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青少年研究与实践

青少年研究与实践

时间:2023-06-01 09:32:44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青少年研究与实践,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青少年研究与实践

第1篇

[关键词]研究性学习 中学生 科学素质 科学能力

2006年国务院下达《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指出科学素质是公民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公民具备基本科学素质一般是指了解必要的科学技术知识,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树立科学思想,崇尚科学精神,并具有一定的应用它们处理实际问题、参与公共事务的能力。《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把未成年人科学素质的提高放在首位,为了提高中学生科学素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教师的教学方式,教育部在《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试验修订稿)》中增设了包括研究性学习在内的综合实践活动。研究性学习课程主要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并确定研究专题。用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研究性学习课程是新课程里的一门面向全体高中学生的必修课,占15个学分。在2008~200年度我校在高中一年级开设这门必修课,真正进入学生的课表,并以激发学生主动探索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为课程目标。

笔者有幸成为我校第一个专职研究性学习课程教师。研究性学习的实施一般分为四个阶段:进入问题情境阶段、实践体验阶段、表达交流阶段和评价阶段,每一阶段都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目标,现就我校开展该课程的过程和方法以及成果介绍如下。

一、指导学生如何选题――问题情境阶段

该课程所面临的首要任务就是指导学生选题。选题是否合适直接影响到学生课题实施的过程、最后活动成果的质量和课程的目标是否能达到等一系列问题。在学生选题阶段应着重解决三个问题:第一,要让学生知道课题的基本类型,为选题做好准备。研究性学习的课题大致分为以下几种类型:社会调查型,即是学生对某种现象或是某个问题进行调查研究,然后撰写调查报告;创造发明型,指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实践,认真进行科学发明的尝试,并取得一定的成果,这是研究性学习中的最高层次;知识探究性,指学生就某一方面知识,在教师的指导下拓宽学习的方位,获得学习体验,最后形成学习报告,这是研究性学习中的较低层次。第二,学生明确选题的原则,主要有自主性,选题一定要自主自愿,以自己的兴趣和较为擅长的方面为出发点,所选的课题还要符合学生的内在需求,这样学生完成课题的成功性就有了保障;同时学生的选题一定要考虑可行性,包括课题进行过程中所需要的人力、物力、财力、知识基础、时间和精力等各个不同的方面,不能只考虑兴趣,如果学生的选题太难或条件无法满足,这样的课题只能停留在选的基础上,而根本就谈不上继续往下发展,还会打击学生的积极性:还有就是考虑课题开展过程中学生都学到了什么,不要一味的追求创新性、科学性和严密性,课题只是载体,关键在于学生是否获得某种学习方法,掌握某种学习技能,思维得到锻炼和提高等等方面。第三,研究性学习的组织形式主要有三种类型:小组合作研究、个人独立研究、个人研究与全班集体讨论相结合。其中小组合作研究是课题开展经常采用的组织形式,所以要解决好小组协作问题。

在课堂上笔者主要采取两大类不同的选题实践,第一大类主要是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自由选题。即笔者先在班内介绍和布置研究性学习任务。使学生明确这门新课程的内容,并根据自己的兴趣点出发不确定范围自由的选题,然后各自相对独立地开展研究活动,用几个月到半年时间完成相应课题。选题内容包括课题的题目、选题的原因、选题的意义或实用价值、创新点和课题实施的可行性等5个不同的方面。然后给每个学生到讲台说课题的机会,下面的同学充当评委给其提出问题和建议,这样既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又修正和丰富学生的想法,有利于课题的立项。这种方式我选择高一年级的一半班级进行实践,效果很好,发现有些学生的想法确实很独特,最后经过学生和教师的共同商议评选出部分优秀的课题进行实施阶段。例如,高一(1)班的刘超逸是全班第一个在研究性学习课上发言的同学,题目是《方便大型重物运上楼梯的装置》,当看到同学和老师一起快速转动大脑为他提供建议、议论层出不穷的时候,他有种自豪的感觉!于是这样的动力指引着他在今后的课堂中认真思考,积极动脑,很多想法一个个出炉了,算是个高产“发明家”。

第二大类,笔者首先在班级内营造一种问题情境,确定研究大的方向,学生自己提出和选择相应子课题。比如“关于中学生学习压力的调查和解决”这个问题,我从现在学生的书包越来越重,在校学习的时间越来越长,晚上写作业的时间越来越晚以及一些实例等。让学生分析原因。学生深有感触地说现在他们有来自学校、老师、家长和社会等不同方面的压力。他们被4座大山压得喘不过来气,这样一下子就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想了解更多学生的眼里以及怎么解决或缓解压力等问题成为学生讨论的焦点,最后在这个班里成立“关于中学生学习压力的调查和解决”课题组。接下来笔者引导学生从那些方面进行研究,班里学生讨论的非常激烈,最后定下7个子课题分别是:对在校的初、高中六个年级的学生进行抽样调查;通过网上、图书馆查找如何缓解学生的压力;请天津师范大学心理学教授到学校作相关内容的报告;请校内心理辅导教师成立“调节学生压力办公室”长期给学生咨询;征文活动;寻找校内部分同学介绍亲身体验给其他同学以帮助:可以在校广播时间定期给学生讲故事以缓解其压力。确定子课题之后,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自由结组,选好组长之后就可以进行实施阶段了。

第一轮选题结束后,全校高一年级12个班的选题结果涉及到调查报告50多项,最后立项进行研究的有39项;涉及到小发明和小制作120多项,最后综合考虑项目的可行性和创新性,最后留下来进行立项研究的有98项,其中学生有能力独立完成63项,需要寻找相关科技辅导员的项目35项。在这一阶段由于笔者事先给学生

大量的例子,包括以前学生获奖的项目・、以前我校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的资料、在外听专家讲座的例子、从专利之家网站下载的大量作品图片等,这些资料开阔了学生的眼界,丰富了学生的想象力,提高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有利于学生选出质量高的课题。

二、课题实施阶段

研究性学习课程不仅要重视学生探究活动的结果,更要重视学生的实践研究过程,即为什么要研究、研究什么、怎样开展研究、通过研究能在多大程度上解决要研究的问题等等。这样学生选好课题后就要进入具体解决问题的过程,通过实践、体验,形成一定的观念、态度,掌握一定的方法。

本阶段,实践、体验的内容包括:(1)搜集和分析信息资料。学生应了解和学习收集资料的方法,掌握访谈、上网、查阅书刊杂志、问卷等获取资料的方式,并选择有效方式获取所需要的信息资料;要学会判断信息资料的真伪、优劣,识别对本课题研究具有重要关联且有价值的资料,淘汰边缘资料;学会有条理、有逻辑地整理与归纳资料;最后综合整理信息进行判断,得出相应的结论。这时要反思所得结论是否充分地回答了要研究的问题,是否有必要采取其他方法获取证据以支持所得结论。(2)调查研究。学生应根据个人或小组集体设计的研究方案,按照确定的研究方法,选择合适的地方进行调查,获取调查结果。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应如实记载调查中所获得的基本信息,形成记录实践过程的文字、音像、制作等多种形式的“作品”,同时要学会从各种调研结果、实验、信息资料中归纳出解决问题的重要思路或观点。并反思对是否获得足以支持研究结论的证据,是否还存在其他解释的可能。(3)小制作和小发明。这些课题的研究过程要求学生动手动脑能力较强,根据自己的设想先是画出原理图。并不断的修正。然后根据设计的需要寻找材料,此处我们提倡废物利用,不主张学生花钱购买材料。在学生动手操作过程中,体现创新。(4)初步的交流。学生通过收集资料、调查研究得到的初步研究成果在小组内或个人之间充分交流,学会认识客观事物,认真对待他人意见和建议,正确地认识自我,并逐步丰富个人的研究成果,培养科学精神与科学态度。

在具体指导学生课题时,由于课题数量比较多,难易程度又有很大的差别,根据实际情况,笔者采取不同的辅导策略。调查报告一类的课题,我的出发点就是学生在整个调查研究过程中要占95%以上的工作,即是在选好课题、清楚如何设计调查问卷的情况下,由小组成员自己商量起草调查问卷的内容。之后在课堂上由该小组派出代表给全班同学分析问卷,让班内所有的同学提出问题和建议以及优缺点,集思广益,最后我再提出参考意见,小组成员根据大家的意见进行内容修改,直至最后定稿。根据学生自己的要求印制问卷数量,一般在500~2000之间不等,之后就是学生自己的事情,发问卷、收问卷和统计数据等基本工作。最后,根据课堂上所讲的如何撰写调查报告等相关内容,小组成员商量如何分配任务,最终提交成文的调查报告。根据学生撰写的情况,笔者对学生的作品提出相应修改意见,让其逐一进行修改,直至大家最后都满意为止。写好调查报告后还要把它转化成幻灯片在课堂上进行论文答辩。

小制作和小发明这一类课题要求学生动手能力较强。笔者把他们分为两大类,一种是比较简单的小制作,学生完全有能力独立完成的。例如。3班姚怡颖同学制作的“防哈气的口罩”,4班李品一同学“家用防臭型方便垃圾桶”,5班曹友霖同学“DIY墙上自定义挂袋”,12班蒲禅姝同学“盲人倒水器”,7班葛奉天同学“简易单词杯”,7班梁秋实同学“遥控自动窗帘”等等。另一大类就是有一定难度,涉及到物理和劳技等学科内容,据此情况。笔者找到相应学科的科技辅导员。让他们认领自己领域且感兴趣的课题,以便协助学生完成课题。例如,10班冯晨同学“鱼的自动喂食器”,1班刘超逸同学“方便大型重物运上楼梯的装置”,2班武嘉臻“感应式洗手液瓶”,9班武磊同学“环保手动充电的小风扇”等等,还有很多课题目前正在进行中。对于学生已经做好的作品我们要给其充分课堂展示的机会,使其具有成就感。

三、表达和交流阶段

在这一阶段,学生要将取得的收获进行归纳整理、总结提炼,形成书面材料和口头报告材料。成果的表达方式要提倡多样化,除了按一定要求撰写实验报告、调查报告以外,还可以采取开辩论会、研讨会、搞展板、出墙报、编刊物(包括电子刊物)等方式。学生通过交流、研讨分享成果。这是研究性学习不可缺少的环节。在交流、研讨中,学生要学会欣赏和发现他人的优点,学会理解和宽容以及客观地分析和辩证地思考,也要敢于、善于申辩。

四、综合评价阶段

对活动的评价,主要采用激励性评价,就是让每一个学生都获得激励,都有成功的体验,都拥有自信心,都在原有水平上有新的进步。所以,在评价阶段主要分三个方面进行。

1 过程评价

建立小组的活动手册,学生把每一活动后的感受、收获、遇到的问题和困难以及解决的办法、创新的想法等都记录在册,用照片和录像做好过程记录,教师可以在活动开展过程中即兴评价。

2 定量评价

成果评价,学生最后的宣传册,材料、倡议书、漫画等等。

3 总体定性评价

第2篇

关键词:创新教育;社会支持体系;创造力开发;青少年

中图分类号:G77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5)29-0044-03

21世纪的教育正在出现一系列的变革趋势,世界各国都在大力加强创造力研究,培养和造就高素质的创造性人才已成为人们的共识。但是,在培养创造性人才的问题上存在着两大误区:其一,认为创造力不能培养,即使能够培养,那也是高等教育的责任,与基础教育关系不大甚至没什么关系;其二,认为培养创造性人才是学校的责任,与其他社会主体关系不大甚至没什么关系。本文在辨析这两大误区的基础上,以中国科技城――四川绵阳的实践探索为例,对建构与优化青少年科技创新教育社会支持体系的理论与实践问题展开讨论。

一、青少年创造力开发是建立国家创新体系的基石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青少年创造力开发是建立国家创新体系的基础性工程。“开展青少年科技创新教育,培养青少年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对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1]然而,对于创造力能否培养的问题还存在着广泛的质疑。有学者认为:“人类创新能力与创新人才的稀缺是基因注定的,不可更改的,至少在基因工程启动之前的历史中是这样的……我们知道怎样摧毁创造力,特别是根据中国的经验;我们不知道怎样判断和促进创新潜力,即使囊括全世界的经验。”[2]中小学生不能侈谈创新,这种观点在中小学教师中具有广泛的市场,在他们看来,创新成为正常教育教学活动不必要的负担。教育观念上的种种迷惘必然会最终反映到人才培养质量上来。教育进展国际评估组织对世界21个国家的调查显示,中国孩子的计算能力世界第一,但创造力在所有参加调查的国家中排名倒数第五。在被调查的中小学生中,认为自己有好奇心和想象力的只占4.7%[3]。之所以出现这样的教育结果,与基础教育领域长期盛行的神秘主义创造观有关系,也与创造力科普工作不到位有关系,导致了对青少年创造力开发必要性、可行性的质疑。

事实上,包括创造力在内的人的素质发展是具有明显的连续性特征,即使会在某个特定的节点表现出明显的飞跃性特征,但也必定离不开一个量的积累。一个人的创造力不会在某个特定的人生节点突然出现,它需要一个累积的过程。青少年时期是个体创造力发展的重要阶段。有学者研究发现:青少年是个体科学创造力迅速发展的关键时期;青少年的科学创造力随着年龄的增大而表现出持续上升的趋势,但在14岁时要下降,在17岁时趋于定型[4]。还有学者的研究表明,青少年的创造力整体呈阶段性发展,在同一阶段内其发展呈连续性。青少年创造力从小学四年级起呈上升发展趋势,六年级到初一时水平明显提升,到初三时达到最高峰,进入高中后,其水平有所下降并呈稳定状态[5]。青少年科技创新教育就是要帮助青少年有意识地去完成个体创造力的累积过程。当今中国基础教育的重要弊端之一是对创造力培养的重视不够。因此,青少年创造力开发是必要的,也是可能的。它是培养一大批创造性人才的基础工程,更是建立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基石。

