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01 09:46:14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饲料加工工艺,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2)17-0330-02
在畜牧类专业中,《饲料加工工艺学》是一门重要的专业课程,课程通过对配合饲料加工原理及过程的系统介绍,使学生全面掌握影响配合饲料产品品质的每个加工技术环节,从而学会饲料质量管理,并能够根据动物生理需求、饲养环境和各种饲料原料的特性,合理、灵活地选择加工方法,生产出高品质的饲料[1]。《饲料加工工艺学》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课程,紧密围绕饲料生产,从而进一步为畜牧业的优质安全高效生产而服务。
但在畜牧类专业学生的教学过程中,由于其专业本身所具有的特点,饲料加工工艺的教学显现出一些特殊的问题:一是在该课程教学过程中涉及的生产设备和工艺较多,且其中大部分都是课堂教学中无法演示的,并且畜牧类专业学生之前的基础课程基本上都是生命类课程,对机械与加工方面的理解与思维能力有所欠缺;二是课程系统性强、前后关联程度极其密切,并且与其他专业基础课如《饲料学》《动物营养学》等联系紧密,与此同时对于一些关键知识点要进行深入细致的探讨,所以需要学生建立系统性、发散性并同时注意细节与深度的的思维方式;三是该门课程应用性很强,在讲解课程理论知识时要综合考虑实际生产和技术的更新,且该课程与实际应用联系紧密,所以知识更新很快。因此,上述问题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教学效果。针对以上问题的特点,笔者尝试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探索畜牧类专业中的《饲料加工工艺学》教学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1 结合专业特点,明确教学目标
本科教育主要是培养基础知识好、动手能力强、独立思考能力好和科学作风严谨的学生[2]。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高等教育更重要地是培养获取知识与发现、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这个角度出发,课程的知识点并不是讲得越多越好,更重要的是优化教学内容。
《饲料加工工艺学》既是一门在畜牧类专业中的重要专业课,同时又带有一定的工科课程的特点,因此必须从该专业角度出发,尽量简化课程的工科特点,从课程内容设置和重点要求方面加以整合,以利于学生学习理解和掌握该专业所侧重的知识,如对于设备构造、工作过程等内容,讲授应尽量简单,简化的底线是学生能理解其所涉及到的与饲料品质相关的内容。讲授时需注意与其他专业课程的关联。首先要在教学中紧密联系相关课程,比如在课程中,要掌握饲料原料与饲料加工工艺的相互作用对配合饲料最终品质的影响,就需要对饲料原料特性有全面的了解,因此必须同时结合《饲料学》课程与饲料加工工艺来进行理解。其次要避免与其他相关课程内容上的重复。在以上原则的基础上,优化后的教学内容既要体现课程的系统性,又要突出该专业对此课程的重点内容,做到概括全面,重点突出,使学生能够在有限的学时内掌握该门课程的基础知识与技能。
2 教材与参考书的选择
教材在教学中的作用不可小视,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最为精读的专业书籍。所用教材是普通高校“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系统性、概括性很强,侧重点也很突出,主要侧重于产品品质控制,很适合畜牧类专业学生的需求。但目前科技飞速发展,技术日新月异,因此教学内容要广,应在结合教材的同时尽量让学生接触到新出现的技术、该门课程的发展的趋势以及一些学科前沿问题,使学生在写综述的时候能够多阅读相关资料,以培养学生自己探索求知的能力。
3 多种教学手段与教学方法相结合
3.1 启发式教学
首先,饲料加工最终的目标是生产优质安全高效的饲料,在此目标的前提下,许多问题没有所谓正确的标准,教学时要启发学生从多角度看问题,使其有主动探索的欲望,并有意识和学生探讨一些该门课程发展的前沿问题,提高学生的科研意识和科研能力[3]。其次,在讲课时涉及到以前所讲授过的内容或者其他已学过的相关课程内容时进行提问让学生回答,通过此种方式可以了解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也可对学生起到督促作用。再次,教授时联系与生活中有关的现象,使学生有强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如讲到饲料制粒过程中淀粉的糊化现象,可以联系到煮饭、爆米花、炒板栗等生活趣事,使学生集中注意力并积极思考和探索这些趣事现象背后的原理,从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与灵活运用。
3.2 联系式教学
联系式教学,不仅要求前后纵向知识的联系,也要求学生有横向发散性的思维,并在联系的过程中能够发现下一步所要解决的问题。比如讲到混合后可能出现的粉料颗粒的自动分级现象时,首先要从之前的粉碎加工过程中寻找关联,然后在混合本身的环节再寻找合适的解决方法,如果效果都不理想,那么就要进行下一步的加工环节——制粒,这也是制粒工艺出现之初的一个基本目的,从而引出制粒环节,也使学生了解工艺流程中的每一部分都有其出现的必然性。
3.3 案例式教学
目前案例式教学在饲料加工工艺教学中的应用只是初步地进行了尝试。饲料加工工艺是直接为饲料生产服务,而不同的饲料厂有其不同的主导产品,从而有不同的市场、不同的经营发展模式和不同的加工工艺。选取有代表性的饲料企业案例作为教学案例,并结合课本上的知识对其进行剖析,分析企业所采用的关键技术与创新对企业的影响,理论与应用相结合,可使学生能更好地掌握知识。但是在选择案例时应注意选择学生易理解、重点突出、趣味性强的较新的案例等,若所举的案例较为陈旧,与现实结合不紧密,或者未从实际出发,随意想象,就会给学生留下错误的印象。
3.4 归纳式教学
因为《饲料加工工艺学》课程具有系统性强、前后关联程度密切的特点,归纳式教学方法在课程中也显得尤为重要。此种教学方法适用于对前述内容进行一个总结性的归纳,使学生建立一个整体的、系统性的知识架构,从而便于对各个知识点进行衔接与联系,并对课程体系有一个总体性的概念。
3.5 讨论式教学
目前《饲料加工工艺学》课程的教学主要是以教师讲课为主,但是此种教学方式不能很好地跟学生互动,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易造成学生依赖教师,缺乏独立思考问题的习惯。讨论式教学方法主要是为了锻炼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因此,在教学时要鼓励学生多参与讨论,可结合当前的热点或前沿问题使学生课后能够自己查阅各种资料,并对其进行分析,课堂上可以跟其他学生进行互相探讨,然后共同讨论补充,最后由教师做出总结。一些问题的解决方法可让学生组成小组进行辩论,最后由教师进行总结,改变陈旧的教课模式,主动让学生参与教学过程,可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且经过学生自己思考组织过的知识,学生理解会更为深刻。此外,在第1节课就公布教师的联系方式,便于课上课下都能与学生随时沟通互动,方便教师了解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也为以后的课程教学积累经验。
3.6 采用多媒体等教学手段
多媒体教学可使教师灵活控制教学过程、教学信息多维化和直观生动的教学形式极大地丰富了教学信息量,使学生的理解和记忆更为直观生动。多媒体技术对教学领域变革的影响毋庸置疑,极大地丰富了课堂的表现能力,对于《饲料加工工艺学》这种需要理解大量设备构造图与工艺流程图的课程,更是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尤其是在教学过程中有学生反映,教材中有些地方由于对设备结构与工作原理的介绍过于简单从而不能很好理解加工工艺与品质控制的内容,多媒体教学方法在此时更加显现了其直观形象的优势,可利用多媒体将大量饲料工艺与设备图片和相关视频通过屏幕向学生展示,同时图片和视频的演示能够使讲授内容由抽象变得具体且生动,该种教学方法不但可以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知识,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4]。
虽然多媒体教学功能强,但是教学时不能完全摒弃传统的教学模式,应将传统的黑板讲授与多媒体结合起来。若采取单纯多媒体教学,只操作电脑,忽略了与学生的互动,教学效果也不会太好,会导致教学速度较快,而使学生未能掌握一些知识的细节。因此,应将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模式有机结合。总之,多种教学方法结合并灵活运用,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多向思维,促进学生快速、完整地掌握所学知识,不仅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还可以培养学生的科研素质[5]。
4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为了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巩固《饲料加工工艺学》课本知识、能够对饲料加工生产过程及生产设备有所了解,需尽量创造条件让学生到饲料加工生产现场进行学习,走进企业使学生进一步理解理论知识,开阔视野,增长见识,强化专业意识。在参观企业前,应向学生说明参观的目的、内容和要求,结合参观单位的生产工艺、生产流程及设备,明确提出要学习的问题,使学生在参观前查阅资料和复习相关专业的理论知识,进而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去参观学习,帮助学生在参观时能够解决心中疑惑,这样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6]。
5 改革考试方法
科学合理的考核方式可以以考促教,全面地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能力[7]。首先,可采取多种成绩考评方式,可由学生的平时成绩+综述论文成绩+期末卷面成绩综合评定学生的最终成绩。平时成绩作为学生平时课堂上回答问题的情况的评价,综述论文成绩作为对学生自学与探索能力的评价,期末卷面成绩作为学生对教学内容掌握情况的评价,从而较全面、客观地衡量学生的学习情况。其次,在试卷命题时,应避免题型单一,不仅要有记忆和理解方面的试题,更要有应用和综合分析方面的题目,从而全面地反映学生的综合水平。
6 结语
教学探索使《饲料加工工艺学》的课程质量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不仅使学生的收获有了很大程度的增加,也对教师的教学水平及业务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达到了教学相长的目的,使《饲料加工工艺学》的课程教学表现出蓬勃的生命力。
7 参考文献
[1] 龚利敏,王恬.饲料加工工艺学[M].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10.
[2] 刘文华,任慧英,温建新,等.免疫学课程的教学研究与改革[J].教书育人,2009(4):86-89.
[3] 张文健.西方经济学课程教学研究[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9(3):92-94.
[4] 张勤,王利.“GPS测量原理与应用”课程教学研究与改革[J].高等理科教育,2007(1):23-25.
[5] 夏启德,脱中菲.高等教育知识观的转变与高校课程改革[J].现代教育科学,2004(6):32-34.
关键词 混合均匀度;配合饲料;磷含量法;甲基紫法
中图分类号 S816.1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1)13-0037-02
配合饲料混合均匀度是衡量饲料加工工艺品质好坏的重要指标。配合饲料的质量受很多因素影响,混合均匀度就是比较重要的一个因素。混合均匀度是评价饲料加工质量优劣的一个重要指标,饲料质量的好坏取决于饲料配方和加工工艺,而衡量加工工艺是否科学的重要因素之一就是混合均匀度[1]。混合均匀度是指混合物中各组分均匀分布的程度,即混合物中任意单位容积内所含某种组分的粒子数与其平均含量的接近程度,是评价饲料加工质量优劣的一个重要指标,是确定加工混合时间及改进工艺流程的重要依据。混合均匀度不好往往造成同一批料中有的部分营养成分不足,导致动物营养缺乏症;而有的部分营养成分过剩,轻者造成营养浪费,重者可能引起中毒[2-3]。混合均匀度变异系数(CV)是混合均匀度的量化指标。预混料混合均匀度变异系数要求小于7%。影响均匀度的因素很多,除了机器本身外,还有饲料中各种组分的粒度、质量密度及其所占的比例,搅拌时间等。此外,投料顺序也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之一,尤其是粒度差异较大的物料。
常用的几种饲料混合均匀度的测定方法,有国标(GB/T5918—1997)规定的甲基紫法、沉淀法,还有目前也经常使用的氯离子选择电极法,也有部分厂家采用钙测定法、粗蛋白分析法、原子吸收法等,但是都存在有不同的缺点。
甲基紫法主要是以甲基紫色素作为示踪物,与添加剂一起加入,参与饲料混合生产,然后用比色法测定甲基紫的含量,通过甲基紫的含量差异反映饲料的混合均匀度[4]。此方法的主要缺点:①甲基紫需充分研磨,使其全部通过100目标准筛,需研磨较长时间。②研磨时,甲基紫都能进入研磨者的口、鼻、衣服内,且很难清洗。③配合饲料中若添加苜蓿粉、槐叶粉等含有色素的组分时,则不能用甲基紫法。
沉淀法的主要测定方法:利用比重为1.59以上的四氯化碳100 mL处理10~15 g样品,使饲科中有机物同矿物质等无机物分离,将沉淀物回收、烘干、称重,根据10个样品矿物质等无机物含量差异来反映饲料的混合均匀度[5-7];其缺点主要是沉淀法所需仪器简单,但分析成分损失大,分析结果误差范围广,且一次要耗用四氯化碳1 000 mL,费用昂贵,污染环境,不宜推广。该法所用的分夜漏斗易造成旋塞孔堵塞,操作繁琐,分析周期长。
氯离子主要测定方法:以氯离子选择电极为指示电极,双盐桥饱和甘汞电极为参比电极,测定时控制pH值为1~3,以消除干扰离子的影响,离子强度用KNO3调节,控制其浓度为0.5 moL/L,搅拌3 min,在离子计上读取mv数。常采用工作曲线法确定氯离子含量,由此反映饲料混合均匀度。该法具有准确度高的特点[8]。缺点是仪器昂贵,测定成本高。
而用磷含量法测定饲料混合均匀度与甲基紫法相比,原理相似,均为比色法,通过样品中磷含量的差异情况来反映饲料的混合均匀度。其优点是不用研磨甲基紫和过滤,直接比色,操作简单、数据稳定可靠,所需仪器和试剂均为实验室常用仪器和试剂[4]。现将此法与甲基紫法的测定结果作比较,以衡量其测定结果的准确度,从而为饲料质检人员选择均匀度测定方法提供依据[9-10]。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1.1 试验原料。试验所用为粉状肉大鸡配合饲料,由合肥湘大饲料公司提供。
1.1.2 仪器和试剂。混合机;电子称;分光光度计;滤纸;过滤斗;玻璃棒;烧杯,半自动采样器:长3 m,采样量约100 g;高温炉:可控温度在(550±20)℃;50 mL瓷坩埚;50、100 mL容量瓶;甲基紫;50%酒精溶液;1∶1盐酸溶液;钒钼酸铵显色剂:称取偏钒酸铵1.25 g,加水200 mL加热溶解,冷却后再加入硝酸250 mL,另称取钼酸铵25 g、加水400 mL加热溶解,在冷却条件下,将2种溶液混合,用水定容至l O00 mL容量瓶中,避光保存,若生成沉淀,则不能继续使用;甲基紫:分析纯(Q/YSQN5 1—91),经研磨全部通过150目标准铜丝网筛[4]。
1.2 测定方法
1.2.1 甲基紫示踪剂的添加。试验所用甲基紫均属同一批次产品,并全部为通过150目标准筛细粉,按物料的1/100 000,即每100 kg物料加甲基紫1 g。添加时先将甲基紫示踪剂与250 g左右的载体进行人工预混合,然后于同一时间再在小料添加口加入饲料。
1.2.2 样品采集。每组采取10个样品,其采集点均匀分布在混合机内,每个样品在采样点集中抽取。该10个样品的分布点充分考虑各方位、深度、袋数或料流的代表性,取样时做到保持原料的原有状态,不做任何翻动或混合。每个样品分别以磷含量法和甲基紫法检测其吸光度[11-12]。
关键词: 颗粒饲料粉化率测定仪 教学模型 改进 应用
颗粒饲料的粉化是颗粒料生产中经常出现的问题之一。在生产过程中,由于加工工艺、设备操作、原料配方、管理不完善,颗粒饲料中将产生过多粉末,影响颗粒饲料本身的优势,降低饲料的利用率[1]。颗粒饲料粉化率可显示颗粒饲料的坚实程度,是评价衡量配合饲料加工质量的主要指标之一,引起各饲料厂的重视和研究,并成为质量保证的重要指标,也是高等农业院校动物科学专业饲料学实验教学环节中的项目之一[2,3]。
1.颗粒饲料粉化率测定仪教学模具研制背景
我校动物科学学院动物营养与饲料专业相关任课教师早在2001年即已经开始在实验课中开设饲料学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并一直坚持十二年,至今中途从未停止,在继续深入开展此方面的教学改革已经积累了较多的成果和经验。近年来高校大规模扩招,学生人数大大增加,实验经费不足导致实验仪器短缺,同时实习交通经费的压缩令学生无法长途跋涉到校外企业或实习基地现场观摩体验,饲料学综合性设计性实验面临一定的困难。
为了保证本科实验教学质量,既有效增加本科生动手实训的机会,又节约实习所需资金设备和时间等资源,从2006年起,从饲料学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具体情况出发,颗粒饲料粉化率测定作为其中重要环节之一,依据我国国标(GB/T16765-1997)颗粒饲料通用技术条件的方法相关规定,自行研制出了操作简便、成本低廉的便携式简易颗粒饲料粉化率测定仪教学模具(如图1)所示,投入实验教学,并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该模型由粉化率测定仪主体框架、箱体、旋转系统、计数系统4部分组成,一次可测定2个平行样。将箱体固定架上的2个螺帽旋开,U型不锈钢架可卸下,2个不锈钢箱体盖好盖子插入其中,再将U型不锈钢架用螺帽固定;2个箱体中各固定1个不锈钢片,用以模拟饲料在输送、装卸、运输、储存过程中碰撞摩擦的状况;计数系统随着旋转系统手柄的旋转记录转数,一次实验结束可按动开关自动归零[2]。
但是在教学过程中,该简易粉化仪经过较长时间的使用逐渐暴露出一些缺陷。如:箱体的部分结构系塑料材质,在旋转过程中颗粒饲料的撞击和摩擦令箱体变形,箱盖无法盖严导致饲料微量的损失引起试验误差;计数系统随着旋转系统手柄的旋转,拨动计算按钮记录转数,拨动力度过大,以及旋转过程导致主体框架的晃动令技术系统容易失灵;主体框架虽然由不锈钢条焊接而成,但是整体框架不够厚重,在旋转过程中容易摇晃,并且使用时间过长会导致各焊接点断裂;箱体固定架上的2个螺帽容易生锈,且旋开得较费时费力。
2.颗粒饲料粉化率测定仪教学模型的改进
自2012年起,根据旧式简易粉化率测定仪教学模具存在的缺点进行了改进,研制出了操作更简便、更接近生产实际、结构更稳固、更耐用的新式颗粒饲料粉化仪教学模具(如图2、3)所示。该模具的主体框架由三角支架改为座地式,座地不锈钢板上固定一个不锈钢体作为支撑,比旧式模具厚重稳固且不易晃动。箱体部分采用全不锈钢材质,两侧安装一条活动摇手;箱体盖一侧与箱体固定,另一侧可开合,开合口一侧安装一个锁紧扳扣,箱体箱盖衔接处四边卡黑色密封胶边防漏(如图4);箱体中焊接一条用以模拟碰撞摩擦状况的不锈钢片,以对角线平分,三边压边(如图4)。旋转系统的转动轴采用直径12mm不锈钢条,配上不锈钢转轴减少磨损,深嵌入支撑不锈钢体(如图5)。该模具所有部分都采用不锈钢材质,不锈钢板为2.0mm加强板,不仅牢固不容易晃动,而且非常坚实耐用。
3.颗粒饲料粉化率测定仪新、旧模型在教学中的应用对比
将新、旧粉化率测定仪教学模型应用于动物科学专业饲料学实验教学,测定肉鸭颗粒饲料的粉化率。
3.1样品制备
3.1.1将袋装颗粒饲料倒出混合均匀后取样,每种样品一次取3000g左右。装小袋并在袋上标明品种及规格。
3.1.2将所取样品大约均分六份,用表1规定的筛孔,分六次用分样筛分别预筛1 min,将筛下物称重并计算六次筛下物总重占样品总重的百分数,即为含粉率。然后将六次筛上物集中,根据我国国标GB/T16765方法规定,采用分级工序取样,采用四分法将样品分为2份,每份1000 g。
3.2测定步骤
称好的2份样品再各自均分成2份,每份500g(m1),分别装入旧式颗粒饲料粉化仪及改进后颗粒饲料粉化仪的2个回转箱内,盖好箱盖,手动旋转手柄,使箱体回转500 r后取出样品,置于规定筛孔的筛格内(表1),在振筛机上筛理5 min,称量筛下物(m2),计算粉化率。
3.3结果计算及分析
3.3.1新、旧颗粒粉化率测定仪教学模型的粉化率测定对比
粉化率计算公式:Φ=m2/m1×100
式中:Φ为粉化率,%;m2为回转后筛下物质量,g;m1为回转前样品质量,g。允许差:2次测定结果之差不大于1%,以其算术平均值报告结果数值表示至1位小数。
新(A)、旧(B)粉化率测定仪教学模型测定肉鸭颗粒饲料的粉化率结果对比,见表2。
3.3.2新、旧颗粒粉化率测定仪教学模型的精密度对比
4.结论
由结果可知,通过不断地实践、改进和完善,新式颗粒饲料粉化率测定仪教学模型比旧式教学模型更好地完成颗粒饲料粉化率的测定实验,精密度更高,更接近生产实际,结构更稳固。颗粒饲料粉化率测定仪的改进,使学生对粉化率测定原理和意义的理解更加形象、更加深刻,对配合饲料加工工艺的重要性有了深刻的印象,进一步意识到了合理的设计、规范的操作、工艺参数和严格的质量管理,可大大减少颗粒粉化现象。
参考文献:
[1]甘茂云,刘琼.如何降低颗粒饲料的粉化率[J].南方农机.2000(4):25.
