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01 09:33:12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小学数学教育叙事,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成熟型小学数学教师是教学时间较长,教学经验比较丰富的教师。对教材比较熟悉,对教学目标的把握往往比较准确,会特别注重知识和能力目标的落实,也能关注情感目标的落实。对教学内容的处理能够做到详略得当,重点突出,难点突破,也能进行适当的拓展。能够采用灵活的管理模式,在不同的阶段能采用不同的方式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学生能够很好地配合教师教学,教师也会有足够的教育机智处理课堂的偶发事件。但他们的所有教学都是建立在已有的经验基础之上的,与新课标、新课改、新环境、新要求都有一定差距,关健是这部分数学教师在接受新事物上往往有一定的抵触情绪,不能很好的转变教学观念以适应新的教学需要、社会的需要、家长的需要、学生发展的需要和教师个人发展的需要。因此要找到成熟型小学数学教师专业发展的障碍及消解对策。
一、为什么“成熟型小学数学教师”要消除专业发展的障碍?
1、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求“成熟型小学数学教师”消除专业发展的障碍。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大力提升了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地位,教师的专业素质成为影响课程改革成败的关键性因素。在实施新课改的背景下,教师专业发展既是当今时代对教师的新要求,又是教师追求自我完善的内在需要。
2、社会的快速发展要求“成熟型小学数学教师”消除专业发展的障碍。随着时代的发展 ,文明的进步,社会对教师的期望值越来越高。因此,摆在我们面前的迫切任务是努力提升教师自身素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只有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数学教师队伍,才能进一步提高数学教育教学质量,满足社会大众的需求。
3、家长的高期望值要求“成熟型小学数学教师”消除专业发展的障碍。孩子是祖国的未来,是父母的宝贝。每一位家长都抱着“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态将子女送进学校。他们也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跟上时代的步伐、合上社会发展的节奏。成为适应社会,为社会所需要的人才。因此家长也对当今的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4、教师的个人发展要求“成熟型小学数学教师”消除专业发展的障碍。教师,只有不断更新教育理念、开拓创新,才能紧握成功的钥匙、掌握发展的主动;才能不断努力探索、充实自己、超越自我。要想达到这个目标,成为无愧于新时代的教师,就必须自觉地投入到新课改中去,经受锻炼,经受检验,逐步提高,逐步完善,努力形成自己的风格,使自己的教学、教育质量更上一层楼,争做一名领导省心、家长放心、同事欣赏、学生喜欢的合格人民教师。
二、“成熟型小学数学教师”专业发展障碍的消解对策
1、要不断更新小学数学教师教育教学理念。
21世纪己进入信息社会时代,也是信息爆炸的世纪。为适应信息时代要求,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必须发生转变。必须抛弃以往 “一根粉笔、一块黑板、三尺讲台”的教学阵地,走进“多媒体、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教学环境。学生学习要由被动学习转变成主动学习,教师的教学要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只有学习能力提高了,才能更好的适应信息时代的要求。
2、要进一步优化小学数学教师知识结构。
教师的知识结构包括多方面的内容,结合我国小学数学教学的情况,可以将小学数学教师的知识分为三类。一是数学学科方面的知识;二是有关理论方面的知识;三是教学实践知识。知识领域的扩展,对教师的要求也在提高:除了观念上的转变,还需要教师在知识上不断更新。一名小学数学教师应当具备丰富的知识,形成比较完整的知识结构。这些知识不是自然形成的,也不是仅仅通过简单的学校教育就能完全实现的。形成合理的知识结构既需要理论上的学习,也需要在教学实践中探索、总结和提高。
3、要努力提高小学数学教师基本功。
教师基本功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它是教师素质的外在表现之一,更是实现课堂教学目标,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保证,同时也是教师树立威信,赢得学生尊敬的必要手段。对教师教学基本功要求做到: (1)现代科学技术的应用——多媒体教学.(2)积极参与教科研活动,提高教研能力.(3)能运用新的教育理念指导教学(4)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动脑、动手、动口、动笔、互助合作学习。
4、为小学数学教师专业发展创设外部环。。
教师的专业发展是一个长期探索,不断进步的过程,这一过程,永无止境,教师培训必须贯穿其专业生涯始终。要改变高学历就是专业化的片面认识,变被动发展为主动发展,教师就必须要在自身的职业岗位上执着努力。学校要创设良好的外部环境,让教师在专业发展的道路上迅速成长。
5、为小学数学教师专业发展创设团队氛围。
(l)创建学习型教研组。
(2)建立全员参与式校本培训格局。
6、为小学数学教师个人专业成长搭建阶梯。
(l)引导小学数学教师制定个人发展计划。
(2)开展分层次听评课研究。
7、为小学数学教师个人专业成长构建平台。
(l)网络平台。
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为教育教学提供优质服务,促进教师之间互动交流、经验共享,提高资源使用效度。建设教师QQ群,为教师互动交流提供方便。
(2)展示平台。
积极开展各种业务技能竞赛,通过组织课堂观摩、教学技能竞赛、说课比赛以及评选典型教学案例、教育叙事、优秀教育科研论文等活动,为广大小学数学教师开辟互动交流的通道,搭建展示才华的舞台。
(3)交流平台。
邀请名师到校讲学,聘请专家跟进指导,每年有计划地组织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到教育发达地区考察、学习,畅通交流渠道,为广大教师搭建学习平台,拓宽教师教育视野和知识视野,转变教师教育观念,推进素质教育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实施。组织教育教学经验交流会,推广优秀教师教书育人的成功经验。
(4)科研平台。
去年冬天,镇教育组干部给我送来了“国培计划”学习卡,我有些郁闷,工作几十年了,还要继续学习!我抱着试试看的态度就在“国培计划”项目首页登录注册了小学数学学科。没想到却一见钟情,进入网站认真地阅读了有关文件,心里一下子踏实多了。从此,被“国培计划”吸引住了。天天点击网页,上线收看专家的视频授课,使我受益匪浅!
“国培”内容新颖、时尚
“国培”内容除了相应的学科课程,还有公共课程,内容丰富新颖、时尚。都是以前从未学到的新的学说,是新课标下新的教学理念,对促进新课改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并具有超前的时代性。教育研究课的选择、过程与方法、成果的表述、教师怎样做教育叙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提问与反思的教学策略,组织互动交流的教学策略、测试命题的技术与创新。全方位地阐述小学数学教学的方法与艺术,教师所处的地位与态度。都是以培养创新型、研究型教师为目标,使教师具有丰富教学艺术的合格的教育者,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奠定基础。
“国培”理论具有较强的艺术性、指导性、操作性
范存丽等老师讲述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提问与反思教学策略、组织互动交流的教学策略等课程,为小学数学教师教学给予了形象明确的指导,使我们从思想上建立了新课标下教学的艺术和方法的表象。具有很强的操作性。以前的数学教学,老师为教而教,把学生当作教学的客体,抹杀他们主观能动性,课堂以讲述为中心,“我讲你听,我说你做,我发号施令你操作”,把学生视为机械,教师手握方向盘、脚踩油门、刹车,让其任意转动奔驰,课堂大不了让其读一读、抄一抄、写一写、做一做。与其说是教学,倒不如说是教师牵着学生的鼻子走而已。范老师所讲的教学法,富有艺术性,更具有操作性,把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视为一门教学提问与反思、互动交流为一体的综合艺术。几方面融为一体紧密配合,使整个教学过程成为富有较强感染力的探究活动。
创设情境,提问导入,使课堂自然进入一个和谐、宽松的气氛中,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学生产生求知欲,点燃他们思维的火花,把学生当作教学的主体,以老师为指导,师生处于平等和谐的地位,消除戒备心理,使学生敢于向老师质疑,向同学质疑,向教材质疑,敢于表白自己的观点,双方之间相互交流,产生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形成共识,超越以前,教师提问,学生简单地回答,没有真正的动心,没有真正的思考,只是表层的你问我答,没有真正的实现产生影响。
其次抓住课堂教学疑难点,巧妙设问,把学生带到一个动脑思考、动手操作的探究活动中。使学生提出多种假设,在活动中探索假设的正确与否,不再把生杀大权交到教师手中,等待宣判。通过“假设――验证――实践”的过程方式,科学推断,培养学生从小树立科学观,激发学生创新。全面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专家的引领,使我们的认识上升到一个更高的水平,教学理念达到了一个更新的境界。小学数学课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艺术,教师应不断创新,充分运用数学工具、处理好课堂教学评价的维度等方面,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国培计划”的魅力无穷,好处多多
以前的继续教育,大多都安排在寒暑假,设在距离较远的市县城,参加学习确是一件令人头痛的事。
如今的“国培计划”好处多多,使我们足不户,就可以免费学习,既节省了时间,又省下了车船费、差费旅、生活费、资料费等,方便实惠。
关键词:小学数学;初中数学;教育教学
一、小学数学的特点
(一)课程内容的特点
小学数学的学习内容具有很强的抽象性,在学习时要具有系统的学习方法,要循序渐进,以学生能够接受为教学目的,为学生打下坚实的基础。而且这种方式还可以做到使知识提前渗透,并伴随着数学思想和方法的渗透。
(二)小学数学是生活化的数学
对于小学生来说,数学学习不再是教室中的学习,而是一种社会性学习。学生的生活环境都可以作为一个课堂。如买东西用到的元角分,房屋的大小需要涉及到面积的大小及测量,这些都含有丰富的数学知识和问题。而且这些内容是生活化的、有趣的和富有挑战性的。而且对于小学生这样的方法是有利的。同时,每个人都会构造不同的属于自己的数学世界。
二、中学数学特点
(一)课程内容的特点
对于初中数学来讲,简约的内容与丰富的数学思想交融是中学教学的一个特点。而数学思想是及其复杂的,代数思想、解析几何思想、函数等都是一些中型的数学观点。因此这就需要学生严谨的逻辑思维。如今的中学数学更加注重智育与德育相结合,更注重数学生成的过程的思想探讨,而不只是结果的应用。
(二)教学方式的改变
在中学时,教师上课会更偏向于讲课的学习思路。结合对具体实例的分析,让学生体验用数学思想解决问题的过程。通过模仿、操作、探索来进行对学生的进一步加深。发展学生有条理的思考和表达能力,提高逻辑思维能力。这样的方法不仅对于学生的学习有帮助,还可以让学生在今后的社会中与人交流时语言表达更加清晰,讲话更加缜密。除此之外,也需要学生进行自我总结,将各种知识点分类进行整合。之后教师要将学生的观点将以再次整合,再次为学生将思路变得清晰,知识就会得到再次的升华与提炼。
三、如何进行教育教学
(一)把握学习的初始阶段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在学生刚拿到数学课本后,一般都感觉新奇、有趣,想学好数学的求知欲较为迫切。在这个时间,教师要深下功夫,让学生在学习的起始阶段对这门学科留下深刻的印象,产生浓厚的兴趣。因此,在一开始教学时,教师就应该运用生动的教学方法,运用化难为易的教学方式。这样会使学生对这堂课就会集中精力,认真的过脑思考。所谓万事开头难,因此,这就要求教师一定要提前将内容准备充分,烂熟于心,做到在课堂上可以游刃有余。
(二)保持课堂的创新性
注重教学课堂的引入环节。教师要善于设计各种环节,运用各种手段把学生调动起来。唤起学生的参与意识。在数学课堂中,不论是小学还是中学,活跃的课堂氛围都是有利于教学的流畅进行。在课堂上要进行小组互相学习讨论的环节,另外也要让学生自己上台展示自己不同于别人的方法,让大家互相学习和借鉴这种数学思路。而在小学生与中学生讲到关于图形或几何时,教师要让小学生自己动手拼出一些优美的图案。通过简单的表演,把问题设置于适当的情境下,从而营造了一个生动有趣的学习环境。而对于中学生,可以采用多媒体教学,让学生观看动态图和图形的拆分组合,这样也有利于锻炼学生的空间思维。相信在这样轻松的环境下,学生会兴趣盎然、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
(三)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
教师要注重对学生学习的方法指导,从而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主要从“看一看、想一想、议一议、做一做”这四个方面来进行。首先看一看,想一想是指善于引导学生观察周围的事物,小学生可以考虑积木是几面体,而中学生则可以考虑它的空间性。从而可以联想到其他相似的事物。而对于议一议是指要培养学生善于与他人合作探讨的精神,逐步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讨论的习惯。而有了以上这些以后,就要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了。即为做一做,通过多做来达到一定的熟练度和理解力。
四、总结
中小学是打基础的时候,所谓打基础主要是打数学基本知识和技能的基础,要让学生有较宽广的数学视野,不应该以在实际中是否直接有用作为标准来决定教学内容的取舍。对于教师来说,教育教学方法更应该不断地探索,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方法。不仅可以促进学生的合作与良性竞争,同时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能够十分活跃地参与其中,让他们在课堂与教师互相影响、互相沟通、互相补充,达到共识、共享、共进,真正实现共同进步。此外,数学教育也应该注意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这已经成为我国数学教育界的共识。
参考文献:
[1]丁钢.教育经验的理论方式[J].教育研究,2003,(02).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师 实践反思 个体
法国最著名的牧师纳德・兰塞姆聆听过一万人的临终忏悔。他说,假如时光可以倒流,世界上将有一半的人可以成为伟人。每个人最后的反思,不到最后一刻,谁也不知道,但是每个人都可以把反思提前几十年。做到了这点,便有50%的可能让自己成为一名了不起的人。可以说,每个人的发展都离不开反思。
一、我们为什么反思
