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体育经济发展

体育经济发展

时间:2023-06-01 09:46:49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体育经济发展,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体育经济发展

第1篇

关键词:体育产业;体育文化;经济发展;影响

中图分类号:G80-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7)17-0070-02

一、体育文化

人类为生存而与自然进行的搏斗产生了运动,并伴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逐步形成现代体育运动。体育文化泛指人类文明发展历程中在体育方面创造的一切物质和精神文明的总和。它是在人类的体育生活和实践中创造出来的,反映着人类本身需求,并通过有形的身体形态、运动器材、动作技能以及无形的意志、观念、时代精神等表现出来,形成独具特色的存在方式。

与其他文化一样,体育文化反映了一个时代、一个民族或是一个国家的特征,并规范体育行为、影响价值观念。中国拥有丰富的传统文化,并深受儒家文化、道家文化影响,形成了“统一、中庸、天人合一”注重修身养性的内向、封闭和圆满为特色的体育文化。而时代的发展也造就了体育文化的时代性、民族性、开放性、继承性、群众性和创新性。例如,云南省开宗教工作创新之先河,创设了云南省宗教体育运动会暨文艺汇演,目前已举办三届,为促进宗教和谐,构建和谐社会有着显著的促进作用。

二、经济体系中的体育产业

体育文化总是与人的体育生活紧密联系,并同一个地域或民族的社会、物质文明产生互动发展的关系。体育文化必然依托体育产业。自2014年《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国发[2014]46号)颁布,中国体育产业开启黄金发展期,成为资本追逐的“风口”。据国家y计局数据显示,2015年国家体育产业总产出1.7万亿元,增加5 494亿元,在同期GDP中占比0.8%。其中体育用品和相关产品制造业总产出和增加值分别是11 238.2亿元和2 755.5亿元,在体育产业总产出和增加值中占比分别是65.7%和50.2%。这些数据表明,我国体育产业进入了高速发展期,但产业状况实质上并没有太大改观,中国体育产业链过短,缺乏足够的利益相关者提供更多服务和共同分担风险。

在我国经济下行的压力下以及可以预见的未来,体育产业必将成为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点。从国外发达国家经验看,体育产业已成为其经济的快速增长点;而从国内来看,人们对体育产品和服务的消费欲望强烈,加之政策上的倾斜,在资本的热捧下,体育产业必然在国民经济中占据重要位置。同时,体育产业将使第三产业的范围扩大,达到优化产业结构的目的,这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之中必将发挥积极的推动作用(第三产业方面),并推动公民生活质量和身体素质的提升。而体育产业的发展,必将会增加就业岗位,提升就业率,不但吸纳人员就业的能力强劲,还能拉动关联产业的发展。比如体育牵手旅游,国家旅游局、国家体育局联合印发《关于大力发展体育旅游的指导意见》,部署体育旅游发展,涉及竞赛表演、健身休闲、设施建设和装备制造等业态。

三、体育文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巴西世界杯时,巴西驻华大使瓦尔德玛・卡内罗・雷昂接受《财经天下》周刊采访时说,世界杯对巴西经济来说,直接影响有限,但间接影响深远。巴西在准备世界杯期间,建设了很多公共设施,如扩大机场、建设与整治交通运输等,对巴西经济来说影响很长久。巴西世界杯比赛在12个巴西城市举行,以前的比赛最多为8个城市,对于旅游业来说影响更多也是间接的,游客将从电视上看到关于巴西的画面、阅读关于巴西的资料,这可以间接吸引游客。有关国际组织做过调查,世界杯比奥运会更能吸引游客。当然,巴西经济主要依赖国内市场。而中国则不同,长期以来,中国经济依赖进出口、消费和投资三驾马车。新浪财经网报道统计局释放明年经济向好信号,GDP增速将不低于6.5%。当前经济增长“三驾马车”未出现疲态,并于近期呈现出止跌企稳的面貌(徐洪才)。综合来看,体育文化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将有以下两个方面。

(一)显性影响

首先,影响就业。比如南非世界杯时,在经济危机最严重的时候,世界杯为南非赢得了约13万个就业岗位。我国体育产业有11个大类,除体育用品、相关产品制造业以及体育场地设施建设外,其余9个大类均属于体育服务业。很显然,体育产业是第三产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第三产业更多以劳动密集型为主,所以必将影响就业。比如目前最热的冰雪运动,自2015年北京联合张家口取得2022年冬奥会举办权,冬季运动开始逐渐进入寻常百姓的运动生活之中。以哈尔滨市为例,该市被称为北国冰城,几十年发展下来,打造了很多城市冰雪旅游精品品牌,以及世界性的运动在此举办有效推动了其冰雪体育场地、器材的兴建和更新,使其交通更便利,宾馆等服务设施增加。要接待游客,甚至为游客提供滑冰、滑雪器材和教练指导,必须要有广大的服务人员,为游客提供优质服务。

其次,使相关行业联动发展,体育文化产业涵盖了很多方面,比如旅游、建筑、新闻传媒、制造业等。如上文的例子,巴西世界杯的举办让全世界认识到了巴西,吸引球迷去巴西观看世界杯比赛,并在赛事完毕后,产生深远的影响。亚洲体育营销论坛上,日本早稻田大学体育科学研究员教授原田宗彦表示,随着世界性体育赛事在亚洲频繁举办,亚洲体育旅游产业将引来一个发展良机。未来亚洲旅游人口中,将有10%的人是因为体育而选择出游的。相关数据显示,全世界旅游产业中体育旅游增长最快,每年约可创造4 500亿欧元的价值。姑且不论预测是否准确,但体育促进旅游业的发展是现实。再如新闻传媒业,未来体育IP将成为新闻媒体也争夺的焦点,我国很多互联网巨头早已布局体育产业,腾讯更是以5亿美金取代新浪获得了NBA独家转播权。再如建筑业,体育赛事的举办必定需要各种基础设施的支持,如比赛场馆、交通设施等等,这就会联动建筑业。

第三,影响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比如,巴西筹办世界杯扩大了机场。随着人们体育意识的增强,对体育的热情不断高涨,那么我国在城市化建设过程中,必定需要为城市居民提供体育设施,改善体育环境。同时当体育文化兴盛,带动旅游业,那么交通运输就需要改进,以便能够满足游客的需求。

(二)隐性影响

体育文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可能并不会立马显示出来,正如巴西举办了世界杯,直接影响有限,但间接影响深远。

1.影响国际知名度。为什么要争夺奥运会等国际大型赛事的主办权,主要就是能蚪国家推向世界,打响国际知名度。

2.提升国际形象,涉及到国家历史文化、风土人情、政治政策、经济水平等等。国际形象不同于国际知名度。体育将国家的历史文化等展现给世界,让全世界的人们认识了解,从而有助于国际形象的提升。

3.对外吸引外商投资,对内拉动消费。一次体育赛事的举办,就是一次对外吸引外资的机会,它将展示一个城市、一个国家的投资环境,包括基础设施、政策环境、市场环境等等,甚至会促进地产投资。比如,南非以前商品房很少,当世界杯举办时,全世界的目光都将集中于此,国际资本在认识到南非房地产有利可图后,必定会增加投资。

4.促进体育大环境的形成,进而间接影响经济发展。比如在全民健身战略、文化强国战略等政策导向下,必定会引起体育文化产业的发展,带动社会进步,转而间接促进经济发展。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体育文化的影响有很大不同,当一个地区经济尚处于萌芽阶段,那么其经济性影响会凸显,文化性影响会偏弱。当一个地区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必定会在精神文明方面产生极大追求,体育文化的文化性影响将凸显出来,慢慢促进体育大环境的形成。而当经济发展出现乏力情况时,体育文化就能够塑造出经济新增长点,目前我国正处于这个阶段。

5.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优化。体育产业中9个大类属于服务业,对于推动第三产业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可以有效促进第三产业的发展,提升其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进而达到产业结构的优化。体育大环境形成,以及体育文化的盛行,必定带来服务业的繁荣,而体育文化中低碳、绿色、环保的理念也将极大优化产业结构,推动产业结构优化。

四、反思

由于政策导向,我国体育文化发展处于黄金发展期,体育产业位于风口,将吸引大量资本流入。但以目前的情况来看,我国体育产业链过短,体育市场呈现乱象。腾讯体育《体育旅游值万亿?体育产业GDP注水游戏何时休》一文引人深思。该文章指出,在政策导向下,体育市场出现了很多“挂羊头卖狗肉”的体育公司。王健林说:“如果不算体育相关产业,中国体育产业GDP占比也就在0.3%左右。”与上文的0.8%对比来看,无疑体育产业产值是有注水的。这说明体育市场总体呈现一种浮躁现象。

虽然体育文化对经济发展有着显著的积极作用,但在这种浮躁的大环境下,既不利于体育文化的发展,也不利于经济发展。我国正面临经济下行的压力,体育文化产业将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为国民经济发展做贡献。但浮躁的大环境下,体育界乱象横生,如比赛黑哨、操纵比赛等等,不利于体育文化的发展。而且以前的金牌至上战略导致了体育界的种种黑幕,好在体育总局已向该战略动刀(源自腾讯体育)。

对于体育文化来说,经济发展是其重要物质基础,没有物质基础,体育文化就会成为无源之水,只有经济发展了,社会生产力提升了,资本才会加速流动,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与精神生活追求才能得以满足。同时,体育文化也会受制于政策导向作用。所以体育文化与经济发展二者是紧密联系的,因此在有利的政策环境下,要采取恰当的措施,在规范市场,促进体育文化发展的同时,推动经济发展。

结语

体育文化对经济发展有着积极作用,无论是直接的影响还是间接的影响,均可以推动经济发展。在我国面临经济下行的背景下,体育文化产业将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并带动周边产业的发展,推动产业结构优化。但同样要认识到,在这个体育文化发展的黄金期,浮躁的大环境,既不利于体育文化发展,也不利于其带动经济发展,必须整肃市场,加强配套政策的制定,切实保证体育文化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牟丽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育文化发展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5.

