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煤矿科技创新管理制度

煤矿科技创新管理制度

时间:2023-06-01 09:46:10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煤矿科技创新管理制度,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煤矿科技创新管理制度

第1篇

关键词:煤矿机电管理;问题;措施

1煤矿机电管理造成的影响

在煤矿生产的过程中运用机电管理,不仅是整个生产体系中最为基础的环节,同时也是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由于机电管理自身存在的特征,也为煤矿企业的生产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1]。通常情况下煤矿企业中的相关设施类型较多,占地面积又比较大,对煤矿企业的机电管理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加大了管理的难度。进行煤矿机电管理涉及一定的专业性与技术性,只有加强管理人员的专业水平,才能保障煤矿企业中机电管理的有效实施。除此之外,煤矿机电管理的应用对管理人员专业素质的提升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是煤矿生产系统有效运行的重要前提。

2煤矿机电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管理人员缺乏专业技术与经验

一些煤矿企业尽管按照相关规定对管理人员进行培训,然而因为相关资金投入不到位,导致相关的管理条例无法真正发挥效用。造成这种现象的基本原因主要是技术培训的力度与方式,培训缺乏更加广泛的范围,且培训的方法较为落后,在培训时过于注重理论缺乏实践等等。同时,煤矿企业管理人员的聘用,如果缺乏专业的实践培训,则会在日后的管理中形成一定的影响。

2.2机电管理体制不全面

煤矿企业的相关管理体制不完善,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在煤矿生产的过程中仅仅注重煤矿的产量,对于机电管理在煤矿企业中的意义却缺乏相应的重视[2]。企业中没有设立专门的机电管理机构,导致机电管理的相关工作没有有效的落实;其次,煤矿机电管理的相关制度缺乏完善,一些煤矿既没有进行详细制度的考核,制度也缺乏有效的落实,以此造成了煤矿企业中管理体制不完善的现象。

2.3缺乏资金投入

因为一些煤矿在资金投入方面缺乏重视,直接造成开采过程中相关设备不足,因为资金不足,导致设备无法进行有效的维修,为煤矿开采造成一定的安全影响。一些煤矿设备缺乏质量保障,缺乏相应的技术保障,导致一些机械设备的安全性能较低,严重影响了煤矿生产水平的提升。

3煤矿机电管理提升改进措施思考

3.1提高机电管理人员专业技能素质

机电管理人员是保证机电管理有序进行的主体,管理人员本身也为煤矿机电设备的正常运行提供了保障。为此,提高机电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十分重要。

3.1.1设置人员培训制度

煤矿企业要改变传统的人员招聘模式,在人员正式入职之前企业要对其进行专业的培训,按照人员所在岗位决定培训时间的长短,在培训完成之后对参与培训人员进行统一的考察[3]。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提高员工对于机电管理的重视,在原有技术水平的基础上提升机电管理专业技术以及素质。

3.1.2创新并完善培训内容

在对员工进行培训时,如果一直采用传统的培训内容与方法,无法有效的发挥员工培训的作用。煤矿企业需要立足于时代的发展,对培训的内容进行不断的创新与完善,使员工培训能够全面体现出时代的变化与发展,掌握最新阶段的技术,在此基础上不断提升煤矿企业机电管理人员的专业技能与专业素质。

3.2完善企业中的机电管理制度

山西地区煤炭产业比较发达,然而在煤矿企业中却仍然面临机电管理制度的问题。针对该现象,煤矿企业要针对企业中的机电管理设备的运行状况,完善企业的机电管理制度,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在此基础上完善机电管理制度,提升煤矿企业中机电管理的有效性[4]。例如,某企业的机电管理制度存在一定的问题,那么企业中的管理人员需要立足于机电管理设备的运行状况以及煤矿的生产状况,在企业中建立专门的管理机构,并设置专业的管理人员。在管理制度中对员工的管理职责进行详细的规定,确定责任,强化考核力度。针对矿井机电设施设置严谨的防爆准则,对机电管理设施的维修与保养进行详细的规定,同时对机械设施的更新换代要求进行规定。除此之外,煤矿企业要在管理制度中设置矿井的管理维修制度,安排专业人员对机电管理设施进行定期检查与维修,加强机电管理设施的安全防护措施建设,并且总结维修次数,对其进行记录,以报告的形式上交。

3.3加大资金投入,完善机电管理体系

为了提升煤矿企业中的机电管理水平,首先企业要加大机电管理设备的资金投入,重点落实机电管理设施的更新换代,保证机电管理设备的质量与安全性。企业要安排专业的管理人员对机电体系中不合理之处进行修改,全面提升煤矿企业中机电管理体系的运行效率,使机电设备的作用能够得到充足的发挥[5]。全面淘汰企业中安全性不足、高耗能的设备,避免出现机器组装的现象。另外,企业要积极运用新型机电技术,淘汰传统的技术,全面应用电子信息技术进行运输,实现远程监控。在煤矿企业中实现机械自动化生产,加大资金投入,运用更为先进的生产技术,提高煤矿生产的效率与质量,在科学技术的支持下,为我国山西煤矿企业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4结束语

受科学技术与信息技术发展的影响,近年来我国的煤矿生产行业也得到了显著的发展,尤其是山西地区,机电管理的普遍应用为煤矿生产提供了一定的条件。然而其中仍然面临一些管理方面的问题,笔者针对其中存在的问题,从提高机电管理人员专业技能素质、完善企业中的机电管理制度、加大资金投入,完善机电管理体系三个角度对其改进措施进行了阐述,希望通过分析,能够有效提升煤矿企业机电管理的效率。

参考文献:

[1]马新华,陈国强.浅析煤矿机电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对策[J].煤炭工程,2014,07:60-62.

[2]安文利,等.煤矿机电管理的存在问题及改进对策[J].科技资讯,2013,23:156+158.

[3]姜朝俊.刍议煤矿机电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对策[J].科技创新导报,2015,25:172-173.

第2篇

1煤矿机电技术管理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1.1煤矿机电设备综合管理不到位许多企业对机电设备现代化的重要性缺少认识,在管理方式上欠缺科学的规章制度,对机电技术人员的培养重视程度不够,科技创新能力较差等,总之是综合性管理水平不到位。煤矿机电设备的综合管理在煤矿安全生产过程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然而一些矿井机电设备的管理措施不到位,潜在的安全隐患较多。1.2煤矿机电技术管理体系不健全我国众多煤炭企业针对煤矿行业制定的规范性文件视而不见,导致标准、规范、制度常常被束之高阁,并未被企业实际生产中发挥应有作用,产生实际效益。在矿井生产过程中,机电设备管理体系不健全,管理制度不到位,现场安全生产缺少必要的应急措施,这些导致了煤矿企业机电设备管理秩序的混乱。1.3煤矿机电技术人员综合素质较低煤矿行业恶劣的工作环境抑制了高端技术人才的涌入,该行业长期面临着整体人才匮乏的窘境。中国煤矿行业的现状促使企业为了扩大利润空间,虽然引入一定数量的技术人员,但这些人员的素质远不能达到企业现实发展的实际要求,与企业预期目标相去甚远。

2煤矿机电技术管理实践方面的改进建议

2.1严把“三关”,确保煤矿机电设备管理到位在机电设备日常管理中,煤矿企业应当严把检修关、验收关、入井关,提高其安全性能及使用效率。其中,严把检修关要求企业应当对隔爆电气设备进行细致检修,确保每台设备符合防爆要求;严把验收关要求企业要由防爆检查的专业技术人员负责对电气设备进行验收,确认其安全性能无误方可允许入库。严把入井关要求企业在电气设备下井使用前,务必要指派专人对其进行复检,确保设备下井真正符合技术要求和检验标准合格,杜绝一切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2.2加强机电设备的投入和改造力度,确保检查工作不流于形式煤矿企业应当从加大煤矿机电设备的投入和改造力度入手,积极采用新技术、新工艺和新设备,为机电设备的合理使用创造良好条件。各个职能部门的管理人员要对相关的安全保护装置设定检查周期和频率,对正在运行中的电器、电缆、设备等进行定期循环检查。此外,煤矿企业还要每月对机电设备进行不定期抽检。总之,就是要在煤矿企业当中形成设备检查工作的长效机制,确保检查工作不流于形式。2.3重塑管理理念,体现以人为本人是技术管理的主体,人员素质的提升对机电技术管理水平的飞跃意义重大。首先,企业应当转变以往单纯性理论培训模式,采取“培训、实践、引进”三位一体的新型培训模式。其次,企业广开言路、招贤纳士还必须在薪资待遇和奖励机制方面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总之,煤矿企业只有意识到人才的重要性,才能真正树立以人为本的先进管理理念,将尊重人、解放人、鼓励人和发展人作为人才管理的核心,为人才发展搭建有效的拓展平台。2.4创新管理体系,发挥制度功用煤矿机电技术管理体系和制度的创新是发展煤矿机电技术的保障性机制。随着大量机电技术投人使用以及各种管理理念的引进和应用,煤矿机电技术管理制度越来越呈现出强大的保障功能。企业想要发展势必要进行管理体系和管理制度的协同创新,保证技术管理有章可循。“第一,在机电设备的检查制度上,实行上岗检查责任制度。将地面变电所、供电系统作为机电设备管理中的重点来抓,每个岗位换岗后的首要工作即检查供电系统,从源头确保机电设备的正常运作。第二,机电设备的检修上,重点抓机电设备的停产检修,在停产检修设备前,制定严格的检修计划,编写工作面上每个工序的检修安全措施及检修流程,保证了每一工序的检修质量。第三,制定下发一列技术管理考核文件,严格执行考核文件内容要求,提升基层机电技术管理效果,降低机电设备故障发生率。第四,重点抓住机电设备的停产检修,保证每一工序的检修质量。”[1]2.5创新管理模式,实行精细化管理面对煤矿行业的整体发展趋势,以往单一的粗放式管理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现实需要,亟待引进精细化管理模式进行相应的制度创新改造。为此,要求煤矿企业应当按照精益管理思路,将管理责任细化,对煤矿工程中的各级领导落实岗位责任制,实行上级考核下属的阶梯式考核制度,将机电设备的养护工作落实到具体的责任人。

