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中考体育

中考体育

时间:2023-06-01 09:31:43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中考体育,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中考体育

第1篇

    中考体育何时才能不“应试”?体育中考从开始到现在近十多年了,其中的利弊已经有大量的文章论述过了,我只是写一些我自己的看法和观点。

    表现:工作到现在几乎每年我都教初三,每年都带学生参加考试,可以说初三体育是中学阶段体育课最艰苦的一年。校长领导都十分重视,因为这也是中考的一部分,在初中中考成绩是压倒一切的工作。学校每年都组织大量人力、物力来进行体育中考的辅导工作,包括班主任管理本班的训练工作,体育教师现场指导,每天下午第四节课操场上全是初三学生在训练。这还包括每周两节体育课,这种教学从初三第一学期就开始了,直到第二学期中考结束,我称为体育中考强化训练。经过师生的努力效果是好的,考下来我们学校能排在全市中上水平。但我常常反思体育中考真正使学生身体素质得到提高了吗?我看还是“应试现象”表现的多,考什么练什么是各学校对待体育中考的做法,体育教师讨论的不是怎样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而是怎样提高学生的中考体育分数,有些就直接练要考满分的学生(因为我们市评价体育中考以满分率高低来评价的)。体育中考满分率是学校考核体育教师重要因素之一,体育中考满分率也是学校与学校之间评比的数据,可以说谁的满分率高谁的体育中考就抓的好。所以我们体育老师就要研究怎样让学生在这几项考试项目上拿满分,考试项目几乎每年都一样,到了今年才有所变动。由以前的立定跳远和握力两项必考,变为立定跳远、握力、10*4往返跑、实心球四项任选两项的选考。我市每年的满分率平均在40%左右,好的学校可以在70%左右,差的在20-30%左右。可见学校之间差距很大,形成这样原因我认为是多方面的,但主要还是在任教的体育教师身上。

    反思:体育中考的积极效应是有口皆碑的,为提高体育在学校中的地位有重要作用。可以说如果没有体育中考,校长可能把体育课挪为他用了。体育中考为提高学生身体素质有不可磨灭的功绩,学生不管怎样在初三这年身体素质着实提高不少。但在反面我们也看到了“应试现象”对体育教学产生了很大的冲击。上世纪90年代体育教育专家早已发现这一问题,但直到现在还依然存在。这个问题如何解决?何时着手去解决?体育教师在日常的体育课上基本围绕中考项目来进行教学,特别是初三的体育课,这样的体育课乏味单调,学生都不愿意上,但想自己能多拿中考分数就硬着头皮上课。表面上学生的身体素质是有所提高,但中考过后学生就回到了繁忙的文化课学习上,体育课甚至在初三的最后几个月被其他课占领。即使学生上了高中,因为高考没有体育考试,高中的体育课就没有考试压力,上课完全取决于体育教师。据我了解我们市高中的体育课有绝大部分是“放羊式”的教学,高中校长对学校体育的关注更在于学校运动队的成绩上。所以在这样的教学中学生的身体素质能有多少得到提高呢?最近听说有些地方打算把体育纳入高考,我想这是不大现实的,在体育纳入中考时有不少的反对声音,现将纳入高考是要克服多少的阻力。

    总之我认为体育中考有利也有弊,但利是大于弊的。关键看我们体育教师怎么去看待这问题。

第2篇

一、引言

在对教育教学的实际工作的调查研究当中,我们不难发现,中考体育制度让学生在适当的时间走出了教师,增强了体质,但我们更多地看到,中考体育制度发展多年之后也逐渐出现了一些弊病。这些弊病总而论之就是中考体育教育逐渐应试化。

从课程设置角度出发,体育课是为了让学生发现自己在体育运动方面相关的兴趣,通过教师的培养指导,让学生获得更宽广的发展视野和发展机会,让学生对某种或某几种体育锻炼产生浓厚兴趣,并逐渐让学生养成终身锻炼的习惯。但在以获得好的中考成绩为目标的当下教育环境中,学生往往是通过重复的、高强度的训练来达到中考体育考试的要求。大部分学生都能够通过中考体育考试,甚至部分学生还在考试中获得优异的成绩,但无论成绩如何,在中考体育考试结束之后,学生们就没有了继续上初中体育课的机会,学校往往将本应是体育课的课时用于其它文化课课程的教学、学习。怎样达到体育升学考试与体育素质教育的平衡,怎样通过体育教育的手段让学生在青春期阶段认识到锻炼的重要性,继而养成终身锻炼的习惯是笔者本文将要探讨的问题。

二、现行体育中考的负面影响

从初中教育现状来看,现行体育教育中考带来的负面影响主要是观念方面的。学生以及教师在评判体育课的重要性时,考虑的不是课程教授内容对学生身体机能发展的有益影响,而是这门课程在中考当中占据的分值以及对未来升学的影响。虽然体育的确是中考中需要考察的一个科目,但目前大部分学校在中考体育考试结束之后就不再安排体育课程,忽视了体育课对于面临中考情绪紧张的中学生有着调节身体机能、舒缓紧张情绪的作用。这种应试化模式往往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也无法为学生铸造终身锻炼的良好意识。

1. 对学校体育教育的负面影响。学而优则仕的传统教育思想以及官本位的封建思想余毒导致自宋以后的千余年,我国一直重视对学生文化课的培养而忽视对学生身体素质的考察。古人常以“文弱”来形容读书人,直至近代虽然有很多教育先锋都在倡导增强国民体质,但学校教育仍旧以文化课的教育作为主要教育内容,对于体育教育多是轻以视之。虽然目前由于中考体育在中考中占据的分值越来越大,体育课也越来越受到重视,但是单纯以通过中考考试科目为训练目标的“补习班”形式的教育课程对于学生身体素质的增强无法起到应有的作用。因为现阶段初级中学体育教育的内容较少,不教授未列入考试范围内的体育锻炼科目,学生无法对所教授的体育科目产生浓厚的兴趣,甚至高强度高重复的训练还会打压学生对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

2. 对学生体育培养的负面影响。初中阶段的学生处在青春期这个关键时期,从心理学角度考虑,这一阶段的学生在处理问题方面往往从感性角度出发,较为枯燥的体育教学往往会使学生在感性认识上对体育课程产生厌烦心理,在课堂之外也不愿意更多地接触体育相关课程,无法让学生对体育产生终身接触的兴趣,甚至影响学生在以后学习阶段对于体育的看法及认识。

三、当前初级中学体育教学中的问题

1. 教师的教学方向出错。目前,体育教育仍旧受应试教育的桎梏。首先,教师在培养学生产生终身锻炼的兴趣和培养学生通过中学体育升学考试之间不断抉择,在这一抉择中很多教师往往会产生对自己定位的迷惑,继而教育方向产生偏差。其次,很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注重教育的方式方法:在课堂开始后没有充分做好锻炼前的准备工作,导致学生在体育课堂上受伤;在课堂结束之前没有教授学生正确的肌肉放松方法,导致学生课后肌肉酸痛,影响到学生体育课外正常的学习、生活。第三,很多教师对体育科目重视不足,上课时的教育方式往往以无目的的游戏为主,无法让学生学习到专业的、差异化的体育运动技能。

2. 学校体育教学环境落后。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这在学校体育教学当中体现的也极为明显。我国部分初中的体育设施及体育活动场地都十分落后,存在体育体育器材陈旧常年未更换、篮球架陈旧危险、没有足球场地等等问题,这导致学生无法良好地学到相应的体育技能,甚至在体育锻炼中容易因为体育器械老化而受到伤害。另一方面,学校没有足够的体育器材时往往会将体育课改为其他文化课或者自习课,在这样的体育教育硬件环境下,学生很难对体育产生终身学习的兴趣,更有甚者因为文化课占用了应有的活动时间,而让学生对文化课也产生厌恶情绪。