第2篇

体育经济是指从生产和经营的角度出发,把大众的体育生活和与此相关的经济行为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作为一项特殊的产业来发展。体育经济作为一个经济性产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如何,主要取决于体育产业的性质、发展规模及运行状况。在发达国家,体育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占据了较大比重,如美国体育产业的年利润达到千亿美元以上,超过资金实力雄厚的石油、汽车等行业。近年来,我国体育经济也取得了较快发展,被誉为“朝阳产业”,但因对体育经济缺乏足够重视,制约了体育经济的发展。

“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大力发展公共体育事业,加强公共体育设施建设,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提升广大群众特别是青少年的体育健身意识和健康水平。继续实施农民体育健身工程。优化竞技体育项目结构,提高竞技体育综合实力。发展健身休闲体育,开发体育竞赛和表演市场,发展体育用品、体育中介和场馆运营等服务,促进体育事业和体育产业协调发展。

一、体育经济在国民经济的作用

体育经济在国民经济占有重要地位,对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对经济结构的改善、对增加就业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积极发展体育产业,不仅能够满足国内广大人民群众对体育的需求,而且能够促进市场的稳定与繁荣

当今,体育产业已经成为西方主要发达国家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并大有成为支柱产业之势。我国尽管没有体育产业产值的官方统计数据,但群众对健身娱乐、竞技观赏和体育用品的消费需求愈来愈旺,不同所有制的各类经济法人纷纷投资体育产业,产业规模迅速扩大,在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方面发挥作用,并表现出极大的增长潜力。

(二)体育经济在优化产业结构,带动其他行业发展方面的作用开始显现

我国体育产业的快速形成和发展,不仅拓展了第三产业的领域,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第三产业的增加值,起到了优化产业结构的作用。同时,体育产业是一个上游产业,它既能带动和促进第二产业中的一些相关行业的发展,也能带动和促进第三产业中一部分行业的快速发展,所以,对整个国民经济总量扩张和结构改善都有一定作用。

(三)体育经济在吸纳社会就业方面有独特作用

体育产业是一种服务行业,属服务业产业的第三层次,体育产业的发展能为社会提供大量的就业机会。国家经济是否真正有了发展,除了要看GDP能否保持持续增长外,还要看就业率的高低。同样,判断一项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除了要看这项产业对GDP增长的贡献率,还要看这项产业在吸纳社会就业方面作用的大小。我国体育产业尽管还处在起步阶段,但是在体育产业发展较好的地区,这项产业在吸纳社会就业方面起到的独特作用,已被政府和社会所关注。

(四)体育经济的人文效应

体育经济的发展不仅对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产生作用和影响,而且对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社会、文化也具有相应的作用和影响。提高劳动力素质是体育的主要作用之一,体育运动有利于改善劳动者素质,提高劳动生产率。国外学者的研究结果表明,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劳动者比不参加体育活动的劳动者,其劳动生产率平均高出0.6―10%。劳动者作为生产力的首要要素,其身体素质和智力素质的提高,进而提高其劳动生产率,可以通过开展经常性的体育活动来达到此目的。

二、发展体育经济的基本思路及建议

(一)要加快国家体育事业运行机制与管理体制的改革

我国是世界体育大国,但体育经济的发展与体育事业的蒸蒸日上极不相称。目前,我国体育事业面临的主要问题,是运行机制与管理体制的相对落后严重困扰了体育经济的健康发展。经济体制改革的实践证明,只有破除过多的行政干预,经济发展才有生机与活力。

体育经济的发展主要有两种模式:市场主导型和政府参与型。市场主导型,指体育产业发展的原动力是市场主体自身对商业利润的追求,以及不同市场主体间相互竞争产生的压力和推动力。如美国的“俱乐部+中介机构”模式;英国的“消费群+市场体系”模式。政府参与型是相对于市场主导型而言。在某些国家和地区,当市场调控失效或政府预期市场可能失效的时候,政府采取措施对体育经济进行宏观干预,利用多种手段加以引导、调控和规范体育市场主体的组建与运作。如法国对体育经济发展的宏观政策支持、日本的梯度发展战略等。

我国体育经济在很大程度上还是政府主导,为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需要,应当提高体育决策的科学性,并制定相应政策加以引导。

(二)发展体育品牌战略,促进体育经济的发展

当中国逐渐告别短缺经济转向买方市场时,名牌战略的重要性也显现出来,并为越来越多的企业家所认同。中国体育用品有李宁、青岛双星等品牌,但挡不住国外品牌如耐克、彪马等的强大攻势。这不但使得国内品牌难以守住国内市场,而且缺乏跻身国际的实力。我国正在兴起的“全民健身运动”以及体育事业的蓬勃发展,为体育界提供了无限商机。面对硝烟弥漫的体育用品市场,企业应认清市场形势,主动进行产业结构、产品调整,拓展自己的生存空间和发展空间,在体育用品的功能、材料等方面不断创新,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大力发展自主品牌,在守住国内市场的同时,闯出去占领国际市场。

(三)在体育经济政策上给予相应优惠,引导民间资本向体育产业流入

如在税收政策上向体育产业倾斜。同时,进一步完善体育产业的投融资机制,鼓励投资主体多元化,通过打破行业壁垒,吸引和鼓励社会各种资本以独资、合资、参股及特许经营等方式投资体育产业。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体育企业进入资本市场融资,通过股份上市、项目融资、资产重组等方式筹措发展资金。

(四)推进体育产业化

目前,体育经济发展找不到新的突破口,个别项目如足球等始终止步不前,已经成为国家和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国民经济的发展。体育要走向社会化与产业化之路,只有全面走向市场,才能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新趋势。唯有符合社会与人民的需求,体育产业才能不断得到发展。体育经济不仅体现了国家经济的多样性,而且能带动国家的经济发展,推动体育事业的进一步发展,这对于人民群众来说更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十二五”时期,国家应更加重视体育经济,大力扶持体育产业的发展。

三、结语

我国体育经济经过十多年的快速发展,已经形成了相当的规模,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体育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体育经济不仅是经济增长的源泉和动力,而且是解决就业问题的主要途径,对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借鉴并吸取国外体育经济发展的经验,正确把握好体育经济发展的趋势,控制好体育经济发展方向,加快国家体育事业运行机制与管理体制的改革;发展体育品牌;在体育经济政策上给予相应优惠,引导民间资本向体育产业流入;推进体育产业化,是加快我国体育经济发展的关键。

参考文献:

①刘春忠. 地方体育产业的现状分析与政策措施[J]. 体育与科学,2003,(9):28―29

②郑涛. 关于我国体育经济发展的分析与对策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1

第3篇

关键字:体育经济;发展;现状;对策

在国际竞争日益剧烈的当今社会,体育经济已经被纳入竞争的范畴,国家如何抓住机遇,大力发展体育经济显得至关重要。在今后的几年时间里,我国应该行我国的实际情况出发,制定相应的发展战略,针对出现的新情况,提出创新观点,不断完善和实践我国社会主义体育经济框架,构建体育经济发展战略。

我国体育经济的发展意义

(1)体育产业可以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国民经济协调发展

第三产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体育产业的发展壮大不仅扩宽了第三产业的发展渠道,而且带动了第三产业中下游的发展,促进国民经济协调发展。体育产业的壮大以及相关产业的发展,调节了第三产业的产业比重,优化了产业结构,在国民经济的总量扩张以及结构优化方面等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2)体育产业提高国民素质和人们的生活质量

体育产业是第三产业中属于比较高层次的产业,对劳动力的要求高于其他产业。正是体育产业的这个特点决定了劳动力的综合素质,有利于提升我国劳动力的素质,改善劳动力的劳动结构,提高劳动工作效率。此外,体育产业作为一种新的消费产业,满足了人们的新的消费需求,强壮了人们的身体,提高了人们的身体素质,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人们的生活质量。

我国体育经济发展的现状

(1)体育意识淡薄,消费水平比较低

据调查,西方发达国家对于体育产品的消费占总消费水平的40%甚至更多,而我国体育消费支出仅仅占总支出的20%左右,北京上海等地高于平均水平,占总支出的30%。相比较而言,我国对体育消费还具有一定的排斥性,收入水平难以支撑较大的体育开支。

(2)体育管理缺乏专业人才,缺乏竞争力

体育产业对劳动力的要求高于传统产业,因此限制了很大一部分人的就业。体育产业管理人才不仅仅要懂得体育的相关知识,还要懂得经济、管理、营销等多方面的专业知识。因此,我国体育管理专业人才比较缺乏,不能够满足当前的体育产业的发展。此外,我国体育产业的企业发展规模比较小,市场竞争力薄弱。西方发达国家的全球性著名企业众多,产业资本充足,规模比较大,在奥运会、世界杯足球赛的冠名权、指定性产品等的商业竞争中往往占有一席之地。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体育产业的竞争力处于低端,难以与西方发达国家的著名企业相匹敌。

