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01 09:46:30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 梁任公《桃花扇》《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箜篌引》饮冰室主人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刻画了一个有思想、有个性、沉稳、幽默、潇洒、睿智,既谦逊又自负的学者形象。课文结尾时说梁任公先生是一位“有学问,有文采,有热心肠的学者”。梁任公先生的“有学问,有文采”的性格特点很容易理解,在文本中很容易找到与之相呼应的内容。至于“热心肠”的特点,学生即使找到相关内容,理解也很浅显。而“热心肠”正是体现梁任公高贵而难得的人品,是文本的亮点也是文本的难点。但是,有不少教师在教授此点时,往往引用的是文本中以外的梁任公先生的生活故事加以说明。笔者认为这样不好。虽然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但是不能紧扣文本,无助于对文本的理解。而且,文本中有足够的内容来说明此点。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体悟文本感受梁启超的“热心肠”,同时也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热心肠”在辞典中的意思是“待人热情,做事积极的性情”。“待人热情”体现在梁任公积极帮助青年人方面。青年人是国家前进的主要力量,是国家的未来。只有青年人的发展道路正确了,国家前进的方向才会正确;只有青年人前途无量,国家才会有锦绣前程。可见,青年人的发展对国家的重要性。而梁先生积极帮助青年人、启迪领导青年人,不仅体现了他“待人热情”的一面,更能体现他对国家的热爱之情。首先,从演讲的准备工作上看,“他的讲演是预先写好的整整齐齐地写在宽大的宣纸制的稿纸上面”,从这句话不仅可以看出梁先生的治学态度严谨,而且还体现了梁先生对启迪青年人的那份热情。其次,从讲演的内容上看,引用的古诗有:《箜篌引》、《桃花扇》、杜甫的诗歌等等,不仅体现了梁先生博闻强识、旁征博引,还体现了梁先生对青年人情感的引导启迪。关于这些内容,笔者将在后面的阐述中详述。此外,从出席演讲的风貌上看,一个稳健、潇洒、精悍的学者形象,也可见梁启超对这次演讲的重视。一出台就是精神抖擞,良好的精神风貌更加振奋人心。最后,梁先生的演讲给青年人留下了深刻的影响,这都是从侧面描写体现出来的,如:“他掏出手巾拭泪,听讲的人不知有几多也泪下沾襟了!”“听过这讲演的人,除了当时所受的感动之外,不少人从此对中国文学发生了强烈的爱好。”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梁任公“待人热情”的一面,对于引导启迪青年人可谓是用心良苦。
“热心肠”还有一点是“做事积极的性情”。梁先生一生都在积极地做事情,从戊戌到组织护国军反袁以及到各地讲学倡导“诗界革命”、“小说界革命”等等。这些事情的背后都有一个共同的支柱,那就是爱国之情。梁先生的爱国在文本中也有体现,只是涉及的课外知识多,比较难以理解。但是,这恰巧可以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文本中主要有以下几点体现:
一、引用的《桃花扇》的部分内容。关于此点,学生能找到文本中相关的内容,但是,学生一般理解为梁任公演讲感情投入深,感情充沛而已。那么,梁先生为什么演讲到此处“悲从中来,竟痛哭流涕而不能自已”呢?文本中引用的《桃花扇》部分内容是“左良玉在听到崇祯帝上吊而死”的消息时悲痛万分而唱的一段曲词。崇祯帝作为明朝的最后一位皇帝,生前也曾有过远大的抱负。他励精图治,力挽狂澜,希望改变明朝的命运,但是当时明朝已经内忧外患,最后只能是以失败告终,而他自己也悲惨地上吊而死。当讲到这儿时,梁先生想起了命运相似的曾经被寄以厚望的君主光绪帝。曾几何时,梁启超等人和光绪帝发动戊戌,君臣一起策划美好的未来,希望借此改变国家命运,使国家强大起来。但是,结果却以失败告终。光绪帝被软禁,抑郁而死,一切终成泡影。于是乎,说到崇祯帝上吊而死时,梁先生“不能自已”“痛哭流涕”。既有对光绪帝的怀念,又有着对国家命运何去何从的担忧,不是爱国深切怎能体会得了呢?
二、当梁先生讲到“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高兴地于“涕泗交流之中张口大笑”。这句诗写于唐朝基本上平定了安史之乱后。当杜甫听到朝廷军队已经收复了部分失地,此时已经收复蓟北时高兴的“欲狂”之状。梁先生讲到此时就好像看到朝廷割让的土地一一收复回来,祖国大好河山就好像完全收复了一样,不禁“张口大笑”,这其中只有心系国家、内心满怀着深厚的爱国之情的梁先生才能切身体会其喜其“欲狂”。
三、引用的古诗《箜篌引》。这首诗歌说的是一位看守黄河渡口的士兵子高,一早出去时看见一位狂夫,披发提壶,步行要渡黄河,结果渡河而死,他的妻子阻止不住,也坠河而死,死前鼓箜篌而歌曰:“公无渡河。”回来后,子高告诉其妻丽玉,丽玉非常感动,作了《箜篌引》,从此广为传唱。诗写一位狂夫不顾家人所劝渡河而死,实际上所表达的是一种疯狂的人格力量。是抗争的极致,也是一种执着地追求理想至死不渝的精神。讲到这儿,梁先生想起了昔日的战友――谭嗣同,谭嗣同是为中国牺牲的第一人。正是执著的追求――追求国家富强的强烈的爱国情感驱使着谭嗣同坚定不移地像《箜篌引》里的狂夫一样奔赴死地!谭嗣同如此,梁任公先生也是如此。
四、梁任公自号饮冰室主人。“饮冰”源自于《庄子・人世间》:“今吾朝受命而夕饮冰,我其内热与?”后人用“饮冰”比喻重任在身内心之忧虑。梁先生自号“饮冰室主人”,就是把国家的前途、朝廷的任务、人民的命运当成是自己的重任,无人逼迫,无人强压,恰是梁先生内心真挚的爱国情感促使着他主动担当这个重任,并且为之日夜难寝,内心焦虑,痛苦万分,一生奋斗,死而后已!
我们知道,梁先生在那个生灵涂炭的岁月里,自己的政治主张一而再、再而三地受挫,但是他并没有气馁,反而越挫越勇,这是一种什么力量?是深厚而真挚的爱国之情,是他一生奋斗的支柱。而今,虽然时代不同了,但是对祖国的热爱却是亘古不变的。我们要让今天的学生、明天的“希望”牢牢记住这份情感,并且世世代代相传,延绵不绝。
通过这篇课文的教授,笔者发现这篇课文教学目标不仅要实现引导学生学习叙事中表现人物的方法等写作技巧,还要加强学生的情感教育,引导学生了解梁任公先生的人格魅力,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操,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和欣赏水平。
参考文献:
[1]孔尚任原著桃花扇.陕西人民出版社,1998版.
[2]唐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
学习一门语言,最为重要的莫过于听、说、读、写四个方面。语文学习也是如此,在听、说、读、写四个环节中,“说”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为它是人与人交往、交流的工具,它是向其他人表达自己思想和情感的重要工具,所以语文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大力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让学生不管在什么时候都能敢说、会说、乐说。那么,怎样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呢?
