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新闻播报

新闻播报

时间:2023-06-01 09:45:57

新闻播报

第1篇

一、“说新闻”的出现

我国境内第一个用平实的语言来说新闻的,首先是陈鲁豫和她的《凤凰早班车》。在《凤凰早班车》中,陈鲁豫通过前期认真的准备,形成烂熟于胸的腹稿,结合早间新闻节目服务性、实用性的特点,以自信干练、轻松时尚的状态,采用播说结合的方式,胸有成竹地即兴表达,评说时事。在《凤凰早班车》中,新闻的播报不再是以往照本宣科地“播”,而是清新洒脱地“说”,从而实现了两个突出的转变:把新闻“播音员”变为新闻“主持人”;把新闻播报样态从“播”变为“说”。陈鲁豫及其《凤凰早班车》的“说新闻”样态具有几个鲜明的特色和效益:一是口语化的播报,主持人使用街头巷尾普通老百姓日常习惯所用的口头语点评新闻事件,在语言的表述上更具讲述感,也更有“人情味”,是真诚地在与观众进行沟通交流,这很容易吸引受众的注意,引起他们的共鸣;二是语言表达到位,主持人有较强的思维反应能力和即兴评述能力,表达即时、到位,并且一气呵成,还能给观众们随意、自然的感觉,语气的感彩恰到好处,分量也拿捏得很准确,贴近观众,贴近生活,而且语势连贯富于变化,语言流畅;三是评论张弛有度,主持人能够就某一个新闻事件,从不同的角度,做恰当的评论,在陈述各家意见的同时也要表达自己的观点,既能感性地说出老百姓的心里话,也能带给观众理性的思考。陈鲁豫及其《凤凰早班车》取得了较大的成功,受其影响,加之改革开放的深入,国内广播电视新闻的播讲方式也发生了变化。新闻表达的内容更加丰富、更加鲜活,从国家大事到市井百态,从明星事件到茶米油盐,多角度、多层次地反映百姓生活,说百姓关心的事成为新闻宣传的重要任务。新闻面向人民、面向社会,新闻传播平民化也就成了现今新闻传播的一大特点。“说新闻”以平实的语调,贴近生活的表达,使沉寂了多年的新闻播出方式有了新的声音。“说新闻”作为自然的语言传播样式逐渐渗透到大众传播的领域。纵观全国各地的广播电视新闻节目。其中值得注意的是,在“说新闻”这种样态之下衍生的新的分支——“方言说新闻”。不少地方电视台纷纷开办以本地方言“说新闻”的栏目,一时间成燎原之势,席卷全国。如浙江一地,杭州有《阿六头说新闻》,绍兴有《绍兴师爷说新闻》等。此类方言新闻节目,由于具有独特的受众定位(当地的中老年观众尤其是文化层次相对较低的民众),满足当地受众的心理需求,极富平民化色彩,以亲切、诙谐、犀利的风格与观众作对等的交流,力图使观众通过收看节目,得到一种情感上的归属和满足。《阿六头说新闻》、《绍兴师爷说新闻》等开播至今已有多个年头,经久不衰。

二、两种不同的新闻播报样态

新闻播报样态指的是:新闻节目播音员、主持人针对不同类型的新闻稿件,采用不同的播讲方式所表现出来不同的新闻播报语言样态。播新闻和说新闻本质上都属于新闻播音,但却是新闻播音的两个不同的播报样态。“播”新闻是我国新闻类节目长期以来所沿用的一种播报方式,最具有代表性是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联播》和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新闻和报纸摘要》、各省市台的《新闻联播》等。这种宣读式的新闻播报样态,一直沿用了几十年,是一种较为受众认可的新闻语言传播方式。“播”这种新闻播报样态的主要特点是:创作所依据的是新闻稿件,一切建立在书面稿件的基础上,表现为语音规范、语言书卷化、语体结构严谨,既不依赖语境,也不强化“播音”的个性。这种语言传播样式有着语言规范、准确清晰、庄重大气、稳健有力等优点,但也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缺点。例如播音员播报新闻是在读别人的稿子,见字出声,缺乏情感,尽管眼睛看着观众,但大部分的注意力还是处在提示器的内容提示上,这就使得这种播报形式缺少了吸引力和亲近感,使播音员与受众的心理距离较远,交流感不强。当代社会瞬息万变,对广播电视新闻传播提出了新的要求,新闻播出次数增多,播出容量加大,播出形式多样,从整点新闻到滚动新闻,从录播新闻到现场直播等。广播电视新闻的语言传播方式在不断地演变、革新,在这样一种形势下,讲述式、谈话式的“说”新闻应运而生。“说”与“播”的区别,主要在于一个有稿一个无稿,一个是照着稿子念,一个是用自己的理解说。“说”新闻可以没有稿件依据,但有提纲,表现为语言口语化、语体结构松散、样态不受限制,对语境的依赖性非常强。具有在人际交流中的传播优势:克服了单纯的“播”在语言样式上的呆板性,有利于发挥新闻主播的亲和力、风格个性来吸引受众,使新闻节目具有了较强的平民性、感染性和开放性。总之,新闻节目的内容形式是适应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变化的,新闻播音也应该随之调整。无论是“播”还是“说”都只是一种形式,其目的都在于传播信息、传递稿件的实质内容。“播”和“说”各有特点、各有所长、各有所用,完全可以互补。针对不同类型的消息、稿件,可以采用不同的播讲方式,在不同的时段、不同受众群体中收到最佳的传播效果。例如,时政类、综合类的消息可以采用播报的形式,以确保其权威性、严肃性;社会新闻则可以采用“说新闻”的方式,以拉近和受众之间的心理距离。《新闻联播》这样庄重严肃的新闻内容可以采用播报的方式,而《晚间新闻》、《早间新闻》以及各类新闻专题则更适于采用说、播结合的“讲述”语态,以求亲切、自然、稳健、洒脱。“播”和“说”两种样态都要不断总结经验,取长补短,适时改进,才能满足日益发展的受众需求。

三、“说新闻”应注意的问题

“说新闻”是新时代为了满足受众需求应运而生的一种新型播报样态。它是在新闻规范播音的基础上更多地注入了新闻播音员主持人的主观能动性,在“刚柔相济、严谨生动、亲切朴实”的总体风格中,充分展现新闻播音创作主体的艺术个性,通过主持人独特的人生感悟、独特的美学理想和表达方式,努力把新闻原则的刚性与语言表达的弹性融为一体的新型播报样态。但是,正因为“说新闻”是一种新的播讲方式,必然会出现一些容易涉入的误区,只有成功地避免了这些误区,才能使之发挥出更大的传播效用。那么,在各地“说新闻”节目中存在哪些常见的误区呢?

(一)不恰当地“为说而说”说新闻因为其亲和力强、形式新颖而满足了一部分受众的需求,但并不是任何新闻都具备“说”的条件。一般来说,一条文稿在内容上贴近百姓日常生活,形式上语言结构相对松散、写作口语化,才具有“说”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当前存在的一种现象是,不论什么新闻、何种稿件,不做任何文字上的改动,只在播音腔调语气上做文章,硬求“说”的形式,结果导致与新闻语体不符,这就使得说新闻流于一种形式。

(二)片面追求“生活化、口语化”广播电视中的有声语言作为一种传递信息的工具,并完全等同于日常生活中的人际传播,而当前很多说新闻类节目,陷入了口语的迷途,口语的作用被夸大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有的对语言的规范化原则不屑一顾,变标准的语音发声为嗲声嗲气,甚至鹦鹉学舌,港台腔严重,这实际上脱离了新闻消息的固有特征,也不符合大众的审美原则。有的在“说”的过程中一味迎合受众,削弱了新闻媒体的权威性、严肃性。

(三)过度凸显自我个性例如,一些新闻节目的主播表现自我的欲望过于强烈,在节目中调侃味道越来越浓,对信息的点评越来越随意,体态语方面更是无所顾忌。这种现象的产生究其根本原因是错误地将随意性等同于个人风格。这样势必影响新闻的真实性和可信度,使受众对主播所说的新闻失去信任,对媒体失去信任。

(四)缺乏语言基本功的锤炼在目前不少以“说”为主的新闻类节目中,主播对播音基本功的掌握与运用还不尽如人意。有的“说新闻”节目主持人一味加速语速,结果超过了受众接受限度;在语言上往往有句无章,逻辑不够严密,罗嗦赘述较多,直接影响了信息的清晰度等。这些都导致部分受众对“播新闻”逐渐产生了厌倦心理。

第2篇

李良荣在《新闻学概论》[2]中区分了“两种新闻定义”,一种是“新闻是新近事实的信息”,另一种是“新闻是新近事实的报道”,并正确地指出,前者指的是新闻的实质内容,后者指的是新闻的表现形式。但在接下来的论述中,李仅仅抓住了内容与形式的统一,没有看到两者间的对立和矛盾,而在内容与形式的统一问题上,李注重的恰恰是形式而非内容,因此,最终不但并未真正将新闻与新闻报道区分开来,而且把新闻的实质内容统一到了它的表现形式——新闻报道上。

现在我暂且把区分新闻与新闻报道的任务放一放,先来讨论一下新闻学说界普遍认可的关于新闻定义的两个基本观点。它们似乎就像计算机语言中的默认点(defaultpositions),人们不假思索就持有这些观点,因而任何对这些观点的偏离都要求有意识的努力和令人信服的论证。一是新闻只能是信息或讯息,不能是事实,因为事实客观存在着,无法移动,如我们不可能将一场火灾或一次车祸搬来移去,而只能复制并传播关于它们的信息;二是新闻必须经过传播,即由这个人或这群人传播给那个人或那群人,不经过这种传播的只能是客观存在的事实,不可能是新闻。

我想从对这两个默认点的发难开始。先看第一个问题。它涉及到我们长期以来对“事实”的基本认识。究竟什么是事实?什么样的事实是新闻学研究中有意义的事实?总结我在《论纲》中的观点:(一)事实不是简单的事物,而是某事物具有某种属性或某些事物具有某种关系,即客观事物或现象的某种实际情况,如我们不能说“太阳”是事实,只能说“太阳从东方升起”是事实;(二)客观事物或现象的实际情况具有无庸置疑的客观性,不依赖任何人的主观意志,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必须承认“自在事实”的存在;(三)但对人类社会来说,“自在事实”除了作为人在实践活动中不断经验和认识的无尽源泉便一无所用,包括新闻学在内的一般人文社会科学(哲学除外)中研究的事实只能是那些在社会实践中与人相遇、被人感知的事实,即“经验事实”。

现在让我们来看“经验事实”。“经验事实”一方面是客观事物的属性或关系向人的呈现,另一方面又是人对这些属性和关系的把握和断定,前者是基础,后者是条件,两者缺一不可。因此,新闻学中所研究的事实并不只是独立于人的意识之外的“自在之物”或“自在之态”,而是为概念所接受、由主体断定的客观事物的实际情况的感性呈现,是被知觉到了的“自在之物”或“自在之态”,是知识经验中的“自在之物”或“自在之态”。这时的事实已不再是它自身发生、发展的自然史或某些物理、化学属性和关系的总和,不是只有通过自身某些能量、质量的投射才能得以传播的属态,而是通过命题能够加以断定、通过陈述可加以表达和传播的感性知识。感性知识的可传播性是不言而喻的。如果我们的分析能够成立,那么新闻学界普遍认为的事实不能复制和传播的观点就是错误的,而为此引进的“信息”概念也就是多余的。事实上,几乎所有用“信息”界定新闻的学者都会用“事实”来对信息做进一步的限定,都承认新闻不是一般的信息,而是“关于事实的信息”,因为信息这个概念实在太宽泛太模糊了。与其这样,为什么不直接用“事实”来定义新闻呢?根据我们的分析和理解,“关于事实的信息”其实就是“事实”,除此之外,实在想象不出它还能是别的什么东西。

