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酒店管理工作前景

酒店管理工作前景

时间:2023-06-01 09:47:18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酒店管理工作前景,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酒店管理工作前景

第1篇

关键词:供需错位;应用型人才;职业认同

中图分类号:G642.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6124(2012)04-0087-03

随着我国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市场对酒店管理人才的需求也日益增加,尤其是高级管理人才的需求更为明显。作为旨在培养酒店高级管理人才的酒店管理本科专业,理应在这一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然而研究表明,酒店管理本科生在本行业就业率却相当低,一般在10%-20%[1];已在酒店行业就业的本科生对酒店的喜爱程度日益下滑,从事酒店工作的信心降低[2]。一方面是市场的需求旺盛,另一方面却是本专业毕业生在酒店行业就业状况不佳。这种矛盾成为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工作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本文在对酒店管理本科专业学生及相关酒店进行调查的基础上,分析造成这种矛盾的主要原因在于供需之间的错位,并依此提出了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应用型人才的若干建议。

一、调查数据分析

本文基础数据来源主要是问卷调查和访谈。问卷调查对象选择湖南省长沙市4所本科院校酒店管理专业或旅游管理专业(酒店管理方向)在校三、四年级学生,共发出问卷200份,回收183份,回收率90.1%,有效问卷175份,占95.6%。访谈对象主要选择有多年教学经验的教师、教务管理人员和10家三星级以上(包括三星级)酒店的人力资源管理人员,来获得学校和行业对本科层次酒店管理专业学生培养的期望。然后使用SPSS13.0对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样本的人口统计因素如下:女性占68.3%,男性占31.7%;学生平均年龄21.4岁;先前有类似工作经验(指在酒店的实习、见习经历)的学生占88.6%,其余为没有工作经验者。

1.学生就业现状分析

(1)总体就业率不高截止2011年6月,调查对象中的应届毕业生之中,27%已经落实工作,13%仍在实习,21%考取研究生准备读研,39%正在求职,就业状况一般。

(2)学生对专业的就业前景不看好在涉及就业竞争力、专业对口等就业意愿方面,87.5%的学生认为在酒店行业就业缺乏竞争力,54.2%的学生认为自己在与专科生竞争时优势不明显;在问到“工作是否专业对口(现实状况或将来的工作意向)”时,25%的学生选择专业对口工作,75%的学生选择转行;对专业就业前景的看法方面,61.65%的学生认为就业前景一般,9.03%的学生认为就业容易,29.32%的学生认为就业困难。可见,本科院校酒店管理专业学生普遍对就业前景不太看好。

(3)学生从事酒店工作的意愿偏低调查表明,酒店管理专业学生毕业后不愿意从事酒店工作最主要的原因是酒店工作起点低,看不到酒店职业发展的前景,有56%的学生为此感到迷茫。而酒店工作口碑不好、学校所学与企业所需不匹配、酒店工作太辛苦等原因,也占了较大比重,分别为31%、29%和17%。因此,到酒店行业就业的意愿普遍不强。

2 酒店对管理人才的需求分析

(1)管理人才和技术人才缺乏酒店行业中,餐饮、客房、前厅等层次较低的一线部门员工来源较充足,管理、营运及工程技术方面的人才则相对缺乏,尤其是部门经理以上的具有管理决策能力的人才更是稀缺。据统计,2009年,中国星级酒店人才缺口超过10万,酒店管理岗位满足率不到40%[3]。调查反映,酒店迫切需要具有扎实语言能力、丰富实践经验和理论知识完备的高素质管理人才。但大多数酒店管理本科毕业生只是具备某些方面良好的理论知识和文化素质,而缺乏较多的实践锻炼,很难胜任酒店管理工作,成为一名合格的管理人员。

(2)酒店对管理者的要求重素养轻学历1)学历不是酒店选择管理人员最重要的因素。调查发现,酒店在选择管理人员最必须具有的因素时,选择“良好工作态度”的占40.1%,“一定沟通能力”的占34.7%,“艰苦创业精神”的占11.6%,“良好事业心和责任感”的占8.2%,只有5.4%的酒店选择“学历”。2)不同的酒店对管理人员必备的素质方面有不同的要求。调查显示,在要求管理人员应该具备的最重要素质时,28.3%的酒店选择“团队协作精神”,25.6%的酒店选择“开拓精神”,18.7%的酒店要求“善于协调”,15.1%的酒店要求“善于沟通”,12.3%的酒店则选择“勤勉敬业”。

从酒店的这些要求可以看出,在这个特殊行业里,最重要的素质其实说起来很简单:“发自内心的热爱”,酒店管理本科生不愿意选择这种“伺候人”的行业,最根本的一点就是对职业没有认同感。

二、学生职业向往度低的原因分析

1 专业认可度低

调查结果显示,只有21.67%的学生是因为对酒店管理专业的热爱而选择了该专业并决定在毕业之后把酒店行业作为自己的择业方向;而57.5%的学生在选择酒店管理专业之前对该专业并不了解,经过系统学习之后发现自己并不适合,最后确定了其他就业方向;而处于两个极端情况之间的20.83%的学生则处于比较茫然的状态,即本科三、四年级学生中50%以上的群体对本专业的认可度不高。

第2篇

1.职业道德素质比较薄弱。

酒店管理人员的敬业精神、工作态度及是否遵守纪律和讲究诚实守信对酒店建设和酒店形象有直接而重要的影响,因而大多数酒店都比较看重职工职业道德素质。然而目前,很多毕业生工作态度、职业道德和职业守等方面的培养和训练还比较薄弱,酒店中违约不讲诚信,或者眼高手低不踏实工作的的人员还时可见到。

2.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比较薄弱。

在一定的条件下,学历和职业技术资格证书是员工进入酒店的敲门砖,很多企业在选择人才时会比较重视毕业生的通用能力和实际动手能力。具备敬业、实干、肯干的人才十分难能可贵且非常看重当前,然而当前很多毕业生对酒店管理工作都不能脚踏实地,认真负责地从基层做起。

3.通用能力。

大部分酒店都非常重视学生通用能力,尤其是与他人合作共事的能力、表达能力和交往和联系的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等方面。这主要是因为酒店行业作为服务业更强调的是动手操作性。然而目前,有部分毕业生还不能正确评估自己,眼高手低,不能放下架子,不愿意从基层做起,不愿意从事体力劳动工作,所以很多中小规模酒店跳槽情况普遍。

二、当前酒店管理专业课程与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高职酒店管理人才培养现状与酒店人才需求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一方面,酒店难以在人才市场上找到自己需要的人才,另一方面,酒店管理效率也得不到社会的认同。当前,酒店管理专业课程与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理论知识教学不符合酒店实际需要。

当前,酒店管理教学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重理论轻实践。课堂教学以书本为主,以理论讲解为重点。由于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模糊,导致现行酒店管理课程的体系结构变化和理论内容变化难以跟上急剧变化的市场发展,经常会出现所授知识与市场需要脱节的情况,学生所学的并不是酒店工作中实际能够用上的,最终造成所培养的人才不能满足酒店工作需要。

2.校外实践工作与实际酒店工作存在差异。

当前,有部分学校的酒店管理专业在安排专业学生实习方面存在走过场、过于简单的问题。通常是在学生在校最后一年或半年将学生送往酒店进行实习。对酒店而言,实习学生在很大程度上不过是廉价劳动力,他们经常被安排在一些技术含量低、劳动强度大的工作岗位上开展工作。这种实习方式无法培养合格优秀的酒店管理人才。学生校内实习情况也不容乐观,导致很多实习生在实习期间并没有得到相关经验。

3.忽视对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

当前,很多酒店管理课程越来越关注学生专业能力和技术应用的培养,但是在注重学生职业能力的同时,却忽视了对学生诸如价值观念、道德水准、意志品格、心理情感等人文素养和健康心理的培养。酒店管理业具有高度的综合性,它的主要服务对象是人,这就决定了酒店管理人才应该是具备综合素质的复合型人才,不仅需要有较强的业务能力,也需要有较高的沟通、合作能力、协调组织能力和创新能力。

三、基于市场导向的酒店管理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要改变以往酒店管理教学模式,树立以市场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就需要培养目标、专业设置、课程体系、教学设计、培养途径、师资队伍等方面加强协调整合。

1.确立以市场为需求的教学目标。

酒店管理是一门交叉性学科,理论和实践不可偏废其一。酒店管理人员只有具备一定时间的基层工作经验、具备较强的实际技能操作水平和专业理论水平,才能真正做好酒店管理工作。因此,酒店管理教学也应该确立以市场为需求的教学目标,以培养学生的理论知识水平和业务素养,职业道德和管理素质为主要任务,培养理论和经验相结合的复合型人才。

2.确立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的专业建设。

专业建设是学校教学工作适应社会需要的重点,学校应该在专业设置方面更加体现自己的特色,增强在专业方向方面的针对性和职业定向性。首先,学校应该树立以市场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意识,采取整合、交叉渗透等形式,提升和改造传统专业,注意在进行专业调整的保持专业的相对稳定性。同时,还要通过设置复合型专业,解决好专业口径过窄的问题,使学生的就业适应面得到拓展。最后,在加强酒店管理专业内涵建设和特色营造的同时,还应该关注专业前景,随时对专业进行提升和改造,最终实现专业的与时具进。

3.建立科学的学科体系。

课程体系决定着教学方式方法、手段和组织形式。酒店管理专业要立足特色,教出效果,办出生机与活力,就应该立足当前、面向未来、研究市场。作为极具生命力和发展潜力的专业,应该积极打破传统的基础课和专业课分离的状况,根据酒店管理用人的需要,围绕基本素质和专业能力重新设置课程。在课程设置中过程中,应该立足当前,兼顾长远,考虑到知识的广度与深度、理论学习与技能训练。同时,还要突出外语、计算机和专业课教学。充分了解企业对学生在知识上的需求和实践能力方面的需求,根据这些情况及时调整专业设置和课程设置。

4.做好实践教学工作。

职业素质、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是评价人才素质高低的关键。酒店管理专业应该结合专业和课程特点,做好实践教学工作。首先,应该加强校内实训室建设,增加和配备新的设备设施。同时要加强校外实习基地建设,尽可能与多家星级酒店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不断开辟新的实习基地,真正实行教、学、做三者结合的教学。其次,要多开展项目教学,将酒店管理实训项目设为完整的训练单元,有目的地逐步推动项目实施,如客房做床、中餐摆台等,让学生有机会将课堂所学应用于实践工作中。

