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临终心理护理

临终心理护理

时间:2023-06-01 09:46:46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临终心理护理,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临终心理护理

第1篇

【关键词】 临终;心理;护理

作者单位:136000 四平市结核病医院 临终时期是人生旅途的最后一站,面对即将结束的人生患者的心理反应十分复杂。为了满足临终患者告别人世的最后要求,帮助其建立起新的心理平衡,使他们安然地离去,而向患者提供良好的临终心理护理,这样做的意义在于:首先通过心理护理对濒死的患者是一种心理上的安慰,使死者在生前最后一刻看到自己的价值和意义,因而将激励活着的人。其次,临终心理护理也是对患者家属及亲友的一种精神安慰和补偿。再者,临终心理护理再好不过地体现了人道主义精神,体现了护理的崇高和尊严。因此,做好临终患者的心理护理是我们的职责。

1 临终患者的心理反应

临终患者的心理反应可分五个阶段

1.1 否认期 患者对即将到来的死亡最初的反应是恐惧和震惊,易产生猜疑和侥幸心理,并以否定的态度表达自己的心理状态以此来寻求生存的希望。当疾病继续发展,死亡成为不可避免的事实的时候,大多数人不得不面对现实。

1.2 愤怒期 当病情趋于严重,求生的愿望无法达到,一切美好的愿望无法实现,自然产生了愤怒的情绪反应,产生了“为什么是我?太不公平的心理。此期患者自制力下降,对外易采取攻击态度,暴躁易怒,甚至将愤怒转移到医务人员和家属身上,经常斥责医务人员和家属,充满嫉妒和怨恨的心理,甚至拒绝治疗。

1.3 协议期 患者开始接受现实,不再怨天尤人。患者试图用合作的态度和良好的表现来换取延续生命和某种愿望的实现。此期患者积极治疗和护理,态度和善。

1.4 忧郁期 患者预见到将要失去所爱的一切和生命本身,任何努力都无济于事。因而表现出明显的忧郁和深深的悲哀。有时患者会痛哭流涕,有时却沉闷不语,要求见亲人最后一面,表达对事物的最后意见。

1.5 接受期 经历了强烈的心理痛苦和挣扎后,此时临终患者对病情不再有侥幸心理,已经做好接受死亡降临的准备,患者的恐惧焦虑和痛不欲生的情绪已消失,他在事实上已接受死亡,情绪平和安静,精神和肉体极度疲劳和衰落,常处于嗜睡状态,对外界反应淡漠。

2 临终患者的心理护理

2.1 要充分理解和满腔热情地对待临终患者,不能因为他们就要死去而嫌弃他们,甚至鄙视他们。于是我们将采取如下做法:①抽出一定时间陪伴患者,所有晚期患者都寻求交往,愿意亲朋陪在身边。②注意倾听患者讲话。无论患者说什么都要耐心去倾听,这是对患者的尊重,是对他们的精神安慰。对晚期不能出声的患者握握他们的手或抚摸他的背,同样具有安慰患者的作用。③注意患者的情绪反应。患者的真实心理状态往往是通过情绪反应而获得的,所以交谈中,不仅要注意谈话的内容,更要重视患者的情绪。④要充分理解患者。这是对待临终患者的一条总原则。临终患者的心绪复杂,情绪万变,时而愤怒,时而抑郁。要理解患者,同情他们,才能保证各项治疗和护理活动顺利进行。

2.2 帮助患者减轻恐惧与忧虑是临终患者护理的一项重要任务。临终患者怀有许多恐惧与忧虑的心思,允许患者宣泄,善于引导,使患者表达出来,应有意识地安排家属陪伴患者。有时间多和患者交谈,关照患者,可使患者减轻孤独感。有些患者牵挂亲人利益,担忧遗产的归属。有些患者不愿意再忍受过多的痛苦和牵扯他们的精力,主张安乐死。我们要做好家属的工作,协同家属安排适当的时间办理遗嘱法律手续,解除担忧,满足患者的心愿。

2.3 帮助临终患者从悲痛中解脱出来,是临终护理一项十分艰巨的任务。临终患者的心情是痛苦的,其原因很多,如留恋人生,留恋亲人,留恋事业等等。要弄清产生悲痛的原因是什么,可针对原因进行引导,帮助他们摆脱悲痛,帮助患者正确看待生死,减少悲哀。

2.4 争取获得患者的信任。

在临终患者面前,应以自信,善于控制感情,技术娴熟,工作热情,果断的角色出现。使患者感到亲切可靠,有依托。我们要做到仪表端庄,动作敏捷,以增强患者的安全感解除焦虑。

2.5 在患者临终前后做好家属的心理护理也很重要。

倾听家属的心声,让家属把内心的真实思想和痛苦说出来。其次要满足家属提出的对患者有利的要求,以求其心理满足。对家属的过激言行应容忍和谅解。再有,尽量为患者家属提供一个与患者共度时光的安静环境,让家属与患者在一起多处些时候,使其能为患者多做些事情,使患者舒适。指导家属参与一些生活护理,减轻患者孤独无望的悲观情绪。总之,做好临终患者家属的心理护理,给他们以安慰鼓励和关怀,可使他们在患者临终阶段及死后保持一个正常心态,防止发生身心疾病。

参 考 文 献

[1] 韦翠英.临终病人心理护理之我见.

[2] 朱红静.临终病人心理反应及护理.

第2篇

【摘要】临终患者护理的目的是减轻临终患者心理及身体上的痛苦,使患者在有生之日过得舒适和更有意义,提高患者生命质量。临终患者的心理过程主要分为5个阶段,针对不同的心理过程予以相应的临终护理。

关键词临终患者心理过程临终护理

笔者在从事临床护理工作,通过接触及护理临终患者,深感临终护理的重要。著名学者KublerRoss将临终患者的心理过程分为5个阶段,我们应针对患者不同的心理过程及其身心变化,实施临终护理,使其临终前的人格受到尊重,满足患者生理和心理上的合理要求,提高最后的生命质量,安祥地度过生命的最后阶段。

1临终患者心理过程的5个阶段

1.1第一阶段(否认期)接受面临死亡的事实是困难的,患者通常无法接受面临失望的事实,亦否认希望的存在;有时患者已认识到,而家属仍处在否认阶段,这将阻碍患者表达其感觉和想法。但对知情者则会哭诉真情,以减轻内心痛苦,期待奇迹出现。

1.2第二阶段(愤怒期)当病情趋于危重,对自己疾病预后有所了解时,则表现为烦躁不安,暴躁易怒,事事不合心意,不讲道理,甚至不接受治疗,将愤怒发泄于家属及医务人员。

1.3第三阶段(磋商期)患者处于死亡边缘、试图与生命磋商阶段,患者祈盼延长生命而提出种种要求:如能看到子女升学、就业、成家等,了此心愿。

1.4第四阶段(忧郁期)此时患者不得不面对现实,随着病情日益恶化,身体各器官逐渐衰竭,精神疲惫以及亲友们伤心、忧愁的表情,所有无法避免的打击更显著,故患者忧郁、悲伤、痛苦以至产生绝望,不愿家人离开,忍受不了疾病的痛苦,但亦依恋生活。

1.5第五阶段(接受期)患者对自己即将死亡有所准备,极度疲劳衰弱,感情减退,表现平静,似乎需要时间独自思考,小声短暂的谈话是此时最好的支持,也是临终患者回忆既往,期待未可知的将来之时。

2临终护理

临终护理是对已失去治愈可能的临终患者从医学、生理、心理等各方面提供周到全面的护理,以患者整体为对象。要求护士不仅要有系统的专业知识和熟练的护理技术,还要具备心理学、伦理学、教育学、语言学、社会学等多方面的知识;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较高的专业素质。正确认识死亡,理解人的生命价值,尊重临终患者的人格与尊严,诚心诚意,尽职尽责护理好临终患者。

