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大学培养方向

大学培养方向

时间:2023-06-01 09:32:07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大学培养方向,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大学培养方向

第1篇

[关键词] 英语(国际新闻)专业 复合型人才培养 课程改革 师资建设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高等学校外语人才的培养目标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即从20世纪80年代初期的高级英语人才、应用性人才逐渐过渡到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以知识为本、适合社会需要的复合型人才。英语(国际新闻)专业是国内高校最先进行复合型人才培养试验与改革的领域之一。率先进行复合型外语人才培养试验的上海外国语大学在1983年在英语系开设了国际经贸和国际新闻两个专业之后,其他外语院校和一些综合性大学也纷纷进行这方面的尝试与试验。我院于2004年成立伊始,就开设了这个专业,我们在校本部中国传媒大学办学的经验基础上,结合我院学生实际情况,不断探索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传媒英语复合型人才。

一、我院英语(国际新闻)本科专业的现状及问题

1.课程设置分析

2000年《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以下简称《大纲》)规定,除了公共课以外,专业课程分为三个模块:英语技能课(基础英语以及训练听说读写译各种能力的课程)、英语知识课(英语语言、文学、文化方面的课程)和相关专业知识课(有关外交、经贸、法律、管理、新闻、教育、科技、文化、军事等方面的专业知识课程),并建议三个模块的课程比例为65:15:20。需要指出的是我院英语(国际新闻)专业是属于英语专业的一个方向,隶属于英语本科专业,其课程设置应该执行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颁布的《大纲》。下图是我院课程结构比例:

上述图表反映出我院该专业课程设置有些概念尚不清楚,如“基础教育课程”按通常理解应该是英语学科的基础课程也就是《大纲》里的英语技能课,如果这样理解的话,那我院的课程设置是不符合《大纲》规定的。而“专业教育课程”再加上“实践与创新教育要体系”占到近60%,似乎与《大纲》所提议的知识模块比例有出入。实际上,由于我院是独立学院,生源英语基础与其他一本二本院校学生相比有很多差距是不争的事实,在此情况下,应该尤其要加强学生语言技能的训练。因为“复合型高级英语人才”的全称定义中“外语”应该为核心。“培养复合型外语人才的核心是外语人才”《大纲》在对新时期英语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和规格上提出的五个具体要求中将扎实的基本功放在首位也充分肯定了对英语专业的学生来说“英语语言的能力是根本”。

2.新闻专业课与语言技能课无法融合

一直以来,我们按照传统英语教育模式结合其它院校复合型人才培养的基本经验在一二年级加强英语听说读写技能的训练,在三年级开始加入专业课程。为了让学生掌握一定的新闻知识和技能,我们开设了英语新闻编译、国际传播学导论、新闻理论、英语报刊阅读、英语新闻采写、传媒法、英语采访艺术、媒体素养、摄像机运用及非线性编辑、传播学概论、外国新闻节目研究、国际新闻写作、新闻镜头应用等诸多新闻方向的课程。但是由于师资和学生的实际语言能力问题,专业课程中大部分是采用中文授课。最后的效果连续3年我院的英语专业四级过级率只有50%左右,不及全国平均及格率60%。总之将两个专业简单叠加的培养方式无法将语言技能课和新闻专业课真正地融合,导致学生对两方面的了解都流于皮毛,根本谈不上用英文直接从事新闻传播业务。

3.复合型师资队伍欠缺

目前,我系主要师资力量都是英语专业本、硕层次毕业生,所学专业主要是英语语言文学、语言学、教学法等,对本专业以外的新闻类专业知识和技能知之甚少。实际上,师资问题已经成为全国高校复合型人才培养的瓶颈。束定芳在评论2000年《高等学习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设课要求时指出,“这一份课程设置的清单完全反映了大纲制定者对英语专业的定位:英语专业应成为复合专业。但如果所有的英语专业都要按这样的要求来设置课程的话,那全国即使是最好的外语院系也根本做不到。”

二、英语(国际新闻)本科专业发展的应对措施

1.合理安排课程设置

课程设置是一个专业建设的重心所在,它直接关系到培养人才的规格和质量。基于我院“信息传播领域具有强烈社会责任感、国际视野、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高级传媒人才”的培养目标,我们的课程设置既要符合学校的培养目标,又要遵照英语(国际新闻)专业的学科特点和《大纲》要求。值得注意的是,2000年大纲就新时期英语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和规格所提出的五个方面的要求――扎实的基本功,宽广的知识面,一定的相关专业知识,较强的能力,较高的素质,哪一项也不应舍弃。这一板块是最能有效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的部分,同时也恰恰是这一板块最容易受到复合型外语人才培养模式的冲击,“实施英语专业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很可能会在总体上削弱常规英语专业的强烈人文倾向”。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在学生就业要求的压力下,“……各类人文课程被大幅度削减,课时大幅度压缩。……功利主义成为教育的指导原则。” 我们作为一个新兴院校应该在借鉴其他院校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尽量避免复合型英语人才培养改革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2.多渠道培养复合型师资队伍

一定程度上可以说,师资队伍的建设决定着人才培养的成败。“外语专业的广大教师是我国外语教育改革的主力军。近五十年来外语教育中所取得的成绩靠的是这批教师,实现21世纪外语专业教育改革也要依靠这支师资队伍。”而复合型外语师资的匮乏也已经是不争的事实。毫无疑问,当前大多数外语教师都是在“传统英语教学模式下培养出来的,这支队伍在英语技能方面有扎实的功底”,“英语专业的师资擅长于文学、语言学、文化研究和地区研究,而涉及经济、金融、管理等的专业知识则是他们所不擅长的。”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认为,我院的复合型教师培养的途径可以从以下方面考虑:

――有计划地引进跨学科知识硕士以上学历人才:英语学士+新闻学或传播学硕士博士;海外毕业的新闻学或传播学硕士博士。

――立足于院内外培训,掌握新闻学传播学领域相关知识。新闻传播学是我院母体学校中国传媒大学的优势领域,我们可以充分利用这一条件培养我院的复合型外语人才。资助我系教师到国内权威院校进行相关课程进修,同时,也鼓励教师们考取相关证书,对获得证书的教师们给予物质和精神奖励。

――鼓励外语教师进行学历深造。制定政策鼓励和资助外语教师攻读传媒领域相关研究班或者新闻学、传播学硕士以上学历。

――加强与媒体单位合作。请媒体单位资深人士定期来我校讲座,也请教师外出到媒体单位进行实践和见习。加强与媒体单位的合作是保证我们英语(国际新闻)专业实践性最有利的措施。

结语

独立学院招收的是第三批次本科生(三本),这批学生的综合素质、知识基础、学习兴趣与母体学校的生源情况有很大差距,英语专业同样如此。但,“一本”、“二本”和“三本”英语专业同属本科层次教育,有共同的培养目标。尽管有专家已经指出全国各地发展情况极为不同,各校性质、生源、师资情况相差也很大,这种情况下制定一份统一的大纲是否合适值得进一步考虑,但是更为关键的是,独立学院的学生跟其他高校的学生毕业时面临的就业市场是一样的,况且我院地处东部沿海经济、教育等发达地区,身处名校“包围”之中,竞争之激烈可想而知。这种情况下,如何充分利用本院特色及母体学校优势学科,制定科学课程设置,积极进行教材教法改革和多渠道打造能胜任英语+新闻复合型外语人才培养目标的师资以培养出高素质的英语传媒人才显得尤为迫切。

参 考 文 献

[1]戴炜栋.关于面向21世纪培养复合型高级外语人才发展战略的几个问题[J].外语界,1999,(4).

[2]何其莘,殷桐生,黄源深,刘海平.关于外语专业本科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9(1).

[3]何兆熊.对英语专业的现状和未来的几点思考[J].山东外语教学,2004,(6).

第2篇

关键词:机器人大脑;双培计划;联合培养

1高水平人才交叉培养计划实施背景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印发北京高等学校高水平人才交叉培养计划的通知》(京教高[2015]1号)提出共建高校双方要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急需人才所应具有的知识、能力与素质,联合相关行业企业,共同制订专业和方向的培养目标、培养标准,构建与之相匹配的专业培养计划,包括专业核心课程体系、实践能力培养体系和素质提升体系,培养基础扎实、专业过硬、能力突出的高素质人才。

北京科技大学、北京信息科技大学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机器人大脑方向”双培项目于2015年开始正式实施。目前主要采用“3+1”培养模式,即前3年在北京科技大学自动化学院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学习,第4年在北京信息科技大学自动化学院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学习并完成毕业论文。

2“机器人大脑方向”双培方案的构建

北京科技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985、211大学,其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在京为一本招生,而北京信息科技大学为北京市属学校,其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在京为二本招生。两校要交叉联合培养学生,需要充分考虑两校的生源情况,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制订出相应的培养方案。

2015年4―5月,北京信息科技大学与北京科技大学相关负责人先后进行两次会谈,就两校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建设情况、双培计划的基本情况,“机器人大脑方向”教学计划和培养方案交换了意见,形成了双培计划培养方案制订的初步设想。两校的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具有相似的历史渊源和专业方向,因此,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决定以两校现有的教学计划为基础,按市教委双培的要求修订“机器人大脑方向”教学计划和培养方案。两校分工实施课程教学、实践教学、学生指导、质量评价、组织学生科技创新、学科竞赛等工作。

2.1专业培养目标

具有坚实的数理基础、信息技术的基础知识以及脑科学与认知科学的基础知识,系统地掌握智能科学技术的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与方法,受到初步科学研究和工程实现的训练,具备智能系统集成、智能技术应用方面研究和开发的基本能力。同时具有全面的文化素质、良好的知识结构和较强的新环境适应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意识,并具有良好的语言和计算机运用能力。本科毕业后能够在研发部门、学科交叉研究机构以及高校从事与智能科技相关领域的科研、开发、管理或教学工作,并可继续攻读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以及相关学科和交叉学科的硕士和博士学位。

2.2专业课程体系

智能科学技术是一门研究智能现象的本质与机理、智能模拟的方法与技术以及智能机器与智能系统应用的新兴学科,由脑科学、认知科学、人工智能、信息科学技术等学科综合交叉而成。图1给出的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的知识体系,确定了课程设计的基本原则:智能应用的过程中需要有信息学科中的计算机、通信、控制和检测等方面技术的支撑;建立以计算机、通信、控制和检测技术为工具,以智能机器人为载体,结合信息科学和智能科学理论基础的课程体系。

为体现“机器人大脑”的专业方向与特色,课程体系中加强了脑科学与认知科学、脑机接口、软件开发与应用、虚拟现实技术等内容。表1给出了智能科学与技术“机器人大脑方向”的专业课程体系,其课程体系模块设计为计算机基础、电路基础、信息与控制基础、机器智能、智能系统五大模块。

“机器人大脑方向”专业核心课程确定为:电路分析基础、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信息论与编码、信号处理、控制工程基础、嵌入式系统、微机原理与应用、脑科学与认知科学、人工智能基础、机器人组成原理、计算智能基础、智能机器人、机器学习等。

2.3专业实践体系

按照工程认证相关标准要求,建立了包括金工实习、电子工艺实习、各类课程设计与综合实验、工程认识实习、专业实习(实践)在内的、完备的、面向工程需要的实践教学体系,如图2所示。

3“机器人大脑方向”双培方案的实施

“机器人大脑方向”双培计划是北京地区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试点,其目的在于推进北京地区高校之间的合作和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提升北京高校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为此,两校通力合作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与实践。

3.1学风建设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为双培学生配备了辅导员和班导师,班导师由学院主管教学的副院长承担。在新生入学的第一个学期,班导师就从中学生到大学生的过渡、适应大学高强度的学习、学习方式方法、班委改选、期中考试后的总结等方面对学生进行指导。学院组织学生集中晚自习,由班导师、辅导员检查。同时班导师、辅导员经常走访宿舍,与同学谈心,使他们明确目标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同时,学校通过微信,不定期与共建高校的教师、学生沟通,随时掌握双培学生的学习生活状况,如自动化学院开通的心动传媒公众号,成为双培学生母校情节的有效纽带。

3.2学生活动情况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和北京科技大学充分利用本校的资源,要求双培学生积极参加两校的各类活动,以达到市属学校和央属学校联合培养学生的目的。例如,北京信息科技大学2015年4月邀请双培学生开展了师生党建活动“奔跑的人工智能”研讨会,组织专业引领型学科竞赛――新生R Auto杯智能小车竞速比赛。

由于北京信息科技大学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在北京市为二本招生,而北京科技大学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为一本招生,导致参加双培计划的同学与北京科技大学的同学在录取分数匕就存在差异,如北京生源的平均分数相差88分,部分同学不适应高强度的学习。经过在北京科技大学半年的学习,虽然双培计划的学生入校时基础较弱,但只要管理严格,也能跟上大部分一本学生的脚步。

第3篇

关键词:世界经济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现状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25-0297-02

引言

世界经济专业属于理论经济学的分支,最早由中国人民大学设立,1978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深入以及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中国的外向型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为更好的了解世界经济形势,国内很多院校都开设了世界经济专业,近年来为国家培养和输送了大量在世界经济领域有所专长的人才。但对国内七所重点大学世界经济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的调研结果显示,世界经济硕士培养中还存在专学不分、实践不足、课程设置趋同等方面的问题。因此,如何更加合理地对世界经济专业硕士研究生进行培养,使之更加符合教育规律,就成为一个具有重要意义的课题。

