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关于秋天的日记

关于秋天的日记

时间:2023-06-01 09:46:35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关于秋天的日记,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于秋天的日记

第1篇

一、真实、自由的写作内容

“每天都写日记,哪有那么多的事情可写?”其实,学生的生活就是一座真实存在的写作“金矿”。

1.班级这座“金矿”。敏感的女生之间关于捉摸不透的友谊的故事;同桌这对欢喜冤家,有着剪不断理还乱的恩怨;体育课上令人心跳加速的各类训练项目;综合课上实用美观的手工制作;科学课上有趣的实验……班级里,关于同学、教师、课堂、课间的故事讲也讲不完。

2.家庭这座“金矿”。各类家务活;家中的衣食住行及其变化;和睦家庭的生活……家庭中都是熟悉的人、事、物,平淡如水的日子看似波澜不惊,若用心感受,亲情永恒,变化不断。

3.社会这座“金矿”。上学、放学路上,大街上、小区里的故事;邻里之间的故事;课外参加的各类文体兴趣活动;家人带着走亲访友,参加各类聚会……社会上,有着太多让学生感到陌生而又新奇的人、事、物。

4.动物这座“金矿”。如班里的徐同学自从家里买了鱼缸养了一群金鱼后,连续写了17天的《观鱼日记》,有温顺的“神仙鱼”、好斗的“发财鱼”、勤劳的“金袋鼠”……用他的话来说:“在同一个鱼缸里,每条鱼每天都有一个精彩的故事,每条鱼都有自己的生存绝技,每条鱼都是一个不朽的传奇!”

5.自然这座“金矿”。儿童离自然最近,他们是自然的孩子。风雪雨露,雾霭霞光,日月星辰……这些现象随着四季的更替被学生真实而自然地书写到日记中。

6.想象这座“金矿”。儿童生活在想象中,是天生的诗人。学生在日记中编童话,写小说连载,而最常见的还是创作小诗。有从早到晚的《心情诗》,有用心体会的《爱在身边》,有稀奇古怪的《梦》,有忙忙碌碌的《周末》……

学生当下的生活,就是他们的写作生活,就是一座属于他们的写作“金矿”。教师需要做的,就是承认并尊重学生本真的生活。学生只需自由地说真话、实话、心里话。

二、真实、自由的写作形式

日记是什么?日记是学生的生活,是学生的心灵,是学生的情感,是学生的尊严。说到底,日记展示的是一个学生独特的精神世界。

1.空间上的真实、自由。真正的写作,是心灵上的自由。日记,通常是一个人坐在房间里写的。由于外部环境的宽松,内在心灵的放松,真实的生活会随着文字自由地流泻出来。如写《家乡的美食》,一些学生就走进常州的百年老店“马复兴”品尝加蟹小笼包:“皮薄透明,蟹油金黄闪亮,汁水鲜美,肥而不腻,馅心嫩滑爽口……”一些学生走进常州糕团店品尝豆斋饼:“这种铜板大小,土黄色的小饼,是我的最爱。融入豆腐汤里的豆斋饼,或浮或沉,咬一口,松软韧口……”空间上的开放,让写日记成为一件自然而然的事。

2.时间上的真实、自由。日记,当天学生回家后可以随心所欲地酝酿,如果学生对前次的写作不满意,在教师的批阅建议或当面交流后,第二天仍可修改,直到满意为止。甚至可以在一段时间内就一个主题做充分的准备。教师应放手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到生活中去发现,只要有了发现,就写下来。时间上的弹性,让日记悄无声息地融入了学生的生活中。

3.文体上的真实、自由。记事、写人、绘景、状物,说明、议论、想象、诗歌……日记中的文体,学生可依据喜好自己定。文体上的自由,使得日记充分尊重了学生的写作差异。

4.画面上的真实、自由。写有余力的学生,他们还想用自己独特的方式给“纸上的生活”增光添彩。如在欣赏秋天的树叶时,心思细腻的莫同学捡了几片火红的枫叶粘贴在日记本上;爱好画画的蔡同学则把丝丝春雨画到了日记本上……个性化的日记,渗透了学生的审美与道德。

真实、自由、宽松的氛围,学生在日记中享受到的是一份写作的乐趣。

三、真实、自由的写作评价

批阅式评价。教师应在每篇日记上留下真实的批阅痕迹:或贴上表示优秀的“五角星”;或用波浪线画出好词句;或圈出错别字,请学生自己改;或在有必要修改的句子下面画横线,标上序号,并提醒学生修改的方法;或对整篇文章提出修改建议。

1.自改式评价。学生日记中不成熟的写作技巧,我从不刻意地横加指责。在修改方法的书面提醒或必要的面对面的批阅下,学生回家后可以在当天的日记中修改,从而写出更好的文章。

2.交流式评价。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学生与家长均可在日记本上进行书面交流。学生拿起笔来在日记里说话,除了自我表达外,其实他们更想与人交流。我把学生的日记不仅仅看做是一次作业,更看做是学生心灵的表达,情感的宣泄,日记里有着学生生命成长的声音。

3.发表式评价。我在班内招募小主编,专门负责编辑、排版优秀日记,并及时发表到班级网页上,供班内学生、家长和更多的读者阅读,而阅读者还可以参与评价。这样一个真实平台的搭建,激起的是学生写好日记的斗志。

第2篇

2.别担心,冬天当然不会只是寒冷和孤独,还有火锅里滚烫着的丸子,冒着热气的关东煮,厚厚的毛绒睡衣,暖暖的被窝,关于冬天的记忆都热气腾腾。

3.冬日暖阳,好日常在。人间烟火,谁能不爱。

4.冬天的一切会朝着最好的方向发展

5.我想要抢你的帽子,抢你的围巾,抢你的手套,抢你的大衣。没有也没关系,我想要的是一个你。

6.如果你够及时,能赶上这个冬天,与我一起看电影,吃火锅,喝奶茶,那么这个冬天一定很美好。

7.冬天可能就是用来冻结夏天和秋天的那些烦恼吧。

8.冬天比你先来了,可是如果你会来,那冬天不值一提。

9.所有的好东西都一样,夏天的冰淇淋,冬天的大衣,夜晚的星星,和这世界上的你。

10我喜欢秋天的银杏,冬天的板栗和四季的你。

11.如果你能够及时,能赶上这个冬天,与我一起吃火锅,喝奶茶,看电影,放烟花,滑雪,秀恩爱。

12.如果知道冬天能和你相逢,这个秋天,都让我分外心动。

13春光不必趁早,冬霜不会迟到。

14.冬天有点冷,要和喜欢的人睡一个被窝。

15我把冬天握在手里啦,要不要送一片给你。

16.冬天的雪是天上揉碎的云。

17.早就和雪花约好在冬天去旅行了。

18那些在雪地里被人写名字的也是真爱。

19.不用温暖,这个冬天我手机足够烫。

20.我没有在等冬天,我在等有你的冬天,换句话说我在等你。

21.冬天到了,可爱的人要冬眠咯。

22.没什么事的话,今年一起等初雪吧。

23.螃蟹在剥我的壳,笔记本在写我,漫天的我落在枫叶上雪花上,而你在想我。

24.雪花飘落,世界都变得柔软了。

25.春赏百花冬观雪,醒亦念卿,梦亦念卿

26.我对冬天最美好的憧憬,是和你走到白头。

27.我托人间寄讯,邀雪称庆,为你捎来清佳冬令。

28.冬天可能就是用来冻结夏天和秋天那些烦恼吧。

29.想和你过哈尔滨的冬天,不是哈尔滨也行,不是冬天也行,但不是你不行。

第3篇

一天又结束了,想必有很多难忘的瞬间吧,是时候抽出时间写写日记了。如何把日记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重阳节学生精彩日记500字范文,如果喜欢可以分享给身边的朋友喔!

重阳节学生精彩日记500字范文1今天,是九月初九——重阳节。

这一天,小红一家正吃饱饭在看新闻。小红问:“妈妈,今天新闻怎么讲的都是老人,不讲别的。”妈妈边织毛衣边说:“重阳节,当然讲老人了。”小红疑惑不解:“那讲老人,为啥没看见奶奶在电视上。”妈妈和爸爸都笑了,“哎,不是所有的老人都上电视,只有一部分。”小红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

新闻看完了,爸爸妈妈催着小红去写作业,爸爸则抓起旁边的报纸,津津有味地看着。奶奶坐在椅子上,捶打着腿:“哎,人老不中用。这腿越来越不好使了。”爸爸又捧起报纸:“妈,不会啦,您还不老呢。”“是呀,您走路还那么有劲。”“想想五年前,家里这盆花还是我从山上挖来送给你们搬家大吉大利的,现在花这么大了,我的腿却再也爬不上那高高的山顶了。”小红听了,赶快过来帮奶奶捶捶背,按摩按摩双腿。忽然她像想起了什么似的,跑向厨房里。

厨房里的小红一边抹汗水,一边切着“柚”人芳香的熟柚子,她将装着柚子的盘子端到客厅来,嘴里却不停地咽着口水,她眼睛盯着柚子,端到奶奶面前:“奶奶,吃片柚子吧!”“不用,你自己吃吧!”“奶奶,您就吃一片吧!我好报答您多年的照顾啊!您生下了爸爸,才有了我呀!而且您做事尽心尽力,不疏忽,导致您长了这么多白头发!难道我不能孝顺您吗?”奶奶顿时热泪盈眶,“乖孙女,我的乖孙女!”奶奶伸出手来拿柚子,奶奶和小红相视一笑,小红甜滋滋地说了句:“奶奶,重阳节快乐!”

爸爸妈妈看了,笑得眼泪都眯成了一条线,不停地夸:“你今晚可真懂事!你真孝顺……”

重阳节学生精彩日记500字范文2九九重阳节里,尊老,爱老,敬老是我们应该做的。那么年轻的我们,能为他们做点什么呢?

我想到的,大多数人都会想到:无非给老人们捶捶背,推推腰,或者是帮着干点家务,除了这些,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也不会再让我们干些什么了。平常,老人们总是最疼我们。有好吃的自己舍不得吃就留给我们;有好喝的自己舍不得喝就留给我们;我也从没见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经常给自己添件新衣,却拿来儿女穿旧了的衣服穿;也从没见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很挥霍的买许多贵重的东西从来都是能省下就省下,却把剩下的钱给我们买零食;更没见过爷爷奶奶哪一天接我放学误了点,常常就是有病也要挺着,不让我们在校门口干着急。

说到这儿,我不免有想到了一些不好的情景。秋天天气转冷,奶奶总是问我:“穿那么少,冷不冷?”这时我便会不耐烦地转过头去,烦躁的说上一句:“不冷不冷。”心里还不住的埋怨奶奶!往往我来不及听爷爷说完这句话,就插上一句:“知道了,知道了!”就觉得整天听着一句话,耳朵都快听出茧子来了。

不知我的这些表现是不是刺痛了您的心,如果是这样的话,就请原谅我这个孙女的不孝和不懂事。

谈了那么多,其实归根结底就是要理解老人,尊敬老人。想想哪个老人不想得到晚辈的重视与尊重呢?虽然我们不可能有太多的资金与精力去给全体老年人一个温馨、舒适的家园,但我们可以从身边的老人做起,用自己一点一滴的爱去感动他们。

我希望我的爷爷奶奶和天下所有的老人们都健健康康,长命百岁。

重阳节学生精彩日记500字范文3秋风萧萧,落叶纷飞。又到了一年一度的重阳节。重阳节,又称为“老人节”,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我们学校组织我们409班的全体学生去“如东县掘港镇敬老院”送温暖,献爱心,陪老人们度过一年一度的重阳节。

下午第一节课,我们在徐老师的带领下激动万分地走出了学校。我们越过大桥,穿过马路,来到了通往敬老院的林荫小道上,道边飘落的风景诉说着秋天的凄凉,但我们已经把凄凉抛到了九霄云外,个个像出笼的小鸟一样兴奋不已。我们带着准备好的节目,带着满满的祝福,带着小小的心意,走进了如东县掘港镇敬老院。

走进敬老院,老远就看到很多献爱心的人正在给爷爷奶奶们送礼物。我暗自想道,原来社会上有这么多好心人关心着敬老院的老人们,看到这个场景,让我想起了一句古语:“百善孝为先”。是啊!尊老、敬老、爱老、助老是我们中国的传统美德。孝敬老人既是一种责任,也是一种感恩。