[2]曹庆云,颜惜玲,左建军,等.颗粒饲料粉化率测定仪教学模型的研制与应用[J].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4):15108-15109.
[3]汪康明,董定丽.颗粒饲料粉化率测定及粉化仪的研究[J].粮食与饲料工业,1996(10):28-30.
[4]张丽英.饲料分析及饲料质量检测技术[M].3版.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7:326-327.
[5]杨振浩,陈延凯,赖洪邦.浅析影响饲料颗粒的耐久性指数和粉化率的因素及其提高方法[J].饲料工业,2001,22(11):5-6.
[6]高放.降低颗粒饲料粉化率的技术措施[J].饲料博览,1993(4):24-27.
[7]陶云堂.箱式粉化率测定仪的结构改进[J].粮食与饲料工业,1992(6):49-51.
关键词集约化猪场;污染;综合防控
随着养猪行业的低利润化,以户养为主的传统饲养方式逐步被规模化、工厂化养殖所替代。规模化猪场饲养规模大,集约化程度高,有利于提高生猪的饲养技术、防疫能力和管理水平[1]。与传统方式相比,规模化饲养能大大提高猪只的生长速度和饲料转换率,从而降低猪场的饲养成本,增加企业的经济效益。然而集约化养殖场却存在诸多环境方面的隐患。据测算,1头90 kg左右的商品猪日排粪量约2.2 kg、尿量2.9 kg、污水20~30 kg(约含0.6~1.0 kg的总固体)。这些粪尿污水若得不到及时处理,任其排放,就会污染周围环境,特别是猪场附近的土壤生态系统。该文从养猪生产流程的不同方面探讨控制猪场污染物的方法,以促进养猪场污染的控制。
1从规划设计角度减少环境污染的途径
过去许多集约化猪场过多考虑运输、销售等生产成本而忽视其对环境的潜在威胁,往往将场址选择在大中城市的城郊或靠近公路、河流水库等环境敏感的区域,以致造成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不得不面临重新搬迁[2]。因此,建场时一定要把猪场的环境污染问题作为优先考虑的因素,将排污及配套设施规划在内,充分考虑周围环境对粪污的容纳能力。在场址的选择上,应尽量选择在地处偏远、土地充裕、地势高燥、背风、向阳、水源充足、水质良好、排水顺畅、治理污染方便的地方。同时最好能与当地的立体农业相结合,达到变废为宝相互促进的目的,从而使生态农业综合、持续、稳定地增长。
2从营养角度减少环境污染的途径
饲料安全是畜产品安全的前提和保障。在有条件的养殖场内最好采用膨化和颗粒加工技术,破坏或抑制饲料中的抗营养因子及有害物质和微生物,以改善饲料卫生,提高饲料转化率,减少粪尿排泄量[3]。如果加工工艺控制不当,饲料添加的各种化学物质在粉碎、输送、混合、制粒、膨化等过程中会发生降解反应和氧化还原反应而生成一些有毒有害物质,对饲料及环境极易造成二次污染。因此,必须注意各类添加剂在猪饲料中的合理应用。在猪日粮中近2/3的磷是以植酸磷和磷酸盐的形式存在,由于猪体内缺乏能有效利用植酸磷的各种酶,所以在加工时必须添加大量无机磷以满足猪的生长所需。如果在饲料中添加植酸酶,就可以将植酸磷水解为游离的正磷酸和肌醇而被吸收,从而提高磷的利用率,间接缓解磷对环境可能造成的污染。另外,在配制日粮时可采用低蛋白质—氨基酸平衡的“理想蛋白质”模式,在饲料中辅助添加益生素、酶制剂、酸化剂、氨化抑制剂、吸附剂、纤维素或寡糖以及除臭剂等,可以大大减少猪粪尿中氮、磷和臭素的排出量。有资料表明,添加一定量的益生素,能够调节猪胃肠道内的微生物群落,促进有益菌的生长繁殖,使饲料在猪消化道的降解率上升15%,同时能提高氮的沉积率,使排放到环境中的氮源减少15%~25%,从而减轻氮对环境可能造成的污染。
3从饲养管理角度减少环境污染的途径
幼龄猪在低温影响下磷的排泄量会提高,而且会使骨骼发育不全。相反在超过37.8 ℃的高温环境中机体钾离子和碳酸盐的排泄量会增加而不利于猪的正常生长。因此,必须为猪生长发育提供适宜的环境,采取合理组群、及时处理猪场粪尿、定期消毒等措施;同时根据每日营养需要提供定量的饲料,尽量做到不浪费,以减少猪对饲料的摄入量。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猪场粪污的排放量,减少蛆蝇蚊螨等害虫的繁殖,而且可以降低猪尤其是仔猪的发病率。此外,猪场内的老鼠、苍蝇等可造成饲料营养损失或在饲料中留下毒素,还会传播各种传染性疾病,各养殖场应当尽可能将其消灭,以减少其对生产造成的损失。
4从生物净化角度综合治理环境污染
为了控制猪场对周围环境造成的污染,应当采取经济有效、方便可行的方法,遵循“无污化、资源化、低成本、高效率”的原则逐步削减污染物,使猪场周围的土壤、水体及大气自然生态系统免受污染[4]。但到目前为止,单一处理方法如好氧生物处理、厌氧生物处理等远没有达到人们所追求的理想效果。某些猪场用综合生物处理法处理猪粪污水,已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其污水处理工艺基本流程为:猪粪污水格栅浓污水集水池固液分离机沉淀池调节池uasb厌氧池配水池sbr好氧池混凝沉淀池达标排放。
近年来,由于人们普遍担心动物体内细菌对抗生素的耐药性会通过食物链转移给人体,美国几乎冻结了对新型抗生素的审批。我国抗生素的使用虽然有法可依,但执行和执法力度还有待改善。笔者认为应该对国内养殖场的耐药性和抗药性展开全方位的调查,制止非法和滥用抗生素的不良行为,特别是禁用人用抗生素,而鼓励开发如氟苯尼考、杆菌肽锌等畜禽专用的药物和饲料添加剂,同时通过添加酶制剂、酸化剂、中草药、甘露寡糖以及采用先进的管理技术来减轻养殖场特别是猪场对土壤和水体生态系统的环境压力。
为了从根本上解决猪场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必须依法对猪场生产的全过程,包括设计、建筑、饲料加工、饲养、粪污处理等环节进行跟踪监测,确保全部符合环保要求。建议环保部门等加大执法力度,对新建养猪场提供环境评估报告,否则不予开工建设和投入运营,已建养猪场污染治理必须限时达标,否则依法查处,直至关停。在饲料加工中添加环保型饲料添加剂与畜用防臭剂,在饲养上全部采用干清粪技术,尽量减少冲洗用水,在污染治理上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当地自然条件选择不同的工艺流程,以减少排泄物及其气味的污染,全面统筹兼顾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以及生态效益,实现养猪业的可持续发展。
5参考文献
[1] 张炜炜.治理猪场污染促进养猪业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j].福建畜牧兽医,2009(1):19-20.
[2] 覃树华,袁善益.规模猪场环境污染及治理对策[j].广西畜牧兽医,2008(4):229-231.
关键词:养殖场污水;处理技术;展望
中图分类号 X71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7)06-0125-04
Research Progress and Prospects of Farm Waste Water Treatment Technology
Li Caidan1 et al.
(1Deparement of Biological &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Hefei University,Hefei 230013,China)
Abstract:This paper firstly explained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origin of sewage from farms.Then some methods about technologies are reviewed in waste water.According to the development status of animal husbandry,the technologies were forecasted in the future to provide some evidences.
Key words:Sewage of livestock and poultry farm;Techniques of handling;Prospect
S着畜牧业规模的增大及集约化、机械化程度的提高,规模化养殖逐渐成为畜牧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规模化养殖场的发展,不仅为人们带来了丰富的肉、禽、蛋、奶类食品,还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1]。规模化养殖场产生的高浓度、高氨氮、高悬浮物的“三高”类畜禽废水,处理难度较大,成为污染水体的重要污染源[1]。因此养殖场污水的减量化、无害化处理迫在眉睫。
1 养殖场污水现状
近年来,由于养殖业的快速发展使得养殖污染成为农业污染的主要来源,养殖场污水的处理成为畜禽养殖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2]。但是,研究表明,我国畜禽养殖规模仍继续增加,养殖总量以每年8%的趋势增长。2015年畜禽养殖业COD排放量占农业污染源排放量的95%,畜禽养殖业NH3-N排放量占农业污染源排放量的79%,这将对环境造成的危害越来越大。
1.1 养殖场污水的来源 养殖场污水由畜禽尿液、饲料残渣、残余粪便、冲洗水等构成。有的养殖场污水还包括生产处理过程中产生的和人工生活产生的两部分,前者是主要部分,尿液和冲洗水占了绝大部分[3]。养殖场污水的产生量主要受养殖场的规模、动植物的饮水方式、人工管理水平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张克强[4]的研究表明不同的养殖场由于清粪方式的不同,用水量和污水排放量差异很大,见表1所示。
1.2 养殖场污水的特点现状 规模化养殖场所产生的污水主要是一些高浓度、高氨氮、高悬浮物、处理难度大的“三高”废水。数量大、相对集中、处理难度大的特点导致其在处理过程中存在许多问题。
1.2.1 数量大 首先是由于快速发展的养殖业带来了许多的养殖专业户和养殖场。其次是由于大部分猪场是漏板式的栏舍且采用水冲式清粪,这就会导致排水量很大。
1.2.2 相对集中 首先受人工管理方式的影响,冲洗栏舍的时间基本在早上或者晚上,这样相对集中的时间会导致污水的产生也相对集中。另外农业生产是季节性的,大量集中的粪便和污水量使得周围的农田无法全部消纳,对环境造成严重的危害。
1.2.3 处理难度大 首先,废水固液混杂,浊度高,有机质浓度较高,且富含氮、磷,极易腐败。大量的粪便污水相对集中,难以运输,无法在周围有限的土地上完全消化而成为重要的污染源[5],严重污染了周边环境。其次,受自然和市场的双重影响,有风险,废水处理费用高,人们往往在污水处理上资金投入少。另外,污水中抗生素和重金属的残留问题也逐渐成为养殖场污水处理的重点。
2 养殖场污水处理技术研究进展
养殖场污水的处理过程中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危害。不同的畜禽养殖场根据自身的规模、经济、环境等条件,污水处理技术也不尽相同。本文主要从源头减量、生物处理、生态处理、混合处理技术四个方面来综述养殖场污水处理技术研究进展及应用情况。
2.1 源头减量技术 源头减量是指从源头上来减少养殖场污水的产生。人们往往为了追求养殖业的快速发展,提高产量,会选择在饲料中添加高蛋白,然而当动物不能全部消化吸收时就会对随着粪便排出对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这就需要采取合理的饲料配方,既满足畜禽的生产效率和产量的同时,又可以最大程度地减少粪便中氮、磷等的排放,降低环境污染[6]。有些发达国家开展“生态营养饲料”,也就是在饲料的加工生产喂养过程中通过生态营养配方技术来严格控制,使动物的营养系统达到平衡,最大限度地提高营养物质的利用效率。
2.1.1 生态营养饲料配置技术的关键
(1)原料选择。原料的选择直接决定饲料产品的质量,营养变异小、消化率高的原料可以保证畜禽快速生长的前提下,又可以达到排泄少、污染少的目的。首先,要选择绿色畜产品的饲料原料,原料中绿色产品至少要达到90%;其次,消化率高、营养变异少,研究表明消化率高的饲料可以使粪尿排出量减少5%;第三,无毒、无害、安全性高的原料选择也至关重要。张俞[7]的研究表明草地资源的选择直接决定了牛羊的健康养殖。
(2)加工技术。饲料的加工质量影响着畜禽的消化吸收效果,不同的畜禽对饲料有着不同的需求。猪饲料的颗粒一般会选择在700~800μm,最常用的是膨化和颗粒化技术加工,这样饲料的转化率、消化率最高,也会破坏其中的有毒物质,粪污排出量也会减少。
(3)酶添加。据报道,日粮中添加植酸酶,能有效提高氮的利用率,排出量将会减少2%~5%;添加蛋白酶、聚糖酶等,可以促进营养的消化吸收;添加益生素,可以降低氮的排泄量2.9%~25%;尽量选择一些高效、低吸收、无残留的合理利用[8]。
2.1.2 研究情况 养殖场污水的源头减量化主要是靠生态营养饲料的配置来实现,许多学者对此进行了研究。张俞[7]通过4组实验研究了生长猪环保型饲料的配置,14.5%的日粮粗蛋白,0.4%总磷,另外可以使用枯草芽孢杆菌和有机微元素。乔建国[9]对日粮纤维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其严重影响猪的消化率。袁军[10]对饲料加工工艺和参数进行优化,从而提高饲料的加工质量,降低污染的排放量。赵萍[11]研究了微生物和酶制剂在秸秆发料饲料应用,结果表明微生物和酶制剂可以大大提高饲料的营养成分,降低污染物的排放量。
2.2 生物处理技术 生物处理就是微生物通过自身的新陈代谢作用,把污水中的无机物转化为有机物,从而使废水得到净化的一种方法。从需氧的角度来说生物处理方法主要有厌氧生物法、好氧生物法。
2.2.1 厌氧好氧工艺的发展 厌氧生物处理法是指生物在无氧或缺氧条件下,利用自身的代谢作用分解污水中的有机污染物,使有机污染物转化为无机物质的一种方法。厌氧工艺从开始的厌氧消化池,发展到厌氧滤器(AF),厌氧流化床反应器(AFB)、上流式厌氧污泥床(UASB)[12]厌氧折板式反应器(ABR)[13]、升流式固体反应器(USR)[14]、内循环厌氧反应器(IC)[15]以及第三代膨胀颗粒污泥床反应器(EGSB和IC)[16-17]。好氧生物处理法是利用好氧生物代谢作用分解污水中的有机污染物一种方法。主要由活性污泥法和生物膜法两大类别。
2.2.2 厌氧-好氧联用技术 鉴于养殖场废水的有机物浓度高,直接采用好氧处理,能耗太高,而相对来说厌氧处理的费用低。直接采用厌氧处理的话,CODcr不达标。这就促使许多学者把厌氧好氧工艺结合起来,既能够保证费用低,又可以实现污水达标排放。通常厌氧处理会用来制沼气,供应养殖区和办公区的用电需求。具体处理工艺见图1所示。
对于厌氧好氧工艺组合,有许多学者进行了相关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董峥[18]等把内循环高效厌氧反应器和A/O法结合应用于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污水处理,结果显示在水力停留时间缩短到1~1.5d,容积负荷达到5kgCOD/(m3・d)以上,COD的去除率达到75%。方俊华[19]在厌氧-好氧生物滤池处理城市污水试验的研究中表明厌氧-好氧生物滤池能够有效去除污水中污染物,当CODcr、NH3-N、和SS的进水分别为23mg/L、56mg/L和112mg/L,水力停留时间为8h,曝气强度在0.5~0.6L/(m2・s)r,CODcr、NH3-N、和SS的去除率分别在90%、75%、80%。吴迪[20]等运用厌氧-3级好氧/缺氧生物膜工艺来处理农村生活污水,结果表明该工艺可以大大提高磷的去除率。
2.3 生态处理 生态处理是利用天然的水体或农田建立生态修复系统来净化污水的一种方法。规模化养殖场污水适合的生物处理方式主要有自然还田、氧化塘、人工湿地等,在偏离城市中心有闲置土地的农村地区比较常见,国外养殖场污水处理采用较多的是美国和澳大利亚,国内主要是在华东地区。
2.3.1 自然还田 自然还田是在养殖场的附近有农作物种植,利用养殖场污水和农田建立一个循环农业生态系统,通常采用自然沉淀或者随雨水直接排出的方式,是目前重要的污染源,管理粗放。其关键是养殖场规模和农田耕作量,养殖场规模的大小与农田耕作量成正比,才能够达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最大化。污染物中营养成分循环利用,可以降低化肥施用量,但是投资高。自然还田适于远离市中心区,经济落后,有足够农田的农村偏远地区,同时猪场规模一般2万头以下。
2.3.2 氧化塘 氧化塘是一种天然的或经过一定人工修建的有机废水处理池塘,其处理污水的过程实质上是一个水体自净的过程[21]。净化的过程中,既有物理因素,如絮凝、沉淀等,也有化学因素,氧化还原等,还有生物因素,氧化塘法主要适用于有旧河道、沼泽、荒地等的条件下,投资少,运行管理简单,可以和动植物形成复合生态系统。但是受土地和气候的影响比较大,土地和气候会直接影响污染物的去除率及生态效益。李瑜[21]等在谈氧化塘处理集约化畜禽养殖场污水研究中明确了氧化塘法的优缺点及适用条件等,表明氧化塘按照占优型的微生物种属以及生化反应的差异,可以分为厌氧塘、兼性塘、好氧塘、曝气4种类型,各类型的特征见表2。