(3)体育市场定位不准,市场管理不健全

我国传统的体育产业只注重国家投入,企业很少考虑自身的发展。企业对体育消费的规划还停留在初级阶段,体育产业的高层次性比较低。由于体育产业是新兴的市场,企业的管理层对产业的未来发展还处于摸索阶段,其目标还是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跟不上时代和政策的变化。体育市场管理混乱,没有科学的约束机制,严重损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和企业之间的公平竞争。例如一些非专业人员未经批准,私招学员,开办各种武术、气功讲座、培训,开设武馆,招摇撞骗,甚至搞封建迷信、宗教活动。

我国体育经济发展的途径

(1)探索消费途径,健全消费机制,培育消费市场

扩大我国的体育消费市场,建立不同层次的体育消费市场以满足消费者不同层次的消费需求。根据我国体育市场的发展特点,加大对商业性与地方性体育市场的开发力度,注重对体育市场的中介机构的完善与监督,坚持常规体育健身娱乐消费项目与新兴体育健身娱乐项目并举的开发方针。

(2)调整体育产业结构,完善体育产业系统

我国体育产业结构比较混乱,不能适应现代的体育市场化的发展,这就需要我国加大力度整治与规范体育市场的秩序,提高体育市场的产品质量和产品服务。尽快塑造品牌效应,努力提升我国体育产品的核心竞争力,加快推进我国体育市场的优化升级,打造高级体系结构。深入开发我国丰富的体育资源,充分的利用有形资源和无形资源来来支持体育消费市场的发展。调整体育产业结构,扩大企业产业规模,淘汰落后的体育企业或者进行兼并,从整体上保证我国体育产业的竞争力以及高效率。建立和形成有效的体育竞争机制,创造竞技体育的真正公平、公正环境,完善体育产业系统。

(3)培育体育经营管理人才,完善培训机制

21实际是人才的竞争,人才已经成为我国竞争力的核心因素之一。在体育产业中,由于专业人才缺乏,严重阻碍了我国体育经济的发展。因此,我国应该积极效仿西方发达国家,努力培养一支具备专业素养的高素质人才。我国应加强体育经营管理人才的培育和教育,努力造就既懂理论又懂技术的管理型人才。首先是要引进一批高水平的经营管理人才;其次是要对现有的体育经营管理人才进行强化培训;再次是要广泛开展国际体育经济交流与合作,学习借鉴国外体育经济先进管理经验和方法。我国体育产业的培训机制不科学合理,培训内容落后于潮流的发展,不能够迅速的适应广大消费者的创新需求。因此,完善我国的体育培训机制,开展各种形式的宣传培训活动,积极启发我国体育人才的创新思维,使其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和创新意识,掌握体育经济专业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更好地促进我国体育人才的发展。

体育经济是我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深入贯彻全民体育,终身体育的理念,极大的促进了体育产业的蓬勃发展。国家抢抓体育快速发展机遇,大力推行体育经济发展大战略,就显得至关重要。

参考文献:

[1] 黄晓春.论体育经济运行机制的结构和功能[J].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2012(03)

[2] 霍炎.体育经济新思考[J]. 体育与科学. 2011(04)

第4篇

作者:李俊强 胡绪 单位:第三军医大学

由于体育产品的特殊性,体育经济的经营者还要兼顾体育的社会效益,不能仅仅把体育产品做为一种纯粹的商品来对待。要注重发挥体育的强身健体等公益作用,不断提高服务的质量,满足人们越来越丰富多彩的体育需要,不能给人唯利是图的印象,唯有这样,才能获得更长远、更大的经济效益。体育经济发展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实现其社会效益对于一个国家和社会来说,发展体育经济的最终目的是提高国民素质,实现体育为人民服务、为社会大众服务的宗旨。

不能仅仅只考虑经济利益,而是经济效益要服务于社会效益。要注重发挥体育经济中品牌的作用品牌具有极大的社会价值。品牌可以带来高额的经济效益、显赫的声誉。它是一种标识,可以通过给人的直观印象,迅速扩大产品的影响力。成功的品牌蕴藏着巨大的经济价值。从企业的角度来说,良好的体育品牌也可以给经营者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总之,要想发挥体育经济的巨大经济效用,就必须充分重视发挥体育经济的品牌效应。

注重发挥体育健身俱乐部的作用在体育经济的发展过程中,体育健身俱乐部作为社会大众进行体育活动、体育消费、社会交往的场所,已经成为全民健身运动和体育消费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集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与一体,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代表了未来的发展方向。体育健身俱乐部可以划分为公益型和经营型两种形式,都以提供体育消费及其相关服务。但不管是哪种形式,它都给会员营造出良好运动氛围和社交氛围,使之成为以体育锻炼、体育文化为纽带的具有休闲功能的特色场所。

现在,体育健身俱乐部逐步发展,除了各种运动健身项目之外,有的还推出了大量的与体育经济有关的配套服务,满足人们对生活的多层次需要。这些增值性很高的配套服务也为俱乐部带来稳定的收益,为俱乐部进一步发挥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提供有力的资金支持。而且俱乐部会员大多都有固定的社会关系,对俱乐部服务满意的话,一般会主动介绍亲戚朋友加入俱乐部,进一步加大了俱乐部的影响,也降低了俱乐部的运营成本。在这里,经济利益是基础,情感建立是关键,一同为体育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实现做出了较大的贡献。在今后的体育经济发展过程中,要加大对这方面的研究。

对体育产业的发展需要国家给予正确的引导体育产业的健康发展,体育社会效益的实现,不能只靠市场的作用。由于体育事业的公益性,在体育产业发展中,如果把经济效益放在首位,不加以正确引导的话,势必会产生唯利是图、金钱至上的风气,必然会牺牲体育的社会效益,也就不利于体育事业的健康发展。需要国家在政策上予以支持,从制度上予以规范,引导体育经济健康的发展。正确对待体育经济的经济与社会效益,大力宣传体育健身观念,通过不断解放思想,广泛组织广大人民群众参与体育活动,激发人民的体育健身热情,实现体育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对于促进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升级,增加就业,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促进和谐社会发展等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第5篇

[关键词] 关系 体育消费 体育经济

目前我国体育产业化方面出要还存在:一方面可以看到体育消费的不足,另外一方面也说明体育经济的发展潜力是很大的。因此,认真探索和研究体育产业化运作的实践和规律,无疑具有重要意义。对此经济学界的讨论还不多。本文拟就这一课题做些初步探讨。

一、体育消费在中国经济发展新阶段地位与作用

我们可以把社会生活中的经济物品分成三类:第一类是公共物品,不具有竞争性和排他性,每个人都需要公共物品;第二类是私人物品,既有竞争性又有排他性;第三类是混合物品,就是既有公共物品的特性,也有一定的私人物品特性。由此分析,消费也可以分为三大类形式:公共消费、私人消费、混合消费。

大多数的体育消费应该属于混合物品。全国健康就是公共物品,但个人参与一般的体育运动消费又属于私人用品。由此可见,体育消费不仅国家、政府有这方面的需求,居民自身方面也有需求。

从本质上讲,体育消费属于满足人们享受和发展需要的消费。从现在至21世纪中叶,中国社会将实现由第二步发展战略向第三步发展战略的转变,即由小康社会向中等发达国家过渡。按照经济学理论,这一时期正是社会消费结构发生重大变革的时期,总的趋势是人们对物质消费品需求的增势将会减弱,而对服务消费品,尤其是与人的健康和生活质量提高直接相关的服务消费品的需求将会迅速上升。因此,人们对体育的消费需求也是无限制的。从理论上讲,只要体育需求是无限制的消费需求,那么,体育产业就有无限发展的可能性。近年来,体育消费品在中国大中城市和部分富裕农村地区相继成为新的消费热点,正是社会消费结构合乎规律的变化给体育产业发展提供越来越大的推动力的体现。据国家信息中心的统计,2000年~2005的五年间,我国城镇居民在运动娱乐方面的人均消费支出己从672元增加到1688元,年平均增长20.2%。居民的体育消费明显快于收入增长。2002年~2007年,中国城市人口体育边际消费倾向是20,即城市人口收入每增加1%,它的体育消费就增加20%。这些都说明了体育市场发展的潜力。

二、“标准结构”与中国体育消费潜力

美国经济学家西蒙・库兹涅茨和霍利斯・钱纳里等人在研究经济结构问题时,揭示了消费率与人均收入水平之间的联系,即“标准结构”。运用这个成果来分析居民在不同经济发展阶段的消费行为特征,对研究中国居民体育消费的能力是有借鉴帮助作用的。

这个“标准结构”反映人均GNP从100美元以下上升到1000美元以上(均按1964年美元统计,下同)的过程中,经济结构所发生的规律性变化。(1)在人均GNP1000美元以下的时候,随着人均收入的增长,储蓄率上升,消费率下降。(2)在人均GNP增长到1000美元以上后,储蓄率、总消费率就大体稳定下来。(3)消费率在下降过程中也呈现出阶段性变化。即在较低收入阶段,消费率下降得较快;在较高收入阶段,消费率的下降开始放慢。在人均GNP200美元后,储蓄率上升和消费率下降的速度比人均GNP200美元之前变慢了。