二、青少年科技创新教育社会支持体系的理论阐释

当今社会还存在一个较为普遍的认识误区:人才培养即教育是学校的任务,是教师的职责,其他社会主体的教育责任被严重边缘化。就青少年科技创新教育来说,普遍认为这是学校的事情,殊不知学校根本没有强大到可以独自承担如此艰巨的责任。我们从来不曾质疑过的“教育”和“学校”本身需要得到理性的检视。丹尼尔・科顿姆提出“教育是无用的”这一命题。他说:“如果我们打算全面彻底地思考教育的本质,那么,我们就必须想想教育的无用性……如果教育有任何价值可言,那么我们就必须承认教育是无用的。”[6]这种观点无疑挑战了大多数人的教育常识,但却不乏其真知灼见。同样受到挑战的还有学校,家长们往往认为将孩子送到学校尤其那些所谓“名校”,似乎就给孩子的人生买了一重放心的保险。盖托却提出了“上学真的有用吗”[7]这一质疑,尽管这是针对美国教育和学校而提出的,但是,其独特的视角无疑能够引人深思。根据某研究机构的《中国在家上学研究报告(2013)》,国内约有1.8万学生没有在校接受教育,而选择了“在家上学”[8]。学校具有其自身的功能局限性,它难以独自完成其教育使命,以开发青少年创造力为旨归的科技创新教育需要建立和优化全社会共同参与的社会支持体系。

青少年科技创新教育社会支持体系就是从大教育观出发,建立相关组织、制度与机制,形成以学校为基地,社会各类主体协调配合、共同开发青少年创造力的社会系统。它至少包括以下重要的构成要素:一是学校。学校依然是青少年科技创新教育的主阵地。面向青少年创造力开发,学校应当在教师专业素质、课程教学体系、教学设施设备等做出相应调整。二是家庭。家庭是青少年成长的重要场所,一个平等、民主、和谐的家庭氛围能够更加有效地促进其创造力开发。三是企业。企业应当肩负起社会公民的责任,承担起促进教育发展的社会义务,尽其最大能力为青少年提供参观与实践的机会。四是社区。社区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基本环境,社区应当积极创造条件,支持学校开展青少年创新实践活动。五是地方政府。地方政府最重要的职责是建立机制、搭建平台、统筹协调各类社会主体参与青少年科技创新教育。六是群团组织。如团委、关工委、科协等组织应当多组织校际之间科技创新实践活动,在区域范围内形成科技创新教育的良好氛围。七是科研院所。科研院所是地方的智库,应该为青少年创造条件和机会,让他们能够走进实验室、走近专家学者,亲身体验创新过程。八是科技场馆。科技馆、博物馆等各类展览场馆都是人类创新成果的集中展示,青少年们走进科技场馆,能够从无形之中受到熏陶和感染。

三、建构青少年科技创新教育社会支持体系的实践

近年来,绵阳市的高校和中小学校,结合青少年的身心特点,开展了课程教学、创新实践、创新竞赛、创业实践等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科技创新教育活动,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尤其是在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成绩喜人。在科技博物馆建设、创新中心建设、乡村少年宫建设、科技辅导员队伍建设等方面加强投入,成效显著。

在创新教育机构方面,绵阳师范学院成立了专门开展创新教育的创新学院和国家级青少年科学工作室、西南科技大学设有国家大学科技园和国家级综合性工程训练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绵阳市建有以展示中国核科技发展历程和展示“两弹一星”功勋获奖者及感人故事为主题的绵阳科技博物馆、绵阳市有全国科普教育基地的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科学技术馆、担当创新策源地和孵化器的绵阳国家科技城创新中心,等等。

在创新实践活动方面,由绵阳市科学技术协会、教育体育局等单位组织开展“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每年举办一次,内容主要包括中小学生科技创新成果竞赛、优秀科技辅导员评选、青少年科技实践活动等;此外,2014年还增设了科技城“小发明家”评选活动。由绵阳市教育体育局根据中小学课程组织开展中小学劳技教育创新作品大赛、“为生活而设计”创新实践活动成果展、中小学生机器人竞赛等活动。绵阳市团市委为了进一步激发广大青年的创新创业热情和活力,在全社会大力营造青年创新创业的浓厚氛围,组织开展青年“创新创业大赛”。

当然,绵阳市青少年科技创新教育也存在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科技创新教育存在多头管理,缺乏必要的协调统合,主要涉及的政府部门有教育体育局、科协、团市委、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局等单位,中国科技城的科技人才、科研院所、科教场馆等科教资源的利用效率较低;青少年科技创新实践的积极性有待进一步提升,参与科技创新活动的广度和深度不够;青少年科技创新活动多为业余性质,许多单位缺乏专门的、高水平的指导教师;经费投入需加大,相关政策制度需完善;青少年科技创新实践的层次较低,制作较粗糙,知识与技术含量偏低。

四、优化青少年科技创新教育社会支持体系的对策

绵阳市作为中国科技城,在青少年科技创新教育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与此同时这方面的工作还大有潜力。根据创造学原理和系统原理等理论,建构科学的创新教育社会支持体系,能够极大地促进青少年科技创新教育工作。

(一)明确一个目标

中国科技城青少年科技创新教育的总体目标:全面提升青少年创造力,倾力打造科技城创新文化。系统、科学的科技创新教育社会支持体系的构建与实施,能够促进青少年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的发展,有助于绵阳市基础教育领域的教学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中小学的素质教育工作。

作为中国科技城,绵阳市在科技创新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就,但在“软实力”方面还需要提升。通过系统、全面的青少年科技创新教育体系建设与实施,在全市广泛开展科技创新实践活动,在提高青少年创造力的同时,带动中小学校、社区、教育机构的创新氛围,同时影响家长和教师,形成更多、更大范围的市民关心、参与科技创新实践活动,能够促进绵阳市创新文化的形成和发展。这对中国科技城的建设具有重要作用。

(二)搭建三个平台

青少年科技创新教育是在创新实践活动的基础上开展的,因此,需要搭建合理的创新实践平台以促进创新教育的实施。创新实践平台主要包括三类:教育培训平台、实践活动平台、展示提升平台。

第一,教育培训平台。科技创新教育的有效开展,需要对教师、教育管理者、学生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培训。从现有的教育体系来看,传统的师范教育没有相应的创新教育师资,高水平的创新教育师资是开展科技创新教育的主要瓶颈之一。一是在教师培训方面,教师是青少年科技创新教育的主力军,需要组织开展市级、区县级、校级的不同层次的教师培训。教师不仅要学习创新教育的基础知识和方法,而且要掌握如何在校内外有效开展创新实践活动。二是在学生培训方面,应该在最大范围内开展科技创新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以及基本方法的培训,并结合学生兴趣、需求、知识背景等实际情况,开展不同类型的学生培训。三是在家长培训方面:可在有条件的学校中开展家长培训;可借助“绵州讲坛”等形式,向更广泛的市民进行宣讲、培训。此外,在培训形式方面,可以借助“科技夏令营”“智能机器人培训班”“创造发明培训班”等多种形式开展教育培训活动,通过喜闻乐见的、生动有趣的、互动式的、体验式的不同方式,激发创新创造的兴趣,吸引更多的人参与创新实践活动。

第二,实践活动平台。实践活动是青少年科技创新教育的重要载体之一。目前,国内外青少年科技创新教育的实践活动往往是各种类型的创新竞赛,通过竞赛来吸引青少年进行学习和实践,并从中启迪创意思路,培养创新思维,提高创新能力。目前,创新竞赛包括多种类型,尤其是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青少年智能机器人竞赛、青年创新创业竞赛等。一是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主要有国家级、省级和市级三类层次。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是由中国科协、教育部、科技部、环保总局等联合主办的青少年学生科技竞赛和展示。二是青少年机器人竞赛活动是一项综合多种学科知识和技能的青少年科技活动,通过计算机编程、工程设计、动手制作与技术构建,结合青少年的日常观察、积累,去寻求自己最完美的解决方案,发展自己的创造力。三是青年创新创业大赛是一项更贴近社会、更为复杂的创新实践活动。目前,国内有多个创新创业竞赛,例如:“挑战杯”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中国创新创业大赛等。2014年5月,绵阳市启动了首届创新创业大赛。四是各类专题创新竞赛活动,例如:创意设计竞赛、航模比赛、劳技创新作品竞赛、“头脑奥林匹克活动”、中小学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活动等,都是激发青少年参与创新实践活动的载体。

第三,展示提升平台。通过教育培训和创新竞赛,将产生较多创新成果。为了营造创新氛围,激励更多的青少年参与创新实践,设置不同类型的展示提升平台,不仅促进青少年自身的成长,而且能够较好地营造城市创新文化。首先,设立“市长创新奖”,每年评选2至3名在创新创造或创新竞赛活动中获得优异成绩、取得突出成果的青少年,颁发市长创新奖。通过对获奖者的宣传报道,营造创新氛围。其次,设立科技城发明奖,每两年进行一次评奖,对突出的青少年创新发明成果进行奖励,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小科学家”评选活动。此外,还可以利用中国(绵阳)科技城国际科技博览会,在科博会上对绵阳市青少年的优秀创新成果进行展示。在绵阳市的新闻媒体上,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培训、展示等活动,营造科技城创新文化。

(三)提供四项保障

为了确保中国科技城青少年科技创新活动的有效开展,有力促进绵阳市创新文化的宣传,在青少年科技创新教育体系中,还需要明确保障措施。

一是人员保障。人是开展青少年科技创新教育的主体。在绵阳市青少年科技创新教育方面,需要确保三类人员。首先,绵阳市青少年科技创新教育管理委员会,主要负责全市科技创新教育的总体规划、统筹安排。其次,绵阳市青少年科技创新教育专家委员会,聘期国内外科技创新教育领域的专家,由他们进行相关的教育培训、项目评审、指导等工作。最后,各类学校的“种子教师”,从各个学校抽选出骨干教师,进行专门的培训,然后回到原单位对其他教师进行培训培养,扩大科技创新教育的师资队伍。

二是条件保障。青少年在开展科技创新实践活动时,需要一定的实验室、资料室等条件,因此需要必要的条件保障。首先,在绵阳的高校和科研院所中,设立开放实验室,为青少年提供必要的实验条件。其次,遴选科技创新基地,将绵阳科技博物馆、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科学技术馆、绵阳国家科技城创新中心等作为基地面向青少年开放。此外,借鉴北京、上海等地的经验,成立“绵阳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学院”,并借鉴北京市的“翱翔计划”、重庆市的“雏鹰计划”,设立专门的、系统的、科学的青少年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实施方案。

三是制度保障。青少年科技创新教育活动的开展,还需要在制度方面跟进,确保工作的有效开展。在明确职责、规范经费使用、调动相关人员的工作积极性等方面建章立制,形成相应的规章制度,确保创新教育工作规范、有序、可持续地发展。

四是经费保障。青少年科技创新教育工作的开展,离不开资金的保障。绵阳市在已有的相关资金的基础上,需要增加部分经费开展预算。此外,依托创新教育相关机构,可以以“命名”“赞助”“资助”等多种方面向社会募集资金。

参考文献:

[1]陈伟.构建科技创新教育体系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教育学刊,2010(7).

[2]郑也夫.吾国教育病理[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3.

[3]赵永新,王昊魁.中国儿童想象力太差[N].人民日报,2009-08-17.

[4]胡卫平,俞国良.青少年的科学创造力研究[J].教育研究,2002(1).

[5]沃建中,王烨晖,刘彩梅,林崇德.青少年创造力的发展研究[J].心理科学,2009(3).