2.3.3 人工湿地 人工湿地是用人工筑成水池或沟槽,底面铺设防渗隔水层,种植水生植物,从而使污水得到净化[22]。其关键是植物的选择及土壤-湿生物-微生物复合系统的基本性质特征。不同污染物需要不同的植物来去除。人工湿地法不仅起到污水净化作用,而且可以通过天然的湿地环境,创造独特的生态景观。赵颖[3]通过潜流人工湿地实验,表明芦苇和黑麦草可以富集Cr、Cu、Zn等重金属,并且生长速度快、适应能力强,可以用此构建人工湿地来处理养猪场的污水。叶勇[23]等通过对比2种主要的红树植物木榄和秋茄对牲畜废水的处理,结果表明对N、P的去除效果比较好。廖新d[24]的研究表明香根草和风车草对污水中污染物COD的去除率达到80%以上。
2.4 混合技术处理 混合技术处理是为了有效地改善养猪场污水的质量而选择多种技术联用的方法。为了解决养殖场的污染问题,许多学者会选择多种技术综合运用,研究其最佳的处理条件及参数。
2.4.1 超声波协同H2O2法 养殖场污水处理的影响因素有很多,处理时间、超声波电流强度、H2O2用量等。多种因素的考虑需要设置正交实验。杨铁金[28]通过超声波协同H2O2来对养猪场污水进行研究,结果得出了超声波协同H2O2在电流0.7A、处理时间2min、H2O2用量3%时处理污水的效果最佳,COD量可降低95%以上,NH3-N含量可降至14~15mg/L,臭味也得到了改善,污水也由黑色变为浅黄色。
2.4.2 自然生物处理和石灰混凝沉降 李雪梅[29]采用自然生物处理和石灰混凝沉降相结合的工艺来处理养殖场污水,通过检测CODcr、TP、pH、细菌总数等一些指标的变化,确定适当的自热处理天数,进一步添加不同量的石灰来观察不同阶段废水的处理效果,从而确定石灰添加量,结果表明“自然生物处理+石灰混凝沉降”工艺可以实现养殖场污水的快速处理。
2.4.3 改性黏土矿物的吸附 改性黏土矿物具有储量丰富、吸附处理效果好、成本低、应用广泛、再生简单等优点,具有很高的潜在使用价值。郑露露[30]选择改性后的凹凸棒土对粪便污水进行吸附研究,结果表明在25℃、吸附时间为60min、pH为5、吸附用量为0.4g时,吸附效果最佳。对COD、TN、TP、NH4+-N、NO3--N、SS去除率可以达91.75%、80.06%、80.80%、83.78%、73.51%、90.20%。
3 展望
近年来,养殖场污水的处理技术不断改进,但是仍然存在处理效率低、污染严重等各种各样的问题,对于环境治理的投入,往往会降低养殖场的经济效益。大规模的养殖场可以选择处理厌氧-好氧、SBR等工艺来处理,加大对新技术研发的投资是有效治理养殖场污水的一个途径。而对于小规模的养殖场而言,需要考虑周边的环境,形成一个农业循环生态系统,粪污还田、还塘,秸秆制作饲料等。为了更好地治理养殖场污水问题,一些吸附性能好、廉价的材料有待于开发探索,比如说非金属黏土矿物材料的开发、秸秆的应用,都可以对此进行改性处理,再结合微生物筛选降解技术来降低养殖场污水中的污染物,这样不仅可以降低成本,还可以减少土地的占用。另外养殖场废水中残留的重金属和抗生素的去除方法研究也将成为今后研究的方向和重点。
4 结语
规模化养殖场的快速发展,使养殖场废水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为了适应不断出现的污水问题,人们一步步地将工艺技术进行改进、创新。本文主要从源头减量、生物处理、生态处理、混合技术处理四个方面综述了养殖场污水处理技术。源头减量主要是配制生态营养饲料,生物处理法鉴于费用和处理效果综合考虑,一般厌氧好氧工艺结合起来使用。混合处理主要是多种技术的综合运用。生态处理技术的关键是构筑生态修复系统,循环农业发展和人工湿地修复是未来生态处理的主要发展方向。另外,养殖场污水的处理技术仍需进一步提高,相关政府部门应加大宣传力度,完善法律法规,同时加大资金的投入,企业或科研单位则应加快技术的开发创新,从而使污水得到更高效合理的利用。
参考文献
[1]张媛媛,司倩倩,王述柏.我国规模化养殖场污水处理现状[J].山东畜牧兽医,2015(1):61-65.
[2]褚o娟,沈晓林,卢春光,等.中小型猪场粪污水MBR工艺的建设及处理效果[J].上海畜牧兽医通讯,2016(4):64-65.
[3]赵颖.潜流人工湿地处理养猪场污水试验研究[D].郑州:郑州大学,2006.
[4]张克强.畜禽养殖业污染物处理与处置[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环境科学与工程出版中心,2004.
[5]田宁宁,李宝林.畜禽养殖业废弃物的环境问题及其治理方法[J].环境保护,2000(12):10-13.
[6]周国安,吴恩勤,严建刚.规模养殖场污水减量化与无害化处理的探索[J].中国畜牧杂志,2011,47(8):57-61.
[7]张俞,熊康宁,张锦华.草地营养优化配置与牛羊健康养殖的研究进展与展望[J].黑龙江畜牧兽医,2016(17):59-64.
[8]刘学剑.生态营养饲料及其配制技术[J].湖南饲料,1999(3):14-15.
[9]乔建国,杨玉芬.日粮纤维对猪营养物质消化率、消化道发育及消化酶活性的影响[J].中国农学通报,2007,23(2):18-21.
[10]袁军.加工工艺及参数对饲料加工质量的影响[D].大连海洋大学,2014.
[11]赵萍,夏文旭,赵瑛,等.微生物与酶制剂在秸秆发酵饲料生产中的应用[J].中国酿造,2015,34(7):121-124.
[12]覃舟,徐钢.UASB能源生态型沼气工程与畜禽养殖场污水的处理利用[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07(B10):427-429.
[13]Gopala Krishna G V,Kumar P,Kumar P.Treatment of low-strength soluble wastewater using an anaerobic baffled reactor (ABR).[J].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2009,90(1):166-176.
[14]蔡明凯,张智,焦世B.AF―人工湿地―生态塘工艺处理养殖废水[J].给水排水,2010,36(2):66-70.
[15]Gu Q,Luo H,Zhang Y,et al.Study on the start-up of internal circulation (IC) anaerobic reactor under external circulation state[J].Industrial Water Treatment,2013,13(7):3431-6.
[16]Dinamarca C.Anaerobic expanded granular sludge bed (EGSB) reactor for the removal of sulphide by autotrophic denitrification[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nergy Environment & Economics,2014,5(1):111-118.
[17]Lim S J,Kim T H.Applicability and trends of anaerobic granular sludge treatment processes[J].Biomass & Bioenergy,2014,60(1):189-202.
[18]董,蔡元呈.一种应用于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污水处理的新工艺――内循环高效厌氧反应器+A/0法[J].安徽农学通报,2012,18(17):206-207.
[19]方俊华,何强,徐建斌,等.厌氧-好氧生物滤池处理城市污水试验[J].环境工程,2006,24(5):23-25.
[20]吴迪,赵秋,高贤彪,等.厌氧-3级好氧/缺氧生物膜工艺处理农村生活污水[J].中国给水排水,2010,26(7):9-11.
[21]李瑜,白璐,姚慧敏.谈氧化塘法处理集约化畜禽养殖场污水[J].现代农业科技,2009(5):248-248.
[22]沈伟.浅谈宁夏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技术[J].科技致富向导,2012(18):364-364.
[23]叶勇,谭凤仪,卢昌义.红树林系统处理牲畜废水营养盐的研究[J].环境科学学报,2001,21(2):224-228.
[24]廖新d,骆世明.人工湿地对猪场废水有机物处理效果的研究[J].应用生态学报,2002,13(1):113-117.
[25]雷芳.粪便污水处理技术的研究现状[J].广东化工,2011,38(4):170-172.
[26]苏明申,郭娟,刘世常,等.丹麦规模化养猪设施考察报告[J].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2005,2(5):20-23.
[27]Appropriate Sanitation Alternatives[J].Journal of Behavioral Economics,1982,11(2):151C156.
[28]杨铁金,相玉秀,相玉琳.超声波协同H2O2处理养殖场污水[J].环境工程学报,2014,8(6):2381-2385.
[29]李雪梅.“自然生物处理+石灰混凝沉降”工艺处理养殖场污水的试验研究[D].成都:四川农业大学,2009.
关键词:肉食品安全;全产业链;安全生产技术
中图分类号:S815.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8123(2013)05-0036-04
人类对食品安全的关注程度与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食品安全问题日益凸现出来[1]。与肉食品质量与安全相关事件频频发生,如禽流感H7N9型(2013年)、H5N1型(2012年)和H3N2型(2006年)等、食源性致病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大肠杆菌O157_H7)、农药残留、抗生素等,已严重危及到我国消费者的健康和肉食品的国际竞争力。由于肉食品产业链长、环节多,影响食品安全的因素复杂,监管难度大,因此有必要从“源头到餐桌”全产业链的角度入手,探讨建立全产业链安全生产技术体系。为了从根本上解决肉食品的质量安全问题,大量研究表明,从生产方式看,采用先进的生产工艺技术、质量控制模式和管理方法实现严格的质量控制[2];从过程角度看,喂养过程中的各种投喂料的质量[3],养殖与设施卫生防疫[4],屠宰加工过程品质检验[5]、有害物质的检验技术[6],养殖的生态环境[7],养殖技术水平等都严重威胁肉食品产业链的安全进而危害消费者的健康;从监控方面看,政府对肉食品生产与消费链上的产品质量控制方法与风险监控手段的不完善、不合理、不适应等各种问题[8]。因此,要杜绝肉食品安全问题的发生,必须实现源头控制,建立良好操作技术规范,建立环境质量控制技术、安全用药、潜在危害因子监测、危害因子迁移等安全技术研究,从源头杜绝有害因子,防止有毒有害物质进入肉食品生产产业链。
1 肉食品全产业链安全生产技术体系概念
肉食品全产业链安全生产技术体系是指为确保肉食品安全而围绕从饲料加工、养殖生产、屠宰加工、肉品加工、贮藏配送、销售到检测溯源整个肉食品产业链的各个环节所建立的食品安全生产集成创新体系。
2 肉食品安全国内外研究进展
饲料及其原材料在运输过程中,可能会受到各种微生物污染均可能通过饲料使畜禽致病,从而危害人类健康[9]。相关研究表明,饲料中适量微量元素可以补充畜禽营养需求的不足,促进畜禽的生长,但是过分添加微量元素不能被畜禽吸收而被排泄出来污染环境,如添加高铜、高锌、砷制剂等,所以应该控制其添加量。在饲料中添加中草药添加剂对畜禽具有增强机体免疫力等功效[10],可以替代抗生素在饲料中作用,在饲料中添加益生菌等微生态制剂亦可减少和控制饲料中抗生素添加量。
优质、安全的肉食品必须有优质的原料作保证,而优质的原料必须有畜禽养殖安全生产技术体系作保障[11],畜禽生产过程常因环境污染、畜禽疫病和药物残留所导致的安全隐患,这些原因均在养殖环节表现得更为明显。
关于肉食品安全生产相关研究,目前,国内外的研究主要是针对畜禽屠宰加工方面的研究和应用。鲍清岩[12]利用通过对屠宰加工行业中检疫环节的研究和分析,针对传统检疫方式的特点和不足,提出了射频识别(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RFID)技术与屠宰生产线控制系统相结合的应用方式,实现了检疫样本的准确对应和智能识别与管理。畜禽屠宰加工要严把检疫关,严格执行动物检疫有关规定,杜绝采纳存在安全隐患的畜禽,同时应采用先进的生产工艺和技术,如二氧化碳致晕技术、真空自动采血技术、立式蒸汽隧道烫毛技术、自动定位火焰燎毛技术和同步检疫技术等解决畜禽屠宰加工过程的交叉污染问题;同时,提出无公害猪肉安全生产体系的构建[13]。畜禽的屠宰过程打破了本身的防御体系,肌肉组织又含有适合微生物生长的营养物质 [14-15],在后续的分割、贮藏、包装、运输和销售等过程中,极易遭受微生物的污染[16-17]。分割工艺差异、机械化程度低、手工操作多等因素,导致分割过程微生物污染难以控制,所以对分割过程中具体污染途径和微生物增殖速度的研究尤为重要[18]。畜禽屠宰后鲜肉会产生一系列的生物化学变化;在高温及长时间烹调加工畜禽肉过程中容易生产一类具有致突变、致癌作用的化学物质[19]。
在肉食品销售过程中,采用市场准入制度与《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的实施[20],规定肉食品能够进入市场销售的质量底线,借助政府的权威和强制力,从而为市场主体提供一个开放、竞争、公平、有序的市场环境。
关于肉食品全产业链安全生产技术体系的检测技术,对饲料及其原料有效组分与危害物质进行追踪检测,主要用以显微镜观察[21]、检测蛋白质[22]和检测DNA等为基础的方法[23]对饲料组分检测;但是目前相关饲料成分检测的方法存在问题,大部分方法不能有效地将允许畜禽组织成分和禁止的组织成分区分开来,比较容易出现假阳性[24]。畜禽疫病防治与诊疗是肉食品产业链安全生产体系的重点也是难点的问题,疫病潜伏期差别大,而且有些疫病容易传染、变异和耐药性,这就给防治与诊疗检测增加难度。大量研究表明,Southern印迹杂交技术[25]和蛋白质免疫技术[26]可以有效地对畜禽疾病诊断,便于疫病防治。关于肉食品全产业链的微生物指标、理化指标和药物残留的检测分析方法:主要有微生物法[21]、仪器检测方法[23,27-28]和免疫分析法[29-31];但是相关检测方法都只能做到定性分析,而未能定量分析。
3 肉食品全产业链安全生产技术体系的构建
肉食品全产业链安全生产技术体系创建,应包括饲料安全生产技术体系的构建、畜禽养殖安全生产技术体系的构建、畜禽屠宰加工安全生产技术体系、肉食品流通安全保障体系和快速检测技术等整个肉食品产业链集成创新体系。
3.1 饲料安全生产技术体系的构建
饲料安全的主要因素有饲料原料品质、安全贮存、配方中对各种投入品用量与安全的控制、饲料加工工艺的合理设计和参数的恰当选择、操作过程的管理和加工后饲料贮存管理等。只有严格控制加工过程的各个环节,才能生产出安全的饲料。饲料安全生产技术体系的构建应包括以下三个方面:一是饲料原材料及投入品质量安全体系的建立,二是饲料生产加工过程质量安全体系的建立,三是饲料产品在销售和使用过程中的质量安全体系的建立。
3.1.1 饲料原材料及投入品质量安全体系的建立
饲料原料必须执行国家《饲料卫生标准》,使用添加剂必须是农业部《允许使用的添加剂品种目录》,药物添加剂要符合《饲料药物添加剂使用规范》。由于抗生素进入肉食品产业链将会影响到人类的健康;因此,可以通过综合开发和应用寡聚糖、活菌制剂、中草药、天然植物提取物等免疫增强剂,取代抗生素;同时利用酶制剂和有机微量元素,降低矿物质及无机微量元素的用量,确保“饲料无忧”。
3.1.2 饲料生产加工过程质量安全体系的建立
在饲料是生产加工工程中,应建立ISO9000 质量管理体系,并推行危害分析和关键控制点(hazard analysis critical control point,HACCP)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要加强投入品特别是添加剂用量的管控,严格执行配方标准和加工工艺参数,制定科学的作业指导书,确保在饲料生产过程中按特定程序和标准操作,实施饲料配置过程安全控制、确保饲料安全。
3.1.3 饲料产品在销售和使用过程中的质量安全体系的建立
饲料在出厂前必须进行严格的抽样检测,饲料在销售和使用过程容易受到微生物等污染,所以在使用前还必须对每批饲料产品进行抽样检测,确保所有指标都能达到无公害饲料标准,养殖单位应与饲料生产单位签订质量安全承诺书,确保饲料安全的可追溯。同时,通过建立临界限的检测程序、纠正方案、有效档案记录保存体系、校验体系,保证最终产品中各种药物残留和卫生指标均在控制限以下,有效杜绝有毒有害物质和微生物进入饲料原料或配合饲料生产环节,才能确保饲料质量安全。
3.2 畜禽养殖安全生产技术体系的构建
畜禽养殖安全问题主要体现在环境污染、投入品安全、疫病防控以及有毒有害物质残留等方面。因此,畜禽养殖安全生产技术体系的构建,应包括生态养殖环境体系、疫病防控体系和科学养殖安全体系等。
3.2.1 建立生态养殖环境体系
