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七年级信息技术教案

七年级信息技术教案

时间:2023-06-01 09:33:08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七年级信息技术教案,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七年级信息技术教案

第1篇

关键词: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目标;三维目标;制定;实践

一堂好课必须有明确的教学目标,没有明确目标的课不是好课,因为教学目标是教师专业活动的灵魂,也是每堂课的方向,教学目标在教学活动中处于核心位置,它决定着教学行为,不仅是教学的出发点而且是教学的归属,同时还是教学评价的依据,它既有定向功能又有调控功能,是判断教学是否有效的直接依据。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一样,课的一切方面,包括组成部分和阶段都必须服从它。长期以来许多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常常没有自己的思考,往往将教学参考用书上的“教学要求”一抄了之,对课堂教学目标不甚了了,教学活动中自然也就没有了“灵魂”,教学在教学时一旦沉浸在各种教学情境中,教师更是很少想到教学目标的落实,很少在想“我这个教学环节为会么要这样设计,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课堂教学过程中迷失了“方向”,导致教学活动产生偏差或失误。

一、信息技术课教学目标设计中的常见问题

1.目标设计缺乏梯度

在设计教案时,教师只了解总目标,没有确定具体明确的课堂教学目标。如“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等。

2.目标设计操作性缺乏

有些教师在设计教学目标时,经常用一些含湖不清操作性缺乏的词语,如“让学生懂得”、“培养学生”、“认识到”“体会到”这些词语导致教学效果无法得到较为准确的评价和测量。

3.目标设计主体错位

有些教师习惯自己的行为或感受出发,把自身的行为或准备讲授的内容作为教学目标,忽视学生的行为、情感变化或学习结果。如“培养学生动手能力”、“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拓宽学生的知识面”等。

因此,在进行初中信息技术教学实施之前,信息技术教师通常都要熟悉课程的整体教学目标以及各个章节的具体目标,在教学设计中教学目标也要非常明确地表述出来。对不同层次、不同类别的知识,用不同的行为动词作出具体而恰当的描述,严格把握分类的准确性、描述的严密性。

二、信息技术课教学目标设计的原则

新课改的最终目的是促进学生全面、和谐、持续地发展,而这种发展必须落实到每一堂课具体的教学目标上。具体地来说,教学目标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兴趣性原则

在初中信息技术课的前几节课,学生都怀着好奇和兴奋的心情去学习,但是随着学习内容的增多和知识程度的加深,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也会跟着下降。这时教师应扮演促进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引导者和促进者,教师在教课过程中应该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根据学生的情况,删减或补充新的内容如足球、蓝球、滑雪比赛等,从而充分激发学生对于信息技术学习的热情和兴趣,形成良好的学习动机。

2.实践性原则

由于家庭环境的不同,不同的学生对于信息技术的了解程度和掌握程度不尽相同,这给教师的课堂教学也造成了一定的难度。如果讲解的内容比较深,基础较薄弱的学生无法跟上;如果讲解的内容太浅,基础较好的同学就会注意力不集中。遇到这种问题,教师应当有意识的尝试分层教学,解决学生参差不齐的情况,加强学生间的合作精神,让对相应部分知识更加了解的学生帮助更多的学生,巩固学生所学的知识和技能。

3.激励性原则

初中信息技术课时较少,为更加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的教学观应该与时俱进,深入地讲解信息技术基础知识,与社会需求相契合。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而作为主体的学生,需要在教师的帮助下,逐步改变学习观念。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对于创新而言十分重要,因此,教师需要不断地引发学生的思考,而不是将知识强行灌输,要求学生能够真正地脱离课本、脱离教师,主动的寻求知识。

4.平等性原则

对学生的学习来说,一个好的学习氛围至关重要。在初中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中,教师应该尽可能地为学生营造一个平等、和谐、互助、自主的学习环境,并增进与学生之间的关系,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关怀和爱护,这样教师不仅可以得到学生的支持和配合轻松地完成教学目标,还建立起一个平等和谐的教学氛围。

根据新课程标准,合理设计教学目标是产生理想教学效果的基础。

三、合理的教学目标的设计策略

教师要依据新课程标准、学生的现有基础、各册教材的整体布局,确定每一节课的教学目标,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只有有了明确的目标,才能使每一节的教学活动开展有了方向性,才能在课后检测自己是否完成了教学任务,达到了预定的教学目标,才能衡量这节课的效益如何。

1.根据学生实际,分层设计教学目标

由于家庭条件、学习环境的不同,学生对于信息技术的了解程度和掌握程度不尽相同,尤其是我们这样的农村合并初中,学生信息技术课现有基础知识和技能差距更大。这给教师的课堂教学也造成了一定的难度。因此,教师在设计目标不仅要适度、恰当,更要体现层次性,根据学生实际,普通性目标全体学生都能“消化得了”,发展性目标让先进生能“吃饱”。

⑴横向分层设计

不同乡镇的文化背景、经济条件、生活习俗都有很大的不同,来自经济比较好的乡镇的同学绝大部分家庭中有电脑,并且可以上网;来自经济条件比较落后的乡镇的同学,很多家庭都没有电脑。因此,我在七年级入学第一课进行一个前测,测试内容包括:文字测试、创建新文件夹、复制文件、创建两张幻灯片等。然后根据学生的现有水平分成A、B二级;然后根据教学内容,设计两个层次的教学目标,其中普通型目标要求全班同学都能完成,发展性目标让B组同学在完成了普通性目标的前提下继续完成。

案例1:七年级上第5课:分类整理信息

任务1:说一说,你身边的“分类整理事件”,它们是按什么来分类的。

让学生从身边去感知日常生活中的分类整理,切身体会分类整理在我们生活中的必要性,也引申到信息技术课堂中资料的分类整理。

A级目标:能说出日常生活中的分类1—2种,了解整理在生活中的必要性。

B级目标:能说出日常生活中的分类3-4种,谈谈分类在我们生活中的必要性,并能在教师的引导下,延申到信息技术课堂中资料的分类整理。

任务2:辩一辩,如何判断某个素材是属于哪一种类型呢? 通过小游戏,判断常见文件类型的区分。 A级目标:能掌握判断一种文件类型分类方法。

B级目标:能掌握判断三种及以上文件类型分类方法。

在信息技术课教学中应用分层教学方法,有效克服学生掌握知识水平两极分化的矛盾,普通性目标全体学生都能达到,发展性目标优生能“吃饱”。真正做到了以学生为出发点,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⑵纵向分层设计

七年级、八年级、九年级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心理状况、学习能力也不一样,社会阅历也不同。因此,教师要根据不同年级的实际设计符合身心发展情况的目标,设计有梯度的教学目标。

案例2:表格的应用和设计专题

1.七年级上第10课:表格的应用

知识与技能:

了解表格的结构与组成,掌握表格在文档中作用。

A级目标能用一种方法正确插入表格、并对表格进行相应的修饰和美化。

B级目标能用不同的方法创建表格,并对表格进行深度修饰和美化。

2.八年级上第12课:用表格为网页布局

知识与技能:

①A级目标自由选择一个插入表格的方法,来设计“网络世界”网站,学会使用“合并单元格和拆分单元格”及给表格设置背景来修饰和美化网站。

B级目标要求用“表格嵌套”或“表格布局”来设计“网络世界”网站,灵活使用“合并单元格”、“拆分单元格”以及给不同的单元格设置不同的背景来修饰和美化网站

②学生掌握通过表格来归类网页中的内容。

信息技术课堂纵向分层教学的实施,使学生各个学习阶段都能获得一定的知识并逐步提高,增强了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和信心。

2.根据教学内容,设计科学的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作为新课改提出的人才培养的三个维度,同样也是信息技术课程所需要关注和实施的目标。知识与能力地位处于首位,既是课堂教学的出发点,又是课堂教学的归宿。过程与方法既是课堂教学的目标之二,又是课堂教学的操作系统,是在前一基础上的进一步开发,是学生联系实际体验、感悟知识的过程。情咸态度与价值观既是课堂教学目标之三,是课堂教学的动力系统。信息技术教育最根本的原则是以学生为本的原则,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对信息技术蕴含的文化内涵的体验,可以形成和保持学生的求知欲,完善学生的健康人格。

案例3:七年级上册第15课《公式与函数》

知识与技能

①学会使用公式与常用函数进行计算。

②学会单元格格式的设置。

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表格数据的处理,体会在excel中用公式或函数计算的方便快捷。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生在利用Excel做一些简单的计算的过程中能体验到Excel的数据统计与分析的功能,激发学生继续探索Excel新用途的兴趣。

经过集体备课,我们觉得对“过程与方法“目标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做了一下修改:

过程与方法

通过分小组用计算器计算和运用excel中用公式或函数计算对照,对我国雪灾损失的数据及各方援助的数据处理,体会在excel中用公式或函数计算的方便快捷。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结合本班期中检测成绩表,让学生自主探究excel中用公式或函数计算的其他功能,激发学生继续探索Excel新用途的兴趣,培养学生积极探索的精神品质;通过对我国雪灾损失的数据统计和各方援助的数据分析,让学生并体会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团结精神。

当然材料也可以选用:奥运会、亚运会、锦标赛等社会热门信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因为材料知识载体。

三个维度的目标不是各自独立的,而是辩证统一的,是一个共同体。理清三者之间的关系,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知识与技能是新课程的首要目标,过程与方法,是知识与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两个目标维度之间的中介物,起着连接和桥梁的作用;而情感、态度价值观则是起着促进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这两个目标维度升华与实现的作用。

制订了三维教学目标并不是我们的主要目的,重要的是信息技术教师要真正理解三维目标及意义,怎么来实施、落实,按照新的教学理念,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开展教学,让学生参与到自主、探究、合作的过程中来,否则的话,一到课堂就变成教师讲,学生单纯模仿的模式,三维目标并不能实现。

五、后记与思考

现代的课堂教学是动态的,开放的,不是一成不变的,很多时候是没有预设的,我们课堂的教学目标设计再好,学生的一个回答,一个错误,都可能成为课堂教学的一个新的情境,因此我们信息技术教师不能局限于教案的教学目标条条框框,而是准确、及时地捕捉课堂中的信息,及时生成新的课堂教学目标,而不是单纯地按照教案上课。学生在经历、体验或探索活动中,提出问题,发表见解,思考角度的多样性,答案的不唯一性,都是学生创造的生成的教学资源,只要教师注意倾听,就能从学生活动中提炼,生成更具有针对性的、超越预设的教学目标。如果不把握课堂教学的动态生成,就不可能有学生充分的发展。 “台上十分钟,台下十年功”,教师只有不断学习,不断提高,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与时俱进,才能体现了信息技术学科时代性。合理设立教学目标,将帮助教师开启成功课堂之门。

参考文献:

[1] 李琼.浅析如何提高初中信息技术教学质量[J].家教世界,2012.24

[2] 黄栋.提高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的有效方法与途径[J].新课程学习(中),2012.10

[3] 刘洋.初中信息技术教学模式及设计方案探析[J].时代教育,2013.02

[4] 梁谦.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对策分析[J].信息技术光盘软件与应用,2012.18

