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畜牧行业报告

畜牧行业报告

时间:2023-06-01 09:33:07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畜牧行业报告,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畜牧行业报告

第1篇

摘要:高等学校的大部分畜牧兽医专业的创业教育刚刚起步,还不是十分完善。在进行创业教育的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盲区。笔者主要针对畜牧兽医专业进行调研,了解到畜牧兽医专业在创业教育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且构建了畜牧兽医专业创业教育的教学平台,同时提出了发展畜牧兽医专业创业教育的对策。

2012年8月份,教育部正式下发了《普通本科学校创业教育教学基本要求(试行)》的通知,要求各高校应面向全体学生单独开设“创业基础”必需课。创业教育得到国家的高度重视[1]。同时创业教育也在高等院校的畜牧兽医专业正式全面启动。我国推行创业基础教育近三年以来,已初见成效。据《2015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显示:教育部公布的2014年毕业的大学生727万,其中约有21万选择创业。并且,在选择创业的学生中,进行的创业项目与创业者或创业团队的专业学习的相关性并不是十分大[2],仅有30%左右的项目与其专业相关。这就需要学校要从全局出发,设计完善的创业教育体系,进行综合且全面的创业教育,提升各专业学生的创业素质,培养其创业精神。各高校畜牧兽医专业也纷纷开设各类创业教育课程,以提高学生的创业素质,培养其创业精神。但是,创业教育的教学平台还不是十分完善,有待于进一步整合。然而,如何完善且有效地开展畜牧兽医专业创业教育仍然是亟待解决的主要问题。在我国,多数的畜牧兽医专业并没有形成完善的创业教育的教学平台,因此需要构建创业教育教学平台,形成创业教育的生态系统。

1畜牧兽医专业创业教育的现状

从对吉林农业科技学院畜牧兽医专业大一、大二和大三的在校大学生的调查结果可知:有36.70%的学生有创业的打算;只有0.60%的学生对创业没有一点的了解。但是有75.60%的学生并不知道创业都需要哪些技能,也不知道应该掌握哪些知识;而且有80.91%的学生并不知道自己的专业有哪些创业的机会,如果让他们创业,基本会进入成熟的传统行业。由此可以看出,畜牧兽医专业学生的创业热情还是比较高的,但是在此类专业中,创业教育体系还没有形成。创业课程的教学仍然是“满堂灌”结合“案例分析”讲授理论知识,学生进行的实践比较少。为了解决创业基础教育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互脱节的问题,进一步培养学生创业精神及创新意识[3],提高畜牧兽医专业创业教育的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构建创业教育平台可以说是一项重要的任务。

2畜牧兽医专业创业教育中存在的基本问题

2.1对创业教育认识不到位

创业是不是可教的呢?有很多人都提出疑问。无可厚非,创业活动是没有办法言传身教的。但是,创业教育并不是鼓励学生去创业,而是激发学生的创业意识,培养学生的创业精神。大多数畜牧兽医类高校认为,受专业的限制,学生创业的概率比较低;因此,没有必要向学生全面普及创业教育,也没有在学生的培养目标中把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作为一种必备的素质。大部分畜牧兽医专业把“创业基础”理论教学等同于就业指导与咨询的理论,因此对于创业基础的理论讲授内容只是设置在“就业指导与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中,借助就业指导和职业生涯规划的教学平台来进行创业教育。这样的创业教育教学平台和体制,不能使学生得到专业化的指导,也不能提升学生的创业素质,也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业精神,对创业教育的认识比较狭隘[4]。

2.2创业教育体系不完善

创业教育在畜牧兽医专业全面普及才刚刚开始,各高校畜牧兽医专业的创业教育体系的平台构建还不够完善,创业课程体系也还没有完全形成,有很多仅是开设创业基础课。在进行创业教育的过程中,仍然是沿袭传统的教育手段、理论灌输、案例分析、软件操作等,而真正的创业实践模拟很少,致使理论与实践相脱节。而且一些高校的校外实践基地形同虚设,与企业建立合作的实践平台,学生到企业里仅是参观的层面上实践,而对于具体的运营管理并不了解。在这种课程群缺失、实践体系不健全、支撑平台体系不完备的情况下,创业教育没有形成一个系统工程,也没有形成一个完善的生态系统。

2.3师资力量匮乏

在畜牧兽医专业进行创业教育,对业师的要求都比较高,既要具备创业管理、金融学、战略管理、市场营销和财务管理等相关学科的理论知识,又要具备农学、畜牧学、动物科学等学科的专业理论知识,同时也必须具有丰富的创业实践经验。然而,在全国畜牧兽医专业完全具备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经验的“双师型”创业教育的教师凤毛麟角[5]。目前,在畜牧兽医专业承担创业教育教学和实践指导的教师,绝大部分都是理论教学能力较强,但实践指导能力较弱,并且很多业师并没有创业经历,甚至也没有在企业工作的经历。这样的教学仅囿于理论知识的讲授,并没有太多实际创业中的真知灼见,致使学生们对创业仍然感到很虚幻。创业教育是一门实践性和技术性很强的学科,既要让学生掌握创业的理论,同时也要增强他们的创业能力,不断提升其创业素质,培养其创业精神,这样就要求业师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也要具备丰富的社会实践创业的经验和深层次的创业认识。因此,目前畜牧兽医专业的创业教育的任课教师的师资力量仍然是十分匮乏的。

