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新闻的概念

新闻的概念

时间:2023-06-01 09:33:03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新闻的概念,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新闻的概念

第1篇

一、电视消防新闻概念

在人类漫长的社会生活中,火灾是威胁公共安全、危害人们生命财产的常见灾害之一,消防就是伴随着火灾而产生的。在我国首次出现消防一词是1903年,由日本语音译而来,当时的含义是消弥与预防火灾、水患等灾害的意思,直至后还称为“消防火灾水患”。到20世纪20年代前后,仍称灭火与防火为“消防火灾”,后来“火灾”二字被省略,简称“消防”。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消防部队越来越多地承担起各种社会救援、维护公共安全和提供社会服务等工作任务。《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明确规定:“公安消防部队除保证完成火灾扑救工作外,还应当参加其它灾害或事故的抢险救援工作。”

目前,消防部队承担的抢险救援工作包括地震等自然灾害、建筑施工事故、道路交通事故、空难等生产安全事故等18项抢险救援工作任务,由此,消防的含义进一步扩展,即在灭火和防火的基础上又增加了抢险救援的内容,新时代背景下,消防的定义已经演变成为:预防火灾和灭火救援。

基于以上分析,笔者根据电视新闻学的相关理论,结合消防行业的内容特点,将电视消防新闻定义为:以预防和扑救火灾、灾害事件抢险救援为报道内容,以声画形式向受众传递消防信息为手段,报道新近发生的消防事实,是电视媒介关于消防新闻内容和报道形式的总称。

二、电视消防新闻的特征

1.专业性。消防工作是一项业务性较强的工作,它所涉及的内容主要是预防火灾和灭火救援,具有鲜明的专业特征。在对电视消防新闻的报道中,经常要使用各种专业名称和术语,例如,灭火救援时使用的战术,消防特种器材的名称及功用等。在电视消防新闻报道中能否准确使用这些消防专业术语非常考验记者的专业水平,同时也体现着电视媒体的责任感和权威性,因此报道电视消防新闻的记者平时应加强相关专业知识的学习,或者报道出来后请消防专家先审稿,看是否有专业性的错误。

2.警示性。在电视消防新闻中,火灾的报道仅占20%的比例,但这部分报道所产生的震撼力和威慑力却是不可小视的,特别是对一些重特大火灾事故的报道往往具有显著的警示教育作用。

2008年9月20日晚,广东深圳市龙岗区舞王俱乐部发生火灾,造成43人死亡,65人受伤。经事后调查,火灾原因为演员在舞台上表演时使用自制礼炮枪,结果引燃天花板导致火灾发生。有关舞王俱乐部火灾的消防新闻一经报道便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关注,由此引发了民众对公共娱乐场所燃放烟花的思考,同时相关部门立即在全国范围内开始对公共娱乐场所燃放烟花的违法行为进行彻查,避免类似悲剧再次重演。

3.连续性。重特大火灾、重大抢险救援行动等突发事件报道,不可能是一两次报道就结束了,有些典型的案例需要媒体长时间关注,进行连续报道。以央视大火为例,2009年2月9日20时27分,中央电视台新址园区在建的附属文化中心大楼工地因违规燃放烟花发生火灾,造成1人死亡,7人受伤。2010年5月10日,71名事故责任人受到责任追究,整个事件持续一年多。这期间有关火灾扑救、原因调查、缅怀牺牲消防员、火灾教训、相关责任人处理等消防新闻的报道迭出不穷,正是这一系列的连续报道,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构建了立体化的报道格局。

4.评论性。关于重特大火灾事故的新闻报道往往是社会高度关注的热点新闻,民众在了解火灾原因、相关责任人处理、事故进展和影响等相关信息的同时,必然会利用网络、论坛、博客等对事件的发生和处置结果表达自己的见解、观点和判断,与此同时,广播、报刊、电视等新闻媒体也会在报道中启动相关新闻评论,形成消息报道与观点报道的互动传播格局。

5.知识性。消防新闻的一个重要价值就是传递安全信息,普及消防安全知识,增强民众消防安全意识和逃生自救技能。2004年2月15日中午11点20分左右,吉林市中百商厦发生特大火灾,造成53人死亡、71人受伤。火灾发生后,各级电视媒体第一时间对事件过程进行报道,一位78岁名叫毛凤久的老人因为在火场中成功逃生成为众多媒体争相采访的对象。毛凤久告诉记者,火灾发生时他正在商场四楼。“那阵子,大部分人楼上楼下地跑,有的人开始打破窗户往下跳。我就趴在地上,找个毛巾捂住鼻子和嘴,爬着找可以喘气的地方,一直到消防队员来,把我送到医院。”媒体在报道中评论:这位老人之所以能够生还,更多依靠的是自救技巧。在报道中传播消防安全知识是电视消防新闻的一个重要特征。

6.宣传性。消防新闻是一种行业新闻,体现着国家的意志,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消防工作的目标就是最大限度地减少火灾等灾害事故的危害,为创建和谐社会营造良好的消防安全环境,因此消防新闻体现着鲜明的宣传价值,担负着重要的宣传使命。其报道的目的就是通过宣传使消防观念深入人心,提高受众对消防安全的认知,增强安全意识,掌握自我保护技能。

三、电视消防新闻的内容及分类

1.消防科技报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消防是一项时刻与火灾和其它灾害事故做斗争的工作,随着社会发展进程的加快,大跨度、大空间及高层建筑不断增多,化学建筑材料种类日渐繁多、复杂,城市人口规模急剧膨胀,这些都不断给消防防火、灭火和抢险救援工作带来新的挑战。随着各地城市化建设步伐的加快,高层、超高层建筑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这种都市化的建筑在扩大居民乃至商家入驻率的同时,也为滞后的城市消防安全埋下了隐患。上海“11・15”火灾让这种隐患以一种国殇的方式跃入国人的眼帘。

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使消防工作面临诸多挑战,需要研究运用最新的先进科技来解决,而这些正是电视消防新闻报道的重要题材。比如日常灭火训练中使用的三维模拟仿真数字化训练系统,在地震坍塌废墟中寻找被困人员的生命探测仪、切割器等专业器材,消防搜救犬,扑救地铁火灾的特种车辆等,这些都是电视消防新闻报道的重要内容。

2.人物报道。新闻报道中有一个重要原则,即要想新闻更加鲜活生动,新闻报道中就一定要“见事见人”。而人更是新闻报道的核心,人物报道在新闻报道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消防行业的特殊性决定了人物报道的天然优势,在与各种火灾和灾害事故斗争中,消防官兵担负着抢救人命的神圣使命,作为事件经历者,他们是新闻报道中不可剥离的重要内容。电视消防新闻中的人物报道主要是在灭火和抢险救援中涌现出的典型人物,他们体现着军人特有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担负着抢救人命的神圣使命,不怕流血流汗,甚至付出宝贵的生命。近年来,消防官兵中涌现出很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如在湖南衡阳大火中牺牲的20名消防官兵群体,在央视大火中为救群众英勇牺牲的张建勇,在大连“7・16”大火中牺牲的烈士张良……

3.事件报道。电视消防新闻关于事件的报道主要是关于消防部队灭火救援的报道,其报道领域十分宽泛。从火灾层面讲,目前消防部队担负着除森林、草原、矿井地下、军事基地和核设施外所有火灾的扑救任务;从抢险救援层面讲,2006年5月10日,《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消防工作的意见》明确规定,除完成火灾扑救任务外,消防部队还要积极参加以抢救人员生命为主的18项社会抢险救援任务,包括:危险化学品泄漏、道路交通事故、地震及其次生灾害、建筑坍塌、重大安全生产事故、空难、爆炸及恐怖事件、群众遇险事件的救援工作、参与配合处置水旱灾害、气象灾害、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等。

第2篇

关键词:新闻编辑理论;新闻编辑实践;分歧

中图分类号:G23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CN61-1487-(2016)08-2-0046-03

新闻编辑学是探讨新闻编辑工作一般规律、方法和技术的应用学科,它既包括新闻编辑理论研究,又包括新闻编辑实践研究。然而理论与实践在新闻编辑领域如何平衡,如何做到以新闻编辑理论引导新闻编辑实践,新闻编辑实践来检验和推进新闻编辑理论,在我国当前新闻编辑领域仍然存在诸多问题。笔者通过梳理十年来新闻编辑研究的有关文献,并结合当前新闻编辑实践活动,发现在新闻编辑研究领域,理论研究与实践活动之间存在着一定分歧,主要表现在我国新闻编辑理论的经验主义倾向。

在西方近代认识论中,虽然理性主义与经验主义并无鲜明的界限和区分标准,但从哲学史上看,理性主义和经验主义的经典对立主要集中于知识起源和如何获得知识的问题。“理性主义者认为普遍必然知识起源于心中固有或与生俱来的天赋观念;它们是自明的、无误的,通过对它们的理性推演就可以形成普遍必然知识的体系。经验主义者认为一切知识都来自经验,普遍必然的知识只有在经验的基础上才可能”。[1]从而在认识方法上,理性主义运用“自明原则+演绎”的方法,经验主义则强调“经验+归纳”的方法。[1]我国新闻编辑研究领域中,理论的探索时常基于经验的归纳,凭借经验而得的理论往往是现象的、粗浅的和个别的。当然,作为一门应用科学,新闻编辑学中的方法、流程、技巧必然要来源于对实践经验的总结和归纳,然而科学理论所具有的内在一致性包括命题、概念、关系层面的内容则不只需要实践经验的支撑,更要建构一套完备的范畴体系。

一、新闻编辑理论与当前编辑实践之间产生分歧的表现

笔者梳理十年来新闻编辑研究相关文献时,通过筛选“维普期刊”中《编辑之友》《国际新闻界》《青年记者》等核心期刊所载150篇文章获得文献结构特征如下表:

上表所示有关新闻编辑理论的研究文章占56%(共84篇),而新闻编辑实践方面的文章占42%(共63篇,另有3篇笔者在文献归类中将其纳入新闻编辑史范畴)。由此看来,我国新闻编辑理论在数量和内容上存在一定优势,然而在此基础上,新闻编辑理论却并没有很好地起到指导性作用,新闻编辑实践层面编辑记者在采编过程中仍然出现诸多问题,媒体失范、编辑差错等层出不穷,恶俗新闻也没有被杜绝。具体而言新闻编辑理论与编辑实践研究存在的分歧有以下几点:

(一)新闻编辑理论缺乏新闻本质规律的基础

“规律是事物本身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是事物运动变化的基本秩序和必然趋势”。[2]222杨保军谈及新闻传播规律时指出“新闻传播规律要探讨的问题,就是新闻传受(传递与收受)过程中,传受之间内在的、稳定的、本质的关系”,并且将新闻传播过程中的基本规律概括为“选择律”“效用律”和“接近律”。[3]关于新闻规律的探讨虽然是一个不断深入和发展的过程,但新闻规律的恒定性也表现在具有传播方法论的意义上。由此看来,新闻编辑理论要以新闻传播规律为基石,离不开新闻传播活动本身的研究视角,更重要的是要有系统、理性的理论概括性。然而,当我们以“理论”构建的完备要素对新闻编辑理论进行检验时,就会发现新闻编辑理论科学性和规律性的缺失,最突出的表现即为理论与“理念”的混淆。