多年来,小学教育被许多人认为是“学术水平”最低的教育,小学数学教育工作者,似乎也只有接受指导的责任,而没有独立研究的能力;小学数学教学同样被很多人误认为是一件很简单的事,因为整个小学的数学知识体系不难,一般人基本上是没有不会做小学数学题的(奥数题可能除外),这其中包括我们小学数学教师自己。每年重复教着同样的内容,教师自己也就是除了教材以外最多看看教学参考书而已,有的甚至连教材和参考书都不用看,有句行话就是“闭着眼睛也知道这道题在第几页,闭着眼睛也不会教错。”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来,面对不同版本的小学数学教材,如果再不反思,还想抱着以前的“老底”不放,是很难适应新课程改革的教学要求的。难怪有的老教师,过去曾自认为对教材再熟悉不过了,哪一节内容怎么讲早已是滚瓜烂熟,现在总是感叹越教越不会教了,他们不得不重新学习,重新建够新课程背景下的教育教学行为。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今天的小学数学教师不反思就无法进行正常的教育教学工作,反思应该而且必须成为教师生活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反思,从回顾总结自己或他人的教育教学经验入手,从不满足现状的遗憾中产生。只有经常不断地反思,合理地反思,把反思运用到教育教学全过程,才能做到不犯错误或少犯错误,才能让自己的教学永远充满创新色彩,让自己的教学永远处于一种科学合理的理智状态之中。
二、反思什么
这是一个核心问题,也是小学数学教师的反思性教学区别于其他学段、学科反思性教学的根本所在。教师的知识一般可以分为三大类:本体性知识、条件性知识、实践性知识。其中前两类知识可以从书本上获得,而第三类知识更多的是来自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具有明显的经验性成分,是教师经验的积累。这三类知识在不同学段不同学科中所包含的内容是不同的。
1.对本体性知识的反思
教师的本体性知识是指教师所具有的特定的学科知识,对于小学数学教师来说,就是数学知识。这里的本体性知识既包括显性的可言传数学知识,也包括隐性的默会知识即数学能力、素养,是两者的统一体。从听课观察与对话交流过程中发现,几乎近一半的课后分析,或多或少涉及学科知识的纰漏或对学科知识理解的偏差。比如生活中的角与数学中的角怎样区分?轴对称图形只要对折后完全重合就可以了买吗,是否要考虑图案的一致性等等。
[案例1]在引入平角、周角等概念后,一位青年骨干教师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他把学生提出的问题板书在黑板上,差不多写了半黑板。可见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了。接着,教师让小组讨论,看哪些问题自己能解答。随后交流,大家认为满意了,就把该问题擦掉。最后还剩下一大半问题,学生无法解答或有学生试图解答,但同学们不认可。于是教师说:这些问题,以后进一步学习时会明白的。
遗留下来的问题有两个是:0°角与周角有什么区别?有没有大于360°的角?课后,教师坦率地承认,之所以这样处理,是因为自己不知道该怎样解释,才能使学生明白。事实上,教材已经给出了一条射线绕着它的端点旋转半周生成平角,旋转一周生成周角。利用这一基础,这些问题完全可以采用小学生能领会的方式作出解释。例如,让学生伸直右臂前平举不动,表示0°。然后身体连续两次“向后转”,即旋转360°,这时手臂又回到了原来的位置。通过活动,学生自己就能感悟0°与360°的区别与联系。如果连续三次向后转,旋转的度数就大于360°,第二个问题也就有了答案。
[案例2]一次公开课上,一位教师随手在黑板上画了个三角形,标上三条边的厘米数1、2、3,直到下课未发现不妥。课后经人指出,羞愧不已:“我怎么会犯如此低级的错误。”显然,“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的知识不是遗忘了,而是“当时没想到”。诸如此类,司空见惯的案例,都不仅仅是偶然的遗忘。
上述两个案例所反映的问题,在中国的文化背景下,在大多数人看来是不能听之任之的。因为,科学性是教学的基本要求,连科学性都不能保证的教学,难免“误人子弟”。“教材把握不好,或者把握偏了,方法越高明,越会南辕北辙。错了、偏了,还有什么艺术可言呢?”这里,导致教师教学表现一再大失水准的原因,与其说是由于某几个具体数学知识的缺失,不如说是由于数学素养的不足。因为有了较好的数学素养,在这里表现为数学知识的融会贯通与数学直觉,即使某些概念遗忘了,也可以从其他方面的联想中获得补充和支撑;即使一时分辨不出学生的回答蕴涵了哪一具体的数学思想、概念,也能从整体上体悟语境中的数学味。
作为数学科学,从原名到定义,从公理到定理,一般都是演绎呈现的。它简练、严谨、纯粹,显示了数学的学术形态。作为数学课程,为使学生能够理解教材内容,必须进行教学法加工,使之转化成为易于认知的“教学形态”。而要弥补教师本体性知识的缺陷,需要引起教师自身的关注。因此,唤醒教师的警觉,提高对教学中出现科学性错误的自我监控意识,显得尤为重要。要求教师既要钻进去,又要跳出来,居高临下地以理性的目光审视教与学的过程,解剖自己的教学行为。
2.对条件性知识的反思
教师的条件性知识是指教师具有的教育学与心理学知识。小学数学教师应该具备数学教育的相关知识以及儿童学习数学的心理。“小学生的数学思维是逐步发展的。一二年级是在直观行动思维基础上的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随着年龄的增长、数学知识的获得,到了三四年级,具体形象思维逐步减少而抽象逻辑思维逐步增加;到了五六年级,小学生的抽象思维进一步发展,但仍不能像成人那样完全依托抽象的数学概念进行思维,还往往要以具体的表象作为认识的支柱。这种过渡,不是单纯一加一减的关系,具体形象思维与抽象逻辑思维往往是兼而有之,是相互补充和渗透的,而直觉思维则是数学思维发展到一定阶段前两种思维有机结合达到质变的升华形态。”
[案例3]二年级数学教材中的“认识线段”,是以“毛线”作为线段的生活原型进行教学的。一位教师先让学生把课前带来的毛线放在桌子上,说一说它是什么样的。然后让学生想办法将它变直。接着教师总结说:“将毛线拉直,就成了一条线段。你们小手捏住的两端叫做线段的端点。”最后教师让学生把自己当作线段来介绍,结果有的学生说:“我要是被同学拉直了,我就是线段。”有的学生说:“把我放在桌面上,我就是弯的。”还有的学生说:“线段可以补衣服。”
[案例4]一位教师在执教“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时,要求学生想办法计算35-2和35-20,学生都采用了小棒进行计算:35-2,从5根里拿走2根,剩33根;35-20,从3捆里拿走2捆剩1捆5根。教师看见学生都能用小棒计算此类题,认为教学目的已达到,大功告成,然后就开始练习。
上述两个案例虽然都考虑到了小学生的认知特点,都能从直观教具或学具出发,引出概念或计算法则。但两位教师都把操作过程看作了教学的最终目标,而没有让学生从最初阶段的感知表象中抽取本质的东西来。前者没有帮助学生建立起“线段都是直的,有两个端点,线段有长短”等本质属性的认识,后者没有帮助学生明白“两位数减一位数是从个位数里减,两位数减整十数是从十位数里减”的计算方法。
儿童的认知发展需要经历三个发展阶段:动作认知、图形认知、符号认知。这三个发展阶段对应着儿童思维发展的三种水平:操作水平、表象水平、分析水平。显然,儿童在概念学习中也要经历从具体――表象――抽象的过程。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在直观物体和抽象概念之间搭建桥梁。既应帮助学生为抽象的数学概念建构起适当的“心理意义”,又应善于引导学生从抽象的高度把握具体的对象。因此,教师首先要认真钻研教材,精心地进行课前预设,课堂中针对学生的认知偏差灵活地实施生成性教学,主动补充教育学、心理学等相关理论知识,使自己的教学有更丰厚的底蕴。
3.对实践性知识的反思
教师的实践性知识是指教师在面临实现有目的的教学行为中所具有的课堂情境知识,实际上就是通常所说的教学实践经验、实践智慧。“教学智慧是指教师在教学实践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对教学工作的规律性把握,创造性驾驭和深刻洞悉、敏锐反应以及灵活机智应对的综合能力。”
[案例5]这是一节数学练习课,练习内容是“工程问题”,其中一道题是这样的:“打一部书稿,小李单独打10天完成,小王单独打12天完成,小均每天打64页,如果小李与小王两人合打4天,那么就剩256页没打完。三人合作几天才能打完这部书稿?”学生读完题后都沉浸在苦思冥想之中,数分钟后才只有几个学生提笔演算。突然,学生C猛地举起手,但马上又缩了回去。教师询问原由,学生C怯生生地说:“我的答案是4天,不知对不对?”教师高兴地说:“这道题的答案就是4天,你是怎么知道的?”学生C说:“我是用256÷64求得的……”话音未落,教室里立刻爆发出一阵大笑。面对着学生C突如其来而且是始料未及的解法及其“制造”的混乱局面,教师面带怒气地说:“胡闹!坐下!”在教师的责备与同学的嘲笑之下,学生C被羞得满脸通红,默默地坐下了。
其实,学生C的想法是一种独特而简洁的解法。这种直觉不就是我们教师经常说的创新思维的“火花”吗?而这稚嫩的“火花”却被教师在其迸发之时给无情地浇灭了!以“胡闹”为“罪名”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与自信心,助长了“唯师独尊”的学习风气;打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这些对学生的后继发展是十分不利的。课后,该教师进行反思时写道:当时只想着尽快完成教学任务,对学生提出的解法根本就没有想,以至于造成了不良的教学效果。
课堂情景是极为复杂的,课堂是动态生成的。同一情境中的不同策略,不同情境中的种种策略,都会在课堂上展现出不同的场景。所以即使教师在备课中预设得再充分,也难以预料到课堂中出现的形形的情况和细节。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根据课堂中传出的各种信息,及时作出正确的判断,采取得当的措施来不断地调整自己的教学行为。所有的这一切,都无时无刻地在向教师的教学智慧挑战。教师的实践是每一位教师成长的基石,教师专业知识与能力结构体系的不断充实和进一步完善是在课堂教学实践中逐步实现的。教师对教学的各种看法、各种想法,只有在与实践的结合中,特别是在实践后的反思中才能转化为智慧。教学的技能、技巧是可以模仿,可以培训的,但教学的智慧是训练不出来的。教学智慧更多靠的是个人长期不懈的学习、不断的反思得来的。
三、怎样做就算是反思了
只要能做到谨慎进行教学决策,充分关注教学反馈信息,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分析总结,积极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他的教学也已经具有了反思的性质。
1.反思自己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
所设定的育人标准是否适合时代要求?是否有利于学生的终身发展?教学活动的设计体现了什么理念?是否将课程改革的新理念贯穿于教学活动的始终,是否有走过场的现象?
2.反思教学过程
所设计的教学过程是以学定教,还是以教定学?是否重视了学生学习的过程?是否有利于开拓学生思路、发展学生思维?
3.反思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采用的教学方法是否有利于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是否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是否有利于揭示知识间的内在规律?所借助的教学手段是否有利于整合教育资源,调动教育机能,激起学习欲望?
4.反思教学评价
所采用的教学评价的理论依据是什么?是否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是否用动态的、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是否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发展,教学的改革?它有哪些因素构成,是否具有全面性、科学性?
5.反思教学的人文关系
教学中的师生关系是怎样的,是平等对话还是高高在上?是否有利于学生人格的塑造和个性的发展?是否有利于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人生观、世界观?
四、个体实践反思操作步骤
无论反思性教学发生在什么时候,无论是对教学目标的反思还是对教学手段的反思,或者只是对自己的某一想法、做法进行分析,都存在着一个内在的教学反思逻辑,那就是反思性教学操作的步骤。
1. 做了什么――反思性教学操作的第一步
教师的教学工作从形式上看好像是单调的重复,实际上任何人都不可能完全重复自己的过去。小学数学教师更是如此。首先我们面对的学生一天一天长大,学生的昨天和今天就不相同;即使是同一个年级,今年的一年级学生绝对不会和去年的一年级学生相同。其次我们面临的课堂是一个瞬息万变的时空,任何意想不到的情况都会随时发生。也许是天气的突然变化会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我们正在进行的教学突然中断;也许是我们说的某一句话,一下子激起了学生表达的欲望,使正常的教学任务无法得以完成;也许是某个学生的突发奇想,扰乱了我们已经想好的教学计划……这些都足以让我们摒弃“重复昨天故事”的感觉,以积极的心态投入到我们的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想一想:我是怎样进行教学决策的,我是怎样组织教学的,我是怎样表达知识的,我是怎样评价学生的,等等。这其实就是一个比较完整、规范的教学过程的描述。当然,我们不必面面俱到地记下教学全程,但我们必须记下最触动自己的一个或多个教学片段。
2. 所做的有效吗――反思性教学操作的第二步
当我们把已经发生的繁复的教学事件得以简洁地再现后,再现的教学事件事实上已成为我们的认识对象。教师“所做的”是否有效,就要分析教师“所做的”是否落实了教学目标。
我们在进行反思时,不可能在一节课里把三维目标的落实情况都进行反思。毕竟一般小学一节课是40分钟,真正让学生经历与体验,真正让学生独立思考,真正让学生交流与合作……要实现任何教学目标,时间是第一位的保证要素。如果我们既要强调过程,让学生充分体验,又要落实双基,时间往往会不够。事实上,上课有经验的一些教师常常不是在一节课中方方面面都突出,而是突出一个方面。因此,我们在反思行动是否有利于目的的实现时,首先要整体地把握数学教育的课程目标,其次要合理地确定每一节课的具体教学目标。这样,我们的反思性教学就有了一个可操作的教学目标,反思才会有效。
3. 所做的自身合理吗――反思性教学操作的第三步
对于塑造人性、培养人才的教育活动来说,目的的实现固然重要,但是教学手段的合理性也是教师应该追求的。“所做的自身”,即教师的教学行动本身,应符合科学的标准和道德的标准。
4. 还能怎样做――反思性教学操作的第四步
反思性教学就其本质来说,是一个“提出问题――探讨研究――解决问题”的过程。回顾过去的目的是面向未来。在未来面前,我们本能的问题就是“我还能怎样做”。
以上的操作步骤可以让小学数学教师“对号入座”。一位小学数学教师,无论他的基础有多差,水平有多低,只要他愿意实施反思性教学,并且按照上述反思性教学的操作步骤一步一步地去尝试,在尝试的过程中不断学习,不断努力,不断求教于专家,用前一个认识层面的反思,改进下一个层面的教学设计,改进了的教学设计就要继续实践,实践之后还要继续反思。这样,不断地实践反思,反思实践,我们的教学艺术水平必然不断上升,课堂教学效果定会日益提高。
【参考文献】
[1]熊川武.反思性教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一、中小学教育科研的价值定位
中小学教育科研概括起来说,有以下特点:
以应用研究为主,一线教师的研究不是为了创新、发展教育科学理论,也不是为了建构新的教育模式,往往是应用已有的教育理论解决实际问题;以微观研究为主,往往关注教育教学中的细节问题,走进教师,走进学科,走进课堂,正如苏霍姆林斯基说,“上课和听课――自己讲课和别人讲课”是“最紧张、最富有生气、最具有成效的科研工作”;以行动研究为主,通过不断的探索改进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不必去刻意追求“前沿、热门、高端”,而是多一双眼睛看自己,多一张嘴表达自己,是多一次机会改变自己;以校本研究为主,往往是基于学校,在学校中,为了学校,重心下移,阵地前移,从而做到顶天立地。
但是,一些学校开展的教育科研却误入歧途,看看这些题目:“中小学生国防教育模式实践研究”“中学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研究”“学校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实践研究”……教育科研既可能成为教师成长的法宝,也可能成为教师提升教育水平的障碍,关键在于教师从事什么样的教育科研。朱永新说:“关注一线的、关注最鲜活的生命和生活的教育科研,才是最有价值和教育意义的”。面对热闹不已的课堂,研究者会反思:热热闹闹、小手如林的课堂是否等于有效的课堂?面对屡次不交作业的学生,研究者是否会反思:什么样的作业更受孩子的欢迎?教师布置作业能否设计作业超市,让学生有所选择?