[6][美]丹尼尔・科顿姆.教育为何是无用的[M].仇蓓玲,卫鑫,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

第3篇

关键词:青少年; 科技创新活动

中图分类号:C9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3)10-046-001

我校自2008年成立科技创新活动社团至今,在青少年科技创新教育上迈出可喜一步,截止目前,社团活动成果显著。机器人和航模活动多次获得国际级、国家级、省、市、县级金、银、铜奖和一、二、三等奖,科技创新大赛多次获得省、市级一、二、三等奖,社团成员多人次获得省、市级优秀科技创新标兵和优秀辅导员称号,学校被授予机器人培训实验学校和青少年航模基地,机器人工作室被评为青少年科学工作室。

这些成绩的取得,是领导的大力支持和社团成员们努力拼搏的结果,我作为社团团长兼辅导教师带领学生多次参加科技创新大赛,积累了一些经验和体会,深知好的选题是成功的一半,下面我从选题方面谈谈自己的认识。

一、选题方面经常出现的问题

1.题目超出学生的能力和认知水平。选题要符合青少年的知识层次和技术水平,如果题目过大、过深,脱离了青少年的学习生活和社会认识,青少年在不完全了解的情况下参与活动,这实际上是拔苗助长,对青少年来说是不能求甚解,哪里还谈得上创新和科学素质的提高。过大过深的选题往往是科研机构提出来的,脱离学校的青少年科技活动,这样的选题,怎么能推动青少年科技活动的发展。

2.题目创新性较差。为了参加活动而活动,随便找些生活、生产和学习中的陈旧题目,比如,家庭花卉种类的调查及分析,昆虫动物调查,害虫的防治,杂草的清除等过去经常研究的课题。科技创新要与时俱进,不能老是停留在原有水平、原有方法上,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是应付、生搬硬套而导致的观念陈旧,对科技创新缺乏正确的认识,有时也是科技辅导员的观念落后造成的。

3.题目科学原理不明,缺乏实用价值。科技创新要以正确的原理为依据,体现实践价值,一些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较低的选题是不可取的,例如,提高教学手段的选题,提高娱乐水平的题目等。这方面的内容大多是把人类已经研究清楚的成果,移植到教学工作中,创新价值不大,或是与生产生活的主流没有关系,不能使青少年从小就知道和理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含义。

4.注重单一性研究,缺乏综合性的选题。单一学科的题目虽然也能出成果,但当前各个学科既高度分化又高度综合,而且以综合为主。许多新的学科在不同学科的交叉点上相继出现。加强相关学科的联系和渗透,将人才培养由知识型、综合型向能力型、创新型、复合型方向转化,培养青少年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已成为许多国家制定教育战略和目标的当然选择。

二、选题应遵循的原则

根据近年创新大赛评审原则和青少年科技创新活动规律来看,选题要符合以下几个原则:

1.自发性原则。真正由青少年自己从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发现的问题中选择的题目,才能真正体现青少年自己的兴趣,才能真正符合青少年自身的认知水平和环境条件。

2.科学性原则。辅导教师要帮助青少年选择具备一定理论依据、事实基础和符合人类认识事物发展的基本规律的题目。如果失去了科学性,就会陷入恶性循环,研究越深入越远离正确方向。

3.创新性原则。既然是科技创新活动,研究的课题就应该具有新意、独特性和突破性。科技创新还要与时俱进,不能老是停留在原有水平、原有方法上。

4.实用性原则。即使是伟大科学家的发明创造也不能脱离生产、生活或是人类长远的发展。青少年的科技创新活动更应该具备可预见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或是环境效益以及应用意义和推广前景。如果脱离这一原则,就成了空想或幻想,就失去了创新的本质和意义。

5.可行性原则。由于青少年的认知水平和理论基础有限,选题要符合现有环境条件,必须具备保证其正常开展并取得预期成效的现实条件。即使想法很好,但现有环境条件、经济条件或理论条件无法实现,就会成为空想或幻想。

三、学会选题的方法

要学会多种选题方法,不要拘泥于个别形式,要善于从别人想不到的地方或角度入手。

1.可以从别人的论文、著作中选题。寻找别人论文里的差错、遗漏、缺陷或未完成的问题,作为题目来完善、完整别人的研究,或是在别人研究的基础上,更深入地探寻解决问题的思路、方法和技术等问题。这种方法前提是要学习别人的成果,在理解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看法。

2.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专长选题。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在科学研究中,往往表现为一个人对其有兴趣的课题百折不挠的探求。青少年如果对某一学科领域中的某一问题有浓厚兴趣,对这一方面的选题就容易产生强烈的研究欲望,寻觅、捕捉适合自己的题目,在此基础上集中精力,进行探索,容易出成果。

3.从自己熟悉的社会实践中选题。理论来自实践,社会实践是人们永恒的科研源泉。因此,青少年需要用心观察周围的事物,对平时生活、学习、社会实践等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深入思考,不断质疑,不断探索,也可为选题指明方向。

4.从热门话题或人们普遍关注的焦点问题上选题。热门问题和焦点问题中往往容易发现问题,对它们的研究和解决往往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或经济效益等现实意义。

5.从怀疑、猜想中选题。以现实生活或学习中的疑问、猜想作为选题,包括工作中、生活中发现的问题。这其实就是学习中常用的善于发现问题的方法。质疑、猜想是青少年的天性,辅导教师要善于激发青少年的这种天性,引导其运用到学习和生活中去。一些伟大的发明创造的灵感往往是在这种情况下闪现的。比如,苹果从树上落下,常人看来司空见惯,但牛顿却从中发现规律,进而提出万有引力定律;水蒸气顶起壶盖,一般人习以为常,但瓦特能从中学会发明,创造出了蒸汽机。

第4篇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青少年创造力开发是建立国家创新体系的基础性工程。“开展青少年科技创新教育,培养青少年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对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然而,对于创造力能否培养的问题还存在着广泛的质疑。有学者认为:“人类创新能力与创新人才的稀缺是基因注定的,不可更改的,至少在基因工程启动之前的历史中是这样的……我们知道怎样摧毁创造力,特别是根据中国的经验;我们不知道怎样判断和促进创新潜力,即使囊括全世界的经验。”中小学生不能侈谈创新,这种观点在中小学教师中具有广泛的市场,在他们看来,创新成为正常教育教学活动不必要的负担。教育观念上的种种迷惘必然会最终反映到人才培养质量上来。教育进展国际评估组织对世界21个国家的调查显示,中国孩子的计算能力世界第一,但创造力在所有参加调查的国家中排名倒数第五。在被调查的中小学生中,认为自己有好奇心和想象力的只占4.7%。之所以出现这样的教育结果,与基础教育领域长期盛行的神秘主义创造观有关系,也与创造力科普工作不到位有关系,导致了对青少年创造力开发必要性、可行性的质疑。事实上,包括创造力在内的人的素质发展是具有明显的连续性特征,即使会在某个特定的节点表现出明显的飞跃性特征,但也必定离不开一个量的积累。一个人的创造力不会在某个特定的人生节点突然出现,它需要一个累积的过程。青少年时期是个体创造力发展的重要阶段。有学者研究发现:青少年是个体科学创造力迅速发展的关键时期;青少年的科学创造力随着年龄的增大而表现出持续上升的趋势,但在14岁时要下降,在17岁时趋于定型。还有学者的研究表明,青少年的创造力整体呈阶段性发展,在同一阶段内其发展呈连续性。青少年创造力从小学四年级起呈上升发展趋势,六年级到初一时水平明显提升,到初三时达到最高峰,进入高中后,其水平有所下降并呈稳定状态。青少年科技创新教育就是要帮助青少年有意识地去完成个体创造力的累积过程。当今中国基础教育的重要弊端之一是对创造力培养的重视不够。因此,青少年创造力开发是必要的,也是可能的。它是培养一大批创造性人才的基础工程,更是建立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基石。

二、青少年科技创新教育社会支持体系的理论阐释

当今社会还存在一个较为普遍的认识误区:人才培养即教育是学校的任务,是教师的职责,其他社会主体的教育责任被严重边缘化。就青少年科技创新教育来说,普遍认为这是学校的事情,殊不知学校根本没有强大到可以独自承担如此艰巨的责任。我们从来不曾质疑过的“教育”和“学校”本身需要得到理性的检视。丹尼尔•科顿姆提出“教育是无用的”这一命题。他说“:如果我们打算全面彻底地思考教育的本质,那么,我们就必须想想教育的无用性……如果教育有任何价值可言,那么我们就必须承认教育是无用的。”这种观点无疑挑战了大多数人的教育常识,但却不乏其真知灼见。同样受到挑战的还有学校,家长们往往认为将孩子送到学校尤其那些所谓“名校”,似乎就给孩子的人生买了一重放心的保险。盖托却提出了“上学真的有用吗”这一质疑,尽管这是针对美国教育和学校而提出的,但是,其独特的视角无疑能够引人深思。根据某研究机构的《中国在家上学研究报告(2013)》,国内约有1.8万学生没有在校接受教育,而选择了“在家上学”。学校具有其自身的功能局限性,它难以独自完成其教育使命,以开发青少年创造力为旨归的科技创新教育需要建立和优化全社会共同参与的社会支持体系。青少年科技创新教育社会支持体系就是从大教育观出发,建立相关组织、制度与机制,形成以学校为基地,社会各类主体协调配合、共同开发青少年创造力的社会系统。它至少包括以下重要的构成要素:一是学校。学校依然是青少年科技创新教育的主阵地。面向青少年创造力开发,学校应当在教师专业素质、课程教学体系、教学设施设备等做出相应调整。二是家庭。家庭是青少年成长的重要场所,一个平等、民主、和谐的家庭氛围能够更加有效地促进其创造力开发。三是企业。企业应当肩负起社会公民的责任,承担起促进教育发展的社会义务,尽其最大能力为青少年提供参观与实践的机会。四是社区。社区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基本环境,社区应当积极创造条件,支持学校开展青少年创新实践活动。五是地方政府。地方政府最重要的职责是建立机制、搭建平台、统筹协调各类社会主体参与青少年科技创新教育。六是群团组织。如团委、关工委、科协等组织应当多组织校际之间科技创新实践活动,在区域范围内形成科技创新教育的良好氛围。七是科研院所。科研院所是地方的智库,应该为青少年创造条件和机会,让他们能够走进实验室、走近专家学者,亲身体验创新过程。八是科技场馆。科技馆、博物馆等各类展览场馆都是人类创新成果的集中展示,青少年们走进科技场馆,能够从无形之中受到熏陶和感染。

三、建构青少年科技创新教育社会支持体系的实践

近年来,绵阳市的高校和中小学校,结合青少年的身心特点,开展了课程教学、创新实践、创新竞赛、创业实践等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科技创新教育活动,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尤其是在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成绩喜人。在科技博物馆建设、创新中心建设、乡村少年宫建设、科技辅导员队伍建设等方面加强投入,成效显著。在创新教育机构方面,绵阳师范学院成立了专门开展创新教育的创新学院和国家级青少年科学工作室、西南科技大学设有国家大学科技园和国家级综合性工程训练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绵阳市建有以展示中国核科技发展历程和展示“两弹一星”功勋获奖者及感人故事为主题的绵阳科技博物馆、绵阳市有全国科普教育基地的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科学技术馆、担当创新策源地和孵化器的绵阳国家科技城创新中心,等等。在创新实践活动方面,由绵阳市科学技术协会、教育体育局等单位组织开展“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每年举办一次,内容主要包括中小学生科技创新成果竞赛、优秀科技辅导员评选、青少年科技实践活动等;此外,2014年还增设了科技城“小发明家”评选活动。由绵阳市教育体育局根据中小学课程组织开展中小学劳技教育创新作品大赛、“为生活而设计”创新实践活动成果展、中小学生机器人竞赛等活动。绵阳市团市委为了进一步激发广大青年的创新创业热情和活力,在全社会大力营造青年创新创业的浓厚氛围,组织开展青年“创新创业大赛”。当然,绵阳市青少年科技创新教育也存在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科技创新教育存在多头管理,缺乏必要的协调统合,主要涉及的政府部门有教育体育局、科协、团市委、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局等单位,中国科技城的科技人才、科研院所、科教场馆等科教资源的利用效率较低;青少年科技创新实践的积极性有待进一步提升,参与科技创新活动的广度和深度不够;青少年科技创新活动多为业余性质,许多单位缺乏专门的、高水平的指导教师;经费投入需加大,相关政策制度需完善;青少年科技创新实践的层次较低,制作较粗糙,知识与技术含量偏低。

四、优化青少年科技创新教育社会支持体系的对策

绵阳市作为中国科技城,在青少年科技创新教育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与此同时这方面的工作还大有潜力。根据创造学原理和系统原理等理论,建构科学的创新教育社会支持体系,能够极大地促进青少年科技创新教育工作。

(一)明确一个目标

中国科技城青少年科技创新教育的总体目标:全面提升青少年创造力,倾力打造科技城创新文化。系统、科学的科技创新教育社会支持体系的构建与实施,能够促进青少年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的发展,有助于绵阳市基础教育领域的教学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中小学的素质教育工作。作为中国科技城,绵阳市在科技创新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就,但在“软实力”方面还需要提升。通过系统、全面的青少年科技创新教育体系建设与实施,在全市广泛开展科技创新实践活动,在提高青少年创造力的同时,带动中小学校、社区、教育机构的创新氛围,同时影响家长和教师,形成更多、更大范围的市民关心、参与科技创新实践活动,能够促进绵阳市创新文化的形成和发展。这对中国科技城的建设具有重要作用。

(二)搭建三个平台

青少年科技创新教育是在创新实践活动的基础上开展的,因此,需要搭建合理的创新实践平台以促进创新教育的实施。创新实践平台主要包括三类:教育培训平台、实践活动平台、展示提升平台。

第一,教育培训平台。

科技创新教育的有效开展,需要对教师、教育管理者、学生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培训。从现有的教育体系来看,传统的师范教育没有相应的创新教育师资,高水平的创新教育师资是开展科技创新教育的主要瓶颈之一。一是在教师培训方面,教师是青少年科技创新教育的主力军,需要组织开展市级、区县级、校级的不同层次的教师培训。教师不仅要学习创新教育的基础知识和方法,而且要掌握如何在校内外有效开展创新实践活动。二是在学生培训方面,应该在最大范围内开展科技创新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以及基本方法的培训,并结合学生兴趣、需求、知识背景等实际情况,开展不同类型的学生培训。三是在家长培训方面:可在有条件的学校中开展家长培训;可借助“绵州讲坛”等形式,向更广泛的市民进行宣讲、培训。此外,在培训形式方面,可以借助“科技夏令营”“智能机器人培训班”“创造发明培训班”等多种形式开展教育培训活动,通过喜闻乐见的、生动有趣的、互动式的、体验式的不同方式,激发创新创造的兴趣,吸引更多的人参与创新实践活动。

