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01 09:31:46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抗旱工作会议,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5月12日,xx县XX年防汛抗旱工作会议召开,现将县城管局贯彻落实会议精神的情况报告如下:
一、迅速传达,深刻领会会议精神
会后,我局迅速召开党组会议,传达了县委书记周xx、县长苏xx同志在县防汛抗旱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通过学习,要求班子成员切实把防汛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坚持放大汛、抗大旱思想不动摇,结合工作职责,增强工作责任感和使命感,切实抓好XX年度防汛抗旱工作。
二、周密部署,提高应急管理水平
一是完善应急预案,成立了以局长严xx同志为组长,其余党组成员为副组长,局属各股室、监察大队、环卫处部门责任人为成员的防汛抗旱工作领导小组,并成立了局防洪抗旱应急救援中队,明确了应急职责和任务。
二是根据雨量大小启动不同的防洪排涝组织体系。明确了人员调配、城区排水设施及积水情况巡查、排水设施清淤、防洪排涝工具保管配发、应急车辆安全驾驶等工作的具体分工,保证了紧急情况下人员能各就各位,做好防洪排涝工作。
三是严格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全程跟踪雨情、水情,定期汇报防汛抗旱工作进展情况及存在的问题,为决策指挥提供依据。
三、认真排查,做好防洪排涝设施管护
在汛期来临前,我局开展对城区易出现内涝地段和市政基础设施的排查工作,对排查出的险情逐一落实排险措施,做到防患于未然。
一是加大市政设施巡查监管力度。城市管理监察大队在日常巡查执法工作中,对发现损坏的市政设施通过拍照取证,第一时间出具工作联系单,函告相关责任部门,采取有效措施,减少安全隐患。
二是做好城区主要街道和下水道口疏通清淤工作。县环卫处于5月中旬对城区13条主要街道、965处下水道井口进行清理、冲洗和疏通工作,为汛期城区泄洪做好准备。
在干旱持续加剧、秋收作物减产已成定局和秋冬种即将全面展开的关键时刻,县委、县政府决定召开全县农业特色产业发展暨抗旱和水利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全省抗旱和水利工作会议精神,分析全县当前农业生产形势,安排部署当前抗旱救灾、农业特色产业发展、水利改革与发展工作,确保农民减产不减收,如期完成年初既定目标。
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关于抗旱救灾工作
(一)认清形势,切实增强抗旱救灾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4月份以来,我县境内气温偏高降水偏少,基本无有效降水。据气象部门监测,月降水总量仅为历年同期平均的51.8%,偏少48.2%,最严重的是8月份偏少69.5%,其次是7月份偏少60.4%,大部分乡镇没有降雨。据气象预测,9月至11月总降水量比常年平均偏少,可能出现连续的秋冬旱和明年的春旱。
旱灾发生后,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认真贯彻落实省、州会议和文件精神,把抗旱救灾工作作为当前重点工作来抓,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下发紧急通知,对抗旱救灾和森林防火工作作了安排部署,提出了具体要求。成立了以县级领导为组长的五个工作指导组到乡镇指导抗旱救灾工作,制定了抗旱救灾包保责任制,实行县级领导及部门包乡镇,乡镇领导包村组,党员干部包特殊户的联动包保责任制,将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Ⅱ级提升为Ⅰ级响应,组织14个工作组共140名干部深入到各乡镇、各村组开展工作,召开群众会掌握群众思想动态,帮助协调落实抗旱物资,帮助群众解决困难问题,寻找新的水源,组织运水车辆集中送水,保证特殊人群和人畜饮水困难村组用水。
各乡镇、有关部门加强了抗旱救灾的组织领导,实行了灾情日报制和24小时值班制,派出了工作组深入村、组组织抗旱救灾,积极发动群众开展生产自救。水利部门做好了供需水平衡分析,加强了水源调度,严格执行供水计划。民政、财政部门及时下发了救灾救济资金和物资。气象部门加强了气象监测和人工增雨工作。各级各部门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狠抓落实,抗旱救灾取得初步成效。截至8月29日,全县先后投入抗旱救灾资金283.5382万元、5.1万人次、机动抗旱设备4100台套、泵站8处,实施人工增雨4次,安装、维修抗旱农机械800余套,抗旱用电95.9万度、用油138.5吨,找水打井20口,下拨救灾救济粮65吨,出动机动抗旱送水车80辆1200次,送水850吨,解决群众饮水8000余人次,解决了5.85万人、2.75万头大牲畜临时饮水问题。发放改种玉米种子2万斤,动员群众改种农作物10153.6亩。
虽然前阶段抗旱救灾工作在全县上下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初步成效,但目前旱情还在持续加重,灾情正在迅速蔓延,抗旱救灾形势依然严峻。一是受灾面积广。据统计,全县有6条河流、17条河沟断流,小(Ⅱ)型水库干涸1座,大部分小水窖和原有小水井枯竭,八渡、百口、坡妹、双江、岩架5个乡镇集镇断水。全县因旱受灾人口达22.51万人,占人口总数的95.6%,其中,有6.93万人、10.03万头大牲畜发生临时饮水困难。二是经济损失大。截至8月29日,全县农作物受旱面积为20.26万亩,成灾面积11.1万亩,绝收面积3.7万亩。草场受灾面积7.1万亩,干枯面积2.14万亩。林木受灾面积10.63万亩,成灾面积9.8万亩,干枯面积0.83万亩,苗木受灾455万株,成灾400万株,干枯55万株。渔业损失2万公斤。直接经济损失达1.1211亿元。三是安全隐患多。旱情的持续发展,造成大面积的森林、草地干枯,一旦着火容易发生大面积的火灾。一些地方长期干旱造成泥土松散,一旦遇到强降雨极易发生山体滑坡、泥石流等险情,危及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四是影响程度深。我县是农业大县,以农、林、牧、早菜、甘蔗五大产业为主,旱情的发生,造成粮食等农产品减产,很可能造成各类农产品物价上涨等一系列连锁反应,影响群众生活。另外,还将出现供电紧张等系列问题,影响工业生产,制约经济发展。
面对范围之广、程度之深、损失之重、历时之久的旱灾形势,各级各部门务必引起高度重视,充分认识这场旱灾对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影响的严重性、长期性和全局性,切实提高抗旱救灾工作的紧迫感、责任感和使命感,把抗大旱抗长旱保民生促发展作为当前压倒一切的头等大事,全民动员、紧急行动、密切配合,以最坚决的态度、最有力的措施、最扎实的作风,全力投入抗大旱保民生保稳定攻坚战;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对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扎扎实实做好抗旱救灾的各项工作。
(二)举全县之力,坚决打赢抗旱救灾攻坚战
当前,我县的抗旱救灾工作已进入关键时期,全县上下务必按照县委、政府的统一部署,突出工作重点,采取超常规措施,全力做好抗大旱、保民生、保稳定各项工作。一是紧急行动,保障农村人畜饮水。保证受灾群众日常生活用水及大牲畜的饮水,是当前抗旱救灾工作的当务之急和着力解决的首要任务。各乡镇、各部门要始终把解决人畜饮水放在抗旱救灾工作的第一位,统筹做好用水计划,制定科学合理的供用水应急方案。各乡镇要进一步对辖区内饮水问题进行彻底排查,一旦出现饮水困难,要立即采取一切措施加以解决。必要时,必须组织机关站所干部职工、村干部和农民采取引水、拉水、背水、挑水等方式解决农村人畜饮水问题。特别是对农村老弱病残、留守儿童等特殊群体,要实行党员、干部包保,确保“不让一个人断水”。二是认真负责,保障群众生活。解决好受灾群众的生活困难和问题是抓好抗旱救灾的重要内容。各乡镇、县民政局要及时组织工作组深入灾区,对灾区群众生活状况进行全面调查,动态掌握受旱范围和受灾程度,以及群众的库存口粮、收入支出、口粮缺口等基本情况,确保救助工作的准确性和效果。要突出抓好五保户、残疾人、孤儿、特困优抚对象和因病因灾致贫的缺粮、缺钱、缺劳力农户的救济工作,真正把有限的资金和物资用在确实不靠救济就难以生活的困难群众身上,确保这些特殊群体的基本生活有保障,确保“不让一个人饿亡”。三是高度戒备,加强森林防火。持续的旱情,极易发生森林火灾。各乡镇、各部门要坚持把抗旱救灾与森林防火工作紧密结合起来,高度重视森林防火工作,突出重点,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务必确保不发生大的森林火灾。