引进“信息”概念据说还有一个“重大理论意义”,就是厘清了新闻与宣传的关系,使人们认识到新闻的内容是信息,而宣传的内容是观点(观点难道不也是信息吗?)。但在我们看,澄清新闻与宣传的关系根本就用不着画蛇添足地引进“信息”概念,而只需明确新闻就是人在实践中经验并关注的新鲜事实即可。数千万年的共同社会实践为人们提供了经验外部客观世界的基本认识形式,这些被有的哲学家称之为“先验形式”的背景条件决定了人们对“经验事实”有着基本一致的认可度。正是在这种认可度范围,我们说“事实胜于雄辩”。新闻是经验事实,所有社会成员都有基本一致的认可度;新闻报道是具体的报道者(个人或组织)对经验事实的陈述,除了上述基本认识形式外,其中还包含着报道者自身特殊的“认识形式”,可以说,绝大多数新闻报道都凝聚着报道者的思想观点。所以,抛开当初中国社会现实的政治根源不说,将新闻等同于宣传的理论根源在于将新闻等同于新闻报道,而不是缺少了一个“信息”概念的引进。最初引入这个概念的学者们还有一个想法,就是试图找出一个计算新闻信息量的办法甚至公式,但20多年的实践表明,这样的努力是徒劳的。

此外,我们还赞同余斯勇对用信息定义新闻提出的质疑:第一,作为一般的科学意义上的信息概念,至今还没有公认的定义,因为目前学术界看法还不一致,世界上已经公开发表的“信息”定义,有人统计已有39种之多。更为滑稽的是,《牛津字典》在解释“信息”时说“信息就是谈论的事情、新闻和知识”;《韦氏字典》也认为“信息就是在观察或研究过程中获得的数据、新闻和知识”。如此颠来倒去、相互借用,倒是越解释越糊涂。第二,用信息来揭示新闻现象的本质,那么信息本身的本质又是什么呢?它是物质的还是意识的?就连信息论的创立者维纳自己也说不清楚:“什么是信息,信息不是精神的,也不是物质的。”在这种情况下,用“信息”来定义“新闻”,至少也是不科学、不严肃的。第三,根据普通逻辑中“定义项不得直接或间接包含被定义项”的定义规则,用“信息”定义“新闻”,就等于犯了“循环定义”的逻辑错误。[3]

现在再看第二个问题。客观事实如果没有人报道和传播它是不是新闻?甘惜分说:“有了事实,有了发生于某地最新的重要事件,还不等于有了新闻。如果在遥远的荒无人烟的地区发生了一种重大的自然现象的变化,而不为人所知,没有任何人了解到它,更没有任何人把这件事传播开去,这件事就算湮没无闻,它构不成一种新闻。”[4]这大概是建国后学术界最早关于没有传播就没有新闻最明确、最权威的表述。乍一看,这话不无道理。但稍加推敲就会发现问题:这里的“事实”是“自在事实”还是“经验事实”?从“不为人所知,没有任何人了解到它”看,似乎是前者;从这一“变化”是“最新的”、“重要”和“重大的”等为人所断定的属性看,显然是后者。如果是前者,前面我们已经说过,它不应该是新闻学讨论的事实;如果是后者,我们认为它就不能“算湮没无闻”,因为它已向人显现,被人所闻,对所见所闻者来说,它就是新闻。我们认为,一个人或一群人亲历或直接经验的新鲜事实,对这个人或这群人来说就是新闻。《红楼梦》第一回,甄士隐破解了跛足道人的《好了歌》后,把道人肩上的褡裢抢过来背上,竟不回家,同疯道人飘飘而去。这件事(我们假设它是事实)“当下哄动街坊,众人当作新闻传说”。从逻辑次序看,是先有了“新闻”,再有了对它的“传说”。街坊们亲历或经验的事实是新闻,而对事实的“传说”是新闻报道。道理似乎很简单:所谓新闻报道和新闻传播,是先有了新闻的存在然后才有对新闻的报道和传播;所谓新闻采访和新闻写作同样如此。从发生学上说,新闻肯定是在先的东西,报道和传播是在后的东西。一个为人类所经验的事实,只要它有新闻价值,你不报道、不传播它仍是新闻。报道和传播是新闻扩散的前提条件,但不是新闻诞生的前提条件。试想,如果不事先获取新闻我们报道和传播什么?人类的先民最初主要是通过直接经验认识周围客观事物情况的,借助别人的经验增益自身是进化的结果、文明的标志,新闻传播是这种结果和标志的组成部分。基于上述认识,我们坚持认为,从本体论着眼,新闻就是人们在社会实践中经验并关注的新鲜事实。而且这里的经验首先是直接经验,如果一定要使用传播学术语,它属于人的“亲身传播”。

人是能够借助别人的经验增益自身的动物。即使是在规模比较小的社会里,也并非每个社会成员都能够直接经验到他想要了解或应该了解的各种自然和社会事件。这就需要间接经验,即借鉴别人的经验。任何事件或现象都有一定的时空界限和范围,处在不同时空范围的人们要了解这些事件或现象则不得不依赖于间接经验。这就是新闻报道和新闻传播存在的重要原因和理由。社会规模越是扩大,对间接经验的需要就越是增加,以至于当今社会不得不委托专门的人员并成立专门的机构来从事这项工作。

间接经验必须凭借一定的符号形式才能得以呈现和传播,而最精致的符号形式就是语言。新闻报道是“经验事实”的陈述,由于这种陈述有一个与之相对应的感性呈现对象,也就是客体刺激我们感觉器官而产生和形成的感觉图象,它必然是有真假的陈述即命题,所以新闻报道由命题构成。可以说,新闻是为命题所陈述和肯定的内容,新闻报道则是新闻的表述形式,两者既统一又对立,既相互一致又非一一对应,我们既不能把两者割裂开来,也不能无视两者的重大本质差异把它们混为一谈。

说新闻是为命题所陈述和肯定的内容并不意味一切命题形式都适合陈述新闻内容,实际上,只有一部分命题才能成为新闻的基本表述形式。金岳霖在1941年发表的《论不同的逻辑》一文中把命题分为三种:特殊命题、普及命题(彭漪涟认为似是“普通命题”的印刷错误)和普遍命题。特殊命题断定特殊的事实,如“在全国政协十届一次会议上,贾庆林当选为全国政协主席”、“一男子携带可疑爆炸物闯入路透社驻北京分社”等;普及命题或普通命题断定的是一时一地的普通情形,用以表示和肯定“历史总结”,亦即“历史上特殊事实的结合”,如“清朝人有发辫”、“今天这个班的所有女生都化了妆”等;普遍命题断定的是固然之理,如“两条平行线之间的距离处处相等”、“人必须饮食才能生存”等。[5]第一种命题用来断定一个特殊的事实,以特称陈述或单称陈述的形式出现,故曰特殊命题。第三种命题断定的是普遍的道理(包括理论、观点、一般规范等),以全称陈述的形式出现,故曰普遍命题。两者的区分比较明显。第二种命题即普通命题有些复杂,需要具体分析。普通命题不同于普遍命题。首先,普遍命题表达的内容超越特定的时空,象“人必须饮食才能生存”是不受特殊时空条件限制的;而普通命题则受特殊时空条件的限制,不具超越时空的普遍性,它表达的只是某一时段、某一范围内的某种普遍情形,象“今天这个班的所有女生都化了妆”仅限于“今天”和“这个班”。其次,普遍命题具有普遍的概括性和类推性,因此可能为将来更具概括性和类推性的命题所,如“地心说”为“日心说”所等;而普通命题是对特定时空条件下的“历史总结”,如果这一总结符合当时的实际,就不存在为将来的命题所的问题,如果“今天这个班的所有女生都化了妆”是真的,不管明天、后天这个班的女生是否化妆,该命题都不可能被。第三,普遍命题要求有普遍的事实根据,可以为实验和观察所反复证实;而普通命题只有在特定时空条件下的事实根据,超出这种条件的任何求证都是没有意义的。可见,虽然普通命题也具有全称陈述形式,但它不是普遍命题。

那么普通命题与特殊命题的区别何在,它们是否也能像特殊命题一样陈述一个经验事实呢?由于普通命题运用的是全称陈述的形式,它所断定的就不是一个特殊的经验事实。这样看来,这类命题既与表示一般理论的普遍命题不同,又与表示具体事实的特殊命题有别。金岳霖认为它是“介乎普遍与特殊之间的命题”,就与事实的关系而言,“这类的命题和普遍的命题两相比较,似乎与事实比较地接近些”。[6]但与我们论题相关的是,这类命题究竟是否肯定事实,如果是它们肯定的又是什么样的事实?对于这个问题,我们赞同彭漪涟在《事实论》中的分析:普通命题有两种情况,一种是主项表示的对象范围很广,以至于一个观察者不可能通过感性经验直接获得其要断定的全部内容,如“清人有发辫”这样的普通命题,对一个具体的观察者来说,就不可能通过对一个一个清朝人的直接观察得到确定,任何一个具体的观察者都无法保证它肯定了一件一件的特殊事实,即不能确证每一个清朝人都有发辫,所以这类普通命题“既不表示普遍的事实,也不肯定一件一件的特殊事实”。[7]另一种是主项表示的对象范围较窄,一个具体的观察者可以通过感性经验直接获得其要断定的全部内容,如“这个班的所有女生都化了妆”,一个具有正常能力的观察者完全可以断定和确证该班每一个女生都化了妆,这类命题虽然不像特殊命题那样断定一个特殊的经验事实,但它能概括并确定一定时空范围内的所有事实状况,即在一个狭窄的时空范围肯定了一件一件的特殊事实,是一定时空范围内经验事实的结合。为叙述方便,我们把前者称为“广义普通命题”,后者称为“狭义普通命题”。

通过以上对命题的分析,不难得出,作为“经验事实”的新闻只能是特殊命题和狭义普通命题所陈述的内容。由于狭义普通命题的全称陈述是有特定时空限制的,而且其时空范围十分有限,我们有理由把它视为有限范围内特殊命题的结合。因此我们认为,新闻的基本陈述形式是特殊命题,当然这种特殊命题必须与客观事物状况的感性呈现相符合,即必须是真的。至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新闻是真的特殊命题所陈述的内容,新闻报道是真的特殊命题以及由这类命题所组成的陈述形式。在一则具体的新闻报道中,只有真的特殊命题所陈述的内容才可能是新闻内容,否则无论多么新鲜、重大都是非新闻内容。

[page_break]

新闻报道与新闻之间的关系总体上可以理解成形式与内容的关系,两者既相互统一,又相互对立;既互为表里,又并非一一对应。把它们割裂开来固然错误,不加区别地把它们混为一谈同样错误。

从理论上看,新闻与新闻报道的主要区别有四:

首先,新闻属于社会存在范畴,新闻报道属于社会意识范畴。根据前文的论述,新闻来自经验事实,经验事实来自“自在事实”;而新闻报道则是人脑对部分经验事实整理、加工和表象的结果,属于另一个环节上的东西。如图所示:

左边的三个椭圆中,最外层的大圆表示“自在事实”,中层的表示“经验事实”,最里层的代表“新闻事实”(本体论意义上的新闻);新闻报道者只是从新闻事实中选择一部分,有意识的进行整理、加工和表象,并通过适当的符号形式物化为新闻报道。右边的小椭圆代表具体的新闻报道,大圆代表抽象的新闻报道,即所有具体新闻报道的总和。当然,用具体的图形来表达抽象的思想总会有些问题。如上图中的“自在事实”实际上是无限的,而非有限的,“经验事实”则是不断扩展的、动态的等等。但该图至少清楚的表明,新闻与新闻报道分属于两个不同的环节,前者属于社会存在范畴,后者属于社会意识范畴。

