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科技创新平台管理办法

科技创新平台管理办法

时间:2023-06-01 09:47:15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科技创新平台管理办法,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科技创新平台管理办法

第1篇

【关键词】高校 科技创新平台 本科生创新能力

一、引言

高校科技创新平台是为了将学科建设、人才建设与科技发展统一起来,实现人才和资源的充分共享,继而形成一种新的、交叉的、重要的科研组织运行模式。这种科技创新平台主要包含设在学校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省部级重点实验室、省部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以及学校自荐的研究开发基地等。目前我国高校拥有的国家重点实验室103个、国家工程中心46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300多个(含省部共建),其他部委、地方重点实验室上千个。

近年来,高校科技创新平台在科学研究、学科建设、成果转化以及为社会经济建设服务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吸引了大量国内外科技人员进行学术交流,并直接参与了国际合作和竞争,为高校的持续、稳定和协调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保障。然而,不难看到无论是重点实验室还是工程研究中心,在人才培养方面,主要集中在硕士、博士研究生等高级专门人才的培养上,而在本科生的创新能力培养方面未能形成有效的培养体系和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众所周知,高校科技平台是国家、地方和高校重点建设和重点投入的部门,拥有先进的仪器设备、优秀的科技创新团队和浓厚的学术氛围,同时承担了大量的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工程技术开发以及科技成果转化等项目,具备了培养本科生创新能力的得天独厚的条件。如何充分利用高校科技平台条件实现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依托科研全面提高本科教育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已经成为当前高校亟待解决的热点问题。

二、高校科技平台在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中的优势

高校科技创新平台融基础性、综合性、国际性、共享性为一体,代表某一领域的国家水平,能够围绕国家重大的基础理论展开原创性、前瞻性的创新研究,能够承担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以及科学技术发展中具有全局性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的研究。同时,这种创新平台还应该成为国家某一领域战略发展的学术咨询机构,为国家规划学科发展方向提供决策咨询。高校科技创新平台对于学校来说还应该能够带动学校整体的发展,推动学校向世界高水平大学迈进。因此高校科技创新平台在设备资源、人才资源、对外合作交流等方面均较一般的教学实验室优越,具有培养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独特优势。

随着高校科技事业的快速发展,高校对科技创新能力提升给予了高度的重视,投入大量经费,用于建设重大的科技基础设施,包括重大科学装置、大型实验研究平台以及科技基础条件支撑系统等。作为高校科技创新平台的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自然成为国家、部委、省市和学校的重点建设对象。目前高校拥有的高精尖科学研究设备无一例外的归属重点实验室或工程中心管理,这些先进设备资源无疑为培养本科生的创新能力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高校科技创新平台要开展高水平学术研究和科技创新,自然凝聚和培养了大量高层次科技人才,同时吸引了国内外高科技人员,乃至国际著名的学术大师。这些人才资源优势为培养本科生的创新能力提供了良好的指导教师队伍。

学术交流在高校创新人才培养中具有重要的作用,高校科技创新平台是国际国内学术交流的重要窗口,每年都要举行多次学术交流活动,营造浓厚学术氛围,从而为培养本科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创造良好的学术环境。

高校科技创新平台是科技创新、技术开发和成果转化的重要基地,每年都要承担国家和地方各类科技项目,如国家科技支撑计划、“973”“86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部级科技计划以及企事业委托技术改造和成果转化课题等。一方面依托课题研究可以培养本科生的创新能力,另一方面研究成果可有效转化为本科教学内容。对培养本科生的创新能力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

三、高校科技平台在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中的存在的问题

从前面的分析不难看到,高校科技创新平台在培养本科生创新能力方面具有明显设备资源优势、人才队伍优势、学术交流优势和科技项目优势。然而目前这些优势并没能完全落实到本科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之中。究其主要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的课程体系本身不够完善。关于创新人才的培养,国家相关部门和高校都十分重视。近年来,教育部制定了一系列文件,从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教材建设与改革、本科学科专业结构、精品课程建设等方面进行宏观指导。国家有关部门在某些领域开展了一系列有影响力的创新活动,如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大学生英语竞赛、大学生机器人电视大赛、“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机械创新设计大赛、结构设计竞赛和广告艺术设计大赛等。不少高校也将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摆在了突出的位置。然而,不难看到在现有的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的课程体系中,课程结构和设置除了不适应现代科技和创新对人才能力的要求外,也未结合自身拥有的科技创新平台的师资、设备及项目领域状况,使得科技平台无法有效发挥其在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中的优势和作用。

第2篇

关于科技创新模式

环保产业是伴随着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和污染问题日益突出而诞生的新兴产业,也是伴随着环境治理新技术的产生而不断发展壮大的一个技术密集型产业。先进技术是环保产业发展的基石,掌握先进环保技术是环保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先决条件。受到环保形势复杂性的影响,我国近年来环境保护力度不断加大,污染排放管控范围已经从传统污染物扩展到各相关污染物,且排放限值不断收紧,环保产业对新技术的需求速度不断加快。除了部分企业完全依靠自有技术支撑业务发展外,大多数环保企业无法在短期内迅速完成具备产业化能力的技术开发,所以更多的企业则通过不同形式的环保技术引进帮助自己撬开并进入对应的产业领域。因此,“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便成为一种最便捷的技术创新模式。

进入环保产业的国有企业通常在某行业拥有雄厚的技术优势,所以其组建的环保企业在谋划通过技术引进方式实现在本行业内的环保业务开展时,其技术引进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对本行业污染治理的适应性,这也成为国有环保企业在组建初期能够实现业务快速发展的关键因素。但由于缺乏配套机制,国有环保企业在完成引进后,普遍容易出现对技术消化吸收和再创新环节的忽视,从而逐渐丧失自己的技术领先优势。当污染排放标准提高时,国有环保企业就不得不产生新的技术引进需求。

由于具有较深的行业背景,使国有环保企业在关注专业技术时,过于强调围绕行业主业发展谋划环保技术发展规划,忽视面向行业外开展科技创新的需求的关注。这时候,环保企业对本行业较强的针对性优势,便成为制约其瞄准更广阔环保市场开展技术创新的负面因素。所以,当新的环保产业诞生或产业方向重点发生转移时,国有环保企业在技术方面便会处于明显的被动地位。

不同的企业有各自适合的技术创新模式,但时刻保持失去技术领先优势的危机感,并适度拓宽技术创新方向,通过超前谋划,建立自有的技术储备体系,对国有环保企业在复杂多变的环保产业市场中始终保持较强的竞争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由于缺乏配套机制,国有环保企业在完成引进后,普遍容易出现对技术消化吸收和再创新环节的忽视,从而逐渐丧失自己的技术领先优势。当污染排放标准提高时,国有环保企业就不得不产生新的技术引进需求。

关于科技创新人才

人才优势是国有企业在多年发展过程中积累形成的传统优势。近年来,国有企业对优秀高校应届毕业生一直保持着较强的吸引力,所以,国有环保企业在市场中的人才优势地位呈现不断增强的态势,并通过培养逐步在企业内部基本建起较为完善的人才梯队,为国有环保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人力资源保障。由于国有企业通常具有完善的人才培养体系,依托人才梯队建设和老中青结合的培养模式,越来越多的年轻优秀人才在国有环保企业里练就扎实的专业技术基本功,为个人的未来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但是由于在技术创新方面的工作没有得到有效开展,许多优秀人才进入国有环保企业以后,逐渐失去技术创新思维能力和对科技创新的热情,当这种现象普遍化以后,将导致企业失去最宝贵的科技创新源泉和最珍贵的核心竞争力,最终使企业的人才优势大打折扣。

在国有环保企业实现人才积累的同时,企业内部的专业技术人才积压现象也越来越严重,而目前国有企业在专业技术人才晋升通道设计方面,尚无可以广泛复制的管理方法。与此同时,由于国有环保企业在科技创新方面工作开展不足,导致很多专业技术人员将自己所从事的工作定义为毫无创新的重复性技术工作,企业对内部优秀人才的吸引力逐渐降低,大量具有创新思维的优秀中青年科技人才存在严重的流失隐患。

所以,通过强化科技创新工作,对保持专业技术人才的创新思维能力,稳定和扩大人才队伍优势,实现国有环保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国有环保企业实现人才积累的同时,企业内部的专业技术人才积压现象也越来越严重,而目前国有企业在专业技术人才晋升通道设计方面,尚无可以广泛复制的管理方法。

关于科技创新平台

科技创新平台是企业有效开展科技创新工作,吸引和凝聚科技创新人才的重要载体。环保企业在工程应用方面的优势,是企业开展应用型研究的最大技术优势。虽然通过对工程项目的应用开展研究,能够使企业掌握第一手技术资料,但建设与企业发展相匹配的研究基础平台,并依托平台建设组建一支专业技术研发队伍,对提高环保企业技术创新水平,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通过科技创新平台建设,还可以在企业内部形成相对稳定的技术创新人才队伍,保持科技创新工作的连续性。努力建成与企业,尤其是大中型国有环保企业,发展相匹配的高层次科技创新平台应该成为国有环保企业建成创新型企业的基础条件。

科技创新平台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但与生产性投资不同,科技创新平台的建设资金投入后,不会在短期内形成直观效益,所以企业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方面的内在动力在客观上严重不足。虽然《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明确支持鼓励企业成为技术创新主体,但目前依托国有环保企业建立的“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等高层次科技创新平台并不多。如果考虑到国有企业应率先承担起执行国家科技创新战略规划的社会责任,则国有环保企业在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方面的表现要远低于对其预期水平。

企业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是国家科技创新战略的重要支撑。国家《关于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全面提升企业创新能力的意见》别指出,“产业化目标明确的重大科技项目由有条件的企业牵头组织实施”。近年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试点专项”等重点科技项目申报中对部分项目已经明确要求必须由“企业牵头申报”。由于企业通常更关注于生产经营,所以要保证国家重点科技项目得到可靠执行,主要由依托企业科技创新平台建立的稳定科技创新团队负责项目落实,就成为项目执行的重要途径。可以预见,拥有科技创新平台的国有环保企业将在国家环保领域重大科技计划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并通过承担重大战略性科技项目,不断增强自己在同行业中的领先地位。

科技创新平台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但与生产性投资不同,科技创新平台的建设资金投入后,不会在短期内形成直观效益,所以企业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方面的内在动力在客观上严重不足。

关于产学研合作

产学研合作不仅是我国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国有环保企业提高科技创新能力的现实需求。高校和科研院所在我国科技创新方面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资源,与其开展产学研合作,是国有环保企业在科技创新方面实现突破性发展的一条捷径。长期以来,由于企业的科技创新主体地位缺失,有关高校和科研院所承担了很多本应由企业执行的产业化技术攻关工作,并形成了一大批科技成果,部分成果已经得到应用并取得良好经济和社会效益,很多成果可以通过与企业对接,直接实现转化应用。高校和科研院所在基础研究方面的优势,使其可以和企业在科技研发方面形成良好的互补,大幅度提高企业技术创新工作效率,缩短企业技术开发周期,为企业经营发展赢得宝贵时间。企业能够通过合作实现对高校先进仪器和研究平台资源的共享,避免企业在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方面的不必要投入,从根本上降低企业科技创新成本。从高校和科研院所角度,良好的产学研合作有助于提高其科研成果的产业化水平,并提高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质量,并通过合作提高我国整体科技创新水平。