四是加强领导,严肃工作纪律。各乡镇、各部门要按照县委、政府的总体安排部署,对当前严峻的干旱形势和今后的发展态势保持清醒的认识,坚决克服畏难厌战的情绪,以高度的责任感和政治敏锐性,切实加强抗旱救灾工作的组织领导,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努力夺取抗旱救灾工作的全面胜利。县委、县政府成立的五个工作指导组要深入乡镇开展抗旱救灾指导工作,由县直机关干部职工组成的14个工作组要继续深入乡镇、村组帮助群众抗旱救灾,各乡镇要组织干部职工深入抗旱救灾第一线,及时了解旱情灾情,与农民一道投入到抗旱保民生保稳定的工作中去,想农民之所想,急农民之所急,解农民之所难,办农民之所需,切实帮助灾区农民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抗旱救灾期间,各乡镇党委书记、乡镇长必须坚守岗位,原则上不准请假,确有特殊情况的,必须向陈书记和我请假。县委办、政府办要加强督查,对救灾措施不力、延误时机,影响抗旱救灾的,县委、县政府将严肃追究责任人的责任。五是众志成城,形成抗灾合力。各乡镇、各部门要充分发挥自身职能,按照一切服从灾区,一切服从抗旱的要求,从财力、物力、技术指导等方面,全力帮民解忧、为民排难,积极主动开展抗旱救灾工作,共同构筑抗旱救灾的坚固防线。
二、关于农业特色产业发展
按照全州“十二五”农业特色产业发展规划,涉及我县的农业特色产业有20个,即:肉羊、肉牛、生猪、蔬菜、马铃薯、油菜、板栗、核桃、水果、火龙果、中草药、金银花、花卉、甘蔗、油桐、小油桐、油茶、桉树、柚木、水产养殖等。要按照重点突出,兼顾一般的原则,围绕“林、畜、菜、水产、甘蔗”五大产业,重点要在甘蔗产业、蔬菜产业、核桃产业、油茶产业、桉树产业、肉羊产业、水产养殖七个产业建设上有突破。县农特产业领导小组经征求乡镇的意见后,已将各个产业的目标任务分解到各乡镇,由农口部门按产业管理权限,编制我县各个产业实施方案,并要求落实到图斑。各乡镇要会同有关部门,把产业落实到村组,落实到农户,落实到地块。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坚决完成规划目标建设任务。县委政府已拟出《关于加快农业特色产业发展的意见》征求意见稿,请各乡镇、各涉农部门认真讨论,提出修改意见。
(一)狠抓农业产业
一是超前谋划秋冬种工作。与往年比较,今年的旱情属典型的“汛期”旱,原本该下雨的季节,却高温无雨。从目前的旱象看,秋收作物减产已成定局。在这特定条件下,如何实现大旱之年促进农民增收,必须结合实际,坚持“顺应天时,遵循自然规律;顺应市场,遵循经济规律”,对传统农业结构进行科学的调整,大力培植和发展农业特色产业,狠抓秋冬种工作,确保粮食少减产,农民保增收。今年的秋冬种工作,县政府已制定下发了《县年秋冬种工作实施方案》,总的目标任务是23.5万亩,任务已具体分解到各乡镇。现阶段已进入秋收时节,各乡镇及有关部门要精心组织,超前谋划,做到计划早制定、宣传早发动、物资早储备、措施早落实、人员早安排。特别是在宣传发动上,由于受旱灾的影响,全县秋收作物减产,一定程度上挫伤了农户农业生产的积极性,各乡镇、各部门要充分利用各种渠道,引导农民树立“秋粮减产夏粮补”的理念,营造好秋冬种工作的良好氛围,提高广大农户种植积极性,增强农业生产的信心。各有关部门要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加强协调,密切配合,围绕秋冬种生产做好服务工作。
二是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建设。各乡镇、各有关部门要根据不同区域的不同特点,统筹安排,合理布局,把调整结构的重点放在优化布局和品种、品质结构上,促进粮食作物、经济作物的协调发展。要集中力量大力发展无公害蔬菜,调优蔬菜品种结构,打造蔬菜品牌,提升“者楼模式”。按照规划,到2015年全县蔬菜种植要达到15万亩。年计划种植10万亩,其中早熟蔬菜7.5万亩,主要安排在者楼、丫他、岩架、巧马、弼佑、八渡等低热河谷地区种植,各有关乡镇要不折不扣地抓好落实。按照规划,到2015年全县火龙果种植要达到1.5万亩。年已安排在庆坪这年海子规划种植500亩,庆坪乡要精心组织抓好地块落实。其他乡镇也要因地制宜,积极做好发展火龙果和花卉等特色产业的前期准备工作,逐步形成具有本地特色的优势产业和主导产品,形成资源优势,提高我县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拓宽农民增收路子。
(二)狠抓林业产业
根据林业发展,“十二五“期间我县要完成林业造林78万亩,其中:新增油茶种植10万亩、桉树35万亩、杉木15万亩、柚木2万亩、核桃15亩,金银花4万亩、板栗2万亩。年计划种植桉树10万亩、核桃2万亩、金银花1万亩、柚木0.3万亩、油茶1.2万亩,油茶低产林改造2万亩。为确保“十二五”林业产业目标任务的完成,县委政府提出了《关于进一步加快林业改革发展的意见》征求意见稿,会上已印发,各乡镇、各涉农部门要认真讨论,提出修改意见,文件下发后要抓好落实。要抓好林业产业发展,必须着力抓好以下工作:
一是拓宽林业产业发展的投融资渠道。要以国家林业重点工程为依托,整合国家造林资金,把林业工程资金和扶贫资金及其他部门造林资金有效整合,投入到林业产业发展中。要进一步完善林权抵押贷款制度,开发适合林业产业发展的信贷产品,简化林权抵押贷款手续,提高林农贷款发展林业产业的积极性。要积极争取国家林权抵押贷款贴息项目,减轻林农贷款造林压力。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以优惠的引资政策,良好的投资环境,吸引县内外客商投资林业产业发展,同时要为投资者搞好协调服务工作。要积极引导和鼓励广大群众和林业大户,集中社会闲散资金投入到林业产业发展中。
二是创新造林经营组织模式。鼓励林农、企业、能人、大户积极参与到我县林业产业发展建设中,转变国家投资林业工程项目由造林施工队伍实施的造林模式,把造林补助直接兑现给造林经营者,减轻造林者经济压力。明确造林经营管护主体,确保造林质量和总量的稳步提高。转变林地由老百姓分散经营的模式,积极做好群众的引导工作,鼓励老百姓和村组集体将闲置土地以承包、出租、联营等形式流转给企业或造林大户造林,促进林业向集约化、规模化、产业化发展。
三是搞好林业产业发展技术服务。全县林业干部要全身心的投入到林业产业发展工作中,乡镇林业技术干部要把工作精力放在林业发展上,深入到山头地块,搞好辖区内林业产业发展技术服务工作。林业部门要根据各乡镇林业产业发展的布局和任务,有针对性地开展技术培训,强化科技对林业产业发展的支撑力度。
四是大力发展林产品加工业。在加快发展以用材林资源培育为主的第一产业的同时,积极扶持林产品加工重点龙头企业,做大做强林产品加工业,延长产业链,增加林业产值,搞活林业产业经济,不断加快林产工业建设步伐。
五是积极推进林权制度改革。进一步完善和推进森林采伐管理体制,实行森林分类经营,逐步建立和完善造林补偿制度,推进林业投融资改革;尝试开展政策性森林保险试点工作,建立政策性森林保险制度,降低林农经营林业风险;进一步健全林权抵押贷款制度,有效促进林权流转、抵押贷款等业务的开展,进一步加快林业产业发展。
(三)狠抓畜牧(水产)产业
根据畜牧业发展规划,到2015年,全县优质肉猪出栏达到12万头;家禽出栏数达110万羽;肉羊出栏达到9万只;肉牛出栏达到2.5万头;渔业产量3100吨,产值3100万。为确保目标的实现,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一是积极调整畜牧业产业结构。要着重抓好科技扶贫养羊项目,积极探索实施“册南模式”,着力发展草地畜牧业,在巩固好年度庆坪、岩架、者楼草地畜牧业项目成果和继续抓好年度威旁、八渡草地畜牧业项目建设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特优产业的技术推广和扶持力度,重点推广黑山羊高产技术、树下种草养畜技术、畜禽粪便无害化处理技术、畜牧小区标准化生产技术、秸秆“三贮一化”等技术,抓好品种改良,积极引进畜禽优良品种,提高全县良种普及率,力争在“特”、“优”上取得新的突破。
二是抓好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工作。要突出源头治理、市场规范、质量监管三个重点,建立健全畜产品安全监管网络,及时消除各类安全隐患,积极开展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活动,落实责任追究制,确保不发生一起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
三是积极引导渔业健康发展。抓好库区渔业资源管理,继续抓好网箱养殖和拦网养殖示范,巩固养殖效果,扩大养殖规模。
四是要抓好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动物疫病防控是畜牧产业发展的根本保障,各乡镇、各有关部门必须时刻保持清醒头脑,保持高度警觉,树立“防大疫、保发展”的思想,精心组织,全力应对,落实科学防控措施,确保全县清净无疫,确保畜牧业健康发展。
(四)狠抓糖蔗产业
