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大学生心理

大学生心理

时间:2023-06-01 09:47:13

大学生心理

第1篇

【关键词】和谐校园;心理和谐;环境因素

大学生心理和谐是和谐校园建构的重要保证。在和谐校园建设中如何培养出能适应社会的、人际的心理和谐的学生,不仅对和谐校园建设而且对整个和谐社会的建构意义重大。化解学生的心理困惑与危机,增强学生的自我调整能力,激发学生的积极的人生态度,防范校园隐形失控行为的发生,构建心理和谐是和谐校园建设的重要内容,更是和谐校园建构的必要条件。

一、大学生心理和谐的现状与影响因素

从总体上看,大学生个性张扬,求知欲强,自我意识和自尊自信明显增强,顽强坚毅的心理品质和素质获得较大发展。但是,在部分大学生中存在程度各异的心理问题。在学业与就业压力,家庭负担,理想与现实的矛盾诸因素的影响下,大学生的心理和谐面临考验。特别是目前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发展阶段,随着高校录取人数的扩大,大学生的个体差异加大,学业和就业压力加大导致心理危机,不少学生旷课,迷恋网吧,考试不及格,不能毕业。另外,大学生生活困扰,恋爱挫折,对步入社会的恐惧等引发诸多心理不和谐问题。心理不和谐问题得不到重视并给以有效解决,将严重阻碍和谐校园的建构进程和实效。影响大学生心理和谐的因素包括:

(一)大学生自身因素

1.不能正确地认识自我和把握未来。具体表现为对自身期望值过高与现实的冲突造成的心理失落乃至心理障碍;在个体发展过程的迷茫困惑;在专业与职业选择上的犹疑与困惑。2.不能正确认识他人与社会,人际知觉、社会知觉差。表现为恋爱中的不适与盲从,特别是恋爱挫折导致的心理失衡现象和过激言行;在人际交往中的不适与恐惧等等。另外,高校还存在贫困生,违纪生等特殊群体,由于个体的成长经历与心理历程的影响,是心理危机的潜在高发人群。3.心理适应能力较差,自我调节能力不高。依据生态学的理论,人的心理健康是心理生态系统各种关系的和谐。维护大学生心理生态系统的平衡,系统自身的恢复和调节是一个重要环节,在有限的范围内,该功能的大小正比于系统结构的复杂性。而现实的状况是大学生的生活圈子狭小,内容单调,独生子女的生活背景,过分的娇纵和宠爱,影响了系统的多样性发展。此外,受文化特性,个体因素的影响,相当一部分学生在遇到心理困惑时倾向于内部心理调节,求助于外部的很少。较低的心理调节能力难以应对大的突发性的应激事件,成为影响大学生心理和谐的重要因素。

(二)社会,家庭,学校等环境因素

大学生除了在学校生活,也要和社会,家庭发生联系,社会、家庭、学校作为大学生的生存单元,对大学生的影响也不容忽视。在现阶段,处于社会转型和市场经济大潮中的中国社会发育还不够完善,以欺骗和不正当竞争手段获取利润的现象依然存在,以诚信的付出为代价的社会价值观赢得了不少市场。在这样的社会条件下,个人的心理极易失衡,应当加以及时有效的引导,避免行为的发生。家庭也是社会的组成部分,在中国传统文化背景下,家庭的结构与生活质量指数更直接影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如单亲家庭,离异家庭中的大学生由于心理历程的关系,可能会有较之其他家庭更多的心理失衡,如焦燥,不安,抑郁,敏感,多疑等。此外,学校作为大学生活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运行中体现出来的公平、民主、平等、和谐等对大学生心理的平衡起直接的影响作用。

(三)网络的影响

网络的普及与发展给高校的文化科技信息传播起了重要的提升作用,但是同时也带来了许多问题。首先,学生网瘾现象突出。不少学生迷恋上网,于是逃课现象增多。网上的虚拟空间实现了某些学生在现实中不能实现的愿望,拉大了与现实的距离,巨大的反差加剧了心理的失衡。其次,网站缺乏规范与管理。不少学生上网时沉溺于游戏,电影。网上不健康的内容,追求个人享乐的价值观随时侵袭着学生缺乏识别力、抵抗力的思想肌体。部分学生在网络与现实的困惑中迷失了自我,迷失了方向。再次,网络社会规范尚未完全形成,违反现实社会规范的网络越轨行为在大学生中表现突出。网络的特殊性拉低了大学生的道德底线,网络道德失范的存在和网络虚假信息的传播,引发了校园学习生活的不稳定,带来心理恐慌与迷惑等心理失衡问题。更有甚者,在网络道德教育滞后的条件下大学生网络犯罪行为时有发生,成为困扰大学生心理和谐的重要因素。

二、大学生的心理和谐的构建

1.修身。社会、家庭、网络等环境要素,通过各种途径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大学生尚未完全成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多元的思想引发了大学生强烈的心理冲突。当前,作为独生子女的大学生较普遍存在追求个性与享乐,个人主义倾向严重,责任感淡漠,心理适应与调节能力较差的问题。这些行为严重影响他人和自己的身心健康,高校必须有针对性的进行相关法制教育,开办各种法制讲座,引导大学生知法懂法守法和用法。(1)文化素养。学生要通过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的学习,不断扩充知识面,提升自己的人文与科技素养和理论素养,开阔心胸,丰富思想,提升人生境界。(2)培育学生的适应能力与调节能力。通过课堂学习和课外引导,运用情景模拟等适当途径,指导学生面临困境时积极调整心态,冷静处事,提高适应能力(下转第138页)(上接第134页)和自我调整能力。在条件许可的前提下,鼓励和引导学生走出校园,参与社会实践,培育学生的适应能力与调节能力。

2.加强制度建设,提供机制保障。大学生的心理和谐除自身的适当调节外,还有赖于制度体系的制约和调整。制度建设是心理和谐的重要保障。具体来说,1.健全学生各种管理制度,为大学生的心理和谐提供制度保障。通过健全管理制度,维护学校的正常秩序,为学生心理健康与和谐提供重要保障;2.完善校园公共管理制度,为大学生的心理和谐提供重要保证。公共管理制度的完善包括:加强民主制度建设,保障学生依法行使权利,参与民主管理;完善公共管理制度和措施加强校园管理、环境整治、公用设施、学生社区等方面的建设,保障校园的安定稳定,建立和制定应对突发事件的应对机制。3.建立多方位的服务保障制度,包括完善贫困生资助机制,拓展资助形式;健全心理和谐教育机制,建设心理咨询中心,开设心理课程及心理测试等;落实毕业生就业指导机制,开设课程,加强就业信息网络建设,开展创业活动与职业生涯规划等。

3.建设和谐的校园文化。大学时期是人的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阶段,和谐的校园文化在陶冶人的情操,完善人的品格,塑造理想人格方面起着积极作用。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对于大学生和谐心理的塑造与培育具有重要意义。建设和谐校园文化,一要营造平等友爱,融洽和谐的人际环境,包括自我和谐,师生和谐。自我和谐包括身心和谐,角色和谐,通过各种报告会,社会实践,培训班等形式引导学生解决困难,正确处理角色关系,实现自我和谐;增强教师的教书育人的责任感,真正帮助学生健康成长。二要加强校园基础设施建设,美化校园环境,为和谐心理提供祥和安定的外在环境。还要加强校园安全建设,达到物我和谐;三要加强大学精神文化建设,陶冶性情,培养情操。通过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增强凝聚力与归属感,更利于和谐心理的建构。

4.加强网络文明建设与监管工作,尽可能减少负面影响。网络只有规范有序才能充分发挥其积极作用,减少或杜绝负面影响,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首先,高校应重视网络道德教育,通过网络知识讲座的形式,强化网络道德教育,把其作为思想道德修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次,建立健全校园网规章制度,规范网络行为。在高校拥有校园网的充分管理权的基础上,制定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确保上网资料的科学性、思想性和政治性,保障信息安全,规范上网行为。再次,加大网络监管力度,形成一套网络监管机制。采取必要的技术手段,加强网络监测,打击和治理各种网络非法行为。对营业性网吧,尤其要严格规范管理,营造良好的网络氛围,维护文明的网络秩序。

【参考文献】

[1]樊富民.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

[2]张丹.关于高等学校和谐校园的几方面探讨[N].沈阳大学学报,2006,(2).

[3]汪晓萍.论大学生的心理生态环境建设[N].成都理工大学学报,2006,(4).

第2篇

积极心理学(PositivePsychology)是指利用现有实验方法与测量手段研究人类力量、美德等积极方面的心理学思潮。积极心理学主张对平均水平的人展开潜能、动机、能力方面的开放性研究。积极心理学的研究内容主要分为三个方面:第一,突出研究人的主观性,即对主观体验、幸福感、满足感、希望、乐观及其生理机制和发展途径;第二,主张研究人的个性特质,如爱与工作的能力、勇气、人际交往、感受力、毅力等;第三,构建群体研究范畴,将由美德、责任感、利他主义、礼貌、宽容形成的社会组织纳入积极心理学。正如积极心理学代表人物Seligman所言:“饥饿与战争年代,心理学的主要任务是抵御和治疗创伤;和平时期,心理学的任务则转向于使人们生活地更美好。”积极心理学顺应了心理学及社会发展趋势。所以,积极心理学家的各种主张逐渐演变成为异常空前绝后的心理学运动。这场运动也波及到高等院校的教育管理,从而为推进高等教育改革奠定了基础。首先,积极心理学赋予高等教育以积极的意义。总体而言,积极心理学总是强调对教育者进行积极、正面的教育。所以,大学生教育管理也逐渐由治疗问题学生转向引导大学生构建积极人生意义。这种教育管理模式在塑造健全人格、发展大学生身心素质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其次,积极心理学使大学生教育管理的内容更具系统性。在积极心理学出现之前,许多高等院校在教育管理上的做法是:通过马克思主义理论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且教育的主要对象为已出现心理问题的大学生。积极心理学的出现极大地丰富了教育管理内容,使教育管理具有了浓厚的理论基础,也使教育管理的时效性有所提高。最后,积极心理学既不同于行为主义、认知主义、建构主义心理学,也不同于人本主义心理学,它极大地融合了人与社会的关系,更加关注人的内心世界。

二、积极心理学在大学生教育管理中的应用

(一)激发大学生学习动机

一是了解大学生的学习心理。对于刚进入大学的学生而言,所有的事物都是新鲜的,都是他们在中小学阶段所不曾接触的内容。经过了长达十二年之久的中小学阶段的学习,学生长期被学业所累,他们没有过多的业余时间来学习书本之外的东西,尤其是高中生,他们历经三年备战大学入学考试。进入大学之后,大学生的紧张气氛一下子松弛下来,并开始在摆脱父母的监管下自由享受大学的美好时光。所以,大学生开始广泛涉猎除书本之外的其他知识与技能。二是维持、激发大学生学习动机。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习动机是大学生学习专业知识、拓宽视野的重要基础和条件。一方面,教师要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使师生关系和谐稳定,从而打破唯分数是举的教育管理模式。另一方面,教师的教育教学活动要以教材讲授与课外活动的组织相结合,从而健全大学生人格发展。

(二)增强大学生的主观体验

一是增强大学生的满足感。大学生教育管理需要以大学生为中心,充分考虑大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尽可能满足大学生的正常需求,不断拓展、延伸大学生的兴趣与爱好。一旦大学生的满足感增强,大学生教育管理的成效也将逐渐显现出来。二是增强大学生的成功体验。大学生具有半幼稚性、可塑性。其适应社会、融入社会需要通过教育激励、教育引导进行。进入大学之后,大学生往昔的成绩不再成为其光环,相反,有些大学生成绩较差,但其组织能力、交际能力较强,同样能获得学校的赞许。所以,针对不同的大学生,要采取不同的方式,使其充分体验到成功,从而为其走向社会奠定基础。

(三)健全良好的个性特质

个性特质包括爱与工作的能力、勇气、人际交往、感受力、毅力等。每个大学生都有其优点、闪光点,教师要因材施教,充分发挥大学生的个性特质,使其认识到自身的优势。所以,大学生教育管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构建起大学生的能力体系,从而培养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四)个人奋斗与社会发展相结合

第3篇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身心交互;心理健康教育

大学生是践行“中国梦”的主力军,是未来社会的建设者。在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实际工作中存在着教育的德育化、问题化、运动化等消极倾向,极易导致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走入误区。积极心理学是当代新兴的心理学思潮,主张关注人的积极心理品质,关注人的健康幸福,符合当代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方向。本文结合工作实际,尝试从积极心理学视野来探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一、积极心理学的理念

