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大学生心理

大学生心理

时间:2023-06-01 09:47:13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大学生心理,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大学生心理

第1篇

一、大数据时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档案管理的要求

1.大数据时代大学生档案管理的特点。数据是当今信息社会的宝贵资源,对数据进行合理利用和挖掘是获得新知和创作价值的重要途径。预测为大数据的本质,档案管理活动的开展、大学生档案价值的提升和大学生事务的决策是以数据作为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这就要求大数据时代的大学生档案管理工作必须因势而动,积极运用大学生数据信息对其发展情况进行准确反映,进而促进大学生档案管理水平的提升。不仅如此,大学生档案管理工作还需要依据大数据技术,对学生的信息资源进行全面分析与整合,从而使其可为大学生、高校和社会更好而有效的服务。我们以大学生心理档案为例,利用大数据精准测量分析大学生的动态心理指标,将大学生心理变化的趋势准确反映出来,这不仅对防范大学生心理突发危机有利,而且也有利于科学预判和决策大学生心理健康工作,这恰好为当前大学生档案管理的空白。这就需要大学生档案工作必须积极适应大数据时代要求,更新传统档案管理的理念与模式,确立以数据为核心的信息服务意识。2.大数据时代学生心理健康档案管理的要求。这主要体现在要求尽快构建起三大信息平台。具体为:一是信息整合平台。大学生心理健康档案的来源广泛,且内容繁多,周期也长。借助于大数据技术,可以在搭建信息整合平台过程中,整合起不同学生的各类心理档案,从中深度挖掘数据源,可将各类不同档案资料之间的关联寻找出来,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全面科学的分析,逐渐将一个相互关联、互为支撑的数据网络形成,从而奠定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科学有效开展的坚实基础。二是信息管理平台。将大学生心理健康档案管好的目的就在于有效使用,面对大数据时代对大学生心理档案管理所提出的新要求,高校必须搭建起具有大数据要求特点的现代化信息管理平台。三是科研平台。这就是要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档案进行深入研究和科学分析,努力归纳和寻找大学生心理存在的一些共性问题和总体规律,并提出针对性强的预控和处理策略。大数据时代可以将现代数据处理和分析技术充分利用,把大学生心理档案研究平台建立好,以数据化来处理分析各类学生的心理档案,将蕴含其中的规律挖掘出来,从而最大限度地服务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务工作。

二、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就我校具体情况来看,大学生心理健康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一是缺乏心理档案的动态性。因为学校相关部门仅仅将新入学大学生的普查和建档作为工作重点,忽视了持续追踪和调查学生在读期间心理状态,也就无法将学生心理健康状态的全貌与变化过程呈现出来。二是心理档案管理缺乏系统性。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由学校学生工作部负责,而学生档案则归学院等部门管理,两者分属不同系统,若彼此割裂,相互之间就无法产生一个能互为支撑、彼此依托的数据系统。三是未健全心理档案管理制度。从我校实际来看,大学生心理健康档案管理仅仅有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基本建设标准》可以参照执行,而且比较笼统和宏观,未涉及谁来管、怎么管、用什么管等一些具体内容,学校开展大学生心理档案管理缺乏专业性、规范性,这就导致档案的管理效率与其应用价值大打折扣。四是大学生心理档案的利用效能比较低。学校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档案管理依旧是因袭传统的档案保管与查询模式,对档案具体信息缺乏发掘,这肯定无法产生比较高的利用效能。这些问题普遍存在于大学生心理档案管理过程之中,而这些问题的成因主要集中在两点:其一是人手不够。例如,我校在校生达到两万多人的规模,但只有五名专职做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老师,此外就是有几个学生干部参与其中,兼职承担一些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但并非这方面的专业人士。他们仅仅能做些新生的普查和建档工作,想追踪调查全部学生比较难,仅仅可以开展搜集整理局部信息方面,要系统去建设和管理就不可能了。二是技术手段比较落后。学校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档案的搜集标准,不同部门和环节都不统一,因没有过硬的数据处理技术所以无法进行整合,甚至仅仅处于纸质心理测评资料、简单的excel表格汇总等基础层面上,很难深度挖掘和分析数据,也无法有效指导大学生心理健康工作,其档案的使用效果就打了折扣。

三、如何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档案的管理利用效率

1.优化数据收集。出于分析、整理和挖掘大学生心理档案的需要,就自然应对数据收集提出新的高标准要求,而所面临的首要任务就是建立其基础数据采集的规范与标准。由于大学生这个群体的同质性比较强,也不乏在全国开展数据挖掘与分析所必需的条件,依据一样的标准与规范采集数据,就可最大限度地提升大学生心理档案建设与利用的效率。从一个方面来看,借助于对本校数据与全国范围内其他学校数据的比较过程,进行大学生心理状况规律特点的有效归纳,必须将那些取得比较好成效的高校经验与做法作为学习借鉴的重点,对本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工作进行有效指导;另一方面,在对全国范围内大学生心理档案数据分析的基础上,将本校还没发现的问题及时找出来,并有针对性采取措施,超前进行预防,从而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工作的效率和效果不断提高。2.实施动态化、系统化管理。一是将档案信息进行准确齐全的搜集。主要从不同层面和领域对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和反映大学生心理状况的相关信息资料及时进行搜集。二是做好信息数据的深入分析。必须站在心理学原理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规律的高度,分析现有数据,并对不同数据之间的关系、主次轻重、相互影响等进行深入挖掘和总结,将一个大学生心理档案数据网络搭建起来,并以心理数据分析框架对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进行全面反映。三是档案信息要及时更新。要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基础上,继续与学生年级、年龄、情感、生活等多方面变化有机结合起来,所涉及的与心理健康相关的信息必须及时更新,依据时间序列而形成大学生心理档案资料数据库,再采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分析挖掘时间序列上的变化情况。3.完善档案管理制度。一方面,要对学生心理档案管理的常规制度做好完善,采取建立大学生心理普查制度与跟踪调查制度等措施,对搜集的心理健康档案数据明确各种要求,将岗位工作制度完善好,并结合心理健康工作人员的档案管理实际做好分工、职责、流程的明确,从而构建起事有专管、人有专责、协调合作的大学生心理档案管理工作新体系;在优化数据管理手段和完善保密制度的基础上,做好管理人员的保密意识和保密技能的强化工作。通过档案反馈查阅制度的建立,使大学生本人的档案知情权有保证,并在确保隐私不泄露的基础上,以档案对心理健康教育、咨询及危机干预工作进行研究和指导。另一方面,要将基于大数据的大学生心理档案管理相关规章制度不断完善。通过数据采集与处理的规范与标准、电子化数据保管、备份与安全制度、数据处理规范、数据共享制度等的制定,实现大学生心理档案开发利用的规范化。

四、未来大学生心理档案管理利用的趋向及设想、建议

实现有效利用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档案管理的目的。具体来说,未来大学生心理档案管理利用的趋向主要有:一是对大学生进行个性化的教育辅导。在学生心理档案中,我们可寻找出其不同于其他同学的个性化心理健康特点和人格特征,可以结合其存在的个性化问题,有针对性地采取有效的教育辅导策略。二是开展团体辅导教育。开展团体教育辅导的着眼点就应聚焦在学生心理档案中体现的共性问题上,采取学生小组的形式,实施心理健康教育。三是开展科学研究与预测。要以统一的标准化测评量表对学生心理测评信息进行归纳分析,科学预测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变化情况,进而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培训进行指导,并预防出现心理危机情况。在大数据时代,可以采取有效措施,为今后科学利用大学生心理档案提供必要条件。一方面,要学好用好数据处理技术,达到数据整理与分析的高水平,同时深入而充分地发掘出档案之中蕴含的内在关联和基本规律,对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影响因素进行科学分析,为学生心理辅导提供指导。另一方面,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档案数据深入研究分析。由此,可促使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科研水平不断提高,以更有效的研究成果和结论,对实际工作进行指导。总之,在大数据时代,我们必须针对大学生心理档案建设管理存在的问题,发挥大数据技术的优势,不断提高其管理和利用水平,以便更好地推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从而培养高素质的高等教育人才。

参考文献

[1]陈永生.大数据背景下的数字档案馆与档案数字化建设[J].广东档案,2013(4).

[2]刘华.大学生心理档案的建设和管理[J].济宁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6(1).

第2篇

一、大学生心理危机

(一)大学生心理危机的内涵

大学生心理危机即大学生在学习生活发展成长中遭遇到自己不能处理的应激或挫折时所发生的心理失衡状态。当代大学生由于自身的局限性及心理发展的不平衡,当他们面临来自学业、情感、家庭、学校、社会的压力和生活事件时,容易引发不良心理和一些负性情绪,这些心理问题持续到一定时间,就可能诱发心理危机。

(二)大学生心理危机类型

大学生的心理危机因时间、地点、事件、情境变化而变化。可以说每个危机都是独特的,但从总体上分析,仍可以把危机分为发展型危机、境遇型危机、现实存在型危机、心理障碍型危机和自杀型危机五类。

二、大学生心理危机产生及原因

(一)大学生心理危机发生条件

一般来说,大学生心理危机发生需符合以下三项条件:经历了具有重大心理影响的事件,如学业挫折、情感挫折、天灾人祸和亲人的死亡等;引起当事人急性情绪扰乱或认知、躯体和行为等方面的改变,但又均不符合任何精神病的诊断标准;用平常解决问题的手段暂时不能应对或应对无效。

(二)大学生心理危机产生原因

结合当前的社会环境和大学生群体身心特征因素,笔者认为大学生心理危机产生的原因大致有以下三个方面。

1.生理因素

大学生生理发育基本成熟但部分心理发展相对滞后,若缺乏适应生活、人际交往的能力,一旦受挫可能无所适从,产生心理危机。此外,大学生的性生理已经基本成熟,性意识增强,有性冲动需求,对异性的友谊和爱情产生渴望。然而由于性心理不成熟,可能常常会产生紧张、恐惧、羞怯甚至不正当的行为,给身心带来严重影响。还有的大学生身体患有严重疾病,个人很痛苦,治疗周期长,既往史有自杀未遂史或家族中有自杀者等,容易出现心理危机。