去冬今春,县委县政府把甘蔗产业作为利民富县的一个重要支柱产业来抓,采取有力措施,狠抓工作落实,确保了甘蔗种植顺利进行,并取得明显成效。全县共种植甘蔗25981亩,占任务数的106%。还得到县委政府表彰,为全县蔗糖产业发展奠定了基础。
在甘蔗种植的工作中,我们深切的体会到:一是领导重视、群众配合是关键。各乡(镇)按照县委、县政府的统一部署,健全完善了蔗糖产业发展的领导机构,落实了人员,明确了目标,结合自身实际,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奖惩措施。南华公司克服了物资供应难度大等诸多困难,不断加大蔗区基础设施建设,切实把种植工作作为己任,做了大量扎实有效的工作。由于各乡(镇)党委、政府的重视,企业的努力,广大蔗农的积极配合,有效的推进了蔗糖产业的发展。二是扶持政策到位,种植农户吃下“定心丸”。南华公司在化肥,农膜,机耕等方面对农民进行扶持,并采取蔗种,农药赊销的方式尽量减少农户投入。同时,承诺收购实现最低保护价,有效地调动了农户的积极性。三是在下田方面取得了新突破。通过加大宣传力度和扶持政策的执行,广大农户进一步转变思想观念,甘蔗下田的覆盖面不断扩大,实现了由点到面、从零散到连片、从不规范到规范的转变,有力的带动和促进了农民群众发展产业的步伐。
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总结了一些经验,但我们也应清醒地认识到,工作中仍然存在不少问题:一是认识不足。部分乡镇在种植启动初期未采取有效措施,主动性不强,存在观望心理,对抓好产业发展的信心和决心不足,工作研究不够深入,没有形成定期不定期抓生产的工作制度。二是蔗区基础设施薄弱。部分种植地块公路不畅通、水源条件不好、土质较贫瘠,靠天吃饭、靠雨养蔗的情况十分突出,长势较差。三是科技含量不高,短期行为突出。存在砍种、摆种不规范、过密现象,未根据土壤肥力合理安排开沟,部分地块未按照要求覆盖地膜,有的地块存在套种玉米等现象。四是部分乡镇台账需进一步完善。发放蔗种数量、种植面积、地膜、肥料的数据不相吻合。五是重种植轻管理的现象依然存在。虽然县政府召开了相关会议,出台了文件,但部分乡镇中后期管理仍存在薄弱环节,至今还有一些地(田)块未除草施肥,这种情况势必影响产量和农户收入。
根据发展规划,十二五期间全县甘蔗种植面积要达15万亩,年度计划新增5万亩,要在去冬今春种植基础上翻两番,时间紧、任务重,因此,各乡镇要时刻绷紧种植这根玄,按照今天签订的目标责任状,早安排、早部署、层层抓落实,将目标任分解到村组,落实到田间地块,不折不扣地抓好落实。特别糖蔗种植地块的落实,要在农户种植小麦、油菜之前就要落实,避免小麦、油菜与糖蔗用地的矛盾。
一是加强田间管理,抓好病虫防治。各乡镇主要领导要安排部署好田间管理工作,分管领导要具体抓,农技人员、驻村干部要深入田间地块,指导农户搞好田间管理,让种植户尽快掌握田间管护技术。发现长势异常,要及时向县糖办报告,以便及时处理病害、虫害,达到高产、优质、高效。
二是加强领导,强化宣传发动。各乡镇要树立种植常抓不懈的思想,制定和完善切合自身实际的工作制度。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定期不定期地召开会议,专题研究工作,进一步形成合力。要选派精英强将,深入村组、农户,通过群众会、培训会等形式,要宣传今年糖蔗种植的扶持和收购政策,向群众讲深讲透,动员群众将适合种植的地块全部用来种植,鼓励大户租赁、承包土地种植,有条件的地方要形成专业村、专业组。
三是抓好项目申报和示范带动。县糖办要对我县15万亩种植规划进行修改完善,并做好丰产高糖示范基地建设申报项目,积极引进高产高糖新品种示范种植,并不断推广,让种植户得到更多实惠,推动产业加快发展。
三、关于水利改革发展
水是人类文明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资源。我县的水利事业在历届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取得了长足发展,为全县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改善民生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必须看到,我县水利仍然面临严峻的形势,水利设施薄弱仍然是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瓶颈,水旱灾害频发仍然是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重大隐患,农田水利建设滞后仍然是影响农业稳定发展的关键因素,农村饮水不安全问题仍然是重大民生问题,水土流失严重和水资源管理方式粗放仍然严重制约生态文明建设。年全县水利工程总供水量仅有3101.3万立方米,而年我县需水量为5798.5万立方米,工程性缺水问题十分突出。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产业化的同步推进,以及气候变化等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加大,我县水利面临的形势更趋严峻。特别是年7月31日弼佑河流域发生大洪水灾害、年冬至年春发生的百年难遇的特重干旱和年7月21日县城及周边遭遇大暴雨袭击,以及年4月以来全县再次遭受的特重干旱,警示我们加快水利建设刻不容缓,必须坚持把水利建设作为我县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不动摇,着力解决水利改革发展中的突出问题,为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和城乡群众生产生活改善提供水资源保障。县委政府提出了《关于进一步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意见》征求意见,已在会上印发给各乡镇、各涉及部门,请大家认真修改,提出意见。
今后全县水利改革发展工作,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把水利作为全县基础设施建设的优先领域,把农田水利作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任务,把严格水资源管理作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战略举措,全面提升水利在同步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产业化进程中的支撑保障能力,保障我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力争通过5至10年努力,从根本上扭转我县水利建设明显滞后和保障能力薄弱的局面。“十二五”期间,全县力争完成水利投资19.91亿元以上;新增水利工程供水量0.5亿立方米,水利工程年供水量达到0.6亿立方米,初步解决工程性缺水问题;基本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新增、恢复、改善有效灌溉面积5.1万亩,基本完成农村人均半亩基本口粮田建设;加强中小河流治理,城镇和重点防洪保护区的防洪排涝能力明显得到提高;完成1座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基本消除水库安全隐患;新增节水灌溉面积2.6万亩;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07.2平方公里;新增农村水电装机2.7万千瓦以上。到2020年,水利工程年供水量达到1亿立方米,基本建成防洪减灾保障体系、水资源供给保障体系、生态环境保障体系、水能资源开发利用等。
自从2009年7月以来,云南省全省范围内发生了50年一遇的重大旱情,省气象部门已经旱情红色预警,我县也属于重灾区。特别是入冬以来,全县范围内出现持续干旱、高温天气,给全县小春生产、人畜饮水等造成了极大影响,而且目前高温干旱的天气仍在继续,程度仍在加深。为此,县委、县人民政府高度重视,近段时间
以来,有关领导多次深入基层调研指导抗旱救灾工作,2月3日,县委兰书记带领民政、农业、水务、林业、消防等部门到坡脚镇全面调研指导抗旱救灾工作,并在坡脚镇召开现场专题会议对抗旱救灾工作进行安排部署;2月4日,县政府常务会议听取了水务、农业、气象等有关部门的抗旱工作情况汇报,李县长对抗旱救灾工作作出了九条重要指示,包括安排今天这次会议。我们今天召开这次抗旱救灾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目的就是进一步分析当前全县旱情形势,准确判断当前旱情,全面动员全县各级各有关部门及广大干部群众紧急行动起来,积极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全力以赴抓好当前抗旱救灾工作。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认清形势,准确掌握旱情影响
二、全县抗旱救灾工作开展情况及取得的成效
