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01 09:46:42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象征手法的运用,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福克纳是美国“南方文学”的领军人物,他的很多作品都将描写了南方社会的生活,关注南方人们在过渡时期社会转变的内心变化与挣扎,《献给爱米丽的玫瑰》就是短篇小说中反映这类主题的代表作。整个故事围绕爱米丽这个女性角色开展,她的遭遇和结局都受到了大家的关注并引起学者们的思考。在文中作者运用了大量的象征手法,使得这个平凡的爱情故事有了更多层次的含义,也造就了这篇经典之作。在对小说象征手法的运用进行分析之前,对于象征定义的界定是非常必要的,也就是回答什么是象征。“象征首先是一具体事物、特定人物或活动,但它还不止于此,它也代表某一种特定的状态、情况或概念,它可以唤起许多意念和联想”(Burduck,2011)。福克纳的这篇短篇小说也是一部运用象征手法的典范。象征手法的使用,使得故事原本单一的主题或形式趋于多元化和多层次话,使原本简凡的故得有代表性和社会意义。
一、 主人公爱米丽
在文章的开头就提到“爱米丽小姐在世时,始终是一个传统的化身,是义务的象征,也是人民关注的对象”(第一章)。在小镇人们的眼里,爱米丽小姐是贵族的象征,是他们所有人所膜拜的对象。虽然随着小说的进行,读者慢慢了解到其实并不像开头所说的那样,原来爱米丽小姐是“身材矮小,体型肥胖”(第一章),拒绝缴纳税收、安装邮箱,将自己的屋子弄得气味难闻影响邻居且不思悔改的固执的女人。随着文章的继续,我们又发现,其实爱米丽小姐年轻的时候是位害羞、单纯的女孩。人们还清楚地记得“身段苗条、穿着白衣的爱米丽小姐立在身后,她父亲叉开双脚的侧影在前面,背对着爱米丽,手执一根马鞭,一扇向后开的前门恰好嵌住了他们俩的身影”(第二章)那是的爱米丽就是生活在父亲羽翼下的一只未经世事的雏鸟,她柔弱天真,对于外部世界充满了好奇却又不敢违背父亲的意愿,她后来的一些观念都是来自于父亲的灌输,其实她只是父亲拼命维护的旧南方制度和没落贵族的牺牲品。
在父亲死后,爱米丽小姐获得了暂时的自由,她像学会飞翔的鸟儿一样在笼子外广阔的天空中飞翔,追求自己的真爱。虽然她与北方人荷默的爱情备受镇上居民的职责,也违背了她一直坚持的真理,但是她还是义无反顾的去爱了,真心想有一个家。这种勇气又是值得我们颂扬的。所以在小说中,爱米丽是一位可悲但又值得同情的人物。作者福克纳在谈及这篇小说时说过这样一段话“这儿有一个遭遇悲惨的女人,她的悲剧是无法改变的,任何人也无能为力。我可怜她”(Getty,2011)。综上,我们不难得出这样一个结论:爱米丽代表着大势已去的南方种植园经济及贵族势力,是旧秩序和旧观念的化身,她的悲惨命运是家族环境和社会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
二、房子和税收
在这篇小说中,主人公很大一部分时间都是呆在了那所阴沉的大房子里,甚至几年不出门,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从小,她与父亲和家人生活在这里,也许这其中还有许多美好的回忆,我们也可以猜测在一段时间内这里是她的乐园。但是随着她年龄的增长,她必须接受和承担的责任越来越多,必须遵循的准则越来越多,这些将原本天真单纯的爱米丽小姐变得毫无生机。房子对于她来说只是一个遮风避雨的盒子而已。社会在变,时代在变,爱米丽也在变,唯独这栋房子没有变。它还是固执的维持着它贵族的身份,与周围的一切显得格格不入。在故事的开头,作者就对这所房子进行了描述
“那是一幢过去漆成白色的四方形大木屋…却还是桀骜不驯,装模作样,真是丑中之丑。”(第一章)虽然还能依稀看到它当年的风采,但毕竟还是落魄了,就好像爱米丽的家族一样,是一个逐渐没落的贵族家庭,虽然父亲执意保留,但是衰败的趋势不可阻挡。在这个房子了充满了关于父亲的所有的回忆,当然也包括了父亲所维护的那些腐朽的就秩序,只要爱米丽生活在这个空间里,她就永远逃不脱父亲的控制和这些旧秩序的束缚,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这所房子就是一个“精神的囚笼”,这是爱米丽悲剧结局的原因之一。
通过阅读小说,我们得知因为父亲的死,爱米丽得到了两样东西,一是那栋象征着没落贵族的囚笼似地大房子,另外就是免除税收的特权。像那所房子一样,这项特权是来自于父亲,只要爱米丽在行使这项特权,那么她就时时刻刻要受到父亲的提醒:她是一名贵族,她有她必须要遵循的规则,她有义务维护旧南方的秩序。最后的结果只能是她始终摆脱不了父亲的控制,最终走向悲剧的结局。
三、头发和钟表
有人说爱米丽挣扎在过去与现在之间,沉沦于过去不愿接受变化的现在,时间在这个故事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笔者认为在小说中头发和口袋里的挂表都是时间的象征。在小说中,作者并没有一直提到具体的时间,只能通过细心的读者自己去观察,爱米丽的头发的变化就是一个时间的指向。在其父亲死后,“她病了好长一段时间,再见到她时,她的头发已经剪短”(第三章)。剪掉了三千烦恼丝,爱米丽打定主意去追求自己的幸福人生,相遇荷默组建家庭,但是荷默的轻浮和对待感情的态度伤了爱米丽的心,她用最无奈的方式将他留在了身边,此后人们又很长一段时间没有见过爱米丽。“等到我们再见到爱米丽小姐时,她已经发胖了,头发也已灰白了。以后数年中,头发越变越灰,变得像胡椒盐似的铁灰色,颜色就不再变了。直到她七十四岁去世之日为止,还是保持着那旺盛的铁灰色,像是一个活跃的男子的头发”(第四章)头发颜色的变化,暗示着时间的流逝。铁灰的颜色仿佛告诉人们头发的主人经历了内心的煎熬或担忧。因为是在荷默消失之后人们再见爱米丽时她的头发才变了色的,我们不难推测铁灰的颜色仿佛告诉人们头发的主人经历了失去爱人的煎熬,孤独的生活使得她不堪心灵上的重负。在文章的最后,再次提到了头发,“我们当中有一个人从那上面拿起了什么东西,大家凑近一看――这时一股淡淡的干燥发臭的气味钻进了鼻孔――原来是一绺长长的铁灰色头发。”(第五章)可以说,爱米丽的一生都的重要事件的发生头发都是见证者和提示物,从父亲的死到爱人的欺骗到最后的死亡,那一缕铁灰色的头发仿佛在向人们倾诉者这位女子悲苦的一生。
钟表毫无疑问是时间的象征,它能够告诉人们时间,于此同时也在提醒着人们时间的流逝。当镇上的年轻一代政府人员访问爱米丽时,“她只是站在门口,静静地听着,直到发言的代表结结巴巴地说完,他们这时才听到那块隐在金链子那一端的挂表滴答作响。”(第一章)人们不知道那块表究竟放在了哪里,只能听到它的滴答的声音,对于爱米丽来说时间就是一个无形的力量,在没有亲人和爱人的孤独世界里将她压垮,时间每过去一分一秒,她获得幸福的希望就流逝了一分一厘变得更加渺茫。
四、石灰和砒霜
在镇上的人们最后一次看见荷默之后不久,爱米丽小姐的邻居总能从那所阴沉的大房子里闻到难闻的气味,在劝说无效之后,“于是,第二天午夜之后,有四个人穿过了爱米丽小姐家的草坪,像夜盗一样绕着屋子潜行,沿着墙角一带以及在地窖通风处拼命闻嗅, 而其中一个人则用手从挎在肩上的袋子中掏出什么东西,不断做着播种的动作。他们打开了地窖门,在那里和所有的外屋里都散上了石灰。”(第二章)虽然撒了石灰,讽刺的是效果却不怎么明显,不知是后来镇上的人们习惯了还是气味渐渐消去,这件事就不了了之了。
至于砒霜,在文中它与石灰的功效是差不多的,虽然爱米丽把它用来当成一种毒药,但是我们也能理解成爱米丽是用它来驱散某种难闻的东西――负心的情人。当爱米丽去药店买砒霜的时候,店员给她在包装袋上写的是“毒鼠用药”(第三章)。在爱米丽看来也许轻浮的荷默就像是老鼠一样,臭不可闻需要用砒霜将其除掉。但是,毕竟这又是她的初恋,是自己找到的“爱情”,不管是内心真实的情感还是贵族的自尊心都使她想要把他留在身边。能实现这两个目的的方法只有用砒霜了,留下他又能去除“气味”。所以,在这个故事中石灰和砒霜都象征着某种想要掩盖却达不到目的的东西。在去撒石灰和爱米丽购买砒霜的过程中,大家都是偷偷进行的,从另一个角度看,石灰和砒霜也能够象征着镇上的人的做事方式。
五、结语
这篇短篇小说从不同的角度有不同的解读:探讨过去和现在之间的矛盾,讨论女性的社会地位和悲剧等等,正是通过象征手法的使用,才使得读者可以有不同的解读。从各个具体的物象入手对小说中的象征手法的运用进行尽可能全面和完整的分析,希望通过不同意义的组合能够寻找出对这篇小说新的解读。正如前文所说的,时间在小说中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小说中大片的时间留白和大幅度的时间跳跃也增添了本小说的魅力,给读者留下了更多的想象空间。
[参考文献]
[1]William Faulkner. A Rose for Emily[C]. 王玲, 经典英语短篇小说赏析. 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05:220-235.