案例1:改变教学设计,有效突破教学难点
马鞍路小学晋瑛老师在上《可能性的大小用分数表示》这个内容时,感到学生对概率比较陌生,容易犯错,这次上课时她故意改变了教学设计,为了帮助学生体会概率,她用红球代表男生,用黄球代表女生,让人和球一一对应,并且对每个球列出不同的特征,比如,这是一个帅气的红球,代表某个男孩,再拿出一个勇敢的红球代表另外一个男孩。将7个红球5个黄球一个个放入盒子,从中任意摸一个球有几种结果呢,学生再也没有说两种了,这有效地突破了教学难点。
如果教师真正是用研究的状态进行工作,就能让教师获得省思、发现和滋养自我的机会与能力,也才能感受到教师的职业幸福感,才能创造优质教育。开展微型课题研究,让我们找到了一种适合一线教师的研究范式。
二、微型课题的特点
与微型课题研究类似的名称:小课题研究、小专题研究、草根研究、行动研究、叙事研究、田野(田园)研究、质性研究……“微型课题”是教师为解决一个具体的、较为微观的现实问题而建构和确立的小课题;它与实践操作或行为改进紧密互动,又有机融合,更注重过程本身;它不强调研究的学术性、规范性,较为自由,是一种平民化的研究样式,倡导自主、自立、自为、自用;它服务于教育实践者的日常工作,但又在实践的反思、经验的积累中养成理性智慧,以此指导和改进研究者将来的工作。具体来说,具有以下特点:
小。即研究的范围和研究的问题小,问题可以具体到一堂课的教学设计、授课导入方式、课堂提问、作业设计等。如“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效提问的实践研究”“小学语文教学中前置作业的设计与检测的实践研究”“小学语文课堂小练笔教师指导策略研究”。
活。即灵活,可以一个人承担,或以教研组、备课组为单位,申报程序不做统一要求。
实。即实在,选题务实,研究过程踏实,研究结果真实。
短。周期短,可以两至三周,长的三至五个月,最长的一般不超过一年。
平。即符合教师的实际研究水平,在常态中研究。
快。即见效快,目的是为了改进实践,不是构建教育理论,解决当前教育教学中的小问题。一线教师通过这些研究,解决一个个小问题,从而认识教育,完善工作,提升自我。
三、微型课题研究的操作建议
从学校层面讲,微型课题研究应抓好选题、实施、成果表达、管理等关键环节。
首先是选题要科学合理。一是从教育教学的疑难中寻找问题。问题是我们从事教育科研的原始冲动。教师日常关注的对象往往是教育困惑,教育困惑可上升为教育的问题。某些教育问题可转化成为研究的课题,比如,“教师‘口头禅’现象成因分析与矫治对策研究”“语文课教师语言适切性问题研究”。二是从具体的教育场境中捕捉问题。比如教学过程中的偶发事件,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个别的、突发性的矛盾冲突,对具体的教学场境下师生活动的处理,新课程理念的实施与反思等。三是从阅读交流中发现问题。阅读可以开阔视野,带给我们启迪。教师在阅读时,要注意把理论与个体自身的经验联系起来,做到学以致用。比如,读了《从画苹果看中日美三国老师的课程文化差异》,我们肯定会对新课程有更多更深的理解。另外,从老师的相互交流可以发现很多值得研究的问题。四是从学校或学科发展中确定问题。与时俱进,顺势而为,让教育科研成为教育发展的重要动力。
案例2:课堂教学中等待问题的研究
我在给某班上课时,提出一个问题,并说:“这个问题有一定难度,看哪位同学能回答。”我看到有位同学似乎想举手回答,但有些犹豫,我就请哪位姓张的同学起来回答,没想到全大部分同学很是惊讶,坐在前排的一个同学小声地对我说:“老师,你怎么请他哦?”我没想太多立即示意他坐下,让另一个同学回答了问题。下课后我曾想:为什么不给他一个机会呢?也许他知道呢?但课堂上大部分同学的表情让我很快打消了这个想法,看来大家都认为他很“笨”呀!后来,这个孩子初中没毕业就离开了学校。
后来在一次整理资料时,我发现该班同学留下的作业,其中就有那个张姓同学的作业。在所有的短文中他写得最好,虽然字写得歪歪扭扭,但感情真挚,想象丰富。盯着这有些读发黄的作业本,我的内心真的有一种说不出的滋味……
也许给他一个表现的机会,让他当众朗读他的短文,全班同学会对他刮目相看,也许他能顺利毕业,也许能改变他的一生……这对我来说是轻而易举的事,可我错过了这样一个转瞬即逝的机会,这成为我教育生涯中永远的遗憾!
有人说,教育是慢的艺术。面对有些学生,如果我们多一些耐心,多一些宽容,也许一次机会就能改变他的人生,读了这位老师写的教育故事,我们就可以对课堂教学的“等待”现象进行持续关注,从而将“课堂教学中等待问题的研究”作为一个课题进行研究。
选题方向确定后,应有一个规范科学的课题名称。课题名称往往决定研究的质量和水平。一般来讲,课题名称由“研究范围+研究途径+研究结果(状态)+研究”这几个部分组成,但也可有变式。短语中心语的限制越多,课题越小,比如“农村小学数学课堂应用题有效性提问探究”。
其次是课题的实施,就是找到解决问题的策略,往往要经历“发现问题――寻找策略――探索试验――生成问题――反思提升――再定策略”这样一个循环往复过程。
案例3:精彩其实可以预约
杭州一位姓王的特级教师在上公开课《我的战友》,先放了一段视频,画面上,身上着火了,他双手扣进泥土,额头直冒汗,画面定格在此。老师问:“此刻,你有什么话对说?”学生七嘴八舌说开了,有说顽强的、有说伟大的。这时一位学生说:“,你是个傻瓜!”大厅里有上千听众,王老师的脑海中一片空白,空气也似乎凝固了一般,他来不及过多思考,生气地说:“你才是傻瓜,坐下!”下半节课,王老师自己也不知道是怎么稀里糊涂地上完的。
作为一名特级教师,像这样上课,他感觉太失败了。下来后,他不停地反思,如果再碰上这种情况该怎么办。终于有一天,他想出来了应对的办法。他很盼望别人请他上《我的战友》,还盼望碰上那个“傻瓜”。两年后终于碰上了。课堂上,有位同学说:“,你是个笨蛋!”所有听课的老师都等待着。王老师故做沉思状,其实他已经胸有成竹了。等过了十几秒,他语调低沉,亲切地对那位同学说:“孩子,你是不是不希望死?看得出,你是一个非常善良的人。将心比心,我和你是一样的,我也不希望死。但不要忘了,什么身份?战士!如果他暴露了,后果怎样?”学生们随即议论开了,有的说全连要暴露;有的说任务不能完成……这节课上得非常精彩。
从这个案例,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精彩其实是可以预约的。面对自身教学中的问题,我们首先要具有一种批判意识和反思精神,只有这样才能找寻到一种最佳的教学策略。
第三,关于成果表达。教师的研究成果应该建立在“叙事研究”的基础上,以实践活动为中心,以教育日记、教学随笔、教学课例、教育叙事等为主的一种实践原生态的呈现,是基于“研究经历描述与解释”的研究报告的表达,是实践活动本身意义的呈现和多元解读,是作为教师“我”的所思所想,从而个性化地表达。在成果表达方面,讲故事是一种适合教师的重要经验总结策略,如果老师们通过自身的教育教学经历,生成一些让人感动、惊讶、震撼的教育故事,其研究的感觉就找到了,就会感受到研究的乐趣。
第四,微型课题研究的管理。学校应制定微型课题研究管理方案,建立合理的机制,将微型课题纳入学校教学、科研、教师教育管理的范畴,作为学校实施校本研修的主体形式;建立健全微型课题研究的管理机制、支持机制和指导机制,制定微型课题研究成果的专题、奖励制度。学校微型课题的管理应体现出以教师为中心,体现“我的课题我做主”。
我们通过自我研修、校本研修、科研培训等多种途径的研修,树立教师学会学习的理念,掌握学习策略,交流学习经验,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现将我们的做法与同行分享。
一、 坚持向书本学习,提升专业素养
通过自我研修、校本研修、科研培训等多种途径的研修,树立教师终身学习的意识,掌握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在近一年的研修实践中,我校曾多次组织教师进行培训,先后学习了《如何创建高质量课堂》、《教师职业道德》、《小学教师专业标准案例式导读》、《中小学教学管理规范》、《新课标百题》、《青年教师》等教育教学理论书籍,并写读书笔记和心得体会。
为了践行教师专业好习惯,我校在教师中开展“同读一本书,共塑好习惯”活动,每周三第七节课为全校师生共读书时间。教师们已经读完《今天可以这样做老师》、《我们需要怎样的课堂》等书籍,并进行了学习心得交流。通过一系列学习活动,使教师从中获得新理念、新方法,来服务和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成为一名善于学习、善于思考、锐意进取的学习型教师。例如,一位老师的学习体会:
读《学习中的创造》心得体会
最近仔细研读了郑金洲老师的著作《学习中的创造》,本书讲述了“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造对于一个国家和民族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书的第一章还提到“教育不能创造什么,但它能启发儿童创造力以从事于创造工作”,学校教育对于儿童创造力的开发和培养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教育急迫需要一场超越过去的革命,那就是教育要具有走向创造的视野和情怀。
读过《学习中的创造》,使我想了很多,尤其在思考:我的小学数学课堂中,能有哪些创造?怎样实现这些创造?创造为学生的学习带来了什么?自己当了9年的老师,每一年走的路各有不同。刚参加工作时的我,拘泥于教材,拘泥于设计,尤其是在一些公开的场合,对于学生“异样”的声音,紧张、排斥,就怕和教学预案有出入。回首过往,让我觉得对当年那些学生有一种愧疚之感。是学校让我们成长,是书籍引领我们思考,是课堂让我们实践,是学生让我们触动。
数学课堂中的创造,我觉得最主要的是指向开放、个性、实践。
开放。一节课,40分钟,对于所有的老师都是一样的,但课的背后,是迥异的。对于一名优秀的教师而言,40分钟展现的仅仅是冰山的一角,更多的思考、学习、准备等都沉在海面之下。只有海面下的冰山足够大,才会撑住海面上的这一小块。做到这些,面对课堂中的“异样”,才会有足够的敏感去捕捉,才会有足够的智慧去生成,才会让学生的思维变得灵动与舒展。
个性。曾幼稚地以为:老师的答案才是标准的答案。所以,曾很辛苦地去追求所谓的“标准答案”,曾抱怨学生好笨好笨……苦恼之中,是一本本书给了我解释:原来笨笨的那个人正是我自己。班级授课,有很多的好处,其中之一,就是可以在这样一个群体中,充分吸收别人的真知灼见,让个体的认识更加丰满与全面。所以,我们的课堂,应该承认个性,更要利用个性,努力实现“1+1>2”的可能,为“创造”提供丰富的可能。
实践。实践是一种科学学习的方法,在实践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很从容地去思考一些问题,并得到启发。现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有不少的知识都需要学生的实践,这既说明了实践的重要性,也说明了它的必要性。而且,实践类的课对学生更有吸引力,学习的效果也会更好。
要使学生能在学习中有创造,我想,教师首先应该是一个善于思考并乐于实践的示范者,为此,我愿意不断学习与改进。
二、坚持向实践学习,提升教研水平
学校根据上级研修课题确立了主导性课题:《聚焦有效教学,构建生本课堂》,语文学科研修主题:突显学习主体,增强语用意识;数学学科研修主题:在丰富的数学活动中构建生本课堂。以校本科研为载体,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以“制度制约、活动促进,形成特色,奖惩结合”为主体战略,全面提升科研服务于教育教学的质量。
以教研组为单位组成四个团队进行合作共研活动,每学期进行一次团队共研展示评比,从集体备课、说课、上课、议课不同的角度交流汇报。
我校始终坚持了“以生为本、阳光教育”,教研活动的形式是组内成员一人说课、一人授课、一人反思、一人评课,学年组成员利用周二下午集体备课的时间共研,将集体的智慧展现出来。此次活动给老师们提供了一次展示自我、互相学习交流的机会,促进了教师健康快速的成长,形成教师间积极进取、相互学习、交流合作、勤于反思的浓厚教研氛围。让老师们明确了生本课堂就是从学生的需求出发,关注学生已有认知经验,关注学习方式的转变及学习方法的指导,帮助教师实现课堂模式的转型。我们的教师学会了研究,学会了反思,在实践中不断成长。例如,下面短文:
一节年组教研课的反思
今天是我们四年组三位教师集体亮相的日子。首先由我进行《三角形的内角和》这一教学内容的说课,其次,是二班老师带领学生上课,再次是三班老师组内评课,最后各年组组长、主任、校长评课。这节课虽存在着小小的不足,大家却给了很高的评价。
课后我对这节课进行了反思。
1. 备课反思。以往的备课都是教师单打独斗,而这节课是说——讲——评系列活动,需团队合力,捆绑发展,打造精品。我们三位教师利用周二下午 集体备课时间,课下时间,在一起研究、探讨。往往一个问题会有多种看法,一个环节会进行多次修改。本着以生为本的思想,教案设计改了又改。这种备课的意义不但超出了“知识本位,”而且超出了“能力本位”,因为其中有智慧的形成,有人格的塑造,有和谐的构建。
2. 效果反思。
(1)教师课前准备充分。王老师为教学目标的达成作充分准备,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动手实践素材,如,制作精美的课件,为学生裁剪不同的三角形,设计打印学习卡片……在这一过程中,再次潜心研读文本,解读其深刻内涵,也使得教学目标更加明确。
(2)学生探究时间充沛。王老师在学生轻松计算出两个特殊直角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之后,让学生大胆猜想,再给予充沛的时间,展开学生间合作,不仅让学生亲身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还激发学生多角度、多方法去解决数学问题。关注学生,以生为本,这种课堂的灵魂是一个转变,转变的是师生的“角色”,师亦生,生亦师。
(3)丰富有效的数学活动设计,提高课堂效率。新课标指出:“要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因此,王老师设计了画一画、猜一猜、量一量、拼一拼、折一折、说一说、做一做等一系列活动,以问题为切入点,通过生生合作,师生合作,学生之间讨论的方法,交流分享成果,从而达到提高课堂效率的目的。
以上是我对本次课堂观察的课后反思。帕斯卡尔曾说过这样一句话:“人不过是一根苇草,是自然界最脆弱的东西,但人也是一根有思想的苇草。”这启示我们,要学会反思,成为有思想的教师,读书滋养“底气”,思考带来灵气。
三、坚持向专家同行学习,提升专业化水平
1. 以培训形式向同行学习。今年我校进行了新教师培训暨捆绑发展师徒结对启动会。我校为九位新教师安排了导师,除了我校两位副校长和一位主任、两名老教师,我们还聘请了捆绑发展校二十五小和九小的两名主任和两名骨干教师为新教师导师,同时聘请二十五小书记担任我校教学管理导师,协助指导我校教科研管理工作。这项活动拉开了我校新教师培训的序幕,加强了我校新教师的队伍建设,为我校教师队伍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同时,召开全镇科研研修菜单培训活动,由两位参加国培的老师主讲。张老师《发展学生 成就自我》从如何改变心态,快乐工作这一角度将积极上进的阳光心态进行了完美的诠释;满老师《打响经典诵读的第一站》从如何提高学生的文化底蕴,让学生在诵读过程中获得古诗文经典的基本熏陶和修养进行了辅导,全镇教师收获颇丰。
2. 以捆绑发展形式向同行学习。为促进教育实现均衡发展,我校与船营二十五小学结成了捆绑发展校,在名校的帮扶与专业引领下,我校的教科研活动收获着累累硕果。2013年9月船营二十五小学综合团队的教师们来到搜登站中心小学,为我校送来三节精品课。音、体、美学科一直以来都是我校的薄弱学科,今天他们的到来真是雪中送炭。三节示范课分别是一年级音乐课《小青蛙找家》;四年级体育课《轻物投远》;四年级美术课《美丽的青花瓷》。三节课的精彩呈现给与会的领导和老师都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新的教学理念在三节课中都得以体现,学生在课堂上收获的不仅仅是知识更收获着幸福与快乐。会后两校的领导和教师在一起进行交流,资源共享。兄弟学校的支持成为搜登站镇中心校未来发展的不竭动力。
2014年6月,搜登站中心校迎来了船营区数学名师工作室“送课下乡”暨捆绑发展协作体综合实践领域课例研讨活动,活动以课例展示与小组论坛相结合的形式进行,对数学综合实践这一领域展开深入而有实效的探究活动。名师工作室的成员与搜小教师在新颖而独特的论坛活动中,展开激烈的讨论,有效的交流,大家集思广益,碰撞出智慧的火花。在活动中,工作室的成员真正发挥了示范、引领、辐射的作用。我们理解了今后的教学中应该积极探索“综合实践”领域,注重学科整合,拓展知识,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为学生的发展奠基!