2.1临终护理的重要作用患者临终阶段,已从医疗为主转向以护理为主,护士不仅是大量护理工作的具体实施者,也是护理计划的制定者。在护理过程中,护士要使患者感到无论情况怎样变化,护士也不会厌烦、遗弃患者。

2.2做好各项专科护理及基础护理由于临终患者各器官功能衰竭,并发症增多,护士应为其提供高质量的专科护理及基础护理,集中进行各项治疗与护理。操作前向患者耐心解释治疗对其利害关系及操作方法,并以熟练的技术、轻柔的动作、柔和的语言,尽量减轻患者的痛苦,并做好口腔护理、皮肤护理及饮食护理,注意患者的排泄情况以预防感染。

2.3减轻患者的恐惧、愤怒情绪护士要具备高度的责任心,关心体贴患者,得到患者信任的护士给予患者鼓励往往使其易于接受。用简单易懂的语言与患者亲切交谈,使患者减轻对死亡的恐惧感。当患者愤怒时应让其宣泄,体现出护士具备的高度同情心和爱心,主动接近患者,表示对患者的充分理解,尊重患者的人格和信仰,满足患者的合理要求,认真听取患者提出的意见和问题,给予同情、劝解并予以合理解决,使患者得到心理上的满足,消除患者的愤怒、烦躁情绪。

第3篇

[关键词] 癌症病人;临终护理;心理反应

[中图分类号]R48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3-7210(2008)07(c)-129-02

癌症晚期病人深受疾病的折磨,身心承受着极大的痛苦。如何减轻晚期癌症病人的痛苦,让病人在充满人性温暖的气氛中,安详、顺利地度过生命的最后时期,是护理工作的重要环节。现将8例晚期癌症病人的临终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本组8例均为本院确诊的晚期恶性肿瘤病人,并接受过不同程度的放射和化疗。男3例,女5例;年龄41~75岁,其中:肝癌3例,胃癌1例,肺癌3例,乳腺癌1例。

2护理

2.1基础护理

由于晚期癌症病人免疫力低下,加之应用化疗药物,身体极度衰弱而无法起床活动,发生口腔并发症及压疮的概率相当高。故应每天为病人做口腔护理,护理人员应用生理盐水棉球清洁口腔2次/d,用香油或橄榄油涂在病人的口唇上防止干裂。为防止压疮发生,应每2小时帮助病人变换一次。用毛巾、枕头、气垫将病人的足跟、踝关节、髋关节等容易发生压疮的部位垫好,并定时为病人擦洗,按摩受压部位,保持衣、被、褥整洁。若有皱褶、脏、湿应及时整理更换,以减少压疮和交叉感染的发生。

2.2心理护理

由于生活质量严重下降,以及对生命的留恋和对亲人的依恋,病人心理异常复杂。根据病人的临床表现,可以把病人这个时期的心理状态分为悲观期、绝望期、抑郁期、平静期和临终阶段。

2.2.1悲观期恐惧和悲观是所有癌症病人共有的心理表现,此期病人求生欲望最大,对医护人员依赖感强。护理人员应注意倾听其诉说,并使用合适的语言、神情与其交流,使其感受到关心和爱护,从而消除恐惧感,积极配合治疗;对病人敏感的话题,应采取巧妙的回避方法,以免加重其心理负担。

2.2.2绝望期此期病人会产生绝望心理,对治疗失去信心。表现为心情抑郁,沉默寡言,个别病人可有自杀倾向。应以真诚的态度耐心疏导,诱导其把恐惧、忧虑表达出来,以达到心理上的解脱和精神上的平衡。对性格开朗的病人可巧妙地告知病情,因为隐瞒和欺骗的方法会对病人的生活造成不良影响。通过对病人及家属的交流、讨论,使病人对疾病的现状、发展和治疗有所了解,帮助病人和家属共同面对现实,正确认识疾病。同时也增加了病人对医护人员的信任感、安全感,从而对病情治疗有很大帮助。

2.2.3抑郁期此期病人急于交待后事,然后沉默不语,但希望亲人能够日夜守候在身边。此时护理人员应注意不要在病人面前谈论病情,应鼓励和关心病人,解决实际问题。尽量让家属陪伴,并安排亲朋好友相聚,增加其希望感,使病人有一种安全感,达到心理上的稳定。

2.2.4平静期一旦绝望期进入平静期,病人变得相对安静,恐惧亦不突出。表现为表情淡漠,非语言性动作增多,但内心世界极为复杂。因此,医护人员应注意观察病人的非语言行为,经常陪伴病人,给予精神上的鼓励和安慰,对病人提出的合理需要应给予满足,并以和谐的语言及诚恳的态度表示同情和理解。帮助病人了却未完成的心愿和事情,让家属多陪伴病人和参与护理,从而换取病人心理上的满足和安慰。

2.2.5临终阶段护士应积极主动地解决病人的疼痛、厌食、躯体移动障碍、睡眠形态紊乱等问题。帮助其整理好个人卫生,尊重个人习惯和信仰。

2.3疼痛护理

疼痛是癌症晚期病人常见的一种症状,持续性的疼痛不仅影响病人的正常生活,也容易扰乱病人的情绪。特别是疼痛逐渐加重时,病人常常会失去生存的勇气和信念,不断加重对疼痛和死亡的恐惧。这样一来不但加重病人的思想负担,也容易加剧病人病情的恶化。因此减轻疼痛是提高生命质量的最好办法。根据病人的症状确定给药方式,给药时间。以时间为基础仔细地平衡药物的剂量,计算好时间,在疼痛出现之前给药,最大限度地保持病人无疼痛和清醒之间的平衡。尽管病情的恶化是无法控制的,但是可以使病人在没有痛苦,非常舒适、安静的状态下离开人间。

2.4饮食护理

由于晚期癌症病人长期消耗,大都存在营养不良,再加上化疗药物的应用,往往食欲不佳,故应给予病人高蛋白、高热量、丰富维生素及易消化的事物,最好符合病人的口味,同时保持食物色、香、味俱全,以增强病人的食欲。多进食蔬菜和水果。同时为病人创造良好的进餐环境,鼓励病人多进食,以少食多餐为佳,或行高营养鼻饲,必要时采取静脉高营养输入,以补充营养和维持体内电解质平衡。

2.5亲情护理

癌症给病人和家属都带来了强烈的震动,极大的痛苦,沉重的经济负担,病人在心理上存在恐惧不安和悲观失望情绪,一般都渴望与亲人团聚在一起。因此,家人应经常陪在病人身边,从而使病人感受到亲人对他的爱和关心,产生被重视、被认可的亲切感、满足感,保持心情愉快,减轻病人临终前的心理压力,克服对死亡的恐惧。

3体会

晚期癌症临终病人,特别需要人间的温暖、社会的尊重、精心的照料和亲友们的依恋。护理必然要从单一护理转变到现在实施的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整体护理。尽量满足病人的合理要求,提高其生存质量。护理人员给予病人的是一种爱,一种减少心理和身体痛苦的帮助;提供的是一种热情、关怀、舒适的环境以及让病人感到舒适、愉快的措施。能够将痛苦、焦虑、恐惧降到最低程度。使病人在生命的最后阶段仍然保持尊严,舒适、安详、有尊严地走完人生最后的旅程。

[参考文献]

[1]邬婵菊.浅淡癌症疼痛护理[N].现代护理报,2007-03-17.

[2]杨曾.癌症病人临终护理[N].现代护理报,2007-04-21.

[3]杨树成.晚期癌症病人护理[N].现代护理报,2006-07-27.