[2]卜珍伟,江山.福克纳《献给艾米丽的玫瑰》的时间关系[J].外国文学研究,1982(1):59-61.
[3]陈露.被囚禁的公主[J].外国语言文学研究2010(2):166-168.
[4]Laura J. Getty. Faulkner’s A Rose for Emily[DB/OL].http:///ps/i.do?&id=GALE%7CH1420022906&v=2.1&u=cngnu&it=r&p=LitRG&sw=w 2011.2.22.
[5]Michael L. Burduck. Another View of Faulkner's Narrator in 'A Rose for Emily'[DB/OL].
http:///ps/i.do?&id=GALE%7CH1420022908&v=2.1&u=cngnu&it=r&p=LitRG&sw=w 2011.2.22
[6]Thomas Klein. The Ghostly Voice of Gossip in Faulkner’s A Rose for Emily[DB/OL].
教学“运用象征手法作文・植物篇”,为了深刻学生感受,强化学生体验,教学过程中我大量地引入运用象征手法的典范作品,让学生畅游其中,深入地感受、体验象征手法在实际作品中的应用,“给学生以拐杖”,进而形成学生自己驾驭象征手法的思想。
具体引导学生感受、体验设有六个板块:
第一板块:经典作品中感受、理解象征手法
1.分析茅盾先生《白杨礼赞》用什么象征什么。
2.分析《峭壁上的树》用什么来象征什么。
3.比较阅读中小结:运用象征手法体现文章的基本写作思路。
新课标强调,要让学生在直接接触语文材料、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规律。比较阅读实践中,会激活学生的发现、感受。
第二板块:简单应用中体验象征手法
俗话说,要想知道梨子的味道,就必须亲自尝一尝。填空:我由 想到了 ,是因为 。学生会在最简单的实际运用中自我体验,自我建构象征手法的相关思想。
第三板块:讨论中强化感受和体验
如何展开对象征体的描写,是运用象征手法的关键。要对此有深刻的认识,学生需像《小马过河》中的小马那样,亲自到河水中试出河水的深浅。组织学生围绕《白杨礼赞》《峭壁上的树》两篇文章进行小组讨论,通过互动、交流、沟通、碰撞、融合,从而生成对“如何展开对象征体的描写”的认知。培根说,讨论可以使人明辨是非。讨论中获得的感受和体验,是能够指导学生的写作实践的。
第四板块:课外迁移,验证感受和体验
朱作仁教授多次谈到:作文教学要注意有一个积累――生活的积累、感受的积累、语言的积累,三者缺一不可。当学生已经对如何操作象征手法有了一定的认识时,需趁热打铁,让他们在对更多的作品的学习中验证这种感受和体验,以便学生在更广阔的空间中巩固、强化、深刻地运用象征手法的思想。可选用《我爱野草》《春麦赋》等典范作品。
第五板块:实践中感受和体验象征手法
朱熹说:“纸上得来终觉浅,觉知此事要躬行。”光说不练嘴把式,要让学生把交流、汇聚、融合生成的有关象征手法的认识,在写作实践中得以巩固消化,在“授之以渔”后,让学生亲自下河去捞鱼,这个“捞”的过程是强化自我体验,检验自我构建的重要步骤,在实践中让“真知”诞生。
第六板块:互评中运用感受和体验
古语云:“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学生之间互评作品,“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能借鉴,巧吸收,学生自己写作实践时就可以做到扬长避短。而且,同龄人站在同一个平台上展开对话,交流体验,更易于彼此理解接受,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成效。
象征是修辞手法。象征手法是根据事物之间的某种联系,借助某人某物的具体形象(象征体),以表现某种抽象的概念、思想和情感。它可以使文章立意高远,含蓄深刻。恰当地运用象征手法,可以将某些比较抽象的精神品质化为具体的可以感知的形象,从而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赋予文章以深意,从而给读者留下咀嚼回味的余地。
修辞手法是为提高表达效果,用于各种文章或应用文,在语言写作时表达方法的集合。修辞手法一共有63大类,79小类。通过修饰、调整语句,运用特定的表达形式以提高语言表达作用的方式。
(来源:文章屋网 )
关键词:《荒原》;意识流;象征;时空错位;现代主义
现代主义主要起源于19世纪中晚期,是西方较为新奇的一种文艺创作模式,它的基本本质是以现代主义反对现实主义,是反传统的文艺流派。现代主义大部分是采用象征、寓言、梦幻、意识流等技巧来进行写作,表现出人们的精神世界和人的主体性。而现代主义最杰出的代表人物则是艾略特在二十世纪初发表的《荒原》成为现代主义的里程碑。它以新异而独特的表现手法来引发人们的思考,并大量用神话故事和文学典故来衬托鲜明的形象,同时还运用了象征、意识流手法来进行创作,同时运用时空错位来进行穿插,因而得出最具现代主义风格的作品。
一、象征手法的描写
象征手法主要是通过大量的比喻来强化人物内心的感受或寓意,有暗示和隐指的表达效果。而《荒原》正是象征手法运用得道的作品,从题目到章节全诗绝大部分都运用了典故,创造了许多令人无法想象的象征密语。比如《荒原》的“水”一意象,贯穿了全诗的每个角落。水在象征的过程当中既是生命的开端又是的象征,是全诗的最重要的主线作用。从全诗的开头就不断深化水的意象,第一章运用水的形态来象征现代颓废的荒原,水贯穿着全诗,因而水的意象是独特而独到的,通过水的描写,展现在读者的面前是荒原里的各个意象,水也是人们精神世界的表现。而第五章再现,便使得水深化了主题,让全诗得到了的描写。第一章开篇就是紫丁香在春雨中难以催生,而夏天下了场阵雨却在荒原中没有水流的声音,这便暗示着荒原人的生活颓废、寂寥;而作者笔头一转写“从风信子的园里来,你的头发湿漉”这样的水带给人们的是勃勃生机。第五章《雷霆的话》中,作者再一次描写了荒原的荒芜是因为没有水的结果,因此开头便叙述“这里没有水只有岩石,只有干枯的雷没有雨”这样的描述当中暗示着现代人在面临的社会自己只是一个没有灵魂的躯壳,需要水的滋养,荒原人对水的羡慕和渴望,使得水的意象达到了顶峰。
二、时空错位的穿插
《荒原》的描写不同于其他作品按照时空顺序来进行描写,而作品是采用是跳跃性的描写。从一个没有关联的场景迅速转移到另外一个场景,并从现代回到古代又从伦敦的场景来到了地狱的门口;一会儿是河水轻轻流淌,一会儿又是污水泛滥,这样的描写让读者看来是混乱的,模糊不堪的。过去、未来以及将来都是作者用具体的形象化的东西来描写,这样消除了时间这个名词,更成为一种统一共同而相互存在。而《荒原》则是采用分解、综合、创造的顺序来进行描写,一方面通过象征的手法来描写,另一方面则采用时空错位,物体共存的手法来描写。雷的神秘声音是世界与荒原的相互传递的意象,同时又有祈求雨水和安定生活的希望,这样的相互之间没有一定的联系正是西方的惯性思维,没有了上帝,生活便没有了意义,生与死又有何区别。这样的时空错位的描写,把人的精神世界和人的思想意识充分的展现出来,令读者能够深入了解人物形象的内心世界,领会人物形象的无奈与苍凉,同时,又衬托出周围环境的变化,把人物思想领域和环境合为一体,更加充分的体现出《荒原》的沧桑与凄凉。
三、意识流的写作方式
在现代主义叙事的手段当中,意识流的写作手法是普遍存在的。意识流它主要是需要打破传统小说较为单一的叙事模式叙事,而采用人的精神联想打造的故事,在情节的安排当中,可以相互没有那么密切的连接,这样不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艾略特就采用意识流的表现手法运用在诗歌作品上。他主要是通过人物的心理活动来展现出人物心灵状况并把握非理性的思维活动来进行故事描写,这样便使得诗的内容难以读懂读透,为了真实的反映人物的意识和心理活动的描写,作者用比较破碎的语言来组织,用凌乱的结构来连贯,这样使得读者很难分辨诗歌之间的相互关系。意识流主要是营造一种氛围,使得有意识的读者了解到更加充分的语言信息和深刻的内涵。就如同《荒原》就是一个内心独白,独白的人就凭着自己的精神世界和思想流动漫步在荒漠之中,敏感、孤寂的观察着周围的一切,独白者不停的寻找,找回失去的人生价值来拯救自己的灵魂,而作者正运用意识流的创造手法来表现现实的社会现状。
四、结语