斯蒂文・小约翰在《传播理论》中认为:“理论由两大要素组成――概念和解释,人类本质上是以概念处理为基础的动物。概念化基本上是把事物和事件根据观察到的特质所作的分类。理论的一个目标就是指出有用的概念。概念化的一个重要部分是贴标签。我们通常用词语来识别概念。任何一个理论的有机组成部分之一是拥有该理论概念的一套术语”。[4]40通过小约翰对“理论”的解析,我们看到一套科学的理论至少需要具备完备的概念和解释框架。新闻编辑理论的构建其主要功能是解释存在于新闻编辑实践活动背后的规律,而不是替代它们作具体的对象性描述。然而我们发现,在现有的新闻编辑理论中,常常将“理论”与“理念”混淆,以“新闻编辑理念”替代科学的“新闻编辑理论”系统,这就是将理论的构建经验化的一个最重要的表现。简单来说,新闻编辑理念是对新闻编辑活动方法、规律、思想的诠释与升华,它并不具备一套完备的新闻编辑概念和解释框架。在近十年我国新闻编辑理论研究文献中,常会看到研究新闻编辑思想、观念、策略以及对新闻编辑活动的宏观把握及认知,这在一定程度上是对新闻编辑活动现象的归纳和提炼,然而却对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稳定机制或规则渗透不深。

刘九洲认为“人文科学同社会科学一样,都存在三点研究基点,即基于本体论去回答‘研究什么’;基于认识论去回答‘如何研究’;基于目的论去回答‘为什么研究’。在新闻理论教材中,这三种研究基点都是存在的”。[5]2那么在新闻编辑理论中这三点同样可以作为研究基点。说到底新闻编辑理论研究的应该是新闻编辑实践活动和现象背后的规律,其基本内容的构成也应当以介绍新闻编辑领域内的概念、原理和方法论为主。而基于新闻编辑实践经验而来的新闻编辑理论,由于较少深入到新闻传播规律当中,脱离了新闻的本质研究,简单将新闻编辑活动抽象化就难以在更高层面上对实践活动进行指导。

(二)新闻编辑实践注重微观技术,忽视“专业”思想

在我国虽然新闻编辑实践活动为新闻编辑理论构建提供了素材,但实践研究多集中于稿件的微观操作,如标题制作、版面和图片编辑;评论、专题等不同体裁的编辑方法;时政、经济、军事等不同类型新闻的编辑。以上微观研究虽然内容丰富,但研究状况整体上看来散杂,切中要害的探讨较少,主要表现在新闻从业者依赖于“常识”的积累,新闻编辑实践与新闻专业主义的分离。

新闻编辑依赖于“常识”从事新闻活动与脱离新闻专业主义有着明显的因果关系。所谓“常识是指理智正常的人通常所具有的知识或信念,它可以用判断和命题来表示。常识的主要特征是它的自明性、直接性和普遍性:它是清楚明白的,不需要证明就为人们普遍同意”。[1]新闻编辑研究领域,新闻从业者的研究成果占据相当重要的地位,而长期从事行业内工作的编辑、记者往往凭借自身从业经验,将新闻活动的惯性思维简单上升为理论层面,尤其是我国新闻业改制转型、实行企业化管理后,受到各种外部环境的影响,编辑、记者的新闻专业主义意识也在逐渐缺失。较早对新闻专业主义进行研究的我国学者郭镇之认为,“专业主义是资产阶级新闻学的重要概念,起源于美国,前提是新闻自由。最突出的特点是对新闻客观性的信念,相信可以从非党派的、非团体的立场准确报道新闻事实”。[6]因此新闻专业主义就是在新闻传播活动中新闻从业者所必须持有的新闻职业精神或职业规范。新闻编辑实践活动是最具体的新闻活动,当然也应恪守新闻专业主义的要求。

此外,我国当前新闻编辑实践忽视“专业”思想的另一方面表现则是新闻编辑人员与受众意识的分离。通常认为“编辑工作具有中介性,具有初级信息的受传者与终级信息传播者的双重身份,也正是这种中介性,使新闻编辑在信源提供者和受传者之间建立起一座传递信息的桥梁”。[7]而新闻编辑若是缺乏受众意识,编辑实践活动的效果就会降低。新闻活动的本质是社会活动,新闻编辑实践活动作为新闻活动的主要环节,同样具有社会属性,而受众意识的缺少会造成新闻传播功能的降低。编辑一味传达自己的编辑意图,忽视受众感受和需求也是新闻编辑理论与实践活动分歧的重要表现。

(三)新闻编辑理论中的技术主义倾向难以落实于新闻编辑实践

新闻传播活动本质上是一种社会活动,与社会发展密不可分。随着新媒体技术的日新月异,新的传播技术带来了新闻理论的革新,新闻编辑理论也随新的技术环境进行创新。然而理论上的新兴媒体编辑,新兴全息化的编辑室,新的媒介载体及内容生产却很难在编辑实践中及时发挥和生效,一方面欠缺相应的技术人才,另一方面相对滞后的网络经营管理规范和法规也阻碍着新的理论在实践中的应用。理论上的设想和规划大而无当,对新闻编辑工作的指导作用落后于实际工作的需求。《中国报业》在2009年刊发了史蒂夫・奥汀的文章《全数字化的新闻编辑室近在咫尺》,文章对新型数据新闻编辑室寄予厚望,然而在我国新闻编辑部室改革实践中能真正做到“近在咫尺”的尚且不多。再者,关于新媒体语境下的新闻编辑研究近几年来一直属于热门领域,但是研究多集中于现象描述,例如编辑的把关力量遭到分化,“公民新闻”对编辑身份的挑战,编辑主体的“大数据运用”,但具体到实践方法层面,编辑如何转型,媒体如何建立数据化的新闻编辑室,如何利用好各类新媒体加强传播效果往往点到为止,没有实践性的材料或案例,理论概括也显得不到位。

二、新闻编辑理论与当前编辑实践之间产生分歧的原因

上述新闻编辑理论与新闻编辑实践之间分歧的原因,在笔者看来主要有两点,即学理原因和编辑主体自身原因。

(一)学理原因

综观我国新闻编辑理论,可以看出其构建通常来自于两个基础,第一是基于新闻编辑实践活动提出的问题而在理论层面对其解决,第二则是跟随我国社会环境和传播环境因时而建,但是这样的构建基础往往不能对新闻编辑实践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符合新闻传播规律的探讨。例如在编辑理论的提出上抛弃了新闻学理论的基础,不能做出完全符合客观事实本质的回答,这种理论的构建有着很大的主观随意性,也就缺乏了科学理论必须具备的斯蒂文・小约翰所提出的完备的概念和解释框架。毕竟“理论之所以是理论,并不表现在它能化抽象为具体,借用描述的手段去还原事实,更主要的是它能在描述‘是什么、发生了什么’的基础上,去说明‘为什么发生’,即找出事物之间的因果联系,这就使之具有了解释能力;同时它还能回答‘是否还会发生’,即找出同一事物重复的可能性,这就使之具有了预测的能力”。[5]3而跟随我国社会环境和传播环境因时而建,这样的新闻编辑理论其中的科学规律就会被社会话语和技术话语所掩盖,失去了新闻编辑理论本应具有的独立品格。

弥建立和欧阳宏生等人在对50年来我国电视新闻编辑理念的嬗变与发展进行梳理时,从社会文化环境、新闻节目构成形态、电视声画关系的宏观层面进行分析,从而得出我国电视新闻编辑理念的流变轨迹。[8]不难看出,社会文化环境即是编辑理论形成的的社会语境,而新闻节目构成形态和电视声画关系则属于具体的实践层面。

新闻编辑队伍良莠不齐,特别是高层次专业人员严重不足,导致了新闻编辑理论不能够理想地灌输于新闻实践中的新闻编辑人员。新闻编辑研究领域由于重点讨论的是新闻编辑实践过程,这就使得很多新闻从业人员凭借自己多年的实践经验撰文进行探讨,专业知识略强的作者研究尚且深入,而一些并没有受过良好理论熏陶的作者仅仅是将从业经历简单加工描述,这就影响了新闻编辑的整体研究水平,这种情况最直接地后果便是编辑过程中低俗新闻层出不穷。新闻采编和报道的低俗化倾向导致了新闻功能和新闻本性的丧失,而低俗新闻在形式上的表现便是采编缺乏监管。

我国新闻编辑学作为新闻学的一个分支,其研究对象是新闻编辑工作的传播规律、工作原理和工作方法,既要体现实用性,又要体现科学性,实用性来源于对实践活动的总结和归纳,科学性则体现在对概念的阐明、问题的论述和规律的揭示等方面。因此,在我国新闻编辑研究中要将经验的东西上升为方法,将方法上升为方法论。哲学层面上方法论是关于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方法的理论,在新闻编辑学中,这种方法论则表现为如何更科学地、系统地探索新闻编辑活动背后的规律,终归都离不开理论的支撑。然而如前所述,我国新闻编辑学有一定的实用主义的倾向,大量停留在什么是新闻编辑?编辑流程有哪些?以及如何操作上,少有从理论上对编辑活动做系统的总结。刘九洲在《新闻理论基础》一书中谈及每一科学的知识进程都表现为“范畴―范畴逻辑系统―理论―学说”。[5]29我国新闻编辑学的构建若是依照一定的范畴体系进行,也不失为一种可能性的选择。

从上述新闻编辑学的研究对象来看,新闻编辑活动最基本的范畴可以概括为:新闻事实、编辑主体、编辑过程和新闻产品。新闻事实作为新闻编辑理论范畴逻辑系统的起点,规定着新闻编辑一般原则、特点等方面;编辑主体则规定着编辑工作者的基本素养层面;编辑过程作为编辑活动的实践层面规定着新闻编辑的规律、方法、技巧等方面;而新闻产品作为一种精神产品,则包括了新闻稿件、新闻图片、网络电视广播的节目素材等。由这些基本范畴所构成的新闻编辑范畴逻辑系统最终形成新闻编辑理论的框架。

在新闻编辑领域,新闻编辑理论与实践的统一任重而道远,尤其是在以互联网为基础的新兴媒体环境下,完善的新闻编辑理论与新的实践内容尚需要更深入和切合的研究。

参考文献:

[1]周晓亮.西方近代认识论论纲:理性主义与经验主义[J].哲学研究,2003(10).

[2]陶富源.实践主导论:哲学的前沿探索[M].合肥:安徽人民书版社,2001.

[3]杨保军.试论新闻传播规律[J].国际新闻界,2005(1).

[4](美)斯蒂文・小约翰.传播理论[M].陈德民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

[5]刘九洲.新闻理论基础[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

[6]郭镇之.舆论监督与西方新闻工作者的专业主义[J].国际新闻界,1999(5).

