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01 09:46:14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伤仲永教学设计,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一、巧设导语,创设读的情境
俗话说“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精彩、新颖、扣人心弦的导语,一下子就能吸引学生,引人入胜。如教学《伤仲永》,我设计了这样的导入:黄艺博两三岁开始看《新闻联播》,7岁开始坚持每天读《人民日报》、《参考消息》,现今已经在全国重要报刊上发表过100多篇文章,他可谓是神童。中国古代也有一位神童,他叫方仲永,但是他最终没取得什么成就。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这样的导语设计,给学生造成了悬念,引起了他们的学习兴趣,为学生阅读课文创造了一个前提条件,为他们阅读课文创设了情境。
二、与古人交流,创设想象的情景
文言文中或是塑造了一个又一个个性鲜明闻名于世的典型人物形象,或是淋漓尽致地传达了作者自身复杂细腻而又丰富的内心世界。文言文距学生年代久远,学生在学习文言文时,却体会不到,要体会作者的感情,就需要借助想象。教师在文言文的教学中,要帮助学生架起一座沟通作者情感与学生情感的桥梁,引导学生想象课文内容。例如,在教学文言文《秋水》时,创设“如果你是河伯,你会怎样说”的情境。引导学生运用联想、想象、模拟表演等方法,想象河伯说话时的语气、动作和神情,创造性地进行语言拓展。请学生运用模拟表演法,或摇头摆手,或满脸喜色……把河伯的沾沾自喜的性格特点活灵活现地表现出来。这种拓展和延伸能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使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表演才能得到创造性的发挥。
三、借鉴电视节目,创设教的情景
崔永元的幽默,倪萍的煽情,王小丫的机敏,李咏的率直——电视主持人的语言风格,也是现代教师必备的素质。同时,节目形式也给我们的教学设计带来许多启示,如《科技博览》的演示讲解、《新闻调查》的访谈、《时空连线》的远程对话、《法庭内外》的辩论,都是课堂教学可借鉴的。
如《桃花源记》教学时通过时空连线:老师,是电视节目主持人。我们下面穿过时空隧道,来到一千六百多年前的东晋时代的桃花源中,现在我对村民现场采访。 然后教师以主持人的身份采访了以下问题:
1. 能为观众朋友介绍一下你们桃花源的自然环境吗?
2. 请问你们是怎么来到这里的?
3. 你能对我们观众朋友说说你们桃花源居民的风俗习惯吗?
4. 在节目的最后,请桃花源的村民用一句话概括一下桃花源的特点或你们的感受。
通过这样的活动,学生不但理解了课文的内容,也体会文章蕴涵的思想内容。“时空连线”电视采访情景创设的方法,注重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投身其间。
将电视节目的形式搬进语文课堂,使课堂教学成了集知识、趣味、娱乐、欣赏为一体的舞台,教学有效,学生喜欢。
四、以第一人称复述课文,创设学的情景
一、语言幽默生动,增加课堂吸引力
调查材料显示,学生普遍希望“老师上课幽默、生动”。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幽默、生动的课堂语言,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节课堂气氛,化解尴尬、窘迫局面,保护孩子的自尊,也可增加老师的自身魅力。作为语文老师,拥有这个优点尤为重要。例如上课铃响了,学生不情愿地回到课室,这时身为老师的我故意东寻寻,西找找,并大声地自言自语:“在哪儿呢?”有的学生会问:“老师你找什么?”我答:“找你们的心。”如此,学生自然马上将“野心”收回,把注意力放在课堂,兴趣盎然地听课。当学生课堂兴致不高时,我就故意对着手机大声地喊:“喂,110吗?”学生会惊讶的问:“老师,您打110干什么?”我答:“报警呀,你们苦瓜着脸,不是刚刚掉了十万吊钱吗?”学生纷纷乐呵呵地说:“不是。”我又因势利导:“那应该怎么做?”学生的心绪又收回了。人们常说要以不变应万变。我却认为教育学生,应该以万变应不变,要时刻保持乐观开朗的心境,通过幽默、生动的语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初中语文课堂的吸引力。
二、多媒体教学,乐学语文
“填鸭式”、“满堂灌”的教学方式早已落伍,严肃、古板的老师会直接扼杀学生的求知欲。在教学中,我与时俱进,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为课堂教学创设生动情境,寓教于“乐”,让学生从形式枯燥的教学中跳出来,保持浓厚的学习热情,提高课堂效益。
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却蕴含渊博的知识。有时,为了让学生理解某一知识点,老师几乎需要向学生介绍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或天文地理知识,但单凭老师滔滔不绝地说个不停会常常让学生昏昏欲睡,这时多媒体就可助我们一臂之力。初中学生,自控力弱,注意力难集中,而多媒体技术绚丽的色彩、生动的画面、逼真的声音,永远对学生有着巨大吸引力。通过把必须传授的知识制作成课件,图、文、音乐、视频搭配,我们可以化抽象为具象,突出重点,淡化难点,调动学生多种感觉器官,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理解知识,加深记忆,放飞想象,提高能力,从而提高教学效率,在有限的时间内,掌握更多的知识。
例如,在教授《水调歌头》这首词时,不仅可以在课件中介绍作者、词作的相关资料,还可以将FLASH动漫和邓丽君的《但愿人长久》歌曲组合在一起,引发学生走进文本的兴趣。又如在教授《济南的冬天》时,因南方学生多数没有看过雪,我就通过网络搜索下雪的图片、盆地图片和“冰皮始解”垂柳照影的画面,加上配乐朗诵做成PPT在课堂上播放。如此一来,学生对于济南冬天的阳光、山、雪、水之美,自然会有身临其境之感,轻而易举地掌握济南冬天的特点,也更能与作者产生共鸣。
三、量体裁衣,培养能力
语文课堂的有效性教学,应该根据不同文体,不同内容,综合运用不同的教学方式,量体裁衣,选择不同教学设计,丰富教学内容。