第4篇

1 疼痛护理

疼痛是晚期癌症最常见的合并症[2]。持续性的疼痛不仅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而且引起患者严重的心理变化,特别是当疼痛持续时间长而且逐渐加重时,患者常失去生存的希望。经常听到患者讲:“对死亡不怕,就怕疼痛折磨”,所以患者对疼痛的恐惧超过对死亡的恐惧。由于这种恐惧及随之而来的抑郁,会使痛阈下降,就是轻微的疼痛,患者都感到难以忍受,从而影响患者的情绪,加重病情。护士可遵医嘱给药,另外还要教会患者热敷、冷敷、按摩、放松等分散患者精力,用非药物方法减轻患者疼痛。

2 生活护理

2.1 舒适护理 舒适护理包括心理舒适和身体舒适,两者相辅相成。护士应把病房布置的温馨、整洁、舒适,保持空气流通。尽可能体贴患者,生活上多照顾,加强护患交流,使病房充满家庭式的温暖,淡化其患者角色,使其拥有安全感、归宿感。加强基础护理。重视晨晚间护理,为患者勤翻身,经常改换卧姿,每日早晚2次按摩皮肤受压部位,预防褥疮及肺炎等并发症。保持口腔清洁,不仅使患者感到舒适,而且能增强食欲。消除呼吸道异物,保持呼吸道通畅。注意会阴清洁,保持大小便通畅。对安置各种导管者加强护理,防止脱落、受压、扭曲、堵塞。创造宁静的环境,保证足够的睡眠。

2.2 补充营养 晚期癌症患者食欲下降,进食少,加上吸收不好,免疫力低下,引起感染使消耗增加可出现低蛋白、贫血等症状,需要高蛋白、高热量饮食,应配合家属进行饮食搭配。如有口腔溃疡,进食前应进行口腔护理,并用局部麻酸醉药,以免因疼痛影响进食。恶心、呕吐患者进食前可给予止吐剂,对于不能进食的患者可行静脉输注高营养。

3 心理护理

由于疾病的折磨,对生命的依恋,对死亡的恐惧以及对亲人的牵挂等,晚期癌症患者临终时的心理过程是较复杂的,根据库布列•罗斯(E.cubler Ross)对百例临终患者的调查分析,认为临终患者根据其个人经历、文化层次、、性格特征及其家庭社会关系的不同,临终时的心理状态亦有所不同。综合分析后,可分为5个阶段,即:否认期、愤怒期、协议期、忧郁期、接受期。对于临终患者不同心理阶段的护理所要达到的目标是:尽最大的努力使患者实现安宁与平静,有效的控制焦虑和抑郁,促进临终患者心理健康发展。

3.1 否认期 应与患者沟通,既不要戳穿患者的防卫,也不要对患者撒谎,应了解患者对自己病情的认知程度,理解患者的心情,耐心倾听患者的倾诉,以维持临终患者的希望,缓解其心灵的创伤,在此基础上因势利导,循循善诱使其逐步面对现实。

3.2 愤怒期 对于患者的不礼貌行为应保持忍让克制,同时也应做好患者家属的工作,共同给予患者关爱、宽容和理解,使其能发泄愤怒,宣泄情感,密切关注患者的情绪,必要时辅以小剂量的药物稳定其情绪。

3.3 协议期 应理解处在此阶段的患者心理反应对患者是有益的,应抓住时机,主动关心患者,使其配合治疗,以减轻痛苦,控制症状。

3.4 抑郁期 应允许患者用认为适当的方式表达悲伤,尽量安抚和帮助他们,建议其家属在周围陪伴,让患者有更多的时间和亲人在一起,尽量帮助患者完成其未尽事宜。

3.5 接受期 护士应让患者安静、安详的告别人世,不应过多的打扰,不要勉强与其交谈,但要保持适度的陪伴和支持,应尊重临终患者的信仰,保证患者临终前的生活质量。

当然,以上五个阶段并不是代表所有临终患者都经过此过程,在护理临终患者时,应因人制宜、因时制宜。在实施过程中,应尽量缩短临终过程的否认期、愤怒期,促使其向心身最佳阶段接受期转化,在临终者心理反应的各个阶段中,尽可能发挥其积极一面,克服消极的一面。同时实施心理、生理上的安慰与照顾,使之舒适地度过人生旅程。

4 家庭护理

临终患者的家属处于即将失去亲人的悲哀中,他们同样需要同情和安慰,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生死观,说明患者的病情、心理状态及有关知识,避免因其不安加重患者的情绪反应,并鼓励其配合护理工作。

5 讨论

临终关怀是现代整体护理模式的延伸[3]。除猝死和意外死亡外,每个人都会经历临终这个阶段。做好临终关怀是医护人员的职责,它不仅关系到患者、患者家庭,还是一个社会关心的问题[4]。对护士来说,给临终患者提供护理,既是一种挑战,又是一种考验。即要求护士使出自己所有的本领,从精神上和生理上去安慰、护理一个即将死亡的人,而且其目的不是为了患者更好地生存,而是为了轻松地面对死亡,这当然会给护士带来许多新的问题。

目前我国尚未普及临终关怀教育,临终关怀机制尚不完善,这就需要护理人员在工作中,边学习边实践,积累经验,把临终护理工作做的更好。

参考文献

[1] 吕春梅,冯青.癌症患者的临终护理方法及体会.现代医药卫生,2008,24(3):442-443.

[2] 钱培玉,李培林.癌症末期临终关怀护理.中国基层医药,2007,14(10):1747-1748.

第5篇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2.02.309

每个人都会面临生老病死,死亡是人的自然回归。临终是生命结束前的必经之路,临终关怀提供了患者临终前所需要的各种服务,使患者能平静地、有尊严地度过人生的最后时期[1]。

为减轻临终患者在生理上和心理上的痛苦和不适,提高并维护他们最后生命的质量及其做人的尊严,满足他们最后生命的需求,以崇高的职业道德,熟练的护理操作技术,各种切实有效的措施及精心的护理。临终患者的痛苦和不适降到最低限度,正确面对死亡,临终关怀使逝者死而无憾,生者问心无悔,对患者和家属都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临终关怀对护士的要求

正如出生的过程一样,患者在临终时亦要有技术熟练的护理人员护理,这就决定了护士的职业特点在临终关怀中同样起着重要的作用。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愿意在医院中度过生命的最后阶段,在医院接受临终护理,通常患者最后的家是医院的病房,最后接触的人是护士。所以,对于从事临终关怀的护理人员,首先应接受死亡教育,敢于挑战自我。要经过严格地训练,除应具备熟练的护理操作技能,渊博的学识外,还应树立正确的死亡观和崇高的职业道德,即富有同情心、责任感、良好的修养和素质。懂得尊重临终患者的人格和尊严,尊重生命的价值,同时还应具备勇于奉献的精神。另外在临终护理中,护理人员应克服过分紧张、谈笑风生等行为举止,才能诚心诚意地尽职尽责地护理好临终患者。

临终患者的心理变化

否认期:当患者得知自己病重将要面临死亡时,其心理反应是“不,这不会是我”、“一定是搞错了”等,极力反对,存在侥幸心理,希望是误诊。

愤怒期:患者常表现为生气、愤怒、怨恨等,产生“为什么是我,这不公平”的心理,拒接治疗、敌视身边的人,以弥补内心的不平。

协议期:患者愤怒的心理消失,显得很平静,变得很和善,希望能延长生命,对自己的病情抱有希望,能配合治疗。

犹豫期:患者病情日益恶化,协商无法阻止死亡来临,心情极度伤感,情绪低落、抑郁寡欢,希望亲戚朋友多来探视陪伴。

接受期:这是临终的最后阶段。患者心情变得平静,接受即将面临死亡的事实,喜欢独处,不愿与人交往,睡眠时间增加。

临终关怀措施

病房的环境布置家庭化:病房设置尽量家庭化、人性化,病房内应整洁、安静、阳光充足、温湿度适宜、室内色彩柔和,患者的物品可随意放置,病房内可摆放花草,允许患者在墙上黏贴自己喜欢的画、工艺品、相片等。鼓励家属、亲友陪伴,从而减轻患者身心痛苦,又使家属得到心灵的慰藉,让患者能在温馨的环境中度过有限的时光。

完善的心理护理:临终患者的心理变化比较复杂,护士应严密观察患者的心理分期和个体差异,实施个性化护理。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充分取得临终患者的信任,认真听取患者的倾诉,坦诚、温和地回答患者的询问,给予更多的指导和关心,满足其合理要求。尽量让家属陪伴,消除其孤独感。尊重患者的权利和人格,帮助患者树立正确的生死观,让其正视现实,战胜自我。