第二,实践活动平台。

实践活动是青少年科技创新教育的重要载体之一。目前,国内外青少年科技创新教育的实践活动往往是各种类型的创新竞赛,通过竞赛来吸引青少年进行学习和实践,并从中启迪创意思路,培养创新思维,提高创新能力。目前,创新竞赛包括多种类型,尤其是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青少年智能机器人竞赛、青年创新创业竞赛等。一是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主要有国家级、省级和市级三类层次。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是由中国科协、教育部、科技部、环保总局等联合主办的青少年学生科技竞赛和展示。二是青少年机器人竞赛活动是一项综合多种学科知识和技能的青少年科技活动,通过计算机编程、工程设计、动手制作与技术构建,结合青少年的日常观察、积累,去寻求自己最完美的解决方案,发展自己的创造力。三是青年创新创业大赛是一项更贴近社会、更为复杂的创新实践活动。目前,国内有多个创新创业竞赛,例如“:挑战杯”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中国创新创业大赛等。2014年5月,绵阳市启动了首届创新创业大赛。四是各类专题创新竞赛活动,例如:创意设计竞赛、航模比赛、劳技创新作品竞赛、“头脑奥林匹克活动”、中小学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活动等,都是激发青少年参与创新实践活动的载体。

第三,展示提升平台。

通过教育培训和创新竞赛,将产生较多创新成果。为了营造创新氛围,激励更多的青少年参与创新实践,设置不同类型的展示提升平台,不仅促进青少年自身的成长,而且能够较好地营造城市创新文化。首先,设立“市长创新奖”,每年评选2至3名在创新创造或创新竞赛活动中获得优异成绩、取得突出成果的青少年,颁发市长创新奖。通过对获奖者的宣传报道,营造创新氛围。其次,设立科技城发明奖,每两年进行一次评奖,对突出的青少年创新发明成果进行奖励,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小科学家”评选活动。此外,还可以利用中国(绵阳)科技城国际科技博览会,在科博会上对绵阳市青少年的优秀创新成果进行展示。在绵阳市的新闻媒体上,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培训、展示等活动,营造科技城创新文化。

(三)提供四项保障

为了确保中国科技城青少年科技创新活动的有效开展,有力促进绵阳市创新文化的宣传,在青少年科技创新教育体系中,还需要明确保障措施。

一是人员保障。

人是开展青少年科技创新教育的主体。在绵阳市青少年科技创新教育方面,需要确保三类人员。首先,绵阳市青少年科技创新教育管理委员会,主要负责全市科技创新教育的总体规划、统筹安排。其次,绵阳市青少年科技创新教育专家委员会,聘期国内外科技创新教育领域的专家,由他们进行相关的教育培训、项目评审、指导等工作。最后,各类学校的“种子教师”,从各个学校抽选出骨干教师,进行专门的培训,然后回到原单位对其他教师进行培训培养,扩大科技创新教育的师资队伍。

二是条件保障。

青少年在开展科技创新实践活动时,需要一定的实验室、资料室等条件,因此需要必要的条件保障。首先,在绵阳的高校和科研院所中,设立开放实验室,为青少年提供必要的实验条件。其次,遴选科技创新基地,将绵阳科技博物馆、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科学技术馆、绵阳国家科技城创新中心等作为基地面向青少年开放。此外,借鉴北京、上海等地的经验,成立“绵阳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学院”,并借鉴北京市的“翱翔计划”、重庆市的“雏鹰计划”,设立专门的、系统的、科学的青少年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实施方案。

三是制度保障。

青少年科技创新教育活动的开展,还需要在制度方面跟进,确保工作的有效开展。在明确职责、规范经费使用、调动相关人员的工作积极性等方面建章立制,形成相应的规章制度,确保创新教育工作规范、有序、可持续地发展。

四是经费保障。

第5篇

关键词 青少年 道德 爬坡说 辨析

道德作为一种意识形态,是人们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与规范的总和。当前我国社会发展面临深刻的变化,改革继续深化,文化与经济一样,不断发展,文化多元化影响着青少年价值取向 。因此对于青少年的德育工作就显得任重道远,面对这一形势,教育工作者应重新认识青少年德育工作的地位和作用。

对目前青少年思想道德的现状,学界研究颇多,目前主要的说法有“爬坡说”、“滑坡说”和“中间说”,其中认同“爬坡说”的学者最多,但是对此也存在争议,很多学者还是坚持“滑坡说”和“中间说”,本研究针对目前关于青少年思想道德现状的几种说法进行了辨析,提出了如何利用青少年思想道德的影响因素对青少年道德行为进行提升。

一、青少年学生思想道德“爬坡说”研究现状

爬坡说的基本内涵在于较多的专家认为虽然目前青少年思想道德状况存在很多不足,但是主流还是较好的,比如革新意识强、拥护党的基本路线、能够占到改革开放的前列等。龚超的研究指出,“爬坡说”认为我国青少年主流思想道德状况较好,有正确的道德认识和道德行为,能对日常生活中的是非界限问题作出正确的判断,但也承认目前青少年思想道德方面存在某些不足。采用此视角研究的学者主要有斯塔亚特、霍普金森、格林菲尔德等。他们站在某种哲学流派的立场,运用其思想,对学校道德领导的价值问题进行演绎和思辨,强调学校领导者在成功应对挑战的同时,要能够将学校从组织转化成一个学习共同体,鼓励教师与学生自主、自律的学习,传播公正、关怀的理念。比如佘双好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了三次实证调查指出,当代青少年道德观念发展状况总体处于积极稳定状态,在道德发展的诸多领域,依然与传统道德观念和社会主导价值观念保持一致。但是青少年的婚恋道德观与传统道德观念的距离正在日益增加[1]。熊孝梅编制了《中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状况调查问卷》并抽取浙江省、湖北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三个省区来做调查问卷,结果表明当代中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契合时展脉搏,对社会发展的反应敏感而强烈,在正直正义、爱党爱民、权利义务、热爱和平、民主法制等凸显社会发展进步趋势的价值观上得分较高。王苏通过调查研究,找到山区青少年思想道德问题产生的根源所在,即社会因素、学校因素、家庭因素、青少年自身因素,得到的结论也认为青少年思想道德主流是好的,只是有一些道德失范问题,可以通过德育教育来解决。张耀灿教授、郑永廷教授等在《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中论述思想政治教育是交往实践的重要形式时认为,“一方面,交往实践使主体之间形成角色共同体,在协同、解释和参与中达成共识。另一方面,主体之间的这种交往不仅使作为意义的文化要素得以传播和理解,而且通过自组织生成新的意义。”

二、青少年学生思想道德“滑坡说”和“中间说”辨析

“滑坡说”认为在当前我国社会道德普遍“滑坡”的背景下,青少年也表现出不同程度的道德问题,并认为这种“滑坡”状况对青少年价值观的形成和精神、信仰的塑造有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持“中间说”的学者最少,他们认为目前青少年思想道德状况是喜忧参半。在“滑坡说”的支持者中,最有代表的是王雯姝等认为青少年学生学术道德意识普遍薄弱,在作业抄袭、考试作弊、抄袭论文等方面都表现出了失范行为。而站在教育立场上,张英丽指出抄袭试卷、购买答案是学业成绩获得中较为常见的失范行为[2]。焦岚等指出青少年学生在学习行为、网络言行、社会公德、情感道德、价值取向选择等方面都表现出了不同程度的失范现象[3]。在对青少年网络道德失范的研究中,黎影等指出随着互联网的日益普及,网络道德失范问题在青少年学生群体中也日渐凸显。网络成瘾、浏览、网恋网婚等现象导致青少年学生侵犯他人隐私等不道德行为屡有发生,而网络欺诈、黑客攻击、盗版侵权和散播网络病毒等网络犯罪行为也时有发生[4]。邓验等的研究指出,青少年作为中国网民中最主要、最活跃的群体,其网络道德失范也表现的尤为突出。失范行为主要体现在网络道德意识淡薄、网络语言滥造粗俗、网络成瘾、网络犯罪等方面。雷世斌等人认为是网络时代改变了青少年的学习、生活方式,特别是青少年的思想道德发展受到网络时代的强烈冲击。青少年思想道德方面存在一系列问题,道德失范问题严重[5]。但是这些研究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以定性分析为主,并没有非常著名的研究中有关于青少年思想道德在滑坡的定量研究,在大部分研究中,定量分析得到的结果还是以好的一面为主。但是这不代表青少年思想道德中不存在问题,道德失范问题还是存在的,这说明青少年在道德的知行统一方面存在着严重的脱节现象。青少年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时期,其思想和行为极易受到负面现象的影响和冲击,特别是在混乱的网络环境下,部分青少年已经表现出了网络道德失范行为。

三、利用影响因素对青少年学生思想道德进行提升

1.影响因素研究现状

环境因素也称为外因,主要包括家庭、学校和社会环境的影响。家庭教育在青少年的道德成长初期起着关键作用。Kohlberg指出,学校道德氛围是指用于调控学校及班级里人际间社会关系的规范和价值观系统,它对青少年的道德发展有重要的影响。学校教育所持有的那种统一和完整的人道主义的育人价值观将有助于青少年奠定品德基础。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的第3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2年12月底,学生是网民中规模最大的职业群体,占总比例的25.1%。所以在社会环境对青少年道德行为的影响研究中,网络因素研究成为近几年研究的焦点[7]。万峰的研究中,提出了网络文化影响青少年学生伦理道德的CEB(Culture-Ethics-Behavior)模型,以网络文化为自变量,以青少年学生伦理道德为中间变量,把青少年学生行为作为因变量,探讨了网络文化、青少年学生伦理道德和青少年学生行为之间的相互关系和作用。沈嘉祺也指出,道德认知不一定导致道德行为,从道德认知到道德行为,其中介是以道德情感为核心的意向系统。Tobias Krettenauer等实证研究了道德情感在青少年道德决策和行为中的作用,发现道德情感对道德决策的影响在亲社会行为和行为的场景下是不同的,道德情感以一种独特的方式影响道德决策过程[6]。

2.青少年学生德育水平的提高对策研究

(1)西方青少年思想教育方法研究

①道德认知发展方法。这种方法的主要理论基础是杜威、皮亚杰的理论,并且引入了道德认知发展理论,道德认知发展方法有三个主要观点,一是道德发展的基础就是认知发展,二是道德判断能力和逻辑判断能力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三是道德发展过程中,社会环境的巨大支配作用。具体来说包含的方法有公正团体法、价值分析法、道德分析法以及问题探讨法等。

②价值澄清方法。价值澄清学派的代表人物有L・拉斯思、M・哈明、S・西蒙等人,他们提出了针对美国儿童选择倾向的价值澄清方法,美国儿童同样也面临多元社会中的多种选择,所以价值澄清方法的核心是,当人们在相互冲突的价值观社会中寻找解决方法时,深受价值观的影响,而现实社会中又没有公认的价值观,价值观没法通过教学来传授,只能建立一种氛围,一种育人体系,才能真正实现。

③社会学习方法。社会学习方法是20世纪60年代美国心理学家班图拉提出来的,并且其依据是社会学习理论,在此依据基础上构建了道德教育方法体系,班图拉等人对认知发展理论的某些观点进行了吸收,使行为主义心理学最后发展为了社会学习理论的学派,成为了一种教育学、社会学。社会学习方法的主要核心内容是认为人的态度行为是通过间接经验获得的,而不是直接行为的获取。

④人本主义教育法。人本主义教育理论的实质是人本主义心理学在思想政治教育领域内的渗透和延伸,是心理学临床经验的概括和总结,其代表人物是马斯洛和罗杰斯。人本主义教育方法的核心是“自我实现”。马斯洛认为,忘我的工作和坚持不懈的努力是达到“自我实现”的根本途径。罗杰斯认为“自我实现”是一种天生的趋向,人的各种不同需求的满足都是自我实现的部分满足。罗杰斯说,“我们对于那些能激发整个人产生自发的、有意义的、经验性的、内在的学习的条件有着相当多的认识。我们并不能时常看到这些条件起作用,原因在于这意味着我们教育方法的一场真正的革命”。

(2)国内青少年思想教育方法研究

针对青少年的道德失范现象,学者们针对不同的失范行为提出了一些应对策略。张英丽认为矫正青少年学生学术道德失范,应从多方入手,在整治社会外部环境的同时建立健全青少年学生学术道德规范并加强宣传教育。美国著名发展心理学家托马斯在《完善人格教育》一书中提出了学校应承担完善人格教育的十个理由,以及进行完善人格教育的内外道德教育实践途径,包括了利用班会解决班级的一些事情,认为班会的实效性的提升主要是依靠学生体会民主的思维,让学生有可能共同探讨如何把班级管理更好地开展起来。鲍业云和罗晓媛指出,人与人之间的协同,就是将人的需要、愿望、价值追求等人的本质属性协同起来,通过自组织机制增强教育主体之间的协同和融合,从而社会中的每个个体都能把握好每个人自身与社会、自己与他人的关系,以此来得到个体的全面发展,个体要认识到他人的重要性,社会的存在以每一个个体的总和为基础,也要意识到自己会对别人造成的影响。可以说,人的全面发展依赖于人们对人与人之间意义的联结。思想政治教育对此责无旁贷。单玉提出,直面思想政治教育,予以哲学解释学之“理解”的观照,我们不无惊喜地发现,它为我们推动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创新提供了全新的视角和重要的启示:协同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活力之源,自组织对转变思想政治教育对象观的意义,观念融合对思想政治教育意义的生成观的意义,对话对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形态的转化的意义,生活世界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必归之所。李焕明指出,在思想道德的教育过程中,要对教育主体和教育对象分别协同,他们之间的协同和宽容才能达到思想道德教育的良性发展,这是一种教育与被教育的共同作用途径,高度体现了教育者“晓之以理”和教育对象“受之以道”的思想。思想政治教育的最佳途径和方法就是协同,协同体现的是一种心理上的关照,是一种理解,因此,有的学者把协同当作是贯穿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的决定性因素,既要求教育者深入把握教育内容、教育对象和教育时机,同时也要求教育对象正确借鉴吸收教育内容、体谅教育者的良苦用心。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之间有着很多的关联,韩力争认为,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协同一体化建设,不但是青少年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需要,而且对于加强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有着重要的意义,在协同理论下探索了结合的途径,认为青少年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必不可少的就是心理健康教育,将心理健康与思政教育提到同样的高度,这样才能使得两者互相协同,促进青少年思想品德的发展,此类观点很多学者都有提及,例如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在手段和方法上互相借鉴,从而建立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协同一体化机制。

参考文献

[1] 佘双好.青少年思想道德状况及发展特点的实证研究[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0(5).