一、中国世界经济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现状

1.研究方向。基于对中国人民大学、厦门大学、武汉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等国内七所重点大学的研究生培养方案的调研,我们看到,世界经济专业硕士研究生的研究方向主要是按照世界经济学科的知识结构大致分为:世界经济理论、国际贸易、国际金融与投资、国际政治与经济关系、世界经济运行与国别经济研究等;个别高校如南京大学基本按照地理区域将研究方向分为美国与欧盟经济研究、东亚经济研究、区域一体化研究。整体来看,研究方向的相似度较高,以宏观经济研究为主。另外,中国世界经济专业硕士研究生采用导师负责制,授课模式以集体授课为主,学制一般为二至三年。

2.培养目标。七所高校世界经济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目标虽然表述不一,但十分清晰明确,概括起来就是要培育了解世界经济和中国经济发展历史和现状的、能够洞察国际经济发展变化规律、具有较强的分析和研究中外现代经济问题能力的专业人才。这些专业人才具体又包括两类:一是对中国经济运行、国家经济政策和世界发展状况十分熟悉,能够运用各种经济学原理解决各种现实问题的应用型人才;二是熟练把握国际贸易理论、国际金融理论等各种世界经济理论基础,能够运用相关知识进行学术研究的学术型人才。

3.培养模式。培养模式是根据人才成长的规律和社会需要,为受教育者构建知识结构、能力结构、素质结构以及实现其结构的总体运行方式,反映的是培养过程中各个环节的最优化设计以及诸因素的最佳组合。目前大多数高校普遍采取“学位课程+学位论文”的方式,学位课程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达到所要求的学分并经中期分流考核合格后,即可在导师指导下进入学位论文的撰写阶段。

二、当前中国世界经济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

1.研究方向不够细化。从目前的世界经济运行情况来看,没有所谓“最优模式”,各个国家在不同的发展时期和发展阶段,由于所面临的全球经济形势不同,采取的发展战略和方针也不同,因此我们在研究世界经济领域问题时,应该既研究具有普遍规律的宏观问题,又探讨特定时期和特定国家的具体问题,中国现有世界经济专业的培养方向大多比较宽泛且偏于宏观,明显不够细化,因而针对性不强。

2.培养模式较为单一。虽然世界经济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中的培养目标较为明确,分为“理论型人才”和“应用型人才”两类,但是在实际培养中,普遍存在着“重理论、轻应用”这样一种倾向,因此这种单一的“学位课程+学位论文”的培养模式对多方面提高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形成了一定的制约。当然,很多高校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在培养过程中也比较注重校外实践这个环节,包括聘请校外导师、开展学术研讨会等形式,但是大部分由于各种资源的制约,在实际运用中并不理想,与预期目标尚存在一定差距。

3.课程设置理论联系实际不足。课程设置是根据研究方向来制定的,由于中国高校世界经济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的研究方向相对宏观,所以从课程设置来看,都是比较传统的西方经济学体系。但是近年来世界经济形势瞬息万变,世界经济格局进入调整期,经济全球化的浪潮又使得所有的经济体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在这样的背景下,传统的西方经济学课程体系在实践面前显得有些“滞后”,一些新的社会、政治、经济现象需要通过更具有时效性的课程设置和更灵活的教学方式来进行研究。

三、完善中国世界经济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几点建议

1.增设研究子方向。在培养方案中,高校可以根据自己的师资优势及地缘特点增设研究的子方向。虽然研究的是世界经济,但我们的最终立足点是通过学习世界经济,为中国更好的融入世界、推进开放型经济发展服务。因此,各个高校可以根据教师的研究方向、研究专长及学校所处的地区情况将研究方向细化,形成各自的特点和优势,这样培养出的人才既可以避免趋同性,同时又可以更好地为经济研究和实务工作服务。

第4篇

关键字:教育转型;课程体系;教学模式

一、师范大学数学专业改革的背景

2001年,《基础教育改革纲要(试行)》的出台及《义务教育阶段国家课程标准》(实验稿)的公布使得负责培养基础教育师资的师范大学经历了重大变革:师范教育转型为教师教育。《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提出“鼓励综合高等学校和非师范类高等学校参与培养、培训中小学教师工作,探索在有条件的综合性高等学校中试办师范学院”。这样开放的教师教育体系一方面鼓励了综合性大学兴办教师教育另一方面强劲冲击了原师范大学的发展,使其逐步向综合性转型。师范大学向综合性大学转型,不仅是学校对社会经济发展现实需要的回应,也是学校对高等教育体系、结构发展变化的应对,更是师范大学自身发展内在规律、内在逻辑的必然要求 。

二、课程体系与教学模式改革的指导思想

数学是师范大学传统师范专业中的重要学科,学校的转型带动数学专业转向综合性教育。数学“教师教育”与“综合性教育”如何合理兼顾成为师范大学综合化体制下数学专业发展的新课题。一方面数学专业要解决如何在原来师范教育的基础上弘扬教师教育特色,另一方面在向综合性大学数学专业靠拢的同时要根据自身定位合理安排数学专业的课程体系与教学模式,最大限度地优质服务于学生和社会。

目前,本科生就业形势严峻,地方综合性师范大学数学本科毕业生只有一部分学生到学校就业,更多的学生要选择考研或到其他行业就业。数学专业在向“综合性教育”转型的改革实践中一定要研究好如何使数学课程体系与教学模式更适应当代学生的就业形式,更满足社会对所需人才提出的高数学素质要求:不但具有深厚的数学专业知识,而且能缜密地运用数字、符号、图像及数学逻辑分析推理能力在数学相关领域触类旁通地开展探究性学习。由此,综合性师范大学本科数学专业的课程设置应向多元化转型,教学模式应遵循多样性与系统性相协调原则,充分利用数学是教师教育类、理工类最基础的学科的条件积极拓宽专业服务范围,做到人才培养有的放矢。

三、数学专业课程体系与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实践

3.1 学科专业教育与教师教育分离培养,实行“4+0”培养模式

多年的师资培养经验和教育学科优势坚定了师范大学在向综合性发展过程中应坚守完善教师教育特色。教育部直属的重点师范大学一般针对重点中学高水平师资培养尝试进行“4+2”的教师教育专业培养模式,而一般地方性师范大学则采取了“3+1”、“2+2”等不同培养方式,努力在本科四年内进行必要的教师教育改革和尝试。

天津师范大学就是在这种背景下通过增加非师范专业发展成为具有教师教育特色的教学研究型综合性大学。学校将原师范类的专业教育教师及专业教育类课程全部调到教育学院成立了教师教育中心,统筹规划总体的教师教育课程方案,而原师范专业则本着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的办学方向,按照“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的育人标准重新构建了培养方案。学校设有专门的职能部门教务处、教师教育处分别负责与各学院协调学科专业教育、教师教育工作,充分发挥学分制的优势,对本科生实行学科专业教育与教师教育分离的 “4+0”培养模式。该模式下,数学专业学生的主要任务是接受数学的学科专业教育,在4学年的学习期间,要修读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课程,达到本科毕业水平并获得理学学士学位。学有余力且志愿将来从事教育工作的优秀本科生同时还可以在2-4年级通过择优选拔到教师教育中心选修数学教师教育专业课程,包括教育理念、教师职业基础理论、教师职业基本技能、教师职业体验与能力养成四个模块,同时完成教育教学顶岗实习任务即可获得天津师范大学教师教育专业课程结业证书及数学方向教师资格证书。学科专业教育与教师教育分离培养的“4+0”模式是一种全新的培养模式,不但实现了以综合的学科知识促进教师教育的教育改革理念而且也为学生毕业后的就业发展提供了双重保障。

3.2. 发挥交叉学科优势联合培养创新人才

综合性师范大学可以在基础学科与应用学科的的相互渗透方面发挥交叉学科的优势。教师教育体制改革前,师范大学的专业设置只是围绕着中小学的课程而设计。转型后的综合性师范大学增加了很多非师范专业,如经济学、管理学等。可以考虑在基础学科与应用学科之间通过优化基础课程,深化专业课程,扩大选修课程等形式,改善学生的知识结构,提高学生的学术水平,增强其发展后劲。

天津师大数学科学学院与经济学院、管理学院共同承办了天津师范大学2010级学科交叉人才培养实验班,该实验班学制4年,通过优化数学与应用数学、经济学、管理相关专业的培养方案,组合成具有精英式平台课的课程体系与教学模式,加大学生掌握数学、经济或管理的基本理论知识及方法的培养力度,加强对学生人文素质和实际工作能力的培养,为学生今后进一步深造打下坚实基础。该实验班实行一定范围内的专业自选机制,实行独立教学班管理,配有经验丰富的班主任和班导师,1-4学期主要以优化后的基础课程及深化后的专业课程构成的平台课为主单独上课,5-8学期在确定专业的基础上进入经济或管理相应专业系统学习,毕业时根据学生所选专业分别授予经济或管理学学士学位。因为实验班是在新生入学时在自愿报名的基础上经过严格的选拔才产生的,所以进入实验班的学生都已对四年的大学生活进行了规划,学习目标非常明确,学习动力大,积极进取,成绩优异。#p#分页标题#e#

3.3 教学模式遵循多样性与系统性相协调原则

基于综合性师范大学人才培养目标的多样性,数学专业在设置课程时应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特点和不同就业需求遵循多样性原则,但不能盲目追求“高大全”,致使课程堆积,不成体系 。天津师范大学数学科学学院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提出了基础主干课实行分层教学、专业选修课实行分方向培养的教学模式,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多元性学习需求。

3.31 基础主干课实行分层教学

重视新生入学教育,数学专业负责人在新生入学后要专门结合当今数学专业的发展及就业形势引导学生进行大学四年的学习规划,部分学生入学初就明确了考研的目标,迫切希望扎实深入地学习数学分析、高等代数等基础主干课程,对授课内容的质量和难度提出较高需求。由此,在学生自愿申请的基础上择优对 1-2年级数学专业主干课进行分层教学,分层快班特别聘请授课经验丰富的教授在原大纲基础上加大授课内容的深度和广度并提高学习要求,为学生将来考研打下坚实的基础。而分层普通班依然执行原大纲要求,使得想在其他方面发展锻炼自己的同学在时间和精力上因学有余力而成为可能。

3.32 专业选修课实行分方向培养

考虑到学生就业出口的多样性,3-4年级的数学专业选修课进行了系统的方向分类:基础数学方向、统计方向、应用数学方向等。学生根据个人学习情况及将来发展需要选定一个方向修读课程。例如:对数学有学习兴趣并想考研的学生可以修读基础数学方向,本科毕业后想先工作的学生可以选择应用性强的统计方向或应用数学方向的系列课程。通过限选、任选学分的要求,保障每个方向所修读知识的系统性,避免了学生为拿学分而盲目选课,为学生向数学高深知识研究、金融、统计、计算机等领域发展提供了知识的保障。

四、改革的阶段性成果

天津师范大学数学科学学院通过对数学课程体系与教学模式的改革,受益的学生在考研、数学专业学科竞赛、数学建模竞赛等方面取得了突破历史的好成绩。首届实行分层教学的07级学生考研率在20%,在考上研的学生中约有45%的学生考上了211工程高校,2010年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专业组(天津赛区)获一等奖2名(天津市共1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5名;2009、2010年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获全国二等奖3项,天津市一等奖10项,二等奖7项。

综上所述,转型后的综合性师范大学可以在原有的单一的“师范教育”基础上,合理兼顾数学“教师教育”与“综合性教育”达到质的飞跃:综合化的学科平台不但促进了教师教育的发展,培养出更高水平的“双专业型”教师教育人才;而且可以利用基础学科与应用学科的的相互渗透发挥交叉学科的优势培养出满足社会发展需要的综合性人才。

参考文献:

第5篇

关键词:高职教育;职业生涯;学业规划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25-0221-03

一、引言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强调谋划的重要,职业生涯也是如此。不过对于高职学生来说,尤其是在“2+1”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首要做好的是学业规划,即尽早确立自己的专业方向,打造专业特长,提升就业竞争力和社会适应能力,为职业生涯奠定坚实的基础,搭建良好的平台。本文结合我院2011级软件技术专业学业规划教育实践谈谈一些思考和认识。

二、确定专业方向,提高学习效率

1.大学生活与个人发展的“三级跳”。三级跳是一项田径项目,运动员能跳多远很大程度上决定于助跑时所获得的水平速度和起跳产生的垂直速度,同时还与每一个动作完成的质量、维持身体平衡的能力和三跳的比例有关。在个人职业生涯发展中也有类似的“三级跳”(如图所示),即中学阶段、大学阶段和大学毕业后前五年。

中学阶段是一个基础阶段,主要是构建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知识的框架,掌握学习方法,训练思维方式,养成学习习惯。当然还决定能否读大学、读什么大学、以及是否可以选择专业等。大学阶段是一个提升阶段,在这个阶段将全面塑造自我和发展自我,并以学会“独立自主”作为阶段目标,一方面进一步充实和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另一方面学习和掌握某一门专业知识。可以从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素质结构等三个方面培养自己。最后将决定进入社会的第一个角色是什么,即得到怎样的一个发展平台作为职业生涯的起点。大学毕业后,首先面临适应社会环境的问题,要在经验、技术、能力、资金等方面不断进取和积累。同时可以重新定位自我,用三到五年的时间来寻求和确立适合自己的职业并明确自己的人生目标。