做好舒适护理:舒适护理是使患者在生理、心理、社会、灵性上达到最愉快的状态或缩短、降低不愉快的程度的护理过程[2]。2000年WHO就提出了患者在临终阶段,医护人员的主要任务不是治愈疾病,延长寿命,而是减轻痛苦,让患者舒适,提高生存质量。身患绝症或濒临死亡的患者在生命的最后一段时间,身体上会引起许多种疼痛和不适,患者往往对疼痛的恐惧超过了对死亡的恐惧。护士除可遵照医嘱给止痛剂外,还应教会患者放松疗法、分散注意力,给予热敷、冷敷、按摩等方法来减轻疼痛。加强生活护理,及时更换衣服、床单,给患者洗头、擦身,保持皮肤清洁舒适。护士应勤翻身、排背,预防褥疮、肺炎等并发症的发生,并做好口腔护理。

尸体护理:尸体护理是对临终患者实施整体护理的最后步骤,也是临终关怀的重要内容之一。做好尸体护理不仅是对死者的人格尊重,也是对死者家属的心灵安慰,体现了人道主义精神和崇高的护理职业道德。护士应尊重患者的遗愿,满足家属的合理要求,严肃认真地做好尸体护理,使患者清洁、整齐、安详地离去。

丧亲者的护理:死亡是患者痛苦的结束,也是丧亲者悲哀的高峰。比起物质支持,丧亲者更需要的是感情上支持和心理疏导,缓解其身心痛苦。此时护士应认真倾听家属内心的感受。或用温和的语言给予最大的支持和安慰,面对现实,使其意识到安排好未来的工作和生活是对亲人最好的悼念,并感受到人世间真诚的情谊。在国外,有丧亲服务小组,在患者死亡后较长一段时间内,经常给加属寄同情卡、随访信或电话随访等,为丧亲家属提供关怀服务,收到了良好的效果[3]。

临终关怀的意义

临终关怀符合人类追求高生命质量的客观要求,是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体现了医护职业道德的崇高。临终关怀全面有效地关护患者的生理、心理、社会、精神等方面,使患者的生理上获得舒适,心理上获得安宁,社会上获得支持,精神上获得慰藉,能帮助临终患者安详、舒适、有尊严地度过生命的最后阶段,对患者和家属都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魏凤云.护理与临床关怀[J].南方护理报,2002,8(2):50-52.

第6篇

【摘要】目的探讨对病房护士进行临终护理继续教育,提高护理质量,增加患者满意度。方法选取2014年3月至2016年1月该院肿瘤科新入院的临终患者20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方法护理,观察组患者选用经过为期1周的临终护理继续教育培训的护士进行护理。护理2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对护士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包括服务态度满意度、护理水平满意度、责任心满意度、健康教育满意度)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者对护士护理工作的各项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生活质量各条目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病房护士进行临终护理继续教育,可以提高护理质量,增加患者满意度。

【关键词】临终医护;临终病人;教育,继续;护理工作;生活质量;病人满意度

临终患者是一个特殊的庞大群体,具体是指濒临死亡时间不超过6个月的患者[1]。随着我国老龄化速度加快,到2050年我国超过60岁的老龄人口会占到总人口的四分之一以上。子女减少使临终患者更加依赖护理工作者。虽然全面开放二胎政策已经实施,也难以改变我国老龄化进程。受传统死亡观等因素的影响,护士承受着较大的精神压力[2]。虽然一直强调临终护理的重要性,然而有研究表明,心理护理和家庭对临终准备不足,临终关怀的继续教育缺乏,实现高质量的临终护理仍然存在许多障碍[3]。因此,一个连续的临终护理教育计划非常重要。本研究探讨了临终护理继续教育在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以期提高护理质量,增加患者满意度,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4年3月至2016年1月本院肿瘤科新入院的患者20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200例患者均经组织学诊断确诊为恶性肿瘤,预期寿命在6个月以内,无严重精神疾病或意识障碍等疾病,可进行流畅的沟通交流。1.2方法1.2.1护理方法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观察组患者选用经过为期1周的临终护理继续教育培训的护士进行护理。所有从事护理工作的护士均有护士资格证。临终护理继续教育培训内容包括:为患者营造安静、整洁、光线充足、良好的休息环境,配备电视、空调、鲜花,控制患者的疼痛,定时翻身按摩,帮助患者正确认识疾病,正确面对死亡,合理膳食,激发患者潜在的生存意识,给予家属同情、关怀与帮助[4]。1.2.2评价指标护理2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对护士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包括服务态度满意度、护理水平满意度、责任心满意度、健康教育满意度)及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生活质量评价采用欧洲癌症研究与治疗组织制订的生活质量调查问卷(包括躯体功能、情绪功能、社会功能),各条目评分均为0~100分,得分越高表明患者生活状态越好。1.3统计学处理应用SPSS20.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或构成比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对护士护理工作满意度比较护理后,观察组患者对护士各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2.2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各条目评分比较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各条目评分明显高于较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讨论

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有些人认为死亡是一件遥远的事情。然而,所有人将会面临生命的终结,而且很多人在临终时都会遭受一定痛苦[5]。2000年,美国大学护理协会(AACN)与临终护理教育联盟(ELNEC)展开合作,目的是教育专业护理人员如何解决患者的临终需求[6]。ELNEC的目标是举办护理教员培训会,对高等级护士进行临终护理继续教育培训。ELNEC课程完成后,参加者将回到各自医院对其他护士进行培训,从而扩大课程影响人群。临终护理是建立在相信死亡的独特需求和通过临终关怀改变死亡过程的基础上。临终关怀医疗中心曾描述临终关怀为“对于患有严重疾病的患者的特殊医学护理,这种类型的护理重点是提供减轻患者症状、疼痛和严重压力,目标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可以与其他常规治疗一起配合使用,适用于任何年龄和疾病的任何阶段”。临终护理不同于其他领域的护理,其是以患者及其家庭为单位,为患者提供足够和有效的临终关怀。不同于医生,护士能够较长时间地在患者的床旁了解患者及其家庭情况,解释不同的治疗方案,并进行健康教育。由于护士的定位和在患者护理中独特的作用,20世纪90年代末,美国就已经开始研究如何对护士进行临终护理继续教育培训,教导护士如何正确照顾身患绝症的患者及其家属[7]。世界上临终护理教育主要集中在西欧、北美、澳大利亚和新西兰,我国与其他中低收入国家一样,临终护理教育尚处于起步阶段[8]。临终护理又可以细化为环境的护理、疼痛的控制、心理护理[9]。良好的医疗环境、住院环境会对临终患者产生积极向上的良性刺激,将病房布置为家庭式的环境,使患者有家的感觉,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的紧张情绪,减少其不适感[10]。有资料表明,超过60%的患者在临终时出现强烈疼痛,包括肿瘤疼痛和其他疾病导致的疼痛[11-13]。随着疼痛程度加强与时间延长,会导致患者心理变化、性格改变。缓解疼痛有助于缓解患者焦虑的心理,在临终护理中同样十分重要[14-15]。心理护理分为临终患者的心理护理与临终患者家属的心理护理。对患者及家属正确的引导,帮助患者正确认识疾病、积极配合诊断治疗,给予家属同情、关怀与帮助,均会使其精神上得到慰藉[16]。本研究结果显示,经过临终护理继续教育培训后,护士更加主动去接触患者的家庭,患者对护理工作的各项满意度均有显著提升,其中责任心满意度与健康教育满意度进步幅度更大,这正是常规护理中缺失的部分。随着经济发展、社会的进步,患者与家属对护理要求逐渐提高,常规护理难以满足,临终护理继续教育培训填补了这一空白。总之,对病房护士进行临终护理继续教育,可以提高护理质量,增加患者满意度。

