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01 09:32:26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教育知识与能力,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现行高中教材以课文为主,为使学生把语言看成活的东西,看成有用的交际工具,每一课授后,要求学生口头简单复述课文内容(不是背诵)。练习初期教师可给学生提供几个关键词或句子。对故事情节较浓的课文,还可先叫学生分组编写剧本,老师检查修正,然后指导学生排演,最后组织学生分组表演。表演时要配有适当的道具。
每节课前几分钟,应鼓励学生用英语互相问候,用日常交际语交流天气、身体状况、学习状况、校内外近日发生的事等情况,或就一定的课题展开讨论。课题可以围绕课文主人公、课文作者生平或课文中某一观点进行。
采用对话时,学生既要学会陈述,又要学会提问,先让同桌同学相互对话,教师监督,再让两三对同学示范对话,最后与全班一道纠正发现的错误,特别是发音。英语教学中,学生交际能力的形成和发展,是学生个体在学习过程中建立起来的,在活动中通过主、客体的相互作用获得个体经验的积累。知识和技能只是形成能力的前提,要使掌握的知识与技能转化成能力,还须将积累的知识和技能概括化、系统化。
交际能力本身只有在活动中才得以形成和发展,如果缺乏相应的活动,任何能力都不可能形成和发展。不同能力形成、发展的基础是不同的活动。
教师在教学中加强针对性的训练活动,结合教学内容,准确、适时、有计划地进行训练,使学生投身于实践活动,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地把知识和技能概括化、系统化,促进交际能力的形成和发展。
(二)以情教学,增加师生间的信任
爱是教育的前提。教师对学生的爱是教师的天职,是一种具有伟大意义的情感活动。
每一个教师都有爱,但能否对后进生倾注更大的热情和更多的关爱是检验一位教师师德好坏的重要标准。
将情感教育融于后进生的转化之中,就要求我们教师深入细致的了解学生,真心实意的关心学生,充分尊重、信任学生。也就是说,对他们既要严格要求,又要相互谅解,使他们感到你不仅是他们的师长,同时又是他们的朋友。只有这样,他们才愿意和你进行思想交流,对你敞开心扉倾吐心声,教师才能及时掌握他们学习、生活和思想活动的情况,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引导和教育。反之,没有信任的教育就如没有沟通的桥梁,更谈不上教育的效果了。此外,教师对学生的信任是一种希望,它能增强学生的自信,调动学生的积极因素,使他们加倍去努力。
(三)培养学生独立的学习能力
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独立思考的习惯,对于发展思维能力是极其重要的。著名心理学家布鲁纳的“认知发现说”认为,学习不是被动机械地形成刺激———反应的联结,而是主动形成认知结构的过程,布鲁纳非常重视人的主动性,他认为,学生和科学家的智力活动从本质上说是一样的,无论掌握一个概念还是解决一个问题,发现一个科学理论,都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因此,他大力提倡发现法学习,所谓发现法,就是让学生独立思考,改组材料,自行发现知识,掌握原理、原则。要尽可能使学生成为自主而自动的思想家。可见,教师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及培养独立思考习惯十分重要。
(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帮助他们主动学习
有许多学生误认为学英语就是死记硬背,课堂上老师讲什么,就学什么,记什么,无需动脑筋去思考,这种想法是错误的。
英语学习也需动脑筋思考,英语是一种语言,语言是交际工具,若想用英语阐述自己的观点,不先思考,怎么讲得出?
进行英语会话,做英语练习,学习英语的基础知识都需动脑筋考虑。在学习中一个学生愿不愿意动脑筋,喜不喜欢积极思考,是他思维能力能不能发展的首要条件。
因此,在英语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增强他们的求知欲,调动他们思维活动的自觉性与积极性,就显得非常重要了。
例如:教师在教学生完成时态和被动语态时都要用到动词的过去分词,过去分词的构成形式有规则的也有不规则的。规则动词的过去分词按照规则比较好记忆,而不规则动词的过去分词比较难记,也容易记错。
关键词: 学校教育 社会 人才观 能力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我国教育还不完全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接受良好教育的要求。教育观念相对落后,内容方法比较陈旧,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素质教育推进困难;学生适应社会和就业创业能力不强,创新型、实用型、复合型人才紧缺;教育体制机制不完善,学校办学活力不足;教育结构和布局不尽合理,城乡、区域教育发展不平衡,贫困地区、民族地区教育发展滞后;教育投入不足,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尚未得到完全落实。”
1.教育与人
教育理念是人们在教育实践过程中形成的对教育发展的指向性的理性认识,是对教育的价值判断和基本看法。正确的教育理念是学校管理和发展学校的基本前提和保证。
教育理念的关键就在于如何理解教育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属。以人为本,不仅主张人是发展的根本目的,回答了为什么发展,发展“为了谁”的问题;而且主张人是发展的根本动力,回答了怎样发展、发展“依靠谁”的问题。人是发展的根本目的,也是发展的根本动力,一切为了人,一切依靠人,两者的统一构成以人为本的完整内容。只讲根本目的,不讲根本动力或者只讲根本动力,不讲根本目的,都是片面的。“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出发点是人,而最终的归属依然是人,只不过前者是生物意义上的人,后者是社会学意义上的人。生物学上的人关注的是人的基本生理和心理,而社会学上的人关注是在生活背景下的更具心理特征的人。“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还将人作为教育过程的关键性要素。
2.教育与社会
教育规律是教育、社会、人之间和教育内部各因素之间内在的本质联系和关系,具有客观性、必然性、稳定性、重复性。如教育与社会的政治、生产、经济、文化、人口之间的关系;教育活动与人的发展之间的关系;教育内部的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家庭教育之间的关系;小学教育、中学教育、大学教育之间的关系;教育中教育目标与教学、课外教育之间的关系。
关于教育与社会的关系,古代思想家们曾有一些论述。近代的教育家一般把教育看做改良社会或维护社会现存秩序的工具。19世纪,社会学兴起以后,社会学家们提出了教育与社会关系的各种看法。20世纪初,乃有教育社会学问世。经过几十年的研究,逐步形成了自己的科学体系,运用社会学的原理和方法,研究社会结构与教育的关系,社会变迁与教育的关系,教育与儿童社会化过程的关系等。这方面的研究大多在加强教育与社会的联系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1)社会结构与教育的关系。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明显地影响着经济制度中的职业组合和人力结构,而这一变动也必然影响教育。
(2)社会化过程与教育的关系。学校是社会的主要团体之一,是家庭和社会之间的桥梁,是造成社会所需要的人格品质的专门机构。家庭、集体、学校是个人社会化的基本单位,三者的影响及交互作用对于促进人的社会化有深远意义。
(3)社会变迁与教育的关系。教育既是一种社会变迁的动因,又是另一种社会变迁的潜在条件。
3.树立多样化人才观念
培养各级各类适应现代化要求的人才,特别是创新人才培养问题,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突出解决的一个亮点。规划纲要的多个部分,都涉及这个问题,特别提出要通过改革促进创新型人才的发展。
就个体而言,一个关键需求解决的矛盾是:人的个性发展和社会需求之间的矛盾。而就教育而言,一个关键需求解决的矛盾是:人才培养规格和现有人力资源之间的矛盾。解决矛盾是为了达到人的个性发展和社会需求之间的和谐。
为此,需要做的几项工作(几个工作步骤)如下。
(1)有效地研究人的个性发展过程,为形成人力资源做好准备。
(2)调研社会需求变化发展的趋势,制定符合社会需求的人才培养规格。
(3)尊重人的个性,通过教育实践,鼓励个性发展,形成培养多样化人才培养的教育格局。
(4)培养多样化人才培养满足人的个性发展,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5)达成人的个性发展和社会需求之间的和谐。
4.以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为重
社会需求除对求职者进行表层知识、技能外,更侧重于深层人格、态度、价值观。究其原因,学校追求最佳绩效,而教职工的情绪智力、人格、态度、价值观、行为方式、压力应激的方式等都对绩效产生重要影响。
学校甄别教职工“这个人能做什么?这个人适应做什么?”一般既有对教职工知识、技能在内的要求,又有人格、态度、价值观等具有普遍人格倾向内容,涉及人格、态度、价值观、职业取向、忠诚、行为方式、压力应激反应方式、人际与沟通能力、适应与创新能力等。以此为基础确定教职工的综合能力素质。
学校教育一方面传授知识技能,另一方面必须注重知识技能向能力的转化,强化自身人格修养和正确价值观的塑造。
(1)学习能力。学习能力一般是指人们在正式学习或非正式学习环境下,自我求知、做事、发展的能力。“会学”才能实现“学会”,才能不断提高学习能力。学习能力是在很多种基本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能力,如观察力、记忆力、抽象概括能力、意志力、理解能力等。
学习能力表现可以分为六项“多元才能”和十二种“核心能力”两大方面的力德教育体系。六项“多元才能”指的是:知识整合能力、社交能力、心理素质、团队合作、理财能力、策划与决策能力。十二种“核心能力”指的是: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想象力、创造力、理解力、语言表达、操作能力、运算能力、听/视知觉能力。
学习能力的培养,使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体,继而在教师的诱导下,促进学生调动一般性学习的知识内容,在拓展性教学的知识背景下,充分体现自身的创新精神;支持、鼓动学生提出问题、发表疑义,并通过各种渠道获取信息,加以消化、吸收,独立自主地探索问题的答案;学生对知识的重新审视,对结果的谨慎论证,这些都是探究学习的内涵,学生也就在不经意之间成为了学习的主体。