3结语

总之,煤矿企业要想谋求长久发展,必须将安全放在首位,对其内部的机电技术管理引起高度重视,使之成为企业发展的有利条件,而非繁重负累。

作者:董秀峰 单位:阳泉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第3篇

【关键词】煤矿作业;机电设备;维修管理模式;发展趋势

1当前的煤矿机电设备维修管理模式及发展方向

我国煤矿业生产方式及手段的发展决定了煤矿机电设备维修管理方式的改变。当前设备管理制度和组织单位已经建立并引入例如设备诊断技术等。尽管如此,煤矿机电维修仍旧以计划预修为主,这种模式会使维修时长增加,安全生产也会受到影响。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后期,我国初步引入了煤矿机电设备维修管理,此后不断对煤矿机电设备的其他部件进行研究,但并未形成系统深入的积累分析,在煤矿机电设备维修管理中还是没有明确的理论指导。基于煤炭生产特点和煤矿机电设备维修管理水平,设备寿命周期必须要实施全过程管理做到综合效益最大化。由此看出,完善设备维修管理信息渠道,充分利用信息技的价值服务于设备的维修管理是我们必须做到的。同时,为了使煤矿机电设备维修管理工作尽快与现代化发展相适应,应将维修系统论、可靠性工程等最新管理方式及等各种先进设备维修技术应用到实际的工作中。

2未来煤矿机电设备维修管理的走向

煤矿机电设备的事后维修、计划维修、预防维修及还在发展中的主动视情维修最终形成了一门新兴学科即煤矿机电设备维修管理。最初客观条件有限,维修工作仅限在机电设备出现问题之后,这种维修模式会影响机器正常运转,导致煤矿工作不能及时完成。随着生产模式的系统规范化,机电设备对于煤矿生产影响越来越大,事后维修不能满足生产的进行,这就促使人们认识到计划维修对煤矿生产的必要性。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初,设备故障停机使企业需要支付高额加班费确保生产完成,由此更多的企业开始思考设备的有效修理维护。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中期后,煤矿生产设备随着科技进步走向了智能化、精密化、大型化、自动化;以上特点带来了高效益,但也出现了一个新的问题,即使是相当小的故障也会影响整条生产线的运转。这时以可靠性为主的维修管理得到了进一步完善,使维修模式逐渐向基本消除故障过渡,进一步减少了维修对生产的影响。不过设备维修管理模式无论发展的如何完美,出现故障还是需要人为完成修复,因此,未来的设备会在自我配置能力上进行完善,甚至出现免维修机电设备。

3如何改进机电维修管理方式

3.1机电设备维修管理方式的改进及使用维护管理的加强

煤矿企业对于设备使用维护及维修人员技能和素质的培养应作为重点,增强员工责任感,做到交接班检查、定期检查、保养等日常维护生产制度。落实设备维修责任到人,建立健全设备管理制度,一旦设备出现问题及时处理,对于需要更换的配件及时更换。严格执行计划维修、预防维修、状态维修、事后维修等有效的维修方式,进一步完善成为新型的具有煤矿特色的管理维修模式。

3.2改善煤矿机电设备维修管理的工作要求

保证煤矿机电正常运行以及工作人员操作标准的研究,逐渐发展成为科学的维修管理制度,同时,更深入的研究煤矿机电设备的可靠性,提高设备开机时长及利用率,推广无维修设备。

3.3进一步完善机电设备维修成本管理责任制

建立一套完善的管理系统。将各项成本费用分解到各管理部门,各部门再将其分解到各成员。各部门班组要根据实际情况及要求制定相应的措施以确保按时完成指标。上层部门要对下属单位制定的措施的执行效果进行考核,及时纠偏,使成本管理最大程度接近指标。在考核上需要严格化,保证指标顺利完成。还可以按照成本责任抵押的方式,以分担指标大小来作为确定抵押金数额的标准,根据结果奖优罚劣。也可以使用检测仪进行检测,视情维修如果运用的恰到好处将会显著提升经济效益。

3.4利用计算机辅助维修煤矿机电设备管理系统

这一措施的实行主要是根据计算机维修数据的收集分析并对其作出相应的预测和决策。这一步必须做到数据真实可靠、传递及时、正确决策以及实时反馈,以达到可视化、智能化和网络化的维修管理系统。

4结束语

煤矿机电设备维修和管理的工作,必须以矿井机电设备安全可靠性的提高为中心,不断优化管理模式,提升人员相关技能,及时检查更新设备。

参考文献

[1]袁兴禄.浅谈煤矿机电设备维修管理模式及发展趋势[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14).

第4篇

关键词:煤矿机电;事故原因;预防措施

中图分类号:X752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煤矿机电事故的发生具有随机性、渐进性和突发性,由于造成事故的原因很多且复杂,导致了事故的不可预见性,所以建立科学合理的事故预防体系是预防煤矿机电事故的重要手段。机电部门工作人员应当以提高煤矿机电设备的安全可靠性为中心,扎扎实实搞好煤矿机电管理工作。在保证生产安全的同时,鼓励技术革新,提高安全装备水平,引导生产力发展。只有消灭了机电事故安全隐患,才能保证煤矿企业生产能力和发展水平的稳步增长。

1、煤矿机电事故的特点

1.1、大多数为零星单个事故

在煤矿中发生的机电事故一般都比较分散,发生的频率较高,涉及的范围较广,所以在管理上具有很高的难度。在很多的煤矿企业中,认为这种事故的发生很难避免,所以在思想意识上没有给予重视。

1.2、同类事故反复发生

虽然发生的事故所造成的损失不大,但是相同的事故发生的频率却较高,所以总被人误解为没有办法预防。其实对这些经常反复发生的事故是可以找到规律的,然后制定合理的措施进行预防。

1.3、人为原因

经过对以往的事故案例进行研究发现,很多事故发生的原因都是因为人为操作失误造成的,因为没有按照规章制度执行,所以在工作中疏忽大意,以致事故的发生,这些完全都是可以避免的。

2、我国煤矿机电事故发生原因分析

2.1、机电设备使用不规范

现在煤矿在机电使用方面由于操作不当或者对机电设备的更新不够迅速导致事故发生的也是一个重要的方面。很多煤矿由于煤矿的理念偏差,重产出轻投入,所以在煤矿机电设备和安全方面设备欠缺的很多,这都是投入不足的原因造成的。大部分的投入资金不能到位,这样煤矿机电设备改造的速度就大大滞后了。现在国家对煤矿的安全生产力度加强了,所以这些问题渐渐的都凸显出来了。在国家相关部门进行安全检查时,发现煤矿井下无“MA”标志的设备还有很多,并没有根据国家要求及时更新。世界上很多国家在煤矿中已经淘汰的设备,如:老式绞车、防爆高压开关、风机、水泵等,我国一些煤矿扔在使用。一些开采挖掘设备也很老化了,机械化程度很低,安全程度是很低的。还有一些安全监控检测系统的装配存在隐患,这严重制约了煤矿的生产效率。这些机电设备的隐患为事故的发生创造了条件。

2.2、机电设备管理制度不健全

很多煤矿对机电设备的管理还处于一个浅层阶段,专业组织管理还不完善。我国对最新的煤矿质安全标准有明确的规定,规定每个煤矿的矿井至少有17中以上的机电管理制度。现在很多煤矿根本剧=就不重视国家出台的这些相关政策,没有从实质上对这些管理制度给予落实。很多的机电规章制度不健全,或是落实不到位所以一定要从监管人员自身素质上加强,管理人员还要对行业的相关知识进行全面掌握。虽然我国现行的煤矿机电设备对于执行表混没有明确的的详细操作说明,甚至有些操作还规定的不明确,也没有很清晰的界线,这样检查人员在检查过程中很难把握好,监管程度也很难,再加上有些检查人员的工作责任心不强,检查力度不够,而且执法不严。对于这些问题,并没有很好的整改意见,也没有具体的方法。所以最终导致机电设备管理制度的不健全,也为煤矿事故的发生创造了条件。