一、把握课堂教学机会,组织学生参与口语训练
在高中语文人教版的教材中,有很多的篇目都是非常好的口语训练教材,这就要求我们要注重挖掘整合教材中的信息,充分利用好教材。语文课本中有许多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先秦诸子选读等,教师应根据各个不同单元的内容,在教学设计的过程中充分考虑到口语训练的因素,进行形式多样的口语交际训练活动。
《沁园春·长沙》这首词呈现出一种色彩斑斓、生机勃勃的美,一种催人奋发、给人以力量的美。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就可以把口语训练融入到课文教学中来。首先,强调课文朗读。播放电视剧的视频——励志电视剧《恰同学少年》中的片段,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找出词中抒发作者情感的句子,带着感情大声朗读,体会青年所具有的革命英雄气概,胸怀着激浊扬清、改天换地的鸿鹄之志。其次,读词说话。以作者的情感态度是通过哪些景物体现出来、景物是如何体现情感、组成了一幅怎样的画面为内容互相回答。这样既教给了学生鉴赏诗歌的基本方法,又提高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再次,我思我想。诗人通过远眺、近观、仰望、俯视看到的红叶、绿水、蓝天、白帆、雄鹰、游鱼,给我们描绘了一幅生机盎然,色彩绚丽壮美的秋景图,体现了巍峨、博大、壮阔的崇高美表现出了诗人宽广的胸襟。那么,我们呢?哪些风景也曾深深地拨动过我们的心弦?作为高一的新生,感受着年轻词人不畏惊涛骇浪、力挽狂澜的英雄气概的同时,我们能做什么呢?把课堂内容和生活融为一体,串起学生的过去和未来。
在单独篇目的教学设计要注重口语训练的同时,我们也要善于整合教材,把课文按某个主题做个归纳,进行口语教学。如《过小孤山大孤山》《游褒禅山记》《滕王阁序》《兰亭集序》《项脊轩志》等都可以根据课文内容客串导游作为介绍景点的形式来进行;《过秦论》《六国论》《阿房宫赋》《小狗包弟》等以辩论的形式来进行;《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我有一个梦想》《热爱生命》《乐民之乐忧民之忧》等以演讲的形式来进行;《荷塘月色》《春江花月夜》《登建康赏心亭》《登岳阳楼》《蜀道难》《将进酒》等朗诵比赛的形式来进行。这些都是很好的口头训练材料。我们在教学的时候充分地利用,一定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二、创设特定的氛围,寓教于“乐”,激趣,锻炼学生的口语
学生的口语能力训练需要一些特定的环境,让学生处于这种环境中去学习、练习,要让学生有话可说,有感而发,这就要求教师要为口语训练创设情境。学生一般都有一种好奇心,教师可以利用这种心理来举办一些活动,来训练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通过活动来培养学生口语表达的准确性和思维的敏捷性,让学生在游戏活动中得到锻炼。如,成语“口蜜腹剑”,我在黑板上写成“心蜜腹剑”,学生发现应该是把“心”改为“口”,并总结成另一个成语“口是心非”来表达原成语的错误所在。这种游戏活动,学生的参与率高,人人有机会,课堂气氛空前高涨,自己没有能总结出的成语,听了其他同学的总结,既提高了成语的积累又锻炼了口语表达能力。为了培养学生吐词清楚、归音正确,还可以不定期的举办绕口令比赛,先让学生课后找到一些比较有兴趣的绕口令,再给学生一定的时间进行练习,最后在课内进行绕口令比赛,这种方法对帮助学生练习吐词、归音很有作用。
演讲也是训练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一种有力的手段,演讲过程中有叙述的部分也有议论的部分,逻辑性比较强。在最初准备演讲稿的时候,如何让意思表达更加清晰,往往需要在心脑中酝酿很久,有时还需要在心中默默的朗诵几遍。演讲的内容可以是学生针对某些社会热点进行演讲,如《学生为什么不可以上网吧》《我被老师批评错了怎么办》《学生就是只要成绩好就行了吗》《学生用手机的危害》等。也可结合课本中学习的文章进行。如,学习了《我有一个梦想》《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等课文之后,可让学生模拟课文内容进行演讲练习。这些内容在学习之后,学生的理解比较到位,所以表演起来比较形象,学生的兴趣也高,对于学生来说还是比较受欢迎的。
口语训练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它们的难易程度也并非绝对的,即使同一种形式也因要求的高低而有难有易。说话训练也决不单纯是口头语言的训练,一个人说话能力的强弱是和他的知识、观察、思维、想象等能力联系在一起的。所以,说话训练必须与发展智能结合起来有机、有智、有序地综合进行。
(作者单位 江西省南昌市豫章中学)
【关键词】《廉颇蔺相如列传》;导语法;悬念法
吕叔湘先生曾指出:“语文教学关键在于一个“活”字,“成功的教师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他把课教活了”。何谓“活”就是能充分体现教与学的有机统一,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利用好教材又不囿于教材;充分体现素质教育功能,具有鲜明的时代性。
语文课要“活”得有滋有味,核心在于引爆“兴趣”,明代大教育家王守仁说:“大抵童子之情,乐嬉游而惮拘检,如草木之始萌芽,舒畅之则条达,摧残之则衰萎。今教童子,必使其趋向鼓舞,中心喜悦,则其进自不能已。”语文课堂教学如何“出趣”昵?笔者小结自己常用的六种方法,以期抛砖引玉。
一、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导语法)
每一堂课的开头5分钟,导语处理得好,可先声夺人,勾住学生的注意力,激起思索的千层浪花,大体有以下方式:
1、以课文相关的成语典故开头。如学习《廉颇蔺相如列传》,先请学生上台讲“完璧归赵”、“刎颈之交”两个成语的来历、意思。学习《烛之武退秦师》时,先讲“东道主”的典故等等,生动的故事再加上绘声绘色的讲述,学生们很快就沉浸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
2、笑话、趣事、格言也是很好的开场白,如学习《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一课,先讲梁任公、梁实秋这两个大作家的创作趣闻,很容易便“激活”了学生学习的兴趣,给学生留下及其鲜明深刻的印象。
3、5分钟演讲、小讨论的形式特别适合《游褒禅山记》、《赤壁赋》等富有哲理性的课文,设计课堂导语,贵在灵活自如,不拘一格,课堂导语的设计是一节成功的语文课必不可少的重要一环。
二、亦庄亦谐乐趣多(幽默法)
赫布·特鲁认为诙谐幽默的趣味语言“使教学过程更轻松,更有乐趣、更有效”。德国著名演说家海因·雷曼麦也说:“用幽默的方式说出严肃的真理,比直截了当地提出更能为人接受。”
一次有位同学上课睡觉,我请他站起来,讲了孔子批评他的学生宰予白天睡觉的故事后,又说了一个笑话:古代一先生让一个上课睡觉的学童解释“宰予昼寝”,学童解释为“宰杀了我,我也要睡觉”。我问那个学生:“你是不是也和学童一样呀?”同学们大笑不止,发笑的同时领会到其中蕴含的智慧和哲理,领悟到老师的真正用意,既调节了学生的听课情绪,又增长了知识。
三、将军善射盖有神,盘马弯弓故不发(悬念法)
