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中央车站影评

中央车站影评

时间:2023-06-01 09:31:39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中央车站影评,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中央车站影评

第1篇

[关键词] 情节张力;风景表情;气氛渲染

  第84届奥斯卡终于在万众期待之下拉开帷幕,也在众望所归之下落下帷幕,成功的导演们携着小金人在媒体前笑开怀,没有获奖的导演则消失在人群之中。这届奥斯卡掀起了一股“怀旧风”和“献礼风”,获得最多提名的两部电影《雨果》和《艺术家》分别在内容上和形式上向电影前辈们致敬。这种致敬仿佛让今年的奥斯卡颁奖变成了一个小型的重温电影历程的怀旧聚会,而这种聚会似乎也让不论是专业的影评家还是非专业的观众群,都为之莫名兴奋。

然而在这兴奋的表层下,更多的却是显露出电影这一产业由于过分追求视觉景观化、奇观化所出现的疲软状态。不得不说,相比于马丁·斯科塞斯的《雨果》,张艺谋的《金陵十三钗》应当更加能够有资格获得奖项。而可能因为政治等方面的种种原因,《金陵十三钗》并没能如愿,这也应该是给了我们一个教训,那就是,不能够再用老套的思维拍电影——中国导演擅长通过历史题材、地域特色、民族奇观景象来吸引外国人的注意力,事实上,这种电影已经开始在西方变成了一道经常食用的菜肴而变得有些腻了。

回到《雨果》这部电影中来,让我们来看看这部电影为什么能一揽最佳音效剪辑、最佳音响效果、最佳视觉效果、最佳艺术指导、最佳摄影众多奖项。看完《雨果》之后,笔者首先想到的就是影片中出现的两次穿帮镜头,一次是在钟楼顶端雨果看夜晚的埃菲尔铁塔的景色,前后铁塔“神奇地”挪动了位置,另一处是在雨果跳下铁轨拣钥匙时,钥匙从铁轨中间“自动地”跑到了铁轨旁边。这两处镜头不禁让人质疑该影片是如何拿到最佳视觉效果奖项的,也不禁为当今电影主靠数码合成技术而忽略了镜头下被摄物体真实美的现象而惋惜。其次,观赏完电影之后,笔者联想到了1998年拍摄的一部巴西电影《中央车站》,这部电影获得了当时的金熊奖和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项,联想到它的原因在于:(1)两部影片都是以儿童为主线情节发展的;(2)两部影片都是讲述儿童和成人相互救赎的故事;(3)影片故事都是在火车站这样一个具有标志性的建筑中展开的。然而《雨果》在情节上与后者相似却没有在艺术上超越后者,这是电影发展过程中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电影自诞生之际就在为观众展现真实的生活场景和生活片段,虽然说卢米埃尔兄弟这种纯粹拍摄生活场景段落的短片差点葬送了电影艺术,但是随后导演们对于杂耍蒙太奇的偏执使用都使得电影艺术一度走向迷茫。但是值得注意的是,虽然电影一路走来历经诸多坎坷,却仍然受到了大众的接受和喜爱,又有电影理论家、批评家对电影进行剖析和理解,使得电影最终走向艺术。《雨果》通过描写梅里埃的电影时期,努力还原电影初期的社会环境和生活环境,这些努力都呈现在银幕之上,画面的精美、数码合成的天衣无缝都让人感受到了电影初期的景象。然而影片并不是依靠奇观化的场景和画面就能够取胜的,电影作为一门艺术,就应当要有艺术的准则和规范,众所周知,好莱坞电影总是擅长拍摄类型片,影片追求刺激的场面而叙事线索单一薄弱,通常是宣扬“美国精神”“美国梦”的实现。但是电影一旦没有了灵魂,那么华丽夺目的场景、震撼人心的音乐都只会让观众感到空虚。

贝拉·巴拉兹曾在《可见的人:电影精神》一书中针对电影是否属于艺术而进行探讨,书中有很多观点至今仍然令人受益匪浅。笔者结合书中某些观点,对两部影片进行比较,从而浅析电影创作中对于某些元素的使用问题。