2.心理因素

自我意识矛盾的冲突容易导致心理危机,大学是大学生发展自我同一性的关键时期,如果理想我和现实我不统一,会导致迷茫、困惑和角色混乱与失调。人格不健全、心理承受力差也是导致大学生产生心理危机的主要心理因素。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下,我国大多数中小学校对青少年的健康人格、心理教育多不重视,再加之部分家庭教育的失败,“重智商,轻情商”“重物质,轻精神”,造成相当多的青少年人格不健全,心理素质较差。

3.社会因素

(1)环境适应。由于自我地位改变,需要适应大学新环境,对于自立能力较差的新生来说,容易导致适应不良,严重者会引发适应不良症,引起学生厌学、人际关系紧张等其他问题,因而环境适应是引发心理危机的主要原因之一。

(2)学业压力。进入高校的学生有的学习方法不适应,有的学生对专业不满意,导致学生无兴趣和学习负担较重。同时,学生为了将来的就业要求,除了完成必修的学业之外,还要参加各种形式资格考试,使部分大学生长期处于身心疲惫状态,引发心理疲劳,所以,大学生在家长期望、社会期望和自身期望的多重压力下,产生心理危机。

(3)就业竞争。目前,虽然毕业生数量大幅增长,但社会整体就业岗位没有明显增加的趋势。一方面用人单位对大学生的知识结构、社会实践、综合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另一方面高校毕业生就业期望也越来越高,留恋大城市工作,不愿到艰苦地区哪怕是国家十分需要的地方工作。许多大学生一入学就要考虑毕业找工作的问题,他们常常会思考“自己将来能否找到理想的工作,会否毕业即失业”等问题,不少大学生因心理恐慌和就业挫折引发心理危机。

(4)情感挫折。大学生处于人生成长阶段的青年晚期和成年初期,是建立亲密关系阶段。由于一些同学的身心发展还不成熟,由于缺乏经验,无法处理好复杂的情感纠葛和情感与学业的关系,一旦出现感情挫折就会陷入情感危机,使他们的情绪、自我评价、人际交往、学习和生活规律受到不同程度的打击,由此也造成了一系列的心理危机,严重的最后甚至发展为嫉妒妄想,走上自杀和他杀的极端。

(5)经济压力。社会变革,高校并轨招生以来,我国大学实行收费制度,这对于家庭经济比较困难的学生来说压力很大。目前贫困生不仅要承受经济拮据、难以完成学业的压力,可能还有深藏于内心的困惑、痛苦和自卑的心理负担,容易使贫困学生产生心理失衡和压力,由此出现心理危机。此外,还要了解当事人以往的应对方式、价值观、解决问题能力及社会支持情况等因素,有利于迅速介入,预防自杀和攻击行为的发生。

三、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对策

为了减少大学生心理危机的爆发,学校必须为大学生提供精神支持系统,即建立心理危机预防和干预机制。

(一)加强排查,建立心理预警档案

1.确定预警对象和范围

即通过静动态排查,对新入校的和在校的大学生进行心理普查,建立大学生动态心理档案,及早发现有心理危机倾向的学生和学生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确定预警对象和范围。

2.了解预警对象的信息变化

围绕预警对象建立一支大学生心理危机预警队伍,制定相关的工作条例和细则,明确其职责和要求,形成一个有效的五级(心理委员、班主任和任课教师、辅导员、院系主管、学校中心)信息网络,定期对重点学生群体进行了解、评估和帮助,并汇集所有相关信息于校级心理中心,进行统一部署,采取必要的措施,提高危机干预效能。

3.确定重点关注对象

通过辅导员谈心和心理咨询师对学生的约谈,结合实际情况分析评价其危机的严重程度,对大学生进行分类,确定是否进行危机预告,从而及时有效地采取措施。

(二)建立心理危机干预机制

1.完善危机干预系统

目前大学心理危机干预系统存在的问题如下:危机干预系统不完善,危机干预人员和咨询人员人数明显不足等,信息反馈不及时,未形成全员(领导、任课教师、辅导员、班主任、导师、家长、机关和后勤人员等)干预局面,所以需要领导及社会高度重视、全员参与。应建立和完善从学生骨干、班主任、辅导员、到院系、学校中心的快速反应机制,建立从心理健康教育机构到校医院、专业精神卫生机构的快速危机干预通道和五级信息网络(心理委员、班主任和任课教师、辅导员、院系主管、学校中心),还要注意与处于危机状态的学生家长保持联系,使家长及时介入危机处理之中,使学生能顺利度过心理危机。

2.加强大学生危机干预队伍建设

加强大学生危机干预人员培训,使其掌握心理危机干预理论和专业技能,保持良好的兴趣和积极地参与;使干预人员能够尊重和理解当事人的情感,及时给予当事人足够的精神支持,给予当事人希望,传递乐观精神等。

(三)加强危机干预后追踪和评估

危机干预后及时跟进和评估,即是确保当事人安全的必然要求,又可以帮助大学生巩固效果,提升应对现实能力。

(四)加强危机前教育与心理咨询相结合

1.加强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积极开展各种心理健康教育,所以利用各类宣传媒体,多渠道、多形式地正面宣传,普及心理健康知识,营造关注心理健康校园氛围,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

2.加强生命和挫折教育

通过讲座和学生朋辈辅导等活动,使学生树立珍惜生命和责任意识,热爱生活和生命。

3.开展经常性的心理咨询服务活动

将团体咨询和个体咨询相结合,帮助学生树立及时求助是一种自信和智慧的理念,使心理问题及时化解,防止严重心理障碍发生。

(五)提升大学生自我调节能力

第3篇

一、大学生心理资本的研究现状.

(一)心理资本的提出及其分类

心理资本理论最先是由西方国家的学者提出,人力资本理论、社会资本理论和积极心理学与积极组织行为学理论构成心理资本理论的理论基础[2]。对于如何界定心理资本的问题,参考以往学者的研究结果中可以大致归纳为三个类别:类状态论、类特征论和综合论[3]。类状态理论认为心理资本是个体在成长和发展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一种积极心理发展状态[4],主要包括四个维度:希望、自我效能感、乐观和坚韧性[5];类特征论则认为心理资本具有突出特性,主要表现为持久性与稳定性[6];综合论主要是把类状态论与类特征论进行综合分析,认为心理资本既具有人格特征的相对稳定性,又具有可塑造性,人们可通过训练获得相关的品质,从而提高工作能力[7]。本文倾向于认同第三个类别,即综合论,个体的心理资本是相对稳定的,我们可以适当的采取一些措施来干预从而实现更好的开发心理资本的特质。对心理的资本的具体定义,可以更多的从积极心理学的角度出发来理解,可将其理解为一种积极的心理发展状态。

至今为止,越来越多学者都开始探究心理资本的理论,其中,国内大部分学者对心理资本的研究是在类状态论的基础上进行的,也有少部分学者开始结合本土的特点,运用本土的经济学及管理学的理论和方法探讨心理资本理论在大学生教育领域中的应用。国内学者在将在校大学生的特点与人才培养的需求相结合的基础上对许多相关问题进行研究,致力提高在校大学生的心理资本,这正体现了时代需求与学科发展的创新性。

(二)当前大学生心理资本研究存在的问题

在国内,目前常用的心理资本测量工具主要是问卷或量表,所依据的理论主要是类状态理论。类状态理论主要进行四个维度测定:自我效能感、希望、乐观和坚韧性。当前的研究主流依旧是在此四个维度为基础上进行开展,常用的研究方法是相关性研究,现有的研究工具比较单一[8],还缺乏精确有效的研究工具,更精确合理的研究工具还需要加强进一步的探究。另外,研究范围则更多集中在类似于性别、生活条件的贫富或生源地(城市或农村)等方面,关于大学生心理资本的研究目前关注较多的也主要集中在一些特殊群体,如贫困大学生生心理资本研究等。

当前,虽然很多学者在关注大学生心理资本方面的理论研究,但是研究成效并不是很大,具体运用也不够有效,在大学生心理资本方面的研究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也依然存在很多不足。总的来说,大学生心理资本研究存在的问题主要有:研究方法单一,研究深度较浅,研究所涉及的范围不够全面等。也因此导致大学生心理资本理论研究的作用及价值并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

二、大学生心理资本的特征分析

现在的大学生多为“九零后”,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较为富裕,家庭教育较少、市场经济影响和外国文化入侵是他们成长的主要社会背景[9]。多元化思想观念及价值取向、容易接受新生事物成为他们的心理状况的主流。他们的意志力较脆弱,追求个性,思想活跃,注重个人职业理想[10]。

根据心理资本的界定:在自我效能感的维度上,常认为有一种一般性的自我效能存在,即一种总体性的自信心[10]。受多元化价值观影响,大学生敢于挑战和接受新鲜事物。从以往对大学生的理论研究分析可知,除个别差异外,在校大学生自我效能感总体状况良好;在希望这一维度上,面对学习压力、就业压力及时代赋予的责任时,尤其是严峻的就业形势面前,绝大多数人能以积极乐观的态度来应对[11]。从以上的分析可知,大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和希望维度方面表现得比较好,这对他们的乐观维度产生积极的作用;对于坚韧性而言,生活在物质条件丰富的时代,大学生承受生存压力较小,在吃苦耐劳和抗挫折能力方面表现得有些欠缺。

从心理资本划分的四个维度可知,在当代大学生身上自我效能感、希望和乐观这三个维度较容易展现出来,而坚韧性这一维度则较为困难。就总体而言,按照四个维度的划分观点对当代大学生进行分析,除少数方面存在一定的欠缺外,大学生心里资本大部分较为富足,这些虽然与出生背景有密切关系,但也是可以经过后天努力改变的。这与西方学者Suzanne.J.P所提出的观点类似:心理资本与人格特征有些明显的区别,虽具有稳定性和一致性,但可通过后天努力来改变。因此,心理资本的构成对于大学生的而言,若他们得到恰当的指导教育,再经过自身的努力,心理资本的构成可以朝着对自身有利方面而发展。

