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01 09:46:58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咏物的诗,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臧克家;老马;形象寓意;身世之感;咏物诗;农民形象;自己的影子;烙印
臧克家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对新诗的发展有着显著贡献的诗人。他的诗歌具有坚实,严峻的生活内容和泥土气息,许多诗篇塑造了贫苦农民和城镇最底层“不幸的一群”的形象。1932年4月,他又创作了一首极具代表性的诗歌――《老马》
总得叫大车装个够,
它横竖不说一句话,
背上的压力往肉里扣,
它把头沉重地垂下!
这刻不知道下刻的命,
它有泪只往心里咽,
眼前飘来一道鞭影,
它抬起头望望前面。
本诗堪称为一件精雕细刻,玲珑剔透的艺术品。
在我国古典诗歌中一向有所谓“咏物诗”,大至日月星辰,山海临泉,小至鱼虫鸟兽,花卉草木,以至生活用品,生产工具,皆在吟咏之列,然而以动,植物居多。《老马》也是一首咏物诗,它通过所咏之“物”寄托了作者的身世,遭遇,情怀,理想等等。作品运用我国古典诗歌传统的“比兴”手法。古代诗论家曾指出:“凡交情之冷淡,身世之漂零,皆可于一草一木发之。”“感怀时事,发为诗歌,便己力剧上游。特不宜说破,止咳用比兴休。”从表面上看,《老马》写的是一匹负重受压,在鞭下苦苦挣扎的老马,但它给予读者的艺术感受却不仅仅是动物界的一匹“马”而是社会上的某一种“人”。
自从《老马》问世以来,一般评论者和文学史家以教材中的提示,都把老马看作农民的形象,有的说这首诗是用“沉重的笔触来刻画中国农民的命运”;有的说“这里歌咏的匹老马,轭下的生活却象征地概括了多少年来农民背上地苦难重荷”。然而臧克家本人在《关于(老马)》一文中却说:“《老马》这首诗写它的时候,我并没有存心用它去象征农民的命运。”又在《甘苦寸心知》中说:“我觉得,可以用杜甫的《病马》,《瘦马行》和李纲的《病牛》写作情况与寄托,来理解我的《老马》时代各异,而感寓正统。”关于杜甫的几首咏马诗和李纲的咏牛诗,向来的注释家和研究者很少有异议,都共同指出那是借马(或牛)寄托诗人自己的身世之感。其中又有作者自身的影子。上述臧克家的那段话,实质上就是说就他自己的主观图来说,是借《老马》来寄寓自己的“身世之感”的。我们把评论者的理解与作者的自白不一致的情况介绍出来是想借此谈一谈咏物诗的艺术特点。
前人对采用比兴手法的咏物诗的创作和鉴赏问题,曾经作过深入的探讨,认为写得好的咏物诗应该是有寄托的,其所寄托的内容与其所赖以寄托的艺术形象,密合无间,“物”和“人”形成了可分而不可分的关系,达到情与景会,人与物合,终于成为一个和谐的整体。始终的“物”可以既是指自然景物,也可以暗比人类社会的某种“人”(既可以暗比作者自己,也可以暗比作者以外的某种“人”),但它本身仍然是一个完整的独立的艺术形象。因此,前人称誉这一类咏物诗达到了“极虚极活,极沉极郁,若远若近,可喻不可喻”的程度,是用比兴方法作咏物诗的最高境界。读者在鉴赏这类咏物诗时,可以自由发挥联想,即所谓“仁者见之谓之仁,智者见之谓之智”,也就是形象大于思想,给读者留有广阔的想象的艺术空间。臧克家的《老马》正是属于这一类的咏物诗,因此才发生了一般评论者的理解与作者的自白不相一致的现象。这也是诗人臧克家在《关于》一文的结尾要写下如下这样一段话的原因。他说:“写老马就是写老马本身,读者如何理解,那是读者的事,见仁见智,也不会相同。你说《老马》写的是农民,他说《老马》有作者自己的影子,第三者说,写的就是一匹可怜的老马,我觉得都可以。诗贵含蓄,听凭读者去品评。”这段话的含义可以概括为如下几个方面:
首先,由于读者的生活阅历有深有浅,文艺修养和鉴赏能力有高有底,所以有的读者可能会把《老马》意识看成“写的就是一匹可怜的老马”。诗人之所以说“我觉得都可以”,那是引文谦虚,不愿意强加于人。随着鉴赏水平的提高,人们绝不会只停留在这种表面的理解上,而会领悟到,必须透过表面的艺术形象――老马,去探索诗人所寄寓的思想内容。
其次,大多数评论者把“老马”理解为农民形象,这不是没有理由的。因为,马作为运载或耕耘的牲畜,很容易让人们联想起与它最接近的一种社会分工――农业劳动,并由此而从事这种劳动的劳动者;同时,由于臧克家初期有不少反应农村苦难现实的优秀诗作,因此不少评论者把“老马”解释为旧社会农民的象征,是很自然的。就社会关系来说,农民是处于受奴役的地位,与牛马相似,甚至比牛马还不如,因此,读者通过这短短的八行诗句,仿佛看到了旧中国,亿万农民在封建制度的重轭下当牛做马,茹苦含辛的生活。残酷的封建剥削就像沉重的“大车”压在背上,扣进“肉”里;农民的背被压弯了,“头沉重的垂下去”了,但是剥削者仍然敲骨吸髓,举着鞭子,劈头盖脑地抽打他们。农民过着朝不保夕的日子,“这刻不知道下刻的命”;无边的苦楚无处诉说,“有泪只往心里咽”。他们在重重灾难道道鞭影下,还是“抬起头望望前面”。前面究竟是光明的前景还是困难的深渊?诗人没有明确的指明。读者可根据自己的经验和想象去加以补充,从而体味出诗人对劳苦农民的真挚的爱,对剥削者,压迫者强烈的恨。如果这样来欣赏《老马》这首诗,虽然与诗人自己写作这首诗是的主观意图――寄寓诗人自己的“身世之感”不相吻合,但是符合咏物诗的特点的,与臧克家这个时候的诗歌创作的总的倾向也是相吻合的。
最后如果进一步深入,全面的对诗人的诗作进行研究的,不难发现《老马》一诗的确也寄寓了诗人某一时期的“身世之感”,其中却又诗人的影子。
我们知道,当时的民族危机时多么深重,现实的黑云低飞在天空,诗人的心灵时刻烙印着苦痛,因此他感到很大的压力,“背上地压力往肉里扣”;在缺乏科学的世界观的指引,缺乏对末事的具体认识的时候,因此有时也不得不“把头沉重的垂下”;在那的魔爪到处伸张着的时候,诗人感到生命和生活没有保障,“这刻不知道下刻的命”;在那“嚼着苦汁营生”(《烙印》诗句)的日子里,抱有“从不把悲痛向人诉说”(《烙印》诗句)的诗人,怎不是“有泪只往心里咽”呢?在充塞着统治者的鞭声的人生道路上,该怎么办呢?现实是这样的险恶――“一万支暗箭埋伏在你的周边”(《生活》诗句)既然自己是人生的剧幕上“被排定的一个角色”,在想起了那为“人类脸前安上个明天”的“美丽的希望”(以上系《生活》和《希望》中的诗句)时,诗人还是“抬起头望望前面!”把这首诗的《生活》,《烙印》,《希望》等合在一起看,就可以看到诗人自己形象的一个轮廓。它不仅表现了诗人个人的痛苦心情,也反映了时代给予人们的窒息气氛。这形象代表着当时一切正直的、不愿逃避现实,但又缺乏明确出路的青年知识分子所共同感到的悲哀与苦闷。它是有典型意义的。
其实,我们说“老马”可能指当时同样悲惨的中国又何尝不可呢?在外交上的失意以及国内的混乱早已让有5000年历史的中国疲惫不堪。描写老马的凄惨,更是希望他有一天能够自己掌握自己的命运,能在前方获得快乐,获得自由。
《语文课程标准》提到: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备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具备包括阅读理解与表达交流在内的多方面的基本能力。高中语文课本的指导思想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提高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育文字的能力,重视积累、感悟、城陶和培养语感,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语文的习惯。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和民族共同语的规范意识,提高道德修养、审美情趣、思维品质和文化品位,发展健康个性,形成健全人格。诗歌是文学领域里一顺璀璨夺目的明珠。诗歌鉴赏不但能提高人们的文学审美情趣,而且能培养人们的良好文化涵养,但由于考生文化底班薄弱,诗歌鉴贫鹿的得分率一直偏低。
特别是近几年来商考的诗歌鉴赏题打破以往客观选择题的命题方式,以主观表述的形式考察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这种命题方式的转变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诗歌鉴赏的难度。面对新的题型和要求,怎样才能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圆满完成诗歌鉴赏的答卷呢?根据平时的体会,我认为主要可从以下几个方面人手:
一、要学会读准一首诗
当我们面对一首自己未曾见过的诗,对其意思不甚明了时,除了反复吟诵,还须借助和运用已有的信息,我们常说理解诗歌要知人论世,诗的标题往往会透露历史年代、地点、人物、情感倾向,揭示诗的思想内容,甚至属哪类诗。诗的作者往往会调动我们已储备的文学知识,知道诗歌的背景,作者的风格和倾向。对于注释也莫要轻易放过,它会帮助我们理解内容,还可能暗含答题的信息。
二、积累、运用鉴赏知识