一、“儿童”在电影中的魅力

“美国人如此强烈地感到电影是自己生活的要素,就是因为电影充满了孩子气。”①诚然,回顾电影历史,多数影片中都有儿童的身影,《四百击》中的小男孩,《中央车站》中的约书亚,《辛德勒的名单》中红色衣服的小女孩,《阿甘正传》中儿时的阿甘,《阳光小美女》中可爱的小女儿……这些儿童的形象作为“天使”的象征出现在电影中,起着治愈成人内心伤痛、令人不畏惧生活的艰辛从而振作起来的作用。孩子在成人眼中就像是天使,他们有时候会学着大人说话,不知道什么叫做“责任”和“代价”,但是他们知道什么叫做“真、善、美”并且不畏惧说出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这便是儿童。这样的儿童形象安插在电影中不仅起到了对比效果,也能够更加深刻地表达导演的意图,更为重要的是,儿童在电影中的一颦一笑都是那么真实,从而将观众拉入剧情中,感受观影的乐趣。

由于儿童在电影中的表现少有做作的成分,因此“导演大叔应该知道,什么时候应该允许孩子自由活动,随心所欲地表演”②。而在《雨果》中,小雨果背着工具袋穿梭于钟楼之间,使出吃奶的力气试图搬动钟上沉重的螺丝,每到这时,观众都会在心里说:“嗨!让那孩子停下吧!他甚至拧不动那颗螺丝!”将这样一个动作放置在一个身体瘦弱的孩子身上似乎有些不合逻辑,这个年纪的孩子应当正是对世界充满好奇并且十分情绪化的时候,而雨果的身上却被导演冠上了沉重的生活压力和现实压力,这多少让人觉得有些不真实。如果按照罗伯特·麦基先生所讲的“主要人物……他们的内心绝不能和他们的表面一模一样”③。那么该影片中雨果的人物塑造则过于单薄,缺乏立体感。而在《中央车站》中,不敢直面母亲出车祸死亡的约书亚在火车站流浪,想要写信给爸爸却没钱,想要讨回给母亲写信的钱却被朵拉骂而显得手足无措,眼泪在眼眶里打转,这些细节描写都是源于对儿童的细致观察,也均符合儿童的心理,但是他们并不会将这种感受表现给外人看,因此我们看到影片的三分之二时,约书亚仍旧在嘲笑朵拉不够漂亮,这种人物性格的塑造具有立体感,也能够让电影看起来具有情节张力,也令人信服,深有感触。

二、“风景”存在的意义

在生活中,风景总能勾起情绪的波动,这种受天气或景象而影响心情的心理,在电影中也可以成为一种“移情”。如同贝拉·巴拉兹所说:“风景有面孔,也有面部表情,它就像隐蔽在色彩斑斓、线条杂乱的万物中难以辨认的一幅画那样注视着我们。”④也正是有了这样的作用,电影中的风景必须要有“表情”,这种表情应当与整部电影的主旨情感起到互文或是反衬的作用。

我们在观看《中央车站》时,可以明显看到导演对于自然光的青睐,自然光受时间的约束通常难以把握,而导演利用了里约酷热的天气,因而烈日下的一切事物都构成了一种焦躁不安的风景表情,这样的表情不用情节冲突和数码技术的修复,但更具有社会现象的表征,从而也达到了一种“视觉奇观化”的效果。同样,在《雨果》中,对于火车站的拍摄也有其特色,画面色彩饱和度高,整体偏向明亮的色调,这样的处理将蒸汽时代的工业飞速发展的表象展现得淋漓尽致。同时在影片开头的一个较长的推镜头处理也非常高明,众所周知“……移动镜头如果是穿过一条在人们记忆中具有特殊意义的街道,那势必加强现有的怀旧感”⑤。因此,一个简洁的推镜头不仅造成了视觉上的冲击,也将观众迅速带入影片的时代背景之中。

如果要说风景表情的处理有不妥之处的话,应该是梅里埃的玩具店,据记载,当时梅里埃由于电影的失意,最终落魄于街头,在火车站外开了一家破破烂烂的玩具店,但在影片中,玩具店不仅设置在了火车站内,店内的物品更是一应俱全,店铺全无落魄感,导演执意追求影片的奇观化的风格而忽略了历史的真实性,因此电影中梅里埃的人物形象没有很强的“人物弧光”,只是单纯地由不接受曾经辉煌的自己到最后能够面对一切,在每一个情节冲突上导演并没有对人物性格、场景氛围进行深入细致的刻画,因而我们也就感受不到身处在落魄玩具店的失意导演——梅里埃真正的人物性格。

三、“气氛”的渲染

“长时间目视的意义与匆匆一瞥的意义完全是两码事,长时间或短时间的场景不仅决定电影的节奏,而且决定电影的含义。……每一秒都是有用的,我们只剪去一米,场景——如果本来就好——不仅会短一些,而且也会有变化,它会具有其他气氛的内容。”⑥电影是一门视听综合艺术,电影的气氛渲染需要音乐的表达、演员的表演、人物的对白等,往往在时间长短的把握上会有些许过犹不及或意犹未尽的遗憾。

