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初中生心理健康

初中生心理健康

时间:2023-06-01 09:33:12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初中生心理健康,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初中生心理健康

第1篇

〔关键词〕农村初中生心理健康;文献综述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684(2013)16-0004-04

农村初中生相对于城市初中生而言,不仅仅存在地域上的差异,还主要涉及到师资、教育投入等方面的差异。然而农村初中生与留守初中生有所不同,唐为凤[1]认为,留守初中生指的是由于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打工半年或半年以上,而被留在农村的家乡交由父母单方或祖辈或其他亲戚朋友等抚养,或独自在家的处于义务教育阶段的初中生(13~16岁)。曾红[2]等人认为,留守初中生是指留守儿童中处于初中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这些学生的年龄大多在12~16岁。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留守初中生的年龄在16周岁以下,父母双方或一方在外地打工;而农村初中生的概念比留守初中生的概念要广,还包括父母双方与其子女在同一区域的农村学生。故我们将农村初中生定义为:年龄在13~16周岁之间,且处在义务教育学习阶段,父母双方或一方与其子女同在或不在同一地的学生,他们均可作为本研究的对象。

一、农村初中生心理健康研究总体现状

以农村初中生和心理健康并词在中国期刊网上进行检索,共找到57篇有关农村初中生心理健康的文献。这些文献在研究方法上大致可以分为四类:第一类(22篇)是采用问卷调查法来研究农村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第二类(19篇)是采用理论研究分析初中生产生心理问题的原因,并提出应对策略;第三类(2篇)是城乡农村初中生心理健康对比研究;第四类(14篇)是针对农村初中生心理健康状况进行相关关系的研究。

表1 2003~2012十年间研究农村初中生心理健康文献量与累积文献量

单位:篇

年代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文献数量 0 2 4 2 4 8 10 5 10 12

调查研究 0 1 2 1 1 3 4 2 3 4

理论研究 0 1 1 1 2 3 3 1 2 5

对比研究 0 0 0 0 0 0 0 0 1 2

关系研究 0 0 1 0 1 2 3 2 4 1

累积数量 0 2 6 8 12 20 30 35 45 57

从近十年的研究可以看出,文献中关于农村初中生心理健康状况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调查研究、理论探究与关系研究三个方面,研究数量总体上呈上升趋势。农村初中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对比研究在2011~2012期间有研究者开始关注,且多集中于对影响初中生心理健康的内在因素的研究如个性、自我、情绪,与外在因素的研究如父母教育方式、家庭、应对方式、生活事件。但将其二者进行结合的研究尚存在不足。

综上所述,农村初中生心理健康研究经历了研究方法、量表使用、实证及理论探讨四个发展阶段,取得了丰硕成果,人们对农村初中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认识正在不断深入,并对这一群体的了解也越来越清晰。但针对农村初中生心理健康的量表使用、对比研究和相关关系研究等方面还不够成熟。迄今为止,对农村初中生心理健康究竟包括哪些内容、如何对其进行测量等问题还没有形成共识,更没有一个公认的科学的测量工具。一些实证研究在对象、内容、方法选择上还不够全面,所得出的结论也不尽相同。

(一)农村初中生心理健康的调查研究

国内学者关于农村初中生心理健康的调查研究相对略多。纵观心理健康本身的发展道路就是一条整合之道,心理健康学之所以能生力犹存,除了得益于现代科技水平的进步,研究手段、方法的不断完善,还在于它吸取了各学派之长。国内学者从2004年开始将心理健康调查研究介入到农村初中生这一群体,试图说明农村初中生心理健康状况。

例如,为了调查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有研究者采用自编问卷,与心理健康量表进行整合,如周瑞兰等[3]采用SCL-90和自设问卷对农村156名辍学者及435名未辍学者进行调查研究分析后发现:辍学组总分与未辍学组差异有显著性,农村中学生辍学者的心理健康状况在整体水平上与同龄人之间存在着一定差距。李松[4]采用自编家庭客观环境问卷和主要抚养人教养态度问卷、《家庭环境量表(FES-CV)》与《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MSSMHS)》,对1049名农村初中生的心理健康、学业成绩以及客观家庭环境和主观家庭环境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双亲均外出家庭的主观家庭环境好于其他家庭类型,子女心理健康状况良好;母亲和子女留守家庭主观家庭环境差,子女心理问题多。

目前多数心理健康调查采用的是《症状自评量表(SCL-90)》。李长庚、罗润生等[5]利用SCL-90、《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ASLEC)》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对376名江西老区农村初中生进行测查,结果表明:江西老区农村初中生心理健康水平显著低于全国中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姬成伟、韩江涛等[6]应用SCL-90,对太原市955名农村初中生进行问卷调查表明,农村初中生有明显心理问题的检出率为21.1%,女生心理健康状况较男生差,高年级学生特别是女生心理健康状况较低年级差。王翠萍等[7]采用张琴编制的中学生心理咨询需求调查问卷对陕西省咸阳市泾阳县三所农村中学进行调查发现:初中生心理健康问题按照得分高低首先是学习发展,其次是人际沟通,然后是价值观情绪情感方面,得分最低的是行为困扰。

上述研究表明,研究者主要借助问卷调查来分析其获得的数据,从而分析农村初中生心理健康状况,得出其研究结果,但从文献中我们发现,国内研究者对于农村初中生心理健康问卷调查的量表使用上存在多样化,而且调查对象偏向欠发达地区农村初中生,对发达地区的农村初中生心理健康研究较少。尽管研究结果存在不一致,但基本上能反映出农村初中生在学习、人际、焦虑、适应等方面存在的问题。

(二)农村初中生心理健康的理论研究

中国期刊网的统计结果显示,学者们对农村初中生心理健康的理论研究文献达到19篇。基于农村初中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也是农村中学开展素质教育和基础教育能否成功的关键。故有必要运用系统、科学的理论对其进行研究,以为有针对性开展农村初中生的综合素质教育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蒙宗卿等[8]2004年从应试教育与学生生理、心理不平衡的视角来分析农村初中生心理健康问题,这些问题主要集中在学习心理负担过重、学生不能正确认识自己、人际关系不好等方面,继而探讨优化学生心理素质,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等策略。

针对中学生的相关事实材料的背景,冯万奎等[9]指出,农村初中生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易冲动、学业懒散及容易情绪化。王桂娟、陈桂霞[10]针对学生心理承受能力低的现象指出农村初中生普遍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即学习懒散、安逸思想盛行、人际交往困难等,进而分析其产生原因并提出解决方案。同年,姚慧娟[11]综合国内外相关研究得出农村初中生心理健康问题的研究不足,探究了盐城农村初中生存在情绪、情感类问题,意志类问题,人际关系问题,学习心理问题等。

2005年,王小华等[12]从初中生身心发展不平衡性的角度来分析农村初中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主要体现为情绪不稳定、耐挫力差、课堂注意力不集中、自卑焦虑等方面。颜以玲[13]认为农村初中生存在意志薄弱、社会适应能力差等问题。然而,传统的理论研究仅仅是突出农村学生的心理问题,没有从教育角度来进行阐述。基于此,同年,武存金[14]分析了留守初中生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心理问题,即任性、自私、自卑、偏激、冷漠、孤独、嫉妒、逆反心理等,并对于其存在的问题从教育方法上进行了阐述。

基于上面的文献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农村初中生心理健康问题集中在学习、人际关系及其负性情绪上。研究者多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分析:(1)已有问卷调查所获得的研究结果;(2)初中生身心角度;(3)已报道的相关事实材料;(4)素质教育及教育方法。这些理论分析仅局限于对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重复罗列,并没对农村初中生心理健康问题作深层次分析。

(三)农村与城市初中生心理健康的对比研究

基于我国城市与农村发展的不平衡性,研究同一区域或跨区域城乡初中生心理健康对当前中国基础教育的发展和改革也极有价值,部分研究者已着手进行研究并认真疏理。

曹静[15]采用《中学生应对方式量表》与《青少年心理弹性量表》对陕西省城乡初中生各270名学生进行研究后得出结果:在心理弹性的城乡对比中,农村初中生在家庭高期望值和自我觉察两个维度得分显著高于城市初中生,这反映了农村初中生可能因为面临较为匿乏的外界资源,被家庭寄予更高的期望,自我觉察水平更高;农村初中生在心理健康各维度以及总分上都显著低于城市初中生,说明农村初中生的心理症状显著少于城市初中生,心理健康水平显著高于城市初中生。景英、任红岩[16]采用SCL-90量表进行测查,在山东省随机抽取济南市、青岛市、潍坊市、德州市、聊城市与菏泽市的城乡初中年级学生共计1804名,其中农村初中生各项症状(除躯体化、敌对、总症状指数外)均高于城市初中生。

从表1可以发现,十年间只有两年有研究者进行了关于农村初中生城乡对比的实证研究,而且文献数量偏低,仅占累积文献量的3.5%,实施地点主要集中在陕西省与山东省。目前,城乡农村初中生心理健康状况对比研究仍然远远不足。

(四)农村初中生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

依据表1数据可以得出,十年来针对农村初中生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总体呈上升趋势,主要针对农村初中生的父母教育方式、家庭关系、生活事件、社会支持、自我同一性等方面进行探讨。

赵荣、罗新坚[17]采用SCL-90和《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EMBU)》对乐清市下属农村某中学初二学生共325人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SCL-90各因子与EMBU的父母亲严厉惩罚、父亲过分干涉过度保护、父母亲拒绝否认等项呈显著正相关;父母亲温暖理解与SCL-90各因子呈负相关;父亲偏爱与SCL-90中的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抑郁、敌对、恐怖及偏执等因子呈显著正相关;母亲偏爱与SCL-90中的人际关系、抑郁、敌对、恐怖和偏执等因子呈显著正相关。

刘志强[18]采用《家庭环境量表(FEV-CV)》与《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在河南省信阳市商城县和淮滨县选取3所农村初级中学共计300名学生进行研究后得出:

(1)农村留守初中生家庭硬环境影响其心理健康,父亲的文化程度与是否独生子女对其焦虑有显著相关;是否独生子女对其焦虑有明显的预测作用;