其次,同样的内容有不同的表现形式,与此相对应,同样的新闻可以有不同的新闻报道。这个问题早有学者指出过,甘惜分20多年前就列举了新华社和美联社关于北平解放的不同报道。不过几乎所有的学者都是从“事实”与“新闻”的关系而不是从新闻与新闻报道的关系谈论这个问题的,在他们看来,造成这个问题的原因在于不同的报道者对“事实”有不同的选择和判断。根据我们的观点,新闻是人在社会实践中经验并关注的新鲜事实,新闻报道是真的特殊命题构成的陈述,简言之,新闻是事实,新闻报道是命题的陈述。同样的新闻可以有不同的新闻报道,其根源在于同一事实可以用不同的命题来陈述。金岳霖论述该问题时举例说:“‘树在庙前’与‘庙在树后’不仅是两句句子,而且是两命题,可是,这两命题所断定的只是一件事实”。[8]这里似乎不存在对事实的不同选择和判断,“树在庙前”与“庙在树后”选择和判断的都是同一个事实。就是说,造成同样的新闻可以有不同的新闻报道的本体论根源不在于新闻报道者有着不同的立场和观点,而在于作为“经验事实”的新闻本身就是直接性与间接性、主观性与客观性的统一。就事物的客观情况以自己的样态向人们呈现来看,它具有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性;就事物的客观情况为主体的概念接受并由其作出断定来看,它又具有一定的主观性质。作为新闻的“经验事实”这种客观性与主观性的对立统一到了这里则体现为事实与命题的对立统一,即命题反映事实,但又不同于事实,事实集中体现了“经验事实”的客观内容方面,命题集中体现了“经验事实”的主观形式方面。主观形式又有普遍与特殊之分,作为普遍的认识形式,是人们在亿万年的社会实践中形成的,为每一个认识主体所接受和认可,具有社会存在属性,新闻报道的真实、客观是建立在这种普遍认识形式基础上的;而特殊认识形式则受具体认识主体自身条件的制约,可能千差万别,新闻报道的主观性、倾向性以及部分无意失实与此相关。

再次,内容无所谓真假,反映内容的形式则有真假。与此相对应,新闻报道有真假,新闻则无所谓真假。新闻是人在社会实践中经验并关注的新鲜事实。事实只能是实存的,或者是过去存在过的,或者是现在存在的,不可能有一种过去和现在均未存在过的“事实”;从经验的层面看,人们对事实的把握是一种感性经验的直接把握,即通过感性直观经验事实。这种感性直观有人类共同的生物学基础和亿万年的实践所形成的共同的文化学基础。正是这两大共同基础,我们将太阳从某类物体折射的光经验为“红”色,把有质量的物体脱离地球表面的移动称之为“飞行”,把超过一定分贝的声响认定为“噪音”等等。所以说感性直观经验对正常的社会成员来说基本上是共同的,这是“经验事实”何以可能的原因所在。新闻报道由命题构成,而命题总是有真有假,否则就不是命题了。可见,所谓“新闻的真实性”其实是一个虚假范畴,新闻无所谓真假,假的就不是新闻,有真假的是新闻报道,所谓“假新闻”其实是假新闻报道。

最后,新闻报道带有报道者的主观感彩,新闻中没有这种色彩。作为经验事实的新闻,是人的感觉器官客观事实的直接接纳和把握,人的情感、价值等主观因素在这一过程中几乎无能为力,所谓“我们必须面对事实”正是这个道理。但是,当经验事实作为结果成为主体的“对象意识”时,主体的“自我意识”就开始纠缠这一“对象意识”,甚至干预“对象意识”。新闻报道是报道主体对经验事实的陈述,其间渗透着陈述者的主观自我意识。请看下面的三则消息的导语:

新华社:1997年7月1日零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和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在香港升起,经历了百年沧桑的香港回到了祖国的环抱,中国政府开始对香港恢复行使。

路透社:6月30日午夜时分,当查尔斯王储将香港归还中国时,英国结束了一度强大的大英帝国历史。美联社:随着午夜国旗的交换,焦虑不安和兴奋的香港今天摆脱了156年的殖民时代,并开始了在欢欣鼓舞的共产党中国下捉摸不定的新时代。

应该说,三家通讯社的记者所经验的事实并无主观感彩,而“经验事实”一旦成为记者的“对象意识”,就在他们“自我意识”的作用下,形成带有强烈感彩的陈述。

这里我们还有必要澄清一个理论问题。新闻报道“对应”或符合的究竟是“自在事实”还是“经验事实”?过去我们往往把新闻报道的真实性理解为“与客观事实相符合”,似乎新闻报道直接反映客观“自在事实”,而且这种反映还必须是“可以查证”的。

根据我们的观点,新闻是人在实践中经验并关注的新鲜事实,新闻报道是新闻的的符号表现形式,它通过真的特殊命题所陈述的内容来反映和表达经验事实,就是说,新闻报道不是直接反映客观世界发生的事实,而是报道者主观经验的事实。因此,新闻报道“对应”并“符合”的并非客观世界发生的事实,即“自在事实”,而是人的经验世界的事实,即“经验事实”。

新闻报道与客观事实的这种间接关系也可以通过奥格登和李察兹的语义三角形得到进一步说明。在奥、李看,符号与所指对象之间不存在直接关系,所指对象通过概念为主体所接受,主体通过符号来表达概念。如果我们把语义三角形中的符号、主体(概念)和所指替换成报道、报道者和事实,其间的关系就非常清楚了:

从图中可见,新闻报道者与客观事实以及新闻报道直接发生关系,但新闻报道与客观事实之间没有直接关系,只有见解关系。从客观事实到新闻报道经历两个阶段。首先是新闻报道者经验事实阶段;其次是报道事实阶段。新闻报道的真实性由这两个阶段决定,即由经验事实的正确性和报道事实的准确性决定。前者是基础,后者是条件。

新闻报道所直接反映的并非客观事实本身,而是作为报道者的经验结果、被“自我意识”干预后的“对象意识”。这种“对象意识”的真实性不可能建立在“可查证性”基础上,而只能建立在互主体性或主体间性、主体际性(intersubjectivity)基础上。上述美联社导语中“焦虑不安和兴奋的”、“欢欣鼓舞的”、“捉摸不定的”等不具有可查证性,但却是新闻报道中经常使用甚至不可缺少的陈述方式。这种“自我意识”纠缠和干预“对象意识”的情况几乎在所有的新闻报道中都存在,如《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中“英勇的人民”、“反动派……遇到人民好似催枯拉朽,军无斗志”等,显然是报道者“自我意识”纠缠和干预“对象意识”的结果。当然,对于一个记者来说,“自我意识”必须要有某种程度的限制,具体怎样限制,限制到什么程度,还需进一步深入研究。但“可查证性显然不能作为这种限制的依据。

注释:

[1]载《新闻与传播研究》1997年,第3期

[2]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3]余斯勇《用信息定义新闻质疑》,载《新闻出版报》1999年1月19日

[4]甘惜分《新闻理论基础》,第39页,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2年版

[5]见《金岳霖学术论文选》,第552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6]金岳霖《知识论》,第753、754页

第3篇

关键词:英语新闻 广播新闻 报纸新闻 语言特征 比较

中图分类号:H3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7)09-0080-01

一、广播新闻、报刊新闻的一般特点

广播新闻的基本特征是广播消息很快消失。一般来说,广播新闻不能一再收听,听众只有一次抓住信息的机会。但与报纸新闻相比,广播消息更短,可以帮助人们节省时间,并在几分钟内得到重点。

报纸新闻可供人们阅读。其基本特点是可以一再被人们阅读,人们可以使用许多相关的工具来帮助他们理解。与广播消息相比,没有创造性的词语或悬念句子,但却很长,复杂。有时候,人们会花上几个小时的时间阅读消息。

二、语言特征的差异

1.词汇特征的差异

①词义密度

词汇密度是用来说明话语中包含的有意义的信息传达给其目标读者的术语。例如:

The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WHO) has declared the end of the Ebola outbreak in Guinea, two years after the epidemic began there.The disease killed more than 2,500 people in the West African state, and a further 9,000 in neighboring Liberia and Sierra Leone.(BBC,12/29/2015)

Sierra Leone was declared Ebola-free NOV.7th is currently toward the end of a new 42-day countdown after being twice declared free of the virus earlier this year. If no new cases develop in the next few weeks,the country could be declared Ebola-free in mid-January. (USA Today,12/29/15)

纳侠可以看出BBC新闻比“美国今日新闻”短得多,其新闻仅专注于总结和具体数字,而“美国今日新闻”则更加重视细节,反映了广播新闻和报纸新闻的词义密度区别。

②使用名词

在使用单词方面,广播新闻和报纸新闻有许多相似的特征。首先,使用简单而具体的,尽可能避免使用形容词和副词。其次,两者都善于使用专有名词。例如,白宫是用来代表美国政府的。第三,他们都用了大量的新词,例如,“Walkman”是日本的一种个人立体声品牌。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习惯表述为“随身听”。

③使用数字

广播新闻总是将数字表述为整数,或者添加如大致,几乎,一些,平均,等等,不使用复杂的数字来分散听众的注意力,通常使用近似数字。而报纸新闻总是使用精确的数字更准确地传达信息。例如:

Light,sweet crude for May delivery rose 91 cents to settle at $51.13 per barrel on the New York Mercantile Exchange,after briefly falling below the $50 mark for the first time in about two months to $49.75.(News Week,2005)

The guardian council in Iran says it has ended its ban on almost 1200 candidates for Parliament.The group announced the move in Friday after reexamining an earlier decision to bar about 3600 candidates. (VOA,2004)

来自报纸新闻的第一个例子更准确地说明了数字,而来自广播新闻的第二个消息只是大致地表示数字,以免分散听众注意力。

2.句子结构的差异

广播消息通常会在一秒钟内消失,所以广播新闻必须使用简短的句子并且更加口语化。而报纸新闻供人阅读,因而采用较复杂的长句。

三、结论

虽然广播新闻和报纸新闻有一些相似之处,但广播新闻和报纸在措辞、句子结构、主要写作方式等方面有很多差异。因此,本文从词汇、句法和文字三方面分析了广播新闻和报纸新闻的语言特征,有助于人们通过两种有效的手段获取更多的信息并学习英语。

参考文献:

[1]G.N.Leech, M.H.Short.Style in Fiction a linguistic introduction to English fictional prose[M].London Longman,1981.