2.4教育评价机制束缚了创业教育教学模式的创新

大部分畜牧兽医专业在教学评价机制中仍然是侧重评价学生在校学习的知识熟悉与掌握的程度为基本依据,而对于真正具备什么样的实践能力不计入评价标准体系中。有很多学生担心自己投身创业活动中去,会耽误自己的学业成绩,因而对于创业实践虽然有兴趣,但是却缺少积极性和创业热情。同时,学校对于创业授课教师的绩效考核评价体系也不合理。传统的考核机制,强迫教师将学生固囿于课堂上,遵循传统的教学秩序,进行理论的强烈灌输,逼迫学生被迫接受创业知识,不能激发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创业激情,只是让学生们有概念上的创业,却没有具体的创业实践活动。

3畜牧兽医专业大学生创业教育多维教学平台的构建

通过以上的分析了解到,畜牧兽医专业要进一步推进创业教育的发展,就必须要转变创业教育的观念,从学校整个教育系统出发,不断深化创业教育的教学与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构建一个集学校、企业、业师、学生、实践基地、仿真模拟、实战经营等为一体的集约化多维教学平台系统。在创业教育的过程中,形成由学校主导,与社会创业支撑机构进行沟通,将社会创业支撑机构与学生建立起沟通的桥梁,获得更多国家和社会所给予的创业支持。在构建的集理论教学、实训教学、交流平台和种子平台为一体的创业教育多维教学平台(见图1)上,畜牧兽医专业比较薄弱的就是实训平台、交流平台和种子平台的构建。企业家和学长的经验分享项目也是薄弱的,尤其学长的经验分享,多数学校都忽略了这部分教学资源。在交流平台上,有很多畜牧兽医专业并没有成立创意梦工厂,构建这类让学生们彼此之间进行创意的沟通与讨论的空间。校内孵化器也不是十分完善,仅仅是处于起步阶段,有一些学校甚至是空白的。校内孵化器是创业者或创业团队更好地进行创业实战经营的平台;因此,要创建完善的校内创业孵化器,让学生们将自己好的、可执行的创意付诸于实践。

4发展畜牧兽医专业创业教育的对策

4.1转变对创业教育的认识

在进行创业教育的过程中,业师、学校和社会及家长都要转变对创业的观念。业师在讲授创业课程中,并不是教授学生如何去创业,而是讲授创业问题的处理。同时,创业并不是创业者个体或团队的事情,需要学校、国家和社会的培育,让创业的实体结构健康成长。而对于畜牧兽医专业来说,以前对于创业教育进行的比较少,自然对创业教育的认识也不够全面。在“大众创业,万民创新”的时代背景下,要进一步深化畜牧兽医专业对创业教育的认识,立足“三农”,结合专业的特点,激发学生在该专业的创业热情。要积极地引导该类院校,要使学校和教师等主体全员参与,专业教师与兼职教师结合,配强、配齐创新创业教育教师队伍,要不断改革教学内容和方式方法,使畜牧兽医专业师生对于创业教育有更加全面的认识。

4.2完善创业教育体系

对于畜牧兽医专业进行全面的创业教育,必须构建完善的创业教育生态系统(见图2),将理论教学、实践教学有效地结合在一起。运用多维教学平台系统,将创业教育进行得更加全面一些。由图2可见,在此创业教育生态系统中,分阶段地逐步将学生的创业点子实现,让学生了解到他们的创意点子并不是空想。在学校里有空间和领域通过一定的途径能够将他们好的创意得以培育和实现,从而提高学生们的创业积极性,增强他们的创业精神,提升创业素质。

4.3加强创业教育师资队伍的建设

要全面建设创业教育师资队伍,需要重点做的主要有以下几方面:首先,邀请专业的、成功的创业人士等为学生进行专题讲座或作为客座讲师,传授创业理念和创业意识,并通过分享自身经验与经历,激励学生树立自主创业的信心。同时,定期邀请创业的学长进行经验分享。学长是学校的潜在资源,并且是具有真实感的专业人士,他们的经验分享更加具有一定的现实性,能够使学生增强创业的自信心。其次,加强业师的进修和培训工作。涉农院校业师的专业素质相对更加弱,教育厅和院校要组织各类创新创业教师的培训和进修,提升业师的素养与能力,使业师能够更深入地认识创业,会创业,再来教创业。同时鼓励学生与教师共同创业,尤其是科学技术型创业,增强业师的创业实践能力[6]。

4.4柔性化教学管理

创业教育的培养方案不能完全照搬传统管理类人才的培养模式,创业教育的技能是在不确定的市场环境下,通过创业的实践活动自然形成的,具有很强的不确定性。学生进行创业实践活动需要付出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并且也会占用他们专业课学习的时间,这样就需要学校、教师不能用传统的专业教育评价体系和教学体制进行评价和教学约束;而且,也需要学校做好全方位的创业服务工作,为学生提供便利的创业条件。因此,涉农类院校在进行创业教育管理时,要针对学生的专业特点,设计灵活的创业教育评价机制及具有一定灵活性和柔性的创业管理机制。

参考文献:

[1]夏星,何艾兵,党蓁.服务于两型社会建设的创业教育模式研究[J].当代经济,2010(18):118-121.

[2]麦可思研究院.2014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R].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

[3]邢军,朱孟玲,刘庆新.畜牧兽医专业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探索[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3(2):45-48.