(2)实践能力。实践能力是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人的基本活动技能。实践不是盲目的,而是有步骤、有目标的行为,是为实现目标而有计划地进行的个人或团队行为。在“实践能力”培养的过程中,要将实践放在整体知识结构的框架中认识,通过实践,培养能力,使实践能力成为人的品质之一。
实践能力的包含: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合作能力、交际能力、社会活动能力;观察事物、发现问题,汇总现象、提出问题,体验实践、分析问题;思维参与、解决问题;发展提高、交流成果。
实践能力的内化:感悟(感知)能力;归纳(整合)能力;反思(理论和实践)的协调能力。
实践能力的三个层次:简单的操作能力,带有较大的被动成分;在主观意志驱使下的操作能力,带有极大的主动因素;理性支配下的实践能力,具有完整的实践目标、实践步骤、实践反思和实践成果。
实践强调行为的体验过程。实践能力的培养和单纯的理论教育是不同的。实践能力的培养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明确“应该”怎样做。而“应该”不是简单地告知,而是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让学生积极地“体验”实践过程,从中树立强烈的发展意识。因此,从实践能力培养的目标上认识,以学生主体,以实践为过程的,形成适应社会需求和发展的素质及相应的价值观的教育,就是实践能力培养的模式。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3)创新能力。创新概念,是一个经济学概念。狭义理解的创新概念是一个从新思想的产生到实施的一系列行动。随着人们对现代社会的科学、技术与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关系的研究的深入,产生了对创新概念的广义理解。
广义理解的创新概念:力求将科学、技术、教育等与经济融汇起来,即创新表现为不同参与者和机构之间交互作用的网络。在这个网络中,任何一个结点都可能成为创新行为实现的特定空间。
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和创新个性三者是联为一体的,是创新的三个立体维度。
在运用培养“创新能力”策略之前要明确,创新思维的培养是定方位的“点”的教学;创新精神的培养是全方位的“面”的教学;创新个性的培养是“点”“面”结合的过程。
“创新能力”培养的实施过程可以分四步进行,即“动机的培养”、“知识的拓展”、“问题的探究”和“结果的论证”。
5.优化知识结构,丰富社会实践,强化能力培养
知识可以按照约定俗成的随意分类、哲学分类及舍勒和马克卢普的知识分类法分类。
(1)约定俗成的随意分类法。知识分为社会知识、生活知识、科学技术知识、文化知识等,再把这些大类分为一些小类,如科学技术知识,可以按分科分为物理知识、数学知识、化学知识、计算机知识、生物知识等。
(2)哲学分类法。这种分类法主要依据的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理论,把知识分为感性知识、理性知识与辩证性知识。
(3)舍勒和马克卢普的知识分类法。把知识划分世俗知识、科学知识、人文知识、社会科学知识、艺术知识、没有文字的知识(如视听艺术)六大类。
(4)表征的类型划分。划分为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陈述性知识指个人有意识地提取线索,直接陈述的知识,是关于“是什么”、“为什么”的知识。程序性知识是个人没有有意识地提取线索,只能借助某种作业形式间接推论其存在的知识。程序性知识是一套办事的操作步骤,是关于“怎么办”的知识。
一个现实的人或者一个曾经存在的、现实的人,所进行的获得、传播、创造知识的过程,就是知识的个体实现。知识个体实现的具体价值的一个主要方面就是使知识实现了“我知”,把无知识或非知识的人转变为一个知识的人。知识在社会、历史中获得、传播、创造的过程就是知识的社会实现过程。知识的社会实现,必须通过丰富社会实践,在社会实践中获取知识,也强化获取知识的能力培养,形成人的发展性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李伟平,罗晖.大学生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培养研究[J].才智,2009.12.
[2]高文等.教育模式论[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1.
[3]袁振国编.当代教育学[M].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
我国体育教育正处于改革的过程中,中学体育教学人员作为教学改革的中坚力量,成为基础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构成。基于此,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从现实教学实践出发对新时期中学体育教学的前期培养规范进行一系列的规范,并对后续培训进行相应的思考,以期为中学体育教学师资的培养提供一定的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
体育;教师教育;职前教育;职后教育
我国体育教育正处于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因此,随着我国教育规模的发展和对体育教师需求的变化,发展体育教师教育则是成为了提高教育质量、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人力资源强国的重要基础,尤其是处于基础教育阶段的中学体育教学人员的规范与管理,则显得更为重要。基于此,本文从教师教育为切入点,以现实教学需求为导向,对新时期中学体育教师的培训与培养进行一系列剖析与思讨。
1.国家对中学体育教师培训的关注
体育教师教育培训,目前国内较权威的定义是:体育教师教育培训是指“体育教师的职前培养、入职教育和在职培训的统称”。(《教育部关于“十五”期间体育教师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2002年),进一步提出,大家要对体育教师教育培训,主要体现在教育的终身性和过程的连续性上,所以,对于中学体育教学人员来说,应该将“职前教育”和在职后教育培训纳入到体育教师教育体系之中。
2.中学体育教师职前培养培养的其本原则
2.1体育教师资格证取得:严谨。第一,必须严格地实行体育教师资格证书制度。众所周知,一个合格的体育教师必须要具备相应的学历、经验与权威机构对其能力进行考核才能获得的相应的教学岗位,这一点是毫无争议的。因此,体育教师的考核与考试有必要公开化与社会化,即可以让所有有志于体育教学的人员进入体育教师的考试,同时,也可以使体育教学人员经过一个良好的准入途径,来提高体育教学人员的教学能力与质量。当然,开放并不等于任何人都可以进入教师行列,同时,也不意味着进入了教师行列就可以一劳永逸,比如要的对注册的教学人员进行资格上的认证。今后在修订《体育教师法》中应明文规定,颁发体育教师资格证书必须严谨,在教育行政部门专门设立一个机构来管理体育教师资格证的颁发。第二,要提高体育教师门槛。师德教育要放在体育教师教育的首位。体育教师行列并不是什么人都能进入的行业,体育教师行列更不是想进就能进的行业。要想进入体育教师行业,首先要有较高的职业道德。任何职业都有职业道德,体育教师的职业道德尤其重要。因为体育教师是培养人的职业,是学生心目中的榜样。体育教师的职业道德就是敬业爱生,严谨笃学。
2.2专业知识教育:广泛。体育教师职业就必须掌握体育教师所教学科的系统的专业知识和技术体系。当今科学文化知识发展迅猛,体育教师如果没有较高的专业知识,就很难培养学生掌握最先进的知识和创新能力。体育教师的专业知识,包括:
2.2.1丰富的学科专业知识:主要包括学科基础理论知识、学科教育知识、教学策略知识等,是体育教师从事教育工作的基础。
2.2.2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主要包括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方面的人文社会知识、科技类知识、工具类知识、艺体类知识、劳技类知识等。
2.2.3系统的条件性知识:即教育形态的知识,包括教育学和心理学知识、学生身心发展知识、教与学知识和教育评价知识等,它是体育教师从事职业行为的重要保障。
2.2.4丰富的实践性知识:包括思想教育知识、文化知识、教育理论知识和体育教师职业情感与职业技能的综合表现,是对体育教师各种知识和能力的综合实践训练和检验。实践性知识是体育教师在教育教学行为中所具有的课堂情境知识以及与之相关的知识,这是体育教师教学经验的积累。要想培养体育教师掌握高深的专业知识,师范大学开课就必须门类齐全,课程设置广泛,这样有利于提高师范生的综合素质。
2.3专业技能教育:过硬。我们都知道,体育教师是课堂的主导者,一个好的体育教师不但要有专业的理论知识,而且还必须有较强的实际操作技能,同时还要有丰富的实践经验,这样才能有足够的能力把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体育教师的专业技能,即体育教师在实际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展现的体育教师的专业能力。体育教师从事教育专业活动必须掌握特殊的专业技能,如:了解学生的能力,情感智慧能力,自我监控能力,言语组合能力,课堂驾驭能力,新知汲取能力,现代教育技术能力,教育科研能力等等专业技术能力。一个好的体育教师必须掌握过硬的专业技能,才能驾驭课堂,传授知识。
3.中学体育教师职后教育与培训路径思考
进入21世纪,以来体育教师教育的信息化培训也就显得尤为重要,集中培训、校本培训、网络培训及网络研修等方式,可以使得一线体育教师能够应用信息技术优化健康知识教学与体育技能学习。另外,从培训时间上来看,成熟的体育教师的职业也需要长期的、专业的培养和训练。培养教学人员要有终身受教育的理念。体育教师要有不断学习、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体育教师教育地位和水平的提高需要制度的保障、政策的支持和舆论的导向。要想体育教师教育保持长期而稳定的发展,国家要继续加大经费投入,创建国家级体育教师教育创新基地,全面启动体育教师教育创新平台建设项目,支持高师院校的改革和发展;另一方面,作为体育教师本身,一定要重视体育教师教育的发展,更要重视自身专业水平及知识更新的需要,跟上时代的步伐,及时转变教育理念,以适应新形式下对体育教师的需要。
作者:刘显峰 单位:宁城向阳中学
参考文献:
[1]魏德样.我国中学体育教师心理资本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2.