综观国内,在科技创新工作方面取得突出成绩的环保企业背后,都会发现高校和科研院所的身影。正是得益于良好的产学研合作,我国在部分环保技术领域已经摆脱了对国外技术的依赖,实现了从对国际先进技术的跟随到在国际上技术领先的突破性发展。国有环保企业与我国的高校和科研院所开展深入的产学研合作,不但有利于企业科技创新能力的不断提升,更是落实国家创新战略的重要环节。

产学研合作实际上是一种分工式协作,在合作过程中,各方发挥自身优势,通过密切配合,形成1+1>2的效果。但在实际中,将企业与高校的合作执行为简单的甲乙方合同式合作模式的情况很普遍。作为合同甲方和实际的出资方,为便于考核和费用结算,企业在合作中更愿意将技术研发工作整体打包委托高校执行,高校被迫按照约定完成“基础研究―中试研究―工程设计―示范应用研究―技术规范编制―培训―移交”全部环节的科技创新内容,使得这种名义上的“产学研合作”变成实际的“技术引进”。这种合作模式不仅没有充分发挥企业在工程应用环节的技术优势,还导致高校过多地承担了与其自身能力不相匹配的工作,在本不擅长的工程实施环节投入过多精力和人力,甚至由于工程实施的复杂性,高校或科研院所长期受困于技术开发的工程执行环节。

此外,对原创性知识产权不尊重也是产学研合作过程中的突出问题。企业在技术开发合作时,通常会选择具有一定研究基础,且其研究成果在业内得到认可的高校作为合作方。但是,出于保护自身商业利益的目的,在校企合作过程中,企业通常会以合同条款方式,要求对方承认出资方拥有全部知识产权,甚至在合同中对合作高校在本研究成果基础上开展升级性技术研究工作进行不符合实际的限制。这种现象,在客观上已经形成对原创性知识产权的不尊重,并严重打击高校和科研院所对技术提升研究的积极性,若这种现象呈现普遍化,有可能导致国家倡导的产学研合作创新模式无法得到真正落实。

为便于考核和费用结算,企业在合作中更愿意将技术研发工作整体打包委托高校执行,高校被迫按照约定完成全部环节的科技创新内容,使得这种名义上的“产学研合作”变成实际的“技术引进”。

关于科技项目管理

通过科技项目执行完成新技术开发工作,实现技术领先是企业科技创新的最终落脚点。所以,促进科技项目落实便成为国有环保企业开展科技创新的最基本工作。国有企业会根据国家相关管理办法制定自己的科技项目管理制度,下属企业通常会以母公司文件为基础,结合自身特点逐级细化。所以在科技创新和科技项目管理制度建设方面,国有环保企业通常都有相对完善的制度体系。制度体系建成以后,对科技项目管理的落实就成为不同企业在科技创新方面拉开差距的关键。由于国有环保企业深刻的传统产业痕迹,按照生产经营管理模式对科技项目管理是这类企业较为突出的问题。科技项目在执行过程中,不得不严格套用生产或工程类的计划程序、审批程序、资金管理程序,甚至套用工程物资采购程序,而忽视了科技创新项目的自身特点,很容易导致科技项目被“管死”的情况发生。针对这种情况,国有环保企业在科技项目管理过程中,可以在严格遵守相关法规的基础上,对科技项目和科技创新工作提供较为宽松的执行空间,并通过多个科技项目的执行和探索,逐步建立符合企业特点、具有高度可操作性的科技项目管理办法。

受到严格的审批管理程序影响,在国有环保企业内,没有获准立项的科研项目很难开展执行,只能等待下一个年度科技项目立项申报工作启动。再考虑到较长的审批过程,这种立项审批模式可能导致科技项目从开始构思到实质性执行,具有长达1年半左右的时间延迟,极大地削弱了国有环保企业与同行在技术方面的竞争能力,并导致国有环保企业在很多污染控制新技术方面被动地处于“追赶”地位。

提高科研项目的成功率,对降低企业技术开发成本具有重要意义。但过于强调科技研发项目的成功率,可能会导致国有环保企业没有魄力开展完全创新性的环保技术开发。其结果往往是企业要等待某项技术已经取得应用并被证实可行的情况下,才开始组织开展相关技术研究工作,在客观上默认了自己在同行中的技术“追赶”地位。所以从立项环节开始,在国有环保企业内,赋予科技项目管理更大的灵活性和包容空间,是企业科技创新工作取得成绩并实现技术突破的重要先决条件。

由于国有环保企业深刻的传统产业痕迹,科技项目在执行过程中,不得不严格套用生产或工程类的计划程序、审批程序、资金管理程序,甚至套用工程物资采购程序,而忽视了科技创新项目的自身特点,很容易导致科技项目被“管死”的情况发生。

关于科技成果应用

近年来,随着国家环境保护工作力度加大,环保领域新技术被不断推出。率先实现工程应用,就成为新技术夺取业内同行认可的重要条件,而根据工程应用情况开展技术优化,也成为新技术自我完善、促进大范围推广应用的有效手段。由于具有一定的行业或区域背景,国有环保企业更容易在新技术应用方面促成首个应用项目的落地,进而取得其在该技术领域的领先地位。但在现实中,真正能够将这一优势充分发挥出来的国有环保企业并不多。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其他企业在新技术推广方面一直保持着高度热情,虽然这些企业的最终目标是通过新技术的推广应用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但这种努力在客观上成就了其技术引领地位。所以,发挥行业或区域优势,通过积极推进新技术的示范应用工作,并通过示范应用对新技术进行完善,进而开展大规模产业化推广,是国有环保企业实现在业内建立技术引领地位的重要措施。

积极做好新技术示范应用和科技成果大规模产业化的前提是国有环保企业拥有先进的科技成果。通过自主研发、产学研合作、技术引进等途径建立先进环保技术库的国有环保企业,一定会在同行中确立自己的技术领先地位。对于技术库中受客观条件限制,暂时不具备大规模产业化应用条件的科技成果,可以在产业化时机成熟时率先在同行中推出应用,也可以通过积极促进配套条件的完善,使新技术应用时间提前,真正发挥国有环保企业在我国环境保护领域的产业引领作用。

第3篇

近年来,在蓝色经济区建设、环湾保护、拥湾发展的背景下,青岛市政府出台了一系列促进中小微企业发展的利好政策,中小微企业的科技创新活动取得了快速发展和进步。自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笔者一直跟踪青岛市中小微企业发展动态。经过一轮金融危机洗礼,青岛市中小微企业应对风浪的能力不断加强,规模扩张,产值增加,就业吸纳能力增强,利税提高,一大批中小微企业转型升级,其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集群化分工明显。但中小微企业面临的各方面的挑战和不利因素并没有从根本上消除,与其他经济发达地区相比,青岛市中小微企业在创新驱动发展中的自主创新和竞争能力仍有很大差距。

随着国际经济形势的变化,中小微企业科技创新已成为抑制经济衰退、维持社会经济均衡发展、实现体制顺利转轨的重要保障。为便于研究和比较,我们以青岛市261家中小微企业作为有效调查样本,以提升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中小微企业创新驱动发展为主线,从企业外部创新驱动、内部创新驱动和人力资源创新驱动三个方面入手进行调查和分析。

一、青岛市中小微企业科技创新面临的困境

尽管青岛市不同区(市)不同企业的状况各不相同,科技创新能力强弱不同,但其面临的创新困境是有共性的。

(一)企业规模偏小,创新能力不足

一般而言,事物的稳定性和创新性是成反比的,稳定性越强创新性越弱。但中小微企业的稳定性和创新性却恰恰成正比例关系。青岛市中小微企业人数少、规模小、资金少、创新投入明显不足、要素整合能力差,创新的物质基础不牢固,创新能力不强(见图1)。

(二)创新投入不足

青岛市中小微企业创新投入普遍不足,其科技创新投入只占其经营收入的0.38%(见图2、图3)。与国家提出的到“十二五”末把研发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从1.75%提高到2.2%的要求存在着很大的差距。

近年来无论是中央政府还是地方政府,都从定向融资、重点扶持等角度,出台了很多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的政策和办法,但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局面并没有得到根本改善,这直接导致了企业创新投入不足。

(三)缺少结构合理的科技创新团队

青岛市中小微企业的科技创新团队普遍存在工程技术人员少、中高级技术职称人员少、大学本科及以上人员占比低、创新管理人员少、人员流动性大等问题(见图4、图5)。同时,调查发现,企业人员学历层次结构与企业对研发重视程度、研发投入、在研项目数量、产学研合作的广度和深度、科技成果转化数量等存在着明显的正相关关系,这体现了创新团队在中小微企业创新中的主体地位。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中小微企业科技创新团队的现状不仅限制了中小微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也严重影响了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大企业的科技成果转移和承接。

(四)面临着不利的科技成果转化内外部环境

融资难、融资贵,新技术产品的市场风险承载能力差,缺乏成熟的技术成果转让机制,法律、法规不配套,创新支持配套政策不到位等是中小微企业创新乏力的外部因素(见图6)。资金短缺、投入不足,科技创新队伍结构不合理,企业自身抗风险能力缺失,承接科技成果转移能力不足等是构成中小微企业科技创新障碍的内部因素(见图7)。

(五)自主知识产权成果少,专利少,创新产品少,科技信息获取手段落后、能力偏低

中小微企业中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少之又少,为数不多的专利申请、专利授权中,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专利居多,发明专利比例较低(见表1)。在信息获取方面,中小微企业普遍没有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建立固定的信息交流机制和渠道,从市场获取信息也存在着明显的时滞。

二、中小微企业创新驱动要素和对策分析

本研究问卷调查了青岛市规模化中小微企业的主管科技研发的经理、技术总监等主要技术负责人,对他们的意见和建议进行了统计分析。分析结果表明,目前青岛市中小微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相对薄弱;技术创新的主导地位不够突出,吸引高素质技术人才的客观条件欠佳。

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构建青岛市中小微企业创新驱动层次关系模型(见图8)。

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对调查结果相关指标进行分析,并结合专家意见和建议,形成影响企业技术创新的评价指标体系(见表2)。通过该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层次分析法计算中小微企业创新能力各项指标的权重,进而全面评价中小微企业创新能力,为企业有效组织创新活动提供理论依据。

近年来,青岛市为促进中小微企业发展,出台了一系列规划和政策,在增强中小微企业创新活力、提高中小微企业就业吸纳能力,推进中小微企业转型升级和结构调整,提高中小微企业专业化、特色化、精细化、新颖化水平,提升中小微企业管理水平,完善中小微企业服务体系等方面都做了详尽的规定和要求。尽管如此,青岛市中小微企业在创新驱动方面仍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和压力,其人员素质、创新能力、经费投入等诸方面还难以满足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的需要,与实施国家创新战略的要求有很大差距。为加快企业科技创新步伐,中小微企业不仅要利用好国家供给侧改革的大好机遇,更要利用好现代化的科技手段。我们认为,可以建立科技创新平台来解决中小微企业创新能力不足问题,解除中小微企业科技创新困境。该平台为“以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为依托,政、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协同创新云平台”。在平台内部,将克服单位和部门之间各自为政、相互脱节之弊端,政府、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的工作性质和角色基本没有太大的变化,而工作特点和内容却产生了根本性的改变。各主体间借助云平台,获得对方大量的基础数据,特别是政府、科研院所、高等院校掌握着企业的大量基础信息,可以方便地诊断企业创新中存在的问题。这个平台使信息获取更加快捷,工作互动更加频繁,相互联系更加紧密。通过协作,真正实现各主体间的优势互补,资源共享。既发挥各单元的能动作用,又发挥系统的整合能力,使企业真正成为落实国家创新战略的主体(见图9)。