[4]冯永谦,姜鑫,张绍男.畜牧兽医专业创业人才培养的途径[J].黑龙江农业科学,2013(4):138-140.

[5]张绍男.高职畜牧兽医专业学生创业能力培养的探索与实践[J].畜牧与饲料科学,2013,34(1):37-38.

第2篇

《中外会展》:您好Mrs.Jaruwan Suwannasat,恭喜您荣升展览部总监。《中外会展》涵盖了中外会展业的主要前沿信息,也很高兴采访到您。谈及东盟会展业,泰国堪称翘楚。泰国会议展览局的主要目标是什么?

Mrs.Jaruwan Suwannasat:泰国会议展览局(TCEB)致力于推进泰国的企业会议(meetings)、奖励旅游(incentive travel)、大型会议(conventions)和展览(exhibitions),即我们所称的“MICE”产业,同时通过大力发展这一产业使泰国成为MICE活动的一个中心区域。TCEB成功地将泰国塑造成为国际化企业会议、奖励旅游、大型会议和展览目的地。

《中外会展》:泰国会议展览局展览部扮演了哪些角色?

Mrs.Jaruwan Suwannasat:TCEB展览部的成立是为了促进和培育泰国展览业的公共机构和私营机构之间的合作,充分利用泰国的各项优势如东盟之心的优越地理位置、世界级的展览场地和基础设施、专业化的服务和能力去符合高要求展览活动的举办,从而推动泰国成为东盟首选的展览目的地。

《中外会展》:全球经济正面临众多挑战,但亚洲会展业发展十分迅速,泰国会展业有哪些特点?

Mrs.Jaruwan Suwannasat:尽管全球经济正面临众多挑战,但会展业仍处于增长态势,亚洲会展业尤其明显。在过去九年中,泰国MICE产业有着显著和稳步的提升,从而也吸引越来越多的财力和物力投入到会展业相关的新设施建设中。就泰国会展业的长远发展而言,发挥政府的支持作用正展现了TCEB的远见和创举。我们不是展会的组织者,而是支持者和推动者。我们的目标是让泰国成为“亚洲首选的展览目的地”,并通过三个策略以期完成这个目标。首先,我们用积极的营销方式赢得国际化展会在泰国的主办权。第二,我们不断推动泰国成为一个理想“会展目的地”这个理念。第三,我们努力协调公共机构和私营机构间的合作。

不仅在泰国,我们在海外也设有众多代表处来帮助TCEB推进“泰国成为东盟会展之都”这一工作目标。海外代表会向所在国客户宣传TCEB市场营销计划,泰国展会计划和一些标志性展会,并提供一站式服务和咨询。

综上所述,我认为泰国会展业的特点正如TCEB的工作一样,即“专业、创新、活力、高效”。

《中外会展》:泰国展览平台将会带来哪些好的机遇?泰国政府又会为主办机构及其重点客商提供哪些优惠政策?

Mrs.Jaruwan Suwannasat:随着东盟经济共同体的崛起,泰国展览平台将帮助企业抓住区域内的商机。泰国是东南亚第二大经济体,并快速成为东盟(东南亚国家联盟)区域内的商业和投资中心。许多国际贸易展览已生根泰国,因为他们看到了泰国拥有的独特商机,特别是大湄公河次区域的新兴市场。根据国际展览业协会(UFI)2013年第九期亚洲贸易展行业报告显示,2012年泰国展览业位居东盟第一、亚洲第四,净展出面积为464250平米。马来西亚、新加坡、越南、菲律宾和印度尼西亚等其他东盟成员国占据了泰国贸易展前10位买家国的一半。参加泰国贸易展不仅能获得与泰国企业交流的机会,同时还能获得在该区域内G2G和B2B的机会,这将帮助商务人士通过泰国展会的平台增加他们的贸易价值。除了这个市场,泰国还举办了许多被认可为东盟区域贸易展的标志性展会。世界各地越来越多的企业也认同参加泰国展会是进入东盟市场的一个绝好机会。

东盟商业活动的加速运行将帮助其在2015年形成东盟经济共同体(AEC)。在AEC的单个市场下,自由贸易框架、资本、劳动力、商品和服务将在成员国之间自由流动。随着东盟五大需求的日益突出:即物流运输、信息及通信技术、能源、教育文化和旅游,泰国的重点产业也正日益凸显其竞争力。泰国的重点支柱产业如下:

·汽车和机械

·食品和农业

·旅游

·医药

·珠宝

·服装纺织

·能源

·基础设施

以上8个重点产业非常符合东盟目前的市场需求。众多在泰国举办多年的行业类展会如泰国国际机床及金属加工机械贸易展、橡胶技术展览会、泰国食品和酒店展、亚洲食品加工及包装技术展、亚洲园艺展、亚洲国际集约化畜牧展、农业科技展、泰国旅游及潜水展、泰国国际实验室设备及仪器展,亚洲宠物及兽医展、亚洲化妆品展等,都是以八个重点产业为核心的展览会。

除了丰富的商业机会,泰国会展业还拥有完善的基础设施以及强大的政府支持。泰国有世界级的场馆设施,每周500架次国际航班通往191个主要城市,高性价比的商业和休闲活动,专业的泰式服务,这些都让你感受到泰国始终将自己定位成一个真正的东盟展览平台。

为了2015年东盟经济共同体的整合做好充分准备,TCEB制订了许多方案:针对重点买家,TCEB有两项扶持政策。一项名为“一人一百”的补贴是对东盟+六国的贸易买家团到泰国参观展览会给予财政补贴,旨在帮助主办机构增加贸易买家,并与本土或海外商协会建立更多的互动。另一项名为“做客泰国”的补贴是为主办机构的指定客商提供免费住宿,从而吸引更多来自全球的重点客商。在对主办机构的支持方面,TCEB设有专门的扶持资金,对主办机构在海外的市场推广活动,论坛,新闻会和会议等给予补贴。

TCEB的工作旨在推进泰国MICE产业持续10%的年收入增长,至2013年底达到940000的买家人数,盈利额达到31,4亿美元。

《中外会展》:近年来中泰两国会展业有哪些重点交流与合作?泰国会议展览局提供了哪方面的支持?

