政策措施,加强农村新增劳动力的岗前引导和职业技能培训,多渠道开辟就业岗位,千方百计促进就业。三是推进大社保体系建设,包括社会救助、农村五保和城镇“三无”对象集中供养、被征地农民生活保障等制度。积极推进新型社会福利体系建设,实施“残疾人共享小康工程”,加快发展老龄事业和慈善事业。四是做好民生实事项目,重点推进新一轮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狠抓城乡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公共交通“站、点、线”建设,道路、环保等市政配套设施建设,多层次的住房保障体系建设,农村安全饮用水,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等几项任务。五是推进“平安”建设。重点抓好道路交通和消防安全,深化产品质量与食品安全专项整治,深化基层创安活动;做好矛盾排查化解,深化工作。
第四,在改革创新方面:深化经济、政治、文化、社会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努力构建充满活动、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为推动科学发展提供根本保障。“十二五”期间改革工作方向:着力推进以市场为取向的经济体制改革,着力推进以民主为取向的政治体制改革,着力推进以民生为取向的社会体制改革,着力推进以人本为取向的文化体制改革。并重点抓好几下方面的改革工作。
一是大力推进经济平衡较快增长的体制改革。深化旅游发展体制改革,大力实施“旅游主业化”战略,推动观光旅游向休闲度假旅游转变。引导民间资本加大投入,引导有条件的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推进有利于服务业发展的体制改革和推进优化经济环境的体制改革。
二是稳妥推进土地使用制度改革。加快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积极推进承包土地流转机制改革,推进工业用地使用制度改革,加快推进低丘缓坡科学开发利用,深化农村宅基地使用制度改革。
三是着力推进农村金融制度创新。开展农村小额贷款公司试点等,加快金融组织创新,创新符合农村经济发展的金融产品。
四是积极推进其他领域改革。主要有医疗卫生体制改革,重点是推进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建设,完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深化教育体制改革;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和扩权强县、强镇扩权改革工作;推进社会保障体制等改革。
(三)“十二五”主要措施的探讨
总的来看,“十二五”我县经济社会发展面临形势更加复杂,不确定因素增多,因此,对于未来的发展环境的趋势变化,我们必须有充分的把握。
总体思路上要强化“三种意识”
一是判断发展形势要有危机意识。要在对长远发展持乐观态度的同时,一定要强化忧患意识、危机意识,把困难尽可能想得多一些,把形势尽可能估计得严峻一些,把各方面的工作尽可能做得更扎实一些。
二是把握发展机遇要有主动意识。要积极分析环境变化的趋势,主动为企业“解困、扶持、服务”,与企业共克时艰,认真研究转“危”为“机”的举措,做到“三个坚持”,既坚持保持经稳定的信心不可改变,坚持推动结构调整的决心不可改变,坚持科学发展的方向不可改变,努力做到“活中求变”。
三是解决发展问题要有全局意识。要把握好保持经济平稳增长和推动结构调整优化的关系,把握好拉动当前经济平稳增长和增强经济发展动力的关系,把握好保持经济平衡增长和保障改善民生的关系,既要有宏观全局的视角,又要有局部重点的考虑,既要有解决当前问题的切实手段,也要有解决长远的体制性、机制性和素质性矛盾的具体举措。
第二、编制过程中要突出“五个重点”
一是做好“十一五”规划执行情况评估。各部门要对“十一五”规划实施情况进行评估,全面总结成功经验,找准存在的突出问题和主要矛盾,为编制“十二五”规划提供依据。
二是突出规划重点。科学界定规划编制领域,把规划重点放在政府履行公共职责的基础设施、重要资源、生态环境、公共服务等领域。要按照“有所为、有所不为”原则,认真分析“十二五”期间面临的重大战略性问题,围绕重点任务、重点领域、重点区域以及重点项目等,研究提出解决问题思路和对策措施。对一般性竞争领域,政府规划的内容主要是规范市场秩序,制定政策导向,以促进公正、公平和公开的市场竞争环境的形成和完善。
三是加强重点项目的前期研究工作。重点项目是落实规划建设任务的重要载体,是实现规划目标的重要手段,是规划的重要支撑。要尽早启动新建项目的前期研究工作,研究提出一批关系全局、意义深远、带动作用强、政府组织 实施的重点项目,明确“十二五”期间需要建设的公共产品、基础设施、可持续发展的重点项目,并做好论证工作,为做深做实专项规划打好基础。
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向我们展示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随着社会的进步,社会活动的自觉性越来越强,把握社会发展的现实状况和制定科学的社会发展战略,对促进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具有决定性的影响,而任何现实、有效的发展战略,都是在科学的理论指导下产生的。中国现代化建设的第三步发展战略中的关键一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和战略的理论基础,就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及其意义的认识和理解,是提出和制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基本的理论前提“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最终都是为了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而且都必须落实到作为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代表上。所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核心和本质,是“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反映和实现人民的要求和愿望。这是指导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总的原则,对“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目标、方向、思路、重点、内涵、特征等方面都具有根本性的影响,是当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和体系之所以是现在这样的体系,并区别于其它社会的相应社会发展阶段的社会发展目标和发展战略的根本原因之所在。那么,什么是“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就是人民群众的“切实的经济、政治、文化利益”,就是在社会不断发展基础上的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民利日益充分的发挥、文化生活的不断丰富以及人本身的更加全面的发展。这一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及其在社会发展战略中的地位和作用的理解和认识,将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分析、思考和解决当代中国一切现实问题的基本方向和指导,是我们如何认识和分析中国未来社会发展的突出问题、解决这些问题的方式方法等等的理论基础。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我们认识和分析中国社会发展问题的根本的理论方法,从而也是认识和分析“整体上”的小康社会和“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的根本的理论方法首先,为我们客观、准确地认识和评价当前小康的状况提供了科学的方法论的指导。党的十六大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分析和评价当前中国社会发展的状况和水平,得出了以下两个科学的结论:一是我国社会第二步发展战略所实现的小康社会的目标,仍然只是“总体上”的小康,即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二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仍然是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其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我们认识和思考“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的根本方法。“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的建设的基本思路,是一个由三个层次构成的科学的方法论体系:第一层次是“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第二层次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基本途径是促进社会的持续、快速、协调发展;第三层次是发展的方式和手段不能与人民的根本利益相冲突,在促进发展的同时,必须设法满足人民不断提高的生活需要,使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与社会经济的发展同步。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我们正确理解“全面小康社会”科学内涵的理论指南按照“三个代表”要求,党的十六大对“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的主要内涵作了全面的概括:“我们要在本世纪头二十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可见,我们一直强调的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改革和发展,都是社会发展的手段,最终目的都是要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使人民得到更多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方面的“实惠”。这一对“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的认识与理解,直接体现和贯彻了“三个代表”的要求,通过代表先进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最终实现“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正是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导下,上述对“全面小康社会”的内涵及其实现手段的理解和认识,才具有真正的群众性、科学性和实际价值,才能成为未来二十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科学理论。
