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月光曲教学设计

月光曲教学设计

时间:2023-06-01 09:47:05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月光曲教学设计,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月光曲教学设计

第1篇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会写8个生字,背诵课文第9

自然段。

2.认识贝多芬,了解贝多芬创作《月光曲》的经过。

3.通过文字描绘想象画面,感受乐曲的美妙,了解音乐艺术。

过程与方法:

1.充分朗读、讨论,了解贝多芬的创作经过。

2.结合本文,听贝多芬的《月光曲》。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贝多芬善良美好、博大高尚的情怀;体会音乐艺术的魅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贝多芬创作《月光曲》的经过及感情变化。

难点:明白自然环境对贝多芬灵感迸发的作用。

【教学准备】《月光曲》课件 贝多芬资料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聆听贝多芬的《月光曲》,切身感受音乐魅力。

2.通读全文,熟读注音文字。

3.掌握8生字和12

个词语。

4.通过课文中对兄妹俩和贝多芬的语言、神态和动作描写,感知人物形象。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引入情境。

1.上节课,同学们欣赏了古筝曲《高山流水》,这节课,老师再请同学们欣赏一段钢琴曲。出示课件1:播放《月光曲》。刚才我们所听的叫《月光曲》,它是世界名曲,作者是世界著名音乐家——德国的贝多芬

2.出示课件2:贝多芬简介。

贝多芬是德国伟大的音乐家,被尊称为“乐圣”。贝多芬4岁开始学习音乐,26岁时听力减弱,晚年失聪,只能通过书写与人交谈。一生创作了许多不朽的作品,如,广为流传的交响乐《英雄》《命运》《田园》《欢乐颂》,以及钢琴协奏曲《月光曲》等。

3.《月光曲》的谱成有一个美丽的传说,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个故事。

设计意图:

充分利用资源,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看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学生可能会提问:《月光曲》是怎样创作出来的?《月光曲》表现的是怎样的景象?贝多芬为什么创作《月光曲》?

设计意图:

鼓励学生从题目入手,发现问题,并通过自读初步解决问题。调动起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的阅读习惯和阅读能力。

二、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1.出示课件3:自读提示

(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边读边思考:这究竟是一个怎样动人的传说呢?

2.出示课件4:生字、词语。

谱写 钢琴 幽静 茅屋 烛光 失明 纯熟 清幽 琴键 景象 陶醉 断断续续

检查生字词语掌握情况。

请大家从上面的词语中找出形容环境的词语,那就是“幽静”和“清幽”。通过查字典可知“幽”字在不同语境中的意义,想想课文中使用“幽静”和“清幽”形容环境的妙处。

3.用简洁的语言说一说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

(贝多芬即兴创作《月光曲》的传说故事。)

设计意图:

学生自学,培养自学能力。

三、深入品味探讨。

1.出示课件5:自学提示。

①默读课文,找出描写兄妹俩语言、神态、动作的句子,再朗读体会他们的人物形象。

②贝多芬为什么弹完了一曲,又弹了一曲?

2.学生自主交流学习。

3.学生反馈,出示课件6—9:

画线的句子是“这首曲子多难弹哪!我只听别人弹过几遍,总是记不住该怎样弹,要是能听一听贝多芬自己是怎样弹的,那有多好哇!”

这句话流露出盲姑娘内心梦寐以求的愿望,可以听出那份对音乐执着的追求与热爱。

朗读指导:想听贝多芬弹琴,对于盲姑娘来讲,不是愿望,不是希望,而是渴望!下面我们把这位盲姑娘对音乐的热爱和追求读出来。

②画出的句子是“……太贵了,……又太穷”,从这句话中看出了哥哥的愧疚。

朗读指导:哥哥因为家境贫寒没有办法实现妹妹的心愿而愧疚,读的时候要把哥哥这份心情读出来。

③画出的句子是“哥哥,你别难过,我不过随便说说罢了。”从这句话可以看出盲姑娘的善良、体贴和善解人意。

④画的句子是“姑娘连忙站起来让座……盲姑娘听得入了神,一曲弹完,她激动地说:‘弹得多纯熟哇!感情多深哪!您,您就是贝多芬先生吧?’”

就因为这样的感动,贝多芬走进茅屋,为盲姑娘弹了她想听到的那首曲子。弹过之后,与贝多芬素不相识的盲姑娘,为什么仅凭一首曲子就能猜到弹琴的是贝多芬呢?

学生反馈:

盲姑娘有一颗对音乐特别敏感的心;而且因为热爱音乐,对贝多芬来小镇演出的事一定也知道,所以猜测出琴艺如此高超的人是贝多芬,知音难求啊,所以贝多芬才会弹完一曲,又弹一曲。

设计意图:

抓住人物的语言、神态体会兄妹俩的善良、善解人意。

四、课堂小结。

1.是呀!音乐家贝多芬正是被姑娘善良、纯洁、美好的心灵所感动,才毅然推开门轻轻地走了进去,为兄妹俩弹奏钢琴。

2.我们能感受到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同情贫苦劳动人民的人。)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深情朗读第8、9自然段,感悟联想、想象的妙处。

2.了解贝多芬创作《月光曲》过程中思想感情的变化。

3.感受《月光曲》优美的意境,体会贝多芬卓越的才华。

4.通过读重点段,想象画面,体会《月光曲》的意境。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贝多芬为什么给兄妹俩弹了一曲又一曲。(贝多芬弹琴是被兄妹俩热爱音乐的真情所感动,在当时清幽的环境中产生了创作《月光曲》的激情和灵感。)

二、想象曲境,读读写写。

(一)出示课件10:自学提示(读课文第8、9自然段)。

①贝多芬在什么样的意境中创作了《月光曲》?