[5] 徐克强主编.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论—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1.12

第2篇

淮南实验中学山南校区 教导处

抓教学质量是学校永恒的主题,加强教学常规管理,提高教学质量,是学校教研工作的重点。淮南实验中学山南校区作为一座新学校,受到政府及教育局等各级领导,还有全市百姓的关注和期待,责任光荣而重大。本学年,教导处主要工作人员已经到位,力量更强,有了明确的职责分工,理应更好地为全校师生服务,为学校的发展做出贡献。现将本年度第二学期的工作作如下总结。

一、指导思想

根据校长办公会议精神,紧紧围绕《淮南实验中学三年发展规划(讨论稿)(2018.9-2021.8)》,以“集体协作”的精神加强目标管理,深入推进素质教育,全面落实“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理念,加快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步伐,牢固树立服务意识。遵循教育教学规律,以学生为本,以教学质量为中心,以强化学生管理,细致教学管理为抓手,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二、工作目标

本学期教学工作,已经实现以下五个目标:

一是教学管理呈现新局面。教导处及所属功能室的日常管理工作得到加强,管理走向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学校教学管理水平得到提高。

二是校本教研实现新突破。立足于强化以集体备课为主要内容的大教研模式,根据教学实际采取教研组集体备课和备课组集体备课两种形式,教研方法得到,教研过程进一步优化,突出了教研效果,提升了教研质量。

三是教学特色实现新发展。本学期信息技术教育得到加强,在基础年级挑选了一批优秀学生参加信息技术奥赛培训及机器人训练,在淮南市2019机器人比赛中,五名参赛选手四人获得一等奖,一人获得二等奖;音体美教学也得到重视,启用了学科专用教室,其它学科不占用音体美课程;为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理化生等学科的实验都充分开课,学生在参与广度、学习深度、培养效果上都有新的提高,八、九年级的信息中考、九年级理化生实验中考都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四是加强师资培训力度,特别是近三年以来考选的年经教师,各级各类培训都全部参加了,确保了教师队伍有层次、有后劲,稳固提升了教学水平。

五是重视和加强毕业班教学工作,科学规划,严格管理,首届毕业生在已经揭晓的自主招生考试中有16人被二中、一中录取,取得了开门红。

三、主要工作

(一)以提高教学质量为中心,狠抓教学常规落实

严格执行课程标准,在备课、上课、作业布置与批改、学业检测与评定等环节更加细致,教师的教学行为更加规范,教学质量不断提高。

1、抓备课,在提高备课实效上做文章。做到“五有”(脑中有“纲”,胸中有“本”,目中有“人”,心中有“数”,手中有“法”);“六备”(备目标、备提问、备板书、备练习、备学生、备教具)。个人备课做到备学情、备任务、备学法、备作业(检测)、备过程,在充分理解和掌握学科知识内容的基础上,深入研究教材,做到紧扣教材而高于教材,杜绝形式主义和照抄照搬教参教案等现象,突出教案的可操作性和课后反思的实效性。在保障教学质量的基础上,鼓励教师积极进行课堂教学的改革与创新,形成个性化教学特色和教学风格,彰显课堂教学的个性特色。

2、抓作业,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教导处、年级部及时掌握各学科各年级作业的质和量,本学期作业的检查共有四次。各备课组以周为时间点,统一布置作业,备课组长对作业把关,严格做到“精、实、细”:“精”指作业布置要适量,要有质量,禁止随意布置机械性、重复性甚至惩罚性作业,提倡布置活动性探究性作业;“实”指作业布置目标明确,针对性强,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有不同的要求;“细”指批改仔细,尽量全批全改,鼓励对重点学生面批面改,有鼓励性、个性化的批语,及时进行反馈和补偿。

3、抓课堂,扎实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全体教师都能认真落实新课程改革的要求,积极转变教学观念,以新的理念指导课堂教学,积极创设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和体验的教学环境,充分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帮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体验、实践,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终身发展能力。许多老师在研究课堂教学结构,精心组织教学,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等方面都有探索。每位教师都能树立课堂教学管理意识,先管理,后上课,实实在在地上课,上实实在在的课,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听课习惯。对上课注意力不集中的学生,老师都能及时提醒,批评教育,不放任自流。注重课堂教学各环节的规范性,向课堂要质量。

4、抓检测,强化对教学质量的过程监控。各年级部、各备课组都很重视单元过关检测,重点抓单元教学效果的评估与反馈,使得教学步步为营、扎实推进,学习一点,掌握一点。突出抓好期中、期末学习质量检测,认真做好质量分析,及时了解教学现状,分析教情学情,有针对性地调整教学和管理策略,及时总结教学工作的经验教训。

5、抓辅导,强化对学生的学法指导。坚持个别辅导与指导自学为主的原则。各班各学科导师结合学生实际,辅导内容具体、有目的、有对象、有效果、有记录,在解题能力上,特别重视和加强学困生和学优生的差异性辅导。课外辅导紧紧围绕提优转差这一总目标,既面向全体,又分层次进行个别辅导,做到因材施教,具备高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帮助学生选择和构建适合其本人的学习方式和学习方法,多数学生在原有基础上都有所进步。

6、抓评价,健全教学工作的激励机制。不把学业检测成绩作为评价教师和学生的唯一标准,还在作业的及时与规范、上课的专注与积极、课外阅读(所有学科,不限于语文)的质与量、社团(七年级)活动成绩等多方位、多角度建立教学评价机制,客观地评价每位学生、每位教师的学习与工作。通过有效的、多样性的评价方式,引导学生和教师张扬个性,发挥特长,推进了教学创新,提高了教学效率。

本学期,进一步强化对教师落实教学常规情况的检查,重点抽查教案与课堂教学的一致性、同步性,避免教案中的形式主义;加强对作业布置、批改、分析、反思的检查,提高作业的效用。加强随堂听课、推门听课力度,引导每一位教师重视教学常规的落实,增强自已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对教学负责,对学生负责。

(二)以推进课程改革为契机,努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1、加强教师的理论和业务学习。日常业务和理论学习做到集体学习与个人自学相结合,业务培训与教学实践相结合,利用培训与教研活动组织教师深入学习新课程改革内容, 深刻领会新课标的精神,以基础教育改革的新理念为指导,积极转变教学观念。提倡每节课后的教学随笔或反思,并经常交流,从而更有效地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

2、积极打造教师发展平台,推进教师队伍的整体发展。学校继续为教师提供提高和培训的机会,以掌握先进的教育理论。继续利用好各级优质课、公开课、业务竞赛活动,引导教师勇于展示自我,提高素养,争当名师。加强对学校骨干教师、名师的管理,通过定期上展示课、公开课,影响和带动其他教师尽快成长。学校适时举行了相关学科教研组研讨课及观摩课,促进了全体教师加强交流,共同提高。

3、加强教师师德师风建设。组织教师学习并落实《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把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转变为每位教师的自觉行为。加强课堂教学纪律,杜绝无教案上课,消除教师讲课的随意性。上课期间基本没有接听电话、收发短信等违纪行为,没有酒后进入课堂等行为。

4、加强青年教师的培训力度。开展“青年教师岗位大练兵”活动。近两年入职的青年教师全员参与。对青年教师从思想、业务、生活等方面给予关心、帮助,通过压担子,创机会,使青年教师在工作中明确自己的成长目标。结合“青蓝工程”,每个青年教师都制定个人成长计划,磨练自己各项教育教学技能,提高业务水平,成为充满教学智慧,洋溢教学热情,挥洒教学魅力,“享受教育”的现代型教师。

(三)强化体卫艺安全教学,发展办学特色

1、继续抓好社团、兴趣小组活动。配合政教处,依托年级部,根据教学实际情况,开设相应的社团和兴趣小组。做到有组织、有计划、有实施、有记录、有考核、重实效。积极鼓励学生组织参加有关竞赛活动,丰富学生生活,培养学生能力。

2、重视体卫艺、信息技术教育工作。加强对体卫艺术教育的管理与研究工作;不挤占该学科的教学时间,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特点,从基础抓起,真正提高体卫、艺术课教学质量,为学校的发展注入了新活力,形成了新特色。

3、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七年级开设了心理健康课,学校心理咨询室全天候向全体学生开放。在课堂教学和各项活动中都有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及时对学生进行心理指导,培养学生坚韧不拔的意志和艰苦奋斗的精神,增强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

4、认真做好安全教育工作。始终把安全工作放在首要位置,做到时时讲安全,事事讲安全,对上级安全会议精神和文件都能做到及时传达,结合文件精神制定切实可行措施,认真落实。每月一次安全教育主题班会。学生从思想上重视安全,认识到安全的重要性。

(五)强化年级目标管理,力求实现学校新的突破。

1、七年级经典诵读,由张校助亲自指导。教学上,每一位任课教师在教学中一定都注意知识的衔接,在教学中做到心中有数,降低难度,减小坡度,放慢脚步,打好基础。注重对学生学习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和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七年级教师狠抓养成教育,针对新生特点,通过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活动,使学生内化为自觉的行为。用良好的行为规范促进学生健康、有序的发展,做到严格、规范、科学,使学生真正做到愿学、乐学、勤学、笃学,尽最大努力不让一个学生掉队。

2、八年级教学确保扎实、规范、科学,在原有基础上逐步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注重班级整体成绩的提高,力戒两极分化,为全体学生顺利进入九年级打下坚实的基础。

3、九年级的教学要确保夯实基础、全面提升,总结往年毕业班的经验教训,充分发挥年级的整体优势和全体教师的潜质,在中考中取得了开门红。各科教学的调控工作比较扎实,新授课教学进度安排合理。进一步强化了培优补差的力度,重视薄弱学科教学。任课教师一定都能注意每一个教学环节的质量,重视分层次教学,加强对学生学习内容掌握情况的约束力度、习题作业的检查力度,精讲精练,不搞题海战术。每一次月考后都召开年级部会议,分析形势和成绩,明确目标,全年级统一认识,统一目标,对目标学生进行全面跟踪,分类推进落实到人。教导处及所属各功能室努力做好服务工作,加强对毕业班教学工作的宏观指导与监控,积极为毕业班教学献计献策。

4、做好控辍工作。进一步宣传《义务教育法》,增强家长和学生知法、懂法、守法的自觉性;充分调动家长、学校和教师控辍工作的主动性;加强学困生转化工作,对他们进行理想信念教育,使他们端正学习动机,教师有计划地对后进生进行文化课补差工作。积极开展特困生的帮扶工作,开展“手拉手、献爱心”等活动。坚持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则,开发每个学生的特点和潜能。

(六)扎实做好服务工作,为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坚实保障

1、教导处及所属各功能室所有成员坚持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及时调整工作思路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学情、教情,开展创造性的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工作效果不断提高。