灌面较小,抗旱难度大。四是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水利化程度低,难以满足抗旱需求。针对上述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各级各部门一定要强化责任意识,进一步增强抗旱救灾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牢固树立抗大旱、抗长旱、防大灾的思想,全力以赴做好当前抗旱救灾工作,努力减轻灾害损失,确保全县工农业生产的健康发展和经济社会发展各项目标的实现。
三、积极行动起来,群策群力抓好抗旱救灾工作,将旱灾损失降到最低限度
(一)高度重视,切实把抗旱救灾工作作为全县农业农村工作当前的首要任务来抓落实。当前持续发展的旱情对农业生产、农村人畜饮水、城镇生活供水、森林防火、小春作物生产和即将开始的春耕春播用水产生了严重
影响。各乡镇、各有关部门要站在讲政治的高度,把保民生、保粮食安全、保人畜饮水纳入党委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主要领导要亲自抓、亲自安排,必须从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从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从维护社会稳定的高度出发,迅速行动起来,把抗旱救灾保民生作为当前的首要任务,切实转变工作作风,改进领导方法,深入基层,深入各挂钩点田间地头,深入抗旱第一线,及时了解情况,进行现场指挥,抓好各项措施的落实,帮助群众解决抗旱工作中存在的实际困难,确保夺取抗旱保春耕、保增收、保民生的全面胜利。
(二)突出重点,切实把解决群众饮水困难作为抗旱救灾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落实。兰书记、李县长在多次讲话中一再强调,一定要把人畜饮水放在第一位,由于干旱时间长,往年没停过水的地方都已经断水,这对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造成了极大威胁。在工作中要坚持“五先五后”配水原则,按照先生活、后生产,先节水、后调水,先河流、后水库,先地表、后地下,先重点、后一般的水资源供配水基本原则,千方百计抓好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用水的调供,确保群众有水吃,决不允许出现大面积缺水而造成社会不稳定。
(三)强化责任,确保各项抗旱措施落实到位。一要抓好节约用水的宣传和落实。要把节约用水作为抗旱的根本措施来抓,因地制宜地推广节水技术,努力增加节水灌溉面积,让有限的水资源发挥最大的抗旱效益。同时,要加大节约用水宣传力度,营造节约用水良好氛围。二要全力抗旱抢灾保成活。特别是要保证刚刚种植下去的8万亩、100万株核桃苗的成活,核桃是四大干果之王,因其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植,在市场上十分走俏,价格连年上升,且一直呈上升之势,被群众喻为“铁杆庄稼”、“木本油料”、“摇钱树”、“致富树”。从今年开始,县委政府将把核桃的管护工作纳入对各乡镇及有关部门的重要考核指标,县政府办要督促县林业局尽快拿出考核方案。各乡镇要把保核桃成活作为重中之重来抓好落实,要动员广大老百姓发扬自力更生的精神,通过采取马车拉水、人力挑水、机械提水等供水措施,送水上山,确保今年新植核桃苗的成活。三要积极做好农业节水技术推广。要采取措施抓好已经种植小春作物的灌溉,想尽办法确保即将开始的大春作物的灌溉,加大“新一代旱地龙”抗旱剂的推广力度,积极开展耕作保墒,覆盖保墒等技术的应用,采取改种耐旱作物措施,提高抗旱工作的科技含量。四要抢抓时机,适时实施人工增雨。要把人工增雨作为抗旱工作的一项重要措施,气象部门要尽快拿出所需储备人工增雨弹的工作计划,会同财政、水务部门核算出人工增雨所需经费,确保配足配齐降雨弹,抓住有利天气过程,及时开展人工增雨作业,增加降水量,缓解旱情。五要千方百计做好春耕备耕及农资供应工作。各级各部门在强化抗旱保生产的同时,要提早安排部署春耕备耕各项工作。要稳定落实粮食播种面积,引导不同区域挖掘资源潜力,通过水改旱等措施调整种植结构,千方百计做到应栽尽栽,努力扩大主要粮食作物,特别是高产优质粮食作物种植。要及早制定高产示范创建、间套种、地膜玉米等骨干技术实施方案,针对不同作物进行先进技术组装配套,建立适宜不同地区、不同作物的高产栽培技术体系,并组织技术人员分区域按作物抓好培训。同时,农资部门要协调落实有关扶持优惠政策,组织好化肥、种子、农膜等农资供应;供销、农业、工商、质监等部门要加大农资市场监管和农资打假力度,严防以次充好、以假乱真、哄抬物价等坑农害农行为的发生;交通部门要做好春耕物资运输组织工作,保障“绿色通道”畅通。
(四)坚定信心,牢固树立抗大旱、持久抗旱的思想准备。据气象部门预测,今年雨季将在5月下旬至6月上旬开始,与常年相比偏晚,春播期旱情突出,春夏干旱趋势明显。为此,县委政府成立了抗旱救灾工作领导小组,各乡镇要按照县委政府的要求,及时成立抗旱救灾工作领导小组,抓紧制定抗旱救灾工作预案,作好持久抗旱的准备,认真分析形势,研究对策,及时安排布置,及时投入,主动应对,扎实抓好抗旱救灾措施的落实,牢牢把握抗旱救灾工作的主动权,牢固树立抗大旱、抗持久旱的思想准备。
(五)周密部署,有效防止因高温干旱引发的火灾、疫病等次生灾害发生。长时间的高温、干旱天气必将导致火灾、农作物病虫害、人畜疾病的频繁发生。时值春节,人员流动、野外活动人数必将增多,各级各有关部门一定要做到24小时有人值班,密切关注,加强监控,切实抓好森林防火,做到家火野火一起防。各乡镇务必层层召开宣传会议,做到家喻户晓,防患未然。要加强人、畜传染病的监测预警预报,切实采取有效措施抓好防控工作,要严格疫情报告制度,各级各部门发现可疑疫情,必须通过疫情报告主渠道逐级上报县疫病防治指挥部办公室,确保疫情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最大限度降低人民群众损失,防止雪上加霜,灾上加灾。
(六)重视民生,高度关注并及时解决群众春荒、夏荒等突出问题。民政部门要做好摸底调查工作,加大对“五保户”、特困户等弱势群体的救济力度,切实解决好旱灾导致的群众春荒、夏荒问题、缺粮问题。同时,各级各有关部门要抓好因干旱引发的水事纠纷排查工作,确保社会稳定。
(七)反应敏锐,切实做好旱情监测上报工作。县防汛抗旱指挥部以及各乡镇要密切关注旱情发展态势,科学预测旱情发展趋势,及时向县委、政府和上级防汛抗旱指挥部通报旱情和抗旱行动情况,要加强对抗旱信息的收集和管理,做到理性数据与感性材料相结合,归纳总结与例举相结合,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和权威性。要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严格抗旱信息制度,及时、准确向上级报告旱情信息,反映灾害损失,争取上级的支持。
(八)抓紧研究,加强水利项目储备及在建工程建设,增强水资源保障能力。水务部门要加强调研,认真查找全县水利工程的薄弱环节,加强水利项目储备,抓紧对现有灌溉和供水设施的维修、配套和改造,在确保库塘安全的前提下,蓄、引、提并举,水毁修复、库塘清淤齐抓,充分挖掘“五小”水利工程蓄水潜力,千方百计开辟抗旱水源,提高抗旱能力。同时,要加强水利在建工程的管
理,确保建得成、管得好、用得上、发挥效益。
(九)深入宣传,广泛发动群众自力更生投入抗旱救灾工作。要加大抗旱救灾动员宣传,采取会战式、运动式的方法开展抗旱救灾工作。首先各新闻媒体要把握宣传口径,客观、准确反映旱情和党委政府抗旱救灾的信心与决心,防止引起不必要的恐慌。其次要以宣传各级党委政府、各族群众积极投身抗旱救灾的场景、措施、成效等鼓劲式的宣传为主。再次是上报的旱情信息要客观、真实,绝不允许浮夸、歪曲事实,确保宣传内容客观公正,真正形成全社会抗旱的局面。
文章摘要:做好与中国气象局相关职能司的对接,既要评定好本省的气象创新工作,同时还要推进全国层面的创新项目申报.筹备召开全省气象业务工作会暨预报预测能力建设成果汇报会和全省气象局长工作研讨会.通过全省业务工作会议,对业务工作进行部署,对两年来预…… (记者 李慧芳)8月26日,湖南省气象局组织召开工作汇报会,回顾总结8月重点工作,安排部署9月重点任务.
8月里,湖南省气象局与长沙市芙蓉区政府签订了马坡岭“气象三站”搬迁及湖南分院提质升级改造项目协议,项目经费得到落实,为湖南气象事业新一轮发展铺垫了坚实的基础;高规格召开了全省人工影响天气工作会议,副省长戴道晋出席会议并讲话,就人工影响天气作业装备更新方案及资金的筹措作了明确表态;在气象科研方面也取得可喜成绩,成功申报一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既鼓舞了士气,又探索了方法;举办反腐倡廉辩论赛,形式新颖、结合部门实际针对性强,具有很强的教育意义;台风擦肩而过,各级气象部门提早预报,服务准确、及时、到位;有序推进气象改革工作,中国气象局各项改革的部署在湖南得到很好地落实,顺利接受了中国气象局关于深化气象改革的检查调研.