l、文体知识:中国的古典诗词博大精深。鉴赏古诗,如果没有掌握一定的诗词文体知识,就有可能盲目而被动。首先,应对中国古典诗歌的流变有相当清晰的认识,不仅要掌握现实主义和浪馒主义这两大文学源头,还要按照历史的顺序理清诗歌发展的脉络;其次,还应对诗词的格律知识有比较清楚的了解,诸如句法、用韵、对仗、词牌、曲牌等知识。再次,还要充分把握诗词特点:高度的概括性、生动的形象性、强烈的抒情性、鲜明的音乐性。
2、诗歌内容不同类别的诗歌在表情达意、节奏韵律等方面各有特点,按表达方式,可分为叙事诗、抒情涛、哲理诗;按格律,可分为古体诗、近体诗;按语言,可分为四言、五言、七言、杂言等;按内容,可分为山水田园诗(写景诗)、边塞诗、咏物诗、咏怀诗、咏史诗等。
①、山水田园诗:山水田园诗属于写景诗的范畴,侧重于歌咏自然景物中的山水田园。这类诗歌的主要特点就是“一切景语皆情语”,亦即作者笔下的山水自然景物都融人了作者的主观情感,或借景抒情,或情景交融地表达作者的息想感情。山水田园诗的代表人物主要有陶渊明、谢灵运、谢眺、孟浩然、王维、杨万里等。李白、杜甫、苏轼等也有大量描写山水的佳作。如王维的《山居秋膜)“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烷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目可留。”通过对山间清幽美景、山村淳朴民风、乡间勤劳百姓的描述,诗人勾勒了心中理想的社会境界,表达了对目前隐居生活的满意之情,充分体现了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特点。
②、咏物诗:咏物诗的特点是托物言志。鉴赏咏物诗,一定要注意把握作者在描摹事物中所寄托的感情。有些咏物诗的感情表达比较含蓄,更需要我们在读解时用心体味。如于谦的《石灰吟》:“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这首诗的价值就在于处处以石灰自喻,表达自己为国尽忠,不怕牺牲的意愿和坚守高洁情操的决心,咏石灰就是在歌咏自己光明磊落的襟怀和崇高清白的人格。
③、边塞诗:盛唐时期的边塞诗,豪迈奔放、一往无前,代表人物如高适、岑参;而宋代的边塞诗更多地表现出报国无门的愤慈压抑以及归家无望的哀伤,代表人物如范仲淹。边塞诗歌的特点在于从不同角度展现时代的风貌,鉴赏时应首先把握时代的特征,然后推敲作品中蕴含的不同思想感情。如岑参的《逢人京使》:“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反映戍边将土思亲的心曲,事情虽小,情意却深。
④、咏怀诗:如果说写景诗是借景来抒情的话,咏怀诗的特点就是即事抒怀。作者往往因一事而有感,发而成诗,即为抒怀。鉴赏这类诗词,首先要了解作者写的是什么事,然后体味作者抒发了什么样的情怀。李商隐《夜雨寄北》“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南枝独有花是早梅的诗。《早梅》是唐代诗人齐己的一首咏物诗,写作者在雪后出行看到早梅开放的所见所感,全诗语言轻润平淡毫无浮艳之气,以含蕴的笔触刻画了梅花傲寒的品性及素艳的风韵。
这是一首咏物诗。诗人以清丽的语言,含蕴的笔触,刻画了梅花傲寒的品性,素艳的风韵,坚强地盛开,并以此寄托自己的意志。其状物清润素雅,抒情含蓄隽永。
(来源:文章屋网 )
统观现行各版本的《大学语文》教材,不难发现,其所选汉赋篇目多为东汉抒情赋和咏物赋。鉴于此,可以以咏物赋为突破口来尝试进行教学设计创新,如教授乐器赋时,可以从学科融合视角进行观照,将乐器演奏与文学描摹横向对比,同时,以文学作品中的乐器诗赋为纵向研究对象,进行教学拓展,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势必会得到提高,视野也将得以开阔,他们还可以在乐器诗赋引导下萌生对第二课堂乐器学习的兴趣,可谓一举多得。下面以“笛”赋为例,具体说明汉赋的教学拓展。
一、引导学生理解“笛”赋的审美特质
汉代以前就产生了直接以“笛”命名的赋——宋玉的《笛赋》,对于《笛赋》是否为宋玉所作我们姑且不去追究,但可以肯定的是《笛赋》作于汉代以前,即汉代以前就产生了以“笛”为描写对象的乐器赋。到了东汉,大赋兴盛期过后,咏物抒情小赋盛行一时,此时期出现了马融的《长笛赋》。《长笛赋》谱写了制作“笛”的原材料的生长环境和生长过程、乐器“笛”的制作工艺以及笛的音色和笛声所传达的情趣等。
其中在写到笛的生长环境时,可以引导学生“笛”的制作材料竹的艰苦生长环境,使其明白这是在赞誉有志之士的高洁品格,并联系之前所学的《楚辞·九章·橘诵》,使学生了解咏物赋的写作手法和写作目的。《长笛赋》中通过对“老庄之怀、孔孟之方、随光之介、诸贲之气、管商之制、申韩之察、范蔡之说”等一系列的排比描写,表现出笛声所传达的深奥哲理,这既是演奏者对笛声收放自如的掌控,又是听众对笛声艺术魅力的深刻理解,二者相互映衬,共同诠释出“笛”的审美特质。
“笛”的审美特质还不只于此,接下来的赋中通过传说来描写琴、瑟、笙、钟、磬等乐器制作的繁杂程序,需“旷以日月”才能巧妙、精致。相比之下长笛的制作工艺要简单得多,然而却尽显自然之美:“唯笛因其天姿,不变其材,伐而吹之,其声如此”,正是“笛”的这种简易却不失优美之声的品格,使得马融去吟咏笛、赞赏笛,从而引申出“盖亦简易之义,贤人之业也”;乐器的制作简单并非代表它不高雅,如同《周易》所表达的“乾以易知,坤以简能。易则易知,简则易从。易知则有亲,易从则有功。有亲则可久,有功则可大。可久则贤人之德,可大则贤人之业”的简易之功一样,表现出“笛”的独特审美特质。
二、启发学生总结以“笛”为描写对象的诗赋作品
自宋玉、马融作“笛”赋后,文学作品中以“笛”和“闻笛”为题的诗赋层出不穷。尤其是到了唐代,笛成为诗人笔下的经典意象,据统计,《全唐诗》所有的乐器诗中,除古琴外,吟咏最多的就是“笛”,有47首之多[1]。授课时,教师应先启发学生总结出诗赋中关于“笛”的描写:唐诗中直接以“咏笛”为题的有刘孝孙和宋之问的《咏笛》;以“闻笛”为题的有丁仙芝《剡谿馆闻笛》、韦应物《听江笛送陆侍御》、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丘丹《和韦使君听江笛送陈侍御》、羊士谔《山阁闻笛》、杨巨源《长城闻笛》、宋济《塞上闻笛》、刘沧《江楼月夜闻笛》、谭用之《江上闻笛》等[2];站在唐诗顶峰的李白创作许多吟咏音乐的篇章,而在这些篇章中,仅咏笛诗就有5首之多,如《观胡人吹笛》等[3];白居易也作有《江上笛》等诗篇。从笛诗的题目来看,表达最多的是送别与思乡之情,接下来,让学生思考、探讨为何会出现这种情感?这就涉及到笛的音色:清脆、明亮、穿透力强。大调笛子适宜表现细腻婉约之情,悠远绵长的笛声勾起演奏者与听众对远方的无限思念,思乡之情油然而生,送别同样如此,绵远的笛声牵动着送与被送者的依依不舍之情,因此,笛声在唐诗中表现最多的是游子思乡、思妇怀人和送友惜别之情。
此外,笛子的音色还可用于表达田园情趣和隐逸情怀,这主要是小调笛子所表现出来的闲适之意,如“牧笛自由随草远,渔歌得意扣舷归”(韩偓《汉江行次》)、“草接寺桥牛笛近,日衔村树鸟行分”(廖匡图《赠泉陵上人》)等,这些诗中的笛声所传达的是闲适、田园之情;还有表现隐逸之情的“背琴鹤客归松径,横笛牛童卧蓼滩”(刘兼《登楼寓望》)、“卧牛吹短笛,耕却傍溪田”(崔道融《牧竖》)等诗,借牧童吹笛来抒发隐逸情怀,笛声悠扬、清脆的音色赋予了它超脱世俗的韵味,这种韵味便使笛声成为抒发隐逸情怀的载体。通过对笛声不同表现内容的概括总结,使学生更加全面地了解了笛诗和乐器笛的特色。
三、使学生了解笛的产生和流变,弘扬传统乐器文化
在咏物赋尤其是乐器赋的授课过程中,教师不仅要指导学生对赋中乐器“笛”的纵向把握,还应当从文学与音乐交叉角度加以横向观照,使有兴趣的同学了解古老乐器“笛”的产生和流变,弘扬传统乐器文化,提高艺术品味。
笛子的产生可以追溯到新时期时代,最早的笛子是用动物骨头制成,即骨笛。现出土的有八千年前的七孔笛,到了距今约四千年前的黄帝时期开始出现竹笛,据《史记》记载:“黄帝使伶伦伐竹于昆豀、斩而作笛,吹作凤鸣”。汉代以前的笛多为竖吹笛,至汉从西域传入横吹笛;到了唐代,“羌笛”成为表现塞外征战的固定意象,笛的演奏在唐代也有了更大发展;笛子发展到元代,成为戏曲中的伴奏乐器,并按伴奏剧种分为梆笛和曲笛两类,发展到后来成为民间戏曲中的重要乐器;到了现代,排笛的发明,使音域扩大到三个八度以上,音乐更富于变化[4]。
近年来,在媒体地推动下民族乐器在舞台上大放光芒,一系列悠扬婉转的曲目如《幽兰逢春》、《雪映红梅》、《寒江残雪》、《阳关古道》、《鹧鸪飞》、《姑苏行》、《紫竹调》等经过艺术家的创作和演奏,将古典雅致的诗意融入经年传承的笛声、笛韵中,耐人回味。在诗化解读中,抚平喧嚣与躁动的年轻心灵,使学生在诗与音乐共同营造的深邃意境中重拾安宁,并能够调动其对课外乐器学习的兴趣,从而也达到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
总之,乐器诗赋教学中通过引导学生理解乐器赋的审美特质,总结以此种乐器为描写对象的诗赋作品并了解乐器的产生和流变,不仅使学生能够掌握咏物诗赋特点,还能够开拓其视野,提高大家的学习兴趣。
基金项目:本文系军械工程学院基础部教改基金“学科融合视角下大学语文教学设计创新研究”(JXJJ1107)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翟敏.唐代乐器诗研究[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07.
