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01 09:46:03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高等教育学,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论文摘要]本文对高等教育学的理论建设作了一些探讨,认为继续搞好高等教育学研究工作需要在观点、方法等方面进行梳理,使之更加科学,更加完善。
一
一门理论科学在其走向成熟的过程中,一般总要经历积累材料、整理材料和掌握材料这样三个阶段。没有材料的积累固然不能成为一门科学,但若对材料只是作简单的收集而不予以整理,并进而为我们所掌握,也还是不能为建设我们的理论科学服务。“掌握”一词的德文原意是在精神上“占有”、“据为己有”,按照黑格尔的话来说,就是在思维中“扬弃了与对象之间的对立”,而“把这一内容变为我的”。所以,只有做到了这一步,我们所积累起来的材料才能为我所有;否则,就很难吸收到我们的思想体系中来,并对建设我们的理论科学真正有所帮助、有所补益。
按照这一认识来审视当今我国高等教育学理论研究的现状,我们认为基本上还只能说是处于材料积累的阶段。过去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我们对于国外现代高等教育学理论研究和发展的现状所知甚少;改革开放以来,我们不仅引进了许多当代西方高等教育学理论,而且对传统的西方高等教育学理论,也有了更加全面而完整的介绍,这对于开阔我们的视野,丰富我们的理论资源,从各个视角和层面来认识高等教育学的性质和特点,无疑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但使人感到不满足的是,这个工作基本上还停留在引进和介绍上,初步的分析、评价、梳理、鉴别的工作还做得不多。所以,若不尽快改变这种状况,迅速完成整理材料和掌握材料的工作,妻建设具有我国特色的高等教育学理论,恐怕也就无从谈起了。
那么,我们如何才能实现这一目标呢?恩格斯在谈到近代欧洲自然科学发展和演变历史时的一段话,对我们是很有启发意义和指导作用的。他指出:“虽然十八世纪上半叶的自然科学在知识上,甚至在材料的整理上高过了希腊古代,但是它在理论地掌握这些材料上,在一般的自然观上却低于希腊古代。在希腊哲学家看来,世界在本质上是某种混沌中产生出来的东西,是某种发展起来的东西、某种逐渐生成的东西。在我们所考察的这个时期的自然科学家看来,它却是某种僵化的东西、某种不变的东西,而在他们大多数人看来,则是一种一下子造成的东西。科学还深深地禁锢在神学之中。它到处寻找,并且找到了一种不能从自然界本身来说明的外来的动力作为最后的原因。在这个僵化的自然观上打开第一个缺口的,不是一个自然科学家,而是一个哲学家。1755年出现了康德的《自然通史和天体论》,关于第一次推动的问题被取消了;地球和整个太阳系表现为某种在时间的进程中逐渐形成的东西。”他认为.“在康德的发现中包含着一切继续前进的起点”.后来一系列的“进一步的发现使得它最后获得了胜利”。从此,“一切僵硬的东西溶化了.一切固定的东西消散了.一切被当作永久存在的特殊的东西变成了转瞬即逝的东西.整个自然界被证明是在永恒的流动和循环中运动着”。正是这个崭新的自然观.推动着19世纪欧洲自然科学突飞猛进的发展。这段话对于我们的巨大的启发意义在于:它说明了正确的观点在整理和掌握材料、推动科学走向进步的过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使我们认识到,目前高等教育学理论研究之所以处在材料积累的阶段而没有深入下去的根本原因,就在于至今还没有形成和确立一个足以反映我们时代要求和高等教育精神、并有能力来整合和同化已经积累起来的一切有价值的理论资源的高等教育学观念。因此.尽管我们已积累了一定材料,却无法对其进行整理.更谈不到正确地予以掌握。
二
高等教育学观念是以感性的形式把高等教育的发展状况作为一个整体显示在人们面前的。这就决定了一切真正的高等教育学都必然具有以下这样一些特点:首先,它是以高等教育实际为对象的,它总是从现实的高等教育中寻求题材,从现实的高等教育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试图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思考和回答而发展高等教育,使高等教育向着科学化、民主化的境界迈进。其次.高等教育作为社会的存在物.它必然同时又属于一定的民族。所以.在它的身上必然积淀着一定民族的文化意识、价值观念和审美情趣。
高等教育学研究的对象是高等教育.那么.当高等教育学把高等教育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研究.高教研究者投入研究时也就必然会把这些民族的文化精神和文化意识反映到研究成果上来.从而使高等教育成了一定民族教育的“文化的肖像”。这样.民族性也就成了一切高等教育学论著与生俱来的一种属性。作为存在于我们头脑中的对于高等教育的一种概括的反映形式的高等教育学观念.也就不能不打上这种民族的文化精神的印记。再次.高等教育学面对的是整个的高等教育,所以它能够以感性的形式对之作出反映。这就决定了高等教育学活动不只是一个抽象思维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情感与想象的过程;不只是属于反映的活动.同时还包括着传达的工作。这就决定了我们对于高等教育学研究只有通过多学科、多层面、多视角.才能对它加以全面而完整的把握。以往的高等教育学理论研究虽然未能达到这一步.但也不能否认它们从某一层面、某一视角对高等教育学研究所作出的一定贡献。因此,这些有价值的研究成果.无疑是我们高等教育学理论所要吸取的,高等教育学观念应该能对这些理论资源进行整合和同化;否则.我们对高等教育的认识也将是不全面、不完整的。这就是我们主张我们的高等教育学观念必须具有反映我们时代的高等教育的要求、反映本国高等教育精神、能够用以整合和同化已经积累起来的一切理论资源这样三个条件的主要原因。若是我们不能尽快形成和确立这样一种高等教育学观念.并按照这样的观念去整理和掌握我们的理论资源,那么。积累的资料再多,也只是一堆各自独立存在、互不相干的集合体.而不能达到通过对它们之间内在联系的深入发现和揭示而使之转化为一个有机体。这样,对这些材料的利用也就不能发生质变,产生飞跃,最终为建设和发展我们的高等教育学理论所用。所以.正确的高等教育学观念的形成和确立.也就成了今天把我们的高等教育学理论研究推向前进的一个关键环节。
三
回顾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高等教育学理论研究,几乎一开始就是与对研究方法的探寻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先后被引进的有系统论的方法、结构主义的方法等等,但几乎都是昙花一现、稍纵即逝.都没有在研究中达到过预期的效果。其原因,都是与把方法和观点分割开来,离开了正确的观念的建构,孤立地就方法来谈论方法是分不开的。因为方法作为认识的工具和手段.按照黑格尔的说法是“主观方面通过这个手段和客体方面发生联系的中介”。因此,要使方法在研究中得到卓有成效的运用,首先我们就必须了解客体。而观念,就是反映在意识中人们对客体性质的一种认识。这样,就决定了方法与观念有着一种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性:它既是从一定的观念出发,按照一定观念来认识事物、把握事物的思想途径.又通过这一思想途径.使这一观念所包含的内涵在意识中渐次获得全面而完整的展示,从而使人们达到全面认识这一事物的目的。正是由于以往我们不认识观念与方法之间的这种辩证的关系.所以在高等教育学研究中我们在运用“新方法”时难免有些生搬硬套.而不能使之与高等教育学自身的特点加以有机的结合。如系统论的方法.它是根据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思想.要求把事物看作是由诸多元素组成的有机整体,从多种关系和联系中来对事物进行考察和认识的一种充满辩证精神的思维方法.对于我们全面而完整地理解高等教育学的整体特性,无疑是很有价值的。但由于现代系统论作为在生物学、控制论和通讯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门科学,在方法论意义上是属于一般科学的方法.所以,它对于高等教育学理论研究只具有借鉴意义.而很难简单地加以搬用。只有当它与我们所研究的具体对象高等教育(反映在意识中就是高等教育学观念)达到有机地结合之后,才能转化为高等教育学研究方法.并对我们认识高等教育现象真正有所帮助。而高等教育学按照我们前面所说的就其性质来说既然是知识与价值的统一.那么不同的成分只有通过不同的方法才会对之作出有效的把握。高等教育学的这种双重性质决定了对于高等教育研究的方法.也只有从科学的与人文的两种方法的有机结合中去探寻。而这种结合也就带有对系统论方法进行具体应用的性质。科学的方法与人文的方法作为在近代社会科学研究中产生并发展起来的两种相对独立的研究方法。它们对事物都有自己独特的认识视角和途径,所以.即使同一事物,经过这两种不同方法的研究.也会出现两种不同的风貌。这两种方法的差别自然可以从许多方面来谈。但在我看来,最主要的似乎有这样两点:
[关键词]普通高等学校 生均实际学费 生均事业性经费支出
一、普通高校学费的总体分析
1.普通高校学费的总体情况
近几年,随着我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人数的迅速增长,普通高校的生均实际学费呈增长的趋势,2005年达到4846.16元,2000~2005年间年平均增长5.3%。与此同时,普通高校的生均教育经费支出和生均事业性经费支出却呈逐年下降的趋势(见表 1)。由此导致我国普通高校生均实际学费与生均事业性经费支出之比从2000年的28.73提高到 2005年的41.24%,提高了12.5个百分点。2005年我国普通高校的学费已超过占学校事业性经费支出的40%,这个比例远高于国外的水平。美国 1995~1996学年公立高等学校的生均学杂费与生均经常性经费支出之比仅为14.15%。而在《关于规范高等院校学费、住宿费收费标准报批程序等有关问题的通知》提出,学费标准应控制在年生均事业性经费支出的25%之内。
2.普通高校学费在不同属性高校间存在差异
从不同属性的高校来看,2003年中央属普通高等学校生均实际学费(4538.91元)与地方属普通高等学校生均实际学费(4694.41元)相差无几,但中央属普通高校的生均教育经费支出和生均事业性经费支出(分别为24079.74元和20061.81元),却是地方属普通高校生均教育经费支出和生均事业性经费支出(分别为 12167.35元和 9721.18元)的近两倍。2003年中央属普通高校的生均实际学费与生均事业性经费支出之比22.62。而地方属普通高校的这一比例却高达48.29。
3.普通高校学费在不同地区间存在显著差异
从不同地区的高校来看,生均实际学费、生均经费支出以及学费与事业性经费支出之比(限于篇幅,详表略)的地区差异都很大。2003年中央属普通高校生均实际学费最高的广东 (7295.99元)比最低的浙江(1905.16元)高出 2.83倍,各地区中央属普通高校生均实际学费的标准差系数为0.2397;地方属普通高校生均实际学费最高的浙江(7264.9O元)比最低的青海(2467+75元)高出 1.94倍,各地区地方属普通高校生均实际学费的标准差系数为0.2082同样地,不论是中央属还是地方属普通高校,生均经费支出最高的地区的支出是最低的地区的3至4倍。2003年中央属普通高校生均实际学费与生均事业性经费支出之比最高的河北(53.27)比最低的浙江(6.46 )高出 47个百分点;地方属普通高校生均实际学费与生均事业性经费支出之比最高的湖南(69.76 )比最低的(20.45 )高出49个百分点。
4.普通高等学校学费的影响因素分析
(1)事业性经费支出、预算内事业性经费拨款占教育经费收入比重。以及事业收入中非学费收入所占比重等因素对高校学费的影响。从理论上分析。首先,如前所述,学费作为普通高等学校收入的一部分。与学校的经费支出,尤其是事业性经费支出有关。其次,学费与教育经费收入中除学费外的其他主要收入所占比重有关。由于普通高等学校教育经费收入中。预算内事业性经费拨款与事业收入之和占了绝大部分(2003年的比重为 85.74%)。因此,学费应与预算内事业性经费拨款占教育经费收入比重,以及事业收入中非学费收入所占比重有关。根据对实际数据的观察,我们也得出了同样的结论。
(2)各地经济发展水平与普通高等学校学费的关系。地方属普通高等学校生均实际学费与地区人均 GDP中度相关。直接观察数据可以看出,地方属普通高等学校学费最高的10个地区中有7个是东部地区。学费最低的11个地区中有9个是西部地区;中央属普通高等学校学费最高的5个地区中有3个是东部地区2个是西部地区。学费最低的5个地区中有4个是东部地区,1个是中部地区。可见,地方属普通高等学校的学费,东部地区普遍较高,西部地区普遍较低;中央属普通高等学校学费的东中西部差距不明显。这说明地方属普通高等学校的学费与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有关,而中央属普通高等学校的学费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相关性较低。
综合上述分析可以得出,普通高校学费的主要影响因素有事业性经费支出、预算内事业性经费拨款占教育经费收入比重、事业收入中非学费收入所占比重和人均 GDP(仅限于地方属普通高校)。
二、学费标准的模型建立
1.普通高等学校生均实际学费模型
根据上述分析,高等教育学校学费主要是与生均事业性教育经费、生均教育经费以及家庭收入(城镇、农村)相关的。我们建立普通高等学校生均实际学费模型形式如下:
(1)
其中i=1,2分别为城镇、农村的生均实际学费模型。
研究目标函数y育其它3个自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我们选用了逐步回归分析[1]的方法,在Matlab中运行得到相关结果如下:
城镇:c1=8012.6012,0.3001,--0.6011,0.1001
农村:c2=7833.9002,0.8101,--1.0230,0.1027
于是生均实际学费函数关系为:
(2)
(3 )
2.建立模型的计算
为了验证模型的可行性,我们收集某省2005年普通高校相关数据(如表1)计算该省城镇和农村的生均实际学费。
表1 2005年某省普通高校相关数据一览表
据该省2005年教育统计数据显示其生均实际学费约为4800元,显然以上计算结果符合实际情况。
3.模型结论
从上述高校学费模型中,我们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1)生均事业性经费支出、生均教育支出、家庭收入是影响高校学费的三大要素。
(2)生均事业性经费支出、生均教育支出对普通高等学校生均实际学费的影响农村大于城镇,城镇与农村的家庭收入对生均实际学费的影响相当。
[关键词]范式;高等教育研究;高等教育学科
Abstract:China's research in higher education has gone through two paradigm transformations since 1978. In the 21st century, an open and pluralistic paradigm system should be formed. China's research in higher education will turn into an open research field. The higher education discipline will exist, and it should exert a leading action in the open and pluralistic research in higher education.