第3篇

关键词: 英语足球新闻报道 隐喻 认知分析

一、体育新闻报道的一般特征

体育新闻是指具有新闻特质的、有关体育赛事的报道。如2006年、2010年的世界杯的报道。体育新闻报道可以分为四类:体育消息报道、体育特写、深度报道和专栏。纯消息报道指题材比较严肃、具有一定时新性的客观事实报道。体育特写是区别于体育消息的一种体裁,它报取体育事件中最富有特征和表现力的片断,通过多种表现手法作具有强烈视觉及情感效果的着力刻画,使其产生立体感,从而更集中、突出地表现新闻事实和主题。体育深度报道,或者探寻其成功的原因,提炼一些精神层面的东西,作为鼓舞和鞭策民众的一种力量;或者深入体育自身存在的问题,报道那些因“体育对社会公众影响大”而不敢报、不能报的新闻。体育专栏则包含了个人对体育事件的看法和分析,运用专业的观察技巧,进行采访、查阅文献资料等。本文主要分析了这几类体育新闻报道的语言特点。

二、隐喻的相关解释

1.隐喻的定义

理查兹(1936)对隐喻的定义是:要决定某词是否用作了隐喻可以通过确定它是否提供了一个本体和一个喻体并共同作用产生了一种包容性的意义。柏克(1945)将“隐喻”定义为从其他事物的角度看某一事物的手段。布莱克(1979)认为“隐喻”的意义是跨越于不同语义场的语义映射。莱考夫和约翰森(1980)对隐喻的定义为“隐喻的实质是通过另一类事物来理解和经历某一类事物,是从一个认知域投射到另一个认知域”,这个投射的过程以事物之间相似性的联想作为心理基础。束定芳(2000)认为隐喻的功能包括修辞功能、诗歌功能、认知功能和社会功能等。

2.隐喻的本质

(1)隐喻是一种语言现象,基本上是认知的。

(2)隐喻是人类隐喻的认知结果和工具。

(3)虽然我们的概念性系统是隐喻性的,但大部分情况是非隐喻的。

(4)语境决定隐喻是否存在。

3.隐喻在足球新闻报道中的作用

新闻工作者和读者之间认知环境的相互作用;获得最佳相关的一种刺激;新闻工作者与读者之间相互理解的关键环境;使新闻工作者影响读者的作价值和评断的策略。

4.足球新闻报道中运用隐喻的原因

(1)为了使读者了解所发生的新闻,新闻工作者必须找出自身与读者之间假设的重合部分,然后将它体现在新闻之中。

(2)在新闻交际中,隐喻是使新闻工作者激活读者认知环境的刺激,当读者在理解隐喻时也获得了认知需要的满足。

(3)隐喻制造相互理解的气氛,加强了新闻记者与读者之间的亲密感。

(4)新闻记者使用隐喻有其语用目的,他阐明抽象社会价值的作用,并说服读者接受譬如和平、成功、繁荣和发展等价值。

三、英语足球新闻报道中隐喻的分析

根据概念隐喻的理论,足球新闻报道中的隐喻可以分为五类概念隐喻:战争隐喻、旅途隐喻自然现象隐喻、动物隐喻、艺术隐喻。

1.战争隐喻

战争隐喻在足球报道中出现的频率最高。从认知的角度看,战争隐喻属于结构隐喻,如,战争的概念建构了足球运动。来源域“战争”的具体元素映射到目标域“足球”中。两个领域有着共同的特征:一开始有一种威胁存在――这就导致对敌人的辨认;然后开始集合队伍采取行动,部队与敌人展开生死搏斗――他们中会有牺牲或幸存的――会胜利与失败的,并有一些惩罚。战争隐喻因此激发了一种特殊的认知脚本。如:

(1)France and Portugal have never met at the FIFA World Cup,although they know each other well from tussles on the European stage...(FIFA worldecup.tom 7/5/06)

(2)Rome explodes with joy at Italian triumph.省略 7/5106)

(3)Most veteran players go back to their clubs for another couple of years,and some even stay on with their national teams for a season or two.(CD,7/10/06)

(4)With Germany 2006 just days away,Klinsmaml was determined to send his troops into battle with their heads held high.(FIFA worldcup.tom 6/5/06)

(5)Italy conquer world as Germany win friends

2.旅途隐喻

旅途隐喻在认知语言研究中有着相当悠久的历史。最初,莱考夫和约翰森提出了“爱是旅途”的隐喻,表示如“我们能走多远”、“我们处在交叉路上”、“我们的婚姻在磐石上”等,然后莱考夫和特纳提出了生活是旅途这一概念隐喻。莱考夫(1993)改进了旅途隐喻:旅途是沿一条道路往目的地的有目的的活动。运用动词这就更好地强调了运动状态,运用目的地强调了目标取向。因为足球比赛是与目标朝向的活动有关,我们因此合并这一个概念喻:足球赛事是沿一个道路往目的地前行的。

(1)Portugal stars return to field of dreams.省略 6/20/06)

(2)Ukraine can go a long way in this competition.省略 6/19/06)

(3)Spain move ahead,Ukraine comes back(CD,6/2I/06)

(4)France march on with hope in their hearts.省略 7/5/06)

(5)US must step up a gear.省略 6/17106)

3.自然现象隐喻

足球活动中各种情况和天气情况一样是多变的。天气隐喻有它适当的经验“逻辑”。恶劣的天气经常同危险、损伤和损失联系在一起,好天气代表安全、运气和成功等。由于天气包括复杂现象,不同的天气情况被用来描述足球赛事中各种各样的情况。

(1)Klinsmann question clouds German optimism.省略 7/9/06)

(2)Brazil breeze into FIFA World Cup finals(FIFA 9/4/05)

(3)Italian media hail Azzurri trimph.省略 7,10/06)

(4)Black Stars shine on debut(FIFA 7/9/06)

(5)...though,where all four sides positively sparkle with talent.(FIFA )

4.动物隐喻

在自然界里的生物,动物是与人类最亲密的伙伴。动物隐喻的特点也多变。在这个概念喻之下,每个国家的球员在赛事中都可能被描述为个体的人。通过概念喻中来源域和目标域的之间的相互映射,将国家的特征与动物的特征相联系。隐喻“不仅是语言的,也是想法和原因的源泉。映射主要因为它认可对来源领域语言和推断样式的用途作为目标域的概念”(Lakoff,1993)。例如,在动物领域,如果动物们失败了,他们不会感到愉快。同样,当“国家动物”输掉了比赛,也同样十分的痛苦。

(1)Haedo Valdez hungry for glory.省略 7/10/06)

(2)Eagles fail to soar again.省略 7/10/06)

(Eagles refers to Argentina)

(3)Elephants return in triumph.省略 10/13/05)

(Elephants refers to Cote d’Ivoire)

(4)Dutch look to master Elephants.省略 6/16/06)

(5)World Cup minnows complain of injustice.(CD,6/22/06)

5.艺术隐喻

足球运动被描述为不同的形式艺术,譬如文学和音乐这类特殊隐喻。在广义上足球与艺术有关,我们能将其归入艺术隐喻,以方便我们进行讨论。足球赛是有节奏的,球员随着节奏进行比赛。好的表现通常是跟着节奏调整比赛进度,可以带来胜利和成功,而坏的表现通常是球员无法控制节奏,最后失败。这里音乐作为来源域被映射到足球赛这一目标域中。

(1)“An epic ends” was the headline of one story on Lawson in the popular Aftonbladet newspaper in the after math of the Germany defeat...省略 7/10/06)

(2)Had he stayed on,the story may well have ended differently.(FIFA 7/10/06)

(3)The Switzerl and ganle proved that Blokhin’s team has no intention of raising the rhythm of their play...省略6/29/06)

第4篇

论文摘 要:听力一直是中国学生在学习英语过程中最薄弱的环节,而新闻听力更是难中之难。提高英语新闻听力能力对于发展其他英语技能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在Bachman交际语言理论框架下对英语新闻听力能力的涵义作出确切定义,以便为英语新闻听力的教学实践提供理论指导。

1.引言

英语听力是英语学习者语言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其他技能的发展。但听力一直是中国学生最薄弱的环节,而传统的听力课堂在教学过程上往往只是对播放录音、做题、对答案这三个教学环节的简单循环;听力材料也往往零散破碎、在学生现实生活中的实际价值不大。这样难以从根本上显著地提高学生的听力技能,还会使他们逐渐对枯燥的听力训练产生厌倦甚至排斥的心理,对提高自身听力能力也丧失信心。新闻紧跟社会热点和最新时事,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因此,英语新闻听力是提高学生听力水平的理想选择,但它也对听者提出了更高要求,使很多英语学习者望而却步。笔者尝试在Bachman提出的交际语言概念的理论框架下归纳出英语新闻听力能力的具体内涵,以期为英语新闻听力的教学实践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

2.语言能力概念的发展及Bachman的交际能力概念

语言能力的概念经历了不断充实发展的过程。20世纪60年代,Chomsky提出的语言能力实际上只包括了语言系统知识,即语音、语法及词汇知识。70年代兴起的以Halliday为代表的功能语言学家将语篇功能和言语行为功能纳入到语言研究中来。而与此同时,以Hymes为代表的社会语言学家注意到了语境的重要性,并且认识到语言的使用是一个动态的交际过程,从此提出了语言交际能力的概念。而Canale和Swain(1980)在其著名的“交际能力模式”中提出,交际能力包括:(1)语法能力;(2)社会语言能力;(3)语篇能力;(4)策略能力,但没能明确定义这四种能力之间的关系。

Bachman(1990)进一步提出,语言能力是由语言系统知识和一系列元认知策略组成。至此,交际策略作为语言交际能力的重要部分逐渐受到人们的广泛研究。他认为,策略能力包含(1)评价策略;(2)确定目标策略;(3)制定计划策略;(4)执行计划策略这四组元认知策略,它们与语言系统知识的各个方面紧密结合并不断相互作用。

3. Bachman交际能力理论框架下的英语新闻听力能力的内涵

根据Bachman提出的语言能力的概念,新闻听力能力包括语言能力及策略能力两个方面。在英语新闻听力中,学习者所听到的不是母语,因此交际能力中的语言知识能力方面的重要性显得更为突出,如果缺少足够的相关知识,输入的信息就无法被学习者理解。但除此之外,语言的策略能力也应该受到重视。

3.1 英语新闻听力中的语言能力

英语新闻听力中的语言系统知识一般包括语音知识、词汇知识、句法知识。

3.1.1英语新闻中的语音知识能力

英语语音知识一般包括连读、弱读、同化、失音等现象。另外,由于新闻,特别是如BBC及VOA这样的国际新闻,往往报道的是国际新闻,这样导致了各种不同口音的英语的存在。因此,英语新闻听力中的语音能力不仅指识别常见的语音现象的能力,还包括听懂不同英语变体的能力。

3.1.2英语新闻中的词汇知识能力

为了实现简洁、高效,新闻用词大多使用单音节或少音节的简短词汇,比如“民意调查”使用poll,而不是general election或public opinion survey。

新闻还经常使用缩略词及借用语。比如一些国际组织机构的名称通常以缩略语形式出现,如WTO,UN,NATO,OPEC等;而某国、政府或机构也常常借用地名、建筑物名或政府首脑姓名代替。新闻中的词汇能力是指能够熟练掌握新闻中的常见词汇,如国家名称、新闻缩略词、国际组织、报刊、通讯社和电台、热点人物、地区等相关词汇,并了解新闻用词的特点。