3. 以学科基地校形式向专家学习。今年我校进行了数学学科基地校开放活动,我校确立的活动主题是“在丰富的数学活动中建构生本课堂”。活动中,教学副校长在“为学生的学而教”——生本课堂模式的构建”工作汇报中深刻的阐述了两年来我校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开展学科研修,全面提高教师学科知识逻辑建构能力和学科教育能力。课堂教学观摩研讨展示了两节精彩的数学课,一节是二年级《角的初步认识》;一节是四年级平行四边形和梯形》。区里两位数学教研员进行了点评,对这两节课给予很高的评价,认为两节课充分体现了本次活动的主题,让我们对生本课堂的构建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与感悟,懂得了运用课标理念设计数学活动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四、坚持反思总结,提升科研水平
我校始终坚持行动研究,在平时学习和教学中,鼓励教师坚持写好周记和教学反思,随笔、读书感悟、教育叙事、教学论文等,及时进行检查和评比,评选优秀成果向上级推荐。每位教师结合自己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的经验、体会、感悟撰写出相关的反思、案例、论文、叙事等。我校有多位老师撰写的文章发表于船营教育通讯。经过不断地反思与总结,在实践中探求与感悟,多数教师提高了自己的认识和教育能力,丰富和完善了自己的课堂教学,科研水平不断得到提升。列举如下文章:
无声的教育
开学半个学期已经过去了,我和42名学生从陌生到熟悉,他们对我的好奇心、探索心、以及对抗的心理也逐渐在减少。
这是一个周一的早上,我和以往一样,6:30分我准时从家出发,6:40准时到校,可出乎意料的是,在上班的路上,遇到关同学的奶奶,聊了关同学在校和在家的表现,就耽误了十几分钟,当我来到班级走廊的时候,原本安静的教室像闹市一样吵杂。面对此景,我怒火心生,太可气了,都六年级了还没有自主性,我快步走进教室,正在“演讲”的学生立即停止,我目视学生不同的表情,有害怕的,有自责的,有无所谓的 ,还有幸灾乐祸的。面对这场面,我改变了以往的做法,没有批评,没有大声斥责,我采取冷处理。“刚刚都在演讲的,请起立”站起来一多半的学生,里边有班长、学习委员。“请坐吧,今天早自习锻炼了你们的口才。”面对我的态度,学生察觉出我在生气,同时也在包容他们,站起来的同学都没有坐下,并且低下了头,已经不是刚刚的表情了。我知道了学生们在反思,在为自己的行为后悔,但这时我还没有说过多的话,我继续默默地看着学生,不说话,也不批评,也不讲课,要让学生真正认识到错误,教育就成功了。5分钟、10分钟……教室里传来了哭泣声,一些学生说:“老师我们错了,您原谅我们这次吧?”面对学生真正的悔悟,我原谅了这些患得患失的孩子。我相信,通过这次无声的教育,学生们会从思想深处意识到自己的行为是不对的,会越来越好的。后来的表现,证明了我当初的做法是正确的,真是此时无声胜有声。
真正懂得爱学生的老师,应该学会宽容。正确处理师生关系,是为了更好地开展工作的需要。突发事件是高度考验教师的驾驭能力,千万不能操之过急,要能控制自己的情绪,要提高自己的修养,使自己的胸怀像大海一样宽阔。
信息素养的内涵包括信息文化常识、信息意识与情感和信息技能。针对我校教师特点,我们决定的研究目标主要定在了研究如何提高教师的信息技能方面,即如何提高教师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能力,如何提高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的能力,如何提高教师搜集和运用网络信息的能力。经过了两年多的研究和实践,我们总结出了以下策略:
一、通过“分层培训”+“分类评比”提高教师多媒体制作的信息素养
[分层培训][入门区教师 成长区教师 优势区教师][信息技术和课程整合能力、利用网络与他人沟通能力][“数字故事”制作、电子白板使用培训] [课件制作能力、常用软件使用、网络信息资源浏览和搜索]
图表1
“分层培训”指根据教师年龄层次和原有信息素养的水平以及教师自身信息素养的需求进行培训。课题组根据调查将我校教师分为“入门区教师”“成长区教师”和“优势区教师”三类。针对三类教师的不同特点给予针对性的培训(图表1)。“入门区教师”培训有关课件制作的常用软件、网络信息资源的浏览和搜索;“成长区教师”培训有关如何实现信息技术和课程的优势整合,如何利用网络与他人沟通交流;“优势区教师”则需要承担部分培训的任务,同时进行“数字故事”制作以及电子白板使用的培训。
课题组邀请信息技术专家到校进行专题讲座“网络资源的获取与利用”“如何制作数字故事”。请课题组“优势区教师”定期做培训,如,系列培训“PPT的奥秘”“班班通设备的使用”系列讲座等,深入浅出,使学校各层次教师的信息素养都能得到提升。学校还组织课题组成员经常到兄弟学校和区里参加信息技术培训,聆听讲座,观摩多媒体教学课程展示,学习白板教学技术。每位教师在安徽教研网教师工作室申请了个人主页,定期上传自己的优秀作品,也学习和利用他人的信息作品。
[分类评比][入门区教师 成长区教师 优势区教师][教学设计比赛、教育叙事比赛][课件评比、博客评比、课程整合课例评比][“数字故事”评比、论文评比、课程整合课例评比]
图表2
“分类评比”指根据教师的特色和水平进行信息技术不同类型作品的评比活动,以“评比”来促进培训的效果。“入门区教师”举行教学设计比赛、教育叙事评比;“成长区教师”举行课件评比、博客评比;“优势区教师”进行论文评比、课程整合课例评比等(图表2)。在这样的培训中,我校教师的信息素养不断提升,逐步形成学校现代教育技术的骨干教师群体。
“分层培训”可以在教师原有的信息素养的基础上,有效针对教师的不同需求提供培训的内容和方式。“分类评比”使得原先无论什么水平的教师,都可以在评比中肯定自己的培训成绩,找到适合自己成长的方式和速度。这样的策略有效地提升了教师多媒体制作的信息素养,促使学校教师信息技术能力得到更合理、全方位地发展。
二、探索出通过组织教师和学生的“微讲座”+“数字故事”提高师生的网络信息素养的策略
为了让教师懂得如何在网络中寻找适合相应主题的材料并学会取舍、整合,我们提出教师进行“微讲座”+“数字故事”的方式来提升师生的网络信息素养的策略。“微讲座”指教师就某一个小的教学理论点或教学实践的经验之谈做一个20分钟之内的小讲座,要求目标明确,深入浅出。
教师可以结合自己的教学研究和网络中他人的研究成果,面向教师或学生进行主题“微讲座”。在准备讲座的过程中,教师要学会在网络中把与主题相关的内容搜索出来,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甄别,将信息根据自己的讲座设计进行安排。面向教师的“微讲座”要求贴近专业,结合实例,面向学生的“微讲座”要求选题小,深入浅出。两年来,课题组一共进行了教师“微讲座”十三次,内容涉及的科目广,选题精。如,语文学科:曹仕虎老师的《如何指导学生看图说话》,任蓉校长的《如何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张蓉蓉老师的《让孩子善听会说》等;数学学科:李爱国校长的《小学数学新旧课表之比较》,胡琳老师的《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落实新课标》等;艺体学科:曹娴老师的《羽毛球基本技术》,张蓉蓉老师的《暑期安全大盘点》,胡传妍老师的《教育电影漫谈与欣赏》等。这些讲座有些面向教师,有些面向学生,不论是做讲座的教师还是听讲座的教师、学生或家长都觉得受益匪浅。
为了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我们提出了“导师制”的策略,即由课题组的教师每人成为几个学生的导师,负责指导学生如何就自己喜爱的小主题完成一个“微讲座”,并最终呈现部分学生完成讲座的全过程。两年来,课题组一共指导学生完成“微讲座”八次。参加讲座的学生从二年级到六年级都有,涉及的内容有天文、地理、动物、植物、科技、环保,无所不包。例如,二年级学生陈溪的《珍惜水资源》,四年级学生陈炜炜等四人的《变革还是发明》,六年级学生丁一凡的《雾霾天气》,五年级学生王泽林的《绘画天地》,还有《安徽近代名人》《海洋动物》《中国节》等等。学生在完成“微讲座”的过程中,既提高了信息素养,又锻炼了表达能力,而其他听讲座的学生也能从中受到启发,有些学生在家长的帮助下也可以制作简单的PPT来介绍自己感兴趣的话题了。
“数字故事”是课题组顾问谢超老师给我们介绍的一种新的交流形式。数字故事是将“讲故事”的艺术与多种媒体(图片、声音、视频、动画)结合而形成的一种讲故事方式。这种方式可以通过生动感人的故事情节,借助多媒体技术增强其表现力和感染力,进而充分展示教师的教学体验和情感。在制作数字故事的过程中,教师通过构建故事大纲和运用多媒体表现的过程提高了自己处理信息、获取知识、口头表达等方面的能力。此项研究我们刚刚开始,已有两位课题组成员完成了尝试。王倩老师将家长提供的故事脚本《我们一起走过一年级》制作成数字故事;丁婷老师将尝试让学生完成网络作业的故事制作――数字故事《一起作业》。
三、探索出通过开展信息技术和课程整合的评比展示活动,提高教师课程整合素养的能力的策略
一、加强业务培训,提高教师素质。
教育教学理论具有指导教育实践,能不断更新教师的教育观念,提高教师的理论修养和业务水平。加强业务学习,能有效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
1、积极组织教师以校本培训为主要方式,深入学习各科课程标准和新颁发的《义务教育法》,做到人手一份资料,认真学习,认真作笔记。领悟新课改精神、新课程理念,转变教师的教育教学思想。各教研组根据本组实际情况搜集有关教学理论,组织教师学习,用理论来指导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做到一人发言,大家记笔记,结合教学实际谈体会,运用理论知识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
2、请进来,走出去。努力创造机会外出听课学习,本学期组织教师到合肥少儿艺术学校参加教研活动,组织教师到滁州二附小参加新课改培训,组织教师去逸夫小学听课学习,到潘村小学,女山湖小学学习交流;邀请凤阳县大溪河中心小学领导班子到我校交流学习。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开阔了教师们的视野,增长了教师的知识面。
3、理论指导实践。学校对教研组的教学研究活动、集体备课、教师的听课作了具体规定,对教师的上课、备课、听课、教学随笔或反思也作了具体的规定。
4、为促进青年教师更快的成长,本学期举行了教师美文朗诵比赛、三字两画基本功比赛、和优秀课件制作比赛,通过比赛提高了教师专业技能。
5、本学期开展了许多教学教研活动:明光市小学数学教学叙事评比、小学语文农远三种模式优质课评比。其中在数学教学叙事评比中,侯玲老师获得明光市一等奖,严保忠老师获得明光市二等奖,李松和张永凤分别获得三等奖;代玉军老师在模式一优质课评比中获得明光市一等奖,代表明光市参加滁州市的优质课评比。在这些活动中我校都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二、强化教学管理,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1、抓常规,促进管理更加规范。
本学期我校严格执行课程计划,强化
教学法规意识,采用“定时检查与随机抽查相结合”的办法,加强课程计划的执行和管理,做到了“开齐、上足、教好”,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本学期加强了查课,加大了对课堂教学的监控力度,进一步加强了教学常规工作的管理与考核,认真落实“月查制度”。本学期突出了教学管理中的“五抓”:①抓备课,备好一节课是上好一节课的前提,在实施新课程的今天,课堂教学如何改变传统的教育理念,依据课程标准,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恰当地选择教学方式和方法,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成为大家共同关注和思考的问题。本学期教导处对本校教师的教案和作业检查了四次,着重对教师的调整方案和教后反思进行检查,多数教师的备课体现了个性化和特色化,教案书写规范,调整方案到位,教后反思详细。每次检查后,教导处都认真总结,如实反馈,促使教师改正缺点,发扬优点。②抓上课,上课是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上好一节课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本学期继续采用推门听课制度,促教师的教学观念转变,抓课堂效率的提高。③抓作业批改。本学期学校对教师的作业批改进行了新的考评办法,提高作业批改的要求,加大了激励措施。教导处对各科作业批改情况抽查了四次,绝大多数学生作业书写规范,书写习惯良好,能做到薄本整洁,任课教师精心设计了每次作业,做到批改认真及时,每次作业都有激励性评语;作业量适中,符合减负要求。④抓课后辅导。要提高教学质量,还要做好课后辅导工作,小学生爱动、好玩,缺乏自控能力,常在学习上不能按时完成作业,有的学生抄袭作业。针对这种问题,抓好学生的思想教育。⑤抓教后反思。《课程标准》要求教师要及时进行教后反思,在反思的基础上使自己的教学促进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可见教后反思的重要性。要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教学反思也是一个重要的手段。我校要求教师每节课后都要及时进行反思,并对反思进行具体要求,在每次的备课检查中,教学反思是备课质量的主要衡量标准之一。
2、抓课题,促进青年骨干教师专业化发展。
本学期,我们紧紧抓住省立项课题—“农村小学现代远程教育教学方法的研究”这一主题,努力在课堂教学改革方面有