第3篇

论文摘要:陕西示范高职院校建设的优势在于,以开放办学、校企合作为主要特征,通过不断深入工学结合,加大“双师”结构教学团队建设和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加强学生职业技能培养,有力地推动了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对陕西高职教育的改革与发展起到了引领和示范作用。

一、全国及陕西高职教育发展和示范院校建设概况

近10年来,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截至2009年,高等职业院校在校生达1280万人,占全日制普通高校本专科在校生的47.7%,高等职业教育已占据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

2006年,国家启动了建设100所国家示范性高职学院计划,“十一五”期间,中央财政将至少安排20亿元专项资金,支持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并给予优先安排招生录取批次、单独招生等政策支持。2006年评了28所,2007年评了42所,2008年评了30所。陕西的杨凌职业技术学院、西安航空职业技术学院、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名列其中。陕西省于2008年开始建设省级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目前有陕西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陕西铁路工程职业技术学院、西安电力高等专科学校等9所。2010年,国家启动全国新增100所骨干高职学院建设计划,全国高职教育将形成以国家示范院校为引导,国家骨干高职学院为带动,省级重点建设高职院校为支撑的发展格局。

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更加注重高职教育内涵的发展与创新,强调校企合作体制机制的建立和实施。也就是说,校企合作体制机制建设是骨干院校建设的重点和核心,它反映着学校的管理层设计思想,体现着办学定位和办学方向,也从一定程度上指出了阻碍当前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症结所在。在“2009中国产学研合作教育峰会”上,一致通过了“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办学、合作发展”高职教育的办学方针,以改革创新、合作共建、凸显特色、提高质量为发展思路。以上4个“合作”是高职学院今后进一步深化校企合作办学模式的努力方向。

二、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的优势

1.以开放办学、校企合作为主要特征,实现了高职教育的理念革新。高职教育的校企合作,就是要力求让企业能深度介入学校的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专业课程和教学资源的开发、教学过程的参与、企业文化的渗透等合作工作,使学校与企业的关系紧密、互为依存。

示范院校在开放办学、校企合作体制机制建设方面为各高职院校做出了很好的榜样。省级示范院校的陕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根据行业、企业、社会用人标准及需求变化,及时改革和调整专业设置、课程结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该院大力推进工学结合、产学结合、校企合作和开门办学,探索出以“工学五结合”为特征的人才培养模式,形成了“项目导向、订单培养、工学交替、顶岗实习”等符合各专业特点的教学模式,把教鞭指向生产一线,着力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实践能力和就业能力。此外,该院通过组建交通物流职教集团等多种途径,搭建交流合作平台,先后建立了150多个校外顶岗实习基地,实现了学校培养和用人单位的“无缝”对接,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显著提高。

西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长期以来依托行业办学,校企深度合作特点突出。学院与长期合作的20多家企业组建了西安轨道交通职业教育集团,理念同新、目标同趋、任务同驱、资源同享、创新同步、质量同兴、和谐发展。学院以工学结合为切入点,创新以“四接轨”为特点的人才培养模式,即“人才培养规格与企业需求接轨、教学过程与岗位工作过程接轨、教学内容与工作任务接轨、能力考核与技能鉴定接轨”。学院利用地处省会城市的区位优势和行业背景优势,积极创新“市企共建、校企合作”的办学机制,与用人企业密切合作,实行“订单式”培养,校企双方共同制定培养方案、共同参与教学管理、共同考评教学质量,促进了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培养。

2.打破传统教学模式,坚持工学结合,增强了学生的职业意识和职业技能。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是将课堂上的学习和工作上的学习结合起来,使学生将理论学习和实践相结合,从而加深对自己所学专业的认识,使学生看到学校中学习的理论与工作之间的联系,提高学习理论的积极性。根据学校自身或专业的行业背景和需求的不同,工学结合的具体方式有“订单培养”、“顶岗实习”、“项目驱动”、“工学交替”、“校企融合”等等。

杨凌职业技术学院是陕西首批国家级示范性高职学院的建设院校。该院于2007年实施了“百县千企联姻工程”,把学生带到田间地头、果园和蔬菜大棚,让学生在具体生产过程中去学习、去实践。在实践中,园艺技术专业学生掌握了果树整形修剪、蔬菜选种栽培、土肥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技术;畜牧专业学生掌握了家畜育雏、养殖、常见病预防、饲料与营养等技术。“百县千企联姻工程”实现了在人才培养模式上谋求新突破,在专业建设和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改革上谋求新突破,在建立共享型生产性实训基地和实训体系上谋求新突破,三个新突破强化了学生职业岗位能力培养。