关键词:创业教育;大学生;创业精神;创业意识;创业能力
近些年来,我国高校在开展大学生创业教育方面做了诸多有益探索,基本形成了初级的创业教育体系。但对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内涵本质、发展中的问题还存在着一些认识上的不足和误区,本文拟针对这些问题作初步探讨,并力争提出建设性的建议。
一、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内涵与本质
创业教育于1989年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首次公开提出,认为创业教育是为方便高校毕业生就业,关注学生创业技能、创业精神培养,开发和提高创业素质的教育。结合本文关于“创业”的理解,可以将创业教育界定为以更好地以促进学生就业为目的,培养学生创业精神、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的教育。
1.培养创业精神的教育
创业精神是学生从事创业活动必备的基本品质,主要体现为综合运用已有知识、技能、方法提出新观点、发现新方法、创造新事物,是创新型人才的灵魂,也是成功创业的保证。创业教育应面向所有学生,尽可能地使他们具备不怕困难险阻、勇于开拓创新的心理品质。
2.树立创业意识的教育
学生成功创业首先要有创业意识,即创业需要、动机、兴趣及理想信念。创业教育就是要激发、唤醒学生的创业需要、创业动机、培育创业兴趣、保证学生坚守个人独立意识与主体性,引导学生主动创业;促使学生将创业视为个人的人生追求,与个人的专业知识、技能、爱好、特长结合起来实现个人人生价值。
3.掌握创业知识的教育
创业离不开个人的知识和技能,需要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管理知识和综合性知识。专业知识指为从事某一职业必须具备的知识,是创业的基础和起点;管理知识是指为管理好所从事创业各种工作必须具备的知识;而综合性知识是指与社会关系密切相关、对创业活动起重要影响作用的多种知识,如相关政策、法律、法规、税务、金融、保险及人际交往知识等。创业教育目的之一就是使学生具备足够的知识储备、合理的知识结构以及主动学习、终身学习的观念。
4.提高创业能力的教育
现代社会是一个能力社会,凡事离不开能力的发挥,创业亦需要能力的支撑。关于创业能力可以理解为专业施展能力、经营管理能力和综合能力,它与创业知识相呼应。创业教育中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就是要使学生具备成功创业的创新能力、开拓能力、组织管理能力、人际交往与合作能力等在内的综合能力。学生创业能力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相应知识在实践中运用的多寡。
二、我国大学生创业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1.创业教育覆盖率和有效性偏低
我国创业教育的开展主要局限在高等教育领域,而真正有效开展创业教育的高校数量又十分有限,存在着覆盖率偏低的问题。加之受传统思想观念的影响,大学生对创业教育的理解和认识不够,对创业教育不够重视,学生多属于被动学习,导致学生创业意识、创业能力的培养效率不高,难以满足现实发展需求。
2.存在认识误区,目标定位不准
面对我国严峻的大学生就业形势,部分人认为开展创业教育是为了短期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功利主义倾向严重,使大学生创业教育开展仅仅局限于操作层面,忽略了培养大学生创业意识、创业精神及提高创业素质等长远目标,导致创业教育就是单纯地开展创业实践活动、创办企业实体,而不是培养大学生的创业素质等内在功底。
3.方法和途径单一,效果不理想
目前,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开展多停留在计划、竞赛等途径、方法的应用上,创业教育教学过程缺乏系统性、连贯性,学生创业理论基础知识薄弱,整体效果不佳。已有调查结果显示,我国拥有创业技能、经验的人仅占36%,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的42%。学生创业技能、能力的欠缺主要表现为创业知识、经验缺乏,根源在于创业教育实践途径、方法的单一。
4.与学科教育分离,缺乏整体性
高校在确定大学生人才培养模式过程中,没有很好地将创业教育与学科教育融合起来,导致创业教育与学科教育的分离。甚至部分高校认为,创业教育属于非正规教育可有可无,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片面地灌输学科专业理论知识,忽略了学科教育过程中学生创业精神、创业意识、创业能力的培养。
三、我国大学生创业教育问题对策与建议
1.深化创业教育理念,提供组织保障
受传统教育观念影响,我国高等教育中普遍忽略了学生创业意识、创业能力的培养以及学生自我就业潜能的挖掘发挥,导致学生丧失创业与就业机会。因此,要深化大学生创业教育理念,注重学生创业精神、创业意识、创业能力的培养,高校可以成立专门的创业教育机构,支持创业教育开展,为大学生创业教育提供组织保障。
2.端正创业教育认识,提供思想保障
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本质在于提高学生的创业素质,并非要求学生必须创办企业等实体。相对于创建实体而言,学生深层次的创业精神、创业能力更为重要。要从教育人、培养人的高度理解、把握与开展大学生创业教育,不能简简单单地将大学生创业教育与创办企业实体等混为一谈。
3.整合各种资源,提供资金资源支持
大学生创业教育要充分地与校办产业、工业中心、实训室、科研项目及地区创业产业园等校内外资源的利用结合起来,帮助学生参与创业实践活动及开展科学研究;积极践行产学研结合,共同推进大学生创业教育开展。有条件的高校,可以尝试设立大学生创业基金,资助大学生创业项目,为大学生创业提供资金、资源支持。
【关键词】小学美术教育专业;知识结构;能力结构
小学美术教育专业是以培养高素质小学美术教师为目标的综合型专业。其专业特征一是职业导向明显,二是带有很大的综合性。[1]对小学美术教育专业学生的知识与能力结构的培养,一方面要合理把握美术专业内涵和美术课程结构,另一方面要充分兼顾到学科类课程和小学美术教师职业技能培训的特点。
一、小学美术教育专业的知识结构
信息社会的发展,需要培养具有良好的科学文化素养、综合的创造性思维方法和熟练掌握本专业技能的艺术教育人才。小学美术教育专业学生的知识结构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教育科学方面的理论知识;(2)美术专业知识和技能;(3)各学科的基础知识。围绕这三个方面从以下几点来思考,可以更好地对学生进行知识结构的培养。
(一)良好的人文素养
无论是美术专业知识还是美术专业技能都只能存在于一定的社会文化环境中,是以人文素养为基础的。人文素养是指个体掌握的历史、哲学、文学、宗教、艺术、审美等学科知识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对人类生存充满深情关怀的意识,人文素养就其核心来说,主要是指人的世界观与人生观,以及人文科学中体现出来的以人为本的精神。它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人文学科知识和人文精神。良好的人文素养是由历史文化和传统精神熏陶而成的修养和气质,是融进了自已理解和悟性的认知结构,是对人格心理及人生定位有着巨大影响的“遗传基因”。[2]
人文知识不等于人文素养,人文知识是指史学、哲学、文学、法学等人文类学科的知识。
(二)较强的创新思维
知识经济的灵魂是创新,而教育是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主要基地,也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摇篮。我国教育的现状,还是偏重知识传授而轻过程分析的应试教育,教学方法多是科学主义的理性分析法,受教育者的创新能力还没有得到较好的开发和培养。
艺术教育具有开发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培养创造性人格的价值,培养小学美术教育专业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他们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形成其创造性人格,这与高校培养人才的目标是相一致的。
创新教育的核心内容是教学方法的运用,它要求教育者在教学中注重创新教育观,即以培养创新人才为己任的教育观,它是人本教育观、素质教育观和健全的人格教育观。它不仅要求教育者倡导民主的教学作风,轻松愉快的教学情景,不轻易否定受教育者的思维结果,而且还要注重在校园范围内营造有利于师生催生创新灵感、激发创新潜能、保持创新活力、涵养创新素质、取得创新成果的文化环境,以及注重激发受教育者的思维为关键,注意激发、培养求同思维和求异思维,尤其是批判性思维。
(三)厚实的可持续发展的知识修养
可持续发展是当代社会的新理论和新战略。创新教育的结果是科技的进步和劳动者素质的提高,而科技的进步和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又有利于促进创新,有利于可持续发展。[3]知识经济是以智力资源的占有、配置为基础,以科学技术的知识生产、分配、传播和使用为支柱,以创造性的人力资源为依托的经济形态。自然知识和人文知识还要与人文素养和自身能力诸方面和谐发展,才能确保其主体行为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宗旨,并创造出可持续发展的社会价值。
对小学美术教育专业学生进行可持续发展的知识修养的教育是以可持续发展价值观为核心的教育,旨在使每个受教育者形成可持续发展需要的价值观念、行为和生活方式,进而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广泛实施可持续发展教育,将会逐步提高教育质量,把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推进到新的历史阶段。(四)丰富的现代教育知识与技术
面对信息社会的挑战,教育改革速度加快以及新型的教学方式,要求小学美术教育专业学生适应新的教学环境而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技术素质。现代教育技术,一个支点是教育,一个支点是现代技术,它是先进教育思想与先进科学技术密切结合的产物,并且现代教育技术随着科学技术和教育思想的发展而不断充实和丰富新的内容,增加新的内涵。
现代教育技术就是以现代教育思想、理论和方法为基础,以系统论的观点为指导,运用现代化教育技术进行教学,由于具有直观性、形象性,给人强烈的活动感、立体感等特点,所以能极大地引起受教育者探求知识的热情和兴趣,减少教学过程中的枯燥无味感,充分调动受教育者视觉听觉等多种感官的综合参与,对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小学美术教育专业的能力结构
根据小学美术教育专业的特点,学生的能力结构包括以下五个方面:(1)审美教育能力;(2)组织教学能力;(3)专业活动能力;(4)美术科研能力;(5)获取信息能力。根据以上五个方面,教师培养他们的能力结构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把审美教育能力的培养放在第一位
席勒说:“若把感性的人变为理性的人,惟一的路径是使他们成为审美的人。”[4]面对小学美术教育的预备军,要想他们将来成为审美教育的工作者,必须先使他们成为审美的人。对学生审美教育能力培养的基本任务是:1.敏锐的审美感受能力;2.全面的审美鉴赏能力;3.初步的审美创造能力。而这三种能力的培养是在相应知识建立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把审美知识的传授与审美能力的培养具体体现在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上。
(二)组织教学能力和专业活动能力的培养是关键
组织教学能力的培养不仅仅是教育教学理论和方法的培养,而且还要把儿童心理和生理与儿童美术教学有机结合起来,在如何科学地对儿童进行美术教育,综合提高儿童素质上下功夫。
专业活动能力是组织教学能力的前提和基础,它包含两个方面:1.了解小学美术教学大纲,研究小学美术知识和技能,具备给儿童传授知识和指导学习方法的活动能力;2.具备美术专业创造能力。这要求教师在美术必修课、选修课、教育实践环节中,融入专业活动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具备全面的科学教育知识和广泛的各科基础知识,具备丰富的美术知识和基本表现技能,并培养学生在教育实践活动中运用这些知识和技能。
(三)美术科研能力和获取信息能力的培养是发展的要求
小学美术教育专业培养的学生是将来推动素质教育和时代进步的基础教育工作者,它必须适应社会发展的步伐,符合时代的要求。由此,小学美术教育专业必须培养具有时代开拓精神和一定科研能力的高素质的小学美术师资。
对学生的美术科研能力的培养要注意两点:1.对小学美术教育的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科研能力的培养,推动学生将来深化教学各方面的改革;2.对美术学科的科研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艺术创造和艺术思维的提高。
对学生能力结构的培养,也是学生将来从事小学美术教育的需要,同时也是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和合理知识结构的重要途径。
总之,对小学美术教育专业学生的知识与能力结构的培养应以培养高素质小学美术教师为目标,以培养他们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较强的创新思维、厚实的可持续发展的知识修养和丰富的现代教育知识与技术,以及熟练掌握本专业技能和科研活动能力为任务,使小学美术教育专业学生的知识结构与能力结构能更快更好地适应21世纪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需要。
【参考文献】
[1]惠中.高等教育体系中小学教育专业建设的思考[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2003,(2).