②在第8、9自然段中找出哪些是看到、听到的实在事物,哪些是由实际事物产生的联想。分别用“

”“

”标在书上,并在旁边标注出贝多芬创作《月光曲》时感情的变化过程。(月光曲的旋律)

设计意图:

把课堂交给学生,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二)学生交流,反馈。

(三)教师点拨。

1.创作月光曲的意境:在风吹烛灭,月光似银纱的情境中。

2.月亮的变化:升起——升高——穿行微云。

3.大海的变化:微波粼粼——汹涌澎湃。

抓住词句:“微波粼粼”“一缕一缕”“海面上刮起了大风,卷起了巨浪”等感受乐曲的变化。

4.朗读指导。

最初月亮升起,平静的海面上洒遍了银光,这时用舒缓的语气读;继而月亮升高,穿过微云,这时用逐渐增强、有曲折的语气读;接着风起浪涌,宁静完全被破坏了,这时用高昂激越的语气读。

可以齐读、指名读,反复练习,把握好语气和感情。必要时教师示范读,以达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目的。

设计意图:

运用多媒体和多种感情来朗读,引导学生与文本、乐曲产生强烈的共鸣。

5.试着背诵第9自然段。

教师引读:皮鞋匠静静地听着。他好像……,月亮……。微波粼粼的海面上,……。月亮越升越高,穿过……。忽然,海面上……,……。被月光照得雪亮的浪花,……皮鞋匠看看妹妹,月光正照在……,照着她……。她仿佛也看到了,看到了她从来没有看到过的景象,月光照耀下的波涛汹涌的大海。

学生闭目想象画面,想象皮鞋匠听到美妙的琴声展开的联想,看到月光下的妹妹产生的联想,达成背诵的目标。

6.你认为贝多芬是怎样的一个人?

贝多芬同情、热爱劳动人民,关心穷苦人,他用音乐为穷苦人造福;贝多芬是一位伟大的音乐家,他把音乐献给了人民。

设计意图:

进一步感受贝多芬的同情心和高尚情怀。

7.拓展延伸。

出示课件11:播放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

接下来我们再听一首曲子。现在请你闭上眼睛,展开想象,在音乐声中,你仿佛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请睁开眼睛,把刚才你想象到的画面写下来,一会儿交流。

三、总结全文。

音乐不仅给人以美的享受,还可以陶冶人的性情。贝多芬悄然而来,悄然而去,给兄妹俩带来一片温馨的人间之爱,一次美的艺术享受,给自己的艺术创作带来了一次意外的收获,给世界人民留下了一笔宝贵的艺术财富,也给我们带来了今天这个美丽动人的传说!让我们热爱音乐艺术吧!

【板书设计】

22 月 光 曲

月亮初升 微波粼粼 平静——轻幽、舒缓

月亮升高 云中穿行 感动——波折

第2篇

【关键词】高中 音乐鉴赏教学 审美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3.95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7)11-0232-01

一、在高中音乐鉴赏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的重要性

在艺术教育门类中,音乐教育的审美教育功能非常明显,因为与其他艺术形式相比,音乐的情感更加饱满,视听冲击力也更强劲,所以,音乐和音乐教学也更容易激发学生的情感、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

高中生正处于审美理念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许多学生都没有接受过专业的音乐教育,他们的音乐感知能力也极其有限。过去那种以乐器演练、听歌学歌为主的音乐鉴赏方法,根本无法激发学生的审美兴趣,也不利于学生审美能力培养。音乐审美教育的核心是情感教育,它主张从音乐形象和情感分析着手,感之以形,动之以情,培养学生的审美素质。这样不仅能让学生从更深的层次去体会美、了解美,还能激发学生表现美、创造美的热情,让学生真正爱上音乐。

二、在高中音乐鉴赏教学中实施审美教育的措施

(一)精心安排教学内容教学手法。教学设计是音乐教学的第一步,科学的教学设计是确保高中音乐教学有序进行、取得高效的关键。高中音乐教学设计,要以教材为基础,根据学生音乐认知水平、接受能力、兴趣爱好来进行。众所周知,高中生的艺术审美能力较低,所以高中音乐鉴赏教学中的审美教育,不能以单调的作品欣赏和背景知识讲解为主,这要求教师从教学设计入手,确保教学内容的可接受性,把好教学质量关。

如何进行音乐审美教学设计呢,笔者认为,教师要根据高中生的年龄特点和接受能力,精心设计教学内容,科学进行教学导入,然后选择合适的教学模式和手法来教学,如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体会作品的艺术语言,了解作品所包含、运用到的音乐元素,以确保学生乐于学习和接受音乐知识,掌握音乐技能,进而使学生在音乐分析和音乐技能使用过程中提高艺术分析和鉴赏能力。如在高中音乐鉴赏“亚非音乐神韵”鉴赏教学中,教师可以鼓乐为主题来安排教学,在教学开始前选用含有非洲鼓乐和印度鼓乐表演的影视片段进行导入教学。然后,结合具有代表性的鼓乐来讲述亚非音乐的节奏特点、风格。最后,围绕音乐欣赏,展开讨论,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和趣味性。

(二)创设良好的音乐审美教学环境。音乐是一门声音艺术,音乐鉴赏教学的基本手段是聆听。让学生在良好的视听觉环境中感受音乐,走近音乐,进而与音乐创作者心灵相通,情感交融,也是音乐审美教育的常用手法。因此,从某种程度来说,在高中音乐审美教学中,为学生营造一个美好的视听环境是非常重要的。这就要求高中音乐教师在审美教学中,遵循艺术审美原则和需求,运用多媒体、录像、录音机、幻灯片等挖掘和展示音乐的内在美,创造良好的音乐教学气氛和情境,为音乐审美教育创造良好的条件,继而使学生在轻松愉悦、动人心弦的音乐中去感受,去想象。

如在“钢琴音乐的奇葩”鉴赏教学中,教师可以先简单讲述一下李斯特《升C调匈牙利狂想曲》的严肃性和其中包含的强烈的民族情感。然后再结合动画片《猫和老鼠》,讲述该曲创新运用和其艺术感染力,激发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

(三)融会贯通,启发和升华学生的审美情感。音乐是一门与文学、美术、舞蹈等学科密切相连的艺术门类,音乐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人们的生活也离不开音乐。音乐的视听特性与音乐艺术语言的非具象性相互a充,使得音乐更富感染力,这也赋予了音乐作品更加宽广的艺术想象空间,也使得音乐教学比其他学科更具开放性和趣味性。

第3篇

新课程标准下的语文课堂,应该是充满魅力与创意、充满生命与活力的。著名思想教育家李燕杰说:“教育科学发展到一定程度,必须强调教育艺术化,籍以增强它的磁性,增强教育魅力与实践性。”很显然,魅力教学是教育科学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必须实行的一种教学模式。魅力教学是“寓教于乐”的具体体现,是教师教书育人课堂艺术的具体反应。一个具有魅力的语文教师,他的课堂教学就应该水到渠成,有着春雨润物细无声、杨柳风吹面不寒的味道,从而在学生心目中就会起到潜移默化的效果。虽说,课堂教学的组织大多是取决于教师的灵活反应与巧妙地教学设计,但是,对于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对课堂组织的辅助作用,我们也是无可厚非的。多媒体课件作为电化教育最为普遍的手段之一,对于魅力语文课堂的教学实施确实具有立竿见影的辅助作用。