我们按耐不住激动的心情加快了脚步,敬老院的院长见到我们,跟我们打了声招呼,让我们准备一下,就可以给爷爷奶奶们表演节目了。不一会儿,就轮到我们上场了,首先上场的是周琴,黄周思雨,张学喆三人合唱《荷塘月色》歌曲,优美的旋律,甜美的歌声飘荡在敬老院的每个角落,飘进了爷爷奶奶的心田。看着爷爷奶奶们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她们表演的更加卖力。接着我们给爷爷奶奶们表演讲故事的节目,搞笑的故事情节把爷爷奶奶们逗得笑声不断,一个个精彩的节目,深深地感染了爷爷奶奶们,现场一片温馨祥和的气氛。

重阳节学生精彩日记500字范文4九月初九两阳相会,俗称“重阳”,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俗话说,“每逢佳节倍思亲”,每到这个节日,都会让我想起家乡的亲人和朋友。

我最喜欢在家乡过重阳节了。重阳节前一天,孩子们都会闹着父母亲或奶奶做桐叶粑吃。从山上摘来新鲜的梧桐树叶,洗净备用,把花生米、腊肉、香肠等各种配料炒得香喷喷的,捣碎后和上一点野菜、红糖,裹上面粉,捏成糍粑形状,放入桐叶中包好,捆实,或蒸或煮,即可使用,滋味甜糯绵软,香气扑鼻,叫人难忘。

过去我的家乡很穷,桐叶粑要在过节过年时才能吃上一回两回。而且多用野菜做成,很少有包肉的。如果哪个小孩运气好吃到了包肉的桐叶粑,别的小孩准得羡慕死。记得有一次过重阳节,奶奶用野菜活着一点面粉做了些桐叶粑,特意把其中唯一一个裹有鸡蛋的桐叶粑留给了我。我捧在手中,尽管心里馋得要命,却舍不得一口吃完,生怕这次吃完了,下次就没有了,想留着慢慢品尝。谁知就在这时,家里的狗窜出来一口就把桐叶粑叼了去。我又气又急,追着狗打,奶奶看见了,也一边骂狗一边想把桐叶粑抢回来。可人哪有狗快,一会儿狗就叼着桐叶粑无影无踪了。我伤心地大哭起来。奶奶安慰我说再给我包一个有鸡蛋的桐叶粑,可翻遍了家里的角角落落,也没能再找出一个鸡蛋来。那一年的重阳节,我眼泪汪汪地坐在桌边,和大人们一起吃着粗糙而难以下咽的野菜粑,心里说不出是什么滋味。

可现如今不同了。短短十几年,家乡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通电了,山村的黑夜亮如白昼;修路了,家乡不再贫穷闭塞。为通电通路这事,乡亲们可乐坏了!专门在宽敞的柏油马路上敲锣打鼓地庆贺了一天。现在过重阳节,桌上不但有鸡鸭鱼肉,连“百事可乐”等时髦的饮料也上了桌。桐叶粑自然是必不可少的。只不过现在的桐叶粑不再只有难嚼的野菜,而是各种里馅,各种样子应有尽有,味道好的不得了。

“独在异乡为异客”,为了读书求学,我已离开家乡来到了吉首。可每当我吟到王维写的这首诗,我都会不由自主地想到家乡的重阳节,想到重阳节那令人回味的桐叶粑。

重阳节学生精彩日记500字范文5随着候鸟的远走高飞,我们迎来了硕果累累的秋天。金菊争艳,秋高气爽,金秋时节让人心旷神怡。此时,九九重阳节带着所有人对老人的尊敬与爱戴,悄悄地来到了我们身边。

重阳节前夕,我们去了外婆家,让她们享享清福,一起来度过这个一年一度的老人节。

“快,放面!”我和妈妈在厨房里忙得不亦悦乎,这不,我们正在做第一道菜――长寿面。我拿了一个鸡蛋,轻轻沿着锅碗一磕,蛋清和蛋白就都流到锅里了。我又加入青菜,堆点肉末,散点小葱。一碗香喷喷的长寿面就做好了。“上菜――”外婆脸上的皱纹刹那间没了,而外公的头上的白发似乎也少了数根,一边品尝着长寿面,一边夸着我和妈妈的杰作。“外公外婆,这长寿面阿,可是我们用特别长的面煮的,你们吃了呀,保准能活到100岁,身体康健得不得了!”我调皮地对外公外婆说到。“你这丫头!”外婆点了点我的脑门。“上重阳糕!”只见妈妈端着一盘松软可口的重阳糕来了。“外公外婆,这叫‘九九重阳糕’。这个‘糕’阿,预祝你们步步高升,上面画的两头羊,象征‘重阳’,而这‘九’呢,古代时为阳数,两个‘九’在一起,就是最大的长久之数,长命百岁不成问题!”看,外婆笑得连眼睛都眯成一条缝了!

我们还上了西红柿炒鸡蛋、大闸蟹、鸡汤……只剩下最后一道“寿比南山”了。

我们先将准备好的哈密瓜、桔子、葡萄、苹果洗净、去皮,开始做我们的招牌菜――水果拼盘。我先将哈密瓜分成4份,每一份我都将哈密瓜切成桃子的模样,把前端削得尖尖的,后端削成圆圆的,中间刻上一条缝儿,嘿!真像个‘寿桃’。我再分别刻上‘寿’‘比’‘南’‘山’四个字,放在盘子的东南西北四个角,成了我的主打。我再将桔子的一周画上波浪线,沿着波浪线把桔子分成两部分,侧面一看可真像花瓣!我接着在桔子的中心插上了根牙签,把葡萄插在牙签上,葡萄就成了花蕊,两种水果合在一起就成了一朵‘花’。我把苹果切成薄薄的一小片,把它切成五角形,让它与‘花’一起来当点缀。哇!我做的水果拼盘还真不错!我立即把它献给了外公外婆,外公外婆的每一条皱纹上都荡漾着欢乐,笑得开心极了,津津有味地吃着我的杰作,我心里比吃了蜜还甜。“外公外婆,这叫‘寿比南山’,祝你们福如东海,寿比南山,身体健康,天天快乐!”“好,好,每道菜都好。只要是我们外孙女儿做的,样样都好!”……

第4篇

学雷锋的日子

“向雷锋同志学习——”又是一年,雷锋日。在校园里,有点儿伤心,难道,难道雷锋真的出国了吗?

猛然回头,竟发现小雷锋就在身边。风吹着她的发丝,树叶发出“簌簌”声响,一位扎着马尾辫,眨巴着不是很迷人的眼睛,她蹲着,轻抚着一只蚂蚁,有从地上捡起一片树叶,将小蚂蚁放在绿叶上——她显然不知道蚂蚁是不吃绿叶的,但她却又如此爱护它。我正想过去和她攀谈,而她却跑向操场,捡起了一张一位高年级同学掉落的纸。纸被风儿吹着跑,那位小女孩追着追着。最后看了看,才发现些着90分(她不认识其他的字)。她追了上去,把纸还给了高年级哥哥,却又奇怪地被痛骂了里顿:

“你没事找事啊,干么捡我的纸啊!”

“我······”

我茫然了,站在那儿。不知怎的,想起了一切关于雷锋的事迹。

他年仅22岁,从1940年12月18日到他的牺牲日子1962你啊的8月15日。他的生命似乎就是为了革命,为了党,为了人民。他在日记里写道:“服从革命的需要,革命需要群我去烧木炭,我就去做张思德;革命需要我去堵抢眼,我就去做。”“对待同志要像春天般温暖,对待工作要像夏天一样火热,对待个人主义要像秋天扫落叶一样,对待敌人要像严冬一样冷酷无情”······

对他的赞美岂止一点——“雷锋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车。”

学雷锋的日子,小雷锋,大雷锋出现了,回来了。不再那么伤心,忧郁了,而是喜悦无比的情绪。雷锋回来了,就在中国。雷锋精神,也将永远地,无限地延长下去······

第5篇

——周.com

人生之路悠远,人生之行漫漫。中学时代曾经痴爱语文的我,自身的写作心得就是多练笔,勤写日记。而今,当走上教师的工作岗位后,看到很多似我曾经的孩子一样在写作的道路上盘桓凝想,我愿意结合自身的学习经验和多年的教学心得,带着他们尝试用日记练笔叩开作文写作的大门。

用日记带动作文写作的理想计划模式是:七年级上学期以拓展兴趣为主,七年级下学期以逐步规范为主:八年级上学期尝试初步的日记到作文形式转换,八年级下学期进行系统的日记到作文形式转换:九年级上学期进行作文题材到日记内容的回归。

新学年伊始,我在所带的普通班和推优班进行了日记布置的工作。时间是从入学第一天开始,字数要求32开的硬皮本写满一面即可,内容不限,形式上可以图文并茂,给人赏心悦目的感觉。要求如此简单,是觉得“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引导孩子们从最简单处入门,才能够更持续更耐久地向上攀登。在这期间,出现了一些可喜的情况:

首先,日记练丰富了孩子们的素材积累。从踏入初中的大门,写出“新起点,新目标”为主题的日记开始,学生们在军训时记录了训练的酸甜苦辣,在迎新时记录了周围的老师同学,在国庆时记录了假期的欢欣鼓舞,在学习时记录了课堂的纪律习惯,在入秋时记录了秋天的悲寂辽阔,在秋游时记录了灶炊的烟熏火燎,在义卖时记录了奉献的积极热情,在冬天时记录了打雪仗的欢欣和谐……这样不仅详细地书写了这一时期的人生行藏,也为日后写作文积累了丰富斑斓的写作素材,可谓一举两得。

其次,日记练习增强了孩子们的自信心,提升了他们的语文学习兴趣。在此不再赘述。

初中的记叙文写作从内容上,不外乎是三种类型:写人、写景和写事。要想写好这三种类型,就必须把握一个最核心的诀窍,那就是——特征。特征的解释浅显一点来说就是:这个人(景或物)怎么区别于其他的人(景或物)。写作中,只要能够学会准确地用文字描摹出人物、景物和事物的特征,文章就能取得一定的成功。

每次的练笔开始之前,我都建议大家填一个写作的结构图(见下图),并用它作为自己写作的—个提纲。

这个结构图看似麻烦,其实就是我们常说的“写什么”“怎么写”和“为什么写”的问题。如果孩子们每次练笔前认真构思并且提前填写,就能够在下笔时做到胸有成竹。尤其是“特征,特点”一栏,更应该提前确定,因为这就是文字真正要体现的“主题”。

日记转换之一 人物特征训练

大千世界,芸芸众生,一个人之所以是“他(她)”而不是别人,就是因为这个人身上具有独特的个人“魅力”。我让学生先在日记中进行了写人内容的练习,尽管小学时他们已经训练多次,很多同学依旧犯了“词不达意”的毛病。比如李颖的日记片段:

每逢过年,我便可以见到她,这也是最令我激动兴奋的时刻。记得那一年,姐姐上高三,我好不容易见到她,一定要“瞻仰”一下她的作业本,便缠着她借给我。在我软磨硬泡之下,她终于答应了。我像拿着一本已经失传的秘籍一样,小心翼翼地捧在手中,在翻第一页时我便知道,她就是一个才女,每个字都清秀而又整齐,每一页几乎都被老师写了“好”,我一下子想到了自己,字不好看,学习不好,连姐姐的百分之一都未及。这时,心思细腻的姐姐仿佛看透了我的心思,用纤细的手指揉了揉我的头,温柔地对我说:“怎么啦,你一定会比我更好的。我们要共同努力哟!”听姐姐这么说,我一下子来了信心,果然自己喜欢的人不管说什么都那么动听啊!我沉浸在自己的幻想中,越想越美好,嘴角也情不自禁地上扬,这时姐姐说:“呵呵,小颖笑的时候好可爱啊!”我不禁脸一红,低下头去,继续欣赏着姐姐的作业。

片段的前半部分,翻看姐姐的作业本的确突出了姐姐的成绩优异,但是后半部分的姐妹互动,却更多地体现了姐姐对妹妹的鼓励和关爱。尽管写得也不错,但是从整个段落上就弱化了姐姐“学习好”的这个特征。不如把这两个特征分别用两个段落来表达,使之都能够得到充分的体现。讲评后李颖进行了修改:

记得姐姐上高三的那一年,好不容易逮到她,我一定要去她房间“瞻仰”一下她的作业本。我小心翼翼地把作业本捧在手中,封面上“张颖超”三个字,颇有大家的书法风范。她写的字刚硬有力,在一撇一捺之间显出了舒展和随性。每个字既清刚又整齐,点横撇捺中流淌着她的刻苦和灵气,让人禁不住赞赏。作业每一页都被老师批阅了“好”,这简简单单的一个“好”字,不仅给这个普通的作业本锦上添花,也更证明了她的字体之工整、作业之优秀。这时,姐姐拍了拍我,我这才恋恋不舍地抬起了头,用眼睛的余光瞟了瞟四周,好多书啊!不大的房间里两面墙都是书架,书架上满满当当地“挤”满了各种书籍。书桌上、床头边也都码放着一摞摞的教参和课本,我仿佛能看到姐姐在平日里随时抽取一本翻阅的身影。