(一)发挥政府在创新平台中的主导作用

一是成立以政府牵头、行业企业参与的多元筹资的“创客”基金或政府主导的“政府种子基金”,扶持中小微企业科技创新。2002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微企业促进法》对成立中小微企业科技创新基金作了详细规定,但从十几年的施行情况来看,效果并不理想。加之该法是从国家层面考虑问题,基层中小微企业往往难以享受到国家的政策优惠。《青岛市“十二五”中小微企业成长规划》《青岛市科技创新促进条例》等科技创新管理办法也对中小微企业科技创新活动作了详尽规定。这些办法、政策往往考虑“阳春白雪”多,顾及“下里巴人”少,“马太效益”明显。为了真正解决中小微企业科技创新驱动问题,必须根据青岛市中小微企业的实际,成立多元筹资的“青岛市中小微企业科技创新‘创客基金’”或成立“青岛市政府种子基金”,助力青岛市中小微企业创新发展。二是通过税收减免支持中小微企业科技开发和技术改造。政府对中小微企业的税收减免不是面上的减免而是点上的减免,是定向减免,是针对中小微企业科技开发和技术改造所需费用的税费减免。三是加强立法,通过法律强化中小微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扶持中小微企业科技创新,加快科技成果转移和产业化步伐。

(二)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为中小微企业的创新发展提供重要的智力支撑和科技依托

以促进中小微企业科技进步为目标,依托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建立针对性极强的中小微企业科技创新平台。一是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设立中小微企业行业中心,加强行业信息收集和全方位技术指导;开展对中小微企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的理论培训,提高企业科技队伍和管理队伍的素质和能力。二是建立行业企业产品检测中心或测试中心,不断提高企业产品质量和科技含量。三是在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定向设立面向中小微企业科技驱动的专业研究机构。一方面承接中小微企业提出的专项课题和技术革新任务,有针对性地解决企业技术难题;另一方面将非定向研究成果向中小微企业转移,提高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成果转化率,促进中小微企业的技术引进。引导中小微企业围绕市场需求和长远发展,建立企业主导的产学研合作研发机构。

第4篇

自治区第十次党代会对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出了新要求、作出了新部署,突出强调要“痛下决心减少对传统发展路径的依赖,强化创新驱动”。落实好自治区第十次党代会精神,就要深刻认识科技创新面临的发展形势,准确把握自治区关于科技创新的战略思想、战略决策、战略部署,切实增强做好科技创新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全力推动科技事业发展迈出新步伐、取得新进展。

一、科技创新面临的发展形势。党的十以来,自治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创新发展的决策部署,坚持把创新作为推动发展的第一动力,大力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创新能力得到大幅提升,科技事业发展取得长足进步。科技发展战略更趋完善,研究制定了《关于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意见》《创新驱动发展规划(2013-2020年)》 《贯彻落实〈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实施方案》等重要文件。科技体制机制改革深入推进,制定出台了《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实施方案》,改革科技项目形成机制,创新科技资金投入机制,健全创新发展的协调推进机制,从源头上解决了科技项目和经济需求“两张皮”的问题。实施科技创新三大工程,在清洁能源、装备制造、绿色农牧业、生态环境治理等领域取得一批重大科技创新成果,有力促进了我区科技实力和综合经济实力的提升。科技创新体系进一步完善,内蒙古科技创新体系初步形成。

然而,与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相比,区域创新能力不足仍是我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突出短板。2015年,我区科技进步贡献率比全国平均水平低13.3个百分点;R&D/GDP仅为0.72%,不足全国平均水平的1/3;地方财政科技支出占地方财政支出的比重为0.85%,居全国第28位;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1.22件,不足全国平均水平的1/5。适应创新的体制机制还有待完善,领军人才和高技能人才缺乏,创新平台载体布局不尽合理,水平有待提高,经济发展尚未转到依靠科技创新的轨道上来。

当前,科技创新正面临着难得的发展机遇。广大科技工作者要深入学习贯彻自治区第十次党代会精神,自觉将科技创新作为自治区转型升级的关键驱动力,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延伸产业链,加快形成以创新为主要引领和支撑的经济体系和发展模式,为建设创新型内蒙古提供有力支撑。

二、推动科技创新的主要举措。今后一个时期,全区科技工作要紧紧围绕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特别是“七业”同兴的建设需求,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面推进科技体制机制改革,努力构建新的发展动力系统,为促进自治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重点要抓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一是着力推进实用高新技术成果转化工程。构建和完善以科技大数据平台为核心、线上线下相结合的科技成果交易平台,促进成果与需求的有效对接。全面落实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政策措施,建立市场导向、政府服务、企业主体、产学研结合的科技成果转化推广体系。挖掘整合国内外具有实用性、创新性的高新技术成果,以推动技术成果商品化、资本化、产业化为目标,围绕煤清洁利用、稀土新材料、生物技术、风电与光伏技术、高端装备制造、现代蒙中医药、新一代信息和网络技术多领域引进成果,加大成果转化后补助力度,支持年转化重大科技成果100项,形成一批高技术含量的新材料、新工艺、新产品,推动产业和产品向价值链中高端跃升。

二是着力推进重点领域关键技术攻关工程。突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技术体系构建,集中力量突破一批支撑新材料、生物产业、新能源、新一代信息和网络技术、通用航空、新能源汽车等产业发展的关键共性技术,构筑引领型发展的支撑基点。广泛应用高新技术改造提升能源、新型化工、有色金属、装备制造、农畜产品加工等产业,增强产业技术含量和附加值,促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强化农牧业科技创新驱动作用,围绕农作物育种栽培、家畜新品系选育养殖等方面开展技术研究与示范,提升农牧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围绕人口健康、蒙医药、公共安全、智慧城市管理、大数据应用等需求,开展技术研发与应用,推动科技成果更多惠及民生。发展重大生态修复技术体系,积极推进“国家荒漠化防治产业科技创新中心”组建工作,建立不同生态类型生态保护与资源高效利用示范基地,为构建祖国北疆生态安全屏障提供科技支撑。

三是统筹科技创新人才平台载体建设工程。按照“项目、平台、人才”一体化原则,统筹推进人才培养引进和平台载体建设。实施人才优先发展战略,制定有利于人才聚集的政策,突出“高精尖缺”导向,发挥项目、平台、载体培育和聚集人才的作用,大力引进培养人才,努力用活用好人才,为建设创新型内蒙古提供有力支撑。强化对创新平台载体进行优化布局、科学定位和水平提升。培育一批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组建一批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建设一批多元化投资、多样化模式、市场化运作的新型研发机构;打造一批高水平科技示范园区;推进呼包鄂协同发展,启动呼包鄂地区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

四是大力培育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服务业。建设高新技术企业培育综合服务平台,壮大科技服务业队伍,大力培育高新技术企业,力争在“十三五”期间实现高新技术企业总数两年翻一番,5年翻两番,即2017年达到500家,2020年达到1000家。强化对科技服务业的财政、金融支持,引导自治区科技协同创新基金支持科技服务业发展。加强专利信息、专利运营、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知识产权维权援助服务平台的建设。加快推进科技资源、大型科学仪器开放共享服务,推进科技服务业与“双创”互动发展。加快发展众创空间等新型企业服务平台,围绕自治区特色产业和企业建设不同类型的专业化众创空间。培育一批自治区科技服务业骨干、示范企业。

五是继续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与开放合作共享。强化对已出台改革政策措施落实的跟踪和监督,修订《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条例》,健全科技项目形成机制和管理办法,加大科技研发投入力度,完善科技资金投入机制和管理办法,建立创新导向的考核评价机制,激发全社会创新创业热情。围绕“一带一路”建设、中俄蒙经济走廊建设和自治区沿边开发开放发展战略实施,支持我区高校、院所和企业加大与俄罗斯、蒙古国以及独联体等国家和地区的合作与交流。支持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建设,着力引进、利用国内外创新资源,拓展和深化与北京、广东等先进发达地区的科技协同创新合作。进一步深化与中科院、清华大学等大院大所的科技合作。协调推进部区会商,在重大科研项目、创新平台载体布局、北方生态安全屏障建设等方面争取国家的指导和支持。

学习贯彻自治区第十次党代会精神,关键在于落实,关键看行动。我们要通过学习贯彻第十次党代会精神,进一步增强加快科技发展的责任感和紧迫感,着力抓好重点任务的落实,以科技创新为核心带动全面创新,以体制机制改革激发创新活力,加快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动力根本转换,为建设现代化内蒙古、打造祖国北疆亮丽风景线提供强大动力,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胜利召开、庆祝自治区成立70周年!

第5篇

2011年9月8日,在贵州省科技厅及遵义市科技局大力支持和推动下,汇川区人民政府与贵州省科技厅和遵义市政府签定了《遵义市汇川区装备制造业发展科技合作协议》,在2011年至2013年,共同出资600万元,建立“遵义市汇川区装备制造产业科技发展专项资金”,每年安排200万元资金围绕汇川区经济发展需求,搭建科技创新平台实施一批重大技术攻关项目,转化一批高新技术成果,推动汇川区装备制造业快速发展。

科技合作协议执行二年多来,合作三方高度重视,密切配合,共同推动科技合作项目的实施。经共同协商,出台了《遵义市汇川区装备制造业发展科技合作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组建了“遵义市汇川区装备制造业科技合作资金管理委员会”,并下设办公室在汇川区科技局负责日常工作。管委会办公室(汇川区科技局)深入企业调研,积极指导企业申报,并严格按照程序,公开、公平、公正开展项目评定工作。贵州省科技厅计划处及市科技局的领导全程参与,精心指导,确保每个环节均符合合作资金管理办法的要求,使科技合作资金发挥最大的效益。

两年多来,科技合作专项资金累计立项支持遵义电器智控设备有限责任公司“ZN166-12型路器产业化”等28个项目,通过项目的实施,汇川区装备制造业得到快速发展,贵州电气股份公司及原集团等一大批装备制造业企业不断壮大。通过项目资金支持和培育,引导实施单位新增科研投入10642.07万元,成功转化科技成果22项,申请专利40项,制定企业标准7项,累计争取市级以上科技项目39项(其中培育国家、省级创新基金项目21个),新增省级以上工程(企业)技术中心3个、院士工作站1个、高新技术企业6家、省级创新型企业2个、产业技术创新联盟1个,培养各类专业技术人才98人,进一步增强了汇川区装备制造业的研发能力,提升了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推动了汇川区装备制造业快速、健康发展。截止目前,装备制造业共有企业157家,2012年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905572万元,同比增长18.2%,占全区工业总产值的40.28%,实现利税6.87亿元,同比增长15%,各项主体指标居全省前列,装备制造业对全区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日益显现。(来源:贵州省科技厅)

第6篇

一、工作举措和进展

(一)加强校企合作、产教融合

1.成立产学研委员会,形成全院校企合作工作合力

院党委、院长办公会每年多次召开相关会议,研究部署与协调产学研工作。为加强学院产学研工作领导、统筹与协调,学院成立了由院长任主任、主管校企合作工作的副院长任常务副主任的产学研委员会,成员由工学服务中心、教务处、招生就业处、团委、学工部、科研处及系部主要负责人组成。