一、丰富的媒体资源可以帮助创设美好的课堂情境

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说:“一切知识都是从感官开始的。”对于正在求学的学生而言,特别是处于小学阶段的孩子,形象思维占据了大的优势,所以,如何创设符合课文需求的课堂情境成了现代教师经常思索的问题。我们要善于利用现代化教学中的图片、视频、音频,来充分调动学生的感官,给他们同时施以多种感官刺激,有利于创设具体情境,帮助教师带领学生迅速进入情境,为后面分析课文进行铺垫。

例如四年级上册的《观潮》一课,绝大多数学生没见过真正的钱塘江,可以课上放一段钱塘江潮涌的视频,让学生伴随浪潮的声音朗读课文,仿佛面临大江,静观潮起潮落,能够有效地将学生带入情境,更好的理解课文,更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且感悟到作者观潮时的心潮澎湃,满怀敬畏之情。又如《月光曲》一文,我们如果没有让学生听到那优美动听的曲子,他们也很难想象出贝多芬当时创作这部《月光曲》的来源。所以在教学时我们可以在背景音乐《月光曲》的牵引下,慢慢引出整个故事情节,最后以唯美的大海夜景、星月交辉为谢幕,将会带给学生一种区别与传统教学的全新视觉和精神的双重享受。还有五年级的《草船借箭》一课,我们可以直接用影视再现的手法,将影视中的故事与课文中的描写进行对比,找出描述手法的不同,将《三国演义》中的经典故事进行深刻解析,在故事情景再现的情境下,不仅学习了课文,积累了知识,同时也让学生们感受到了文学名著的魅力。

二、多彩的网络资源可以再现学生所未知的事物

我们可以利用多彩的网络资源搜索到课文中所出现的学生所未知的事物。在屏幕中具体地展示学生没见过、头脑中没有形象的东西,可以开阔学生眼界,让学生听到、看到更多更美的东西,才有助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兴趣与创意,加深对课文的印象,因此非常利于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文章。

例如三年级下册的《翠鸟》这节课,部分学生只在电视上看到过翠鸟,大多数人都没见过,通过对课文的学习,头脑中也只有基本的翠鸟的形象,或者是仅限于课文插图,这时就需要利用多媒体来展示一些翠鸟生活的图片和视频,这样才有助于学生了解和感受翠鸟的可爱形象。

一年级的小学生刚从幼儿园“转型”,对于传统的教学模式很容易产生排斥,正因为这一特点,一年级的语文课本中所选课文都是生动且易懂,浅显又不失深刻的道理,如《两只小狮子》、《乌鸦喝水》等课文。还有二年级开始学的寓言故事,都具有短小精悍的特点,我们可以利用网络资源,将这些小故事通过小短片的方式呈现出来,将会极大地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三、强大的技术手段可以细化基础知识的传递

对于语文教师来说,对于汉语基础知识的教导在学生学习的初期是非常重要的。只有掌握好基础的知识与语法特点,才有助于今后进行大量文学阅读与思想感悟。因此,处于学习初级阶段的基础成了知识金字塔的地基。怎样才能将这些知识系统而又详细地传授给学生呢?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显然已经跟不上社会进步的步伐了。而多媒体技术中强大的技术手段可以通过科学的方法将知识细化,使之更加清楚、形象生动。例如:小学低段中的拼音教学,教师在指导发音的过程中,若是加上媒体视频,则可以让学生更加清晰地看到发音的嘴型与音准,从而避免了个别学生上课听不清或看不清的盲点。对于拼音拼读的熟练程度,如两拼音、三拼音的连读等,也可以通过展示更多的拼读练习来帮助学生更深刻地掌握规律。

第4篇

解读是理解、体会,是一种心智活动。文本是我们语文课堂中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养的一个载体。文本解读是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它超越了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它超越了对文本本身的字面理解,是有效教学设计的前提、基础和方向。

一、引发共鸣,体会文章的情感美

程少堂曾说:“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的善良和悲悯情怀,首先就要把学生培养成情感丰富的人。要让学生学会感伤,学会有魅力地流泪,这是语文教学独特的任务。”

教学时,教师要在教材中的情感点、学生的情感点和教师的情感点之间架起一座畅通无阻的桥梁,引导和促进三者之间产生共鸣。

教学《二泉映月》时,我们沉浸于阿炳凄凉的遭遇里;教学《最后的姿势》,我们会为谭千秋老师抛洒热泪。而这些表现无一不是学生解读文本时所产生的情感的共鸣,这是灵魂的震撼,是心的回应,这样的情感似七弦古琴发出的音韵一般余音回绕、低诉不绝。

感人心者,莫乎先。教学中,教师如果能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学生便会体会到文章的情感美。

二、平等对话,感受课堂的和谐美

马斯洛的健康心理学告诉我们,师生关系应该保持像木匠、管道工一样普通的本色,让师生在率真、坦诚、相互尊重的环境里一起学习,以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我们要追寻语文课的平等对话,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捧出心中藏着的那个彩色的梦,那梦既有生命的价值引导,又有师生共同的情感体验与交流,是充满美感的诗意境界。

例如,教学《草原》时,我让学生默读后,静静地遐想。此时,课堂静出一种空阔的境界,而草原的宁静、广袤也正于此时呈现在学生的脑际。

在虚静平和中,课堂成为学生诗意的栖居地,它萌发着诗情,弥漫着诗意,荡漾着诗心。

但和谐的课堂又绝不是古井之水、波澜不惊的,它是有涨落、有起伏的。既有和风细雨,又有暴风骤雨;既是二月江南,又是秋风塞外;既闲庭信步,又铁骑突出。

例如,教学《月光曲》时,我让学生欣赏贝多芬的音乐作品《月光曲》。学生随着去掉的抑扬,体会着文中月光如水的曼妙文字,感受着演奏者当初辗转复杂的情怀。作者情、学生情相互交融,和谐共生。以此让学生感受着清风明月、杏花春雨的和谐美。