3. 学生对初中体育学习缺乏积极性。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体育教育的活动中亦是如此,但与文化课不同的是,体育教育的教授存在更多互动性。在教学过程中,如果学生对体育缺乏学习的动力,教学效果就会大打折扣,然而这样的现象并不少见。部分缺乏兴趣的学生在课堂上会找诸多理由逃避锻炼,例如女生会用生理期的理由来躲避训练。另外,由于现在学生处在多重呵护之下,意志力都较为脆弱,多有着畏难心理,往往操场三四圈的跑步都觉得困难万分而找各种理由逃避,无法坚持。初中女生以瘦为美,对于锻炼有着错误的认识,害怕锻炼会让自身产生影响美感的肌肉,这种思维也对体育教育的顺利实施产生阻碍。

四、初中体育教育培养学生自我终身锻炼习惯的措施途径

1. 让学生真正明白终身体育的含义和意义。人类通过千万年的繁衍进化,形成了一套生理循环系统,而这套系统的良好运作需要充足的锻炼来维持,放眼世界,纵向来看有着良好体态和身体素质的老年人往往是坚持终身运动的,长跑、舞蹈、力量训练都是他们热衷的方式;横向来看,同年龄段锻炼的人受病魔侵蚀的机率比不锻炼的人得病的几率低。通过锻炼人们可以增强体质,延缓衰老,保证各项身体机能的良好运行。人在学生阶段需要大量的脑力来记忆、理解所学的知识,这时候如果没有强健的体魄,很容易在压力较大的考试当中发挥失常,但如果平衡知识和体能的培养,学生在学习中会更有精力,效率更高,同时更少受病魔侵扰而影响学习进度。

(1)用典型的事例进行教育。榜样的力量是巨大的,用典型的事教育学生,端正对体育运动的认识会更有效率。例如,让学生看奥运会的相关片段,一些国内外有健康活力的老年人的介绍视频,更可以从反面来刺激,让学生了解到不锻炼会容易得哪些疾病,从而正确认识体育对于生命的重要意义,激发学生对终身体育的渴求。

(2)明确体育锻炼对学习效率的提高作用。学习效率是学生以及教师关注的问题,学习效率的提高一方面是知识的熟悉程度的提高,另一方面学习效率可以通过锻炼增加脑部供血,消除大脑疲劳来提高。学习效率与身体素质是正相关的关系,这一点很多学生和教育者都不是十分明确,体育教育工作者需要将这一理念通过教学实验来告诉更多的人。

(3)体育教育对促进精神健康的明显影响。现代人往往在心理上有着焦虑和压力过大的亚健康状态,这种状态通过人与人的交往也蔓延到了初中生群体,在焦虑状态下,学生的身体素质也会下降,同时压力和焦虑会分散学生在学习时的注意力。在体育课堂上,教师教授学生相关的体育锻炼技能,在运动中,学生通过身体供血和呼吸的调节,能够降低自身的压力与焦虑紧张的情况,让学生重新集中注意力,有助于提高学习效率和心理健康程度,减少学生心理疾病发生的可能性。

2. 培养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

(1)创建条件发展学生的兴趣。首先,学校要为学生提供良好的硬件条件,让学生有机会接触到更多更广泛的运动方式。其次,学校要给体育课留足课时,避免甚至禁止其他课无故占用体育课课时。第三,教师要积极了解世界、国内先进的体育教育教学的理念,采用更多新颖的教学方式让学生乐在学中,在锻炼的同时释放身体和学习的压力,增强自身的体质。当学生通过体育锻炼获得身体机能和心理健康的好处之后,学生往往会对体育锻炼产生长久的兴趣。

(2)培养学生的基本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从这个角度来看,教师要引导学生逐渐培养对体育运动的兴趣,力求让学生变被动参加体育锻炼为主动参加体育锻炼,如主动参加与体育有关的各种活动,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和能力。笔者认为,调动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能使学生在体育运动过程中大脑处于兴奋状态,进而将这种兴奋状态扩散到学生参与的任何一项需要专注力的事情上,让学生对生活的各个方面保有持久的好奇心和兴趣,有利于学习能力的提升,有利于学生校园生活品质的提高。

3. 利用学生的心理特征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锻炼习惯。

(1)利用学生好奇心理和好动心理产生学习动机。在初中阶段,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好奇心都是十分强烈的,体育教师需要充分利用学生的这种心理,引导学生探索和发现体育运动的乐趣所在。

(2)利用学生的好胜心理培养学生直接体育锻炼习惯。好胜心可以说是双刃剑,如果合理利用这种心理可以引导学生逐渐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例如在班级设立运动明星奖,每周更新奖励名额,通过荣誉和胜利来带动学生一起锻炼。

第3篇

[关键词] 体育 中考 对策

实施体育中考后,体育教学成绩取得了很大的成效,实施体育考试之后的效果所在,其实质意义远远超出体育考试的本身,从端正教育思想,由围绕“主课”的“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跨出了坚实的步伐。那么,现行的体育中考还存在哪些问题,应如何去实施呢?

一、体育中考的现状分析

我市规定体育中考成绩占中考总分的比例不超过5%。我市体育测试身体素质:包括必选200米和自选项:跳绳,实心球,立定跳远。即200米,不管男生还是女生必须要选的,跳绳、实心球、立定跳远男生女生均可选其中一项,即每个考生测试两项。这样,既考了学生的基本素质,又让学生有了一定的选择余地,要根据自己的身体条件进行有针对性的锻炼。对于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与新课程标准中的“让每个学生形成一到二项特长”相符合。现行的体育中考是以健康第一为思想的,有利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有利于促进学生经常参加体育锻炼,既符合素质教育的方向,又切合绝大部分家长的心愿,具有一定的科学性。

二、体育中考对体育教学的负面影响

随着中考体育考试的进行,社会、学校、学生家长、学生都重视体育工作和学生身体锻炼了,但他们所重视的仅仅是需要考试的几项,至于其它体育项目一概不问,这样体育教学工作也滑入了应试教育的泥潭。具体体现为:

1.许多地方和学校为了应付考试,每天只练考试的几个项目,体育课脱离了正常的教学大纲,致使体育教学思想、方法、手段远不适应体育教学生动、活泼、主动的要求,许多体育教师也因此不备课、不写教案,体育课出现“放羊”倾向;部分体育教师的思想与业务素质,与实施素质教育要求不适应的状况差距加大,使得学生们仅体育考试的几项成绩突出,却未学会其他的体育项目。现在为了就会中考,学校延长了学生的锻炼时间,体育课上与课外体育活动的时间搞的热火朝天,表面上中考项目的训练时间加大了,考试成绩也可能提高了,但学生掌握的“三基”却达不到体育大纲的要求,学校体育课向学生传授体育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作用下降,违背了国家教委加试体育的初衷,更遑论终身体育意识的形成培养。

2.为了提高学生的中考体育分数,绝大多数学校把专业教育的内容、方法和要求搬到普通学校体育学科中来,把体育课变成训练课,违背了体育教育教学的规律。有的学校为了提高学生的中考体育分数,在考前搞“突击”,安排的晨练、体育课、课外活动全是考试的三项训练,而家长还每逢周六、周日送子女去考前训练班、强化班等,这种单调的、不科学的做法,必然使学生望而生畏,失去对体育的兴趣与信心,这样不但加重了学生的负担,同时使学生身心受到摧残。去年北京积水潭医院收治了不少初三的骨折学生,他们是因平时缺乏体育锻炼,考前搞“突击”,结果运动量过大而导致骨折。

