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01 09:32:44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土木工程,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土木工程专业的安全课程状况
根据文献显示,目前我国土木工程专业安全生产教育存在缺失。仅以河南省高校土木工程专业课程设置情况为例,河南省开设土建类土木工程本科专业的几所高校,都没有开设专门的施工安全生产课程[4]。而我国的高职高专有关建筑施工安全的技术往往作为一个个分散的内容穿插在《建筑施工技术》课程中讲授,几乎也没有开设专门的安全生产技术类课程。目前土木工程安全生产课程状况是:高职院校几乎不存在土木工程安全生产的系统性教育,因此不能培养学生建立科学的安全意识、掌握适用的安全技术知识;然而,随着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制度逐步建立和日益完善,从事工程技术和管理的人员迫切需要认识科学的安全理论和观念,提高安全意识,以尽可能避免事故的发生。因此,在土木工程类的高职教育中设立安全生产课程迫在眉睫。
土木工程安全课程建设
施工企业的施工员、安全员、监理员、造价员、资料员是高职高专土木工程技术专业的主要职业培养目标[6]。高职院校土木工程安全课程应旨在提高学生职业素质和能力,以培养安全员岗位能力为课程目标,是土木工程类的专业必修课。土木工程安全生产课程建设应服从于高职院校土木工程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交叉安全专业的课程体系,对整个课程体系构建进行丰富和完善,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和安全观念,让学生从思想上认识到工程生产建设必须保证安全。建议土木工程安全生产课程内容主要涵盖以下几个方面: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及标准规范这包括发展历程、管理体系、制度文件等内容,比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等。这对学生将来工作实践具有强制性和约束性。安全生产技术安全技术内容丰富,设计安全工程、安全原理、安全设计等各个专业和领域的技术,是一门综合性应用技术。建议土木工程安全生产课程应涵盖通用安全技术,并侧重建筑施工安全技术。该课程内容对于培养学生具备安全员岗位能力有着直接的支撑作用,并拓展其就业领域到通用的安全技术行业,对学生职业生涯产生积极的影响。安全管理安全管理主要是组织实施企业安全管理规划、指导、检查和决策,同时,又是保证生产处于最佳安全状态的根本环节。笔者建议把国际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OHSMS)引入课堂中,使学生接触到国际上通用而成熟的安全管理体系知识。安全管理学可以使得学生在就业岗位中把安全意识和安全知识有效地传递给周围的人,促进企业良好安全文化的形成。事故预防分析和事故调查这包括事故致因理论、事故规律、案例分析、事故调查等内容。介绍事故发生的原理与预防原则,针对施工或生产中存在的安全隐患,人的不安全行为及实际案例展开原因分析和调查,提供多种分析方法与预防措施途径。实践环节高职教育特别重视实践操作。土木工程安全生产课程也应尽可能通过校企合作、对口单招、订单式培养等政策,加快培养安全类人才[5]。总之,课程内容应体现土木建筑的安全生产规律和专业特色,并注重与其他专业课程如土木工程施工技术和工程事故处理等进行合理衔接,既为培养目标安全员奠定坚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又为学生的职业发展开拓更大的空间。
结论
土木建设工程是事故高发的行业,亟需提高其安全生产水平和能力。结合目前国内高校土木工程类课程的设置情况,为构建土木建设工程安全生产长效机制,为从根本上解决土木类人才的安全意识和技术问题,高职院校土木工程教育应开设相应的土木工程安全生产课程,培养综合性的适应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职高专人才。
作者:崔凤 卓木波 李欣 杜济旸 彭育强 单位: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关键词】土木工程;测量;原则;内容
大家都知道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中,测量信息是最重要的基础信息之 一,各种规划及地籍管理,首先要有地形图和地籍图。另外,在各项工农业基本建设中,从勘测设计阶段到施工、竣工阶段,都需要进行大量的测绘工作。在国防建设中,军事测量和军用地图是现代大规模的诸兵种协同作战不可缺少的重要保障。至于远程导弹、空间武器、人造卫星或航天器的发射,要保证它精确入轨,随时校正轨道和命中目标,除了应测算出发射点和目标点的精确坐标、方位、距离外,还必须掌握地球形状、大小的精确数据和有关地域的重力场资料。在科学实验方面,诸如空间科学技术的研究,地壳的变形、地震的预报等都要应用测绘资料。即使在国家的各级管理工作中,测量和地图资料也是不可缺少的重要工具。 一、土木工程测量学的定义、任务及内容
那么土木工程测量学是如何定义的呢?我们给出以下一些定义:工程测量学是研究各种工程在规划设计、施工建设和运营管理阶段所进行的各种测量工作的学科;工程测量学主要研究在工程、工业和城市建设以及资源开发各个阶段所进行的地形和有关信息的采集和处理,施工放样、设备安装、变形监测分析和预报等的理论、方法和技术,以及研究对测量和工程有关的信息进行管理和使用的学科,它是测绘学在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中的直接应用;工程测量学是研究地球空间(包括地面、地下、水下、空中)中具体几何实体的测量描绘和抽象几何实体的测设实现的理论、方法和技术的一门应用性学科。
1、土木工程测量是研究土木工程建设在勘察设计、施工建设及运营管理等阶段中各项测量工作,它的主要任务:
①研究测绘地形图的理论和方法;
②研究在地形图上进行规划、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③研究建(构)筑物施工放样、建筑质量检验的技术和方法;
④对大型建筑物的安全性进行位移和变形监测。
2、土木工程测量学的内容:
①模拟或数字的地形资料的获取与表达;
②工程控制测量及数据处理;
③建筑物的施工放样;
④大型精密设备的安装和调试测量;
⑤工业生产过程的质量检测和控制;
⑥工程变形及与工程有关的各种灾害的监测分析与预报;
⑦工程测量专用仪器的研制与应用;
⑧工程信息系统的建立与应用等。
二、工程测量学在土木工程建设中的地位及作用
土木工程技术人员明确测量科学在工程建设中的重要地位,熟练掌握测量基本理论和技术原理,熟练掌握和应用工程测量基本理论和方法,是进行交通土木工程技术工作的基本条件。测量学在军事、国土管理、地籍测量与房产测量、资源勘察与开发、工程建设中是一项基础性、前期和超前期的工作,直接为工程建设项目的设计与施工服务。其在土木工程建设中的地位及作用:
①在勘测设计阶段:在测区范围内测绘大比例尺地形图或电子地图,然后在地形图上进行工程规划、选址和设计;
②在施工阶段:将设计的建(构)筑物的空间位置测设于实地,依据建(构)筑物的要求开始进行变形观测,为保护建筑物提供资料;进行竣工测量,为今后的改建、扩建、修建提供依据;;
③在峻工阶段: 进行竣工测量,为工程的扩建、改建提供竣工图;
④在运营阶段: 进行维护测量,以便对工程进行维护保养,确保运营安全。
三、工程测量的工作原则
工程测量工作实质上就是一门几何学,是平面和高程分开计算的几何。为了避免误差的积累,使得整个测区的误差分布均匀且传递合理,便于整个测区同时或分期开工,另外无论是测绘地形图还是施工放样,要在某一点上测绘该地区所有的地物和地貌或测设建筑物的全部细部是不可能的,必须连续的逐个设站,所以测量工作应按一定的原则进行。
1、在精度上遵守等级原则:由高级到低级。等级规定是工程建设中测量技术工作成果质量的标准,是严格科学态度与实际测量技术水平的象征;离开甚至违背技术等级要求的不合格测量工作是不能容许的。
2、在布局上遵守整体原则:由整体到局部。整体,指的是测量对象是一个个互相联系的个体所构成的完整测量基地;指的是测定位置参数 不是孤立的,而是从属于工程建设整体对象的参数。
1)从工程建设的全局出发实施定位的技术过程;
2)定位技术过程得到的点位置必须在数学或物理的关系上符合工程建设的整体要求。
3、在程序上遵守控制原则:先控制后碎部。控制,实际上是等级原则下为工程建设自身提供定位的基准。以控制测量技术建立的基准设施是工程建设的基础,是工程建设中地面点定位的测量保证。
4、在过程中遵守检核原则:步步有检核。测量成果准确可靠是测量工作以及所涉及的土木工程优质的基础,没有经过检核证明正确的测量成果是不可取的。
这就是测量工作应该遵守的重要原则。目的是为了防止测量误差的逐渐传递及累积增大,保证测量结果满足精度要求。
总之,工程测量是建筑施工和建筑工程中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服务于建筑工程建设的每个阶段贯穿于整个建筑工程的始终。测量工作贯穿于工程建设的整个过程是一项具有先导性的工作。测量工作的质量直接关系并决定了工程建设的速度和质量。而我们在实际工程中必须认识到工程测量的重要性,做到科学管理让工程测量为整个建筑工程的没到工序更好的服务吗,提高施工质量和建筑物的品质和安全系数。
参考文献
[1] 覃辉等,《土木工程测量》(第二版),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7年
[2] 过静B,《土木工程测量》(第二版),武汉: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年
[3] 邹永廉,《工程测量》,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9年
土木工程能考研。土木工程是建造各类土地工程设施的科学技术的统称。它既指所应用的材料、设备和所进行的勘测、设计、施工、保养、维修等技术活动,也指工程建设的对象。
扩展资料
土木工程专业旨在培养适应现代化建设需要的',有扎实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有较强的实践能力,从事道路桥梁工程的设计、施工组织管理、经营等方面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主干课程:结构力学A、结构设计原理(钢结构)、基础工程(道桥)、土木工程项目管理等。
(来源:文章屋网 )
关键词:土木工程;混凝土施工;施工技术
中图分类号:TV331文献标识码: A
引言:在土木工程施工中,混凝土的应用是非常广泛的,混凝土施工技术的质量直接影响到工程的质量,所以要对混凝土的施工质量给予足够的重视。在土木工程中,有很多的施工单位,施工中的每一个环节都需要紧密的沟通,只有有效的协调好各个施工单位间的工序,才能够保证工程的顺利进行。在施工的全部程序中,混凝土作为一项重要的施工程序,对于整个工程的质量有重要的影响,因为土木工程施工的发展进步,对于混凝土技术提出了更为严格系统的要求。对于混凝土的施工工艺的研究,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对混凝土的原料组成、搅拌、运输、施工、养护各个环节进行了逐步分析研究。
一、混凝土施工存在的问题 1混凝土原料要求1.1对水的要求。
在混凝土施工的各用水环节里,不能使用没经过处理的沼泽水、工业污水、工业废水。预应力混凝土以及钢筋混凝土不得应用海水。拌制混凝土要符合下面的要求:水中不得有影响混凝土硬化凝结的糖类与油类,PH值必须大于4,硫酸盐含量不得超过1%。1.2对水泥的要求。
使用水泥时一定要区别水泥强度等级,掌握正确的使用办法。由工程基础情况为标准,选择合适的水泥种类。1.3对骨料的要求。
混凝土中最基本的骨料成分是砂石,根据砂石掺入比,我们知道,它的需求量是非常大的。在土木工程施工时,应该进行统筹规划,仔细研究砂石质量、力学指标、开采储存办法等。对于骨料应当从经济、优质、就地取材等几个原则出发,进行合理选择。可以用天然骨料,可以用人工骨料,也可以用混合骨料。2.配料和搅拌要求2.1配料准备前提:
水泥进场的时候,要按照级别、包装、品种、出厂日期、装配仓号等进行一一检查,而且还要对安全性、强度等性能指标实行复验制度。其质量一定要符合国家标准。如果在使用过程中,对水泥的质量与出厂日期产生质疑,可以要求复验,复验不合格的水泥产品,不得继续使用。预应力混凝土中,绝对不能使用含有氯化物水泥。2.2混凝土配合比要求:
在正式配料之前,应当要进行配比实验,而不得根据经验进行配比。在保证水泥质量的同时,也要注意合理与经济的原则。对于检查发现的错配、少配、漏配的混凝土禁止出仓。生产混凝土过程中,石、砂实际含水量可能同设计配比含水量有差距,施工中要随时根据现场测试结果进行配合比调整。
2.3对投料量的要求:
搅拌机承载混凝土量不应过多,投料量应控制于搅拌机额定容量以下。根据施工配合比、搅拌机型号,对投料量进行科学要求。
2.4混凝土施工要求
在对混凝土进行浇筑之前,要认真检查模板尺寸、标高、强度、位置等,并检查预埋件同钢筋的位置是不是准确。把检查结果记录在隐蔽工程情况表内。在雨雪等天气情况下,不应露天进行混凝土浇筑工作。在对竖向结构进行混凝土浇筑时,应当先在底部填进与混凝土砂浆相匹配的水泥砂浆,在浇筑期间不能发生离析。若浇筑高度大于三米,应当用振动溜管让混凝土实现下落。应当边施工,边对模板、钢筋、支架、预埋件和预留孔洞进行随时检查。发现移位变形,随时处理。最后,要确保混凝土的密实均匀,模板空间内不要留有缝隙。为保障混凝土的完整,浇筑中的间歇时间要尽量缩短。
因为一些设备、技术、人力等方面原因的限制,混凝土浇筑无法实现连续工作而必须出现间歇且间歇时间大于初凝时间的时候,那么应当留有施工缝。施工缝位置应当由施工技术与设计要求共同决定。由于施工缝处新旧混凝土结合力比其余部分要差,所以,应当把施工缝留在便于施工的部位,且该部位所受的结构剪力一定要小。
混凝土在浇筑入模之后,一定要进行即时充分的振捣工作,让刚进入模板的混凝土马上充满到每个角落,把气泡排出去,使之尽可能地做到均匀性与密实性的最优化。振捣方式分成机械振捣和人工振捣。一般情况下应采用机械振捣,当工程量小或者缺少机械的情况下,应用人工振捣。