2.确定专业方向,提高专业学习效率。高职院校培养的是技能型人才,着力培育学生的职业素养,其内涵可以理解为:有一技之长的专业技能、干一行爱一行精一行的敬业精神、懂得与人沟通和合作的团队意识。因此高职学生作为准职业人,可以根据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的职业范围和就业岗位,进行初步的了解和调研,结合个人的兴趣与需求,并参考他人的意见,选定一个比较明确的专业方向作为自己的职业方向。专业学习效率应该体现在两个层面上:一是学有所长,二是学有所用。所谓学有所长,是指在学习过程中打造自己的一技之长,没有特长的高职毕业生就好比是一个钝刀型人才,在人才竞争中是没有优势的。所谓学有所用,是指在岗实习和就业环节中的专业对口,作为高职生初次进入职场需要凭借良好的职业素养和专业技能来提高其竞争力。

三、明确学习重点,提升职业素养

根据高职学院“知识、能力和素质”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目标,高职学生明确大学阶段的学业规划,分阶段、有重点地构建和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素质结构。

1.知识结构。在刚进入大学的第一个学年,首先适应大学校园环境,养成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学会做好课堂笔记和课外读书笔记,做好时间管理和情绪管理。在这一阶段的总体要求是宽而广,即广泛涉猎和拓宽文化基础知识,在已有知识结构的基础上深入了解自然学科和社会学科方面的基本知识,提高综合理解和应用能力。同时根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确定自己的专业发展方向,深入理解重点课程和拓展课程知识。第二个学年的学体要求是专而深,即主要学习专业理论知识和掌握专业基本技能,并结合自己的专业发展方向积极参加有关考证和考级的学习。同时在深入了解所学专业的应用和行业状况后,确定本专业的某一个方向作为自己的兴趣或特长,并精通这一方面的知识和技术。这一阶段还需要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增加社会经验和实践动手能力。顶岗实习期间学体要求是精而熟,即在实习岗位上通过参加实践项目进一步学习最新技术知识,同时做好毕业设计课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做到融会贯通。

2.能力结构。能力结构分两个层次:一是基本能力,即问题分析能力、信息搜集和整合能力、组织表达能力,这方面能力可以通过阅读思考、社团活动等方式进行培养。二是职业能力,主要是指运用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方面能力可以通过课程实习、项目训练和毕业设计等方式进行培养。

3.素质结构。素质结构主要包括三方面:一是生理素质,即生理机能水平和运动能力水平、对外部环境和外部刺激的适应能力。二是心理素质,主要由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构成。三是社会文化素质,主要由科学素质、道德素质和审美素质构成。素质培育是一个过程,需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比如阅读、读书笔记、静思、运动和学会交流等。

四、制订学业方案,打造专业特长

制定《专业学习方案书》,这也是问题的落脚点,大学阶段学习行动方案。第一,根据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了解职业范围,确定一个比较明确的职业方向。第二,根据教学进程安排,结合选定的职业方向,界定每个学期的重点课程。课程学习是专业学习的基础,提高专业学习效率最终还是要从课程学习入手,所以在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中更应该明确重点课程。第三,根据职业能力要求,结合选定的职业方向,确定英语、计算机和专业技能证书的考试类别和应考日期。在此以我院2011级软件技术专业为例阐述《专业学习方案书》。

根据2011级软件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规划

以《专业学习方案书》为载体进行学业规划,可以帮助学生尽快适应大学学习,在习得一技之长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自己的职业岗位和职业方向。同时依据此方案书还可以制定三年长期学习计划、每学年中期学习计划、每学期短期学习计划,并且做好时间管理和行动日志,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如此可为自己的职业生涯和人生目标奠定坚实的基石。

参考文献:

[1]宣仲良.专业学习与职业生涯[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2]谈潘攀.IT类专业高职学生学业规划初探[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10,(2).

[3]杨耀稳.大学生学业规划与指导的探究[J].教育与职业,2011,(9).

第6篇

天津工业大学为教育部批准可参照独立设置本科艺术院校招生办法执行的普通高校。

天津工业大学是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地方管理为主的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是天津市重点建设的以工为主,工理结合,工、理、文、管、经、法协调发展的多科性大学。学校下设14个学院,目前共有博士和硕士研究生、本科生、高职生等全日制在校生两万七千余人。学校现有2个一级学科博士点、14个二级学科博士点、17个一级学科硕士点、71个二级学科硕士点、4个专业硕士及15个工程硕士授予领域,49个本科专业,具有重点学科和省部级重点学科,还有天津市的“重中之重”学科、重点发展学科和重点建设学科,有国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天津市重点实验室、天津市工程技术中心和天津市技术推广中心,还设有博士后流动站。2003年在教育部组织的本科教学水平评估中获得优秀。2009年度被教育部评为“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

二、艺术类专业及专业方向

天津工业大学艺术类专业从1984年开办至今已有二十余年的办学历史,在社会上享有较高的知名度,培养了大批艺术与技术相结合的高级人才。现设有艺术设计(下设四个专业方向)、广告学、工业设计、动画、表演(下设两个专业方向)和广播电视编导(下设三个专业方向)六个本科专业,设计艺术学、艺术专业硕士、工业设计工程三个硕士点。

(一)艺术设计专业

本专业下设四个专业方向:服装艺术设计、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艺术设计、公共艺术设计。入校后分专业方向(根据考生入校后的志愿选择,按文化课考试成绩排序)。

1.服装艺术设计方向 培养从事服装设计的高级专门人才。本专业方向开设的专业课程有:中西服饰史论、服装设计原理、服装设计、服装结构设计、服装材料学、服装画技法、成衣制作工艺、立体裁剪等。

2.视觉传达设计方向 培养从事产品包装设计、书装设计与广告艺术设计的高级专门人才。本专业方向开设的专业课程有:图形创意、包装设计、标志设计、招贴设计、CIS设计、平面广告设计、展示设计、广告摄影等。

3.环境艺术设计方向 培养从事景观设计、室内设计、家具设计的高级专门人才。本专业方向开设的专业课程有:中外建筑史、建筑制图与识图、设计表现技法、环艺模型设计、室内设计、家具设计、陈设设计、景观设计、园林设计、公共设施设计等。

4.公共艺术设计方向 培养从事公共设施设计、公共环境装饰设计、饰品设计的高级专门人才。 本专业方向开设的专业课程有:公共艺术设计、装饰雕塑、纤维艺术、漆艺、锻铜、陶艺、装置艺术研究等。

(二)广告学专业

广告学专业 培养具备广告学理论与设计技能,从事广告策划、广告创意和设计制作的高级专门人才。本专业开设的专业课程有:艺术概论、艺术设计史、传播学、平面造型基础、色彩学、计算机技术基础、广告策划、广告学、广告心理学、广告摄影、广告创意、广告设计。

(三)工业设计专业

工业设计专业 培养具备工业设计的基础理论与知识,并具有设计创新及实际应用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本专业开设的专业课程有:设计素描、色彩基础、透视学、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立体构成、设计表达、产品形态学、模型制作、造型材料与工艺、产品造型设计、图形创意设计、招贴设计、字体设计、CI设计、印刷设计、网页设计、环境艺术设计、展示设计、人机工程学、价值工程学、设计心理学、设计方法学、计算机辅助设计、计算机三维设计等。

(四)动画专业

动画专业 培养三维动画、二维动画、定格动画创意与制作的高级专门人才。本专业在天津市大学软件学院(坐落在天津工业大学新校区内)办学,采用与国内外知名动漫企业合作办学,并在大学软件学院或企业实习、实践的全新模式。这种模式将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教学环境和实践平台,提高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实现了学生培养与社会需求的有效对接。本专业开设的专业课程有:动画制片、动画编剧、动画分镜与故事板、动画声音、动画角色设计、动画场景设计、表演基础、定格动画、原画、动画技法、视听语言、三维动画建模、三维动画特效、游戏设计、动画后期数字合成、动画后期非线性编辑。

(五)表演专业

1.服装表演与营销方向 培养服装表演、编导与策划、市场营销的高级专门人才。本专业方向开设的专业课程有:服饰美学、服装流行趋势预测、妆饰及形象设计、形体训练、舞蹈基础、服装表演、服装表演组织与策划、服装卖场设计、服装零售学、服装对外贸易实务、商务公关实务等。

2.服装表演与策划方向 培养服饰及时尚产品展示、组织与策划、影视广告表演等高级专门人才。本专业方向开设的专业课程有:服饰美学、基础色彩、服装表演、妆饰及形象设计、镜前造型、人物造型设计、形体训练、舞蹈基础、广告策划与创意、服装表演组织与策划、时装广告摄影等。

(六)广播电视编导专业

本专业下设三个专业方向:新媒体创意、数字媒体(国际传播)、文艺编导方向。

1.新媒体创意方向 本专业方向着眼于媒体发展的产业前沿,为电视传媒机构、文化创意产业培养并输送综合素质高、专业技能强的电视节目编导人才和文化创意产业工作人员。根据学校和学院卓越人才培养计划,本专业学生入学一年后,将选拔优秀学生,组成“优秀传媒人才培养实验班”,单独安排教师授课,与国内知名传媒技术公司合作,实行校企联合的培养模式,培养从事对数字媒体资产进行专业化的储存、管理、挖掘和再利用的媒体资产管理人才。

本专业开设的专业课程有:传播学、电视艺术概论、戏剧艺术概论、中国戏曲、影视作品分析、视听语言、电视节目制作、色彩学、摄影技术、照明技术、电视节目策划、纪录片创作、广播电视节目主持等。

2.数字媒体(国际传播)方向 本专业方向培养具备国际化的视野,较高人文、艺术素质,具有较强创意能力,系统掌握数字媒体艺术理论和数字媒体应用技术,能在数字影视制作领域中,将创意与数字媒体技术良好地结合起来进行数字影视特效创作、数字影视节目制作的高级复合型人才。

本专业方向与国外高校高水平广播电视传媒专业合作,学生入学后在天津工业大学修读课程中引进韩国优质数字媒体专业核心课程,并增加韩国语课程。在国内修读两年后,可申请免试参加国际交流项目,赴韩国青云大学修读两年,学业期满,毕业设计与毕业论文通过答辩后可获得两校分别颁发的毕业证、学位证,同时可免试申请在韩国攻读硕士学位。

本专业开设的专业课程有:韩国语听说、韩国语读写电视纪录片制作实务、电子新闻采集(ENG)制作实务、数字化后期制作实务、广播电视节目编排、电视(演播室)节目制作实务、编辑系统基础与应用、电视导演基础、影视化妆与服装、AVID影视后期制作实务、电视剧制作实务、信息社会和新媒体基础、广播产业前沿、数字媒体管理、网络传播等。

3.文艺编导方向 本专业方向面向电视台、电台、文化传媒及其它影视制作机构,培养具有较高综合素质、文化修养和音乐鉴赏能力,具备有声艺术形式的音乐策划、创作、编辑、配乐、合成、剪辑等多方面的专业知识与技能,能够从事影视艺术类节目、综合类文艺演出的音乐策划和设计等方面专业人才。

本专业方向开设的主要课程有:广播电视概论、广播电视技术基础、影视作品分析、广播电视文艺、影视配乐、文艺节目策划与主持、电视音乐节目创作、艺术概论、经典歌剧鉴赏、交响乐赏析、戏剧鉴赏、音乐美学等。

三、招生计划

艺术类招生计划995名(文理兼收)。

动画专业以各省公布的招生计划为准,其它专业面向全国招生,不作分省计划。

专 业 专业方向 学制 层次 招生人数 所属学院

艺术设计 服装艺术设计方向 四年 本科 450名 艺术与服装学院

视觉传达设计方向 四年 本科

环境艺术设计方向 四年 本科

公共艺术设计方向 四年 本科

广告学 四年 本科 100名

动画 四年 本科 150名 计算机科学与软件学院

工业设计 四年 本科 40名 机械电子学院

表演 服装表演与营销方向 四年 本科 50(男10、女40) 艺术与服装学院

服装表演与策划方向 四年 本科 25(只招女生)

广播电视编导 新媒体创意方向 四年 本科 120名 人文与法学院

数字媒体(国际传播)方向 四年 本科 30名

文艺编导方向 四年 本科 30名

注:报考动画专业的考生,省专业统考合格即可报考,不需参加我校组织的专业考试。

四、美术类专业报考须知

(一)报考条件

1.符合2012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报名条件及专业体检要求。

2.热爱艺术事业,有一定的美术基础和设计能力。

3.无色盲、色弱,身体健康。

(二)专业考试地点及时间

序号 报名时间 考试时间 考 点 地 址

1 1月9、10日 1月11日 中原工学院 郑州市中原中路41号

2 1月16、17日 1月18日 福建师范大学 福州市仓山区上山路32号

3 1月30、31日 2月1日 浙江理工大学 杭州市下沙高教园区2号大街5号

4 2月10、11日 2月13日 湖北省教育考试院标准化考场 武汉汉口江汉区杨汊湖小区常青路

5 2月10、11日 2月13日 潍坊市招生办 山东潍坊奎文区虞河路418号

6 2月10、11日 2月13日 太原师范学院 太原市南内环街189号

7 2月10、11日 2月13日 石家庄信息工程职业学院(南校区) 石家庄高新区信工路18号

8 2月11、12日 2月13日 兰州五十三中(原铁三中) 甘肃兰州市和政东街284号

9 2月11、12日 2月13日 安徽艺术职业学院 合肥市经济开发区大学城丹霞路8号

10 2月11、12日 2月13日 鲁迅美术学院附中 沈阳市大东区望花中街146号

11 2月11、12日 2月13日 湖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湖南长沙市岳麓区麓山南路