悬念是人们对事物发展和人物命运的牵挂,是急于知晓事情结局的一种紧迫心情。一个善讲的老师,讲课时必须设置各种疑问、悬念,让学生体味、揣摩,不仅能引起学生强烈的探究心理,深入思索,也能激发其急切求知的欲望。
如《孔雀东南飞》中,刘兰芝和焦仲卿的结局就是很好的“卖关点”,抓住它,联系大诗人陆游和唐婉的爱情悲剧,对比鉴赏,吊足学生胃口,牢牢吸引住其注意力。
四、寻章摘句老雕虫(引用法)
恰如其分地引经据典,可使课堂教学神采顿生,情趣盎然,且事半功倍,如学习《荷塘月色》情景交融特色时,我举古人名句“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月落乌啼霜满天”等。讲《蜀道难》时,引李白的“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引杜甫“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等诗句,辅以高力士脱靴的传说,激发了学生读书求索的热情。
五、万紫千红春满园(立体法)
语文课不应该只是平面的单调的语言教学,要运用绘画、音乐、表演等多种形式,进行多层次的立体组合,真正寓学于乐,多媒体是很好的辅助教学工具,如讲《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边城》等课文时,先观看电视剧、电影,学生在生动画面、轻松音乐的刺激下,很容易“入境”。《雷雨》《窦娥冤》等剧作让学生粉墨登场,既利于挖掘其潜能,又不使教学平淡乏味。《拿来主义》等议论文,分正方、反方,让学生展开辩论赛,收效甚佳。为讲清《兰亭集序》中观察点的变化,我随手在黑板上画出一幅有山有水的风景画,十分形象直观。
教学要让学生的眼、耳、手、脑都得到刺激,活跃起来,目的只有一个:学生学得愉快,教师教得轻松。
六、鲁班门前弄大斧(找错法)
语文课本中的文章都是文质兼美的,但白璧微瑕也难免,如能引导学生勇于向权威挑战,会解放其思维,鼓舞其自信。
“如果我能搏击蓝天,那是您给了我腾飞的翅膀;如果我是击浪勇士,那是您给了我弄潮的力量;如果我是不灭的火炬,那是您让我充满青春活力!”这是学生在教师节写给我的。他们是那样诚挚地赞美着教师这个职业,我感到由衷的自豪和幸福。我下定决心:要做个好教师。
我励志做一个不辜负党和国家重托、坚守教育信仰、不辜负学生的好教师。主席说过:“一个人遇到好教师是人生的幸运,一个学校拥有好教师是学校的光荣,一个民族源源不断涌现出一批又一批好教师则是民族的希望。”那么,什么样的教师才是真正的“好教师”呢?主席说:“好教师没有统一的模式,但也有一些共同的、必不可少的特质。”好教师应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广博学识、有仁爱之心。
好教师要有理想信念。我们的理想信念就是教育信仰――学生即生命,教育即家园。我们只有坚守教育信仰,我们的教育事业才会更加灿烂,我们的学生才会更有希望!
好教师要有道德情操。正如主席指出的:“好教师应该取法乎上,见贤思齐。把正确的道德观传授给学生。”最美教师张丽莉就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当失控汽车冲向学生时,她一把推开了两个学生,自己却被碾轧车下,造成全身多处骨折,双腿高位截肢。她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创造出了不平凡的业绩,带给人们无限的力量和感动。
好教师要有广博学识。英国文豪狄更斯在《双城记》这部小说的开头写了这样一段话:“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智慧的时代……”我认为这段话印证了我们对于这个时代的认知。我们可以用“经济全球化”“竞争爆棚”“知识爆炸”“信息量大”等关键词来形容现今时代。为了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我们必须具备学习和钻研的能力,做一个知识渊博、适应时展和社会需求的合格教师。
好教师要有仁爱之心。我们一定要怀有博大之爱,不管是优等生、后进生,还是生理或心理有缺陷的学生,都要赋予他们同样的爱。用真心和爱心温暖每一个学生,让他们在紧张的学习氛围中感受到温馨和快乐。
我自参加工作以来,一直从事班主任的工作。源于对这份工作的无限热爱,我一直在努力做好学生的表率,先“立己德”,后“树人德”。在《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课上,当我谈及梁启超先生的梦想时,一名学生突然站起来问我:“老师,您的梦想是什么?”我不假思索地回答道:“我的梦想就是实现我的学生的梦想。”那一刻我清晰地看到他们欣喜的表情和温暖的眼神。我反问道:“那你的梦想又是什么呢?”不知怎的,他们的回答出奇地统一,几乎异口同声道:“我的梦想就是实现老师的梦想!”那一刻,我坚定:这一生,我必将做个好教师!
(大连市第三十六中学 邹文会)
你是良师,告诉我做人的道理;
你是益友,慰藉我受伤的心灵;
你是石子,铺平我成功的道路。
有时,你很让我讨厌,
但我的生活却不能没有你。
一开始我并没有喜欢你,甚至讨厌你,
但你没有因此而抛弃我,反而是处处帮着我。慢慢地,我喜欢上了你,甚至发现我的世界根本不能没有你。
汉字是你的语言,我喜欢用这种语言和朋友们互相交流,从字里行间读取她们的心声。而你也用这种语言告诉了我好多好多。
是你告诉我,信任是人与人之间相处的必需品。所谓“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只有付出真心才会得到真心。对他人的信任也是对他人的尊重。但是在这个有些浑浊的世界里还必须做到“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
是你告诉我,做人要有一颗宽容之心。“金无赤足,人无完人”,没有人是完美无缺的。在别人犯下错误时,要以“人无圣贤,孰能无过?”之心去安慰她,告诉她正确做法,让她改正错误。但宽容不是对霸者的忍气吞声,在霸者面前我们需要正义和勇气。
是你告诉我,“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每条通往成功的道路都不是平坦的,也没有一个人会随随便便成功,每个成功的背后都有一段奋斗、拼搏的经历。但是,不是哪条通往成功的路都适合我们。所以,我们在失败的时候,也可以从新选择一条适合自己的路。
是你告诉我,永不言弃固然好,但有时放弃却也很美。无论是人还是物,美的没有一点儿瑕斑的固然好,但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于其费尽力气去追求遥不可及的东西,还不如为适合自己的多付出一点儿努力和关心。
是你告诉我,幸福不是金钱、权贵,幸福不需要在茫茫人海中四处寻觅,幸福的气息就在身边,触手可及。朋友的吹捧不是幸福,朋友的关心和直言相告才是幸福。
你让我的生活不再孤单。你让我参加了《穆斯林的葬礼》,你让我走进《雨巷》,你让我听了《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你让我目睹了《大卫·科波菲尔》的成长史……
什么是圈点批注呢?圈点,就是读书时,用一套自己规定的符号,在书页上划出文章中的重要词句,标出文章的层次段落,点出疑难之处等。圈点的过程是读、思、记的组合过程,可促进理解,增强记忆,便于复习,便于检查、摘录。批注,即批语注释,是指对一些生词难字加以注释,在段落层次前写大意,对文章的思想内容和表达手法加简评等等。
在散文阅读中为什么要使用圈点批注的方法呢?