二、混凝土施工工艺
2.1 浇筑
在混凝土浇筑前,应检查模板的标高、位置、尺寸、强度和刚度是否符合要求;检查钢筋和预埋件的位置、数量和保护层厚度,并将检查结果填入隐蔽工程记录表;清除模板内的杂物和钢筋的油污;对模板的缝隙和孔洞应堵严;对木模板应用清水湿润,但不得有积水。在地基或基土上浇筑混凝土时,应清除淤泥和杂物,并应有排水和防水措施。对干燥的非粘性土,应用水湿润;对未风化的岩土,应用水清洗,但表面不得留有积水。在降雨雪时,不宜露天浇筑混凝土。混凝土的浇筑,应由低处往高处分层浇筑。每层的厚度应根据捣实方法、结构的配筋情况等因素确定。
在浇筑竖向结构混凝土前,应先在底部填入与混凝土内砂浆成分相同的水泥砂浆;浇筑中不得发生离析现象;当浇筑高度超过3m时,应采用串筒、溜管或振动溜管使混凝土下落。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应经常观察模板、支架、钢筋、预埋件、预留孔洞的情况,当发现有变形、移位时,应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混凝土浇筑后,必须保证混凝土均匀密实,充满整个模板空间,新旧混凝土结合良好,拆模后,混凝土表面平整光洁。为保证混凝土的整体性,浇筑混凝土应连续进行。当必须间歇时,其间歇时间宜缩短,并应在前层混凝土凝结前将次层混凝土浇筑完毕。混凝土运输、浇筑及间歇的全部时间不应超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
2.2 施工缝
由于技术上的原因或设备、人力的限制,混凝土的浇筑不能连续进行,中间的间歇时间需超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则应留置施工缝,施工缝的位置应在混凝土浇筑前按设计要求和施工技术方案确定。由于该处新旧混凝土的结合力较差,是结构中的薄弱环节,因此,施工缝宜留置在结构受剪力较小且便于施工的部位。
2.3 捣实
混凝土的捣实就是使入模的混凝土完成成型与密实的过程,从而保证混凝土结构构件外形正确,表面平整,混凝土的强度和其他性能符合设计的要求。混凝土浇筑入模后应立即进行充分的振捣,使新入模的混凝土充满模板的每一角落,排出气泡,使混凝土拌和物获得最大的密实度和均匀性。
混凝土的振捣分为人工振捣和机械振捣。人工振捣是利用捣棍或插钎等用人力对混凝土进行夯、插,使之成型。只有在采用塑性混凝土,而且缺少机械或工程量不大时才采用人工振捣。采用机械振实混凝土,早期强度高,可以加快模板的周转,提高生产率,并能获得高质量的混凝土,应尽可能采用。
2.4.混凝土养护技术
混凝土的凝结与硬化是水泥与水产生水化反应的结果,在混凝土浇筑后的初期,采取一定的工艺措施,建立适当的水化反应条件的工作,称为混凝土的养护。为使混凝土中水泥充分水化,加速混凝土的硬化,防止混凝土成型后因曝晒、风吹、干燥、寒冷等自然因素的影响出现不正常的收缩、裂缝破坏等现象。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应及时洒水养护保持混凝土表面湿润。混凝土表面的养护要求:
(1)塑性混凝土应在浇筑完毕后6~18h 内开始洒水养护,低塑性混凝土宜在浇筑完毕后立即喷雾养护,并及早开始洒水养护。
(2)混凝土应该连续养护,养护期内必须确保混凝土表面处于湿润状态。
(3)混凝土养护时间不宜少于28d。
总结:
由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知道,混凝土的施工技术对于整个土木工程建设具有很重要的作用。在进行施工以前,一定要清楚了解到混凝土的结构特点,各环节的施工技巧。针对施工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地处理。惟有如此,才可以促使问题快速得到解决,以得到保障混凝土施工质量达标,为土木工程建设打好基础。参考文献:
[1] 陈本沛.混凝土结构理论和应用研究的理论与发展[M].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1994.
[2] 吴景海.土工合成材料加筋的试验研究和有限元分析[D].博士论文,天津大学,2003.
一、实践教学过程中存在的缺陷与不足
3.实践教学投入不足,基地建设滞后。实践性教学质量的提高需要健全的实习基地设施,也就是说需要开展实习基地建设工作。根据教学安排,土木工程生产实习安排在三年级下学期的暑假,历时四个星期,保证是与专业教学课程是同步进行的,并处于校外执行的环境下。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很多情况下这样的实习单位随意性比较大,都是教师或者学生自己去联系,往往可能造成没有针对性的实习。因为工程项目涉及面比较广泛,工种多样化,需要结合自身专业特点找到符合自身工种工程的实习场所,在短时间内是很难完成的任务。在这样的情况下,学生的理论知识不全面,自身实践经验有缺乏,借助到工地实习的方式去开展学习,往往都是没有经济收益的,这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实习单位开始担忧安全问题。我们知道,现阶段的市场环境下,施工企业往往实行的是项目经理责任制,无论是工程进度的推进,工程质量的管理,还是工程安全的控制,都需要其全权负责。在这样的体制下,实习单位往往都会以安全问题为由,不愿接收学生的实习,实习单位的联系难度自然也就越来越大了。除此之外,学生在实习过程中往往都是处于观看的位置,其动手实践的机会比较少,这也不利于其实践能力的不断提高。从这个角度上来讲,要想改变实习困难,就要加大实习基地的投入,建设出自身的校外实习基地,以此来开展实习教学活动。4.其他因素。从高校经费方面来考虑,很多情况下能够用于实践教学环节的费用都是有限的,从而使得实践教学出现如下的几种问题:其一,实地地点的选择比较局限,都是遵循就近原则来安排的;其二,实习时间比较有限,内容往往不够全面,这与大纲的要求相互违背;其三,实验项目的开展与实践内容相对陈旧,缺乏创新。
二、实践性教学改革与实践
1.树立工程实践观,加强对实践教学重要性的认识。我校土木工程专业的培养方向主要是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的勘察、设计、施工、监理及工程造价管理等方面的工程技术人才。首先,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念,规避重视理论忽视实践的传统教学的做法,不断解放思想,提高高等教育理论和实践统一化的认识水平,保证将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融合到教学过程中去。也就是说要保证所学习到的理论能够运用到实践中去,并以此为引导方向,开展工程实践活动,从而不断地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2.注重“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由于土木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活动的开展本身就对教师提出了高要求,也就是说,教师不仅仅需要健全的土木工程理论体制,还需要对于土木工程的结构构造、施工技术、工艺方法有着充足的掌握。