作者:黄玉 单位:巫溪县人民医院

第7篇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949(2013)11-122-01

做好临终关怀护理,让临终病人能安心、安详、舒适、有尊严的走完人生最后路程,是医护人员应尽的责任,也是开展临终关怀的宗旨。

1临终病人的心理特征

否认期:病人不承认自己病情严重,认为可能搞错了,但又总想从医护人员那里得到证实。

愤怒期:经常发脾气、烦躁、拒绝治疗,甚至敌视身边的人。

妥协期:病人的心理状态显得平静、友善、沉默,配合治疗,希望能延长生命,从而达到某种要求或完成未实现的愿望。

抑郁期:病人全身衰竭,极度伤感,急于安排后事,希望亲戚朋友多来探视。

接受期:这是临终病人的最后阶段,表现为平静而安宁,嗜睡、不愿与人交谈。

2护理方法

根据病情重,存在的生理、心理的问题较多,部分问题仅依靠护理措施无法直接解决。护士对工作有热情、有信心,主动适应压力环境,成为可靠的支持对象,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成为可信的倾听者,收集到可靠的信息,缩短护理程序的周期。

为病人提供单间病房,保持环境的安静、舒适、避免大病房不必要的干扰,设置安宁病房。满足老年期的心理需要。

重视心理护理。心理护理是临终护理的重要内容,它贯穿于临终护理的全过程,临终病人的心理状态极其复杂,护士要谅解和宽容病人,真诚相待。

注重舒适护理。舒适护理能使人在心理、生理、社会、灵性上达到愉快的状态,或缩短不愉快的程度。病人在临终的阶段,医务人员的主要任务不是治愈疾病,延长生命,而是控制症状,减轻痛苦。

3评价

病人经过针对性强的健康教育措施的实施,情绪会逐渐好转,焦虑逐级减轻,对起顾虑有倾诉行为。

病人及家属能面对生存的需要和死亡的威胁。病人对其成绩予肯定,主动提出如病情加重不需特殊抢救,让其安静离去。

4讨论

当救治回天乏术时应重视临终关怀。由于传统的护理观念的影响,对临终病人的护理应病情危重而重视治疗抢救过程,忽视对病人及家属的心理问题的解决,对生命最后生活质量忽视。

多方位树立护士职业形象,成为可靠的支持系统。在对病人实施健康教育的过程中,要树立可信支持对象的对象,充分体现教育者、照顾着、管理者等工作职能角色。

加强对家属人群的健康教育,增强解决问题的协同力。在进行健康教育是应重视对家属人群的实施,积极解决和协调家庭成员之间的矛盾,鼓励其参与病人的护理计划的实施,发挥其对患者的支持作用,增加护理措施的效力。

参考文献

第8篇

应用舒适护理理论对晚期癌症患者在临终前进行护理,使患者得到生理舒适、心理舒适、社会舒适、灵魂舒适,减轻患者及家属心理压力及经济负担,使患者安静、平和地度过人生最后阶段。提高了癌症患者临终阶段的生命质量,体现了临终关怀“人性化”的服务。

癌症患者的生命质量日益受到关注,为提高晚期癌症患者临终阶段的生命质量,让病人无痛苦地死亡。我院内科从2007年1月到2010年6月运用舒适的心理护理理论对晚期癌症患者进行临终关怀。舒适的心理护理的目地是使病人的生理、心理、灵魂上达到最愉快的状态,或降低不愉快的程度之无痛苦之死。所谓临终关怀,即为现代医学治愈无望的患者缓解极端痛苦。维护患者尊严,以及增强人们对临终者生理、心理状态的积极适应能力。帮助临终患者安宁地走完生命的最后历程和对临终者家属提供心理,生理关怀的社会卫生服务。现将我们的做法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28例患者。例患者男12例。例患者女16例。年龄55-90岁。都是现代医学治愈无望的晚期癌症病人,通过应用舒适心理护理理论给予临终关怀,患者能顺利从心理上进入死亡,“接受期”面对现实,从容做好准备,死亡时安详、安静家属表示理解和满意。2 舒适的心理护理在临终关怀的应用

2.1 生理舒适护理:合理止痛.采用患者愿意接受并认可的止痛效果的方法,以便患者达到更佳的舒适状态。本组患者采用口服、肌注注射给药方式。早期有21例患者选择阶梯药物注射方法。7例患者选择口服给药,后期26例患者选择口服加肌肉注射给药。2例患者选择肌肉注射给药。观察本组患者严重癌痛用口服加注射给药效果较好。支持自理.我们激励患者采取积极的自理行为,力所能及地解决别人无法替代的问题。根据病人自理状况予支持鼓励和协助,使患者在自理中体验舒适,保持患者身体机能相对完好状态,促进生理舒适。

2.2 心理舒适护理:设立临终关怀单间病房,保持病室环境安静、舒适,避免大病房患者间的干扰,增加患者与家人团聚的机会,满足患者及家属的心理需要。维护患者的尊严,重视心理支持。允许患者获知病情信息,保留个人隐私和自己的各种生活方式,让患者参与护理方案的制定,尊重他本人的意愿。坚持对患者进行语言及非语言交流,充分了解患者的个性特征、情绪特点和心理状态。指导患者科学地、客观地对待死亡,使其面对死亡时能尽可能坦然的“接受”,使患者脱离痛苦和恐惧,进入心理舒适和放松状态。给予家属心理支持。当面对家人即将离开人世时家属心理负担也是相当沉重的,家属的不良心理状态会影响患者,因此在做好患者的临终关怀时也要积极对家属进行心理疏导。与家人共同探讨癌症治疗的现实及对死亡的看法。帮助家属树立正确的死亡观念,接受患者家属的情感宣泄,与家属一起制定患者的护理措施,建立家属责任感,让家属能以坚强的毅力面对现实,同时减轻患者心灵的凄怆。

2.3 社会舒适护理:积极寻求家属及社会各系统对患者的支持。社会支持是癌症患者应对疾病过程中最有潜力的资源之一,因此:定期与患者家属、朋友及单位沟通,寻求在精神上、情感上、经济上对患者的支持,使患者感受到自己是一个整体的人、社会的人。

2.4 灵魂舒适护理:当患者进入“接受期”后,也许会对一生成就、成败进行总结;也许会遗憾自己尽早离世;很多常情仍未去做或有一些患者认为自己白活一世、平平庸庸、一事无成,或对家属子女放心不下,或有需要没有满足,就这样走了,心有不甘。

我们通过与患者的讨论了解患者愿望,强调人生自我实现,不在乎时间的长短。每个人自我实现都有不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强调人生的整体认识,提高患者自我正向良好的感觉。同时通过家属、社会各系统的合作,满足患者的愿望,去实现使患者临终前得到心灵上的安慰――达到灵魂舒适。

3 小结

临终关怀及舒适护理理论在晚期癌症中对临终病人的护理包括生理、心理、社会、灵魂的四个方面是相互影响、相辅相成的,并在晚期癌症病人中应用,提高了病人临终阶段的生命质量,是对临终病人的最佳服务,使病人人生的美满结局――优死得以实现。安静、安详的离去。是人性化护理的体现,同时也提高了患者及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参考文献

[1]陈湘莲.《对临终病人非语言行为的观察与护理》中华护理杂志2001.36(7)541-542

第9篇

关键词:肺癌 临终关怀 体会与反思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3)06-0285-02

目前,在我国农村,肺癌死亡呈上升趋势,已经成为一种严重危害农村群众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其终末期的病人因长期慢性消耗、肿瘤广泛转移引起的机体功能紊乱,已无有效治疗,患者痛苦难耐。为肺癌患者提供临终关怀护理,就是指对临终的肺癌患者提供身心方面的照顾、关怀和支持。它的宗旨是安抚患者,同时也使家属能够坦然地承受亲人死亡的事实,让生命的最后阶段能安祥、满意地到达生命的终点。如何给晚期肺癌病人提供有效的临终关怀护理,是病人的需要,也是家属的需要,更是社会的需要。