Key words:paradigm; research in higher education; higher education discipline
1978年以来,中国高等教育科学研究从蹒跚起步到蓬勃发展,历经两次范式转换。新世纪的中国高教研究事业要持续、健康、繁荣地发展,在解决高等教育现实问题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就必须对现有的“高等教育学科范式”进行一场真正意义的变革,通过建立开放、多元的研究范式,使中国高教研究全面走向开放。同时,高等教育学科并不会因此终结,而是将在开放、多元的高教研究中发挥主导作用,并不断得以完善,为世界高教研究的科学化进程做出应有贡献。
一
从科学发展史看,“范式”的转换往往被认为是科学发展从一个阶段向另一个阶段更替的主要依据。在西方,不仅科学界许多人借鉴“范式”概念来描述现代科学的发展,并试图找出现代科学演进过程中所遵循的必然逻辑,一些教育理论研究者也发现“范式”的魅力,并借用它来解释教育学理论的进展,进而在方法论层次上进行深刻的反思。
何谓“范式”?不同学者的解释五花八门。笔者认为,高教研究范式可理解为研究高等教育现象的一种视野、参照框架和主导性的研究方式,它规定了高教研究领域的成员对解决高等教育问题所共有的理论体系、基本观点、基本假设和基本方法。从这个意义看,1978年以来中国高教研究已经历了两次转换。
第一次转换:“前范式”“普通教育学科范式”。1978年以前,由于高教研究尚未形成专门领域,当时学者从事的高教研究主要是自发、零散的研究,没有专门的理论指导,属于“前范式”高教研究。1978年中国高教研究成为专门领域后,以潘懋元为代表的第一代中国高教研究专职人员就开始致力于建立一个专门的高等教育学科,用科学的理论来指导高教研究。但由于此时高等教育学并未产生,普通教育学就成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构建高等教育理论、高等教育学科的主要理论基础和参照框架,即我们理解的“范式”。潘懋元主编的第一部《高等教育学》就是在参考普通教育学体系基础上经过加工和创新后完成的。普通教育学的基本理论和知识体系经过数百年的探索,已经相对比较成熟。在高等教育科学的起步阶段,把“普通教育学科范式”作为研究范式,无疑是合理的选择。以普通教育学作为参照、在普通教育学理论的基础上寻找高等教育的特殊性,作为构建高等教育理论的主要路径,比直接从高等教育实践中抽象出理论,更加快捷、有效,相比过去缺乏理论指导的经验性研究更是质的飞跃。
第二次转换:“普通教育学科范式”“高等教育学科范式”。尽管1984年第一部《高等教育学》的出版标志着中国高等教育学科的建立,但这并不意味着高等教育学科就成为了高等教育研究的范式,因为借助普通教育学建立起来的高等教育学在体系、概念、理论、方法等方面还不成熟,尚无力承担作为高等教育研究参照框架和主导性研究方式的责任。例如,在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和90年代初期,高等教育科学学科群的形成中,普通教育学及其分支学科如教学论、教育史、教育管理学、教育经济学、比较教育等对高等教育科学各分支学科的影响甚至比新兴的高等教育学更大。1992年以后,随着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入,高等教育科学研究进入了繁荣发展和稳步提高的新阶段,高等教育学科建设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1993年成立的全国高等教育学研究会明确提出以高等教育基本理论和高等教育学科建设为主要任务,该研究会的前三次学术年会都以高等教育学学科建设为主题。在全国高等教育学研究会的带动下,不少学者投身到高等教育学科建设的研究中,对高等教育学性质、对象、体系、方法等基本理论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其目标是建立高等教育学的科学理论体系,实际上也是为了构建高等教育学科范式。与此同时,更多的学者编写了高等教育学新作,在构建高等教育学理论体系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今天,虽然高等教育学科理论体系尚未建立,但高等教育学科作为高等教育研究的指导理论与参照框架已经得到普遍认同,高等教育学科基本上确定了中国高教研究学术共同体解决高等教育问题所共有的理论体系、基本观点、基本假设和基本方法。因而,可以认为“高等教育学科范式”在20世纪90年代已经初步确立。
从1978年以来中国高教研究的进程看,尽管存在两次范式转换,但建立科学的高等教育学科范式这一重大目标始终没有变化。在近二十多年中国高教研究众多成就中,创建高等教育学科、形成高等教育研究范式无疑是最重大的成就,它不仅是中国高教研究事业繁荣发展的直接原因,也是中国为世界高教研究的发展做出的重大贡献。
耐人寻味的是,尽管高等教育学科范式的意义和贡献有目共睹,但学术界对它的质疑和挑战始终没有停息过。特别是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问题的日益多样化和复杂化,新兴的高等教育学科范式在解决这些问题时常常显得力不从心,多学科研究范式受到越来越多研究者的青睐,高等教育学科范式受到严峻挑战。如果说,学科建立初期要不要建立学科、能不能成为学科的质疑主要来自学科之外,目前已经基本从理论上得到解答的话,那么提出建立高等教育学科范式究竟对高教研究有多大作用的问题,主要来自高教研究内部的深刻反思和高教研究中的种种困惑,是对高等教育学科范式价值和功能的再审视和再定位。
实际上,对学科研究范式的质疑在西方早已有之。“二战”以后,随着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的急剧变革,西方社会科学发生了深刻变化,传统的社会科学学科分工日益受到了挑战,分工的有效性越来越受到质疑。尽管传统学科仍然坚守着各自的学术边界,仍然在发挥各自的作用,但“偏狭的学科分类,一方面框限着知识朝着专业化和日益互相分割的方向发展,另一方面也可能促使接受这些学科训练的人,日益以学科内部的严格训练为借口,树立不必要的界限,以谋求巩固学科的专业地位”[1]。因而,华勒斯坦(Immanuel Wallerstein)等西方学者开始大声疾呼:要“重建社会科学”、“开放社会科学”,“将现有的学科界限置于不顾,去扩大学术活动的组织。对历史的关注并不是那群被称为历史学家的人的专利,而是所有社会科学家的义务。对社会学方法的运用也不是那群被称为社会学家的人的专利,而是所有社会科学家的义务”。“总之,我们不相信有什么智慧能够被垄断,也不相信有什么知识领域是专门保留给拥有特定学位的研究者的”[2]。
转贴于 60年代以后蓬勃兴起的后现代主义思潮也对西方社会科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后现代主义在方法论上崇尚一种相对主义、视角多元主义,认为没有绝对统一的、一成不变的、权威的理性和逻辑,没有固定的结论,只有充满生机的思维方式,任何一个理论充其量只是提供关于对象的局部性叙述和局部性观点。同时,社会现实是多元的、复杂的、多方决定的,社会领域从来都不是封闭的终极性的结构,而是开放的、非稳定的、非统一的、偶然的。因此,社会科学研究应当采取多维学术范式,追求对现象的多元解释,追求研究方法论的多元化,尊重解构性差异。
西方学者的上述观点集中表达了一种思想,即社会科学要走出学科的羁绊,克服思维定式,追求开放的研究,追求多维范式和对问题的多种解释。这些观点对中国高教研究范式的变革是有重要启发的。近年来,高等教育学科的危机不在于其合法性问题,而在于其对现实高等教育问题解释能力的弱化,仅仅运用高等教育学科范式已无法解决日趋复杂的高等教育问题,固守单一的高等教育学科范式肯定不利于高教研究的发展。21世纪中国高教研究要持续、健康、繁荣发展,必须全面走向开放,在研究范式上取得新的突破,从单一的高等教育学科研究走向开放、多元的高等教育研究。只有多种范式相辅相成,共同发挥作用,才能真正有效地解决高等教育问题,才能有效提高高教研究的科学化水平。
二
21世纪建立开放、多元的高等教育研究范式,是否就意味着高等教育学科从此走向终结了呢?答案是否定的。未来的高等教育学科不仅不会消失,而且将在开放、多元的高等教育研究中占据主导作用。提出这一观点,主要基于以下三点考虑:
其一,高等教育学科的建立极大地提高了中国高教研究的地位,极大地推进了中国高教研究的制度化进程。
“国内外各门类研究工作发展的实践表明,从‘非制度化’阶段转变到‘制度化’阶段是本门研究状态的质变表现之一。只有‘制度化’才能使本门研究有赖以存在的稳固基础和得到持续发展的保障”[3]。1978年以后,中国高教研究制度化的核心工程是建立高等教育学科,但建立一门学科是一个系统的、复杂的工程,不仅要有学科之名,还要有学科之实;不仅要形成教育学的分支或形成一类系统化、理论化的知识体系,还必须建立学科研究的规范、规则、范式,拥有包括学会、专业研究机构、图书资料、专门出版机构及专业刊物等社会建制在内的学术共同体(academic community)。因此,建立高等教育学科,不仅使高等教育研究在中国取得了合法地位,而且有力地带动了高等教育研究机构、研究组织、研究队伍、课题规划等其他制度化的建设和发展。特别是高等教育学科本身作为理论化、系统化的知识形态,可以作为课程在大学出现,这对高等教育研究专业人才的培养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其二,高等教育学科范式具有多学科研究范式无法替代的独特作用。
尽管多学科研究范式对高教研究的意义已毋庸置疑,但这种范式在保持高教研究的学术独立性,促进高等教育理论的严密性,整合研究兴趣多元性等方面存在缺陷[4]。尤其目前的多学科研究,主要表现形式是有关学科对自己感兴趣的问题或适合自己研究的问题各自进行研究,对同一高等教育问题缺乏多学科的协同研究,这不仅会导致对高等教育整体和全局把握不足,也有可能导致对高等教育一些关键问题,特别是人才培养等高等教育内部问题的忽视。同时,不同学科有不同的理论、方法,也有不同的话语规则和学科文化,未必都能与高教研究相容。不同学科之间的话语沟壑和“坑道视界”,使不同研究者之间难以相互对话、彼此了解和相互借鉴,难以进行协同研究,更难以把高等教育的知识整合起来。
与多学科研究相比,高等教育学科是专门研究高等教育的独立学科,必然以整个“高等教育”作为“问题域”。它既关注宏观领域的高等教育发展,也关注微观领域的人才培养;既研究高等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关系,也研究高等教育内部各种要素之间的关系。显然,通过高等教育学科范式来研究高等教育问题,可以从高等教育的全局来整体把握,可以更好地探索高等教育发展的特殊矛盾和特殊规律,从而建立相对完整和系统的高等教育理论体系。
同时,当代科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趋势是走向复杂性。对复杂性的关注意味着研究范式的一次根本性变革,意味着对于简单性原则的一种时代性反思与超越。解决复杂性的问题需要复杂性思维。与简单性思维不同,复杂性思维认为万事万物都是有机的系统整体,必须用整合的思维方式去考察整体与部分之间的关系,研究问题要采取从整体出发、深入部分,再回到整体的思维方式。运用复杂性思维研究社会科学,需要“自觉地面向多因素构成的复杂巨系统,进行综合性思考”,“只有在最深度的分化和最宏大的综合中保持张力,才能达到对于现代人文社会系统的完整性把握”[5]。高等教育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系统,高等教育问题是典型的复杂问题。解决高等教育问题,不仅需要多维视角和多种范式,也需要在研究中对多种范式进行整合;不仅需要通过多学科研究,深入到高等教育各个层面,追求“局部的、片面的深刻”,也需要对多学科的理论和方法进行整合,从而达到对高等教育问题进行综合性、整合性思考的效果。正如有学者所言:“复杂性所要求的教育研究范式,不仅是后现代的多元,而且还强调整合。”[6]
根据上文对高等教育学科特点的分析,笔者认为,在未来对高等教育复杂问题的研究中,整合多种范式、整合多学科研究的重任非高等教育学科范式莫属。当然,这里只是初步提出这个新问题,至于高等教育学科范式整合多学科研究的机制还有待于进一步探讨。随着高等教育学科范式的不断完善,问题定向、诊断、选择、预见等也将成为未来高等教育学科范式的主要功能。
其三,中国高等教育学科的开放性特点证明它的继续存在不会影响高教研究的开放和繁荣。通过回顾近二十多年中国高教研究的历史,我们不难发现:中国高等教育学科从来都没有把自己封闭起来,始终持一种相对开放的姿态。开放性可以认为是中国高等教育学科的一个重要特点。与不少社会科学的研究领域和学科相比,中国高等教育学科几乎没有门户之见:在研究队伍方面“来者不拒、一视同仁”,无论是教育专业的“科班出身者”,还是其他专业的“半路出家者”,甚至“业余爱好者”都可以加入高等教育学科行列,都可以在学科领域发表自己的看法和成果,都可以通过自己的成果赢得同行的尊重;在研究理论和方法方面“兼容并包、海纳百川”,高等教育学科虽然是研究高等教育的专门学科,但在高教研究中并没有唯高等教育学科“独尊”,任何相关学科的理论和方法都可以为高教研究所用。正如有学者所言:“高等教育学自创立至今,之所以能发展如此迅速,从学科内部看,就是学科共同体有意识地使学科研究处于开放状态。”[7]
在21世纪的中国,高等教育学科的继续存在不会出现华勒斯坦等学者担心的局面,只会促进中国高教研究更加繁荣和发达。当然由于起步晚,研究制度不健全,加之某些落后观念的束缚,以及语言障碍、经费短缺等困难,中国高等教育学科的开放程度是远远不够的,存在国际交流严重不足、高等教育学科建设思路单一等问题。今后,高等教育学科需要进一步开放,学科建设的思路也要更加开放和多样。高等教育学科不必因其他学科的广泛介入而妄自菲薄,应以一种更加开放、更加自信的学科意识,在主动接纳其他学科资源的过程中,重建自己的理论、观点和规范。在未来整个人文社会科学日益走向开放的环境中,高等教育学科要实现自我超越,走向开放是唯一选择。
总之,在未来开放、多元的高等教育研究中,高等教育学科不仅不会终结,相反,它会继续发挥主导作用,这就要求我们今后要继续加强高等教育学科建设,努力构筑科学的高等教育学科范式。同时,未来的知识经济时代,高等教育将从社会的边缘走向社会的中心,高等教育学科作为研究高等教育的专门学科,将受到更多的关注,必然有更多的学者加入到高等教育学科队伍中,高等教育学科大有可能迈入21世纪的“显学”或“朝阳学科”之列,这又向未来的高等教育学科建设提出了更高的目标和要求。
[参考文献]
[1][美]华勒斯坦,等.学科·知识·权力[M]. 刘健芝,等译.北京:三联书店,1999.2.