2.强化制度建设,保障产学研工作扎实开展

为进一步落实产学研工作,学院专门制定了《邯郸职业技术学院产学研委员会章程》,明确了产学研委员会,企事业单位和学院的权利、职责和义务。协调并充分发挥学校和企业两方面的积极性,充分发挥企业的生产技术,设备及实际管理经验等优势,为学校培养人才提供广阔的舞台;充分发挥学校的智力优势、学术优势、多学科综合优势和人才培养。实现产学研一体化,加强各成员单位之间的相互合作,促进成员之间互惠互利的经济合作关系。

3.创造条件引进企业为产学研工作提供载体

与邯郸银行、万合集团、美食林等邯郸知名企业签订校区合作协议并聘请行业专家为我院客座教授,为加强产教融合,校企深度合作奠定基础。并与多家中小型企业签订校企合作协议,均为科技创新类实体或者项目,具有学院和专业特点,紧密结合学院专业,符合国家和省市产业发展方向,为产学研工作的实施创造条件。学院为加强产学研工作的落实和开展,更加学院专业、人才特色及地方企业的需求成立了了9个教师工作室全部,包括吴立波工作室、烘焙食品工作室、电子商务工作室、物联网智能信息工作室等。

(二)加强创业导师队伍建设

目前创新创业教师团队有100人左右,其中邯郸市创业师资库人员有54人。我院从2017年起将《创新创业课程》作为全院学生必修课程纳入人才培养方案,总课时52学时。课程包含创新和创业两个部分,其中,《创新创业课程(创新)》安排第二学期开设,1-10周,20学时;《创新创业课程(创业)》安排第三学期开设,1-16周,32学时。

现有校内创业导师36名,还积极从合作企业以及创业成功校友中聘请创业兼职指导教师29人。形成一只既有理论又有创业实践经验的能够担当起我院大学生自主创业指导服务的团队,为我院师生自主创业提供经常性的咨询、专业化的指导和培训。

二、工作成效

1.学院科技创新成果初现

今年以来,院党委高度重视学院科技创新工作,多次召开专题会议调度研究,主要领导亲自调研指导,完善机制,出台政策,统筹推进,切实调动广大师生参与科技创新的工作积极性。按照张安兵院长提出的“以提升教学质量为导向开展科研创新,科研成果反哺教学,注重培养师生职业技能和创新能力”的要求,张长声副院长会同科技研发管理中心以科研项目为抓手,以搭建创新平台为导向,以科研制度建设为保障,坚持开好局、起好步,精心组织,协调推进,成效初步显现。一是设立邯郸市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按照省市场监管局的要求,经过市市场监管局与市编办协调沟通,拟依托邯郸知识产权学院设立邯郸市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该中心的职能主要是开展知识产权社会服务、运用促进和维权援助等工作。二是筹备召开河北省知识产权信息公共服务现场会。按照省市场监管局的安排部署,总结知识产权信息公共服务和人才培养经验,形成邯郸知识产权服务模式在全省推广。三是2020年度创新平台和科普基地市级后补助资金申领成功。依据市财政局市科技局《关于下达2020年度创新平台和科普基地市级后补助资金的通知》(邯财教〔2021〕12号),拨付我院10万元补助资金,专门用于我院市级技术创新平台建设。四是2021年省级支持市县科技创新和科学普及专项资金榜上有名。按照市财政局市科技局《关于确认下达2021年省级支持市县科技创新和科学普及专项资金的通知》(邯财教〔2021〕8号)精神,大中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育专项对下补助中,我院承担创新项目7项,专项资金补助14万元。五是补助我院科技特派员工作专项资金26万元。按照《邯郸市科技特派员管理办法》,我院积极组织教师深入企业,开展校企合作和社会服务,被省科技厅认定科技特派员16名,并依托邯郸知识产权学院设立学院科技特派员工作室。

2.参加技能大赛获奖情况

上半年,学院师生在各类技能大赛中成绩斐然:(1)在2021年河北省高等职业院校智能电商营销策划与运营大赛,荣获省级一等奖佳绩,为学院全面提升办学质量和办学水平增光添彩。(2)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和《职业技能提升行动方案(2019-2021)》文件精神,5月26日和27日,我院和北京中车行高新技术有限公司联合举办“1+X” 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考核工作。学院顺利完成此次考评工作,强力推进了“1+X”证书制度的落实,全面提升了我院的人才培养质量,为企业培养更多优秀人才打下坚实基础。(3)2021年“中检邦迪杯”河北省职业院校学生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技能大赛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赛项在河北化工医药职业学院举行。食品系荣获团体三等奖,为我院争得了荣誉。2021年5月7-10日,河北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智慧物流作业方案设计与实施赛项在河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我校取得河北省第三名、团体二等奖的好成绩。

3、企业(项目)入驻情况

目前,入驻大学生创业项目(实体)已有27个,均为科技创新类实体或者项目,具有学院专业特色,符合国家和省市产业发展方向。学院以创新创业教育为主要方向的9个教师工作室全部入驻创意园,包括吴立波工作室、烘焙食品工作室、电子商务工作室、物联网智能信息工作室等。入驻的大学生创业孵化项目有6个,学生注册企业5个。

三、工作亮点

1.邯郸市“双创”创意园,提供创新创业平台

学院设邯郸市“双创”创意园,作为我院“众创空间”建设的牵头管理部门,主要负责全院“众创空间”的制度建设和指导工作,与教务处和各系合作对我院师生进行创新创业培训和指导,负责全院“众创空间”的管理、宣传和市场推广。各系部建设分园,具体负责本部门“众创空间”的项目建设。通过建设创意园,推动我院创新创业教育、创新创业实践与专业教育、教师科研及其成果转化的有机结合,健全我院与行业骨干企业、中小微创新型企业协同创新生态系统,切实服务于我院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2.举办创新创业大赛

邯郸现代职业教育集团、市总工会、团市委、市教育局、市人社局、市财政局、市工信局、市科技局、市科协等部门联合举办邯郸市职业技术院校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目前正在进行初选。每年学院组织创新创业大赛,以赛促学,2021年举行的“学创杯”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初赛已经结束,从中选出三个优秀团队推荐参加省赛。首届河北省脱贫地区消费帮扶大学生创业营销大赛、“建行杯”第七届河北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三个创新创业类比赛分别正在筹备和初赛阶段。

四、存在问题

1.教师的创新创业意识有待提高。

2.产学研融合和校企合作不够深入和紧密。

3.创业创业资金投入还需要进一步加大。

五、下一步工作计划

借鉴传统榫卯结构原理,按照“政校企”三方嵌接、互为依托、紧密结合的架构思路,建立了院系及专业政校企合作办学三级组织体系,由学校理事会、系理事分会及专业(行业)合作建设委员会组成,三个层面成员单位包括行业企业、学校以及市教育局、人社局、发改委、财政局、科技局、地税局等行业主管部门。学院政校企合作过程中,政府主导、指导和协调学校与企业合作,进行深度合作,为产教融合提供更广阔的平台。与签订校企合作企业进行深入合作包括聘请企业行业专家来院进行讲座、和学院相应实训基地建设的指导。学院派相应专业的老师和学生深入企业一线参观学习,学院与企业专家共同对实际工作中的问题进行创新研究。创新创业与学生实习实训相结合,拓展师生创新创业渠道。

对“双创园”新址进行装修布置,结合我院邯郸市“双创”创意园,利用学院设施、设备、场地等条件开展自主创新创业实践活动,为师生创新创业项目开展提供场地和条件,创造产教融合平台。并从参与比赛的项目中遴选出具有发展前景,操作性强的项目入驻创意园。

第7篇

济南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在办学中始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理念,构建由思想政治素质教育、人文素质教育、职业素质教育、身心素质教育组成的“四位一体”素质教育体系,通过主题活动、道德讲堂、企业文化渗透、素质训练等方式,培养信念坚定、身心健康、追求卓越、自觉自信的合格职业人。

依托主题活动和社会实践开展思想政治素质教育。一是主题月活动。每年依次设计“奉献春天”、“青春足迹”、“对话青春”、“冲刺明天”、“挥汗乡村”、“起航”、“歌唱祖国”、“感恩的心”等十个活动主题。二是学生社团活动。建设“四个一”活动机制,即每一个社团配一名指导教师,每一个社团在一个学期中举办一次大型社团活动,每一个学期开展一次星级社团评选,每一学年举办一次社团文化节。三是志愿服务与社会实践活动。组建院系两级志愿服务队,结合专业特色,组织学生走进工厂、农村、社区等场所开展社会实践。

依托传统文化与道德讲堂开展人文素质教育。学校成立传统文化学院,建立“明伦堂、齐鲁轩、书画斋”三个工作室,研究国学经典和区域特色文化,开展传统书画的鉴赏和创作。学校还开设了文化、艺术、美学、教育、哲学、国学、历史等丰富的人文类选修课程,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和视野。将选修课程纳入学分制管理,覆盖全校学生。

依托科技创新体系和企业文化渗透开展职业素质教育。学校搭建“科技普及、技能竞赛、项目研究”3个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学生科技创新队伍、指导教师队伍、组织管理队伍”3支队伍,采取“设置第二课堂学分及科技创新奖学金、建设一体化服务体系、完善多元评级机制”3项措施,以大学生科技创新工作室、科技创新成果展等为载体,将大学生职业素质教育落到实处。学校引入企业的优秀文化理念、核心价值观、企业规范和标准管理,并渗透到专业教学和实训课程中,同时在班级考核中建立企业竞争机制,在学生综合素质测评中实施企业员工考核制,并以“7S管理模式”促进学生良好职业素质的养成。

依托两课堂与品牌活动开展身心素质教育。学校以第一课堂为主对学生进行身心健康知识普及教育,以“团体辅导和个体辅导”的第二课堂为辅做好身心健康知识的运用,通过案例教学、体验活动、行为训练等多种形式提高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教学效果。同时,创建身心素质拓展训练、体育文化节、“5・25”心理健康节、阳光使者进公寓、心理普查等活动品牌,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

深厚文化底蕴与精湛一技之长是工匠精神的两个基本内涵。当下,工匠精神培育已成为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的核心议题。工匠精神所蕴含的丰富思想和文化内涵,与现代人文素质以及精益求精、严谨求真、敬业创新的职业品质具有内在的统一性和契合度。就职业院校来说,应把学生素质教育活动纳入工匠精神培育体系,精心设计素质教育内容、实施方案和管理办法,长期坚持,做到极致,以学生过硬的政治素质、人文素质、职业素质、身心素质,打好“工匠精神”培育的根基。

第8篇

关键词:中小企业 知识产权 管理体系 构建

知识产权工作做好了,能给企业带来的益处也非常多,比如,企业的竞争力大幅提升、企业的产品市场影响力扩大、获取到额外的专利垄断性利润、形成技术壁垒阻止外来势力轻易进入本领域等。因此,中小型企业也需要从内部建立并完善知识产权管理体系,这对中小企业来说,同样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 知识产权管理体系的内涵

企业知识产权管理体系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它包含硬件和软件两个方面:硬件包括管理机构、管理人员、协作机构等;软件包括知识产权管理制度、知识产权战略规划、知识产权能力建设等。可以统一概括为五个方面的内容:组织机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知识产权战略规划、知识产权能力建设。