3.1.3英语新闻中的句法知识能力

新闻的句法也有其特有的特点。新闻英语是要在有限时间内及时准确地传递信息,因此新闻句子往往是在英语五大基本句型的基础上,通过添加同位语、介词短语、分词短语等修饰成分,来扩展定语或状语结构部分,从而达到简洁、紧凑而又信息量充实的目的。句法知识能力即是能熟悉新闻语言的句式特点,正确理解新闻句子内部的逻辑关系并捕捉重点信息。

3.2 英语新闻听力中的策略能力

英语新闻听力能力除了语言方面的能力外,还包括策略能力,即进行新闻听力任务时能够克服焦虑心理并积极调用各种相关知识的能力、分辨主次信息的能力、定位重要信息的能力、成功把握重要信息的能力。要实现以上能力的完善和发展,应熟练掌握英语新闻所涉及到的文化背景知识、新闻的组织结构特点,并且加强短时记忆能力或快速记录信息的能力。

3.2.1英语新闻中的文化背景知识能力

新闻英语涉及的内容十分广泛,涵盖了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科技、医疗、宗教、民生等各个方面,这就要求学习者对各方面的背景知识有所了解,这样才能更透彻地理解新闻听力内容。

3.2.2英语新闻中的组织结构知识能力

通常新闻报道的篇章结构分为两种,一种是金字塔结构,即按照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进行报道,由开头、正文和结尾组成。这种方法一般用于报导体育赛事或一些故事性较强的新闻。最为常见的是倒金字塔结构,即为了突出新闻的简洁实效性,开门见山地把最重要信息放在开头,再按重要性递减的顺序依次进行细节介绍。这种方法由导语和正文两部分组成。导语以最凝练的方式介绍新闻六要素中的几个甚至全部,及人物、时间、地点、事件、原因和方式,是新闻中最重要的部分;正文则是对导语进行进一步的细节性补充。学习者需熟知新闻报道的组织结构特点,准确抓住重点信息。

4. 小结

英语新闻听力是综合提高英语各方面技能的理想方式,而其所涉及到的交际能力不仅仅是英语新闻中语音、词汇、句法方面的语言知识能力,而是语言知识与新闻篇章结构知识、背景知识、、心理状态、记忆记录能力等多个方面综合作用的结果。因此,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英语新闻听力训练时,不应该仅拘泥于语言知识的教授,还应该让学生了解新闻结构特点,鼓励学生关注时事,并且通过设计各种教学环节使听说、听写、听读相结合,实现英语新闻听力的综合性教学,激发学生对新闻听力的兴趣和提高自身听力水平的信心,从而实现听力能力乃至各方面知识技能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 郭秀平.图示理论对新闻英语听力的影响与作用[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4(4).

第5篇

关键词: 功能文体学 语法隐喻 新闻英语 文体特征

1.功能文体学

文体有狭义和广义的两种理解狭义的文体指文学文体,其中包括文学语言不同于其他文体的艺术特征、作者个人的语言习惯和表现方式,以及某个文学流派的语言风格等。广义的文体指的是包括文学在内的所有语言变体,即语体或称语域,如新闻、法律、商务语体等。这里所说的文体是指狭义的文体即文学文体。功能文体学应用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进行文学文体的分析,有其深厚的语言理论基础。

2.语法隐喻

语法隐喻有广义和狭义之别。广义的语法隐喻指所有与语法术语有关的隐喻,包括古希腊时期以现实世界喻语法术语,以及中世纪以语法隐喻现实世界。狭义语法隐喻特指Halliday的功能语言学内的包括情态隐喻在内的语法层面上的隐喻现象。本文在狭义语法隐喻理论框架内进行讨论,从韩礼德三大纯理功能出发,分析语法隐喻的三种类型在科技英语中的分布特征及其对语篇分析的意义。

2.1概念隐喻在新闻英语中的文体

概念功能指人们用语言来谈论他们在现实生活中的各种经历,描述周围所发生的事件或情形。其主要体现形式为“及物性”系统。概念语法隐喻在科技英语中的表现之一是“及物性”系统中的各个过程的隐喻化,随着隐喻化的出现,过程也相应发生了变化,一个过程可以隐喻化为另一个过程。同时,随着过程的变化,过程中的参与者、环境等功能角色也发生相应的变化;随着功能角色的变化,它们在词汇语法层的体现形式也发生相应的变化。概念隐喻的一个重要功能,就是将经验意义抽象化。

由此可见,新闻报道的语场是对作者认为具有某种新闻价值的社会实践进行报道。这一语境特征,加上新闻写作的时间限制,使作者在正文中较少使用名词化。但在标题和副题中,为了节省版面,同时也为了更加醒目,作者有时也使用名词化。

2.2人际隐喻在新闻英语中的文体

人际功能指的是人们用语言和他人交往,建立和保持人际关系,用语言影响他人的行为,同时用语言来表达对世界的看法甚至改变世界。人际功能在语篇中体现为语气和情态两个系统。

一是语气系统中的语法隐喻。语气系统的功能是表达人们希望通过讲话所达到的目的。在新闻英语语篇分析中,仅仅注重语言的形式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分析形式所体现的意义或功能。发话者选择语气的隐喻形式,不仅本身是有意义的,还是发话者在交际活动中作出的适宜的文体选择。导致发话者作出不同选择的因素可能是多方面的,其中包括说话者的角色、态度、会话双方的权力关系、亲密或熟悉程度等。

二是情态系统中的语法隐喻。情态系统是发话者表达自己对事物态度和看法的语义系统。归一性是作出肯定或否定的选择,然而在肯定与否定两极之间还有一种中间程度,就是情态。情态包括可能性和经常性。根据交换物的不同所涉及的不同情态意义,英语的情态系统可分为情态和意态。为达到某种特殊的目的或效果,发话者有时会故意采用情态的明确主观隐喻形式,强调自己的看法或判断的不确定性。有时这种明确的主观取向也反映出会话双方的权力关系或情感卷入程度。

语篇中的情态隐喻在形成过程中要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其一,社会因素。其二,认知因素。两个因素在语篇情态系统的建构过程中相互作用。新闻报导作为一种特殊的体裁更能充分地说明这两个因素的作用。

2.3语篇隐喻在新闻英语中的文体

语篇功能是与概念和人际功能同样重要的一种纯理功能(即元功能),它与概念、人际纯理功能是三位一体的关系。语篇功能是语言所具有的创造语篇,使其与语境――交际场景及前文相关联的功能。说话人将词和句组成适合于特定语境的完整语篇,语篇具有完整性、一致性和衔接性。

信息结构的一致式分布为“已知信息+新信息”。当作者用分裂局或拟式分裂句将新信息移至句首,或通过对比重读、斜体或大写等音系或书段赋予小句中其他成分以新信息地位时,就构成隐喻式新信息,以凸显相关信息。

新闻报道,尤其是其中的引述语,具有更多口语体的特征,主要依靠音系手段来体现语篇隐喻。

3.结语

系统功能语法对语法隐喻的研究,一般只关注其纯理功能和词汇语法结构,很少涉及其文体区分功能。语法隐喻作为一种特殊的语言现象,在新闻英语语篇中表现出其自身的一些特点,对新闻英语语篇中概念隐喻、人际隐喻和语篇隐喻分布及其特点的分析,有助于我们进一步深刻了解新闻英语作为一种重要的功能变体的语篇特征。

参考文献:

[1]刘承宇.语法隐喻的文体价值[J].现代外语,2003(2).

[2]张德禄.功能文体学[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

[3]胡壮麟等.系统功能语言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4]范文芳.英语语气隐喻[J].外国语,2000(4).

第6篇

高校作为意识形态工作的前沿阵地,肩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的重要任务。〔U高校媒体是社会信息系统的重要分支,在做好高校宣传思想工作,加强意识形态阵地建设方面具有深远影响。一些学者就高校媒体媒介融合的宏观研究、报网融合研究、媒介管理研究等方面展开论述。

一、对媒介融合和内涵与外延的认知

(一)媒介融合概念的提出

“媒介融合”的概念最早于1983年由美国学者I?浦尔首次提出,其本意是指各种媒介呈现出多功能一体化的趋势。美国新闻学会媒介研究中心主任AndrewNachison将“媒介融合”定义为“印刷的、音频的、视频的、互动性数字媒体组织之间的战略的、操作的、文化的联盟”。美国西北大学教授戈登归纳了所有权融合、策略性融合、结构性融合、信息采集融合、新闻表达融合等五种媒介融合的类型。

陶喜红进一步指出,“融合”这一概念与大众传播真正意义上的联姻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中叶计算机和网络的发展。郑保卫、樊亚平、彭艳萍研究发现,“媒介融合”属于互联网兴起之初所产生的取代论和共存共荣论相互争论时期。这里所说的融合,是指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的和平共处,联合发展,显然它与现在舶来意义上的媒体融合属于不同的概念。

(二)认识的深化

随着科技的进步以及新闻实践的不断发展,我国学术界对媒介融合这一概念的认知已不再停留于表面上的理解。吴海荣从研究个案出发,认为媒介融合既可指宏观的产业、人力层面的相对集中,又可指微观的新闻制作的各个环节的资源共享。⑴李红祥认为媒介融合的界定要从技术/软件融合、产业/市场融合、内容/服务三个层面加以界定。m蔡雯则认为媒介融合的深层次含义是指在数字技术和网络传播推动下的通过新介质形成的各类型媒介的汇聚融合。

在表现形式上,媒介融合应该既包括硬的新闻实体的融合,又表现为软的媒介技术、管理体制的融合。王闻俊从动态过程的角度出发,认为媒介融合包括组织结合、收购合并、传播手段、媒介形态等四个阶段,孟建、赵元珂认为,媒介融合既包括在传媒业界跨领域的整合并购,并借此组建大型的跨媒介传媒集团;媒介技术的融合,将新的媒介技术与旧的媒介技术联合起来形成新的传播手段,甚至是全新的媒介形态。

二、高校媒体融合研究现状

相比之下,学界对高校新闻媒体的媒介融合研究相当薄弱。当前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宏观媒介融合研究、报网融合研究、媒介管理研究。

(一)宏观高校媒体融合研究

张文莉研究指出,高校媒体的媒介融合主要体现在内容、终端、组织和管理方式等方面。作者认为,高校校园媒体应该从内容重整和组织重构两方面人手。在内容重整上,重视整体策划,注重互动。在组织重构上,组建全校统一的新闻管理机构,建设一支专业化、全能型的采编队伍。娄雷认为,高校的校园媒体资源融合,既包括不同新闻主体、经营主体的融合,也包括不同传播技术、传播方式的融合,在组织构成、人员配备、职责分工等方面相互协调,优势互补。

°高校传媒整合既符合高校媒体的发展诉求,又是当代高校宣传工作的发展需要。梁燕燕认为,高校传媒可探索构建“新闻中心——实训基地”模式,将新闻中心开放为高校新闻学科的实践教学平台,将校园宣传任务分解为高校新闻学课程的实训作业。此举既有利于从根本上解决高校传媒缺乏专业人才的问题,同时又极大改善高校新闻学专业实践教学环节的困境。