[2] 张英丽.大学生学术道德失范现状的实证研究[J].教育科学,2012(2).

[3] 焦岚,于海洋.当代大学生道德行为失范成因探析[J].中国青年研究,2011(4).

[4] 黎影,杨成.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问题及其对策[J].教育探索,,2011(8).

[5] 邓验,曾长秋.论如何应对青少年网络道德失范问题[J].伦理学研究,2011(1).

第6篇

关键词 青少年 啦啦操 课程

中图分类号:G811 文献标识码:A

1前言

啦啦操运动自2000年在我国开展至今,已渐渐成为了一项风靡全国的体育文化运动。在青少年体育蓬勃发展的今天,啦啦操这一观赏性、娱乐性、教育性于一身的运动项目受到了广大青少年的喜爱。啦啦操项目包括舞蹈啦啦操和技巧啦啦操两种。舞蹈啦啦操更适合于青少年体育课程。

2 研究对象和方法

2.1研究对象

青少年啦啦操课程内容。

2.2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参考与青少年体育与啦啦操相关的文献和书籍,作为本文理论依据。

(2)访谈法。对多名有多年教学经验的体育及舞蹈教师进行访谈。了解现今青少年体育的课程内容。

(3)综合分析法。通过访谈和文献资料进行综合整理分析,根据分析结果给出青少年啦啦操课程内容的相关建议。

3舞蹈啦啦操课程内容构建

经分析研究,青少年舞蹈啦啦操课程内容可包含:准备部分、热身、舞蹈基本功训练、素质训练、新动作的学习、组合的连接、表现力练习。

3.1准备部分

可进行韧带的拉伸(杆上),舞蹈基本功训练(站姿、坐姿)、音乐冥想(轻松舒缓音乐,让学生身心放松,与学生有肢体接触,以便于学生更快地进入学习和课堂状态)。

3.2热身部分

3.2.1韧带的拉伸、柔韧性训练

韧带的拉伸和柔韧性训练有区别,韧带拉伸主要防止运动损伤,增加关节活动幅度。主要包含肩带部位、髋关节周围等。柔韧性训练是指除韧带以外的肌肉、肌腱等其他组织的弹性和活动范围。所以我们主要锻炼的是肩带柔韧性训练、下肢柔韧性训练、腰背柔韧性训练。除相应关节部位韧带拉伸之外,主要肌肉拉伸包括:颈肩部位肌肉、肩带肌群(三角、肱三、肱二)、腰背肌群、大腿肌群(前侧、内侧、后侧)、小腿后侧肌群。

3.2.2关节灵活性训练

舞蹈啦啦操动作想在完成的同时要有力度和美感,首先关节要灵活。所以在课程当中要有关节灵活性的练习,同时通过不同的速度、力度、数量及节奏锻炼相应的关节周围肌肉的控制和爆发力。主要包含:颈部(上、下、前、后、左、右、平移)、肩部(上、下、前、后、绕环)、脊椎(含腆与复原、波浪、横移)、髋(前、后、左、右、绕环)、上肢(波浪)、下肢(蹲)。

3.2.3路线练习

将本学期所学内容较重要或较复杂的动作融入到斜线当中,进行路线训练,进行加强训练。同时练习学生方向感及舞台掌控能力。

3.2.4本节课需所学新动作

在热身中提前进入课程内容,让学生对动作有初步了解,提高学生学习新动作速度。

3.3舞蹈基本功训练

舞蹈啦啦操对舞蹈基本基础要求很高,同时舞蹈技巧能提高学生基本身体能力、舞蹈感觉以及身体的直立感,蹲、半脚尖、擦地、单吸腿、各种旋转及跳跃、软开度训练。

3.4素质训练

肌肉力量训练、耐力训练等素质训练能提高学生在舞蹈啦啦操时的完成。

3.5新动作学习

将组合中较困难复杂的动作进行筛选,进行单独的学习。将需单独教授的动作运用不同方法让学生理解并完成。

3.6组合的串联

将组合进行串联,同时要保证完成。

3.7气场及表现力训练

可通过走秀、摆pose、表演组合等方法培养学生的表现力及自信心。舞蹈啦啦对青少年的自信和表现力也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3.8结束部分

要有结课总结,对学生表现进行评价并总结所学内容。要有课下练习部分和复习部分的作业。

4结论与建议

笔者通过实践研究对啦啦操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行了初步的探究和运用,对于青少年啦啦操课程的更好完成起到了有效帮助。通过研究我们可以得出,青少年啦啦操课程内容主要包括备部分、热身、舞蹈基本功训练、素质训练、新动作的学习、组合的连接、表现力练习。

青少年体育对青少年身体塑造和人格塑造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啦啦操这一项目更是非常适合学校体育。啦啦操作为国内的新兴项目,较美国等啦啦操发展成熟的国家,不管是研究和实践都尚在发展阶段,青少年啦啦操课程的相关研究则是少之又少,所以需要广大研究者对此项目运用于学校体育进行更深层次的研究。

第7篇

校外教育和谐发展教育公平近年来,校外教育得到国家和社会的高度重视,专业化趋向日渐显现。在加强和谐社会建设、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当下,促进教育和谐发展必然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内在需求。校外教育也应以科学发展观和和谐教育理念为指导,探索解决实现中小学生校外社会活动和谐发展的认识和实践问题。山东省枣庄市青少年宫作为枣庄市校外教育的重要阵地,科学规划,全面统筹,积极探寻促进校外教育发展的前瞻性的方向和可行性的方法,在工作中提升作为,坚持更加有为地服务大局、更加有效地服务社会、更加有力地服务青少年,努力打造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科学发展的校外教育机制,以实现未成年人全面发展为目标,进一步加快青少年校外教育事业的发展。

一、深化体制改革,丰富教育载体,促进校外教育立体化发展

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我国校外教育工作的内涵与社会影响正在发生着质的飞跃。单一的、传统的艺术、文化、体育培训项目已逐渐显现出自身的局限性。按照社会发展和青少年健康成长需求,逐步调整校外教育活动结构,使校外教育更加科学化,已经是大势所趋。校外教育工作者应及时了解教育形势,正确把握校外教育的发展方向和工作重点,不断调整工作结构,完善教育内容。2012年,华东地区校外教育年会明确以“未成年人校外教育的创新研究与均衡发展”为主题加以探讨,彰显了校外教育领域在不断扩展,内涵在不断延伸。枣庄市青少年宫以专业培训为基点,大力发展体验性、参与性、实践性的教育活动,积极拓展活动内容、创新教育载体、改进服务方式,以培养未成年人创新精神、提升实践能力和增强人格素养为目标,广泛动员、全面参与,实现校内外教育的有机结合。扩大校外教育的途径和方式,加强青少年社团建设,开展创新型少年儿童群体性活动,提高服务未成年人的覆盖面。枣庄市青少年宫以各类艺术团体、文学院、书画院、兴趣小组、少年军校、夏令营等为活动载体,通过举办艺术交流、社会实践、室外写生、野外素质拓展训练等十余项主题活动,构建多层次、立体化的教育模式,为青少年提供更宽广的校外知识领域和活动空间,使之学到有益的知识,接受正确的引导,掌握更多的实践技能和生活能力。同时,开办了“红色之旅”夏令营、龅牙兔情商教育夏令营等活动阵地,对青少年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民族文化教育、公民教育、健康教育、生存教育等,活动参与人数每年达8000余人,起到了良好的社会效益。丰富的校外教育,使青少年的素质得以提升,使教育整体水平得以提升,实现了少年儿童的全面发展。

二、合理配置资源,促进教育公平,实现校外教育均衡性发展

目前,我国的教育明显存在群体差异、城乡差异、地域差异,十报告明确提出要促进教育公平,而解决教育公平问题的根本是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以把公益性放在首要位置的校外教育主阵地的青少年宫、青少年活动中心等校外教育机构无论是在教育设施、师资力量,还是在教育形式、活动规划等方面都有着学校教育不可企及的优势,在一定形式上弥补了学校教育的短板。枣庄市青少年宫充分灵活地运用现有的教育资源,采取多种形式,开辟青少年校外教育新天地。通过“流动青少年宫”“网络流动青少年宫”“七彩课堂”青年志愿者山村支教、城乡小伙伴手拉手、冬夏令营,送图书下乡,送科技下乡,送教师下乡等等丰富多彩、主题鲜明的活动120余次,达成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在学有所教上持续取得新进展。进一步扩大青少年宫辐射效应,把城市优质的校外教育资源带到农村、社区,给更多的青少年提供参与和体验的机会,共享优质社会教育资源和成果,从而既能让孩子们更多地感受到社会对他们的关爱,又推动了校外教育机构更好地向公益性方向发展。面向社会贫困学生、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留守儿童,枣庄市青少年宫制定年度公益培训计划,对1500名学生免费开放和培训,让社会弱势群体也享受到相同的社会教育资源;枣庄市青少年宫还利用自身优势举办共青团周末剧场,每年为3000多农民工以及进城务工者的子女提供免费的优秀文化服务。多种举措,全面实施,实现教育的城乡统筹、和谐发展。

三、拓展活动广度,提升教育力度,确立校外教育一体化发展

目前,学校是“封闭式管理”,校外教育机构是“散漫式发展”,自成一体,互不干涉,枣庄市青少年宫尝试改变现在的运行模式,拓展活动的广度与宽度,确立校外教育一体化的发展方向。首先,加强与教育部门的合作,在活动、培训的开展上,争取到教育部门的官方支持与认定,以便把活动以更顺畅的渠道推广到每一个学生身边。其次,充分利用自己的优质的教师资源,对中小学教师进行培训,到学校进行课堂辅导,把各类专业的知识技能直接输送到每个孩子身边;学校的少先队辅导员及活动专业人员到青少年宫设计符合青少年身心发展的活动项目,并组织青少年到青少年宫来举办各类活动;青少年宫招募各类志愿者参与到青少年的校外活动,丰富活动的内容与形式,激发青少年参加活动的兴趣与好奇心。现在,枣庄市青少年宫已成功与市中区文化路小学联合办学,书法、舞蹈专业也基本实现了宫校一体化的培训模式。再次,青少年宫充分利用场所与设施的优势功能,为学校教育提供科技、信息、馆藏、生物等多方面的帮助。以青少年宫为媒介,邀请大学教授、各领域专家,与青少年一起研究,一起学习,探讨问题,让青少年能接触到最前沿的专业知识。目前枣庄市青少年宫已邀请了教育活动家欧阳维建、疯狂英语创始人李阳、国家运载火箭专家黄春平院长、枣庄市营养学会、峄城聚好人俱乐部及枣庄市国学研究会等不同领域的专家、学者来青少年宫讲学指导,累计举办活动30余次,已有35000余名青少年从中受益。

四、拓宽筹资渠道,丰富主题活动,促进校外教育公益性发展

面对公益活动后续资金或资源投入不足的新形势,枣庄市青少年宫积极拓宽活动经费的筹措渠道,开展各类丰富多彩的青少年公益性主题教育活动,加快校外教育的公益性发展步伐。首先,围绕政府中心工作,响应党的号召,引领广大青少年积极投入到描绘“中国梦”的宏伟蓝图,举办系列专题教育活动,取得政府职能部门的认可和财政支持。近年来,枣庄市青少年宫围绕市党代会建设“幸福新枣庄”的宏伟蓝图,围绕党政中心工作,体现为创建国家、省市文明城建设献计出力的宗旨,开展了一系列专题教育活动,如连续举办5届枣庄市少儿春节晚会、“创建文明城,青年在行动”志愿者服务活等。其次,加强与经济发展的紧密结合,采取“借船出海,借米下锅”的方式,争取社会各界、企事业单位的捐助,获得企事业单位的冠名、协办、赞助,形成社会教育效果和提供经费支持的企事业单位公众品牌形象的“双赢”。组织策划了“枣庄电信”杯青少年文化广场活动、枣庄市“金吉利”杯青少年英语口语大赛、连续五届“祖国在我心中”枣庄市“金吉利”杯青少年声乐大赛等具有影响力的大型赛事活动110余场次。再次,有效激发广大青少年的主人翁意识,引导广大青少年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和社会管理创新,为广大青少年社会实践创造广阔的舞台。成功组织了“童心系雅安共绘中国梦”迎“六一”少儿现场绘画赈灾义卖活动、图书义卖、回收废品、报纸义卖等青少年实践活动180余次,不仅为

