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心理学与生活

心理学与生活

时间:2023-06-01 09:32:50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心理学与生活,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心理学与生活

第1篇

2、《人格心理学》,作者:柏格;

3、《心理学与生活》,作者:理查德·格里格;

4、《心理学导论:思想与行为的认识之路》,作者:库恩;

5、《心理学与生活》,作者:理查德·格里格;

6、《心理学:一条整合的途径》,作者:M·艾森克;

7、 《图解心理学》,作者:曾宝莹;

8、《社会心理学》,作者:戴维·迈尔斯;

9、《进化心理学:心理的新科学》,作者:David M.Buss;

10、《Introducing Evolutionary Psychology》,作者:Dylan Evans;

11、《与“众”不同的心理学》,作者:Keith E.Stanovich;

第2篇

关键词:高校;积极心理学;“幸福课”;

作者简介:梁爽(1978-),女,黑龙江哈尔滨人,讲师,法学硕士,从事积极心理学与社会工作研究。

“积极心理学”(positivepsychology)一词最早出现在马斯洛的《动机与人格》一书,为此书最后一章标题,即“走向积极的心理学”。20世纪末,美国当代著名心理学家马丁·塞里格曼·谢尔顿和劳拉·金,将积极心理学的本质定义为“致力于研究普通人的活力与美德的科学”,从而在西方心理学界兴起了一股新的研究思潮,对于心理学的发展来说,这无疑是一种历史性的转折。积极心理学倡导发展人性的优点、帮助人们获得幸福、促进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这与中国社会的价值观十分吻合,因此,积极心理学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尤其是教育领域。本文结合教学实践和高校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探索积极心理学教育的优势及策略。

一、高校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呼唤积极心理学教育

1.大学生负面生活事件频发。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群体,是国家培养的高级专业人才。近年来,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备受关注,尤其是大学生负面生活事件在媒体上的出现率逐年攀升,诸如自杀、早孕、吸毒、暴力,等等。在全国大学生中因精神疾病而退学的人数不断增加,有不同程度心理问题的学生也为数不少。虽然高校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但是并没有得到根本改善。

2.大学生主观幸福感与生活满意度较低。主观幸福感(SubjectiveWell-being,简称SWB)是衡量个人生活质量的重要综合性心理指标,反映主体的社会功能与适应状态。埃德·迪纳Diener(1984)对主观幸福感定义为:主观幸福感是个体依据自定的标准,对其生活质量的整体性评价[1]。它是综合性的评价,其中的情感范畴与认知范畴,即指对情感反应的评估和认知判断。主观幸福感由积极情感、消极情感和生活满意感这三个不同的维度组成。主观幸福感这一自我认知直接决定学生的生活、学习状态以及人生定位。

笔者以哈尔滨理工大学、东北林业大学和黑龙江科技大学三所高校的本科1-3年级学生为样本,采用心理学家埃德·迪纳及其同事发明的“生活满意度量表”,对大学生生活满意度进行了问卷调查。本次调查共随机发放问卷165份,收回有效问卷159份,其中:男生56人、女生103人;大一50人、大二74人、大三35人;哈尔滨理工大学50人,东北林业大学35人,黑龙科技大学74人。通过AskForn专业统计软件对调查问卷的结果进行统计和整理发现:在159份有效问卷中,答案为对现有生活非常满意4人、满意24人、稍许满意43人、中等7人、稍许不满意60人、不满意20人、极其不满意1人。从以上数字可以发现:非常满意、满意代表着生活满意度较高,共28人,占总数17.6%;稍许满意、中等、稍许不满意、极其不满意代表着生活满意度较低,有131人,占总数82.4%。

通过本次调查得出四点结论:第一,大学生主观幸福感总体处于较低水平;第二,主观幸福感存在性别差异,女生明显高于男生;第三,从年级分布上看,大二最高,大三其次,大一最低(大四学生因处于就业找工作期间,情绪波动较大,所以本次调查没有涉及大四学生);第四,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差异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例如城市学生明显高于农村学生,存在着出生地的差异,但二者之间的差距正在逐渐缩小。

3.大学生的心灵成长问题受到忽视。在以往教育中,高校更多关注学生心理疾病的救治问题,其受众面偏窄,而且迫于压力,很多遇到心理问题的学生也不敢求助于心理健康教育者。高校重视心理辅导的形式重于心理辅导的内容,关注心理治疗技术重于关注心理辅导思想与理念,这种功利主义倾向与技术主义倾向背后的深层次原因,即缺乏人文关怀思想的引领[2]。从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出发,每个学生都需要从低至高地满足自身需求,其中包括生理需求、安全需求、尊重需求、爱与归属需求、自我实现需求,而自我实现的需求就意味着“心灵上的成长”,触动心灵才是真正的教育。而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使得心理健康与心灵成长相互割裂开来,两者之间的关系应是相互助长、彼此促进。

4.传统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缺失。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已经普及多年,存在的一些共性问题已被逐渐意识到,概括起来有四个方面:第一,趋于形式化。绝大部分高校设立了心理咨询室,建立了系统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体系,但这些机构与设置并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很少有学生会主动去寻求帮助。第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置不合理,各高校基本上都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但大多数均以公共课或选修课的形式开设,导致学生为了修满学分而去选择学习,直接影响了应用效果。第三,师资力量不足,兼职教师人数多,且专业知识匮乏。第四,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导致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对象与教育者之间处于一种对立的状态[3]。传统心理健康教育重点关注学生的消极心理层面,给学生造成不同程度的压力与困惑,使学生认为自身或者他人一定存在心理问题,容易造成消极的自我暗示,从而影响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功效。以上因素导致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无法实现其最终目的,这也是高校教育今后亟待改进的环节。

总之,高校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呼唤积极心理学教育。

二、高校开展积极心理学教育的优势

2012年11月9日,清华大学举办了第二届中国国际积极心理学大会,主题是“积极心态成就幸福中国”。大会共同分享了国内外积极心理学领域研究的最新进展,其中关于积极心理学在高校的应用价值和具体实践的探讨也是本次大会任务之一。在香港城市大学岳晓东老师的带领下,来自全国积极心理学教育一线的工作者们对此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共同关注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这无疑使得高校积极心理学教育又向前推进了一步。

1.从关注视角看,积极心理学变“消极为主”为“积极为主”。孔夫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教育应该是快乐的,应该关注人类的潜能与优势。积极心理学家弗雷德里克森(Fredrick-son,2002,p122-123)提出了“积极情绪扩建理论”,即积极情绪扩大了个体在特定情境下瞬间的思想和行为指令系统,能促使人冲破一定的限制而产生更多的思想,出现更多的行为或行为倾向。积极心理学的关注视角从其研究对象上足以看出:一是研究积极的主观体验,其中包括幸福感和满足感(对过去)、希望和乐观主义(对未来),以及快乐和幸福流(对现在),包括它们的生理机制以及获得的途径;二是研究积极的个人特质,其中包括爱的能力、工作的能力、勇气、人际交往技巧、对美的感受力、宽容、创造性、天赋和智慧等;三是研究公民美德和使个体成为具有责任感、利他主义、有礼貌、宽容和有职业道德的公民,社会组织包括健康的家庭、关系良好的社区、有效能的学校、有社会责任感的媒体,等等。

积极心理学将研究视角逐步放到人类自身存在的正向品质的增加和培养方面,引导人从消极的事物中发现积极的一面。从这一思想核心来讲,积极心理学教育对大学生终生受益,它引导学生学会对人、对己、对事、对自然的积极应对态度、技巧和能力;充分开发潜能,培养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促进人格的健全发展,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最重要的是大幅度地提高学生的学习绩效与生活质量。

2.从介入手段看,积极心理学变“治疗为主”为“预防为主”。高校的心理辅导与心理咨询工作,被戏称为“心理垃圾处理站”和“消防工作”,即总是在做事情发生后的补救工作。但是,“我们不能依靠对问题的修补来谋取人类的幸福”[4],而应该寻求新的解决途径。积极心理学提出的“积极预防”,即指在高校若想做好学生的心理健康工作,从长远来看,应在学生个体内部系统地塑造各项能力,从而预防心理疾病的产生,而不是“修正缺陷”。积极心理学相信:每个人都有解决自身问题的能力,要善于从学生身上发现并培养诸如勇气、乐观、希望、诚实、感恩、毅力和洞察力等优良的品质。通过发掘并专注于人自身的力量,就可以做到有效地预防心理疾病,杜绝负面生活事件。

积极心理学赋予心理健康教育以新的内容,具体来说,可以实行三级预防:一级预防,即针对正常学生传递积极心理学知识,引导其在学习、生活过程中形成关注、快乐、兴趣、活力、创造性等积极特质,并从中充分体验到积极情绪,提高学生的主观幸福感。二级预防,即针对具有潜在心理障碍的学生传授预防心理疾病的技巧,例如发泄愤怒等负面情绪的抽离技术等,引导其关注自身的积极特质,体验过去与现在生活中美好的一面,同时也关注未来的乐观与希望。在从群体层面上,引导其维系与群体的链接,增强其归属感。三级预防,即针对具有重症心理疾病的学生进行治疗。与传统心理治疗不同的是,在治疗过程中要挖掘其内在的激情,帮助其发展工作技能与生活技能,帮助其恢复信心,提高心理弹性。尤其需要强调的是,在积极心理学的治疗过程中,要相信学生具有主动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不是一个单纯的被动的接受治疗者[5]。