(2)农村留守初中生家庭软环境影响其心理健康,父子关系对自责倾向因子和冲动倾向因子有较强的预测作用;母子关系对孤独倾向、身体症状以及心理健康量表总分有较强的预测作用,对冲动倾向的预测作用非常强。

梅少林、曾长佑[19]采用SCL-90与《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对浙江省丽水市莲都区某农村中学共311名学生进行调查表明,初中生心理健康水平与客观支持有明显相关,与主观支持无明显相关,与利用度有明显相关。

以下研究开始从农村初中生的外部相关转向研究学生的内在因素与其心理健康的关系。谢传送[20]2011年采用加藤厚的同一性地位测定量表和王极盛的中国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对阆中市五所农村学校的初中生共811名学生进行测查,结果发现,川东北地区农村初中生自我同一性与心理健康关系密切,不同同一性地位的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存在差异。2012年,冯翠仙[21]采用孤独量表和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对山西省晋中市两所农村中学的400名初中生进行了调查后得出,农村初中生孤独感与心理健康总均分和其他各因子得分均呈显著正相关,且对心理健康有显著的预测作用。

综上所述,农村初中生心理健康相关研究是从父母教育方式、家庭关系到其生活事件再到社会支持,这种针对农村初中生心理健康的外部相关研究跨度不断增大;从近年来看,有研究者基于其内在关系上进行研究。总体而言,目前没有人将农村初中生心理健康的内外关系综合起来进行理论或实证研究。

(五)农村初中生心理健康研究的测量工具

农村初中生心理健康调查工具主要集中在SCL-90症状自评量表的使用,由Derogatis等在20世纪70年代编制,在国外广泛用于精神科临床的研究,基于我国心理工作的深入研究,现该表被用于正常人群的心理健康水平测查,但因SCL-90量表主要适合于测查可能有心理障碍的人,并不适合比较正常人之间心理健康水平的差异。另外,关于测量农村初中生心理健康的量表还有《中国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MSSMHS)》《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青少年心理弹性量表(HKRA)》等。基于中国文化结构背景与西方不同,这些量表被国内学者引用后会有其局限性。

二、对农村初中生心理健康状况研究的综合评价

目前国内学者从教育心理学、社会学与应用心理学等多维度来研究农村初中生心理健康问题,已经取得了一定的理论与实证成果,但总体而言,各年度文献量分布不均。

另外,研究方法、研究内容、量表使用等方面呈现出不足。如姬成伟、韩江涛[22]仅仅通过SCL-90进行问卷调查研究后所获得的数据来分析并得出农村初中生心理健康存在的问题,这一结果明显忽略了其他相关因素,从而使得研究缺乏系统性和深入性;当然,也有研究者基于多角度来研究其相关性,但相关研究缺乏内外结合的关系研究。此外,很多研究大多采用问卷调查,在量表的使用上没有统一标准;理论探析方面很少采用个案研究、访谈法与观察法,研究结论的可靠性不强;对城乡农村初中生心理健康的比较研究文献也非常少。

三、农村初中生心理健康未来研究思路

(1)规范农村初中生心理健康量表的使用,将实证与理论研究结合,逐步完善其量表标准。

(2)拓展其研究内容,将其内、外影响因素进行关系融合研究。

(3)跨地区进行比较,同时需要兼顾其样本的可

靠性。

(4)在一定程度上整合量与质的研究。

(5)将农村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进一步渗入学校教育体系中。

主要参考文献:

[1]唐为凤.农村留守初中生道德失范行为研究——以安徽省志远初级中学为例[D].武汉:华东师范大学,2009.

[2]曾红,黄文庚等.鹰潭市农村留守初中生心理健康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10(4):432.

[3]周瑞兰,田玉娟等.农村初中辍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分析[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4,13(3):317-318.

[4]李松.农村初中生“留守子女”家庭环境状况调查及对其心理健康和学绩的影响[D].郑州:郑州大学,2006.

[5]李长庚,罗润生等.江西老区农村初中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J].井冈山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08,29(1):115-118.

[6][22]姬成伟,韩江涛等.太原市农村初中生心理健康现况调查[J].中国学校卫生,2010,31(6):728-730.

[7]王翠萍,任庭苇.农村初中生心理咨询需求现状调查与分析[J].教学与管理,2012:79-81.

[8]蒙宗卿,潘岐福.农村初中生心理健康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对策[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4:186-188.

[9]冯万奎等.心理健康教育刻不容缓[J].校长阅刊,2006:91.

[10]王桂娟,陈桂霞.农村初中生心理健康问题的现状与对策研究[J].科教文汇,2008:40.

[11]姚慧娟.盐城市农村初中生的心理问题及对策研究[D].苏州:苏州大学,2008.

[12]王小华,马玉龙.谈农村初中生心理健康问题成因及对策[J].心声,2009:68.

[13]颜以玲.关注农村初中生的心理健康[J].学苑教育,2012:95.

[14]武存金.农村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J].教师博览,2012:111.

[15]曹静.初中生的生活事件和心理健康:应对的中介效应与弹性的调节效应[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11.

[16]景英,任红岩.2011年山东省城乡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J].预防医学论坛,2012,18(5):338-343.

[17]赵荣,罗新坚.农村初中生心理健康状况与父母养育方式的关系分析[J].四川精神卫生,2005,18(4):199-201.

[18]刘志强.农村留守初中生心理健康状况与家庭环境的相关研究[D].成都:四川师范大学,2007.

[19]梅少林,曾长佑.浙江省丽水市农村初中生心理健康与社会支持相关分析[J].中国健康教育,2009,25(8):626-627.

[20]谢传送,李晓驷.农村初中生自我同一性及其与心理健康的关系[J].中国学校卫生,2011,32(4):437-439.

第2篇

一、当前初中生群体的主要心理问题分析

1.学习压力过大

进入初中后,学习的压力相比小学增加很多,学习的竞争比以前更加激烈。因此,而很多初中生的心理一直处于一种紧张、焦虑的状态,总是担心成绩不好、分数不高,怕被老师批评、受到父母的冷落和同学的看不起,这样心理渐渐地失去了平衡。如果某次重要考试真的失败了,他们立刻就会垂头丧气,信心顿失。这种因为学习压力导致的心理问题在毕业班表现得最为明显。

2.人际交往障碍

中学时期是人生的春季,是人生中最美好的时期之一。初中生群体渴望理解、沟通与交流,他们喜欢与同学、朋友交往,用良好的人际交往丰富个人的生活。但当前的初中生绝大多数出生在独生子女家庭,父母对他们都是娇生惯养、有求必应,养成了一切以自我为中心的习惯,集体观念淡薄,缺少合作意识,不懂感恩,不会分享,不知道如何处理与老师、父母和同学的矛盾、关系,因而觉得孤独、压抑,没有人理解他们。

3.个人心理问题

独生子女家庭的父母对孩子期望值过高,造成了他们对初中生缺点的批评和优点的忽视。这样,初中生群体就会怀疑自己的能力,造成自信心丧失,一蹶不振。同时初中生生理已趋成熟,他们渴望独立地以成人的姿态面对周围的一切,对老师、父母过多的干涉难以接受,造成彼此之间的隔阂与代沟。

5.青春期性困惑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初中生的生理发育相比以前更早,他们的性机能逐渐成熟,也有了朦胧的性意识,产生了渴求异性的正常心理和追求异性的冲动。但初中生毕竟在生理与心理方面都还不成熟,他们不知道怎样去缓解自己对异性的冲动,也不会正确地处理与异性的关系,因而就会产生早恋等青春期的性困惑问题。

二、当前初中生群体主要心理问题对策探究

1.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人生观

初中生开始走向成熟,对很多问题都感兴趣,也经常会通过各种途径去求教。但他们毕竟还不够成熟,对问题的认识不够全面,容易偏激,引起不必要的消极情绪和心理冲突。教师要帮助他们坚持唯物主义的思想,树立正确的人生观,这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2.用成功体验激活学生自信心

课堂是教育的主阵地,每一个教师都要重视每一节课的设计,每一次考试都要认真组织,根据所教学生的不同层次和能力设置不同的学习目标和任务。这样,不管成绩好坏的学生都能在一定程度上体验成功的感觉,以此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3.将心理健康教育贯穿全过程

开展必要的心理健康教育对解决初中生的心理问题是有帮助的,学校要将心理健康教育当作一项重要措施认真落实。所有教师一定要都参与进来,形成一个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理解学生,构建一种民主、平等、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对初中生在学习和生活中出现的各种心理困惑,要及时地给予科学的心理疏导,让他们早日走出心理阴影,帮助他们的心理健康发展,最终实现长远的发展目标。

4.优化家庭教育环境

定期开办一些心理健康教育专题讲座,构建学校和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的沟通平台,优化家庭教育环境。教育孩子的前提是了解孩子,了解孩子的前提是尊重孩子。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学生的思想具有很强的可塑性,而家庭教育给予未成年人的影响又是无时无刻不存在的。只有家长、学校两方面共同努力,相互配合,才能给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架起一座沟通交流的桥梁。

5.开展各种形式的团队活动

第3篇

1.1对象

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在濮阳市分别抽取普通初中、重点初中、各一所。每所学校每个年级随机抽取2个班,抽样班所有学生均为调查对象。共发放问卷641份,收回有效问卷626份,有效回收率97.7%。其中男生329名(52.5%),女生297名(47.4%);初一211名(33.7%),初二206名(32.9%),初三206名(32.9%)。

1.2研究工具

1.2.1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MMHI-60)该量表由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王极盛教授编制,量表共包括60个条目,分为10个分量表,分别为强迫、偏执、敌对、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学习压力感、适应不良、情绪不稳定、心理不平衡。每个分量表由6个条目组成。采用5级评分制(1=从无,2=轻度,3=中度,4=偏重,5=严重)。每个因子的6个条目得分之和除以6为该因子得分,60个条目得分之和除以60为量表总均分。总均分及各因子分<2.00表示心理健康状况良好,2.00~2.99表示存在轻度心理问题,3.00~3.99表示存在中度心理问题,4.00~4.99表示存在较严重心理问题,5.00表示存在严重心理问题。该量表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

1.2.2河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设计的一般情况调查表,内容包括:性别、年龄、父母学历、家庭结构、学习状况、家庭生活状况、学习成绩等。