2、坚持做好各种评定,规范档案管理,为学校及年级决策提供翔实的材料。

3、所有工作人员都有服务意识,做好服务后勤工作,不断提高业务水平。

4、图书和阅览室能合理科学地规划好学生的图书借阅和七年级的阅读课,及时和相关年级和教师协调,图书借阅和阅读课都全面铺开。

5、信息中心组织计算机教师随时对计算机教室进行全面的维修和养护,对损坏的机器能及时向学校反映,保证了正常教学。针对九年级中考内容很早就开始针对练习。

6、各实验室安全意识得到,危险品的存放和使用严格而规范,不定期对实验药品和仪器进行检查,对所需的药品和器材及时拉出清单购买。化学药品和器材的摆放规范合理,实验室的卫生一直都非常整洁,实验室已经成为我校对外的窗口。

7、艺体组课堂教学质量不断提高,科技艺术节系列活动安排较早,各兴趣小组活动有条不紊地开展;七八年级体育教师对本年级广播操的教学随时监督,九年级体育教师针对中考测试内容做了系统而全面的针对性训练。

本学期,面对新的形势与要求,教导处及其所属全体教师进一步解放思想,创新教育观念,强化服务教学的意识,把开拓进取与求真务实相结合,抓基础,练内功,上下一心,共同努力,对推动学校教学工作再上新台阶做出了自己的努力。

附 各月行事例

二月

1、制定工作计划,明确教导处人员职责。

2、各年级报到、领教材作业本。

3、召开教研组长、备课组长会议,落实集体备课。

4、七八年级寒假作业检测。

5、教研活动正常开展。

6、“青年教师岗位大练兵”动员。

7、班主任基本功比赛动员。

三月

1、检查各年级学籍情况。

2、教研活动正常开展。

3、检查青年教师教案。

4、检查作业。

5、毕业班中考报名启动(毕业生登记表、拍照、综合素质评价表、理化生实验操作、体育加试、中考政策加分等)。

6、召开毕业班不同层次学生中考动员会。

7、各学科中考复习经验交流。

8、参与科技艺术节。

四月

1、期中检测:准备、组织、分析总结、表彰。

2、教研活动正常开展。

3、参与科技艺术节。

4、毕业班理化生实验加试准备(时间场地协调、器材准备)、训练。

5、毕业班信息技术加试训练。

6、检查教学反思。

五月

1、七八年级学生评教问卷调查。

2、检查作业。

3、毕业班理化生实验操作训练、考试。

4、毕业班体育加试考试。

5、毕业班信息技术加试考试。

6、新生登记。

六月

1、中考答题卡填写训练。

2、组织中考。

3、选派教师参加中考阅卷。

4、检查青年教师教案。

5、回收听课记录等材料。

第3篇

信息技术与初中历史教学相整合,生动活泼的界面,鲜明动听的声音,使历史教学由静态变成了动态,从抽象变得既生动又直观,为历史课堂教学创建了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信息技术的运用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突破教学重点和难点,提高课堂教学效果,而且可以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学生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提高。

一、激发和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和热情

兴趣是一种积极的情绪。信息技术的使用,创造舒适、悦目、悦心的局面,使学生产生如见其人和身临其境的体验,促使学生积极探索的情感,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主动性,从而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信息技术教育手段通过珍贵的历史瞬间(图片、视频),把学生带回到历史人物活动和事件情境中,生动逼真的历史画面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更清楚地了解历史事件,更好地理解教材,使学生觉得历史不是枯燥的历史,而是一个个活灵活现的寓意深刻故事。如教学《郑和下西洋与戚继光抗倭》一课时,给学生播放有关的影视资料,肯定会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充分了解郑和下西洋、戚继光抗倭、葡萄牙攫取澳门的居住权等基本史实,从而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评价历史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以郑和、戚继光为榜样,使学生接受爱国主义教育,从而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健全的人格。

二、突破教学难点,突出重点,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能力

人类活动历史在现实世界是客观存在的,但不能重演。尤其是一些时空跨度较大,时间较长的历史事件,历史事件的线索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和媒体很难描述的具体,更多的时间和空间扩展历史事件跨度很大的差异,学生很难掌握。在这种情况下运用信息技术虚拟历史事件,清晰展现在学生面前,能够有效地调动学生的视觉感官。使学生对历史事件有一个完整的总体认识。如教学七年级《》一课时,的历史背景是学生学习这一课的一个难点,教学时要充分展示公车上书、、戊戌等基本史实过程,让学生进一步了解的前后史实,通过对内容的分析,引导学生认识的历史意义,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拓宽教育渠道,增强历史教学的德育功能

在历史课教学中,教师不仅向学生传授历史的基本知识,教会学生如何做人,使学生成为有知识、有能力的人才,而且应挖掘教材中的德育教育素材,根据学生实际,创造良好的道德情景,渗透思想道德教育,使学生产生感情的共鸣,对学生进行道德情感教育。如教学《宁为战死鬼 不作亡国奴》一课时,运用信息技术播放《血染卢沟桥》《》等影视视频剪辑,再现历史场景,描绘历史故事,使学生亲自感受历史氛围,通过内心体验,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初期的历史事实,了解中国人民尤其是中国军人抵抗日本侵略可歌可泣的历史故事,用信息技术视听效果感染学生,增强教育效果,使学生受到生动的思想教育。

四、增大课堂容量,丰富教学内容

传统的教学,教师只是一支笔、一本书的教学,黑板的容量是有限的。如果想添加一些课外练习是比较困难的。运用信息技术的优势,可以有计划的增添与教学目标相关的大量内容与练习,使学生视野开阔、知识量扩大。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和巩固所学的内容,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如运用信息技术进行课堂在线测试,能够及时评价学生对知识掌握和巩固的情况,并且得到快速反馈和评价判断。如选择了错误的选项,计算机将发出“你错了,请再试一次!”的声音和提示来激励学生继续努力;如果你选择正确的选项,计算机将发出美妙的音乐或“很好,请继续。”计算机还可以利用“历史迷宫”“寻宝”或“竞猜夺冠”等游戏,创建有趣的抢答氛围,丰富教学内容,让学生在游戏中掌握知识。

五、建立教案库、试题库,编制试题,提高效率

把好的经验和优秀教师的教案、课堂设计存入计算机,而且不断增加、补充和修改,随时可用。也可在网上下载优秀教学案例,根据课程计划,集中整理,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和科研水平。还可以利用历史测绘制图软件,存储各种数据和图表。对历史题库中的试题进行知识和能力的分类,计算机按照一定的要求(难易和知识点的分布)从题库中选择试题,打印成卷。因信息技术快捷、方便的特点,试题随机组成难易得当,知识点分布合理,具有较高的信度,可以大大提高教师的工作效率。若有历史多媒体教室还可以在计算机上进行联机测验,计算机会对每位学生的回答做出评判,并记录解答时间、次数等参数,按照标准计算成绩,迅速做出学习评价。

第4篇

关键词:信息技术 课堂问题 应对策略

问题一:学生“玩”的意识严重,不愿认真学习

初中阶段,学生信息技术水平参差不齐,特别是像我们这种城郊中学,在教学中很难做到因材施教和均衡发展。一段时间下来,学生便失去了学习的兴趣,基础好的学生往往自以为是,上课懒懒散散,不认真学习;那些自控能力差的学生更是将课堂当成了“游乐场”,QQ、网游是他们的最爱,聊天、玩游戏盛行。

应对策略:

1.合理认知,改变观念,认识价值。长期以来,信息技术因为是非考试学科而被认为是放松、消遣时间的学科,学生抱着玩的心态来上课,很少有人会关注它存在的价值。在教学中我们可以从生活中常见的事物出发,比如节日祝福卡、活动宣传海报等的制作,帮助学生了解信息技术的含义,改变以往的错误观念,真正认识到信息技术存在的价值,激发学习这门课程的积极性。

2.关注差异,合理设计,有效教学。在教学设计时,充分考虑学生之间的差异,确定不同的教学目标,精心设置多层次的任务,确保不同层次的学生在课堂中都能学有所乐,学有所获。如《电子邮件》一课,教师可设置多层任务:没有电子邮箱的学生完成电子邮箱的申请,已有电子邮箱的学生则给教师发送一封介绍“电子邮件工作原理”的邮件。有效的任务设计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之投入其中,每个层次的学生都有提高,教学效果不言而喻。

3.正确引导,在“玩”中学。“玩”是学生的天性,我们不应对游戏有偏见。如果能对学生的这个兴趣予以正确引导,使他们的集中点转回到课堂上来,在“玩”中学也未尝不可。如打字练习是七年级上册教学中一个重要内容,教师可以尝试将打字游戏引入课堂,并告知学生本节课的学习任务是“玩游戏”,最终按照游戏等级高低来评定成绩。此外,还有许许多多小游戏,引导学生区分游戏的优劣,将其恰当运用于课堂,将有利于课堂教学实施。

问题二:“自主”学习时间“乱”相丛生

新课程要求“以学生为主体”,将课堂完全交给学生,教师只起到组织、引导的作用。在课堂教学中,我们有情境设计和任务设置,安排学生“自主”学习、探究……但在真正的实施阶段却忽略了课堂细节的组织和管理,学生借着“讨论”“交流”的名义随意聊天、走动,甚至偷偷破坏机器,课堂“乱”相丛生,教学效率更是无从谈起。

应对策略:

1.注重课堂各环节,明确规则,加强制度约束。重视课堂各环节的组织,用制度来进行约束,让学生有章可循。课前要求学生排队,安静、有序地进入机房。课中,学生不得随意调换座位,教师对计算机进行编号并附一本“使用登记手册”,每位使用者都须对自己的机器负责,及时记录计算机的使用情况,每月进行检查与核对,其结果计入平时成绩。课后,完成“下课四部曲”――关,写,整,摆,即关闭计算机,填写使用登记手册,整理桌面,摆放凳子。上述这些规则教师应在每学期的教育课中进行明确和强调,从细节入手,确保课堂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

2.采用“片长制”,实现自我监管。根据学生座位按片分组,每组4-6人,设置一个组长,负责管理本组成员的学习、纪律和课堂表现。课堂上组长负责将学习任务安排给组员,及时对合作学习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协调、改进,帮助、督促每个人完成任务,并确保作业提交。同时组长还负责记录每个组员在课堂中的纪律表现以及课后的整理情况,在课后反馈给教师。经过一段时间的磨合,组长在课堂教学中起到了很好的组织、领导作用,每个组都能在组长的安排下有序地进行自主学习,而且课堂纪律和课后整理情况都较先前有了很大改善。课堂上,学生自主学习、分工协作,秩序井然,同时实现了自我监管。

3.结合奖惩,营造课堂音乐氛围。在平时与学生的接触中我发现,音乐和游戏一样,都是他们感兴趣的内容。将音乐引入信息技术课堂,在课堂中营造音乐氛围,让学生在音乐中操作,在音乐中竞争与时间赛跑,这也是一种课堂管理的方式。课堂中播放音乐的选择非常重要,过于嘈杂的曲目不适合课堂,在实践中我们将歌曲的选择权交给学生,由学生提议,科代表初审,最后教师把关,将其作为一种奖励策略推出。如此转移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学习,也能达到较好的效果。

问题三:如何使教学软件“事半功倍”

现在为了方便课堂教学,我们通常会在学生机上安装电子教室类软件,广播教学在课堂中被广泛使用,学生的课堂操作情况也都在教师的掌控之中。然而问题就此产生,由于学生之间存在差异,让学生同步掌握教学内容是不可能的,广播教学的不适当使用,频繁打断了学生的思路,课堂中唏嘘声此起彼伏,学生注意力被转移,学习效率大打折扣。如何才能有效利用教学软件?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应对策略:

创设教学案一体化网络教学平台,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教学案一体化网络教学平台”是我们对现有各类教学素材和常用教学软件的一次整合、创新。其设计思想是这样的: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现状及发展趋势,将学案和教案结合起来,为学生提供一个自主学习平台,并以这个资源平台为依托,将课堂教学着力点放在思路引导上,立足于使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有机地融为一体的新型教学模式。

在设计过程中,我们根据各年级教材的内容和特点,结合本校学生的实际,确立了理论课、操作技能课、作品制作课三种课型,并为不同课型设计相应的教学案模块和格式规范。“教学案一体化”网络教学平台注重指导学生如何学习、如何探索,包括学习目标与任务、学法指导、教学素材、练习与反思四部分。在课堂中,教师只是引导、协助者,学生通过平台了解学习的目标和内容,自主选择学习策略,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开展探索、实践和互助,确保了资源利用最大化和课堂效率最优化。

以上是我对于初中信息技术课堂中出现的一些常见问题在实践中摸索、总结的应对策略和做法,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信息技术课是一门特殊的学科,在教学中出现的问题也常常异于其他学科,因此,作为信息技术教师,我们要不拘一格,勇于尝试,以学生为立足点,努力探索出更多合理、有效的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吴胜伟,吴春红.高中信息技术课堂问题行为分析及应对策略[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0(2).