12 2月11、12日 2月13日 黑龙江东方学院 哈尔滨南岗区学府路331号

13 2月11、12日 2月13日 南昌大学 江西南昌市南京东路235号

14 2月11、12日 2月13日 无锡市湖滨中学 江苏无锡市建业路17号

15 2月24、25日 2月26日 天津工业大学 天津市西青区宾水西道399号

注:考生所在省市有我校考点的,只允许在该省市我校设置的考点考试,不允许到其他考点考试;考生只允许参加一次美术类专业考试,如参加两次或两次以上,则以分数最低的一次作为专业考试成绩。

(三)报名方法

1.报名时间及方式:一律在各考点报名时间内现场报名。

2.报名手续:

(1)考生携带身份证和考生所在省级招办统一编制的考生号。

(2) 交一寸近期正面免冠同一底版照片两张。(请自行贴在准考证及准考证存根指定位置处)

(3)用黑色水笔详细填涂机读报名表及准考证。

(4)报名考试费:150元。

(四)专业考试

1.考试科目四门:素描、速写、色彩和综合测试,满分为260分,其中素描占100分,速写占60分,色彩占100分,均为默写;综合测试为笔试简答题,只做参考,不计入总分。

报考我校艺术设计专业的考生,需在测试时填报专业方向,作为入校后分专业方向的依据之一。

2.考试时,考生务必持身份证和准考证入场,并自备画具。

3.四月十五日前,所有参加专业考试的考生可上网直接查询成绩,网址为:zsb.tjpu.edu.cn。专业合格的考生将收到专业合格通知单(请保存,备查)。

4.专业合格通知单的发放原则一般是按1:4(招生计划:专业合格人数)的比例发放。

(五)录取原则

1.艺术设计、广告学、工业设计专业录取原则

遵照2012年教育部及各省艺术类招生文件有关录取规定,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录取。

(1)各省、市、自治区组织的美术类统考本科同批次成绩合格;

(2)参加我校组织的专业课考试,成绩合格;

(3)文化课成绩达到我校规定分数线;

(4)英语成绩达到我校规定分数线;

(5)不分文理以文化课成绩(高考实考分)排名录取。

注:我校的公共外语课程均为英语,非英语语种考生慎重填报。

2.动画专业录取原则

遵照2012年教育部及各省艺术类招生文件有关录取规定,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录取。

(1)各省、市、自治区组织的美术类统考本科同批次成绩合格;

(2)文化课成绩达到各省规定分数线;

(3)英语成绩达到我校规定分数线;

(4)不分文理以综合分=文化课成绩(高考实考分)+专业课成绩,排名录取;

(5)动画专业只录取有专业志愿的考生。

注:1.艺术类平行志愿投档的省市按照各省规定执行。

2.我校的公共外语课程均为英语,非英语语种考生慎重填报。

(六)入学、复查

艺术设计、广告学、工业设计专业新生入学一个月内,我校对新生进行专业课复试,如发现复试不合格或弄虚作假者,将取消其入学资格。

五、表演类考生报考须知

(一)服装表演与营销方向考生报考须知

1.报考条件

(1)符合2012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报名条件及专业体检要求。

(2)年龄不超过二十二周岁(1990年9月1日后出生)的未婚青年。

(3)女性身高在1.74米(含)以上,男性身高在1.82米以上,符合服装模特基本条件。

2.专业考试地点及时间

类型 报名时间 考试时间 考 点 地 址

初试 2月11日 2月12日 天津工业大学 天津市西青区宾水西道399号艺术与服装学院楼

复试 2月13日

3.报名方法

(1)报名方式:一律在考点报名时间内接受考生本人面报。面报时将进行形体测量及照相,请考生自备泳装。报名地点:天津工业大学招生办公室(行政中心123室)。

(2)报名手续:

a考生携带身份证和考生所在省级招办统一编制的考生号。

b交一寸近期正面免冠同一底版照片两张。(请自行贴在准考证及准考证存根指定位置处)

c用黑色水笔详细填涂机读报名表及准考证。

d 报名考试费:初试150元,复试150元。

e 参加复试考生缴纳报名费时,将复试自选舞蹈或健美操音乐(MP3格式)复制到指定计算机。

4.考试内容

初试(1)形体测试:测定身高、体重、三围尺寸(请自备泳装)。

(2)形体展示(指定音乐走台,请自备泳装)。

复试(1)模特技巧(步态、转身、造型、乐感等)。

第7篇

关键词:研究型大学;学科特征;建设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42-0189-03

拥有一流的学科是判断大学办学水平的综合体现和重要标志。当前,我国已发展成高等教育大国,但并非高等教育强国。虽有两千多所高等学校,却鲜有世界一流大学。学科建设是构筑大学核心竞争力的必由之路,是大学跻身世界一流的关键突破口。学科的声誉仰仗各个学科水平,大学的生机源于学科活力,而学科活力源于学科建设模式,源于学科成长的环境和制度的优劣。那么,选择什么样的学科建设模式,决定着大学的高度,要创建研究型大学,就必须正视和回答好学科建设的模式问题。

一、一流研究型大学学科特征

学科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必然贯穿于师资队伍建设、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社会服务等各个环节。通过对国内外高层次研究型大学学科建设情况审视,特别是对它们特色优势学科的突出特点进行梳理归纳,发现这些高校在学科结构与优势、学术价值取向、学科队伍、科研平台、人才培养等面存在着以下几方面共性特征:

1.学科结构完善、优势特色突出。研究型大学应该根据时代的发展变化和社会需求,增设新的学科和学科门类,成为世界著名大学学科布局的一个突出特点。国内外许多大学最开始都是单一学科或学科门类的大学,随着科技的进步、人才培养规格的变化,几经变迁,逐步发展成为学科门类齐全,理、工、文、管、经、法等多学科的综合性大学[1]。同时,各所大学都强调突出优势和形成特色,反对平均发展与机械模仿,整个学科布局围绕着几个特色学科点和优势学科群来建设,如上海交通大学以“力学、控制科学与工程、机械工程”等学科见长,南京大学以“理学、文学”等学科为优势特色。又如斯坦福大学提出了吸引拔尖人才重点发展一些有条件的科系,着重发展了电子工程学科,而后成就了硅谷的辉煌,成为研究型大学学科建设的一个典范。

2.“学术本位”取向、学术氛围浓厚。研究型大学的学术性,体现在正确的学术理念和学术思想,有优良的学术精神、浓郁的学术氛围,并在办学过程中突出学术的地位,不断地追求学术、发展学术[2]。学术水平高则高度体现在一流的学术团队和一流的教学、科研所培养出来的一流人才,这便是研究型大学之所以成为研究型大学的灵魂。试想如果一所大学没有“学术本位”的价值取向,不崇尚学术、追求学术,怎么能够发表高水平的学术论文、产生高端的科研成果、培养高层次的人才?怎么能够在高教强国中提供人才支持和智力保障[3]?没有学术至上的氛围,高水平的学科建设也必然成为一句空话。因此,学术本位的价值取向是高水平的研究型大学学科的重要特征。

3.拥有人才高原、汇聚名师高峰。学科建设的根基在于学科队伍建设。只有建设一支一流水平的学科队伍,才能建成一流水平的学科和大学。在学科队伍建设中,既要重视学科带头人的选拔和培养,更要注重学科队伍整体的培育和提升,只有建构起人才高原,才可能使学科发展的高度上升到高峰。正如哈佛大学前校长科南特所说:“大学的荣誉不在于它的校舍和人数,而在于它一代又一代教师的质量。”一个学校能否立得住、站得稳,关键在于是否拥有高质量的教师队伍。加州理工学院将工作重心放在建设一流师资队伍上,面向世界,广纳人才来校任教,最终在天文、数理、地质生物等学科领域,拥有了闻名全美乃至世界的顶尖名师。这些名师不仅在加州理工学院的教学和科研中做出了辉煌成就,同时也为学院吸引和培养了一批年轻有为的优秀学者,凭借这样一支高水平的学科队伍,加州理工学院的学科水平得到快速提升[4]。

4.科研基地先进、科研成果显示度高。科研基地在学科建设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我国高校中现有学科基本上都是在前人科研成果的基础上总结概括而成的理论体系。随着科技进步及研究成果大量涌现,新学科还将会持续不断产生[5]。重点学科的产生往往伴随着重大科研成果的出现,比如随着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爱因斯坦的相对论、维纳的控制论等等的出现,创设了新学科、创造了新的科研方向。一个学科能否成为重点学科,主要看该学科的科研成果是否达到了国际先进或国内领先水平,而实现这些目标的基础性措施即是科学研究。研究型大学具有极强的科研特色,重点体现在科研经费投入充分、科研基地水平高,以及教师和学生参加科研程度深。

5.培养人才精英、满足国家需求。培养一流的人才是研究型大学学科又一重要特征。学科建设使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有机地统一为一体,在培养大批高层次人才和杰出的社会精英同时,也促进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文化的繁荣[6]。没有优秀人才的产出就谈不上高水平的学科建设,也无法支撑研究型大学发展;没有与社会需求紧密结合,就不可能取得长久持续发展的动力,也无法得到国家和社会的支持。因此,研究型大学的学科建设必须以输出精英人才、服务国家战略需求为己任,从而为自己奠定崇高的社会地位,赢得良好的社会声誉。

二、我国研究型大学学科建设现状及反思

学科的建设和发展作为研究型大学最重要内涵之一。在大众化教育阶段,如何进行建设和调整,是当前有志于创建研究型大学教育者关注的重大问题。从当前来看,许多高校特别是设有研究生院的高校,仅仅注重了学科的数量,却忽视了研究型大学学科建设内在活力的质量。学科系统是一个复杂的动态系统,对学科建设的本质把握不够准确,对学科发展规律的研究不够系统透彻,影响着到研究型大学的建设与发展[7]。研究型大学学科建设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学科战略定位不清晰,学科建设认识不统一。几乎所有研究型大学都有自己明确的办学定位,但很多大学对自身学科发展战略定位却不清晰,不清楚自己要发展什么学科、各个学科应该在什么水平上发展建设,应该服务面向那些领域、通过什么方式与国家需求相结合和协同发展[8]。战略定位不清晰,影响了学校各个部门、各个院系建设学科的自觉性和执行力。作为学科的三个组织建设主体,学校、院系、学科方向团队对学科建设的认识与理解很多不统一、不到位,学科建设就不能形成上下同欲、着力点一致的联动机制。很多研究型大学的学科发展仍以学校牵引为主,学科自身的发展内驱力尚未形成。

2.学科布局不合理,学科方向不聚焦。学科布局决定着研究型大学的功能与特色。当前,很多大学的学科结构与布局都不能完全适应研究型大学建设与发展的需求,主体学科的集成优势没有得到充分体现;学科专业设置多造成资源配置分散,学科交叉程度不深,优势学科的带动能力及基础学科的支撑能力不强,致使主干学科主干不突出、辅助学科无法起到辅助作用,学科布局不合理引发的学科资源配置效率进一步降低。在学科方向方面,“学术本位”价值取向迷失,以科研项目取代学科方向趋势严重,存在着学科方向不聚焦、缺乏特色与优势、相对稳定性不强,以及确立的研究方向并没有很好地把握前沿、不具有远期价值等问题,与国家重大需求结合度低,最终必然无法形成这一研究方向的合力与优势。

3.学科建设管理体制不合理,运行机制不协调。在学科平台建设中往往存在着部门或个人占有小而全、低水平重复建设等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是管理体制的不合理,学科规划、申报、建设、评估分离,没有做到统建、专管、共用,在规划建设上缺乏专门机构战略统筹,学科平台使用缺乏通用性、共享性、开放性。学校、院系、学科方向团队三级学科建设与管理责任落实不到位,学科建设评估评价体系缺失,相关的综合配套政策不适应新的学科建设形势,激励点不准,激励作用弱。学科大平台及交叉学科建设不完善,学科资源共享机制尚待建立完善,延缓了学科建设的进度,限制了学科水平的提升,最终影响了研究型大学所肩负的创新型国家建设这一历史使命的实现。

三、研究型大学学科建设模式的战略选择

综合以上对一流研究型大学学科特征及我国高校学科建设现状的分析,可以看出,再好的大学也不可能在所有学科领域都是世界顶尖的,只能在几个或一批学科领域取得成功。因此,高校要有自己清晰的学科战略选择,不能眉毛胡子一起抓,更不能只重其一不计其他,要科学合理取舍学科发展方向和学科群,做好组织结构、方向凝练、制度创新等工作,集成优势资源,在几个或一批学科领域取得突破,达到世界领先水平,从而实现高校进入世界一流研究型大学的夙愿。以下,结合我国高校的实际,就研究型大学学科建设的战略选择问题进行理论探究。

1.学科建设模式思路。优化学科布局:坚持学科特色,以学科专业调整整合为基础,优化学科专业结构与布局。打造基础学科、主干学科、支撑学科、交叉学科等层次分明的学科网络,协调发展好在跨学科平台研究中具有重要作用的支撑学科,鼓励不同门类的学科相互渗透、融合形成新兴交叉学科。