中国居民消费率较之“标准结构”显示出很大的差异,这突出地表现在以下两点上。在同样的人均收入水平上,中国居民消费率远低于“标准结构”中的居民消费率。中国总消费率低(这意味着储蓄率、投资率高),但不是因为储蓄挤掉了政府消费,而是因为挤掉了居民消费。“标准结构”中的居民消费率在各收入基准点上平缓下降,没有反复;而中国的居民消费率则有较大的波动。

通过分析,可知中国居民的消费水平会随着GDP的增长而提高,这对未来中国体育消费市场和体育产业发展的前景是大有帮助的。只要能够推出受居民欢迎的体育消费项目,体育产业在中国未来发展的潜力是巨大的,至少在消费能力上是可能的。

三、起飞理论与中国体育产业发展时机

美国经济学家罗斯托提出的经济成长理论(也称“起飞”理论)是一个被许多国家广泛采用、比较成熟和自成体系的理论。该理论把人类社会发展分为六个阶段:即传统社会、为“起飞”创造前提阶段、起飞阶段、成熟阶段、高额群众消费阶段、追求生活质量阶段。

根据这一理论,结合中国经济发展的水平和人均收入水平,对照国外发达国家的发展过程,可以看出,从整体上看中国经济目前应该尚处在“为起飞创造条件阶段”向“起飞阶段”过渡的阶段,但在局部地区如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地区甚至己经达到起飞阶段向成熟阶段过渡。这是由当地的GDP产值所决定的。

按照罗氏理论,体育产业真正的大发展,只有等到一国经济在整体上进入“追求生活质量”阶段之后,才可能实现。发达国家体育产业发展历程也证明了这一点。譬如,美国是20世纪20年代进入“高额群体消费阶段”,70年代进入“追求生活质量阶段”;西欧和日本是50年代进入“高额群众消费阶段”,70年代进入“追求生活质量”阶段,这一时间表示,与50年代~60年代体育产业在美国的大发展,以及60年代~70年代体育产业在西欧和日本的大发展是吻合。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也在迅速发展,居民生活水平也在不断得到提高。中国体育产业也随着经济的发展而得到发展,尽管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还比较大,但由于中国经济发展的地域差所造成的发展不平衡状况,恰恰给体育产业发展带来了契机,如在沿海发达地区已经有相当多的一部分人开始率先进入“追求生活质量”阶段,东部有些地区人均GDP己经超过3000美元。这些地区具有高出平均水平许多的货币支付能力和巨大消费力是拉动中国体育产业起飞的重要力量。因此,在发达地区,体育产业的发展有良好的经济基础。

参考文献:

第6篇

关键词:高校体育经济;现状;困境;对策

一、高校体育经济现状

近年来,高校体育经济发展中资源的分配受到计划经济的影响,具有一定的惯性发展的特点。这个特点是高校体育经济发展的阻碍,制约了高校体育经济发展的力度。各个高校获得的体育场馆建设和体育设施日常的维护费用的增长力度已经逐渐跟不上高校体育经济发展的步伐,显得有些捉襟见肘。根据相关统计数据,我国高校中拥有体育馆的高校数量占到全部高校数量的六成。在南方发达地区,这个比例可以增长到九成,甚至有个别的高校拥有多个体育馆。体育馆的数量与日俱增,开设场馆、设立体育设施以及体育设施的维护都需要一定的费用。然而我国对高校体育的资金支持力度增长缓慢,抑制了高校的体育场馆建设和体育设施完善程度。除此之外,高校中的运动健身器材缺乏较高的使用率,学生在课余时间内对于体育活动的参与性不高,导致学校中的体育器材成为摆设,无法发挥出实际的效果,进而便会对高校体育经济的发展造成影响。

二、制约高校体育经济发展的因素

1.发展理念不受重视

高校的管理阶层对高校体育经济发展重视力度不够也是制约高校体育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在我国高校体育经济发展之初,高校的领导对这部分的重视程度不够,忽视了高校的体育场馆建设,单纯的将高校体育经济发展当成体育事业,而忽视了高校体育事业对经济的影响力度。由于高校体育经济发展缺乏统一规范的管理和先进的管理方针,缺少了和市场的联系,大大延缓了高校体育经济的发展步伐。高校中的管理阶层缺乏对体育经济发展的重视,使得学校中的体育经济得不到发展。除此之外,在学校领导和体育部门领导的双重领导下,管理理念缺乏统一性,以此便无法使得发展理念缺乏重视。

2.发展理念不够明确

我国高校体育经济发展没有规划出统一的发展理念,以及市场化的管理措施。高校间没有互相交流来完成共同发展的概念,只注重自己的自身发展,犹如闭门造车,忽视了高校体育经济发展与市场的联系。高校管理阶层对体育经济发展重视度不足,简单地认为高校体育仅仅在于体育教学和体育设施完善,高校体育发展和经济发展不搭边。从而导致我国高校体育建设的理念落后,管理混乱,方针不统一,无法做到和经济市场的联系。高校体育资源的使用情况也不合理,如果只用于教学方面,就浪费了大好的体育资源。高校体育经济发展没有建立自力更生的发展观念,单单依靠国家的教育拨款以及社会的支持,不但无法满足自身的发展要求,还浪费了体育资源。此外,高校中的复合型体育人才不足,导致体育经济发展管理缺乏深度,进而导致发展理念不明确,无法为高校体育经济提高有效的发展方向,这也就需要引入并培养符合学校体育发展理念的高质量、复合型人才,如此才能真正推动我国高校体育经济的长远发展。

3.发展思路与管理组织混乱

高校的体育经济发展要根据本校的特点而定,但是高校管理人员忽视了这一依据。在高校的体育经济发展中,不清楚自身的发展态势和发展特点,从而盲目跟风的情况屡见不鲜。各个学校要深入研究本校的特点,总结出适合本校的高校体育经济发展管理理念。同时,因为高校管理对体育经济的定义模糊不清,体育教学和体育经济没有明显的界限,容易造成两者发展的混乱,制约了高校体育经济发展的脚步。

三、促进高校体育经济发展的对策

1.提高相关人员与机构对发展高校体育经济的认识

高校体育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就是要让相关管理人员意识到体育教学和体育经济之间的区别和联系,同时要根据本校的发展特点,制定统一规范化的高校体育经济发展目标。高校体育事业不能单单从人才培养的方面出发,也不能单单着眼于体育设施的建设和完善。更重要的是将体育事业和市场经济挂钩,通过高校体育资源的合理分配和使用,为本校发展甚至是经济发展提供动力,推动高校体育经济发展。高校体育事业是一项公益事业,但同样也需要资金的支持。为了自身能够更好地发展,高校可以通过将体育场馆租借、举办大型活动等方式筹集资金,再将这些资金注入到高校体育事业发展中来。

2.促进高校体育市场化

高校体育事业是面向市场的事业,它的目的就是为了培养出我国体育市场需要的人才。那么高校体育经济发展也要满足市场的需求,向市场化的方向发展。但是在高校体育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要做到以市场为导向,却不能过分追求市场效应。因为高校体育经济发展说到底还是体育事业的发展,不能因为追求经济的发展就偏离了体育事业发展的目的和初衷。因此高校体育经济发展要有统一的理念和规范化的管理渠道,不能盲目发展而脱离了高校体育经济发展的本质和实际意义。

3.充分利用高校体育资源与人才资源

国外的高校体育经济发展为我国提供了经验和方法。以美国来说,高校体育事业的发展不仅仅依靠政府资金和社会资金的支持。在满足基本的体育教学环节后,高校的体育资源,比如体院场馆和体育设施等,都会以租借或者举行比赛活动的形式,充分利用教育资源,从而获得经济收益。高校可以借鉴国外高校体育经济发展的经验,再结合各个学校的特点,充分利用体育资源,为高校体育经济发展拓宽渠道,提高高校体育经济的收入,同时也能刺激我国的市场经济发展。

四、结语

总之,我国高校体育经济因为管理理念不规范,发展态势混乱,以及资源利用的不合理等诸多因素,而受到制约,进而影响了我国经济总体形势的发展。高校的管理人员以及高校体育从业者要结合本校发展的特点,充分利用,合理分配高校的体育资源。为高校体育经济发展做好资金保障,培养出更多符合体育市场需求的人才。

参考文献:

[1]仝媚媚.我国高校体育经济发展的制度分析与对策建议[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4(15):12-14.

[2]张斌.高校体育经济运行模式与发展路径探究[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5(7):283-284.