我一下子想到了在学习上经常偷奸耍滑的自己,连姐姐的百分之一都未及。这时,心思细腻的姐姐仿佛看透了我,用手温柔地揉了揉我的头:“怎么啦,羡慕了?来,我和你一起学!”听姐姐这么说,我一下子来了劲头。“你写几个字吧。”她端详着我的字说:“你是有功底的,你的字虽然很飘,可是只要肯下功夫,就不成问题。来,我送你几本书,还有我初中的笔记。要好好珍惜和利用啊,这些可是我的家底呢!”她起身从书架上翻出好几本资料,又变戏法似的从抽屉里拿出一个精巧的音乐盒放到书上,双手送到我面前:“小颖,把学习当成一种开心的游戏,你就成功了。姐姐会一直支持你!”看到姐姐这样关爱着我,我不由心里一热。

第一段看作业本的事件,从“好”字入手表现了“姐姐”的成绩之优秀,学习之刻苦。第二段突出了姐姐关爱妹妹的特征,姐姐敏锐地捕捉到妹妹的心情,先是语言鼓励,又慷慨送书和礼物,对妹妹关爱进行了淋漓尽致的表达。

日记转换之二 景物特征训练

我还进行了题为“景中有‘人’添生气,有‘我’之境更动情”的转换训练。此时的课堂教学对应的内容,是苏教版七年级上语文课本刚讲过的第四单元“多彩四季”。适逢北京下了入冬的第一场大雪,同学们先写了关于雪的日记,又在其他写景日记的基础上,整合了这次的讲评。

在这次训练中,我看到了人物特征作文讲评的效果,80%的同学都能够准确地写出景物特征,并且运用比较优美的语句把该特征描写出来。譬如李怡萌描写长白山“蠢蠢欲动”的特点:

夏季的长白山是蠢蠢欲动的。山上嫩绿色的植物开始疯狂地把黄土色的山包裹起来,滋润着冬日里干燥的肌肤。而山呢,就像一个乖巧的孩子。它们不再孤单,再一次回到大自然母亲的怀抱;它们不再像冬日那般庄严、肃静,使点孩子气,撒撒娇,又恢复了活泼、贪玩的性子。它们尽情地往母亲怀里拱,迫不及待地嗅着母亲身上的香气。呵呵,多么富有生机的山啊!瞧!它们正着天上的云朵,揪着她们的小尾巴不打算放呢!

作者的景物特点很新奇,选取了“蠢蠢欲动”这个词,来描写夏天的长白山,接着选取山上植物“疯狂”地“包裹”,山“尽情地”往“母亲怀里拱”,“揪着”云朵“的小尾巴不打算放”这些拟人化的句子,生动活泼地从不同角度写出了“蠢蠢欲动”的特点。此外,还有周墨同学描写桂花的“美丽”:

再细看,有的花儿含苞欲放,像一颗颗小米粒:有的花儿刚刚开放,颇有一种“犹抱琵琶半遮面”的娇羞:有的花儿已经完全开放,好似一只只展翅欲飞的蝴蝶……花丛中,蜜蜂们忙碌着,嗡嗡地呼朋引伴。滴滴小雨牵着小花儿,在清风中飞舞,好像在跳优美的华尔兹,又缓缓地落入水中。

这些段落都是从学生的日记里原封不动摘抄过来的文章,她们能够用隽秀的字迹、优美的文字,准确地突出主题特征,收到了很好的日记练笔效果。

日记转换之三 “点题”和“结构”训练

学期末,为了应付期末的写事记叙文,我进行了题为“收获‘点题’不跑题,理清‘结构’得快乐”的日记转换训练。

此次的内容来自于某篇题为“收获快乐”的日记。从期中考后,我们的日记中出现了很多命题式日记,我不得不硬着心开始给孩子们削枝剪叶,从限制写作内容的角度给他们戴上变形“紧箍咒”,日记的功利性渐露端倪并且会越来越强。我曾经天真地希望至少在七年级让学生们的日记“随心所欲”地写,从而养成一种自觉的写作习惯。从这次训练可以看出,在面临期末考试的时候,日记的要求已经非常“功利”。虽然随后的期末考试两个班各取得了本年级普通班和推优班第一名的好成绩,但这已经和我的理想初衷渐行渐远。

第6篇

夜已经深了,我却毫无睡意,望着窗外月光如银,任思绪带着落回到那个秋天。

朦胧的月照着中秋的大地,坐在河边听着潺潺的水,看着暮色苍茫的山,风里飘过野的清香,心无理由地乱跳,他就这样坐着,听着我无聊的诉说,脸上带着浅浅的笑意。也从没有想过如此平常的他会在我心里驻足。争强好胜的我只有依在他的肩上才能找到一丝淡淡的情意,日记中记满关于他的点点滴滴。心里装满了他的一切却始终不敢说出口,远远地看着他笑着走近。

然而分别终于来临了,早有准备还是被泪水填满心门。关于明天我不敢去想,远走他乡,无奈你的影子竟越来越清晰,终于还是忍不住找到你的联系方法,心里多了几许期待,几许甜蜜。相逢在没有预知的情况下到来了。

资料散落一地,狼狈的我抬头却看到你熟悉的脸,时间在那一瞬间停滞了。

你依旧是那么温柔,我不敢看你的眼睛,生怕自己会迷失,只想看到你的笑,你的忙碌的身影,相聚的日子那么短暂,你要走了,尽管我是那么不舍。电话、网络成了我们的红娘,传递着火热的思念,渴望夜的来临,梦里好与你相见,常常枕着你的声音入睡。重复着这样的相聚和别离,有一天他们对我说你结婚了,我不相信因为你从没提起过。可是却有了一点点的疑心,于是在网上要你的照片,打开看到你的微笑,同时也看到你身边一位幸福微笑的女子,泪水落了下来,呆呆得看着照片,我相信这不是梦。我笑着祝福你,笑着和你说想你,心已碎成千万片。

再次相逢你还是没有开口说自己的事,对我温柔依旧,爱情有自私的,我又怎么可能没有私心?多少次想问你心里爱的是那一个?我又是那一个?可我不敢,我怕说出来就会看不到你。我情愿就这样依着你。朋友知道了劝我离开,说女人要有一个家才完美,给我家的人不是你。我犹豫,却舍不得你,舍不得我们的爱情,我不期望能做你的新娘,不奢望会拥有你的全部,只想在这一个城市里会拥有你,想在孤独的时候能让你的爱陪伴我。

我们还是被她知道了,也许是你的手机,听到她声音的时候,脑海一片空白。手机里挂断的嘟嘟声响起的时候我看到窗外的树上落下了最后一片树叶。

就这样结束了吗?泪水肆虐,打开电脑你的QQ是灰色的。我不知道自己要做什么,能做什么,我真的错了吗?朋友说别再傻了,他不是你的港湾。想要删掉你的QQ,手颤抖着,最终还是移开了。

换了手机号码,我明白你已经离开了,我和你的距离已遥不可及。

第7篇

吴芳吉,字碧柳,号白屋,四川江津人,生于光绪二十二年(1896),卒于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仅36岁。其不偏于一隅、不安于一角的人生经历,使其在民国时期的文人圈子里表现较为活跃,尤其是他与吴宓兄弟的情谊,颇被人传道。这可能会给人一种误解,以为吴芳吉是因此才受到学界的关注。所以,目前吴芳吉研究的两条主线,其一就是与吴宓研究相关;其二就是强调其为人治学的独立性和在革新旧体诗歌上的贡献。其实,吴芳吉研究远不只这两个方面,不管是其“三日不书民疾苦,文章辜负苍生多”的儒者情怀,还是其教育思想和个性心理等方面,都值得更深远的开拓。而吴芳吉早年佚著《蜀道日记》的重新“发现”,对于推进吴芳吉研究向纵深发展不无助益。

《蜀道日记》(以下简称《日记》)创作于民国二年(1913),正式发表在民国二十四年(1935)《国风》杂志第六卷第三四号合刊和第五六号合刊上。有校阅记云:“此先生民国二年,由宜昌行乞入峡日记,适流落北京之翌年也。先生时年十七,笔端情感至富。其所记峡中形胜,及舟行之险,尤可供地理家之参证。先生少年思想,亦可于此窥之。时先生既归白沙,同里有朱茀皇者,方见宠于项城袁氏,声势煊赫,一时无比。乡里为之歌曰:‘读书当学朱第皇,莫学白屋吴家郎。’先生之艰难困顿,盖自此益极矣。校阅既竟,附志数语于此。乙亥清明,周光午谨识。”周光午是吴芳吉的学生,曾受托整理遗稿,但此《日记》却不在其民国二十三年(1934)私刻的《吴白屋先生遗书》二十卷中,且1994年贺明远、吴汉骧、李坤栋等编《吴芳吉集》也未见收录。因此,学者长期以来都误认为该《日记》已经失传。近年来,湖南科技学院国学研究所傅宏星先生在《吴芳吉集》的基础上,增补遗佚,订正错误,重新整理编成《吴芳吉全集》。该书分为六卷,诗歌第一,散文第二,讲义第三,书信第四,诗话第五,日记第六;附录一卷,收传记及相关评论文章;卷末为吴芳吉著述目录。其中补入的佚文佚著,主要包括十三篇(题)诗文、一部讲义(即《国立西北大学专修科文学史讲稿》)、四十五则《蜀道日记》和三十六封书信,均为国内首次披露,无疑是目前搜罗最为完备、编校最为精审的吴芳吉作品集。

一、《蜀道日记》的创作背景

吴芳吉15岁考入北京清华学堂——初名游美肄业馆,乃清廷利用庚子赔款所办,1911年改为此名。1910年12月清廷作出改革,规定刚入学的考生不能立即出国,需先在清华学堂进修,此举是为了保证学生在出国留学前具备相应的学术基础,特别是提升学生的外语能力。吴芳吉在到达北京时才得知此事,虽然有点意外,但这里仍然是一个留美的绝佳途径,只好留在清华园进修,等待留美时机。而1912年9月的一次,使吴芳吉的这个愿望破灭了。吴学昭整理之《吴宓自编年谱》对这次有详细描述,此不必赘述。以学生的失败告终,10个学生代表全部被开除,但其中7人(包括吴宓)因事后向清华承认错误,而得以继续在清华上学,另外三人中的两人早已离京找到了别的出路,只有吴芳吉毫无出路,又坚持以“替人代致不平,无过可悔”而拒绝向清华低头,直到1925年吴芳吉还以此为由拒绝吴宓留其在清华任教的好意。吴芳吉《自订年表》云:“得长兄来电,以某在湘数载,仅免饥寒,上不足于甘旨,下无力于教养,命某留教清华大学部,不许返湘。迨至北京相见,某以清华无理开除我等,不欲为仇雠效奔走,明德虽俸薄而精神甚安,不思他就。”[长兄即指吴宓。吴芳吉自被清华开除后,辗转各处,平日通好的在京做官的同乡待之也不同往常,百般刁难。吴芳吉不得已于1913年5月离开京城,与友人邬镜苍、邬冶秋兄弟同到宜昌,原本计划去邬氏故里避暑,却因资斧告罄而不得成行,邬氏走后,吴芳吉独自滞留宜昌两月余才动身归蜀。《吴宓自编年谱》云:“吴芳吉暑假中回家,宓毫无资助,其久困于宜昌,附搭木船并助拉船至重庆,则皆宓,久后始知者也。”]虽然在1913年1月刘绍昆的追悼会上,经过四川数名同学的疏通解释,吴芳吉已与吴宓握手言和(此前因一事两人已断绝来往),但是,吴芳吉此时在内心深处并未原谅吴宓的“非君子”行为,不愿与其做交心朋友,所以没有告知吴宓他离京一事,这就能解释吴芳吉何以在两万多字的《日记》里对吴宓只字未提。