第4篇

关键词:新媒体;报刊新闻传播;创新

新媒体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以高清晰的图文、高音质、多频道的选择,以移动设备为终端扭转了大众被动接收信息的局面。其互动性、趣味性、时效性是引起大众广泛关注的重要因素,影响力与覆盖率持续扩大。人们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便可以体会网络信息传播技术不断革新所带来的深刻变化。新媒体是一个广泛的概念,可以简单地将其概括为在数字信息技术支持下的以网络平台为载体的具有创新形式的媒体,如我们熟知的互联网络、数字电视、移动手机等。在新媒体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人们的不同需求呈现井喷态势,人与人的互动性更为紧密,是一种所有人对所有人的创新性传播方式。而我们最开始熟知的报刊新闻在互联网时代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报刊新闻传播要想走出销量下滑的困境,就必须以当前媒体行业的发展状况为基础,进一步了解和分析信息化时代受众的需求,运用符合如今市场需求的创新思维,增加更多能够吸引受众关注的元素。整合传统媒体人力资源方面的优势,进一步提升报刊在媒体行业中的竞争力以适应时代的变化,这样才能扭转传统报刊媒体在新媒体高速发展的背景下的被动局面。

一、新媒体环境下传统报刊新闻发展的不足之处

(一)报刊新闻传播方式单一

报刊新闻传播的方式单一,而且在与大众的互动方面是比较缺失的。与目前多元化和充满趣味性的新媒体相比,报刊新闻严重缺乏竞争力。当前,新媒体在互动性方面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其可以对受众反馈的信息进行及时调整和推送,与受众进行零距离沟通与互动,更加准确地把握受众的消费心理,制作出受众喜闻乐见的信息内容。

(二)时效性差

报刊新闻的传播方式受客观因素的影响,其新闻的时效性较差。具体体现在新闻传播的速度和短时间内覆盖的范围上,报刊新闻的传播方式及信息的更新速度与新媒体相比较是落后的,这导致受众对报刊新闻的关注度与兴趣不断降低。

(三)报刊传播的内容缺乏趣味性

在新媒体背景下,报刊形式呆板,显得枯燥和乏味。因此,传统报刊媒体要想成功转型,就必须另辟蹊径,与新媒体展开多层次、多方面的合作,实现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资源整合,共同借力发展。

二、对新媒体环境下传统报刊新闻变革的建议

近年来,新媒体的高速发展使得媒介行业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不同类型的媒介都在顺应时展的潮流,逐步加快了自身转型的步伐,极力争夺媒体市场的制高点。在这种竞争日益激烈的环境下,报刊新闻传播如果想要扭转自身被动发展的局面,就必须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并根据受众不同阶段的需求变化,进行自我创新和调整。针对报刊新闻变革,笔者提出以下几个方面的建议:

(一)增强报刊新闻的互动性和时效性

报刊新闻传播与新媒体多方位的合作是一种良好的运营方式,报刊新闻传播的途径可以通过与新媒体的融合,运用不同的方式来拓宽报刊新闻传播的渠道,同时可以及时了解大众的需求与反馈,从而改善报刊新闻消息滞后和互动性不强的局面。例如,《昆明日报》与新媒体进行合作,打造出了昆明信息港,是立足于昆明、辐射全云南的综合性门户网站。其可以及时新闻信息,同时也为受众提供了良好的平台来发表自己对报刊新闻的建议和意见,增强了报刊新闻的互动性与时效性。报刊新闻与新媒体融合发展,并发挥自身优势,提升了自身的竞争力。同时,在时效性方面,综合性门户网站在新闻传播的速度和覆盖率方面能够最大限度地提升报刊新闻的影响力,为受众提供更具时效性的新闻信息。

(二)培养“全能素质”人才

在全媒体时代传播观念和传播途径日益多元化、传播方式和传播平台日益革新的趋势中,传统报刊媒体必须对从事相关新闻工作的人员提出更高的要求。教育是培养学生基本知识、能力提升的方式,是学生语言表达和审美能力提升的途径,能够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积累实践经验,促进学生综合素养、艺术鉴赏力的提升。在媒体人才培养计划中,进行“全能素质”人才的培育是社会发展和媒体行业进步的需要,也是新闻传媒专业教学的一种新的尝试。作为新闻传媒教育工作者,应承担起培养更多具有崇高职业道德、知识结构全面、专业技能扎实、综合素质较高、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新闻传播人才的责任。

(三)发挥自身报刊新闻的优势

虽然新媒体的发展已成为媒体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但相较于报刊新闻,新媒体在信息内容的真实性上不具有优势。因此,报刊新闻传播可以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不仅要严格把控新闻的真实性、准确性,更要体现出时代的人文精神,符合国家的方针、政策,传扬社会正能量。在诸多新媒体中,如综合性门户网站、微信、微博等,都存在大量虚假新闻、标题新闻。因此,相较于新媒体,报刊新闻的真实性更高。面对新媒体带来的挑战,报刊新闻首先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让受众感受到自身传播的新闻的真实性,从而赢得受众的信任。其次要根据受众的需求,加强与不同媒介之间的合作,增加有趣味性的内容,多方面地扩宽新闻传播渠道,提升自身的竞争力,为受众提供更具吸引力的新闻信息。

(四)报刊新闻结合新媒体走商业文化模式

报刊新闻的盈利途径并非是纯粹的发行量,还可以通过报刊的实际发行量来增加广告商选择报刊进行广告的投放。在如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无论是日报、综合性报纸,还是专业性报纸,都将广告收入视作自身的主要收入来源,报刊广告收入的多少一定程度上关系着报业的存亡。在新媒体的影响下,整个报业的广告收入大幅下滑,甚至诸如《深圳法制报》《重庆经济报》《巷报》《新民生报》《球报》《南方体育》等一度停刊。新媒体的发展不仅是对报刊行业的一次冲击,更应该将其视作一次报刊行业优胜劣汰的机会,新一轮报业市场的洗牌是给予报刊行业机会与风险并存的挑战。因此,报刊新闻应以自身积累的资源平台为基础与新媒体展开合作,共同创建微信公众号,实时消息的“动新闻”。“动新闻”主要以高清的视频图像、高品质声音为主,文字稿件为辅。同时,可以为愿意投放广告的广告商量身制作一个微信公众号,由报刊来负责所需的稿件以及微信公众号后期的运行维护,从而吸引更多的广告商投放广告,为报刊的发展提供资金支持。

三、结语

各种形式的新媒体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并快速把握住了大众的喜好,用户量激增。新媒体行业的不断发展壮大已经成为无法阻挡的趋势,在日新月异的时代背景下,新媒体的发展为大众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带来了便捷,多元化和创新性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在新媒体影响力不断提升的当下,报刊新闻传播受到了强烈的冲击,因而进行全面的创新是时展的要求。作为传统的新闻传播方式,报刊新闻传播依然有着新媒体所不具备的优势与资源。面对新媒体带来的挑战,报刊新闻应该保持自己的特色,根据时代的变化以及受众的需求,不断地进行调整和创新,在增强报刊的互动性与时效性的基础上,始终坚守报刊新闻传播的真实性原则,并且要与新媒体合作,实现优势互补,创造报刊新闻行业的光明未来。

参考文献:

[1]王振铎,孔得蕾.编辑创造媒介论[J].编辑之友,2009(06):2-3.

[2]冯丽.新媒体时代如何做好报纸编辑[J].今传媒,2010(12):3-4.

[3]李继峰.从都市报的成功看新闻观念的转轨[J].新闻通讯,1999(12):3-4.

[4]朱夏炎.编辑思维创新促进产业结构创新和报业发展[J].中国编辑,2008(03):3-4.

[5]朱铭佐.版面编辑工作的创造性[J].新闻通讯,1990(02):2-4.

[6]毕雪燕.试论报纸版面编排的变更[J].中国地市报人,2010(01):3-4.

[7]刘成华.试谈《大河报》的平民意识[J].报刊之友,2000(04):1-3.

[8]张天定.论编辑的策划与创新[J].河南社会科学,2001(06):1-2.

[9]温冠男.论报刊编辑的创新[J].黄山学院学报,2008(04):2-3.

[10]刘建明.关于报纸消亡的对话[J].新闻界,2006(01):3-4.

[11]查尔斯•科斯特尼克(美),戴维•D.罗伯茨(美).视觉语言设计[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16-18.

[12]李彬.全球新闻传播史[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23-26.

第5篇

关键词:新媒体;报纸;新闻;影响

一、引言

新媒体的广泛性使信息的传播方式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大众获取新闻信息的范围越来越广,渠道越来越多,已经不再局限于当地时事政策以及国家大事,大众可以随时随地获取各个地区各个方面的信息。用户变被动接收为主动接收,并且可以自由选取自己想要的信息,这对报纸新闻造成了一定冲击。因此,报纸新闻要根据新媒体和报纸新闻的特点进行改革,以保证在时代的洪流中不被淹没。

二、正确认识新媒体

(一)什么是新媒体

所谓“新媒体”,其在保留传统媒体的特点和功能的同时具备了一些新的特点和功能,简单来说仍然是一种媒体,还是以传播新闻为主要目的,只是其形式与传统的新闻传播方式有所不同,也就是利用了新的工具,传承了旧的内容。然而,在实际生活中,新媒体的新内涵已不再局限于形式的新,更在于内容的创新,其语言更加活泼,内容更加广泛,并不是对媒体的简单继承。狭义的新媒体是指通过网络技术传播的媒体,而广义的新媒体既包括其新渠道,也包括其新形式和新内容。

(二)新媒体的优势

新媒体最大的优势在于传播速度快和传播范围广。在新闻被发现的第一时间,可以通过多种渠道迅速传播,如车载广播、互联网、电视等。这就造成部分传统媒体被边缘化,其时效性大大降低,大众对其的重视和依赖也随之削减。新媒体另外一个优势就是信息互动性,这一点在微博上体现得最为明显。在微博上,新闻的接收者可以发表自己的言论,既是新闻的接收者也是新闻的评论者,变被动为主动,大大提高了读者读取新闻的主动性。

(三)新媒体的特征

新媒体的特征就是依附于网络等新媒体,拥有巨大的发展空间,无数创业者也选择了新媒体为创业方向。比如,腾讯以及微信公众号、微博等都是新媒体创业成功的典例,并且微博等新媒体的使用群体正在不断扩大,从青年人扩展到老年人以及青少年,越来越多的人通过新媒体获取新闻信息并发表言论。

三、新媒体出现后报纸新闻发生的变化

(一)结构组织发生改变

由于报纸新闻的官方特性,受政策管辖影响较大,改革比较困难,不像新媒体那样灵活,但对于新媒体的冲击,报纸新闻仍然进行了结构的调整。取其精华,并传承优良品质,既利用现代化科技带来的便利,又保持原有结构的优越性和较强的专业性。很多报社都对其组织架构作出了重要调整,以适应现代化发展的需求,不再拘泥于过去单一传统的组织模式,不断创新和扩大宣传,更具灵活性和自主性。

(二)扩大和丰富了新闻信息的来源

在过去的报纸新闻传播中,新闻信息来源较为广泛,不仅有政府机构不断提供真实有效的官方信息,还有来自各地各阶层的社会团体源源不断地提供丰富的新闻信息,更有专门的工作人员进行信息的采集和处理,信息量大,而且信息来源可靠。但是,相对于新媒体来说,由于报纸新闻来源涉及普通民众的信息比较少,而基数较大的普通民众往往掌握着大量的新闻信息,这就使得新闻报纸在信息量上处于弱势。于是,近几年来,报纸新闻媒体为了保证报纸新闻的市场,就将信息来源向普通民众拓展,并加以求实和汇总,使其在新闻来源方面取得战略主动地位。

(三)拓展了新闻传播渠道

上文已经提到,新媒体的一大优势就是传播渠道广,而报纸传播渠道比较单一。基于信息无限的可传递性,报纸新闻也应该向多个渠道扩展,摆脱报纸传播的单一性和局限性,使更多人群受益于报纸。例如,中学生在学校的生活比较封闭而枯燥,就可以将报纸向中学积极扩展,使中学生从小培养读报纸,了解时事的习惯,报纸新闻的专业性对促进中学生的学习也大有裨益。比如,笔者在上中学时就经常在课间读报纸,写作文时还能引用,其精炼准确的语言也帮助笔者提高了语文成绩,可谓一举多得。此外,报纸新闻工作者还可在人流量大的地方,如地铁站、火车站等设置站点卖报纸,丰富宣传渠道,既能帮助旅客打发旅途时间,又能使其了解实事,读取高质量的新闻。除此之外,扩大报纸新闻的传播渠道还有许多方式方法,只要找准时机,报纸新闻也能经久不衰。