[2](清)彭定求等.全唐诗[M].北京:中华书局,1960.
[3]郝益军.李白的咏笛诗[J].齐鲁艺苑,1998,(03).
下面我们以表中试题为例,具体谈一下如何通过“问”来解答古诗歌鉴赏题。
阅读下面这首律诗,按要求作答。(2012年高考天津卷)
野 菊
〔宋〕杨万里
未与骚人当糗粮①, 况随流俗作重阳。
政②缘在野有幽色,肯为无人减妙香?
已晚相逢半山碧, 便忙也折一枝黄。
花应冷笑东篱族, 犹向陶翁觅宠光。
【注】①糗粮:干粮。首句典出屈原《离骚》“夕餐秋菊之落英”句。②政:通“正”。
(1) 颔联描绘了怎样的野菊形象?(2分)
(2) 请自选角度赏析颈联。(3分)
(3) 尾联化用了陶渊明哪句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志趣?(3分)
一问题材――
1. 这首诗是什么题材?
2. 这种题材一般表达什么样的情感?
3. 这种题材常使用哪些手法?
以题材为抓手,先对诗歌的题材进行大致的归类,然后再采用“由类及篇”方法,来推断这首诗的形象、手法、思想内容等方面的特色。通过明确诗歌的类型,从而宏观把握诗歌思想内容。古诗词可分为:山水田园诗、咏物言志诗、边塞征战诗、怀古咏史诗、送别诗等。不同的题材,有不同的主旋律。由题干的表述、标题、内容、注释等信息,就可以大致判断诗歌的题材,进而推想诗歌大致的内容和感情,甚至可以大致推测本题材常用的表现手法。
根据以上三小问,从标题中的“野菊”二字和由“随流俗”、“减妙香”、“相逢”、“冷笑”等极富有情味的关键词,可以判断出本诗的题材为咏物言志诗。古人很喜欢咏物,大自然的万物,大至山川河流,小至花鸟虫鱼,都可以成为诗人描摹的对象,都可以寄托诗人的感情。咏物诗的写作技巧整体上是托物言志,局部修辞可能是拟人、比喻和象征等。至此,题干中的第二、三问,即可迎刃而解。利用此法也能顺利解答其他几首咏物言志诗,如2012年高考四川卷《子规》、2012年高考全国大纲卷《落叶》等。这种“由类及篇”方法也适用于其他题材。
二问形象――
1. 诗中形象是人、景还是物?
2. 有哪些关键词句来具体刻画?
3. 形象有什么特点?
优秀的诗篇都是通过形象来传递诗人的情思或发现的。形象是作者的意蕴与情感的载体。抓住了“形象”,也就领略了诗歌的精髓。诗歌中的形象可大致分为人、物、景。叙事诗中抓住人物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特点来分析;写景诗中通过一系列意象营造的意境特点来分析;咏物诗中借助外物表明心志的特点来分析。
如上例第一问:颔联描绘了怎样的野菊形象?细读本诗即可发现:在这首咏物言志的诗中,刻画了“野菊”这一形象。首联中“未当糗粮”、“况随流俗”,反映其不同流俗的志趣”;颔联中“有幽色”、54
“肯为无人减妙香”是说不为外部环境而改变内心的高洁品质;颈联写诗人与野菊相遇,为之折服;尾联通过“冷笑东篱族”的细节,表达了率性自然、超凡脱俗的志趣。概括野菊的形象特点是:①野菊生长于山野,花色清淡,香气清馨。②不因无人欣赏而自减其香,不为外部环境而改变内心的高洁。
三问技巧――
1. 这首诗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2. 采用了何种抒情手法?
3. 在每一句(联)中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诗歌的表达技巧本来是和诗歌语言密切相关的问题,比如修辞,它就是美化语言的技巧。《考试说明》把它和语言并列。诗歌的表达技巧是一个很宽泛的概念,从高考命题情况看,一切用以提高诗歌表达效果的方法都在考查之列。高考试题的“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是指准确判断诗词所运用的手法技巧,并赏析其表达效果。古诗中的表达技巧主要包括修辞手法、抒情方式、表现手法和构思立意四大部分的内容。一般情况下,对一首诗而言谈表现手法;对某一字(句、联)而言主要是指修辞。简言之,整体谈手法,局部谈修辞,抒情方法单独设题。
上面例题的第二问“请自选角度赏析颈联”,就是对表达技巧进行间接考查。本题考查多角度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可以让学生充分展示灵动的思维空间。准确地解答这类题目,首选作答角度,就是描法、修辞运用乃至语言风格等。根据诗歌的题材和形象,我们知道这首诗整体而言是采用了咏物言志的手法,根据咏物言志诗题材的特点推断,可能会采用拟人、比喻、象征等修辞。在对颈联进行“咬文嚼字”后,我们就可从手法、修辞、炼字等角度来赏析。在本题中,手法为色彩的衬托或渲染,修辞为对偶、借代,炼字为“逢”、“忙”两字。
2012年考题中对技巧考点进行考查的还有:浙江卷第22题“简要分析这两首诗的表现手法”、广东卷第10题第一问“诗的颔联在写景上用了多种表现手法,请指出其中一种并结合诗句简要分析”、上海卷第16题“从情景关系的角度,赏析本诗前两联是如何表达作者情感的”等11处。
四问如何答题――
1. 设题的考点什么?
2. 本题的分值是多少?
3. 这种题型一般的答题模式是什么?