所探索,使骨干教师向专业化方向发展。我校规定周一下午放学后是全体教师政治、业务学习时间,课题组活动安排在周二下午放学后。课题组的成员利用这个时间加强理论学习,集体备课,讨论总结课题中的问题,总结课题研究中取得的成绩。学校利用网站,开通教师博客,教师的评课活动可以利用网络进行补充,评议。我校的课题研究工作已经到了关键时期,课题中期验收工作正在紧锣密鼓的进行着,我们已经做好一切准备工作。在滁州市举办的农远三种模式的优质课评比中,我校代玉军老师在明光市评比中获得一等奖,并代表明光市参加滁州市的评比活动。分部的课题课也开展的如火如荼,我校课题组多次派骨干成员参加分部的课题研讨课,取得很好的效果。本学期,我校课题组的全体教师均上了课题研讨课,教师的成长很迅速。
3、抓“一人两节课”促进课改不断深入。
课堂讲究实效。我们让学生学得轻松,想得明白,在不增加学生负担的情况下学得扎扎实实是我们追求的目标。本学期我们围绕“充分利用远程教育资源”开展一人两节课教研活动。语、数教研组开学初制定“一人两节课”活动计划,在教学中认真开展“一人两节课”。组长积极组织教师听课、评课,并认真记录、总结。数学组老教师邵明龙带头上了一节公开课,其他成员也不甘落后,认真准备一人两课;语文教研组也是如此,老教师徐中山、邸长岭都上出了质量很高的研讨课,给我校的教研活动开了好头。我校的教研活动开展的扎实、有效。我们对老教师的要求切合实际,让老教师上常规课,青年教师利用多媒体资源,自制课件上研讨课,这样,老教师在发展,年轻教师在成长。
三、关注学生全面发展。提高办学水平
教育以人为本,为了进一步促进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在努力抓好文化知识的基础上,学校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如阳光体育活动、美文朗诵活动、写字比赛活动,众多的活动为学生提供了学习交流的平台,丰富了学生的文化生活,优化了育人环境。其中王淼同学参加市小学生硬笔书法比赛荣获高年级组二等奖。众多的活动不仅活跃了学生身心,而且拓宽了学生学习空间,发展了学生的特长,促进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
四、具体工作
&nb
sp;
1、开学初拟定工作计划,安排报名工作。
2、编排课表,分配课程。
3、开展课题实验课。
4、开展“一人两节课。”
5、开展农远优质课评选活动。
6、组织教师参加安徽省六项优秀作品评选活动。
7、组织各项学生活动。
8、组织开展教学常规管理检查。
9、总结本学期的教导处工作。
10、做好期末各项工作。
五、今后的设想
>> 数理逻辑思维在艺术设计形式美学原则中的表现 数理逻辑在《线性代数》中的应用 数理逻辑在工程技术中的应用探析 数理逻辑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数理逻辑在物流技术上应用的教学技巧 论数理逻辑思想在英语语法教学中的应用 数理逻辑中范式教学探讨 现代数理逻辑在的哲学研究中的作用 基于古典数理逻辑算法的命题逻辑应用研究 建筑空间设计中的逻辑思维分析 逻辑思维图在数学中的应用 信息技术的逻辑思维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平面图形教学与逻辑思维的培养 离散数学中数理逻辑部分的教学方法刍议 浅谈离散数学中数理逻辑与集合论的数学本质 逻辑思维在法庭辩论中的运用 逻辑思维在侦查假设中的运用 逻辑思维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逻辑思维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培养 逻辑思维方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中国 > 艺术 > 数理逻辑思维在图形设计中的应用价值探析 数理逻辑思维在图形设计中的应用价值探析 杂志之家、写作服务和杂志订阅支持对公帐户付款!安全又可靠! document.write("作者: 贾单妮")
申明:本网站内容仅用于学术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本站将立即删除有关内容。 摘 要:许多艺术设计工作者在处理作品中的设计元素时,往往倚重感性的发散思维而忽视了对设计元素的理性分析和理解,常常采用凭借经验、反复尝试等方法来解决最佳视觉效果问题,缺少相应的科学理论依据,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设计成本。因此,本文通过对数理逻辑思维和图形的概念诠释以及数理造型的应用表达形式展开进一步剖析,同时对数理逻辑思维的应用价值加以探讨,力求使设计人员在保持科学的理性态度前提下开展设计工作。 关键词:图形;数理;逻辑思维;艺术设计 中图分类号:G2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5)04-0087-02
一、数理逻辑思维与图形设计的概念解析
《辞海》中对“数理逻辑”的解释是:“亦称‘符号逻辑’。用数学方法研究思维的形式结构及其规律的学科。[1]”数理逻辑思维可以认为是一种基于严密的数学原理、公式及定理进行研究分析的理性思维方式,应用到艺术设计领域时,主要指设计师将各种设计元素,经过理性分析之后,进行取舍、逻辑顺序、比例关系以及整体布局等方面的调整与规范,从而避免了完全任意的、自由的个人表现。
对于“图形”的解释,《辞海》里有三层含义:(1)画像,图绘形象。《宋书・礼志四》:“自汉兴以来,小善小德,而图形立庙者多矣。”《新唐书・方技传・张果》:“有t图形集贤院,恳辞还山,t可。”(2)指图样,即在纸上或其他平面上表示出来的物体形状。(3)几何图形的简称[1]。这三层意思中都强调了“形”,在艺术与设计领域中的“形”通常被认为是一种传达视觉语言的载体,所以图形可以是具象的形态,也可以是抽象的形态。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元化日益加剧,图形在传达信息和与众交流方面的优势更加凸显,不但可以化解古今时空的文化隔阂,亦能超越地域或民族的限制,成为了一门世界性的沟通“语言”。数理造型思维从理性角度出发,科学地分析、归纳出了一些有益于提高图形设计效率的方式方法,能够将繁琐的视觉元素删繁就简,保留最具代表性的基本面貌或概括为特征明显的形状。
二、数理逻辑思维在图形表达中的应用形式
根据 《辞海》中对“图形”一词的定义以及其引申意,同时为了全面剖析数理逻辑思维在图形表达中的应用形式,本文将从纯艺术领域的绘画作品开始,之后再延伸到设计领域中的图样和图形设计。
古今中外的很多名作中都能找到数理逻辑思维的表达形式,例如达・芬奇的作品《维特鲁威人》和《蒙娜丽莎》以及《最后的晚餐》。《维特鲁威人》的人体比例处理时应用了黄金矩形;《蒙娜丽莎》的脸部也符合黄金矩形,并且在构图上改变了以往肖像画采用侧面半身或截至胸部的习惯,代之以正面的胸像构图,透视点略微上升,使构图呈金字塔形,人物更显端庄、稳重;《最后的晚餐》中耶稣的头像恰好在黄金矩形对角线的焦点上,为整幅画面营造了庄重、严肃的气氛。
产生于20世纪的西方立体主义,一方面促进了20世纪绘画艺术领域的发展;另一方面推进了建筑和设计领域的革新。立体主义绘画的主要代表人物是毕加索和布拉克,作品追求一种几何形体的美,强调通过形式的排列组合所产生的美感,否定传统绘画从一个视点观察事物和表现事物的方法,倡导将三维空间归结到二维画面。显然要做到这一点,仅仅依靠感性思维是难以完成的,需要在深刻认知事物的基础上,更多地依靠数理逻辑思维进行造型。第一件具有立体主义倾向的作品当属毕加索的《亚威农少女》。伦敦大学科学史家阿瑟・I・米勒曾经在对毕加索与爱因斯坦的平行传记的研究中,从创作过程和创作思想等方面对《亚威农少女》进行了全面的剖析和深入的探讨,得出了立体主义是以“几何学”为基础提供艺术语言的原因,布拉克和毕加索也正是用这种语言来分析立体主义的深层结构。此外,米勒这样描述对《亚威农少女》的画面内容:“这幅画绝不包含任何传统的叙事风格,其表现手法是十分形象的。蹲着的的头,是几何构图和实验手法中最先进的部分,这部分在毕加索的草图里面经历了最全面的蜕变。这是毕加索发现几何化的关键点,几何化自此成为立体主义的标志。”
俄国构成主义、荷兰“风格派”以及德国包豪斯被认为是“世界现代设计”发展史上的三个重要奠基石。它们在设计思想和设计作品方面都很注重对理性逻辑思维的运用。俄国构成主义开创了一种从造型原理出发,进而使设计思维在纯粹感性形象的基础上得以向理性与逻辑方向发展的设计方法。这种设计构成的方法要点就是将“图形”元素概括为点、线、面,应用的构成形式有重复、近似、渐变、放射、密集、特异、对比、重构等。蒙德里安是著名的荷兰“风格派”抽象艺术大师,他的作品画面中一般只出现采用粗细相等的水平线、垂直线以及黑、白、灰、红、黄、兰八种元素构成网格状结构,他的艺术创作好像演算数学方程般,充满了科学研究的性质。蒙德里安在《现实主义和超现实主义艺术》中写到“数学具有一种在艺术中表现自由韵律感的关系,数学则应用了形态造型手段。如几何形,尽管有着抽象的外表,但仍具有一种自然特征,因此它就是有限的形。自由的韵律和数学都使用直线作为表现手段,而且两者都显示了准确性和确定性。[2]”德国包豪斯是世界上第一所完全为发展设计教育而建立的学院,它对现代设计及现代设计教育产生的影响是空前的。包豪斯首次比较明确的将逻辑思维导入设计教育,提出“艺术与科学统一”的先进理念,著名抽象表现主义大师康定斯基在包豪斯任教期间设立了独特的基础课程,他把设计基础课程建立在科学、理性的基础之上并提出:各种造型的三个基本单位――圆形、三角形和方形;他认为:“艺术作品的构成就建立在这些基本构成元素间可变化的关系上,这些造型是基于理性并凭借直觉用方位强调各种视觉元素的内在客观联系。”同时他又指出:设计的过程应是完全理性的过程[3]。 因而,他把数的概念引入绘画并明确“数是一切抽象表现的终结”,其意义“使绘画艺术从一般性技能上升到一门科学或准科学的地位”[4]。
三、数理逻辑思维在图形设计中的应用价值
价值一:能局部促进艺术与科学的结合
就图形而言,图形形象的设计与表达本来属于艺术范畴,强调“情”,而数理逻辑可以归结到科学范畴,注重“理”,因而数理逻辑思维在图形设计中的应用可以说是艺术与科学结合关系的一个分支。古埃及人早就已注意到科学与艺术之间的重要联系,著名的金字塔的设计中充分应用了数理造型的“比例”,之后的许多西方建筑设计以及抽象绘画中对数理造型方式的应用也比较广泛。
爱因斯坦曾说:“如果不是早期的艺术教育,我将一事无成”;达・芬奇也曾强调自己的艺术是追求数学的秩序;李政道先生说:“科学和艺术是不可分割的,就像一个硬币的两面。它们共同的基础是人类的创造力,它们追求的目标都是真理的普遍性”;吴冠中先生说:“科学与艺术如同长江与黄河,是同源的,共同的源头便是人类的情感”;钱学森先生也承认其科学成就曾得益于夫人蒋英在艺术方面的熏陶,使他能够在想问题时更宽、更活,避免死心眼和机械唯物论。另外还有杨振宁、何祚庥、范曾、张道一等许多科学与艺术方面的大师名家,都有关于科学与艺术文理互渗的论述,其中心思想全在强调艺术与科学相结合的重要性方面。
价值二:提高艺术设计者的理性思考能力
主观形象思维和理性逻辑思维是相辅相成的两种思维方式,在设计的过程中缺一不可。主观形象思维以感性体验为主,能够激发设计师的创作灵感,而理性逻辑思维以理性分析为主,对于设计元素的处理有着重要的意义。数理本身具有高度抽象性,因而强调在数理逻辑思维下进行造型设计也就常常被认为是“晦涩难懂”和“高深莫测”的代名词,尤其是对于设计领域的从业者,他们多数是以感性思维为主,数学基础相对比较欠缺,而今很多艺术院校已取消了数学课,这等同于“饮鸩止渴”,将导致艺术设计人员的知识结构严重缺失。借助数理逻辑思维开展的造型方式,能帮助设计师提高理性思考能力,并达到一种用源于自然又高于自然的审美意识和理性态度重新塑造图形美感。
价值三:丰富图形创作方式方法,提高设计效率
古希腊人提出“美在于数的和谐”的观点,并讨论了许多与造型审美有关的比例和级数以及相关的造型方法。在具体的图形设计中存在整体与局部、局部与细节的各种比例关系,这种比例关系可以运用一些数理原理或公式,如黄金分割、黄金矩形、螺旋线、斐波那契数列、根号2比率、等比等差数列等,使图形设计更加条理化、简洁化,设计主题更加鲜明,画面更加和谐。例如八一军旗或五星红旗上五角星图案,该图案设计应用了黄金分割比例,五角星的几条边相互分割成黄金比例,不仅营造了一种严肃、庄严感,而且还给人一种和谐、对称、协调的美感。此外,数理逻辑思维还可以应用在园林景观设计和工艺品制作等领域。
四、小 结
架构课程新体系
2014年11月12日,《教育》周刊记者来到天长小学采访,正逢学校出台“差异教育中‘三位一体’课程体系建设的实践与研究――暨‘2015至2017天长小学新三年规划’课程推进工作的初步思考”的报告。报告指出:“面对有差异的学生,实施有差异的教育,促进有差异的发展,获得有差异的成功”是天长小学一贯坚持的教育理念。学校认为,课程是教学的核心竞争力,学校在课程建设中让 “学生与教师、学科和生活”进入课程范畴,在学与教中构建课程、教学与研究“三位一体”的课程体系。
天长小学上世纪80年代就与杭州大学进行“小学生最优发展综合实验”研究,课题成果被新华社誉为全国整体改革实验“四大模式”之一。随后近30年来,天长小学一直专注“差异教育”研究,以学生为本,注重学生个体差异与整体素质结合的“内差异”,在承认差异的情况下,如何因材施教,使每名学生获得适合本人所具备的心理需求的教育,从而达到自我价值的实现。近年来,教师和学生本身在文化背景、知识基础、能力发展、兴趣倾向上又发生了变化,对于这些变化,天长小学通过课程体系基本理念打造有灵性的课堂探索出新路子。
好的教育理念少不了要好的领头人。校长楼朝辉曾是篮球教练出身,后经专业深造被评为语文特级教师,在学校管理上发挥“攻破”与“防守”仍是他特长。他说:当下,天长小学若要在“全国联赛”取得骄绩,课程体系必须变革,实行“基本课程、社团课程、微型课程、活动课程”课程体系新框架,学生、教师自身差异通过课程体系达成互动,家庭、社会成为支持系统,实现基本课程“语文、数学、英语、科学、体育、音乐、美术”等学科文化对学生全面发展的能力培养;社团课程利用教师特长、社区资源、家长资源等,以社团活动形式开展,在“个性文化”中对学生进行差异发展的培养;微型课程以主题模块相对独立,微型课程不在课表内,而是在平时教育教学活动中,通过具有学校特色的“学科整合”,落实“大学科活动”,在“学校文化”中对学生进行具有天长特色的综合能力培养。
师生角色变化带来了课堂教学的平等与和谐,学生以平等的机会学会了自信。课堂教学中,越来越多地听到鼓励性的语言及发自内心的赞美,“让学生心中的那颗种子发芽”已成为天长小学教师共同的心声。与之相对应,过程评价也渗入到教学全过程,注重对学生情感、态度和审美观的培养,在师生、生生互动评价中,提高了综合学生学习能力与认知水平,全面评价学生、挖掘每名学生的闪光点已成为天长小学新课程改革中的必修课。