1.3调查方法

在学校协助下,以班为单位进行匿名团体施测。调查由经过统一培训的我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学校卫生专业人员担任,按统一调查方法和指导语,由被调查学生自行填写,调查员务必保证调查现场无学校教师,并对学生填写的资料保密,问卷完成后当场收回。1.4资料录入及统计分析用EpiData3.1软件进行双录入资料并比对核查,应用SPSS12.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分类变量单因素分析采用x2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变量进入方程的概率为0.05,剔除概率为0.10。缺失值不纳入分析。

2结果

2.1初中生心理健康状况

626名学生心理状况良好者占61.3%,心理问题检出率为38.7%,其中轻度心理问题检出率为31.3%,中度以上7.3%。10个分量表因子得分以学习压力感上得分最高,其次为强迫、情绪波动性和焦虑。男生在学习压力感和适应不良上得分高于女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不同人口统计学指标初中生心理问题单因素分析

除性别和家庭类型心理问题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父、母亲文化程度、家庭生活、学习生活、学习成绩、住宿类型和年级心理问题检出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

2.3不同人口统计学特征初中生心理问题多因素分析

以是否有心理问题为因变量,以父、母亲文化程度、家庭生活、学习生活、学习成绩、住宿类型和年级为自变量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学习生活、家庭生活、学习成绩、是否住宿是影响初中生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P均<0.05)。

3讨论

第4篇

初中生是青少年中的一个特定群体,他们正处于青春期,心理和生理上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一时期是他们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同时也是问题多发的时期,同时,寄宿制的管理模式,使他们离开家庭,入住学生宿舍,过上集体生活,与走读生比,与父母相处的时间较少,家庭缓冲时间少,教育引导不当,极易产生各种心理问题,因此,该部分学生具有较为独特的群体特征。因此本研究拟针对该部分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调查研究,从整体上了解该部分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和特点, 在此基础上提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 促进该部分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

二、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本研究采用整群抽样,抽取合肥市某实验高级中学初中一年级两个班共119名学生作为调查对象,实际发放问卷119份,其中8份问卷的测谎量表得分高于7份,应予以剔除,最终回收有效问卷111份,其中男生76人,女生35人,独生子女50人,非独生子女61人。

(二)研究工具及使用说明。

采用华东师范大学周步成等人修订 《心理健康诊断测验》 (MHT) 对学生进行施测,该测验适用于综合检测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MHT包括8个分量表,即:学习焦虑、对人焦虑、孤独倾向、自责倾向、过敏倾向、身体症状、恐怖倾向、冲动倾向,和一个效度量表,即测谎量表。8个内容量表分别是:学习焦虑、对人焦虑、孤独倾向、自责倾向、过敏倾向、身体症状、恐怖倾向和冲动倾向。各内容量表得分 ≥8分为阳性,说明该生在该因素方面处于异常焦虑,存在一定心理问题;各内容量表得分总和为焦虑总分,若≥65分,为心理健康问题较严重者;测谎量表得分高的学生 (≥7分 )为无效问卷,不进行统计。

(三)施测过程及数据处理。

问卷的施测以班级为单位,班主任配合给予统一指导语, 利用学生上课时间集体施测,要求匿名填写,并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当场收回。所有数据资料均通过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

三、结果与分析

(一)总体心理健康状况。

表一显示本次被试的MHT总均分为43.03分,在正常范围内,各个分量表中,除了学习焦虑分量表的均分8.36高于标准不健康值8分之外,其他7个分量表的平均分均在正常值均在正常范围内;由表二可以看出,MHT总分65分以上,具有高焦虑的有3人,占总体的2.70%,从MHT各内容量表得分情况表来看:被试在不同场合下所出现的特定焦虑状态,其比率分布为2.70%~63.06%,最明显的是学习焦虑维度,即63.06%的学生有学习焦虑;在过敏倾向、身体症状、恐怖倾向和自责倾向这四个维度上,所测被试占的比例也是比较大的,分别为36.04%、 34.23%、18.92%和17.12%。

表一 MHT总量表和分量表得分比较

描述统计量

表二 MHT总量表和分量表异常焦虑检出率(N=111)

(二)男生与女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比较。

对男生和女生的MHT总分及各维度得分进行独立样本 t检验,结果如表三所示:女生总的焦虑倾向45.40分,稍高于男生的41.93分,但差异并不显著。此外,除了自责倾向,女生在其他7个维度中的得分均高于男生,其中学习焦虑与冲动倾向具有显著差异(P

表三不同性别寄宿制初中生的 MHT在各维度上的得分及 t检验结果

注:***表示P

(三) 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的心理健康状况比较。

对独生子女和非独生子女的MHT总分及各维度得分进行独立样本 t检验,结果如表四所示:非独生子女总的焦虑倾向43.59分,稍高于独生子女的42.34分,但差异并不显著。在8个分量表上,两者得分有所差异,在对人焦虑、孤独倾向、自责倾向方面,独生子女得分略高于非独生子女,而学习焦虑、过敏倾向、身体症状、恐怖倾向和冲动倾向方面,非独生子女得分略高,其中,恐怖倾向方面差异显著。

表四 独生子女和非独生子女的MHT在各维度上的得分及t检验结果

四、讨论

(一)寄宿制初中生心理问题分析。

通过本次调查研究,我们发现,寄宿制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调查结果显示被试在学习焦虑、过敏倾向、恐怖倾向等方面都有比较高的检出率,其中学习焦虑检出率高达63.06%,与既往的研究结果一致,由于学习是初中生的主要任务,学习焦虑也是普遍存在的,而寄宿制初中生由于自身一些新的特点,显现出很好的学习焦虑,很多研究已经证明,家庭教养方式不当,过高或过低的成就期待都不利于儿童的身心健康,阻碍他们健康活泼的成长。但由于社会竞争加剧,父母期望通过高投入获得高产出。而寄宿制学校的各项费用较之走读校普遍要高,因此送孩子到寄宿校,就意味着高投入,这势必导致父母的高期待,因此对孩子的期望值也就自然提高。虽然罗森塔尔效应已经告诉我们期望的巨大作用,但如果期望过高,则会适得其反,对孩子形成压力。而这点在寄宿制学校是普遍存在的,这就形成了学生体现在学习方面的焦虑倾向过高。同时调查也发现寄宿制初中生较高比例的过敏倾向和恐怖倾向的焦虑,对于初中生来说,父母的关切程度及为其提供的情感和社会资源对他们发展有重要影响。平时寄宿在学校的孩子们,周内是无法和家长进行有效的沟通的,由于工作原因,很多父母在周末也无法抽出更多的时间陪孩子,导致孩子与父母之间交流较少,孩子对父母最基本的情感需要无法获得满足,他们常常要独自料理一切,导致他们对周围环境特别敏感,由于无法得到父母正常的关心和爱护,他们对一些事物的恐惧感也会加强,该校教师普遍反映,学生非常渴望教师的拥抱和,他们也会主动对教师表现出非常亲昵的举动,而这本应是父母应该给予孩子的。

(二)寄宿制初中生心理状况性别差异分析。

调查结果发现,在所有的八个因子检出率上除了自责倾向外,女生在其它七个方面的检出率所占比例均不同程度的高于男生,说明寄宿制初中女生心理健康问题比男生严重,究其原因,主要与女生的心理、生理发展以及教育、教养方式有关。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学生的课业负担明显增加,同时,数学等抽象思维的要求提高,使女生适应起来比男生更加的困难,再加上女生比男生在性格上细腻、敏感,容易因为一些事情而苦恼等从而造成女生学习焦虑明显的高于男生。造成身体症状、恐怖倾向问题性别差异的原因可能表现在:一、初中女生处于生理急剧发展的时期,第二性征的出现和发展,月经初潮的来临,以及异性的神秘感和好奇心,再加上往往缺乏科学的指导和教育,使他们处于一种莫名的紧张和恐惧中;二、学校、家庭、社会对女生的教育和教养方式多是保护型,对她们的干涉和限制也较男生多,使他们的依赖性比男生强,而独立性又比男生弱,再加上女生的生理、心理发展比男生早,以及羞涩、敏感、脆弱等性格特征,使得女生比男生对学习成绩更加在意,对于失败更加的敏感,更容易出现情绪波动且持续时间长。

(三)寄宿制初中生心理状况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差异分析。

在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的比较中,我们发现,独生子女有三个维度得分较高,而非独生子女则有六个维度得分高于独生子女,其中,恐怖倾向方面差异显著,由此可见,独生子女的心理健康水平较高于非独生子女。究其原因,主要与两者的家庭教养方式和父母关注程度等因素有关。相比较独生子女,非独生子女得到父母的关注和爱护更少,有些家庭甚至存在偏心的现象,没有像独生子女父母那样的贴身呵护,甚至形单影只,面对困难不能及时得到父母关爱与帮助,往往选择逃避,缺泛坚韧的意志,惰性重,不愿把全部精力集中到学业上;由于初中生在认知水平、自我意识和社会交往等方面还没有充分成熟,自我认识、自我评价和自我监控能力还没有得到充分发展,情绪波动大,人生观、世界观、金钱观、道德观等还处于逐步塑造阶段,因此特别需要父母的关爱、理解和帮助,当父母不能及时满足他们的心理需求时,就会产生一系列心理困扰和心理矛盾。

五、建议

(一)加强与家长的联系。

通过及时沟通,向家长宣传正确对待和教育子女的方式,让他们对子女的期望适中,并能够正确协调工作与子女教育之间的关系。学校还应调动家长的心育积极性,可通过开办家长学校,定期举办培训,给家长们介绍赏识教育、多元智能理论在家长评价中的运用和孩子一同成长等原理及实践,以不断提高家长的心育意识与水平。同时,学校可通过家校联系卡、电话联系、家访、电子邮件等多种途径,让家长在第一时间内了解孩子的在校表现与老师共同探讨孩子的心理问题,合作确定帮助策略,使每一个学生得到有针对性的帮助,取得进步。

(二)调动各种教育力量,尤其是寄宿制学校在孩子成长过程中起到了更为重要的作用,所以还要加强学校在心育中的地位。

学校可以通过致力于营造富有人文气息的校园环境使学生从中得到教育与心灵的净化,从而达到改善和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其次教师可以通过学习心理指导,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通过人际关系指导,使学生学会处理人际交往中的冲突、合作与竞争,学会相互尊重、相互支持等交往原则;通过耐挫能力的培养,帮助学生克服成长中的困难,解除烦恼;通过自我心理修养指导,帮助学生科学认识自我,在自身发展变化中能较好地悦纳自己,增强自信心。

参考文献:

[1]周步成.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手册[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0:35-37.