[2][美]华勒斯坦,等.开放社会科学[M]. 刘锋译.北京:三联书店,1997,106.
[3]陈学飞.中国高等教育研究50年(1949-1999)[C].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4.
[4]陈伟.高等教育多学科研究之评价和超越——关于研究方法论的尝试性反思[J].高等教育研究,2003,(4):45.
[5]欧阳康.复杂性与人文社会科学创新[J].哲学研究,2003,(7):22.
[6]冯建军.教育研究范式:从二元对立到多元整合[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3,(10):18.
关键词:俄罗斯;高等教育;以人为本;学制改革
一、俄罗斯以人为本高等教育学制改革背景
1.国内政治民主化及经济体制改革的必然结果
前苏联时期实行的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在高等教育学制上表现出单一的教育体制和学术精英培养模式。20世纪90年代后,俄罗斯政治体制向民主分权过渡促进了高等教育体系朝多样化发展。前苏联时期实行计划经济体制,高等教育只有一个本科层次,不授予学位。建立市场经济体制后,这样的学制结构已不能满足市场化对人才的需求。政治民主化和经济体制转轨要求高校具有多元的办学模式和培养多样化的专门人才。
2.社会对高等教育以人为本的强烈诉求
20世纪80年代,戈尔巴乔夫提出“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人道化、民主化、多元化和个性化被鲜明地提出来,教育人文化思想随之诞生。教育个性化和人道化就是要以学生为中心,通过教育使学生个性得到充分发展,即教育以人为本。从1992年的《俄罗斯联邦高等教育至2005年发展纲要》和《俄罗斯联邦教育法》中可以归纳出,俄罗斯学制改革最基本的出发点就是保证高等教育机会均等,建立多类型、多形式、多层次的高等教育体系,发展学生个性。
3.博洛尼亚进程的促成
20世纪50年代欧洲启动博洛尼亚进程,其目标是创建欧洲统一的教育空间。1999年颁布《博洛尼亚宣言》(以下简称《宣言》),到2010年为止,已不下46个欧洲国家签署了这一宣言,使其成为一个真正的泛欧洲的承诺。其内容归纳为:实行两级学制,即学士与硕士;实行欧洲学分转换系统(ECTS),增强学习和资格认定弹性;提高师生学术研究和学生培养的流动与合作;发放毕业证附件(DS),明确毕业生所获的技能;共同制订教育质量评判标准和评估方法。其宗旨是“结构的可比性,但内容的多样性”。
加入博洛尼亚进程,是俄罗斯高等教育现代化和国际化的不二选择。2003年9月,俄罗斯签署了《宣言》,正式加入此进程,直接促进学制的重大变化。
二、俄罗斯以人为本高等教育学制改革内容
1.学制结构改革
学制结构改革一方面,以市场为导向,进行类型结构的调整。俄罗斯各级教育被分为两类: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1992年《俄罗斯联邦教育法》将高等教育纳入职业教育范畴,并用“高等职业教育”取代“高等教育”或“高等专业教育”。职业教育包括:初等职业教育(相当于职业技术教育)、中等职业教育(相当于中等专业教育)、高等职业教育(相当于普通和专业高等教育)、高等后职业教育(相当于副博士、博士研究生教育)。高等职业教育宗旨是培养相应水平专家。满足学生提高其受教育程度和深造的需求。另一方面,实行多级高等教育培养体制,满足学生不同需求的发展方向。既增加了与欧洲接轨的二级体制,又保留了本国特色的文凭专家培养系统,两系统并行。在高等教育和高等后教育阶段形成了初级专门人才、学士、文凭专家、硕士、副博士、博士几个层次的学位教育,1992年的《俄罗斯联邦关于建立高等教育多级结构的暂行决议》奠定了这一基础。1996年的《俄罗斯联邦高等职业和大学后职业教育法》正式确立了高等教育的多级培养体制(358年制)。具体如下:
第一层次为不完全高等教育。学制2年,获得不完全高等教育证书。第二层次为基础高等教育。招收不完全高等教育或完全中等教育毕业生,学制分别为2年和4年,获得基础高等教育证书和学士学位。第三层次为完全高等教育。招收获得学士学位的毕业生,学制2年,获得高等教育毕业证书和硕士学位。在第三层次基础上设立副博士和博士研究生,属于高等后教育范畴,学制分别为3年。
2.学分制改革
引进欧洲学分制(ECTS),优化国内学时制。《宣言》中要求实施欧洲学分积累与转换系统,为本区域内人才流动创造条件。要求本科阶段修180-240学分,硕士研究生阶段修90-120学分。俄罗斯传统上采用学时制,即上课时间。为保持“学位证书和附录内容与欧洲一致”,俄罗斯制订了学时和学分的换算标准:1学分=36个长度为45分钟的学时(相当于27小时);学生1周最大学习量为54学时,约合1.5学分;1周的实践合1.5学分;1学期考试期(3天准备1天考试)约合1学分。这样学生完全能够修完所要求的学分。
3.文凭证书制度改革
实行欧洲统一的高等教育毕业证附件(DS),相互承认学位证书,以明确毕业生所获的技能,方便人才的国际认证。受苏联时政治经济影响,加之本国学制系统特殊性,此外俄语也非欧洲通用语言,国家在国际学术交流和劳动力市场竞争上都处于劣势。因,此,俄罗斯积极实行DS。其内容是:使用双语(英语和俄语)填写附件;提供毕业生的学业情况:专业入学条件、课程设置、学习时间、考试科目、学习成绩和学历水平;提供关于本国国民教育系统和教育评价系统的相关信息;用欧洲ECTS系统的学分统一课业量的核算。毕业生有权继续获得教育或在欧洲其他国家找到相关工作。这对学生来说无疑是一种人性化的关怀。
三、俄罗斯以人为本高等教育学制改革评价
1.注重国际化与本土化的结合
一方面,加入欧洲统一的教育空间,积极应对国际化和全球化,扩大俄罗斯学生自主选择教育和就业空间,便于人才的交流合作。另一方面,俄罗斯对传统高等教育持扬弃态度。从国情出发,保留了传统教育中优质部分。在博洛尼亚进程推动下,这种国际化与本土化的结合,彰显了俄罗斯高等教育人性化、自主性和多样性的一面。
2.实践中困难重重
俄罗斯高等教育学制改革并非一帆风顺。有学者表示担心,两级结构的学制降低了俄罗斯高等教育的质量,文凭互认机制,加速了国内人才流失。在国家内部改革效果也不是很理想。在法国、西班牙、德国、意大利和英国,学分制被广泛和频繁使用。在这些国家每年有多达12000名学生交流,涉及的专业是语言学、社会学、工程和法律。但俄罗斯国内大学学生相互交流这一点,国家却没有保留任何数据。
本文介绍了高等教育培训机构和高等教育学校在国内的发展状况,通过五个方面分别是办学规模和硬件设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内容和形式以及评教与薪酬体系来对比高等教育培训机构和高等教育学校,对比得出高等教育学校确实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之处,分析并提出一些建议来解决这些问题。
中国的教育培训最初出现于上个世纪80年代末90初,有市场经济才开始有了培训。经过20多年的摸爬滚打,随着中国的国际影响力扩大和经济蓬勃发展,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社会分工的专业化也在不断加强,企业和个人对培训的需求开始显现,教育培训市场开始形成,各类机构得以发展,教育培训逐步成型。根据统计,中国的教育培训市场的需求接近两万亿元,除去正规的学校教育约占60%,培训市场的容量达到约8000亿元。培训行业市场巨大,也成就了一些规模大的培训机构在国外上市,并获得了投资者的追捧。
最近几年,相对于其他行业,培训行业的发展尤为突出,在教育培训各类细分市场中,高等教育培训市场都在以每年20%左右的速度快速增长,也就是大学生成为了培训行业的主要培训对象之一。
同样,中国的高等教育发展也非常的迅猛,高等教育学校数量到2010年为止,已经超过2300所,另外,从1998年到2010年本专科学生数从300多万增长到了2000多万,同期我们普通高等学校的教师仅由40多万人增长到约130万人。虽然我国高等教育的规模已经跃居世界前列,但是高等教育的师生却比从1998年的1比7.5降低至2010年的1比15.4,下降超过一倍,显然,高等教育扩招后师生比过高必然会影响到教育的质量。
高等教育培训机构和高等教育学校两者原本就是一种相互补充的关系,但是随着就业压力的加大和人才专业化需求的加强,出现了一种现象就是高等教育学校的大学生在就读大学期间或毕业之后又加入了高等教育培训机构的学习,大学生的这种学习的流向性对我们高等教育学校来说,是个不小的压力,拥有更多教学资源的高等教育学校反而让学生觉得学不到或者学不够知识,而另外花费去培训,对于这个问题,我们将高等教育培训机构与高等教育学校进行对比,希望从中得出一些启发。
在办学规模和硬件设施方面,一般来说,高等教育培训机构作为一个企业,一定是以盈利为目的,在办学规模、教学设备和设施方面的投入会有所顾虑;高等教育学校在这个方面则拥有先天的优势,土地、教学楼和师资力量都已经成型,比较完备。但是,随着这些年培训业的迅猛发展,一些大型的培训集团已经具备了相当的规模,例如培训界的领军企业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截止2010年12月,新东方已在全国设立了41所短期语言培训学校,5家产业机构,2所基础教育学校,2所高考复读学校,2所幼儿园以及1家职业培训学校。
在教学目标方面,高等教育培训机构大多以考试拿证为教学的目标,如大学英语四级、大学英语六级、托福、GRE、雅思、商务英语等级考试等等;高等教育学校的教学目标虽然有大学英语教学大纲的指导,但是仍然还是无法明确化具体化,因为没有相应的权威的考试指标或者其他指标来评价,比如初中有中考,高中有高考,这些都是教学目标的评价指标之一。
在教学内容方面,高等教育培训机构非常的灵活,可以根据学生的能力和水平进行分班分课程分阶段来进行培训,甚至现在还可以由学生自己个性化定制课程;高等教育学校在这方面就有些力不从心,一方面是教学大纲的要求和限制,一方面是学生能力水平可能出现的参差不齐,在教学内容和进度的把握上往往会出现学生“跟不上和吃不饱”的矛盾。
在教师教学形式和风格方面,高等教育培训机构中教师的个性化教学非常的明显,教同一门课程的教师之间也经常是风格迥异;高等教育学校的教师在这方面就显得束手束脚、中规中矩、乏善可陈。
评教和薪酬体系方面,高等教育培训机构以教师为核心竞争力,教师的表达力、感染力以及教学水平直接影响培训成果,因而评教大多以学生课程结束后直接进行,并制定标准分,未达到、达到或超过标准分的评教结果会给予相应的惩罚和奖励;高等教育学校评教一般分为科研和教学,要求教师既要完成教学任务,又要做一些科学研究,评教结果一般也不会与薪酬关联,教师在成功申请科研项目后会得到一些经费支持。
我们通过以上5个方面的简要对比,不难发现两者之间的差异是相当明显的,通过这些差异,我们主要是要发现高等教育学校在办学中的问题和不足。首先,高等教育学校在扩张的同时,必须重视软环境的建设,否则以学生质量下降为代价的发展是不可持续的发展方式;其次,高等教育学校应当在课程设置和学生分班的问题上做到更加科学严谨,比如在大学英语课堂上,应当把能力水平相近的学生分在相同的班级,适当的调整课程内容和进度,同时,单位班级的学生人数也不宜过多;再次,高等教育学校要更加重视教师以及教师的发展,充分发动教师的教学积极性,不应该重科研轻教学,甚至从某种角度来说,教学对于教师来说才是本职,一个无法出色的完成教学工作的教师,即使科研再优秀也无法成为一位优秀的教师;最后,我们希望看到高等教育学校能够不断的调整和完善,尽可能的满足大学生的学习需求,培养出更多符合中国社会所需的优质人才,使高等教育培训机构和高等教育学校成为一种良性的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的关系。
关键词:成人高等教育学生,法制教育;思考
一、成人高等教育学生特点及法律教育存在问题
成人高等教育形式多样,有脱产、函授、夜大、网络、自考等。成人教育的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是由许多不同类别的人组成(以行业划分),并且都受到单位和继续教育所在学校的双重教育与管理,肩负着工作和学习的双重任务,其生理和心理的发展以及学习目的和学习条件决定了其特殊性。
成人教育学生具有稳定性、独立性、社会性和定向特征。他们大多数具有一定的生活经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具有稳定的注意力、审视力和深入观察的能力。自我认识、自我调节的能力较强。他们希望得到尊重,发展自己,希望更好的完成学业;他们学习目的明确,紧迫感强,理解能力强,珍惜学习的好时光。但也存在一些普遍性的问题,如大部分学生没能协调好工作与学习的关系,自律能力差,参加继续教育目的只注重结果,不重视学习过程等现象。
由于成人教育学生具有一定工作经验的特殊性,他们对于生活中的法律现象深有体会,但由于大部分学生没有参加系统的法律教育,法律意识比较淡薄,未能解决生活中涉及到的法律问题,对于法制教育有很大的需求,因此,加强对成人教育学生的法制教育,有利于增强他们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促使他们自觉用法律规范自己的行为,依法办事。目前,我国成人高等教育学生法制教育经过多年的实践和探索,其科学性和有效性有了较大的提高,但在教育目标、教育资源、教育内容等方面还存在亟待完善的地方。
二、法制教育的目标需要进一步明确