从这个角度来讲,我们应该高度重视工程实践教师素质的培养。注重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其一,扩展教师融入渠道,将有实践经验的教师纳入到教学体系中去;其二,注重教师队伍的培养,不断提高青年教师的实践能力,实现其综合素质的提高;其三,注重外聘实习指导教师的聘用和选拔。综上所述,渐渐建立实践能力强、经验丰富、管理有序的实习师资队伍,为开展各项实习教学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3.规范实践教学环节的管理与考核机制。不断健全实践教学管理制度体系,实现考核办法的调整和改善,从制度上规范实践教学环节。考核的目的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教师可以结合考核情况对学生进行指导,实现对学习效果的掌握和控制;学生可以在考核结果的反馈中,找到今后学习钻研的方向,这将有利于学生教学实践质量的提高。另外,由于专业实习理论教学和实践环节有着很大的差距,可以结合学生的出勤情况,任务完成情况来综合考核,关注于学生知识融会贯通能力的提高,实现成绩评定的真实和客观,在此基础上积极组织学生开展实习答辩。对有创新再现和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学生应在成绩评优时予以重点考虑。4.加强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依靠良好的石油行业背景,建筑企业之间的关系维护应该是比较容易的,对此我们应该不断强化校企联合,不断建立健全校外实习基地,为学生专业实习提供良好的教学场所。专业实习不仅仅是学生展示自我专业能力的平台,也是不断培养其自身专业实践能力的场所。在此过程中,学生能够开展专业化的学习,在自我能力不断提高的过程中,其未来的职业规划也会慢慢地清晰起来,对于解决以后的就业问题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校内实践基地建设是对校外实践基地的补充。目前,土木工程专业与校外企业合作建设的美隆干混砂浆实验室已建设完成,学校投入建设的特种结构实验室也已经进入筹备阶段。这些校内实践基地的建成将为学生提供更多动手实践的机会,有效地保证实践教学工作的开展。5.鼓励学生创新的实践教学。实践教学也应当创新,特别适用于优秀本科毕业生的能力培养,所以在我们的课程安排中以课外实践教学活动的形式出现,以设计性、研究性实验为主。让学生结合教师的科研开展实验,是培养学生科学素质和创新意识的很好的方式。
三、结语
综上所述,要想实现教学实践能力的培养,我们需要做好以下工作:①打破理论教学与实践的界线,将实习融入理论课程教学之中。②进一步规范各环实习节管理,能保证实习环节的教学质量,有必要提高实践教学环节在整体教学中的比重和地位。③合理拓展实习时间,充分利用假期进行工程实践和社会实践,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作者:陈金平 俞然刚 张雪松 单位: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储运与建筑工程学院
一转眼,我结束了为期半年的土木工程认识实习。想当初刚刚出来实习的时候,还夹带着校园的稚气和迷茫,通过这半年来的认识实习,我对土木工程的专业知识有了实践经验,也适应了与同事们相处的方法。现将本学期实习内容及心得总结如下:
从离开校园那一刻起,我便知道不管做什么事,都得从基层做起,脚踏实地一步一步的前行。做为建筑行业的一员,就应该明白工作环境并没有那么优越。但要想真正学到知识,就应该吃的了苦。深入施工现场去亲身实践书本上那些理论的知识。只有自己去体会、去探索,那些施工工艺和专业知识才会根深蒂固。自己也才会真正学到知识,才能不断进步。
回想一下这段专业认识实习我发现自己在课堂上听到的太理想化了,太不合实际情况。不过又不能离开课本,没有了课本就根本听不懂他在讲什么。原来这个就是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吧,怎样在理论中找到可行性的东西,怎样在实践中挖掘出本质,感性理性化。做为一名学生,
这个还不是自己所能作到的,不过自己已经有这个概念了,也就是有了努力的方向,明白自己以后要从哪里发展,自己需要做什么。
不管是什么行业,自己在什么岗位,都会有一定的管束,有一定的规范约束自己。工人有自己的上下班时间,要是没有按时工作,恐怕自己就会被抄鱿鱼了。学生每天要按时上下课,按时完成自己的作业,考试起码要通过。老师每次上课要做好备课,工作时间也是很准时的。就算是在企业里工作的,还是在外面跑的,也很讲究时间观念。时间观念的强弱是评价一个人对于这件事的重视程度的一个重要标准。在各行各业,一个没有时间观念的人是不可能有所成就,也不会被别人所认可,更不能让别人所信服。有时候几分钟对自己的影响没有多大,譬如早上早起来几分钟,午餐迟几分钟,再几分钟睡觉。可有时候就不一样了,你在上班的时候,你迟到几分钟可能就会受到惩罚,这样的惩罚可能还是比较小的,假如你在投标,你要是迟几分钟到场,你就失去了投标的资格,那就意味着你为这个投标所做的努力化为乌有,几万的资金丢入大海,好几千万甚至几个亿几十个亿就里你而去。这样自己会有多么的心疼,自己会恨自己。
认识实习真的让我收获了很多,我们现在还处于实习阶段,还没有正式开始工作,要是现在我们还没有这样一个好的习惯,我们还有机会改正,还有机会挽回,在发生不幸的事情之前努力完善自己,让一些惨重的案例不发生在我们自己的头上。我们学会借鉴历史,懂得历史,不让历史重演。
1.通过学习,对一般工业与民用建筑施工前的准备工作、整个施工过程和监理的基本知识体系有较清晰的了解。巩固课本上的知识。
2.理论联系实际,巩固和深入理解已学的理论知识,并为以后课程的学习积累感性知识。积累经验。
3.通过亲身参加施工实践,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独立工作能力,用理论联系实际,为将来参加工作作好准备。
4.通过实习和劳动,了解施工的基本生产工艺过程中的生产技术规范的监理细则。
5.了解目前我国过施工技术与施工组织管理与监理的实际水平,联系专业培养目标,树立献身社会注意现代化建设,提高我国建筑施工水平的远大志向。
6.与工人和基层生产干部密切接触,学习他们的优秀品质和先进事迹。
7.虚心学习,了解具体施工细节,学习工人师傅在长期的实践中总结的宝贵经验。
二、实习要求
参加实习的学生,应在工地实习指导老师的帮助下,参加具体有关的技术工作和生产工作,在工作中参照课本的内容,全面地完成生产实习工作。实习期间要求做到:
1)认真按时完成实习指导人员和老师布置的实习和研究工作;
2)每天写好实习日记,记录施工情况、心得体会、建议等;
3)对组织的专业参观、专业报告都要详细记录并加以整理;
4)实习结束前写好实习报告,对政治思想和业务收获进行全面总结;
5)对实习指导人员和指导教师布置的“专题作业”要及时完成并写出报告;
6)利用业余时间,结合本工地或本地区自选专题进行社会调查,写出报告。
备材料:
1.内外墙装饰材料,抛光砖石,材耐磨砖,石材木材,油漆涂料
2.照明器材,...