论文摘要:对体育社会科学发展与社会发展的互动进行研究,认为我国体育社会科学发展契合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基于体育社会科学有很强的社会性功能及价值,有强烈的互动特征:需要性、渗透性、融合性、发展性。同时,现代社会快速发展的需要,加快了体育社会科学的建设,是两者发展共需产生了积极的互动。
体育社会科学在现代社会发展过程中快速地发展,与社会发展产生积极的互动,对社会产生日益深远的影响。体育社会科学以主动的姿态迎合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而使学科研究与建设得到加强,并积极转化成社会性功能为现代社会服务,这也是现代社会在发展中对体育社会科学的认识与需求日益提高的结果。体育社会科学自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以来发展很快,到现在已有体育社会学、社会体育学、体育管理学、体育经营学、体育消费学、体育经济学、体育产业学、体育法学、体育传播学、体育人口学、体育伦理学等学科。
体育社会科学的发展有利于社会各方面更协调、和谐地发展,能更好地促进社会整体功能的发挥。社会的现代化建设离不开体育社会科学,体育社会科学发展是整个社会发展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是构成整个社会发展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是随社会的快速发展而发展的。体育社会科学发展与社会发展的互动是现代社会文明发展的必然趋势。
1、体育社会科学发展与社会发展的互动特征
(1)需要性。
体育社会科学的发展是以社会发展需要为契机,体育社会科学的学科建设与课题研究应紧密结合社会体育的实践需要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同时,在快速推进现代社会发展中,需要体育社会科学的发展有所突破,各学科的理论与知识在社会大系统中充分发挥作用。如推进体育产业发展、“全民健身运动”的深人开展、不断提高人的生活质量等,需要体育社会科学中的一系列理论的指导,体育社会科学应从组织、领导、管理、体制及社会体育指导员等方面深人、系统研究,以指导当代社会体育改革的深化和质量的提高。
(2)渗透性。
在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过程中,体育社会科学各学科的理论和实践都渗透其中,发挥各学科的功能。现代社会的进步,从理论上需要哲学、人文、社会等各学科研究成果的运用与指导,需要科学技术的运用与创新为支撑,同时,这些理论也通过社会各种途径影响并渗透到体育社会科学各学科的理论与实践中,形成了许多体育的“社会化问题”,需要体育社会科学研究人员去解决。同理,体育社会科学各学科的理论、知识和方法等也渗透至社会科学的各个领域和不同层次,发挥着特定的角色效应。社会科学和体育社会科学在社会的运用中交流互动、交叉渗透,起着相互促进的作用,共同推动着社会活动的进步,并形成了许多体育社会科学新学科,成为社会科学各学科的分支。如“体育人类学”,是属于社会科学的“人类学”学科中的一个分支。由于体育与社会的互相渗透,引发大量的杜会化体育现象或系列体育社会现象,如体育消费市场、体育产业、社会办竞技体育、体育赞助、体育彩票等等,给广大体育社会科学研究者提供了各种新的研究课题。
(3)融合性。
体育社会科学的诸学科是以“人一体育一社会”为主要研究对象,与社会科学各学科所涉及到“人一社会”的学科信息符号相似、底蕴相通、知识融合。如随着体育市场的扩大,对体育产业、体育资本、体育市场、体育人力资源、体育俱乐部、体育经纪人等需要借鉴和移植社会科学的学科知识进行研究,丰富社会体育的知识体系、方法体系、理论体系等,增强与提升体育的社会性功能与价值,直接服务于社会。由于体育杜会科学是一门普及性、应用性很强的综合性学科,具有很强的融合性,很容易与其他学科进行交叉融合而产生出许多新学科,如体育与社会学融合形成体育社会学和社会体育学;体育与哲学融合形成体育哲学;体育与政治学融合形成体育政治学;体育与经济学融合形成体育经济学,以及体育市场学、体育人口学、体育经营学等等。体育社会科学与其他学科全方位的融合,能更好地推动社会的发展。 转贴于 (4)发展性。
我国自改革开放至今,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知识经济与科技全球化的作用与影响下,社会在快速发展中对体育发展的需求不断提高,体育社会科学具有很大的潜在发展力。筹办2008年奥运会给我国带来很好的发展机会,仅北京市用于奥运会的投资就有2 800亿元人民币,其中1 800亿元用于基础设施建设,这不仅对北京城市建设起到促进作用,而且对北京和全国经济都会起到拉动作用。社会科学研究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良好环境,营造了体育社会科学跨学科的研究氛围,创建出许多体育新学科,迎合了社会发展的各种需要。体育社会科学与社会科学的发展共同存在于社会的发展之中,促进这两大学科的交叉融合发展。体育社会科学与社会科学的知识亲和力强、通用性好,有很大的潜在发展空间,容易产生体育知识的新生长点,创建成一门门新的社会体育交叉学科,服务于社会的发展。
2、体育社会科学发展前景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实事求是
科学发展观从根本上坚持了关于社会发展规律的基本观点,同时也融入了极具活力的新内容。科学发展观在观照目标上呈现多元化,包括自然界以及在实践中产生的人和人类社会,主旨在于三者的协调融洽。本质上,科学发展观为关于人的发展理论的唯物史观赋予了新的时代气息。
一、从本体论角度,科学发展观是将人的解放和发展作为检验标准的人本与社会政治实践相协调的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是在遵循马克思创立的科学理论中所阐述的社会模式更迭的一般规律及世界演变中人的主观能动性发挥效能二者相结合基础上形成的。它从实践的角度界定了发展的目的,其所具有的意义和所采取的方式,是对马克思发展观的新发展。马克思认为作为实践主体的人及其所从事的实践构成了人类社会发展中固有的、稳定的、必然的联系。人改造客观世界获得实在实物的活动是必不可缺少的,物质生产活动以外的各类活动则是依托物质生产活动而形成并始终受其影响的。明确指出社会发展是自始至终受到人类生产实践制约的,但又不局限于此,而是包括其他因素的综合思考。马克思把人及其创造活动写入了社会的本质,只有人的主观能动行为才可以形成社会进步和逻辑。社会发展规律与物质生产规律是现象与本质的地位,后者制约前者。如果没有了人的物质生产劳动,那么社会发展规律也就无从谈起。马克思所认为的“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正是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核心的理论根源。学说具有相当份量的是关于人的学说,它从生产活动的角度观察人、分析人。马克思认为人的价值最根本的特点是实践创造性。人的价值的实现是在实践中由不确定价值向确定价值转化的过程。人的价值可以一分为二,即一个是个人价值,另一个是社会价值。与之一脉相承的科学发展观阐明了人在社会进步中居于主导地位,人的非消极、非被动、非保守的特性为社会发展提供了源源动力。在建设中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同时,采取更加有效措施来让广大群众不断感受到物质、精神等多方面的发展获得感,是新时期中国政治领域加强建设取得文明进步的主旨。践行科学发展观,必定会在实际中反映出重视人而非忽视人的政治意蕴,以人能否得到彻底解放和能否得到更好的发展作为衡量社会进步的标准,这实际上就是政治哲学。所以,践行科学发展观必须以实现人的解放和发展作为首要条件,以积极实现人、社会与自然的内在协调为目标。同时,要兼顾后代人的需求,在不间断的发展中实现社会与人的科学发展、永续发展。
二、从认识论角度,科学发展观是把发展的主体与客体相互适应规律作为研究对象的发展观