清华一事对吴芳吉的影响,在《日记》中也有体现。8月12日:“自思吾性情往往过于激烈,以至屡屡败事。此后宜求心气和平,然亦不可失之葸懦。”8月14日:“无怪历年十七,犹不能挺身,战胜此污浊世界也。此后吾其力勉于苦心刻励乎?”8月15日:“寂矣!苦矣!吾虽寄迹于此大千世界中,然举世污浊,几无一人可入吾目。吾恶此世界已极,世界之厌我亦甚。”8月24日:“瞿塘有知,当为我作不平鸣矣。”从“屡屡败事”、“不能战胜”、“不平鸣”等词语的使用来看,此时吴芳吉的心境依然受到此事的影响。此事最直接最严重的后果就是留美梦的破灭,尽管后来吴芳吉多次努力想办法出国,力图学成后回国振兴教育,但都没有成功。吴宓《吴芳吉传》云其在清华后“往来各地,流转谋食,备尝艰辛”。其实吴芳吉“谋食”之上更有“谋道”,1928年所作《还黑石山作》一诗云:“我欲兴大学,发愿聊于此。谋道与谋食,一齐得所止。”

二、《蜀道日记》所体现之新意

《日记》采取逐日记录的形式,从1913年8月7日到9月20日,共45则,详记途中的所见所闻所感。吴芳吉8月7日已买好归蜀船票,不料蜀中局势混乱,拖轮不准上驰,只好退船票。但他决志归蜀,乃于8月9日“雇订民船”,是日下午即开船,9月20日才到达重庆。笔者认为《日记》的重新披露,对于吴芳吉研究有以下几点积极意义:

首先,纠正了以往吴芳吉生平研究当中的某些错误认识。吴芳吉《自订年表》云:“初,民国二年再自北京归蜀,赖云阳邬君镜苍之助,得至宜昌,后乃沿江乞食以行。时当讨袁军兴,孑身出入战地匪巢,历时五月,绕行三千余里,成诗七十首,以寄长兄。”[明言此行“成诗七十首,以寄长兄”,但未提及《日记》。吴芳吉之子吴汉骧《忆先君吴芳吉》云:“经三峡途中,有诗七十余首,日记数万言(日记早已散失)。”首次提到此行有“日记数万言”,并宣示该《日记》已经“散失”。吴汉骧之女吴泰瑛继承父说,又提供了吴宓曾保存日记手稿的信息。吴泰瑛《白屋诗人吴芳吉》云:“回忆、整理归乡途中写成的七十首纪行诗和几万字的日记(以后由吴宓保存,‘’中遗失)。”]不过,此说与事实出入较大。《日记》不仅未逸,而且全文曾发表于《国风》杂志,吴宓虽然保存过日,记手稿,但并非最终的保存者。据傅宏星先生当年的采访记录,日记手稿极有可能仍保存在吴芳吉的某位后人手里。关于日记手稿的聚散离合情况,笔者所知有限,不便深谈。但受以上两说影响,吴芳吉的研究者们都普遍认为该《日记》已遗失,因此为众人虚构吴芳吉的“三峡神话”埋下了伏笔。

其次,《日记》虽然只增加了数首逸诗,但足以弥补吴芳吉诗歌创作的重要一环。四川人民出版社1982年出版的《白屋诗选》一书,其中收录最早的诗篇为1915年所作《白屋吟》。但吴芳吉存世的最早诗篇应创作于1913年,因为《日记》即存吴芳吉诗词作品共六题十二首,皆为古典诗词。此外,尚有只记写诗一事而没有著录诗词原文的情况,如《日记》8月30日:“因念自出京以来,到处流连风景,有感辄以诗词发之。检点途中诸稿,已盈盈一箧,乃取线订成一册,题词其首。”9月2日:“本日约行六七十里,作诗一首。”9月13日:“晨至江嘴一庙前游散,作《泛日词》数首。”这三处,日记中都没有诗词原文。吴芳吉“历时五月”、“成诗七十首”,《日记》历时一个半月,作诗十余首,余下的五十多首诗词还有待学界进一步发掘。从这十二首诗歌可以看出吴芳吉早期就已经在古典诗歌方面有很深的造诣了,此时,“新诗”尚未出现。在新体白话诗随“文学革命”出现之后,时在上海的吴芳吉开始尝试新式旧体诗,但他的新诗创作不符合提倡白话新体诗创作者的要求,也不符合维持古典旧体诗创作者的要求,他当时又敢于反驳提倡的“八不主义”论,引来新旧两派的共讨已成必然。其实,关于“新旧诗”,吴芳吉认为:“诗本无新旧,强以新旧辨之,则已枉矣。”此论与今人诗本无唐宋乃人分唐宋之说可谓异曲同工。

最后,由于《日记》文笔生动,首尾贯通,不仅忠实记录了吴芳吉行走“蜀道”的全过程,而且为今人保存了一段三峡航运的珍贵历史记忆。《日记》对沿途情况有翔实的记录,其对地名的记载,我们可知这段旅途的进程,甚至可以为其绘出行旅地图:8月9日从夷陵开船,14日到湘溪,16日到巴东,20日到巫山,28日到云阳,9月3日到忠县,6日到丰都,11日到长寿,20日到重庆。《日记》详记途中地名、城名、滩名、景名等,其中有实名者共82处,即使不包括“未详其名”、“过大小滩四五处”、“滩险甚多,不能历数其名”、“晨过数滩”、“过滩甚多”等记载,已足“可供地理家之参证”了。此外,吴芳吉对它们的地理距离、地势情况、景物特色等做了关联性的描述。如8月13日:“下午至美人沱,舟子谓么权河至此方尽。”8月15日:“八斗者,与牛口相距五里,同为巴东下游二大滩,水大水小,皆险恶不易挽。”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吴芳吉久羁宜昌,就是出于“蜀道之难,正不可向尔”的考虑。那么蜀道有何难?难以作答,因为古人的文集或笔记中没有对此作具体描述,我们只能想象。而吴芳吉在《日记》中,用自己的亲身经历把这种想象变成了眼前的现实。《日记》8月10日:“未几,至南沱,滩水甚险。余与同舟皆起岸,悬崖绝壁,攀援而上。岩巅有大路,宽可一尺,乃缘山凿成者。余行路中,觉足下不能自主,尤不敢四望,转过一山,有瀑布自山顶泻下,声如裂帛,一路皆为飞沫浸湿,滑不敢步。余扶一舟子手,得无恙,俯瞰江中,高可百余丈,举首望天,则岩石突出欲坠。余为足软目眩,惟正墙面立。舟既过滩,复攀援而下,至江边少憩,神魂犹恍惚不定。同舟谓余曰:‘此乃大道最易行者。若在大峡内,则崎岖百倍矣!’余不觉心酸胆寒,吐舌不知所可,自思若彼时有猛虎来,必无幸矣。”8月19日:“舟系一大石前。石大可十余人围,方泊舟时,石尚在陆上,距水面约尺许;乃江涨过速,俄顷间,已没水数寸许。余方倚船篷远眺,遽闻隆隆声作,及回顾,大石已滚入江中,幸未压倒船头。石既坠下,大浪遂作,舟几为冲去。”《日记》中凡用“起岸”或“起滩”二字,皆是舟遇险滩,船客不得不下船沿江步行的情况。

吴芳吉慑于船过险滩的危险,曾有两次想要放弃走水路而代之以陆路。8月15日:“余以水行之险,万倍于陆,拟返归州陆行。老齐急止余曰:‘天气太热,万不可去。且巫峡中无路可走,往往峭岩绝壁,虽猿猱不能攀渡,矧先生文弱如此!’余曰:‘滩水凶险,奈何?’老齐曰:‘此亦无法。若陆路能行,早已往矣。实莫如何事也,安之为善。’此时余心殊悒悒,可恨无费长房缩地之方,以移巴山蜀水于舟前也。”《日记》中亦有直言蜀道难者,如8月17日:“行久之,至火焰石,峡中最险滩也”、“热极思死,所渭蜀道之难者,恐于此尽之”。8月19日:“诸客皆谓舟虽停泊,犹有此险,可知蜀道之难,令人胆寒矣”。

其实,三峡航运在秦汉以前是非常畅通的,较少滩险。宋代以后,由于自然环境的巨大变迁,航运开始变得困难起来,有的航段需要拉纤、绞滩,有的甚至还需要人和货下船,空船而过。《日记》多记此种情形,拉纤的例子前面已引用过,此处举两处人和货下船的例子。《日记》8月13日:“舟子入水,以肩移之,缓缓而行。”8月16日:“诸客皆谓此滩滩口过高,船载重,恐不能渡。因将所载货物,全行运岸。零星狼藉,如避兵燹,舟子尤可恶,一线一丝皆移至岸上。”由于三峡已蓄水建坝,天险已成为历史,一去不复返。《日记》记录了当时帆船过三峡时的情景,因而对保存这些珍贵历史片段至关重要。

三、《蜀道日记》的研究价值

综观吴芳吉一生,其早年被清华开除后,过三峡返回江津的这段经历,既能体现他的性格特色,又富有传奇色彩,所以也一直吸引着研究者的目光。但毫不讳言,在误认为日记遗失的情况下,研究者们对此不仅投入了极大的热情,而且自觉不自觉地进行了虚构和神化。他们所著之书或所写之文中,凡提及者,皆大同小异,并且都是以讹传讹,层层增益。吴汉骧《忆先君吴芳吉》云:“(吴芳吉)最后下定决心步行回家,经三峡,历时五月余,沿途乞讨,拉牵(纤),备受艰辛。”[此说中的“步行回家”已脱离吴芳吉“沿江乞食以行”(沿江以行的前提是已“雇订民船”)的事实了。施幼怡《吴芳吉评传》:“(吴芳吉)辗转到了宜昌时,川资已告罄尽,不得已只得沿江步行。一路上历尽艰险,危崖峭壁,险滩恶水,还不时有兵匪盗贼的威吓,真是前途茫茫,吉凶难卜;与此同时,还有生活的威胁,为了活命,不得不在途中出卖劳力,寻些活干,多数时间是替木船拉纤绳,在找不着活干的时候,甚至乞讨度日。此行历时五个月,跋涉三千余里,终于一步一步地走完了这苦难的历程,于这年秋天,回到,江津白沙镇。”]此说在“沿江步行”的基础上,增添了“出卖劳力”,靠拉纤维持生计等虚有描写。黎汉基《社会示范与道德实践——吴宓与吴芳吉》的描述与施幼怡之说无差,只是综合了吴汉骧“行抵木洞已疲惫极了,衣服破烂不堪。求助于一教堂内,发信回家,芳粮六伯得信后赶至木洞将父亲接回德感坝老家”的描述。吴汉骧所云“行抵木洞”一事也需再考证,《日记》9月19日全天所记仅为:“天雨而冷,由木洞开舟。终日卧读,夜复与同舟谈人事苦乐。余谓乐中多苦,苦中有乐,安苦安乐,节义乃见。”而次日,即日记最后一天,吴芳吉已“安抵重庆”了。

吴芳吉从宜昌到重庆这段路程中是否步行、是否乞讨、是否拉纤,只要读日记原文,这些疑问就不解而知了。首先,吴芳吉“沿江步行”的前提是已经“雇订民船”,只是出于蜀道水路天险的原因,作为船客不得不数次“起岸”、“起滩”。不能因为吴芳吉下船步行过,就认定他是一路步行回蜀的。

其次,施幼贻“乞讨度日”之说也值得商榷。吴芳吉《自订年表》,用“乞食以行”只是一种自嘲,是对自身生存状态的一种不满,研究者们不必将其落至实处,以致轻率地将吴芳吉视为“丐帮”一员。且看吴芳吉在《日记》中如何使用“乞”字,8月27日:“久之,舟不至,因就沿山草舍乞饮。农妇更请食粥,与谈本地风土俗情甚多。”老妇既然“请”食粥,可见吴芳吉是受到了礼遇的,但他仍说是“乞饮”。看来“乞饮”之“乞”字,即“求”字意,有求因而有请,与乞讨、施舍大别。若然,其在8月7日所云“腼然行乞,所得差足附川江拖轮回蜀”中的“行乞”二字也只能表示他多方筹措回乡路费,并没有在街上“设点摆摊”。再说,吴芳吉此次虽然不是荣归故里,但也是在准备好途中所需资金的前提下才回蜀的。《日记》中记吴芳吉“购药”、“买菜”、“买马铃薯”、“购饼”、“买糖煮茶”、“买梨”、“买豆腐”等经济消费活动共十余次,资金还算充裕,在动乱年代,能够购买生活所需品已经是很难得了。何况吴芳吉还有余力帮助别人,常与人分食。