强化学科方向:坚持面向国家重大需求,瞄准国际前沿,发挥传统优势,围绕着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关键问题进行学科的方向凝练,以学科方向的建设和管理为基点,切实提高主体学科在同领域的学术水平和地位。

打造科研基地:确定科研基地未来突破的研究领域和主攻方向,搭建高水平科研基地平台,制定科研基地整体规划,通过基地内部立项、基地重大项目立项,以及争取国家科研立项三个途径,保证基地科学研究的集中性、系统性与可持续发展性,推进学科建设。

汇聚学术人才:以重大课题为纽带,创新人才引培机制,在高内外聘请高水平领军人才和科研人员,在研究方向的旗帜下组成特色鲜明的优势团队,确保在领军人才及创新团队、人才培养、高水平科研成果等方面取得较大进展。

创新管理机制:以精细和谐管理和提高管理效率为基本原则,确保机制的先导性、组织协调性、运行科学性、激励的有效性以及约束的可控性,建立校、院、方向团队三级学科建设与管理责任体系,制定有利于学科建设的综合配套政策,构建学科建设评估评价体系,大力推进学科资源共享。

2.研究型大学学科建设模式对策。(1)明确学科建设目标定位,优化布局保持特色。研究型大学应根据经济的发展和社会需求的变化,全面梳理学校学科建设情况,按每个学院明确学科发展目标定位,重点建设一个或几个一级学科,找到主体服务面向和立足点,找准各学院学科发展急于解决的问题,分层次、有重点、有针对性地进行建设。不断调整优化学科结构与布局,发挥各个学科优势,在更高层次上寻找、选择和优化学科群,实现协同构建结构合理、布局科学的学科体系。要根据自身在行业发展、区域经济建设和国家战略中承担的任务,保持和发展自己原有的学科特色和优势,引导和推进学科交叉、融合与创新,打破学科壁垒,建立跨学科运行机制,构建特色优势学科群,确保学校核心竞争力,使重点建设的学科有引领行业发展的能力,完成引领行业技术发展的任务。(2)聚焦学科方向凝练,打造学科方向团队。科学定位学科发展目标后,研究型大学要瞄准国家和行业的战略需求,紧跟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步伐,瞄准学术前沿和关键科学问题,聚焦在继承的基础上凝练学科方向,强化前沿学科方向建设,打造一批具有特色和比较优势、具有远期价值的学科方向,避免因一个学科的方向过多过散,造成人物财等不必要的资源浪费。不断深化学科方向内涵建设,形成方向明确、资源整合、科研潜力雄厚的学术团队,从而为学科发展带来大平台、大项目和大品牌,提升学科基地的实力和水平,提升学科发展的自信。在学科方向确定后,应突出“学术本位”理念,强化学术方向团队建设,遴选培育学科方向带头人,敏锐地把握学术前沿和创造学术前沿,推进学科方向团队的组建工作,积极扶持发展高水平学科方向团队,实施学科方向团队科学有效考核管理办法,从而以学术团队建设促进学科方向发展,以学科方向发展养好学科发展的“精气神”。(3)打造高水平科研基地,产出高显示度科研学术成果。科研基地是学科建设的主要依托,是培养高层次创新型的人才和开展科学研究的重要依托。只有高水平的科研基地,才有可能承接重大科研课题。因此,必须有计划适时更新和改造实验室条件,增强科研平台建设的先进性,建立共享科研平台机制;加强图书资料及其他相关条件的建设,改善学科获取国内外信息资料的手段,建设一批国家级、省部级重点实验室,争取纵向横向科研项目,获得更多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和基础研究项目。通过承担重大的科研项目,汇聚人才队伍,形成人才高原,为基础性研究的开展、关键技术的突破以及国际竞争力提供基础支撑,产生高水平的科研成果,进而使自身的学术影响力和人才培养质量上层次上水平,从而扩大学科的知名度,推动学科向前发展。(4)健全学科建设机制,构建学科考评体系。学科建设是一项综合性、长期性、复杂的系统工程,学科建设的许多问题是与科研、人事、研究生培养、财务、设备等部门密切相连的。因此,要设置要一个具有战略性和全局性的综合性管理部门,制订科学的、切实可行的学科建设规划,统筹协调、有效衔接各职能部门学科建设职责,做到全校一盘棋,达到人、财、物资源的最佳使用,真正提升学科建设水平。制定有利于学科建设的人事和分配政策及科研政策,构建学科建设评估评价体系和以学科建设成效为核心的绩效考核体系,制定学科建设阶段性目标及检查评估制度,找出制约学科发展的关键性因素,及时调整学科建设工作的重点,推进学科的发展,使学科建设工作保持管理上的连续性和规范性,营造有利于拔尖人才脱颖而出和产出重大科技成果的学科方向生态环境。

参考文献:

[1]闫俊凤.生态学视域下行业特色高校学科建设[J].高教探索,2014,(2):96-99.

[2]张保军.学术性――研究型大学的立身之本[J].中国高教研究,2001,(9):3-5.

[3]宣小红,等.新制度主义的视角:我国研究型大学学科制度建设困境及消解[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0,(2):39-44.

[4]郭树东.研究型大学学科生态系统发展模型及仿真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9.

[5]王红晓.如何发挥科研在学科建设中的先导作用[J].技术与创新管理,2007,(6):58-60.

[6]张红霞,高抒.国际比较视野下中国研究型大学学科建设的全面反思[J].中国高教研究,2013,(4):11-20.

第8篇

(一)变革的表现

1.注重对学生法律信仰的培养培养大学生的法律信仰并不是说要在大学里开设法律信仰这门课程,而是把法律意识用法律维权、法律说话的方式形成大学生的观念内化。观念意识本来就是一个人的心理趋同和思维惯性,必须通过个人在法律环境中的耳濡目染形成思维定式。而这些法律观念的意识内化,就可以通过学生在学习法律的过程中,达到自我意识的形成和提升。每一代大学生都是社会意识形态的引领者。在学校教育中所形成的对于法律的信仰有可能逐渐被各种诱惑以及各种生活习惯定式所同化,但不可能一下子完全被褪化,总有一部分或一些领域会被保留下来,这个褪化的过程越来越长,保留也会越来越多,经过一代一代的法律意识观念的社会保留,总有一天会把学生对于法律的信仰传播为整个社会对于法律的信仰。整个社会对法律的信仰,也就是法治社会。亚里士多德时就说,法治不仅要有良法,还要善治,法治就是所制定的良法要得到普遍的服从,任何人都不能有超越于法律之外的特权。所以要达到整个社会对法律的信仰不是靠外在的宣传与说教,而是要靠把这种法律观念意识内化,从人们内心深处的观念意识层面去信仰法律。所以,要注重对于学生法律信仰的培养,从学校的法律教育开始。2.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的培养大学法律教育是为了培养两类专业性的法律人才,一类是为了对现有的法律与社会发展需要进行研究的研究型人才,另一类是满足社会法律服务需要的职业型人才。对于前一种人才,一般是进步大学以及政府法治机构进行法律政策的改进型研究,大多数都是进入司法机关、律师事务所、企事业单位的法律服务机构开展职业。对于第二类实践型人才,他们所要做的就是对现有法律的适用。大学法律教育在满足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层面,应更多地向着培养实践型人才的方向发展。对于法律理论教育与实践培养相结合的教育方式无疑是多数国家法律教育的培养方向。3.注重基础理论的理解引导法律不仅仅是法条,法条是有限的,而现实社会中的矛盾是复杂多变的,法律的制定又都是根据社会中已经出现的具有普遍性的矛盾纠纷所制定的,要运用相关法律理论去分析,从法理出发、根据法的精神去解决案件和纠纷。4.把法律融为生活的一部分我们生活在法律中,要学会相信法律、利用法律,让法律融入我们的生活。大学的法律教育不仅要教授法律的解读和适用,还要教授法律理念,培养学生法律信仰,把法律融入他们的日常生活,从面引导整个社会把法律融为社会生活的一部分。5.引进交叉学科的培养把法哲学、法社会学、法经济学、心理学等融入法学教学当中。生活中会经常发生多种多样的案件,我们需要的不仅仅是专门的法律,还要理解运用法律所要涉猎的专业领域,比如社会、经济、金融、证券、风俗习惯等。这也就是为什么有些跨专业读法学的人在其专业领域所做的案件要比专业法学出身的案子做的还要好的原因。因为他们了解专业领域的关键,熟练其技巧,要成为专家,就要先从成为专家的基础教育开始。6.向职业教育与学术教育相结合的方向转型无论是德国、中国等注重理论研究的理论型大学法律教育模式的国家,还是英国、美国等以职业实践性法律教育为传统的国家,都已经注意到了单一化大学法律教育的弊端,职业教育与学术教育相合的法律教育模式是社会所需。大学法律教育应向职业教育与学术教育相结合的方向转型,既使学生有一定的基础法律理论功底,又要培养学生的社会实践操作能力。

(二)变革的意义

社会以不可阻挡的脚步向着文明的方向发展进步,大学的法律教育也是为了满足社会对于法律专门人才的需要而创立并发展的,社会的发展变化也就促使着大学法律教育的不断变革。大学法律教育通过不断的变革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大学法律教育的变革也引导着社会发展的方向。学校是各科研专家、学者聚集的地方,而大部分法学家都是对一国的法律制度产生重大影响的人,他们掌握着法治发展的方向和立法的导向,他们把前沿思想与研究成果通过教授的方式传递给学生,而学生再将这种思想导向应用到社会实践当中去,从而引领社会向着更好的制度方向发展。

二、世界大学法律教育的整体趋势

无论是系统的基础理论的法律教育还是案件教育模式,都需要与实践的结合,这已经是当今世界各个国家大学法律教育的总体趋向。值得借鉴的有美国珍所式法律教学法等。全球化国际法律教育的开展此外,要培养国际型法律人才。国际型人才的需求需要各国在大学的法律教育中逐渐地放宽视野,把法律教育开展到国际范畴,特别是国际商法、国际环境法与国际人权法领域。在各国的大学法学院系之间也应有国际交流学习的教育项目,以主动地促进国际间的法律教育与合作、交流,顺应法律教育全球化的趋势。

三、我国法律教育的发展走向

我国需要有更高法律水平与职业素养的法律工作者。要注重实际能力的培养,在学校的教育不能与社会脱节,注重实践教学。我国大学目前培养出来的学生的一个很大的缺陷就是学生进入社会之后还要重新学习法律运用的程序规则,还要轻过一年甚至多年的与社会的磨合才能完全融入社会,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去灵活应对社会中出现的各种各样的法律问题。这也可以说应是我国大学法学教育的一个应有转型。虽然个别学校已经开始认识到这个问题并做了一些尝试开设了一些实践课程,但还并没有取得应有的重视,取得社会的普遍重视。

四、结论

第9篇

关键词:智能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关节点”课程

自2004年教育部批准公布北京大学设立“智能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以来,我国到目前为止已有近20所高校设立了该专业。随着社会对智能科学技术人才需求的急剧增长,将来会有越来越多的高校申办该专业。由于该专业在我国开办的时间不长,各高校在进行人才培养时,基本上都是依托现有专业办学,因此专业特色不够明显。然而,智能科学技术专业不是现有任何其他专业,因而探索一整套区别于其他专业的本专业课程体系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结合“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的特点,谷学静、王志良等对本专业课程体系的建设提出了一些有意义的建设思路,如课程衔接、课程分级等[1]。李冠宇等从智能科学与技术的内涵出发,提出了本专业的6门主干课程[2]。本文主要结合重庆邮电大学的实际情况,从课程体系建设入手,就如何凸显专业特色、优化教学资源、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等问题进行分析研究。

重庆邮电大学是一所以信息技术为特色的教学研究型大学。2008年,学校向教育部申办了“智能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并获批准,2009年,我校招收了第一批学生,并明确了“应用型人才为主,兼顾研究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其中,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主要针对社会对智能软件与系统研发工程技术人才的需求,研究型人才则结合学校在智能信息处理方面的学科优势,在培养方案中设置了“智能软件与系统”和“智能信息处理”两个专业特色方向。

课程体系建设是专业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决定人才培养成败的关键因素。在2009年全国智能科学技术教育研讨会上,我们结合重庆邮电大学的学科优势和人才优势,初步探讨了本专业的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师资队伍建设和就业前景等问题,其中关于尽快形成本专业课程体系的想法得到了与会者的赞同[3]。近1年来,我们就如何在课程体系中体现专业特色,共享相关专业优质资源,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等问题进行了进一步探讨。

通过讨论,我们将课程设置分为4个层次,即通识教育、专业教育、特色教育和提升教育。然后根据这4个层次将课程分类,并从每一个层次中筛选出对人才培养起关键作用的“关节点”课程,构建以“关节点”课程为支撑的“关节骨架”课程体系。下面将对这一课程体系的建设思路及具体内容进行介绍。

基金项目:重庆市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重大项目(09-1-004)。

作者简介:胡军(1977-),男,讲师,在读博士,研究方向为粗糙集、粒计算与知识获取;王国胤(1970-),男,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智能信息处理、粒计算、知识技术、神经网络、数据挖掘等;夏英(1972-),女,副教授,在读博士,研究方向为数据库与数据挖掘、时空数据处理、普适GIS应用等;瞿中(1974-),男,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计算机系统结构设计、计算机图形图像处理、工业计算机层析技术(ICT)、网络多媒体等;吴渝(1970-),女,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计算智能、网络智能、数据挖掘、多媒体技术等。