3.体育教学内容单一、乏味。现在我们在体育课上或者是课外活动的内容都是围绕《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在转,受初中升学体育考试内容的指挥。每年都花大量的时间在重复练习,重复;练测反复进行,,枯燥的练习充塞着体育课堂,更有甚者,从初一开始就围绕体育考试项目进行三年强化训练。在这种环境里学生关注的是考分,本来是生动、活泼、学生所喜爱的学科,变成了学生厌烦和生畏的课堂。《达标》、初中升学体育考试本意是为促进学生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提高体育地位,为育人服务的,结果执行起来即偏离了素质教育的轨道,在应试教育驱使下成长起来的学生对体育不会有好感情的,更不能产生兴趣,“终生体育,全面育人”将成一句空话。

三、体育中考的对策

1.新的体育考试方法实行,从内容上克服了因体育考试给体育教学带来“应试教育”的负面影响,使中考体育考试的“指挥棒”与体育教学改革的方向相一致,有利于促进学生积极参加平时的体育锻炼,上好体育课;体育教师要善于运用家长、学生关心体育考试这样一种心理特点,加强自身业务素质和能力的提高,制订出科学合理的体育课、课外体育锻炼考核、评价体制,以考促教,引导学生树立体育意识、健康意识,注重学生体质的全面发展,不断提高体育的教育教学质量。

2.应加强体育教学过程管理,防止连续三年的体育课成绩、平时参加体育锻炼的考核评价流于形式,而出现任意送分等“腐败”现象的滋生。体育课成绩和平时体育锻炼的考核共计30分,虽然由学校负责考核,但主要还是体育教师,连续三年的体育课成绩、平时参加体育锻炼的考核评价,增加了工作量,这就要求我们体育教师要有高度负责的精神,既要扎扎实实、客观公正地做好这项工作,又要顶得住歪风邪气。

3.强化素质教育,淡化应试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从根本上增强学生体质。注重过程性评价,采取绝对评价与相对评价相结合的方式,既要重视学生在体育学习的进步幅度与努力求知程度。重视学生自学的体育知识、技术、特长项目或具有自创性的动作或锻炼方法进行测试,以鼓励学生发展特长、培养个性,促进其锻炼习惯的养成。

综上所述,中考是关系到学生能否进入高级中学的一个重要因素,如果中考体育操作得当,收到的利益不仅是给高中带来全面发展的学生,为初中体育的发展带来利益,更重要的是让学校普通教育阶段更重视体育的发展,让学生在一个大环境之下加深对体育的认识,让学生形成终身体育的意识。所以,中考体育改革势在必行,以让中考体育更加科学化、规范化。

参考文献:

[1]徐大从.体育中考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策略[J].中国学校体育, 2006, (06).

[2]张震伟.体育中考下的体育教学误区与对策[J].中国西部科技, 2008, (09).

第4篇

【提出问题】:

自从实行初中毕业生体育测试时的分数计入中考成绩规定之后,中考体育牵动着千家万户,每年的4月到5月这段时间,尤其考试那几天更是吸引了无数有考生家庭或学校期盼关注的目光。

因为中考体育关系着广大学生的升学问题,对每一个初中学生来说是一件大事,是初中体育教学成效是一次检阅,对每一个体育工作者来说,也是一次检验自己教育教学能力的一次考核。

那么如何实现既让学生达到进行体育锻炼的目的,又能轻松将这10分收入囊中,笔者集合几年来的毕业班教学实践,对初中阶段体育教学,特别是初三体育的教学提出自己的一些看法。

【研究方法】:分析与总结

【研究结果与分析】:

初中阶段的体育课可以分成二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初一、初二,主要是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学会一些教材规定的运动技术、技能,从而达到增强体质之功效。第二阶段为初三,最主要就是体育中考项目的训练。无论你说多么喜欢体育,无论你跑得多快跳得多远,中考体育你不拿满分,你就是一个需要体育补差的对象。毫不夸张地说,初三的体育课就是为体育中考而设,没有体育中考很多学校将会人为地砍掉每周二个课时的体育课。

体育中考是对学生身体素质的检测,也就是对学生的速度能力、弹跳能力、臂力、腰腹肌能力的衡量。具体考试的内容为男、女同学的50米,男、女同学的立定跳远,男同学的俯卧撑,女同学的仰卧起坐等项目(去年的项目有所改变,俯卧撑和仰卧起坐被坐位体前屈代替)。考试的总分为10分,其中50米4分,另外两个项目各3分。

体育是学校中较特殊的一门学科,一方面它没有象其它学科那样在固定的教室进行,其教室为室外;另一方面它的教学任务又是在动中完成,因此就加大了上好这门课的难度,体育老师在备课时不但要备教材,备对象,备教法,还要备场地、器械和天气。

【结论与建议】:

因此要想在体育中考中取得理想的成绩,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 学校、班主任方面

1.1 学校领导要重视关心。 ①在安排初中体育课的课时,特别是初三体育课时,一节课中不能超过三个班同时上课,最多只能安排三个班,否则上课将会受到很大的影响,人多、场地小、干扰大,课的效果就自然而然(以我们学校为例,学校只有四个篮球场,有一个60多米的直道,田径场总长220米)。

②初三下学期体育课除了每班的两节课外,每班最少应增加一节课的练习时间。因为下学期初三体育课最多只有两个月(即三、四月)的课上,过了“五一”节就要进行考试,时间太少了,如果遇雨天课就更难上,大雨就无法上,我们又没有室内场地,因此应增加训练时间。

1.2 班主任老师要配合上好体育课。体育课是室外为主的学科,体育老师一个人确实难以掌握,遇上纪律稍差的班级站队都要10多分钟,殷切希望班主任老师的支持,做好以下几件事:

①除在班上强调上好体育课外,应在班上宣布(指定)班长、体育委员分别检查男、女生的出勤情况。假如班主任老师有时间的话,上体育课时来操场上看看,那是最大的支持。

②希望班主任在开家长会时,要求家长在家里督促学生完成一项考试内容的练习,即男生俯卧撑,女生的仰卧起坐,每天都要练(2-3)组,有的家长还要帮助完成,并督促完成的次数

2. 体育教师、学生家长和学生方面

2.1 体育教师在上课时应做到抓重点难点带动其它项目。中考体育内容男、女分别三大类,这三类项目中最难提高成绩的是速度能力,即50米,而男生的俯卧撑,女生的仰卧起坐只要坚持天天练,成绩较容易提高,是较好拿分的项目。立定跳远主要靠腿部力量和腹力,如果50米成绩好的同学,其立定跳远成绩就不会太差。所以体育课应着重抓速度练习。

2.2 刻苦训练,认真备战。从初三的第一个学期开始,体育老师、家长和学生就应该在全面发展身体素质的同时有所侧重中考体育测试项目,利用课外活动等课余时间加紧备战,认真训练,尤其要抓住“冬训”这段时间,学生每天要保证半小时的体育活动。

可以安排的项目是①、3-5分钟跑步;②一分钟跳绳;③连续蛙跳;④团身抱膝跳;⑤单、双脚跳台阶;⑥俯卧撑;⑦一分钟仰卧起坐等。

2.3 保持一颗平常心和自信心。 无论是体育教师、学生家长、学校和学生自己都要把体育考试作为在初中阶段最后一次检验自己身体素质和运动水平的机会,以平常心对待考试,不要过分紧张和怯场。事实证明,谁自信心足,临场不怵,谁就可能充分发挥水平,取得较好成绩,考试成功的先决条件是心理稳定。在策略上不要过多期待考试的结果,要认真仔细的对考试过程加以考虑。