关于9月重点工作部署,湖南省气象局党组书记、局长常国刚强调要贯彻落实全省人工影响天气工作会议精神以及省领导的重要指示精神,全面科学、适时开展人工增雨抗旱作业.要积极落实戴道晋指示,尽早完善人工影响天气作业装备更新方案,落实配套资金,启动作业装备的更新工作,争取两年内完成工作任务.
同时,在做好人工增雨抗旱工作的同时,抓好重大降水过程的预报、预警服务工作,同时做好寒露风的预报服务.9月原本是干旱少雨月份,但今年是厄尔尼诺年,天气反常,未来一周全省将有强降水天气过程,影响面广,要全力做好气象服务工作.
马坡岭“气象三站”搬迁及湖南分院提质升级改造项目协议签订以后,建设工作要抓紧启动,相关的机构、人员已经落实,接下来要按照原有的方案和进度加快推进“气象三站”的搬迁建设.
狠抓安全生产工作,各级干部职工思想认识上要有新高度,责任落实要到岗、到人,工作措施要到位、有效,督促检查要不留死角,在抓好气象部门内部安全生产工作的同时,要重点针对石化危爆行业、烟花鞭炮行业等重点领域组织开展防雷安全生产大检查.
按照湖南省气象局党组制定的“三严三实”教育方案,认真抓好每一步骤的教育活动,同时要全面开展巡视巡察工作.
进一步谋划好气象创新工作,在全省气象事业发展过程中,有很多亮点工作和创新做法,各职能处室要认真凝练亮点,积极辅导基层谋划创新,做好与中国气象局相关职能司的对接,既要评定好本省的气象创新工作,同时还要推进全国层面的创新项目申报.
筹备召开全省气象业务工作会暨预报预测能力建设成果汇报会和全省气象局长工作研讨会.通过全省业务工作会议,对业务工作进行部署,对两年来预报预测能力建设规划的实施情况进行成果汇报.召开全省气象局长工作研讨会,全面把握中国气象局党组的“四个全面”的整体谋划,贯彻落实好全面深化气象改革的各项任务,同时结合湖南实际深入研讨改革所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和应对的新举措.
同志们:
这次全市抗旱防汛工作会议是市政府研究决定召开的,主要任务是分析当前我市抗旱防汛形势,研究部署今年抗旱防汛工作。参加今天会议的有,各县区长、开发区管委会主任、市防指成员单位主要负责同志。今天会议的议程有两项,一是市水利局、农业局、气象局、黄河河务局、建设局主要负责同志根据各自职责,就抗旱防汛和夏播工作作发言;二是市防汛抗旱指挥部指挥、市长邓向阳同志作重要讲话。
同志们,以上,市水利局、农业局、气象局、黄河河务局、建设局主要负责同志围绕各自职责,就做好今年的抗旱防汛和夏播工作作了很好的发言;邓市长做了重要讲话,深入分析了我市当前抗旱防汛和夏播工作形势,对我市今年抗旱防汛、夏播及夏季农作物管理工作提出了明确的要求,重点突出,措施明确,针对性、指导性、可操作性都很强,希望各县区,市防指各成员单位,认真学习领会,抓好贯彻落实。下面,就会议贯彻落实问题,我再强调以下三点。
一要吃透会议精神,迅速传达贯彻。各级各有关部门要深刻领会邓市长讲话精神,层层传达学习,研究制定具体的落实措施,严格执行责任制,切实抓好抗旱防汛和夏播工作。
二要明确任务目标,抓好工作落实。关于今年的抗旱防汛工作,市政府已经于5月19日召开会议进行了部署,并下发了关于抗旱抢夏播的紧急通知,刚才邓市长又作了重要讲话。各级各有关部门要切实按照邓市长和市政府部署要求,坚持抗旱防汛两手抓,有旱抗旱,有汛防汛,夺取抗旱防汛斗争的全面胜利。特别是当前正值夏播关键时期,全市尚有近百万亩夏播任务没有完成,汛期已至,全市又面临着严重的旱情,第一位的要抓好抗旱工作。面对严峻的干旱形势,抗旱抢种是主动的,靠天等雨是被动的,各级要坚决克服靠天等雨的思想,强化抗旱抢种措施,迅速掀起抗旱抢种。要抓住黄河调水调沙前这段时间,抢引抢蓄黄河水,采取一切有效措施,扩大夏播面积,加快夏播进度。努力夺取秋粮丰收,确保全年粮食生产和经济社会用水安全。
三要严格检查督导,确保工作实效。各县区、各部门主要负责同志要亲自抓,负总责。市防汛抗旱指挥部要对全市抗旱防汛工作进行检查督导,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会议贯彻落实情况于6月30日前报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
一、及时安排部署今年的防汛抗旱工作。4月1日,我县召开了全县农业、农村暨防汛抗旱工作会议,对全县防汛抗旱工作进行全面安排部署,县委胡书记作了重要讲话,周县长主持会议并下发防汛目标任务书,县委常委、副县长就防汛抗旱工作进行安排部署,县水务等部门通报情况。4月6日,县防总下发了《关于要求认真贯彻落实省市防汛工作会议精神的通知》,要求全县各乡镇认真贯彻落实,切实做好汛前的各项工作。
二、切实落实防汛责任制,由于今年是县乡换届之年,人员调整还未到位,目前,县乡镇防汛指挥机构仍按去年人员不变,人员调整到位后立即进行相应调整。4座五万亩以上圩堤和5座中型水库落实了副县级领导为防汛责任人,3座万亩圩堤和25座小(一)型水库落实了副科级领导为防汛责任人,其他圩堤和95座小(二)型水库均落实了村干部为防汛责任人。防汛责任人均到所负责的工程实地检查了防汛工作。
三、切实做好汛前检查。3月16日-18日,县防总组织7个防汛检查组,对全县各乡镇的防汛准备工作进行了一次全面检查。3月23日,县防总下发了《县2011年第一次防汛检查情况通报》,指出了防汛准备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对下步防汛准备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
四、有关防汛预案审批下达情况,各类水工程度汛方案已审批下达,防洪预案均已落实,我县制订了山洪灾害防治区,防御预案并将责任落实了相关人员,危险区居民转移方案已编制落实。
五、小型水库安全管理员制落实情况。全县有120座小型水库按要求落实了安全管理员145名,并按要求签订聘用合同。其中:小(一)型水库2名,小(二)型水库1名,水库安全管理员按要求,每天对水库建筑物进行巡查,及时掌握水雨情和工情,并作好巡查记录,对所有安全管理员安排在五月上旬进行培训。
六、山洪灾害防御责任制落实情况:我县制订了山洪灾害防御预案,并将责任制已落实,危险区居民转移方案简明易行,群众明白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
七、防汛物资补充到位情况及防汛抢险队伍落实情况:全县有卵石8.3万方、草袋43万条(含麻袋21万条)编织袋73万条,基本上满足水利部颁布的《防汛物资储备定额编制规程》的要求,我县由人武部组建660人的民兵预备役人员为主的防汛抢险突击队,每年均开展防汛抢险实战演练。
八、列入国家规划的666座小型病险水库中已安排资金地232座水库除险加固进展情况。列入国家规划的666座小型病险水库中已安排资金地232座水库我县没有项目。但列入666座小型病险水库规划内的已完成19座初设报告编制并通过了省水利厅组织的专家评审;53座小(二)型病险水库溢洪道改造已全部完工,正在进行竣工验收;和二十四应急防渗加固,已基本上完成。
九、2010年水毁水利工程修复完成情况。去年出现的水毁水利工程主要为廿四流水洞迎流顶冲,连前电站和象湖电站泡泉以及五星圩泡泉群,均得到修复并已完工。目前我县未有破堤破坝工程。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明确责任
要树立抗大旱,抗长旱,抗连旱的思想,把抗旱当做当前的头等大事来抓,实行办事处领导包村,村干部包户的工作模式,村书记是村庄抗旱第一负责人。农办负责督导检查工作落实情况。
二、强化各种措施,确保抗旱效果
要采取有效措施,科学组织,狠抓落实,尽最大的努力,争取最好的效果。
(一)与上级做好对接,实现科学抗旱
农业办公室要争取主动,与市水利局、农业局、农机局、气象局等上级部门做好有效沟通与对接,采集信息,深入村庄、田间地头,科学指导抗旱。
(二)合理分配水源,实现有序抗旱
各村庄、各相关单位根据各自的实际水源情况和旱情发展趋势,按照“先生活后生产,先农业后工业”的原则调度分配水源,严禁发生争水、抢水特别是械斗等恶性事件的发生,切实保障社会稳定。
(三)抓好水利工程建设,打牢抗旱的基础
各村、各相关单位要认识到水利是农业的命脉,具有战略地位。利用今年国家大力发展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有利时机,抓紧建设各类水利设施,夯实工农业基础。旧水库该深挖的要坚决深挖,旧机井该加深的要坚决加深到位,自己先投入一部分资金,再争取国家奖励一部分资金。
(四)用好国家惠农政策,保护农民利益
各村庄、各相关单位要利用好国家对农民抗旱的优惠政策,及时把抗旱补贴资金不折不扣的发放到农民手中,让农民体会到党的温暖,切实调动起他们抗旱的积极性。
(五)宣传发动群众,打好抗旱春保攻坚战。
各村庄、各相关单位要深入农村,深入田间地头,发动农民,发放抗旱春保科技资料,引导他们不等不靠,积极主动打赢这场抗旱春保攻坚战。
镇位于县西南腹地,距县城35公里,镇域面积183.5平方公里,辖1个社区,9个行政村,69个村民小组,全镇总农业户数6198户,总人囗20820人,其中非农业人囗3452人。东与桃源乡画林村交畀,南至瓦屋山镇自新村,西齐雅安市雨城区晏场镇,北邻花溪镇唐坝村。镇境内有两条河流,分别为花溪河和杨村河。杨村河的走向由西向东,花溪河的走向由南向北,两条河在红星村汇合,将镇版图分为三部分。