作为科学发展观的实践基础,最根本、最直接的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在新时期面临的新形势与新任务。作为社会发展主体的人,如何在思想上形成既有利于自己又利于他人的观念,成为科学发展观努力的方向。这要求我们一方面积极维护社会的公平,另一方面又不能忽视人的正当利益诉求。努力使人与人之间在交往中形成互助、友爱和协作的优良品质,以此作为人格基础来推动社会发展。同时,把诚信作为社会主义制度下发展市场经济的基础和内在要求,积极提倡捐资助学、社会关爱工程建设、地方公共设施建设等社会公益事业建设,形成物质、精神、政治三方面文明建设互为动力的局面。在此基础上,社会各个利益群体能够为共同理想和目标团结奋斗,完善政事通达、人心和顺的管理机制,使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保持平稳快速发展。当前,我国正处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时期。实现社会和谐,其首要条件就是要促使发展的主体与客体达到和谐。在改革大潮中,随着科学发展观全面落实,公民的主体意识不断增强,他们积极主动地培养和发掘内在潜能,以期紧紧抓住这一难得的发展机遇期。在这一过程中,须用的开放眼光来审视当今世界发展的成果,从而实现又好又快的发展。同时,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把人的根本利益放在首位,建立社会长久发展的运行机制,注重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加大科技的研究与开发,力争位居世界科技发展前列。加强文化传承与创新,持续提升中华民族文化实力与影响力,以此来不断满足人们日益物质文化需求。从根本上确立符合社会发展规律的政绩评判标准,把人民满不满意作为重要标准,在主动性与创新性发挥中实现发展主体的人与发展客体的社会达成积极互动。充分认识科学发展观与政治文明的密切联系。政治经济学表明,人类的社会文明来源于物质产品创造、精神成果的积累、政治收获的积淀。政治文明一般体现为人为实现全面发展而对所崇尚的既公平又正义、既平等又自由、既民主又法治等努力的程度。政治文明是政治哲学的外在表现,政治哲学则是政治文明的理论底蕴。政治文明为政治哲学指明了方向,是一个国家政治生活能够不断创新发展的根基。科学发展观是对我国的政治文明所进行的生动贴切的表述,它立足于中国社会发展新形势、新实践,在重视经济建设的同时,也不忽视民众对公平与正义、民主与自由的诉求,积极调动每一个人的热情与才智,让个体才能得以充分发挥,并切实享受到发展的成果。把保护与发展社会弱势阶层的利益放在当前与长远的考量之中,让全体人民同富裕、共发展的社会发展目标得到有效保证。
三、从价值论角度,科学发展观是把促进人的综合协调发展作为最终目标追求的发展观
人在社会的进步中既是权衡的参照又是实现的目的。当社会发展到新的阶段,它给人们的思想造成许多不解与困惑,人们的精神生活变得纷繁无序,对发展社会生产力的价值感到怀疑,进而对物质和精神生活的前景产生焦虑。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模式,人们由此产生不真实的意识,以往对时间自由的支配难以重返。所以,大力加强政治文明建设在社会发展中就显得更加重要。让社会充满关怀与友爱,让人的创造力得以彻底迸发,让人与人在相互促进中得以共同发展,每个人的个体特性也就能转变为现实。在社会进步的新阶段,积极推动人的综合发展是实现社会基本价值的关键措施。这是由于人是社会发展的主体,世界范围内的竞争与协作离不开高层次文化水平人的参与,社会发展的内在基本价值就在于人的进步,前一代人的文明成果为下一代人的进步创造了条件。因此,对人的发展所持有的意识和行动倾向就可以作为评判社会发展水平高低的尺度。在实现社会基本价值进程中积极推进人的全面自由发展,深刻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长远愿景。从未来发展的角度来看待科学发展观的内在本义,集中一点就是让当代人建设发展的成果,为后代人更加全面发展奠定基础。所以,科学发展观成为人充分且不受拘束发展的政治依据。科学发展观不仅着眼于当前问题的解决,同时也为今后问题的解决提供了宽广的思路。使社会在阶段性发展过程中层层递进,不仅讲究社会发展的速度和内在的质量,同时也积极追求人的综合素质的提高,在人与自然的和睦共处中,实现人由自发向自觉的飞跃。历史发展中不断积累下来的民族文化,在人的发展中被赋予了新的生命力,使社会发展模式呈现多样性。人的发展成为激发民族活力的时代强音。历史已经证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能否有着辉煌的前景,不仅决定于其改造物质世界所获得的成果,更决定于其拥有的无形的智慧财富,而智慧财富的掌握者就是人。实现人的全面、自在、无拘无束的发展对于社会发展来说至关重要。因此,推进人的全面、自在、无拘无束的发展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最高政治境界。
四、从方法论角度,科学发展观是把统筹兼顾作为建设的基本指引举措,在整体进步中突显出协调与可持续性基本特征的发展观
政治哲学所秉持的能动地对待外界的方法是人们在社会实践中总结和概括出来的理论。其含义是指人们在对世界的改造利用中所遵循的最广泛、最基本的方法。辩证唯物论是政治哲学方法论的精华。科学发展观在与时俱进中对政治哲学方法论进行了准确的体现。科学发展观用科学先进的理论回答了人类共同面对的科学发展方法选择的难题,也就是“怎样发展”的问题。科学发展观把唯物辩证法贯穿于新时期中国政治发展的理论与实践当中,并将此统一与综合。从“发展是硬道理”到“全面发展观”再到“科学发展观”,这种演变不仅是我党对中国化的深入领会,也是政治层面哲学方法论上的进一步升华,是从经济增长、社会发展、可持续发展和科学发展合规律性的层层推进。改革开放以来,我党以创新的精神积极探索适应中国国情的科学发展的办法。“发展是硬道理”,指明了只有发展才能解决我国社会主义不发达阶段存在的主要矛盾,科学把握了当代中国的现实状况、社会主义内在必然性和全面建设小康的重要结合点。但是发展不能只停留于经济的增长上,要更注重人的进步;发展不是片面的经济发展,而是包含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多方面的发展。“全面发展观”用普遍联系的观点看待发展,主张发展应当是全面的发展,并在兼顾全局中达成平衡与协调;当代人需要发展,后代人同样有发展的诉求,“科学发展观”这个时代命题就应运而生。这反映出当代中国在如何选择发展模式、如何设计发展战略和发展路径的全局考虑上,从增长转到发展、再从发展转向科学发展的辩证递进的方法论演变过程。
五、结语
关键词:本科院校;教育基本规律;主动服务;“桥头堡”
作者简介:郎耀秀(1961-),男,山西代县人,河池学院副院长,高级工程师。(广西宜州546300)
基金项目:本文系广西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1年度资助经费重点课题“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构建研究”(项目编号:2011A0011)的研究成果之一。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2)14-0005-02
20世纪80年代初,潘懋元教授提出了著名的高等教育内外部规律理论,并在其后进行了丰富和完善。这一理论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起了很大的指导作用。当前,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发展阶段,21世纪初大量涌现出的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其办学指导思想、办学定位等顶层设计还在构建中,学校的建设与发展正在实践中探索。运用教育基本规律理论指导办学实践,并在实践中深化对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办学规律的认识,可以提高对应用型本科教育的研究水平,推动我国高等教育不断向前发展。
一、“主动服务”是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外部关系规律的重要表征
潘懋元教授认为,在诸多的教育规律中有两条规律是最基本的:一条是关于教育与社会发展关系的规律,称为教育的外部关系规律,简称教育外部规律;一条是教育和人的发展关系的规律,称为教育的内部关系基本规律,简称教育的内部关系规律。这两条规律的内在关系可以归结为两点:教育内部关系规律的运行要受外部关系规律所制约;教育外部关系规律要通过教育内部关系规律起作用。[1]
这一理论一经面世就受到高教界与学界的高度重视,不少学者从不同角度对理论进行了解析。有学者认为,大学人才培养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充分反映了现代大学对社会需求作出的积极回应。“主动适应”是现代大学的一种办学理念,或者说是教育的外部规律。[2]笔者认为,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及其前身长期在地方办学,已经深深融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体现出水乳相容的特点。“主动服务”较之于“主动适应”更能反映地方院校与地方(或区域)经济社会的关系规律,是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外部关系规律的一个重要表征。
1.“主动服务”既体现教育子系统与社会大系统的关系,也是地方高等教育价值取向的回归
20年前,潘懋元教授运用教育外部规律预测中国高等教育地方化(区域化)是必然趋势,高教要适应地方经济的发展,为地方发展服务。[3]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就是高等教育地方化的直接产物,“主动服务”地方应是其重要特征之一。
2.“主动服务”是高等教育对社会“制约”的一种反作用
教育在主动服务中体现子系统对大系统的“服从”或“适应”的同时,也体现了其对社会文化的主动引领、先导作用以及对社会的批判功能,使地方新建本科院校找到了自己在社会体系中的地位和尊严。
3.地方高等教育于“主动服务”中不断获得发展和进步的动力
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因地方(或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而生,社会需求是其人才培养、科技攻关及社会服务的导向。在服务地方的过程中,学校的办学实力、办学水平得到提高,从而也增强了服务地方的能力,可以在更高层次上为社会提供服务。周而复始,大学与区域经济社会就在良性的互动中实现双赢。[4]
二、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在主动服务社会中面临的困境
地方新建本科院校由于本科办学历史较短,在处理学校与社会的关系、学校内部关系中面临双重困境。
1.社会“急需”高等院校提高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率