考试前,既要有争取优良成绩的信心,又要有面临发挥不佳的心理准备。当然,轻率对待考试,放弃拚搏,是缺乏进取精神的表现,切不该有。

2.4 考试前期的准备。 在考试前的数天至半月,学校要组织1-2次模拟测验,这既是一次训练,又能获得参考的经验,学生不能放过而要认真对待。这一阶段,要进行有一定负荷和质量的练习,锻炼的项目,仍应广泛一些,不要仅仅局限于考试的三项。

2.5 考试阶段的准备。 学生要对体育考试的安排和通知要仔细弄清,尤其是时间、地点及关键事项。有可能的话,提前察看考试场所,熟悉考试场所。同时准备好考试的服装、运动鞋及考试准考证。

考试时要合理安排体力,充分利用考试换项间隙抓紧休息。要根据自己的水平,按照预先制定的计划参加考试,如在优势项目一、二次试跳取得最优成绩时,为节省体力准备下一项考试,可以要求免掉后一、二次试跳。

考前一、二天,调整和减轻运动量,保证充分睡眠,防止伤病;注意饮食营养和卫生,特别是饮食卫生方面,保证良好的身体状态。

第5篇

一、《新课程标准》下的体育教学

《新课程标准》突出要尊重教师和学生对教学内容的选择性,注重教学评价的多样性,使课程有利于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养成经常体育锻炼的习惯,形成勇敢顽强和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促进学生在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健康、和谐的发展,从而为提高国民的整体健康水平发挥重要作用。体育课堂教学是指以学生身体练习为主要学习形式,以身体健康知识获得、运动技术技能传授、心理健康水平增进为主要学习内容,为增强学生身体健康和运动能力而进行的师生多边互动的教学活动。为此,体育教师在教学中要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教师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同事,教师要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确保每一个学生受益。

二、中考体育加试内容分析

我区现实行的体育加试方案为初一、初二、初三、三个阶段进行,总分为50分。初一的项目为跳绳,初二为立定跳远,初三是耐力项目和力量项目,耐力项目男生为1000米跑,女生为800米跑;力量项目,男生实心球与引体向上二选一,女生实心球、仰卧起坐二选一。这些加试内容初一的跳绳相对简单,初二的立定跳远对身体素质的要求相对较高,而对学生而言最大的挑战则是初三的体育加试,耐久跑由于难度大,所占的分数比例多而成为好多学生不得不面对的一道难关。

三、体育课存在的应试教育

面对实实在在的分数,体育老师也倍感压力,于是保障优秀率便成为体育教学的重点,会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放在加试内容的教学上,尤其是到了初三,每堂课的耐久跑就成了主题,体育课几乎成了训练课,学生对体育课的态度除了厌倦就只有无奈了。学生的耐力素质虽有提高,但是培养参加体育锻炼兴趣,培养终身体育精神却无从谈起,学生的身体素质更得不到全面的发展,与《新课标》的以学生为主体的阳光体育更是背道而驰。

四、体育课如何提高耐久跑成绩

《新课标》下的学校体育教学有很多的选择性,但是以我的教学经验来看,比如足球、篮球等球类项目对学生的耐力素质有很好的锻炼价值,但是并不是大多数学生都喜欢参与其中,部分学生达到了锻炼效果可是也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也参与了,但并没有达到相应的锻炼效果,尤其是女生对球类项目有恐惧心理不愿意全身心的投入其中。一些在体育游戏内容下的跑的锻炼由于个体差异较大又很难确保每个学生都能达到锻炼的效果。不可否认的是集体强制性的训练耐久跑效果比较明显。所以我认为,体育课集体训练耐久跑的内容绝不可少,但是不能是到了初三我们就一味的训练耐久跑,应该是贯穿整个初中三年的教学,每节课都需要有相应的内容去训练耐久跑,把学生的耐力素质作为一个长期的目标去实施,每节课固定的10分钟耐久跑训练,可以形成常态化的课堂教学,安排在基本教学内容之前。这样经过三年的体育课堂教学,学生的耐力素质会有很大的提高,避免到了初三体育课变成跑步课了。

中考体育加试并不是教育机制给广大学生升学考试的一大障碍,它的初衷是为了促进全体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使学生有准备、有能力、有信心迎接新世纪激烈的社会竞争。采用符合学校世纪的最佳科学教学方法,并予以长期坚持,才是学生取得好成绩的关键。

第6篇

关键词: 体育中考 加试 体育课教学

一、中考体育加试对初中体育教学的影响和作用

中考体育加试现在占据较为重要的地位,而且因为伴随升学率等问题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对体育教学起到了一些较为负面的影响。利益是最大的驱动力,加上一些教育机构对中考体育加试的考试方式、内容等存在一定的漏洞和不足,导致初中体育教学中出现这样的现象:一些学校为了提高升学率,要求体育教师根据中考体育加试的内容对体育教学做出“考什么就教什么”的教学计划。这就直接导致学生的体育综合能力不能提高,甚至会有下降的趋势,这样“有目的”的教学把以提高学生身体素质为目的的体育课堂变成了单纯的应试训练课,这样的教学不仅不利于学生素质水平的提高,反而会使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思想素质有所下降。

当然,中考体育加试对初中体育教学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首先体现在了对学生的促进作用上,身体素质教育对学生的影响是极大的,它有利于学生强健体魄、拥有健康的身体,而体育教学课堂正是身体素质教育施展的场所。有些研究表明,经常得到锻炼的学生的身体素质,像是身高、体重、身体机能等都要比一般不经常锻炼的学生要好上许多。中考体育加试可以有效调动学生锻炼的自觉性,在一定程度上,中考体育加试起到了推动体育教学发展的作用,当学生的学习自觉性增强的时候,其参加的运动活动就会增多,从而使学生的身体机能、运动能力、对社会的适应能力、自主学习和互助学习能力等都有所提高。同时中考体育加试对初中体育课的积极影响还体现在可以提高体育课的教学质量上。加试没有所谓的及格与否,学生的平时表现成绩会相应地记到升学考试的总分之中,这是一种教育改革趋势,可以使学生由厌烦体育课变得喜欢上体育课,提高体育课堂的教学效率和质量,增强教师的教学责任心和事业心,使教师更好地完善教学内容和方式。学生和教师的完美合作可以让体育课堂变得更好。

二、促进体育加试和初中体育教学共同发展的方法

1.加强有关体育加试和体育教学意义的宣传工作。教育工作人员要积极宣传,不能只让大众以为体育加试只是单纯地选择或是淘汰学生的一种手段,要让大众知道,中考体育加试是以提高学生身体素质、促进学生积极锻炼为根本目的的,要求将学生的体育教学贯彻到实践当中去,让家长和学生都开始重视体育课堂的重要性和身体健康问题,促进体育教学更好地落实和发展。

2.教育部门要积极解决体育加试和体育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做到要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因地制宜。例如,在考试的项目中,就要做到最大限度地缩小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差异性;合理分配考试题库中考试知识点的分布,设置合理比例的体育基础知识,让学生真正做到将体育教学课堂中学到的基础知识运用于考试中。

3.提高体育教师的教学素质和水平。教师是教学过程中的引导者、设计者,是教学过程中的主要灵魂,学生是教学中的主体,我们要求教师有正确的教学思想,从实际出发,以学生为本,站在增强学校体育教学的整体效益的高度。明确教学的目的、丰富教学的内容、关注学生的心理和生理问题,同时将体育教学的教材同实际教学结合起来,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教学水平,促进初中体育教学的快速发展。