3.从教育目标看,变“心理治疗为主”为“心灵成长为主”。教育学家蒙特梭利曾指出,“教育的目的在于帮助生命力的正常发展,教育就是助长生命力发展的一切作为”[6]。积极心理学教育关注整个生命过程,重视生命力的培育与发展,注重开发学生的积极品质,从而提高人生综合幸福指数。对于学生来说,心理治疗犹如“授之以鱼”,而“心灵成长”则是“授之以渔”。心灵成长的受众面更加广泛,更符合高校教育中“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

三、高校开展积极心理学教育的基本思路

1.树立高校人文关怀精神是积极心理学教育的目标。积极心理学可谓一种新的视角,它变“消极为主”为“积极为主”,变“治疗为主”为“预防为主”,变“心理治疗”为“心灵成长”,这种全新的教育理念使得教育者清醒地认识到:对于当代大学生来说,知识与技术的习得固然重要,但更为重要的是要掌握一种特殊的能力,即感受幸福的能力,否则高校教育培育出来的便是“挣钱的机器”,无法体会到人生的快乐与喜悦。积极心理学教育充分尊重学生的本性,提供机会、创造机会,让学生在学习中、工作中、人际关系中感受到幸福,这恰好体现了人文关怀精神。所谓人文关怀,是指对人自身的存在和发展中所遇到各种问题的关注、探索和解答,它所体现的是一种人文精神。教育的人文关怀则体现在对学生成长需要、人格的尊重、完整生命的关怀和人生意义的关照,而这些也是高校教育的终极目标。

2.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是积极心理学教育的基石。师生关系的构建也是教学环境的构建,这一点在积极心理学教育过程中尤为重要。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如果教师心目中没有学生,不关心学生,如果在师生之间各有一堵墙,那么,即使讲解得有声有色,又有什么用呢?”高校师生双方对自身角色有一定的自我认同,师生关系相对比较自然、协调。但若想做好积极心理学,教育者必须建立和谐、积极的师生关系,原因有三:第一,积极心理学教育需要师生之间敞开心扉进行沟通和交流,如果双方对立或者排斥,那么教育目标就根本无法实现,这种关联在其他课程教学中也存在着,但是在积极心理学教育过程中显得更为突出。第二,学生对积极心理学教育者的接纳程度越高,吸收状况就越好。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发现,由于积极心理学的课程助理均是自愿承担工作任务的,他们的吸收与改变状况是最好的。从中不难发现:学生参与学习的内在动机增强,可以大幅度激发与改变自己的行为,更好地完成学习任务,从而拥有幸福感与满意度。第三,和谐的师生关系是保证教学设计得以充分体现的前提。积极心理学教育的形式较为丰富,与传统的灌输式、填鸭式教学完全不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感受更多的是积极体验,师生之间建立和谐的关系,可以保证教学设计高质量完成,课内外活动也能达到预期效果。总之,须在教育实践过程中形成民主平等、真诚互信、尊重理解、沟通交流、愉悦合作的师生关系。

3.设计多样化的教学形式是积极心理学教育的剂。笔者曾于2011-2012年组织学生成立了“心灵成长工作坊”,以“幸福课”为载体,辅之以丰富的第一、第二课堂活动,受到了师生们的认可。教学工作形式主要包括:课堂教学、网络自助、团体心理活动、成长小组、公开课、兴趣小组等。为了掌握学生学习积极心理学的效果,授课助理于2012年11月对110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通过调查发现:第一,学生的幸福指数有所提高。在“幸福课”课程前测期,回收了108份问卷,其中男生44人,女生64人,男生的幸福指数平均为19.91,女生的幸福指数平均分22.05;在课程后测期,女生与男生的幸福指数均上升近2个百分点,与前测相同,女生的幸福指数仍高于男生。第二,学生的综合品质有所提升。在问卷众多选项中,学生自认为提升幅度由大到小的五个方面按顺序排列为自我认知、接纳自己、感恩父母、乐观积极、人际关系。第三,通过幸福笔记与学生反馈记录,发现学生对积极心理学教育的认同度有所上升,并因此发生很大改变。

“幸福课”在大学的实践是塞里格曼首先发起的,后来被媒体广泛关注的是哈佛大学沙哈尔博士讲授的“幸福课”。幸福课的理论主体来源于积极心理学。另外,英国顶尖中学惠灵顿公学的“幸福课”则更加注重务实性,公学所在的英国伯明翰市(共有440所中小学、18万学生)2008年宣布,当地所有中小学都要学一门与文学、数学一样重要的课程———幸福课[7]。幸福课作为积极心理学的“倡导体”,赢得了世界各地教育界的好评,它以丰富、多元化的教学形式吸引了学生,并使学生在积极体验中认同相关理念,从而改变认知与行为。同时,它做到了教学与生活的紧密连接,使得“教学生活化”、“生活教学化”。通过“幸福课”,学生充分感受到知识的“有用性”,并学会了如何将理论应用于现实。让学生们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爱好,开始思考并认识到兴趣对于人生的重要性,慢慢地引导学生自发、主动的学习,这种能力的激发与培养也是积极心理学教育的内容之一。另外,积极心理学教育不能局限于课堂教学,必须辅之以丰富的课外团体活动,从而对课堂所学、所感进一步强化。

第3篇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积极心理学;实效性

一、前言

积极心理学诞生于上世纪90年代,由美国心理学会主席发起,其核心宗旨是引导心理学家用一种欣赏的、开放的眼光来看待普通人的品质与潜力,即研究人的品质和潜力是积极心理学的主要内容。该心理学提出后受到了各国多个领域的高度关注与研究,为教育教学改革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对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提升具有积极作用。

二、积极心理学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共性

如上所述,积极心理学以引导心理学家以一种欣赏眼光看待普通人,致力于研究人固有的优秀品质与潜力。而思想政治教育旨在立德树人,对教育对象的准确把握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关键,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过程实质上是受教育对象个人心理认知与变化的一个过程,其实践效果与个人心理需求和认知结构息息相关,所以我们可以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受教育对象个体心理需求的满足程度来衡量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高低。从这一层面分析不难发现,积极心理学与思想政治教育之间是存在着许多共性的,主要体现在:接受性、主体性、生活化、创新性等几方面[1]。接受性,是指思想政治教育要对教育对象的认知结构和心理需求进行充分考虑,包括情感情绪需求。因为情绪情感是对教育对象心理变化的客观反映,伴随着人认知过程而产生和变化。从积极心理学角度分析,积极的情绪,乐观的情感态度对教育对象接受教育内容具有积极作用、催化作用,促进教育对象内在认知过程有效发展。生活化,是指将思想政治教育所承载的知识文化在学生现实生活中进行实践化,将知识学习与生活实践有效衔接起来,让知识成为学生生活中的指导。即将一切积极因素应用到生活实践当中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改变传统教育模式。

三、利用积极心理学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有效措施

(一)树立积极人格

从积极心理学角度分析,人格形成于、发展于人与社会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之中,受社会环境、人的内在因素与外部环境共同影响,即在这三个因素的相互影响过程中人格逐渐形成。这种形成机制为积极人格、良好人格的养成提供了科学的依据与有效的方法[2]。思想政治教育运用积极心理学,通过重视与加强对学生积极行为、良好行为的引导与发展,重视良好社会环境的构建,让学生在积极行为与良好社会环境中逐渐树立起积极的人格品质,养成乐观向上的态度,对达到立德树人目标,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无疑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二)营造积极环境

思想政治教育在特定的环境下进行,而环境对学生的心理影响巨大。积极心理学认为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是存在消极与积极两股力量的,当学生内心深处存在的消极与积极两股力量的原有平衡被打破时,就需要有新的力量来重新建立平衡,而这一新力量的来源就是外部环境[3]。所以,积极心理学非常注重外部环境的营造,认为积极的外部环境可以不断的向人们内心深处注入新的、积极的能量。从环境角度考虑,思想政治教育应营造积极的环境氛围,营造和谐的环境空间,不仅包括校园环境、课堂环境,同时还包括家庭环境、社会环境,即尽可能为学生所接触到的每种环境提供积极的因素,营造积极的氛围,让积极的环境推动思想政治教育进步,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与自信心,在快乐中接受教育。

(三)强化积极体验

情感情绪是每个人与生俱来的、内在的心理体验,当出现某种情绪、情感时,这种心理体验就会转化为一种内在能量,对人的思想行为产生影响。积极的情绪、情感体验,容易让人产生积极的思想,做出积极的行为,这对思想政治教育来说显然具有巨大的正向推动作用。因此,在积极心理学视阈下,思想政治教育应强化学生对积极情绪、情感的体验,通过提高课堂教学内容趣味性、丰富性,提高教学方法灵活性来激发学生兴趣与积极性,调动学生积极情绪。学生在积极情绪的心理体验下往往会以主动的、积极的行为去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主动学习思想政治理论知识,从而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4]。考虑到情绪具有强度(动态的、情景化的、有程度强弱之分)和方向性(乐观积极的与消极攻击的两个极性相反的方向),强度决定了情绪对人行为影响的程度,而方向性则决定了情绪让人产生了某种行为,或积极行为,或消极行为,或防御行为等等,因而对于积极情绪的激发应对强度与方向性进行合理把握。

四、总结

通过积极心理学视阈探微发现,影响学生积极性的因素主要有环境、情感情绪以及自身内在的认知结构。思想政治教育根据积极心理学指引,通过营造积极的环境氛围,积极的情绪体验和树立积极的人格品质,在实践教学中实效性得到显著提高。因此,我国应加强对积极心理学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推广应用。

作者:王冠 单位:白城师范学院

参考文献:

[1]杨佩.积极心理学视角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探析[D].贵州师范大学,2016.