当前成人高等教育学生法制教育中一个突出问题,就是不能全面认识和落实法制教育的目标,把学习法律知识当作惟一的目标,而忽视了法律意识和法律能力的培养。在这种法制教育的目标定位下,法制教育就成了缺乏实践和情感的、单纯的法律知识灌输的过程,成了学概念、背概念、考概念的过程,许多学生都认为,法律没什么学的,只要背一下就行了。
成人高等教育学生法制教育的整体目标应该包括传授法律基本知识、培养初步的法律意识、形成一定的法律能力三个方面。在这三者中,法律知识的掌握是一个基础和手段,而法律意识和法律能力的提高才是最终的目的。不具备基本的法律知识,对法律一无所知,就不可能形成较强法律意识和法律能力;但是法律知识的掌握、法律意识的形成以及法律能力的提高,三者形成的机制和条件都有很大不同。法律知识主要是关于知不知、懂不懂的问题,它的学习本质上是一种认知过程。而法律意识的形成与培养,不仅牵涉到认知因素,还有情感、态度因素,它是在个人不断体验(法律心理)的过程中形成的对法律的基本认识与看法。某种程度上说,法律知识的学习可以通过教育者的“灌输”去完成,而法律意识的培养是不能靠“灌输”去完成的,必须是靠学生自己体验、自己思考,自己判断而逐步形成,教师的任务就是提供不同的情境和活动,激发学生作为认识主体去体验、思考和判断。法律能力的培养,一方面需要法律知识的学习,另一方面也需要进行法律事务的训练,它十分强调个人的操作与实践。教师的任务就是要提供学生实践的机会,在实践中锻炼能力。如果说法律意识的培养与法律知识的学习过程有密切关系,那么,法律能力的提高与法律知识的学习结果(丰富的法律知识)之间的关系更为密切。
明确了法制教育的基本目标之后,我们需要进一步明确学生应该掌握哪些具体法律知识、形成什么样的法律意识和能力,而不能仅把目标停留在笼统甚至模糊的层次。
1.法律基本知识
(1)法律基础知识。首先是涉及到与国家利益和人民群众实际利益紧密联系的法律、法规,如《刑法》、《宪法》、《民法》、《合同法》等;其次是可能与自身有密切联系的部门法律、地方性法规,如《劳动法》、《婚姻法》、《行政法》等;第三是学校内部各项规章制度。
(2)安全知识教育和学生自我防范、自我保护教育。安全教育是成人高等教育学生的重要一课。当前社会治安形势严峻,各种扰乱学生正常学习、生活秩序的治安案件和刑事案件时有发生。成人高等教育学生所在学校的保卫部门和学生管理部门要把安全知识教育贯彻到学生的实际生活中,形式可多样化。
2.法律意识
法律意识是指重视、遵守与自觉执行法律的思想意识。成人高等教育学生应具有以下法律意识:第一,宪法和法律至上的意识;第二,国家主人翁和人民公仆的意识;第三,权利和义务相一致的意识;第四,公平竞争和契约意识;第五,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意识。
3.法律能力
法律能力主要是运用法律知识解决法律实际问题的能力,其具体内容包括具备选择恰当的途径解决不同法律纠纷的能力,能够书写常见的法律文书QS力,查阅咨询相关法律知识等的能力。
三、社会各界法制教育资源需要进一步整合
成人高等教育学生法制教育是一个社会的大课题,应由高校和社会各界的力量共同参与。但目前由于对成人高等教育学生法制教育的目标缺乏全面、明确的认识,社会各界力量,如公、检、法等部门和学生参与较少,基本上由学校来规划和实施,没有建立各方面分工、合作机制。笔者认为,成人高等教育学生法制教育应该形成以法制教育目标为指导,以成人高等教育学生法制教育为主体,社会各界密切支持、配合的法制教育合作机制。以成人高等教育学生法制教育为主体,是因为学校作为专门的教育机构,有专业的法律或德育老师,对学生各方面的情况掌握比较清楚,对学生既可以进行规范和系统的法律知识教育,又可以结合社会实际进行随机的法律实例教育。而社会部门(公、检、法等)的责任主要是根据法制教育的目标,发挥各部门的优势,对学校法制教育进行补充。比如,针对一些社会热点中的法律问题,学校不能及时对学生进行教育,公、检、法等部门就应该发挥自己的优势,配合学校进行专题性法制教育。
四、法制教育的方式需要进一步丰富和创新
目前,高校探索出了很多种法制教育的形式,如法律知识专题讲座、法律知识竞赛、模拟法庭、现身说法等,但是由于传统的应试教育教学模式的影响,以及教师法律素质、法制教育目标不够明确等原因,目前成人高等教育学生法制教育多采用以教师为主体、以学生为客体的“单向灌输式’,忽视了受教育者的主动性,使学生缺乏法律情感体验和法律实践。学生法律意识的形成,法律素质能力的提高必须经过学生自身的体验、思考,必须经过学生的实践。因此,除了课堂讲授之外,必须充分借鉴国内外法制教育经验,利用科学、灵活的教育形式开展法制教育。
1.案例教学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案例教学法就是通过对一个具体教育情境的描述,引导学生对这些特殊情境进行讨论的一种教学方法。在一定意义上它是与讲授法相对立的。案例教学对学生创造能力以及实际解决实际问题,对提高其表达、讨论技能,增强其面对困难的自信心都有积极的作用。一些学校组织学生开展的“以案说法”、模拟法庭、到法院参加旁听审案等,以其现代传媒无法比拟的直观性和形象性大大调动了学生学习法律的兴趣,取得了很好的实际效果。
2.研究性学习
所谓研究性学习是指由学生在一定的生活情境中发现问题、选取专题、设计研究方案,通过主动的探索和研究而求得问题解决的学习活动过程。它对于改变教师满堂灌、学生死记硬背的传统教学方式,为学生构建开放的学习环境,提供多渠道获取知识、并将学到的知识加以综合应用于实践的机会,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着重要意义。成人高等教育学生已具有独立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成人高等教育学生法制教育中,应适当增加研究性学习的课程,养成自主探究、勇于创新的意识和习惯,形成和发展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创造能力。
3.诊所式法律教育
所谓诊所式法律教育,是20世纪60年代在美国法学院普遍兴起的一种新型课程。其特点在于仿效医学院利用诊所实习培养医生的形式。通过诊所教师指导学生参与法律实际的应用过程,培养学生的法律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对法律的深入理解,缩小学院知识教育与职业技能的距离。它弥补了传统教学理论与实践的脱节,使法学院的学生在校期间就能够通过接触和处理真实的案件而进一步掌握所学的法律专业知识,锻炼学生协同工作的能力和相应的基本从业技能,加强对律师职业责任和职业道德的理解和学习,为培养合格的法律人才奠定基础。
五、提高《法律基础课程》的教学质量
《法律基础课程》是成人高等教育学生法制教育的主渠道和重要环节,但由于高校内部的法制教育没有一个整体性规划而附属于思想政治教育,且教学时效有限,学生很难全面了解法的基本理论及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新法律。
1.要在教育内容上进行改革,使学生在掌握法的一般理论的基础上,了解市场经济、世界贸易的新法律法规,并把这种法律科学知识内化为个人对法律的自觉态度,即从理性上认识到和在社会实践中都能自觉依法办事。
2.法律知识学习与专业学习紧密结合。成人高等教育学生学习专业知识,本身也离不开法律,如学教育学的必须要懂得教育法,学经济管理的必须懂得经济法等。法律科学应发挥其既是基础科学,又是应用科学,既要规范其他科学部门的发展,又要为其他科学部门的发展服务的特殊作用。当代成人高等教育学生要尽可能利用专业科学和法律科学之间的结合点,并使其互相服务,从而提高自身的社会主义法制观念。
3.利用现代化的设备和手段改善法律基础课的教学。可通过法律基础课的课件建设,利用多媒体教室进行教学,将法律基础课的教学内容,包括各章节的具体内容、案例分析、相应的法律法规、问题解答等都融于课件之中,使法律基础的教学既生动活泼,又能接受大量的信息,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4.改革死记硬背的考试方法。考试方法要有助于测试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如可以通过案例分析、课堂提问、课题研究等方式进行考核。
通过调查得知,当前高等教育学学位点在布局结构上存在不均衡的矛盾,有多种不同因素导致不均衡现状的产生,当中较为明显的就是各地教育发展水平。其学位点的布局在很大程度上是受高等教育的发展水平限制的,但是,从另一个角度看,要想高等教育得以健康的发展,有赖于布局结构的完善。从逻辑学的角度看,前者是因,后者是果。必须明确,学位点布局结构是在高等教育发展出现不均衡的影响下的,但是并不意味着布局不均衡对发展不均衡造成影响。
关键词:
高等教育学;不均衡;学位点布局
在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学学位点建设速度不断加快的背景下,我们对其布局结构的关注程度有所提高。从当前布局结构分析,不同地区的学位点分布存在较大差异。在学术界中,有人认为,高等教育会在这种“不均衡”状态下,影响到其健康的发展,对高等教育学学科发展不利。这是我们不得不承认的事实,但是我们要深入研究一点,那就是什么因素导致我国高等教育学学位点布局“不均衡”问题的出现。
一、高等教育学学位点布局的现状
学位点分布不均衡就是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在区域发展中不均衡的一个具体反映。我们可以通过相关资料和文献,查到人们在利用高等教育规律进行办事方面的效果和效率等问题。它能够对高等教育发展的规律有所反映,就说明了人为进行干预只能适得其反。从研究者的角度说,我们需要用客观的态度分析问题,辩证地对待问题,透过现象看本质。笔者查阅了足够多的文献资料和网上资料,发现我国高等教育学硕士点和博士点的分布有下列几个特点。第一,高等教育学学位点的主要集中的地方就是华东、华北和华中地区。这三个地区硕士学位点和博士学位点与华南、西北、西南和东北四个地区相加起来的总数进行对比,还占有明显优势。我们在这些地区可以发现,高校、高等教育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是一脉相承的。我们可以从工作条件、教学与人才培养、管理工作、学术队伍、相关学科条件和科学研究等方面得到较好证明。这充分说明了要授予一所学校硕士或者博士学位点,只有当这所学校具备某些条件的时候才可以。因为高校在华东、华北和华中地区等地区密集,再加上办学的质量比较高,相对于其他地区,学位点的建设力度不容忽视。这种现象,在北京这样单独一个城市也能够发现。第二,高等教育学位点集中的地方,其经济发展水平在全国的水平来说,也是比较有实力的。毫无疑问,北京市的经济实力不容动摇,其硕士点和博士点的数量排在首位,江苏省和上海市等实力地区也是高等教育学学位点发展较为良好的地区之一。而湖北省则成了华中地区硕士点和博士点的龙头大哥。为什么说经济发展与高等教育学科发展息息相关?因为经济发展了,就可以更好地服务高等教育学学科的发展,给予其足够支持。第三,高等教育学学位点分布不足的现象频繁发生在我国欠发达地区。硕士学位点和博士学位点分布的数量不够,在华南、西北、西南和东北这四个地区较为常见。主要就是受到政治、历史、环境、经济和人口等多方面约束,其布局的规模不够大,主要集中在昆明、西安和兰州等几大城市。
二、高等教育学位点布局难以实现绝对的均衡
在高等教育学学位点建设的过程中,受到较多因素影响,我们不能够仅仅追求数量实现均衡,而是要在“合理布局和突出特色”下认清问题。合理就是要符合高等教育学学科发展的规律,如果我们未能认清这个规律,一味在数量上过于追求,就会与原有的发展规律出现偏差。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就会达到一定成熟的状态,那么这个时候,需要做的就是高等教育学学位点的建设。高等教育发展不均衡,离不开经济发展不均衡的影响,对学位点布局结构的不均衡产生影响。从中我们看到,高等教育学学位点的建设受到经济发展的局限。没有社会经济的大力支撑,高等教育学学位点建设就失去了强而有力的保障。换句话说,绝对的均衡,是一种理想化的状态,对于我国目前发展的状态来说,并不是具有实际意义的。
三、结论与建议
综合前人的研究成果,笔者凭借工作经验,认为可以从下面三个方面探究学位点布局结构的问题:第一,谁要开设学位点?第二,开设学位点的目标是为了实现什么?第三,我们要深刻了解到开设的基础是什么?想要更好认识学位点布局结构的均衡性,就需要在上述三个方面加以努力分析。中西部地区高等教育水平较为落后,这是与其经济建设水平落后关联密切的。需要重视该地区高等教育的发展新路径,积极探究改革的路径完善自身的完善,只有全面提高该地区高等教育的水平,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学位点数量不足的问题。政府可以实施宏观调控对布局结构进行干预,进一步缩小不同地区之间的差异。第一,可以通过政策的途径,加大对中西部地区经济、文化、科技等方面的建设力度,缩小其与东部地区的差异。第二,加强不同地区之间的学术交流和学科建设合作,取长补短。第三,加大对该地区教育的资源投入,通过加大投入改善当前的办学环境,改进办学条件。高等教育学学位点布局与布局结构存在较大的关联性,例如,高等教育事业发展得好的地区,其学位点的数量相对比较理想,同时在办学层次上也具有较为明显的优势。换个思维想,要解决学位点布局结构不均衡的问题,也可以从其高等教育布局结构入手。
参考文献:
[1]于晓舟,张俐.学位授权点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J].教育教学论坛,2015(51):59-61.