三、在中考体育加试的影响下积极完善初中体育教学

在我国,体育教育事业已经正在被人们所熟知和关注。中考体育加试对初中体育教学的影响是巨大的,我们要积极发挥体育加试的作用,促进初中体育教学更好地发展。当然初中体育的发展不能只靠中考体育加试推动,初中体育教学最需要的还是教师对教学课堂的不断改革,以及教师和学生的积极配合。教师是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的引导者,为了更好地发展体育教学,教师就要不断地更新和丰富教学内容,做到与时俱进,例如可以将游戏教学引入课堂,创建情境体育教学、小组学习、任务教学等。教师要积极地和学生进行交流,只有在知道学生想法的情况下,教师才可以更好地完善体育课堂教育。中考体育加试对初中体育教学而言只是一味“调味剂”,不可以过多依赖,否则只会导致“为了考试而教学”现象的出现,发挥师生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作用才是促进体育教学发展的根本。

中考体育加试对初中体育教学的影响是有目共睹的,不仅可以提高体育教师在教学领域中的社会地位,而且可以增强教师的工作责任感,一定程度上改变学生和家长对体育教学的偏见。积极地将中考体育初试引入到初中体育教学之中,再加上教师对体育教学内容的不断完善,就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促使学生掌握初中体育知识。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和强化体育意识是现在教育领域较为关注的一个点,需要教师和学生一起努力。

参考文献:

[1]宋强.课中考体育加试对初中体育的导向性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3,07:76-77.

第7篇

一、体育中考的基本内容

体育中考是通过统一测试的形式对初中毕业生作出体质评价的一种统一测评的模式,主要测试学生的运动成绩和现阶段的身高、肺活量、体重等基本状况。其中主要包含的运动项目有立定跳远、跳绳、长跑、掷实心球等,其中对于男女的要求有所差别,另外,对于不同的地方采用的考试项目也会有所不同,学生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进行选择。

将体育纳入中学考试项目,不能片面地只追求中考考试的体育成绩,其主要目的和作用是促进我们中学生的健康发展,让学生不仅要努力学好科学文化知识,还要去不断丰富自己的课余生活,培养体育爱好,在体育锻炼中形成良好的精神品质,从而更好地面对今后的工作和学习。

二、体育中考对初中体育教学的影响

1.加强体育教学的重视

在过去的中学体育教学中,广大家长和老师注重的是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家长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忽视对其体育兴趣的培养,教师在其教学过程中,没有将体育教学落实到实际中,对于学生来说,体育课的存在只是名副其实的,因此,对其的成长影响也是可想而知的。随着体育纳入中考项目,体育教学得到学校的重视,增加了体育经费投入,积极添设体育设施,满足学生的体育活动的基本需要;同时对教师产生了一定的压力,作为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加强对教学的重视,并且不断提高对于学生的要求,促进学生能力的提高;而对于中学生来说,体育成绩直接与毕业入学考试挂钩,因此,中学生积极进行体育训练和锻炼,从而将体育落实到实践活动中,对自身的学习和发展产生积极的

影响。

2.转变体育教学的方法,合理安排教学内容

在现今,生活节奏较快,升学压力较大,我们体育课程教学的现状就是学生参与体育锻炼不足,锻炼的时间和强度都不够。而我们的体育课程教学自身也存在一些教学方面的问题。体育教学区别于其他学科,是一门技能实践性的课程,在于学生体能的增强,对运动技能的掌握和个人行为态度等方面的改变。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对学生体质的训练,积极组织学生进行相关的体育锻炼。此外,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对于学生技能的培养,掌握体育运动的基本技能,让学生能够很好地掌握技巧,从而得到能力上的提高和成绩上的进步;同时,还要从心理上对学生进行引导教育,转变学生关于体育的一些想法和心理误区,让学生能够克服困难,学会积极主动地去参与锻炼和实践。另外,在教学过程中应该进行相应的体育教学活动,不能够片面地只是追求体育考试的项目,要开阔学生视野,促进学生全面提高。

3.促进中学生能力的提高

第8篇

一、中考加试体育对体育教学的促进作用

1.体育加试促进了教育方针和学校体育工作条例的全面贯彻落实,加强了学校阳光体育运动,推进了学校体育工作全面发展。从前是只喊不抓,现在是真抓实干,提高了体育的地位,增强并活跃了学校体育气氛。

2.增强了体育教师的工作责任感和自信心,与其他学科一样,体育考试已纳入了轨道,成为中考的一部分。体育教师觉得有奔头,工作得到了肯定,提高了体育教学中“教”的积极性。

3.学生对体育课的正确认识有了大幅度提高,转变了体育是副课的观念,都能积极参加阳光体育运动。

4.学生身体素质也得到了提高。现在的学生由于多数是独生子女,在家里娇生惯养,什么事都由家人代劳,所以多数学生的身体素质是成问题的。加试体育以来,尤其是国家提倡的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和加强学校阳光体育运动的政策出台以后,学生的锻炼积极性提高了,再也不把身体锻炼看成是苦差事,身体素质也就明显提高。

二、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过程中,由于思想和观念的滞后,体育教育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加试体育以来还存在这样一些不利因素。

1.由于体育考试成绩要记入升学考试总分,各校十分重视对体育教学的评比工作,许多学校虽把体育考试成绩与教师年终考核挂钩,带动了教师工作的积极性。但是,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这种评比带有很大片面性,造成很多教师采用“考什么练什么”的做法,走进了一个误区,体育课大部分时间以练习中考体育考试项目为主,更有甚者,从七年级就开始这样做,结果体育课成了素质训练课,直接影响和限制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也无法完成体育教学任务。

2.由于教师在体育教学过程中,长期强调将来升学考体育,必须重视体育考试的项目,忽视了其他项目,也使学生对体育的认识很肤浅,认为体育课就是身体练习课,也就谈不上了解体育课其他方面的功能,更谈不上掌握体育方面更广泛的知识、技术技能,给学生的心理带来不良的影响。

三、据上分析,就针对不足之处,谈几点建议。

1.转变观念,树立以素质教育为指导思想的学校体育观和健康体育观,加强对体育教学的科学化管理。首先各级体育管理机构以及体育教师应从应试教育的思路中走出来,建立以素质教育为主的体育观。在教学中要面向全体学生,为各类学生提供更多的表现机会,使之在表现中增强对体育的兴趣,从而激发学生的学练积极性,并且根据学科特点,不仅锻炼学生的身体,还要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非智力因素。不仅要学生学会知识、技术、技能,还要教会学生怎样做人和如何生存,发挥体育的多功能作用。其次,加强体育教学的科学化管理。学校领导要有专人负责抓学校体育工作,带头转变观念,理解并支持体育工作,积累体育知识,积极参与到体育运动的行列中去督促体育教师搞好学校的各项体育活动和竞赛,并对体育教师的各项工作做定期的检查与评比,做好导向,使体育教师、学生以及学生家长的应试观念得以完全改变。

2.进一步做好宣传工作。采用多种形式和各种方法向学生宣传体育课和阳光体育运动在学校教育中的重要性,使学生在各种活动中认识和掌握更多的体育知识,从而提高学生对体育的认识,激发他们的兴趣,增强他们对体育知识的求知欲望。

第9篇

关键词:科学计划;信息反馈;心理训练;训练模式

我校初三体育中考在近两年的毕业考试中取得了良好的成绩,这些成绩的取得除了科学地组织训练和学生自身的努力外,与领导的高度重视、班主任的大力支持等客观因素是分不开的。下面谈一谈体会。