[2]胡根发.浅议中学教师的人文素养[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6,(11).
【关键词】小学美术教育专业;知识结构;能力结构
小学美术教育专业是以培养高素质小学美术教师为目标的综合型专业。其专业特征一是职业导向明显,二是带有很大的综合性。[1]对小学美术教育专业学生的知识与能力结构的培养,一方面要合理把握美术专业内涵和美术课程结构,另一方面要充分兼顾到学科类课程和小学美术教师职业技能培训的特点。
一、小学美术教育专业的知识结构
信息社会的发展,需要培养具有良好的科学文化素养、综合的创造性思维方法和熟练掌握本专业技能的艺术教育人才。小学美术教育专业学生的知识结构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教育科学方面的理论知识;(2)美术专业知识和技能;(3)各学科的基础知识。围绕这三个方面从以下几点来思考,可以更好地对学生进行知识结构的培养。
(一)良好的人文素养
无论是美术专业知识还是美术专业技能都只能存在于一定的社会文化环境中,是以人文素养为基础的。人文素养是指个体掌握的历史、哲学、文学、宗教、艺术、审美等学科知识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对人类生存充满深情关怀的意识,人文素养就其核心来说,主要是指人的世界观与人生观,以及人文科学中体现出来的以人为本的精神。它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人文学科知识和人文精神。良好的人文素养是由历史文化和传统精神熏陶而成的修养和气质,是融进了自已理解和悟性的认知结构,是对人格心理及人生定位有着巨大影响的“遗传基因”。[2]
人文知识不等于人文素养,人文知识是指史学、哲学、文学、法学等人文类学科的知识。
(二)较强的创新思维
知识经济的灵魂是创新,而教育是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主要基地,也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摇篮。我国教育的现状,还是偏重知识传授而轻过程分析的应试教育,教学方法多是科学主义的理性分析法,受教育者的创新能力还没有得到较好的开发和培养。
艺术教育具有开发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培养创造性人格的价值,培养小学美术教育专业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他们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形成其创造性人格,这与高校培养人才的目标是相一致的。
创新教育的核心内容是教学方法的运用,它要求教育者在教学中注重创新教育观,即以培养创新人才为己任的教育观,它是人本教育观、素质教育观和健全的人格教育观。它不仅要求教育者倡导民主的教学作风,轻松愉快的教学情景,不轻易否定受教育者的思维结果,而且还要注重在校园范围内营造有利于师生催生创新灵感、激发创新潜能、保持创新活力、涵养创新素质、取得创新成果的文化环境,以及注重激发受教育者的思维为关键,注意激发、培养求同思维和求异思维,尤其是批判性思维。
(三)厚实的可持续发展的知识修养
可持续发展是当代社会的新理论和新战略。创新教育的结果是科技的进步和劳动者素质的提高,而科技的进步和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又有利于促进创新,有利于可持续发展。[3]知识经济是以智力资源的占有、配置为基础,以科学技术的知识生产、分配、传播和使用为支柱,以创造性的人力资源为依托的经济形态。自然知识和人文知识还要与人文素养和自身能力诸方面和谐发展,才能确保其主体行为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宗旨,并创造出可持续发展的社会价值。
对小学美术教育专业学生进行可持续发展的知识修养的教育是以可持续发展价值观为核心的教育,旨在使每个受教育者形成可持续发展需要的价值观念、行为和生活方式,进而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广泛实施可持续发展教育,将会逐步提高教育质量,把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推进到新的历史阶段。(四)丰富的现代教育知识与技术
面对信息社会的挑战,教育改革速度加快以及新型的教学方式,要求小学美术教育专业学生适应新的教学环境而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技术素质。现代教育技术,一个支点是教育,一个支点是现代技术,它是先进教育思想与先进科学技术密切结合的产物,并且现代教育技术随着科学技术和教育思想的发展而不断充实和丰富新的内容,增加新的内涵。
现代教育技术就是以现代教育思想、理论和方法为基础,以系统论的观点为指导,运用现代化教育技术进行教学,由于具有直观性、形象性,给人强烈的活动感、立体感等特点,所以能极大地引起受教育者探求知识的热情和兴趣,减少教学过程中的枯燥无味感,充分调动受教育者视觉听觉等多种感官的综合参与,对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小学美术教育专业的能力结构
根据小学美术教育专业的特点,学生的能力结构包括以下五个方面:(1)审美教育能力;(2)组织教学能力;(3)专业活动能力;(4)美术科研能力;(5)获取信息能力。根据以上五个方面,教师培养他们的能力结构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把审美教育能力的培养放在第一位
席勒说:“若把感性的人变为理性的人,惟一的路径是使他们成为审美的人。”[4]面对小学美术教育的预备军,要想他们将来成为审美教育的工作者,必须先使他们成为审美的人。对学生审美教育能力培养的基本任务是:1.敏锐的审美感受能力;2.全面的审美鉴赏能力;3.初步的审美创造能力。而这三种能力的培养是在相应知识建立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把审美知识的传授与审美能力的培养具体体现在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上。
(二)组织教学能力和专业活动能力的培养是关键
组织教学能力的培养不仅仅是教育教学理论和方法的培养,而且还要把儿童心理和生理与儿童美术教学有机结合起来,在如何科学地对儿童进行美术教育,综合提高儿童素质上下功夫。
专业活动能力是组织教学能力的前提和基础,它包含两个方面:1.了解小学美术教学大纲,研究小学美术知识和技能,具备给儿童传授知识和指导学习方法的活动能力;2.具备美术专业创造能力。这要求教师在美术必修课、选修课、教育实践环节中,融入专业活动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具备全面的科学教育知识和广泛的各科基础知识,具备丰富的美术知识和基本表现技能,并培养学生在教育实践活动中运用这些知识和技能。
(三)美术科研能力和获取信息能力的培养是发展的要求
小学美术教育专业培养的学生是将来推动素质教育和时代进步的基础教育工作者,它必须适应社会发展的步伐,符合时代的要求。由此,小学美术教育专业必须培养具有时代开拓精神和一定科研能力的高素质的小学美术师资。
对学生的美术科研能力的培养要注意两点:1.对小学美术教育的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科研能力的培养,推动学生将来深化教学各方面的改革;2.对美术学科的科研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艺术创造和艺术思维的提高。
对学生能力结构的培养,也是学生将来从事小学美术教育的需要,同时也是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和合理知识结构的重要途径。
总之,对小学美术教育专业学生的知识与能力结构的培养应以培养高素质小学美术教师为目标,以培养他们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较强的创新思维、厚实的可持续发展的知识修养和丰富的现代教育知识与技术,以及熟练掌握本专业技能和科研活动能力为任务,使小学美术教育专业学生的知识结构与能力结构能更快更好地适应21世纪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需要。
【参考文献】
[1]惠中.高等教育体系中小学教育专业建设的思考[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2003,(2).
[2]胡根发.浅议中学教师的人文素养[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6,(11).