[2]伊文婷.信仰导引视域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探索[J].闽江学院学报,2014,01:125-128.

第4篇

一、主体心理学

所谓俄罗斯主体心理学主要指的是根据俄罗斯心理学发展的新方向,进行更加详细的具体的心理学研究,俄罗斯主体心理学主要的研究方向是作为研究的主体,主要以人为主,进行人物心理中的研究,比较重视强调研究主体的心理积极性,并且在研究的过程中具有比较鲜明的有关人文的主要特征,并且还非常重视关于主体中进行群体的研究分析,比较重视问题的表现,注重相关产生原因的分析,并且俄罗斯主体心理学还非常重视社会发展问题以及在研究过程中出现的一些心理障碍方面,进行相关的理论研究。俄罗斯主体心理学主要以人为研究主体进行心理变化与产生原因等进行详细的研究分析。

二、当前俄罗斯主体心理学与人格心理学的教育现状

1.在教学目标上存在的问题:

其实俄罗斯主体心理学以及人格心理学在教学目标上主要坚持的是学以致用,但是现在很多的教育中将这方面实施的并不是非常的好,还有很多的教育方向已经逐渐的偏离的航道,严重缺乏对其心理学知识进行实际的教学应用。

2.在教学内容上存在的问题:

在教学的内容安排上,人格心理学与主主体心理学都过于的强调在心理学的理论上教育的重要性,并且强调学生过分的掌握心理学的理论知识,但是轻视了心理学教育与实际的生活之间的关系。除此之外在心理学的教育过程中教育的内容主要以西方理论教育为主,并且严重的缺少对于其自身教育的研究与实际的应用进行分析探讨,这样的心理学教育会严重的影响到整体心理学教育的发展。

3.在教学方法上存在的问题:

对于俄罗斯主体心理学与人格心理学来讲,其主要的教育形式为课堂传授的形式,当然这种教育形式离不开教师的教导,并且在教育的同时教师经常采用案例教学的形式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同时还会鼓励学生相互之间进行互助,但是在学生方面对于这种教育形式积极性以及实际的参与度并不是很高。

4.在教学评价体系上存在的问题:

在现在的心理学教育过程中,对于学生的考核主要是利用考试的形式,形式上比较单一,并且在考核方面也只是考核学生对于基本的理念以及主要概念方面的掌握程度,很多的学生都是为了应付考试而学习,不管是上课记笔记还是在考试前进行整体的复习都是为了更好的通过最后的考试,但是他们并没有真正的掌握到心理学教育的实际意义。

三、俄罗斯主体心理学与人格心理学教育方式上的改善措施

1.优化心理学学科对于心理学的教学目标

在一般的情况下,对于俄罗斯心理学来讲,不管是主体心理学还是人格心理学,学生都需要学习普通心理学以及发展心理学还有社会心理学等学科,需要熟练的掌握这些心理学基础才能很好的学习俄罗斯心理学,并且这也是心理学方面的学习基础,掌握了这些基础的心理学知识,对于以后的心理学学习与实际应用都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是在俄罗斯心理学教育中,他们只是在介绍本专业的心理学方面的学习条件,以及需要掌握的知识,若是没有丰厚的心理学基础知识做铺垫,这方面的学习会非常的困难,所以需要不断的优化教学的目标,将教学的重点放在基础知识的学习中。

2.强化心理学应用教育中的教学内容

现在很多的教学中对于心理学的教育主要方向为人格教育中,并且其研究的对象为理论方面的知识点掌握。同时还有一部分的教材中增加了一些关于心理学方面其他的知识,但是从整体上来讲教学的主要方向还是以理论教学为主。针对现在这样的教育方式可以不断的进行教学内容方面的创新,调整在教学中关于理论教学的内容,不断的融入关于心理与实际应用方面的教学内容。教学在教育的过程中需要进行重点选择式的进行教学,培养学生在实际应用方面的能力。教师在教育的过程中需要重视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人格教学与生活之间联系,将人格教学与生活进行紧密的联系,不断的改善教育中只对于理论知识的教育,忽视生活中实际心理教学方面的教育,缓解在教育中人格与人际之间的关系,与心理健康方面以及职业方面的知识。其次就是在心理学教育的评估方面进行更好的教育,优化关于这方面评估的方法。

3.强化心理学方面的教学方法

在心理学的教学中,关于教学方法的掌握非常的重要,并且也是现在的心理学教育中最重要的问题之一。在这方面需要不断的采用比较灵活的教育方式,例如教师在教育的过程中可以很好的结合课堂上的讲解,建立一个知识点掌握的小组进行详细的研究性学习,利用多媒体的教学方式进行心理教学。还要重视心理教学在实际中的应用,不断的强调学生在做中学,主要的形式是在学习心理学方面的理论知识中不断的融合实际的生活应用,学生可以通过对自己的家人与朋友等进行心理上的沟通,进行分析评估联系,这样不仅可以很好的促进主体心理学以及人格心理学的教育,同时还能提高这方面的教学质量,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4.强化心理学教育中的评定方式

在进行心理学教育的过程中需要我们不断的加强关于心理学教育的评估方式。在传统的心理学教育过程中对这方面的评定方式主要为笔试的形式进行考核,其中也包括实践方面,但是实践的比分比较少,这样其实对于心理学的教育并不是非常的有利。所以需要不断加强在这个方面的考核方式强化,将实践的部分进行提升,重视学生在实践中心理学的学习,这样不仅可以很好的缓解在这方面心理学的教育,还可以很好的提升学生在实践中的能力,促进俄罗斯主体心理学以及人格心理学方面的教育质量。

结束语:

关于心理学方面的教育形式需要不断的进行创新,不断的适应现在社会发展以及经济的进步,并且还需要我们结合实际的生活进行教育形式上的优化,因为心理学是一种自由性比较大的教育学科,在进行教育的同时非常重视实际的应用。

参考文献:

[1]刘成刚,高申春.主体心理学及其对人本主义的优越性[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01:193-196.

[2]鄭发祥.俄罗斯经济心理学的现状与特征[J].心理学探新,2014,03:195-199.

[3]王光荣.后苏联时期俄罗斯心理学的现状[J].心理科学进展,2012,06:944-948.

[4]瓦洛齐科娃.主体积极性作为心理发展的因素.心理学杂志(俄文版),2003,(3):23.

第5篇

关键词:情境教学法;高职教育;护理心理学;应用

一、引言

现如今,时代在进步,仅仅依靠传统的护理心理学教学方法已经无法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需要一种新式的教学技巧,提高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既能提高课堂的积极气氛,又能提高学生对未知探索的欲望,这种方法就是情景教学法。

二、情境教学法的含义

情境教学法指的是教师根据所学护理心理学内容创建一个相对应的现实情境,然后让学生通过情境演现,自主地进行学习,最后达到高效教学的方法。情境教学法注重学生的真实感受和内心情感,加强对课本知识的灵活理解,提高了对知识的记忆,促进学生的多方面发展,培养全面型人才。[1]情境教学法主要的操作过程:1.创建情境,设计场景,围绕一个问题展开所学内容。2.情境带入,让学生提供与内容有关的问题需要,例如,该场景所需的背景音乐、场景配置等等。3.情境运用,进行审美的教育。4.情境凭借,促进整体的发展。情境教学法的应用,主要通过三个阶段主导:感知、理解和深化。感知是通过创建的画面进入场景,形成表象。理解是深入情境,理解图文,回味感情。深化是指情景再现,丰富思想,领会感情。情境教学法的特点就是将言行与情感合二为一,其关键就在于激发学生的情感同化。