[2]陈恒.学位点增列政策执行的评析及对策建议[J].中国高等教育,2012(6):45-47.
关键词:高等教育;学科建设;人才培养
为了能够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为社会输送高质量的专业人才,必须要将高等教育与基础教育进行合理的衔接,实现两者的整合。在当前高等教育环境中,各高校在发展的过程中必须要注重高等教育中的学科建设,形成具备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但是,近些年来,高等教育学科建设的规划和安排并不具备系统性和持续性,缺乏对全局的把握,人才培养能力不足,因此,研究高等教育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高等教育学科建设的概念
1.高等教育学科建设的界定。在高等教育当中,要想确保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必须要注重学科建设,学科建设工作不仅仅是高等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也是高校基本运营职责的重要体现,通过学科建设,可以提升高校的科研成果,促进高校的人才培养,有利于提升高校的整体发展水平。目前,在学科建设的定义上,并没有一个统一的界定,一般来说是包含以下四个方面:其一,学科建设是高等教育的基石,是一项综合性较强的工作。其二,要想确保学科建设的有效性,不仅需要进行经验积累,还需要高校增加对学科建设的投入力度。其三,学科建设在提升学生学业与教师学术水平上,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承担培养学生和教师的双重责任。其四,学科建设工作还影响着学科的长远发展,影响着社会人才的输送质量。2.学科建设有效性的判别。在学科建设有效性的判别上,我国教育部门进行了相关规定,其标准如下:(1)要能够准确判别学科的发展方向,并且要能够对学科建设内容进行精确的提炼。这就需要高校必须要清晰的认识到本校学科目前的基本走向,从而确立未来准确的发展方向;(2)高校的师资力量必须要有所创新。这就需要高校在师资队伍的建设上,应当遵循合理搭配的原则,同时还要具有良好的竞争意识。(3)要建立学科发展的平台,在学科建设投资的分配中,在学科平台建设上的投入应当占据较大比例,同时,在建设软件设备与硬件设备时,要注重两者之间的互相融合。
二、高等教育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的关系
1.高等教育学科建设对人才培养的作用。在高等教育中,有效的学科建设在进行高校人才培养上,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一方面可以促进高校专业人才迅速适应不断变化的当今社会,另一方面能够确保高校向社会输送的人才可以满足社会的发展需求。其一,促进高校人才迅速适应当今社会。目前,高校都会致力于汲取社会上比较先进的理论知识,并且掌握社会较为前沿的技术知识,然后将两者进行融合,从而进行高素质人才的培养,但是,在人才培养完成之后是否能够迅速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环境,成为目前检验高等教育成果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而有效的学科建设工作就可以保障培养人才对社会的适应性。正常情况下,高等教育学科建设包含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本专科培养系统,另一方面是研究生培养系统,无论是哪一种系统,都是以社会需求为基础进行建立的,因此,确保学科建设体系的有效性对于高校而言具有重要的意义,不仅能够保障高校学科理论发展的前瞻性,还能使培养出来的人才适合社会发展的大环境,在体现人才价值的同时,也达到了更好服务于社会的目的。其二,确保高校向社会输送的人才可以满足社会的发展需求。在高校培养的人才当中,是储备能力和综合素质水平是确定是否符合社会需求最主要的两个方面,这两个方面的培养工作都与学科建设工作密不可分。学科建设不仅仅要建设基础课程、实验基地、实训基地,还需要进行基础设施的建设,同时还要进行综合性理论建设,例如教师的学术能力。在师资力量的建设上,不仅要让教师进行正常的学术科研研究,还要注重学术能力的提升。2.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对学科建设的作用。虽然高等教育学科建设对高校人才培养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是反过来说,人才培养对于高等教育学科建设也具有重要的反作用,这种反作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人才培养水平可以对学科建设的有效性进行准确衡量,另一方面是在高校不断提升自身核心竞争力的前提下,人才培养会间接的影响到学科建设的有效性。其一,人才培养水平可以对学科建设的有效性进行准确衡量。学科建设属于一项综合性的工作,但是在自身能力的体现上,一般会呈现阶段性,第一阶段是以自身的师资队伍为基础,提高科学研究力度,第二阶段是通过科学研究力度的增加,抢占较为前沿的研究地位,第三阶段是学科知识较为领先的前提下,将这些知识内化为课堂的教育资源,在传达给学生先进学科理念的同时,也鼓励学生积极地参与到学科之中。因此,学科建设的最终目标是为了实现人才培养水平的有效提升,而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也是学科建设的最终体现,人才培养水平的高低直接衡量着学科建设的有效性。其二,在核心竞争力的影响下,人才培养会间接的影响到学科建设的有效性。从某种程度上出发,高等教育学科建设的直接目的是为了提升高校的核心竞争力,这样才能够促进高校的发展,并且在高校发展的过程中利于人才吸引。高校的核心竞争力不仅仅是高校发展的桥梁,也在高等教育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水平中,起到重要的影响作用。当前的社会形势下,不仅仅是人才对于高校的选择,在优秀人才的吸纳上,各大高校的竞争也较为激烈,因此,学科建设不仅仅是对人才的培养,也是提升高校核心竞争力的一个重要因素,高校必须要致力于其核心竞争力的提升,也就是说,在核心竞争力的影响下,人才培养会间接的影响到学科建设的有效性。
三、影响高等教育学科建设的主要因素
1.学科结构。在影响高等教育学科建设的主要因素中,高校的学科结构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内在因素。高校的学科具有特殊的含义,承担着大学的职能,将知识分类作为基本依据,将富有深度的专业知识当成主要内容。高等教育学科结构的主要特点有以下几个方面,其一,层次性。高校学科门类具有层次性的特点,在每科门类之下,又划分为一级、二级、三级,依次排列,总体来说,高校中的学科结构属于多层次梳状结构。其二,变动性。高校的学科结构并不是一成不变的,社会发展变化的同时,高校学科结构也会随之发生变化。其三,多元性。高校学科结构的多元性主要表现在,如果是在不同的研究视角下,学科结构也会发生变化,例如从社会的角度进行研究,就可以分为人文学科、自然学科等,从重点的角度进行划分,可以分为基础学科、重点学科等。2.学科文化。高校学科文化主要是体现的方面有几类,即在学科形成与发展的过程当中,所形成的高校独有的学科语言、学科思维方式等等。在学科存在和发展的过程当中,学科文化是营造精神氛围的一个重要内容,在学科建设中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具备教化培育和增加高校凝聚力的能力,因此,必须要重视学科文化的形成,高校必须要确保学科的布局合理,才能形成良好的学科文化。形成学科文化的另一个关键因素是跨学科的研究,而且在学科文化发展的过程中,必须要建立起合理的学科梯队结构,提升学科基地建设水平,同时,要营造出一较为轻松、较为和谐的学术氛围。3.社会经济。社会经济是影响高等教育学科建设的外界因素,会经济水平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影响着高等教育的发展水平,甚至可以说是其发展基础和发展前提,高等教育的物质条件来源是社会经济,而社会经济也对高等教育的发展有更深层次的要求。现在,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时期,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市场经济的冲击力也越来越大,在这种背景下,高校如何生存、如何发展,成为了高校不得不面对的一个重要问题。从高等教育学科建设的角度来说,社会经济的发展方向,不仅决定着高校学科方向的定位,也决定着师资力量的汇集以及高校人才的培养方向等等。
四、加强高等教育学科建设,促进人才培养
1.改变学科建设传统思维。高校之所以被称之为高校,是因为具有高校的特点,高等教育之所以被称之为教育,是因为以培养人才为目的,因此,进行学科建设的重点是要综合考虑教育的本质,从而促进学科的建设和发展。但是,长久以来,人们的学科建设思维都较为单一和狭隘,认为应该是从学科再到高校,从学科建设的本身来进行高等教育的学科建设,这就使得学科建设被深深的弱化,并且很难将人才培养作为学科建设的最终目标。因此,在加强高等教育学科建设,促进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必须要改变学科建设的传统思维,立足于大学之源,重新对学科建设的意义和目的进行审视,并且进行反思,转变从学科到高校的传统思维,变传统思维为从高校到学科,树立正确的学科发展观,将培养人才作为学科建设的最终目的。同时,要积极发现学科科研活动中的教育因子,在进行科研活动时,将教育教学活动进行有效结合,让学科建设可以立足于人才培养的目的之上,促进学科建设的可持续发展。2.建立高等教育研究体系。高等教育是一种十分复杂的教育活动,涉及领域十分宽广。高等教育不仅要综合哲学学科、社会学学科、心理学学科等多种学科,通过这些学科的融合,构建出完整的高等教育研究体系,还要确保自身的独立性,因此,必须要做到两者兼顾,在构建出完整的高等教育研究体系的同时,不可使高等教育的独立性丧失。在建立方法上,要以多个学科的研究作为基础,广泛进行学术问题的研究,同时充分利用多种学科,例如社会学、心理学,来揭示高等教育的运动规律,整理和概括所有的学科门类,在此基础上一步一步地建立起高等教育学科体系。在高等教育学科建设中,多学科研究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是高等教育学科建设很难独立进行,因此,必须要以高等教育研究体系作为基础,在高等教育研究体系的作用下,有效开展学科建设,同时还要确保高等教育的独立性。高等教育研究体系属于学科建设的外在条件,独立性属于高等教育的内在需求,两者具有相辅相成的关系,并且两者皆不可缺少。3.注重特色学科建设。特色学科的建设在高校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的意义,不仅有利于高校核心竞争力的提升,还能够使学习在构建人才培养体系时更加具备科学性、合理性。高校如果想要占据行业发展的重要位置,建造成一流的大学,必须要对自身进行准确的定位,确立地方特色,并且确定出适应学校的学科特色,高校应当将自身的发展方向确立为为地方经济服务,为社会输送高质量、高素质人才,积极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并且实现和地方经济建设的有机结合,在此基础上不断的发展自己。例如长三角的苏州大学,就和苏州的经济发展紧密相连,实现了相互融合,并且将推动地方经济发展作为动力,进行特色学科的建设,根据社会发展需求为苏州输送社会需要的人才,比较典型的就是苏州的轨道交通学院。4.构建师生学术共同体。构建师生学术共同体在高等教育学科建设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在共同体当中,师生之间可以实现共同参与、有效沟通,这样能够实现科研和教学的相互统一,不仅能够促进高校的学科建设,也能够促进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但是在构建师生学术共同体的过程中,要根据社会的变化来及时调整高校的学科结构,在进行学科结构调整的过程中,必须要对本校的学科结构进行合理定位,明确学科建设的目标,提升高校的学科层次。同时,还需要调整学科的整体布局,尽量做到所有学科的协调统一发展。最后,还要注重学科群的建立,强调重点学科与特色学科的同时,也要注重带动新兴学科的发展。积极建立师生学术共同体能够让师生之间加强探索热情和兴趣,促进知识创新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有利于实现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的共同发展。
五、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对高等教育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进行了深入的分析。高等教育学科建设在高校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不仅影响着高校的科研成果和高校人才培养水平,还是提升高校的整体发展水平的重要因素。而高等教育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是相互作用的,学科建设确保高校向社会输送的人才可以满足社会的发展需求,人才培养也体现着学科建设的有效性,虽然影响学科建设的因素有很多,但是要能够从根本上加强高等教育的学科建设,促进人才的培养,从而推动社会的不断进步。
参考文献:
[1]刘国瑜.科教融合:大学学科建设服务本科教育的切入点[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3,(4):62-65.
[2]方泽强.走出一条独特、有卓越影响力的学科建设道路-潘懋元高等教育学科建设思想述评[J].山东高等教育,2015,(8):87-96.