为了强调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杨凌职业技术学院规定各专业实践性教学要占到总学时的一半以上,学生还要有最少半年的时间在实际工作岗位进行顶岗实习。毕业生除具备毕业证外,还至少要有1-2个社会承认的岗位资格证书,院内也开设了特有工种技能鉴定站等多项行业技能鉴定培训站,满足学生获取职业资格证书的需要。此外,该院还通过校企合作、企业深度参与、学校与用人单位分工实施的办法,进一步完善“工学结合”、“产学合作”、“订单培养”等教学模式,强化学生职业岗位能力培养,使学生“双证书”获取率达到80%。

3.通过“双师”结构教学团队建设和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有力地推动了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双师”结构教学团队建设,一是要增加专业教师中具有企业工作经历的教师比例,安排专业教师到企业顶岗实践。二是要大量聘请行业企业的专业人才和能工巧匠到学校担任兼职教师,逐步形成实践技能课程主要由具有相应高技能水平的兼职教师讲授的机制。西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实行“双轨机制”打造高素质的双师结构教学团队,实现教学管理人员和行业企业高级管理人员“双向挂职”、专业教师与行业企业技术人员“双重身份”。

强调实践性是高职学院人才培养的主要特征。加强实训、实习基地建设是高职学院改善办学条件、彰显办学特色、提高教学质量的重点。同样是国家级示范性高职学院的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该院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形成了行之有效的“精练实用的教学和快捷有效的实训相融合”的人才培养基本模式。实施这一模式的关键支撑平台是以能力培养为主线、在“前校后厂”办学格局的框架内建立的“实验室-工业技术实训中心-校办实习工厂”三级配套并向校外产业实习基地延伸的实践教学体系。 转贴于

为了保证人才培养质量,该院在不断增强自身实践教学实力的同时,进一步加强与行业、企业及各种社会教育资源的深度合作,建立新的校外实训基地,拓展原有实训、实习基地的功能,完善管理运行机制。社会资源的有效利用、校企之间的双向互动,达到了“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良好效果,使人才培养模式的贯彻实施有了可靠保障。

双师型专兼职教学团队和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使得以能力为主线的人才培养模式得以有效贯彻实施,让学生真正成为相关专业领域内职业岗位上广受欢迎的实用人才。

三、示范校建设对推进高职院校发展的重要作用

1.示范建设院校招生就业“两旺”。学生报考示范建设院校十分踊跃,第一志愿报考率显著增加,录取分数大大提高。陕西杨凌职业技术学院近三年新生第一志愿报考率平均达到170%,87%的学生超过三本录取分数线。西安航空职业技术学院保持招生规模逐年递增的同时,不断加大跨省招生规模,2009年达到30%以上。陕西铁路工程职业技术学院2009年在陕录取学生三本线以上占41.3%,2010年达到100%,新生的报考率录取率报到率再创新高。西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近几年招生第一志愿上线率均保持在200%以上,个别专业在400%以上,文理科最高录取分数均超过二本分数线,70%以上的学生录取分数超过三本线。2009年,全国已有33所国家示范性高职学院开展独立招生,2010年单独招生院校的范围扩大到73所。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杨凌职业技术学院、西安航空职业技术学院三所职业院校2010年首次实行单独招生。可见,示范建设高职院校已越来越受到考生及家长的青睐。

示范建设院校毕业生的就业率大大提高,大都在98%左右。数据咨询公司麦可思的《2010大学生就业报告》称:全国示范性高职院校2009届毕业生的就业率(88.1%),已经不低于非“211”本科院校(87.4%),高于非示范院校(84.3%)。陕甘宁青区域经济体,居2009届高职高专毕业半年后就业率全国榜首(88.1%)。据相关统计,近3年陕西所有国家级、省级示范建设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率全部达到95%以上。

2.校企深度合作,为高职院校的发展注入了活力。示范建设院校陕西铁路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开设专业突出铁路工程,实践教学强化铁路技能,工学结合依托铁路企业。为加快“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该院依托铁路施工与维护企业,校企合作共建教师实践技能培训平台;鼓励教师积极参加高速铁路实训工区、高速铁路地基检测实训室、铁路轨道养护实训室、专业机房等校内实训基地建设。

西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发挥铁路特色优势和中心城市地域优势,构建了一个既有广度又有深度的校企合作网络。校企共同开展科技攻关和技术开发,多项成果得到广泛运用;校企共同建设“双师型”教学团队,专兼结合的教师队伍数量稳定、结构合理。

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把加强“校企合作”作为国家示范院校建设的首要任务,采取课堂教学与生产实践相结合的形式培养应用型人才,着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该院与多家企业联手打造示范高职校企合作共赢的特色品牌,形成了“五环联动,工学六合,十种模式共同推进”的人才培养模式,在全省乃至全国同类院校中具有很高的示范推广价值。

3.在扩大社会服务的同时实现校企合作发展。高职学院担负着多种多样的社会服务职能,是高职教育发展的客观要求,主要途径有向区域和行业提供技术应用型和高技能型的人才培训与培养,提供技术创新、推广和服务,实施先进文化的传播和辐射,使学校成为区域的技术技能培训中心、新技术的研发推广中心、区域学习型社会中心。具体包括:就业转岗培训、技术研发推广与服务、文化教育传播与辐射、社区需要学校有条件提供的物质和精神产品等。