党支部书记、副校长庞科军说,天长小学新课程体系组织形式灵活多样,课堂教学从过去单一的组织形式向多样化发展。在以往的教学中,让学生整齐地坐在教室中,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一系列教学活动,似成为一种不变的模式。在新课程理念下,天长小学注重学生所需,强调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与探究精神。走出课堂、走向社会的教学活动已成为学校新课程改革的一大亮点,学生学习方式因此发生了根本变化,教师倡导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为学生发展创设了更广阔的空间。譬如音乐教学,教师再也不会说,“哎!这乐器你敲错了,不该这样敲!”而更多的是,“噢!你太能干了,连老师都想不到这乐器居然可以这么玩!”
天长小学通过课程体系新架构,取得了大量教学成果。校长楼朝辉与特级教师施民贵共同主编《差异教育成果丛书》2014年7月上市,该书以《心灵之约:班主任主题谈话课读本》《放牛娃的习作故事》《让教室灿烂照亮彼此》《童话习作:开发儿童幻想力》《致我亲爱的宝贝》《我们的红领巾时代》《差异课堂:小学数学差异教学探索》等,分篇论述了差异教育的理论与实践,被誉为天长小学打造有灵性的学校的“百科全书”。
副校长蒋军晶说,天长小学没有差生,只有差异的学生。天长小学的发展,就是天长教学理念革新的历史。差异教育是天长小学的宝贵财富,学校从本土实践到国际视野的思考,一直追寻适合每位学生发展的理想教育。每到新学年,所有的天长学生人手一份《学生成长手册》,手册中将要经历的学习和体验规划分为社会、生活、艺术、体育和国际视野等板块,按照年级分成不同阶段,每个孩子依据自身特点,“量体裁衣”度过自己快乐的童年。
省教坛新秀金林萍说,近年来,随着学校小爱迪生科普剧团、游学活动的开展,给学生注入了丰富多彩的生活体验,天长小学学生已锤炼出独特的精神与品质。
“多元与微型”相结合
“多元与微型”课程分为语言类课程:通过拓展性阅读、语言实践形式,培养学生对语文、英语等语言学科的兴趣;通过一定技能发展记忆、想象力,有效提高阅读、倾听、表达、应对能力。思维类课程:通过思维课程实践,使学生积极、愉快地参与探究,学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学会收集信息和处理信息,利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逐步掌握科学、正确的思维方法,从而达到智慧学习方法。艺术类课程:通过艺术课程学习,培养学生关注“美的教育”,提高审美水平和艺术修养,培养艺术特长。生活类课程:通过生活内容课程学习,掌握一定生活技能,提高生活自理能力。运动类课程:通过运动类课程实施,使学生参与到体育锻炼中,了解体育与运动及体育文化的意义,加强身体适应能力,从而具备健康体能,养成规律运动的习惯与乐趣。
特级教师施民贵说,天长小学基于学生要素及培养目标,给课程内容选择了方向,教师依据个人兴趣与能力差异选择课程教学内容,学生依据兴趣与需求选择课程。在具体操作上,努力使课程来自于“天长学生、天长教师及天长学校”,显现“多元与微型”相结合的课程特质。目前,正是这种天长课程内容的丰富性为学生提供了“爱学上进”的可能。
2014年,学生通过“我的社团我做主”,两个校区共开设了68个社团,三至六年级有2382人次参加了社团组织,提高了自身综合实践能力。学校还进行“学习方式”变革研究,开展“翻转课堂”教学实践。10月,学校组织教师、学生和学生家长进行“一个礼拜都在做研究”的大学科活动。三至六年级学生在班主任带领下分成54个研究队,立项54个研究课题,有数百位家长志愿者共同参与。大学科活动进行了“南宋官窑探秘研究”“茶艺的研究”“西湖边的独立书店研究”“杭州空气质量调查”“企业文化探寻”“浙江经视与社会责任感研究”“学校不安全行为调查研究”“写生北山街历史建筑”等课题研究,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微型课程”散布在平时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因其灵活,且直接服务于学生,已成为学校课程体系中广受欢迎的课程之一。例如:科学学科“家庭实验室”;语文学科“群文阅读”;英语学科 “朗文英语”;美术学科“鉴赏课程”;基于活动类的“微型课程”有“最后两周”“故事妈妈”“跨班展示”;基于教师个人的“微型课程”,例如:校长楼朝辉的“学会倾听”;教师施民贵的“童话童诗”;教师周红的“声音的魅力”;教师史剑波的“百生讲坛”等。
推进项目化机制
天长小学认为,学校教育是由一个个人组成的,宏观教育如果没有落实在具体的教师身上,没有教师引导发生于学生身上,则教育就没有发生。巴尔扎克说:“小说是一个民族的秘史。”那么,每一位教师的“教育个性”,便组成了整个学校的教育历史。在天长小学,每位教师都有自己的专长,教师不同的“教育个性”,是学校推进项目化机制的结果。教育管理就是要让每位教师都能做自己喜欢和擅长的事。有的教师擅长班级管理,学校就让他做班主任;有的教师擅长教学,学校就让他专心从事教学;有的教师擅长做研究,学校就让他多做课题;有的教师擅长活动设计,学校就让他多参与策划一些大型的校际活动。
近年来,学校学科项目课程研究逐渐形成品牌效应。如:语文学科“群文阅读”项目出版《新语文・群文阅读》,向全国推广了自己的课例研究;科学学科在“科学实验室”之后,计划筹建“贝尔实验室”,从科学启蒙的角度开发不同学段学生的科学素养;美术学科“鉴赏课程”在全校分学段实践的基础上,2013年又开展针对学生创作的指导研究;体育学科“社区资源重构”从三大球、健美操等项目拓展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内容。教坛新秀、团支部书记高丹说,天长小学课程改革不仅要求教师转变教学观念,在教学上走出一条新路子,还要求教师不断学习,总结教学经验,形成一定的科研能力。自主、探究、合作是新课程改革中的重要一环,提高小组合作效率是教师成长的最大收获。
天长小学语文课开展经典诵读和班级读书会;体育课开展球类活动;音乐课开展口风琴和葫芦丝班;美术课开展版画创作等。系列教学使特色课程有了实际内容。学校还开发《我与西湖》综合实践活动校本教材,以“杭州童谣”“杭州小吃”“茶文化探寻”“我们的校园”“杭州园林”“桥的研究”为主题,提供学生探究、合作、实践的平台。
学校规定,个别不需要听课就能完成学习任务的“天才学生”,可以离开教室,来到个性化学习室,那里有学校辅导老师为其提供的个性化课程。譬如数学课,部分学有余力的学生在完成常规学习任务后,老师会送上“数学锦囊”,这是教研组根据教材特点,为数学尖子生设计的一组题卡;科学课则对有浓厚学习兴趣的学生根据“家庭实验室指导手册”(此是科学教研组为科学爱好者开发、可以在课外进行自主探究实验的辅导手册)开展研究与自学。而对于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学校则采取常规性辅导。
创设不同展示平台,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学校开设一年一度“长智慧数学节”“小书虫阅读节”“百灵鸟英语节”“白天鹅艺术节”“阳光体育节”“金钥匙科技节”等。在“长智慧数学节”上,学生可以自主参加魔方大比拼、数独、算24点、编制数学报;“小书虫阅读节”上,学生可以排演课本剧、成语接龙、亲子阅读、即兴演讲;“百灵鸟英语节”上,学生可以演唱英语歌曲、表演小品;“白天鹅艺术节”上,有优秀作业展示、班级合唱比赛、舞蹈、器乐、曲艺展示;“阳光体育节”上,有团队拓展、项目竞赛;“金钥匙科技节”上,有纸桥设计、环保创意、电脑绘画等。学生在这些活动中,总能找到“适合的我”,通过参加与展示,学生获得了极大的自信。
语文教师史剑波说,天长小学所有校本课程都来自教师日常教学结晶,教师在日常教学中,有着许多自己感兴趣的项目,学校推行课程管理项目化机制后,保证了教师自我选择课程的权利,有利于教师发挥自身优势,有利于学生发展自己的兴趣与个性,项目化机制将“志同道合者”吸引在一起,就同一项目,成员间各尽所能,提高了课程的运作水平。
评价中的“激励”
天长小学自从实行差异教育以来,自始至终将评价作为激励学生学习与发展的有效手段,建立科学的多元评价系统,构建适合每名学生发展的课程评价运行机制。学校制定的评价体系注重“激励”因素,注重对学生整体素质的差异性评价,通过自主展示与激励关注评价全过程。如:低年级段实施“学习之旅――经典两周评价方案”;中年级段推出“全能生,特长生,进步生――免试生制度”,从科学与合理出发,让学生学习与评价走向多元。
课程评价过程中,学校注重对学生进行综合性评价的有效性。如:《电子成长手册》改变由教师对学生进行评价的单一做法,改由学生与家长共同参与,以增强评价的客观性。随着评价内容的综合与多元,学生不仅是被评价者,还从被动接受评价逐步转入主动参与评价。此外,参与评价的主体还有家长、校外人士及学习伙伴,这样既加强了评价者和被评价者之间的互动,又提高了被评价者的主体地位及主动参与的积极性。
1998年,天长小学就率先取消了“三好生”评选,改评“特长生”“全能生”,对学生的激励面从原先的“凤毛麟角”,扩大到绝大多数。2009年3月,学校又实行“天长券”评价体系,只要学生在学校某一方面有典型进步,就能得到“天长券”系列奖励。近年来,学校在此基础上,又先后开展“感动天长人物”“阳光少年”“珍藏天长”等评价标准,扩大了表彰范围,对调动学生全面发展起到了更为进步的作用。关心每名学生、促进学生主动活泼地发展是天长小学的一向宗旨。早在1986年,全国优秀教师杨明明带领学生创建“红苹果”行动,天长小学并一直坚持至今。每到除夕夜,少先队员在老师、家长志愿者带领下将红红的苹果和祝福送给各行各业的普通劳动者……进入新世纪,学校又利用信息载体,“红苹果”不仅出现街头巷尾,还出现在网络平台上。通过对他人的感恩、对各行各业从业者的尊重,天长学子的社会综合能力得到极大提升,此项活动还被评为“杭州品质生活行业点评年度奖”。
天长小学校园,展现的是一幅美丽的“童话世界”。在这里,每一朵花,都得到了精心的滋养与爱护。六(2)班学生黄书祺说:在天长小学,每一位教师都是爱与阳光的传播者。我为享受到这份爱而自豪,于是我把自己写下的故事整理成集,于2013年出版了个人专著《祺祺――一个孩子的童年故事》,书中写下在天长小学与老师之间许多回味悠长的故事。临近毕业,我是用这种不曾失去的“温度”,万分不舍地与我的母校依依惜别……
形成独特的教育理解
天长小学教师身体力行实践现代教育理念,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教育理解,带动了一大批青年教师茁壮成长。从学校管理来说,要真正做好差异化教育,做到对每个孩子都有科学的了解,需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天长小学目前已有40%的教师拥有博士和硕士学历。教师自身知识的提升,为学生学习提供了更为宽阔的空间,同时,教师在接触不同孩子的实践中,也在提升着自己的专业水准,使自己更好地服务于孩子的发展。为了让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形成自己的个性,促进教师在自己喜爱的教研项目上成才,形成有鲜明色彩的教研成果,天长小学遵循“研究什么,培训什么”的原则,让教师在教学中得到最大的教研支持。
不论是老师、学生还是家长,都无时不在用自己的行为诠释着教育,好的教育传递的一定是“正能量”。骨干教师方国光管理班级有自已的“独到之处”,学校就安排他一定的“自由空间”,让他好好地做班主任,享受他做班主任的乐趣,造福一个班级的学生。学校认为,教师不能在专业上得到发展,不受学生喜爱,得不到家长、同事的认可与尊敬,就很难体会到教育的幸福。对此,方国光说,要想让学生快乐学习,首先,教师要成为一个快乐的人。
数学教师吴玉兰说:导师的引领,集体的智慧就似一盏明灯,是促成教师成长的保证。记得2009年大年初一,接到一名师工作室导师邀请,要我思考如何研究一节课。对于我来说,从此就拉开了对于课程研究的序幕。没有想到的是,完成这一份“作业”我竟用了5年时间。经过反复调查,对一手资料进行整理与分析,《角的认识教材实物图的比较研究》终于在国家刊物发表,并被收录于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教学参考,同时还荣获杭州市中小学科论文一等奖。
青年教师陈甜说:一次在给六年级学生上拱桥知识时,讲到了廊桥,对于城市里的孩子,廊桥是什么还真说不明白。有学生问道:陈老师,你能带我们去看什么是廊桥?对于这一问,我竟当了真,便和学生一起做方案,怎么购买车票,怎么预定旅馆,我和学生一起弄了份“攻略”,自助去了浙江省的泰顺了解廊桥。2014年4月,我还带领学生以“天长小学第一批印州课堂项目师生团”的身份参加了为期3个月的美国印州课堂项目之行。
天长教育:一种神奇的力量
天长小学秉承“面对差异学生,实行差异教育,最大限度的促成共同发展”的理念,为孩子营造成长空间。3年前,有一名孩子转到天长小学,家长说,这个孩子在小学一年级啥也没学,光是闯祸,父母都快崩溃了。在天长小学,相关教师为这名学生制定了“成长套餐”。如今,这名同学从每天必须跟踪“监督学习”,转变成班上的“学习小王子”。前不久,在全校数学兴趣小组活动中得到了年级唯一的一个满分;在语文学习上,该同学的阅读量已经非常惊人,他将阅读作为个人的兴趣点,并写下大量日志。他父亲逢人便说,儿子现在俨然已成为天长小学的小明星了。
学校通过组建家庭教育互助形式,为孩子营造“第三种生活空间”。“第三种生活空间”指的是既有别于学校规范制度的学习空间,又有别于家庭较为单一的生活空间,倡导学校、家庭、社区携手共同建立为孩子释放心灵的平台。在“第三种空间”里,大部分孩子做到了远离电脑、电视,找到了自己的“心灵伙伴”。学生在参加活动的同时,自然而然地完成了相应的学科学习。西方“万圣节”期间,学校英语、语文、综合实践三个学科结合起来,带领学生走出校门,去和外国友人交流,使得天长的孩子从小就具备了开阔的胸怀和国际视野。学校先后与海外8个国家相关学校建立了交流机制,每年都会开展国际交流活动。2013年暑假,天长小学的孩子还登上了维也纳金色大厅的舞台,演唱天长小学自已创作的歌曲。学生通过广泛的社会实践活动,学会了分享与合作,拥有了一片乐土。天长小学每年有10余名“特殊儿童”入校。学校认为,无论是谁,只要进入天长小学,学校有责任让这些孩子得到最好的发展。青年教师厉俊麟说,如果学生是花朵,责任就是阳光,尊重就是雨露。教师学会给予孩子一片爱的空间,孩子们的个性和潜能才会被唤醒。