一、领导的重视是取得成绩的前提

抓好初三体育中考,学校领导重视是关键。我校领导非常重视此项工作,在学生进入初三的第一次集会上,就体育中考的重要性及如何提高成绩进行了详尽的思想教育,这为后期的训练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还经常抽出时间观看我们的训练,在初三体育教学训练所需的器材场地上听取建议,发现问题及时解决。这些支持对学生取得成绩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二、班主任的积极配合是取得成绩的保障

由于体育训练在学校的日常教学管理中有一定的特殊性,无形中给班主任增加了工作量,因此需取得班主任的理解和支持,学生体能训练情况能够经常得到班主任的关注和表扬,这些措施都为保障学生自觉参加训练和提高训练的质量起到了至关重要作用。尤其是通过体育训练学生的体质得到提高的同时,学生的集体荣誉感、积极向上的年级氛围也都有了明显的增强。

三、科学的制订计划、慎重的操作是取得成绩的关键

学校课余训练与专业训练有着明显的差异,如果按照专业训练的要求去制订计划去训练学生,只能起到事倍功半的效果。因此在制订初三教学计划时,我始终遵循运动训练的规律,结合学校的教学时间、运动场地、学生体质等实际情况,来制订出操作性强、时间少、见效快的训练计划,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一)制订教学训练计划的主要依据

教学训练计划体现着运动训练活动中的基本决策。制订计划时既要考虑到现实目标的需要,又必须考虑到客观条件提供的可能。

1.教学训练目标:就是通过学生的努力可以达到的目的,过低有碍于激发学生的进取动机,过高则会过于强化的训练而导致过度负荷。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真正地使训练计划成为实现目标所采用的手段。

2.测试起始状态:学生运动素质的起始状态是教学训练过程的出发点,是其状态转移的基础,因此,我在开学初的体育课上进行了详尽的体能素质摸底,从而了解学生的第一手资料。教学训练的客观规律是教学训练计划必须符合运动训练客观规律的要求,才有可能取得成功。初三体能训练作为具有特殊性的学校训练计划,不仅应该考虑到计划的连续性和阶段性,机体在负荷下的适应性与劣变性,训练活动组织的集体性与个体性。更应该考虑到中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学习成绩及生活习惯等因素,在这种规律下制订出的训练计划成功的可能会更大。

3.组织实施运动训练的客观条件:训练场地的好坏、器材的质量与数量、营养的条件、恢复的条件及学习环境等都是组织实施训练活动的重要物质基础。根据我校训练场地的实际情况,我制订了教学楼天台计划、台阶计划、环教学楼跑等计划,事实证明了这些切合我校实际情况而且简单可行的计划对学生的运动能力的提高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二)有效地组织和操作训练活动是取得优异成绩的关键中的关键

科学的训练计划必须有效的组织实施才可能产生具体的成果,在认真的遵照体育规律去实施训练计划时,更应该灵活地运用指导训练的各项原则,及时地根据训练中主客观情况的变化,对预定的计划予以必要的调整,从而保证了学生成绩的逐渐提高。

附计划如下:

1.训练时间:每天课间操20分钟。

2.训练场地:一号场地(一楼走廊),二号场(四楼天台),三号场地(六楼天台)。

3.训练计划:

A计划:(1)围绕教学楼跑三圈;(2)(抱头蹲起跳20次+提踵50次+单臂撑30秒)×4组。练习队形:两路纵队。

B计划:跳绳(30秒钟+1分钟+30秒)×4~5组。练习队形:体操队形四列横队,前后交叉站。

C计划:8字跳大绳。练习队形:各班分成四小组练习。

注:1.每个自选项目各班选出一名组长负责向教师报告出勤及协助管理。

2.无论是自选还是跑步四圈的练习内容都要先在练习场地集中检查出勤情况后再开始练习。

3.练习形式将在体育课上传授,间操具体练习形式由负责教师灵活安排。

总之,在体育中考上,我们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我们清醒地认识到我们教学与训练中仍存在着许多不足,还有许许多多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问题。因此,需要不断地学习和不停的探索,只有这样才能跟得上现代教育不断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第10篇

关键词:体育中考;弱势学生;考试内容;评价制度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01-0112

体育中考分数记入升学考成绩,关系到学生能否升入重点、普通中学,所以得到社会、家长和学校的重视。近年来有人认为这对一些体育差的弱势学生不太公平,说体育成绩好的学生无需努力锻炼就能得到高分,而身体素质差的学生即使认真锻炼也拿不到高分。这种认为是否被认同我们暂不说。但这个问题确实存在,虽然体育中考目的是推动和促进全体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增强体质,促进学生健康全面发展,而并不是仅仅为了取得高分。但我们也确实不能把体育中考中处于劣势的学生给忽略,因为在中考面前分数决定一切。所以,我们要对弱势学生进行概念的定位,对造成弱势学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做出相应对策,让弱势学生在体育中考面前不再处于劣势,把弱势学生吸引到体育锻炼队伍中来。通过弱势学生现状分析,便于体育教师、班主任、家长及早发现弱势学生,找出对应办法,让他(她)们在社会、学校、家长的共同关心帮助和自己的努力下取得体育中考理想成绩,同时树立终身体育锻炼意识,把体育中考看成是锻炼身体的一种手段,而不仅仅是应试教育下拿取分数的一项考试内容。从而来实现体育中考的最终目的:推动和促进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提高学生健康水平,树立终身参加锻炼意识,掌握运动技能,使学生全面健康的发展。

弱势学生指在体育中考中处于劣势学生。体育中考中主要存在三种弱势学生:首先是先天残疾的学生我们称之为生理性弱势学生;其次是因后天懒于运动而造成体弱无力,肥胖超重,行为笨挫的非生理性弱势学生;最后是文化成绩徘徊在入学分数线上下而体育成绩不理想,体育考好了就能入重点、普通中学,考差了就进不了的学生,我们称之为成绩性弱势学生。以下对上述三种弱势学生作现状的分析:

一、生理性弱势学生

先天残疾是每个人无法改变的事实,体育运动锻炼是每位残疾学生心中无形的痛处。在体育中考面前他们望而却步,因为肢体的不便和功能的缺失使他们失去和普通学生一样参加体育锻炼机会,记得上届九年级(10)班毕业的一位瘸脚男生,七年级第一堂室内课,高大魁梧、上肢粗壮、肩宽胸厚的他很快进入了笔者的视线,近看原来是一位残疾学生,在随后的三年中笔者只能在雨天的时候在教室里看到他,他没有参加一节体育课、一次课外活动,更不用说什么学校、班级的体育竞赛活动了,对他而言:体育活动时间就是拿来学习文化成绩的自修时间。体育中考中他打了残疾证明以满分数60%的比例拿到了体育中考分数。笔者曾无数次地问自己,他就这样一生和体育运动无缘了吗?体育中考通过自身的努力拿取高分固然重要,但最终的目的我们还是要让学生多参加体育锻炼,增强体质,使学生全面发展。像上面这些先天某一部位残疾,尝有多个部位有活动功能的学生,作为教育部门在制定教育政策时可以考虑更全面些,让他们也加入到体育考试和体育运动中来?笔者认为对生理性弱势学生应从内容设置,制度上作出相应措施:

1. 中考项目设置

体育中考项目的设置从原来的身体素质项目测试到后来的素质测试项目和技能类选项测试,再到必测素质类和技能的选考项目,从项目设置演变来看,照顾到了广大素质差的学生,打破了身体素质好不练也能拿高分,素质差的学生再练也拿不到高分的局面。但项目设置还有待扩大照顾到先天残疾的学生,没有合适的项目是先天残疾学生退出体育舞台的一个重要原因。所以,我们在体育中考项目上要设置适合不同残疾程度学生的特殊体育项目。如下肢功能健全的学生可以设置立定跳远和立定跳高等项目;上肢健全的学生可以设置卧推,俯卧撑、乒乓球颠球、羽毛球颠球、飞镖投准等项目。让学生有项目可以参加,真正起到全民健身参加体育锻炼的目的。