(二)高校报网融合研究

高校“报网融合”是不同新闻主体、传播技术、传播方式的融合,以信息资源共享为基础,实现立体化的新闻报道、捆绑化的客户服务和多样化的传播手段。李秀芹认为,高校报网互动有利于校报与网络的“快”与“慢”、“容量大”与“容量小”、“交互性”与“单向性”的优势互补,是高校校报生存和发展的必然选择。在工作理念上,张碧红认为应该实现媒体的重心从报纸转移到网络,搭建读者网友的互动社区,通过打造“新式在线编辑部”、注重校园网事“深加工”、整合校园宣传资源等方面,推进高校“报网融合”创新发展。

赵立兵,杨宝珠研究了高校校报与微博的融合发展,认为微博等新媒体的及时性、现场性、互动性等优势,能够与高校平面媒体的权威性、深度性、全面性进行有效互补。在具体融合路径上,主要表现为“微新闻”、“微专题”、“微采访”、“微活动”、“微服务”等形态,推动高校校报的新发展。"

(°三)媒介管理融合研究

在媒介经营管理层面,高校校园媒介融合,有利于实现新闻业务上的资源共享,增强校园新闻的舆论引导能力。赵明认为,高校校园媒体的融合应该从新闻媒体从业者及新闻工作体制人手,在新闻工作体制方面,整合校园媒体,实现资源共享,学校宣传部门在体制上保证组织运作。

王世华认为,从传播内容、组织架构与人员构成来看,高校的媒体融合远没有成功,作者指出,应明确现有媒体的主从关系,不同媒体形成优势互补,避免同质化,同时还要实现组织机构、运行模式与从业人员的有机融合,从理念、组织机构、运行模式、从业人员等多方面全力打造多媒体融合的髙校“全媒体”。

三、结语

媒介融合是当前学界的研究热点,从一开始被引人的舶来品,到结合我国具体国情的本土化研究,学界都有较为深人的分析,研究视角也十分丰富多元。相比较而言,高校新闻媒体的媒介融合研究过于薄弱,这与高校新闻媒体及其在宣传思想工作中的重要作用不匹配,而且与高校新闻媒体的实际发展状况不符。媒介融合是包括高校新闻媒体在内的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所以有必要加大对该问题的研究和思考。

对髙校新闻媒体的媒介融合研究主要集中在宏观研究、报网融合研究、媒介管理融合研究等内容,呈现纵深化和多元化的发展趋势,但是总体上数量不多,力度和深度均不足,这一定程度上说明学界对于高校的新闻媒体及其媒介融合领域不够重视。高校是意识形态建设的前沿阵地,在新形势下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宣传工作,巳经上升为党和国家的战略工程。而高校新闻媒体及其媒介融合的实践发展,是这一战略工程的题中应有之义。因此,有必要加强对这一领域的实践探索和学术研究。

第7篇

新闻的本质属性由三个属性构成。这三个属性是:“真实性——真实的观念事实”、“具有新鲜性”、“蕴含认识引导意义”。这三个属性是新闻与其他社会意识形式本质的区别,是衡量新闻与非新闻的标准。

新闻自身的内在矛盾决定其本质属性

事物的本质属性是由什么决定的呢?曾指出:“任何运动形式,其内部都包含着本身特殊的矛盾。这种特殊的矛盾,就构成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特殊的本质。”①事物自身所包含的特殊矛盾决定事物的特殊本质,决定事物的特殊本质属性。因此,要认识新闻的本质属性,就必须揭示和把握新闻自身的内在的特殊矛盾。

新闻自身存在着怎样特殊的矛盾呢?新闻是传者采写活动的产物,新闻自身的内在矛盾是在新闻采写过程中形成的。

新闻采写活动是认识活动。一般说来,在认识活动过程中,主体与客体之间存在着两种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关系:认知关系和价值关系。认知关系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关系,是主体以了解客体为目的的。价值关系是评价关系,是主体以弄清客体对自身的意义为目的的。新闻采写活动是一种特殊的认识活动,主客观之间的认知关系和价值关系都有其特殊性。首先,新闻反映的客体是一种特殊的社会存在——客观事实。第二,新闻的主体是双重的:传者和受众;主体的需要具有双重性。传者需要、受众需要、客观事实这三个主客观因素及其相互作用,决定了新闻采写的内容和过程,也决定了新闻内在矛盾的特殊性。

在新闻采写过程中,特殊的主客观矛盾表现在三个方面。矛盾的第一个方面,即主观映像与客观事实的矛盾。它是由传者与事实之间的认知关系决定的。它反映的是人类对新闻这种社会意识形式的基本规定性,即要求“新闻必须是客观事实的反映”,主观映像必须与客观事实相一致、相符合,即新闻必须是具有真实性的观念事实。矛盾的第二个方面,即客观事实与受众的需要的矛盾。它反映的是受众与事实之间的价值关系。因为新闻是一种以传播为目的的精神产品,所以必须满足新闻消费者——受众的需要。受众是为了及时掌握客观世界最新发展变化情况才接受新闻的。因此,要解决客观事实与受众需要之间的矛盾,就要求新闻反映的事实必须具有新鲜性。矛盾的第三个方面,即客观事实与传者需要之间的矛盾,它反映的是传者与事实之间的价值关系。传者采写新闻是有明确目的的,其主要目的就是引导认识、引导舆论。要解决这个矛盾,就要求新闻事实的意义蕴含必须满足传者的引导需要。

新闻本质属性形成的过程

新闻自身的特殊矛盾是怎样在采写过程中形成的呢?新闻采写的基本矛盾是主观与客观的矛盾。这个矛盾关系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客观事实是不依赖传者认识的客观存在,是传者认识的客观对象,主观反映与客观事实的一致是认识的基本要求;另一方面,传者和受众的需要又影响着反映过程中的主观与客观的一致。传者(也代表受众)不是被动地反映客观事实,而是能动地反映客观事实。对事实的选择、对反映事实角度的选择等等,就是这种能动性的反映。

在新闻采写过程中,传者正是通过多次“选择”,不断解决主客观之间的矛盾,达到主客观统一的。真正的新闻必须实现“三个统一”:客观事实与主观映像的统一、客观事实的新鲜属性与受众新闻需要的统一、客观事实的意义蕴含与传者认识引导需要的统一。新闻的三个本质属性正是“三个统一”的体现。

新闻学的逻辑起点是新闻,新闻的内在矛盾中蕴含着新闻学一切矛盾的“萌芽”。

正确理解新闻本质三个属性的含义

1.关于“真实的观念事实”

观念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能动反映形式。马克思说:“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②人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是以观念为中介的,观念事实就是客观事实在人脑中的反映形式。

要正确认识“真实的观念事实”的含义,就要弄清事实与新闻的联系和区别。它们之间的联系是:新闻是事实的反映,没有事实就没有新闻;它们之间的区别是:事实是客观形态的东西,是客观世界曾经发生过的;而新闻是存在于人脑中的东西,是观念形态的东西。观念形态的东西与客观形态的东西是有“质”的区别的,二者不能混淆。

传者对客观事实的反映有正确与错误之分。“真实的观念事实”就是传者对客观事实的正确反映,是对客观事实如实的模写,是与客观事实相一致或相接近的映像。观念事实并不都是真实的。真实性就是“真实的观念事实”简明的概括。但是,新闻的真实性是客观事实真实性的反映,并不是客观真实性本身。

2.关于“具有新鲜性”

新鲜性首先是个时间概念,要求事实是新近发生的。新闻的时间应当尽可能接近事实本身发生的时间,这二者的时间差越小,就越有新鲜性。新鲜性也指新闻内容的新颖性,为受众提供他人没有提供过的事实。新闻内容的新颖性是极其广泛的概念,一切受众“欲知、应知、未知”的事实都具有这个特性。

3.关于“蕴含认识引导意义”

“蕴含认识引导意义”是指新闻蕴含着的客观认识价值。这里的“意义”是个内涵十分广泛的概念。它可以是本质的意义,现象的意义;现实的意义,历史的意义;个别的、特殊的意义,普遍的意义。它也可以是政治意义、经济意义、文化意义、日常生活的意义。不能对“意义”做狭义的理解。

“蕴含认识引导意义”这个本质属性,是传者引导需要与事实意义蕴含之间关系的反映。传者的引导需要,传者的目的、意图和倾向是主观的东西,而事实的意义蕴含是客观的东西。在这对主客观矛盾中,新闻事实的意义蕴含具有决定作用。就是说,新闻事实的意义蕴含是决定传者的引导需要能否实现的客观条件。

“蕴含认识引导意义”的基本要求就是传者的引导需要与事实的意义蕴含一致、相符。但是,在新闻传播实际中,存在着二者不一致的情形。由于事实的意义蕴含是自身固有的、是客观的,因此二者的不一致是由传者对新闻事实意义蕴含的错误认识(有意或无意)造成的。凡事实都蕴含着“意义”,都对接受者有一定的引导作用。在传者的引导需要与事实的意义蕴含不统一时,并不等于新闻就失去了认识引导作用,只不过已经不是传者需要的罢了。

新闻本质三个属性的统一性

新闻的三个本质属性不是孤立的,而是有机地联系着,相互依赖着,相互制约着,具有不可分的统一性。“真实的观念事实”即真实性,是新闻本质属性的基础,是躯体,失去它,新闻本质的其它属性就失去了依附,就成了虚无缥缈的东西;“具有新鲜性”是新闻的特色、标识,失去它,就不是新闻了,新闻就失去了作为一种独立的社会意识的资格;“蕴含认识引导意义”是新闻的精神价值、灵魂,失去了它,新闻就是“死”的躯壳,也就失去了存在价值。

新闻本质的三个属性统一于真实性,即新闻的三个本质属性都必须具有客观性。新闻新鲜性是具有客观性的新鲜性,新闻认识引导意义性是具有客观性的认识引导意义性。

根据对新闻本质属性的认识, 笔者给新闻下了一个定义:新闻是蕴含认识引导意义的具有新鲜性的真实的观念事实。

注释:

①《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66年版,第283~284页

第8篇

新闻和宣传的不同介质

1. 新闻和宣传分属两个不同的概念。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是一种如实反映客观事物变动状况的陈述性信息;宣传则是运用各种有意义的符号传播一定的观念,以影响人们的思想、引导人们行动的一种社会行为。由此可见,新闻和宣传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各不相同,新闻是站在读者(受众)的角度,目的是让受者晓其事;宣传则是站在自身(传者)的角度,让传者扬其理。这是宣传和新闻的本质区别。

2. 新闻与宣传的特点不同。新闻是最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或客观事件新近运动状态的陈述,它是用事实说话,以事晓人,避讳者的主观色彩参杂其间,因而它是客观的,更具有真实性、可信性;它讲究时效,过时的事实不叫新闻。宣传则不同,它是一定政治观点或主张的阐述,一方工作成绩和经验的介绍和推广,目的是博得或取悦受众,让受众接受并受其影响,因而它更具有主观色彩;它摆事实(但不一定真实全面),讲道理,以事感人,以理服人;它不讲时效,只讲时机,信息的时间视自己的需要而定;同时它特别讲究针对性,有方向有目的地进行传播。所以二者有着各自的特点和运行规律。