(四)报纸新闻内容更加丰富

在新媒体出现之前,由于报纸新闻在很大程度上垄断了新闻市场,而报纸又受制于政府机构,就导致报纸新闻内容单一死板,不易创新,也就出现了政治色彩过于浓厚、新闻形式重复而单一的情况。新媒体的出现彻底打破了这一局面,新媒体的新闻来源主要是社会大众,拥有较大的灵活性和自主性,经常采纳普通民众提供的信息,也更容易被广大民众接受,更能激发广大民众阅读报纸的兴趣和积极性。基于此现状,报纸新闻工作者也作出了改变,更加注重听取广大民众的意见,使内容不再拘泥于一种形式,使内容更加丰富。比如,报纸新闻工作者开通了越来越多的热线电话以及微信公众号以听取人们的意见,还有的报纸设置了专门的版块,让受众来发表言论、陈述观点,不仅丰富了报纸的内容,还激发了人们阅读纸质报纸的兴趣。

四、报纸新闻应对新媒体冲击的策略

(一)报纸新闻传播的数字化策略

报纸新闻要坚持自己的特性,不论处于何种地位,都要坚持自我,不能因为新媒体的冲击而放弃自身优点,不论如何改革,报纸新闻要始终保持自身的优良特性,不能被同化。而新媒体的许多优势也是报纸新闻的劣势,因此,报纸新闻不能坐以待毙,墨守成规,应该将新媒体的优势转化为自身的优势,并坚持自己的优点,不断发挥自身的优势。例如,将报纸媒体数字化就是将新媒体的优势与自身优势相结合,从而超越新媒体的一种方式。因此,报纸新闻要积极向数字化领域拓展,将纸质信息在互联网上传播,以扩大报纸新闻的影响力。例如,各大报社在微博上注册官微,将纸质新闻在微博上传播,能扩大报纸新闻的影响力。当前,众多纸质媒体在微博上注册官微,反响强烈,并且已经拥有许多粉丝。用户不仅可以随时随地了解新闻,还能发表自己的观点,极大地促进了纸质媒体的发展壮大。纸质媒体数字化不仅使受益人群大量增加,还大大提高了报纸新闻的时效性。在过去,报纸新闻经过信息采集和加工,再出版印刷,辗转周折才能到达读者手中,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纸质新闻的时效性。报纸新闻数字化之后,读者能很快读取报纸新闻,在新闻加工完成后的几分钟内就能读取并转发,大大提高了报纸新闻的时效性,并扩大了报纸新闻的受益人群。

(二)报纸新闻传播互动性的加强

报纸新闻在新媒体的冲击下,深刻了解到了广大人民群众意见的价值,并对此进行战略调整,不断加强与大众的互动。深圳有一家报纸机构开展了政府直接回答受众问题的新模式,并取得了较大反响,重视人们的呼声,人们更加了解国家政策,更加积极地投入社会主义建设中。

(三)不断创新以获得顽强的生命力

面对新媒体的冲击,新闻报纸利用新科技不断创新,不断取长补短,为新闻报纸增添了越来越多的魅力。例如,在比利时,一家报社推出了3D版面的报纸,使其内容更加活灵活现,使读者对纸质报纸充满新鲜感。随后,我国河南一家报社也推出了3D报纸,轰动一时,为纸质报纸增添了无穷的魅力。这种创新使得报纸具有了新媒体不具备的功能,激发了人们阅读报纸的兴趣。这种创新的例子还有很多,还有一家报社推出了云报纸,人们可以将自己拍到的新闻视频放到报纸的云空间,以实现新闻信息共享。在报纸中,人们可以阅读文字新闻,还可以在文字新闻中选取自己感兴趣的新闻在云报纸中进一步了解其具体内容,云报纸中往往有更多图片和视频资源,更加全面。此外,报纸与微电影的结合也是未来纸质报纸创新的方向,报纸新闻并没有衰退,反而在创新中焕发着无穷的魅力。

五、结语

新媒体和报纸各有各的优势,新媒体方便快捷,便于用户接收信息,报纸新闻质量高,更加官方。因新媒体更自由,也就诞生了许多碎片化信息和垃圾信息,一味迎合大众口味,吸引眼球却无实质内容。基于此现状,新媒体与报纸结合是最好的传播形式,报纸不能消逝,但要善于运用新媒体来宣传其重要内容,以获得不竭的生命力。

参考文献:

[1]李芸.用户黏性视角下报纸新闻客户端的运营对策[J].新闻世界,2015(12):25-26.

[2]王悦.简析报纸新闻在新媒体时代下的发展[J].新闻知识,2015(12):68-69.

第6篇

“播”与“说”的最大区别在于一个是照着稿子念,一个是用自己的理解说。“说”一般情况下是没有文本依据的,属于口语范畴,对语境的依赖性非常强。

究竟该怎么“说”,才能让观众接受并且喜爱,才能提高新闻节目的品质呢?当前,在新闻播报中,除了像《凤凰早班车》那样的经典“说”新闻形式外,还出现了采用具有地域性特色的方言“说”新闻形式,如江西都市频道的《地宝当家》等。山东电视台公共频道的“说新闻”节目《秀才来了》则引入了戏剧表演成分,其中的一个板块“秀逗剧场”中,栏目编导客串新闻中的各色人物,以简短的麻辣小品剧的形式解读、再现新闻事件。这种“说新闻”的电视新闻传播形式,放大了新闻当中的娱乐因素,有效地增强了新闻节目的趣味性,令观众会心一笑或开怀大笑,在生动活泼、轻松愉快中接受新闻。

县级电视台新闻的“说”,应在新闻话语层面上形成自己的特色。可以尝试用叙事方式做新闻报道,用叙事者、时间、视角和结构这四个部分进行阐述,讲好一个故事。电视画面是以空间形式“线性”地展现在观众面前,语言可以使那些原本无序的、处于某一时间片段的画面有一个逻辑因素,把它们整合在一起就变成了一个叙事表意的整体,“新闻故事”因其内在的逻辑和张力而得以彰显。

“说”新闻随着社会的发展,新闻表达的内容更加丰富、更加鲜活。从国家大事到市井百态,从明星事件到柴米油盐,多角度、多层次地反映百姓生活成为新闻宣传的重要任务,说百姓关心的事成为现今社会的需要。新闻面向人民、面向社会,新闻传播平民化也就成了现今新闻传播的一大特点。

“说”新闻也赋予了主持人更大的发挥空间。但是,主持人在“说”新闻时应该始终牢记,无论个性色彩如何凸显,所言说的一切都要在确保新闻真实、可信、权威的基础上进行,否则,便失去了新闻的价值意义。“说”新闻节目同样要以内容、内涵取胜,在说什么、怎么说上下大力气、大工夫,挖掘和提炼新闻价值与新闻内涵。同时要注重观众反馈,听取观众的意见不断改进,着重于媒体公信力的打造与品质的塑造。

(作者单位:奉新电视台)

第7篇

【关键词】抗洪救灾新闻报道;媒体融合;微信直播

面对突发事件,人们渴望获得更快、更新、更全面的信息。因此,谁能在突发事件新闻报道中第一时间提供最新动态,全景式展现真实场景,谁就能赢得受众的青睐。作为地方党报,突发事件新闻报道的快速、全面、有效,意味着对舆论的正确引导,对民心的抚慰和安定。因此,必须弥补纸媒传播时效上的不足,探索媒体融合的有效手段,迸发“加速度”,提升时效性,增强传播力,提高引导力,扩大影响力。

一、地方党报在抗洪救灾新闻报道中的传统做法与不足

洪涝灾害是我国自然灾害中重大的、多发性灾害,包括洪水灾害和雨涝灾害两类。洪涝灾害事件属于危机事件范畴的一种,因其公共性、突发性、危害性等特征,历来受到媒体的广泛关注。当暴雨洪灾突如其来,做好抗洪救灾新闻报道是各类媒体的重要职责。作为地方党报,更是要快人一步承担起信息、引导舆论、安定民心的重任。

池州是一个洪涝灾害多发地区。1988年撤地设市以来,多次遭受洪涝灾害袭击,其中又以1998年和2016年为最。1998年长江流域发生特大洪水,池州境内暴雨成灾,圩口溃破,道路中断,民房倒塌,良田被毁,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受到严重威胁。作为市委机关报,池州日报社快速行动,安排记者驻守防汛抗旱指挥部,采写党委、政府的决策部署,同时派出5支采访小分队,赶赴贵池、东至、石台、青阳和九华山,采写各地抗洪抢险救灾情况。在为期三个月的抗洪救灾期间,《池州日报》与奔腾肆虐的洪水抢时间、比速度,编辑部一再推迟截稿时间,努力做到当天采写的稿件当天上版,做到了每天都有大体量的“昨日新闻”见报,每天清晨都能按时将报纸送到邮局,尽最大努力将报纸在最短的时间内送到读者手中,发挥主流媒体鼓舞士气、安定民心的作用。

对于党报这种早报来说,无法否认的事实是,经过一天的采访、撰写、编辑、印刷、打包、分发和投递之后,当报纸被送到读者的手上,新闻已经成了旧闻。而对于一些地处偏远或者交通受阻的乡村,由于邮局无法及时投递,“昨日新闻”甚至成了“每周新闻”。此外,受版面空间束缚,很多已经采写的新闻无法见报,编辑部不得不忍痛割爱;受出版时间限制,一些晚间发生的重要新闻不能及时,只能隔日见报。

新闻的时效性就是新闻传播的及时性和有效性。随着新闻传播手段的更新和受众对信息获取要求的提高,新闻“时效”中“时”的内涵更多地体现为“全时性”和“即时性”。时效性是新闻的生命,是决定新闻是否有价值的重要因素,甚至在一些事件性新闻中起着决定性作用。比如抗洪救灾新闻报道,地方党报受限于传播方式的先天不足,在抗洪救灾新闻报道中,时效性不够和信息量不足的缺陷影响了主流舆论作用的发挥。随着网络时代的兴起和传播手段的创新,这些缺点将得到逐步改善。

在信息化时代,新闻事实的采编固然重要,但能否及时、有效、快捷的传播开来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新闻传播的效果。在一些特大灾难性事件中,准确迅速的传播甚至能挽救更多的生命。传统媒体拥有扎实精干的采编队伍,在新闻采编上有很强的竞争力,但受制于采用静态的、平面的传播方式,无法满足受众对于新闻更快、更新、更全面的需求。而新媒体如互联网、手机等,则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传统媒体的不足。

二、新媒体时代地方党报在抗洪救灾新闻报道中的探索

网络时代来临,信息以秒为单位不断刷新,这给新闻报道带来了前所未有的考验。在抗洪救灾新闻报道中,受众渴望的是新闻事实的“全景呈现”和“实时呈现”,传统媒体必须加快媒体融合步伐,创新方法手段,在新闻传播中快人一步,在媒体竞争中抢占先机,在舆论引导中砥柱中流。

近几年来,池州日报社着力推进传媒结构调整,以报纸为平台,积极创办新媒体,先后创办了池州新闻网、池州手机报、池州廉政手机报,《池州日报・九华晨刊》和池州新闻网官方微博、微信,形成了以《池州日报》为龙头的多媒体发展格局。在2016年的抗洪救灾新闻报道中,池州日报社创新方法手段,让媒体融合释放出巨大的合力。