观众在欣赏影片时的“期待视野”也需要气氛的烘托才能够得以释放。《中央车站》中最后一场戏是朵拉和约书亚的别离,其中朵拉坐在公车上和约书亚站在山顶上看照片的画面切换得十分到位,无论是音乐的配合还是画外音的剪辑都营造出一种伤感的情绪。中国不乏擅长气氛烘托的优秀导演,《我的父亲母亲》中“母亲”在山坡上奔跑的场景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各个元素融合在一个场景中浑然天成;与《雨果》一同上映的影片《午夜巴黎》中也有出彩的段落,影片开头的60个画面配上具有法国风情的音乐,整部影片的气氛立刻呈现出来,也深层次地引出法国人特有的“慢生活”的情绪。诸如此类的优秀影片不胜枚举,《雨果》也不例外,但不足之处是其中一个关于梅里埃和雨果之间的“冲突场景”,当雨果误以为梅里埃烧掉了自己的笔记本之后绝望地跑开,在这一场戏中,似乎忧伤的音乐刚起,雨果在转角处撞上了梅里埃的小孙女,而音乐也戛然而止,这种气氛还没有舒展开就立刻被终止的感觉十分唐突。这也是当下电影一味地追求影片“奇观化”现象下的弊病,影片总是在追求色彩、物体等一系列元素上的视觉“奇观化”冲击,然而却忘记了对人物内心的细节塑造,忽略了对片中配乐时间长度的准确把握,这样的失误往往会导致一部电影气氛的“误读”、主题的不深刻以及情节冲突的模糊。

纵观今年的奥斯卡电影节,《雨果》的获奖似乎来得有些容易,若是去掉了向梅里埃致敬的帽子,从故事的角度出发,该部影片应当有许多值得考量的东西。电影作为一门艺术毕竟有其一定的原则和准则,尤其是对于剧本创作的重视,近几年也受到了国内外广泛的关注,而剧本的创作最为重要的便是人物的塑造,换句话说,即是人物如何在情节冲突之下作出一系列的选择,在突破内部和外部的影响下走向人物的重大转变,画出完美的“人物弧光”。

注释:

①②④⑥ [匈]贝拉·巴拉兹:《可见的人:电影精神》,中国电影出版社,2000年版,第78页,第78页,第66页,第92页。

③ [美]罗伯特麦基:《故事——材质、结构、风格和银幕剧作的原理》,周铁东译,中国电影出版社,2009年版,第122页。

第2篇

咋看之下,大多都凌乱不堪,但其实乱中有序,“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凡是有关居家的日用品都可以在这里购得。在国内,虽然近些年杂货店也渐渐兴起,但买到的杂货总是让我不太满意,不是过于粗糙,就是简单地模仿复制日式杂货,让人不禁有些遗憾。在东京,杂货店的风格也与街区特征紧密相关。在涩谷,杂货店的风格不一而足,独立小店面多以吸引年轻女生的服饰配件为主,但也有不少百货系杂货店,如Tokyu Hands;受女性欢迎的杂货店主要集中在东京西南,如洋溢着高档街区气息的代官山、南青山,或是生活气息浓厚的自由之丘、吉祥寺等。

日本连锁杂货店的实用杂货

东京杂货店的种类非常多,这可能是源于每个人都对自己喜爱的生活有着不同愿景,从一家杂货店的装饰、买卖的货品就可以看出店家的生活态度。虽然繁多,但从实用型和设计型的角度归纳,还是可以整理一二,百货多偏向实用型,小店则更有设计感,我常逛的实用型杂货店多聚集在涩谷地区。近些年,日本连锁杂货店也或多或少进驻了国内市场,如tutuanna、Tokyu Hands、Afternoon Tea等。如果你就这样觉得tutuanna、Tokyu Hands并没什么逛头,那可就大错特错了。涩谷的tutuanna,琳琅满目色彩鲜艳的袜子和可爱且尺码小巧的内衣,让每个走进这里的女生都欲罢不能。日本人认为腰部保暖很重要,因而在tutuanna你还能淘到“腹卷(Haramaki)”,毛茸茸的护腰,即使冬天光着腿也不怕冷。Tokyu Hands堪称百货系杂货之首,从螺丝钉到旅行帐篷,无所不有。我常常会去Tokyu Hands入手一些主打“矫正坐姿”、“减压”概念的坐垫,当然必不可少的还有各种齐全的防震救灾工具和应急储备,虽然一次都没用上过。防震救灾相关的杂货在国内并不常见,我也是到日本留学之后,才渐渐有了了解。垫在家具下面的垫子,让家具固定在固定的角度上,不易倾倒;固定电视等家电的吸盘;将家具与天花板固定在一起的支撑架;贴在玻璃上防止玻璃碎了四处飞的贴膜,不得不感叹日本人的创造力。如果想淘便宜货,一定要去堂吉诃德(Don Quijote),这号称“激安的殿堂”(即超便宜百货)的地方淘些平时因为怕肉痛而不敢下手的杂货,如轻薄锐利又容易清洗的陶瓷刀。在推崇精致生活的Afternoon Tea,英式下午茶的休闲时光为主题的装修陈列风格,精巧的茶具、可爱的厨房及沐浴用品,即使不买视觉享受也是爆棚的。