最后,吴芳吉“出卖劳力,寻些活干”,靠“替木船拉纤”为生,也是扭曲事实之说。吴芳吉在途中确实有过拉纤的经历,但都是为了帮助木船安渡险滩,而不是做职业“纤夫”赚取生活费用。《日记》8月11日:“舟复开行,一路皆滩,余等皆登陆为之牵挽。”8月12日:“下午至塔洞,亦一大滩也,起岸牵缆,烈日如火,急不得上。”8月14日:“石嘴伸人江中,水流迅疾,甚难牵挽。余及诸客皆登陆力助。”8月15日:“强雇十余人复挽之,余亦力助。”8月17日,“继而舟出纤二条,恳客加挽,众皆竭力助之,且挽且行。”8月19日:“余以此滩若不能渡,必被浪冲撞破,乃亟解衣,与诸客力助。舟子狡甚,故饰努力态。诸客乃以二人监督之,余则拉纤。”以上共计6次吴芳吉拉纤经历,但此拉纤非彼“拉纤”。读日记原文,即可解开吴芳吉以做“纤夫”为生的误会。

余论

吴芳吉3岁读《诗经》,4岁读《尚书》,并能背诵其中的一些篇章,在母亲的悉心教育下,从小就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承继了中国知识分子忧国忧民、仗义正直等优秀情操。虽然,吴芳吉1919年所写诗句“三日不书民疾苦,文章辜负苍生多”常被用来表明其诗歌创作主旨,但是,关注民生的情怀不只存在于诗歌领域,在《日记》中也有体现。如《日记》描写纤夫生活。8月13日:“挽纤者尤可怜,肩上则挽船,头上则烈日如火,足下又荦确难行。赤身露体,往还于危岩悬径上。渴则俯江边牛饮,浊水如泥,不顾也。其稍裕者,仅有汗衣草帽,少避风雨而已。老者或五十,或六十。幼者或十岁,或仅垂髫。闻舟子云,彼辈由宜昌至重庆,千余里间,凡月余日,不过得千余文,或两千文而已。嗟乎!方谓吾到处奔波,日日在劳愁焦感中,苦无复加矣。乃竞有较吾苦千万倍者。以今观之,苦乐判霄壤矣!然此不过吾目中所睹苦象。其较此更苦千万倍者,尚不知有若干人。舟子虽苦,犹日能饱食,夜能安眠。力资虽微,差足糊口。彼哀告无门,转死沟壑,天涯沦落,饥馁相寻,而举目无亲,进退不可者,尤不知其有若干矣。”如《日记》关注导致民生疾苦的动乱军事环境。8月11日遇一老翁:“谓来时万县已独立,重庆亦然,自称讨袁军。”8月12日:“吾于是知兵之为物,诚残暴甚于禽兽,使世界上一日有兵,强权一日不能灭,公理一日不能伸,而世界一日不能安。如期谋世界和平,首宜从罢兵下手。”8月23日:“相谈甚久,谓川东各属皆独立,隶所谓熊克武其人者之下。王谓以成渝不合故。余笑而谓之日:‘外患方急,内乱频仍,累卵之势已成,燕巢之危焉救。”’王指王栋臣,时为守川一管带,吴芳吉游白帝城时与其结识。其所云“成渝不合”也是在蜀道天险之外,导致吴芳吉回乡之旅异常艰辛的人为原因。9月13日:“闻熊克武已逃入贵州。在此者,皆溃卒也”、“夜间炮声震天,闻系溃卒劫掠四乡,远闻呶呶哀号之声,天明乃止。距此十余里,皆被劫无遗云。”

第8篇

关键词:中职生;沉闷;改革;活跃

提到中职学生,许多老师往往认为学生有“三差”:即基础差、行为习惯差、学习能力差,这是事实。特别是作为基础课的语文课,因为学生基础差,而且学生课下又不会去主动学习,不能积极配合老师完成授课内容。于是,出现了包括语文课在内的基础课课堂上学生不认真听课的情况。因此,许多老师认为没办法发挥老师的课堂魅力。其实,情况恰恰相反。为了使语文课堂充满活力,笔者进行了几点尝试,已初见成效。

一、课前新闻

把时事融入语文课堂,教会学生放宽眼界,对事物有自己的见解,学会用辩证的眼光看问题。课前,老师把最近发生的国内、国际大事“播放”给学生,然后进行简单的评论。在讲到“2011年10月9日纪念100周年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的时候,问及发生于哪一年,有一位同学喊道“1949年”,立刻引来了其他同学的“语言攻击”,有一位同学说出了正确答案“1911年”,老师肯定了答案,其他同学都投来了羡慕的眼光。当然,老师相信,这一问题学生会记得更深刻。于是,老师又讲了关于的意义,学生们认真听讲,无形中得到了爱国主义教育。

二、把学生带出课堂

秋天的校园很美,身处其中能给人以美的享受。这么美的景色,虽然学生身处其中却不会欣赏也是枉然。于是,上课时把学生带出教室,徜徉于美丽的校园、感受深秋美景、体验中国文化,在这样美的环境中学生不仅陶冶了情操,也学会了审美,同时还有美育的收获。

三、学生自主展开讨论

在课堂上充分展开讨论,对学生而言是一种锻炼和提升,对老师而言也是一种学习。在讲到“我现在就付诸行动”时,讨论一个问题:文章强调行动的重要性,这没有错。但只要有行动就能成功吗?试举例说说你的看法。学生都积极参与了讨论,经过同学们的讨论总结出结论,下课后,好多同学都说,这节语文课真有意义!

四、充分肯定学生

大多中职生最大的心理问题就是“自卑”,表现为极度的自我,极度的自信,或者干脆认为自己一无是处。在这种情况下,首先老师要调整心态,鼓励学生表达,哪怕是错的,只要勇于开口,表达清楚就可以,慢慢地帮助学生克服心理障碍。先肯定学生的优点:“这件事情你做得很好,很有创造性”“这个问题你理解得很到位”。“但是,”话锋一转,要提出不足之,如:“没按老师的要求去做”“不够深入、具体。”“希望”“下次认真细致些”“全面了解整个问题”等激励性话语给出意见。整个过程学生不但容易接受,知道了自己的长处,怎样补足短处并且知道,还知道了以后进步的方向,可谓“一举多得”。

五、写出自己的心里话

语文的基本能力最终落实在“写”上。每周学生会写周记,写下自己一周的所感所想。有一个学生在日记中,他说最近不知道怎么了,状态不好,所以对老师感觉很愧疚,请老师原谅他并且帮助他改正。作为老师了解了学生的心里话,应该以诚相待,首先感谢学生的坦诚,也诚恳地提出批评,并且给出一些建议。处在这个年龄段的孩子都有些情感上的困惑,在日记中会表露出来。以大姐姐的口吻跟学生进行沟通,引导学生正确对待这种朦胧的情感,不否定,但也不提倡。

六、教学形式多样化(多媒体、朗诵比赛、阅读课)

课堂教学形式灵活多样,会让课堂始终保持新鲜的血液,充满活力。讲到“中国园林的风格”,运用大屏幕向学生展示一些有关园林的知识和图片,再结合课文,学生就很容易把抽象的知识形象化、系统化了。

有篇文章《我现在就付诸行动》,课前用一段相关的音频营造了一种激励奋进的气氛,让学生去感受。又专门利用一节课让学生进行文章的朗诵,以竞赛的形式评选出优胜者,学生参与性较高,且通过朗诵更进一步体会出一个道理:认准目标付诸行动,刻不容缓!当然,仅仅靠学生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和学生以前积累的一些知识是不够的,所以阅读课必不可少。从阅读中汲取养分,提升文学素养,精选一些书籍杂志:《意林》《读者》《青年文摘》《特别关注》等等,学生其实非常喜欢看书。经过筛选的书籍对学生的意义不仅无形中提高了素养,陶冶了情操,在实际生活中也能有所感悟,对今后的人生都会有所启示,在写作中无从下手的少了,不知所云的少了,日记感悟多了,知道的东西多了,看问题的角度更加宽广了……阅读的好处不言而喻。还有其他形式,需要我们去积极努力地探索发现。

第9篇

一、培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习的动力,是成功的秘诀。对学生写话的评价多采用鼓励性的语言,以赞赏的眼光看学生的作品。尽量找出他们的优点,大力鼓励,大力表扬。对学生的评语不是简短的好与坏,而是以积分的形式不断累积,对于好的句子,学过的词语,课文中积累的词语,能够在习作中出现……都要加分。还要鼓励学生多看看同学的作文,取长补短,共同提高。为了鼓励学生,积分一周公布一次,对积分高的进行奖励,以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二、重视口语交际,以说促写

叶圣陶先生明确提出:“作文与说话本是同一目的,只是所用的工具不同而已,所以在说话的经验里可以得到作文的启示。”在低年级,口语交际是一项重要内容,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一优势,在口语交际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写一句或几句完整的话。因为有了对话的基础,学生比较容易下笔,写出来的内容自然比较丰富,句子比较完整、通顺。比如“介绍我的家”主题口语交际,在对话交流后,教师让学生写话,多数学生能围绕主题,从家居、成员、特点各方面写话,某种程度是课堂口语教学发言的再现。

除了课堂上进行说话训练外,利用活动课,班会课对学生进行训练。班会时间除了教师必须讲的事情外,其余时间留给学生自己,说自己看课外书有何收获,说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生活趣事趣闻……先小组交流,讲给同伴听,再推荐几个在班上讲。对胆小的学生,先让他们在自己座位上讲,逐渐到讲台前面向大家讲。一位学生在说话的时候,要求其他学生认真倾听,努力寻找他们成功的地方,热情地帮助他们,鼓励他们。

三、观察生活,引导写话

生活是习作的源泉,要引导学生提高写话兴趣与水平,很重要的一个环节且要引导学生观察生活,自由地用笔记下自己的生活所见所想。引导学生贴近生活进行观察,可以有几种作法:一是确定范围,连续观察。教师规定一个较宽的范围,让学生选择自己喜爱的事物观察,写下自己的观察积累,比如让学生观察门前的花,不给学生限制多少句,能写多少就写多少。二是定点观察,详细写话。教师可以根据训练需要,有针对性地或引导学生观察“校园一角”,按顺序写下自己观看到的景物,或引导学生观察学校的一件花草,注意指导观察其特点。观察某一景物后,指导学生围绕中心进行说话写话练习。

四、观察图画,引导写话

小学生活泼可爱,富有想象力。低年级是儿童想象活动的敏感期。教材中有大量的插图,色彩鲜艳,声情并茂,教学时应利用这一教学资源,教给学生看图的方法,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述图意,或是想象串编故事,让学生把自己的发现和想象写下来。无论是表达图意,还是串编故事,都需要学生思维加工的过程,有助于培养学生有意地重现表象的技能,包括在头脑中有目的地产生丰富的表象。

五、加强阅读,重视积累

我要求学生坚持天天读书,读语文书,同步作文,小星星,摇篮报,童话系列、优秀作文、连环画……以增加学生的阅读量。在读的过程中积累好词佳句,专门准备一个收集好词佳句的笔记本,每周在班上交流一次,为写话打好基础。

六、从简短的句子写起

从造句入手。根据一个词写一句话,要求把话说完整,下一次在这个基础上把话说具体。如用“文具盒”造句,有的学生写:我有一个文具盒。在这基础上引导学生:我有一个什么样的文具盒,这个文具盒怎么样。以扩句的形式,逐渐训练学生写话,由浅入深,逐步提高。

坚持写日记。日记是经常性习作最好的载体,养成良好的日志习惯是提高学生习作水平的重要保证。从一年级下学期开始,我就引导学生设置“写话练习本”,到二年级改为日记本,其实主要是写话,从一句写几句,甚至一段,不管他们写得好坏、多少,只要他们坚持每天一记,教师给予批改,还为每位学生写鼓劲性评语。每周进行一次交流,在班级中交流他们的优秀日记,使他们有一种成就感。学生逐渐养成习惯,这可为提高作文水平迈好一大步。

我要求学生把每天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写下来,哪怕只能写一句完整的话也行,也要求无错别字,句子通顺。只要坚持天天写,天天反思,一定能提高。例如:今天受到了批评,要写出为什么受到批评,是自己的问题还是老师冤枉了你,你当时的心情是怎样的,后来的心情又是怎样的;如看了电影《自古英雄出少年》后,将你心目中的英雄写出来,写出你为什么敬佩他。

第10篇

只是为了消失

所有或深或浅的悲欢

只是为了一去不复返

生命里

珍珠般尘封的快乐太少

心在冰河之下

静静地舞蹈

永远不想知道

哪里出了差错

在千世的轮回里

与你

相遇别离

足够让我感激

转身昔日丝竹依然动听

1

曾经。这一处飞霞逐流,风和日暖。

莺莺燕燕,婀娜风转。

天地相依,走过千年。走过渡口。

如今。长劳劳。水云间。芳草望断。你比天远。

2

渡口。井然有序的苍茫。又一次来到这里。究竟我在找寻什么?等待什么?