2016年7月,池州连遭暴雨袭击,强降雨引发大洪水,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启动Ⅱ级应急响应。洪灾当前,池州日报社按照全社一盘棋的要求,打破内部部门界限,在报社编委会的统一指挥下,《池州日报》《池州日报・九华晨刊》及新媒体中心统分结合、共享资源、各具特色,共同做好抗洪抢险救灾宣传报道工作。

7月4日起,《池州日报》每天拿出两个以上版面,开辟“坚决打赢防汛抢险这场硬仗”专栏;《池州日报・九华晨刊》拿出三个以上版面,开辟“众志成城 抗洪抢险救灾”专栏,对各地各部门抗洪抢险救灾工作进行报道。池州新闻网开设“坚决打赢防汛抗洪抢险救灾这场硬仗”专栏,对两张报纸的内容进行转发。

毫无疑问,如果仅仅是日报和晨刊按部就班地报道,受众对自然灾害新闻报道“全景呈现”和“实时呈现”的要求会得不到满足。为了突破传统媒体的制约,池州日报社决定开通池州新闻网“汛情直播”微信平台。

通常所说的微信直播,是指将实时视频通过微信页面进行直播。而池州新闻网的“汛情直播”微信平台,则是整合了视频、图片、文字、链接等诸多内容。《池州日报》《池州日报・九华晨刊》和新媒体中心30多名记者被整合起来,统一调度,拿起相机、手机和采访本,把抗洪救灾一线所见所闻运用文字、图片等形式,传送给“汛情直播”微信平台编辑中心,通过手机微信实现了抗洪救灾信息和真实场景的实时。同时,根据《池州日报》《池州日报・九华晨刊》的不同定位,加强新闻策划和包装,刊发各具特色的新闻报道。

一家报社旗下的“全媒体”参与,显然不是媒体融合的全部,而是简单的媒介相加。媒体融合要求把各种媒体的采编作业有效结合起来,资源共享,集中处理,衍生出不同形式的信息产品,然后通过不同的平台传播给受众。在这次抗洪救灾新闻报道中,池州日报社把《池州日报》《池州日报・九华晨刊》和“汛情直播”微信平台的采编作业整合起来,不仅保证了新闻传播的时效性,也为受众提供了各具特色的新闻产品,实现了从简单的媒介相加到媒体融合的转变。

三、“直播新闻”迸发出媒体融合的强大合力

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发展是大势所趋。池州新闻网“汛情直播”微信平台的成功运行,在抗洪救灾新闻报道中打通了池州日报社旗下各种媒体的互通渠道,有效地整合了采编资源,释放出媒体融合的强大合力。

新媒体的加入拓展了新闻报道的空间。2016年抗洪救灾持续20多天,池州日报社参与记者500多人次。为了最大化地报道抗洪救灾一线新闻,《池州日报》和《池州日报・九华晨刊》通过增加地方新闻版面、增开摄影专版等拓展版面空间,累计刊发稿件600余条。而“汛情直播”微信平台则不存在“版面不足”的问题。抗洪救灾新闻报道中,全社记者为池州新闻网“汛情直播”微信平台所用,采写编发各类信息2000多条,点击量100多万人次。“汛情直播”微信平台实时更新抗洪救灾一线新闻,在抗洪救灾的危急关头,做到了连续20个小时滚动播出。

“直播新闻”的实时性提升了新闻报道的客观效果。相比《池州日报》和《池州日报・九华晨刊》这两个传统媒体,“汛情直播”微信平台能够在第一时间、跨越时空传递信息,在传播力大大提升的同时,增强了影响力。抗洪救灾期间,前方记者实时传递一线信息,以现场直播的形式滚动播放灾区抗洪抢险救灾信息。在报纸难以迅速及时发送到基层干部群众手中的同时,新媒体发挥出跨越时空的优势,在帮助灾区干群第一时间掌握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稳定民心等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身处外地的池州人通过“汛情直播”微信平台了解家乡受灾情况,发起慈善公益救助活动,有力支援了抗洪救灾工作。

多媒体参与的宣传“大合唱”增强了新闻报道的舆论引导力。抗洪救灾期间,《池州日报》《池州日报・九华晨刊》和以“汛情直播”微信平台为主的池州新闻网,根据各自不同的定位,加工不同的新闻产品阐释共同的主题。“汛情直播”微信平台以简讯和图片为主,主要任务是第一时间传递信息;《池州日报・九华晨刊》凸显人文关怀,重点报道抗洪救灾中的感人故事;《池州日报》立足党报立场,在完成各项政治任务的基础上,挖掘深度,刊发评论。三家媒体合力,爆发出巨大的力量,丰富了新闻产品,满足了不同受众的需求,增强了舆论引导力。今年池州市试点海绵城市建设,不少市民看到街头、小区积水严重,认为海绵城市建设没有达到前期宣传的效果,政府有关部门不作为、乱花钱。实际情况是由于海绵城市建设刚刚启动,大多数项目仍在建设中,而少数项目已经完成施工并发挥了效益。针对市民对于海绵城市建设的质疑,池州日报社编委会快速反应,立即安排记者到现场采访。“汛情直播”微信平台采用了记者现场发回的照片,配发了有关部门负责人的解释。随后,《池州日报》《池州日报・九华晨刊》用深度报道的形式进行了解读,起到了释疑解惑的作用,发出了主流媒体的“主流声音”,发挥了党媒应有的舆论引导作用。东至县一名群众在没有掌握事实的情况下,主观臆测,在微信“朋友圈”散发了政府要炸破圩堤的谣言。“汛情直播”微信平台及时辟谣,《池州日报》《池州日报・九华晨刊》在次日刊发了有关部门及时处理谣言散布者的消息,消除了恐慌,稳定了民心。

实践证明,直播是报道重大新闻事件和公共突发事件最有时效性的传播方式,能带来更好的宣传效果和广泛的舆论影响。在平面媒体时代,直播新闻是广播电视台的专利,随着网络的兴起,地方党报也能参与到直播新闻中来,在抗洪救灾等突发事件的新闻报道中扬长避短、出新出彩。特别是智能手机的普及,给媒体传播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得移动终端者得天下。中国微信用户已经有6亿多,大量的信息是通过手机等移动终端随时随地获得,所以微信直播在便捷上性已经占尽先机。池州日报社在2016年抗洪救灾新闻报道中创新方法手段的探索,彰显了媒体融合的优势,为做好抗洪救灾等突发事件新闻报道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参考文献:

[1]张袖砚.新闻时效性的把握[J].记者摇篮,2009(7).

[2]庞宇.新媒体环境下的灾害报道[J].新闻前哨,2015(8).

[3]程忠良,梅玉明.全媒体时代新闻职业的变化[J].青年记者,2010(6).

第8篇

2010年的“整点快报”从9:00到22:00,每天11档滚动播出,尽管播出时间不同,但是每档节目都采用统一的新闻编排格式(见表1):

这样的节目编排已经具备了格式化(轮盘式)操作的雏形。对于听众来说,广播传统的线性传播和单一声音介质传播其实是不方便受众接收信息的,也不利于形成收听习惯,更不利于形成媒介品牌,因为它的节目编排随意性较大:今天和明天的新闻编排可能不同,A编辑和B编辑的编辑风格也存在差异,新闻量大和相对较少的情况下也可能不一样,甚至编播人员的情况和工作状态都可能影响到节目的表现形式。而新的“整点快报”则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广播的这一不足,它给听众相对固定的节目形式包装,便于听众和广播频率之间形成约会意识,并进而自然地产生持续的收听行为。

在品牌建设方面,这使得“整点快报”在受众心目中形成明确的形象或个性。而这种品牌效应的形成,是新闻理念、编排思路和节目管理原则发生变化的结果,也就是说在节目播出前实行了格式化的操作,而在这个操作过程中运用了目标管理的原则。

目标管理原则的具体内容

目标管理原则包括以下内容:

1.目标必须是具体的(Specific),即工作目标和绩效考核目标切定的工作指标,不能笼统,也不能含混,便于目标参与人员理解和执行。

2.目标必须是可以衡量的(Measurable),绩效指标是量化的或者行为化的,考核这些指标的数据或信息是可以获得的。

3.目标必须是可以达到的(Attainable),目标不能过高或过低。

4.目标必须和其他目标具有相关性(Relevant)。

5.目标必须具有明确的截止期限(Time-bound)。

“整点快报”工作目标和绩效考核目标的确定就是遵循了上述原则,具体如下:

1.目标的具体性:每档新闻15分钟,包括30秒的提要(+天气预报)、10条新闻(含2条音频报道)、新闻预告、1到2条连线报道、5条资讯(服务资讯+天气预报+路况信息)和新闻预告,每个新闻样式都有固定的时长要求。每档新闻在条数上的更新率为60%。平均计算,每档新闻播出将近20条稿件,每条新闻的时间为40秒左右,这和美国最为成功的全新闻广播1010WINS电台轮盘式播出的新闻时长要求基本一致,与广播受众市场的特点也是契合的。传播学者保罗・利文森早就指出了广播的伴随收听特点。他说,广播传播模式是“社会性伴随物――多任务”,也就是说,现在的广播受众不会专心地听广播;广播已经从“曾是众人焦点场所的客厅”搬到了“汽车、厨房、浴室,白天还可以到海滩上去”,它成了一种“附带的媒体”,一种“背景媒体”??。这种媒体属性和受众特点决定广播在播出新闻时,必须满足受众不经意中收听的传播特点,简短而有信息量。

2.目标的可衡量性:每档新闻的编播人员由责任编辑、编辑和主播组成,每个岗位都有相应的具体的工作目标,这些目标都是量化的,对应着明确的奖惩规定。

3.目标的可实现性:主要新闻要素都可以完成,连线报道由采访部和编辑部带班主任在主管台长的指导下举行策划会,确定选题,并在播出档期上做出具体安排,对于突发事件按照“第一时间”的原则随时插播。

4.目标的相关性:新闻预告使得每档节目甚至全天节目增加了关联性,增强了听众收听节目的粘连度。“整点快报”不是一个孤立的节目,它是新闻广播的一部分,是这个系统中的子系统。

5.目标的时间性:新闻的生命在于时效性,广播新闻尤其如此。“整点快报”对应着每个整点,它的基本要求是“新闻正在发生,记者正在现场”,新闻要“第一时间、第一现场”,后台的编播人员也要在最近的档期播出最新的报道,不能随意延后。

新闻是一种对客观事实的主观反映,每条新闻无法抹杀它的记者个性,这也有助于增强广播新闻表现形式多样化和可听性,但是一档综合新闻节目、一个广播新闻频率,应当减少编播人员的随意性和个性色彩,以便形成统一的风格,方便听众收听,从而对听众产生一定的聚合效应,在听众心中形成一定的节目品牌。新版“整点快报”实际操作以来,节目风格初步形成,听众反馈耳目一新,其中最为突出的特点和进步是新闻报道大为提速,真正实现了广播新闻要“快”的优势。

执行目标管理原则需要持续改进之处

目标管理原则是节目管理模式,它们的引进有助于转变新闻理念、思维方式、节目内容和报道方式,但是目标管理原则目标的各项指标不应当是静止的,而应该根据实际情况持续改进,以使新闻报道质量不断提升。

首先,地方广播媒体要张扬本土新闻的竞争优势。美国的纽约1010WINS新闻广播所播出的新闻中,当地新闻占到了75%,而在这75%的新闻当中,自采自编的又占到75%。1010WINS秉承的编辑原则是即便是非本地新闻也要变成本地视角??。“整点快报”目前在强化本地新闻这一点上还有待提高,应该在格式化操作规程中明确本地新闻的分量、时间和条数。

要实现这个目标,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有所突破:

一是建立广泛而有效的新闻报料队伍,以便及时获知各个方面的新闻线索,从而能够不遗漏本地的重要新闻和各种突发事件;

二是进一步强化新闻策划意识,增加非事件性新闻的报道比重;

三是做好国内国际新闻的本地落点,增强国际国内新闻报道和北京受众的关联性。

其次,声音是广播的唯一传播介质,广播新闻要尽可能地发挥声音传播的优势。与事件同步的广播新闻能给受众以身临其境的现场感和无限的想象空间。这一点已经被无数的事实所证明。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的名记者爱德华・莫罗早年以第一人称所做的二战战地报道,70多年过去了,现在读来仍然能让人感受到他当时的激情和报道的冲击力。

1940年他从伦敦发回报道:

今天我去买帽子,却发现我最喜欢的店铺没了――被炸成了碎片。鞋店的窗户炸翻了。我决定去理发,理发店的窗户也没了。可是那个意大利理发师依然在工作。“总有一天,”他说,“我们会再次微笑,但是食物在轰炸过后就似乎没有那么好吃了。”

他对盟军在荷兰空投的描述:

他们行动了。你听得到他们的呼喊声吗?我可以看到他们的降落伞正在降落。每个人都看得清楚。他们降落在教堂附近的小风车旁边,姿势非常优雅。他们看上去完全放松,若无其事,像一个个挂在绿色灯影下的卡其布娃娃??。

这样的报道有现场描述,有背景音响,有记者感受,还有采访对象的语言,就像在给听众娓娓道来地讲述一个故事,同时在听众心中展示一幅新闻现场的图景。

再次,广播新闻应该最大限度地发挥“快”的优势。

保罗・利文森说,广播的出现将“这里和现在”广为传播,而对受众来说,则“越来越沉溺于现在”。前者指的是广播的媒介特点使得新闻的实时传播得以实现的可能性和现实性,后者则指的是这种实时传播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换句话说,“现在的新闻现在报”是听众的现实需求,也是广播媒体应该和可以实现的目标。

与事件同步,实时播报新闻,既是对采编人员新闻意识的要求,更重要的是建立一种反应机制。这种新的新闻意识指的:一是强调即时播报意识,摒弃栏目意识。如果北京新闻广播电台大部分的采编力量的主要精力和注意力都放在早晨的“北京新闻”,这不但浪费了新闻资源,也影响了新闻时效;记者应该为频率供稿,而不是为栏目供稿。二是强调新闻的过程意识,摒弃静止意识。要根据事件的进展持续不断地发回报道,而不是等到事件完结后再作总结式报道。

在反应机制上,有时整点播出新闻的报道模式并不能做到和新闻事件完全同步,这往往影响了新闻的时效性,有损报道的鲜活性,应对这一问题的可行办法是发生重大新闻和重要突发事件时应打断正常播出节目,随时插播。在新闻面前,任何按部就班的程式化节目都应该让步。

注释:

①[美]保罗・利文森著,熊澄宇等译,《信息革命的历史与未来》,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年出版,第100页。

②张勉之:《世界广播趋势》,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5年出版,第98页。

第9篇

速度是突发公共事件发生之后媒体之间比拼的关键,谁能够在第一时间传递焦点信息,谁就是新闻战中的最大赢家,从这个角度上来说,时效性将决定突发公共事件报道的成败。本文就广播媒体新闻报道的时效性问题做以探讨。

一、新闻报道时效性建设的策略

1.来自网络新闻监测

如何能够在第一时间知晓突发公共事件的发生呢?相比于广播、电视和报纸,网络媒体报道的时效性已经处于明显优势,因此对网络新闻的无缝监测将对广播媒体能否迅速报道突发事件至关重要。具体实施策略为:

⑴建立24小时网上即时新闻的监测机制

设立值班编辑,并且要求各位值班编辑负责将各家新闻网站的重要即时新闻、有价值的新闻线索和突发事件上传至工作群,为广播媒体新闻指挥中心提供信息来源。

⑵扩大网络即时新闻的监测范围

对于一些重大敏感政治事件及、省委宣传部严控的新闻宣传事项,广播媒体各频率及网站应密切关注新华网等国家官方网站,待官方网站消息之后立即进行。而对于其他的如战争、重大灾难等重大新闻事件,像本・拉登被击毙的消息,境外网站的时间要早于国内网站,因此,广播媒体若想抢得突发事件报道的先机,就必须将网络新闻线索搜寻的触角延伸至全球范围之内。除关注国内主流新闻网站之外,还要密切浏览凤凰资讯网、路透社、CNN、BBC、华盛顿邮报、纽约时报等具有全球新闻视野的网站,在把握好新闻宣传纪律的前提下,采用其有用的新闻线索。

2.来自全球视野的电视媒体新闻监测

相比较于网络新闻的监测,电视媒体的新闻监测在即时性上略显不足,但在筛选难易程度上则更加方便快捷。来自全球视野的电视媒体滚动播出的新闻仍具有较强的时效性,同时因为电视媒体线性播出和二次编辑的特性,使得我们找到有价值的新闻线索的几率也更高。具体实施策略为:

在广播媒体的新闻指挥中心、新闻中心、各频率和新媒体广播编辑部以卫星电视的方式安装CNN、BBC、NHK和凤凰卫视电视新闻频道,值班工作人员通过伴随收看收听的方式将有价值的新闻线索迅速汇总至新闻指挥中心。

3.来自信息充分共享的新闻呼叫中心――广播媒体导播平台

目前,广播媒体各频率征集新闻线索主要通过各频率的直播间热线,这是听众提供有价值新闻线索的重要渠道。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经常会遇到下面两种情况:

⑴有价值新闻线索的流失:

因为听众提供的有价值的新闻线索与直播节目或频率定位不符,而被导播编辑直接放弃。

⑵具有放大效应的新闻线索未能放大:

对于特别重要的新闻线索,主持人和导播只做一般性处理,而未能深度挖掘或形成全动效应。

针对上述问题,广播媒体迫切需要构建信息充分共享的导播平台。在此平台上,各频率可将新闻线索统一汇总至新闻指挥中心,新闻指挥中心将根据新闻线索的类型、重要程度处理相应的新闻线索。同时,新闻指挥中心可以充分利用该平台向各频率迅速需要全动的信息。

4.来自处置突发公共事件的公共服务部门

卫生医疗、公安消防、气象水利等部门因其公共服务的职能,在突发公共事件发生后,能够较早的掌握信息源,并可便捷的获得事态发展的最新动态消息。这需要我们广播媒体的战线记者与对应战线的宣传部门建立长期、稳固的信息联系。在突发公共事件发生后,能够保证官方沟通渠道的畅通。

二、新闻报道时效性建设与宣传纪律的契合点

在某些突发公共事件发生之后,不时会发生主流媒体在一些本该"发声"的重大事件中"失语"的现象。总结起来原因有三,一是媒体自身水平、机制与视野的局限,对突发公共事件的敏感度不够;二是即使看到了问题,但只是轻描淡写,缺乏深度挖掘的勇气和责任;第三,也是最主要的是我们的主流媒体长期受"正面宣传为主"的指导思想的影响,在宣传纪律与新闻规律发生矛盾时,坚持宣传纪律第一的原则。

1.抢发新闻的实际操作过程中,我们需要注意几个问题:

(1)涉及民族、宗教、政治、外交、腐败等高度敏感问题要格外慎重

这些问题都是新闻报道有可能撞入的“雷区”,稍有不慎,就会使广播媒体的新闻报道陷入不利境地。因此,广播媒体在抢发新闻时要讲政治,要有取有舍,对于高度敏感的问题,广播媒体最好在新华社等国家级主流新闻媒体消息后,再行。

(2)在抢发新闻时要做到冷静思考,尊重新闻事实

作为主流媒体,广播媒体在抢发新闻时要以客观事实为依据,不能为了“抢新闻”、“出风头”而主观臆断,凭空捏造新闻事实,不能为了追求新闻卖点而放大新闻事实。在报道时要避免主观色彩、感情用事,对于记者并不熟悉的领域,必须坚持严谨作风,进行深入细致的了解,防止某些局部、细节失实,这样才能让广播媒体所抢发的新闻赢得较高的公信力。

2.选择相对宽松的新闻领域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广播媒体在提升新闻时效性、遵守宣传纪律的前提下,还要为受众提供受众所乐于关注的新闻内容。在本文看来,可以选择既风险低,又叫好叫座的新闻领域进行报道:

(1)产品质量与安全事故

在我国诸多法律中,有一些保障公民知情权及媒体对危机和突发公共事件报道的法律规定。其中,具有代表意义的是《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和《安全生产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六条规定:“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国家鼓励、支持一切组织和个人对损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行为进行社会监督”。

由于法律层面上的保障,宣传主管部门公布的宣传纪律中涉及产品质量与安全责任事故的比例并不高,而这两类问题又是受众关注度极高的领域,容易在受众中形成舆论热点,因此,广播媒体在对产品质量和安全责任事故两大领域的报道上可以在尊重事实的基础上放开手脚,进行及时的新闻与舆论监督。

第10篇

关键词:广播新闻;现场报道

广播现场报道,是广播电台播报新闻的主要形式,它作为广播新闻中的轻骑兵正越来越多地被运用于广播新闻报道中。广播现场报道除了具有交流信息、引导舆论的功能外,还因其逼真直观的现场感,小中见大的包容性,给人以身临其境的美感,具有审美的功能。恰到好处的现场报道可以使新闻节目的节奏富有变化,造成对听众听觉感受的强烈冲击。变化所具有的张力,变化所带来的美感,使现场报道在广播新闻中具有一种不可抗拒的魅力。

临夏人民广播电台是一家县级电台,自1991年建台以来一直在新闻节目中探索、加强现场报道。特别是2008年节目改版之后,在临夏新闻中相继推出了《现场声音》和《民生在线》两个子栏目。所播稿件全部都是记者从现场发来的报道,这一举措极大地加快了新闻报道的速度,提升了节目的可听性。受到了听众的普遍好评。但是随着现场报道数量的增加,不少质量上的问题也显现出来,比如典型音响使用不够,采访对象选择不恰当,提问设计不精确,记者现场主持情绪不高等等,使许多报道不深入,不透彻,甚至偏离了报道初衷。认真分析这些现象,不难发现有这样几方面的原因:

一、记者对现场报道的形式理解不到位。广播现场新闻的“现场”,就是不折不扣的“现场‘耳闻目睹’”,作为第一手材料,就是广播记者必须亲临新闻“现场”,口述新闻“现场耳闻目睹”的闪光点。wwW.133229.cOm而有些年轻记者对现场报道的理解仅仅停留在在现场手持话筒向听众做报道的一种形式。记者只需要简单地介绍一下现场,再找几个采访对象一采访就草草完事。其结果就造成了在现场报道中突出了采访对象的声音,削弱了记者的功能,更不要提记者对新闻背景的交代了。在这里,记者只是暂时转型为新闻现场的主持人,没有发挥耳闻目睹的作用,使整篇报道听上去很热闹,但往往因为新闻要素不全面,或报道深度不够而不能满足广大听众全面了解新闻事件的需求。

二、记者现场报道前的准备工作做的不够。很多记者到达现场后只是对一些相关人员进行简单地询问后,就开始做现场报道。这样既缺乏对新闻背景的深入了解,也缺乏报道主题的最佳选择,这就造成听众了解到的有用信息非常有限,从而影响了报道的质量。