三、创设情境,领悟语句的意境美

意境美是语言的内在美,领悟这种美需要教师创设具体的情境。创设的情境也就是人为优化了的环境,它能让学生自如地展示心中的梦它观照的是学生内心的自由、愉悦和释放的需要,它所营造的氛围能契合学生的情感、心理,并能使其产生共鸣。

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抓住作者所描写的景物,结合作者的情感,联系自己的阅读经验,充分联想想象,以此深入到作者所描写的意境中。

例如,特级教师窦桂梅在教学《清平乐・村居》时,以“诗中有画”为线,调动学生的生活积累,引导学生想象词中描绘的美丽画面。学生在个性化的阅读体验中,仿佛看到了茅屋、翁媪、青草、大中小儿,听到了溪水声,很自然地走进了词中描绘的恬静优美的乡村,充分感受到了“春山烟云连绵,人欣欣;夏山嘉木繁阴,人坦坦”的意境之美。

四、潜心领悟,品味语句的意蕴美

语言需要细心咀嚼,耐心挖掘,潜心领悟。在不少名家的著作中,一些最原始的细小问题,哪怕一个字、一个词、一个标点,都具有很美的意蕴。

例如,《春雨》这首诗以洗练的语言,拟人的手法,形象而又准确地描绘了春雨的特点和作用,抒发了作者对春雨的喜爱赞美之情。在教学中,抓住“知”“当……乃……”“潜”“润”“细”“无”几个词,借助插图和学生生活经验加以品味,从而领悟体会到《春雨》的美好意蕴。

语文教材中提供给学生阅读的多是经典之作,诵读课文,会让学生神采飞扬,或忍俊不禁,或怦然心动,或潸然泪下。著名教育家叶圣陶称诵读为“美读”。通过美读,可以让学生更深切地感受到语句的意蕴美。

例如,教学《秋天》时,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反复朗读,感悟诗的韵律美,引导学生细细咀嚼“秋天栖息在农家里”“秋天游戏在渔船上”等虚实相同的诗句。学生一定能从品味出诗人所要创造的一种既来自尘俗,又远离尘俗的生活及少男少女朦胧而纯真的爱情。这就使学生认识到原来美就在语言中,从而养成从文字中品味意蕴之美的习惯。

五、教者引领,浸润语言的蕴涵美

语文是一门集思想性、艺术性、知识性和人文性为一体的学科,包含着丰富的审美因素,只有潜心挖掘,才能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对其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无论是新课导入、提问、引导、品词析句,还是点拨小结,教师都要语言简洁、流畅、文雅、精致,力求给学生美得感染和熏陶。教师的语言能直接影响学生,因此,教师的语言应具有极强的“语文味”。

第5篇

一、建立平等、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

在教学过程中,最活跃的是师生之间的关系,教师与学生都是有情感、有思维的教学统一体。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同时,学生又要尊重教师的劳动。师生在教学中情感交融,气氛和谐,才能达到师生情感上的共鸣,才能建立平等、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这样,才能形成和谐、宽松的课堂气氛。

在教学中教师要关注全体学生,让每个孩子都投入实践活动并从中受益。教学活动中,师生之间的关系是平等、合作、和谐的,这样才能显示学生的主体地位,实现了师生之间的平等对话。使课堂真正具有了和谐和开放性。

二、创设自主、合作、探究、开放的学习情境。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所以,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努力为学生营造一个宽松、民主、开放、合作的空间,以唤醒,激活他们自主学习的热情,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空间。

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语文课堂中根本没有体现出来。教学设计由教师主观指令,不留一点空间让学生自由支配和发挥,教师单向传授知识,独自主宰课堂,没有让学生“动”起来,“活”起来。而真正活动起来的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注重学生的个性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为语文课堂的开放奠定基础。教师只有充分挖掘教材中各种活动的因素与品质,了解孩子的心理,设计适合学生年龄特点。利于发挥潜能的活动,才能激发学生的创造热情,才可能有生成的过程。同时,还要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并采用适合自己个性特点的方法学习。只有掌握了方法,才有获取知识的本领,学生的自主学习才成为可能。

三、用音乐拨动学生情感之弦,使课堂“活”起来。

把音乐恰当地引入课堂,是拨动学生情感的好方法。因为音乐不仅能给人美的享受,而且播放音乐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能调节学生的情感,使人产生共鸣,能激发学生展开想象,启迪学生的思维。把音乐和语文教学结合起来,就能发挥音乐的感染力,提高课堂效率。在教学《月光曲》一课时,我在学生理解语言文字的基础上,播放音乐让学生欣赏《月光曲》,并用心感受。伴随着和谐优美的曲子,学生很快进入了愉悦其耳目、激动其心灵、开发其智力的境界。学生在优美的意境中,受到了美的熏陶。这时,我不失时机地让学生说说听了音乐后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可谓“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情绪高涨,各抒己见。有的说看到了调皮的孩子,有的说看到了跳舞的情侣,有的说看到了涨潮,还有的说看到了出海的探险家……就这样,给学生营造了良好的氛围,让学生去说,去想象。在这一想一说中,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得到了发展。教师不再是“教”,而是“导”,学生不再是一味地听,而是自主的学,学生成了课堂的真正主人。

四、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主导作用。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课堂教学应当关注学生怎么学。”这时与传统教育模式下的课堂教学只关注教师怎样教的理念,有了根本的不同。真可谓变化巨大!于是部分教师在这一巨大变化面前表现出了不适应。要么继续着“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的“满堂灌”式教学,目标单一,过程僵化,方式机械;要么积极响应新课标“还主体于学生”的号召,与学生相处平等和谐,正在努力探索自主、合作、探究的新的学习方式。前一种做法固然不妥,但后一种做法稍有不慎也会“矫枉过正”,走向另一极端。例如这样的课堂讨论:常常可以见到举手踊跃、发言积极、气氛高涨的场面,学生俨然已成为课堂的主体。可仔细听听学生的发言――教学《丰碑》时,有学生说:“我觉得军需处长做得不妥当,因为军需处长的价值肯定比普通士兵高得多!”;教学《狐狸和乌鸦》时,有学生说:“狐狸很聪明!你看,它为了得到肉,很会动脑子”;教学《秦兵马俑》时,有学生说:“我觉得应该感谢秦始皇。如果秦始皇不为自己建造陵墓,就不会留下举世无双的兵马俑了”;教学《》时,有学生说:“林则徐没有环保意识!几百万斤烟渣冲入大海会造成多么严重的污染!石灰冲入大海,对大海动植物的危害更大!”……听听!这就是其中的发言,直叫人哭笑不得。要么游离文本,要么毫无价值取向。可台上的教师竟然大都还面带微笑的不时给予表扬,仿佛这样做就是做到了新课程理念下的“平等对话”和“激励”。此时的课堂,为了追求学生的主体地位。看似热热闹闹的课堂生成场面,试问学生又能从中得到什么?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课堂上一切困惑和失败的根子,在绝大多数场合下,都在于教师忘记了:上课是儿童和教师的共同劳动。”教育家说的多么深刻啊!我们应该明白:教师在更多的时候应成为平等中的首席,应为学生服务。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而在于调动和引导,在于教师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中来。要让他们既能兴致勃勃的学习,又能聚精会神的思索。新课标下的课堂,它应该是在教师的放手与引导下创造出来的师生互动的和谐的课堂。