2.3、机电专业人才缺乏

煤矿的几点工作人员普遍素质不高,这是因为煤矿的工作环境差,对于工作人员的培训也不到位,再加上风险较大,这份工作对高校高素质的人才吸引力不够。这样一种就业情况导致一些煤炭专业类学校招生困难的问题,许多的大学院校不得不压缩甚至取消煤炭类专业,所以煤炭行业的人才缺口是很大的,尤其是采矿、安全、机电等专业的精确相当严重,很多煤炭院校招不到优秀的对口毕业生。还有一些有经验和塑炼工人也在严重流失,这样对煤矿的机电管理就造成了严重的困难,也就为煤矿机电事故埋下隐患。

3、煤矿机电事故的预防措施

3.1、加大培训力度

由于煤矿行业的相关专业人才较少,这就要求企业对内部的人员进行培养,提高工作人员的素质以及专业技能水平,加强员工对相关的安全制度进行学习,并定期对员工进行考核,以此来加强员工的安全意识以及专业技能水平,提高工作人员对设备以及系统的故障检测与分析的能力,为企业打造一支优秀的专业团队,以此来提高生产的效率以及安全的意识。

3.2、建立完善的机电管理制度

煤矿机电工作进行安全开展的首要前提就是建立相对健全、完善的制度对其进行约束,以此来预防机电事故的发生。对机电进行操作的各个方面进行规范化,例如,在设备进行操作的过程中,对员工进行操作以及范围进行约束与规范;在对电力方面进行管理的时候,对电网工作进行细化处理,电力设备的安装要按照规范进行,绝缘体的要求要与国家的规定相符合,在对高压电进行工作的过程中,不允许进行高压作业,以此来加强煤矿机电工作的安全性。此外还应建立相应的责任制,当事故出现后对相关的部门以及人员进行处罚,将责任落实到各个部门的个人头上,强化相关的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

3.3、加大机电的安全管理

造成机电事故的主要原因就是由于设备的老化,这就要求对设备的使用进行改善,以此来加强设备的质量,进而保障煤矿的安全生产,以下对其进行分别说明:

(1)加强对机电设备的检修工作,在进行检修的过程中应注意对设备进行全面的检修,不仅是外部,还有设备的内部功能以及各个零件都应进行检修,一旦发现问题及时对其进行处理,保障设备的性能。同时在煤矿的工作中有很多的设备已经出现老化的现象,这就应该对其进行及时的更换,如果不能技术更换就应对其进行反复检修,提高对老化设备的检查效率,以此来降低事故发生的机率。此外,在对设备进行检查的过程中,应按照相应的标准,对其进行检修,以此来避免不必要的危险。

(2)在对设备进行使用之前,应对设备进行选择,选择适用于煤矿生产的设备。由于煤矿生产的矿井具有高温、潮湿以及空间相对较为狭隘的特点,多疑在对设备进行选择的过程中就应对这一系列的现象进行充分的了解,并以此来对设备进行选择;同时由于地下的特点导致机电工作的过程中容易出现电力安全事故,这就要求对容易漏电的部分进行封闭化处理,以此来保障设备的安全运行。

结束语

随着国家的发展与进步,对煤矿的需求量逐渐的加大,由于煤矿的生产是由机械化进行操作,这也就加大了煤矿的机电进行管理的难度。影响煤矿生产安全的因素有很多,例如,管理的不到位、工作人员的技术水平相对较差以及设备较为落后等等,都在一定的程度上阻碍了煤矿行业的发展与进步,并埋下了一定的安全隐患。

参考文献

[1]邱铁,张宏国,张波.煤矿机电事故原因及预防措施[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01:53.

[2]潘如山,代礼华.煤矿机电事故发生原因及预防措施[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05:59.

第5篇

[关键词]煤矿;瓦斯治理;治理措施

中图分类号:TD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15-0019-01

一、煤矿瓦斯治理

煤矿瓦斯事故是制约煤炭产业安全和可持续发展的突出问题,也影响到区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因而煤矿瓦斯治理的重要性显得极为突出。随着煤矿开采深度的不断增加,煤层气的压力也越来越大,进而导致煤矿瓦斯治理和控制更加困难。同时煤矿生产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比如煤矿地质构造复杂,开采难度大,生产体系和保障体系不健全,安全投入不足,管理人才缺乏以及管理制度不健全等问题,严重制约着煤矿的安全生产。当然,煤矿瓦斯事故是可以预防和控制的,对于煤矿瓦斯治理的可行性,为切实做好瓦斯综合治理,根据对煤矿安全生产条件及危害的分析,需要严格执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安全生产、综合治理的原则,遵循先抽后生产的控制政策,建立稳定可靠的矿井通风系统,科学合理开发系统抽气,牢牢抓住矿井通风系统,排水和排气,现场监测管理等工作,提高预防和控制煤矿瓦斯灾害的能力。

从煤矿企业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看,瓦斯事故会对企业造成的严重影响,因此,应该认识到煤矿瓦斯治理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必须实施区域防突措施,以区域防突措施进行预抽煤层瓦斯时,还应预测局部状况,否则应采取局部综合防突措施,通常情况下,在煤矿瓦斯治理过程中,治理的最终目的是消除煤矿瓦斯,阻止瓦斯突出事故和爆炸事故的发生,进而维护矿工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这就需要坚持标本兼治,注重根本的原则,采用区域和局部综合预防措施和系统技术,突出危险性预测,采取瓦斯危害防治措施,做好安全防护措施等。

二、煤矿瓦斯治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在我国煤炭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但随着煤矿开采深度的不断发展,煤矿瓦斯积累造成的事故频发,矿井瓦斯问题严重威胁到人员生命安全,同时经济的快速增长加剧了煤炭工业的发展,也使人们更加重视煤矿瓦斯管理,以确保煤炭工作稳定和安全发展。但是在煤矿瓦斯治理过程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煤矿瓦斯治理重视不够

虽然不断宣传和推广煤矿安全生产,预防为主,安全第一的思想,但大多数现有的煤矿安全生产对煤矿瓦斯治理不够重视,甚至对煤矿安全性重视程度不足。一些煤矿过于注重生产效益和经济利益,而忽视对煤矿安全的重视,随着深度的增加,其开采难度和瓦斯含量也逐渐增大,忽视了通风系统的完善和深入,此外,一些煤炭企业在煤矿安全生产不能将所有的管理标准具体实施和落实,没有长远管理规划。

(二)煤矿瓦斯治理体系不完善

随着开采深度和开采强度的增加,煤矿瓦斯含量和压力是越来越多大,煤矿瓦斯含量超标数增加,预防难度加大。一些矿井内的通风系统不完善,设备不合理的问题尚未完全解决。各种实施矿井瓦斯抽放管理体系不完善,对瓦斯抽放的重要性认识不足,重生产,轻安全的思想,阻碍了烟气治理新技术的应用。同时,煤矿瓦斯抽放方法过于单一,且瓦斯抽放设备落后,天然气利用率低。

(三)煤矿瓦斯预防检测不到位

在实际管理过程中,煤矿瓦斯治理监控制度和预防措施不完善,煤矿瓦斯的检测信息管理和应急管理措施落后,这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煤矿瓦斯灾害防治工作的进一步加强,同时瓦斯治理不是一个简单的项目,而是一套完整的系统工程,当前一些煤矿对煤矿瓦斯治理的预防和检测工作不到位,缺乏预测合理的部署以及防突措施,所以煤矿瓦斯突出问题的预防需要继续深入研究,采用新方法和新途径,不断预防煤矿瓦斯突出事故的发生。

三、加强煤矿瓦斯治理的措施

(一)有效利用瓦斯抽放技术

有效利用煤矿瓦斯抽放技术,正确理解提取序列,合理降低因为煤矿瓦斯提取时间减少而带来的管理难度,要根据当地的地质情况的地壳结构,因地制宜针对不同的地质,采取不同的抽取策略。在复杂的地质条件变化下,合理采用煤矿瓦斯治理抽取技术对井下瓦斯进行抽放,降低瓦斯事故的发生,保证煤矿安全生产,同时要不断创新煤矿瓦斯治理技术,瓦斯抽放技术对煤矿瓦斯治理有着显著效果,能有效解决低浓度瓦斯爆炸问题。随着现在我国煤矿瓦斯治理技术的不断提高,有选择实施多种治理技术,因此,在选择煤矿瓦斯治理方法时,可以按照不同地区地形采取不同的技术选择,合理做好煤矿瓦斯的控制,以保证井下人员的生命安全。

(二)加强煤矿瓦斯监管人员安全培训

每个煤矿企业员工要充分认识煤矿瓦斯治理安全培训的重要性,认识到煤矿瓦斯治理与员工的安全有着直接的联系,关系到安全生产和企业的发展前景。煤矿瓦斯治理不能流于形式,所以煤矿企业要牢牢把握安全培训,综合科学合理进行规划,形成了一套完善的煤矿瓦斯治理安全培训规章制度,制定相应的安全培训计划,并根据不同类型确定科学合理的安全培训内容,在安全培训的实践过程中,必须坚持理论联系实际,集中和分散对煤炭企业员工进行安全培训,切实提高他们的安全技能和安全意识。

(三)加强加强煤矿瓦斯危险性预测

根据煤层瓦斯压力测定,参照瓦斯含量及其他相关参数,建立动态矿井瓦斯基本信息数据库,对煤矿瓦斯分布进行合理的地质编图,在作业矿井内积极开展煤矿瓦斯检查工作,科学合理的建立适合实际矿区的瓦斯突出预测指标体系。此外,还要建立和完善煤矿通风系统,提高通风系统是矿井实现安全生产的先决条件,能够保证足够的新鲜空气,将瓦斯事故可以消灭在萌芽状态。

四、结语

总而言之,煤矿瓦斯治理是一项综合性强,多方向的系统工程,本文主要从提高煤矿瓦斯管理和治理的角度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在煤矿瓦斯治理过程中,必须采取预抽煤层瓦斯技术,提高煤矿安全生产力度,积极建立和完善地下开采措施及瓦斯治理标准,加大对工作人员的操作安全技术培训,提高安全技能以及结合多种技术措施,提高煤矿瓦斯治理能力,才能最大限度地实现对煤矿瓦斯的治理和促进煤矿的合理开发和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周加庆.浅谈煤矿瓦斯治理的方法及应用[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2(05):248,249.