1 临床资料

2010-2012年,在我院住院因肺癌死亡患者有12例,其中男性7例,女5例,年龄49~86岁,基本从镇痛、解决呼吸困难、心理疏导、调理饮食等处着手,将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作为护理的核心,基本达到患者临终前无痛状态,患者家属深感安慰。

2 护理措施与体会

2.1 镇痛的措施。疼痛是肺癌终末期病人的主要症状之一。临终患者往往对疼痛的恐惧超过对死亡的抑郁,而抑郁会使痛阈下降,患者会对轻微的疼痛都难以忍受,所以恐惧和抑郁只会加重疼痛,这就需要护士告诉患者疼痛是一种常见的病理状态,指导患者使用放松技术,如疼痛加剧时做缓慢的深呼吸、全身肌肉放松、听音乐,与患者共同讨论感兴趣的问题,回忆值得留念或愉快的事情来分散患者的注意力,解除患者的烦躁和忧虑。

2.2 呼吸困难的缓解。呼吸困难为肺癌临终期的另一个主要症状。肺癌患者最害怕的问题是担心不能呼吸,大多数肺癌患者同时伴有慢性肺病,应尽可能地处理慢性肺病,改善患者的心肺功能。当呼吸困难是由肺癌引起时,应合理的给氧和静注吗啡,帮助病人安定、镇静、睡眠,帮助病人舒张支气管,缓解呼吸困难。

2.3 心理疏导。肺癌患者因年龄、性别、社会环境、文化素养、生活阅历、家庭、经济状况、等因素的影响,对死亡的认识及面临濒死的态度也各有不同。常表现为冷漠、孤独,了解临终患者的心理状态是做好心理护理的基础,与患者讨论共感兴趣的问题,肯定患者的生平成绩,及自我实现的程度,以兴趣刺激兴奋,实现自尊的需要,用高度的同情心和责任心,努力为患者创造一个温暖和谐的休养环境,语言亲切,态度诚恳,鼓励病人说出自己的心理感受,及时开导,主动向患者介绍病情好转的信息。护士应主动了解病人的需求,给予关心照顾,哪怕是微小的愿望,也要尽量满足。允许家人陪护,使患者感到安全、舒适、温暖。

2.4 密切病情观察。肺癌终末期病人常有肿瘤不同部位的转移,引起不同症状,应注意观察给予相应的护理。如肝、脑转移,可出现突然昏迷、抽搐、视物不清,骨转移者应加强肢体保护,腹部转移常发生肠梗阻,常出现便秘,营养不良可出现水肿,均可通过对症治疗与护理,减轻患者痛苦。

2.5 饮食调理。晚期肺癌患者由于肿瘤迅速生长,机体代谢异常,常出现食欲减退、恶心、呕吐,导致营养不良,使病情进一步恶化,所以提倡进食色、香、味俱全的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饮食,注意少量多餐,按需进餐。

2.6 预防感染和褥疮。感染是肺癌终末期肿瘤病人常见的死亡原因。严格无菌操作,防止医源性感染发生。注意口腔卫生,协助排痰或雾化吸入每日3~4次,防止肺部感染。鼓励病人多饮水,促进排尿,防止泌尿系统感染。肺癌终末期病人营养状况差,极度消瘦,有时合并全身水肿,极易产生褥疮,且迅速扩展,难以治愈,因此预防褥疮发生尤为重要。日常护理中要注意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新鲜,勤换床单、勤换,易受压部位用气圈、软枕等垫起,常温水擦拭皮肤,保持清洁;对大小便失禁的患者,尤其要保持床铺清洁、平整。对已破溃皮肤应用烤灯照射,保持局部干燥并对伤口换药处理。

2.7 家庭护理。家庭始终是肺癌临终前患者最舒适的地方,在国外70%的晚期癌症患者临终期选择在家里而不是在医院里。家庭是患者一个非常熟悉的环境,周围是他们的亲人,在家能使患者参与患病前所熟悉的生活。让患者回家,并不意味着一切都已结束,而应如在医院里一样照顾患者所需的一切,家庭应在专业护理人员指导下学会各种护理技术:如调整饮食,锻练呼吸,保持造口的清洁及时更换尿袋、造口护理等。同时,家属要与医护人员保持密切联系。

3 反思

3.1 护士对临终护理知识了解的程度不够:护士对临终护理的认识,是接受和发展临终护理的关键所在[2]。乡镇卫生院有的护士不了解临终关怀的概念、意义、内容,认为只要遵医嘱执行就是临终护理,重患者的身体护理而轻患者的心理护理,重对病人的关心而轻对家属的安慰[3],未能真正意义上发挥对肺癌患者实施临终关怀的作用。

3.2 基本技能不熟练:临终关怀中的护理工作包括:一般技术操作、心肺复苏术、生命体征的密切监测、紧急输血输氧吸痰和一些舒缓技术等[7]。这些技术与常规护理操作,其技术性强、要求高,但目前乡镇卫生院护士对临终关怀相关操作技能严重缺乏培训。

3.3 未熟练掌握有效沟通技巧:有效的护患沟通是建立良好护患关系的基石,影响护理质量的好坏。基层护士还远远没有熟练掌握与肺癌临终患者及家属的沟通技巧。

3.4 肺癌患者临终的心理变化掌握不全面:肺癌临终患者及其家属的心理过程大致经历5个阶段,即震惊、否认、愤怒怨恨、悲伤忧郁、理智。只有全面掌握患者及其家属的心理变化,才能使之平静渡过临终阶段。大部分护士对临终心理护理较缺乏,无法减轻病人及家属的痛苦。

3.5 基层护士自身的心理问题:临床上不少护士在接触死亡患者后,其心理阴影较重,常有情绪低落、恐惧,严重者甚至影响工作生活。此外,农村患者死亡后,因法律意识和知识欠缺等原因,家属对护理工作不了解而时有纠纷发生,这些刺激源常使护士精神紧张、压力倍增、身心疲惫,甚至产生厌倦情绪。

3.6 农村群众对临终护理工作不了解,患者本身也已经消耗家庭大量的精力和财力,负债累累的情况常见,护士护理临终患者既脏又累,没有成就感,也得不到应有的尊重,因此基层临终关怀护理工作多处于应付被动状态。

在肺癌病人临终前,做好临终关怀,帮助病人建立良好的心态,创造舒适的环境,使患者可以安祥顺利渡过生命的最后阶段,是现代基层护士仁爱的重要表现,乡镇卫生院的护理工作者应当不断学习,对患者予以足够的关注,尽量满足病人要求,让病人满意地度过人生的最后旅程。

参考文献

[1] 陈博,孟艳秋.浅谈护理伦理在临终关怀中的应用[J].内蒙古中医药,2010年07期

第10篇

Key words:Primary hospital; Terminal cancer; Hospice care

临终关怀是主要针对临终患者死亡过程的痛苦和由此产生的诸多问题,为患者提供舒适的医护环境、温暖的人际关系和坚强的精神支持,帮助患者完成人生的最后旅途,并给予家属安慰和关怀的一种医疗服务[1]。我国目前把诊断明确、治愈无望、预计生存期为3~6月的患者视为临终患者。由于我国地区发展不平衡,大部分晚期癌症患者后期仍在基层医院度过,结合我科实际,分析如下:

1临床资料

本组112例患者,男68例,女44例,年龄28~81岁,平均64.7岁,肿瘤类型:肺癌38例,肝癌24例,食管癌15例,胃癌11例,胰腺癌10例,乳腺癌5例,子宫癌5例,结肠癌4例。文化程度小学42例,中学34例,高中以上15例,文盲21例,临终关怀时间1~6月,平均2.8月。

2临终关怀护理

2.1设立临终关怀温馨病房,满足患者和家属亲情需要 设立临终关怀温馨病房,房间的布置以满足患者的基本生活需要为原则。可以摆放患者最喜欢的纪念物、照片和鲜花等,为患者提供一个方便、安静、家庭气氛浓厚的空间,使患者在人生最后的时光和家人一同度过,消除患者的孤独感,减轻不良心理对患者的影响。

