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高中体育教育

高中体育教育

时间:2023-06-01 09:47:03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高中体育教育,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高中体育教育

第1篇

从我国教育界发展中的体育教育发展来看,体育欣赏已成为高中阶段学生在体育学习中的新趋势,体育欣赏与传统的体育教学不同,它打破了以往的“操场体育”和“比赛体育”,将体育从形式化转变为心灵上的,注重对学生体育思维的培养以及体育能力的开发。针对高中阶段学生在体育教学中是否需要实施体育欣赏作为出发点,进而探索体育欣赏在高中体育教育中的实际应用。

关键词:

体育欣赏;高中体育;应用

高中阶段的学生正是接受教育的重要阶段,在这一阶段,学生无论是生理还是心理都处于一个上升阶段,但是受到我国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我国高中阶段的学生将所有的身心都集中在应对高考上面,而忽视了其他方面能力的培养和发掘。这种片面性的教学模式阻碍了高中生正常的发育和学习,为了改善这种现状,将体育欣赏应用在教育中,培养学生的体育文化素养,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一、高中体育教育实施体育欣赏的必要性

体育欣赏具体是指观赏者通过一系列的审美活动欣赏体育运动的这一具体形象过程。高中阶段是学生在学习生涯中十分重要的一个阶段,也是身心发展的关键阶段。但是受国情影响,高中阶段的学生将所有的时间和精力都花费在文化课程上,全心地投入到高考中,因此,体育教学在高中阶段被一次次压缩,学校不注重体育教学,因此,也不会将资金过多地投入到体育设施中,因此,高中学校的体育教学场地、设备不足,教学活动形式单一的现象屡见不鲜。无论是学校教师还是家长,都担心过多的体育活动会影响学生最终的高考水平,因此,无限制地压榨体育学习时间,最终会导致学生普遍身体素质差,并且出现各种心理问题。根据调查研究显示,在高中阶段尤其是高三的学生,其体育时间基本上被文化课程占用,高中学生根本接触不到体育活动,更谈不上体育欣赏。因此,加强体育欣赏在体育教育中的开展已经十分必要,应用体育欣赏不仅能够拓展学生的体育知识,培养其体育审美能力还能在一定程度上调节学生的各种心理问题,提高心理素质,更好地应对学习压力,从而提高高考准备质量。

二、体育欣赏教育在高中体育教育中的应用途径

1.内容上的应用突破

高中阶段的学生不同于小学和初中阶段的学生,他们在学习生涯中已经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体育欣赏,而且还体现在性别差异上,例如,女生就比较偏向于健美操、休闲体育等节奏感比较强的运动,而男生更加偏爱一些竞技性的球类运动。针对这些差异就需要在进行体育欣赏的时候注重高中生年龄特点合理安排,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将健康理论知识教育和体育欣赏教育相结合将体育的健康教育理念在教学过程中充分体现出来,让高中生掌握正确的体育动作和技巧,培养其良好的锻炼习惯和健康意识,让高中生加深对体育健身的知识和认识。(2)将实践课教学和体育欣赏教育相结合体育课程与一般文化课程之间存在差异,对于体育教学而言,实践性十分重要,在教学课程中体育教师通过语言和一些肢体动作的示范让学生能够直观地感受到体育的动作要领,在与体育器材的实际接触中展开理论欣赏,同时可以借助媒体教学方式来弥补实践课程中的不足,两者的结合有效地提升了体育教育的效果和质量。(3)将体育明星与体育欣赏教育相结合这一阶段的学生对于体育明星都有一种敬仰之情,因此,明星效应在高中阶段的作用是无穷的,很多高中学生会因为喜爱一个体育明星而喜爱上该项运动,因此,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学生和这一特点,充分利用“明星效应”,提高学生对体育学习的热情,逐渐消除其心理负担。

2.教学方式上的突破

对于高中阶段的教学手段来说,大致可以分为三类:(1)直接讲授方式这种方式主要以教师为主体,而高中阶段的学生由于自身的学习压力和学习任务繁重,其在学校中主要任务就是学习,对于体育学科没有过多的时间去实际实践,在这种特殊情况下就需要教师利用各种媒体渠道通过图片、视频等方式让高中学生去了解体育的知识和欣赏魅力,完成体育欣赏教育的目的。(2)间接欣赏方式这种方式的实施同时也可以为学生适当地缓解学习压力,通过一些大型体育比赛的观看以及体育讲解员的解说来间接地接收一些体育方面的信息和知识,在比赛观赏中提高自身对于体育动作等方面的欣赏。(3)两者的结合在学生观看完有关视频后教师有针对性地进行相应的解说和讲解,帮助学生更加直观深入地了解体育项目的实际情况。体育欣赏区别于传统的体育教学形式,是将重点放在培养学生体育思维和体育素养的一种教育方式,但是高中阶段的体育欣赏教育是一项比较复杂的教育工作,需要体育教师对教学理念、教学方式等的创新,通过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体育教育,最终实现体育欣赏在体育教育中的完美应用,从而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和效果。

作者:杨伟建 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龙胜各族自治县龙胜中学体育组

参考文献:

第2篇

受应试教育的思想观念影响,体育教育在高中教育中并未受到重视,大家总是错误地认为只有文化课成绩不好才会学体育等。体育特长生是学校的一个特殊的小群体,往往因为人数太少而被人遗忘,在传统的教育观念中,对体育特长生的教育带有一定的投机性,这种教育模式缺乏科学的管理和教育方式而存在着很大的弊端,如何在高中实施体育教育,帮助体育特长生的全面发展是当今我国高中体育教师共同面临的问题。

一、我国高中体育特长生教育的发展现状

1.重视“特长教育”忽视“全面发展”的教育

体育特长生一般都是指那些体格健壮、身手矫健的有一定运动天赋的学生,多数教育工作者局限的认为,体育特长生只需要创造出优秀的体育成绩即可,所以在正常教育时往往仅重视学生的体育技能培训从而忽视了学生的其他素质的发展,加上学生在高中时期正处于青春叛逆期,自控能力较弱,导致部分体育特长生的思想素质比较薄弱,容易意气用事,做出不理性的事情。

2.重视“技能训练”忽视“文化课”的教育

高中体育特长生教育的大多数时间都在体育项目的训练上,这容易导致学生的文化课成绩较差,长此以往学生可能会放弃文化课。另一方面,在普通高中学生的认知中,选择体育特长生这条路正是因为学生的文化课基础薄弱,所以他们只要加强体育训练,不需要学习文化课知识。

3.重视“竞赛训练”忽视“科学训练”

这种观念极大地影响了体育特长生的健康发展,极度的荣誉至上的竞技观念会导致学生过分追求比赛成绩和奖项名次从而进行超负荷的体育训练,由于没有规范合理的安排训练时间,只是注重训练量的累积,这可能会导致学生的过度疲劳,损害学生的身心健康。另外,让学生在心中形成一种训练观也是尤为重要的,这样才能让学生统一认识、统一训练,认真完成好每一项体育训练,从而提高学生训练的效率。

二、高中体育特长生的教育及管理策略的探究

1.明确体育教育工作的任务和目标

首先应加强学生思想道德方面的教育。教师在体育特长生教学中占主导地位,因此,教师除了督促学生进行日常的体育训练外,还要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教育。提高他们的思想道德水平,促进体育特长生的全面发展。