1课程体系的4个层次

根据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内涵和社会对本专业人才知识结构的要求,我们将该专业的知识结构分为4个层次,并基于此构建了4个层次的课程体系,它们是公共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专业方向课程和专业拓展课程,如图1所示。它们是一种递进关系,前期课程是后续课程的基础,后续课程是前期课程的延续和扩展。

图1课程体系的4个层次

其中,公共基础课程主要培养学生在英语、数学、计算机等方面的基本能力,属于通识教育;专业核心课程是本专业相关的基础课程,培养学生在本专业的基本能力,属于专业教育;专业方面课程是根据本专业的方向开设的课程,培养学生在特定方向上的能力,属于特色教育;专业拓展课程是在本专业和特定方向上开设的高级课程,培养学生的拓展能力,属于提升教育。根据这四个层次的课程体系要求,我们将“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开设的所有课程分类如下:

1) 公共基础课程。

公共基础课程包括英语、数学、物理和计算机基础等课程,如大学英语、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大学物理、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电子电工、大学计算机基础、C语言程序设计、信号与系统、数字信号处理等。

2) 专业核心课程。

专业核心课程包括离散数学、数据结构、数据库原理、软件工程、计算机网络、计算机图形学、数字图像处理、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算法分析与设计、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智能科学技术导论、脑与认知科学、机器智能、智能机器人等。

3) 专业方向课程。

专业方向课程体现了学校的办学特色。在设置专业方向时,我们拟定“智能软件与系统”和“智能信息处理”两个特色方向。其中,智能软件与系统方向主要面向就业,培养学生本专业系统设计与开发能力;智能信息处理主要面向研究型人才的培养,注重学生在信息处理方面基本理论知识的学习,为以后深造打下坚实基础。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根据自己的特长和喜好选择感兴趣的专业方向课程学习。根据专业特色方向的需要,智能软件与系统方向开设了多媒体技术、机器视觉、人机交互技术等课程,智能信息处理方向开设了数据挖掘、智能计算技术等课程。

4) 专业拓展课程。

为了更好地拓展学生的专业知识,提高学生的实践和动手能力,我校按照两个专业特色方向设置了专业拓展课程。其中,智能软件与系统方向开设有模式识别、虚拟现实、智能游戏与开发、Visual C++案例开发、嵌入式系统设计等课程,智能信息处理方向开设有专家系统、商务智能、生物信息处理、智能科学新技术等课程。

2课程体系的“关节骨架”

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我们发现并不是所有的课程都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而且,随着专业的增加和学生人数的增加,师资、实验条件等教学资源显得日益紧张。因而,不加区分地将所有教学资源平均分配到每一门课程,不能实现教学资源效用的最大化,也无法体现办学特色。

我们寻找在课程体系中对学生素质和能力培养起到关键作用的课程,将其作为“关节点”课程,并基于“关节点”课程构建“关节骨架”课程体系[4]。在人才培养过程中,通过将优势教学资源向“关节点”课程倾斜,重点保证“关节骨架”课程体系中课程的教学质量,从而最终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这即是基于“关节点”课程的“关节骨架”课程体系建设思路。这一思路最先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中实施,并为将该专业建成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起了重要作用。

根据“关节骨架”课程的建设思路,并凸显“智能软件与系统”和“智能信息处理”这两个专业特色方向,我们综合考虑本专业的培养目标、社会需求和学科优势等,分别在公共基础、专业核心、专业方向和专业拓展4层次课程体系中逐层选取“关节点”课程,具体课程如表1所示。

表1 “关节骨架”课程体系

课程层次 关节骨架课程

公共基础课程 大学英语、高等数学、线性代数、C语言程序设计、大学物理、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

专业核心课程 数据结构、算法分析与设计、数据库原理、软件工程、计算机网络、脑与认知科学、机器智能

专业方向课程 多媒体技术、数据挖掘

专业拓展课程 智能游戏设计与开发、商务智能

在公共基础课程中,“关节点”课程的选择注重学生在英语、数学、计算机等方面的基础能力培养,为后续专业学习提供支撑。其中大学英语强化学生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高等数学和线性代数加强学生的数学能力,大学物理和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为学生的硬件设计打下基础,C语言程序设计培养学生程序设计方面的基本能力。

在专业核心课程中,我们选择了体现专业特色的脑与认知科学和机器智能,其中脑与认知科学主要让学生认识自然智能的表现形式和形成机制,机器智能让学生学习人工智能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同时还选择了强化程序设计和系统开发方面的相关课程,如数据结构、算法分析与设计等。

在专业方向课程中,我们则根据智能软件与系统和智能信息处理两个专业方向的特色,分别选择了多媒体技术和数据挖掘,其中多媒体技术针对智能软件与系统,特别是智能游戏软件的设计与开发,数据挖掘则是智能系统处理中的一个典型问题。

在专业拓展课程中,我们选择了智能游戏设计与开发和商务智能两个能分别体现两个专业特色方向应用的课程。

3课程体系的运行及保障体系

为保证“关节骨架”课程体系的实施,我们建立了相应的运行及保障体系。在课程的运行管理上,我们采取了课程群的管理模式,即根据内容将所有课程分成若干课程群。在现有课程群的设置中,与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相关的课程群有10个,如图2所示。其中,基础类课程群等8个课程群是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工程、信息安全等其他相关专业共有的课程群,智能软件课程群和智能信息处理课程群是本专业独有的2个课程群,它们分别是本专业两个专业特色方向课程的教学与建设课程群。

图2课程群的设置

在课程群管理上,我们发挥团队优势,为每个课程群配置负责人,为每门课程配置课程负责人。课程群负责人负责整个课程群的运行管理,课程负责人则负责某门课程的教学管理。我们制定了课程群建设任务,例如各课程群负责的“关节点”课程以建成相应级别的精品课程为目标。为突出实践能力的培养,在课程内容的设置上,对于有实践性内容的“关节点”课程,我们要求必须设置综合实践环节,并鼓励教师采用课赛结合[5]、科教互动、校企共建等新的实践教学模式。

为了保障和激励教师做好相关课程群及课程建设工作,我们以立项建设方式予以保障和支持,同时将是否担任课程群负责人和课程负责人作为相关岗位聘任和考核的条件之一。同时,为了鼓励学生学好相关“关节点”课程,我们制定了相关激励措施,如为关节点课程提供更好的开放实验环境,加大“关节点”课程成绩在奖学金评分中的权值等。

4结语

本文对“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的课程体系建设作了探讨,通过建立基于“关节点”课程的“关节骨架”课程体系,并建立相应的课程建设保障机制和激励机制,共享优质教学资源,保证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由于社会对本专业人才的需求具有多样性,各高校办学层次和人才培养定位也不同,各高校课程体系的建设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完全一样。但作为一种课程体系的建设思路,我校的“关节骨架”课程体系对其他同类院校具有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 谷学静,王志良,黄晓红.“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思路[J]. 计算机教育,2009(11):108-111.

[2] 李冠宇,黄映辉. 智能科学与技术的知识体系:语义分析的结论[J]. 计算机教育,2009(11):61-67.

[3] 胡军,李伟生,王国胤,等. 重庆邮电大学“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建设中的若干问题探讨[J].计算机教育,2009(11):57-60.

[4] 王国胤. 与通信结合的计算机特色专业建设的探索与实践[R]. 香港:第十二届全国高校计算机系主任论坛,2009.

[5] 胡军,夏英,王国胤.“赛课结合”在数据库原理实践教学中的探索[J].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7(12):267-269.

Research on Skeleton Curriculum in Intelligenc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pecialty

HU Jun, WANG Guo-yin, XIA Ying, QU Zhong, WU Yu

(Department of Compu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hongqing University of Posts & Telecommunications, Chongqing 400065, China)

第10篇

1国内同类高校的对比分析

目前,国内开设测绘工程本科专业的高校约有80多所(不含独立学院),具有硕士点的高校近40所,具有“测绘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博士点的高校包括武汉大学、同济大学、辽宁工程技术大学、河海大学、中南大学等12所国内名牌高校,重点选取了武汉大学、同济大学、辽宁工程技术大学三所不同类型、不同学科背景高校的培养方案进行分析和对比。2.1 培养目标与定位对比人才培养目标与定位直接决定了人才的专业素质和能力[9]。武汉大学、同济大学两所高校都家底殷实和实力深厚,武汉大学定位于“高素质、强能力”的创新型人才培养,专业方向涉猎面广,重视专业理论基础、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培养;同济大学定位于“开发与管理”,侧重于测绘数据和信息的处理、开发和测绘工理管理;辽宁工程技术大学也是一所办学历史悠久的老牌本科院校,其人才培养定位于“测绘工程设计、实施和管理”,定位层次也较高,要求学生有较高的专业理论素养和工程设计能力,同时还要求有很高的工程施工和管理及创新能力。2.2 课程体系对比课程体系是由相互关联和依赖的不同层次的课程构成的整体,是实施人才培养目标的关键环节[10-11]。国内大学课程体系一般分为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专业选修课、一般实践性课程(实验、实习、课程设计)及毕业实习与毕业设计(论文)等。三所国内大学的主要专业课程如表1。在公共基础课程方面,同济大学和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分设必修课和选修课,更有利于学生的个性需求与全面发展。并充分考虑不同专业的知识差异性,根据专业的知识需求分别开设对应的公共基础课程,如“测绘计算机软件开发技术”、“测绘数据库技术与应用”,在公共基础课教学中较好地进行了改革与探索。专业课程类由于人才培养定位和学科背景的不同存在一定的差异。武汉大学由于在天体物理及卫星大地测量等领域对坐标及高程解算、平差处理及拟合有较高的要求,在专业基础课方面开设了数值计算方法、复变函数、微分几何、理论力学等课程,专业课分设大地测量、工程测量、摄影测量、卫星应用4个方向和课程组,体现了武汉大学深厚的专业底蕴和较宽大的学科研究领域。同济大学依托土木工程及建筑学学科背景,在专业课设置上强化特色,重视培养学生的管理能力,设置了工程管理、土地与测绘法、土木工程概论、房屋建筑学、城市规划原理、房地产估价、地籍管理等一系列课程。辽宁工程技术大学测绘学科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初创办的矿山测量专业,具有鲜明的地矿特色和较厚重的专业积淀。其专业课程设置十分精细,分专业技术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方向课、专业必修课,以矿山测量、变形监测与灾害预报、土地管理与地籍测量等为核心课程,选修课开设了包括三维激光扫描仪应用、地下管线测量、水下测量概论等7组课程供学生选修,充分兼顾多样化的市场需求和测绘技术的发展趋势。

2国外相关高校的对比分析

国外高校没有与国内测绘工程相同的专业,选择比较相近的美国华盛顿大学的地球空间科学专业、加拿大卡尔加里大学的地球空间信息工程专业及澳大利亚塔斯马尼亚大学的测绘与空间科学专业进行分析(见表2)。由于社会体制的差异,国内外的课程体系和教学模式有较大的不同,尽管不完全具备可比性,但仍具有一定的参考借鉴价值。三所国外高校在专业课程设置上,塔斯马尼亚大学的测绘与空间科学专业(Surveying andSpatial Sciences)及卡尔加里大学的地球空间信息工程专业(Geomatics Engineering)与国内的测绘工程专业较为相近,主要课程如Fundamentals ofsurveying(测量学基础)、Computing forGeomatics Engineers(测绘工程计算机基础)、Geodetic and Engineering Surveys(大地测量和工程测量)、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s(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等与国内大体相当,侧重于培养学生测绘科学理论知识、专业技能和现代测绘技术方法,并要求具备较强的空间信息综合处理能力。其中,加拿大卡尔加里大学的地球空间信息工程专业的课程绝大部分与国内测绘工程专业通用课程相近。其课程体系分为学位课程、高级课程和实践课程,相对而言,课程体系比国内高校要简单,在专业课课时分配上,总课时在600~700小时,大致与国内相当(900~1000课时)。比较突出的是,卡尔加里大学非常重视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在所有高级课程中,95%以上的课程理论和实验课时各占一半,远高于国内高校的实践课时数,非常注重培养学生实际动手操作和工程项目实施能力,强调专业技能与工程应用,值得国内高校在人才培养和教学模式改革方面借鉴或深思。