首先,圈点批注的过程是学生深入文本的过程。一般意义上的阅读流于形式,学生读完,很难有深刻的印象。比如学生在做现代文大阅读时,读一遍,再去看问题时前面读过什么已经不记得了。读了题目忘了文本,读了文本又忘了题目的情况时有发生。而真正静下心来一边读一边圈点批注的形式,能使学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并时时记录个人的思考与感悟,阅读效果自然不同。只有深入文本才能读懂文本。
其次,有助于学生积极地、富有创意地建构文本意义。《语文课程标准》中的“阅读与鉴赏”一章讲到“在阅读与鉴赏活动中,不断充实精神生活,完善自我人格,提升人生境界,发展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个性化的阅读,充分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学生只有在自我的个性化的阅读中,把自己欣赏的词语和句子勾画出来,并时时关注自我的内心体验,并用批注的方法把这些体验记录下来,才能很好地对作品中形象和情感进行整体感知与把握,注意作品内涵的多义性和模糊性,进而实现富有创意地建构文本的意义。
再次,散文自身的要求。这里所说的散文主要指文学性散文,即偏于写景、抒情、言志之作。散文的最大特点是形散而神聚。而文学性很强的散文,在艺术表现上意境、情韵等美感因素正是它的艺术魅力。而这种魅力是蕴于文中,需要提炼才能深刻领会的。学生在阅读圈点批注中,就能把这些“神聚”的东西提取出来,拨云见日。这种提取,需要学生自己完成阅读才是有效的。同时,散文鉴赏要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进行由此及彼举一反三的想象、联想和补充,把自己的想象和生活体验与作品融合在一起,以丰富作品的意境和形象,填补文本的结构空间,品出其中之味,获得艺术享受。分析散文意境的完整和谐,理解其情感或事理逻辑,还可侧重从语言美、结构美、意蕴美等方面入手,要仔细品味散文的语言。这味、这语言的艺术享受,都需学生记录、批注在文本中。
有哪些是需要圈点批注的呢?大致归为两类:
一是需要圈点的语句。表示主旨或文眼的句子;表示作者情感线索的句子;总领全文、总结全篇或过渡句;难懂和不理解的句子;以及学生自己觉得优美或重要的语句。
二是给文本作批注。点评语言、品评人物、提出疑问。任何个人感受都可批注在文本中。
这些需要圈点和批注的内容实际上都是暗含在单元提示、教学建议和课后练习中的。例如《必修一教参》中明确指出“要求学生试着评点课文,评点课文在很大程度上也就是赏析课文语言”。《记念刘和珍君》中提到让我们在指导学生“找生词、难句,自己先试着理解”,这个“找”就是圈点,这个“试着理解”就是批注。《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讲演》课后第一次的要求是“本文对一次演讲中的梁启超做了精彩生动的描写。请找出这些描写的语句,仿照示例作些旁注”。《荷塘月色》教学建议中提出“让学生在朗读的基础上,选择自己认为好的语句,说说好在哪里”,说说好在哪里实际就是学生在朗读或默读的过程中记录自己感受的内容,实际上是学生自主品评优美词句,个性化的理解和解读自在其中。
语文阅读特别是让散文阅读的最高境界应是课标提出的“努力探索作品中蕴含的民族心理和时代精神,了解人类丰富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这种能力的获得、情趣的培养、素养的积淀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如果学生能够在阅读中真正落实“圈点批注”,那么这些目标都可以达到。作为语文教师,最关键的事不在于领着学生读了几篇文章,也不在于让学生读懂了几篇散文,而在于让学生自己领略散文的美,从而使他们一生都钟爱并珍爱阅读让“圈点批注”的方法,提升学生阅读的自我价值。
(曹琳 石家庄市第九中学 050000)
作为一堂课的开始,导入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恰当的导入语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正如白居易的“未成曲调先有情”。它不仅可以引起学生的注意,使他们认真听讲,还可以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情感意识,与文章作者产生共鸣。笔者根据多年的高中语文教学实践,总结出一些简单的导入艺术。
一、巧设疑问环节,抓住学生的好奇心
高中生即将步入成年,对知识的渴求不再停留在表层阶段,而欲细究其中的深意。高中语文教师要善于设置问题,从而培养学生主动探疑、解疑的能力。比如在教文言文《烛之武退秦师》时,可以先讲述《孙子兵法》的三十六计,引入“战争”这一概念;然后以“本文主人公用了三十六计中的哪一计呢?”这样的问题来设置悬念。这样做不仅丰富了学生的课外知识,还激发了学生对课文学习的兴趣,从而让悬疑引领学生进入对文章的学习。再如在教《孔雀东南飞》《诗经・氓》等古文时,可以先提问:“文中描绘的女主人公是一个聪颖贤惠、美丽动人的形象,但是她最终为何被休弃呢?”然后结合《礼记》中古代女子“七弃”的文化知识,在课堂上展开小讨论。长此以往,高中生就会养成良好的解疑习惯。对教师所提问题的回答,其实也是探求知识的过程。
二、进行知识迁移,比较新旧知识
高中语文教材所选的篇目都具有很强的关联性,学生在学习新课时经常会产生“似曾相识燕归来”的感觉。高中语文教师应该在课堂上把握课文之间的联系,进行知识的拓展与迁移,将新旧知识作比较,从而导入新课。比如在教《拿来主义》一课时,可以以之前讲过的课文《纪念刘和珍君》或者《祝福》导入,它们的作者都是鲁迅。再如教《烛之武退秦师》一文时,可以设计如下导入:同学们,大家都在初中时学过《左传》中的《曹刿论战》,知道曹刿是一位足智多谋、用兵如神的战略家。他的话语虽然不多,但却句句在理,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此外,《左传》主要描写战争前的准备和计划,故事情节生动,刻画的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像曹刿这样优秀的谋士数不胜数。今天,我们就再来了解一位有胆识的谋士――烛之武,看他是如何用“三寸不烂之舌”劝说秦穆公退兵的。可见,让学生由学过的知识联想到新知识,并参考先前的学习方法,会大大提高听课的效率。这样做,既可以减轻教师的负担,也可以培养高中生的发散性思维,真正做到“温故而知新”。
三、利用教学工具,直接进行导入
教师可以利用身边的各种道具进行导入。教室里的一盆花、一幅画都有可能为导入服务。设想,一个教师站在讲台上用枯燥的语言叙述,会收到怎样的教学效果?如果将实物、模型或者以多媒体的形式呈现出来,就会让学生立刻明白这节课所要讲的内容。这种方式可以将抽象的事物变得直观,让学生从中受益。举一个例子,在进行《中国建筑的特征》这一课的教学时,教师可以向学生出示各种雄伟建筑的照片,学生在被这些华丽的建筑吸引的同时,会说出彼此心中的感受,不由自主地相互讨论起来。接下来,指导学生分析并归纳这些图片中的建筑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都有什么功能。最后在导入结束之前,提出这样一个问题:这些建筑的特征和我们接下来所要学习的课文中的建筑有什么关联呢?从而引起学生思考,让他们带着教师的问题去阅读课文。
