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科技发展规划

科技发展规划

时间:2023-06-01 09:45:54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科技发展规划,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科技发展规划

第1篇

论文摘要:文章指出,科技 发展 规划既是一种发展战略,也是一种科技政策,是科技计划的基础和方向,好的科技计划应该是科技发展规划的延伸,应该为执行科技发展规划提供保障。 

1科技发展规划与科技计划 

1.1科技发展规划 

    科技发展规划是国家(或地区)为实现科技发展目标而制定的方案体系,它围绕科技发展目标,在发展领域、发展阶段、资源配置、支持条件上进行优势集成和统筹安排,以研究科技系统、 经济 系统和社会系统的相互关系为基础,设计科技发展以及以科技发展推动经济增长和社会全面进步的战略,并通过实施设计内容来推动这一战略的实现。区域科技发展规划是在国家科技发展规划指导下的区域性科技发展规划,它更注重区域的发展特点和区域的现实状况,是关于区域科技投人方向、科技资源配置、区域科技发展模式以及科技活动中相关主体行为的重要纲领性文件。 

1.2科技计划 

    科技计划一般是政府根据国家或区域科技发展规划和战略安排、有目标、有步骤、有组织、有措施地在行政管辖范围内开展的科技活动。湖南省科技计划体系包括以下3部分: 

    ①基础研究计划:主要结合湖南省的优势学科领域开展攻关,在湖南省高新技术产业的源头创新和原始性创新上取得突破性成果,抢占高技术领域制高点,包括 自然 科学 基金计划、杰出青年基金计划、院士基金计划和应用基础研究计划。 

    ②科技攻关计划:包括重大科技专项、地方科技攻关专项、科技攻关重点和一般项目。 

    ③科技创新环境建设计划:包括软科学计划、国际合作交流计划、技术交易与市场计划、重点实验室计划、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计划及其基础条件平台建设计划。 

    规划与计划必须要形成一种有机的联系。规划管理计划,规划是一段时间科技计划的基础和方向。而科技计划是规划的落实和具体执行,要服从规划、支撑规划。因此好的规划要有好的计划衔接和支撑,而好的计划应该是规划的延伸,为执行规划提供保障。 

2科技规划的制定与主要内容 

2.1制定 

    2005年开展了1}个专题的战略研究,在取得的相关成果基础上,2005年组织了由政府管理部「〕、大学、科研院所、 企业 和近百位专家学者组成的规划纲要起草班子,经历了前期准备、框架设计、任务凝练与政策梳理、草案形成和征求意见等五个阶段,对优先主题、重大专项、重点任务和重大政策措施建议等进行了筛选和综合,并组织专家多次赴北京等地与省外专家和科技界权威进行咨询,2006年4月以省政府文件的形式正式向全省颁布实施。 

2.2主要内容 

    规划确定了发展的重点领域和优先主题。科技规划确定的重点领域有: 现代 农业、新材料产业、先进装备制造业、 电子 信息与现代服务业、生物与医药产业、现代 交通 运输业、能源、资源与环保产业及基础研究与前沿技术8个方面。优先主题是指在重点领域中急需发展、任务明确、技术基础较好,近期能够取得突破的技术群。根据《规划纲要》的重点领域,确立了s0个优先主题,部署了支撑七大科技工程的重大专项,重大科技专项是由政府主导的,用来解决国家与区域发展中遇到的关键技术性、系统性、战略性、前瞻性和共性问题的大型创新活动,是增强区域竞争力的一种科技计划形态。规划确定要选择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大意义的关键技术、公益性技术、共性技术,整合科技资源,加大投人,集中突破,通过3}s年的重点支持,形成湖南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标志性工程。先期在超级杂交稻技术研究与示范、电动汽车及关键零部件、新型换流变压器及特高压直流输变电重大装备、湖沼地区血吸虫病防治关键技术研究等方面设立重大科技专项。 

3规划的执行与成效 

    规划的作用取决于规划的执行,规划执行又依靠科技管理部门每年的科技计划支撑。湖南省科技厅管理决策层从规划制定开始就要求严格执行规划,其管理战略是:按照成熟一个,实施一个的程序,在8大重点领域和so个优先主体内选择实施重大专项,支撑七大工程建设。以七大工程作为保障体系,确保完成自主创新和成果转化两大任务。因此,湖南省科技厅把组织实施重大科技专项作为执行科技规划的主要手段,从一定程度上讲,对湖南省重大专项的研究,大致可以看出规划的实施情况。 

3.1 20062007年度湖南省重大专项的安排 

    2006年共安排了8个重大专项,总经费为7 400万元,年度经费3 200万元,共引导承担单位投人73 19s万元,投人引导比接近1: l0 0 2007年在对2006年重大专项滚动支持的基础上,又启动实施了11个重大专项,共投人科技拨款2.13亿元。其分布是:在现代农业领域安5个,在能源、资源与环保产业领域安排4个,在先进装备制造业领域安排3个,在新材料产业领域安排2个,在生物与医药产业领域安排2个,在基础研究与前沿技术领域安排2个,符合规划设计的重点领域发展要求。 

3.2成效 

    ①促进了新型 工业 化进程的进一步加快。重大专项的重点在钢铁、有色、工程机械、汽车、电子信息、电工电器、轨道交通、生物医药、新材料等为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急需重点扶持的产业上。比如,2006年设立了2 mw以上大型风力发电机组及关键部件重大专项,通过两年多的联合攻关,该专项突破了整机系统集成技术、机组控制系统技术、大型直驱动低速永磁风力发电机制备三大技术瓶颈。2007年11月3日,2 mw永磁同步风力发电机下线、2mw直驱式风力发电机组并网发电,标志着我国大型风电装备制造技术进人世界先进水平。 

    ②促进了自主创新能力的进一步提高。设立重大专项的主要目标是获取自主知识产权、加强产业技术创新,以提升解决瓶颈制约的突破能力。这种目标导向强化了重大专项在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方面必须发挥重要作用。湖南省科技厅将取得发明专利作为一项重要考核指标,促进了专利申报的积极性。2006年实施的重大专项共突破70项关键技术和瓶颈技术,共申请专利56项,制定技术标准7项,鉴定成果16项。比如,现代柑桔工业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重大专项,在柑桔罐头酶法脱囊衣研究上取得重大突破。相比原有的酸碱脱囊衣工艺,每吨产品减少酸碱废水排放约40 t,全年可减少400万t废水的排放,相当于50万人口城市1年的居民污水排放量。 

   ③促进了科技资源的进一步集成。重大专项按照首席专家负责制的机制运行,实现了科技计划项目由单一技术突破向集成技术创新的转变,由单一的承担单位向产学研结合的转变。如电动汽车及关键零部件重大专项,就集中了全省电机、电池、电控、整车等方面分别具有明显竞争优势的

    ④促进全省高新技术产业持续高速 发展 。2007年全省高新技术产业实现 历史 最快增速,高新技术产品产值达2 700.6亿元,增加值840.8亿元、利税309.2亿元,出口创汇44.3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42.6% ,40.7% ,60.6%和57.1%;高新技术产品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25 %,较2001年增加了10.9%,有力地推进了湖南省新型工业化进程。 

  ⑤引导 企业 成为创新的主体。目前,湖南省r&d活动人员71.46%分布在企业;r&d经费投入企业占77.45 %;企业自主研发的产品占55%以上。 2007年,80%的省级科技计划项目由企业主持和参与承担,82%的职务发明专利为企业创造。20062007年承担重大专项共有81家单位,企业占承担单位总数接近62% 0 2007年全省首批27家创新型试点企业中,每个企业平均拥有研发机构4.37个,研发投入占销售收人比例平均达到8%0 

   ⑥科技规划促进了科技进步。湖南省统计局和湖南省科技厅对湖南省2006年科技进步的统计监测显示,全省科技进步综合指数为109.1 % , 2006年湖南省科技进步的总体状况是:科技队伍整体质量提高、人员增加。2006年全省科技人员123.53万人,比上年增加0.9%。国有和集体企事业单位拥有高级专业人员8.04万人,比上年增加0.2%;科技经费投入增加,r&d投入小幅增加。2006年全省科技活动经费筹集额为133.7亿元,比上年增加23.2% o全省投入的r&d为53.61亿元,比上年增加20.4% , r&d经费占gdp的比童为0.71%,比上年提高0.03 %;科技成果不断涌现,发明专利居中部第一。2006年取得成果986项,其中15项获国家奖励。专利申请量10 249件,增长17%,授权量5 608件,增长53.3%;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对 经济 的拉动作用加大;2006年完成高新技术产值1 893.18亿元,增长24.4%,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对gdp的贡献达11.78%,拉动全省经济增1.44%;大型工业企业科技投入大幅增长。2006年全省大型工业企业投人r&d经费25.12亿元,增长29.6% ;科技支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2006年全省gdp为7 568.89亿元,增长12.2%,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50%,提高1.5% 

4对科技规划与科技计划衔接的评价 

4.1强有力的行政管理措施保证了规划得以执行 

    湖南省科技厅重视规划的落实和执行,特别重视重大专项的作用,从2006年开始,从总体设计、立项评审标准、监督检查、经费支持和软环境建设等方面加强管理。在专项的总体设计上,提出了“突出重点、有限目标;集中投入、稳定支持;完善机制,滚动发展”的总体思路。此外还提出了“省级重点,地方配套;地方重点,省级支持”,促进各种资源的有效集成。在资金配置上,一方面,集中省本级}o%的科技三项费,单项强度由几十万元提高到数百万上千万元,另一方面,要求承担专项的企业保证配套资金至少达到l:n.s以上;在专项管理机制上,依法采用合同管理,实行首席专家和承担单位的责任制;为了加强监督检查,制定了科技厅专项主管处室、重大项目办、重大项目领导小组的职责,实现立项、实施、监督、考核的相对分离,保证立项公平公正,预期效果显著。 

4.2规划制定与实施的不足 

    ①数据使用不充分。规划以宏观的定性阐述为主,没有以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缺乏规划应有的系统性数据支撑体系,规划的文体特征不明显,看似如同工作报告。 

    ②先进的技术方法使用不够。规划发挥了专家、管理人员的智慧,但从系统方法上看,规划所列重点领域、优先主题并没有使用先进的技术方法,如技术预见。技术预见是区域科技管理的新方法,已被西方发达国家和一些新兴工业化国家高度重视并实施。技术预见在区域科技管理中可以发挥前瞻与优化作用,在资源有限情况下,选择最优支持点;发挥衔接与协作作用,促进单一要素绩效的联系;发挥整合与集成作用,促进创新活力与创新规模经济性的结合;发挥预警与评估作用,全面评估其影响 现代 科技给人类社会带来福利和来负面效应。 

第2篇

《规划纲要》明确上海将以“以应用为导向的自主创新”作为今后一段时期科技发展的基本思路,提出了以知识竞争力为测度中长期科技发展目标,支撑中国特色的创新型国家建设。《规划纲要》提出了以“引领工程”为重点的技术创新任务,加快战略产品研发和重大示范工程的建设,为健康、生态,精品和数字的上海建设提供科技保障,同时加强科学研究和创新体系建设。

《规划纲要》共分“背景与基础”,“指导思想、战略目标与基本思路”,“技术创新的主要任务”,“科学研究的主要任务”和“科技创新体系的建设”五个部分。“配套政策”主要包括“加强政府科技投入和管理”,“大力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增强产学研创新合力”,“加快推进高新技术成果转化”,“加强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加大政府采购力度”,“改善投融资环境”,“加强知识产权的创造,运用和保护”,“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和“完善推进落实机制”十个方面。