5.改革教学评价体系。

首先,要制定科学的评价体系。应通过深入的调查和分析,确定职业技能的评价内容,并以此作为考试标准与考试内容,改革传统的考核方法,形成理论考试与实践结合,课程形成性考试与总结性考试结合,笔试与口试职业素质考核与职业技能考核结合的开放式!多元化评价体系。其次,要采取多元的评价方式,将课程形成性考试与总结性考试结合起来,综合评价学生在课堂学习及实训学习中的表现,注重对学生人文素养和职业能力的评价。

四、结语

第3篇

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复苏与快速发展,旅游与酒店行业在全球与中国地区的发展速度与就业率将远远超出传统型行业。全球很多著名大学均开设旅游与酒店管理专业,在这些著名的大学旅游与酒店管理课程设置之中均提供为期半年至一年不等的带薪实习和理论课程与实际操作相结合的活动内容,其毕业生就业率远远高于其它专业的学生。旅游与酒店行业其薪金与社会福利收入远远高于其它传统行业,同时随着工作经验的增加其工作地位会稳步上升。2008北京奥运会、2010年上海世博会将会大力促进中国旅游与酒店行业的蓬勃发展,其行业前景非常乐观。中国各地大中小城市均把旅游业作为其经济增涨的源动力,其政府与社会投资将不断增加,将会是中国最具活力的行业。

我们工业学校开设了旅游与酒店管理专业,目的是培养适应旅游-行业的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熟练掌握旅游和酒店管理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现代化旅游酒店管理理论与实践能力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

学生入学第一学期采用“宽基幢模式,以宽厚的文化基础和管理理论课作为发展的基础,具体内容包括外语、计算机、礼仪礼宾、旅游学概论,旅游地理等基础学科;第二学期则要分层次,在文化基础课、专业课、技能课的开设中,采用“倒三角型”培养模式,激发学生对本专业的学习兴趣,加强技能知识的学习和训练,安排前厅、客房及餐饮等部门的专业技能实习。课程设置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成为旅游酒店管理学科上的通才,并具备一定的技能,使学生在今后不同的工作岗位上充分发挥出自己的潜能,以适应动态市场对人才的需求。

我们的课程体系大致为二种。

1、以管理为主的课程体系,注重培养学生经营管理的能力,尤其注重餐饮管理能力培养。酒店管理的主干学科是管理学,但又区别于普通管理类专业,更加突出对技能的考察。因此,开设旅游学概论、饭店管理概论、餐饮、客房及前厅管理、旅游地理学等课程,使专业管理与管理学科有机地结合,熟悉酒店各部门、各环节管理方法模式,既培养了学生扎实的管理理论基础,又培养了学生运用理论分析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旅游管理概论:主要是有关旅游学的基本知识、基础理论的论述以及对有关分析方法的介绍。旅游地理学:主要学习中国地理及世界地理的基本知识,掌握世界各主要旅游国经济地理。餐饮服务与管理:主要学习餐饮组织、菜单计划、食品原料的采购供应等理论知识,使学生在餐饮经营水平和管理水平上有所提高。前厅客房服务与管理:主要讲授前台登记、前台服务、价格管理、客房服务管理、客房经营效益等理论问题及管理方法,使学生掌握前厅与客房较先进的管理方法,并能填制各种前厅报表。

2以技能为本的课程体系,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在不同学期安排不同的实习,包括认知实习、前厅、客房及餐饮等部门的专业技能实习,使学生既要拥有精深的理论基础,又要具备娴熟的专业技能,做到“穿上工装能操作,穿上西服能管人”。这就要求我们在注重管理教学的基础上加强学生的技能培养。技能课的体现方式较多:如以前厅、餐厅、客房、康乐为主的操作课、技能理论课、社会实践课、岗位实习课等,理论与实践交叉进行,使两者都得以提高。餐饮服务技能:通过有效地组织学生的技能训练,使他们能熟练掌握中西餐宴会的操作技能(重点是摆台、斟酒、上菜、分菜、托盘、餐巾折花),以便将来更好地适应岗位群的要求。客房技能:主要组织学生练习客房服务的各项技能,如清洁、保养及各种客房服务项目,重点是西式铺床,培养学生准确、迅捷地完成各项客房服务操作项目。

本专业就业面广,适应性强,深受旅游服务行业的欢迎。旅游专业学生就业主要面向旅游企业,如星级酒店、航空公司及大型游轮的基层服务与管理工作,各大旅游景区及旅行社的导游服务与管理工作等。

由于当今旅游-行业的高速发展及旅游人才的奇缺,相信我们旅游酒店管理的学生会很受到欢迎,而我们老师的重任就是把你们培养成为旅游-行业的综合性人才,满足旅游市场的需求。希望同学们努力学习,把旅游当作一项事业来做。我们要对未来充满信心,一起加油!

第4篇

本次调查对象为08级、09级和10级已参加教学实习的酒店管理专业学生,各年级随机抽样70-80名,在实习前后对其酒店管理职业满意度进行调查。

2调查结果

随着时间的推移,酒店管理职业满意度呈下降趋势。酒店管理专业学生实习前后对酒店管理职业满意度也呈下降趋势。

3对酒店管理职业满意度下降的影响因素分析

笔者通过座谈与个别沟通的形式与部分学生对酒店管理职业满意度下降的原因进行了互动讨论,有以下几个主要方面的影响因素。

3.1学生的思想与心理素质不稳定。当前,高职学生基础文化素质较弱,独立自主性较差,心理发展还没有完全成熟,心态及抗耐压情况较不稳定,这就影响他们建立稳固的世界观和价值观,思想很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而波动。而在酒店这个特殊的环境中,体验着各种矛盾和冲突,这就直接导致了学生存在很多诸如发展空间太小、工作太累、工资和待遇不好等等这些不可规避的问题。再则,在受到行业整体环境的冲击下,本身在自我目标初定位时存在一定的偏差。因此,在实习前后产生较大的期望值落差,这就直接导致了学生对职业满意度的下降。

3.2酒店的实习管理和安排欠科学。首先,酒店行业属于劳动密集型服务行业,需要大量各种各样操作型和服务型员工,这也导致入行的门槛比较低,如初高中文凭都可竞聘上岗。而且,许多酒店为了节省成本,又基本采用大量实习生为主的方式,将实习生视为廉价劳动力来分配,只关注工作完成情况,对实习生的心理、生活、学习等并不重视。如果在校的学习是为了学生奠定理论基础,那么实习期间酒店的实践则是引领学生进入酒店实战的奠基石。因此,酒店对实习生的实习前培训是一个不可缺少的环节,旨在向学生介绍酒店的规章制度、文化建设及酒店的业务等等,可以让学生掌握工作所需要的服务理念、方法和程序,了解酒店的价值观和发展前景等。可是,大部分酒店仍因为了节省时间、节约人力成本,缺少详尽的实习前培训。另外,对于实习岗位的安排,就更加缺少灵活性,只满足于酒店自身的方便,实习生在实习半年到一年期间里,基本固定在以餐饮和客房服务员为主,没有或甚少有机会轮岗和参与到管理层的实践锻炼。造成大部分学生对酒店工作感觉较为苦累与枯燥乏味,使他们原有的系统学习和掌握酒店服务流程、技巧的想法化为泡影,感受不到对工作的挑战性和成就感。

3.3学校的教育和培养方向有偏差。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为了凸显“管理”人才的培养,基本将学生培养目标定位为管理层、职业经理人,并且在日常的职业教育中也灌输该思想,导致学生一开始就将自己定位为管理人员,将来走向工作岗位直接去酒店做管理工作。而学生在进入实习岗位后,所从事的是看似毫无技术含量的机械性基础劳动,与管理没有任何联系,使学生在实习期对该行业失去原有的热情,甚至产生抵触心理。在现实与理想差距太大的情况下,使学生对职业满意度下降。

4提高学生对酒店管理职业满意度的对策建议

要消除以上学生对酒店管理职业满意度下降的影响因素,提出对策建议如下。

4.1职业教育贯穿始终。实习前、中、后,酒店管理专业的学生可塑性很大,各阶段把握得好坏对学生树立牢固的酒店管理职业认知影响较大。因此,在实习前,学校应通过职业生涯课程、各种讲座等方式,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也可通过对相应酒店提前参观、考察等形式,或者邀请已在酒店就职的学长、学姐介绍成长历程、技术形成和职业素质的养成,使在校理论和酒店实践更紧密的结合,做好思想和心理上的准备,为进入实习和今后的择业、工作打下深厚的思想基础。同时,要慎重选择实习基地,不仅注重知名度高、管理规范等,还要看实习基地对实习生的重视程度。实习期间与实习后,教师应及时跟踪和掌握学生在各方面的思想和心理变化,对部分问题学生做好心理疏导,最大限度地避免学生的思想波动。并要制定完善的实习管理制度和实习成绩考核制度,保证学生实习高效有序完成。

4.2改善酒店实习环境。酒店应确立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首先,酒店的管理人员和指导师傅应把实习生看成是酒店未来的宝贵资源和财富,要充分尊重每一位实习生,尊重他们的劳动,为他们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以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和对酒店的忠诚度。第二,为了能让酒店管理专业的学生能对即将从事的职业有正确的认识,实习酒店应有计划地组织实习生进行实习前培训,在加强知识、能力、操作技能方面培训的同时,更应加强职业前景、职业道德的培训。从人力资源角度看,实习生是酒店的潜在人才,要让其意识到将来的发展方向。第三,实习推行轮岗制,结合实习生的个人特质安排到合适岗位,并让部分表现优异的实习生担任基础的见习管理职务,为酒店管理培养有发展潜力的后备人才,同时,对实习生的绩效进行及时考核和反馈。四是指导师傅要注重言传身教,以良好的形象感化人,培养实习生做到自尊、自爱、自信。

第5篇

关键词:核心竞争力 酒店管理 问题 策略

从上世纪八十年代我国的酒店发展至今,其速度是比较迅速的,但机遇与挑战始终并存,科学的酒店管理是酒店良好发展的关键因数,相反,非科学的管理在会出现一系列的问题。我国酒店要能够良性发展,势必要求酒店管理者注意发现问题,调整管理策略,促进酒店核心竞争力的发展,变挑战为酒店提升的机遇,让酒店服务行业能够更好地造福于民。