1临床实习护生护理健康教育技能训练的必要性
健康教育是通过有计划、有目的、有系统的社会活动和教育活动,促进人们自觉地采纳有益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消除或减轻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预防疾病,提高生活质量,是护理专业学生的一门基础课,出是临床实践的基本内容。
临床实习是培养护生实际工作能力的必经之路,是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阶段。将护理健康教育列入护生临床实习计划,加强指导,既有利于学习和掌握护理健康教育知识和技能,巩固学校护理健康教育课程学习的效果,又可促进医院护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同时,为临床输送合格的健康教育人才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掌握护理健康教育知识和技能不仅有助于护生理论知识的学习,对护理、社会实践也有很大帮助,同时也加深了对护士的理解和对护理工作的了解。通过为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提高了学生们沟通与交流能力,锻炼了动手能力,更加深入了解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使学生们增强了对患者的责任感,培养了一切以患者为中心的职业道德素质。
临床实习是护生从学校步人社会的过渡阶段,面临着角色转换及学习环境的适应,虽然经历了理论学习、实验、技能操作等多个环节,但仅仅是从理论认识到感性认识的初步过度。护生进入临床后,往往难以将书本上的理论知识及时转化为临床实践经验,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有调查显示,实习护生临床实施健康教育的能力低下。’,多数护生不能将书本上、课堂上所学的理论知识灵活地运用到临床实践中并利用这些知识为患者提供切实的服务。例如护生能较熟练地说出剖胸手术后患者拍背排痰的重要性和方法,但是,实际应用过程中,却不能指导患者有效地吸人雾化气体、进行咳嗽排痰。因此,对临床实习护生健康教育技能的培养势在必行。
2护生作为健康教育者应具备的能力
健康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
(1)入院须知。
(2)疾病知识宣教(病因、诱因、并发症、如何预防)。
(3)药物介绍。各种检查治疗的目的及配合。
(4)康复训练指导。
(5)预防疾病复发的指导。
(6)出院指导。
为了成功完成健康教育的任务,护生应具备以下能力:
第一,掌握有关健康促进、健康教育的理论和方法及相关学科知识。这要求护生拓宽知识面,及时了解国内外健康教育的最新进展。
第二,具有健康教育规划设计、执行和评价的能力,并不断反馈,使其能力不断提升。
第三,学习方法学,熟悉资料收集方法。第四,组织与协调能力。平衡护生自己作为管理者、监督者、服务者和教育者的角色。
3培养临床护生健康教育能力的方法
3.1角色扮演法,也叫情景模拟
这是一种培养健康教育能力的较好方法,需要做充分的准备。王颖等就以“健康教育演示赛”的形式,以情景剧、角色扮演等方式,设计出临床护理工作的场景,由学生扮演医护人员和患者,模拟进行健康教育。充分发挥了护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增进护生与患者、护生与带教老师间的沟通交流,培养了护生健康教育服务的意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3.2应用PBL教学方法训练护生健康教育能力
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problembasedlearning,PBL)是一种以护生为中心的小组讨论式的教学方法,强调从问题着手,护生去探索知识,并运用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激发学习兴趣。李翠娟等以提高护生综合能力为目的,开展健康教育实践活动,实施健康教育与临床实践一体化的教学模式,采取公共卫生教育组研究发展的1套5步骤模式,对护生进行健康教育能力培养以及PBL教学方法训练护生健康教育能力。
3.3个案教学法
教学中采用个案教学法,启发学生根据个案评估资料,分析患者的健康需求,运用所学的知识进行分析、设计,制定教育计划,由此发展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和健康教育能力。
3.4其他
其他方法如制定标准的健康教育手册、模拟责任护士带教]、以小组讨论公益活动等综合式培养、多媒体教学、观摩讲座等,对于提高护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健康教育能力均起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4对护生健康教育能力的评价
吴双伟等钊应用自设的调查表来评价实习护生的健康教育能力,主要从护生自评和老师评价两个角度来了解护生的健康教育能力。许真也运用访谈和问卷调查的方式,由老师对护生进行评价,其评价内容与吴双伟等的评价内容相同,只是将每项内容分为了很好、一般、差3个等级。
5影响临床护生健康教育能力培养的因素
5.1护生普遍缺乏健康教育相关知识和意识
目前我国实习护生的临床实习计划仍以疾病为中心,注重护生掌握护理基本技能和常见疾病,忽视了对实习护生健康教育意识和能力的培养。护生自己对健康教育也没有较清晰的认识,有些护生不知道如何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缺乏健康教育知识和技能。
5.2临床带教老师健康教育能力有待提高
当前,临床带教老师多是中专毕业后自修完成大专或/和本科护理的理论学习,缺乏系统的护理健康教育理论知识和技能培训,而且临床带教教师不但要完成临床护理工作,还要完成教学任务,没有足够的精力去了解国内外最新的健康教育相关知识,往往忽视了对护生在健康教育实施的引导¨。
从目前的研究来看,对于教师德育能力结构的认识,仍然存在着很大分歧。有学者把教师德育能力分为:教育者自身的思想道德认识能力与践行能力,把握德育内容的能力,掌握德育规律、灵活运用德育方法的能力,德育信息的搜集处理能力,了解并正确评价德育对象的能力,控制德育环境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1]。也有学者将教师德育能力分为:德育设计能力,德育实施能力和德育评价能力[2]。
尽管教师德育能力结构目前没有一个统一的认识,但一些学者仍然提出了一些有益的建议。如林海亮、王凌霞指出,社会学知识是教师德育能力的基础知识[3],林海亮[4]亦指出教师的德育能力模型应该是综合性、立体性和可变性的素质模型。
借鉴以上研究成果,结合长远的教育目标和上海学校德育“十二五”规划以及上海市学生民族精神教育和中小学生生命教育,我们按原理的知识与临床的知识,一般领域的知识与特殊领域的知识这样的知识分类法,从三个层次构建教师学科德育能力的模型:即通用德育能力,主题德育能力和学科德育能力。其中通用德育能力是基础,属于原理性知识和一般领域的知识;主题德育能力是跨学科的,而学科德育能力是分科的。这两者属于临床实践的知识和特殊领域的知识。
二、通用德育能力的建构
第一个层次,教师的通用德育能力是以教育过程的五大要素为纵向维度,即教育者、学习者、教育内容、教育方式与教育环境;以哲学、心理学、社会学、教育学这些基础理论为横向维度构成一个框架。
三、主题德育能力建构
德育可以围绕不同的主题的展开,而以主题为单位组织德育内容往往是综合性的,涉及多学科的。在教师进行了系统的德育理论与方法学习后,再结合不同的主题,进行教育实践。在这个层次上,教师需要掌握不同主题的相关知识和相应的的德育方法。(本文来自于《教师教育论坛》杂志。《教师教育论坛》杂志简介详见.)
四、学科德育能力建构
在具备了通用德育能力和对不同主题的了解后,教师要结合自己任教的学科,恰当地、巧妙地将不同的德育主题融入学科教学。这一阶段主要需要提升教师的德育设计能力与实施能力。
五、小结
“十二五”期间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也为师范院校的各专业发展与改造提供了良好的契机。各级各类师范院校必须紧紧抓住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时机,积极进行专业的改造与调整,努力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效益,为新时期基础教育的进一步发展培养出大批高质量的合格的优秀教师。为了进一步提升小学教育专业学生的实践教学技能,满足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要求,有必要对如何提升小学教育专业学生的实践技能做进一步的探讨。
一、对当前提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社会背景的认识
应用型是相对于学术型、知识型而言,具体是指面向“一线”,倾向于能力培养,是对“具有较强适应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创业精神特质的总的概括”。根据未来社会发展的趋向,培养应用型、复合型的高素质人才将是学校教育的最终目的。
(一)对国家政策层面的背景认识
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指出:“面对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必须清醒认识到,我国教育还不能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接受良好教育的要求。教育观念相对落后,内容方法比较陈旧,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素质教育推进困难;学生适应社会和就业创业能力不强,创新型、实用型、复合型人才紧缺;教育体制机制不活,学校办学活力不足;教育结构和布局不尽合理,城乡、区域教育发展不平衡,贫困地区、民族地区教育发展滞后;教育投人不足,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尚未完全落实。接受良好教育成为人民群众强烈期盼,深化教育改革成为全社会共同心声。”
2.《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的意见》中指出:“要创新教师教育课程理念。教师教育课程在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师培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是提高教师教育质量的关键环节。要围绕培养造就高素质专业化的教师为目标,坚持育人为本、实践取向、终身学习的理念,实施《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创新教师培养模式,强化实践环节,加强师德修养和教育教学能力训练,着力培养师范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该《意见》中指出了各级教师教育课程的基本要求及能力要求,为培养院校的培养目标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指导。就培养教师的院校来讲,其中提出的“强化实践环节,加强师德修养和教育教学能力训练”等内容,与上述《纲要》中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要求是一致的。