现代主义的作品让读者看到了反传统的创新题材,能够通过夸张、梦幻等写作方式来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以及环境的变化和人的思想的不断深化。通过上面的分析,艾略特的《荒原》是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现代主义优秀作品,它不仅仅体现了现代主义的艺术特点,从语言、组织结构、内容形式等方面进行了大胆的传新和反传统的革新,使得在思想内容的造诣上让人有着深刻的危机意识,而在艺术的形式描写上有着多样的象征性和艺术性。这样让它以整个人类文明的危机意识感逐渐的加强并得到重视,在艺术手法上大胆的与传统古典文学相分离,并采用意识流、梦幻、时空错位等方式来呈现并深化主题思想。《荒原》在文学造诣上极具参考价值,是现代主义文学作品一部不可多得的艺术佳品。
参考文献:
[1]马汉广,陶萍.荒原的轮回――艾略特《荒原》的文化哲学主题分析[J];求是学刊,1997
[2]廖四平;张瑜;;用心和眼睛传递诠释灵魂的艺术――袁可嘉的外国诗歌翻译[J];中国翻译,2007
【论文摘要】《德伯家的苔丝》是英国作家托马斯.哈代的最伟大,最具艺术魅力的作品。它的艺术感染力来自作者出色的现实主义描写,同时小说中比比皆是的象征主艾手法也是小说成功的重要因素。哈代通过现实主义和象征主义的巧妙结合,使之成为一部带有神秘色彩的小说。作者很善于运用象征主义手法,为他的作品营造一定的寓意性效果。本文探讨了这部小说象征艺术的九大方面:动物象征,植物象征,颜色象征,地名象征,等等。
托马斯·哈代是英国现实主义文学大师,他在英国文坛乃至世界文学史上都留下了极为光辉的一笔。他的小说大都以他的故乡为人物活动和情节发展的自然背景。在小说中他通过许多含蓄而富有象征意义的物象来表现其作品的深层次内涵,以揭示作品的主题,唤起读者的共鸣。对于“象征”的解释正如梁宗岱先生概括的那样:“借有形寓无形,借有限表无限,借刹那抓永恒……”哈代把他自己无形的感受寄寓于有形的人物、事物当中,构成了意象,使之不但有具体的形象特征,还有丰富的内涵,并深隐了作者许多难以言述的意念。这正是象征艺术的基本特征和艺术功能。研读《苔丝》,读者不难发现哈代是深谙此中要义的,他对这一手法的巧妙运用可以说是丝丝人扣而又了无痕迹。
我们可以把《苔丝》中的象征主义手法的运用分为几类来研究:
一、人名象征
苔丝的姓氏是德贝菲尔(Durbey-ifeld)。“dur"是durable(持久的)开头的三个字母,它暗示了苔丝坚韧的性格;“ifdd,,(田地)则意味着这个生长在威塞克斯土地上的乡村少女洋溢着大自然的清新气息,有“大自然女儿的优秀品德。而苔丝祖先的名字佩根(意为教徒)表明了她的叛逆性。亚雷这一冒牌的本家,原本姓斯托克(stoke大吃,狼吞虎咽),暗示了他的贪婪。苔丝深爱的人安琪·克莱尔(AngelClare)的名字安琪(Angel天使),姓克莱尔Cla~e(clear)有清除之意,不仅形近,发音亦为相近。这个男主人公既不纯洁无瑕(曾在伦敦与一女子鬼混),更不是苔丝的护花使者。起错名字的安琪在苔丝饱受创伤的心灵上又撒了一把盐,他抛弃了新婚妻子,把无辜善良的女孩推向了深渊。
二、地名象征
苔丝出生在马洛特(Maxlott),由mar(毁灭)和lot(命运)构成,这象征性地说明了苔丝悲惨的命运。在塔尔塞勃牛奶场,苔丝和克莱尔热烈地相爱了。塔尔勃塞(Talbotheys)暗藏着tale(童话)和both(成双成对)两个词,这意味着在那个地方苔丝将拥有一生中最幸福的时光。
三、动物象征
动物是哈代最喜欢用的意象,而他对鸟又情有独钟,鸟的意象贯穿于整部小说。哈代认为世界上无论是谁,尽管所扮演的角色不一样,但是大家都是笼中鸟,谁也逃脱不了命运的安排。在《苔丝》这部小说中,鸟的意象自始至终都与苔丝的命运紧密相连。每当她遭遇危难时刻,鸟都会出现在她身边。
鸟是威塞克斯最常见的小动物,作者用它作为象征意象,恰到好处地表达出了情感。它总是与苔丝的心情相连。当精神得到康复,动身去塔尔勃塞时:“在每一声鸟儿的啭呜中,她都悟出了快乐的音符。”这里面透射着一个被侮辱者对新生活的向往。痛失的那个夜晚,狩猎林中的一切被黑暗和寂静所笼罩,地面枯叶上酣然沉睡的是即将被邪恶亵渎的纯洁少女,在树上则有“正在安详温柔地做着最后一个睡梦”的鸟。此处鸟成了苔丝的化身。这里读者应该不难理解作者常以鸟的遭际与苔丝的命运相互印证的巧妙安排。苔丝新婚后立即被丈夫无情的抛弃,回家住了几个月,由于家庭贫困,处于对家庭的强烈责任心,她不得不再一次离开家乡外出求助,在路上被人欺负,想想自己的处境,她满腔悲愤,她钻进一片丛林把树叶聚成一堆,做成窝爬进去睡觉。早上醒来后苔丝发现许多垂死的鸟,这些鸟中了猎人的枪弹,已经死去或是垂死挣扎。目睹鸟的痛苦,苔丝联想了到自己的悲惨命运,为了让小鸟尽快摆脱痛苦,她出于善良的愿望,一只一只把它们都弄死。鸟的痛苦是人世间的残酷和冷漠造成的,它们是苔丝在世上受到欺凌的象征,鸟的死象征着苔丝痛苦的一生也将随着死亡的到来而结束,同时也暗示着苔丝最后将亲手埋葬自己的爱情和生命。
四、植物象征
意象真正的功用是:它可以作为抽象之物,可以作为象征,即思想的承载物。”作者通常运用笔下的意象为作品说话。在《苔丝》中,哈代运用了大量的自然景象来作比喻,或用作象征体,使作品的主题在得以深化的同时增强了诗意。其中对植物意象的选取可谓匠心独具。
在描写苔丝超凡脱俗的美时作者抓住了其嘴唇的美丽用足了笔墨。作者以牡丹为喻来突出其唇之美:“充满灵性的牡丹般的嘴唇”。牡丹在欧洲被认为是赞美诗中的“无刺的玫瑰”。这种花在基督教的象征传统里是天堂女王马利亚的象征,同时还代表着贞洁。联系小说的副标题:“一个纯洁的女人”,其象征意义便不言而喻了。
玫瑰这一意象也频繁出现。有时作为喻体,如描写苔丝的双手在洁白凝乳的衬托下,“好象是粉红色的玫瑰”。又如在小说另一处,它又作为伴随意象出现:描写苔丝胸前戴着玫瑰,帽子上插着玫瑰,篮子中装满的还是玫瑰。纯洁美丽的女孩与娇艳绚丽的花朵相映生辉,相得益彰。作者对于女主人公的赞美之情溢于笔端。
五、场景象征
场景是作者对人物周围环境进行的想象性描绘,从而营造一种氛围。像哈代其他“性格与环境”小说一样,着重描写环境如何影响人物性格的意图在《苔丝》中也有体现。
布莱摩是个美丽的山谷,土地肥沃,“田野永不枯黄,泉水永不干涸”。如诗如画的乡村养育了美丽的姑娘。然而布莱克摩又是大山环抱小山,深谷环绕浅谷的闭塞之地。对苔丝而言布莱克摩便是整个世界。所以当涉世未深的她走出山谷,与外面的“文明社会”接触时,必然格格不入,最后成为该社会的牺牲品。
纯瑞脊是苔丝人生旅程的第一站。春夏之交的六月初,苔丝离开故乡,来到德伯府上帮工。这所宅府“差不多是崭新一一它的颜色也是深红的”“叫四周围一片柔和浅淡的景色一衬托,看着好象一丛石腊红一样”。这段描写可以看出德伯府与周围的乡村环境完全不协调,德伯府的主人亚雷·德伯喜欢寻欢作乐,美丽天真的少女苔丝来这里工作无异于羊入虎口,这不祥的预感被红色的德伯府这一意象大大加强。
六、颜色象征
小说中红色和白色为整个以悲剧结尾的故事涂上了色彩,红色代表罪恶与血腥,而白色则代表着永远纯洁的苔丝。
与中国文化不同,红色在西方文化中代表鲜血、暴力和犯罪。哈代在小说中充分地运用了红色的象征性。在故事开头,我们读到德伯维尔家的房子是红砖砌成的。阿历克把鲜红的草莓送到苔丝的口中,这里的红色代表危险与欲。当苔丝家的老马被邮车撞死时,“鲜血从伤口汩汩流出成了一条小河,溅到了苔丝的脸上和裙子上”,此处的红色预示着苔丝的灾难即将到来。当苔丝离开特兰里奇时,在回家的路上遇到一个手里提着一罐红色油漆的工匠,在栅栏的三块木板中间那一块上写着鲜红的“他,们,的,灭,亡,必,速,速,来,到”的方形大字,为了强调在每个字后面还加上了逗号。所有大字似乎都在谴责苔丝的失身与堕落。苔丝和克莱尔新婚之夜时,壁炉里的红色火光笼罩了整个房问,这里的红色是不祥之兆。苔丝在杀了阿历克以后,布鲁克太太看到“长方形的白色天花板中问,有个红色小点出现在上面,看上去像一张巨大的红桃A,”此处红色象征着暴力与犯罪红色的意象自始至终都与苔丝的悲惨命运紧密相连。
而纯洁的白色则代表即使被邪恶糟蹋但永远保持纯洁的苔丝。哈代把苔丝刻画成一个大自然的女儿。小说的开头主人公苔丝就身着白衫,左手拿着白花出场在西方传统文化中,白色是纯洁与天真的象征,此时的苔丝就像她手中的白花一样纯真无暇。
七、自然景象象征
哈代对大自然空灵而又细腻的描绘充满了神秘主义色彩,他赋小说中的暴风雨、黑夜、雾气等自然意象以灵性。它们是人格化了的生命体,和人一样一直在为生存发展而奋斗。哈代特别偏爱黄昏、无星月的黑夜,但是他并不单单为了写景,他通常以写自然环境来折射出人与社会的关系。自然景物的描写仅仅是表层描写,深层次描写则是生活在此环境中的人,以及在这个环境里形成的观念、性格、心理等。
本小说的基调是悲剧,所以书中的自然景象也很黯淡。黑暗的夜晚、迷漫的雾气等等一系列自然景象产生的象征意义非常深刻。浓雾和夜色具有神秘的象征意义,这些自然景象象征着苔丝的一生是充满艰辛的,她生命中的几大重要事件都是发生在这样的场景下。作者还善于运用自然景象表达人物的心境。在经历了惨痛的遭遇之后,苔丝一下由单纯的女孩变成了复杂的妇女,但是她没有堕落,反而更加成熟更善于思考,对生活仍然寄托美好的希望。出于对家庭的强烈责任心,她再一次离开家去寻找自己的归宿。这时作者通过对春天景象的描写来暗示苔丝对新生活的憧憬,也象征着苔丝与命运第二次的抗争即将开始。