示范建设高职学院具有良好的发展基础,在区域合作与社会服务等方面形成了特色,服务功能进一步扩大。杨凌职业技术学院“百县千企联姻工程”的实施,在社会服务功能方面具有非常鲜明的特点。该院针对服务对象规模小、经营松散、企业化程度低、组织困难等特点,完善和创新了基地示范型、专家大院型、科技包村型、技术服务型、企业带动型等五种产学合作模式,与千百个县、企“联姻”,“校县合作搭台、工学结合切入、五种模式运作、育人服务双赢”,走出了一条农业高职院校发挥自身优势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的新路子。

西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在示范建设中发挥学院“一个集团、四个基地”(学院是西安轨道交通职教集团牵头单位、铁道部机车司机培训基地、全国地方铁路人才培训基地、西安市城市轨道交通人才培养基地、西安市职业教育电子技术类公共实训基地)的作用,实施“千站百段”工程,面向轨道交通行业各站(点)段(企业),开展技术咨询、技术攻关、技术研发和职业技能鉴定等服务,不断扩展为社会和企业服务的内涵。

参考文献:

[1] 邢胜言.多层面构筑学生跨入职业生涯的“匹配性接口”——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教育教学创新纪实[N].中国教育报,2007-07-01(4).

第4篇

[关键词] 劳动力转移;二元经济;小城镇建设

[中图分类号] F304.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3-3890(2007)02-0032-04

一、农村劳动力转移理论简要回顾

人口从农村流入城市原本是经济发展的必然现象,在20世纪50年代~60年代惟工业化时期,西方发展经济学家认为,劳动力从低生产率部门转移到高生产率部门,可以提高整个经济的总生产率,从而促进资本积累和经济增长。一些发展经济学家用“二元经济”来解释劳动力转移现象。刘易斯(W. A. Lewis)的二元经济结构模型是其中最著名的。他认为经济发展依赖于现代工业部门的扩张,而现代工业部门的扩张又需要农业部门提供丰富而廉价的劳动力。现代工业部门的劳动者的工资是由劳动的边际产品价值决定的,但农业部门的劳动力价格并不是按边际产品价值原则决定的,在农村几乎保留着“无限供给”的边际生产力为零的劳动力,从而,现代工业部门的工资水平高于传统农业部门的农民收入水平,如果劳动力的流动不受限制,传统农业部门的劳动力必然涌向工业部门,只要工业部门投资和生产扩大,农村就可以源源不断地输送劳动力,直到传统农业部门的剩余劳动力被全部吸收,二元结构消失。在刘易斯的二元经济结构模型中,工业资本在农村劳动力转移过程中起着决定作用,而农业只是为工业的发展提供廉价劳动力。

费景汉(John C.H.Fei)和拉尼斯(G. Ranis)认为刘易斯没有足够重视农业在促进工业增长中的作用,也没有注意到农业由于生产率提高而出现剩余产品是劳动力持续流入工业部门的先决条件。于是,他们对刘易斯模型进行了补充和完善,他们认为,人口增长与生产率增长是劳动力转移过程中两个关键变量,控制人口增长对劳动力转移只具有长期效果,而生产率的提高在短期内就能对劳动力转移产生影响。生产率的提高主要有两条途径:资本积累与技术进步。并且他们强调了农业对工业的贡献不仅仅在于它向工业部门提供劳动力,而且它还为工业部门提供农业剩余,因此,如果农业剩余不能满足工业扩张后新增工业劳动力对农产品对需求,劳动力转移就会受到阻碍。

乔根森(Jorgenson.D.W)继承并发展了在刘易斯―费景汉―拉尼斯模型中关于农业剩余对劳动力转移的影响,但他认为,在发展中国家,农村不存在边际生产率为零或低于实际工资的剩余劳动。乔根森认为农业剩余是劳动力从农业部门转移到工业部门的充分和必要条件,并且认为农业剩余规模越大,劳动力转移规模就越大,两者是同比例增长的。在经济发展中,农业劳动力之所以持续地转移到工业部门不是因为剩余劳动的存在,而是因为消费需求的变化,人民对粮食的需求是有限的,而对工业品的需求是无限的,当人均粮食产出超过最大人口增长所需的临界水平,农业人口就转向工业部门生产工业品,以满足对工业品的扩大需求。

哈里斯(J. R. Harris)和托达罗(M. P. Todaro)在修正刘易斯的二元结构理论基础上对发展中国家劳动力转移提出了新的解释,他们认为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必须考虑两个因素:一是城乡实际工资的差异水平,二是在城市找到工作的概率大小,这两者的乘积即城市的预期收益,[1]只要城市的预期收益高于有保证的农村工资,农村劳动力就会在城市失业已经存在的条件下继续向城市流入。托达罗也特别强调农村和农业部门的发展的重要性,认为消除发展中国家二元经济结构不是依靠农村人口不断流入城市来实现的,而是从提高农业生产能力,改善农村生活条件入手,使工农差别和城乡差别不断缩小,最终使二元性完全消失。

当前中国对于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研究的人颇多,他们几乎都认为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是解决农民增收、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缩小城乡差距的根本途径,对中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所以很多学者把研究的重点放在如何消除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各种障碍,实现农村劳动力的快速转移。