[2]刘向永.董玉琦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程价值认识的现状与分析[J].中国远程教育,2011(9).

第5篇

【关键词】信息技术;英语;备课;课堂导入;师生角色反馈

【中图分类号】G633.67

随着素质教育的发展和教育信息化的推进,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我国面向21世纪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的新视点,是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关键,极大优化了英语课堂教学。

一、使教师备课更加自主灵活,对学生更能因材施教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蓬勃发展,国家远程教育项目及班班通工程的实施,资源共享极大的提高了备课效率,学校的英语资源库应运而生,资源库集大量精选、适合我校校情的教学资源如课件、教案、习题等于一起,供教师参考,大大缩减了教师制作课件寻找教学资源的麻烦,同时,资源库的建立,学生们也可以通过互联网访问学校的资源库,观看与教学有关的视频、完成家庭作业或进行自主检测等等,体现了学生获取知识的主体性。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考虑的是怎么最大限度的利用这些资源。通过网络积极努力寻找,下载后进行加工处理,在大量的课程资源中找出适合本学校环境,适合学生的教法、学法。使英语课堂教学能够自主灵活,因材施教。

二、使课堂导入更自然流畅,更引起学生的好奇心

以新目标八年级英语(下)Unit8 Section B为例,这节课的学习目标是学习一些表示动物的名词以及学会使用描述性的词汇。教师就可以从资源库调出有关动物的一些图片,甚至于"动物世界"的节目片段。刚上课的时候,可以展示一幅幅生动鲜明,栩栩如生,活泼可爱,憨态可掬的动物或视频,学生很自然流畅地就说出了动物名称,继而积极的描述出动物的动作。不仅发言踊跃,而且兴趣盎然,从课堂一开始教师就抓住了学生的注意力。正所谓"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假如只是按部就班,对照单词表学习发音、讲解、举例,或者利用课本上的插图来讲解那么多的动物名称,如goldfish, cat, dog, parrot ,mouse, snake, slider, hamster等等,都容易出现指代不明,浪费时间,学生觉得无聊,无趣的现象。而远程教育信息技术资源的使用,很好的解决了这个问题。

三、使课堂教学内容更加丰富,课堂教学更加高效有序

相对于以前上课时用小黑板出示或者直接书写教学目标、教学重点等和每次用录音机播放听力,使用资源库辅助教学显得简洁,清晰,一目了然,而且可以随时选用。拿新目标英语Unit4 Section A第一课时为例,用一张 PPT 就可以图文并茂地展示本节课的主要内容,用另一张PPT标明本节课的各个环节,用超链接的方法,把每个环节设计好。这个环节完了以后可以自动返回,学生可以针对自己的具体情况,有的放矢的学习,哪些是自己需要掌握的要点,哪些是自己需要突破的难点,哪个是自己需要训练提高的知识点,一目了然,是真实任务型的活动。到了听力播放部分,点击就行了,少了倒带等诸多麻烦。课堂容量增加,学生学的反而轻松,这都得益于远程教育资源的共享。

四、使教师主讲变为主导,学生由被动变得主动

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信息化的参与,学生得以进行大容量的仿真交际。在每节课的presentation后,课本上经常会出现大量的Drills 或者practice,以前经常是套用句型进行机械式训练。学生觉得缺少语言环境,参与的积极性不高。而现在,信息技术与英语课程的整合使这种现象得到很大的改观。

比如七年级的学生在学习有关人称代词的对话和描述性形容词时,通过屏幕上人和物的连续变换,要求学生在真实情境中灵活运用对话:Whose......is this/are they? It's/They're......学生还可以通过动画片中物体的变长、变短、变大、变小、变新、变旧,变漂亮,变丑陋,并结合配音,练习正确分辩音和意。从而更好地掌握形容词long,/short, big/small, new/old, pretty/ugly ,更准确地表达The jeans are too long ,Try them on. She looks funny. Look at her gloves .They're so big 等主要句型。

通过信息技术远程教育资源在教学中的广泛应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师生关系的转变,由教师"主讲"为"主导", 即上课一改过去的习惯:老师满堂灌,学生一直记笔记;老师领读多,学生跟读多。而是让学生积极参与,成为主体,使课堂以学生为主。学生变"被动"为"主动",教材不只是停留在课本上,而是和实际生活密切相连,真正实现了语言是用于交际的目的,强化了"学"的环境设计,为学生创造良好的语言学习环境,从而达到真正意义上的分层教学和个性化教学的目标

五、使课堂内容得到更及时的反馈,便于查漏补缺

课堂内容结束后,为了做到心中有数,每节课的反馈测试是必不可少的,信息技术的参与,使我们测试的形式越来越多样化,筛选的范围越来越宽阔,可以自编测试题,也可以广泛运用网络,精选习题,找出适合测试的内容。这种便捷的利用信息资源,有助于实现我们精讲多练,把主动权还给学生的愿望。

比如在八年级(下)Unit4是学生初次学习直接引语变间接引语。以往的学习靠口头解释翻译,学生对人称的转化就搞不清楚。但是自从有了信息资源,教师就可以在屏幕上播出人物图像和原话的对白,学生如果在转述时出错了会马上觉得不通顺,从语感上就能辨别出正确与否,经过大量仿真的训练,学生在人称,时态和所有格的使用上得到了很大改观。

第6篇

【关键词】 互联网 初中英语教学 课程整合

2011版《英语新课程标准》第四部分的实施建议中提出:合理开发和积极利用课程资源是有效实施英语课程的重要保证。将现代信息技术与英语学科整合,尤其是互联网资源,使学科教育朝着自主的、有特色的教学方向发展,提高教与学的效率,间接促进现代信息技术的掌握以达到“双赢双利”的共建目的。为此,笔者就互联网如何运用于英语教学中并最大程度地为教学服务进行了探索。

1. 利用互联网资源设计灵动的课堂

1.1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恰当运用互联网的音频、视频、图像等资源,实现了课堂中的图文并茂、视听并举,充分为每一个交际场景提供了真实情境。例如讲到人教版Go For It!七年级上册Unit 4 Where’s my backpack?单元时,可以在课堂拓展部分,教师设计Lillian要请装潢设计师帮他设计新居的任务,为学生布置情景,为学生提供相关资料的网址链接,学生进入网页,用鼠标拖动家具,设计自己理想的房间。学生通过将自己的学习成果进行展示和交流,满足学生了的表现欲望,而这一有趣的课堂活动也增添了学生的学习信心和乐趣。

1.2突破语音学习瓶颈

2012年秋人教版Go For It(新目标)新版本的发行,对初一的学生有了一项具体的要求:语音。笔者在与不少教师交流的过程中发现许多教师对语音教学不知从何入手。目前很多教学资源已经实现网上共享,结合“语音入门软件”等类似资源让学生直观地看到特定的某个音素发音的口腔位置、发音的嘴型、是否有震动声带等。以上所提及如何发音的细节都会通过图片和动画的形式展示给学生,替代了教师用中文繁琐地解释如何发音,而且也会大程度地避免以往教学中的学生不看教师嘴型“瞎喊”的情形。

1.3助读写教学“一臂之力”

学生的思维培养非常重要,作者在阅读课和写作课时经常出示“思维导图”,目的为让学生在教师影响下逐步形成“发散性思维”。如教授学生学写“招聘广告”时,教师出示一只小狗在屏幕上,将其头、身、尾巴比成文章的开头、正文和结尾。让学生分组讨论每个部分应该写些什么。这一直观比喻方式将本课中重点化难为易,收到良好效果。

1.4完善学业评价体系

在具备互联网和局域网的环境下,利用论坛、聊天室、空间、博客等信息工具实现评价。如教师布置的英文日记、作文,学生提交作业之后,教师可以在文章下方点评、也可以让其他学生欣赏作品、讨论;从而实现师对生评价、生生互评价,营造了浓烈的讨论氛围,学生在交流下也会慢慢提高写作水平,此外也培养了学生的评价能力,并且能够接受别人提出的建议,从而不断地完善自己。

1.5实现“第二课堂”

当今提倡素质教育,课后作业可以创意化,摒弃枯燥、效率低的抄写作业。从作业布置方式上可以进行改善,如:一次课后,笔者布置了小组协作完成的一项作业:浏览“Job interview”相关英文网页(教师事先提供好几个网站),将从网络搜索中获得的 “want ads /job interview”(自选)知识以专题形式,通过PPT展示出来,以小组为单位用英语介绍(每位学生选取一个立意和角度,不能重复)。再如布置学生在寒暑假看英文电影等以此拓展学生的英文课堂并将其学习成果以录像、录音的方式作为作业上交。

2. 互联网是架起家校、校校之间的桥梁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校讯通”、“家校通”等平台使教师与家长、教师与学生、教师与教师之间的沟通更方便。

2.1 “亲其师,信其道”,教师与学生在校沟通时间不多

教师可以利用“校讯通”每天及时地对学生当天上课的表现进行点评和反馈,并告知家长学校的活动开展、每日作业等,使得家校联系更紧密。

2.2开展“资源共建”活动,使得校际之间交流更为密切

譬如引进名校名师课堂实录,校际试题、精品教案共享,一方面有利于进一步实现均衡的教育,另一方面很大程度上帮助了青年教师的成长。丰富生动的教学资源,友好的人机界面,能充分的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既提高了教学效率,也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

3. 结语

互联网资源与英语学科整合,重在过程。英语学科在信息技术环境下进行教学是培养素质型和创造型人才的最有效途径,将受到越来越多英语教师的钟爱,只要在整合过程注意学习科学的教学理论,深入钻研教材,运用恰当的教学模式,就能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第7篇