根据体育特长生活泼好动、自我约束能力较差等特点,专门制定体育特长生的教育管理的制度对他们进行监督和约束。另外,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实施定期谈话法对他们进行心理辅导的方法,缓解他们的压力、纠正一些不良品行。这有利于帮助体育特长生及时走出思想误区,培养良好的品行。

其次应注重学生文化课教育。我们要激发学生对文化知识的兴趣,例如,建立成绩排名奖惩制度,对学习成绩进步较大的学生给予一定的奖励,对学习成绩退步的学生加以批评惩罚,激发学生的竞争欲,改变他们的学习心态,提高学生的学习自觉性和对文化课的重视程度。

另一方面,教师要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一般来说,体育特长生的文化课基础较弱,教师在对他们进行文化课教学时,要尽量用简单、通俗易懂的方式进行教学,教师要根据学生不同的实际学习情况因材施教,针对他们文化知识水平进行强化训练,提高每个学生的学习质量。

再次应合理规划学生的体育训练。为了提高学生的训练效率,教师要有计划、有目的合理规划学生的体育训练时间,结合学生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训练计划,注意劳逸结合,激发他们的训练兴趣、树立信心,达到事半功倍的训练效果。

2.做好体育特长生的训练管理工作

首先应科学地选拔体育特长生。在传统教育理念中,一些学生认为:如果文化课成绩不好,那就去学体育。这种认识是错误的。所以,教师在选拔体育特长生时,要科学严谨,必须坚持按照一定的选拔程序:初选、报考、文化考试、复试、分析筛选等顺序进行严格地选拔。不能只凭体育教师的直觉和体育成绩直接选择,更要杜绝出现只要报名就可以参加的不严谨的现象。

其次应科学地制定学生的训练计划。科学合理的训练计划可以使学生取得更好的训练效果。训练计划必须结合学生的实际身体状况和训练成绩来制定,要具有科学性、现实性、预见性等性质,同时还要考虑各种环境因素的影响。训练时要注意要劳逸结合,避免学生超负荷训练而过度疲劳等不良现象。

最后应严格地实施训练计划。在训练过程中,教师要根据体育特长生的实际情况,不仅要明确各阶段的训练计划和任务,更要有完成训练任务的具体措施。制定结合变化情况及选择的训练方法;另外,教师要在整体训练计划的大纲背景下,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因材施教。在训练结束后,我们还要采取相关措施帮助学省恢复自己的体能。

总而言之,本文结合了现代高中体育特长生的学习和训练状况及教学管理上存在的问题展开分析,初步探索具有针对性的教学管理策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充分地开发和利用体育特长生的资源,并建立良好的体育特长生教育管理机制,促进体育特长生的多元化发展,在未来培养出更多的优秀体育人才。

参考文献:

[1]田赤萍.高中体育特长生教学策略探讨[J].才智,2014,08:206.

第3篇

1高中体育教育实施欣赏教育的必要性

体育欣赏主要是指通过观赏者做出的一系列审美活动,以形成对体育运动内涵予以全面欣赏的过程。针对于高中体育教育阶段,此时为学生身心发育的重要时期,但由于在高考的重压下,致使高中体育课程的课时予以压缩,加之学校所提供的体育场地不完善、运动器材不全面,从而达到体育课程上活动形式较单一。并且高中体育课上的理论教学几乎被教师忽视,仅进行较简易的体育课外活动。高中阶段时,学生家长无一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学业有成,由于求成心切,进而害怕因体育课程学习而耽误文化课程的教学时间,进一步导致学生压力过大。据相关调查表明,大部分高中体育课程多被文化课予以替代,学生几乎没有可用的途径以获取必备的体育知识,更加无法理解体育欣赏的深层含义。然而,在高中体育课程中开展欣赏教育已变得较为重要,此类教育方式的开展不仅能对学生的知识面予以拓宽,能够培养高中学生的体育审美能力,有效调节其心理素质,进一步满足高中学生能力的需求。

2欣赏教育在高中体育教育

中的应用途径无法否认,高中学生基本已具备一定体育欣赏能力,且此种能力依据男女性的兴趣取消不同所呈现出的程度亦不相同。女生多喜欢健美操、表演等休闲性较强的体育运动,而男生则喜欢足球、篮球等竞技性较强的体育项目,这样就需教师在进行欣赏教育时依据学生的个体特征予以合理安排,具体而言需从以下几方面予以突破。

2.1内容上的突破

教师在进行欣赏教育时,需将书本中所涉及的理论知识与欣赏教育进行结合,实行健康第一的主要指导思想,充分将体育课程的内涵予以体现。在提高高中学生对运动技能及运动知识掌握的前提下,对其所缺乏的心理健康、社会相关知识予以普及,以达到提高高中生学生体育健康意识的目的,促使其养成较优的体育运动习惯,以实现身心健康的最终目标。例如,教师在教授《全民健身计划纲要》时,需将其中的内容与健康意识予以结合,在进行体育欣赏教育时,可通过讲授健身器材、项目、场所、文化娱乐等知识,将其与实际发生的体育健康活动予以相连。通过文字与图片相配的生动讲解,使得高中学生能够了解更多的健身知识,加深其对体育深入感受。

2.2实践上的突破

教师需合理的将实践教学与欣赏教育相结合,在进行体育实践课程时,教师应充分通过语言、肢体等方式以达到演示、示范的效果,使学生能够对体育运动项目有较全面的认识,从而达到提高其对运动技能掌握水平的目的。然而就目前而言,较多数高中体育中的实践课程常受实践教学场地的控制,运动器材亦少于学生人数,使得学生难以对运动技术进行全面掌握。因此,就需要体育教师对实践的内容予以突破,即为积极开展体育理论欣赏课程;充分的利用多媒体等新型技术,以使学生了解实践课中所使用运动器材的相关知识以及练习方法等。通过上述措施的实行,可有效激发高中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进而促使理论与实践有效结合,提高实践课程的教学效果,进一步达到欣赏教育的教学目的。例如,教师在教授学生进行俯卧式跳高时,可先通过实践教学的演示,以使学生对此项运动予以大致的了解,再通过在室内使用多媒体课件对具体动作技术进行演示,加上教师详细的讲解,可有效加深高中学生对此类运动项目的理解。而此时,再将学生带至室外进行实际,可获得较优的效果。

2.3教学方法上的突破

现如今,高中体育教育中的方法归纳起来,主要分为2种类型。(1)直接讲解型:高中阶段学生多面临着升学的压力,其主要任务为学习文化知识,进而忽略了体育活动,多对体育知识的学习含有一定的疲劳感。因此,教师可通过图片、动画等方式,将相关体育欣赏知识直接呈现出来,使高中学生得以直接性的对体育的起源、发展以及历史演变予以了解;(2)间接欣赏型:教师可在课堂上播放大型体育赛事,不仅可使学习紧张的学生得以放松,还能够让其在随着解说员的解说进而提高对比赛的关注度,进一步使其了解此类运动的相关规则。同时,通过运动员于比赛时所呈现出现身态及其勇敢、乐观的心态,亦会对高中学生造成极大影响,从而达到提高体育知识与审美教育的双重性目的。例如,教师应要求学生在课下通过网络搜索对中国竞技体育史上闻名于世界的标志性女排赛事予以观看,学生在感叹运动员技艺高超的同时,还可对其展现出的顽强拼搏精神予以了解,促使学生获取心灵的洗涤,进而达到将体育与美育相结合的目的。