2 知识产权管理体系的构建方法

知识产权管理体系是企业管理系统的一个子系统,对企业意义重大,它的创建必须紧紧围绕企业的发展战略,服务于企业的经营目标,企业知识产权管理体系要统一于企业的战略思想。企业知识产权管理体系的构建常采取自上而下、自里而外的方式,在企业确定实施以知识产权为核心的品牌建设战略后,企业最高管理者任命一名高管为知识产权管理体系的管理者代表,全权负责企业的知识产权管理体系建设工作,以保障体系建设能够正常有序推进。管理者代表再通过合理调配各种资源,从组织机构、人力资源、制度建设等多方面进行全面构建。

3 中小型企业知识产权管理体系的构建与完善

中小型企业知识产权管理体系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构建并完善:

3.1 组建知识产权专职机构 组建知识产权专职机构,确定为企业知识产权工作的负责部门,并拟定其职责,这一点非常重要。因为没有专职机构,知识产权工作就是师出无名,许多工作可能无法正常开展,而且会在企业各部门之间产生职责不清、互相推诿的问题。即使企业很小,也应至少设置1名专(兼)职人员主要负责知识产权工作。同时,知识产权专职机构由一名企业高管直接领导,全权负责企业的知识产权事宜。同时指定知识产权的合作部门,在技术部、法律事务部、生产部等与知识产权相关部门设置1名知识产权工作兼职联络员,负责将涉及本部的知识产权工作与知识产权专职机构进行无缝对接,不留死角。

3.2 制度建设 建立健全知识产权管理制度,实现“制度治人”而不是“以人治人”。知识产权管理制度主要包括知识产权管理办法、专利管理办法、商标管理办法、商业秘密保护办法以及创造奖励办法等。前四项制度对企业知识产权工作的内部管理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可以明确各部门的职责,理顺相互之间的工作关系,制定合理有效的知识产权工作程序。而创造奖励办法鼓励企业员工进行发明创造,极大地提高了企业的知识产权创造能力,使每一位员工都成为企业进行自主创新最活跃的个体。

3.3 人力资源建设 人力资源是任何事情的关键因素,构建知识产权管理体系也不例外,只有具备一定素质的人力资源,才能实现知识产权管理体系制定的战略目标。在构建知识产权管理体系工作中,中小型企业可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定期或不定期的采取各种不同的方式,有针对性的对员工进行不同级别的培训,培训结束后,对培训人员进行考核、评价,以保障培训效果。主要做法有:①积极参与国家、省、市知识产权部门组办的知识产权专业知识培训班,派遣知识产权专职人员或联络员学习相关知识。②请国家、省、市知识产权部门及知识产权中介机构到企业现场,为领导层、知识产权专职人员、科研人员集中讲课。③由知识产权专职人员搜集相关知识产权基本知识、有趣案例在企业的各种例会上向与会员工讲解10至15分钟,普及知识产权知识,提高知识产权意识。这种方式用时少,气氛活跃,取得的效果却很好。④由知识产权专职人员联合企业工会人员,每年制作3到5期知识产权知识黑板报,向广大员工宣传相关知识,提高员工知识产权意识。⑤进行知识产权知识考试。由专职人员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分普通员工、专业技术人员及公司领导层等多个组别,分别设置与其相关的知识产权题目,由其解答。对不同组别设置不同的奖惩方式,将趣味性与专业性有机结合在一起。这样的考试每年可进行一到两次。

3.4 实施知识产权战略规划 知识产权战略规划是企业在某一发展阶段的纲领性文件,解决了企业今后的研发方向、创新方式、知识产权战略侧重点等一系列重大问题。要对研究课题题目进行系统的专利技术分析、趋势分析、经济分析、市场分析、竞争对手分析及国外同类产品技术分析,获取完整的专利战略分析报告,这是企业制定知识产权战略规划的重要依据。

3.5 知识产权能力建设

3.5.1 创新平台建设。搭建一个高效运行的创新平台对提高企业知识产权创造能力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搭建一个高效运行的创新平台:①建立专业的专利信息搜索平台。专利检索分析系统在项目研发前期、中期、后期,直至项目完成后,都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比如:对失效专利技术的再运用、开阔视野、启发设计思路以及规避专利陷阱、防止专利侵权等。与专业机构合作在企业内部建立一个专业的专利检索分析系统,可以大大方便广大技术人员、管理人员进行专利检索分析,拓展技术人员的设计思想,科技创新效率得到大幅度提高。②加强“产学研”结合,深化创新机制。创新是企业发展的必经之路,但不能过于狭隘的去理解“创新”,以为只有完全利用自身的人力、物力、财力独自创造出技术才是创新。作为企业,有它自身的局限性。在创新过程中,应该采取“走出去、引进来”的方式加强“产学研”结合,充分利用高校、科研机构专业人才深厚的理论知识,这是企业所不具有的,通过取长补短,正好弥补企业的不足,这其实就是一种创新,善加利用会取得丰硕的成果。③实施专利商标申请渠道建设,保证智力成果及时高效转化。对待同样的发明创造,我国法律规定是早申请者在没有发现被驳回理由的情况下即可获得授权,晚申请者不再受到国家法律的保护,这就使得项目研发一定要在第一时间将创新成果向国家知识产权局提交申请,以获取国家法律的保护。

3.5.2 企业研发项目实施专利化管理。研发项目专利化管理是指在项目立项之初,制定出项目专利目标,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由知识产权专职人员紧紧跟踪项目,及时与项目负责人进行沟通,了解项目的进展情况,提炼出项目的技术创新点,整理好后与专利中介机构联系、商讨,撰写专利文件,办理专利申请。研发项目专利化管理方式不仅可以大大缩短从技术研发到专利申请的时间,而且更易提炼出项目完整的技术创新点。

3.5.3 增强中小型企业对知识产权环境的适应能力。一些企业申请专利的主要目的是防止同行或竞争对手侵权,或者防止其他人抢先申请专利后反过来打压自己。中小型企业需要深入了解知识产权的各项内容,熟悉知识产权运行流程,洞察知识产权利益相关方的真实意图,在企业的经营管理战略和外部知识产权环境之间寻找较佳的平衡点。

3.5.4 提高专利运用能力。专利运用能力建设对于企业来说具有重大经济价值,因为专利运用能力强大可以挖掘出专利的许多潜在价值,这是任何一个企业都想追求获得的。专利标准化指企业将专利转化为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及企业标准,形成企业软实力的能力。专利产业化指企业利用拥有的专利权,投入人力、物力、财力将专利技术产品实现规模式生产,创造价值的能力。专利市场化指通过专利市场营销手段,发挥专利的市场影响,使专利产品占领市场的能力。

四种能力的提升主要依靠专业人才去完成,企业需要从培训人才着手,才能不断挖掘出专利的潜在价值,通过提升专利价值,实现产品的增值,销售收入和利润的同时增长。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每一个中小企业都有其特殊性,不同行业、不同类型、不同规模、不同业务、不同使命和理念的企业,其知识产权管理体系也不尽相同,但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把握好知识产权管理体系的共性,不断积累经验,解决体系运行中的实际问题,构建并完善适合于自身发展需要、适应市场竞争、促进科技创新、适应企业发展战略的知识产权管理体系。

参考文献:

[1]钟德惠.知识产权战略在中小企业中的实施与思考[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3(7).

第9篇

中国航发黎阳公司(以下简称“黎阳”)诞生于上世纪的1965年。52年来,几代黎阳人以航空发动机制造为己任,在同行业规模最小、国家投入最少、环境条件最差的情况下,不等不靠,自I资金搞科研,形成了“量力而行、有所作为、循序渐进、改进产品”的科研方针,走出了一条“厂所结合、科技先行、使用发展、渐进改型”的技术创新道路,使公司每隔一两年或两三年就能有一个新型批面世,不断满足飞机改进改型的需要,铸造空心涡轮叶片、铸钛机匣、沙丘驻涡稳定器等大批科技成果获得重大突破并得以有效应用,产品从最初单一的老机型研制生产,到新型中小推力航空发动机研制生产,逐步转型升级,并参与到国际市场的竞争中。

聚焦航空发动机主业产品升级换代进程进一步提速

至“十二五”末期,通过对配装我国两大系列飞机航空发动机的设计制造、试验研究、排故延寿、循序渐进、改进改型、发动机批生产及使用发展,黎阳累计生产交付两大系列20个型批发动机5000余台,为部队提供了绝大部分的飞机动力装置。同时,先后向11个国家出口了1000多台发动机,创汇6亿多美元,是国内航空发动机率先出口和出口量最大的发动机厂家。

新机研制方面,一机实现首飞,一机点火,一机关键技术研究取得突破进展,一机完成首台整机试制,两机即将实现首飞。通过参与国家重点型号研制,成为新一动机叶片、加力燃烧室及喷口、涡轮后机匣、喷嘴等重要零部件供应商。通过参研型号使得公司的优势能力得到充分发挥和体现,其中,锻造叶片方面,采用小余量模锻+精密数控加工技术,研制生产出目前国内质量最高的合金叶片。

创新体系日趋完善科技支撑引领作用逐渐显现

公司在原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的基础上,相继搭建了先进叶片制造院士工作站、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联合实验室、制造技术研究中心、各专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创新平台。公司以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为牵引,基本搭建形成了产品研发、工艺技术、产学研用、国际合作四大技术创新平台。各科技创新平台已日渐成为公司创新活动最活跃、创新成果产出最多的地方。

先进叶片制造院士工作站签约院士达到6位,研究领域得到进一步扩展。2015年,突破多孔层板发散冷却叶片制造技术,成功研制样件,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装配试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完成某整机部分三维工艺规程编制和动画演示工作,打破了传统50年工艺编制二维工艺的旧模式;锻造叶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以第三级整流叶片为载体,从小余量锻造工艺、模具设计、热处理工艺方面入手,解决了该型叶片锻造的小余量、一致性问题。

围绕公司科研生产,开展各类研究202项。通过积极向国家、地方政府、军方和集团公司申请科研立项支持,获得42项科研立项,获得国拨经费支持共计1.6亿元。截止2015年,公司拥有有效授权专利212件,其中发明专利97件,较“十一五”增长了200%。“十二五”期间,公司获得省部级以上科技成果共计58项,其中,国防科技成果11项,集团公司成果35项,中国航空学会成果12项,贵州省成果1项。

技术人才队伍建设初见成效人才培训渠道多元化

“十二五”期间,按照集团和发动机公司要求,公司进行了长、家、匠分离,先后搭建了工程技术人员职位体系和职位等级评聘考核管理办法。截止2015年,拥有集团及发动机公司各级专家34人,其中集团公司特级专家1名,一级专家3名;发动机公司首席专家4名,一级专家13名,二级专家15名。黎阳公司中级职位134人,其中主任工程师39名,副主任工程师30名,主管工程师65名。技术专家和中级职称人数占工程技术人员的14.79%。

近几年,公司在人力资本方面的投资不断加大,培训经费由原600万元/年提高至1000万元/年;培训渠道不断拓展,分别与清华大学、中科院金属所、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西北工业大学、重庆大学联合开办了工程硕士班,进行学历提高培训;以黎阳党校、黎阳大学、黎阳技校为平台,借助企业内、外部资源,聘请公司内部技术专家及南航、北航、北京生产力促进中心、中航集团、贵财等学院及科研所教授、专家授课,针对不同群体,开展业务能力提升培训;为拓展技术人员视野,选派技术、技能岗位人员外出参加培训。