二、认真做好汛前准备情况
为做好“防大汛、抗大灾、抢大险”准备工作,在年初对防汛抗旱工作做出早安排,完善了防汛抗旱工作预案,调整充实防汛抗旱指挥部成员,进一步全面落实以主要领导为核心的防汛责任制,做到思想到位,措施落实,并完善村级防汛预案,责任落实到人,切实做到了认识到位,组织到位,责任到位,措施到位,以确保安全渡汛。
1、统一思想,提高认识,认真做好防汛抗旱准备工作
我镇认真组织学习上级防汛抗旱工作会议、文件精神,及时传达上级对防汛抗旱工作的指示,要求全体干部职工在防汛抗旱工作中克服麻痹思想和侥幸心理,清醒认识到今年防汛抗旱形势,认真落实防汛抗旱责任制,牢固树立防汛工作无小事,真正立足于防大汛、抗大旱、抢大险,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积极做好各项工作。
2、修编应急抢险预案,组织开展业务技能培训
针对我镇防汛抗旱工作的现状,结合上年工作运行情况,我镇认真修订了2016年的防汛抢险应急预案。组织民兵应急抢险队伍开展了防汛演练、业务技能培训。共组织进行了2次集中业务技能培训。
3、落实防汛抗旱责任制,加强检查督促工作
我镇积极落实领导班子、各单位、各村负责人防汛抗旱责任制和防汛抗旱职责,及时上报、反馈情况。同时,加强对防汛抗旱责任制的检查督促工作,制定了检查督促制度,要求镇督查考核工作组随时进行检查,以进一步落实防汛抗旱职责。
4、严肃防汛纪律,加强防汛值班管理
5、按照防汛抗旱工作有关规定,我镇及时修订了防汛值班制度,落实了防汛值班责任制,实行防汛值班、当班、带班制。自5月1日起,坚持24小时值班制。值班人员严格遵守各项防汛工作制度,坚守值班岗位,认真履行值班职责,密切监视天气变化和汛情发展,及时掌握并向上级部门反映重要情况、及时上报报雨情雨量,做到上报情况及时、准确。
三、存在的问题
1、资金投入不足。
2、应急抢险物资储备、人员培训方面力度不够。
四、今后工作打算
1、认真贯彻落实上级有关防汛抗旱工作的文件会议精神,以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为根本,继续完善好防汛抗旱工作预案,落实好防汛责任制。
2、实行目标责任制的管理方式,把工作重心下移到村级,实行群防群治。
3、向上级有关部门争取资金,加大对防汛物资的筹备,完善各种防汛设施。
认清形势,提高认识
防汛抗旱工作是关系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以及社会稳定的大事,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体现。由于近年极端天气较多,加之我乡地处太行山分水岭之间,易涝、易旱。因此,要树立防大汛、抗大灾的意识,克服侥幸心理和麻痹思想,做到未雨绸缪,增强防汛抗灾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加强领导,成立组织
寨头乡成立以书记为政委,以乡长为总指挥的防汛抗旱指挥部,具体负责领导监督协调等工作,负责组织协调各村防汛抗旱工作。各村也成立了专门机构,由村支书、村主任任正、副组长,具体负责本辖区内的防汛抗旱工作,要建立乡、村两级义务抢险队,明确义务抢险成员和职责,每个行政村要明确一名乡干部分包,具体负责对所包村防汛工作进行指导。
明确责任,分工协作,责任到人
我乡防汛任务主要是九岭、尹家庄、砂子洞、麒麟院四座水库。具体分工:尹家庄水库由尹家庄村负责,责任人陈书合;砂子洞水库由时砂子洞村负责,责任人董银国;九岭水库由九岭村负责,责任人张平;祁林院水库由于麒麟院村负责,责任人王军利;其他各村境内的河、堤、涵闸由各村具体负责,责任人为各村党支部书记。
严明纪律,确保万无一失
各责任人在防汛抗旱期间必须按要求到岗到位,遇急事必须向指挥部请假,保证通讯工具24小时畅通,遇有险情,各单位必须集结待命,并随时报告水情灾情,做好应急准备,领导干部必须亲临现场指挥,尽心尽责,确保任务完成,对少数,造成损失的要严格追究其责任。乡、村两级建立防汛值班制度,由主要领导带班,坚持24小时不断岗,对擅自脱岗造成损失的要坚决追究责任。各村支书、村主任为本村防汛第一责任人,对本辖区防汛工作负全责。乡政府与村双委签订责任书,乡村两级领导机构、抢险队、巡查队、干部值班、干部包片名单全部上墙公布。
加大防汛抗旱工作专项督察力度
乡成立防汛巡查队,配备专职人员和专门车辆,每天在全乡辖区内进行巡查,乡政府派专人逐矿点进行检查,承包者对承包区域的防汛工作负有直接责任,凡在承包的荒山和矿点发生水灾的要追究承包者的责任,各行政村也要加强督察,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切实做好水灾的抢救工作
根据鲁政办督字[20__]2号通知要求,现将济宁市贯彻落实全省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情况汇报如下:
一、全省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学习贯彻情况
1月15日全省农村工作会议结束后,市委、市政府参加会议的领导召集济宁全体与会人员对贯彻全省农村工作会议进行了深入讨论和认真研究,对县市区和市直有关部门分别提出了明确具体要求。1月18日,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认真听取了会议精神汇报。1月20日,市政府分管副市长主持召开市直农口部门主要负责人会议,按照中央和全省农村工作会议要求,结合总结20__年农业农村工作、分析当前农村形势、谋划安排20__年农业农村工作进一步对会议精神进行贯彻落实。1月中下旬,市直农口各部门分别陆续召开党委(党组)会议、局长(主任)办公会议、全体机关干部会议、系统县市区局长(主任)专业会议等进行传达贯彻,并结合总结20__年度工作,对20__年工作进行部署安排。截至2月20日,全市已有6个县市区召开专题或综合会议对全省农村工作会议进行了传达贯彻。近期,市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市政府常务会议、市委常委会议先后分析当前全市“三农”形势,由市委农工办牵头组织农口有关部门参加,组成专门工作班子,研究制定贯彻落实的具体意见和政策措施。会议拟于3月上旬召开。会议主要任务是,传达贯彻中央和全省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总结20__年农业农村工作,分析当前“三农”形势,研究大力加强农业基础建设,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的政策措施,部署20__年农业农村工作。整个会议筹备情况近期向市委常委会进行汇报。
二、今年全市农业农村工作总体思路和具体措施
按照中央和全省农村工作会议要求,结合我市实际,20__年农业农村工作的总体思路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中央和全省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为中心,加快实现工作指导和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围绕强基础、保供给、促增收和增创农业发展新优势,突出抓好优势特色产业产品培植、农业龙头企业重点项目建设、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建设、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生态农业发展五大重点,着力强化政策、科技、设施装备和人才四大支撑,努力实现农业综合产出效益、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和农民收入三个明显提高,切实解决农村民生问题,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主要预期目标是:粮食总产稳定在400万吨,农业增加值增长5%,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8%。工作中着力抓好七个方面的重点:
(一)突出规模开发,做大做强优势特色产业产品。围绕培植产业发展新优势,深度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按照“区域布局、规模推进”和“一村一品、一乡一业”发展要求,加快发展一批竞争力强、附加值高、特色鲜明的优势产业,建设一批产出能力强、科技含量高、示范作用大的农产品生产基地,加快推进六大专业生产区和五大规模种养基地建设,引导特色产业产品向优势产区聚集。种植业加快发展精细瓜菜、设施瓜菜和食用菌、中药材等特色产业产品;林业集中实施封山育林、绿色通道、湿地保护与恢复、果品质量安全示范区、苗木花卉和绿化示范村六大工程建设;畜牧业加快发展“两牛”(肉牛、奶牛)、“两鸭”(肉鸭、蛋鸭),培植畜禽主导产品生产区;渔业突出抓好生态、高效、品牌渔业三大重点。