积极心理学(positivepsychology)诞生于20世纪末应势而生,它是心理学史上具有革命意义的学科,创始人是美国当代著名的心理学家马丁•塞里格曼,谢尔顿和劳拉•金,研究对象是普通人的心理活动,针对大部分人的心理状况来指导人们如何关注人性里面的积极潜质,从而更好生活的学科。积极心理学认为,过去心理学过度关注人的心理损伤、缺陷和伤害,忽略对力量和优秀品质的研究;认为心理治疗不应只对损伤、缺陷的修复和弥补,也应加大对个人所拥有的潜能、力量的发掘;心理学不仅仅是关于疾病或健康的科学,更是关于工作、教育、爱、成长和娱乐的科学。积极心理学致力于人的积极品质,相信人本身存在着某种优胜于其他生命形式的源泉力量,这种力量就是人外显的或潜在的积极品质。通过这种力量,人们完全可以从积极的角度去面对我们的心理疾病,实际上,大量关于情绪心理治疗的研究发现,“安慰剂”起到了50%-75%的作用。运用积极心理学的治疗策略,可以增强被治疗者的力量,而不仅仅是修复其缺陷。这种关心人的优秀品质和美好心灵的理念,正悄然影响着今日的心理学和心理治疗。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及困境

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起步相对比较晚,1994年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1995年《中国普通高等学校德育大纲(试行)》、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多次提到把心理健康教育作为高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进入21世纪,教育部陆续颁发《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2001年3月)、《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和心理健康工作的通知》(2003年2月)、《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施纲要》(2004年4月)。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基本建设标准(试行)>的通知》出台,明确规定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目标、任务要求、工作体系、建设标准、途径方法、保障措施,强调通过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大学生在协调发展。与此同时,广大心理工作者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层面和实证层面展开了大量研究,获得了丰硕成果。但随着近年来社会生态环境的复杂化、人文环境的多元化,大学生心理问题日益突出,以马加爵、药家鑫、黄洋事件为代表的多起大学生他杀、自杀事件使得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受到广泛关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也日益凸显。主要表现在:

1.心理健康教育形式的德育化

我国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真正的推广是在本世纪,各高校纷纷成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咨询机构,大多挂靠学校学生处,以通过行政手段保证这项工作的顺利进行,且教育的开展更多的是依靠学校管理学生工作的辅导员。由于绝大多数辅导员老师没有心理学背景,在实际工作经常通过“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等德育教育替代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和形式也常常是利用每年一度的“5.25”进行,结果是心理健康教育“五月来、六月走”。这种心理问题德育化,给学校和个人都带来极大的隐患。

2.心理健康教育角度的消极化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与重视,不得不说是与极端个案有很大关系。人们往往通过抑郁症、精神分裂、自杀、他杀等病态的心理疾病了解到心理健康,并开始关注更多大学生的心理状况。每年新生入学,各校都会组织大规模的心理调查,排除心理障碍学生所带来的隐患。学校管理者更多也是关注心理危机问题,最大程度减少因心理障碍所引发的恶性事件。其实,这与心理学研究的初衷背道而驰,更是偏离心理健康教育的总目标,过分突出心理的消极面,关注少数“问题人群”,忽视大部分正常群体,忽略心理学积极面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积极导向和促进作用。

3.心理健康教育方法的单一化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运用很多方法帮助大学生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尤其在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形成机制、心理干预的普适原则及应对策略等方面做了一定探索。但这些方法更多是在理性情绪治疗和精神分析理论基础上,通过认知评价、理论说教的谈话式认知矫正,改变个体的认知或者改变对早期伤害性事件的看法减少心理问题的发生。这种方法可以在短时间消除症状,但容易反复,不能解决大学生的根源性心理问题,不能调动学生提高心理健康愿望的积极性。亦即,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干预研究并未取得实质性的干预效果,且不能在大学生中大规模推广。

三、积极心理学视野下的大学生身心交互心理健康教育

随着积极心理学成为当代心理学新的研究热点,众多研究者认识到以往病态心理健康观和传统教育手段已经成为阻碍当代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快速发展的首要因素。因此,如何发现和培育大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激发其正能量,是目前心理健康工作面临的重要挑战。

1.运用身心交互的辅导,突破/丰富传统心理健康教育的模式

现代生理心理学、神经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心理创伤往往沉淀在身体细胞和机体神经之中,当创伤情景再现,这种神经链接会自动弹出,并伴随相应的情绪反应和行为反应。这种模式已经根深蒂固的植于身体之中。国外心理实践研究已不仅仅停留在头脑的认知层面,而是加入“身体”这个关键因素,通过心理外现的身体动作为媒介开展“身体+心理”的帮助辅导,即运用动作促进个体情绪、情感、身体、心灵、认知和人际等层面的整合,增强个人意识,改善人们的心智。具体而言,身心交互辅导是基于身心健康的一体观念,以身心积极体验为教育的突破口,通过心理教师创造、解释身体表达,或教师与学生共同探索身体感知,或学生们自己协同创作等方式,唤醒身体与心理的链接,引导学生从身体的生理机制转变开始,结合认知及实践训练手段,把对身体的感知、澄清作为心理健康的中心和桥梁,促进心理自愈机制形成。这种以身体为着眼点,激发积极身体体验,不同于以往心理健康教育中单纯的语言引导,而是强调身体的感知、身心交互作用的实践。

2.通过积极的身心体验,激发大学生心理正能量

身心交互心理辅导模式是激发人体自身的积极体验,唤醒大学生对身体的感知力和控制力,恢复身体和心理相互作用的能力,降低神经系统的警觉度,维护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平衡,提高机体的抗压阈值。这种辅导是以团体的形式,通过机体的活动和团体的互动,在老师的引导和团体创作过程中,发掘大学生的乐观、希望、自我接纳、自尊、宽容等人的天性,获得快乐感、幸福感、满意感、认同感情绪高峰体验,通过身心交互发展,使其自觉的对群体凝聚力、利他行为、社会责任感,甚至是实现给予爱、接受爱等方面的能力得到增长。与传统的心理辅导相比,身心交互辅导有着其独特之处,在身体层次上,帮助人们加强肢体的协调能力,提高身体素质;在情感层次上,帮助人们变得更愉悦和自信;在精神层次上,能提高人的认知能力,动力和记忆力。当传统的心理辅导途径难以用语言方式接近和帮助大学生时,“身体+心理”的身心交互辅导无疑是一种很好的选择,不仅和传统心理辅导是相辅相承,且帮助人们充分调动自身的潜力。

3.身心交互心理辅导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积极意义

大学时代是个体生命中最幸福、快乐的时间,即便曾有某些报道表明一部分大学生在心理健康方面存在着比较严重的问题,但实证研究和临床咨询实践中均发现,多数大学生都拥有正常、积极的心理状态,对自我有较为全面积极的了解,对未来有较强的控制感,在整体上拥有较为健康积极的状态。传统心理学的疾病模型仅关注心理健康的消极面,关注个体现有的心理问题的发生而忽视对大学生人性中积极面的关注和内在潜能的发掘与培养,在本质上影响了心理问题形成后的干预实践,不能全面反映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全貌。身心交互的心理辅导模式在积极心理学框架下,关注大学生心理的积极层面,从生理和心理、身体和心灵相互影响的研究方向,抓住“动作”这一突破口,辅导大学生接纳身体、提升自我意识和自尊水平,表达和宣泄情绪及缓解压力,改善人际互动,提升艺术创造力和表现力。这种教育方式和手段,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中尚属空白,在国内学界的理论和实证研究中是一个盲点,它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干预的大规模发展,优化大学生心理品质,促进高校的学生心理健康工作有效开展,具有现实的积极意义。

作者:贾锐 单位:西安文理学院

〔参考文献〕

〔1〕任俊.积极心理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

〔2〕徐黎黎.以课程为主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3〕王喆,王惠珍,翟惠敏.积极心理学视域下的团体辅导对大学生心理危机的干预研究〔J〕.护理学报,2012,(06).

〔4〕李瑞玲,李笑梅,李连玉.对大学生加强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探索〔J〕.当代教育科学,2010,(04).

〔5〕武成莉,王淑敏,宋宝萍.积极心理学对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启示〔J〕.教育与职业,2011,(05).

第4篇

一女大学生的心理矛盾和冲突 女大学生是女性中的幸运者和佼佼者,她们集知识女性和青春少女于一体。作为大学生,她们既有与男大学生相似的共同点,又有女大学生自身的特点。女大学生的心理矛盾是历史文化、社会变迁、角色冲突等在女大学生心理上的积淀和反映,具体地说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传统观念和现代意识的冲突 当代女大学生是在我国改革开放这一历史条件下成长起来的,面临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蓬勃发展和世界范围的新技术革命。大学得天独厚的环境和氛围不仅使女大学生有机会领略科技革命的大潮、接受丰厚的精神文化熏陶,同时也使她们有机会接触各种各样的现代观念和思潮。而女大学生自身的年轻和敏锐则往往使她们成为某些观念和行为的先行者。一项对于女大学生的调查表明,当代女大学生普遍推崇个性解放、追求独立人格,希望通过奋斗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比如,对于“人生幸福”的理解,有51%的女大学生认为在于“自己不断奋斗”,有14%的女大学生选择“为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在进取精神和竞争意识方面,女大学生表现出比较积极的态度。有47.8%的女大学生表示有“进一步深造的打算”,54.3%的女大学生觉得自己的成才愿望“很迫切”。当“自己的成绩与其他同学相当,而奖学金名额只有一个”时,71%的女大学生表示将“竭力争取”,只有17%的人表示“主动退出”,有7%的女大学生表示“将机会让给同学”。显然,这与传统道德中’’见荣誉就让“的谦谦君子形象已有很大差别。尤其是在对于中国人十分敏感的“婚前性行为’’的态度上,女大学生表现出相当的宽容和理解,认为”只要真心相爱,无可指责“占48%,表示”自己不做但可以理解“的占36%,两项相加高达84%。WWW.133229.Com尽管这个比例低于男大学生,但与传统的贞操观已背离得十分遥远。 (二)理想主义和现实主义的并存 风华正茂的女大学生对于未来充满美好憧憬和向往。由于绝大多数女大学生是从小学到中学到大学一路风平浪静地走过来的,很少接触社会实际,因而思想比较单纯,她们追求浪漫、完美,对未来(无论是感情生活还是职业生活)怀着理想主义、有时甚至是不切实际幻想。她们对于知识女性将要面临是事业和家庭的矛盾十分关注,几乎都不愿在事业与家庭之间做单一的选择而希望两全其美。当问及“如果事业与家庭发生矛盾,你将如何选择”时,6.5%的女大学生表示“先家庭后事业”,84.%的女大学生表示将“尽量兼顾”。同样,在生活目标的选择上,90.2%的女大学生选择“既有自己的事业又有美满的家庭”这一生活目标,而选择“建立一个美满的家庭、做贤妻良母”和“事业上有所作为”的则分别只占5.4%和4.3%。这些都表达了当代女大学生渴望家庭和事业兼得、集女性角色(母亲、妻子)和社会角色(职业成功者)于一心的愿望和决心,理想主义色彩十分浓厚。 (三)自尊自强和自卑依赖的交织 从整体上说,女大学生是好强上进、勤奋刻苦、富有朝气的,她们凭着自身的实力走进高等学府,又以自己的聪慧、刻苦和努力与男大学生展开一轮的竞争。比起一般的女性,女大学生更为自尊、自强,有时甚至表现出清高和孤傲。对于自己的学习,她们大多抱着“尽力而为”的态度(占68.5%),当“发现自己的学习成绩在后面”时,71%的女大学生表示要“发奋追赶”。特别是当她们面临外部的压力、歧视或批评时,女大学生的自尊和好强表现得尤为强烈。当听说有些单位不欢迎女大学生时,56.5%的女大学生表示将“更加发奋,以实力证明自己”,37.0%的女大学生表示“感到气愤但又无可奈何”,“觉得女的就是倒霉”的仅占4.3%。 (四)社会角色和家庭角色的矛盾 当前,我国正经历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这场变革触及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和阶层。应该说,当代女性面临着更多的挑战。她们在社会生活中扮演双重角色-家庭主妇和职业妇女;她们承担着三重责任-做妻子、母亲和工作人员的责任。但同时为她们创造的条件的确很有限,于是,角色紧张、责任过重的女性往往顾此失彼,社会和事业的矛盾似乎是永恒的。面对多层次的社会期待和价值标准,面对现时社会中的矛盾,当代女大学生.是怎样认识和选择的呢? 二女大学生的心理异常及其表现 在学生生活和社会实践过程中,女大学生的心理矛盾和冲突,通过主客观努力一般都能逐步得到化解、平衡和升华,但是也有一些女大学生无力转化矛盾、心理冲突更趋强烈,从而演化为心理疾病。目前,女生患心理疾病的比例高于男生,这已被多项调查所证实。女大学生的心理疾病一般表现为以下几种类型。 (一)抑郁症 抑郁,是缺乏希望、自尊、自信和不相信自己有能力改善处境的一种心理状态。抑郁影响人们正常功能的运转,常引起生理上的一系列变化,如失眠或睡眠过多、焦、食欲减退或谈、贪食、对平时活动不感兴趣,严重时还会导致思维迟钝、思想混乱、把自己看成不幸命运的中心人物而不能自拔。抑郁症,是女大学生群体中较突出的一种精神病症。尽管在女大学生中患严重抑郁症的为数不多,但有轻度精神障碍者在她们中却有一定的覆盖面这一类的女生抑郁症一般不太严重、甚至不太明显,只是情绪容易低落,常常感到沮丧、苦闷,感觉压抑、紧张忧愁,容易产生疲惫感、心灰意懒,程度较重者常感到身体不适睡眠困难、胸闷胀、注意力难以集中以及容易激动和恼怒、有强迫观念等等,甚至有时会因悲观失望而产生自杀念头(但一般不采取行动)。这一类女生外表斯文、平静,思维和语言都基本正常,但其轻度精神症状却常常影响学习情绪,个别严重者甚至无力继续学业。 (二)神经衰弱 神经衰弱,是大学生中较为常见的一种神经症,它是由于学生长期过度紧张导致大脑兴奋与抑制机能失调而造成的,其症状是严重失眠、精神恍惚和学习无精打采。有的大学生因此而不得不中断学习,少数人甚至因此而产生绝望情绪,然而更多的人则是带着这种深深苦恼和难解的困扰一直拖到毕业。女大学生神经衰弱的患高于男生。造成女大学生神经衰弱的主要原因,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 (1)对人生前途恐惧,缺乏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2)因无法承受学习压力,精神常处于高度紧张状态,终日为能否及格、能否比别人强而担忧,从而造成神经衰弱。 (3)因恋爱中的某些原因而造成神经衰弱。 (4)人际交往障碍造成神经衰弱。 (三)焦虑反应 焦虑反应经常伴以忧虑、害怕和紧张情绪并伴以身心症状,焦虑反应与正常的害怕是不同的。正常的害怕是确实存在危险情况下的害怕,而焦虑反应则是可能发生在任何情况下,并不限于特定的情境和对象。 (四)变态人格 变态人格的主要表现是:心理活动不协调,对人缺乏应有的热情,情绪不稳定,认识与活动脱节,行为表现与动机和目的相矛盾,对环境严重不适应,与他人格格不入,做错了事心安理得而没有内疚感,甚至有时还有意犯各种错误。 (五)自杀行为 拒有关部门资料统计,近年来大学生自杀死亡率呈上升趋势。《文汇报》1989年1月在关于我国女性自杀人数增长的报道中透露,近年来我国女性自杀人数在已遂自杀总人数中占70%以上。人们无不遗憾地看到,在对社会和人的认识已具备较高水准的女大学生世界,自杀行为也未见其少。 有自杀行为的女大学生尽管其自杀的原因各有不同,但有一点却是一致的---她们都处在自认为是无法改变的困境当中,她们都处于需要别人帮助的时刻---这时她们极端软弱和被动,思想和情绪一片混乱,唯一的念头就是一死了之! (六)性心理畸形 在高校女生圈中,极少数人在心理上表现出一定程度的畸形,她们对同性缺乏正确的态度、正常的心理,性别观念错乱,行为表现越出社会常规,在主观上性别异化。 三影响女大学生心理正常发展的因素 分析女大学生心理矛盾和冲突产生的原因以及心理异常的致因,一般不外乎社会客观因素和主观心理因素两种影响。 (一)社会客观因素 影响女大学生心理正常发展的客观因素,是社会生活中可见、可感的男女不平等的事实。男女不平等的观念在我国有深刻的历史根源。因此,新中国诞生以后,推进男女平等一直是党和政府坚持的基本政策。 其一,从立法上看,我国不仅在宪法中而且在婚姻法、继承法、民法、刑法、刑事诉讼法、劳动法、母婴保护法等一些重要的基本法、专门法中都对妇女权益做了明确规定。 其二,从劳动就业状况来看,建国以来党和政府大力为广大妇女走出家门、走向社会创造了各种各样的条件和机遇。