三、情境教学法在护理心理学教学中的应用对策

第一,情境的导入。护理心理学作为一门实践应用性很强的学科,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最应该注重的就是实践。在传统的教学理念中,教师居主导地位,学生被动地接受,最受忽视的就是实践动手能力。然而情境教学法的应用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对学习的兴趣,让学生主动地吸取知识,锻炼他们实践的能力,调动他们对护理心理学的热情。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需求通过场景再现、图片导入、角色扮演等方法导入教学情景。[2]第二,情境的创建。情境的创建并非随意,而是多种因素结合的产物。教师要根据护理心理学所学的内容,了解学生的各种需求,再加上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对知识的理解程度等等而创建的一个恰当的情境。护理心理学源于生活,与生活十分接近,因此,在创建情境时可将其生活化,从生活中找故事,调动学生的兴趣,也可以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更好地了解学生的情感变化过程。第三,积极性的调动。中国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在上面讲,学生只是被动地被灌输知识,学习的效率不会很高。而情境教学法就弥补了这一缺点,教师在教学之前提前备课,准备充足的材料,想好情境的特点,写好人物和台词,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兴趣性。而学生提前查阅资料,以便在课上更好地演绎。在情境教学中,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组内学生积极交流,增强团结,合作互助,组间学生积极竞争,相互探讨,共同进步。护理心理学是一门实践性的课程,通过情境教学法,教师举例子,学生身临其境,亲身体验,增强实践能力。[3]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社会的发展,护理心理学逐渐演变成一门非常受重视的课程,此类的高职院校也是人才辈出,所以,高职院校必须注重护理心理学教学方法的重要性。采取正确的方式,才能实现高效的教学。传统的教学模式也应得到相应的改革,摒弃传统的失效的方法。在情境教学中,学生是主导,教师是辅助,这种方法既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能动性。积极性和兴趣性,又能实现高效学习,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薛锦莲.情境教学法在护理心理学教学中的应用[J].科技资讯,2015,(32):162-163.

[2]赵君英.情境教学法在护理心理学教学中的应用[J].卫生职业教育,2015,(02):88-89.

[3]李国柱,刘新民,杭荣华,王雪琴.情景教学法在《护理心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探究[J].辽宁医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03):64-66.

第6篇

【关键词】工业设计;设计心理学;改革;新探讨

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人们不再只关注产品的使用功能,而重视产品能够带给人的心理与精神感受。当前产品设计要求做到“以人为本”,表明产品设计要与人的生理与心理特点相适应。设计心理学就是在充分研究消费者心理的基础上,为消费者设计真正需求的产品,达到顾客的满意。

1.设计心理学的重要性

工业设计就是利用现代化手段为用户提供设计服务的过程,设计心理学就是利用心理学知识,将人们的需求体现在产品设计中的一门学科,其中包括人们的设计心理,以及用户在使用产品中的心理反应,再推动设计的创新,最终使产品设计与用户心理相适应。工业设计力求达到消费者生理与心理的双重满意,要求关注消费者的需求,实现为人民服务的效果。

2.设计心理学课程教学现状

2.1不重视

主要有下面这些表现:第一,设计学院没有重视此门课程的设置,虽然设计心理学是工业设计专业的一门必修课,但学时设置过少,导致设计心理学教学收不到应有的效果。第二,授课教师没有认识到设计心理学课程的重要性,很多教师认为此门课程需要讲解过多内容,教学过程中会遇到大量的困难,因此在实际教学中缺乏工作热情。第三,很多学生认为设计心理学课程对自己以后的学习工作没有帮助,过于强调实用性课程的学习,在电脑制图方面投入大量的精力与时间,导致设计心理学处于非常尴尬的境地。

2.2授课方式陈旧

很多教师在实际授课过程中一味应用灌输式讲解法,由于学习内容缺乏吸引力,因此会严重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虽然有的年轻教师应用多媒体进行教学,但不能合理应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播放演示文件的速度过快,很多学生还没有理解就已进入下一部分的学习,收不到较好的学习效果。

2.3不能联系实际活动

学习设计心理学是为了提高自己的实际设计能力,如果在实际设计工作中不能有效应用设计心理学知识,那么学习这些知识就是徒劳的。当前设计心理学的学习与实际设计相分离,很多学生参加设计工作后不能合理应用心理学知识,只是依据自己的想象开展设计活动,将用户的需求置于不顾,设计工作徒劳无功。

3.改革设计心理学课程的意义

3.1引起人们重视

要求设计学院、教师、学生都要意识到设计心理学课程的重要性,只有掌握丰富的设计心理学知识才能在实际设计工作中游刃有余,才能满足用户的心理与生理双重需求,真正树立“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

3.2提高教师素质

第一,教师要提高自己的专业素质。第二,教师要善于帮助学生灵活应用所学知识,应用学生乐于接受的授课方式。第三,教师间要取长补短、相互学习,不断提高教学技能。

3.3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当前课程教学要重视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与动手能力,学会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主要应该做好下面这些工作: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当堂理论知识,研究理论知识包涵的意义;支持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当中;重视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引导学生在深入思考用户需求的前提下设计出用户满意的产品。

4.改革设计心理学课程教学的措施

(1)设计学院要增加设计心理学的授课学时,积极宣传学习设计心理学的意义,引起教师与学生的高度重视。只有学校重视设计心理学的教学工作才能引起学生的普遍关注。(2)聘用高素质教师。要求教师牢固掌握设计心理学知识,深入理解此门课程的详细内容,在实际授课中才能做到深入浅出的讲解,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设计能力。(3)理论与实际相联系。要求教师在讲解中多讲解真实案例,如教材中涉及的“门的开关设计”,重视体现人的心理变化过程,人在实施“推”与“拉”的动作时,只依靠门带给人的视觉感受就能潜意识地做出上述动作。可以就此类问题鼓励学生积极探索,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支持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当中。

5.总结

总之,笔者从事设计心理学教学工作多年,上面指出了设计心理学教学中存在的不利因素,并提出了对应的改革措施。要明确设计心理学在设计中的核心地位,指导学生切实掌握丰富的设计心理学知识,才能及时感受到客户的需求,为客户设计出满意的产品。

参考文献:

[1]吴晓莉,周丰,何润楚.“设计心理学”课程内容设置的几点思考[J].课程教育研究,2014(33):49-50.

第7篇

【关键词】大学生 积极心理学 心理健康教育 启示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35-0033-01

近年来,我国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随着我国独生子女的逐年增多,有着良好的家庭条件而成长起来的大学生走向高校表现出诸多的问题,很多学生的心理年龄与生理年龄相差较大,心理年龄大大落后于实际年龄。脱离了家庭呵护的学生无法立即自立起来;面对巨大的学习和竞争压力,学生无法快速自强起来;优越的成长环境没有给学生足够的历练机会,很多学生的承压能力和抗击打能力不强;人际关系的变化、家庭问题的频发让不少大学生一时不能从心理上适应或进行有效调节,于是不少大学生逐渐走向心理低潮期,看问题悲观情绪严重,想问题做事情明显偏激。学习上不能集中精力,生活上逐渐消极,影响他们的生活学习,甚至带来一定的严重问题。笔者结合多年高校心理学教育的研究和实践,在此探讨了积极心理学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启示。

一 灌输给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积极理念

积极心理学相对于传统的消极心理学,是对传统消极心理学修正,也是新时期结合社会发展和人类心理发展变化规律提出新的教育学理念,对延续了近一个多世纪的心理学教育提出的一种质疑和挑战。积极心理学倡导心理学研究的积极取向,关注每一个人的积极品质,强调每一个人的人文价值并进行人文关怀,以一种非常全新的姿态和思维去研究解释心理学问题。作为教育者必须与时俱进,不断解放思想,不断吸收新的知识,更新教学理念,接受和理解积极心理学所倡导的人文理念,纠正传统心理学教育认识的误区,对传统的主流心理学模式采取一定的批判继承的态度。这是一个大发展的时代,这是一个让人都感到幸福的时代,也是一个追求幸福的时代。不需要再对人进行更多的负面警示,需要的是能让更多人获得自信,能看到自己的长处和优点,能在生活和工作当中做出自己的成绩,能够更好地获得一种满足。能够更加积极地促使自己去工作、学习,从而获得更大的成功,获得更多的幸福感。因此,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一定要注重积极树立心理学的理念,帮助学生更好地养成良好的心理品质,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乐观心理。

二 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积极情绪体验

对大学生进行积极心理学教育,不仅要对学生进行思想和理念的灌输,让学生了解心理学的知识,也应让学生在生活和学习中真正体会到积极心理学的价值和意义,增强大学生对积极心理学的情感体验。立足每一个人内心所具有的积极力量,不断放大和增强这种积极力量,从而使消极的因素和力量得到抑制。大学生在学习生活和未来的工作中,必须适应社会角色的要求,树立更加自立、自信、自强、自尊的意识。积极心理学强调积极的心理情绪体验氛围、感官愉悦心理享受,其中首倡就是主观幸福感。大学生进行主观幸福感体验,能够让学生更好地促使自我认知的发展,提高学生应对消极事件的能力,增强学生的环境适应能力,从而更好地塑造学生良好地心理品质,培养积极健康向上的心理特质,这既是积极心理形成的过程,也是一个心理体验的过程。