[2] 罗华锋.浅谈煤矿瓦斯治理的现状及发展[J].科技创新导报,2012(12):83.

[3] 喻祥.浅谈我国煤矿瓦斯治理和利用的科技创新[J].广东科技,2011(16).

[4] 于振才.浅析煤矿瓦斯治理措施[J].科技信息,2012(14):364.

[5] 申宝宏,刘见中,张泓.我国煤矿瓦斯治理的技术对策[J].煤炭学报,2007(07).

[6] 刘见中.我国煤矿瓦斯治理和利用的科技创新[J].矿业安全与环保,2009(03).

第6篇

公司技术中心科技人员近190人,其中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专家5人,研究员6人,高级工程师30余人,中、高级职称人员占全部总人数的50%,形成了一支老中青搭配合理,创新意识强烈、充满活力的科技研发队伍。聘请外部专家9人,其中6人为国务院政府津贴专家,博士4人。多年来根据市场需求形成了电液控制技术、高水基液压控制技术、无人化开采技术、智能集成供液和工艺研发五个创新团队。

一、创新体系

天玛公司技术中心通过多年建设,建立了完善的创新体系。该创新体系以科技规划和任务需求为核心,形成了有效的创新能力。公司科技规划和年度任务需求的来源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是根据公司的发展战略和中长期科技规划制定的年度任务,另一部分需求是来自煤矿用户的反馈、公司技术、产品市场的发展趋势的需要和市场的相关需求信息。技术中心的决策部门是公司技术委员会,咨询部门是专家咨询委员会,重大科技任务需经过专家咨询委员会的商讨,并最终经技术委员会的决策后由科技管理部门技术中心办公室组织落实。

公司科研项目分为系统研发类、技术预研类、技术开发类等六大类,根据项目类别的不同,科技管理部门组织相应的部门策划实施,过程管理由科技管理部门和质量工程师监督控制。产品孵化由工艺部门到生产中心进行产品试制等工作,样机出来后到相应的煤矿进行工业性试验,直至完成产品的定型。另外,在系统配套和产品应用过程中,技术问题由技术支持部门来协助完成。与高校和研究机构建立了产学研的合作模式,为科技创新提供了积极的外部力量。

二、组织机构和运行机制

天玛公司技术中心是公司整体创新体系的有机载体,实行技术中心主任负责制,设专家咨询委员会和技术委员会,对公司重大技术发展方向进行研讨,下设科技管理部门、技术战略发展部、电气自动化部、无人化项目部、液压研发部、工艺装备部、可靠性研究部、新产品技术支持部、孵化车间、无人化工程实验室、液压实验室和测试实验室等部门。在多年的创新活动中逐步完善、积累,建立了较为完备的管理制度和“二纵、三横、四方向”的科技来源架构,健全了组织机构,树立了完善的经费保障和奖励机制,充分保障了公司的创新活动。专家咨询委员会是公司技术战略的咨询机构,主要负责公司技术战略发展规划、重大项目和产品的咨询和评价;技术委员会是技术中心的技术战略决策部门,职责讨论确立公司的技术发展方向和战略规划,制定年度科研计划,对研发课题论证、审批,对新技术、新设备和产品的可行性和先进性组织论证,对技术中心系统引进的骨干技术人员进行资格、能力的考核和把关,对公司发生的重大的技术问题进行分析论证。

技术中心制定了相应的制度规范,建立了严密的科技活动投入预算、核算体系和以科研管理制度为基础以PLM管理系统为平台的集成创新模式;科研项目的管理实行年终考核制,按照计划指标和目标进行考核,跨年度项目必须设定年度考核指标,建立了达标、及格和不及格三个考核等级,根据考核等级对项目团队和负责人进行奖励和处罚。日常管理建立了每周例会制度,针对承担的国家项目建立了每月例会报告制度。技术中心建立了科研活动研发经费保障体系,有效的保障了公司的科研活动和创新能力,一是按照公司上年度的销售收入提取本年度的研发经费,研发经费投入比例至少占上年度销售额的5%,近年来达到8%;二是积极争取国家、省市、集团等上级单位的课题经费支持,近三年来共获经费支持5000万余元;三是积极与矿方开展横向课题合作。

技术中心建立了有效的激励机制。一是建立了股权激励机制,公司为优秀骨干员工提供了股权的购买机会,目前公司员工持股占公司股份的32%,增强了骨干员工的主人翁精神;二是建立了科技创新成果多指标量化评价体系,设立科技创新优秀成果奖;三是设立了多层次的奖励项目,包括创新贡献奖、优秀团队奖、青年岗位能手、优秀员工等,表彰为公司创造贡献的人员和团队,每年年底公司开展总结会时评选一次,四是制定了对专利申请人、项目承担者、者等多项奖励办法。

产学研合作取得积极成效。与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山东科技大学等高校进行技术交流,借助高校强大的模拟仿真技术及深厚的理论计算知识,对产品设计进行分析及优化;与“煤炭资源开采与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和“煤矿采掘机械装备国家工程实验室”建立了合作关系,测试验证我公司的产品,改进设计;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产业联盟建立了合作关系,借鉴各行业的尖端技术,应用到煤矿智能化开采中。加入了“中国矿业科学协同创新联盟”,积极践行产学研合作。

完善的科研条件建设为创新驱动提供了坚实的保障。一是技术中心建设了单独的研发、试验、测试等办公用楼;二是配置了一流的研发仪器设备,满足了研发过程的质量控制;三是建有国内最大压力和流量的高水基高压液压系统的测试系统,满足高水基产品开发的试验测试(压力等级:40MPa;流量等级:2000L/min);四是建有行业一流的电控智能产品测试平台和系统级测试平台,满足产品开发的测试需求,保证产品的质量;五是建有一个产品孵化车间,为产品快速研制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三、创新能力和成果

一是公司通过攻克液压支架电液控制技术于2008年成功研制出我国首台套SAC型液压支架电液控制系统,打破了我国一直依赖进口的局面,几年来成功推动我国液压支架电液控制系统应用率从2008年的5%到目前的15%(国外100%)。目前已形成适合于薄煤层、中厚煤层、大采高煤层等不同系列的控制系统;二是通过攻克综采工作面智能控制技术研制成功了SAM型综采自动化控制系统,2014年在黄陵矿业集团实现了连续常态8个月“有人值守,无人操作”的生产记录,创造了综采模式下无人化开采的世界先例;三是攻克了小功率水基介质高压本质安全型电液阀高耐久性和可靠密封技术难题,采用自动化加工制造技术成功实现了精密磨削与小直径深孔加工工艺方法,保证了产品一致性。建立了完整的整体电液换向阀规模化生产工艺体系,实现了核心产品的规模化应用。解决了大通径吸排液阀高效快速关断及高频噪音防治技术难题,完成了水基高压大流量柱塞泵的研制。 近年来,相继承担了国家863项目“综采智能控制技术和装备”、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智能制造装备发展专项“煤炭综采成套装备智能系统”等多项国家重要科研项目;是液压支架电液控制系统国家标准的制定者,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中国煤炭工业科学技术特等奖等10余项。近5年内专利授权79项,发明专利授权32项,占总授权量的40.5%,高于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37.5%的3个百分点。

第7篇

在实施科技管理信息系统之前,城郊煤矿已建立了一套的科技创新体系,及科技创新运行和激励机制,但在科技管理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一是科技项目申报不能实现动态管理;二是创新成果的验收及收购过程不透明,审批进度存在“黑箱”,收购的创新成果不能及时得到共享;三是申报材料管理难度大。因此,急需建立系统化、规范化、科学化和信息化的科技管理系统,通过科技管理平台,建立规范的科技管理工作流程,激励更多的技术型人才参与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真正实现科技兴矿,科技增效。煤矿科技管理信息化,是以煤矿各项科技管理制度为依据,运用各种技术、经济和组织措施,对科技项目的计划申报、过程管理、成果验收、收购及总结等实行全过程管理,分为前期管理和运行管理两个阶段。研究开发科技管理信息系统的基本任务,就是通过结合信息技术和管理技术,利用计算机辅助科技管理人员的工作,提高管理效率和工作效率;通过工作流引擎、信息流引擎、报表引擎、搜索引擎,建立以业务流程管理与知识管理为核心的工作平台,提高科技市场运行水平,提高煤矿核心竞争力水平。