第7篇

[关键词] 社区经济 经济增长点 发展

早在20世纪50年代,联合国倡导发展运动后,世界各国的社区发展运动如火如荼,方兴未艾,从以美国的经济发展为领头羊的新经济形态来看,社区经济的优势已展露无遗。相比之下,我国的社区意识却萌芽较晚,在传言,人们只知道有单位而不知有社区,只把社区当作单纯的居住的场所,而很少将其看作社区成员的一种利益共同体予以关心和关注;就政府和社会组织层面而言,社区只有服务功能和社会控制、管理职能,至于社区经济与社会发展则是国家和政府部门的事,社区则处于被动地位,无所作为。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以后,这种状况有了很大改观。在当前形势下,社区服务业更是作为最具吸纳空间和最少投资需求的产业。特别是社区体育这种最受大众欢迎的社区服务业。可以为再就业工程提供更广泛的就业机会。为多种经济形态发展提供更广阔的活动舞台,为启动和完善住宅消费市场提供更现实的购买动力。

一、社区体育消费的差异性

体育是社会生活的组成部分,随着社会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体育在社会生活中的比重,以及对社会生活多方面的渗透和影响不断地增大。社会发展趋势,决定了体育健身事业在我国社会综合持续发展、人的素质全面提高、生活质量改善的事业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全民健身可持续发展中,经济基础和体育健身消费观念是关键环节。

在经济基础雄厚、体育意识较强的欧美国家,体育健身是民众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基本内容,占有家庭消费的相当比重。消费是日常生活的主要内容,人们必须通过消费保持生命力、劳动能力和其他创造能力。消费是满足人们生存活动的各种需要,是开展全民健身活动的关键,也是社区体育可以作为社会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的依据。

二、社区体育作为社区经济发展的认识

1.带动第三产业新的经济增长点的形成

第三产业的兴旺发达是现代经济的重要特征。20世纪90年代起,我国就把发展第三产业作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来抓,社区经济作为一种市场需求和关联带动能力很强的产业,可以促进商业、饮食、文娱、信息等一系列产业的发展,既可提高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又可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是第一产业中极具有发展潜力的综合性行业。社区体育以其适合不同年龄、不同职业和不同兴趣爱好人群的服务为中心,以健身、娱乐消费为特点。随着劳动生产力的提高,生活质量大为改观,人们的体质在增强,技能在发展,心理状态在改善,余暇生活趋向健康和充实,人际关系得到建设性的发展。根据国家统计局有关体育事业统计调查的结果表明,我国大中城市居民对社区体育服务普遍具有较高的要求。1994年~1998年,我国城市社区体育消费增加了115%,1998年的城市社区体育消费额是1994年的2.1倍,达到1000亿元。目前我国城市人口占全国人口的40%以上,城市的社区体育已成为提高城市居民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推动城市精神文明建设,形成健康、文明、科学生活方式的一个不可缺少的手段,因此,也就成为社区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

2.社区体育服务成为再就业工程的重要解困措施之一

从发达国家经济发展历程来看,随着经济总量的扩张,第一产业的劳动力需求将逐步减少,第二、第三产业的劳动力需求将逐步增加,特别是第三产业将日益成为吸纳劳动力就业的主导部门。在第三产业中,对于再就业人员来说,最具吸纳空间和最少投资需求的就是社区服务业,而社区服务业中体育服务市场最有前途。社区体育作为一种文化消费内容而成为服务性经济,也就是说,运动健身、娱乐观赏和经济三者经过有机整合而构成发展体育产业的权力。

3.社区体育服务对推进住宅商品化、市场化、启动住房消费市场起积极作用

近几年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扩大内需、启动经济的决策。据统计,在总需求中,固定资产投资一般占三分之一的份额,而消费则占一半甚至更多,其中住房消费成为政府寄予厚望的最重要的经济增长点之一。因此,要想加快城镇经济商品化改革步伐,启动住房消费市场,必须抓好居民住宅区的配套建设,加强发展社区文化和各项事业,以满足社区居民不断增长的教育、文化、健身运动、娱乐、服务等方面的需要。

三、社区体育作为社区经济发展的主要内容

社会发展体育,体育促进社会建设,形成良好的持续发展,这既是已往社会实践中可以观察到的规律,也是对社会生活建设未来建设的合理预期。在当前社会经济转型的重要当口,强调社区体育建设,对促进社会生活质量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意义,对于社区经济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综上所述:社区体育作为社区经济发展的主要内容,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1)社区文化中体育消费观念的自我发展和合理引导。(2)运动文化的多样性和城市社区稳定特色的合理形成。其中包括:中青年男子和妇女运动形式的稳定特色;老年体育的稳定特色;儿童、少年体育的稳定特色;婴幼儿体育的启蒙和开发;社区之间或社区内运动竞赛的组织和管理。(3)资金投入的长短流程与习俗和体育馆等硬件建设发展的合理引导;(4)社区体育服务市场的合理引导以及建立与发展,包括业余体育服务人员的因时、因机培训和专业体育工作者及专业体育服务机构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徐永祥:《社区发展论》.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0.05

第8篇

[关键词] 体育经济 障碍 发展

一、国体育经济发展的障碍因素分析

我国目前可堪称世界体育强国,但我国体育经济的发展与体育事业的蒸蒸日上极不相称。笔者对其加以具体分析后,认为影响我国体育经济发展的障碍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市场定位不准

在计划经济时期,人们的思想受到严重束缚,视野不开阔,认识不到体育与经济的关系,造成二者严重脱节。多年来只强调国家投入,不注重自身的商业开发。国家队出国参加大型比赛拉赞助,从来都回避创收的动机,并没有把体育定位在一种商业活动的格局上;对体育的消费也仅停留在福利型的低层次消费上,而没有将其引向货币化、市场化的高层次消费。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进一步解放思想,人们虽逐步认识到体育与经济的互动关系,但在摸索发展体育产业的同时,常常不能完全脱离十几年的惯性思维,以开阔的眼界迈开步子大胆干。另一方面,亦或是经验不足、缺乏理论的指导,在中国的产业结构需要大调整的时候,大部分企业家还有点跟不上形势。

2.传统体制制肘

我国体育赛事以前一直都是由国家体委包办,形成一种法定的计划运转。在改革过程中,才尝试性地使体育从政府行为向企业行为转变。这一举动虽然带有相当浓重的市场经济成分,但在某种程度上仍带有计划经济时代的烙印。企业在与体育部门联合办体育的过程中,往往不能获得足够的自。另外,在盈利后,企业得到的往往占少数,许多赛事的投入越来越多,而效益好的却寥寥无几。长此以往,打消了欲投资体育的企业的积极性。

3.市场竞争乏力

我国全球知名企业少,众多企业与美国、日本、西欧等发达国家企业相比,资本明显处于弱势。因此,在很多国际性的重大赛事,如奥运会、世界杯足球赛的冠名权、指定性产品等的商业竞争中往往难以占有一席之地。

4.政策扶植乏力

在美、英等体育经济发达国家、政府为扶植本国体育经济的发展,都相应地在政策上予以倾斜。对体育部门举办的体育比赛、体育组织接受的捐赠和体育场馆的经营收入,不同程度地减免税收;企业出资赞助体育比赛,可以记入企业生产成本或做广告支出;修建体育场馆可以享受土地征用的优惠政策和低息贷款。而我国在这方面的扶植力度远远不够,同教育、文化等事业相比、体育产业在政策优惠方面受到“冷遇”。

5.相关服务不完善

体育产业和所有其他产业一样需要一系列完善的产前、产后服务措施,服务措施跟不上必将会阻碍体育产业的发展。我国绝大部分体育用品生产企业一味地强调体育产品的生产、销售,却不注重体育产品的消费咨询、培训和指导,没有及时地为消费者提供体育指导员,体育中介公司亦严重匮乏。这些因素都延滞了体育经济的发展。就拿曾经火爆一时的健身器材市场来说,对于如今出现的令人费解的市场萎缩现象众说纷纭。但究其主要原因,则是由于针对健身器材的选择与使用的指导从没热过,有些产品根本没有使用方法说明,或者有,也只是极其简单的寥寥数语,根本起不到作用。消费者没有科学的“健身计划”,没有合理的运动指导。

6.缺乏宏观调控和科学管理

国内企业存在着严重的盲从倾向,哪种体育运动获利较高时,众商家便都往一条道上挤,造成了重复建设、规划不科学、盲目攀比建设规模的不良现象;同时,由于现有的体育经营管理人员大都是退役的运动员、教练员和待业下岗人员,他们一般只熟悉体育工作,而缺乏对市场运作及其规律的了解,体育产业经营管理水平了亟待提高。

二、我国体育经济发展出路

1.进一步解放思想,加大体育改革力度

我国体育在计划经济时代是完全依赖国家预算,吃“皇粮”。这种现象随着市场经济的到来将逐步消失,体育也处于改革的大潮中。体育部门应加强与企业的合作,与企业联手办体育,同时删减分流行政人员:减少政府的行政干预,逐步实现政体(即体育企业)分开,真正按市场规律发展体育经济。如上海市为举办八运会兴建的具有国际标准的场馆耗资56亿元,没要国家一分钱,完全用市场方法运作,堪称气势恢弘的大手笔。我们企业家的思维也应从工业经济的圈子延伸到体育经济领域,考察国外极富商业价值的体育产业,结合我国国情、开拓中国市场。

2.大力推进体育产业化经营

(1)发展体育品牌经营

①体育用品品牌经营。就是将体育用品及相关产品的服饰、饮料等实行品牌经营。我国体育事业的蓬勃发展,以及举国上下正在兴起的“全民健身运动”,为体育界提供了无限商机,但又不乏挑战。②体育赛事品牌经营。在中国体育日渐步入社会化、产业化发展轨道的大背景下,把一个体育赛事经营成名牌赛和把一个体育产品经营成品牌产品一样,同样可以获得品牌效应。