[2]陈筱洁.初中生常见心理问题及疏导[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6:16-22.

[3]王小新.初中生心理健康问题对比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4,12,(4):294-295.

第5篇

关键词 中学生 心理健康 对策研究

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的定义是“:健康不仅仅是指躯体上没有疾病,还应包括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的健全与最佳状态。”那么什么是心理健康呢?所谓心理健康是指:“个体对环境适应良好,同时还具有相对稳定的、不受环境制约的值得赞许的人格特质,是个体心理在本身及环境条件许可的范围内所能达到的最佳功能状态。”目前中学生所表现出来的心理问题主要有:自负、自卑、淡漠、缺少朋友;清高、虚荣心强;人际关系焦虑、紧张、过分担忧;缺乏沟通、暴力、易冲动;猜忌、逆反、自主能力差和社会适应焦虑等。从学生的心理健康方面,有调查数据显示,学生心理愉悦平静充实的只有31%,有心理问题的比例高达69%。如果中学生的这些心理问题不能正确的得到及时的解决,将严重影响中学生的健康成长。所以,为了中学生心理健康,塑造其健康完美人格,很好的适应社会,走向社会,面向未来,加强加快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势在必行。

1青少年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

1.1逆反心态

进入中学以后,随着他(她)们自我意识的不断增强,他们开始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处理所遇到的各种情况与问题,意识到该有自己的思想、做事方式以及处理问题的方式方法,对老师的教导、父母长辈的叮嘱、学校的规章制度、知识等所有他们接触到的东西产生怀疑,甚至产生对抗与抵触情绪。

1.2人际关系紧张化

从上学的那一天起孩子开始慢慢的融入到集体中去,只不过他们融入集体的速度有快有慢,有的同学在融入的过程中出现融入障碍,那么紧张的人际关系由此产生。小学、初中、高中、大学这四个阶段中学生的人际关系紧张情况尤其严重。因为在初中阶段是孩子自我意识、价值观与人生观形成的重要阶段。中学生紧张的人际关系主要表现在:同学之间、老师和学生之间以及父母和子女这三个方面。

(1)同学之间由于各种原因如家庭环境、家庭的经济条件、学习成绩的好坏等,都会在有意无意使孩子产生相互攀比、自卑、嫉妒、焦虑等不良的心理状态。

(2)父母与子女之间,一是因为彼此缺乏沟通,父母不理解孩子,把自己的意愿和思想强加在孩子身上,从不估计孩子的感受与想法,久而久之孩子要么成为没有思想没有想法的逆来顺受的听话的孩子,要么成为与父母对抗的暴力型孩子;二是子女认为父母思想观念陈旧落后,嗦,跟不上时代的节奏和步伐,觉得父母不理解自己,便和父母产生分歧,这样的孩子往往表现为情绪激动、有时甚至采取极端行为;三是由于父母的溺爱容易养成孩子自私自利、胆小怕事、狭隘的心理。四是由于父母感情不好,离异,单亲或是家庭暴力而导致孩子性格暴躁、孤僻、忧虑、封闭、缺乏与人交往的能力、怕见陌生人等不良心理。

(3)老师和学生之间,主要表现为老师对学生的怀疑和不信任或者由于老师的言谈举止过于偏极使学生产生压抑、自卑、怀疑封闭、悲观失望、自暴自弃等情绪。

1.3依赖与独立心理的矛盾

随着近年独生子女家庭的增多,父母对子女的教育出现了这样或那样的问题,父母过多照顾与溺爱,使得孩子对父母的依赖与依恋越来越严重,孩子在上了高中甚至大学都无法做到真正的独立。初中生由于其生理与心理的不断成长,心理介于对父母的依赖和自身的独立之间彷徨,形成了依赖与独立的矛盾心理。根据调查显示:有78%的家长对孩子过分呵护,过度娇惯、溺爱,使孩子在心理上产生严重的依赖感,使孩子的个性发展与孩子成功的走向独立自主,走向社会受到阻碍,这样的孩子往往在人际交往以及承受各种困难、挫折、打击的能力较差,很难从受挫的阴影中走出来,很难适应各种复杂的环境,而最终导致父母对孩子的教育失败,孩子的人格成长不健全难以适应社会的发展。

1.4“早恋”

初中生正处于青春发育期,再加之网络、电视的影响,他们对于两性之间的交往充满了好奇与期待,向往和异性来往,情绪波动很大,通常都很脆弱和敏感。在和异往时又表现为:紧张、害羞、脸红、尴尬和语无伦次。其实这个时候的“早恋”仅仅是因为孩子青春期的到来而导致的一种征程的心理现象,只要老师和父母正确引导与教育一定可以帮助他们成功走出青春期。

1.5严重的厌学情绪

厌学是指:学生由于各种原因对学习产生一定程度的厌恶、烦躁的心理状态。主要表现为:对学习没有兴趣、缺乏学习欲望、严重的学生甚至对学习产生恐惧情绪,看不到学习的目标和希望。据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的调查表明,目前约有70%多的孩子有不同程度的厌学心理。初中时期是儿童向成人的过渡期,他们由于身体的变化而导致心理上也发生了巨大变化。越来越多的学生上课注意力不集中、不专心,思想开小差,精神涣散,产生厌学情绪。除此之外,家庭环境和繁重的课业负担也是导致孩子厌学的重要原因。

1.6犯罪暴力倾向越来越严重

现今各种影视、网络、社会上出现和传播的暴力、偷盗、抢劫、犯罪案件等不健康的信息都潜移默化的影响和腐蚀着孩子的心灵。不少青少年学生由此形成恶习并走上了违法犯罪的道路。一些不良的社会风气、家庭环境、文化氛围等外界条件严重毒害着青少年学生的心理健康。

1.7对未来的迷茫心理

孩子是祖国的希望和未来,肩负着建设美好祖国的使命和任务。但是现在的孩子却不知道自己将来到底要作什么,一切都遵从父母的安排。孩子的梦想就是父母的梦想,父母的愿望就是孩子的未来。“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所有父母的心愿。孩子没有自己的主见、没有自己的思想、丢了个性、没了自我。孩子成了父母的附属品。有一句话说的很好:“孩子小时是宠物,长大是废物”。据有关调查显示,有95%的家长最关心子女的“学习成绩”,有90%的家长对孩子最大的希望是将来能上大学,但是硬是将自己的愿望强加在孩子身上,给孩子以巨大的心理压力和精神负担,没有学习的目标和动力,他们对自己的未来充满无力感。

2初中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对策

2.1给孩子相对自由空间

给青少年自由并不是说放任自流,而是给他们以自主选择发展权,兴趣爱好的权利和自由,父母充分尊重孩子的选择,帮助孩子确定目标,树立信心,消除迷茫心理,促进孩子健康发展。使孩子能对自己的行为做出正确的评价和选择,解决在学习和生活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为适应新环境打下坚实的基础。

2.2和谐的人际关系是基础

首先是和谐的同学关系。现在的孩子由于课业负担过重,没有多少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与其他同学的来往很少。而沟通恰恰是孩子走向集体、走出自我、了解集体、了解自我的重要形式。学校要多给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组织各种形式的课外活动,给孩子们充分的时间与机会和其他同学去交流、去沟通,消除学生嫉妒、焦虑、人际交往紧张,减少彼此之间的误会,使学生学会体谅、关心、理解他人的优秀品质。

其次是和谐师生关系。教师的思想道德素质和人格魅力,是促进师生关系和谐发展的关键。老师要时刻关注每个学生的一举一动,深入了解学生,关注学生,因材施教。本着“一切为了学生”的育人思想,与学生之间建立一种友好合作、相互尊重、真诚对待的关系。老师要时不时的站在学生的立场为学生着想,学生也要能够站在老师的立场为老师着想。这样就从根本上消除了学生压抑、自卑、猜疑等不良心理状态,激起学生的自信和积极向上的勇气和信念。

再次是和谐的家庭关系和家庭环境。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的言谈举止一举一动都影响着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所以父母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给孩子创造一个和谐、温馨的家庭环境,这是从根本上解决孩子所有心理问题的关键。父母要学会与子女沟通的技巧和方法。抓住孩子在青春期的心理变化规律对其进行教育。父母要学会聆听孩子的心声、欣赏和赞美孩子取得的每一点进步、激励孩子独立思考不断向上、宽容孩子的无知、信任引导孩子、尊重孩子的选择,促进孩子形成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为其健康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

2.3加强学生性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学生平安健康的度过青春期

性心理健康对于初中生学生的心理健康来说,是不容忽视和躲避的问题。由于处于青春期的学生会因为身体的发育和成熟,而带来心理和行为的变化,对孩子的心理和行为产生极大的影响。在初中开设专门的性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向学生传授人体生理和心理卫生基础知识,并设立心理健康咨询室,用“坦白”代替“隐瞒”,通过正确引导,消除神秘感,使他们能够客观正确的评价自己,看待异性,对待“早恋”,不断提高自我调节能力,促进心理健康,塑造完美自我。

2.4加强学生体育锻炼,改变不良状态

研究表明:运动能力强的青少年学生具有行动活跃和社会外向性的个性特点,这些学生很少抑郁、性格开朗、情绪稳定,具有良好的社会适应性。体育活动有效的发展了青少年学生的自我认识能力,运动情感以及他们热爱生活和学习的优良品质。田径类项目可以发展学生顽强拼搏、积极进取的个性,提高青少年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和顽强的毅力,发展学生耐心、恒心和自信心;跳跃类项目可以发展学生的坚强、果断、勇敢的品质,培养学生的冒险精神和自我控制力。