最受女性偏爱的吉祥寺杂货店

受女性欢迎的杂货店,也就是偏设计风格的小店主要集中在东京西南,其中吉祥寺长期盘踞东京地区最受女性欢迎街区榜首,除了深受时尚女性喜爱以外,选择周末到吉祥寺的情侣和带孩子的家庭也颇多,甚至能看到不少老夫妇相伴出行。距吉祥寺一站地之内不仅有绿意满眼的井之头恩赐公园,更有吉卜力工作室的三鹰之森美术馆,与吉祥寺商业街仅需约20分钟步行时间。

从吉祥寺地铁站北口出来,穿过一条喧闹的小巷便可进入吉祥寺本町二丁目,以搜集艺术家创作的小物件为主的Niji画廊(にじ画廊)便在这条街上。Niji画廊展示了不少有趣的陶瓷制品,女孩子都爱的布或毛线做的花朵,甚至还有个迷你画廊。中途闲逛时,我还意外发现一套猫主题的藏书票,私下妄加推想总觉得懂艺术、爱猫咪的店主应该是极富生活情趣的人。在Niji画廊旁的“百年”古本书屋,是我日本的文青朋友跟我推荐的。“百年”书屋在吉祥寺还是小有名气的二手书店,经常可以看到很多热爱艺术的日本老爷爷在这里驻足。店内书籍以文学、电影评论和画册为主,也有不少英文画册,我曾在这里买过一本达利画集和展现上世纪20年代中国的老照片影集,虽是二手老书,但确实品相良好。

珠宝和挂饰的依存症患者不能错过的是ANKH,在这条纵横不出5条街的商业区上有两家重名的店,不知道是不是店主都看中了这个古埃及文字象征生命之符的意味。两家店的首饰均为店主自己设计和制作,商品不仅有种独一无二的吸引力,从材质选择上也能看出店主对手工制作和饰品设计的热爱。其中一家位于中道路(中道通り),店主是一位50岁左右的中年妇女,她设计的饰品极具女性的纤细、精致感。而另一家位于大正路(大正通り),店主是个颇魁梧的大叔,饰品的配色和设计明快简洁。这两家ANKH的饰品总是让我爱不释手,我一口气入手了三对耳环才罢休。大正路ANKH的店主大叔养了一只可爱的猫咪,他说这些设计都是他在家一边被猫挠一边想出来的。

中道路上除了我偏爱的两家ANKH,吉祥寺还有各种值得细细品玩的小店,如真野眼镜,里面的镜框都很别致,喜好圆框复古或撞色彩色镜框的朋友一定不能错过;Menui,专卖天然派森女必备的藤条包;Youipress,以卖文具为主,兼以精油、香料、礼品包装等,不仅有玻璃制的优质墨水笔、彩色墨水和信纸封泥的印章,还能进行活字排版和印刷。除上述这些,吉祥寺还遍布着各式无名杂货、花店、服装店……走乏了,沿街都飘着咖啡香招呼你去小憩,如果再加上阳光灿烂,就真是“最高(棒)的一天”了吧。

Tips

税额

一般只有连锁的日本杂货店才免税,个人开的小杂货店则没有免税的优惠。

·Tokyu Hands:在涩谷店、新宿店、池袋店、银座店、川崎店、横滨店、梅田店、心斋桥店、三宫店、名古屋店、LaLaport丰洲店、LaLaport船桥店、札幌店、博多店可以办理免税手续。