设题的考点决定解题的方向。盘点历年真题,我们就会发现高频考点为:思想感情、表现手法、形象、语言。往往会设置两个以上的主问题,对以上考点进行显性或隐性的考查。如2012年江苏卷第9题第三问“请简要赏析这首词的结句”就是典型的隐性设问,本质上是对思想感情和手法两个考点的综合考查。如果不能对考点准确定位,就不可能有完整回答。2012年这样的隐性问题还有:辽宁卷第9题“‘数峰清瘦出云来’一句妙在何处?‘清瘦’有何种精神内涵”、福建卷第6题第一问“‘箬笠但闻冰散响,蓑衣时振玉花空’,这两句的描写颇为精妙。请简要赏析”等多处。
分值也会暗示答案的容量。一般情况下,1个词语对应着1分题,一句话对应着2~3分题,一段话对应着4分及4分以上题。2分以上的题目不仅要回答“是什么”,还要回答“怎么样”。适当拓展答题空间很重要,避免“会做”却没有“做”的遗憾。尤其是手法与感情,往往“如影随形”,缺一不可。
采用答题模式,连缀术语来答题是取得高分的关键。人物形象类模式为:感情+性格+身份。景物类模式为:通过××景物,营造一幅××画面,表达××感情。手法类模式为:采用××手法+具体使用+达到的效果。
关键词: 晚唐五代 诗僧齐己 诗歌艺术特色
齐己,俗名胡德生,晚唐五代诗僧,潭州长沙县(今湖南)人,著有诗集《白莲集》及诗论《旨格》,《全唐诗》编其812首诗。齐己出生的生卒年份,在历代的书籍资料中并无确切记载,本论文依田道英之说,即齐己大约出生于864年,卒于943或稍后。依据晚唐所处时间(877-907),齐己一生大约经历了唐懿宗、唐僖宗、唐昭宗、唐哀帝以及五代(大约从后梁至后晋高祖石敬瑭时期)等几个朝代。可以说,齐己一生经历的社会动荡不仅仅是国内时局的黑暗,其中有包括亡国之痛,宗教的兴衰,这些与其诗歌创作紧密相连。然诗僧之“诗”围绕的矛盾比一般俗世之诗人要狭窄得多,有孙宪光在《白莲集序》中称齐己之诗为“格清无俗字,思苦有苍髭”。而胡震亨在《唐音癸签》中亦称赞其“诗清调平淡,亦复高远冷峻”。其关键词为“清”、“淡”、“冷峻”,当时孙宪光与齐己有所来往,故而评齐己之诗当是相当中肯的,其余几类评说大类不出于此。但在此基础上另有看法的是明竟陵派代表人物钟惺、谭元春称齐己诗“高浑灵妙”。但清淡之说只可表述一般僧诗的特色,齐己的诗歌言禅亦不在禅本身,而苦吟也绝非“苦”和“吟”的单纯结合上,本文将齐己的诗歌风格特征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独特的清淡之风
就“清”字而言,除其表现在齐己的情思之中外,直言“清”字并反复地使用这个字亦是齐己诗歌的特色,今人研究齐己诗歌多注重其“清闲”特色的多样化,但笔者认为若要完整地研究其清淡之风,更需要追本溯源来寻找“清闲”产生的原因,分析原因如下:
1.纯粹描摹,不糅杂思而形成清淡之风。
在齐己的大多数五律中,写景咏物的诗大多主题明确,题何即咏何,其最大的特点还是工于描摹,如其《桃花》:千株含露态,何处照人红……拟欲求图画,枝枝带竹丛。此处的咏物全在“物”字上,少了寄兴,“千株含露”摹写桃花之姿态,又直言其红,毫不掩饰直写其生活的环境,第三句略有所转,从莺蝶来衬托其美,最后写诗人面对桃花欲求其画。在咏物诗之中,齐己更注重事物本身所带来的审美体验,而且层层探求,即便在“物”之外还有诗人的影子存在,但那都是情感的自然流转带来的,丝毫不是深遥寄托的结果。为了尽情地描摹,诗人亦不满足于咏物之际只用八句,如其《蝴蝶》一诗,一共十六句写蝴蝶的状貌,由写蝴蝶“独出”、“成对”到“防雀”、“避蜂”,再飞入“桃蹊”、“兰径”,再写其“翠裛丹心冷,香凝粉翅浓”,以“犹得采芙蓉”一句收尾,写蝴蝶,完全看不到诗人的影子,反而对于蝴蝶的飞行状态和环境极尽描摹,甚至于一物一修饰,在此修饰中事物环境具体,因而读者的感受亦是具体的,而且诗人所选用的意象“桃蹊”、“兰径”无不清幽自然,故而即便咏物,诗人亦是有意识地用环境配合其单纯的咏物之心,利用诗歌艺术环境的“清”,以便将精力存放在对物象的描摹之中。
2.追寻田园之乐,寄托诗禅而形成的清闲之风。
据《诗话总龟》前集卷之四引用的《雅言杂载》记载:(齐己)临终有绝句寄图兄弟(廖匡)云:“僧外闲吟乐最清,年登八十丧南荆。”所谓“闲吟乐最清”可见其“清”包含“悠闲之乐”,至齐己临终之前亦念念不忘,所以齐己对于“闲吟”之乐当是有很深刻的体验的,一方面作为僧人,抛却俗世,清静自得,一方面诗歌这种艺术形式又加深了僧人“闲而清”的审美体验。齐己善于在诗歌中展现一幅幅生化画面,如其《野步》:“……傍涧蕨薇老,隔村冈陇横。何穷此心兴,时复鹧鸪声。”诗人向往城外的生活,故闲步到田园,一路观景,诗中所描绘的“田园”、“桑耕”、“傍涧蕨薇老,隔村冈陇横”,诗人用“寻”字可见其对于清闲之意的向往,而后诗人由发出议论“何穷此心性”,意指“闲”意的绵延之意,亦表现诗人在诗歌中的情思不尽,尽情抒发,达到优哉自乐。在《独院偶作》中,则表现出另一种清闲之意,诗先写“风篁清一院,坐卧润肌肤”,“清”、“润”用作动词可以感受诗人对于幽寂景物的敏感性,后诗中又写“此境终抛去”,可见诗人对于诗歌中描绘的景物不单纯是一种体验,而是凌驾于此之上的对于自我内心的保持,某种程度上说这性灵的体验,诗人庆幸“身非王者役,门是祖师徒”,故而诗人对于清闲的定义则更多是对不受俗世干扰的理解,又有宗教精神寄托和诗歌寄托的一种满足。
二、写禅不论禅中隐含着禅意美
沩仰宗是南禅五个宗派之一,以顿悟为主要特征的南禅,其五大宗派之间亦有独特的禅学思想。沩仰宗认为:“父母所生口,终不为子说。”即说者未必达意,听者未必知意,用慧能的话说也就是:“有道者得,无心者通。”得道之法重在顺其自然,无心而悟,因而口舌之言未必重要,故诗僧刻意言禅反而不重要了,在齐己的诗歌中,这一方面体验得很明显,如其《山寺喜道者至》:“鸟幽声忽断,茶好味重回。知唯南岩久,冥心在绿苔。”写僧人于绿苔冥心的情形,至于冥想写什么,具体的佛教观念并没有表述在诗歌当中,反而写“山寺之花”、“鸟之幽声”、“茶之好味”,情思甚浓,禅意并不是冷淡寂寞的,反而与外界的交互性很强,沩仰宗秉持“触类是道”的原则亦是这种不言禅的原因之一,故齐己诗歌中总是言幽僻之景,写僧人生活之际细到只写佛龛香烛,极尽描绘,如其《永夜》:“永日还欹枕,良宵亦曲肱。神闲无万虑,壁冷有残灯。香影浮龛象,瓶声著井冰。寻思到何处,海上断崖僧。”此亦为冥想的过程,“壁冷有残灯”“香影浮龛象”,所“寻思之处”就是道,故诗人观察入微,不经意之处便将僧人清苦生活描述出来,诗人认为自己“神闲无万虑”,这样的境界就是一种禅学思想带来的审美享受,故而有清灵之美。齐己作诗相当重视诗歌本身,写诗有禅意,但绝少具体的禅理,期间又杂有沩仰宗本身的特色在里边,其诗就形成了静穆冲淡的含蓄的禅意美。
三、偏重“吟”的“苦吟”诗风
“苦吟”之诗的滥觞主要是在中晚唐,其所影响的诗风有连续性地延至宋初,“苦吟”一词其实早在中晚唐之前就已经出现在各类诗歌中了,将其作为诗歌的一种风格,中唐大文学家韩愈的诗歌算是初露端倪,但其诗风磅礴凌于奇僻,还算不上是真正的“苦吟”诗人,而是先于韩愈的孟郊,算“苦吟”诗风的真正开启者,包括韩孟诗派里的李贺,随后有贾岛、姚合一辈,晚唐五代有李洞、唐求等,齐己作为晚唐五代的诗僧,及至齐己一代,苦吟已不仅仅作为吟咏内容,作为诗风也向心灵主体挖掘展开,以佛教思想来开辟心灵主体的齐己诗歌,诗歌也更注重“苦吟”之“吟”上,齐己诗歌的“苦吟”表现出以下三个特征:
1.苦吟中包含忧世,声繁调急。
在诗歌的艺术特色上,齐己的诗风融汇了其忧世的思想内容,或讽刺,或议论,或悲叹,表现出现实主义的特色。其在《寄钱塘罗给事》中这样表达了对于世道的看法:“伤心天祐末,搔首懿宗初。”安史之乱后,世道中唐而下,晚唐更甚,《唐音癸籖》卷二十七记载:“咸通以后,奢靡极,衅孽兆……气萎而语偷,声繁调急。”这是乱世对于一般诗风的影响,但不可否认的是僧人的诗风亦受此影响,齐己的表现世道关怀的诗风则并没有因世道“气萎而语偷”,但略有“声繁调急”之感,如其《送迁客》:“天涯即爱州,谪去莫多愁。若似承恩好,何如傍主休。……应想尧阴下,当时獬豸头。”诗人送一位受贬谪的友人,第一句有安慰之意,第二句讽刺君主的恩泽,第三四句情感承变激烈,表现出诗人对尧时期的清明世事和对獬豸善辨忠奸的向往,受此类思想的影响的诗歌还有《丙寅岁寄潘归仁》、《咏影》等。另外,除却直接写世道和对世道议论的诗,齐己的咏怀诗则有昂扬悲凉之意,如其《剑客》:“拔剑绕残樽,歌终便出门。西风满天雪,何处报人恩。……翻嫌易水上,细碎动离魂。”写荆轲拔剑,唱歌,风雪漫天,一面意气风发,一面悲凉豪壮,以“细碎动离魂”结尾,悲凉之意甚浓。此类咏怀诗还有《老将》,写将军和边塞的风景,颇如盛唐之初的边塞诗人之气,全诗从老将写到老将儿孙,满是英气爽朗。与咏怀诗相近的还有一部分送别诗,其有悲凉雄壮之感,如其《送人游塞》写:……风来汉地,客路入胡天。……那堪陇头宿,乡梦逐潺湲。”“客路入胡天”一句颇似王维的《使至塞上》“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有雄浑壮阔之意,结尾一句“乡梦逐潺湲”想象友人出塞后的思想之意,细腻流畅,与雄壮之气形成流转,恰似神来一句,十分出彩。