我们在进入工地时,发现赫然树立在工地正门的环境保护监督栏。看来,我们走的是可持续性发展道路,在工程建设的同时,还要注意环境保护。做到防患于未然,不能先污染,后治理。该监督栏上的内容是:
1.施工工地必须实行封闭,禁止敞开式作业
2.工地出入口必须净化,运输车辆必须密闭,沿途不能洒漏。
3.风力达到4级(含4级)以上时,禁止施工。
4.严禁从建筑物上向外抛洒废弃物。
5.易发生扬尘的材料必须覆盖,严禁露天堆放。
6.拆除建筑物时,必须采取喷水、洒水,湿化作业。
7.垃圾、渣土必须及时清运。
在开始正式实习前,我们先用了一个上午的时间在本工程技术总负责席虎堂经理的指导下,仔细阅读了该工程的所有建筑图纸。除了我们在课堂上比较常见的平面图、立面图外,还有施工步线图、给排水图、整体规划图等,大概有近二十张图纸。这让我深刻的体会到土木工程建设是一个庞大的工程,需要各部门的通力合作。而且这些图纸表面磨损很严重,我想大概是经常需要在施工过程中临时参考图纸,针对不同的问题由施工方和设计人员结合图纸提出不同的解决方案。所以,我们才应该在大学期间刻苦学习专业知识,将来才能够在工作中合理快速的解决各种问题,更好的为祖国建设服务。
由于我们进入工地时,学生公寓楼的主体均已经完工,所以,我们此次实习的重点是住宅楼内的装修工程。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建筑室内装修的标准一再提高。但因为我们实习的是普通的学生宿舍楼,装修标准以美观、简洁、实用、坚固为主。
我学习的是有关室内墙面的知识。墙面的粉刷工艺及验收标准是:
1.墙面与顶面乳胶漆工艺,基层墙面清理铲除,满批腻子两至三遍,砂光找补裂迹,砂光平整。
2.石膏板吊顶自攻螺丝应用防锈漆点刷一遍,然后石膏把所有接缝处及自攻螺丝十字缝胀平用砂纸打磨平整。
3.石膏板的边角接缝口应用牛皮纸贴好,贴牛皮纸时阴阳角必须到位,贴好后牛皮纸用聚脂漆封闭,以防起皮脱落,然后在满批腻子三遍用细砂纸打磨平整。
关键词 系统工程;土木工程;应用
中图分类号TU2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3)89-0197-02
0 引言
系统工程的基本思想是整体性。在现代化的今天,局部与整体有着复杂的关系和交叉效应,局部与整体的利益并不总是一致的,从局部看有利的事,从整体看并不一定有利。系统工程告诉我们,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时,仅仅重视各个单元的作用是不够的,应该把重点放在整体效应上。这就要求我们应该自始至终把整体作为研究的主体,着眼于整体的功能。
近些年来,系统工程被人们普遍运用到工业、农业和社会等领域,对于实践性要求极强的土木工程学科更是如此。
1 系统工程在土木工程中的应用举例
线性规划在材料运输中的应用。
1.1 问题的提出
某建筑公司有6个建筑工地要开工,每个工地的位置(用平面坐标a,b表示,距离单位:千米)及水泥日用量d(吨)由表1给出。目前有两个废旧的料场位于(5,1),(2,7)处,现需要重新建设A、B两个料场,日储存量各为20吨。试制定每天的供应计划,即从A,B两料场分别向各工地运送多少吨水泥,使总的吨千米数最小。
所以最小的吨千米数为136.2275。
1.4 评价
运用线性规划可以避免许多施工人员运用常识和经验来决定材料运输方案, 使材料的调配有理可依, 有据可循, 施工人员可以根据此模型制定材料调配方案来指导施工, 从而使施工方案更优, 达到降低工程成本和造价的目的。
2 结论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系统工程在土木工程中的运用的实用性、广泛性和重要性,为此作为将来从事土木工程专业及相关专业技术工作的人员初步了解并掌握系统工程的基本理论和思维方式尤为必要。
参考文献
[1]胡运权主编.运筹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5.
[2]张辉.山东胜利职业学院.运筹学与建筑施工管理,2009.
[3]许文斗.建筑工程设计中系统工程的几个基本原理,1983,3.
[4]牛艳丽,惠彦涛.运筹学模型在土方调配中的应用,2007,3.