近年来,学校建立“家长资源库”,邀请家长走进校园,走上讲台,为孩子们上课,给“灵性的课堂”注入了新的活力。如,一、二年级邀请妇幼保健院医生讲“我从哪里来” ;三、四年级邀请社会名人讲 “杭州特产丝绸与养蚕”; 五、六年级邀请干部讲“见闻”等。在天长小学,每当放学时,校园便回荡校歌《天长是我们的家》。一群群充满阳光的孩子,为这所历史名校增添了活力。
由于工作竞争激烈,为了满足社会的生产力,不得不提高工作效率,与此同时工作的步伐就加快了,为了使步伐的加快不影响正常的秩序,这时就得提出一种计划。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2022最新的教育教学工作计划模板,欢迎阅读!
2022最新的教育教学工作计划模板1新的学期又开始了,为了使教学工作顺利有序的进行,提高自己的教学质量,我做教学计划如下 :
1、提高教学质量。
要提高教学质量,关键是上好课。为了上好课,我决定做好下面的工作:
⑴课前准备:备好课。①认真钻研教材,对教材的基本思想、基本概念,每句话、每个字都弄清楚,了解教材的结构,重点与难点,掌握知识的逻辑,能运用自如,知道应补充哪些资料,怎样才能教好。②了解学生原有的知识技能 ,他们的兴趣、需要、方法、习惯,学习新知识可能会有哪些困难,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③考虑教法,解决如何把已掌握的教材传授给学生,包括如何组织教材、如何安排每节课的活动。
⑵课堂上的情况。组织好课堂教学,关注全体学生,注意信息反馈,调动学生的有意注意,使其保持相对稳定性,同时,激发学生的情感,使他们产生愉悦的心境,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课堂语言简洁明了,克服以往教学中存在的毛病,课堂提问面向全体学生,注意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课堂上讲练结合,布置好家庭作业,作业少而精,减轻学生的负担。
2、做好课后辅导。
要提高教学质量,还要做好课后辅导工作,小学生爱动、好玩,缺乏自控能力,常在学习上不能按时完成作业,有的学生记错作业。针对这种问题,抓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并使这一工作贯彻到对学生的学习指导中去,还要做好对学生学习的辅导和帮助工作,尤其在后进生的转化上,对后进生努力做到从友善开始,从赞美着手,所有的人都渴望得到别人的理解和尊重,所以,和差生交谈时,对他的处境、想法表示深刻的理解和尊重,还有在批评学生之前,先谈谈自己工作的不足。
3、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
积极参与听课、评课,虚心向同行学习教学方法,博采众长,提高教学水平。
4、培养多种兴趣爱好,博览群书,多看有关语文教学的书籍,不断扩宽知识面,为教学内容注入新鲜血液。
总之,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将更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工作,发扬优点,改正缺点,努力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
2022最新的教育教学工作计划模板2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精神为指导,以课程改革为主线,以课堂教学为重点,以新的教学方式和学法指导为突破口,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深入开展校本研修活动,规范教学常规管理,树立全面的教学质量观,推动学校教学工作的整体进步。
二、工作要点
1、切实贯彻科学的教学常规管理,优化教学过程和教学行为。
2、加快课程改革步伐。
以新理念指导课堂教学,促进课堂教学的改革和创新,切实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3、优化校本研修机制。
以课题研究为突破口,以提高教师专业化发展水平为重点,使校本研修具有主题性、目的性、系统性、持恒性、常态性。
4、进一步抓好“三查工作”即抽查、督查、月考核工作,进一步规范教学常规管理。
5、做好少年宫各项管理工作。
三、工作措施
1、严格按照《课程计划》开齐课程,开足课时。
按“三新”要求抓好备、授、辅、批、改、考、研、
思等基本环节的管理。把教案写成学案或者导学案,要求老师提前备课,学校不定时抽查记录。坚决杜绝上无准备的课和效率低下的课。
2、备课:要按照威教字(2007)88号、(2011)8号、(2011)388号文件要求;
①加强集体备课,重难点关键一致,过程体现自己的思考,严禁互相抄袭教案。②模式备课。③课节安排(如语文包括作文、习作指导、习作讲评等)。④备课时,各个环节要具体、详实,具有可操作性(做到别人拿你的教案能上课)。
3、上课:教学目标明确;
知识传授正确;方法科学有效;教学行为规范;课后反思及时。除了语数英外,其他学科必须上好。
4、作业批改:精心设计作业;
作业量适当,尤其是作业布置这一环节,强调精挑细选,布置什么作业,教师必须研做一遍,严格控制作业量,切忌出现布置作业从几到几页现象,布置作业必须批改,决不允许学生批改,批改反馈及时(一般作业(除作文外)的批改反馈不超过2天,单元试卷批改反馈不超过3天,作文批改反馈不超过1周。作业必须全批全改,批改作业杜绝形式主义,不准只批不改,对学困生的作业必须有重点地进行面批面改。教师写评语要多种形式对学生的作业给予评定。语文作业(包括生字本、写字本、自主学习、日记本)。数学作业批改要及时、规范,有批有改,教师要写激励性的评语。
5、辅导:辅导的主要任务包括:指导学生自学,解答学生作业中的疑难问题,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消化课堂教学内容。
辅导要注重差异,分类指导;以个别辅导、分散辅导为主;讲求时效。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抓好中差生的辅导。
6、同课异构课:这项活动的时间安排在四月份,要求全体教师参加。
由各学科教研组长具体负责此项活动。主要采用的方式是个人独立备课、研课,组内教师参与听课、评课。然后通过教研组把问题呈现出来,以自我反思、同伴交流诊断的模式操作。“以同一课例展示理念,让理念回归不同课堂”。要体现同课异构、一课三上、人人为师,群体反思,诊断教学、解决问题,再诊断、研讨、交流,形成专题。
7、开放调研课:教师跟踪听课,领导随时推门听课。
学校将重点检查教师的常规教学,包括备课(教案)、上课(课堂教学)、批改辅导(作业)、考试(当堂测验)等,全面客观掌握教师教与学生学的情况。学校经常深入课堂进行调研、指导,发现问题,组织教师进行研究解决,真正发挥引领、指导、服务、管理的功能。
8、加强毕业班学生的身心素质教育,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切实抓好培优补差工作,定期召开毕业班教师研讨会。教学中重基础,强能力,努力提高课堂教学的时效性,争取20__年毕业班取得好的成绩。
9、抓好学困生辅导,明确对象,制定计划,帮助他们弥补缺陷,克服困。
教师要有爱心,热心,耐心,始终对学生充满信心,了解学生学习心理,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
总之,新学期开始了,我们决心在县教育工作会议精神的指引下,在教管中心的正确领导下,在各位老师的不懈努力下,进一步坚定信心,振奋精神,脚踏实地,努力拼搏,力争使我校在新的学期迈上新的台阶。
2022最新的教育教学工作计划模板3(一)加强文明礼仪教育
以文明礼仪伴我成长为主题,一礼仪、礼貌、礼节教育为重点,《中小学生礼仪常规》为突破口,以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和文明礼仪修养为着眼点,与家庭教育、社会活动相结合,形成三位一体的教育体系,努力创建和谐班级、
1、根据《中小学生礼仪常规》,搞好宣传发动活动,开展“学礼仪、争做礼仪之星”的竞赛活动、并要求学生会背《中小学生礼仪常规》、
2、抓好典型示范,教师做表率,学生做示范、强化文明行为、文明习惯、文明语言、文明衣着、礼貌修养等方面的训练,使学生逐步养成讲文明、讲礼貌的好习惯、并开展“礼仪在我心中”为主题的队会,强化文明礼仪教育、
3、开展“手拉手”、活动,鼓励学生多发现、多纠正、多沟通,形成一个互相带动的礼仪新风尚,为创建和谐班级做出贡献、
4、评选“文明礼仪标兵”进行表彰,让所有孩子都重视起来,并形成人人学礼仪、个个争标兵的活动氛围、
(二)怎样提高教学质量
1、制定好课程进度,认真备课,及时与同年级教师进行沟通,响应学校集体备课的要求,按照进度搞好课堂教学。
在教学中我会走下讲台,与学生平等对话。不仅关注学生知识的掌握,更要关注其掌握过程,以及学生能力的发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体验。
2、坚持过关制度,搞好课课、单元、阶段的过关检测,利用检测及时找出教育学中存在的问题,以便改进教学方法和进行重点训练。
允许学困生参加二次考试,帮助提高学习兴趣。
3、抓好学困生和优秀生的辅导。
重视优秀生的培养,把书本上传授的知识延伸到课外知识,并注意能力的培养,为其成为社会精英打好基础。通过帮扶活动迅速提高学困生成绩,建立学困生档案,根据情况有的放矢,进行补救,确保教学成绩不断提高。(建立“一帮一”小组,并且随时活动,进行帮扶。对于我在讲课时,多注意学困生的精神状态,多关注他们,使他们从内心想认真地好好学习,不再是班级的后腿。)
4、及时批阅学生的作业,并做好作业批改记录,在作业中了解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掌握和运用能力,有针对性地确定施教方法,来提升学生的成绩。
2022最新的教育教学工作计划模板4随着新课程理念的不断提升,对教师的理论素养、专业素质及教育教学观念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我们就应当能够做到主动学习、成为新型的专业化教师,贴合时代的发展要求。必须要做到不断地学习,不断地提高自身的科学文化素养。于是,我针对自我的特点制定了个人本年度的专业发展规划:
1、学高为范,育人先律己。
首先要提高自我的政治思想素质。教师的政治取向、道德素质、教育观、世界观和人生观对学生的直接影响。“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引导学生树立各种正确的观念。吸取他人先进的教育教学经验,了解现代教育教学的新理念。学习现代教育教学理论,学习新课程标准,根据学生的实际情景组织教学。尽量做到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让每个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2、促进个人专业发展,确立教学新理念。
经过这学期的教学实践,我积累了一些宝贵的经验。平时进取主动参加学校组织的教学研究活动。并且自学并总结了专业化笔记;在全校组织的钢笔字书法大赛中,获得了较好的名次。在专业教学课题探究中,题目是《研究提高学生的计算本事》。在课堂实施中,我时刻注意调动学生的学习进取性,创设民主、平等、和谐,充满浓浓兴趣的课堂环境。允许学生犯错误,使学生在不断的错误中总结经验和教训。并大大提高了学生的计算本事。多给学生一些表现的机会,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本事。后的教学工作中还需不断地改变策略,以便到达更好的教学效果。
3、学习和发展的资料和途径是全方位的。
今日是一个开放的信息社会,信息的渠道十分广泛,还包括社会考察、网络学习、课题研究。观摩外校的学习,学术讨论、实践行动研究等。此外,学习资料也不仅仅局限于教材和教学法,而应当是更广泛的知识领域。要让自我真正做到“给学生一碗水,自我要有一桶水的本事”。
本学期,我担任小学五年级的数学教学工作。一学期来,我自始至终以认真、严谨的治学态度,勤恳、坚持不懈的精神从事教学工作。我以一个母亲的身份去爱我的学生。孩子的心是纯洁的,她们能体会到你给予他们真诚、严格的爱。
厚爱差生,我真正做到以情动人:首先做到“真诚”二字,即我在学生面前不敢有丝毫虚伪与欺哄,做到言出必行;其次做到“理解”,即能感受差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各种心理表现和看法,如对学习的畏惧、犹豫、满足、冷漠,错误的想法和指责等,信任中差生,鼓励他们自由讨论。最终做到“理解”二字,即经过学生的眼睛看事物。由于我能善意理解他们,高兴地理解他们,所以促进了中差生不一样程度的提高和发展。
其次,认真制定教学计划,注重研究教学理论,认真备课和教学,进取参加科组活动和备课组活动,上好公开课,并能经常听各教师的课,从中吸取教学经验,取长补短,提高自我的教学的业务水平。每节课都以最佳的精神状态站在教坛,以和蔼、简便、认真的形象去应对学生。按照小学数学教学大纲进行施教,让学生掌握好学科知识。还注意以德为本,结合现实生活中的现象层层善诱,多方面、多角度去培养现实良好的品德和高尚的人格。
教育是爱心事业,为培养高素质的下一代,本人时刻从现实身心健康,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去点拔引导,对于个别差生,利用课间多次倾谈,鼓励其确立正确的学习态度,进取应对人生,而对优生,教育其戒骄戒躁努力向上,再接再厉,再创佳绩。经过现实生活中的典范,让学生树立自觉地从德、智、体、美、劳全方面去发展自我的观念,树立崇高远大的梦想。
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要不断总结经验,力求提高自我的教学水平,还要多下功夫加强对个别差生的辅导,相信一切问题都会迎刃而解,我也相信有耕耘总会有收获!