一、当前我国酒店管理的困境浅述

酒店管理是一个复杂的工作,涉及的东西很多,当前我国酒店管理的困境大致可以概括如下:

1、专业酒店管理人才缺乏,且流动性大

当前我国的酒店管理中普遍存在专业人才缺乏现象,而且人才的流动性比较大,这对酒店的长足发展极为不利。我国的酒店业虽然兴起于上个世纪的八十年代,但是因我国国情的原因,很少有人把酒店业当成是正规的行业,所以这个行业没有能吸引太多的优秀人才,这不但大大影响了酒店业人才的培养.而且也导致了我国当前的酒店管理水平不高及人才不足的现状。另外,因为我国酒店管理中长期缺乏人性化管理、用人制度不科学及人才长远规划缺乏等原因.酒店员工自身发展难以受到重视,所以酒店员工跳槽比较频繁。这样的人才频繁流动大大降低了酒店人力资源优势,也破坏了酒店核心竞争力的培育,对于酒店的长远发展带来了严重的影响。

2、酒店管理中企业文化创新性差,缺少特色

在酒店管理中,企业文化是至关重要的,酒店企业文化其实就是一种集体的价值取向,是为了达到一种共同的奋斗目标而树立起来的,酒店企业文化必须要同酒店的实际结合。好的酒店企业文化可以团结和凝聚酒店一切员工,可以有效激发员工对酒店事业的热爱。但是当前的我国酒店业普遍缺乏富有特色的酒店企业文化,没有能形成主体的企业价值观,这对酒店业的发展是极不利的。

3、酒店管理模式死板,且不科学

酒店的管理模式好坏直接关系到酒店营运,不科学的管理模式会给酒店营运造成消极影响。当前我国酒店管理模式还非常不科学,很多的管理模式基本都还是采取的“拿来主义”,多数都是生搬硬套一些知名酒店的管理模式,缺乏实用性及柔性,更是缺乏系统成熟的管理模式,这样的管理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当前酒店发展的趋势,已经阻碍了我国当前酒店的发展。

4、酒店管理制度不完善,有待健全

一个酒店的管理制度对整个酒店员工的凝聚性有着重要影响。当前我国很多酒店的日常管理制度不够健全,缺乏人性化管理,很多管理制度过于粗暴。比如目前很多酒店甚至基本都还是采用“罚钱”的粗暴管理制度来管理员工。这种酒店管理制度不健全和不人性的现状必然会在很大程度上会破坏酒店员工的工作主动性及积极性。

5、基层员工培训工作欠缺,影响整体素质

酒店基层员工是直接与客户接触,也是接触最多的人,其素质直接影响到酒店的整体形象,由于酒店管理对基层员工的培训工作较为欠缺,使得其素质不高,也缺乏忠诚度。当前,我国酒店中的多数基层员工没有主动要求培训的意识,酒店本身又很少安排对酒店基层员工的培训,所以酒店员工普遍来说素质不高。他们的素质及技能离要求还差很远,由此导致的服务态度及服务技能难以令人满意。同时越来越多的基层员工看不到自身价值及发展前景,所以离职就成为了一种常态。如果基层员工长期处于这种状态.就会感觉不到自身被尊重和被重视的感觉,这样就难以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当然也就更谈不上对酒店的忠诚度了,这必然会影响酒店正常经营活动。

二、我国酒店管理中培养酒店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性

我国酒店要能够长足良性发展,必须加强核心竞争力的培育,酒店的核心竞争力,是指酒店在市场竞争中取胜获利的能力。它主要表现在酒店当前的经营业绩和持续发展能力上,具有战略性和长期性,其竞争力的重要性可以通过以下方面反映出来:

1、通过品牌效应,提升酒店价值

品牌是代表某一种产品或服务的广为人知的名称,是酒店最重要的无形资产,也是酒店建立竞争优势和未来盈利的基础。拥有一个强势品牌是酒店竞争力的源泉,它可以为酒店创造长期优良的经营业绩。品牌具有提升酒店价值的作用。品牌特色越鲜明,就越容易获得顾客的认知,越能增强顾客的购买信心和忠诚度。酒店品牌文化凝聚着酒店的经营思想和营销理念,是酒店文化萤要的组成部分,是酒店文化对外辐射的窗口。可以说,酒店品牌文化是酒店价值观的结晶。一个成功品牌的培育绝不是单靠广告所能形成的,它首先必须培育一个卓越的品牌文化,要求酒店的所有员T:都遵从基于酒店特定品牌的信念和行为,以带有高度价值和附加值的服务质量,向顾客兑现酒店的品牌承诺,达到百分之百的顾客满意。因此,酒店文化对酒店竞争力的强弱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2、打造酒店特色,以个性招客

当下酒店生存必须由其特色,足以吸引客人,从客人的需求出发,在高效率的基础上为客人定制其合适的个性化服务,以现代信息技术和柔性管理手段为支持。定制化服务模式要求酒店从业人员既要掌握客人共性的、基本的、静态的和显性的需求,又要分析研究客人的个性的、特殊的、动态的和隐性的需求。强调的是用心为客人服务,要求亢分理解客人的心态,细心观察客人的举动,耐心倾听客人的要求,真心提供真诚的服务,注意服务过程中的互动沟通、情感交流。定制化服务是以提高客人的满意程度为基本准则,追求的是极致的效果,以促使酒店得以良性发展。

3、.完善酒店人才队伍,保证核心竞争力

人力资源是酒店各种资源中最为宝贵的资源,是生产要素中最活跃、最积极的因素,是酒店管理的主要对象。在饭店管理层塑造起一批具有前瞻性眼光,系统性思维及创新性理念的领军型人才,为饭店管理引领正确的航向,提升其面对激烈竞争的生存能力。人是最重要的生产力,完备酒店的人才队伍就是企业发展蓄积无量动力和智慧,使我国的酒店管理工作更好更有效率的开展,也是我国酒店存在发展的必要条件。

三、我国酒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的应对之道

在我国特殊的国情下,我国的酒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的应对之道也要适应我国的国情,同时也要适度的创新,可从以下方面进行加强:

1、对酒店管理人员加强专业培训,提升服务水平。随着我国经济全球化发展速度的加快,酒店服务业也正逐步由国内服务为主走向国际化服务。酒店接待顾客也呈现多元化及多需求化,而是否能满足酒店业的这种发展内在需求的关键就是酒店专业人才。酒店企业发展最珍贵的资源应该就是酒店管理专业人才,换个角度来看,酒店业之间的竞争其实就是人才的竞争。所以当前酒店必须要积极引进和培养酒店管理高层次的专业人才。酒店管理者应该尽力给酒店管理高层次人才提供各种职后培训及学习的机会,比如可以通过组织高层次酒店管理者实际参观成功优秀的酒店管理经验,或者集中组织学习酒店管理先进理论和优秀管理模式来体验和增进服务意识及服务质量。酒店管理者还应该积极采取有效措施来体现以人为本的酒店企业管理理念.要尽力为酒店顾客提供极具个性化的服务,这更需要大力提高酒店管理层的高质量服务意识及高水平的服务技能。

2、努力创新,培养酒店特色的企业文化。在现代的市场经济大环境下,一个酒店好的企业文化是一个成功企业必备的精神和灵魂,也可以说酒店优秀的企业文化是企业发展的神经网络,富有特色的优秀企业文化给企业发展带来的潜在财富是无法衡量和评估,要酒店具有核心竞争能力,势必要做好酒店企业文化的培养工作。

3、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模式,留住人才。在这一模式实施中一要树立“以员工为本”的管理理念。在相关制度的制定中,要在服务质量的前提下,从员利益出发,使管理制度既能调动员工的工作的积极性,又能够使员工感受到酒店的关怀。由于酒店的员工流动性非常强,要想留得住优秀人才,就要充分考虑到员工的各方面需求。同时要及时对薪金进行调整,降低普通工作人员与管理人员、不同岗位问的工资差异,使得一线员工更好地为企业服务。二要优化组织结构,提高管理效能。可把传统的单一员工绩效模式改变为“双层或多层绩效”,即:对员工和部门同时进行考核,增加部门考核在绩效评价总份值中的比重,使得部门间职权统一、相互协作、互相监督,员工各司其职、分工明确,使得酒店的组织结构、工作程序更加严密,管理效果更加高效。三要大力进行人力资本投资。员工是酒店最重要的财富,随着酒店的发展壮大,能否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培养人才,是影响其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因素。构建学习型酒店是新时期的必然要求。在日常工作中,要将知识管理与人力资源管理密切结合,为员工树立终生学习的理念,把员工培训当作提高效益的一部分,充分认识到员工培训对于企业生存、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把人力资本投资作为酒店运营成本预算的一个重要组成。不但要注重对员工服务技能的培训,更要注重对员工参与企业管理的培训,充分进行人才的培养和挖掘,细分培训内容,强化侧重点,使每一位员工都有接受技能培训的权力和义务。在培训的过程中,要为员工渗透酒店文化与精神,使员工从心里能够接纳酒店,理解酒店文化,热爱酒店,把企业的发展和员工的成长结合起来,使员工和企业共同成长。

四、结束语

总之,我国就酒店管理正处于发展的重要时期,一切都处于学习和完善阶段,坚持培育酒店的核心竞争力。在管理中对客人坚持“客户需求至上”,对员工管理坚持“以人为本”,让客户的需求促使我国酒店管理的进步,令酒店员工忠诚的为酒店发展献力,让酒店管理效率提高,升级酒店服务的水平,进而促进我国酒店的竞争力提升。

参考文献:

[1]杨春华.浅析酒店管理成功与失败的原因[J].黑龙江史志.2010,12.

[2]林佳.个性化管理在酒店管理中的应用[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0,7.