2.5开设思想品德和法制教育课,促进学生心理健康

目前大多数家庭都是独生子女,由于父母的宠爱,孩子缺乏艰苦环境的锻炼。为了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学校应将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的法制教育纳入学校工作计划中。思想品德课的开设可以培养学生热爱劳动、艰苦朴素、助人为乐、热爱集体、热爱生活的优秀品质。法制课程的开设可以提高学生的法制观念,预防犯罪心理和行为的产生。学校组织开展警示性、劝导性和渗透性的宣传教育活动,对有不良行为的学生,要从萌芽状态抓起,教育学生遵守国家的法律制度和社会道德规范,树立自律、自强意识,进一步增强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自我观、法制观,全面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3结语

初中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有赖于健康互助的同学关系、平等互尊的师生关系、民主互通的家庭关系的和谐发展,有赖于学校、家庭、社会三者之间相互合作相互配合的协调发展、共同努力,使青少年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健康人。

参考文献

第6篇

[关键词] 初中生 心理 健康

青少年期是一个从幼稚走向成熟的过渡期,是一个朝气蓬勃、充满活力的时期,是一个开始由家庭更多地迈进社会的时期,同时也是一个心理变化巨大的时期。近年来,青少年由心理障碍或心理疾病引发的恶性事件频频发生,甚至呈暴发态势。这就决定了,我国已进入一个青少年心理问题的多发期。

一、初中学生心理问题的表现

1.自我意识膨胀

初中学生的自我意识正处于急剧发展的时期,是一生中发展最快的时期,意识再一次进入自我,从而导致自我意识的第二次飞跃。初中学生的自我意识还很不成熟;自我体验方面表现为:成人感、自尊心的需要经常不能得到满足;在自我控制方面表现为自我鼓励、自我命令、自我监督、自我教育机制还没有形成、稳定。因此初中学生常常会感到虽然自己长大了,但却生活在矛盾与困惑,苦闷与挫折中。初中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需要鼓励引导,以帮助他们渡过心理上的“断乳期”和“危险期”。

2.逆反心理严重

自我意识的高涨,独立意识的逐渐形成,他们希望获得成人的尊重。而当他们的独立意识受到阻碍,自主性被忽视或受到控制,个性伸展受到妨碍,或成人强迫他们接受某种观点时,他们就会产生逆反心理。这种逆反心理的表现又各不相同,有时态度强硬,举止粗暴,有时又漠不关心,态度冷淡,有时也会把逆反的态度迁移到其它方面。

3.情绪焦虑不稳

初中学生学习任务繁重,面对来自社会、学校、家庭的压力,精神长期处于紧张状态。受亲子关系、同学交往,自我意识等方面的影响,稍感不适,就可能造成心情压抑,产生焦虑情绪。受这种情绪困扰,他们会常常抱怨父母、抱怨周围环境,常常感到不高兴、不满意,感到精神紧张和无法放松。处于这种焦虑中,就会有一些担心,担心学业失败,担心没有朋友,担心被老师批评,担心被同学嘲笑等。

4.厌学比较普遍

初中学生在课业任务繁重,竞争激烈的现实中,面对父母的过高期望,自身往往具有巨大的精神压力和沉重的精神负担。有的学生受家庭因素的影响,在父母“知识无用论”、“经商能致富”等思想的影响下,无心学习。有的学生由于原来基础较差,没有目标,缺少前进动力,失去学习信心,出现应付学习的思想。部分学生把精力转向网吧,出现了患上网瘾的同学。还有一部分同学是因为自尊心受挫,对学校、对老师怀有看法,而产生了厌学心理。

二、促进初中学生心理健康的有效策略

1.做学生的知心朋友

在孩子的心目中,教师具有较高的权威。古人说:“亲其师,则信其道”。因此,要学会做学生的知心朋友,真诚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坦诚地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善于感受学生的内心世界,能从学生的内心感受出发,处理问题,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接纳学生的言行,给学生热情的正面支持;创造机会,给学生以成功的体验;以真诚的爱赢得学生的接纳和认同,让学生对其产生无条件地依赖感和信任感,使自己的言行在班级管理中产生天然的权威性和深厚的影响力。

2.开展积极健康的班级活动

班主任要善于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组织开展各种活动。在活动中让学生加强沟通交流,消除思想障碍,提高自我认识,促进健康成长。可以开展主题班会、座谈会、辩论会……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树立奋发向上、立志成才的价值观念,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提高学生的交往能力,塑造学生健康的人格品质。没有班级活动,仅靠说教管理的班级,必如一潭死水,缺少生机与活力,没有朝气蓬勃的生命力。

3.做好个别心理辅导,把握学生的心理脉搏

教师要经常与学生谈心,把握学生的心理脉搏。可设立“悄悄话”信箱,鼓励学生与自己进行心灵对话,拉近与学生的距离。建立班级学生心理档案,发现有问题的学生,要重点关心,跟踪教育。也可介绍给心理教师,取得家长的支持,有的放矢的开展心理咨询活动,舒解学生的心理烦忧。

4.提高家长的辅导水平,让家长成为自己的得力助手

许多学生的问题,往往来自家庭,来自家长教育方法的缺失,因此,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需要学校、家庭的共同参与和配合。班主任要采取各种渠道,提高家长的辅导水平,让家长成为自己工作的得力助手。一是定期召开学生家长会,改变家长会班主任讲,家长听的模式,以体验式为主,选取一些典型的教育案例,让家长充当各种角色,参与其中,亲自感受,从中了解孩子的心理,发现自己教育的不足,改进自己的教育方式,以平等、民主的态度与孩子沟通交流,创设有利于孩子身心健康发展的家庭环境。二是对一些问题孩子的家长,班主任要多与他们交流,让他们对孩子充满信心,给予孩子更多的关爱,帮助孩子取得进步。三是让一部分具有成功教育经验的家长,向大家介绍经验,这些来自身边的案例,对家长来说,往往更具有教育意义。

5.注重情感教学,优化学生的心理环境

任何认识活动,都是在情感的影响下进行的。学生喜欢某个老师,往往就喜欢这门学科,反之亦然。因此,学科教学中,教师首先要以情感教学为切入点,优化学生的心理环境。

罗森塔尔的“期望效应”告诉我们,教师真诚的鼓励和热情的期待,会唤起学生的进取心,激发学生自身无穷的潜能。任课教师要充分信任每一个学生,特别是成绩较差的学生,要采取各种激励手段,鼓舞,唤醒他们的学习动机。

6.把握学科魅力,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第7篇

【关键词】金钱态度 心理健康 关系

【中图分类号】G63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9-0175-02

1.金钱态度的概念

金钱作为市场经济当中一个重要的支付手段,一个基本的中介符号,人们在金钱面前往往难以保持理性,人们对金钱追求也产生了盲目异化心理。国内也有很多学者对金钱的态度还有含义进行了讨论,学者钟志从等则认为金钱态度指的是个人对于金钱的价值观、金钱的伦理等;著名学者蔡瑞华则把金钱态度的定义认定为是个人与金钱及与金钱相关的事物所持有的一种持致的行为性倾向,包含了对事物的整体评价、及其感觉、反应。

2.心理健康的标准

国内外不同的心理健康研究者在各自研究的领域也曾不断地提出过众多心理健康的衡量标准,综合研究者的不同观点,并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可以归结出心理健康的六条标准:第一,对现实的有效知觉。第二,自我认知与自我接纳。第三,自我调控能力。第四,社会交往能力。第五,人格结构的稳定与协调。第六,生活热情与工作高效率。能在生活的协调中追求生活的充实和生命的意义。

3.研究问题的提出及假设

本文通过了解初中生当前的金钱态度和心理健康的研究状况,探查初中生金钱态度和心理健康的关系进一步的为初中生的身心发展提供帮助,并对初中学生进行金钱观的教育。根据以往研究以及相关资料,本研究提出假设了金钱态度和心理健康状况的相关研究。

4.研究方法

从定西市选取农村、城市的初中学校各一所,分年级初一、初二、初三进行随机分层取样,发放问卷181份,回收有效率为95%。选用了蔡瑞华学者的中学生金钱态度量表、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 并结合访谈法对初中生心理健康进行考评,采用SPSS16.0 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统计。

5.初中生的金钱态度以及心理健康现状

5.1初中生金钱态度的现状

考查初中生金钱态度的特点,我们分别从性别、年级、家庭所在地、是否独生子女等六个方面进行差异检验和方差分析。本研究使用的中学生金钱态度量表采用的是 4 点计分法,涉及关于金钱态度的每个测量条目的中值为 2.0 分。初中生在金钱预算、不信任、焦虑三项维度的均值全高于中值2.0分,说明他们即存在金钱规则,处理使用金钱比较谨慎;对金钱使用的情况感到存在怀疑和犹豫;拥有金钱及考虑金钱使用情况使其有焦虑倾向。

5.2初中生金钱态度的影响因素具体分析及差异比较

根据本研究问卷调查的结果,分别从初中生的性别、年级、家庭所在地、父母感情、是否独生子女、家庭经济状况等六个方面进行差异检验,结果如下:不同性别的初中生金钱态度:本研究显示在权力名望这个维度上,男生平均得分显著高于女生,显示男生把金钱视为权利和名望的象征;不同年级的初中生金钱态度:在焦虑维度的得分上,年级差异显著,对金钱的拥有及其支配有轻微的焦虑倾向,初二、初三、初一呈递减趋势;不同家庭所在地的初中生金钱态度结果显示,不同家庭所在地的初中生在金钱态度的各个维度上差异显著。城市学生的得分明显高于农村学生,显示城市学生把金钱视为权利和名望的特性高于农村学生,并在金钱的支配上有着比农村学生更好的规划能力;家庭经济状况对于初中学生金钱态度的影响;结果显示初中生的金钱态度与其家庭的经济状况差异显著,家庭经济状况中等以上的学生对于金钱持致的行为更明显,对于金钱带来的生活变化情况更敏感。