·堂吉诃德:堂吉诃德分店过多,可以登录http:// /shop.php具体查询各店银联卡和免税信息。

在日本退税,每个地方可以退税的限额不同,有10001日元以上或10500日元以上两种,要事前问清楚,日本退税是5%。退税时,需要出示护照,除了化妆品、食物、烟酒、药物、书籍、CD之外,只要店家可以退税的,大部分都可以退税。

交通

第3篇

1.引言

16岁美国少年霍尔顿冬天身穿风衣,倒戴红色鸭舌帽,因成绩不及格被学校开除。他在纽约游荡了三天,颓废没落,向往到人迹罕至的西部。这一计划因妹妹菲的反对而以失败告终。不容忽视的是,霍尔顿内心纯朴、敏感、善良,富有同情心。他以“恶”抗恶的言行不过是希望摆脱眼前令人厌恶的一切。本文正是从这一少年的视角来反映美国社会人类的精神诉求与审美呼唤。

2.霍尔顿精神回归的幻想

在这个精神匮乏的物质社会,霍尔顿希望做一个麦田里的守望者,回归自然。这个“回归自然”不仅指一般意义上的自然界,它有更深刻的内涵。霍尔顿是美国当代文学中最早出现的反英雄、反文化形象。解读霍尔顿的叛逆可以窥见其精神上对纯净、美好自然的向往,对真诚、友爱人性的渴望。

大自然是人类真正意义上的故乡,投射出人类的情感需求,充满温馨、爱意。“返回自然”这一口号最初由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提出,它不仅仅指传统意义上的自然,而且具有更加深刻丰富的内涵,体现为要求重返人的自然本性,尊重人的自然情感,代表人的精神解放。霍尔顿精神上的回归,更多地体现为对人自然本性的回归,对真挚情感的追寻。

2.1儿童是人生最伟大的向导

霍尔顿行为上“玩世不恭”,但内心充满对弱者的同情与关心,在意真实,反对“假模假式”。因为只有儿童保持着纯真的人类本性,诚实善良,天真无邪,没有被所谓的“文明社会”羁绊和腐蚀,能够孕育人纯净的灵魂。儿童是人生最伟大的向导,自然才能作为衡量人性最高的准则。作者通过霍尔顿之口,歌颂圣洁的童心,婉如天籁,浑然天成,传达着自然的讯息,树立了人性的最佳榜样。从这个意义上说,渴望“回归童年”就是渴望“回归自然”。

2.1.1幻想做一个麦田里的守望者

“有那么一群小孩子在一大块麦田里做游戏。几千几万个小孩子,附近没有一个人――没有一个大人,我是说――除了我。我呢,就站在那混账的悬崖边。我的职务是在那儿守望,要是有哪个孩子往悬崖边奔来,我就把他捉住――我是说孩子们都在狂奔,也不知道自己是在往哪儿跑,我得从什么地方出来,把他们抓住。我整天就干这样的事。我只想当个麦田里的守望者。”与其他反正统的文化青年一样,霍尔顿感到周围的世界令人窒息,身心交瘁。“悬崖”则暗示自然与尘世的界限,孩子从悬崖上掉下象征着人从自然中分离出来,落入尘世。这一象征性的描写,看似一个少年的白日梦,实则表明霍尔顿企图维护人与自然合为一体。

2.1.2对妹妹菲浓厚的爱

“不过我倒是真的打定主意要到西部去。我要做的第一件事是向老菲告别。”霍尔顿不愿意与学校同龄人来往,与妹妹有共同经历的愉快记忆。霍尔顿几经周折为妹妹菲淘到她最爱的唱片,那一刻他开心极了。通过他在潘西中学与同学的关系和对妹妹不同态度的对比,不难看出霍尔顿极力排斥裸的物质,更倾向于儿童纯真的世界。霍尔顿除了与妹妹菲的交往是成功的,他与其他女人的交往均以失败告终。

2.1.3怀念逝去的弟弟艾里

“只要天气好,我父母常常送一束花去搁在老艾里的坟墓上。我跟着他们去了一两次,以后就不去了。”霍尔顿随父母去看望弟弟艾里时适逢雨天,他看到前来吊唁的人匆匆赶回自己的车里,雨点无情地洒落在死者的坟墓。在那个年代,芸芸众生被世俗的尘埃蒙蔽了眼目,最大限度地追求物质,而掏空了内在的灵性,很难回复到本真的自我。对弟弟艾里的怀念是一片净土,无人打扰。艾里始终活在霍尔顿的回忆中,与他相伴。

2.2大自然母亲是人类师法的永恒楷模

霍尔顿认为母亲会用她的温柔照顾好她的孩子。大自然寄托着人类的“完整性”愿望,被赋予至高无上的意义,它对人类的每一个成员一视同仁,生生不息,包罗万象,内在和谐,是人类师法的永恒楷模。美国诗人惠特曼认为人类应当回归自然,与自然拥抱,他吟唱道“给我一座早晨芳香扑鼻、鲜花盛开的花园……给我一个完美的儿童,给我一个远离尘嚣的田园式的家庭生活……给我以孤独,给我以自然,还有大自然啊你原始的聪明!”