当前,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已经进入一个关键阶段,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面临许多问题“急需”解决。对大学的作用和功能,全社会有了共识。解决这些问题,社会需要大学的参与和作为,尤其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其在帮助解决当地社会发展的“热点”问题、经济建设的难点问题以及短缺人才的培养问题上,有地缘优势也有人脉关系。社会期待本土的高校提高对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率。
2.地方新建本科院校“亟待”更新办学理念、改善办学条件、增强自身实力
总体而言,新建本科院校办学基础薄弱,教学和科研条件简陋,“亟待”改善;学科专业面窄,与地方支柱产业对接的学科专业较少,为地方提供的专业人才有限,“亟待”拓宽;科研水平较低,应用技术开发少,对地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低,“亟待”提高。这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是当前地方新建本科院校普遍遇到的难题。
总之,社会“急需”与学校“亟待”都是客观现实,必须认真分析和对待。否则,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在办学中既可能出现在外部关系构建中主体地位的缺失,也可能形成学校内部关系处理失当,办学在低水平上徘徊的窘境。这两种假设都违背教育的基本关系规律,其结果只有一个:学校被社会边缘化,甚至成为社会的弃儿。“急需”与“亟待”构成的矛盾既是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发展中的压力,更是改革和发展的动力。破解这对矛盾离不开高等教育内外部关系规律理论的指导。
三、科学把握教育内外部关系规律,在主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增强办学实力
社会对高等院校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的热切期盼和学校“亟待”提高办学实力的矛盾是新建院校长期存在的“内涵”与“外延”发展道路之争在不同视角下的显现。在传统的观念里,学校只有先练好内功,增强办学实力,才能为地方服务。这从时间梯次上来看似乎比较合理,但缺乏逻辑关系上的支撑,也与我国当前的现实不相符合。
1.高等教育内部关系规律和外部关系规律不是具有某种线性关系的确定性规律
长期以来,人们习惯于机械决定论式的思维方式,即强调因果的时序性。[5]然而,在教育过程中,教育内外部规律既不是线性关系又共同作用于教育过程,不存在孰先孰后的问题。[6]也就是说,“内涵”发展与“外延”发展在逻辑关系上不是线性关系,可以兼容并存、互促互进。从发展的时间角度看没有时序性,不存在先后问题。不过,在不同的发展阶段,由于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转化,发展的侧重点有所变化则是合理的。
2.我国快速发展的政治经济形势和高校学科专业加速发展的现实是在以齐头并进的形式同步前进的,这就大大压缩了高校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时间提前量
改革开放以来的30多年间,我国的政治建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高等教育在校生总量、毛入学率增长迅速,且主要集中在1998年后的十几年间。从总体上来看,我国当前的高等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处于并行或略微后行的状况,对现代化建设虽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提升的空间仍然非常大。我国社会、经济与高等教育快速发展的现实要求高等教育在强化自身办学实力、提升办学水平的同时,提高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率。
由此可见,那种“只有先增强实力才能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观点以及“先练好内功再服务社会”的认识不仅不符合教育规律,而且也脱离我国的现实。把握高等教育内外部关系规律的内涵,科学协调内外部关系,在主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中凝练学科方向、汇聚人才队伍、构筑学科基地是地方新建本科院校的现实选择,也是价值选择。
诚然,服务社会与增强办学实力虽无因果关系,但有层次之分。办学水平不高,服务社会的能力就差、层次就低;办学实力增强了,服务社会的作用和影响就大。学校水平和能力的提高和服务社会是一个互动过程,主动服务社会的过程就是提高办学实力的过程;按教育内外部关系规律处理好学校规模、结构、质量的关系就是主动适应社会、主动服务社会。
四、做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桥头堡”
地处“老少边山穷”地区的河池学院几乎浓缩了大多数地方新建本科院校的特点,[7]也面临着与大多数新升本院校同样的困难。为实现主动服务社会与学校又好又快发展良性互动,学院在教育内外部关系规律理论的指导下提出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充当“桥头堡”的思想并积极付诸实践,在“练内功”与“主动服务社会”方面进行有益探索。
所谓“桥头堡”思想就是指学院要主动站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前沿阵地,做地方现代化建设的排头兵。“桥头堡”在服务社会中凝练办学特色、锤炼学科队伍、提高办学实力。这一思想的提出基于对学院办学定位和办学现状之科学分析,是“高等教育基本规律”理论的具体化和内化。
做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桥头堡”的教育实践主要体现在人才培养、科研等几个方面。
1.调整专业结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地方需要的应用型人才
在教学主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上,学院把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于为地方生产、管理和服务第一线培养“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应用型人才上。围绕这一目标,学院确定了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地方(或区域)特色资源与优势产业为依托,以应用型学科专业为核心,以短线学科专业为外延,构建服务地方经济社发展的学科专业群的专业设置原则。具体来说,就是要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形成一批适应桂西北及广西经济新发展的特色学科和优势专业,专业设置向有色金属、化工、特色食品、桑蚕、制药等地方优势产业的相关学科专业倾斜。在教学实践上,通过与地方的合作,丰富和发展产学研模式。承担“国培项目”、“中英西部合作项目”等,在师范生中开展“双向培训、顶岗支教”实习,让学生在真实的职场情境中真刀真枪锻炼,起到其他教育教学实习所不能替代的作用。与当地政府合作,成立河池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研究与训练基地,构建“学、研、训”合作平台,学校与地方政府联手在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人才培养、课题研究以及在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训练、参赛等方面合作,集教学、研究和训练于一体,探索出体育类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一种新模式。
2.降低重心,做地方的“智力库”和“技术研发中心”
在科研主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上,河池学院明确提出:
(1)改变过去那种重视理论研究、轻视技术开发和推广的观念,着力解决地方的热点问题和难点问题。做地方的“智力库”和“技术研发中心”。
(2)充当地方人才交流和技术引进、消化的中转站。对那些靠自身科技实力能够解决的技术问题,则不遗余力地帮助解决;对自身不能攻克或暂时没能力攻克的难题,则发挥学校信息灵通、与国内外同行有良好业务交流渠道的优势,帮助引进适用技术加以解决,并对引进技术进行本土化,在引进消化吸收中再创新,在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过程中提高自身的科技实力和攻关能力。这种定位符合现阶段河池学院的科研发展现状,能够在满足地方需求的同时尽快提升自身科技实力。
桑蚕学科的发展具有代表性。随着“东桑西移”的不断推进,“桑蚕业”成为学院办学所在地河池市的重要支柱产业。为支持地方产业发展,学院于2005年在既无专业依靠又无人才支撑的情况下开始了对桑蚕的科学研究。借助广西蚕业总站以及国内许多大学和研究院所专家来河池现场指导桑蚕种养的机会,学院选派相关专业的教师逐渐介入,跟踪学习。学院引进高级专门人才、储备人才,积极构建桑蚕类学科专业;主动与地方科技部门、农业部门联系,掌握产业发展的动态,了解专业信息,进而联合申报研究课题,有针对性地解决产业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对一些技术难题,学院便聘请国内有关专家进行指导与帮助,在实践中培养了人才,也培育了人脉。这为其后的专业设立、研究所建立奠定了良好基础。桑蚕研究所从成立之初就把桑蚕适用技术的引进、推广作为其主要职责之一。研究所把实验室建在农家科技大院,帮助种桑养蚕的农户增加产量、提高品质。这种发展定位和发展策略使学院在比较短的时间里将桑蚕学科培育成为一个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新兴特色学科,对地方产业的发展起到积极的支撑作用。
河池学院做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桥头堡”的教育实践是对“主动服务”社会的行动解读,是科学处理高等教育内部关系与外部关系的积极探索。
参考文献:
[1][3]潘懋元.教育基本规律及其在高等教育研究与实践中的运用[J].上海高教研究,1997,(2).