6.初中生心理健康的现状

由统计可以看出,初中生的心理问题在强迫症状、敌对、人际关系这三个维度得分显著高于其它维度。心理健康的问题的表现依次为人际关系、强迫症状性、人际关系、敌对、偏执、焦虑、其它、恐怖、精神病性、躯体化。将定西市所调查的中学生按年级分组,从得分可以看出,初三学生在各个因子分的得分上明显的高于初二和初一的学生,在强迫症状、人际关系和抑郁、焦虑几个维度上的得分最高。初中生除了在躯体化和恐怖这两个维度的得分较显著以外,在其它维度上得分都很显著。非独生子女在躯体化、抑郁、焦虑、恐怖、精神病性以及其它等维度上与独生子女相比明显显著。结果说明当前独生子女的家庭结构与非独生子女的家庭结构对孩子心理的健康水平有显著影响。从统计结果来看,父母离异的初中生在躯体化、人际关系、焦虑、敌对、恐怖、精神病性等维度上的得分明显高于父母感情良好、离异、丧亲的家庭。从人口学变量中可以看出,除了年级、是否独生子女、父母感情状况之外,不同性别、家庭经济状况和城乡的初中学生在SCL-90各因子得分上无差异。

7.初中学生金钱态度与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

从相关分析的结果来看,权力名望和心理健康问卷当中的9个维度以及其它项目都呈现出显著的正相关,金钱预算和心理健康问卷当中的各个维度呈现显著的负相关,尤其是人际关系、抑郁、恐怖项目得分都很高;不信任和人际关系、抑郁、偏执都呈显著的正相关,精神病性和躯体化等九个维度也呈现出显著的正相关。

8.初中生金钱态度和心理健康的关系

从金钱态度的五个维度的分析可以看出,只有金钱预算、不信任两个因素进入了回归方程,说明金钱预算、不信任对心理健康有正向预测作用,其他维度是不能够预测心理健康的。初中生在使用金钱时会经过规划,有金钱规则并且处理金钱相对谨慎,有充分的未来计划及准备。但是并不信任自己的消费能力,对于自身使用金钱的行为存在怀疑、犹豫不决,并已经成为他们焦虑情绪的一个来源。男生多把金钱视为权力和名望的象征,女生更倾向于对自己使用金钱的情形感到疑虑。不同年级对金钱态度的焦虑有明显变化。

9.对初中生价值观、心理健康教育的建议

通过本研究结果,看出初中生的金钱态度与学习动机和心理状况息息相关。在初中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中要多对学生进行金钱观教育和引导、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金钱观是一个初中生理财能力的重要表现。调查显示初中生在金钱问题上的经验决定了他们了解经济世界的速度,他们的金钱经验一般通过学校的教育、家长的引导和日常生活经验积累而获得。因此,全社会应该共同促进学生对于金钱的正确态度,使他们有更积极的学习态度快乐的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林崇德.发展心理学[M].第1版.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

第8篇

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心理环境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社会不断地进步,越来越多的人将在满足自身生理需求的同时,开始关注个人心理健康问题。对于学生家长来说,特别是初中生家长来说,他们在关注自身的同时,也在关注自己孩子身上的变化。很多家长对于孩子的变化没有做好准备,很多家长都觉得孩子怎么越来越不听父母的话了,诸如此类的困惑,教育界在进行思考。这一时期的心理健康教育也逐渐被大家关注。

一、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现状

结合我国初中教育的特点,且根据已有研究我们得出,我国初中心理健康教育具有以下特点:

1.初中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存在城乡差异

对于现有的初中心理健康教育,可以用参差不齐来形容。在部分有条件的学校,有经过专业培训过的专职心理老师,通过他们开设心理健康课这样的方式来实现这些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然而对于大部分学校,特别是二级城市以下的众多学校来说,具有兼职心理健康老师的学校可谓是凤毛麟角,特别是农村初中,绝大多数学校没有心理健康方面的教育课程。

2.心理健康教育课安排较为随意且内容不系统

在已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初级中学,利用班会课或者德育课时间进行安全等方面的教育,且并无固定的心理健康课时间。关于初中生的适应问题、性教育、学习方法、自我接纳、人际交往等方面的课程内容涉及得较少。而初中阶段,学生由于学习内容、生理心理发育、学习生活环境等因素发生较大的变化,会出现或多或少的不适,需即使进行指导和疏通。而现有课程安排并未过多考虑到本因素。

3.家庭因素对初中心理健康教育的影响

对于初中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除了学校而外,家庭发挥着及其重要的角色。家庭是学生除了学校而外另外一个长时间生活学习的场所,因此,家庭对于学生的心理健康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在我们的实际情景当中,更多家长因为工作、自身等诸多主客观原因,对于学生教育的关心更多体现在对学习成绩的关注。对于学生的心理健康的关注度远不及对学习成绩的关注。由于初中学生处于青春期,而与此同时父母步入中年期,这个时期的成人要面对来自事业、生理、心理的特殊时期,因此极易产生冲突。而这个时期的冲突的处理,又将影响亲子关系的发展,进而影响到学生在中学阶段的学习、生活等方方面面。

二、学校要重视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给学生创建良好的心理环境

既然中学生心理障碍的疏导已成为学校亟待解决的问题,学校就应调动各个方面的力量,全面渗透、多渠道、全方位推进心理健康教育。首先,学校领导和教师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和紧迫性给予高度重视,把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学校教育工作系统。其次,将心理教育分布在学校教育的各个方面,努力创设和开展心理教育专业课、实施心理辅导、开展心理咨询、实施心理治疗。也可在学科教学中、在德育活动中、在课外活动中、在劳动技能课中、在学校的各项管理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为中学生营造良好的心理环境,主要是指学校、家庭、社会的心理环境。校园是学生学习、生活的重要场所,校园环境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起着重要的熏陶和感染作用,优美的校园环境可以陶冶学生情操、浓郁的校园文化可以激励学生拼搏精神,整洁的校园设施可以规范学生心理行为。家庭是学生成长的第一环境,父母也是学生的第一任老师,他们的一言一行都影响着孩子的成长。养成良好的心理素质,离不开文明、和睦、明朗、愉快的家庭,学校要通过家访、家长会等形式,广泛宣传家教知识,不断提高家长的“心育”水平,促使家长自觉地营造和睦,平等,民主的家庭心育环境,运用正确的教育方法管教孩子,与学校形式强大的教育合力。同时,学校要充分利用社区、村队生活环境,使之服务于学校德育。

三、要努力提高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意识和能力

要组织教师学习理论知识,提高教师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重要性的认识。学校可以请有关专家给教师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专题讲座,让教师知道心理健康的人必须具备完整的人格、充沛的活力、进取的精神、愉快的情绪、适当的行为、虚心的态度及现实的良好适应力。明确不同学段的学生心理健康的特征有所不同。让教师们通过学习,提高认识,真正懂得一个好教师的教育是爱的教育,是用自己真挚的爱去影响学生、塑造学生、重视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让教师从思想上重视与理解心理健康教育在育人中的地位与作用。

组织教师深入调查研究,了解和掌握学生的心理问题,保护和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教师要必须认识到,学生是发展中的个体,他们的心理具有独立与依赖、自觉与幼稚、积极与懈怠等错综复杂、相互矛盾的不成熟的特点。也要正确认识到学生的发展是不平衡的,有差异的,学生在课堂上各方面的表现不可能整齐划一,但是这种差异不是消极的、有害的,而是可积极开发,充分利用的一种资源。每个人都有自尊的需要,教师不应忽略这一点,无论对什么样的学生,都切忌轻易伤害了他们的自尊心。老师要为人师表,以满腔的热情感动学生,要有敬业精神,以良好的师德修养和渊博的知识树立起自己在学生中的威信,做到既是学生的师长,又是学生的朋友,这样才对学生具有很大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总之,对中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应是全方位、多角度的,只有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综合教育,才能有效地维持学生心理健康,提高学生心理素质和综合素质,逐步达到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做人的目的。

第9篇

[论文摘要]目前,心理健康教育在中小学已蓬勃开展,成为当前素质教育的热点。因此,正确认识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全面了解初中生心理问题的主要表现及成因,积极探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是当前学校教育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人的健康包含生理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健康(即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三个方面。在学生的整体素质中,心理素质占有重要地位。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优良的思想品德形成的基础,是有效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和发展智力的前提,是引导学生正确交往、合作成功的重要保证,是促进学生身体健康的必备条件。教育工作者必须努力加强初中生的心灵陶冶和心理塑造,关注心理健康教育。

一、初中生存在的主要心理问题

1.学习带来的心理压力大

初中阶段,学生的学习竞争比较激烈,心理都十分紧张,总担心考试失败,受到老师、父母的责备,或同学的冷眼,产生焦虑;而一旦真的考试失败,就灰心丧气、情绪低落,这种现象在毕业班更为突出。

2.人际关系不协调

现在的初中生大多是独生子(女),一般比较娇惯,集体观念和合作意识差,不善于处理与同学、老师、父母的关系,常常感到孤独、寂寞。有的学生因嫉妒心理而与同学关系僵化。

3.自信心不足

由于家长、老师(主要是班主任)对学生的期望过高,表现出对学生(特别是学习差的学生)的缺点看多优点看少,消极评价多于积极评价,使学生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于是心灰意冷,失去自信心。

4.独立意识增强

初中生独立意识增强,对成人的干预往往表示不满。对多数初中生来说,这种独立意识是正常的,但有一种倾向值得注意,他们与同伴无话不说,却不愿与父母、老师沟通,造成两代人之间的隔阂。

5.青春期问题的困扰

中学生性机能的成熟、性意识的苏醒,使其产生了对异性的爱慕之心,以及追求异性的要求,但由于此时其整个心理发展尤其是品德发展尚未成熟,常导致中学生不善于正确认识和对待自己的性成熟,不善于正确认识和处理两性之间的关系,这个时期若不加以正确引导,就会出现早恋和青春期畸形等心理问题。

二、初中生心理问题的成因分析

1.教师对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初中生对新生事物特别敏感,好奇心强,喜欢标新立异,看问题容易片面和偏激。教师往往不能正确认识学生的这种需要,在教育中易出现“顺从者”为“优”,反之则为“差”的做法,甚至把自己的固有观念强加给学生,导致学生心理逆反,这是学生产生心理障碍的重要原因。

2.家长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观念淡薄或欠缺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的品行是影响学生走向社会后能否成功的重要因素。有些家庭对孩子缺乏教育、放任自流;有的家长品行不端,对孩子起负面影响;更有许多家庭对孩子娇生惯养,孩子遇到挫折便不知所措或心理失衡。即使对孩子严格要求的家长,也有不少只重视学习成绩,而对于子女在情感、需要、意志、性格等心理素质方面的培养置之不理,导致学生的心灵情感不健康。