养殖生态环境可能通过食物链的传递而对人体的健康产生安全隐患。因此,必须建立生态养殖环境体系,严格按照GB/T 18407.3―2001《农产品安全质量、无公害畜禽肉产地环境要求》、农业部NY/T 388―1999《畜禽场环境质量标准》和NY 5027―2008《无公害食品、畜禽饮用水水质》等标准的规定,确保畜禽生产环境安全。
3.2.2 建立疫病防控体系
建立疫病防控体系是确保养殖安全的重要手段,动物疫病防治是养殖过程中最难解决的问题,动物疫病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因此,养殖环节应坚持以防为主,防重于治的方针,实行全进全出的管理模式。同时,利用疫病诊断实验室,借助先进的仪器设备,对抗体水平进行测定,对病菌病毒进行分离与诊断,利用先进的实验室诊断技术达到快速准确诊断疫病的目的,及时分析确诊病症,做到对症下药,提高疾病的防治水平,根据检测结果制定保健计划,形成一整套完善的养殖场生产和疾病监测记录,从而制定养殖保健计划和有效制定免疫程序,建立养殖场疫病监测与保健体系,实现全程保健、健康养殖,从源头控制疾病的发生。
3.2.3 建立畜禽养殖安全生产技术体系
建立科学的用药制度和针头监管制度、以及出现药残超标及断针时的应急处理技术。建立并保存免疫和全部用药记录,治疗用药记录包括生猪编号、发病时间及症状、治疗用药物名称(商品名及有效成分)、给药途径、给药剂量、疗程、治疗时间等,避免药残超标及断针的产生。严格遵守规定的用法、用量及休药期,建立药物使用监控体系和用药追溯制度。同时,在养殖环节建立并推行良好农业规范(good agricultural practices,GAP),建立并完善监控程序和监控标准,采取有效的纠正措施,从养殖环节确保肉食品安全。
总之,养殖过程应建立“六大统一”新型养殖安全保障体系,具体为:建立统一饲料供应体系,确保饲料安全;建立统一良种繁育体系,确保品种优良;建立统一防疫体系,确保防疫安全;建立统一饲养标准体系,实现标准化生产;建立统一饲养管理体系,实现规范化管理;建立统一产品收购体系,确保产品的可追溯。
3.3 构建畜禽屠宰加工安全生产技术体系
在畜禽屠宰加工中实行高度自动化生产,并最大限度地保持畜禽的自然风味和提高卫生质量;同时最大限度地发展综合利用,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通过经常检修设备,生产环境监控,提高肉食品加工操作者技能及安全卫生意识等;添加剂的使用必须遵守《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中的相关规定;屠宰加工遵照HACCP管理体系。创建并完善畜禽屠宰加工安全生产体系。
在肉食品加工过程,要建立肉食品参杂检测体系,不同组分肉食品分别加工,避免与其他肉类参杂,并标明肉食品中的各个成分及含量,同时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技术、双向电泳和免疫学技术等手段对其参杂进行检验[32]。避免出现类似宜家“马肉风波”事件,而对肉食品行业造成不必要困扰。
3.4 构建肉食品流通安全保障体系
肉食品流通环节尚缺少统一明确的具体规定,亟待国家出台肉食品储运、销售的法律法规或管理办法。对进入市场的肉食品实行市场准入制度[20],按照GB/T 19221《农副产品绿色零售市场》标准建设,创建统一“配送、标识、标准、持证上岗、管理”的营销模式。肉食品市场销售单位必须向消费者提供带有原产地标志的销售标识,发现问题以便以最快捷的方式追溯查处。在销售过程中利用快速诊断检测技术替代感官检测;确保食品的卫生安全,构建“流通无忧”。
3.5 创建肉食品产业链安全生产快速检测技术
在肉食品“从源头到餐桌”全过程生产中,动物疫病、违规使用或误用药物、滥用添加剂等造成猪肉产品不安全的主要因素。建立应用快速高效的检测方法和设备,建立兽药残留快速检测技术、饲料污染物检测技术、活体病菌(疫病)检疫技术、猪肉及制品的污染物检验技术和药物代谢与迁移规律研究,实现有害因子代谢和迁移的安全性监测,是有效开展猪肉的安全生产和长效管理的有力手段和关键。
因此,针对肉食品生产中主要的和可能存在的有害因子(生物性和化学性有害物),从快速现场筛查和高通量检测体系着手,建立基于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LAMP)的典型病源微生物高通量筛查分析平台和基于光谱、色谱技术的化学有害物质的高通量筛查分析平台,研究建立化学污染物、活体病菌和肉品加工二次污染物的检验检疫技术等关键检测技术,有利于动物药物代谢监控、产品安全迁移检测和溯源监控,保障肉食品质量安全。
3.6 建立肉食品信息可追踪系统
按“从源头到餐桌”的科学理念,针对肉食品安全生产的关键控制点,创建从生产到销售的各个环节的肉食品信息可追踪系统,有利于监测任何对人类健康和环境污染的影响。同时,应用数码技术与微卫星DNA标记,研究动物源性猪肉个体鉴别和产地鉴别研究;应用变性梯度凝胶电泳(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denaturing gradient gel electrophoresis,PCR-DGGE)及脉冲场凝胶电泳(pulsed field gel electrophoresis,PFGE)等基因分型方法,研究猪肉中病原微生物溯源系统,揭示猪肉各个环节中影响食品安全性的各种危害因素的来源和变迁规律,建立肉食品产业链安全可追溯体系。
4 结 语
关于如何提高肉食品质量安全水平,需构建肉食品产业链安全生产技术体系,引进先进的检测仪器和设备,建设检验检测中心,对养殖过程中的畜禽疾病检测监控和投入品的检测监控、以及对屠宰加工、配送销售等环节的检测监控,才能确保肉食品的安全。加大对检测技术的研究,为动物源性食品质量安全监控工作提供技术支持。其次要重点研究开发安全优质高效饲料和规模化健康养殖技术及设施,努力开发高效、残留量少的兽药品,以替代残留量大、易产生抗药性的药物,同时重视高效、低毒、无公害的中草药、微生态剂和酶制剂等的研制和应用;培育优质高产的畜禽新品种,创制高效特异性疫苗、高效安全型兽药及器械,开发动物疫病及动物源性人畜共患病的流行病学预警监测、检疫诊断、免疫防治、区域净化与根除技术;从而创建肉食品安全生产技术体系。
总之,食品安全关系社会稳定和国计民生,影响食品安全的因素涉及食物供应链的全过程,有必要借鉴国际上先进的食品安全监控技术体系,制定并完善法律法规体系、农产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畜产品质量监测体系和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制度,从而构建“饲料无忧”、“养殖无忧”、“加工安全”及“流通无忧”的安全生产体系,以确保肉食品安全。
参考文献:
[1] MAYES T. HACCP Training.Food Control[J]. 1994, 5(3): 190-195.。
[2] 宋连喜. 生猪散养模式的利弊分析与趋势预测[J]. 中国畜牧兽医文摘, 2008(2): 5-6.
[3] HAMSCHER G, SCZESNY S, ABU-QARE A, et al. Substances with pharmacological effects including hormonally active substances in the environment:identification of tetracyclines in soil fertilized withanimal slurry[J]. Dtsch Tierarztl Wochenschr, 2000, 107(8): 332-334.
[4] 何锦珠, 董兆华. 生猪防疫的七大误区[J]. 北方牧业, 2004(9): 14.
[5] 王亚雄. 做好生猪屠宰管理工作的两点体会[J]. 中国食品, 2000(12): 28.
[6] 郭云忠, 孙定富. 制约潞西市生猪产地检疫的因素及对策[J].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2008(4): 26-27.
[7] 杨翘强. 畜禽养殖场污染治理状况分析与对策[J]. 中国动物检疫, 2006, 23(11): 22-23.
[8] 邵栋梁. 农业标准化与食品质量安全[J]. 现代农业科技, 2006, (19): 176-177.
[9] 班付国,刘占通. 动物源性饲料与食品安全[J]. 中国畜牧杂志, 2008(4): 54-56.
[10] 周文仙, 张建中, 卢建军, 等. 复合中草药饲料添加剂对肉牛生产性能和肉质的影响试验[J]. 浙江畜牧兽医, 2009(2): 4-6.
[11] 王鹤欣. 猪肉食品质量安全体系的建立与规范[J]. 养殖技术顾问, 2012(2): 291.
[12] 鲍清岩. 浅析RFID技术对屠宰加工企业的帮助[J]. 肉类研究, 2007, 22(5): 6-9.
[13] 邹忠爱. 无公害猪肉安全生产技术体系的创建[J]. 福建畜牧兽医, 2007, 29(5): 58-60.
[14] SMALL A, WELLS-BURR B, BUNCIC S. An evaluation of selected methods for the decontamination of cattle hides prior to skinning[J]. Meat Science, 2005, 69(2): 263-268.
[15] GILL C O, LANDERS C. Proximate sources of bacteria on boneless loins prepared fromroutinely processed and detained carcasses at a pork packing plant[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FoodMicrobiology, 2004, 97(2): 171-178.
[16] GILL C O, BRYANT J, LANDERS C. Identification of critical control points for control of microbiological contamination in processes leading to the production of ground beef at a packing plant[J]. Food Microbiology, 2003, 20(6): 641-650.
[17] McEVOYA J M, SHERIDANA J J, BLAIRB I S, et al. Microbial contamination on beef in relation to hygiene assessment based on criteria used in EU Decision 2001/471/EC[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Food Microbiology, 2004, 92(2): 217-225.
[18] 赵光辉, 李苗云, 王玉芬, 等. 冷却猪肉分割过程中微生物污染状况的研究[J]. 食品科学, 2011, 32(7): 87-91.
[19] 王正勇. 肉制品加工过程对杂环胺含量的影响及其控制手段的研究进展[J]. 肉类研究, 2012, 26(10): 45-47.
[20] 王晓丽.市场准入制度与《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的实施[J].农业环境与发展, 2006(5): 19-21.
[21] 蔡金华, 刘雅妮, 顾欣. 链霉素在牛奶中残留的微生物学检测方法[J]. 中国兽药杂志, 2004, 38(11): 7-9.
[22] NAGATA T, SAEKI M. Simultaneous determination of thiampenicol,and chloramphenicol residues in muscles of animals and cultured fish by liquid chromatography[J]. Liquid chromatography, 1992, 15(12): 2045-2056.
[23] MASAKAZU H, HIROMI S, TOSHIAKI N, et al. Determination of streptomycin and dihydrosterptomycin in honey by liquid chromatography-electrospray mass spectrometry[J]. Chramatographia, 2004, 27(5): 863-874.
[24] 潘良文, 陈家华. 食品和饲料中动物源成分的检测方法的进展[J]. 检验检疫科学, 2002, 12(2): 45-47.
[25] 王俊红, 牛钟相, 李文, 等. Southern印迹杂交技术在畜禽疫病诊断中的应用[J]. 当代畜牧, 2006(3): 23-25.
[26] 李再禹, 郑冬. 蛋白免疫印迹技术在常见畜禽疫病病原检测中的研究进展[J]. 上海畜牧兽医通讯, 2011(1): 15-16.
[27] ANONYMOUS. AOAC official method 964. 07[S].
[31] ANSFIELD M. Production of a sensitive immunoassay for detection of ruminant proteins in rendered animal material heated to>130 ℃[J]. Food Agric Immunol, 1994(6): 419-433.
[28] 张慧嫦, 张少恩, 吴忠华, 等. 胶体金免疫层析法快速检测盐酸克伦特罗残留[J]. 中国国境卫生检疫杂志, 2008, 31(1): 39-42.
[29] 李余动, 吴志刚. 胶体金免疫层析法快速检测氯霉素残留[J]. 中国食品卫生杂志, 2005, 17(5): 416-419.
关键词:循环经济;肉鸡产业;多目标;发展模式;河南大用集团
中图分类号:S873;S831.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0439-8114(2012)05-0968-04
Research on Multi-objective Symbiotic Development Model of Green Broiler Industry
――Taking Henan Doyoo Group as Example
MA Xin
(School of Management and Economics, North China University of Water Conservancy and Electric Power,Zhengzhou 450011,China)
Abstract: Broiler processing was an industry which highly demanded environment and resource capacity because of its high consummation of corn and energy resources, and very impressive wastes production of wastewater, manure, chicken blood and chicken feathers. Development of recycling economy, achieving energy saving, decreasing production costs and improving economic efficiency had become the inevitable choices to enhance the competitiveness in international markets and ensure rapid and steady development of the poultry processing enterprises of China. Henan Doyoo group’s industrial involved poultry breeding and feeding, food developing and processing quick-frozen meat products sales and logistics distribution. It had done a lot of effective exploration and practice in the recycling economy, and realized multi-objectives winning in enterprise, ecology, economy and society, finally formed virtuous cycle of development for green broiler industry with distinct characteristic through rational allocation of energy and logistics flow in the process of breeding and production, and coupled symbiotic, recycling utilization.