(二)突出项目带动,深入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抓住鲁南经济带农副产品加工业基地规划建设的机遇,围绕培植龙头企业集群发展新优势,加快壮大一批起点高、规模大、效益好的骨干农业龙头企业。推进农业产业化与农业综合开发、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有机结合。继续实施农业龙头企业重点项目建设领导包保责任制,集中筛选确定一批重点骨干农产品加工龙头项目,实行重点包保,重点招商,集中扶持,强力推进,促其尽快做大做强,力争年内新增规模以上龙头企业100家。大力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组织,集中扶持100家规范的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适当时候召开高规格农业产业化工作会议,贯彻全省农业产业化工作会议精神,部署安排工作,制定出台扶持政策
(三)突出关键环节,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建设。围绕培植市场竞争新优势,把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建设作为发展现代农业的关键环节。一是搞好技术培训和指导服务,引导生产经营者严格按标准化、规范化操作规程组织生产经营,重点抓好规划建设的150处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标准化配套技术推广普及;二是依法加强示范区内生产环境、生产过程、投入品和产出品的全程质量安全监管;三是继续抓好农牧渔三大质检中心和质检体系建设,尽快建成投入使用;四是把好“三品”认证关,加大认证申报力度,打造知名品牌,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
(四)突出生态建设,推进以秸秆综合利用为重点的生态农业和循环农业发展。围绕发展循环农业,建设农村生态文明,从建立长效机制入手,创新思路,多措并举,强化技术指导服务,培植秸秆综合利用产业,促进秸秆综合利用
再上新水平。坚持不懈地抓好农村“一池三改”生态家园工程建设和大型养殖场沼气项目建设,力争年内再有300个行政村、3万农户完成“一池三改”。(五)突出基础保障,加强农业农村设施建设。高质量完成去冬今春规划的投资7.8亿元、1.49万项水利工程建设项目。扎实推进治淮东调南下、南水北调东线济宁段等重大水利工程,加快中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进度;健全完善田间排涝灌溉网络体系。加大以土地治理项目、三期世行贷款项目和农业产业化项目为重点的农业综合开发力度,着力抓好种养基地的设施配套。继续加强山区、湖区、滩区扶贫开发,促进农村均衡发展。巩固扩大村村通自来水成果,力争再解决101个自然村、6.2万人的农村安全饮水问题。农业机械化,重点鼓励发展玉米联合收获、机械化秸秆还田和秸秆综合利用、设施农业机械等新型适用农机具的推广,继续组织好农机跨区作业。
(六)突出政策落实,加大对“三农”的支持力度。稳定完善和强化各项支农惠农强农政策,逐步构建农业发展的政策支撑体系和长效机制。认真开展农村土地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工作,完善农村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加大农民负担监管力度,确保农民负担不反弹。严格落实“四项补贴”政策,规范操作程序,提高运作效率,确保及时兑现到位。按照中央关于“三农”投入“五个三”的要求,继续加大对农业农村投入。
(七)突出示范带动,搞好新农村建设亮点培植。围绕深入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着力培植五个方面的亮点:一是围绕新型乡镇建设试点工作,选择一批有条件的乡镇,通过扩大管理权限、完善体制机制、加大政策支持、实施综合配套改革等,尽快形成镇村经济社会一体化格局,培植形成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新的增长点和亮点。二是围绕发展富民新产业,培植一批特色专业亮点乡镇、亮点村;三是围绕孔子文化、运河文化产业开发,培植一批生态旅游、休闲观光农业区;四是围绕村镇规划建设和采煤塌陷地综合治理,培植一批村庄合并、整体搬迁、社区化管理及生产生活设施配套建设的示范乡镇和亮点村;五是围绕推进农村土使用权地流转、化解乡村不良债务、农村生产生活社会化服务、村企互动建设新农村、农村社区化管理,培植一批示范亮点。
工作中重点强化以下保障措施:一是强化组织领导。坚持把“三农”工作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党委和政府主要领导亲自抓“三农”工作,充实和加强“三农”工作的综合机构,理顺工作关系,进一步强化对“三农”工作的组织领导。二是强化政策落实。认真落实各项强农支农惠农政策和中央关于“三农”投入“五个三”的要求,加大资金投入和整合力度,加大金融支农力度,加快构建多元化投入机制。三是强化合力帮扶。深入开展干部驻村帮扶和企事业单位“结对共建”工作;继续抓好市直部门单位“共建新农村百件实事行动”,强化全社会关心支持参与服务新农村建设的合力。四是强化督导考核。按照决策目标、执行责任、考核监督“三个体系建设”的要求,将新农村建设各项任务和年度重点目标任务,细化分解到县市区和市直有关部门,定期检查督导,年终全面考核,严格兑现奖惩。
三、当前农业生产落实情况
今年以来,全市各级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中央、全省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扎实做好当前农业各项工作。一是立足夺取夏粮丰产丰收,加大春季麦田管理力度。针对今春小麦苗情、墒情和入春气温回升慢的特点,坚持因苗保控、科学管理,对三类苗以保为主,二类苗促控结合,一类苗先控后促,陆续采取顶凌划锄、二三类苗返浆期趁墒耠肥、返青后浇水、起身拨节阶段重施肥水、适时化学除草、病虫害综合防治、预防春霜冻害等技术措施,全面培育春季健壮个体和高素质群体,为夺取夏粮丰收打下基础。二是立足促进农民持续增收,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围绕充分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在强化关键环节技术指导、加强春季麦田管理的同时,抓住目前市场需求旺盛、价格较高、气温逐渐回升的有利时机,积极推进春季种植业结构调整,加强对冬春蔬菜大中拱棚技术指导和管理,努力扩大设施性、保护地栽培面积,提高种植业综合效益,努力增加农民来自种植业收入。强化节日期间南四湖及其贯通河道渔业生产秩序检查,强化科技服务和管理,推进春季渔业发展。三是立足抗旱防汛,大力开展冬春农田水利建设。围绕提高农业抗灾减灾能力和强化农田水利设施支撑,深入推进工程、资源、民生、城市、生态水利五大工程建设,大力开展冬春农田水利建设。截至目前,全市共完成投资5.02亿元,铺开各类工程1.36万项,出去机械7436台,投入工日1782万个,完成土石方4391万方。推进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对注册的246座小型水库进行安全排查,编制病险水库除险加固规划和年度实施计划。农机部门在搞好农机安全教育、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和农机年检的同时,积极组织农业机械参与冬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农业综合开发推进土地治理、改造中低产田,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四是立足促进畜牧业健康发展,加大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力度。抓住节后多数畜产品市场价格较高时机,采取加大免疫力度、提高免疫密度和质量,做好消毒灭源工作、防止疫病发生,严把检疫关口、杜绝疫情传入和传播,强化疫情监测、提高预警预报能力,完善应急预案、积极应对突发疫情等多项措施,实行春季集中免疫和日常补免疫相结合的方式,确保免疫密度达到100%,确保免疫质量和效果,扎实做好重