战略目标

战略目标(2020年),知识竞争力充分提升,知识社会形态初现。区域创新体系高效运转,知识竞争力名列亚洲前列并进入世界先进地区第二集团,成为亚太地区的研发中心之一。若于科技领域达到世界领先水平,涌现出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国际竞争力的产品和产业,全社会研究开发(R&D)经费支出相当于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3.5%以上(其中企业R&D经费支出占全社会R&D经费支出的比重达到70%左右),万人RaD人员全时当量达60人年/万人,公众科技素养达标率超过15%,国际科技论文年收录数量达40000篇,百万人年专利授权数量达3000件(其中百万人年发明专利授权数量达450件),知识密集产业的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40%以上,为上海基本建成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和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提供强有力的支撑与保障,为我国成为科技强国奠定基础并发挥引领作用。

阶段目标(2010年):知识竞争力加速提升,知识社会基础夯实。区域创新体系逐步完善,知识竞争力居全国前列,全社会R&D经费支出相当于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2.8%以上(其中企业R&D经费支出占全社会R&D经费支出的比重达到65%以上),万人R&D人员全时当量达45人年/万人,公众科技素养达标率超过10%,国际科技论文年收录数量达25000篇,百万人年专利授权数量达1500件(其中百万人年发明专利授权数量达200件),知识密集产业的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30%以上,科技创新成果为上海世博会提供技术支撑,上海成为国家重要的知识生产中心、知识服务中心和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在夯实创新型国家建设基础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基本思路

定位上,在确保一定的科学发现作为必要的战略储备的前提下,重点关注技术创新的效率和效益。路径上,在若干优势领域内聚焦有限目标,通过开展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持续增强上海自主创新能力。抓手上,将战略产品研发、示范工程建设作为上海科技创新的两个重要突破口,前者以商业价值实现为重心,形成自主知识产权的战略产品并带动具有国际竞争优势的产业发展;后者以社会价值实现为重心,建成在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过程中具有推广价值的工程示范。载体上。将企业作为技术创新的主体,战略产品必须由企业提出并作为主要执行单位,由企业组织高校,科研院所的力量开展联合攻关。

主要任务

技术创新方面:贯彻以应用为导向的自主创新竞争策略,拄照科技发展的趋势,围绕新兴产业的培育和传统产业的提升,面向上海在健康社会、生态环境、高端制造和智能城市方面的战略需求,将构筑“健康、生态、精品和数字上海”的“引领工程”作为上海中长期技术创新的主要任务,围绕11个应用方向,研发33个战略产品或功能,攻克相关的60项关键技术。

健康上海――营造身心健康,安全和谐的生活。围绕公共卫生与防疫,疾病诊断与治疗、重大新药创制等3个应用方向,重点支持开发7项战略产品或功能,攻克17项关键技术,带动相关技术和产业的发展,使上海疾病预防、诊断、治疗和新药开发的技术总体水平和综合实力居国内领先地位,并具备技术扩散、产业扩散和服务扩散的能力,成为亚洲生命健康科技和产业的重镇。

生态上海――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都市。围绕资源再利用与环境污染控制,能源的高效利用和清洁能源的开发。生态科技工程等3个应用方向,重点支持开发8项战略产品或功能,攻克15项关键技术,建立有利于生命健康和符合循环经济特点的资源能源利用模式、环境保护体系及生态科技示范基地,促进自然生态的逐步恢复和改善,产业生态的不断提升和发展,人居生态的绿色化。宜人化,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都市型生态环境。

精品上海――铸造自主产权、升级换代的产品。重点围绕4项新兴产业战略产品、5项交通运输与机电战略产品和2项空天战略产品,攻克17项关键技术,构建以先进制造技术为核心的新型工业化体系,提高上海制造业的产业竞争力。

数字上海――提供无所不在,高效可信的服务。重点围绕智能港建设、信息产业基础战略产品2个应用方向。开发7项战略产品和功能,攻克11项关键技术,带动信息产业的发展,实现经济、社会、文化。管理的数字化,构建相关产业链,成为国内重要的信息技术应用示范和产业化基地,使上海从信息港走向智能港。

科学研究方面:按照原创性、先导性、标志性的原则,面向世界科学发展前沿,结合国家重大战略需求,针对“健康、生态、精品、数字上海”建设的技术创新任务要求和重大基础科学问题,开展前瞻性布局,拓展研究的深度和广度。重点围绕生命科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物质科学与信息、空天与地学、交叉科学等5个重点领域,开展23个优先主题的研究,力争在生命科学和材料科学等领域抢占世界科技制高点,推进纳米、生物、信息、认知等学科的交叉和融合。形成新的学科优势。

生命科学领域,充分发挥上海生命科学的综合优势,体现对健康上海、生态上海的引领作用,力争在生物复杂系统、蛋白质功能和结构等方面获得重大突破,为生物医药产业提供坚实后盾。

材料科学与工程领域,重点研究材料结构功能一体化,新型特种功能材料及其原型器件和部件。过程工业工程科学及其装备,引领纳米科技等高新技术的发展,为上海城市发展和产业提升奠定基础。

物质科学与信息领域,加强物质科学和信息领域的科学前沿研究,推动涉及未来信

息,通信发展的物理、力学等学科的发展,为上海高科技产业发展提供科技支撑,并在强场物理和带隙物理等优势的方面冲击国际前沿。

空天与地学领域,加强对地观测和深空探测。天文地球动力学研究,带动上海一批相关学科发展,为上海空天产业发展做好知识储备和技术积累。加强河口。海岸及城市的生态与环境基础研究,探索深海过程及其资源环境效应,为生态上海和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奠定科技基础。

交叉科学领域,推动纳米、生物,信息、认知等科学的交叉融合。发展计算生物学、计算材料学,探索强场物理在生命科学与医学等科学领域中应用的新原理与新方法,推动数学和物理科学在金融领域中的应用。

创新体系

中长期上海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目标是建成要素齐全、布局合理。运行高效、合作开放、互动充分并具有区域特色的城市创新体系。要综合运用法律、经济以及行政手段,深化体制改革,强化机制创新,重点围绕核心资源形成机制,企业动力激活机制、市场价值实现机制以及科技统筹管理体制的建立与完善,采取10个方面的2日项政策措施,形成创新人才集聚。研发设施完备、创新源泉涌流,技术转移通畅、创业孵化便捷,主体实力强劲,特色产业集群的科技创新创业新局面。

创新体系建设主要包括强化人力资源开发,巩固创新人才根基;建立引逼创新机制,加速企业主体到位;鼓励中小企业创新,构建集群创新网络;建设创新基础设施,改进研发公共服务;优化学科机构布局,培育科技创新源泉完善创新相关市场,激活价值实现机制;优化财政投入模式,提高创新产出绩效;提高公众科技素养,营造创新文化氛围;制订完善相关政策.规范引导创新活动;加强规划落实评估,形成推动创新合力。

配套政策

这里摘要介绍“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方面的内容。

支持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建设。对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在创新创业活动中的人力资本投入,由领军人才专项资金给予资助。支持领军人才在承担重大科研项目和重大工程建设、自主选题立项中创新创业。

加快集聚海外优秀人才。海外高层次留学人员来沪定居工作或创业,可申请办理《上海市居住证》。入外籍留学人员可按规定申请参加社会保险。从事高新技术成果转化项目的留学人员在沪取得的工薪收入,在计算个人应纳所得税额时,可按规定加计扣除。高新技术企业和科研院所等用人单位聘用的外籍专家,其薪金可列支成本。

支持企事业单位培养和吸引创新人才。及时上海重点领域和行业人才开发目录。对企事业单位引进优秀创新人才、解决优秀创新人才特殊困难等,由人才发展资金给予资助。已办理居住证的优秀人才可享受子女在沪就读。参加上海基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和缴纳住房公积金等待遇。

对由高新技术成果转化项目组建的企业,引进主要投资经营管理者和关键技术人员,并符合规定条件的,在本人及其配偶和未成年子女申请办理《上海市居住证》等方面给予优先支持。

加大对科技人员的分配和奖酬力度。上海政府性科研项目经费在保证科研硬件投入的前提下,进一步提高用于人力成本支出的比例。

制定企业对技术、管理骨干进行期股、期权激励的实施。登记办法。国有独资高新技术企业在实施公司制改制时,可按规定将国有净资产增值中不高于35%的部分作为股份,奖励有贡献的企业骨干人员。

第3篇

技术预见是目前国内学术界研究的重点和热点问题,对于社会和经济具有重要意义。技术预见最早产生于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的美国。可以说,美国是技术预见的先驱者,也是开展技术预见理论研究最早的国家。但受当时国际局势和经济环境的影响,美国将研究重心转向了“适应未来”的技术预测,逐渐放弃了“塑造未来”的技术预见。在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随着日本经济的崛起,技术预见受到了日本工商界及学术界的重视。技术预见逐渐成为日本学术界的研究热点。日本技术预见由政府与企业共同组织实施,预见结果直接形成政府、科技界、企业界等多方都能接受的产业政策、技术开发政策、科技发展规划,具有相当高的可信度,受到企业界、政府广泛的认同。技术预见不仅对日本的科技、经济、社会及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而且对其他国家也产生了良好的示范效应,在全球技术预见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所谓技术预见是指在对未来一段时间经济和社会整体化预测的基础上,通过一系列分析手段系统化选择那些具有战略意义的关键技术,从而为国家和行业的产业规划和技术发展规划服务。1990年以来,随着技术进步的加速和知识经济的兴起,许多国家纷纷开展技术预见研究工作。在我国,技术预见也受到高度重视。“十五”期间的《科技教育发展专项规划(科技发展规划)》明确提出要“加强科技发展战略研究和技术预见工作”,“十一五”规划和“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都强调了技术预见和自主创新。学术界对技术预见的研究方兴未艾,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为国家制订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提供了参考依据。

技术预见的必要性

同世间万物一样,科学技术的发展也离不开必要的资源支撑。但在一定的经济环境和资源条件下,任何国家都会面临着如何合理分配资源以达到资源消耗最少与发展速度最快的问题。相比不断增长的技术需求,资源总是相对稀缺的,如何最小化资源使用的机会成本是一个重要的课题。怎样把有限资源用得更好,就要求政府从社会总资源配置的角度进行合理规划,加强对科技未来发展趋势的主动引导,合理地避免科技资源的闲置与浪费。这一切就需要对未来有一个了解和判断,这是技术预见的重要背景。

技术开发是一种具有风险的科研活动。技术开发的结果并不仅仅取决于技术本身,还与当时的社会经济环境有着密切的联系。技术必须与当时所处的社会环境相适应。太过超前,人类的思想认识还达不到技术所需的程度,则会造成先进技术很难被人类社会接受的情况。另外,技术必须与当时的经济环境相适应,先进技术缺乏经济环境的支撑,也如无本之木无法开花结果。因此,进行技术预见就非常必要,可以为技术开发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将技术开发的风险降到最低。

科技水平是综合国力的重要体现,科技水平的提升离不开人民科技素养的提高。人民科技素养的提升是科技发展的重要前提。“技术预见是技术普及的一个重要途径,是公众提高科技素养的一个重要渠道。一方面,社会公众对新技术所涉及的各种问题进行广泛深入的讨论,使不同立场和观点充分地展现在公众面前。然后通过层层深入的讨论和磋商,对新技术的方方面面进行衡量斟酌,最后形成一定程度的共识;另一方面,社会公众可通过政府的技术预见报告,了解未来科技发展趋势和信息。所以说它是社会公众提高科技素养的一个很好方法。不仅如此,它还能督促科技工作者和管理决策者尽可能客观、公正、负责任地向公众揭示新技术的潜在风险,并且自觉地约束自己”。

技术预见的作用与意义

1.技术预见聚焦发展中的重大问题,有利于增强综合竞争力

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生存的压力迫使企业将注意力集中于眼前的现实问题,对于长期的发展问题考虑得较少。技术预见活动可促使政府、产业界、学术界、经济界以及社会各界将注意力投向中长期战略规划,着眼于整个国家和所在部门的可持续发展问题。通过技术预见,我们可以找出对于未来发展有重要意义的技术,优先支持一批对国民经济发展和经济安全具有长期影响的国家战略技术,开发一批对重要产业、区域有重要影响的技术密集群,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为国家科技发展和产业技术创新提供互动平台,有利于抢占先机,重点突破,实现跨越式发展。技术预见还向广大公众和决策者提供未来科技发展趋势的有关信息,包括潜在的研究机遇、未来研究可能面临的威胁和困难、相关技术可能对社会造成的负面影响,因此它本身也是一个创新文化塑造、科学普及和社会理性化水平提高的过程。