第6篇

建构主义是在认知主义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独特的学习理论。建构主义理论的核心是: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也就是说,学习不是由教师把知识简单地传递给学生,而是由学生自己建构知识的过程。学生不是简单被动地接收信息,而是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下,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主动探索、积极交流,从而获得知识。在这样的理论背景下,去探讨如何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问意识,发展学生的探究品质,就有着积极的意义了。审问意识是指阅读者在阅读活动中,有意识的存疑问难,追求探究的一种心理现象,它充分体现了思维的灵活性和独创性。阅读教学重视学生审问意识的培养,标志着教学活动由教师本位观向学生主体观的一大转变。

一、诱定目标,存疑问难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的四大要素。在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教学设计不仅要考虑教学目标分析,还要考虑有利于学生建构意义的情境的创设问题,而课堂的情境常常是通过教师提出的问题来创设的。我在阅读教学中,从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引导学生自己发现目标,给老师提问题,并根据学生发现的目标、提出的问题适当调整教学设计里预设的教学目标、问题,使学生在探究自己提出的问题和落实自己提出的目标的过程中,阅读个性得到良好的发展。例如教学《将相和》,我让学生紧紧抓住一个“和”字,诱导学生从“和”看“不和”,设问:为什么“不和”?后来怎么又“和”了?是怎么“和”的?从而发现学习目标,即阅读课文,弄清故事发生的前因后果。又如,教学《月光曲》,我让学生初读课文,然后问:“谁来给老师提提问题,说说你想从本文的学习中弄懂什么?”一位学生说:“我想知道,眼下一个小明星参加一场公益演出,出场费都索价好几万,贝多芬这样一个大音乐家,为什么肯免费为盲姑娘弹琴?”我引导学生读第2至5自然段,探究贝多芬推门走进茅屋并为盲姑娘弹琴的原因,联系漫天要价的明星进行比较,深刻地体会到贝多芬同情和热爱穷苦善良的劳动人民的高尚品质。

二、充分鼓励,强化发问

学生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了,如果不注意保护,很快便会灰飞烟灭,要再次调动可不容易了。因而,教师要重视课堂情境的保持,培养并巩固学生的审问意识和探究品质,必须强化学生的发问,给予充分肯定和鼓励。如《将相和》一课时,一个基础较差、平时也从不举手发言的女同学提出:“赵王接到秦王的信为什么‘非常着急’?为什么怕秦王派兵来进攻?”问题虽有点儿幼稚,但对于这位同学来说,她做了一件从来没敢做过的事情,她能发现这个问题,肯站起来举手发言,迈出这一步,已经是很了不起的了。我立即给予肯定、表扬,鼓励她开动脑筋,联系上下文想想。她面带喜色坐下了,最后还是她自己举手把问题解决了。

三、善待发问,训练思维

教师要成为学生建构知识的意义的积极引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而不是灌输者。我们在教学中,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形成学习动机;通过创设符合教学内容要求的情境,提示新旧知识之间联系的线索,帮助学生建构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为了使意义建构更有效,教师应在可能的条件下组织协作学习(开展讨论与交流),并对协作学习过程进行引导使之朝有利于意义建构的方向发展。这就要求教师对问题要善于“诱答”,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思维活动进行“协作”“会话”,比较分析问题,教师在关键处启发点拨,以此训练学生的思维,解决问题,建构意义。

此外,对于发问,我认为还有“不答”一法,即学生发问时,教师不妨吊吊学生胃口,让学生自己思考、讨论,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给学生的想象之马留出任意驰骋的空间。譬如导读《草船借箭》,有学生根据诸葛亮利用草船“借”到十万支箭这一事件发问:“如果曹操叫兵士射的是火箭怎么办?”我含笑而不答,只是说:“你能提这样的问题,说明你真正开动脑筋了。这个问题,请同学们先联系上下文想想,讨论讨论,有了结果告诉老师一声。”这样做,并不是教师偷懒,而是对一些不会影响学生对课文中心的理解把握的问题,为了激发学生探究问题的好奇心,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而采取的因应之策,是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阅读教学的一种新思维的体现。

第7篇

【关键词】阅读 以读为本 感悟 悟情

读,在阅读教学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读,是阅读教学的主要手段,通过读,既能使学生领略语言文字的优美,又能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加强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感悟。《课标》指出:“小学各个年级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但是,在当前的语文课堂上,我们虽能听到学生响亮的朗读声,但也发现绝大部分学生跟着少数“朗读能手”在转。究竟在读什么,为什么这样读,他们全然不知。以致一堂课下来,问问他们读懂什么,只会两眼直瞪瞪地看着老师。试问,学生的声音到哪里去了呢?是不是他们真的无话可说呢?究其原因,主要是教师“目中无人”“胸中无本”“手中无法”,没有找到学生学习的最近发展区,没有注意语言文字的内在联系,没有架起学生从已知通向未知的桥梁,从而使教学活动处于“启而不发”“引而不达”的尴尬境地。要想改变这种局面,我们必须依据新课标的有关理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而开展教学活动。教师必须打破“讲读模式”,把阅读的主动权还给学生,保证小学生在40分钟的课堂上有足够的时间进行读书和思考。学生阅读课文必须有“自己的心得”“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阅读课堂不能滥竽充数,不能空手赶集,不能依赖老师和同学,应强化“自主阅读”的意识,引导学生自读自悟,有自己独特的感受。