3结语

第4篇

关键词:高中体育 素质教育 研究方法

转变教育功能,将素质教育的理念落实到课程标准之中,新的课程标准力图在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和实施建议等方面体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位一体的教育功能。传统体育教学中,教师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在高中阶段对体育教学持可有可无的态度,学生在体育课堂教学中自由、散漫,其教学内容也没有实质性的内容,忽略了体育教学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在素质教育发展的今天,作为体育教师,应及时改变传统教学模式,结合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构建适合学生的教学模式,从而在教学中渗透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的体育综合素养。本文结合笔者的教学经验,谈一下高中体育教学中素质教育的有效实施。

一、将思想品德教育贯穿在整个体育教学之中

通过体育教学培养学生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的思想品质,树立正确的体育道德观,具有勇敢顽强、团结进取、活泼开朗的精神面貌,以及诱导学生养成维护道德规范、遵纪守法。

体育教学的思想品德教育是教学中结合课的内容的传授进行的,不能空洞说教和脱离教材生拉硬扯,要细心构思巧妙安排,以画龙点睛的揭示,引导学生去感悟,使学生在锻炼身体的同时,不知不觉地受到思想品德 教育。

二、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体育教学质量

教师要认真了解和研究全体学生,使每个学生都能够在时间和空间上得到平等的教育,根据学生的身体素质、接受能力、个性差异、隐性适度地分层教学,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心理、生理的需求,激 发学生体育学习的兴趣。在教学中,制定教学计划及教学步骤要适宜,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始终处于通过努力能 摘到果子的发展区。教师不仅要关心优秀学生,更要关心后进生,要对每一个学生负责。针对不同类型的学生提出不同的标准要求,对优秀学生应扩充内容、增加练习难度、提高要求,并对他们进行超前教学;对后进生 进行个别辅导,在练习方法、难度上进行简化,但在练习次数上和时间上进行强化,给他们以信任和勉励,加倍关心他们的学习进步,哪怕微小的进步也要及时给予表扬和肯定,使他们获得不断进步的信心,激发他们的自尊和上进心。教师要确立转化一个后进生与培养一个尖子运动员同等光荣的思想,使后进生也能达到体育大 纲的要求,让所有的学生都爱上体育课,爱参加体育锻炼。

三、挖掘体育教学中的美育因素,培养审美能力

体育教学中包含着极其丰富的美育内容,教学过程自始至终都贯穿着美的教育。体育运动中的美主要由“身体美”和“运动美”两部分组成。身体美是人类健康的身体所显现出的美,它是由机体良好的生理和心理状态综合显示的健康美。运动美是人体在体育活动中表现出来的美,它包括动作美、环境美、行为美、竞技美、器材美等。作为中学的体育教学中的审美教育,应把主要任务放在增强体质、塑造美的体型,促进机能完善,帮助学生形成对身体的正确审美观念,培养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

体育教师是教学中美的引导者和传授者,教师本身的活动就成了学生的审美对象。教师的一举一动,都会对学生产生影响。教师要言教身教,而且身教重于言教,提高自身的审美能力。要具备美好的心灵、高尚的情操、文明的语言、诚恳的态度、优雅的态势、整洁的仪表及精湛的教学艺术,为学生树立美好的形象,做到自身形象和教学内容的统一。

四、改革教学方式,培养学生体育意识

传统的体育教学往往以教师为主,学生没有自由表达的机会,总是教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练什么,从而使学生对体育活动产生冷淡,甚至厌倦的心理,这就扼杀了学生个性的发展,不利于学生参与体育活动意识和能力的培养。实施素质教育,必须以学生的活动为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主动精神,变“要我学”为“我要学”,让学生做体育学习的主人,使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有机地结合起来。

体育教学的最终目标是“教,是为了不要教”。因为体育教学要满足学生的兴趣爱好,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与体育能力。如以高中足球为例,我们用少量课时进行足球的基本技术的教学,更多的是让学生自由组合进行教学比赛。让学生在自由组合的比赛中,自我锻炼提高,从比赛中感觉到技术的不足,使学生变被动为主动,从教学比赛中产生对足球的浓厚兴趣,把积极的热情投入到学习锻炼中。

五、改革课外体育活动,发展学生的特长

素质教育具有鲜明的个性化特征,是有效引导学生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自主性、独立性、创造性的过程。体育教学的完整过程,应包括体育课和课外体育活动。课外体育活动的教学不是传授体育知识和技术,而是引导学生根据计划、要求、自身兴趣、爱好进行各种体育活动项目的练习。教师在必要时进行示范、指示、辅导、总结。 课外活动的组织形式,应采用选择性自由组合的形式。根据学校现有的条件、学生的需要和兴趣打破原来的班级分组,实施年级分组开放和实施一些普及性和兴趣性较强的体育活动项目,采用单项俱乐部制。各俱乐部由有体育特长的学生负责,为学生提供选择的自己练习手段、练习难度、练习伙伴,创设自主练习的氛围。聘请有体育特长的文化课教师进行辅导,帮助学生解决在体育活动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培养学生自发自主进行体育活动的能力和习惯,使学生充分理解参加体育活动的必要性,结合参加体育活动的乐趣,建立良好的体育生活态度,并获得人际关系需要的满足,促进学生身体素质的全面提高。

充分利用双休日,开展课外体育竞赛。这种体育竞赛,变以前的“选手竞赛”为现在的群体竞赛,扩大竞赛参赛人员,让所有俱乐部成员都能参加。选择有组织才能、活动能力和责任心强、技术水平高的同学担任竞赛的组织工作,由学生自己担任裁判工作,对待学生裁判应先培训后上岗。

第5篇

关键词:现代教育 高中体育 专业生

一、相关综述

(一)现代高中教育概念

所谓的现代高中教育主要是根据先进的教育理论,不断采用新型信息来开展教学活动。高中教育不仅仅是一种教学的方式,在教学过程中既是教育的技术,也是技术的教育。现代先进的教育技与信息专业人员紧密合作,创造了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丰富的教育资源来实现对学生的教育,从而实现教学质量的提升。教育技术存在于先进的信息之中,教学的老师不但需要了解教育理论,还要在教育思想的创新上投入更大的努力。

现代的高中教育由多媒体计算机、网络、学习理论等综合构成。采用多媒体教学可以将信息进行集成,实现了对信息多样化和交互性处理,将其应用与高校的辅助教学。现代教育还包含了网络,采用网络开展远程教育,从而有效的改变了传统的固定学堂教学。根据网络建立起多媒体教室、电子考场等教育,使得教育的考评成效更好。