(2)实行体育设施多种经营

很多体育馆由于经营不善,偌大的场地闲置,体育馆也入不敷出。体育馆可以以体为主,按市场经济规律全力开发体育市场,走出一条全新的体育产业化道路。

(3)依托体育进行借光经营

借光经营就是借一些体坛名人、名物、名事的影响力来扩大产品、企业的知名度,进而获得巨大的经济效益。

(4)注重体育的商业策划与管理

体育在国内、国外均拥有许许多多的爱好者,体育的商业策划很大程度上关系着企业能否扩大知名度、打开市场等重要问题。1998年夏季在法国举办的世界杯足球赛的成功可谓登峰造极。它不仅是一项体育赛事,更是一次颇具规模的商业活动。精明的法国人借此良机,充分开发“足球经济”。具体做法包括:独立拉赞助、实行经营性票务,出售电视转播权和赛场广告权,全力开发纪念品,推进国际经贸合作等。众人感叹:“世界杯开动了印钞机”。

3.组建中国体育产业的“航空母舰”

中国体育经济要步入国际体育经济的大循环,并最终在国际市场竞 争中站稳脚跟,当务之急是要尽快扭转“分散经营、规模狭小”的格局,组建自身的“航空母舰”。即以产权为纽带,以提高体育企业经济效益为核心,组建以股份制为主要形式的体育产业集团。这样既可以有效缓解体育经济发展的资金瓶颈,又有利于增强体育企业市场竞争力。如中体产业股份有限公司1998 年3月上市成功,筹集到2.8亿元资金。

4.加大对体育经济发展的政策扶植力度

一是要尽快制定体育投资法规,规范财务运作,确保体育投资者的利益,如允许企业对体育的赞助费记入成本;二是要赋予著名运动员、教练员广告权;三是要规范现有体育产业中的税制、税率及征收年限;四是要在政策上鼓励和支持分散的体育场所,实行土地置换、盘活存量,集中建设,以利于体育经济的综合开发。

5.造就“两栖型”体育经营人才队伍

体育经济的大发展说到底还是要靠人来运作。缺乏熟谙体育和经济两门学科的经营人才是制约我国体育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当前,要大力培养和造就一支既懂体育又懂经济的“两栖型”体育经营人才队伍,一是要引进一批高水平的经营管理人才;二是要对现有的体育经营人才进行强化培训;三是要广泛开展国际体育经济交流与合作,学习借鉴国外体育经济先进管理经验和方法。

6.狠抓市场体系建设

市场体系是体育经济赖以发育的导向和载体,体育经济的发展必须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为起点、为目标,研究市场、顺应市场、开拓市场。要狠抓市场体系建设,以引导和刺激体育消费为核心,大力发展体育用品市场、劳务市场、人才市场、观众市场、信息市场、技术市场、文化市场、证券市场、广告市场等,要逐步形成一个结构完整、功能互补的体育市场网络,为体育经济的发展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参考文献:

[1]赵钢:《关于我国对外开放的体育场馆实行经营型管理问题的研究》[J].体育科学,1995(2)

第9篇

【关键词】体育产业 经济增长 推动

由美国次贷危机演变而来的经济危机从去年开始席卷了全世界,世界各国的经济均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各国政府纷纷出台数额巨大的经济救助计划,以图刺激本国经济尽快复苏。然而,各国的经济情况不尽相同。面对经济危机,我国政府陆续出台了多项经济政策。其中有一项重要的内容,就是拉动内需,特别是消费内需。同时,巨大的就业压力,也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要减缓出口萎缩、人民币升值和就业的压力,归根到底就是要拉动内需。为此,政府对内应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即从劳动贫困型向劳动富裕型转变、从出口和投资型向消费型转变、从消费压抑型向消费释放型转变,从而创造与增加内需。

体育产业是当今世界公认的对市场需求具有高拉动型的朝阳产业,被企业界称为“露天金矿”,被政府部门预期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被学界认为有可能成为中国在国际上具备核心竞争力的行业。同时我国的体育产业逐步向市场化、产业化发展,将会使内需进一步扩大,更大程度地促进经济的发展。消费是最终需求,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体育经济的出现对于我国长期疲软的消费市场将产生无可比拟的拉动作用。

体育产业的现状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民群众在自身经济状况得到极大改善的同时,更热衷于参加体育锻炼。物质消费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小,而精神文化消费需求越来越大。“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的理念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目前世界体育产业的年产值已接近5000亿美元,并且以每年超过20%的速度增长。然而世界体育产业产值的大多数份额来自职业体育发达的北美、西欧地区。体育产业的大国――美国,早在十几年前体育产业的年产值就超过了600亿美元,位列石油和航空工业之前。英国的体育产业年产值达到70多亿英镑,就业人口超过38万,位列农业和煤炭业之前。日本的体育产业在其国内十大产业中排名第六。相对于欧美等国家发达的体育产业,我国的体育产业起步晚、规模小,还处于发展初级阶段,是个待开发、潜力很大的市场。

体育产业产值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偏低。1997年我国体育产业的增加值为156.37亿元。1998年体育产业占国民经济的比重是0.2%。到2004年底总产值大约接近1000亿人民元,占当年我国GDP的0.7%左右。体育产业吸纳就业人数为421.5万人,仅为全国就业人员的0.5%,远远低于世界体育产业发达国家1%~3%的比重。

核心产业的潜能、地位尚未充分开发和确立。发达国家的体育产业发展基本都是通过健身娱乐、竞赛表演等核心产业,发挥其前向和后向的关联效应而得到全面发展的。美国体育服务业的收入占体育产业总产值的57%左右,日本体育服务业产值占体育产业总产值约55%左右。相关统计显示,我国体育用品业产值占体育产业总产值在45%以上。由于核心产业的体育服务业发展较为滞后,明显存在结构性偏差,从而抑制了体育产业的快速发展。

体育产品的技术含量较低,产品品牌有待培育。我国是世界体育用品生产第一大国。然而,产品以技术含量低的初中级产品为主,有国际竞争力的品牌产品和有自主产权的产品少。据国家体育总局体育器材装备中心的专家介绍,2008年北京奥运会各项运动项目比赛专用的器材设备国产品牌达不到40%。而且,我国体育用品的外贸依存度高,产品同质化现象严重,附加值较低,产品竞争力有待提高。

体育产业的市场化程度不高。在发达国家,体育产业的进入门槛较低,社会力量对体育产业的发展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我国体育产业与发达国家相比,市场化运作程度不高。不仅体育产业基本由政府投资,相关的机构也主要由政府部门主办,部门垄断现象比较严重,市场准入的限制比较多。

体育产业发展的机遇

体育产业所面临的机遇就在于人民群众越来越关注自身的健康和长寿,更热衷于参加体育锻炼。十七大报告中提出要“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并首次提出“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收入和闲暇时间的增多,人们对体育的需求日益增长,体育消费市场不断扩大。在各国政府和国际、国内体育组织为体育运动社会化和产业化所采取的积极政策的推动下,体育产业也随之迅速扩大,并拉动了一系列相关产业的快速发展。

中国的体育产业才刚刚起步,其发展速度的要素包括:一是人口规模。我国庞大的人口基数和日益加快的城市化进程,为体育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消费市场。二是日益富足的物质生活和日趋合理的大众体育消费意识,为体育产业发展注入了强大的推动力。三是初具规模的产业市场体系,为体育产业的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物质保障。四是良好的市场经济环境。当然,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体育产业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和机遇。我们要利用体育产业面临的机遇发展以下三大类体育产业:一、体育主体产业类,如体育竞赛表演、训练、健身、娱乐、咨询、培训等方面的经营;二、为体育活动提供服务的体育相关产业类,如体育器械及体育用品的生产经营等;三、体育部门开展的旨在补助体育事业的其他各类产业活动。

发展体育产业对拉动内需的作用

发展体育产业可以缓解就业压力。体育产业的特征表现为:其一,体育产业是污染较小、产值高的朝阳产业。其二,体育产业的发展可以产生关联效应和正的外部性。其三,体育产业是劳动密集型的产业,能为社会提供大量的就业机会。体育产业属于第三产业已经成为不容忽视的事实,同时它也具备了服务业的特性,即吸纳更多的劳动力。在第三产业持续快速发展的前提下,体育产业将取得前所未有的发展,进而为社会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这对于缓解目前我国巨大的就业压力,将会起到十分积极的作用。

发展体育产业可以推动我国的经济发展。国民经济和居民收入水平的持续快速增长是体育产业发展的前提条件和根本保证。体育产业的发展从根本上讲,是要依靠经济增长来拉动的,没有国民经济的持续增长和人们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体育产业的发展和体育市场的繁荣是不可能的。因此,二者之间是双向拉动的,但前者是基础、是前提。考察体育产业的发展前景,首先要分析考察期内国民经济和居民收入的变动情况。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战略课题组的报告指出,中国经济从2000~2020年平均潜在的增长速度可达7.3左右,按不变价计算,2020年国民经济将比2000年翻两番多。到那时,按汇率计算,中国人均国民收入将达到5000美元,即相当于1997年世界人均国民收入的平均水平,而国民经济总量则可超过日本,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位。如果按购买力计算,则国民经济总量可能接近当时的美国。由此可见,我国体育产业的大发展有着坚实的经济基础。

发展体育产业可以拉动其他产业同步发展。体育产业是当今世界公认的具有高渗透性、交叉性和拉动型的朝阳产业,是一项产业关联性较强的产业。从纵向看,它的发展能够直接带动前向关联产业的发展,例如建筑业(如各类运动场、馆、池)、运动器具业、运动用品业、运动服饰业等,还能拉动后向关联产业,如体育彩票业、体育广告业、体育赞助业、体育经纪业等的发展。从横向看,体育产业可以拉动会展业、旅游业、通信业、物流业、酒店业、餐饮业等产业的发展。体育产业在知识经济社会里,是个人与社会双赢的产业,体育产业作为第三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逐步成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新的增长点。