Key words: recycling economy; broiler industry; multi-objective; development mode; Henan Doyoo group
我国肉鸡消费量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有较大差距。在世界上比较发达的国家,其肉鸡消费占肉类的比重较高,如日本为37%[1],美国为40%[2]。日本人均年消费肉鸡量达40 kg以上[3],美国人均年消费肉鸡量达50 kg以上[4],而我国人均年消费肉鸡量大约是10~12 kg[5]。国内鸡加工产业发展相对滞后,产品单一,集约化程度低,预计随着肉鸡消费量的增长,鸡加工产业将有很大的发展空间[6]。随着国际资本流动速度的加快,美国高盛、美国泰森、泰国正大等国际资本已经开始在我国布局,并步步逼近我国农业产业链的核心部分之一――禽类养殖与加工[7]。国外企业既有先进的管理和经营理念,也拥有环保节能的饲养加工技术,在肉鸡养殖加工规模、自动化程度、产业链条延伸和资源综合利用率等方面都比国内民族企业具有更大优势[8]。因此,通过提升科技含量来发展循环经济,实现节能降耗、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已经成为增强国内民族企业的国际市场竞争力、保障养禽业快速稳步发展的必然选择。
1 河南大用集团发展绿色肉鸡产业的要素分析
河南大用集团创建于1984年,注册资本金10 478万元,是一家集畜禽良种繁育、养殖、饲料生产、食品研发加工、冷链销售、物流配送、兽药疫苗研发生产、包装彩印为一体的特大型民营企业集团,产业模式涵盖了“从农田到餐桌”的全过程。集团下设淇县大用、北京大风种禽、焦作大用、周口大用、濮阳泓天威药业等9家控股子公司,1 300多个网络销售点。截至2010年12月底,拥有总资产18.4亿元,资产负债率56%,银行信用等级连续11年被评定为“AAA”级。2010年入选中国肉类强势企业,名列第九位。其主要产品生鲜鸡肉年产量45万t,商品鸡年养殖规模2.5亿只,在国内同行业位于第三位,在河南省居第一位。目前为全国食品工业百强企业、全国饲料行业百强企业,是中国中西部最大的肉鸡产业化生产企业。大用产业链全方位实施ISO9000质量标准要求和HACCP控制体系,养殖、加工、销售的所有环节都在有效控制范围内。
1.1 外部要素分析
大用集团的主要生产基地位于河南省。河南省是国家的粮食主产区,原料资源丰富;河南省实施了“66511”现代畜牧业跨越工程,着力打造国家优质禽畜产品生产核心区,政策支持力度大;大用集团所在地鹤壁市是我国第一批循环经济试点城市,主基地所在地淇县是河南省循环经济试点县,政策环境优越;大用集团的生产模式有利于带动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和区域经济的发展,促进了新农村建设和绿色农业产业化;集团总部所在地淇县区位条件优越,交通便利,京广铁路、京珠高速公路、107国道纵贯全境南北,境内拥有两个铁路货运站,区域物流运输半径小、运输成本低,交通十分便利;集团生产基地所在地农民有禽类养殖传统,养殖水平相对较高,与河南农业大学等科研院所联系紧密。
1.2 内部支撑条件
1.2.1 拥有先进的污水处理和废弃物处理设施 自主开发的畜用大风机及纵向通风技术,利用地热资源的湿帘蒸发降温技术、简易节能鸡舍建设技术、饮水技术等已经投入使用,并创造出良好的经济效益;对养殖场、冷库等耗能、耗水量较大及产生污染的环节,做好以节能、降耗、减少污染为主的清洁生产与节能减排,使“三废”趋向零排放,能耗、水耗大幅度下降,提高了能源利用效率;新建基地设备设施尽量采用节能环保产品,降低能源消耗,减少废物排放。
1.2.2 大用集团拥有“三中心”的研发平台 “三中心”即“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国家星火计划龙头企业技术创新中心”、“河南省家禽安全加工及检测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与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农业大学等科研院校建立了良好的产学研合作关系。开发了基于地热资源的湿帘蒸发降温技术、简易节能鸡舍建设技术等一大批具有先进水平的循环经济技术。
2 多目标共生性产业发展模式
大用集团积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肉鸡加工业为核心,市场需求为导向,科技创新为依托,食品质量安全为根本,服务新农村建设为纽带,企业战略重组为契机,着力优化配置各种要素资源,在循环经济方面做了大量卓有实效的探索和实践,通过对养殖和生产过程中物流和能流的合理配置、耦合共生、循环利用,达到了企业、生态、经济、社会的多目标共赢。
2.1 先进的产业化模式
一方面引入了农村金融、农业担保和农业保险等金融工具,成立农村合作社,创导“龙头企业+农村合作社+农户+担保公司+金融机构”的“五合一”发展模式。进一步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等中介组织的作用,建立有序的行业自律机制,维护行业内龙头企业和农户的合法权益[9]。另一方面,加快机制创新。大力发展订单农业,进一步规范合同内容,健全合同签订程序,明确权利与责任,逐步实行合同可追溯管理,引导龙头企业与农户形成稳定的购销关系。通过开展定向投入、定向服务、定向收购等方式,为农户提供种养技术、市场信息、生产资料和产品销售等多种服务[10]。鼓励龙头企业采取设立风险资金、利润返还等多种形式,与农户建立更加紧密的利益关系。引导农民以土地承包经营权、资金、技术、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入股,实行多种形式的联合与合作,与龙头企业结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利益共同体。这种模式有效地扩大了鸡加工产业规模,为节能型规模化养殖和废弃物综合利用提供了良好的产业基础。
2.2 完整的产业链条
大用集团拥有国内肉鸡行业最完整的产业链条,注重企业价值链构造,前展后延,全力做好以肉鸡精深加工为主业和以屠宰副产品综合利用为副业的“主副两链”。
2.2.1 主业链 以玉米、豆粕原料――饲料加工――种鸡饲养――苗鸡孵化――肉鸡养殖――商品鸡屠宰――熟食深加工――冷链物流――连销经营的肉鸡饲养加工及产品流通产业链(图1)。
2.2.2 副业链 有以下几种方式:①商品鸡屠宰
――下脚料或废弃物的开发利用(鸡肠子、鸡羽毛等下脚料或废弃物生产蛋白酶解生物饲料、鸡骨素等);②肉鸡饲养――鸡粪――生产生物有机肥――种植业(玉米、大豆等);③肉鸡屠宰+肉鸡饲养――废水+鸡粪――沼气发电站――主业链+种植业。
两条产业链各要素之间相互构成横向耦合关系,并在一定程度上形成网状结构,形成了上、中、下一体化,科学严谨的完整产业链,形成相互间的物质和能量循环。将传统经济发展中的“资源―产品―废物排放”这一线性物流模式改造为“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循环型模式。通过组织集团内各工艺之间的物料循环,减少生产过程中物料和资源的使用量,把上一环节形成的污染物变成下一环节的原料,形成循环的一个长链条,最终消除污染,实现零排放的循环发展。
2.3 科学的生态共生体系
通过组织各工艺之间的物料循环来延长产业链条,减少肉鸡饲养和加工生产过程中物料和能源的使用量,尽量减少废弃物和有害物质的排放,最大限度地利用再生资源。形成科学的生态共生体系,包括环境保护体系(图2)、节能降耗体系(图3)和综合利用体系(图4)等几个部分。
2.4 注重技术创新性
大用集团在产业及循环经济发展中,借鉴了国内外大量的先进技术经验,加快循环经济科技创新,实现“创新中发展,发展中治理,治理中利用,利用中发展,发展中创新”的良性循环,对促进企业循环经济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进作用。其中,“活性蛋白酶分解羽毛角质蛋白技术”拥有自主产权;以家禽加工副产物骨架和血液为原料,进行深加工综合利用,生产出系列高附加值超细鲜骨泥、呈味肽基料等系列产品;利用地热资源从源头解决了燃煤取暖造成的大气污染问题并节约了成本;采用新技术对鸡血综合加工利用生产血球蛋白粉、血浆蛋白粉等高附加值产品。
3 多目标共生性产业模式下的能量流和物流分析
3.1 能量流分析
大用集团作为一家家禽养殖加工的综合性企业,集团的生产用能主要是肉鸡养殖及加工所消耗的电力和热力,原煤和电力是企业购入的主要能源。电力主要由社会电网购入,自身还有部分沼气发电供应,热力主要由燃煤锅炉供应,部分鸡舍采暖由地热井供应。
从图5可以看出大用集团主要能源流向和用能结构。大用集团各生产环节以外购煤电为主,2010年集团外购煤62 144 t、外购电68 917万kW・h。另外企业利用地热资源向养殖、孵化、屠宰环节冬季供热、夏季降温,该部分可以节约大量的煤电资源。该项目在集团内正处于推广阶段,已建成部分全年节能折合标准煤为5 800 t。集团内部还利用养殖粪便及屠宰废水产生的沼气发电,作为集团内部的用电补充,该部分经统计全年发电量为1 364万kW・h,有效地节约了能源。
3.2 物质流分析
大用集团养殖、加工具有一条完整的产业链,在产业链上各环节的投入产出物质基本上是配套满足自身需要的。在饲料加工环节,约有33%的饲料产品外售;作为终端鸡肉产品大部分作为冷鲜分割肉出售,小部分作为深加工的冷鲜肉出售;和主产业链配套的废弃物利用主要包括屠宰厂废物利用和养殖废物利用。
从图6可以看出大用集团作为养殖加工企业的特点,主要物质消耗为玉米等饲料,2010年全年产量为839 496 t,其中566 120 t作为集团自身种鸡及商品鸡养殖饲料消耗,另外273 376 t作为外售。种鸡场消耗61 969 t饲料,全年产种蛋16 168万枚,种蛋送至孵化厂全年可孵化鸡苗15 008万只,鸡苗经肉鸡养殖场养殖后,每年可以提供14 290万只商品肉鸡,屠宰厂屠宰14 290万只商品肉鸡可以得到257 220 t鸡肉,其中有56 250 t作为深加工原料,其余外售。
围绕整个养殖加工主产业链,在养殖阶段副产有鸡粪便共693 571 t,其中有60%进行了综合利用;在屠宰加工阶段副产有鸡内脏、鸡血、鸡毛、鸡骨等,目前也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利用,综合利用率达到70%左右;在孵化阶段副产的蛋壳年产生量为1 617 t,受到技术及成本的影响目前还没有利用。
4 结语
在多目标共生性绿色肉鸡产业发展模式下,大用集团资源综合利用类项目都是以企业原有需要花费成本处理的废弃物或者是附加值较低的废弃物作为原料,进一步加工为高附加值产品出售或自用;节能减排类项目可以减少企业外购燃料的费用,还可减少污染物排放收费。截至2010年底,集团建设的循环经济和资源综合利用项目从增加收入和节约成本两方面新增收益为8 200万元,占整个集团利润的28%,对集团整体效益的提高具有极大的帮助,增强了集团的市场竞争力。因此,多目标共生性绿色肉鸡产业发展模式对于农产品资源丰富、有传统的禽类养殖基础、地热资源丰富、交通较为便利的中西部地区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参考文献:
[1] 马中军.肉鸡标准化生产技术探析[J].甘肃畜牧兽医,2010(2):41-43.
[2] 王 健.美国肉鸡加工的质量控制[J].中国家禽,2010,26(13):23-26.
[3] 李延州,刘 明.关于禽类冷冻加工技术的探讨[J].冷藏技术,2010(3):43-46.
[4] 区子弁,王 琴,成 坚,等. 肉鸡加工副产物的开发和应用[J].中国家禽,2010(3):66-69.
[5] 白 雪.肉鸡屠宰加工工艺介绍[J].养殖技术顾问,2010(5):229.
[6] 李绍庆.从泰国肉鸡产品进入国际市场的历程看中国肉鸡业发展[J].饲料广角,2001(14):1-4.
[7] 龙浩洋.肉鸡屠宰加工过程危害分析关键控制点(HACCP)的探讨[J].安徽农学通报,2009,15(15):201-202.
[8] 郭利京.中国城乡居民养殖产品及其加工品消费趋势分析[J].粮食与食品工业,2010,17(3):53-56.
一、腹泻发生的主要原因
1. 气候条件
秋冬季节气候变凉,蛋鸡抵抗力下降,再加上通风受到限制,舍内湿度增加使有害菌群大量繁殖;而夏季炎热(尤其是高温高湿时),有害菌繁殖加快,鸡群都易发生腹泻。另外,鸡只没有汗腺,夏季散热主要靠张口呼吸排出热蒸气和大量饮用凉水,随着饮水量的增加,消化液(胃酸)在肠道的浓度降低,引起营养物质吸收受阻,并降低胃酸的杀菌效果,这些营养物质到达小肠后端被有害菌群利用,有害菌大量繁殖产生毒素,刺激肠道使其蠕动加快,引起腹泻。
此外,蛋鸡舍内的温湿度也会通过影响蛋鸡的采食量和生产性能来影响蛋鸡粪便的含水率。夏季舍内温度较高,会直接引起蛋鸡饮水量增加,特别是当气温超过26℃时,鸡只的呼吸、心跳次数和体温上升,采食量减少,饮水量增加,当饮水量超过采食量的2.5倍时,会造成鸡群排稀便。
2. 饲料因素
①开产前突然更换饲料。育成期饲料蛋白质和钙质含量较低,而产蛋高峰期饲料蛋白质和钙质含量较高,若开产前换料速度过快,会导致鸡只肠道不适应,引起营养物质的吸收不全,同时石粉等钙质的刺激也加快了肠蠕动速度,再加上营养物质含量较高,使肠道渗透压增高,也加重了腹泻。
②饲料中蛋白含量过高。目前高能高蛋白的饲料越来越受到广大养殖户的青睐,而给鸡只提供的过量日粮蛋白以尿酸形式通过肾脏分解代谢并排放,这意味着水的消耗增加。另外,日粮中高水平植物蛋白成分的增加会导致营养消化和吸收减弱以及非特异性消化紊乱的发生增加,进而影响水的消耗并导致粪便异常。
③饲料中石粉过量或使用不当。鸡群在育雏期肠道功能发育还不完善,如果过量或错误使用强碱性石粉,会导致雏鸡消化不良,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大量存活,进而引起雏鸡腹泻。同样,如果对刚开产的蛋鸡使用过量的强碱性石粉,也会导致鸡只消化不良,过量的钙需要更多的水分和能量通过肾泵将其排出体外,造成白色稀便增加。
④劣质饲料。随着蛋白饲料和其他原料价格的上涨,许多养殖户在饲料中添加杂饼、杂粕或抗生素残渣来替代豆粕,这些替代品纤维素含量高,易腐败变质,会刺激胃肠道引起腹泻。
⑤饲料加工不当。颗粒饲料加工不当时,会使水分在饲料内凝结,造成饲料霉变。这种情况普遍出现在高温高湿季节和使用高水分玉米时。
3. 饲养管理因素
①管理不当。日常生产中,如果水线不能做到及时清洗,管壁内形成生物膜滋生大量细菌;料槽清洁不到位或剩余饲料沉积霉变;长时间大量滥用抗生素继发霉菌性肠炎;饲养密度过大,鸡舍通风换气不良,舍内病原微生物大量蓄积;垫料潮湿结块霉变,产生霉菌毒素;产蛋高峰期发生应激;长时间断水、断料后鸡只暴饮暴食等,均能引起鸡群发生腹泻。
②饮用水质量。蛋鸡饮用水一般使用浅表水,除水中病原微生物和大肠杆菌超标外,水中的矿物质含量也较高,饮用后易引起肠道渗透压提高,使肠道水肿,肠液渗出引起腹泻。
4. 细菌感染
①肠道的致病菌感染。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和产气荚膜梭菌等均能直接感染或通过其细菌毒素等侵害和破坏肠道,导致鸡群发生腹泻。尤其在夏季气温较高、湿度大时,最适合细菌繁殖,再加上夏季饮水量较大,营养物质在小肠前端吸收差,在后端被梭菌、大肠杆菌等利用,导致菌群失调,这些有害菌群产生毒素,刺激肠道水肿、出血,使胃肠道蠕动加快,引起腹泻。
②肠道菌群失调。由于药物都有特定的抗菌谱,长时间大剂量滥用药物会导致对药物敏感的肠道菌群严重受到抑制,甚至被杀灭,而对药物不敏感的肠道菌群会趁机大量繁殖,如果这些肠道菌群主要是致病菌或条件性致病菌,则蛋鸡肠道正常的菌群就会被破坏,从而导致鸡群发生腹泻。
5. 病毒感染
生产上能引起鸡只发生腹泻的主要病毒有新城疫病毒、禽流感病毒、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传染性法氏囊病毒等,这些病毒感染一般都会导致肠道功能异常,胃肠黏膜结构和免疫机能受损,从而导致消化吸收不良和抵抗力下降,继而导致肠道大肠杆菌大量繁殖,多引发成年蛋鸡腹泻。持久性腹泻用抗生素治疗大多无效,有些虽然能缓解病情,但停药后会复发。
6. 霉菌
发霉变质的饲料和垫料中霉菌产生的毒素会影响鸡只的免疫力和导致胃肠功能障碍,这些霉菌在消化道内大量繁殖,能引起消化道出血,所产生的毒素刺激胃肠道蠕动加快引起腹泻。
7. 寄生虫
一般情况下,集约化鸡舍内的温湿度都高于舍外很多,温暖潮湿的环境非常有利于球虫卵囊的发育,在气温20~30℃且雨水较多的季节,球虫病最易流行,鸡球虫在肠上皮细胞内不断繁殖,使上皮细胞受到严重破坏,引起球虫病暴发和发生血便。同时,如果料中长期加入抗球虫药,再加上使用不当会导致球虫对许多药物产生耐药性,这样球虫病就会反复发作,难以治愈。
另外,许多养殖户在产蛋前不注意驱虫,会引起线虫、绦虫感染,这些寄生虫一方面机械性刺激胃肠道引起损伤,营养物质吸收受阻,另一方面在繁殖过程中利用大量氧,使肠道pH值下降,缺氧产酸,加快肠道蠕动引起腹泻。
二、防控腹泻发生的措施
1. 改善舍内外环境条件
改善蛋鸡舍内的环境控制条件,保证适宜的环境温湿度,不仅能使鸡群发挥最大的生产性能,而且可减少疾病的发生,也不会影响鸡群的饮水量。秋季在保证温度的前提下,尽量加大通风量,以减少舍内有害气体和病原微生物的含量。夏季应重点做好防暑降温工作,采用纵向通风结合使用湿帘或喷雾等措施来降温,使舍内温度控制在适宜范围内,从而减少鸡只的饮水量,还可在饮水中添加维生素C或碳酸氢钠以防应激引起腹泻。
2. 加强饲养管理
开产换料时,一般需要7~10天过渡,使蛋鸡消化道有一个适应过程,并使用优质的饲料原料,减少饲料中蛋白用量。试验结果证明:将22~43日龄鸡饲料的粗蛋白水平从21.5%降低到19.6%,可降低垫料水分60%和氮含量16.5%,垫料质量明显得到改善。
蛋鸡育成期日粮钙的需要量在1%左右,但进入产蛋期后日粮钙含量要求在3.5%左右,才能满足产蛋的需求。为避免换料引起腹泻,日粮钙含量应由低到高逐渐过渡。
在加工饲料的过程中,须根据具体情况适当调整加工工艺。在空气湿度高的季节和使用高水分玉米时,可通过细粉碎和增加调质温度、饱和蒸汽、调质时间来解决制粒造成的饲料局部霉变问题。
3. 精细日常管理
利用饮水系统的反冲洗配件,每天对水线进行冲洗,同时每周将水线的过滤器、加药器、减压阀等进行冲洗、清理,保证饮水清洁新鲜。使用料槽和水槽的蛋鸡舍,应在每天吃完料和饮水高峰过后,对料槽和水槽进行清洁,确保槽壁无污染、无霉变。舍内保持合理的饲养密度,尤其是夏季应比冬季的饲养密度降20%,并加强通风换气,注意保持垫料干燥、清洁。制定科学的操作规程,严格按照工作程序来操作,尽量减少应激和鸡群发生暴饮暴食的现象。定期监测水质保证饮水干净无污染,并定期在水中添加消毒剂进行饮水消毒,防止其内大肠杆菌含量超标。
4. 选用植物提取添加剂
养殖场在预防疾病感染时应使用无残留、无抗药性、安全绿色的饲料添加剂。如止痢草提取物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氏菌表现出较强的抑制能力,在净化肠道致病菌的同时能促进肠道乳酸菌的大量繁殖,还有一定的抗球虫活性,可促进肠道黏膜的生长,修复受损黏膜,从而促进肠道健康。
5. 合理使用抗生素
一、四川成都等地畜禽养殖及畜禽产品加工基本情况
四川成都等地被誉为天府之国经过20多年改革和发展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取得了可喜成绩特别食品加工业走在全国前列成为四川省经济发展支柱产业成都市各级党委政府历来高度重视各种养殖及食品加工把区域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有机结合为促进当地养殖业和食品加工业发展发挥养殖和食品加工业特色优势经过们认真调查研究、方案比较、反复论证委托国家有关部门对本地养殖产业、食品加工业发展进行了总体规划把*市、*、*等地规划为高品质无公害猪肉生产、加工基地把养殖产业列为城市和农村经济主要支柱和帮助广大农民脱贫致富首选项目并据此提出建设100万头以上生猪屠宰加工厂以此为龙头联动、带动成都生猪产业化发展项目确定由*、*知名企业四川省*高金元一食品有限公司、得益绿色食品有限公司美好火腿肠生产线、泓阳养殖公司等承担项目实施