四、开场讲述故事,间接引入话题
高中语文的导入其实就是“讲故事”。很多高中生喜欢读当代作家的小说,比如时下最热门的韩寒、莫言等,对其作品的某些片段或者故事念念不忘。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这一特点,结合具体的授课内容,有针对性地导入文学作品中的故事情节,让学生怀揣极大的兴趣进入对课文的学习。比如在教高一学生学习《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时,可讲述与梁启超有关的故事:大家在历史课上都学过“”这一历史事件,变法的主要人物梁启超忧国忧民,以天下为己任,老师今天就要讲一个有关他巧对杏花联的故事。梁启超十岁时,随父亲到朋友家做客,被院中盛开的杏花深深吸引,便偷偷摘下一朵。这一举动被其父和朋友看到。为了缓解现场的气氛,父亲当众发言:“开宴前,你要对好我一上联,否则不准入座,只可为长辈沏茶倒酒。”话语一出,梁启超便答应下来。其父说:“袖里笼花,小子暗藏春色。”梁启超听后略加思索便对出下联。同学们,你们知道梁启超是怎么对的吗?他说:“堂前悬镜,大人明察秋毫。”故事一讲完,学生都会佩服梁启超的才华,从而带着兴趣进入最佳的听课状态。
以上几种导入方法对提高高中语文教学质量有较好的效果,值得广大教师参考借鉴。
导入艺术是高中语文教学不可或缺的内容,是一节课顺利开展的基础,因此要重视导入艺术。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务必要探索与创新各种导入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才能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乐在其中,享受语文知识带给他们的乐趣。唐代著名诗人李白曾说过:“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说明只有经过师生的共同努力,才会形成良好的教学环境,使导入艺术更加科学化、人性化。
何谓“语文味”?“语文味”理论创立者程少堂先生认为,语文味是指在主张语文教学要返璞归真以臻美境的思想指导下,以共生互学(互享)的师生关系和渗透教师的生命体验为前提,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丰富学生的生存智慧、提升学生的人生境界和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为宗旨,主要通过情感激发、语言品味、义理阐发和幽默点染等手段,让人体验到一种富有教学个性与文化气息,同时又令人陶醉的诗意美感与自由境界。我们发现高效课堂的宗旨与程少堂先生的理念高度契合,这更坚定了我们追寻实现高效课堂形势下的语文课堂语文味的决心。在实践中,我们认为注重提升语文课堂的趣味、情味、品味是使语文课堂呈现语文味的有效策略。
一、注重“趣味”的激发与培养
爱因斯坦曾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人们对感兴趣的事物,总会积极主动地去接受它,而且会废寝忘食,乐此不疲地探究它。在高效课堂的背景下,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要求我们充分利用文本,在导学案上下功夫。
在导学案内容编制上,要呈现趣味性较强的内容,吸引学生。如在设计《兰亭集序》导学案时,我们介绍了古人“流觞曲水”的雅好;在设计《赤壁赋》导学案时,我们引入了苏轼传奇般的人生;在设计《囚绿记》导学案时,我们介绍了陆蠡与日本人的交锋;在设计《沁园春・长沙》导学案时,我们选编了16岁时的诗作;在设计《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导学案时,我们搜集了马克思与恩格斯的轶事等等。这些内容既能紧紧抓住学生的眼球,又有助于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更重要的是开阔了学生的语文视野,使我们的语文课有了趣味。
在展示课上,要充分利用激励手段,让课堂形式有趣。对于展示学生的挑选,我们可以不断更换形式,以使我们的每节课都呈现出不同特点。同时还能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展示才能,获得成功。除了常用的“毛遂自荐” 式以外,我们还有“巅峰对决”“一战到底”“点将台”等等。
二、注重“情味”的创设与熏染
我们的语文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情感点。古人有云:“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一些名篇佳作,往往饱蘸着作者的思想感情,甚至凝聚着他们的心血乃至生命。就算是一些非情感性的文章,其中也散布着很多的情感点,因为作者写作时必定在其中浸透着自己的爱憎。因此,我们要注重激发学生情感,使学生情感与文本中的情感产生“共鸣”。
激发学生情感,首推创设合适到位的情境。学生入情入境了,情感自然就被激发出来了,多媒体声、光、影、图等融为一体往往能给学生多重感官带来最直接、最强烈的刺激,从而充分激发学生情感。教师激情导语的渲染,也很能调动学生。激发学生情感还可以采用其他手段,如情感朗读、音乐渲染等等。善于“煽情”的教师或采用其中一种,或几种互相糅合,总能利用合适的手段,充分调动学生情感,使学生完全沉浸在一种良好的学习氛围中,充分感受到语文学习的情味。当然,“煽情”也特别要注意把握一个“度”,语文教师的激情最好是一种内在的充满张力的激情,是一种含蓄的有节制的奔放,一味激情四射就有过火之嫌。
动情诵读、圈点批注式的静心默读是学生与文本、与作者产生情感交流的有效途径,也是使语文课堂充满语文味的最好方式。我们要充分利用导学案这一抓手,设计有必要的诵读、默读成功展示环节,促进学生阅读文本。展示课上,对通过诵读才能更准确体会的课文,如《离骚》《赤壁赋》《短歌行》《故都的秋》等,我们采取不同形式的赛读,以美读带动鉴赏。对需仔细品读方能领会妙处的作品,如《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小狗包弟》《包身工》等,我们展示导学案上的阅读心得,促进学生真正走入作品。
三、注重对“韵味”的品读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理解、鉴赏作品,首先需要细致揣摩文中的语言。“读书切戒在慌忙,涵泳工夫兴味长”,强调语言感悟重点在品味涵泳。教师在教学活动别要注意抓住文中关键词句进行深入探究。这些关键词句往往直指文章主旨,仔细品味,读悟结合,自然就能纲举目张,辐射全文,从而对文意取得更深的领会。
品味语言,“读”字当先。虽然语言品味可采用多种方式,比如比较不同句式,故意遗漏重点词语,抓关键词理解,甚至还有现场表演等都能使学生格外关注重点词句,加深体会,但是没有朗读的参与,只一味地干“品”,学生往往找不到语言的感觉,文字的妙处并没有在学生心中烙下印迹。学生对字词句的敏感主要是靠读出来的。语文课强调“读”占鳌头,学生在反复诵读中品味语言,加深语言体验,既理解了语言又积淀了语感。特级教师于永正说:“读好了,什么都在其中。”