发展体育产业可以起到促进协调整合的作用。通过几十年的发展,国外体育产业的组织机构大都已经从社团化转变为企业化,以营利为目的的商业体育俱乐部愈来愈多,作为体育企业的各类体育职业联盟,其所发挥的产业促进、协调与整合作用越来越明显。随着体育产业的规模与门类进一步细化,各类体育企业更加注重市场细分,实行差异化经营,促进了体育中介机构的蓬勃发展,从而带动了体育产业的持续快速发展。

第10篇

关键词:体育经济 国民经济 发展 地位 分析

一、前言

我国国民的经济不断发展的同时,体育产业亦取得较快的发展,而人们亦逐渐重视体育所蕴含的经济功能以及价值,尤其为21世纪的今天,人们对体育经济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亦有更清晰的认识。我国在2008年成功举办了全运会、亚运会以及奥运会,而体育行业因此被我国民众比喻为朝阳产业,其在我国国民的生产总值中具有越来越大的比例。

二、在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中体育经济所具有的地位分析

我国近三十年来不断改革经济与政治,社会与经济得到高速发展,而国内的生产总值亦逐步提升,直到2011年中国经济在世界占据第二位。而体育产业所贡献的极大经济价值亦包含在里面。

1、在经济的增长中体育极具区域优势,国民经济中其他行业大力的支持是我国体育产业不断发展的基础,而体育产业不断壮大与成熟亦可对其他产业不断的发展起促进作用。体育产业是当今世界重要的朝阳企业之一,尤其为世界经济的整体处在低迷的阶段,但同其他行业相较而言,体育产业持久发展潜力更强,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例大于其他产业。此外,体育产业对于其它产业所具有的联动的作用更强,一定条件下其的高速发展对于金融业、信息业、通讯业、服务业、制造业、广告业、商业、运输业、旅游业等行业发展起带动作用。且作为我国第三产业的体育可将较多劳动力有效容纳。例如我国的体育用品业具有较大的出口,在1998年的时候通过海关进行直接出口体育用品高达45.98亿元左右,仅排球、篮球以及足球三大球类出口额亦达到8011万美元左右。国外的情况亦如此,英国在1990年的时候有差不多50万人从事于体育产业以及体育运动行业,将农业从业人口大大超过;而在德国有300万人从事休闲的服务业,4000亿马克是该国年营业额;美国洛杉矶的奥运会为该座城市2.5万人创造了就业的机会;韩国汉城的奥运会将就业机会提供给3.4万人;美国亚特兰大的奥运会将7.7万个的就业机会提供给该州人员;我国2008年北京的奥运会将差不多10万个的就业机会提供给北京市[1]。

2、我国体育经济不断的发展在社会和谐的促进方面有利。在体育经济不断实现的整个过程中可有效缓解社会的矛盾、维护社会的健康,亦在构建和谐社会方面起重要作用。我国当前经济进入往前发展关键的阶段,不仅为关键发展的阶段,而且为社会矛盾的爆发阶段,人们在这个时期亦更易具有过激行为发生,不断激化社会的矛盾,对社会的稳定造成极大的威胁。据社会学以及体育的心理学相关的研究显示,多参加体育的活动可将压力有效缓解,利于将烦躁、焦虑以及抑郁等不良的心理消除。而同时,当人们对大型的体育比赛进行观赏,尤其为观赏大型的比赛时,其手舞足蹈、吼叫、欢呼的同时缓解了心理压力,将民众的心理削弱。而上述这些为体育经济当中社会效益于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当中重要的一种表现形式。

3、体育主要的作用之一为将劳动力的素质提高,参加体育运动可将劳动者的素质有效改善,将其劳动的生产率提升。据国外学者相关研究结果显示,如果劳动者经常的参与体育劳动,那么同那些较少参与体育活动者相比较,前者劳动的生产率较后者平均高出1%左右[2]。生产力中首要的要素为劳动者,而其智力素质以及身体素质提升之后,可提高其劳动的生产率,而这是经常性开展体育活动可达到的功效。目前,我国国内的学者对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中体育经济所占有的作用以及地位进行研究时均一致表明,当九五期间我国宏观经济不断发生通货紧缩现象,整体处于投资需求以及消费需求均较弱的经济环境当中,然而体育消费亦出现持续火爆现象,体育产业中整个效益、质量、结构以及规模均取得飞速提升。由此可知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体育经济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如下几点。首先,国民经济当中极具活力且新的一个增长点为体育经济。其次,我国体育经济近年来在对国家产业的结构进行优化,对其他行业的发展进行有效带动方面作用显著提升。再次,在拉动社会的就业、吸引社会资本以及外资,我国体育经济的作用较大。最后,我国体育经济亦为将国民生活质量与素质提升、以人为本、建构和谐的社会重要的行业之一。

三、结束语

当今世界,我国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经济体的国家,显著提升了综合国力。且在网络的社会化、信息的时代化以及经济的全球化等各方面均飞速变革的今天,我国在各族人员均得到发展的背景之下要与时俱进的发展体育经济,重视其在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当中重要的地位以及作用。而体育经济在这样的环境与背景之下一定会为人类文明的进步以及我国经济的不断的发展起更大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第11篇

关键词:体育产业;经济发展;问题;对策

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我国体育产业经济都处于逐步发展的状态,那个年代陆续出现了一些较为出名的体育品牌,例如回力牌的运动鞋、梅花鹿牌的运动服以及火车头和红双喜牌的球具,如今回想起这些运动品牌几乎都带着一种历史感。经过几十年的大力发展,我国城市体育产业经济发展规模虽然已经成型,但是规模却不大,在产业经济结构和体质上还不够完善,同时我国体育产业的市场较为狭隘。在经济全球化的新时代下,我国体育产业经济发展要面临着来自四面八方的挑战,因此,我们应该要不断地完善我国体育产业经济结构和体制,进一步促进我国体育产业经济发展的健康和稳定。

1、我国城市体育产业经济发展的现状

1.1体育产业格局初步形成,但整体素质不高。我国体育产业经济从20世纪70年代至今,已经初步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格局,其中支柱产业包含了体育健身娱乐产业、体育服装器械用品产业以及体育福利彩票产业。如今,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增长,人们不再为解决温饱问题而担忧,因此,国民更加注重生活的质量问题,为了促进生活的品质和健康,许多人对于运动健身越来越热衷。根据调查数据显示,我国健身娱乐场所已经有一万多家,每年举办关于健身娱乐的活动共计1000场,这不仅是国民健康意识转变的体现,还是我国体育健身娱乐产业快速发展的重要转折点。基于此,职业联赛的热度越高,观看的群众越多,那么冠名的体育品牌赞助商就会形成很大的规模。我国体育品牌在国际上也逐渐被认可,每年的销售额达到了上百亿,同时体育福利彩票产业也逐渐被国内所认可,其发展规模日益规范,为我国体育产业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尽管我国体育产业经济发展日益规范,且形成了完整的产业格局,但是其整体素质还是不高,在产业结构、体制、政策以及规模上都与发达国家有着明显的差距。因此,如果我国体育产业经济要进一步得到发展,就不能一味地参照发达国家的经验,必须结合国家的特色和发展道路来进行创新。

1.2体育附属产业发展规模日益壮大,但面临巨大挑战和压力。随着我国体育支柱产业经济发展格局已经成型,相关附属产业也逐渐发展起来,例如体育广告产业、体育保险产业以及体育旅游产业等,但是它们还是面临着市场化的挑战和压力。每年全国各地都会以其独特的旅游资源来促进当地的体育旅游业,目前,郑州开发了国际少林武术节和太极拳年会,开发了登山活动,青海举办了自行车竞赛,张家界开发了漂流和攀岩项目,黑龙江举办了滑雪活动以及海南岛开发了铁人三项和沙滩排球等项目。体育旅游背后所带来的巨大利益让旅游部门趋之若鹜,一时之间体育旅游业掀起了一股热潮,但是在热情褪去之后,我们可以看到体育旅游业所举办和开发的一些项目和活动并没有达到预期效果。经过研究分析,我们可以得知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就是旅游业和体育业之间的了解甚少,缺少沟通交流的机会,导致资源开发利用得不合理,从而导致产业不具特色和规模,缺乏有力的竞争力。因此,在如今竞争激烈的体育旅游业中,如如将压力和挑战化为动力和机遇,是目前我国体育旅游业迫切解决的问题。

2、我国城市体育产业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2.1体育产业经济发展规模缺乏特色。我国体育产业经济发展一开始也是参考发达国家的经验,虽然体育产业经济的发展规律是一致的,但是我们不能一味地参考规律而不加以探索。从发达国家的体育产业经济发展历史来看,例如美国、英国等,它们的体育产业经济发展都有自己的个性,因地制宜地建立了独具特色的产业链。但是我国体育产业经济发展历程却只是复制发达国家的发展历史,缺乏独具特色的创新,在体育产业指导思想、政策以及体制上存在严重的不足之处,思想不明确,重点不突出,同时我国体育产业经济并没有结合我国的基本国情和实际发展情况,已经没有创建属于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这一点一直长期阻碍了我国体育产业经济的发展。