[2][6]郭石明,陈杰.主动适应:高等教育规律的解读[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9,(6).
[4]马连湘.大学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良性互动[J].中国高等教育,2007,(11).
自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持续出现平稳增长的趋势,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各个方面各个因素都取得了较大的成就,为当前社会发展奠定了基础和前提,是社会经济学在发展的过程中逐步的实现了发展的主要手段和因素。在当前经济学的发展过程中,是基于环境保护和生态平衡为主要手段的发展因素,是结合当前先进的本文由收集整理科学技术和管理制度以及各种先进设备为综合一体化的发展流程。经济学的发展与提出推动了市场经济的不断变化,为当前社会发展奠定了基础,安全持续发展战略是保证经济学发展的主要基础和制度,更是实现改革开放与市场一体化发展的重要保证。
1. 新制度经济学的引入在方法论上给发展经济学带来的新变化
在当前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传统的经济学管理制度逐步的无法满足当前人们的需求,随着各种管理制度和技术理念的不断提出,为当前社会发展提供了基础和打下了前提保障。人们在对新制度经济学开山鼻祖科斯论文的详细考察中发现,经济学不仅仅是保证当前社会发展的基础,更是实现各个生产环节和社会正常进行和发展的前提基础,在经济学发展的过程中,“其研究方法具有三个突出的特点:一是仅仅研究现实的经济现象,不仅研究的对象是现实中出现的具体案例,而且模型的假定条件也要符合现实;二是注重以个案为基础的小样本研究,重视归纳,但不排除演绎;三是从边际上入手”。
2. 新制度经济学的引入在发展的决定因素上给发展经济学带来的新变化
反贫困首先始于对制约发展因素的探讨。所以对发展决定因素的求索一直是发展经济学的核心内容之一。20世纪50年代—60年代的发展经济学家依据哈罗德—多马模型和罗斯托的“起飞理论”,认为对发展中国家来说,资本形成是经济发展的约束条件和决定因素,形成了过分强调资本形成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和地位的“唯资本论”。根据这种理论,发展中国家贫困的根源在于资本稀缺。纳克斯提出贫困恶性循环理论和纳尔逊提出的低水平均衡陷阱理论则进一步展示了资本不足与发展停滞的恶性互动关系。
但“唯资本论”忽视了这样的事实,即在发展中国家资本不足的同时,广泛地存在着资本低效配置和资本浪费现象。正如麦金农所指出的,“在所谓资本匮乏并且某些特定部门遭受供给瓶颈限制的经济中,普遍存在的却是过剩的未充分利用的工厂和设备。”新制度经济学指出,“土地、劳动和资本这些要素,有了制度才得以发挥作用。制度至关重要。”这充分说明,资本不足不是阻碍发展中国家发展的根本原因,而恰恰是欠发达的结果。阻碍发展的是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的制度缺陷。不少落后国家寻租盛行,不仅使生产经营者在提高经济效率方面的动力消失,而且还导致整个经济的资源大量耗费于寻租活动,并且通过贿赂和宗派活动增加了经济活动的交易费用。所有这些方面无疑大大削弱了国民经济的内在实力,并且使得发展经济急需的投资或者难以形成或者投资方向和结构受到严重扭曲。
在猛烈抨击“国家控制教条”中起家的新古典主义,认为发展中国家存在严重的“政府失灵”,正是“看得见的脚”对“看不见的手”的践踏应该对
糟糕的经济绩效负责。只要政府放弃对经济的过度干预,让经济系统“获得正确的价格”,市场机制会自动地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静态的最优必将最终转化为有效率的动态经济发展。而作为新制度经济学基础的科斯定理告诉我们:交易是市场的前提。在交易成本为正的现实世界里,没有适当的制度,任何有意义的市场经济都是不可能的。奥尔森也明确指出,兴盛的市场经济最重要的是那些能够保障个人权利的制度。没有这些制度,也就没有人会积极地储蓄和投资。诺斯在《西方世界的兴起》一书中则开门见山地指出:有效率的组织是经济增长的关键;也是西方世界兴起的原因所在。因为制度提供了人类相互影响的框架,它们建立了构成一个社会,或者更确切的说一种经济秩序的合作与竞争关系。
3. 新制度经济学的引入在发展政策上给发展经济学带来的新变化
发展中国家存在结构刚性和资本短缺的结构主义的自然主张是,利用国家的力量扭曲资源价格进行资本积累,组织对国民经济各部门进行平衡或有选择的大规模投资,以期借此走出贫困陷阱。新古典主义则认为,只要政府“使一切自由化,使一切私有化,然后呆在一边”,经济就能自然地得到发展。新制度经济学认为,促进经济发展的政策最重要的是建立一个有效率的制度系统。因为:①制度通过确定明确的规则,增加了资源的可得性,提高了信息的透明度,因而减少了经济活动的不确定性和风险,降低了交易成本,从而促进了市场更好的运行;②制度通过明确界定产权,使私人收益率接近社会收益率,鼓励了创新和企业家的出现,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持续的动力;③制度通过建立社会活动的基本规则,扩大了人类在经济、政治、法律、文化等领域的选择机会,从而进一步丰富了发展的内涵。
特定制度的出现与否取决于对它的需求和供给,公共选择理论和“诺斯悖论”却向我们昭示:政府一方面可能通过安排激励系统来刺激经济增长,但另一方面又可能因为统治者的偏好、意识形态刚性、官僚政治等因素而导致政府维持低效率的制度安排。有鉴于此,新制度经济学认为,在促进发展上,制度的建立和完善重于一切。而有效率制度安排的出现要依靠政府和社会的共同作用,特别是对政府要施加严格的限制,即建立一个受限政府。从这个意义上说,新制度经济学破除了结构主义“政府万能”和新古典主义“市场万能”的幻想,为发展经济学的政策研究和取向提供了更为现实的视角。
关键词:机制;全局性;关联性;择优性;
中图分类号:G64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6X(2013)10-0000-01
社会发展机制的研究是发展哲学研究的重要课题,它运行的好与坏直接影响着整个社会的发展,不仅在发展速度有所体现,还会在发展的其他方面有所凸显,比如;发展代价,发展价值等诸多方面。要想是的一个社会有序而快速的发展,我们不得不分析社会发展内部各要素、各组成部分之间关系,因为社会本身就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它的发展不是凭借某一个因素的发展而发展的,那么首先我们所要清楚地明白将社会发展所需的重要组成部分组合在一起的社会机制的具体含义。
一、机制与机制分析。
对于“机制”这一次来说,它本来源于机械学和物理学,原意是指机器的构造和工作原理。机制的原始含义应包括以下几方面特征:“第一,强调内在规律性,与单纯的现象描述相区别。机制意味着透过表面现象达到对事物内在规律的认识;第二,强调整体性,注重探求研究对象各组成部分的联系与互动。机制不是一般的规律总结,而是反映事物组成结构和互动关系的规律;第三,强调权威性,机制的形成可能存在自发与人为的多种根源,但机制一旦形成,就具有强大的约束力。”[1]