1.创设情境引读,让学生受到情感的熏陶

阅读教学要让学生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因此,阅读教学要千方百计地引导学生进入课文的情境,在朗读感悟语言的过程中,受到情感的熏陶。《一只小鸟》一课,是冰心老人所作的人文情愫较浓的文章,文质兼美,因此,本课的教学设计,我们在遵循三年级学生的学习规律下,力图体现“以情为基点、以读为主线、以悟为手段”的新课程理念,让学生在步步推移的多种阅读方式之中,以具体的语言为载体,深层感悟课文所蕴含的人文精神体会亲情的伟大,唤起学生保护小动物、保护大自然的意识。在引入第课文第二部分教学的预设时,我们亦设计了“小鸟的歌声为什么会消失?”这样的思考点来引导学生默读课文三至六自然段,并找出有关的句子,在品读交流时,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从中析出重点词组如“跌”“箭也似的”等来品读,引导学生深入感知文意。

2.图文结合,加强课文语言与学生心灵的联系

“图文并茂”的读物特色,使“图画阅读”与“文字阅读”互竞雄长。文字阅读着重目的,较为理性;图画阅读在于过程,更重感性,它以色彩和构图刺激眼脑,调动小读者自由联想、任意想像,使孩子的心灵在感受和体验中愉快成长,从而开辟了理解意义的新途径和新境界。

图文并茂的读物为全脑阅读提供了客观条件。传统阅读多是“左脑阅读”,右脑闲置不用,结果大脑潜能只用了1%-10%。据研究,语言信息和形象信息在头脑中的比例是1:1000.借图读文,据文看图或作画,正是左脑和右脑彼此配合,实现全脑阅读的开智妙法。

有位老师在教学《月光曲》这篇课文时,就运用了“图文结合”的方式开展阅读教学,收到了不错的效果。他先让学生自己读读喜欢的句子。由于没感性认识,对语言文字的理解是不透彻的,学生当然不能很好的意会。老师紧接着出示一副与文字内容有关的图片,说说自己的感受。然后让学生自己反复读读这句话,交流自己是怎样读的;读着读着,仿佛听到怎样的音乐。再播放音乐,让学生在音乐声中轻读课文。学生好像亲眼看到大海,亲耳听到海浪翻滚的声音。老师适时抓紧时机,再引导学生读书,启发学生想象,感悟当中人物的情绪变化,并让学生谈谈感受。同学们兴趣盎然,有的说:“我现在明白了,贝多芬的《月光曲》是被盲姑娘热爱音乐的感情而突发灵感创造出来的。”有的说:“老师,我很感动,我从朗读中想象到当时的情景,汹涌的浪花拍打着岸边,波涛阵阵,真是太优美了。”在这个基础上,学生能体味到课文形象生动的语言,课文描写的场面、人物语言在学生头脑中活起来。可见,教师在教学时恰当好处地运用图片,图文对照,能让学生敏感地触摸到语言文字的内涵,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使学生真正走进文本,与文本对话。

3.阅读方法要自主化,逐步提高学生的语言感悟能力

语言学习有很强的实践性,因此语文教学必须让学生自己通过反复诵读课文去体味,从而达到自悟,融会贯通;教师只能在精要处点拨一下,不可越俎代庖。鲁迅先生说,孩子学说话时什么也没有,“只是通过不断的听取、记住、分析、比较,终于懂得每个词的意义”,讲的就是语言学习要靠自悟。而长期以来的语文教学却反其道而行之,以教师的讲解分析代替学生的体验感悟。课堂上,教师口若悬河,讲得有声有色;学生正襟危坐,听得津津有味。而课后,学生什么都说不上来。阅读是一种对语言的理解和运用的活动,培养学生的阅读方法是阅读活动的重要任务,可让学生从多种形式中选择自己喜欢的学习方式,要“让学生学会、会学,越学越聪明”,在活动中学会自读自悟。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真正地把学生当作活动的主体,设置具有思维价值的问题情境,然后留给学生充足的自读空间与时间,让孩子去读、去想、去悟,并引导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的阅读习惯。在自我阅读的活动过程中,要及时圈画出重点词句,在书中空白处记下自己在自读中的感受及认识。

例如,在教学课文《我爱故乡的杨梅》一课时,直接抛出一个具有拓展性和思考性的问题:“用你喜欢的方式读一读课文,你从哪里读懂了作者对杨梅的爱?”我留给学生充足的读书时间后,学生进入了自读自悟的、自然的、积极的学习状态中,越读学生越感兴趣,书中介绍的内容完全超越了他已有的生活经验,很多学生边读、边画、边记、边写。在交流过程中,学生大胆发言:读着读着,我仿佛看到了颜人的杨梅,越来越馋,真想马上吃一吃。我追问一下:“那你能把这种喜爱杨梅的感觉读出来吗?”学生跃跃欲试,读出自己的不同感受,从而使学生的理解更加深刻。在这个过程,学生体验了阅读与思维并进的过程,这为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与能力提供了训练的机会。这对学生的语文素养的形成是非常关键的。

4.培养学生质疑能力,促使学生由已知探究未知

在语文学习中,学生从读到“悟”的过程,实质上是一个从已知领域到未知领域探索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正如爱因斯坦所说:“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学会提问是学习积极主动的表现,是提高学生自读自悟能力的重要途径。近代教育家夏丐尊在《文章讲话》中指出:“文章的奥秘要用读的功夫才能发掘。”“以读为本”的目的是让学生在读中有所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把书面的知识内化为自身的语文素质。读跟理解是相互的,因此在教学疑难处要鼓励学生敢于提出问题。可以经常这样提醒学生:“你读懂了什么?”“你还有不同意见吗?”教学中,教师要遵循民主教学的原则,尊重学生的人格和个性,不要在学生中划分好、中、差;不但要经常鼓励那些积极提问的学生,积极创造宽松、和谐、民主、平等的课堂气氛,消除学生的紧张感和顾虑,使他们勇于提出问题,教师还应遵循延迟判断原则,对学生提出的各种意见、观点,不要当即做出判断,要不断鼓励学生产生新的想法,大胆地向同学质疑,向老师质疑,向教材质疑,在质疑中求疑,在求疑中发展思维,引导学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直到学生产生新的领悟,获得新的发现。如教《詹天佑》一课,有位教师根据课文中詹天佑设计人字形铁路这一段的内容,设计了可操作的教具,让学生为全班同学操作和介绍,然后激发学生:“你对他的操作和介绍有什么不满意的地方?”“大家可以提出问题来考考他。”顿时,学生们纷纷质疑,台上的学生一一解答,甚至会出现一人解答不了众人共同帮助解答的可喜局面。正因为学生在思索,才能读懂文字的意思。情感是附载在语言文字这一客体之中的。因此,它需要靠读者在读中去感知与感悟。课文中男孩和列宁之间的对话所包含的情感是很丰富的,我让学生通过朗读去体验、去感知、去感悟,通过反复朗读把这种感受表达出来。列宁对灰雀的喜爱之情通过担心灰雀来表现,而小男孩因为喜爱灰雀而抓走灰雀,表现出心虚、慌张的心情。两者同样是喜爱灰雀,可是却是两种不同层次的爱。达到了“在读中有所感悟”的目的。