3.教育部2012年颁布的《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第30条中明确提出:“高等 学校要适应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不断优化学科专业结构,重点扩大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人才培养规模。”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国家和各地方都已全面开始产业升级和产业结构调整,对高等学校培养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合格人才提出了新要求。
(二)对当前小学教育专业学生实践技能掌握的现状认识
荷兰教育技术学博士Kivschner在《旨在获得学习能力和专业能力的学习环境设计》一文中对知识、技能及能力作出了阐述。他认为,知识是特定领域所呈现的事实、概念、原理、程序和理论,知识有一个明显的特征,即别人很容易查明你是不是掌握。技能更多强调学习者必须运用已掌握的知识来执行高级的心理过程,技能很难从外界观察到且很难一学就会。能力是从各种适当的行为中做出选择的本领,以保证在限定情况的范围内成功地达到目标,能力之所以比技能更高明,是在于它明确要求运用策略性知识与情境性知识。
课程的学习理应包括知识的学习,技能的学习和能力的培养,应用性人才培养目标更强调技能的学习和能力的培养。作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小学教育专业的学生来讲,知识的传承性要通过教师的实践教学技能来体现。从小学教育专业学生的培养方案中不难看出,开设的课程更多的是强调学生的理论知识的掌握和学习,而对于学生的实践技能,不论是课程设置还是学分及课时的分配,体现都不是很突出。主要表现在对于小学所开设的课程类型及课程内容、结构不熟悉、课程标准的认识能力不足、教学技能表现力不足(教材分析能力、教学设计能力、说课、课堂讲授、评课能力、课堂教学的组织与管理能力、偶发事件的处理能力)、人际交往能力、教育教学研究能力、活动的组织与开展能力、了解研究学生的能力等方面,这不但不符合一名合格小学教师的素质要求,更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要求是截然相反的。
二、提升应用型小学教育专业学生实践技能的策略
(一)建设应用型教师教育课程体系
小学教育专业应用型课程的设置既要体现职业化,即在课程体系中开设相关教师职业类的课程,也要重视课程的人文性。当代小学教师的素质结构应是博学加专长,培养的学生不仅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还要具有多方面的能力和综合的素质,做到“能说会道、能唱会跳、能写会画、能教善研、能用善创”。概括为学生要具备的“七艺”为说、唱、弹、跳、写、画、教。通过多方面努力实现学生学科专业基本能力和教师职业技能的协调发展。
1.学科课程的建设。是依据应用学科的发展来设置课程,在专业课程的基础上增加一些新的应用型课程,侧重于培养学科理论知识和用其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课程内容应该具有“宽广、“浅显”、“新知”、“实用”的特点,具体表现为:
“宽广”——指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小学教师的培养目标中对知识的广度有一定的要求,知识越丰富对于小学教师的职业能力越有利,而且将会有助于其应用能力的提升和发展。
“浅显”——指适度降低课程的理论深度。在小学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中,应该适度降低各学科知识的深度和难度,重点做好不同学科教学法的学习以及教学技能的掌握与训练。
“新知”——指在培养方案中所开设的相关课程的课堂教学中应该把最新的与应用有关的学科知识纳入到课堂教学内容中。
“实用”——指学科知识的传授要有应用的针对性,并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的应用能力的培养。
2.应用能力课程的建设。根据学科要求和小学教师职业的素养要求,按照不同的能力要求来设计并设置实践课程。应该要求在所有设置的学科课程中,实践的课时数要占到一定的规模。此外,加强与第二课堂相结合的职业能力训练,引导学生较早地、系统地参与教学实践活动。加强学生参与实践活动的力度,在实践中验证理论知识的学习,既能巩固理论知识,又能在后续学习中弥补理论知识的缺陷与不足。
3.综合素质类课程。以基本素质课程和职业素质课程为主,侧重于学生人文素养和职业道德的培养,最终促进学生的个性全面发展。小学教育专业学生的应用性培养目标要求培养出来的学生既要掌握比一般高职院校学生更扎实的理论知识,又要有较强的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和实践教学能力,而这些能力在目前的培养过程中没有得到很好的提升。
(二)建设“实践教学能力为本位”的课程体系
“实践教学能力为本位”是相对于传统教育中的“学科本位”而言的,就小学教育专业学生来讲,这里的“能力”更主要的表现在现代教育科学知识的应用能力和开发能力。“能力本位”最终作用于学生实际应用能力的提高,体现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的价值取向。
1.强调实践性教学的过程性。在设置相应的专业必修课程、增加实践课时的同时,针对小学教育专业的特点,可以通过举办舞蹈教学汇报演出和书画手工艺作品展、强化学生“三字一话”、说课、上课、评课能力的训练;同时,特别强调学生活动与专业特点的结合,尝试将实践性教学活动纳入各项主题活动当中。
2.强化小学教育专业教育实习、见习力度,积极探索有效的教育见习、实习模式。
第一年见习,主题是“教学观摩”。目的在于通过学生全天参与小学学校教育教学活动,观摩小学的课堂教学、班级管理、校内外活动等常规教学管理行为,让学生认识并熟悉小学校园环境以及各科小学教师,结合自身做好专业发展方向。
第二年见习,主题是“教学助理”,观察了解小学教师对教学内容的处理、教学方法的选用、教学程序的安排、课堂教学的调控以及教师教学风格特点,了解学生学习行为、学习态度等方面情况,协助小学教师开展班队活动。要求学生每周必须有一天去附近的小学做小学教师的“助理”,进一步熟悉并掌握教学活动的相关实践知识,并积极参与教育教学理论知识的学习。
第三年见习,主题是“教学模拟”,重点在于尝试说课、讲课、听课、评课、教育调査与研究相结合,并在小学教师的指导下试教试做,在此过程中来验证理论知识和提升实践技能。
第四年构建教育实习的实践教学框架,探索3.5+0.5的培养模式,实施顶岗支教实习,让学生全过程体验教学,综合而全面的提升学生的教学实践能力,使学生真正转变成为一名优秀的小学教育专业的毕业生,同时也成为一名合格的小学教师。
3.加快开放式办学步伐,广泛利用社会教育资源在专业实践培养建设过程中,学校应坚持“合作互惠、理论与实践互补、师资共享”等原则,一方面加大校外实践基地建设力度,注重充分发挥其效能,另一方面采取“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的多种形式,使小学教育专业的学生熟悉小学教育,研究小学教育,热爱小学教育,真正成长为能适应现代小学教育发展需要的高素质的应用型小学师资。
关键词:终身教育理论;基础教育课程与教学内容;改革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23X(2011)11-0180-02
终身教育是指“与生命有共同外延并已扩展到社会各个方面的这种连续性教育”。自20世纪60年代保罗・朗格朗首次提出终身教育提案以来,随着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知识更新不断加快、岗位转换日趋频繁,终身教育理论已被国际社会广泛认可,已成为当代国际教育领域影响最大、传播最广的一种教育理念。终身教育理论突破了传统教育的局限性,对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影响是全方位的。在终身教育理念下,基础教育的目标已不是简单地让受教育者掌握已有的知识,而是以培养人的学习能力、选择能力、创造能力和协作能力为出发点,培养人进行终身学习的能力。它改变了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从更广阔的社会背景对传统课程与教学内容及其弊端进行反思和批判,从一个全新的视角对课程与教学内容进行了丰富和完善。
一、传统教学理论下基础教学课程与教学内容存在的问题
传统教学理论认为课程就是固定在中小学教科书中的理论知识,因而要求学生把规定的知识技能牢固地记住,但很少注意教师所教知识与学生实际的联系,无法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传统教学理论的指导下,我国的基础教育课程与教学内容存在着如下问题:
第一,教育内容陈旧、过时,不利于推行素质教育和终身学习。我国传统基础教育内容包含有大量陈旧的、过时的知识,教材中过分注重经典内容的倾向,现代科技文化内容较少,难以正确反映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社会生活和社会现实。学生学的知识既窄又旧,难以适应现代社会需要。长期以来,尤其在农村中小学一直沿用统编教材,而较少对教材内容进行补充、调整、更新,使用自编教材或具有当地特色的乡土教材则极少。
第二,教育内容严重脱离社会、脱离生活,不利于培养现代人才。教育内容与现代社会的生产生活、经济文化、科技信息相差甚远,课本中现代经济、现代管理、金融会计、信息技术、农业技术、环境教育等基础知识的内容很少。这不仅使学生得不到真才实学,而且使学生的学习变的枯燥乏味,学习兴趣降低,逃学和辍学现象时有发生。许多学校实行封闭式教学、封闭式管理,人为地把学生和社会分离,把学生的学习活动与社会生活分离。这种情况造成教育越来越疏远生活,失去了应有的生机和活力。
第三,教育内容难度大,不符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传统的基础教育教材,一是教学内容的知识量和难度远远超过美国、日本和西欧发达国家的同类教材,许多学科知识难度大、逻辑推理强、抽象程度高,造成“学生感到难学,教师感到难教”的现象。二是生涩难懂且需要死记硬背的内容多,学习难度大。学生学起来很费劲,导致他们失去继续学习的兴趣,教育内容不符合学生年龄特征。
第四,教育内容重复设置,学科结构组合不合理。传统基础教育学科课程之间教学内容、知识点重复现象普遍存在,特别是文科教材,教学内容重叠较多。高中教材内容与普通高等、成人高等、职业中专教材内容的结构性重复甚多。课程内容重复设置的同时,会消磨学生深入学习的兴趣,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会逐步降低。传统学校课程结构单一、封闭、僵硬,不是多角度、开放的、动态的。每门课程的内容没有兼顾到知识、儿童和社会的需要与可能,学科之间知识组合结构也不协调,如文科知识偏重、理科知识偏少、文科中政治历史的知识偏多而其他知识偏少、理科中物理化学的知识偏少。
鉴于上述问题,传统的基础教育内容急需进行结构性调整。教育内容的结构性调整不仅要考虑人与社会发展的统一,而且要体现时代性的要求。
二、终身教育理论对基础教育课程与教学内容的要求与影响
终身教育理论认为,课程不仅仅是固定的知识技能体系,它是学习者在学校所获得的全部的经验,是学习者利用原有的知识经验去获取新的知识经验的过程。该理论认为随着教育教学目标的改革,基础教育必须在课程结构及教学内容方面有所调整。既然教育是贯穿于学习者终身化的过程,那么基础教育就要让学生掌握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因为基础知识是人的认识能力的基础,人的认识能力是在掌握大量必要的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形成,因而教师只能在学生掌握大量必要知识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基础。