3. 新闻与宣传的运作方式也各有所异。新闻是通过采访者亲临现场,或借助亲临者的真实叙述、第一手材料,进行直接的转播或描述,并及时地用传媒进行;宣传则是将已有的事实和材料进行有目的地组织和有机地艺术组合,选择适当的时间进行,它可以选择新闻传媒,也可以采取传单、画册、推介会、各种文娱活动等形式进行。新闻的创作和也有选择,如考虑舆论导向、社会稳定、负面影响等,在传播的时候尽量剔除对国家、社会和人们不利的因素,但让受众及时地获取新近信息还是第一位的。

4. 新闻与宣传的表现形式大相径庭。新闻的体裁、创作形式及语言表述都要遵循新闻体的规定和要求,即使是灵活写作,也得必须具备新闻创作的几大要素(如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甚至为什么、怎么样),不管是消息还是通讯、特写,它都是按照事实直接描写和表述的,语言要求通俗、简洁、具体。宣传则不同,它的形式完全是按照宣传者的意图和需要挑选组织材料,任意地拔高、夸张,甚至是以偏盖全、以点带面,形式可多种多样、不拘一格,只要能达到目的。在语言的表述上更注重概念性、貌似权威性的推理和说教。

5. 新闻与宣传的社会功能也不相同。新闻传播的基本功能在于告知信息,让受众了解客观事物的状况;宣传的基本功能在于劝服,在于让受众接受传方的思想、观点或主张,了解自己的经验、方法、手段甚至是接受传方形象。新闻传播的效果表现为事实信息的分享,宣传传播的成效表现为是否实现了对受传者态度和行为的影响。

新闻和宣传的相互渗透

新闻和宣传之所以常被人同时提出,是因为它们有着诸多不解的因缘,有许多特殊的联系。

就其历史渊源来说,宣传脱胎于新闻。新闻来源于信息的传递,而最早的新闻媒体――“邸报”(官府之文)因政治需要,或多或少附着上宣传的蕴意和内容,于是,新闻也就渐渐成了宣传的工具。到后来,各个国家或团体为宣传自己的政策、主张,感化人们的思想、精神和感情,在操办媒体、传递新闻信息的同时,也常常把要宣传的内容夹杂其间,甚至有选择地刊发新闻,诱(误)导人们的感觉,所以新闻也是宣传载体,宣传的内容也附有新闻的意蕴。

就内容和创作形式来说,新闻和宣传常常相互借鉴,优化自身,从而达到更好的效果。我们知道,新闻直接、客观、新奇、快速,但因自身特性的要求和运作的短时,在对新闻背后深层次的挖掘和反映就显得不足。而宣传则是经过分析、思考、总结和包装过的东西,具有一定的深度、广度和艺术表现力,这就为新闻报道提供了佐证材料和可鉴样式。所以新闻记者在写(录、播)新闻时,为帮助读(听、看)者全方位地了解新闻事实,增强新闻的厚重感,常常要借用宣传材料或附加进宣传的口吻。同样,宣传为了吸引受众,让自己表述的内容新鲜、可信、可感,总是想方设法地吸纳新闻内容或采用新闻元素,搭乘新闻媒体传播于众。

第9篇

吴锦才:新华社的业务拓展最早是做音像业务,是从《半月谈》办的《时事报告音像版》做起来的。后来也向电视方面发展,但一直没有做大。因为没有从一线记者抓起,没有记者队伍就出现不了电视概念。海外新闻,过去主要是采用美联社的画面,今年我过来后首先把美联社停掉了,因为这与新华社做电视的宗旨不符。这就逼着新华社海外分社自己去拍。其实去年底到今年初,我们对电视概念强调得不多,包括现在叫音视频部,都有这方面的痕迹。其实视频的概念比电视大,因为它还包括低码流的东西,但是从观众的角度看,传播面最广的还是电视,所以我们逐渐提出了“新华社电视”的概念。“新华社电视”的概念既包括向各类媒体机构供稿,也包括以后要做的各种终端,电视台、手机台、网络台、大屏幕等。

《综艺》:“新华社电视”的投入产出比如何?

吴锦才:其实供稿不挣钱,通讯社是一个半公益性的行业,全世界都是如此。只不过新华社的日常经费中有大量财政补贴,如果纯粹靠市场运作是不可能盈利的,电视台也并不是靠收视费盈利。至于新华社电视业务的投入产出,人力投入,通讯社是混在一起算的,设备投入有几亿,各电视台通过解码器接收稿件的两条供稿线路,每条线路一年的频道租金是750万元。另外,传输费用比较昂贵,特别是海外分社,这是一个滚动的过程,具体数字不好计算。收入空间可以简单计算,全国有400多家电视台,新华社视频专线的基准价是100万元/年,这个价格是参照美联社、路透社包括CNN的价格计算出来的,假如全国400个台都订了,也就是4个亿,这还不抵一个卫视频道的广告收入,况且西部地区有很多台可以打折甚至赊账。新华社电视不是一个纯经营的项目。

《综艺》:新华社做电视会不会对其他电视机构带来压力,尤其是中央电视台?与地方台的合作模式有哪些?

吴锦才:新华社做电视不会对其他机构产生什么压力。央视和《人民日报》也在向其他媒体供稿,CNN去年12月份也开始向报纸供应文字稿。媒体的混业经营已经成为一种常态。通讯社本来就是一个跨媒体的行业,我们一直就有三种报道形式,文字、图片和电视,只是有些业务先前没有做大。我们也办了这么多报纸、杂志,也没有哪家平面媒体说给他们增加了压力。

新华社与地方台不局限于某一两档节目的合作,也没有过多考虑具体的商业运营模式,我们更多考虑的是,电视业的品质有问题,这么多的上星频道平均每家每天2小时的新闻量都保证不了,这2小时中还有不少是凑数的,这是一种全球都少见的电视结构。大多数的世界大台都是新闻立台,而新闻立台必须有一定的新闻比例。其实很多地方台台长也不满意这种状况。我们现在与不少地方台在合作办节目,这种联合不是要与央视竞争,也不可能对央视产生竞争,而是要共同开发新闻的电视市场。

我们与央视的最大区别在于错位发展。不把国内市场作为主战场,这是新华社一以贯之的思路,美联、路透的国内新闻也占不到其新闻总量的一半以上。

《综艺》:“新华社电视”与其他世界通讯社做电视的区别是什么?

吴锦才:新华社内部一直有一句话:没有不能报的新闻,关键是看你怎么去报,这是方法论的问题。

第10篇

关键词 时效性;新闻;研究

中图分类号G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3)85-0012-02

所谓新闻的时效性指的就是新闻报道造成应有的社会效果在时间方面的限度。从新闻这一概念出现其时效性就成为了衡量其价值的一个重要的标尺。但是新闻的时效性从其本身的角度出发却是一个相对来说较为宽泛的概念,它注重的是对最新、最近发生的事进行报道,强调的是报道时间距离事件发生的时间越近越好。从电视媒体的角度出发,近些年来,对计算机信息技术、自动化技术等技术的不断应用,在编辑方式以及传输手段上都有了非常明显的进步,在时效性方面也取得了较好的成就。

1 对时效性进行的理解

1.1 及时――新闻报道要尽量与事件发生时间想接近

及时,其是我国新闻媒体及工作者在工作过程中一直遵循的工作思想,主要是由新闻栏目化决定的。所谓的新闻栏目化,就是说通过相关的技术手段和相应的工作安排,将新闻节目编排成多个专栏的方式或者是播出的方式,并且将其普遍的应用到电视媒体中的一个过程、一种现象。例如在常见的“新闻联播”、“晚间报道”以及各个地方台相关的早、晚新闻节目等,都属于将时间段作为播出依据的新闻节目。也正是因为这样的方式,使电视新闻时效性得到了良好的体现。电视栏目将对新闻时效性的核定从一天降低到了几个小时,甚至几分钟,这不得不说是新闻在时效性方面取得的进步。

例如一则相关台风的报道,为了能够及时的将台风的具体情况及时的报道给广大群众,为大众提供相应的信息,相关电视台打破了以往的新闻安排,将原本的早7点与晚6:30分以及晚间10:3分的新闻在播出时间上进行重新的安排,在每天的上午10点、中午12点以及下午的4点分别有预约性的增加的针对台风而播出的新闻报道,通过这样的方式,每隔2―4个小时就能够使大众对于台风的动向有一个新的了解,大大的提高了新闻的时效性。

1.2 即时――新闻报道与事件发生之间“零时差”

即时,就是说新闻报道的时间与事件发生的是同时同步的,是新闻零距离、零时间差的。它能够将事件的第一情况及时的反映到受众的眼前,具有非常强的时效性,这也就是我们时常接触的新闻直播。在所有的新闻报道中,直播可以说是最为符合“即使”标准的新闻播出方式。我国最早的新闻直播是出现在体育竞技的赛场上。随着新闻采集、传播手段的不断丰富,我国直播新闻已经不只是局限在国庆庆典以及奥运盛事等重大的新闻事件方面,而是被扩展到了更为广阔的层面上,可以说涉及到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新闻直播已经成为了一种常态,其与新闻事件的同步性实现了“当前消息当前报道”的新闻模式。

1.3 全时――进行全过程、全天后以及全方位的报道

全时,对相应的新闻事件的发展过程进行全过程、全天候以及全方位的报道,进而能够让受众通过新闻就能对时间发生的整个过程有一个明确的了解。通常情况下,全时与即时的概念是很难区别的,因为他们在时间规定上是一致的,也就是说报道与事件发生的时间基本上是保持一致的。但是在“全时”的概念中更加注重的是时间的连续性与纵深感。

在全时方面最为突出的案例就是对汶川大地震进行的超长时间的直播,从工作人员到现场开始,全天24小时不停的对现场救援情况的直播,并且连续不间断的直播多日,各地方台也都进行了相应的新闻直播报道。据事后统计,全国共有10.15亿的观众收看了相关的直播节目。这种打破常规的、大型的、全方位、全天候、全过程的现场情况直播使全国人民在第一时间对救援现场的情况有了清楚的了解。

2 对新闻时效性进行的实践把握

2.1 及时、即使以及全时在实践过程中的互补共存

虽然从时间的角度出发,即使与全时更加具有时效性,但是在实践过程中可以发现,三者之间是不存在互相取代的关系的,而是相互依存、相互补充的。

以实际新闻为例,某矿发生了矿难,新闻工作人员赶到现场后,从00:28进行了打破常规的编排,一直到3:32进行了全过程的贯通直播。然后又从11:00开始进行了长达7个小时的百名被困人员获救过程的直播。两次现场直播充分的体现出了新闻直播所具有的即时与全时的特性。

在直播的过程中全部采用即时与全时的标准进行新闻的播发,看起来更为符合新闻在时效性方面的最求,但是在实践过程中,这个想法通常是无法实现的。其主要原因是:

1)在重视新闻的时效性的同时也要注意新闻的适宜性。有些社会现象、问题的相关题材不是最近发生事件,但是在某一特定的时刻,对这些事件新的思考、新的发现进行报道,是为了满足受众的需要。比如在无烟日的当天对一些与戒烟、吸烟的新闻进行报道,这就符合了新闻的“时宜性”;

2)除了失效性之外,能够体现新闻价值的方面还有很多,比如说新闻的趣味性、重要性、显著性以及接近性等。而传统的采访、编辑、配音等手段在新闻其他要素的表现中同样具有独到的优势;

3)即使与全时虽然最能表现出新闻的时效性,但是其并不是在所有的题材中都适用。此外,进行现场直播所需要的费用较高,在成本方面应当进行合理的核算。

2.2 在重视新闻失效性的过程中应当注意的问题

1)新闻直播一旦启动之后其所具有的优势是非常明显的,但是其需要的工作人员以及设备较多,通常情况下都很难第一个到达时间发生的现场;

2)过分的重视时效性,缩短了新闻审核时间,因此在准确性以及真实性方面就容易出现一些列问题;

3)过分的重视时效性,所以是新闻出现了片面化以及瞬时化的现象,很难对事件进行更深的了解。因此,在追求新闻时效性的同时,要注意使其更加具有敏感性。

3 结论

广电行业的飞速发展以及大众都新闻需求的不断提高促使媒体竞争越来越激烈。媒体在重大事件或者突发事件发生的第一时间对现场的情况进行报道通常都会得到社会上的好评,而电视新闻在这方面具有非常明显的优势。因此,电视新闻应该更间重视对新闻时效性的理解与把握,进一步凸显其在传播上的优势与地位。

第11篇

引 言

1979年元旦,《人民日报》社论《把主要精力集中到生产建设上来》强调了“把全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 现代 化建设上来”。正是在这战略转变的时代“拐点”上,当年的5月,北京电视台开播了。虽然,刚刚开播的北京电视台录像、制作设备老旧,甚至新闻演播室都是用卫生间而改造的,但就是在这样因陋就简的工作环境中,首都电视新闻事业开始走上了自主 发展 的道路。

三十年后的今天,北京电视台作为一位重要的传媒“当事人”,参与到了新时期 中国 社会“新陈代谢”的 历史 进程中。而首都电视新闻事业,也在这一进程中,在几代电视新闻人的努力下获得了可观的提升,成为了北京、中国乃至华语电视传播领域中的关键角色。而作为北京电视台发展战略与品牌建设的“龙头”,北京卫视通过其全时段、高收视、高美誉度的《北京您早》、《特别关注》、《新闻晚高峰》、《北京新闻》、《晚间新闻报道》等几档节目,已然见证并继续践行着电视新闻观念、模式的不断升级与更新。本文即以《新闻晚高峰》,这一在北京电视台建台三十周年之际创立的新闻节目为例,分三个具体层面,力图呈现出一条清晰的创新路径。

“首都新闻”:形塑北京电视的主流传播观

首都,是一个颇具 政治 影响与文化内涵的行政概念。北京,作为中国的首都,给予了北京电视台以独特的传播高度、政治影响力、文化深度以及创新力度;同时,作为首都的北京,也需要北京电视台,特别是北京卫视能够传达首都的信息、首都的观念以及首都的视野。wWW.133229.coM为此,北京电视台对于北京卫视的战略布局,就是要“努力将北京卫视打造成面向全国公众的主窗口,打造成为北京电视台构建全国乃至国际政治话语权、社会话语权、文化话语权的主要阵地”[1]。

于是,在电视新闻节目的产制与传播方面,“首都新闻”的概念就在上述社会—历史大背景中被凸显出来。诚然,就北京电视台而言,《特别关注》、《第七日》等偏重民生、贴近百姓的社会新闻节目,曾经给广大电视观众、业者以及学者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但是随着各地方卫视及地面频道在全国或区域市场也在大打“民生牌”的时候——市井气息浓郁的民生新闻、社会新闻于北京,这一特殊且厚重的历史文化城市而言,就未免显得过于狭隘了。作为首都,北京电视媒体需要做的,不仅仅是专注于北京一处,也不是非要“胡子眉毛一把抓”地统括全国,而是要立足首都,用首都的立场向全国民众报道北京、报道中国、报道世界,用首都的视角将外埠的重大事件告知北京民众。

可以说,于2009年1月1日创办的《新闻晚高峰》就因应着上述的社会—历史大背景和电视传播大环境。这档具有首都特色的都市新闻节目,其观众群瞄准中高收入的都市人群以及白领上班族——即,用有影响力的“首都新闻”,去影响那些有影响力的主流传播对象。

当然, 我们也要看到,“首都新闻”的概念以及首都电视新闻的创新之路并非一蹴而就的。简单回溯一下北京电视台三十年的演进历程,在1984年开办了全国第一个舆论监督节目《观众之声》,在1991年开办了全国第一个早间新闻资讯类节目《北京您早》,在1995年创办了全国第一个 经济 新闻专题节目《北京特快》……以上这些新闻制作观念与节目模式的创新与积累,给予了今天的《新闻晚高峰》节目以较好的发展根基。于是,在“首都新闻”这一概念的引导下,《新闻晚高峰》大有所为——

比如在2009年2月18日一则名为《白血病患儿李瑞 获得红十字会三万捐款》的新闻中,“晚高峰”记者及时介入,利用自身地域优势(患儿在北京儿童 医院 )报道了李瑞的最新情况;接续,在2009年2月19日的节目中又用一则名为《小天使基金 亟待援手》进一步跟进,立体化地报道了为李瑞提供专项捐助款的“小天使基金会”所面临的经济窘境——这种从个案现象到背后本质的深入与升华, 自然 是“首都新闻”深度与厚度的极佳例证

再比如,在2009年全国“两会”开幕第一天,“晚高峰”记者站在政协委员的车队经过的十字路口做现场报道,从北京 交通 的视角切入,透过现场来介绍今年全国“两会”采用的社会车辆与“两会”车辆交替放行的人性化方案——这其中体现出国家与首都、国家事务与首都市民之间的一种平衡关系,而这种关系只有通过“首都新闻”的视角才能产生最大的新闻阐释力。

“晚高峰”六点档:播出时段的深度开发与利用

从电视新闻生产的角度来看,是否能够把握住观众收视行为的 规律 与特征,成为影响其传播效果的关键所在。而“收看电视新闻”这一行为,并非是独立且抽象的存在,必然在社会情境、生活场景中发生的。那么,由此生发的思考就有:“收看电视新闻”的观众是谁?他们的收视行为与社会情境、生活场景的关联在哪里?时间、空间特征是什么?是否有互动的可能?

面对上述问题,我们可以发现北京卫视《新闻晚高峰》“穿越晚高峰,六点看新闻”的使命句,就做出了精要的回答:“晚高峰”——基本的生活交通时段,与“新闻”——基本的媒体内容在语词本身的汇融,呈现出该档节目极具针对性的内容定位与时间定位,更暗含着电视新闻节目与社会生活的相互影响与彼此建构。于是,收看该档节目的观众无疑会因其使命句的指向,在常态生活模式(穿越晚高峰——回到家中——打开电视)的作用下,较容易地接受节目传递出的“新闻也有晚高峰”思路。

的确,用“晚高峰”的日常交通概念来包装六点档的新闻,与北京电视台在1990年代初用“您早”的日常问候语来推介早间七点档新闻节目《北京您早》一样,是对节目时段之社会意义的巧妙利用。除此之外,《新闻晚高峰》对于晚间六点档深度开发的传播策略更值得一书。

其一,对于全国各家电视频道而言,晚间六点档通常被视为一个较为软性的播出时段,往往成为各地面频道与卫视频道民生新闻、娱乐新闻、 体育 新闻的热播时间,比如江苏卫视的《1860新闻眼》(现在该时段已改为故事类节目《世间》)、浙江卫视的《寻找王》、湖南卫视的《娱乐无极限》等,乃至在《新闻晚高峰》之前,北京卫视的晚间六点档也是为《体育新闻》所占据。而自2009年开始,北京卫视用六点档的半小时时间创立《新闻晚高峰》节目,无疑增强了该时段的新闻“硬度”,用北京电视台新闻节目中心社会新闻采访部丁晓阳主任的话来说,就是“北京电视媒体有望开创以快节奏、强时效、大容量为特点的首都新闻资讯播报形式”[2]。从这个意义上说,晚间六点左右就不仅仅只是下班高峰、人流高峰或交通高峰,而是在立于首都、面向全国的电视新闻平台——北京卫视,制造了一个人们对多种信息集中渴求的高峰。这其中体现的是“新闻立台”的传媒担当以及引导而非迎合观众的新闻职责。

其二,对于北京卫视自身而言,晚间六点档上马《新闻晚高峰》,也体现了一种频道高度的整合传播策略。这一整合性策略,当然就不能仅仅由六点档论六点档或者由“晚高峰”论“晚高峰”了,我们要将六点半的《北京新闻》以及七点档转播的央视《新闻联播》统而视之:根据央视索福瑞的收视数据,作为北京地区收视率最高的一档新闻直播节目,《北京新闻》近年来每月高达8个点以上的平均收视率(北京地区)及其严谨、生动且重视思想性的新闻内容保证了其收视人群的量与质;而接着《北京新闻》转播的央视《新闻联播》也一般能够达到5个点以上的平均收视率(北京地区)——那么,这批量、质并重的新闻观众资源如何进一步开发?从六点半《北京新闻》开播到七点半央视《新闻联播》结束的传统新闻收视“高地”又将如何进一步拓展?六点新闻档的利用、《新闻晚高峰》的开办就是一个较好的办法,它能够将这一“优质保量新闻收视带”延长,甚至还可以将新近“穿越晚高峰”的潜在观众带入《北京新闻》乃至《新闻联播》的收视中去,从而进一步提振首都电视新闻节目整体的传播力与影响力。

“新”新闻语态:表达、编排与包装

电视业界的行家里手都很明白,无论是传播观念的形塑还是播出时段的开发,这些看似务虚的策略都要求务实操作的支撑与配合,否则皆为“在天上画地图”。所以,为了脚踏实地把《新闻晚高峰》做好、做到位,首都电视新闻人在新闻语态上也力求出新。具体论之,在新闻表达、编排与包装上皆有体现——

其一,《新闻晚高峰》为了配合主流、时尚且快捷的节目风格定位,在主持人与记者的荧屏表达方面有自己个性化的设计。比如,节目选择几位颇具白领气质、具有都市魅力的主播作为“门面”,打破成规以站姿播报,并在播报语速上要求高(稿件配音语速亦然),这样也为节目要求的大信息量提供空间。再比如,节目要求记者勇于出镜并多做“自选动作”,有这样一个案例:2009年1月10日是全国mba联考第一天,“晚高峰”记者原本只是去做“规定动作”,报道“全国mba联考开考”。谁知,当天的 考试 出现了意外,数学部分题目因为印刷问题作废,而作废通知是在考试结束前半个小时通知到考场,多数考生这时早已做完了这些题,整个考场一片哗然。在现场的记者出于职业敏感,灵敏地记录下了这一突发事件,其中某位清华考务人员不接受采访的镜头,给人留下深刻印象——这一有心的“自选动作”,让当时开播仅十天的《新闻晚高峰》节目成为全国范围内独家报道这一事件的媒体(报道速度甚至超过了 网络 )。