2.用字狭窄,事物多取冷瘦之物,颜色多有寒白之像。
《唐音癸籖》卷八记载晚唐僧人求诗的情形:“背箧笥,怀笔牍,挟海泝江,独行山林间,然模状物态……嗜吟憨态,几夺禅诵。”僧人求诗“几夺禅诵”,一方面是僧人的苦行,另一方面就是以上所说的“模状物态,搜伺隐隙”,为求诗甚至达到“几夺禅诵”的地步,颇似李贺骑驴苦吟,在齐己的诗歌创作中甚至直接用“吟僧”表现僧人的求诗状态:“空囊随客棹,几宿湖泊山。应有吟僧在,邻居树影间。”(《送惠空上人归》)在齐己的心中,历经“湖泊山”达到忘我的境界才可称之为“吟僧”,也就是说除了客观游历之外,还得有强大的精神动力,这个强大的精神动力就来源于佛教世界和诗歌艺术世界的联合,因而齐己诗歌中因方外之趣而造成的意象选择也就有了特殊的色彩,写建筑诗,多半围绕“草堂、寺庙、野桥、塔等”,写草木时多写“松、白草、残菊、苍苔等”,写山水的具体景物时则有“沙泉、白石、瀑流、苍崖等”,写虫鸟禽兽时多写“大雁、羊群、流莺、鸳鸯等”,写僧人的生活状态时多写“纸帐、空床、钟声等”,所有意象几乎是一物一修饰,因而所谓苦吟,“苦”在对于意象的裁度,更在于对于诗句语言的组织,诗人把关注点落在意象上的时候往往注入太多心力,因而诗歌的流转性被冷峻的意象组合掩盖,再加上僧人独特的世界观,导致了用字狭窄,事物多取冷瘦之物,颜色多有寒白之像。
3.体味灵感而产生清灵之意。
另外,“吟”字在齐己诗歌中除了表现出诗歌风格以外,还构成了齐己诗歌的内容,诗人不厌其烦地描述自己吟诗的状态和一些诗歌理论,如其《夜坐》:“月华澄有象,诗思在无形。”将月色与诗人之思作对比,表现出性灵的灵动合一,颇有清新自然之味。而《除夜》中写:“白发添新岁,清吟减旧朋。”此谓之“清吟”,在吟咏中感受物是人非的酬唱,显得朴实自然。在《山中答人》一诗中其写:“谩道诗名出,何曾著苦吟。忽来还有意,已过即无心。”这里讨论苦吟与灵感的作用,妙在用“无心”这一佛家说法来解释灵感的有效性,颇有空灵的意味。
四、精于五律,风格独遒
清代纪昀认为“齐己七律诗不出当时之习惯”,谓其“虽颇沿武功一派,而风格独遒”,纪昀所评当是相当中肯的,其所谓“武功一派”指姚合所开创的“吏隐”之风,具体风气也就是纪昀所说的“风格独遒”“吏隐”表现的是“虽居官而与隐者通”,包含着士人在做官与不做官之间进行的一个心理上的调和,带有一种倾向性和理想选择的性质,而齐己作为一个方外之人,与姚合一类文人相比,心理上少了一种从世内到世外的挣扎过程,因而其律诗往往少了一种自我排遣意味,对山水景物的体验性强,如其《夏日草堂作》:“静是真消息,吟非俗肺肠。园林坐清影,梅杏嚼红香。”“园林坐清影”一句从描写草堂中景物到对于整个草堂的宏观体验,由小到大,情感流畅,但亦没有很深厚的言外之意,只是一种趣味的体验,突出了五言律诗的小巧玲珑之感,因而很清新,体现了齐己熟练的驾驭能力,此类诗还有《野步》、《幽庭》等。
经过对齐己诗歌各个方面的探讨,可以窥探出,齐己诗歌艺术特色基本上沿着中唐以来的苦吟诗风而前进,但僧人的身份让“苦吟”诗歌多了清虚之意。另外,就齐己个人选择而言,他更倾向于注重“苦吟”中的“吟”字,这拓展了“苦吟”诗歌的题材,在宋初,无论是对九僧,还是对晚唐体中其他隐逸诗人,都有借鉴之意。而其诗歌中对于灵感的重视也体现了“苦吟”研究诗风的一个新切入点。
参考文献:
[1]彭定求,曹寅,沈立曾,等.全唐诗[M].北京:中华书局,1999.
[2]赞宁撰.范祥雍点校.宋高僧传[M].北京:中华书局,1987.
[3]王秀林.晚唐五代诗僧群体研究[M].北京:中华书局,2008.
[4]罗根泽.中国文学批评史[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3.
[5]阮阅编.周本淳校点.诗话总龟[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
[6]张伯伟.唐五代诗格丛考[J].文献,1994(3).
[7]何林天.齐己初探[J].山西师大学报,1992,19(2).
[8]蒋力余.略论齐己诗歌的禅境美[J].中国韵文学刊,1995(2).
[9]崔炼农.齐己《白莲集》的诗禅观[J].中国韵文学刊,2002(2).
[10]尹楚彬.湖湘诗僧齐己与沩仰宗[J].湖南大学学报,2001,4(15).
[11]田玉芳.五七字中苦百千年后清——齐己诗之思“苦”、格“清”及理论成就[J].社科纵横,2006,21(1).
[12]蒋力余.试论齐己的清美诗风[J].船山学刊,1997(1).
[13]皮日休.萧涤非等整理.皮子文薮[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14]何方形.唐诗审美艺术论[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
[15]胡遂.佛教与晚唐诗[M].北京:东方出版社,2005.
[16]胡震亨.唐音癸籖[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
1、孟浩然
孟浩然(689年—740年),名浩,字浩然,号孟山人,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园派诗人,世称“孟襄阳”。因他未曾入仕,又称之为“孟山人”。
孟浩然的诗已摆脱了初唐应制咏物的狭隘境界,更多地抒发了个人怀抱,给开元诗坛带来了新鲜气息,并博得时人的倾慕。孟浩然是唐代第一个创作山水诗的诗人,是王维的先行者。他的旅游诗描写逼真,《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写得气势磅礴,格调浑成。
2、王维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号摩诘居士。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著名诗人、画家。
作品风格关键词:绘影绘形,有写意传神、形神兼备之妙。“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王维以清新淡远,自然脱俗的风格,创造出一种“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诗中有禅”的意境,在诗坛树起了一面不倒的旗帜。
(来源:文章屋网 )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朋友,我也有一个朋友,这个朋友可是个跨越千古的“朋友”。让我为你介绍一下吧!
我的朋友名叫诗歌,他有无穷无尽的知识,也有许许多多的类型。有思乡的;有抒情的;送别的;还有咏物的……说也说不完。
它带给我许许多多不同的感受。每当读到“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的时候,我的眼前总会浮现出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一看到明月,就想起了故乡。每当读到“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的时候,我的脑海里仿佛出现了一棵柳树,好想是用碧玉做成的,万千柳条像丝带一样低垂着。每每读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我都会联想到:送别老朋友,心中是多么的不舍和留恋啊,诗人与朋友的情谊深厚,不忍分离。
每一句诗所表达的意境也是不一样的。如:富有爱国情怀的诗,表达了诗人对祖国的热爱。描写事物的诗,表达了诗人对一件事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送别的诗,表达了作者对往日朋友的留恋和不舍的情感。思乡的诗,表达了作者对远离了已久的故乡的思念之情。
读每一句诗时的情感和语气都不同。这源自于诗人想抒发的感情不同。我们在读的时候,一定要用心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情感,跟诗人的心相系。
诗带给我不同的体会,是因为诗的体裁不同,有的诗豪情万丈;有的诗激情洋溢;有的诗依依不舍……
所有的一切都是我这位神奇的“朋友”制造出来的,他不仅跨越了千古,更在我们的心里建起了一座与古代相联系的桥梁。而诗则是这座桥梁的缔造者!