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促进畜牧业健康发展。五是立足促进生态林业发展,开展森林防火和植树造林活动。围绕绿色通道、封山育林、果品质量安全区建设、苗木花卉基地建设、湿地保护与恢复、绿化示范村镇建设林业六大工程,近日,市委市政府将召开全市林业工作会议对林业六大工程、春季植树造林和森林防火进行部署安排。六是立足防灾减灾,搞好气象预报信息服务。围绕现代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强化气象防灾减灾服务,丰富气象服务产品,加强乡村气象观测体系建设,构建气象灾害预警应急系统,畅通气象信息服务渠道,全面提升气象防灾减灾能力和水平。七是立足扶贫帮困和谐发展,妥善安置好受灾群众和贫困人口生产生活。认真贯彻民政部和省民政厅《关于进一步做好当前救灾工作的紧急通知》,在建立健全防火减灾救灾机制、做好应急救援准备工作的同时,重点做好冬春期间灾区群众生产生活安排,冬令期间,全市共向灾区困难群众发放救灾资金1030万元,救济粮4103吨,棉衣被26431件,救助16.9万人次;继续实施农村贫困家庭危房改造工程,全年计划为100户农村贫困家庭新建房屋7.5平方米,改善农村贫困人口生产生活条件。四、几点工作建议
一是健全和加强“三农”工作综合机构。鉴于目前各地“三农”工作综合机构不健全、设置不统一、工作关系不理顺的实际,根据中央和省委1号文件要求,建议省里尽快作出规定,明确机构编制和职能定位,理顺工作关系,健全工作机制,切实发挥“三农”工作综合机构的综合协调指导作用。
一、台风消息
台风生成后,镇防汛办应及时掌握收集该台风的编号,位置。凡台风中心进入责任区,镇防汛办就应强化24小时值班制度,由分管领导带班,并与上级防汛办加强联系,密切注视台风动向。
二、台风警报
(一)镇防汛抗旱领导小组办公室
1、视情发出紧急通知,要求各村(居)委会,有关单位切实做好防抗台风各项工作;
2、视情召开领导小组成员会议对全镇防抗台风工作进行提前部署;
3、密切监视辖区内小(二)型水库的运行。
(二)镇水利站
加强对水利工程保安的技术指导工作,按分级管理原则,督促水库行政与技术负责人到位。
(三)镇村建站
组织做好可能受台风影响地区的危房,脚手架、广告牌等检查和加固准备工作。
(四)镇农技站
指导各村做好农作物保护工作,若遇农作物及水果采收季节,应迅速通知台风可能影响地区组织劳力进行抢收。
(五)其他各成员单位
要坚持24小时防汛值班制度,按照各自的防汛工作职责,认真做好各项防范工作。
三、台风紧急警报
(一)台风将严重影响我镇
1、镇防汛抗旱领导小组办公室
(1)领导小组组长坐镇指挥
(2)适时召开防抗台风工作会议,进行紧急动员部署。
2、镇水利站、农技站
继续按“台风警报”的部署抓紧落实,并及时向镇党委、政府报告险情、灾情。
3、镇国土资源所
(1)要紧急通知各村,加强对易发生滑坡及泥石流地带的监控,必要时应配合当地提前转移灾害点群众。
(2)发生重大险情时,要迅速组织力量,深入现场,提出防御地质灾害的具体技术方案,并及时向镇党委、政府报告。
4、镇村建站
加强对可能受台风严重影响地区,重点对危房进行再检查,做好居住危房内群众的安全转移工作,做好广告牌等加固工作。
5、中小学学校
组织做好可能受台风严重影响地区的学校和在校师生的防台风安全工作,必要时予以停课。
6、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及有关部门
应加强24小时防台风值班,按照各自防汛工作职责,认真做好防台风各项工作。
(二)台风将在我镇登陆
1、镇防汛抗旱领导小组
(1)组长坐镇指挥,召开防台风紧急会议,部署防抗台风工作;
(2)视情向上级有关部门请求支援。
2、镇国土资源所、中小学学校、村建站、交管站、农技站等行业部门。
按“台风将严重影响我区”部分具体要求,狠抓落实,并及时向镇党委、政府,报告有关重大隐患险情。
四、台风警报解除后,救灾报灾工作
当登陆或影响我镇的台风已经过境或消失(由区防汛抗旱指挥部为准),可视灾情采取下列措施。
1、加强抗灾救灾工作的领导,全面部署,从人力、物力、财力上支援灾区。
2、有关部门要及时组成工作组分赴重灾区,帮助灾区恢复和发展生产。
立足科技创新 转变发展方式
加快湖北渔业强省建设
省农业厅副厅长 焦泰文(2012年1月5日)
同志们:
四是品牌创建影响之深前所未有。我省水产三艘品牌航母远航香港,抢滩北京、上海等地。在省内与十大超市、十大餐饮、十大宾馆成功对接,共48家超市、餐饮、酒店成为“三大品牌产品定点经营单位”,“楚江红”小龙虾、“梁子”牌梁子湖大河蟹、“洪湖渔家”生态鱼、鄂州武昌鱼、长阳清江鱼等5大品牌产品荣膺第九届中国农交会金奖。
五是行业信心提振之快前所未有。各级领导高度关注湖北水产业的发展,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多次批示和肯定水产业的发展成效。在去年召开的全国渔业工作会议和池塘改造、生态修复、长江禁渔等会议上,湖北都作为典型在会上发言交流。11月上旬,农业部在我省隆重召开全国渔业灾后复产暨池塘改造现场会,高度肯定了我省的池塘改造工作。中央和省级各种媒体对湖北渔业的报道多达百余篇次。省局多年历史遗留问题得以解决,部分市县水产机构得到巩固和加强,行业面貌一新,信心大增。
2011年,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工作。(一)突出科学指导抗灾复产,全过程开展技术服务,不断加快渔业生产恢复进程。灾情发生后,省局迅速启动应急预案,全省上下合力打响抗旱攻坚战,先后组织1000多名省、市、县水产技术人员深入受灾严重地区。科学应对灾情,在抗灾期间,组织开展“四保”,即:保鱼苗繁育、保主产阵地、保水生生态、保市场供给;在灾后复产阶段,组织“四抢”,即:抢补名优苗种、抢扩养殖面积、抢繁急需苗种、抢调省外苗种,旱灾期间共抢繁抢育鱼苗150亿尾,调剂补投名优苗种18亿尾,优化养殖结构面积36。5万亩,通过对渔民实施全过程的技术指导和服务,保证了水产生产在大旱之年,把损失降到最低限度。
(三)突出加工增殖和品牌培育,促进产业化发展,不断提升湖北水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洪湖、潜江两大水产品加工园区的龙头企业技改扩规、新产品研发步伐加快,园区内莱克、华山、德炎等公司成为行业领跑者,甲壳素衍生品等高端产品在欧美等市场具有较强竞争力。荆州大明、浠水神鹭、武汉高龙公司等水产加工企业异军突起,开发出系列适销对路的新产品,其产品分别占领东南亚等市场。全省水产品加工能力突破90万吨,加工转化率达到29%,出口创汇2。3亿美元(含转口)。其中,潜江莱克、潜江华山、宜都天峡等3家加工龙头企业产值突破5亿元大关。省内“渔悦”、天峡鲟等加工品牌和“鱼、虾、蟹”三大共享品牌,通过农超对接等系列活动集中宣传推介,社会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不断扩大。(四)突出质量安全体系建设,强化水产品质量监管,不断提升水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和检测体系初步完善,已有17个市州、90个县市区成立了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机构,落实了分管领导、质安监管负责人和专职联络员,初步形成了“政府负责、属地监管、企业为主、社会参与”的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新格局。各级水产部门相继开展了鱼药、鱼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等专项整治活动,水产品质量安全抽检和责任追究力度不断加大,我省水产品质量安全保障能力得到明显提升,全年水产品抽查合格率达到98。4%。
临危大考,水产业能向省委省政府和厅党组交出一份圆满的答卷,是省委、省政府和省农业厅的高度重视和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全省各级水产部门坚持“保目标、保规划、保增产、保增收”不动摇,齐心协力,迎难而上的结果;是百万渔民坚忍不拔,辛勤劳作的结果!在此,我谨代表农业厅党级和省水产局党委向全省水产战线的干部职工和渔民群众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二、理清思路,切实推进渔业发展方式转变
转变渔业发展方式,建设渔业强省,已经成为全省水产系统的共同认识和自觉行动。尤其是近年,通过坚持“湖泊拆围、水库限养、鱼池改造、加工带动、品牌增值”的发展之路,取得了良好开局。但是,渔业强省建设任重道远,转变发展方式要做的工作很多,需要我们进一步创新工作思路,用全新的视野和更加饱满的热情,持续有序的推进。(一)准确把握和充分利用我省独特的综合优势。一是渔业资源优势为渔业强省建设搭建了宽广舞台。湖泊、河流、池塘、水库及河沟等各类水域广阔,水生动植物十分丰富,历来是全国重要的淡水渔业基地。二是渔业科技优势为渔业强省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我省水产科技实力雄厚,水产科技研究一直走在全国前列,省内有中科院水生所、水利部中科院水生态工程研究所、水科院长江所、华农大水产学院等一大批国家级水产科研院所。三是产业发展优势为渔业强省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我省水产业是较早进入市场的产业,市场经济发育相对完善,这几年已发展成为一个由养殖、捕捞、加工、流通、休闲以及科研、技术推广相配套的比较完整的产业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