三、记者的现场定位不准确。现场记者不同于主持人,作为记者,他要把所见所闻,点上面上的新闻点经过筛选组合后再进行有选择、有重点的报道,特别是对一些新闻背景进行必要的交待。同时,记者又是一位主持人,又有效地将采访对象融入到报道之中,让采访对象在合适的时机出声音,在需要的地方介绍情况,以全面完整地报道整个事件。记者如果仅仅起到一个主持人的串接作用,而没有发挥记者作用,这样的报道听起来缺乏主题,信息量小,不符合报道要求。

四、记者的现场把握能力不足。一些记者不能迅速在现场提取最有价值的信息进行报道,而是胡子眉毛一把抓,偏重表面描述而放过了最有价值、最重要的信息,造成了报道主题的偏失,降低了报道的新闻价值。

五、记者对数字化设备的过分依赖使一些现场报道掺杂水份。现在很多记者所谓的现场报道,都是在采访后期一来数字化的设备合成的。尽管这种做法较好地弥补了现场的一些遗漏,但仔细听来还是缺乏现场感,最关键的是长期下去,现场报道因馋杂了过多的水份而失去其竞争的优越性,记者也会失去真正在现场作报道的能力。

应该说正是这些原因造成了我们的现场报道鱼龙混杂,水平削弱化。影响了整个新闻质量。

要使广播现场报道真正能达到客观真实、有美感,首先务必要增强“现场耳闻目睹”的魅力,用现场美来吸引听众。这就要求记者从三个方面下功夫:

一是留心新闻现场的各样事情。从大的方面讲,要留心新闻现场的性质:如 政治 的、军事的、 经济 的、文化的;要留心新闻现场的场景:阴、晴、雨、雪、鸟、虫、鱼、花、草、树木、江河、湖海等等;要留心新闻现场的人与事:衣、食、住、行以及人与人之间、人与事之间的关系等等。观察要力求全面,可进行比较性观察,换角度、多侧面观察、连续性观察,力求全面地认识新闻现场。

二是在全面观察的基础上,力求精细地观察。精细,就是要求观察得深入、细致,既要善于看出别人所忽略的现象和事实,又要摆脱表面现象的迷惑,对事实进行深度的透视,探到新闻现场的底蕴。

三是从观察到体验。生活中美的事物是客观存在的,记者要在观察中要调动所有的感官。从视觉、听觉、味觉、触觉、嗅觉等各个方面去感受、体验观察对象的多种特点,在别人司空见惯的东西上能够发现出美来。 既从平凡之中找到不平凡的东西,又从不平凡中找到平凡的东西,只有通过这样的观察体验,现场报道才会有生命,才会入情理,才会有美感。

四、现场报道要力求情景交融,增强广播新闻的共鸣力。现场报道不仅要叙事,写人,还要传情,使之情、景、人融为一体,方能增强广播现场新闻的共鸣力。

第11篇

现场报道具有以下的传播优势:

一、电视记者与观众当面会晤,直接交谈,进行“一对一”的传播,使观众感到亲切可信。

电视新闻的现场报道与一般现场实录的新闻片的主要区别是记

者直接出现在现场向观众作实地口头报道。这就仿佛电视记者将新闻现场和新闻人物一齐带到了观众面前,向观众当场阐述所发生的一切情景。这种传播方式有一种超越媒介的穿透力,能产生当面会晤,一对一的人际直接传播效应,这就大大缩短了传者与受者的距离,增加了电视新闻的真实感和亲切感。这好象是看一部某国风光纪录片听播音员画外音介绍,与听刚从美国归来的好友指着录像绘声绘色的介绍不同一样,人们总觉得后一种方式更为亲切可信。1986年10月15日,英国伊丽莎白女王访问上海,中午11点45分,客机准时降落虹桥机场,电视记者在现场叙下舷梯接受儿童的献花。记者如同面向自己的朋友,介绍这里正在发生的一切,这种当面播报的方式,使观众倍感亲切。

由于电视记者与新闻现场一起出现在电视屏幕上,记者的形象也成了电视新闻传播的一种信息。从传播学的观点看来,现场上一切信息因素都有助于提高传播效能,一位电视记者,尤其是一位名记者所作的现场报道必将大大增强电视新闻的传播效果。

二、电视现场报道强烈的现场感,能使观众产生身临其境,参与其事的临场感、介入感。

现场报道的规定环境是在新闻发生的现场。电视记者作为新闻事件的目击者甚至参与者向观众讲述,现场的特定环境,气氛甚至种种细微末节,除了电视画面已揭示的内容以外,都可由电视记者向观众作口头报道,使新闻事件的发展变化在观众的眼睛展开。在“汶川地震”和“北京奥运”期间看电视,印象最深的就是那些面对镜头手持话筒在事件现场播报的记者们。他们眼观六路、 耳听八方,一边观察一边思考,随时调动自己的知识储备,面对镜头出口成章,滔滔不绝,并不时的向身边的目击者或当事人发问。因此,他们并非一般意义上的记者,准确地讲是:“现场报道员 “或“出镜记者”。更精彩的现场报道出现在北京奥运会上。在空中、 地面和场馆内外,在同比赛有关的各个角落,都活跃着现场报道员的身影,伴随着一枚枚金牌的产生后对冠军的现场采访,虽然时间短暂,但极大地满足了观众的收视期待。2008年是一个值得纪念的年份,现场报道员的群体亮相,以不可阻挡之势展现了电视现场报道的魅力。

三、电视新闻的现场报道形式也向前方的记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电视新闻现场报道能使观众产生同步、 现场感、 亲信感、 参与感的优势,要得以充分发挥,除了选准报道现场与具备必要的摄播器材外,对从事现场报道的前方记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第一,从事现场报道的电视台记者,不同于一般的记者,他是出画面的,是现场报道节目意图的具体体现者,又是节目与受众之间感情交流的桥梁与纽带。因此,他要格外注意自己在公众面前的形象,包括言谈、神态、举止、仪表等等。

第二,从事现场报道的电视台记者,要在新闻事件发生、进展的现场,迅速准确地选择新闻事件与新闻人物,或口齿伶俐、语音纯正地亲自播有关新闻事实,或访问有关新闻人物与知情人物(当事人),还要指挥摄像师富有价值与传播意义的情景与特写镜头。

第三,从事现场报道的电视台记者,不仅负责播报开场白、串联词、结束语、组织串联整个节目内容:而且遇到突发性事件、事件重大转折或特别重要的新闻事实时,还要将即时报道与即时评论结合起来,做到边播边论、夹叙夹议。

第12篇

关键词:新闻播报;创新;反思

高中思想政治课是一门理论性、政治性、政策性、实践性、时效性较强的课程,中学政治教学课堂不仅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主阵地,更是新课程改革发展的重要环节之一,这就要求政治教师在教学理念、教学方法上要有重大变革,经常推陈出新,同时注重在教学反思中,不断总结经验,实现成长与进步。

我在每节课前五分钟,尝试组织学生进行课前新闻播报活动,主要目的是激发学生关注国内外重大时事热点,扩大知识面,拓宽学科思维,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书本知识,同时调动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锻炼和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逻辑思维、理论分析等综合能力。

第一次课前新闻播报活动我安排的是政治课代表,想通过他的播报,起到一个模范带头作用。为了实现第一次播报的良好效果,我专门给他进行了选材和演讲辅导,可以说进行了充分准备。万事俱备,就差他的第一次成功亮相了。上课前,我一般提前到达教室,课代表已经站在讲台前了,看似信心满满的样子,我微笑着鼓励他准备开始,他手拿着准备好的稿子,开始播报了,我正在默默欣赏时,他却戛然而止,忘记要继续说什么了,尴尬地看着我,我也没想到他会突然这样,第一次的新闻播报就这样夭折了。我也没想到,一时也有点接受不了,只好对大家说,“今天的播报就这样,希望下次准备更充分些。”学生们都能听出我的语气中有些不悦,接下来我一如既往的上课下课,我的课代表却整整一节课或低着头,或趴在桌上。下课后我回到办公室,边休息边进行了反思。

第一次反思:

在唯物辩证法中,强调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任何事物都不是一成不变的,都在不断地变化发展,更何况是具有灵性、充满生机活力的每一个具体学生呢?每个学生都是处于发展中的人,作为正在发展中的人,学生也是一个不成熟的人,是一个正在成长中的人。教师不能忽视学生正在成长的特点,一味地要求学生十全十美,对学生求全责备,是违背辩证法的,因此,教师在看待学生上,首先要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学会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在工作中要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克服困难,不断促进学生的进步和发展。

在这次新闻播报活动中,我对于课代表的要求过于完美,给他的压力可能太大了,之前没有想到他毕竟只是一个学生,一个成长中的孩子,我应该多给他些信心和锻炼的机会,我应该更加耐心些,给他更多成长的时间。

反思后的第一次改进:经历了第一次的小小失败。我想从哪里跌倒就从哪里爬起来,下午放学后,我专门请来我的课代表,和他进行总结和商量,希望他下次上课前能够继续新闻播报。我们交谈了近半个小时,他的话语渐渐多了、笑容渐渐多了,我应该对他有信心,相信他的能力,相信他会进步。果然,第二次新闻播报时,他发挥得很好,我的情绪也很高涨,那一节课课堂气氛也相当好,那一节课的所有情景在我的记忆中永远留存。

课前新闻播报活动开展几周后。我发现参与播报的学生出现断档现象。课代表也很为难,说不好安排播报人。

第二次反思:

为什么学生对这项活动不太感兴趣?尤其是班级的优秀学生鲜有报名。是没兴趣?还是怕浪费时间?我原以为越是优秀学生越会积极参与,可以通过此活动更多展示自我价值。

为了弄明白其中的原因,我专门召集一些学生做了调查,结果发现某些优秀学生认为这项活动仅是播报新闻,张张嘴、说说话而已,活动过于简单和容易,凸显不出他们自认为的水平和能力。

反思后的第二次改进:我做了调整,增加适当点评环节,即要求新闻播报的学生还要进行适当地点评,评的要有理有据,体现高中学生政治学科的知识和素养。没想到,这一小小的附加活动和要求,吸引了不少优秀学生的积极报名和参与,在课前新闻播报时,播报的学生严肃认真、言语流畅,俨然一副新闻主播的模样。播报结束时,还能结合所学的理论知识进行适当点评,让在座的其他学生深表佩服,同时很好地激发了所有学生上课前的积极情绪,调节了课堂气氛。

正在我为学生的积极参与和良好表现庆幸时,出现了新的状况,播报人很积极,但是其他听的学生却一副事不关己的模样。

第三次反思:

播报人很积极且参与的学生基本上是班里学习较好的学生,他们在播报前会认真准备,播报时也能正常发挥,问题是播报形式很是单一,点评也渐渐走向程式化,其他学生觉得没有新鲜感了,也没兴趣继续认真听了。怎么改变这种现状呢?

反思后的第三次改进:我征求学生对这一活动的意见和改进建议,他们出了个新主意,说增设展现个性环节,即在新闻播报的同时可以辅助以唱歌、跳舞、相声等丰富的形式,尽可能展现学生独特的兴趣、爱好和特长,必要时可以邀请其他特长学生加盟,共同完成播报任务。

自此,学生的个性化新闻播报和点评活动,如火如荼的开展起来。一段时间以来,我班的新闻播报环节,配合着吹拉弹唱,讲的激情四射,形式的确多种多样,体现出当今学生的多才多艺、兴趣广泛。

通过这项活动的拓展,我越来越深刻地体会到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的重要性,教师应该充分相信每个学生的能力都是无限的,相信每个学生都能在合适的舞台上成功。作为教师应该独具慧眼,及时发现每个学生的兴趣爱好、特长潜能,并善于创设展示学生才华的条件和机会。你给学生一个舞台,学生一定会带给你无限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