3.不良的社会现象对学生心灵的污染

由于现在社会公德意识的低落,人们对许多有违道德的行为已经习以为常,并因此对教育产生误导,使学生对行为正确性的认识模糊,导致说谎、欺骗、偷窃、破坏、对抗等品行障碍的发生。另外,社会上的某些不良诱惑使青少年蜕变,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三、解决初中生心理问题的基本策略

重视和加强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已成为当务之急。依据当前初中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心理发展的规律,加强其心理健康教育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转贴于

1.心理教育课程化

初一《思想政治》教材中设置了一些心理教育方面的内容,但只有这些是远远不够的,在此基础上,还应提倡开设心理教育课,进行有关的心理讲座。开展讲座时应做到以下几点:⑴趣味性。针对学生中存在的不良心理问题,以故事、表演或有趣的心理测试等方式提出,激发学生的表现欲,让学生在轻松、热烈的心境下,打开心扉,在不知不觉中提升心理修养;⑵行为化。强调行为作业,把教育要求及时转化为行为训练的要求,并注重从行为角度评价心理素质的变化,真正做到言出必行、言行一致;⑶针对性。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个别问题个别指导。

2.参加实践活动,培养社会适应能力

让学生积极参与广泛的课外活动和社会活动,感受时代的脉搏,体验交往中的情感,懂得互相协作的重要,这不仅能使学生学会既善于评价自己,又善于评价他人,而且能使内向孤僻的学生变得活泼开朗、增强合作意识,使心胸狭窄者学会宽容、理解他人,避免心理失常出现心理障碍,从而提高学生承受挫折的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3.积极开展心理咨询活动

教师让学生诉说自己的烦恼、痛苦、困惑,通过教师的因势利导,使学生在得到情感宣泄和净化的同时,找到解决心理问题的有效办法。

咨询活动可通过两种方式进行:一是学生与咨询老师直接面谈,在老师的引导下自觉进行心理调整;二是间接咨询,让学生把难以启齿的问题通过电话、信件等匿名的方式传达给老师,教师则可通过讲座、黑板报等方式解决其中的典型问题。

为取得更好的效果,在心理咨询时必须遵循以下原则:⑴保密性原则。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的隐私,为学生保守秘密,不辜负学生的信任;⑵交友性原则。教师要与学生成为朋友,使学生在解决心理困惑时没有顾忌;⑶教育性原则。教师应做到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引导学生明辨是非,排除心理障碍。

4.重视家庭教育

家庭是青少年的第一所学校,学生身上的每一个心理疾患都有着家庭的成因。父母的教育观念、教养方式,家庭的教育环境都直接影响着孩子的心理健康,影响其健全人格的形成。作为家长,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对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⑴转变只重智育,忽视德育、体育、心理健康教育的思想观念;⑵以身作则,做孩子的表率;⑶重视培养孩子吃苦耐劳、战胜挫折的坚强品德;⑷尊重孩子,多与孩子进行思想交流,多给予鼓励;⑸经常与学校沟通,对孩子进行的教育内容要与学校一致;⑹对孩子出现的心理问题,要及时分析、及时引导、及时解决。

5.营造一个宽松、健康的社会环境

第10篇

【关 键 词】 心理健康;音乐;初中生;教学

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亦认为:“我们一向对于身体用教育,对于心灵用音乐。”音乐是人类最古老、最具普遍性和感染力的艺术形式之一。音乐欣赏就是人们感知、体验和理解音乐艺术的一项实际活动。简单地说,音乐欣赏就是听音乐、听歌曲或是乐曲。通过音乐欣赏的途径,调整和理顺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充分利用音乐欣赏课的独特影响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很有必要的。因此,针对教学中所遇到的一些问题,我谈谈音乐欣赏对学生身心成长的一些见解:

一、初中生心理特征决定音乐欣赏是学校音乐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人在每个阶段有不同的具有特色的心理特征。首先,初中阶段少年期的学生处于心理发展的重要转变时期,对外界的感受很敏感。这一阶段学生由于年龄的增长和对社会事务的接触越来越多,心理特点体现在:自我意识增强;情感丰富,充满活力、热情、重感情。同时由于身心发育尚未完全成熟,生活经验缺乏,心理稳定性较差,童年期的具体形象思维仍起作用,认知往往片面、表面,情绪波动强烈,易冲动,喜怒无常,对情感、情绪的滋味调控能力不够。其次,初中生处于青春期,“成人”意识、性别意识增强,希望被尊重、承认,同时有着较强的自信和自尊,别人的评价往往对他们的情感、情绪有很大的影响。

因此在当今中学中,学生的心理存在较普遍和严重的问题,虽然不能说他们当中有许多严重的精神疾病,但是确实有不少人存在着一定的心理人格障碍。其中,音乐欣赏教学肯定是一种缓解这种障碍重要而有效的形式。

二、音乐欣赏对学生心理健康的促进作用

(一)调适不良情绪,培养健康情感

音乐是情感的艺术,它能使人产生喜、怒、哀、乐等情绪变化,又能使人瞬间心旷神怡。他作用于学生,使之情绪得以渲染,转入有意识的平静状态,这是心理健康的根本需要。

根据调查表明:音乐欣赏后用EPQ检测学生,学生个性因子都有不同程度的变化,其中精神质得分、掩饰性得分有下降的趋势,内外向得分有增加的趋势,但未达到显著,而情绪稳定性的得分在音乐欣赏后明显下降,差异性非常显著。

(二)引发学生的自我调整,铸造完善人格

在音乐欣赏教学中,要让学生接触到不同类型的音乐作品,而学生也经常会很自然地反思自己的存在状态,把自己的情感状态和现实处境同音乐作品所表达的情感及反应的现实环境进行对比,对自我做出更准确的定位和评价,并尝试着调整自己的心态。这样既减少了学生心理问题产生的可能性,也保证了他们的心理健康。在欣赏《命运交响曲》时,学生如是说:听完《命运交响曲》,我感到一股无穷的力量注入我的体内,并不断强大,似乎我也成为斗争队伍中的一分子。那一刻,耳朵里响起的是贝多芬对命运的呐喊,内心里想着学习的压力、人生的种种不如意的境遇。奇怪的是,自己并没有气馁,而是一种潜在的精神力量震撼着我,催我奋进、催我拼搏、催我不怕挫折、催我敢于和命运作斗争。这部作品不但引起了学生的感情共鸣,而且还鼓舞学生们在困境中不屈服于命运与环境的压力,勇于拼搏、战胜自我、掌握自我、确信自我,直到取得胜利。

(三)改善人际关系,增进社会交往

人类的心理适应,主要是对人际关系的适应。“人类的心理疾病,主要是由人际关系失调而来”。中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在人际关系形成过程中存在不少的问题,而音乐是一种社会性的非语言交流的艺术形式,是一种独特的国际通用语言,他可以用无形的情感穿透力调和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因此,学校应开展形式多样的音乐活动。一方面音乐具有心理舒缓和情绪调节功能,音乐创造了增强亲近感,减轻个人孤独感的友好气氛,消除了交往中的紧张心理,容易使学生的内心世界相互敞开,彼此沟通,进而产生坦诚相待、团结友爱的健康心理倾向。另一方面,音乐活动本身就是一种社会交往,是一种集体参加的群体性活动。由此可见,音乐活动在缩小学生间的心理距离,消除隔阂,在促进心理相容、改善人际关系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四)通过音乐欣赏给予学生关怀性的心理暗示,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中学生自尊心强,情感丰富而复杂,但自制力和意志力相对较弱,在一帆风顺时,常有明显的优越感和盲目自信,一旦遇到困难和挫折,又特别需要别人的关爱,如有一个高二年级的学生,性格古怪,喜欢恶作剧,不好好学习。可是,笔者发现他在上音乐欣赏课时却很乖,对音乐总是非常投入,对音乐的内涵理解得也非常到位。在后来的谈话中笔者发现,这个学生有较严重的心理问题:他仇视所有不顺他意的人。他之所以喜欢音乐:一是因为他发现优美的音乐、悦耳的和声可以调节情感,使之疲倦的身心很快恢复,保持心境良好;二是所有的老师中只有音乐老师给予他关怀性的心理暗示,对他欣赏、重视,从不轻视他,还有意锻炼他的心理素质,提高他的是非观念,使他的心理逐渐趋于正常。

综上所述,音乐欣赏是改善初中生心理健康的一条有效途径。作为教师,我们还应该培养学生口头描述或写一些小的听后感,帮助学生逐步加强对音乐的理解和对人生的感悟,成为一个身心健全、积极向上的人。

【参考文献】

[1] 仇忠海,李敬. 中学心理健康教育[M]. 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8.

第11篇

内容摘要:本文就初中思想品德课中的心理健康教育从课程标准到教材再到教学实际浅谈了一些自己的看法,说明心理健康教育在初中思想品德课中的重要地位,心理健康教育渗透了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的全过程。

关键词:思想品德课;课程标准;教材;教学;心理健康

《九年义务教育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明确规定初中进行良好心理品质、高尚道德情操和正确思想方法的教育,把心理健康纳入了学校德育体系,并作为初中思想品德课的教学内容和重要任务。这一规定无论在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教材还是教学实际中都有充分的体现,可以说,心理健康教育渗透了思想品德课教学的全过程。

一、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标准中蕴含心理健康教育资源。

笔者对七级学生在成长中遇到的问题做了如下归纳:七年级学生遇到的主要问题是如何走向新的学习生活、适应新的学习环境;八年级学生处在青春期过渡阶段,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如何处理学习分化、同学关系等各种心理矛盾;九年级学生面临升学和就业,如何选择和规划未来,如何更好地认识社会、参与社会生活。以上这些都和心理健康教育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所以初中思想品德新课程标准在旧课程标准的基础上在心理健康方面新增加和突出了以下教学内容:(1)正确认识自己;(2)认识生命的独特性,珍爱生命;(3)了解自己的生理变化;(4)知道青春期心理卫生常识,调控好自己的心理冲动;(5)积极与同学,朋友交往,养成热情开朗的性格;(6)正确认识与父母的矛盾,克服、“逆反”心理;(7)认识情绪的多样性,合理发泄自己的情绪;(8)学会区分情趣与兴趣,追寻高雅的生活;(9)了解好奇与从众心理,学会自我保护;(10)学会拒绝不良诱惑;(11)积极与教师交往,提高生活适应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12)学习在社会交往中养成宽容、谦让、合作和共享等社会行为;(13)积极适应社会的发展与进步;(14)正确对待学习和生活压力,提高心理承受力,做好升学和职业选择的心理准备。因此,初中思想品德新课程标准加大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力度,使学生养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树立对学习、事业的坚定信心,把优良的品德转化为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心理品质,始终保持乐观的精神状态,形成健康人格。