三、促进大学生心理资本研究的建议

(一)把大学生群体列为主要研究对象

虽然在进行研究时也涉及到管理学中的心理学的相关原理,但这样研究所得出的结果很难运用到在校大学生的身上,而是更适用于政府或企业的管理,因此,目前对于心理资本的研究和运用多是针对社会一般人员或者是企业职工。在校大学生虽然具有较好的知识储备,但缺乏社会经验,这导致他们的世界观及价值观与社会人员有着较为明显的不同[12]。可见,当前立足于社会人员的心理资本研究结果对于大学生的教育培养不一定完全适用。因此,在进行心理资本研究时,应该将在校大学生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从学生这样一个特殊群体的角度进行研究,这样子研究所得到的结果对于在校大学生才会可能更有实际的指导意义,才更有利于促进高校教育和人才培养。

(二)将心理资本的研究本土化

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人们的价值观等有着明显的区别[12]。心理资本是西方经济学家结合人才资源和心理学的理论,依据社会资本理论、人力资本理论及积极资本理论所提出来的[13]。在国内,对心理资本的研究和运用大多仍然是使用西方文化学者所提出来的观点,这在本土化的进程中虽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没有形成一套本土特点的理论。大学生是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群体,他们是国家建设的栋梁,他们又是特殊的一代,其心理状况更深受社会关注对他们的心理资本研究,不论理论指导还是方法或研究结果的运用的运用都应将其本土化。

(三)改进研究方法

问卷调查法是当前心理资本理论研究常用的方法,这类研究方法虽然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快速地获得预先设计所需要的大量数据信息,但也具有问卷的设置科学与否、所选择的样本合理与否、在数据统计分析时自身所带误差等缺陷。这些缺陷是调查方法本身固有的,难以完全消除,需要其它研究方法进行辅助,尽量做到质与量相结合的研究。另外,在研究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时也要将社会成员这一普遍群体纳入其中,进行比较分析,深入研究大学生心理资本。此外,当前研究所使用的理论工具基本都是从经济学领域演变过来,在校大学生心理资本研究的工具还没有相应的校准化,这些需要在今后的研究中多加强。

(四)引进作用机制

第4篇

关键词: 大学生 心理健康 成才 心理调节

心理健康是指具有正常的智力、积极的情绪、适度的情感、和谐的人际关系、良好的人格品质、坚强的意志和成熟的心理行为等。心理健康与一个人的成就、贡献、成才关系重大。心理健康是大学生成才的基础:1.心理健康可以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健康的心理品质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基本要求,也是将来走向社会,在工作岗位上发挥智力水平、积极从事社会活动和不断向更高层次发展的重要条件。我们应充分认识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的和谐发展,是以健康的心理品质作为基础的,一个人心理健康状态直接影响和制约其全面发展。2.心理健康可以使大学生克服依赖心理,增强独立性。大学生经过努力的拼搏和激烈的竞争,告别了中学时代、跨入了大学,进入了一个全新的生活天地。大学生必须从靠父母转向靠自己。上大学前,在他们想象中的大学犹如“天堂”一般,浪漫奇特,美妙无比。上大学后,紧张的学习,严格的纪律,生活的环境,使他们难以适应。因此,大学生必须注重心理健康,尽快克服依赖性,增强独立性,积极主动适应大学生活,度过充实而有意义的大学生活。3.心理健康是大学生取得事业成功的坚实心理基础。目前我国大学毕业生的分配工作已发生了很大变化,大学生都实行供需见面、双向选择、择优录用等方式,择业的竞争必然会使大学生心理上产生困惑和不安定感,惊叹“皇帝女儿亦愁嫁”。因而,面对新形势,大学生要注意保持心理健康,培养自立、自强、自律的良好心理素质,锻炼自己的社会交往能力,使自己在变幻复杂的社会环境中,做出选择适宜自己角色的正确抉择,敢于面对困难、挫折与挑战,追求更加完美的人格,为事业成功奠定坚实的心理基础。4.心理健康利于大学生培养健康的个性心理。大学生的个性心理特征,是指他们在心理上和行为上经常、稳定地表现出来的各种特征,通常表现为气质和性格两个主要方面。气质主要是指情绪反映的特征,性格除了气质所包含的特征外,还包括意志反映的特征。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特征普遍表现为思想活跃、善于独立思考、参与意识较强、朝气蓬勃的精神状态,等等,这些有利于大学生的健康成长。

教育部印发的《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要求各地教育部门和高校充分认识加强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明确了当前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主要任务:依据大学生的心理特点,有针对性地讲授心理健康知识,开展辅导或咨询活动,帮助大学生树立心理健康意识,优化心理素质,增强心理调适能力和社会生活的适应能力,预防和缓解心理问题。帮助他们处理好环境适应、自我管理、学习成才、人际交往、交友恋爱、求职择业、人格发展和情绪调节等方面的困惑,提高健康水平,促进德智体劳等全面发展。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新形势下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是高等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就要求学校对大学生进行心理测试,分析和研究大学生的心理状况,开展心理咨询活动,教育和引导大学生不断地加强心理品质修养和锻炼,为成才打下良好的基础。

那么,如何消除他们的心理障碍,使其顺利成才呢?其具体的途径和方法如下:

(一)培养良好的人格品质。

良好的人格品质首先应该正确认识自我,培养悦纳自我的态度,扬长避短,不断完善自己。其次应该提高对挫折的承受能力,对挫折有正确的认识,在挫折面前不惊慌失措,采取理智的应付方法,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挫折承受能力与个人的思想境界、对挫折的主观判断、挫折体验等有关。提高挫折承受能力应努力提高自身的思想境界,树立科学的人生观,积极参加各类实践活动,丰富人生经验。

(二)采用科学的生活方式。

生活方式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已为科学研究所证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指生活有规律、劳逸结合、科学用脑、坚持体育锻炼、少饮酒、不吸烟、讲究卫生等。大学生的学习负担较重,心理压力较大,为了长期保持较高的学习效率,必须科学地安排好每天的学习、锻炼、休息,使生活有规律。学会科学用脑就是要勤用脑、合理用脑、适时用脑,避免用脑过度引起神经衰弱,使思维、记忆能力减退。

(三)加强自我心理调节。

自我调节心理健康的核心内容包括调整认识结构、情绪状态,锻炼意志品质,改善适应能力等。大学生处于青年期阶段,青年期的突出特点是人的性生理在经历了从萌发到成熟的过渡之后,逐渐进入活跃状态。从心理发展的意义上说,这个阶段是人生的多事之秋。这是因为,经验的缺乏和知识的幼稚决定了这个时期人的心理发展的某些方面落后于生理机能的成长速度。因而,在其发展过程中难免会发生许多尴尬、困惑、烦恼和苦闷。另外,我国正处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战略目标的关键时期。社会情况正在发生复杂和深刻的变化,社会竞争日趋激烈,生活节奏日益加快,科学技术急剧发展。这种情况也会在早晚要进入社会的青年学生中引发这样或那样的心理矛盾和心理冲突,例如父母下岗、家庭生活发生变故、学习成绩不佳、交友失败、失恋等。这些心理问题如果总是挥之不去,日积月累,就有可能成为心理障碍而影响学习和生活。让学生正视现实,学会自我调节,保持同现实的良好接触。进行自我调节,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去改造环境,努力实现自己的理想目标。所以大学生在学生过程中应学会自我心理调适,做到心理健康:1.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学习是大学生的主要任务,有了学习兴趣就能够自觉地跃入浩瀚的知识海洋里遨游,拼命地吸取新知识,发展多方面的能力,以提高自身素质,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2.保持乐观的情绪和良好的心境,大学生应保持积极乐观的情绪、愉快开朗的心境,对未来充满信心和希望,当遇到悲伤和忧愁的事情要学会自我调节,适度地表达和控制情绪,做到胜不骄、败不馁、喜不狂、忧不伤。3.保持和谐的人际关系,乐于交往。心理健康的学生乐于与他人交往,在交往中能用理解、宽容、友谊、信任和尊重的态度与人和睦相处。通过人际交往,使他们能够认识大学生的社会责任,培养遵守纪律和社会道德规范的习惯。增强心理适应能力,能与他人同心协力、合作共事,与集体保持协调的关系,保证大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4.保持良好的环境适应能力。对大学生心理产生影响和作用的环境包括生存环境、成长环境、学习环境、校园环境等。

(四)积极参加业余活动,增强社会交往。

丰富多彩的业余活动不仅丰富了大学生的生活,而且为大学生的健康发展提供了课堂以外的活动机会。大学生应培养多种兴趣,发展业余爱好,通过参加各种课余活动,发挥潜能,振奋精神,缓解紧张,维护身心健康。通过社会交往才能实现思想交流和信息资料共享。增强社会交往可以不断地丰富和激活人们的内心世界,有利于心理保健。

(五)求助心理老师或心理咨询机构,获得心理咨询知识。

心理老师具备了较雄厚的理论功底和生活实践经验,对学生所面临的心理问题具有良好的解答方式和处理技巧。大学生在必要时求助于有丰富经验的心理咨询医生或长期从事心理咨询的专业人员和心理老师。心理咨询是指通过人际关系,运用心理学方法和技巧,帮助来访者自强自立的过程。从心理咨询具有治疗功能的角度来说,心理咨询属于心理治疗,作为一种治疗方法和治疗手段,心理治疗的对象主要是正常人和有轻度心理障碍的人。通过咨询者与求询者的交谈、指导,针对求询音的各种心理适应和提出的问题,帮助求询者正确地认识到自身心理问题的根本原因;引导求询者更为有效地而对现实,为求询者提供建立新型人际关系的机会;增加求询者的心理自由度,帮助求询者改变过去的心理异常,最终恢复健康的心理。心理咨询兼有心理预防和心理治疗功能,通过心理咨询,为咨询对象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心理环境和条件,提高其精神生活质量和心理效能水平,以实现降低和减少心理障碍,防止精神疾病,保障心理健康。