持续推进信息化体系建设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

“十二五”期间通过企业自筹和国拨资金的方式,建立了以PDM系统为核心的协同平台及MBD技术的应用体系,实现了公司技术系统的统一管理;启动了企业资源系统(ERP)、车间制造执行系统(MES)的建设,通过统一编码和公共资源库,打通技术体系、生产体系和管理体系的信息化应用环节,初步形成公司内基于单一数据源的信息化协同工作管理模式;通过建立“企业门户”,提供身份认证、信息展示、沟通交流等服务,实现企业经营管理相关应用的访问和使用信息资源的统一入口;建立OA协同办公系统、邮件系统、财务系统、人力资源管理系统,档案管理系统,满足公司对协同办公、财务、人力资源等业务管理的应用需求,公司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

本着“中国制造2025”、“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实施方案”、“关于发展众创空间推进大众创新创业的指导意见”等重要指导性文件精神,黎阳公司“十三五”期间将按照“产研结合、科技先行、重点突破、支撑发展”的指导方针,切实落实“十三五”科技和产品发展规划,实现主导产品升级换代;以中小推力先进航空发动机研发制造体系为主线,切实推进国家“两机”重大专项任务的实施,提高公司核心竞争能力。

聚焦航空主业,做强核心业务。按照“产品品种专业化、生产组织流水化、零件制造单元化、科研资源独立化”的产品发展规划要求,突出叶片COE和燃烧部件COE建设,强化重要航空零部件(压气机叶片及涡轮叶片、钣金类机匣、喷口等结构件)研制生产,最终形成国际一流的航空发动机研发一体的制造基地;推进先进制造技术的生产运用,组建先进高效的智能生产流水线,使黎阳实现研发制造能力、工艺制造技术、生产能力的全面提升。主要体现在:钣焊制造、整体叶盘制造、叶片精密铸造、叶片小余量锻造、钛合金热成型、特种加工、数字化装配、部件及整机试验等领域的关键工艺技术,通过信息化手段实现数控制造;按照突出核心制造能力,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协调发展配套能力的思路,广泛建立战略供应商合作关系,以适应产品发展需求。

完善科技管理机制,构建更高效的科研体系。以先进叶片院士工作站、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制造技术研究中心、各工程研究中心等创新平台为依托,进一步拓展协同创新模式,保持企业和高校、科研院所间合作渠道的畅通,实现从材料端到制造端的高效协同;围绕主研型号,发挥科技管理的支撑引领作用,构建成果树和专利池,引导关键核心成果的产出。建立从技术瓶颈、技术发展规划到科研立项再到科技成果产出和技术人才培养的科研体系,解决科研生产瓶颈问题,提升公司核心竞争能力。

加大型号关键技术攻关力度,早日实现产品升级跨越。技术状态管理主责部门加强管理和考核力度,探索建立公司主研新机总工艺师和总冶金师办公室管理办法,加强公司主研新机的工艺和冶金工作推进力度;科研管理部门围绕制约新机发展的核心关键技术,联合高校、院所的研发资源共同进行有针对性的申报,进行重点突破,推进主研和参研项目技术瓶颈问题的攻克,为新机研制扫除障碍,早日实现产品的升级跨越。

加强科技人才的培养与使用,提升自主创新能力。进一步优化专家队伍配置,用好现有人才、稳住关键人才、引进急需人才,培养未来人才,全方位、多层次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加强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加大人才培训培养力度,探索通过采取校企联合招生、定向培养方式有针对性的培养企业急需人才,同时通过岗位培训、轮岗交流、导师带徒、学术交流等形式提升现有技术人员创新水平;适时引进高校、院所的科研人员到企业开展课题研究,同时考虑选派公司优秀技术人才到高校、院所科研机构挂职锻炼,培养技术人员科研能力,推动公司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

第10篇

关键词:地方高校 自身基础 创新理念 服务地方 社会建设

中图分类号:F12 文献标识码:A

长期以来,宁夏大学始终坚持以人为本,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强化人才培养的中心地位,按照“基础扎实、人格健全、有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和发展潜力”的目标培养创新型人才,确定了“加强基础、强化实践、发展特长、注重创新、分流培养”的教学改革思路。力求通过努力,使所有本科生以不同方式参与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活动,并且使其中30%的学生具备一定的创新能力。目前,学校拥有一批水平先进、设施完善的实验室和科研基地。现有省部级科技创新平台27个,各学科领域实验室93个。能源化工(天然气转化)重点实验室、西北土地退化与生态恢复重点实验室为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宁东基地煤化工资源循环利用实验室为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宁夏大学阿拉伯国家研究院,西部特色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重点实验室、西北退化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重点实验室,葡萄与葡萄酒工程研究中心、旱区现代农业水资源高效利用工程研究中心等研究基地,为培养创新型人才,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夯实基础,提升实力

在学校党委、行政的领导下,学校确立了“学科建设要有新提高、科技立项要有新突破、科研成果要上新水平、队伍建设要有新成绩、平台建设再上新台阶、服务地方要有新作为”的六大要求,以强化激励机制和管理执行力为突破口,先后出台了《宁夏大学学科建设规划》《宁夏大学科学研究与创新奖励办法(试行)》《宁夏大学横向合作项目经费管理办法》《关于加强科技服务地方若干意见》《宁夏大学关于加强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建设的若干意见》等文件,最大限度地提高了政策灵活性和导向性,显著提升了师生员工的科研创新及服务社会的意识和主动性,有力地支持了高素质人才培养。

(一)科学研究能力不断提高

“十二五”期间,学校科研总量加速发展,全面实现历史性跨越的重要阶段。“十二五”宁夏大学科研经费由2011年0.8亿元增长到2015年的1.47亿元,五年科研经费总量达到7.03亿元,比“十一五”1.5亿元科研经费总量增加了5.53亿元,利用两年时间走完了过去五年的历程,实现了年均1.4倍多的增速。其中,国家级项目经费达到了1.56亿元,占总经费的86%,包含244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1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和973计划前期研究等项目课题,重大科研项目的争取和承担规模为学校更好地服务地方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同时,立项渠道得到进一步拓展,获得了自治区科技攻关、成果转化和宁夏自然科学基金、国际合作等项目280项,经费1.13亿元。在人文社科领域,获批教育部、文化部、国家语委、国家民委项目152项,项目总经费900多万元,年均增长50%,较“十一五”的12%有了迅速增长,进一步协调了文理工科研立项结构。这些均表明,学校科研创新实力已初步迈上国家创新资源平台,具备了与国内特别是西部地区同类院校教学研究型大学的能力。

(二)科研成果产出不断涌现

“十二五”末期,学校紧紧围绕内涵建设,持续强化了科学研究全过程精细化管理,严把立项、检查、鉴定、报奖关,尤其是对广大科研人员“科研生命线”的质量意识培养,显著提升了成果质量。共通过科研成果b定(验收)176项,优秀率达到89%;获得自治区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二等奖7项,三等奖18项;获宁夏第十一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5项,二等奖12项,三等奖23项;自治区自然科学论文奖一等奖17项,二等奖27项,三等奖45项。特别是在“逐步加大高水平成果奖励力度,淘汰低水平成果”思想和制度引领下,发表核心期刊论文年均595篇,较“十一五”的700篇有所下降,代表原始创新能力的三大检索收录论文共发表249篇,是“十一五”71.89%,实现了年均1.4倍的增速,创历史新高;授权专利48项,其中发明专利占47%,较“十一五”年均的29%有了大幅提升。

(三)科技创新平台功能不断释放

针对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人文社科基地的功能定位,集中力量在督导、检查、保障、奖励上下功夫,激活了创新资源,凝聚了创新合力,起到了引领全校科研创新和服务社会的作用,成为学科建设、科研基础条件改善、科研项目承担、成果产出、研究队伍发展的重要动力源。两年来,获批立项各类科研项目总经费7341.82万元,占全校科研经费的39.05%;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582万元,占全校的28.55%,国家社科基金189万元,占全校的32.85%;形成了215名博士的人才队伍,是全校博士的54.06%,成为全校最强的一支创新队伍;支持了国家重点学科草业科学、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少数民族、211全部8个学科的申报和建设。特别是改善了学校科技基础条件能力,共争取国家自主创新和高技术产业化项目、自治区科技基础条件能力建设项目,自治区创新与发展项目经费1200多万元,新增购置大型仪器设备100多台,涉及化工、生物、农业、环境等多专业,对全校科研创新能力提升和本科生、研究生的培养起到了突出作用。

(四)科研创新型人才不断涌现

近两年来,面对国内高校人才引进和科技创新加速的新形势,以培养和引进“学科建设需要与研究型人才”为标准,借助重大科研项目、重点和一般项目历练,以及迅速提高人才引进门槛、博士科研启动基金、校级基金配套等多项措施,通过面上培养群体,重点支持科技创新团队,在青年才俊和高水平领军人才“两端用力”,使创新人才数量有了较大增长,层次明显提高。截至目前,全校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7人、第三层次15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19人,自治区313人才30人,1人获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全体专任教学科研人员中,高级职称人员比例达到52%,具有博士学位人员比例达到21.6%,硕士以上学位人员比例达到80%。建成了自治区级科技创新团队达到了7个和校级科技创新团队8个,获批了“宁夏回族学人才”等3个高地,特别是入选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1个、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名,为宁夏回族自治区首次获得。

二、政产学研结合,实现共赢

围绕建设“服务宁夏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的服务中心”目标和“创制政策、畅通渠道、完善机制、搭建平台”的服务思路,集中加大了与区内各级政府、事业单位、行业企业的联系、联络、联合的“三联”,拓展校企校地合作力度、频度和广度,持续提供技术支持和政策咨询,得到了政府认可,取得了服务双方的“双赢”,激活了校内资源与校外服务需求的互动积极性,探索了具有学校特色的“校政合作带动型服务社会模式”。

(一) 借助学校资源,提高服务地方能力

近年来,学校先后召开了四次宁夏大学服务社会新闻通报会,推介了服务资源,吸引了社会各界重视。与科技厅、发改委、民政厅、经信委、农垦集团、宁东管委会等厅局举办了合作交流会、座谈会和洽谈会,争取了支持,畅通了渠道,建立了牢固的服务关系,为长期合作打下了基础。搭建了每年召开的“宁夏大学地方科技局长论坛”服务合作交流平台,邀请全区县以上科技局主要领导来校洽谈合作,突破了瓶颈,建立了地方需求瞬时反馈与资源立时对接的服务机制。以此为基础,聚焦一线需求,与银川市金凤区、西夏区、固原市原州区、财政厅经济建设处签订了校地合作协议,设立了3项合作基金,推动10多个学院与科技创新平台与县区管理部门建立了长期服务关系。

(二)横向合作结构优化,质量显著提升

通^不懈努力,在自治区各级政府和管理部门的支持下,学校横向科研规模显著扩大。“十二五”期间,学校横向合作经费达到7670万元,超过整个“十一五”1200万元的经费总额,年均增长达到30%左右,增速历史最快。进一步改善了学校科研纵横比,占到科研总经费的近两成。2011年,首次实现了单项横向合作项目经费超100万元,全年超1000万元的突破。2015年40万元以上的横向经费项目达到11项,占全部立项数的21.6%。