2.2.1湖里的鸭子有大自然母亲的保护

霍尔顿担心湖里的野鸭子和鱼冬天没有去处,但又觉得大自然会照顾好它们。他在出租车上与司机聊天,他问起中央公园南头浅水湖里的鸭子如何过冬的问题。现实中又有谁能帮他指点迷津呢?鸭子和鱼这些自然物象,一定程度上也反衬出霍尔顿境遇的窘迫,他在询问自己的出路究竟在何处。与它们相比,他甚至忍受着精神上的折磨,无人理解,找不到人交流,更得不到指引和庇护。

2.2.2渴望母爱

霍尔顿夜晚偷偷溜回家中。躲进壁橱,暗含他返回子宫,即返回自然。隐入黑暗象征着孕育生命的子宫,象征着人类诞生前所处的黑暗混沌状态。自然被视为饱含女性特质的母亲,精心养育她的子女,给予他们心灵上的安慰,并且负责监督他们的行为。在霍尔顿的生活环境中,母亲角色的缺失使霍尔顿充满不安全感,对女性的关怀充满渴望与期待。

2.2.3找聊天

霍尔顿找孙妮聊天,并非使然,而是渴望精神交流。然而霍尔顿与她谈论电影,却发现精神上根本无法沟通。霍尔顿实际是为寻求被关爱、被保护的安全感。霍尔顿乞求一种关爱来填补内心的孤寂与不安,而这种关爱对他而言仿佛成了奢侈品。女性在社会生活中扮演的角色更像是自然的化身,用母性抚育她的儿女,这是大自然赋予女性最美好的能力。霍尔顿在光怪陆离的现实社会寻求至真的母性之爱,渴望回归真实,渴望得到女性的照顾和关爱。

3.霍尔顿精神回归的幻灭

霍尔顿向往到人迹罕至的西部去,建造一间自己的小木屋。但与妹妹菲临别时,菲带着行李箱要同他一起前往西部,他才不得不放弃这一想法。他渴望自由,却不甘心沉沦到底;他不满社会现实,却又是盲目的,只是做了一番毫无希望的搏斗。

3.1战后社会精神危机

霍尔顿这种自我毁灭的愿望表达了他对自己无能的无可奈何。同时,简朴而浪漫的乡村生活也不失为一种理想的避难方式。明媚的阳光、温馨的空气、潺潺的流水,广袤的牧场,幽静的山林,这一切构成了他理想的乌托邦。但他不可能像哈克・贝利费恩那样逃往西部迷人的旷野,因为现代文明已将它的触角伸进了哪怕是最僻静的角落。

霍尔顿代表的反传统、反文化青年因无法忍受功利社会的虚伪和人际间的冷漠无情而寻寻觅觅。他寻求交流的历程,也是对当时现实社会的控诉,人们信任度的降低促使霍尔顿不断追求关爱、理解、人情味以及道德情感生活。电话未接通的忙音正是霍尔顿内心苦闷声音的传递。这种交流的困难更加深了他与社会之间的鸿沟,宣告他追寻友爱这一行为无疾而终。

霍尔顿厌恶“假模假式”,更痛恨自己所在的潘西中学。霍尔顿并不认同学校的教育制度,他认为学校并没有为社会培养所谓的人才。他的精神世界处于理想的乌托邦,拒绝被世俗沾染,与现实生活之间架起无法逾越的鸿沟。霍尔顿堕落的原因是他不能容忍精神世界的瑕疵,不能接受现实存在的丑恶,更无法在没有爱的荒芜中生活。

3.2家庭适时引导的缺失

父母适时引导的缺失。当主人公逐渐成长,必须独自面对这个社会,在日常生活中必然会体会到挫败感,没有家长的庇护,无疑会感到不安全。温尼科特认为,人格的发展依赖于足够好的母亲为孩子提供一个促进性环境,使孩子的自体能够得到充分的发展,最终达到自我世界与非我世界的平衡。否则,自体发展出现障碍,就会出现各种精神问题。在霍尔顿的家庭生活中,弟弟的早逝无疑使他失去一个照顾者,陷入孤独的境地。到学校寄宿,再次剥夺了促进他成长的有利环境。