2煤矿科技管理信息化功能模块分析

科技管理信息系统根据城郊煤矿目前科技管理模式,提供涉及各个环节、各个阶段、分类有序的资料管理。建立科技项目档案管理库,动态跟踪项目进展情况;建立科技成果库、人才库、数据字典;建立科技项目资源管理中心,提供培训学习资料下载,实现科技创新成果适时更新。科技管理信息系统采用业界领先的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协同平台技术,按照国际化软件标准开发,提供全面的虚拟社区服务系统。具体功能模块包括:科技项目管理,科技市场运作管理,优秀论文管理,专利管理,QC成果管理,建议征集管理,创新人才管理,制度文件库管理及信息中心管理。

2.1科技项目管理模块

科技项目管理模块主要针对科技计划项目的综合管理。

1)科技计划项目管理。对河南煤化集团永煤公司(以下简称“永煤公司”)下达的科技计划项目进行管理,针对科技项目的流程制定流程管理,并在项目进行的相应流程中,按照集团公司相关的文件规定,提醒项目相关人员提交相应的文件资料和填写相关的项目记录,形成完整的项目流程闭环管理。同时建立矿级科技计划项目库,为提取有价值的计划项目提供基础。

2)招标项目管理。对永煤公司下达的科技招标项目进行管理,针对科技项目的流程制定流程管理,并在项目进行的相应流程中,按照永煤公司相关的文件规定提醒项目相关人员提交项目阶段对应的文件资料和填写相关的项目记录,形成完整的项目流程闭环管理,建立矿级招标项目库以及投标单位信息数据库。

3)项目合同管理。建立项目实施、项目流程管理,确保所有科技项目都签订技术合同,提供合同到期付款提醒等功能以及自动下发通知功能。科学办理技术合同认证登记,变更和注销登记。

4)项目实施管理。科技管理部门可对项目执行情况跟踪检查,监督科技经费使用情况,协调解决遇到的问题。

5)项目经费管理。针对已立项的科技项目建立项目经费申请和使用台账等记录流程,并提供账目查询统计功能。

6)项目成果管理。建立科技项目成果验收标准,提供项目验收评议报告和验收依据,根据评定结果划分等级,并列入煤矿科技项目成果,建立科技项目成果库,查询汇总统计季度、年度科技成果情况。对已完成的科技项目的应用成果执行跟踪管理,对科技项目的专利申请、版权申请、表彰奖励等的记录。

7)项目档案管理。依据科技项目管理流程,为每个项目建立档案,包括项目的计划或招标、项目技术合同、项目实施、项目经费决算、验收报告以及成果收购奖励等,根据不同权限划分查看项目。

2.2科技市场运作管理模块

1)科技成果申报管理模块。根据永煤公司对科技项目市场化运作的相关规定,建立科技项目市场运作管理流程。按类进行科技成果的申报,提供申报条件、范围、标准,对申报情况进行登记,并提供申报成果的查询、统计功能。

2)科技成果验收管理模块。根据成果申报流程处理结果生成验收证书,并提供验收成果的查询、统计功能。

3)科技成果收购管理模块。根据永煤公司对科技项目市场化运作的相关规定,建立科技项目市场运作管理流程。按类进行科技成果的收购,提供收购条件、范围、标准,对收购奖励进行登记,并提供收购成果的查询、统计功能。

4)科技成果管理模块。依据尊重产权原则,对科技成果执行奖罚措施。针对违反国家法律、法规或危害公司利益行为,按照集团公司对处罚、处分规定给予相关管理流程。

2.3优秀论文模块

科技管理信息系统对城郊煤矿全矿优秀论文进行建档管理,建档内容主要有:论文名称、作者、期刊名称、刊号、发表时间、技术密级、论文附件等,并提供优秀论文的查询、统计功能。

2.4专利管理模块

科技管理信息系统对全矿专利情况进行建档管理,主要内容有:专利名称、专利类别、专利类型、发明人、附件等,并提供专利的查询、统计功能。

2.5QC小组管理模块

1)QC小组组建。在系统中建立QC活动小组,登记小组的基础资料,并从系统成员中选择加入到该QC小组中,并进行申报审核。2)QC活动管理。记录QC小组的活动日志,及在课题调研过程中的各种档案资料,方便对QC小组进行管理以及研究成果的跟踪保存。动态跟踪小组活动,定期扫描不积极参与小组活动的成员。3)QC成果管理。对已完成发表的QC活动成果进行管理提供查询功能。对QC活动中的活动小组和个人获得的表彰奖励进行登记、查询管理。

2.6建议征集管理模块

科技管理信息系统对全矿合理化建议进行管理,内容有建议人、建议人职称、建议内容密级、附件等,并提供合理化建议的登记、查询服务。

2.7创新人才管理模块

1)人才库管理。人才库的管理分3部分:新建人员信息、删除人员信息和导出人员信息。2)人才网络拓扑。创新网络拓扑分4级结构:网络拓扑顶层、分管矿领导、单位、人员(技术骨干或技术骨干、技术人才);人才库能够自动生产拓扑或可上传拓扑图生成技术创新网络拓扑页面(即上传拓扑后自动在右栏显示)。3)人才培训管理。培训管理分4部分:培训计划、培训列表、培训报告、报告列表。4)人才创新管理。创新管理分3部分:创新计划、创新报告和创新活动记录(创新计划表、创新报告表)。

2.8制度文件库管理模块

1)目录管理:提供给管理用户,为科技项目管理上传的相关管理文件建立管理目录,方便用户对文件的梳理和查找。2)文件上传:在相应的文件目录中上传相应主题的文件资料,后其他所有人员均可浏览。3)文件查询:以文件名称快速模糊查询保存在系统中的文件资料,方便用户在众多的文件资料中找到所需的文档。

2.9信息中心管理模块

科技管理信息系统提供管理人员在系统中系统公告,公告的类型可由管理人员自由创建,在的公告信息标题前列出公告类型。

3科技管理信息化实施成效

城郊煤矿科技管理信息化,通过网络管理方式实现了科技项目管理的规范化、科学化、市场化,从项目跟踪管理上实现任务追踪,从资金配置上实现了优先支持,实施意义重大。

1)规范了科技管理工作,提高了科技管理效率。通过科技管理信息化,城郊煤矿建立了对科技项目的申请、审批、执行、验收、推广的一体化流程管理,同时通过该系统动态监控各项科研项目的开展进度,实现了对科研成果的数字化管理,规范了煤矿科技管理工作。通过开发高速数据搜索引擎,能协助用户在最短的时间内在系统中查找到所需要的数据和文件,通过建立灵活的系统用户权限管理引擎,方便在日常的系统使用操作过程中分配系统的应用权限,提高了科技管理效率。

2)避免信息重复记录,减少了工作量。一方面通过原始数据共享使科技管理部门和其他各部门之间传递的信息可以互相引用、互相参考,不再重复劳作,减轻了工作人员的工作量,也使得数据之间的关系得以体现;另一方面,通过该系统,城郊煤矿建立了科研项目档案库,便于及时对项目进行积累和整合,排除了成果的重复建设和收购,从而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

3)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增加了企业效益。科技管理信息系统提供了一个开放平台,有效实现信息传输自动化、信息获取快速化,突破由于部门的划分和工作模式造成的限制,使每一部分的数据成为有控制的共享,部门不再是信息“孤岛”,使数据得到充分利用。同时利用便利的网络系统,收集相关需要技术创新的信息及将国内外解决此类问题的信息提供给更多专业人才,提高技术创新的质量和科研团队的能力,激励更多技术型人才参与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提高生产力,解决实际生产问题。通过实现信息共享与管理,做到信息及时掌握,合理服务创收,实现真正的科技增效。2011年,通过科技管理信息化城郊煤矿创造经济效益达1000万元。

第8篇

关键词:煤矿地测;防治水;安全管理;探究

0引言

通过资源整合、技术创新,中国的煤炭行业经过10a的黄金发展期实现了技术水平、生产装备、生产能力的进一步更新和发展,促进了煤炭行业技术的进步,发展的同时也产生了相应的隐患和矛盾。根据有关资料[1],近年来,煤矿水害相关的重大事故发生率呈现逐渐上升的趋势,可见,构建高效、科学、安全的煤炭地测防治水系统迫在眉睫。

1煤矿地测防治水在煤炭生产中的作用和意义

矿井地测防治水问题一直是中国政府十分重视的问题之一,政府相关部门就该问题相继出台了多部规章制度以确保矿井地测防治水工作的顺利进行,例如,2013年,中国煤矿安全监察局出台的《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基本要求及评分方法(试行)的通知》和《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考核评级办法(试行)》,从地测防治水的地址状况、测量问题、技术问题、防治水、防治冲击地压5个环节进行了详细说明,国家的高度重视直接说明了地测防治水在煤炭生产中的重要地位。煤炭生产的安全性与地测防治水的安全性具有密切关系,如果煤矿地测防治水工作质量无法保障,会直接损害矿井的使用周期,且对矿井使用过程中的各种问题造成影响,地测防治水的作用和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a)煤矿地测工作的最终目的是以低成本、科学、合理的方法将储存于地下的煤炭资源释放出来,从而实现矿产资源的利用价值,如果煤炭矿井可采面积能尽可能地扩大,那么矿井的发展潜力和经济效益都会有所提升,关键在于对煤矿地表岩移等参数进行详细充分的掌握,在此基础上进行合理设计,从这个角度进行分析,煤炭地测防治水与煤炭总体效能、煤炭生产安全性等方面均具有十分密切的关系;b)尽管地测工作主要于煤炭矿井开采之前进行,但对于整个煤炭企业的发展具有关键作用,这是因为,完善的地测工作能为煤矿的预期理想发展奠定良好基础,只有合理解决地测防治水安全问题,煤炭企业的经济价值和能源价值及安全价值才能充分体现出来。可见,地测工作是煤炭企业重要的工作基础,需要覆盖整个煤炭企业的各个环节,包括煤矿规划设计、矿井开采、井下操作、煤质管理、煤质测算等[2]。