学习是一项艰苦的脑力劳动,在学习过程中会遇到许多困难和挫折,所以大学生要取得优秀的学习成绩,掌握更多的科学文化知识,没有意志,没有不屈不挠的向上精神是不可能的。要有健康的心理,以积极进取、服务于社会的人生观作为自己人格的核心,并以此为中心把自己的需要、愿望、目标和行为统一起来,树立远大理想,“以天下为己任”,从而产生强大的学习内驱力,推动大学生努力完成学业,自觉攀登科学高峰。心理健康是大学生掌握文化科学知识的重要保证,有了良好的心态,不仅能取得好的学习效果,而且有益于终身的发展。如果离开良好心理,就培养不出具有先进文化知识的合格大学生。综上所述,心理健康教育不仅是提高大学生整体素质的要求,而且是大学生全面发展,成为“四有”人才的重要保证和基础。

总之,大学生要做到心理健康,力求身心健康是关系到成才的头等大事。只有健康的心理素质和健康的生理素质相结合,加之其他积极因素的相互作用,大学生成才才有了可靠的内在条件,一颗颗人才的新星才有可能升起。

“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弱,则国弱,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梁启超先生这一名言震荡着一代代年轻大学生的心灵,大学生要以良好的心理素质迎接未来的挑战,为国家的富强奉献自己的青春。

参考文献:

[1]陈选华.大学生心理学基础.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9.3.

[2]吴汉德.大学生心理健康.东南大学出版社,2003.8.

第5篇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亚健康,成因,建议

一、心理健康与亚健康的界定

心理健康一词最早是由美国精神病学家斯惠特提出的。它是指人的内部心理和外部行为和谐、协调,体现在理想境界、智能发展、情绪、情操、意志、性格、人际关系等方面。

“亚健康”是近年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一个新概念,是指身心处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状态,故又有“次健康”、“第三状态”等称谓,是机体在内外环境的不良刺激下引起心理、生理发生异常变化,但尚未达到明显病理性反应的程度的一种状态。

据一项对大学生的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的亚健康状态主要表现为:人生目标茫然,学习目标不明确,生活目标随波逐流,自卑与自负两极振荡,恐惧失败,对自我发展的心理预期也会变得不确定,内在潜能不能够充分发掘。

二、高职大学生心理亚健康的表现

(一)在环境变化后产生心理焦虑。主要表现为在生活的环境发生变化后不能很快地适应,把自己封闭起来,不愿与外界接触,产生焦虑的心理现象.在大学生中容易出现这种心理状态的是大一新生,他们完成了从中学到大学的人生转折,学习方式发生了改变,周围的生活场景也变得完全陌生,和同学都要从新朋友做起,因此心理会发生很多的变化, 也就导致了大学生对于环境的变化不能适应。

(二)在人际交往中偏执易怒。大学生缺乏社会生活的经验和与人交往的阅历, 因为自小到大受到的教育都是与陌生人保持距离,因此难免经常对一些事无端生疑、猜忌;或无中生有的把一些无关联的事联系在一起怀疑;或者经常不顾事实和现状,凭自己情感任性行事,一旦没有达到自己目标或一再受挫,表现为极易生气发火,情绪非常不稳定,自控力差,并且严重者出现一些不计后果的行为。

(三)缺乏学习的激情。大学生完成了从中学到大学的人生转变,中学的被动学习转变为大学的主动学习, 许多大学生不能适应这种学习方式的转变,感觉人生目标茫然,不知道自己的人生价值是什么,因而,在学校中无所适从,像无头苍蝇一样,学习目的不明确,缺乏学习动力,自律性比较差,不能进行自主地学习,因此在学习内容、学习难度和学习成绩等方面的变化都会引起大学生的心理状态发生变化, 这也是导致大学生心理亚健康状态的主要因素之一。无目标感是指缺乏成就意识,因而导致人生缺乏导航系统、无方向感。许多女大学生生活随波逐流,常有无意义感、无力感伴随。

三、高职大学生心理亚健康的成因分析

(一)社会原因。随着社会竞争的不断加剧, 紧张的就业环境给大学生带来巨大的心理压力.。大学生一边在努力的学好专业知识,完善自身的技能,一边积极寻求工作机会,使大学生遭受严重的心理负担。而普遍存在就业时 “高不成,低不就”的现象,更容易产生自卑等心理亚健康的现象。

(二)学校原因。大学生来到新的校园环境,远离熟悉的父母、师生和朋友,开始独立自主的生活, 对生活和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和困惑只能自己解决。稍遇困难就会引发失眠、食欲不振、焦躁等亚健康的症状。

(三)家庭因素。随着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 现在的大学生很多是独生子女,在家里受到父母的宠爱,生活条件也比较优越,因此心理成熟时间会相对较晚,容易产生孤僻的性格。另外,我国部分家庭特别是农村家庭对于子女的大学学费和生活费用提供存在一定的难度,有的家庭贫困的学生心理自卑,怕别人讥讽,因此会造成不良的心理反应,出现心理亚健康的问题。

(四)个人原因。有一部分学生由于学习方法不当,导致考试出现“红灯”,于是产生较强的失落感、挫折感。另一部分学生在人际交往和集体生活中出现这样那样的矛盾,于是采用自私、冷漠的态度对待别人和集体,其智力上的成熟与心理上的幼稚形成很大的反差,内心又经常处于矛盾心理之中,常常是在内心焦虑中度过。

四、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一)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应对心理亚健康最有效的办法是调动个体自身的积极性。提高其心理免疫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心理健康教育的重点在于心理健康知识的宣传,通过多种途径让学生了解心理健康的基本常识,把握自己的心理状态,激发其自我调控的潜能,掌握自我心理调节的基本方法。

(二)建立学生心理健康互助机制。同学和朋友是大学生首选的倾诉对象,他们也可以起到心理疏导的作用,但这种作用是自发的、随意的。心理健康教育机构应该对学生进行适当的培训,在大学牛群体中建立心理健康互助机制,以此来及时掌握学生心理健康的状态,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

(三)鼓励学生通过正常方式宣泄情绪。大学生心理亚健康问题常常通过不良情绪表现出来,宣泄是在大学牛调控不良情绪的有效方法之一。健康的宣泄方式可以使不良情绪得到宣泄,而不健康的方式则可能引发更深层次的不良情绪。要根据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开展各种健康的活动。让学生的情绪通过健康的方式得到宣泄。

(四)建立大学生心理危机预警系统。心理危机是心理亚健康状态的极端表现,表现为个体应对问题时感到无能为力,心理失去平衡等。出现心理危机的大学生若不能得到及时地干预,就可能出现自杀、伤害他人等极端反应。因此要建立心理危机预警系统,对大学生的心理危机情况进行监控,及时干预可以有效地降低心理危机向心理疾病转化的风险。

参考文献:

[1]段丹东 大学生心理亚健康的原因及对策思考[期刊论文]-岁月(下半月)2010(9)

第6篇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健康需求;心理健康教育

一、问题的提出

准确地把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和实施过程是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实效性的第一步。本研究旨在了解和掌握大学生对心理健康知识和技能的需求,为有针对性地、有侧重地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依据。

二、研究对象

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在九江学院抽取大一至大四年级的学生共500人,问卷回收后,经仔细筛选后保留有效问卷384份,有效率为76.8%。其中,大一114人,占29.7%,大二155人,占40.3%,大三61人,占15.9%,大四54人,占14.1%;男生184人,占47.9%,女生200人占52.1%;专科生186人,占48.4%,本科生198人,占51.6%;理工科类151人,占39.3%,文科类179人,占46.6%,艺术类54人,占14.1%。

三、调查结果分析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知识需求

1.自我意识方面

调查显示有146人(38.1%)对自己的态度不够积极; 74人(19.3%)认为自己的自尊心不强;明确表示对自己不满意的学生有152人,比例高达39.6%。还有79人(20.6%)不确定自己的表现。这表明自我意识教育的重点应是帮助学生实现自我悦纳,形成积极清晰而稳定的自我概念。

2.在校适应方面

有287人对学校存在明显的消极情绪体验,感到空虚无聊,占总人数的74.7 %。,他们当中绝大多数人(337人,占87.8%)渴望结束彷徨找到新的目标。因此,生活适应辅导的主要内容是帮助学生寻找新的学习和生活目标,进行大学生涯规划。

3.学习方面

有45.5%的学生(175人)选择如何维持激情和学习动力是最需要解决的问题,23.7%的学生需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其次是找到合适自己的学习方法和管理策略是提高学习效率的最佳方案,只有2.3%的学生把缓解学习压力放在最突出的位置。所以学习心理辅导要突出学习动力和激情的维持、学习方法和策略的教学。

4.人际关系方面

在改善人际关系方面,122人(占32%)最想学习的是交往技巧,希望提高自信心和处理人际冲突的能力的学生各占26.6%,只有14.5%(55人)的学生认为改掉自己的毛病和缺点是改善人际关系的主要手段。这就说明人际关系辅导要强化交往技巧和艺术以及自信心训练。

5.恋爱与性的问题

大学生在恋爱过程中最为关注的问题是如何处理爱情与学业的关系和理解爱的涵义。对于与性有关的知识,230(占59.9%)位大学生最希望了解的是性生理和性心理知识,其次为性道德、法律知识,有7%和7.6%的学生分别选择了最希望了解婚前的后果和避孕知识。恋爱心理辅导着重帮助学生学会兼顾学业、理解爱的内涵。尽管只有11人(2.9%)选择了学会承受恋爱挫折但是由于大学生的情绪调控能力有限,失恋后常常导致严重后果,因此引导学生承受爱情挫折也是重中之重。性健康教育的重点则是性生理知识和性心理知识、性道德和法律知识。