一、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课堂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动机

课堂教学是师生双方共同进行的活动,只有充分调动双方的积极性,才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在英语教学中,教师有机地使用信息技术,充分利用计算机具有的储存、自动编排归档和随时检索的功能,把多媒体和网络运用到英语教学中,能快速地为教材编入新的英语语言信息,并随时以不同的形式提取和积累。通过Authorware,PowerPoint,Flash等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将各种不同的信息,如数据、文字、图像、动画、声音等有机地集成在一起,进而展示事物的本质特征与内在联系,能使抽象的图形、数字,呆板的文字、图片,变成赏心悦目的画面,对学生进行多重感官的刺激,为学生创设出真实的、符合自然规律的语言学习情景。这种生动活泼的教学环境有利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如在学习新湘版初中英语七年级(下)Unit 5 Topic 1 “What’s the weather like in Beijing?”这一话题时,为了帮助学生学习有关天气变化的新单词,掌握一般将来时的用法,用一般将来时描述24小时天气变化状况。笔者设计了这样的一个多媒体教案课件:

1.首先,将一幅阳光明媚的画面展现在学生眼前,展示出sunny。

2.忽然,狂风突起,树叶飘落,展示出windy。

3.接着,乌云密布,展示出cloudy。

4.其次,电闪雷鸣,紧接着瓢泼大雨哗哗而下,展示出rainy。

5.最后,雨过天晴,云雾缭绕,,展示出foggy。

让学生了解运用计算机创设出语言的真实情景,让学生边看边接受新知识,了解天气变化的形容词和名词之间的区别。对于sun,sunny;wind,windy;cloud,cloudy;rain,rainy;fog,foggy几组词,学生不仅记得牢固,而且兴趣盎然,情趣大增。与传统教学的课本、录音机相比,多媒体计算机提供了更为真实、更接近自然规律的语言输入。这是任何其他媒体所不能替代的一种交互方式,它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了强烈的学习欲望,从而形成学习动机,并有效地培养和提高了利用信息技术寻找和学习新知识的能力。

二、有助于创设生动活泼的教学情景,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信息技术作为英语教学辅助工具及强大的认知工具,改变了传统的教学策略和理念与教学模式,构建了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只能被动地参与教学过程。现行的新课程改革倡导的研究性学习使学生变被动型的学习为投入型的学习和合作学习,让他们在真实的环境中学习和接受挑战性的学习任务,而信息技术为新课程改革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如在学习新湘版八年级英语(上)Topic 2 “Ann’s Birthday Party?”这一课时,我制作了如下一个课件:

首先,用PowerPoint,Flsah制作出教学课件,通过一幅幅生动的画面展示:Ann邀请朋友参加生日聚会――朋友们高兴地接受邀请――Ann和妈妈为此次聚会做准备――朋友们先后到来――送生日礼物――唱生日歌――吃蛋糕等,帮助学生阅读和了解课文。然后设计有关问题,然后让学生回答问题。这样就把学生带入到一个具体而真实的情景中,达到了语言运用的实际效果。其次是通过课件展示课文的重要语言知识点,并进行训练以达到熟练运用的目的。最后,提出问题:“What do you think about Ann’s party”学生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问答。然后运用所学知识,分角色表演。这样,整个课堂学生情绪高涨,兴趣浓厚,大大提高了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三、有助于创设良好的英语交流环境

英语学习首先要把英语作为一种技能来掌握,而不是作为一门知识来学习,这样就要求学生在课堂上要多进行交流,并进行反复的大量实践,尤其是Pair work,Group work等练习。因此,教师一定要事先对话题、情景、训练项目进行精心设计。新课程标准下的课堂教学的目标要求是培养学生的交际运用能力,让学生在课堂上练习表达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创设良好的英语学习环境,从而提高课堂学习效率。而利用信息技术创设良好的语言环境就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教学手段,因为教学课件可以不厌其烦地为学生提供实践的机会,它可以使教学内容呈现教学情景,使教学过程变得形象、生动而活泼,从而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学生的学习印象,使得语言训练更富有灵活性和挑战性。

四、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第8篇

数学是研究数量、结构、变化、空间以及信息等概念的一门学科,从某种角度看属于形式科学的一种。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七年级数学教学计划2020,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七年级数学教学计划1一、学情分析:

本学期我将担任七年级的数学教学工作。通过上学期的教学,学生的计算能力、阅读理解能力、实践探究能力得到了发展与培养,对图形及图形间数量关系有初步的认识,逻辑思维与逻辑推理能力也得到初步提升,学生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转变,特别是抽象思维得到了较好的发展。从上学期的教学中,发现有以下问题:部分学生没有达到应有的水平,学生课外自主拓展知识的能力几乎没有,很少有学生具有课外阅读相关数学书籍的习惯,没有形成对数学学习的浓厚兴趣,不能自行拓展与加深自己的知识面。本学期将继续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亲身参与活动,进行探索与发现,以自身的体验获取知识与技能;努力实现基础性与现代性的统一,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体现现代信息社会的发展要求,通过各种教学手段帮助学生理解概念,操作运算,扩展思路。

二、教材分析

本学期的教学内容共计六章,

第5章:相交线和平行线;

第6章:平面直角坐标系;

第7章:三角形;

第8章:二元一次方程组;

第9章:不等式和不等式组;

第10章: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整个教材体现了如下特点

1.现代性--更新知识载体,渗透现代数学思想方法,引入信息技术。

2.实践性--联系社会实际,贴近生活实际。

3.探究性--创造条件,为学生提供自主活动、自主探索的机会,获取知识技能。

4.发展性--面向全体学生,满足不同学生发展需要。

5.趣味性--文字通俗,形式活泼,图文并茂,趣味直观。

三、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目标:学习-平行线的有关知识,掌握平面直角坐标系的画法,学会二元一次方程组、不等式及不等式组的解法,能够绘制简单的统计图表。同时进一步提高学生几何作图能力。过程方法目标:学会观察和分析几何图形,发现图形的特征和图形之间存在的关联,学会总结规律。初步建立方程思想,学会使用代数式表示数量及数量之间的关系。态度情感目标:认识生活,感知生活,领悟数学是为生活服务。

四、教研工作

认真学习业务理论,并做好一周一次的业务笔记,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丰富自己的业务知识;积极参加一切课题研究活动,敢想敢干,敢于创新,不怕失败。在学习策略上及时指导学生,培养思维,方法技巧,提升能力。及时对教学活动作出反思,每周写出一至两个教学反思,真正体会自己的优缺点,做到有的放矢,进一步提高自己。每周及时上传四个教案和四个课时作业。认真做到备学生。每周整理出一个精品教案,及时上传。发挥多媒体教学优势,积极利用和制作课件,提高自己电化教学能力。

五、注意事项

1.要由"单纯传授知识"转变为"既传授知识,又培养学生数学思维方式和能力"?

2.要由"教师主导,学生被动接受知识"转变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组织引导"?

3.教法要灵活,不以教师的讲解代替学生的活动?

4.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活动创设问题的情境?

5.给学生留出相应思考余地,自己作出判断,教师先不要急着作出相关的提示或暗示?

6.应设法让学生参与到"观察、探索、归纳、猜测、分析、论证、应用"的数学活动中来并适当搭造"合作、交流"的平台?

7.重点应落在掌握有关基础知识和技能上?

8.要深入钻研,创造性的设计教学过程。

六、课时安排(教学进度)

第一周5.1相交线

第二周5.2平行线

第三周5.3平行线性质5.4平移

第四周数学活动,小结与单元检测活动

第五周7.1与三角形有关的线段

第六周7.2与三角形有关的角7.3多边形及其内角

第七周7.4镶嵌活动小结期中考试

第八周8.1二元一次方程组8.2消元五

第九周8.3再探实际问题和三元一次方程组

第十周小结与检测

第十一周9.1不等式9.2探实际问题和一元一次不等式

第十二周9.3一元一次不等式组9.4课题学习

第十三周小结与检测

第十四周10.1统计调查

第十五周10.2直方图10.3课题学习

第十六周进行复习

七年级数学教学计划2一、教材编排特点及重点训练内容:

本册教材的编排顺序是:相交线与平行线,实数,平面直角坐标系,二元一次方程组,不等式与不等式组,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

本册书的6章内容涉及《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实践与综合应用”三个领域,其中“实践与综合应用”以课题学习的形式安排在第九章。这6章大体上采用相近内容相对集中的方式安排,前一章基本属于“空间与图形”领域,后章五基本属于“数与代数”领域,这样安排有助于加强知识间的纵向联系。在各章具体内容的编写中,又特别注意加强各领域之间的横向联系。

教材编排有如下特点:

1.加强与实际的联系,体现由具体—抽象—具体的认识过程.

2.注意给学生留出探索和交流的空间,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3.体现由特殊到一般的认识过程.

4.强调数学思想方法.本册书突出体现了数形结合的思想、转化的思想以及类比的方法.

重点训练项目是:通过相交线与平行线的教学初步让学生学会简单的推理;平方根与立方根的概念与求法,实数的概念及实数与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关系;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教法与应用;不等式与不等式组的教法与应用;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

二、学生学情:

本班学生进行了一个学期的学习,虽然期末考试成绩可以,但是发现本班学生尖子生少,中等生较多,差生较多,上课很多学生不认真,学习态度学习习惯不是很好,本学期要切实采取措施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教学要求:

如下表:

四、教学措施:

1.本学期教学工作重点仍然是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和基本技能的训练,在此基础上努力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所以要抓好课前备课,这就要求我要认真研究教材,把握每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课堂上注重教学方法,努力让不同的学生都学到有用的数学。

2.依据课程标准、教材要求和学生实际,设计出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解决关键的整体优化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的运用要切合学生的实际,要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有利于调动不同层次的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采取多种教学方法,如多让学生动手操作,多设问,多启发,多观察等,增加学习主动性和学习兴趣,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教学过程中尽量采取多鼓励、多引导、少批评的教育方法。这样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形成主动学习的意识,教学中通过鼓励性的语言激励学生,使水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鼓励,以此增强他们的学习信心。

3.根据学生的不同学习状况,给不同的学生布置不同的作业,对于学习比较的学生,给他们留一些与课堂教学内容相关的基础性的作业,检验他们对当堂教学内容的掌握情况;

对于学习成绩比较好的学生,留一些综合运用或拓展能力方面的作业,检查他们对知识的灵活运用和综合运用情况。

4.利用课堂教学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要求学生课前自学,通过预习“我”知道了什么,还有什么不知道或还有什么我看不懂,在书上做出记号。以便上课时重点听讲。课堂上,要求学生养成良好的听课习惯:课前做好上课的准备,听课时要集中精神,专心听讲,积极思考问题,认真回答问题,不懂的及时提出来。要求课后养成复习的习惯,每天都要把所学的知识进行复习,可在头脑中回顾当天所学知识,对于忘掉的或回想不起来的,可翻书重新记忆。另外,隔段时间还要把前面所学的知识再行回顾,以免时间长了忘记了。要求学生每天认真完成作业,作业要书写工整,解题规范,杜绝抄袭现象,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做作业习惯。