3专业调研与需求分析

社会需求是以就业为导向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关键问题,它对专业知识结构和专业方向设置有重要影响。为了做实应用型、亲产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与定位,使培养方案与课程设置更好地贴近企业生产和需求,从2009年开始,对厦门市企事业单位、福建省相关高校进行了较广泛的调研。走访了福建省地质测绘院、闽矿测绘院、南方测绘、山水测绘公司、厦门银据、厦门精图、集美建设局等企事业单位。较深入地了解其业务范围、生产现状及发展规划,与企业的领导、总工、业务负责人等进行广泛的座谈交流,从多角度了解企业对测绘类人才的知识需求,特别是从业务发展和企业发展规划中把握未来的人才需求趋势,为培养方案中课程体系总体构架、专业课程及知识拓展等设置奠定可靠的基础。同时也与福州大学、集美大学、闽江学院、龙岩学院及福建农林大学等院校进行交流,了解测绘工程及相关专业就业情况,及在专业建设、产学联合与校企合作、实习基地建设等方面的成功经验,为培养方案实践教学环节的设置和优化提供参考。调研获取的大量第一手资料帮助明确了用人单位对测绘工程专业的人才需求,目前测绘类企事业单位的业务发展与人才需求具有下列特点:1)产业链向两端拓展:为了使利润最大化,以传统测量为主的企业向产业下游发展,即开始涉足测绘信息的开发,将测绘产品集成开发作为重要的发展方向,开发类人才需求较大。而以测绘数据处理与开发为主的企业向产业上游发展,开始涉足摄影测量、雷达数据获取与处理,开展土地等资源调查、系统开发与集成等,对遥感与摄影测量方向的人才也有较大需求。2)业务多样化拓展:近些年来,随着测绘市场的全面复苏和繁荣,测绘类企业的业务量都大幅增加,甚至产值创历史新高。除了传统的工程测量外,近几年快速发展的房地产测绘、地籍测量、基坑测量、土地调查等业务出现较大的增长,同时地下管线测量市场开始走俏。同时,随着数字城市、数字矿山等信息化建设的快速推进,测绘信息化也成为企业的重要业务拓展方向。3)测绘新技术广泛应用:为了提高生产效率和开拓市场,大多数测绘类企业都在积极更新测量装备,广泛使用了最新的测量新技术,如超站仪、GPS(RTK)测量、CORS系统、三维激光扫描系统等进行外业调查和抢占市场先机,大大节省人力成本和提高外业工作效率。另外,近几年随着加大对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一大批高速公路、现代化铁路工程先后开工建设,对精密工程测量的需求日益增大,这些对测绘类人才的知识结构特别是现代测绘技术方法和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人才缺口也较大。

4培养方案关键问题分析

培养方案的优劣以培养的人才是否能够很好地满足社会需求和学科发展为重要标准,不同高校学科背景、办学条件、目标定位等不同,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专业人才培养体系,不能简单照搬和原样复制。为了贯彻落实厦门理工学院建设应用型、地方性、国际化的海西一流亲产业大学的办学目标,改革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12-13],在上述专业调研和人才需求分析及借鉴国内外高校人才培养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对培养方案中的关键问题进行深入思考与分析。1)专业定位:秉乘“以学生为本、为产业服务”的办学理念,以服务于海西(厦门)经济发展与社会需求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和服务产业需求为人才培养目标,培养学生具备较好的测绘工程设计与施工能力,通过多层次的实践教学体系培养和造就符合产业需求的测绘理论基础扎实、测绘技能突出、测算绘综合能力强的“一专多能”的高级应用型人才。2)专业方向:专业方向是设置专业知识和课程体系的指南,根据目前的市场需求和学科发展趋势,选定和设置“工程测量”和“测绘信息化”两大专业方向。目前工程测量仍然是测绘类企业的主要业务,特别是精密工程测量人才需求较大,测绘信息化是测绘类企业的重要发展方向,特别是基于GIS的测绘数据集成与开发方面的人才紧缺。3)专业课程设置:专业课程体系传承和参照国内同类高校的共性课程,同时遵循学以致用的原则,强化基础理论和测绘技能的培养。重点围绕选定的两大专业方向来开设专业课程,即以工程测量、大地测量学、摄影测量学,和以GIS开发与应用、测绘数据库原理与应用、GPS测量与数据处理作为两大专业方向的核心课程,并且加强专业基础课程如测量学、地图学、遥感导论、GIS原理与方法、误差理论与测量平差等课程的教学,为强化基本技能的训练,核心课程另设2~4周的实习。4)知识与能力拓展:对选修课重在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和就业能力,侧重于测绘新技术新方法和相关行业测绘应用及管理等。一方面,通过开设专家讲座或学术报告会、产学合作办学、科研转化教学等手段[14-15],让学生更多接触现代测绘前沿技术,对包括GPS(RTK)测量、CORS系统、激光三维扫描系统、测绘数据库应用等现代测绘新技术进行较全面的学习,增强发展后劲和竞争力。另一方面,通过开设房地产测量、测绘监理、测绘工程管理等行业应用与管理课程,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与就业面,使学生能够就好业。5)实践教学:实践教学体系是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与能力的重要环节[16-17],重点解决好用人单位普遍反映的毕业生动手能力弱、怕吃苦等问题。着重加强学生测绘技能训练,包括从外业测量到内业数据处理与制图等各方面技能,通过多种类型和不同形式的实践环节强化仪器操作训练,熟练掌握常用测绘仪器的施测技巧,要做到精、快、准和一专多能,并能熟练使用测绘软件和测绘数据库。同时,加强专业思想教育和磨练学生的意志,提高其吃苦耐劳和团结协作的专业精神。6)创新能力培养:创新能力是衡量高等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内容[18-19]。除常规的实验、实习等实践教学环节外,通过实施“四种经历”(即第二校园经历、创新创业经历、企业经历和项目经历)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量化创新创业教育考核指标,学生必须参加规定的多种形式的创新环节,并取得3学分的创新创业学分,才能达到毕业及授予学士学位资格。同时结合综合实训、毕业实习、毕业设计等一系列实践,造就具有一定创新能力的符合社会需求的应用型测绘工程高级人才。

5结束语

“三三三制”原则体现了厦门理工学院与特区建设共命运、与产业发展深对接、贴近产业和围绕地方产业导向进行人才培养、人才培养对接产业链的特色发展新路,测绘工程专业培养方案严格按照“三三三制”原则,认真进行市场调研与人才需求分析,根据社会需求设置课程和拓展知识结构,努力培养符合海西(厦门)经济建设需求的测绘专门人才。在较广泛的专业调研和市场调查分析的基础上,经过了3次反复的论证和修订形成了厦门理工学院测绘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2012年5月邀请了涵盖高校、企事业单位的5位专家组成的评审组对测绘工程专业培养方案进行评审,得到专家组一致好评,认为我校亲产业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贴近企业实际需求,人才培养目标与定位准确,专业方向设定适当,课程设置较合理,同时,对培养方案也提出了一些建设性的意见,如目前国内高校普遍存在的政治理论等公共基础课过多、实践环节安排分散不利于与企业进行校企联合培养等问题。这些问题需要从管理体制机制上进行深层次的改革,也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需要着力解决的难点问题。

作者:张明华 何原荣 邓健 单位:厦门理工学院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

第11篇

关键词:电气工程专业;现状分析;浙江省属高校;发展策略

作者简介:翁国庆(1977-),男,浙江衢州人,浙江工业大学信息学院电气与自动化系副主任,副教授;黄飞腾(1984-),男,浙江温州人,浙江工业大学信息工程学院,实验师。(浙江 杭州 310023)

基金项目:本文系浙江工业大学优秀课程建设项目(项目编号:YX1206)、院教改项目“以科研优势为依托的特色新兴专业建设”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20-0035-02

由于与国民经济发展的紧密关联性,电气工程专业的教育和科研在我国高校中一直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一方面,电气学科和行业发展迅猛,信息化、智能化和新能源的广泛应用已成为未来电气工程领域的发展趋势;另一方面,未来高等教育的核心任务是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综合能力强的高层次专业人才。据统计,全国大约共有320多所本科院校开设电气工程相关专业,其发展层次和水平、服务行业和区域各异,如何进行科学合理的专业规划、量身定制其专业发展和人才培养目标成为具有重要意义和迫在眉睫的问题。

一、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成长规律

电气工程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其主要特点是强弱电结合、机电结合、软硬件结合。本专业培养的人才是具有工程技术基础知识和相应的电气工程专业知识,受过电工电子、系统控制及计算机技术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解决电气工程技术分析与控制问题基本能力,学生能够从事与电气工程有关的系统运行、自动控制、电力电子技术、信息处理、试验技术、研制开发、经济管理以及电子与计算机技术应用等领域的工作,是宽口径“复合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本专业良好的就业和发展前景对高考考生有很强的吸引力,属于热门专业。目前,电气工程领域面临两大新的发展趋势:信息化、智能化将成为未来电气工程专业发展趋势;[1]新能源的广泛应用将成为未来电气工程领域的热点。这两个领域对高水平人才的需求很大,未来人才缺口将更加凸显。

但是,事实证明并非每个学生都可以很好成才。随着新的科学技术不断涌现以及社会需求不断变化,经济社会发展、产业转型升级对电气专业人才培养带来了新的影响与要求。要想成为专业精英人才,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提升:[2]

(1)全面的综合素质。需要具有扎实的数学、物理基础、较强的外语综合能力,为今后能够掌握并且灵活运用专业知识做准备。

(2)良好的动手实践能力。非常重视实验、课外科技竞赛、项目研究、生产实习、专业实习等各种实践环节,培养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动手能力。

(3)强烈的创新欲望。积极参与学校各种相关课外创新活动、学科老师的课题研究,培养自己的创新思维,积累解决问题的创新能力。

(4)开阔、前沿的知识视野。积极关注本领域科技前沿新技术、新设备、新机制,选修和自修相关特色选修课以及交叉课程,开阔自己的视野,了解当今科技前沿。

(5)充分考虑自己的兴趣,找到最适合自己发展的方向和方式。

二、国内外专业发展现状及趋势

1.国外高校专业发展现状

根据调研,一般而言国外名校(如剑桥大学、麻省理工大学、普林斯顿大学、悉尼大学等)电气工程相关专业具有以下特点:[3,4]

(1)学院、专业和学位设置:研究方向很宽泛, 与信息工程、计算机科学间交叉渗透程度很高。

(2)宽口径的基础平台教育。

(3)人才培养模式多样化。

(4)培养目标以教学、科研与社会服务并重,更务实。

(5)专业课程教学具有以下特点:课程分类细、学时少;实验学时多, 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规定教辅材料, 强调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注重课堂练习和辅导, 根据课堂练习或实验情况确定平时成绩;强调实验规范和各种能力的培养;具有网络支持, 每门课设置课程辅导员通过网络上载与课程有关材料;强调计算机操作和计算机应用能力,强调使用CAD工具。

2.国内高校本专业发展现状

根据教育部提供的资料,全国1100余所本科高校中开设有4年制全日制本科电气工程相关专业的本科学校有320多所。根据不同的发展水平和定位,各学校对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基本可概括为3个层次:具有国际视野的高素质创新人才和未来行业领导者;宽口径“复合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高级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

自2008年开始,教育部、财政部分批(1~6批)在全国高等学校中立项总共有51所电气工程特色专业建设点。专业排名靠前或得到教育部重点建设的学校中,主要可分几种类型:

(1)专业整体实力超强型。具有国家重点实验室、一级重点学科、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等高水平学科平台;覆盖电机与电器、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电工理论与新技术、高电压与绝缘技术等全系列学科方向;列入国家 “211”和“985”工程重点建设项目;其目标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国际视野的高素质创新人才和行业未来领导者;以高层次的教学建设项目和教学成果为支撑,具有很高的教学质量;非常重视学生的研究和创新实践能力,着力培养精英人才,开设系列研究型和创新实践课程,设立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参与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

(2)行业或地区背景型。如有些高校本身与电力行业、与某行业密切相关。它们将学科建设、专业教育与地方紧缺、优势行业紧密结合,重点发展,在科研项目、人才培养、学生就业等诸多方面均有较大的偏向性。

(3)具有明显特色方向型。如西安交通大学的高压绝缘方向、西南交通大学的电气化铁路方向、合肥工业大学的太阳能应用方向等在课程设置、专业教育、人才培养等多方面紧密结合其特色方向,形成独特的特色和优势方向。

三、浙江省属高校电气专业发展策略探索

1.省属高校专业发展现状

经调查统计,除浙江大学外,目前设置有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或电气工程与自动化)专业的浙江省内高校共有10余所。根据2009年公布的《浙江省已有本科重点专业及国家特色专业学科专业分布情况表》及《浙江省本科重点专业建设项目立项名单》,截至2009年浙江省属高校中电气工程相关专业为浙江省重点(建设)专业的共有4所,分别是宁波大学、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嘉兴学院和浙江海洋学院。其中,宁波大学、嘉兴学院和海洋学院重点方向基本为电气传动控制、工业自动化、电气装备及其自动化、检测和智能仪器等,基本不涉及电力系统领域,尚无强势学科和科研项目支撑。杭州电子科技大学设有电气工程与自动化、电气信息工程两个相关专业,专业课程设置覆盖面较全,包括一般电气自动化、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新能源技术等多领域。

笔者任职的浙江工业大学是浙江省首个获批省部共建的省属重点高校,虽然电气专业发展较晚(始建于2000年),但由于学校大力支持、教师团队发奋图强及突出的生源质量,近年来取得了快速的发展。目前,已成功获批“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浙江省重点学科,并成为全校具有“三位一体”自主招生资格的少数专业之一,已在浙江省属院校同类专业中处于领先地位,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和良好评价。

2.专业发展存在问题和差距

通过与国内外电气相关专业名牌高校多方面详细调研分析,可以发现浙江省省属高校电气专业存在的一些问题和差距:

(1)除浙江大学外,浙江省省属高校电气专业的整体实力与国外内超强型学校对比,在师资力量、学科支撑、教学平台、就业质量等多方面均有很大的差距。

(2)大部分高校电气专业成立时间较晚,在很多方面均处于较落后位置,亟待学校在专业建设、学科建设,特别是平台建设上进一步进行大力建设。

(3)即使是已获批省重点(建设)专业的几所院校,也大部分归因于建设较早、学校重点发展、行业特点等因素,整体实际实力并不高。

(4)近年,国家电网等优质用人单位对招聘对象进行了严格限制,规定原则上只招收985、211工程院校电工类专业毕业生,对省属高校(即使省部共建)优秀学生的就业选择带来一定影响。