2. 分值设置

近几年体育中考分值主要分布在:素质和技能测试、体康测试数据、学年平时成绩。也就是说体育中考成绩评价采取过程管理和目标管理相结合办法。笔者认为这种结合给弱势学生带来了福音,他们可以用自己努力来弥补先天身体上不足。其他还应增设体育卫生常识内容考试,设置分值在体育中考中。让大家在掌握运动技能参加体育锻炼、增强体质同时掌握体育理论知识,了解锻炼身体方法和手段。

3. 评价制度

在体育中考中,对生理性弱势学生要有制度上保障,首先是评价制度上,按照残疾程度等级来划定考试评分标准,不能一概而论,其次是要保证弱势学生免考按满分60%分值记入的权力,即:不想参加考试就可以享受60%分值的权力。学校要鼓励残疾学生参加体育活动,在学生自愿前提下制定活动计划,活动内容,在学校制度上得以保障,通过学校宣传窗,广播台宣传残疾人运动员光荣事迹,树立弱势学生锻炼信心。班主任要鼓励残疾学生参加学校、班级组织的文体活动,给他们创设参加锻炼机会。让他们树立参加体育活动信心。体育教师在课堂上要给这些学生充足锻炼机会和时间,对其体育成绩的评价要求降低难度和标准,课堂教学设计要有适合残疾学生的练习方法手段。在各种制度上的保障,这些学生会体会到对他们的重视,从而更有信心地来参加体育运动,达到锻炼身体、增强体质的目的。

二、非生理性弱势学生

非生理性弱势学生不像先天残疾学生,他们是因后天懒于运动而造成体弱无力,肥胖超重,行为笨拙的学生,导致这种学生出现的原因关键在于家长,学生教育观念问题,曾有位母亲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直言不讳“肥胖、超重怕什么,不能参加运动又怎样,只有我的孩子考上重点高中、大学才会有好的前程。”这其实是一种牺牲健康换来高分的交易。在这种思想指导下。孩子们前赴后继涌向高考独木桥,身体垮了的有之,心理出问题的有之。只顾眼前利益,不能正确认识健康重要性,体育运动远离他们而去,体质大幅下降,运动能力损失,肥胖超重等出现在学生面前,体育中考成绩不理想,所以我们要正确引导这些学生走出错误教育观的误区,健康的身体才是学习和生活的基础。对这些学生我们要从思想方面入手,引导他们加入体育运动中来,让体育中考不再是他们过不去的一道坎。

学生拥有“牺牲健康、换来高分的思想”,是家长灌输的 ,以为体育运动会影响文化成绩学习,占用大量文化学习时间,所以家长从小就管教孩子别贪玩,要多学习,孩子在无形中就失去了体育运动的兴趣,家长的望子成龙的心情可以理解,但过于偏面。合理的体育运动不仅不会影响文化成绩而且还有助于文化成绩提高。在学校,我们首先要做好这些学生的思想工作,体育教师在课堂上积极宣传体育运动的好处,介绍如何处理好体育锻炼时间和文化学习时间,让学生转变体育运动会影响文化成绩的想法。学校通过各种德育教育渠道,渗透体育运动,强身健体作用。体育锻炼对文化成绩的促进作用等知识的宣传。其次是我们要通过家长会对学生家长进行教育,转变错误观念,让家长认识合理体育锻炼对文化成绩的促进作用,达到家长监督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目的。

三、成绩性弱势学生

这些学生在体育中考前往往是我们学校和体育教师工作的重心,考前的各种体育强化训练班纷纷开出,为的是让这些学生多拿几分,因为他们是学校取得重点、普通高中升学率的主力军,但我们教师也被应试教育所困惑住了,体育中考目的并不是应试教育所要的分数,体育中考是考试的一种手段,其目的是让我们的学生参加体育锻炼,强身健体,掌握运动技能。所以,作为学校教师,我们应从长远的角度来为学生考虑,树立终身体育意识,而不是眼前的分数,这些学生除了身体素质差原因外,还有如上面非生理性弱势学生相同原因。这些学生往往是班级中文化成绩较好但又不是特别冒尖的。他们在学习上要花更多时间去追赶文化成绩比他好的学生,在体育锻炼上的时间就更少了,长期结果就是体育运动能力差,体育中考面前低人一等。

要改变这些学生体育运动难的现状,首先是要减轻他们的学习压力,提高学习效率让他们有时间参加体育活动,其次还是考试制度,学生体育运动是否进行,体质如何?不应仅仅靠体育中考来衡量,体育中考也只会是一些弱势学生绊脚石,并没有起到持之以恒的效果,初中设置体育中考,相对学习更宽松的小学更应设置升学体育考试。如小学设置了体育升学考,我想如今的一些弱势学生不会有那么多,积极参加体育锻炼意识也不会那么差。最后,作为学校要把体育考试成绩真正列入到三好学生考核内容,严格把关,促使文化成绩优秀,体育成绩差者参加体育锻炼。体育教师平时体育成绩评定要实事求是,考多少是多少,不使学生产生体育成绩还比较好的错误想法。作为教育行政部门,还可以对高中升学体育成绩进行限制,不达到一定分值不被高一级学校入取等政策,促使文化成绩优异者积极参加体育锻炼起到体育中考真正目的。

第11篇

2016年甘肃省将体育成绩,满分50分,计入了中考总分。所以体育成绩不再是可有可无,而与中考成绩有直接的关联。相信像表弟这样在今年的中考中吃了体育成绩“亏”的同学不是个别。所以,我们组织了参加过2016年中考的同学和在校中学生就“中考体育的那些事儿”展开讨论,下面我们听听大家怎么说。

中考成绩中到底应不应该把体育成绩加进去

小 波:“我是今年刚参加完中考的,我的体育成绩是48分。我的学习成绩一般,但是我的体育成绩不错。本来父母还担心我考不上高中,但是因为今年把体育成绩加进去了,所以我顺利考入高中。当然,我肯定认为把体育成绩加入中考成绩是对的。”

小 希:“我也是今年参加完中考的,我的体育成绩是38分,不算很低也不算很高。我个人觉得突然把体育成绩加进来对很多同学来说都是不公平的。体育成绩跟个人的体能有很大关系,而个人体能多半是先天的。所以平时学习很用功但是体能不好的同学势必在体育成绩上吃亏,最后不好的结果不是否定了他的努力吗?”

小 飞:“我明年参加中考。我觉得中考中就应该把体育成绩加进去,学校不是总提倡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吗?再说了就算你成绩再棒,没有一个好的体魄,总是病怏怏的,以后能干啥呀?”