对于富于情节、戏剧性的课文,可在教学过程中选取最精彩的文段叙述,让学生把情节搬上舞台,进行表演,这叫小品法。如学习《变色龙》时,让几个学生饰演奥楚蔑洛夫等不同角色,把主人公凭“狗的主人是谁”为依据,进行判案的过程表演出来,有助于学生理解“变”的原因,从而悟出作者写作意图。
关键词: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重要性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2377(2016)13-0080-01
文言文作为一种以古汉语为基础的书面语言在素质教育教学中占据很大比例。初比方说,语文教材中收录的《论语十则》、《伤仲永》、《核舟记》《大道之行也》等多篇优秀的文言文课文。学习文言文有助于增强学生对中国古代文化的了解,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并在体会古代文化艺术美的基础上了解相关的历史知识。而且,文言文是整个语文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重视文言文教学,对提高语文整体教学效率帮助很大。
1加强诵读,培养语感
古人云:“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朗读是文言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朗读也是培养学生语感,提高学生文言文学习兴趣的重要途径,也是学生整体感知文言文语言特点的有效手段之一。在文言文朗读中,停顿、重音的准确处理,语速、语调的准确把握等都能将学生的合理想象唤醒。有效的朗读还有利于培养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语感,有利于激发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在朗读中全面去体会作品所传达出来的含义。比如,美文美读。“读古人文字时,便设以此身代古人说话,一吞一吐,皆由彼而不由我。”古人在进行文言文阅读时一般用吟唱的方式展开的,这也使文言文与现代文相比,更注重的是韵律。对文言文只有用心多读几遍,而且还能真正读进去,才会明白个中意义。所以,教师在范读文言文时,一定要先进行美读,有感情地将文章的神韵读出来,让学生在听教师范读时既能听出语气与饱满的情感来,而且还能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这也是我们在文言文教学中,展开朗读教学的目的所在。所以,在朗读教学实践中,要积极探索,科学、人文、有效地教学设计内容,让文言文教学成为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一道亮丽风景。
2向学生补充必要的文化背景知识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言文的创作背景距离当代年代较为久远,很多学生不太熟悉古代的文化背景知识,在学习和理解文言文的时候,也就有一定的困难。语文教师在讲解文言文时,需要不断向学生补充文章创作的背景知识,让学生结合创作背景,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文言文教学涉及到的文化背景知识是多方面的,比如说,古代的政治制度、地理环境、社会经济、文化教育等。语文教学涉及到的内容多而泛,对这些知识的补充教学肯定也不可能面面俱到,教师只需要结合课文所涉及到的内容适当拓展就行。例如,在讲述文言文《论语》时,就可以向学生讲述当时的社会背景以及文化教育制度等知识,适当拓展,学生也能加深对其思想精髓的理解,这样的教学也利于引领学生徜徉于千古佳作的神奇美妙的境界当中,流连于祖国文化深厚迷人的海洋之中。
3让学生体会到文言文的趣味性
在学习文言文时,教师也可以将文言文的趣味性展示出来,比如沈复的《童趣》,这篇文章主要讲述的是作者回忆自己童年时期的点滴往事,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也能深切地体会到故事主人公的稚气未脱,读起来让人忍俊不禁;在学习《列子》中的《两小儿辩日》时,孔子也不能为两个小孩子决断太阳何时离人近,何时离人远,读起来兴趣盎然等等,将文言文的趣味性挖掘出来,让学生在读起来也感觉意味深长。这也是深深吸引住学生注意力的地方,挖掘文言文的趣味性,学生在学习的时候也就不会觉得枯燥乏味了。
4授之以渔,教授学生学习方法
学习文言文内容的核心目标是要让学生掌握文言文的学习方法,并在此基础上更好地理解句子的含义、文章的中心。语文教师在教学时一定要遵循着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教学原则,在为学生讲授词语通假现象、古今异意让学生懂得活用字词后,再鼓励学生从文章的整体内涵上去理解、解析,通过引导,促使学生逐步深化对文章中心的领悟,以此来培养学生正确学习文言文的方法。例如,在讲授课文《桃花源记》时,教师要先对文中的重点字词做出适当的分析,比如“鲜美”一词,在本文的语境中实际表达的意思是“鲜艳美丽”之意,当学生在正确了解字词含义后,很快也就明白了文章的大体内容,为进一步对作者构造的社会理想产生认识。
5深度揣摩,体会文章中所传达出来的思想意义
纵观中国的文学发展史能够看出:很多文言文作者既能运用精练的语言表述自己的思想,而且在写作技巧上也独具匠心。比方说,《愚公移山》中的“吾又有子,子又有孙……”这一掷地有声的语言中,我们看到的是古代劳动人民对和平、宁静理想社会的向往之情。正因为如此,在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有义务带领学生通过文章描法、句子成分等方面,深度去揣摩文言文中所传达出来的思想内涵,在揣摩中让学生真正领会古人的智慧。除此之外,古诗文是我国古代优秀文化的宝贵遗产。初中课本中的古诗文,几乎遍涉古文经典。尽管文言文不再被使用到我们的日常生活当中,但是,文言文从来都没有被遗忘过,一直都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学习文言文既能提升我们的文化修养,同时,也是对传统文化的一种尊重与传承,作为教师的我们责任重大。在此,笔者也坚信,只要用心教学,文言文必将在语文教学中绽放异彩。
参考文献
[1]王凤鸣.新课改实施后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教学策略研究[J].戏剧之家.2015(23)
[2]邱桃英.浅谈语文课程如何整合信息技术教学[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