2煤矿地测防治水技术管理构成要素

企业技术管理的构成要素主要包括组织结构、方法、过程和资源(见图1)[3]。这4个要素共同构成了该项技术的全面管理,煤炭地测防治水的技术管理体系是多个要素相互联系的复合体,为了完善煤矿地测防治水安全管理系统就必须从各个要素入手。

2.1组织要素

煤矿地测防治水安全管理的组织机构是确保管理体系有效运行的保障,组织要素主要包括组织结构和制度等。

2.2方法要素

方法是实现管理的有效手段,通过评价、比较、持续改进等活动从而推进煤矿地测防治水安全管理发展和改进。方法要素能为管理体系运作的方向和目的提供指导。

2.3过程要素

过程要素即煤矿地测防治水安全管理的管理流程,煤矿地测防治水安全管理的基础在于管理过程,这体现在整个安全管理的每一个过程中,对安全管理活动的有效控制同样是通过每一个环节的安全管理来实现的。

2.4资源要素

资源要素包括资金、人力资源、设备、信息等方面,是煤矿地测防治水安全管理的实现前体。

3当前煤矿地测防治水存在的问题分析

地测防治水安全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四方面:a)随着矿业事业的不断发展,矿井的开采面积呈现逐渐增长的趋势,在为煤炭企业带来经济效益的同时,也使得老空水等现象发生率逐渐上升;b)煤矿技术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技术能力不足,导致工作人员在应对一些技术性较强的问题时常常会力不从心,使得煤矿地测防治水工作进度和质量受到影响;c)近年来,建筑物下压煤范围逐渐增长,使得煤炭资源的有效分布空间受到限制,有效分布空间与建筑物下压煤范围之间的矛盾关系随着社会的进展仍存在激化的趋势;d)煤炭企业在进行上组煤开采时,由于技术方面存在较多问题,例如,常常会出现钻孔封闭不良等问题,使得工作受到较大影响。

4煤矿地测防治水安全管理策略分析

4.1总体构架

煤炭地测防治水管理体系一般包括决策层、管理层、执行层,即实行三级管理系统。4.2策略

4.2.1建立健全煤炭地测防治水安全管理体系

煤炭企业的领导层需加大对煤炭地测防治水工作的重视程度,通过构建完善合理的防治水安全管理体系,将责任落实到个人,将矿长作为总体的责任人,以工程师为技术标杆,定期进行煤炭水害的隐患排查工作,并定期召开研讨会就可能出现的问题和应对措施进行分析和总结,从根源上杜绝安全隐患的发生,做到防患于未然。

4.2.2完善管理制度

管理制度是整个煤炭地测防治水安全管理体系的运行基础,需包含地测防治水技术管理的所有层面,在明确管理制度的基础上,需将每一项工作的责任进行详细划分,管理制度的设计需兼顾系统的考量和经验总结,同时需考虑到制度的刚性和柔性,最后,还需要兼顾流程的知识性及技术性,并将管理制度切实地做到责任到人。

4.2.3借鉴国内外先进的管理经验

煤炭安全管理和地测防治水安全管理工作中,需重视吸取国内外先进管理经验和技术,且将学到的知识充分应用于煤炭地测防治水安全管理中来,做好防治水工作中遇到的各种问题的分析和解决工作,从而为矿井的工作面回采安全性奠定良好基础。

4.2.4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

中国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为煤炭地测防治水安全管理工作提供了良好的技术支持,在这个信息时代,煤炭企业如果想要做好地测防治水安全管理工作,只有充分利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才能使得地测防治水工作取得进展。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如果遇到存在水害威胁的可疑采掘工作面,应严格执行超前探放水工作,开展采掘工作面探水之前,先编制出可行的探放水设计方案,在1∶2000及1∶500的采掘工作平面图上,将可疑的积水体外缘作为圆心,半径值取大于等于30m,画出相关的探放水警戒线。并要在做好各方面准备工作,获得矿井总工程师的同意之后再开展探放水工作。另外,需对水文自动监测系统和地测信息系统进行自动化改革创新,实现地测防治水工作的网络化和自动化,从而在提高管理水平和效果的基础上,实现人力、物理的节省。

4.2.5做好相关工作人员的培训工作

针对各个部门和层面的工作人员进行具有针对性的理论知识和技术操作培训,要求各个工作人员必须经过培训且取得相关证书再安排上岗,且建立合理的奖惩激励制度,从而鼓励员工的积极性。为了保证探放水效果,需组建专业的探放水队伍。

5结语

随着矿井的开采面积逐渐增大,煤炭矿井的服务年限逐渐上升,在提高煤炭企业的经济效益基础上,为各矿井的地测防治水安全管理工作带来了困难,煤炭企业必须给予地测防治水安全管理工作高度的重视,从根源上防治水害,做到防患于未然,并做好技术更新和人才培训工作,从而确保地测防治水安全管理的工作质量,进一步为提高煤炭的安全管理水平,降低重大伤亡事故的发生率奠定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宋文健,李辉.关于构建煤矿地测防治水技术管理体系的研究[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14,10(S1):248-253.

[2]杨伟才.简析地测防治水与煤矿安全管理策略[J].科技与创新,2015(14):58.

第9篇

关键词:质量管理;矿井建设项目;实施要点

1确定指导思想

指导思想对矿井建设项目的质量管理目标、原则、政策具有很好的引导作用,也是全面实施质量管理的首要要求,只有建立良好的指导方针,才会有正确的态度与认识。矿井建设是高危的施工项目,加强质量管理指导思想,提高安全意识,正确认识施工质量对煤炭开采和从业人员安全有重要意义。在矿井建设项目中要形成安全、预防、治理为主的质量管理思想,制定加强与改进区队班组建设的实施意见,并以考核奖惩作为提高管理积极性的基本方法,要求矿井干部将质量管理制度与措施有效落实到实际矿井建设项目中,做到有制度、有实行的真正管理机制,促进矿区安全、和谐发展。

2确认管理责任

为了更好地将质量管理制度与方案落实到实际矿井建设中,就要加强管理班组的组建水平以及管理责任的确定,做到各细节管理内容有专门的负责人,每一个管理环节的质量得到保证,才能够提升整体的质量水平。矿井建设项目质量管理可以分为七个管理细部小组:采掘专业组、机运专业组、通防专业组、地测防治水专业组、调度专业组、安监创优专业组以及职业卫生专业组。每一个小组都有专门针对性的质量管理内容,不断加强各个管理细部的质量与效率。

3制定管理目标

根据班组的职责内容,对矿井建设项目的质量管理以分类式进行,包括:审定矿井安全质量管理年度计划以及长远发展规划,并按照计划内容组织实施;组织编制质量管理的奖惩与考核等制度;组织各管理班组进行定期考核;组织职能部门对矿井建设质量管理的实际落实情况监督与检查;组织相关技术人员与研发人员对施工技术改造、优化等科技创新实施等。综合所有质量管理实施情况,矿建企业制定出相应的工作达标考核规定,对工作质量完成较好的班组给予相应的奖励,对表现不好的班组提出批评,并采用科学的引导手段,提高管理技巧,促进管理质量提升。

4实施措施

4.1增强管理人员的工作意识

定期开展安全管理、质量管理等多方面的教育活动,不断提高管理人员对各自岗位的职责认识。充分认识加强矿井建设项目质量管理对人员安全、对企业发展的影响有着重要的作用。要突出质量管理的重要意义,增强管理人员的紧迫感、责任感,将质量作为管理工作要实现的目标,将质量管理制度切实抓在手上,落实到行动上,体现在矿井建设管理效率上。

4.2大力推广质量标准化建设、严格控制质量关

强化“安全第一、质量为本”的管理理念,在质量管理中对施工现场的安全、质量进行全程监督与检查,以质量标准化为基本工作理念,保证动态施工质量,对施工中采掘、运输、材料、施工等方面都严格把守质量关,并利用相关的检测手段对实际施工质量进行检测。强化矿井建设现场施工质量管理,根据不同时间、不同施工内容应用对应的质量管理措施,并结合施工现场的动态变化,进行检查与管理方法的相应改进,实现全程检查、重点检查,以确保矿井建设项目动态质量管理符合标准要求。