第6篇

关键词 酒店管理专业 顶岗实习 不对口就业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1 酒店管理专业校外顶岗实习现状

(1)酒店方对实习生的态度与安排。《2012年酒店实习生现状调查报告》显示,有85%的酒店人表示其所在酒店经常安排接收实习生,有近14%的酒店是偶尔会安排;对于酒店实习生的加入,45%的酒店人表示非常欢迎、52%觉得一般、3%表示冷漠;酒店招收实习生的目的在于储备人才的占17%、实习生报酬低的占39%、高达42%的酒店是为了暂时缓解用工紧缺才招收实习生;46%的酒店为实习生提供轮岗培训,54%的酒店没有提供;近七成酒店有提供岗前的系统培训,有26%的酒店未提供岗前培训;28%的酒店人表示酒店一定会让实习生加班,视情况安排加班的占60%,而不让实习生加班的酒店仅占12%;对实习生在酒店的表现不满意的酒店人占8%,29%表示一般,其余占63%满意。(2)学校对学生顶岗实习的态度。目前各院校对顶岗实习持赞成态度。普遍的观点是,酒店管理专业的顶岗实习是专业的教学实践环节,是对校内实训基地的补充,可以使学生亲身了解酒店业的管理制度、酒店各部门的岗位设置、工作安排、服务流程和酒店企业文化,获取对工作的感性认识。(3)学生对顶岗实习的期待与现实。根据问卷星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学生对自己实习的酒店设备、管理、人际关系、福利待遇等硬件软件抱较高期望值。

从顶岗实习的三方的态度来看,安排酒店管理专业学生顶岗实习是意向多赢的决定。然而,完成实习的学生只有17%毕业后会选择留在酒店行业。

2 酒店管理专业学生顶岗实习后非对口就业原因分析

2.1 酒店行业特点

(1)职业发展由下而上。酒店管理者一定要从基层做起才能了解全部的制度和流程,做过基层人员才能有直接接触客户的经历,更加了解消费者需求,增强搞好工作的技巧,才能做好管理工作,一线服务岗位通常是酒店行业从业者职业生涯的开端。(2)一线岗位工作时间长、薪水低。酒店服务行业一线岗位工作时间长、薪水低是导致酒店管理专业大学生非专业对口就业的直接原因之一。(3)从业人员流动率高。根据2012年8月15日澳门大学亚太经济与管理研究所在上海举办的“酒店、旅游及会展业——提升高管人才国际竞争力应对全球挑战论坛”公布的数据,由于薪酬等原因,我国旅游酒店业员工年均流失率达到15%到40%。

2.2 学生心理

(1)角色挑战与职业发展。许多学生对未来的工作有较高的期待和美好的憧憬,希望能够接触到不同的部门,能够通过实践提高动手能力及获得书本上没有的知识。而真正到了酒店实习的阶段,往往会从事操作简单的工作,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差距使学生认为酒店行业不是理想的行业,从而产生放弃的念头。(2)投入与产出的差距。酒店一线工作的性质决定了实习生在很短时间内就可以成为一名熟练工,但在实习期间工资一般远远低于酒店招聘的正式员工,同工不同酬的现象使学生容易产生强烈的不平衡感,情绪不稳定,消极工作,然后对酒店行业形成消极印象。(3)择业从众心理。也有部分学生对与未来没有规划或者规划不够清晰,盲目从众,随大流找到一个行业和单位就算就业了。

2.3 学校管理方面

(1)顶岗实习前的教育不足。酒店管理专业顶岗实习时间一般不少于半年,在实习之前如果没有必要的教育和动员,学生就缺乏对实习单位的认识和了解以及必要的心理准备,进入企业实习一段时间就会感觉不适应,认为实际工作和自己的想象相差很多,工作缺乏干劲,倾向于提前终止实习。(2)学生教育管理需要加强。学校对酒店管理专业顶岗实习学生的管理更多的是遥控式管理、缺乏面对面的沟通,对于发生在实习学生工作、生活中的各种事件不能及时排忧解难,容易给学生一种学校对其实习状况不闻不问的错觉。

2.4 酒店管理方面

根据《2012年酒店实习生现状调查报告》,有46%的酒店有为实习生提供轮岗培训,而有54%的酒店则没有提供;近七成酒店有提供岗前的系统培训,但仍有26%的酒店没有提供岗前的培训。也有部分酒店希望能从中发现优秀实习生作为储备人才着重培养,但其规划无法被学生感知,从而未能用长远发展吸引实习生。

2.5 家庭因素

如今绝大多数学生都是独生子女,大多数家长不愿意让自己的孩子过苦日子,愿意为孩子创造优越的生活环境及条件,满足孩子各种需求,不舍得让孩子吃苦。对于酒店行业有思想误区。

3 解决对策

3.1 学校方面

(1)帮助学生做好职业规划。针对酒店管理专业学生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讲座或者课堂,帮助酒店管理专业学生进行自我定位,在清楚地认识和了解自己的前提下,结合行业特点确定自己的位置和自己今后要前进的方向,制定自己今后在酒店工作岗位上的发展计划。(2)做好顶岗实习动员。酒店管理专业教研室要明确顶岗实习规章制度和具体要求,做好实习动员工作,召开顶岗实习动员大会,明确实习任务。在实习动员会上,一方面要真实、详细地介绍实习单位的有关情况;另一方面指导教师要强调顶岗实习的重要意义。

3.2 酒店方面

3.2.1 事业留人

(1)提高员工和实习生的薪酬福利水平。当员工的付出与收入得不到匹配时,跳槽也就成为可能了。高成本的投入,员工就会提供高质量的服务,这必将提高酒店服务的等级,从而可以提高收益;之后又可以给员工加薪,提高福利,员工的服务质量再上一个台阶,从而形成良性循环。(2)充分沟通,帮助员工职业发展。经常对员工进行思想教育和说服,使其认识到酒店业的发展前景和酒店的基本经营状况及基本性质,从而使员工摆脱思想包袱安心工作。

3.2.2 情感留人

在酒店管理中,酒店对实习生的人文关怀也是必不可少的。需要酒店管理人员多尊重、多理解和多关爱实习生,以诚相待,关心和帮助他们,让他们切实感受到酒店大家庭的温暖,在潜移默化中不断增强自身的工作责任心。尽力避免正式员工的消极影响。

参考文献

[1] 国家统计局网站http:///report/2199288.aspx酒店实习生期望——实际感知的问卷调查

[2] 迈点旅游研究院.2012酒店实习生现状调查报告.

[3] 梁瑛楠.大学生从众心理及原因分析[J].科技创新导报,2010(4).

第7篇

他说他和三亚的缘很深,情很长,这么多年,他终于浮华褪却,心归于此,再不分离。

现代青年:在三亚酒店行业竞争非常大,海韵度假酒店的特色和优势是什么?

韩景华:行业竞争将促使酒店在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和产品质量上下功夫,正因要从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突围而出,我们酒店设立了一套完善的宾客满意度的反馈机制,使得海韵的宾客满意度一直保持在三亚酒店业的前列,拥有更多的忠诚客户。此外酒店在建筑上风格独特,如两艘豪华邮轮般的独特海洋主题建筑造型面朝大海,飞扬挺拔,体现酒店的时尚品味。高挑明亮的大堂,宛若逐浪的快艇。不但如此,在酒店内部亦能感受天、海、人三位一体的和谐相融。酒店的802套豪华客房经过匠心独运的设计,间间拥有私密的露台浴缸,在沐浴的同时欣赏怡人的美丽海景:与海为邻,叠水瀑布、匠心独特的空中天际泳池,在海天一色之间,感知心灵的节奏;独特的三维通风设计和东南亚风格的竹木装饰,无论身处何处,都能感受到大自然的恩赐。

现代青年:您从事酒店管理多长时间了,能跟我们分享一下您在酒店管理上的经验吗?您酒店管理的座右铭是什么?

韩景华:我从事酒店管理工作已二十余年,我认为现代企业的竞争核心就是人才的竞争,企业领导者要做到以人为本,它是当前酒店管理的黄金准则。我们要将从前金钱及惩罚的胡萝卜加大棒的管理方式转变为以激励原则为主导的以人为本的酒店管理方式。激励不仅是物质形态上的表现而且也是精神形态上的表现,两者相结合,形成全方位的激励。我的座右铭是态度决定高度,思路决定出路!作为一个酒店高层管理者必须具备国际化管理的视野,这对企业领导者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有没有敏锐的洞察力和创新精神,有没有正确的判断和决策的能力,是否有全局观,决定了一个酒店经营管理的成败。

现代青年:目前三亚旅游的发展速度很快。那么您认为带给贵酒店哪些机遇和挑战?

韩景华:自建设国际旅游岛之后,三亚必须更快地实现国际化,尤其是改善客源结构,吸引更多的境外高端客源,这对我们酒店来讲,是机遇。当然随之而来也面临着更多的挑战,包括越来越多的国际品牌酒店进入,消费者多元化的需求等等,我们要更加完善各种配套服务设施,提升自己的服务品质,提供私人定制式的个性化服务,紧跟三亚旅游业发展的步伐,甚至超越,酒店才能发展得更快、更好。

现代青年:您来到三亚多长时间了?当初是什么吸引您来到这里的?

韩景华:我12年前在海南工作,后来去了北上广深,去年6月再次回到三亚工作。一个是这里的自然环境,有宜人的气候,适合居住,而且我有晨跑的习惯,早上起来呼吸清新的空气,非常舒适,也比较益于养生。另一个原因是三亚的国际品牌比较多,在这里经营民族品牌酒店可与众多国际品牌酒店抗衡竞争,更富有挑战性,也能通过学习不断地提升自身的职业经验。

现代青年:您在三亚有归属感吗?三亚在您心中是什么位置?

韩景华:有,三亚是我第二个故乡,我对三亚有着非常深厚的感情。其实就一个“缘”字,我一直都非常喜欢大海,也一直希望将来能在一个滨海城市生活和工作,机缘巧合让我有机会来到三亚,了解三亚,并爱上三亚这座城市,现在我已经非常习惯这里的生活,并计划在这里一直工作生活下去。

现代青年:三亚近年来发展迅速,您对三亚的旅游发展有哪些建议?

韩景华:近年来,三亚市坚持打造国际性热带海滨风景旅游城市,把旅游业作为主导产业优先发展,但是三亚旅游产业体系与国际先进旅游地区相比还显滞后,从旅游“吃、住、行、游、购、娱”六要素来看,优势的项目不多。吃、住、行、游四要素发展相对较快,而购、娱二要素则发展滞后。相应的旅游配套服务设施建设相对落后,休闲度假旅游设施、旅游公共服务设施和交通基础设施等还不够完善,旅游信息服务体系相对落后,市场规范管理也有待提高,这些都严重制约三亚旅游业快速发展,希望政府加快完善市政基础设施建设。

现代青年:随着三亚国际化的不断深入,您对三亚旅游未来的发展有哪些期待?