5.关注学困生,不歧视学困生,尊重、关心、爱护他们,使他们感到老师和同学对他们的关心。

设置一些简单的问题,由他们回答,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利用中午休息时间或第八节自习时间为他们辅导,尽量使他们跟上教学进度。另外,对他们要有耐心,对于他们提出的问题,耐心解答。

6.培优补差。

对于中上等生,利用课后阅读材料和课外资料丰富他们的头脑,增加他们的知识面,通过专题训练,提高他们的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鼓励他们利用课余时间通过课外资料或上网学习等方式拓宽他们知识面和视野,不懂就问,养成勤学好问的习惯,以提高他们的各方面的能力。对于学困生多关心和帮助,在课堂上多提问他们一些简单的问题,多鼓励他们,以增强他们的信心。

七年级数学教学计划3一、指导思想:

七年级数学是初中数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本学期的教学,要使学生学会适应日常生活,参加生产和进一步学习所必须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进一步培养运算能力、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数学创新意识、良好个性品质及初步的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二、学生基本情况:

根据分班考试的情况来分析学生的数学成绩并不理想,总体的水平一般,尖子生少、低分的学生较多。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厌学情况严重,纪律涣散,意志力薄弱,学习欠缺勤奋,学习的自觉性不高。

根据上述情况本期的工作重点将扭转学生的学习态度,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抓优扶差,同时强调对数学知识的灵活运用,反对死记硬背,以推动数学教学中学生素质的培养。不断加强学生的逻辑推理、逻辑思维能力,计算能力,以便提升学生的整体成绩,应在合适的时候补充课外知识,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本学期中我要抽出一定的时间给孩子们讲讲有关新概念几何,提升学生素质;在学习态度上,部分学生上课能全神贯注,积极的投入到学习中去,部分学生对数学学习上的困难,使他们对数学处于一种放弃的心态,课堂作业,大部分学生能认真完成,少数学生需要教师督促,这一少数学生也成为老师的重点牵挂对象,课堂家庭作业,学生完成的质量要打折扣,学生的自觉性降低了,学习的风气有所淡化,是本学期要解决的一个问题;学生的学习习惯养成还不理想,预习的习惯,进行总结的习惯,自习课专心致志学习的习惯,主动纠正(考试、作业后)错误的习惯,还需要加强,需要教师的督促才能做,陶行知说:教育就是培养习惯,这是本期教学中重点予以关注的。

三、教学目标要求

期中授完第九章,期末授完下册全册。

四、提高学科教育质量的主要措施:

1、认真做好教学六认真工作。

把教学六认真作为提高成绩的主要方法,认真研读新课程标准,钻研新教材,根据新课程标准,扩充教材内容,认真上课,批改作业,认真辅导,认真制作测试试卷,也让学生学会认真学习。

2、兴趣是的老师,爱因斯坦如是说。

激发学生的兴趣,给学生介绍数学家,数学史,介绍相应的数学趣题,给出数学课外思考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3、引导学生积极归纳解题规律,引导学生一题多解,多解归一,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提高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这是提高学生素质的根本途径之一,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让学生处于一种思如泉涌的状态。

4、运用新课程标准的理念指导教学,积极更新自己脑海中固有的教育理念,不同的教育理念将带来不同的教育效果。

5、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陶行知说:教育就是培养习惯,有助于学生稳步提高学习成绩,发展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弥补智力上的不足。

6、开展分层教学,布置作业设置A、B、C三类分层布置分别适合于差、中、好三类学生,课堂上的提问照顾好好、中、差三类学生,使他们都等到发展。

7、进行个别辅导,优生提升能力,扎实打牢基础知识,对差生,一些关键知识,辅导差生过关,为差生以后的发展铺平道路。

8、站在系统的高度,使知识构筑在一个系统,上升到哲学的高度,八方联系,浑然一体,使学生学得轻松,记得牢固。

五、教学进度安排:

周数教学起止时间章节

1—8周201x.3.1—14.24第一章1.1—第三章3.6

9周4.25—5.1期中考试

10—17周5.2—6.26第十章10.1—第十二章12.3

18—19周6.27—7.10期末复习考试

七年级数学教学计划4一、学情分析

从七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考试成绩来看,本班优秀率有突破10人,算是达到预期目标,但及格率只达到43%多,与预期尚有一定的差距。总体上来看,仅管绝大多数学生学习很努力,也掌握了一定的学习数学的方法和技巧,但基础知识的不扎实成为制约他们学习的瓶颈,造成班级发展不平衡,两极分化现象严重。

二、指导思想

坚持党的十七大教育方针,以《初中数学新课程标准》为准绳,将新课程改革落到实处。以提高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根本任务,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重点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应用数学的能力。通过本学期的数学教学,进一步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激发其求知欲望。同时,完成七年级下册数学教学任务。

三、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目标:学习-平行线的有关知识,掌握平面直角坐标系的画法,学会二元一次方程组、不等式及不等式组的解法,能够绘制简单的统计图表。同时进一步提高学生几何作图能力。过程方法目标:学会观察和分析几何图形,发现图形的特征和图形之间存在的关联,学会总结规律。初步建立方程思想,学会使用代数式表示数量及数量之间的关系。态度情感目标:认识生活,感知生活,领悟数学是为生活服务。班级教学目标:优秀率:15%;合格率:50%。

四、教材分析

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

本章主要在第四章"图形认识初步"的基础上,探索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①、相交②、平行。本章重点:垂线的概念和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本章难点:证明的思路、步骤、格式,以及平行线性质与判定的应用。

第六章、平面直角坐标系

本章主要内容是平面直角坐标系及其简单的应用。本章重点:平面直角坐标系的理解与建立及点的坐标的确定。本章难点: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坐标及点的位置的确定。

第七章、三角形

本章主要学习与三角形有关的线段、角及多边形的内角和等内容。本章重点:三角形有关线段、角及多边形的内角和的性质与应用。本章难点:正确理解三角形的高、中线及角平分线的性质并能作图,及三角形内角和的证明与多边形内角和的探究。

第八章、二元一次方程组

本章主要学元一次议程(组)及其解的概念和解法与应用。本章重点: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及实际应用。本章难点:列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决实际问题。

第九章、不等式与不等式组

本章主要内容是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法及简单应用。本章重点:不等式的基本性质与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法与简单应用。本章难点:不等式基本性质的理解与应用、列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第十章、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

本章主要学习收集、整理和分析数据,并根据数据对调查对象作出正确的描述。本章重点:调查的意义、特点及分类,利用扇形图、频数分布直方图和频数拆线图描述数据。本章难点:绘制数据统计图及如何利用各种统计图对调查对象作出正确的描述。

五、教学措施

1、认真研读新课程标准,钻研教材,精选习题,精心备课,做好教案,上好新课。

同时仔细批改作业,作好辅导,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作认真总结成功与失败的经验和原因。

2、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设施制作教学道具,设置教学情境,结合日常生活,由浅入深,循序渐进。

引导学生主动加入课堂学习和讨论,积极参与知识的探究与规律的总结。

3、营造民主、和谐、平等、自主的学习氛围,引导学生进行合作探究、交流和分享发现的快乐。

从而体会到学习的乐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4、精心设计探究主题,引导学生学会发散思维,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能力,实现一题多解、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5、开展分层教学模式,成立互助学习小组,以优带良,以优促后。

同时狠抓中等生,辅导后进生,实现共同进步

六、课时安排

七年级一周有6节课,本学期总共有20周,共有课时120课时。

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14课时

5.1相交线

5.2平行线及其判定

5.3平行线的性质

5.4平移

小结、复习2课时

第六章直角平面坐标系7课时

6.1平面直角坐标系

6.2坐标方法的简单应用

小结、复习2课时

第七章三角形9课时

7.1与三角形有关的线段

7.2与三角形有关的角

7.3多边形及其内角和

7.4课题学习镶嵌

小结、复习2课时

第八章图形认识初步12课时

8.1二元一次方程组

8.2消元--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

8.3实际问题与二元一次方程组

8.4三元一次方程组解法举例

小结、复习2课时

第九章不等式与不等式组11课时

9.1不等式

9.2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不等式

9.3一元一次不等式

小结、复习2课时

第十章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9课时

10.1统计调查

10.2直方图

10.3课题学习从数据谈节水

小结、复习2课时

其中每小章节后有一节作业讲解课、总结复习课,大概需要30到40课时。具体安排以实际为准

七年级数学教学计划5一、教材分析

全期共有六章。新授课程主要有一元一次不等式组、二元一次方程组、平面上直线的位置关系和度量关系、多项式的运算、轴对称图形、数据的分析与比较。

第一章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本章主要使学生掌握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法,以及怎样利用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解决实际问题。

重点: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及其简单应用.

难点:了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集,准确利用不等式的基本性质.

第二章二元一次方程组

本章通过实例引入二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组以及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概念,培养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和完整性和深刻性,使学生掌握好二元一次方程组的两种解法.

重点: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列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决实际问题.

难点: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决实际问题

第三章平面上直线的位置关系和度量关系

本章使学生了解在平面内不重合的两条直线相交与平行的两种位置关系,研究了两条直线相交时的形成的角的特征,两条直线互相垂直所具有的特性,两条直线平行的条件和它所有的特征以及有关图形平移变换的性质,利用平移设计一些优美的图案.

重点:垂线和它的性质,平行线的判定方法和它的性质,平移和它的性质,以及这些的组织运用.

难点:探索平行线的条件和特征,平行线条件与特征的区别,运用平移性质探索图形之间的平移关系,以及进行图案设计.