苔丝心境的转变也与自然景象的描写密切相连。每次景物的描写都暗示着苔丝一段历程的结束。小说开头,布莱克莫尔谷绿色的田野、草地、透明的天空象征着苔丝纯朴的乡村少女生活;在苔丝被奸污的那个晚上,“一片薄薄的发亮的雾,本来整个晚上都弥漫在山谷里,现在已经散开来,把他们包围了……”这里的浓雾预示着悲剧的到来,黑暗笼罩下的阴森树林暗指亚历克对苔丝的肉体和灵魂的践踏;提尔波塞农场茂盛的草坪、肥沃的土地、芬芳的花朵、欢唱的鸟儿、欢畅的小溪、闪烁的群星等等意象暗指她与克莱尔的幸福爱情;自垩高地冬天的凄风寒雪和荒芜景象反映了苔丝的失望与被抛弃的心境;苔丝临终时古老的悬石坛意指她的献身。祭坛是祭太阳神的,苔丝躺在祭祀坛上熟睡时被警察抓获,又被施以绞刑,成为传统伦理道德与世俗理念的牺牲品。作者对这些自然景色的描绘意在揭示主人公悲惨的命运以及复杂的内心世界。
八、泪珠象征
电视画面作为一种镜头语言必须遵循语言学的基本规律,因此,适用于文字语言的各种修辞方式,同样适用于镜头语言。在一些电视专题节目中,排比式、比喻式镜头的运用已经相当普遍。电视新闻作为对具体新闻事件的报道,其画面语言的表达应该对新闻事实发生发展基本过程的实际样态作直观展现,似乎与语言的修辞手法无法搭界,但实际上,在电视新闻画面中运用文字语言常常采取的修辞手法并不意味着离题太远,往往还能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
象征手法在文字语言修辞中的含义是指不直接表达比较深沉的思想感情和抽象的事理,而采用描绘具体事物的形象加以寓意的修辞方法。运用象征这种修辞手法,可以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形象化,可以使复杂深刻的事理浅显化、单一化,还可以延伸描写的内蕴、创造一种艺术意境,以引起人们的联想,增强作品的表现力和艺术效果。中国传统文化中赋予一些事物特殊的象征含义也为镜头语言借鉴其意象表达提供了可能。电视新闻镜头的象征手法即是文字语言的象征修辞手段与传统文化的意象表达结合起来的视觉语言修辞。将象征手法巧妙地嫁接到新闻镜头语言中,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弥补新闻画面单调、直白、浅薄的缺陷,使新闻镜头也能够表达出主观、内在的思想感情,丰富其叙事、表情、说理的手段,给人以意境无穷的感觉。
升华主题:电视新闻中,无论是主题性报道还是事件性报道,新闻事实本身能够提供的镜头语言是有限的具象,其主题的揭示与表达经常要靠文字解说来辅助完成。但是,只要能够恰当地运用与新闻事实具备关联的某种画面,镜头完全能够独立承担起表现抽象主题的任务,而象征性镜头的运用,则更能对主题的深化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例如中央电视台《新闻30分》曾经播出过一条北京市开展“扫黄打非”活动的消息,在利用镜头对文化、工商等职能部门检查市场、销毁收缴物等过程做完整交代之后,画面转换为某中学学生在操场做课间操的镜头,继而又转换为操场边的一排参天大树,这些画面看似与消息无关,实则大有深意,它利用学生做操和绿树挺拔这一组具有象征意味的镜头,揭示了净化社会环境、保护青少年身心健康、促使其幸福成长的报道主题,可谓匠心独运、意味深长。
刻画人物:典型人物的报道是电视新闻最为常见的内容,这类报道由于典型人物本身的事迹或经历比较曲折感人,可供选择的镜头相对比较丰富,但如果仅仅围绕人物的言行或者工作生活状态来组织画面,会给人以重复、芜杂的印象,这就要求记者要跳出人物之外寻找能够表现其品格、展示其精神的镜头,特别是象征性镜头,来寓情、寓理于报道画面中,传达人物的内心世界和外在风采。驻马店电视台播发过一条关于某玻璃制品厂青年民营企业家拼搏奋斗,发展、壮大企业的典型报道,中间几次运用到象征手法来丰富画面的内涵,比如用车间正在熊熊燃烧的炉火象征主人公火热的青春,同时隐喻其燃烧自己、奉献光热的精神;用报道对象办公桌上一尊耕牛塑像的特写传达出主人公拓荒不止、勤奋耕耘的追求等。这些看似不经意的镜头,因其本身所具备的象征性含义,对人物的刻画起到了画龙点睛的效果。
烘托氛围:新闻报道离不开对新闻事实发生环境的交代,电视新闻虽然在强化氛围、交代环境时有直观、形象、生动的优势,也仍然需要将主观感受诉诸镜头语言。为了增强电视新闻报道的现场感,需要使用各种元素和调动一些手段来烘托氛围,比如现场声、同期声的运用,镜头的快慢转接等等,而象征性镜头在电视新闻中的应用无疑能在烘托新闻事实发生发展氛围的同时,给报道更深厚的主观表达。2005年春节,国务院总理同志到上蔡县和阳光家园的小朋友一起欢度除夕,驻马店电视台在新闻节目中以《“祖国是最大的阳光家园”》为题播发了一条新闻特写,在消息的最后,当总理在阳光家园活动室面对大家动情地说出“祖国是最大的阳光家园”这句充满深情的话时,镜头从现场所有领导和孩子们热烈的掌声中切换到屋外阳光家园的夜空,一束束烟花竞相绽放,夜幕被礼花映照得分外美丽。此时此刻,夜空中的礼花烘托出了浓郁的节日气氛,祖国大家庭的温暖、总理的关怀、人们的祝愿、孩子们的憧憬都化作礼花朵朵、爆竹声声,在除夕之夜久久不散,真可谓“画”有尽而意无穷。
赋予张力:莱辛在《拉奥孔》里指出“一副诗的图画不一定就可以转化为一副物质的图画”。这句话的意思是指诗的语言要比画面语言更加充满张力。但反过来,一副物质的图画完全可以转化为一副诗的图画,因为画面语言同样可以描绘出诗的意境,所谓“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是也。达到这样的效果,就需要强化画面的表现手段,诸如视角的变化、光与影的应用、长短焦镜头的使用等,以赋予画面更为充足的语言张力。在电视新闻中,画面语言张力十足的报道在视觉上能够给观众以强烈的冲击,从而收到好的报道效果。但新闻画面由于受到客观情况的限制难以在视角、光影、焦距上做过多的文章,象征性镜头因其“单位画面所承载的信息量”大,在扩充画面语言张力上就不失为绝好的选择。
拓展空间:电视新闻画面语言一方面承载着再现报道事件发生的地域空间及其转化的任务,同时也承载着表现记者通过事件所要传达的主观感受、理性分析和价值判断,即记者的思维空间的任务。另一方面,电视新闻画面还要为观众在接受这一新闻信息后留下足够的想象空间。象征性镜头因其本身形象化和创造意境的功能,在拓展思维空间、想象空间上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需要注意的是,象征性镜头的运用并不能脱离修辞学的基本规律和传统文化中约定俗成的意象指向,更不能脱离基本的新闻事实。象征性镜头的选择必须与新闻事实的发生有着内在、客观的必然关联,甚至必须在新闻事实发生的时间空间范围之内。我们不可能凭自己的主观意志用新闻事实之外的镜头生搬硬套,因为这样做的话将会失去新闻的真实性,而真实是新闻的生命。基于此,是否善于在采访拍摄中发现或有意识地找寻那些能够对报道产生催化作用的象征性镜头,是检验一名记者对画面语言感知、领悟和运用能力的钥匙。而要具备这种能力,需要记者在工作实践中不断学习,在采访过程中勤于思考,在拍摄画面时保持高度的注意力和敏感度;需要记者始终敏锐地判断新闻现场发生的各种事情和细节,随时打开捕捉镜头的灵感之门,在众多记者一哄而上关注于某一普通对象的时候能够及时地抽身而退,以独到的眼光拍摄到具有独特意味的独家镜头。
(作者单位:驻马店电视台)
编校:施宇
如果说《诗经》有浓郁、淳朴、粗犷剽悍北方民族的特点,象征着黄河的醇厚、绵长、隽永、历经沧桑不改其荡气回肠本色的话,那么有着温柔、多情、幽静、九曲回肠、风景宜人的长江则是江南民族特色的写照,而《离骚》则体现了这一特色。
《诗经》、《楚辞》这两部作品集是中华民族文学作品的最早形式――诗歌的源头,后来的许多文学作品都从中汲取了它丰富的精华,特别是它的表现手法。
《诗经》“六义”是“风、雅、颂、赋、比、兴”,后人把前三者概括为其内容,后三者概括为表现手法。这一说法是由宋代大文学家、哲学家朱熹提出来的。因其概括精辟、准确,因而沿用至今。后来《离骚》及楚国其他文人的作品也使用了这种表现手法。
朱熹说:赋者,乃直言铺陈其事也。
比者,乃以彼物比此物也。
兴者,先言它物以引起所咏之词。
这些晦涩、难懂的语言不好理解,而今人概括先秦诗歌及唐宋诗词在写作方法及表达技巧上运用时将其演化、分解为以下:
一、渲染、铺垫、铺陈、烘托、衬托、对比、照应、白描;
二、直抒胸臆、间接抒情、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情景交融、虚实相生、动静结合;
三、夸张、比喻、比拟、借代、反复、对偶、互文、象征、寄寓、寄托等。
那么朱氏所说的“赋、比、兴”与今人所概括的内容有什么联系呢?