其三,从妇女受教育的状况来看,建国以来,女性受教育的状况得到空前改善、受教育机会增加,群体素质有了很大提高,这从母女两代文化程度的代际纵向比较研究中可得到充分证明。 其四,从中国妇女在家庭中的地位来看,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女性性别的的移位,妇女在参与社会做出贡献并获得资源和财富的同时,在家庭中的地位也发生了显著的变化,这是不容置疑的。但是,两性在家庭中的地位实际差异也是很明显的。 综上所述,40多年来,我国妇女的社会地位发生了历史性的巨大变化。社会主义社会不仅从法律上确定了男女两性在社会生活各方面的平等权利,而且也为争取现实生活中的男女平等提供了经济基础、发展途径和观念氛围,男女两性的社会地位也明显地缩小了,特别是在就业、受教育、家庭地位等方面,其变化尤为显著。虽然在许多方面目前仍存在男女不平等的现象,但妇女发展的幅度明显高于男性。就整体而言,我国妇女的社会地位有了长足的进步,但在女性群体内部,不同地域、不同层次见发展水平仍处于不平衡状态,城市中男女地位平等程度高于农村,文化素质高的女性所取得的社会地位高于文化素质低的女性。目前,我国有相当一部分妇女的文化教育水平、社会参与能力和自我认知程度与社会发展的要求之间还有比较大的距离。在整个社会发展进程中,努力提高妇女地位和自身素质以推进事实上的男女平等,仍然是一个不可忽视的现实问题。 为此,江泽民1995年9月4日在联合国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欢迎仪式上明确宣布:我们十分重视妇女的发展和进步,把男女平等作为促进我国社会发展的一项基本国策。这不仅是对社会主义中国一贯重视妇女的解放和发展所做努力的总结,也是党和国家立足现实对于解放妇女问题所做出的庄严承诺。以“基本国策”做保障而推动我国妇女解放事业的发展,必将有力促进我国事实上的男女平等的真正实现。 (二)主观心理因素 与男大学生相比,女大学生在成才和发展的道路上面临着更多的困难和障碍,女大学生要成就事业必须付出更多的艰辛和努力。这不仅是因为在一个有着几千年封建传统和以男性文化为中心的社会里女大学生比男大学生面临着更多的压力,也不仅是因为现代社会要求知识女性挑起事业和家庭两副重担,还因为女大学生在发展过程中必须不断地克服自身的障碍和弱点。这即是影响女大学生发展的主观心理因素。 首先,表现在有相当一部分的女大学生存在着目标失落和目标模糊问题。她们把上大学作为人生奋斗的顶峰,觉得能够读大学已经很不错了,缺乏干事业的雄心壮志。她们上了大学就失去了奋斗目标、不去面对事实发奋进取,而是在“女大学生”耀眼的光环来历做着美丽的梦。由于在个人发展上缺乏目标、学习失去了动力,一些女大学生往往变得胸无大志、懒懒散散,进取意识日趋淡薄。她们在考虑未来时,很少想到自己的社会责任,只想将来能有一位令人羡慕的丈夫。目前,在大学女生中有“干得好”不如“得好”之说。这不能不说是女大学生的美中不足,它极大的影响了女大学生的成才和发展。 其次,女性意识过强也是女大学生成才的一大障碍。与20年前充满豪气的“铁姑娘”不同,当今的许多女大学生担心的不是自己的学业、能力不如男生,而是害怕被人认为“没有女人味”。她们过分强调传统的女性角色,认为只有富于女性特点诸如温柔、声低、举止端庄等等,才是真正的“女性形象”。有些女生过多地考虑自己的女性生理特点,常暗示自己:“我可不是男人,他们干得了的我干不了。”与男同学一起工作,她们时时想着自己“不一样”,她们总认为:“男人干一番事业是理所当然的,女人总是女人呀!”于是对自己无所作为也就觉得心安理得了。因而,在高校评选优秀学生干部的行列中,女生总是寥寥无几。有一些女大学生,常怕被别人认为“不懂社会”而不愿在学习上花太多的时间,怕失去“女性不魅力”而不愿与男生竞争,她们总是把自己局限在“自己是女人”的自我意识之中。据调查,有63%的女大学生“因为自己是女性而在有些事上约束自己”,34.8%的女大学生“很在意”他人对自己的评价和议论、特别是来自男大学生的评价。另据调查,现代女大学生虽然比较欣赏有现代意识、洒脱、精干、有事业心、有一定竞争力的女性,但当他们把女性放在未来配偶位置上的时候,却更喜欢以家庭为重、以贤妻良母为荣的女性。他们之中,约有64%的人不希望配偶在事业上超过自己,有62%的人要求女性“无论事业上多么成功,都应当努力做一个贤妻良母”,有71%的人把女性因工作而冷落丈夫或孩子看作是一件会带来罪恶感的事,有61%的男生认为“工作是重要的,但大多数妇女需要的是一个家庭和儿女”。一些女大学生受传统观念和社会偏见的影响,把女性化与事业成就对立起来,把把诸如主动性、独立性、竞争意识、事业心等看成是男性化的品质,不仅使自己的成就动机和抱负水平大大降低,同时也形成了个性上的依附性和缺乏创造力。这也是形成女性社会成就不如男性的主观因素之一。 第三,心理因素欠佳是影响女大学生发展的重要因素。在充满机遇和挑战的现代社会里,如果没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不可能获得事业上成功的。许多调查表明,女大学生在智力上并不弱于男大学生,但在心理素质上不某些不足却直接影响了女大学生的发展和成才。在这方面突出的表现,是她们对挫折的承受能力弱和抗干扰能力差。女大学生在中学时期,一般学习成绩比较优异,倍受老师、家长的宠爱和呵护。一帆风顺的经历、相对优越的地位和要强好胜的心理,使她们很难面对失败的阴影,不良心境持续的时间比男大学生要长一些。她们常常被莫名的恐惧和焦虑所困扰,害怕在失败、再次受挫,从而畏惧不前。女大学生在成才过程中比男大学生更易受到各种干扰,饿而女大学生自身的弱点又使其抗干扰能力比较差。她们对于外界的议论和评价比较容易受他人意见的左右(或改变初衷、或约束自己、或动摇决心),其情绪容易波动,常受一点小事的影响。据调查发现,有55.4%的女大学生认为自己情绪“不够稳定”,10.9%的女大学生认为自己情绪“变化很大”;而在情绪基调上,34.8%的女大学生情绪“时好时坏”,15.2%的女大学生“经常为一点小事烦恼”。这必然造成女大学生在意识品质方面的某些不足(如支持性、果断性、自制力较弱),也使女大学生在成就动机上容易发生动摇、在事业追求上缺乏坚定的信念和执着精神。 四促进女大学生发展的教育对策 女大学生的成才和发展,不仅关系女大学生能否实现自身的价值,而且直接关系到女性人才资源的开发和妇女的解放。它不仅取决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社会文化观念的转变,还取决于教育在这一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高校女生工作的重点在于调动女大学生成才是积极性、帮助女大学生克服来自社会及自身的障碍,从而培养其优良的心理素质以勇敢地面对自我、面对世界。

第5篇

论文关键词:大学生越轨行为心理分析

一、大学生越轨行为的界定

在社会学中,越轨行为是指社会成员(包括个体、社会群体和社会组织)背离或违反现行社会规范的行为,它存在于不同时空和制度的国家或社会,在一般情况下均受当时社会主导价值评判体系的否定性评价。根据越轨行为的一般定义,大学生越轨行为是指在其学习、生活、人际交往过程中,发生的较为严重地违反或背离应遵守的行为规范,产生消极影响并受到否定性评价的行为。

这一界定表明:第一,大学生越轨行为中的“轨”,是指大学生应遵循的社会行为规范,包括全体社会成员都必须遵守的一般规范和专门为大学生所制订的特殊规范,其表现形式既有成文的也有约定俗成的。第二,大学生越轨行为必须是较为严重地违反或背离了应遵守的行为规范的行为。第三,大学生越轨行为是受到否定性评价的行为,但是也不能一概而论。需要指出的是。大学生的越轨行为不等于都是消极的,有些是具有积极意义的,它能够打破旧的行为规范。引领社会潮流,甚至能够推动社会历史的进步。因此,大学生的越轨行为有些在当时看来是被否定的,而历史地看它却是值得肯定的。