(二)高中体育专业教学的特征

高中体育教学最重要的是进行技术动作规范教学,将体育的动作学习进行规范化,使得在体育的动作学习过程中能够与标准动作进行比较和练习。学生在体育专业学习过程中,更多是一种学习兴趣延伸,只有养成浓厚的体育学习兴趣,才能获得学习上的突破和成功。所以在进行体育专业教学的时候,可以采用现代的教育技术,将创新能力应用到教学设计之上,分析学生的具体情况,建立起最基本的教学评价、教学方法、教学目标制定、组织形式。然后通过学生们的创新能力开展实践性的教学,完成体育专业教学的必要学习任务。

二、现代教育对高中体育教育专业生教育的影响

(一)现代教育要求高中体育教育专业生自主学习

高中体育专业教学与现代教育整合主要从教学理念上整合,不断强化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不仅要通过原有知识来构建新型的教学方法,还需要将教育应用于实际的教学之中。当前的教学要以学生作为主体,老师则作为教学的引导者,通过先进的教育技术牵引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探索。体育专业的教学中老师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使得他们可以在学习过程中寻找出属于自己的学习节奏。现代教育技术要求体育专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不断的进行实践操作,老师可以通过选择的案例来促使学生们对案例准确而全面的理解。

(二)现代教育对高中体育专业教学的策略分析

通过现代的教育可以实现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自主寻求问题的解决方法。现代教育主要使得学生建立起自主学习的流程,使得学生能够认同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动作分解,然后再由学生进行自我锻炼学习,从而达到学习的目标。最后学生再进行学习的目标反馈评测,即学生对学习到的体育动作进行矫正完成正确的体育动作学习。另外学生在学习体育专业时,不断学会解决动作学习过程中的技能难题,确保学生能够学习到准确的体育动作,从而解决学生在体育学习过程中动作不规范的问题。所以现代教育可以在体育专业教学中实现两种目的,一种是完成任务目标,另一种则是对基础学习问题的解决。

(三)教学评价上的整合

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要对体育动作要领进行教学评价,检验动作的掌握程度以及教育应用水平。可以通过网络、虚拟计算机来模拟比赛竞技场景,对学生学习的体育动作进行检验,从而形成对教育效果的评价。运用网络可以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评价进行第一时间通报,使得学生在平时的学习时可以对自己的动作进行及时反馈,然后采取纠正措施不断提升自己的体育成绩。老师在进行评审作业的时候可以根据教学的评价进行自动的生成、输出评价的结果。

三、现代教育对高中体育教育专业生教育的对策

(一)提高对同学们专业思想教育的关注程度

学校有必要预先针对不同年级的同学,有目的地通过调整课程安排、改革专业教学方法等途径强化同学们的专业思想意识,倡导全体师生共同参与,转变同学们的专业观念,提高学生们对于高中体育教育工作重要性的认识,让专业思想教育渗透同学们高中校园生活的各个方面,以帮助更多的同学树立坚定科学的专业思想。

(二)制定系统科学的学生专业思想教育服务机制

学校可以通过在同学们中间开展新生入学专业思想教育、人生职业规划讲座、专业教育实习、日常心理与就业辅导等工作,并设立相对系统、专业的专业思想教育服务部门,为培养同学们的专业思想提供切实的支持。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要对高中体育动作要领进行教学评价,检验动作的掌握程度以及教育技术应用水平。可以通过网络技术、虚拟计算机技术模拟比赛竞技场景来对学生学习的体育动作进行检验,从而形成对教育效果的评价。根据网络技术可以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评价进行第一时间通报,使得学生在平时的学习时可以对自己的动作进行及时反馈,然后采取纠正措施不断提升自己的高中体育成绩。老师在进行评审作业的时候可以根据教学的评价进行自动的生成、输出评价的结果。

参考文献:

[1]徐洁.安徽省高校高中体育教育专业排球普修课程教学大纲的现状调查与分析[J].陇东学院学报,2013,(01).

[2]魏玉存,王鹏宇.中美高中体育教学评价体系的比较[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27).

[3]邱勃.山东省普通高校羽毛球普修课开展现状及发展对策[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09,(03).

第6篇

【关键词】高中体育 教学 素质 德育教育

高中体育教学的主要目的在于增强学生体质、增长学生的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实现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发展才是体育教育教学的总目标。体育教师是通过体育教学去实现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使命的,利用体育课所提供的有利条件,自觉地将德育的丰富内容寓于体育教学的动静之中,加强对高中生 的思想品德教育,使学生在参加体育活动的过程中增强体质,陶冶情操,提高品德素养,是每一位体育教师都应尽的职责。那么,如何在高中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现笔者结合自己近几年的实践经验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一、高中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优势

新的课程标准提出了五大教学目标,除了突出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三个方面外,更加具体并强调了要培养学生的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由此可见,体育课程同德育、智育是紧密相联的,除了担负着向学生传授体育与健康知识外,还担负着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任务。显然,德育教育已经成为体育课程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学科的教学内容,本身就具有广泛的、较强的思想性和丰富的教育因素,它处处与人的思想道德、意志品质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渗透,其特点是寓教育于体育活动中,同其他学科比较具有明显的优势和得天独厚的条件。另外,体育学科的教学是一种特殊的教育活动,它与其他教学活动的区别在于:其他学科的教学主要通过思想活动来学习和掌握教师所传授的科学知识和技能,思想品德教育多以说教为主,多运用讲授法、谈话法、讲座法、读书指导法等方法。在现代的教育中,多数文化理论教育的古板性使得学生对其本身就有一种潜意识的排斥,如果再在其中加入同样没有激情的德育教育,只会白费力气,收效甚微。而体育学科的教学则是以教师思想活动为基础,以身体活动为主要手段来传授和掌握知识、技术、技能,体育项目本身又具有较深的思想内涵。体育教学是将学生品德的教育寓于学生身体活动之中的。它既有讲授体育理论知识的室内课,又有传授体育技能的室外课,多采用练习法、游戏法和矫正法等多种方法进行。学生的各种思想意识、言行、个性、爱好、意志品质等一般不是表现在口头上,而更多时候是从他们的实际行动中表露出来的。教师可根据学生在体育教学活动中反映出来的言行,因势利导,及时并有针对性地进行德育教育,既具体又实际,其事半功倍效果是其它学科所不及的。

二、注重对对学生进行创新精神的培养和人格教育

高中体育教学本身就是一门不断地发明、创新的学科。在体育教学中,创新和个性发展也是密不可分的,个性发展往往决定创新能力的提高,每个学生都有其独立的个性,每个人都有对问题的不同看法,他们所感受和需要的可能就是我们教学中忽略的,所以我们身边的每个学生都是一个巨大的宝藏。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中,应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加以适当的评价和鼓励,激活学生创造性思维。要积极革新自己的教学方法,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满足他们的好奇心、学习需求和爱好,充分发挥他们的求索精神。学生从不同角度去观察事物、分析问题,往往更具人性化,教师应多尊重和采用学生的想法,让学生在自主中求得创新,而创新能力的提高又作用于促进个性发展。同时,在具体的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可让学生设计游戏或改进游戏方法等,让学生把学习到的知识在整个课堂里进行加工、提升、运用。体育活动中无论是个人项目或是集体项目,都要让学生学会尊重自己和尊重别人,讲究个人行为的规范性和道德性,培养学生良好的个人行为 和道德风尚。鼓励学生积极投入,增强参与意识。在运动实践中让学生学会独立的观察判断,独立的应付突如 其来的赛场变化,充分发挥学生的个人特点、特长,发展个性,培养自主精神和独立人格。 培养学生的是非感、正义感。体育运动是严格规则约束下进行的健康文明的活动,教育学生遵从规 则与规定,按规则允许的精神去认识问题,辨别是非,不斤斤计较,不小肚鸡肠,不装孬使坏,不投机取巧。 尊重事实,弘扬正义。对的就支持赞扬,错的就批评屏弃,培养学生爱憎分明,态度明朗的人格精神。