我以为今人所概括的表现手法是赋比兴的进一步细化。
赋,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解释为“我国古代文体,盛行于汉魏六朝,是韵文和散文的综合体,通常用来写景叙事,也有以较短的篇幅抒情说理的”,而写景叙事抒情说理是文学语言的表达方式,除宋词重在说理外,其他古典诗词都采用这四种表达方式。《诗经》、《楚辞》中的表现手法也是这四种语言的体现。今人所概括的一、二种表现手法就是“赋”的具体体现。第一种是从描写景物方面来说的。中国古代的诗歌是诗画合为一起的,苏轼在评价王摩的诗画时就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渲染、衬托、烘托、白描、工笔、铺陈、铺垫等本是绘画术语,而将其用在诗歌表现手法上说明这与绘画是相通的。当然,中国的诗歌是以形象化的思维为主,讲究以物象来体会意境,表达思想感情。我们在写诗或读诗时,脑中会出现作者所描绘的具有一定特点的形象,会被头脑中的思维牵着走。因此,写诗是文字连缀的画,而绘画则是色彩涂抹的诗。今人对古代诗歌的内容配以插图,也正是这个道理。不过,画面的内容需要眼睛的鉴赏,反映到大脑,进行再创造、加工、思考,才能品味出诗歌的审美情趣、价值所在,而诗歌则需要通过字词的连缀,发挥丰富的想象,体会作者所描绘的画面美,是一个更复杂的艺术加工过程。所以,有文学素养,特别是有诗歌素养的人,应懂一点绘画知识,而有绘画技巧的人也应有一点文学才华,这就如宋代的大文学家苏轼,文章千古一绝,绘画更是堪称一流。
写诗的目的重在抒情。情感是诗歌的生命和灵魂,但文贵在含蓄,中国古典诗词讲究情感的含蓄、内敛,个性不张扬,它不同于西方诗歌那充沛洋溢的激情,因此常把自己复杂的喜怒哀乐情感浓缩为一句简短的诗句或蕴含寄托在所描的景物当中。这样今人所概括的第一种表现手法就派上用场了。凡是描写景物的句子都可以用这些词语去分析。不过,有种比较复杂的景和情不一致的表现,这就是以乐景写哀情,或以哀景写乐情。“昔我去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斯,雨雪霏霏”,“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等这样的句子就是这种表现手法的运用。
综上所述,第一二种表现手法可以概括为“赋”和“兴”的表现,不过“兴”重在写景,在叙事的过程中适当加以景物描写,一般在《诗经》文章的开头,所以也叫起兴。现代流行歌词也用此法。而赋不仅仅为抒情,还为写景叙事,不过朱熹把叙事和抒情归为赋,而把写景归为兴。
至于第三种表现手法,今人把它说成修辞手法也是由“比”派生出来的。这种表现手法只能用来分析某一两个句子,而“象征”这种表现手法,在现代散文中则被大量使用。如,矛盾的《白杨礼赞》、杨朔的《茶花赋》等文章中就用了这种表现手法。诗歌中一般则作为借代来讲,如杜甫《兵车行》的“武皇”借指唐代皇帝,“汉家”则借指唐朝廷,特殊情况另当别论。
这里要说一下,象征与寄托、寄寓的区别:
象征,用具体的事物,表现某种特殊意义,如,火炬象征光明,江水象征历史长河的浩浩荡荡,象征时光的流逝等。而寄托,是把理想、希望、感情等放在某人身上或某种事物上。寄寓,也就是寄托。从以上对两个词的解释上可看出,他们的作用基本上是一样的,但是为什么说法有不同呢?关键是象征是把某种特殊意义直接说出,而寄托则不直接说出;象征是大的意义,而寄托则是个人感受。如蜡烛象征奉献精神,而景物则蕴含个人的感情。
这里还要说一下文学作品表达方式在诗歌中的使用:
文学作品的表达方式有叙述、描写、议论、抒情和说明。但是诗歌是不用说明的。纵观中国诗歌,很少或没有用说明表达方式的。诗歌所用表达方式的顺序是:写景、叙事、抒情、议论。如果按照这样的顺序去分析,那么诗歌的表现手法就很容易分析出来了。一般叙述语句交代事情的来龙去脉,为写景打基础,可以用对偶、对比的表现手法,当然也表达作者的情感,如杜甫的“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而写景的句子也可看作是间接抒情,作者通过景物描写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或哀愁怨恨的感情。当然,在写景过程中,作者讲究动景与静景、实景与虚景相结合,这是文字运用的技巧和方法。抒情句一般是直抒胸臆,议论句是诗歌中点明主旨或揭示意义的句子,这样的句子是诗歌的诗眼,也是中心所在,而前面的叙事写景是为其揭示主题做铺垫或铺陈。
关键词: 海明威 《白象似的群山》 创作手法
一、引言
厄内斯特·海明威(1899—1961)是美国“迷惘的一代”的代表作家。1954年凭借其作品《老人与海》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我们可以用四个字概括海明威的艺术风格:洗练、含蓄。英国小说家赫·欧·贝茨曾说:“海明威所孜孜以求的,是眼睛和对象之间、读者和对象之间直接相通,产生光鲜如画的感受。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斩伐了整座森林的冗言赘词,还原了基本枝干的清爽面目。”通过简练的文字、鲜明活跃的人物形象、丰沛的人物情感及深刻的思想,海明威构筑了最重要的创作原则——“冰山原则”;通过凝练、含蓄的象征手法的应用,海明威成功地引导读者体会和领悟了其作品的深意。
《白象似的群山》是海明威短篇小说中的经典。小说写于1927年,整篇小说只有1445个单词,没有任何冗长的心理及场面的描述,几乎通篇都是对话。情节简单,讲述的是一个美国男人和一位名叫Jig的女孩在西班牙的一个小站等火车,而男人一直在努力说服女孩做一个小手术。至于是什么手术,小说中并没有明确交代,但是根据生活经验读者可以猜测到这可能是一次人工流产手术。
二、“冰山”创作原则在《白象似的群山》中的体现
对于“冰山原则”,海明威在1932年发表的《午后之死》中说:“冰山运动之雄伟壮观,是因为它只有八分之一在水面上”;“如果一位散文家对于他想写的东西心里很有数,那么他可能省略他所知道的东西;而读者,只要作家写得真实,会强烈地感觉到他所省略的地方,好像作者写出来似的”。很明显,海明威在这里强调的是省略,但这种省略不是单纯地略去文字。他主张把水面下的“八分之七”留给读者去感受、去领会。我们可以对他的冰山原则做粗略概括:用简练的文字塑造鲜明丰富的形象,把作者自身的思想感受与情绪埋藏在这些鲜明的形象之下,使情感丰富充沛但含而不露,让读者通过对鲜明形象的感受从而发掘作品内在的情感和思想意义。
在《白象似的群山》中,“冰山原则”首先表现在其“电报式”的语体风格上,即简约的文字。海明威的作品中,我们很少见到花哨华丽的形容词。他总是用近乎直白准确的名词和生动的动词展示人物的性格及其处境,使读者根据自身的经验填充“冰山”的水下部分。文字的精炼和内涵的丰富是海明威文学创作毕生所追求的目标。如小说中的这一段对话:
“我说我们本来可以舒舒服服享受生活中的一切。”
“我们能够做到这一点的。”
“不,我们不能。”
“我们可以拥有整个世界。”
“不,我们不能。”
“我们可以到处去逛逛。”
“不,我们不能。这世界已经不再是我们的了。”
“是我们的。”
“不,不是。一旦他们把它拿走,你便永远失去它了。”
“但他们还没有把它拿走呵。”
“咱们等着瞧吧。”
一段简洁的“电报式”的对白,把男女主人公对待孩子的不同立场和态度生动地呈现出来:美国男人认为孩子是负累,只有打掉孩子,他们就能“舒舒服服享受生活中的一切”;而女主人公Jig却对打掉孩子后的生活充满了迷茫和绝望,认为“世界已经不再是我们的了”。
通篇看下来,作者对水面之下“八分之七”的省略非常成功。小说中,人物的身份、故事的背景和故事情节的来龙去脉都没有明确交代。主人公是谁?来自何处?去向何方?他们在讨论什么手术?这些都是留给读者揣摩和思考的。除此之外,作者还隐藏了很多东西。比如,女孩对男人、对孩子的情感并没有写在明处。但是,我们能从对话中感受到女孩儿的感情。“我对自己毫不在乎”,“这世界已经不再是我们的了”……在这些对话里,尽管作者省略了描述或者说明性的语言,但是读者仍然强烈地感受到了姑娘对孩子的爱,对失去孩子后生活的绝望。