第8篇

关键词 语文;网络资源;多元智能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3)07-0110-02

1 利用网络扩大阅读面,在练习后学会反客为主,让学习乐境陶陶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切莫本末倒置,否则必然胶柱鼓瑟,纵然教师殚精竭虑、舌敝唇焦也无济于事。笔者打破传统窠臼,让学生反客为主,让学习乐境陶陶。

现在计算机普及,家家网络通达,充分利用网络上的无限的资源,开阔学生的视野,对语文学习形成极大的推进。比如,人教版六年制小学语文第十二册第11课《草船借箭》,预习时教师可布置阅读《三国演义》;第12课《将相和》,预习时教师可布置阅读历史故事《刎颈之交》;第13课《景阳冈》,预习时教师可布置阅读《水浒传》;第14课《猴王出世》,预习时教师可布置阅读《西游记》。这样的阅读,没有成本的增加,而阅读的范围则无限。阅读后,教师除了在每篇课文教学过程中请学生当一当专家给同学们简单地讲一讲外,还可以在一单元结束后,举行一次“专家”讲座——请某些在阅读上下功夫的学生进行详细的讲解,让他们做一次老师,教师和其他学生听讲,让学生反客为主,让学习乐境陶陶。

2 运用知识可视化策略进行拓展阅读

结合图片促进文本的阅读,能让教学丰满生动、饶有趣味。课前,笔者收集大量精美的视觉素材,以备学生观察、学习。在小学课文中以散文、记叙文为主,写景散文更需要具备直观认识的图片冲击视觉,让学生的思维涌动,之后发表所思所想;记叙文的不同之处是按时间顺序展示课文结构图,学生看图复述,定能声情并茂。

在教学《迷人的张家界》一课时,在拓展延伸的环节,笔者指着张家界各个景点的图片问:“孩子们,1992年月12月,张家界被联合国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张家界因此成为世界级的风景名胜,你对此有什么感想呢?”“要想让张家界的美学价值和科学价值永远地保持下去,我们该怎么做呢?”“今天我们走过了张家界,走过了这人间的仙境,我相信同学们的心一定都被大自然的魅力所深深地吸引了,被它彻底地征服了。为了让这美永存,我们必须从自我做起,保护环境,保护大自然,让它永远这般地绽放异彩。”这个课件的播放与解说,融思想教育与艺术审美为一体,达到了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它比纯粹的说教更增强了教育的功效.

3 制作精良课件,让学生学会看图答题

看图说话、答题,可谓老生常谈。运用知识可视化策略,让教学丰满生动、饶有趣味。课前,笔者都要收集大量精美的视觉素材制成课件,以备学生观察、学习。在小学课文中以说明文、记叙文为主,说明文需要具备直观认识的图片冲击视觉,让学生的思维涌动,之后发表所思所想;记叙文的不同之处是按时间顺序展示课文结构图,学生看图复述,要求声情并茂。

在教学《乐山大佛》一课中,轮到答题的时候,笔者指着各种角度拍摄的大佛庄严的图片问:“孩子们,1996年12月,峨眉山—乐山大佛以它独有的魅力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为‘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这是我们每一个中国人的骄傲!你有什么感想?”“乐山大佛距今已有1000多年了,为什么依然壮观完美?谁能说出大佛的奥秘呢?”“大佛的这种设计、制造工程巨大,别说时代距今这样久远,就是科技如此发达的今天,要制造这样的大佛也非易事,每年都有大量的外国友人前来观看,他们对大佛交口称赞,夸我们的祖先了不起,说我们中国人太伟大了,同学们,你们的心情是什么样的呢?”学生心潮澎湃,各抒己见,表达了要好好学习,将来报效国家为国争光的心情。这样,完美地完成了教学计划,又达到了德育要求,一举两得。

4 播放故事片,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心态

笔者经常通过播放历史故事加强对学生的德育。比如说播放动画片《范蠡》,他辅佐吴王夫差报仇雪恨后来归隐,范蠡三迁,皆获荣名,源于范蠡想到“居官致于卿相,治家能致千金”,对于一介布衣而言,足以感恩,而久受尊名,未必良兆,于是才三次辞职、三散家财,成为中国儒商的鼻祖,彪炳史册。而范蠡的至交文种在和范蠡一起为吴国立下赫赫战功后不知功成身退而被赐死。范蠡给文种的信中写道:“鸟尽弓藏,兔死狗烹。”可惜文种难以割舍功名利禄,最后追悔莫及。可见,在利益面前,必须学会放下呀!有了钱,也必须学会“中庸之道”,学会慎独自修,学会使用金钱,学会驾驭人生,否则就容易家破人亡啊!笔者反复告诉学生,将来走向社会,更需要保持冷静的心态,在利益面前,静如止水,否则,一失足千古恨!在奉献前面,一腔热忱,否则,失之交臂。常行微善,务聚沙成塔;力戒小恶,防积羽沉舟。学生唏嘘不已,感慨万千,没想到通过播放故事片学习历史人物,受到如此深刻的启示。

5 激发学生的多元智能,不胶柱鼓瑟

在教学过程当中,教师要善于为学生提供多元化的学习环境,促进学生的学习,让学生的智能得以充分发挥而达到一个高度,实现教学的目的,让学生得到及时的成长。

多元智能教学设计没有固定的模式,一成不变必然固步自封。在一节课中,时间有限,教学要面面俱到会让学生感觉到任务巨大,并且会有一定的学习压力。在教学过程当中,要有所侧重,根据文章内容的不同,切入不同的智能教育和引导。