4.3加强安全质量标准的等级递升

我国矿井建设项目质量管理在原有管理水平上有了很大的进步,而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扩展,加强矿井建设项目安全质量管理标准化递升也是非常有必要的。努力开展精品工程、亮点工程等建设项目,创造出具有独特性的管理品牌,力争行业头领,不断推进项目质量管理的积极性、稳定性、成熟性。矿井建设项目相关管理人员要对工作进展以及质量效率进行自查自纠,为企业质量管理找到亮点与科学创新点。

5考核方法

首先,矿建企业要对项目安全质量管理方面进行标准化考核,在达标考核中投入相应的奖励资金,作为表扬与鼓励质量管理达标的管理班组。其次,结合矿井建设项目的施工情况以及所制定的工作目标,进行相应奖金额度的设定与实现,以资鼓励。再次,对各专业组管理人员的工作态度、积极性,对工作质量的把关水平进行调查与评价,确保动态质量达标,可进行相应的奖励。最后,对没有实现工作目标,检查结果不符合相关质量标准的管理人员不给予任何奖励,经过调查与评审,对措施应用不合理、工作态度不积极、质量管理工作效率低的管理人员进行严厉追究,对低能力、恶劣态度的人员停职处理,重新录用专业能力较强的管理人员,以保证质量管理得到保障。

6主要管理制度

6.1施工动态管理制度

矿质量管理领导小组负责对矿井工程质量进行检查。跟班区长是现场工程质量的第一责任者;跟班安监员是现场兼职质检员,必须认真检查自己分管辖区内各地点的工程质量,对不符合质量标准要求的部位或工序有权进行处罚,并按规定现象监督整改。

6.2检查制度

质量考核领导小组定期组织动态质量大检查,对现场存在的安全隐患、工程质量、文明生产等问题汇总后填写安全质量检查表,并落实责任人限期整改,对检查出的问题不及时整改或整改不彻底的,对负责人实施罚款处理。

6.3工程质量终身制

施工单位必须对所施工的工程质量终身负责,直至工程报废为止。因工程质量问题造成的维修费用,有施工单位全额承担,造成安全事故的,一切后果由施工单位承担。短期内由于施工质量问题(如复喷前未用水冲刷巷道、缺锚杆等)造成巷道喷层开裂、冒顶等不良后果,对施工单位进行相应罚款处理,并承担所有巷道维修费用。

7工程质量验收

验收人员必须认真执行相关的《煤矿井巷工程质量验收评定标准》以及各地区《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标准考核评级实施细则》等制度与规定进行验收标准制定。现场选点,在无任何特殊地质条件下,严格按照《煤矿井巷工程质量验收标准》进行选点验收,不允许出现不合格点。并在验收原始记录上签名认可。

作者:张衡 单位:国投哈密能源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参考文献:

第10篇

关键词:机电设备;安全管理;人员素质;制度建设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在以煤炭作为主要能源的结构尚未发生根本转变的情况下,煤炭仍旧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为了保障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煤炭生产必须紧跟时展的步伐,保障煤炭生产产量满足社会需求。而生产任务的加大必然会造成生产安全隐患的增加,尤其是对煤炭机电安全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煤矿机电设备在煤矿安全生产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机电设备的安全管理对于煤炭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尤其是在当前国家严抓安全生产的时代背景下,做好煤矿机电安全管理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然而,当下我国煤矿机电安全管理还存在着很大的不足。据全国煤矿事故分析的统计数据显示,因煤矿机电安全管理不当造成的事故,位居各煤矿类事故第五位。同时,煤矿机电安全事故还是引起瓦斯爆炸等重大矿难事故的一个重要原因。具相关数据显示,煤矿井下由于电火花引起的瓦斯爆炸事故占瓦斯爆炸事故总数的40%~45%。另经研究发现,煤矿机电工伤事故占总工伤事故的比例也非常高。机电设备的事故频发,说明我国煤矿机电设备的安全状况不容乐观。

1 煤矿机电安全管理现状

1.1 煤矿机电设备陈旧落后

煤炭开采是一项系统性的巨大工程,需要众多的机械设备投入到生产作业中。然而,由于大型矿山设备投入成本高,装卸难度大等,使得其更新换代速度较慢,进而造成机电设备的相对陈旧落后。另外,煤矿开采环境较为恶劣,一些腐蚀性物资的存在使得机械设备老化速度加快。而随着煤矿开采进度的不断深入,巷道深度越来越大,机械施工强度也不断增加,给机电设备的工作造成了越来越大的压力,进一步促进机电设备的老化程度。加之,对煤矿机电设备的日常维护工作不到位,一些机电设备的电压表、电流表、压力表、真空表、安全阀等未能按照有关规定定期检查、校验,计量体系不健全,仪器仪表校验不及时等问题较为突出。而日常维护工作的缺位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煤矿机电设备的陈旧、老化。

1.2 安全管理人员素质有待提升

煤矿机电设备的安全管理是一项专业性较强的工作,不仅需要管理人员有着系统完备的专业知识,同时要需要有较强的责任心。然而,当前很多煤矿企业的机电设备管理人员不具备相关的素质。由于煤炭开采行业工作环境恶劣,很难吸引高学历的专业人才从事到一线开采工作当中,煤炭企业为了自身的发展不得不降低员工招聘门槛,使得一些综合素质不是很高的人员加入到了机电设备管理岗位上。但是,随着煤矿行业开采设备的不断更新换代,机电设备的操作要求在不断提高,安全管理的水平也在不断提升。二者之间的反差使得安全管理人员的素质更加难以满足煤矿机电设备安全管理的需求,加之,在没有相关工作经验支撑的情况下,一些安全管理人员的存在本身就给煤矿企业的安全生产埋下了巨大的安全隐患。

1.3 机电设备安全管理制度不健全

健全的管理制度是任何事物发展的重要保障,对于煤矿机电设备安全管理来说更是如此。根据我国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于2013年1月17日下发的《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考核评级办法(试行)》的相关规定,每个煤矿企业至少要建立十七种有关机电设备安全管理的规章制度。然而,从现实情况来看,一些煤矿企业并未严格遵守这一法律规范。首先,机电设备日常维护检修制度不健全。机电设备的日常维护和检修对于保障机电设备的安全运行至关重要,一些煤矿企业对此重视程度不够,并未建立与之相配套的严格的规章制度,造成机电设备缺乏日常保养和维护,其中的安全隐患难以及时发现并排除。其次,安全责任制度不健全。一些安全事故的发展很大程度上是缺乏相关责任的束缚,在煤矿机电设备的安全管理中同样存在着安全责任制度不健全的情况,一旦发生安全事故,相关工作人员相互推诿,责任落实不到位。最后,机电设备安全监察制度不健全,对于违规操作、违法作业的行为不能够及时发现并给予相应的处分,使得机电设备管理中的违纪违规行为普遍存在。

2 煤炭机电安全管理存在问题的应对措施

2.1 加大煤矿机电设备的投入

煤矿企业要树立正确的企业经营理念,将安全生产纳入到企业发展的长远规划当中。为此,煤炭企业应加大对机电设备的资金、技术投入,大力引进国内外先进的煤矿机电设备和专业技术。首先,加大对现有设备的安全检查和质量检修工作,对于存在的安全隐患要及时的排除,不能排除的应及时淘汰,合理改造和更新现有的机电设备。同时,对于现有的机电设备可引进先进技术在原有的基础上进程升级换代,避免新进设备造成不必要的浪费。如提升机和主要通风机采用变频调速,水泵和压缩机采用集中控制,变电所采用监测监控系统,采煤机采用交流电牵引等先进技术。其次,对于无法改造,又存在巨大的安全隐患的机电设备要加大资金投入,按照国家规定的相关标准和型号,大力引进国内外先进的全新机电设备。最后,对于新购进的机电设备要在限额参数内进行运作,坚决杜绝超标运作的情况。在机电设备的安装过程中,需要附加相应的保护措施的如制动系统和电控系统等,应按照安全标准添加。

2.2 着力提升管理人员综合素质

随着我国煤炭行业机电设备向数字化、智能化和精密化方向发展,对相关管理操作人员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为此,应着力提升煤矿机电设备安全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首先,加强对现有管理队伍的培训。通过开展定期或不定期的机电设备管理从业人员的技能培训班、讲座等形式,加强对安全管理人员专业技能的培训。并且严格培训制度,将个人参加培训的情况纳入到其综合考评当中,避免培训流于形式。其次,要严把人才选拔关。在招录新员工时要着重考察应聘人员的专业素质和责任心,坚决避免不合格人员加入到机电设备管理工作中。最后,加强对机电设备安全管理人员的人才交流,通过选拔年轻的骨干人才到国内外相关专业院校深造的形式,提升现有队伍的整体素质。同时,加强与相关兄弟企业之间的人才交流,实现行业内人力资源利用的最大化。

2.3 建立健全机电设备安全管理制度

建立健全机电设备安全管理制度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建立健全煤炭机电设备日常维护检修制度。努力做到机电设备日常维护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和常态化,坚决将安全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避免事态的进一步恶化。其次,要建立健全安全管理责任制度。进一步细化和明确每位管理人员的职责分工,严格落实到每项细节,做到人岗分明,责任到人。一旦发生安全事故要启动责任追究机制,追查相关责任人,做到以儆效尤。再次,要建立健全安全监察制度。加大对机电设备安全管理的监察力度,对于违规违纪行为要严肃查处,绝不姑息放纵。最后,要建立健全突发事故应急机制。即使再良好的设备安全管理与优秀的机电设备也有可能发生事故,为了将事故损失降至最低,企业有必要建立一套事故应急预案,并从煤矿企业历史事故中汲取教训,针对其事故进行分析研究,找出事故原因与解决方法,制定出科学合理的应急预案与预防措施。

参考文献

[1]田钊.我国煤矿机电安全监管的思考与建议[J].化工管理,2016(05).