三、以学生为本,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让人性化教育渗透德育教育

体育教学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双向互动活动,但要明确学生为主体的定位,教师以饱满的热情认真对待教学,真诚关心、爱护学生,只有这样才能产生师生间积极的情感交流,学生在良好情感的催化下自觉的被接受,还能被转化为学生自身迫切的要求;教师身教重于言教,在体育教学中,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关键在于教师的言传身教,教师要以良好的师行和精湛的技艺教育学生,在学生心理树立良好师德形象和威望。在这种和谐、愉快的教学氛围中达到思想教育的目的。以此同时,高中体育教师应从学生的角度去审视自己,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因为教师自身素质是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必要条件。教师和学生的地位是平等的,两者之间存在着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教育关系。体育教师必须树立正确的学生观,与学生民主、平等地进行合作交流,而不是高高在上、居高临下地进行“填鸭式”“灌输式”的教学,这样学生只是在被迫接受,没有独立的见解和个性化的反馈。只有尊重学生个性发展的教师才能使赢得学生充分的信任和尊敬,从而提升其人格魅力,加快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形成最佳的教育情境。也只有这样的体育教师,才能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使学生自主创新,进一步促进个性的发展。

【参考文献】

第7篇

国家教育部颁布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转变教育功能,将素质教育的理念落实到课程标准之中,新的课程标准力图在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和实施建议等方面体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位一体的教育功能。传统体育教学中,教师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在高中阶段对体育教学持可有可无的态度,学生在体育课堂教学中自由、散漫,其教学内容也没有实质性的内容,忽略了体育教学存在的价值和意义。本文结合笔者的教学经验,谈一下高中体育教学中素质教育的有效实施。

 

一、多元化教学模式

 

传统教学中,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在高中阶段,大多学校注重对学生考试成绩的提高,取消了体育教育教学,而开设体育教学的学校无论在教学内容还是教学模式方面都存在着简单、单一、重复等特点,让学生没有真正意义的感受和了解体育教学的价值。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各个学校逐渐开展了体育教学课程,然而,传统的、单一的教学模式已不再被学生所接受。因此,作为体育教师,应结合学生身心发展的需求构建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设计多元化的教学模式,以教学模式的多元化来激发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从而逐渐实现“终身体育”的教学目标。如:将体育教学与生活相联系,构建生活化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教学中感受体育教学的价值所在。具体操作有:将田径运动中的短跑与篮球教学中的传球相结合教学,加强教学内容的趣味性;针对兵乓球、羽毛球、网球等项目实施同化教学,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项目进行练习,然后在自我选择体育项目掌握的基础上,拓展练习内容,开展健美操、武术、太极等等,丰富教学内容以及教学形式,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并练习,加强自身体育素质和健康理念的培养。

 

二、分组分享教学法

 

分组分享教学法是指在班级授课情况下。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学资源,按一定的规律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通过形式多样的分享活动,充分调动学生做学习的主人,从而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的一种教学方式。现在的高中生多数属于独生子女,在生活中缺乏交流和沟通,自私、倔强等,素质教育欠缺。而分组分享教学法,可以加强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推动学生为主体的“合作、自主、探究”的教学方法的顺利发展,是体育教中学生素质教育培养的有效途径。如:在篮球教学中,我根据学生的性格、自身体育素质、接受新事物的能力等方面将学生分为六个小组,以比赛形式让各小组成员自主安排篮球位置,在第一轮比赛结束后,我们会发现,每个小组成员的位置都会做出不同的调整,因为,只有通过实践、交流,才能发现自身的、合作伙伴的优势,从而发挥这种优势,同时在小组间歇过程中,每个小组都会将竞争对手的队员情况进行交流、分析,进而来完善自我队伍的布局。培养学生团队意识的同时提高了学生实践的自主能动性,加强了学生对思想品德教育方面的认识和把握。

 

三、激发运动兴趣法

 

体育教学的对象是学生,主体是学生,制定教学内容要充分考虑高中学生的需求、爱好,在选择教学内容时要精选既受学生喜爱,又对促进学生身心发展有较大价值,有利于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基础的体育与健康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作为学习的内容,保证学生在身心健康发展的基础上有专长,并能加以运用。根据高中学生特点,体育与健康课程要注意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重视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的应用,以促进学生学会学习,同时应注重学生的运动兴趣、爱好和个性发展,促进学生自觉、积极地进行体育锻炼,以全面发展体能和提高所学的运动技能水平、培养积极的自我价值感,为学生终身锻炼和保持健康奠定基础。

 

四、完善评价体系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实验稿)》强调建立评价内容多元化、评价方式多样化的评价体系,课程评价是促进课程目标实现和课程建设的重要手段。因此,作为体育教师,应改变传统教学中只重结果的“成绩式”评价形式,结合素质教育的目标定位,开展多元评价体系,丰富体育评价内容,将学生的生理、体能、知识、技能等方面的内容都得以在评价中体现,拓展传统评价中教师为评价者的单一评价形式,使学生之间、师生之间可以自评、互评等,加强他们之间的沟通,注重对学生心理、行为、态度等方面的评价和纠正,不断完善评价体系,使体育评定分数能较客观地反映学生个体全面体育素质在所处群体中的等级、位置,从而使学生清楚的认识自我,使教师更好的掌握学生的发展特点,及时的调整教学方案,进而达到评价体系与课程目标的有机结合。

 

五、优化传统教材

 

当前课程改革并不是不假思索地否定过去的一切,传统教材是我们体育工作者经过几代人实践总结的结晶,并且在教学实践中取得了较大的成果。传统的田径教学是学生最怕,也是教学效果最不理想的,那么是不是就此将田径项目统统删除?基本的跑、跳、投可以不练?