小 蕊:“我也是明年参加中考,我很希望明年能取消这项规定。因为我的体能不行,平时就特别害怕上体育课,真的很担心到时候怎么办。”

西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院长陈仁伟:“在中考成绩中纳入体育成绩,不仅是要让长期边缘化的体育课迎来‘春天’,也对学生健康成长意义重大。体育除了强健体魄,更重要的功能就是‘育人’。在体育锻炼的过程中,中小学生能够学会团队协作,增强规则意识和拼搏精神,这对培养中小学生健全的人格非常重要。”

走进校园,我们会发现小胖墩和近视眼越来越多。所以,发展体育、提高学生体能是当下不得不做的事情。因此教育部门规定把体育成绩加入中考成绩是督促学校和家长重视体育、重视孩子体能的一种最有效方法。所以,不管同学们如何看,这都是一件不容改变的事实了。

“恶补”体育到底有没有用

小 琴:“我觉得应该是有用的。因为我的同桌平时体育成绩和我差不多,后来她补习了,我爸觉得太贵没让我补,结果她中考体育成绩比我高了10分。好在我其他成绩都不错,最后我们考入了同一所高中。”

小 蕾:“我参加中考前一个月,妈妈给我请了一位体育老师补习体育。效果应该是有的,因为必考项目中的足球运球和选考项目中的排球垫球和立定跳远,我掌握了技巧后,考试成绩还不错,但是必考项目里的800米跑和仰卧起坐完全是体能测试,所以成绩一般。”

小 炎:“我没有参加体育补课。但是自从知道了体育要中考之后,我爸让我每天早起半个小时,晚上再空出半个小时的学习时间,他陪我跑步,而且每次都计时。周末他每天再陪我打半个小时的篮球。每当我复习累了,他就让我垫垫排球,换换脑子。最后我的中考体育成绩是48分,很顺利地考入了我预定的目标――西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西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院长陈仁伟:“中国家长真是考什么补什么。这一倾向真的非常不可取,体育锻炼本就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如果因为一项考试而把体育教育变成了应试教育,就违背了开设体育课的初衷。”

2015年的中考前,浙江省慈溪范市中学的初三学生黄岑铭是老师眼中的好学生、同学眼中的好班长。她有心脏病,但是为了在中考中取得好成绩参加了跑步训练,在跑步训练的途中心脏病突发,去世了。体能训练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提高的。所以“恶补”体育是绝对不提倡的,因为它可能会给学生身体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这也不是教育部门制定相关规定的初衷。下面我们听听专家怎么说。

陈仁伟:

第12篇

一、以师为导,确保体育中考质量稳步提升

1.持之以恒上好每堂体育课是关键

一般体育考试在文化中考前两三个月,对初三的体育教学可用六个字形容——时间紧,任务重。所以要求教师必须抓实抓牢每堂课的教学,把握教学中的每个环节。在每个阶段、每个单元的教学之前,体育组都要采取集体备课,研讨本阶段或本单元上课内容,要解决什么问题,达成什么样的目标,为实现这一目标,采取哪些方法或手段来解决,遇到疑难问题更是集中商讨最佳的解决方案。如在开学初制订教学计划时就要算好每个教学内容完成的时间段,并细化到每节课。

2.充分利用大课间活动时间是保障

大课间对于初三学生来说,是进行体育锻炼、巩固强化课堂练习效果的好时段。一般情况下,学校会将初三的大课间交给体育组负责,主要进行课余锻炼。体育组就要制定出详细的大课间学期和周计划,合理分工,发挥体育教师个人特长,落实任务,责任到人,细化到每阶段、每周、每天的练习目标与任务,并进行阶段总结,落实改进措施。

二、以生为本,力求体育中考成绩正态发展

1.采取攻心战略,唤醒内在自觉

初中阶段的学生心智未成熟,处于一种不稳定状态,不能长期、持久从事某件事或某种工作,所以要不断地给予外部的刺激,诱发其内部的动机。绝大部分学生是喜欢体育的,但要长时间、大强度地进行体育锻炼,学生很难长久地坚持下去。要想在体育中考取得理想的成绩,就必须进行长时间、大强度的体育锻炼。在平时的教学中要经常进行体育中考重要性的思想渗透。如,开学的第一节课在室内就要对学生进行体育学科对总分、强健的体魄,对备考影响的攻心教育,使他们树立“我要运动,不是要我运动”的学习动力。当学生思想松懈时,要适时地进行“刺激”,配合校领导、班主任一起做工作,召开全校性、班际性、个体性的会议或座谈,使学生能始终坚持朝一个目标努力而不松懈。

2.重视特殊学生,实施因材施教

在教学中,关注每一个学生,力争使每个学生在体育中考中都能取得满意的成绩。大家都知道有些学生文化成绩好而体育却十分薄弱,而这些学生又是学校的生命线,无论是校领导还是其它课任老师对他们都很关心,都不想在自己的学科上拖后腿。所以,体育教师会在他们身上倾注大量的心血,以确保这些学生不会因体育成绩而影响其中考成绩。对于一些薄弱项目的学生,老师会针对这些学生的特点,制定特殊的训练计划,采取适宜的训练方法,进行专门的指导,以确保他们在最后的体育中考中都能取得优异的成绩。

3.发挥团队效应,携手共同进步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因此在平时的练习中,将学生按平时成绩的差异进行分组,一方面发挥成绩好的学生在组内传帮带的作用,另一方面发挥成绩好、尤其是进步大的学生对全组学生的榜样作用,并经常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测试评比,比平均成绩,更比上升的幅度,从而提高团队的竞争意识,提高个体成绩,发挥小组的团队效应。

三、以法为辅,创建体育中考教学合作共同体

1.赢得班主任配合,不断提高效率

班主任对体育中考十分重视,并积极支持与配合体育老师的工作,能在学生练习时到场监督与指导,甚至陪练,将会大大激发学生的练习热情,同时也对学生起了督促作用。这样,就会在管理上有效减轻体育教师的负担,提高练习的效果。

我校有一个比较好的传统,初三班主任无论是在体育课,还是大课间训练时,都亲自到场。并对学生在练习或训练中出现的问题都及时与体育教师沟通,相互商量并找出最佳的解决办法。如,有些学生在练习中达不到指定的练习任务时,班主任就督促其保质保量地完成,这样就减少在其身上浪费时间,提高了课堂效率。可以说我校初三班主任能抵上半个体育教师。

2.发挥家校联手优势,确保训练时间

日常训练工作仅靠校内完成是不够的,因为学生在校大部分时间都在教室内度过,而有些素质练习需要每天坚持锻炼,如,仰卧起坐、俯卧撑、柔韧性练习等,这些项目就需要学生在家中勤加练习,这时就需要家长监督或陪练,才能保证训练的质量与效果。

学校每学期要召开两次家长会,校领导会让体育教师在会上宣传我市的体育中考政策,如何在家指导其子女进行有效的体育锻炼及注意事项。如,笔者在第一学期结束的家长会上,都会向每位家长布置学生寒假体育锻炼的作业,在这份作业中详细到每天要完成的锻炼项目与数量,并让家长督促、签字。同时要充分利用家校通等现代化通讯手段及时与家长沟通,告诉其子女在校练习情况及可上升的空间和潜力等情况。

最后还要提到的是模拟考试的重要性。模拟考试对学生来说是很重要的,是体育中考前重要的实战演习,是帮助学生适应考试流程,感受考试气氛,提前进入到备考状态。模拟考试能让学生检查到自己前阶段锻炼的成果,在体育中考前能让学生看到自己还存在的问题,及时亡羊补牢。这就要体育教师合理安排时间,重视模考中的每个细节,对于模考中出现的问题要及时告诉学生如何进行应对;对于模考中没拿到满分的学生,在最后阶段加以重视进行强化训练;对于模考中拿到满分的学生,提醒他们要保持良好的状态,注意保暖,不能受伤等等。

中考体育,既能增强学生的体质,又能磨砺学生的意志,她给学生身心带来的发展是无限的。而体育教师作为指导者,则应该孜孜不倦地探索,通过集思广益,群策群力,多管齐下的方式,让学生们获得令人满意的成绩。

参考文献:

[1] 汪小宝. 学校有效应对体育中考的九项措施[J].中国学校体育,2009.(2).

[2] 植智勇. 初三体育中考攻略[J].体育师友,2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