青少年主题教育活动筹集了活动经费,还激发、锻炼了广大青少年的实践能力,使青少年公益主题教育活动向深层次、全面化发展。

五、加强师德建设,提高教育质量,推动校外教育可持续发展

第8篇

【关键词】青少年;社会支持;理论评述;视角转向

一、导论

青少年正处在社会化进程的关键阶段,各方面的发展都尚未完全成熟,是一个经常引起我们关注和思考的群体,如何积极有效促进地青少年的健康发展是社会学研究的重要课题。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国外,对于青少年群体的研究都浩如烟海,而这其中,对于特殊青少年群体的研究又显得特别引人注目,如街头问题青少年、犯罪青少年、单亲家庭青少年、流动青少年等,对于这些青少年中的弱势群体如果不能进行有效地引导和帮助,那么他们往往会发展成为社会的不安定因素,不仅影响其个人发展,也事关社会的和谐。

基于此,西方社会庞大的福利机构和社会组织把特殊青少年群体作为他们社会工作事业的重要服务对象做出了许多专业性的介入。在中国,随着经济转型和社会变迁的加快,青少年自身发展中面临的问题日益凸显,从政府机构到学术界也都做了大量务实的努力,以引导和帮助特殊青少年群体健康、和谐地发展。对这些已有的研究进行必要的梳理对于构建青少年的社会支持无疑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这方面的研究可谓迫在眉睫。

二、理论回顾与评述

对于社会支持,早期的研究主要是从个人应对身心健康和社会适应问题的角度出发,此后研究的领域和内容逐步扩大。在首要的概念厘清的工作中,以往的研究者多是从人际互动、社会整合、社会交换、生态系统等角度出发对社会支持给出了不同的定义,而对于青少年社会支持的相关界定就更加复杂了,这其中加入了诸多反映青少年群体特征的因素。一一回顾这些不同的界定和研究是一项规模宏大的工作,综合已有的文献,考察其中的关键词,我们可以把学者们对社会支持的定义做一个简单的归纳,即青少年的社会支持指的是青少年在与社会环境的互动中,从家庭、学校、同龄群体等获得的及时、持续性的支持,这些支持包括工具性支持、情感性支持和讯息性支持等。

从获得支持的途径上看,一般的研究都会把青少年的社会支持分为正式的支持系统和非正式的支持系统,前者指的是来自正式社会组织的支持,如政府机构、社区、学校等,后者主要是指来自非正式组织,即个人社会生活网络的支持,如家人、亲属、朋友等的支持。目前对于青少年社会支持的研究多是从非正式支持的角度出发的,一方面是由于青少年日常与父母、亲属、朋友的接触机会比较多,接触时间比较长,获得的支持也比较多,另一方面也与学校、社区等作为一个组织,其对于青少年群体的支持不易显现、不易观察有关。

社会学的研究都建立在一定的理论基础之上。文献回顾显示,对于青少年社会支持的研究,学者们比较集中探讨的理论内容主要有生态系统理论、依附理论、社会发展模型、社会失范理论等。这些理论使我们更深刻地认识青少年问题的工具,也是指导我们开展实证研究的基础。

1、生态系统理论。生态系统理论(又称“社会生态理论”)主要强调的是个人并非独立于他的系统,而是与他有关的外在环境和外在系统是息息相关的,因此要了解一个人的心理状态或行为,需要同时了解他们所处的环境和系统,如家庭、学校、同龄群体、大众传媒、社会等,不同系统之间的联系也会给青少年的成长提供各方面的支持。在分析青少年社会支持状况时,这些因素是不容忽视的甚至在某些情况下起着主要的和决定性的作用。

2、依附理论。Ainsworth曾引述2,“人类的依附行为存在于每一个人生阶段,由出生后开始,至死方休。”。理论指出,青少年时期与重要他人的联系会对人将来的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许多研究还显示,虽然青少年时期已经和同龄群体和其他重要个人建立了密切的联系,但若能继续维持与父母稳定而良好的关系,会对他们的健康成长有正面的裨益。

3、社会发展模型。该模型指出,少年儿童在社会化过程中,必定会从环境中学会亲社会或的行为,若少年儿童与家庭、学校和社会有较强的联系,便较容易学会亲社会的行为,反之在成长中就会出现问题,因此,与父母、朋友、老师和其他健康成人建立良好的联系有助于青少年的健康发展。

4、社会失范理论。该理论又被称为规范失调理论,最早由莫顿提出,在研究越轨青少年问题时经常被引用,由于他们未能获得社会认可的合法途径及方法,获取社会追求的目标时,就会容易选择以越轨行为、违规或违法的方式来达到自己的目的,这将增加社会的不稳定因素。

纵观这些理论,对于青少年社会支持的研究都与青少年的生活环境紧密相联,如家庭、学校、同龄群体、大众传媒、社会环境等,相关理论的解释也是以此作为立足点的,即青少年的健康发展离不开外部各个系统的有效支持,青少年各类问题的产生与周围某些支持系统的缺失有关,以此为依据来解释一些青少年发展过程中的问题往往有较好的解释力。但另一方面,这些理论似乎并没有考虑到青少年自身的特质、能力(如抗逆能力、明辨是非能力)对于自身发展的重要意义。所以我们认为,在进行青少年社会支持与自身发展的研究时,关注提高青少年个人的能力、素质和改变环境中的负面与阻碍因素同样重要,二者不可或缺,从亲子关系、与朋辈群体的关系、与学校老师的关系、与周围社会的关系出发,构建起完整、有效的支持系统,并着力提高青少年自身的素质、发掘他们的潜能,使他们拥有把握这些支持的素质和能力,如此,将外部的多元支持和内在的自身力量结合起来,才能更好、更有效地帮助青少年走出迷茫、健康地实现社会化的过程。

三、现有研究及其视角转向

目前内地对于青少年社会支持网络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一些特殊的青少年群体上,如犯罪人员子女、单亲家庭子女、留守青少年、失业社区青少年、偏差行为青少年的研究,这些都是社会中的弱势群体。研究的内容主要是他们获得社会支持的类型、来源、有效性以及面临的困境、亟待解决的问题等,侧重探求帮助他们解决困难、实现自身身心健康发展的角度。在研究的方法上,一方面是定性的深度访谈、个案研究,如沈黎、胡如意对上海某失业社区青少年的社会支持研究,就是通过对8名青少年进行深度访谈的形式获得这个群体社会支持和社会融入的状况,另一方面是定量的调查研究,如赵景欣等对于河南农村留守青少年的研究,他们选取了400余名留守青少年,采用社会支持问卷的形式,设计了情感支持、工具性支持、陪伴、肯定价值和亲密感5 个维度。在一个5点量尺上(1“从不”到5“几乎总是”) ,让儿童对每个项目进行评定,最后对5个维度一致性的信度系数进行研究。总体来看,虽然研究者的研究策略和方法各有特点,但基本上都是围绕这两个路径展开的。

在研究的视角上,以往对于青少年问题的研究一般集中于预防模式,即关注的重点在于如何帮助青少年解决当前面临问题的解决,解决自身的行为问题等。随着社会发展观念的转变,对青少年群体问题的研究视角也发生了变化,即认为“青少年不是有待解决的问题而是有待发掘的资产”,基于这样的理念,研究者们认为,聚焦于发展青少年的能力和潜质比强调他们的问题更为有效。香港推行的“青少年正面发展计划”正是这种研究视角转变的范例,根据《“共创成长路”青少年培育计划概念架构和课程设计手册》的表述,该计划的特点主要有:(1)强调青少年的全人发展,而不是处理单一的青少年问题;(2)赞成“没有问题不等于有足够的预备”的信念;(3)强调人在环境中的观点;(4)着重青少年如何成长、学习以及改变的发展模式。该项计划的实施在香港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而这种体现人文关怀的视角和模式正在被越来越广泛的认同和接受。

这一研究视角的转变对我们今后的青少年研究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我们还以“共创成长路”青少年培育计划为例,研究者从促进青少年资产发展的理念出发,提出了15个关键性的构念以帮助帮助他们实现良好的自我认知、建立有效的家庭支持、学校支持、朋辈支持和社会环境支持,这15个构念是:与健康成人和益友的联系、社交能力、情绪控制和表达能力、认知能力、采取行动能力、分辨是非能力、自我效能感、亲社会规范、抗逆能力、自决能力、心灵素质以及明确及正面的身份。并且针对这15个构念有针对性地设计了培训课程,使得专注于青少年发展资产的研究模式由理论走向了实践。

四、反思与启示

青少年的健康发展和社会化过程离不开有效的社会支持,尤其是对于特殊青少年来说,有效地社会支持对他们更好地融入主流社会显得更加重要。如何为青少年提供有效的社会支持,这是摆在社会学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也是社会学一直以来一个重要的努力方向。把青少年特别是特殊青少年看作是“尚待挖掘的资源而不是有待解决的问题”,将外部的多元支持和内在的自身力量结合起来,树立促进青少年正面发展的理念,才能更加有效地帮助青少年走出迷茫、健康地实现社会化的过程。

同时,我们也需要认识到,对于青少年特别是特殊青少年群体的社会支持的研究和干预体系已经逐步构建起来,西方国家和香港地区做的已经比较完善,一些模式具有良好的可操作性和可借鉴性,值得我们学习。另一方面,由于文化、思维、社会发展水平的差异,也需要我们加强对青少年群体(特别是特殊青少年群体)社会支持的本土化研究,这是一个以人为本的社会所应具有的精神,也是社会科学“经世致用”的努力方向。

【参考文献】

[1]Ainsworth MD.Attachments and other affectional bonds across the lifecycle.in:ParkCM,Joan SH,MarriesP,editors.Attachment across the life cycle.London:The Tavistock Instiure of Medical Psychology;1991

[2]石丹理、马庆强《“共创成长路”青少年培育计划概念构架及课程设计手册》学林出版社2007年7月

[3]香港青年协会、上海市青年联合会 《预防犯罪与青年工作》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5年12月

[4]沈黎、胡如意 “浅析失业社区青少年的社会支持网络” 《上海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6年 01期

[5]沈黎、汪光珩“青少年社会支持研究综述” 《上海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6年 03期

第9篇

关键词:青少年 创客教育 特点 要素

引言:创客教育作为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与实践能力的一项工程教育,随着我国教育教学改革发展以及教育组织结构“互联网+”的发展,创客教育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与重视。基于青少年时期学生的发展特定,青少年正处于思想、思维、实践操作、感知能力发展最优阶段,因此,以青少年为核心对象的创客教育已经成为教育行业以及各学者思考与关注的重点课题。对青少年创客教育特征、核心要素以及发展影响的研究与分析,对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一、青少年创客教育特点分析

(一)教育目标的“全人发展”

青少年创客教育的终极目标在于实现青少年的“全人发展”,即实现青少年人际交流、创新创造能力、合作意识、创新与批判思维、专业技能等综合素质与综合实际能力的发展与提升[1]。青少年创客教育目标强调了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打破了传统教育的强制性与功利性,更注重青少年创新创造思维的发挥与实现,追求学生素养品质与实践能力的整体性发展,使学生在创客教育活动中提升自身对事物的想象与认知,培养青少年创造意识、创造能力与实践能力。

(二)教育对象具有独特性

青少年阶段属于人生成长阶段较为特殊的阶段,青少年时期的学生其心理、生理正处于蓬勃发展时期;思想、情感、精神、事物的认知尚未成熟,处于最佳启发时期。与此同时,青少年时期的学生具有一定的叛逆性,其能力的形成与思想的发展具有不可逆转性。因此,青少年创客教育应注重对青少年独特性的把握,应用正确方法与技巧激发青少年个性优势,挖掘潜在能力,使青少年的创造能力得以有效发挥,促进青少年健康、快乐的成长。

(三)教育模式具有适应性

青少年创客教育在实际开展过程中,其教学基础的专业性、教学内容的工匠精神、教学方式的开放性与协同性的体现皆需以青少年为核心,包括青少年的个性发展情况、知识水平、兴趣爱好、认知能力、思维特征以及实践经验[2]。用以实现创客教育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基础与青少年的发展相适应。在遵循“因材施教”、“以人为本”的基础上进行教育教学的创新创造,为学生配置不同的创客教育形态,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实现创客教育活动与教学活动的有效连接,保证学生知识学习与实践操作的协同发展。

二、青少年创客教育核心要素分析

(一)青少年创客教育教学模式与教学范畴要素

相对于传统教育教学“知识传授”、“单一性”、“闭门造成”等教学形式而言,创客教育活动开放性创新模式以及协同发展,则成为教育教学全新的发展趋势。创客教育学校、企业、家庭、政府、社区的协同链接,有效推动了学生之间、师生之间、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与沟通,促进了资源的共享以及文化的融合。与此同时,在青少年创客教育活动中,教师由传统教育教学中的“领导者”、“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引导者”、“探索者”;学生由“被动”转变为“主动”,由“单独学习”转变为“合作学习”。而这种转变有效促进师生关系的平等性、和谐性、对话性发展,为学生创造拓展了自由空间。

(二)青少年创客教育创客课程资源整合要素

青少年创客教育中的创客课程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传统教学课程的呆板性与分散性。课程教学方法也由传统单一性的“板书”转变为多元化多媒体教学。创客课程基于创客教育教学需求,将科学、技术、文学、工程等学科领域进行有效融合,用以满足学生创造的实际需求。创客课程必须课程与选修课程教学形式的个性化创设,有效解决了学生对知识的不同需求问题,提升了学生知识运用的实效性。与此同时,“互联网+”与创客教育的融合建设,为青少年提供了资源共享平台,打破了信息传递空间与时间的局限性,实现了学生资源获取的闭塞性到资源获取的开放性发展。