6.情绪稳定方面

调查中有6%的学生认为自己的大学生活并不愉快,15.6%的学生不确定自己大学生活的感受; 46.1%的学生(177人)希望自己能保持乐观愉快的心境,希望自己具有克服不良情绪的能力的学生比例有39.6%,同时有306人认为自己的情绪调控能力有待提高,约占总人数的79.7%。反映出大学生对自己情绪稳定和成熟的要求。所以情绪调控的重点是培养学生乐观的心态和克制情绪的方法和能力。

7.意志品质方面

当问到是否能坚持一件事时,265位(69%)学生回答无法长时间坚持下去;当学习和娱乐发生冲突时,只有21.1%的学生选择先学习,还有217人(56.6%)的人摇摆不定,不能肯定自己的选择,25.2%的学生明确表示自己会选择娱乐。说明大学生的意志品质需要得到进一步完善,尤其是坚持性和自制力,自觉性和独立性也是许多大学生有待改进的方面。所以意志品质优化的是大学生意志品质训练的重点,尤其是坚持性和自制力。

8.就业方面

对于如何更好地为求职和就业作准备,164人(42.7%)选择了进行生涯规划发展相关能力,其次选择如何提高自信迎接挑战的人有34.4%,人数为132。就业心理辅导的重点是配合就业指导工作帮助学生进行生涯规划,提高学生自信和就业竞争力。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时间要求

有84.9%的人认为心理健康教育应当根据不同时期学生的不同需要来进行,大一年级主要进行学习心理辅导(选择人数为和百分比分别为272人,70.8%)、生活适应辅导(260人,67.7%)、自我意识教育(209人,54.5%)和人际关系辅导(151人,39.4%);大二年级主要进行恋爱心理辅导(240人,62.5%)、性健康教育(170人,44.3%)、人际关系辅导(170人,44.3%)和情绪调控指导(99人,25.8%),大三大四可以将就业心理辅导(364人,94.8%)、意志品质训练(172人,44.9%)、情绪调控辅导(163人,42.5%)和性健康教育(86人,22.5%)作为主要内容。可以看到,不同年级的教育内容有所交叉,说明大学生的需要具有阶段性和连续性的特点。

四、结论

通过调研不难发现,大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内容需要和时间要求是有所侧重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选择和课程安排要以学生的实际需要为依据,什么时候安排什么内容,要贴近大学生心理需要,才能更好地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服务,提升学生的心理健康素质。

综上所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和教学较为合理的安排是:

第7篇

Abstract As society changes, increasing students' psychological health problems caused great concern in the community. Students' mental health problems mainly in learning, interpersonal, love and so on. On the basis of analysis of the problem based on the proposed establishment of an early warning mechanism and improve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and other aspects of countermeasures.

Key words college students; mental health; problem; countermeasures

伴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以及社会需求的增强,我国高等教育的普及率逐年提高。高等教育的入学门槛降低,录取人数逐年增多。据相关统计数字显示,在提出扩大招生规模的第二年,2000年的招生规模约为200万人左右,而截止到2015年,我国普通高等教育招生的规模达到了700余万,十五年的时间里增长了500余万。大学生这一群体的规模日渐扩大,对于提高全民的科学文化素养和促进经济社会的良性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作为掌握专业知识、拥有新思想的前沿力量以及推动经济社会进步的有生力量,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以及成长都备受社会各界瞩目。社会各界期望大学生具备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专业的知识技能以及健康的心理素质。

然而,高校的培养结果与社会各界对大学生的期望总是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其中表现最为突出得就是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素质有待增强,近年来各地频发的大学生自杀现象更是引发了社会公众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广泛质疑。与其他问题相比,心理健康问题具有根本性、全局性的影响,心理健康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大学生个体的专业学习能力与道德塑造。有鉴于此,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方面的研究刻不容缓。笔者拟对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进行梳理,并根据自己多年的教学观察提出相应的改善路径,以期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有所裨益。

1 相关概念的界定

概念是逻辑思维的起点,同时也是我们进行相关研究的基点。“一个探索者在任何领域中的工作总是从创造该领域中有用的语言和概念开始的”①准确的概念才能保证我们研究的准确性以及逻辑的清晰。

(1)大学生。在我国,大学教育层次包括专科、本科、硕士、博士四级教育体系。相应得大学生的外延就包括专科生、本科生、硕士研究生以及博士研究生。硕士博士教育是在接受了一定年限的高等教育之后的深造阶段,其心理健康教育与刚迈入高等教育门槛的专科生、本科生有很大差异。本文拟定的研究范围较大学生的外延较小,仅仅包括参加普通高等教育统一考试而录取的专科生、本科生。

(2)心理健康。心理健康的定义是一个众说纷纭的标准。不同的学科,甚至同一学科的不同学派给心理健康下的定义都不尽相同。无论是统计学、社会学还是专业的医学领域都试图对心理健康下一个统一的定义。然而,纵观国内外的各种定义,要么就是过于抽象以及空范,要么就是描述性强而缺乏一定的理论性。这一定义所表现出的不统一性反映了心理健康领域研究的复杂性,同时也说明心理健康这一概念的解析不仅仅是一种纯粹的心理学、医学研究的范畴,它的内在也蕴含了社会观念、社会态度以及社会环境等相关问题。对于非专业出身的笔者来讲,明确心理健康的定义实有难度。因此,笔者根据多年的经验仅作些浅显描述,以收抛砖引玉之效。

笔者认为,心理健康是一种主观内心与客观环境相互协调、相互和谐的一种持续而又积极愉快的心理状态。在这样一种状态下,人可以积极成长来实现自己的潜能与价值,当主客观发生不协调时能够自主调整而恢复到原来的协调和谐状态。

2 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表现

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不是某种单一的问题,而是各种心理问题的集合。有的学生只有一种问题,而有的学生身上则表现出几种心理问题。根据笔者多年的从教经验,大学生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环境适应问题。心理学研究表明,熟悉的环境会给人带来一种安定感、安全感,而陌生的环境容易令人不安而产生相应的心理问题。尤其是对于心智尚未成熟的大学新生更是如此。大学新生从高中校园走向大学校园,从熟悉的故乡走向陌生的他乡,面临着生活氛围变化,陌生人相处以及语言、饮食习惯这样一种适应过程;而且对于很多习惯了受宠而不独立的学生而言,需要自己独立决定某些问题,自己独立动手从事某种活动。无论是生存环境的改变还是学会独立的过程,都会给新入学的学生带来一定的困惑与不安。如果这种困惑与不安不能被学生个体进行有效调适,将会产生诸如迷茫、困惑以及没有安全感的心理状态,从而出现因环境不适应而带来的焦虑、抑郁、挫折等心理体验,严重影响学生的学习生活及健康成长。

(2)学业方面的心理问题。学习乃学生的天职,学习是学生在大学期间的主要活动。大学的学习内容、方法以及授课方式与中学阶段有很大的差异,部分同学不能够很快接受这种差异并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而出现了相当程度的心理问题。一是因自我定位不准而产生的心理问题。部分学生在进入大学前是学校的尖子生,是老师、同学以及家长心目中的宠儿。带着这种优越感的学生在面对其他比自己更优秀同学时则显示出了一定的落后。如果不能够准确自我定位,这部分学生将会产生相应的心理问题,如自卑与嫉妒心理的加强。二是学习动力不足带来的心理问题。从争分夺秒、严格管理的高中到学习氛围相当宽松的大学,失去了原有的约束,一些同学开始自我放纵而不认真学习,带来的结果就是课程的重修甚至被勒令退学。许多同学因此感受到强烈的心理压力而出现心理过于焦虑、紧张等心理问题。

(3)人际交往方面的心理问题。人是群居性动物,每个人都有人际交往的内在需要。人际交往能力越来越成为社会衡量一个高素质人才的重要指标,因此在迈向社会的最后“加油站”里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成为大学教育的重要部分。但大学有着与高中阶段完全不同的人际交往环境:同学生源地多元化,同学的家庭背景不同,生活喜好及行为偏爱出现较大的差异。能否认识这种差异并且相应得进行人际交往的调整成为理顺自身人际关系的关键。然而在大学新生当中普遍存在着对差异认识不到位以及人际交往技能的缺陷的问题。再加上独生子女中存在着过于自我、唯我独尊、任性等问题更是加剧了大学新生的人际交往障碍。人际交往障碍的出现导致一些学生出现人际交往恐惧、紧张不安、焦虑抑郁以及人际交往挫折增强等心理问题,严重影响这个体的健康成长以及同学之间关系的和谐稳定。

(4)婚恋及性心理方面的问题。大学生大部分处于18~25岁之间,这个阶段的学生处于生理发育的成熟期,对异性、爱情、性体验有强烈的追求欲。然而大学生对爱情与性存在着一定的认识模糊,对恋爱发生与维系的各种准备不足,无法正确处理恋爱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与矛盾,在性方面缺乏有效的安全保护措施以及性道德不成熟。发生在恋爱与性中的种种问题超出了他们的心理承受度以及自我解决的能力,从而使得一些学生在情感上出现障碍,常常因为恋爱问题出现迷惘焦虑,压力大等心理问题,甚至出现自杀等极端事例。

3 培养大学生健康心理的路径分析

根据上文的分析,造成大学生产生心理健康出现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因此在培养大学生心理健康的路径上也应有多元化的选择。

(1)建立同学―辅导员―学校心理咨询机构三级预警机制。任何问题的产生都是一种过程而不是一个时间点,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也是如此。心理问题发生之前,总会有一些比较异常的微小行为出现,如沉默寡言,逃课厌学,神情恍惚等情况。为了防止心理健康问题出现,应该在这些异常行为出现时进行早期干预。同寝室的学生在生活中联系紧密,是发现这种异常行为的最佳人员;辅导员作为班级思想政治教育以及心理健康教育的直接责任人,在班级管理中发现相应的问题时应及早介入;学校的心理咨询机构经常接待出现心理问题的学生,在发现苗头性问题时,心理咨询机构应及早对学生采取相应的心理干预,防止问题的恶化。