央视讲坛上“清浅化”的解读引起笑声一片,尽显和谐之象。学校的课堂里,很多教师也在“清浅化”地处理教材,结果课堂上热热闹闹,似乎这样,才是生动的课堂。不知道看过《百家讲坛》的观众有多少被激发出看《论语》《三国演义》等原著的兴趣,但课堂下经典依然冷冷清清束之高阁的现象是比比皆是的。新华书店里卖的最火的是《易中天品三国》《于丹论语心得》等,没见到《三国演义》和《论语》的销售回暖;课堂下学生是过耳即忘、雁过无痕,依然谈着他们的体育明星和日韩偶像,没见到有人在阅读课上去找《红楼梦》看。
因而,为了增强语文课堂的时效性,为了让语文课的根深入学生心灵的土壤,教学内容的难度不但不能降低,反而要增加。
一、激发兴趣,不能以牺牲难度为代价
为了让语文课堂生动,吸引学生的目光,很多教师就降低了教学内容的难度,其实这是得不偿失的做法。比如,苏教版《雷雨》选文,其中品味潜台词是教学重点,应该带领学生通过人物对话体会人物心理的变化。但由于时代性等原因,课文显得有些乏味,自然就造成了一定的教学难度。所以在实际教学中,很多教师让学生先观看《雷雨》的话剧或电影,来调动学生的兴趣。这样需要通过想象的一切都变成了具体演员的表演。本来想象中的四凤应该美丽善良,但是影片中的似乎有点土气;想象中的周朴园应该这样,但是却变成了那样……被演员如是演绎了剧本中的角色,一切想象的空间都被剥夺了。可是结果呢?结果是学生看过后并没对戏剧冲突,人物性格及语言有深刻的印象和理解,倒是记住了复杂的人物纠葛和“凤”“萍”之类的噱头,然后再回到课本中读人物的对话时就窃笑不止,对学生来说一部经典的价值就仅此而已了,难免悲哀。如同我们看了一部无厘头搞笑的电影,笑过之后,便“一笑泯恩仇”了。若是长此以往让学生没了对经典的敬意,恐怕结果就更是不堪设想了。黑塞说:“我们得先向杰作表明自己的价值,才会发现杰作的真正价值。”是的,教师要想让学生获得更多经典的价值,首先要提高学生的价值。牺牲《雷雨》教学难度的后果是,让学生成了“流言家”。
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的确需要深入浅出,但这必须建立在教师吃透教材,掌握教学重难点的基础上,而绝不是简单偷懒地用视频影像代替文本解读,绝不是用大家的音频朗读来代替老师的并不标准的普通话的演绎。梁实秋有篇文章是《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其中写到:“他的广东官话是很够标准的,距离国语甚远,但是他的声音沉着而有力,有时又是洪亮而激亢,所以我们还是能听懂他的每一字,我们甚至想如果他说标准国语其效果可能反而差一些。”又写:“先生的讲演,到紧张处,便成为表演。他真是手之舞足之蹈,有时掩面,有时顿足,有时狂笑,有时叹息。”可见,学生的兴趣不会因为我们的课堂多么得花哨繁饰而增加,关键在于我们能给学生多少思考的空间。如果学生能够在老师的引领下,迈过了一道坎,越过了一座山,就必然能够获得“峰回路转”的成就感和愉悦感,学习语文的兴趣一定会持续高涨。但若以牺牲教学难度换取学生短暂的兴趣,无异于饮鸩止渴。
二、增难设问,引导思维由浅入深
我们都有这样的感受,班级里面总有一些积极分子,当你的问题一抛出,其他同学还没有经过思考,他们就迅速应激回答。这是非常尴尬的时刻,是继续还是再给其他同学时间思考呢?如果继续下去,积极分子会一直沿着你的思路走下去,课堂看上去“积极活跃”有余,可是其他同学的参与度却大打折扣,时间长了就滋生了这类学生的思维惰性;如果再给点思考时间,意义就不大,因为其他同学已经受到了积极分子的干扰,不会沿着自己的思路继续思考或者沿着发言者的思路深入思考下去,这也会滋生思维惰性,可是积极分子又不肯安分,会出现走神或者干脆认为老师的问题真简单而产生轻视。
为了调节班级学生的反应能力的差异性,可以适当提高教学难度,让积极分子一下说不上,让其他同学多想想又说得上。所以即使教学内容不增加难度,可以通过增加设问的难度,避免了课堂的“浅思维”,避免了课堂上表面上的活跃,从而营造活泼而紧张,严肃又生动的课堂气氛。
三、增加难度,熬过学习中的“不适”反应
新课程理念,是十分强调兴趣引导、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和愉悦学习的。为了能够让学生在愉快、舒适的情态下完成学习,就一定要降低学生学习的困难程度吗?我们应该有这样的学习经验,就是深刻、有效的学习,往往是由于我们在学习中的“不适”带来的动力而实现的。可以简单地这样理解,学习中遇到了不会的,就要认真去想、努力去学,尽力去解。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要重视学生的“不适”反应,并引导学生把它转化为进一步深入学习的另一种动力。甚至,教师在教学中要敢于设置适当难度,让学生的思维活动起来。“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经常用来说明对待学生要先让学生积极思考,在学生百思不得解时,再进行适时启发。
在这种教学设置的实施中,难免会出现学生反应慢,甚至畏难现象。这时就需要教师有耐心和细心了。一颗好学的心,在这个时候往往是敏感而脆弱的,一句毫不经意的“这你都不会”就有可能让一个孩子的信心垮掉。教师应该每时每刻关注并鼓励他们。电影《阿甘正传》中,低智商的儿子很悲伤地问母亲:“妈妈我是弱智吗?”母亲很平静的对孩子说:“谁说的,你只是解决问题的方式与众不同而已。”
一、注意形近字和同音字
形近字、同音字很容易造成别字,特别是声旁相同的形声字,往往既是形近字,又是同音字,更容易造成别字。这类字要特别注意形旁,因为形旁既是字形差异之所在,又与字义密切相关。
例1 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 平添 骁勇 秣马厉兵 路遥知马力
B. 描摹 肖像 白璧微瑕 信誊值千金
C. 披览 缕析 远见灼识 细嚼出滋味
D. 迁徒 熏淘 不翼而飞 海阔凭鱼跃
解析 要弄清B项的错误,就应该注意形近字:造成这类错别字的原因,一是增减笔画,二是用错偏旁。这类别字的解题策略主要是“以音定形”,即通过“读”来发现书写错误的方法。当然,这要求考生平时就要读准字音(包括声调),才能准确找出错别字。B项中的“誊”与“誉”字形相近,而读音却大相径庭,“誊”读“téng”,“誉”读“yù”。而日常生活中只听过有“信yù”的说法,没听过有“信téng”的说法,故而能根据读音辨别该词中正确的字形应为“誉”而非“誊”。再如D项中的“徒”读“tú”,而“迁~”一词中只有“迁xǐ”的读音,故“徒”字错了,应该为“徙(xǐ)”。
要弄清本题中C项的错误,就应该注意同音字,即字形不同而读音相同或相近的字。这类字由于读音相同,有些甚至在语义上相似,极易造成混淆,因此对这类别字的解题策略主要“以义定形”,即根据语境作出正确判断。C项中“远见灼识”的“灼”为“火烧、火烫、明亮”之意,而该词中“远”字意为“高远”,其相应结构位置对应的“zhuó”音字意思应该为“高明、高远”之意才符合规律,而与这一义项对应的汉字应为“卓”字,故可判断出该词正确字形为“远见卓识”。又如D项中“熏淘”一词,整个词语的语境意思为“长期接触的人对生活习惯思想行为、品行学问等逐渐产生好的影响”。而“淘”字形旁为水,即从“氵”,指“用器物盛颗粒状的东西,加水搅动,或放在水里颠动,使除杂质”,这与整个词语的语境不符,而“陶”字有“比喻教育、培养”的义项,这与整个词语的语境相符,故据字义可判断“熏淘”实际应为“熏陶”。