在六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第二篇课文《月光曲》的教学中,笔者考虑到这篇课文的故事性强,对学生有一定的吸引力,并且文章和音乐关系密切,所以设计了音乐、表演融进教学。在美妙的歌曲中,笔者安排有表演天赋的学生对课文内容进行表演。这样教学促进了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发展了学生的音乐智能,拓展了学生的表演天赋,同时对学生的人际交往智能也有相当的开发。

6 小学教师要做好心理辅导

小学阶段是人生教育的起步,是百丈高楼的地基;小学生是国家、民族和社会的希望,是未来建设的主力军,如果这一代人不能很好地健康成长,将直接影响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事业。可是随着社会的发展,青少年的社会问题越来越多,可见青少年的健康问题特别是心理健康问题是何等的重要和迫在眉睫。所以,小学教师要掌握小学生的心理特点,活跃课堂气氛,提高教学质量,要善于抓住契机,调动自己的知识储备,灵活多样地采纳、吸收他人的教学成果,最大限度地将语文教学优化成有情趣的、生动的课堂。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教学要借助新颖的教学手段,其方法多多,不一而足。只要教师善思勤想,勇于实践,一定会让小学语文课堂春风拂面、其乐融融,从而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语文能力。

参考文献

第9篇

关键词:美术鉴赏教学方法

新课程标准指出:“应通过美术学习,使学生认识人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差异性,人类社会的丰富性,并在一种广泛的文化情境中,认识美的特征、美术表现的多样性以及美术对社会生活的独特贡献。”如何上好美术课,让学生爱上美术课,本文将从如下几个方面来谈谈笔者的见解与体会。

一、转变教师角色与观念是上好一堂美术课的重要前提

当课程由专制走向民主,由封闭走向开放,教学被看成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将分享彼此的知识和经验,交流彼此的感受和体验。我认为,教师的角色可以做出相应的转变。教师不再是知识的传播者和管理者,而是学生发展的促进者和引导者。教师由教学中的主角转向“平等中的首席”。为了能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和参与性,我对每个要点都尽可能的以问题的形式提问学生:例如在《原始人的创造》一课中,当我问到有人说原始美术起源于劳动,有人说原始美术起源于游戏,有人说原始美术起源于巫术,你倾向于那种观点,谈谈自己的看法时?有的同学说:“游戏”也有的同学说:“巫术”还有同学说:“劳动”。突然我听到有个同学轻声到:“也许三个可能都有”。是呀,为什么不可能是三个都有呢?他们是相辅相成,共同催近的呢?这位同学看似不太守纪律的话到提醒了我,这样的问题他们提的多好呀?于是我马上微笑着鼓励那个提问题的同学把刚才的问题再说一遍,请其他同学也回答一下,结果一些同学都认同他的观点,因为游戏也存在于劳动中,劳动的丰收又和巫术紧密相连,巫术又是可能通过游戏的方式表现出来的。等他们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后,我在此基础上通过实例与他们一起来分析原因。通过这些课堂提问的设计是我感觉首先,教师要把主要精力转到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力,培养学习能力上来,要把教学的重心放在如何促进学生学习的学习,从而真正实现教是为了不教。

其次,教师要引导学生寻找,收集和利用学习资源,营造开放式的课堂气氛。让学生始终在课堂上处于一种积极的,活泼的,兴奋的状态。引导学生围绕问题的核心进行探索和讨论,建立和谐,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引导学生分享彼此的思想成果,并重新审视自己的想的下一代。

二、结合实际,教学形式多变以吸引学生是上好一堂美术课的重要保证

在美术欣赏的教学中,为保证学生对美术欣赏课的兴趣的持久性,避免学生产生厌学情绪,笔者多采取不同的方法进行教学。

(一)教师授课结合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手段

将一些优秀的作品汇集在一起,在欣赏过程中,将不同地区的风土人情、地域地貌、人文景观、历史等等有机组合在一起,再配上当地音乐,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受,更深入地了解作品的内涵。例如:在上《印象派绘画》一课中,面对印象派的色彩于光影变化时,为了让学生更好的理解印象派的色彩,笔触,激情,配以印象派音乐大师德彪西钢琴名曲《月光曲》,加上教师轻声细语、娓娓动听的解说,让学生在意境极妙的氛围里既提高了审美能力,又了解了印象派绘画,而且通过绘画也初步了解了印象派音乐,达到美育的最终目的。

(二)教师的授课方式不能光唱独角戏,做好师生互动

在欣赏与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给学生发表自己观点的机会,而不能从头讲到尾,即便教师运用动听的语调,做到声情并茂,学生还是会感到枯燥无味。因此,让学生积极参与讨论问题,教师及时接收反馈信息,以提高教学效果。例如在上《文艺复兴三杰》时,在欣赏到意大利著名画家达·芬奇的油画《蒙娜丽莎》时,同学们对蒙娜丽莎的美产生了不同的意见,在不同意见的争议之中,反应出学生的审美的差异性、知识底蕴、环境对学生产生的影响等等问题。教师善于引导,除了让学生真正了解了到这幅画的真正涵义以外,教师还能及时矫正部分心理偏移的学生的思想,真正做到育人之目的。

(三)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可以适当强化美术作品相关故事情节的讲述,以此激发学生对美术课堂学习的兴趣

在美术欣赏课上,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特点,通过引入与美术作品有联系的事物或知识,来引导学生对美术作品的理解,以达到欣赏的目的。这样,不仅能提高同学们对美术欣赏课的兴趣,而且也利于对美术作品的理解,还可以加强与学科之间的联系和拓宽知识面。例如《美术家眼中的自己》一课的教学活动是"尝试为自己画一幅自画像,并与同学交流一下自己的感受;或者从相册中挑出你认为最能体现自己个性特点的一张或几张照片,谈谈自己喜爱的理由",按旧的标准来说,这样的课根本没有"知识点"。我认为它的目标之一就是培养每一个人个性化的审美观。又如《战争与和平》的教学设计中我要求学生以毕加索《格尔尼卡》为参照,以为题创作一副作品。学生通过作品表现了对战争的反思,表达出如何才能让惨剧不在重演,让和平永驻人间的美好情感,绘画的训练要求为这种情感提供了表现和宣泄的载体。

三、以点代面用比较的方法进行美术欣赏教学是上好一堂美术课的最终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