六年级:柠檬dragon
严郑公①宅同咏竹(得香字)
杜 甫
绿竹半含箨②,新梢才出墙。
色侵书帙③晚,阴过酒樽凉。
雨洗娟娟净,风吹细细香。
但令无剪伐,会见拂云长。
【注】 ①严郑公,即严武,受封郑国公。
②箨(tuò),笋壳。③帙,包书的布套。
1. 本诗前三联描写了竹子怎样的形象?
解析 本题鉴赏诗歌形象。
解答本题时,首先从首联中提炼出“新”字,从颔联中提炼出“阴”字,从颈联中提炼出“净”“香”两字;其次根据语句概括出竹子“嫩竹新出、竹影阴凉、雨洗竹净、风送竹香”等特点。
答案 形象是“嫩竹新出,竹影阴凉;雨洗竹净,风送竹香”。
归纳 鉴赏形象时,要遵循以下步骤:①紧扣诗句,提炼重点词语。②概括语句含义,理解所咏意象的特征与内涵。
咏物诗往往从所咏之物的特点概括、活动描述、品性挖掘等角度设置问题。咏物诗不仅仅描摹所咏之物的形态、活动、特征等,满足于形似,更要求神似。
2. 请赏析“色侵书帙晚”一句。
解析 本题鉴赏诗歌语言。解答本题时,首先从句子中提炼出“侵”“晚”两字;其次明确“侵”字写出了竹影移动扩大的渐进过程,“晚”字则写出了竹影给人带来的时间错觉;最后解释整句含义:这句话写出翠竹的影子投映在书上,使人感到光线暗了下来。
答案 翠竹的影子投映在书上,使人感到光线暗了下来。“侵”字写出了竹影移动扩大的渐进过程;“晚”字写出了竹影给人带来的时间错觉。
归纳 在鉴赏语言时,要遵循以下步骤:①紧扣诗句,提炼重点词语,理解词语含义。②词不离句,解释整句的含义。③句不离篇,不仅要鉴赏词句在语言上的妙处,还要鉴赏词句在结构上的妙处。咏物诗和其他诗歌一样多以炼字锻句为主。
3. 请你谈谈对最后一联寓意的理解。
解析 本题谈尾联寓意,实际上是要求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诗,言情;咏物诗,更是托物言志。解答本题时,首先要根据竹子有节、中空、直立的特征明确它可以象征有气节有才干的人;其次分析前三联竹子在自然状态下的特征、品性;最后结合作者身世,不难得出几个合情合理的答案:要尊重天性,顺应自然;要呵护人才,不要摧残人才;期待得到提携,使自己有所作为。
答案 ①要尊重天性,顺应自然。②要呵护人才,不要摧残人才。③期待得到提携,使自己有所作为。④其他符合诗意的答案。
归纳 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时,要遵循以下步骤:①首先要理解所咏之物常用象征意义。②紧扣诗句分析所咏之物的特征、品性。③结合作者的身世背景,挖掘作者的品行操守和情感态度。
咏物诗之“咏”,是“用诗词等来描述事物,抒发感情”之意,并非单纯“歌咏、赞美”的情感。鉴赏时要联系诗人自身经历和所处社会环境,揣摩诗人所托之情、所言之志。咏物诗中,诗人把自己的情感
志向寄寓于所咏之物的突出特点之中,“志”就在物的特点与诗人的情和志的相通之处。同样是“咏柳”,贺知章的《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表达了对柳的喜爱和赞美。而曾巩的《咏柳》:“乱条犹未变初黄,倚得东风势便狂。解把飞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则表达了对柳的憎恶和讽刺。
一、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下列问题。
白云泉
白居易
天平山上白云泉,云自无心水自闲。
何必奔冲山下去,更添波浪向人间。
1. 简要分析诗中抒情主人公的形象特点。
2. 本诗在艺术手法上有何突出特点?试简要分析。
二、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回答下列问题。
画 菊
郑思肖
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未穷。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注】 郑思肖,南宋老臣。元兵南下,忧国忧民,上疏直谏,被拒不纳。痛心疾首,孤身隐居。宋亡后,他改字忆翁,号所南,以示不忘故国。
请分析这首诗的主要表现手法和作者的情怀。
【参考答案】
一、 1. 本诗抒情主人公是一个胸怀淡泊、精神闲适、渴望摆脱世俗,渴望出世归隐的诗人。诗人的这一思想充斥在整篇诗作中。诗人以“云水无心自闲”自况,表面上写白云舒卷自如、无牵无挂,泉水淙淙流淌、从容自由,实际上正是诗人内心的独白。
2. 诗人运用象征手法写景言志,以云水的逍遥自在寄托恬淡的胸怀和闲适的心情,用泉水激起的自然风浪象征社会风浪,言浅意深,理趣盎然。
1、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翻译:虽然蝉儿居高食洁,又有谁能相信我的清白,代我表述内心的沉冤?
2、[全文]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那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
3、《在狱咏蝉》是唐代文学家骆宾王的诗作。此诗作于患难之中,作者歌咏蝉的高洁品行,以蝉比兴,以蝉寓己,寓情于物,寄托遥深,蝉人浑然一体,抒发了诗人品行高洁却“遭时徽纆”的哀怨悲伤之情,表达了辨明无辜、昭雪沉冤的愿望。
4、全诗情感充沛,取譬明切,用典自然,语意双关,达到了物我一体的境界,是咏物诗中的名作。
(来源:文章屋网 )
一、知人论诗以察诗情
由于作家的生活经历、感情气质、艺术素养等各不相同,因而在创作中表现出各自独特的格调、气派和趣味,这就形成了作品的不同风格。如三曹诗风的苍凉雄健;王维诗风的恬淡生动;王昌龄诗风的雄健浑厚;李白诗风的飘逸洒脱;杜甫诗风的沉郁顿挫;辛弃疾词风的气势雄壮;姜夔词风的精心刻意、清妙秀远等等。我们应通过自己的鉴赏活动,加强对作家作品的感性认识,从而归纳出各个作家的风格。了解诗人的风格,有利于把握他们在诗中表达的思想。
二、日积月累 反复吟读
吟咏诗歌是开启理解诗歌大门的金钥匙。诗歌是感性寓于理性。有的诗歌离我们年代已久远,要让我们去领会,谈何容易,所以,我们就要培养学生学习诗歌的第一要领:反复吟咏诗歌。古人曰:“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当然,我们吟诗时,也并不是单纯的反复无目的的吟诵,我们要营造氛围,把学生带入诗歌所描绘的意境中,充分发挥联想与想象。比如学孟郊诗《游子吟》,通过反复吟咏,母亲为儿子密密缝合的细节就如电影镜头浮现在读者眼前,母亲害怕孩子迟迟不归的忧心也让我们感同身受。通过诵读让学生逐渐进入诗歌的意境,春风化雨般受到情操的陶冶,从而发挥古诗词所固有的怡情功能,彰显其文学魅力。
三、情景交融品析内容
诗歌的创作十分讲究含蓄、凝练。诗人的抒情往往不是情感的直接流露,也不是思想的直接灌输,而是言在此意在彼,写景则借景抒情,咏物则托物言志。重点要理清景与景、景与人、景与情的关系。有时诗中所描写景物比较复杂,要分清景物间的主从、详略、先后、虚实、动静、点面等关系,分清景与情之间的并列、因果、互衬、交融或交叉等关系。按内容,可分为山水田园诗(写景诗)、咏物诗、边塞诗、咏怀诗、咏史诗等。