 

前面我们已谈到课程内容的基础性,田径项目是其它运动项目的基础,其内容的开设是必须的。对于铅球、背越式跳高、跨栏跑等趣味性较差,技术要求高,难以掌握,又无益于终身体育的项目可只作介绍,对有些项目,在体育教学中不一定学习过于繁杂的竞技技术和追求运动技术,但可以对这些项目进行适当的改造,通过简化规则,简化技、战术,降低难度要求,改造场地器材等手段开发新的课程内容;以游戏和比赛的形式来组织教学,在学生练习的过程中讲解一些动作要点,提出教学要求,这样学生既掌握了最基本的动作方法,又能达到预期目的。

 

六、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

 

为了实现课程目标,体育教学应以全体学生为对象,确保每一个学生“平等受益”。在制定课程目标、选择课程内容前,教师要深入到学生中去考察和分析,了解学生体育兴趣爱好、态度、个性心理特征、实践能力等,要充分考虑到学生在身体条件、心理个性、兴趣爱好和运动技能等方面的个体差异,尽量让学生通过自身努力都能达到教学目标,使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学习和成功的喜悦,以满足自我发展的需要,不一定苛求课程内容的系统性和严密性,同一个内容针对不同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和目标,将课程内容分解、分级让学生选择练习。高中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自学自练的能力,教师应针对学生身体素质、运动能力、心理特点开出运动处方,让学生自我练习,做到因材施教,确保每位学生受益。

 

七、结语

 

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应结合学生的发展需求,构建有效的教学模式、评价体系等,来加强素质教育在体育教学中的渗透和实施,引导学生在体育教学中逐渐提高和完善自我身体素质,从而推动学生思想素质的全面发展,最大限度的实现体育教学中素质教育实施的有效性。

第8篇

高中体育 渗透 思想品德教育【中图分类号】G633.9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3-8005(2013)02-0359-02

素质教育是以贯彻教育方针、发展人的素质为目标,是青少年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的基础教育。它包括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劳动技能素质、身体心理素质等方面。可见体育教育除了向学生传授体育的知识、技术以及增强他们的体质外,还要把道德品质教育、终身体育思想教育、美育教育贯穿始终,把育人放在首位。体育同学校的其他教育一样,是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重要手段。

1体育中渗透着道德品质教育

由于学生的品德心理发展不平衡,因应试教育的冲击,他们的发展往往被忽略,品德心理特征的形成存在较大缺陷,到高中阶段,利用体育实践教学对品德心理形成进行开端,可从培养行为着手,也可从情感、认识着手,更可从意志着手。如,教学中,篮球课中通过对各种动作的熟练可帮助学生形成道德意志,对抗练习中通过相互的团结、协作、互助,使学生的集体感、责任心得到体现从而达到道德情感的形成。田径课的艰苦与最后的满足对培养学生道德认识、意志和情感的形成具有渗透教育作用。在女生中开设形体训练课对形成道德意志、认识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体育实践教学可以从提高道德情感着手,也可以从行为、意志、认识着手,作为品德心理特征形成的开端。但是,无论怎么做,最终要使学生的心理特征得到发展,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

通过体育能卓有成效地育人,这是已被实践多次证实了的。体育具有通过各种活动培养一个人的优秀品质和优良道德作风的功能,这种特殊功能,是其他学科和活动所不可比拟的。人在从事体育活动,尤其参加运动竞赛时,情绪往往兴奋高涨,其潜在的品质和思想作风最易真实地表现出来,而规则、裁判、道德、精神文明规范等都是有效的教育措施。而且这种教育过程是在极为自然,生动活泼的活动中进行的,所以一般都会收到较好的效果。

2体育中包含着终身体育思想教育

2.1教师应转变教学观念,树立终身体育观念。

首先体育教育的更新,教师应树立终身体育教育意识,努力更新知识,建立新的知识结构与能力结构,为学生进行体育实践的组织者学生科学学锻炼的咨询者和指导者。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要善于应用多样化教学手段,发挥学校体育的多种功能,要因材施教,使学生身体得到全面的发展。学校体育在推行素质改革,要求体育教师转变传统的体育教学观念,树立为学生终身体育打下基础的思想。把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与为学生终身体育打基础有机地联系起来,结合身体教育与心理教育进行教学;加强课内外的结合,加深学生对终身体育的理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正确观念、兴趣、习惯与能力,特别要强调培养学生因地制宜地进行体育锻炼的能力。这是我们体育教师积极参与素质教育,推动全民健身发展的必要手段,也是我们发展学校体育的长远目标。

2.2认真抓好课堂常规教学中的思想教育

在体育教学中,利用各个教学主要环节,进行课堂常规教育,使课堂教学规范化、制度化,通过课堂常规的建立和贯彻,向学生进行文明礼貌、组织纪律、思想作风和安全教育,逐步养成学生自觉锻炼身体的习惯和一些优良的思想品质。

上课开始要对学生进行动员,提出本次课的目的、要求和注意事项,结束时要进行讲评总结。

通过动员,对他们进行学习目的性教育;通过竞赛和游戏,培养他们的集体主义精神和果断、机智、勇敢、顽强的优良思想品质;通过队列队形的练习,可以培养他们组织纪律性和朝气蓬勃的精神面貌,提高他们反映速度、动作准确和协调一致的能力;值日生借还体育器材和整理场地,可以培养他们热爱集体、热爱公益劳动和爱护公物的良好品质。这样,将思想教育同体育教学中的组织与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既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又能增强思想教育的效果。

意志品质的形成总是和克服困难相联系的。在教学练习中增大难度、强度,使他们的意志品质在完成各种所能承受的运动中得到磨炼。学生在课堂练习中处于运动的状态,他们思想品质上的各种弱点也会在练习强度和教学不断深入的过程中表现出来,针对出现的问题要及时处理,及时教育。

3体育中渗透着美育教育

在体育教学中,我们可从内容上增添健身舞蹈、艺术体操、体育舞蹈、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等教材,来增加美育的教学效果。这些教材,无论从视觉的美感或动觉的美感来看,都通过有节奏的旋律,优美的舞姿与跑跳结合运动全身,表现出既有技巧美、造型美,又有力量美、耐力美。动作舒展大方,轻松自如,灵活多变,富有强烈的趣味性和娱乐感,颇受学生欢迎。还可通过组织比赛来营造团结、拼搏和进取的课堂气氛,提高运动能力和发挥运动成绩。比赛时,球场上快速多变的战术,紧张激烈地争夺,熟练默契的配合,迭起,精彩纷呈,把学生带入精湛神话般的世界,使他们陶醉于体育美的享受之中,激励他们对体育美更高、更深的追求,陶冶美的情操,培养遵守规则、尊重对手、团结协作的集体主义精神。

第9篇

1体育培养的种类多样化

高中生目前能选择的体育项目很少,可以有针对性地开拓一些其他的体育项目,借鉴西方发达国家高中生体育活动现状,可以增加如棒球橄榄球等非传统体育项目。而且教师也可以根据各个地方的特色开展一些适合学生们的休闲体育,例如,东北的一些学校可以在冬天教学生们滑冰,而对于像青岛这样的沿海学校可以适当开设帆船或冲浪课程,以提高学生对体育学习的兴趣。

2创新意识的培养

摈弃传统的体育教学方式,采用因人施教循循善诱的教育方式,主动引导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体育项目,在教学内容讲解时,可以让学生参与讨论,并用比赛分组讨论的方式进行学生意识创新式的培养。同时也需要加强教学工作的交流,培养体育教师自身的创新意识,以便更好地运用到体育教学中去。在高中体育教学过程中积极进行创新意识培养,正是迎合了现代教育理念“在高中各学科教学中时时处处进行创新意识与能力培养”的要求。

3个性化的培养

进行开放性教学,营造宽松的教学环境,突出个体的优势,从而缓解学生的学习压力。高中体育教师可以通过制作一些简单有趣的体育课件,以及开展一些竞争性比赛来提高课堂气氛,并且从不同体育活动中观察学生存在的差异性,因材施教,提高学生的学习信心以及面对困难的勇气。通过对学生的心理特点的掌握,与学生进行良好沟通,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高中体育教师还可以通过开放性教学目标的制定,教学评价方式多元化的实施,来提升学生学习的动力与发展空间,继而使学生系统掌握体育科学知识技能和科学锻炼身体的原理与方法,提高对终身体育的认识,形成良好的运动习惯和体育意识,并且在一定程度上认同体育文化。