(三)青少年创客教育理论向度要素

教育教学中对创客教育创新性、实践性、协同性、资源共享性、开源性等教学理念的引入,进一步推动了教育教学的改革发展,为青少年制定了专属教育体系。与此同时,创客教育中的“专业能力”、“工匠精神”、“做中学”、“知行合一”等思潮,不仅符合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也为青少年未来发展奠定了基础。此外创客文化的构建,包括创客活动中心、创客校企联合、创客设计竞赛等,实现了教育教学开放性的发展,推动了学生创造的创新性。

三、青少年创客教育的发展

青少年创客教育在实现教育教学目标的同时,对学生的个性差异给予了包容,注重学生潜能的有效发挥,为学生打造了自由个性的创造空间。与此同时,创客教育将青少年的创意转变为了实物,是提升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重要举措。创客教育的专业性与工匠精神,将实现理论与实践的完美融合,推动学生与生活的联系。此外,创客教育的本土化创造发展将成为其发展的必然趋势。

结论:总而言之,创客教育提倡的创新创造意识、创新创造思维、创新创造能力的理念,以及其所具有的活动特点与核心要素,有效推动了我国教育事业的优化发展,迎合了社会对青少年发展的需求。明_青少年创客教育构建与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王同聚.基于“创客空间”的创客教育推进策略与实践――以“智创空间”开展中小学创客教育为例[J].中国电化教育,2016,(06):

第10篇

【论文摘 要】本文阐述了青少年信息素质教育的概念和内容,分析了公共图书馆开展青少年信息素质教育的现状及必要性,提出了公共图书馆对青少年进行信息素质教育的四项措施。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普及,信息海量般递增。鱼龙混杂的大量信息,令人应接不暇,无所适从。如何引导青少年在纷繁复杂的信息中准确地获取信息,并有效地处理加工,让信息最终为我所用,是摆在公共图书馆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在信息社会,人们只有具有敏锐的信息意识,具备良好的信息素质能力,才能更好地生存与发展。公共图书馆利用其自身丰富的信息资源优势,得天独厚的人才技术及服务优势,对青少年进行信息素质的引导与教育,是当前形势的需要,也是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探讨公共图书馆在全面提高青少年信息素质中的角色和作用,对提高青少年信息素质,为国家培养具备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青少年信息素质教育的内涵

信息素质(information literacy),最早是由美国信息产业协会主席保罗·车可斯基(paul zurkowski) 于1974年提出来的,定义为“人们在解答问题时利用信息的技术和技能”。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我们可以这样定义:信息素质是指用计算机和信息技术高效获取、正确评价和利用信息的能力。信息素质不仅是人的整体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们在信息社会中必备的基本能力。

青少年信息素质教育包含以下三个方面:1)信息意识教育。信息意识是人们对眼前的繁杂信息的正确判断与捕捉,也是人们对信息的敏感度。要培养青少年具有良好的信息意识,就是要培养他们敏锐的信息观察力,善于发现信息,利用信息,让真正有价值的信息为自己的学习研究服务。2)信息能力教育。信息能力包括信息的获取能力,信息的组织处理能力与信息的利用能力等。信息能力是青少年自主学习和创新研究的基础,也是未来社会必备的基本能力。3)信息道德教育。信息道德是个体在获取信息过程中所必须遵循的准则和规范。信息道德教育的目的在于促使青少年遵循一定的信息伦理与道德准则,来规范自身的信息行为与活动。要培养青少年具有良好的信息道德素质,有信息责任感,能遵循一定的信息伦理与道德,来规范自身的信息行为活动,那么未来的信息社会才会在良性循环的轨道上健康发展。

2 公共图书馆信息素质教育的现状

长期以来,在基础教育阶段,由于普遍注重应试教育的分数,升学率,忽略了对青少年人生很重要的图书馆自主学习能力的引导与培养,加之中小学的图书馆条件简陋,不成规模,学校义务教育中也没有一整套完全针对中学生的完备的图书馆知识教育体系的理论或教材做支撑,导致青少年图书馆意识淡漠,更不用说利用图书馆自主学习的能力及信息能力了。

在2010年初的一份公共图书馆信息素质教育现状调差统计表中,在被调查的18个公共图书馆中,只有4个图书馆开设的中小学生利用图书馆知识的早期教育业务还只占到22%;只有3个图书馆开展了信息检索知识教育培训课,培训内容包含的信息检索知识教育只占到16.67%;只有2个图书馆开展了现代信息知识教育的培训,培训内容包含的现代信息知识教育只占到11.1%。在被调查的公共图书馆中,竟没有一个图书馆开展过关于读者信息素质状况相关调查和网络培训,也没有几家图书馆开展信息知识讲座与培训。由此可见,公共图书馆对读者信息素质教育的重视还很不够,需加大力度开展此项服务。

信息素养是人的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们国家民族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一种精神,一种人格特征,一种综合能力,关系着个人、团体、社会在信息时代的生存与发展,关系着整个民族的国际竞争实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加强青少年信息素养培养不但能促进未来信息社会创新人才的培养,而且能使青少年获得知识创新的基本素质。更重要的是培养起青少年获取信息、分析判断信息及处理信息的能力,为他们将来的生存、竞争及终身学习奠定基础。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他们今天的信息素质能力的提高,综合素质的提升,既关系着个人将来在信息时代的生存与发展,也关系着整个民族的国际竞争实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作为有社会教育职能的公共图书馆,应肩负重任,为青少年信息素质教育撑起一片蓝天,做出应有的、不懈的努力。

3 公共图书馆开展信息素质教育的优势

信息时代的公共图书馆作为社会教育系统的重要窗口,作为学校和社会信息化的重要基地,是知识和信息的主体,其丰富的馆藏信息资源、便捷的文献检索系统、 得天独厚的人才技术及特有的服务、在青少年信息素质教育中具有其他部门不可替代的优势。

3.1 公共图书馆具有资源方面的优势

公共图书馆作为社会教育系统的文献信息中心,肩负着为社会大众及青少年提供精神食粮、传递情报信息和传承人类文明等重要职能。它所蕴藏的丰富多样的文献信息资源,无论是纸质文献,还是电子信息文献及网上期刊数据库,其专业性、系统性、连续性,是任何其它信息机构所不能比拟的。所有这些都使公共图书馆成为社会首选的重要的信息素质教育基地;也使其成为普及社会大众及青少年信息素养的中坚力量。

3.2 公共图书馆便捷的文献检索系统、特有的人才技术及服务,使青少年信息素质教育更容易实施

公共图书馆具有浓厚的学术氛围,是集信息储存、开发、检索、评价、使用等为一体的信息管理部门,其便捷的文献检索系统,对青少年的信息素质教育具有无可替代的优势。在这里汇集了一批既有专业水准、又能熟练应用计算机等现代信息技术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队伍。公共图书馆通过高素质的专业人才队伍,先进的技术手段,完善的服务设施,使各类杂乱无章的知识信息经过分类、排序、编目,成为有有章可循便于查找的有序信息,这种便捷的文献检索方法使信息素质教育更容易实施。

4 公共图书馆实施信息素质教育的措施

公共图书馆承担着社会教育和信息资源开发的双重功能,事实上已成为实施信息素质教育的重要承担者。应当充分利用图书馆自身信息资源和优势,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对青少年信息素质教育发挥其应有的引导作用。

4.1 通过公共图书馆入馆教育的专题宣传,培养青少年的信息意识

公共图书馆作为信息素质教育的主阵地,应根据自身的信息资源特点及服务优势,积极应用信息技术,做好关于信息素养实践的宣传。把新生入馆教育课做成网络专题宣传片的形式,放在图书馆主页的醒目位置,便于读者浏览与学习,也便于读者更快地学会利用图书馆的能力。入馆教育的内容是关于如何利用图书馆的信息导航:如图书的借阅方法,纸质期刊的查阅方法,电子期刊的网上查阅及下载方法,必须遵守的信息道德准则及规范等。图书馆在青少年首次入馆时便做好信息导航工作,引导其观看新生入馆教育宣传片,便于他们更快速地了解图书馆的各类信息资源及服务。图书馆的一线服务部门也要张贴有关本室服务的说明, 并备有相关资料的目录查询及索引、导航指南,与网上宣传相得益彰。这种周到细致的宣传,让青少年更快速的了解与熟悉图书馆信息资源,进而增强他们发现并获取信息的能力,因而也在潜移默化中培养起青少年的图书馆意识、信息意识。

4.2 制定针对青少年信息素质教育的基础标准教材,有计划地开展青少年信息素质教育

我国目前还没有适合国情的专门针对青少年群体的信息素质教育的标准。应该尽快制定出满足青少年需求的信息素质教育标准,有计划地开展青少年信息素质教育。使青少年在接受能力、学习能力最强的学习阶段就能具备熟练的查询各类文献信息资源的本领和技能,为他们将来进一步的专业信息素质教育的学习与研究打下良好基础,也为国家培养具备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信息人才奠定基础。

4.3 公共图书馆可充分利用自身的资源与人才优势,不断培养青少年利用图书馆自主学习的能力及信息能力

公共图书馆凭借完备的文献信息资源、人才技术、及服务优势,可充分发挥在信息素养方面的教育、指导作用,不断培养青少年利用图书馆自主学习的能力及信息的获取和加工处理能力。国家要加强对图书馆的政策性支持及资金投入,支持公共图书馆不断拓展自身的社会教育职能,增强全社会的图书馆意识和利用图书馆终身学习的能力。

图书馆可以设立专人专室,专门从事青少年信息素质教育实践。在信息素质教育方面可以多借鉴国外先进的信息素养教育理念及经验。作为具有社会教育职能的公共图书馆,有义务与责任对处于义务教育阶段的青少年,进行信息素养教育的学习与培训。青少年可以利用周末去图书馆,完成信息素养课的学习与实践。有了信息素质教育的基础学习与实践,相信在青少年的心里会种下信息素质理论与知识的种子。

对青少年开设的信息素养理论的基础课、拓展课由公共图书馆的信息专家专门讲授。在信息素养课的授课过程中,将计算机检索和电子信息资源的利用作为授课重点,网络信息检索课,文献信息资源检索课贯穿其中,从提升青少年信息素养的高度来统筹实践这些课程。在青少年对信息素质理论进行初步实践阶段,公共图书馆会安排专业馆员对青少年进行相应的指导,以此进一步提高青少年的信息获取、加工处理能力。这期间,青少年要学会如利用图书馆的文献检索系统查找自己所需要的信息资料,无论是纸质资料还是网上电子期刊文献,最终要为我所用,最后以论文或报告形式完成本次信息课的学习。随着青少年年级的增高,图书馆的信息素养课的级别、课题研究、课业的难度也会相应增加,相信通过这样的信息素质教育课启蒙、实践、及拓展,青少年有效利用图书馆的自主学习能力,信息能力都会有很大的提高,这将会为他们未来终身利用图书馆终身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4.4 馆员的专业素质提升刻不容缓

要培养青少年的信息素养, 公共图书馆员的信息素养水平首先要提高。图书馆必须拥有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才能真正承担起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职责。要重视馆员自身专业素质的培养,使他们应持有积极的态度,开放的思想为自己量身定制科学的、具有前瞻性的学习计划,不断地、主动地、自觉地坚持自我学习、终身学习,关注信息技术对人类社会未来产生的影响,熟练掌握包括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以及包括图书馆专业知识在内的多学科的理论知识,具备对现代信息的理解能力、应变能力,用全新的理念、现代化的手段、新颖的方式主动为青少年信息素养培养提供服务。要尽快构建包括信息教育专家在内的多学科领域内的专家指导队伍,以此来提升并拓展青少年的信息素质能力及综合素质,以满足未来社会对不同层次、不同学科专业信息人才的需求。

公共图书馆是青少年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是否具备必要的信息技能,熟练地利用图书馆获取信息并有效的加以利用,体现了当今青少年的个人自学能力和研究能力,也是未来信息社会对人才素质的最基本要求。而探索青少年信息素质教育的长效机制,真正发挥公共图书馆在提高青少年信息素质中的作用,这又是当前信息教育管理者,特别是图书馆员将会长期面临的一项任务。面对信息社会的新挑战,公共图书馆需要做出新的尝试,做青少年信息素质教育的引领者。

【参考文献】

第11篇

[关键词]青少年;积极心理品质 ;后现代心理学 ;五指模型

中图分类号:G4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44-0252-02

一、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现状

中国人口宣传教育中心2010年通过对部分省市的大、中、小学生人格状况的一份深度问卷调查显示蔡晓海调查表明,大学生对未来感到迷茫的占到四成;中学生有84%的人常有难过、压抑和焦虑的情绪;小学生有将近50%都感受过愤怒、羞愧、委屈等不良情绪。[1]

二、青少年积极心理品质成长必要性

(一)理论框架基础

1.积极心理品质

1999年,Hillson和Made首次提出“Positive personality”(积极品质)的概念 ,后来,Seligman在其著作中分别使用了“positive personal trait”、“Positive quality”和“Positive character”。 2000年7月在Christopher、Peterson等人的领导下 ,研究者们通过拜读大量名人著作,并从中归纳出了两百种人类拥有的美德,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普遍著作和观点都支持的6种美德24种力量,分别包括:(1)智慧与知识;(2)勇气;(3)爱与人性;(4)正义;(5)节制;(6)灵性与超越。[2]