本文所研究的大学生越轨行为,是指那些完全属于消极的、被社会否定的行为,主要包括违公德、违反校纪校规、违法犯罪,以及自杀等行为。

二、大学生越轨行为的社会心理成因

(一)自我意识发展不平衡导致大学生行为失范

心理学家艾里克森认为,大学生正好处在青年期和青年后期的交叉时期,在这一时期他们既要确立自我统一性。又要建立与他人亲密的人际关系。然而,青年人在这一时期无论是生理上还是心理上都在高速度成长、发展,常常会感到冒出了一个与以往形象不同的自己,对自我的形象常常会发生怀疑、动摇或迷惑不解。自我意识是指个人x-J自身的认识及对周围事物关系的各种体验。大学时期是真正认识自我的时期,大学生所处的年龄阶段和所具备的文化水准,决定了他们不再像中学生那样眼光向外,急于了解外部世界,把握外部环境,而是眼光向内,注重对自己进行体察和分析,探求自己微妙的内心世界,力图理解自己的情感和心理变化,自觉地从各方面了解自己,塑造自己的形象。大学校园有一种宽松自由的氛围,许多大学生在较大的程度上是在按照自己的方式安排自己的生活。同时,由于大学生处于独特的社会层次,他们具有较高的文化素质。有“以天下为己任”的抱负,有自己的社会见解和理想。然而,另一方面,由于生活阅历有限,大学生与社会有一定的距离,社会实践能力不强,因而他们在谈论、评价、思考社会问题时往往带上幻想的色彩,不能十分切合实际。他们对事物的认识,表现出一定的片面性和幼稚性,还不能深刻、准确、全面地认识问题。这些不足与他们极强的自我意识不相协调,这种不协调一直困扰着他们,在某些特定的情况下就会以越轨行为的方式表现出来。

(二)大学生诸多心理矛盾是越轨行为发生的内在原因

大学时期是“心理断乳”的关键期。“心理断乳”意味着个人离开父母的监护,摆脱对成人的依赖,建立自己独立的心理世界。在这一过程中,诸多的心理矛盾冲突交织在一起。例如,在大学这个社会气氛很浓的环境中,大学生的成人感迅速增强。他们渴望独立,强烈要求社会承认他们的成人资格。但是,由于他们无法完全靠自己来处理所遇到的一系列复杂的实际问题,特别是他们在经济上没有独立,因此,他们一方面有强烈的独立意识,另一方面却事事依赖别人,这就使他们在心理上出现了独立性和依赖性的矛盾,这一矛盾经常困扰着他们的心灵。又如,大学时期,对很多人来说,是一个既渴望友情又追求孤独的时期。一方面,由于自我意识的发展,大学生常常对自己的内心世界进行细致而深入的探索、反省,希望有一个完全属于自己的“自由角落”。另一方面,大学生又害怕孤独,希望自己的情感有一个宣泄的对象,有一个可以产生心理共鸣的知己。这种心理特征上二重性,使大学生的情感生活更为复杂。从心理角度看,进入大学后,环境、生活、个人地位的变化,往往引起心理内部需要结构的变化,大学生时常处于波动、迷惘和抉择之中,因而情感不稳定,情绪变化大,易受周围环境的影响,学业、生活、人际关系等方面的变化都会引起情绪波动,容易产生偏激、冲动等情绪冲突。

(三)社会变革所带来的心理压力诱发大学生的越轨行为

社会变革之所以能够引起人的心理和行为的变化,是通过压力和个性改变来实现的。当代大学生是在改革开放中出生和成长起来的一代,改革开放作为我们这个社会的一种具体的社会变革形式,它给大学生所带来的重要影响之一就是价值观念的急剧变迁。在价值观的碰撞和冲突过程中,大学生一方面要适应新的价值观念,另一方面还要对新的价值体系进行整合,增强其开放性和应变能力。由于大学生处于一个自我意识尚未完全成熟,价值选择和判断仍缺乏稳定和统一的发展阶段,他们在处理价值冲突问题上就会显得紧张甚至困惑。价值冲突压力还包含着一种特殊的压力形式——“文化移人压力”,主要是指当不同的文化开始交流时给人们的心理上所带来的变化。当一种文化移人另一种文化之中时,由于文化刺激的泛滥,会造成价值体系的重新认知和整合。但这种价值变迁决不意味着就是进步的、积极的;相反,它或许是腐朽的、消极的。特别是在东西方文化的交流过程中,西方的“享乐主义”和“个人主义”价值观很容易被东方青少年所欣赏、悦纳,而一旦接受了这些思想,就会像吸食鸦片一样明知其毒,欲罢不能。

(四)大学教育的偏差是大学生越轨行为发生的外在原因

其一,高校心理环境相对落后,不良心理难以矫正。首先,高校心理调查和心理疏导工作滞后,心理干预无力,既缺少对同学问“比老子、比票子、比牌子”的攀比心理加以正确引导,又较忽视贫困同学、特殊家庭同学的心理需要,这在客观上放任了大学生价值观的混乱,引发认知不协调,更导致部分有心理问题大学生自我封闭,自我否定,怀疑理想,怀疑人生。此外,更有许多~大学生认为有心理障碍的人就是“神经病”,不是不闻不问,就是敬而远之。这些都造成了高校心理环境相对落后的现状,有不少大学生正是由于在这种环境下心理问题不能解决,心理异常程度越来越严重,导致越轨行为的最终发生。

其二,大学校园不良文化影响,致使越轨犯罪心理强化。据统计,绝大多数犯有性罪错的大学生,是受黄色影碟、录像、书籍及其它物品的腐蚀而步入歧途的。伴随学习外部压力的减轻,空余时间的增多,大学生接触电影、录像、报刊、网络中不良刺激的频率、强度、时间都大大增加。

其三,大学生的不良交友,形成违法犯罪心理辐射。由于群体凝聚力的作用,个体的不良信息往往会被其他成员所认同,尤其在恋爱、帮派、老乡会中,这种认同常会转化为违法犯罪的需要和动机。

其四,大学管理上的漏洞,为越轨行为发生提供了条件。根据犯罪时空影响律原理,少数大学生之所以能够形成越轨犯罪行为,与大学生行为控制的时空盲点有直接关系。从时间控制上讲,一般大学每周平均课时25节,比高中阶段少了l0课时。从空间控制上讲,高中生一般是家庭学校两点一线,而大学生随着大学社会化的要求,逐渐形成多点多线的活动区域。这些时空上的盲点往往处于无控制状态。由于大学生普遍素质较高,社会对其一般持信任宽容态度;有些家庭认为子女考上大学,父母就已完成了使命,放松了对孩子的要求;学校则更是防不胜防,有的学校一个班主任老师要管理几个班,有些学校虽然也设了思政老师、辅导员,但是效果不佳,大学管理上的漏洞直接或间接地成为诱发越轨行为的情境因素。

三、大学生越轨行为的心理学对策

首先,建立大学生越轨行为心理预测系统。大学生越轨行为的发生大多有一定的征兆,而且其心理发展有一定的规律。根据这一特点,建立心理档案是预测大学生越轨行为的有效方法。大学生心理档案可包括:个人简历,家庭成员,个人心理特点(兴趣爱好、、交际能力、同情心、独立意识、师生及同伴关系等),心理测验结果,心理咨询记录,心理健康阶段评价,等等。这些信息的采集不仅可以体现心理档案的预测功能,还可以充分发挥其预防功能、发展功能和自我教育的功能。

其次,拓宽大学生心理宣泄和疏导渠道。心理学研究表明:大学生普遍习惯把失败归因为缺乏能力,而把成功归因为运气好,这就降低了他们的挫折承受能力。心理学家韦纳指出,改变原有的期望值可以提高挫折承受力。根据这一原理,利用心理干预手段进行就业指导、恋爱观讨论和人际关系心得交流会,让同学了解人人都会有挫折,失败并非都是自己的过错,从而降低挫折感,达到心理平衡。同时,还应注意积极营造愉快的生活体验,培养成就感,将不良情绪通过“诉苦会”得以倾诉、宣泄和转移。此外,应当特别注意尊重贫困大学生的心理需要,在帮助他们的时候给予其自信而非无谓的同情,减轻其心理负担。同样,也应更加及时关注父母不和、离异型家庭或遭遇变故的大学生,积极给予心理援助,防止极端行为的发生。

第6篇

    关键词:大学生 心理健康 心理问题

    随着社会的迅猛发展和物质世界的日益充裕,人们关心的焦点从传统的衣食住行等生理需求逐步转向对人的心理世界的关注这个更深的层面上来。尤其是对不管是生理还是心理都正处于转型和塑造期的大学生来说,个人角色的转换、所处环境的变迁、心智成熟度的增加等使得大学生群体的心理问题越来越凸显出来,也日益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和重视。

    国家教委近年在对大学生心理问题的进行的抽样调查显示,被调查的12.6万大学生中,近五分之一的大学生存在着各种程度的心理问题,这些心理问题具体表现在大学生感情脆弱、意志消沉、迷惘困惑、自卑感强、人格丧失、心理承受能力弱、人际交往障碍等方面上。这也是影响当代大学生成长和成才的主要原因之一。

    当代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和栋梁,因此,加强对大学生群体的心理健康教育,培养身心健康的大学生群体不仅关系到国民精神风貌和精神文明建设,更关系到国家的富强。因此,笔者结合当前大学生心理问题现状,探究影响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原因,并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以期为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可行建议。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突出表现

    (一)环境巨变引起心理不适应

    现在大学生多出身于独身子女群体,自理能力较差,缺乏独立生活的能力。一旦脱离原来由家长进行全方位照顾的环境进入到大学,一切生活起居皆要开始自行处理。此时,如果不能很快学会自理和适应集体生活,就会产生自卑、困惑、茫然无措、无助等心理障碍。此外,一部分来自农村的同学,远离家乡来到喧嚣和繁华的新环境,往往会由于语言、气候、生活习惯等多方面的不适应,产生恐慌、惧怕心理。

    此外,就社交环境来说,大学生来自天南海北,大家齐聚一堂,交际圈子变广、变复杂,难免会产生各种摩擦,如果不能尽快适应这种变化,心理会容易受到挫伤,感到孤立无援,而且这张心理创伤对人的影响最大,伴随时间最长,解除的难度也最大。

    (二)个性缺陷

    基础教育阶段应试教育成为教育的核心和重点,心理教育往往被人忽视,难免会造成学生心理和个性上的多样化。大学阶段,群体生活和交际成为日常学习生活中的重点之一。个性的多样化往往会造成交际和集体生活中的摩擦。有个性孤僻、急躁易怒、斤斤计较、胸怀狭窄、贪恋虚荣等个性缺陷的人在大学生活中比那些个性开朗、内心阳光的人更容易受到各种心理问题的困扰。

    (三)自我逃避

    当前教育体制的缺陷使得大学生在学校和专业选择上缺乏自主性,很多学生并不能选择自己喜欢的学校和专业,这使得他们由于梦想和现实的矛盾对现在的专业学习产生了懈怠和逃避,这不仅严重阻碍了学生独立意识的发展,还使得学生在学习上缺乏长远的规划,使得学习和人生失去了方向性和目标性,感情容易变得脆弱,在遇到挫折和失败时容易不知所措、自暴自弃,长此以往,会对学习和人生产生一种逃避心理。

    (四)求职就业问题

    高校的迅猛扩招使得大学教育从精英化走向大众化,这也使得大学生就业问题越来越严重。由于种种客观原因造成的就业形势的日益严峻和就业压力的日益加重,使很多大学生很难找到满意的工作,进而对自我、对人生产生怀疑,变得消极悲观、怨天尤人。

    二、引起大学生心理问题的主要原因

    (一)个人心理发展阶段

    大学生的心理成长正处在走向成熟但又不完全成熟的时期,是人一生中心理逐步塑造成型的时期。因此,大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常常面临着理想与现实、理智与情感、独立与依赖、自尊与自卑等方面的矛盾。这些矛盾如果不及时得到疏导和解决,长久郁积在心很容易产生各种心理障碍。

    (二)社会转型

    当前我国正处在经济、政治、社会的全面转型期,这使得整个社会的意识观念、价值观、利益格局等发生重要转变,人们的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也随之发生重要的变化。大学生虽然有自己的判断力和行为准则,但是情感上和心智上毕竟并未完全走向成熟,其日益觉醒的民主、科学、公平等一时在面对社会现实尤其是负面现实时往往会产生心理失衡,变得激进或者与世同浊。此外,社会竞争的日益加剧、人际关系的日益负责使得大学生的心理压力越来越大,进而滋生负面心理,产生心理障碍。

    (三)学校心理教育缺失

    应试教育使得学校成为单纯成绩、升学率等数字符号的机构,导致了对学生社会认知、道德教育、情感教育、“三观”教育的缺失。这使得一些大学生道德信念缺失、以自我为中心、“三观’’不正、抗挫折能力差等。从大学生群体校园文化塑造来看,当前学校普遍缺乏应对多样化的大学生文化群体的准备,使得个体之间的差异性无法通过一个普遍共识的文化平台来加以交流和疏导,从而加剧了大学生人际交往和集体生活的摩擦。

    (四)家庭因素

    家庭文化、家庭教育和家庭的和谐、幸福等对学生的心理塑造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甚至可以说,在学校心理教育缺失的现状下,家庭因素是形成大学生人格和心理的重要因素。如父母的溺爱导致孩子自理能力的缺失和以自我为中心的人格的形成;家庭的贫困导致学生的高度自卑,家庭不和谐导致学生没有安全感、感情脆弱等,因此,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不可忽视家庭因素的作用。

    三、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对策

    结合当前大学生心理问题现状及其主要成因,笔者从三个方面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一)树立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