二、当前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面临的主要问题

1. 农村劳动力职业的转变受人力资本的制约。人力资本理论的主要创始人舒尔茨(W. T. Schaltz)认为,人力资本是劳动者在劳动中所体现的知识和能力,这种能力是劳动者通过教育和培训获得的,它是一种可以为未来提供收入的存量资本。而农村劳动力教育水平偏低,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以及科学技术的运用能力也就较差,在农村又几乎没有接受培训的机会,这种可以为未来提供收入的人力资本在短期内难以得到提高,从而会限制其择业的范围。因此,当前农村劳动力面向的职业主要还是对从业知识、技能要求不高、就业门槛低的苦、脏、累、险的工种,主要包括建筑、修理、运输、搬运、装卸、公路维护、清洁、门卫等工作。据高文书(2006)研究分析,进城农民工就业的行业首先是批发零售、餐饮业和制造业,在这三个行业就业的农民工合计占农民就业总量的60%以上,其次是社会服务业和建筑业,就业农民工合计占农民就业总量的25%。[2]而今城市对劳动力的需求正由体力型向智力型和技能型转变,在短期内农民要实现这一职业的转变是比较困难的。

2. 城镇对农村劳动力的需求空间日渐收缩。中国农村长期存在隐蔽性失业,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农村人口流动的各种限制逐渐取消,农村人口“蜂”拥般地往城市挤,使得中国就业形势异常严峻,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有企业和城镇企业改革大量释放富余人员,使城镇就业形势更是雪上添霜。虽然这些年来中国城市经济已经得到快速发展,但是,中国人口流入城市的速度与规模远远大于城市工业部门对劳动力的吸纳能力。据《2005年中国就业报告》的研究显示:城镇每年需要安排就业的人数多达2 400万,按经济增长速度保持在7%左右,在现有经济结构状况下,每年能够安排就业的只有1 000多万,年度供大于求的缺口在1 400多万人左右。2006年2月16日新华社报道,每年城镇需要安排就业总量约2 500万,而城镇可增就业人员约1 100万,中国劳动力供大于求1 400万人,[3]这样严峻的供求关系,使得劳动力市场竞争异常激烈,而农村劳动力由于其本身拥有的人力资本相对于城镇劳动者就低,在激烈的竞争中,其劣势就显而易见。

3. 农村劳动力转移成本过高。人们普遍认为,城乡收入差距的扩大是驱使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主要动力。对农村劳动者而言,进入城市意味着更高的收入水平和更多的就业机会(两者合并起来就是托达罗所谓的更高的城市预期收入)。按照这个逻辑,应该是越贫困的地区具有越强的迁移动机,从而有越多的劳动力转移出来。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劳动力转移最多的并不是最贫困的地区,也不是最贫困的农户。根据一项调查,2000年,占全国人口32%的六个省(江西、湖南、安徽、湖北、河南、广西)的迁出人口占构成了全部迁出人口的59%,而这些省份无一被划入最贫困的西部地区。[4]由此可见,决定农村劳动力是否向城市转移不只是更高的预期收入,更重要的是农村劳动者难以支付的必要的转移成本,这些转移成本不仅包括从农村到正式在城市就业所需的一切费用,还应包括在此期间若农民在家务农所能得到的收入,即转移的机会成本。有学者曾对贵州省都匀市进行了调查,农民外出打工每人每次至少花费600元,其中车费200元,旅途伙食费50元,外出务工证5元,计划生育证5元,体检费5元,身份证60元[5]。同时还面临到达城市后到正式工作需要的食宿费、交通费等。

4. 农民工的合法权益缺乏保障。对于农村劳动力来说,土地是他们的生存之本,为了降低转移风险,农村劳动力转移一般以兼业为主,转移呈现明显的季节性和流动性特征。农忙时就在家务农,农闲时才外出务工,随意性较大,自主性较强,并且由于缺乏法律意识,大多没有与雇主签订雇佣合同,雇主可以根据市场需求随意辞退他们,因此农民工不能享受应有的各种社会保险。

同时,农民的维权意识和维权能力很低。据调查,农民工平均每月工作28天,每天工作约10小时,部分农民工1天工作时间在10小时以上,远远超过中国《劳动法》规定的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8小时,每周工作不超过44小时的法定工时。与城市本地劳动力相比,进城农民工每月平均要比城市本地劳动力多工作2.2天,每天平均要比城市本地劳动力多工作1.3小时,这意味着进城农民工每月平均要比城市本地劳动力多工作56小时,相当于一周以上的工作时间,[2]严重侵犯了劳动者的休息权,而且又得不到本应获得的更高的劳动报酬,这种现象以从事建筑业的民工以及工厂的普工尤为严重,很多工厂加班时间与正常工作时间每小时的报酬是一样的,并且拖欠农民工的工资现象更是屡见不鲜,而农民工又不懂得通过怎样的途径方能维护自己的权益。

三、促使中国农村劳动力有序转移的对策

1. 快速提升农村劳动力的人力资本。要提升农村劳动力的人力资本,离不开资金的投入,总的来说就是要加大农村劳动者及其后代的教育资金投入。近年来虽然中国教育经费的投入总量在不断增长,一直保持着两位数的增长速度,高于宏观经济的增速,但是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的增长速度落后于财政收入的增速,中国当前教育经费上总体投入不足,教育投入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还远低于4%的国际标准,而欧美发达国家教育投入的比例基本在5%左右。