这些省略使《白象似的群山》成为了一个有无数种可能的多重讲述的故事。人们可以从对话出发想象出无数的故事,也可以透过作者的“零度结尾”想象出无数个结局:男人和女人后来会怎样,是否会做手术,是否分手,还是继续他们的流浪生活?这都给读者留下了无数的悬念和想象空间与解读空间。
三、象征手法在《白象似的群山》中的运用
象征手法的运用是海明威作品的另一大特色。海明威用简洁的文字把抽象的思想和情感具体为可感的形象,使读者通过形象的东西,依靠文学的可感性和可思性完成对作品的解读。象征手法的运用使得海明威的作品思想深刻而不隐晦,深化了作品的主题。《白象似的群山》中,海明威从小说的标题到女主人公的名字、场景的描写等都运用了大量的象征手法,使这篇仅千余字的文章拥有无限丰富的内涵,展现出了恢弘的艺术气势。
首先,小说的题目出自女孩儿说的“这些山看上去像一群白象”。在古印度,白象曾是被当做神一样供奉的高贵动物。然而,因为白象要吃大量食物,所以照顾、饲养白象成了沉重的负担。白象成了最珍贵而又最沉重的礼物。在这篇小说中,“白象”就象征了女孩腹中的孩子。对女孩来说,孩子是珍贵的;但对于男人来说,这个孩子就是最不想要的沉重的负累。
小说中唯一出现的名字就是女主人公的:Jig。这个名字不是一个简单的符号。Jig是一种轻快的舞蹈,但是它也常用于一句俚语the jig is up,意思是“把戏已经拆穿,一切都完了”。用Jig给女主人公命名,符合女主人公年轻、四处流浪的形象,也象征了男女主人公之间的关系将因为这个孩子而宣告结束。
而男主人公则象征了美国迷惘的一代。海明威没有赋予他名字,就是为了体现美国这一代人共有的特征。他们的旅行包上“贴着他们曾经过夜的所有旅馆的标签”,说明二人过着漂泊不定的生活,也是他们不安于现状的见证。面对困惑与无奈,他是悲观的,没有归宿感,对未来不抱有希望,彻底迷失了自我。
小说中的许多场景都具有象征意义。小说的开篇即给读者一种阴郁的感觉。“埃布罗河河谷的那一边,白色的山冈起伏连绵。这一边,白地一片,没有树木,车站在阳光下两条铁路线中间。紧靠着车站的一边,是一幢笼罩在闷热的阴影中的房屋,一串串竹珠子编成的门帘挂在酒吧间敞开着的门口挡苍蝇。”“白色”、“没有树木”、“闷热的阴影中的房屋”、“苍蝇”等,这些构成了一片毫无生机的景色,象征了男女主人公内心世界的荒原。“车站在阳光下两条铁路线中间”,则象征了男女主人公永远也无法达成共识解决那一个威胁他们之间关系的难题:女孩希望生下孩子后享受幸福的家庭生活,同时维系并稳定两人的关系;而男人则不希望女孩儿腹中的孩子成为他们之间多余的负累,影响他们的生活。两人各自迥异的期盼,就如同那两条没有交集的铁路一样,永远无法交叉。
关键词:象征;互文;比喻
修辞手法,就是通过修饰、调整语句,运用特定的表达形式以提高语言表达作用的方式或方法。其特点是可以是修辞对象更加形象生动,易于理解,因而给读者丰富的想象空间,显得委婉含蓄而耐人寻味。在初中课本里选的文言文美文中,所用的修辞格很多,所以理解这些文言文时,要把握准文章中的修辞,才能准确理解文言词句,有效培养文言文阅读理解能力。下面我就从几种文言文中常用的修辞来探寻初中语文中文言文的修辞之美。
一、象征
象征是通过某一特定的具体形象以表现与之相关或相近的概念,思想和感情的一种表现方法。其特点是以象征物凭联想来暗示象征意义在文言文中也常用象征手法。有些意象由于反复使用,已经有了固定的象征义,如被人们称为“四君子“的竹、菊、梅、兰就有它固定的象征义:竹倔强向上,气节清逸;菊傲霜艳美,高洁脱俗;梅斗雪坚强,清香飘逸;兰高雅纯洁,幽香可人。鉴赏诗歌时,要特别注意把握诗人在具体语境中临时赋予事物的象征义。
如周敦颐的《爱莲说》:“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此文中分别予菊、牡丹、和莲以特定的象征意义,菊象征像陶渊明那样的有高超的品格但消极避世的人,牡丹象征当世人那样追逐功名利禄,趋炎附势的世态,莲象征着自己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君子。文中用三种不同物体的象征意义精辟的概括社会上人们不同的处世态度。而莲显示出的不与世俗同流合污、洁身自好、单纯雅致的操守美深入人心。
像《爱莲说》这类托物言志的文章,所托之物一般具有象征义,二借景抒情的诗词中,有的意象被作者赋予了象征义,这类文章悉心品读更能读出其中修辞美。如刘桢《赠从弟(其二)》“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岂不罹霜雪,松柏有本性。”此诗中刘桢以人们喜爱松柏来象征,勉励他的堂弟坚贞自守,不因外力压迫而改变本性,号召人们处于乱世的时候要有一种坚定的人格追求。正如他自己所说,风霜逼迫愈严,愈能体现松柏坚贞挺拔的本性。正是这种修辞手法的运用精造就了刘桢诗歌俊逸而奇丽的风格。使他的诗歌具有“真骨凌霜高风跨俗”的美。像这种运用了象征修辞手法增加了文章的音韵美,意境美,增添了文章的审美情趣的诗文在初中语文文言文中比比皆是,如七年级上册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七年级下册的《夸父逐日》、八年级上册的《陋室铭》。
二、互文
互文,也叫互辞,是文言文中常采用的一种修辞方法。古文中对它的解释是,“参互成文,含而见文。”具体地说,它是这样一种形式:上下两句或一句话中的两个部分,看似各说两件事,实则是互相呼应,互相阐发,互相补充,说的是一件事。有上下文义互相交错,互相渗透,互相补充来表达一个完整句子意思的修辞方法。在初中语文教材文言文中,有数十处,这类句子句法关系特殊,文字上只交代一方,而意义彼此互见。我们理解它时,要瞻前顾后,不能偏执任何一端,把它割裂开来理解。我们只能从修辞角度去理会、分析才能解释得确切,翻译得顺畅。所以,探寻文言文修辞中的互文之美,有助于准确理解文言词句,有效培养文言文阅读理解能力。而试着从修辞角度去理会、分析就能解释得确切,翻译得顺畅。
例如,范仲淹“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一句,很多人受了教学参考资料的影响,译为:“在朝廷做官就为平民百姓忧虑,退出江湖就替君主担忧。”按照这一译法,似乎在朝廷上做官就不为君主担忧,不在朝廷上做官就不为百姓忧虑了。显然,范仲淹不可能这样刻板地将“君”与“民”对立起来。实际上,范仲淹“居庙堂之高”时既“忧其民”也“忧其君”,“处江湖之远”时既“忧其君”也“忧其民”。这里分明是运用了互文修辞手法,其中“居庙堂之高”与“处江湖之远”文义互见、“忧其民”与“忧其君”文义互见,这两句又可还原成“居庙堂之高、处江湖之远则忧其民、忧其君”一句。要是不如此理解,显然不符合“古仁人”那“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思想境界,当然更不符合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
三、比喻
比喻也叫“譬喻”,也是文言文修辞中常用的一种。比喻即以甲事物来比拟乙事物。是根据事物之间的相似点(思想的对象同另外的事物有了类似点),把某一事物比作另一事物(用另外的事物来比拟这思想的对象,即用某一个事物或情境来比另一个事物或情境)。它能突出事物的特征,把抽象的事物变得具体,使读者产生联想。所以,探寻初中语文文言文中的比喻修辞,能使学生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诗文中的形象能留给人鲜明的印象。
关键词:修辞 《红字》 隐喻手法
引言
《红字》是由美国小说家纳撒尼尔・霍桑所著,这也是他创作生涯中的第一部长篇小说作品,因其独特的写作技巧、深刻的思想、新颖的创作以及多样化的语言特点而深受大家的喜爱,成为19世纪美国最受欢迎以及影响最大的浪漫主义小说作品,同时因为其独特的创作特点而成为美国长篇小说的一个重大突破,更获得了“最具影响力的浪漫主义作品”的美誉。而霍桑本身也因为这部作品中对于象征主义手法的独特应用而获得“象征主义大师”的称号。随着《红字》销量的增加,研究者们对其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同时,更涌现了大量解读《红字》的书刊,解读的方向也是各有千秋,有的从结构上进行解读,有的从思想上进行解读,还有的从创作的技巧方面进行解读,然而从语言视角解读的人却很少,因此,本文将从语言的视角对《红字》进行解读,从而让阅读者们更加全面地理解与认识《红字》这部著名的浪漫主义作品。