    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强调大学生人格的健全和发展,它在注重学生思维、智力、知识、技能等系统性的知识认知学习之外,还注重对学生兴趣、情感、信念、决断、价值观等心理认知的培育和塑造,切实追求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协调发展。因此,当前大学生教育要强调心理教育的重要性,切实关注学生心理,注重做好学生心理问题的疏导工作和心理健康的塑造,切实培育学生的主体意识,倾听学生心理诉求,为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夯实牢固的心理基础。

    (二)建设和谐的校园文化环境

    和谐的校园文化环境是个体化差异明显的大学生群体进行和谐、广泛交流的良好平台,也是在积极的环境下潜移默化地培育和影响学生心理的重要途径。丰富多彩、健康积极的校园文化等够对大学生进行积极的心理调节、陶冶情操、启迪思想、提升修养,还能减少人际交往和集体生活中的矛盾和摩擦。因此,当前大学要积极开展丰富多彩校园文化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等,充分发挥校园广播、校报、学生社团的文化宣传和塑造的优势,将校园文化建设和心理健康教育紧密结合起来。

    (三)构造全面、多元的心理预防和援助机制

第7篇

关键词: 大学生心理危机 心理冲突 心理疾病

1.正确认识心理因素与心理危机的关系

危机是一种失衡的状态,当事人处于复杂的人际关系、高度紧张的学习、工作及其应激条件下,个人的防御机制无法解决困难时,从而引发了心理危机,因此心理危机是一系列心理冲突、心理障碍引起的一种内部心理状态或生理反应。如果控制不当,则易引起机体细胞免疫功能明显减弱,而引发一系列心理疾病,如神经衰弱、焦虑等。

2.大学生心理危机的成因

大学生是风华正茂的一代,其生理、心理均趋向成熟,但由于受人际关系不良、经济困难、失恋、学业受挫等影响,因此常造成心理障碍。

引起心理障碍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方面。

2.1难以适应生活环境的转变。

刚入学的大学生要顺利度过生活环境的转变期,应从小事做起,从眼前做起,利用每一件小事和机会锻炼独立生活、独立工作的能力。

2.2期望值过高引起的心理负担过重。

大学生来自全国各地,一般讲能进入大学的学生,在本地的学校里基本是成绩较好的小部分学生,“天之骄子”这一称呼是社会、家庭赋予大学生的一个大压力。进入大学后,由于地区、基础的差异,一些学生很快发现,大学校园中充满竞争、高手如林,很难想象在中学那样名列前茅,可能出现与父母期望相反的结果,心理负担过重,进一步诱发心理危机而产生恶性循环。

2.3不适应大学阶段学习,学习负荷过重,引起心理压抑。

大学教育不同于高中阶段教育,大学教育强调高度理论性、概括性,其教学内容信息量大、跨度大。如果学生依旧沿用中学阶段的方法学习,就很难适应学习,尤其心理素质较差的学生,容易产生疲劳问题,诱发头疼、失眠、记忆力下降等现象。

2.4人际关系失调造成社交障碍。

这类型的问题属于交往过程中出现的回避型人际障碍,其特点是:心理自卑、行为畏缩、面对挑战采取回避或无力应付。想与人交往又怕被人拒绝嫌弃,想得到别人的关心体贴又害羞不敢与人接近,内心矛盾重重。

2.5家庭经济条件造成心理负担。

现在大学生中贫困生比例较大。入学后,现实与理想的冲突产生巨大落差,过多考虑学费、生活费的问题,过于关注自己与同学在穿着、生活上的差距,严重者可能产生自卑、自闭等心理问题。

2.6情感受挫促成内心苦闷。

时下的大学校园,恋爱已是公开秘密,大部分学生处于恋爱阶段,由于对爱或被爱缺乏正确的理解,往往饱受失恋之苦,但又难以自我调适,轻者陷入情感旋涡难以自拔,重者则会痛不欲生。

3.大学生心理危机的表现形式

引起大学生不良心态的生活事件集中表现在与学生相关的学业、社会环境、人际交往、未来与前途等方面,他们心理危机主要表现在生理和性格方面。

3.1生理方面表现形式。

(1)肌肉紧张、头疼、心前区不适。

(2)睡眠紊乱、无食欲、消化不良。

(3)极度的焦虑。

(4)反应力减慢、不能集中注意力思考、推理、判断问题。

3.2性格方面表现形式。

(1)狭隘、抑郁、情绪低落、淡漠。

(2)恐惧、逃避现实、强迫观念、强迫行为等。

(3)狂躁、愤怒、自责和羞耻。

(4)神经过敏。

(5)无动于衷。

4.大学生心理危机调适的主要途径

大学生心理危机的出现并非是偶然和孤立事件,其发生有深刻的内在诱因,如何在心理危机出现时和危机发生后及时调适和干预,就显得尤为重要,主要调适途径如下:

4.1个体的自我调适。

(1)树立正确的自我观念,了解自我,能实事求是地进行自我批评,保持适度的自尊和自信,心胸应开阔、坦荡,内心有什么痛苦、烦恼应向朋友、同学、老师倾诉,不要自我封闭,要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增强社会适应力,努力树立健康向上的奋斗目标和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2)健全心理防御机制。健康的心理素质是一个人避免心理危机的主要途径,大学生应努力健全和完善自己的心理防御机制,学会自我心理保健,掌握有关避免和消除心理危机的原则和方法,应付日常生活中各种刺激和挫折,保持健康愉悦积极向上的心态。

4.2社会调适。

(1)充分发挥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的作用。学校应充分发挥心理咨询中心的作用,将宣传与咨询紧密结合起来,定期向学生宣传讲解心理卫生知识的同时,为有心理问题大学生进行专业指导,帮助他们解决各方面的心理问题。

(2)开展多方位教育,举办多种形式校园文化活动,做好大学生的心理调适,实现情感升华,举办多种形式校园文化活动,让学生学会与各种人打交道,培养社会责任感和义务感,可以让学生从自我封闭的情绪状态解放出来。

大学生成长意味着不断打破自身的平衡状态,寻求新的自我秩序和平衡。大学生应当学习心理调试的主要方法,走出心理困惑的迷宫,保持心理健康,实现成才的目标。

参考文献:

第8篇

关键词:大学生;消费心理

一、引言

现代社会的大学生消费环境和消费心理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大学生消费已经逐渐成为未来的消费主力,其消费方向也已经成为了引导潮流的主要力量。然而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消费群体,与其他消费群体存在着很大的不同,其所受教育、所处环境、以及年龄段特有的心理特征使得大学生有自己特殊的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为此需要对大学生的消费心理进行细致的研究,关注大学生的消费状况,把握住大学生的消费心理,像易受暗示、从众消费、容易冲动等消费心理问题在此基础上对其消费行为进行分析,针对一些非理性消费和过度消费及时的进行指导,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促进大学生的健康成长。

二、大学生消费心理综述

1.消费心理论述

消费心理指的是消费者在寻找、选择购买、使用以及处置等过程中的心理过程,对消费心理进行论述的主要原因是因为消费者在接受外界事物的刺激时而真实反映出来的一种心理状态,消费心理能够直接影响到消费者的消费,包括了在消费过程中对事物的喜好或选择中如何去购买商品、是否购买名牌、物品的款式等,这些行为又直接体现出来消费者的思想和价值观念。为此,加强对大学生的消费心理研究就能够及时的掌握大学生的消费特点。

2.大学生的消费心理特征

大学生因为其所处的年临段和特殊的生活环境,其消费心理有着显著地特点。总体来讲,具有以下特点:第一是大学生的消费心理逐渐走向成熟,大学生由于并没有真正走向社会,在消费中还处于不断成长的过程,在消费过程中存在着过度追求时尚、消费过程中容易冲动等特征,但是随着大学生的消费次数增加,其消费心理逐渐走向了成熟,对自己的消费有了初步的判断能力,在购买商品过程中开始关注商品的价格和质量,学会消费考虑是其消费心理逐渐走向成熟的标志。其二是大学生消费容易接受暗示,现代社会中,电视、网络、媒体等会经常一些消费信息,从而引导大众消费,而大学生则是及其容易接受这种暗示的群体,大学生接受了大量从媒体而来的潮流信息和大众消费信息,使得其判断事物的能力下降,从而改变自己原有的消费计划。其三是从众心理严重。大学生所处的年龄段和环境使得他们渴望被其他人接纳。特别是一些家庭困难、自卑的大学生群体,他们心理会非常敏感,在意他人对自己的看法,由此在消费过程中,他们极容易成为群体消费的吸引者。其四是大学生的消费心理可改变性强。大学生群体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极强,虽然这会使得大学生很容易受到不良消费心理的影响,但其也很容易接受科学的消费观,如果学校和社会对其加强引导,为他们创造出较好的消费环境,他们也很容易掌握正确的消费心理和消费观念。

从其消费心理出发,结合大学生的实际消费行为,我们可以总结出现阶段大学生在消费过程中的特点:其一是现阶段大学生消费主要讲究物品的实用性,现阶段的大部分的大学生在消费时往往追求的是物品的使用价值,对物品的外观等方面并不是太过在意。其二是大学生消费具有多样性的特点,伴随着社会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社会逐渐向多元化发展,而大学生的消费也逐渐转向多元化,大学生往往能够较快的把握时尚潮流,其消费价值取向转向了时尚、追求新潮,在消费过程中更多的融入了自己的感彩。其三是大学生消费的差异性明显。现阶段我国大学生群体中仍然存在着贫困的学生群体,大学生之间贫富差距很大。变现在消费上就是严重的不平衡现象。

3.大学生的消费方向分析

现阶段的大学生消费方向除了必要的伙食消费主要是四个大方面,其一是交际消费,在现阶段的社会中,人际交往的重要性变得越来越高,缺少良好的人际交往,自身的发展就会受到严重的制约,在现阶段的大学生学习和生活调查中,人际交往的影响所占的比重很大,为此,现阶段的大学生消费很大一部分用于与同学、教师、朋友之间的交往之中。其二是信息消费,现阶段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娱乐已经越来越离不开电脑、手机等信息工具,这些工具现如今也已经逐渐普及,使得大学生消费有一部分成为信息消费。其三是旅游消费,大学生的时间较为充足,在学习之余,很多大学生选择旅游作为放松心情、舒缓压力的主要方法,而旅游是一项比较高的消费项目,表现出了大学生对高层次消费的向往。其四是恋爱消费,现代社会的大学生的开放程度越来越高,校园恋爱已经成为常态,而恋爱过程中的高消费已经成为大学生消费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对于伙食费来讲,消费的多少主要受到地域和自身经济条件的影响,某些地域的消费水平高,相应的伙食费也比较高。对于自身经济条件来讲,有些家庭富裕的群体每个月的伙食消费可以达到1000元以上,而一些家庭普通或者困难的群体,伙食消费可能只有几百元。

4.大学生消费来源分析

通过对现阶段大学生的消费来源进行调查和分析,我们可以看出,现阶段大学生的消费来源主要存在于三个方面,其一是家庭支持,家庭支持是大学生消费的主要来源,大学生处于学校和社会的过渡阶段,在这个阶段,学生并没有太多的精力和能力去挣钱,因此,家庭就成为主要的资金来源。其二是奖学金和助学金,奖学金和助学金是国家为了奖励或帮助学生完成学业的一种手段,随着我国教育制度的不断完善,我国对教育的投入和支持力度不断增加,奖学金和助学金制度已经让很多学生受益。其三是勤工俭学和兼职获得资金来源,现阶段有很大一部分大学生追求独立生活,这类大学生不仅仅局限于读书和学习知识,而是更多的投入到自主创业和勤工俭学之上,现如今大学生自助创业获得成功的例子也不在少数,这类大学生能够自己解决经济上的问题。

三、大学生消费心理现状

现阶段大学生消费存在着很多不理性的地方,通过对其不理性消费进行分析,得出其消费心理,在此基础上对其进行正确的消费引导是十分必要的。为此笔者总结了现阶段大学生消费不理性的地方,具体如下:

1.攀比消费、炫耀性消费情况严重

现阶段大学生攀比消费和炫耀性消费情况比较严重,具体表现在对商品的品牌消费和时尚消费。对于这类大学生来讲,消费品不仅存在着使用价值,他们更多的注重消费品的品牌,并认为商品的品牌展示出了自己的身份、商品的价值、自身的消费档次以及自己的心情和荣耀。对于时尚消费来讲,其出发点是因为现阶段大学生希望借助消费品来与自己认同的社会阶层同步,也通过消费表达出自己与其他社会阶层的不同,他们希望通过时尚品和奢侈品的消费获得他人的赞美,从而获得自己内心的满足。