与此同时,学校创新了校地校企产学研合作模式。与神华宁煤集团、英力特化工有限公司共建了煤化工工程实验室、与百瑞源枸杞有限公司共建了西部特色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重点实验室、与西夏王葡萄酒业有限公司和御马葡萄酒业有限公司共建了宁夏葡萄与葡萄酒研究院,与青龙管道共建了旱区现代农业水资源高效利用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与大北农饲料共建了宁夏饲料工程技术中心,与小任果业公司共建了宁夏大学设施农业人才科技培训有限公司、与国电隆基硅业有限公司共建了宁夏光伏材料重点实验室等,以此实现了13个科技创新平台的全面开放运行。

(三)实现产业联盟,组建专家服务团队

牵头成立了“清真牛羊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在32个企业建立了产学研合作基地。通过这些努力,持续不断地拓展合作领域,创新合作模式,将企业和政府事业单位的资源和需求纳入学校发展轨道,在机械制造、绿色建筑、生物医药、生态治理、设施园艺及牛羊饲料等方面申报了一批重大科技项目,示范推广和转化了红枣分级分选机、盐碱地改良技术体系和改良剂等一批经济社会生态效益明显的科技成果。

另外,根据学校不同专业访学,结合自治区区域发展需求,学校在现有的110余名自治区农业科技特派员基础上,遴选和组织了45名专家带项目服务企业、14名专家深入全区贫困村指导致富,23名专家积极参与了自治区党委组织部和人事厅专家团服务基层。尤其是依托自治区农业科技服务示范基地,以8位首席专家、28名队员专家的综合团队,全程指导了20个基地的建设和运行,示范应用了丰富的科研成果。同时,以“教授+青年骨干+学生”形式,组团20余支,主动对接基层需求,承担了100多项横向合作项目,包括技术咨询、政策制定、规划编制、技术服务等任务,已经成为自治区生产战线长期提供稳定智力支持的一支队伍。

(四)对接发展需求,提供决策参考

对接行业发展需求,先后承担了西夏文研修班、宁夏阿訇短期培训班、宁夏葡萄产业技术人员培训、天地奔牛实业有限公司技术人员培训、泰瑞制药和太平洋制药有限公司的员工培训、奶牛饲料与疾病防治技术培训、马铃薯贮藏技术培训等培训任务,并借助国家支撑计划项目,为石嘴山市、中卫市、固原市等培训技术人员和生产者,共有20000人次。

以创办的《决策参考》《生态决策参考》《211工程宁夏经济社会发展重大现实问题研究》为窗口,瞄准自治区重大战略需求,针对葡萄产业发展、扶贫攻坚、生态补偿、内陆开放型试验区建设、黄河金岸发展、中部干旱带生态保护与发展、中南部生态移民、宁东基地循环经济及化工产业发展为专题,提供了决策咨询报告,部分得到了自治区主要领导的批示和实施。同时,全校以学院、研究机构为单位为自治区提供了宁夏中南部地区生态移民蓝皮书2011、宁夏现代物流业发展调研报告、贺兰山和罗山自然保护区植被监测与生物保护、宁夏“十二五”工业科技发展规划、宁夏清真食品国际认证中心建设咨询、宁夏回族自治区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修订草案)、宁夏人口发展总体思路和对策研究等100多项政策、法律、创作、规划、理论等研究成果,为自治区民族团结稳定和繁荣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三、明确既定目标,开创服务新局面

党的十报告提出“要更加注重协同创新,要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科技工作两大主线,在完善科技创新评价标准、激励机制、转化机制基础上,提高科学研究水平和成果转化能力,推动科技和经济紧密结合,把全社会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创新发展上来。以此为指引,按照此前召开的全国科技大会“促进科技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是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中心任务”的主要路径,结合宁夏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建设和2020年与全国同步实现小康社会要求的“两大中心任务”。

(一)明确目标,多点开花

今后学校要以建设“区域特色鲜明的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为目标,以体制机制创新为驱动力,细化管理、强化奖励、注重鼓励。加速扩大科技规模,快速提升内涵,强化特色,持续推进原始创新,集中开展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重点加大科技创新平台、科技创新团队、重点学科建设力度,注重自然科学、哲学社会科学协调发展。以“政产学研用”密切结合为突破口,以“五型产学研合作基地”建设为抓手,全力推进服务资源的开放化和市场化,紧密围绕宁夏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需求,最大限度地将科研创新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提供高水平的社会服务,支持高素质人才培养,为推进宁夏经济社会跨域式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二)争取项目,产出成果

在项目上,力争在“973计划”、“863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国家哲学社会科学重大招标项目等重大项目立项上取得新突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年立项达到100项左右;教育部社科资助项目立项达到50项,科研经费总量突破1.5亿元。

在成果上,力争SCI、EI、ISTP三大检索收录论文数量增长1倍;出版研究著作200部以上;专利等知识产权成果翻一番;新增国家级奖励实现新突破。在领域上,力争建成5-10个自治区层面的特色突出、优势明显、水平较高的研究领域,1-3个优势研究领域进入国家级行列。在服务上,力争横向项目增长1倍,建成5-8个专业化人才培养培训基地、100个左右服务地方基地、100个左右服务地方团队、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大学科技园、大型仪器设备共享服务平台、3个专业化检测服务中心、13个校企联合实验室或技术中心和3-5个人文社科领域的服务平台。

(三)重视科研创新,促进人才培养

科研水平的高低是高校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关系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必须更加强化观念,坚决走高水平科研创新与社会服务支持高质量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要大力推进科研成果应用于教学,将前瞻性研究与课堂相结合、应用研究与学生实践相Y合。进一步加强社会服务的教师与学生团队结合形式,在实践中提高学生创新能力,激活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大学科技园和研究院等机构要在博士生、硕士生全部参与科研基础上,面向本科生开放,吸收本科生参与。通过高水平的科研和服务,培育优势特色学科和专业,实现科研与教学的有机结合。

(四)创新管理模式,积极服务社会

将科研定位提升一个档次,通过多层次、多方式的激励,鼓励承担高层次研究项目、产出高水平成果,提升创新层次。逐步加大国家重点项目、高质量论文、国家及自治区政府奖励和优秀著作的一次性奖励力度。突出应用成果转化和技术咨询服务的地位。加强重点科技项目过程管理,促进高水平、高质量成果产出。通过一系列措施,进一步深化科技管理体制改革,倡导严谨治学、自由探索、负重拼搏的精神,引导广大科研人员更加重视科研和科研促进教学工作。将持续探索,力争建立健全一套符合学校实际、可操作性强的政策体系,使全体科研人员开展高水平研究和全方位社会服务。

参考文献:

[1] 王洪.新时期高校服务地方社会发展探索[J].中国市场,2015(26).

第11篇

关键词:中药学;创新能力;本科生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23-0153-02

高等院校作为国家人才培养的重要载体,是培养国家未来创新型人才的直接来源,我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指出,要创新人才培养体制、提升科学研究水平、支持学生参与科学研究。我校在2013年修订的中药学人才培养方案中,进一步明确了以“创新型、实用型专门人才”为培养目标,并将科学研究活动作为学生科学素养和创新思维培养的重要途径。现结合湖湘中医药文化特色、中药学专业特色,以及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以我校中药学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为例,从以下几方面探索人才培养途径。

一、政策保障

学校已制定了“湖南中医药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管理办法(试行)”、“湖南中医药大学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工作方案(校行教字[2015]号)”、“湖南中医药大学大学生学科竞赛奖励办法”、“湖南中医药大学本专科毕业论文管理办法”、“湖南中医药大学教学实验室管理k法(试行)”、“湖南中医药大学实验教学管理办法”、“湖南中医药大学药学院优秀本科生国际交流项目选派办法”等制度,为学生参与科学研究和创新思维的培养提供政策支持和保障措施。

二、中医药理论思维的培养

学校在教学过程中逐步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加大中药学本科专业中药鉴定学、中药炮制学、中药药剂学、中药化学、中药药理学等核心课程的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的开出比例。据统计,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开出比例已达到96%,并有63%核心课程已开设创新性实验。学校在系统开设中药学相关的基础课和专业课的基础上,增加《中医诊断学》、《方剂学》和《湖湘中医药文化》等特色课程,逐步培养学生的中医药理论思维。

三、加强实验技能培养,牢固专业知识

在学生培养过程中,学校重视中药学专业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注重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符合市场和社会发展需求的毕业生。

学校有效利用药学基础教学实验中心和药学技能教学实验中心,在完成基本教学的同时,作为开放性平台,制定相关开放制度和助研计划,鼓励学生参与实验中心具体的科学研究项目和课题,提升学生实验技能和科研思维能力。

学校模拟药厂、药房和药检所,为学生提供开放的实践平台和自由发挥的空间,让学生真实体验药品生产、临床用药和药品质量检测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的结合,培养学生具有从事中药生产、药学服务和中药质量评价的能力,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

我校松霖药用植物园实行中药专业班级负责制,每班负责一块地,进行种植、田间养护等。这发挥了学生主观能动性,帮助他们将理论联系实际,牢固专业知识,并调动了他们在药用植物种植和开发方面的创新性思维。同时,借助中药标本馆,老师实物指导,增强学生辨别中药真伪的能力,并使他们学会应用发展思维观辨别现代的野生物种和人工种植品。

学校建立衡山药用植物实践和浏阳大围山道地药材两个大型野外见习基地。通过野外见习,学生巩固和提高课堂所学知识,观察、比较分析植物界各大类群的典型药用植物代表,正确认识植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并在野外艰苦环境中培养了艰苦朴素、吃苦耐劳和勇于实践的优良作风。

四、科研创新能力培养

1.建立大学生创新创业中心。我校成立了中药技能大学生创新性训练中心,中心制定完善的开放制度,为参与创新性实验项目,国家级、省级、校级、院级大学生创新性项目,各类竞赛训练以及自行选题的学生提供实验平台和科研条件。由专业老师专项负责,通过具体的项目和课题,学生参与其中,从选题立项―收集查阅资料―制定方案―实施―总结,提高各方面的能力素质。

2.实施中药学本科生导师制。我校实施了中药学本科生导师制制度,即本专业学生从大二开始与专业老师结对指导,课余时间参与老师的科研实验。通过专业老师对基本实验技能,安全意识,实验方案设计等方面的系统指导,系统地培养了学生科研和创新能力。近五年来,我校中药学专业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共有近30余人获得湖南省和校级大学生创新性研究性科研项目的资助,完成科学实验研究,并50余篇。

3.利用科研平台培养学生科研创新能力。我校已有湖湘中药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2011协同创新中心、国家中药超微技术工程中心、省级中药不良成分快速检测及脱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省级中药活性物质筛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药配方颗粒工程研究中心等国级、省级中医药技术创新平台等创新平台和科研中心。科研平台的建设在促进人才培养方面发挥着越来越积极的作用,现已经成为培养大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基地。科研平台通过“一对一”指导、产学研结合、组会汇报讨论等形式,系统指导学生科研思维、动手能力、团队意识,并及时掌握国内外学术动态。以湖南省中药活性物质筛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为例,中心每年通过中药学本科生导师制、本科毕业生实习指导、兴趣小组专业指导等途径,指导学生共计40人。在实验过程中,教师有效利用平台的资源,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针对每一个同学的特点,确定研究课题,并制定实施方案,从文献查阅、技能培养、实验方案设计、论文书写等方面进行系统指导,让学生在良好的学术氛围中学习,并培养学生科研能力和提升科研素质。