2.技术预见对科技发展的支撑作用

技术预见是对于未来技术发展的预测,是在人的创造性思维和主观能动性基础上,通过集思广益科学论证,对在特定时期内,有限的资源条件下,如何消耗最少的资源获得最大的科技发展成果进行规划。但技术预见又不仅仅具有“预测未来”的功能,更加强调“塑造未来”,这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技术预见成果是确定规划战略目标、主要任务及发展重点的重要依据。其次战略规划需要社会共识的支撑,技术预见提供了一种应对未来挑战的新的认识方法,技术预见的主要方法――德尔菲法,实际上就是专家及社会智力资源的集中、碰撞和集成的方法。技术预见过程促进了政府部门、研究机构、专家、社会公众的协调与一致,其精髓是着眼于远期未来的沟通、协商、合作与承诺。最后技术预见文化是创新文化的重要方面,也是科技规划的基础条件。社会的预见意识和预见能力将是把握机遇、应对变化的必要条件,也是科技规划制定和实施的重要智力保障和社会基础。”

3.技术预见对区域产业发展的作用

技术预见活动是在对科学、技术、经济和社会以及资源环境、要素禀赋的综合考虑的基础上进行探索,其目的是预见最适合各个区域发展的,对该区域能产生最大经济和社会效益的通用新技术。通过技术预见,引导国家对不发达区域进行重点科技领域投资。这种引导要改善过去国家对地方的单方面财政扶持的局面,而地方并没有发挥主动性去发展其本地产业技术,只是懒惰地依靠国家财政支持。技术预见活动不仅对发展好的区域具有引导作用,引导其产业结构向更好地水平发展以推动产业结构高度化和合理化;也能对发展落后的区域进行引导,引导其开发区域内最具有价值的技术,通过技术创新来支撑该区域的产业发展,增强区域的竞争力,培养区域的主导产业和最具竞争力的产业,使得各个区域都根据自己的现实情况达到效益最大化,使得各个区域在全国的产业分工中取得合理的位置。

技术预见指导我国企业自主创新

技术预见的类型,按地域范围可以区分为宏观层次的国家或跨国、国际性技术预见,为制定国家科技政策提供服务;中观层次的区域或区域群技术预见,主要由地方政府来组织;微观层次的园区或企业技术预见,为企业制定发展战略或者研究机构选择科研项目服务。

宏观层次的技术预见可强化国家创新系统中包括企业在内的不同行为角色之间的关系和联系,为促进不同创新者之间的合作提供富有成效的机制。它创造了企业与大学的广泛而紧密的联系,促进知识和信息更自由地在不同行为角色之间流动,从而从整体上促进产业技术的发展,促进了企业自主创新的培育和有效发挥。宏观层面的技术预见侧重于国家中长期科技规划的制定,更加关注的是经济、社会与技术的协同效应和可持续发展,因此,宏观层面的技术预见可为本土企业的自主创新指明方向,帮助企业识别产业技术发展的未来走向和机会,有助于降低企业的创新成本和技术风险,指引企业研发活动的顺利进行,帮助中小企业充分把握未来技术发展的方向,并在一定程度上预防科技发展可能带来的负面效应。

第4篇

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的科技发展战略开始发生转变。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五”规划与科技部随后制订的科技发展规划和高技术产业发展规划明确提出了实现技术跨越式发展的总体目标,强调要在“促进产业技术升级”和“提高科技持续创新能力”两个层面进行战略部署,在进一步发挥劳动密集型产业比较优势的同时逐步形成我国高技术产业的群体优势和新的比较优势。2002年12个重大科技专项的启动,标志着我们在实践上开始摆脱多年来以跟踪模仿为主的科技发展战略,向以自主创新为特征的跨越式发展模式转变。2003年以来,按照“十六大”的要求,根据适度超前原则,科技部着手国家中长期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的制订工作,中国科技发展战略的转变进一步国家意志化。对这一转变过程的基本动因进行分析,有助于我们对当前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若干争论有一清醒的判断。

一、国际政治动因:技术威慑成为斗争焦点

民族国家科技发展战略的选择,既决定于本国经济发展水平和阶段,也受国际政治因素的影响与制约。20世纪末以来,现代高科技广泛运用于战争使得技术优势成为各种威慑力量中最具决定意义的因素。国际关系的强权背后是技术强势的支撑,科学技术水平是一个国家总体经济实力和政治实力的体现。今天的高科技已经成为影响国际政治军事格局的主要因素,技术上的领先是国家参与国际政治较量、扩大国际影响力的物质基础之一,技术威慑是比直接使用武力更为有效的威慑手段。一个国家只有拥有符合时代特征和社会生产力发展趋势的现代科技工业体系,才能依靠自己的力量追求实力和影响,获得国际政治中的战略主动权。在当代世界上的不稳定因素越来越多的情况下,对涉及国家安全和国家竞争力问题的那些科学技术的发展,中央政府必须从整个国家和民族利益出发,通过科技发展战略的制订来引导其发展。

从科技发展史来看,引进吸收和自主创新是一个民族与国家技术进步的两种主要途径。后,由于外部环境的制约,自主创新和“科技追赶”成为我们政策设计的基本特征。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随着世界安全观念的变化,各国对经济利益的追求使得政治和军事因素不再是国家间关系的唯一主导者,、发达国家将制造业向国外转移导致中国科技发展战略发生了某些变化。“以市场换技术”战略的实施,使得我们在一段时间内忽视了自身的科技积累和自主创新,将外资导向型经济发展带来的技术引进作为中国科技发展的主要途径。应该说,这种战略部署是与全球化的历史趋势相一致的,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我们必须看到,高新技术和一个国家在世界上的政治地位密切相关,其发展已经不单纯是一项经济范畴的活动。作为国家政治战略意图的一种表现形式,西方发达国家不可能把真正的高新技术转让给中国。由于一些国家将中国崛起视为是对既定国际格局的挑战,正在试图对中国的发展进行压制,因此经常把技术特别是高端技术问题政治化。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不可能把技术合作和引进作为我国科技发展的长期战略方针。我们必须分清科技发展的国家目标和企业目标。在企业运行的微观层次,可以继续坚持比较优势的技术引进,但是在国家战略层面,必须坚持把技术的赶超和跨越作为重点,大力发展战略产业。

在综合国力竞争日益激烈的当代世界,维护生存权和发展权不受侵害是一国政府的两项基本职能,也是民族国家的根本利益所在。目前我国的科技能力尚不足以承担起保障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的历史重任,“技术瓶颈”是我国经济社会长期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从世界发展大势和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的角度来看,在科技发展上摆脱过去的跟踪模仿向自主创新转变,是我们必须确立的战略思维,经济利益和安全利益的统一应该成为技术选择的出发点。未来一段时期内,中国的外部环境不可能有过去20多年那样好,战略机遇期同时也是安全上的高风险期。我们必须从可持续发展和国家综合安全利益出发,主动进行科技发展战略的调整,提高国家战略能力,预防和应对可能出现的危机、冲突或者战争。21世纪是战略技术和战略产业竞争的世纪,自主创新是维护国家和安全的最佳选择。没有自己的战略技术和战略产业,中国要在世界竞争格局中获得相对优势地位是不可能的。我们逐渐成型的新科技发展战略之所以强调要着重研究解决事关国家中长期发展和安全的战略性和前沿性高技术问题,在一些关系国家经济命脉和安全的高技术领域,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并在若干重要领域和关键产业实现技术发展阶段的跨越,就是基于这样的考虑。

二、国内经济动因:经济增长模式转变

过去20多年中国的发展是以数量扩张为特征的“数量型增长”,经济增长明显超前于科技进步。在比较优势战略指导下,虽然技术引进对中国经济增长发挥了巨大作用,但是中国自主科技进步进程缓慢,统计意义上的中国产业竞争力的知高并不等同于中国企业竞争力的同步提升。新世纪开始后,由于科技和信恩化的飞速发展,我国已经进入到不进行经济结构调整就不能促进经济发展的时期。在全球化所导致的南北贫富差距拉大的情况下,在经济增长与人口、资源、环境的矛盾日益突出的今天,单纯依靠消耗自然资源和发挥廉价劳动力的比较优势来积累资本、换取技术、发展经济的做法已经落后于时代。只有提高经济发展的科技含量,增强中国自主产业的发展潜力,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由“数量型增长”向“质量型增长”的转换,我们才能在世界上立于不败之地。21世纪前10年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也是我国科技创新能力需要实现历史性跨越的阶段。这一时期自主科技发展状况如何,直接决定了中国能否在21世纪中期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目标。这是我国科技发展战略转型的一个主要原因。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到2020年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比2000年“翻两番”这个目标不仅是经济数量增长的概念,更是生产力水平和国际竞争力大幅度提高的综合体现,是经济和社会发展质的提升。作为从属于国家经济社会总体发展战略的科技发展战略必须为这一目标的实现服务。现在,我国科技竞争力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为了实现科技发展“三步走”战略设想,争取到2020年前后科学技术整体水平达到发达国家中等水平的中期目标,形成强大的自主创新能力,在高新技术领域占有一席之地,形成支撑我国核心竞争力的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基础,必须完成科技发展由跟踪为主向自主创新为主的战略转变。正因为如此,我们根据适度超前的原则,从2003年开始了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的制订工作。经济全球化和地区经济一体化使我们可以在更大范围内、更高的层次上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种科技资源、科技人才和科技市场,但是“全面开放、跨越发展”应该是我们在确定科技发展战略和政策时必须坚持始终的基本思路。

中国全方位地参与国际分工体系这一历史变化加快了中国工业化的进程。但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工业化的发展主要表现为一种“外来型工业化”。一方面工业化所需关键技术大多来自国外,另一方面东部和中西部经济联系不紧密,沿海地区的技术引进没有起到拉动内地经济增长的作用。为了改变这种局面,我们提出了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即从世界经济、科技、社会发展的大趋势出发,结合中国的实际,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新型工业化是以科学技术为先导的高科技含量的经济,强调科学技术的自主创新和拥有自主知识产权。这一变化意味着,我们的科技发展必须考虑可持续性,努力改变中国经济发展过于依赖外资和国外技术的局面。中国经济发展的关键问题是国内技术发展。新型工业化成效如何,主要看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是否提高。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普适性”:“科技是牵头的方面”应该落实到我们工作的方方面面。正因为如此,科技部在2003年工作要点中强调,“制定科学和技术长远发展规划”是实现科技发展战略向自主创新转变,大幅度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国际竞争力、对经济社会发展支撑力的重大措施,必须以原始创新为主,引进和创新相结合,实现我国技术和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努力使中国成为技术创新型国家。

三、世界经济动因:贸易保护主义和知识产权争端加剧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世界经济发展已经由资源驱动、资本驱动向创新驱动过渡,同时促进经济增长的各种生产要素由过去单纯的纵向流动转向同时共存。这一变化意味着作为一个国家的科技发展战略没有必要严格遵照梯度转移的渐进式模式,而完全可以利用信息技术进步提供的有利条件实现本国科技的跨越式发展。在今天的国际经济格局中,一个国家或者地区在国际分工中地位的提升主要表现为产业链条或者产品工序所处地位及增殖能力的提升上,发达国家更为注重科技研发,依靠知识产权来增加物质财富总量而把制造业等转向发展中国家,从而形成一种新的依附关系:技术上的依附。这使得落后国家的财富总量尽管与过去相比有所增加,但是却无法缩小与发达国家的整体差距。尽管我们不能因为加工制造环节的附加值低而否认参与新型国际分工的、承接发达国家加工制造环节转移的经济合理性,但却不能放弃对技术先进性的更高追求。跨国公司把制造部门转入发展中国家,其出发点是对利润获取的考虑。在这种格局中,东道国的产业发展由跨国公司而不是由本国决定,发展中国家除了提供廉价劳动力,很难涉足核心技术,生产规模的扩张并不能促进产业结构的同步升级和优化,很难谈得上真正的发展。我们提出全面落实人才、专利和技术标准三大战略,切实推进重大科技专项工作,就是从这种认识出发的。