整个项目通过良种繁育、商品猪生产、饲料加工、生猪屠宰加工、流通体系及防疫检疫监督等五个工程体系建设完善了生猪产业链推进生猪产业化和食品加工进程通过打造绿色品牌提高产品质量繁荣地方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各地区及周边养殖业、食品加工业和地方经济持续稳定发展使养殖业和食品加工业成为本地乃至全国经济发展支柱产业和富民强市一项重要战略工程在考察中我们还了解到四川高金食品有限公司以遂宁高金为母体整合“高金”射洪公司、*“高金”、广元“高金”、泸州“高金罐头公司”、“高金”牧业、“高金元一”组建而成以生猪繁育、养殖、屠宰、分割、鲜销连锁经营、罐头食品生产及猪肉食品精深加工、销售为一体四川最大出口型肉类综合加工企业该公司年生猪养殖能力达100余万头加工能力达250万头销售收入达18亿元20*年被认定为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目前该公司投资3.3亿元引进丹麦、德国、法国等世界一流屠宰、精深加工设备和工艺技术按“欧共体”、美国农业部等国际质量标准建成以冷鲜肉、高低温西式肉制品对日出口“蒸煮肉”、“熏烤肉”制作及生物科技开发为一体大型、现代花园式高金食品科技园高金公司强大实力与良好发展势头赢得了社会广泛赞誉目前新组建后高金元一公司拥有按“殴共体”卫生检疫加工工艺设计年屠宰60万头生猪自动化生产线年产分割肉、白条肉、冷鲜肉、大小包装肉制品及副产品100余个品种、3万余吨其中“元一牌冷冻猪分割肉”获得国家“A级绿色食品”认证公司从生猪原料采购到市场销售经过了29道工序质量控制确保产品质量先后通过了ISO9000和HACCP产品质量控制体系认证并获得四川省无公害生猪生产基地认证和无公害畜产品认证产品在成都、*等城市各大超市深受消费者信赖冻产品主销北京、上海、东北、广东、湖南等全国十多个省市并对香港、澳门和俄罗斯进行了出口注册公司还被省、市、县三级确定为20*年至20*年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
二、我县开展养殖和畜禽产品精深加工基础和条件
1、近几年来全县保持了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以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化经营为契机通过种、料、管、防、训五大体系建设推进了畜牧业产业化进程每年全县生猪出栏可达20万头以上
2、养殖水平有了进一步提高我县母猪、仔猪、肥猪共同发展已成为农村致富、农民增收亮点出栏率保持较高水平、母猪生产率逐步提高、肥猪育肥和品质性能良好、猪疫病防治有科学保证为发展生猪奠定了良好基础
3、养殖业区域规模化初步形成随着我县畜牧业不断发展农户规模养殖意识不断增强形成了龚杨、石山嘴、万家和黄龙四个规模化育肥猪饲养专业村对本县及县外肥猪供运提供了有利条件
4、社会化服务功能齐全通过良种繁育体系饲料加工推广体系、疾病防治体系、畜产品加工运销及市场体系、技术推广体系五大社会化服务体系逐步建立和完善服务功能得到了加强县良种繁育场和供精站每年可为社会提供优质母猪1500头商品仔猪2500头年可供优良种猪3.5万瓶可改良母猪1.4万窝建立健全动物疫情测报中心并实现了对动物主要疫病定期监测、快速反应能力和信息反馈为疫病诊治、预防提供科学依据
随着*经济日益发展我县养殖和食品加工业将会有较快发展参与市场竞争加工业主将会越来越多这对于刺激本县食品加工、拓展市场空间展示自己优势将更为明显
三、对我县开展养殖和畜禽产品精深加工意见和建议
1、加强领导着手制定养殖和畜禽产品精深加工发展规划食品工业将成为一大产业养殖和畜禽产品精深加工这一产业支柱我县提出“工业强县”战略应当包含畜禽产品加工项目养殖业千家万户产业农民增收亮点多年发展已经形成养殖大户、专业户和农户齐头并进态势每年出栏畜禽超过二百万只(头)产值达到2.2亿元但出售活禽(畜)等初级产品仍然普遍现象产业链短、附加值低、经济效益不明显我们软筋因此县政府应当利用我县畜禽生产优势加工畜禽产品传统成立班子和工作机构开展调研制定养殖和畜禽产品精深加工发展规划使养殖和加工配套出栏数量和产生效益相符养殖户、加工户和财政“三赢”达到发挥优势开辟财源富民强县目标
2、投入资金扶持现有养殖特别食品精加工企业做大做强企业农业结构调整动力增加农民收入载体推进产业化发展重要途径经过多年发展我县养殖业也有一定规模但畜禽产品加工企业仍然空白连过去零星作坊式加工也不见踪影相反省外加工企业不断涌现其产值和效益大幅度提升为此要采取引进、培植、恢复等形式在不断扩大养殖前提下投入资金、人力发展畜禽产品加工企业立足标准化、国际化、规模化生产通过引进和培养人才改造和扩建厂房更新和改进设备逐步做大做强食品加工企业
3、创立品牌加大*畜禽产品宣传力度要充分利用我县畜牧业在全省有一定知名度优势确立蛋类、禽类和肉类产品品牌以相对规模大企业为主建立行业协会共同创造、培育品牌有关职能部门要引导企业推行品牌发展战略实施“绿色生态”战略养殖业主也要实行无公害养殖减少添加催肥等药剂使用打破*蛋、禽外销量大、信誉好但没有品牌历史要逐步规范养殖、规范市场行为创造条件引导重点企业申报无公害或绿色食品认证为创立*蛋禽品牌打下基础此外在扶持肉类精深加工企业同时就要超前考虑品牌并为品牌创立作好前期准备工作并加大宣传扩大影响
稳扎稳打,三次创业
1991年7月,薛成毕业于新疆粮校,被分配到昌吉州阜康市滋泥泉子粮站作保管,后任该粮站销售经理,1998年5月粮站改制成立阜康金岭工贸有限公司,薛成出任总经理。创业初期,企业面临着众多困难,薛成凭着创业的激情与>中动,开始实现自己做企业家的梦想。经过两年多的奋斗,阜康金岭工贸公司逐渐走向正规,2001年,薛成经过一番考察后,认为企业要想快速发展就必须要走出去,去开拓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就这样,他的企业从滋泥泉子搬到了阜康市,并建成了一条日处理200吨油料生产线。伴随着事业的成功,各种荣誉也接踵而来,从2001年起薛成及他的企业先后被评为“重合同、守信用”企业、“城市解困工作先进集体”、“阜康市第三届十大杰出青年”及被阜康市政协授予“特殊贡献奖”。
粮油产品作为涉及民生最基本的消费品,产品盈利空间有限,规模效益在该行业体现的较为突出。2002年,国内粮油市场的繁荣又一次激发了薛成创业的>中动,经过半年多的奔波,他开始筹资、选址,到国内各大设备生产厂家了解加工工艺及设备,并于2003年7月在昌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注册970万元,成立了新疆金鑫生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在离市区20公里的一片戈壁滩上,薛成开始了第三次创业,新建一座日处理600吨油料生产线,金鑫公司成为第一个入住昌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企业。2003年昌吉州西域油脂厂破产清算,100多人下岗,这么多下岗工人的再就业成为当时政府较为头痛的问题,薛成经过认真思考后,决定将西域油脂的下岗职工全部吸纳到自已的企业来,就这样薛成带着这些人开始了又一次征程。漫天黄土、烈日炎炎,这些经历过下岗又重新再就业的职工,怀着颗颗感恩的心,跟着薛成开始了建厂大汇战。由于新建厂区离家较远,领导和职工都吃住在厂区的简易宿舍中,从5月到12月,许多职工除了家里有事才回趟家,大多数职工在工地一住就是几个月,虽然困难重重,但看着这些任劳任怨、无怨无悔的职工,薛成经常鼓励自己一定要坚持,一定要想办法,一定要带领这些同甘共苦的兄弟姐妹过上好日子。
从梦想到现实的十年
现实总是与梦想相距甚远,一个投资3000多万元的油厂要想很快走向正常经营,没有大量的流动资金支撑,是无法在短期内获利的。2004年至2005年,各类食用油及附产品价格一直在低谷徘徊,紧缺的原料收购资金成为困扰当时企业正常经营最烦恼的事情,而部分股东由于对企业发展前途存在担忧,纷纷提出了撤资,薛成36岁的时候迎来了自创业以来的第一个冬天,这个冬天是那样的漫长与寒冷,无数次薛成都在问自己是不是这步棋走错了,无数次他都不知该何去何从。尽管这样,薛成还是坚强的带领自己的团队,亲自奔走在国内市场一线,亲自了解市场需要什么、客户需要什么,然后根据用户需求及时调整企业的产品特性及工艺。正是这点滴的努力,从2006年开始,新疆金鑫公司的经营慢慢有了起色,食用油产品除满足本地市场供应外,大量销往全国各地,而各类饲料用粕由于品质稳定、蛋白含量高,已成为国内众多大型饲料加工企业的首选产品,产品出现了供不应求的局面。
在薛成的带领下,2007年其旗下的新疆金鑫生物公司已发展成为占地25万平方米,年加工18万吨油料的大型油脂生产企业,昌吉金西域棉业公司及昌吉新禾良种棉有限公司有四条年加工38000担棉花加工生产线。其关联公司形成了以特色农产品种植、油脂生产、棉花加工及仓储物流配送为一体的农业产业化格局,2006年8月新疆金鑫公司被评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公司生产的“西域”牌食用植物油及饲料粕被评为“新疆农业名牌产品”。2007年公司向全国发运各类农副产品21万吨、食用植物油5万多吨。其所属的4家企业实现销售收入4.1亿元。
在别人眼里,薛成是个成绩斐然的人,是个开朗洒脱,不失风趣的人,可近10年的创业之路,又磨炼了他细心、宽容的性格,员工犯了错,工作出现失误,他总是提醒各级领导,做领导一定要允许手下出错,人不出错就不会成长,但关键是同样的错误不能再犯。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从一个公司到另一个公司,有心的人都会发现一个令人感动的现象,薛成的几个公司,关键岗位的领导及员工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诚”,当然这个词你可以理解为“忠诚、诚实、诚信、诚朴、诚恳”,正是每个人身上所具有的这些品质,帮助薛成超越了一个又一个目标。
用改革与创新应对国际竞争
一个资产上亿的企业对许多人来说已经很了不起了,的确,同众多本地油脂加工企业及内资企业相比,现有的企业已值得当年跟随自己一起创业的员工骄傲和自豪了。但对于薛成来说,这两年风云变化的粮油市场,已让许多内资企业顷刻倒下,而国际跨国粮商的“蚕食”战略,不仅威胁了国家的食品安全,对与像薛成这样单枪匹马独闯天下的油脂加工企业来说,担当的风险和威胁应该说无处不在,做大做强才是唯一可选之路。
2008年2月,为积极响应政府号召,促进本地油脂储备体系的建立,保障食用油市场的平稳安全运行,薛成又依然投资4000多万元,筹建了一条年加工16万吨油料生产线,项目计划2008年10月底投产试车。项目完成后预计公司年加工量达到34万吨,生产规模位居新疆前列。
2008年下半年,全球性的经济危机及油料作物大丰收,致使食用油价格一路下跃。众多国内油脂企业在此次粮油风暴中又经历了一次洗礼,薛成通过对市场信息的及时把握,巧妙的躲过了一次次风险。不过他自己很清楚,现在的经营环境已今非昔比,今天我们面对的是国际上很有实力的跨国集团,竞争对手具有丰富的原料进购渠道、充足的资金、完善的物流体系、科学的管理模式及良好的市场资源,要想在竞争中取胜,薛成除了招贤纳才外,就是鼓励自己的领导层不断学习、不断培训,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培养了一批踏实、勤奋、勇于创新、不断开拓的员工队伍。
关键词:农产品区域品牌;品牌建设;宁乡土花猪
中图分类号:F12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13-0105-02
品牌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无形资产,是产品的核心价值的体现。在同类产品存在差异或者差异缩小化的情况下,品牌是消费者记忆商品和识别商品的工具,它常附有文化,情感内涵,能为产品增加附加值。打造产品品牌的过程就是实现产品增值的过程。
宁乡土花猪是中国四大名猪之一,其肉质和性能要优于一般的猪种,由于传统的分散繁殖和经营,加上品牌意识淡薄,曾有面临绝迹的危机,制约了资源优势的发挥。只有转变观念,在质量、科技、创新、品牌和管理上下工夫,提高了核心竞争力,才会创建出自己的品牌,提高宁乡土花猪的竞争力和知名度,扩大市场,赢得长远利益。
一、区域农产品品牌建设文献回顾
李苏、张传洲(2005)主张要转变观念,树立农产品品牌意识,要充分认识建立品牌,创立名牌,是农民增产增收,提高农产品档次的需要。科技创新是实施品牌战略,提高产品质量的关键措施;顺应国际市场发展的要求,为名牌农产品注入新的活力。实施农产品品牌战略,还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从全局出发,综合谋划。张金良、范建新(2008)认为,创立品牌农产品一定要与发展各地的特色农业相结合,为地域性名优、传统农副产品创立品牌并注册证明商标形成地区品牌。在此基础上还必须要有出色的营销策略与之配合企业要面向市场、面向竞争制定有效地营销组合策略开展市场调研把握市场脉搏,优化产品结构促进销售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
郑璐、徐惠娟(2008)研究表明,农产品品牌较工业品品牌表现出较强的地域性,农产品生产应当因地制宜,大力开发当地名、优、特产品的生产,创立当地优势农产品品牌。农产品品牌的创建是一个群体活动,它既是农民的行为,也是农业企业的行为,还需要有行业协会和政府的参与。郑秋锦(2008)提出农产品区域品牌的概念,是指拥有独特自然资源及悠久的种植、养殖方式与加工工艺历史的产品,经过渔区地方政府行业组织或农产品龙头企业等其他营销主体有主旨的强力运营与管理,形成的具有明显区域特征的品牌。
二、宁乡土花猪品牌建设现状
宁乡县是养猪大县,2006年,全国生猪年出栏超过6亿头,占国民肉类消费的60%以上,其中宁乡县共出栏生猪达202.42万头,居全国第四位。2006年出栏的纯种宁乡猪肉猪6万头,二元、三元杂交肉猪80万头,宁乡猪仔猪5万头;2007年宁乡县出栏肉猪209.8万头。与其他行业的品牌经营相比,生猪行业的品牌经营起步较晚,品牌意识淡薄,品牌质量意识较差。宁乡土花猪的品牌经营现状及问题可概括为以下几点:
1.品牌经营起步晚。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发展起来的宁乡养猪业,竞争意识较差,品牌意识淡薄。直至宁乡土花猪濒临灭绝,才引起重视。2006年,宁乡县畜牧水产局在国家商标总局登记注册了“宁乡猪”产地商标,并授权“长沙市沙龙畜牧有限公司”保种、开发。宁乡猪产业的开发和利用,得到了省市县电视台、湖南日报、潇湘晨报、长沙晚报的关注,中央电视台七套农业节目三次赴流沙河录制宁乡猪节目,就连台湾三立电视台也来流沙河制作了宁乡猪节目向宝岛推介。尽管如此,真正了解土花猪的人仍然只是占小部分。
2.猪肉品牌质量意识差。由于宁乡土花猪个头较小,相对成本高,大部分养殖户忽视了它质量方面的优势,不愿意多养,宁愿选择没有独特品质,但体型较大,瘦肉更多的杂交猪,更谈不上打造土花猪品牌。分散养殖和经营以及规模养殖户较少,大部分散户都是自给自足,销售区域范围有限。
3.宁乡土花猪品牌建设力量不足。仅有龙头企业――长沙市沙龙畜牧有限公司开始着手打造宁乡猪品牌,取得了“宁乡猪”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和产品认证,注册并初步打造了“流沙河”牌宁乡猪肉品牌,先后加工开发了“宁乡猪冷鲜肉、腊肉”等无公害产品,进入宁乡、长沙各大超市销售的同时,还开设了“宁乡猪产品专卖店”销售,由于资金和实力有限,其他养殖户并未能参与。
三、宁乡土花猪品牌建设问题成因分析
宁乡土花猪品牌是养猪企业甚至宁乡县的形象。一个深得消费者信赖,受到市场欢迎的猪肉品牌,也当之无愧成为公认的猪肉“名牌”,在市场上具有很强的竞争力。虽然已经逐渐意识到建立品牌的重要性,但是宁乡土花猪的知名度还有待提高,品牌战略实施不到位,究其原因,有以下几点:
1.养殖户和企业的品牌意识淡薄。受传统经济形势的影响,养殖户们虽然对于品牌的理解有了改观,一直致力于拓展市场,提高销量,但总体来说品牌意识相当薄弱,小农意识和菜篮子买卖意识依然存在。尽管土花猪小有名气,但是养殖户并未完全意识到品牌所蕴涵的作用和力量,也不懂得如何建立品牌、如何实施品牌战略。
2.土花猪的养殖场和加工厂规模限制品牌的发展。土花猪品牌的创建,需要达到一定的养殖规模,由于缺乏资金,宁乡的养殖户大多以中小规模养殖场和散户为主,大规模养殖场并不多,保种场、深加工厂还在计划投入阶段,产业链尚未形成。这使得土花猪肉难以大规模上市,知名度难以提高,使品牌的建设和发展受到制约。
3.土花猪的质量发展不统一。产品质量是品牌得以建立的根本基础,换言之,产品没有成熟品质无法创出品牌。尽管大的养殖场和企业开始运用饲养和配种技术,对土花猪瘦肉率不高、背部向内凹、腹部肥大拖地等弱点进行改造,以提高土花猪的质量,但大部分农户还停留在传统养殖的方法和阶段,和外来猪种杂交影响了猪肉的品质。
4.对品牌建设的了解不到位。宁乡土花猪有了产地商标,但并不等于有了品牌。图案、色彩、文字到整个商标的组配都完美的商标为品牌提供有利条件。设计符合产品形象的标志能够给消费者留下深刻的印象。长沙沙龙畜业有限公司打造的品牌商标――“流沙河”,是一个以土花猪的原产地命名的区域品牌,商标由汉字流沙河及它的拼音组成,颜色为黑色和绿色。从中并不能体现土花猪的形象。可以采用生动的小花猪卡通形象放到商标中,获得消费者的喜爱。品牌的核心价值不仅仅指产品,还包括技术、人力资源等方面。只有具有较高的品牌核心价值才能使宁乡土花猪出于市场的前沿。品牌建设还涉及到品牌管理与品牌维护。
四、宁乡土花猪品牌建设对策研究
宁乡猪产业是宁乡的支柱产业之一,对农民收入的提高和宁乡经济的发展有特殊的意义。宁乡土花猪品牌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品牌的注册、宣传、管理及宝华,要耗费相当大的人财物力,付出高昂的成本。因此,必须从全局出发,综合谋划。
1.转变养猪户观念,树立宁乡土花猪品牌意识。宁乡土花猪实施品牌战略是顺应市场的潮流。随着中国加入WTO,《生猪屠宰管理条例》和各种无公害食品猪肉标准的出台,生猪产业朝着多元化和集团化的方向发展,猪肉市场竞争更加激烈。竞争已经从价格竞争上升到质量竞争,并朝着品牌竞争的方向发展。市场上猪肉选择的余地很大,养殖户们应该转变传统观念,以政府主体,龙头企业为主体力量,树立品牌理念,以“绿色、健康、美味”作为品牌的核心定位,培育知名品牌,将宁乡土花猪打造成名优品牌产品,形成以品牌形象为核心的竞争力来影响消费者的购买行为,推动猪业的发展。
2.加快养殖户的整合,扩大养殖规模,提高竞争力。养殖规模太小限制养猪产业化和规模化的发展,同时也不利于品牌的创建。以“公司+养殖户”的经营方式,即龙头企业负责饲料加工、土花猪的保种繁育、屠宰加工、宁乡土花猪猪肉食品的市场销售,而农户主要负责按宁乡猪的标准进行饲养,并协助保种。这种方式带动群众一起参与“宁乡猪”养殖,大大降低了养殖户投资与管理风险,实现了利益协调,同时也提高了土花猪的竞争力。
3.狠抓质量管理,打好品牌基础。宁乡土花猪的质量是品牌建设中的重点,保证猪肉的质量是创建名优品牌的首要条件。养殖户和企业要实行全过程质量管理,做到每一个环节都对质量严格控制。绿色无公害是宁乡土花猪的品牌理念,这就要求选种和饲养都按照宁乡猪的标准,在饲养过程中不使用含有添加剂的饲料,不使用瘦肉精,对疾病进行积极防御和控制,有病的猪肉绝对不允许进入市场,猪肉销售的过程对卫生情况严格控制,防止变质、被污染的土花猪肉出现在市场。
4.加强品牌宣传,提高品牌知名度。有了质量好的产品,要成为知名品牌,离不开好的宣传。土花猪养猪企业应该通过电视广告,农业报纸杂志,政府公关,省内外的农产品交易会、技术研讨会等各种信息传播方式传播土花猪“绿色、健康”的品牌形象,从而提高宁乡土花猪品牌和产品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引导消费者树立对宁乡土花猪品牌的积极感知,让更多的消费者产生一致的认同感。
5.运用各种手段,加强品牌维护。品牌在建立的同时还需要管理和维护,宁乡土花猪的相关养殖户和企业要有高度的防范意识,在品牌的创立、注册和品牌商标的设计、印制、使用、保管等方面建立严格的制度,做到完整、规范、准确地使用品牌商标,使用防伪标记。
参考文献:
[1]余阳明,韩红星.品牌学概论[M].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8.