我听到鸽子的翅膀扑打空气干涩的声音,岁月沙哑的歌声。

从远处吹过来。微微漾起一种熟悉。

我又开始想你。夜色,挡住哭泣的心。我停下来无法前进。

听到远方。听到你的声音。你说正在行走,却没有方向。

和所有游走的年华并站肩在一起。等待。

我多想把自己等待成舟旁的一棵树。

让所有的渴望都在这云水间生根。

3

时光的鸟群,掠过渡口。掠过头顶。为我衔来初恋的梦呓。

你还会回来吗?当初说要和我一起写地老天荒的那个你。

起伏的背影。尘埃的心。一梦千寻。花飞。雨落。

当年在这渡口等待的人是你,现在等待的人是我。

千世轮回才有的一次缘分。

是在哪里出了差错。渡口的此岸彼岸,很短很短。

为什么一别之后,走了很长很长的岁月,我们没有再遇见过。

一片花瓣飘过。给我怀念的苍凉。花瓣里有谁的叹息,薄如蝉翼。

4

夜色披着微风飞翔而来。

渡口。静如往昔。我打开月光这本日记。

你走后,我把所有盘旋不去的的思念和等待都写在月光里。

等待是心头一片纯洁的云。是那遥远的青春。是那逝去的脚印。来不及许愿的流星。

等待染绿了春天。花朵是你。春天是你。舟旁的树是你。树旁的舟是你。没有远方的天空是你。没有天空的远方是你。等待的故事里,你是唯一的主题。

等待有那么一天和你一起。一起并肩观望。观望花好月圆。

在这渡口的月光里,打开所有关于我们遥远的青春,地老天荒的记忆。

5

伫立。我所等待的也许只能是当初的你。是那遥远了的青春。折叠。折叠。又拉长的身影。

豁达的天堂。花一朵,含苞未放。是那在记忆里复活了的十六岁的花季。

握手相看其奈何。遍地都是陈旧的时光。泪落如泻。

渡口。月光,一片叮当响。心事又一次萌芽,生长。开花。

花开了。其色如玉。枝枝摇曳。遍植我荒芜的梦境。

其香如春。流淌过远方的树林,田野,屋顶。

流向渡口。流向我披满时光灰烬的心灵。

6

远处,蝉声如雨。

永远清醒的渡口。还没醒来的爱情。轻愁太浅太近。

想着。梦着,梦着。想着。

淌过月光。你葱绿安详地向我走进。

一如既往的默契。一如既往的微笑。一如既往的拥抱。

你用宽宽的手掌温暖我被尘土覆盖着的冰冷的灵魂。

那支古老而又年轻的歌终于不用再继续跋涉撑起伞状的梦睡去。

夜那么柔和。渡口依然清醒。

7

渡口。天明。清风微凉。

蜘蛛们徒劳奔波织网。

依然只有我站在这里。

你还会回来吗?采来风和日暖。莺莺燕燕。装饰这渡口---我唯一的房间。

你走后。房间里空空荡荡。到处都是幽暗。到处都是雨水。

我就坐在房间中央写童话。写和你和秋天有关的童话。

红颜霓裳未央宫。

你还会回来吗?回来看我为你轻舞水袖。青丝飞扬。低吟浅唱。

你还会回来吗?把此岸彼岸等待的梦加起来,是不是就可以铺设一条柳岸花明的路。

你还会回来吗?不要只给我怀念的苍凉。

你还会回来吗?请天空为我们下一场离别的雨。

在雨中的渡口,我们一起散步。然后,各自远去。

所有的时光,时光的鸟群都将这样,无幽不至。无远不往。

第11篇

课后练习重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着眼于积累语言,启发思维,培养语文实践能力。本册教材课后除了安排朗读、背诵、写字、词句理解与运用等语文练习外,还编排了词句积累与扩展的练习;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二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人教版5篇,供大家参考。

二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1一、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构建了开放的、富有活力的教材体系,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合作方式,着眼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实践能力,培养创新精神,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教科书设计了八个专题,围绕专题以整合方式组织了八组教材内容。依次是:美丽的秋天,丰富多彩的学校生活,热爱祖国,怎样看问题、想问题,友好相处、团结合作,关爱他人,保护环境、爱护动物,热爱科学。每个专题的涵盖面都比较宽泛,避免了局限性。教材内容贴近儿童生活,体现时代特点,具有一定的德育价值。

每组教材都包括导语、一课“识字”、四五篇课文以及“语文园地”。各部分相互联系,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识字的形式多样,有词语、成语、谚语、三字经、对联、儿歌等。全册课文共三十四篇,内容丰富,体裁多样,语言生动,对学生有较强吸引力。全册课文不再有全文注音,多音字随文注音,生字在当页文下列出,注有汉语拼音并配有赏心悦目的背景图,以引起学生的注意。“语文园地”包括四个栏目:我的发现、日积月累、口语交际、展示台。八组课文后安排了六篇选读课文,供学生课外阅读。最后是两个生字表。生字表一是要求全册认识的字450个;生字表二是要求会写的字,有350个。除了“识字”和课文外,在“语文园地”里也安排了少量要求认识的字。

二、教学目标:

1.复习巩固汉语拼音,能借助汉语拼音识字、正音。

2.认识450个字,会写350个字。

要求认识的字能读准字音,结合词句了解意思,不作字形分析,不要求书写。要求会写的字能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理解意思,正确书写,练习在口头和书面表达中运用。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在生活中自主识字。养成学生良好的写字习惯,书写规范、端正、整洁。

3.会使用音序查字法,学习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培养独立识字的能力。

4.喜欢阅读,对阅读有兴趣,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能背诵指定的课文和自己喜欢的课文片段。

5.能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主动积累词语。

6.能阅读浅显的课外读物,能与他人交流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养成爱护图书的习惯。

7.认识课文中出现的常用标点符号。

学习使用句号、问号和叹号。

8.逐步养成讲普通话的习惯和愿意与人交流的意识,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听懂主要内容,能主动与别人交谈,讲述简短的故事和见闻。

说话时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

9.对写话有兴趣,能把看到的、想到的写下来。

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了解日记的格式,学习写日记。

三、教学策略:

(一)识字、写字教学:

1.教学时要注意引导学生借助拼音和字典学习生字,发现生字与熟字的联系,用学过的识字方法、偏旁部件记认字形。

教师要相信学生能够独立识字,要鼓励学生用自己最喜欢、最习惯的方法认识汉字。

2.巩固识字是教学的难点,教师要引导学生在游戏中、活动中、语言环境中巩固识字。

3.复习、巩固识字要提倡在同学之间的交流合作中进行。

如;做组词、组字游戏,一起制作生字、词语卡片,互相交流课外识字的途径及成果。

4.在识字要求上,不要“一刀切”,要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

做到下要保底,上不封顶,允许个别学生发展得一些。

(二)阅读教学

1.阅读教学,首先要重视朗读的指导,在学生读正确、流利的基础上,指导学生读出感情。

让学生在入情入境的、充分阅读、感悟的基础上,自悟出来的,有了语感读出来的。朗读的形式要多样,如:分组读、集体读、男女生对读、配乐美读、分角色表演读,等等。

2.进行阅读教学,要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质疑问难,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阅读感受。

要给学生比较充分的读书、交流阅读够受的时间。要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不要拘泥于教学用书中的提示,只要学生的感受合情合理,就应该予以肯定。

3.在课堂教学中,对提问一定要精心设计,问题既要有思考价值,又要能引起学生兴趣。

鼓励学生互相释疑、合作释疑,培养他们勤思善问的习惯和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口语交际教学

教材中的八个口语交际,内容与本组专题有密切联系,且贴近学生生活,学生会有话可说。

1.教学时要重视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和点拨引导,放手让学生交流。

2.学生交际的时候,教师要注意倾听,发现语病,要以适当方式予以纠正,规范口头语言。

教师还要善于发现学生充满童趣的精彩语言,及时给予肯定,使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自由、愉快的参与口语交际,使口语交际成为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有目的、有层次的口语交流的过程。

3.除专设的口语交际课,教师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此文转于斐斐课件园FFKJ.Net]的口语交际能力,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主动大胆地与人进行口语交际,不断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水平。

(四)语文综合性学习

在教学中,教师要努力开发、充分利用语文课程资源,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实践活动要与教材内容有一定的联系,可以将游戏、唱歌、猜谜语、表演等引进课堂,也可以带领学生走出校门,走进自然、社会,走进沸腾的生活,使学生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

四、学生情况

二年级大部分同学学习认真,上课能认真听讲,积极举手发言,课后按时完成作业,他们聪明好学。但也有少数一部分同学基础较差,个别同学头脑不够聪明,反映慢,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要重视后进生的学习,使他们逐步赶上大部队。

家长为职工的很少,多数经商,物质生活一般,少数家庭特别的富裕。家长的文化水平参差不齐。部分家庭不能为学生提供良好、安静的学习氛围。学生的习惯和意识单凭校园的要求收效甚微,需要去的家长的支持、协作。

本学期要加强家访,加强对学习能力相对较弱的学生的管理,加强家长和班级的联系,加强对学生即时成长研究。

经过上一学年的学习,同学们已经具有一定的识字及记字的能力,初步懂得和掌握了一定的识记生字的办法,有自主学习的意识,并且经过一年级时,老师有意识的引导,学生之间已经形成了互助合作、团结协作的意识,因此在学习时能够互通有无,掌握起知识来较为容易,多数同学应该能够很好的理解及进行运用。但是在学习中,也暴露出一些存在的不足,如形近字易混,个别易出错的生字,虽然教师在课上进行了强调,但是作业中仍然有出错的现象,说明学生不够认真,另外在写话过程中,需要学生掌握的标点符号,学生掌握起来会有一定的难度,针对这一现象,教师在教学中要格外注意。而写话时,如何将语言化为文字,也需要我们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运用各种办法使学生能够比较好的掌握。

五、教学进度

周次

教学内容

周次

教学内容

1

识字1、课文1—3课

13

课文20—21课、语文园地五

2

课文4、语文园地一

14

识字6、课文22—23课

3

识字2、课文5—6课

15

课文24—25课、语文园地六

4

课文7—8课、语文园地二

16

识字7、课文26—27课

5

国庆节放假

17

课文28—29课、语文园地七

6

识字3、课文9—10课

18

识字8、课文30—31课

7

课文11—12课

20

课文32—34课

8

语文园地三、识字4

21

语文园地八、自读课文

9

课文13—15课

22

期末复习

10

课文16—17、语文园地四

23

期末复习

11

期中复习、期中测试

24

期末检测

12

识字5、课文18—19课

二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2一、班级情况分析

本学期,本班学生45人,男生29人,女生16人。经过一年的语文学习,学生已经认识了好多生字,积累了一些词汇,语言能力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但部分同学学习没有自觉性,依赖性较重,所以班级中学习成绩层次分明。对于这部分学生有待于今后教学中采取多种方式,激发其学习积极性,引导其主动地发现、探究。使他们感到学习语文的快乐,进而不断产生学习的动力,并逐渐使学习成为自身发展的需要。

另外一方面,大部分学生已经能遵守课堂纪律,积极发言,按时完成作业,逐步培养正确的学习习惯。但仍有一部分学生的书写习惯差,纪律意识不强,对学习不在意,经常忘写作业,上课做小动作等。尤其是班级里的几个特殊学生,由于先天智力存在不足导致学习和习惯培养上的障碍。这部分学生仍需要不断地加强习惯教育和智力启蒙,尽可能地在学习上达到合格要求。本学期的语文教学教育任务还是十分艰巨,重在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和语文学习的能力。尤其是学生的书写习惯要花时间纠正、培养,学写一手端正、美观的铅笔字。另外还要引导学生多背诵中华古诗文,养成每日阅读书籍的习惯,注重课外识字的能力培养,逐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科书设计了八个专题,围绕专题以整合的方式组织了八组教材内容。依次是:美丽的秋天,丰富多彩的学校生活,热爱祖国,怎样看问题、想问题,友好相处、团结合作,关爱他人,保护环境、爱护动物,热爱科学。每个专题的涵盖都比较宽泛,避免了局限性。教材内容比较贴近儿童生活,体现时代特点,具有一定的德育价值。每组教材都包括导语、一课“识字”、四~五篇课文以及“语文园地”。各部分相互联系,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识字课的形式多样,有词语、成语、谚语、三字经、对联、儿歌等。全册课文共三十四篇,内容丰富,体裁多样,语言生动,对学生有较强的吸引力。