4.鼓励学生积极参加课外科技活动。我校鼓励学生参加各级各类科技创新活动和传统中药应用技术传承活动。中药学专业学生已参与的课外科技活动包括:“康缘杯”中药传统技能大赛、全国中医药高等教育技能大赛、2015中医药社杯中药类专业学生知识技能大赛、“远志杯”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岐黄杯”首届“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万众一网通杯”湖南省大学生创业大赛、湖南省“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天堰挑战杯”全国高等医学院校中医药创意设计竞赛、长沙市大学生科技创新创业大赛、湖南中医药大学大学生中医药创新论坛、创新学术论文大赛、大学生开放性实验设计、杏林讲坛、化学实验技能竞赛、药学院药师精英赛、暑期“三下乡”、中药综合知识挑战赛、百草课堂等活动。学生通过参与这些活动,不仅开拓了视野,而且提升了专业素养、团队合作意识、创新意识和思维能力。

5.校内外名师名家为学生讲座。学校开设杏林讲坛、百草讲堂等讲座,并聘请多位国内外知名学者为本专业客座教授,定期为学生开展学术讲座,使本专业学生能够及时了解到本学科前沿动态;同时,本专业聘请了九芝堂药业、紫光古汉、千金药业、汉森药业、方盛制药等中药企业的知名校友和创新创业成功者来校开展讲座;与韩国圆光大学和美国密西西比大学建立本科学生学习交流项目,已有10名学生获批至美国密西西比大学、韩国圆光大学进行长短期研习交流,为我校中药学专业学生的国际化提供更加广阔的空间。

五、存在的不足

在学校政策保障下,学校通过多种途径培养中药学本科专业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F已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存在一些不足的方面,如:(1)本科毕业实习指导中,学生实习期短,部分实习生涉及找工作、考研等事务,因此,在培养过程中,常出现学生专注力差、实验技能和科研思维能力的培养不系统等问题;(2)部分带教老师是年轻的专业老师,主要从事教学,无科研课题和实验平台,无法真正指导学生;(3)药学基础教学实验中心、药学技能教学实验中心和科研平台培养学生多为短暂的,缺乏长效机制;(4)部分专业老师专业指导能力欠缺;等等。因此,在学生创新能力培养过程中,学校还需从学生管理、指导老师遴选和运行机制等方面进行制度的完善和实施。

Study on Cultivating Ways of Innovative Ability for Undergraduate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LI Juan,LI Shun-xiang,XU Bo,QIN Li,ZHAO Xiao-fang

(College of Pharmacy,Hunan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Changsha,Hunan 410208,China )

第12篇

一、人才培养中的问题及卓越工程人才培养的质量标准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国力竞争日趋激烈,科技发展不断综合化及加速化, 中国实现跨越式发展,建设创新型国家,呼唤大批工程领域的优秀人才和拔尖创新型人 才,而现行的高校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和实践能力薄弱,不能满足行业飞速发展对人才培养质量的需要。以高水平行业特色型大学为例,其工程型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课程体系设置不能满足培养创新人才的要求。二是人才培养模式单一,培养方式落后。三是全面素质教育仍需加大力度。四是工程教育中产学联合培养不足。

明确卓越工程人才的培养质量标准,即解决培养什么人的问题。这是高等工程教育的首要问题。高等工程教育所造就的尚不是“卓越工程师”,而是打造“卓越工程师”潜质,构建好基础。这里所谓的“卓越”,是一种理念追求,是一种发展的质量标准。其基本特征应体现在人才培养目标、培养规格、组织过程和途径方式等教育的重要要素中。可以归纳为:体现素质教育的目标观。要把传统的知识质量观以及一度流行的能力质量观转变为包括知识、能力在内的全面素质质量观。即人才培养的着眼点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最高目的,体现多元化的定位观。作为高水平行业特色型大学其卓越工程人才培养的规格定位,不仅要培养各类工程型创新人才,还要培养学术型 、培养工程与管理等学科交叉复合型的拔尖创新人才,要满足行业与企业的发展需要,适 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乃至国际化和全球化的需要。

二、高水平特色大学卓越工程人才培养的模式探索

北京交通大学针对高水平特色型大学卓越工程人才的培养模式,进行了积极探索。

(1)科学设定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目标和定位是实施人才培养的纲领,北京交通大学按照卓越工程人才培养质量标准的内涵,提出其整体目标定位是:坚持“通识教育、按类教学、倡导探索”的教育理念和“宽口径、厚基础、重个性、强能力、求创新”的本科人才培养整体目标要求。培养具备健全人格,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自主学习能力强,适应社会与经济发展需要,具有创新创业精神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具有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竞争与合作能力,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栋梁人才。

(2)系统构建人才培养方案。人才培养方案是实施教育理念,落实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教学文件,是人才培养模式设计和培养过程设计的蓝图,更是学生大学学习和专业兴趣发展的指南。行业特色型高校的工程型创新人才培养方案要突出行业特色,依托与行业长期的产学研合作基础,发挥双方优势,共同科学系统地设计课程体系内容、培 养模式、乃至学生自主学习与发展个性的途径。从高校视角,重点是要把握人才培养和成长的规律,系统设计和考虑工程创新人才的培养过程、培养环节和理论实践教学内容。为此,“轨道交通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 ”的人才培养方案在课程内容体系上,重点强化三个突出:一是突出轨道交通领域工程素质培养。二是突出工程实践能力培养。三是突出工程研究能力培养。

(3)着力创建体系开放的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培养模式是创新型工程人才培养的关键,高水平行业型特色大学的工程教育和人才培养过程、途径必须突破单一的、课堂 “灌输”为主的模式,实行校企联合,向企业开放、向社会开放、向世界开放。产学研结合,联合打造以问题探究式、科研训练式、工程实践式等为中心的多元化培养模式,这是发展学生个性特长,增强学生自主学习、探索研究、工程实践和创新能力,乃至 形成国际化视野的基本保证。

三、高水平特色大学卓越工程人才培养的质量保障

对于高水平行业特色型大学,有效实施卓越工程人才培养,还必须健全质量保障体系。

(1)构建校企双导师指导队伍。高校教师工程背景是制约高等工程教育改革特别是卓越工程师培养的瓶颈,为此可从学校有工程背景的教师队伍和构建由企业工程专家和 技术人员组成的指导队伍两方面着手构建。学校指导队伍建设。首先,遴选学术水平高、科研实力强,具有多年工程实践经历和丰富工程背景的教师,强化结合学科发展前沿和工程实际应用指导学生学习;其次,制定相关管理办法,保证受聘的授课教师,每年能够有一定的时间开展现场实习或指导现场实习、参与企业相关项目开发、在企业现场挂职等工程实践;第三,加强培养,有计划地安排中青年教师到国内外著名高校学习交流、到国内外著名企业进行现场考察、交流互访、挂职锻炼,鼓励教师到企业进行挂职锻炼或顶岗工作、参加企业科研课题等多种形式,提高教师的工程实践能力,强化工程背景,逐步形成工程实践能力强、教学经验丰富、技术储备强、集科研、教学和工程应用为一体的专业师资队伍。企业指导队伍建设。按照“卓越计划”学生企业阶段学习的需要,企业教师应分为四个层次:企业实习教师,主要以生产一线的工程师为主,主要指导学生实习工作;企业授课教师,需拥有较为深厚的工程实践背景,具 备大学本科学历的工程师及以上职称或中高层领导,主要结合工程实践经验,为学生授课;企业导师,应是具有较为深厚宽广的工程实践背景,具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的高级工程师或企业中层领导,对工程实践具有全面、系统性的掌控能力,主要指导学生开展企业工程实践和完成毕业设计或相关研究;企业顾问,应是企业的技术专家、工程管理专家或中高层领导,学校将其聘为教学指导委员会成员和校董事会董事,参与卓越工程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管理运行的决策等。

(2)打造校企互补的高水平实践教学平台。校内高水平实践平台。 要对传统实验室进行整体设计、结构调整和布局优化,探索科研、学科、实验室一体化建设模式,整合、改造和新建,形成以多层次的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为核心的高水平实践教学平台。依托行业特色型高校与行业密切联系的优势,强化校企共建校内实验室,使企业的先进技术设备对接实践教学,形成一批具有行业特色的学生实践平台。以实践教学体系内容和模式改革为核心,以实验室管理机制与制度建设为保障,全面推进国家和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等高水平科研平台向本科生开放,实施本科生科研训练 一体化方案,形成学生工程与科研训练实践平台。校外人才培养基地。实质上,这是在原有实习基地基础上的一种具有更广泛意义的人才培养合作平台,是双方受益、共赢的有效载体。对于学校,应在已有的一批稳定的校外实习实践基地建设的基础上,以 “产学合作、做学融合、研学融合”的工程教育理念为指导, 依托优势特色学科,依托与企业长期合作的基础,把实习实践基地的功能进行扩展,从单纯的输送学生到企业实习,变为企业全方位培养创新人才的载体;对于企业,也可以利用学校教育资源,为其量身定制所需人才,成为企业人力资源输送的有效渠道,同时可以培训企业员工,进行系统化的再教育。在此,高校与企业共同探索产学联合培养模式和机制 ,使学校与行业的教育资源共享和互补,满足国家和行业对创新型工程人才的需求,实现高校和企业的互惠互利与可持续发展。

(3)开创开放共享的科技创新平台。与行业单位联合打造高水平科研平台,并相互开放和共享平台资源,是实现产学研深入发展,培养创新型工程人才的又一重要抓手,也是学校提高对企业科技服务能力的重要基础。对学校而言,共建高水平科技平台能充分发挥并利用好大学既有的人才资源、科技创新、研发平台的优势,激发大学科研机构的创新活力;对企业而言,可使企业通过这一平台,形成科技攻关合力,获得持续创新的能力,避免低水平重复,从而走出一条国家投资少、见效显著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道路。重点合作打造的平台包括:支撑相关理论和技术研究的科研创新平台、科研成果转化平台、行业研发中心和研发基地。把科技资源向行业企业和社会开放,提升高校与社会的资源共享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

(4)构筑校企联合人才培养管理平台。科学系统的管理是保障卓越工程人才培养质量的基础。校企联合人才培养不但要有共同的目标和合作意愿,合作双方能够实现优势互补,更重要的还需要有组织管理机构和制度作为保障,推动产学研合作行为机制的形成和正常运作,使双方人才培养的理念、目标、合作意愿等有具体的管理落脚点。第一,构筑统筹协调管理平台。在顶层建立校董事会,借此平台建立与行业企业的高层沟通渠道,为联合人才培养提供良好支撑;在学校和企业中层分别建立校企联席会、教学指导委员会、管理运行执行组三级管理运行体系。建立高校与企业基层管理者和技术负责人等多层次的沟通及运行管理渠道,共同设计、推动和实施联合人才培养、培训、科技服务、科学研究等工作。第二,设立项目拉动模式。设立校企联合培养、校外人才培养基地建设等专项教改研究项目,开展校企联合培养模式的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促进企业由单纯的用人单位变为联合培养单位,探索双方共同设计培养目标,制定培养方案,共同实施培养过程的渠道和方法。第三,建立管理运行机制和配套政策制度。依托校外人才培养基地、合作建设的科研创新平台、科研成果转化平台和行业研发中心,通过制定和实施企业服务方案,建立管理政策和利益机制调整、管理运行工作流程等,形成联合培养机制、教师培训机制、企业技术培训机制、联合攻关机制,最终实现产学研共赢,引领行业技术创新,保障联合人才培养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