2.消费结构严重失衡

大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因此,除了必要的生活费开销外,其主要的消费方向应该是学习资料、学习资源等方面,而现阶段大学生的消费结构则恰恰相反,在购买衣服、娱乐消费、旅游、通讯、谈恋爱方面的消费已经远远大于投入到学习上的中消费,造成现阶段的消费方式与其成才的目标大相庭径。通过对现阶段大学生的消费调查我们可以看出,很多大学生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在考研辅导、培训辅导之上,而很多大学生却是拿着学习的幌子,在投入大量资金后做着与学习毫无关系的事。例如,大学生买大量的书却几乎没有看过;为了提高自己的计算机水平竟然疯狂的打电脑游戏,有的同学省吃俭用就为了上网、冲游戏币。这种消费结构已经忘记了自己的根本任务。

3.无计划消费情况严重

现阶段的大学生在消费过程中往往过度的追求个性,在消费中存在盲目消费和无计划消费的现象,尤其是大一学生,他们刚刚离开父母,并第一次有了资金的支配权,再加上他们的消费经验不足,在消费过程中不知道自己需要什么,不需要什么,也不能根据自己的实际需求制定出合理的消费计划,一些原本的消费计划也会以为个性使然而被打乱,据调查显示,有一部分同学不知道自己一个月花了多少钱,也没有认真考虑过自己的钱是怎么花出去的,一旦没有资金就找父母要钱;一些大学生在学期初花钱大手大脚,在剩下的日子只能东借西挪,拮据的过日子,花钱方面随波逐流,往往购买一些对自己无用的东西。这种消费心理使不仅会给家庭带来承重的负担,也会影响大学生的正常发展,甚至还可能会让大学生步入歧途。

四、对当今大学生消费心理问题的对策

从以上内容我们可以看出,现阶段大学生的消费心理方面存在着很多的不足之处,造成其结果的因素有很多方面,尤其自身的心理问题因素,也有来自家庭、社会和大众传媒等方面的因素,总得来讲,现阶段的大学生消费心理问题令人堪忧。正确的把握大学生的消费价值观念,对其消费心理进行必要的引导是十分必要的,为此,笔者建议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变。

1.加强对大学生消费观念的引导

这一点主要存在于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从学校方面来讲,学校要及时的对学生进行正确的思想引导,建立和谐、健康的校园文化环境,及时的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帮助同学们认清楚正确的消费观念,对于享乐主义、拜金主义、个人主义等不良的消费心理因素自觉的抵制,对于一些有挥霍性消费方式的同学及时的进行引导教育。除了必要的思想教育外,学校还要注意学生的逆反心理,选择正确的引导方式,例如建立一些有益、健康的消费场所,倡导学生正确、文明消费。对于社会来讲,尤其是学校周边的环境来讲,建立和谐的环境是十分必要的,改善社会风气能够极大程度的减少大学生的非理性消费,通过政府的相关政策和措施,对不良消费行为进行约束,通过媒体积极宣传健康消费的观念,让健康消费深入大学生心中。

2.加强对大学生的理财教育

对于家庭来讲,首先要对自己的孩子进行理财教育,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消费习惯。理财教育包括了对金钱和人生意义的正确认识、理财基本知识以及理财的基本技能,让学生通过理财知识的学习知道哪些消费品是自己需要的,哪些又是自己不需要的,帮助学生树立理性消费观念以及掌握消费计划的制定,其次是正确消费习惯的培养,孩子们的消费习惯很大程度上收到了家长们的影响,作为家长,在给予孩子们自主消费权利的同时也要注意尺度的把握,对孩子的消费要进行有意识的引导,不能有求必应,助涨孩子们奢侈浪费的行为,帮助孩子们养成良好的消费习惯能够帮助孩子们树立文明健康的消费观念。

3.提高自身的心理调控能力

针对现阶段大学生消费过程中易冲动、易接受暗示、易攀比消费等情况,学校和家庭要联合起来,在学校开着健康心理咨询中心,为学生的心态调整提供帮助,避免因为学生的心理问题出现的盲目消费,家庭也要积极地配合学校,为学生树立一个健康、积极地消费环境,引导学生注重精神世界的提高,从而做到合理消费,对自己的财务进行合理的分配。

总体而言,现阶段的大学生消费心理问题还十分严重,除了对现阶段的社会消费环境进行研究外,还需要着重对大学生的消费心理进行深入的研究,关注大学生在消费过程中消费心理的变化,努力做到社会消费环境供其所需,大学生消费文明健康。

参考文献:

[1]宋淑英.新媒体环境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J].新闻战线,2015,16:137-138.

[2]陆昌兴.大学生非理性消费的研究及调适建议[J].商,2015,,48:291+270.

[3]吴朝.当代大学生消费观念调查[J].商场现代化,2015,30:21-22.

第9篇

论文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工作、学习、生活、娱乐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变化着的现象当中,人们更注意生活质量、学习工作效益、娱乐的效果,而这一切归之于健康。由于当代社会的急骤转型.社会竞争机制和经济的杠杆作用日趋明显和强化,使使得相当一部分学生感到困惑和迷惘从而导致其个体心理出现的问题越来越多。大学生肩负着历史的使命和人民的重托.他们的心理健康与否,不仅影响他们的学习和健康成长,而且直接关系着国家和民族的兴衰。

1心理障碍形成的原因

1. 1人际关系与心理障碍

我国实行计划生育,一个夫妇一个孩子.有利于国民经济的发展,缓解了人口膨胀带来的一系列不利因素。独生子女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各方面都是优于非独生子女的,但同时也有其脆弱的一面。他们从小在温室中长大,与其他伙伴接触的机会很少.他们似乎就从来不懂得什么是关爱别人,什么是尊重他人,似乎在他们的意识中只有“selfishness,只懂得关爱自己,绝对不允许别人对自己的一点点“伤害”。来到大学,大家一起住进宿舍,他们一下子就变得不知所措。因为大家的地位是平等的,在家中同样都受家长的关爱,这时大家住在一起都各自进行自己的business,他们之间有快乐不会同享,有困难不会共同承担;他们自己生病时,由于平时都没有也没有想到过关心照顾别人,自然其他人也不会照顾他,这时,他就变得优郁、焦虑,黯然泪下,一时就想起自己的亲人,越是这样想越是心理痛苦,渐渐地心理开始发生变化,开始厌恶自己的室友后来发展成为一种变态心理,看到他们的一肇一笑他们就嫉妒,逐而产生打击他人的心理。

1. 2家庭经济困难的压力

大学生经过12年的寒窗苦读终于跨进了大学的校。他们可以说完成了父母的夙望,认为在大学可以好好享受一番。但是大家均来自不同的省份,不同的城市,有来自大城市的,同时也就有来自边远的山区,显然,富裕程序相差悬殊,自然“享受”的程度是不同的。来自贫困边远地区的学生看到大城市学生出人“迪吧”、“网吧”、手拿移动电话、腰跨BP机、头戴“耐克”、身着“阿迪”、脚踏“李宁”,他们心里油然而生地产生羡慕。客观地说,这是自然的,如果心理调节的好或许还能成为一种动力,更加激发自己的学习兴趣为了自己的欲望而倍加努力地学习;但是有些学生的心理素质极其差,加之没有及时进行心理治疗,他们变得怨天尤人,变得焦躁他们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心,他们也开始“装扮”自己,毕竟自己的财力有限,于是心理障碍就会愈来愈严重。

1. 3性生理成熟与性心理的不完善的矛盾

大学生已进人青年中期,性生理基木成熟、性意识增强。这时的青年有了性冲动和性要求,他们渴望与异性交朋友,渴望得到异性的友谊以至爱情。但由于性心理的不完全成熟,生活经验欠缺,对青春期的性冲动和性要求不理解,常会产生一些不必要的紧张、恐惧.羞涩,甚至不正确的行为。还有的因理想的恋爱观与现实的具体问题发生矛盾和冲突,有的不免陷人感情的漩涡,失恋、单相思困扰着他们,随之而产生苦闷、惆怅、失望、悔恨、愤怒等感情、情绪,给他们的身心健康带来了严重的影响,有的发展为精神疾病。

1, 4学习紧张与竞争压力

某高校一名数学系新生在中学得到老师宠爱、同学羡慕的“数学尖子”,升入大学后不久,在一次新生摸底考试中未能及格,自信心顿然间坍塌,在一个寒冷的早晨跳楼自杀。某大学一女生苦心想进人“优秀毕业生”行列,以便分配到如意单位,她总觉得周围所有同学都在与她竞争,终致神思恍惚,无心学习,未及毕业就休学回家了。

2.如何解除大学生的心理障碍

2.1大学生面临着心理障碍的威胁

专家指出,大学生如不尽快摆脱心理障碍,不仅妨碍其学业的顺利完成,而且极易发展成为心理疾病,严重者将导致神经失调、精神分裂,我们辛辛苦苦培养出来的学生不仅无法适应未来国际竞争的要求,恐怕连在当今社会上争取生存与发展的权力都会遇到困难。

江泽民在“十五”大报告中指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科学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最重要的资源”。

(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决定》中又指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现代化的实现,最终取决于国矛素质的提高和人才的培养。”高等学校作为培养人才的重要培养基地,如何排除人为因素的干扰,克服心理障碍保证快出人才多出人才。

2. 2跨世纪人才怎样跨出心理障碍

①开展校园娱乐活动,满足大学生的精神和心理需要。

大学生经常参加有利于身心健康的活动可以增进个体之间的交标,有助于大学生个体消除因交际不善而引起的障碍疾病,同时可以缓除学习的压力。

②采取种种途径锻炼大学生的意志品质提高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

③对大学生的心理状态要及时全面了解,做好“宏观调控”

如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测验,这样可以及时发现学生的心理疾病早预防,早治疗。

④开设心理学课程,增设心理咨询机构。

心理咨询是指来访者与咨询员之间就来访者提出的心理问题进行的一种磋商行为。

大学生心理障碍多数是成长过程中的问题、通过相应的心理咨询和治疗,完全可以得到改善和矫正,据调查,北京已有70%的大学成立了心理咨询中心,至今全国,30%的大学设立了心理咨询机构。

第10篇

论文摘要:大学生逆反心理疏导日益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研究的重要课题。从当前大学生逆反心理现状分析入手。提出了大学生“逆反心理”的定义、双重品格及其具体体现,进而分析、归纳了导致产生大学生“逆反心理”的主客观因素。并结合日常工作实际.提出了有效疏导大学生逆反心理的对策。

逆反心理作为一种非理性的心理状态,日益成为当代大学生由不成熟走向成熟过程中广泛存在的一种社会心理现象,亦可称之为大学生的心理失衡期。它既是一个危险期,但同时也是一个宝贵的教育时机。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正确看待、合理引导学生的逆反心理,抓住时机进行全面、细致的教育,发挥逆反心理的积极作用,克服不利影响,从而引导大学生健康成长,为社会培养合格人才。

1.当前大学生逆反心理现状分析

何谓大学生“逆反心理”。“逆反心理”一词在近几年广泛流行,引起了人们的普遍关注,但迄今为止,还没有一个达成共识的概念描述。笔者根据对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的思考、归纳,认为,所谓大学生逆反心理,即是指处于人生思维最活跃时期的大学生,由于生理早熟而思想晚熟、自我意识增强而自我教育能力低下、抽象思维能力增强而社会实践经验缺乏、感情丰富而自我控制能力差等内因限制,在客观环境与主体需要不相符时所产生的偏执、抵触的情绪和社会态度,从而表现出对外界事物的反应跟当事人的意愿或多数人的反应完全相反。具体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即指由于教育内容、方式、方法及情境等因素产生的与教育目的、方向相反或抵抗的一种反应态度。在这种定势心理的作用下,大学生漠视某些习惯性的行为方式或老师的期望目标,违背常规和定势逆行川。

1.2大学生“逆反心理”的双,品格及其具体表现。逆反心理作为大学生心理失衡期的一种普遍现象,是大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必然,并在某种程度上对其产生有益影响;但是,它也不可避免地存在缺陷,如果不能正确疏导必将给学生成长带来消极影响。从这个意义上来讲,逆反心理具有健康性和非健康性双重品格。从积极意义上理解,逆反心理是大学生自我主体意识发展的产物,是其寻求自立、肯定自我形象的结果。从消极意义上解释,逆反心理是大学生自我主体的逆向思维,怀疑否定一些正确的思维和行为,是其怀疑否定他人形象的结果。鉴于此,利用好其健康性品格,可以有助于大学生选择多种思维模式和行为模式,从新角度去分析、思考和解决问题,从而有所创新,同时,还可利用其抵制不良影响。但同时由于其非健康性品格的存在,如果不能有效疏导,则会使大学生盲目、片面、走极端。

逆反心理非健康性品格主要表现为对不良社会思潮的认同感,对正面教育起反向思考,对个性发展问题产生片面认知,对思想政治教育和日常管理产生抵触情绪。其最重要的一个特点就是极端性,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基本特征:

1.2.1盲目性。不能历史地、全面地看事物,往往来不及对事物价值作理性的分析判断就急于下结论,否定事情的价值。尤其表现为对社会的思想体系、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及党的方针、政策,未加认真学习就盲目地加以拒绝和排斥,对舆论宜传的怀疑多于信任,对当前社会形势没有正确的认识,缺乏理性的思考,片面夸大社会制度不完善的地方,对社会阴暗面的看法比较偏激。因此容易受社会不良思潮的诱导,甚至于容易被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利用。