[3]朱丽,袁荣鑫.浅论学科建设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功效[J].中国电力教育,2013(13):54-55.
[4]孟琦.基于重点学科建设的地方高校人才培养的探讨[J].中国成人教育,2012(7):61-63.
关键词 成人高等教育 学籍管理 思路
成人高等教育作为中国教育事业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对于我国高层次人才的培养以及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鉴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竞争机制的进一步完善,成人高等教育遇到了巨大的挑战与机遇。怎样强化与提升成教的教学质量,已经成为成人高校加快改革的重点环节。学籍管理已经成为教学行政管理中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其管理能力的优劣直接影响到成人高校为学生所提供的服务质量,甚至还会影响到社会对于成人高等教育的认可度。有鉴于此,在实施成人高等教育学籍管理的过程中,一定要意识到开展此项工作的重要意义,积极采取措施加强成人高等教育学籍管理,从而适应当前形势发展之所需。
1 成人高等教育学籍管理的重要意义
学籍管理所反映出来的主要是成人学生和学校之间的隶属关系。成人学生既然有了某所高校的学籍,就应当享受成人高校所规定的各类权利,并且履行相应的义务。同时,成人高校也应当对学生从入学之日到毕业时的全过程加以记载与管理。所以,学籍管理已经成为极为复杂的系统性工程。成人高校的等学籍牵涉到成人大学生在校学习的各个方面,具体内容包括:入学、注册、考核、升降级、转学、转专业、休学和退学、纪律、奖励、惩处、结业与肄业等。可见,成人高教学籍管理涵盖了诸多环节,与此同时,成人高教学籍管理中的各项内容均和学生们的切身利益密切相关。一旦在某个环节上出现了差错,肯定会影响到成人大学生群体的利益,甚至会扰乱成人高校管理,这是成人高校办学所不应当出现的。因此,可形象地把成人高校学籍管理视为高压线。
2 强化成人高等教育学籍管理的几点思路
2.1 切实提高对成人高等教育学籍管理重要性的认识
成人高等教育学籍管理之中诸多工作均和教学质量密切相关,甚至将直接影响到教育教学工作是否能够顺利实施,直接关系到成人高校能否为社会培养出高素质人才。成人高教唯有应用学籍管理的各项规定,对教育对象、内容以及要求等实施更加明确的规定,这样才能让教育教学活动更好地运行,并且形成本校教师严谨治学、学生认真学习的良好学风。由于学籍管理的水平与服务质量将直接影响到社会对办学质量是否认可。加强学籍管理,有助于促进本校教育教学管理活动的顺利实施。
2.2 健全完善成人高等教育学籍管理制度
任何高校的管理均是依据一定的章法开展的,唯有健全完善成人高等院校的学籍管理制度, 才能更好地保障学籍管理的规范。成人高校学籍管理机制之制定包括了从招生开始一直到毕业的诸多环节,且一定要对各环节有可能产生的问题进行分析与论证,并对已经建立的各项制度制定出具体可行的操作规定,以确保学籍管理制度的严谨与规范。当然,在学籍管理制度上,应当实现和国家法律法规的统一,而不应当过宽或者过严于现行法律规定。为此,应当高度尊重成人大学生所应当具有的权利以及合法权益。同时,鉴于成教大学生的生源结构十分复杂,学籍管理制度要更加充分地体现出以人为本的管理观,适应于大学生群体的要求,以实现学籍管理的开放化、灵活化。在制度的制定上,应当为学生们的个性化发展留下足够的空间。要真正地从有利于成人大学生成长的视角出发,营造出良好的育人环境,让其在学习中能够在最大限度上发挥主观能动性。在学籍管理制度实施之后,管理人员必须严格加以落实,切实做到学籍管理制度面前人人平等。
2.3 充分发挥成人教育学籍档案的使用效率
加强成人教育学籍档案的重点就在于如何提升使用效率,其目的就在于提升教育教学管理的质量。为了实现这一目的,一定要建立起激励机制以及监督机制,定期或者不定期地检查成人大学生学籍档案的应用状况,开展横向以及纵向评比,从而能够及时地发现问题与改正错误,加快发展。一是要认真检查学籍档案的内容是不是健全完整,形式是不是足够新颖,格式是不是规范完善,层次是不是清晰明确。二是要看学籍档案的提供是否及时,是否经常应用,个别档案是否存在特殊的作用。三是要了解清楚档案的价值,以及对教学管理是否有所启示,对于成人高校的办学是否有帮助。对于学籍管理有特色和有成效的成人高等院校,教育主管部门应当及时加以表扬,推广其先进经验,从而提升成人高等教育的学籍管理能力。鉴于学籍档案管理牵涉到每一位成人大学生,也牵涉到高校管理的水平以及工作质量。所以,一定要充分强化成教大学生学籍档案管理,从而提升成教教学管理的整体水平。
2.4 积极引入现代化学籍管理手段
鉴于时代的不断发展,现代化教学管理模式已发展成为成人高等院校规范教育教学管理和提升工作效率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学籍管理人员一定要切实转变观念,强化运用现代化管理手段的认识,不断将自身从繁重而低效的重复性工作之中解脱出来。成人高等院校一定要不断加快网络建设之步伐,开发出更为健全完善的学籍管理软件。这一系统不但涵盖了大学生信息管理维护、课程注册管理维护、成绩管理维护以及毕业审核等各项基本功能,而且还能依据成人教育的具体需要,融入部分新功能。例如,可以在成人教育成绩管理的基础之上增加预警,对大学生群体的成绩加以筛选,从而找到那些学籍即将到期然而尚有课程没有参加考核的成人大学生。成人高校应当依据系统所提供的以上信息,能够及时和这些学员进行联系,督促其及时完成学业。因此,这些新功能不但能够为学籍管理者带来很大的便利,而且还能为成人高等教育大学生和本校其他部门提供高质量服务。
关键词:学分互认;学分银行;成人高等教育
作者简介:雷丹(1967-),女,湖北荆州人,华南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比较成人教育,成人学习研究;李曼(1983-),女,山东济宁人,华南师范大学成人教育学专业2014级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成人学习研究。
基金项目:广东省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项目“高职院校与普通高校学分积累互认的制度与政策研究”(编号:201401004),主持人:邓毅。
中图分类号:G7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6)30-0047-05
随着我国学习型社会建设的推进,如何构建学分银行以形成终身学习“立交桥”,从而突破各级各类教育之间的隔阂,促进优质教育资源整合,已成为近年来学界关注的“热点”,部分省市也在积极探索学分银行的建设思路和方案。成人高等教育在我国终身教育体系和学习型社会构建中发挥着积极示范性作用,研究成人高等教育学分互认,有助于推进普通高校、高职院校、成人高校等之间的学分转换,为我国新形势下高等教育改革创新提供新的思路与方法,也为推进我国学分银行建设提供研究基础。尽管成人高等教育是我国本土化高等教育发展的结果,但学分银行国际化发展趋势已为我国成人高等教育学分互认研究提供了可借鉴思考的背景,从我国已有研究现状与问题出发,站在国际“学分银行”相关研究视野上,可以相对清晰地梳理我国成人高等教育学分互认研究的内容、路径与方法。
一、我国学分银行研究的现状与问题
(一)主要研究成果表现
基于中国知网平台,以“学分银行”为关键词精搜近15年有关我国学分银行研究的中文文献并统计分析,发现自2001年以来与学分银行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论文方面,其中核心期刊文献430篇,相关硕博士学位论文63篇,关于学分银行的国内国际会议共7次,研究呈现逐年增长趋势(见图1)。
1.对学分银行基本理论问题研究。集中于对学分银行制度发展背景、概念、特点及其功能研究。较为一致的观点有:学分银行是世界终身教育理论、教育资源配置理论、信息技术等发展的产物[1]。学分银行本质是具有模拟或借鉴银行功能的特点,使学生能自由选择学习方式的教育管理制度或者教育管理模式,或者是管理学分的机构。多数学者认为学分银行具有开放性、灵活性、终身性、服务性、激励性等特点。其功能主要表现为:以标准学分对各类学习成果进行认证并进行存储、积累、兑换,同时以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提供服务保障,从而促进各类教育的融通[2]。
2.对国外学分银行制度运行及启示研究。国外较早开始探索学分银行,如韩国、欧洲、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现已基本形成相对完整的学分银行运作体系,其中,韩国学分银行体系[3]、欧洲学分转换与累积系统[4]、澳大利亚资格框架中的先前学习认可制度[5],以及美国学分互认机制[6]等,丰富了国际学分银行建设研究成果。虽然各国研究重心不同,实施方式各有特色,但就学分银行制度中对学分认证、转化与兑换的原则标准基本一致,而制度方面大多以法律、规范或指南等权威性形式予以颁布,如韩国的《终身教育法》[7]、英国的《学分和高等教育资格:英格兰、威尔士和北爱尔兰的学分指南》[8]、欧盟的《欧洲地区高等教育资格承认公约》[9]等,从而保障学分银行推行。对我国相关研究启示主要表现为强化政府层面致力于政策、制度、组织、资格标准及框架建设等;推进教育机构方面的积极沟通与衔接,制定课程互认标准,探索多种学分转移模式等。
3.对我国区域性学分银行建设研究。近年来,以江苏省、上海市等为代表的发达省市,在政府推进、学界关注下,对区域性终身教育学分银行建设、全民终身学习学分银行建设、普通高等教育学分互认研究与实践等,也呈现可喜态势。如江苏省终身教育学分银行已经试行,对省域学分银行建设的实施原则、目标定位、实践基础、标准制定和平台开发等策略与路径进行了探讨[10];上海市确立了终身教育学分银行运行方式的推进策略,包括建立学分银行的组织框架、标准体系,学分认定积累与转换制度,以及信息化服务平台[11];广东省已经出台终身教育学分银行建设工作方案,从建设意义、目标定位、建设原则、管理体制、建设内容、建设模式、建设步骤、保障措施等八个方面进行部署,开始准备有序推进学分银行建设;普通高等教育学分互认的典型案例研究有北京学院路地区高校教学共同体、上海市东北片、西南片普通高校合作办学、浙江四个高教园区学生跨校选课、沈阳市北片高校跨校选课等,探索了我国高等教育领域学分互认可能的实施模式,包括跨校选课、开设辅修专业合作培养学生、学生交流以及课程免修等[12]。
以上研究无论从理论到实践,还是从国际经验到本土特色,都表明我国学分银行研究正在以不同视角展开探索,研究成果逐渐从分散走向集成。然而,就研究现状而言,在研究内容与方法上仍然存在着相对不足。
(二)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
2010年以前关于学分银行的相关研究处于起步与探讨阶段,偏于国外经验的译介。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建立学习成果认证体系,建立学分银行制度”后,我国学界对学分银行理论研究的重心慢慢向本土研究转移,对学分银行的本质功能、系统要素、运行机制、管理模式、建设策略等基本理论问题有了深入探,并开始结合各类教育领域,分析构建学分积累、互认与转移制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等,区域性研究有所表现。但总体在研究内容与方法上存在着主要问题,即宏观研究居多,区域研究有限;理论重于实践,本土反思不足;思辩多于实证,应用转化欠缺。在理论与实践研究上都出现了瓶颈,包括如何建立不同学习成果的认证框架与标准、如何构建政府推动下的学分银行制度、如何强化学界致力于实证与行动研究等等均有待加强。学分银行是兼具理论和实践属性的研究领域,国际经验与本土探索、理论研究与实践应用,都需要同步推进。
二、国际视野中学分互认与转移研究特点
不可否认,以国际比较方法聚焦我国学分银行制度建设,对于各阶段研究都具有方法论意义。相关国外经验的译介与借鉴研究成果,为我国学分银行的研究起步奠定了基础,而进一步的比较分析还有待挖掘。就我国成人高等教育学分互认研究而言,或许可从国际视野中获得研究启发,如美国学分衔接和转移政策、欧洲学分转换与累积系统、澳大利亚资格框架、韩国学分银行体系等,其研究取向表现以下特点[13]。
(一)扎根本土,成果特点鲜明
因美国分权制管理特点,学分衔接与转移主要在各州范围内实行,而大学的办学自又决定了学院和大学之间学分互认标准的差异性。正基于此,美国政府当局推动了学分评估标准研究,如以地区认证和国家认证确定转出院校的认证类型;制定州层面的学分衔接协议、全州统一课程目录;由专业人员评估学分转移学校间课程的相似度等。最具特色的社区学院学分转换制度,使职业教育转向普通学术教育、远程教育、成人教育或非学历教育成为可能,真正实现高等教育“立交桥”[6]。欧州学分转换与累积系统(ECTS)则以学分标准和学习量为基础,提供了一个以学生为中心、能在欧洲高等教育不同机构、不同学习模式与形式之间,进行测量、比较和转让学习成绩的工具,有效推动了《博洛尼亚宣言》(Bologna Declaration1999)目标实现:“有必要建立一个结构清晰、包容性强、竞争力大的欧洲高等教育区,该区域应该具有高水准的国际地位;它需要对相似学位的接纳和对欧洲学分体系的建立,而这种学分体系则是在包括终身学习在内的非传统教育环境下获得的。”[14]澳大利亚资格框架(AQF)建立了国家资格框架管理制度,将普通教育、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的资格证书连接在一个国家体系中[15]。韩国学分银行系统(CBS)是一个认可学习者在学校内外各种学习经历的开放教育系统,国家自上而下,以信息化管理为手段,构建了高等教育学分互认体系和弹性学习制度[16]。此外,国外“先前学习认可”制度研究中,美国“赞助式-非赞助式先前学习认可”模式;英国“基于工作学习的先前学习认可”模式;荷兰“EVC先前学习认可”模式;新西兰“迭代先前学习认可”模式,都表现出适合本国国情的不同实施方式[17]。可见,从研究重点、构建思路与方法上都体现出各自的特色。