(一)、山水田园诗:山水田园诗属于写景诗的范畴,侧重于歌咏自然景物中的山水田园。这类诗歌的主要特点就是“一切景语皆情语”,即作者笔下的山水自然景物都融入了作者的主观情感,或借景抒情,或情景交融地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山水田园诗的代表人物主要有陶渊明、谢灵运、杨万里等。当然,李白、杜甫、苏轼等也有大量描写山水的佳作。如王维的《山居秋瞑》“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通过对山间清幽美景、山村淳朴民风、乡间勤劳百姓的描述,诗人勾勒了心中理想的社会境界,表达了对目前隐居生活的满意之情,充分体现了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特点。
(二)、咏物诗:咏物诗的特点是托物言志。鉴赏咏物诗,一定要注意把握作者在描摹事物中所寄托的感情。有些咏物诗的感情表达比较含蓄,更需要我们在读解时用心体味。如于谦的《石灰吟》:“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这首诗的价值就在于处处以石灰自喻,表达自己为国尽忠,不怕牺牲的意愿和坚守高洁情操的决心,咏石灰就是在歌咏自己光明磊落的襟怀和崇高清白的人格。
(三)、边塞诗:盛唐时期的边塞诗,豪迈奔放、一往无前,代表人物如高适、岑参;而宋代的边塞诗更多地表现出报国无门的愤懑压抑以及归家无望的哀伤,代表人物如范仲淹。边塞诗歌的特点在于从不同角度展现时代的风貌,鉴赏时首先把握时代的特征,然后推敲作品中蕴含的不同思想感情。如岑参的《逢人京使》:“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反映戍边将土思亲的心曲,事情虽小,情意却深。
(四)、咏怀诗:如果说写景诗是借景来抒情的话,咏怀诗的特点就是即事抒怀。作者往往因一事而有感,发而成诗,即为抒怀。鉴赏这类诗词,首先要了解作者写的是什么事,然后体味作者抒发了什么样的情怀。李商隐《夜雨寄北》“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诗的开头两句以问答的形式和对眼前环境的叙写——这就是“即事”,阐发了孤寂的情怀和对妻子深深的怀念——这就是“抒怀”,后两句设想来日重逢谈心的欢悦,反衬今夜的孤寂,这是进一步抒怀。
(五)、咏史诗:咏史诗多以简洁的文字、精选的意象,融合对自然、社会、历史的感触,或喟叹朝代兴亡变化,或感慨岁月瞬息变幻,或讽刺当政者荒,从而表现作者阅尽沧桑之后的沉思,蕴涵了深沉的怀古伤今的忧患意识。咏史诗的代表人物是刘禹锡、杜牧等。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堪称咏史诗的典范,诗人站在浩浩古战场、滚滚长江边,抒发了对历史、人生的深沉感慨。时光不再,英雄易逝,而那潇洒儒雅、指挥若定的周郎,更激起诗人双鬓染霜而功业未就的伤己之情。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等等都是著名的咏史怀古的篇章。
四、品味语言 运用语言
语言是诗歌的载体,分析语言是进行文学鉴赏的重要环节。只有准确地理解了作品的语言,才有可能对其更进一步的评价和鉴赏。诗歌语言特点主要体现六个方面:
(一)清新。其特点是用语新颖,不落俗套。这种清新飘逸浪漫的语言风格以李白为代表。还有相当一部分田园山水诗也具有这样的特征。
(二)平淡,也称质朴。其特点是选用确切的字眼直接陈述,或用白描,不加修饰,显得真切深刻,平易近人。
(三)绚丽。其特点是有富丽的词藻、绚烂的文采,奇幻的情思。赋体,骚体,词这几类往往具有绚丽的语言特色。
(四)明快。其特点是斩钉截铁,一语道破。
(五)含蓄。其特点是意在言外,常常不是直接叙述,而是曲曲折折地倾诉,言此而意他,或引而不发,或欲说还休,让读者去体味。
(六)简洁。就是干净利落,言简意赅。
(七)注意评析诗人炼字炼句的作用。题眼、诗眼、体会寻常词语的蕴涵。宋祁《玉楼春》“红杏枝头春意闹”一闹字诗意全出:张先《天仙子》“云破月来风弄影”一弄字而境界全出。
五、意为心声 以象表意
诗歌的诗意美,往往是通过诗歌的意境创造出来的。所谓意境,就是作者的主观思想感情和客观景物融合而成的一种艺术境界,它包含着“意”(主观思想)和“象”(客观景物)两个方面,意境就是由这两方面自然而有机融合而成的。它既是现实生活的写照,又是作者的主观之意和客观之象融为一体的艺术形象,是诗人思想感情的载体。因此,读者只有在领悟意象寓意的过程中,才能把握诗歌的内容,感知诗人的情感,进入诗歌的意境,领会诗歌的主旨。所以,诗歌的阅读鉴赏,必须以解读诗歌的意象为突破口。在讲《雨霖铃》时,讲到“杨柳岸晓风残月”,扣住杨柳、晓风、残月几个意象,就很容易使学生体会到作者将自己的离情别绪融入这几个意象中,渲染出一种凄清、伤感的艺术氛围。学习王维《山居秋暝》则要通过清泉、翠竹、明月、碧莲等意象让学生领会空山秋天恬静、清幽的意境美。
关键词: 黄婉W 《茶香阁遗草》 清丽雅致 豪迈大气
一、黄婉W生平介绍
黄婉W,字葆仪,湖南宁乡人。婉W生于嘉庆八年(1803),卒于道光十年(1830),年仅二十七岁。其父黄本骐,号花耘,嘉庆十三年(1808年)举人,曾任城步训导,以诗名著于湖湘。
婉W生而明慧,自幼即能吟咏。其十岁时,见《名媛集》,请而学诗。其父本骐训之:“女子之德,不在能诗,且能诗,而享厚福者少。”加之“其父足迹遍天下,家居者时甚少,未尝教以读书、识字”[1]。可见,本骐并不赞成女儿学诗,但是婉W“不以父亲之说为然,逢人问字,渐通声韵”[2]。婉W除了能诗外,也专于琴。“有湖州沈素生者,其季父虎痴从之学琴,葆仪尝隔帘幔窃听,甫数日,能成声,旋即精其艺”,以致“戚里闺秀争从学之”[3]。婉W仅隔帘幔窃听学之就得如此精湛琴艺,可见其禀赋多么聪慧。摘 要: 黄婉W是清代湖湘著名闺秀诗人之一,她自幼聪慧,蕙质兰心,诗词尤为有名。其诗歌以花鸟虫鱼、酬赠唱和之类题材居多,虽然缺乏深广的社会内容,却有独特的艺术气质。黄氏诗歌既有闺秀诗的“秀”和“丽”,又无闺秀诗的脂粉气和柔弱病,总体呈现出清丽雅致的艺术风貌。尤其是她的部分诗作,写景壮观,胸襟开阔,豪迈大气,可谓闺秀诗之别调。
关键词: 黄婉W 《茶香阁遗草》 清丽雅致 豪迈大气
婉W的诗学成就除了源于其聪慧禀赋外,也与其家族关联甚大。由于父亲的关系,婉W从小闻其父与座客谈诗。父辈们的诗友相酬与诗艺切磋,不仅培养了葆仪对于诗学的兴趣,还使她积累了深厚的文学素养。先前黄本骐劝诫女儿勿学诗,婉W不从,后其父“偶见其草,颇有绝佳者,因为指正得失”[4]。除了父亲黄本骐,婉W的叔父黄本骥也对她影响甚大。叔侄两人经常以诗唱和,讨论才学。另外,婉W和其胞妹黄婉琳、中表妹唐婉珠感情融洽,经常夏夜联句,酬唱切磋,颇有雅韵。
婉W是典型的孝子慈孙,“其母刘孺人持斋、绣佛像,以祈男。孺人痛其母早卒,亦持斋,绣所自书《心经》供佛,绝工致。云‘以资冥福’”[5]。对于母亲的早逝,婉W并未一味地哀伤自怜,反而用这样一种方式为冥界的母亲祈福。葆仪对于父亲,也是孝思不匮。其父在世,婉W尽心行孝,其父离世,“葆仪遂无意于诗,改而学琴,其思亲,伤逝之心,尝拂拂出十指间”[6]。其对继母的孝心也令人动容,“继母杨,尝封臂以疗太君疾,葆仪感之。及杨疾,亦封臂以进”[7]。对于祖母刘太君,婉W也是重情重义,父亲死后,已嫁的葆仪留侍祖母竟有一年。
婉W十九岁嫁与浏阳拔贡生欧阳道济为继室,其夫前妻,“遗男、女子各一,葆仪抚之如己出”[8]。婉W处分家事十分有礼,待翁姑、娣姒、丈夫甚至奴婢皆十分和善,深得众人欢心。婉W在世,夫妻两人曾有诗作唱和。如拔贡有诗《豆花与葆仪分咏》“乙乙藤梢挂月痕,蛩声催遍短墙根。无端触我相思梦,秋到江南红豆村”[9],可见夫妻两人琴瑟和鸣,感情甚佳。
婉W二十七岁病逝,邓显鹤为其撰写墓志铭。后其夫欧阳拔贡悼亡葆仪,欲将婉W之作付梓以传,遂嘱托叔父黄本骥刊葆仪遗集为《茶香阁遗草》,其中诗162首,词39首。
二、黄婉W诗歌内容
(一)咏物诗