4对学生德育方面的培养

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尊师敬长,爱护体弱者的良好美德,并且教育学生做事公正,为人和善,言行一致,文明礼貌,培养学生成为新时期合格的接班人。而且通过学生之间的互相帮助,可以有效的培养学生为他人服务的意愿和行为,帮助学生养成助人为乐的高尚品德。因此高中体育老师在日常教学中应该努力将德育教育与体育教育有效地结合在一起,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

5专业化的培养

虽然高中生的体育教育并非职业化的体育教育,但是高中的体育老师还是应该具有熟练的专业知识,毕竟高中的体育教育将会对学生的终身体育产生相当大的影响,而且体育教学中有很多动作能伴随人的一生。通过讲授正确的动作技术和科学健身方法,可以为学生的终身体育打下良好的基础。并且专业的体育教学可以减少学生运动时的受伤几率,标准的动作能更有效地达到体育运动的效果,从而能更加增强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另外,专业化的教学还能使具有体育天赋的学生脱颖而出,为我国体育界的发展提供具有扎实基础的后备运动员。高中体育教学正处于一个新的时期,体育教育工作者只有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不断地探索发现新问题,解决新问题,对自己所在学校进行因地制宜的改革,选择适合本校的体育教学目标,才能创造出一种更适合现代体育教育发展的教学模式,才能把体育运动的精华融入到平时的课堂教育中,让学生体验到体育运动的魅力。

作者:孙伟亮 单位:青岛市崂山区第二中学体育组

第10篇

【关键词】高中体育;素质教育;顽强意志;团结互助

一、高中体育教育中实施素质教育的意义

1、在中学体育教育中实施素质教育有利于学生强健其体制

体育活动的根本在于强健人的身体。中学生因为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则更需要强健的身体与旺盛的精力来从事其学习活动。因此,在高中体育教育中体育教师若能采取正当的教育方式以及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对学生免疫力的提高、自我控制能力的培养以及科学锻炼方法的掌握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2、在高中体育教育中实施素质教育有利于学生顽强意志与团结精神的培养

实践证明,在高中体育教育中学生不仅能打下坚实的身体基础、提高其身体素质,更对其顽强意志的培养、团结精神的加强起着莫大地推动作用。当学生在体育教学与体育竞赛中认真学习与顽强拼搏,尽自身最大努力去克服一个有一个的生理或心理困难,完成一个有一个的目标,都对学生的精神发展带来巨大的收益。

3、在高中体育教育中实施素质教育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俗话说的好,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对高中生而言,只有健康的身体才能保住其得到更多的学习收获。科学证明,科学合理的体育锻炼对于学生大脑功能的强化、思维灵活的提高以及学习精力的补充都有着促进作用,这也是劳逸结合最典型的代表。

二、高中体育教育中如何实施素质教育

1、高中体育教育中实施素质教育首先要提高体育教师的自身素质

在高中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不仅是体育活动的实施者更是体育活动的主导者。因此,当在中学体育教育中提出素质教育时体育教师首先应更新体育观念,升级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这些都要求了体育教师应具备崇高的事业心及责任感。同时,体育教师还应从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方面出发,帮助学生从体育教学中实现其人生的全面发展。当然,体育教师要充分融会贯通体育知识外,还应具备一定的课堂应变能力,从各方面保证体育教学中素质教育的顺利实施。

2、加强对高中学生在体育教育中思想品质的教育

在体育教学中加强学生的思想品质教育应做到以下三点:

其一,在以素质教育为宗旨的体育教育中,体育教师应严密地设计课堂活动,帮助学生形成听从指挥、尊师重道的良好品质。例如,体育教师在课前可以和学生约法三章,强化学生的纪律意识,让学生切实做到听令行事。

其二,体育教师可以在课堂中穿插游戏活动,让学生养成团结互助、坚韧顽强的品质。由于国家对人口的控制,现在大部分中学生都是独生子女,因此这就导致了他们自私自利的劣习。因此,在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可设计一些团体活动,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切实体会到团队的重要性,从而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并顽强其毅力。

其三,体育教学中的素质教育也可通过举办各项竞赛活动来实现。众所周知,体育成绩的获得定然离不开日复一日的艰苦训练以及各种失败的打击。因此,当体育教师举办各项体育竞赛活动时,学生必然为了获得良好的竞赛成绩而努力锻炼。在学生每次的锻炼中学生必然要在失败中学会勇敢顽强的精神。

最后,在加强对中学生体育教育中思想品质教育的过程中体育教师也应时刻注意自身的行为,做到以身作则的表率。

3、在体育教学中应加强学生对体育兴趣的培养

在中学的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不仅应关注学生的体育成绩,更应重视对学生体育兴趣的培养。俗语有曰,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学生对体育活动感兴趣了,才会积极主动地参与其中并获得体育的乐趣。若是一些中学生因为对某项体育项目缺乏兴趣,而体育教师又强制要求学生参与其中,最终只能带来适得其反的教学效果,更有甚者会导致中学生对所有体育活动失去学习的兴趣。因此,只有当学生在参与体育活动时,体育教师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或以活动形式或以竞赛形式,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才能获得教学的效果。例如,一些学生甚至是大部分学生对于长跑倍感惧怕,但长跑又切实能够锻炼学生的身体素质。这时体育教师可以在公园或是广场开展学生的长跑活动,通过学生熟悉的环境减轻学生对于跑步的压力,最终让学生在快乐活动中转变对体育的态度。

4、在体育教学中应重视对中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

由于时展的需要,社会上的激烈竞争也蔓延至学校。对于中学生而言,他们因为升学容易产生较大的心理压力。调查显示,中学生因为升学压力轻生者也不在少数。因此,对于学生心理素质的关注已变得尤为重要。当然,这方面素质的培养可以在中学体育教学中体现出来。例如,体育竞赛的组织帮助学生切实理解到失败是成功之母的含义。

5、加强高中学生的课外体育活动

体育活动的实施离不开课外活动的配合。课外活动的组织不仅可以巩固体育教学的效果,更能帮助学生的全面发展成为可能。为此,在中学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可以考虑将体育的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相结合,在以课堂教学为主的同时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例如,体育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加登山运动,让学生在费力的登山过程中学会坚持与互帮互助。再者,体育教师可以建议学生平时多参加球类活动或是鼓励学生每天坚持长跑,让学生在生活中感受体育的魅力。

总而言之,在高中学体育教育中实施素质教育,虽然对教师而言是一项挑战但对学生的体育发展却是一项难得的机遇。

参考文献:

[1]郭科明.高校竞技体育改革之一――对高校运动训练现状分析与发展思考[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07).