本册课文不再全文注音,多音字随文注音,生字在当页文下列出,注有汉语拼音并配有赏心悦目的背景图,以引起学生的注意。本册教材仍然坚持“多编少搬”的原则,所编选的课文,仍然体现内容丰富、充满情趣的特点。本册课文语言规范,浅显易懂,便于对学生进行朗读、背诵、复述、口语交际等训练。插图精美,富有童趣,便于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其形象思维能力。

三、教学目标

1、学习习惯

(1)继续掌握正确的读写姿势,并养成习惯。

(2)继续培养专心倾听的习惯,养成认真写铅笔字的习惯。

(3)培养勤于朗读背诵,乐于课外阅读的习惯。

2、汉语拼音

(1)继续巩固汉语拼音,利用汉语拼音帮助识字、阅读、学习普通话。

(2)认识大写字母,能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

3、识字写字

(1)准确认读450个生字,会写350个生字。

(2)能按笔顺正确书写、默写生字。能按字的结构把字写端正、匀称。

4、口语交际

(1)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听懂别人说的一段话和一件简单的事。

(2)能在看图或观察事物后,用普通话说几句意思完整、连贯的话。

(3)能当众说话,做到口齿清楚,语句完整,有礼貌。

5、阅读

(1)继续学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指定的课文。能复述课文。会分角色朗读课文。

(2)能联系语言环境和生活实际,理解常用的词语的意思。

(3)能借助语言文字理解课文内容,想像课文所描绘的情境,知道课文的大意。

6、写话

(1)能运用学过的词语写句子,能理顺次序错乱的句子。

(2)学习按一定的顺序观察图画和简单的事物,写几句连贯的话。

(3)学会“祝贺”、“购物”、“待客”等方面的言语交际的本领,能用几句连贯的话把有关的内容写下来。

(4)学习使用逗号、句好、问好和感叹号。

四、教学重难点

1、认识450个字,会写350个字。

要求认识的字能读准字音,结合词句了解意思,不作字形分析,不要求书写。要求会写的字能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理解意思,正确书写,练习在口头和书面表达中运用。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在生活中自主识字。养成学生良好的写字习惯,书写要规范、端正、整洁、美观。

2、喜欢阅读,对阅读有兴趣,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能背诵指定的课文和自己喜欢的课文片段。

3、逐步养成讲普通话的习惯和愿意与人交流的意识,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听懂主要内容,能主动与别人交谈,讲述简短的故事和见闻。

说话时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

五、教学措施

1、让学生借助汉语拼音读准字音,分析记忆字形,看图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

发挥创造性,设计活泼多样的教学方法,在游戏中、在活动中、在语言环境中巩固识字。注意纠正学生的写字姿势,培养良好的写字习惯。

2、重视朗读指导,采用多种方法,每篇课文都要给学生充分朗读的时间,充分利用插图,联系生活实际,帮助学生在语言环境中理解词语和句子的意思。

3、注意每组教材在内容上的联系,从整体上把握教材内容,设计教学方案,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4、教学时,教师要充分发挥“学习伙伴”的作用,借以引导学生认真思考,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积极参与交流、讨论和语文实践活动。

将游戏、唱歌、猜谜语、表演等引进课堂,也可以带领学生走出校门,走进自然、社会,走进沸腾的生活,使学生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

5、引导学生积累好词佳句、优秀篇段并复习巩固学过的字词,进行语文基础知识的综合练习。

教学时,要鼓励学生独立完成练习,主动积累词句,将积累的词语运用于口头和书面语言之中。

6、鼓励学生互相释疑,合作释疑,培养他们勤思善问的习惯和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3一、本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由“识字”、“课文”和“语文园地”组成。各部分相互联系,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课文”安排了8个单元,每单元4~5课,共34课。每单元安排1个综合练习,共8个。

本册继续采用“识写分流”的办法安排生字。全册共安排生字450个,其中要求写的为350个。

本册教材安排课文34篇,其中韵文8篇。大体上按内容分为8个单元:1~4课为“秋光篇”,课文内容大都与秋天的物候有关;5~8课为“生活篇”,意在反映儿童的生活乐趣;9~12课为“祖国篇”,意在培植学生爱祖国、爱首都、爱中华民族的情感;13~17课为“人生篇”,意在让学生认识社会,明辨是非,学会在故事中感悟生活;18~21课为“团结篇”目的是引导学生与人要友好相处,团结合作;22~25课为“情感篇”意在让学生学习用真情获得真情,培养爱心;26~29课为“环保篇”,主要教育学生热爱自然,保护环境;30~34课为“科学篇”,意在让学生关注科学,从而爱科学,学科学。

本册教材仍然坚持“多编少搬”的原则,所编选的课文,仍然体现内容丰富、充满情趣的特点。

本册课文语言规范,浅显易懂,便于对学生进行朗读、背诵、复述、口语交际等训练。插图精美,富有童趣,便于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其形象思维能力。

二、班级情况分析

我班学生人数51人。年龄大多是7岁左右。经过一年的语文学习,有了一定的语言基础,但由于教材变动较大,要求认识和会写的字很多,课文篇幅很长而且全部脱拼音了,对于刚上二年级学生来说真的很难。而且我班学生男女比例悬殊,男生比女生多,男生比较好动,上课注意力较难集中,学生年纪较小还是容易受他人影响分散注意力,影响学习效果,大部分同学学习认真,上课能认真听讲,积极举手发言,课后按时完成作业,他们聪明好学。但也有少数一部分同学基础较差,个别同学头脑不够聪明,反映慢,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要重视后进生的学习,使他们逐步赶上大部队。

三、教学目标:

1、学习习惯。

(1)继续掌握正确的读写姿势,并养成习惯。

(2)继续培养专心倾听的习惯,养成认真写铅笔字的习惯。

(3)培养勤于朗读背诵,乐于课外阅读的习惯。

2、汉语拼音。

(1)继续巩固汉语拼音,利用汉语拼音帮助识字、阅读、学习普通话。

(2)认识大写字母,能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

3、识字写字

(1)准确认读450个生字。会默写出350个生字。

(2)能按笔顺正确书写、默写生字。能按字的结构把字写端正、匀称。

4、口语交际

(1)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听懂别人说的一段话和一件简单的事。

(2)能在看图或观察事物后,用普通话说几句意思完整、连贯的话。

(3)能当众说话,做到口齿清楚,语句完整,有礼貌。

5、阅读

(1)继续学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指定的课文。能复述课文。会分角色朗读课文。

(2)能联系语言环境和生活实际,理解常用的词语的意思。

(3)能借助语言文字理解课文内容,想像课文所描绘的情境,知道课文的大意。

6、作文

(1)能运用学过的词语写句子,能理顺次序错乱的句子。

(2)学习按一定的顺序观察图画和简单的事物,写几句连贯的话。

(3)学会“祝贺”、“购物”、“待客”等方面的言语交际的本领,能用几句连贯的话把有关的内容写下来。

(4)学习使用逗号、句好、问好和感叹好。

四、教学措施

1、充分利用阅读课,注重读写结合。

2、充分利用各种电教媒体,提高学生的习作兴趣。

3、习作紧密联系生活实际,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习作源泉。

4、加强课外阅读,开拓学生习作视野,丰富学生阅历,积累词语。

二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4一、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构建了开放的、富有活力的教材体系,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合作方式,着眼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实践能力,培养创新精神,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每组教材都包括导语、一课“识字”、四五篇课文以及“语文园地”。各部分相互联系,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识字的形式多样,有词语、成语、谚语、三字经、对联、儿歌等。全册课文共三十四篇,内容丰富,体裁多样,语言生动,对学生有较强吸引力。全册课文不再有全文注音,多音字随文注音,生字在当页文下列出,注有汉语拼音并配有赏心悦目的背景图,以引起学生的注意。“语文园地”包括四个栏目:我的发现、日积月累、口语交际、展示台。八组课文后安排了六篇选读课文,供学生课外阅读。最后是两个生字表。生字表一是要求全册认识的字450个;生字表二是要求会写的字,有350个。除了“识字”和课文外,在“语文园地”里也安排了少量要求认识的字。

二、教学目标:

1.复习巩固汉语拼音,能借助汉语拼音识字、正音。

2.认识450个字,会写350个字。

3.会使用音序查字法,学习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培养独立识字的能力。

4.喜欢阅读,对阅读有兴趣,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指定的课文和自己喜欢的课文片段。

5.能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主动积累词语。

6.能阅读浅显的课外读物,能与他人交流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养成爱护图书的习惯。

7.认识课文中出现的常用标点符号。

学习使用句号、问号和叹号。

8.逐步养成讲普通话的习惯和愿意与人交流的意识,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听懂主要内容,能主动与别人交谈,讲述简短的故事和见闻。

说话时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

9.对写话有兴趣,能把看到的、想到的写下来。

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了解日记的格式,学习写日记。

三、教学策略:

(一)识字、写字教学:

1.教学时要注意引导学生借助拼音和字典学习生字,发现生字与熟字的联系,用学过的识字方法、偏旁部件记认字形。

2.巩固识字是教学的难点,教师要引导学生在游戏中、活动中、语言环境中巩固识字。

3.复习、巩固识字要提倡在同学之间的交流合作中进行。

4.在识字要求上,不要“一刀切”,要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

(二)阅读教学

1.阅读教学,首先要重视朗读的指导,在学生读正确、流利的基础上,指导学生读出感情。

2.进行阅读教学,要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质疑问难,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阅读感受。

3.在课堂教学中,对提问一定要精心设计,问题既要有思考价值,又要能引起学生兴趣。

鼓励学生互相释疑、合作释疑,培养他们勤思善问的习惯和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口语交际教学教材中的八个口语交际,内容与本组专题有密切联系,且贴近学生生活,学生会有话可说。

(四)语文综合性学习在教学中,教师要努力开发、充分利用语文课程资源,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

四、学生情况

二年级大部分同学学习认真,上课能认真听讲,积极举手发言,课后按时完成作业,他们聪明好学。但也有少数一部分同学基础较差,个别同学头脑不够聪明,反映慢,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要重视后进生的学习,使他们逐步赶上大部队。上期末的平均分92,及格率99%,优生率50%.

二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5一、指导思想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二年级上册》以《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为依据,遵循语文教育的规律,顺应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致力于构建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教材体系,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每个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他们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在语文方面奠定基础。

二、学生情况分析

二年级现有学生55人,其中男生28人,-27人。学生全部来自农村,而且其中留守儿童占了相当的比例。但大部分学生聪明伶俐,接受能力也较强。经过一年的语文学习,学生已经认识了好多生字,积累了一些词汇,语言能力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但本册教材要求认识和会写的字很多,课文篇幅很长而且全部脱拼音了,对于刚上二年级学生来说真的很难。我班学生较多,男生比较好动,上课注意力较难集中,学生年纪较小还是容易受他人影响分散注意力,影响学习效果。

三、教材分析

本册教科书构建了开放的、富有活力的教材体系,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着眼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实践能力,培养创新精神,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教科书设计了八个专题,围绕专题以整合的方式组织了八组教材内容。依次是:美丽的秋天,丰富多彩的学校生活,热爱祖国,怎样看问题、想问题,友好相处、团结合作,关爱他人,保护环境、爱护动物,热爱科学。每个专题的涵盖面都比较宽泛,避免了局限性。教材内容贴近儿童生活,体现时代特点,具有一定的德育价值。

每组教材都包括导语、一课“识字”、四~五篇课文以及“语文园地”。各部分相互联系,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识字的形式多样,有词语、成语、谚语、三字经、对联、儿歌等。全册课文共三十四篇,内容丰富,体裁多样,语言生动,对学生有较强的吸引力。本册课文不再全文注音,多音字随文注音,生字在当页文下列出,注有汉语拼音并配有赏心悦目的背景图,以引起学生的注意。“语文园地”包括四个栏目:我的发现──鼓励学生探究发现,引导学生了解汉字的特点及构字规律,掌握识字的方法;日积月累──引导学生积累好词佳句,优秀段篇,复习学过的字词,进行语文基础知识的综合练习;口语交际──在双向互动的口语交流中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展示台──给学生提供展示课内外学习所得的舞台。

八组课文之后,安排了六篇选读课文,供学生课外阅读。最后是两个生字表。生字表(一)是全册要求认识的字,有450个。生字表(二)是全册要求会写的字,有350个。这两种不同要求的字分别在课后练习里标明。除了“识字”和课文外,在“语文园地”里也安排了少量要求认识的字。