2022最新的教育教学工作计划模板5一、指导思想
音乐是一门情感的艺术,在音乐的教学过程中要以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让学生与音乐保持密切的联系,享受音乐,用音乐美化人生的前提,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审美心理特征,以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和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内容应与学生生活经验相结合,加强音乐课与社会生活的联系。音乐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重视学生的音乐实践和音乐创造能力的培养。
二、学情分析
本学期我担任一、六年级的音乐课。从整体的水平看,学生在音准、对歌曲的接受能力和音乐表现能力方面,相对来说比较差,大部分学生对音乐乐理的基本知识学习的积极性不高,上课兴趣也马马虎虎,举手发言的学生很少。这样给我在教学工作上带来一定的困难。因此,这学期,我在教学视唱练耳,音乐知识等方面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努力使学生在上课过程中逐步实现全面发展,着重培养学生的学习音乐的兴趣,但还有一部部分学生音乐基础知识欠佳,总的来说,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我还要注重音乐基础知识训练,进步巩固,完善敬爱呕血,对学生打下扎实的基础。
三、教学目标
感受与欣赏
1、音乐表项要素
(1)感受世界和生活中的各种声音,能够用自己声音或乐器进行模仿。能随着熟悉的歌曲或乐曲哼唱。
(2)能听辨不同类型的女声和男声。知道常见的中国民族乐器和西洋乐器,并能听辨其音色。
(3)在感知音乐节奏和旋律过程中,能够初步辨别节拍的不同,能够听辨旋律的高低,快慢、强弱。
(4)能够感知音乐主题,乐句和段落的变化,并能够运用体态或线条色彩作用的反应。
2、音乐体裁与形式
(1)儿童歌曲、颂歌、抒情歌曲、叙事歌、艺术歌曲、通俗歌曲等各种不同体裁和形式。
(2)区别齐唱、合唱,合奏和齐奏。
3、风格与流派
聆听不同国家、地区、民族的儿歌,感受不同风格。
表现
1、演唱
(1)能够用正确姿势,自然声音,有表情地独唱或参与齐唱。
(2)能够用做出指挥动作的反应。
2、综合艺术表演
(1)能够主动参与综合身体的做动作,表演活动。
(2)与他人合作进行律动,集体舞蹈表演活动。
3、识读乐谱
(1)认识简单的节奏符号,能够用声音、语言、身体动作表现简单的节奏。
(2)能够用唱名法模唱简单乐谱。
(3)认识一些常用的音乐记号。
音乐与相关文化
1、关注日常生活中的音乐。
2、从广播、电视、丝带等收集材料,并经常聆听。
3、接触了解戏剧、舞蹈艺术表演形式。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1、能够各年段要求完整地背唱所学过的歌曲,参与各种演唱活动。
2、能过随着音乐自由发挥想象力,用简单的形体配合音乐表演。
3、感受生活中的音乐,能够运用人声、乐器模仿自然界或生活中的音乐。
关键词:初中物理 教材 有效利用
物理学在人类历史发展长河中占有重要地位,物理知识无处不在。新人教版物理教材是一套改革比较成功的范例。我总结了一些使用初中物理教材的方法,与大家一起分享。
一、注重分析教材知识体系和结构的改变
旧版物理教材在编排上体现了声、光、热、电、力的基本顺序,而电学是八年级下学期的教学内容,由于学生知识体系和智力因素的制约,出现了“电学老大难”的问题。新版物理教材在编排上改变了以往的顺序,电学和力学两部分知识互换了位置,学生在循序渐进地接受物理知识的同时,也改善了“电学老大难”的问题。
教材的名称是《探索物理》,从生活入手,先让学生了解一些看得见、摸得着的有关运动方面的知识,结合小学数学知识中的速度问题给学生介绍物理的学习方法,让学生知道“物理是什么”“为什么要学习物理”。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进一步探索声学、热学(物态变化)和光学知识。通过对这三部分知识的系统学习,让学生感受到探索自然科学的乐趣,进而激发他们深入了解物理的热情,形成“物理是有趣且有用”的观念。从实用性问题入手,顺利进入“物质”内容的学习,在学习力学知识的过程中,进一步认识宇宙本质,探索宇宙奥秘。八年级下学期学习的力学知识,能使学生具备了一定的物理思想和实验能力,为九年级电学知识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除了教材知识板块的变化外,每一部分知识间的关联性也有所加强。例如电学部分,教材体现了两条主线,即电荷―电流―电路和电流―电压―电阻。把两条主线结合在一起,就形成了关于欧姆定律、电功率的知识块。所以,要想使学生能够独立地分析电路并利用欧姆定律和电功率知识解决电学问题,在电学知识学习初期,这两条主线就必须学得扎实,理解得透彻。新教材在课节安排上也符合这种理念,给教学带来了极大便利。
二、灵活运用教材导入语
在新教材中,每一节知识点前面都编排了一小段导入语。例如,在“声音的产生和传播”一节中,导入语为:鸟鸣青翠如玉,琴声宛转悠扬……声音对我们来说再熟悉不过了,但你知道声音是怎么产生的,又是如何被我们听到的呢?在“力”一节中,导入语为:押加是我国少数民族体育项目之一,又称大象拔河。比赛中,两个人通过腿、腰、肩和颈的力量拖动布带互拉,以决胜负。在“磁场”一节中,导入语为:罗盘的发明对我国早期航海领域的影响及司南的简介。这些导入语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举出的事例非常生活化,便于学生想象和理解;第二,情景设计比较有趣,便于引起学生注意;第三,提出的问题有神秘感,利于激发学生求知欲;第四,与本课知识点联系紧密,与课标要求贴近;第五,充分体现了“物理是有用的”这一观点,让学生更加热爱物理,热爱自然科学。
教师往往在导入环节都以其各自的经验或实际情况举出相应例子。这样做有很强的地域性和可操作性,但教材中的导入部分依然不能忽视,教师在教学中要合理地运用。例如,在“两种电荷”一节中,导入语是几个摩擦起电现象。教师在讲解这一节内容时,往往通过几个摩擦起电现象的演示实验来引出带电现象这一概念。这样做虽然节省了时间,但却忽略了引入的意义,那就是兴趣。这一节内容既多又杂,如果学生没有足够的兴趣,很难把一整节课坚持下来。所以,如果把这部分引入变成学生动手操作的三个小实验,既能激发学习兴趣,又能让学生在推理中亲身体验电荷的存在,整节课就更加顺畅了。
教材中每节导入语的设计已经很完善了,但在语言设计上还比较含蓄,重在叙事,这也是导致课堂教学平淡的原因之一。例如,在讲解“动能和势能”一节内容时,直接从水推动水车,弹弓射出弹丸这两句话中引出本节内容。学生会觉得比较突兀,能量定义也比较书面化,无法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果以举例子的形式呈现,教学效果则会有所不同:钱以多种方式存在,你把它存入银行,它就成了存款,有被花掉的可能,可以将这种现象称为“你的能量”。不论你是从自动提款机上提取现金,还是把钱存入银行,都没有改变你的所有资金数目,只是存在的形式不同而已。这种方式既解释了能量的意义,又拓展了学生的想象空间,激发了学生的兴趣。适当例子的引入、风趣的语言和对导入的适当改进,可以让课堂教学不再沉闷、枯燥。
三、“动手动脑学物理”,重在学以致用
新教材中用“动手动脑学物理”代替了“课后练习”这部分内容,这是物理教材对课后习题的本质改进。避开了以练习知识点为主的模式,从生活出发,从社会出发,在体现知识点的同时,更注重学以致用,让学生明白了“学习物理是有用的”,物理知识紧密联系着社会生活实际。
在教学中,因为“动手动脑学物理”中的练习题无法满足教学的练习量,所以教师很容易忽视课后这些题目,而把精力直接放在辅助练习册上。其实,这样做看起来好像是提高了教学效率,但实质上却陷入了应试教育的误区。没有贯彻学以致用的物理学习理念,是没有意义的教学,也不是长远的教学。当学生对枯燥的知识产生抵触心理时,其教学结果就是失败的。对课后“动手动脑学物理”中应用性题目的理解和活用才是正途。例如,在“磁生电”一节内容中,课后有一道关于动圈式话筒工作原理的题目。因为本节内容的学习给学生灌输了一种思维定式,一谈到电磁感应就想到发电机,而其他的应用就被忽视了。学生通过这道题能够更多地了解电磁感应应用的其他成果,进而知道物理知识对生活的重要性,明白生活中常见的复杂电器是如何工作的,既丰富了学生的知识、增加了学习兴趣,又让他们感受到了前人在探索和利用自然科学道路上所付出的艰辛,有利于培养学生勤于观察和善于思考的好习惯。
四、“科学世界”与“STS”不仅是扩展知识,更是培养物理“求学精神”的手段
在新教材第一部分“致同学们”中是这样介绍“科学世界”和“STS”的:两者都属于扩展性内容,前者是介绍物理知识在更广泛领域的应用,扩大了学生视野;后者是介绍和探讨科学、技术与社会之间相互关联问题。那么扩展内容只有表面这些吗?答案是否定的。
教材“科学之旅”中的“如何学习物理”这部分内容告诉学生:物理知识是从实际中来,又要应用到实际中去的。从实际生活中了解科技成果的应用,进而探索其原理,更加合理地使用科技成果。“科学世界”与“STS”中介绍了比较先进的科技成果应用、重要的物理学发展历程等内容。其目的是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能够感受到老一辈物理学家严谨的工作态度、坚持不懈的信念和获得成功的喜悦。现在中学生缺少这种做学问的“求学精神”,只是为了考试而学习,不主动思考、不主动研究,就更谈不上主动实践了。作为实验学科的物理,在这样的环境中已渐渐失去了它的光彩。所以,扩展内容不只是扩展知识,更是形成做学问这一习惯的重要手段。例如,在“平面镜成像”一节内容中,“科学世界”介绍了凸面镜和凹面镜这两种生活中不被人注意的光学仪器。汽车后视镜和太阳灶烧水的例子,能让学生了解这两种镜子在生活中的应用,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我在物理兴趣小组的课后作业中设计了一个小课题――用镜子让生活更好,其内容涉及安全防范问题、节约能源问题等。这样,既发展了学生的创造思维和应用能力,又让物理真实地应用于实际生活,学生在发明创造中体验着科学的乐趣。扩展性内容活动可以放在课后进行,虽然操作起来有些繁杂,但却是学好物理的有力助推器。
物理教材与物理课程标准在教学中应该是相辅相成的。课程标准起指导作用,告诉我们“讲什么”“讲多少”“怎么讲”。而教材除了承载知识外,更让学生知道了“学什么”“有什么用”,它是学习的一种重要工具,如能使之用活,就能体现教学的艺术性了。
古人云: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教师只有深入把握教材的内涵,才能成就学生的物理梦想。
参考文献:
[1]邢.论科学技术发展与中学物理课程改革[J]中学物理教考,199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