韩景华:三亚旅游发展的前景很好,但是发展的路途还很遥远,更需要大家共同努力。发展水平与国际接轨是关键要素,首先应该加快推进旅游业国际化进程,加大本土旅游业和相关产业高级人才的培养力度。其次,我们一定要注重服务品质的提高,为游客提供优质的服务,以服务取胜,形成促进三亚旅游发展的良性竞争,而不是同行间打价格战,形成恶性竞争。第三,一些基础的市政配套设施需要完善,比如交通、商场、医院等。除此之外,三亚欠缺国际化的内涵,比如在语言环境与志愿者方面就很欠缺,希望三亚也有像北京奥运会那样的优秀志愿者加盟,为国际旅游岛建设增砖添瓦。

第8篇

关键词:酒店管理;实训教学;实训基地

酒店管理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该专业注重基础理论研究与实践运用相结合,一方面灌输酒店管理意识,另一方面锻炼酒店管理能力,使得学生具备较强的服务精神和动手操作能力,进入工作岗位后能将所学迅速转化为实际生产力,并能实践中不断积累,不断提升。《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要求职业院校重视学生实践操作和职业技能的锻炼,将实践和实训环节作为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反映了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培养面向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另外,据有关人士分析,专业知识不足、缺乏工作经验、动手能力差是高职生求职时最大的“软肋”。因此,从提高我国酒店业专业人才的素质出发,探讨酒店管理高等职业教育的实训已成为当务之急。

一、酒店管理专业实训教学的必要性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职业教育“必须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职业教育要面向人人、面向社会,着力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实践实训教学高职教育的重要构成部分。安排实训教学的基本目的,在于通过理论与实际的结合,将所学的知识转化为能力,从而转变学生的思想意识,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尤其是发现、分析和解决实际工作中出现的问题的能力。高等职业教育要体现出价值性,就必须充分突出实践性。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酒店行业的不断壮大,酒店管理专业的高技能人才需求也越来越旺盛。据调查,用人单位最看重高职毕业生的能力是综合素质、动手能力以及是否善于学习。这充分说明了酒店管理专业是一门实践性和应用性很强的专业。在专业实训过程中,学生在思想上对服务有了认同,并具备了服务热忱;紧接着,学生开始认真学习各种工作技能,尤其是要掌握前厅接待服务、客房接待服务、餐厅接待服务的工作技巧,并逐步接触酒店经营管理中的各个环节,时时处处受到酒店文化的熏陶;在此过程中,也不断接受行业对课堂理论知识的验证,所见与所学不断碰撞,由此不断获得提升自身素质,为今后的酒店服务管理工作奠定基础。

二、酒店管理专业实训教学的内容

现在我国的酒店管理专业还是处在刚刚起步的阶段,在教学中也是处在探索的过程中。据调查,用人单位在选择劳动力时,不单单考虑教育经历,更在意其实际操作能力的高低。专业知识不足、缺乏工作经验、动手能力差,不能迅速适应酒店工作环境及工作岗位的要求是高职酒店管理学生求职时最大的“软肋”。可见我们的教学和当今社会的需求还有一些脱节,具体来说就是我们在日常的教学中偏重于理论教学而忽略了实践教育,导致我们所培养的学生偏向于知识积累型,缺乏感性认识和动手能力。因此,建立完整的实训教学体系,充实校内校外实训基地资源,在专业教学中做到“教、学、做”合一,将更加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和进步。具体来说,酒店管理专业的实训教学可从三方面入手:一是对酒店及酒店集团的认知,使学生熟悉酒店的不同类型和服务对象,明确部门结构和岗位设置及其职能分工,了解酒店的基本设施设备;二是教师将学生带到校内实训基地或校园生产性实习酒店,使其观摩并逐步参与到餐饮、前厅、客房、康乐等各部门不同岗位的专业技能操作,即进行校内教学专业实训;三是安排学生“下酒店”,即将学生送往美誉度较高的酒店(校外实训基地)进行较长时间(一般为半年至一年之间)的顶岗实习,承担酒店某个岗位的实际工作,学会从专业角度去观察、思考和解决实际问题,以达到毕业后很快适应社会生活的目的。

三、酒店管理专业实训教学的途径———以安徽国际商务职业学校为例

安徽国际商务职业学校酒店管理专业成立于2008年。实训教学是高职酒店管理专业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是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酒店职业素养的重要环节。因此,在专业成立之初,我们便确立了“胜任现代星级酒店、餐饮等企业的前厅、客房、餐饮和营销等岗位服务与基础管理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在专业教学中,我们一直注重实践教学环节,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在采用传统的案例研究、小组讨论、问卷调查等实训教学方式的基础上,我们也进行了一些尝试,希望从多种途径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具体如下:

(一)制定了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

人才培养方案是教学工作的总体规划,是组织教学活动、安排教学任务、开展专业教学工作的依据。人才培养方案集中体现了人才培养的目标、规格、职业面向、工作任务及职业能力,从中可以看出学校进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理念以及人才的培养路径。自2008年以来,结合社会需求和人才培养目标,安徽国际商务职业学校建立了由企业、专家、专业教师组成的专业建设委员会,共同制定了酒店管理人才培养方案,并不断修订和完善,保证了实训教学的计划性、科学性、规范性与可实施性。在酒店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方案中,专业建设委员会设计了“2+1”式的课程体系,即安排学生在校园内度过2个学年,接受公共基础的教育和专业理论的积累,并进行专业基础技能的训练,之后学生便去酒店完成一年的岗位技能培训,这段培训过程又分为两个部分,前六个月由学校统一安排,以便酒店技能的掌握和服务精神的培养,后六个月由学生自主选择,以便结合自己的兴趣并发挥自己的优势。目前,专业设置中实践教学学时的比例达到66.5%。课程可分为公共课程、职业课程和实践课程两大模块,其中职业技能课由职业基础课程、职业专项课程、职业综合技能课程和职业拓展课程四个部分组成,每个部分都设有理论教学学时和实践教学学时。

(二)打造了完善的校内实训基地

校内实训是锻炼学生综合素质与能力的重要环节,是学生进行基地实习的前提和基础。如果能在校内实训时充分鼓励学生的自主性与灵活性,就能调动他们学习知识的积极性,不仅能掌握专业技能,而且能进行创新。为了让学生全方位、多层面地接触酒店的服务工作,有更大的实践空间来锻炼能力,有更多的途径来获得专业技术,安徽国际商务职业学校从硬件设施和软件系统两方面入手,建立并扩大学校前厅实训室、客房实训室、中餐实训室、西餐实训室等的规模,从而满足学生专业技能的训练需求。同时,学校每年都投入资金以添置实训设施,从而打造模拟性、仿真化的校内实训基地。目前,本专业校内已有前厅实训室、餐饮实训室、客房实训室等,具有浙科酒店管理模拟软件,目前正在组织采购相应的教学软件,使模拟教学更加逼真。实训室配备了较为齐备适用的硬件设备,建立了实训室管理规章制度、配备了实训室管理人员和指导教师。目前,模拟实训室能满足校内学生训练之需要,能满足酒店管理专业学生技能训练的需要。酒店管理软件系统主要是学校利用现有计算机房条件,从外面购买酒店管理系统软件安装在机房,学生通过操作,基本能够熟练掌握酒店预定、各部门管理程序。在酒店管理专业实训教学中,学校不仅注重扩大学生的视野、培养他们的专业意识,而且充分考虑到该专业的特性,开设托盘、摆台、斟酒、宴会服务、中西式铺床、商务礼仪、前台服务等若干技能操作课程。

(三)构建校外酒店实训基地,并积极摸索“订单式”培养模式

为了加强对学生能力的培养,真正使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发挥实践教学在培养酒店管理专业人才、提高其动手能力方面的关键作用和得天独厚的优势,学校推行了工学结合的“2+1”模式。因此,学校十分重视酒店管理专业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一直积极地寻求社会效益良好、发展势头旺盛,并以“互赢互利”为原则,不断发展具备为学生提供直接就业机会和发展潜力的因素的美誉度极高的星级酒店作为校外实训基地,不定期与其交流、访谈等,从而逐渐完善实习实训制度。自2008年起,我院陆续与上海、合肥、宁波、苏州等大中型城市的二十多家实力雄厚的知名酒店签定了实习就业协议,开辟了多处实习与实训基地,拓宽了学生的知识视野,提升了学生的职业能力训练层次。目前主要的实训基地有:安徽塞纳河畔酒店集团、合肥黄山大厦酒店、上海万豪酒店集团、上海艾美酒店、上海社会主义学校等多家实训就业基地。在与校外基地沟通过程中,我们发现对方对参与学校教育和制定人才培养模式有着浓厚的兴趣。为提升高职高专院校服务企业的能力,我院酒店管理专业在已经形成“2+1”人才培养模式的基础上,创建了校企合作的特色班,与万豪集团、塞纳河畔、书香集团等企业深入合作,实施“订单式”培养,使得学生的素质达到用人单位对酒店服务管理人才的期望。在此过程中,学生既可以利用学校现有的教育资源,也可以领略到酒店的运营过程;既可以享受到本校教师的授课,还可以欣赏到企业管理人员和一线服务人员开展的讲座,并与之进行研讨等。这样,学生在理论知识的基础上,了解了企业文化,学习了实践经验,能够更快地适应社会和企业。

(四)其它

学生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主要是来自于授课教师。学校若想达到人才培养的目标,还应不断提高专业教师的实训能力,采用培训、进修等多种方式来促进专业教师不断学习,以更新教育观念,探讨教学方法,从而在授课中精益求精,达到“授人以鱼”且“授人以渔”的目的。学校已储备了一批热爱教学事业、理论功底深厚、实践能力娴熟的师资队伍。良好的制度是有效实施教学管理的保障。学校十分重视酒店管理专业的校内实训教学,在组织学生进行校内实训时制定了具体的实行方案,如在第四学期实施的酒店管理专业岗位技能实训体系,它包括三个部分:第一个部分是餐饮服务实训,包括托盘、折花、摆台训练、斟酒、点菜、上菜、分菜等;第二个部分是客房技能的操作,如中西式铺床、走客房清扫、对客服务等;第三个部分是前厅接待与服务实训,包括客房预订、客房销售、散客接待、礼宾服务等。每次实训结束后对会对实训的情况进行总结,以期更好地推广和改进。校外实习方面,已建立健全完善的实习管理制度,对学生实习的过程和目的规定了具体的要求。总之,酒店管理专业的实训教学是高职院校酒店教育长期稳定发展的必由之路,是解决企业急需人才的必由之路。各个学校一定要积极打造实训教学环境,使酒店管理的专业建设、课程改革、实训教学基地建设从真正意义上有一个更大的发展,使得本专业的发展前景更广、就业率更高。

参考文献:

[1]吴真真.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实训教学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2).