[2]张金良,范建新,周剑.农产品品牌战略的基础:农产品标准化分析[J].经济论坛,2008,(13):98-99.
[3]李苏,张传洲.如何实施农产品品牌战略[J].商业时代,2005,(3):41.
关键词 大口黑鲈;营养需要;进展
中图分类号 S965.2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1)21-0312-05
Research Advances on Nutrient Requirements of Micropterus Salmoides
LI Er-chao CHEN Li-qiao *
(School of Life Science,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Shanghai 200062)
Abstract The nutrient requirements of Micropterus salmoides were reviewed in this paper. Dietary protein requirement of largemouth bass is no less than 37%,and the optimal level is 40%.7%~16% lipid can be included in the diet,but the optimal level is 7%~10%.Carbohydrate level should be no more than 20%. The reported values for dietary lysine and methionine were 4.9,1.9 g/100 g protein. The deduced requirement values of other essential amino acids by using the ideal protein concept were arginine 6.31 g,histidine1.31 g,isoleucine 2.59 g,leucine 5.02 g,methionine+cysteine 2.10 g,phenylalanine+tyrosine 4.38 g,threonine 2.74 g,tryptophan 0.56 g,and valine 2.90 g in 100 g protein,which can meet the dietary requirements of Micropterus salmoides at different growth stages. The requirements of essential fatty acids,vitamins,and minerals have not been determined yet. According the reported values of the essential fatty acids requirements from other freshwater fish species,0.5%~1.0% either linoleic or lenolenic acids should be incorporated in the diet of Micropterus salmoides. For cost-effective feed development for Micropterus salmoides,besides the studies on the essen-tial fatty acids,vitamins and minerals requirements,more research should be conducted on the commonly used protein,lipid and carbohydrate sources.
Key words Micropterus salmoides;nutrient requirements;reserch advances
大口黑鲈(Micropterus salmoides),俗称加州鲈,原产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隶属鲈形目(Perciformes),太阳鱼科(Ceutrarchidae)。20世纪80年代初引入我国,由于其生长快、病害少、耐低温、肉多刺少、味道鲜美及营养丰富等优点,已成为我国养殖的主要淡水鱼品种之一。大口黑鲈属典型淡水肉食性鱼,迄今尚未成功开发出营养平衡的全价专用饲料,尤其全程使用饲料一直是业界的一大难题,表现在中后期经常出现生长慢、厌食、肝脏疾病等问题[1]。虽然大口黑鲈的养殖在国内外均有一定的规模,而且饲料成本占养殖成本的比例较高,但有关大口黑鲈营养需要的研究仍十分缺乏[2]。在国外,大部分大口黑鲈的养殖,均采用比较容易获得的其他肉食性鱼类如鲑鱼和鳟鱼的饲料,而非采用针对大口黑鲈自身营养需要配制的专用饲料[3]。在国内,养殖户投喂的饲料多以冰鲜下杂鱼和其他动物性饲料为主,这对海洋资源无疑是一种浪费,同时对养殖环境的污染也十分明显,容易引起各种疾病的暴发[4]。按大口黑鲈2010年的产量测算,我国潜在的鲈鱼专用饲料需求可达20万t/年[1]。对配合饲料的需要日益增加,亟待进一步全面开展其营养需要的研究。因此,该文综述了国外内大口黑鲈营养需要的研究进展,并参考其他鱼类的营养需要,比较全面地总结了大口黑鲈对饲料中各营养素的需要量,以期为大口黑鲈专用饲料的研发和配制提供参考。
1 大黑鲈对各种营养成分的需要量
1.1 蛋白质和氨基酸
由于没有专门为大口黑鲈开发的商用饲料,目前在国外均采用其他肉性鱼类的饲料(蛋白质含量>40%,鱼粉含量50%~70%)[5-8]。最早关于大口黑鲈饲料蛋白质营养需要的研究见于1981年[5]。研究发现,0~1龄的大口黑鲈对饲料中蛋白质的需要量为39.9%~40.8%(基于饲料干物质)。以饲料中水分含量为10%来计算的话,蛋白质含量为36%~37%(饲料湿重)即可满足1龄及之前的大口黑鲈鱼的生长。这一结果与Brecka等[9]的研究结果相似,该研究发现投喂蛋白质含量为37%的饲料(能量为13.68 kJ/g),大口黑鲈(初体长为11 cm的幼鱼)的特定生长率最大。但钱国英(2000)[10]以体重23~29 g的大口黑鲈为研究对象,30 d的短期养殖试验发现大口黑鲈饲料中适宜的蛋白质含量为42%。
Tidwell等(1996)[6]指出大口黑鲈在实际池塘养殖条件下,对饲料中蛋白质含需要量要高于采用半精制饲料在可控条件下得到的39%~40%蛋白质需要量[5]。Tidwell等[6]研究了饲料蛋白水平(42%、44%和47%饲料干重,鱼粉含量均为53%)对体重为122.1g的大口黑鲈生长的影响。研究发现,投喂47%蛋白质含量饲料的大口黑鲈的生长率最高,虽然显著高于42%试验组,但与44%试验组没有显著性差异。研究还发现,随着饲料蛋白质含量的升高,水体中总氨氮水平显著升高。因此,池塘养殖条件下,47%或者更高饲料蛋白质水平虽然可以提高池塘养殖大口黑鲈的生长速度,但必须考虑高蛋白质含量饲料对养殖水体的负面影响。蛋白质的生物效价一般由其氨基酸组成和含量来决定。鱼类饲料蛋白源中必需氨基酸缺乏或含量过低会降低该蛋白源的利用率,降低鱼类的摄食效率,阻碍鱼的正常生长[11-12]。因此,鱼体对饲料中蛋白质的需要,在某种程度上,也就是对蛋白质中必需氨基酸的需要。最早关于大口黑鲈对饲料中氨基酸需要量的研究见于Coyle等[13]的研究,其探讨了饲料中添加赖氨酸和蛋氨酸对大口黑鲈幼鱼(36 g)生长的影响,但研究发现饲料中氨基酸含量分别为2.8%(6.0%饲料蛋白质)和0.9%(1.9%饲料蛋白质)时,完全可以满足大口黑鲈的需要,若额外添加蛋氨酸,可以提高饲料的转换率。Dairiki等[14]采用多种数学模型分析了大口黑鲈对饲料中赖氨酸的需要量,发现折线模型得出的结果最为可靠。基于鱼体末重、增重率及特定生长率,该研究认为大口黑鲈对饲料中赖氨酸的需要量为2.1%饲料或4.9%饲料蛋白质。但当饲料中赖氨酸含量为1.69%(3.9%饲料蛋白质)时,饲料转换效率最高。
迄今,关于大口黑鲈其他8种必需氨基酸的研究尚未见报道。获得鱼类全部10种必需氨基酸的需要量,工作量极大。而且一般来说,饲料中赖氨酸和蛋氨酸属于限制性氨基酸,一旦达到鱼类需要量后,其他必需氨基酸则可以基本满足鱼类的需要量,因此大部分有关水产动物氨基酸的需要量研究均集中在赖氨酸和蛋氨酸需要量的探讨。此外,根据全鱼必需氨基酸比例,可以推算鱼类对其他氨基酸的需要量,即采用基于鱼体组织中必需氨基酸模式与必需氨基酸需要量的显著相关性的“理想蛋白概念”或称“必需氨基酸比例法则”(Ideal protein concept或Essential amino acid ratio)来计算[15]。因此,笔者根据已报道的不同生长阶段大口黑鲈全鱼氨基酸的组成和含量[16],及Dairiki等[14]报道的大口黑鲈对饲料中赖氨酸的需要量(4.9%饲料蛋白质)为标准,计算并获得了其他必需氨基酸的参考需要量(表1)。由表1可以看出除赖氨酸外,其他必需氨基酸需求量分别占饲料蛋白含量(100 g)的比例为精氨酸6.31 g、组氨酸1.31 g、异亮氨酸2.59 g、亮氨酸5.02 g、蛋氨酸+半胱氨酸2.10 g、苯丙氨酸+酪氨酸4.38 g、苏氨酸2.74 g、色氨酸0.56 g、缬氨酸2.90 g,可满足大口黑鲈各生长阶段(0.53~844.42 g)氨基酸的需要量[16]。
1.2 脂肪和脂肪酸
用于大口黑鲈的商业饲料中的脂肪含量一般在10%~15%,蛋白能量比约为110 mg/kcal[17]。Bright等[17]发现,当饲料中粗蛋白质含量约为40%时,饲料中脂肪含量在7%~16%(蛋白能量比为25.33~32.74 mg/kJ),均能保证大口黑鲈获得良好的生长效果。投喂高脂肪含量的饲料(20%~23%)虽然可适当降低饲料系数,但生长却跟其他低脂肪饲料组无显著性差异,而且容易导致脂肪在鱼体各组织中的积累,提示该脂肪水平已经超过了大口黑鲈最适的营养需要。在国内,钱国英[10]以体重23~29 g的大口黑鲈为研究对象,30 d的短期养殖试验发现大口黑鲈饲料中适宜的脂肪含量应该不低于6%。李二超等[18]发现饲料脂肪含量超过13.5%,大口黑鲈对饲料中脂肪的利用能利降低。因此,建议饲料中脂肪含量为7%~10%的范围内,不仅可以提高大口黑鲈对饲料中脂肪的利用率,而且可以避免脂肪在各组织中的过量积累[17]。
除要考虑大口黑鲈对饲料中脂肪需要量外,饲料中必需脂肪酸的组成和含量也非常关键。与其他脊椎动物一样,鱼类自身不能合成亚油酸(18∶2n-6)和亚麻酸(18∶2n-3)脂肪酸,而且不同鱼类从十八碳不饱和脂肪酸合成长链不饱和脂肪酸(HUFA)的能力不同,因此这些脂肪酸必须从饲料中获得[19]。Subhadra等[8]发现投喂(n-3)/(n-6)脂肪酸比例在0.1%~1.0%的饲料,大口黑鲈的生长无显著性差异,提示很多常见脂肪源均可在大口黑鲈饲料中部分使用。研究虽然发现无HUFA的饲料可以替代目前传统上使用的其他肉食性鱼类饲料长达数月,不会影响大口黑鲈的生长。但并未证明大口黑鲈完全具备延长和降低亚油酸和亚麻酸不饱和程度的能力,用来合成机体长时间所需的HUFA,而不需要在饲料中额外的添加。但目前关于大口黑鲈饲料中必需脂肪营养需要的研究,尚未见报道,仅能参考其他淡水鱼类对饲料中脂肪酸的需要量(表2)[20-21]。可以看出表2中大部分淡水鱼类对饲料中亚油酸和亚麻酸的需要量均在1%左右,因此,建议大口黑鲈饲料中必需脂肪酸的量在1%左右为宜,但其对亚油酸和亚麻酸的最佳需要量及两者最佳的比例,尚需通过试验进一步验证和定量。
1.3 碳水化合物
鱼类对饲料中碳水化合物(或称糖),并没有特定的需要。但其作为最廉价的能量来源,添加到饲料中,可以降低鱼类对蛋白质和脂肪在能量方面的消耗,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降低饲料的成本。表3为常见淡水鱼类对饲料中碳水化合物需要量的研究结果[32]。从表3中可以看出,不同种类、食性的鱼类对饲料中碳水化物利用能力不同。一般来说,与草食性和杂食性的鱼类相类,肉食性鱼类对饲料中的碳水化合物的能力较低[32]。Gatlin[33]指出,在饲料配制时,肉食性鱼类饲料中碳水化合物含量一般低于20%,而对于杂食性或植食性的鱼类,一般在25%~40%。
但和其他肉食性鱼类一样,关于大口黑鲈对饲料中碳水合物的利用及需要方面的研究,也十分有限。Ashley[34]发现,投喂商业饲料的大口黑鲈出现肝损伤,可能与饲料中的碳水合物和脂肪营养的不平衡有关。Goodwin等[35]通过室外养殖试验发现,饲料中可利用碳水化合物从27%降低至20%,可明显改善大口黑鲈的肝组织学性状,并可提高在运输过程中的抗性和成活率。室内的研究进一步证明,降低饲料中碳水化合物的含量,不仅对大口黑鲈的生长没有阻碍作用,而且低碳水化合物饲料可以降低大口黑鲈肝组织中糖原的积累。肝糖原的过量的积累,是导致大口黑鲈养殖过程中肝病变的主要原因之一,采用低碳水化合物饲料进行人工养殖,有利于提高大口黑鲈的健康状态,降低养殖风险,并提高养殖产量[35]。因此,建议在大口黑鲈饲料配制时,碳水化合物的比例不宜超过20%。此外,钱国英[10]以体重23~29 g的大口黑鲈为研究对象,30 d的养殖试验发现大口黑鲈饲料中纤维素的含量应该不高于3.5%。
1.4 蛋白能量比
鱼类对饲料中能量的需要不属于对营养素的需要范畴,但鱼类对能量的需要却是第一位的,可满足鱼类机体的各种生理活动所需。对于水产养殖,饲料成本占整个养殖成本的绝大部分,其中蛋白质又是饲料中最昂贵的营养成分[17]。投喂高蛋白饲料虽可以满足水产动物的能量需要,提高生长速度。但饲料成本也随之上升。因此,必须通过在饲料中充分使用非蛋白质能源,来降低水产动物饲料中蛋白质作为能源的消耗,最大程度的降低机体利用饲料中蛋白质满足机体所需的能量需要。但李二超等[18]发现,以节约蛋白质为目的的过量添加脂肪(19.5%)会导致大口黑鲈生长速度降低,甚至引起脂肪肝的发生和机体免疫系统的应激反应。因此,确定鱼类饲料中最佳的蛋白能量比,对于低本高效饲料的研发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Portz等[44]发现饲料蛋白质水平和能量水平对于大口黑鲈幼鱼(14.46 g)的增重率、日摄食率、饲料转换率、蛋白质利用率、特殊生长率及蛋白质和能量保留率,没有显著的交互作用。当饲料中蛋白质含量为43.59%,能量为16.234 kcal/g时,大口黑鲈可获得较好的生长速度。饲料蛋白质能量比为24.99 mg/kJ和26.86 mg/kJ时饲料转化率最佳,分别为0.96和1.10。Bright等[17]进行了类似的研究,其通过投喂蛋白质能量比为32.73、28.67、25.32、22.69和20.55 mg/kJ的5种饲料,研究了大口黑鲈幼鱼(16.3 g)生长和体成分组成。12周的养殖试验结果表明,5个试验组大口黑鲈的增重率、成活率、及蛋白质效率均无显著性差异。但饲料中脂肪含量为15%和20%的试验组的饲料转化率显著低于其他低脂肪含量的试验组,且该2个试验组全鱼体脂肪积累显著升高。以上结果表明,饲料蛋白质水平为40%时,蛋白质能量范围在25.32~32.73 mg/kJ的饲料可以保证大口黑鲈的正常生长,而且不影响动物的体生化成分。
2 低成本高效率饲料的研发
2.1 降低和替代鱼粉使用的研究
开发低成本高效率饲料(Cost effective feed),是提高大口黑鲈生产技术的关键环节[45],也是绝大部分水养殖动物营养学研究的核心内容和目标。开展降低饲料成本并提高大口黑鲈养殖效益以及保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第一步,就是降低鱼粉在其饲料中的使用量[3]。但大口黑鲈该方面的研究仅见Cochran等[3]和Tidwell等[46]的报道。Cochran等[3]采用其他蛋白源替代鱼粉,研究了降低鱼粉使用量对2龄大口黑鲈(210 g)养成的影响。研究以商用饲料(46%蛋白质)为对照,家禽副产品粗粉(Poultry by-product meal)、豆粕、和血粉为蛋白源,替代饲料中鱼粉,使其含量从45%(饲料1)分别降低至24%(饲料2)和8%(饲料3)。养殖试验在0.04 hm2池塘中进行,养殖密度为8 650尾/hm2(350尾/塘),每处理有3个重复,采用饱食投喂,养殖周期为80 d。结果发现,各组成活率均达95%以上,且无显著性差异。饲料1~3组鱼增重率无显著差异,但均显著高于商用饲料组。24%鱼粉组的饲料系数显著低于45%和8%试验组,与商用饲料组无显著性差异。对养殖成本的分析,发现自配饲料均低于商用饲料,且以24%和8%鱼粉饲料组最低。此外,还发现各试验的出肉率及体组成均无显著性差异。因此,在2龄大口黑鲈养成时,饲料中的鱼粉量可以降低到8%。Tidwell等[46]通过2个试验,探讨了动、植物蛋白源代替鱼粉对大口黑鲈幼鱼(分别为3.1 g和6.9 g)生长的影响。第1个试验初步筛选了肉骨粉、豆粕、家禽副产品粗粉、1∶1血粉/玉米蛋白粉及1∶1水解羽毛粉/豆粕替代鱼粉的效果。12周后,发现仅家禽副产品粗粉和1∶1血粉/玉米蛋白粉试验组具有显著高的增重率和饲料效率。在此基础上进行了第2个试验,进一步研究了家禽副产品粗粉和1∶1血粉/玉米蛋白粉分别替代70%和100%鱼粉对大口黑鲈生长的影响。结果发现,11周后,2种替代水平下,1∶1血粉/玉米蛋白粉试验组增重率均显著低于其他试验组,而100%替代鱼粉后,成活率显著降低。相比之下,家禽副产品粗粉试验粗各项指标均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提示,家禽副产品粗粉可以完全替代大口黑鲈饲料中的鱼粉,而不影响大口黑鲈的生长、饲料效率和体生化成分。
2.2 鱼油替代及适合脂肪源的研究
降低鱼油在鱼类饲料中的使用量,亦是低成本高效效率饲料开发的必要途径之一。虽然Bright等[17]发现饲料中脂肪(鳕鱼油)水平为7%~16%时,大口黑鲈可以得到较好的生长性能,但关于大口黑鲈饲料中脂肪源的研究还十分缺乏。Subha dra等[7]以商用鳟鱼饲料为对照,以低鱼油含量(0.5%~1.2%)鱼粉作为主要蛋白源,研究了饲料中分别添加10%菜籽油、鸡油、鳕鱼油及1∶1鸡油/鳕鱼混合油对大口黑鲈的影响。12周后,发现商用饲料组生长显著高于其他测试组,但各测试组大口黑鲈的各生长相关指标(增重率、成活率、摄食率、饲料转换率及蛋白效率)无显著差异。除商用饲料组溶菌酶活力显著低于1∶1鸡油/鳕鱼混合油组,其他各组之前的血液学指标及血清溶菌酶活力差异也不显著。通过对饲料n-3和n-6等2类必需脂肪含量的分析,发现试验用饲料中(n-3)/(n-6)比例范围为0.1~1.0,提示多种脂肪源均可以应用于大口黑鲈的饲料中。在此基础上,Subhadra等[8]以商用鳟鱼饲料为对照,采用家禽副产品粗粉(52.5%)和血粉(12%)完全替代鱼粉后,进一步研究了饲料中分别添加10%菜籽油、鸡油、鳕鱼油、1∶1鸡油/鳕鱼及1∶1鸡油/菜籽混合油对大口黑鲈的影响,试验周期为12周。结果结果发现,各测试组的生长性能无显著性差异。但与之前采用30%鱼粉为主要蛋白源的试验相比[7],采用家禽副产品粗粉(52.5%)和血粉(12%)完全替代鱼粉后,大口黑鲈的生长速度显著降低。该研究还认为,虽然没有明显的必需脂肪酸缺乏症,但全部替代鱼粉后,鱼体n-3 HUFA含量明显降低。因此,认为n-3 HUFA不足可能是导致生长速度降低的原因之一,须额外添加或补充。但上述研究,均未深入探讨其他常见脂肪源在大口黑鲈饲料中的添加效果及最佳添加比例。
2.3 对饲料原料的消化率
饲料原料的营养价值不仅与其化学组成相关,而且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养殖品种对其营养成分的生物利用率或消化率[21]。确定不同鱼类对各种原料营养成分的生物利用率,最直接和常用的方法就是测对鱼类对原料的消化率[47]。与陆生动物相比,由于鱼类生活在水中,收集其粪便十分困难。因此,关于大口黑鲈对饲料原料的消化率研究非常有限。Sampaio-Oliveira等[48]通过测定大口黑鲈对不同动、植物蛋白比饲料消化率发现,植物蛋白源中豆粕一定程度上可以取代其饲料中的动物蛋白,家禽副产品粗粉是动物蛋白中可替代鱼粉的候选原料。此外,Portz等[49]研究了大口黑鲈幼鱼(8.0 g)对鱼粉、家禽副产品粗粉、脱脂豆粕及玉米蛋白粉中干物质、蛋白质、脂肪、能量、钙、磷、及氨基酸的表观消化率。Masagounder等[50]研究了平均体重为30 g的大口黑鲈对血粉、鱼粉、肉骨粉、豆粕的干物质、能量及氨基酸的消化利用率。在国内,钱国英[51]测定了大口黑鲈对秘鲁鱼粉、国产鱼粉、豆粕、麦麸、次粉和酵母粉中蛋白质和氨基酸的表观消化率。王广军等[4]报道了平均体重为98.22 g大口黑鲈对进口鱼粉、国产鱼粉、发酵豆粕、及普通豆粕的干物质、蛋白质和脂肪的表观消化率。表4汇总了大口黑鲈对不同饲料营养成分的表观消化率。