二、注意偏旁,以义定字
汉字多为形声字,其形旁多与字义有关。这种解题策略的最大特点就是抓住汉字是音、形、义一体化的文字这一特性,将字形与字义联系起来,或根据汉字所模拟的某物的形象特征,或象征某种状况,或指示某事物的代号,把形、义结合起来分析,根据其形推敲其义,根据词义识别字形。
例2 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 彷徨 愁怨 寂寥静默 凄婉惆伥
B. 顾盼 精捍 步履稳健 风神潇洒
C. 睿智 禀赋 崇高品质 趋善避恶
D. 辩难 商榷 典藉满架 旁稽博采
解析 要弄清A项的错误,就应该从说文解字的角度理解汉字字义。A项中“凄婉惆伥”一词中“伥”字,从“亻”旁,应该与人有关,意为“传说中被老虎咬死的人变成的鬼,这个鬼不敢离开老虎,反而给老虎做帮凶”。而整个词语的意境却指人的一种心理情绪,与这种心理情绪对应的只有从“忄”旁的“怅”字,由此可推断该词中“伥”字应为“怅”字。再如B项中“精捍”一词,“捍”字形旁从“扌”,而提手旁有“保卫、防御”之意,而整个词语是指“(人)精明能干,或(文笔等)精炼、犀利”,与这一义项对应的只有“精悍”一词,故而能推断出B项中的别字。D项中的“典藉满架”一词语境指“古代图书塞满了架子”,而书的雏形是竹简串编而成的,故可推断“典藉”一词应为“典籍”。
以义记形,既可深入理解词语,又能保证书写正确,是最好的一种识记字形的方法。
三、注意成语的固定结构
成语结构固定,不能随意变换增减,对这类别字辨识题,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
一是结构辨析法,即有许多成语相应位置上的语素相同、相关或相反,考生可以借助成语这一结构特点来判断用字书写是否正确。例如“貌合神离”,“离”“合”相对,不能写成“和”;“惹是生非”,“是”“非”相对,不能写成“事”;“山清水秀”,“清”“秀”相对,不能写成“青”;“一张一弛”,“张”“弛”相对,“张”指拉紧弓弦,“弛”指弓弦松弛,不能写成“驰”。再如“仗义执言”,这个成语是由两个动宾短语“仗义”和“执言”组成,而不是由一个动宾短语“仗义”、一个偏正短语“直言”组成,所以“执”不能写成“直”。
二是追根溯源法。有许多词语,尤其是成语,或来自典籍,或来自寓言,或来自历史故事,如果不了解其出处及特定的文化内涵,就容易望文生义而出错。例如:“墨守成规”出自《墨子·公输》,墨子以善于守御著名,后人便称善守者为“墨守”,故“墨”不能写为“默”。再如,“名列前茅”中的“前茅”指春秋时代楚国行军,有人拿着茅草当旗子走在队伍的前面,整个成语指名次列在前面。故“茅”不能写成“矛”。
追根溯源法特别适用于辨别有典故的成语中的错别字。
四、加强识记课本中的词语
湖北高考试题考查字形时,有直接取材于课本的传统。这就要求我们回归课本,加强识记课本词语。如2013年高考第2题的A项词语均取自《雨巷》,B项词语均取自《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这里限于篇幅,恕不赘述。
总之,汉字是形、音、义一体化的文字,所以我们在复习、做题时,要把字形、字音、字义(词义)结合起来识记和考虑,而不要把它们割裂开来。另外,解题时应审清题干,明确题目要求选“是”还是选“非”;选择时,可以首选排除法,运用已知的、确定的知识排除干扰项,从而迅速选出正确答案。
1. 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 任劳任怨 坚如磬石 势均力敌 巧夺天工
B. 不修边幅 拾人牙慧 素昧平生 谈笑风声
C. 提心吊胆 气急败坏 推心置腹 以偏概全
D. 眼疾手快 收览人心 艰苦卓绝 如丧考妣
2. 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聘任 名信片 不厌其详 当仁不让
B. 呕气 滞纳金 励精图治 掎角之势
C. 偏颇 倒计时 责无旁代 投鼠忌器
D. 青睐 度假村 居安思危 奖掖后进
3. 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 抱负 良晨美景 储藏 出奇制胜
B. 讥诮 张皇失措 赈济 附庸风雅
C. 范畴 终身大事 肄业 连篇累椟
D. 赢弱 改邪归正 恬淡 眼花缭乱
4.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 九霄云外 游刃有余 昙花一显 骄奢逸
B. 囊中羞涩 鱼目混珠 学负五车 高山仰止
C. 庖丁解牛 拨乱反正 青面獠牙 贻误战机
D. 一杯黄土 狂放不羁 欺世盗名 风云变换
5. 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 刻画 抓辫子 并行不悖 遗害无穷
B. 妆饰 影牒机 故伎重演 祸起萧墙
C. 传诵 喝倒彩 闲情逸致 礼义廉耻
D. 股份 度难关 语无伦次 流芳千古
1. C (A项“磬”应为“磐”;B项“声”应为“生”;C项“览”应为“揽”)
2. D(A项“名”应为“明”;B项“呕”应为“怄”;C项“代”应为“贷”)
3. B (A项“晨”应为“辰”;C项“椟”应为“牍”;D项“赢”应为“羸”)
一、心中有课本
课本内容是多年来教育沉淀的精华,浸润着新课改的思想理念,承载着新《课标》的能力要求,因此它是高考的源头,是高考命题的参照坐标。因此在高三复习时要利用好课本,以“本”为本,还原课本,创设课本和高考真题的链接,通过对应比照,反观课本,明确考点要求,然后进行系统化梳理。
1.还原课本,创设课本和高考真题的链接
将高考语文真题考查的知识还原到课本,找到出处,让学生认识到高考无非是学习课本能力的运用迁移,高考试题不论怎样变,但万变不离其宗,我们要掌握课本中的高考所考查的核心知识,培养新《课标》所强调的四大核心能力。如2013年新《课标》全国卷Ⅱ文言实词考查的“少聪敏好学,善属文”,2014年新《课标》全国卷Ⅰ文言文考查的“自幼好学,善属文”,“属文”一词可直接链接《张衡传》“衡少善属文”,课文注释为“写文章”。2015年新《课标》全国卷Ⅱ文言文翻译的关键词,我们都可以在课本里找到出处,如“吾唯知吾君可帝中国尔”之 “中国”一词主要有两个义项,一是“京城,国都”之意,如《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之《李凭箜篌引》“李凭中国弹箜篌”,此处即为“京城,国都”之意。二是“中原地区”之意,如读本《赤壁之战》“驱中国士众远涉江湖之间”,此处的“中国”即为“中原地区”之意;2016年全国新课标卷Ⅰ文言文考查“有司”一词,如果我们链接《廉颇蔺相如列传》一文中的“召有司案图”,问题自然迎难而解。
2.整合重组,搭建教材和高考考点之桥梁