一、修辞的概念
修辞,文辞或者修饰文辞的意思。“修”指的是修饰,“辞”指的是言辞的意思。那么“修”与“辞”两个字放在一起指的就是修饰言辞的意思,也就是在语言的应用过程中,采用多种语言手段进行的一种表达语言、传播信息进行思想交流的活动。随着文学的发展以及提升,越来越多的作家喜欢在自己的作品中采用大量的修辞方法,进而使得所要表达的内容更加地生动形象,同时又给读者留下一种朦胧、含蓄的印象。中文作品中,常见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设问、反问、反复、衬托、用典、化用、互文等。而外文作品中,常见的修辞手法有明喻、隐喻、象征、对比、反衬、递进、省略、重复等等。在了解了修辞的基本概念以后,接下来,本文将主要介绍隐喻、象征这两种手法在小说中的应用。
二、《红字》概述
《红字》讲述的是女主人公海丝特・白兰与青年牧师丁梅斯代尔以及丈夫罗杰・奇林渥斯医生之间的一段悲剧爱情故事。年轻的海丝特嫁给了医生奇林渥斯,但他们之间实际上并没有感情,结婚不久后,她和丈夫移居美国,在前往美国的路途中,她的丈夫被印第安人俘虏,无奈之下,海丝特只能一个人独自去往美国,到美国以后,因为生活的穷困以及生活的孤独,她与青年牧师丁梅斯代尔私通,并且生下了一个女儿。但是当时的社会是不允许这样的事情发生的,因此海丝特必须终身佩戴象征着耻辱的红字,并且要当着众人的面上台接受大家的审讯以及侮辱,但即便这样,海丝特还是没有说出丁梅斯代尔的名字,她宁愿一个人受耻辱,也不愿说出那个让她终身蒙受耻辱的男人的名字。
海丝特并没有因为这种屈辱的环境而轻易地放弃自己的生活,相反,她很积极地面对自己的人生,以刺绣为生,赚钱养活自己和女儿珠儿,她不但没有因为这些苦难而放弃生活或者是对生活多加怨恨,相反,她一直在采用自己的方式回报社会,常常用自己多余的收入去帮助那些比她更苦难、贫困的人们,还常常给穷人们无偿缝制衣服。面对海丝特所经历的一切,丁梅斯代尔心中虽然也很难过,但是他始终没有勇气站上刑台,去向世人宣告自己的过错,只是默默地缩在角落里,独守着惭愧与悔恨生活。
而此时,海丝特的丈夫却在暗地里默默地进行着他的复仇计划,他甚至做起了丁梅斯代尔的心理医生。为了复仇,他从一个儒雅的学士变成了一个残忍狡诈的医生,他总是想尽办法去刺探丁梅斯代尔的内心,他甚至多次想方设法组织丁梅斯代尔站上刑台宣告自己的过错,他无时无刻不在摧残着丁梅斯代尔的灵魂,让他得到更多的心灵上的折磨,直至最终将丁梅斯代尔一步一步逼向死亡。
小说的最后,剧情似乎有所转变,我们看到了人性复苏的一面,海丝特因为总是无私地帮助别人而变成了被人尊敬的对象,虽然她的身上依旧印着那鲜红的红字,但那个字母A却由原来的Adultery(通奸)渐渐变成了Able(能干)、Admirable(可敬佩的)以及Angel(天使);而年轻的牧师丁梅斯代尔也因为受不了惭愧的折磨而选择站上刑台,向世人宣告自己的过错,虽然在演讲结束以后他晕倒了,但是我们仍见到了他悔过的一面,就连海丝特的丈夫奇林渥斯也展现了善良的一面,他将自己的全部财产留给了没有丝毫血缘关系的珠儿,这种人性的转变既给小说增添了一抹独特的色彩,又给读者的心灵带来了一些安慰,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三、语言修辞视角下《红字》的写作特征
(一)隐喻的使用
在文章中,最具有隐喻标志的应该就是绞刑架了,随着小说的发展,绞刑架一次次地出现在人们面前。它第一次出现是在文章的开端部分,海丝特因为其偷吃禁果的行为而被罚到绞刑架上接受大家的责罚甚至是侮辱,然而面对着充满威慑力的绞刑架,海丝特并没有屈服,而是表现出令人钦佩的勇敢以及坚强;第二次出现绞刑架是在文章的部分,在海丝特之后站在绞刑架面前的是奇林渥斯,面对绞刑架上的奇林渥斯,大家更多看到的是他那丑陋的外表,然而实际上,绞刑架上的他还有一颗装满了复仇的心,同时,这一次绞刑架的出现让我们看到了四个主人公的悲剧命运走向;最后一次登上绞刑架的是牧师丁梅斯代尔,随着这一次绞刑架的出现,文章也进入了结尾部分,而此时绞刑架似乎不再只是惩罚的代表,而变成了人性复苏的载体,丁梅斯代尔在绞刑架前终于承认了自己就是珠儿的父亲,而同时他的生命也走向了终点。
绞刑架分别出现在文章开端、,以及结尾三个部分,一步一步推动情节的发展。作者没有直接去叙述主人公的行为特点以及内心状态,而是借助绞刑架让我们感受到主人公们的不同特点,这种隐喻手法的应用给整个文章笼罩上一层含蓄之美以及朦胧之美,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二)象征手法的充分运用
小说《红字》中象征手法的运用丰富而独到,在对人物形象的塑造、自然环境的描写和红字A内涵的阐释时,都运用了象征的手法。
1.在人物形象的刻画上
在这一方面,作者用到了大量的象征手法,其中最具有象征意义的应该就是珠儿,珠儿本身是“错误、罪恶”的象征,同时她也是“爱”的象征,她象征着目前海丝特对她的爱,也象征着母亲海丝特和丁梅斯代尔之间的爱,同时,在小说的结尾,珠儿还收到了与自己没有任何血缘关系的奇林渥斯的爱;对于海丝特来说,珠儿是“惩罚”,同时也是“勇敢”的象征,因为珠儿的存在,她必须终身佩戴红字A,但同样因为珠儿的存在,她竭尽全力勇敢地面对自己的人生,因为她知道只有自己坚强了、勇敢了,才能让珠儿好好地生活下去;对于奇林渥斯来说,珠儿是“仇恨”的象征,虽然他很喜欢珠儿,但是珠儿的存在会让他更加清醒地意识到海丝特对自己的背叛;对丁梅斯代尔来说,珠儿象征着“悔恨”,他悔恨为什么自己不够勇敢,不能站在绞刑架前大声地告诉大家,珠儿就是自己的女儿,自己就是珠儿的父亲。
2.自然环境方面
在文章中,作者使用大量的环境描写,表面上是在写自然环境,而实际上却是借助这些自然环境来象征人的一种思想感受。比如,在写到监狱时,我们感受到的是社会的黑暗以及人心的残酷,而在监狱门口盛开的那一朵娇艳的玫瑰却是象征着一种道德之美,因此给读者的心灵带来一种慰藉。还有上文提到的绞刑台,它既是惩罚的代表,同时也象征着社会的黑暗以及人性的复苏。霍桑在自然环境的描写中多处采用象征手法,表面上是在描写环境,实际上却是在借助环境描写人的内心特点以及社会的黑暗、残忍以及复杂。
3.对红字A的描写
文章中出现次数最多的应该就是红字A了,在文章开始时,红字A(Adultery通奸)的出现代表着“耻辱”以及“惩罚”。然而随着小说的发展,红字A的象征意义是否也逐渐发生了变化?女主人公海丝特坚强地面对生活的磨难,她不抱怨、不沮丧、不放弃,相反,她积极地面对自己的人生,无私地、不求回报地帮助着身边的穷人,渐渐地,红字A变成了Able(能干的)、Admirable(令人钦佩的)以及Angel(天使)的象征。文章的结尾,在海丝特去世以后,墓碑上刻着这样一句话“A jet of land, A red A word.”(一片墨黑的土地,一个血红的A字),这一次,红字A似乎象征着人们对于她美好的未来的期望。霍桑多次使用象征手法来描写红字A,既加深大家的印象,又照应文章的主题,同时也给小说的发展带来推动力以及给红字A赋予了更多的含义。
结语
精湛的文笔、深邃的主题、新颖的思想、严谨的结构使得《红字》获得了崇高的艺术成就,而这些艺术成就使得《红字》在艺术的长河中永远地沉淀下来,成为美国甚至是全世界小说历史上一面永屹不倒的旗帜,即使在千百年以后仍然受到广大读者们的一致喜爱。同时,该小说也成为众多研究家、评论家们研究以及评论的对象,几百年来,一代代的研究家们分别从主题、人物形象、思想以及结构等多方面对小说进行解读以及评价,本文主要从隐喻以及象征这两大手法角度进行品读,希望能给大家留下深刻的印象,同时也希望能为大家进一步理解以及认识《红字》做出贡献。语
参考文献
[1]霍桑,熊玉鹏,姚乃强译.红字[M].北京:燕山出版社,2000.