3.3个人性格因素

根据精神分析学家弗洛伊德的潜意识理论,人的潜意识分为本我、自我和超我。霍尔顿就处于这样的分裂状态。在本我的驱动下,他按照“快乐原则”行事,不断追求自由和一些自身难以企及的目标。同时,他又受到超我的左右,实际上是迫于强大的社会压力,以“道德原则”为准绳,本我时时受到遏制。在主人公霍尔顿的精神世界中,两股势力不相上下,争相奔涌,不断冲撞他脆弱的神经。这种自我分裂使其失去调节功能,无法平衡,最终导致霍尔顿精神的彻底崩溃、垮塌。霍尔顿精神崩溃的表现愈加明显,如难以集中注意力,对死亡的不自觉联想。霍尔顿的理想主义并不代表他能够做出任何有实际意义的行动,他既找不到归宿,又不能使自己屈服于当前的环境。

霍尔顿聪慧机敏,却显得过于纤弱,缺乏一种激扬的生命力。柔弱的个性注定霍尔顿是生活中的弱者,他的力量远不足以与这个充斥着残暴与卑劣的世界相抗衡。当然,他的软弱并非胆怯的表现,而是一种与生俱来的气质。归根结底,霍尔顿是生活的受害者,他的叛逆不过是消极的不合作态度而已。[10]

3.4直接因素

倍受霍尔顿尊敬的老师――安多里尼先生被怀疑是同性恋。安东里尼先生是少有的几位受到霍尔顿认可的长者,夫妇俩也十分热情、随和,还留他在家里过夜。安多里尼先生认真地听他讲述学校里发生的事情,给他力所能及的指导。在整本书中,他是唯一一位认真倾听霍尔顿述说,跟霍尔顿交谈,帮助他答疑解惑的成年人。但霍尔顿夜里醒来,发现安多里尼在轻轻拍着他的脑袋,他惊恐地连忙跳起来逃离他家。无论猜测对与否,霍尔顿都放弃了去安多里尼先生家里的念头。这是对霍尔顿精神的毁灭性打击,他的精神支柱轰然倒塌。

4.霍尔顿的自我救赎

追溯精神危机产生的根源,是个体脆弱敏感的神经受到外部世界冲撞的灾难性后果。这种危机势必导致个体生命精神或肉体的毁灭。因而,塞林格笔下的人物别无选择地必须直面劫难后的精神废墟,从涅的苦痛中获得重生。

4.1来源于正面能量的救赎

在霍尔顿自我救赎的过程中,人类的同情和友爱功不可没,他在此基础上重拾信心,顿悟人生,豁然开朗。

4.1.1发现真善美的绿洲

霍尔顿在车站外吃饭时遇到两个拿着手提箱的修女,他曾经讨厌别人用价格低廉的手提箱。原来念书时为了不使同住屋檐下的斯莱格尔产生自卑心理,特意与他分开放置手提箱,把自己贵重的真皮手提箱从床底拿出,放在柜子上。如今在他眼中这两只不值钱的手提箱也是无关紧要的小事。他帮了她们一把,并与她们聊天,不断记起她们脸上和蔼可亲的笑容。他们讨论哈代,激动地谈论《罗密欧与朱丽叶》……价格低廉的手提箱早已抛至脑后,纯粹精神的沟通使霍尔顿感受到难得的愉悦。霍尔顿捐给她们十块钱,并且在她们离开后后悔自己只捐了十块。即使在这假恶丑的环境里,也仍然能找到真善美的绿洲。自然纯朴、温柔善良,热情礼貌的修女立刻赢得了他的好感和钦佩。相形见绌之下,霍尔顿懊悔自己在她们面前抽烟,且有一些烟灰被吹到她们脸上。平日里满嘴粗话的霍尔顿此时显得那么无地自容,生怕一点烟灰“玷污”了修女的纯真。霍尔顿内心深处充满善意,却始终找不到有共同精神追求的同类,他试图奋起反抗,又缺乏正确的指导,始终找不到出路,只好在行为语言上“另辟蹊径”,违反惯例,借标新立异以宣泄对社会的蔑视。但此刻与修女的聊天产生共鸣,她们的礼貌和热情使霍尔顿自惭形秽,但精神富足。