3 研究展望
对于大口黑鲈营养需要的已有研究,初步查明了其幼鱼对饲料中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的营养需要量,但对于其他营养素(尤其是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等)的需要量,以及大规格鱼体对各营养素需要量的研究尚十分缺乏。另外,该文采用理想蛋白质法则,推测出大口黑鲈不同生长阶段对各种必需氨基酸的需要量,但尚需进行定量验证。关于大口黑鲈对饲料中必需脂肪酸、维生素、及矿物质的需要量,也尚未见报道。因此,尚需进一步完善不同生长阶段大口黑鲈对不同宏量和微量营养素的需要量,还有大量的工作要做。
虽有研究报道了大口黑鲈对几种原料营养成分的消化率,但仅限于鱼粉、豆粕、家禽副产品粗粉、玉米蛋白粉、血粉、肉内粉,对于其他常见原料消化的报道尚十分有限。因此,有必要加强对其他大宗蛋白饲料源消化利用率的研究。除确定大口黑鲈对各种原料营养成分的消化率外,应在确定不同生长阶段大口黑鲈鱼粉使用率的基础上,进一步确定大口黑鲈饲料中其他常见蛋白源的合理配比。
关于脂肪源的研究也存在类似的问题,未确定各种常见脂肪源在大口黑鲈饲料中的适宜添加比例。因此,在确定大口黑鲈必需脂肪酸需要量的基础上,应参考各种脂肪源的脂肪酸比例及组成,开展相关试验确定各种脂肪源在大口黑鲈饲料中的使用潜力及比例。饲料中碳水化合物水平不超过20%,一般不会对大口黑鲈产生负面影响。但由于碳水化合物是最廉价的能量来源,研究其对饲料中蛋白质的节约作用,对于降低饲料成本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因此,尚需探讨大口黑鲈对各种类型或来源碳水化物化的利用情况,投饲策略饲料加工工艺对糖利用效率的影响。
4 参考文献
[1] 刘庆升.饲料厂抢滩加州鲈饲料市场[J].海洋与渔业:水产前沿,2010(6):19-20.
[2] WOODS T A.Largemouth bass-production budget[R].CommonWealth of Kentucky Aquaculture Plan.Frankfort,Kentucky,USA,1999.
[3] COCHRAN N J,COYLE S D,TIDWELL J H.Evaluation of reduced fish meal diets fro second year growout of the largemouth bass,Micropterus salmoides[J].Journal of the World Aquaculture Society,2009(40):735-743.
[4] 王广军,吴锐全,谢骏,等.大口黑鲈对四种蛋白质饲料原料的表观消化率研究[J].渔业现代化,2008,35(6):36-39.
[5] ANDERSON R J,KIENHOLZ E W,FLICKINGER S A.Protein require- ments of smallmouth bass and largemouth bass[J].Journal of Nutrition,1981(111):1085-1097.
[6] TIDWELL J H,WEBSTER C D,COYLE S D. Effects of dietary protein level on second year growth and water quality for largemouth bass(Micropterus salmoides)raised in ponds[J].Aquaculture,1996(145):213-223.
[7] SUBHADRA B,LOCHMANN R,RAWLES S,et al.Effect of fish-meal replacement with poultry by-product meal on the growth,tissue compo- sition and hematological parameters of largemouth bass(Micropterus salmoi- des)fed diets containing different lipids[J].Aquaculture,2006(260):221-231.
[8] SUBHADRA B,LOCHMANN R,RAWLES S,et al.Effect of dietary lipid source on the growth,tissue composition and hematological parameters of largemouth bass(Micropterus salmoides)[J].Aquaculture,2006(255):210-222.
[9] BRECKA B J,WAHL D H,HOOE M,Growth,survival,and body compo- sition of largemouth bass fed various commercial diets and protein concen- trations[J].The Progressive Fish-Culturist,1996(58):104-110.
[10] 钱国英.饵料中不同蛋白质、纤维素、脂肪水平对加州鲈鱼生长的影响[J].动物营养学报,2000,12(2):48-52.
[11] ANDERSON J S,LALL S P,ANDERSON D M,et al.Availability of amino acids from various fish meals fed to Atlantic salmon(Salmo salar)[J].Aquaculture,1995(138):291-301.
[12] MASUMOTO T,RUCHIMAT T,ITO Y,et al.Amino acid availability values fro several protein sources for yellowtail(Seriola quinqueradiata)[J].Aquaculture,1996(146):109-119.
[13] COYLE S,TIDWELL J H,WEBSTER C D.Response of largemouth bass Micropterus salmoides to dietary supplementation of Lysine,Methio-nine,and highly Unsaturated fatty acids[J].Journal of the World Aquacul-ture Society,2000(31):89-95.
[14] DAIRIKI J K,DIAS C T S,CYRINO J E P.Lysine requirements of largemouth bass,Micropterus salmoides:A comparison of methods of analysis of dose-response trials data[J].Journal of applied aquaculture,2007(19):1-27.
[15] WILSON R P.Amino acid nutrition of fish:a new method of estimating requirement values[C]//COLLIE M R,MCVEY J P.Proceedings of the US-Japan Aquaculture Nutrition Symposium.Newport,OR.October 28-29, 1991:49-54.
[16] PORTZ L,CYRINO J parison of the amino acid contents of roe,whole body and muscle tissue and their A/E ratios for largemouth bass Micropterus salmoides(Lacepéde,1802)[J].Aquaculture Research,2003 (34):585-592.
[17] BRIGHT L A,COYLE S D,TIDWELL J.Effect of dietary lipid level and protein energy ratio on growth and body composition of largemouth bass Micropterus salmoides[J].Journal of World Aquaculture Society,2005(36):129-134.
[18] 李二超,禹娜,陈立侨,等.脂肪和L-肉碱对大口黑鲈饲料中蛋白质的节约作用[J].动物营养学报,2010,22(3):787-796.
[19] OWEN J M,ADRON J W,MIDDLETON C,et al.Elongation and desatura- tion of dietary fatty acids in turbot(Scophthalmus maximus)and rainbow trout(Salmo gairdneri)[J].Lipids,1975(10):528-531.
[20] TOCHER D R.Fatty acid requirements in ontogeny of marine andfreshwater fish[J].Aquaculture Research,2010(41):717-732.
[21] NRC(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Nutrition requirements of fish[M].Washington D C:National Academy Press,1993.
[22] KANAZAWA A,TESHIMA S,SAKAMOTO M.Requirements of essential fatty acids fro the larval ayu[J].Bulletin of the Japanese Society of Scient ific Fisheries,1982(48):586-590.
[23] SATOH S,POE W E,WILSON R P.Studies on the essential fatty acid requirement of channel catfish,Ictalurus punctatus[J].Aquaculture,1989(79):121-128.
[24] TAKEUCHI T,WATANABE T,NOSE T.Requirement for essential fatty acids of chum salmon(Oncorhyncus keta)in freshwater environment[J].Bulletin of the Japanese Society of Scientific Fisheries,1979(45):1319-1323.
[25] YU T C,SINNHUBER R O.Effect of dietary ω-3 and ω-6 fatty acids on growth and feed conversion efficiencies of coho salmon(Oncorhyncus kisutch)[J].Aquaculture,1979(16):31-38.
[26] TAKEUCHI T,WATANABE T.Requirement of carp for essential fatty acids[J].Bulletin of the Japanese Society of Scientific Fisheries,1977(43):541-551.
[27] CASTELL J D,LEE J D,SINNHUBER R O.Essential fatty acids in the diet of rainbow trout(Salmo gairdneri):lipid metabolism and fatty acid composition[J].Journal of Nutrition,1972(102):327-335.
[28] WATANABE T,OGINO C,KOSHIISHI Y,et al.Requirement of rainbow trout for essential fatty acids[J].Bulletin of the Japanese Society of Scien tific Fisheries,1974(40):497-497.
[29] TAKEUCHI T,SATOH S,WATANABE T.Requirement of Tilapia nilotica for essential fatty acids[J].Bulletin of the Japanese Society of Scientific Fisheries,1983(49):345-353.
[30] WEBSTER C D,LOVELL R T.Response of striped bass larvae fed brine shrimp from different sources containing different fatty acid composi- tions[J].Aquaculture,1990(90):49-61.
[31] GATLIN D M,BROWN M L,KEEMBIYEHETTY C N,et al.Nutritional requirement of hybrid striped bass(Morone chrysops ×M.saxatilis)[J].Aqua- culture,1994(124):127.
[32] WILSON RP.Utilization of dietary carbohydrate by fish[J].Aquaculture,1994(124):67-80.
[33] GATLIN Ⅲ D M.Principles of fish nutrition[R].Southern Regional Aquacul ture Center,2010:1-8.
[34] ASHLEY K mercial diets for largemouth bass[D].Fort Collins,Colorado,USA:Colorado State University,1974.
[35] GOODWIN A E,LOCHMANN,R T,TIEMAN D.Massive hepatic necrosis and nodular regeneration in largemouth bass fed diets high in available carbohydrate[J].Journal of World Aquaculture Society,2002(33):466-477.
[36] WILSON R P.Channel catfish,Ictalurus puntatus[M]//Wilson.Hand book of Nutrition Requirements of Finfish. Boca Raton,FL:CRC press,1991:35-53.
[37] SATOH mon Carp,Cyprinus carpio[M]//Wilson,Hand book of Nutrition Requirements of Finfish.Boca Raton,FL:CRC press,1991:55-67.
[38] LIN D.Grass carp,Ctenopharyngodon idella[M]//Wilson.Hand book of Nutrition Requirements of Finfish.Boca Raton,FL:CRC press,1991:89-96.
[39] LIM C.Milkfish,Chanos chanos[M]//Wilson.Hand book of Nutrition Requ-irements of Finfish.Boca Raton,FL:CRC press,1991:97-104.
[40] ELLIS S C,REIGH R C.Effects of dietary pilid and carbohydrate levels on growth and body composition of juvenile red drum,Sciaenops ocellatus[J].Aquaculture,1991(97):383-394.
[41] BERGER A,HALVER J E Effect of dietary protein,lipid and carboh- ydrate content on the growth,feed efficiency and carcass composition of striped bass,Morone saxatilis(Walbaum),fingerlings[J].Aquaculture and Fisheries Management,1987(18):345-356.
[42] NEMATIPOUR G R,BROWN M L,GATLIN D M.Effects of dietary carbohydrate:lipid ratio on growth and body composition of hydrid striped bass[J].Journal of the World Aquaculture Society,1992(23):128-132.
[43] LUQUET P Tilapia,Oreochromis spp.[M]//Wilson.Hand book of Nutriti on Requirements of Finfish.Boca Raton,FL:CRC Press,1991:169-179.
[44] PORTZ L,CYRINO J E P,MARTINO R C.Growth and body compos ition of juvenile largemouth bass Micropterus salmoides in response to dietary protein and energy levels[J].Aquaculture Nutrition,2001(7):247-254.
[45] JSA(Joint Subcommittee on Aquaculture).Largemouth bass species plan,national aquaculture development planVol.II[S].Washington,DC,USA:Department of the Interior,1983.
[46] TIDWELL J H,COYLE S D,BRIGHT L A,et al.Evaluation of plant and animal source proteins for replacement of fish meal in paractical diets for the largemouth bass Micropterus salmoides[J].Journal of the World Aquaculture Society,2005(36):454-463.
[47] LIM C,WEBSTER C D.Nutrient requirements.[M]//Lim C,Webster C D. Tilapia Biology,Culture,and Nutrition.New York,USA:The Haworth Press,2006.
[48] SAMPAIO-OLIVEIRA A M B M,CYRINO J E P.Digestibility of plant protein-based diets by largemouth bass Micropterus salmoides[J].Aqu-aculture Nutrition,2008(14):318-323.
[49] PORTZ L,CYRINO J E P.Digestibility of nutrients and amino acids of different protein sources in practical diets by largemouth bass Microp terus salmoides(Lacepéde,1982)[J].Aquaculture Research,2004(35):312-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