积极的心理品质的培养应成为心理健康教育的重点。 一是有效的心理治疗方法都有利用积极心理品质的成份;二是积极心理品质本身有助于心理疾病的好转; 三是培养积极的心理品质,能够好地预防心理疾病;四是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有利于培养高素质的人才。[3]

2.心理成长理论

葛鲁嘉认为心理成长实际上就是心理生成的过程,是生成的存在、是创造的生成。[4]心理成长是一个我们广泛应用的通俗概念,成长是指达到更高的功能水平或适应能力;心理成长就是指我们的心理行为过程达到更高的功能水平或适应能力。

3.后现代心理学思潮

后现代主义心理学家认为,心理学应着重研究人的思维、创造性、人际关系、共存意识等高级心理,心理学应尽快与伦理学、艺术学、社会学、教育学接轨,使心理学能成为用于解决复杂的社会问题,指导人的发展的活生生的科学,与人类日常生活的情景有更为密切的联系。为了使心理学与活生生的社会生活相结合,提倡用历史文化学的研究方法来研究人的心理,使之成为“能充分地反映后现代社会历史文化和指导人们适应社会变迁的心理学”。

(二)实践探索和需求

1.2008年灾难后青少年灾后心理康复与心理成长的迫切需要

2008年汶川特大地震,遇难69197人,失踪18379人,受伤374176人,受灾4624万人。地震造成严重损坏房屋593.25万间,倒塌房屋346.19万间(中国新闻网,2008)。[5]地震给青少年孩子带来的心理创伤极大,作为灾后重建土地上未来的建设者,迫切需要灾后心理康复和灾后心理成长,从心理废墟中站立起来,克服困难,迎接挑战。

2.西部地区留守流动儿童的心理健康水平亟待提升

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区域性差异,导致西部人力资源外流,造成大量留守儿童流动儿童,他们缺少关爱,在成长发展中遭遇更多的困难和问题。这迫切要求高度重视留守流动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健全人格,增强适应力,预防心理问题等相关问题,更好的成长发展,应对未来挑战。

3.乡村及弱势儿童的教育公平诉求等

地区发展不平衡,城乡差异加剧,教育资源投入不均衡,导致两极化。如何激发乡村及弱势儿童的内在资源,如何提升积极心理品质为核心的综合素质与能力,都需要构建素质教育实践探索中的青少年积极心理品质成长,在新标准下提供不同地区和城乡孩子公平竞争的起点,并最终逐步实现教育公平。

三、青少年积极心理品质的五指模型建构

基于以上实践需求和客观条件,2008年MF项目由国际美慈组织MercyCorps带入中国[6],历经课程翻译、本土化、试点、推广、深入研发等过程,在中国扶贫基金会等支持下,六年来该项目已经累计投入千万元资金,覆盖四川绵阳、德阳、成都、雅安和甘肃、云南部分地区的十余万名青少年。青少年积极心理品质五指模型建构建构过程分为本土化修订、丰富内涵、应用开发和规范整合四个阶段,最终完成整个五指模型构建。

(一)本土化修订:基于MF加油项目的初级版本,进行本土化研发,提出五种积极心理品质。

MF加油项目作为2008年汶川地震后美国MERCYcorps组织引入到中国大陆的灾后心理援助项目,该项目致力于提升灾后青少年四个核心能力品质,分别是团队合作与信任、自尊自信、建设流和耐挫力。

根据MF加油项目进行本土化修订,如下:

1.改变了MF项目三种品质的表述方式:将团队合作与信任能力的表达修改为团队力;将建设流能力的表达修改为沟通力;将自尊自信修改为自尊。

2.沿用了MF项目一种品质:自尊和耐挫力两种能力与中国文化中的表达没有太大差异,所以直接沿用。

3.增加了一种积极心理品质:因为中国教育中对于创造性相对重视不够,甚至一定程度压抑了创造性,为了帮助青少年更好的适应和面对未来社会的竞争和挑战,所以我们增加了创造力作为第五种品质。

(二)丰富内涵:根据积极心理品质6种美德24中力量,提取部分核心品质与能力要素与五种积极人格品质融合,丰富五种积极心理品质的内涵。

积极心理学研究者Christopher Peterson和George Vaillant领导的小组通过研究发现了积极心理品质的六种美德以及相对应的24种力量:(1)智慧与知识包括:好奇心、爱学习、判断、灵活性或独创性、社会智力、观察;(2)勇气包括:英勇、坚韧性、正直;(3)人性和爱包括:仁慈、爱;(4)正义包括:公民的职责和权力、公平、领导能力;(5)节制包括:自控、审慎、谦卑;(6)超越包括:美的欣赏、感谢的心情、希望、灵性、宽恕、幽默、风趣。

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了五种积极人格品质的内涵:灵活性或独创性与创造力融合;坚韧性与耐挫力融合;领导能力融合与团队力之中;自控融入自尊自信品质之中;幽默融入沟通力品质中。

1.应用开发:结合五个手指的功能与特点,分别与五种积极心理品质匹配,进行应用性开发。

为了更方便青少年儿童认知和理解五种品质,五种积极心理品质需要与我们每个人自身的资源相结合,根据手语操和手势语等实践应用,我们创造性的发现五个手指与五种积极心理品质正好一一匹配。

1)大拇指――自尊:竖起大拇指表示夸奖和称赞,积极评价等以及通过实践提升青少年自尊发展和培养自信。

2)食指――创造力:食指是最灵活和功能最多的手指,与创造力中的灵活性、问题解决内涵相一致。

3)中指――耐挫力:中指作为最长的手指,可以很好的展示中流砥柱和支撑不到的含义,这与面对挫折不放弃不退缩,坚持不懈的耐挫力内涵一致。

4)无名指――团队力:无名指要想单独完成任务时显得笨拙无力,但是与其他手指协作完成任务时却非常灵活,并且享有佩戴戒指的最高荣誉,这与团队力中强调分工协作和团队目标等内涵一致。

5)小拇指――沟通力:小拇指通常用来做拉钩钩的游戏,促进青少年孩子之间的沟通交流,有助于理解沟通力蕴含的沟通目的、过程、方法技术等知识,以及能力训练和提升。

2.规范整合:发展出青少年心理成长的五大积极心理品质(personality character) :

自尊――用大拇指代表,包含自我概念、自我评价、自尊、自信等内涵,以及帮助个体或群体提升自尊自信。

创造力――用食指代表,包含思维发散性、打破常规、灵活性和创意等内涵,以及提升创造性问题解决能力。

耐挫力――用中指代表,又名复原力、弹力、韧性,包含挫折认知、挫折应对、以及挫折后成长等内涵,以及坚持不懈、不言放弃、勇敢面对等能力。

团队力――用无名指代表,包含团队构建、团队目标确立、团队分工与合作、团队执行力以及效果等。

沟通力――用小拇指代表,包含沟通目的、方法技术、过程、结果等内涵,以及社会交往、沟通能力的不断提升和发展等。

四、五指模型下一步的研究探索:

该模型在实践应用中进行了一定程度推广,基于多年来项目推向的实践应用,目前五种积极心理品质在项目覆盖地区的十余万青少年及教师群体中得到了比较广泛的认同和传播,但是该模型还存在以下不足,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进一步深入研究探索:

1)积极品质、核心能力,人格要素等概念的清晰界定、区分、比较与融合。本研究中涉及相关概念较多,但是界定不够清晰,有待于进一步进行研究论述。

2)五种积极心理品质的相互关系和系统性论证。通过对模型中五种积极心理品质进行不同的排列组合,从而进行相关关系论证,以及整合五种品质进行的系统性论证,都需要进一步探索。

3)五指模型还需要加强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密切结合,实现本土化研发和应用,尤其是在金木水火土五行分析、中医学经络脉络与身心研究等研究方面有很大的拓展空间。

4)五种积极心理品质与其他要素或环境变量的关系研究。中国的教育现状和背景下,五指模型是否可以作为中介变量,对青少年认知能力、学业教育尤其是学习成绩提升方面产生作用,有待于进一步论证。

5)五指模型不仅仅作为指导青少年心理成长的理论,在如何帮助青少年实现积极心理品质提升和能力成长的实践训练中,需要加强产品化研发,推出五指模型的教具、教材等。

参考文献

[1] 蔡晓海.有关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的一些思考(A).教育心理学研究2013.21(11).226-228

[2] Salovey P, Rothman A J, Detweiler J B,et a.l Emotional States and Physical Health [ J]. American Psychologist. 2000.

[3] 张倩, 郑涌. 美国积极心理学介评.心理学探新, 2003.

[4] 葛鲁嘉.心理成长论本:超越心理发展的新心性心理学主张.人民出版社,2012,(04)..

[5] 施斌,王宝军,张巍,徐洁.汶川地震次生地质灾害分析与灾后调查.高校地质学报,2008,14(3);387-394.

第12篇

关键词:道德同一性;影响因素;文献综述

道德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要达到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的统一。由于传统的道德教育更重视道德认知的培养,相对来说忽视了道德行为的培养,所以造成现代道德教育所面临的困境是如何将道德认知转化为道德行为,如何化他律为自律。而道德同一性的培养是关于个体内在动机的培养,道德同一性可以激发个体的道德行为。

一、国外主要研究成果

1.道德同一性影响因素的研究

(1)外在因素对道德同一性影响的研究

哈特在1994年的研究中发现,在自愿服务社区的青少年中,有82%的青少年都是曾经参与过俱乐部活动的,说明参与服务活动能够提高他们参与社区服务的可能性。1995年,哈特和费格利(Hart,D&Fegley,S)对青少年榜样组和对照组的自我概念进行了访谈测量,发现榜样组的青少年更多地使用道德特质(如诚实)和道德目标(如助人)来描述他们自己。

(2)个体因素对道德同一性影响的研究

哈特(Hart,D)在《道德同一性的发展》中提出,认知水平和同一性都很高的个体,则他们的道德同一性也较高;同时道德价值观也会促进他们道德同一性的整合。哈特(Hart,D)等人曾选择28名3~6年级不同人格类型的学生做研究,结果表明,那些容易控制自己情感并有效和他人互动的学生能更好地发展道德同一性。

2.道德同一性培养的研究

尤尼斯认为,社会不只是个体自我同一性形成的背景,还是自我同一性形成的动力,青少年的社区参与可以促进其道德发展,主要通过社区服务增加个人能力,特别是对社会变革发展的看法的能力。帕特南(Putnam,R)认为在青少年人群中,社区服务能提升个体的道德敏感性,能促进青少年的个人主动性及社区互动意识,可以增进青少年对社会的理解与关注。所以,它可以增进青少年的社会责任感及对道德的感触。

二、国内研究现状

1.道德同一性影响因素的研究

2008年,万增奎在博士论文《道德同一性的心理发展与建构》中提出,父母的情感温暖与理解对青少年道德同一性有显著的积极意义,父母的惩罚严厉、拒绝否认对青少年的道德同一性有显著的消极影响;高自我和谐的青少年的道德同一性显著高于低自我和谐的青少年;不同道德判断水平的青少年的道德同一性差异不大。2009年,杨韶刚、万增奎在《父母文化程度与职业对青少年道德同一性的影响研究》中发现,父母(尤其是父亲)文化程度对青少年道德同一性影响显著,父母(尤其是母亲)职业对青少年道德同一性影响显著。2009年,韩一凡在《浅析网络游戏对青少年道德同一性的影响》中认为,网络游戏通过影响青少年的道德实践活动、提供虚假自我暴露环境和充当多元或不良文化载体来瓦解青少年的道德同一性。

2.道德同一性培养的研究

2007年,万增奎在《“社会服务学习”与道德自我认同》中,认为参与“社会服务学习”是学生道德同一性发展的一条重要途径,为青少年提供了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相互影响的道德学习机会。在同年的《道德自我认同感危机与当代道德教育》中,他提出了价值定向的教学。2008年,刘玉梅在《危机与重建:网络中的青少年道德同一性问题分析》中,建议德育工作者应该善于利用网络平台,采取措施来重建青少年的道德同一性:加强网络的控制感,使道德自我意识实现整合;开展网络交流讨论会,理清他人镜像;获得临界感,协调道德各要素的关系。2009年韩一凡在《浅析网络游戏对青少年道德同一性的影响》中,建议考察网络游戏对青少年道德同一性的影响,并提供必要的解决措施:注重现实社会实践的道德教育,培养亲社会行为;加强基于网络游戏治理的道德他律;充分发挥网络游戏的优良文化载体作用。

三、已有研究的不足

第一,国外主要将研究重心放在了影响因素方面,虽然研究得出了一些可供参考的结果,但考虑到文化差异这一不可忽视的因素,国内仍需对道德同一性的影响因素进行进一步的研究。第二,国内对道德同一性的研究比较少,并且主要是参照国外的研究成果。目前只有万增奎在对这一理论进行相对比较系统的研究,但仍不足以形成完善的理论,还需要更多后续者进行大量的相关研究来完善这一理论。同时,在万增奎的研究中,并没有将重心放在青少年道德同一性的培养方面。第三,在对道德同一性培养方面的研究中,不论是国外的社会服务学习,还是国内的价值定向教学,都只是在较为宽泛的层面上提出的措施,并没有为教育者提供一些具体可操作的措施来借鉴。

参考文献:

[1]万增奎.道德同一性的心理学研究[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9:33.

[2]万增奎.道德同一性的心理发展与建构[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8.

[3]杨韶刚,万增奎.父母文化程度与职业对青少年道德同一性的影响研究[J].教育导刊,2009(5).

[4]韩一凡.浅析网络游戏对青少年道德同一性的影响[J].法制与社会,20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