三 营造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积极组织系统

每个大学生走出家庭、走进大学,由家庭走向集体、走向独立,都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心理过程,也是一个良好的自我心理调节的过程。各种复杂的人际关系以及各种社会转型时期所表现出来的问题都会对学生产生种种影响,因此,对大学生进行积极心理教育,能很好地克服学生的自卑、紧张、焦虑等心理问题,能更好地引导学生对不同问题的成因进行分析,对各种问题进行必要的预防,对各种不理想问题及时做好消除。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从个人、家庭、学校、社会等多层面做好宏观的统筹与把握,建立一个科学、合理、有序的积极心理学组织系统,充分利用种种正面社会关系对学生进行文化规范,激发学生的各种潜能,借助于家庭的影响给学生全方位的影响、帮扶和疏导,构建集个人、家庭、学校、社会四位一体的综合心理学教育系统,充分利用多方力量和有利因素,发挥积极心理学视野下人文关怀和科学精神,鼓励学生更加积极的适应各种突发或不利环境,在不断地调试自己适应环境的同时,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奠定坚定的意志,培养不懈的耐力和卓越的品质,学会健康、快乐地学习,全面、有效地发展,成为国家和社会所需的综合型人才。

总之,高校大学生进行积极心理学教育,立足学生现实基础,围绕学生的生活发展条件和未来需要,开展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充分利用学生的优点和长项,及各种有利因素,给学生更多的自信,帮助学生形成健康向上、充满阳光的心理品质,造就积极乐观的性格,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让学生感到更多的爱、幸福、乐观、勇气、毅力等,促进大学生全面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第8篇

【关键词】

积极心理学;舒缓;护士压力

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形成了现今以人为本,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模式,同时对健康的需求和维权意识也在不断提高,对护理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并且带来了新的挑战和压力。护士长期处于高强度的工作压力中,护理工作质量必然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1],同时也影响了护士的心理健康,而运用积极心理学的理念来舒缓护士的压力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1积极心理学的基本观点

积极心理学是1998年才在美国创立的心理学新流派,它超越了传统心理学只是关注疾病和失衡的旧模式,是一种研究人类本身潜力的科学[2]。它旨在发掘使个人以及社会进步的积极因素,调动、发挥人们所有的积极潜能,从而用积极的方式去认知社会和个人本身,最终达到自身幸福的目标,并获得良好的生活。

2护士压力产生的因素

护士压力产生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①来自职业的压力。包括不断更新的治疗、护理方法、频繁夜班工作、长期超负荷工作等。②来自家庭的压力。护士在工作和生活中扮演着多种角色,当多种角色发生冲突并出现矛盾时,便会产生一定的心理压力。③来自自身的压力。当护士身心调节能力差,不善于进行自我心理调解时,会出现心理障碍。④来自知识更新的压力。社会不断发展进步,竞争激烈,护士需要不断的学习,不断更新知识,这给护士在智能上造成了一定的压力。⑤其他。护士在工作中人际关系复杂等因素也给护士造成了一定的压力。

3积极心理学理念在舒缓护士压力中的应用

3.1积极心理学与忙碌奔波型

哈佛大学心理学导师泰勒·本-沙哈尔建立了“幸福模型”,将人生态度分为四种模型,即幸福型、忙碌奔波型、享乐主义型、虚无主义型。而大多数人的人生态度和模型为忙碌奔波型,他们更习惯性去关注目标,而常常忽略了眼前的事情,即认为成功即是幸福,坚信一旦目标实现后的放松和解脱就是幸福。护士在工作家庭中分担着多种角色,每天在工作的同时,也在为家人(孩子)的成功与否忙碌奔波,当其过程中遇到挫折或最终未达成目标时,就会感到无比焦虑。我们可以运用“幸福模型”,让大家了解“过程”的重要性,不仅成功可以给人带来快乐,在通向成功的路上一样可以感受到幸福,能够清楚地认知目标和结局的区别与意义,从而培养护士的正面情绪,释放负面情绪。

3.2积极心理学与沉浸体验

在护理工作中,护士不但要为患者提供高效、优质的护理服务,而且还要不断地学习先进的诊疗手段、护理技术知识,同时要接受检查和考核,使护士长期处于紧张的脑力、体力付出中。运用积极心理学中的沉浸体验,根据护士自身的情况,合理安排工作难度及学习考核进度,使其在难易适度的空间内,不但可以发挥最大的能力,而且还可以享受过程中的快乐,甚至可以达到巅峰状态。即个体完全地沉浸于体验本身。

3.3积极心理学与工作偏见

在我们的观念里,常常把努力工作与痛苦;休闲与快乐联系在一起。这种对工作的偏见已经极大地干扰了我们对于自身体验的客观认知。运用积极心理学理念正确引导护士改变对工作的态度,把工作视为一种特权,而不是责任,这样会让护士对护理工作更有热情,更主动,并且乐于发现问题,改进问题,从中积累经验,汲取营养,快乐工作,最终获得良好的发展空间。

3.4积极心理学与幸福强心剂

护士在工作和生活中,存在着各种压力,因而寻找“幸福强心剂”是非常必要的,要学会找到改变生活的动力。比如:保持阅读的习惯,在知识中寻找强大的力量;培养广泛的兴趣爱好,感受其中的乐趣和收获;经常与家人或朋友相处,获得更多的支持。要懂得欣赏自己,肯定自己,接受自己与生俱来的价值感。

3.5积极心理学与幸福的认知

每个人都有对幸福的认知,有着如何才能更快乐生活的知识,只是有时我们把他忽略了。当遇到压力和烦恼时,要鼓励护士勇于接纳自己,勇于面对自己,并提高向自己提问的能力。当注意力从琐碎的假象里移出时,一个对身边环境更加感激的心就诞生了。要调整自己的心态,给自己积极的暗示,自我激励,换一个角度,换一种心态。

4积极心理学舒缓压力的意义

积极心理学“是致力于研究人的力量和美德的科学”[3],它关注人类心理品质和美德,强调人的价值与人文关怀,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与护理事业的专业信念是一致的[4]。应用积极心理学理念和方法,引导护士建立起积极、健康的信念和态度,唤起护士的积极行为,发掘积极情绪,从而激发护士以积极的心态来面对和舒缓各种压力,提升护士的幸福感,提高护士的生活质量,使其以更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工作中去,最大限度的发挥个人的潜力,保证护理质量,促进护理事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小妹,刘彦君.护士工作压力源及工作疲惫感的调查研究.中华护理杂志,2000,35(11):645-649.

[2]泰勒·本-沙哈尔,汪冰.幸福的方法.当代中国出版社,2011:5.

[3]Sheldon KM, KingL·Why positive psychology is necessary.Am Psychol,2001,56(3):216-217.

第9篇

摘 要:研究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在职高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重要性,旨在探讨心理健康教育对职高教育的价值意义,并从心理健康角度找寻优化班主任管理工作的途径。本文通过分析职高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不足之处,阐释了心理健康教育在职高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重要性,并就具体的教育策略提出了若干建设性意见。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职高;班主任;管理工作

在新时期素质教育大背景下,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成为与专业课程教学同等重要的环节。重视并优化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已经成为当下职高班主任管理工作的核心组成,且已成为职高教育改革顺利进行的关键内容之一。

一、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在职高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重要性

1.帮助学生在学业和职业发展中正确定位

职高学生毕业后较多从事相对基层的一线工作,因此一些职高学生求学期间就对未来职业定位存在偏见甚至误解,易产生轻视基层工作、玩世不恭、妄自菲薄等心理问题。这种不健康的心理状态不仅影响自己的工作,甚至可能连累他人乃至整个群体的劳动效率。

因此,加强职高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学生在学业和职业发展中正确定位就成为职高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核心任务之一。班主任日常管理工作中需要持续对学生强化职业理想,让学生切实树立起“螺丝钉”和“主人翁”精神,在思想和行动中充分做好为社会贡献自己的一分力、忠于职守、为人民服务的准备。

2.提高学生应对挫折与压力的能力

职高学生由于在学历上与普通高校或高等职业教育毕业生间存在着差距,其在人力资源市场上遭遇失败的可能性更大。这无疑会给职高学生心理层面带来或大或小的阴影。学生如果缺乏应对挫折与压力的能力,一旦进入社会岗位又无法正确对待这些负面因素,其潜在的风险自然不可预估。

班主任的管理工作中加强学生在校期间的心理健康教育能够起到防患于未然的作用,提高学生应对挫折与压力的能力,使学生在面对压力和挫折时能够保持冷静、客观、理性的心理,正确对待和分析压力源并能努力找寻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

3.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性,使学生更好地融入社会生产与生活

培养健康、豁达的心理状态无疑能够更好地应对来自生活和工作的种种不如意。这种良好心态对职业院校在读学生大有助益。因此,职高班主任管理工作中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能够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性,使其更好地融入社会生产与生活。