(2)强化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地位。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培养大学生健康心理的重要手段,是通过课堂教学形式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的主要抓手,因此必须强化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地位。高校在课程设置中必须给心理健康教育课安排出足够的学时,不得随意更改、取消相关课程的设置,在师资力量配备以及硬件设施安排上必须给予同其他专业课程同等的投入。另外,鼓励专业课程的老师在讲授专业课程中加入相应的同本专业相适应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使心理健康教育的覆盖面得到扩大。

(3)发挥校园文体活动的作用。校园文体活动承载着一所高校的校园文化,同时丰富而健康向上的校园文体活动对于培养大学生健康的心理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学生社团是大学生兴趣的集合体,对于丰富学生课外活动,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大有裨益。高校应鼓励并支持学生社团的健康发展,发挥他们在凝聚学生,增进人际交往方面的作用。同时,高校党委、团委、学生会等组织应根据教学安排组织相应的文体比赛,如运动会、演讲比赛。鼓励并吸引广大学生积极参与,在参与中增强学生与他人、与集体和谐相处的能力,并且在丰富的活动中释放他们的各种压力。

第8篇

(一)由自卑产生的孤独、排斥心理,造成人际交往困

难贫困大学生往往很少参与集体活动,政治参与、社会参与较少与人群格格不入。大部分贫困大学生有着与同学和不来,感觉自己很孤独,交不到朋友想法,特殊的生活环境造就了其自卑的心理,又由于早熟使其有着强烈的自尊心,在两种矛盾心理的影响下使其在人际交往中出现不同程度的困难

(二)敏感、早熟的特点容易造成性格缺陷

由于家庭的原因,贫困大学生往往容易早熟。对自身和家庭的客观认识使其明白只有发奋努力才能改变现状。由于经济上的贫困导致受教育的不平衡使贫困大学生容易产生强烈的心理冲突。对涉及他们自身、家庭的事情。他们会变的非常敏感,怕被同学嘲笑,对同学产生戒备心理和怀疑心理。对受教育的渴望和现实的困扰使其身心备受折磨。甚至产生性格缺陷。在生活中若谈及家庭方面的因素,贫困大学生往往表现出主动的回避和掩饰。如家长的文化水平,家庭的收入等。

(三)抑郁、自闭以及消极的生活态度

由于贫困大学生的家庭对子女抱有很高的期望,或者贫困大学生想要改变自身的这种现状,他们往往会对未来生活充满憧憬但由于自身条件限制,往往表现出信心不足、逃避等态度。据调查显示,贫困大学生的抑郁症、自闭症的比例比正常群体子女要高很多。不少贫困大学生由于自卑导致自轻、自贱,抑郁孤僻,自我封闭对生活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采取消极的生活态度。

二、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产生原因

(一)家庭原因是造成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主要因素

家庭原因又分为经济方面的因素、家长文化水平方面的因素、家庭环境方面的因素。贫困家庭的子女虽然大部分能够正确的面对贫困,发奋图强,但也有相当一部分不能正确面对,从而产生消极的心态,从而产生很大的压力,又不知如何处理、缓解压力,从而形成自卑、孤僻的}L}理。而经济贫困往往导致知识贫困。经济影响一个人生活等方方面面,贫困家庭为供子女上学会付出很大的代价,父母由于没有或少有经济来源,提供给子女的经济资源也很有限。家庭环境因素也是影响子女心理健康的一个因素。家庭的不和睦、父母离异等,或多或少会对其子女造成心理阴影,长此以往,导致其子女出现孤僻、自闭等症状。

(二)自身方面的原因

弱势群体自身方面的原因,主要指生理方面和心理方面。生理上的缺陷会造就贫困大学生的自卑心理,使其在人际关系交往中出现问题。由于家庭的影响,贫困大学生往往过早的面对社会,导致其早熟,与同学格格不入。不善于与人交流,在社会上难以立足。

(三)学校教育不当是导致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加重

学校的教育不当也会影响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在当今中国的教育体制下,学校片面的追求教学质量,不重注素质教育,只重视尖子生,忽视甚至歧视差生等。教师的言行往往会影响到学生。教师不尊重学生甚至恶言相向,不仅会导致学生产生“自己有问题”的想法,也会造成其他同学对其的排斥。从而更容易使其形成自闭的心理。

(四)社会方面的原因是对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延伸

贫困大学生由于其自制力差,加上自卑的心理,很难抵御来自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从而影响贫困大学生的学校、生活和人格的发展。而人们往往对贫困大学生有着种种看法,将贫困大学生置于一张无形的大网之中,使其承受更大的生活压力。而贫富差距会使其差生不公平感,对生活和目标失去信心,难以在社会上立足。

三、解决弱势群体心理健康问题的一些探讨

(一)学校对贫困大学生教育起主要作用

学校是贫困大学生最早接触社会的场所。老师、学校环境、同学对其有着方方面面的影响。贫困大学生由于其各方面的限制,使其很难和正常群体享受平等的教育权。教育投入的不足及利益驱动,造成经济条件好的家庭用钱能够弥补分数的不足。贫困大学生家庭则很难有选择的机会,甚至承受不起高额的学费。因此,解决问题要从如何保证平等的受教育权说起。规范学费,禁止择校,保证教育资源的平等分配让所有的孩子读得起数,上的起学。在保障了平等的受教育权的同时,也要保障贫困大学生在学校内享有的各项权利。在学校有着完善的制度保障也尤为重要。如,建立心理预防措施,开设心理辅导机构,由专业的心理辅导老师的对贫困大学生在学习、生活中产生的心理偏差进行疏导和纠正,开设心理辅导课,设立心理咨询室,加强学校和家庭之间的联系等,便于学校及时了解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并作出预防措施。

(二)家庭因素是影响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重要因素

提高家长素质尤为重要。家长素质决定家庭经济状况家庭结构。教养方式。提高家长素质是提高家庭教育水平的关键任务,是成功教育下一代的前提保证。政府应当建立家长学校,提高贫困大学生家庭的家长素质,组织贫困大学生的家长接受教育,免费为他们传授家庭教育知识,提高家长的教育素养和文化素养。家长的素质提高了,就可以有效克服贫困文化、价值观的扭曲和家庭教育的偏差问题。帮助贫困大学生的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和方法,让他们正确认识自己的孩子,了解他们的身心发展状况及存在的问题,自觉纠正或防止导致子女出现不良心理的家庭诱因,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帮助子女走出心里的困境。

(三)社会环境对贫困大学生有重大影响

第9篇

关键词: 大学生 心理素质拓展训练 心理健康教育

一、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状况及其存在问题

20世纪80年代以来,全国各地高校逐渐开始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设立心理咨询室,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开展系列心理活动等。很多高校还每年开展“5.25”大学生心理健康日活动或心理健康节、心理文化节活动等,引入了心理剧表演、心理电影赏析、团体心理辅导等,各类活动开展得如火如荼。然而,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效果并不是十分显著,而且仍然存在许多的问题和不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服务对象定位太狭窄。目前,很多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定位不恰当,把主要精力集中在对少数学生的心理咨询和心理干预上,过于突出了补救和矫治型为主的心理咨询模式。而实际上,这不管是从教育的公平上看,还是从心理健康教育的规律特点上看都是不合理的。有心理障碍的学生只是少数,大多数学生都处于正常的心理状态。为此,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不仅要面向少数有心理障碍的学生,更要面向全体学生,以提高每个学生的心理素质为重点,以促进每个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为旨归。(2)心理健康教育针对性不强。很多高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缺乏针对性,尤其是对“边缘学生”的关心和照顾缺乏,如贫困生、女生、非学生干部等。另外,不同学科、不同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有差别,根据学生性质因材施教,开展相应的心理健康教育,才能取得较好效果。(3)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重视不够。很多高校尤其是一些民办高校、地方高校等,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没有真正重视,存在专职心理工作人员缺乏,经费投入不足,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处于停滞状态的现象。(4)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单一化。目前,很多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主要有两种:一是开展预防性心理教育,如新生入学时的心理健康普查、心理健康教育讲座等;二是矫治型心理教育,如对学生实施个别心理咨询或治疗。事实上,发展性教育的对象更为广泛,因为它面向的是全体学生,培养全体学生具有坚强的意志力、良好的人格特征、充分的自信心和团队协作精神,这些都是心理健康教育的重点。

对于这些不足,广东省教育厅副厅长李小鲁在2009年11月份召开的首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国际论坛上指出,推进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面向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要在指导思想上实现两个转换:把主要面向少数学生的心理咨询转换成主要面向全体学生的普及型教育;把以补救和矫治型为主的咨询模式转换为以发展性和预防性为主的教育模式。要真正实现这种转换,需要转变指导思想,同时更重要的是引入创新的心理健康教育途径。

二、素质拓展训练的起源及内涵

(一)素质拓展训练的起源

素质拓展训练起源于欧洲二战时期的英国,当时主要为了训练水兵的生存能力,后来被推广到世界各地。训练目标也由单纯的体能训练、生存训练扩大到心理训练、人格训练、管理训练等。1995年拓展训练经由香港传入大陆,目前福建、上海、广东等地的户外拓展发展极快,这些经济较发达的城市早在几年前都已建立专业的拓展训练基地。很多城市已经将此训练的理念灌输到各个行业管理培训体系中。目前这种先进的训练方式主要流行于企业管理及销售团队等,在学校尚未被广泛应用。

(二)素质拓展训练的内涵

素质拓展训练主要以拓展游戏、拓展项目、预设情景等形式开展,注重参与者全身心投入,积极参与,用心体验,真诚感悟,不仅在身体上得到锻炼,在心理、精神层面也能够得到升华。素质拓展训练中更重要的是学会迁移,把活动中的体验和感悟,迁移到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与传统的知识技能培训所使用的说教和灌输方式不同,素质拓展训练是一种体验式训练,是对人的思想、意志、品质、能力、体力的磨练和考验,同时也是对人的合作精神、团队意识、临场经验的模拟和训练,是一种将素质教育与现实体验相结合的“实战演习”。拓展训练能激发个人潜能,有助于人培养乐观的心态和坚强的意志,提高沟通交流的主动性和技巧性,树立相互配合、相互支持的团队精神,极大增强合作意识,从而达到提高心理素质的目的。因此,这种训练方式成为学生学习生活经验、体验社会教育、形成正确的人际、情感和社会性价值观等教育目标的一个重要途径,可以作为开展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新形式。