二、初中思想品德教材本身蕴含丰富的心理健康教育资源。

我们以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思想品德》(人教版)为例:七年级上下册共有16课,分别是珍惜新起点、把握学习新节奏、珍爱生命、欢快的青春节拍、自我新期待、做情绪的主人、品味生活、学会拒绝、保护自我、珍惜无价的自尊、扬起自信的风帆、走向自立人生、人生当自强、为坚强喝彩、感受法律的尊严、法律护我成长。可以看出,其中的绝大部分内容都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八年级九年级思想品德课程中也有许多可利用的心理健康教育资源。这些都为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可行性。

三.在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把握学生心态,引导中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和渐趋成熟。

在教学过程中,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发展规律,精心设计教学过程,有计划、有步骤、分层次地实施心理素质培养,引导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和渐趋成熟。对此,本人就教学工作实际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 营造良好课堂教学环境。

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应该在课堂中营造师生关系和谐的良好教学环境。要做到师生关系和谐,教师必须尊重学生。特别是在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心理环境时,教师要面向每一个学生,关注每一个学生,特别是那些品德、智力、心理不健全的学生。这是心理健康教育渗透是否成功的重要因素。

2.在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策略。

首先要讲有机渗透。教师要根据教学的具体内容和内容所蕴含的可利用资源寻找心理健康教育的合理渗透点,任何为渗透而渗透的做法都是不可取的。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首要策略就是“顺其自然”.其次,要讲究适度渗透。在具体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应“适时有度”。所谓“适时”,就是在一节课的有限时间内,花在集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时间不宜过长(一般只能利用5~15分钟时间)。所谓“有度”,一是要注意渗透高度,即渗透目标不宜过高也不宜过低;二是要注意渗透梯度,即在了解学生个性心理及个别差异的基础上,尽量考虑各层次学生的可接受性及渗透的循序渐进;三是要注意渗透效度,即教师要经常搜集学生的有关动态信息,适时调整渗透的策略。

3.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要适当巧移植。

初中思想品德教材中有许多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直接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有关,有许多知识点蕴涵着心理健康教育的因素。教师应充分利用和发掘这一资源,通过适当的教学方式,进行巧妙的移植,以此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在新课教学的环节,老师可以采取多种教学方法如小组讨论、分组辩论、演小品等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参与的主动性,使学生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产生愉快、满意、自信等积极的态度和体验。

(1)心理测验。借助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心理测验及其他测评工具,有助于思想品德课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更加有的放矢。

(2)角色的"移植"。根据活动需要,让学生扮演活动中某一人物角色,按角色需要进行思考和体验,揣摩该角色的思想和心理。发展良好的心理品质。心理短剧表演。例如:在讲《老师伴我成长》时,设计了一个学生在超市遇到老师打招呼的短剧。让不同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方式和老师打招呼。让学生懂得和老师打招呼的正确方法。换位思考表演。初中生的自我意识在不断增强,但常常以"自我"为中心,所以教师要特别注意引导学生站在他人的角度看问题,体验他人的情感,正确对待自我。例如:让学生说说自己是否被别人起过外号,是否被别人捉弄过,引导学生学会换位思考,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

(3)示范的作用。示范是一种借助于榜样来学习或掌握新行为的方法。教学中,教师通过宣传英雄模范人物的光辉形象,使学生认识到信念、精神的作用,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把榜样的精神化入学生的人格培养之中。

(4)合作学习。学生要成为课堂的主人,就要在教师的指引下学会合作学习;教师要为学生创造更多的学习机会,拓宽他们学习知识的渠道,帮助学生认识自我,认识他人和社会。例如,第二单元第四课《欢快的青春节拍》,首先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示自己收集的描写青春的词汇和显示青春活力的图片,再让学生诵读歌颂青春的优美诗歌和散文,并让小组之间展开竞赛,使学生充分体会到了青春的美好。在这一课时中,主要培养学生们的团结协作能力、应变能力、积极健康的人生态度。同时使一些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表演能力等也能够表现出来,有利于学生良好品格的形成。

总之,思想品德学科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是学校进行心理健康教育重要的途径。这不仅是因为学科课程标准、教材本身和学科教学本身所蕴含的丰富的心理健康教育资源,而且它确实对学生的心理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随着心理健康教育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的不断渗透,不断完善与发展,心理健康教育将进入每一个学校,进入每一间教室,进入每一个学生的心灵,最终定会走出一条现代教育观念下的思想品德教育新路。

参考文献:

[1] 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实验稿)解读【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2] 思想品德教学心理学【M】林崇德 北京教育出版社, 2001,7

第12篇

关键词: 初中生物教学 心理健康 体质健康

就生物学科而言,它是一门将理论知识与生活知识紧密联系的学科。因此,响应国家提出的提高学生的素质教育,就应充分利用课堂的教学,在进行知识教授的同时,提高学生的心理和体质的健康教育。从教以来,我一直秉承“备课不仅备教材,更要备学生”的理念。因为,教书不是为教而教,应该是真正的育人。在进行教学时,教师首先要对学生的思想、学习和生活有足够的了解,然后“因材施教”。

一、利用生物课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更了解自己

初中生开始进入青春期,对很多问题是懵懂的。因此,在开展教学时,教师应正确引导学生了解青春期的生理特点,从而做好心理准备,顺利渡过人生发展的黄金时期,为将来的事业发展、知识储备形成健康心态可以打下坚实的基础。青春期是生理发育突飞猛进的阶段,是性成熟期,是决定一生的体质、心理和智力发育的关键时期,对于身体上的变化,我们不要大惊小怪,在思想上要充分准备,迎接人生的这个重要阶段。有的教师可能会觉得给学生讲这些知识很尴尬。其实不然,我认为孩子的好奇心很重,如果你越说得含糊,反而会挑起他们的求知欲。如果教师首先把这类问题平常看待了,那么学生也就觉得“哎呀,这是很正常的,人人都会经历的过程嘛”。

此外,有的孩子随着年龄的增长,自己和父母之间不再像以前那样融洽了,顶撞父母的事逐渐多了,不少人开始写日记,在日记里倾诉自己的感受,他们不允许任何人接近自己的日记。我们就应站在学生的角度,备学生,了解他们想知道的,正确引导他们学习,从心理上成为他们的良师益友。这样不仅可以达到教的效果,而且可以充分渗透心理健康的教育。少年在身高上迅速接近成人,学校、家庭和社会向他们提出了更多的要求,他们自己意识到不是小孩,于是要求父母用对待成人的态度来对待他们,而这种成人感,其实只是他们对自身的一种成熟的看法,而做父母的此时最担心的也正是孩子这种貌似成熟实则不成熟的现象,父母还会像对待孩子一样地对待这些小大人。这样,两代人之间难免要产生分歧。其实,孩子有自己独立的见解,并敢于坚持,这意味着他们在走向成熟。而家长和老师是不能操控的,我们应选择引导。

二、利用生物课进行体质健康教育,更完善自己

生命在于运动。在生物学上,我们强调新陈代谢,生命的发展离不开量变与质变。当代学生体质健康状况下降的主要原因是运动不足、生活方式与当前社会要求不适造成的。同时,宣传不良生活方式的商业广告也随处可见,这些都已成为影响青少年身体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初中生物教材涉及人体的“系统”的学习,即:运动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血液循环系统、泌尿系统、内分泌系统、神经系统、生殖系统。因此,在教学时,强调学生应注意加强身体的锻炼和保持正确的坐姿、保护视力,关注个人卫生,学习养成良好生活习惯。在进行教学时,可以很自然地将理论知识引入现实生活。就个人教学感受而言,有时用生活中最通俗的话,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运用生活常识。同时,我们可充分利用“测量胸围差”、“测定反应速度”等活动,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

三、教学贯穿心理、体质健康教育的好处

通过寓教于乐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促进学习和心理、体质健康的教育,我觉得颇有成效,“教师以育人为本”,今后我将继续努力。在教学工作中,应进一步贯穿德育、美育等知识,在教授知识的同时,认真落实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

四、通过生物科学发展过程中的典型事例,教育学生建立良好的道德品质

为了帮助学生树立健康的道德观念,激励他们勇于进取,奋发向上,在教学中应不断地向学生介绍科学家的成功事迹。如,孟德尔用八年时间艰难地进行豌豆杂交实验;达尔文写成《物种起源》的艰辛经历;还有童第周、谈家桢等许多科学家的故事。教师应通过对科学家们经历的介绍,激励学生在学习上应有顽强的精神和惊人的毅力,努力拼搏克服一切困难。通过对我国生物学研究历史悠久,成就巨大的讲解,以史励志。通过对科学家互相协作走向成功事迹的介绍,教育学生要团结友爱,善于与人合作。这样,就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健康人格,为他们成才奠定坚实的基础。科学品质是人在面对或认识客观物质世界时所表现出的科学态度,科学情感,科学作风等。在教学中,教师要在科学态度,规范操作上面严要求,做好示范,同时结合历史上著名科学家对科学的执著追求和严谨态度教育学生遇到挫折,不急躁,不气馁,促使他们养成一丝不苟、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

总之,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心理教育走进学科教学才刚刚起步,在生物课的教学中对学生的健康教育,树立他们的健康意识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需要,是我们每一位生物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更多的内容等待着同行们一起去探索和实践,愿我们的心理健康教育为学科教学注入新鲜的血液,愿中学生朋友都有一颗健康的心灵。

参考文献:

[1]徐玲.心理健康教育渗透于高中生物教学的探索[D].山东:山东师范大学,2007:2-3.

[2]俞国良.我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与发展[J].教育科学研究,2001,(7):62-69.

[3]葛晓辉.高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刻不容缓[J].教育革新,2006,(4):1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