第四章多项式的运算

本章主要要求了解多项式的的有关概念,能进行简单的多项式的加、减、乘运算,以及乘法公式。注重联系实际,为将来学函数奠定基础让课堂内容生动、趣味化,从学生熟悉的背景引出概念。

重点:对于每个概念的正确理解,以及各项法则的正确、灵活的应用。

难点:探索各项法则的形成原因。

第五章轴对称图形

本章主要体会对称之美,利用轴对称进行图案设计,认识和欣赏轴对称在现实中的应用。认识特殊三角形的性质及角平分线、垂直平分线的性质,设计开放性很强的练习,关注学生情感、价值观的培养,关注“局部”与“整体”的教学思维的训练。

重点:探索轴对称图形的基本性质及其相互关系,丰富对空间图形的认识和感受。

难点:在动手操作中探索几何规律。

第六章数据的分析与比较

本章紧扣数据,抓住概念本质,紧密联系实际对平均数、加权平均数、极差、方差的概念进行阐述。注重了让学生自主思考、相互交流,形成结论的教学方法。

重点:掌握加权平均数的意义、计算及与普通平均数的区别与联系;掌握理解极差、方差的有关概念与意义;学会用计算器进行数据的分析。

难点:能联系实际问题,利用数字特征分析数据组的统计特性,并对不同数据组的性质进行比较。

二、学情分析

本学期是本年级学生初中学习阶段的第二学期。通过上期的学习,大多数学生对学习数学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更有像陈琦、严细毛、瞿俐纯等同学更是对数学探究活动情有独衷。上期期末考试中,0901整体水平稍高于兄弟班级,但有两极分化的趋势。0902班的及格率稍高于兄弟班,但低分段学生高于10%,而且这部分学生对学习缺乏应有的热情和自信,有自暴自弃之嫌。

三、目标任务

本学期的数学教学要从学生的实际问题出发,积极引导学生“观察”、“思考”、“探究”、“讨论”、“归纳”数学问题,要鼓励学生去探索、发现数学的奥妙,用学到的本领去解决“复习巩固”、“综合运用”、“拓展探索”等不同层次的问题。教学中既要注意知识的覆盖面,关注中考的重点、热点和难点,又要突出数学知识在社会、科技中的运用,让学生在学习、练习中熟记知识要点、考试内容,掌握应试技巧和数学思想方法,提高综合素质,培养创新意识和探索能力。在期中、期末考试中力争生均分70分左右,合格率60%以上,优秀率30%以上,并将低分率控制到10%以下。

四.主要教学措施

1、认真钻研教材,积极捕捉课改信息,尽力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努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个性品质。

2、把握学生思想动态,及时与学生沟通,搞好师生关系。

3、充分利用课堂教学时间,帮助学生理解教学重难点,训练考点、热点,强化记忆,形成能力,提高成绩。

4、改进教学方法,用多媒体课件,实物等创设情景进行教学,力求课堂的多样化、生活化和开放化,力争有更多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机会。

5、精讲多练,在教学新知识的同时,注重旧知识的复习,使所学知识系统化,条理化,让学生在练习、测试中巩固提高,减少遗忘。

6、开辟第二课堂,在不加重学生负担的前提下,积极引导学生阅读课外书,促进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培养兴趣,提高能力。

7、加强培优补中促差生的个别辅导,因材施教,培养学生的个性特长。

特别要多鼓励后进生,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1)课前预习习惯;(2)积极思考,主动发言习惯;(3)自主作业习惯;(4)课后复习习惯。

8、改进阶段考试形式,改进评价方法,注重学习过程的评价,対基础知识技能“推迟判断”,让学生有再次考试的机会,成功的喜悦,重视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的评价。

五.教学进度

第一周: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第二~三周:二元一次方程组

第四~八周:平面上直线的位置关系和度量

第九~十周:多项式的运算

第十一~十四周:轴对称图形

第十五~十六周:数据的分析与比较

第9篇

一、落实教学常规管理

1加强教学常规检查。本学期每月由由教务处抽查一个教研组。检查内容为教师的教案、科计划、听课记录、教育教学笔记、学生的作业以及各组根据自己的特色制定相应的检查内容,如语文组的摘抄本、周记本,理化生组的实验教案、实验单等。发现问题由教研组长及时要求相关老师进行整改。

2、真组织考试,做好质量分析,按教务处和年级组的安排严格监考,狠抓考风、考纪,对违反考试纪律和随便缺考的学生进行严肃处理,以警示学生。从考务安排、监考、评卷、成绩统计各环节,尽可能减少人为因素的干扰,真正实现竞争的公平、公正,以考风促校风。

3、开好教师会、学生会和学生家长会。特别是学生会,本学期,每个年级都召开了二次以上的学生会,九年级召开了四次学生会,通过教育,使学生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增强学习信念,克服学习困难,讲究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成绩。努力营造和谐的学习氛围,培养和树立良好的学习风气。在表彰会上,请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和进步突出的学生谈谈他们的学习经验和学习方法。在家长会上,让学生家长代表上台发言,一起交流教育孩子的经验和方法。

4、开展实验和课外兴趣活动。要求科任教师组织兴趣小组、科普活动小组。开展活动有方案、有开展时间、地点。引导组织学生参加课外活动,开阔学生眼界,开发学生智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5、加强音、体、美学科的教学管理,完善体音美的考核标准和评估方案,探索特殊群体成才的策略。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兴趣活动,推进学生课外活动的正常进行,从时间、场地、器材等多方面给予保证,确保教学的正常进行。并注意安全教育,使音、体、美教学体现出新的特色。在本学期美术组组织了多次专题黑板报评比活动,体育组班级篮球赛、学校政教处组织了庆祝2009年元旦文艺汇演,都比较成功。这充分展现了体、图、音的教学水准。

6、学校现有教学资源的管理和开发,发挥实验室、电教室、图书室的作用。加强课堂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充分发挥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作用,提高教学效果,指导督促检查教师使用现代电教设备,以适应现代化教学的需要。抓好了理、化、生实验工作,保持实验室和仪器的卫生,为师生服好务。加大图书室的管理、开放力度,加强学生对课外文学名著的阅读,使学生不断扩大了知识面,提高自身素质。

二、抓教研,促进质量的提高

1、参加校集体活动、做好自学记录。继续组织教师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优秀的教育刊物和教育论著,课标解读、《课程标准》及相关资料,促进教师教育理念的转变,提高教师文化底蕴。学校每位教师都有一本教育教学理论学习笔记本,大部分教师都能认真总结,抒写心得。

2、听课 。教师之间能互相听课,一般教师听课都在10节以上,教研组长、听课在15节以上,分管教学副校长、教导处主任听课都在30节以上。教师每次听课都能认真做好听课记录基本上都有听课评议及反思。在听课过程中借鉴别人的经验,以具体的课例为载体开展教师与教师之间的教研活动。

3、备课。充分发挥集体备课组的作用,采取集体研讨方式,重点把握教学过程中的问题,教研组、同组课任教师互谈互评,相互借鉴,做好个人第二次备课。

4、公开课教学 。各教研组精心组织好本组学科教师开展公开课、汇报课活动。公开课,课前能集体备课,课后认真分析、总结、反思,以此来促进教师课堂教学水平的提高,推进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使公开课真正起到示范作用。教师听课后认真参加讨论,做好评课工作,写出听课感受。每次公开课都做好、上课、评课工作,并做好教研组活动记录。学校王永峰老师在县第八届“育人杯”课堂教学竞赛中获得二等奖。

三、抓好毕业班管理

九年级工作是学校的中心工作,为切实提高毕业班的教学质量,提升我校办学效益和声誉。成立中考领导小组,由校长统一指挥,制订详细的复习备考计划和措施,将目标分解到人,层层负责,层层跟踪落实。

本学期召开了六次毕业班教师工作会议,三次毕业班学生会议,做到毕业班工作抓早、抓实、抓细,通过阶段性学学情分析会,用集体的智慧突破教学难点。学生的作业经过备课组集体精选,将学生易错易混的试题存档,再次集中练习。九年级领导小组经常深入年级检查督促此项工作,定期召开领导组工作会议,研究、指导毕业班工作。

四、加强普九档案管理

加强对学生的学籍档案管理,做到学生既有电子档案又有文本档案。建立了七年级新生的入学档案、学籍档案的填写发放。建立新生学籍卡、新生花名册、辍学生花名册、毕业生花名册,等相关材料。做好变动学生的情况登记,规范借读、休学和转学的有关手续,对已经毕业学生的档案进行了归类和整理,及时地为升学学生转档提供帮助。做到资料齐全、规范、合格。 共2页,当前第1页1

经过全体师生的努力拼搏,学校的校风、教风、学风都有根本性好转,上课纪律良好,教学质量稳步上升。我校参加XX年 年郁南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获得乙组第三名的好成绩,学校获得XX年年计算机管理和使用评比三等奖,“壹百分”考核评比二等奖。

五、本学期发现的问题

1、个别教师缺少敬业精神,有上课迟到和早退现象。

2、备课组活动的效率还需进一步提高,个别教师的合作意识,教研气氛不够浓郁,教学行为还需要进一步加以引导和规范。

今后,还要进一步抓好常规教学,树立质量意识,抓“学品”教育,走教改之路,各个学科都要认真讨论,探索如何上好每一节课,根据明年中考新形势发展的要求,目标要转移到抓学习,抓尖子生、抓好中层生。

平台中学教务处

第10篇

关键词:多媒体 语文课堂 学习兴趣 教学效果

随着新课程的改革和实施,作为一名工作在第一线的教师,我深切地感受到教学生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个变化主要体现在课堂教学目标、组织形式、教学手段等方面。在此,笔者就多媒体手段在教学中的运用谈一点感受。随着信息技术被广泛运用于社会生活的许多方面,教育教学也借助多媒体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为优化中学语文教学架设了一座平台,它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开拓学生视野、加大教学容量等方面起到了显著的作用。

一、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运用多媒体课件可以呈现事物现象的本质属性,美妙的自然风光,奇特的自然现象,事物的本质特征,事件过程的演绎……还可以运用各种技巧,如对比、叠合、拖移、夸张,以及将事物变大为小,变小为大,变快为慢,变慢为快等等,使学生对事物的本质,事件的发展有直观的感受,清晰的逻辑,深刻的印象。例如:我在参加遂平县青年教师语文教学比赛时,选定《小石潭记》一文作为参赛篇目后,从网上搜集了大量能表现小石潭美景的古画、摄影等图片,以古筝曲《平沙落雁》作为课文朗诵的背景音乐,再用power point制作成精美的多媒体课件,运用于比赛时的课堂教学中。

通过把小石潭这一优美的景象展现在学生面前,通过视觉和听觉综合形象,声像兼备,使学生从活泼、生动、直观的画面去感受小石潭的清、幽、雅的景致,体味作者在小石潭边时那既乐又忧的心情。此课件为学生创设出了一个极为生动的情境,提供了丰富的外部刺激,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增强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既减轻了教师的负担,又提高了教学效果。

二、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使课堂变枯燥无味为生动有趣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有了浓厚的学习兴趣就有了强烈的求知欲,有了强烈的求知欲就产生了学习的动力,而课堂教学是培养中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场所。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大部分学生是在被动的参与课堂学习这一总过程,大都缺乏学习兴趣,师生间也缺乏更多的互动与交流。而现在,由于多媒体教学手段的运用,这一状况得到了很大改观。不仅如此,利用多媒体在讲授同样的内容时,所花的时间比原来少很多,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我以往在讲解一些抽象的写景散文时,讲得口干舌燥,而学生对书中描绘的景象,感觉也总是似懂非懂、模糊不清。现在,运用多媒体手段教授这类课文,就方便、实效多了。继续以讲授《小石潭记》为例,教学中运用多媒体辅助手段,让学生先欣赏一幅幅利用powerpoint制作的小石潭美景的图片,再让学生用语言来描述自己喜欢的景象,说一说他们对所见景物的感受,然后再结合音乐、动画与文章进行学习。学生既清楚的感知到了潭周围的景致美,又真正的体悟到了文字的韵味美,也对理解作者情感变化奠定了基础,朗读起来还声情并茂,兴趣盎然。一堂可能枯燥的说教课亦因创设了良好的情境,引起了学生的愉悦感,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学习兴趣,从而获得了良好的效果。