3.专业未来发展策略

浙江省是电气行业传统强省,具有庞大、完善的产业链,拥有众多知名电气企业。随着国家向七大新兴产业转型,新能源以及智能电网技术得到了国家的大力扶持,被人们高度重视并得到快速发展,是电气行业和产业领域今后重点发展的方向。浙江省在信息化、新能源、海洋经济等产业领域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和扎实的基础。

《浙江省教育厅关于“十二五”期间全面提高本科高校教育教学质量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要根据浙江省产业集群发展需要,对于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的急需紧缺专业要大力培育和建设300个省级新兴特色专业,新能源产业名列其中。因此,浙江省属高校电气专业未来发展策略应该是在巩固原有传统电气控制领域教育的基础上积极响应电气行业在新能源、智能电网等新的发展趋势,紧密联系浙江省的经济特色和产业集群,根据各学校本专业的发展情况和历史传承,调整和规划专业内涵,凝练并努力建设特色新兴方向。

4.示例:浙江工业大学

作为浙江省省部共建的排头兵,浙江工业大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密切结合行业发展趋势和社会重大需求,瞄准新能源应用、智能电网等非常具有产业前景的新兴技术,大力培育和建设“新能源与智能电网”这一新形势下的新兴特色方向,并将以此作为我校本专业进一步快速发展的突破口和发展策略。

目前,学校已经从学科支撑、教师培养、课程设置、实验室建设、就业引导等多个方面展开了方向培育和建设,并已经在以下几个方面形成明显的优势:

(1)课程设置:专业课程结构体系中已构建适应新能源与智能电网方向的丰富的课程群体系。

(2)突出的学科支撑:专业已成功获批“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浙江省重点学科,并继续依托信息处理和自动化技术省“重中之重”强势学科,拥有强大的师资力量,非常有利于智能电网对电气工程、信息工程、计算机科学等多学科之间紧密交叉渗透的内在需求。

(3)特色方向教师队伍:新能源及智能电网是本专业教师的强势研究领域,并且组建了“智能电网”创新团队。目前已在太阳能应用理论及产品开发、智能微电网、电动汽车V2G技术、电能质量智能监测、新能源发电系统及节能控制设备研制等方向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教研梯队。近年来,专业教师已在新能源与智能电网领域取得了突出的学术成果。

(4)实验室建设:目前,学校在原有整套电力系统自动化实验室基础上另投资100多万元建设较大规模的含多种分布式发电电源,集测量、分析、控制、保护为一体的智能微电网实验室,兼顾该方向的研究和教学实验。

四、结论

为适应电气学科和行业中信息化、新能源广泛应用的未来发展趋势,培养出适应社会需求、综合能力强的高层次专业人才,各高校需根据其发展层次和水平、服务行业和区域各异进行科学合理的专业规划,量身定制发展策略。本文首先对电气工程专业概况、学科发展趋势及专业人才的成长规律进行分析,接着对国外高校电气工程相关专业的主要特点进行总结,并将国内电气专业发展水平较高的高校归纳为3大类:专业整体实力超强型、行业或地区背景型、具有明显特色方向型。以此为基础,进一步对浙江省属高校电气相关专业发展进行了认真的现状分析,找出其问题和差距,提出“巩固原有传统优势,明确学科未来发展趋势,紧密结合浙江经济特色,积极调整和规划专业内涵,凝练并努力建设特色新兴方向”的发展策略,并以浙江工业大学为例进行该策略的具体阐述。

参考文献:

[1]周渝慧,王立德,朱洁琳.电气信息化将成为未来电气工程专业发展趋势[A].第六届全国高等学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学改革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9:930-932.

[2]薛毓强.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中国电力教育,2012,(9):54-58.

第12篇

一、制订创新人才培养方案的指导思想及培养要求

测绘工程专业的培养要求是立足于对地观测与卫星导航等国家重大需求以及现代测绘发展趋势,按照全面具备测绘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的3个二级学科(大地测量学与测量工程、摄影测量与遥感、地图制图学与地理信息工程)的专业素质规划课程体系,一、二年级实行测绘通识教育,三、四年级按照大地测量学与卫星导航、工程与工业测量、航空航天测绘、地理信息工程等4个专业方向进行培养(各方向学生在对应的专业方向课程里选课),要求毕业生掌握大地测量、工程测量、卫星导航定位、摄影测量与遥感、地图制图与地理信息工程、数字化信息工程建设的基本理论和关键技术,成为“高品质、国际化、创新型”高级测绘工程专业人才。

二、培养方案的基本框架与课程体系

1.培养方案的基本框架传统的教学计划是以知识的传授为主体,以课程设置为主线。在构建2013本科人才培养方案时,基于信息化测绘的特色,跳出了传统教学计划的框框,以素质教育为主体,以能力培养为主线,以学生个性发展为目标重塑了测绘工程专业本科培养方案的基本框架。测绘工程专业2013本科培养方案的制订遵循了以下5个原则:1)强化通识课程体系,促进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有机结合,实施研究型测绘工程专业教育。2)打破学科壁垒,构建测绘工程专业和相关学科专业的共同学科基础课程平台,优化课程体系和结构,培养复合型宽口径高素质人才。3)深化实践教学改革,完善实践教学体系,改进实践教学方法,丰富实践教学内容,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4)注重因材施教,为学生自主学习和研究创造条件,提供多样选择和路径,大胆探索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5)加强专业和课程创新探索与国际化建设,加大国外优质教学资源的引进力度,培养学生领导能力与国际视野。2.构建创新型、复合型课程体系2013测绘工程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的课程结构总体分为通识课程、专业课程和任意选修课程三大部分。通识课程除“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形势与政策、国情教育与社会实践”以及“英语、体育”课外,还包括交流与写作类、数学与推理类、人文与社会类、自然与工程类、艺术与欣赏类、中国与全球类、研究与领导类等七大领域,要求学生在每个领域选修一定的学分。交流与写作类课程有“表达与沟通”“科技写作”“PracticalEnglishWriting”等,主要是培养大学生交流沟通能力、表达能力、写作能力等;数学与推理类课程有“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C语言程序设计”等,主要是培养大学生数学素养、统计归纳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形象思维能力、使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等;人文与社会类课程有“道德、法律和公民意识“知识经济与知识产权”“《四书》导读”等,主要是培养大学生文学鉴赏能力、人文价值判断能力,提高对自身和社会深入思考能力等;自然与工程类课程有“地球科学概论”“大学物理”等,主要是培养大学生用自然科学和工程的方法分析和探索世界的能力等;艺术与欣赏类课程有“音乐欣赏”,主要是培养大学生艺术素养与欣赏能力等;中国与全球类课程有“中国文化概论”“西方哲学史”“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主要是培养大学生了解中华文明,开阔世界眼界、国际化思维、战略思维等;研究与领导类课程有“组织行为学”“管理科学理论与方法”“网络信息检索”等,主要是培养大学生的领导能力、管理能力、研究能力等。专业课程有分学科基础(平台)课程、专业主干课程、实验和实践性课程3大系列。学科基础(平台)课程有:测绘学概论、GNSS原理及其应用、地理信息系统原理、遥感原理与应用、数字地形测量学、误差理论与测量平差基础、地图学基础、大地测量学基础,FORTRAN语言程序设计,UNIX/LINUX操作系统。专业主干课程:摄影测量学、物理大地测量学、大地形变测量学、空间大地测量学、工程测量学、变形监测数据处理、工业测量、航空与航天成像技术、数字摄影测量学、数字图像处理、GIS工程设计与实践、空间数据库原理。实验和实践课程:数字测图实习、误差理论与测量平差基础课程设计、大地测量课程设计与实习、工程测量学课程设计与实习、GNSS测量与数据处理实习、遥感实习、数字摄影测量实习、物理大地测量学课程设计与实习、大地形变测量学课程设计与实习、GIS课程设计与实习、空间数据库实习、毕业设计。10门学科基础(平台)课程是测绘工程专业所有专业方向的必修课,其中“测绘学概论”等8门课是测绘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规定的测绘工程专业的必修课,而“FORTRAN语言程序设计”“UNIX/LINUX操作系统”这两门课主要是针对信息化测绘要求加强计算机编程能力而增设的。专业主干课程、实验和实践课程则分两部分:一部分是所有专业方向必修的课程,另一部分则按专业方向分模块设计,具体情况见表1。在专业主干课程、实验和实践性课程中我们加大研究型课程的力度,每个模块的专业主干课程都配有课程设计或实习或者两者兼之,老师在主讲此类课程时把最新的研究成果加入,同时采用启发式教学,留问题让学生思考,一些问题的答案往往可以通过课程设计或者实习得到解决,这种主干课程配课程设计或者实习的模式实际上就是通过理论联系实际更有利于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为加强专业的国际化建设,我们加大了国外优质教学资源的引进力度,在专业课程系列中,开设部分全英文或者双语课程,这些课程的教材大部分应用国外先进的原版教材,主讲这些课程的主要由学院聘请的外籍教授或有留学背景的教授、副教授。目前开设的课程有“误差理论与测量平差基础(er-rortheoryandleastsquareadjustment)”“GNSS原理及其应用(GNSS:principlesandapplications)”“大地测量学基础(fundamentalofgeodesy)”“工程测量学(engineeringgeodesy)”“物理大地测量学(physi-calgeodesy)”等。测绘工程专业学生毕业需要的学分是150学分,其中通识课程学分是66.5,占总学分(150学分)的44.3%,专业课程学分80.5,占总学分的53.7%。在专业教育中,其中必修课程学分39.5,占专业教育学分的49.1%;选修课程27学分,占专业教育学分的33.5%;集中实践教学8学分,占专业教育学分9.9%;毕业论文或设计6学分,占专业教育学分的7.5%;各专业方向的实践教学总学分(含毕业设计、课间实践教学和集中实践教学环节)情况是:大地测量学与卫星导航方向27.1学分,占总学分的18%;工程与工业测量方向29.8学分,占总学分的19.9%;航空航天测绘方向29.5学分,占总学分的19.7%;地理信息工程方向28.5学分,占总学分的19%,具体见表1。任意选修课程是作为专业补充或个人兴趣爱好而由学生自主选择的课程。学院鼓励学生跨院(系)、跨专业选修课程,学院对学生的选课给予必要的指导,培养方案中有3学分的任意选修课程,占总学分的2%。此外,我们注重因材施教,为学生自主学习和研究创造条件,提供多样选择和路径,将创新教育纳入课程体系,规定本科生在学习期间获得的创新学分可以作为任意选修学分。

三、测绘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培养特色

武汉大学测绘工程专业2012年入选“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测绘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以“面向工程、面向未来、面向世界”的工程教育理念为指导思想,以测绘工程专业认证标准为培养依据,以测绘行业发展对工程技术人才需求为导向,与测绘企业密切结合,整合已有的专业课程,强调宽口径、厚基础,不细分专业方向;以卓越测绘工程师和注册测绘师后备人才为培养目标,强化培养学生的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具有扎实的测绘工程理论基础,具备较强的数学、物理、计算机等相关学科基础知识,掌握全面的测绘技术,熟悉测绘管理与法律法规,具备卓越的解决测绘工程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拥有测绘产品社会化服务的专业技能;加强工程实践环节,采用“3+1”校企联合培养模式,有一年时间在企业学习、实践,实行校企“双导师”制,着力提高学生的工程创新意识、测绘专业素质和工程实践能力。成为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强能力”复合型、创新型人才。2013版培养方案,对测绘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培养方案也进行了修订,其中学科基础(平台)课程与测绘工程专业相同,而专业主干课程(包括物理大地测量学、工程测量学、摄影测量学、数字图像处理、GIS工程设计与实践和空间数据库原理)则涵盖测绘工程专业的4个专业方向。实验和实践课程进一步得到了加强,共分3个模块。一是工程基础实习模块,有“数字测图实习”“大地测量实习”“误差理论与测量平差基础课程设计”和“地图编制实习”;二是工程专业实习模块,有“GNSS测量与数据处理实习”“物理大地测量学实习”“工程测量学课程设计与实习”“摄影测量与遥感实习”和“地理信息系统实习”;三是工程综合实习模块,有“管理与市场开发实习”“测绘专题”“专业实习”。第三模块的工程综合实习以及本科毕业设计都将在企业完成。实践教学总学分(含课间、集中实践及毕业设计环节)是37.3学分,占总学分的24.9%,明显高于其他4个专业方向的实践教学所占的比例。测绘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方案代表了工科教育的发展方向,它也与世界先进的工科教育理念相接轨,其最大的特色是行业企业深度参与培养过程,强化培养学生的工程能力,全面提升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四、结束语

2013版测绘工程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制订充分发挥了武汉大学人文底蕴深厚、学科门类齐全,多学科交叉培养人才的办学优势,体现了“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强能力”复合型、创新型人才培养思路,满足了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适应测绘学科专业发展的需要,适应学生个性发展和就业的需要,此方案为培养“高品质、国际化、创新型”高级测绘工程专业人才奠定了坚实基础。

作者:许才军 秦咏梅 单位:武汉大学 测绘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