[2]陈函.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试论订单式培养在酒店管理专业的应用[J].福建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1).

[3]胡爱娟.高职酒店管理专业校外实训基地的构建模式[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2).

[4]范智军.酒店管理专业综合实训教学研究[J].中圈科技值息,2006,(9).

[5]栾明晖.论酒店管理专业教学改革———“工学结合”模式[J].现代企业文化,2009,(20).

[6]安徽国际商务职业学校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7]尹洪弟.旅游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校内实训模式探析[J].江苏教育,2010,(9).

第9篇

物流管理:商品运输的“千里马”

电脑桌前,轻点鼠标,几天后,心仪的商品便会送货上门。如此,既省去了逛街的辛劳,又扩大了挑选的范围,好不惬意……对了,这就是现在流行的网上购物。这种新型的生活、购物方式带给人们的便利背后,发达、顺畅的物流渠道是不可或缺的“功臣”。物流管理就是建立在这一基础上的新兴专业。

如果你以为物流管理就是运输商品,那就想得过于简单了,事实上,物流管理的内容包括三个方面:即对物流活动诸要素的管理,包括运输、储存等环节的管理;对物流系统诸要素的管理,即对其中人、财、物、设备、方法和信息等六大要素的管理;对物流活动中具体职能的管理,主要包括物流计划、质量、技术、经济等职能的管理等。

怎么样,是不是觉得挺复杂?的确,这是一个较为复杂的系统“工程”,从该专业学子要学习与经济、会计、贸易、管理、法律、信息资源管理、计算机等相关的知识便可见端倪。

过去,商品从生产到销售经过好几个批发商,运输、管理、仓储,从一级批发商到二级、三级批发商层层“剥皮”。而现在,鼠标一点,就能通过物流公司配货,大大减少中间环节。降低企业成本。因此,物流作为一个新兴职业,目前行市“见涨”,这无疑为该专业学生就业提供了好保障。

随着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建立、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和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物流产业作为国民经济中的一个新兴的产业部门,将成为21世纪的重要产业和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目前,从中央到地方以及许多市场意识敏锐的企业,已把物流作为提高市场竞争力和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把现代物流理念、先进的物流技术和现代物流模式引入国家、地方经济建设和企业经营与管理之中。因此,该专业拥有着非常广阔的发展前景。

拥有本专业中央财政重点支持院校:辽宁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大连职业技术学院,北京财贸职业技术学院、广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等。

民政管理:社会事务的“大管家”

2012年7月8日,贵州省民政厅与北京社会管理职业学院签订了“十二五”贵州民政人才培养合作协议。对有志于从事民政工作的该省高考学生,将获得相关学费减免、学费资助以及就业岗位优先聘用等优惠。此举展示了该省对民政人才培养的重视。事实上,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全国各地对民政专业人才的需求都在不断上升,其“背后”的民政管理专业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民政管理专业所致力于培养的,是具有良好的民政职业道德、熟悉我国民政行政管理法规、政策,能在国家各级民政行政机关、社会事务管理部门、社会团体等从事管理服务工作的管理人才。作为管理学“大家庭”的一员,较强的行政管理策划、组织、实行的实际工作能力是该专业学生必备的几把“刷子”。

具体说来,该专业一般分为两个万向:婚姻服务与管理方向和彩票营销与管理方向。其中,婚姻服务与管理方向是培养面向婚礼庆典、婚姻介绍、婚姻登记、婚姻家庭咨询服务等一线岗位的婚庆管理与服务人才。在日益注重生活质量和品质的今天,婚姻服务行业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该专业的学生在就业时常常会出现供不应求的情况。

至于彩票营销和管理方向,则涉及彩票营销宣传、彩票发行与销售管理、即开型彩票设计印制、仓储运输和广告管理、彩票政策法规、彩票设计和品种管理、彩票公益金使用和管理、彩票财务管理和监察等。毕业后也主要是面向与彩票有关的行业就业。

构建和谐社会,是国家近年来一直坚持贯彻的方针政策。国家的民政事业不断发展“壮大”,这么大的一个“摊子”,需要的是更为专业化的队伍。因此,该专业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和市场需求。

拥有本专业中央财政重点支持院校: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

酒店管理:让客人“宾至如归”

2012年12月12日,武汉职业技术学院旅游与航空服务学院举行综合招聘会,当大多数同学在现场寻找适合自己的岗位时,该校大三学生何衍威,带着学校其他10名同学,正在黄石阳新一家大型酒店现场做开业前的准备。这位尚未毕业的学生已成为职业经理人,“掌舵”这所投资近600万元的大型酒店。

这名叫何衍威的学生学习的专业就是酒店管理。也许,看到酒店管理,有人认为他们的工作就是帮客人点点菜、跑跑腿那么简单。事实上,一个称职的酒店管理人员,应该熟悉酒店前厅、客房、餐饮、康乐等部门的业务知识;应该掌握现代服务理念,具备团队协作精神;还需要具有较强的计算机操作、文字表达、人际沟通能力以及一定的职业外语表达能力……因此,在学校里,该专业的学生应当勤修“内功”,在学好基础知识和理论的前提下,加强技能培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值得一提的是,酒店业不同于一般的生产性企业,其特殊性决定了酒店人性化管理的两面性:既要满足顾客的人性化的需求。也要对酒店进行人性化的管理。因此,管理人员自身的情感态度至关重要。在香格里拉酒店集团的人力资源理念中,最看重的是应试者的态度,而非技能。

随着2008年北京奥运会、2010年上海世博会在中国的召开,我国对酒店管理专业的人才需求也在不断增大。以上海为例,目前,全世界已有17个国际酒店管理集团在上海投资或管理高星级酒店,酒店行业在不断扩充,对人才的需求也不断增加,每年都需要数以千计的国际化酒店管理人才。因此,在就业的“江湖”上,该专业的毕业生常常会呈现出“风景这边独好”的局面。

拥有本专业中央财政重点支持院校:天津职业大学、番禺职业技术学院、上海旅游高等专科学校、日照职业技术学院等。

旅游管理:“年轻”学科的“大发展”

2012年9月30日~10月7日,中秋、国庆长假期间,全国纳入监测的119个直报景区点共接待游客3424.56万人次。同比增长20.96%,旅游收入达17.65亿元。多个景区的游客接待量创历史新高……旅游业行业“井喷”式发展的背后,是国民经济的腾飞和人们对更高生活质量的追求。旅游管理专业作为培养旅游行业人才的“摇篮”,也开始从幕后走向台前,吸引了人们更多关注的目光。

该专业是随着我国旅游经济的发展、旅游产业的发育而“兴起”的一个新型专业。在我国,这门“年轻”学科虽只有二十年左右的时间,但已成为管理学科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真可谓“后生可畏”。本专业培养的是具有旅游管理专业知识,能在各级旅游行政管理部门、旅游企事业单位从事旅游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旅游是一项综合性、跨地域的放松身心的活动,需要应对方方面面的情况。因此。作为该行业的管理人才,也应该是个“杂家”,通晓各种知识:既要掌握旅游管理学科的基本理论和知识,也要熟悉我国关于旅游业发展的方针、政策和法规,了解旅游业的发展动态,还要具备分析和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

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毕业后,可以到旅游行政管理部门、旅行社、旅游景区、旅游咨询公司、旅游电子商务企业、旅游规划策划机构、主题公园从事旅游经济管理和企业管理工作。

第10篇

关键词:清水海 酒店管理 学科设置

1.当前酒店管理方面的人才供需现状

当前企业界普遍对刚毕业的大学生有三方面的不满:一是对工作不能很快上手,需要二度培训;二是眼高手低,不爱干所谓的“侍候人”的工作;三是缺乏综合性高级管理人才。而学员的困惑:一是所学并非所用;二是看不到个人发展前途;三是人际关系复杂,难耐寂寞等等。

这些不相契合的关系说明一个根本问题,就是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在学科设置上、在实习实训上未能和企业文化进行良性互动,未能很好地把企业当做第二课堂进行动态管理所致。这些问题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

1.1人才结构与企业发展严重脱节

一直以来,人们对服务行业的认识不客观不科学,想当然的以为服务性行业的进入门槛低与工作不体面。因此,选择酒店类服务行业的同学是带着疑惑误解而选择这个专业的。而正在从事这个行业的学员,由于我们前边所分析的原因,也难以在这个行业中呆得住。这就成为当前人才结构与企业发展严重脱节的客观因素。

调查显示,餐饮行业从业人员不仅专业素质低,就是基本文化素质也是很低的。当前酒店餐饮业的从业人员的文化结构是初中以下学历的占24%;高中学历71%;大专学历的4.66%;本科学历为0.34%;研究生以上学历几乎没有。这样的人力资源素质是很难适应现代化企业发展的需要的。

1.2企业发展与学科设置不相匹配

高职酒店管理专科学院目前的学科设置基本沿袭的是本科的教育教学模式。追求大而全,缺乏与时俱进的针对性。当前的企业尤其是现代化大型企业,基本上可以分为三个层次的工作:核心的基础工作;高中级管理工作;全球化业务拓展工作。如“清水海餐饮集团”就是个典型的跨国公司。其基本的核心业务就是提供日式料理;其次除了每个加盟店自身的业务管理属于中级管理;再次是全球性的加盟连锁的高级管理。这些管理涉及到的内容已经远远超过我们学院的学科设置。当前高职酒店管理专业的学科设置基本上是以酒店的基本核心业务为主要内容。没有分出层次。毕业的学员也就只能从事基础性工作,要想继续拓展自己施展才能的机会,学校所学到的东西已经远远不能满足需要了。

2.学科设置与企业文化互动

2.1企业文化有助于强化职业道德

学员毕业后进入酒店服务行业,在思想上不能认识到服务行业的重要性。同时以为所从事的工作机械性强,缺乏创新,没有挑战性,担心自己的发展空间,因此工作没有激情。这主要是没有接触到企业文化所致。实际上企业文化是企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和对工作氛围的要求。