1.2.2反向性。表现出与教育者的意志、愿望、要求相反的情绪和行为,认为大学生活就是无限制的自由生活,思想政治教育则是远离生活实际的形式主义,校规校纪则是妨碍个性充分自由发展的栓桔,从而表现出对学校、老师宜传教育的冷漠、厌倦、抵触、反感等错误的情感和态度,产生不信任、反向的思考。这样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就会出现一种基于个体认知和教育内容的对峙。

1.2.3排他性。别人都反对的事,他偏要赞成;越是不希望他做的事,他越要做;惟我独尊,我行我素。对大学生来讲,这并不是为了与人作对,而是急于表现自我而没能运用恰当的方式,当自己的预期反应未能如愿时更是产生偏执的思想。具体表现为对组织领导和老师不信任、疏远,对集体活动不关心、疏离,对他人无端猜忌,不愿友好相处、合作共事,对表现突出的同学讽刺挖苦、造谣中伤,对先进事迹和先进人物否定、曲解,甚至错误地做出主观臆断[z7。

2大学生“逆反心理”的成因分析

逆反心理尤其是它非健康性品格的存在,容易导致病态人格,影响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和形成;同时,它改变了正常的社会心理结构,导致人际关系紧张、“离心”倾向严重,影响了组织的团结和协调,如果不能在大学阶段将其有效控制和疏导,将对大学生步人社会后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所以应引起高度重视。而要有效疏导和控制大学生“逆反心理”,就要分析其形成原因,从而因势利导。

2.1主观因素。大学生正处于向成人过渡的青春期,身心变化迅速,自我意识增强,社会接触面不断扩大,而自身的知识和能力未做好充分准备,认知模糊,这种生理早熟而思想晚熟、生理发展成熟趋早与社会地位延迟构成了大学生的矛盾心理。①由于其特殊的社会地位,当代大学生有着强烈的自我价值被肯定的欲望,他们自尊心极强,只想听表扬,不愿听批评,且对某些批评意见存在抵触、反感和反抗等情绪,对许多问题的看法好走极端。②随着其独立性和自信心的进一步增强,当代大学生极力想摆脱外界的束缚和干扰,希望成为自己命运的主人;同时,他们对社会和未来充满着憧憬和期待,而一旦得不到满足,就容易产生心理失衡形成心理压力。由于其社会阅历浅、性格不稳定、思考不全面,就容易产生对立情绪,若情绪得不到缓解就会形成逆反心理。③从认知发展来看,“好奇心”对大学生有着很大的诱惑,你说不能做的事,他越想试一试,这是一种“禁果分外甜”的逆反心理。从行为倾向来看,在同一集体中,由于情境感染,一旦个别人有逆反心理,就会不自觉地相互影响,从而易形成一种集体的逆反心理力量。

2.2客观因素。①我国现处于深刻的社会变革和体制转型中,人们的道德观念、价值取向、生活方式、文化需求日趋多样化。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人和市场经济体制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的观念滋生,冲击着人们的精神世界;同时,泛滥的不良信息和功利倾向也以反文化心态影响着大学生心理。一些不良的社会现实与所受教育的内容形成鲜明的对照和比较,致使大学生产生厌恶之情,形成逆反心理。②就思想政治教育本身来讲,其课程设置滞后于社会发展现实,忽视了学生的精神满足和心理需要,不能有效地回答大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学习、生活、交友、择业等现实问题,教育内容脱离社会和学生成长实际甚至变成空洞的说教,就会引发大学生的疏远、不信任感。同时,教育方式、方法不科学,违背大学生的心理规律,缺乏因材施教的灵活性,在教育中强调服从而忽视大学生日常在社会、学校、家族生活中多样化的道德实践,削弱了大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体性作用。③由于一些政工干部自身素质的局限,倾向于依赖行政手段,不能平等、民主地对待大学生,不能与大学生建立良好的互信关系,这都易产生逆反心理。

3有效疏导大学生“逆反心理”的对策

针对逆反心理的双重性品格,如何正确利用和引导其积极作用、有效控制和疏导其消极影响,是高校思想教育工作者忠实履行其“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职责所必须丙对的一个现实问题。面对新形势下大学生的逆反心理,高校思想教育工作者要态度端正、思想重视、认识明确、行动积极,全面提升理论水平和业务素养,不断改进工作思路和方式方法,遵循教育心理规律,力争开创思想教育工作新局面。

3.1注,“理解、算,、关心、激励”一视同仁.以情动人。在具体工作中,面对的是人生观基本成型、分辨能力初步具备,且有一定文化素养的大学生,因此,要将做好大学生思想工作视为工作的第一目的,用实际行为来向大学生证明我们是可信任和依赖的。必须要适应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充分发挥非权力因素,多采取双向交流、民主研讨的教育形式,还可利用网络通讯工具作为有效的沟通渠道,有意识地增加与大学生的接触,并以顾问、朋友的身份平等交流,把管理、教育同关心、指导结合起来,把解决思想问题同解决实际需要结合起来,使思想政治教育人情、人理、人耳、人心,帮助大学生疏导不良情绪。此外,在运用规章制度对学生进行管理时要公平公正。双方在相互充分信任的基础上,建立一种全新的管理和服务关系,从而奠定克服大学生逆反心理的心理基础。

第11篇

关键词: 大学生 挫折心理 教育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结构的急剧转型,当代在校大学生面对挫折时的抵抗能力普遍下降,相关研究人员2007年对广东省在校大学生进行的一次调查结果显示,有47.1的大学生有很强或较强烈的挫折感;有37.2的大学生对待挫折时持消极悲观的态度;有74.5的大学生承受挫折的能力“一般”或“较弱”;有15.6的大学生承受挫折的能力“很差”。

大学生抗挫折能力降低的直接后果就是意志消沉,学习成绩下降甚至自杀,且最近几年高学历自杀事件越来越多,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据不完全统计,2003年至2008年2月,广东省高校发生学生自杀事件共75例。例如:2007年9月份大学城广东药学院校区3号宿舍楼下,一名大二女生不幸被从7楼坠下的一名男子砸倒在地,经抢救无效后死亡。据称坠楼的男子是该校一名大四学生,经抢救后已脱离生命危险,事后经调查了解,这名男生因承办某公司的事务失败而轻生;2008年清明节后的第二天,即在4月5日上午,中山大学北校区第一临床医学专业07级的女博士生,从校内第一宿舍楼7楼跳下,当场死亡,年仅34岁。也就是在同一天上午,中山大学北校区学生第一宿舍一名大四男生从7楼跳下,当场身亡。这一件件的案例不能不引起我们深深地思考。

当今大学生抵抗挫折能力的减弱已经严重影响到了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因此对大学生进行挫折教育刻不容缓,大学生挫折教育也必然是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认真研究的课题之一。

一、大学生心理受挫的主要原因

究竟是什么样的压力导致大学生们在面对挫折时如此得不堪一击呢?大学生挫折主要是来自哪些方面呢?通过对各种事件的调查和了解,我们认为引起大学生心理受挫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对新环境的不适应。

现在的大学生,在中小学时代基本上都是生活在教师、父母的保护伞下。上大学后,他们远离父母和家乡,面对新的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相当一部分大学生一时难以顺利地实现角色转换。出现如水土不服、饮食不习惯、集体活动不适应、难以承受大学环境在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反差等等。有的学生便因此产生挫折心理,如孤独、苦闷、烦恼、忧虑,甚至出现失眠、神经衰弱;有的学生甚至想转系、转校或退学。

2.对大学人际关系的不适应。

大学生思想活跃、精力充沛、兴趣广泛,渴望与他人交往,但又常常区分不清自尊和自傲、宽容和软弱等界限;处理不好自我和他人的关系;很多学生都因不良的人际关系而心情烦躁、紧张;有的干脆逃避复杂的人际关系,把自己紧紧地封闭起来。

3.个人的志向和情感问题。

大学生谈恋爱已经成为普遍现象,但大学生思想不成熟,自控能力差,容易在感情上出现问题;很多现实的困难也使大学生的恋爱往往成为无果之花,据统计,大学生恋爱在毕业时还能保持恋爱关系的仅占10%左右。恋爱困扰、失恋、单相思等心理障碍使一些大学生处于情感的沼泽中不能解脱、日思夜想、焦虑失眠、抑郁寡欢。如:有一名学生,他在刚入学时各方面表现都很好,但在第二学期时对一位女学生产生爱慕心理,表白遭到拒绝,由于思想上一直不能接受,导致学习成绩急剧下滑,平时也不愿与同学交往,整日沉迷于网络当中。后来经过辅导员和班干部的帮助,经过一年才重新振作精神,回归正常的大学生活,但是由于重修课程过多,学位证书已经拿不到了。

4.对大学学习方法的不适应。

大学期间学习内容专业化强、难度大,学习上要求其有较强的独立性和分析性。由于习惯了中学“填鸭式”的课堂教学模式,在进入大学的初始阶段,大学生们对大学的课堂教学方式需要一个长期适应的过程。大学里教师授课内容多、进度快,课下又很少有教师辅导,主要是通过自学和实践环节来扩充知识。这种由被动变主动的学习方式,有些学生在很长一段时间不适应,到了期末考试几门功课不及格。这就给那些心理脆弱的学生造成很大的心理压力,个别人因为这种过度心理刺激,产生了破罐子破摔的思想,对学习产生厌烦和倦怠心理,有的甚至因此而中途退学。还有一些对自我期望过高的学生,平时成绩一直很好,而某次考试中有那么一两门课考得不尽理想,由于一贯争强好胜,对自己一点点失误就承受不了,后悔、自责,以至于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过于紧张,生怕失误再会重演,导致思想负担过重,难以集中精力好好学习。对于这种问题心理学研究表明,需要和动机越强,行动的动力就越大,在目标受挫时反应也越强烈;其目的越具体,愿望和动机越强烈,遇到挫折时的耐受力就越差,越容易出现心理障碍。

5.对将来就业感到的压力。

求职艰难是近几年毕业生的最大感受,由于就业事关重大,它给人的压力也格外沉重。这种压力已经波及刚入校的新生,他们从一入校就已经背上了这个沉重的包袱。很多刚入学的学生就已经开始询问他们将来的就业形势,开始关心他们将来的就业问题,对就业的强烈欲望加之对未来职业和未来生活的不确定性使学生们背上了沉重的心理负担。

6.家庭经济负担带来的压抑。

随着高校收费制度的改革,大学生的经济负担普遍加重,尤其对贫困家庭的学生来说,读大学的费用是一份沉重的负担。很多学生不得不节衣缩食,不得不放弃应有的娱乐活动,不得不为筹措学费而四处奔波,利用课余时间打工挣钱。这些学生就容易产生压抑、无奈、自卑、痛苦的心理挫折,有的学生由于不能承受经济负担的压抑,提出退学、休学要求;极个别品质不好的学生,甚至走上偷盗的犯罪道路。

7.对自己缺点的自卑心理。

俗话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但一些学生却不能正确认识自身的缺点。他们会因身材较胖、较矮、较瘦或相貌不佳而产生极强的自卑感,自信心不足,总觉得自己矮人一等,不愿参加集体活动,不愿意与别人交往,沉默寡言、闷闷不乐。

二、端正大学生对待挫折的态度的方法

当代大学生往往被社会、家庭视为宠儿。缺乏社会实践锻炼的机会,缺少实际生活的磨练和逆境生活的阅历。普遍表现为自我意识强烈、自我期望值过高、社会责任感弱、耐挫力低。他们常常以自我为中心来观察现实,憧憬未来,对主客观条件的困难和限制缺乏正确的认识,当过高的期望与客观现实的不够完美产生冲突时就必然引发各种心理挫折。

面对如此多的影响因素,如何对大学生进行有效的引导,端正大学生对待挫折的态度就成为了当今从事学生工作人员的一项主要工作之一,具体做法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

1.教育大学生正确对待挫折。

首先,要引导大学生认识挫折的客观性。告诉他们世界是不完美的,完美只是人们的一种愿望,不完善才是真实的世界,个人遭受挫折是不可避免的,从而提高其对挫折的认识水平和心理承受能力。其次,要引导大学生认识到挫折的两重性,面对挫折时要采取积极的态度,变坏事为好事,变消极为积极,这样才能从中锻炼自己,提高自己的能力。最后,要帮助大学生学会分析挫折产生的原因,面临挫折时既不怨天尤人,也不过分自责,而是要通过客观的分析,加深对自身不足的了解及对所处客观环境的认识,及时调整个人努力的目标。