我们要将更好的理解社会发展,必须把握好这几点:第一、科学界定社会发展机制,应将它置于社会有机体的理论视阈中加以考察。恩格斯曾明确提出,“社会肌体”是有其“自然必要的构造”的。第二、科学界定社会发展机制的内涵,应把它与社会发展概念结合起来加以考察。第三、科学界定社会机制的内涵,应把握关系耦合的动态性和价值目标的制约性两个原则:一是要把握关系耦合的动态性原则;二是要把握价值目标的制约性原则。第四、科学界定社会机制的内涵,应着重把握社会机制的主要内容和基本形式。
二、社会机制的特点。
从唯物史观的理论视阈考察,作为认识范畴的机制分析具有以下鲜明的特点:
1. 注重全局性。这是机制概念中最重要的特点。机制分析首先是一种整体视野,先从整体出发,提出系统的整体目标。在确定目标前提下,再从整体出发考虑各要素之间的关联,机制的设计、选择、建构最终都必须体现在实现系统总体目标上。
社会发展指整个人类社会的向前运动过程。包括两个方面:第一种纵向的发展,指人类社会由低级向高级的运动和发展过程;第二种是横向的发展,指在特定的社会发展阶段中一个社会各方面整体地运动和发展过程。此发展过程中,人类总是处在各种社会关系网中,包括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关系网的中心是人,人又是将各种联系连接起来的纽带,这种联系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即联系作为一般哲学范畴,通常是指事物或现象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要素之间相互连结、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转化等相互关系。从另一个角度来分析社会发展,它指以个人为基础的社会关系出现从个人到社会总体的自由延伸,个人的自由延伸到社会整体关系面。包涵个人的物质及精神自由发展到社会层面,并取得社会化的一致。这其中包含经济、人文、政治等一系列的社会存在的总体发展。人类作为社会活动的中心,将社会发展的各个环节紧密的联系在一起,本将社会发展推向一个整体进步的历史进程之中。在我国,同样将注重社会的全面可持续协调的发展。
2. 突出关联性。机制体现的是系统内部各个要素和组成部分之间的有机联系。机制分析认为,系统内部各要素相互作用,产生联动作用关系,使系统各要素的功能相互激发和制约,产生综合效应。
我们可以从含义中看的出,所谓的机制它不是一个简单的代名词,其中包含了纷繁复杂的关系和矛盾,社会发展的本质的就是社会歌谣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矛盾的运动。这种注重全局性的特点要去我们从整体的角度把握社会发展。社会的发展的决定性力量在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而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当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社会就会快速、稳步的前进,当生产关系不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时,社会的发展就会出现停滞不前的状态。紧接着,生产力是重要的经济基础,而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里的上层建筑包括政治上层建筑和思想上层建筑。所以一旦经济基础出现了问题,那上层建筑也会随之而动摇,结果是整个社会将会出现混乱的局面。
3.强调择优性。机制研究的核心问题是要解决其最优化问题。人们设计、建构和选择机制的最终目的是要使它完成特定的功能。通过机制优化实现系统优化,达到最优计划、最优设计、最优控制、最优管理。
社会的发展,是在对立、转化、统一的相互作用过程中,优化社会自身及与相关事物之间关系的要素与结构,提高自身适应环境、变革事物与促进和谐的功能,提高存在的价值。追求发展主要是追求提高促进和谐的功能与提高存在的价值。这就是发展的内涵,是和谐发展观的基本观点。而人的发展,是在对立、转化、统一的相互作用过程中,优化人自身的素质结构及与相关事物之间关系的要素与结构,提高适应环境、认识事物、变革事物、驾驭事物、创造事物与创造和谐关系的智能,提高人生的价值与精神境界。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史相统一的,所以无论是人的发展或是社会的发展都是在社会发展这个机制中选取最为合适和好的道路去发展。我们总选择那些最优的设计、最优的方案完成现代化搜要完成的任务,达到社会发展的目标。
三、总结。
社会发展机制是指社会发展所遵循的准则和原理,它深刻地作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作为一种社会机制,具有客观性,如有违背,社会发展就会受到阻滞甚至陷于混乱。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在于通过创新社会发展机制,通过稳定的机制路径来进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是党和政府的必然选择。社会哲学层次上的社会发展理论研究着眼于一定阶段上的社会发展过程特别是当代社会发展过程的具体展开,其中社会发展机制的研究应是一个重要课题。社会机制依照特定的逻辑关系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结,在社会发展进程中起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社会机制的有效运行是社会发展的必要前提和重要的保障。把发展解释为社会进步,是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发展。首先是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经济实力的增强,集中表现为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和适度的发展速度,这是发展的基础。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发展,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国家的昌盛,人民的富裕,说到底要靠生产力发展和经济实力的增强。另一方面,发展又必须把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作为最终目的,要实现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科技的全面进步,要保障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各民族繁荣昌盛和国家的长治久安。社会的发展离不开有效的社会发展机制所起到的作用,这种作用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是客观的,它具有整体性、关联性和择优性。
参考文献
[1]王杰.国际机制论[M].新华出版社,2002:2.