第11篇

1当前我国企业财务管理现状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改革和深化,企业内部管理也随之发生着显著的变化。对于大多数企业来说,由于企业所处的外部市场环境变了,所以企业内部管理制度也应该迎合外部环境,发生相应的改变。但实际情况却是,企业在改变其内部财务管理模式时,因为没有结合其自身情况,从而导致企业财务管理模式依然不适用,财务管理方法不恰当,甚至在管理中忽略了企业经营风险……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阻碍着我国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开展,给国内企业经济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当前我国企业财务管理现状为:首先,我国很多企业的财务管理模式依然比较传统,这成为当今企业财务管理模式的一大弊端。在资本市场日益开阔的当今,高科技创新模式日新月异,企业对于财务管理的模式不单单局限在资金统筹和绩效考核阶段,其内容变得宽泛起来。仍然惯用简单粗放的管理模式很显然不能完全适应目前的市场需求。

这样导致在管理过程中的随意性较大,实际隐藏着严重的管理漏洞,成为影响我国企业进步的障碍,也很难构成我国大多数企业对于财务管理的主要方式。其次,在企业财务管理的过程中,机构设置的管理人才缺乏成为又一重要问题。一般来说,企业设立的会计模式往往不能满足财务管理的全部要求,对有形资产的管理模式忽略了人才知识教育方面。要知道,转变管理模式首先要有财务人才的加入,而只建立在理论知识和技能层面上的财务模式在很多企业内部还不能形成系统的整合,同时,很多企业财务内部都是连带关系,这样在会计工作时很难实现财务管理的真正作用。再次,很多企业的财务管理制度不完善,财务控制不严格。很多现存企业在财务管理的过程中,不规范的财务制度导致财务控制的不严,不仅使得企业在投资和分配上出现一些偏差,使得财务模式有缺口,而且没有合理有效的激励惩罚机制,也是造成当今企业财务管理模式不足的一个因素,这样,没有管理的流动性和财务人员的能动性加入,使得企业财务管理模式停滞不前,甚至不利于自身的稳定运营和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

2相应的优化和改进对策

针对以上对当前国内企业财务管理制度问题的分析,笔者结合自己的实际工作经验,加上自己对企业财务管理制度的理解,针对目前企业财务管理制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以下几点改进建议:

2.1转变原有的财务管理思想,创新新模式

显然,市场经济环境的改变使得原有的企业财务管理思想已呈现出落后趋势,优化财务管理制度和管理模式的基本前提是转变原有的管理思想,开拓财务管理模式的内容和实践,重新确立企业目标和方向,调节好顺应时代的创新手段,可以从改善自身的发展和增加投资渠道做改进,把两者有力地结合起来,共同作用于整个企业当中。同时,对于固有的粗枝大叶型模式要进行精细分支,做到不重复、不虚席,增强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力,设立相关的制约结构,增强企业财务管理人员的防风险意识和理财观念,有板有眼地规范企业财务管理模式,使企业最终创造出更有利于自身的支撑和保障。企业在面向知识经济全球化的模式下,无形资产将成为企业财务管理中的重点,知识资本在财务管理过程中占有不可估量的现实位置。企业的资本变化必定引来其对于知识这种无形资产的改变,对此财务人才成为决定企业财务管理模式下的重点部分,应努力提高企业财务管理人员和作业人员的整体素质和技能水平,把无形的企业资产设立为当下决策的重中之重。

2.2完善财务管理体制,有效管理人才

合理完善企业的财务管理体制和有效的人才管理办法,严格对企业财务进行控制和监督,留住人才。建立有效的绩效考核标准和奖惩机制,加强员工培训机制和财务培训制度,以保证企业员工与企业共同前进,共同发展。在实现企业对财务管理全面规范的同时要制定合理科学的财务管理机制,可以建立一个相对独立的部门,比如审计部门,通过它监督体制的成功与否,并可以及时捕捉和防范企业与市场之间的关系,逐渐健全企业财务制度,使其最终成为与时俱进的企业模式框架。

作者:冉启万 单位:龙煤股份有限公司鹤岗分公司益新煤矿

第12篇

关键词:矿山机电设备管理;重要性;质量管理;改善途径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进步,近几年来,我国煤矿开采离不开机械化的辅助,甚至机械化在开矿业上占主要位置,机械设备在经济发展中占主导地位,决定着我国经济的水平和发展速度,企业生产也是主要考机械设备的正常高速运转来完成的,其中,机电设备是机械运行的动力来源,因此机电设备管理成为企业管理的重中之重。

1矿山机电设备管理的重要性

一套机电设备,从购买、安装、试用开始,直到设备维修和报废为止,都离不开对设备的质量管理,煤矿开采企业对机电设备的要求很高,做好机电设备管理工作,不仅可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更重要的是能确保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1]。矿山开采行业中,机电设备是生产的物质基础和技术基础,这些设备可以给企业带来固定的收益,现代任何行业都在逐步向计划化迈进,矿山开采对机械化的要求更高,因此,矿山机电设备修配的质量管理工作相当重要。从大量的数据统计来看,每年矿山事故中,由于机电设备管理不当造成的人员伤亡占半数以上,机电设备若是突然之间停止工作,企业暂停运转事小,煤尘、瓦斯引起的爆炸等事件危害相当大。因此,矿山机电设备修配的质量管理,对于在保障人员安全、提高经济效益方面责任重大。

2矿山机电设备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机电设备管理机构不完善

如今,我国矿山企业众多,但是大多数矿山企业把盈利作为首要目标,对矿山开采人员的安全放在次要位置,企业内机电设备管理方面的工作没有到位,没有统一、完善的机电设备管理机构。由于管理系统不完善,管理机构自然呈现分散化状态,机电设备的技术管理和企业经济管理出现分离化趋势,例如,财务部、选购部和机电管理部的权利都是分工的,这种模式使得机电设备运行中的综合管理无法实现,降低管理费用、节约开支的目标也很难实现。

2.2机电设备使用不规范

在机电设备配置的质量管理中,首先就是要正确地使用设备。设备在使用过程中都是会出现磨损的,但是合理使用能很大限度的减少磨损,并且确保精确度,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这是保证机电设备使用寿命和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关键所在。但是在机电设备的使用中[2],环境因素、拜访位置、安全设施配置等的影响,造成作业违章的情况很普遍,机电设备安装不正确、不按规定使用等现象也是层出不穷,存在的这些问题都是机电设备保养不及时、磨损严重的主要原因。

2.3机电专业技术人才匮乏

由于矿山开采业危险、艰苦、待遇差,专业人才得不到相应的提升或是奖励,不愿意从事矿山开采业,因此机电设备管理中缺乏专业素质较高的人才。除此之外,矿山开采行业大都是年龄稍长的人员,缺乏年轻骨干力量。技术、知识和能力的欠缺导致矿山开采业运行艰难,生产效率低,发展前景堪忧。

3矿山机电设备管理改善的途径

3.1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

完善管理制度,是实现机电设备科学管理的第一步。面对矿山管理制度的缺失问题,很多企业接受前车之鉴,提高管理意识,制定相关的规章制度。例如,《机电设备检验标准》、《机电设备管理办法》、《机电设备的维护、保养方式》、《机电设备检验修理条例》等,并制定了严格的惩罚制度,保证规章制度的顺利进行。这些管理制度的建立,很大程度上加强的机电设备的管理力度。

3.2执行设备管理的岗位责任制

机电设备的管理,归根结底还是需要操作人员的正确使用和维修人员的认真管理,提高工作人员的责任心,是机电管理的重点。这就需要执行设备管理的岗位责任制,与工作人员的工资待遇直接挂钩,相关部门定期作出检查和验收,严格执行规定的奖惩办法,而且工作人员所在单位,也要与工作人员一起领赏或是受罚,操作不当造成的损失,不但追究操作者个人责任,还要连带所在单位的责任一起追究[3]。

3.3提高管理队伍的整体素质

技术设备的使用和管理需要高素质的技术人员。机电管理是机电设备使用的重要环节,需要管理人员的管理理念科学、管理方法先进[4],因此,企业部门要加强对管理人员的技术培训,提高专业能力,还要从根本上抓起,选拔高素质人才进入技术部门,以求管理队伍的素质得到整体提升。

4结束语

总而言之,机电管理在矿山企业中占关键位置,相关管理人员要及时发现机电管理存在的问题并采取相关措施,才能减少矿山事故,提高经济效益,并且实现矿山行业稳步发展。

参考文献:

[1]褚庆梅,彭广宇,赵华.浅谈矿山机电设备管理[J].科技向导,2012,(8):281.

[2]刘文伟.分析矿山机电设备修配的质量管理[J].科技创新导报,2013,(14):52-55.

[3]刘培德.矿山机电设备修配的质量管理[J].矿山机械,2000,(6):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