四、教学目标

1.复习巩固汉语拼音,能借助汉语拼音识字、正音。

2.认识450个字,会写350个字。

要求认识的字能读准字音,结合词句了解意思,不作字形分析,不要求书写。要求会写的字能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理解意思,正确书写,练习在口头和书面表达中运用。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在生活中自主识字。养成学生良好的写字习惯,书写规范、端正、整洁。

3.会使用音序查字法,学习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培养独立识字的能力。

4.喜欢阅读,对阅读有兴趣。

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指定的课文和自己喜欢的课文片段。

5.能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主动积累词语。

6.能阅读浅显的课外读物,能与他人交流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养成爱护图书的习惯。

7.认识课文中出现的常用标点符号。

学习使用句号、问号和叹号。

8.逐步养成讲普通话的习惯和愿意与人交流的意识,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听懂主要内容,能主动与别人交谈,讲述简短的故事和见闻。

说话时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

9.对写话有兴趣,能把看到的、想到的写下来。

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了解日记的格式,学习写日记。

五、教学重难点:

重点:

1、会写350个认识的字,认识、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理解字词在语言环境中的意思,正确书写,练习在口头和书面表达中运用。

2、认识450个常用字,读准字音,结合词句了解意思。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能背诵指定的课文和自己喜欢的课文片段。在阅读中主动积累词语。

难点:

1、提高识字能力,巩固识字,继续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

2、认识课文中出现的常用标点符号。

学习使用句号、问号和叹号。

3、培养写话有兴趣,能把看到的、想到的写下来。

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学习写日记。

六、教学措施

(一)教学内容方面。

1.要注意把握同组各部分内容的内在联系。

这册教科书采取了以专题整合内容的编排方法。因而,教师备课时,要注意每组教材在内容上的联系,从整体上把握教材内容,设计教学方案。如第一组,《秋天的图画》之后,学习伙伴说:“我想画秋天的果园。”“我想捡几片落叶做书签。”“把咱们的作品带来,办个展览吧!”实际这是在为“语文园地”的展示内容作准备。学到这里,就要布置学生画秋天,收集描写秋天的好词佳句,用落叶做书签、贺卡等,为举办作品展览做准备。

教师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比如,《黄山奇石》课后,学习伙伴建议大家收集黄山奇石的图片,“语文园地一”的展示台就可以补加展示这一内容。教师要根据当时、当地和学生的实际,活用教材,随时利用身边的语文教育资源,丰富语文教学的内容与形式,拓宽语文教学的渠道。总之,教师备课时胸中要有全局,创造性地设计教学,创造性地进行教学,做到既符合教材编写意图,又不拘泥于教材。使教学充满活力。

2.识字和写字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本册教材仍遵循识、写分步,多认少写的原则。这样既有利于提早阅读,又不加重学生的负担。教学时要引导学生借助拼音和字典学习生字,发现生字与熟字的联系,用学过的识字方法、偏旁部件记认字形。教师要相信学生能够独立识字,鼓励学生用自己最喜欢、最习惯的方法认识汉字。巩固识字是教学的难点,教师要发挥创造性,设计活泼多样的教学方法,在游戏中、在活动中、在语言环境中巩固识字。复习、巩固识字,提倡在同学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中进行。如,做组字、组词游戏,一起制作生字、词语卡片,互相交流课外识字的途径及成果。

在识字的要求上,不要“一刀切”,要承认学生个体的差异。识字首要的是认识。因为,识了字就能阅读,所以,要求认识的字能在语言环境中认识就可以了。但还要鼓励学有余力的学生多识一些字。做到下要保底,上不封顶。不必要求每课生字人人过关后再学下一课,要允许个别学生发展得慢一些。

3.阅读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阅读教学,首先要重视朗读的指导,在学生读正确、流利的基础上,指导学生读出感情。这种感情不是靠单纯的模仿和朗读技巧的训练得到的,而是在学生入境入情、充分阅读、感悟的基础上,自悟出来的,有了语感读出来的。朗读的方式要多样,如,分组读、集体读、男-对读、配乐美读、分角色表演读,等等。

进行阅读教学,要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质疑问难,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阅读感受。要给学生比较充分的读书、交流阅读感受的时间。要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不要拘泥于教学用书中的提示,只要学生的感受合情合理,就应该予以肯定。

在课堂教学中,对提问一定要精心设计,问题既要有思考价值,又要能引起学生兴趣。要尽量减少提问的数量,改变简单的“问答式”的教学方式。要鼓励学生互相释疑,合作释疑,培养他们勤思善问的习惯和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口语交际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教材中的八个口语交际,内容与本组专题有密切联系,且贴近学生生活,学生会有话可说。有些口语交际的教学要提前做好准备。教学时要重视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和点拨引导,放手让学生交流。学生交际时,教师要注意倾听,发现语病,要以适当的方式予以纠正,规范口头语言。教师还要善于发现学生充满童趣的精彩语言,及时给予肯定,使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自由、愉快地参与口语交际,使口语交际课成为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有目的、有层次的口语交流的过程。

除专设的口语交际课,教师应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要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主动大胆地与人进行口语交际,不断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5.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

教师要努力开发、充分利用语文课程资源,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实践活动要与教材内容有一定联系,可以将游戏、唱歌、猜谜语、表演等引进课堂,也可以带领学生走出校门,走进自然、社会,走进沸腾的生活,使学生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

6.关于生字的注音问题。

本册教材中的生字一律注本音。有些字与其他字组成词语时,要读轻声或变调(如,庄稼的“稼”应读轻声;黄澄澄、红彤彤的后两个字,应变读为一声),教师用书中都作了提示,请老师们在教学中予以注意,即教生字时按本音读,在课文中按轻声或变调来读。

(二)学习习惯方法指导

1、在教学中,积极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以提高学生的能力,发展学习思维。

课堂上尽量创造机会,用优生的学习思维、方法来影响差生。

2、合理地安排时间,开展“优差生互助”、“个别辅导”、“小组合作学习”等形式,以达到与教学的同步进行。

第12篇

【关键词】主动 关注 观察 赏析 情感 捕捉 开拓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2)21-0162-02

《语文课程标准》对小学中年级语文实践活动有明确的要求:“结合语文学习,观察大自然,观察社会,书面与口头结合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语文实践活动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主动学习的过程。活动的开展旨在培养学生课外学习语文的兴趣与爱好,发挥学生的独立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其主动参与、主动质疑、主动探索、主动思考,养成在生活中时时处处学习语文的好习惯,并在活动中积累词汇,懂得道理,把生活与学习语文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起到引领学生探究文化生活,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培养文学兴趣的作用。

在开展实践活动时,老师首先要明确本次活动的目的,做到有的放矢。有时可以结合主题单元设计活动,当学习《语言》这一单元时,让学生深入到生活中去观察,进而发现社会生活中有许多无声的语言:有的在默默告诉人们关爱他人,将座位让给老弱、病残;有的在悄悄提示人们注意公共场所讲文明,不能随便扔垃圾;有的警告人们一定要注意交通安全,过马路要走人行道;还有的在默默帮助匆匆行路的人们,告诉他们正确的路线。他们特别兴奋,原来生活是那样丰富多彩。语文实践活动课程的内容有很大的自由度,可以是与课文主题、情节、内容有关的,也可以是与语言知识有关的,还可以是与语言能力有关的活动。只要是有明确的语文教学目标的,都可以以活动形式呈现出来。在活动课设计中,要注意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去深入。

一 注重观察能力的培养

活动教学是在教师的积极指导下,为学生创设各种有效活动机会,优化活动条件,形成活动教学机制,促进学生主动自觉参与,进而不断发展其创造力,使其获得全面和谐、活泼主动发展的一种教学思想。在这种教学思想指导下构建新的活动课程体系。我们可以根据季节的变化,开展实践性、自主性、趣味性、创造性强的课程。春天的到来,给大自然带来了变化:小草悄悄地从土壤中冒出头来,树上的叶子也绿了,丁香花、迎春花、桃花都开了。我让孩子们走进花园去观察,在仔细观察的基础上写观察日记,孩子们的日记内容让我眼前一亮。有的写道:“十字花瓣凑成小小的花形,花色呈淡淡的紫色,花瓣虽小却开得很茂盛。没开的花苞像豆芽形,一骨朵,一骨朵,我看着看着,他们好像在对我说:‘请你别摘我,我会给你带来清香和舒服。’”孩子眼里的丁香花是多么可爱!小女孩观察得更仔细:“紫丁香花竞相开放,马路两边的树干上开满了一串串、一簇簇的紫丁香,远远望去,像一串串紫色的花絮,毛茸茸地挂在枝头,走近一看,一串紫丁香上约有二三十个花骨朵儿,一个挨着一个,紧紧地连在一起,却又各自独立。一阵微风吹过,啊!那幽幽的一缕缕清香,沁人心脾。”一次观察,竟让孩子们收获了这么多。在分享时,他们各个都愿意展示,特别积极。

二 注重对经典的赏析

语文实践活动是语文学科教学的扩展和延伸,是以大语文教学观为指导思想,以充分而有特色地发展学生的基本素质为目的,以活动为载体,以引导学生在自主活动中获得直接经验和信息为内容。我在语文活动中也力求让学生开展自我活动探究、有意识引领学生走入经典,让他们主动读诗,让孩子找喜欢读的诗,他们特别喜欢自己动手。学习《春水》这一单元时,组织孩子们找写春雨的诗,并配画,他们高兴极了。有几个孩子摘抄了《春夜喜雨》,根据自己的理解画画,画中的景色各具特色,在他们眼里对春雨和春花的理解都是不同的,而且在自己创作中又找到了快乐。在大地震之后,各种报纸上有许多感人的诗,孩子们找了很多,而且在课堂上朗读给大家,好几次同学们都落泪了,这是对生命的理解。在那段日子,同学们就是在读诗、写诗中诉说着生命的精彩、可贵、顽强。

三 注重健康、细腻的情感的培养

生活中有许多感人至深,富有教育意义的资源。我们可以开放学习时空,按学习内容和目标而定,家庭、社区、大自然都是孩子学习的空间。教学内容开放,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在亲自实践中潜移默化地培养情感,教育其做人。今年的“三八节”,我本想让学生给妈妈写节日祝福的话,后来觉得那只是挂在嘴上,教育意义不大,于是我让他们回家给妈妈洗脚,并将这件事写下来。孩子们的话语让我感动:“我把妈妈的脚放在热乎乎的水里。我发现妈妈的脚很粗糙,还有一些老茧,指甲发育的也不是特别好。是啊,走了将近四十年的脚,怎么能和才走了十几年的脚比呢?我想起了乌鸦反哺的故事,乌鸦长大了都会捕食给妈妈,那我们长大后就更应该孝敬父母了。我才给妈妈洗一次脚,就有这么多的感受,那妈妈给我洗了许多次脚,感受是不是更多呢?”这次活动紧紧结合孩子的生活,而且也有明确的语文教学目标,以亲自动手后写感受的活动形式呈现,孩子们不仅在语言方面得到了训练,而且在思想上也受到了教育,更加细致地感受着亲人之间的关爱。

四 注重搜集、整理资料,捕捉信息能力的培养

以小组活动形式开展办手抄报,能够很好地让孩子在搜集资料中培养捕捉、筛选信息的能力。农谚是农民根据长期的生活经验总结出来的,代表了农民的美好愿望。如让孩子们找春天的农谚,孩子们查找到了“水满塘,粮满仓,塘中无水仓无粮。水是庄稼血,肥是庄稼粮。水是庄稼血,没有了不得。水是金汤玉浆,灌满粮囤谷仓。勤整枝,多打杈,梨果结得一挂挂。”这些农谚读起来朗朗上口,充满了节奏感和音乐美,他们根据自己的观察,借鉴农谚中的经验自己也编写了谚语,有关于春水的:“春雨润田地,秋后大丰收。春天到,雨水多,秋天到,大丰收。”有关于播种的:“春来早,晚播田。冬翻土要深,春翻土要平。”也有关于二月二的:“二月二,龙抬头,春雨下,农民伯伯乐开怀。二月二,龙抬头,春雨到,秋天谷子堆满仓。”选材角度不同,内容丰富,孩子们在文学创作中找到了创作的乐趣,培养了他们习作的兴趣,奠定了创作的基石。收看《新闻联播》,整理新闻摘要;收听儿童节目,编写儿歌等个人活动也能很好地发现语文人才,培养语言人才,在创造性活动中培养能力。

五 注重开阔视野,奠定文学创作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