当前,中国一方面要加强对农村义务教育的投入,为农民以后在生活和工作过程中的再学习打下良好基础;另一方面要重视和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和成人教育,毕竟在生产实践中起重要作用的还是通过职业教育和培训获得的专业技能。同时还应该充分利用各级学校的各种教学资源,通过夜校、知识讲座等多种形式迅速提高农村现实劳动力的素质。如韩国政府为了提高农民素质,就曾动员理工科大学和科研院所的教师及科技人员轮流到农村巡回讲授和推广科技文化知识和技术,为农民职业转换创造了条件。中国政府也可以学习这一做法,转变办学思想,拓展办学形式,以增强农村劳动力的就业适应能力。

2. 创造农村劳动力内部转移条件。具体来说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1)对农业后备资源进行综合开发。虽然目前中国的耕地资源稀缺,但从全国来看,待开发的农业资源仍很丰富。据统计,中国现有成片农荒地约3 300万公顷,有宜林荒山荒坡地近8 000万公顷,宜牧草山4 500万公顷,有淡海水可养殖水面270万公顷,有可养殖滩涂面积100万公顷[5],当地政府若能加以积极引导,多渠道、多途径筹集农业开发资金,合理垦殖,综合开发与治理,就可以大大地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与就业。(2)优化农业结构,提高农业内部就业容量。就种植业而言,经济作物吸收劳动力的强度比粮食作物强的多,如在湖南元江洞庭湖边,许多地方就以苎麻和棉花等经济作物代替了水稻,农村剩余劳动力相对于其他地方就少些,同样,从事瓜果种植、畜牧养殖等也需要大批劳动力,还可通过发展生态农业、立体农业、观光农业及绿色农业来扩大劳动力的就业范围。(3)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包括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农村交通和通讯设施建设,兴修旱涝保收基本农田,把贫困地区的扶贫开发与改善生产条件和国土整治结合起来,这样就可将一部分农村劳动力转移到农业基础建设和整治国土建设中去。(4)改善农村居民的生活环境。正如Michael P.Todaro所言,欠发达国家政府将稀缺的资本用于农村生活福利设施也许比用于城市低成本的住房项目更好,将城市的“光芒”照耀农村的好处也许比不断增加的城市生活环境的吸引力诱惑农民进入城市的好处要大得多。[6]当前农民之所以盲目向城市挤,不能排除城市生活环境对农民的诱惑。许多物美价廉的商品在城市的商业超市可以买到,在农村就享受不到这样的好处,在通讯方面,比如固定电话、移动电话、小灵通等资费,在农村的消费成本比在城市就高很多。因此,改善农村居民的生活环境有利于吸引农民扎根于农村,实现就地转移。

3. 抓好小城镇建设。小城镇紧靠农村,是连接农村与城市的纽带。农民就近转入小城镇就业,可以降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成本与风险,同时,小城镇建设能促使农民在当地建房或购房定居,这将有利推动建材、家电、家具等物质的需求,从而推动城市消费市场的扩张。并且小城镇建设也将带来投资需求的扩张。据熊桉(2006)研究,每增加1个城镇人口可带动2.5万元的投资,每建设1平方公里的市政设施可带动1.5亿元的投资需求。[7]抓好小城镇建设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入手:(1)加快小城镇第三产业的发展速度。小城镇第三产业尤其是服务行业,求职者进入门槛低、可拓展的就业空间也大。目前中国第三产业从业人员占整个就业人员的27.5%,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40%左右,而发达国家第三产业的就业比重已达60%~70%,不少发展中国家也占到40%甚至一半以上,[7]可见中国第三产业发展严重滞后,还有很大的拓展空间。当前,中国应大力发展小城镇的住宅、交通、商业、饮食、服务、教育、娱乐等,这将扩大小城镇的就业容纳能力。(2)发展民营企业,增大就地转移农村劳动力载体。民营企业由于其灵活的就业机制和所在的地理位置,通过拉长农产品加工产业链,围绕粮食、肉类、水产、乳品、棉麻等农副产品加工业,来吸纳农民进入农副产品加工领域,扩大就业容量。当地政府应积极帮助农民自愿组成各种合作经济组织,发展民营企业,也可以运用各种经济手段促进农村工业小区建设,尤其是吸引劳动密集型产业向农村转移,这样既可以充分利用农村剩余的劳动力资源,降低生产成本,也拓宽了农民的就业空间。

4. 改善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外部环境。(1)要进一步完善城市户籍管理制度,形成城乡有序的流动机制,引导农村劳动力在城乡间的有序流动,给予外来务工的农民工子女在入学、就业等方面享有与城镇当地居民同等待遇。(2)要加快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允许农户承包的土地通过转包、转让、入股、租赁等形式在集体经济组织范围内实行流转。(3)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逐步降低农村劳动力进城就业的门槛,取消针对农村劳动力进城就业的歧视性就业条件和不合理限制,大力发展和规范各种职业中介机构,也可以在乡镇设立农民工就业指导点,为农民工免费提供职业咨询与指导,以及提供就业信息等服务,政府给予一定的补贴。(4)在城市可以专门为农民工建立一个维护其合法权益的机构,为农民工免费提供各种法律咨询和法律援助,以此来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

[参考文献]

[1]毕世杰.发展经济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2]高文书.进城民工就业状况及收入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农村经济,2006,(1).

[3]叶裕民.中国“十一五”期间城市化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与思考[J].经济学动态,2006,(7).

[4]蔡舫,都阳,王美艳.劳动力转移的政治经济学[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5]徐平华.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分析[J].农业经济问题,200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