现在,我国有关政府部门已经提出了2020年中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力争达到4500亿美元的目标。但我们不得不面临这样一种现实,那就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与过去相比已经有了很大变化。首先,入世后中外知识产权纠纷不断。自2002年6C联盟向中国DVD生产企业征收专利费以来,类似事件不断增多,从而增加了中国企业的成本压力。这一现象要求国家应该从战略高度考虑制定相关的宏观指导政策,引导企业从追求短期效益转向通过增加创新能力谋求长期效益的轨道上来。其次,国外针对中国的技术壁垒和反倾销问题更为严重。

1996年至今,中国已经连续7年成为世界反倾销头号目标国,2003年前三季度国外对我国反倾销保障措施立案共计42起,涉及金额10.7亿美元;调查表明,2002年我国71%的出口企业、39%的出口产品受到国外技术壁垒的限制,损失达到170亿美元,均高于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前。不掌握专利和技术标准的危害性可见一斑。强势增长与弱势竞争力并存这一过程持续的时间越长,中国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就越弱,国际政治经济格局变动对中国未来的发展影响就越大,中国自主选择的空间就越小。另外,外资导向型的经济发展模式使外国资本在中国获得巨大利益的同时挤压了中国企业发展的空间,中国企业的生存环境日益恶劣。如果国家不适时调整科技发展战略,中国企业的“走出去”战略就是一句空话。

全球化背景下区域合作加强的同时贸易保护主义盛行的事实说明,当今的世界市场并不是完全竞争的世界市场,政府依然在各国经济活动中发挥重要作用。因为技术壁垒和反倾销的运用都是借助政府力量,其应对显然不能仅仅在企业的层面上进行,同样必须动用国家资源。我们不能以自由贸易和静态比较利益来指导中国产业的发展,应该通过高新技术的发展创造动态的比较利益。中国的科技发展必须坚持市场机制与政府组织协调相结合的原则,国家要掌握关键部门关键技术和行业技术标准。事实上,尽管20多年来我国一直坚持的是市场导向的发展战略,但是政府作用始终是我国经济增长内在决定性因素。根据国家信息中心在中国加入WTO一年后对国内24个中央和地方权威经济研究单位的经济学家进行的问卷调查,近七成的专家认为政府行为是经济增长的主因。强化政府在科技进步中的战略决策能力和宏观调控能力,是世界各国的共同选择。发挥政府作用,保持战略技术及产业领域的相对完整性和独立性,同样也是我国科技发展的必由之路。在这里,我们要特别注意利用WTO规则中的“国家安全”例外原则,在公开、透明的原则下合理合法地保护国内产业。不然,依靠企业自身与在技术和资本上都十分强大的跨国公司竞争,中国科技进步的前景不容乐观。

四、科技动因:科技短缺与科技起飞问题

世界经济发展的历史表明,在经济活动中存在一种“短缺效应”,即经济增长水平和速度是由最短缺的生产要素的数量和质量决定的。对发展中国家来说,科技短缺是种普遍的现象,是制约经济增长和国际竞争力提升的关键因素。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科技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高新技术研发基础仍然较为薄弱。从目前来看,我国的科技短缺主要表现在缺乏原始性创新能力上,即自主知识产权少,由此导致中国在一些关键领域内形成强烈的对外技术依赖。为了改变这种状况,2002年科技部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增强原始性创新能力的意见》,指出原始性创新是科技创新的主要源泉,是科技与经济获得重大发展和超越的前提,已成为决定国家间科技乃至经济竞争成败的一个重要条件,我们必须利用国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和加入WTO的机遇,把增强原始性创新能力作为我国新时期科技发展战略的重要指导思想。为了加快实施专利战略,切实提高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总量,科技部又于2003年2月出台了《关于加强国家科技计划知识产权管理工作的规定》,以促进国家科技计划在高起点上创新,实现技术跨越式发展。

但是我国现在仍然有一些人认为,在比较优势基础上形成的产业分工体系是一种内生地促进产业升级和转换的机制。国内差距和国际差距的缩小是我国现代化进程的两大根本任务。尽快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意味着我们必须在与世界经济的联系中取得超过其他国家的利益。劳动密集型产业由于技术水平和附加值低,显然无助于这一目标的实现。更为重要的是,这种发展模式强化了对发达国家技术转移的依赖,使我们的科技开发能力呈惰性降低,无助于产业结构的升级。由于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和民族国家政策设计的自利性,中国的科技进步不能完全放在国外技术的“本土化”上,而应该考虑把“国产化”作为追求目标。开放市场和加入WTO并不意味着不能有国家意志和国家发展战略;融入全球经济体系,也不是被动地接受国际分工,而应主动地调整战略,实现产业升级,增强国家的竞争实力。我们不掌握关键核心技术的“本土化”,不可能给我们带来最大的收益。当然,我们要根据世界经济发展的新特点赋予“国产化”以新的内涵。

第5篇

【关键词】农村电网建设 科技创新

在我国农村电网发展过程中,科技进步发挥了显着的推动作用。农村办电初期,由于受缺少规划、缺乏资金等历史条件所限,农村电网比较简陋,供电可靠性和安全性都比较差。“六五”期间,国家提出对农网进行恢复性改造,重点改造了设备陈旧和危及安全的供电设施。“七五”期间,农网改造工作开始从恢复性改造,逐步转为以调整电网布局、进行设备完善化、实施标准化建设管理为重点的技术改造,开始探讨农网建设模式和技术发展方向,提出了农村变电所小型化近期模式和远期模式。

一、我国农村电网发展和技术进步的基本情况:

随着农村电力网络的发展和规模不断扩大,农电系统提出了调度自动化建设的要求,强化了对县级电网调度自动化工作的管理,并开始尝试采用载波、无线为通道,进行具有“两遥”功能的县级调度自动化系统的研发与试点工作。“八五”期间,强调对农村电网的科学化管理,注重电网改造以安全为中心,以节能为重点。为提高农网装备水平,制定了农网新设备开发计划,并在较短的时间内研制了重合器、分段器和熔断器等21项产品,及时在农网中推广;县级电网调度被正式列为国家五级调度组成部分,调度自动化技术得到了进一步的重视,逐步达到了实用化要求,在县级电网调度实现科学化管理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农网推广新型节能设备取得了显着成果,建成10个节电示范县。“九五”期间,农网技术进步工作被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制定和实施了《全国农村电网技术改造与技术进步‘九五‘计划要点》,重点解决了农网电能损耗高、供电可靠率低、电压质量差的问题,全面推进了农村电气化县建设和农网节电工作。

二、积极推广应用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新工艺,农网改造综合效益显着提高:

1998年,国家提出农网建设与改造工程以后,各地积极推广应用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新工艺,促进了技术进步工作。到2000年底,全系统已经建设成110kV无人值班变电所805座,35(66)kV无人值班变电所2295座,调度自动化实用化达标县507个,已有743个县建立了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有近1000个县建有电力专用通信网络,配网自动化和MIS系统也不同程度地得到应用。经过几年的努力,逐步建成网架比较坚实、布局比较合理的农村电网,电网的安全性、可靠性和供电质量都有较大提高,损耗明显降低。同时,积极推行变电所无人值班、配网自动化、办公自动化等,有效地提高了电网的整体装备水平和电网的自动化管理水平。

在农网改造工程中,各单位推广应用“四新”项目达60余项。主要表现为以下四个特点:

(1)是变电所无人值班开始普及。从“九五”开始的农村变电所无人值班建设,已经发展有常规式、小型化和箱式三种方式,每种方式都具有各自的优势与特点。经过多年实践,户外式、小型化、无人值班模式已经体现出应有的优越性。目前农网工程建设改造的变电所大多采用无人值班模式或过渡性方案。

(2)是开关设备逐步实现智能化和无油化。近年来,随着科技的发展,传统的油断路器已被新型带有自具功能的重合器、分段器所替代,灭弧介质也从多油到少油,并逐渐变成SF6或真空式。既减少了运行维护工作量,又提高了设备的可靠性。

(3)是自动化技术有效地提高了电力企业管理水平和对电网的控制能力。调度自动化从“两遥”逐步扩展到“四遥”,从简单的变电所监控发展到可以对电网运行进行远方控制和在线管理;县级城网配电自动化的建设,实现了对故障段的隔离,提高了电网的供电可靠性;企业MIS系统的建立,实现了信息资源共享,使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有机地结合起来,提高了企业的现代化管理水平。

(4)是建设符合我国农村负荷特点的低压配电台区。随着农村配电变压器更新换代周期的缩短,多年来影响农网线损的64和73系列配电变压器已经被逐步淘汰,由S7型发展为S9型,现在S11型卷铁芯变压器也已开始进入批量生产阶段。此外,非晶态合金变、干式变和全密封变压器,以其节能、免维护等特点,逐渐在一些地区挂网运行;农村供电方式形成了单相三线和三相四线混合供电方式,朝着更加科学合理的方向发展。

三、坚持科技创新,进一步提高农网建设水平:

作为在电力基础产业领域起主导作用的国有企业,国家电力公司已经明确提出了建设“控股型、经营型、现代化、集团化管理的国际一流电力公司”的宏伟目标。实现这一目标,必须以改造传统技术为起点,以研究、开发高新技术项目为方向,以建设开放型、高水平的技术队伍为基础,全面实施科技创新带动战略。

农村电网作为电力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所面临的建设和发展任务还十分艰巨。在新的形势下,加快农电技术创新步伐,不断提高农村电气化水平,是今后农电工作的重要任务。

重点要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1)在农网建设与发展中要高度重视技术进步。这次农网改造工程,由于国家投入巨资,解决了多年来农网发展中的一些紧迫问题,提高了电网的整体实力。各单位一定要提高认识,在制定计划,确定方案,安排资金,以及工程组织建设等方面,把技术进步与创新放到突出位置。

(2)加快制定和实施农网“十五”科技发展规划。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国家电力公司制定了“十五”发展规划。在这个规划指导下,有关部门还组织制定了《农村电网“十五”科技发展规划》,明确了“十五”农网科技发展目标、任务和措施,各公司要按照国家电力公司的总体规划和思路,认真制定本地区农电“十五”科技规划和年度实施计划,并切实抓好落实。

第6篇

关键词:科技资源整合;医疗卫生;资源配置

中图分类号:F2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2009)01-0025-02

医学科技资源的整合是创造医学科技成果,推动整个医学科技事业发展的关键要素。针对北京市医疗卫生科技资源特点,加快资源整合对促进北京市医学领域的科技发展,满足首都医疗卫生事业有重要意义。根据我们长期参加北京医疗卫生领域科技管理的实践和经验,结合北京地区医疗卫生资源特点,我们对北京地区医疗卫生科技资源整合模式进行了分析和探索。

一、北京地区医疗卫生科技资源整合的主要影响因素

北京地区科技资源的密集程度国内仅有,国外也罕见。但是医学科研成果及竞争力与国外同行比较仍处于明显劣势,北京地区医学科研资源的配置效率有待提高。北京市经济发展迅猛,科研投资规模扩大,北京地区医疗科技资源的配置存在着巨大的空间。北京地区医疗卫生科技资源整合需要解决和关注的三个问题:

1.条块分割,行政隶属关系复杂。北京地区43家医学科研机构,从隶属关系看分别隶属为卫生部、北京市卫生局、国家和地方的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和中国中医科学院,此外,清华、北大、首都医科大学等大学掌握大量的医疗卫生科技资源,总体来说隶属关系上类别层次较多,给整合资源带来一定难度,加上信息渠道不畅,出现大量科研项目重复立项、科技资源投入效率低下、科技资源分配不均等问题。