三、素质拓展训练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的运用

将素质拓展训练应用到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可以使心理教育真正做到面向全体学生,切实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发掘大学生的潜能。

(一)素质拓展训练可以完成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任务

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主要任务是:根据大学生的心理特点,有针对性地讲授心理健康知识,开展辅导或咨询活动,帮助大学生树立心理健康意识,优化心理品质,增强心理调适能力和社会生活的适应能力,预防和缓解心理问题。帮助他们处理好环境适应、自我管理、学习成才、人际交往、交友恋爱、求职择业、人格发展和情绪调节等方面的困惑,提高健康水平,促进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素质拓展训练可以激发人的潜能,使人培养乐观的心态和坚强的意志,提高沟通交流的主动性和技巧性,树立相互配合、相互支持的团队精神,可以对环境适应、自我管理、学习、人际交往、爱的能力、情绪控制能力等方面进行专项训练,可以很好地完成了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任务。

(二)运用素质拓展训练促进新生适应

进入大学是人生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在这个转折点,新生需要面临很多的新任务,包括环境适应、人际适应、目标定位、社会角色定位等,这些都是成长过程的重要组成,需要面对极大的心理挑战。任何一项任务没有完成好都会对大学生涯产生重要的影响。素质拓展训练注重过程体验,通过游戏项目,让新生参与到团队中来,并从团队的互动中体验到人际沟通、信任、支持、感悟的力量,从而促进新生之间彼此很快就可以相互熟悉,相互了解,形成团队。此外,素质拓展训练对于提高新班集体的凝聚力,改善新班集体的人际氛围具有巨大的促进作用。为此,素质拓展训练应当是新生入学教育的必修内容。

(三)素质拓展训练可以提升学生的非专业素质

非专业素质是影响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之一,不同的行业,不同的就业岗位需要不同的非专业素质。例如,人际关系能力是管理人员的重要的胜任力特征;自信、灵活、主动和情绪控制能力等个人特质是客服人员重要的胜任力特征;自主创新是优秀软件开发人才必须具备的特质,等等。素质拓展训练可以根据具体的专业就业方向需求进行针对性的训练,提高与大学生的就业相匹配的非专业素质。

(四)素质拓展训练可以满足不同年级学生的需求

素质拓展训练对于不同年级的学生可以进行不同主题内容的训练。结合大学生心理发展规律,可以构建一个适合大一至大四不同年级学生心理特点和需要的大学生心理素质拓展训练体系。如针对大一新生的环境适应和人际沟通主题训练,针对大二学生的自信心、团队合作能力主题训练,针对大三学生的统筹协调、社会责任感和责任心主题训练,以及针对大四学生的面试技巧和就业压力管理训练等。

参考文献:

[1]李小鲁.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应面向全体学生的发展[C].首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国际论坛成果汇编,2009:4-10.

[2]张明霞,李颖杰.大学生心理素质拓展训练[J].国际中华应用心理学杂志,2006,3(3):234-235.

[3]唐新华.素质拓展训练在工程应用型本科学生逆商教育中的作用研究与实践探索[J].教育与职业,2009,9(27):160-162.

[4]陈沛娥.浅议户外素质拓展大一新生心理矛盾的调适[J].中南论坛,2009(1):6-7.

[5]钟向阳.高校新生心理适应素质训练手册[M].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8.

[6]桑志芹,邓旭阳主编.大学生心理素质训练[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8.

第10篇

中还指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主要任务为:根据大学生的心理特点,提升其心理素质,增强学生心理调适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心理健康意识, 预防和缓解心理问题,尤其在环境适应方面,人际交往方面,恋爱婚姻方面,职业规划、生命价值、人格完善和情绪调节方面给予学生心理疏导,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笔者作为多年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者, 认为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实现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是高等学校德育工作不可或缺的部分。那么, 高校如何教育和引导学生加强心理品质培养和锻炼呢? 具体途径和方法如下。

一、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格品质。

何谓良好的人格品质, 这是心理健康的一个重要标准。具有良好人格品质的人应该能够正确认识自我,能够悦纳自我,能够不断完善自我,同时具有一定的抗挫折能力,能够理性面对困难,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笔者在调研中发现,大学生处于成长关键期,对于他们而言, 在大学时期形成良好的人格品质非常重要。作为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要有意识提高学生自我认知能力,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种实践活动,丰富人生经验的同时形成良好的人格品质。

二、培养学生科学的生活方式。

笔者作为在高校中工作的教师, 不得不说现在大学生的生活方式都不太健康, 身体一般都处于亚健康状态。生活方式对于心理健康的影响已经被科学研究证明, 心理健康需要科学的生活方式提供载体。所谓科学的生活方式,具体为生活有规律、能够做到劳逸结合、能够科学用脑、不吸烟、少饮酒、注重健康饮食。相较于其他群体,大学生的生活学习负担较重, 心理压力较大, 自我约束能力不强,所以容易导向不科学的生活方式。但是笔者在调研中发现, 优秀的人才或者具有良好人格品质的人一般都具备科学的生活方式。

科学的生活方式每个人都能做到, 关键在于自身认识和自我约束能力。作为心理健康教师,有义务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引导他们认识到科学的生活方式的重要性,帮助他们能科学地安排好每天的学习、锻炼、休息,通过劳逸结合,提升自身全面素养。

三、培养学生自我调节能力。

自我调节包括调整自我认知结构、自我情绪调节、自我反省等。大学生正处于青春期, 其突出特点在于人的生理结构逐渐成熟,心理则起伏不定。原因在于经验的缺乏和知识的欠缺决定了这个时期的心理发展远远落后于生理发展,所以大学生心理发展在这个时期往往会发生很多令人尴尬困惑的事情。鉴于此,凸显了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 在这个社会转型期,社会发生着巨大的变化,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生活节奏加快,科技日新月异。这对于即将走入社会的青年人而言, 必定会在繁杂之中产生这样或那样的心理冲突。这些心理冲突的产生,解决不仅仅在于学校家庭,也在于学生个人的调节能力。所以作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不仅仅是传授心理学相关知识,最重要的在于将保持心理健康的理念给予学生,帮助学生在挫折和冲突中学会自我调节,学会正视现实。

四、鼓励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拓展社会交往。

随着国家的发展,作为个体人的社会化程度会越加明显,在这种情况下,没有谁能脱离社会存在,只有很好地融入社会、适应社会才能更好地实现自己的个性。所以对于大学生而言,他们应该多参加各种社会实践,了解社会,拓展社会交往。作为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要给学生提供各种社会实践机会,鼓励学生培养多种兴趣,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潜能。只有通过社会交往才能实现思想的碰撞和信息的共享,才能激活内心的世界,丰富人的经验,这样更有利于心理健康。

五、给予学生心理学基础知识,使其正确对待心理教师和心理咨询中心。

心理教师具有专业的心理理论知识和生活实践经验, 对于学生应该有良师益友般的魅力。遗憾的是,现在的大学生对于心理教师的认知存在两种截然不同的误区, 另一种认为心理教师或者心理咨询教师就是无所不能的神,过于依赖他们,忽视了自己的主观能动性; 另一种认为心理教师或者心理咨询教师和算卦的一样,就是故弄玄虚,不值得信任。

作为心理教师和心理咨询教师要让学生产生信赖感,一方面相信心理学,另一方面信赖心理教师。

大学生在必要时求助心理咨询教师是对自己负责任的表现。作为心理教师应该将这个理念传授给学生,让学生意识到心理咨询兼有心理预防和心理治疗功能,通过心理咨询能解决问题,最主要的是提高精神生活质量和心理效能水平,降低心理问题发生几率,减少心理障碍,进而保障身心健康。

六、推动生命价值教育,培养学生珍爱生命的意识。

大学生心理问题引起重视很大程度上源起于不断的大学生自杀事件。每年入学和毕业都是学生容易出现心理问题的高峰期,得不到及时的疏导,一些学生采取了极端方式解决问题。教育部日前印发的《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别指出了生命教育的重要性。相较于以往教育部对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指导意见,这次鲜明地指出了生命教育应放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 并且应该成为教师上课讲授的重点。笔者很赞同,这绝对是巨大的进步。

第11篇

关键词:大学生 心理健康 心理异常 矫治 对策

心理健康,从广义上讲,是指一种高效而满意的、持续的心理状态;从狭义上讲,是指人的基本心理活动的过程内容完整、协调一致,即认识、情感、意志、行为、人格完整和协调,能适应社会,与社会保持同步。健康的心理状态是一个人全面发展所必须具备的条件和基础。心理健康与一个人的成才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在不同的环境中都能保持一种健康的心理状态,对大学生们的生活、学习能力提高及人生价值的实现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竞争的日趋激烈,当代大学生承受着更多样的心理压力,从而导致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存在心理健康方面的问题。因此,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引导和教育已成为高校教育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

一、大学生心理异常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难以适应变化的生活环境

对于大一新生而言,大学是一个新鲜而又陌生的环境,与以往的中学、小学有着巨大的差别。他们对大学早已充满美好的期待和向往,而现实与向往的差距往往很大,比如,大学生仍然要学习;大学生活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大学的大部分时间需要自己去支配等。所有这些现实和他们原本的美好想象的落差使得他们不得不去面对。

(二)不善应对棘手的情感危机

大学生的年龄一般都在17—25岁之间,生理上的发育已经基本成熟,对异性十分好奇,非常渴望接触异性。所以,大学生谈恋爱的现象特别普遍。然而,由于大学生缺少与异往的经验,大学生很容易情感受挫,加之大学生的心理发育还没有完全成熟,心理承受能力有限,不善排解棘手的情感烦恼,从而使自己陷入情感危机,产生心理问题。