2.2控制晚期癌症患者的疼痛,提高生活质量 严格按照WHO规定的癌痛三阶梯治疗方案,根据患者的疼痛程度,选择相应的镇痛剂和相应的给药途径,一般有口服、直肠给药、皮下注射等,对一些无法控制的疼痛,可采用大量的吗啡ACP泵进行止痛。

2.3做好基础护理,满足患者的生理需要 晚期癌症患者消瘦,部分有低蛋白水肿,身体抵抗力差,加上长期卧床,因此基础护理尤为重要。加强晨晚间护理,保持病室空气流通,保持床铺平整干净,勤翻身,勤换衣裤,预防压疮发生。做好患者皮肤、口腔、毛发、会护理,保持身体的完整和预防并发症,使患者在生命最后一站舒适、安静有尊严地度过。

2.4做好患者和家属的心理护理 晚期癌症患者的心理和生理都备受煎熬,有时渴望生存,有时又对生活失去信心,使他们抱有希望是一种具有科学性和艺术性双重意义的治疗方法。要做到这点必须通过护患关系的改善,增强患者和家属对医护人员的信任,这也是缓解痛苦的重要条件。要让患者和家属信任,必须要有高度的同情心和责任心,尊重患者,耐心倾听患者和家属的倾诉,细心做好解释工作,尽量满足患者的临终需要。当患者弥留之际,要及时通告单位和亲友,协助将其不放心的亲人的生活,未了的心愿,遗物的处理作妥善安排,使其没有遗憾地离开人世。

2.5患者去世后的护理 患者去世后遵照患者的遗愿进行尸体料理,尊重其民族习俗和宗教信仰,护士可与家属共同参与,帮助办理结账,联系殡仪馆等。异地的死者有些要送回当地,护士也要理解和尊重死者和家属的遗愿,可给与更多的理解和帮助。减轻家属的心理负担,减少悲痛期[2]。

3结果

本组112例晚期癌症患者,通过临终关怀的实施,96例心理及情绪稳定,有5例排除了自杀倾向。105例家属心理及情绪稳定,经济条件好和文化相对高的心情相对复杂些。

4讨论

进行临终关怀的护士角色较为复杂,主要为照护者,心理疏导者,健康教育者,研究者、协调者,丧葬咨询者等。从事临终关怀的护理人员更要经过专门的训练,要具备娴熟的护理操作技能,广博的知识,高度的职业道德,正确的死亡观等等。

心理护理是临终关怀的重要内容,国外有人将患者的心理反应和行为分为5个典型阶段:①震惊与否认期;②愤怒期;③协议与祈求期;④抑郁期;⑤接受期。不同时期不同文化的患者心理反应有很大差别,要采取不同的心理干预方法。

第11篇

[关键词] 老年人;临终关怀;临终关怀病房;模式;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 R197.323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3-9701(2010)10-80-02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发展,人们更加注重生命质量,人们不但要优生、优育、优活,而且要优逝。因此老年护理,特别是临终关怀护理已成为无法回避的社会问题,人们希望在临终时能减轻甚至避免痛苦,维护生命的最后尊严,同时能减轻病人家属的各种压力,提供全方位的科学服务。临终关怀就是实现这些目标的重要手段。因此,老年临终关怀得到日益广泛的支持和实践,老年临终病人将成为临终关怀的一大特殊群体而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世界卫生组织把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占总人口数的10%或者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数7%称为人口老龄化;人口老龄化则是指老年人口占总人口比例不断上升的过程。嘉定区早在1982年就进入老龄化行列,1982~2000年全区老龄化处于平缓期,2000年60岁以上老人93 159人,占人口的19.4%;到2007年底全区户籍人口537 931人,60岁以上老人126 904人,占人口总数的23.5%;农村老人18 456人,占全区老人总数的14.54%。80岁以上高龄老年人占老年人口的15.4%,比重较大且逐年增加,嘉定区人口年龄结构已经进入老年型。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必然给社会、家庭、医疗保健带来巨大的压力,同时也对老年护理服务提出了新的挑战,因此亟待发展老年临终关怀机构。

1临终关怀的发展和社会意义

1.1临终关怀的发展

在国际上,现代临终关怀起源于英国,从1967年起英国成立了第一家临终关怀机构。在基础理论、医学伦理、政策法规、机构管理等方面不断完善,临终关怀走上了专业化、制度化道路。 在我国,从1988年7月天津医学院崔以泰教授率先倡导成立了我国第一家临终关怀研究中心;1988年10月成立了全国第一家临终关怀医院---上海南汇护理院。20多年来,临终关怀医院、病区及病房在许多城市纷纷涌现,越来越受到重视,我国的临终关怀事业正在不断发展,目前大约已有临终关怀机构100多家。

1.2老年临终关怀的社会意义

临终关怀是古老而又新兴的学科,是社会发展和人口老龄化的需要,是生命终末期的优化工程。人口老龄化对社会的影响在各国是相通的,不仅在发达国家,而且在发展中国家,同样有临终关怀的需求。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发展,特别是城市独生子女的大量涌现,社会对临终关怀的需求将越来越强烈。临终关怀是一个节省费用的有效照料方法,是解决濒危病人家庭照料困难的重要途径。鉴于计划生育已成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社会在提倡优生、优育的同时,也要注重临终关怀,使濒危老人尽量获得善终的关怀,有尊严和安详地告别人生。临终关怀就决不仅仅是对临终患者最后生命时光的医疗、照护,其本质应该是广义的对大众的死亡教育,是人类在基本解决“生存”问题之后,进一步去解决“死亡”问题的一种最新的发展与努力,这才是其真正的意义所在。

2临终关怀与一般医疗服务本质的区别

医学由过去单纯的生物学模式转变为现代的生物-心理-社会学模式,由过去单纯的诊断、治疗、护理观点转向从生理学角度去关心患者,减轻患者精神和身体上的痛苦,使其在有限的日子里过得舒适、有意义;从心理学角度缓解、解除患者对死亡的恐惧和不安,使其从容地面对死亡;从社会学角度指导患者理解自己生命弥留之际生存的意义;从生命伦理学角度使患者认识到生命的价值,体会到在濒死之际受到了社会和亲人的关注。临终关怀正与之相适应。临终关怀是向临终患者及其家属提供整体的照护,包括躯体的、心理的、社会的等方面,使临终患者的生命得到尊重,症状得到控制,痛苦得到减轻,生命质量得到提高,家属的身心健康得到维护和增强,使患者在临终时能够坦然地、舒适地走完人生最后的生命旅程[1]。

临终关怀与一般医疗服务相比,最本质的区别是:前者关心的是患者而不是疾病,它不以治疗疾病为主,而是以支持患者、控制症状、姑息治疗和全面照护为主,不以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为职责,而以提高临终患者的生存质量为宗旨[2]。尊重临终患者的尊严和权利;注重临终患者和家属的心理支持,帮助家属渡过哀伤期,重新面对生活。

3临终关怀的模式

3.1临终关怀的模式

临终关怀的模式是多样的,可以是专门的临终关怀医院、附属医院内的临终关怀病房、家庭临终关怀护理模式等。临终关怀从病房开始,可以综合利用医院的现有病房、医护人员和仪器设备,但要对医护人员进行专业的教育培训,掌握临终关怀的价值理念。

3.2老年临终关怀的团队服务模式

临终关怀是一种以患者和家属为中心的照顾模式。这项服务是通过多元化的专业团队,从临终患者实际和特殊需求出发,提供“全人”关怀,包括生理照顾、症状控制、心理疏导、社会支持和灵性关怀,同时帮助家属渡过哀伤期,重新面对生活。参加服务的人员包括医生、护士、精神心理专家、营养师、康复师、社会工作者、志愿者、、牧师(有时还应包括神职人员)等。这种服务是多学科的相互配合和各种专业人员的集体合作,共同实施完成临终患者的照护方案。