二、职高班主任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

1.引入积极心理学

积极心理学突破了传统心理学过于关注疾病治疗层面的局限性,将心理专业拓展到了心理健康教育、提高人格修养等更广阔的范畴。职高班主任的管理工作引入积极心理学能够让学生形成更加积极的求学和处事态度,不仅在应对压力时更易保持清醒,也更能避免遭遇挫折时陷入过度消极的恶性循环中无法自拔。

班主任要从积极心理学角度帮助学生树立起珍爱工作与生命的良好品质,强化学生的责任感、使命感,使学习、工作中遭遇的一切成为充满乐趣和希望的挑战。比如可以组织学生学习记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虽然那些“手艺人”不如写字楼里的白领们光鲜靓丽,然而,这些执着于传统技能的大国工匠却以其精湛的修补技术让因时间磨蚀而残破的文物重新焕发了生机。正是这些凭着一技之长日复一日辛勤劳动的基层工作者,在旁人看似枯燥乏味的点滴辛劳中兢兢业业,不惧怕失败与挫折,在与无数细小困难的持续斗争中成就了伟大的历史。

2.通过实践提高教育的成效性

要体现心理教育的成效性,必须落实到实践层面。而通过实践途径开展的心理健康教育往往比纯粹的书本教学更具可操作性,尤其是在职业院校中。因此,通过实践提高教育的成效性是职高班主任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值得尝试的策略。

比如,在学生实训或顶岗实习过程中,班主任不妨结合职业道德与修养、企业文化等形式和内容加强爱岗敬业、遵章守纪、乐于奉献、诚实守信等心理健康教学。也可以与来自企业的工程师、技师等合作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通过专业职业人的言传身教让理论知识以更加立体、生动的形式提高教育的渗透性和固化作用。

当前,快节奏的工作与生活和越来越沉重的压力让职业院校的学生心理健康承受着重负。职高班主任开展管理工作必须充分认识到这样的问题,不断提高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程度并创新教育模式,为学生顺利完成学业进入社会工作岗位奠定基础,为社会输送合格的职高毕业生做好铺垫。

参考文献:

[1]方向S.浅探高中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之有效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2014(S1):18.

第10篇

对象存在着本质的区别。最为根本的是,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有着自我觉知的人,因而研究对象并不是被动的反映客观世界,而是主动的建构自己的内心世界。在建构心理世界的过程中,文化环境提供了意义资源。因此,心理学的研究方式也应该与自然科学有着本质的不同,必须根据心理学的研究对象的特征,确定适合的研究程序与研究方法。’

2.2大学生心理的校园文化特性

根据前述有关心理学的文化转向的理论,心理具有文化的属性,文化对于心理行为方式的影响不容忽视。而在大学校园中,以高素质人才‘培养为根本目标而形成的校园文化,其文化环境存在的独立性、完整性和系统性,都是其他社会亚文化所无法比拟的。因此,校园文化对于处于其中的大学生心理的影响也更为显著。校园文化影响大学生心理成长的作用机制校园文化对大学生心理的健康成长具有重要的意义,深入研究校园文化影响大学生心理的作用机理,才能更好地发掘校园文化中蕴涵的心理健康教育资源。

1、物质环境对心理的影响

依据有关环境心理学的理论,个体总是处于一定的环境之中,“环境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体系,它为我们提供直接而真实的感觉刺激,即环境信息。”2个体在通过所有感官获取环境信息的同时,其心理也会受到环境因素潜移默化的影响。在一些文学作品中就有不同环境对人心理的造成不同影响的描述,如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中,在“阴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的环.境里,人们的心理状态是“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但是在“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邻游泳;……”的环境人们的心理状态是:“心旷神怡,宠辱不惊,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物,田浩.文化与心理学研究方式的变革[D].长春:吉林大学,2006,马铁丁.环境心理学与心理环境学【M〕.国防工业出版社,19%:164北京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大学生心理的校园文化特性质环境的光彩、颜色、声音、温度、形状、构造等等,或多或少都会对处于其中个体的心理产生影响。以色彩为例,红色使人朝气蓬勃、充满生机与活力,但容易使人心跳加快,血压升高;黄色使人感到温暖、轻快、镇定,有助于集中注意力。蓝色使人感觉恬静、柔和、凉爽,可以减慢心率,降低血压。绿色寓意生命、希望,象征和平、自然,给人清新的感受,能调节神经系统,活跃思维,消除紧张情绪。白色清纯、素雅,让人感觉安全,利于静心休养,镇定烦燥情绪。整体而言,优美的校园环境,让学生感到心情舒畅、愉悦,并能激发学生的美感,丰富审美表象,促其审美情趣的高尚化,提高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而相反,昏暗、脏乱的教室则会让学生感到烦躁、甚至厌恶。

2、群体心理作用

群体是指“一群人有共同目的并相互依存、相互作用所组成的人群集合体”’。德国心理学家勒温认为,人们结成的各种群体,不是静止不变,而是处于各种因素不断互相作用和相互适应的过程中,因此,群体不是个体的简单集合,而是一个动力整体,是一个系统,其中某一部分的变化也会导致其他部分的状态发生变化;群体的行为通过协作活动所产生的力量,会超过各个人单独活动的力量总和。这是因为群体具备将个体力量聚合成新的力量的功能,其对个体的心理和行为有很大的影响,这表现在社会助长作用和社会抑制作用、群体规范的影响、群体压力与社会从众行为等。而在大学生群体中,上述影响具体的表现为大学生群体能够满足学生个体的心理需要,产生归属功能,认同功能,支持功能和塑造功能。任何群体成员都有许多需要,有些需要通过学习可以得到满足,而有些需要则必须通过群体来满足,例如,安全需要、自尊需要、交往需要、归属需要、社会化需要、自我实现需要等等。一个学生当他属于某一群体时,会感受到大家庭的温暖,产生一种归属感,特别是在涉及到群体利益和荣誉的情境中给人产生更为强烈的归属感。大学生群体具有认同功能,其自身具有一定的权威性和对成员有吸引力,而个体也往往自愿接受这一群体的影响并与其融为一体,从而形成一个整体的心理倾向;个体的思想、观点、情感特征、行为方式和具体业绩等若符合群体的要求,便会得到群体的支持,而这种支持又会强化个体的思想、情感、行为和业绩,增强自唁心,推动个体前进。大学生群体对学生个体还有塑造功能,按照规定要求评价各成员的言行和成绩,规范各成员的行为,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个体可以通过群体实现个人力量所不能胜任的事情,可以相互勉励,共同进步,相互关心照顾,解除精神上的空虚和无聊以达到健康心理。大学生个体的价值观主要来自于他所生活的社会,特别是来自于他所属的群体,大学生的心理状态也受到他所属群体的巨大影响。这说明群体价值趋向、群体心理对大学生个体的心理和行为有多么的重要。群体心理的形成后不是一成不变的,除了群体内部变化引起群体局部或整体变化外,外力作用对群体心理亦会产生影响,特别是对可塑性较强的大学生群体。而校园文化恰恰是这样一种非常有效的外力,它能够营造一个积极的、向上的、健康的大环境,通过影响、引导大学生群体,达到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成长的最终目的。 3、环境因素对创造性行为的影响

创造能力是个体心理健康的一个重要方面,且是较高层次的一个方面。从创造性来分析,人类创造性的生态学理论研究者哈弗林顿通过多阶段的分析,提出了两个平行的生态系个体资源与生态资源。前者指的是个体的认知技能、人格特质等,后者指的是对创造性具有影响的环境性因素,如关于智力的、审美的社会标准,合作与竞争的形式,信息与训练的获得等。当然,在本文中我们关注的是生态资源,即环境性因素。哈弗林顿认为生态资源对创造性加工产生影响的机制是匹配,创造加工对创造活动的个体与环境提出很多要求,如果要求得不到满足,创造性就不可能产生。生态资源主要是通过促进人格资源的表达而发生影响,如果创造性活动要求个体具有勇气,而生态资源具有鼓励勇气的特征,人格资源的要求获得满足的程度就更高。哈弗林顿认为创造活动一般受到心理社会的利益追求的激发,有必要进一步去构建这种动机关系。从上述的分析我们可以这样说,对于创造性加工活动,个体资源与生态资源是两个平行的生态系,都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生态资源即环境因素蕴含与创造性活动要求匹配的资源,促进个体产生动机,利用个体资源,实现创造性活动。心理健康与成长对环境提出要求,环境的好坏,将影响学生适应和改善环境的动机和方式,从而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水平。

2.2.2校园文化影响大学生心理成长的功能体现

1、陶冶功能

校园文化的陶冶功能,主要是通过给师生创造一个良好的校园物质环境、制度环境与精神环境来感染情绪、陶冶情操、净化心灵,从而培养积极的生活态度、高尚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