关键词:土木工程抗震;教学改革;教学实践;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TU-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2909(2016)01-0085-03
地震是一种突发的自然灾害,是地球内部构造运动的结果。地球上每年发生的地震约500万次,其中有感地震约15万次,造成严重破坏的地震约20次。中国是一个多地震国家,地震发生的区域范围广、强度大。20世纪全世界发生过20多次7级以上的大地震,死亡100多万人。1920年中国海原8.5级地震死亡20万人;1976年中国唐山7.6级地震死亡24万人,16万人伤残,财产损失30亿元以上,名列20世纪世界地震史死亡人数之首;2008年中国汶川8.0级地震造成约7万人死亡,约37万人受伤,约1.8万人失踪,直接经济损失8452亿元,是以来破坏力最大的地震,也是继唐山大地震后伤亡最惨重的一次。为了减轻建筑的地震破坏,减轻人员伤亡,减少经济损失,将损失降低到最小程度,土木工程专业技术人员需要掌握有关抗震的知识,对结构进行抗震设计。
一、土木工程抗震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土木工程抗震是土木工程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课,土木工程专业学生学好这门课将会受益匪浅,但是现状却不令人满意。目前在本科教学中,该课程课时一般在40学时左右,课时相对较少,但该课程涉及到的内容又较多,主要涉及到结构动力学、混凝土结构抗震设计、砌体结构抗震设计、钢结构抗震设计、工业厂房抗震设计、桥梁工程抗震设计等。该课程一般安排在第六学期或第七学期,这一时期是学生忙于研究生考试复习和找工作阶段,一部分学生身在课堂但心在别处,往往心不在焉,学生学习该课程积极性不高。如何在有限的教学课时内完成教学任务,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对教师来说是一大挑战。土木工程抗震课程教学改革的目的是在有限的课时内提高该课程的教学质量,增强学生对土木工程专业课程的兴趣,以培养既掌握专业所要求的知识和技能,又熟悉相关专业知识的较全面型人才[1]。
二、土木工程抗震课程教学改革采取的措施与实践
近年来,作者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积极进行土木工程抗震课程教学改革,在教学手段、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等方面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改革与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上好绪论课,激发学生学习土木工程抗震的兴趣
绪论课是土木工程抗震的开篇,作为教师来说应高度重视绪论课的教学。因为绪论课是学生了解土木工程抗震这门课的窗口。绪论课上得好不好对整个课程的教学成功与否至关重要。通过绪论课的学习,要让学生对土木工程抗震这门课有一个大致的了解,深刻理解学习这门课的目的是什么,为什么要学习这门课,这门课对土木工程专业学生来讲起多大的作用,使学生深切地感受到土木工程抗震这门课的重要性,使学生深刻认识到现在不学好土木工程抗震方面的知识,将来在实际工作中万一出现失误,有可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提高学生学习这门课程的自觉性、主动性和积极性。怎样才能上好绪论课呢?作者认为不妨采用多媒体条件下的案例教学法[2]。多媒体案例教学通过采用大量真实、典型的案例和大量的图片资料,使教学更加直观、形象。例如将汶川地震的相关资料引入课堂,“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04秒,在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汶川县发生里氏8.0级地震,震源深度14公里,震中烈度11度,地震持续时间约为2分钟,地震造成69227人遇难,374643人受伤,17923人失踪,直接经济损失8452亿元。”通过上述资料,可以启发学生认真思考以下问题:(1)为什么这次地震称为汶川地震,引出“震中”这个概念;(2)里氏8.0级地震是怎么测定的,引出“里氏震级”概念和震级的测定方法;(3)从“震源深度14公里”可以引出“震源深度”这个概念,根据震源深度地震可以划分为哪些类型,汶川地震属于哪一个类型。在绪论中给学生讲述地震灾害时,可以通过多媒体将汶川地震造成的震害分类给学生显示出来。在给学生演示汶川地震所造成的灾害时,启发学生思考为什么会造成这样的破坏,通过这些破坏现象,我们能否从中发现一些地震破坏规律,在今后的设计中我们可以采取什么样的措施来减轻这些震害。
(二)多媒体与板书相结合,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在进行土木工程抗震课程教学中,尽可能采用多媒体与板书相结合的方式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一方面采用多媒体教学具有形象、生动、直观、易于理解优点。土木工程抗震课中,一些内容适合采用多媒体教学,例如地震灾害(主要包括地表破坏、工程结构破坏、次生灾害、人员伤亡等),采用多媒体教学可以直观地把灾害显示给学生,学生从地震灾害图片中也更容易理解和掌握有关地震造成的破坏。当然,并不是任何问题都适合采用多媒体教学。土木工程抗震课中有些内容适合采用板书教学,比如给学生讲解振型分解反应谱法和底部剪力法算例时,采用板书教学更合适些。这样的算例采用板书教学可以给学生留有足够的时间思考、琢磨和消化,让学生更容易掌握振型分解反应谱法和底部剪力法的计算步骤,知道采用上述方法计算地震作用时需要哪些步骤。因此,对于该课程来说,最好的教学手段是多媒体与板书相结合,优势互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此外,在土木工程抗震的课堂教学中,作者尝试采用双语教学[3]。将课堂上易于用英语表达清楚的内容做成英语课件,一些专业词汇用英语来表达。在近几年的双语教学实践活动中,作者发现采用双语授课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帮助学生理解专业知识。但是采用双语教学也存在较大的难度,最大的难度在于没有合适的符合《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0-2010)的英语教材。
(三)调整教学内容,适应新的教学要求
土木工程抗震教学内容可以分为“基础篇”和“应用篇”两部分[1]。基础篇是土木工程抗震基础知识,主要包括地震基础知识,土木工程抗震概念设计,场地、地基和基础,地震作用与结构抗震验算,结构隔震与消能减震等内容。在进行基础篇讲解时,应重点讲授基本概念和原理,注重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的讲解。土木工程抗震概念设计是根据地震灾害和工程经验等所形成的基本设计原则和设计思想,进行建筑和结构总体布置并确定细部构造的过程。抗震概念设计在整个土木工程抗震设计中占有重要位置,它贯穿于整个工程设计过程中,从一定意义上说,它比抗震计算更为重要,原因在于地震具有很强的不确定性、随机性等,想要精确进行抗震计算比较困难。要想使结构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良好的概念设计,有必要加强学生抗震概念设计的能力。应用篇是抗震设计原理在不同结构形式中的具体应用,主要包括混凝土结构房屋抗震设计、砌体结构房屋抗震设计、钢结构房屋抗震设计、单层工业厂房抗震设计、桥梁工程抗震设计等。该部分内容应根据不同的专业方向有重点地讲解其中的内容,做到因专业方向而异,根据不同的结构形式特点重点从抗震概念设计、抗震计算和抗震构造措施等方面进行讲解,拓宽学生的专业知识,使其学会灵活运用工程专业知识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将最新科研成果融入课堂教学中
在讲授土木工程抗震课程时,作者结合自身的科研工作专门抽出时间,给学生进行有关抗震的专题讲座,例如进行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专题讲座、基础隔震设计专题讲座、振动控制专题讲座等,将最新的科研成果融入课堂教学中。进一步加强科研与教学的结合,及时将最新科研成果引入到课堂教学中,尽可能发挥科研对教学的支撑和反哺作用。
三、结语