(二)注重系统,研究操作性强
国外注重学分互认系统运行研究,纯理论研究不多,操作性较强。如韩国学分累积制度的运行,就具体规定了注册和学分认证、学位颁发、学生服务、课程标准与大纲、教育项目鉴定等运行方式,特别是对学位学分标准、学分认证方式的规定非常详细,方便学习者参照执行。在系统建设方面,学分银行已形成以众多学习机构为节点的学习网络,被学分银行认可的学习机构,从公办到私营,从民间到军事领域,从高校附属到普通培训机构,学习网覆盖极广,并持续接受学分银行体制的评估监督,这种网络学习系统帮助学习者实现了“想学就能学”的愿望[18]。欧洲学分转换与累积研究中,很重视学分转换载体――关键性文件的建设,如信息包、学习协议、学习成绩单,为每位学习者“身份”必备。此外,学分计算、成绩评定、系统咨询顾问和服务网络及文凭补充文件等构成欧洲学分转换系统的基本框架[19]。
总之,国外学分互认和转移研究提供了很多技术层面的参考,同时,其科学合理的设计、有效的措施以及严密的组织执行等都为学分银行建设提供了系统性保障。尽管目前我国对国外学分银行相关研究借鉴,还较多停留在思想、体制、机制等问题的理论性思考层面,但从国际研究视野来看,借鉴其本土化、系统化研究特色,有助于开阔研究思路。
三、成人高等教育学分互认研究内容聚焦
在建设我国终身教育学分银行中,成人高等教育是重要的参与主体。而当前成人高等教育中各类教育类型、教育教学手段、教育成果之间的沟通、衔接、互认、转换都存在着相当的困难和很多问题,成果共享、认证、转化方面的制度尚未建立。那么,在这种建设过程中,思考“做什么”、“如何做”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研究“做什么”:学分互认体系建设
1.学分制建设。学分制建设18世纪起源于德国的选课制。选课制在19世纪传入美国,其采用了“学分”的概念并把它作为学生学习量的统一计量单位,学分制因此沿袭。实施学分制既有利于量化学生的学习成果,也有利于学生在不同教育系统之间流动。学分制本质是在于给学生提供一定的学习自由,有学者通过对学分制发展演变过程的分析考察,认为是否实行以及如何实行学分制,都要根据不同国家、不同历史时期、不同高校类型因地制宜做出决定,应该从学生的学习时间弹性和学习内容弹性两个方面探究学分制的本质属性以及实施模式[20]。成人高等教育学生来源多样,相比其他类型学生更加渴望学习自由与弹性化管理,学分制是学分互认制度推行的基本前提。
2.学分累积制度建设。在统一标准下,对学习者不同途径、不同阶段获得的学习成绩进行记录和累加,是学分累积制度最简明的表达。国际上推行的学分银行是模拟或运用银行运行的基本机理,对教育教学安排做出相应的系列变革或改进的一种制度或模式。学分银行的存分、贷分、兑分实施则有效遵循了系统运行机制,有推广的普适性特点。但对于中国国情下高等教育形式多样性特点,可以先从不同类型的高等教育形式内部探讨学分累积制度建设,为学分银行打下基础。成人高等教育包括成人高等学历教育、自学考试、网络教育等不同形式,在其范畴内打通壁垒,建立学分累积与互换的标准,甚至拓展建立集学历教育、非学历教育与非正式学习为一体的高校继续教育立交桥,通过互联互通机制,以学习成果认定方式,打造学习成果一体化的高校继续教育,这种创造性的研究探索,将为我国广大的终身学习者提供强劲有力的学习制度保障。
3.课程标准建设。课程标准是各级各类教育学分衔接、转换的前提,因此,这一标准要能够使各级各类教育的教W目标、选修课程、主修课程、学科专业、毕业要求、评估和质量控制等诸多教育环节在一定可控范围内标准化,按照选修课、必修课的课程结构构建符合学分制要求的课程体系。成人高等教育学分互认目前仍以课程学习这种正式学习成果为主要认定内容,而对于课程标准建设,建议通过制定课程目标,描述学习者完成该学习后知识、能力、素质等方面的表现,判断课程的级别,再根据课时完成学分转换。当多种形式的高校继续教育执行共同的课程标准时,让学习者在相同标准下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是推进我国成人高等继续教育内部改革的当务之急。
4.信息服务平台建设。随着国际MOOC(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大规模网络开放课程)发展,越来越多人开始选择在线学习。建设信息服务平台,为学习者、国内外教育机构、政府和用人单位等提供相关学习成果信息服务,可促进学习者各类学习成果的认证、累积和转换,同时也可以促进学习者跨机构、跨区域和跨国学习,从而推进学习型社会建设。信息服务平台有利于在技术架构、管理功能、资源建设标准方面相互统一,共享资源。当网络教育“闯入”成人高等教育领域,已成为传统成人高等教育转型发展的催生剂,因由网络教育平台带来的教育教学管理系统的改变,使成人高等继续教育信息服务平台建设更为高效,将为学分互认研究提供现代信息技术服务保障。
(二)研究“如何做”:学分互认运行及保障机制
1.政府推进,统筹协调。学分互认牵涉到诸多方面,由研究成果转化到实施,首先是需要政府加强宏观调控,统筹协调各方关系,通过政府制定学分互认运行制度,才能有效推动和促成各高校之间,高校与机构之间,以及机构与机构之间实现学分的互认。我国学分银行建设已经获得政府和教育管理部门层面的关注和重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了“搭建终身学习‘立交桥’,促进各级各类教育纵向衔接、横向沟通”,“建立继续教育学分积累与转换制度,实现不同类型学习成果的互认和衔接”。各省级地方政府也纷纷地方发展规划纲要或促进地方学分建设的政策法规。有了政策环境,还需成立专门的部门来促进和推动计划的实行,以及保证经费的专项专用。目前,江苏省、上海市政府以及广东省教育行政部门所做的尝试,已彰显成效。
2.机构参与,资源共享。允许和鼓励不同机构之间学习成果转移,不仅可以使学生流动性更大,同时也有助于机构在课程设计和教学质量上更有保证。就第三方力量而言,社会机构参与学分互认运行,有利于整合各办学机构资源,甚至需要专门的社会监管机构推进高校继续教育立交桥建设。尽管目前我国不可能建立全国性管理机构,但我们可以在省级区域内联合有关社会机构进行统筹、协调和管理。社会机构可以主动参与学分认证、累积和转换,避免重复提供资源活动,同时还可以激励更多的学习者参与学习。
3.学校联盟,改革创新。目前我国已运行的校际学分互认大多发生在同一区域或相邻区域的高校,也有少量同级别高校跨区域合作,或基于网络开展学历教育的学分互认合作等。鼓励高校间进行集群合作或者有限互选合作,可以实现优质资源共享,并推进学校内部改革。据调查,高校无论在教学硬件建设、教学资源建设、课程建设、专业建设或者其他教学投入上,都没有发挥出最大效益。高校继续教育更应该对资源进行开放,加快网络教育资源建设,同时考虑到成人学习特点实施弹性管理,如开展弹性学制建设(包括学分制);革新课程体系,建立以成人学习者能力为导向的课程体系等,都是高校继续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
四、我国成人高等教育学分互认研究推进思考
(一)推进宏观战略研究
确定学分互认大教育观发展理念,可以架起沟通学校与学校之间,学校与机构之间,机构与机构之间教育的“立交桥”,连接与整合各种教育资源,并能实现围绕人的一生组织教育活拥睦硐耄使终身学习的理念得到广泛的传播和推进。而在实践战略推进上,学分互认已经得到政府和教育部门的关注和重视,但对于执行方案中的成员组织、运作框架、管理模式以及评价体系等都还尚须进一步细化和完善,以提高其切实可行性。政府如何发挥统筹作用就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宏观理念与战略实践的推进研究,是我国成人高等教育学分互认研究的重要导向。
(二)强化区域分层研究
开展区域分层研究,可以使学分银行建设逐步实现。这包括:一是研究相同类型、层次学校间学分互认:同一教育形式、同一教育层次的学校之间也存在隔阂,如何对普通高校的学生全面实行跨校选课,以及如何对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如自考、网络在线教育、开放大学等等实现多向沟通,最终实现同类高等教育之间的开放兼容;二是研究不同类型、层次学校间的学分互认:这种合作以高职院校和普通高校间的学分互认最为常见,一般是先从单向认可开始,然后经过学分转换系统实现学分的等量值转换,实现中等学历教育和高等学历教育之间的衔接沟通;三是研究不同形式的学分互认,包括成人学历教育、非学历教育与非正式学习成果之间的转化互认。
(三)实证与行动研究方法并举
主要强调调查研究和行动研究方法。成人高等学分互认研究涉及面广,办学主体走向一体化的融合发展绝非易事,对于各类标准制定,包括学分标准、课程标准,积累和转换规则以及先前学习成果认证标准等,必须有专门机构或人员对学习者的学习需求以及学习质量进行调查研究,审核各项标准,实证调查必须成为主要的研究方法,才能凸显我国特色或地方特色的学分互认建设。而行动研究,则是根据调研判断得出比较突出的问题,将设计方案在较好推行的区域进行实践,根据反馈结果进行调整改正,最后大规模推进的实践改革过程。通过行动研究,可以使我国学分互认研究更接“地气”,保证研究实施中的系统性和可操作性。
梳理我国成人高等教育学分互认研究的内容、路径与方法,为我国学分银行建设提供研究基础,有效推进我国学分银行制度建设。同时学分互认也是推进终身教育体系建设的基础,它能够为建立各级各类教育之间的“立交桥”打好夯实的地基,促进优质教育资源的有效整合,同时提高民众终身学习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邓澳利.“学分银行”制度研究[D].长沙:湖南大学,2007:10-11.
[2]汤诗华,毕磊,朱祖林,等.我国学分银行研究与实践述评[J].中国远程教育,2013(5):16-21.
[3]覃兵,胡蓉.韩国高等教育学分银行制探析[J].比较教育研究,2009(12):65-68.
[4]孔磊,殷双绪.欧洲和北美学分积累与转换系统的比较研究――以欧洲ECTS与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BCTS为例[J].远程教育杂志,2012(3):44-51.
[5]郭翠,周晶晶.澳大利亚先前学习认证制度述评及对学分银行的启示[J].高等继续教育学报,2013(3):20-25.
[6]米红,李国仓.美国大学与社区学院学分互认机制研究[J].比较教育研究,2007(10):46-49.
[7]王红云.基于社会教育的韩国终身教育立法进程研究[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09(4):43-47.
[8]张相峰.英国高校实施学分累计与互认制度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7:44-45.
[9]Explanatory Report to the Convention on the Recognition of Qualifications concerning Higher Education in the European Region (European Treaty Series-No.165)[EB/OL]. [http://conventions.coe.int/Treaty/en/reports] .1997.
[10]尤佳春.省域学分银行的构建实践与策略探究――以江苏省终身教育学分银行试行为例[J].江苏开放大学学报,2014(4):10-14.
[11]李惠康.上海市终身教育学分银行的构建[J].开放教育研究,2012(1):46-49.
[12]殷双绪,姚文建.我国高等教育领域学分互认的典型案例分析及启示[J].中国远程教育,2012(11):27-34.
[13]杨晨.国外学分互认与转移的探索及启示[J].现代远距离教育,2011(4):9-14.
[14]ROBIN MARK. Increasing Adult Participation in Higher Education [A]. MIREILLE POUGET & EDWARD THOMAS eds. Adults in Higher Education:Learning from Experience in the New Europe[C]. Bern:Peter Lang AG,European Academic Publishers,2004:30.
[15]The Australia Qualification Framework Council. Auatralian Qualification Framework[Z].2011
[16]罾杳.从韩国的“学分累积制度”看我国“学分银行”的构建[J].职教论坛,2005(9):61-64
[17]李燕.国外成人学习者先前学习认可制度研究[D].成都:四川师范大学,2013:13-25.
[18]邱萍,张蕊.韩国“学分银行”成功要素分析及对我国成人高等教育的启示[J].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2(5):58-63.