首先,优美的校园物质环境,可以让身处其中的校园主体有意无意间受到感染和影响。鸟语花香、浓荫蔽日的校园环境,令人心旷神怡、精神振奋;整洁的教室、明亮的光线,会使人心情恬静、舒畅;年代久远的建筑、前辈大师的塑像,让人心生敬畏与自豪……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就非常重视校址的选择,他北京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学生心理的校园文化认为:“天然环境和人格陶冶,很有密切关系。”基于这种看法,他提出了选址建校的五项目标:“一要雄壮,可以令人兴奋;二要美丽,可以令人欣赏;三要阔大,可以使人胸襟开拓,度量宽宏;四要富于历史,使人常能领略千百年以来之文明,以启发他们光大国粹的心思;五要便于交通,使人常接触外界之思潮,以引起他们自新不已的精神。”

其次,人性化的制度管理,可以让被教育、被管理者感受到更多的人文关怀,并影响他们在将来处理事情时的态度和做法。在对校园主体特别是学生的教育管理过程中,与单纯的批评教育、生硬的管理者姿态相比,激励、引导等方式、亲切的朋友的角度更容易为学生接受,不会引起学生的逆反心理。可以在平心静气中实现教育和管理的目的,也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发现并正确对待自己的错误,接受对方的教育或管理。并且这种人性化制度管理方式还会影响被管理者的处事态度,使他们在以后处理类似事情的时候,也会采取积极的态度和人性化的方式。

再次,校园精神环境对大学生的陶冶作用更为明显。校园精神以大学精神、学风、教风、人际关系等方式表现出来,对学校的各个方面起指导性的作用,给置身于其中的大学生以深刻而深远的影响。学风踏实严谨,就容易形成刻苦好学、锲而不舍、孜孜不倦、兢兢业业、实事求是的品格;人际关系融洽,就能感受到来自各方面的温暖以及帮助他人的快乐。校园文化通过各种有形的、无形的、物质的、精神的因素的综合作用,于潜移默化中感染了情绪,陶冶了情操,美化了心灵。这种“润物细无声”的陶冶教育,是其他任何形式所无法替代的。

2、导向功能

校园文化对大学生心理的导向功能主要体现在:通过校园文化所建立起的自身系统的价值和规范标准,影响和引导大学生的行为心理,制止不良行为的发生,通过各种文化活动,逐步把学生引导到校园文化所确定的价值目标上来。从社会大环境的角度来看,尽管大学生的主要生活限于校园以内,但校园的开放性、网络的盛行、学生自主性的增强等因素的存在,使社会文化对大学生价值取向的影响有增无减。对于来自国内社会甚至国际社会的各种新观念、新思潮澎无不引起大学生的关注和反思,或多或少地影响到他们的价值取向。而校园文化便成为社会文化作用于大学生的缓冲带,通过显性或隐性的方式,校园文化帮助大学生对社会文化中的各种观念、思潮进行正确的评价、鉴别、取舍,引导他们提高认识、提高政治思想素质,最终确立符合时代要求的正确的价值取向。从校园建设的角度来看,每一所高校在追求发展的既定目标之外,都有各自不同的“个性”,有的严谨务实,有的自由活泼。不同的文化气质和行为方式在有形无形中也会影响、引导学生个体形成相近的文化气质。例如,“各高校围绕北京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学生心理的校园文化特性各自的发展目标而开展的各项创业活动,广大师生在实践中所体现的创业精神,对每一个学校成员都是一种鼓励,一种爱校、建校的动力,对新进校的学生、老师更是一种召唤,一种要求,一种期望,使他们很快地接受高校文化的引导,认同高校文化中包含的团体意识和价值理念等。”’ 3、塑造功能

校园文化对大学生心理的塑造功能体现在能力塑造和人格塑造两个方面。一方面,丰富的校园文化为大学生能力的提高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在正确价值观的指引下,大学生可以充分发挥主动性和创造力,通过积极参与各种校园文化活动,使他们各自的组织管理能力、社交能力、自主能力在不同程度上得到锻炼和提高。另一方面,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不仅满足了大学生求知成才、开展社会交际、锻炼能力、提升自我等各方面的需要,更重要的是通过校园文化所创设的优美的物质环境、和谐的制度环境以及良好的精神环境,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感染、影响和熏陶,对他们良好素质的形成具有很大的影响力和塑造力,使他们能在轻松偷快的校园文化环境中,自然地塑造健康的人格。

4、凝聚功能

校园文化对大学生心理的凝聚功能,体现为校园文化能够在学生中形成一种向心力,一种团结一致的合力作用。校园文化的凝聚功能主要体现在校园精神文化上。校园精神是校园文化的灵魂和核心,它主导着校园文化发展的方向与具体形态,一所学校与另一所学校的区别主要就是校园精神的差别。居于校园精神文化最深层的是校园人共同认同的价值观,它对大学生的精神状态、行为方式等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作为学校师生员工共创和认同的价值观念,校园精神具有无形的不可低估的感召力和凝聚力—认识并体验到彼此具有共同的理想追求、价值观念、道德情操和行为规范,会使生存于同一所学校的人们彼此之间产生强烈的认同感并进而升华为强烈的归属感、责任感,从而把大家紧密地联结在一起”“,并生动地以“交大人”、“清华人”自居。校园文化建设的一个理想目标,就是使身居校园中的大学生们时时处处感受到师长的爱护和集体的温暖:同学之间,大家团结友爱、互相鼓励、互相关怀;师生之间,学生尊敬师长,老师爱护学生。而在他们将来走出校园后,又会以曾经身为这所学校的一员而感到自豪,会为维护母校的声誉、为母校争光而努力奋斗!这种凝聚力一旦形成,就会产生强烈的吸引力,使得无论是在校生还是校友都自愿地、积极地团结起来,共同为学校的发展而奋斗

2.2.3校园文化影响大学生心理成长的特点

1、影响方式的潜隐性

校园文化对大学生心理成长的影响机制,既包括了能动的理性因素,同时又包含着被动的感性知觉因素,并以非理性的因素为主。校园文化往往具有规范性,但具体的规范与管理方式更多的是潜在的,不具有强制性。这种潜在的教育方式将具体的教育目的隐含于教育过程中,学生对教育者的教及自己的学都没有明确的意识,而是在无意识中接受到教育者所要传导的意义,教师是通过无意识强化的情感共鸣影响学生的心理、观念和行为,从而能够绕开意识的障碍,避免了学生对说教式教育的反感和抵触,保证育人目标的实现;同时学生以被尊重的主体角色进行交往,体验着参与者的价值感和自尊感,对学生主体意识的培养与发展产生深刻的激励作用,这种潜移默化的教育会使学生毕生难忘,而且往往具有滴水穿石的力量。

2、影响范围的全面性

不同于某种制度的制定或者某一模式的选择,校园文化是伴随着学校的出现,伴随着某一所高校的建成而逐渐萌芽、发展起来的。校园文化涵盖了学校课堂教学内容以外方方面面,几乎无所不存、无时不在。它不仅涵盖了以校园建筑为主体的整个校园景观,也涵盖了教室、宿舍、食堂的特殊的文化氛围;不仅涵盖了教学系统,也涵盖了行政和后勤系统;不仅涵盖了学生的课外活动,也涵盖了学生的日常生活;不仅涵盖了历史传承的校园精神,也涵盖了新形势下学校制度文化的创新……校园文化内容的广泛性决定了它与生活、学习于其中的大学生的密切关系,任何一个在校生几乎无时无刻不与校园文化发生着联系,受其影响;同时这种广泛性也使得校园文化的影响波及学生生活、学习甚至休闲的方方面面。校园文化对大学生心理全方位和多层次的渗透式影响,也要求教育者们对校园文化的建设和发展进行更加全面、精心的控制和设计。

第11篇

生命是复杂的有机整体,包括人的肉体感觉、行为认知、情感体验、思想道德、意志耐力、处事能力等等。生命价值是指在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学生的感觉、认知、情感、体验、意志的作用,让学生的各种生命要素获得全面的绽放。我们的教学强调要关注生命,是因为学生是一个个涌动着的生命体。教育是直面生命,遵循生命本性,促进生命成长,追求生命的意义和价值的事业。承担着教书育人独特任务的高中政治老师要善于直面学生的生命发展,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巧用哲学故事,引导学生积极面对生命挫折

中学时代,在心理学上谓之“心理断乳期”。在这一时期学生进入身体生长发育的高峰和学业压力最大的时期,身体的显著变化和繁重的学业压力往往会使某些学生出现烦躁、焦虑、自暴自弃等心理问题,这就是学生的生命价值缺憾。此时,政治教学中教师应积极扮演心理老师的角色,正视学生的生命价值缺憾,挖掘与心理健康教育相关的课程资源,将心理教育和生命价值理念渗透到日常教学中,在学生情绪自控、抗压和耐挫力等心理品质上给予具体的指导,引导学生积极面对学习压力和生命上的挫折,树立信心,战胜困难,积极展现生命的价值。