教育者要切实加强教育教学内容与学习者周围实际的联系,使课程与教学内容具有科学性、趣味性和实用性,让学习者在教师的指导下不断在学校里获得成功的体验,这样学习者才会对所学习的课程与教学内容感兴趣,才会培养起他们对科学知识的热爱,才会促使他们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过程中去,利用原有的知识经验去获取新的知识经验,不断提高认识的能力,养成主动求知的科学态度和习惯。正如《从现在到2000年教育内容的全球展望》一书所提到的,科学技术的发展既促进了物质的生产,也促进了社会生活的改变,所以它要求学生所学习的知识和内容要随之不断更新、完善。理论知识要和生活实践相结合,进而激发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唤起更多的学习兴趣,掌握更多的基础知识,能帮助解决现代生活中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初等学校教育和其他形式的基础教育的课程和内容需要得到批判性检查,以确保这些课程和内容包括了学习者为处理日常生活要求而需要掌握的知识和技能。这些需要掌握的内容和技能是什么?它们当然包括如下方面:推理、问题解决、信息的评估和利用、做出正确的选择和权衡道德问题等……。此外,基础教育应该使学习者熟练掌握读写算和获得一些经过选择的实用信息和生活技能,从而可为学习者继续学习,不论是接受中等教育还是自学,打下一种基础。《世界全民教育宣言》里指出,基础教育本身不应被看做是一种目的,而应是终身学习的一种基础。”
终身教育要求基础教育课程的综合化和探究化。按照终身教育理论的观点,学生在学校学习知识的主要目的不是仅仅记住知识本身,而是为了有效地提高他们的认识能力。同样,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的目的也不只是让学生记住教科书上的一些结论,顺利地通过某些规定的考试,而是让学生发展认识能力,掌握获取新的知识的本领。实践证明能力只能在掌握必要知识的基础上,主要在实践活动中培养,因而终身教育理论主张要取消或淡化各门学科极其严格的界限,要加强各门学科之间的有机联系,要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及社会实践之间的联系,课程内容中要大量增加观察、阅读、实验等方面的材料,引导学生通过动手动脑的探究活动主动地获取知识,不断增强认识能力。正如美国著名的教育家布鲁纳所指出的:通晓某一学术领
关键词:教育;现代化;人才品质;研究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需要人才,人才培养需要现代化教育,实现教育的现代化需要对传统教育进行改革与创新。为此,有必要对传统教育进行认真回顾,对现代教育进行广泛探索,对现代人才品质进行深入研究,从而推进教育的现代化和创新人才的脱颖而出。
一、传统教育的回顾
传统教育是相对现代教育而言的。作为教育,在一定时期内,都是为这个时期的社会发展与人才培养服务的。传统的教育为当时社会发展和人才的培养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进入新世纪,特别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培养具有创造性的新型人才,传统的教育已不适应,必须进行改革与创造性的转化,实施创新教育,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需求。传统教育的特点与弊端是:
1、传统教育在教育观念上认为能升上大学的学生才是人才,把考分、升学率作为衡量教育质量的标准,是一种为部分学生升学深造的应试教育。
2、传统教育是一种选拔教育、淘汰教育,它较多关注的是优秀率、升学率,忽视了中下层次学生的学习研究,是以牺牲大多数学生为代价,面向少数学生的精英教育。
3、传统教育重视基础知识教育,关注升学的需要和升学素质的培养,弱化了其他方面的需要和其他素质的培养,致使教育不能适应社会对各类人才的需求。教师为知识而教,为分数而教,学生为知识而学,为分数而学,以考试分数定质量高低,是一种单面性的教育。
4、传统教育突出教师的主导作用,忽视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强调的是教育任务的完成。在教学过程中忽视了学生的主动性、求知欲、创造性,忽视了学生的个性特点和个别差异,学生被当作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是一种“灌输式”教育。
5、传统教育只注重人的共性,忽视了人的个性与特长,学校一味地加工统一模式的“标准件”,不少学生的聪明才智和个性特长在这种教育中被无情地扼杀,是一种传授式的教育。
传统教育的特点与弊端造成的影响相当广泛,它危及教育本质的体现,是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应引起人们深刻反思与广泛探讨。
一是更新教育观念,端正对党和国家教育方针、教育目的的认识,树立起为现代化建设培养全面、和谐、可持续发展人才的教育理念,把教育作为提高民族素质的关键。
二是改革考试制度。按照教育考试的目的和考试的功能要求,应把考试机构及其运作过程纳入规范的质量监控体系,对各种考试的适用范围加以规范,使考试成为质量监控的重要手段,而不是目的。
三是重视学校教育的社会效应。学校是社会组织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确定国家的教育目的及教师、学生的个人发展目标时,应与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相一致,应建立在适应社会发展,全面提高师生综合素质的基础上。
四是适应时展的要求。在中国特色社会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各种社会体制都处于变化之中,教育体制不能例外,教育要为社会转型和发展培养相适应的人才。
二、现代教育的探索
现代教育即是以市场经济为基础,以先进科学为主要内容,以现代化生产为服务对象的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教育;是对传统教育的瓦解、扬弃和创造性的转化。概括起来,现代教育应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
1、强调教育与生产实践相结合,重视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有机结合。教育是基础生产力,它能培养人的劳动素质;教育是现代大生产的必要组成部分,教育的投资是生产性的投资。因此,现代教育无论在数量、规模、速度上,还是在质量、规格、层次上,都要与现代生产的要求相适应。
2、现代教育是一个多样性的开放系统。一是教育系统内部开放,加强校际之间的横向联系,特别是高校之间的横向联系,对于促进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有重要的意义。二是学校各专业之间、学科之间要加强交流。现代教育强调的是博才教育、素质教育,资源上要互通有无,技术上相互借鉴,科学研究上要联合攻关。三是教育对社会的开放。教育系统要与社会上其他行业之间要加强交流联系,要了解和掌握社会对人才的质量与数量的要求,积极为社会培训需求人才,更新知识,解决生产上的技术问题,并从实践中创造知识,获取必要技术支持;同时,要积极与企业、科研部门建立各种形式的“产、学、研”联合体,形成“实践-教育-研究”循环发展的密切联系网。四是教育对世界的开放。开展国际教育交流、学术交流、办学交流,形成国际大教育、大学术、大学校的人类文明大家庭。
3、现代教育是全面、和谐、可持续的教育。现代教育在总体目标上,要按照社会发展的需求,注重对全方位、多层次、高规格人才的培养,以发挥综合素质作用,形成群体核心优势,进行创新发展;要采取多层次教育途径,遵循全面教育原则,通过全方位教育方式,实现全面发展、和谐发展、可持续发展,进而实现创新发展的教育目标。
4、现代教育具有时代特征。一是现代教育理念是以推行素质教育、实施创新教育、进而实现终身教育,是以面向和提高全员综合素质为目标,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重点的终身教育。二是现代教育模式是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突出个性特长的教育,变班级式、传授型教学为多层次、引导性、互动型、启发式教学模式。三是现代教育实施人才培养由传统的专才教育向通识教育转变的教育,是融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为一体的人才教育培养模式。四是现代教育注重理论教学与生产实践相结合,课程设置和教材选用适应当代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突出当今科技发展的最新成果与技术。五是现代教育积极采取研究法、发现法、暗示法、范例法、情景教学法等教学方法,注重提倡自学、贯彻启发、重视反馈、讲求效率等教学方式。六是现代教育质量监控实行知识与能力并重,理论与实践结合,重点测试受教育者知识的理解、掌握与灵活运用的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采取书面答卷与科研论文、产品设计、社会调查、应用建模等相结合的教育效果监测系统,讲求的是综合素质与能力。
三、现代人才品质的研究
1、现代人才品质
(1)健全的人格品质。主要包括具备良好的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善良人性、爱国之心、法纪意识等,其中对道德的要求尤为重要。对人才的要求,在做人上既不能要求他们是完人,但又不能没有一个基本的要求。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健全的人格品质对于现代人才的成长与作用的发挥将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重要、更有价值。
(2)求异思维。强调思维的求异性和灵活性,包
括思维的发散和敛聚。发散思维就是全方位地、多角度地、联想迁移式地思考问题;而敛聚思维就是聚焦于某一问题上作深入思考。发散思维一旦寻找到新的思维方向,思维便要由发散转入敛聚,通过敛聚思维进行创新发展。可见,发散思维是要进行“发现”的任务,而敛聚思维则是要执行“完成”的任务,二者不可缺少,是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必备条件。
(3)主体意识。人才研究发现,大凡人才都有比较强烈的主体意识,而现代人才在这方面表现最为突出。所谓主体意识是指人对自己的正确认识,特别是在正面和积极态度上,包括自信、自主和自我的肯定。有较强主体意识的人往往不怕挫折,有独到见解,能独辟溪径,做出创造性贡献,最终走向成才。
(4)网络知识。一是指知识十分广博,具备多层次全方面基本知识;二是指各类知识相互连接、互补互促、融会贯通。这种知识结构极有利于人的思维的发散和联想,有利于知识的迁移,因而极易于产生新知。网络知识强调的是“适度匹配”,而不是一应俱全,方方面面都懂,更不要求各类知识平衡发展,样样精通。实践证明,匹配的网络知识必定产生强大的创新能力。
(5)复合能力。研究表明,人具有多种能力,只要得到开发,这些能力都能得到发挥,但有些能力发展的空间较大,称之为优势能力或特长,而有些则较小,称之为弱势。优势能力的充分发展必须借助其他相关能力的匹配发展,没有相关能力的发展作为基础,优势能力的发展就会受到很大的限制。复合能力是现代人才的主体和核心,没有复合能力就称不上人才。
(6)良好的意志品质。任何人才都需要对事业的热情和对成功的执着追求,现代人才也概莫能外。许多人最终之所以没能成才,不是他们天资不够,也不是他们缺乏成才的环境和机遇,而是他们缺乏成才必须的热情和执着。要保持对事业追求的热情和执着,自甘寂寞,克服困扰,矢志不移地奋斗,决非是一件容易的事,对现代人才应当特别强调意志品质的培养。