2.学会正确的自我调节来处理挫折。

引导学生的自我调节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1)学会正确地归因。不能有了一次失败,就认为自己能力不行,殊不知这次失败的原因很可能是多方面的,不一定是能力不足造成的。(2)选准参照系。在与别人比较时,应选择与自己各方面相类似的人和事比较,如拿自己的弱点与别人的优点相比,总免不了有自卑感。选择适合的参照系,可避免自卑心理的产生。(3)注意自我激励。即注意凡事应不怀奢望,要善于自我满足,知足常乐。制定适宜的目标,有利于提高自信心。取得成功后,可以适当调整目标,争取再次成功,在不断成功的激励中,增强信心。(4)正确地补偿自己。首先以勤补拙,知道自己在某些方面有缺陷,不背思想包袱,以最大的决心和顽强的毅力克服这些缺陷,积极、有效地加以补偿。其次要注意自我调节,全面正确地认识、评价自己,“失之东隅,收之桑榆”,扬长避短,克服自卑。(5)建立新的兴奋点。在处于劣势或弱项的时候,可以有意识地通过转移话题或改变做法来调节心理,将注意力转移到自己感兴趣的也是最能体现才能的活动中去, 以淡化和缩小弱项在心理上造成的自卑阴影、缓解紧张和压力。

3.建立心理咨询室,疏通学生思想障碍。

心理咨询是运用心理学知识、方法和技术,指导和帮助学生发挥自身的能力, 以解决心理问题和障碍。学校可设立 “学生心理咨询室”,以心理咨询门诊、心理信箱等形式对学生提供帮助,教给学生遇挫后自我调节和宣泄的方式,提高他们转化挫折的能力。一个人遇到挫折后,会有一种失败感,继而出现各种反应的方式,或是积极健康的,或是消极破坏的,这就需要教育者积极引导他们进行自我调节和自我保健。其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如调整、宣泄、升华、文饰、疏导等等。我们在开展心理咨询的过程中,针对学生实际,主要选用了“支持性咨询法”,通过鼓励、支持,使那些面临困难无所适从、情绪低落、心理抑郁的学生看到光明、得到依靠、恢复自信;通过解释、疏导,使那些缺乏健康知识或受不正确思想影响而产生烦恼、忧虑的学生改变认知观念,建立合理的适应方式。

实践证明:心理咨询作为新时期学校教育工作的一种新的方法、手段,在解决学生心理因素造成的某些思想品德和不良行为问题方面,在弱化挫折强度、增强心理承受能力和战胜挫折能力、促进教育工作等科学化方面,能够发挥积极有效的作用。

现在的时代是知识经济的时代,竞争将是人才的竞争,有竞争就必然会有成功与失败的分化,良好的心理素质和挫折容忍力是人才的突出特征之一,情商的作用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挫折教育是时展的要求。相信一个良好的抗挫能力必将成为将来人才竞争中的有力武器之一。

参考文献:

[1]魏小琳.论加强大学生的挫折教育[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04,24(1):96.

第12篇

关键词: UPI 筛选标准 心理测评

高职院校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为社会培养一线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高职院校学生的心理发展处在从不成熟向成熟逐步过渡的黄金时期,同时面临着学习、就业压力,容易造成一些心理问题。加强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摆在我们面前非常重要的课题[1]。

近年来,在党和政府的积极推动下,各高职院校普遍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对新生进行心理健康普查,建立心理健康档案,配备专门的心理健康教师或心理咨询人员,对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进行调查并分析原因[2]。其中,对新生进行心理健康普查,普遍使用的是“大学生人格问卷(UPI)”。

UPI(University Personality Inventory)是“大学生人格健康问卷”的简称,是为早期发现、治疗有心理问题的学生而编制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检查表。1966年,由日本大学心理咨询专家和精神科医生集体编制而成。1993年,由樊富珉等主持召开全国UPI应用课题研究,对UPI的相关条目、筛选标准、实施过程等进行了较为系统的修订。目前,UPI已经成为高校心理咨询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有效辅助工具。

UPI由三部分构成:第一部分是学生的基本情况,包括姓名、性别、年龄等;第二部分是UPI问卷本身,共有60道题,其中4道测谎题不计入总分。其余56道是反映学生的苦恼、焦虑、矛盾等症状的项目,每题计1分,UPI满分56分。得分越高,说明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越差;第三部分是附加题,主要了解被试对自身身心健康状态的总评价[3]。

一、我院近三年来新生UPI测评结果

我院2006-2008级新生的UPI测评结果如表1所示:I类学生占总实测人数的百分比,2006年和2007年分别是2.93%和2.80%,比较接近,2008年是1.95%,与前两年测评结果相比,几乎低了近一个百分点,差异是很明显的。II类学生占总实测人数的百分比,三年来分别是14.41%、16.90%和15.65%,比较接近。

表1 我院近三年UPI筛查结果分类情况统计表

表2 部分高校的UPI筛查结果

对第I、II类学生,我们会让各系兼职心理辅导员按系部归属分批次(第I类优先)进行约谈,进一步确定其心理状态并做简单的咨询和疏导,对于极少数确实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就转介到心理咨询中心,由专职心理辅导老师进行咨询。

二、与其他高校的UPI筛查结果进行比较

为了对我校UPI筛查结果有一个更加明确的认识,通过文献搜集到某些高校近些年的UPI筛查数据。

如表2所示,在各高校筛查结果中,I类学生所占比例最高的达到25.40%,是我校近三年来平均水平(见表一数据)的近9倍,最低的也达到3.50%,也比我校的高,他们的平均值是12.35%,而我校近三年的平均值是2.56%,大大低于这些高校的平均值。

在各高校筛查结果中,II类学生所占比例最高的达到41.12%,是我校近三年来平均水平(见表一数据)的2倍多,其平均值是24.53%,也比我校高出近9个百分点。

三、对各高校UPI测评结果的比较分析

从上述结果可以看出,和其他一些高校相比,不管是I还是II类学生的百分比,我院的UPI测评结果都很低,但就能说明我院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很好吗?

我院新生选择“厌世”所占比例较低,主要原因可能有:第一,和地方经济发展水平有关。江苏省的经济发展水平和速度多年来在全国一直处于前列,学生的家庭经济条件普遍较好,当然也有家庭经济困难的,但总体较全国平均水平,特别是较经济欠发达地区的水平要高,经济压力及相关矛盾较少,学生因此引发的心理问题也相对较少;第二,和学生所在院校性质和环境有关。我院是高职院校,主要培养专业技术人才,理论学习和学术科研的要求较低;第三,学生入学前的高考成绩并不拔尖,不管是真不在乎还是受挫放弃,大多数学生的目标就是顺利毕业然后找工作,而毕业条件相对容易达到。所以,学生在学习和深造上的压力很小,由此产生的心理问题相对较少。

我院I、II类学生的比例也较其他院校普遍偏低,但这并不像第25题那样,能说明我院新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就很高,因为,UPI问卷关于I、II类学生的评定标准是有弹性的,各校在实际运用时有很大区别,当然也会造成统计结果上较大的差异。

UPI问卷的评定标准为:

I类(即可能有心理问题者)满足下列条件之一者:(1)总分在25分(包括25分)以上;(2)第25题做肯定选择;(3)附加题中至少有两题做肯定选择;(4)明确提出咨询要求且属于心理问题(由于此条选择人数较多,有时不用)。II类(即应引起关注的)满足下列条件之一者:(1)总分在20~24分之间;(2)8、16、26题中有一题做肯定选择;(3)附加题中只有一题作肯定选择。III类:其他。

因为I类评定标准的第(4)个条件是灵活的,不一定每个学校都作为评定标准,那么结果上的差异未必就反映了各校学生间心理健康水平的差异。

我院UPI测评采取的是更为简洁的评价标准。I类学生的评定我们只选择了符合上述(1)或(2)条件的,而符合(3)或(4)条件的被试我们一概未做统计;II类学生的评定我们只选择符合上述(1)或(2)条件的,而符合(3)条件的被试我们一概未做统计。这样,I、II类学生的统计结果自然会小得多。

这种很简化的评定方法,从理论上讲会漏筛掉部分可能有心理问题的被试,但实际上会漏掉多少,以及漏掉的被试的心理问题是否较严重的情况,我们没做过实证研究,不好定论。不过,有研究认为4项附加题中,项目61和62的措辞可能需加以修订,项目63是否有存在的必要值得商榷[4]。也就是说,即使把这些题目是否选择作为评定标准,筛选出来的结果也不一定可靠。

四、对大学新生UPI测评的几点思考

1.对新旧版本的选择

UPI量表还有新版、旧版本之分(1998年修订),有研究[5]表明不同版本部分项目的文字表达有较大差异,这会极大地影响被试对该项目的选择。如第53题旧版本的“对脏很在乎”含义比较模糊,一般爱干净的正常人都可能对脏很在乎,而会选择该项目,特别是女孩。而新版本“对脏过分敏感”含义十分清楚,对强迫性倾向的鉴别力较高,正常人一般不会选择该项目。再如第57题新版本“对周围人怀有戒心”一项对人际关系过敏有较高的鉴别力,而旧版本“总注意周围的人”的含义较模糊,会有更多被试做选择,但并不一定都是对人际关系过敏。鉴于此,我们应尽量选择新版本。

2.对UPI评定标准的取舍

前述分析已经说过,UPI的分类评定标准是有一定弹性的,各高校在实际应用中如何操作,实在是见仁见智的问题。笔者根据多年实际工作经验特提出以下建议:

首先,从当前现实出发,各高校在运用UPI进行测评时,可根据本校实际情况灵活掌握筛选标准。因为UPI分类筛选出来的被试只是有可能存在一定程度的心理问题,是否真有较明显的心理问题还要专业人员和他们沟通,凭专业经验进一步排除是否需要心理咨询的介入。如果学校的相关人力资源丰富,有更多机会和筛选出来的学生面谈,就可以考虑涵盖更多评定条件,虽然有研究认为附加题的鉴别作用有待商榷,但毕竟筛选多了比漏筛要保险些;如果学校的相关资源不足,则可考虑适当缩减评定条件,从而减少需要面谈的学生。若担心这样做会遗漏掉实际上有心理问题的学生,可取一个折中的办法,就是将那些附加题做了肯定选择,可以归入I、II类但UPI总分又低于20分并且没有选择第25题的学生归为“待进一步鉴别类”,放在I、II类学生之后再面谈,或不面谈,但让班主任和辅导员在平时多加留意,加以防范。

其次,从长远来说,期待我们的专家再对UPI问卷进行进一步修订。如对问卷项目的文字表达应进行更精确的修正,减少被试在理解时可能产生的歧义。通过对多年来我国高校UPI调查实际应用情况的分析总结,应对UPI的筛选评定条件进行更明确合理的修订,以避免筛选标准的不确定性带来的调查有效性的降低。

3.对UPI测评的时间及操作规范的把握

高职学生进校一个月后,是许多心理问题最突出的阶段,特别是环境、学习、生活、人际等的自我处理效果,对学生心理会产生较大影响。因此,心理健康普查应放在新生进校的第二个月,此时效果较佳。心理普查一旦实施,进程一定要快,一般应在一周内完成调查表的填写、回收、统计、分析工作,并尽快启动心理预警干预机制,对有心理障碍的学生实施预警干预[6]。

还要注意UPI测评的操作规范:(1)测评人员要经过专业培训,以保证测评过程的规范;(2)指导语要规范简洁,不会对被试产生误导;(3)测评所用时间不能过短也不能过长,一般控制在15分钟左右。

4.对UPI测评所起作用的客观认识

作为一个经验性问卷,UPI量表只是把可能有心理问题的大学生筛选出来进行干预,而且引进的时候由于各种原因并没有进行系统的标准化分析,这势必影响其进一步应用及效果。因此UPI可以作为大学生心理问题的筛查工具,但不能作为鉴定工具,实际上任何一个心理测评问卷都只是提供了一个参考,而不是给了一个定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要清醒地认识到这一点,意识到心理测评仅是我们工作的一个初始环节,还有面谈、咨询等很多后续工作要做,不能过于相信心理测评结果,也不能为了测评而测评。另外,使用UPI问卷的同时,可以引入其他问卷(如SCL-90、MMPI等)作为相互对照,增加测评结果的有效性,提高工作效率。

5.相关心理测评软件的应用

在信息化、电子化日益普及的今天,各种软件的应用已经是工作、学习和生活中的常态现象,对增强各种活动的效果起着非常突出的作用。心理测评工作也不例外,如果不使用心理测评软件而完全靠人工,从问卷的印制、实测和回收到问卷的计分、统计和分析,是一件非常繁重和细致的工作,不仅耗费人力多、时间长,而且容易出错,影响测评结果的准确性。所以,建议有条件的学校应用心理软件更快更好地做好心理测评工作。

参考文献:

[1]赵华菊.湖北省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解析[J].荆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21(3):54-58.

[2]孙东媛.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J].科技信息,2007,(13):191.

[3]冯建国.学生身心健康调查(UPI)报告[J].大庆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07:77-80.

[4]余莉.大学生人格问卷(UPI)修订版的信效度研究[D].武汉:中国地质大学,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