4.1.2“天使”的帮助

顿悟在帮助霍尔顿重获自我的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同时也推动情节的发展,引领文章达到。

菲是一个天使的形象,她充满爱心的童稚举动深深感化了霍尔顿冰冷绝望的心灵。看到菲无忧无虑地坐在旋转木马上一圈一圈地转,被大雨淋湿的霍尔顿仍然觉得无比开心、快乐。透过儿童的眼睛,主人公似乎超越了种种人为的区分、偏见,看到一个万物和谐的自在世界。他得到雨水冲刷灵魂的洗礼,不再将自己掩藏在猎人帽里以求躲避,随着自然释然状态的来临,霍尔顿获得了人生顿悟。霍尔顿此刻看菲坐旋转木马时,已不像守护那些悬崖边的孩子一样,担心他们坠落,而是什么也不说,什么也不做,不去干涉他们的行为,也不阻拦他们的成长。此刻的霍尔顿已经意识到成长是每个孩子必须经历的,任何人都无法阻止、干涉。尽管在这一过程中会经历痛苦、彷徨,找不到方向,但必须让孩子去自行摸索,而不是用包办一切来取代这一过程。那不是爱,而是一种阻碍。可以说纯洁无暇、童稚有趣的菲才是霍尔顿真正的引路人。

4.2与现实社会和解

霍尔顿在与现实做了一番搏斗后,感受到正面能量的温暖,心智日趋成熟,选择勇敢地直面生活中的不完美,以合理的姿态介入现实,与这个社会握手言和。

4.2.1对多处“×你”的无能为力

霍尔顿去菲的学校送纸条,在墙上看到“×你”两个大字,他痛恨那个往菲所在的小学墙上写这两个字的人。他一想到菲和同龄的小孩子可能看到这两个字就更加生气,甚至幻想把那个人揪出来痛打的情形。霍尔顿气愤之余,把这两个字擦掉了。当他从另一边楼梯下去时又在墙上看见“×你”,而且是用刀子刻在上面的,擦都擦不掉。霍尔顿来到博物馆等待菲,同样看到“×你”的字样。霍尔顿对于此事无能为力。表明他的努力完全是徒劳,从某种意义上来看,霍尔顿有些向现实妥协的倾向。因为他无力改变局面,只能选择适应和顺从。

4.2.2对哥哥D.B.前后不一的态度

在霍尔顿眼里,哥哥是个才华横溢的人,却被现实同化,进了“混账的”好莱坞写电影剧本。在霍尔顿眼里,哥哥D.B.更像他所厌恶的成人世界中的一份子,与弟弟艾里、妹妹菲形成鲜明的对比。霍尔顿讨厌哥哥D.B.的世俗。但他对待哥哥D.B.的态度后来似乎有了转变,不再是不屑一顾,而是表现出某种程度的接纳。霍尔顿与哥哥D.B.之间有难以割舍的亲情维系,他希望与哥哥D.B.分享他的经历与成长。这一态度上的转变反映出霍尔顿对待成人世界的态度由强烈的反感转向缓和,他也在成长,在逐步适应环境,妥协于现实。

在正面力量的感染熏陶下,霍尔顿在假恶丑的现实环境中发现真善美的绿洲,触到他内心最柔软的一块地方,他获得了顿悟,瞬间释然。不再对社会现实表现出鄙夷和不屑一顾。霍尔顿尝试着接受成长,尝试着融入社会。

5.结语

《麦田里的守望者》以霍尔顿自述的形式追溯了他的精神成长过程,由对回归自然的向往,到这一想法的最终破灭,直至最终完成自我救赎,实现成长。这种倾述本身也是一种心理疗法,对霍尔顿精神危机的成因作了最好的临床论断。透过这一人物形象,也可以看到战后美国现代社会青年的心路变化历程和存在的精神危机。

《麦田里的守望者》的作者塞林格成名后表现出离群索居的倾向,最终退隐乡间,成为一名颇具神秘色彩的遁世作家。塞林格充满热情地刻画了霍尔顿这一人物形象,他投射出塞林格的影子,是塞林格的化身,演绎着塞林格的思想观点,概括了塞林格式的人物特征,具有超越文本自身的意义。(作者单位:1.天津师范大学文学院;2.牡丹江师范学院文学院教授)

基金项目:2011年度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20世纪美国文学中的中国文化因素研究”,项目编号11E016。

参考文献

[1] [美]塞林格著,施咸荣译.《麦田里的守望者》[M],漓江出版社,19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