第11篇

【关键词】体育;高中;教学;策略;激励

一、情境教育的直观效果

教育心理学认为,良好的体育课堂氛围能够给人一种奋发的力量,能够让学生在活动中自然的进行学习,从而受到良好的教育。

1.恰当的语言描述与合理的场地布置感染学生。根据高中生的心理、生理特点,将教学分类分类,教材为主体,其他多项教学内容相互联系,将运动形式多样化,多元化,营造良好的氛围,使学生克服胆怯心理,始终保持健康乐观的情绪,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努力上好每一堂课。

2.音乐成份加入渲染气氛,丰富情感。游戏教学形式活泼,内容丰富,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加入音乐,是学生在愉快轻松的氛围中达到最佳学习状态。

3.比喻联想,激感。在体育教学中运用比喻联想,加强学生的创造思维拓展的一个重要方法,某些动作经过过教师的讲解,加以类似的事物比喻,强化动作技术的学习与难点动作的形象化,能让学生在感官理解下领会动作重点,进行动作技能的尝试。

4.点拨提示,启导情感。理的教学语言有一定“渗透”性,可以启导学生的情感,激发学习兴趣、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在体育课教学中我根据高中学生的心理特点,把教材的教学内容提炼成多游戏结合,多种形式贯通的方式方法等,对活跃课堂气氛、提高教学效果起到很好的作用。

二、激励的价值

1.励就是激发和鼓励。从教育心理学来说,是指激发人的动机,诱发人的行为,使其产生一种内在的动力,朝着所期望的目标努力的过程,也就是通常所说的调动和发挥人的积极性的过程。激励教学法的作用是多方面的,由激励产生的效应也是明显的。“激励性教学法”能同时调动素质好,动作掌握快的学生和素质较差、掌握教材较慢的学生的积极性,促使他们认真对待每一次练习,使课堂练习紧凑,改变了以往那种拖遢、打闹现象,从而较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2.扬与批评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用的一种必不可少的教育手段。采取相应的表扬与批评,有助于提高体育教学效果,合理的表扬与批评有助于学生认识自己的优缺点。因此教师必须正确运用表扬与批评的方式方法,在教学中应以表扬为主,批评为辅。切不能因为个别学生的错误而对全组乃至全班进行批评。

3.扬的巧妙性运用,批评的严肃性。扬时候采用微笑的模式更能有说服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注意表扬的预期的效果是什么,这样自然而然就会收到发自内心的学习动力源泉。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动作技术知识、技能。否则表扬就失去了意义。

三、合作学习的价值

1.对合作学习的理解。合作学习是教育者与学习者之间为了完成共同的学习目标或任务,大家相互认同、接纳、独立平等和诚信的合作过程。教学过程应是学生得到健康发展的过程,合作学习是新课标环境下的重要学习方式,在新课标的实践中,对动作技术技能、战术等在学习中的运用,以及学生团结协作精神的培养等方面有一个良好的展现。

2.合作学习是体育教育教学的的重要形式之一。在学习过程中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参与学习,尊重学生自己的选择,使学生更好地学习探索和掌握知识。其学习过程蕴含了知识、身心和社会三个维度的活动,与体育教育教学的“健康第一,快乐学习”指导思想是一致的。合作学习的过程也是学生自我教育的过程,是学会交流、交际、与人相处的过程。

四、综述

体育教育应该多多考虑情境式教育,使学生很快进入学习的状态,达到事半功倍的目的。在学习过程中通过合作交流使动作技术在很大程度上得到快速动力定型。同时集合激励原则,在教育与学习过程中做到最合时机的表扬,使每一位受教育者的身与心都得到发展与培养。

第12篇

【关键词】高中;体育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研究

前言

体育作为高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手段。但从目前来看,很多高中依然采用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进行教学,这对提升高中体育教学的实效性来说是非常不利的。如何在高中体育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已成为众多高中急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所以,详细研究高中体育教学中如何实施素质教育是很有必要的,它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高中体育教学的有效性。

1.注重德育、智育、体育之间的融合

在高中体育教学开展的过程中,教师应当注重德育、智育、体育之间的融合,将思想道德素质渗入到高中体育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去。具体教学方法如下:首先,为了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以及人生观,教师应当不断培养学生的爱国注意品质和集体主义思想,让学生可以在潜移默化中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其次,为了让学生能够意识到团体活动的重要性,教师应当定期组织学生开展各种各样的团体活动。与此同时,在体育技能教学中,教师还应当将团体意识融入进去,让学生能够懂得在竞争中协作,这不仅有助于强化学生的体育知识技能,还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团体意识;最后,为了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对体育学习的热情与积极性,教师还应当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素质。从目前高中体育教学的现状来看,很多教师都过于强调团结就是力量这一口号,这对提高学生的学习成效来说是十分不利的。若教师在后续的高中体育教学中继续强调这一点的话,那么是很难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的,久而久之,学生必然会产生严重的厌学心理,这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基于此,教师要想将思想道德素质更好的渗入到高中体育教学中去,就必须有效融合德育教学内容与体育教学课程。只有这样,才能避免出现学生厌学的现象。由此可见,思想道德素质在高中体育教学中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和地位。

2.形成良好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

要想将素质教育更好的引入到高中体育教学中去,教师就必须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深入推行,人们对高中体育教学目标也有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求学生掌握大量的体育知识,还要求学生对体育学习持以正确的态度。首先,在高中体育教学开展的过程中,教师应当对体育教学的三维目标进行明确,既要重视学生的学习态度,也要重视学生的学习方法,更要重视学生的学习能力;其次,要想强化学生的体育技能,教师还应当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体育学习方法,让学生能够充分意识到学习体育知识、强化体育技能的重要性;再次,由于体育教学具有一定的实践性,所以,学生要想掌握更多的体育知识,就必须充分掌握相关的体育技能,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有效了解体育运动的各种实践方法。通过不断实践,学生能够对体育运动有更深层次的认识;最后,由于体育课程是面向全体学生的课程,所以,教师要想提高学生的整体学习成效,就必须在高中体育教学开展的过程中,充分掌握每个学生的学习特性,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差异,根据学生的心理需求、身体素质以及接受能力来划分学生的学习层次,并结合不同学生的学习层次制定不同的教学方案,以此来保证学生学习目标的实现。值得注意的是,若教师真的帮助学生养成了良好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那么学生就能够通过自身的努力来完成相关的学习任务,这对提高学生的整体学习成效来说是有很好的促进作用的。只有学生对体育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才能切实提升高中体育教学的质量与效率。由此可见,形成良好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也对高中体育教学的开展有着一定的促进作用。

3.从教育方法入手,全面开阔学生的思维意识

从目前来看,很多教师在开展高中体育教学的过程中,都采用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即一味的向学生灌输各种体育知识,而学生也只能被动的接受学习。在此过程中,教师并不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总是以自我为中心,这不利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致使学生的综合素质难以得到有效提升。为了改变这一现状,教师必须转变体育教学观念,并对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进行革新,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不仅能够成为体育课堂的学习者,还能够成为体育课堂的探索者与发现者。生活化教学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方法,它得到了众多教师的青睐。教师可以将教育内容和现实生活有机的融合在一起,使学生能够在教学活动中感受到浓重的生活气息。在高中体育教学中应用生活化教学法开展,将浓厚的生活气息渗透到高中体育教学中去,实现社会生活与体育教学的完美结合。除此之外,将生活化教学法应用在高中体育教学中,不仅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还能够不断强化学生的综合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