其二,电视新闻的编排如同一根线,或将支离散落的新闻串接起来,或有的放矢地将新闻组合起来,从而达到更好的传播效果。然而,以怎样的方式组合新闻?又是哪些新闻可以成组?这些都是需要电视新闻编辑去反复推敲的。在《新闻晚高峰》节目中,有这样一些编排较为突出,使人眼前一亮:比如,在开播当天,《新闻晚高峰》将当天的 教育 新闻《北大清华自主招生新年第一考》、社会新闻《自行车婚礼 将绿色骑行和爱情进行到底》和国际 体育 新闻《姚明nba新年第一赛》三条完全不同类别的新闻组合到一起,编辑赋予它们“梦开始的地方”的主题,将这三条新闻的精神核心拎了起来,使得整组报道显得丰富而有新年的别样生机。再比如,在2009年1月4日,奥巴马告别芝加哥,启程赴华盛顿就任——这是一条几乎当天所有媒体都会做的报道,通常也都会放在国际版的头条。但是,《新闻晚高峰》别出心裁,用一条北京的当地新闻《18岁北京中学生 赴美参加奥巴马就职典礼》与《奥巴马即将就任 华盛顿全城动员》组合编排。于是,一中一洋、一近一远、一软(新闻)一硬(新闻),“奥马巴就职”这条线索就将两则新闻串联了起来,既观照本地又放眼外埠,颇有信手拈来却相得益彰的效果。

其三,《新闻晚高峰》在logo、角标、演播室、宣传片等包装设计方面也颇下功夫。节目logo中亮红色的名称字样搭配一个代表播出时间的数字“6”,高调而清晰;节目角标使用 交通 路牌标志样式,暗含了“晚高峰”节目与晚高峰时段的贯通;同时,就北京电视台而言,《新闻晚高峰》是第一个定位于首都气质、大都市风格的新闻节目,因此,从演播室到宣传片的包装,也都采用了鲜丽的红白色调,主播在其中的服装也定位于都市白领款型。甚至在节目宣传片中,四位主持人还进行了“角色扮演”式的演绎,将自己分别扮演为在办公室工作、在处理工作电话、在等地铁公车、在开车上班路上等不同种类的角色,这样方能给节目的目标观众以更准确的归属感。

结 语

综上,创立于建台三十周年之际的《新闻晚高峰》节目,对于“站在新的 历史 起点上”的北京电视台及首都电视新闻事业而言,是其迈向更高的文化品位与更大的传播影响力之整体战略布局中的一项务实战术。

同时,以“首都新闻”的核心概念形塑北京电视的主流传播观,充分开发和利用不同播出时段的特别价值(比如“晚高峰”六点档)以及在表达、编排与包装等传播环节找寻“新”新闻语态——虽然《新闻晚高峰》中呈现出来的这些传播观念与模式也在新闻生产的过程里发生着微调、修正与更新,但是就其整体而言,是能够起到支撑首都电视新闻 发展 与创新的长效性作用的。

[注释]

第12篇

关键词 新闻传播研究 康巴藏区 新闻实践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少数民族新闻传播研究作为中国新闻传播研究框架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长期以来由于资料、语言等诸多方面的原因,对这一方面的研究一直未能广泛地开展起来。进入新世纪的以来,随着研究资料的增多、研究视角的扩展以及理论框架的建构,曾经被认为值得期待的少数民族新闻传播研究迅速展开,陆续出现一系列少数民族新闻传播研究的专著。这些研究专著呈现出以下的特点:一个方面,作为比较薄弱的研究领域,研究者往往注重从历史学的角度进行梳理,初步完成理论架构。 白润生先生正是从史学的角度进行少数民族新闻传播的研究。他所著的《中国新闻通史纲要》,按照新闻事业发展的脉络,总结其中的经验教训,第一次按照历史的沿革,系统地探讨了社会主义制度先小数民族地区报刊的创办和发展过程,对少数民族传播内容进行论述。在《中国新闻事业史》中,白润生负责撰写《中国少数民族新闻传播事业的兴起、发展与繁荣》。在他撰写的这一部分中,他认为上个世纪初到30年代是中国少数民族的兴起阶段,从30~40年代到改革开放是发展阶段,从改革开放至今是繁荣阶段。2008年,民族出版社出版了白润生主编的《中国少数民族新闻传播史》,在这部书中,白润生对中国少数民族新闻传播事业进行了进一步的论述,这本书,除绪论外分四编:蹒跚学步(远古~20世纪20年代)、峥嵘岁月(20世纪20年代~40年代末)、火红年代(20世纪40年代末~70年代中叶)、满园春色(20世纪70年代中叶~20世纪末),共计12章65节。周德仓著的《中国藏文报刊发展史》在历史学的基础上采用传播学的研究方法,对藏文报刊发展、传播规律进行梳理和总结,构建藏文报刊的发展脉络,在周德仓的另一部专著《新闻传播史》对从原始文明时代至公元2000年这一时期发生的新闻传播进行史学架构。这本书还对对外新闻传播、的电影传播,新闻进行横向论述。

另一方面,少数民族新闻传播的教学活动在学院里迅速展开 。随着新闻传播专业的发展,许多高校开设了带有“中国新闻事业史”字样的课程,介绍中国新闻发展的知识、方法。在中国新闻史的框架下进行研究,少数民族新闻传播研究进行理论化、学院化。《中国新闻通史纲要》成为高等院校新闻史教材,《中国少数民族新闻传播事业的兴起、发展与繁荣》是《中国新闻事业史》中的一个章节,《中国少数民族新闻传播史》成为精品教材立项项目。

因此,少数民族新闻传播研究才刚刚开始,需要做的工作还很多,特别是当真正面对具体的现实问题,它往往显出力所不逮的疲态 。这种疲态表现在当下的少数民族新闻传播研究很难具体地指导少数民族区域性的新闻实践。试以康巴藏区为例。

新闻学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理论、历史、应用。新闻理论主要总结和阐明人类新闻活动的基本规律,它是从新闻实践中来最终又指导新闻实践;新闻历史主要论述有史以来人类新闻活动的历史,主要是新闻事业产生和发展的历史,而在应用方面一方面具体到新闻实践又涉及到媒介的经营和管理。当涉及到少数民族新闻传播研究时,对研究内容的判定如果按照以往的路径进行研究似乎行不通。葛兆光在《中国思想史》中提出的“一般知识、思想与信仰的世界”对于我们理解少数民族新闻传播研究有所裨益。葛兆光在《中国思想史》中说过的一段话:“似乎在精英和经典的思想与普通的社会和生活之间,还有一个‘一般知识、思想与信仰的世界’,而这个知识、思想与信仰世界的延续,也构成一个思想的历史过程,因此它也应当在思想史的视野中”, 在葛兆光看来“一般知识、思想与信仰的世界”并不完全是小传统,也不是民众思想或者民间思想,而是指“最普遍的、也能被有一定知识的人所接受、掌握和使用的对宇宙间现象与事物的解释,这不是天才智慧的萌发,也不是深思熟虑的结果,当然也不是最底层的无知识人的所谓“集体意识”,而是一种“日用而不知”的普遍知识和思想,作为一种普遍认可的知识与思想,这些知识与思想通过最基本的教育构成人们的文化底色,它一方面背靠人们不言而喻的终极的依据和假设,建立起一整套有效的理解,一方面在日常生活中起着解释与操作的作用,作为人们生活的规则和理由。” 这样看来,在少数民族新闻传播研究过程中,会不会对精英和经典的部分进行了过多的关注,而对“一般知识、思想与信仰的世界”的关注比较少?

新闻学的中心议题是:客观社会的诸条件对人类新闻活动的决定、支配作用以及新闻活动对社会的反作用。 客观社会不是一个冷冰冰的存在,也不像自然规律那样静止地等待人们去归纳和总结。社会是由人与人组成的,人与人之间的主体关系总是充满了变数。因此可以说,社会与自然界的区别在于社会是由人自己创造的,并且人们每天都在创造和改变社会,而自然界却不然。在这种关系中,人与人之间进行主体性的互动,就必然有一种普遍理解的知识作为基础,这种普遍理解知识往往被认为是理所当然的知识,人们在使用这种知识时通常认为对方也拥有这种知识,就知识的类别而言,知识通常分为感知知识和理解的知识,感知的知识通常是指具体的、日常的知识,而理解的知识通常是抽象的知识。在新闻传播的研究中通常是以具体的、日常的知识作为研究对象。正因为是这样,对新闻传播的研究就不能像研究自然科学那样,也不能脱离人们进行主体性互动时所使用的普遍理解的知识。因为如果用专业性的、抽象的术语来代替那些具体的、日常的知识,就会使人与人之间的主体性互动的生活世界不复存在,剩下的知识一些概念和理论。因此新闻传播研究在理论和应用上应当注重对主体间互动所使用的具体的、日常的知识的研究,首先试图解释这些具体的、日常的知识,这就要求研究者不仅仅简单地靠新闻出版的成品来研究,更要深入到新闻传播活动发生的日常生活中,观察和理解主体间的互动,以此更具不同主体间互动来进行解释的协调;其次当得到这些解释后,把这些解释放置在整个社会的背景下进行重新的建构。

对于康巴藏区新闻传播的研究而言,值得注意的首先是康巴藏区独特的地理位置,“康”是一个地理概念,是指青藏高原东部的藏族聚集区,为我国三大藏区(卫康、安多、康)之一。“康巴”是一个族群概念,是对生活在藏区的操藏语康方言的藏族的称呼。由于“康巴”生活在藏区,人们常常把“康巴”这一概念指代“康区”,因而,“康巴”既是一个族群概念,也是一个地域概念;当对这样一个多民族的聚集区进行新闻传播研究,就不得不考虑这些“一般知识、思想与信仰的世界”是什么?就不得不考虑这些具体的、日常的知识是什么,它们在主体间是怎样互动的以及怎样进行重新的建构?其次,康巴藏区所处的独特的地理位置,使其在文化上处于汉、藏等多种文化交汇的中间地带。“我们以康定为中心向北向南大体划出一条走廊。把这条走廊中一向存在的语文和历史上的疑难问题,一旦串联起来,有点像下围棋,一子相联,全盘皆活。这条走廊正处于彝藏之间,沉积着许多现在还活着的历史遗留,应当是历史与语言科学的一个宝贵园地。” 因此在对康巴藏区新闻传播的研究中需要进行历史学、社会学、文化研究等多学科的角度;最后,康巴藏区新闻传播研究还承担着打击分裂势力以及西方敌对势力的任务。正如康巴藏区的新闻传播机构所承担的政治任务一样,在康巴藏区的新闻传播研究中就不能忽视这一点。

本文为《康巴藏区报业发展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13SB0193

参考文献

[1] 葛兆光.中国思想史导论[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

[2] 周德仓.中国藏文报刊发展史[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

[3] 李良荣.新闻学概论[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

[4] .关于我国民族识别问题[J].中国社会科学,1980(1).

[5] 方汉奇.中国新闻传播史[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