(三)不会处理改变的人际关系

由于大学同学来自全国各地,大家都是从全国各地选拔的,很多学生习惯了老师的偏爱和同学的羡慕,习惯了在家庭和社会中的优待。而进入大学以后,他们发现这一切都改变了,自己不再是受瞩目的“焦点”,则成为了普通学生甚至是较差的学生,这一变化是他们所不能接受的,从而产生心理健康方面的问题。

(四)不能缓解冲突的选择压力

前文已提到大学与中学、小学不同,大学的大部分时间都是有大学生自己去支配,这就导致大学生在分配时间时会普遍遇到许多冲突,比如,所学专业与所爱专业的冲突、专业学习与个人兴趣的冲突、考研与就业的冲突,等等。其中一些学生由于从小养成了“依赖家长做决定”的坏习惯,当他们面对这些冲突时就会不知所措,从而产生心理健康方面的问题。

二、大学生心理异常矫治对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开设心理健康教育的相关课程,提高大学生自身的心理素质

大学阶段是大学生从学生时代迈向社会的过渡阶段,同时也是他们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逐渐形成的重要阶段。因此,在大学生中广泛进行心理健康知识教育十分必要。学校可以通过必修课、选修课、知识竞赛、学生活动、专题讲座、报告等多种形式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心理健康和心理问题方面的知识,正确认识心理健康和心理问题,树立科学的健康观,掌握一些心理问题的鉴别方法和常用的心理调适方法。

(二)设立专门的心理咨询机构,为学生提供专门的心理咨询平台

许多大学生习惯了“优等生”、“好学生”的称赞,他们一旦遇到心理问题,大多数都会选择隐瞒,不愿让周围人看到他们“不优秀”的一面。这时,专门的心理咨询机构就十分必要。通过心理咨询机构,大学生便能够找到“安全”的倾诉对象,能够积极、主动、及时地到心理咨询机构进行心理咨询或心理治疗。专业的心理老师能够对困扰学生的心理问题进行合理地处理,能够及时通过有效途径分析原因,找到解决方案,引导学生走出困境和误区。

(三)定期对大学生进行思想动态调查,及时发现存在的心理问题

学校可以在新学期或新学年开始之际,采用问卷形式对新生和返校学生进行心理健康调查,这样可以主动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较早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把心理问题控制并扼杀在萌芽状态。

(四)鼓励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提高其挫折承受力和社会适应力

大学生最终要走向社会,而实践恰恰能够使他们成长。很多学生之所以心理比较脆弱,主要是因为他们从小到大一直在学校这个圈子里,缺乏社会历练。针对这一普遍现象,学校可以为学生创造更多的社会实践机会,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实践活动,使其丰富生活体验,增加社会阅历,从而不断增进人际关系,提高自身的挫折承受力和社会适应力。

(五)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有利于学生心理健康的校园环境

心理健康与生长环境密切相关,大学生的健康成长离不开健康的校园环境。营造宽松和谐、积极向上的校园环境,大力开展丰富多彩、有益身心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积极、健康的环境中学习、生活,从而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 朱宝荣.现代心理学原理与应用[M] . 世纪出版社

第12篇

Abstract: College days has stepped into the era of post-90s, post-90s college students’ psychological problems have attracted more attention from all society. Based on analyzing post-90s college students’ psyc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its cause,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some countermeasures of psychological counseling in order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carrying out college students’ psychological counseling in colleges.

关键词:“90后”大学生 心理特征 心理辅导

Key words: Post-90s College Students Psyc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Psychological Counseling

现在的大学时代已进入“90后”时代。“90后”的成长时期,正是中国社会急剧转型变革的重要时期,社会变革的复杂性,社会价值观的多元化,使 “90后”在多元文化的冲击中,面临着越来越多的困惑和矛盾,加之社会就业的压力不断增加,“90后”普遍感受到了竞争的激烈和残酷,这正深深地影响着他们的思想价值观念。有研究显示,“90后”大学生比“80后”大学生的焦虑指数普遍要高,“90后”也表现出过分自我和追求个性、学习焦虑等更多的心理问题。这一方面严重影响到 “90后”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另一方面也日益成为越来越严重的社会问题。因此,对“90后”大学生心理辅导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 “90后”大学生的心理特征及其成因

由于社会对人才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加上大部分地区高考制度的弊端,使得源于竞争社会大背景下的应试教育仍占据中国教育大环境的重要领域。应试教育一味地追求高分数以致忽略了学生在道德理想追求、心理素质等方面的培养。“90后”新一代大学生由于在中学阶段接受素质教育的不均衡,导致对大学自主学习模式的不适应,在与人沟通方面也存在一定程度的障碍。新的历史条件产生的深远影响和社会环境的深刻变化,赋予他们不同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这些都成为了影响“90后”大学生个性特点的最根本的因素,这些因素所产生的心理现象直接折射到了他们身上,具体表现为:

1. 他们受家庭环境的影响既冷漠又自私

独生子女家庭是“90后”所在家庭结构的主要形式。这类家庭往往趋向于对孩子的过分呵护,导致孩子的依赖性增强,存在以自我为中心、合作意识淡薄等不足。当他们一遇到挫折和困难时,不是积极主动地想办法解决而是把希望寄予父母身上。这就造成他们的性格在独立性方面的意识比较缺乏,特别是他们在新生适应的问题上更显得困难。再者,随着离婚率的上升,不少“90后”小小年纪就尝到了家庭分崩离析的苦痛,这无疑会带给他们情感上和心理上的创痕,使他们变得冷漠与自私,缺乏应有的温暖感与安全感,饱受精神压力,易出现情绪波动,且难以自控,这样一来“90后”就比较容易产生心理问题,

2. 他们受社会环境的影响,每天在因特网里网来网去,“唯我独尊”

他们的交友方式突破了传统的同学聚会,家庭聚会等形式,人际交往呈广泛多元化趋势,但是他们一般都有着强烈的“唯我独尊”的意识。“唯我独尊”的心理,张扬鲜明的自我个性使他们更加喜欢表现自己,这样就相对比较缺乏合作意识和团队忠诚感,人际关系应对力和心理承受力相对薄弱。因此他们大多都借助短信和网聊这种即时异地沟通模式,但由于网络使人的虚拟沟通能力远远超过实际沟通能力,容易形成一种在网络中的虚拟人格,影响在现实生活中与他人的交往。因此一旦离开了手机和网络,他们的内心难免还是会感觉到缺少知心朋友,自己会因无人倾诉而觉得“莫名空虚”和“无助”。

3. 他们受学校教育环境变化的影响对学习没有兴趣甚至厌学

近年来,在全国上下大力推进素质教育的大环境下,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学内容和教材编排等方面都发生了很大变化,素质教育观念也逐步得到了普及,这促使高考制度也逐步改革和完善。在素质教育的呼声中成长起来的“90后”背负应试和素质的双重压力,普遍感到学习任务重。进入大学后有部分学生立即放下学习的重担,加上以往学习基础较为薄弱,入学后未能适应大学的教学,不会的知识没能补救,以及课程量的加大和难度的加深,使“90后”大学生更容易产生厌学心理。

二、“90后”大学生心理辅导的对策建议

“90后”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已引起社会各方的高度关注。社会、高校、家庭之间的和谐互动是解决“90后”大学生心理问题的根本途径。高校环境对大学生的成长具有最为直接的影响,因此高校应时刻关注“90后”大学生的个性特点,应针对“90后”大学生的性格特点对传统的教育方式进行改革和完善,普遍推广个性差异式教育,即对他们进行有效的心理教育与辅导,这是解决“90后”大学生心理问题的重要途径。

1. 宣传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帮助每一位学生认识健康心理对自己成长成才的重要意义;介绍增进心理健康的方法和途径,帮助大学生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和自尊、自爱、自律、自强的优良品格;有效开发心理潜能,培养创新精神;解析心理现象,帮助大学生了解常见心理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及其表现,以科学的态度对待心理问题;传授心理调适方法,帮助大学生消除心理困惑;增强克服困难、承受挫折的能力,使他们懂得珍爱生命、关心集体、悦纳自己、善待他人。

2. 辅导以专业学习为核心,以积极就业为导向,以不同年级为阶段,加强就业指导和服务,为学生提供高效优质的就业指导和信息服务,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以充足的心理准备,正确面对工作压力和市场竞争。

3. 心理辅导从“专职”变“兼职”

心理辅导不应只是心理老师的独门秘诀,这就要求教师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辅导,即授课教师把心理辅导教育寓于各科教学实践中去,使学生在知识和能力得到提高和锻炼的同时,也使他们的心理素质得到提高和锻炼。实际上各科教材中蕴含有不少适用于心理辅导的内容素材,教学过程中还会经常出现在有利于实施心理辅导的教育情境。教师要善于发现并利用学科知识中有关心理教育的具体内容,适时地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和健全的人格。

4. 心理辅导应“因材施教”

正确的人生观是个人心理健康的真正保证。人生观的确立离不开各人的实际情况,离不开各人的“个性化”因素。学生每个人的条件不一,能力各异,彼此都不是“全能”的,各有自己的优势和劣势。学生能否正确地估计自己的能力水平,并充分认识自己能力的优势和劣势,对于个人的心理健康是很重要的,所以要重视大学生心理调节能力的提高,特别是健全人格的塑造。心理辅导应以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为出发点,着力帮助全体学生了解心理健康的基础知识、优化个性心理品质、增强心理调适能力和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教师应该针对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作出一些心理辅导,让所有的学生与老师之间进行沟通,并定期让学生进行一些心理测试的测验,以便学生了解自己的心理品质,从而从具体情况出发进行心理与心态上的调整。把“树立心理健康意识,优化心理品质,增强心理调适能力和社会生活的适应能力,预防和缓解心理问题”的外在教育要求内化为大学生追求健康心理的自觉行动。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