(7)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这是知识经济、信息时代人才必备的素质。创新精神是指要具有能够综合运用已有的知识、信息、技能,提出新观点、新方法的思维能力和进行发明创造、改革、革新的意志、信心、勇气和智慧。创新能力是人的一种最宝贵的高品位素质,是人们革旧布新和创造新事物的能力,其最基本的构成要素是创新激情、创新思维、科技素质。创新激情决定了创新的产生,创新思维决定了创新的成功和水平,科技素质则是创新的基础。作为现代人才要具有专而博的知识,有较强的创新思维能力,对社会发展有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有旺盛的求知欲,有较强的创新意向,不怕吃苦、不怕挫折,积极追求真理的人才品质。
2、培养现代人才需要处理好几种关系
(1)成人与成才关系。培养人才,成人教育与成才教育二者缺一不可。就人才成长的规律看,一般是先成人后成才,其机理在于成人是成才的方向和动力,有了方向和动力成才也就有了目标。因此,现代教育强调成人教育应优先于成才教育,尽管二者同时进行。
(2)知识与能力关系。在现代知识经济社会里,知识是能力的重要基础,但不是决定因素;同样,能力大小也不表明知识的多少,高学历不能等同于高能力。只有活知识才能转化为能力,而死知识则不能转化。现代教育急切呼唤知识的活化教育和知能同一的教育。
(3)求实与创新关系。现代教育既要改革传统教育,更要与时俱进,决不能因某些困难和现实问题而阻碍甚至反对创新。要求脚踏实地,但不能反对好动好问、标新立异。求实与创新不是一对矛盾体,二者是有机统一体,它们在教育过程中的对立是教育观念误区的反映。
(4)民主与个性关系。现代教育本质上是民主教育,它鼓励受教育者的表现欲望和“逞能”欲望,认为这种欲望是人的本能反映,是个性能力外显的一种自然表现,也是培养创新意识的前提,教育者不但不能打击受教育者的表现欲望,反而可以藉此帮助学生准确判断其个性能力所在。为此,教育者必须营造教育的民主氛围。没有民主就无从谈论人本教育和现代教育。
【关键词】知识;能力;平衡
【中图分类号】G42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4128(2010)08-0137-02
能力是人们顺利完成某种活动所必备的个性心理特征。任何一种活动都要求参与者具备一定的能力,而且能力直接影响着活动的效率。知识是人类经验的总结和概括;能力是一个人比较稳定的个性心理特征,它表现在人们掌握知识和技能的难易、快慢、深浅、巩固程度以及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等方面。一般来说,能力的形成和发展远比知识的获得要慢。
能力和知识是密切联系着的。一方面,能力是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的,离开了学习和训练,任何能力都不可能发展;另一方面,掌握知识又必须以一定的能力为前提,能力是掌握知识的内在条件和可能性。但是,能力与知识的发展并不是完全一致的,目前学校教育的状况是知识与能力之间失去了应有的平衡,能力培养未能得到重视,教育的天平过于向知识一端倾斜。
1 知识与能力的转化与失去平衡的原因――重知识轻能力
知识与能力是相互联系和依赖,假如一个人没学习和掌握一定的理论知识,他的能力就很难得到提升。同样的问题摆在我们每个人面前,一个人的能力是自然具备的,还是要通过学习与训练才能提高?过去,学校教育很少或者完全没有正视这个问题。传统的考核的往往偏重于测试学生对知识掌握的程度,忽略了对学生学习过程和综合能力的测评。也就是说,传统教育过分偏重与理论知识的讲授和考核,对学生能力的训练与测试则很少甚至被忽略。学到的知识并没有转化为能力,也就是说,知识与能力之间失去了应有的平衡。
目前的状况是职业教育更多的是偏向于提升学生的“能力” ,而普通学校教育砝码则偏重于对学生传输“理论知识”。在很多学校中似乎形成了重理论知识教学一边倒的倾向,究其根源首先是因为“应试教育”处于学校教学的中心环节,学校的全部教学都是在围绕考试的轴心转动。现在学校的教学过份关注学生掌握知识的多少,至于学生能否运用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很少得到重视甚至被忽略。造成这种过于偏重于理论教学的畸形现象,主要是由于教学评价机制存在缺陷。目前学校只是将卷面分数作为评价学生优劣的惟一标准,而对学生的能力分数则没有被纳入评价体系中, 能力教学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和在学校 教育中得到普遍的推行。另外,造成知识与能力教学失去平衡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大部分教师未进行过能力教学的培训,换句话说,很多教师不具备从事能力教学的素质,因此也不知道如何有针对性的对学生进行能力方面的指导和训练,同时也缺乏这方面的教材和相应的教学设备,值得学校教育重视的是知识发展和教学更新问题。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知识的更新也在提速,现在不少的教材,不管这些知识是否已经老化,是否能转化为学生的能力,是否对学生就业和创业有用?很多学校仍然沿袭传统的教材,没有去清理哪些知识已经老化,哪些知识应该用最新的知识所取代,哪些案例已经过时,哪些知识应该与能力训练相互连接?由于很多理论知识没有与时间紧密结合,没有考虑学生毕业后哪些知识有利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创业能力和创新能力等,以至学生学了很多对他们走向社会后并无实际作用的理论知识。很多教材的章节不仅内容陈旧,而且都是由定义、特征和作用组成的固定模式,这些内容既未能与能力培养链接,也没有与实际运用相联系。此外,教师也没有真正引导学生如何将这些知识在实际中得到应用,这些知识对提高学生的工作能力有哪些切实的作用。总之一句话,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存在很到程度的脱钩。
2 知识与能力的动态平衡――双轮驱动
社会到底需要学校培养出什么样的人才?答案或许有很多种,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就是一个人的成功与否,一个人将来从学校出来走被社会认可和有所贡献的人,决不是仅取决与他掌握多少知识,更重要的是要看他是否具备与人沟通交流、与人合作和运用知识来解决问题等的诸多能力。进一步说,就是学校要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洞察问题的能力、为人处世的能力、控制能力等。
全面、综合评价学生的优劣,不应该只是考核学生的理论知识,还应该将考核的中心放在学生能力测试上。正如上面所述,学生要训练的能力很多,假设我们将训练和测试学生的主要能力概括为动手操作能力、逻辑推理能力、沟通交流能力、创新能力、就业能力、洞察问题的能力、处世能力。用公式表示为:
A=f(K;O;R;I;C;I)
A(accomplishment素养,素质);K(Knowledge,理论知识);O(Operate,操作能力);R(Reasoning,逻辑推理能力);C(Communications,沟通能力);I(Innovate,创新能力);T(To obtain employment,就业能力);P(perception洞察问题的能力) ;T(To associate with people,处世能力) 。
评价学生综合素质的因素是多元的,不能以理论知识笔试分数作为评价学生学习效果的唯一标准。在评价学生素质的诸多因素中,能力因素的考核权重应逐步提高,尤其是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因素,应该在将来的考核中加大比重。以“能力”作为突破口,尤其要将考核学生的“创新能力”作为考核的关键点。发展与创新成正比,与故步自封成反比(D=I/K)。考核的创新不仅仅是考核形式上的“变脸”,更重要的是考核实质的变革。现代教育的目标之一,就是要促进学生从“知识型”向“能力型”的转轨,改变目前重知识轻能力的倾向,逐步使知识掌握和能力训练相平衡(见下图1 )。
图1
从上图可以看出,知识是能力的基础,能力的大小和提升主要取决于一个人掌握知识的多少。但是,学习理论的目的是为了将所学知识转化为能力,也就是说,不能将理论束之高阁,用理论来唬人。学习知识的目的是转化为能力,用理论来指导实践。当然,要实现知识与能力的双轮驱动,必须有良好的社会环境和学校环境,即要创造一种有利于学生将知识转化为能力的氛围。现在学校教育的状况是知识的独轮驱动,长期以往就必然导致教育的车轮失去最终的平衡,从而使教育偏离正确的运行轨道。因此,学校教育要加大对学生将所学理论知识转化为能力和促使知识与能力的双轮驱动。
3 知识与能力转化与平衡的链接点――教学、训练与评估
平衡是自然界万古永恒的法则,在社会界也应该遵循平衡定律。中国就业促进会副会长陈宇认为,能力决定命运,能力决定机会,能力决定未来。目前教育界的状况是,知识与能力之间已完全失去了应有的平衡,教学的砝码明显倾向于理论知识的传授,也就是说,能力的教学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实际上,在就业和职业生涯中,大部分取得成功的人,不是文凭高的人,而是具有能力相对强的人。目前一般将能力划分为三层,即核心能力、通用能力和特定能力。“特定能力是表现在每一个具体的职业、工种、岗位和工作上的能力。通用能力是表现在每一个行业,或者一组存在共性的相近工作领域的能力。”,核心能力是每个人在职业生涯中必备的最重要的能力,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职业技能鉴定中心将核心能力分为八项:与人交流、数字应用、自我学习、信息处理、与人合作、解决问题、创新和外语应用。这种划分,很显然还有待在今后的实践中进一步得到充实和发展。例如,就业与创业能力,尤其是创业能力更应得到重点培养;心理素质能力,其实一个人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一个人的心态,比如一个人的毅力、忍耐力、持久力、乐观的心态等;处世能力,尤其对一个刚出校门的大学生来说,很多学生感觉现实与想象差距甚远,一旦步入社会就感到很茫然。还有些能力要加以调整,例如与人交流和与人合作加以合并或许更好些。
3.1 知识与能力的转化与平衡――教学与培养:能力的培养应在今后的学校教育中得到逐步加强,问题是如何促进学生将所学知识转化为能力?有专家提出能力教学的基本方法:行为导向教学法,即以职业活动的要求为教学内容,依靠任务驱动和行为表现来引导基本能力训练的一种教学方法。他们主张,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学习者是主角,参与是关键,教师只是教学活动的主持人。
我个人认为,由于学生缺乏能力训练方面的实践经验,如果教师仅仅担任能力教学的“主持人”角色,那么学生能力的提升只能是一句口号而已,因此教师应成为能力教学的主导者。在强调能力教学的作用时,不能轻视理论知识学习的重要性,以能力教学为中心,只能在职业教学中得到推行,不具有普遍适用性。因此,在能力教学中,要以学生为主体,以理论知识为基础,以教师为主导,也就是说,教师在学生能力的培养上不只起到“主持人” 的作用,而应引导学生制定能力训练目标和计划,引导学生以所学理论知识作为能力训练的依据,对学生进行个性化的培养和指导,也就是说,教师在能力教学中应扮演“导演”的角色而不仅仅是“主持人”角色。
3.2 知识与能力的转化与平衡――测试与评估:一个人去学校接受教育,学习书本理论知识,或者说通过能力的训练从而将知识转化为能力的目的,或者说评判的最终标准,就是要看一个人将来就业、创业以及对社会贡献的成效大小。
对学校教育来说,评价学生的优劣,应评估学生的综合素质,因此考评的标准不能是单一的,即不能以理论知识笔试分数作为评价学生学习效果的唯一标准。在评价学生素质的诸多因素中,能力因素的考核权重应逐步提高,尤其是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因素,应该在将来的考核中加大比重。
参考文献
[1] 王艾丁.《论远程教育与面授教学的资源整合》.《中国成人教育》,2006年第1期
[2] 黄亨煜主编.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职业技能鉴定中心组编.《解决问题能力训练手册》.人民出版社,2007年7月第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