三、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能优化课堂教学,突破重难点

传统的语文教学中,教师一般只是在教案中注明教学难点和重点,而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并不能直观地看到这一点。在现代文的教学中,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体味和理解重要词语的意义和作用,这正是学生难以突破的一关,利用多媒体教学则能直观地启发学生的思维,从而使学生攻破学习难关。如在教学七年级下册《艰难的国运和雄健的国民》一文时,课文的教学重点和难点是理解本文中精彩的比喻句中所蕴含的哲理及洋溢的情感。理解含义深刻的一些句子。在多媒体教学中利用课件把教学中的重点语句,如:“走到崎岖的境界,愈是奇趣横生,觉得在此奇绝壮绝的境界,愈能感到一种冒险的美趣。”等,一一表列出来,逐一解决,则能更好的实现学生在重点难点上的突破。

采用多媒体手段教学,可以视听并用,变静为动,充分刺激学生的各种感官,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能更好的突破重难点,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四、运用多媒体教学,能有效配置时间,加大教学容量

语文教学,要想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必须加大学生的阅读量,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众所周知,当今的初、高中教育,实际上更多的还是围绕中、高考来学习,这种情况势必造成学生学习的狭隘性,学生除了从书本上获取知识之外,没有更多更好的途径去阅读,获取更多的知识,而多媒体教学则弥补了这方面的不足,为学生赢得了更多的时间,拓宽了学生的视野,扩大了知识面。

总之,合理恰当的运用多媒体教学,是现代化教学的需要,是我国21世纪教育改革中的一种重要模式。多媒体课堂教学形象、生动、直观,更大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开拓学生的视野,有利于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我们每位教师,应该积极、踊跃地投入其中,根据语文教学的需要,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在语文教学中做到合时宜,使其真正起到“画龙点睛”的效果。

参考文献:

第11篇

那种“满堂灌”、“填鸭式”,教师的教学用具也不仅仅是一支粉笔、

一 一本教案、另加一块小黑板。现代信息技术给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带

来巨大的变革,为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提供了创新的媒介。作为一个

初中数学教师,如何运用电教手段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改进学

生学习数学的方法,培养学生探究数学问题的能力,并努力使教法和

学法实现和谐的统一,近年来,我作了一些探究和尝试。

一、运用电教手段,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数学

学习兴趣

学生的学习动机是在学习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这就要求

教师有计划、有目的地通过教学活动,使学生比较具体地感受到所学

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从而产生多种多样的学习需要,并促进这

些需要转化为正确的学习动机,这样才能使学生始终保持自觉的、积

极的学习状态。

在七年级平面几何《引言》教学中,我设计了用多媒体展示现实

生活中许多常见的精美图案,让学生体会几何图形的美,同时使学生

? 领会到几何图形的实用价值,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然后,让学生运

‘ 用学过的点、线、面、体知识,动手设计并给画一幅美丽的图案。

法国教育家卢梭说得好:“教育的艺术是使学生喜欢你所教的东西。”

初中生已经不像小学儿童那样偏重于情感上的依赖,而是开始有了较

高的独立评价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除了采取经常对学生进行前途教育,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还应养成学生的良好学

习习’溃。组织课外兴趣小组等手段,更重要的是要善于运用电教手段,

合理安排教学内容,灵活运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例如,《相反数》

一节教学中可设计一条数轴,在数轴上设计两个对称运动的物体,旁

边的数据显示物体运动的单位长度,引入“相反数”的概念,加深学

生对知识的理解,寓教于乐,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运用电教手段,优化学生数学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数学逻

辑思维能力

优化学生的数学学习方法,就是运用电教手段,在优化

教法的同时,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创设符合学生发展规律,充分发

挥学生主动性和能动性,保持学生最佳学习心态,并使之成为和谐统

一的情景、方式和方法。

在初中数学课堂中,通过优化教法,改进学生的学习方法,运用

电教手段,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我着重从以下几方面作了尝试。

l、抽象概念形象化,帮助学生识记、理解。如:在学习绝对值

概念时,可以制作一个课件,上面演示一个动画过程,一个小球从“-5”

这个数表示的位置沿着直线向原点运动,旁边的数据显示其滚动过的

距离。让学生从物体的运动过程中和运动的结果来理解绝对值的几何

意义,从而正确理解绝对值的概忿。在讲二次函数fftj,t念时,也可以

制作如下课件,多媒体上显示一个动画过程,一个小球沿着斜坡向下

滚动,旁边的数据显示其速度和滚动过的距离,让学生来测定小球沿

斜坡下滑时其速度与距离之间的关系,从对客观事物的测量、实践中

得到对函数概念的理解。“任何抽象的、枯燥的东西应该都可以具体化、生动化。”新时代的教师应充分运用电教手段来实现它,只有这

样,舒展心灵的教学艺术才会源源不断。

2、动静结合,变换图形,帮助学生思考。几何图形的变换在数

学教学中有着重要位置,通过图形的变换,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

一 兴趣,同时可以促进学生思考,锻炼学生的思维。当然,解决数学问

‘ 题的方法很多,课件的设计也要根据具体的数学问题进行设计,以求

最佳的教学效果。

三、运用电教手段着力提高学生探究数学问题的能力

世界著名

的数学家和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塔尔说:“学生学习数学的唯一正确的

方法是实行‘再创造’,也就是要学的东西由学生自己发现或创造出

来。教师的任务是引导和帮助学生去进行再创造,而不是把现成的结

论灌输给学生。”

学生数学能力的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借助电教手段可促进学生

第12篇

所谓的同课异构,就是同一节的内容,由不同的教师根据自己的实际和理解,自己备课和上课。由于教师的不同,所备所上的课的结构和风格,所采取的教学方法和策略也各不相同,这样便形成了不同风格的课。听课的教师就通过对几节课的对比,结合他们所取得的效果,找出他们的优点和不足,然后反思自己上过此课所经历的过程或还没有上过的为自己准备上这堂课进行第二次备课,而进行不同的教学设计。

1探索中,建构校本教研模式

【案例背景】

新课程实施之前,我县各学校开展的教研形式基本上是集体研究式教学的探索,即通过集体备课形成通用教案(简称通案),然后使用通案进行教学的一种做法,目的是集中集体智慧,实现经验共享,优势互补,共同进步,整体提高教学质量。然而,通案的形成环节过多,花费了老师们大量的时间,加上人人都要上通案课,都要调课、听课,评课,老师们只能疲于应付,教学教研水平没有实质性的提高。为此,为了打开教师的教学思路,彰显教师教学个性,真正体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我们尝试改革集体备课制度,进行“同课异构”教研形式,于2008年下半年开始实施。这里,2008年在县三中召开的“一课多讲”初中信息技术教研活动,由县各学校所承担的课题分别组织了相应的教学设计。此次教研内容为福建省教育出版社出版七年级信息技术第三单元第三节《保存网上的信息》。分别有11位不同学校的教师对同一教学内容进行不同模式的教学设计。这11位教师采用的教学模式可以归纳为三种:即开放式教学、任务式教学和探究式教学。

【案例简析】

案例一:开放式教学

1.创设情境,引入新知: 从生活中的事物引出“图片、声音、文字”,如:先播放大金湖视频,提出问题(大家看到的是哪里),展示电子小报,小报上有什么东西?等等。

2、自主探索,合作解决: 首先,师根据学生在网上找到有关大金湖的图片,设疑如何保存到我们自己的电脑上?引出下载的概念。然后,学生自主解决①图片的保存②文字的保存③页面的保存④提高:文件和软件的下载(分层次教学)。

3.运用新知,完成任务: 首先,师展示几份图文并茂的电子作品。然后要求学生小组合作做一份富有创意有自己独特个性的电子作品向其他同学介绍“大金湖”(展示、汇报、评价)。

当代教育提倡“开放式教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按照这一理念,结合教学内容设计了丰富有趣、针对性较强的开放性游戏活动,让学生看一看,练一练,演一演,使学生在“乐中学,学中乐”,整堂课体现了愉快教学这一特征,让听课教师印象深刻。

案例二:任务驱动式教学

谈话导入,提出整合的任务

演求有关奥运的图片和歌曲。这些图片和歌曲是从哪里获得的呢?揭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如何保存网上的资料。

任务一:保存网页

师给出有关奥林匹克网址(.cn/venue),要求生把浏览到的整个网页保存下来,然后生进行展示。

任务二:保存网页中的图片

渗透奥林匹克知识,把你最喜欢的场馆保存下来,等一会儿给与大家一起分享?生操练,师巡堂。

任务三:保存网页中的文字

首先,把你最喜欢的场馆配上文字介绍给大家,那么我们该怎样把场馆的介绍文字保存下来呢?然后给学生自由操练的时间,学生完成任务,展示给大家看。

任务四:下载软件和歌曲

让学生找出自己喜欢听的歌曲,或者也可以是老师课播放的奥运会会歌(我和你),下载到自己的电脑上。然后请生谈谈自己的操作方法并且演示听听。

《信息技术课程标准》倡导任务驱动型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操作运用能力。任务驱动型教学不仅是教学思想、教学方法,也是一种教学模式。在这里,教师首先把任务明确地演示给学生,然后把主动权交给他们,让他们在完成任务的过程当中充分获得成功感,从面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案例三:探究式教学

1、激趣引题自学探究

①让学生欣赏《北京欢迎你》FLASH动画,请学生谈谈此动画有哪些信息组成,所描写的是哪个地方?

②生回答(图片,文字,声音等),是通过因特网进行搜索得到的。

2、解疑导拨独立探究

① 信息是通过图片、文字等进行传递的,网络上信息的传递通常以网页的形式进行表达。从而引导出本节课探究的任务(网上搜索下载有关北京奥运场馆的有关信息)。

② 打开书本,自主阅读,浏览相关的操作步骤,完成探究的知识。

3、解疑导拨合作探究

① 让学生分小组合作、讨论,边看书边操作,对一些不明白的知识点做进一步探讨,由组长整理好学习的情况,准备向全班汇报。

② 在学生合作探究中教师巡视进行解疑导拨,如:保存网页与做保存网页上的信息的区别,下载软件等等。

4、明理强化实践探究

①教师按组分配任务给学生(有关北京奥运场馆的资料)。

② 指认竞赛规则。

③多媒体展示课前准备好的有关北京奥运场馆的资料,强化操作的熟练程度。

5、激励评价引深探究

① 让学生运前面收集的场馆的图片,文字等信息做成一副自己个性的作品向亲朋好友介绍关关奥运场馆的知识。

② 评价交流作品,师加以激励。

信息技术学科和其他学科间相互渗透和联系,可使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力、审美情趣和艺术感受等综合素质得到发展。教师这样进行教学设计,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让学生在感受、体验、参与、合作过程中学习信息技术,培养了他们综合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

2成长中,收获累累教研果实

这次的“一课多讲”初中信息教研活动成功之处有以下三点:

耳目一新的导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新颖巧妙的构思,有效地突破了教学重难点。

学习内容的拓展,丰富了学生的学习生活。

由此看来,“同课异构”教研活动既实在又有一定成效。老师们通过对不同的教学设计和教学风格的观摩,引发了对不同的教学模式、教学行为所产生的教学效果的深度思考。这样的活动不但为我们教师的教学提供自主探索、创新的机会,也为他们提供了一个互动交流的平台,使每一位教师在思维的碰撞中得到提升,更创造出了我们教学的一片新田地。

3总结中,反思教学教研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