一、拟人表现手法的契合
早期画面承载着原始先民们的神灵崇拜意识,把身边与自己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一切事物,都赋予了人格化的神性,像牛神、马神、土地等都把它们塑造成人的模样,给予尊敬并加以顶礼膜拜,人民对这些形象都具有非常严肃的态度。随着年画艺术的发展,趣味性、娱乐性不断加入到创作中来,出现了一些非常有趣的现象,是把人和动物结合起来创作,即人化了的动物形象。“老鼠嫁女”以拟人手法将老鼠嫁女的热闹场面描绘得惟妙惟肖:送彩礼的、鸣金吹喇叭的、抬轿打彩的等,老鼠们一个个尖腮细腿,活灵活现,举止动作却和人一样有模有样,增加了画面的欣赏性和趣味性,脱离了那种神马画面的严肃感和神秘感,从而透露出一股浓郁而欢快的乡情民俗,增添了年节的喜庆与欢愉。此外还有“杠箱官”,对官员犀利尖锐的讽刺“蛤蟆娶亲”“水族迎亲”也是典型的拟人手法的佳作,这些都充分体现了民间艺人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通过比较发现,年画和现代视觉传达设计的这种拟人手法是相契合的。
二、夸张表现手法的契合
在年画的创作中也大量运用了夸张的创作手法。其中夸大性夸张有狮子和门神的头部和眼睛,都是夸大处理的,其他的神马年画中的人物也都是五短身材,头明显夸大了,这是自身形体的比例夸张。还有不同形体的对比夸张:比如“财神”不仅夸大了他的头部,而且他的形体明显大于画面中其他人物形体的尺度;还有“骑马门神”,他们高举兵器,形体都主观夸大于马的形体;另有“连年有余”为了突出鱼(余)的概念,将鱼的形体夸大于小孩的形体……在年画中还有动作的夸张:狮子和神虎的造型角度都是四分之三角度,呈正侧身,歪头竖尾,龇牙瞪目,后腿蜷曲,身子重心后移,呈欲猛扑进攻之势,夸大它们的威猛和震慑力;各组武门神的造型也都是高举兵器、双腿下曲、歪头立目,整个身体的动势呈放射状,摆好了应战的姿势,威猛无比,极具震撼力;另外兼具文门神和武门神双重功能的钟馗,动作的夸张极具戏剧性,动感十足,威力四射。此外,除了造型的夸张,年画中还有用色的夸张,它的创作有着艺人们自己独特的艺术思维方式与表现形式,作画完全凭记忆而不是凭写生,所以构成了主观色彩强烈、大胆夸张的特点,整体用色鲜艳明快、引人入胜。他们对色彩的要求“取其尖”,“尖”即是色彩要突出;“取其阳”,“阳”即是色彩要明亮强烈,要近看有色远看亦有色,这正体现了人民大众的审美愿望。在现代视觉传达设计中,对颜色的要求同样具有极强的夸张性,这样才能更好地吸引人、取悦于人,才能更好地把信息传达出去,实现它的宣传目的。由此可见,年画中的这一夸张手法与现代视觉传达设计的表现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三、象征与隐喻表现手法的契合
在年画中这种造型象征的手法非常普遍,这就是集体意识的体现,例如以鸳鸯象征爱情,隐喻爱情的甜蜜;桃象征长寿,隐喻多寿多福;鱼象征年年有余或是多子多孙,隐喻生活美满幸福;牡丹象征繁荣富强,隐喻兴旺发达;喜鹊象征喜庆,隐喻喜气洋洋等。在此基础上创作出的各种具体造型形式,是艺人们个体意识的表现。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每种颜色都有一定的象征意义。比如红色,首先,红色自古就有驱逐邪恶的功能,古代许多宫殿和庙宇的墙壁都是红色的,本命年人们都戴红也是这一功能的体现。其次,在中国人心目中,红色意味着喜庆、吉祥,过年过节要张贴大红对联、红火的年画;嫁女娶妻要披红挂彩;生了小孩要送红喜蛋;送贺礼要有红纸包裹;开张奠基要剪红绸缎……一切表示喜庆、吉祥的,都离不开红色。
四、谐音与寓意表现手法的契合
年画中充满了谐音寓意的独特表达方式,也充分展现了传统民族的思维方式和审美习惯。年画中的谐音谐意主要是以图解的形式出现的,这样可以浅显易懂地把寓意深厚的内容传达出去。用具象造型表达抽象寓意,这样也解决了农民们不认识字的困惑,既丰富画面,又给画面增添内涵。如“金玉(鱼)满堂”“三阳(羊)开泰”“五福(蝠)捧寿”“鹤(贺)鹿(禄)同春”“马上封(蜂)侯(猴)”“封(蜂)侯(猴)挂印”“四季平(瓶)安”“平(瓶)升三级(戟)”“喜(喜鹊)上眉(梅)梢”“耄(猫)耋(蝶)富贵”等。把对幸福生活的美好愿望,以浅显易懂的图画形式,利用谐音谐意传达出来,既有趣味又能给人增添视觉和心理的美感。谐音在现代视觉传达设计中也是广被人们关注的,合理、适当地运用谐音寓意能提高广告的推广效率,很多广告语就是用谐音来达到新奇、巧妙的效果。可以在广告语的设计中增添幽默效应,例如清嘴含片的广告语就独具匠心,让人过目不忘,“清嘴”本是清洁口腔之义,把广告语设计成“想知道‘亲嘴’的味道吗?”这一幽默的处理手法,使本品牌迅速传遍了大江南北,备受人们青睐。年画和现代视觉传达设计,作为不同的艺术形式,由于他们同属于一个民族的文化形式,所以他们之间必然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有着众多的契合点,在艺术创作发展中它们互相影响,互相促进。
作者:刘金敏 单位:沧州师范学院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初步鉴赏文章,画出直接描写海燕形象的语句,体会多种修辞手法的运用及作用,学生交流自主阅读课文后的感受。
过程与方法:快速浏览课文,体会对比、烘托手法及侧面描写的作用,在网络平台讨论区质疑问难,师生讨论探究,解决疑难,完成达标检测及拓展阅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海燕所象征的勇敢无畏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培养学生勇敢面对生活中暴风雨的态度。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分析象征、对比的写作手法与其他修辞手法,领会“海燕”精神的内涵;结合实际,运用发散思维,把握“海燕”精神的现实意义。
难点:学会分析比喻、拟人等多种修辞手法的作用,领会运用对比突出主题形象的写作手法,把握散文诗的优美意境,培养阅读、鉴赏散文诗的能力。
教学过程
泛读——交流读后感受
学生通过观看网络教学平台上的《海燕》课程页面后交流读后感。课前组织学生在网络平台讨论区上传阅读后的问题,并通过讨论回帖解答疑难。课上解决学生无法解答的疑难点即写作艺术手法。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交流体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为整节课的学习做好心理准备以及铺垫。不忿不悱,不启不发,针对学生的阅读感悟和疑难问题,有的放矢,集中解决问题。
精读—— 剖析表现手法
学生分场景朗读课文,在网络平台讨论区完成表格填写,找到直接描写海燕形象以及其他动物的关键词,分析对比、烘托等写作手法。总结概括海燕的形象特点,完成选择题,并通过朗读体会多种艺术手法的作用。
设计意图:运用交互式电子白板的视频播放工具,将需要呈现在网络平台上的配乐朗诵播放出示,给学生以神秘感,调动视听感官,使学习手段多样化,创设本节课的学习情境和氛围。
解读——品析修辞手法
学生先在网络平台讨论区上讨论,最后派代表到白板前示范讲解。利用交互式电子白板展示相关网络教学平台页面;借助屏幕批注,使用书写笔、橡皮擦修正功能,突出重点 ;交互式电子白板翻页方便快捷,便于配合讲解;交替使用荧光笔、批注、 橡皮擦、调整笔色、调整宽度和线形等几个功能,让学生真正体验到学习乐趣,实现学生之间的互动。
设计意图:网络平台讨论区给学生提供了互相学习、互相交流的平台,学生在与同伴的合作交流中更好地掌握、运用了所学内容,增强了学习的自信心。
赏读——鉴赏同类美文
阅读高尔基的《鹰之歌》,两位学生分角色朗读,师生在讨论区回帖分析其写作手法。
设计意图:在平台中,设计一个讨论区,其中有三个不同的话题,每个学生都可以在同一时间内自由发言,表达自己的想法。这样每个学生的思维都得到了训练,还可以学生间、师生间互相回复,在有限的时间内达成多项思维的交流碰撞,真正做到了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
自测——考查学习收获
1. 组织学生在网络平台讨论区为自己出题,考查自己并考查同学。
2. 每个人的生活中,都会有各种各样的“暴风雨”考验,面临生活的暴风雨,你该怎样做呢? 试就这个话题,与同学交流想法。
拓展——实践写作手法
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许多值得赞颂的事物,如小草、树根、春蚕等,请你展开联想,运用象征、对比等手法写一段话,赞颂生活中你喜欢的一种事物(100字左右)。
设计意图:学以致用,运用所学知识,实践写作手法。作业上传到网络平台,实现课后的延伸与拓展。
教学反思
网络教学平台在《海燕》这节语文课中的应用,打破了传统课堂限制,全面优化课前、课中和课后的教学过程,显著提高了教学效率;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培养了学生自主、协作、探究的学习能力;促进了教学资源的有效整合与应用。
1. 优化课前教与学的模式
(1)预习元素多样化,保留生成资源。
预习是整个学习过程的起点,简单地让学生去预习教材,存在着预习效率低、教师难以掌握学生的预习效果等缺陷。本节课中,我利用网络平台在预习内容和方式上做了突破,整合了视频、动画等多媒体元素,让学生的自主预习有的放矢,更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和情感特点。
(2)预习问题明晰,掌握学生自学情况。
在呈现预习资源的同时,我还设计了该学习指导的附加检测题和网上讨论话题,通过预习测验结果和学生讨论的内容掌握学生自学情况,进而根据学生的预习情况,制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即分析《海燕》的艺术表现手法,从而使教学变得更有针对性,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3)制定教学目标更加有效。
通过网络平台在线调查学生在预习中存在的疑难问题,组织学生互相解答疑难,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习惯,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不会增加学生的课业负担,课上集中解决学生之间难以解答的问题,为有效利用课堂时间做好充分准备。
2. 优化课中教与学的模式
(1)营造氛围,创设情境。
本节课在网络教室进行,充分利用平台的开放性、共享性、交互性和反馈及时的优势,创设本节课的学习氛围和情境,将学生调动到昂扬奋发的状态之中。在本节课中,我使用了交互式电子白板的嵌入视频、播放音乐、批注、荧光笔、橡皮擦等功能。从学生的达标率来看这几种功能的结合使用非常合理,而且我在课前花大量时间搜集筛选的教学资源也发挥了一定的作用。
(2)资源共享,充分交流。
我们充分利用网络教学平台的开放性、共享性、交互性和反馈及时的优势,实现了师生交流、生生交流。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每个学生都能在平台讨论区发言,每个学生的发言都能记录在网络平台上,使每个层次的学生都有很大提高。尤其是视频嵌入功能和批注功能,既使学生的发散思维得到了延展,又让学生们轻松地回忆了本节课的学习文本,克服了普通教室上课的局限。
(3)自我检测,及时反馈。
本节课学生们在讨论区所拟写的自测题通过上传,都能立刻直观地呈现,便于教师了解每个学生完成的速度和质量,同学之间也可以相互解答疑难,自评自改,互评互改,这也符合新课标所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理念。同时,网络平台便于保留生成性资源,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局限,学生可以在家复习回顾整个上课流程,对同学的习作做出点评;教师也可以随时回顾学生上课所反映的情况,提高课堂效率。
3. 优化课后教与学的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