2.中央与地方医疗卫生科技资源缺乏有效整合。三甲医院是北京医疗卫生领域的主要科研力量。北京地区三甲医院共有62所,其中隶属于北京市的28家,占总数的45%,隶属于中央的34家,占总数的55%。中央机构实力雄厚,整合中央资源为地方服务意义重大。大量中央科技资源从事基础研究,而地方卫生科技资源配置关注的是科研成果应用,提升科研对医疗卫生公共服务的支撑能力,提升区域内居民的健康水平是地方科技发展的核心目标。因此,应从北京地区医疗卫生科技发展需要出发,有效地配置中央在京科技资源,使其在科研链条发挥应有作用。

3.医学科研机构之间没有形成有效的科技合作机制。各个机构之间没有形成横向和纵向的联系,不能在业务上优势互补,更没有形成集群优势和集群效应。科技资源共享意识不强,缺乏科技资源共享机制,无法有效对临床资源中的信息资源和病例资源进行整合,整合专家资源也是北京地区医疗卫生科技资源整合面临的主要问题。

二、政府主导的医疗卫生科技资源整合可行性及三种模式

当前,医疗卫生领域属于公益服务,大部分医疗卫生领域的科技活动属于公益产品,政府在医疗卫生领域科技资源配置中发挥主要作用。地方科技主管部门,是科技资源整合的实践者和决策者,在区域科技发展中担负重要责任,在科技资源整合过程中发挥全方位的作用,主要在三个层次上发挥作用:资源整合战略规划者、组织协调者和具体操作者。具体发挥三方面作用:

1.政府医疗卫生科技资源整合战略模式,战略层面的导向作用。政府作为战略层面资源整合决策者,它对资源整合的范围更大,它不仅可以对本地区市属资源进行协调和整合,而且可以对北京地区其他外部的资源进行整合,这足以体现战略层的重要价值。整合更具有深度,通过制定科技发展战略规划,引导科技投入的方向,整合优质资源解决社会重大问题。在北京市科委制定《北京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中提出健康市民专项的实施将把更多的资源从项目转到专项,形成以专项为基点的科技计划管理格局,有效地调动科技存量资源和增量资源。

2.政府医疗卫生科技资源整合协调模式,协调作用。政府作为协调者,通过与各级政府相关部门协调,通过一定的协调机制,实现对资源的跨部门和组织协调,在协调的过程中资源整合效果得到突出体现,有助于切实解决一项重大社会问题。在科技促进市民健康方面,通过支持卫生局等主管部门承担或参与重大项目,从立项到成果转化的全过程中充分协调卫生主管部门,实现科技解决社会重大问题的目标。这种模式在不破坏传统科技体制基本模式的情况下,有计划地与中央科研机构、各主管部门同理合作,实现科技资源合理配置。

3.政府医疗卫生科技资源整合组织模式,组织资源整合。政府的科技主管部门也可以作为资源整合的操作者,运用项目、政策、机构、经费等手段,整合科技资源。(1)在整合方式上,发挥市属医疗卫生领域科研机构的平台作用,通过项目促进市属医疗卫生领域科研机构的发展,使其成为汇集资源、推进地方科技发展规划的主要力量。(2)通过项目组织方式创新,促进各医院之间、医院与大学和国有研究机构之间的资源整合。在项目组织过程中,科技主管部门作为项目组织者,通过重大项目组织引导北京地区各类资源汇聚和整合,如2002年北京市科委资助的肝炎的重大项目,以佑安医院为主要负责方,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就探索出了一套非常行之有效的资源共享模式,在实践中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三、政府主导的医疗卫生科技资源整合措施及其建议

北京市地方政府可以利用区位优势、构建复杂和多层次科技计划体系,完善科技计划制定程序及项目管理方式整合本地区的科技资源。

1.构建复杂和多层次科技计划体系,充分利用国家科技资源。构建复合型科技计划体系就是在总的科技计划下设各类子计划,各个子计划在总科技计划指导下完成。通过设立基金计划作好与国家科技计划衔接。吸引国家科研成果落地北京,基金计划可以分为种子基金和果子基金,引导吸引优质资源。

2.开展科技计划前的充分调研工作。区域科技计划直接决定政府科技资源投入方向,在制定科技计划之前应开展充分的科技需求调研。科技管理部门应提高挖掘需求和信息的能力、渠道、网络和工作模式,确保科技需求的把握准确。对本地区医疗卫生领域的主管部门如卫生局、疾病控制中心、人口和计划生育管理委员会等多个部门进行调研、对产业界和学术界进行调研,形成区域科技发展计划。

3.科技资源共享平台建设,提高科技资源配置水平。北京在医疗卫生科技资源的整合和共享方面主要缺乏促进共享的具体法规和运行机制,当务之急是建立一个资源共享的信息平台,使各种要素在这个平台上自由组合。北京临床医学标本和病例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建设,通过机制创新、法规建设、技术规范制订、资源质量评价和控制及跨部门的协作,整合北京是临床医学标本和病例信息资源,建立权威的、全面开放的医学标本和病例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实现资源在全社会范围内的全面共享,增强北京临床医学科技水平和核心竞争力,提高临床医学科技创新能力和服务能力。

参考文献

第7篇

关键词:院地合作 软硬环境 科技副职 合作之道

1.问题的提出

近年来,为提升区域自主创新能力与核心竞争力,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中国科学院与地方政府共建了近10家研究所、8家科技园区和30家育成中心,而院属单位则与地方政府共建了近300家转移转化和研发机构。应该说,近年来院地合作领域更加全面,合作方式更加灵活,合作重点更加突出,并取得了较为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然而,在大力推进院地合作的同时,有些问题不能不引起我们反思:是否与地方政府合作共建就意味着双赢?是否共建机构越多院地合作也就越有成效?是否派出了科技副职也就保证了双方的顺利合作?院地合作工作不仅要有“量”的提升,更要有“质”的突破,不仅要重视短期的合作成效,还要兼顾长期的发展问题,要尽快从“遍插红旗”转变到“坚守阵地”上来。事实上,前中科院院长路甬已经给出了衡量科研院所与地方政府合作成效的标准,那就是“三满意”和“一认同”,即合作企业满意,地方政府满意,当地老百姓满意,科技界认同。基于此,为进一步提升院地合作工作的层次和实效,推动院地合作工作的长期可持续发展,本文将借鉴现实生活中的婚恋过程,结合多年来的工作实际,就科研院所与地方政府合作需要注意的重点问题,谈一些粗浅的看法。

2.重视合作前的考察工作

众所周知,择偶的过程,不仅要关注对方的精神面貌、家庭条件、经济实力等硬环境,还要关注对方的兴趣爱好、道德品质、文化素养等软环境。同样,科研院所如果忽视了合作前对地方政府软硬环境的考察,盲目签署合作协议,那么很可能会像封建社会的包办和买卖婚姻那样留下隐患!

2.1对硬环境的考察

重点考察当地的基础设施、自然资源以及公司的发展规模和生产经营等具有物质形态的因素。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是,两地交通是否便捷已经成为双方合作顺利与否的关键因素。

2.1.1基础设施:包括当地的能源、交通、邮电和通讯等。近年来,为了改善投资环境,发展当地经济,重视和改善基础设施建设已经成为各级政府的共识,成为衡量当地经济发展快慢的重要指标之一。尽管基础设施的瓶颈问题已经大大缓解,但在与地方政府合作前仍然不能忽视对具体合作地点的考察,毕竟有些开发区或者新园区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还存在着较大差别。完善的基础设施建设将为双方的长远合作奠定扎实的基础。

2.1.2自然资源:包括当地的矿产资源、土地资源、海洋资源及生物资源等。随着原材料处理和运输方式的改进以及制造业的构成由重工业转向高附加值工业,原材料的运输方式及成本已经不再是产业布局中非常重要的因素。然而,对于那些使用大量原材料的制造产业来说,将产业建于原材料产地附近仍然会大大降低运输成本,从而影响到这类公司的发展业绩,这在传统产业布局中表现得尤为明显,如佛山、淄博和景德镇的陶瓷产业,鞍山、邯郸和攀枝花的钢铁产业等。因此,可以通过考察当地的自然资源粗略了解该地区的产业布局情况。而地方产业布局往往决定了地方企业的集群程度和发展规模,这不仅关系到共性技术的需求情况,也关系到地方政府对合作的重视程度和技术成果在地方企业的转化实施。

2.1.3公司情况:科研院所与当地政府的合作成效最终还要通过地方企业来体现。因此,对公司情况的考察自然也就成为科研院所与地方政府合作能否取得实质性进展的重要环节。首先,要考察当地较有影响的公司情况。毕竟公司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往往意味着拥有适度的发展规模、良好的经营情况和可靠的销售渠道,也意味着拥有较强的研发实力、较好的合作理念和较高的抗风险能力。跟这类公司合作,不仅经费充足,而且运作规范,成功的概率自然就大。其次,要考察那些发展规模尚小但主营产品与本单位相关性好的高新技术公司情况。这类公司往往处在成长阶段,虽然存在资金、管理和经营等方面的不足,但可以享受当地的优惠政策,只要双方共同推进,合作空间是很大的,回报也是很可观的。

2.1.4两地交通:虽然现代通信非常发达,但要使合作顺利向前推进,没有多次当面沟通和交流是不现实的。因此,两地交通是否便捷,自然成为影响合作进程的重要因素。2005年,为了加快研究所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增强佛山市的科技创新能力,基于佛山良好的投资环境和强大的陶瓷产业基础,上海某研究所与佛山政府共建了研发中心。中心成立以来,各项工作陆续展开。但由于交通不便,不仅给双方人员往来增加了经济成本,而且很难派遣骨干人员到中心长期工作,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中心工作的顺利开展。

2.2对软环境的考察

重点考察当地政府在技术创新环境建设、中长期发展规划、政府行政办事效率以及政府官员合作的诚意等不具有物质形态的因素。目前在全国各地硬环境不断改善的情况下,软环境的重要性越来越明显,因为它可以有效提高或者降低硬环境的吸引力。

第8篇

[关键词]“十二五”规划;科技与经济发展;服务地方经济发展

[中图分类号]F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1)49-0190-02

2006年《福建省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明确指出要进一步实施科教兴省、人才强省战略,基本建成与海峡西岸经济区支撑体系相适应的区域创新体系。到2020年要实现自主创新能力大幅度提升,建设创新型省份的战略目标。2011年是实施《纲要》的第二个重要阶段,正确认识福建省当前科技促进地区经济发展现状,积极应对经济社会发展新变化和新挑战对服务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意义深远。

1 福建省科技推动经济发展现状及问题

1.1 福建省科技推动经济发展现状

内生经济增长理论认为,技术进步是实现经济持续增长的决定性因素。伴随现代经济科技发展,科技进步对地区经济增长的贡献日趋加大。按照“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方针,近年来,福建省紧紧抓住国家支持海西发展的重大历史机遇,科技事业取得了很大成效,极大推动了福建省经济的飞速发展。“十一五”期间,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为主线,我省围绕实施14个重点产业调整振兴规划,壮大21个成长型产业集群,着力推进一批科技重大专项和产学研合作项目,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突破一批产业核心和关键技术,充分发挥激励创新的政策效应,实施技术创新引导工程,不断构建和完善技术创新体系、知识创新体系、科技中介服务体系和科技宏观管理体系,建设了一批技术研发平台、科技成果转化平台、科技中介服务平台和科技资源共享平台,努力突破重大关键和共性技术推动了福建省经济社会发展。以平台建设为例,截至2010年全省有福州、厦门等6个国家级、省级高新区,1个国家现代服务业产业化基地,形成了福州软件和厦门半导体等9个国家级火炬计划产业基地;拥有科技部批准建设的“福建漳州农业科技园区(试点)”和国家创新基金首个产业集群(试点)――泉州微波产业集群;建成49个国家级、省级重点实验室,41个国家级、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6家,省级20家;国家级示范生产力促进中心8家,省级重点生产力促进中心11家;建成国家专利技术(福建)展示交易中心、国家专利产业化(厦门)试点基地和福州市知识产权实施与产业化基地;建成台湾学者创业园、闽台农业科技园区、台湾科技企业育成中心等一批科技服务平台,还设立福建省科技特派员培训基地,认定了100个科技特派员创业示范基地。这些平台机构在加强共性关键技术研发推广、科技转移、攻克关系产业发展技术难题、加强产学研合作上推进了我省科技资源共享服务,有力提升了科技竞争力,基本形成了具有福建特色的区域科技发展体系,为我省经济科技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政策上,为适应新形势需要,2006年以来我省相继推出《福建省科技计划管理办法》、《国际科技合作项目知识产权管理的暂行规定》、《福建省科技计划项目经费管理办法》、《福建省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福建省科学技术厅关于支持平潭综合实验区科技工作的若干意见》等规范性文件,涉及科研机构、高新技术产业、科技经费、星火计划等方面,科技法制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2011年为支持福建省高新技术企业分散和化解创新创业风险,省科技厅、财政厅联合出台了《福建省科技保险补贴资金使用管理暂行办法》,对开展科技保险的企业类型、保险品种、保费补贴比例以及申请补贴方式等作了具体规定,进一步支持了福建省高新技术产业技术进步。