清水海的企业文化所阐述的企业核心价值观是:“尊重,创新,绩效,分享,自省”。这个核心价值观充分体现了清水海企业管理的哲学思想。其中尊重体现了一种和谐的思想,干群之间、员工之间、企业与顾客、企业与协作单位等等都要体现尊重;只有在彼此尊重和谐的环境下才能很好的发展企业,这实际上是一种普适的价值观,在学校也应大力提倡;创新,是企业的生命,是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表示着企业以及个人的一种充分发挥才能的广阔空间,清水海在实践这个核心价值理念的时候,“特别聘请日本一流膳食专家主理,全面引进传统日本料理文化,兼收中国博大精深的饮食文化精髓,将粤菜、沪杭本帮菜、西餐等元素融入清水料理之中,同时不忘绿色养生的饮食时尚理念,几年锤炼,成就了清水海独有风格的日本料理美食”。绩效,创新最终体现在绩效上,适用企业适用个人,效率同样是企业的生命,但追求效率却不是简单地追求利益最大化,清水海的效率追求是:本着“将最大利益让给顾客”的经营理念,提供多种就餐模式以飨宾客。即便是做到这种程度,企业并不满足,于是进一步强调:分享与自省。分享呼应了尊重,体现的是团队精神;自省是对工作的精益求精。

学员在实习实训中只有充分体验到企业文化的精髓,才能真正认识到所从事专业的意义与重要性。才能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观。

2.2理解企业文化能弥补学科设置缺憾

当前高职酒店管理专业的学科设置除了存在上述问题,还存在不能与时俱进,知识更新慢,知识陈旧老化,难以和企业发展的周期相吻合。当企业发展成为集团公司、上市公司、跨国公司时――这是任何一个有发展前景的企业共同追求的目标,也是企业中人才发展的战略空间。而学校所提供的“刻舟求剑”式的学科设置与内容安排就显得很不得体。清水海餐饮集团是中国青岛一家日式料理企业,目前已在青岛、哈尔滨等地建立了九家直营店。各店设计和装饰统一采用日本民俗文化风格,配合贴心舒适的标准日式服务,营造出纯粹的东瀛风情的饮食文化风格。

几年时间,清水海餐饮集团已发展成为北方地区最具规模的日式餐饮企业。它的经营方式也走向了多元化与多角化路径,以现代化管理规范运行的清水餐饮经营管理公司步入正轨,现已发展成一家集餐饮、物流、装饰工程于一体的大型综合性企业。

这种变化就是要求学院的学科设置上必须能够使人才的知识结构呈现“阶梯状”:低则熟谙基本业务、中则精通一店管理、高则具有驾驭一个集团公司能力的综合性知识结构体系。

参考文献:

[1]张国敏.丽江高级酒店管理专业课程设置研究[J].时代教育,2008.3

[2]付美蓉.关于德国酒店服务类职业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启示[J].考试周刊,2011.87

第11篇

〔关键词〕人力资源;人力资源会计;酒店管理

在知识经济时代,世界高新技术革命和进步的浪潮,已把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从自然资源竞争,资本资源竞争推向人力资源竞争,人力资源的开发、利用、管理将成为人类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关键性制约因素。人力资源会计正是基于人力资源的价值管理方法,特别是对居于第三产业中的酒店业管理来说,作用十分明显。因此,在我国人力资源会计进入广泛应用的发展阶段,从酒店管理着手研究人力资源会计管理问题,不仅有深刻的理论意义,更有显著的现实和实践意义。

一、人力资源会计概念界定

1 人力资源本质及特征。广义人力资源是指智力正常的人。狭义的定义有多种,如:人力资源是指在一定领域内人口所拥有的劳动能力的总和,等等。本文的人力资源主要是指企业内外具有劳动能力的人的总和,包括人力的数量和质量两方面。

与其他资源如自然资源、物质资源相比,人力资源则具有无形性、垄断性和长期性的特征。

2 人力资源会计定义。人力资源会计是会计学科中新的分支,其主要目的是为企业提供人力资源管理所需要的信息。目前,会计学界对人力资源会计的定义尚不统一,主要流行的观点如美国著名人力资源会计学家埃里克·弗兰霍尔茨认为,人力资源会计是计量和报告组织的资源———人的成本和价值的程序;我国则有人指出:人力资源会计是以货币形式反映并控制经济组织中人的成本和价值的管理活动,是会计科学中的一个新兴的分支。笔者认为人力资源会计可定义为:以货币和中介变量的形式反映并控制经济组织中人的成本、价值和效用,为管理者及其他相关人员和机构提供人力资源的投资信息、维护信息或利用信息等的一种管理活动。

二、酒店人力资源会计基本内涵的探讨

在会计学术界虽然已有部分涉及人力资源会计核算方面具体问题的研究,但尚未有对酒店人力资源会计的内涵作过系统表述的研究成果。弄清酒店人力资源会计的基本内涵,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 对酒店人力资源会计形成及其本质的一般认识。酒店人力资源会计作为一种管理活动,是酒店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基本职能是通过预测、决策、计划、记录、计算、分析、控制、考核和反馈各个环节的工作,对酒店的人力资源的投入与产出的全过程,以货币和非货币的计量形式,将酒店人力资源价值运动而形成的大量数据转化为具有综合、连续、系统等特征的信息。从工作内容和程序上看,酒店人力资源会计是一个系统,由人力资源会计信息和会计管理两个子系统构成,通过这两个系统的共同作用,来实现酒店人力资源会计的基本目标。

从学科发展的基本规律来分析,社会实践不仅是其产生的源泉,而且是其逐步形成、发展与完善的基础。酒店人力资源会计的提出是酒店对人力资源开发与利用这一社会实践的客观需要。我国正处于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的转型期,人力资源在经济活动中的作用日益重要,社会环境的变化促成了人力资源会计的诞生。酒店人力资源会计作为人力资源会计的一个分支,对其进行探索,是市场发展的需要。

从社会经济发展来探讨,人力资源与资本、技术和土地一样,作为一种生产要素进入会计学领域是新经济时代的要求。酒店人力资源会计为获取能够帮助人们进行财产经管责任的考核评价和经营管理的经济信息,从而减少决策的不确定性,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力求更全面的提供人力资源会计信息,其产生是酒店管理的客观要求。

2 酒店人力资源会计的内涵。酒店人力资源会计是一种管理活动,但其工作程序又构成一个完整的体系。要认识其基本内涵,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1)酒店人力资源会计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酒店是一系列契约的联合,其对资产的依赖程度,由其稀缺程度决定其在契约中的地位。在目前市场的激烈竞争的条件下,决定酒店盈亏、发展的是“人”而不是“物”,也就是只有通过酒店人力资源为客人提供优质的服务质量,才能保证酒店的客源和利润。这就决定了人力资源与其他资源在酒店契约中不平等的位置,在酒店业充分显示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的事实。(2)酒店人力资源会计的基本职能仍然是反映、控制和参与决策。酒店业是一个具有特定业务内容,特定作业规律的行业。酒店以拥有用于接待宾客使用的大量的固定资产为凭借,酒店取得的效益全靠酒店人力资源活劳动的支出。人力资源的因素是酒店成败的关键,而体现人力资源价值的服务具有特定的综合性、直接性、不可贮藏性,不确定性等,酒店必须对其人力资源的原状与增减流动情况,通过会计及时准确地记录下来。而控制方式可以是事前,事中、事后的控制,也可以是定量定性相结合的控制。在参与决策时,除了注重酒店经济效益,同时也注重人力资源的精神文明建设,提高酒店社会效益,使用人力资源不能只重人的能力,而不讲人的修养。

酒店人力资源会计是人力资源会计领域内一种行业特征相对较强的企业会计。酒店是以为旅客提供服务为主要对象的经营性实体,它的行业特征首先体现在酒店人力资源对顾客的关注和情怀,对酒店的真诚和奉献,酒店的生气、元气、士气都源于此。大的首要目标如高利润和较强的竞争定位的实现是通过提高人力资源的服务质量水平来增加顾客满意度。其基本程序和方法系统以及对人力资源的价值运动的核算与其他会计有着相近和相似的内容。因此,酒店人力资源会计需要承袭传统会计学、人力资源会计等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之外,还应当吸收旅游学、人事管理以及酒店业管理的相关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技术,以形成自己的独立的人力资源会计管理体系。

三、酒店人力资源会计对象和任务

1 酒店人力资源会计对象。酒店是借助有形的设备、设施、通过提供服务而获取经济效益的生产经营单位。近些年来,随着我国旅游业的不断发展,酒店业由小到大,酒店数量由少到多,具备了相当的产业规模。目前,酒店人力资源价值运动中各方面的经济利益关系主要由以下几个方面构成。

(1)酒店人力资源获取成本:招聘开支,包括广告费、测评等开支;上岗培训开支;重置成本;其它开支。

(2)酒店人力资源使用成本:直接成本,包括酒店工资报酬、个人福利如住房、伙食、探亲交通等开支等;间接成本,包括集体福利如食堂、娱乐中心等、各种保险、在职培训、公差成本、管理成本、其它开支。

(3)酒店人力资源离职成本:离职成本;机会成本;其它开支。

上述人力资源投资价值总和可视为人力资源消耗的“补偿价值”,其中一部分是人力资源投资资本化的价值,是可以分摊和逐步转移的“转移价值”。酒店人力资源会计以此为对象可以通过多种人力资源会计核算模式取得帐面资料。除此以外,酒店人力资源通过投资后在其使用中所创造出来的“创新价值”,也就是转移到为客人提供有偿服务绩效的那一部分价值,是酒店人力资源会计重要的核算对象。其中主要有经营管理者的管理贡献、决策贡献、所有员工的劳动贡献。综上所述,作为酒店的人力资源,其创造的新价值总是大于人力资源的投入,并具有服务绩效潜力。目前将人力资源支出列作费用处理是不妥的。酒店人力资源会计是以人力资源的价值运动为对象,来对酒店进行管理。通过对酒店人力资源价值运动过程实施管理与控制,达到实现人力资源充分利用,促进经营发展,提高酒店效益的目的。