2.2体育产业经济发展不平衡。由于我国国土面积广阔,目前,我国地域经济出现了发展不平衡现象,那么体育产业经济发展也会出现区域差异,例如北京、上海、天津以及广东等经济发达地区的省市的体育产业经济发展水平明显偏高。区域体育产业经济发展出现差异,也进一步验证了经济实力保障体育产业经济发展的说法,而体育产业经济就是一个以资本为增长的投资。体育产业经济发展主要取决于国民的消费情况,那么一线城市就会高于二三线城市,城市就会高于农村,东部区域就会高于西部区域。另外,在体育产业项目中也会出现严重的差异性,产业结构开发存在不平衡,例如篮球、足球、乒乓球以及排球等项目开发程度较高,这类体育产业在生活中随处可见,市场化程度较高,但是类似橄榄球、马术以及气枪等项目开发程度较低。

2.3体育产业经济缺乏完善的政策体系。政府制定的政策是促进我国城市体育产业经济发展的有效保障,其能够有力推动体育产业经济发展的步伐。目前,政府已经出台了不少相关政策,但是其却缺乏系统性、科学性和实效性,因此无法形成完善的体育产业经济政策体系。在我国体育产业经济发展中,财政投资、信贷以及税收方面一直存在缺乏相关政策监督的现象,因此产业经济发展中总会出现混乱,特别在西部较为贫困的地区,我国政府要给当地的体育产业经济发展提供适当的扶持政策,为当地的体育产业经济创建优良的发展环境。

3、针对我国城市体育产业经济发展的若干对策

3.1加强对体育产业市场的投资体系。在我国体育产业经济体系改革过程中,经费问题是制约体育产业经济向更高阶段发展的最大因素。借鉴发达国家的体育产业经济发展历程,它们在体育产业经济发展中的流动资金主要来自风险投资和证券市场,一般都是都是国际大公司为体育产业提供资金投资。因此,我国体育产业应该促进体育职业俱乐部市场的发展,通过俱乐部的形式来运营资本市场和活跃产权交易,推动风险投资的潮流。首先,我国体育产业部门应该支持市场规模较大,结构体系较成熟的俱乐部上市,通过这一转折点来促进风险投资和证券市场在我国体育产业的发展。

3.2拓宽对体育产业投资的资金渠道。体育产业经济发展离不开资金的支持,我国目前的融资市场还不够完善,这就大大限制了体育产业的融资渠道。因此,从长远来看,一旦我国的证券市场规模进一步壮大和规范,那么就会大大推动我国体育产业经济的发展。那么,为了进一步与国际证券市场接轨,资本市场应该降低相关体育产业企业的上市门槛,降低其上市的成本,并且相关政府部门要出台有力的优惠政策,鼓励民营企业与体育产业共同合作。因此,我国应该积极建立民营企业和国际风险投资基金合作的平台,为引进更优秀的民营企业和国际风险投资基金奠定良好的基础。

3.3发展体育产业经济的政策建议。首先,应该提高对体育产业经济的认知,树立正确的体育产业经济发展理念,为体育产业经济发展制定科学可行的规划。近年来,国民的健康意识和消费意识越来越高,体育健身娱乐产业的发展形势一片大好。于此同时,国家将东部的资源逐渐转向西部,为西部的体育产业发展提供了契机,解决了体育产业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其次,我国体育产业经济发展应该结合民族特色,将体育项目打造成不仅是民族的还是世界的,例如少林功夫、内蒙古摔跤以及东北滑雪等,这些体育项目都是我国传统的特色体育活动。最后,应该建立多元化的消费体制,正确引导国民在体育产业的消费,为体育产业经济发展拓宽消费市场。综上所述,目前,我国体育产业经济发展日益成熟,产业格局已经初步形成,但是其规模不大,结构、体制、政策都还不够完善,因此,我国体育产业还需要相关优惠政策的扶持和风险投资以及证券市场的支持。当然,国民也要提高对体育产业的认知,增强对体育产业的消费观念,进一步促进体育产业经济的发展。

作者:李玉函 单位:河南省平顶山市鲁山县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参考文献:

[1]杨正才.我国体育产业经济面临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生产力研究,2014(45)

第12篇

摘 要 本文主要探讨在我国经济不断发展的背景下,体育产业的发展历程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通过对相关体育产业研究文献的综述,在理论上,寻求体育产业与经济发展的可能存在的内在联系。同时,借鉴国外体育产业的发展条件以及特点,对比分析我国体育产业发展历程、发展现状、以及可能存在问题。试图在理性分析的基础上,对我国体育产业的发展提供一定意义上的理论支持。

关键词 经济发展 体育产业 关联度

一、有关体育产业的国内外发展历程

(一)体育产业在国外的发展

在市场经济体制运行下,体育产业的已有了百年历史。进入20世纪后,尤其是经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实现可迅速增长,生活水平也因此得到显著提高。竞技体育、大众体育等得到了迅速发展,在经济功能上,体育表现的日益强大。体育的产业逐步确立了自己的地位。目前,在发达国家的国民经济中,体育产业已占据了举足轻重的位置。如,体育产业的产值在英国已经超过了烟草业、汽车制造业,为国民经济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在发达国家国民经济中,体育产业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对经济的增长起到推动作用。

(二)体育产业在我国的发展状况

我国的体育产业起步相对比较晚,但近年来,各种相关政策表明体育产业己经成为政府拉动经济增长、扩大内需的重要手段。目前,具有一定规模的体育服务业市场在我国已初步形成,但我们不仅要看到体育产业的快速发展,也应该认识到当前该产业规模还是较小、没有形成完整的产业链、体育产业法制还不够健全、以及体育产业相关人才匿乏,这些因素都制约了我国体育产业的发展。

二、体育产业与经济发展关系研究

(一)产业结构演变规律相关理论

国际上有关学者通过研究主要发达国家劳动力转移的实证得出有关规律是:在经济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人均国民收入随之提高,在劳动力的转移上,一般是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进而继续转移到第三产业;在三个产业的劳动力分布上,劳动力比重在第一产业呈不断下降趋势;第二产业尤其体现在第三产业,劳动力的比重出现相应的上升趋势。这就是配第-克拉克定律。

(二)我国体育产业与经济发展情况分析

根据国家权威部门统计结果看,体育产业仅占我国GDP的0.69%,这与欧美、日本发达国家相差甚远,这一数字甚至比印度体育产业占GDP的1%还要低,这明显不相称于我国的经济大国身份。巨大的商机蕴藏在体育产业中,作为新兴产业具有广阔的前景,体育产业与国家经济发展在我国已经体现出了本身具有的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关系,体育产业对经济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虽然我国经济发展速度较快,但在总体上看我国的体育产业,没有形成较大的产业规模,发展也较为不平衡,结构不尽合理,在产业体制与运行机制上有待完善,没有相应的体育产业政策与法规,上述不足阻碍了我国体育产业的发展,在我国体育产业与国际体育产业接轨的进程中起到了阻碍作用。因此,在我国体育产业结构以及社会消费上应做有效的调整,积极进行体育产业的开发,对体育产业的巨大潜力进行充分挖掘,使我国体育产业对推动国民经济向前发展发挥应有的贡献。

三、有关我国体育产业经济发展道路

(一)体育产业是实现我国经济不断发展的必经之路

随着国民不断增长的收入,生活水平相应的提高,在体育健身、休闲、娱乐等方面上,需求必然不断增长。而体育产业污染小、产值高等优点也会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进而为社会贡献出较多的就业机会,是具有劳动密集属性的潜力巨大的产业。

(二)学习先进发达国家体育产业经验,加快体育产业步伐

我国已初步形成了与国际接轨的体育产业,因此在国际化的道路上,政府应做好积极推动的角色,广泛寻求各种国际合作,最大限度的支持体育产业相关企业,为国内各种体育品牌的生产以及销售起到促进作用,倡导国际知名品牌与国内企业合作的道路,对国内体育企业的技术以及生产能力有较好的提升作用,使我国体育产品的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

(三)充分挖掘我国民族体育产业,重点发展西部地区的体育产业

在体育产业的发展上,我国的东西部表现出不平衡的态势,西部地区在经济以及体育产业上发展相对落后,就东西部体育产业发展不平衡的现状来说,只有发展西部民族体育产业,对传统民族体育项目进行充分开发才能改变不平衡的状况。中华民族传统体育因为中国的发展为自己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全球化的效应,我们不仅应看资本的涌入,更应该看到文化的渗透;在我国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上,传统体育和现代体育、西方体育与东方体育应得到充分的整合,民族传统体育自身得到传统性是其发展的根本,与国际文化体育的交流可以得到更好的发展,使民族传统体育的相关产业得到稳健的发展。

四、结束语

我国快速发展的经济带动了体育产业的发展,现阶段,我国体育产业发展滞后一定程度上是管理体制以及运行机制上的固化造成的,因此,对现有的行政管理及运行体制进行改革,学习国外具有的先进体制模式,进而能够适应国际体育产业的快速发展的趋势,是发展我国体育产业的重要道路。同时,应大力发展民族体育项目,充分挖掘它们具有的民俗性、娱乐性、观赏性等属性,发挥出比较优势,进行规模化与专业化的整合,对体育产业的竞争力进行整体上的提升,从而使我国体育产业的发展更加合理、有效。

参考文献:

[1] 白光斌.奥运经济对我国体育产业的影响[J].商场现代化.2009(01):249-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