古人作喜欢咏物,诗人往往通过所咏之物寄寓人生态度和价值取向。黄婉W多以冷静、客观的手法描述所咏之物的外在特征和内在神韵。因此她的咏物诗脱去了人为的情感寄托,显得更加自然平和。如古人写竹,通常以咏竹表达诗人清高正直的品格,但是在黄婉W的诗中,竹子却是这样的:
荷插锄春雨,移栽草阁西。几竿生爽籁,凉s绿云低。
她写竹,着力于竹子的自然形态,体现竹子生凉这一特性,语言简洁清丽,读之让人神清气爽。《茶香阁遗草》中,咏物诗所占比例甚大。诗中所咏之物,大都是生活常见之物,主要涉及花草虫鸟等自然景物。尤其是花草,曾反复出现在黄婉W的诗歌中。黄婉W的诗中百花盛开,常见之花几乎都可以从她的诗中找寻,如《牡丹》、《杏花》、《洋海棠》、《梅》、《牵牛花》、《白莲》、《白芍药》等。黄婉W以精巧构思、冷静笔调、细腻手法,写出花的千姿百态、婀娜多姿。
(二)酬赠诗
黄婉W的酬赠诗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与父亲、叔父等长辈的酬赠唱和,多涉及亲情和才学;另一类是与姊妹们的唱和之辞,多涉及闺中琐事、情思。第一类如《初归欧阳氏,大人以诗见赐,和韵寄呈》:
含泪别吾父,神伤不语中。晨昏修妇职,早晚盼邮筒。檄捧r山远,馐承子舍空。矜Q申夙戒,敢愧旧家风。
黄婉W出嫁时,其父黄本骐将所畜古今名人诗词送予女儿,并赠诗。黄婉W回赠此诗,言语之间洋溢着浓浓的亲情。又如其写给叔父的《虎痴叔父续娶婶氏陈梅仙,诗以志庆》:
向暖花开第一枝,几生修到伴琼姿。怜香解学林和靖,始信吾家叔不痴。
此诗作于黄本骥娶妻之时,写得颇有趣味。诗中巧妙运用梅妻鹤子的典故,对叔父半开玩笑半祝福,甚是温馨。黄婉W与姊妹们的酬赠之作,则呈现出与前一类完全不同的风貌。如《答慧仪寄怀诗》:
入夜湘云一片横,离愁枨触百感生。忽改蕉雨惊归梦,起视窗前月正明。
诗中叙写闺中情思,夹杂着淡淡的哀愁,比起前一类反而更接近女子的内心世界。
另外,由于父辈们的关系,黄婉W与当时一些湖湘著名文士,如邓显鹤、张家渠、王金策等人也有过诗歌往来。如其写给王金策的酬赠诗《闻王香杜先生有见赐之作,时将归浏阳,寄此索之》:
闺中唐勒仰师资,摘艳居然附楚辞。我亦会熏香一瓣,鸿篇诺惠敢嫌迟。拜别重慈未忍归,从今椎髻守荆扉。夜郎西处多明月,应有新诗到大围。
这首诗一看诗名,就十分有趣。听闻先生有诗文赠予,而她又将赶回浏阳,所以寄此诗索要。她自喻闺房唐勒,在家等候师父诗文的到来。这是一个极度爱好诗文的女子,她既谦虚有礼,又自信大方,毫不忸怩。
(三)登临游览诗
黄婉W写过不少登临游览之作,如《望岳》、《秋望》、《江亭望雨》、《洞庭秋月》、《湘江夜雨》等。在这一类诗歌中,黄婉W脱去了闺阁女子的柔情纤巧,而略显慷慨激昂,充满阳刚之气,如她的《登定王台》:
高吟闲上定王台,黄叶纷纷堕酒杯。湘上烟凝秋色晚,归帆遥带夕阳来。
此诗以“闲”为基调,逍遥自得、欣赏秋景而悠然忘怀的意味甚浓。尤其是其用语豪迈大气,如高吟、堕酒杯、遥带等次,俨然不像出自一个女子笔下。又如她的《望岳》:
苍茫满一望,万笏排衡阳。云涌白无际,烟凝青有光。春流环九面,秀色堕三湘。绝顶梦飞上,身骑赤凤凰。
此诗描写南岳之景,构思巧妙,想象大胆,意境开阔,将南岳的春意之浓、风光之秀描写得恰到好处。
(四)日常生活诗
黄婉W喜欢作诗,即便是日常生活中的点滴琐事,她也喜欢用诗记录下来。如《夜坐》、《放鹤》、《读书》、《临帖》、《调琴》、《焚香》、《煮茗》、《纳凉》、《种花》、《池上观鱼》等,这一类诗歌集中体现了黄婉W高雅的生活情趣。如《弹琴》:
薄暮滴残雨,萧然风满堂。s声下高树,竹影过短墙。音籁出太古,衣襟生微凉。一琴静相对,寒暑坐中忘。
整首诗写景叙事巧妙融为一体,无形之中写出了诗人宁静淡然的心境。她的另一首《松下围棋》也同样具有趣味:
松下呼童扫石枰,虬髯谡谡午风清。手谈一局消长夏,山静惟闻落子声。
同弹琴一样,下棋能使人宁静,人一旦专心于某种活动,便会忘乎所以,包括自己的存在。黄婉W能在日常琐事中发掘生活的乐趣,体会常人难以体会的心境,可见其热爱生活、宁静淡泊、与世无争的人生态度。
三、黄婉W诗歌特色
古代女性文学的感情基调多为幽怨感伤,即便是在以“秀”为特点的闺秀诗中,也出现了很大一部分柔弱哀怨的诗歌。“与清相似,秀也有其缺点,就是弱。弱是闺秀诗的通病,即通常所说的脂粉气、女郎习气”[10]。而黄婉W的诗歌则无此弊病,其诗歌总体呈现出清丽雅致的艺术风貌。正如邓显鹤在《湘皋再致虎痴函》中所言:“葆仪诗词风格俱清丽,有风格,有气力。”[11]
(一)意象清新、色调明快
黄婉W作诗多使用清新明丽的意象,很少描哀飒之景,抒哀伤之情。因此她诗中的景物往往清逸秀丽、宁静幽美。如“江楼寒翠”、“林驿夕阳”、“疏烟细雨”都是极为清丽自然的意象。黄婉W善于运用明亮的颜色词增添全诗的明亮色调。如“雁落轻天外,帆悬赤岸头。烟光明极浦,暝色上层楼”(《江楼秋望》),“倒影螺峰青十二,浮光沉壁一轮秋”(《洞庭秋月》)。此外,像“轻红”、“青苍”、“绿云”、“红衣”、“翠微”等颜色词在她的诗中随处可见。《听雨》是这一方面的典型:
润物如酥响未停,一夜雨隔窗听。明朝添得春多少,洗出遥山朵朵青。
此诗用词清丽,秀气灵动,极具自然之美。平凡的春雨,诗人却有兴趣隔窗聆听,还生发这样的奇思妙想,不禁使人会心一笑。“青”这一颜色词的运用十分巧妙,给全诗增添了不少清新雅趣。
(二)才学入诗、更显风雅
黄婉W“作诗似不为抒情,即使抒情也不抒哀怨之情。其诗大都呈现出一种以才学为诗的风貌”[12]。黄婉W以才学入诗,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写诗多用典故。其写给邓显鹤的长诗中可谓频频用典,如“惜非男儿身,敢立程门雪”,“文姬读父书,欲比自敢窃”,“副以薛涛笺,百番更劳掇”(《邓湘皋先生以斑管彩笺琴弦佛手见赠,即用先生东湖唱酬诗元韵志谢》)。其次,其诗作多写与才艺相关的内容。黄婉W除了作诗外,也专于琴。因此以诗写琴不在少数,如《弹琴》、《听琴》、《琴话》等。才艺本就风雅,而以诗写才艺,便更添雅味。此外,她还有少部分题画诗,显得十分风雅。如她的《题画》:
遥山一发影青苍,杳霭烟岚澹夕阳。茅屋人家临水住,疏林黄叶半溪霜。
此诗描述了一幅山家秋晚图,远景与近景,光与色搭配得恰到好处。其用语古朴自然,这种不施胭脂的朴素美与王绩的《野望》有着类似的趣味。
(三)诗歌风貌―闺秀与闺秀别调
黄婉W诗歌既有闺秀诗共有的秀和丽,又无一般闺秀诗的脂粉气和柔弱病。其大部分诗歌呈现出清丽雅致的风貌,但部分作品又洋溢着豪迈大气的阳刚之美。后一种风貌主要体现在其登临游览诗中,平日里深居闺阁的她一旦接触到雄伟壮观的大自然,便胸襟大开,豪迈之情溢于言表。大自然只是外在引线,主要还是内在的情思。黄婉W是一个乐观女子,她的多首诗都表达了率性潇洒的心境,而这种心境正是使她写出大气之作的重要原因。如她的《牡丹花下放歌》“人生对酒还当歌,花前不乐当奈何。太真丽质成尘土,清平有调空摩挲。吁嗟世事真恢诡,宝贵繁华皆尔尔。眼前快意且倾尊,携杯共醉春风里”。这种及时行乐、潇洒豪迈的思想于一个闺阁女子笔下写出实属难得,可谓闺阁诗中的别调。
黄婉W身为闺阁女子,聪慧灵秀,多才多艺,品德高尚,生前受到众多文士赏识,离世后更是受到众多文士的追悼惋惜。其诗歌虽然不出闺阁之境界,却不流于一般闺秀诗的哀艳,于清丽雅致的诗风中独具一格。能在这么短暂的年岁,有如此之成就,实属不易,何况她的文学创作非一般闺秀文人所能达到。借以邓显鹤对她的评价就是“葆仪学犹未成,年已不永,使天假以年,进而不已,非第闺阁之雄而已”[13]。
参考文献:
[1][2][3][4][5][6][7][8][9][11][13]黄婉W.茶香阁遗草.丛书集成续编(第136册)[M].上海:上海书店,1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