复习是综合性的,系统性的,切不可逐篇、逐单元、逐册简单重复,要以《考试说明》为依据,明确高考考什么、怎么考。在此基础上对课本知识进行分类梳理、整合重组,使知识系统化。同时依据考点,突出重点。例如,我们可以将必修三和必修五的小说单元整合在一起,和高考考点连接起来,按照每篇小说的特点,有针对性地突出复习的重点。如复习《林黛玉进贾府》,可以侧重学习人物形象的特点,重点比较林黛玉之谨慎敏感,王熙凤之精明能干、善于逢迎,贾宝玉之多情叛逆的性格特点,然后学习其塑造人物的主要方法,如肖像、心理活动等描写,特殊方法如正面描写、侧面衬托、细节描写等;复习《祝福》,侧重学习其情节,以祥林嫂的遭遇理清文章的情节线索,思考倒叙手法的作用;复习《老人与海》,重点欣赏心理独白这一特殊的手法,关注人物的内心活动,剖析人物的心理历程并分析其作用;复习《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一文,应将重点落实在环境描写的作用上,可以有效利用课后习题,理解“风雪”这一独特的自然环境对人物形象、氛围、故事情节所起到的重要作用,同时明白人物形象、环境、情节及小说主题是一个圆形的共生系统,回答问题时要从不同角度思考其作用;复习《装在套子里的人》及《边城》要把握其主题,《装在套子里的人》揭示的是沙皇的统治对人的异化,《边城》则通过叙写这样一个远离城市的乡村社会,要表现人性的善良及生活的优美。
二、眼中有学生
很多语文教师在复习课本时事无巨细,一点一点总结,将自己多年的积累灌输给学生,如此复习,效果大打折扣,这是教师以自我为中心的一厢情愿。在以课本为本的基础上,教师应以学生为本,关注学生的学习体验,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建构,而不是机械被动接受。
1.培养学生质疑求异的思维习惯
中国伟大的教育家孔子说:“疑是思之始,学之端。”要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先让学生学会质疑。复习时,每一节课留给学生一定的时间质疑问难,当然也可课前让学生将问题写在纸条上,课前由课代表将问题收集起来,教师经过整理,在课堂上将有意义的核心的问题呈现出来,然后由师生交流讨论,生生、师生在思想观点的交流碰撞中拓宽思维的广度,延展思维的深度。如复习《林黛玉进贾府》一文,学生提问“宝玉摔玉”这一细节体现了贾宝玉怎样的性格特点。有的同学说是叛逆,有的认为是任性,如果联系整篇文章甚至整部《红楼梦》,显然不是任性所能表达的,这应是贾宝玉对 “通灵宝玉”之命运的反叛,对封建世俗的反叛,这一细节着力凸显了贾宝玉的叛逆性格。
2.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合作探究
复习不是“热剩饭”,应以课本为载体,培养学生合作整合的能力。例如归纳总结文言特殊句式,可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有的小组总结判断句,有的小组总结宾语前置句,有的小组总结被动句,有的小组总结省略句,然后在课堂上分组展示合作学习成果。以宾语前置句为例,可以先让学生由2015年新课标全国卷Ⅰ的文言文翻译“上不吾索”引出,归纳总结高中课本中出现的各种类型宾语前置句。如类型一:“否定句+代词+动词”的代词宾语前置句:①莫之夭者(《逍遥游》);②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寡人之于国也》);③古之人不余欺也(《石钟山记》)。当然宾语前置还有其他几种类型,在此不一一列举。不管是哪种类型,要求从文中找到例句,在此基础上归纳整理,迁移运用,举一反三。
三、手中有方法
如果复习课仅仅是对原有知识的重复,课堂自然沉闷黯淡,甚至出现“一潭死水”的情况。因此复习时应该尽量减少在教学方法上的重复。通过各种方法丰富课堂学习资源,在教法和学法方面做好加法。
1.通过说故事,开展语文竞赛活动,激发学生兴趣
为了避免教师讲课天花乱坠,学生听课昏昏欲睡的状况,可以通过体验式学习,激发学生的精气神;同时要改变现有的枯燥机械的训练方式,让语文学习更富有语文味。比如我们可以开展古诗词诵读比赛,感受经典的艺术魅力。对于一些文化常识,我们不能简单地要求识记,而更应该挖掘其内涵,尤其是其背后的故事,比如关于古人坐姿的文化常识,课文中出现的有“正襟危坐”“按剑而跽”“箕踞而骂”等。“危坐”是正坐,那是最传统而规范的坐姿,双膝跪地,两股紧挨着脚后跟;“跽坐”与“危坐”相比,依然双膝跪地,两股离开脚后跟,上身直立;“箕踞”是着地,双脚呈箕状八字形向外分开,这是一种傲慢无礼的坐法。据说孟子回家看到妻子箕踞而坐,恼怒异常,启禀母亲要将妻子休掉;而庄子的妻子去世时,他却“箕踞而坐,鼓盆而歌”。通过以上两个故事,加深了学生对传统文化“箕踞”及有关坐姿的文化的理解。
2.通过开展说文解字趣味活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教师提供说文解字参考书本,每天一词,趣味解说,探究词源,巧释词义。如常见重点实词“相”为会意字,甲骨文从目,从木,意为用眼睛看树木。《说文解字》曰:“相,省视也。”其本意为“细看、观察”。例如,“悔相道之不察兮”(《离骚》)即为“仔细察看”之意;由“仔细看”可以引申出另一个义项“观察形貌而测断吉凶”,如“相面”“相术”,因为观察的对象为人的相貌,再进一步引申为“形貌、状貌”,如“儿已薄禄相”(《孔雀东南飞》)之“相”为“相貌”之意;因给别人看相,替人趋吉化凶是一种帮助,所以引申为“辅助、扶助”,如“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游褒禅山记》)中的“相”即为“辅助”之意;有“辅助”就有辅助之人,这样的人统称为“相”,后来专指宰相。“相”为以上意义时均读四声,“相”读一声时主要为副词,由本义“细看、观察”引申出看与被看的双方,于是就有了“互相”之意,如“数通使相窥观”(《苏武传》)中的“相”;双方之间,地位是平等的,于是有了偏指一方,如“还必相迎取”(《孔雀东南飞》)中的“相”。如此梳理,一线串珠,学生自然轻松记住了“相”的主要义项。
3.读写结合,拓展思维
就写作而言,课本提供的不仅仅是写作素材,它还给我们提供了支架。构思写人记事的记叙文,我们可以借鉴《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构思说理议论的文章,我们可以借鉴《六国论》《拿来主义》。近两年全国新课标卷的作文主要为任务驱动型作文,其材料一般是真实而富有争议的社会现象,让学生思考权衡,确立自己的观点。就其实质而言,即是时事评论类文章,我们可以巧借课文《拿来主义》进行读写互动训练,不仅学习了任务驱动型作文写作技巧,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多元思维和批判性思维。
首先,研读文本,“解剖”文章,了解其行文结构。一般的议论文按照“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行文思路展开,而本文展开的思路是“为什么”――送去主义、闭关主义的危害性;“是什么”――送去的同时,还要拿来;“怎么办”――运用脑筋,自己来拿。杂文开头一般要联系社会实际,具体来说就是平常的生活现象。
其次,变换身份,拟写材料。杂文即时文,对现实有针对性,有针砭时弊之功效。要求学生回溯1934年鲁迅写这篇文章的时代背景,以命题者的身份,用任务驱动型作文的形式,抓住文中的关键词,拟写作文材料,例如:
近期,文化界展开了对中国文化走向的大讨论:有人主张学习外来文化,甚至“全盘西化”;有人认为中国文化是最先进的,应让中国的文化走出国门,比如可以让梅兰芳博士到西方宣传中国国粹。对于以上事件,请选一角度,阐述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