考试是对教学效果的检测,是教学的重要环节。每年一届的中考,属于选拔性考试。它不仅是对教学效果的检测,而且对教学有着无形的“指挥棒”作用。一般来说,考试的依据是教学大纲,考试的内容是教材的精华。对于政治课来说,中考所涉及的内容多是围绕政治课的三大任务(即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高觉悟),突出基础理论和基本概念的考查,对于废弃“三大任务”的“照本宣科”、“死记硬背”和不突出基础理论、基本概念的教学,无疑是一种“无情”的鞭挞。“历史的经验值得注意”。近十多年的中考实践表明,今年的中考仍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引起足够的重视。
一、基础理论和基本概念必然是今年中考的主要内容。
根据教学大纲规定,政治课主要是向学生传授的基础理论和基本观点。教材内容虽然很多,但其“精华”却是主要的政治理论观点,譬如初二教材的“一条规律”、“四个原理”,以及私有制、阶级、国家、科学文化等基础知识、基本概念的涵义、产生、发展及其相互关系;初三教材的我国基本国情、党的基本路线,我国的经济制度、政治制度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我国的人口问题、法制问题等基础理论与基本知识,以及它们的相互关系;初一教材的有关国家观念、道德观念、法制观念具体内容的概念、必要性及行为要求,均属教材的主体内容。我们在教学(或复习)中,必须紧紧把握这些内容,力求弄懂、弄通,切忌“胡子眉毛一把抓”,不分主次地“照本宣科”、“死记硬背”。
二、题目灵活多变是近年中考试题的主要特点,也是今年中考应认真对待的一大难题。
在政治课教学的三大任务中,其基本任务是向学生传授的理论观点,而这些理论观点又是比较抽象的,学生很难理解。如果教学中教师“照本宣科”,让学生“死记硬背”,学生就难以学到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同时,也会直接影响学生分析、认识问题能力的培养和思想觉悟的提高。所以,中考试题灵活多变,考查学生理解掌握知识的情况,既是对政治课完成教学任务的鞭策,也是规范政治课教学的手段。那么,规范的政治课教学应该是怎样的呢?如何才能使学生理解掌握知识呢?那就是教学中要重视基础理论、基本概念的抽象过程,即从客观事物入手,讲清理论观点。譬如讲国家的概念,首先应从国家的产生过程讲起。为什么会产生国家呢?那就是因为在原始社会末期,由于生产力的发展,社会产品有了剩余,私有制便随之产生了。这时,一部分人就有可能占有另一部分人的劳动,于是又产生了阶级。阶级是在生产关系中处于不同地位的各种集团。在不同的阶级中,一些阶级就会凭借他们占有的生产资料,对另一些阶级进行剥削和压迫。但是,被剥削被压迫的阶级是不会甘心的,他们必然要起来进行斗争和反抗。剥削阶级为了维护他们的剥削、压迫地位,就建立起军队、法庭、监狱等暴力机关,对被剥削、被压迫阶级进行统治。这种暴力机关就是国家。所以,国家的概念就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是阶级统治的工具。这样教学,不仅能使学生深刻理解、牢固掌握国家的概念,而且也便于理解掌握国家的本质和职能,使所学知识融汇贯通。同时,它也为理论知识的运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三、对学生分析、认识问题能力的考查,仍然会是今年中考的重点。
对学生分析、认识问题能力的培养,是完成政治课教学任务的关键,理论联系实际则是政治课教学的重要原则。政治课教学只有在扎实传授理论和知识的基础上,不断地运用所传授的理论知识,培养学生分析、认识问题的能力,才能使政治理论真正发挥其“理论武器”的作用,并能不断提高学生的认识水平,最终达到提高思想觉悟的目的。所以,对于学生分析、认识问题能力的考查,仍然是对政治课全面完成教学任务的鞭策,是在规范政治课的教学过程。
然而,对于学生分析、认识问题能力的培养,却既是教学过程中极易忽略的重要环节,又是大家在教学中普遍感到棘手的“难题”。所谓教学过程中极易忽略的重要环节,是说对于学生分析、认识问题能力的培养,虽然在政治课教学任务中占有极重要的地位,是政治课教学的重要环节,但是,人们在教学过程中却往往只注意理论知识的传授,忘记了用所传授的理论知识进一步分析、认识客观事物;所谓在教学中普遍感到棘手,是说大家在培养学生的能力方面不够得法。
而要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首先应该提高认识,转变观念,真正把培养学生能力列入教学的过程之中,并持之以恒。其次,要明确所谓学生能力的培养问题,是理论知识的运用问题,即理论联系实际问题。这里的“理论”指的是教材中的理论知识;“实际”指的是社会实际(包括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社会现象、社会热点问题等)、教材实际(教材中的史实、事例等)和学生的思想实际;“联系”指的是用教材的有关理论对具体事物(即客观实际)进行分析、认识的过程。一般来说,运用教材理论分析、认识客观事物的过程,可分以下几步来完成,即首先认识客观事物,找准教材的有关理论;其次摆出有关理论;再次找出理论与客观事物的联系点,对客观事物进行分析说明;最后归纳小结,得出结论。譬如:“运用社会发展的有关原理,分析说明社会主义国家通过改革,必然推动社会主义社会向前发展。”其分析、认识的思路应该是:第一步认识客观事物,找准应该运用的教材理论。改革是调整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使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相适应,以便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这实际上是对社会发展规律的运用。可见,分析说明上述客观事物,必须运用社会发展规律。
另外,生产力的发展还不等于社会向前发展,但生产力的发展,又必然会引起整个社会面貌发生变化,于是社会就向前发展了。可见,分析说明上述客观事物,还必须运用“社会发展史首先是生产发展的历史”的原理。第二步摆出社会发展规律,然后用“规律”与客观事物的联系点,对客观事物进行分析说明,即说明改革就是在调整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使其与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以便促进生产力的发展。第三步摆出“社会发展史首先是生产发展的历史”的原理,然后再用这个原理与客观事物的联系点,对客观事物进一步分析说明,即说明生产力发展了,生产就发展了,随之整个社会面貌就会相应地发生变化,于是社会主义社会就向前发展了。第四步归纳小结,得出结论:由此可见,社会主义国家通过改革,必将推动社会主义社会向前发展。
总之,“以纲为纲,以本为本”,既是教学的依据,也必然是考试的依据。政治课教学的三大任务,既是教学的宗旨,也必然是考试的宗旨。教学中只有扎实教学,克服“照本宣科”和“死记硬背”,在复习中明确方向,拾遗补漏,避免“猜题押宝”,中考中才有可能取得较好的成绩。
根据教学大纲规定,政治课主要是向学生传授的基础理论和基本观点。教材内容虽然很多,但其“精华”却是主要的政治理论观点,譬如初二教材的“一条规律”、“四个原理”,以及私有制、阶级、国家、科学文化等基础知识、基本概念的涵义、产生、发展及其相互关系;初三教材的我国基本国情、党的基本路线,我国的经济制度、政治制度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我国的人口问题、法制问题等基础理论与基本知识,以及它们的相互关系;初一教材的有关国家观念、道德观念、法制观念具体内容的概念、必要性及行为要求,均属教材的主体内容。我们在教学(或复习)中,必须紧紧把握这些内容,力求弄懂、弄通,切忌“胡子眉毛一把抓”,不分主次地“照本宣科”、“死记硬背”。
在政治课教学的三大任务中,其基本任务是向学生传授的理论观点,而这些理论观点又是比较抽象的,学生很难理解。如果教学中教师“照本宣科”,让学生“死记硬背”,学生就难以学到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同时,也会直接影响学生分析、认识问题能力的培养和思想觉悟的提高。所以,中考试题灵活多变,考查学生理解掌握知识的情况,既是对政治课完成教学任务的鞭策,也是规范政治课教学的手段。那么,规范的政治课教学应该是怎样的呢?如何才能使学生理解掌握知识呢?那就是教学中要重视基础理论、基本概念的抽象过程,即从客观事物入手,讲清理论观点。譬如讲国家的概念,首先应从国家的产生过程讲起。为什么会产生国家呢?那就是因为在原始社会末期,由于生产力的发展,社会产品有了剩余,私有制便随之产生了。这时,一部分人就有可能占有另一部分人的劳动,于是又产生了阶级。阶级是在生产关系中处于不同地位的各种集团。在不同的阶级中,一些阶级就会凭借他们占有的生产资料,对另一些阶级进行剥削和压迫。但是,被剥削被压迫的阶级是不会甘心的,他们必然要起来进行斗争和反抗。剥削阶级为了维护他们的剥削、压迫地位,就建立起军队、法庭、监狱等暴力机关,对被剥削、被压迫阶级进行统治。这种暴力机关就是国家。所以,国家的概念就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是阶级统治的工具。这样教学,不仅能使学生深刻理解、牢固掌握国家的概念,而且也便于理解掌握国家的本质和职能,使所学知识融汇贯通。同时,它也为理论知识的运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对学生分析、认识问题能力的培养,是完成政治课教学任务的关键,理论联系实际则是政治课教学的重要原则。政治课教学只有在扎实传授理论和知识的基础上,不断地运用所传授的理论知识,培养学生分析、认识问题的能力,才能使政治理论真正发挥其“理论武器”的作用,并能不断提高学生的认识水平,最终达到提高思想觉悟的目的。所以,对于学生分析、认识问题能力的考查,仍然是对政治课全面完成教学任务的鞭策,是在规范政治课的教学过程。