土木工程抗震课程课时少,内容多,具有较强的综合性。作者通过对该课程在教学手段、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等方面的教学改革与实践,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在激发学生使命感的同时,增强了其主人翁意识。当然,课程教学改革永无止境,还有许多地方需要进一步完善,达到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尚守平,封周权,李峥.“工程结构抗震”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建筑教育改革理论与实践,2006(8):221-224
[2]梁炯丰,易萍华,何春锋.多媒体条件下案例教学法在建筑抗震设计中的应用[J].高等建筑教育,2009,18(1):134-136
1.我国土木工程建立质量不高,主要体现在监理面窄,在监测土木工程建筑施工质量时,考虑的内容不全面。而我国在进行土木工程质量检测的过程中,主要是对验工计价和施工质量两方面进行监理。有的工程师由于能力不高,专业知识水平较低,且对于土木工程建筑施工质量的检测缺乏经验,对一些必要的规则也缺乏了解,往往造成了工程质量出现许多漏洞的现象产生,不仅对建筑日后的使用安全构成了威胁,还会给建筑单位和有关投资企业带来消极地社会效益。
2.土木工程建筑施工质量的责任制落实不明确土木工程建筑施工质量的责任制不仅和施工单位的施工管理工作有关,和项目开发时的设计质量也是密切相关的。比如,有些施工单位的建筑设计变更包死,设计做出了调整和变更,但施工单位经营管理却无法控制,就造成了施工单位偷工减料的现象发生。这也是为什么有些施工单位会用“拆东墙补西墙”的办法,在最大程度上减少亏损的原因。因此,在土木工程建筑施工过程中,应该明确各个部门的责任,从而确保土木工程建筑施工质量监测的工作能够更加顺利地开展。三、土木工程建筑管理的主要内容和措施
二、土木工程建筑的管理内容
1.施工质量管理土木工程建筑施工管理工作的重心就是定期对施工建筑进行质量监督和管理。施工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企业的经济发展效益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在进行工程建筑施工前,一定要做好施工建筑的设计工作,详细的设计方案不仅是确保施工进度和施工质量的有力保证之一,也是影响工程投资和施工成本的原因之一。为跟上现代化发展的脚步,土木工程建筑的施工应及时接受现代先进的思想和理念,按照相关的制度,严格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并对土木工程建筑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给予及时的措施和实时的监测。
2.施工进度管理土木工程建筑的施工进度不仅影响着施工成本和施工质量,对企业的效益也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在土木工程建筑施工的过程中,对建筑的施工进度必须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必要的进度管理。此外,施工进度的保证在施工承包合同范围中,是施工单位和建筑企业必须要密切注意的。根据施工承包合同给出的施工时间和进度要求施工单位应对土木工程项目做出详细的施工计划,通过将项目细分为各个阶段,从而更加精确地估算出施工单位的工程进度。同时,在日常的施工管理工作中,也要适可加强对施工进度的管理力度,以便施工单位能够根据具体情况,及时做出相应地调整。
3.项目风险管理土木工程建筑施工管理工作中的风险管理主要是通过一些安全设施和防护措施在最大程度上减少事故的发生,确保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完善的安全设施和先进的风险处置技术都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施工事故的发生,确保施工质量符合要求。在风险管理方面,投入资金务必要确保施工人员的安全,为其能够提供相对安全的操作环境,不能因为节省成本,就减少在风险管理方面的投资。因此,土木工程建筑施工当中,对项目进行风险控制和监督都变得十分重要。
三、解决施工管理问题的有效措施
1.完善有关土木工程建筑的法律制度我国土木工程建筑施工管理中存在着许多问题,主要是管理制度的不规范以及法律制度的不完善造成的。因此,建筑市场在进行项目施工时,要根据国家的有关方针政策,贯彻我国的法律法规,从而逐步规范对土木工程建筑的管理。需要注意的是,制定的法律法规不仅需要满足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形势,还应确保土木工程项目的施工标准能够与国际专业施工规范相接轨,确保我国的建筑市场能够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2.提升管理土木工程建筑工作人员的素质国内外许多施工实例都表明了,施工人员的素质高低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整个项目的施工质量。因此,我国需要重视对这方面人才的培养,全面提升施工人员的素质。同时,我国也可向国外经验丰富的专家学习,通过学术的交流及研讨,不断扩充我国土木工程建筑的专业知识。严格的考核制度以及先进的施工管理理念和方法都是提高土木工程建筑施工管理水平的有效措施。
一、构建“一主线、三层次、立体化”的理论课程教学模式
“一主线”是在讲授各种材料时,既突出重点(以水泥、混凝土、钢材、沥青作为教学重点),又体现“一主线”的模式。“一主线”是按照“生产原料生产工艺材料组成、结构性能应用”讲解各类材料的基本知识,授课条理分明,学生学习思路清晰,从而培养了学生正确学习的有效方法和分析归纳能力。“三层次”是在课堂教学中把每个知识点分为逐层深入的三个层次———基础知识、观察和讨论、工程案例,并使每一个知识点达到基础性、扩展性和创造性的有机结合。第一层次基本知识是依据以上突出重点、体现一主线的模式讲授,并采用启发式、提问式等多种方式,启发学生进行思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从而使学生由被动变为主动学习。第二层次观察和讨论是通过观察建设工程中某现象(或事故)、某试验或试验结果,启发学生展开讨论。学生通过对这些现象、结果的分析讨论,既加深对相关基本知识的理解,又培养分析问题的能力。达到学中悟,悟中学。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启发思维使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得到了提升。第三个层次工程案例是结合所教授的知识点与实际工程案例相结合,鼓励学生通过各种信息渠道收集工程案例,分析讨论工程案例,教师引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立体化”是教学内容的立体化结构。在教学实践中,逐步建立立体化的教学内容结构。首先以教材为蓝本,广泛收集、整理大量的教学资料,使教学内容变得丰富;其次收集图片、视频、实物样品,制作多媒体课件和教学视频,使教学内容更加形象;另外制作功能强大、师生互动网络课程,作为支撑的教学内容体系。
二、突出“一定位、三最新、重优化”的教学内容
课程内容设计上导入国内外最新知识、最新标准,结合大量实际工程案例,强调基础,注重应用。具体做法如下。在教学内容上定位于培养应用型本科目标需要,优化教学内容,突出“三最新”的教学,即结合最新的国家标准教学,将新型材料及其发展新动向纳入教学内容,将教学改革的最新成果纳入教学内容。在教学内容的设计上注意强化基础,拓宽知识面,优化知识结构,满足厚基础、大专业的要求,突出基础性和系统性特点。优化教学内容。淘汰陈旧材料与标准,适当减少砌墙粘土砖等不符合现代技术要求的传统材料内容,增加新型墙体材料和新型防水材料等内容,实现内容的优化与更新,避免与后续课程重复。增设讨论课题、研究型专题作业和开放式作业,培养探究性学习、研究性学习能力和创新意识。以学科前沿的形式,介绍混凝土耐久性、生态建筑与生态建材、新型屋面体系———种植屋面、膜材料与结构等反映学科最新进展的内容,丰富了课程体系,突出前沿性特点。
三、建立“一结合、三类型、开放式”实践教学体系
针对“土木工程材料”实践教学的特点,满足不同专业、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将理论教学贯穿到实验教学过程中,实现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感知过程,改革教学方法,形成完整的、科学的实验教学内容的新体系。具体是做到理论教学与工程实际相结合,设计基础型试验、设计型试验和研究创新型试验三种类型,实验室由“封闭式”变“开放式”的新的实践教学体系。实践教学的组织管理实行任课教师和实验人员共同参与指导和管理工作,学生以组为单位,按照教学大纲要求所有学生必须完成基础和设计型试验;一些优秀的学生,根据兴趣和个人意愿,参与和完成研究创新型试验(以教师的科研课题为主),在上班时间学生可比较自由地安排时间,在试验过程中及时得到试验人员的指导。新的实践教学体系使学生在掌握试验基本技能的基础上,通过设计型和研究型试验,提高了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能力。