2 酒店人力资源会计的任务。酒店作为独立经营、自负盈亏的经济实体,为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和发展,需要在管理工作中不断创新。酒店人力资源会计是一种全新的管理工具,是从价值上对酒店经营活动进行的一种综合性管理,它的主要任务是围绕酒店经营目标,保证酒店在经营活动中得以迅速地进行所需的人力资源的价值运动信息分析,主要体现在:加强酒店人力资源核算;真实、准确地向酒店管理当局提供酒店人力资源资源构成、变动的会计信息;监督酒店人力资源管理的全过程;加强对人力资源计划的考核和分析;发挥人力资源会计在提高酒店经济效益中的作用。此外,预测酒店经济前景,参与经营决策也是酒店人力资源会计的重要任务。

四、酒店人力资源会计的作用

目前,在对人力资源投入与产出的管理中,酒店人力资源会计主要表现出以下作用。

1 人力资源获得方面。酒店人力资源获得包括招聘、选拔、提升等一系列满足酒店目前及预期人力资源需求的活动过程。在完成人力资源需求预测之后,人力资源管理部门提出以酒店员工需求为基础的人力资源获得工作预算。人力资源会计可为这种子预算提供比较精确的计算方法,使人力资源在酒店的管理中更实际并具有预见性。例如,酒店人力资源会计提出了用货币衡量人的预期价值的方法,能使招聘、录用、选择及至整个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在量化的基础上,更具有有效性和科学性,更适合新经济时代的数字化、程序化、标准化管理。

第12篇

关键词:收益管理;酒店管理;应用分析;应用趋势

一、收益管理概述

(一)收益管理的内涵

收益管理(Revenue Management 或 Yield Management)最早于20世纪80年代首先由航空业开发和应用,是一种追求利益最大化且多学科交叉的应用管理技术,也可称作产出管理、效益管理、实时定价等,其核心即价格歧视。收益管理是建立在客源市场细分基础上的管理系统,通过实时预测模型来确定最佳服务价格,多应用于不可储存资源的销售,以达到利润的最大化。三十多年来广泛应用于航空业、酒店、高尔夫、租车、公路运输、电视广告、互联网服务等,被《华尔街日报》誉为21世纪最重要且投资回报率最高的边缘产业之一。

(二)实施收益管理的意义

1. 帮助运营部门提高服务能力

收益管理的首要任务是预测,通过历史客源以及市场和经济状况等建立的科学预测系统对未来一段时间的客源状况进行预测,可以为运营部门提供客人信息,从而找出哪些客人将为部门带来最大利润,同时,方便企业为各服务部门合理的分配人力资源,在顾客接待上打有准备之战,避免出现应接不暇或者人浮于事的情况发生,提高服务能力和服务质量。

2. 提高收益,缓解经营压力

收益管理的终极目标即为效益的最大化,利用有限的资源获得尽可能多的收益。随着目前用工成本不断上升,以及顾客需求的精细化、个性化,对航空、酒店等行业来说一味追求上座率、入住率会带来强大的经营压力,而实施收益管理则追求的是利润率。例如,北京歌华开元大酒店引入收益管理之后,2011年的平均房价和单房收益同比分别增长了30.91%和25.64%,全年实现了27次的满房。

3. 优化管理控制

通过收益管理,方便管理层对不同时期顾客的资源需求有一定的控制能力,例如酒店对节假日价格需求的控制,以及超预定和免费升级的数量控制,团队客和散客数量的控制等,都将大大提高管理者对酒店经营状况的控制能力。

二、收益管理在酒店管理中的应用实况

收益管理曾经使美洲航空公司每年增加10亿美元的收入,使National Car Rental起死回生,在1995年至1999年期间,使美国汽车工业在销售数量仅增加6%的基础上,税前利润上升250%。鉴于其成效,收益管理方法迅速被国外的酒店集团所采用,并取得良好收益,由此这一新颖的管理方式也迅速被我国酒店集团和一些单体酒店所青睐,但因推行时间不长,从业人员对收益管理的认识还停留在一个比较肤浅的认识层面,导致实施收益管理之后仍未达到预期结果。

(一)国外酒店的收益管理实施现状

收益管理方法在国外的应用有三十年,相对比较成熟。国际知名酒店集团的应用较为广泛,且根据自身经营管理特色进行了收益管理系统的自主开发。近年来美国许多中高档宾馆饭店如大家熟悉的假日饭店、希尔顿饭店、凯悦饭店、威斯汀酒店等酒店集团,均先后开发了各自的收益管理系统。有相当数据表明:自从收益管理系统建立以来,凯悦摄政俱乐部客房的预定率上升了20%,各个预订中心平均房价也有所上调,希尔顿饭店公司经过收益管理系统的开发应用也创造了空前收入记录。

(二)国内酒店的收益管理实施现状

据环球旅讯2011年4月份报道,经济型酒店的增长数据是本土星级酒店所不能及的,例如汉庭酒店曾实现收入增长31%的情况下,利润增幅高达51%,究其原因,则是经济型酒店行业领跑者管理能力的全面创新与超越,而管理技术的应用是其核心竞争力。经济型酒店与星级酒店相比产品比较单一,但收益管理却将这一劣势转化成顾客的最佳购买体验。

对于星级酒店来说,它们的国际化程度比较高,投资者普遍重视酒店与国际同行的接轨,但是基本上表现在硬件方面,管理者则重视市场份额,还没有充分意识到需要多角度、深层次分析客户预订和入住的行为方式,即没有通过收益最大化来达到利润最大化。随着市场发展的需要,以前的客户关系管理及运营流程已不能提高酒店核心竞争力,一些先进的企业开始逐步引入收益管理系统,如浙江开元酒店管理集团、海航酒店管理集团、浙江君澜酒店管理集团(、上海衡山酒店管理集团、北京饭店等都已经引入EasyRMS公司所设计的酒店在线收益管理软件和相关的管理咨询,获得其强大的数据深度分析以及能迎合市场需求形势所提供的专业化解决方案。该系统的应用,不但为酒店管理提供了便利,而且酒店业务量也保持持续增长态势。其他中国本土酒店集团和单体酒店也开始由摸索使用动态房价,转变为对收益管理跃跃欲试,且EasyRMS公司也对中国未来三年的市场非常看好,开始在我国普及收益管理软件。

三、收益管理在酒店管理应用过程中的不足

(一)对收益管理的认知不充分

1. 认为收益管理不适宜入住率低的酒店

当前的形势是酒店的年均入住率普遍偏低,有的甚至就在50%左右徘徊,这种情况下,酒店管理人员认为不需要考虑收益管理,首要问题是如何提高入住率,这样的认识是错误的。事实上,收益管理体现的是从业者对酒店需求的控制能力,对于酒店客房销售来说,实施收益管理并非是提高均价,而是提高单个客房售价,即平均房价和入住率的最优组合形式,将适当的产品以适当的价格在合适的时候卖给合适的顾客以获得最大限度的销售额和利润率。所以,即使入住率偏低的酒店,也应该实施收益管理。

2. 对收益管理的核心把握不准

国外的酒店集团均把收益管理专门设置一个部门,安排收益管理经理,而国内一些酒店则错误的把收益管理与成本管理混为一谈,且大多把财务经理派出参加收益管理培训,且许多从业者认为收益管理只是某部门经理的事情,这是因为对收益管理的五大核心(产品、时间、价格、销售渠道、市场)内容把握不准,酒店产品需要酒店各个服务部门的配合才能不断的提高产品质量,而销售时机、销售价格以及销售渠道和市场的开拓与营销和策划部门的关系非常密切,总的来说,酒店各个部门都对收益管理的顺利实施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即收益管理是一个团队工作。

3. 认为收益管理与市场营销互不相容

有些从业人员认为收益管理与市场营销是互不相容的,因为收益管理要求提高售价,而市场营销人员迫于业绩的压力和客户的需求,需要尽可能多给予客户优惠并将入住率提高,事实上,销售的目的在于创收,创收的效益越好则销售行为越值得鼓励,所以销售部门应该做的是配合收益经理在科学预测客源的情况下制定出更合适的售价。

(二)技术兼管理型人才的缺乏明显

美国酒店和汽车旅馆协会(AHMA)将收益管理定义为:收益管理是用来决定客房价格升降和订房请求接收或拒绝的一系列的需求预测技术,以使客房收益最大。由此可见,收益管理事实上更多的体现在对电子商务技术的应用,它需要管理和技术均过硬的双层次人次。但目前本土酒店在引入收益管理概念的同时,却只简单的把它认为是一种管理理念,甚至仅仅将收益管理与动态房价划等号,这样难免片面。动态房价是收益管理的主要体现,但必须以预测为前提,预测与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息息相关,需要通过互联网技术对酒店信息进行收集、分析和分享才能为动态价格的制定提供可靠依据。另外,收益管理系统本身包含计算机、数学、运筹学、统计学、管理学、经济学、市场营销学等学科技能,酒店管理者若要熟练运用该系统,必须具备起码的该学科知识,所以,就目前收益管理系统的普及程度和深度来看,技术兼管理型人才的缺乏非常明显。

四、酒店收益管理在本土酒店管理应用中的未来趋势

收益管理目前在中国酒店的应用主要体现在客房的动态房价,随着该管理系统的不断更新和管理技术的不断深入,第一,酒店的收益管理将延伸到餐饮、康乐等部门,包括销售、市场、前台等;第二,当酒店业采用收益管理架构解决利润问题的时候,收益管理将会越来越受到酒店经营者和管理者的重视,聘请和培养优秀的收益管理经理势在必行;第三,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也为收益管理的全面实施奠定了基础,例如“今夜酒店特价”的手机预订平台于2011年9月21日正式上线,为酒店清理过剩库存,为消费者提供高性价比商品,不到一个月,用户数已突破30万,成为酒店收益管理的良好补充;第四,酒店管理者在应用收益管理技术的时候,除了将定量信息进行整理分析之外,也参考定性分析数据,注重顾客体验和评价,看重由此所能带来的潜在消费市场。

总之,收益管理起源于航空业,却为酒店业的发展带来新的前景,这个在国外相对运用比较成熟的现代酒店管理模式在已经为国际知名酒店带来可观利益同时,正在得到我国本土酒店经营者的逐步重视,其引进应用必须经历一个阶段性的成长才能达到成熟,在实践过程中不能操之过急,必须摸索前进、勇于开发创新。

参考文献:

[1]陈旭.酒店收益管理的研究进展与前景[J].《管理科学学报》,2003,6(6):72-78.

[2] 高爽.解析酒店收益管理工作的三个错误观点.慧聪网.2012年4月4日.