在讲授“矛盾”知识点时,我引入德国心理学家霍尔曼的著名“凹点心理学”:高尔夫球刚兴起时,设计的球美观光洁,但奇怪的是几乎所有的高尔夫球手都喜欢用旧球,特别是有划痕的球,原来有伤痕的球比光滑的球有着更优秀的飞行能力。于是,科学家设计出了表面有凹点的高尔夫球。霍尔曼把“凹点”理论引入了成功心理学,指出:有阅历的心灵,有着更持久的战斗力,因此也更容易达到所制定的目标。而所谓阅历,主要指经历的失败,以及这些失败的心理所留下的痕迹,如同高尔夫球表面的凹点,虽不美观,但的确有利于提高心理承受力。这也就是说挫折的“凹点”有助于我们逼近成功,不要害怕,有时候失去也是一笔宝贵的财富,要记住“阳光总在风雨后”。在思想政治教学中,教师巧用哲学故事,可以将课程资源与课外资源有机整合,引导学生积极面对生命挫折,教导学生正确认识自我、超越自我,养成对生命积极乐观的态度,不断感受生命的美好,进而提升生命的质量。

创设生活化的教学体验情境,增强学生对生命价值源泉的感受

传统教育注重间接经验的学习,认为这是学生认识世界的“高速公路”和取得成功的捷径,致使学生的学习逐渐远离现实的生活世界。而实际上,我们的教学成效,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在生活世界的经验和积累,取决于学生对生活世界的感悟和理解。鉴于此,我们需要创设生活化的教学体验情境,带领学生走进生活世界,拓展学生的视野,增强学生对生命价值源泉的感受。

一个衣贩不断叫喊着:“10块,10块!10块钱一件,一件10块钱!便宜地卖,亏本地卖,瞎卖!走过路过千万别错过!”我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播放这一段视频,学生们笑得前俯后仰。我问:“10块钱一件告诉我们什么?亏本地卖说明什么?”学生说:“10块钱一件说明衣服的价格,亏本地卖说明价格低于价值。”很多学生兴奋地说:“看来生活中大有学问,政治跟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啊!”

积极开展实践活动,展示学生的生命价值

学生是生活中的人,生活是他们的生命支撑,热爱生活、融进生活才能维系和展现生命的价值。新课改的一大亮点是强调课程实施的实践性。为此,教师要努力打通书本与生活的通道,既把生活实际引入课堂,又把知识交给学生访问生活,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生命需要主动参与生活实践,在实践中感悟生命的美好与意义。

在学习“树立正确的消费观”一课中,我组织学生进行“中学生消费观”的调查研究。以小组为单位完成小组研究成果文字汇报材料一份,并把研究成果以板报、墙报、刊物、广播、研讨会、辩论会、校园网等多种形式对外公布、展示、交流,以广泛听取意见。接着,以班级为单位进行结题答辩。最后,把优秀的研究成果推荐到年级、学校,以便在更大范围内进行交流。这些实践活动使学生学会创新交流,学会分享成果,锻炼了实践能力、合作能力、表达能力、创新能力等,展现生命价值并增强生命价值意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一堂课就是45分钟的生命历程,就是生命价值的一次发展一次跳跃。我们必须把教学真正当成人的教育,充分挖掘课程资源,融合课内活动与课外实践活动,让我们的教学走进学生的生命,把学生的发展从知识层面提升到生命的层次,注重学生生命的成长与价值的提升。

第12篇

【关键字】人本主义;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教育;高中;地理;教学

当下流行的“学本课堂”、“以学定教”这些理念本质上都“以学生为主体”,或者说“以学生为本”的教育思念,这种理念源于人本主义心理学思潮,是人本主义思潮在教育中的体现。

一、人本主义心理学思潮及其教育观

人本主义心理学是20世纪50―60年代在美国兴起的一种心理学思潮,被称为心理学中的“第三思潮”或“第三力量”。促进人的“自我实现”是人本主义心理学最根本的目的。人本主义的代表人物之一罗杰斯将人本主义理论运用到教育中,对传统教育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1.人本主义教育目的观。

人本主义认为最好的教育培养的人与最好的咨询产生的人非常相似。人本主义反对以传授事实性知识为主的传统教育,认为它或是不能对人的行为产生影响或是产生消极影响。人本主义认为,生活在不断变化的经验世界中,人需要不断学习,不断接受新经验以促进自身变化,实现自我。人本主义教育目的观因而远远超越了单纯的知识传授和智力培养,更关注的是人的整体发展,尤其是人的“内心生活”,即人的情感、精神和价值观念的发展。

2.人本主义学习观。

人本主义所倡导的“学”,与以掌握事实性知识为主要目的的传统的学有本质区别。人本主义感兴趣的是那种能对自身行为产生影响的有意义的学,是学习过程本身。人本主义认为,纯粹吸收事实的学习,对于现实意义不大,对于未来意义更小;而学会如何学习,无论对现在还是未来都永远有价值。

二、人本主义与高中地理教学目标设计

传统的地理教学主要根据教材在学科体系中的地位及考试大纲来制定的教学目标,忽视学生的心理特点与认知水平,导致地理学习变成一种“苦役”。“以学生为本”的地理教学目标不是老师强加给学生的,必须是教育内生的或者是对学生发展有用的。

1.高中地理教学与生涯规划

地理是一门兼跨自然和人文的综合性很强的学科,所涉及的内容广泛,一旦教学目标与学生现实情况无关,或者相离太远,这样的目标就容易变成机械呆板的由外力权威所强加的东西,那么相应的教学内容就不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目标就难以达到,即使达到了也意义不大。

从学生的视角来思考学生学习地理的意义,可以把高中地理学习与高中生的生涯规划相联系。《地理教育国际》指出:“几乎所有学科──经济学、政治学、法律、技术或其他学科,都受到国际性和环境方面的影响。因此学习这些学科的学生必须具备地理素养。”我国幅员辽阔,区域差异显著,地理学习是学生了解国情的重要途径,也是学生合理规划人生不可或缺的。

2.地理素养与环保意识

地理素养是一个人由训练和实践而获得的地理知识、地理技能、地理能力、地理意识、地理情感等的有机构成与综合反映。地理素养既内化为隐性的素质,又外显为具体的行为。“以学生为本”的地理教学目标关注教学内容、素养培养等是否适合学生的认知和思维特点,是否尊重孩子的生理、心理发育规律和生活实践。只有学生有可能达到的教学目标才是有是意义的目标,能转为学生具体行为的目标才能更好地完成。

三、人本主义与高中地理课堂教学

地理学科具有综合性、区域性等特点,目前教材的编写及初高中衔接等问题给高中地理的学习增加了难度,也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不仅要有扎实的知识,更要对教材进行“以学生为本”的处理,设计“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活动。

1.案例化

地理概念,原理都具有一定的内涵和应用条件,通过具体的教学案例,学生才能理解这些地理概念、原理与我们生存、生活的关系及其蕴含的知识意义。不理解知识的意义,不会发生真正的学习。“以学生为本”的教材处理可以通过案例化来现实,人性化的地理案例应该是既有地理性又有趣味性,案例不仅能帮助学生理解知识的意义,也能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2.生活化

教育家杜威认为:“教育即生活,不以儿童的生活为出发点,教育便会造成浪费。”皮亚杰的“知识建构理念”指出:“学生是在自己的生活基础上,在主动的活动中建构自己的知识,新知识是在自己已有的经验基础上逐渐被纳入到整个知识体系中的。”教学活动将教材与生活发生联系,可使教学内容有生活味,构建回归生活的课堂。

3.问题化

我国传统的教学可以称为“去问题化”教学,教师最常问的问题可能就是“听懂了吗?”或者提问仅仅做为一个手段,学生的思考并没有到尊重,学生没有问题,教师“喂”了学生的一切。一言以蔽之,没有体现“以学生为本”的理念,重视落实知识,轻视学生探究。

亚里士多德说:“思维是从惊讶和问题开始的”问题化的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教师要把问题变成学生的学习任务,“让问题收获知识,让知识产生问题。”比如,讲地球运动生产四季变化时可以问为什么地球在近日点时,我们这里是冬天;讲区域的主要特征时可以问江南在哪里;讲生物的进化与环境时可以问人类从哪里来等等。

4.活动化

许多地理问题能引发学生的思考,这种思考需要在课堂上得到表达。以学生为本的探究课堂,学生在探究活动中形成了独立思考的习惯,通过课堂活动提高地理表达能力,地理知识的学习也会变成一种主动建构的人性化的过程。

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倡导的地理探究活动有:专题式讨论、问题式讨论、思维操练式讨论、任务式讨论、反思式讨论等。笔者在环境问题教学时采用思维操练式讨论法,设计了一个辩题,正方的观点是:人类是环境的保护者,反方的观点是:人类是环境的破坏者。课前把学生为成几个小组,准备好相应的材料,通过课堂的讨论,学生的思维和表达得到锻炼。

参考文献:

1.袁振国.教育新理念.[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3-1

2.张大来.构建回归生活世界的地理课堂[M].地理教学,2008年第4期

3.埃里希•弗罗姆.健全的社会[M].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