4老年临终关怀病人的护理特点

4.1基础护理

体现人性化护理,包括给病人拍背、定时翻身、观察病情、鼻饲护理,保持床褥干燥整洁,清理呼吸道分泌物,预防褥疮和肺炎的发生。

4.2饮食护理

要耐心解释必要的营养对疾病的重要性,并指导家属如何做好饮食搭配,来提高病人的食欲。

4.3疼痛护理

药物止痛法采用WHO癌症三阶梯止痛治疗方案;非药物止痛法:逐步放松法、意念法、音乐疗法、抚摸式护理。

4.4心理护理

①临终病人的心理护理:耐心听取病人的倾诉,赞扬和鼓励病人,使其重塑生存的信心,空闲时多与病人交流。②临终病人家属的心理护理:尽量满足家属提出的对病人治疗、护理、生活等方面合的理要求,指导家属间相互扶持、共同分担照顾责任,教育家属正确面对哀伤,给予哀伤辅导。

5我院开展临终关怀优势

5.1我院的现状

临终关怀事业已在我国走过了21年的历程,但嘉定区内至今尚无一家正式开展临终关怀的机构。因此有必要亟待在嘉定区内设立临终关怀机构。我院早在1999年就开设了老年病房,对老年护理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经过十年的发展,如今我院已成为嘉定区内最大的老年护理医院,现有床位350张。我院现有医技护人员120多人;基础医疗设备、仪器完善;有三名心理咨询师;我院兼有新成路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功能。

5.2我院老年病人的特点

我院老年病房收治的病人为老年患者。老年患者的特点是:多患慢性疾病;其病程长;病因复杂;病情呈进行性加重;不可逆转趋势。当同一病房内某位病人病情加重,医护人员的紧张抢救,病人家属的绝望、恐惧、悲伤等场景会给同病室病友带来惊吓和刺激,影响其正常休息和治疗,产生严重的负面心理;病人在临终前忍受着过度医疗的痛苦;病人家属在护理病人过程中,经济、体力、精力大量消耗,以至整个家庭生活、学习、工作等方面受到严重影响。本院已对老年病人及家属进行了问卷调查,40%左右的人选择减轻病人的痛苦及恐惧。所以目前最经济而快捷的方法就是在病区内设立老年临终关怀病房,当病人生命体征只能维持一周左右时,将其转入该病房,这意味着病人走到生命的最后一程时能够得到临终关怀。一改过去对任何病人无一例外一律实施医治的做法,承认医治对某些濒死病人来说是无效的客观事实,通过对他们提供舒适的照顾来代替卫生资源的无谓消耗,使病人在温馨、安静的环境中坦然、安详、有尊严、无痛苦地离去。

5.3老年临终关怀病房的设立与展望

在我院开设老年临终关怀病房,可有效利用我院现有病房、仪器、医疗设备、医护人员;同时我院有三名心理咨询师,可为病人及家属提供心理辅导;我院兼有新成路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功能,可对社区老年人及家属进行临终关怀教育,使临终关怀的理念不断被患者、亲属理解和接受,使更多的患者得到临终关怀照护,达到临终关怀知识的普及,使人们认同死亡是生命的自然过程。患者是否需要临终关怀,应根据患者病情、患者本人或家属有无特殊需求以及临终关怀专业医护人员对病人病情的评估情况来决定。开设老年临终关怀病房是满足老年人“老能善终”的最好举措;是解决临终老人家庭照料困难的一个重要途径;为节约医疗资源、有效利用有限的资源提供了可能。减轻甚至避免我区老年临终患者的痛苦,维持生命的最后尊严,为临终老年病人及家属提供心理上的关怀与安慰,消除其对死亡的恐惧;认同死亡是生命的自然过程,注重病人的安适,使临终者坦然地面对死亡,安然地离去;使临终生命的质量得到提高;家属的身心得到维护。

开展临终关怀,可以合理分配利用有限的卫生资源,以保证卫生服务的公平性和可及性,是优化医疗卫生结构、提高卫生服务效率、完善医疗卫生保健系统的重要一环,体现了对病人及大多数人真正的人道主义精神,临终关怀不仅是社会发展与人口老龄化的需要,也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标志。临终关怀服务具有社会性、公益性和福利性,以社会效益为首位,体现政府的责任和主体性,也是我国卫生事业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是人类一项有崇高目标的事业,也标志着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可以直接或间接地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对于构建稳定和谐社会起着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殷磊. 护理学基础[M]. 第3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418- 419.

第12篇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2013 年10 月~2014 年10 月本院收治的晚期肿瘤患者中抽取90 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将这90 例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45 例, 实验组45 例。对照组中男25 例, 女20 例, 年龄59~74 岁, 平均年龄(66.325.28) 岁, 其中肺癌患者15 例、肝癌患者13 例、结肠癌患者12 例、胃癌患者5 例。实验组中男26 例, 女19 例, 年龄58~75 岁, 平均年龄(66.695.44) 岁, 其中肺癌患者14 例、肝癌患者12 例、结肠癌患者12 例、胃癌患者7 例。参与研究的90 例患者均符合恶性肿瘤晚期的诊断标准, 所有研究对象均有疼痛、失眠、乏力、消瘦、衰弱、食欲减退、恶心呕吐等临床症状。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情种类等一般资料方面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对照组进行常规的治疗和护理, 例如放疗、化疗、抗癌药物的应用, 如果情况危急则送入ICU 抢救。实验组的患者给予临终关怀具体包括:①成立临终关怀小组, 由12名工作年资在5 年以上的护士和6 名医生组成, 同时安排患者入住环境良好的单间病房, 为患者配备齐全的设备如呼叫装置、给氧装置、电动吸引器或吸痰装置、气垫床等;按照患者的意愿且符合要求的情况下布置病房, 例如摆放患者喜爱的物品、照片等;安排心理医生或家属与患者进行心理沟通, 轻松聊天。由临终关怀小组为患者制定具有针对性的关怀方案, 尽量满足患者的合理需求。②小组的医护人员依据循证护理原则对患者进行有效的、合理的护理治疗方案, 帮助患者改善疼痛、失眠、乏力、消瘦、衰弱、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肠胃不适等症状, 同时给予营养支持。③给予心理支持, 帮助患者缓解内心的恐惧, 依据患者不同的心理阶段如否认期、忧郁期、愤怒期、接受期进行针对性的个案护理。④满足患者的需要, 尊重患者的权利, 例如选择死亡方式等。同时对患者和家属进行死亡教育, 减轻不安与恐惧。⑤对患者的家属进行心理支持, 耐心、细心地了解患者家属的心理情况, 与患者的家属建立良好的关系, 用心帮助患者家属解开心结, 倾听他们内心的悲痛。

1. 3 观察指标 患者的生活质量、情绪功能、躯体功能、认知功能、临终期第1 个月的死亡率、住院费用。关怀1 个月后进行数据比较。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 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 标准差( x-s) 表示, 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以率(%) 表示, 采用2 检验。P0.05 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实验组的患者在整体的生活质量、情绪功能、躯体功能、认知功能、日住院费用方面均优于对照组的患者, 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实验组在临终期的第1 个月的死亡率少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3 讨论

本次研究中, 对实验组的患者进行临终关怀, 其生活质量、情绪功能、躯体功能、认知功能、日住院费用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而临终期的第1 个月的死亡率少于对照组(P这表明对晚期肿瘤患者进行临终关怀可以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改善患者恐惧与不安的心理状态, 同时也减轻了家属的悲痛情绪及其经济压力, 对临床护理晚期肿瘤患者具有重要的意义。

但是临终关怀在临床实施中常常会遇到各种阻碍, 这需要国家的支持, 在对晚期的肿瘤患者进行临终关怀时, 首先就需要对专业的护理人员进行临终关怀的培训;与此同时,要求医院能够建立完备的临终关怀设施;还应该重视将临床临终关怀发展为家庭式的临终关怀护理, 用家人的陪伴来代替护理人员, 让患者感受家人的温暖与体贴;同时还应该呼吁广大社会群众重视关心晚期肿瘤患者, 正确认识临终关怀;最后, 应该向患者以及其家属加强死亡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