然而,对于学生分析、认识问题能力的培养,却既是教学过程中极易忽略的重要环节,又是大家在教学中普遍感到棘手的“难题”。所谓教学过程中极易忽略的重要环节,是说对于学生分析、认识问题能力的培养,虽然在政治课教学任务中占有极重要的地位,是政治课教学的重要环节,但是,人们在教学过程中却往往只注意理论知识的传授,忘记了用所传授的理论知识进一步分析、认识客观事物;所谓在教学中普遍感到棘手,是说大家在培养学生的能力方面不够得法。
而要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首先应该提高认识,转变观念,真正把培养学生能力列入教学的过程之中,并持之以恒。其次,要明确所谓学生能力的培养问题,是理论知识的运用问题,即理论联系实际问题。这里的“理论”指的是教材中的理论知识;“实际”指的是社会实际(包括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社会现象、社会热点问题等)、教材实际(教材中的史实、事例等)和学生的思想实际;“联系”指的是用教材的有关理论对具体事物(即客观实际)进行分析、认识的过程。一般来说,运用教材理论分析、认识客观事物的过程,可分以下几步来完成,即首先认识客观事物,找准教材的有关理论;其次摆出有关理论;再次找出理论与客观事物的联系点,对客观事物进行分析说明;最后归纳小结,得出结论。譬如:“运用社会发展的有关原理,分析说明社会主义国家通过改革,必然推动社会主义社会向前发展。”其分析、认识的思路应该是:第一步认识客观事物,找准应该运用的教材理论。改革是调整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使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相适应,以便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这实际上是对社会发展规律的运用。可见,分析说明上述客观事物,必须运用社会发展规律。
另外,生产力的发展还不等于社会向前发展,但生产力的发展,又必然会引起整个社会面貌发生变化,于是社会就向前发展了。可见,分析说明上述客观事物,还必须运用“社会发展史首先是生产发展的历史”的原理。第二步摆出社会发展规律,然后用“规律”与客观事物的联系点,对客观事物进行分析说明,即说明改革就是在调整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使其与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以便促进生产力的发展。第三步摆出“社会发展史首先是生产发展的历史”的原理,然后再用这个原理与客观事物的联系点,对客观事物进一步分析说明,即说明生产力发展了,生产就发展了,随之整个社会面貌就会相应地发生变化,于是社会主义社会就向前发展了。第四步归纳小结,得出结论:由此可见,社会主义国家通过改革,必将推动社会主义社会向前发展。
总之,“以纲为纲,以本为本”,既是教学的依据,也必然是考试的依据。政治课教学的三大任务,既是教学的宗旨,也必然是考试的宗旨。教学中只有扎实教学,克服“照本宣科”和“死记硬背”,在复习中明确方向,拾遗补漏,避免“猜题押宝”,中考中才有可能取得较好的成绩。
关键词: 马克思发展观 自然的发展 人的发展 社会的发展
一、自然的发展
马克思从人与自然的历史性的实践关系出发,将传统自然观中的直观自然区分为自在的自然和人化的自然。这种“人化自然”的思想是人类对自然界认识的重大飞跃。
1.自在自然
“自在自然”与“人化自然”相对,亦称“纯自然”或“第一自然”。自在自然按照自身所固有的规律以一种既无目的性又合目的性的模式发展着。自在自然的无目的性发展是相对人化自然在人的干预下按照人的目的发展而言的。自在自然的合目的性发展从理论的角度来看:“并不像人们所认为的那样只是僵死被动的机器,而是一种高度自主能动的存在,在自然演进过程中同样蕴涵着内在的目的性。”[1]
2.人化自然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指出:“不仅五官感觉,而且所有精神感觉,实践感觉,一句话,人的感觉,感觉的人性,都只是由于它的对象的存在,由于人化的自然界,才产生出来了。”[2]在这里马克思所说的“人化的自然界”是指作为人的认识和实践活动的自然界,即被人的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打上了印记的那部分自然界,人们在自在自然的基础上,通过自身的实践活动对自然界进行加工、制作、享用和消化,使自然界成为人的精神的和物质的生活和活动的资料的自然界。
二、人的发展
1.现实的人
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批判了费尔巴哈把人的本质理解为“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指出:“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主要缺点是: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做人的感性活动,当做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3]在实践中,人民群众一方面必须按照客体的尺度,按照客观规律办事,另一方面要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按照自己的价值尺度、需要和能力改造客体,使客体成为对人有用之物。
2.人的发展的内容
马克思关于人的发展就是指每个人在劳动、社会关系和个体素质等诸方面的全面自由而充分的发展,人的发展的内容包含有:人的劳动的发展、人的社会关系的发展和人的自由个性的发展。
人的发展实际上是人的劳动的发展,就是人的劳动能力和劳动形式的发展,劳动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根本标志,是人的本质特征。马克思明确指出:“我们把劳动力或劳动能力,理解为人的身体即活动的人体中存在的,每个人生产某种使用价值时所运用的体力和智力的总和。”[4]
人的发展就是人的社会关系的发展,就是人的社会关系的丰富性和人对社会关系的控制程度的发展。个人与其他人建立了普遍的关系,而这种关系主要表现为物质交换关系。而普遍的需求和供给互相产生的压力,促使毫不相干的人发生联系。因此,这种普遍的物质交换关系的建立和扩展,在个人和其他人之间建立了更加紧密的和普遍的相互依赖关系。
人的发展实际是人的自由个性的发展,就是人的独立性和自主性的自由发展。人因体力、智力、能力、意志、情趣、爱好、特长等属性存在差异,只有不断发展和完善自身属性,自觉发挥和运用个人才能,创造性地改造客观世界,才能在不断超越现实的过程中创造自己的历史,追求理想的境界。
三、社会的发展
1.社会的概念
马克思认为:“社会不是由个人构成,而是表示这些个人彼此发生的那些联系和关系的总和。”[5]社会是一个起源于物质生产过程的具体历史范畴,人们在生产物品的同时也生产着他们之间的关系,这些“生产关系总合起来就构成为所谓社会关系,构成所谓社会,并且是构成为一个处于一定历史发展阶段上的社会,具有独有的特征的社会”。[6]马克思认为社会不是实体性的存在,而是关系性的存在。社会不是抽象和神秘的存在,而在是人类生产和再生产的实践活动过程中历史地创造和发展起来的,是他们之间的一切关系和联系的总和。
2.社会发展的基本问题
马克思认为社会发展是指以社会为主体的发展,从形态上看,它是指社会整体的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演化和进步;从内涵上看,它是其内在的基本结构及诸具体环境的不断趋向“合理性”的变化;从本质上看,由于社会历史主体是具体的、历史的人,因此,社会发展的实质是人类及其生存方式不断完善的过程。
社会发展首先突出表现在生产力的发展上,生产力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马克思从研究社会基本矛盾运动入手,通过对人类社会实践的考察, 确认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是社会基本矛盾的引发者和内在的动因,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人类社会发展形态的更替,是一个从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演进过程。
四、马克思发展理论中的三个方面的辩证统一
1.自然的发展与人的发展的关系
自然界是人的母体,人是自然界的产物,两者的次序是先有自然后有人,人根源于自然界,人本身包括意识都是自然界高度发展的产物。
人类起源于自然、生存于自然、发展于自然,人与自然本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人在改变着自然,自然也在改变着人,正是这种二者的互动和顺应的过程,人由原始的与类人猿不分的智能低下状态的人进化到了今天的智能人,社会则由刀耕火种发展到今天的信息智力化社会,自然界也由纯本真的自然状态发展到今天的人化自然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