通过软硬件的不断完善,“十一五”规划以来,福建省科技促进经济发展卓有成效。根据国家科技部统计,2009年福建省综合科技进步水平指数为50.39%,全国排名第五位,科技活动投入指数48.72%,科技活动产出指数18.23%,高新技术产业化指数54.99%,全国排名第6位,科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指数75.45%,全国排名第5位。地区生产总值、工业经济综合效益指数等相关经济指标持续增长,高新技术产业、科技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指标等均居首列,科技进步推动地方经济发展成为福建省科技创新发展的一大亮点。

1.2 福建省科技推动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十一五”规划以来,福建省科技推动经济发展捷报频传,但“高投入,低产出”的现象依然存在,与其他沿海先进城市相比,科技发展还未充分发挥出应有的作用,体现在:

(1)促进科技进步的政策法律体系不够健全和完善,在实践性和可操作性上有待进一步深入。目前,福建省虽然针对科技发展、平台建设、科技资金投入使用等先后颁布相关科技条例加以规范管理,但大多较为宏观,缺乏更详细深入的政策指导和制度安排。

(2)产学研合作机制脱轨,合作层次普遍不高。当前我省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的合作有待进一步激发,高校和科研院所主动服务地方经济意识和潜力有待提高,另外,三方在沟通交流、技术项目等方面缺乏通畅的对接。

(3)科技资金短缺,风险大。福建省科研投入资金规模还较小。财政科技投入占全省财政支出的比重远小于国家财政科技投入占国家财政支出的比重。科技资金融资渠道狭窄,市场机制不健全,缺乏明确的规范化关联和发展计划。

(4)科技活动投入和产出比例失调,绩效低。2009年福建省科技活动投入指数为48.72,全国排名12,而科技活动产出指数只有18.23,全国排名28。投入和产出比例严重失调,造成科技资源的浪费,阻碍了科技进步。

(5)科技资源结构不合理。目前我省科技重视产业化项目研究而忽视基础研究和社会公益性研究方面,科技经费使用不甚合理,影响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并且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不稳固,无法充分发挥科技对经济的推动作用。

2 福建省科技推动经济发展建议

(1)建立健全促进科技发展创新的政策法制环境。不断细化和完善科技发展相关政策法规,建立相应的政策法律制度,优化科技创新。充分调动整合科技资源。加强对“十二五”规划的实施落实,形成有利于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的良好法律政策环境。

(2)不断健全产学研互动机制。大力推动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加大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的联系沟通,实现产需协调,共享科技资源,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优势互补形成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

(3)加大财政科技投入力度,拓宽科技创新融资渠道。建立完善的科技投入稳定增长制,加强政府财政科技资金的引导,构建新型科技经费投入体系,努力吸引民间资本和海外资金积极参与科技创新;积极培育风险担保融资机构,实现资金来源多样化。

(4)完善科技经费使用全程跟踪制度,建立健全科技经费管理、监督机制,完善使用效能评价机制,切实提高科技经费投入产出绩效,鼓励多元化投资并有效保护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通过合理配置科技资源,提高科技投入绩效,实现科技成果的有效转化和扩散。

(5)贯彻落实《福建省引进高层次创业创新人才暂行办法》、《海西创业英才培养实施办法》等重要文件,有针对性地培养适合地方产业发展的应用型科技人才,利用重大科技项目、院校合作等形式加强科技人才培养和引进并制定相应的优惠措施和激励机制。

(6)持续加强科技服务载体平台建设。如技术研发平台、科技成果转化平台、科技资源共享平台,“6•18”项目成果交易平台,企业孵化器、工程技术中心、重点实验室等科技中介服务平台建设,努力对接转化科技含量高,附加值大,产业链带动强的项目,加大知识产权创造、应用和保护力度。

(7)加强国内外技术创新合作。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内外科技合作,及时跟踪国内外科技发展情报资源,提高吸收转化的能力,促进内生技术增长,提高自主创新能力,通过经济往来和技术交流发展外向型经济。

(8)充分发挥港澳台产业技术比较优势,构建闽台科技创新合作平台,实现最新技术的对接和创新。加大关键性产业的科技合作,实现跨区域科技合作,互惠互利,资源共享。

(9)继续推动战略性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据统计2008年福建省高新技术产业化效益达63.09%,高新技术产业增长对GDP增长的贡献程度高达20%。“十二五”规划更提出要加强战略性高新技术行业的发展。新时期下,应当加大高新技术产业的法律政策、资金扶持力度,规范高新产业技术管理机制,加大专业经管人才的培养,多方面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

3 结 论

第9篇

第一条为积极推进全省国际科技合作(以下简称“国际合作”)工作,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进一步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根据《省科技强省建设与“十一五”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纲要》(简称《“十一五”科技发展规划纲要》,下同),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指的国际合作项目是指主要由我省的高校、科研院所或企业与国(境)外的高校、科研院所、企业或个人合作开展的项目。该类项目主要分两种:合作研究项目和引进技术消化吸收再创新产业化(以下简称“再创新产业化”)项目。优先支持再创新产业化项目。

合作研究项目是指主要由我省的高校、省部属科研院所或企业与国(境)外的高校、科研院所、企业或个人在自然科学领域合作开展的基础性、前瞻性和具有产业化前景的科学研究项目;再创新产业化项目主要是指从国(境)外相关单位或个人引进的先进装备、技术、成果,并在本省进行消化、吸收和再创新后实现产业化应用的项目。

第三条立项项目资金每年由省财政拨款,省科学技术厅具体负责管理和组织实施。市、县科技局应安排一定比例的经费配套。

第四条立项项目资金应严格按照国家的法律、法规和财务制度进行管理,按照突出重点、注重效益和专款专用的原则,合理使用。

第二章申报条件

第五条申报合作研究项目的主体应是在省境内、具有相当国际科技合作能力和基础条件的大学、科研院所和企业,并应具备以下条件:

(一)重大、重点类项目符合《“十一五”科技发展规划纲要》确定的重点领域或优先主题;

(二)合作双方已签订合作研发的协议,并在协议中对知识产权分享明确表述;

(三)国(境)外合作方具有明显的研究开发实力与优势;

(四)合作研发的项目水平能达到国际水平或国内领先水平。

第六条申报再创新产业化项目的主体应是在省境内注册的、具有较强的消化吸收再创新和产业化能力、资产质量及经营状况良好的企业法人,鼓励产学研合作。并应具备以下条件:

(一)重大、重点类项目符合《“十一五”科技发展规划纲要》确定的重点领域或优先主题;

(二)装备、技术、成果引进合同或协议的内容详实、职责明确、知识产权明晰;

(三)国(境)外装备、技术提供方具有较强的技术支撑能力;省内引进方有较强的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合理的消化吸收再创新投入预算与可行的方案;

(四)引进的装备、技术先进,成熟,不属于重复引进,再创新后能形成明显的市场竞争优势和自主知识产权,并对提高区域创新能力产生积极影响。

第三章申报方式和立项程序

第七条项目申报方式按照省科技计划项目申报要求和规定执行。省部属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直属企业可直接向省科技厅申报。其它项目申报实行属地管理,由项目承担单位向所在地科技局申报,由市科技局签署意见后向省科技厅申报。当地科技局对申报单位的资格、申报材料的真实性和完整性等进行审查,对符合申报条件和要求的项目,提出具体推荐意见。市县科技行政部门推荐并承诺予以经费配套的国际合作项目,优先考虑立项。

第八条除按照省科技计划项目申报要求的材料外,还必须包括:

(一)合作研究项目的合作研发协议;再创新产业化项目的装备、技术、成果引进合同或协议等相关材料复印件(外文材料需附中文翻译件),知识产权承诺书;

(二)可行性报告(合作研究项目可行性报告格式与省科技计划项目可行性报告相同,再创新产业化项目可行性报告格式见附件);

(三)再创新产业化项目须提供项目申报企业的资产负债表、消化吸收再创新的投入预算、实施方案。申请事后立项事后补助项目和贷款贴息项目,还须提交项目实施总结报告、经费决算申报书或与银行签订的借贷合同;

第九条由省科技厅从专家库中遴选专家组成评审专家组,对申报项目进行评审和论证,并对每个项目提出具体的评审意见。合作研究项目主要审查立题意义和必要性,关键技术的创新性(自主知识产权情况),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的科学性、合理性,研究目标与考核指标(技术经济指标、应用或产业化前景)的先进性与可行性,经费预算的合理性(含外方投入经费),以及项目负责人组织协调能力与项目组成员结构,产学研结合及多学科交叉情况,预期成果的经济、社会、环境效益和国(境)外合作方在项目中所起的作用等;再创新产业化项目主要审查引进装备、技术的水平,引进的意义及必要性,消化吸收再创新的方案与投入的可行性、再创新的知识产权权属,市场前景等内容。

第四章经费安排

第十条国际合作项目分为重大、重点和面上三类,项目补助方式分为分期拨款、事后补助和贷款贴息三种。合作研究项目以分期拨款为主。再创新产业化项目以事后补助和贷款贴息为主。

第五章项目管理

第十一条由省科学技术厅组织有关专家组成监督检查组对该类项目的阶段性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第十二条项目完成后,按照《省科技计划项目验收管理(暂行)办法》组织验收工作。

第十三条加强对国际合作项目实施结果的统计分析以及绩效评估工作,以提高对该项工作的监督力度和管理水平。

第六章附则

第10篇

总理对制定规划的要求

第一,要有一个正确的指导方针,这是我们制定规划的基础;

第二,要确定主攻方向和目标。规划最终要落实到重点项目、重点课题上,这是我们用一年零三个月的时间作规划的最终结果;

第三,要实行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规划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制定规划应成为一个发扬民主的过程,集思广益的过程。

(一)战略研究的目标:力争实现“三个突破”

第一,要在科技发展的总体战略上要有突破。要提出未来15-20年我国科技发展的总体战略、指导方针和切实可行的战略目标。

第二,在重大科技发展任务上要有所突破。要根据国家长远发展和近期需求,提出我国科技发展的战略重点、优先领域和关键技术等,要能凝练出类似过去“两弹一星”那样的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的科技发展任务和项目。

第三,要在科技环境、科技政策上有所突破。根据科技发展需要,提出科技投入的增长和保障机制,配套基础条件,政策措施等,确保规划任务的顺利完成。

(二)战略研究的主要内容:

第一部分:科技发展的宏观战略问题研究。重点研究当前世界政治、经济、社会、军事、文化、公共健康、资源与生态环境等方面的发展趋势与科技发展之间的互相影响,研究分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以及国防建设对于科技的需求和新的阶段性特点,客观评价我国的科技实力、存在问题和国际竞争中的地位;同时研究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现状、薄弱环节及组织特点,包括军民创新体系的融合等。设置两个专题:

专题1:科技发展总体战略研究。

专题2:科技体制改革与国家创新体系研究。

第二部分:科技发展的重大任务研究。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国家安全和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求,筛选出需要科技支撑的战略性问题和重大瓶颈问题,分析各有关领域的科技发展趋势,提出本领域的科技发展战略目标与重大科技任务;依据科技自身发展的规律,从世界众多科技发展前沿中,准确把握和提出对我国未来经济、社会和科技发展产生重大影响的科学问题和战略高技术问题,研究科技基础设施建设问题。设置13个专题:分别是

专题3:制造业发展科技问题研究

专题4:农业科技问题研究

专题5:能源、资源与海洋发展科技问题研究

专题6:交通科技问题研究

专题7:现代服务业发展科技问题研究

专题8:人口与健康科技问题研究

专题9:公共安全科技问题研究

专题10:生态建设、环境保护与循环经济科技问题研究

专题11:城市发展与城镇化科技问题研究

专题12:国防科技问题研究

专题13:战略高技术与高新技术产业化研究

专题14:基础科学问题研究

专题15:科技条件平台与基础设施建设问题研究

第三部分:科技发展的投入与政策环境研究。重点研究与科技发展相配套的基础条件、政策措施等,如科技投入的增长和保障机制、科技资源的优化配置,科技人才资源的开发与科技普及,科技知识产权的管理,促进科技发展的法制环境建设,研究区域科技发展问题等,为科技发展和规划任务的顺利实施提供条件保障和政策环境。设置5个专题:

专题16:科技人才队伍建设研究

专题17:科技投入及其管理模式研究

专题18:科技发展法制和政策研究

专题19:创新文化与科学普及研究

专题20:区域科技发展研究

(三)当代科技发展趋势与我国的战略选择

1科学技术已经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导力量

2促进科技创新成为世界主要国家的基本战略

3我国科学技术发展取得巨大成就,但尚未成为对世界有重要影响的科学技术大国

4走创新型国家发展道路是我国面向2020年的战略选择

(四)科技成为推动发展的主导力量

1科学技术发展不断突破人类传统认识极限,引发新的科学和技术革命

2科技成果产业化周期缩短,造就新的追赶和超越机会

3科学理论超前发展,引领新的技术和生产方向

4科技全球化加快,自主创新能力成为国家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

(五)促进科技创新成为基本战略

1把科技创新作为国家战略

2把科技投资作为战略性投资

3超前部署和发展战略技术及产业

后发国家既可以借助科技革命的历史机遇,利用后发优势实现社会生产力的跃升,也可能拉大与先进国家的发展差距,最终被边缘化。

(六)我国科学技术发展现状

1我国科学技术发展取得巨大成就,但尚未成为对世界有重要影响的科学技术大国我国科技创新能力在49个主要国家(占世界GDP的92%)中位居第28位

2关键技术自给率低

3发明专利数量少;科学研究质量不高

4尖子人才匿乏;科技投入不足

(七)走创新型国家发展道路是我国战略选择

1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的需要

2解决人口众多和资源环境的瓶颈制约的需要

3保障国防安全、经济安全和公共安全的需要

4我国已经具备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一定基础和能力

(八)我国科学技术发展的指导方针

以人为本,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和引领经济社会持续协调发展。

1坚持以人为本?基本思想

2加强自主创新?战略基点

3实现重点跨越?有效途径

4支撑和引领经济社会持续协调发展?根本任务。

(九)我国科学技术发展的发展思路

1发展路径?跟踪模仿为主向加强自主创新转变

2创新方式?注重单项技术的研究开发向以重大产品和新兴产业为中心的集成创新转变

3创新体制?以科研院所改革为突破口向整体推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转变

4发展部署?以研究开发为主向科技创新与科学普及并重转变

5国际合作?一般性科技交流向全方位、主动利于全球科技资源转变

(十)我国科学技术发展的发展目标

到2020年科技创新能力从目前的世界第28位提高到前15位,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支撑,并为我国在本世纪上半叶成为世界一流科技强国奠定坚实基础。

(十一)重点领域和重大技术

1把发展能源、水资源和环境保护技术放在优先位置,下决心解决制约国民经济发展的重大瓶颈问题。

2以获取自主知识产权为中心,抢占信息技术战略制高点,大幅度提高我国信息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3大幅度增加对生物技术研究开发和应用的支持力度,为保障食物安全、优化农产品结构、提高人民健康水平提供科技支撑

4以信息技术、新材料技术和先进制造技术的集成创新为核心,大幅度提高重大装备和产品制造的自主创新能力

5加快发展空天技术和海洋技术,拓展未来发展空间,保障国防安全,维护国家战略利益

6加强多种技术的综合集成,发展城市和城镇化技术;现代综合交通技术;公共安全预测、预防、预警和应急处置技术,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保证公共安全。

(十二)重点任务

1加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优化配置全社会科技资源,创造科技产业化良好环境,为全面提高国家整体创新能力奠定坚实的基础。

2深化改革,构建适应市场经济体制和科技自身发展规律的新型国家创新体系

3强化国家公共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为全社会科技创新与产业化活动提供有效支持

4创造良好发展环境,加速实现高新技术产业化

(十三)重大措施与政策建议

1建立以企业为核心、产学研有机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

2构建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国防科技创新体系

3建立科学技术研究与高等教育紧密结合的知识创新体系

4增加国家科技投入,提高科技投入效率

5造就良好环境,培养和凝聚高层次优秀人才

6改善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实现科技资源共享

7加强科技宏观管理,整合国家创新资源

8积极扩大国际合作,广泛利用全球科技资源

9发挥区域优势,构建富有特色的区域创新体系

10提高全民科技素质,培育创新文化和全社会创新精神

二公共安全科技发展战略研究

公共安全领域是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强化公共安全科技创新有力保障国民安全和社会稳定

(一)战略研究:我国公共安全现状

(1)涉及生产安全、食品安全、防灾减灾、核安全、火灾爆炸、社会安全、突发事件与反恐防恐、出入境检验检疫及国家重大基础设施、重点场所安全保障等重大问题。

(2)每年由公共安全问题造成的非正常死亡超过20万人,伤残超过300万人。

(3)每年由公共安全问题造成的损失超过GDP总量的5%。

(二)总体考虑

未来国家公共安全的保障体系:

1基础设施方面的保障(如,公共安全信息化技术与装备等)

2管理(体制、机制与法制)方面的保障

3管理与科技专用人才培养体系与全民公共安全教育方面的保障

4强大的公共安全科技支撑方面的保障

公共安全科技支撑:

(1)以科技创新为中心,按重大和重点项目促进公共安全技术的自主原始创新和集成创新;

(2)建立强大的公共安全研究开发与测试基地;

(3)研究促进公共安全自身发展的创新机制,实现以政府为主导的,政府、企业和科研单位协调互动、良性循环的持续发展??举例:保险与公共安全结合的机制

(4)自我发展态势。??举例:美国国土安全部与企业结合的机制

(三)公共安全总体框架

1安全类型

生产安全食品安全防灾减灾社会安全与反恐防恐核安全火灾与爆炸国境检验检疫

2体系

理论体系技术创新与标准研究与测试基地学科与人才培训体系科技支撑体系和产业链

(四)共安全科技创新体系

实现公共安全有效防控、科学预测与高效应急,是新时期我国公共安全科技保障体系建设的核心。

基于对公共安全问题复杂机理和规律的科学预测,发展以现代高技术集成创新为主的信息化与智能化预防监控、快速反应和应急决策技术,是公共安全科技创新的重点。

(五)总体目标

实现公共安全从被动应付型向主动保障型、从传统经验型向现代高科技型的战略转变,全面提升国家抗御和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

(六)未来15年公共安全科技发展总体目标

面向国家公共安全重大需求,瞄准世界公共安全科技前沿,实现公共安全科学理论、方法学及预测、预防、预警与应急管理等关键技术及其集成的持续创新;

研究建立实时和精确识别、定位的国家公共安全立体监测监控系统;

建立公共安全技术平台、研究及测试基地、数据库和技术标准体系、学科和人才培养体系,形成公共安全关键特种装备与专用设备的自主开发能力;

提高全社会的公共安全意识和整体水平,使公共安全问题造成的国民经济损失占GDP比例接近中等发达国家同期水平。

(七)未来5年的阶段目标

初步建成国家公共安全保障、预警和应急技术平台,实施阶段性示范工程;

初步构建公共安全科学基础理论体系,建立公共安全检测、风险辨识评价、监测、预测、预防、预警、应急反应与决策等关键技术体系;

建立一批公共安全综合性和专业化的研究基地和实验室,初步形成公共安全关键特种装备与专用设备的自主开发能力;

建立公共安全学科和人才培养体系。

基本扭转公共安全的被动局面,犯罪率明显上升趋势得以遏止,特大事故次数明显下降,自然灾害影响大幅度降低,食品污染比例降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基本控制外来生物入侵、有毒有害物质及化学危险品入侵上升势头;全社会公共安全素养和整体水平得到较大提高。

(八)国家公共安全科技研究体系

1重点针对公共安全领域的生产安全、食品安全、防灾减灾、社会安全与反恐防恐、核安全、火灾爆炸安全和出入境检验检疫等,实现公共安全科学理论、方法学及预测、预防、预警与应急等关键技术及其集成的持续创新;

2形成公共安全特种装备与专用设备的自主开发能力;

3实现公共安全从被动应付型向主动保障型、公共安全科技从传统经验型向现代高科技型的战略转变。

4在公共安全领域需要政府引导和重点安排的重大任务,重点反映公共安全急需解决的突破性和紧迫性课题,明确发展目标、主攻方向和需要攻克的关键技术。

5在公共安全领域重点任务中,目标明确、对国民经济带动性强、具有重要标志性意义的战略产品和系统工程。要明确表述发展目标及实现目标的技术路径等。

(九)攻关项目形成依据

公共安全各领域共性的科学和技术问题

科技攻关项目的重要根据

1优先主题中涉及的重点任务

2支撑重大专项实施的重点关键技术

3各部门根据实际提出的紧迫性重大课题(技术研究和产业化开发)

4按世界科技发展趋势提出的公共安全领域前瞻性的重大课题

(十)研究重点

1针对矿山、重点石油与化学工程、重点基础设施等,重点研究生产安全监测监控、预警与应急救援技术、标准及装备,为扭转生产事故高发的态势提供技术支撑。

2针对食物中毒和外来有害生物入侵,重点研究食源性疾病与食品污染、出入境检验检疫的危险性分析与溯源、标准、监测等贮备性技术和装备,保障食品安全与出入境检验检疫安全。

3针对严重危害社会安全的犯罪与恐怖事件和火灾等,重点研究信息化和智能化的刑侦技术、恐怖有效打击技术和火灾高效防控技术及相关标准与装备,提高社会安全的综合防御能力。

4针对地震、台风、洪水、森林火灾和滑坡、泥石流等重大突发性自然灾害,重点研究灾害立体监测、危险性评估、预警和应急救助技术及标准,提高灾害预测水平和综合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十一)优先任务

1生产安全监控、预警与应急救援

2食品安全与出入境检验检疫关键技术

3社会安全保障关键技术

4重大自然灾害防御关键技术

5城市重大灾害事故耦合派生防御技术

三构建国家公共安全应急技术平台

(一)总体原则

1以构建国家应急体系技术平台为主线;

2以充分利用现有部门和地方公共安全资源为基础;

3以现代先进信息技术和科学预测为支撑;

4以应急技术标准化为前提条件;

5以立足自主创新和强化科学管理为原则;

6以某些行业、系统和城市为重点。

(二)总体目标

建立统一指挥、反应灵敏、功能齐备、先进可靠、实用高效的国家公共安全应急体系技术平台。

(三)城市公共安全问题的应对

1洪水、台风、地震、火灾、爆炸、毒物泄漏、交通事故、放射源、SARS、禽流感、食物中毒、刑事案件、恐怖袭击……

面对纷芜繁杂的突发公共事件,如何有效获取和分析所关心的信息?