关键词:成人高校;学籍管理;电子注册
一、成教学籍管理理论
(一)成教学籍管理内涵
所谓“学籍”通俗地讲就是记有学生姓名的册子。它是代表学生在校学习、接受学校教育的一个证明,犹如身份证是对个人身份的一种证明一样。高等教育词典将其解释为“被学校正式录取并按照规定办理了注册手续后所取得的学生资格”。
(二)学籍管理的功能
对于高校管理来说,教学管理是核心。在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的过程中,不仅应注重高等教育的入学率和高校的学生规模,更应重视高等教育的质量和水平。因此,学校必须加强教学管理。而学籍管理是教学管理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是教学管理的基础。只有学籍管理工作做得好,才能稳定教学秩序,提高教学质量。总的来说,学籍管理具有以下作用:
1.可以帮助成教机构更好地发展
通过建立学籍管理制度,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和学习效率,帮助学校严格执行全面、科学、合理的学籍管理制度。
2.对学生具有指导作用
每个学校都有自己的学籍管理手册,将这些手册发给学生,指导他们了解学校规定在校期间应取得怎样的学习成果,为了取得这样的成果,学校提供哪些专业课程;除此之外,明确让学生知道学校的规章制度。通过学籍管理,更好地引导学生确立学习目标。
(三)成教学籍管理的特点
成教具有和普通高等教育不同的特点,其学籍管理也具有特殊性。
1.管理对象的复杂性
成教的学生来源比较广泛,有应届未能参加高中学习的初中毕业生,也有参加工作的在职人员,年龄层次跨度大、学习基础差别大。
2.管理形式的多样化
由于成教的学生大都已经参加工作,属在职人员,通过函授、脱产或业余等多种学习方式,时间有限,并且工作的环境也会影响到正常的学习。有些学生通过了全国的成人高等教育考试,有入学资格,但入学后没有时间进行电子注册或是忽视了电子注册,造成自己信息的缺失。因此,学籍管理必须电子注册和档案管理相结合、网上和纸质并存。
二、成人高校电子注册制度存在的问题
成人高校的电子注册工作是一项高等教育的重要工作,在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中的学籍学历信息管理平台进行操作,该软件操作系统涵盖5个模块:数据、图像校对、在校生、学籍注册、学历注册模块。在日常实际运行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
学籍学历信息管理平台的设计还不完善,比如某些窗口的操作菜单设计不够人性化;招生的数据不统一规范,导致出生日期数据格式混乱;在统计、查询数据时,某些功能不太好用。
没有建立相应的学籍管理制度来配合学籍电子注册制度,这是当今成人高等院校应该逐步完善的任务,以此保证学籍电子注册制度的顺利运行。同时,学校没有建立科学有效的学籍信息管理系统,仍然采用传统的手工方式,导致无法适用先进的电子注册管理制度。
电子注册制度是一个需要各个部门协力合作才能贯彻落实的一项制度,教育部、省教育厅、学校三方的密切配合是关键。但是目前三部门还没有建立以一种自下而上的快读协调和解决电子注册工作中遇到问题的机制,导致出现问题时得不到专业的帮助。
学籍管理人员素质有待提高,培训跟不上。电子注册工作对学籍管理人员的素质要求高,需要他们熟练掌握计算机网络技术,在整理学生数据时要快要准,格式要规范。现实中很多成人教育的学籍管理人员未接受过专业电子注册工作培训,计算机技术不熟练,对电子注册工作的开展是一大阻碍。
三、如何规范成人高校电子注册制度
(一)成人高校应该重视电子注册工作
各个成人高等院校领导必须改变观念,重视成人教育的电子注册工作,从人力、物力上加大对该工作的支持。成人高校的毕业证书信息是由教育部上网查询,向全社会公开透明。如果在进行毕业上电子注册时出现失误,会改变学生信息,导致用人单位怀疑毕业证书的真实性,而这对毕业生来说会非常麻烦,也会影响学校的声誉。因此,成人高校的领导们必须提高认识,投入更多的资源和精力管理电子注册工作。
(二)逐步完善电子注册制度
电子注册制度的贯彻实施,需要配套的内部管理制度,保证工作的科学性、规范性、系统性。成人高校要逐步建立实施学历证书管理与注册工作目标管理的责任人制度,分解具体的电子注册工作职责给每个人;建立电子注册校验制度,推行领导追究制,确保电子注册工作的规范有序、科学高效的进行。
(三)将学籍与学历的电子注册制度有机结合
教育部出台的《高等教育学生学籍电子注册管理办法》规定:学生自新生入学到毕业要实现全程跟踪管理。成人高校教育应该将新生学籍电子注册制度与毕业生学历电子注册制度有机结合起来,可以全面贯彻落实该规定,宏观掌握学生入学报到率、注册率,为下一步制定年度招生计划提供科学依据。
四、结 语
现代是一个信息化、网络化时代,成人高校必须紧跟时展的脚步,充分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对学校的学籍和学历管理实行电子注册制度,全方位监控每一位成人高校的毕业生信息,保护每一个毕业生的合法权益,提高管理水平和教育质量,让成人高校的学籍管理更加科学,更加完善。
参考文献:
[1] 曾超.电子注册在成人教育学籍管理中的应用初探[J].中国成人教育,2009(09).
[2] 刘耀南.成人高等教育学籍注册的探索[J].中国成人教育,2011(12).
湖南西部地区地处云贵高原边缘,是一个苗族、土家族、白族等多民族聚居的民族地区,它具备我国经济不发达的“西部地区”所定义的经济特征,也是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的范围。一直以来,该地区存在着人才“引进难、稳定难”的现状和困惑。因此,培育“用得上、留得住”的人才,还需发展民族地区的成人高等教育。但是,湖南西北部民族地区的普通高校与发达地区相比,本身就存在着基础薄、教学资源匮乏的状况,因而投入到成人教育方面的教学资源少,在成人教育信息技术方面投入更少,故而信息化程度偏低。3G时代的到来,无疑为该地区的成人高等教育带来了发展的契机。
一、3G及其功能3G是英文3rd-Generation的缩写,指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它是通过开发和整合最新电子信息技术,将无线通信技术和互联网多媒体通信技术结合起来,应用智能信号处理技术来实现基于话音业务为主的多媒体数据通信系统。能够处理图像、音乐、视频形式,提供网页浏览、电话会议、电子商务等信息服务,与之前的系统相比,具有高速传输速率、视音频电话、视频社区等强大的信息功能。
我国的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主要有WCDMA、CDMA2000、TD-SCDMA三种,分别由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中国移动运营。根据《2009年中国移动互联网与3G用户调查报告》和互联网消费调研中心(ZDC)提供的《2011年中国3G用户调查研究报告》显示:中国3G手机用户2009年底为1325万户,2010年底为4700万户,2011年底为128亿户;使用3G手机上网用户的年龄分布集中在18~35岁之间,占到3G手机用户总体的839%。调查结果还显示,高速无线上网成为3G手机用户最感兴趣的业务,用户比例高达857%。由此看出,使用3G手机的人群已全覆盖了目前参加成人教育学习的人群。
故而,3G技术的普遍使用及参加成人教育学习的人群使用3G手机的高覆盖率,为老少边穷地区成人教育的“移动学习”方式奠定了硬件基础。
二、3G对成人高等教育学习方式的影响1形成移动学习新模式,突破传统学习旧定式
传统成人教育模式,无论是脱产学习形式还是函授学习形式,其教学形态都是以“教室为中心,教师为中心,课本为中心”,反映在教学管理方式上则是学校“控制”着本校师资,教师“控制”着学生。这种传统的集中面授、工余自学的形式因成人学生事多时间少,一直存在着工学矛盾,且无法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的需求,已不能吸引成人有效地、自觉地学习。为了解决上述矛盾,远程教育在成人教育中的地位就得到了彰显。国际远程教育权威戴斯蒙德・基更(Desmond Keegan)博士把远程学习分为三个阶段,即 D-learning(远程学习)、E-learning(电子学习)和 M- learning(移动学习 )。移动学习作为新型学习模式,有利于学生自由选择学习时间和学习地点,并且可以根据个人的喜好,在完成基本课程内容之后选择自己喜爱和需要的内容进行学习。这种学习环境的改善,可以为成人学生提供更丰富、更优质的学习资源和教学服务,也为人人有平等参与终身学习的机会提供了条件。毋庸置疑,随着3G时代的来临及3G技术的普及运用,移动学习将是成人高等教育优选的主要学习方式。
2打破教学中时空限制,有效整合教学资源
在高等成人教育过程中,不论是移动学习还是远程教育,抑或是网络教育,基本上都是采用的师生异地同步或者异地非同步的教学形式。学生在任何时候、任何可以接入网络的地方,都可参与到学习之中,接受教育。但是,由于受到一些硬件条件的限制,如计算机、网络连接等,使得没有网络覆盖的区域,或者移动的交通运输工具上无法进行网络学习。
当前网络上提供的各种文本、声音、视频等学习资源日益丰富,为我们日常的学习带来了极大的方便。但由于技术上的不足使得网络学习受到一定的限制,无法满足学习者的需求,其中影响最大的就是设备存储容量和网络宽带的影响。传统的手机网络在下载以文字表现形式为主的资源时,速度还可以,但视频、音频的下载速度已经无法满足学习者的需求。
而3G的强大通信功能给移动学习带来了新的动力。首先提供了移动互联网,它主要由有线互联网、无线连接和灵便终端三个部分组成。有线互联网就是常说的Internet,无线连接是指由无线模块组成的网络,灵便终端是指具有终端处理能力的便于携带的终端设备。移动互联网与传统网络相比,最大的优点就是克服了有线互联网不能移动的缺点,使得学习者随时随地都可以参与到学习中来,打破了各种封闭的学习空间,课堂的地域性在理论上得到了无限的放大,只要是通讯信号可以到达的地方就可以实施移动教学,真正地把大家联系在了一起。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移动学习设备的容量得以不断增大,3G的网速也得以大幅度地提升,通过移动互联网就可以随时随地地上网查看或收集与教学有关的声音、影像、视频等资源,并从浩瀚的网络资源中搜索出有用材料。学习者同样也可以运用移动网络来搜索自己需要的内容,比如课程的重难点、常见问题等。学生不仅可以随时登录网络查询各种学习中的问题,还可以浏览、下载相关的课件、在线课堂、专家讲座等资料。
3远程教育形式多样化,实现了个性化的网络远程教育
随着3G技术的不断发展,远程教育的形式也越来越多样化,学习者选择的范围也越来越大,更易于选择适合于自己的学习途径,实现了个性化的学习方式。3G技术在成人教育中的应用,目前主要有三种形式:
(1)基于短消息的应用模式。该学习模式基于GPRS网络WAP技术,主要以短信互动形式实现对移动学习系统的支持服务。学习者通过移动终端,将内容以短信的形式发送到指定的服务器上,服务器在收到数据后进行智能分析、处理,然后再将结果回馈到学习者的终端设备上。对于该项功能,目前的手机终端几乎都具备。
(2)实时信息交互的学习模式。该学习模式主要是指通过QQ、BBS、电子邮件等软件来实现实时交流、多人交流功能。在这种交流模式中,教师可以通过语音同时对多人进行讲解,也可以在线即时地解决学生的问题,同时也可以实现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使得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有了更多的联系,更好地相互交流学习经验、咨询难题,共享学习的资源等。
(3)在线信息浏览模式。学习者可以使用无线终端,连接网络后进入互联网,访问教学服务器。Web网页是基于HTML格式存放的,不但可以供学习者进行信息的浏览、查询和传输文本,还可以浏览和传输一些图像信息。
对于终端学习者来说,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时间以及兴趣爱好,选择自己喜爱的学习方式,或者在几个要好的学习者之间建立学习小组,在遇到问题时可以相互讨论、相互学习,吸收他人的优势,从而实现共同学习的目标。
三、3G对成人高等教育教学模式的影响随着3G技术的发展以及3G技术在成人高等教育中的应用越来越多,新的成人高等教育模式也逐渐地形成――移动学习。
移动学习是一种跨越了地域限制的学习方式,是移动通讯技术和移动计算机技术在成人高等教育中的一种新的学习形式,是数字化学习的进一步扩展。它除了拥有数字化学习的优点外,还拥有了学习者可以随时随地地根据个人的需要,通过无线网络来获得教学资源、教学信息、教学服务,并进行各种不同内容、不同方式的新型学习形式。对传统的教学模式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1)对于学习者来说,不必再为学习时间的安排烦恼,彻底地从工学矛盾中解脱出来,可以充分地利用生活工作中的零碎时间,通过3G网络随时上网进行学习;学习者学习的内容和形式也更加的丰富多彩,网络上拥有大量的学习资源并且形式多样,如文本、视频、音频等多种内容,还有自学、小组合作等形式,学习者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学习的内容及形式。
(2)对于教师来说,其工作的重点也有很大的改变,在传统模式下,由于和学员接触的时间较短,教师的工作重点是备课,以及授课,对于其他方面的要求较低。但随着3G技术的应用,教师和学员的接触变得越来越多,学员遇到的问题也越来越多,这就要求教师必须能够随时解决学生提出的问题。另外,还要做好对学员的指导工作,避免学员在海量的网络知识里迷失了方向。
(3)对于教学工作来说,从传统的面授、自学逐渐向学员的移动学习转变,且所占的分量也会越来越大。
四、3G教育功能的反思通过前面的分析,可以看出3G在成人高等教育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也是成人高等教育发展的趋势所在。同时,我们也要客观地思考3G在应用于教育的过程中还存在哪些需要解决的问题。
1.设备局限性
3G技术应用于成人教育的关键在于3G终端设备的性能。目前市场上的3G设备基本上就是3G手机,其主要功能是为了商用,教育性能涉及得不多。当前3G手机的核心功能主要集中在宽带上网、视频通话、手机音乐、手机购物、手机网游等方面。而且最关键的是当前的手机待机时间有限,不太适合进行长时间的、系统的学习。
2资源质量和检索效率有待提高
3G传输速率的提升,不仅给人民带来了方便,也使得网上信息量急剧地增加,信息资源良莠不齐,使得学习者必须花费一定的时间和精力进行筛选,选择适合自己的资源,而对于一些辨别能力较差的学习者还可能受到不良信息的误导,影响到正常的学习。这也是3G应用于网络教育亟须解决的问题。
3成本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