四、确定“一素质、三能力、多形式”的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
遵循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育理念,针对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不同特点,确定“一素质、三能力、多形式”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一素质”是指工程素质。作为工科学生应有广博的工程知识素质、良好的思维素质、工程实践操作能力、沟通协作素质、把构思变为现实的技术能力及工程创新素质。工程素质是通过大学课程,逐步培养的。土木工程材料课程在教学中由始至终注重学生工程素质的培养。通过课堂教学传授工程材料的基本知识,采用多种形式的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通过试验课及参与教师的研究课题,培养学生的沟通协作素质、工程实践操作能力。“三能力”的教学方法,是以设置疑问悬念引导学生积极思考,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通过启发对比、分析讨论式及案例教学法,培养学生总结归纳、分析问题、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改变单一传授知识型、填鸭应试型教学模式,建立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培养学生探索新知识和研究解决新问题的能力。在课堂教学中,坚持采用启发式教学方式,以实际工程为载体,引导学生多方位、多角度地发现问题,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和方法。教学模式的改变,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多形式的教学方法。借助学校强大的教学网络平台,采用多媒体技术,将文字、图片、图像、动画、授课视频等多种教学手段,实现有机结合,使材料或动态过程直接呈现给学生,扩大材料科学前沿信息量,扩展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多形式的考核方式。建立课堂教学、实践教学、课外学习与考核相互结合,理论测试、试验考评、课外学习成绩评定等多形式的考核方式。
五、建立“一平台、三拓展、信息强”的教学资源
“一平台”是指教务处的网络教学平台。土木工程材料已经在此平台上建立了较为完善的网络课程资源,可以供学生课下学习使用。进一步完善了师生互动平台的利用,使教师与学生能够有效沟通。“三拓展”是指通过网络平台,拓展土木工程材料的前沿知识,跟进新材料的发展,使学生及时了解材料发展动向;拓展土木工程材料的最新国家或行业标准、技术规范,培养学生严格遵守标准和规范的工程意识;拓展主要土木工程材料的发现、生产过程创新漫谈,目的是激发学生创新意识和培养其创新精神。“信息强”是指在上课过程中,指导学生一是充分利用学校图书馆强大的信息资源,搜集和查阅有关土木工程材料的最新研究动态、研究论文等资源,并指导学生写作科技论文;二是充分利用教务处网络课程资源,利用课余时间时时进行访问,以及完成师生互动的学习任务。总之,土木工程材料课程是一门综合性、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只有不断改革,因材施教,把工程素质、工程意识和工程思维的培养贯穿始终,才能使学生根据不同的工程实际、不同的使用环境,能正确选用土木工程材料,并能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对工程中出现的土木工程材料相关问题进行分析与研究,找出解决方案,为学生走向工作岗位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龚平.土木工程材料.课程的教学思考[J].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06(6):112-ll3.
1、建筑工程施工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1相关法人制度的落实工作不够到位。例如在一些具体的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有些法人制度的建立仅仅是为了建筑企业以及建筑工程项目的筹资或者运营情况来获得便利,不过筹资建设和运营情况这两者完全不属于同一个单位管理,所以说这种不完善的法人制度管理对土木工程的建设存在着潜在的威胁。
1.2招标管理过程的相关规范不够完善。例如《招标投标法》中明确的规定投标人不得相互之间串通投标报价,另外也不得排挤其他投标人的公平竞争,损害招标人或者其他投标人的合法权益,例如招投标过程中的弄虚作假,这些不良现象的出现毫无疑问会对土木工程的整体质量控制产生很多不利的影响,总而言之,土木工程建设项目的合同管理缺乏规范性。
1.3安全意识薄弱,需要大力发展相关的安全管理措施。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安全是一个建筑企业最至关重要的要求,同时还是建筑工程项目能否顺利开展的关键环节,当然与此同时也关乎者建筑企业自身的形象,因此,在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必须明确规定“安全第一,生产第二”的意识,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能够更好的搞好安全施工,从而做到文明施工。不过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建筑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仅仅是走形式,并没有从实际工作中做到,等到后期出现一些安全事故以后,安全管理才开始被有关部门重视,安全管理的不完善是不言而喻的。
1.4不同岗位上的成员,单位之间缺乏交流,合作氛围较弱,众所周知,一个建筑工程项目施工往往需要有多个不同的成员单位参与,因为不同成员单位之间掌握着不同的施工管理方法和技术力量,所以施工的有效管理难度在一定程度上毫无疑问就会增加,各个成员之间的交流在一定条件下有所缺失,从根本上来看难以达到融洽的合作氛围。
2、土木工程施工管理中应采取的对策
2.1管理责任制需要完善为了能够从根本上解决土木工程施工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首先需要制定出合理的管理制度,这样可以更好的推行土木工程的管理制度,总的来说,这是加强土木工程的管理,减少一些人为因素的最佳手段。伴随着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我国土木工程的建设规模开始逐渐的扩大,与此同时,工程项目的种类也在不断地增加,所以,具体项目管理与合同管理的难度也在变大,所以,很有必要推行项目管理制度,打破传统的管理误区,最终把土木工程项目管理落实到各个施工环节中。
2.2对施工管理的需要加强管理,从而达到有效控制施工进度的目的纵观全局,从施工管理经验来看,需要做好三个方面,第一是在建筑工程实施之前需要提前计算工程量,然后再认真的分析施工工序,在此基础上完成建筑工程项目进度计划的编制工作。第二是确定好计划工期,这一过程不能仅仅根据计算量来安排工期,还需要参考业主给出的标底工期,然后结合工程所在地的具体情况,综合考虑自身的能力,科学的分配资源,最终确定出计划工期。第三是对计划工期完成情况需要进行监控,实时的监控可以在第一时间内的掌握到工程工期的完成情况,从而减少一些不必要的经济损失,所以通过实时的监控可以确保建筑工程项目按照计划规定有序地开展。
3、总结
通过文章相关的阐述,我们了解到,在土木工程施工的过程中,存在着很多这样那样的质量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严重的制约着土木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进而还会影响到土木工程竣工之后的使用情况,所以,施工管理人员需要不断的发现施工中存在着的质量问题,并且还需要采取一些有效的措施进行解决,不断的提高施工管理的质量,这样可以最大化的保证土木工程施工的质量,最终也有助于促进土木工程项目的良好施工以及顺利竣工。
作者:程明 单位:东北金城建设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