2事故地点、风速、风向、降雨量、泄漏物质、存储压力、存储总量、物质毒性、周边环境、居民数量、建筑结构、避难场所……

面对不同条件下的突发公共事件,如何科学预测其趋势、后果、危险性并快速预警?

3现场情况、疏散人群、组织救援、调集资源、调集设备、提供补给、最短路径、最佳方案、防化灭火、水电气供应……面对跨部门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如何科学决策和高效处置?

(四)城市公共安全应急平台关键功能

1突发公共事件的信息获取与分析;

2灾害事故的发展预测和影响分析;

(五)预警分级与;

1人群疏散与避难的评估;

2应急方案的优化确定与启动;

3现场与应急的信息实时获取;

4动态的应急决策指挥和资源配置;

5应急总体功效评估;

6应急行动的结束、记录与总结。

(六)公共安全重大任务:国家公共安全应急技术保障工程

三大核心技术功能

1.全方位无障碍危险源探测监测与精确定位技术

全面监控自动处置

2.多尺度动态准确预测与快速预警技术

科学预测快速预警

3.基于危险性分析的优化决策与救援处置技术

优化决策高效救援

将核心技术集成创新并结合一体化应急技术标准体系和决策指挥平台安全保障技术所提供的技术支持共同作用于公共安全决策指挥平台

第11篇

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科技发展方针,全面实施省委、省政府“创业富民、创新强省”战略,以创建科技强区和创新型城区为目标,以构建区域科技创新体系为抓手,以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为重点,加快培育和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着力打造先进制造业基地,通过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质的转变,为实现全区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加快推进现代化滨海新城区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二)工作重点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以党的十七大和省委十二届二次全会精神为指导,认真实施省委“创业富民、创新强省”战略,贯彻落实全省工业创新电视电话会议精神,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全力推进科技工作再上新台阶。着重抓好以下七方面工作:

一是以贯彻省委“两创”战略为目标,进一步营造科技创新氛围。

积极贯彻落实省委“创新强省、创业富民”的战略,着力构建一个宽阔的创业舞台和宽松的创新环境,进一步激发创新活力,兴起创新热潮。引导科技进步大合唱,积极营造一种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新,加强科技创新,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的良好创新氛围。

深入开展党政领导科技进步目标责任制考核,加强科学普及工作,开展科普进社区、科技下乡活动,提高市民科学素养,促进科技强区建设和“四大”战略的实施。积极发挥企业科技创新的积极性,推进企业成为自主创新的真正主体。使全区上下形成政企合力、部门互动、上下齐抓的科技进步的良好局面,为实现全区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加快推进现代化滨海新城区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二是以节能降耗减排增效为重点,进一步推进产业升级换代。

我区的科技工作将紧紧围绕节能降耗减排这个重点,并把节能减排作为“十一五”科技发展规划的重要指标,加快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

在阀门、食品与制药设备等高新技术行业建立科技重大专项制度,对重点行业、重点领域及其优先主题进行节能降耗减排增效规划和布局,为解决*经济社会中的紧迫问题提供全面有力支撑。

三是以建设行业创新平台为载体,进一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积极创建行业创新平台,重点培育发展阀门、食品与制药设备等两大行业创新平台建设。积极实现一批“火炬计划”项目和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培育一批产业特色明显、技术水平高、产业关联度大、附加值和市场占有率高的产品,为2009年争创省级高新技术特色产业基地打下良好基础。强化企业研发平台,鼓励企业加大科研投入,不断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

完善科技合作平台,以引进大院名校共建创新载体建设为契机,完善企业与大院名校的科技合作平台。要落实与支柱产业相关的大院名校、科研院所的联系,积极邀请专家到我区,深入企业了解基本情况;发动相关行业企业提出技术难题,与大院名校、科研院所对接,引进智力项目。在条件成熟时,举办首期*企业与大院名校科技合作交流会。

四是以建设*科技园区为依托,进一步拓宽科技发展空间。

加快*民营经济科技产业基地*工业园(含科技孵化器)开发建设的前期工作,力争用最快的时间建成投用,努力使之成为我区乃至全市培育新兴高新产业、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培育科技创业人才的新平台。

筹备*区科技孵化器建设。争取在*民营经济科技产业基地*工业区建设*区科技孵化器,面积500亩,建设总投资约3亿元。20*年能启动首期工程,用地200亩,建设投资1亿元。

五是以完善管理服务机制为手段,进一步优化科技工作效能。

借鉴《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2020年)》以及省市相关配套政策,研究制定大力推进科技自主创新,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综合性政策文件,完善科技发展政策体系,实现科技创新法制化、规范化。

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强对科技计划项目的监管和科技资金的有效落实,强化科技项目的督促检查工作。对企业所立科技项目的进展情况、科技经费的使用情况等及时进行检查,对科技项目管理、激励机制、科三经费使用方向等进行改进,逐步建立职责明确、评价科学、管理规范的科技管理制度。

六是以聚集科技人才资源为基础,进一步提供技术智力支撑。

把引进、培养与我区产业紧密相关的科技研发人才作为首要任务,采取更有力的政策扶持、给予精神和物质奖励、提高政治待遇等办法,特别是通过技术要素入股、人力资本入股、期权激励、重奖科技人员等措施,引导和鼓励科技人员积极参与创新。

启动*区科技人才信息服务平台建设。通过实施重大专项和重点项目,凝聚和扶持创新团队,培养科技领军人物等高层次科技人才。组织制定并实施科研院所等优秀青年创新人才计划,通过量大面广的一般项目支持非共识的项目研究和小企业发展。加强与浙江大学、*理工大学、上海科技合作交流中心等院所的全面合作,加强国内外科技合作与交流,千方百计地以各种形式引进国内外高素质科技人才和优质科技资源。

七是以鼓励发明创造为动力,进一步强化知识产权专利工作。

第12篇

自2007年浙江省被列为全国循环经济示范试点单位以来,浙江省科技厅按照省委省政府统一部署,以落实《浙江省循环经济试点实施方案》为指南,以科技创新推动循环经济发展,制定措施,落实责任,加强合作,增加投入,持续加大科技攻关和技术推广力度,全力为循环经济发展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

一、注重政策制度先行

把循环经济科技工作作为自主创新的重要内容,纳入《浙江省科技强省建设与“十一五”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纲要》和《浙江省“十二五”科学技术发展规划》,将节能环保、资源综合利用技术作为全省科学技术发展的战略重点,放在优先位置,实施循环经济科技创新工程。针对目标,制定政策措施,统筹组织实施循环经济科技创新,并研究制定了《浙江省推进循环经济发展科技实施方案》、《推进节约资源科技进步实施意见》,开展循环经济科技攻关,组织实施循环经济科技示范工程。

二、狠抓科技项目实施

浙江省循环经济科技工作瞄准重点区域、重点领域、重点行业、重点企业,整合科技资源,抓攻关、抓示范、抓突破。

(一)推进生态环保技术重大专项实施。“十一五”期间与循环经济有重大关联的科技专项数占专项总数近三分之一。设立了高效节能技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绿色化工技术、水污染防治与水资源综合利用技术、固体废物综合处置技术、海水淡化与海水综合利用技术、农产品质量安全与标准化技术等重大科技专项。“十二五”继续设立节能环保等重大科技专项、减排技术转化工程等,为循环经济科技攻关项目的及时立项,增加科研投入提供了保障。2008年以来,厅市会商、部门会商、重大科技专项等实施的循环经济相关项目400余项,投入循环经济科技项目的省级财政科研经费逐年增加,平均达到每年5000万元。经过长期不懈的科技攻关,突破了一大批关键共性技术,建设了一大批循环经济科技示范基地。顺利实施了“集中式综合污水处理厂提标减排关键技术推广研究与工程示范”、“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过程减量关键技术开发与示范”、“城市中水综合利用深度脱氮技术研究和工程示范”等有重大社会影响的科技项目,成功突破了“水蚯蚓原位消化污泥技术”、“基于电凝聚及新型电源的PM2.5控制技术”等一批关键技术。 (二)推进生态环保重大技术成果转化。通过各类科技应用项目的的实施,加强循环经济先进适用技术成果的推广应用。发挥中国浙江网上技术市场的作用,加速循环经济科技成果新产业化步伐。组织编制了《浙江省“十二五”环保领域重大科技成果汇编》,重点推广污泥干化、垃圾焚烧、农业面源污染控制、污染场地修复、城镇和工业废水治理、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等技术。2011年11月,省科技厅专门组织召开了浙江省“十一五”环保领域重大科技成果展示会,推介本省成熟适用的节能环保技术成果。 (三)推进典型项目和示范工程实施。通过列入《浙江省循环经济试点实施方案》的8个循环经济科研项目,大多数都较好地完成了任务,取得了很好的示范作用。如“夏热冬冷地区建筑节能新技术及工程示范”、“PTA残渣回收方法研究与应用”、“全湿法电解还原再生废铅酸蓄电池中的铅资源”、“聚四氟乙烯生产废弃物回收利用的关键技术研究示范”、“利用废弃煤矸石生产建筑节能自保温砖技术开发”项目“萘系硫酸盐工业废渣综合利用技术研究与产业化”项目的成功开发利用,取得了良好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三、提升气候变化应对能力

(一)将应对气候变化工作纳入科技发展规划纲要。气象、气候变化应对与区域污染控制技术作为重要内容已写入浙江省“十一五”、“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明确“为应对气象与气候变化,遏制区域环境污染日趋严峻的形势,研究气象监测技术与设备、温室气体排放控制与监测技术、固碳增汇与低碳技术集成与示范”,“研究区域大气污染输送、转化机制与综合控制与环境质量改善技术、气象与气候变化,温室气体减排技术研究等”,同时,气象与气候变化监测、评估技术与装备,温室气体减排和二氧化碳捕集、固碳、资源化和封存技术等列为科研主攻方向。(二)专门成立CDM中心。2006年,为推进应对气候变化科技工作,实施CDM(清洁生产机制)项目,省科技厅在浙江省科技开发中心专门设立CDM中心,具体开展CDM项目咨询、培训、及相关业务工作。中心成立以来,在组织开发项目培训会、编制CDM培训教材、编制PIN和PDD文件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三)加强协同创新。配合省发改委完成相关应对气候变化工作任务,加强与省气象、环保、水利、林业、农业等部门的联系沟通协调。深化对气候变化科技工作重要意义的认识,加强气候变化科技资源的整合,鼓励和支持气候变化科技领域的创新,充分发挥科学技术在应对和解决气候变化方面的基础和支撑作用。(四)加强项目支撑。以应对气候变化的若干科研项目为载体,促进相关学科和产业研究。一是增加相关领域的经费投入和人才培养。加强气候变化观测事实检测及归因分析、气候变化情景预估、气候变化综合影响评估、气候变化应对策略等重大问题的研究。加强本省气候观测系统建设,开发气候变化监测技术、温室气体减排技术和气候变化适应技术等。重点研究开发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清洁生产和清洁能源技术、主要行业二氧化碳、甲烷等温室气体的排放控制与处置利用技术、生物固碳技术及农业林业等固碳工程技术等。如由浙江农林学大学承担完成的重大项目毛竹林吸收温室气体CO2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示范,通过提升毛竹林固碳能力的关键技术,为参与碳交易提供了技术贮备,已在安吉、临安等地推广应用。由浙江农林大学牵头的森林碳汇科技创新团队经省委省政府批准正式建立,成为全省应对气候变化领域的科研和人才培养基地。二是积极参与国家有关应对气候变化工作。积极支持组织省内高校、科研院所、企业参与并争取国家科技支持。组织单位申请CDM项目,取得了积极效果。在浙江省实施的CDM项目、国家科技支撑项目、863项目、973项目及其他推进本省应对气候变化及相关领域的项目总数逐年增加,经费总数显著加大。(来源:浙江省科技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